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三维结构

仪器信息网三维结构专题为您整合三维结构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三维结构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三维结构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三维结构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三维结构话题讨论。

三维结构相关的资讯

  • 三维结构详析新冠病毒感染新细节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4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对新冠病毒的三维结构进行了迄今最全面的分析,他们汇编了27种新冠病毒蛋白的2000多个结构,揭示了这一病毒如何感染人类细胞并复制的新细节,有助研究人员开发更好的新冠疫苗和疗法,以及进一步研究新冠病毒的新变异毒株。  为更好地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过程,加文医学研究院的西恩奥多诺格领导的团队确定了组成细胞或病毒的单个蛋白质的三维形状。他说:“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新冠病毒组成的原子分辨率信息,这对于开发针对病毒不同部分的疫苗或疗法至关重要。我们的最新研究首次将新冠病毒27种蛋白的约2000个三维结构相关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并进行分析。”  研究小组发现,三种冠状病毒蛋白质NSP3、NSP13和NSP16能“模仿”人类蛋白,这使新冠病毒能更好地隐藏在人类免疫系统之外,并可能导致新变异的出现。此外,五种冠状病毒蛋白NSP1、NSP3、刺突糖蛋白、包膜蛋白和ORF9b会“劫持”或破坏人类细胞,从而帮助病毒控制、完成其生命周期并传播到其他细胞。  研究人员说:“我们还发现8种相互自组装的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分析它们的组装方式,我们获得了有关病毒如何复制其基因组的新信息。在考虑重叠后,我们认为仍有14种蛋白在感染中起关键作用。”  据悉,为让研究人员更容易获得所有这些见解和数据,团队设计了一种新的可视化方法——结构覆盖图。该图突出了他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以及尚待揭示的内容。  研究人员表示,最新分析有助科学家们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迄今为止,针对冠状病毒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刺突蛋白,这是目前疫苗的主要靶点,这种蛋白将继续成为重要靶点,但最新研究有助科学家将重点扩大到其他潜在靶点,更好地了解病毒整个生命周期。最新研究还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容易地调查新冠病毒变种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使用更好的疫苗和疗法来对付它们。
  • 理化所三维金属纳米结构飞秒激光加工获重要进展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段宣明团队、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河田聪团队通过合作,近日在利用飞秒激光多光子纳米加工技术进行三维微纳结构制备的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成功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实现了纳米尺度的三维金属纳米结构加工。 近年来,利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进行三维纳米结构加工,已成为一个广泛受到关注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团队利用基于非线性光学原理的飞秒激光多光子直写纳米加工技术,突破衍射极限,利用多光子聚合反应成功地获得纳米尺度加工分辨率,并实现了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三维微纳结构加工。 金属纳米材料与结构在电子信息、生物检测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但是加工制备具有各种金属三维纳米结构,仍然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开发的热点与难点。在利用飞秒激光多光子三维纳米加工技术进行金属纳米结构加工的研究中,加工分辨率长期徘徊在微米至亚微米尺度范围,未能实现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纳米尺度加工。针对飞秒激光多光子还原制备金属纳米结构过程中,金属纳米粒子在激光作用下易于生长成为大块晶体的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利用表面活性剂限制金属纳米材料生长,以获得三维金属纳米结构的思路。他们在硝酸银水溶液中添加了含有肽键的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多光子光化学还原的银纳米粒子由微米及亚微米尺度不均一分布,成为尺寸约20纳米的均一分布,获得了仅为约激光波长六分之一的120纳米线宽的银纳米线,成功地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了纳米尺度加工与三维金属纳米结构的加工。同时,激光加工所用功率也由数十毫瓦降低到了一毫瓦以下,为进行金属纳米结构的多光束平行快速加工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工作成果发表在5月18日出版的Small上。该研究工作所展示的任意三维金属纳米结构加工能力,使飞秒激光多光子三维纳米加工技术具备了在微纳电子器件的三维金属纳米布线与三维金属T型栅、人工介质材料、亚波长等离子光学器件、表面等离子生物传感器及太阳能三维纳米电极等纳米器件制备中获得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对该研究工作给予了支持。
  • 结构复杂注塑件测量难题,天远高精度三维扫描轻松破解
    注塑是现代制造的重要工艺之一,为汽车制造、消费电子等众多行业提供各种复杂的注塑结构件、功能件及其特殊用途的精密件等。注塑具有生产效率高、原料浪费少、所需劳动力相对较少等优势,但是随着其结构逐渐复杂化,精度要求逐渐提高等,精密注塑件的测量环节也遇到了难题。传统测量难点:大部分精密注塑工件结构复杂→使用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基本上很难获取准确的结果;→若使用三坐标方式,需要众多夹具,且在测量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件变形等。如何快速、准确、完整地完成结构复杂的注塑工件测量?高精度三维扫描是良好方式——通用性强、速度快、结果准确。#1高精度三维检测过程我们以这个注塑件为例☟工件特征:注塑件,为某一智能产品的内部组成部分,要求尺寸严格控制在误差范围内,否则将造成产品后续组装困难。检测过程:1)通过OKIO 5M高精度蓝光三维检测系统进行三维扫描,将工件放置在转台上,转动转台,进行三维扫描。(该工件结构较为复杂,在扫描时,每次转动幅度可以相对较小,获取完整数据。)OKIO 5M采用稳定可靠的高分辨率高速工业相机,有效改善镜头畸变带来的数据误差,准确获取工件边缘高质量数据。OKIO 5M最高精度可达0.005mm,且重复性精度稳定,同时获取的数据细节完整丰富,为后续的三维检测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2)导入Geomagic Control X检测软件,与原始设计数据相拟合,快速得到可视化偏差报告。材料厚度分析:绿色表示厚度正常,偏红色则表示材料太厚,偏蓝则表示材料不足。截面分析:准确把握工件变形趋势,颜色偏红则表示偏大,颜色偏蓝则表示偏小。宽度、长度、孔直径、孔间距等测量:在软件中快速得到测量数值,检测是否符合装配需求。#2高精度三维扫描核心优势1)通用性强,无论何种形状的工件,均可使用同一台设备进行检测,解决了检测工具繁多的困扰。2)速度快,体积范围在10*10*10cm的工件,扫描时间在3分钟以内,检测时间在2分钟以内(在完成软件首次路径编程后)。3)无损检测、结果准确,非接触式测量,测量过程中不会触碰工件,不会因工件受力形变产生测量偏差,同时,OKIO 5M精度水平达到计量级(最高0.005mm)且精度水平稳定,检测结果准确性得以保障。#3高精度三维扫描带来益处1)提升试模环节效率众所周知,注塑的设计、制造和试模的周期很长。特别是在试模环节,需要一次次调试,来找到最佳的生产工艺。高精度三维扫描可实现样品的快速三维检测,通过色谱图直观展示注塑工件的变形趋势及具体尺寸,助力工艺参数的快速修正,从而加快试模环节的进程。2)高效进行成品检测单个工件检测时间控制在几分钟之内,在小批量试产之后,可以实现全检,并可以在大批量生产时进行抽检。使用OKIO系列三维扫描仪配合自动转台,或者使用RobotScan(选用结构光扫描测头),均可高效完成生产过程中的三维尺寸检测。除此之外,还可以助力注塑工件的新品开发及进行生产模具的三维检测。❖随着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的发展,其通过准确的非接触式测量方式解决了众多细分制造业领域的测量难题,除了注塑行业,天远也将不断为其他行业提供高质量的三维扫描服务,助力其产品尺寸的高效检测、非标零件的快速修复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
  • 200万!武汉理工大学原位X射线三维结构分析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HBHD-ZC-2022-039项目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原位X射线三维结构分析仪预算金额:2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采购需求:武汉理工大学原位X射线三维结构分析仪的供货、安装、调试、验收及售后服务,具体技术规格、要求详见“第三章 项目采购需求”。序号货物名称数量是否接受进口产品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主要功能要求1原位X射线三维结构分析仪1套否工业检测样品内部特征结构(亚微米级)的空间分布状态,以及特征结构的定量计算,为材料声学、力学性能提供全面评估质量标准:合格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基于三维电子衍射技术解析含有序硅羟基纯硅分子筛结构
    近日,大连化物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郭鹏研究员、刘中民院士团队与南京工业大学王磊副教授团队合作,在分子筛结构解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利用先进的三维电子衍射技术(cRED)直接解析出含有序硅羟基的纯硅分子筛结构。分子筛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重要的催化剂及吸附剂,分子筛的性能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分子筛通常为亚微米甚至纳米晶体,传统的X-射线单晶衍射法无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前期工作中,郭鹏和刘中民团队聚焦先进的电子晶体学(包括三维电子衍射和高分辨成像技术)和X-射线粉末晶体学方法,对工业催化剂等多孔材料进行结构解析,并且在原子层面深入理解构—效关系,为高性能的工业催化剂/吸附剂的设计及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针对定向合成SAPO分子筛方法的开发(J. Mater. Chem. A,2018;Small,2019)、酸性位点分布的研究(Chinese J. Catal.,2020;Chinese J. Catal.,2021)、吸附位点的确定(Chem. Sci.,2021)、利用三维电子衍射结合iDPC成像技术解析分子筛结构并观测局部缺陷(Angew. Chem. Int. Ed.,2021)等。本工作中,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三维电子衍射技术,从原子层面直接解析出一种含有序硅羟基排布的新型纯硅沸石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其规则分布的硅羟基与独特的椭圆形八元环孔口结构息息相关。研究人员通过调变焙烧条件,在有效去除有机结构导向剂的同时保留了分子筛中有序硅羟基结构,实现了丙烷/丙烯高效分离,并从结构角度揭示了有序硅羟基和独特的椭圆形八元环孔口对丙烷/丙烯的分离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Pure Silica with Ordered Silanols for Propylene/Propane Adsorptive Separation Unraveled by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n Diffraction”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DNL1210组博士后王静,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等项目的资助。
  • Cell子刊:杨扬/韩华团队开发听觉皮层亚细胞结构三维电镜重构算法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2022年8月2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扬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韩华团队合作,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ell Reports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Fear memory-associated synaptic and mitochondrial changes revealed by deep learning-based processing of electron microscopy dat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恐惧学习小鼠听觉皮层突触的三维电镜重建和大规模比较分析,探究了小鼠听觉皮层中与恐惧记忆相关的神经元突触等亚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并用模型分析方法揭示了突触连接模式变化引起的信息存储容量的大幅提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静助理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漆俊倩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陈曦研究员和李贞辰博士生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杨扬研究员、韩华研究员、谢启伟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大脑中的神经网络由神经元通过复杂的突触连接构成,神经元编码、处理和存储信息从根本上依赖于突触的连接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协调活动,解析突触的连接模式对理解大脑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在哺乳类动物大脑中,除了由单个轴突小结(axonal bouton)与单个树突棘(dendritic spine)形成的1-1型连接,即单位点突触连接外,大脑中的突触连接模式还包括由单个轴突小结与多个树突棘形成的1-N型连接,或多个轴突小结与单个树突棘的N-1型连接,统称为多位点突触(multiple-contact synapses,MCS)。此前,已有很多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发现学习记忆可以改变突触的组织结构,由于突触间隙宽度仅有几十纳米(低于一般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突触结构的精细变化非常困难。与此同时,突触三维结构的光学数据获取和分析高度依赖于人工,更是极大限制了突触结构的重建数量和分析规模。  为探究学习记忆如何促进突触多位点连接模式的形成及效果,本项研究以经典的听觉条件恐惧学习(auditory fear conditioning)为范式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基于大规模序列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实现了电镜图像中多种亚细胞三维结构的自动提取,重构了小鼠听觉皮层135,000个线粒体和160,000个突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规模对比分析表明,尽管恐惧学习训练没有改变突触的空间密度与空间分布,却特异性地增加了1-N型突触的比例。进一步分析发现,绝大多数1-N型突触中的树突棘来自不同树突主干,并且这种多树突1-N型突触在神经元网络中能够起到信号广播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分析多树突1-N型突触的信息编码能力,本项研究建立了基于香农信息熵来计算突触信息存储容量(information storage capacity,ISC)的组合数学模型。在无新增突触的静态网络和包含新增突触的可塑性动态网络两种条件下,分别计算了引入多树突1-N型突触的ISC增量。在静态网络中,引入此类突触只是略微增加了ISC容量,而在动态可塑性网络中,此类突触将信息存储容量显著提高了50%。  综上,基于序列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计算方法,研究者开发了小鼠听觉皮层亚细胞结构的三维电镜重构算法,自动重建精度可以满足大规模分析的精度需求,有效地节省了人工校验时间消耗,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大规模电镜重构和对比分析结果在亚细胞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对大脑皮层突触、线粒体的组织结构和连接模式的影响,为类脑计算仿生模型的精确建模提供了结构基础和启发依据。  图:(上左)听觉条件恐惧学习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上右)轴突小结与树突棘替换或增加的示意图。(中左)不同突触连接模式的电镜图像及三维重构结果。1-N型突触由单个轴突小结与多个树突棘形成,N-1型突触由多个轴突小结与单个树突棘形成。(中右)不同突触连接模式示意图。绿色:树突;蓝色:轴突。(下左)密集重构揭示绝大多数1-N型突触中的树突棘来自不同树突主干。(下右)无新增突触的静态网络和包含新增突触的可塑性动态网络。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的经费支持。  作者专访  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公众号特别邀请杨扬研究员、刘静博士和韩华研究员代表研究团队接受了专访,请他们为大家进一步详细解读。  CellPress:  过去也有基于电镜图像重构来探究突触和线粒体的研究报道,有的还完成了更大规模的密集重构。本文的方法和思路与过去的研究有何不同?  杨扬研究员:  电镜图像的密集重构对运算量的要求很高,工作量极大。而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在不做密集重构的前提下,选择性识别和分割出研究者感兴趣的亚细胞结构,如本文关注的突触、线粒体,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有特殊结构的细胞器。已有的突触或线粒体的自动重构算法多是像素或体素分割模型,也就是将图像中的像素或体素分类成前景或者背景。本文所使用的region-based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实例分割网络,可端到端的完成目标实例的检测和分割。另外,针对强各向异性的序列电镜数据,本文提出一种2D到3D的重构方法,首先在2D上识别和分割亚细胞结构,随后应用3D连接算法完成3D的重构。这种方式可有效避免直接应用3D卷积神经网络带来的目标尺度在特征空间和图像空间不一致的问题。  CellPress:  多位点突触是一个新的概念吗?本文对此类突触的研究有何特别之处?  杨扬研究员:  一个突触前轴突小结与多个突触后树突棘形成的1-N多位点突触,和多个突触前轴突小结与一个突触后树突棘形成的N-1多位点突触,在过去的文献中都有过报道。但限于电镜图像人工识别的效率,过去的工作未能对这种特殊突触进行大规模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识别与重构算法实现了这一突破。此外,连接同一个多位点突触中的多个树突棘是来自同一根树突还是不同树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神经元连接方式:前者仍是1对1的神经元连接,后者则是1个神经元对多个神经元的信息广播。本文通过密集重构,首次对这两类多位点突触进行了区分和定量,并发现后者在大脑皮层中,特别是学习之后占据了绝大多数,提示这种连接可能表征了大脑中突触层面的记忆痕迹。  CellPress:  人工智能算法在这个研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  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已经深入应用到生命科学领域,加速甚至革新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在连接组(Connectomics)领域,面对海量的高分辨电镜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绘制神经元的线路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套深度学习算法工具集,可以自动识别序列电镜图像中神经元、突触以及线粒体并恢复其三维形态。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将人从大量冗余复杂的标注工作中解放出来,加速了研究进程。  CellPress:  可否用简要的语言解释文中所提及的突触连接静态网络和动态网络,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具有何种生物学意义?  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  突触连接网络是指根据神经元的几何拓扑特征来模拟突触连接模式的一种建模方式。其中,静态模型中仅考虑稳定的突触连接,假设没有新突触的形成或旧突触的消亡,本文使用信息熵定义静态网络的信息存储容量。而动态模型则将突触可塑性引入到网络中,允许新突触的形成,本文使用信息熵的增益表示新突触形成带来的信息存储容量的增加。动态模型通过模拟突触可塑性,与真实的大脑神经网络更为相似。  CellPress:  您认为该项研究对类脑计算有什么启发吗?  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  类脑智能(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本身就是通过模仿和借鉴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以构建新型的计算结构和智能形态。然而,目前人对大脑的生理机制还知之甚少。类脑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大脑,突触作为神经元连接的桥梁,是大脑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被认为与长时程记忆(long-term memory)有关。本文通过恐惧学习实验范式和电镜成像技术,发现了恐惧记忆能促进小鼠听觉皮层中一种特殊的1-N突触连接模式的形成,且这种连接模式大大增强了局部环路的信息编码能力。本研究中发现的这种局部神经环路信息传递模式或许能够作为一种记忆存储模块启发新型的类脑计算模型。  作者介绍  谢启伟   教授  谢启伟,北京工业大学现代制造业基地教授  研究兴趣、领域: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和复杂系统智能;应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研究基于电镜数据的神经元重建,集中于神经元电镜图像的前处理、超体素分割、图融合后处理等方法的研究,为神经科学提供有力工具,期待从脑的结构中挖掘出智能的本源。  韩华   研究员  韩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研究兴趣、领域:高通量显微成像技术产生海量影像数据,如何重构数据、分析数据、可视数据等已成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我们致力于建立我国微观脑图谱的高通量技术体系和自主可控技术平台,持续突破大体块神经组织样品制备、长时程超薄切片连续收集、高通量扫描电镜三维成像、高精度神经结构三维重建等关键技术,开展多个百TB规模的微观脑图谱绘制工程,为构建类脑计算仿真提供生物真实网络和仿生建模依据。  杨扬   研究员  杨扬,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研究兴趣、领域:以条件恐惧学习和增强式学习为行为范式,使用在体双光子成像、双光子全息光遗传、电镜、电生理等技术,研究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环路活动性和可塑性,及神经调制系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  ▌论文标题:  Fear memory-associated synaptic and mitochondrial changes revealed by deep learning-based processing of electron microscopy data
  • 杨扬/韩华团队成功开发小鼠听觉皮层亚细胞结构的三维电镜重构算法
    2022年8月,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扬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韩华团队合作,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ell Reports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Fear memory-associated synaptic and mitochondrial changes revealed by deep learning-based processing of electron microscopy dat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恐惧学习小鼠听觉皮层突触的三维电镜重建和大规模比较分析,探究了小鼠听觉皮层中与恐惧记忆相关的神经元突触等亚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并用模型分析方法揭示了突触连接模式变化引起的信息存储容量的大幅提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静助理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漆俊倩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陈曦研究员和李贞辰博士生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杨扬研究员、韩华研究员、谢启伟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大脑中的神经网络由神经元通过复杂的突触连接构成,神经元编码、处理和存储信息从根本上依赖于突触的连接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协调活动,解析突触的连接模式对理解大脑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在哺乳类动物大脑中,除了由单个轴突小结(axonal bouton)与单个树突棘(dendritic spine)形成的1-1型连接,即单位点突触连接外,大脑中的突触连接模式还包括由单个轴突小结与多个树突棘形成的1-N型连接,或多个轴突小结与单个树突棘的N-1型连接,统称为多位点突触(multiple-contact synapses,MCS)。此前,已有很多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发现学习记忆可以改变突触的组织结构,由于突触间隙宽度仅有几十纳米(低于一般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突触结构的精细变化非常困难。与此同时,突触三维结构的光学数据获取和分析高度依赖于人工,更是极大限制了突触结构的重建数量和分析规模。为探究学习记忆如何促进突触多位点连接模式的形成及效果,本项研究以经典的听觉条件恐惧学习(auditory fear conditioning)为范式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基于大规模序列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实现了电镜图像中多种亚细胞三维结构的自动提取,重构了小鼠听觉皮层135,000个线粒体和160,000个突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规模对比分析表明,尽管恐惧学习训练没有改变突触的空间密度与空间分布,却特异性地增加了1-N型突触的比例。进一步分析发现,绝大多数1-N型突触中的树突棘来自不同树突主干,并且这种多树突1-N型突触在神经元网络中能够起到信号广播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多树突1-N型突触的信息编码能力,本项研究建立了基于香农信息熵来计算突触信息存储容量(information storage capacity,ISC)的组合数学模型。在无新增突触的静态网络和包含新增突触的可塑性动态网络两种条件下,分别计算了引入多树突1-N型突触的ISC增量。在静态网络中,引入此类突触只是略微增加了ISC容量,而在动态可塑性网络中,此类突触将信息存储容量显著提高了50%。综上,基于序列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计算方法,研究者开发了小鼠听觉皮层亚细胞结构的三维电镜重构算法,自动重建精度可以满足大规模分析的精度需求,有效地节省了人工校验时间消耗,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大规模电镜重构和对比分析结果在亚细胞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对大脑皮层突触、线粒体的组织结构和连接模式的影响,为类脑计算仿生模型的精确建模提供了结构基础和启发依据。图:(上左)听觉条件恐惧学习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上右)轴突小结与树突棘替换或增加的示意图。(中左)不同突触连接模式的电镜图像及三维重构结果。1-N型突触由单个轴突小结与多个树突棘形成,N-1型突触由多个轴突小结与单个树突棘形成。(中右)不同突触连接模式示意图。绿色:树突;蓝色:轴突。(下左)密集重构揭示绝大多数1-N型突触中的树突棘来自不同树突主干。(下右)无新增突触的静态网络和包含新增突触的可塑性动态网络。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的经费支持。作者专访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公众号特别邀请杨扬研究员、刘静博士和韩华研究员代表研究团队接受了专访,请他们为大家进一步详细解读。CellPress:过去也有基于电镜图像重构来探究突触和线粒体的研究报道,有的还完成了更大规模的密集重构。本文的方法和思路与过去的研究有何不同?杨扬研究员:电镜图像的密集重构对运算量的要求很高,工作量极大。而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在不做密集重构的前提下,选择性识别和分割出研究者感兴趣的亚细胞结构,如本文关注的突触、线粒体,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有特殊结构的细胞器。已有的突触或线粒体的自动重构算法多是像素或体素分割模型,也就是将图像中的像素或体素分类成前景或者背景。本文所使用的region-based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实例分割网络,可端到端的完成目标实例的检测和分割。另外,针对强各向异性的序列电镜数据,本文提出一种2D到3D的重构方法,首先在2D上识别和分割亚细胞结构,随后应用3D连接算法完成3D的重构。这种方式可有效避免直接应用3D卷积神经网络带来的目标尺度在特征空间和图像空间不一致的问题。CellPress:多位点突触是一个新的概念吗?本文对此类突触的研究有何特别之处?杨扬研究员:一个突触前轴突小结与多个突触后树突棘形成的1-N多位点突触,和多个突触前轴突小结与一个突触后树突棘形成的N-1多位点突触,在过去的文献中都有过报道。但限于电镜图像人工识别的效率,过去的工作未能对这种特殊突触进行大规模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识别与重构算法实现了这一突破。此外,连接同一个多位点突触中的多个树突棘是来自同一根树突还是不同树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神经元连接方式:前者仍是1对1的神经元连接,后者则是1个神经元对多个神经元的信息广播。本文通过密集重构,首次对这两类多位点突触进行了区分和定量,并发现后者在大脑皮层中,特别是学习之后占据了绝大多数,提示这种连接可能表征了大脑中突触层面的记忆痕迹。CellPress:人工智能算法在这个研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已经深入应用到生命科学领域,加速甚至革新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在连接组(Connectomics)领域,面对海量的高分辨电镜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绘制神经元的线路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套深度学习算法工具集,可以自动识别序列电镜图像中神经元、突触以及线粒体并恢复其三维形态。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将人从大量冗余复杂的标注工作中解放出来,加速了研究进程。CellPress:可否用简要的语言解释文中所提及的突触连接静态网络和动态网络,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具有何种生物学意义?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突触连接网络是指根据神经元的几何拓扑特征来模拟突触连接模式的一种建模方式。其中,静态模型中仅考虑稳定的突触连接,假设没有新突触的形成或旧突触的消亡,本文使用信息熵定义静态网络的信息存储容量。而动态模型则将突触可塑性引入到网络中,允许新突触的形成,本文使用信息熵的增益表示新突触形成带来的信息存储容量的增加。动态模型通过模拟突触可塑性,与真实的大脑神经网络更为相似。CellPress:您认为该项研究对类脑计算有什么启发吗?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类脑智能(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本身就是通过模仿和借鉴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以构建新型的计算结构和智能形态。然而,目前人对大脑的生理机制还知之甚少。类脑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大脑,突触作为神经元连接的桥梁,是大脑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被认为与长时程记忆(long-term memory)有关。本文通过恐惧学习实验范式和电镜成像技术,发现了恐惧记忆能促进小鼠听觉皮层中一种特殊的1-N突触连接模式的形成,且这种连接模式大大增强了局部环路的信息编码能力。本研究中发现的这种局部神经环路信息传递模式或许能够作为一种记忆存储模块启发新型的类脑计算模型。作者介绍谢启伟教授谢启伟,北京工业大学现代制造业基地教授研究兴趣、领域: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和复杂系统智能;应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研究基于电镜数据的神经元重建,集中于神经元电镜图像的前处理、超体素分割、图融合后处理等方法的研究,为神经科学提供有力工具,期待从脑的结构中挖掘出智能的本源。韩华研究员韩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研究兴趣、领域:高通量显微成像技术产生海量影像数据,如何重构数据、分析数据、可视数据等已成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我们致力于建立我国微观脑图谱的高通量技术体系和自主可控技术平台,持续突破大体块神经组织样品制备、长时程超薄切片连续收集、高通量扫描电镜三维成像、高精度神经结构三维重建等关键技术,开展多个百TB规模的微观脑图谱绘制工程,为构建类脑计算仿真提供生物真实网络和仿生建模依据。杨扬研究员杨扬,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兴趣、领域:以条件恐惧学习和增强式学习为行为范式,使用在体双光子成像、双光子全息光遗传、电镜、电生理等技术,研究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环路活动性和可塑性,及神经调制系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 Nature | 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纳米级光雕刻三维结构
    14日夜,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下一代光电芯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南京大学张勇、肖敏、祝世宁领衔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新型“非互易飞秒激光极化铁电畴”技术,将飞秒脉冲激光聚焦于材料“铌酸锂”的晶体内部,通过控制激光移动的方向,在晶体内部形成有效电场,实现三维结构的直写和擦除。这一新技术,突破了传统飞秒激光的光衍射极限,把光雕刻铌酸锂三维结构的尺寸,从传统的1微米量级(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首次缩小到纳米级,达到30纳米,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这一重大发明,未来或可开辟光电芯片制造新赛道,有望用于光电调制器、声学滤波器、非易失铁电存储器等关键光电器件芯片制备,在5G/6G通讯、光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30纳米染色质高精度三维冷冻电镜结构成功解析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DNA如何包装成染色体,是科学家们一直努力破解的重要科学问题。近30年来,由于缺乏系统、合适的研究手段,作为染色质包装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研究一直是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科学家已经发现,染色质包装分4步完成,对应了染色质的四级结构:第一级结构是核小体 第二级结构是核小体螺旋化形成30纳米染色质纤维 第三级结构是30纳米染色质再折叠成更为复杂的染色质高级结构,即超螺旋体 第四级结构是超螺旋体进一步折叠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染色体。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为解析30纳米染色质的高精度三维冷冻电镜结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李国红课题组及其合作者(朱平课题组和许瑞明课题组)在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支持下,自主建立了染色质体外组装和冷冻电镜技术(11埃)。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30纳米染色质纤维是以4个核小体为结构单元形成的左手双螺旋结构。同时,连接组蛋白H1在单个核小体内部及核小体单元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及相互作用促成30纳米高级结构的形成,从而明确了H1在30纳米染色质纤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2014年4月25日,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61周年的纪念日,《科学》杂志以Double Helix,Doubled(《双螺旋,无独有偶》)为题介绍了这项重要成果,并同期刊发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ndrew Travers撰写的题为The 30-nm Fiber Redux(《30纳米纤维的归来》)的评论。该评论指出:(本文)结果明确地界定了染色质纤维中DNA的走向,解决了染色质到底是单股纤维还是双股纤维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来似乎已经陷入困境的30纳米染色质纤维结构研究,又会重新成为生物学家们继续关注的焦点。该成果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多部世界知名最新版本教科书收录(《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据李国红介绍,在30纳米染色质纤维结构解析的基础上,他们通过与中科院物理所李明课题组合作,利用单分子磁镊技术对30纳米染色质纤维建立和维持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正在建立和完善描绘全基因组染色质结构的MNase-seq技术——gMNase-seq(细胞核内染色质结构分析方法),通过蛋白质融合或不同大小的金颗粒修饰和改造MNase,提高MNase-seq的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描绘了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三维结构的动态调控及其分子机制。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30纳米染色质纤维结构”先后入选“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成果”和“中国科学院‘十二五’标志性重大进展核心成果”。该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科学家在攻克30纳米染色质纤维高级结构这一30多年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使我国在染色质结构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也为预测体内染色质结构建立的分子基础以及各种表观遗传因素对染色质结构调控的可能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 /p p br/ /p
  • 施一公团队Science再发文 报道酵母剪接体三维结构
    p   2016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Structure of a Yeast Step II Catalytically Activated Spliceosome),报道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剪接体在即将开始第二步剪接反应前的工作状态下的三维结构,阐明了剪接体在第一步剪接反应完成后通过构象变化起始第二步反应的激活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前体信使RNA剪接反应(pre-mRNA splicing,以下简称RNA剪接)的分子机理。 /p p   由于真核生物中的基因编码区中存在不翻译成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内含子),染色体DNA转录出来的前体mRNA(pre-mRNA)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翻译,而是需要先将其中的内含子片段去除,才能进入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内含子的去除需要通过两步转酯反应来实现:首先,位于内含子序列中下游被称为分支点(branch point sequence)的序列中有一个高度保守的腺嘌呤核苷酸(A),其2’羟基亲核攻击内含子5’末端的鸟嘌呤(G),于是第一步反应发生,形成套索结构 然后,5’外显子末端暴露出的3’-OH向内含子3’末端的鸟嘌呤发起攻击,第二步反应发生,两个外显子连在一起。通过这两步反应,前体信使RNA中数量、长度不等的内含子被剔除,剩下的外显子按照特异顺序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成熟的信使RNA(mRNA)(图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0e590db1-7664-40b3-9508-9269cc1b944d.jpg" title=" 20161216141021173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基因剪接反应示意图(图片来源:《Cell》) /p p   这两步化学反应在细胞内是由一个庞大、复杂而动态的分子机器——剪接体催化完成的。对于每一个内含子来说,为了调控反应的各个基团在适当时机呈现合适的构象从而发挥其活性,剪接体各组分按照高度精确的顺序结合和解离,组装成一系列具有不同构象的分子机器,统称为剪接体。根据它们在RNA剪接过程中的生化性质,这些剪接体又被区分为B、Bact、B*、C、P、ILS等若干状态。获取剪接体在组装、激活、催化反应过程中各个状态的结构是最基础也是最富挑战性的结构生物学难题之一。 /p p   2015年8月,施一公研究组率先突破,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裂殖酵母剪接体处于ILS状态的3.6埃高分辨率结构。2016年7月22日,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在线发表背靠背长文,首次报道了酿酒酵母剪接体分别处于激活状态(activated spliceosome,又称为Bact complex)和第一步催化反应后(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又称为C complex)的近原子分辨率的剪接体结构,首次完整地展示了第一步转酯反应前后pre-mRNA和其中起催化作用的snRNA的反应状态,以及剪接体内部蛋白组分的组装情况。但是对于剪接体催化第二步转酯反应的细节,至今没有高分辨率的结构加以佐证。 /p p   在最新发表的《科学》长文中,施一公教授研究组捕获了性质良好的酿酒酵母剪接体样品,并利用先进的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和高效的数据分类方法,重构出了总体分辨率分别为4.0埃的冷冻电镜结构,首次报道了酵母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剪接体结构。该结构的解析,进一步补充了mRNA剪接过程的关键信息,描述了从第一步转酯反应到第二步转酯反应过程中,剪接体催化反应活性中心内部组分的变化,以及关键蛋白的参与情况,为理解第二步反应所需的3’剪接位点是如何进入活性位点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值得关注的是,该结构的催化核心区域的分辨率达到3.5埃,第一次展示了转酯反应进行中的关键结构信息,填写了第二步转酯反应细节信息的空白。 /p p   2015年8月至今,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共报道了剪接反应中5个关键状态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分别是3.8埃的预组装复合物tri-snRNP、3.5埃的激活状态复合物Bact complex、3.4埃的第一步催化反应后复合物C complex、4.0埃的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C* complex以及3.6埃的内含子套索剪接体ILS complex。这5个高分辨率结构所代表的剪接体状态,基本覆盖了整个剪接通路中关键的催化步骤,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剪接体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信息,大大推动了RNA剪接研究领域的发展。 /p p   施一公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后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卓越学者闫创业、医学院四年级博士生万蕊雪以及生命学院二年级博士生白蕊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生命学院二年级博士黄高兴宇参与了这项研究 电镜数据采集于清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计算工作得到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国家蛋白质设施实验技术中心(北京)以及荣之联董事长王东辉先生的支持。本工作获得了北京市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经费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265b7d28-fd8c-4b5c-b254-723cb115e514.jpg" title=" 20161216141021127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C* complex三维结构示意图 /p p br/ /p
  • 微型尖锐结构在声场激励下实现声流体芯片上非接触、无损伤细胞搬运及三维旋转操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冯林教授课题组学生宋斌,近日在国际期刊《Biomicrofluidics》发表了一篇文章“On-chiprotational manipulation of microbeads and oocytes using acoustic microstreaming generated by oscillating asymmetrical microstructures”。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微尺度3D打印设备S140,该设备具有10um精度的分辨率,94*52*45mm大小的三维加工尺寸。基于该设备加工了尖锐侧边和尖锐底面微结构,通过PDMS二次倒模并与玻璃基底键合形成声流体芯片。该声流体芯片通过正弦信号激励压电换能器振动,从而带动芯片内微结构振动,并在其周围产生局部微声流,最终实现卵细胞的三维旋转。该研究在细胞三维观测、细胞分析及细胞微手术方面有重大研究意义。(声流体芯片制备工艺示意图) (a)图中声流道长度15mm, 深度250μm,最小宽度200μm。槽道内分布着对称的尖锐结构和斜坡陡坎结构:尖锐结构顶角20°,高度250μm;斜坡陡坎斜角28°,高度80μm。声流体芯片制备工艺如上图所示,先通过深圳摩方(BMF)10μm精度的微立体光固化3D打印机S140打印出微米级别的尖锐侧边和尖锐底面微结构(最小尖端20°),再倒模出纯PDMS模具,然后经表面处理之后二次倒模获得的PDMS尖锐侧边和尖锐底面微结构。最后把PDMS二次倒模的结构与玻璃基底键合形成声流体芯片。本研究声流体芯片的实验操作系统如上图a所示,主要观测系统和驱动系统两部分组成。上图b展示了声流体芯片的概念图,由受正弦信号激励的压电换能器振动,带动尖锐侧边和尖锐底面微结构振动,从而在相应的微结构周围产生微漩涡(如上图c所示)。在由微漩涡产生的扭矩作用下,最终实现了细胞的三维旋转。对应的微流道及微结构尺寸如上图d-f所示。细胞三维旋转作为一项基本的细胞微手术技术,在单细胞分析等领域有着重大科学意义和工程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波驱动微结构振动诱导产生微声流以实现细胞搬运及三维旋转的简单有效的方法。细胞旋转的方向和转速均可以通过施加不同频率和电压来实现。本研究以单细胞为操作对象,以微流控芯片为手段,以高通量全自动化多功能微操作为目标,为促进我国在微操作技术领域的发展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的革新,进一步为加强我国微纳制造水平提供系统性方法。(BMFnanoArch® S140 System)了解更多https://www.bmftec.cn/links/7
  • 高速三维动态成像 苏州医工所在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仪器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对于生物医学研究,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有句名言:“...很多基础生物学的问题是很容易被回答的;你只是需要看到它们就够了”。这句话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直接观察的光学显微镜对于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药理学等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但是受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理论上只能达到光波长的一半。近20年来,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有效打破了光学衍射极限的束缚。基于单分子定位技术的超分辨显微镜(SMLM)和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STED)以及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镜(SIM)等技术在众多课题组的努力下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由于成像速度快、光毒性小、无需特殊荧光标记等优势,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活细胞成像中最受欢迎的技术手段。近期,苏州医工所李辉课题组围绕着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高保真SIM重构算法、以及国产化的SIM显微镜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三维成像方法因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生物样品信息而备受关注。但是现有的三维成像不可避免的带来离焦模糊和时间分辨率差的问题,很难用于对样品的快速三维动态成像。为了实现对厚样品的快速三维成像,李辉课题组发展了基于数字微镜阵列器件(DMD)和液体变焦透镜(ETL)的结构光照明层切显微技术,并开发了基于两张原始图像的层切成像算法。该方法将传统的三维层切成像的速度提高了数倍以上,课题组利用该技术对斑马鱼和大脑血管的心血管系统进行了高速动态成像,清晰地显示了心脏跳动期的收缩-舒张过程以及腹部血管的蠕动特性。相关成果以“Four-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of zebrafish cardiovascular and vessel dynamics by a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e with electrically tunable lens”为题发表在Biomedical Optical Express(2020)上,其中博士生陈冲为论文第一作者。   图1 基于两张正反图像的结构光照明层切算法(左);斑马鱼心脏跳动过程的快速三维成像(右)。   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成像技术在多种纳米尺度的亚细胞结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具有大动态范围的样本,例如聚集的细胞囊泡,样品中荧光较强的聚集性区域和亮度较弱的稀疏区域不能同时呈现。现有的SIM方法针对这种样品无法重建出高质量的图像。对此,李辉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采用多重曝光采集的高动态SIM成像方法HDR-SIM,采集三组不同强度照明的SIM图像然后融合出一帧超分辨图像。用HDR-SIM,强度相差400多倍单个和聚集的荧光小球样本在同一张SIM超分辨图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并且对分辨率不会产生影响。在使用本方法观测不同尺度的细胞囊泡结构,单个小囊泡和大的囊泡聚集都可以同时获得清晰的分辨。相关成果以“High Dynamic Range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e Based on Multiple Exposures”为题发表在Frontiers in Physics (2021)上,其中梁永为论文第一作者。   图2 高动态SIM成像原理(左);“聚集-单个”的荧光小球高动态SIM成像(右)。   在结构光照明成像过程中,超分辨图像重建算法尤为关键。SIM重建算法的一些固有缺陷造成超分辨图像中经常出现重构伪影,使得SIM图像的保真度经常受到质疑,并且图像重建时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参数设定,限制着普通用户对SIM技术应用。李辉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点频谱优化的高保真SIM重建算法。该算法有效克服了常规SIM算法极易产生重构伪影且光学层切能力差的问题,对不同质量原始数据的处理均能获得具有极少伪影和良好光学层切的高质量超分辨图像,有效提高了SIM成像的保真度。同时,该算法对OTF失配和用户自定义参数不敏感,使用生成的理论OTF和较少的参数即可重构高质量SIM图像,降低了SIM成像对实验实施和后处理重构的高要求,提升了算法对普通用户的友好度。相较于几种传统的SIM算法, HiFi-SIM算法对多种不同图像质量、不同样品复杂度、不同图像来源(商用设备/自主搭建SIM系统)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 HiFi-SIM均展现出了最少的重建伪影和最优的图像质量。相关成果以“High-fidelity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by point-spread-function engineering”为题发表在国际光学类顶级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21) 上,其中文刚为论文第一作者。   图3 高保真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成像重建算法HiFi-SIM(左);细胞结构HiFi-SIM与其他算法重建结果比较(右)。   李辉课题组自2014年以来一直专注SIM成像的技术创新、仪器研发和应用推广,开发了多种形式的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系统。最近,基于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研发了一套可集成于显微镜下层光路的结构光照明插件,具有结构紧凑、方便易用等特点。插件可配置国产倒置荧光显微镜,实现了SIM超分辨成像系统的国产化替代。首台机器已经于近期交付某大学用户进行试用。 图4 插件式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成像系统   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的支持。
  • Science封面| 冷冻超分辨与FIB-SEM结合新技术:三维蛋白超微结构可视化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20年1月16日,《Science》杂志刊登了美国科学家David Hoffman和Gleb Shtengel在Hess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研究员Eric Betzig的指导下的一项关于融合超分辨率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显微表征新技术成果,该技术称为cryo-SR / EM,结合使用超低温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和聚焦离子束铣削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在整个细胞的三个维度上可视化蛋白质-超结构关系。凭借其重要性,该研究也荣登本期《科学》杂志封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Eric Betzig同时也是该文章的通讯作者,Eric Betzig何许人也?他正是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获奖理由是实现了单分子水平的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15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5b338d9a-b6c7-40e6-b266-e27727951cdd.jpg" title=" 0.png" alt=" 0.png" width=" 500" height=" 15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de61b3cc-2d43-4121-bbff-f6911b77bfd0.jpg" title=" 01.png" alt=" 01.png" / /p p   封面为哺乳动物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半透明彩色核,这张3D效果图展示了由电子显微镜(EM)和低温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成像的组蛋白重叠所定义的特异性异染色质亚区类型。围绕细胞核的半透明薄壳代表核膜,而3D渲染的电镜数据(灰色)薄片则穿过细胞核。右下角的圆圈是线粒体的剖视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noimg/775b649e-a426-4670-8069-b079cce58d46.gif" title=" zooming_into_cell_2~2.gif" alt=" zooming_into_cell_2~2.gif"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一种新的显微镜技术将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相结合,以生成细致的三维细胞图像,如图所示。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片来源:D. Hoffman et al./Science 2020 /span /span /p p   有触须的的囊泡在很小的空间内穿梭负责将“货物”进行分类,相邻的神经元通过类似网络的界面相互依附。随着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DNA在核内重新排列。而一项新的显微镜技术可以将所有这些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p p   这项技术被称为cryo-SR/EM,它将电子显微镜和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捕捉到的图像融合在一起,以3D的形式呈现出细胞内部明亮、清晰、详细的图像。 /p p    strong 技术背景 /strong /p p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细胞内部的微观世界,开发新的工具来观察这些基本的生命单位。但是每种工具都需要综合权衡。光学显微镜可以通过荧光分子标记特定细胞结构能够轻松识别,随着超分辨(SR)荧光显微镜的发展,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这些结构。但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荧光只能揭示细胞中10000多种蛋白质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很难理解这几种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电子显微镜(EM)可以在高分辨率的图片中显示出所有的细胞结构——但是仅仅通过EM来描述一个特征与其他特征是很困难的,因为细胞内部的空间是如此的拥挤。 /p p   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妮莉亚研究园区的高级负责人Harald Hess说,“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科学家清楚地了解特定细胞特征如何与其周围环境相关联,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方法。” /p p   Janelia科学家David Hoffman和高级科学家Gleb Shtengel在Hess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HHMI研究人员Eric Betzig的高级研究员Eric Betzig的带领下率先开展了该项目。 /p p   首先,科学家在高压下冷冻细胞。这样可以迅速停止细胞的活动,防止冰晶的形成,而冰晶会破坏细胞并破坏成像的结构。接下来,研究人员将样品置于低温室中,在绝对零度以上10度的温度下,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三维成像。然后,它们被移除,嵌入树脂中,并在Hess实验室开发的强大电子显微镜中成像,该显微镜向细胞表面发射一束离子,一点一点地研磨,同时为每一层新暴露的细胞拍照。然后,计算机程序将这些图像拼接成三维重构的图像。 /p p   最后,研究人员叠加了两个显微镜的三维图像数据。结果:令人震惊的图像以惊人的清晰度揭示了细胞的内部细节。 /p p   下面,此图像的一些示例说明了科学家如何使用该技术。 “已经引起了很多兴趣,” Hess说, “还有很多实验要做——整个世界的细胞都需要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850d6bc4-7e47-419b-8a2f-fb37e009dc71.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rong 全细胞相关成像 /strong 。高压冷冻细胞的低温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FIB-SEM)结合使用,可以在全局超微结构背景下对蛋白质进行多色三维纳米可视化。 从左上方顺时针方向:体积渲染的细胞,具有线粒体和内质网(ER)蛋白相关的正交排列(插图) 形态各异的溶酶体区室 由转录活性的蛋白质报道分子定义的异染色质亚结构域 与小脑接触处膜粗糙度相关的粘附蛋白颗粒神经元 过氧化物酶体(粉红色)与ER薄片(红色)和线粒体(青色)并置。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1AD2E183304AD28E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在细胞开始(成年)之前(左)和之后(右),神经元的细胞核看起来截然不同。随着细胞的成熟,DNA被重新包装在细胞核内以开启新的一组基因。这些变化反映在两个细胞内部的灰色斑点和彩色荧光的不同模式中。 “这项技术为分化前后的细胞核状态提供了惊人的详细快照,”参与该项目的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David Solecki表示。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片来源:D. Hoffman et al./Science 2020 /span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7CADAA470388AB6D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发育中的神经元粘在一起。这段视频准确地展示了这些细胞是如何相互粘附的,揭示了类似瑞士奶酪一样的联系,帮助年轻的神经元正确地迁移到它们在神经系统中的最终目的地。黏附蛋白的紫色和绿色超分辨荧光图像与电子显微镜下详细显示膜结构的图像相互关联。资料来源: D. Hoffman et al./Science 2020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09DED3BA4931A08E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细胞内充满了小囊泡——这是一种膜囊,帮助细胞储存蛋白质、分解细胞垃圾和运输货物。仅在电子显微镜下,这些不同种类的囊泡是无法区分的。但通过cryo-SR / EM,它们的明显特征变得清晰起来。这段视频放大了核内体,核内体负责将货物运送到细胞内的不同区域。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资料来源: D. Hoffman et al./Science 2020 /span /p p br/ /p
  • 上海理工大学科研成果首登Science:带隙可控的三维半导体量子结构
    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正在被各种屏幕包围:手机、电脑、平板、电视、腕表……但这些都属于二维屏幕,即使近年来悄然兴起的裸眼3D也只是利用人们的双眼视差来“欺骗”视觉神经,让大脑以为看到的是3D图像。而且裸眼3D对观众的距离、方位、角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观众数量较多时容易出现问题。如何基于屏幕装置本身的改进,实现真正的三维立体显示?近日,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邱建荣教授团队和之江实验室谭德志博士团队在纳米材料全息显示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在无色透明的玻璃内部实现带隙可控的三维(3D)半导体量子结构,推开了新型立体彩色显示器的“大门”。上海理工大学教师首次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正刊上发表论文北京时间1月21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这也是上海理工大学教师首次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正刊上发表论文,标志着学校科研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跨学科攻关 点亮全球首块纳米三维立体屏从《星球大战》中漂浮在空中的影像,到邓丽君跨越时空与歌手周深在2022跨年演唱会上“合唱”《大鱼》,立体显示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全息技术为完整三维信息重现提供了实现方式,被业界认为是实现立体显示最有前途的一种技术手段。但全息技术必须通过一定的介质,将影像投射到上面,才能显现出来。之前美日科学家分别用蒸汽幕和激光技术解决了介质问题,但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本高,商业前景不太乐观。那么,全息技术能不能应用在屏幕上呢?这是上理工光子芯片研究院方心远副教授在2020年末向顾敏院士提出的一个构想。当然这个屏幕不是一般的二维屏幕,而是纳米三维显示器。“目前显示器感光阵列绝大部分是平面分布的,科幻片中的三维画面更多要依靠人视觉上的效果,属于‘仿三维’,真正的三维立体显示仍是一个重大挑战。”方心远副教授要做纳米三维立体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将屏幕透明化的问题,这样才能从各个角度呈现生动、立体的图像。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团队与浙江大学团队合作,将全息显示应用在通过飞秒激光诱导的钙钛矿纳米晶三维可控分布的无色透明的复合材料中,点亮三维分布的量子点,首次实现了动态立体彩色全息显示。和目前的平面显示器相比,新型立体彩色显示器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信息容量,也为未来的“屏幕革命”拓展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它是纳米级的像素控制,精度非常高,分辨率远高于目前的二维屏幕。虽然产业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至少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想这也是我们做科研的意义所在。”方心远谈道。研究成果以《玻璃中稳定的钙钛矿纳米晶体三维直写》(Three-dimensional direct lithography of stabl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in glass)为题发表在《科学》正刊,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浙大光电学院博士生孙轲、之江实验室PI谭德志、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方心远。方心远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很多顶尖的科研成果其实都离不开这种跨学科、跨学校甚至跨国的合作交流”,顾敏院士介绍,“我们上理工团队深耕全息领域,浙大团队则在光学材料以及飞秒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合作成果再次证明了这种科研方式在实现‘0到1’突破中的重要性。”“试验成功的第一个图像是‘USST’”显示屏上每一个像素点的发光效率、光照在每种纳米组合上呈现的颜色……对新型立体彩色显示器的研究在一次次尝试中展开,过程虽然枯燥,但方心远依然融进了属于理工男的浪漫。“我们试验成功的第一个图像是‘USST’,也就是上海理工大学的英文缩写,我和学校属于是‘双向奔赴’。”加盟上理工顾敏院士团队后,方心远专攻光全息领域,已经接连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子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202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入职的日子——2019年10月28日。“来上理工之前,我其实是个‘待业青年’,也没有特别好的文章,选择全职加入顾老师团队后,学校和团队给予了很大支持,顾老师做人做事做科研方方面面影响着我,我希望在未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帮助上理工创造更多的‘第一次’。”方心远在进行实验事实上,全息技术自丹尼斯盖博发明以来,除了用于显示技术领域,全息在存储、加密、成像、光学计算等领域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团队的“野心”也并不止步于全息显示领域。顾敏院士谈道:“这次成果可以说是利用三维全息技术点亮了立体彩色显示的未来,后续我们希望围绕全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应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更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 高宁研究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戴碧瓘研究组共同在《自然》发文揭示真核生物DNA复制解旋酶高分辨三维结构
    p   2015年7月29日,清华大学高宁研究组和香港科技大学戴碧瓘教授研究组共同在《自然》(Nature)杂志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真核生物DNA复制解旋酶MCM复合物的3.8埃分辨率结构》(Structure of the Eukaryotic 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Complex at 3.8 埃)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真核生物DNA复制起始与延伸过程中DNA解旋酶核心组分MCM2-7复合物的3.8埃高分辨率冷冻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139.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电镜 /strong /span /a 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对DNA复制起始时MCM2-7复合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该论文是清华大学国家蛋白质基础设施(北京)建立以来,完全利用此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及处理而发表的首篇世界顶级杂志科研论文。《自然》杂志同期刊发了“News & amp Views”评论文章重点推荐介绍了这项工作。 /p p   遗传信息载体DNA在细胞内的复制受到严格的调控。双链DNA的复制包括解旋和复制两个过程,复制起始的一个关键步骤是DNA解旋酶的结合和激活。MCM2-7复合物负责在DNA复制起始和延伸阶段进行双链DNA的解螺旋。DNA复制异常会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为DNA复制解旋酶的核心组分,MCM2-7本身的基因突变或异常表达也与很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例如,MCM4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小鼠乳腺癌的发生。 /p p   由于MCM2-7复合物功能机制的重要性,在过去三十年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功能和结构方面的研究。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针对MCM2-7复合物的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一直停滞不前,已成为其功能研究的重要限制因素。2013年下半年开始,高宁研究组和香港科技大学戴碧瓘研究组合作,利用清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对MCM2-7双六聚体复合物以及与相关功能因子结合的复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初期主要是利用负染电镜和冷冻电镜的方法对相关复合物进行分析。2014年下半年,Titan Krios电镜更换新一代的K2相机后,在之前条件优化的基础上,该课题获得了关键性突破,进而解析来自酵母菌分裂间期G1期MCM2-7双六聚体复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结构分析表明,两个MCM2-7单六聚体呈二次对称,并相对于中心轴线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和扭转,在中心形成一个扭曲的中央通道。四层结构域组成的环状结构限制了中央通道的大小,使之具有了完美匹配双螺旋DNA的直径(图)。这些结构分析表明MCM2-7复合物直接参与了复制起始时的DNA最初解链过程。这一高分辨率的结构为真核生物特异的解旋酶家族蛋白复合物的组装、激活和调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点,为指导此复合物的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p p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15届博士李宁宁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翟元梁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宁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的戴碧瓘教授及翟元梁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生命学院的杨茂君教授参与了原子模型的搭建工作,冷冻电镜平台的雷建林博士、2015届博士张一小和2012级博士生李婉秋参与了冷冻电镜数据收集工作。论文还得到了生命学院王佳伟研究员和李雪明研究员在数据处理及分析等方面的建议和协助。该研究获得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香港研究资助局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的经费支持。 /p p   高宁研究员2008年底加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2010期间主要参与生命学院冷冻电镜实验平台的搭建,一直致力于利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降解和核糖体的组装成熟、蛋白翻译的调控等重要生物过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在《Nature Structural & amp Molecular Biology》(2014),《PloS Biology》(2014),《Protein & amp Cell》(2014),《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3, 2013, 2014),《J Biol Chem》(2013)及《PNAS》(2011)等杂志发表多篇通讯作者研究论文,阐述了蛋白生物合成和降解中的多种调控机制。由于高宁研究员近年来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多项人才基金(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4、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2013),以及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和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7/insimg/824f43e4-52c1-4c01-9a16-e3b1a654cbed.jpg" title=" 1.jpg" / /p p br/ /p p   MCM2-7双六聚体复合物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及中央孔道结构示意图。梯状为双链DNA。 /p p   文章链接: /p p    a href="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4685.html" _src="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4685.html"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4685.html /a /p p   评论文章: /p p    a href="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4643.html" _src="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4643.html"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4643.html /a /p
  • 我国科学家解析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与抗生素结合的三维结构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全球重要的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据,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占全人群的1/4左右,结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目前结核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了解结核杆菌耐药机制并研发新的治疗结核病药物对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意义重大。  近日,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主的联合团队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ryo-EM structur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50S ribosomal subunit bound with clarithromycin reveals dynamic and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macrolides”的文章,该研究解析了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TY)结合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研究团队发现抗生素CTY结合位点位于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新生肽链通道靠近rRNA第2062位腺嘌呤(A2062)的位置,与其他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结合位置基本一致。研究团队基于研究获得的密度图,认为结合CTY的结核杆菌大亚基的A2062存在两种构象;与已发表的核糖体与大环内酯结合的结构比较,认为A2062与特定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的动力学可能调节肽基转移酶向翻译阻滞方向发展。该研究对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A2062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动力学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合理设计下一代抗结核药物,以对抗日益严重的结核杆菌耐药问题。  论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1.2022439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 施一公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获得3.8埃哺乳动物凋亡体Apaf-1三维结构
    p   十一月五日,施一公院士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刊物《Genes & amp Development》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Atomic structure of the apoptosome: mechanism of cytochrome c- and dATP-mediated activation of Apaf-1”。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单粒子的低温EM分析,在3.8埃的原子级分辨率上,确定了一个完整的哺乳动物凋亡体Apaf-1的三维结构。 /p p   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发育和组织动态平衡,是必不可少的。细胞凋亡是由引发剂和效应物caspase的连续激活进行的。效应物caspase的主要功能——比如哺乳动物的caspase-3,是通过对维持生命的蛋白造成众多裂口而杀死细胞。另一方面,引发剂caspase的主要作用,是切割从而激活特异性效应物caspase。 /p p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引发剂caspase-9负责caspase-3的激活。引发剂caspase的自动催化激活,主要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多蛋白复合物。对于caspase-9来说,这个多蛋白复合物被称为凋亡体,包括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和细胞色素c(CytC)之间的一个异二聚体的七个拷贝。因为caspase-9对于大多数已知形式的内凋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阐明其激活机制,一直是程序性细胞死亡机理研究的中心任务。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是阐明凋亡体装配的机制。 /p p   在正常的哺乳动物细胞中,Apaf-1作为一个ADP结合的自动抑制单体而存在。为了响应各种形式的内在细胞死亡刺激,Cyt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在那里CytC结合单体Apaf-1,并为齐聚反应做好准备。ADP通过dATP或ATP的替换,可导致显著的构象变化,从而使Apaf-1形成一个有活性的heptameric凋亡体。只有激活的凋亡体才能够促进caspase-9的自动催化激活。CytC如何与Apaf-1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如何促进核苷酸交换和Apaf-1的齐聚反应?凋亡体介导的caspase-9激活的机制是什么?尽管经过了严谨的调查研究,但这些问题一直都是神秘的。 /p p   已有研究在9.5和21埃范围的分辨率上,阐明了Apaf-1凋亡体的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构。这些结构允许单个结构域的布局,但不能解释控制凋亡体功能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单体的、ADP结合的Apaf-1的X射线结构,为Apaf-1自动抑制的基础,提供了一个原子的视图。总之,这些结构观测提出了一个推测性模型,可描绘凋亡体的组装。但是,这个模型的EM结构分辨率相对较低,缺乏支持性的生化数据。 /p p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单粒子的低温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139.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电子显微镜 /span /a (cryo-EM),确定了一个完整的哺乳动物凋亡体的原子结构(3.8埃分辨率)。结构分析连同结构引导的生化表征,揭示了细胞色素c如何通过与WD40重复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而解除Apaf-1的自动抑制。与自动抑制的Apaf-1的结构对比,揭示了dATP结合如何触发一系列的构象变化,从而导致凋亡体的形成。总而言之,这些研究结果,阐释了细胞色素c和dATP介导的Apaf-1激活的分子机制。 /p p   相关论文连接: /p p    a href=" http://genesdev.cshlp.org/content/early/2015/11/05/gad.272278.115" _src=" http://genesdev.cshlp.org/content/early/2015/11/05/gad.272278.115" http://genesdev.cshlp.org/content/early/2015/11/05/gad.272278.115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0b1a7156-61ec-4b31-832c-225066c2c525.jpg" title=" 图.jpg" / /p
  • 630万!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成分背散射电子结构三维分析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OITC-G220571963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成分背散射电子结构三维分析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6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6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包号品目货物名称数量(台/套)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万元人民币)11-1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1是3951-2X射线能谱成分背散射电子结构三维分析仪1是235 投标人可对其中一个包或多个包进行投标,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629万!赛默飞中标中科院过程所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成分背散射电子结构三维分析仪采购项目
    一、项目编号:OITC-G220571963(招标文件编号:OITC-G220571963)二、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成分背散射电子结构三维分析仪采购项目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国药(上海)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路530号A5库区三层2号仓库中标(成交)金额:629.9000000(万元)四、主要标的信息序号 供应商名称 货物名称 货物品牌 货物型号 货物数量 货物单价(元) 1 国药(上海)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成分背散射电子结构三维分析仪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Helios 5 UC Compact730M 1套 ¥6,299,000.00
  • Nature技术解析 | 3D高速纳米直写机在实现三维光学傅里叶曲面结构中的突破
    研究背景光栅和全息图是通过微纳结构表面的衍射来对光信号进行调制的。尽管这种作用方式历史悠久,但人们一直在相关领域不断的探索,以发展功能更为强大的应用。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基于傅立叶光学来设计、构筑傅里叶面的微纳结构,以生成所需的衍射输出信号。在这种策略中,需要能够地调制波前,理想的样品表面轮廓应该包含正弦波的总和,每个正弦波具有明确的幅度,频率和相位。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通常只能制备有几个深度别轮廓,无法获得复杂的连续“波浪”表面,从而限制了使用简单的数学设计而实现复杂的衍射光学效果。 研究亮点针对以上问题,苏黎世联邦理工的Nolan Lassaline博士等人,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设计和制备间的差距,制备了任意数量的正弦波组成的光学表面。Nolan Lassaline等人使用扫描热探针t-SPL技术与模板法相结合的策略,制备了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光学表面结构。多元线性光栅允许利用傅里叶光谱工程调控光信号。同时,Nolan Lassaline等人克服了先前光子学实验的限制,制备了可以在同一入射角同时耦合红色,绿色和蓝色光的超薄光栅。更广泛地,Nolan Lassaline等人还分析设计并且复制了复杂的二维莫尔条纹,准晶体和全息图结构,展示了多种以前无法制备的衍射表面。Nolan Lassaline等人制备任意3D表面的方法,将为光学设备(生物传感器,激光器,超表面和调制器)以及光子学的新兴区域(拓扑结构,转换光学器件和半导体谷电子学)带来新的机遇。图1 一维调制傅里叶曲面实际效果图图2 二维调制傅里叶曲面实际效果图图3 周期性及准周期性傅里叶表面图案 图4 傅里叶表面的应用 高精度三维刻写技术之于本工作的重要意义苏黎世联邦理工的Nolan Lassaline博士使用NanoFrazor的高精度3D功能制备了一些特的3D表面傅里叶光栅,对光波进行调控,有选择地透射或者反射选定波长的光信号,使得光栅只和选定波长的光信号相互作用。这样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计算和相关波长相互作用的傅里叶光栅来调控实现的光波输出。以前还没有可以完全控制每个傅里叶光波成分和光栅相互作用的好方法。一些实验尝试使用超表面,或者波浪形表面光栅,但是由于微纳制备技术的限制,(只能使用灰度光刻实现2阶或者多阶深度的表面光栅,或者使用激光干涉光刻制备类似傅里叶波形表面)不能实现对相互作用波长的完全选择。设计或者制备不的表面会和多个波长相互作用降低有用信号的成分并增加系统的复杂性。有鉴于高精度3D纳米直写之于本工作的重要意义,NanoFrazor的高销售工程师Wu博士特别与作者Nolan Lassaline博士进行了制备工艺方面的探讨和交流,其中Nolan Lassaline博士对于NanoFrazor 3D纳米结构高速直写机的评价如下:“In the field of diffractive optics, it has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 that wavy surface patterns would be ideal for manipulating light.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fabrication techniques, it has not been possible to fabricate surfaces with arbitrary wavy profiles. This has ultimately limited the capabilities of diffractive optics, stimulating decades of research aimed at solving this problem.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we took advantage of the unique 3D patterning capabilities offered by the NanoFrazor. Amazingly, this allowed us to fabricate wavy metallic diffractive surfaces with an error of only 1.8 nm. We used this remarkable precision to fabricate a variety of previously impossible diffractive surfaces that show promise for both fundamental optics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photonics. We envision that this approach, made possible only by the NanoFrazor, will lead to advanced optical devices of the future. Beyond diffractive optics, these novel 3D surfaces open up many exciting possibilities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ross a number of different fields.”( 大意:在衍射光学领域,很久以来人们就知道用波浪状的表面操纵调控光信号是理想的。然而,由于传统纳米制备技术的局限,不能制备出由任意正弦波形组合轮廓的表面。这终限制了衍射光学器件的功能,也激发了数十年来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科研。我们利用NanoFrazor提供的特3D图案化功能终于突破了这一限制。更为惊讶的是,我们能够制备任意波浪形的金属衍射表面,波形误差与设计波形仅为1.8 nm。我们利用NanoFrazor非凡的高精度制备出了各种以前无法实现的衍射表面,有望更深入地探讨基础光学研究和光子学实际应用的许多课题。我们可以预想,NanoFrazor的有加工方法将改革未来先进光学器件的制备。除了衍射光学领域之外,这些新颖制备的3D波浪状表面还将开启科学和工程学许多不同研究领域的令人兴奋的新课题。)图5 傅里叶表面的设计与制备 关于本文当中傅里叶表面的设计及制备流程:A傅里叶表面的设计:先将所要制备的表面轮廓的数学表达公式(这里是在一维的正弦曲线)转换为灰度位图。图中每个像素为10 nm×10 nm,其深度别介于0和255(8位)之间。位图在白色边框内的水平方向上为正弦函数,而垂直方向不变。位图中,白色边框中的像素设置为小深度别。B银基傅里叶表面的制备工艺流程:(1)利用热扫描探针在聚合物抗刻蚀剂层中刻写设计好的纳米结构;(2)利用热蒸发工艺在刻写后的聚合物表面沉积银,厚度大于500nm;(3)利用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将显微镜载玻片固定于银层背面;(4)将玻片/环氧树脂/银堆叠结构剥离下来,从而完成制备C通过模板制备得到的银基傅里叶表面。文章作者Nolan Lassaline关于本工作的讲解视频请移步至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官网(https://qd-china.com/zh/news/detail/2009281332211)观看。关于本工作的更多详细信息,可参考如下信息:(1)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90-x?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JRCN_2_DD01_CN_NatureRJ_article_paid_XMOL(2)Nolan Lassaline博士的视频介绍资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GtRjjhbPk
  • 先临三维发布先临三维 双蓝光手持扫描仪 EinScan HX新品
    先临三维基于多年三维测量经验,结合市场需求,创新性地将蓝色LED光源与蓝色激光光源集于一款设备,两种光源,兼容多种表面材质和物体尺寸;一机多用,兼顾效率与数据质量,满足用户的多重需求,既有 LED结构光的快速高效,又兼顾激光的精度和细节,赋予EinScan HX更多应用可能。● 双蓝光搭配双蓝光,让EinScan HX结合了LED结构光与激光的优势,提高了对扫描材质和环境光适应性,赋予产品广泛的应用。● 高品质数据激光模式下,精度0.04mm,最小点距0.05mm,高分辨率展示物体精致细节,满足大部分工业应用场景的需求。● 快速高效快速模式下,采用蓝光 LED结构光扫描,无需粘贴标志点即可快速获取三维数据,扫描速度1,200,000点/秒;激光扫描模式配备双7线+1线蓝色激光,为逆向设计、CAD/CAM以及3D打印快速提供高品质3D数据。● 材质适应广泛独特的反光材质及黑色表面算法,软件一键设置,轻松获取黑色和反光材质物体高品质3D数据。● 便携易用没有冗余的软件设置,清晰的工作指导流程,灵活便携,可在各种扫描场景中灵活应用。人体工学设计,净重仅710g,轻松握持。创新点:1.双蓝光 搭配双蓝光,让EinScan HX结合了LED结构光与激光的优势,提高了对扫描材质和环境光适应性,赋予产品广泛的应用。 2.快速高效 快速模式下,采用蓝光 LED结构光扫描,无需粘贴标志点即可快速获取三维数据,扫描速度1,200,000点/秒;激光扫描模式配备双7线+1线蓝色激光,为逆向设计、CAD/CAM以及3D打印快速提供高品质3D数据。 3.材质适应广泛 独特的反光材质及黑色表面算法,软件一键设置,轻松获取黑色和反光材质物体高品质3D数据。 先临三维 双蓝光手持扫描仪 EinScan HX
  • 王宏伟、刘迎芳课题组合作揭示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三维冷冻电镜结构
    p   2015年1月22日,《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目为 “Cryo-EM Structure of Influenza Virus RNA Polymerase Complex at 4.3 Å Resolution”的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p p   流感病毒属负链RNA病毒,有A、B和C型三种类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是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和传播能力的流感病毒种类,在过去有记录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反复爆发,造成人类社会巨大灾难。由于流感病毒的快速变异特点,可以不断产生具有抗药性、高致病性的新毒株,从而对人类健康构成长期的重大威胁。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转录由其自身编码的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负责,揭示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复制机制是控制流感病毒的关键所在,国际上对此项研究高度重视。流感病毒聚合酶包括PA,PB1和PB2三个亚基,总分子量约为250KD。对这一复合体的结构研究是揭示该复合体工作机制的关键条件之一。虽然对其结构研究的历史可追溯长达四十年,但是由于研究该复合体的难度,该复合体结构一直没有得到解析。由于其极端重要性,国际上众多国家的研究团队竞相对此开展了长期的研究,竞争十分激烈。 /p p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由生物物理所刘迎芳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组等中外多方参与的实验室最终经过通力合作,通过使用最新的高分辨率单颗粒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解析了含有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大部分成分的4.3埃分辨率的四聚体电镜结构。该复合体涵盖了流感病毒聚合酶催化活性的核心区域。四聚体的每个单体内部有一个空腔。从三维重构密度图中可以清晰识别出该空腔内PB1上的催化结构域以及结合的RNA复制起始链,推测是进行RNA合成反应的区域。其活性中心结构与正链RNA聚合酶具有相似性,由此提出推测了流感病毒合成新生RNA链的机制。在四聚体复合物中,四个单体以D2对称性排列构成一个近似正方形结构。进一步的生物化学与功能研究发现该RNA聚合酶的寡聚状态与其结合的不同RNA底物相关,并可以发生单体-二体-四体之间的四级结构转换,多聚体界面残基的突变可以大大降低流感病毒的活力。在此基础上该论文首次提出了流感病毒转录和复制的转换模型,即四聚体是该复合体复制状态,而单体很可能是转录状态。在该论文的审稿过程中,法国的一个研究组率先在Nature杂志同时发表了两篇文章,分别报道了B型和蝙蝠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验证了冷冻电镜解析的结构模型,但是与本工作揭示的A型流感不同,这些聚合酶仅以单体形式存在,因此无法提出复制的可能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img alt=" " height=" 585" src=" http://life.tsinghua.edu.cn/userfiles/image/2015/0123_t.jpg" width=" 600" / /p p   该项目主要研究成员包括生物物理所常胜海、孙大鹏博士、梁欢欢博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研究生王家等十余名联合攻关团队成员。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还有:美国UCLA的程根宏教授研究组、瑞士Paul Scherrer Institute的Dr. Meitian Wang研究组、清华大学王佳伟研究组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感染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的李兰娟教授研究组等。该工作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数据采集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清华大学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139.html" 冷冻电子显微镜 /a 平台,也获得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139.html" 电镜 /a 中心的大力帮助。该项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p
  • 天远三维携手大族机器人,打造国产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
    4月1日,深圳,先临三维旗下子公司天远三维与大族机器人联合发布RobotScan UE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在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自主品牌的发展中迈出重要一步,降低国外品牌的技术掣肘。 RobotScan UE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每项核心组件皆为国内自主研发,包括天远三维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三维扫描仪、EINSENSE Q 3D数字化全尺寸检测软件以及大族机器人机械臂。该项系统方案可实现机器人全自动、标准化三维扫描并实时进行在线检测与报告传输,同时可根据实际检测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为国内自动化检测领域提供一项强大的自主品牌解决方案。 RobotScan UE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研发背景 随着高精度三维扫描与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三维扫描高效、高精度的应用特征,逐渐为检测行业所认可。天远三维也不断深化三维扫描检测的场景应用,特别是在现代化工厂的检验领域。 传统方式下,以人工进行三维数据获取,扫描角度、过程难以实现标准化,虽然这并不影响后续的检测环节,但是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下,数据获取的“随意性”将隐藏部分的数据信息,从而产生数据噪音。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排躁性愈发重要,自动化扫描检测解决方案因时而生,天远三维在此领域内已进行大量研发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标准化的三维扫描检测,天远三维与大族机器人合作,以机器代替人工,打造高效、标准化的全自动三维扫描检测系统。RobotScan UE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优势特点 1.全自动、标准化三维扫描检测,适用现代化工业生产环境2.各核心组件均为国内自主研发,降低国外品牌的技术掣肘3.支持蓝色激光或蓝色结构光,可根据不同的检测场景选择不同光源4.检测软件通过德国PTB认证,数据处理高效可靠,支持定制化开发RobotScan UE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首发展示RobotScan UE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于2021深圳国际工业零件展览会SIMM(ITES)上进行首次亮相,众多观展人员也在4馆H45展位见证了RobotScan UE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的高效、高精度以及标准化检测方式。 RobotScan UE 机器人全自动三维检测系统,搭载EINSENSE Q 工业级高精度检测内核,实现智能检测。 此项合作,是国内机器人和三维扫描领域重点企业的强强联合,大族机器人拥有多年的电机、伺服驱动和运动控制经验,掌握先进的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关键技术;天远三维专注于高精度3D视觉检测技术,为国家白光三维测量系统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此次合作,通过国内高新技术的集成,推进了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工业场景自动化三维检测的应用深化,对于机器人技术普及和三维扫描检测的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天远三维简介 先临三维旗下子公司天远三维专注于高精度3D视觉检测技术,基于多年计量行业的实践经验与技术积累,研发了激光手持三维扫描检测、高精度三维检测扫描检测、无线跟踪式扫描检测以及多机联动3D视觉检测等一系列高精度3D视觉检测方案,并自主研发3D数字化检测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交通、航空航天、铸造模具、电力、军工等专业领域。 大族机器人简介 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是由上市公司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在大族电机机器人研究院100多人的团队基础上孵化而成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宝安区大族激光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并于德国、天津设有子公司,团队汇聚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顶尖的机器人行业专家,助力大族机器人成为世界领先的机器人行业标杆。
  • 基于光线模型的成像系统标定与三维测量进展
    一、背景介绍:机器视觉可称为人工智能的“慧眼”,成像系统的标定又是机器视觉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标定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系统工作效率。在传统机器视觉与摄像测量标定领域,小孔透视模型仍存在高阶透镜畸变无法完备表征和多类复杂特殊成像系统不适用的问题。而基于光线的模型以成像系统聚焦状态下每个像素点均对应空间一条虚拟主光线为前提假设,通过确定所有像素点所对应光线方程的参数即可实现标定与成像表征,可避免对复杂成像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建模。基于该光线模型,研究院相关课题组发展了各类特殊条纹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与系统,实验证明光线模型可通用于多类复杂成像系统的高精度测量,是校准非针孔透视成像系统的有效模型,可作为透视模型的补充。二、光线模型Baker等人最早提出了一种可表征任意成像系统的光线模型[1],认为图像是像素的离散集合,并以一组虚拟的感光元件“光素”表示每个像素与某像素相关联的空间虚拟光线间的完整几何特性、辐射特性和光学特性,如图1所示。因此,光线模型的标定即确定出所有像素点对应的光线方程,无需严格分析和构建成像系统的复杂光学成像模型,具备一定的便携性和通用性,从一定程度上也可避免镜头畸变的多项式近似表征引入的测量误差,为非小孔透视投影模型成像系统的表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图1 成像系统的光线模型示意图三、基于光线模型的条纹结构光三维测量在条纹结构光投影三维测量领域,光线模型一方面可作为三维重建的光线方案,用于表征大畸变镜头、光场相机、DMD投影机、MEMS投影机等多类特殊结构的成像与投影装置,可发展新的基于光线模型的条纹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与系统;另一方面,发掘光线模型在结构光测量中的优势,光线模型对克服投影与相机的非线性响应、大畸变镜头成像下提升三维重建精度具有优异的效果。3.1 Scheimpflug小视场远心结构光测量系统光线模型与三维测量课题组开发了小视场远心结构光测量系统,采用Scheimpflug结构设计确保公共景深覆盖,如图2所示。考虑到远心镜头属平行正交投影、Scheimpflug倾斜结构造成畸变模型非中心对称,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光线模型的非参数化广义标定方法[2]。系统中相机与投影机成像过程均采用光线模型表征,标定其像素与空间光线对应关系,计算光线交汇点坐标,实现三维重建。图3展示了系统实物图与五角硬币局部小区域的三维测量结果,测量精度为2 μm。图2 Scheimpflug小视场远心结构光测量系统图3 测量系统实物图与五角硬币局部的三维测量结果3.2光场相机的光线模型标定与主动光场三维测量课题组发展了基于主动条纹结构光照明的光场三维测量方法与系统。光场相机通过在传感平面前放置微透镜阵列,实现光线强度和方向的同时记录,由于存在微透镜加工误差、畸变像差、装配误差等复杂因素影响,光场相机完备表征与精密标定是个难题。课题组提出光线模型表征光场成像过程[3],即将光场相机内部看作黑盒,直接建立像素m与所对应的物空间光线方程l的参数,如图4所示。并通过标定光场所有光线与投影条纹相位的映射关系实现被测为物体的高精度三维测量,考虑光场多角度记录特点,构建基于条纹调制度的数据筛选机制,实现了场景的高动态三维测量,如图5所示,黑色面板与反光金属可同时重建。图4 光场成像模型图5 主动光场高动态三维测量3.3 DMD投影机与双轴MEMS激光扫描投影机的光线模型标定与三维测量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激光扫描的投影机以小型化、大景深的优势被应用于条纹投影测量系统,如图6(a)所示。但由于其依赖激光点的双轴MEMS扫描投影图案,不依赖镜头成像,透视投影模型表征会存在一定误差。此外, DMD等依赖镜头成像的投影机,大光圈设计也会影响小孔透视投影模型的表征精度。对此,课题组采用光线模型表征投影机[4],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机光线模型的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标定方法,该方法根据双轴MEMS投影的正交相位对光线进行识别追踪,利用投影光线与相机构建的三角测量实现了三维重建。进一步发现:由于投影光线的相位一致性特性,光线模型可显著抑制系统非线性响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图6(b)展示了单目系统在3步相移条件下(未额外矫正非线性响应),分别使用透视投影模型与光线模型对石膏雕塑的三维重建结果,可见光线模型对非线性响应影响具有免疫性。图6 双轴MEMS激光扫描投影原理和石膏雕塑三维重建结果(3步相移,左图为透视投影模型,右图为光线模型)3.4单轴MEMS激光扫描投影机光线模型标定与三维测量单轴MEMS投影机将激光点扫描拓展为面扫描大幅提升了投影速率,可应用于动态测量。针对单轴MEMS投影机无透镜结构使得针孔模型不适用、单向投影无法提供正交相位特征点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等相位面模型的系统标定方法[5],推导出了相机反向投影射线与该等相位面交点处的三维坐标值与相位值间新的映射函数,实现了快速三维重建。图7展示了使用高速相机搭建的单目测量系统和重建场景,投影采集速率为1000 frame/s,采用4步相移与雷码图相位展开,三维重建速率为90 frame/s。后续为适应更高速率测量应用,可将单目扩展为双目或多目系统,采用单帧解调相位和多极线约束相位展开等方法减少投影图像数量,提升三维测量速率。图7三维测量系统与动态重建场景3.5大畸变镜头成像的光线模型标定与三维测量针对传统低阶多项式不能完备表征大畸变镜头的问题,课题组采用光线模型表征大畸变镜头相机成像,并提出一种完全脱离对相机和投影机内参依赖(透视模型依赖相机与投影机内参)的光线与条纹相位映射的三维重建方法。通过直接标定相机光线与条纹相位的倒数多项式映射系数,避免了繁琐耗时的对应点搜索与光线插值操作。图8为装配4 mm广角镜头的光线标定结果与标准球三维测量结果,可见由于广角镜头畸变较大,光线模型较透视模型重建质量有所提升。图8 广角镜头光线标定与标准球三维测量数据的拟合误差分布(a)透视投影模型,(b)光线映射模型四、总结光线模型通过确定所有像素点所对应光线方程的参数实现标定与成像表征,从而避免了对复杂成像(投影)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建模,解决了特殊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与重建问题,同时在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的系统非线性相位误差抑制和精度提升上展示出优异性能。在结构光三维测量的未来发展中,可进一步扩展光线模型三维测量的方法与应用,提升测量精度、效率与通用性,解决各类特殊复杂场景中的应用测量问题。参考文献[1] Baker S, Nayar S K. A theory of catadioptric image formation[C]//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EEE Cat. No.98CH36271), January 7, 1998, Bombay, India. New York: IEEE Press, 1998: 35-42.[2] Yin Y K, Wang M, Gao B Z, et al. Fringe projection 3D microscopy with the general imaging model[J]. Optics Express, 2015, 23(5): 6846-6857.[3] Cai Z W, Liu X L, Peng X, et al. Ray calibration and phase mapping for structured-light-field 3D reconstruction[J]. Optics Express, 2018, 26(6): 7598-7613.[4] Yang Y, Miao Y P, Cai Z W, et al. A novel projector ray-model for 3D measurement in fringe projection profilometry[J].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022, 149: 106818.[5] Miao Y P, Yang Y, Hou Q Y, et al. High-efficiency 3D reconstruction with a uniaxial MEMS-based fringe projection profilometry[J]. Optics Express, 2021, 29(21): 34243-34257.课题组简介:本文作者:刘晓利 ,杨洋 ,喻菁 ,缪裕培 ,张小杰 ,彭翔 ,于起峰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深圳市智能光测与感知重点实验室。以于起峰院士领衔的深圳大学智能光测图像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型结构变形与大尺度运动测量、超常光学测量与智能图像分析、计算成像与三维测量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与控制等。
  • 楚光三维完成近千万天使轮融资
    9月19日消息,光学微纳3D传感器制造企业「楚光三维」完成近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峰瑞资本独家领投。据了解,该轮融资将被用于下一代精密光学三维成像技术平台的研发投入、早期团队建设以及新产品开发。公司以光谱共焦成像技术切入,致力于打造下一代精密光学三维成像技术平台,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微纳米级光学三维感知和量测检测仪器提供商。对于本轮融资,峰瑞资本(FreeS Fund)早期项目负责人李罡表示,随着由下而上的先进制造工艺能力及其应用推动的相关行业不断快速的发展,高精度成像,特别是微纳三维成像的需求也将快速增加。“楚光团队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和科研积累,依托光谱共聚焦,编码成像等技术成果基础,能够快速地为微纳三维结构的高速高精度测量提供解决方案。相信在相关产业升级和先进制造的浪潮下,楚光能成为领先的精密量测平台企业。”湖北楚光三维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总部设立于湖北武汉光谷,是一家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系,在光学微纳三维感知和量测领域有二十余年科研及项目开发经验,拥有多项核心专利的光学微纳3D传感器技术研发企业。楚光三维两款核心产品的光谱共焦技术原理楚光三维第一款产品“线光谱共焦3D传感器”工程样机已准备完成,是国内首批进入量产的线光谱共焦类产品,第二款产品 “面共焦3D显微传感器”原型机已打磨完成,是全球首款“面阵光+共焦成像”技术商业化产品,可实现微纳三维高效高分辨率量测检测。线光谱共焦3D传感器原理是,利用色散光学,经过高精度双轴共焦与成像系统,将样品高度信息编码到波长,相机捕获波长编码和强度信息,形成样品的高度轮廓线。沿水平方向扫描样品,对扫描区域逐行生成高度轮廓线并分析和处理,即可生成样品亚微米级精度的3D形貌、3D多层形貌。楚光三维另一款产品“面共焦3D显微传感器”,可实现“快照式”微纳3D显微成像。其原理是,基于高精度同轴共焦成像方法和主动显微照明技术,将宽频率范围的结构光投射到被测样品表面,进而通过显微镜抓取表面结构光成像并层析分析,重建表面形貌,即可获得被测表面结构微纳3D形貌、3D多层形貌。团队构成上,楚光三维具备华中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系的专家科研团队,以及10余年三维成像市场化从业经历的的工程化运营团队。其中,楚光三维首席科学家刘晓军教授,长期从事微纳米3D测量技术攻关,完成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在光学微纳3D感知与量测领域具有大量技术积累。楚光三维创始人兼CEO李敏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先后在半导体、3D视觉初创公司担任联合创始人 和业务负责人。商业化上,楚光三维的第一款产品“线光谱共焦3D传感器”去年已经完成了工程样机,并完成了多次工程机的迭代,计划今年完成量产。此外,尽管产品还在测试中,该样机已经有意向订单。
  • 三维扫描仪新品全球发布——思看科技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测量系统
    新品全球首发!思看科技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2024年4月9日,思看科技(SCANTECH) 正式发布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NimbleTrack集全无线、不贴点、双边缘计算、一体成型架构于一身,精准驾驭中小型场景动态三维测量,领跑工业计量“无线”新时代!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NimbleTrack,轻巧身型,自在随行,集全无线、多功能等超凡性能于一身,精准驾驭中小型测量场景,成就绝妙之作。其扫描仪和跟踪器深度集成高性能芯片与嵌入式电池模组,实现了全域无线测量和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开启工业计量智能无线新时代。整套系统巧妙融合了思看科技的自研生态圈,多种功能形态随心变幻,万般场景灵活应对,以极致技术成就极致性能。轻装上阵 即开即扫NimbleTrack超轻型机身,以极致细节重构性能想象,解锁性能美学的超然进化实力。跟踪器仅重2.2kg,身长57cm,恣意穿梭于各类场景,轻装上阵;扫描仪仅重1.3kg,单手掌控游刃有余,轻松完成长时间测量任务。标配一体式便携安全防护箱,兼顾轻型化与紧凑型,容纳万象,灵动出鞘,带上它,即开即扫,尽显轻盈畅快之感。一体成型 稳如堡垒扫描仪采用全新的碳纤维框架一体成型技术,兼备轻量化和高强度性能,在加工工艺上颠覆了传统组装式框架的装配技术,实现了超高结构稳定度和超强温度稳定性,使得一次校准即可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精度范围,让每一次扫描都尽在掌控。双内置电池 真正全无线全栈无线三维扫描系统,无线数据传输、零线缆供电,可满足无电、用电不便等应用场景,开启工业计量无线新时代。扫描仪隐藏式电池仓设计,优雅无束缚;跟踪器双循环电池仓设计,供电不间断,无线转站更顺畅。双边缘计算 性能狂飙扫描仪和跟踪器均搭载新一代高性能边缘计算模组,运算效率跃升至全新高度,解锁120 FPS高帧率流畅测量体验,每一帧都行云流水,驾驭自如。扫描时无需外接电源、贴点,与市面上现有的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相比,整体扫描流程大幅简化,复杂场景更显从容,是当之无愧的效率担当。计量基因 精益求精 依托思看科技计量级产品成熟强大的系统架构和自研算法,最高精度可达0.025mm,在标准跟踪范围内,体积精度可达0.064 mm,精准有实力,还原肉眼可见的细微处。万般场景 挥洒自如NimbleTrack三维扫描系统小巧灵动,轻盈穿梭。面对狭小空间或视角遮挡处,扫描仪可无线单独使用,实现最高0.020 mm的高精度扫描。面对大范围测量场景,跟踪器即刻化身远距离红外标记点扫描利器,精准把控全局精度。智能边界检测模块可选配智能边界探测模块,利用高性能灰阶边缘算法,自动采集孔、槽、切边等特征的三维数据,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尺寸和位置度信息。i-Probe500 跟踪式测量光笔面对隐藏点或基准孔等难以触达之处,可选配便携式测量光笔i-Probe,设备支持有线或无线传输,为精密测量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多台跟踪器级联支持多台跟踪器级联工作,大幅扩展扫描范围,有效应对大型工件扫描场景。搭载自动化设备 搭载全新定制化三维扫描仪,为自动化解决方案量身定制装夹方式,使其更加适配各类型机器人;360度均匀分布的标记点岛结构,实现全方位精准跟踪,打造高效的自动化批量检测系统。拓展应用生态NimbleTrack是工业级三维扫描领域真正实现全无线测量的产品,凭借智能无线、不贴点、高精度、高便携性等优势,适用于各类应用场景,尤其是尺寸在40mm-2000mm之间的中小型工件,如汽车四门两盖、内饰座椅、压铸件以及新能源电池盒等。在航空飞行器检修和文物数字化等不适宜贴点的情况下,NimbleTrack表现出色。此外,它也非常适合于车间现场,特别是那些无法方便连接电源或电缆的环境,比如野外测量石油管道的腐蚀情况以及高空作业等。关于思看科技 思看科技是面向全球的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深耕三维视觉数字化软硬件专业领域多年,产品主要覆盖工业级高精度和专业级高性价比两大差异化赛道,主要产品涵盖便携式3D视觉数字化产品、跟踪式3D视觉数字化产品、工业级自动化3D视觉检测系统和专业级彩色3D视觉数字化产品等。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程机械、交通运输、3C电子、绿色能源等工业应用领域,以及教学科研、3D打印、艺术文博、医疗健康、公安司法、虚拟世界等万物数字化应用领域,致力于提供高精度、高便携和智能化的三维视觉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打造三维视觉数字化民族品牌。
  • 上海光机所研制成功三维达曼光栅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周常河课题组发明了一种新型衍射光学器件——达曼波带片(DZP),并基于此器件,发明了三维达曼光栅。该光栅可将通常透镜的一个焦点转换成三维焦点阵列,称之为三维达曼阵列。该项工作发表在美国光学学会期刊Applied Optics 51, 1619-1630 (2012)上,并入选Virtual Journal for Biomedical Optics(VJBO)。   传统的透镜对单束激光束来讲只会产生一个聚焦光斑。菲涅尔波带片是一种可以产生轴向多焦点的重要光学元件。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菲涅尔波带片产生的轴向多焦点的强度分布不均匀,且主要能量集中在主焦点上,因而菲涅尔波带片结构并不能提供一种实用的轴向多焦点系统。   该课题组发明的这种新型波带片结构DZP,通过将达曼相位编码的思想引入到二元相位波带片结构中,从而可以在透镜的聚焦后场产生一系列等强度、均匀间隔分布的轴向聚焦光斑阵列,突破了传统菲涅尔波带片轴向焦斑能量分布不均匀的固有缺陷,是与传统菲涅尔波带片属于同一类型、相互并列的重要基础衍射光学元件,在轴向并行激光处理和大景深成像等系统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该课题组研究人员指出,结合这种达曼波带片和另一个二维达曼光栅,可以在透镜的后场实现按照规则晶格结构排布的聚焦光斑三维阵列,即三维达曼阵列。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在一个NA0.13和一个NA0.66物镜的聚焦后场分别实现了5×5×5和6×6×7聚焦光斑阵列。这种按照规则晶格结构排布的三维达曼阵列在三维激光直写光刻、三维光存储、并行光学粒子操控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这种高数值孔径透镜下产生聚焦光斑的三维达曼阵列是上海光机所余俊杰博士在导师周常河研究员的指导下首次实现的。余俊杰博士在毕业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其发明的达曼波带片、螺旋达曼波带片等一系列新型衍射光学元件的原理与设计加工流程,解决了三维达曼阵列的设计问题,为其在高数值孔径透镜下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三维显微成像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日前,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姚保利研究组题为Full-col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optical sectioning microscopy 的研究论文。  众所周知,色彩(光谱)信息是描述物体特征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三维物体彩色层析成像技术是获取物体表面形态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真实物体三维数字化的基础。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为代表的点扫描显微成像技术具有三维层析成像能力,但是逐点扫描整个三维样品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视场很小,目前仅应用于生物医学显微成像领域。条纹投影法和白光相移干涉法是较为成熟的三维物体表面成像与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两种技术结合三维贴图技术(3D mapping)都可以近似得到三维物体的表面颜色信息,但是贴图技术的缺点是图像畸变大而且分辨率不高。同时,受到相位解包裹算法的限制,条纹投影法和白光相移干涉法对于表面具有复杂和突变结构的物体都不适用,而类似的复杂结构又是常见的(例如动物的毛发、机械工件的表面毛刺、植物的叶片等)。结构光照明显微(SIM)是一种特殊照明方式的宽场成像技术,经过特定算法的解算和重构可以实现三维光切片成像,并且能够精确解析样品表面的复杂结构。但目前所有的SIM都是单色的,另外,受显微物镜视场大小的限制,SIM技术目前也仅应用于微观领域。  西安光机所姚保利研究组自2010年开始SIM技术研究以来,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和LED照明的SIM技术(Scientific Reports 2013,国家发明专利ZL201110448980.8)。在本次发表的研究论文中,通过使用彩色CMOS相机记录白光或多色结构光照明获得的光切片图像,对传统光切片SIM技术采用的均方根层析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HSV彩色空间的彩色解码算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了物体高分辨率彩色三维图像。结合三维多视场数据自适应融合技术,解决了对介观物体(亚毫米到毫米量级尺寸)显微成像时,由于显微物镜视场有限,无法一次获得整个物体高分辨三维图像的问题,视场范围达到了2mm2以上。研究组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开展了联合实验研究,实现了对螨虫和昆虫跳器的彩色三维光切片成像,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对微电子芯片及硬币表面结构进行了大视场彩色三维成像,推动了SIM技术在三维物体表面形貌测量方面的应用。  三维成像与测量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光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已嵌入到了现代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个流程。该研究取得的成果使西安光机所在三维显微成像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该技术通过与生物医学、材料化学、精密制造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将大大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螨虫(a)和跳甲跳器(b)的彩色三维图像数字微镜器件芯片的彩色三维图像
  • 中国学者开发小型化在体实时三维显微成像设备
    “为了更关键的可行性验证,我们需要直接在人体上采集活体成像数据。不过毕竟仪器还处于实验室里的工程样机阶段,搬去临床科室的条件尚不成熟。这时候伊丽莎白希尔曼 (Elizabeth M. C. Hillman)教授当仁不让地站出来,成为了 Medi-SCAPE 系统的第一位志愿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梁文轩回忆道,“这样的成像实验我们至少做了三次,每次都持续三四个小时,全都是希尔曼 教授自己做受试。因为她坚持表示,在充分验证安全性之前,必须由她自己承担风险。”梁文轩博士(图片来源于网络)2022 年春季,他选择回国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此之前,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祖克曼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针对临床对在体实时三维病理学显微成像的需求,他研制了小型化的扫掠共焦对准的平面激发(swept confocally-aligned planar excitation,SCAPE)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验探索了其在实时在体病理学成像领域的应用潜力。2022 年 3 月 28 日,相关论文以《高速光片显微镜用于原位获取活体组织的体积组织学图像》(High-speed light-sheet microscopy for the in-situ acquisition of volumetric histological images of living tissue )为题发表在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上 [1]。图丨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实时在体三维病理学成像的需求组织病理学在医院各科室的疾病诊疗中应用广泛,是包括各种癌症在内的绝大多数临床疾病的诊断金标准。常规的组织病理学检查首先需要活检取材,即通过开放式活检、内窥镜活检、穿刺活检等方式,在(疑似)病变区域切取小块组织样本,然后将该组织样本送检病理科,之后经过固定、脱水、浸蜡、包埋等一系列处理步骤制成病理切片,并将其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微观结构与细胞形态,从而分析和获取相关的病理学诊断信息。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套传统的标准流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是得到病理准确结果的等待时间长,至少要十几个小时。后来临床中发展出了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简化了组织处理的步骤,但依然需要大概 20 分钟,所以无论是常规的组织病理还是术中冰冻病理,都不适合需要实时诊疗反馈的场景。其次,活检取材加病理学切片观察本质上是离体的观测手段,难免会切除正常组织,影响患者体验和术后恢复。此外,离体的活检组织会失去其在体时的代谢和功能动态,而这些信息却对判断活体组织的状态和病变程度来说颇具价值。因此,需要探寻一种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比如,研发一种在体、原位的光学显微成像方法,在不切除组织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可视化活体组织的三维微观结构乃至其功能动态,给医生提供实时或者至少是即时的组织病理学级别的图像信息。这样既可以在肿瘤切除手术中为医生提供实时的诊断反馈,推动提升手术的精准度和疗愈率,也可以在诸如早癌筛查、治疗随访等临床场景中,辅助医生更准确、更快速地评估待探查组织的健康或病变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在保证检测准确率和灵敏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最终改善诊疗效率和患者体验。据介绍,临床上现有的各种手术显微镜和内窥镜,大多是基于宽场照明的反射光显微镜,只能拍摄组织表面的形态,无法可视化皮下(或黏膜下)的组织形态。因此,要想在不切片的前提下直接获取厚生物样本(即使仅有几十微米厚)的三维层析图像,也即实现对原位在体组织的三维显微成像,需要开发具有光学层析能力的三维光学显微成像方法。过去几十年来,具备光学层析能力的活体显微成像技术取得了诸多进展,诞生了多种不同的成像机制。其中,与病理学显微成像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点扫描光学层析”的显微成像,典型代表包括共聚焦(反射或荧光)显微镜、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等。但其成像速度不足,易受活体组织运动的影响,难以实施大范围或者三维扫描成像。第二类是光片荧光显微镜,也被称为层状光选择照明显微镜。但由于其狭窄的样本空间,这种显微镜不适用于临床场景的活体组织成像。所以,理想的适合于实时在体病理学成像的显微成像技术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能够实现“无需切片、胜似切片”的三维成像效果的光学层析能力。第二,微米级别的空间分辨率。第三,可以兼容不同的组织形状和前视式成像架构的开放的样本空间。第四,拥有尽可能高的三维体积成像速度,以有效对抗活体组织运动的干扰,使得快速、大范围、三维全景成像成为可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图像引导。探索 SCAPE 显微术于实时在体病理学成像领域的应用据介绍,基于前述的临床需求和现有成像技术的局限,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所在的团队启动了将 SCAPE 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实时在体病理学成像的探索,并将此研究项目称之为 Medi-SCAPE。作为扫描斜光片三维显微成像方法的代表,SCAPE 显微术由希尔曼 课题组于 2015 年率先提出。简单来说,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单个主物镜既产生(相对于主光轴)倾斜的激发光片,又收集光片所激发的荧光,即同一个物镜以“双肩挑”的方式既用作激发物镜也用作探测物镜,从而将传统光片显微镜的正交双物镜架构简化为 SCAPE 的单物镜前视式架构。在继承正交光片显微成像的光学层析能力的基础之上,SCAPE 显微镜的第一个优势是提供了开放的样本空间。无论是线虫、斑马鱼、果蝇等模式动物,还是人体的器官和组织,只要能放置于主物镜前面,就可以实施三维成像,视野范围大约为 0.8 毫米见方 0.3 毫米深。其单物镜前视式架构与宽场手术显微镜和内窥镜一致,天然适合临床中的实时在体成像需求。不仅如此,SCAPE 显微镜还巧妙引入了远程光片扫描与去扫描机制,整机除了扫描振镜以外,没有其他的机械运动部件,可以在主物镜与样本保持相对静止的前提下完成高速三维成像,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二维帧率和三维体积率的上限。在实际中,受限于科研级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相机的帧率,现行 SCAPE 显微镜的体积率大约在 10 体积/秒左右,相较点扫描模式而言,已经有数量级的提升,这是 SCAPE 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尤为关键的是,SCAPE 的三维体积率优势,使得在体大范围三维全景成像成为可能。医生不再需要采集规则排布的三维体数据阵列,而是可以自由地操控 SCAPE 显微探头,在待探查组织的表面随意游走。即使存在活体组织与探头之间的无规则轴向相对运动,SCAPE 的高速三维体积率仍能保证相邻的两组体数据块之间有足够的三维空间重叠,从而支持后期通过三维配准和融合算法“去抖动”,实现“漫游式”扫描三维全景成像。“这对于肿瘤边界判别、早癌筛查等临床应用尤为关键,也是我们希望将 SCAPE 显微镜推向临床应用的重要动力和信心来源。”他表示。据其介绍,SCAPE 显微成像技术问世以后,首先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显示了强大的潜力,在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两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以往的成像实验中,样本通常是表达了荧光蛋白或钙离子指示剂的转基因培养细胞或者模式动物,其拥有相对较强的荧光信号。但在临床活体成像应用中,显然不能在人体细胞中表达荧光蛋白,而临床上获批允许用于人体的荧光染料的种类和特异性也有限。因此,该团队更希望能够借助机体的自发荧光来实施无标记成像。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自发荧光是相对较弱的。那么,SCAPE 显微镜能否利用无标记组织的自发荧光信号,获得与标准病理学图像一致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其成像结果能否有效反映健康组织和病变组织,在微观形态学或功能学方面的区别呢?图丨用 Medi-SCAPE 对多种新鲜小鼠组织进行无标记成像(来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围绕这一问题,该团队首先在小鼠上试验了肝、脾、肺、肾、胰腺等新鲜离体的器官或组织,验证了 SCAPE 显微镜能够在不破坏目标组织的前提下,有效地可视化其三维微观结构,并得到了与组织病理学切片图像高度匹配的三维图像。并且,他们也在活体小鼠肾脏上诱导了缺血和再灌注的过程,并成功追踪了肾皮质中近端和远端肾小管的荧光信号在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验证了 SCAPE 显微镜在快速三维结构成像的同时,也能够捕捉活体组织的功能动态。图丨小鼠大脑和肾脏的体内功能成像(来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进一步地,他们测试了被手术切除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新鲜肾脏,从 SCAPE 图像中清晰地观察到了小血管粥状硬化等血管形态方面的诊断特征,分辨毛细血管簇、鲍曼囊腔等肾小球内部结构,并能够区分出正常和出现硬化症的肾小球等。研制小型化 SCAPE 显微镜样机,实现同等效能的高速三维体积成像上述在体或新鲜离体小鼠组织的成像实验,都是在台式 SCAPE 显微镜上进行的。由于该设备的占地面积约 1 平方米,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所以并不适用于术中肿瘤边界判定或皮肤病变治疗随访等临床场景。梁文轩 表示:“要在这些场景下充分发挥 SCAPE 显微技术的潜能,就需要一台小型化、轻便化的 SCAPE 显微成像探头。能否小型化或微型化,以及能小型化到什么程度,这是 Medi-SCAPE 项目需要回答的第二个关键问题,也是我当时主力承担的课题任务。”他和导师经过仔细分析,决定在第一代样机设计中不追求极致微型化,而是尽量采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元件,以完成初步的可行性验证为重点。基于此,梁文轩 通过深入思考,提出了模组化的创新架构。首先将光片生成透镜与荧光探测物镜整合为远端收发模组,简化掉了台式 SCAPE 设计的二向色镜和分叉光路;然后优化折叠了从第二物镜到主物镜的近端级联 4f 光路,使得前端模组更加紧凑。由此配合选用尺寸小得多的光学元件,他成功研制了一台小型化 SCAPE 显微镜样机,使整机面积缩小至台式 SCAPE 的 20%,并取得了同等水平的荧光收集效率和三维分辨率(约 0.81.12.1 微米),能够以约 10 体积/秒的体积率扫描成像约 400×700×160 微米长宽深的三维视场,且同样能够利用内源性自体荧光进行高速三维体成像。小鼠新鲜无标记组织的成像实验表明,该样机能够清晰解析肝、肾、肠粘膜等多种器官的细胞级精细结构。“虽然该样机的前端探头部分与科学级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相机装配在一起,并没有完全做到轻便灵活的手持式探头形态,但其全面采用了尺寸更小的光学元件,依然为 SCAPE 显微镜的小型化提供了有力的可行性验证。”他补充说。图丨 Medi-SCAPE 系统设计(来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此外,在台式和小型化 Medi-SCAPE 平台上,该团队还利用健康志愿者的舌头,模拟了大范围漫游采集模式。实验中由志愿者随意地“舔过”主物镜来模拟漫游模式,然后从所得的高速“体数据流”中可以准确估计和恢复相邻体数据块之间的三维错位,进而通过配准与融合算法生成涵盖若干毫米范围的三维全景图像。拼接后的全景图像呈现不规则的边界,这说明在应用 SCAPE 进行全景三维成像时,并不需要仔细地控制漫游轨迹,这也是 SCAPE 显微术独特的优势所在。“等到将来研制出更加便携的手持式 Medi-SCAPE 探头时,医生可以灵活地操控该探头在各种组织表面自由地游走以及调整探头的倾角,无需担心这些操作对三维全景拼接的影响,大大提升探头的临床实用性。”他说。图丨人体口腔的活体成像(来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致力于为基础科学和临床应用提供切实有益的解决方案据梁文轩介绍,他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以医学影像为主要研究领域。在硕士阶段,其研发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的高性能三维锥束 CT 重建算法,通过深入底层汇编语言的流水线并行算法,大幅刷新了 DSP 平台上的算法性能记录。硕士毕业后,他来到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将研究目光转向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领域。在博士阶段,他主导研发了两代基于光纤扫描的微型双光子显微内窥镜,在直径仅 2.2 毫米、重量不足 1 克的超微型内窥探头中集成了双光子激发、焦点扫描和荧光收集等全部功能。博士毕业后,其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从事了半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后入职哥伦比亚大学祖克曼研究所,跟随 SCAPE 显微技术的发明人开展博士后研究。除了如前所述的小型化Medi-SCAPE 样机研发,他还提出了基于纤维光锥的跨介质中间图像耦合机制,解决了制约介尺度 SCAPE 显微镜的信号效率瓶颈,并据此研发了具备 440.4 毫米长宽深超大视场的 meso-SCAPE 系统。目前,他在中科大担任特任研究员,在合肥本部物理学院和苏州高等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同时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关于该项研究,他表示会有两个方面的后续计划。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进 Medi-SCAPE 的微型化,朝着 10 毫米直径的细长硬管形手持式 Medi-SCAPE 探头,以及直径 3 毫米以下的柔性光纤微型 SCAPE 探头等目标前进。另一方面是与临床专家紧密合作,深入理解不同科室的特点和对在体病理学成像技术的需求,从而定制化开发台式、手持式或内窥式架构的 Medi-SCAPE 成像设备,并联合开展成像实验和临床测试等。此外,他所带领的课题组,未来仍会围绕活体三维显微成像开展方法学创新与应用研究,探寻成像原理、采集策略、架构设计等方面的方法学创新,为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疗应用创制切实有益的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欢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或是希望获得交叉学科训练、有志于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高端科研和医疗仪器研发的同学加入课题组,也诚挚希望能与怀有同样愿景的学术界和产业界同仁取得联系,深入磋商,共同努力。”梁文轩 最后说。参考资料:1. Patel, K.B., Liang, W., Casper, M.J.et al. High-speed light-sheet microscopy for the in-situ acquisition of volumetric histological images of living tissue.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6, 569–583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2-00849-72.Voleti, V., Patel, K.B., Li, W. et al. Real-time volumetric microscopy of in vivo dynamics and large-scale samples with SCAPE 2.0. Nature Methods 16, 1054–1062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92-019-0579-4本文作者:路雨晴
  • 蛋白质冷冻电镜投影图像有了三维重构新算法
    从冷冻电镜的多个二维投影图像进行三维重构,获得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兰州大学供图蛋白质结构解析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课题,对于人们认识蛋白质的功能,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冷冻电镜技术在测定生物大分子结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虽然目前DeepMind 公司开发的AlphaFold已经可以从蛋白质序列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但其准确性还有待提升,其结果也只能作为预测结果使用。近日,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路永钢课题组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朱莉以及美国欧道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何静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嵌入的蛋白质三维重构算法,有助于从冷冻电镜图像中重构出更加准确的蛋白质三维结构。相关成果以《基于两次球面嵌入的冷冻电镜投影图像三维重构》为题在线发表于《通讯生物学》。单颗粒分析是冷冻电镜测定蛋白质结构的主流技术。在利用冷冻电镜获得大量同一种蛋白质分子的二维投影图像后,该技术利用三维重构算法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其中,蛋白质三维重构的核心问题是估计每个投影图像的投影方向,其本质是一个非凸优化问题。现有的算法大多是基于模板匹配,或者是基于期望最大化的参数估计算法,容易受到初始参数选取的影响,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可能会重构出错误的蛋白质结构。为了提升三维重构结果的可靠性,路永钢课题组在该研究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全体投影图像在投影方向以及等价线方面的全体一致性约束,通过两次球面嵌入获得了在三维空间中满足全体投影图像一致性约束的投影方向估计,进而计算出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需要初始模板,尽量从数据内部挖掘约束条件,对初始化依赖较小,因而提高了重构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另外,路永钢课题组还提出了新的投影方向表示方法,利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投影图像的法向量和自身坐标的X轴)来表示投影方向,并且讨论了这种表示和通常使用的欧拉角表示的等价性。在该论文的实验工作中,课题组分别使用了模拟数据集和两组真实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评价。通过与目前常见的几种算法(Synchronization、LUD、EMAN 2.1和RELION-2)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模拟数据由大肠杆菌70S核糖体对应的蛋白质结构通过计算机模拟投影生成。真实数据使用了从EMPIAR数据库下载的恶性疟原虫80S核糖体数据集(EMPIAR-10028)的冷冻电镜图像,以及Hedgehog受体补丁与纳米抗体TI23复合物(EMPIAR-10328)的冷冻电镜图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论文提出的球面嵌入算法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投影方向,并且在噪声比较高的情况下(例如SNR=0.1或0.2等),该算法能大大降低投影角估计的误差。三维重构的结果也证明了利用该算法在不同噪声水平及不同数量的投影图像上进行重构时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得到的重构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也更加接近于真实结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