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砂石风险

仪器信息网砂石风险专题为您整合砂石风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砂石风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砂石风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砂石风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砂石风险话题讨论。

砂石风险相关的论坛

  • 2022.3.27号新增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区。

    [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8px]27日起,福建省泉州市将鲤城区临江街道伍堡社区伍堡旧街部分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27日起,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街满江里调整为高风险地区。[/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27日起,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等5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font][/size][/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8px]27日起,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街满江里调整为高风险地区。[/size][/font]

  • 【原创大赛】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风险监测分析

    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风险监测分析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年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食品产业量大面广,素质总体不高,生产经营管理欠规范,一些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故意生产加工伪劣食品,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更为关注,食以安为先的要求更为迫切,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作为《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定工作,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系统收集、分析和评价食品污染物数据,通过风险预警和政府监管,促进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并逐渐好转,于对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沙门氏菌分布广泛,菌型繁多,对人类、动物或对两者有治病力,所致的疾病统称为沙门菌感染,此感染是我国和世界各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非伤寒沙门菌能引起胃肠炎(食物中毒)和败血症,其中,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现将2014年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情况汇总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剂和仪器 使用的培养基有BPW、TTB、SC、购买于北京路桥公司,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购买于郑州博赛公司,沙门氏菌诊断血清购买于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主要仪器包括均质器,电子天平:感量0.1g,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1.2依据和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制定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菌种保存及送上级实验室复核。试验程序见图1。

  • 【质检系统和进出口检验检疫难道没配核辐射】福岛核污染沙石被卖到全国用于建筑 引发恐慌

    福岛核污染沙石被卖到全国用于建筑 引发恐慌发布时间: 2012-01-21 | 作者:李金良[url=http://www.stdaily.com/][color=#000000]http://www.stdaily.com[/color][/url] 2012年01月21日 来源: 国际在线 作者: 李金良[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img]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20121/00241d8fef0e10845b8714.jpg[/img][/font][/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灾区(资料图)[/font][/align]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19日报道,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事故6周后,位于政府划定禁区内的浪江町(Namie)附近一个采石场日前被曝曾将5280吨遭到辐射污染的沙石卖给全国200多家建筑公司,引发民众恐慌。 报道称,这些沙石一部分被送到二本松町(Nihonmatsu),掺入混凝土中建造公寓楼,这个建筑已经于2011年7月完工,测试显示那里的辐射水平超标。来自日本东北沿岸灾区的12户家庭中的10户已经从该公寓楼中撤离。这个公寓楼中每小时的辐射水平为1.24微西弗,而其周围其他建筑的辐射水平为0.7微西弗。专家表示,尽管辐射水平更高,但不会立即对里面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这些沙石还被用于建造前往学校的公路、公共泳池、高尔夫球场以及一条灌溉渠。福岛县政府已经宣布将对使用浪江町采石场沙石建造的数百建筑进行辐射检测,包括住房、公路等。除了浪江町采石场,福岛县内至少还有其他16家采石场也曾向外出售受到辐射污染的建筑材料。 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枝野幸男(Yukio Edano)说,政府正在介入调查,查明这些沙石被卖往何处,以及被用于建造何物。浪江町采石场的开采公司已经为引发公众恐慌公开道歉。(李金良)(中国科技网)

  •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生蚝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解析

    近日,台湾地区食药署发布消息,通报越南生蚝产品检出肠炎弧菌及沙门氏菌。这两种菌对消费者有什么样的危害,国内外有何标准要求,怎样防控风险,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16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解读。一.肠炎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应重视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的感染症状主要是引起肠胃炎三.水产品容易被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感染四.国内外已制定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的限量标准因此,专家建议:一.严格水产品源头污染控制,确保养殖环境卫生。防止水产品源头污染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水体中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来自陆基化粪池、生活污水排放以及游船污水排放。致病微生物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御能力较强,这些微生物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就会大面积扩散,并且在外界环境中长时间生存,导致致病微生物污染鱼类和贝类养殖场的风险加大。因此,应选择洁净区进行养殖,严格控制污染。二.强化水产品市场的监管,加强贝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应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可追溯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一旦在产品中发现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可迅速召回可疑产品,并对其产地进行监控。贝类产品上市前需进行净化,尽量除去或减少肠道致病微生物。还应强化对进口水产品副溶血弧菌和沙门氏菌的监控。三.提高消费者水产品食用安全意识,改善食用方式。消费者应尽量减少生食水产品,购买水产品时应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凭证。加工过程应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消费者在选购新鲜生食水产品后,若不能立即食用,务必将其置于冰箱中贮存,以延缓微生物生长。此外消费者在外食用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时,应注意观察餐饮企业是否设置专用操作加工间,查看餐饮企业是否取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书。

  • 美国市售鸡肉中砷的残留及健康风险研究

    美国市售鸡肉中砷的残留及健康风险研究据外媒报道,2013年5月《环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刊登一项美国市售鸡肉中砷的残留情况研究,旨在研究市售鸡肉中砷的残留情况,并评估其潜在的膀胱癌及肺癌致病风险。 研究人员对采集于美国10个城市的116件生鸡肉,142件熟食鸡肉产品中总砷含量进行测定,选取干物质中总砷含量超过10μg/kg的78件样品进一步研究。这包括40件普通鸡肉样品、13件无抗生素鸡肉样品、25件有机鸡肉样品。 结果发现,三种鸡肉样品总砷含量分别为1.8μg/kg、0.7 μg/kg、0.6 μg/kg,分别有20件、1件、0件样品检出洛克沙砷。 同时研究表明,烹饪可增加鸡肉中总砷含量,减少洛克沙砷含量。消费者食用普通鸡肉比食用有机鸡肉总砷暴露量要高。 研究表明,肉鸡养殖过程中减少含砷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减少消费者砷的残留量和致病风险。个人觉得砷含量还是很低的,你怎么看?洛克沙砷是什么东东,饲料添加剂?

  • 5篇关于海外工程风险管理的硕士论文

    【序号】:1【作者】:李垒垒【题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研究【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山东建筑大学2010【全文链接】: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QueryID=150&CurRec=1【序号】:2【作者】:李阳【题名】:我国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长沙理工大学2009【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QueryID=294&CurRec=1【序号】:3【作者】:邱常进【题名】:国际工程总承包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西南交通大学2008【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QueryID=470&CurRec=1【序号】:4【作者】:刘锋平【题名】:国际工程总承包风险研究【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上海交通大学2008【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QueryID=544&CurRec=1【序号】:5【作者】:李国涛【题名】:中国石化沙特聚烯烃项目风险研究【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上海交通大学2007【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QueryID=619&CurRec=1

  • 美国推出《微生物风险评估指南》 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手段

    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查署(FSIS)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联合推出《微生物风险评估》措施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微生物风险评估主要针对食品及饮用水中致病菌风险。 在使用微生物风险评估措施过程中,风险评估工作者将通过问答方式进行针对性风险评估,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某些特定风险评估工作需要。另外,该项措施还从规范性、一致性入手,极大地改善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各部门及行业之间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的信息交流能力。 现有的风险评估工作主要针对食品、饮用水及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进行风险评估,美国此次推出的《微生物风险评估》是针对微生物风险的整体风险评估措施。美国食品安全检验署和环保局在各自网址同时推出此项工作。 《微生物风险评估》制定过程中采用了美国总统食品安全工作组制定的三个中心原则:优先预防、加强监督执法、改善应对恢复能力,所采取的代表性具体措施包括: "检测有结果后放行方式"将极大降低不安全肉食品的健康危害,这项政策将最终实施。从消费者角度讲,在有毒物质检测结果未出来之前禁止相关物质流通是合理的; 对单一原料肉类及禽类产品营养标示进行规范,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食品营养信息; 继续提高禽类生产厂的致病菌卫生标准要求。实施新标准后,预计每年可减少大约5000例弯曲杆菌病例、20000起沙门氏菌病例。 从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看,食品、饮用水、及环境中致病菌会引起急性肠胃疾病,某些情况下还会造成终生健康危害甚至死亡。 原文链接:http://www.fsis.usda.gov/News_&_Events/NR_073112_01/index.asp

  • 实验室风险管理要求!

    a) 合同评审的风险:①检测标准/方法不适用与检测样品;②检测标准/方法不能满足客户需求;③检测委托单一般内容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④检测委托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等风险。b) 样品风险:①检测样品信息与检测委托单不符;②样品保存条件不符等风险。c) 信息保密风险:①在与客户沟通时泄露其它客户检测过程中提供的样品、文件及传递过程中的信息等风险。d) 沟通风险:①未能将客户的检测需求有效地传递给相关人员等风险。e) 其它风险:①对客户或公司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检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a) 人员风险:①检测人员资质不足;②人员不具备检测能力等风险。b) 仪器设备风险:①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性能异常;②未定期校准或核查;③没有使用和维护记录;④无状态标识管理;⑤设备档案记录不完整等风险。c) 试剂耗材风险:①使用未进行符合性验证的试剂耗材;②使用过期、失效的试剂/耗材;③使用无证标准物质;④没有标准溶液配制记录;⑤没有安全使用及管理试剂耗材等风险。d) 检测方法风险:①未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②未识别样品基质对检测方法带来的干扰;③检测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或质量控制不全等风险。e) 环境风险:①未对检测环境进行有效监控;②检测环境条件与检测要求不符等风险。f) 安全风险:①未识别不同检测工作的性质、地点、检测方式导致的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比如化学品、玻璃器皿、电、火、高低温、粉尘、噪音、爆炸等方面的风险)②操作有毒有害试剂检测项目时未佩戴防护用具;③未按要求处理废弃物等风险。g) 信息保密风险: ①在检测过程中对于客户资料、样品、数据结果等信息的泄露;②对公司内部文件、检测方法信息泄露等风险。 检测后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a) 样品存储和处理的风险:①样品的保存时间和方式不符合要求;②样品丢失;③未按规定对样品进行销毁处理等风险。b) 数据结果风险:①为进行有效的复核,原始记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②人为更改或伪造检测结果、原始数据错误、原始记录更改不规范、原始记录描述错误等风险。c) 报告风险:①报告中对产品的描述不准确导致异议;②检测报告缺乏完整性;③检测报告未审核签字;④可疑值未得到及时报告;⑤报告文字描述有错别字或漏字;⑥报告的信息与原始记录(或提供的其它资料)不一致;⑦拒绝为客户提供检测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⑧超授权范围使用认证及认可标识章等风险。d) 信息安全和保密风险:①客户信息、报告和数据、报价、样品等方面信息泄露的风险。4.2.5 其它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a) 质量管理风险:①未按照CNAS/CMA的频次要求参加能力验证;②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所得结果有问题或不满意;③未按质量监督控制计划实施质量管理;④质量监督控制管理记录资料缺漏;⑤未按要求进行内审、管理评审等风险。b) 程序文件和记录风险:①为进行有效的复核,原始记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②人为更改或伪造检测结果、原始数据错误、原始记录更改不规范、原始记录描述错误等风险。c) 档案管理风险:①归档资料信息与实际不符;②归档资料杂论无序;③未按要求销毁过期文件档案等风险。d) 环境卫生安全风险:①实验室检测环境构造不恰当;②5S工作不到位,检测环境杂乱等风险。

  • 如何理解和实施风险管理?

    [font=宋体]按照风险管理理论,任何类型或规模的组织都面临风险,组织的所有活动也都涉及风险。新版ISO17025的发布,将风险管理引入到实验室,实验室越来越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虽然没有要求采取正规的风险管理方法,但自身应该有一个相对规范的风险管理过程。[/font][font=&][/font][font=宋体](1)确定检验检测行业的主要风险。在《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4353-2009)中,解释组织的风险,有4种风险,法律风险、质量责任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font][font=&][/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行业具有管理和技术都是标准化的特点,风险分析应有自身的角度和重点。结合实验室管理运行的实际,应重点关注两类风险:[/font][font=&][/font][font=宋体]一类是合规运行风险,法律风险,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来说,就是合规运行风险,主要来自于监管部门,监管部门监管力度越来越大,实现了常态化监管;监管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能够发现管理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现已出台《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违规运行将会面临撤销资质、停业整顿、限期改正、罚款,甚至会面临法律后果。[/font][font=&][/font][font=宋体]一类是结果有效性风险,质量责任风险,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来说,就是结果有效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都是围绕结果有效性展开的。这个风险来自于客户及使用结果的相关方,我们是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报告一旦发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会出现虚假报告、编造数据和数据不实等风险。[/font][font=&][/font][font=宋体]这两类风险最能体现出检验检测行业的市场特点、技术特点,明确了检验检测内部的两类风险,风险管理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确保“合规运行、结果有效”,可以进一步确定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比如合规运行的风险,不能出现虚假报告和不实报告;结果有效性风险,不能出现数据结果质量问题。这就使我们对风险管理的目标、准则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font][font=&][/font][font=宋体](2)应做好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形成风险评估报告。[/font][font=&][/font][font=宋体]1)风险识别,应关注会有什么问题发生。对于实验室来说,每项检验检测活动都会涉及风险,风险贯穿了实验室活动的全过程。基于这一逻辑,检验检测活动是标准化、流程化的、程序化的,对工作流程中各个关键点进行风险识别,就可以识别出风险源,形成一个风险列表,也就是“风险源清单”,称之为“检测流程分析法”。识别每一流程的风险,关键在于参与人员的技术能力、操作熟练程度、对相关规定熟悉程度、工作经验等。当然,也可以按要素(人、机、料、法、环、测)进行识别,实验室可自行规定风险识别的方法。[/font][font=&][/font][font=宋体]实验室应对内部应对风险的环境心中有数,同样是风险因素,对不同的机构和人员来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对一个机构是风险,对另一个机构可能不是风险,这与内部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有关。[/font][font=&][/font][font=宋体]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应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影响程度有多大。[/font][font=&][/font][font=宋体]考虑到检验检测行业管理和技术特点,管理体系本身就具有降低风险的功能,采用定性分析也可以达到风险分析的效果。比如,对发生的可能性分为:很可能、有可能、可能性小、一般不可能;对影响程度分为:较大、中度、较小、很小。[/font][font=&][/font][font=宋体]风险分析的目的是为后续的评价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所以,分析的越准确,后续措施越有针对性,应对成本会降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就会越高。[/font][font=&][/font][font=宋体]3)风险评价,可以说检验检测活动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消除所有的风险是不现实的。风险评价,就是要回答:哪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哪些风险是需要处理的?采取什么应对措施?[/font][font=&][/font][font=宋体]评价结果可分为“合理”“可接受”“不容许”三种情况,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过程控制”“采取应对措施”等,实验室应根据实际确定。[/font][font=&][/font][font=宋体]对于检验检测机构要不要专门的风险评估报告?还是基于检验检测行业的技术特点,没有必要专门编写风险评估报告,但可将其中的部分内容纳入到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font][font=&][/font][font=宋体](3)应做好风险应对。[/font][font=宋体]应实施应对风险的措施,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识别出了风险点,确定了导致风险的诱因、可能性及后果,明确了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对措施应包括具体的业务和管理活动、责任人及执行时间。然后,就应组织实施相关措施。应对风险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措施,应整合运用各种措施,以改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font][font=&][/font][font=宋体]应对风险方式包括:规避风险:不参与或退出可能导致风险活动;客户要求的偏离影响诚信或者影响结果有效性,不能接受,可以不参与相关活动。承担风险:对某个项目进行分析,有风险,但风险可控,宁愿承担这些风险,也要抓住这个机遇。消除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改变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或者后果。转移风险:做出免责声明,应合理制定免责条款。分担风险:与客户分担风险。保留风险:通过对信息进行充分分析,认为风险可控,会保留风险,寻求机遇。[/font][font=&][/font][font=宋体](4)应做好效果评价:[/font][font=宋体]实施应对措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采取措施是否改变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是否消除或降低了风险?是否存在剩余风险?应明确评价责任部门和人员,可利用内部审核之机进行评价。[/font][font=&][/font][font=宋体]实施风险应对措施会引起风险的改变,应识别会不会出现新的风险,当识别出新的风险,应再次进行分析和应对,适当时实施改进,使风险管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font][font=&][/font][font=宋体](5)记录,应做好风险管理过程的全部记录,确保风险活动的可追溯性。[/font][font=&][/font][font=宋体]风险管理旨在保证机构恰当地应对风险,提高风险应对的效率,增强应对措施的合理性,有效配置资源,确保风险管理实现其预期结果[/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font]

  • 实验室应重点关注哪些风险?

    [font=宋体][color=#222222]在《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2009)中,解释组织的风险有4种——法律风险、质量责任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检验检测行业具有管理和技术都是标准化的特点,风险分析应有自己的角度和侧重点。结合实验室管理运行的实际,应重点关注两类风险:合规运行风险和结果有效性风险。[/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合规运行风险,即法律风险。对于实验室来说,法律风险就是合规运行风险,主要来自于监管部门,《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为监督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支撑。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将越来越大,常态化监管作为计划性监管的补充会是一种趋势;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专业化水平接近于实验室现有的管理运行水平,能够发现管理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结果有效性风险,即质量责任风险。对于实验室来说,质量责任风险就是结果有效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都是围绕结果有效性展开的。这个风险主要来自于客户及使用结果的相关方(用结果报告来作判断)。实验室是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报告一旦发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会出现虚假报告和数据不实(没有达到准确、可靠的程度)等风险。[/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这两类风险较能体现实验室的市场特点、技术特点,检验检测机构将会直面撤销资质、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及罚款等后果,甚至会承担刑事责任。在策划风险管理时,实验室应予以重点关注。[/color][/font]

  • 果干类微生物风险

    微生物风险 1. 霉菌 黄曲霉毒素:某些霉菌,如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能在果干中生长并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其他霉菌:其他类型的霉菌也可能在果干中生长,导致霉变和变质。 2. 细菌 沙门氏菌:虽然果干中的水分活度较低,但某些细菌如沙门氏菌(Salmonella)仍可能在加工过程中污染果干。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也可能在果干中出现,尤其是在卫生条件不佳的情况下。 3. 酵母菌 发酵作用:酵母菌可能导致果干发酵,影响口感和质量。

  • 实验室保险-检测风险

    各位大佬,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风险:第三方实验室,如果提供给客户的检测报告有问题,造成客户巨大损失,遭到客户巨额索赔,小小的实验室哪有财力去承担这种风险!那有没有此类相关保险可购买??谢谢!

  • 实验室危险分析和风险分级管控

    1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满足实际需要,组织应:a)指定组织内的一名管理人员促进和管理评估活动;b)征询相关人员的意见,讨论应计划做什么并得到其建议和承诺;c)确定危害识别的方法;d)鼓励员工参与危害辨识;e)选择评价方法,确定风险可容许的标准;f)风险评价应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影响以及安全技术措施;g)评价人员应接受风险评价培训;h)制定控制措施将风险降到可容许程度;l)将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形成文件。2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如下:a)划分作业活动(或称单元,下同):编制作业活动表,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b)辨识危害: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害;c)评价风险: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做出评价;d)依据风险可容许标准,确定出不可容许的风险;e)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针对不可容许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计划;f)评审措施计划评审措施计划的合理性、充分性、适宜性,确认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在可容许范围。注意: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危害。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记录组织宜设计一种简单的、能记录评价发现的表格。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a)作业活动;b)危害因素;c)潜在的事故类别及后果;d)风险等级;e)现有控制措施;f)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措施;g)评价人员、审核人员、日期等

  • 实验室风险汇总

    [size=18px]一、[b][color=#ff0000]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问题与风险[/color][/b][/size][size=15px][color=#000000]1.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数据不准。[/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检定,准确性无保障。[/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仪器设备不做期间核査,性能不撑控。[/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仪器设备无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错用。[/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5.仪器设备无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有安全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6.气瓶没有分类贮存,无固定和防漏设施,有爆燃隐患。[/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7.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有火灾安全隐患。[/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8.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現异常无法追溯。[/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9.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对维护造成困扰。[/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0.仪器设备无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color][/size][b][color=#ff0000][size=18px]二、[b]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问题与风险[/b][/size][/color][size=15px][color=#fefefe]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问题与风险[/color][/size][/b][size=15px][color=#000000]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感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三、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问题与风险[/b][/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标准无受控编号,标准变更后无法全部追溯变更,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标准长时间无查新,标准废替新发不掌握,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废旧标准无收回或无加盖"作费"章,有误用可能。[/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现行有效标准没有购买正式板本,有文本错误的可能。[/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5.新标准无宣贯记录,无法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准确掌握。[/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6.新标准启用无审批程序和记录,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7.标准物质与其它试剂混存,有交叉污染的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8.标准物质无期间核查记录,标准质量不掌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9.标准物质无法定证书,标准质量不保证,有结果失真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0.用容量瓶贮存标准物质,有测量准确性下降的风险。[/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四、化学药品及耗材的问题与风险[/b][/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没有合格供应商名录,耗品质量无保障。[/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剧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和使用跟踪监督制度,有剧毒药品外泄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易制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有易制毒药品外泄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试剂药品无领用登陆记录,试剂药品管理不到位。[/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5.试剂贮存与操作间同室,对检验员健康有害。[/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6.试剂瓶标识信息不足,试剂过期失效不掌控。[/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7.标准试剂配制时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量具热涨冷缩,标准溶液无法配准。[/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8.批量采购或用量大试剂未再检验验证,试剂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9.耗材质量无风险分析评估,耗材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0.试剂没分类贮存,有交叉污染风险;试剂室或试剂柜无强排设施,对操作员健康有害。[/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五、样品管理的问题与风险[/b][/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样品编号混乱,无统一唯一性编号,易混淆。[/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收样时无进样品状态描述和风险评价,出现结果异常无法追溯。[/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样品没有流转卡,样品责任不明确。[/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样品无待检、在检、己检和留样状态标识,有漏检和重检的可能。[/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5.样品和留样无分类贮存和监控,存在交叉污染和霉变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6.检毕样品回收和处置不规范,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7.样品室与办公室混用,有安全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8.样品处理室与检测室混用,有交叉污染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9.样品贮存无环境监控记录,有样品损毁风险。[/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0.样品采集过程中代表性不强,抽样记录不祥,影响检测结果。[/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六、法律意识的问题与风险[/b][/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个别实验室名称地址、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变更未报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非独立法人实验室的法人授权书中缺少法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未提供实验室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 实验室的检验报告专用章和仪器设备使用缺少授权文件。[/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抽查到部分检测报告在资质认定证书衔接空档期间出具。[/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部分报告不在资质认定证书核准的项目、限制范围之内。[/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5.缺少检验场地使用权的证明文件。[/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6.质量负责人、检验员等人员同时在其他单位工作。[/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7.实验室已发生分包,有分包协议,但在体系文件中规定不明确。[/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七、诚信服务监督的问题与风险[/b][/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个别实验室诚信服务制度、实验室资质、经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未向客户公开。[/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无客户意见反馈地点标识及措施。[/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缺少主动征求客户意见并进行分析评价的记录资料。[/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未制定食品检验机构回避制度。[/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八、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的问题与风险[/b][/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1.部分实验室报告信息内容未按评审准则标准规范要求涵盖应有的信息,无样品状态描述,缺少所用仪器设备信息。[/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检验依据不具体不明确。[/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检验报告的技术要求栏内未填写相关检测项目的标准限值,缺少单项判定依据。[/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无结束标识,无骑缝章。[/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5.检验报告对应的原始记录等无编号。[/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6.部分检验原始记录没有填写试验日期,无制样试验人员签名,有随意涂改现象。[/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7.报告副本存档不完整,同一编号的委托书、抽样单、流转卡和原始记录分别归档。[/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8.检测报告中样品编号与“采样检验协议书/采样记录”中的样品编号不一致。[/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9.检测报告由非授权签字人批准。[/color][/size][b][size=18px][color=#ff0000]九、内部审核的问题与风险[/color][/size][/b][size=15px][color=#000000]1.个别实验室主要表现在内审计划内容不具体,未能按计划开展内部审核,内审工作没有覆盖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和部门,如管理层等。[/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内审人员未取得内审员证,内审检查表缺乏针对性,检查表中检查情况描述过于笼统,对发现的不符合项缺乏原因分析,开出的不符合项避重就轻,实际工作中存在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问题未及时进行有效整改。[/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个别实验室管理评审输入不充分,对工作状况的分析不到位,评审报告敷衍了事,无评审结论,针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及改进措施结果未得到验证。[/color][/size][b][size=18px][color=#ff0000]十、内部监督的问题与风险[/color][/size][/b][size=15px][color=#000000]1.监督工作在个别实验室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缺少监督员任命文件,监督员数量不足,监督员的专业能力不能覆盖所涉及的检测领域。[/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2.体系文件中无监督工作的要求和程序,未制定监督工作计划,不重视日常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未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纠正措施后未进行效果验证。[/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3.一些实验室未建立和实施对在用标准进行不间断跟踪和定期清理检查的标准查新制度,检验中仍然使用过期作废标准。[/color][/size][size=15px][color=#000000]4.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室未做标准变更确认,未及时到资质认定管理部门办理标准变更手续。[/color][/size]

  • 关于“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动设计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时”的讨论

    新版准则中“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动涉及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应识别、评估、实施的程序。应制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提出对风险分级、安全计划、安全检查、设施设备要求和管理、危险材料运输、废物处置、应急措施、消防安全、事故报告的管理要求,予以实施。关于这句话的讨论,我在论坛找了半天也没搞得特别明白。后来我觉得这段话,应该分开来看。1.”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动涉及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应识别、评估、实施的程序“这是一个内容,讲述的是检测机构从事风险评估时应指定相应的调查、评估程序;这里的关键词是“领域”这就是说你实验室的经营范围,而不是自己的内部风险。2.” 应制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提出对风险分级、安全计划、安全检查、设施设备要求和管理、危险材料运输、废物处置、应急措施、消防安全、事故报告的管理要求,予以实施“这是另一个内容,讲的是实验室应该指定安全管理程序,对自身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这里看后面的内容,风险仅指安全风险, 什么检测结果不准确并不包括。有人用这段文字来解释:检验检测风险在不同区域、领域或者不同时期会有差异,资质认定部门应从实际出发,识别获得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点,逐步形成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下为风险程度较高领域:  1.涉及安全的领域,例如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建筑安全等领域;  2涉及司法鉴定、质量仲裁等领域;  3.涉及民生、公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领域,如装饰装修材料检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等领域。  资质认定部门应对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关注。我觉得有些驴唇不对马嘴,这段话是用来规范资质认定机构的,就是评审方的,是要求评审方队这3类检测机构进行特别关注,因为这几类机构的检测结果影响比较大。但并不是用来说明这个条款的。当然从事这3条相关领域的,可以认为属于涉及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

  • 实验室风险和机遇清单

    如题,CNAS改版后对实验室风险和机遇这块有了明确要求,就想着做个风险清单来帮助识别实验室风险,有没有哪位大侠做过?可否发我参考下

  •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识别

    识别风险评估需要实验室所有人员一起参与进来,根据质量管理要求 ,按照 对检测前,检测过程,检测后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都有哪些风险因素?

  • 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吧?

    实验室风险识别及评估理论应该包含实验室所有风险,但是不知道是否也应该把危险源辨识包括在内?大家是怎么做的,危险源辨识是单独做还是融合到实验室风险评估中的?

  • 实验室风险评估问题

    各位老师,请教两个问题:1、能力验证结果有问题,风险评估该怎么做?有参考的吗?2、企业内部实验室,实验室人员既做实验室工作又兼生产检测,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这个风险评估又该怎么做?请各位老师答疑解惑,谢谢!

  • 湖南力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硬件工程师-长沙市职位,坐标长沙市,速来围观!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92196.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硬件工程师-长沙市[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1、根据产品需求进行硬件系统可行性评估和方案设计;2、根据需求完成产品硬件系统方案设计,元器件选型,原理图,PCB设计,BOM编制,生产导入,以及相关文档的撰写和归档;3、完成产品样机的制作,测试,调试,并分析改进样机出现的问题;4、负责硬件驱动部分和底层逻辑的程序编写和调试;任职要求:1、熟练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射频电路设计,具备独立设计能力;2、具有电子相关产品硬件设计经验3-5年及以上,熟练使用常用的PCB设计软件及CAD绘图软件;3、熟练各类单片机软硬件开发设计和电脑上位机不同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4、熟悉EMC、有实验定仪器从业经验优先考虑;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承受工作压力。[b]公司介绍:[/b] 力辰品牌创立于2013年,作为力辰科技旗下的自主品牌,现成为了实验室通用仪器领域中备受客户青睐的品牌之一。我们的客户群体覆盖了化学化工、生物制药、能源环保、食品农残、水利环境等多个行业,以及第三方检测,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商检、质检实验室等。 自品牌成立以来,力辰秉承初心,持续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开发、生产和整合。作为客户的优选品牌,...[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92196.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问题与风险

    [size=14px]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size][size=14px][/size][size=14px]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size][size=14px][/size][size=14px]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感风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size][size=14px][/size][size=14px]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size][size=14px][/size][size=14px]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size]

  • 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问题与风险

    [b]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问题与风险[size=14px]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size][size=14px][/size][size=14px]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size][size=14px][/size][size=14px]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感风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size][size=14px][/size][size=14px]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size][size=14px][/size][size=14px]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size][size=14px][/size][size=14px]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size][/b]

  • 实验室存在的风险一般有哪些?

    [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8px]实验室存在的风险一般有以下几种:1.[/size][size=14px]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b][/b][size=15px]1、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数据不准。[/size][size=15px]2、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检定,准确性无保障。[/size][size=15px]3、仪器设备不做期间核査,性能不撑控。[/size][size=15px]4、仪器设备无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错用。[/size][size=15px]5、仪器设备无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有安全风险。[/size][size=15px]6、气瓶没有分类贮存,无固定和防漏设施,有爆燃隐患。[/size][size=15px]7、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有火灾安全隐患。[/size][size=15px]8、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現异常无法追溯。[/size][size=15px]9、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对维护造成困扰。[/size][size=15px]10、仪器设备无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size]2[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b][/b][size=15px]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size][size=15px]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size][size=15px]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公众号[实验室ISO17025]提醒,这类的污染往往很难发现。[/size][size=15px]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感风险。[/size][size=15px]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size][size=15px]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size][size=15px]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size][size=15px]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size][size=15px]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size][size=15px]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size]3[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size=15px]1、标准无受控编号,标准变更后无法全部追溯变更,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size][size=15px]2、标准长时间无查新,标准废替新发不掌握,[color=#333333]公众号[实验室ISO17025]提醒,更新不及时[/color]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size][size=15px]3、废旧标准无收回或无加盖"作费"章,有误用可能。[/size][size=15px]4、现行有效标准没有购买正式板本,有文本错误的可能。[/size][size=15px]5、新标准无宣贯记录,无法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准确掌握。[/size][size=15px]6、新标准启用无审批程序和记录,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size][size=15px]7、标准物质与其它试剂混存,有交叉污染的风险。[/size][size=15px]8、标准物质无期间核查记录,标准质量不掌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size][size=15px]9、标准物质无法定证书,标准质量不保证,有结果失真风险。[/size][size=15px]10、用容量瓶贮存标准物质,有测量准确性下降的风险。[/size]4[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化学药品及耗材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size=15px]1、没有合格供应商名录,耗品质量无保障。[/size][size=15px]2、剧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和使用跟踪监督制度,有剧毒药品外泄风险。[/size][size=15px]3、易制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有易制毒药品外泄风险。[/size][size=15px]4、试剂药品无领用登陆记录,试剂药品管理不到位。[/size][size=15px]5、试剂贮存与操作间同室,对检验员健康有害。[/size][size=15px]6、试剂瓶标识信息不足,试剂过期失效不掌控。[/size][size=15px]7、标准试剂配制时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量具热涨冷缩,标准溶液无法配准。[/size][size=15px]8、批量采购或用量大试剂未再检验验证,试剂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size][size=15px]9、耗材质量无风险分析评估,耗材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size][size=15px]10、试剂没分类贮存,有交叉污染风险;试剂室或试剂柜无强排设施,对操作员健康有害。[/size][b][/b]5[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样品管理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b][/b][size=15px]1、样品编号混乱,无统一唯一性编号,易混淆。[/size][size=15px]2、收样时无进样品状态描述和风险评价,出现结果异常无法追溯。[/size][size=15px]3、样品没有流转卡,样品责任不明确。[/size][size=15px]4、样品无待检、在检、己检和留样状态标识,有漏检和重检的可能。[/size][size=15px]5、样品和留样无分类贮存和监控,存在交叉污染和霉变风险。[/size][size=15px]6、检毕样品回收和处置不规范,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size][size=15px]7、样品室与办公室混用,有安全风险。[/size][size=15px]8、样品处理室与检测室混用,有交叉污染风险。[/size][size=15px]9、样品贮存无环境监控记录,有样品损毁风险。[/size][size=15px]10、样品采集过程中代表性不强,抽样记录不祥,影响检测结果。[/size][align=center][/align]6[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法律意识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align][size=15px]1、个别实验室名称地址、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变更未报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非独立法人实验室的法人授权书中缺少法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size][size=15px]2、未提供实验室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 实验室的检验报告专用章和仪器设备使用缺少授权文件。[/size][size=15px]3、抽查到部分检测报告在资质认定证书衔接空档期间出具。[/size][size=15px]4、部分报告不在资质认定证书核准的项目、限制范围之内。[/size][size=15px]5、缺少检验场地使用权的证明文件。[/size][size=15px]6、质量负责人、检验员等人员同时在其他单位工作。[/size][size=15px]7、实验室已发生分包,有分包协议,但在体系文件中规定不明确。[/size][b][/b]7[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诚信服务监督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b][/b][size=15px]1、个别实验室诚信服务制度、实验室资质、经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未向客户公开。[/size][size=15px]2、无客户意见反馈地点标识及措施。[/size][size=15px]3、缺少主动征求客户意见并进行分析评价的记录资料。[/size][size=15px]4、未制定食品检验机构回避制度。[/size][align=center][/align]8[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align=left][/align][size=15px]1、部分实验室报告信息内容未按评审准则标准规范要求涵盖应有的信息,无样品状态描述,缺少所用仪器设备信息。[/size][size=15px]2、检验依据不具体不明确。[/size][size=15px]3、检验报告的技术要求栏内未填写相关检测项目的标准限值,缺少单项判定依据。[/size][size=15px]4、无结束标识,无骑缝章。[/size][size=15px]5、检验报告对应的原始记录等无编号。[/size][size=15px]6、部分检验原始记录没有填写试验日期,无制样试验人员签名,有随意涂改现象。[/size][size=15px]7、报告副本存档不完整,同一编号的委托书、抽样单、流转卡和原始记录分别归档。[/size][size=15px]8、检测报告中样品编号与“采样检验协议书/采样记录”中的样品编号不一致。[/size][size=15px]9、检测报告由非授权签字人批准。[/size][align=center][/align]9[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内部审核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align][size=15px]1、个别实验室主要表现在内审计划内容不具体,未能按计划开展内部审核,内审工作没有覆盖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和部门,如管理层等。[/size][size=15px]2、内审人员未取得内审员证,内审检查表缺乏针对性,检查表中检查情况描述过于笼统,对发现的不符合项缺乏原因分析,开出的不符合项避重就轻,实际工作中存在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问题未及时进行有效整改。[/size][size=15px]3、个别实验室管理评审输入不充分,对工作状况的分析不到位,评审报告敷衍了事,无评审结论,针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及改进措施结果未得到验证。[/size][size=12px]1[/size]0[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4px]内部监督的问题与风险[/size][/b][/color][/align][b][/b][size=15px]1、监督工作在个别实验室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缺少监督员任命文件,监督员数量不足,监督员的专业能力不能覆盖所涉及的检测领域。[/size][size=15px]2、体系文件中无监督工作的要求和程序,未制定监督工作计划,不重视日常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未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纠正措施后未进行效果验证。[/size][size=15px]3、一些实验室未建立和实施对在用标准进行不间断跟踪和定期清理检查的标准查新制度,检验中仍然使用过期作废标准。[/size][size=15px]4、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室未做标准变更确认,未及时到资质认定管理部门办理标准变更手续[/size]源自:[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222222]实验室ISO17025[/color][/font]

  • 【讨论】我国对进口食品实行风险分析制度

    近几年国内连续出现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让许多消费者转向热衷购买进口食品。省人大代表调研后发现,很多进口食品也不安全,因而建议加强广东省进口食品安全管理。记者今日从广东检验检疫局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获悉,广东对进口食品实行风险分析制度,对存在动植物疫情传播风险的进口动植物原料食品实施检疫审批制度,要求获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后方可进口。 [B] 进口食品涌现到直接消费市场[/B] 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人大代表们的广泛关注。今年初的广东省“两会”期间,任豪等3名省人大代表提交建议称,近几年国内连续出现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信任感降低。受金融危机和广东特有的经济环境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广东省的一些主要大城市,开始出现进口食品涌现到直接消费市场的状况,包括商场、超市、专卖店、网上店等越来越多的途径,正在销售多样化的进口食品,尤其是日本,韩国和欧美的小食品。 “但很多进口食品也不都是安全的。”任豪代表说,近年来国外也连续报道了发生疯牛病、二恶英、沙门氏菌污染等食品安全事故,资料显示,2008年1月-11月广东检验检疫局共检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为主的产品1148批次,其中从欧盟检出108批次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包括有三聚氰胺超标的食品。 人大代表们因而建议,加强对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进口食品的安全管理要求,经营进口食品的公司单位需取得我省批准的准入资质。进口食品必须经过国内权威的产品检验,并标示食品检验检疫合格标志才能销售,进口食品还应采用中文清楚标注生产地、成分、保质期等信息

  • 广州市淘仪贸易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产品专员-长沙市职位,坐标长沙市,速来围观!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87194.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产品专员-长沙市[b]职位描述/要求:[/b]职责:1、掌握所负责的产品的技术特点及应用等。2、熟悉产品在所负责区域的现有客户情况3、全面支持销售开展工作并做好项目管理。职位要求:1、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具备一定的仪器应用经验。2、对分析仪器市场有一定的了解。3、学习能力强,有挑战精神,敢于创新。[b]公司介绍:[/b] 淘仪科技是仪器导购和应用专家。淘仪科技由香港淘仪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淘仪贸易有限公司组成,总部位于广州。淘仪科技正以“公司平台化、部门公司化”为发展方向,淘仪科技逐步构建“导购平台、服务平台、品牌摇篮”三翼协同发展格局。淘仪四有“有雄心、有规划、有能量、有结果”团队正在逐步壮大,淘仪四共“共生,共享,共荣,共天地”精神正在合理制度下得到落实。淘仪产品线覆盖食品饲料,制药化工...[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87194.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