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命健康

仪器信息网生命健康专题为您整合生命健康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命健康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命健康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命健康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命健康话题讨论。

生命健康相关的资讯

  • GE生命健康部换帅
    根据GE官网6月16日消息,GE总部将任命原GE资本公司的Brett B. Haring为GE生命健康业务部财务官。   Brett B. Haring何许人也?   Brett B. Haring在通用公司(GE)工作25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GE资本公司工作。自2000年,GE完成了5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的业务整合,累计耗资23亿余美金。   据了解,2013年GE医疗的生命健康部门完成200多例交易,交易额高达90亿美金。   新上任的Brett B. Haring表示:生命科学的增长潜力无限,尽管目前大多数生命科学的公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无限价值。
  • 奥盛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园开工
    7月3日上午,奥盛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园项目奠基仪式在施工现场隆重举行。西湖区委常委韩斌宣布项目开工,云栖小镇管委会党委书记袁骏出席仪式。现场领导及嘉宾代表共同为项目奠基培土,奥盛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园项目正式动工。开工仪式西湖区委常委韩斌宣布奥盛生命健康仪器智能制造项目正式开工。 区委常委韩斌宣布开工奥盛董事长骆志成发表致辞,勉励奥盛员工奋勇前行,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董事长致辞奥盛副总经理樊伟东主持现场奠基仪式。现场主持奥盛生命健康智能智造园奥盛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园位于西湖区双浦单元XH120101-11地块,拟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3590平方米。项目规划贯穿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空间功能需求,致力于打造业内领先的高坪效产业园。柔性化生产线,增强产能调节能力;数字化和自动化融合,实现质量追溯,提升管理水平。完备的研发单元设计,加速孵化高潜产品供给。全方位的员工关怀,满足办公、休息到运动等发展需求。
  • 周琪院士:建设生命健康科技强国的路径思考
    p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的科研创新需要的是忘记小我、实现大我、创新为民、敢为人先、有情怀的科学家。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长期坚忍,可能会失败、可能没有功名和回报的创新过程;一个没有情怀、没有精神、没有信仰的群体也无法胜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因此,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应该给心有梦想、心有大爱、情系国家的科学家以信任和发展的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建立科研自信 /strong /p p strong   建设科技强国,首先要建立科研自信 /strong /p p   建设科技强国的首要一点是要建立科研自信。多年来中国在科研创新能力的累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发展迅速,但是在快速跟进国际科技前沿的过程中,部分科研人员也逐渐形成了研究的惰性,缺乏科研定力和科研判断能力,对开展前瞻性工作缺乏自信,跟风式科研方式盛行,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科研自信不足。 /p p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周琪在接受《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一个进步都是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突破产生的,干细胞和再生这个领域我们前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要在一个完全没有路的情况下走一条路,这种挑战和压力可能会更大,但我们完全可以去引领世界的科学方向与技术潮流”。 /p p    strong 勇闯“无人区”,真正的创新从科技规划开始 /strong /p p   面对重大科技创新推进上的诸多困难,当主要聚焦点还集中在对体制机制问题的探讨与实践上的时候,科技如何在一个创新的道路上勇闯无人区应该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一个首要问题。 /p p   真正的科研创新应该从科技规划开始。如果科研规划本身就是跟踪性、模仿性的,科技成果至多会取得“点”上的突破,不可能产生重大创新,只能越落越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立足国情,解决现实困难 /strong /p p    strong 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突出矛盾:一“小”一“老”& nbsp 、一“生”一“死” /strong /p p   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科研规划上,必须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解决困扰中国的现实困难,不能人云亦云。 /p p   现阶段我国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突出矛盾是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导致的人口安全和健康问题,创新发展的路径应该紧密围绕解决上述矛盾开展。 /p p strong   “小”——高龄孕妇井喷式增加 /strong /p p   多年来,中国已经历了人口爆炸、“独生子女”& nbsp 和“全面二孩”等政策的调整,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后,“& nbsp 70后”“& nbsp 80后”加入再育的行列,高龄孕妇井喷式增加。 /p p   我国高龄孕妇的比例,1995年为0.9%,2005年为4%,2015年为10%。数据显示,全国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9000万左右家庭中,60%的女方年龄在35岁以上,50%在40岁以上。 /p p   据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署报告:中国出生缺陷率达5.6%,是发达国家的2倍;而近年来符合二孩政策的高龄产妇井喷式的增加据信会导致生殖障碍和出生缺陷比例大幅上升,我国人口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没有在科学研究和诊疗技术上的重点布局和突破,有可能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努力中带来人口安全与健康的巨大风险。 /p p strong   “老”——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 /strong /p p   除了出生人口质量与安全问题外,老龄化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1.2亿,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p p strong   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开发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 /strong /p p   另外,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庞大,到2014年全产业销售额接近2.5万亿元人民币,但我国药物的自主研发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也和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开发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并力促整个产业涉足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 /p p    strong 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研发布局上,应该着重加强技术预测能力,建立科学自信。 /strong /p p   中国在生命健康领域规划方面应该坚持把重心放在一“小”一“老”、& nbsp 一“生”一“死”上,重点解决困扰中国的核心矛盾和问题,加速布局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前瞻性科学研究,重点布局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研究,开发新的诊疗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改革科技管理,激发创新活力 /strong /p p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建立符合创新规律和要求的、新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有挑战性的项目有风险、有难度,应该鼓励试错、宽容失败,评估评价机制应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在于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而现行的管理和评价系统显然和推动创新研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p p    strong 科技管理应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strong /p p   科技管理应该以能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能够鼓励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创造力,完成使命为宗旨,对那些从事基础研究的重点考核不应僵化地以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而应考核他们解决实际需求,解决瓶颈问题,解决关键技术障碍的完成情况。 /p p   对成果的考核也不应该以奖励的级别、专利的数量为主体,而应该以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最终收益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和据。 /p p   对技术支撑人员应该以服务的质量和任务完成的数量作为考核的指标。 /p p   只有做到分级分类的指标的细化,才会激发不同类型人员的创造力。 /p p    strong 科研管理改革如何做? /strong /p p   科研管理改革应该有助于推动科学家把科学研究的重心投放到加强科研攻关、强化服务民生、聚焦医疗健康等社会关切的方向上。 /p p   改革应以实现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管理为目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动态调整科研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改革举措,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发挥先导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学研究整体实力从“跟跑者”向“并跑者”转变,并进一步形成“领跑”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重视成果转移转化 /strong /p p strong   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大文章” /strong /p p   中科院要坚持“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要强化高端引领,加强前沿领域战略布局和技术预判,全面提高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必须着力解决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大文章”,把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 /p p   科学研究应该考虑国计民生,应该符合人民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应该促进和推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支撑社会发展的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遴选核心人才 /strong /p p strong   科学创新,遴选核心人才是重要环节 /strong /p p   科研创新的主体任何时候都是人,而不是物,跨越式发展应该建立差异化的人才政策。创新是人的心智投入的创造过程,不是按图索骥、照方抓药,在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应该把遴选核心人才作为重要的一环。 /p p   按照论文指数、考核指标、经费预算的设计可以完成科研流程,但不能保证科研创新。如何发挥科学家,尤其是领军科学家的作用至关重要。 /p p   中国的科研创新需要的是忘记小我、实现大我、创新为民、敢为人先、有情怀的科学家。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长期坚忍,可能会失败、可能没有功名和回报的创新过程;一个没有情怀、没有精神、没有信仰的群体也无法胜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因此,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应该给心有梦想、心有大爱、情系国家的科学家以信任和发展的空间。 /p p   路径、管理和制度体系只是一个正常运行社会里规范个人行为的条款,制度设计里面过于强化功名的牵引、利益的诱惑,过于强调局部利益和团体的成就,而忽略了对爱国敬业、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些重要指标,忽略掉精神而仅仅靠制度设计的各种指标遴选的团队难以承载建设科技强国的梦想,可能和创新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p p   除了支持那些引领科技革命的天才科学家之外,更应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弘扬为崇高目标舍弃自我,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p p   能够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伟业中大展宏图、在科技无人区里面冲锋陷阵的主体必定是那些怀着赤诚报国热情,怀着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把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伟业融为一体的科学家,要减少对他们创造力的束缚,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支撑,支持他们投身于创新的发展实践。 /p p   创新的最核心要素是人,要逐步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环境,支撑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图伟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作者:周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p p /p
  •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正式成立
    3月1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成立大会召开,研究所相关负责人、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大数据中心全体人员出席会议。  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BIG Data Center 简称BIGD)是研究所科研、支撑体系的一部分,其发展目标为面向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精准医学和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组学数据,建立海量生物组学大数据储存、整合与挖掘分析研究体系,发展组学大数据系统构建、挖掘与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建设组学大数据汇交、应用与共享平台,力争建成支撑我国生命科学发展、国际知名的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  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目前拥有30余人的工作团队,具备5000个以上CPU计算核心及总容量超过8PB数据存储资源,已经开发形成一系列的多组学数据库系统,近期工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第一,面向中国人群普惠健康的精准医学组学信息资源,建立中国人群的参比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形成中国人群组学信息库 第二,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海量原始组学数据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原始组学数据归档库,形成中国原始组学数据的共享平台 第三,围绕国家重要战略生物资源,建立海量组学数据的整合、挖掘与应用体系,形成综合性的多组学数据库系统。
  • 谷歌试水生命健康领域 为企业转型新提供新模式
    在各种智能电子产品充斥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不能生存在没有iphone、ipad、note的时代,尽管智能电子产品越来越高端的发明让人们对它们爱不释手,然而瓶颈始终会到来,iphone新产品创新的乏力、三星note即便现在如日中天,可说来说去也并未脱离智能手机的束缚,销售的疲软状态不久的将来即可见之。而聪明的谷歌在被人们认为&ldquo 不务正业&rdquo 的推出了谷歌眼镜等产品的同时,这一次再次试水生命健康领域,成立Calico新公司,集中致力于从事健康相关工作,尤其是老龄化问题及相关疾病。其实看似不务正业和有点冒险的投资行为,正是谷歌以及众多智能电子产品转型的新出路。下面生物探索为您解密谷歌这一行动的初衷,以及通过此事带来的企业转型的新思维。   找准投资热点 利用自身优势   近日,谷歌宣布成立了一家名为Calico的新公司,该公司将集中致力于从事健康相关工作,主要进行人类衰老及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苹果公司董事长、前基因泰克CEO暨现任董事长Arthur D. Levinson将出任Calico CEO,他同时还将是该公司的投资人。   谷歌CEO拉里&bull 佩奇在谈到Calico时说:&ldquo 疾病和老龄化问题正对所有家庭造成影响,而我们在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方面有一些长期的、类似于登月计划的想法。我认为,我们将可改善数百万人的生活。&rdquo   谷歌看似不务正业的投资正是在为自己的转型与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做铺垫,医疗行业以及生命健康领域将是未来的热门投资领域,无论是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抑或全球医疗保障的投入,都使生命健康领域成为未来的GDP刺激点,谷歌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蛋糕,而谷歌的聪明之处在于利用了自身的优势&mdash &mdash 信息技术,医疗器械行业本就依托电子产品而存在,近年来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智能电子产品作为小型终端医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果能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各种实用、便携的智能医疗设备,将是未来市场的一大看点。   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使得谷歌这个&ldquo 云服务平台&rdquo 在医疗行业大显身手,未来,Calico公司将不断利用自身优势制造出更多的优势产品。   不影响核心业务的小规模投资   投资虽有回报,必然也存在风险,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无论看准哪个投资热点,势必要对其风险进行评估,一旦投资规模过大可能造成入不敷出严重者甚至导致企业倾家荡产的结局,一损俱损。谷歌CEO的聪明之处在于,其主营的核心业务并未受到影响,利用小成本的投资建立短小的生产线,研发小规模适用的产品以试水新的项目是否可占领市场,此举对于想要扩大生产线或是开辟新的产品领域的企业来说,也是可借鉴之处。   交叉型人才主导新投资项目   谷歌新试水的领域是医疗与信息的交叉行业,聪明的谷歌CEO任命苹果公司董事长、前基因泰克CEO暨现任董事长亚瑟&bull 莱文森做董事长,莱文森也是罗氏公司的董事之一,并兼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交叉型人才作为新公司的CEO,因为有着生物化学的学术背景,莱文森可以很敏锐的判断生命健康领域的研发热点、产品趋势以及未来技术走向,同时担任过罗氏的董事这一经历让莱文森对于医药市场的行情以及动态可以准确的把握,加上现在兼任苹果公司的董事长一职位,让莱文森对信息以及智能电子产品了如指掌,这样的交叉型人才势必会在医疗与信息的交叉道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赚大钱的主流业务+为未来铺路的激进计划   赚大钱的主流业务+为未来铺路的激进计划就是谷歌现在的发展路线,核心业务不变是前提,找准新的投资热点去试水,是为未来开辟更广阔的市场铺路。当然每一家企业都有着不同的经营理念、发展模式,谷歌的发展模式不一定要照搬全抄,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界,对于面临新产品匮乏、缺乏穿创新思维等窘境的企业也不失为一个转型新模式的参考。   你看,就在苹果的iphone即将被三星及其他异军突起的智能手机挤出市场时,曾经的老对手谷歌却因为创新的发展思路,其业务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对于谷歌未来的发展模式,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
  • 守护健康,照耀生命——HORIBA生命科学主题研讨会圆满召开
    2024年3月28日, “HORIBA开放日生命科学主题研讨会” 在HORIBA集团全新投资的厚立方(C-CUBE)大楼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汇聚了众多行业先驱,共同探讨疾病诊断与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深入分析光谱技术在显微成像、单细胞分析、病理诊断、药物研发及工艺优化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应用实例和未来趋势。活动不仅展示了光学光谱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性,更彰显了HORIBA与行业精英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医药检测技术向更高效、更精准方向迈进的坚定决心。△ HORIBA生命科学主题研讨会现场会议伊始,首先由HORIBA战略营销办公室战略合作高级经理濮玉梅女士发表欢迎致辞,她回顾了HORIBA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开拓历程,并对前来参会的行业专家们表达感谢,更对HORIBA光谱技术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濮玉梅女士表示,光谱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待未来HORIBA能为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行业的繁荣与进步。随后,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总监沈婧博士发表演讲,她介绍了位于C-CUBE二楼的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nalytical Solution Plaza, 简称ASP)。ASP依托厚立方(C-CUBE)完备的研发、生产、工程技术和服务中心于一体的综合优势,承载着与国内用户优势互补、多边融合、合作共赢的重要使命。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会,HORIBA能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人类健康的发展。△ 沈婧博士表示,未来ASP将进一步加强各方合作,我们期待与生命科学的行业先锋们进一步加深交流、携手共进。沈婧博士的精彩演讲充分展示了 HORIBA 雄厚的技术实力与资源优势,为后续更多合作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HORIBA集团生命科学业务负责人Michael VERST博士发表演讲。他介绍了全球生命科学的发展现状,并展示了 HORIBA 在该领域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期待未来产出更多本土方案与共建成果。△ Michael VERST 博士表示对未来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与创新充满期待。在集团强大的技术与人员优势支撑下,HORIBA为国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工具。生命科学大客户经理周磊博士在接下来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HORIBA技术如何助力研究人员实现成分识别、示踪成像、定量分析及作用机制等关键目标,为药物研发、生物医学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周磊博士指出,光学光谱技术为深入研究样品的理化性质提供了强大支持,在药物研发、生物医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结束后,全体人员探访了厚立方(C-CUBE),并对位于二楼的 ASP 进行了重点参观。为更好地向来宾们展示 HORIBA 强大的技术实力,ASP 内的产品展示区分为“经典技术主题展区”与“新品预热主题展区”两大区域。“经典技术主题展区”内设有多台拉曼光谱仪,这些仪器能够为生物大分子表征、细菌定位及鉴别、药物/细胞相互作用、无标记活体及体外分析、细胞代谢、超多重免疫组化等提供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除了拉曼系列,该区域还有荧光光谱仪,可揭示分子或混合物体系的浓度、构象、微环境、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信息,用于大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研究;粒度分析仪则能测量胶束、脂质体、病毒、纳米乳液、蛋白质(团聚)等颗粒的粒径分布、浓度、Zeta 电位与等电点等,为纳米颗粒的多参数表征提供支持。此外,HORIBA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及创新实验室解决方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流水线)充分满足实验室高速自动化血液分析的需求,为人类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经典技术主题展区”拉曼光谱仪系列产品有:HORIBA LabRAM Soleil高分辨超灵敏智能拉曼成像仪、XploRA PLUS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以及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系统UltraView MK-II等;荧光、粒度及医疗系列产品有:Duetta荧光及吸收光谱仪、ViewSizer3000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SZ-100V2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Yumizen 及Pentra系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及HELO Solution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流水线等。在“新品预热主题展区”,多款重磅新品瞩目亮相。其中,高通量、自动化的拉曼快速筛选平台为药物研发提速;高分辨共聚焦荧光寿命成像系统则能实现全自动、智能化的实时荧光寿命成像;新一代荧光光谱仪满足合规性要求的同时,可快速、准确、低成本的分析物质成分及含量;便捷式皮肤拉曼探头能轻松实现无损、在体皮肤检测。这些新品有望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为科学家提供更为强大、高效的工具与平台。△ “新品预热主题展区”多款新品首度亮相,助力生命科学多个领域的检测分析,它们是:PoliSpectra 高通量拉曼筛选平台、InverTau 高分辨共聚焦荧光寿命成像系统、Veloci 荧光光谱仪及 Skin Raman 皮肤拉曼探头。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生命科学发展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还进一步推动了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入应用。来访的专家学者们彼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沟通,多项合作萌芽有望就此诞生。△ 专家学者们就当前热门话题与前沿研究展开讨论,气氛热烈。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开展创新性的联合方案研究,让HORIBA的光谱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更大的赋能潜力,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健康的提升不断前行!△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定格这一值得纪念的宝贵瞬间。
  • 2015达沃斯技术先锋,14家生命科学和健康公司获奖
    p   2015年9月11日,被誉为世界经济思辨殿堂的年度夏季达沃斯盛会在创新前景展望中落下帷幕。在长达近三天的时间里,来自国际国内的政界、经济界、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多位嘉宾针对全球经济金融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激烈讨论和观点碰撞。8月份,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5年“技术先锋(Technology Pioneer)”企业评选名单,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49家企业入选 其中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有14家公司获奖。 /p p   AliveCor, Inc. (USA) –手机上的心电图仪 /p p   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或平板,就能在家利用AliveCor移动心电图仪检测自己的心脏健康,及时发现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的身体迹象,比如中风。AliveCor是一款为心脏健康而生的创新应用,通过与健康系统合作,帮助用户识别尚未确诊的心脏隐患,并协助确诊的患者利用移动科技,遵循医嘱,检测、追踪、管理自己的身体状况。 /p p   Avalanche Biotechnologies, Inc. (USA) –针对眼疾的基因疗法 /p p   每年都有超过15万美国人被确诊为湿性老年性黄斑退化,该疾病会导致视力衰退、甚至丧失。所有权归属于Ocular BioFactory? 平台的Avalanche基因疗法正是针对这一疾病,目前已经到了临床测试中期。Avalanche致力于发现和研发新型药物改善眼疾患者的视力,让他们免受失明之苦。 /p p   Avellino Lab, Inc. (USA) – DNA 检测预知失明风险 /p p   千分之一人口的眼部都有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状况。此眼疾无治愈方式,但早期检查有助于预防,并预警患者不要做镭射手术,否则会导致视力恶化。为Avellino Lab USA专有和专利所有的DNA测序技术,可以检测一个人患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基因风险。目前Avellino 正致力于检测其他可能导致失明的罕见眼疾。 /p p   Butterfly Network, Inc. (USA) –超低成本超音波 /p p   全球不到1%的医疗专家已经接触到了超音波技术。Butterfly向医疗市场进入了一种像听诊器一样低成本且敏锐的超音波仪器,这款仪器集成了尖端技术和前沿临床实践,并利用半导体生产。仪器使用了深度学习和云技术,可以通过影像学习,并引导用户分析结果。Butterfly Network正在使医疗影像变得更大众化。 /p p   Consumer Physics, Inc. (Israel) – 生物扫描仪 /p p   想象一下,你可以通过扫描市场上的西瓜来选择最甜的瓜。使用我们的SCiO就可以实现了,这是世界首款手持分子传感仪。作为 Consumer Physics的旗舰产品, SCiO包含一个可以扫描实体的微型光谱仪并可在手机上显示出实体成分信息,通过SCiO,用户可以了解食物的营养组成、检测植物的生命状态、鉴定药物成分。 /p p   EDITAS Medicine (USA) –去除疾病基因 /p p   基因组编辑技术可有效去除疾病基因,该技术属于现在最激动人心的科研新领域。Editas Medicine的创始人已经发布了不少关于CRISPR/Cas9 和TALENs技术的突破性研究进展。该公司正在进军人体治疗学的新学科,以直接在基因层面根除更多的疾病。 /p p   ElMindA, Ltd. (Israel) –检测脑活动的头盔 /p p   ElMindA Ltd生产了一款满是传感器的头盔,可检测脑活动模式并生成具有临床意义的Brain Network Activation (BNA?) 脑图。通过使用创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BNA? 算法能够检测出脑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迹象 并能够监测脑震荡病人的恢复情况。 BNA? 平台还能通过追踪用药后的脑活动,助力药物研发。 /p p   EpiBone, Inc. (USA) –长出自己的骨骼 /p p   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90万人接受骨骼相关的手术,包括冒着并发症的风险移植骨骼。EpiBone 是一个革命性的的骨骼重建公司,帮助患者“长出自己的骨骼”。EpiBone的先进技术可以先扫描病患的骨质缺陷,然后使用患者的自体干细胞培育预定的移植骨骼,这将意味着更简单的手术程序、更成功的手术结果、更短的恢复阶段。 /p p   Ginger.io, Inc (USA) – 追踪精神健康的应用 /p p   当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状态不好的时候,他们可能无法主动寻求帮助,但他们的智能手机可以发警报提醒他们的护理者。Ginger.io的应用通过手机搜集的传感数据判断一场模式,比如患者没有离开房子或拒绝与朋友接触。健康护理者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人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让治疗更及时、更有效、更切中肯綮。 /p p   HealthTap, Inc. (USA) –在线医患咨询 /p p   HealthTap让患者能够通过网络、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及时联系上6.9万位医生,提高了医疗效率。HealthTap所有的分类系统使用数据、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为患者提供正确护理、及时护理和低价护理。HealthTap正在改善全世界千万人口医疗保健的方式。 /p p   Holomic, LLC (USA) – 手机上的实验室诊断 /p p   Holomic便携式诊断读取仪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快速测试、并准确获知疾病信息,无论是疟疾还是埃博拉病毒,或者是酒精、毒品的表征。其他研发中的产品包括无透镜全息显微镜、手持血球计数分析仪、过敏原分析仪和汞污染分析仪。这些技术降低了复杂且昂贵多实验室诊断分析项目的门槛和成本。 /p p   Inscopix, Inc. (USA) –深度理解大脑的秘密 /p p   神经科学家由于无法全方位监控脑部大量的神经元,并单个分解出每个神经元,在脑科学的研究上遭遇了瓶颈。Inscopix的旗舰产品--微型显微系统,nVista,能够汇聚无可预知的数据组,成熟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基于脑异常的神经回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对于自闭症、帕金森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这还可能开启脑疾病的新疗法。 /p p   Kite Pharma, Inc. (USA) –协助免疫系统抗击癌症 /p p   免疫疗法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方式,旨在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消灭肿瘤。Kite Pharma, Inc.是一个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研发创新的抗癌免疫疗法产品——一种自体T细胞疗法 (eACT?)产品。自体T细胞是一种白血球,可以从基因层面重新定位以抗击癌细胞。 /p p   NovoCure, Ltd (Israel) –利用电场治愈肿瘤 /p p   Novocure 是一个私营的、商用阶段肿瘤公司,致力于研发前沿的、非入侵性疗法,对抗实体瘤。该疗法成为肿瘤治疗场,或TTFields。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将这种便携式系统穿戴在自己身上,该系统将释放低强度的交变电场,电场将与处于细胞分裂期的关键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杀死细胞。目前,该疗法已经治愈了超过2000名患者。 /p
  • PμSL 微尺度 3D 打印技术:解锁生命健康领域的新篇章
    生命健康产业,涵盖了与人类身心健康相关的所有产业活动,由健康农业、健康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三大板块组成。踏入 21 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带来了基因检测、远程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新兴业态,为生命健康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生命健康产业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为核心,不仅拥有了新的发展动力,更赋予了新的内涵。摩方精密在生物材料、微流控、微针以及传感等多方面支撑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致力于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坚实保障。据共研的数据来看,全球生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全球生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约为5.0万亿美元,按预计年复合增长率10.9%计算,到2031年全球生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8万亿美元。01、生物材料应用来自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具有可降解性、优异拉伸性和导电性的水凝胶。这种水凝胶可以通过使用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µ SL)技术的3D打印技术等来制造。优异拉伸性、导电性、可降解性可采用基于PμSL的3D打印技术制作的水凝胶进行高精度制造,并通过摩方精密nanoArch® S140打印复杂三维结构,以海星和雪花进行验证。利用基于PμSL的3D打印技术打印海星和雪花,以表明水凝胶的高分辨率这种可降解的水凝胶可以作为环保型瞬态电子器件使用,由该团队制成的强拉伸性、导电性可降解水凝胶制成的人机界面,显示出惊人的超快速编程性能,可用于通过精确捕捉人体生理信号来控制外部机械手的功能。通过捕捉人体的EMG信号来操控机械手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µ SL)技术可实现更多功能性柔性材料的研发,制备的结构细节及形状均可灵活设计从而适配更多应用场景,为下一代可穿戴设备的研发提供支持。02、微流控应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等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混合器件的靶向脂质体的一步式合成方法,成功实现了多种靶向脂质体的高通量、高可控性制备。该团队基于靶向脂质体的制备流程筛选了微流控混合器的组合方案,提出了微流控混合器件实现靶向脂质体的一步式合成策略。然后使用摩方精密nanoArch® S140,制作了微流控混合器件(MMD)。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便捷、一体成型打印微流控芯片用于一步生成靶向脂质体,在分子成像和疾病治疗中有巨大应用潜力。微流控混合器件(MMD)结构03、微针应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兼具排汗透气性和多机制附着性能的健康监测电极贴片。贴片的排汗透气功能采用锥形通孔与蜂窝状微沟槽集成设计来实现,锥形通孔产生的拉普拉斯液相压差和微沟槽的毛细力协同实现了汗液的自驱导流作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µ SL)技术可灵活打印微针阵列模具,有效助力可穿戴设备的制备,实现人体皮肤汗液条件下的生物电信号监测。兼具排汗透气与皮肤黏附的仿生电极设计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智能可穿戴技术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1月4日-6日在深圳市登喜路国际大酒店二楼国际厅召开。论坛旨在聚焦智能可穿戴前沿的最新技术、材料与制造研发以及多行业应用场景,将着力于探讨最新研发进展、解决行业痛点难点,展示前沿产品技术。摩方精密也将携微针、微流控等最新样件亮相论坛展区现场(展位:B区18号),届时欢迎各位业内人士莅临参观,共同交流智能可穿戴行业应用前景。展位:B区18号地址:深圳市登喜路国际大酒店
  • “北京生命科学与健康协同创新联合体”在NCPS宣布成立
    12月17日,由北京市科委大力推动,京区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北京生命科学与健康协同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协同创新联合体)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宣布正式成立。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与北京昌平区副区长苏贵光为协同创新联合体揭牌,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主持成立仪式。  近年来,北京市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的创新链条日益完善,链条上的很多科研机构、企业自身在某些领域已形成较大优势,但大部分都是单打独斗,难以形成集团优势和创新放大效应。  “作为协同创新联合体的发起单位,我们全程参与了筹备和组建过程,深刻感受到北京市在推动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协同创新的决心和魄力。”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阎海说。  推动首都创新资源深度融合  协同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有迫切的需求。在今年9月6日召开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提出,要“推动首都不同隶属、门类丰富的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促进各个方面、多元主体共同协作、形成强大的科技攻关合力”。  “我们感到推动协同创新,对于北京生命科学与健康的各类创新主体非常重要。”阎海说,针对目前北京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难以形成集团优势和创新放大效应的现状,急需用一种新的体制机制去凝聚各类创新资源,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精准创新、高效创新、协同创新”。  而事实上,协同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有很好的基础。这些年来,在北京市科委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北京从2009年起就开始逐步布局,已经为协同创新联合体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起启动的“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和“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重点专项,目前已进展至第三期,已经基本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基础(前沿)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研究—成果推广”的全链条布局。  在北京市科委的倡议下,北京科技协作中心、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大力促成,15家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该协同创新联合体。  据悉,协同创新联合体首期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区域载体,继而不断链接京内外乃至全球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创新资源,“全市一盘棋”布局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创新格局,实现“精准创新、高效创新、协同创新”的创新再升级。  打造全球生物医学研究高地  闫傲霜在讲话中表示,生命科学与健康一直是北京大力推动的重要战略领域。加大力度支持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的创新,将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考量。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科技创新必争的制高点。  她说,当前,北京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正处于“并跑”向“领跑”转变的关键阶段,一部分科学家的重大成果事实上已经成为了“领跑”的重要成果。  阎海介绍,协同创新联合体将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以推动跨学科领域合作为基本出发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叉研究、协同攻关”,避免以往机构间的重复研究、重复投入的现象,形成以人才为核心的信息、科研设备共享发展格局。  据了解,作为协同创新联合体的发起单位,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覆盖癌症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产品及服务,包括风险评估、早期筛查、分子病理诊断、用药指导和预后监测等,协助医疗专家、科研机构等,为癌症患者、癌症高危人群及健康人群提供可靠的分子诊疗方案和专业的癌症遗传风险评估。  “我们将大力支持协同创新联合体的建设,促进癌症发生机制研究、癌症诊疗新技术、靶向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加强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阎海说,在市科委的推动下,公司将加大与协同创新联合体内各类机构的合作,开放共享公司的资源。  同时,协同创新联合体也将面向全球捕捉“创新流量”,与国际一流的人才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培育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构建“跨领域、高起点、全链条、宽格局、大空间”的协同创新格局。  “在未来5-10年,将聚焦于感染及天然免疫、衰老及相关疾病、癌症与精准医学、脑认知与脑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命组学、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实现全链条贯通和重大技术突破。”阎海说。  谋求体制机制深层次创新  闫傲霜介绍,目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聚集了众多高端科研平台。今年11月,北京市代市长蔡奇曾调研生命科学园布局,并深入考察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提出今后北京要继续推动各种高端研发平台向这个园区聚集,为未来园区承担更多国家层面的任务打好基础。  “协同创新联合体的成立可谓恰逢其时,将以一种更加创新的机制,凝聚北京地区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形成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战略性的科技力量。”闫傲霜说,协同创新联合体是一个科技创新联合体,要在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也要谋求体制机制深层次创新,通过政府的引导,与社会形成更广泛的资源整合、力量聚集,促进重大技术更广泛应用。  当天,协同创新联合体成员间共同签署了9项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是协同创新联合体的重要参与单位之一。该中心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主管张养军介绍,目前中心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拥有高通量、高速度、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生物质谱近20台,是国际先进领先的蛋白质/蛋白质组分析平台。  在协同创新联合体的推动下,泛生子公司与国家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全蛋白质组精准定量平台的建设合作、基因突变检测标准品开发合作、基于TCR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的新技术研发、肝癌分子标记物及药物开发合作等合作项目。合作方将集中优势资源,力争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与国家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北京浦润生物科技公司签署了脑胶质瘤ZM压型恶性机制研究和靶向药物应用研发合作协议。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江涛表示,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将以协同创新联合体项目为平台,以基因—蛋白组—药物研发理念为指导,以三方优势技术积淀为支撑,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构建脑胶质瘤协同创新联合体。  “协同创新联合体将探索新的创新模式和创新业态,谋求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从而实现技术水平从并跑向领跑的转变,进而打造全球生物医学研究科技创新中心。”阎海表示,协同创新联合体也将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模式,抓住当前稍纵即逝的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现有优势条件和基础,引导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协同创新。
  • 2023年“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研讨会 会议通知(第一轮)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研讨会将于2023年5月18日-20日在大连化物所召开。会议主席:刘心昱 副研究员 路 鑫 研究员石先哲 副研究员 许国旺 研究员会议主题:代谢组学是聚焦于分子量小于1500的内源性代谢物研究的科学,在生命健康、医药研发、环境科学等众多不同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发和使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病变过程的代谢重编程,以阐明其中的生理病理机制、发现诊断和分型标志物、评价治疗有效性,为精准医学提供支撑。尽管如此,挑战仍然存在:分析方法上,大规模临床样品分析时,重复性是备受关注的首要问题;代谢物注释和鉴定仍是代谢组学发展的瓶颈。在临床医学应用上,如何将代谢组学的科研发现用于临床实践使病人获益,实现众望所盼。另一方面,质谱技术的进步实现了单细胞水平的研究,增加了生命健康研究的深度,空间代谢组学和质谱成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单细胞代谢组学分析在灵敏度、分析通量和代谢物鉴定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鉴于上述问题,在本次“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会议上,我们将聚焦从大规模人群样本到单细胞水平的代谢组学分析,以及代谢组学在生命健康相关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特别关注稳定、重复和高通量的代谢组学方法、代谢物大规模注释方法、细胞异质性和空间代谢组学的前沿挑战,以及临床代谢组学研究的应用和转化。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代谢组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应用,为代谢组学、健康与疾病、环境与流行病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等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创新和合作。会议网址:http://www.402.dicp.ac.cn/info/1185/2009.htm会议形式:特邀报告,部分拟邀请专家名单见附录。 墙报,评选优秀墙报奖,给予适当奖励。会前会:会议将组织为期1天的代谢组学培训班,由多年从事代谢组学分析的专家为参会代表授课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基于LC-MS、GC-MS、CE-MS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基于LC-MS的脂质组学技术及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等。会议时间及地点:2023年5月17日:报到2023年5月18日:代谢组学培训班(全天)2023年5月19日-20日:会议地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会议中心会议注册费及汇款信息:包括会议手册、摘要集、胸卡等会议资料,会议提供午餐,报名参加会议免费参加代谢组学培训班。参会时,需携带学生证等有效证件。会议可提供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议注册费人民币(元)2023年5月6日前2023年5月6日后及现场注册普通代表¥1600¥1800学生代表¥1400¥1600汇款信息户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账号3400200309014415739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青泥洼桥支行汇款请备注:姓名-代谢会会议报名:请参会代表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会议联系人:王婷:0411-84379520/13700088205 邮箱:wangting1830@dicp.ac.cn如果您有任何疑问,烦请您联系我们,期待您的参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研讨会筹备组2023.3.1附录:拟邀请报告人名单及报告题目序号姓名职称单位拟定报告题目1杨胜利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数字医学(暂定)2张玉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组分析技术新进展3贾伟平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医院大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4彭孝军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题目待定5孙英贤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的干预研究(暂定)6皮静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应激反应分子枢纽NRF1/NFE2L1功能的多组学解析7白玉教授北京大学单细胞质谱分析8丁显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单细胞蛋白检测技术在代谢调控中的应用9冯钰锜教授武汉大学基于衍生化技术的LC-MS分析方法10黄光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代谢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和调控过程11林树海教授厦门大学肿瘤代谢组学与代谢物的调控机制12刘强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题目待定13聂宗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代谢小分子MALDI质谱成像研究14税光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精准代谢组学揭示衰老的代谢特征15瑕瑜教授清华大学脂质异构体分析及其在脂质组分型的应用16尹慧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高尿酸与痛风的代谢组学研究17郑乐民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菌群代谢与心脑血管疾病18缪洪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结肠癌脂代谢与微环境19朱正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从代谢物大规模鉴定到非靶向代谢流20贺玖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质谱成像空间分辨代谢组学及其应用进展21郭天南教授西湖大学临床蛋白质组学进展汇报22许国旺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23刘心昱副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在肝癌诊断与预后研究中的应用24石先哲副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细胞/亚细胞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应用
  • 2023年“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2023年“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研讨会将于2023年5月18日-20日在大连召开。会议主席:刘心昱 副研究员 路 鑫 研究员 石先哲 副研究员 许国旺 研究员会议主题:代谢组学是聚焦于分子量小于1500的内源性代谢物研究的科学,在生命健康、医药研发、环境科学等众多不同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发和使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病变过程的代谢重编程,以阐明其中的生理病理机制、发现诊断和分型标志物、评价治疗有效性,为精准医学提供支撑。尽管如此,挑战仍然存在:分析方法上,大规模临床样品分析时,重复性是备受关注的首要问题;代谢物注释和鉴定仍是代谢组学发展的瓶颈。在临床医学应用上,如何将代谢组学的科研发现用于临床实践使病人获益,实现众望所盼。另一方面,质谱技术的进步实现了单细胞水平的研究,增加了生命健康研究的深度,空间代谢组学和质谱成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单细胞代谢组学分析在灵敏度、分析通量和代谢物鉴定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鉴于上述问题,在本次“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会议上,我们将聚焦从大规模人群样本到单细胞水平的代谢组学分析,以及代谢组学在生命健康相关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特别关注稳定、重复和高通量的代谢组学方法、代谢物大规模注释方法、细胞异质性和空间代谢组学的前沿挑战,以及临床代谢组学研究的应用和转化。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代谢组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应用,为代谢组学、健康与疾病、环境与流行病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等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创新和合作。会议网址:http://www.402.dicp.ac.cn/info/1185/2009.htm会议形式:特邀报告,拟邀请专家名单见附录。墙报,参会代表可投稿,评选优秀墙报奖,给予适当奖励。代谢组学培训班:会议将组织为期1天的代谢组学培训班,由来自于或与大连化物所代谢组学研究中心有渊源的多年从事代谢组学分析的专家授课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基于LC-MS、GC-MS、CE-MS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基于LC-MS的脂质组学技术及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等。会议时间及地点:2023年5月17日:报到(星海假日酒店)2023年5月18日:代谢组学培训班(全天,星海假日酒店)2023年5月19日:会议(星海假日酒店)2023年5月20日:会议(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会议住宿酒店:大连星海假日酒店5月20日会议安排专车发往能源学院会议注册费及汇款信息:会议注册费包括会议手册、摘要集、胸卡等会议资料,会议提供午餐,报名参加会议免费参加代谢组学培训班。参会时,需携带学生证等有效证件。会议可提供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议注册费人民币(元)2023年5月6日前2023年5月6日后及现场注册普通代表¥1600¥1800学生代表¥1400¥1600汇款信息户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账号3400200309014415739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青泥洼桥支行汇款请备注:姓名-代谢会会议报名:请参会代表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会议支持:会议联系人:王婷:0411-84379520/13700088205 邮箱:wangting1830@dicp.ac.cn如果您有任何疑问,烦请您联系我们,期待您的参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与生命健康:机遇和挑战”研讨会筹备组2023.3.27代谢组学会议——拟邀请报告人名单及报告题目序号姓名职称单位拟定报告题目1杨胜利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待定2张玉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组分析技术新进展3贾伟平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医院大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4彭孝军院士大连理工大学荧光成像染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5白玉教授北京大学单细胞质谱分析6丁显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单细胞蛋白检测技术在代谢调控中的应用7郭天南教授西湖大学临床蛋白质组学进展8贺玖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质谱成像空间分辨代谢组学及其应用进展9黄光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代谢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和调控过程10林树海教授厦门大学肿瘤代谢组学与代谢物的调控机制11刘强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待定12聂宗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代谢小分子MALDI质谱成像研究13皮静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应激反应分子枢纽NRF1/NFE2L1功能的多组学解析14钦伦秀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代谢免疫再平衡抗肿瘤转移15税光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精准代谢组学揭示衰老的代谢特征16孙英贤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高血压降压目标值选择:争议与证据17魏芳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氧化脂质分析新方法及应用研究18瑕瑜教授清华大学脂质异构体分析及其在脂质组分型的应用19许国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20尹慧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高尿酸与痛风的代谢组学研究21郑乐民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菌群代谢与心脑血管疾病22朱正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从代谢物大规模鉴定到非靶向代谢流23邓洁薇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微尺度原位分析用于脂质组学的研究24刘心昱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恶性肿瘤的代谢组学和暴露组学研究25石先哲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细胞/亚细胞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应用26龙志敏博士SCIEX中国以数据深度突破科研边界—代谢组及脂质组研究的质谱新技术及应用进展代谢组学培训班——拟邀请报告人名单及报告题目序号姓名职称单位拟定报告题目1许国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概论2周洋副研究员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基于G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3赵欣捷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4胡春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基于MS的脂质组学方法5石先哲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多维色谱-质谱代谢组学新方法6许国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拟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及大规模代谢组学分析7路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规模化代谢组学定性8孔宏伟副研究员技术总监杭州汉库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代谢组学常用数据处理方法9刘心昱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分析样本采集规范和质量控制10李松自动化高级应用专家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助力高通量质谱检测11周丽娜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典型应用12王霜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代谢组学在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典型应用13宁振副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谢组学在阐明生物分子功能中的典型应用
  • 赛默飞世尔“关注健康和未来--生命科学和药物开发技术巡回讲座”
    关注健康与未来 —— 赛默飞世尔科技生命科学和药物开发技术巡回讲座 繁忙的五月,生机蓬勃,在此春夏之交的时节,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在八个城市举办巡回讲座,主题为“关注健康与未来”,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将把我们在生命科学和药物开发领域中最前沿的技术和研究进展介绍给大家。这八个城市将包括北京、青岛、西安、成都、广州、武汉、上海和杭州。我们期待着您的参与,和我们一起分享生命科学和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本次巡回讲座内容主要集中在: - 生命科学研究新技术和应用 - 药物开发前沿技术和应用 -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时间和地点如下: 时间 5月5日 5月6日 5月8日 5月9日 5月12日 5月13日 5月15日 5月16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四 星期五 地点 北 京 青 岛 西 安 成 都 广 州 武 汉 上 海 杭 州 作为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为多种行业和研究领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次巡回讲座除了给您带来生命科学和药物开发技术的最新进展,现场的互动环节还将提供您和国内外专家充分沟通的机会,同时还有幸运礼品等候您! 了解详情并报名注册:HTUhttp://www.thermo.com.cn/invitation/thermotourUT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 欧盟拒绝授权在食品上做出健康声明
    欧盟委员会2010年5月18日发布了G/TBT/N/EEC/330号通报,标题为:除了那些涉及减少疾病危险及儿童发育和健康的声明之外,拒绝授权在食品上做出健康声明的委员会法规草案。   该委员会法规草案涉及除了那些依照2006年12月20日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在食品上做出营养和健康声明的法规(EC) No 1924/2006的第18(5)条,涉及减少疾病危险及儿童发育和健康的声明之外,拒绝授权在食品上做出一种健康声明。   该法规拟批准日期为2010年9月末。拟生效日期:自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起20天(大约批准后一个月),但在所通报的草案第1条中预知过渡期为6个月。提意见截止日期:自通报日期起60天。   另外,G/TBT/N/EEC/329号通报也是关于授权和拒绝授权在食品上做出的,涉及减少疾病危险及儿童发育和健康的某些健康声明的委员会法规草案。
  • 聚焦生命健康及产学研发展,第四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隆重召开
    2021年4月22日,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在江苏无锡盛大开幕,吸引各界近1400位代表参会。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将瞄准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科技攻关。明确生物与基因技术作为七大科技前沿攻关领域之一,同时强调生物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和基因技术作为未来前瞻产业的重要性。响应政策号召,4月23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第四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隆重召开,论坛围绕生命科学领域奉献了诸多精彩报告,吸引了全国100多位专家与会。ACCSI2021第四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现场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技条件处处长 张文娟ACCSI2021第四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由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技条件处处长张文娟主持。7位专家学者围绕生命健康、生物与基因技术、体外诊断、生命科学仪器应用以及产学研等方面进行报告,并与现场观众进行热烈的交流讨论。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医师 康熙雄报告题目: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仪器发展趋势临床诊断方式从直觉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精准医学,仪器的发展也同样日新月异。康熙雄主任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在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仪器发展趋势。从最原始的肉眼观察,到使用显微观察、PCR、质谱测序、冷冻电镜,再到技术整合完善,建立健康全息采集技术平台。医学检测在生命科学仪器的发展下,不断更新平台,实现实验室精准检测,组成人体健康全息,真正走进了新时代。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彭年才报告题目:新冠疫情下国产分子诊断仪器机遇与挑战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在疫情的影响下,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仪器的发展呈迅猛态势。彭年才教授在报告中分析和展望了后疫情时代分子诊断仪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回顾近二十年,我国实时荧光PCR相关仪器设备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下,从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在国内外大规模应用离不开对自主创新的追求。这次疫情中,天隆等国产仪器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国产分子诊断仪器发展迎来利好,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新冠之外的需求扩大和下沉、产品多样化及技术进步迭代加速化、资本和技术的关注将加剧竞争等。在国产仪器的研发道路上,满足需求是最大的机遇,技术进步是无止境的,对于分子诊断高端设备来说,精度、广度、速度的极限突破将是自主创新者永恒的追求。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罗敏报告题目:生物试剂与仪器配套开发的一点思考罗敏董事长在《生物试剂与仪器配套开发的一点思考》的报告中,从临床的角度介绍了四正柏流式细胞分析相关的诊断产品。重点介绍了流式细胞仪检测阿尔茨海默症和艾滋病的相关临床产品,从抗体的选择、检测的原材料、疾病的检测需求、临床科室的使用情况、后续的推广、自动化等相关问题讨论了临床仪器的设计和开发思路。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殷朝晖报告题目:自主创新,合作共赢—NGS产业思考基因测序行业在最近十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肿瘤诊断治疗、新药研发与创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辅助生殖、微生物检测、人群队列基因测序计划、多组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十四五规划下的前瞻未来产业。殷朝晖先生在专题报告中系统介绍了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临床转化应用、当前产业面临的困局以及如何为临床提供更合适的平台及可靠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思考。目前泛生子正在积极进行创新探索。一方面,泛生子与基因测序领域众多上游企业合作,布局中低通量、中高通量测序平台,为临床提供多元平台选择。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如一步法专利技术,中国发明专利 ZL 201710218529.4),紧贴临床实际应用痛点,以“多、快、稳、省”的特点提供更多检测应用方案。同时,立足基因测序临床转化,围绕分子诊断应用全流程,泛生子将秉承自主创新、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纳入包括平台、试剂、数据分析、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在内的多领域合作伙伴,打造真正意义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临床检测服务。西湖大学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主任 王亚林报告题目:生物三维电镜应用现状与前景相较于传统的电镜成像,三维电镜可以使我们对生物结构有全面、准确的认识,从生物大分子到组织水平的结构研究,三维电镜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同光学成像的共聚焦显微镜,三维电镜将成为不可或缺的生物结构研究手段。王亚林主任在报告中总结了目前主要的三维电镜技术及其应用以及发展前景,并就目前相关商业化仪器设备做简单介绍。 无锡格兰登福托玛斯气动系统有限公司 产品应用经理 陆琪报告题目: 注射泵在体外诊断分析仪器中的应用Tricontinen特瑞康是源自美国加州的一家生产精密OEM注射泵和液体处理自动化设备的全球制造商。在泵类领域的持续研发提供微流量和高精度的产品,在业内广受赞誉。2020年3月起,成为英格索兰医疗事业部旗下品牌,为中国医疗诊断,生化分析,环保监测分析产业的升级换代做出更大的贡献。陆琪经理在报告中针对注射泵和移液泵产品,介绍了它们在体外诊断行业中的解决方案。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备报告题目:生命科学仪器从科研成果到产业转化李备研究员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在报告中讲解了生命科学仪器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的过程。科研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从0到1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需要在前沿科技领域一直时刻创新,有稳定的设备,同时做好产业链质量体系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拥有自己的核心优势产品,考虑市场需求,做好产业链的整合,以长光为例,致力聚焦生物干细胞领域,精心制造光学医疗仪器,建立智能医疗与服务基地,推动科学研究与人类的健康发展。4月23日下午,生命科学仪器发展与精准医疗产业对接论坛和生命科学仪器创新成果转化论坛同步召开,近50位行业专家学者出席圆桌论坛,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ACCSI2021生命科学仪器创新成果转化论坛现场ACCSI2021生命科学仪器发展与精准医疗产业对接论坛现场
  • 聚焦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 第23届全国色谱会大会报告精彩分享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10月23日,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23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深圳维纳斯皇家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为期3天,吸引来自色谱分析领域的近700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就色谱相关的样品制备、高效分离、联用技术、组学应用等话题展开热烈的学术交流。会议现场本次会议共安排了12个大会报告,100个邀请报告,98个口头报告,以及30个经过专家遴选的青年论坛报告。在23号上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深圳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孙勇奎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共6位学术大咖带来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报告题目《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样品制备和分离新技术》报告分享了课题组在蛋白质组学样品制备、分离分析等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在蛋白组样品制备新方法方面,团队发展了N-磷酸化肽段高选择性富集新方法、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新方法等;在蛋白质组分析新材料方面,课题组实现了基于胶体晶体的高峰容量分离和基于整体材料的蛋白质变体分离等基于新材料的蛋白质分离技术。深圳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孙勇奎报告题目:《中国创新药的历史使命》制药工业,不仅是拉动国民经济GDP的强大引擎,同样也为人类健康带来了重要保障,而创新无疑是制药工业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全球制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创新药贡献巨大。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广阔的医药市场,但在创新药研发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报告从世界宏观市场、创新药发展意义、中国创新药发展、政策资本动向等角度阐述了当下中国创新药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历史使命,同时也分享了对中国创新药发展瓶颈以及路线方法的思考。湖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报告题目:《从“硅基运算”到“分子运算”:多靶标解析助力精准医疗》疾病多参数的分子分型是精准医疗的核心,获取多参数分子分型形成的特征图谱,是实现精准治疗的重要手段,也必定成为未来分子医学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而想要获得多靶标表征及解析多靶标参数来完成分子分型,需要开发多组学的分子识别工具和新型数据算法。报告主要介绍了谭蔚泓院士及其团队,利用核酸适体进行疾病分子分型和模式识别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报告题目:《成组毒理学分析与风险评估》近年来,快速增加的化学品已经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在进入环境的化学品中,仅有极少部分经过了毒性评估,而大量可能会引起生态毒理效应和健康效应的新型环境污染物还未被发现,对于人类健康具有很大威胁,如何识别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并评估其毒性成为了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对数量庞大、体系复杂的新型污染物,单一的毒性评价与化学分析无法满足需求。报告介绍了,课题组在成组毒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在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器设备研制上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成果。天津大学 元英进教授报告题目:《酵母基因组合成及应用》酵母细胞催化剂基础研究和应用广泛,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在酵素、辅酶、氧化酶等发现中做出了根本性贡献。而人工合成酿酒酵母基因组也是合成生物学中的旗舰项目。报告主要分享了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团队在人工合成酿酒酵母V号和X号染色体及后续相关应用上所做的系列工作,包括酵母基因合成、建立基因组重拍的精准可控方法以及将自主设计合成的酿酒酵母环状染色体进行基因组重排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还探索利用人工合成染色体进行数据存储的应用前景。南京大学 刘震教授报告题目:《仿生分子识别新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报告主要介绍了课题组利用分子印迹材料这一仿生分子识别新技术,获得了超越于抗体和凝集素的识别性能,并在生物医学领域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重要应用,包括亲和富集、精准疾病诊断、基于单细胞的生物暗物质发现、靶向药物递送、癌症免疫治疗以及病毒抑制等。并提出,先进的仿生识别技术在生命与健康研究和实践中可能提供一系列独特的解决方案,包括肿瘤的靶向识别和诊疗、纳米分子印迹抗癌药物以及病毒防治等等。除大会报告之外,本届全国色谱会还设立了样品制备技术、高效色谱分离、微全分析及联用技术、生物大分子分析、活性小分子分析及青年论坛等5个分会场。在接下来的2天时间里,还将有更多地学术分享和交流活动,请大家持续关注本网报道。
  • 镁伽携生命健康智能自动化创新阵容亮相BCEIA2021
    2021年9月27日,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1)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镁伽携临床诊断、生命科学、应用化学领域多款重磅产品强势亮相。BCEIA2021镁伽现场视频镁伽首次公开展示自研超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国内新一轮疫情在多地散发,此轮疫情的罪魁祸首德尔塔(Delta)病毒相比之前的毒株,具有病毒载量更高,传播力显著加快,可能存在免疫逃逸的特点,因此防控难度也更大。面对强大的病毒变异,高效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仍是有效降低疫情传播扩散范围的重中之重。今年8月,镁伽推出自主研发的MegaMicro® 超高通量全自动病毒核酸检测系统(MRA-CDF-800),是国内同类产品中唯一连入了分杯模块并能够真正实现超高通量的“样本进-结果出”全自动病毒核酸检测系统,这也意味着我们突破了生命科学实验室自动化领域受国外垄断的“卡脖子”困境。系统有效链接了各个功能模块,实现了从开盖分杯到核酸提取,PCR体系构建,再到封膜和qPCR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同时该系统内置HEPA过滤系统和紫外消毒系统,并配有传递窗,实施严格的PCR前后分区,保证生物安全的同时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镁伽超高通量全自动病毒核酸检测系统(MRA-CDF-800),日单管检测通量可高达11,000份,同时支持5混1、10混1等混样检测,人效提升可高达40倍,将时间还给医务人员,更好的保证了一线医务检测人员的个体安全,同时“样品进、结果出”的全自动化最大化保证结果的准确,让核酸检测更加高效、便捷、安全!镁伽超高通量全自动病毒核酸检测系统MRA-CDF-800本次展会上,由镁伽自主研发的样品前处理系统(MRA-CDS-600)也备受瞩目。该系统为去年疫情肆虐时镁伽为核酸检测应用需求专项研发的解决方案,并以超过12万人次的日处理量、对比人工提升20倍以上的通量,高效助力“时间紧、任务重”的核酸检测工作。同时,CDS-600也是MegaMicro® 超高通量全自动病毒核酸检测系统(MRA-CDF-800)的重要组成部分。镁伽样品前处理系统MRA-CDS -600CDS-600充分发挥了镁伽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控制能力,灵活易用,是目前市面上单台设备通量最高的分杯系统之一,将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前处理步骤整合到一个封闭负压系统中,实现“管进板出”的样本前处理自动化,极大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该系统内设四通道开关盖模块,支持样本采集管原管带盖上样、自动化开盖和关盖、自动化条码信息扫描、可自动将样本从样本管到96孔板的快速精准分装,同时内置负压过滤系统与紫外灭菌系统,避免气溶胶的污染,大大降低了出错概率和生物风险。持续攻克技术难关 输出更优解决方案此次展会上,镁伽带来了于细微处攻克技术难点、有效解决实际痛点的旗舰产品,镁伽柔性高通量全自动灌装生产系统MRA-LSF-800系列。镁伽柔性高通量全自动灌装生产系统MRA-LSF-800系列可完成灌装、打标、贴标等多种生产环节,开盖模块能够兼容多种类型样品管,其开盖模块可随意更换,系统自带移液精度校准功能,能够在线全程自动化的完成移液校准,将单试剂处理速度从传统人工的1~2分钟降低到仅需5~7秒,可靠且高效。镁伽柔性高通量全自动灌装生产系统MRA-LSF-800系列针对客户对无菌、高度洁净等特殊使用环境的需求,镁伽相应设计了制冷及洁净控制系统;针对客户的特殊耗材,镁伽自主研发了应对特殊连帽管的相关模块,如特殊的理料模块,保证物料有效分离;同时,借助镁伽自主研发的以机器人控制、2D和3D视觉、深度学习为核心的IntellVega平台,该系统拥有多个过程监控点,可全流程监控执行效果、及时修正校准。同时,镁伽针对药物生产、生物试剂生产、化学制品及精密医疗器械生产等场景的复杂投料需求自主研发了兼顾固体、液体的精密投料系统,可以满足研发及生产的精密定量需求,有效降低人力投入,提高效率,保证了研发及生产结果的精准度。镁伽智能自动投料系统 MRA-CMR-601系列镁伽本次所展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现了镁伽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对生命健康领域的深刻理解,镁伽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张琰表示:“镁伽期待通过不断迭代的科技创新、对行业的深度洞察,能够持续输出有长期效能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赋能生命健康行业的前行之路,让世界更美好、更健康。”
  • 关注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 第22届全国色谱会大会报告精彩分享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4月21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承办,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的“中国化学会第22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为期3天,吸引来自色谱分析领域的近千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就色谱相关的样品制备、高效分离、分析检测、组学应用等话题展开热烈的学术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6b9101ad-457f-4276-ac1e-097054832a52.jpg" title=" IMG_0891.jpg" alt=" IMG_089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本次会议共安排了12个大会报告;93个邀请报告;84个口头报告,其中包含26个经过专家遴选的青年报告。在21号上午,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复旦大学张祥民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院士、深圳大学张学记教授共6位学术大咖带来了精彩的大会报告。本次大会报告,众位学术专家都将眼光投入生命科学及人类生命健康的领域,也带来了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分析技术的分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5382fac2-d72b-46cf-bbcd-22193ba57d01.jpg" title=" IMG_0893.jpg" alt=" IMG_089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南京大学 陈洪渊院士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报告题目《微纳流控生命分析最新进展——从前沿到应用》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陈院士从微纳流控生命分析的概念和相关研究历史;微纳流控生命分析中关于分离的重要性、分离技术的相关发展以及相关思索等角度阐述了关于微纳流控生命分析技术的相关最新进展。他表示,在化学分析中,“分”与“析”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两方面。在生命分析中,由于对象尺度不同,性质各异,需要分离手段实现“分而析之”,要先发展分离的方法和技术,充分发动各个学科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小分子、大分子、分子簇和细胞的分离分析。微纳流控分析的发展,带动色谱、电泳从尺寸结构微型化的发展,其后必推向单细胞分子极限,微纳流控芯片的进一步拓展,也必通向分子基团的分离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49e47b7f-bddb-44e4-806d-623debaba1b7.jpg" title=" IMG_0900.jpg" alt=" IMG_090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报告题目:《大气细颗粒的毒理与健康效应》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江院士的报告着眼于现在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阐述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气细颗粒相关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对相关研究未来的展望。大气污染是我国近年来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诸多政策措施卓有成效,我国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十分显著,根据调查显示,空气污染与肿瘤尤其是肺癌高发有着密切联系,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而现有研究对与环境暴露的健康效应还很不完善,基于此,江院士与诸多各领域专家组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大气细颗粒污染的毒理和环境效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93ae23ea-fcd2-40f8-a8f9-22d100d3de15.jpg" title=" IMG_0914.jpg" alt=" IMG_09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复旦大学 张祥民教授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报告题目:《单细胞的蛋白质组高灵敏度色谱质谱分析新技术研究》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张祥民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课题组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相关的探索研究,建立了一系列高灵敏度的单细胞蛋白质组色质谱分析的新方法。通过采用超细内径的毛细管色谱柱、超高效液相色谱填料及短柱、采用一体化的超细电喷雾针头、低流量的流动相流速、在线快速细胞裂解和酶解技术以及采用超小细胞酶解纯化体积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灵敏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13de7e54-b4e3-4770-9b10-ab0e13cfc5f6.jpg" title=" IMG_0951.jpg" alt=" IMG_09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赵宇亮院士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报告题目:《纳米生物分析的挑战》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目前,纳米科技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据估测,2020年世界纳米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美元,而全球纳米产品数量在近10年中增长了42倍。而关于纳米颗粒进入生物体系中福哦生命过程会有哪些影响非常值得关注。赵院士从纳米生物学效应及其安全性、纳米生物学定量检测以及分析方法、纳米安全性的化学本质及其应用以及对未来纳米生物学分析的相关挑战与展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纳米生物分析的相关进展和挑战。在报告中,赵院士分享了他的团队在纳米生物分析相关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多种纳米材料的分析方法,在近20年间,完成了20种类近百种规格的纳米材料的研究,得出了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的重要规律:纳米材料易穿越生物屏障、容易吸附血液蛋白、容易进入细胞、容易诱发细胞内慢性炎症同时对于靶器官具有尺寸选择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f76c5a8f-0fc1-4fb3-a9b1-79c54f4a3b5c.jpg" title=" IMG_0959.jpg" alt=" IMG_095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大连理工大学 彭孝军院士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报告题目:《光驱动智能染科:从靶标识别到肿瘤诊疗》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彭院士的报告主要比例荧光染科分子平台、靶标识别与荧光探针、肿瘤光驱动治疗用染料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团队关于光驱动智能分子在靶标识别代肿瘤诊疗上的相关研究工作。团队在成果转化方面也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由专利染料定型的产品在2011年正式产业化,用于血液细胞分析。目前,团队也在积极从事智能响应医学诊疗染料等的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d7af7839-dfc6-446e-82c3-60972102f7bb.jpg" title=" IMG_0975.jpg" alt=" IMG_097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深圳大学 张学记教授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报告题目:《纳米传感及精准医疗——问题、机遇及挑战》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纳米技术是在分子层面构建和调控物质的一门技术,可以创造出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物质,可以改变传统的检测、诊断、治疗途径,在精准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报告中,张学记主要介绍了活体内miRNA原位分析检测、多功能纳米诊疗体系的构建以及细胞膜纳米诊疗体系的构建等内容。 /p p br/ /p
  • 宁波市启动6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聚力打造生命健康高地
    近日,宁波市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宁波市胸部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相继揭牌,加上去年年底成立的宁波市血液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宁波市第二批3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全部启动。至此,宁波市已布局建设6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以来,宁波市科技局为进一步完善宁波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布局建设宁波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和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面向宁波市疾病防治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以市内临床诊疗技术水平领先的医疗机构为依托,由全市各类医疗机构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的协同网络,是宁波临床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在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协同开展疾病诊疗技术研究、培养人才队伍、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宁波打造“医学高峰”,推进生命健康高地和健康宁波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 宁波市启动6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聚力打造生命健康高地
    近日,宁波市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宁波市胸部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相继揭牌,加上去年年底成立的宁波市血液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宁波市第二批3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全部启动。至此,宁波市已布局建设6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以来,宁波市科技局为进一步完善宁波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布局建设宁波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和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面向宁波市疾病防治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以市内临床诊疗技术水平领先的医疗机构为依托,由全市各类医疗机构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的协同网络,是宁波临床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在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协同开展疾病诊疗技术研究、培养人才队伍、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宁波打造“医学高峰”,推进生命健康高地和健康宁波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 聚焦生命科学科技创新,安捷伦助力“健康中国2030”愿景加速落地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公司如期亮相2020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重点展示各类产品、方案和服务,助力客户在生命科学和临床领域的研究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1月16日,上海——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公司正加强生命科学和临床研究创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全力支持客户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开展的研究课题,并积极参与到改善人们健康水平的研究项目,以助力“健康中国2030”蓝图及早实现。安捷伦于今日在上海举办的 2020 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下称“展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并展示了公司最新的创新产品、方案和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69px height: 31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165cdfa7-df70-431d-8da6-3f7ab26b139d.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69" vspace=" 0" height=" 312" border=" 0"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安捷伦展厅一览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 & nbsp 本届展会,安捷伦带来了一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期冀促进我国在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相关研究,尤其是针对新冠肺炎病毒和疫苗开发的研究。安捷伦展示的产品包括Agilent Seahorse XFp 分析仪,它能够帮助客户了解病原体如何劫持代谢,还有支持进行抗病毒药物筛选并协助疫苗开发的 xCelligence RTCA 实时细胞分析仪和Biotek Cytation 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以及用于临床免疫分析的 Agilent Novocyte 流式细胞分析仪。安捷伦于过去几年先后收购了 Seahorse、ACEA 和 BioTek几家生命科学领域内的领先企业,如今借由这些系统和产品全力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69px height: 31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bcf37878-17c0-4d32-8232-64ad7881c46b.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469" vspace=" 0" height=" 31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安捷伦科技副总裁 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媒体沟通会上致欢迎词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 安捷伦一直是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的积极参与者。本届展会,安捷伦还参与了组委会举办的“2020转化医学创新技术系列论坛暨Clinical Lab临床诊断及研究现场实验室”活动,活动围绕肿瘤临床及转化,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诊断及研究,疫情下新药和疫苗研究进展与创新技术三大主题进行交流。针对此活动,安捷伦专家带来了关于公司肿瘤二代测序技术的进展报告。除此以外,安捷伦还展示了安捷伦NGS自动化工作流程,包括样品质量控制 (QC) 系统和自动化文库制备方案,如Agilent Magnis BR制备系统。Magnis系统实现了整个文库制备流程的自动化操作,将技术人员从繁重的手动操作中解脱出来,并确保自始至终获得一致结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69px height: 31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2bc03a7-48ea-44b1-9745-a91766875e35.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469" vspace=" 0" height=" 31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出席安捷伦媒体沟通会的大中华区高层(由左至右)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font-size: 14px " 安捷伦科技诊断与基因组学集团 大中华区总经理 郑晓玮,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font-size: 14px " 安捷伦科技副总裁 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 陈亮,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font-size: 14px " 安捷伦科技副总裁 气相分离事业部总经理 张建苗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 安捷伦副总裁、大中华区实验室解决方案总经理陈亮表示:“我们很高兴通过 2020 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这一行业盛典,更新安捷伦在今年的进展,尤其是关于我们在生命科学和临床研究领域的创新。我们期冀借助先进技术来提升中国这些行业的发展,进而改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我们也期待与中国客户和行业展开合作,共同助推明年的‘十四五’规划实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69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3c4c9b5-a04a-487d-83c4-e185f641d93f.jpg" title=" 4.jpg" alt=" 4.jpg" width=" 469" vspace=" 0" height=" 313"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安捷伦二代测序实验室自动化专区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今天在展会上,安捷伦还发布了全新 1290 Infinity II 生物液相色谱系统,该解决方案旨在应对复杂生物药物分析相关的性能与稳定性挑战,如关键质量属性、严苛条件以及时间和质量压力。Agilent 1220、1260 和 1290 Infinity II 液相色谱产品系列已获得 My Green Lab 归责性、一致性和透明度 (ACT) 认证,凸显出公司全力提升分析设备制造与生命周期可持续性的坚定决心。安捷伦是首家全线液相色谱产品系列均获得此项认证的液相色谱仪供应商。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今年的展会,健康成为核心主题之一,为呼应该主题,安捷伦还参与了组委会主办的“Lab Hero Run”赛跑活动,陈亮担任安捷伦领队,并率领公司跑团取得了亮眼成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明年,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实施,中国在安捷伦全球的角色愈发凸显,安捷伦始终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初心,在这一重要的市场积极融入和拓展。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各种挑战,安捷伦聚焦提升客户实验室效率,以不断创新的产品、方案和服务助力客户实验室向智能化演进,助推各行业科学研究水平的进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关于安捷伦科技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安捷伦现已进入独立运营的第二十年,一直致力于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19财年,安捷伦营业收入为51.6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16,300人。 /p
  • 光学技术在基因测序等生命健康领域发展空间广阔——访长春光机所张学军副所长
    仪器信息网讯 7月26-28日,2023世界光子大会暨第十四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CSO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俄罗斯工程院、德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等各国学会机构主办。大会以“光领制造,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光电子行业新市场、新产品、新技术,近20余场学术会议,八大主题展览,以及第12届国际应用光学与光子学技术交流大会(AOPC2023)同期举办,近百位大咖专家聚焦光电子领域的学术与技术的创新碰撞。大会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军。张学军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科技界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立足于自主研发技术、基础的软件和仪器得到机会与企业界结合,随着用户反馈,反复迭代,将有助于提升了高技术产品和基础软件硬件方面的水平。谈到重点关注的技术和应用时,张学军表示,除了在传统的工业、光电领域,光学技术在生命健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基因测序、医疗诊断、治疗、信息收集等。以下为现场采访视频:
  • 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医学仪器发展趋势——专访天坛医院康熙雄教授
    “预测”二字听起来比较玄乎,但其实它一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活动中最本能的行为。传统医学的预测是基于医生个人经验,结合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这类预测主观性较强,容易对人的健康状态造成误判。随着人体健康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外界可以从人获取的客观数据不断增加,现代医生根据证据进行客观预测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这种预测依据的是大数据、算法以及个体采集的家族史、遗传史、个体疾病史等全部数据的整合。那么,有没有一种体外仪器设备,能在生命健康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更真实地对生命健康状态进行“客观预测”呢?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上,仪器信息网邀请到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康熙雄教授作了主题为《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科学仪器发展趋势》的精彩报告,引起现场热烈讨论。在报告中,康熙雄教授认为临床诊断最终的发展趋势是基于流程的预测医学,而在不同生命周期,生命健康的评价体系应该有不同侧重。会后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康熙雄教授,就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医学诊断仪器发展趋势展开交流。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 生命全周期健康监测设备依然紧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健康中国”战略被提到空前高度。康熙雄教授认为健康强国建设不仅包括全民健康,还包括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其中生命全周期健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涵盖人的生、老、病、死。康熙雄教授认为在胚胎、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及老年不同的生命阶段,应该有不同侧重的健康评价体系,其对应的医学监测仪器也不一样。而生命健康评价应该始于一颗受精卵。生命发生到衰退全周期健康评价仪器在卵母细胞分裂为16个时,即可取样进行基因测序,以此进行健康评价;在受精卵时期,可以利用基因测序仪进行测序,筛查单基因疾病;在胚胎时期,胎儿健康可以通过超声仪进行形态学观察;在婴儿时期,可利用质谱仪、流式细胞仪进行先天性代谢疾病检测......康熙雄教授还特别强调医学仪器对生命全周期进行健康评价的重要性,其中科学仪器作为生命全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工具,将极大助力生命全周期健康监测。“正如我在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颁奖晚会上针对生命科学仪器优秀新品的趋势总结提到,在所有科学仪器中,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生命健康。所以大量的仪器设备应该从个人生命健康或者数字化健康信息采集的大方向来进行产品研发。”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全周期过程的健康监测设备仍然紧缺。基于此,康熙雄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数字化健康全息信息采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已经存在并且很关键的基因测序,还应该包括表型组学系统。“目前,除了质谱检测的蛋白组学已经有相关应用外,绝大部分组学相关检验设备和体系都缺失。”POCT发展方向:生命健康信息全息采集生命信息采集体系庞大到突破当前大多数医学人士的认知。“一提到健康,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去求助医生,但这是不对的。”健康和疾病是两回事:疾病是已经有了症状,需要医生解决,而健康则是关于一个人的全部生命状态信息。传统的健康信息只能在医院采集,导致很多关键信息会缺失。一个人的健康全息信息不仅包括医院采集到的基础数据,还需要包括个人在单位等其它活动场所采集的信息。所以从健康这个层面来讲,人的生命信息采集是一个“全方位的广角镜头”。如何才能将一个人生老病死全周期的信息采集到?康熙雄教授认为POCT监测设备应该是“跟着人走”,即人在哪里,监测采集行为就在哪里。比如在家、在工作单位或者在其余活动场所采集,这样的全景采集,就构成了有一个健康全息信息采集体系。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分会主任委员,康熙雄教授归纳了POCT的三大特点:时间迅速、空间便利、对采集人员要求不高。与之对应的,POCT监测设备的发展方向应该小巧易携带,且可移动采集。“上周我去上海访问了一家企业,他们设计的产品能够将健康监测设备包埋在衣物纹路内部,通过芯片可以及时采集心电图信息,这就叫做移动的采集。”面向保健和临床使用的可穿戴便携式设备康熙雄教授还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未来健康信息采集场景:“一个人工作完回到房间,在完成某个行为后,监测设备可以扫描出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晚上睡觉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呼吸、脉搏、血压和心脏跳动,一旦发现异常,整个监测体系能够迅速反应,如把床头抬起来,保持该人的呼吸道顺畅。”“这样一来,POCT不仅是简单的炎症、心血管异常等项目的检查,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监测体系,并且能够全息的描写出来。这样的体系建立好了,才能真正的把素质健康人的体系给构成出来,这就是健康领域POCT的发展方向。”采访最后,康熙雄教授表示在所有科学仪器中,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强烈建议大量的仪器设备应该从个人生命健康或者数字化健康信息采集的大方向来进行产品研发。“新冠疫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好多企业原先都发展不下去,通过新冠又活了过来,他们在解决人类健康需求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所以我非常肯定地说,我们中国的科学仪器发展重点在于生命科学仪器的发展,尤其是在对人健康信息采集的体系上。”后记当下主流的基于类型的症状后检测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更高要求,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应运而生。全息生命信息采集体系的概念非常前沿,从提出到被认知,再到被大家普遍接受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其实已有众多应用案例,最著名的当属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规避较高罹患卵巢癌和乳腺癌风险,实施了双侧乳腺切除手术,采集到基因信息,提前实行了预测性治疗。作为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学者,康熙雄教授也在不断的宣讲科普,由他和程京院士主编的《医学预测学》近日正式发布。书中对生命信息采集体系有深入、系统的描述,感兴趣的专家可以关注、购买。
  • 从Medicare走向Healthcare | 凯莱谱携手阿尔塔科技,共同打造大生命健康组学体系解决
    近日,多组学与临床质谱标准化应用引领者凯莱谱宣布已完成对国产标准物质技术标杆企业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阿尔塔科技)控股权的收购。阿尔塔科技正式加入凯莱谱产业生态圈,共同打造涵盖核心原材料、试剂耗材产品、仪器硬件及应用方案的大生命健康行业的创新组学体系解决方案。本次交易完成后,阿尔塔科技的团队与业务,将在品牌不变、对客户的服务和承诺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凯莱谱在环境暴露组学、营养组学、蛋白及代谢组学及临床诊断的技术优势,双方携手为各行业的用户带来选择更丰富、技术更领先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当下,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持续推进,完整的大生命健康体系建设不仅包括健康保健、医学诊疗、疾病防治,也涵盖了环境健康、食品健康、职业健康等多种健康体系的全面建设。同时,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也对加强国家标准物质研制应用、提升我国标准物质能力、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发展目标。阿尔塔科技长期致力于First Standard® 国产自主品牌的有机标准品和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的研发与生产,逾万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医药研究、食品安全监测、环境安全监测、临床诊断等重点领域。凯莱谱秉持“用创新诊断成就健康生活”的企业使命,致力于用多组学创新技术与质谱应用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推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及发展。通过本次合作,双方将强强联手,充分发挥阿尔塔科技强大的标准物质研发与化学合成研发能力及凯莱谱强大的多组学创新标志物研发与质谱技术应用研发及转化能力,联手为行业打造涵盖环境、农业、食品、营养、医药、临床等多重层面及应用领域的大生命健康组学体系解决方案,助力“健康中国”与“国家计量发展规划”行动的实施。凯莱谱董事长、CEO刘华芬表示“用创新诊断成就健康生活是凯莱谱的使命。凯莱谱长期致力于用领先的多组学创新技术以及质谱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服务于大生命健康行业。标准物质是创新标志物的产业化与标准化应用于生命健康行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张磊博士带领的阿尔塔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标准物质研发与生产团队,我们很高兴能够和阿尔塔科技携手,共同为大生命健康行业服务,用我们的专业为广大人民的健康生活做出贡献。真正实现From Medicare to Healthcare。”阿尔塔科技CEO张磊表示“阿尔塔科技自成立至今,一直坚持做中国人自己的标准物质,公司坚守‘精于标准品科技创新,创造绿色安全品质生活’的企业愿景,秉持‘致力于成为全球第一品牌价值的标准品提供者’的企业使命。已经在食品、环境、农业、医药等领域取得了客户与市场的普遍认可。我们很高兴有机会与凯莱谱携手合作,让阿尔塔科技的技术可以惠及更多的生命健康用户。加入凯莱谱的阿尔塔科技,将保持品牌不变、对客户的服务和承诺不变同时,产品和业务将更为丰富,客户体验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凯莱谱和迪安诊断的支持下,阿尔塔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为更广泛的大生命健康行业用户带来行业领先的标准物质产品、专业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客户服务能力,用中国制造为用户创造价值。” 关于凯莱谱 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以创新质谱应用为核心技术,致力于多组学数据驱动产品创新战略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坚持以“用技术创新的加法,为人类疾病做减法”为目标,始终秉承“用创新诊断成就健康生活”的企业使命,业务重点围绕多组学研究、生物标志物发现和转化、精准医学三大应用方向,将多组学数据研发转化、质谱试剂与仪器自主研发生产、中心实验室服务等多种业务模式融合创新,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 关于阿尔塔科技 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altascientific.cn/)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具有标准物质专业研发及生产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守“精于标准品科技创新,创造绿色安全品质生活“的企业愿景,秉持”致力于成为全球第一品牌价值的标准品提供者”的企业使命。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通过ISO 17034/CNAS-CL04认可),并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于2022年获批筹建“天津市标准物质与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等。经过10余年的努力,阿尔塔科技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受到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良好赞誉,成长为行业内国产高端有机标准品的知名品牌,客户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创新中心,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重大专项稳定同位素产业基地,主持完成和参加了多项天津市重大科研支撑项目和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处于我国标准品和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行业的领先地位。
  • “十四五”国家科技计划对港澳开放力度创新高,重点覆盖生命健康等领域
    7月15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暨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启动仪式,首次对外公布国家科技计划将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2022年6月30日—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视察香港期间高度评价2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的成功,强调"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指出国家已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纳入"十四五"规划。香港科技工作者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勉励香港科技工作者继续弘扬爱国爱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近日,科技部公布,面向"十四五",将继续推动国家科技计划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对香港和澳门开放。今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通信、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对港澳新增开放15个专项,大力支持更多爱国爱港爱澳科研人员深入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香港和澳门科技发展。2017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在港两院院士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贡献,是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校长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勉励澳门高校培养更多爱国爱澳人才,创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出台了针对性举措,助力港澳创科发展,扩大和深化内地与港澳科技合作。自2018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后有17个基础前沿类重点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对港澳开放。
  • 探求环境污染与生命健康成为2014年色谱年会上的热点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12月12日,由北京色谱学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的2014年北京色谱年会在北京龙爪树宾馆召开,来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仪器企业等的近400位业内相关人士参加了本次会议。各位学者及仪器厂商代表就相关领域研究与色谱技术的结合及色谱技术的发展与相关方法的开发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报告现场 会议首先由江桂斌院士致开幕词,江桂斌就近年来色谱技术的发展以及色谱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做了简要概述,同时对到场的观众和嘉宾表示了感谢。 张玉奎院士 本次的会议的主题是&ldquo 色谱技术在环境和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rdquo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作了题为《膜蛋白组分离鉴定新方法研究》的报告 报告首先从膜蛋白质研究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挑战讲起,介绍了膜蛋白在外界物质运输、分子识别以及信号传导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研究所面对着的难题即组成复杂、丰度低、强疏水性。接下来针对膜蛋白组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张玉奎院士讲了shotgun膜蛋白质组研究的策略以及运用LC-MS/MS对鼠脑膜蛋白质组进行的分析,其研究结果数据与文献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报告的最后张玉奎院士还就近五年来有关我国色谱技术发布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发布,结果表明近五年来我国的色谱技术发布的论文总数始终领先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而且近年来有着逐步增高的趋势,表明色谱技术的研究以及方法开发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热点。 蔡宗苇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作了《基于液-质联用代谢组学平台对环境污染的分子毒理研究》报告,蔡宗苇指出环境污染物暴露具有中毒性慢,但毒害不可忽视的特点,接着介绍了环境污染物与代谢组学之间的联系。&ldquo 环境污染物暴露后影响某些代谢酶的活性或修饰,均可能引发新的生化反应,代谢组学正是鉴定这些新的生化反应的有力工具,并且小分子代谢物在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下起着信号放大作用,能及早检测到早期毒性反应的生化变化&rdquo ,接下来蔡宗苇做了环境污染&ldquo 毒王&rdquo 二噁英对小鼠肝脏的影响的研究,并采用色质联用技术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张新荣教授 来自清华大学的张新荣教授介绍了《单细胞质谱分析的现状与挑战》,指出荧光探针是目前单细胞分析与成像的主要技术手段,但这种分析手段存在的一些缺陷,例如分析目标需要有明确的识别对象而且分析受到分子光谱谱带宽度的限制,而采用质谱手段对单细胞分析具有多组分分析同时进行、无需标记和精准定量的优点,同时张新荣具体讲了&ldquo 结合膜片钳的单细胞ESI-MS分析方法&rdquo 和&ldquo 结合SPME的单细胞ESI-MS分析方法&rdquo ,最后指出有关&ldquo 单细胞生物学&ldquo 的研究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陈义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陈义研究员在此次年会上作了《超痕量赤霉素之色谱-质谱定量测定》的报告,报告中陈义在对植物激素中的&ldquo 大家族&rdquo 赤霉素测定过程中遇到的超复杂、超痕量衍生、样品限量等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讲了采用CE-LIF、化学衍生和液质联用技术测定麦种中和拟南芥的赤霉素方法的优越性。 关亚风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关亚风研究员在此次报告中讲了有关在《色谱与光谱仪器设计中的体会》,关亚风先从理科学生毕业后的理想和现实变化谈起,引到了作为科学和工程的真实世界也非理想,&ldquo 按照理想化的知识来设计科学仪器,性能是非常不理想的&rdquo ,接下来关亚风提到了在仪器设计过程中人们容易忽视的十三个问题,它涉及到了电子、材料和光学三个部分,其中包括了PCB板上焊点的电阻、插线头接触电阻、材料的热导率和光路器壁的反射,并详细说明了忽视这些问题可能对仪器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刘虎威教授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作了题为&ldquo 临床脂质组学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rdquo 的报告,报告介绍了运用改进的2D LC-MS/MS方法来分析动脉粥样硬化、肝癌和乳腺肿瘤病人的血液样品,该种方法可应用于临床脂质组学分析。 汪海林教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教授作了《小分子调控DNA去甲基化》的研究报告,报告发现氧化还原活性的污染物可以通过诱导活性氧而调控Tet酶的活性,改变了DNA去甲基化能力。该报告给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研究环境污染物的表观遗传毒性作用和机制。 谢剑炜教授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谢剑炜教授给现场观众作了《DNA加合物定量描述揭示的硫芥毒性作用新特点及其应用》报告,谢教授在报告开始首先介绍了为什么要研究硫芥毒物,接下来详细的研究了硫芥毒物芥子气损伤毒性作用新特点。 吴永宁教授   来自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吴永宁教授作了《色质联用技术与毒理学危害识别与代谢科学研究》报告,该报告首先运用GC、UPLC-MS/MS技术手段对人体细胞对食品危害物代谢组学进行了探讨,以便从RNA和代谢物等水平寻找危害物反应的早期标志物。其次还进行了&ldquo 同位素示踪代谢流研究EC相关的代谢组学工作&ldquo 相关方面的研究。 江桂斌院士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作了《色谱技术在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报告,江桂斌首先介绍了环境污染物的分类,接着对环境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的毒理与健康之间的效应进行了探讨,指出现有毒理研究方法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接着江院士做了有关使用CE-ICP-MS方法分离检测Ag+和纳米银方面的研究,有望揭示出细颗粒的毒理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赛默飞世尔(中国)有限公司 金燕 来自于仪器厂商赛默飞世尔(中国)有限公司的LC/MS产品经理金燕女士给现场的观众介绍了赛默飞UltiMate 3000液相色谱仪产品,以及它在乳制品营养物质检测和食品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 高妍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的高妍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有关其研发的MDGC-TQ8040 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及它在对奶粉中脂肪酸检测中的应用报告。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李浪   来自于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李浪先生作了《二维液相色谱的实践与应用》报告,主要讲了安捷伦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在对样品分离程度、操作自动化以及产品应用上的优势。 在本次年会上共有来自于色谱行业的9家仪器厂商参展,以下为部分参展厂商: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质于精准、谱在未来 “MALDI-TOF 质谱能力论坛-聚焦生命与健康” 会议通知
    生命与健康研究是近些年诸多方向的关注热点。随着分析技术发展的带动,生命与健康研究的深度亦不断被拓展,分子生物学手段等正成为各相关领域实验室未来探究的方向。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准确性、检测范围宽等优势,能为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精准的分子学信息,在医学检验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第十八届中国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期间,由检验医学网主办,融智生物承办的质于精准、谱在未来---“MALDI-TOF 质谱能力论坛”,将在3月29日上午9:00-11:35,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欣悦厅A隆重举办。本次论坛将邀请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院长王华梁教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宋海波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纪玲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李岩研究员、北京博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梁海泳和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周晓光博士等质谱应用及研究领域、临床医学检验领域的专家莅临,围绕质谱技术在蛋白标志物、感染性病原体、核酸、病理成像等最新临床应用领域进行探讨和交流,助力精准诊疗和科学研究。论坛还将举办圆桌论坛,邀请业界专家就后基因组时代临床质谱精准检测的前景与挑战进行探讨。诚邀各位专家、代理商、同行莅临论坛现场参观、指导和交流。会议主题:质于精准、谱在未来 MALDI-TOF 质谱能力论坛-聚焦生命与健康主办单位:检验医学网 承办单位: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专家阵容:会议时间:2021年3月29日,上午9:00-11:35会议地点: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欣悦厅A会议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滨江大道86号参会方式:1、现场参会本次会议免注册费,参会名额有限,请大家提前注册。注册方式如下:(1)扫描下方二维码,提前注册。 扫描二维码,提前注册 (2)现场注册,现场填写信息,即可参会。到场参会即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赶快报名吧!2、观看直播本次会议将在同一时间进行线上直播,未到场的专家、老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检验医学网 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2021年3月 另外,在第十八届中国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主会场融智生物设有展台,展示临床质谱及相关设备、解决方案,展台上还将定期进行精彩的讲座及抽奖等活动,展位号N8-T023,欢迎前来参观、交流!诚邀您的莅临!
  • iCC2019第三天:聚焦生命与健康 共话色谱新思路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9月9日,一年一度的网络色谱会拉开帷幕,为期四天的色谱网络盛会正式开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自2016年起,依托仪器信息网成熟的网络会议平台,为促进国内外色谱从业者学术交流合作,帮助色谱技术在中国的推广普及,仪器信息网联合行业内专业的学会机构一起合办“网络色谱会议”。本次网络色谱会也不例外,会议邀请了来自海内外众多知名色谱专家及企业技术人员,就色谱相关的最新成果与大家进行分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当下,色谱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出,其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本次会议共安排了34个高质量报告,设置5个分会场:色谱技术新进展、北美华人色谱专场、色谱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色谱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色谱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参会请点击: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C2019/"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00, 162) " strong 【参会链接】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19年9月11日,会议第三天,我们与1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 0位领域专家一起,分享了色谱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最新应用,报告涉及生命科学、制药、医疗卫生等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等领域。报告详情见下: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41851bf2-66ef-4270-af87-e86607dfbb42.jpg" title=" 705448201463737356.png" alt=" 70544820146373735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南京大学刘震教授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可控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生命健康中的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抗体是生命科学研究和疾病治疗中的核心分子识别试剂,但抗体存在着不易制备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分子印迹是独特的材料合成技术,所制备出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能专一识别特定分子,且能克服抗体的以上缺点。本报告介绍报告人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可控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分析、蛋白质修饰分析和癌症治疗等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68abb560-dea4-4e77-b6cc-a90f10f0c082.jpg" title=" 327383570189856589.png" alt=" 32738357018985658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迪马科技副总裁兼全球技术总监 李广庆博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报告从目前高效液相色谱面临的主要挑战、提高色谱分离能力的办法、二维设计以及极性修饰液相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作报告。报告中介绍了迪马科技最新的色谱柱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分析领域的最新应用情况。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ead67560-aaa0-4812-bc9a-94562b1befab.jpg" title=" 890418585309549535.png" alt=" 89041858530954953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齐莉研究员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手性毛细管电泳及其药物分析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手性药物及氨基酸具有重要生理意义且与疾病关联,因此开展基于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法(CLE-CE)的手性分析、酶动力学及酶抑制剂筛选研究在生命分析领域具重要意义。面对手性配体种类有限和应用范围较窄等挑战,课题组聚焦于新型手性配体的合成制备,开展了系列相关研究,为深入开展其机理研究及拓展其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57270d7-ff62-4860-8ba7-7736dd79c94b.jpg" title=" 171946289651517724.png" alt=" 171946289651517724.png"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艾杰尔-飞诺美市场技术工程师 钟旭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超高效颗粒技术及固定相间的互补选择性介绍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报告结合了实际案例介绍了艾杰尔-飞诺美超高效颗粒技术及固定相间的互补选择性。Kinetex核-壳和Luna Omega热处理全多孔颗粒技术带来高效的小颗粒互补解决方案,从UHPLC直接扩展到制备的粒径范围,为分析到制备纯化的放大提供灵活性,而多样的固定相为各种分析需求提供互补的选择性,表面极性修饰及带正电荷的两种C18则很好地弥补了传统C18在解决极性化合物分离上的不足 五氟苯基的多重相互作用则带来异构体上的独特选择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b0a28f91-1865-41f7-b211-fcc2abfe84c6.jpg" title=" 524336879552377822.png" alt=" 52433687955237782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华东理工大学 栾绍嵘高级工程师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离子色谱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质量、安全的严苛要求,离子色谱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个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报告简单介绍离子色谱的特点,从阴离子、阳离子、有机胺、有机酸、糖、醇、氨基酸、抗生素等检测范围上介绍离子色谱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特殊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3fef698c-e5a9-4591-b7dd-8d78b0b683f7.jpg" title=" 137199916840946353.png" alt=" 13719991684094635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周琪乐博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基于LC-TOFMS技术葛根水煎液可吸收成分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研究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为了阐明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line-height: 1.5em " 通脉颗粒”药效物质基础,课题组从其单味药入手,从体内过程角度对葛根进行代谢研究。葛根中成分众多,对其可吸收成分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研究不充分,且基于传统的水煎液给药方式的葛根代谢研究很少,故对葛根水煎液的整体代谢情况研究很有必要。通过LC-TOFMS,课题组对葛根水煎液可吸收成分及其体内代谢产物进行了鉴定,并首次给出了葛根可吸收成分的体内代谢途径。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2dfb8b24-5ec7-42f6-986e-714035e1a0a2.jpg" title=" 198309523050243458.png" alt=" 19830952305024345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东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张琳博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新型FcγRIIIA亲和色谱柱性能评价及在治疗性抗体药物分析中突破性应用介绍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近年来研究发现:存在于抗体Fc区的糖链结构会对抗体药效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生产抗体药物时对糖链结构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报告主要介绍了东曹开发的一种以效应细胞Fc受体之一的重组FcγRIIIA 为配基,以亲水性非多孔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为基质的新型亲和色谱柱-TSKgel FcR-IIIA-NPR。以及这款色谱柱对抗体药物进行基于糖链结构差异的组分分离、糖链结构分析及ADCC活性评价方面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76a06700-a785-4108-87f8-fe0a65960aaf.jpg" title=" 603712559066196823.png" alt=" 60371255906619682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华测生物分析测试主管冷明红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艾瑞昔布与曲马多联用大鼠血浆生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nbsp 报告介绍对艾瑞昔布和曲马多联用生物分析的难点,和项目组的应对解决方案。该项目具有待测物质复杂、化合物响应差异极大、化合物之间会互相干扰等困难,通过对其难点进行分析,项目组利用不同阶梯的等度洗脱对多个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并采用一次沉淀两步复溶的方法,达到了既满足代谢产物的定量下线又保证原药的响应不饱和的目的。 /span br/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f28fae1c-c66b-47f0-a14e-67e4d054e3d1.jpg" title=" 459471006418203547.png" alt=" 45947100641820354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安捷伦安捷伦液相色谱应用工程师 周洁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安捷伦液相色谱在特医食品检测中的解决方案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涉及多种营养素、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等多类成分的分析检测,且大部分需要使用液相色谱的手段检测。针对所需检测的项目,安捷伦公司利用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方案、自动柱前衍生方案、多方法应用系统,使得检测系统更高效、更简洁,助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df22440c-ff55-497a-9fed-20fe381a7568.jpg" title=" 353049339623513223.png" alt=" 35304933962351322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山东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焦阳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报告题目:液质联用在中药胶类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nbsp /span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中药胶质类产品品质众多,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批准和正在进行的相关方法的研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line-height: 1.5em " 报告主要介绍了对中药胶类产品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工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本次色谱网络会议将持续4天, /span 明天是会议的最后一天,我们将举行色谱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专场。详细日程如下,快来点击报名参会吧! /p table border=" 0"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width=" 576" style=" " align=" center" tbody tr style=" height:13px"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576" colspan=" 3"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background: rgb(178, 162, 199) " height=" 13"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6px"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 色谱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span 9 /span 月 span 10 /span 日 span ) /span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41px" td width=" 113"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09:00-09:30 /span /p /td td width=" 289"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食品标准物质研究中的色谱 span - /span 质谱技术 /span /p /td td width=" 17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张庆合(中国计量院)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41px" td width=" 113"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09:30-10:00 /span /p /td td width=" 289"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氮化碳材料在食品与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span /p /td td width=" 17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卢明华(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41px" td width=" 113"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10:00-10:30 /span /p /td td width=" 289"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食用植物油标准梳理及分析方法介绍 /span /p /td td width=" 17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杨悠悠(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41px" td width=" 113"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10:30-11:00 /span /p /td td width=" 289"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二噁英 /span /p /td td width=" 17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41" align=" center" p span style=" 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 顾霄瑶(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line-height: 1.5em " br/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p p br/ /p
  • 聚焦生命健康的质谱应用 第四届质谱论坛顺利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9月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与中国质谱学会主办,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合办的“第四届质谱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召开。质谱论坛旨在为我国质谱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提供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展现不同学科优秀科学家的最新科研和应用成果和质谱技术的前沿进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生命与健康研究是近些年诸多方向的关注热点,与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密切相关。本届会议重点聚焦质谱技术在生命与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会议报告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存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本届会议同时作为中国质谱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之一,吸引了北京周边地区各研究院所、高校以及检测机构的知名质谱专家、学者300余人积极参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56486dd4-77f3-496f-8d13-40bb0f916c29.jpg" title=" 李崧.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李崧教授 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a7cb7d8d-8f68-4fe4-95a3-760caacd60fd.jpg" title=" Edwards.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安捷伦市场部高级总监质谱事业部David Edwards 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d8dd6d22-9e40-496d-800b-8573a0431ee3.jpg" title=" 谢孟峡.jpg" alt=" 谢孟峡.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质谱学会秘书长谢孟峡 主持开幕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daef8b4a-ff32-4546-9b19-f1c29d5aced9.jpg" title=" 现场1.jpg" alt=" 现场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会议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2日上午,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孙分校李灵军教授及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朱正江教授带来精彩的报告分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dac04d0c-24fc-418f-92d9-b62dfbf6f833.jpg" title=" 陈洪渊.jpg" alt=" 陈洪渊.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南京大学 陈洪渊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质谱百年纵览与质谱单细胞成像浅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陈洪渊表示,历经百年的发展,质谱学已是一个发展成熟,具有活力和重大影响力的研究领域,而质谱科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至今共诞生了11位,主要来自质谱技术发展及质谱方法学研究等方向。陈洪渊提出,经过对物质信息收集、深化技术方法的通量和精度以及全面认识时空关系等三部曲的发展脉络,质谱技术未来将在单细胞领域大显身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6ae2809d-9ff9-4d4f-8da1-d756a04a07fb.jpg" title=" 江桂斌.jpg" alt=" 江桂斌.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在大气细颗粒新污染物筛选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江院士的报告着眼于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阐述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气细颗粒相关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对相关研究未来的展望。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报告介绍了针对大气细颗粒污染的毒理与健康效应开展的相关研究以及取得的成果。其团队运用已建立的平台,通过大数据解析技术海量毒理组学数据,建立污染暴露于通路扰动及疾病标志物的关联,发展细颗粒污染流行病学评估方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5f0bef8e-24df-48f6-9554-8a0b3ad2a657.jpg" title=" 张新荣.jpg" alt=" 张新荣.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清华大学& nbsp 张新荣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单细胞质谱分析:机遇与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当前,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分子分析,无论是被选择的分子分析或是细胞代谢物的分析,对于相关研究人员而言依然是一项挑战。为更好地了解复杂的生物现象,张新荣团队基于探针电喷雾质谱技术(PESI-MS)的单细胞检测方法,成功实现了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代谢物检测。此外,张新荣还提出,非标记的质谱流式细胞分析方法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据介绍,张新荣团队已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申请项目,开展有机质谱流式细胞术用于轻链型淀粉样变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研究。&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60744ec-d73e-45ec-95b8-0b95f00b8612.jpg" title=" 李灵军.jpg" alt=" 李灵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孙分校 李灵军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发展基于质谱的组学技术及在阿尔兹海默症生物标志物发现和验证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主要介绍了关于促进阿尔兹海默症(AD)中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展。AD是一种渐行性神经退行疾病,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AD患者位居全球第一。李灵军介绍了其团队为发现与验证生物标志物开发的研究方法,包括利用HOTMAQ方法开展高通量目标蛋白的绝对定量以及生物标志物验证的研究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09db7fcc-f8fe-4128-918c-f6f6575fbaac.jpg" title=" 朱正江.jpg" alt=" 朱正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朱正江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基于离子淌度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主要介绍了基于离子淌度质谱(IM-MS)的多维高分辨代谢组学技术相关的研究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77752c5-e577-4350-ad47-7793b0cde44b.jpg" title=" 茶歇.jpg" alt=" 茶歇.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250bddcf-3c82-4d6a-8f96-b734b7cfb3a2.jpg" title=" 安捷伦展位.jpg" alt=" 安捷伦展位.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茶歇交流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会议下半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金兰研究员、安捷伦胡楠博士、浙江大学潘远江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姚钟平教授、安捷伦吴嘉嘉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林青松教授带来精彩的报告分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3bbb24a-ea0d-4f8b-9b5e-05fb15926a6e.jpg" title=" 张金兰.jpg" alt=" 张金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金兰研究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中药灯盏生脉多维度代谢探索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介绍了基于质谱技术对灯盏生脉在机体内代谢组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揭示灯盏生脉体内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等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5d2526f1-17df-4951-b178-c822ce67f91f.jpg" title=" 胡楠.jpg" alt=" 胡楠.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胡楠博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持续创新引领代谢组学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24a8aad-c5c2-4458-873e-87b9456a005a.jpg" title=" 潘远江.jpg" alt=" 潘远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浙江大学潘远江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MALDI-TOF/MS定量分析与成像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主要介绍了潘远江团队就优化筛选MALDI-TOF基质的方法及其做出的探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fb2a7c89-e0af-4622-8e85-2e9414eaeddf.jpg" title=" 姚钟平.jpg" alt=" 姚钟平.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香港理工大学姚钟平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Interactions between β-lactamases and β-lactamase inhibitory protein: insights revealed by mass spectrometry》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1c8060a9-0447-42b8-a0ac-01f3dcd75a5a.jpg" title=" 吴嘉嘉.jpg" alt=" 吴嘉嘉.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吴嘉嘉博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安捷伦GC/Q-TOF助力更佳的代谢组学探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2d4d18d3-63b8-4c04-be2b-af5dd68b0702.jpg" title=" 再帕尔.jpg" alt=" 再帕尔.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基于质谱成像技术与代谢组学的癌症研究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介绍了其课题组近10多年来从事的代谢组学与质谱分子成像技术的相关研究。质谱成像技术与代谢组学相结合,可获得全面、原位的分子时空动态变化信息,实现不同分子的同时直观可视化分析,为药物或候选新药的药效及毒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原位标志物的发现及疾病筛查等提供新颖的研究手段。再帕尔· 阿不力孜还介绍了其课题组研发的免标记、便捷、高覆盖、高灵敏的AFADESI-MSI技术,可从代谢物和代谢酶两个水平上认识肿瘤代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7c1aa538-8740-4d3c-9890-ffec1c1197d8.jpg" title=" 林青松.jpg" alt=" 林青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新加坡国立大学林青松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Quantitative Chemical Proteomics and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Elucidation of Drug Mechanism》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介绍了点击化学(CC)、基于活性蛋白变化的研究方法(ABPP)以及鉴定体内活性反应的药物靶点方面的研究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a832efa-22c8-4697-b737-12877ec5a22d.jpg" title=" 抽奖.jpg" alt=" 抽奖.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抽奖活动现场 /p p br/ /p
  • 有一种爱叫实验室情结——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青年教师丁辰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927d8605-54ef-4174-828d-d376211d7675.jpg" title=" 20160621084644103.jpg" width=" 600" height=" 40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1px " /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14年11月24日,丁辰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实验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准备实验、指导学生、查看数据、审阅论文??就在这天,他与王占友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揭示新型隐球菌铜离子代谢参与哺乳动物肺内和脑内感染新机制的论文在国际著名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正式发表了,第一作者是他们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孙天舒。 /p p    strong 苦心孤诣,华丽逆袭,“证明自己的价值” /strong /p p   尽管那段海外漂泊的时光已经慢慢远去,记忆却依然饱满而清晰。十几年前,18岁的丁辰漂洋过海,踏上求学之路。异国他乡,道阻且长,谨记困难只会使强者更强,丁辰默默承受寂寞与艰辛。 /p p   成绩优异的他本科毕业后得到了直博的机会,成为导师实验组里第一个“外国人”。对于博士第一年,丁辰的回忆至今参杂着苦涩。那时,实验室对他来说还是个陌生的世界,导师和同组的同学却表现得异常冷漠,不但对他要求十分苛刻,也没有人愿意对这个“门外汉”加以指点,最开始,他甚至不知道组里在做些什么课题。一切只有靠自己摸索,整整一年他四处观摩、求教,想尽办法学习配方和实验手段。“手艺”日渐精湛,他开始有机会独立完成实验任务,由于实验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开阔,慢慢得到了导师的肯定和器重,到了后来,导师甚至经常主动找到他探讨科研课题。 /p p   在给丁辰的推荐信中,导师写到:“‘Chen’是我所指导过的最好的PhD学生。” /p p   “我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丁辰这样评价那段难忘的经历。 /p p   博士毕业后,丁辰听取了导师的建议来到美国杜克大学做博士后,有了之前深厚的积淀,他的研究一路顺风顺水,接连发表高端学术论文。对于课题方向,丁辰从不盲目跟风,他选择从当时相对冷门的铜离子代谢着手研究,并在著名学术期刊Cell子刊Cell Host& amp Microbe上发表了两篇相关论文。本次新型隐球菌铜离子代谢的研究方向也可追溯到这个时期。 /p p    strong “条件有限,但核心因素永远是科研人员的思维” /strong /p p   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家庭,丁辰却没在美国找到家的感觉,国内生命学科的迅速发展,为他提供了回家的机缘。2013年4月,丁辰结束了14年的海外生活,满怀憧憬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加入刚刚成立的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p p   然而现实令他措手不及。18岁起旅居海外,丁辰早已习惯了西方思维模式,加之学院成立不久,实验条件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他的科研工作一直磕磕绊绊。最初的几个月,丁辰用“煎熬”来形容,经历了半年多的环境适应期,情况才开始逐渐好转。 /p p   “各方面条件有限,特殊的环境只有想特殊的办法。”这是他的心得。没有人知道丁辰和同伴们为了实验顺利进行和论文最终发表怎样使尽了浑身解数。光环和成就背后,往往隐藏着太多的纠结和辛酸。 /p p   炎炎夏日,没有空调的实验室窗子紧闭,闷热得像个蒸笼。菌种在没有温控功能的培养箱里无法生长,丁辰和学生们就等到太阳落山再继续实验。大年三十儿,他在实验室里忙了半日,用纸壳板、抹布和窗帘为小白鼠设置了一道道隔音“屏障”,以防它们受到鞭炮声的惊吓导致体内指标失常。在丁辰的字典里,休息日的概念很模糊,大年初五他就带领学生到实验室上班了,“清净,使用仪器也不用排队。”他说。 /p p   “条件有些欠缺是可以克服的,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丁辰认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永远是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才是重中之重,要把头脑、思路放开,有超前的思维和认识角度。现代人普遍免疫力低下,各类疾病盛行,近几十年,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的人们把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了与高品质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健康。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健康更加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未来生命科学的繁荣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坚信思维和想法决定发展的高度,丁辰告诫自己的学生:“最关键的不是你在实验室耗了多长时间,而是能想到什么,能不能看见学科的发展方向和领域的最前沿。” /p p    strong PK学界“大牛” /strong /p p   丁辰和他的学生在短短7个月内完成了实验及论文的撰写,除了展示研究成果,他的论文还旨在就一位学界资深教授的学术观点予以反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NIH)的彼得· 威廉姆森(PeterWilliamson)教授是隐球菌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不过一直以来丁辰对他的研究成果都有所质疑。 /p p   要反驳别人的观点,至少要提供十倍以上的证据,《自然通讯》提出让丁辰采用威廉姆森教授的特有菌种完成指定实验。在修稿过程中,时间紧张是丁辰最大的困扰,获得菌种已经颇费了一番周折,试剂不齐的情况下又根本没法开展实验。“等待订购的进口试剂到货永远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丁辰很无奈,“交稿的截止日期一天天临近,却眼看着时间白白流逝无计可施。” /p p   姗姗来迟的试剂一到,实验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可论文的第一作者却突然家中有事必须请假一周。丁辰只有和另一名学生在实验室中加班加点地干活,每天很晚才离开。“那时我天天看日历,天天算时间,心里很着急。”正值盛夏,实验室中酷热难耐,只要动一动,衣服前胸后背就全部湿透,几天下来丁辰的后背都起了疹子。 /p p   好在最后他们的论文还是在截止日期前按要求提交了。几个月后,论文成功发表。 /p p   “Peter暂时还没什么反应,不过以后一定有,我会静观其变。”他显得信心满满。 /p p   谈话中,丁辰对李家驿、王占友两位院长的尊敬和感激溢于言表,“他们为实验几乎提供了所有可能的资源,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得知实验需要,王占友教授毫不犹豫地批准丁辰把实验试剂全部改换成价格高昂的进口试剂,李家驿院长同样对实验的进行和论文的发表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对青年教师支持力度很大,有这样理解你、支持你的好领导真的很难得。”丁辰说。 /p p    strong 有一种爱,叫实验室情结 /strong /p p   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十几年,丁辰的热情始终不减,“没有什么秘诀,只有单纯的喜欢,保持着好奇心,想一直‘玩’下去。”他说。虽然失败每天都在实验室中上演,挫败感常常伴随左右,但对他来说,这些都是在探索生命奥秘之路上的小小插曲,实验室就是他最爱的魔幻王国,“实验室对我有一种吸引力,如果不来我会想念,会心烦。”他对假日唯一的欣赏之处在于,分散科研精力的事情变少了,“终于能安静地做实验看论文了!” /p p   虽然随着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丁辰的工作节奏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开始承担一些教学和管理任务,社会兼职也逐渐增多。努力完成好这些工作的同时,他依然留恋整日在实验台前亲手做实验的日子,甚至有些羡慕自己的学生,“浑南新校区实验室的各方面条件要好很多,空间比较宽裕,希望将来会有时常泡在实验室里的条件和机会。”丁辰充满了期待。 /p p br/ /p
  • 云健康发布四款全基因组检测健康产品
    p   2016新年伊始,云健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JP摩根健康大会召开之际,于1月11日面向全球隆重推出四款其自主开发的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健康产品,为关注健康的人群提供基因大数据指导下的精准保健解决方案。 /p p   据悉,市场上虽然不乏各类基因检测产品,但基本上都是基于人的部分基因和部分位点,而基于人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开发的健康产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因此,云健康这四款全基因组检测健康产品的问世,在基因行业乃至整个健康行业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革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云健康此次发布的四款产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402px" title=" 1.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36b92dbe-b1dc-4e26-b2ef-7280628d321f.jpg" width=" 450" height=" 40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GenoMe sup TM /sup —解你奥秘 sup TM /sup /p p    strong 云健康全基因组检测和健康评估 /strong /p p   GenoMe sup TM /sup 是基于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高通量的全基因组测序平台(HiSeq X10),依靠国际化的分析团队,结合国际权威疾病数据库和云健康自己的中国人群全基因组数据库,从而实现对个人全基因组2万多基因30多亿位点数据进行全基因组范围的深度挖掘和疾病风险评估,为客户提示潜在的患病风险以及精准的个性化用药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客户了解自身的生命奥秘,更科学更精准地进行保健,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建议。 /p p   所谓人全基因组检测,就是通过血液,组织以及其他体液如唾液等对细胞中的所有DNA(携带人类所有生命遗传信息的2万多基因)进行全面检测的技术,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所有基因信息,最大程度上预知患病风险。它不仅能够检测遗传病,也可用于评估某些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如癌症靶向药物,检测出对药物敏感的基因,从而指导医生为病患提供个性化精准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95px" title=" 2.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c551630d-88f0-4f61-b9c2-af6a3c91373a.jpg" width=" 450" height=" 39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Geno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 Tumor /span sup TM /sup —远离肿瘤 sup TM /sup /p p    strong 云健康全基因组预防肿瘤检测 /strong /p p   Geno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 Tumor /span sup TM /sup 采用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HiSeq X10),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检测的结果结合个人肿瘤史、家族肿瘤史进行较准确的风险提示,预测,监测,最终达到超早发现和超早预防和精准诊治。 /p p   众所周知,大多数肿瘤是由生命过程中获得的导致肿瘤的体细胞变异造成的。但是有一部分肿瘤(约5-10%)是由于从父母那遗传到变异而造成了肿瘤的高风险,这类肿瘤被称为遗传性肿瘤。这类肿瘤的特点是在家族内高发,每代人中都可能出现患者。一旦成员携带有害变异,一生患癌的风险非常高。著名的例子,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由于携带Brca1 的有害变异而患乳腺癌的几率为87%,患卵巢癌的风险为50%。本产品对肿瘤基因的深度分析囊括了来自国际权威文献和数据库业界共认的所有遗传性肿瘤相关的基因,涵盖了以下部位的肿瘤:乳腺癌、卵巢癌、肠癌、子宫癌、黑素瘤、胰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肾癌、眼癌、肺癌,并结合基因与肿瘤的相关性、变异的有害性分析以及个人肿瘤史、家族肿瘤史进行综合风险评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413px" title=" 3.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0727d03c-ae0a-4274-8e73-b929d6e66be6.jpg" width=" 450" height=" 41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GenoSlim sup TM /sup —还你纤细 sup TM /sup /p p    strong 云健康全基因组预防肥胖检测 /strong /p p   GenoSlim sup TM /sup 采用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HiSeq X10),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引起成人肥胖的基因以及具有环境-基因相互作用的基因。经过数十万东亚人群的模型训练,本产品能够精准计算风险区间,从而进行肥胖症风险评估与预测。 /p p   肥胖症的遗传度为70%左右,2014年中国18岁以上人群肥胖症发生率34.4%。肥胖症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乳巢癌、子宫内膜癌和结肠癌等。本产品不仅提供风险评估,还同时结合了代谢基因组学、营养基因组学和运动基因组学,为客户提出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如节食、运动、饮酒、睡眠、吸烟、微量元素哪个对减肥最有效以及最有效的减肥组合方案,帮助人们减少开支又能快速瘦身,从而预防一系列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让客户能够轻松享受健康生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405px" title=" 4.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7dec568f-7b70-4358-954b-28b79b8c27cc.jpg" width=" 450" height=" 40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GenoMed sup TM /sup —你的药典 sup TM /sup /p p    strong 云健康全基因组精准用药检测 /strong /p p   GenoMed sup TM /sup 采用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依据国际权威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对药物基因进行深度分析。参照美国药监局FDA和中国药监局CFDA 等机构发布的药物及相关基因检测标准,对十多种常见高发疾病,一百多种药物进行科学准确、全面高效的检测和评估,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服务。 /p p   药物对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防治疾病,也可以因为不良反应危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死亡的患者中,三分之一是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并非自身疾病导致的死亡。而遗传基因的不同导致个体对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基因型来指导个性化用药已经成为各国制定的精准医疗计划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p p   云健康总裁,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金刚博士表示: /p p   ”云健康通过这四款创新的全基因组检测产品的发布,希望能为大众解析自己的生命奥秘,远离肿瘤,保持健美,精准用药提供科学的支持,为大众掌握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为中国健康人群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即将启动的中国“十三五”精准医疗计划研究提供精准的分析平台。“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