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命周期

仪器信息网生命周期专题为您整合生命周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命周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命周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命周期话题讨论。

生命周期相关的资讯

  • 锂电池发展亟待“全生命周期管理”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电动汽车、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扫地机器人……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必需品。随之而来的,是动力与储能电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大容量电池的安全性、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和梯次利用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日,由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牵头、以“动力与储能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题的第627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指出,我国应建立对动力与储能电池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共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锂电池困局待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锂电池发展最活跃的地区。2016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约为1115亿元,动力锂电池需求605亿元,同比增长65.8%。2020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2015年的5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虽然我国电池产量世界第一,但是单位产能利润低于日本。”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秦文波在会议中指出,我国电池行业之所以出现高产量、低收益现象,原因在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锂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及部件水平、制作工艺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是锂电池水平的突出反映。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53万辆,预计2020年将突破500万辆大关。“但大多数电动汽车电池的续航能力,可能无法支撑车辆从上海跑到合肥。”一名与会专家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使用后的锂电池则留下了诸多隐患。此次会议执行主席、厦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表示,废旧的锂电池存在爆炸等安全隐患,且对环境污染严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全生命周期管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专家们看来,“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望成为解决锂电池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张剑波介绍说,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分为设计生产、一次使用和梯次利用与回收三个阶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6年,三星Galaxy Note7手机发布仅一个多月,就在全球范围内发生30多起因电池缺陷造成的爆炸和起火事故。“为避免这类事故发生,需要从电池设计上进行改进。”张剑波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设计方法上,通过模型事先设定各种设计参数空间并进行实验验证后再投入生产的方式,能够围绕生产线的稳定和产品安全,进行试验线、中试线与量产线的三线整合并快速过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议执行主席、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研究员解晶莹则认为,对锂离子电池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是电源系统高效利用的关键。“基于状态评估与预测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其核心还是对电池状态的在线诊断与预测。一方面,针对服役时间较长的电池系统,须对其不同生命阶段的性能进行评估与预测;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下的安全性能演变进行评估。”她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而梯次利用废旧电池有望促进循环经济。例如,对于使用过的低容量锂电池,可应用于低速车与储能,待容量耗尽后可进行破碎分解,提取出有效物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研究人员已在锂电池的回收工艺上取得一定进展。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孙伟在会议报告中介绍说,其带领的团队已经开发出以废旧负极石墨作还原剂的回收新工艺。“这一过程更加高效低廉,能充分利用其蕴含的热量和还原性,同时富集回收的锂资源,具有环保和经济效益。”他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有效监管亟待出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专家们看来,当前电池生产、使用、回收等各环节监管还处于无序的状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前期电池的设计生产阶段,相关机构还没有设立标准并进行有效监管。”张剑波表示,锂电池的设计是实现绿色环保化材料分解回收的前提基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次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立泉认为,回收责任主体亟待规范。“究竟应当由谁来回收电池,是生产者还是使用者?这个问题应当得到重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与会专家指出,国家应明确相关法律制度,对生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阶段的责任归属予以规范。同时,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市场调控、优化组织管理,进一步完善对全生命周期系统的监管机制。 /p p br/ /p
  • 2015英斯特朗高分子材料全生命周期测试应用大会
    认清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征对于材料研发、制造、质量控制以及成品的功能测定及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的工业活动中,从包装到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生物医疗、建筑、航空航天,几乎每个领域都会用到高分子材料。因此,有必要了解高分子材料再从原材料、化合物、半成品到成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特性。 英斯特朗将携手瑞士荣格工业传媒集团Ringier Trade Media共同打造一场专业性极强的测试应用大会,解读高分子材料测试领域全生命周期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最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热性能试验、冲击试验等等。 我们还将邀请到环球科技香港公司材料测试部专家金正吉先生与我们共同讨论如何应对聚合物材料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会议时间:2015.9.22 会议地址:上海绿地万豪酒店 会议负责人:王艺凝 (Gillian_wang@instron.com) 报名热线:400 921 0576 (我们为每一位来宾预留一份精美礼品,现场更有惊喜大奖等你来拿)
  • 一文读懂哈希仪器全生命周期服务(文末有彩蛋)
    一文读懂哈希仪器全生命周期服务(文末有彩蛋)哈希公司 赶快参与【下方留言区留言活动】更有机会赢取哈希精美礼品END
  • 《如何通过数字化营销策略赋能全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报告解析
    12.08日,在《共创加速度——科学仪器数字营销论坛暨仪信通北极星版发布仪式》上,安捷伦高级市场总监郑欣作为仪器信息网特邀嘉宾,以《如何通过数字化营销策略赋能全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为报告主题,基于自身在该行业20年的经验,总结了市场营销策略和营销要点。会后,该报告引起广大网友的极大关注。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梳理工作思路,仪器信息网进一步整理了郑欣总的报告内容,总结了报告中重要四个方向,希望可以给大家工作中带来帮助。一、如何定义市场部的责任与工作开展?对于很多人来说,关于市场部的工作都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比如在仪器企业,有人会认为市场部主要是帮忙做一些市场活动,有的同事会认为市场部需要帮忙去培育一些新的机会,亦或是探索未来业务的发展模式、为公司打造专属的特色品牌等。这些都是公司对于市场部的需求,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在约束和推动市场部门的运营,那么该如何去定义市场部的责任?对于传统的市场定位来说,通常是从产品市场的角度出发,分为产品的定价、定位、促销等。那么在现在这个阶段,以客户为中心这个理念下,市场部的工作共分三个层次。最高层——品牌建设:品牌是我们所有的客户体验在一个产品上面所实现的所有价值综合,一个企业把客户体验做好,就可以打造一个长期的,有价值的品牌,也会在竞争中有独特的优势。第二层面主要是以工作类型区分,有的是从线索到订单的转化,有的是在内容层面上,如何做一些本土化的解决方案,或者是搜集竞争情报,打造独特的,有针对性的市场战略,以及如何做好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第三层是根据执行层面来划分,工作更为丰富,包括如何做好一个营销策划活动、打造深层次的KOL、开拓新的市场、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去更好的完成市场部工作等。了解到市场部的职责后可发现,市场部工作充满挑战。根据全球的调查,对于顶级的2B企业来说,对于市场部的挑战主要来于如何帮助企业通过市场活动产生流量和业务机会、如何通过市场活动去优化投入产出,如何寻求更多的预算支撑我们的业务等。以在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来讲,安捷伦高级市场总监郑欣针对市场部的重要挑战做出以下3点总结:1、在商务团队、销售对市场预期很高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我们的资源和能力与预期的协调关系;2、在快变的市场中,如何有效并持续的提高投入产出比;3、内容层面上,本地化的内容如何在数字化平台去设计。回头看生命科学领域20年的发展,可以看到在21世纪初期,很多公司开始组建了市场部,逐渐产生了细分市场的概念,到达中期后,有更多市场部的职能出现了。同时在过去的几年里,可以看到有非常强烈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同时数字化转型也成了了生命科学企业里非常重要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近几年建立了非常强大的数字化营销体系,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加快了数字化趋势的转变,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下,市场部的工作该如何开展?二、VUCA时代下,聚焦目标市场和客户,积极拥抱数字化为正道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变,难以预测的市场下,最重要的是聚焦目标市场,聚焦客户,积极拥抱数字化。从市场策略来讲,市场分为上游市场和下游市场,上游市场更聚焦于产品研发,方案整合以及市场产品导入,下游市场主要为如何支撑商务团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郑欣总以两个经典的模型诠释了不同市场部该如何做好工作计划。同时,郑欣总通过安捷伦在石化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为例,在石化领域中,安捷伦的解决方案可以贯穿从石化能源的开发到精炼,以及下游化学品的整个生产制造。其战略和市场的定位也非常清晰,利用安捷伦常年在石化领域市场中的技术积累,打造一个独特的创新技术方案,通过不间断的高质量服务打造一个完美形象,满足客户的长期需求。另外一个案例是安捷伦在临床领域的拓展,安捷伦是最晚进入质谱的临床市场,但是其战略和策略非常清晰,即用最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灵活性去迎合市场需求。在安捷伦进入临床市场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自有注册的产品和寻求原始设备制造商伙伴能够更好的去满足客户的需求。除此之外,安捷伦在整个临床市场的分布不仅局限在质谱检测这一细分领域,像病理这样的领域中,安捷伦也有更多的解决方案。还有一体化的商务策略,帮助客户更简单的与安捷伦达成交易,同时更好的服务临床市场客户三、数字化营销重点:以客户为中心,赋能全客户生命周期营销数字化在赋能2B业务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的作用,这个数字化不仅是产品的数字化,也包括服务的数字化。同时分为不同维度,比如在客户之间,如何产生一个数字化的链接,或者在客户的实验室内部,如何打造一个数字换的环境,来去提升整个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在这些数字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而非为了迎合趋势去做数字化。通过下图可以看到,在一个产品仪器的生命周期中,从研发、导入、增长、成熟、下降的过程里面,可以看到数字化在每一个过程中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从客户的实验室角度来讲,也会有更新换代的使用周期,与此同时,数字化的目标也是希望在客户的不同周期中,能够帮助客户更好的甄别和判断,更快的理解客户需求并满足。站在科学仪器行业客户的角度来说,从认知,到产生兴趣,决定采购,安装使用,最后再进行重复采购,这一条路径下来,就是客户的完整生命周期。在整个生命周期里面,从数字化的角度来讲,需要我们用强大的数据来支撑我们所有的行为和动作,同时也需要不同的职能部门,销售以及我们的服务团队在不同的阶段对我们整个客户的需求有非常精准的把握,并在合适的时间点向客户去提供合适的支持与信息。这就是我们如何去打造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一个概念。四、数字化的营销方向应根据企业规模进行选择无论企业类型与规模,数字化营销都急需着重投资,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但是不同规模的仪器企业在数字化营销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对于大企业来说,建立在已有体系与品牌基础下,更注重规模化影响与能力转型,比如如何将线下活动转为线上开展。在这其中合作伙伴的选择也尤为重要,郑欣总以安捷伦和仪器信息网合作的两届超级品牌日为例,第一届是2020年,也正是安捷伦的20周年 ,第二届是2021年,相比于第一届需要增加更多的创新元素,于是在第二届安捷伦超级品牌日上,除去邀请的行业专家,大咖做精彩报告以外,还安排了大量线上线下北京和成都两地的多处实验室云参观,同时也将非常优惠的促销活动和超级品牌日做了有效结合,最终活动的整体效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基于仪器信息网强大的客户平台以及安捷伦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优势,让整个活动从开始到的准备,再到预热和会后总结,都得到了比较多的网络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可以看到,像超级品牌日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也是在过去两年所看到的新奇变化,在疫情时代的驱动下,通过线上活动,提升公司的数字化运营。最后通过郑欣总的精彩报告分享,希望可以给更多同行带来新的想法和思考,也希望在未来可以共同做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部工作,能够通过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中国国民经济,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想要获取完整版报告视频,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留下您目前面临的需求,届时将会发送您完整版报告视频。
  • 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医学仪器发展趋势——专访天坛医院康熙雄教授
    “预测”二字听起来比较玄乎,但其实它一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活动中最本能的行为。传统医学的预测是基于医生个人经验,结合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这类预测主观性较强,容易对人的健康状态造成误判。随着人体健康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外界可以从人获取的客观数据不断增加,现代医生根据证据进行客观预测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这种预测依据的是大数据、算法以及个体采集的家族史、遗传史、个体疾病史等全部数据的整合。那么,有没有一种体外仪器设备,能在生命健康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更真实地对生命健康状态进行“客观预测”呢?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上,仪器信息网邀请到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康熙雄教授作了主题为《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科学仪器发展趋势》的精彩报告,引起现场热烈讨论。在报告中,康熙雄教授认为临床诊断最终的发展趋势是基于流程的预测医学,而在不同生命周期,生命健康的评价体系应该有不同侧重。会后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康熙雄教授,就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医学诊断仪器发展趋势展开交流。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 生命全周期健康监测设备依然紧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健康中国”战略被提到空前高度。康熙雄教授认为健康强国建设不仅包括全民健康,还包括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其中生命全周期健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涵盖人的生、老、病、死。康熙雄教授认为在胚胎、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及老年不同的生命阶段,应该有不同侧重的健康评价体系,其对应的医学监测仪器也不一样。而生命健康评价应该始于一颗受精卵。生命发生到衰退全周期健康评价仪器在卵母细胞分裂为16个时,即可取样进行基因测序,以此进行健康评价;在受精卵时期,可以利用基因测序仪进行测序,筛查单基因疾病;在胚胎时期,胎儿健康可以通过超声仪进行形态学观察;在婴儿时期,可利用质谱仪、流式细胞仪进行先天性代谢疾病检测......康熙雄教授还特别强调医学仪器对生命全周期进行健康评价的重要性,其中科学仪器作为生命全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工具,将极大助力生命全周期健康监测。“正如我在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颁奖晚会上针对生命科学仪器优秀新品的趋势总结提到,在所有科学仪器中,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生命健康。所以大量的仪器设备应该从个人生命健康或者数字化健康信息采集的大方向来进行产品研发。”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全周期过程的健康监测设备仍然紧缺。基于此,康熙雄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数字化健康全息信息采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已经存在并且很关键的基因测序,还应该包括表型组学系统。“目前,除了质谱检测的蛋白组学已经有相关应用外,绝大部分组学相关检验设备和体系都缺失。”POCT发展方向:生命健康信息全息采集生命信息采集体系庞大到突破当前大多数医学人士的认知。“一提到健康,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去求助医生,但这是不对的。”健康和疾病是两回事:疾病是已经有了症状,需要医生解决,而健康则是关于一个人的全部生命状态信息。传统的健康信息只能在医院采集,导致很多关键信息会缺失。一个人的健康全息信息不仅包括医院采集到的基础数据,还需要包括个人在单位等其它活动场所采集的信息。所以从健康这个层面来讲,人的生命信息采集是一个“全方位的广角镜头”。如何才能将一个人生老病死全周期的信息采集到?康熙雄教授认为POCT监测设备应该是“跟着人走”,即人在哪里,监测采集行为就在哪里。比如在家、在工作单位或者在其余活动场所采集,这样的全景采集,就构成了有一个健康全息信息采集体系。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分会主任委员,康熙雄教授归纳了POCT的三大特点:时间迅速、空间便利、对采集人员要求不高。与之对应的,POCT监测设备的发展方向应该小巧易携带,且可移动采集。“上周我去上海访问了一家企业,他们设计的产品能够将健康监测设备包埋在衣物纹路内部,通过芯片可以及时采集心电图信息,这就叫做移动的采集。”面向保健和临床使用的可穿戴便携式设备康熙雄教授还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未来健康信息采集场景:“一个人工作完回到房间,在完成某个行为后,监测设备可以扫描出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晚上睡觉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呼吸、脉搏、血压和心脏跳动,一旦发现异常,整个监测体系能够迅速反应,如把床头抬起来,保持该人的呼吸道顺畅。”“这样一来,POCT不仅是简单的炎症、心血管异常等项目的检查,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监测体系,并且能够全息的描写出来。这样的体系建立好了,才能真正的把素质健康人的体系给构成出来,这就是健康领域POCT的发展方向。”采访最后,康熙雄教授表示在所有科学仪器中,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强烈建议大量的仪器设备应该从个人生命健康或者数字化健康信息采集的大方向来进行产品研发。“新冠疫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好多企业原先都发展不下去,通过新冠又活了过来,他们在解决人类健康需求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所以我非常肯定地说,我们中国的科学仪器发展重点在于生命科学仪器的发展,尤其是在对人健康信息采集的体系上。”后记当下主流的基于类型的症状后检测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更高要求,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应运而生。全息生命信息采集体系的概念非常前沿,从提出到被认知,再到被大家普遍接受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其实已有众多应用案例,最著名的当属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规避较高罹患卵巢癌和乳腺癌风险,实施了双侧乳腺切除手术,采集到基因信息,提前实行了预测性治疗。作为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学者,康熙雄教授也在不断的宣讲科普,由他和程京院士主编的《医学预测学》近日正式发布。书中对生命信息采集体系有深入、系统的描述,感兴趣的专家可以关注、购买。
  • 线上直播 |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评价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紧迫要求,发展先进的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势在必行。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被全球广泛认为是“双碳行动”发展的重中之重。阿美特克集团多个产品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开发、工艺、测试、分析、诊断及梯次回收利用中被广泛使用,随着多年来技术的开发与改进,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案、新应用不断涌现,推动了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锂离子电池更高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寿命?更高功率?阿美特克技术大咖将会在本次直播中为您划重点!直播主题:《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直播时间:3月29日-31日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参加直播日期直播主题2022/3/2914:00-16:00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分析(上)APT和SIMS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GATAN &EDAX助力锂离子电池电子显微分析2022/3/3014:00-16:00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分析(下)ICP等离子体光谱仪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分析中的应用锂离子电池浆料及电解液中的粘度与流变分析技术应用2022/3/3110:00-11:00锂离子电池性能评价锂离子电池测试的挑战及策略2022/3/3114:00-16:00锂离子电池隔膜检测锂离子电池隔膜物理强度测试与锂电池强制内短路测试锂离子电池的软包装阻隔性能检测解决方案表面检测系统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应用关于阿美特克阿美特克是电子仪器和机电设备的全球领导者,年销售额约为50亿美金。为材料分析、超精密测量、过程分析、测试测量与通讯、电力系统与仪器、仪表与专用控制、精密运动控制、电子元器件与封装、特种金属产品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全球共有18,000多名员工,150多家工厂,在美国及其它30多个国家设立了100多个销售及服务中心。
  • 引领汽车科学评估 共话LCA绿色未来——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主题网络研讨会成功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7月15日,由仪器信息网和湖南大学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主体网络研讨会成功召开。8位绿色制造及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的资深专家,从不同角度揭开汽车LCA的神秘面纱,将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与方法娓娓道来。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绿色发展的“政策指挥棒”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5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e12e25e6-67c5-4ed5-b331-26498a6665e7.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600" height=" 358"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会议由北京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迟晓光领衔开场,他报告的题目是《树立生命周期理念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着力点。迟晓光指出,绿色发展研究的重点是工业产品的落地。而LCA作为全面评估产品绿色水平的工具,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并已纳入ISO14000系列标准。报告中,他总结了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现状,并分享了我国在政策层面对生命周期评价(理念)的支持和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表示自2007年开始,车用燃料、汽车零部件、包装产品等LAC的案例研究成为LCA领域内的热点之一。(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384.html"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点击学习完整版报告视频 /strong /span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健全报废汽车回收体系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2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1d0c3bb7-9e47-4b7c-9584-e85058a5c686.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600" height=" 327"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同济大学教授杜欢政认为当前的社会已经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指出今年6月我国最新印发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明确要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共建绿色产业生态。他从健全报废汽车回收体系的角度切入,分享了推动汽车LCA评价的方法。2011年至今,我国报废汽车数量增长近十倍,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851万量,创新构建废旧汽车闭环回收体系,不仅是汽车LCA评价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汽车产业发展,推动绿色消费的重要举措。报告中杜欢政还分享了宝马电动汽车电瓶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日本废旧汽车回收利用方式等经典案例(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385.html"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点击学习完整版报告视频 /span /strong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罗健夫带来了《汽车全生命周期末端——化腐朽为神奇的循环利用与再制造》的精彩报告,他层层递进,先后介绍了我国再制造行业的发展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相关的政策法规。此外,罗建夫在报告中还分享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行业情况,现如今,我国汽车产品循环利用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2019年6月21日,商务部公布《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名单》,目前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已达732家。(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387.html"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点击学习完整版报告视频 /strong /span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燃料与轻量化的LCA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ab43d3a3-d507-4288-8c73-029a78cc52cc.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现如今,我国正在发展多种车用替代燃料/新型动力车辆以保障未来车用能源供应安全。由于各技术路线间存在原料、开采、加工、运输和利用方式等差异性,对它们的能耗和温室气体(GHG)排放情况的对比研究,需要进行“从矿井到车轮”的全生命周期(LC)微观分析。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方向副教授/研究员欧训民为网友们介绍了中国车用能源全生命周期分析模型(TLCAM)。模型中递进包含两个部分:终端能源LC计算平台和具体燃料/车辆路线LC分析程序。计算得到中国主要终端能源品种的LC化石能源和GHG排放强度清单,并对传统油气基、生物质基、煤基车用燃料和车用电力路线进行了LC能耗及GHG排放微观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721B15EE1C203A67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700& height=55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欧训民《车用燃料/动力技术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及应用》报告视频全集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福建农林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徐建全报告的主题为《汽车轻量化生命周期评价及案例分析》。汽车轻量化虽然能够有效降低使用阶段的能耗及排放,但如果把涵盖材料获取、材料加工、零部件加工制造、整车装配、使用及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都考虑进去,轻量化并不一定节能减排,成本也可能增加。以往评价汽车产品的轻量化效果主要关注汽车的运行使用阶段,而未能从整个汽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予以综合考虑,也未进行汽车轻量化全生命周期多目标优化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徐建全介绍了汽车轻量化生命周期评价的几个案例,研究成果可以为企业开展汽车轻量化评价和指导绿色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390.html"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点击学习完整版报告视频 /strong /span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新能源汽车LCA全聚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7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9e6cd58f-b1a1-4cdd-83d5-0c57f60c6c5a.jpg" title=" 4.jpg" alt=" 4.jpg" width=" 600" height=" 375"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零部件,相当于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结构非常复杂,就其核心模块而言,有非常多的形态和方式。其中VDA模块是目前的主流品种,湖南大学的余海军博士以此结构为研究对象,从逆向LCA角度进行深度分析,并分享了从中得出的正向开发改进建议,进而推动后端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系统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388.html"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点击学习完整版报告视频 /span /strong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指数和数据运营中心副主任抄佩佩从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新能源汽车运营数据测试评价两个维度切入,探讨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汽车评价方法。她从矿产资源耗竭、化石能源耗竭、环境影响负荷等维度对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进行了LCA评价和比对,指出了我国目前了电动汽车产业存在的若干问题。(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389.html"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点击学习完整版报告视频 /span /strong /a ) /p p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系副主任陈轶嵩为我们带来了《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及动态预测》,当前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引起了我国乃至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点关注,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陈老师运用GaBi软件建模,以我国燃料电池技术2020年发展目标为基础,结合美国DOE2020年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计划,对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绩效进行定量评价计算和预测分析。最后以市场畅销的丰田Mirai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评价对象,构建数学计算模型对燃料电池汽车燃料循环四种制氢方案的全生命周期能耗、排放进行评价计算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当前最常用的电解水制氢法进行情景模拟。(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391.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点击学习完整版报告视频 /span /strong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会议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响应,总体报名出席率高达近80%,远超一般网络研讨会平均出席水准。会议期间,各位网友积极发问,专家们也就相关主题与网友们进行了答疑解惑和积极互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特别鸣谢: /strong 本次会议从策划、筹备、到圆满召开,全程得到了湖南大学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中心杨沿平教授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此对杨老师和湖南大学汽车生命全生命周期评价中心的支持和付出致以衷心的感谢。 /p
  • 关注面向未来的实验室生态系统及全生命周期, 助力中国下一代实验室规划与建设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19&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注面向未来的实验室生态系统及全生命周期, 助力中国下一代实验室规划与建设 /strong /p p   2019中国国际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暨展览(以下简称为labtech China Congress)将于2019年11月6日-8日于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召开,由亚洲重要的实验室行业盛会analytica China倾力打造,从实验室综合体规划、实验室规划与建设,到实验室创新技术与产品、实验室管理与服务等,为用户呈现面向未来的实验室生态系统与实验室全生命周期。 /p p    strong 打造实验室综合体概念,关注面向未来的实验室生态系统及全生命周期 /strong /p p   现代实验室早已从以往的单一功能成为了一个包含科研、工作、创新、合规、舒适、安全、节能、可持续等诸多特征于一体的空间综合体。而实验室综合体的高度专业性要求使得任何单一领域的专业技能都无法解决现代以及未来实验室终端用户持续并不断发展的需求。因此,从实验室生态系统以及全生命周期视角来审视终端用户特别需要但又极为欠缺的方面。labtech China Congress平台也因此应运而生!继2018年大会的成功召开,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19将选址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继续打造面向未来的实验室生态系统和全生命周期的新理念。 大会将聚焦从实验室综合体规划、到实验室与洁净室的规划与建设、管理与服务,以及创新装备与技术等主题领域,通过大会论坛、Live Lab& amp 精品展览与同期活动等三大主要方式及丰富多彩的同期活动形式。在舒适与高效的空间中打造场景式、体验式、沟通式与启发式的参与环境,提升沟通质量与效率。 /p p    strong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助力中国下一代实验室规划与建设“升级版” /strong /p p   labtech China Congress由亚洲重要的实验室行业盛会analytica China(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倾力打造,将邀请海内外行业协会、专家、企业,围绕现代科研实验建筑的设计与规划、智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等热门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深入打造实验室全生态系统,并致力于推动并提高中国实验室领域的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展会也将关注人与实验室的和谐关系。 /p p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对各类实验室的建设需求剧增,实验室建设标准和政策也日益完善。2018年6月,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中国目前拥有6700万平方米实验室,每年仍以两位数增长,中国实验室面临升级换代,迈向高端发展,改造和搬迁市场庞大。目前中国实验室建设与更新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打造安全、高效、智能、舒适、绿色实验室成了必然趋势。 /p p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实验室建设主题展会相对缺乏,与日益增长的实验室建设需求产生了矛盾。 行业内缺少一个整合、优质、公开的交流平台,labtech China Congress的举办,无疑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提供专业平台汇聚实验室建设完整解决方案,助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开发力度、科研条件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p p    i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远鹏先生表示 /i :“中国实验室已进入升级换代时期,各行业实验室都面临搬迁新建或改造建设,需要一个专业平台汇聚实验室建设完整解决方案。labtech China Congress应时而生,瞄准实验室更新换代的需求,同时依托于中国重要的实验室领域专业博览会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助力中国重点实验室的更新、改造以及升级。” /p p    strong Live Lab场景化应用及精品展区,打造实验室全生态产业链 /strong /p p   labtech China Congress致力于打造实验室现代化、智能化、安全化及舒适化的可持续性生态系统,力求为行业用户提供从装备、技术到服务在内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期将倾情推出多个主题现场模拟实验室(Live Lab),包括食品安全 Foodlab、环境监测 Envirolab、制药Medilab、生命科学 Biolab、洁净实验室 Cleanlab、教学实验室 Teachlab、智慧实验室 Smartlab、跨界实验室 Crossoverlab等,并配以现场论坛与培训,为观众呈现从实验室设计、规划、建设、操作、管理等整个实验室生态系统的先进解决方案,通过现场演示与操作,亲身体验实验室现代化设计风格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理念。 /p p   精品展区包含四大主题,其中实验室规划与建设展区将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与建设单位, 向实验室用户展示高质量与现代化的实验室规划、设计与建设服务与项目。 帮助用户打破传统,建设更符合现代试验室需求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下一代实验室 智能化实验室技术展区将呈现包含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与可持续性等面向未来的智能解决方案 洁净实验室技术展区将展示涵盖净化技术与材料、净化工程与服务等完整解决方案,打造实验室新“净”界 创新实验室装备与技术将展示创新和首发产品、跨界技术和服务。 /p p   strong  汇集百家之言,精彩同期活动力促行业技术创新交流 /strong /p p   labtech China Congress还将举办包括中国国际实验室安全与管理大会、中国国际智慧实验室大会等在内的多个平行论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专家们将为观众带来精彩讲座,特别关注实验室可持续和信息化发展。此外,还将举办多个技术培训班,包含实验室综合体设计、实验室设计、实验室家具设计、实验室安全与认证、实验室环境安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第三方检测服务、最新仪器培训、工作流培训、实验室经理人培训等丰富课程。labtech China Congress同期活动是集学术、技术、应用、培训一体,并具备新颖的论题、高质量的演讲、专业的组织,让参会者学习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将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获得各种最佳实践技巧。 /p p    strong labtech China 2018回顾 /strong /p p   labtech China 2018于2018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包括中国国际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实验室建设主题展及现场模拟实验室三大部分。36场精彩演讲、10余场workshop及现场模拟演示、327家实验室建设与装备参展商、11,500平米展示面积,深入打造实验室全生态系统,围绕现代科研实验建筑的设计与规划、智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等热门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p p   如需了解“Labtech China 2019”更多详情,请关注官方微信labtechChin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中国大气二甲胺的全生命周期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建林、常运华教授联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拓服工坊科技有限公司(TOFWERK中国)、北京大学、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等单位在大气有机胺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Nonagricultural emissions enhance dimethylamine and modulate urban atmospheric nucleation”为题,在中国卓越计划领军期刊Science Bulletin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胡建林教授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常运华教授为第一兼通讯作者。 新粒子生成是指大气中的气态分子通过均相成核形成颗粒物的过程,是颗粒物数浓度的主要来源,对大气云凝结核的形成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气态有机胺,尤其是二甲胺被认为是新粒子生成的关键前体物。二甲胺的大气浓度较氨气低2-3个数量级,因而准确观测较有挑战性。此外,传统观点认为有机胺与氨气同源,由农业排放主导。然而在农业缺失的中国城市大气中,也能频繁观测到由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触发的大气新粒子生成事件。那么对于典型城市乃至更大区域尺度上大气而言,二甲胺的时空分布是什么?二甲胺的主要排放源有哪些?非农业二甲胺对粒子数浓度的影响如何?图1. 中国北方和南方大气二甲胺的区域大跨度走航观测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团队首先基于搭载有TOFWERK Vocus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Vocus PTR-TOF)的走航车,对中国大气二甲胺浓度开展了高灵敏度与高时间分辨率的车载移动观测。路线覆盖中国北方(山东东营至江苏南京;图1b)和南方(贵州黔西南至浙江绍兴;图1c)区域以及上海市区(图2a)。区域走航发现中国大气二甲胺浓度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以农田为主的北方区域大气二甲胺浓度不足南方区域的1/3。在非农村地区,记录到由工业脉冲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最高大气二甲胺浓度。在高度城市化的上海地区,二甲胺浓度自市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且与人口密度关联。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和城市内部的大气二甲胺都深受非农业源排放的影响。图2. 上海市环线道路的大气二甲胺走航观测及其与人口密度的关联 其次,研究团队针对潜在的非农业排放源,系统开展了二甲胺源排放测试,确定了各种污染源的排放特征与排放因子(图3)。实验涵盖轻型机动车台架实验、重型卡车实际道路测试、植物箱式排放测试、工厂内外走航监测与城市化粪池系统排放测试等。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植物可能存在二甲胺排放,这部分解释了南方亚热带森林区的高浓度二甲胺。需要强调的是,该实验所用的PTR-MS分辨率较低,后期需开展更高精度的植物二甲胺直接排放和通量测试。此外,纺织工厂在印染环节所使用的含胺颜料被确定为重要的二甲胺排放点源。否定了机动车尾气存在高浓度二甲胺,证实了化粪池系统是中国城市特有且极其重要的二甲胺排放源。图3. 二甲胺的非农业源排放机理与源排放测试 最后,研究团队以上海为例,构建起包含居民生活源在内的城市非农业二甲胺排放清单。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居民生活源的二甲胺排放在城市中心能贡献至多78%的大气粒子数浓度(图4)。该研究将外场观测、源排放测试与模型模拟相结合,呈现了中国大气二甲胺的全生命周期,为颗粒物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评估提供了有用参考。图4. 居民源二甲胺排放贡献上海城市大气粒子数浓度的模型模拟原文链接Chang et al., Nonagricultural emissions enhance dimethylamine and modulate urban atmospheric nucleation, Science Bulletin 2023, in press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095927323003523
  • 两轮抽奖等你来!9.23,精细化工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交流会
    精细化工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交流会9.23举办!多轮抽奖!精细化工是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工产业发达程度和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复杂、危险工艺多、自动化程度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是化工事故的高发区。开展化学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进行安全设计,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长远发展尤为重要。今年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也明确了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化工过程安全、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等作为“十四五”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的重点方向。 为此邀请了众多业内资深专家于9月23日在台州召开“精细化工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交流会”,围绕行业最新政策解读、化工过程中的热风险事故分析、反应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含高能基团物质的潜在爆炸特性测试、多尘作业场的粉尘防爆、危化品存储及运输中的要求等话题展开分析探讨,共同守护精细化工产业安全发展。 线上平台同步转播,期间还有多轮抽奖,邀您参加!主办单位:浙江浙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之量科技有限公司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演讲人9:40-10:15高能基团化合物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张天喜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晖石药业有限公司 南京药石工艺安全负责人/浙江晖石药业安全部副总监10:15-10:35中场休息10:35-11:10反应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与案例解析陈霞台州市生物医化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过程安全评价中心主任11:10-11:45热分析与量热技术在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和工艺优化中的应用李伦辉浙仪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11:45-13:30第一轮抽奖:松下电吹风、百元星巴克礼品卡、罗技鼠标13:30-14:05化工产品热安全检测领域CNAS实验室认可的主要技术要求陈有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高级工程师14:05-14:40粉尘燃爆测评在企业应用王旭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安环研究所经理14:40-15:00中场休息15:00-15:30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与本质安全化提升贾学五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15:30-16:00工艺气相燃爆风险防控技术王振刚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任师16:00-16:05第二轮抽奖:博皓冲牙器、罗技鼠标会议嘉宾(排名不分先后)会议报名报名链接: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GGa 或扫描二维码扫码报名
  • 两轮抽奖!明日线上精彩呈现!2023精细化工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交流会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复杂、危险工艺多、自动化程度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是化工事故的高发区。开展化学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进行安全设计,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长远发展尤为重要。2022年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也明确了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化工过程安全、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等作为“十四五”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的重点方向;今年颁布的全球首个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标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42300-2022)也正式发布,对促进精细化工迈上精准生产新台阶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1月2日在济南召开“精细化工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交流会” ,围绕行业最新政策标准解读、反应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多尘作业场的粉尘防爆、CNAS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解读等话题展开分析探讨,共同守护精细化工产业安全发展。仪器信息网进行线上直播,且线上会有活动抽奖!主办单位:浙江浙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之量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会议日程2023精细化工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交流会会议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08:30-09:00签到09:00-09:05会议开场09:05-10:00热安全评估测试分享胡爽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0-10:20中场休息10:20-11:00热分析与量热技术在精细化工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邱文泽浙仪应用研究院11:00-11:40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政策解读与连续流工艺开发林吉超山东金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抽奖:skg眼部按摩仪1个,随行杯2个,罗技鼠标5个—午休13:30-14:10《化工产品热安全检测领域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理解要点与问题解析金满平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14:10-14:50可燃粉尘的爆炸危害及测试技术应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14:50-15:10中场休息15:10-15:50粉尘燃爆特性参数测试方法李伦辉浙仪应用研究院15:50-16:30气相燃爆防控技术在本质安全中的应用王振刚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抽奖:skg眼部按摩仪1个,随行杯2个,罗技鼠标5个—附:参会指南 1、进入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chemsra231102/)进行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 2、 会议召开前一天进行报名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 3、 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
  • 专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全生命周期——访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兰树明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迅杰光远”)是一家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研发及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迅杰光远围绕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全生命周期,针对不同的用户特点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产品及服务。迅杰光远致力于MEMS型光谱采集技术研发,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近红外光谱系统,先后申请相关专利40余项。迅杰光远先后在食品加工、农牧业、医药卫生、环保检测、石油石化、生命科学、科研教学等应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迅杰光远是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单位、近红外光谱协会苏沪工作站落户单位,与国内外各大企业和高校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所开发的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先后得到了国家机械工业分析仪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认证和CE认证。 /p p   在ACCSI 2019年会上,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兰树明。 /p p   采访视频如下: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7EDBF338AE809AAD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br/ /p p   兰树明简要介绍了迅杰光远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开发及应用情况。迅杰光远主要提供近红外快检服务,应用行业涉及粮食、饲料原料、白酒、烟草、水果、油品、药品等。从底层的光谱仪的开发到整机的开发,到整个应用软件建模算法的开发,迅杰光远均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p p   迅杰光远的仪器有效帮助用户解决了实际生产的质量检测问题。以谷物收购为例,收购商通过大豆蛋白含量来评估价格,而迅杰光远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可以现场快速地检测含量指标并快速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对用户利益进行较好的保障和提升。 /p p   迅杰光远目前主打的产品主要是便携式近红外光谱分析仪、IAS 3100系列、IAS 5100系列,后面陆续推出近红外在线定制化仪器,包括固体、液体在线分析仪器等。迅杰光远也在消费端进行了尝试,包含进入大众消费品的微型光谱仪的开发等。 /p p & nbsp /p
  • 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产品上市?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成效日趋显著,全国各省市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同时,纷纷加快全面复工复产进程。后疫情时代,各位产品研发经理、设计师和工程师,你们的开发日程有争取到宽限期吗?研发成本还能控制住吗?本场网络直播,将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四个阶段,即最初的概念、工程设计、再到制造和后期的维修和服务出发,用我们真实的案例为您分析 3D 扫描技术对您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网络直播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来加速产品上市?2020 年 4 月 23 日(星期四)14:00 - 15:00即刻扫码注册本场网络直播吧!主要议题明确 3D 扫描可在哪些方面提升并简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探索具体案例研究,了解如何将 3D 扫描应用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Creaform 公司热门产品介绍:便携式三维扫描仪和自动化三维扫描设备客户痛点本场直播将为您解答:如何将概念设计快速转换为工程模型?如何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如何在工具设计阶段需要不间断检查质量的情况下加快检测流程?如何在没有 CAD 文件的情况下为零部件市场设计替换的零部件?主讲人倪东阳CREAFORM应用工程师2009 年加入 CREAFORM ,专注于三维扫描技术解决方案,10 余年扫描应用从业经验。曾参与一汽解放、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多个汽车项目的 3D 扫描技术应用。2009 年参与“南京晨光 70 米观音像”技术应用以及开发。2013 年参与“瓦良格号”的船体修复工程和结构优化。2016 年参与商飞 C919 的机翼的研发与改进。2018 年担任由国家人社部组织、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承办的 3D 打印造型师师资培训班授课讲师。▼即刻扫码注册本场网络直播吧!▼2020 年 4 月 23 日(星期四)14:00 - 15:00关于形创形创(Creaform )开发、制造并销售 3D 便携式及自动化测量技术产品,专门从事工程服务。公司提供创新应用解决方案,如 3D 扫描、逆向工程、质量控制、无损检测、产品开发和数值模拟 (FEA/CFD)。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面向各大行业,例如汽车、航空航天、消费品、重工业、医疗保健、制造业、石油与天然气、发电业以及研究与教育。阿美特克是电子仪器和机电设备的全球领导者,年销售额约为50亿美金。为材料分析、超精密测量、过程分析、测试测量与通讯、电力系统与仪器、仪表与专用控制、精密运动控制、电子元器件与封装、特种金属产品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全球共有18,000多名员工,150多家工厂,在美国及其它30多个国家设立了100多个销售及服务中心。
  • 文末有福利 | Make-Test-Decide,PerkinElmer为药物研发提供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支撑
    在上期推送中,我们华丽丽的宣布ChemDraw 19.1版本正式发布。ChemDraw作为全球领先的且被广泛使用的化学结构绘制工具,一直深受全球用户的好评。同时也是珀金埃尔默Informatics部门提供的信息科学软件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那么今天我们来重点了解下MAKE-TEST-DECIDE 中“MAKE”环节的主角“ChemDraw”ChemDraw由David A.Evans和Stewart Rubenstein两位科学家发明,诞生于1985年,经过35年的技术积累和多次版本的迭代,ChemDraw被无数化学工作者所喜爱,并且已成为化学家们通讯的黄金标准。在没有化学结构式编辑器的年代,化学家们都是用着类似Chemist' s Triangle的结构式绘制尺制作报告或论文所需要的化学结构式,效率极其低下。▲Louis Fieser教授发明的结构式绘制尺Chemist' s Triangle,上面有不同尺寸的多边形以及环己烷桥式、椅式等模板,在没有结构式编辑器的年代化学家们就是用着这么简陋的绘制工具,耗费大量的时间,绘制出一个个精巧的有机结构式。Chemist' s Triangle由Sigma Aldrich销售至少50年,直到ChemDraw出现之前,它几乎是每个有机化学学生的主要工具。可以说ChemDraw的使命就是为了提升化学通讯的效率!珀金埃尔默ChemDraw团队也一直以来秉承着“for the better”的理念,致力于把ChemDraw打造得更好,为广大化学工作者排忧解难。从Science和Nature上备受热捧的论文到高中的化学试卷,从分秒必争的医药研发实验报告到普通教学的PPT,ChemDraw的身影无处不在。无论你是经验丰富的化学家还是踌躇满志的新人,你总能在ChemDraw上找到自己喜爱的一面,让你的时间省省省!01结构式的“美颜相机” 使用结构美化功能,一键美化你所绘制的结构式,你再也不用担心在调整结构式上面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影响到工作效率。02结构式的“移花接木”很多有机反应的本质就是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其他的基团则没有变化,灵活使用结构式连接功能,能节省你大把的时间!03结构式的“美妆大法”让的你的结构式五彩缤纷!让你的结构式惊艳四座!ChemDraw Professional 19.1和ChemOffice Professional 19.1支持结构式环填充功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像“穿衣服一样”给你的结构式填充你喜欢的颜色。04结构式的“轮子工厂”啥?你还在重复地“造轮子”吗?省省吧!ChemDraw给你内置了极多结构的模板文件,从官能团到环状结构,从稠环化合物到碳纳米管,从小白鼠图片到玻璃仪器图形,应有尽有!赶紧打开模板,你或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05结构式的“取名宝典”你还在为如何给你的结构式取名张三还是李四而烦恼吗?ChemDraw可是你最好的“算命先生”,它可以轻易地给出该结构的IUPAC命名,你甚至还可以拿一些常用的俗称考考它,它都能给出正确的结构!06结构式的“快捷列车”同很多专业软件一样,ChemDraw也支持大量的快捷键,熟练使用这些快捷键,你甚至能够像打字一样轻松地用键盘敲出这些复杂的结构!当然也要雨露均沾,毕竟用鼠标画出结构式是最万能的方法。除此之外,ChemDraw还是你的化学信息工作站!ChemDraw专业版集成了Reaxys、SciFinder、ChemAxon Explorer等数据库,你可以轻松地查询你绘制的化学结构信息。在写论文时,ChemDraw还支持各种期刊规定的结构式样式,你可以任意对齐和居中结构。在做实验时,你可以用ChemDraw绘制薄层色谱图,甚至还可以用它来预测1H-NMR和13C-NMR谱图。还有很多很多的有用的功能,等待着大家发掘和使用。福利时间到!为了帮助因疫情影响的广大科研人员和学生党们,珀金埃尔默特地向大家发放ChemDraw Professional 19.1的试用账号,赶紧来领取吧!扫描二维码 | 领取试用账号
  • 实验室仪器的校准目的、校准周期如何确定?
    1、设备定期校准的主要目的 实验室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的主要目的有:1)建立、保持和证明设备的计量溯源性;2)改善设备测量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偏差及不确定度;3)提高设备不确定度的可信性;4)确定设备性能是否发生变化,该变化可能引起实验室对之前所出具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怀疑。 2、设备初始校准周期如何确定 设备初始校准周期的确定应由具备相关测量经验、设备校准经验或了解其它实验室设备校准周期的一个或多个人完成。确定设备初始校准周期时,实验室可参考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所采用的方法和仪器制造商建议等信息。此外,实验室可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预期使用的程度和频次;2)环境条件的影响;3)测量所需的不确定度;4)最大允许误差;5)设备调整(或变化);6)被测量的影响(如高温对热电偶的影响);7)相同或类似设备汇总或已发布的测量数据。 3、设备校准周期的调整 ISO/IEC 17025:2017 中 6.4.7 规定:【实验室应制定校准方案,并进行复审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对校准状态的信心】实验室制定校准方案后,应在后续使用中结合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表现作出必要的调整。设备的校准周期以及后续校准周期的调整一般应由实验室(或设备使用者)确定,并以文件化的形式规定。如果设备的校准证书中给出了校准周期的建议,实验室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4、设备后续校准周期调整需考虑的因素 设备后续校准周期的调整,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1)实验室需要或声明的测量不确定度;2)设备超出最大允许误差限值使用的风险;3)实验室使用不满足要求设备所采取纠正措施的代价;4)设备的类型;5)磨损和漂移的趋势;6)制造商的建议;7)使用的程度和频次;8)使用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振动、电离辐射等);9)历次校准结果的趋势;10)维护和维修的历史记录;11)与其它参考标准或设备相互核查的频率;12)期间核查的频率、质量及结果;13)设备的运输安排及风险;14)相关测量项目的质量控制情况及有效性;15)操作人员的培训程度。
  • 新周期表预测不同元素“命运”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欧洲化学学会近期发布了一份新元素周期表,用“扭曲”的方式显示了地球上90种自然元素相对丰富或稀缺的储量,最后得出结论:人们仍然可以轻松地呼吸氧气,但氦气可能很快会消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欧洲化学学会会长戴维· 科尔-汉密尔顿说,这幅生命基础元素图是一种重要的提醒,告诉人们地球上哪些元素将会因为人类的过度使用而面临消失的危险,“其中有些元素,可能会在百年内消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这份新表指出,构成地球大气21%的氧气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不会面临消失的危险;但许多用于制造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高科技设备的元素则岌岌可危。例如,铟是一种银色金属,被用于制造手机和电脑的触摸屏。全球只有少数几个地方供应铟,如果我们继续每隔几年就丢弃旧设备,铟可能很快就会枯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科尔-汉密尔顿补充道:“单单在英国,人们每月就要换掉100万部智能手机。如果我们按照现在的速度继续使用铟,其储备量只够我们再使用20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氦的命运也不容乐观。氦是宇宙中第二丰富的元素,但很大程度上,由于人们过多地放飞派对气球,氦在地球上可能只够使用数十年时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科尔-汉密尔顿说,核磁共振扫描仪和深海潜水设备中使用的氦气通常都是循环利用的,但派对上的氦气球往往直接向大气层释放气体,“如果氦进入大气层,它会直接飞到大气层的边缘,永远消失在外太空中。如果人类不尽快开始改变放飞气球的行为,地球上的氦只够用10年左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 门捷列夫首次提出元素周期表,今年正是这一元素周期表问世的第150周年。 /p
  • 谁的青春没有一张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岁生日,各种炫酷周期表盘点
    p strong --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岁生日,联合国、Nature、Science等都在为其庆祝! /strong /p p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周期表的150周年,也是IUPAC成立的100周年。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决定将今年定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IYPT2019),以表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今年会有很多活动来庆祝元素周期表150岁的生日。那大家印象中的元素周期表都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见过哪些元素周期表呢?盘点了下各式各样炫酷的元素周期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6f39b81f-9fd9-4442-be96-0415ce3bd0e4.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585" height=" 248" style=" width: 585px height: 248px " / /p p   2017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宣布将2019年定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IYPT2019),以表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周期表的150周年,也是IUPAC成立的100周年。 联合国大会表示,“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现代科学领域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成果之一,不仅反映了化学的本质,也反映了物理学、生物学和其他基础科学学科的本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b66a5f4e-b1f6-4afd-9404-ca08e2e484ae.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619" height=" 262" style=" width: 619px height: 26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 /p p   2019年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举行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IYPT2019)启动仪式,仪式上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与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戈图科夫(Mikhail Kotyukov)、法国科学院院长科尔沃(Pierre Corvol)以及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费林加(Ben Feringa)等贵宾一同为国际年庆祝活动揭幕。 /p p 以下是各类元素周期表盘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25fb8ae-1f83-417f-aae5-af7713343143.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width=" 576" height=" 442" style=" width: 576px height: 44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NIST 标准版元素周期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这张应该是目前最新最标准的元素周期表了,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布。最后更新时间为2017年2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7a978e3-3e38-4b89-a843-6ad1eefde2d6.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width=" 565" height=" 328" style=" width: 565px height: 328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UPAC版 元素周期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ac00d83-8dec-4b6a-8951-d6aa928c8e32.jpg" title=" 12.jpg" alt=" 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人教版 元素周期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2043c8e3-5792-4163-ae7a-8a018ee755b6.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width=" 618" height=" 443" style=" width: 618px height: 44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立体版 元素周期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9d561ec3-06d9-4169-afea-231dd4a94148.jpg" title=" 21.jpg" alt=" 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标版 元素周期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1e0067a1-a79e-4e63-857f-44c7480d7c0d.jpg" title=" 28.jpg" alt=" 28.jpg" width=" 573" height=" 407" style=" width: 573px height: 40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原子轨道版 元素周期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8adb6732-5bd4-4c14-88ab-0656a4894846.jpg" title=" 42.jpg" alt=" 4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科学趣闻:世界上最大的元素周期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5d925c66-2d39-4731-b297-02d124250e8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201151120.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20115112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WIFI 版 & nbsp 元素周期表 /p p & nbsp & nbsp 是否勾起了你中学时的回忆?欢迎网友投稿发送你们喜欢的元素周期表给小编。邮箱:liuld@instrument.com.cn /p
  • 元素周期表添4个新成员 化学课本将改写
    p   4个新的化学元素如今已经被正式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这也意味着,这张表的第七行终于完整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016166822645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3757b915-33dc-4022-bcd4-e434b3b7887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元素周期表的第七行完整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Sandbh/Wikimedia Commons /p p   多年来,第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早已被用铅笔写在了元素周期表上,而来自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的实验室也曾多次宣称发现了这些元素。然而对于这4个新元素的官方认可一直等到了2015年年底—— 一组独立专家日前一致认为,相关证据是有效的。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园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2015年12月30日宣布了该专家组的结论。 /p p   所有这4种新元素都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通过粉碎更轻的原子核人工合成的。质子和中子不稳定的凝聚体在分裂成更小且更稳定的碎片之前仅存在了几分之一秒的时间。 /p p   那些发现这4个新元素的团队如今可以为元素的名称和两个字母的符号提出建议。这些元素可以用它们的一个化学或物理性质、一个虚构的概念、一种矿物、一个地方或国家,或是一个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 /p p   发现第113号元素的优先权授予了日本研究人员,他们非常高兴,因为这将成为第一个在东亚被命名的人造元素。当这一元素于12年前首次被发现时,“Japonium”便被建议作为它的名称。 /p p   位于东京附近和光市的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仁科加速器科学中心于2004年首先宣布发现了第113号元素。这也是亚洲科学家首次合成新元素,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参与了这一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mp52413726_1451983172599_2.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d491f458-9771-426f-9718-88420b278ae4.jpg" / /p p   日本的研究小组使用加速器使第30号元素锌的原子加速,然后撞击第83号元素铋的原子,使二者原子核融合在一起而得到113号元素。他们从2003年开始实验,在2004年、2005年和2012年共3次合成了113号元素。到那时,研究人员已经有了该元素的3个原子。 /p p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在为IUPAC的决定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科学家而言,这比一枚奥林匹克金牌具有更大的价值。”(野依良治并非日本研究团队成员,但他是RIKEN前任所长。) /p p   俄罗斯和美国研究人员之前也曾发表声明表示发现了第113号元素,但并未被来自IUPAC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专家组授予优先权。 /p p   然而俄罗斯和美国却从其他3种元素那里获得了荣誉及冠名权。 /p p   IUPAC/IUPAP委员会表示,第115号和117号元素首先由俄罗斯杜布纳市核研究联合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市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合作发现。其他团队的工作——例如瑞典研究团队使用一部德国加速器——则帮助确认了第115号元素的存在。 /p p   而发现第118号元素的荣誉——这是迄今为止人工合成的最重元素——授予了杜布纳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团队。该元素有一个曲折的历史——1999年宣称发现这一元素的一项声明于两年后被收回,原因是有指控称存在伪造数据的行为。 /p p   英国利物浦大学核物理学家Rolf-Dietmar Herzberg表示,物理学家如今正在尝试人工合成第119号、120号元素,在当前技术水平下这一研究是能够实现的。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表示看见了新的元素——德国达姆施塔特市重离子研究GSI亥姆霍兹中心研究人员曾于2012年进行了5个月的试验但未获成功。在第120号元素之后,研究人员认为,让两个原子核融合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p p   迄今为止,元素周期表上从自然界发现的元素只到第92号元素铀,93号及以上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按惯例,新元素命名一般用国名、地名和人名等加上后缀“um”的形式。 /p
  • 元素周期表喜添新成员:4种新元素获提名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6ad50889-8ac2-4e11-bf4c-a9d2ea60289e.jpg" title=" catchpic-c-ca-ca89266a8a16b76a4976f81c482bacd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4个获提名的新元素(元素周期表的右下角)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化学管理机构、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6月8日在一份提案中宣布,113号元素将被命名为nihonium(Nh) 115号元素将被命名为moscovium(Mc) 117号元素将被命名为tennessine(Ts) 118号元素将被命名为oganesson(Og)。 /p p   该联合会去年年底宣布,确认上述4种新元素的存在。这些元素由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的科研团队发现,他们也获得了对这些元素的正式命名权。 /p p   根据IUPAC的规定,发现方对新化学元素拥有命名权,而新修改的命名原则是可根据神话概念及人物、矿物和其他相似物质、地名与地理区域、元素性质或科学家姓名来命名新元素。 /p p   IUPAC下属无机化学部门主席Jan Reedijk在一份媒体声明中表示:“尽管这些元素的名称看起来多少有些任性,但它们完全与IUPAC的规则相一致。”或许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命名要数第118号元素oganesson。该元素以俄罗斯杜布纳市核研究联合学院(JINR)83岁研究人员Yuri Oganessian命名。Yuri曾帮助发现了大量的超重元素。第118号元素是人类目前合成的最重元素。 /p p   这是有史以来第二次用一个健在的科学家为新元素命名。而之前的一次曾引发了巨大的争议——199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 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议用该国核化学先驱Glenn Seaborg的名字为第106号元素seaborgium命名。起初,IUPAC通过了一项决议,表示元素不能以健在的科学家命名,从而拒绝了美国科学家提议,但最终IUPAC还是妥协了。 /p p   IUPAC表示,以莫斯科地区命名的第115号元素Moscovium向“JINR所在地、古老的俄罗斯土地表达了敬意” 而第117号元素tennessine则“赞扬了美国田纳西地区——包括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范德堡大学和诺克斯维尔的田纳西大学——在超重元素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p p   JINR的研究人员与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 利物莫尔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同发现了上述两种元素。 /p p   第113号元素nihonium则是第一个以东亚国家命名的人造元素。日本在2004年就宣布合成了第113号元素,这也是亚洲科学家首次合成的新元素。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将第113号元素以日本国名(Nihon)命名为nihonium。IUPAC表示:“这个元素的名称与发现它的国家直接联系起来。” /p p   在此之前,最近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上的是flerovium(Fl,第114号元素)和livermorium(Lv,第116号元素)。所有这些人造元素——包括最新的4个元素——都是在实验室中通过粉碎更轻的原子核创造的微量元素,并且它们在分裂成更小、更稳定的片段之前仅存在了几分之一秒的时间。 /p p   自从19世纪门捷列夫首创现在通行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以来,人类已发现了118种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上按原子序数排列,每一列称作一个族,每一行称作一个周期。 /p p   研究人员表示,这4种新元素将完成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元素的排列,并为寻找元素“稳定岛”提供证据。现在的元素周期表只有七行,其中第七行中原子序数在93号及以上的元素都在自然界中不稳定,是人工合成的。然而核物理学家早就预言说,可能存在一个超重“稳定岛”,岛内元素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量超越元素周期表内的元素,但十分稳定。 /p p   这4种新元素将接受为期5个月的公众评议。除非有公众抗议,否则,按计划IUPAC理事会将在今年11月初正式批准4种新元素加入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家庭。 /p
  • Cell Rep:细胞尺寸和周期状态或会影响HIV感染机体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细胞尺寸和细胞的周期状态或许在HIV中扮演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如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开发使得HIV感染成为了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然而如果未能及时诊断或治疗,HIV感染就会进化成为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017年全球大约有100万人因感染HIV而死亡。挽救生命的药物并不能治疗HIV,因为当HIV感染机体后其会偷偷地靶向作用诱发机体抵御任何感染的免疫反应的细胞,尤其是HIV会入侵CD4 T细胞,并不断复制最终接管CD4宿主细胞的DNA。研究者Roy Dar教授说道,当感染CD4 T细胞后HIV会经历两种命运中的一种,其要么会整合成为复制状态,诱发成百上千个感染性病毒颗粒的产生;要么会进入一种休眠状态。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分析了如何有效清除HIV潜在的病毒库,因为HIV病毒库会自发激活并且躲避药物疗法的攻击,如果HIV感染者没有严格遵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体系的治疗,其机体中的病毒库就会激活从而引发感染者出现一系列疾病症状。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区分出机体中未感染的细胞和潜在感染的细胞,而诸如这种策略就能够支持当前科学家们治疗HIV感染的疗法。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调查了被HIV潜在感染的T细胞的重新激活的过程,他们构建出了一种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特殊病毒结构,当细胞重新激活时GFP就会发生表达。研究者所开发的延时单细胞成像技术能够通过计算GFP的平均荧光强度来监测单个细胞从沉默状态到活跃状态的重新激活过程;一旦研究人员鉴别出重新激活的细胞后,他们就会对细胞的尺寸进行计算,并确定重新激活所需要的细胞平均参数,结果发现,在潜伏的细胞群体中,只有较大尺寸的细胞会恢复活性,而较小的细胞则会保持沉默。据研究者介绍,较大的宿主细胞尺寸或能提供一种天然的细胞机制来帮助增强病毒表达所需要的细胞裂解量,同时当病毒决策发生偏离时也能够帮助破坏病毒的潜伏状态。Dar说道,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被动性的宿主细胞主导病毒制定决策的案例,当宿主细胞尺寸较小时病毒就不会发起攻击,只有当宿主细胞尺寸较大时病毒才会被重新激活。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细胞从潜伏状态过渡到活性状态依赖于细胞的周期(即细胞中DNA复制的阶段),同时其还受到了药物疗法的调节;研究者表示,我们可以使用药物疗法来调节特定细胞周期状态内外的细胞数量,从而感染HIV的激活决策;本文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抑制HIV感染的新型策略和疗法,后期研究人员还希望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阐明细胞尺寸和周期状态如何影响HIV的感染决策。
  • 第117号化学元素正式获官方命名 元素周期表符号为Ts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官网11月30日发布新闻公告称,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批准将117号化学元素命名为“Tennessee”,以表彰位于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范德堡大学和田纳西大学在该元素发现中作出的贡献。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符号为Ts,从此117号元素不再只有代号。  117号元素2010年首次被科学家发现,2015年12月30日,IUPAC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联名宣布,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元素的存在,随后ORNL提出以田纳西州命名的建议,历时一年才得以正式批准。  117号元素作为一种超重元素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是科学家们通过钙-48原子轰击同位素锫-249人工合成的,而合成所需的锫-249,全世界只有ORNL的高通量同位素反应堆能够生成。ORNL为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提供了22毫克锫-249,经过6个月实验最后生成了6个Ts原子并获得了证实。  官方同意用“Tennessee”为117号元素命名还有一个原因,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英文名称都是以-ine结尾,比如氟为“Fluorine”、氯为“Chlorine”,这样可保持卤族元素名称的一致性。  田纳西州州长比尔哈斯拉姆和ORNL主任托姆梅森分别发表声明。梅森表示,田纳西出现在元素周期表中证明了田纳西州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哈斯拉姆代表所有田纳西州人民对获得这一荣耀表示感谢。
  • 元素周期表空置100多年的114和116号房间来了新住户
    一觉醒来,哥白尼和诺贝尔发现大楼里搬来两位新邻居,他们将要住进空置了100多年的114和116号房间。   这栋大楼被称作“人类最伟大、最美丽的创造”。老街坊们都知道,业主委员会对住户的要求严苛极了,从19世纪到现在,总共也只有100来个住户如愿以偿。大楼名叫元素周期表,每种元素都有编号,大小恰好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电子数。   众所周知,元素大楼眼下只有118个房间。102号住户被命名为“诺贝尔”,112号则是“哥白尼”。   就在今年6月以前,原子量为285的“哥白尼”还是最重的元素。不过,它现在必须拱手让出霸主的地位了。6月6日,超重元素114和116正式成为元素周期表的一员,原子量分别为289和292。   从1869年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63种化学元素按原子量大小排列成表开始,为元素周期表寻找新成员,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他根据这个规律在周期表上留下空格,并大胆地预测:“属于这些空位的元素将来一定会被发现。”   最初,化学家们认为自然界存在92种天然元素。1942年,后来大名鼎鼎的92号元素铀被发现,周期表似乎走到了终点。可随后,人们又一鼓作气地找出了13种新元素。有人断言,105号元素就是“真正的尽头”,毕竟核电荷越来越大,质子间的排斥力将远远超过核力,会导致它发生衰变。   不过,这个“断言”没能维持几年,106至109号元素又陆续被合成。眼下,就连114号和116号都出现了。   自1999年以来,有若干研究小组宣称成功制得114号元素。但只有来自俄罗斯杜布纳的联合核子研究所和美国加州的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俄美联合科研小组让两个较轻的原子核互相撞击,以制取较重元素的核子。他们把含有96个质子的放射性元素锔作为标靶,然后用含有20个质子的钙原子核轰击锔原子核,从而制得116号重元素的原子核。   之后,116号会衰变为114号,并释放出含2个质子、2个中子的粒子。当然,114号元素也可直接通过钙原子核轰击钚而制得,其中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来自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盟(IUPAC)和国际纯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科学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整整评估了三年,才为这两名新成员发放了通行证。   它们在“元素大楼”里的行踪相当神出鬼没,到现在也没有被谁看到过“真面目”。114号在出生半秒钟后,就会衰变为“哥白尼”。而116号在衰变前,寿命仅有几毫秒。不过,据俄罗斯科学家介绍,在微观世界里存在0.05秒,已经“十分惊人”。   在专门委员会主席保罗卡罗尔看来,这两种新元素稳定存在的时间起码要延长到1分钟,人们才有可能对其化学性质进行追踪分析。眼下科学家们只能依靠推测,两名新成员“可能是固态”。   同时申请入住元素周期表的还有113、115和118号元素,但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就目前已获得的科学依据来看,还不足以授予其入住元素周期表的入场券。”   这两位新成员还没有自己的名字,发现它们的研究人员有权就命名问题提出建议,由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盟考虑是否予以采纳。比如,“哥白尼”的发现者称,“‘哥白尼’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很荣幸能通过这一方式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在卡罗尔看来,命名原则只有一条,“只要别太离谱儿就行。”   他可能更为担心安排住宿的问题。118号元素曾经被视为元素周期表的尽头,毕竟,元素的半衰期已经短到以毫秒计了。   前不久,位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的全俄发明家专利研究院迎来了一位神秘的工程师,他声称自己发现了119号元素。但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也不愿透露这一元素的合成方法。   没人说得准,119号元素是真是假,但同样也没有人敢轻易预测元素周期表的终点。说不定,科学家很快就得为新元素盖一栋新大楼。
  • 确定仪器的校准周期的4种方法
    确定仪器的校准周期的4种方法 核心提示:一、统计法可由测量仪器的结构、可靠性、稳定性的不同状况,对测量仪器进行分类, 然后按照校准规程确定校准周期。并统计在规定周期 一、统计法 可由测量仪器的结构、可靠性、稳定性的不同状况,对测量仪器进行分类, 然后按照校准规程确定校准周期。并统计在规定周期内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数目, 统计这些仪器与该组合格仪器总数之比。确定不合格测量仪器时, 应替除损坏而返回的仪器。若不合格仪器占的比例很高, 应缩短校准周期。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低, 应延长校准周期可能是经济合理的。但若发现某一组的仪器 (或某厂家制造的或某型号) 不能和组内其他仪器那样正常工作时, 应将该组划为有不同周期的其他组。 二、时间法 确认校准周期时用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表示, 当指示器达到规定值时, 将该仪器送回校准。这种方法主要优点是, 仪器校准费用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 并可核对仪器的使用时间。 例如某些仪器可以直接在查到连续使用了多久, 利于管理。但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有下列缺点:(1) 当测量仪器在储存、搬运或其他情况发生漂移或损坏时, 则不应使用本方法 (2) 安装计时器会增加费用, 且因受使用者干扰而需要在监督下进行, 又增加费用。 三、比较法 当每台测量仪器按规定的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 将校准数据和前几次的校准数据相比, 如果连续几个周期的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则可以延长它的校准周期 如果发现超出允许的范围, 则应缩短该仪器的校准周期。 四、图表法 测量仪器在每次校准中, 选择有代表性的同一校准点, 将它们的校准结果按时间描点, 画成曲线, 根据这些曲线计算出该仪器一个或几个校准周期内的有效漂移量, 从这些图表的数据中, 可推算出最佳的校准周期。 计量校准是提高实验室效率的重要环节, 而确定校准周期是计量工作的一项关键环节, 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确定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时, 要对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后评估决定。
  • 元素周期表上的地理冷知识,你认识几个?
    p   3月14日,日本首次发现的113号元素被负责管理化学元素符号的国际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命名为Nihonium,中文名称是“鉨”。113号元素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小组于13年前合成的,是亚洲发现的第一个元素,它的名称来自于“日本”(Nihon)这一国名。 /p p   那么,除了新命名的113号元素“鉨”,元素周期表上还有哪些元素也是以国家或地名命名的呢?我们统计发现,元素周期表上以地名命名的有以下几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e83b5d2d-2409-440f-97df-095f1a268c3a.jpg" title=" 148469_副本.jpg" / /p p    strong 1. 类似“和田玉”“太湖石”这种以矿物原产地命名的 /strong /p p   希腊的Magnesia地区,不仅出产一种苦土(即白色氧化镁white magnesia alba),而且还出产好几种黑色矿物(例如软锰矿pyrolusite),从苦土和软锰矿中分别发现了元素镁(Mg,Magnesium)和元素锰(Mn,Manganese)。 /p p   铜的英文是copper,为什么它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分别是Cuprum和Cu呢?因为在罗马时代,铜的开采主要是在塞浦路斯岛上进行的,所以铜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就与塞浦路斯岛的拉丁文Cyprium有关了。 /p p   苏格兰村庄Strontian出产一种铅矿,从这种铅矿中最早发现了元素锶,所以锶的元素名称就以该村庄来命名——Strontium,元素符号就是Sr。 /p p   瑞典村庄Ytterby,在化学课本中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一共有7种稀土元素的发现、命名都和这个北欧的小村庄有关。从Ytterby出产的稀土矿石中,先后发现并用该村庄的名称命名了4种稀土元素——钇(Y,Yttrium)、铽(Tb,Terbium)、铒(Er,Erbium)和镱(Yb,Ytterbium),其中钇(Y)是稀土元素(包括15中镧系元素和钪、钇)中第一个被人们发现的(1794年)。此外,虽然钪(Sc)、钬(Ho)、铥(Tm)这3种稀土元素没有用Ytterby来命名,但是也是从该村庄出产的矿石中最初发现的。 /p p    strong 2. 类似“纽约(New York)”“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这种纪念发现者的国家和地区的 /strong /p p   与北欧有关的元素,比如上文说到的钪(Sc)、钬(Ho)、铥(Tm)。钪的元素名称Scandium,源自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Scandinavia 钬的元素名称Holmium,源自斯德哥尔摩的拉丁文Holmia 铥的元素名称Thulium,源自斯堪的纳维亚和冰岛的古希腊名Thule。 /p p   与法国有关的元素,比如镓(Ga)、镥(Lu)、钫(Fr)。镓的元素名称Gallium,源自法国的古称“高卢”的拉丁文Gaullia 镥的元素名称Lutetium,源自巴黎的拉丁文Lutetia 钫的元素名称Francium,源自法国France。 /p p   与德国有关的元素,比如锗(Ge)。锗的元素名称Germanium,源自日耳曼的拉丁文Germania。 /p p   与俄罗斯有关的元素,比如钌(Ru)。钌的元素名称Ruthenium,源自俄罗斯的拉丁文Ruthenia。 /p p   与波兰有关的元素,比如钋(Po)。钋的元素名称Polonium,源自波兰的拉丁文Polonia。钋是居里夫人发现的。 /p p   与欧洲有关的元素,比如铕(Eu)、铼(Re)。铕的元素名称Europium,源自欧洲Europa 铼的元素名称Rhenium,源自莱茵河Rhine。 /p p   与美洲有关的元素,比如镅(Am)。镅的元素名称Americium,源自美洲新大陆(the Americas),而且镅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恰好位于铕(Eu,Europium)的下方。 /p p    strong 3. 类似“加拉帕戈斯企鹅”“尼罗鳄”这种以元素的发现地命名的 /strong /p p   与城市有关的,比如铪(Hf)、锫(Bk)、钅杜(Db)、钅达(Ds)。铪(Hf)的名称Hafnium,源自发现地丹麦哥本哈根的拉丁文Hafnia 锫(Bk)的名称Berkelium,源自发现地美国加州伯克利Berkeley 钅杜(Db)的名称Dubnium,源自发现地苏联杜布纳Dubna 钅杜(Db)的名称Dubnium,源自发现地苏联杜布纳Dubna。 /p p   与州名、省名有关的,比如锎(Cf)、钅黑(Hs)。锎(Cf)的名称Californium,源自发现地美国加利福利亚California 钅黑(Hs)的名称Hassium,源自发现地德国黑森州的拉丁文Hassia。 /p p   strong  4. 以新发现的行星命名的 /strong /p p   铀(U)的名称Uranium,是为了纪念比铀元素早发现8年的天王星Uranus。 /p p   镎(Np)的名称Neptunium,源自海王星Neptune。镎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元素。 /p p   钚(Pu)的名称Plutonium,源自冥王星Pluto(命名时冥王星还属于行星,2006年才被降级为矮行星)。 /p p br/ /p
  • CPSIA周期性测试要求开始实施
    2013年2月8日起,CPSIA周期性测试(Periodic testing)要求开始实施,该测试由受CPSC认可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完成。针对美国境内的制造商,该要求由制造商本人完成,针对美国境外的制造商,该要求由进口商完成。   1. 有何要求?   可选择1年、2年或3年为测试周期。针对不同的周期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择1年为周期测试的周期,则制造商/进口商需:   (1)制定书面的周期测试计划(CPSC未有相应的周期测试模板,需由制造商自行完成)   (2)至少每年由CPSC许可的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一次周期性测试   (3)将测试记录保持至少5年。   2. 如何选择测试周期?   应依据具体情况(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符合相关的所有要求),若制造商/进口商觉得一年一次仍然不能保证产品的制造持续符合产品的相关要求的需要,则其测试评论可以高于一年一次。若制造商意欲遵循“制造”测试计划(“production” testing plan)而非周期性测试计划,则其测试的频率可降低至2年一次。若由符合ISO/IEC 17025:2005(E)认可的实验室完成周期性测试,则测试频率可为3年。   3. 零部件更换的产品的测试是否为周期性测试?   针对一产品,若其零部件进行了更换,则其应该重新进行测试。制造商/进口商应重新发布新的儿童产品的认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周期性测试,而是材料改变测试。
  • 建材检测周期变长 生产商直呼等不起
    检测中心:正常检测周期为15天紧急材料3天可出检测报告   “以前送检三天搞定,现在拿到报告却要十多天。”近日,胡女士致电本报,称自己上月17号送检的水泥预制板材料,几乎延后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拿到检测报告。   胡女士供职于一家从事水泥制品生产的建材公司。据她介绍,出厂的水泥制品在提供给建筑施工方前都必须经过相关的质量检测,在取得检测合格报告后方可投入使用。一般情况下,建材送检须经过送样、开送检单、样品检测和出具检测报告4个环节,一个周期大概三天左右,“这次拿到检测报告的周期,比以前延长了整整一个星期”。   胡女士称,公司生产的水泥制品属于钢结构预应力建筑材料,只能送到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只有该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才被市场所认可。而问题在于,样品检测周期每延长一天,不仅公司的资金周转要相应延迟,而且施工单位的进度也会受到影响。   昨日,记者来到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钢结构及预应力研究所一位周姓负责人表示,不同建筑材料分属于中心不同部门检测。武汉市内其他检测机构也可以做建筑材料的相关检测,但涉及到钢结构预应力的建材只能由钢结构及预应力研究所来检测。   该负责人解释:常规情况下,材料从送检到出检测报告的周期为15天,若遇到特别紧急、短期就要验收的加急用特殊材料,工作人员就得加班加点进行检测,三天左右可以出检测报告。
  • 117号元素将被列入元素周期表
    据俄罗斯媒体6月25日报道,俄罗斯科研小组日前再次成功合成117号元素,从而为117号元素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扫清了障碍。   总部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郊外的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于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了117号元素。然而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要求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再次合成该元素,之后他们才能正式批准将它加入元素周期表。   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的一名高级负责人说,研究小组已经成功完成了验证工作,并向IUPAC正式提交117号元素的登记申请 如果顺利,117号元素将会在一年内被命名,并归入元素周期表。   据悉,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使用粒子回旋加速器,用由20个质子和28个中子组成的钙48原子,轰击含有97个质子和152个中子的锫249原子,生成了6个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原子,其中的5个原子有176个中子,另一个原子有177个中子。   1869年问世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之一,也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一把刻度精准的尺子。其中,第92号元素铀之后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都必须通过人工合成方式获得。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此前还成功合成了第113号、115号、118号元素。此外,德国的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正在致力于第119号和第120号元素的合成工作。
  • 元素周期表再添两名“新丁”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6月6日报道,元素周期表家族再添两名“新丁”:超重元素114和116,原子量分别为289和292。它们现在是元素周期表中最重的元素,取代了以前的“霸主”——原子量为285的第112号元素“鎶”和原子量为272的第111号元素“錀”。   这两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极强,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衰减成更轻的原子,116号元素会快速衰减为114号元素,紧接着又会转变为更轻的元素鎶。   几年前,科学家就宣称发现了这两种元素,例如,1999年,俄罗斯物理学家用高能粒子钙-48冲击钚-244,产生了一个很快衰变的第114号元素的原子。   第116号元素于2000年被科学家发现。经过长达10年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长达3年的审查,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6月1日正式将这两种新元素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   目前这两种元素还没有正式的名称,此前有科学家建议将第114号元素命名为flerovium,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乔治弗洛伊洛夫 将第116号元素命名为moscovium,以莫斯科为名。
  • 元素周期表或迎来一个新“兄弟”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背诵元素周期表的学生可能又要再多记忆一个元素了。一个国际科研小组2日说,他们利用新实验成功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这一成果使得该超重元素向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更近了一步。   117号元素是以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为首的一个国际团队于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的。但此后,只有2012年曾成功重复这一实验。   最新实验在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进行,欧洲、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多国研究人员参与。他们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钙离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生成117号元素。117号元素很快又衰变成115号元素和113号元素。   这一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物理学评论通讯》上。研究人员接下来将把成果提交给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审核,该联合会将会决定是否还需进一步验证。如果审核通过,该联合会还将决定哪个机构拥有117号元素的命名建议权。   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序号在92以后的重元素在自然界中难以稳定存在,104号及以后的元素被称为超重元素,寿命更加短暂,迄今所有的超重元素均为人工合成。不过按照已提出几十年的&ldquo 稳定岛&rdquo 理论,随着新合成的元素越来越重,它们会变得更加稳定,存在寿命也随之延长。   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超重元素,第114号和第116号元素已正式成为元素周期表的新成员。而成功合成117号元素,按照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科学主管霍斯特· 施托克尔的评价,是&ldquo 通往生产与探测位于&lsquo 稳定岛&rsquo 上的超重元素的重要一步&rdquo 。
  • 日均上万份的样本检测!贵州科学城华大基因:深耕基因科技“生命密码”
    对检测样本进行提取、建库、扩张、测序后,一份带有身份条码的标本检验结果就被自动生成出来……6月27日,在位于贵阳高新区的贵州科学城内,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借助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使用企业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动化提取建库仪以及生信分析一体机等,对检测样本的基因信息进行检测。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检测“自动化提取建库仪器的使用能够实现大样本量快速检测,在一定程度节约样本检测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力李晓琨表示,实验室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通量分子检测,节约样本检测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每个实验室配置2至3名技术人员,即可完成日均上万份的样本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90%。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检测“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全部信息,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李晓琨介绍,基因检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它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位于贵阳高新区贵州科学城内的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为落实科学研究、医学服务、科技服务等各项产业职能,2018年4月,华大基因落户贵州科学城智谷,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场景通过华大基因自主规划、设计、建设,2019年贵阳华大实验室竣工,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围绕生育健康、肿瘤筛查、感染防控以及慢病管理四大方向,公司不断攻克技术壁垒,研究领域涉及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无创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检测等。  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落户贵州以来,华大基因在贵阳、遵义、毕节、黔西南、黔东南等地,开展民生、科研、临床检测、人才培养等项目,助力当地科学创新,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实现精准治愈感染,助力精准医学、精准扶贫、全民健康。  用于保存基因检测样品的冷库同时,贵州华大基因积极服务贵州科学研究,发表SCI期刊2篇,协同发表nature子刊1篇,在投Cell主刊1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结项贵州省科技厅攻关项目1项,正在开展研究项目8项。  华大基因的专利墙“以基因科技为代表的生命科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持续的生物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能够不断创造新价值,服务人民生命健康。”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龙说。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内用科普的基因博物馆“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性和突破性,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助力开发出更符合群众需求和产业发展的检测产品。”黄海龙表示,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华大基因致力于将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助力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位于贵阳高新区贵州科学城内的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华大基因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疾病防控、健康管理的技术体系研究,通过血液、尿液、粪便等传统样本进行高效、低成本的多组学检测,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追踪等方式,最终将数据汇入大数据和智能模型,评估受试者的疾病风险和整体健康状态指标,能够从传染病防控到慢性病管理,实现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精准防控和有效干预。  据介绍,未来,华大基因将继续以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更多地借助自主平台,在技术领先和模式创新等多个领域发力,为贵州乃至全国提供全面、精准、高效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