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认可规范

仪器信息网认可规范专题为您整合认可规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认可规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认可规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认可规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认可规范话题讨论。

认可规范相关的资讯

  • 重磅!最新CNAS实验室认可规范文件清单!
    近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最新CNAS实验室认可规范文件清单,共包含120个文件。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参与制定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发挥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技术专长和优势,在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   他们组织专家对已认可的相关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专门核查或提前安排现场评审,及时向卫生、农业、检验检疫主管部门提供了26家安全合格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国家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相关实验室的技术基础条件。   他们还参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活动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制定工作。墨西哥、美国等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多次召集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的相关专家讨论研究我国的防控政策和技术措施。认可中心检查机构负责人作为国家认可机构的代表,积极参与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的工作。   此外,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甲型H1N1流感样本操作实验室生物风险管理”指南等的要求,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从工作原则、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人员要求、工作条件、消毒及废弃物处理、运输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同时,认可中心相关负责人积极参与卫生部出台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活动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文件的全过程,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认可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和技术建议,被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采纳。
  • CNAS认可结果获得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承认
    日前, GlobalGAP更新了其承认的认可机构名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结果获得了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的承认。   根据GlobalGAP和IAF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要求实施GlobalGAP认证方案的认证机构需获得已签署IAF产品多边互认协议认可机构的认可。CNAS已于2008年10月与IAF签署了产品多边互认协议,为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机构的认可获得GlobalGAP的承认奠定了基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结果获得了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的承认以后,经国家认监委批准且获得CNAS认可的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认证机构可以根据相关要求向GlobalGAP申请使用GlobalGAP的认证标志,其认证结果将得到GlobalGAP的承认。   GAP认证与认可的国际互认工作将帮助出口企业跨越国外技术壁垒,有效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进而改善我国目前农产品生产现状,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国家认可委员会为杭州亚运会检验检测机构提供标准化规范化认可服务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以下简称“认可委员会”)为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主动加强与亚运会组委会、属地监管部门和保障点位的沟通联系,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下沉式认可服务,为承担亚运会任务的检验检测机构提供标准化、规范化认可服务。据介绍,多家承担杭州亚运会检验检测任务的机构是认可委员会认可机构,涉及马匹检疫、医疗保障、兴奋剂检测、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特种设备、赛事检测设备、安全保障设备计量等多个领域。马术是亚运会特殊项目之一,不仅有复杂的赛事管理规定,还需符合严格的动物检疫要求。部分承担无疫区易感动物相关疫病检测任务的机构,虽然已获得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但无法完整覆盖亚运会组委会要求的19种32项马属动物疫病检测项目,杭州亚运会筹备期间提出认可扩项。为此,认可委员会及时安排扩项评审,扩展实验室从事相关活动的认可能力。医疗保障工作是办好亚运会的重要环节,15家获得认可的医疗机构承担了杭州亚运会重要医疗保障任务。医学实验室认可是医院检验质量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是检验结果得到国际互认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各国卫生体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获得医学实验室认可,意味着实验室的质量和能力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可以为亚运会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医学检验服务。运动员兴奋剂检测是保障赛事公平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对反兴奋剂实验室的管理,2007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签署谅解备忘录,要求从事兴奋剂检测的实验室在获得WADA认可之前应取得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多边互认协议(ILAC-MRA)成员组织的认可。认可委员会作为ILAC-MRA签署成员,专门针对我国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制定认可方案,并根据国际标准及时修订,确保认可结果能够得到WADA的持续承认和使用。此次获得亚奥理事会授权的检测机构也是获认可委员会认可机构。食品安全是亚运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亚运会食品检测涉及检测对象复杂,检测要求高,尤其要确保食源性兴奋剂问题“零发生”。认可委员会强化认可制度支撑,按照国际标准理念,引导食品实验室提升检测水准、改进运行方式、完善操作规范。通过制定杭州亚运会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认可技术保障方案,开展专项培训,助力相关检测机构提升食源性兴奋剂检测能力。承担杭州亚运会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验室共有19家,其中16家获得认可,在执行亚运检测任务时,从人员能力、环境设备、检测方法、试剂耗材等多个方面,全面布局把控落实,努力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认可作为国际通行的市场运行工具,是市场有效运行的质量基础设施。据了解,截至6月,我国已有1.65万余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获得认可委员会认可,涉及国民经济的大多数行业;获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证书达160余万张,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 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立项《检测实验室等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目前我国企业实验室数量众多,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尺度来评价实验室的能力。能力可靠的实验室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检测数据/结果,以指导产品质量改进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拟组织专家及行业权威人士编写有关标准,对企业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区分,提升实验室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信心。经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秘书处研究,同意《检测实验室等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立项。上述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协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郭凌,020-84159551,电子邮箱:gdcaa@163.com。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2023年9月13日关于《检测实验室等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pdf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CNAS-CL04-A001:202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在体外诊断试剂领域的应用说明》等认可规范文件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关于发布CNAS-CL04-A001:202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在体外诊断试剂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04-A002-202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在气体领域的应用说明》等认可规范文件的通知。 关于发布CNAS-CL04-A001:202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在体外诊断试剂领域的应用说明》等认可规范文件的通知相关标准如下:1.CNAS-CL04-A001-202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在体外诊断试剂领域的应用说明》2.CNAS-CL04-A002-202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在气体领域的应用说明》
  • 山西省认证认可协会发布《机动车检验机构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根据山西省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安排,标准工作起草组已完成《机动车检验机构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专家学者于2023年10月10日前提出书面意见,以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至山西省认证认可协会秘书处。涉及修改重要指标时,请附必要的参考数据。逾期未收到反馈意见,视为无异议。联系人:陈海庆手机:15834188915地址:太原市府西街29号515室邮编:030002电子邮箱:sxcaapxb@126.com附件:《机动车检验机构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山西省认证认可协会2023年08月23日征求意见公告.pdf机动车检验机构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发布《检测实验室等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由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出的《检测实验室登记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保证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认真审阅标准文本,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和把关,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并将意见反馈表(见附件 2)于 2023年 10月 27日前以邮件或传真的形式反馈至协会秘书处,逾期未回复按无意见处理。联系人:郭凌,020-84159551;邮箱:gdcaa@163.com 附件1:《检测实验室等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附件2: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 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2023 年 9 月 27 日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关于《检测实验室等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pdf
  •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国产仪器认证通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等2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国产仪器认证通用技术规范》《国产仪器认证实施要求》等2 项团体标准起草工作已完成并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国产仪器认证通用技术规范》等2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等有关材料可从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网站下载,网址信息如下:http://www.ccaa.org.cn/upload/cms/20240528/734125ef2a13e5196b4eb8c122fd0a82.rar二、请填写《意见反馈表》(见附件),并于2024年6月3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至标准起草组。联系人:邓秋玮联系电话:13810436901电子邮箱:dengqw@mepcec.com附件:意见反馈表.zip中国认证认可协会2024年5月31日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实验室菌(毒)种资源管理规范》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烟台海关技术中心已完成 《实验室菌(毒)种资源管理规范》(项目编号:2019RB021)的起草工作,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特向你司申请公开征求意见,现将相关材料上报,请批准。联系人:段效辉联系电话:13589817922邮箱:xiaohuiduan@126.com附件 : 1. 《实验室菌(毒)种资源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2. 《实验室菌(毒)种资源管理规范》编制说明3.《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草案征求意见表》烟台海关技术中心(盖章)2023年5月29日
  • 认监委公布34项认证技术规范
    各有关单位:   为了确保认证技术规范的持续有效,根据《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第17条和《认证技术规范实施细则》第8章的规定,现将34项认证技术规范(详见附件)的复审/评价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日期为2012年1月20日。对评价公示材料有异议的单位和个人,请在公示截止日期前向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提出书面意见,并注明联系方式。   联系人:娄丹、王晓冬   地址: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   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邮编:100088)   电 话:010-82260775、82262664   传 真:010-82260846   E-mail:loud@cnca.gov.cn   附件 :公示认证技术规范清单 序号 认证技术规范名称 机构名称 备案编号 复审时间 复审结论 1 微型计算机用开关电源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NCA/CTS 0001-2007 2011.11.11 继续有效 2 网站恢复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CNCA/CTS 0050-2007 2011.11.4 继续有效 3 数据备份与恢复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CNCA/CTS 0051-2007 2011.11.4 继续有效 4 移动存储设备认证技术规范 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CNCA/CTS 0001-2008 2011.11.2 继续有效 5 风力发电机组液压盘式制动器认证技术规范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CNCA/CTS 0003-2008 2011.11.4 继续有效 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谷物磨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06-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饲料加工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07-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08-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9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制糖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09-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0-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豆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0011-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蛋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2-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烘焙食品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3-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4-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5-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调味品、发酵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6-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味精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7-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营养保健品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8-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19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冷冻饮品及食用冰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19-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2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20-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2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酒精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21-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2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白酒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22-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2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啤酒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23-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2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黄酒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24-20082011.10.30 需要修订 2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葡萄酒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25-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2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饮料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26-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2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茶叶加工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NCA/CTS 0027-2008 2011.10.30 需要修订 28 家用电动洗衣机羊毛洗涤程序认证技术规范 北京博天亚认证有限公司 CNCA/CTS 0029-2008 2011.10.28 继续有效 29 家用滚筒干衣机、洗干一体机性能认证技术规范 北京博天亚认证有限公司 CNCA/CTS 0030-2008 2011.10.28 继续有效 30 反垃圾邮件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CNCA/CTS 0031-2008 2011.11.4 继续有效 31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NCA/CTS 0001-2009 2011.11.11 继续有效 32 空调用制冷压缩机产品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NCA/CTS 0002-2009 2011.11.11 继续有效 33 道路照明灯具系统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NCA/CTS 0005-2009 2011.11.11 继续有效 34 铝合金建筑隔热型材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NCA/CTS 0014-2009 2011.11.11 继续有效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等规范发布
    关于发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CNAS-CC19:2012)等认可规范的通知   相关认证机构:   经批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准则《能源管理系认证机构要求》(CNAS-CC19:2012)和认可指南文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CNAS-GC19:2012)。同时,为了明确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标识管理要求配合修订了《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CNAS-R01)。   上述三项认可规范文件将于2012年12月1日实施,认可规范文件电子版可在CNAS网站“认可规范”栏目下载,请相关认证机构及相关人员遵照实施。   特此通知。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处   2012年11月23日
  • 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取得国际互认
    2009年2月24日,国家认监委副主任王大宁与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秘书长Kristian Moeller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GLOBALG.A.P.关于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体系基准比较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国家认监委批准从事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的认证机构颁发的GAP证书,将获得GLOBALGAP的认可,获证企业信息将通过GLOBALGAP网站向全球主要零售商发布,获证企业将因此获得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国际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GAP(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良好农业规范,就是应用现代农业知识,科学规范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均建立了本国或本地区的良好农业规范法规或标准。   为建立我国GAP认证和标准体系,国家认监委自2004年起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已制订、并由国家标准委发布了24项GAP国家标准,内容涵盖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国家认监委还发布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建立了我国统一的GAP认证认证体系。   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家标准委在2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GAP标准化和认证试点工作。目前,我国共有14家认证机构经认监委批准开展GAP认证工作。   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国家认监委从2005年起就与全球良好农业规范组织进行了协调,分别于2005年、2006年签署了技术合作和基准性比较(互认)备忘录,就标准制定和互认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国GAP与GLOBALGAP已就相互一致性、有效性方面完成了法规、标准文件评估、现场见证、同行评审的评价过程,最后成功完成了互认工作。   我国GAP认证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了认证认可的基础作用,填补了我国在农产品生产领域中GAP的空白,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我国目前农产品生产现状,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企业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自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GAP认证的国际互认工作,将帮助出口企业跨越国外技术壁垒,有效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
  • 我国学者牵头制定中医药国际规范
    p   美国《内科学年鉴》于6月27日全文刊出《中药复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2017: CONSORT声明的扩展、说明与详述》(以下简称《规范》)的英文、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三种文字版本,并配发编者按,这是首次由我国学者牵头制定的中医药临床试验报告国际规范。 /p p   牵头制定此项规范将如何推动中药复方的国际化、标准化?8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制定《规范》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李幼平教授。 /p p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声明)自1996年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第1版之后,引起全球学者对临床试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准确性的高度重视和认同,成为全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规范和医学期刊的编辑规范。 /p p   李幼平说,CONSORT声明的发表,催生了国际临床医学领域里临床试验透明化全新理念的出现。随后,CONSORT还先后发表了整群随机对照试验、非劣效或等效试验、草药、非药物干预试验等扩展版。 /p p   2003年,在第13届Cochrane(全球公认生产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非赢利国际学术组织)年会期间,时任中国Cochrane中心主任李幼平和方法学专家吴泰相教授,与CONSORT工作组负责人戴维· 摩亨专门开会讨论并达成共识,组建中外联合工作组,启动制订中药复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和针刺治疗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 /p p   在此期间,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形成了包括临床试验注册、临床试验过程透明、准确报告临床试验过程和结果的临床试验透明化理念,并将其作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策略。 /p p   “传统中医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医学体系之一,其理论体系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特点,并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李幼平说,中药复方是这种传统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临床治疗的常用形式,国外学者制定的CONSORT草药扩展版,无法套用于撰写中药复方的临床试验原理、过程和结果报告。 /p p   长期以来,由于中医药临床试验报告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导致中医药临床试验证据长期难以获得国际认可,“成为中医药实现国际化的主要瓶颈之一,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牵头重新制定适合中药复方临床试验报告的原因。这个报告规范的发表,将提高中医药临床试验和证据的质量”。 /p p   新出版的《规范》是在CONSORT 2010声明的基础上,加入针对中医证候和针对中药复方特点的“中药复方扩展版”,其中扩展的7项条目包括:文题和摘要、背景和目的、受试者、干预措施、结局指标、可推广性和解释。 /p p   在《规范》核心的“干预措施”(临床试验对象使用的药品或方式)中,将中药复方扩展为“固定组成的中药复方、个体化中药复方、中成药、对照组”4个子条目,明确需要在报告中写出中药特色的表达内容,如复方组成药各自的成分、产地、炮制方法和剂量、组方原则等。 /p p   “《规范》被美国《内科学年鉴》以三种不同文字版本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发表,意味着中医药临床研究者有了国际认可的、规范化表达的临床试验报告撰写方式,并向全球推广。”李幼平说,这也体现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视和期待。 /p
  • 重磅!国内首次发布《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 将于6月实施
    近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平台发布了《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GB/T27425-2020)标准,并将于2021年06月01日起实施。该标准针对科研实验室的特点,参考国际有关管理标准,以科研数据质量保证为核心,提出了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是有关科研实验室运行、运行条件以及科研活动的计划、实施、检查、记录、存档和报告的一套规范体系,弥补了国内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领域的空白。GRLP知多少?科研实验室又称研究实验室,是以科学研究活动为目的设立和运行的实验室,一直以来,大家认识有一个一个误区,认为科研实验室与检测实验室不一样,无须进行能力比对、计量认证等活动,但事实上,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对科研数据的可信度与准确性尤其重要,科研实验室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技术保障,出具的数据是科学成果的依据,其质量直接影响科学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但科研实验室存在科研数据难以重复、可靠性难以评估的问题。如何对科研实验室进行规范管理,实现科研数据的可靠和可重复,是科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更好的规范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研实验室认可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6年4月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各方科研实验室相关专家开始编制《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
  • 基因检测市场须规范和引导
    p   随着精准医学、个体化医疗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应用,人类的基因信息显得愈发重要。要实现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疗,首先必须得掌握个体基因信息,建立大样本的基因数据库。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父母身上遗传到30亿个基因密码,要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必须先对这些密码进行剖析,基因检测就在做着这种解码工作。 /p p   作为一项全新的前沿技术,基因检测不仅能准确检测出人体的基因信息,还能在此基础上依靠生物信息技术计算出人体罹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从而进行早期预防与精准治疗。从医疗理念上来看,基因检测和我国传统的中医异曲同工,均提倡“治未病”、建立健康管理体系。目前,基因检测已经成为许多三甲医院、体检机构的重要检测项目,广泛应用于重大疾病预测、遗传病诊断、个性化治疗、无创产前筛查等方面。 /p p   基因检测在技术上分很多类型,如基因测序、生物芯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等。从科学上来说,基因检测的准确性目前已经不用怀疑,大多数实验室的基因检测技术都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检测准确只是第一步,基因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预测疾病风险,能否在准确的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预测,这才是关键。 /p p   然而,我国基因检测市场还很不规范,尽管资本都很看重基因检测的市场前景,但现阶段仍是小企业居多,承担检测的实验室良莠不齐,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差别很大。 /p p   除了最基本的检测技术的水平高低不同,很多企业的实验室存在管理问题,对检测样品的处理以及实验过程等不够规范,影响了结果预测的准确性。而且,针对检测结果,很多实验室的咨询和解释环节并不科学严谨。博奥生物曾开发了一款基于基因芯片技术,针对中国人群特点设计的疾病风险预测项目——爱身谱基因检测,目前它能够检测150种常见的复杂性状疾病,并被255家医疗机构采用。但很多未合作的医疗机构经常向我们抱怨,“基因检测是骗人的”。 /p p   因此,基因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必须要有国家标准,只有经过资质认证、有技术能力的实验室才能做基因检测。小企业、小实验室一哄而上,管理跟不上,何谈准确性?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行业的认可度降低。 /p p   基因检测市场需要规范,还需要引导。目前,公众对基因检测的接受程度还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基因检测的费用目前还较高,另一方面则是受公众健康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这种预测性的投入没有那么大的意愿性,他们更愿意花钱去治病,而在防病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p p   我们曾和北京协和医院合作,为疑似抑郁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但检测结束后遇到一个充满悖论的问题,当我们在某个患者身上检测出抑郁症的高风险型基因时,却不能如实告知他。医生担心,患者若得知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可能会更加抑郁。所以,如何让公众认识和接受基因检测,正视检测结果,是基因检测行业和医疗机构需要思考的。 /p p   不久的将来,基因检测的费用会大大降低。每个人都有可能拿到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这个数据甚至有可能都是免费的,因为政府在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会检测并登记他的基因信息。基因检测将成为一门基础的健康管理项目,公众需要更好地去接受,不要讳疾忌医。 /p p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基因门诊服务模式。公众进行体检前,医生会询问他的疾病史和家族史,然后根据这些问诊情况生成一个基因检测的套餐,检测出高风险型基因后,建议其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有一些地方甚至用APP替代问诊的医生,并自动生成基因检测套餐。 /p p   技术是冷淡的,但服务可以更加亲切。没有人不关心自己的健康,只要公众能清楚明了地认识自己的家族史和遗传特点,他们自然会接受基因检测。 /p
  • 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旨在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中国GLP(良好实验室规范)监控体系建设,强化实验室GLP技术能力的 “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际研讨会暨GLP检查员培训班”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OECD/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即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制定的一整套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目的是确保安全化学产品的高质量、检测数据可靠及安全性资料相互认可,同时避免重复试验给各国政府及企业带来是不必要浪费。   中国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实施GLP,可提高实验质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政府和企业之间互信 实现实验数据的统一、规范、可比,使中国与国际实验数据相互认可,避免重复试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同时可以确保登记、许可评审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公正性,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   通过此次来自OECD/GLP领域中外双方专家的演讲和介绍,以及参会人员的广泛沟通和深入研讨,将进一步明确中国在GLP监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很多政策上的问题,对中国GLP监控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OECD环境、健康与安全署署长Ms.Dian Turnheim女士介绍了国际GLP发展动态,分享了非OECD国家加入OECD/GLP MAD的经验,并与中方有关部门和专家探讨中国如何更深入地参与OECD环境、健康和安全署的工作。   来自中国商务部、环保部、农业部、食药局及质检总局、认监委等部委的负责人和专家各自介绍了在GLP领域开展工作的情况,并与OECD官员和国内外专家进行研讨。   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认监委主办,11月4日闭幕。
  • 我国已颁发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证书1219张
    11月4日,中国良好农业规范工作组和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秘书处在京共同主办了“2010良好农业规范国际论坛”。记者从本次会议上了解到,作为我国建立并积极推行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认证制度,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虽然起步较晚,但累计颁发证书已达1219张。   在与国际交往方面,目前,国家认监委正在推进良好农业规范的国际互认工作。国家认监委、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全球良好农业规范秘书处、环保部、商务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同时,来自日本良好农业规范、泰国良好农业规范等相关国际组织、国内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部门、认证机构、认可机构、科研机构、零售商和GAP获证企业等相关方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介绍,本次论坛主旨是为了推动良好农业规范在全球的应用与有效实施、加强良好农业规范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良好农业规范了解、沟通的平台,推动良好农业规范在中国的发展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这对于保障食品链源头食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本次论坛围绕实施良好农业规范、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与会代表就良好农业规范应用与有效实施的宏观管理、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与总结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 95%以上有机产品达标 认证市场总体规范
    有机茶、有机牛奶、有机粮食、有机蔬菜……当有机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入国人生活,消费者对其可信度不免常常要打上一个问号。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谢军在接受相关媒体访谈时表示,抽查显示,95%以上的有机产品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有机产品认证市场总体较规范。到目前为止,认监委共撤销了7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资格。
  • 良好实验室规范国家标准及数据共享论坛会议在广东召开
    2009年11月14~15日,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毒性检测分技术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认监委科技与标准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共同承办的“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家标准及数据共享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   论坛由广东省政协常委、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毒性检测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孙国萍研究员主持,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化工、医药、农药、化妆品等相关生产企事业单位以及卫生系统(防疫中心)、检验检疫系统和环保系统的有关人员、高校科研院所12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环保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领导、欧盟资深GLP专家和来自中国毒理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了会议。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与检测管理部谢澄博士、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廖明阳研究员、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刘纯新副研究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处何平、沈阳化工研究院安评中心蔡磊明教授级高工、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曾国驱研究员、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王秀文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于文莲副研究员、欧盟REACH注册唯一代表联合会主席迪特• 德罗曼博士等分别就新发布的15项良好实验室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包括良好实验室规范实施要求、良好实验室规范建议性文件、良好实验室规范监督部门指南),国家认监委良好实验室规范(GLP)监控体系,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以及REACH法规注册中的技术要求及如何实现GLP数据资源共享等进行了宣贯和报告。相关管理机构、专家和代表间在会议期间进行了充分交流,并进行了检测技术实验室的参观。培训授课后,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毒性检测分技术委员会向学员们颁发了培训证书,良好实验室规范国家标准及数据共享论坛圆满结束。   目前,我国尚无真正意义上从事化学品安全评估且获得欧盟认可的GLP实验室,尽快建立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化学品理化、毒理和生态毒理检测实验室,实现化学品安全评价数据的接轨与互认是广大国内化学品出口企业与实验室机构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该宣贯和培训,有效促进了来自科研单位、企业、高等院校等的相关人员了解REACH等技术法规中对于出口化学品测试数据的具体要求,以及从何种途径获得这些数据并进行数据共享,对于企业降低测试费用,提高综合竞争力,突破技术贸易壁垒和化学品的出口贸易具有重大意义。
  • QC实验室规范化运营和管理高阶研修班
    各有关单位:近一年来密集出台的许多新制药法规与新药法等一系列变化,对于我们广大制药企业的影响都是巨大且深远的。在药事改革带给药企更多质量和效率压力的大形势下,实验室管理在整个制药企业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中,变得越发重要。QC实验室人员技能,不仅会作为药政机构监控的重点,更会直接影响制药企业的效率和利润。一直以来,QC实验室都是历次GMP检查的重点。尤其是FDA 的483观察项,越来越多的实验室管理问题。QC实验室的管理,包括人员、样品、试剂、培养基等,到底法规的要求该如何理解?怎么做,才能满足合规的要求?这些都是困惑很多企业的问题。 我单位计划2021年11月26-28日在上海市举办“QC实验室规范化运营和管理高阶研修班”。请各有关单位积极派员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组织结构主办单位: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委会协办单位:招募中支持单位:招募中一、会议时间地点:时间:2021年11月26日-28日(26日全天报到)地点: 上海市(地点直接通知报名者)二、会议主要交流研讨内容详见附件一(日程安排表)三、参会对象:从事药品研发的分析实验室总监、经理、主管和分析人员;从事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QC总监、经理、主管和分析人员;从事药品注册的管理人员与申报人员;从事药品研发和生产的质量管理人员;研发QA或质量控制QA人员。四、会议费用(一)现场交费2500元/人;会务费包括:场地、研讨、资料及专家咨询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二)本次会议诚邀赞助单位、协办单位及新产品、新设备展示单位。有意者请与会务组联系。五、疫情防控注意事项1.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本次培训名额有限,不接受现场报名;2.本次培训不接受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地区学员报名;学员培训前14天内身体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不能参加培训;3.培训报到时须出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和“随申码”(上海)或其他省市健康码,双码均显示无异常方可参训;4.培训期间学员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六、联系方式为做好会务工作,请参加研讨班的人员填写《回执表》(见附件),并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反馈至组委会。联系人:会务组负责人金老师 Q Q:963249386 手 机: 18601174356同微信 邮 箱:3458564152@qq.com咨询报名请加金老师微信识别二维码扫描以上报名表占参会名额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2021年10月附件一 : 日 程 安 排 表第一天09:00-12:0013:30-16:30第一节:QC实验室的核心业务和面临的痛点;(QC实验室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需要思考与关注的问题)第二节:QC实验室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第三节 QC实验室的核心管理团队:(1)实验室负责人;(2)质量负责人;(3)技术负责人;(4)授权签字人;(5)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三者的关联;第四节:QC实验室管理与运营:理念和思路(1)确定组织架构;(2)明确部门职责;(3)增值的程序;(4)过程&流程的优化;(5)充足的资源;第五节:如何建立QC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标杆(1)《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管理体系专题分享(2)《ISO 1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管理体系专题分享;(3) 如何从零开始:搭建QC实验室的管理体系(4) 管理体系的价值;第六节:审视和思考QC实验室运营管理及流程优化;(1)人员、仪器、物料、方法、环境控制、检测过程监控、检验报告的管理;(2)触发管理层的升级程序:质量事件,技术事件,安全事件;(3)HES安全健康管理第二天09:00-12:0013:30-16:30第七节:QC实验室运营和管理的工具:(1)PDCA & SDCA(2)风险管理在QC实验室中的实战运用;(3)质量管理七大原则(4)精益管理(5)目视化管理及6S(6)Gebel walk WHY & Root Cause Analysis (8)TTT(train the trainer)第八节:QC实验室的统计分析,数据支撑决策!(1)仪器故障率(2)人员培训率(3)客户投诉率(4)不符合整改有效率;(5)样品检测周期及时率(6)检测准确率;(7)耗材采购及时率:库存量预警;(8)内部报告差错率;第九节:QC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及SMART原则第十节:向过程要绩效(过程绩效统计分析)第十一节:QC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策划与实施;第十二节:营造QC实验室的文化氛围;(1)月度主题活动 & 年度主题竞赛;(2)适当的员工关怀&团建;主讲老师:张泽楷:CMA、CNAS、Dakks(德国国家认可委)、UKAS(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专家;欧美外资第三方机构运营&质量管理经验十余年;精益实验室 & 流程优化项目顾问。熟悉实验室整体运营管理: 1.质量体系建设、人才梯队培养、仪器设备管理、优化流程、持续改进; 2.丰富审核经历:政府审核、客户审核、供应链审计、OEM 审计、CRO 审计; 3.丰富实操经验:CMA、CNAS、Dakks、UKAS、ISO17025、ISO 17020、GLP、GMP-Lab 等。附件二:QC实验室规范化运营和管理高阶研修班--回执表单位名称联系人地 址邮 编姓 名性别职务电 话传真/E-mail手 机住宿是否需要单间:是○ 否○ 入住时间: 日 至 日 汇款账号:备注上海QC培训户 名:中科凯晟(北京)化工技术研究院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玉泉路支行账 号:020 006 300 920 008 7710联系人:会务组负责人金老师 Q Q:963249386 手 机: 18601174356同微信 邮 箱:3458564152@qq.com 报名表针对本次培训专题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以便我们反馈给老师并到会场交流探讨、答疑解惑。问题1、 问题2、
  • 引入国际学术规范 解决韩春雨研究争议
    日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经历了“社会声誉”上的过山车状态。两个多月前,韩春雨因为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一篇被认为有可能获得诺奖的号称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而引发了全民关注。一时间,学界内外、政府媒体纷纷予以高度评价。盖因韩春雨并非名校海归,也不在核心学术圈,其职称、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额度几乎都不值一提。所以,韩春雨身上的光芒反而显得更耀眼,他的成功经历反而显得更励志。  但从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刊发韩春雨的论文之后,到现在为止,全球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为此,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ISTT)代表其前主席LluisM ontoliu群发邮件,公开质疑韩春雨,呼吁“同事们”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人力和课题。知名打假斗士方舟子转引ISTT邮件指出:“针对该技术调查表明,140个回复中,只有1个回答有效,73个无效,63个在验证。”此外,方舟子也顺势出击,直指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造假。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质疑,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和《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三方,目前还都没有公开作出回应。但显然,这样的局面不会维持长久,伴随着加入争议话题的人越来越多,媒体的介入愈发深广,当事三方的压力可想而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法国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在表示没有发现证据能够真正证明N gAgo发生基因编辑之后,表态“《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应该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N gAgo的未来并不明朗”。而这一要求也被不少科学界的同仁所支持。  对于韩春雨及其团队而言,学术界同行的争议是不可能忽视的。尽管韩春雨的辩护者中有人认为,新技术代替旧技术,从科研路线到配套的技术产业,都牵涉巨大的利益。因此表面是学术争议,背后却是利益之争。但科学研究并不能完全陷入利益争端甚至阴谋论的旋涡。科学研究尤其自身的规范和程序,解决争议和内部纠错也有一定章程。对于科研实践来说,一个科学界普遍认可的方式是,对于有争议的结果,需要经过专业途径进行严谨调查。由此,由《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组织该领域权威专家,在韩春雨团队开放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论文本身进行评审和重复试验,将有利于这一争议的尘埃落定。  事实上,目前的争议还在不断升级,质疑的文章和论据也被不断质疑。例如,要求其他科学家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验证韩春雨论文实验的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前主席、西班牙科学家LluisM ontoliu被炮轰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公布大量实验信息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Gaetan Burgio本人,也被指出论文中犯有严重的错误。当然,依靠这些对质疑的质疑,并不能真正帮助韩春雨团队“扭转局面”。真正能够解决争端,能够提供确凿结论的,还是要沿袭上面的途径,即由刊发杂志会同学术同行组成评审小组,来鉴定该研究结论是否成立。  对于广大关心中国科学事业,关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人来说,从情感上并不愿意韩春雨陷入目前的争论旋涡。但科学本身有其独立的自主性、规律性,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只有建立在充分争论基础上的研究结论,才有可能真正接近真理。科学论战史上,围绕着光是“波”还是“粒子”,争论的时间历经数个世纪。在这些争论中,最重要的未必是哪一方的结论正确,而是要在提出质疑和假设时,保持科学的态度和思维。  也因此,对于韩春雨本人和中国的科学家们来说,争议并不可怕,甚至结局都不可怕。争议反而是一次良好的契机,可以让中国科学家更同步、更密切地加入国际化的学术讨论,从而在软性制度上积极学习和接轨国际学术规范。且不论最后的结论如何,假如能够按照国际学术规范来解决此次围绕着韩春雨研究的争端,将是中国科研工作者近距离参加、学习和观摩的一次绝佳机会。
  • 民航无损检测工作管理规范(全文)
    1. 依据和目的本文件依据CCAR-145部制定,目的是规范对民用航空器及其部件维修中无损检测工作的管理,保障民航飞行安全。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按照CCAR-145部获得批准并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的维修单位。3. 撤销备用。4. 说明众所周知,航空器一旦涉及“ 隐蔽安全”影响后果的系统故障,必然对其要求非常高,除了提高设计可靠性水平之外,还可考虑通过多余度设计来降低对可靠性水平的要求。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中涉及的无损检测工作是确定一些关键结构件是否存在损伤或者缺陷,而且主要针对目视检查不可发现的损伤或者缺陷,这与“隐蔽安全”影响的系统故障类似,但与之不同的是无法通过多余度来降低要求,唯有把每次无损检测工作做到位才能达到保证飞行安全的目的。针对民用航空器的无损检测工作,在人员、工具设备、物料、技术文件和工作环境的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重要,但关键和难点是人员资质要求。一方面,因无损检测工作专业性较强,具备专业资质人员是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必须结合具体的航空器部件考虑,同样无损检测方法在不同的设计、不同的部件上应用时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难以用固定的标准统一评定人员资质。因此,国际上各民航当局普遍采用认可行业自律的方式来对无损检测人员资质提出要求,即认可相关行业协会标准认证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上述行业协会标准认证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有雇主认证制和中心认证制两种方式。雇主认证制是雇主(即维修单位)对具体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认证负责,资格鉴定可以由维修单位自行开展或者委托具备条件的维修单位,但都应经过行业协会的认证并监管,而人员最终资格认证及工作授权必须由雇主负责。中心认证制即由行业协会认证独立于维修单位的第三方机构,由其统一开展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考试和资格鉴定。相比于中心认证制,雇主认证实用性更强,培训和考试的内容都是针对雇主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产品类型、检测技术和标准规范。民航局在统筹考虑民用航空器维修中无损检测工作的特点和对中心认证制第三方机构实施有效管理困难等因素,确定了认可采用雇主认证制相关行业标准为基础,明确对维修单位无损检测人员的要求,并在本文件中具体体现。5. 基本原则维修单位在任何航空器及其部件执行无损检测工作时应当按下述适用情况获得局方批准:(1) 仅在本单位承修的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上执行无损检测工作时,应当在其维修单位手册中维修能力说明部分列明使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并获得局方批准;(2) 为其他单位或人员提供无损检测服务时,应当申请在其《许可维修项目》中包含具体的无损检测方法。上述无损检测工作是指按照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CAMAC0001《民用航空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中包含的无损检测工作类别,维修单位应当对其编制专门的无损检测管理手册。注:上述无损检测管理手册属局方批准《维修管理手册》的下级手册,无需局方批准。非上述标准涵盖的无损检测方法(如孔探),无需局方特别批准,除要求涉及工作人员需经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或者设备制造商指定培训并合格外,其他均按照CCAR-145部的常规要求执行。6. 无损检测工作要求6.1 人员要求6.1.1 资质要求 维修单位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按照如下任一标准 获得资质的人员:(1) 具备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发布团体标准T/CAMAC0001《民用航空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鉴定资质的人员;(2) 同时持有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维修许可证的维修单位可为具备欧洲EN4179《欧盟宇航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鉴定资质的人员;(3) 同时持有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维修许可证的维修单位可为具备美国NAS410《美国宇航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鉴定资质的人员。注:按照上述标准获得资格鉴定,不能等同于维修单位对无损检测人员工作的授权,各维修单位还应当基于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并根据所检测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类型、检测程序、技术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等要求,对本单位的无损检测人员开展具体工作授权。6.1.2 配备要求上述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等级通常包括学员、1级人员、2级人员、3级人员,维修单位应当至少具备每项开展无损检测工作对应方法的2级和3级人员(通常,对于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至少每20个2级人员应当自有一名3级人员) 。对于仅在本单位承修的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上执行无损检测工作方法,当不具备3级人员时,可以聘用外部相应3级人员进行技术支持,但应当在NDT管理手册中列明,并符合如下要求:(1) 明确外聘3级人员在本单位的职责;(2) 外聘3级人员承诺在本单位履行职责的最少工作时间;(3) 当外聘人员为其他维修单位的正式雇员时,应当获得该维修单位书面同意。注:1. 正式雇员是指按照《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由本单位缴纳“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人员。2. 对外聘3级人员的无损检测方法,不应当批准为在其《许可维修项目》中包含具体的无损检测方法。6.1.3 工作规则维修单位应当按照如下规则安排无损检测人员的工作,并应当对学员以外的人员通过书面的方式明确工作授权和限制:(1) 可安排学员参加针对所准备认证的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培训,但需要在同种方法2级或3级人员的直接指导下获得经历。(2) 可安排1级人员遵照作业指导书工作,必要时,应当限制需由2级或3级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对限定1级人员,应当限定在特定零件、零件特征或组合执行专项的无损检测。(3) 可安排2级人员调试和校准设备、实施检测、对产品接收或拒收进行解释和评价以及记录结果。(4) 可安排3级人员如下适用的职责:a) 解释用来控制无损检测方法的法规、标准和其他技术文 件;b) 对无损检测设施和人员承担技术责任;c) 选择适用于专项无损检测的方法和技术;d) 准备无损检测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并证明其合理性;e) 对无损检测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的技术合理性进行批准或审核;f) 如果通过实际操作考试并证明具备熟练操作能力时,从事产品无损检测的接收或拒收和结果备案工作。注:上述3级人员职责仅为按照CCAR-145部开展无损检测工作范围的职责,涉及对无损检测人员实施培训、考试以及认证工作的职责应当在6.1.1 所列标准要求的公司书面实施程序中明确。6.2 工具设备要求维修单位应当具备所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的工具设备,并且符合如下要求:(1) 对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相关维修手册规定了明确制造商的工具设备(如仪器、探头等) ,应当使用其推荐的工具设备;如使用等效工具设备时,应当由具备3级资质人员进行等效替代评估工作,并按照公司相关等效替代评估程序获得批准;并且当相关维修手册明确不允许使用替代工具设备时不得使用替代工具设备。(2) 对于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相关维修手册中提供图纸的工具设备(如参考试块等) ,允许根据维修手册的要求自行制作,但应由具备该方法2级或3级资质人员评估符合其要求和标准。(3) 对于采购的工具设备,应当建立采购后的接收检查制度,确保其功能正常,并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和( 或)使用维护说明书。(4) 对于具有校准要求的工具设备,应当按照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相关维修手册,或者工具设备制造商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由具备资质的校准实验室校准,包括使用后的定期校准。对于没有明确校准标准的工具设备,可以根据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的要求执行校 准。(5) 为防止未按规定校准的工具设备用于无损检测工作,维修单位应当建立需要校准工具设备的控制清单,至少包括工具设备名称、型号或件号、序列号、校准日期、校准到期日等信息。工具设备上应粘贴或附挂校准标识,并至少包含校准到期日、可以追溯至校准证书的校准号或序列号以及使用限制(如适用)等信息。(6) 无损检测工具设备应当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使用维护说明书进行维修并记录,包括更换零部件记录;涉及需要定期校准的工具,维修完成后,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涉及需要周期性性能检查的工具(例如:黑光灯) ,维修完成后,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性能检 查。(7) 对于使用频率较低、投资较大的无损检测工具设备,因为维修或者定期校准原因暂不具备时,可以进行租用或者借用,维修单位可以通过正式合同或者协议租用,但应当证明有能力控制其可用性。注:对于临时租用或者借用的情况,仅允许因维修或者定期校验原因暂不具备时租用或者借用,但不能在申请维修能力批准时用以表明CCAR-145部的符合性,并且租借方应同时提供工具的合格证书和有效的校验证书(如适用) 。6.3 物料要求维修单位应当具备所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的物料,其中应当至少具备根据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相关维修手册要求指 定件号或者规范的物料,并且符合如下要求:(1) 建立接收检验制度,确保其具备合格性证明,与实物对应,并附有必要的产品数据、存储规范和安全信息;(2) 按照存储规范的要求或者相应材料标准文件的要求妥善存储;(3) 按照安全信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按指引正确使用,如果发生意外接触,应按照安全信息的规定进行处理;(4) 废弃物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的要求。6.4 技术文件要求无损检测工作一般应当按照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相关维修手册的要求开展,这些手册包括但不限于无损检测手册(NTM)、服务通告(SB)、标准操作指引(SOPM)等适用文件。注:上述文件通常包含设备清单、检测准备、设备校准、执行检测、显示的解释与评估、验收标准等内容,无损检测人员可以直接根据文件实施检测。维修单位可根据需要选择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方法并编制相应的程序,但应当经过对应3级人员的批准,并且在下列情况下应当编制具体的作业指导书:(1) 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维修手册的工作内容可以用更易操作、更有效的方式进行;(2) 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维修手册的工作内容无法直接参照执行;(3) 使用了替代工具设备。注:上述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如涉及产品技术标准的改变,还应经过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的批准。6.5 工作环境要求6.5.1 一般要求无损检测的一般工作环境应当至少符合如下要求:(1) 工作区域面积足够执行检测工作;(2) 具有足够的区域分类存储设备、试块、化学品等,包括隔离不可用设备、物料的区域; (3) 配置了方便放置并易于查找手册和技术文件的设施;(4) 配备了足够的待检及完成检测部件存放设施,并能有效保护防止磕碰;(5) 涉及安全防护要求的工作区域应当具备醒目的警告标志标牌;(6)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配备了个人防护设施(如作业场所应当配备洗眼器和冲淋装置)。6.5.2 具体无损检测工作环境的特别要求除上述一般工作环境要求外,各类无损检测工作还应当符合航空器或者航空器制造厂家维修手册的相关要求,具体需根据现行有效的制造厂家维修手册确定。典型无损检测工作环境特别要 求包括(但不限于):(1) 红外热成像检测: 除激励热源外的热源,应减少检测区中空气扰动和其他热辐射源等环境因素对热像检测的干扰,并且环境温度符合要求;(2) 涡流、超声检测: 在已打开的油箱附近工作时需保证必要的防爆要求;(3) 渗透、磁粉检测: 通常要求检测面的黑光照度及环境白光照度应满足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检测环境应有良好的通风;(4) 射线检测: 射线防护设施应当符合GBZ117《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和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包括探伤室探伤和现场探伤的情况。6.6 管理要求任何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的维修单位,应当由责任经理书面任命一名责任3级人员负责无损检测工作的专项管理。责任3级人员应当符合如下要求:(1) 为至少具备一项或多项本单位开展无损检测工作3级资质的人员,并且全面熟悉本单位所使用的标准、规范和作业指导书;(2) 直接向责任经理(或者由其授权的生产经理或者质量经理)报告,并对本单位在无损检测工作方面符合相关规章、标准的要求负责;(3) 负责管理本单位无损检测人员的具体工作授权;(4) 负责制定本单位具体无损检测工作管理的无损检测管理手册。责任3级人员一般应当为本单位正式雇员,也可通过合同雇佣非本单位正式雇员的人员,但需明确双方的职责、义务以及法律责任。注: 上述责任3级人员的要求仅为按照CCAR-145部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的批准,涉及对无损检测人员实施培训、考试以及认证工作的职责应当在协会认证要求的书面实施程序中明确。7.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机构在符合下述要求的情况下,任何获得无损检测工作项目批准的维修单位均可开展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工作:(1) 在所获得批准的无损检测工作项目范围内;(2) 责任3级人员为本单位的正式雇员;(3) 按照团体标准T/CAMAC0001《民用航空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建立了相应的资格鉴定相关实施程序,并获得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的认证。注:上述资格鉴定与认证仅是按照团体标准T/CAMAC0001获得资格鉴定,不能等同于维修单位对无损检测人员工作的授权,各维修单位还应当基于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并根据所检测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类型、检测程序、技术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等要求,对本单位的无损检测人员开展具体工作授权。
  • 工信部发布新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p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 第2号发布。公告中说到,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我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形成《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现予以公告。 /p p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以下简称:条件)内容包含以下7大部分: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环境保护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质量管理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7)监督与管理 /span /p p   在“(4)环境保护”部分提及,废气、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大气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恶臭污染物排放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工业固体废物应依法分类贮存、转移、处置或综合利用,企业危险废物贮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相关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59)相关要求,SiCl4等危险废物应委托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有资质单位进行妥善利用或处置。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污染物产生应符合《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I级基准值要求,现有项目应满足II级基准值要求。 /p p   在“(5)质量管理”部分强调:光伏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配备质量检验机构和专职检验人员。电池及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应配备AAA级太阳模拟器、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等关键检测设备,鼓励企业建设具备CNAS认可资质的实验室。 /p p   据统计,现符合工信部光伏制造企业规范条件企业共计239家,近年来,我国光伏制造业持续高速成长。2017年,我国电池片产量为68GW,同比增长33.3% 组件产量为76GW,同比增长43.3%。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继续保持全球首位。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国内光伏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龙头企业效益将获得一定支撑,但光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愈趋激烈,竞争将主要集中于技术与效率。 /p p   附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3/ueattachment/317c0589-86e9-4c3d-9b46-1207b4d6881f.docx"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docx /a /p p br/ /p
  • 检测机构不规范行为频发 上海拟对检测行为立法
    国内一家网站上周曝出,根据其送检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肯德基豆浆内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但与以往不同,这一食品安全事件并未引发轩然大波,因为这家检测机构被证实并不具备转基因检测资质,报告公信力存疑。上海市质监局昨天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针对近些年来,检测机构不规范行为频发,上海拟率先对检测行为立法,并已被市人大纳入五年立法规划。请听报道:   发布信息的花椒网号称&ldquo 中国首家产品安全评测视频网站&rdquo ,他们委托了一家叫&ldquo 华测&rdquo 的第三方机构对市场在售的4种豆浆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肯德基被检出由转基因大豆制作而成。但肯德基随即回应,其豆浆粉使用的原料为东北产区大豆,从未进口转基因大豆。   就在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时,事件突然峰回路转,这家检测机构由于不在农业部认可具备转基因检测资质的名单中,因此其采样过程、检测报告以及发布渠道都不合规,结果自然也不可取。上海认证协会会员傅张杰说:   [实况] 检测检验行为背后有大量的经济活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是没有约束的。   就好比该事件曝光的第二天,这家检测机构股票大涨,而发布信息的网站却消失了。傅张杰说,客观分析,所有检测结果只针对样品,但大多时候,送检结果在公布时会无限扩大效应:   [实况] 拿到报告的人出去公布的时候,它有一个很大的前提,最原始的数据是什么?最原始的报告怎么写的?到底是为了炒作而炒作,还是就事论事把事情反映出去?   而且很多送检行为不止目的不纯、还很滑稽可笑,最经典的莫过于拿绿茶当尿液、拿马桶水当自来水。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表示,由于目前法律法规中,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只对出具的检验报告负责,但对送检人的行为没有约束,近些年来,不少食品安全事件正是靠这些动机不纯的检测报告&ldquo 炒作&rdquo 出来:   [实况] 我们正在起草对检验检测活动进行地方立法,通过地方立法来规范我们的检验检测的市场行为,包括检验检测机构,相关人员,以及利用检验检测活动进行的市场行为。   除了规范送检过程,立法还将规范公开检测报告的行为,再回到&ldquo 转基因豆浆&rdquo 事件中,网站在没有证明其抽样、检测过程是否规范、检测机构是否有资质的前提下,贸然公布结果的行为也将是不合法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检测中可能发现的各种安全问题会被瞒报,立法同时明确,出现重大问题时,最&ldquo 权威&rdquo 的发声筒要交给政府部门。   [实况] 你还有义务将你在市场活动当中,所发现的带有行业性、区域性、倾向性的一些安全问题,及时向政府的监管部门通报,便于政府部门及遏制相关的安全隐患的出现。
  • 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关于清理规范直接涉碳类备案认证规则的通知
    各相关认证机构:为引导和规范直接涉碳类认证活动顺利开展,根据《国家认监委关于明确直接涉碳类认证规则备案要求的通知》(国认监〔2024〕3号),我委组织对各机构在国家认监委备案(2024年5月30日之前)的直接涉碳类认证规则进行了核查,现要求各机构根据核查结果(见附件)开展清理规范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对不属于直接涉碳类认证规则备案范围的,认证机构应当注销备案规则,并对已发出的相关证书作出注销或撤销处理。二、对属于直接涉碳类认证规则备案范围但不符合分类要求的,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认可业务信息统一上报平台(http://report.cnca.cn/irj/portal)发布的最新认证项目分类代码,注销原备案规则后重新进行备案。三、对2024年5月30日之后备案的直接涉碳类规则,认证机构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清理规范。四、上述清理规范工作应当于2024年7月15日前完成。逾期未完成的,我委将按照规定对相关认证机构及其证书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我委将进一步强化对直接涉碳类认证活动的管理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直接涉碳类认证规则及相关认证证书及时进行清理,保障直接涉碳类认证健康有序发展。认证监管司工业品处:徐天峰 010-82260866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王鹏 010-82261364国家认监委秘书处2024年7月2日附件下载直接涉碳类认证规则备案信息核查情况.pdf
  •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
    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进一步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保障校园安全、 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保障校园安全、 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中高校实验室,是指隶属于高校从事教学、 科研等实验实训活动的场所及其所属设施。第三条 高校实验室建设和使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验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第四条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管理体制,重点落实安全责任体系、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准入、条件保障,以及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内容。第二章 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第五条 校级安全责任体系(一)学校应统筹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把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二)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是重要领导责任人,协助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其他校领导在分管工作范围内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有支持、监督和指导职责。(三)设立校级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并明确人员和分工。(四)明确实验室安全主管职能部门、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以下统称二级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职责, 建立健全全员实验室安全责任制,配备足额的专职安全人员。(五)与各相关二级单位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六)建立健全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机制,尤其要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实验室安全全周期管理工作机制。(七)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与准入体系。(八)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九)建立实验室安全隐患举报制度,公布实验室安全隐患举报邮箱、电话、信箱等。第六条 二级单位安全责任体系(一)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责任人。(二)二级单位应明确分管实验室安全的班子成员和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 (三)与所属各实验室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立 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与准入制度。(五)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各类隐患检查,对隐患整改实行闭环管理。(六)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培训和实施演练。第七条 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一)实验室负责人是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应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隐患整改、个人防护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二)项目负责人(含教学课程任课教师)是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须对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及现场处置方案。(三)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安全员,负责本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四)实验室负责人应与相关实验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或承诺书。第八条 安全工作奖惩机制(一)强化学校主体责任,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岗位或个人。(二)学校应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考评内容。对在实验室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个人和所在单位,应予以批评和惩处,情节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三)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后,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事故责任。第三章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九条 学校和二级单位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和制度,出台规范性文件,确保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管理效应,并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特点和实验用途,及时修订更新。第十条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安全检查制度:对实验室开展“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的定期安全检查,核查安全制度、责任体系、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和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行问题排查、登记、报告、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二)安全教育培训与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学习或工作的所有人员应先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掌握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 (三)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制度:凡涉及重要危险源,即有毒有害化学品(剧毒、易制爆、易制毒、爆炸品等)、危险气体(易燃、易爆、有毒、窒息)、动物及病原微生物、辐射源及射线装置、同位素及核材料、危险性机械加工装置、强电强磁与激光设备、特种设备等的教学、科研项目,应经过风险评估后方可开展实验活动。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在未切实落实安全保障前,不得开展实验活动。 (四)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应对重要危险源进行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处置等全流程全周期管理。采购和运输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渠道,储存要有专门储存场所并严格控制数量,使用时应由专人负责发放、回收和详细记录,实验后产生的废物应统一收储并依法依规科学处置。应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和数据库,并制定危险源分级分类处置方案。(五)安全应急制度:学校、二级单位和实验室应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度,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学习、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保障应急人员、物资、装备和经费,保证应急功能完备、人员到位、装备齐全、响应及时。应定期检查实验防护用品 与装备、应急物资的有效性。(六)实验室安全事故上报制度:出现实验室安全事故后,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在1小时内如实向所在地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高校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并抄报教育部,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并根据事态发展变化及时续报。第四章 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宣传第十一条 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一)学校每年开展面向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并存档记录。 (二)学校和二级单位开展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的应急演练,并对演练内容、参加人数、效果评价等进行有效记录。(三)学校和二级单位根据实验需要,开展专业安全培训活动,并组织安全培训考试,新入职的教职工、新入学的学生均应参加并通过考试,对培训与考试进行有效记录。(四)实验室应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操作工艺、设备使用、试剂或气体管理等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评估,并记录存档。第十二条 涉及重要危险源的高校应设置有学分的实验室安全课程或将安全准入教育培训纳入培养环节。第十三条 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学校和二级单位应按照“全员、全面、全程”的要求,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安全宣传、经验交流等活动,建设有特色的安全文化。第五章 实验室教学、科研活动安全准入制度第十四条 开展涉及重要危险源的教学、科研活动(包括学生实验课程、毕业设计、教师科研项目、自主立项研究、学科竞赛实验课程等)之前,项目负责人(含教学课程任课教师)应对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指导有关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新录用人员在签订合同后、进入实验室前,应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第十五条 项目负责人(含教学课程任课教师)应针对本项目特点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教育方案,对参与本项目的学生和工作人员等进行全员安全培训,依法履行安全告知义务。第十六条 学生的研究选题,应包含针对开展实验研究所涉及安全风险的分析、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并通过审查,或者单独就该选题进行安全分析并通过审查。 第十七条 进入实验室学习或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遵守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取得准入资格后,再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或实验指导书开展实验。第十八条 学校、二级单位或实验室应与进入实验室的相关方或外来人员签订合同或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职责。第六章 实验室安全条件保障第十九条 经费保障(一)学校每年做好实验室安全常规经费预算,保障安全工作正常运行。(二)学校应有专项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同时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及时落实。(三)二级单位通过多元化投入,加强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第二十条 物资与设施保障(一)高校加强安全物资保障,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建立能够保障实验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二)实验室配备合适的消防设施,并定期开展使用训练。(三)存在受到化学和生物伤害可能的区域,配置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四)重点场所安装门禁和监控设施,并有专人管理。第二十一条 加强队伍建设,有充足的人力保障(一)学校根据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配备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并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推进专业安全队伍建设,保障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学校和二级单位分别设立实验室安全督查队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并提供检查报告和整改意见。实验室安全督查队伍可由在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含退休返聘人员)及校外专家组成。(三)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负责人应接受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后上岗,并定期轮训。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建筑安全保障实验室工程项目(新建、改建、扩建、维修以及装修等)在论证、立项、建设以及验收时,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并通过学校实验室安全职能部门组织的审核后,方可实施。第七章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二十三条 危险化学品须向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爆炸品等购买前须经学校审批,报公安部门批准或备案后,向具有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并保留报批及审批记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购买前还须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报批同意后向定点供应商采购。第二十四条 对危险化学品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验室设置专用存放空间并科学有序存放,存放的危险化学品总量符合规定要求,并按照化学试剂性质分类规范存放,化学品(含配制试剂)标签应完整清晰。第二十五条 管制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须符合治安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剧毒化学品执行“五双”管理(即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账),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有专人管理并做好贮存、领取、发放情况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1年,防盗等技防措施符合管制要求;易制毒化学品应设置专用存储区或者专柜储存并有防盗措施,其中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账册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易制爆化学品存量合规,设立专用存储区或者专柜储存并有防盗与防爆措施,符合双人双锁管理要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有专用账册,设立专用存储区或者专柜储存,专用存储区与专柜的防盗等技防措施符合管制要求,实行双人双锁管理;爆炸品单独隔离、限量存储,使用、销毁按照公安部门要求执行。第二十六条 进口危险化学品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建有危险品存储区、化学实验废物贮存站,对化学实验废物集中定点存放。第二十八条 建立化学实验危废管理制度,按要求制定实验危废管理计划并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委托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对实验危废进行清运、处置。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九条 对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学校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操作失误、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等造成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事件的,将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具体参照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事件追责问责相关办法。第三十条 高校应根据本规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具体实施办法。各类实验室要符合国家行业相关实验室标准。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甲醛检测缺乏国家规范 自测污染不如从“根源”防范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人生大约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在住宅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少春季潮中选择装修的房子,近日也慢慢进入到了后期阶段。乔迁新居是喜事一件,但如果房间里隐匿的装修污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蠢蠢欲动,势必令人担忧。   目前市场上,一些五花八门的简易甲醛自测产品正在热销,但这些产品的准确度到底有几何?却令不少消费者心里打起了鼓。同时,国家规范的缺乏,让甲醛的检测再一次陷入尴尬。要想做到一劳永逸,自测装修污染不如防“根源”。   装修污染让人“忐忑”   在本报接到的电话咨询中,大部分业主都对装修污染担忧不已。闻得见的甲醛、看不见的放射性,构成了人们装修恐慌的主要来源。“装修完两套房子的某某某患癌症了”,“搬进去一年就因为装修污染得病去世了”等言论,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变得愈发恐怖。其中,甲醛仍是家装污染的最大源头。   据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魏和平介绍,在消协接受到的投诉中,关于装修污染的投诉确实很多。一些消费者在家中闻到刺鼻气味后,只知道家里可能遭遇了装修污染,但到底是甲醛还是苯,根本无法说清楚。而且装修污染是个综合体,衣柜、地板、门等都可能是造成甲醛超标的元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一旦发生污染,想要追根溯源都并非易事,更谈不上和商家理论了。   海创亿邦装饰总经理岑国庆认为,装修完的家,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甲醛,只要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就对人无碍。一般来说,居室空气中的甲醛释放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增多或减少。装修完之后,可在家里摆放一些绿萝、芦荟等大叶子植物,来净化空气。   自测甲醛有局限性   如今,在一些网店和实体店内,各种各样的甲醛自测产品正销售火热。如甲醛检测仪、试纸、自测盒等,它们价格很便宜,多为十几到二十块钱不等。这些产品的原理基本上也大同小异,主要是通过样品检测出的结果,来与比色卡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室内的甲醛含量。尽管数据并非准确,但由于检测过程快速省钱,还是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追捧。   市民乔女士就是其中一个,她在装修时,全部选用了市面上比较认可的环保家具、衣柜、地板和墙漆。但装修完后的检测结果却告诉她,家里的甲醛含量比0.1毫克/立方米的安全标准高出了3倍。于是,被这个结果吓到的她,决定过一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测。   那么,这样的数据是否可靠呢?对此,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魏和平认为,“这样的自我检测肯定有局限性。抛去检测产品的准确度不说,检测时的环境也有可能造成结果产生误差。如没有关好门窗,或者房间温度有所变化,甲醛的释放量会有所不同。甲醛检测应该如何操作,原则上来说是要有一套规范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标准,因此也就导致市场上的言论众说纷纭。”   从材料源头进行防范   装修污染检测缺乏规范标准,市场上流行的治理方法也五花八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不少厂家推出了一系列清除甲醛的产品,包括活性炭、涂料、空气净化器等。同时,植物摆放也被奉为治理污染的黄金原则。另外,市场上正在活跃的一些私人甲醛检测和治理机构,也多多少少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这些机构的检测项目一般包括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并依照污染的严重程度,收取治理费用。   近日,气温的逐渐升高,意味着家庭装修设计的污染进入了“高发期”。业主们与其对检测结果和治理方式心存迷惑,不如严把材料关,从根源上进行防范。在购买时,闻气味、观品牌、查看环保标准缺一不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材料。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商家,推出了麦秸秆地板、超市木地板等环保材料,但仍需消费者火眼金睛进行辨别,以防被伪材料迷了眼睛。
  • 国家认监委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名称
    国家认监委日前发布公告,将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CCC实验室)的名称。   随着业务发展和机构改制,CCC实验室的名称日趋多样,既不统一也不规范,少数CCC实验室甚至已经不再使用国家认监委在CCC实验室指定时的名称,这不仅使申请人产生疑惑,也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符,甚至造成责任追究等管理上的困难。   公告指出,CCC指定实验室的名称应统一使用该机构具有法人资质的名称,该机构应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   国家认监委将根据各CCC实验室提交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名称确认表,统一规范并公告CCC实验室指定名录。自2009年6月1日起,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任务的CCC实验室应当按国家认监委公告的指定名称出具检测报告并收取检测费用,不得以其它名称出具检测报告或收取费用。
  • 12月1日正式实施!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规范全文及解读
    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规范》 由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8SC37(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该标准于今年5月23日发布,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主要起草单位 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山西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 、广东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中心 、临汾市公安局 、武汉益鼎天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高升杰 、杨建军 、严江伟 、耿力 、刘倩颖 、王文峰 、赖江华 、沈悦生 、宋继伟 、张洪波 、杜红丽 、郭云峰 、吴昊 、李泽琴 、张奕 、丁国徽 、苏立伟 、钟陈 、张蕾 、汪小我 、李博文 、王秋娟 、李海燕 、黄建春 、段晋琦 、沈鹤霄 、李星光 、魏曙光 、康恒亮 、穆豪放 、姜华艳 、郭小森 、尹烨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规范》国家标准解读:一、 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为:GB/T 42751-2023;标准名称: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规范二、 标准制定背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报告指出加强生物计量与质量控制等基础通用标准的研制。同时国家标准委联合九部门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也指出需加快基因测序等技术研发应用,支撑产业高端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逐渐被人们知晓和应用,国家对于高通量基因测序相关的扶持和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2012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35亿美元,截至2015年已上涨到59亿美元,3年增长为原来的1.69倍,复合年平均增长率19.0%,预计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件的制定一方面会加速测序仪国产化进程,提高国产化技术水平,确立了面向基因测序世界水平的一个技术目标和门槛,提升追赶国际主流水平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可加快国产核心技术和通用技术的标准化,并能有效促进基因测序应用的全面普及,加快市场对于基因测序产品的认可和接受。三、 标准主要内容本文件规定了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的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信息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基因分型系统的设计、研发、测试与评估。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是通过对遗传标记STR、SNP的自动分型实现对生物特征的识别。其流程是将高通量测试设备下机数据经过预处理、序列比对、位点覆盖深度及长度算法。该系统能有效实现生物信息分析自动化和标准化。使得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的实用性大大提高。四、 标准实施意义本文件的制定有利于对目前研究、开发、使用的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进行规范要求,保障各类分型系统对基因分型进行有效、准确的分型,为系统开发人员、部署人员和用户提供一套标准的测试方法,从而促进我国个体身份鉴定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附标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