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人才梯队

仪器信息网人才梯队专题为您整合人才梯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人才梯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人才梯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人才梯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人才梯队话题讨论。

人才梯队相关的资讯

  • 中国科学报:人才梯队须合理设计和规划
    10月30日,广州市委组织部解读《关于推进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意见》时透露,今起5年内,广州将实现“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约2000名,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约320万名,并初步建成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人才港’”。(10月31日《南方都市报》)   此消息一出,便有网友指出广州“急功近利”。无独有偶,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辽宁对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单位,给予500万元的奖励。   对比两则新闻,不难看出,对高端人才的渴求不是个别地区的专利,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营造“人才眼球效应”,各地都不惜拿出重金和丰厚的物质条件,试图引起稀缺高端人才的注意,进而提升本地的人才实力和美誉度。同时各地也在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然而,上述事件和媒体频频爆出硕士、博士难找工作的新闻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是对人才的渴求,一方面是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深究原因,不难看出,我国在人才建设这条路上已经走入歧途。一个正常的人才梯队应该是这样的:院士及各类学者是领军型人才,博士、硕士是研究型人才,本科是管理型人才,大专、中专是技术型人才。   然而,眼下的事实却是,领军型人才炙手可热,扩招后的博士、硕士乃至本科生,不能被真正有需求的单位选中,成为被冷落的对象。   而对于有大量需求的技术类大中专人才,因为社会上普遍“本科以上学历”的招聘门槛,其人数一年比一年少。这直接导致技术工种变成不少人艳羡的“香饽饽”,但是,大批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却难以胜任这类工作。   因此,从中国目前及今后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培养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才,才是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终极目标。   仅用巨额的金钱堆不出我们需要的人才,单靠丰厚的物质,引进来的也许只是一纸文凭。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人才梯队需要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更需要全社会放下所谓的门槛,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各层次人才都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好一份工作,获得相同的尊重,才是人才发展的正道。
  • 中国学者冲击诺奖四大梯队知多少?
    随着新一轮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不断揭晓,国内有关于“中国学者何时才能问鼎诺贝尔奖”的探讨也逐渐深入。从“钱学森之问”到国家“双一流”建设构想的提出,如何培养并选拔出优秀人才始终被视作国家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拿诺贝尔奖和打仗的道理相近,目光要远,作战要有计划,拿下诺贝尔奖我们首先有四大作战梯队与四大联合纵队带头“冲锋”。  冲诺第一作战梯队、百千万联合纵队:  百人计划:“百人计划”是199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的一项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招聘对象是以科学(工程)中心、开放实验室、青年实验室、等为主要基地,按需要招聘人才。朱日祥、曹健林、卢柯等14人成为1994年首批支持对象。该项目原计划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以每人200万元的资助力度从国外吸引并培养百余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十几年来,“百人计划”为中国科学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从海外引进的杰出青年人才上千位。  千人计划:2008年12月,中央决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有重点的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截止目前,“千人计划”已分12批引进600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千人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小组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央统战部、外交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侨办、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外专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组成。在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作为工作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千人计划的具体实施。  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亦称“万人计划”。“国家特支计划”是一项涵盖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实施周期长的宏大计划。是经中央批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委联合推出的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冲诺第二作战梯队,江河湖泊联合横队:  长江学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计划。该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李嘉诚先生及其领导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投入港币6000万元,教育部筹集相应配套资金,用于在高等学校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李嘉诚先生还另行捐赠港币1000万元,用于设立"长江学者成就奖"。这一计划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配合"211工程"建设,吸引和培养杰出人才,加速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黄河学者:2004年3月11日,河南大学首次面向国内外招聘“黄河学者”,正式启动这个新的人才引进计划。首批“黄河学者”岗位共设立10个,每位“黄河学者”除享受正常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外,校方还为每人每年提供岗位津贴10万元和相当数额的教学科研启动经费。河南大学希望通过设立“黄河学者”岗位,加快学校的学科(实验室)、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增加学校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  闽江学者:“闽江学者计划”是福建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决定》,配合重点学科建设,加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而设置的一个招揽人才项目。主要做法是:建立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受聘特聘教授岗位的人员在聘期间享受每年人民币10万元的岗位津贴,同时享受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该计划旨在吸引海内外中青年学术精英参与福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该计划已经于近日着手实施,厦门大学等高校已在进行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工作。闽江学者包括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聘任范围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皖江学者:是指安徽省政府于2011年起启动的一项千人“皖江学者计划”是安徽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七大工程之一——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首要项目。该计划包括引进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建立特聘教授岗位制度两项内容。“十五”期间,安徽省实施了“皖江学者计划”和“高校优秀人才计划”,先后在省属高校设立特聘教授岗位13个、讲席教授岗位45个,面向全国公开选拔招聘了一批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岗位人选。遴选出110名高校拔尖人才、190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312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高校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达到169人,占全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31%。安徽省教育厅大手笔的推进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皖江学者计划”,一次在12所省属高校拿出55多个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特聘教授和讲习教授,延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助力。计划网延揽学界精英,造就学术大师,带动学科建设的工程。目的是采取一系列超常规的举措吸纳海内外学者精英。  海河学者: 2000年,天津科技大学(原天津轻工业学院)为适应学校快速发展和尽快建成高水平大学的需要,推出了旨在吸引海内外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海河学者计划”。根据“海河学者计划”,天津科技大学将在该校的硕士点、博士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中,选择短期内有可能在某些研究领域跻身于国内外先进行列,或能够争取获得高一级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中设置10个“海河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首批引进到天津轻工业学院的两名“海河学者”一位是来自加拿大的倪永浩先生,另一位是1998年从日本北海道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归国的刘安军教授。  珠江学者:1999年,广东省为贯彻落实科教兴粤和人才强省战略,启动了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计划。2009年为吸引和培养一批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的专业领军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不断带动广东省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保持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计划更名为“珠江学者计划”,并做了3项重要调整:拓宽了岗位设置的范围,在原有“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基础上,新增“重点建设的科研创新平台”和“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新兴交叉学科” 增加了岗位的类型,除原有特聘教授外,增设讲座教授类型 加大了支持力度,珠江学者岗位津贴由每年10万元增至12万元,讲座教授则按每月1.5万元给予岗位津贴。  紫江学者:1999年4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与紫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设立1亿元“紫江教育发展基金”。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紫江学者计划”为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拟分三期进行:重点支持学科带头人 重点加强学科梯队建设 大力推进三十五岁以下优秀青年骨干队伍建设等。首期计划将以华东师大“特聘教授”形式实施。此次特聘教授招聘是华东师大响应全教会精神,实质性启动“紫江学者计划”的第一步。学校将在教育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学、哲学等10个一级学科下的相关二级学科中,公开向海内外招聘首批特聘教授。  甬江学者:是2012年,宁波市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宁波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形成宁波高校的优势与特色学科,所特别实行的“甬江学者计划”。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实行岗位聘任制,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家评审、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原则上按一级学科设置,分期进行。其岗位设置与高校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与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相配套,满足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运河学者:是浙江工业大学于2005年为加强浙江工业大学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学科梯队建设,吸引中青年杰出人才,而实施“运河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制度。  浦江计划:为进一步优化上海创新创业发展环境,提高上海城市创新能力,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赴上海工作和创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启动实施2010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上海市出台《2010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四类留学人员成为重点资助对象。根据《指南》,四类资助对象分别为:1、应聘来上海市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2、在上海市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3、来上海市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员及团队。4、其他上海市特殊急需的留学人员及团队。据悉,此次浦江计划资助类别分为四类:科研开发(A类)、科技创业(B类)、社会科学(C类)以及特殊急需人才(D类)。其中A和B类由市科委负责组织实施,C和D类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实施。  龙江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牵头,财政厅、科技厅、人事厅和地税局共同打造的黑龙江人才品牌——“龙江学者计划”于2005年开始实施,这是黑龙江省的第一个高层次人才计划。该人才计划将从海外学子、其他省市和本省的优秀人才中招聘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在省属高校和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工作,聘任范围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从今年起,黑龙江省将每年聘任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0名,聘期为3年。  香江学者:“香江学者计划” 于2010年12月正式启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香港学者协会2010年12月19日举行“香江学者计划”内地与香港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签约仪式,按照协议,2011年至2014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每年将选派50名内地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赴香港部分知名高校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时间一般为2年。交流期间,内地和港方每年分别发给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生活和科研补助费15万元人民币和15万元港币。培养的专业领域集中在基础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方面。  冲诺第三作战梯队,山川冈岳联合横队:  泰山学者:“泰山学者”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工程分期实施,从2003年到2008年,实施第一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主要是为山东省高校延揽一批学术精英,带出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一批强势学科,造就一批学术大师。第一期工程完成后,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并根据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状况,在后续工程中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的设岗数量、岗位津贴、科研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等进行相应调整。“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由省教育厅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省教育厅每年要把上年度“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和本年度的工作安排,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要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 成立专家考评组织,做好设岗学科、拟聘人员的审核评价工作 切实抓好“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的规划、设置、管理和考核工作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费使用的审计工作。要加强指导,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地把“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好。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为实施“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岳麓学者:是湖南大学于2016年6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而决定实施湖南大学“岳麓学者计划”。该计划设领军岗、特聘岗、晨星岗三类岗位,面向校内外公开选聘,聘任期限为:引进人才高级职务者聘期八年、其他及校内入选人才五年,聘期将逾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者,聘至法定退休时间。  长白山学者:“长白山学者”是具有国家级高端人才相应学术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是吉林省在高等学校中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这一计划是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更好地吸引、凝聚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高端学术和技能人才,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而组织施行的。学者岗位主要是在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和急需、紧缺学科领域设置。岗位设置明确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要面向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井冈山学者:江西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自2006年始,重点实施了江西省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主要包括江西省高等学校“井冈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和江西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与支持体系。根据江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江西省决定,在全省高等学校增设15个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的设置,根据国家尤其是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江西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创新产业的需求,在光伏、风能核能及节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社会学等30个高校高水平学科中,遴选增设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天山学者: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实施“天山学者高层次人才特聘计划”(简称“天山学者计划”),每年在区属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遴选若干学科,设置天山学者特聘岗位。每个学科设置特聘教授岗位1个,讲座教授岗位2个,主讲教授岗位2个,天山学子岗位2个(天山学子可不受设岗学科限制,由学校根据需要招聘)。岗位设置的原则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实现设岗、选人和做事的有机统一。天山学者岗位属动态岗位,五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审定一次。  攀登学者:“攀登学者”是辽宁省于2006年9月,为推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强辽宁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两院院士”为目标,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而开展的一项计划。攀登学者聘期三年。省外应聘者人事关系应正式进入聘任学校 海外应聘者,原则上每年在校全职工作不少于9个月。  首山学者: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加强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优秀人才,学校决定实施的一项计划。要求受聘者能够确定本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搞好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时保持与国际间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确保本学科发展与世界同步。  太行学者:太行学者”发展计划是河南理工大学于2014年提出的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和创新的一大举措。该计划的实施必将对加强河南理工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太行学者”发展计划的内涵是以人才能力建设和师资队伍梯队建设为主线,采用引进和培养并用、以培养为主的模式,结合学校的相关政策,构建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其目标是为弥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不足,在一定时期内为培养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提供良好的环境。“太行学者”发展计划的思路是以团队为基础,以“太行学者”为领头人,使“太行学者”有生态、有梯队、有后劲,真正能为人才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云岭学者:“云岭学者”培养工程,是云南省省委组织部主办的,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一项人才项目。旨在从2014年到2020年,分批选拔100名左右科研学术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授予“云岭学者”称号,进行重点培养。培养期5年,在培养期内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200万元科研工作支持经费。“云岭学者”在岗期间,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生活补贴5万元。2014年度,在全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首次选拔30名左右云岭学者(不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云南省院士后备人才即省科技领军人才)。各个单位没有名额限制。  冲诺第四作战梯队,山水协同联合横队  芙蓉学者:200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湖南省高校实施“芙蓉学者计划”,建立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在高校的重点科研领域、重点学科发展方向、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或科研基地设置30个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遴选中青年杰出人才。造就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带动一批重点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提高湖南高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科技竞争实力,为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特聘教授岗位属流动岗位,五年一期。由省教育厅根据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建设需要,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进行定期评审确认。  楚天学者:楚天学者计划是湖北省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我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而设立的人才计划,由楚天学者、楚天学者讲坛和楚天学者成就奖组成。“楚天学者”分为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含主讲教授、创业型特聘教授)、楚天学子三个层次。全省每年招聘200名左右的楚天学者,聘期5年。近年来,三峡大学大力实施人才高地汇聚工程,积极申报“楚天学者计划”,各层次楚天学者的引进,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天府学者:是四川省教委于2000年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为四川稳住并吸纳更多的人才而投入专项资金实施开展的一项计划,并于2000年首次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首席教授。受聘者除享受国家提供的工资、保 险、福利等待遇外,还将享受特殊的岗位津贴。首席教授岗位将在四川省高校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部分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中设置,每一学科一般设置一个,应聘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特殊情况下最低应具有硕士学位),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特殊情况下最高不超过55岁 )。首席教授采取分年聘任,聘期3年,聘任期满但业绩显著并保持领先水平者可继续聘用。  燕赵学者:是河北省按照《面向21世纪河北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出2至3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战略计划。河北省决定在省属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遴选5至10个特聘岗位,面向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以及国外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公开招聘。2000年9月,河北省公布了河北师大细胞生物学等4个首批特聘岗位。经过由特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评审,有4位教授被遴选为首批“燕赵学者”。“燕赵学者”的聘期一般为3年。省教育厅每年向“燕赵学者”提供30万元的资助,其中个人生活补贴5万元,其余经费用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所在学校要按不少于50%的比例匹配经费。  巴渝学者:为了切实加强我市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遴选国内外中青年杰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提高自身市高等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重庆市于2005年展开了高等学校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制度。主要是要求学者结合重庆市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兼顾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突出重点,合理布局,保证质量。  根据《重庆市高等学校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暂行办法》“市教委每四年受理一次高等学校的设岗申请”的规定,2009年将开展第二批重庆市高等学校“巴渝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工作,并将加大实施力度。  桂子学者:是华中师范大学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深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而提出的引进和培养200名左右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作为省部级、国家级人才的后备梯队的人才计划。具体是是指在2016年-2020年期间通过这一项目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青年学者,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桂子学者青年项目”原则上每年遴选一次。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根据需要,学校将成立“桂子学者青年项目”评审委员会。  琴园学者:湖北大学为为切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凝聚高水平师资,加强学科队伍建设,造就若干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根据“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实施情况,特对“琴园学者”特聘教授聘任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主要在省、校级重点学科设立。要求受聘者学术造诣深厚,熟悉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本学科或某一方向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具有较大影响。聘任第一年和第二年期满,受聘者个人进行总结,由学院组织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报人事处。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报校聘任领导小组审定后中止其聘任合同,按聘前岗位享受有关待遇。  萃英学者:于2004年正式启动,其最初的目的在于荟萃四方英才、集聚学科队伍。这一计划分几个层次。第一,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50名左右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唯我所用”是萃英计划的一个原则,所以“萃英学者”除了全职教授,还包括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实行岗位聘任制。第二是培养、支持200名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第三是培养50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后这一计划于2011年1月进行了修订,其目标变成: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不断完善适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机制,形成培养造就大师级学者的氛围,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原
  • 2020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竞争格局:三大梯队竞争激烈
    div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国水质监测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和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聚光科技和先河环保逐渐成为行业的龙头,行业整体集中度不断提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另一方面,大型外资企业在我国水质监测行业的技术要求较高的高端市场依然处于优势,随着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未来国产企业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将逐步提高,国产替代效应逐渐增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中国环境监测设备市场格局: a target=" _blank" href=" http://huanbao.bjx.com.cn/hot/hot_10504.shtml" title=" 水质监测设备新闻专题" 水质监测设备 /a 成为环境监测设备第一大细分市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不断驱动下,我国环境监测设备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19年,环境监测设备销量达8.28万台,年复合增速达到23.18% 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设备可以分为水质监测设备、烟尘烟气监测设备、环境空气监测设备、采样器、数据仪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强,国家对水环境的保护愈发重视,水质监测作为水环境质量的指向标,在市场中率先发力。水质监测设备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2019年,水质监测设备占环境监测设备总销量的36%,比2018年上升2%,销量达29808台,成为环境监测设备的第一大细分市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2376596-738b-4302-807a-2aa7da4a379f.jpg" title=" 1605273825(1).png" alt=" 1605273825(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中国水质监测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着国家对水质监测要求的提高,行业中现有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企业之间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目前我国水质监测的市场竞争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一梯队包括以大型外资企业如德国E+H、瑞士ABB、美国哈希为主,主要占领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较高的高端 a target=" _blank" href=" http://huanbao.bjx.com.cn/hot/hot_10966.shtml" title=" 水质监测市场新闻专题" 水质监测市场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二梯队包括国内水质监测的龙头和上市企业,如聚光科技、先河环保、雪迪龙、中环装备、宁波理工、力合科技等,这些企业中有些已经能够自主生产中高端水质监测产品和提供运营服务和解决方案,正逐渐形成与大型外资企业竞争的能力和优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三梯队的包括中小规模水质监测企业,如苏州科特环保、上海仪电、北京尚洋东方环境、广州怡文环境、宇星科技等。随着国内水质监测企业技术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市场的国产替代化效应将逐渐增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c8d58525-167b-436e-ae34-eb23062510b6.jpg" title=" 6374085566642701361575049.png" alt=" 6374085566642701361575049.png" / 门槛较高,需要取得国家要求的准入资格,因此水质监测市场上企业的竞争焦点更多在于水质监测设备市场的竞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p p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5f651aa-c753-42b3-bcc0-423290508fb5.jpg" title=" 6374085569396105389596973.png" / /p p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be45201e-261a-4b72-85b4-28c7ca9e9dcf.jpg" title=" 6374085569433145135553164.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根据对水质监测行业国内企业营业收入分析,前瞻选择水质监测主要的上市企业进行了分析,分别为位于第二梯队的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北京雪迪龙和力合科技。2019年,国内领先环境仪器制造企业聚光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9.96亿元,营业利润0.4亿元 先河环保实现营业收入13.74亿元,营业利润2.67亿元 北京雪迪龙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营业利润1.41亿元。在四家分析的水质监测上市企业中,聚光科技远远领先于其他三家企业,先河环保和北京雪迪龙紧随其后。 /p p br/ /p /div p br/ /p
  • PCR仪年度中标TOP10,雅睿生物跻身第一梯队
    在后疫情时代的起点,PCR仪整体的市场需求较2022年成负增长(详情可见《2023年PCR仪中标分析:国产占比超60%》)。而荧光定量PCR仪作为PCR仪采购量最大的类型,其采购需求和市场格局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呢?为此,小编特别查阅了中国政府采购网,详细整理了近两年荧光定量PCR仪的采购数据,以期反映出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注:由于中国政府采购网公示的中标信息数量有限,存在一定局限性,文中统计分析仅作为参考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需求走势及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地位等。)同比下降25.38%,但较2019年增长26.7%2017年-2023年荧光定量PCR仪中标信息统计从2017年-2023年荧光定量PCR仪的中标信息统计数据中可知,前疫情时代荧光定量PCR仪的中标数量走势基本稳定,平均每年中标406条,2020年-2022年荧光定量采购需求大涨,平均每年中标716条,与前三年平均中标数量相比增长了76.35%,且荧光定量PCR仪与PCR仪的需求变化一致,这表明疫情期间PCR仪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荧光定量PCR仪。后疫情时代,荧光定量PCR仪的市场需求下滑,较2022年下降了25.38%,但较2019年增长了26.70%。医院采购需求下降各机构采购荧光定量PCR仪的占比(左:2023年 右:2022年)通过2023年和2022年各机构采购荧光定量PCR仪的占比图可知,疫情期间医院的采购占比最大,已超半数;其次是高校/科研院所、疾控中心、政府机构。虽然2023年荧光定量PCR仪的主要采购机构类型并未发生变化,但各自的占比却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相较于2022年,2023年医院的采购需求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因此,其他采购单位的占比有所上升。市场份额Top10:雅睿生物跻身第一梯队国内市场竞争激烈。2023年和2022年荧光定量PCR仪中标品牌排名前五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分别为60.93%和68.73%,这均与2019年的86.2%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且2019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赛* * )的市场份额为44.7%,在最近两年也已经下降到了2023年的16.03%。国产品牌竞争力显著增强。疫情期间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荧光定量PCR仪领域国产替代效果显著,国产品牌占有率远高于进口品牌占有率。疫情前,荧光定量PCR仪采购量排名前五的均为国外品牌,但2023年,在采购量排名前五的厂商中已经有4家是国产品牌。从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雅睿生物跻身国产荧光定量PCR仪第一梯队!热门仪器型号排行榜下面,小编也统计了2023年荧光定量PCR仪中标量排名前10的仪器型号~采购量Top5合占市场需求半壁江山分省份来看,2023年荧光定量PCR仪在各个省份的采购数量占比如上图所示,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新疆、北京、山西、河北,合计占到全国采购量53.43%的半壁江山。其中,广东地区采购的荧光定量PCR仪,40%的采购单位是医院;新疆地区采购的荧光定量PCR仪,96%都被疾控中心收入囊中;北京地区的荧光定量PCR仪,44%被用于医院;山西地区采购的荧光定量PCR仪,50%应用于科研院所;河北地区采购的荧光定量PCR仪中,80%被用于医院。雅睿生物 MA-6000雅睿生物MA-6000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多次成功入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入选第四届 “国产好仪器”名单。这展现了MA-6000的可靠性以及业界对雅睿生物品牌的高度认可。雅睿生物作为国内领先的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产品提供商,为生命科技与医疗健康行业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检测解决方案及完善的应用支持和售后服务。文章部分来源:仪器信息网
  • 2022年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需求潜力位于第一梯队
    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研发强度不断增强根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数据,2010-2021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速则先下滑再上升。其中,2015-2017年再次回升然后随之下滑。2018-2021年,增速波动变化。202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同比增长14.2%,科研投入强度再创新高,为2.44%。需求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从科学仪器行业需求来看,科学仪器需求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规模、科研机构规模正相关,因此经济越发达、科技研发活动越活跃的地区科学仪器需求规模越大。目前我国科学仪器行业需求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的科技研发规模较大、研发投入较多,对科学仪器的需求量相对较多。科学仪器需求潜力:北京位于第一梯队科学仪器行业需求潜力与该地区科研活动发展情况相关,科研活动发展情况着重体现在科研机构数量规模和研发经费投入两方面。通过对比全国(除台湾省)各省市R&D支出规模和研究与科研主体数量规模,认为北京市科学仪器行业需求潜力最大 需求潜力靠前的省市均为经济体量靠前,R&D支出规模靠前的地区,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科技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正循环 R&D支出规模靠后的地区往往其科研机构数量规模扩张较慢,对科学仪器的需求潜力也相对较小。注:评价标准为★★★★★。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企业研发部门数量的扩张、高校科研院所队伍的扩大以及国立研发机构建设的加快将带来科学仪器应用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万亿元。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研投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科学仪器需求不断上涨,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万亿元。
  • 三思纵横重返中国试验机行业第一梯队——访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先生
    早在2008年5月,试验机行业跨国巨头美国MTS系统公司宣布并购中国试验机龙头企业新三思集团(以下简称:新三思),但戏剧性的一幕也就此上演。同年12月,新三思集团创始人黄志方先生在深圳正式注册成立了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思纵横)。在短短2年时间内,三思纵横产值便已高达5000万元,并有望在2011年突破亿元大关;同时,三思纵横在今年3月份实现了全员持股,上市规划“呼之欲出”,公司发展“势如破竹”。   前后两个“三思”试验机企业有何异同?三思纵横如何实现快速增长?以及当前国内试验机行业又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形势?近日,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 就上述问题专门采访了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先生。 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先生 取新三思之“精髓” 成就三思纵横之“崛起”   采访过程中,黄志方先生表示,作为国内试验机行业的领头羊,毫无疑问新三思是有经验值得借鉴的。而三思纵横正是踩着新三思的“肩膀”,从而实现了迅速崛起。那么,三思纵横继承了新三思的哪些“精髓”?又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Instrument :新三思从创办之日到在鼎盛之时被MTS并购,前后历时12年。作为新三思的创始人,请问您今天是如何审视这一段历程的?   黄志方先生:“新三思是在1996年创办,可以说是国内试验机行业起步很晚的一家民营企业,但却凭借后起之秀的迅猛之势超越了一家又一家的国内其他试验机企业。2004年新三思产值突破亿元大关,2006年跃居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但这家民营企业的生命却很短暂,2008年被美国MTS公司收购了。”   “新三思在很多方面都很成功,但我也承认,新三思的成长完全是懵懵懂懂的野蛮生长。创业初期大家只是抱着赚钱的念头,几个创业成员是在对企业认识懵懵懂懂的情况下走到一起的;在公司产值过亿、成为行业龙头之后,高层管理队伍的思想并没有随之升级,全新的价值观没有建立,清晰的企业愿景也没有形成,对公司战略决策问题分歧较大。而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旦公司出现风吹草动,内部积累的矛盾就容易爆发。当然,这也是我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的严重失误,一些重大的发展战略思想始终停留在我自己的脑海里,传导培训不够,思想统一也不够。”   “另外,新三思不像其他企业绝对控股,一开始就实行了股份制,而这也正是我犯下的另一个严重错误。公司股权结构过于分散,我没有掌握绝对的控股权,一旦其他股东联合起来,我便失去了控制公司的能力。所以后来我总结,不论分股与否,必须要有至少一个独立董事,处理好控股权与利益关系,或者可设置只有股权而没有决策权 再者最好再有一个第三方的财务/战略投资者,哪怕只占5%的股份,但一定要对公司有足够的影响力。”   Instrument:两个“三思”都是您一手创建的,并且都非常成功,请您谈谈两个“三思”的异同(发展模式、产品技术等方面)?   黄志方先生:“新三思能够发展成为试验机行业最大规模的公司,毫无疑问它是有经验可以借鉴的,但是它毕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民营企业,一个完全凭我自己探索管理、一个人琢磨出来的公司,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和教训。可以这么说,我当时还是犯下了一些错误,另外还有一些好的思路受限于一些条件没能得以实施,而这次我重新创建三思纵横,一定要站在新三思的肩膀之上向前发展,吸取经验教训,不能重蹈旧辙,希望能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三思纵横基本继承了原来新三思的三条产品线,只有一些小小的改动,深圳公司生产电子万能试验机和专用试验机,上海公司则生产电液伺服试验机 我们还继承了新三思营销带头领跑的模式,再加上现在的营销团队几乎都是过去的班底和人马,执行起来轻车熟路 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新三思的企业文化,这是新三思最为精髓的部分。”   “我们重点改进的则集中在研发投入和运营管理方面。新三思的研发投入虽然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就整体来说仍然属于投入不足,研发管理不强。而在试验机这个工业品行业,扎实的产品基础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所以我现在比过去更加关注产品技术,经常通宵达旦地研究技术问题,有的员工戏称我为‘首席工程师’,我很得意于这个称呼。只有做好这个‘首席工程师’,三思纵横的基业才能更加长青,产品才能更加贴近用户。”   “另一方面,我现在高度重视运营管理,保证公司的运行质量是我的首要任务。过去我经常会不自觉地迷信‘速度’,这使得公司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这种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风险就会显现。现在,我更关注的不是速度,而是运行质量,目前三思纵横整体运营效率要比原来的新三思高出了几倍。” 三思纵横试验机成品区 直面“人性”挑战 “三思纵横”运筹帷幄谋上市   自2008年成立,三思纵横仅用2年时间便走完了新三思7年走过的路程,2010年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三思纵横重返中国试验机行业第一梯队行列;2011年3月公司实施全员持股战略,随后在5月又全资收购上海三思纵横,意为上市铺平道路。   Instrument:请介绍一下“三思纵横”目前的发展情况?   黄志方先生:“三思纵横现有员工180人,总部则位于深圳,旗下拥有珠海公司、上海公司和三思国际(中日合资)三个控股与合资公司,形成了三个产品公司的集团化架构,2011年三思纵横销售收入则有望破亿。我们对公司在行业内的位置相当清楚,如果单用销售规模进行衡量,三思纵横今年完全可以进入行业前三名。”   “从创立之日起,经过短短的8个月,三思纵横就恢复了电拉、液压和专机三条产品线,分别提供中高端应用的全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等几乎所有主要的力学性能试验设备,目前我们已经完全恢复了新三思时期的所有产品线,并在中国的主要城市设有12个办事处和6个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全面贴近的服务。”   Instrument:请问您在创建“三思纵横”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与挑战是什么?  黄志方先生:“在三思纵横创建以及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技术、管理、市场、营销方面都没有太大的问题,而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则是人性的挑战。”   “我要东山再起,再度创业,那些昔日的同事、朋友却变成了今日的竞争对手,这就使得我们双方不得不面对一些新选择。不过让我很欣慰也很感激的是,胡春、李跃、黄卫华、高彦东、雒智强,还有许多原新三思的员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跟随我创业。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支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团队,三思纵横才能够用2年时间走完新三思7年的发展路程。”   “另外,新三思被收购后,许多客户来深圳看我,或者打来电话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有了再次创业的勇气和力量,我深深感激他们,现在许多用户继续选择使用我们的产品,我想这也是三思纵横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   “事实上对我而言,这同样也是一种人性的挑战。如果承认失败,我可以退出这个行业,尽管这个行业曾带给我许多荣耀 如果只是为了钱财,我完全可以选择进入投资、房地产等更赚钱的行业。从高峰跌到谷底,我相信这是对我人性的挑战,因此我对自己说,我还要重新爬上顶峰!”   Instrument:对于“三思纵横”近期与远期的发展,您有着怎样的规划?   黄志方先生:“对于三思纵横未来的发展,我们有几个重要的目标,也可以称其为几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近期要上市,我们要成为国内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真正上市公司 二、要成为国内行业第一,我们预计这个目标很快就能实现 三、还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我们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   “在上市规划方面,我们已迈出了两个重要的步骤。首先,2011年3月三思纵横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始实施全员持股战略,这是我们追求全员持股共享公司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战略。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在公司投资入股,员工股份在公司总体股份比例中已占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其次,2011年5月三思纵横全资收购了上海三思纵横,这样上海公司就由一个参股公司变成了全资子公司,从而避免了一些不应有的关联交易。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引入券商,并且以券商牵头,组织投资、法律、财务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共同协助和努力实现公司的上市目标。” 三思纵横试验机调试区 试验机市场前景看好 但行业整合期尚未成熟   毋庸置疑,曾经是行业“领头羊”的新三思对中国试验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代替的推动作用,那么,发展势头迅猛的三思纵横又将为这个行业带来什么?此外,面对中国试验机市场当前的“混乱”状态,被誉为“试验机行业传奇人物”的黄志方先生又是如何看待试验机行业的整合期?   Instrument:请您谈谈您所创建的两个“三思”对中国试验机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黄志方先生:“新三思对中国试验机行业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这么说,新三思把中国试验机行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至少缩短了十年的距离。”   “在技术方面,新三思率先研制并在国内市场推出了单空间电液伺服试验机、液压平推对夹夹具、三闭环测量控制器等产品,总体提高了中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中国试验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在管理方面,新三思开创了试验机行业许多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全行业的向前发展。可以自豪地说,新三思在行业内开创了一个时代,并曾一度成为行业的标杆、学习的榜样。”   “新三思曾经是中国试验机行业的骄傲。但今天,我和我的团队共同创建了三思纵横,而三思纵横必然也会对中国试验机行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目前,三思纵横已经成为国内试验机行业名列前茅的企业,我相信,如果三思纵横能够实现三年过亿的销售目标的话,那它必将对行业的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Instrument:未来试验机行业是否会进入行业整合期?以及您如何看待国内试验机的市场前景?   黄志方先生:“目前国内试验机行业厂家众多,中小企业更是遍地开花,但我认为试验机行业还没有到达整合的时期,短期内也不可能达到需要提高行业集中度的阶段,因为整个试验机行业目前仍然缺少一些非常强势的品牌,再加上试验机种类如此繁多,即使有几个强势品牌也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种类,而这就为一些小企业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总的说来,我对试验机市场的未来前景非常看好,主要理由是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强势品牌仍然不足,有限的几个中档品牌也不能满足市场的扩张需求,这也呼唤在众多中小企业中能够诞生一批更优秀更能干的企业家,带领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后记:   作为曾经在中国试验机市场“叱咤风云”的新三思,在推进我国试验机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黄志方先生所言:“新三思把中国试验机行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至少缩短了十年的距离”。虽说无论是外行还是内行作为收购方,业内收购都属正常的市场行为,但仍对新三思品牌的“陨落”深感惋惜,希望这起收购案能够将国外试验机的先进技术带进来,推动国内整个试验机行业的发展。   另外,新三思被收购也给国内其它试验机企业留下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希望国内试验机生产企业能够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改善企业经营理念,创造属于中国的试验机品牌。正如三思纵横这般,立足市场与用户需求,一举在2年内突破5000万元产值大关,并获得中国材料学界泰斗、两院资深院士师昌绪先生为其题词:“三思依旧纵横天下”。   采访编辑:刘玉兰   黄志方个人简历   黄志方,男,48岁,本科学历,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   1983年9月,甘肃天水,电子工业部第八七一厂生产工程师。   1989年6月,南下深圳。   1991年5月,广东深圳,深圳市政协办公厅秘书处主任科员。   1996年6月,创办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2008年5月,深圳新三思集团被美国MTS收购。   2008年12月,东山再起,创办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中医全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
    日前,《江西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从加快培育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加速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新时代西医学习中医等方面对中医药人才工作作出部署,提出实施中医全科、中医儿科、中医疫病防治及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方案》明确,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人才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方案》提出,加快培育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探索“科技+中医药”立项机制,完善“揭榜挂帅”遴选机制,汇聚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团队,推动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科学问题联合攻关。加强传承工作室建设,发挥各类名老中医药专家作用,扩大师带徒范围和规模,支持招收有潜力的青年人才传承培养。通过政策先行先试,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打造成全国中医药英才重要首选地、中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方案》提出,扩大基层人才供给规模,持续推进本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按需适度扩大培养规模。强化定向就业协议履约,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到基层执业。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项目推荐选拔及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加大对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中医药人才倾斜力度。《方案》提出,积极推进新时代西医学习中医。完善中西医结合院校教育体系,强化在职西医学习中医制度,优化西医学习中医执业管理,推广中西医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推动西医在实践中学习中医。同时,《方案》提出,强化中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技师队伍建设,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全科、中医儿科、中医疫病防治及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支持加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等中医药基础学科及相应人才梯队建设。
  • 工信部发布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成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引导和支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产业集聚区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提升集聚吸引优秀人才的示范效应。”《意见》具体提出,要加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建设战略科学家梯队,从国家重大项目担纲领衔专家中推荐一批战略科学家人选;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成长,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一线实践中培养造就人才;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创新活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壮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培训资源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倾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属各高校、部机关各司局:人才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切实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建设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高端引领、产才融合、改革创新,以锻造重点人才队伍为主攻方向,以实施重大人才项目计划为抓手,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支撑和引领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二、加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一)建设战略科学家梯队立足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坚持实践标准,从国家重大项目担纲领衔专家中推荐一批战略科学家人选。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二)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成长面向工业和信息化战略急需领域,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一线实践中培养造就人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部属高校、部属科研院所等作用,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在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三)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引导和支持政产学研等各方力量,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创新活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组织实施工信青年科技服务团项目,引导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向重点企业流动。建立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机制,在重大项目资源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性支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和改进部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提高40周岁以下青年入选比例。提高部系统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建设质量。引导和支持用人单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专栏1 工信青年科技服务团做好服务团成员选派工作。面向部属高校,部属科研院所等,每年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组成工信青年科技服务团,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工作,助力产业链强链补链。用好用活选派人才。鼓励接收单位根据选派人员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将其放在技术带头人、技术总师等重要岗位上历练。充分激发选派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支持他们在引进新方法新工具、培养提升团队能力、带动产学研协同攻关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落实和完善绩效考核、职级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政策措施,解决选派人员的后顾之忧。引导和鼓励接收单位优化选派人员待遇保障,激发选派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四)壮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薪火计划,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着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评价体系。专栏2 卓越工程师薪火计划建设一批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以技术应用与服务推广为主攻方向,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出榜、工程师揭榜、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打造卓越工程师的训练营、孵化器、集散地。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工程师传帮带培养力度。以培养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促进工程师培养与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有机结合。推进工程师传帮带工作,协同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每年选拔一批“卓越工程师传帮带导师”,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传帮带学员”,通过师徒传承、示范引领、传授专业经验、帮扶工程实践、带领技术攻关,搭建工程师成长成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构建适应产业需要的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等行业特色学院。鼓励先进制造企业创建示范性实践基地。支持部属高校工程硕博士开展专业实践、水平评价和国际交流。提升工程师队伍职业化、国际化水平。大力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促进工程师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在信息通信、汽车工程等领域先行先试,支持国家级学会等开展工程师能力评价,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持续职业发展服务平台。鼓励承揽海外工程的企业与院校联合实施“数智工场”等产教协同育人国际合作项目,开展研修实训、标准建设、资源开发、能力评价、技能交流等活动,高质量服务工程师职业成长。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充分发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开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加强专业标准建设,推动职业院校“三教改革”。鼓励开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加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面向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建好用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网上学习平台,大力开展线上培训,遴选推广一批优质培训课程,引导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做好劳动者技能提升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育壮大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深入开展产教对话联动活动,联合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健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选拔方式。加强和改进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工作。建设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为龙头,行业特色技术技能竞赛为主体,企业内部技术比武为基础的赛事体系。按职责做好相关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监督管理工作。(五)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项目,支持培训资源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倾斜。通过“企业微课”、慕课等线上形式,研修班、特训营等线下形式,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长期短期相衔接的培养模式。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作用,通过论坛、展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间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选树和宣传一批优秀企业家典型,推动形成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专栏3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项目。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项目,面向各类优质中小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按照区域、行业、主题等方向开设长期研修班。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题特训营中短期研修班。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训计划。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面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分主题、分批次组织开展优秀企业家培训工作,支持引导企业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杆教学基地。发挥各类优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分区域、分行业支持建设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杆教学基地,组织开展对标研学、观摩交流等活动。着眼提高产业基础能力,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选拔和支持一批高水平管理、技术、技能人才,着力解决企业留才难、引才难和育才能力不强的问题,提高制造业企业人才集聚能力。专栏4 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聚焦优质企业,遴选和支持一批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推动建立一支爱国奉献、矢志创新、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创新企业家项目。每年选拔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突出的经营管理能力,坚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创新企业家。在优先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强化专题研修培训、直接申报评审正高级工程师职称、加强联系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每年选拔一批长期工作在企业技术研发一线,在技术研发中有重大技术革新成果或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入选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正高级工程师职称,优先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出国(境)培训项目等,强化专题研修培训与同行交流。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每年选拔一批长期从事基础工艺技术攻关、实践操作等工作,解决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难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突出贡献的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在优先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提供资金资助、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提高部属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强化学科建设。指导部属高校落实学科建设规划,形成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主干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良好学科生态。优化基础学科资源配置,提升基础学科建设条件和发展环境。支持建设一批能够承载高水平人才的学科交叉发展平台。深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支持部属高校优化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加强基础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和教材。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形成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遴选一批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支持建好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平台,探索建设若干人才培养特区和试验区。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推动设立一批高水平国际联合培养办学机构和项目,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四、强化集聚创新人才的特色载体建设对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以产业集聚区、企业、部属高校、共性技术平台、项目等为抓手,打造一批行业特色鲜明、集聚创新人才的载体平台。引导和支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产业集聚区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提升集聚吸引优秀人才的示范效应。支持部属高校深化与地方特色产业、重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部重点实验室等共性技术平台对创新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支持承担重大任务培养和造就一批一流科技创新人才。进一步突出企业承载科技创新人才主体地位,推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和人才项目更多由企业承担。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各方面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组织创新团队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产学研协同攻关。面向优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支持建设一批产业人才基地,培养集聚更多高素质人才。鼓励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加快推进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落实“唯帽子”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人才称号、学术头衔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突出“高精尖缺”,优化相关人才项目评审标准。落实和深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支持用人单位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进部系统职称制度改革,做好职称评审权限下放试点评估工作。指导部属有关单位及部属高校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支持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事业单位等开展市场化、社会化评价,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职能。(二)改进人才使用机制加快推动形成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和落实项目立项“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人才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为科研人才减负松绑,推行“无会日”,保证教学和科研人员参与非学术事务性活动每周不超过一天。推广科研助理制度,减轻科研人员填表、报销等事务性负担。(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精神激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工业和信息化事业。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服务基层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程师文化和工匠精神,宣传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优秀人才典型。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部属科研院所、部属高校对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成效突出的科技人员和团队在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定、晋职晋级、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四)优化人才流动机制对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支持重点人才计划向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引导激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引导人才计划入选者合理有序流动,避免比拼待遇“哄抢”人才等乱象。支持各地制定出台精准有效的人才支持政策,引导和吸引优秀人才向本地区重点产业集聚区流动。六、加强组织保障(一)健全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对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明确责任具体抓,组织人事部门切实履行抓政策、抓项目、抓协调、抓服务的职责。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加强与党委组织部、教育、人社等部门协同联动,强化人才工作谋划,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属各高校要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持续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部属各企事业单位要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势领域重要人才问题的研究力度,更好支撑重点工作、服务行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部机关各司局要履行“一手抓产业、一手抓人才”的职责,做到产业和人才政策协同发力。支持有条件的单位配强行业人才工作力量,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二)夯实人才工作基础健全人才工作政策研究体系,支持行业特色人才智库建设,增强人才工作前瞻性、系统性。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工作,为科学制定人才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定期开展部系统人才统计工作。建设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专家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汇聚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的优秀专家,为高质量开展人才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三)强化实施效果评估强化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估,建立意见实施情况定期评估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意见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实施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10月10日
  • 2018年中国科协拟推荐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候选对象公示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8年中国科协拟推荐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候选对象公示 /p p & nbsp & nbsp & nbsp 为做好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根据《科技部办公厅 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关于做好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国科办政〔2018〕53号)中“已列入部门、地方人才计划的人选可择优推荐,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和共同支持的工作格局”的有关精神,中国科协根据条件要求和工作要求,拟推荐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5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 /p p & nbsp & nbsp 现将拟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8月29日—9月4日。公示期间,如对拟推荐对象有异议,可向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实名反映,并提供联系方式和书面材料。 /p p 联系电话:(010)68578091(兼传真)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8月29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uepic/611a0bdc-f475-44fc-ba9c-5126a0414a6c.jpg" title=" image.jpeg" alt=" image.jpeg" / /p p br/ /p
  •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政策解读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意见》出台背景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构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医药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结构布局逐步优化,人才质量和使用效能显著增强。但也要看到,中医药人才还存在着总体规模不大、领军人才不足、基层人才缺乏、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意见》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牵头制定的系统部署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推动中医药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意见》的印发实施,有利于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有利于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布局,强化人才能力素质,有利于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氛围,对于提升人才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意见》是如何研究制定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意见》起草工作专班,推进《意见》制定工作。一是深入学习中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把握文件起草的方向和定位。二是开展调研与专题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带队,深入10余个省份40余家机构实地调研,组织召开多场座谈会,聚焦需求和问题,研究政策措施。同时围绕中医药人才队伍现状、需求、发展目标、师承教育等专题,委托有关单位开展专题研究。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充分听取中医药领域院士、国医大师等专家的意见建议,广泛听取管理部门与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等相关人员的意见建议。《意见》(送审稿)分别征求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相关部委意见。四是强化沟通协调。《意见》制定过程中,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密切沟通,就相关政策措施深入研究,并形成一致意见,确保政策措施科学可行。  三、《意见》有哪些主要特点?  《意见》作为多部门首次关于中医药人才工作联合出台的政策措施,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和中医药工作重要部署,紧密结合中医药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提出更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标对表。《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内容紧紧围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在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着力,切实体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总体要求。二是突出重点。围绕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强化“顶天立地”的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顶天”方面,着力打造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传承创新。在“立地”方面,着力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重点落实好国家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科研人才、基础人才管理的改革措施,着力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打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提质扩量。在提升质量方面,强调建设高水平中医药院校,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岐黄工程,推进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在扩大总量方面,强调围绕需求调整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布局,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规模 同时,突出拓宽中医药人才岗位设置,扩大岗位供给,开放包容吸引集聚其他领域人才,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人才队伍。  四、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意见》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坚持服务需求、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深化改革4条中医药人才工作基本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党的领导贯穿中医药人才工作全过程,为把握人才工作方向、全面推进人才兴业提供根本保证。坚持服务需求,面向健康中国战略,面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中医药特色优势领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文化传播、对外交流与合作等相关领域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保障作用。坚持遵循规律,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并举,立德树人与能力提升并重,思维培养与技能培训结合,注重“读经典、跟名师、重实践、强素养”,注重吸收和融合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注重事业造就人才、人才推动事业,着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坚持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中医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新创造活力。  五、中医药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意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将来,分别提出中医药人才工作“十四五”和中长期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本建立,人才规模总量快速增长,区域布局、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人才成长、吸引集聚的制度环境明显优化,培养造就一支基本满足中医药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实现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到2030年,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人才梯队更加合理,高层次人才规模显著增加,基层人才队伍更加稳固,中医药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逐步建成,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人才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对健康中国建设的贡献度显著提升。  六、《意见》明确了哪些方面的重点任务?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发展需求与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等,共提出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提出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培育壮大领军人才队伍、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打造中医药人才发展高地4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二是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提出扩大基层人才供给、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3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三是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提出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专项2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四是统筹推进中医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强化中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技师队伍建设、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五是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提出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2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六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落实用人自主权、加大薪酬激励力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表彰奖励机制5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七、如何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意见》从吸引、集聚、激励人才和加强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一是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在院士评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注重发现和推介中医药优秀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项目、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等,吸引、发现、造就若干站在科技发展最前沿,在中医药相关领域具有权威性,能够进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具有卓越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二是培育壮大领军人才队伍。实施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持续支持岐黄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等特殊政策。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汇聚行业内外和海内外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开展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打造一批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加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三是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建立健全面向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在重点人才项目、重大科技立项等工程计划中设立青年人才支持专项。加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青年岐黄学者等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支持其招收有潜力的青年人才传承培养。加大中医药类专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布局和建设力度,加快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健全青年人才发现机制,为青年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四是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中医药优势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指导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开展人才政策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示范区。调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性,建设一批人才吸引集聚培育中心。实施中国中医科学院人才强院计划,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创新型中医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八、如何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意见》聚焦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发展不好等问题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扩大基层人才供给。逐步扩大本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规模。支持地方开展专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乡村医生学历提升。持续开展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到2025年,为每个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1—2个传承工作室,培养一批基层人才。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全员培训,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培训一批“能中会西”的基层医生。二是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配备,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专长医师在基层执业。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鼓励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内人才柔性流动,形成上级医院医师定期到医共体、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长效机制。落实服务基层制度,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应当有累计1年以上县级以下或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三是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调整机制,保障县乡医务人员合理待遇。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各地可单独设立基层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对基层一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中医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九、如何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  《意见》围绕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出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一是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逐步扩大临床医学类专业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招生规模。支持各地遴选建设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不同层级的西学中培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等机构应支持西医医师接受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逐步做到“能西会中”。允许经过系统培训且考核合格的西医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二是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专项。国家举办西医学习中医高级人才研修班,吸引相关领域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开展中医药研修学习。举办西医学习中医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培训班,以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为重点,面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培养一批西学中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省级卫生健康、中医药主管部门结合区域需求,分期分批开展本地西学中专项培训。力争用5—10年时间,培养一批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十、如何统筹推进中医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意见》坚持需求导向,对加强中药专业技术人才、中医技师、急需紧缺人才和中医药管理人才等队伍建设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一是强化中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中药炮制等中药传统技术传承基地、工作室。加快中药材种植栽培、质量检测、品种鉴定、资源普查、产品研发、产业经营等中药产业人才培养,实现中药生产全链条人才培养。鼓励中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中药专业人才。二是加强中医技师队伍建设。完善中医医学技术人员队伍体系,制定中医技师岗位标准和队伍建设措施,建立健全中医技师管理制度,在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序列中增设中医技师职称专业。加强中医技师转岗培训和在职培训。三是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疫病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打造高水平的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加快公共卫生、全科、精神科等相关领域紧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和重点项目向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倾斜。加强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医(康)养结合、养老服务等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建强中医药传播人才队伍。推动中医药英才海外培养合作项目。四是强化中医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中医药高端人才国情咨询研修长效机制,组建中医药发展战略智库。实施卫生健康、中医药主管部门管理干部培训计划,开展中医药治理能力提升轮训、高级研修。持续实施中医医院院长、科主任职业化培训。  十一、如何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  《意见》围绕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对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突出需求导向,调整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和区域布局。推进中医药课程教材教法改革。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加大中西部、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支持力度,引导有条件高校稳步扩大中医药类专业博士招生计划。推进中医药类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强化中医医院育人职能,核增临床师资、教育管理岗位,实施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专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二是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中医学类专业全面推行院校—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制定中医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强化师承教育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改革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强化中医临床能力训练。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加快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水平。  十二、如何推进中医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意见》围绕推进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落实用人自主权、加大薪酬激励力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表彰奖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医疗机构按照机构设置基本要求配齐配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级综合医院按照要求设置中医门诊和中医病房,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西医联合查房和会诊制度,鼓励临床科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医师,允许中医医师在临床科室按照注册执业范围开展与其执业范围相符的诊疗活动。鼓励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等机构设置中医药相关科室,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开展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促进民间特色技术疗法的传承发展。二是落实用人自主权。加大中医药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用好用足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政策。积极推进公立中医医院职称评审改革。建立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聘绿色通道和职称直聘办法。三是加大薪酬激励力度。深化公立中医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建立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落实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科研成果转化等政策,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支持构建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和鼓励中医药机构科研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离岗创业。建立基础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在人才引进、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倾斜保障。四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分类建立中医临床、基础、科研人才评价标准。临床人才重点评价其临床疗效,基础人才重点评价其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能力,科研人才重点评价其探索疾病规律、解决临床问题、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能力。深化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改革,强化中医思维和临床能力考核。五是健全表彰奖励机制。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国家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大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倾斜力度。完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周期性评选表彰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  十三、如何保障《意见》组织实施?  《意见》围绕保障相关政策措施能够落地落实,对组织实施提出相关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中医药人才工作新格局。各级教育、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大对中医药教育改革、人才评价、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支持,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推动有关政策落实。国务院和地方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健全和落实对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中医药人才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中医医院的全面领导,加强公立中医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发展经费支持力度。国家组织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支持开展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基层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各省、市、县应结合本地优势特色实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培养满足区域中医药发展需求的各类中医药人才。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引导中医药人才弘扬崇高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规范。选树中医药行业优秀人才模范和工作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中医药人才职业荣誉感,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发展环境。
  • 科技部开展2014年创新人才组织推荐工作
    日前,科技部发布关于开展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 关于开展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 国科发政〔2014〕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11〕538号),为做好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1. 坚持向科研一线和企业科技人才倾斜。重点支持在科研一线潜心研究的科技人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参加申报。对企业科技人才适当放宽推荐条件,地方推荐人选中,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荐人选来自企业的比例不低于1/3。   2. 坚持以用为本。推荐人选要符合国家和部门及地方的发展需求,用人单位要在人才培养、使用和支持方面承诺落实支撑保障条件。扩大选才的覆盖范围,同一法人单位通过一个推荐渠道推荐人选原则上不得超过5人。   3. 加强人才、项目和基地有机结合。人选优先从重大研发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以及创新型企业、创新型试点城市中推荐产生 已列入部门、地方人才计划的人选可择优推荐,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和共同支持的工作格局。   4. 坚持好中选优,确保推荐质量。要进一步严格选才标准,将人选的科研诚信、业绩贡献和发展潜力,作为人才遴选的主要条件,切实把好推荐质量关。推荐工作要公开公平公正,程序严格规范,要组织专家对申报对象进行推荐评审,并对拟推荐对象在其依托单位内部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正式推荐。   二、推荐条件   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mdash &mdash 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品行端正。   &mdash &mdash 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mdash &mdash 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企业科技人才可不受职称限制,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mdash &mdash 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在所在行业或领域业绩突出,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mdash &mdash 具有较强的科研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人选为海外引进人才的,须已回国工作两年以上(2012年5月20日前回国,以与用人单位签署的正式工作协议或合同为准),并保证在今后5年内每年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   2.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   &mdash &mdash 团队研究方向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   &mdash &mdash 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重点研发任务,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   &mdash &mdash 团队创新业绩突出,研发水平居行业或领域前列,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mdash &mdash 团队结构稳定、合理,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不超过15人,可跨单位协作。   &mdash &mdash 团队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6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并同时符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其他基本条件。   3.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mdash &mdash 申报人为企业主要创办者和实际控制人(为企业第一大股东或法人代表),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   &mdash &mdash 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境内注册,依法经营,创办时间为1年以上,10年以内 (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间注册),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成长性和创新能力。   &mdash &mdash 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拥有一项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新品种、著作权等),具有特色产品或创新性商业模式,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   &mdash &mdash 创办5年以内的企业,最近一年盈利且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500万元。创办时间为5年以上的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500万元。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创办人和科技特派员项目负责人可优先推荐。   4.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mdash &mdash 申报单位应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含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研发机构)或科技园区。申报单位要有好的人才工作基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大、政策突破性强,具有明确的改革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鼓励申报单位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带动意义的内设机构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mdash &mdash 申报单位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应在相关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 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管理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在培养拔尖和青年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典型经验与做法,形成富有特色、取得初步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mdash &mdash 申报单位为科技园区的,应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成效突出 建立为创业人才服务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和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   三、推荐渠道和名额分配   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由有关部门、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协会、学会)负责推荐。   2.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协会)负责推荐,其中,国家高新区创业人才通过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推荐。   3. 已入选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可推荐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具体名额分配表见附件。   四、支持措施   1. 对符合条件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择优推荐纳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ldquo 万人计划&rdquo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择优推荐纳入&ldquo 万人计划&rdquo 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2. 各部门、地方和依托单位要结合现有科技计划和人才计划,在承担科研任务、提供保障条件、加大激励力度等方面对入选对象给予重点支持。   3. 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加大对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计划与推进计划的紧密结合,加强考核管理和跟踪服务,建立年度报告制度、考核评估机制和约束退出机制 组织入选对象开展跨领域的学术交流、联合攻关、境内外研修培训以及与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加强对入选对象的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宣传。   五、有关要求和申报流程   1. 已入选推进计划的和连续申报两次未入选的,本年度不再申报。   2. 同一申报对象只能通过一个渠道推荐申报推进计划一个类别项目,且不能同时申报&ldquo 万人计划&rdquo 其他类别项目(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以及青年拔尖人才等)。重复申报的,一经发现取消评审资格。   3. 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要认真审核推荐对象的申报材料,并按照各自的权限在申报系统中逐一确认提交到科技部。   4. 正式申报材料经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后(一式两份),统一以推荐单位公文形式报送科技部,报送材料于2014年5月20日前,邮寄或送达至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   5. 推进计划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实行网上统一申报、推荐。具体申报流程请认真阅读网站说明。   六、联系方式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010-58881781   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任务咨询:010-68598258、68598039、68598260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任务咨询:010-68598259、68598061   申报系统技术支持:010-88659000   电子邮箱:tuijinjihua@sttc.net.cn   地址及邮编: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349房间(100045)   附件:1. 地方推荐名额分配表   2. 部门推荐名额分配表   3. 联合会、协会、学会推荐名额分配表   4.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荐名额分配表   科 技 部   2014年3月20日
  • 如海光电:未来研发与人才投入将占营业额30%-40%
    仪器信息网讯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贸关系前景未明,处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商业环境不断变化,国内外科学仪器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在百年一遇的大变局中,科学仪器行业的整体表现如何,科学仪器公司又有哪些“闪光时刻”?仪器信息网特别发起“2020,与智者同行——科学仪器企业CEO征稿活动”,邀请CEO们于高处指点迷津,展现企业本年度风采。  仪器信息网特别邀请到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EO于永爱,在新冠疫情冲击的2020年,在即将到来的中国科技上升“黄金十年”,谈谈他的收获与感悟。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EO于永爱  谈行业:疫情下“两极分化”的科学仪器市场  2020年的科学仪器市场产生了明显的两级分化,部分疫情相关的仪器销售强劲,产品升级迭代速度加快,行业推动迅速。其他监管类的仪器设备由于抗疫经费抽调,仪器产值明显下降。  从仪器厂商来看,仪器品种多、品牌知名度高、具备管理优势的跨国企业明显在疫情中受益,其庞大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储备可以迅速切换方向,并能结合现有技术与当前全球卫生和安全环境变化迅速调整发展和运营方向,把握机遇借机扩大。一些技术孤立、成熟度低,资金储备和人才储备明显不占优势的仪器公司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很多不在“风口”上的仪器厂家都面临“断炊”风险。  从产品形态和市场布局来看,2020年抗疫类仪器在政采领域表现非凡,相关仪器采购活动贯穿全年。而与疫情关联度不高的仪器品类则可以把握工业用户,特别是光电显示、医药、化学分析、医疗等热门行业的痛点需求,加大投入。  谈领域:小光谱类仪器的“基本面”和市场需求在变化  与此同时,市场的基本面在2020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小光谱类仪器为例,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起来也就是近30年的事情,且主要集中在高校、政府主导的研究和探索方向。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国智能制造2025,产线升级改造以及科技强国等战略都引导着国内光谱仪器仪表的产业化和工业化,核心器部件逐渐迈向国产化。在这种大趋势下,科研院校、制造企业以及用户单位也需要紧紧把握“十四五”双循环大格局,加快仪器仪表研制过程中的“产学研用”合作。仪器企业也需从大的“渠道营销思维”向“原厂智造思维”转变。  市场需求也从政府采购的行业扶持行为逐渐转变为以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行为,采购对象由政府机关逐渐演化为企业用户,采购行为从参数比照演变为试用和性能评价。集中采购在消失,市场导向正成为拉曼光谱仪和光纤光谱仪的行业风向标。下一个20年,拉曼光谱仪和光纤光谱仪有望在工业、民用领域大放异彩。  谈专业:国内拉曼光谱仪市场“怪象”频出  最近3-5年,国内拉曼光谱市场以军用、警用和口岸为主要用户单位,均以政府集中采购为主调。但这也衍生了研究类拉曼光谱仪和光纤光谱仪存在很大的操作落地困难,采购单位和用户单位脱离,仪器实际使用过程核心参数难以明确造成了很多设备买而不用、闲置难用等突出问题,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影响!  拉曼光谱仪的标准、参数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 这几年国产拉曼光谱仪的参数边际化也造成小型拉曼光谱仪发展方向迷失,给很多国产拉曼仪器厂家造成方向性误判。2020年非常典型的现象是国际大型仪器仪表厂商已逐步以工业过程控制拉曼光谱技术为中心,国产仍然围绕政府采购市场和参数控制为中心的两极分化。同时拉曼市场也诞生了“贵的卖断货,贵的参与不了,便宜的不要钱,不知道怎么办”等几个具备中国特色的怪现象。  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应用和用户,而非渠道和买家,国产拉曼光谱仪器厂家过度依赖渠道和渠道行销的代理思维在为日后国内拉曼光谱技术渐渐落后于进口设备所埋下的伏笔。我们国产仪器必须倾听用户声音,必须以用户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立足根本。拉曼光谱技术的仪表化(作为一个检测仪器的表头、类似水表)正在成为国内拉曼光谱技术和光纤光谱技术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用户的声音也逐步在采购环节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力。  看今朝:企业实现“研发逆向扩张、市场大弯转向”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海在2020年初经过一系列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调研后,果断采取“研发逆向扩张、市场大弯转向”的战略。新增并加强了在光纤光谱仪、拉曼光谱成套系统以及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将多年储备资金加速投入到公司的研发中,实施逆向研发扩增战略,加强在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和挖掘力度。循序渐进地推出了一系列紫外、可见、近红外光纤光谱仪、785nm远距离拉曼光谱仪、1064nm拉曼光谱仪以及显微拉曼光谱系统等产品。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同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而这种开发也在2020年下半年带动了如海的产品销售产值迅速攀升。  鉴于当前拉曼光谱仪、光纤光谱仪在监管领域的疫情相关联度低特点,如海年初制定了以工业为主、政采为辅的策略,针对拉曼光谱、光纤光谱工业在线等应用开发了很多核心器部件。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海光电在2020年针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国产替代的风向,加大市场推广。  营销方面,疫情使展会、拜访等线下营销变得异常困难,如海在年初快速制定了多种线上营销方案并加以实施,出奇好的效果也反映出时代与用户习惯的转变。财务方面,如海摒弃了以前的利润导向转变为市场和研发导向,考核指标不再单一量化利润,而是考虑净利润+研发投入。尽管2020年的业绩尚有增长空间,但如海在品牌建立、渠道扩张、研发投入如海都逐步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计划。  贯穿如海2020年的主色调是研发与市场。在研发端,公司快速推出了XS11071、XS11850、 XS9214、 XS14237、XSM系列的光纤光谱仪,并快速推入了科研和高校市场,取得不错的口碑和业绩,此外在拉曼光谱仪领域我们加大了工业过程控制拉曼、最简化的拉曼光谱仪RMS系列,近红外1064拉曼以及MR显微成像拉曼光谱仪的研制,并在20年实现了不错的销售和应用。 此外如海于2019年投入建设的理化实验室启动和使用,理化团队的建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推广-样品测试-方案确定-销售的应用导向性销售过程。在ISO、EHS、知识产权的体系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和规划先行,坚持营销实践过程的去中心化,赋权、小团体决策贯穿营销和OEM/ODM订单过程, 让听得到炮火声的人来做决定,也为如海的下一个10年发展提供了一个练兵场。  望未来:如海设计、中国智造,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  2021年于如海而言是第一个10年发展的收尾,也是新一个10年发展的元年。如海从最初的拉曼探头发展至今能够提供半导体激光器、拉曼探头、光纤跳线、光纤光谱仪等一系列光谱类仪器的关键器部件,以及以小型化拉曼光谱技术为核心的手持、便携、工业过程、显微拉曼光谱仪器和技术。技术为本,研发为先,公司在上海浦西新增投资扩建1700个平方的仪器研发中心和制造工厂,2021年起将在此基础上加大光谱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开始加快和加大针对理化实验室、工业现场类的仪器仪表研制。与此同时,建立如海第一个市场营销中心,加强在市场端和销售端的投入,把关键器部件、OEM/ODM的盈利都投放到仪器仪表、突破性的关键技术开发上以及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梯队的培养上。  预计接下来的3-5年如海在研发和人才培养上的投资力度将占据整体营业额的30%-40%左右,这就是下一个十年的起点。下一个十年如海将携手国内年轻有活力的研发工程师和技师围绕着“如海设计、中国智造”开展,紧紧追溯中国科技上升期的黄金十年。回顾2020展望2021, 送给如海和同行的一句话来结束:“虚尽实至,不讲故事”。  拓展阅读:  国产仪器“创新100”企业报道第10站——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专题信息,点击下方图片
  • 院士剖析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操纵我国科技界的人才选拔与资金投向
    二十年来我国科技界对建国几十年来形成的卓有成效的方针政策作了大调整。研究方向由以满足国家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主转到“国际前沿”“国际热点”,成果及人才的评价标准;由以应用部门和社会评价转到以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 )为主导的论文及其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人才来源由主要依靠国内培养转到大力引进而轻视培养;由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同时强调科研人员的团结合作转到欣赏竞争、崇拜竞争而不讲合作;研究队伍组织(事实上)由依靠集体转到个体化。但是,与愈来愈巨大的投入相比,我国科技界的实际成果并却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突出,在国际上的实际地位也难以令人满意。科学研究到底给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多少实际贡献成了问题。巨额投入带来了低产出,以SCI论英雄、论人才、论业绩,这类量化指标的局限性、欺骗性已开始暴露出来。以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对我国科技发展带来怎样严重的影响?原因何在呢?1. 科技人才价值观被扭曲现在我国有了大量具有各种头衔光环的人才。论文数量和发表杂志的“档次”,特别是SCI类的论文,已经成为部分学者衡量自己价值、地位的象征及自己拥有的资源。论文成为他们思想深处的价值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下,热衷于写论文特别是SCI论文的学者愈来愈多。已经不再强调发挥集体力量了,也没有了热爱科研团队、发挥集体作用的氛围了。无论多大的项目及集体,只是名义上存在,即在申请项目与最后验收时存在。而一旦项目得到批准,负责人将项目一分解,课题费一分,实际上没有了团队,各干各的。当主角的愈来愈多,很少有人甘当配角、愿意做好辅助工作了。近年来引进大批人才中,部分引进的人才(包括从国内单位引进),对国内工作包括工作单位研究方向与领域不了解,兴趣不大,对研究团队的建设也不关心。但这些人才获得的待遇很不一般。学术竞争的平等性可能也正在消失。对于勇于承担国家需求与重大任务而言,我们可能正在失去诚实可信赖的人才队伍。“学术自由”“自由研究”,是常常被管理部门领导人所津津乐道的当今中国的“优势”。但是,学者们被论文“绑架”了,甚至成为文章的奴隶,怎能具有真正的自由。2. “紧跟”与照搬“国际前沿”,学术思想固化在西方的框架与模式之中不少学者至今仍然称“国际一流”与“国际热点”,有些学者公开地认为:“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对西方人的科学技术进行挑战”,“还是还要按美国人的思想与模式进行研究”等。将外国人的研究方向奉为自己的的方向,研究领域、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等大都是从别人那里“引进”的。这样的研究成果也较易于被西方“国际主流”所接受、所赞扬。近年来的各种光环人才的评选,包括最高学术称号的人才,候选人的关键材料几乎都是这样的逻辑内容。无论申请人,还是评委专家们,都非常看重外国人的几行肯定,而基本不强调申请者的成就是否为真正创新,对其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并不认真在意。一部分迷恋“SCI”的学者,他们极其看不上将全部精力置于国家需求研究的学者,对他们的成果肆意贬低,斥之为“三无”学者(没有国外权威文章,没有国际头衔,英语水平差)。对一些学科任意斥之为“三无学科”,有的被严重打压。多年来,一些人才与成果,在各种评奖的关口被那些SCI热衷的权威领导(学者)以一两个量化指标不够或由于没有外国人的好评等而否定了,“封杀了”。今天我们对SCI的迷信、崇拜,SCI“决定论”的理念,甚至比西方人更有过之而无不足。3. 科研有机体(科研院所)普遍“超重”,内部组织涣散,缺乏创新活力论文数量和发表杂志的“档次”等指标,已经成为研究院所、大学及其院系争取资源的权利和工具,领导的政绩观也调整到人才、论文、资源、机构扩大的方向,导致项目、投资、机构饥饿症,许多单位不断扩大原有机构的规模,持续增加职工人数。科研有机体“超重”已相当普遍。论文造就了大批具有光环头衔的人才,他们由此获得相应的荣誉及地位。自然就可获得对多种资源的支配力即权力。这些人才间只有竞争,难以合作,大都寻求自立门户。一些大学及院所内小机构林立,各自为政。三人一“中心”,五人一“学院”。院长、主任“满天飞”。这样组织起来的团队,经常处于变动改组中,形不成人才结构合理的梯队。科研中大多只有“一言堂”,难有学术民主。只有工作布置,没有大家密切合作,很难有学术思想的碰撞。而没有学术思想的碰撞,何能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呢?媒体上还有人评价,在大学和科研单位,“官大学问大,权大经费多”,很多经费被“老板”层层包工。搞不到项目和钱,科研水平再高也是白搭。这种“金权势力”大约已经产生了。一些团队没有了辅助工作人员,全是“精英”或教授,诸多的次要工作或辅助性工作没人干。在曾经的年代里,经常讲那些无名工匠们的贡献,现在再没有人讲了。这些不是在实际科研活动与合作中磨合、凝练而形成的研究集体,何来很强的创新能力?4. 脱离实际,离开国家需求为国家服务的宗旨被许多人基本上抛弃了,通过艰苦的科学实践、寻求理论上的发展和科学上的突破的理念也大大减弱了。过去一些较大和较综合的工作,需要较长的外业调查、试验站观测等工作过程,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在外业调查、到实践中去验证,到试验站做实验等等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在网络及新技术下功夫。不少单位只是表面繁荣。一些国家发展急需的课题,被一些人认为没有理论,不能发表论文,或该领域的问题不是“国际前沿”等,得不到重视,进展很困难而缓慢。学者们热衷于各种各样机理的揭示,喜欢在微观世界里孤芳自赏。他们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最后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甚少。5. 专注的科学研究精神正在丧失,学术带头人整年疲于奔命建国几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逐渐培养起来的以为国家服务为荣的价值观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腐蚀。很多优秀的民族都有这种沉稳、专注的特性。然而今天,我国科技界人心浮躁,急于求成极为普遍。专注与沉稳的研究精神差不多全丧失了。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越来越少了。论文与权力的挂钩,使多少人紧张不安。一些人热衷于论文指标,一些人恐惧。科研人员不断申请课题,一年中大量时间跑这个部、那个委。而项目被上面一批准,任务一分,接着很快就要应付中期汇报评审了。诸多的课题没有完成,又要抢着写新的申请。不断奔波于找领导、写本子、争课题、应付评审、总结交账之中,真正用于坐下来科学设计和开展研究还有多少时间和耐心呢?科研骨干总是处于高压状态,特别是第一负责人,压力巨大,少数人身体状况下降严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去写本子,争取项目。6. 科学工作者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严重损害受以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的深重影响,使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我国科学技术还没有自立门户的可能。据说有少数科学家为了得到外国同行的好评,竭其热情,尽其谦卑。而一旦得到外国专家的几行好评,拿回国内,就以“资源”与“资本”加以利用。一些机构与学者专家,怎么也看不起中国自己的学者与专家的发明创造。没有高频此被引的SCI文章,就不能被评上人才头衔,不能获奖。看不起自己的成果与人才,这大概也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大特点。但是,“紧跟”的结果,即使在人家的“国际前沿”里有所创新,能算是一流吗?人家能认可你是“国际一流”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指国家的原始创新,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一流。我们应该承认,许许多多学者长期在写论文的大环境里已“适应了”,觉得在温暖的被窝里,也很舒服。甚至也很有“成就感”。但他们是没有责任的。他们被误导了,也是被迫如此。7.“论文挂帅”已形成了庞大的价值网络这个网络覆盖着广大学者、评审(咨询等)专家、科研单位领导、政府科研管理机构、社会、媒体等各个阶层,主导着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批准、实施、中期评估、验收等所有环节。一切以SCI为核心的评价指标所引领,成了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动力”,成为人才发现与人才任用的“温床”。支配这个庞大价值链当然是高层科教管理机构。尽管以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带来以上种种负面的后果,许多学者也痛感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各种现实原因,论文挂帅在我国大致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人们觉得已经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有的领导还提出“不用SCI,那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呢”的伪命题。8. 我国科技界的人才选拔与资金投向是否受到SCI的间接支配?西方某些科研制度与SCI标准的移植,使我国科研队伍逐渐丧失了对西方模式的鉴别能力。各种项目的立项、验收、评审与奖励,各种头衔人才的选拔,其中包括最高学术头衔的选拔评审和无数重大项目立项与成果评审,这些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的科学事业的大事,使用的是一些西方人的方向、理念框架、标准、外国专家做的评价。我们不禁要提出:这些人才,包括最高“学术称号”人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选出来的吗?这难道不说明:SCI及西方杂志的编辑部,远程间接操纵了我们的人才选拔,间接支配与操纵了中国大笔资金的投向。我们在科技领域搞了这么多“国际前沿”项目,是国际化了,还是被国际化了?
  • 安捷伦新年“新”计划:聚焦用户、培养人才——访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博士
    条纹衬衫、红色领带,外搭一件灰色外套,脸上始终带着微笑,极具亲和力&mdash &mdash 他就是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博士(Dr. Teng Chai Hock),现执掌安捷伦化学分析集团大中华区的业务。   安捷伦在中国一直坚持选择任用本土高管,但丁再福博士却有些不同&mdash &mdash 调任大中华区之前,他一直负责安捷伦在亚太和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安捷伦之所以选择丁再福博士来掌管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的业务,正是看中丁再福博士在仪器行业30多年的积累、在安捷伦23年的工作经验,以及他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的深层了解。 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 丁再福博士   在刚刚过去的2013财年,丁再福博士率领着安捷伦化学分析事业部中国团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13财年,安捷伦在中国市场的化学分析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中国依然是安捷伦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更令人激动的是,与安捷伦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相比,中国对于安捷伦总收入的贡献已经与美国相去无几。   优异业绩背后的强劲推动力来自何处?丁再福博士解释道,&ldquo 由于美国和欧洲市场的疲软,整个全球仪器行业在2013年增长放缓,对于安捷伦而言,中国地区仍然是强大的增长引擎。中国市场的增长主要归功于食品、环境和能源行业的强劲需求,而我们的售后市场,包括化学品、消耗品和服务不仅为客户带来了高水平的支持和体验,也成为安捷伦的增长动力之一。&rdquo   在已经开始的2014财年,安捷伦将发生一次巨大的变化:拆分成两家独立上市公司。新安捷伦将成为一家完全专注于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市场的测试测量公司。安捷伦首席执行官邵律文(Bill Sullivan)期望,2014财年,新安捷伦的收入能够达到50亿美元。   作为第一大新兴市场&mdash &mdash 中国的负责人,丁再福博士重任在肩。但丁再福博士对新财年秉持乐观,并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中国的市场机会还有很多,如食品安全、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市场等,业绩增长的空间还很大。与此同时,移动检测也是未来市场增长的重要机会之一。丁再福博士认为,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领域,尤其对于没有条件建设实验室的国内偏远地区,移动检测方案是首选。   丁再福博士说,&ldquo 从迈入该项业务领域开始,安捷伦就坚持提供实验室品质检测结果的移动检测方案。安捷伦的方案并非帮助用户筛查,而是现场即可确证,这是我们与其他移动检测方案供应商的最大不同,也是安捷伦的优势。&rdquo 2013年,安捷伦在原有车载气质、微型气相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车载液相及便携红外光谱仪,极大地扩展了移动检测方案的产品线。并且在诸多案例中成功应用,如在国内煤矿安全领域检测可燃气体或危险气体、保障雅安地震灾区的饮用水安全、保障2013年全运会食品安全和爆炸物检测等。   2014年,丁再福博士在其计划表中,将&ldquo 聚焦用户&rdquo 和&ldquo 培养人才&rdquo 列为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他认为用户和人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聚焦用户   &ldquo 用户满意度第一&rdquo 是邵律文提出的战胜竞争对手的三条道路之一。2014年,安捷伦中国区在此方面将是动作频频。丁再福博士介绍道,&ldquo 首先,安捷伦在2014年将会向中国市场推出大量全新产品,让更多中国用户享用到最新技术。&rdquo 2014年1月,安捷伦刚刚发布了新一代79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第二代4200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MP-AES)两款光谱新品,而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还会有色谱、质谱等多款新品推出。   &ldquo 其次,安捷伦将继续为中国用户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更高品质的服务。&rdquo 丁再福博士说。安捷伦拥有业界口碑最好的售后服务,但安捷伦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是安捷伦对用户的承诺。2013年,安捷伦在中国率先推出7天× 8小时(双休日)技术服务热线,成为业内第一家能够在周末节假日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对此,丁再福博士提到,&ldquo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80%的用户问题可以通过在线服务得到解决 同时考虑到中国用户会有周末加班的情况,双休日技术服务热线的推出给用户带来了特别的价值。&rdquo   今年1月初,安捷伦专为中国分析仪器市场打造全新金牌服务,为高通量实验室提供更具优势的服务,全面提升仪器生产力和投资回报率。   此外,丁再福博士还提到,&ldquo 2014年,安捷伦跨品牌服务将可以支持更多品牌供应商、更多型号的产品,而服务所涵盖的仪器种类也将拓展。&rdquo   最后,在聚焦用户方面,安捷伦将增加与用户,特别是行业思想领袖的合作,为中国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全新应用。2013年,安捷伦首次将&ldquo 思想领袖奖&rdquo 授予了中国的行业领袖&mdash &mdash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博士及中科院生物与化学跨学科研究中心袁钧瑛博士。丁再福博士表示,&ldquo 在与江桂斌博士的合作中,我们将围绕新兴污染物为代表的非目标化合物的筛查展开研究 与袁钧瑛博士合作的内容涉及采用整合生物学的方法深入了解基因、蛋白质和代谢物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从而推动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疾病相关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rdquo 这些合作成果都将即时推荐给安捷伦中国用户。 丁再福博士对安捷伦新财年秉持乐观,充满信心。   培养人才   上任伊始,丁再福博士在多个场合表示,他调任中国区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ldquo 培养中国安捷伦新一代的领导力&rdquo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中国仪器市场,公司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安捷伦发起了关于选拔人才、留住人才的多项举措。   第一项是加强安捷伦中国区人才梯队建设。丁再福博士告诉笔者,&ldquo 每年实施的校园招聘项目&mdash &mdash &lsquo 火炬计划&rsquo ,是安捷伦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一步。&rdquo 2014年安捷伦中国校园招聘&ldquo 火炬计划&rdquo 已经启动,今年招聘的人数将是2013年的两倍,足以见得安捷伦对于&ldquo 火炬计划&rdquo 的重视。对于这些形容为&ldquo 火炬&rdquo 的新生力量,安捷伦会为他们安排长达三个月的集中培训,之后将对他们进行业务考核,帮助他们选定最终合适的岗位。据介绍,有些校园招聘的员工三年之后就被提升成为小团队的主管,五年后已经成为更高一级的经理。   第二项则是从现有员工中发掘安捷伦的&ldquo 领导力&rdquo 。在过去一年中,安捷伦中国已为超过100名员工(包括经理及普通员工)制定了特别的培养计划。其中一项是针对高潜质员工,提供领导力培训 针对新经理,安捷伦特设领导力加速课程,让他们学习更多管理课程和技巧,加速他们的成长。此外,安捷伦全球还有设有&ldquo 下一代领导力培养课程&rdquo ,专为建立下一代领导管理团队而设置。2013年,多位中国经理赴总部参加了这一培训。 采访合影 (左起依次为:丁再福博士,笔者,安捷伦科技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事业部 大中华区市场总监何峻)   丁再福博士说道,&ldquo 综合来讲,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安捷伦针对他们现有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都制定了不同培养计划,其中一个重要核心就是,为人才带去新的挑战,让人才承担更重要的工作,迅速提高他们的能力。&rdquo   &ldquo 当然,对于外部人才,安捷伦也很关注。安捷伦的理念是找到最适合的人才,无论人才来自何处。&rdquo 丁再福博士补充道。今年,安捷伦将在公司内外发掘大量人才,而发掘的人才专业领域将贯穿于仪器市场整个工作流程,包括销售、市场、售后、应用等。   采访编辑:杨娟   附录1:丁再福博士(Teng Chai Hock)个人简历   丁再福博士现任安捷伦科技公司副总裁兼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负责市场和销售运营,业务领域涵盖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以及售后服务、色谱柱与消耗品等。   丁博士于1990年加入惠普公司,在过去的23年里,历任高级现场工程师、不同岗位的管理及高级管理职务。在担任现职务之前,丁博士曾担任多项亚太区管理职务,包括东南亚/越南销售运营经理、亚太渠道项目经理、亚太市场总监、南亚太及韩国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总经理。   丁博士拥有英国布拉福德大学化学及控制工程学士学位,并通过英国石油奖学金项目在该大学取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丁博士在加拿大麦克马斯达大学完成其博士后研究项目,并在哈佛大学完成总经理项目。   附录2:安捷伦科技公司   http://www.agilent.com/chem/cn   http://agilent.instrument.com.cn/
  • 科技部发布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通知
    p   12月25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2017年将遴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00名左右、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0个左右、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0名左右、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0个左右。 br/ /p p   按照总体要求,推荐人选优先从重大研发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中推荐 已列入部门、地方人才计划的人选可择优推荐。详细通知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科技部关于开展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发政〔2017〕408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各有关单位: /p p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11〕538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通知如下。 /p p   一、总体要求 /p p   1. 坚持向科研一线和企业科技人才倾斜。重点支持在科研一线潜心研究的科技人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参加申报。对来自企业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推荐人选适当放宽推荐条件。地方推荐人选中,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推荐人选来自企业的比例不低于1/5。 /p p   2. 坚持以用为本。推荐人选要符合国家和部门及地方发展需求。用人单位要在人才培养、使用和支持方面承诺落实支撑保障条件。扩大选才的覆盖范围,重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估值高的“独角兽”公司中推荐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同一法人单位通过一个推荐渠道推荐人选原则上不超过5人。 /p p   3. 加强人才、项目和基地有机结合。推荐人选优先从重大研发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中推荐 已列入部门、地方人才计划的人选可择优推荐,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和共同支持的工作格局。 /p p   4. 坚持好中选优,确保推荐质量。严格选才标准,把推荐对象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科学精神、为民服务等摆在突出位置,将推荐人选的科研诚信、品德、能力、业绩和发展潜力,作为人才遴选的主要条件,切实把好推荐质量关。 /p p   二、目标任务 /p p   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的部署,2017年将遴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00名左右、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0个左右、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0名左右、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0个左右。 /p p   三、条件要求 /p p   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p p   ——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品行端正。 /p p   ——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p p   ——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企业科技人才可不受职称限制,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p p   ——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在所在行业或领域业绩突出,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p p   ——具有较强的科研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p p   为海外引进人才的,须已回国工作2年以上(2016年3月9日前回国,以与用人单位签署的正式工作协议或合同为准),并保证在今后5年内每年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 /p p   2.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 /p p   ——团队研究方向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 /p p   ——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重点研发任务,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 /p p   ——团队创新业绩突出,研发水平居行业或领域前列,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p p   ——团队结构稳定、合理,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不超过15人,可跨单位协作。 /p p   ——团队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并同时符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其他基本条件。 /p p   3.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p p   ——申报人为企业主要创办者和实际控制人(为企业第一大股东或法人代表),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 /p p   ——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境内注册,依法经营,创办时间为2年以上(2016年3月9日前注册),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成长性和创新能力。 /p p   ——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拥有1项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新品种、著作权等),创业项目符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特色产品或创新性商业模式,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 /p p   ——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 创办5年以上的企业,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500万元。 /p p   4.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p p   ——申报单位应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含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研发机构)或科技园区。申报单位要有好的人才工作基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大、政策突破性强,具有明确的改革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并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鼓励申报单位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带动意义的内设机构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p p   ——申报单位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应在相关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 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管理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在培养拔尖和青年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典型经验与做法,形成富有特色、取得初步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p p   ——申报单位为科技园区的,应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成效突出 建立为创业人才服务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和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 /p p   四、推荐办法 /p p   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由有关部门、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部分联合会(协会、学会)和已入选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负责推荐。 /p p   2.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协会)和已入选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科技园区)负责推荐。对国家高新区推荐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统一推荐。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获奖和众创空间等载体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创业人才,由主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推荐。 /p p   3.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由有关部门、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推荐。 /p p   五、支持措施 /p p   1. 对符合条件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择优推荐纳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择优推荐纳入“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p p   2. 各推荐单位和依托单位要结合现有科技计划和人才计划,在承担科研任务、提供保障条件、加大激励力度等方面对入选对象给予重点支持。 /p p   3. 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加大对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计划与推进计划的紧密结合,加强考核管理和跟踪服务,建立年度报告制度、考核评估机制和约束退出机制 组织入选对象开展跨领域的学术交流、联合攻关、研修培训以及与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加强对入选对象的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宣传。 /p p   六、工作要求 /p p   1. 已入选推进计划的和连续申报2次未入选的,本年度不再申报。已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除外)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尚在合同期内的人员,不再申报。 /p p   2. 同一申报对象只能通过一个渠道推荐申报推进计划1个类别项目。 /p p   3. 各推荐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动员,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民主推荐、专家评议、内部公示等程序,征求有关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等部门意见后,集体研究提出推荐人选,确保人选质量。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地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沟通,广泛挖掘优秀人选,切实做好组织推荐工作。 /p p   4. 各推荐单位在人选推荐中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准事先内定人选,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替人说情、打招呼、搞拉票等 要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和人选如实填写推荐材料,不得空项、漏项,对材料真实性要严格把关 对于违反组织原则和工作纪律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p p   七、申报流程 /p p   1.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行网上统一申报、推荐,具体申报流程请认真阅读网站说明。网址: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 /p p   2. 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认真审核推荐对象的申报材料。请按照各自的权限在申报系统中逐一确认后,由推荐单位提交至科技部。 /p p   3. 请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对纸质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加盖公章后(一式1份),由推荐单位以公文形式报送科技部(主要对推荐程序、专家名单、公示情况等进行说明)。纸质申报材料于2018年3月9日前邮寄或送达至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 /p p   八、联系方式 /p p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010-58881781 /p p   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010-68598040、010-68598053 /p p   010-68598036、010-68598258 /p p   申报系统技术支持:010-88659000 /p p   电子邮箱:tuijinjihua@sttc.net.cn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349房间(邮编:100045)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12月22日 /p p br/ /p
  • 科技部发布2016年“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推荐工作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 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国科办政〔2016〕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党委组织部、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公厅(室),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中组发〔2012〕12号)、《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11〕538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部署要求和国家“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工作安排,现就做好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推荐选拔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1. 坚持向科研一线和企业科技人才倾斜。重点支持在科研一线潜心研究的科技人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参加申报。对来自企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荐人选适当放宽推荐条件。  2. 坚持以用为本。推荐人选要符合国家和部门及地方发展需求,用人单位要在人才培养、使用和支持方面承诺落实支撑保障条件。扩大选才的覆盖范围,同一法人单位通过一个推荐渠道推荐人选原则上不超过5人。  3. 加强人才、项目和基地有机结合。人选优先从重大研发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中推荐 已列入部门、地方人才计划的人选可择优推荐,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和共同支持的工作格局。  4. 坚持好中选优,确保推荐质量。要进一步严格选才标准,将人选的科研诚信、品德、能力、业绩和发展潜力,作为人才遴选的主要条件,切实把好推荐质量关。推荐工作要公开公平公正,程序严格规范,要组织专家对申报对象进行推荐评审,并对拟推荐对象在其依托单位内部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正式推荐。  二、目标任务  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推荐选拔工作一并开展。  1. 完成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相关任务的遴选。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的部署,2016年将遴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00名左右、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0个左右、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0名左右、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0个左右。  2. 选拔推荐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建议人选。根据国家“万人计划”总体工作安排,科学技术部设立“万人计划”评审平台,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中推荐产生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议人选 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推荐产生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建议人选。  三、条件要求  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品行端正。  ——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企业科技人才可不受职称限制,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在所在行业或领域业绩突出,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具有较强的科研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为海外引进人才的,须已回国工作2年以上(2014年10月15日前回国,以与用人单位签署的正式工作协议或合同为准),并保证在今后5年内每年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  2.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  ——团队研究方向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  ——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重点研发任务,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  ——团队创新业绩突出,研发水平居行业或领域前列,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团队结构稳定、合理,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不超过15人,可跨单位协作。  ——团队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并同时符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其他基本条件。  3.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申报人为企业主要创办者和实际控制人(为企业第一大股东或法人代表),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  ——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境内注册,依法经营,创办时间为2年以上(2014年10月15日前注册),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成长性和创新能力。  ——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拥有1项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新品种、著作权等),具有特色产品或创新性商业模式,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  ——创办5年以内的企业,最近1年盈利且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300万元 创办时间为5年以上的企业,最近2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500万元。  4.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申报单位应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含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研发机构)或科技园区。申报单位要有好的人才工作基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大、政策突破性强,具有明确的改革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鼓励申报单位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带动意义的内设机构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申报单位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应在相关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 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管理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在培养拔尖和青年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典型经验与做法,形成富有特色、取得初步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申报单位为科技园区的,应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成效突出 建立为创业人才服务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和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  四、推荐办法  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由有关部门、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协会、学会)负责推荐。  2.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协会)负责推荐。  3. 已入选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高校和院所可推荐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园区和产业开发区可推荐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4. 对国家高新区推荐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统一推荐。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获奖的优秀人选,由主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推荐。  五、支持措施  1. 各部门、地方和依托单位要结合现有科技计划和人才计划,在承担科研任务、提供保障条件、加大激励力度等方面对入选对象给予重点支持。  2. 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加大对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计划与推进计划的紧密结合,加强考核管理和跟踪服务,建立年度报告制度、考核评估机制和约束退出机制 组织入选对象开展跨领域的学术交流、联合攻关、研修培训以及与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加强对入选对象的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宣传。  六、工作要求  1. 已入选推进计划的和连续申报2次未入选的,本年度不再申报。  2. 同一申报对象只能通过一个渠道推荐申报推进计划1个类别项目。已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除外)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尚在合同期内的人员,不再申报。  3.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推荐标准,规范推荐程序,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民主推荐、专家评议、内部公示等程序,征求有关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等部门意见后,集体研究提出推荐人选,确保人选质量,并按要求填写申报推荐材料,报送科学技术部。  4.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人选推荐中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准事先内定人选,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替人说情、打招呼、搞拉票等 要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和人选如实填写推荐材料,不得空项、漏项,对材料真实性要严格把关 对于违反组织原则和工作纪律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申报流程  1. 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要认真审核推荐对象的申报材料,并按照各自的权限在申报系统中逐一确认后,提交到科技部。  2. 正式申报材料经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后(一式1份),以推荐单位公文(对推荐程序、专家名单、公示情况等进行说明)形式报送科技部,报送材料于2016年10月15日前,邮寄或送达至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  3. 推进计划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实行网上统一申报、推荐。具体申报流程请认真阅读网站说明。  八、联系方式  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010-68598040、010-68598053、  010-68598036、010-68598258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010-58881781  申报系统技术支持:010-88659000  电子邮箱:tuijinjihua@sttc.net.cn  地址及邮编: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349房间(100045)  科技部办公厅 中央组织部办公厅  2016年9月5日
  • 从“卡脖子技术”到人才培养,40年色谱路收获“稳稳幸福”——访复旦大学张祥民教授
    色谱技术是实验室最传统的分析方法之一,在有机物分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张祥民在色谱领域深耕近40年,负责过多项国家级重大研究计划。凭借无畏的“探险”精神,他在色谱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并屡次取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致力于培育色谱领域的后起之秀,已为行业输送了近百位优秀人才。近期,仪器信息网有幸采访了复旦大学张祥民教授,深入了解他在色谱领域的“惊奇探险”和收获的“稳稳幸福”。复旦大学 张祥民教授在色谱理论研究的海洋里开拓创新科学仪器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商品化的科学仪器和最新科学研究需求之间有一定的“时差”。促进技术发展,缩小“时差”,离不开科学仪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早期进行的色谱理论研究,现在看来依然具有很高价值。”张祥民肯定的说。 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色谱学同族化合物的分簇现象,创新性的提出了多柱系统统一方程(发表在J Chromatogr. A 1996)。通过深入探究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与色谱柱极性之间的关系,他成功建立了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保留值换算理论模型。这些开创性的理论研究不仅为后续的色谱仪器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推动整个色谱发展应用做出了贡献。此外,张祥民团队提出的多柱色谱方法被众多国内外研究者采纳应用。辛醇/空气分配系数是大气污染物研究的关键技术参数,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测定时,一些蒸汽压低、挥发性弱的物质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富集前处理,导致整个实验周期冗长。“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多柱色谱方法,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20多种化合物的辛醇/空气分配系数测定方法的实验验证,当时国外研究者完成这些实验耗时数年。”他补充道,“随后,我们采用该理论模型,成功测定了103种(发表在Anal Chem 1999)多氯联苯化合物的辛醇/空气标准分配系数。”这些实验数据也被收录在美国国家标准化工数据库中,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张祥民在实验室为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国家分别启动了重大基础研究(S-973)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在这一历史性的科研契机下,张祥民积极响应,承担了多维、多模式、阵列式蛋白质高效分离新技术的攻关任务。蛋白质组的结构错综复杂,种类繁多。传统色谱技术难以实现有效分离,如血浆蛋白组中不同种类蛋白质含量差异极大,高含量白蛋白严重掩盖低含量蛋白;蛋白质组中存在大量的蛋白质复合物及蛋白质相互作用其稳定性极差。面对大量难题,张祥民凭借无畏的“探险精神”,逐一攻关,成功开发出多个新型多维色谱分离系统。这一创新技术使蛋白质组等样品的分离效率提高了10-20倍,并首次成功分离和鉴定了人肝组织中的数千种蛋白质。但他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果,他深知科学研究的道路永无止境。目前,他正在带领团队攻关干细胞组学研究课题,致力于开创新的科学研究道路。立足自主创新,分享研发成果,推进色谱仪器行业共同发展科学研究和科研仪器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张祥民表示:“在我工作早期,国内科研实验室仪器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国内研究进展缓慢。”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一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部分国内实验室的科研设备已经达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国外实验室的水平,科研工作者也屡创佳绩,不断产出卓越的科研成果。然而,国内对国外高端仪器的依赖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由于国内在高端仪器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受限于外部因素。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国产仪器厂商和科研工作者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张祥民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我们设计研制了一系列创新色谱仪器、装备和关键技术部件,不断推进色谱技术产业化进程。另外,我们还与多家国内外仪器厂商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共同研发了多款色谱仪器,部分已进入市场销售。”比较遗憾的是,他最得意的成果之一:多维阵列色谱,目前仍待与仪器公司开展合作研发,形成市场销售产品。如果不致力于高端仪器的研发,科学研究将很难与时俱进,甚至可能逐渐落后于国际前沿。只有当仪器制造真正强大起来,具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支撑。未来,高端色谱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拓展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海洋科学和空间探索等领域,也可以结合质谱进行荧光成像和标记物研究等。张祥民始终认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技术研发,与同行和仪器厂商分享研究成果都至关重要。”研究者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持续推动学术进步,与仪器厂商的合作既有助于将前沿技术成果产业化,也有助于厂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少走弯路。在科学仪器领域,年轻一代的研究人员正在迅速成长。他们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以及更加开阔的视野,将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谈及此,他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对于色谱乃至整个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我都充满信心。”培养国家创新人才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幸福作为导师,张祥民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学生。他们在学术界和产业界都表现出色,成为各自领域的优秀人物。每当提及这些学生,他都深感自豪。他回忆道:“我们课题组培养了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邓春晖、高明霞和李嫣等均已经成为复旦大学的教授,继续在色谱领域的研究道路上奋斗。这些色谱专业的人才梯队是令我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的事情,也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他在色谱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在“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上荣获“中国色谱贡献奖”。张祥民深知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分析化学专业更是要精通科研仪器的使用、维护、研发和创新等。虽然现代色谱仪器的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当仪器出现故障或需要改进时,学生解决仪器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始终强调:“我不仅要求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还要求广泛学习相关技能。这样,他们才能够独立应对仪器创新研发,确保科研目标的顺利实现。”这种全面而深入的培养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科研条件日益优越,研究水平、学术地位都得到较大的提升。展望未来,不仅仅是科研仪器,国家在各个领域都有可能走在前列,这需要大量科研后备力量的努力。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急功近利、过于追求省事和缺乏创新的问题。年轻一代的色谱研究者,作为科学界的新生力量,肩负着推动这一领域不断向前发展的重任。正如张祥民所言:“我始终对我的学生强调,要秉持开拓进取的精神,不仅要专注于眼前的任务,更要瞄准长远的目标,聚焦前沿科学仪器装备和“卡脖子”技术,勇于探索,直面挑战。”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已经有一部分年轻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激情。他们敢于尝试和创新,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和执着。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这些年轻人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色谱领域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们也期待国产色谱能够更快地迎来“灿烂花开,明媚夺目”的时刻。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撰文┃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扩大青年项目支持规模,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动员令,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坚定自信,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目标。我们要按照这一“时间表”“路线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固树立正确人才观,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让党旗始终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加快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引导高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高起点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深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改革,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布局交叉学科专业,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加大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强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有效拓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渠道。系统谋划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为每个人完善自身、成长成才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便利条件,全面挖掘和释放人才红利。着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支持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强化长周期培养和稳定性支持,加大“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建设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多渠道选拔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青年英才,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招生培养改革,不断扩大基础学科专业招生规模,保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整体规模稳中有升,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创新育人模式,突破常规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学,让具有发展潜力的拔尖学生成长成才。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参与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战略人才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人才集聚中的重要作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和大先生。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要大力发现和培养一批站在科学技术发展最前沿,能够进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具有卓越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支持他们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参与教育和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帅才作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做具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厚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支持培育一大批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问题,加快在优势高校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和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给予人才充分支持和信任,让更多人才从国家科技创新主战场上涌现出来,从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立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着力培养造就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支持他们聚焦中国问题、阐释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培养青年人才就是奠基未来。要引导高校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把政策重心和工作重点放在培育青年科技人才上,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加强高校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做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工作,扩大青年人才项目支持规模,优化支持方式。鼓励科研项目团队吸纳更多青年人才参与,放手让他们到科研一线的重要岗位上锻炼,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促使他们快速成长、早担大任。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布局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分量。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增强学生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工程领域硕士点、博士点,将学生完成企业特定研究课题和项目作为学业重要内容。深化工程教育改革,鼓励校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学校和人才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工作规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系统思维,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营造良好氛围为关键,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健全教育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切实推动完善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发展投入,优化教育系统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把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密切思想联系和感情交流,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都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加大授权松绑力度。以激发活力为核心,根据需要和实际向学校充分授权,切实发挥好学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指导高校深入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政策,确保科研经费既“用好”又“好用”,用到该用的地方、用到刀刃上,落实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的理念。统筹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等,尽量减少对学校和人才不必要的干扰。推动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人才的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流动机制。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加快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引导高校完善评价标准,改革评价方式,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坚持开展分类评价。推动重大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实行“揭榜挂帅”,让人才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人才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身怀爱国之心,砥砺爱国之志。选课题、做研究、写论文都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国家最重大、最关键、最急需的科学技术问题,努力为国尽责担责。强化学术道德、科研诚信、科研伦理建设,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严格人才计划评审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环境。大力宣传教育系统人才先进典型,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 科技部火炬中心:2025年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10万人、职业技术经理1万人!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通知全文
    仪器信息网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有关要求,科技部火炬中心将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制订本行动方案。重点强调:1、到2025年,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超过10万人。2、到2025年,在各类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相关机构内从业的职业技术经理人不少于1万人。3、到2025年,全国建成人才培养基地超过50个,建成不少于300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顾问队伍。《高质量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行动方案》全文如下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有关要求,科技部火炬中心将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制订本行动方案。一、宗旨与目标“十四五”期间,科技部火炬中心将以全面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宗旨,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强化技术经理人市场化配置、搭建完成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为目标,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一)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重点面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机构、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央企国企、投资机构等,着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知政策、精技术、会管理、懂金融、明法律、通市场、擅转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效配置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个关键环节,以人才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到2025年,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超过10万人。(二)强化市场选择功能,打造职业技术经理人队伍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等的平台作用,建立市场化的聘用渠道和激励约束机制,加速人才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不断提升技术经理人在成果转化服务端的业务水平,探索形成以“培训+考试+实操+绩效”综合认证“技术经理人”执业资质的职业化发展模式。到2025年,在各类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相关机构内从业的职业技术经理人不少于1万人。(三)深化现有工作基础,形成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规划为工作依据,明确方向和目标;以《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为指导,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体系;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工作抓手,规范引导培训行为;以各地遵选推荐的优质培训师资为主力军,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智库;以各类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机构为出口,为参训人员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最终形成“五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全国建成人才培养基地超过50个,建成不少于300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顾问队伍。二、重点任务(一)推动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发展形成人才培养知识框架。支持具备教材开发能力的相关机构围绕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新政策导向,深挖人才培养体系的短板弱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写普适和特色相结合的培训教材,形成内容完备、特点突出、模块清晰的培训内容体系,突出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引导各培训基地优化培训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国内经验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置相应培训课程。建设人才梯度培养体系。坚持分层培养原则,着力打造初、中、高三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梯队体系。初级培训面向所有参与科技创新的人员,培养参训人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基础能力;中级培训面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业人员,着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职业技术经理人储备人才;高级培训旨在提高技术经理人的执业能力,搭建成果转化资源网络,促成业务合作,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二)升级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功能强化人才培养基地布局建设。鼓励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本地产业发展导向开展培训,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形成一批示范性、标杆性培养基地。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依托头部企业、行业协会等,打造一批行业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基地之间应加强交流学习、合作互动,强化证书互认,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推动跨区域、多领域、深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智库。充分发挥各培养基地贴近科技成果转化一线的优势,吸纳、遵选、推荐政策水平、理论素养或实操能力突出的专家,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智库。智库建设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宗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重点围绕课程开发、教学培养、战略规划、理论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事业提供研究支撑和决策咨询。(三)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供给结构扩大人才培养广度。面向服务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的各类机构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机构内从业人员的政策水平、技术认知能力、管理能力、投融资能力、法律素养、市场化意识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断扩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基数,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形成以复合型人才为支撑的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高人才配置精度。重点提高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的科研人员重点提升科技管理和市场化能力;推动政府机构和产业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结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央企国企和投资机构的技术经理、市场经理、产品经理、投资经理等加强其对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和科技产业发展方向的认知判断能力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的应用能力。(四)畅通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路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多方联动机制。鼓励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机构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等开展的培训课程,同时吸纳参培结业人员到本机构实习、就业。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信息交流展示平台,逐步建立“能力培训+机构认证+市场评判”的技术经理人社会化评价模式。完善技术经理人市场化聘用机制。推动央企国企、科技园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根据现实需求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岗位,聘用高水平技术经理人,实现人才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流程赋能。支持技术经理人在各类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机构内合理流动,加速人才的优化配置。(五)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社会关注度加强学历教育培养。鼓励高校院所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开展技术转移方向的学历培养。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技术转移相关课程、学科专业,开展学历、学位教育,探索学历教育与社会化培训课程的互认机制。推动有条件的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师资队伍。开展人才评价工作。鼓励各地完善技术转移转化类职称评价标准。推动高等院校、研发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等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岗位晋升、人才评价等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加快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军人才,将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国家和地方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六)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加强与国外头部技术转移机构及国际组织的交流互访,借鉴国际培训组织成熟的培训体系,做好本土化落地工作加快打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技术转移培养体系。聚焦国际技术转移,培养一批国际化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我国国际技术转移能力。三、保障措施凝聚多方合力。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的各类机构要深化合作,建立上下联动、横向联通的工作协同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主动研究谋划,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细化政策落地流程,推动解决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创新政策供给。各地科技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围绕国家导向和本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求制定有效政策,以高质量人才供给融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抓住技术经理人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机遇,规范化、标准化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做好宣传推广。鼓励科技管理部门、培养基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机构以现场观摩、座谈调研等方式加强交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宣传各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机构及技术经理人优秀案例,表彰先进,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和培训工作做法,营造推动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注重优化生态。充分调动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机构、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等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积极性;搭建技术转移转化人才互动平台,形成技术经理人市场化流动机制,以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技术转移转化生态的进一步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科学仪器成果转化难在哪儿 ACCSI上数十位资深专家共探讨......ACCSI 2023“细胞科学前沿技术创新与仪器成果转化”圆桌论坛将在北京怀柔区如约而至。(点击报名参会,查看完整日程)为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搭建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媒”等各方有效交流平台,助推北京市“两区”建设,服务首都科技创新,“2023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3)”将于2023年5月17-19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ACCSI2023以“创新发展 产业互联”为主题,力争对往年中国科学仪器产业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
  • 牵头单位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端人才,《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印发《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为规范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运行管理,提升省技术创新创新能力,加快完善全省技术创新体系,特制定此《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在建设条件与申报流程中明确,省技术创新中心采取自上而下布局和自愿申报并行的方式开展建设。对于省委、省政府统筹布局的技术创新领域,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组织论证。原则上一个技术领域只支持建设一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牵头单位应是在湖北省内注册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独立法人单位。支持企业与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其中特别提出,牵头单位要有先进的研发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高端人才,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较完善的支撑能力。其中,研发、办公场地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米。《暂行办法》原文: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意见》(鄂发〔2021〕20号)精神,规范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简称“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参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国科发区〔2021〕17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是开展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与服务平台,是湖北省科技创新基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第三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部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材料、大健康、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绿色低碳等产业的关键技术领域,服务我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第四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遵循需求导向、科学定位、机制创新、开放协同的原则,根据相关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独立法人实体组建,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第五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设立党的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切实保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位。第二章 管理职责第六条 省科技厅负责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系统规划、科学布局和宏观管理,主要职责是:1. 制定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总体布局和管理制度。2. 批准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撤销及名称、注册地变更等重大事项。3. 组织开展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年度报告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4. 会同省直有关单位制定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5. 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推动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部署实施。6. 组织开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培育和推荐工作。第七条  省直有关单位,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和扩权县(市)科技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县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培育、推荐和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1. 落实有关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划和政策。2. 结合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组织开展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培育和推荐工作。3. 对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对其研发方向、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等重大调整提出意见建议。4. 保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所需条件,给予政策和经费等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5. 协助组织本单位、本地区推荐的省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年度报告和绩效评估。6. 协助省科技厅指导省技术创新中心的日常管理,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第八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履行建设和运行的主体责任,主要包括:1. 建立健全省技术创新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章程,履行法人主体责任。2.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集聚国际化、专业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3. 多元化筹措建设运行经费,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经费。4. 按要求开展建设运行年度报告,配合做好绩效评估。5. 承担落实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的主体责任。6. 向省科技厅书面报告省技术创新中心有关重大事项。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申报流程第九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采取自上而下布局和自愿申报并行的方式开展建设。对于省委、省政府统筹布局的技术创新领域,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组织论证。原则上一个技术领域只支持建设一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第十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牵头单位应是在湖北省内注册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独立法人单位。支持企业与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第十一条  申请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 牵头单位具有行业公认的技术研发优势和较强的代表性,改革创新积极性高,具有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经验,在申报建设领域具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支撑,有持续的研发投入,有广泛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和产学研各方、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作网络的优势和能力。2. 近三年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合作开发或技术转让项目数量不少于10项 已有高水平科研成果产生并应用,具有相关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数不少于10项。牵头单位为企业的,应运营正常、业绩优良,近三年平均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元(农业领域不少于2亿元),年平均研发投入不低于1500万元(农业领域不少于1000万元)。3. 牵头单位要有先进的研发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高端人才,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较完善的支撑能力。其中,研发、办公场地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米。4. 有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研发人员不少于50人(不包含临时人员、在读学生),其中中高级职称人数或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研发人数的比例不低于50%。中心主任(总经理)具有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并获得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5. 有明确的组织架构,一般采取“中心(本部)+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模式,有科学合理的章程或规章制度,以及决策、经营、财务、人事、项目等管理制度,激励和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共担合作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规定。6. 联合共建省技术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与共建单位须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合共建的方式、人员、任务分工以及各自权利和义务等。7. 建设单位近三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生态环境问责等情形。第十二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申报组建程序如下:1. 省科技厅根据全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布局省技术创新中心,适时发布申报通知。2. 符合条件的单位可向省直有关单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明确领域和方向、建设模式、重点任务等,并提供相关材料。3. 省直有关单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择优向省科技厅推荐。4. 省科技厅组织由技术、创新管理和财务等领域专家,对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进行评审。5. 对于通过评审、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技术创新中心,经公示无异议后,省科技厅正式发文批准建设。省科技厅指导获批建设的单位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完善管理体系,落实建设经费,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建设期一般为3年。第十三条 支持符合相关定位和条件、运行绩效显著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直有关单位或地方政府给予配套支持且已有一定规模的前期投入,或者以独立法人实体运行的省技术创新中心优先纳入支持范围。第四章 运行管理第十四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为独立法人实体。前期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建立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管理运行机制,并逐步向独立法人实体过渡,根据组建模式探索不同类型的法人实体。第十五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总经理)负责制,由牵头单位、共建单位和推荐单位等共同选派代表组成理事会(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决策重大事项,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运营、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第十六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实行专家委员会咨询制。专家委员会负责审议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重点技术创新任务等,并对相关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建议。第十七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实行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人员聘用制度,通过市场化机制加强人才选聘。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第十八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第十九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依托高校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创新服务,强化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联合攻关,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第二十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科研人员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应标注省技术创新中心名称,省技术创新中心应针对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探索灵活的激励机制。第二十一条 牵头单位是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投入主体。参与共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可以采用会员制、股份制、协议制等方式共同投入。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利用自有资金、社会科研资金、成果转化收益等不断加强创新投入。第二十二条  省科技厅将省技术创新中心纳入省科技创新平台专项支持范围。优先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牵头承担各级各类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省直有关单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给予省技术创新中心配套支持。第二十三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实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经所属省直有关单位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科技厅备案。年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中心本年度推动建设任务的实施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考虑,并附有必要的建设运行客观数据。第二十四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确需变更名称、调整研究方向或共建单位的,须经省技术创新中心理事会(董事会)研究审议,提出书面报告,经所属省直有关单位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审查后,报省科技厅审核。牵头单位如出现被兼并或重组、更名等重大变化的,需及时向省科技厅报告备案。原则上不得变更牵头单位。第五章  绩效评估第二十五 条省科技厅组织对省技术创新中心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根据评估结果择优给予经费补助。第二十六条 绩效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承担国家、省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实施关键技术攻关、转化重大科技成果、集聚高端人才队伍、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服务地方创新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与成效。绩效评估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3个档次。第二十七条 绩效评估为优秀档次的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科技厅将优先推荐其申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第二十八条  绩效评估为不合格档次的省技术创新中心,由省直有关单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指导进行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间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整改到期后,由牵头单位提出整改验收申请,经省直有关单位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科技厅,由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整改验收。第二十九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绩效评价,需提出延期申请。经省直有关单位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同意,省科技厅批准后,最多可推迟一年。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省技术创新中心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1. 绩效评价不合格且未通过整改验收的 2. 无故不参加评估的 3. 提供虚假材料和虚假数据的 4. 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的 5. 严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受到重大处罚的 6. 其它严重不符合技术创新中心管理要求的。第六章 附则第三十一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统一命名为“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英文名称为“Hubei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 何以成就标准气体行业“小巨人”?——访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作斌
    工业气体被喻为工业“血液”,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气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要素之一,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和供给侧改革,企业转型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利好。据有关统计预测未来五年工业气体行业以每年11%速度递增,到2025年达到2000亿市场规模。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始终专注于特种气体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院所,能源化工,冶金,电子,医疗等行业。2020年11月公司被工业与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日,仪器信息网有幸采访了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作斌,请他分享了大连大特在气体领域的发展和对国内气体市场的看法。曹作斌,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1992年成立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先后在大连、包头、新疆、广州、上海、山西和成都成立7家分公司。曹作斌历任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工标准物质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工标准物质委员会专家委员,荣获“2020年度全国气体标准化先进工作者”荣誉,被大连工业大学特聘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联合指导教师。自创办企业以来,坚持以“创新 发展 再创新 再发展”为理念,领导企业坚持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使企业先后荣获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气体标准化试验研究与验证——色谱平台”等荣誉。带领企业实现了2个亿的创收,并让公司的发展在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大连大特的“天时、地利、人和”1992年,曹作斌与华东理工大学的几个校友合作创办了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回顾近30年的创业之路,曹作斌表示,大连大特的创业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行业的选择和团队的建设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创始团队赶上改革开放和标准气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虽然赶上了标准气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标准气行业却是一个慢热行业,曹作斌认为。大连大特前期团队规模扩张很小,前十年业务递增缓慢。“大特的创始研发团队以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为主,对技术的研发十分重视。但针对慢热行业,团队理念一致,对技术研发保持更大耐心,大特的六位创始股东始终坚持在公司高管岗位上。”曹作斌说到。“近十几年发展迅猛,这主要得益于人才梯队的建设,目前大连大特的中高层以80后为主。”曹作斌感慨到,“十几年来大特培养的80后中高层团队非常可靠,离职率都很低,特别是中层以上的没有人离职。”先进仪器设备和成熟稳定的检测人才团队铸就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石大连大特定位于技术研发型企业,当前已经手握107个标准气体批号,也由此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大特始终坚持研发走在需求爆发前的战略举措,通过预判市场需求和导向,提前布局研发VOCs、电子气体等产品。2016年中,国务院《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VOCs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通常产品研发周期至少两三年,其中难度较大的VOCs标准气研发时间更长。VOCs产品具有技术壁垒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气体组分多、浓度误差低、钢瓶内壁技术保障浓度的稳定性等方面。2018年3月,43组分TO-14 VOCs标准气和4组分VOCs检测用内标标准气通过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审核,获批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近些年大连大特对标发达国家的特种气体需求,在环境保护、尾气排放这方面不断研发VOCs产品。”曹作斌介绍道。对于气体企业来说,技术是本质,大连大特目前已获批118项标准物质证书、36项国内专利。大连大特技术的能力建设,在气体配置、检测、高纯气提纯、特殊气体制备以及气体配置设备研发等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尤其在检测方面的能力尤为突出。“大连大特的检测中心目前拥有日本岛津的气质联用仪、美国PE公司的气质联用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四五十台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满足标准气体和高纯气体在精度和纯度等方面的产品质量控制要求。更是培养了一直成熟稳定的检测团队。”大特气体检测中心于2011年3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能力认可,在服务企业内部的同时,也对外提供气体的第三方检测业务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大特也建设了一套稳定的人才梯队。大特的创始团队都是60后,因此十几年前就开始与高校合作搭建实习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优秀毕业生,构建了一只稳定可靠的第二梯队。“现在大特拥有几十人的研发团队,其中有三十多人在从事高难度产品技术研发。”曹作斌介绍说。从气体产品供应商到全流程整体服务商,从石化工业市场到高校研究院所实验室大连大特的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中国石油化工的成长。“现在公司基本完成了从创业初期的产品供应商到面向石化行业实验室分析整体服务商的转变,提供多元化、全流程的服务。”曹作斌表示,大连大特已经成长为中国石化行业的主要标准气体供应商。中国标准气市场在近30年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实现了近百倍的增长。曹作斌介绍,“我们创业前十年国内只有大型的石化企业在使用标准气,通过国内企业努力,逐渐替代了进口标准气。这些年标准气市场扩张很快,比如在环保、尾气排放等方面的检测用标准气量非常大。大特预判到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的研发能力的逐渐增强,在新领域的开发方面受益匪浅。”科研院所也逐渐成为标准气的重要市场。曹作斌表示,“中国的科研院所发展迅猛,从供气角度看,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气体市场成长迅速,占比也越来越大。”而大连大特也和中科院化物所、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不过,与石化产业不同,高校院所产品需求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曹作斌表示,“我们针对不同产品需求,帮助科研院所完成混合、提纯以满足他们的科研需要。”同时,大特搭建了一套的流程支持科研院所碎片化的一些特殊服务。曹作斌介绍,“以中科院化物所为例,公司每天都有一台专车保运,而且有一个团队从配置、提纯、分析、检测等方面提供专门的保障。而且因为有时候做实验时间紧,他们希望按照他们提出的交货速度来完成。”第三方检测也是标准气体的重要客户。曹作斌介绍说,“第三方检测拥有仲裁的权利,因此在标准气采购方面非常慎重,也愿意与大特这样重视技术的企业合作,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虽然第三方检测没有科研院所的用气量增长迅猛,但需求稳定,对质量的要求也不容忽视。”对标准气市场来说,技术是本质,服务是保障。如何保障完善的全流程服务?大连大特始终坚持布局全国的市场,在内蒙、新疆、广东和上海成立了四家分公司,通过在长三角、珠三角、西部能源通道建立子公司,完善了全流程服务,目前客户群体有近万家,覆盖除西藏外所有地区。预计今年大连大特的子公司数量将增长到6家。曹作斌表示,“以包头公司为例,十多年来成功满足了西部通道能源化工领域客户的标准气配送需求,包头分公司已经成长为包头气体协会副会长单位。”近年来,大连大特也致力于开发实验室管路工程方面的业务。“我们组成工程部已有七八年,因为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的科研院所的迅猛发展,实验室的规模在逐步扩大,需要我们这样专业的气体公司去帮他们安装实验室的管路。实验室管路工程一定是公司下一步努力发展的一个方向,而且占比会越来越大。”曹作斌表示,未来大特会成立专业的管路工程公司来发展相关业务。半导体等领域中国气体市场前景广阔“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甚至比整个工业标准气的市场大很多倍,具有非常高的成长性。”曹作斌谈到,过去半导体气体被外资垄断,国内企业涉足少。但由于现在中美贸易战,国家在推动国产化进程,下一步公司将考虑借助资本的资源整合,提高自己抗风险的能力。本土供应商如何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曹作斌认为,关键在于研发。“要不断的研发新产品和替代进口的同等产品。因为半导体行业对气体的要求非常严格,没有一个非常规范的研发团队和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将很难实现国产替代。”研发出与媲美国外水平的电子气体需要时间。“目前包括大特在内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和攻克一些电子气体。未来1-2年时间,我们会丰富半导体产品,扩大品种,冲击半导体市场。”采访最后,曹作斌透露,目前大特已有混合气体产品进入某半导体公司的12寸线并投入使用,还有一些产品正在试用中。大连大特超级品牌日大连大特将在7月7日举办首场超级品牌日,为您展示各个园区的独特风采,并开启一场“六大工厂,奇特之旅”。三重好礼1. 直播间抽送大特果园自种樱桃。2. 豪华大礼:大连、广东、成都工厂任选一参观+周边游,全程酒店机票食宿全包。3. 报名前200,出席当天活动,且信息完整有效者,经由核实后,将赠送10元话费。点击图片报名
  • 自然资源部提出12条措施,以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有关政策
    2021年12月10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有关政策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详细内容如下关于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有关政策的若干措施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细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以下简称“国办32号文”)、等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文件要求,扎实推进部党组有关科技创新系列政策落地,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措施。一、进一步完善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一)全面贯彻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最新要求。贯彻落实国办32号文、《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教〔2021〕178 号)和《财政部关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教〔2021〕203号)等文件精神,在做好“放管服”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加强内控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落实重点专项项目资金管理责任,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科研自主权接得住、管得好,出成果、出人才。(二)完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金管理。简化项目预算编制,进一步精简合并预算编制科目,按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三大类编制直接费用预算。直接费用中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需要提供明细。计算类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可在设备费科目列支。提高间接费用比例。经费中的间接费用按照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使用。其中,500万元以下的部分,间接费用比例为不超过30%,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为不超过25%,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不超过20%;对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60%。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加强对部系统项目承担单位落实情况的督导,切实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三)改革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部属科研院所可从基本科研业务费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奖励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由科研院所自主决定。基本科研业务费结余资金由部属科研院所按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要求统筹使用,不再收回,应优先考虑原项目团队科研需求,加快资金使用。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年度预算的50%。(四)探索经费包干制试点。在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不再编制项目预算。项目负责人在承诺遵守科研伦理道德和作风学风诚信要求、经费全部用于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开展经费包干制试点。(五)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科研院所和中央财政科研经费项目承担单位修改完善本单位内部管理规定,落实下放预算调剂权、及时拨付经费、聘请科研财务助理、改进结余资金管理、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改进财务报销管理、优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实施动态监管,实时预警提醒,确保经费使用合理规范。二、强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六)重奖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团队(个人)。落实部党组“重奖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主责主业干事创业”的要求,对在国家重大需求、自然资源部主责主业的重大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开展研究式调查,做出重大科技创新贡献和重要业务革新的部系统团队或个人,部给予物质奖励。鼓励各单位对国家科技奖、部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团队(个人)等匹配奖金,加大激励力度。(七)加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力度。加快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绩效工资单列,完成首批绩效工资单列人才名单申报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各单位要足额兑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津贴。(八)继续给予青年科技人才研发激励。部系统青年科技人才所在单位提出需要支持的任务,报部科技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由部科技主管部门会同财务主管部门结合青年科技人才所在单位承担的项目经费情况进行统筹安排。鼓励青年科技人才申报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有关项目。青年科技人才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评审。三、建立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九)建立部属科研院所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人力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署,综合考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保障基础研究人员稳定工资收入、调控不同单位收入差距等因素建立部属科研院所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部属科研院所应结合本单位发展阶段、类型定位、承担任务、人才结构、所在地区、现有绩效工资实际发放水平、财务状况特别是财政科研项目可用于支出人员绩效的间接费用等实际情况,按要求向部申报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水平;分配绩效工资时,要向承担国家科研任务较多或支撑部主责主业重大任务、成效突出的科研人员倾斜;鼓励对两院院士和急需紧缺、业内认可、业绩突出的极少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等工资分配方式。鼓励其他单位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等有关政策,加大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力度。四、兑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岗位聘任政策(十)落实第二、三梯队人才岗位聘任政策。深化部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调整方案,加大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岗位聘任政策落实力度。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第二梯队人员直聘专业技术二级岗所需的岗位指标,部直属单位由部统筹安排,地调局所属单位由地调局统筹安排。第三梯队人才可不受任职年限限制,凭借专业能力和科研业绩参加专业技术二级、三级岗位竞聘。各单位要制定实施细则,在严格遵守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的基础上,予以重点保障。各单位要建立基于科研成效和岗位绩效的考核机制,签订岗位绩效考核责任书并严格开展考核,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形成良性循环。五、急需紧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可适当延迟退休(十一)第二、三梯队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延迟退休。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调动发挥保障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与动力。入选部第二、三梯队以及其他急需紧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所在单位领导班子经集体研究,认为确系在部主责主业中急需的以及技术力量薄弱领域需要的、在业务上起把关作用或在学科中起带头作用,退休后将对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的,征得本人同意后,可以办理延迟退休手续。各单位应结合驻地养老保险政策和本单位人才队伍情况,本着从严控制的原则,稳慎开展入选部第二、三梯队人才的延迟退休审批工作,避免因与驻地养老保险政策冲突,影响相关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六、进一步支持自然资源领域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十二)支持自然资源领域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自然资源领域的专业性或科技性国际会议,如因国际惯例及工作需要确需延长会期,且已有预算安排的,可说明原因及必要性,报部审批。部属单位为解决实际工作需要拟邀请外国专家来华并承担国际旅费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可按照国办32号文规定的项目执行范围实施;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特邀代表,主办单位已有预算安排的,可明确适用条件并说明必要性,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一并报批;援外专家和引智专家可按商务部、科技部有关规定办理。各单位应及时制修订内部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切实改进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方式,在出访报告提交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部科技、国际合作、财务、人事、纪检监察等主管司局将建立机制,定期对各单位贯彻落实部党组关于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在部系统通报。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科技工作政策,落实部党组关于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措施,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措施,大力推进自然资源科技创新。
  • 谭天伟院士:“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人”
    p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要分层次、有梯队,要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原则来划分层次和梯队:一流学科团队应该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解决特定领域或方向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一流教学团队则应该以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而一流科学家群体则应该以面向基础性研究,产生基础性创新成果为导向。通过层次和梯队的划分让每一位教师在各自的群体中都能“人尽其用”,成为相应领域的“领跑者”,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br/ /p p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引进”与“培养”并重。“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采取超常规举措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又要注重“引进”与“培养”并重,且以“培养”为核心。我们可以通过前瞻布局,提早发现、跟踪,重点遴选培养一批熟悉中国国情、学科基础扎实、科研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大力推进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学缘的教师交流融合。 /p p   一流师资队伍要有“国际视野、本土意识、中国情怀”。只有熟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与趋势、熟悉本专业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与水平,才能站在发展的制高点,找准提高的切入点,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同时,我们的“双一流”是“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这就要求我们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本土意识”,即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此外,还要注重培养与塑造教师的“中国情怀”,即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对传统文化、对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敬畏意识与传承意识。只有这三种素质同时具备的人才才是“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p p br/ /p
  • 谁能担起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的重担?——ACCSI 2012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圆桌会议纪实
    2011年,科技部、财政部首次设立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总投入达几十亿元。伴随着国家相关“十二五”规划的相继出台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我国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目前行业内存在“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大量毕业生又找不着工作”的错位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ACCSI 2012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圆桌会议”于3月22日下午14:00在北京武青会议中心正式召开,50余位教育部及协会学会领导,仪器公司、企业实验室、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20326/075981.shtml)。参会代表以“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为主题,就所在单位招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展开讨论。仪器信息网编辑汇总了与会代表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会议现场 行业人才供需现状 与会嘉宾 (第一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长宽先生、陈理女士、李娟女士 第二排从左至右分别是:王宜宏先生、蒋士强先生、吕小兵先生 第三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曲广云女士、高树林先生、李谦先生 第四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古燕玲女士、袁永健先生、万薇女士)   人才是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第一要素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人才是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第一个要素,也是当前科学仪器的瓶颈之一。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一定程度上,一个公司人才战略目标制约着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那么,科学仪器行业要谋求更深远的发展,在人才招聘、培养和储备方面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理念?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资深人力资源代表 陈理女士(主管分析化学、生命科学事业部招聘工作):安捷伦认为一流的公司要招聘一流的人才,虽然不同的职位所要求的具体专业及技能会有差异,但核心要求是一致的:首先,招聘来的人一定要有胜任岗位的能力;其次,公司重视员工价值观的体现,因为思维决定行为,一个员工在公司的行为及处事态度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文化氛围;最后,公司看重员工的潜力和学习能力,对有经验的人员,我们会看重其之前的工作业绩,包括硬性和软性两个方面的技能。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 李娟女士:北分瑞利是有五十多年历史沉淀的国企,用人理念有以下三点:用感情凝聚人,通过公司党委、团委、工会组织各种活动来“笼络”感情;用事业去激励人,现在的学生很聪明,不怕做事情,就怕没有事情做;用待遇吸引人,2009年之后,改进了薪酬体系,新进员工的薪资水平得到不小的提高。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王宜宏先生:岛津在招聘过程中就讲两个字,同时也是公司的出发点——“稳定”。岛津认为人的能力、素质,包括学历其实不是很重要,人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岛津在意的是员工能不能在一家企业做的长久,正是因为这种理念的坚持,岛津每年员工的离职率很低,平均每年维持在3%-5%。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 蒋士强先生:当前,国家在分析测试行业投入大量资金,效果却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人员的问题。国家级检测系统培训机制比较好,从业人员水平也比较高。但是不少省级及以下的实验室,虽有很好的实验设备,有些根本就没有开箱,或者是开箱之后没有用好,这就是人员的问题。目前,相关测试行业从业人员13.4万,从业人员的实验操作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来看,有时候技术问题远超过硬件问题,建议“产学研用”相结合。希望各单位可以利用并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为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企业用人遭遇“招聘难”现状   当前,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竞争也愈演愈烈。在这场人才的“争夺战”中,各仪器厂商及检测机构的招聘现状怎样?他们急需什么样的人才?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小兵先生:我们在校园招聘中做了很多工作,当前华测员工90%都是以应届毕业生招聘进来的。公司每年12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都会举行全国性的校园招聘巡展。对有经验的人,我们也会在不违背他之前单位的情况下去约谈,也会给一定的物质承诺和发展平台。   尽管如此,华测现在在人才方面总是感觉“捉襟见肘”,而且现在很多企业都很愿意来挖华测培养出来的员工。目前公司需要一线实际操作人员,需要可以静下心来做事情的人,因为在仪器行业若没有两到三年的沉淀是不可能做精的。我们感谢那些陪着我们一路走来的员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王宜宏先生:销售是最需要的人才,但是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做仪器销售的成功案例不多,可是仪器的销售又必须要懂得专业,这是一个矛盾。   虽然岛津之前从来没有做过校园招聘,而且也不参加招聘会,但是,公司更名之后有一个战略变化,纯粹的通过贸易往来赚取利润可能不再是岛津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了,所以在人才方面也要提前做准备。今年我们准备开展校园招聘,在分析中心、市场部等会给应届毕业生一些机会。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 李娟女士:我们公司可以从3月份就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一直到毕业,我们现在的困扰是实习学生招不来。我们特别希望院校能培养出一批拿来能用的人。另外,我们也愿意招外地生,当然我们在解决户口方面有优势。   远东正大商品检验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曲广云女士:我们的招聘方式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偏重于校园招聘。远东正大处于突飞猛进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公司去年开拓了食品方面的检测之后,实验室基层的仪器分析人员、市场的拓展人员、实验室高管等需求量都比较大。   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树林先生:现在要想招高学历的人比较难,最大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让学生来公司实习,实习结束之后就可以留下来工作,公司的HR也和几个大学沟通过,但是有些学校不允许学生出去。   奥地利马杜电子(武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谦先生:马杜电子目前刚刚完成注册,急需各类人才:售前、售后、工程师及行政人员等。我们希望不管是有经验的还是没经验的,专业一定要过硬,而且要懂外语,因为我们要把员工送到欧洲去培训以了解我们的仪器和技术。   应届毕业生遭遇“求职难”,“喜忧参半”   应届毕业生是当前就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及社会现状等种种原因,面临着艰难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来说,应届毕业生很难入各企业的“法眼”,普遍反应动手能力比较弱,当然也有公司看重应届生的价值,欢迎应届生到公司工作。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燕玲女士:公司从起家就开始招聘刚从校门出来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但是由于没有老师傅教,效果不是特别好。应届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差,如果让他们直接参与公司的一些生产工作,特别是技术研发工作会很“棘手”。这是企业用人的一个瓶颈问题,我们公司现在都不大敢招应届毕业生了。   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小兵先生:招聘应届生有喜有忧,喜的是现在的大学生总体趋势比较好,聪明、悟性高 忧的是很多大学生有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特别是在公司遇到挫折时,思想就会动摇。但是当一个毕业生真的沉下心来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的时候,学习能力很强,这就需要我们引导。   远东正大商品检验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曲广云女士:学生是一张白纸,公司描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但是另一方面可能思想不稳定。如果应届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培养之后能胜任工作,我们会优先考虑应届毕业生。不过,若是高管的职位,就需要有工作经验,会更多的考虑社会招聘的途径。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王宜宏先生:虽然之前一直认为培养应届毕业生成本太高,而且学生也确实会存在一些缺点,但这是前两年的看法,现在必须要做这件事情了,因为如果依然像之前一样各企业花费很多的招聘费用互相“挖人”,最后各企业互相都会很受伤,还不如自己去培养。我们也特别想给学生们一个工作机会,虽然,一个企业招聘和培训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是要承受风险的。   北京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主任 袁永健先生: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到检测机构工作,动手能力比较弱。建议在招聘的过程中,不要把目光聚焦在学习成绩上,有一些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希望校方能够关注一下。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经理 万薇女士:学生或者社会人员加入赛默飞之后,他们距我们的要求还差很多,即使是一个博士生我们也需要培养四年,这也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   我们一年的招聘指标的90%都属于销售和服务,这就要求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你要知道你的客户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而你又能做什么?即使你不能做到的时候你也要告诉他我们一定能做到,只要给我们一点时间。这些能力是这些博士生和硕士生根本不具备的,因为他们一直呆在实验室里,对的是仪器,不是人,我们需要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学校、企业、社会共担人才培养重任 与会嘉宾 (第一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李曙光先生、谭峭峰先生、赵友全先生 第二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李成平女士、陈志伟先生、龚䶮 先生 第三排从左至右分别是:董建节女士、张海蓉女士、郭静女士)   学校人才培养重基础,需企业及社会携手助力   为了培养家长认可、企业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呢?有什么样的成效?同时希望社会和企业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系主任 李曙光先生: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2006年开始分析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刚开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后来在市财政的支持下,购置了一批仪器设备并且近两年开始做企业的一些课题。课程变化之后,学生的分配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我们现在培养的主要是分析测试方面的人员,下一步计划进行维修人员的培养。去年我们从北京市申请了一笔资金,买了一批仪器供学生拆卸和组装,现在学生实际操作的实验量能达到60%,但是同时资金的损耗也非常大。   清华大学精仪系光电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谭峭峰先生:高校的思路和企业的需求不一致,我们主要培养研发能力,而企业往往对研发人才需求不多。在学校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能让学生去接触所有的仪器,也不知道他以后会去做什么工作,没办法去培养专一的具体的能力,主要还是基于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原理方面的培养。现在很多企业需要我们培养有动手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去生产实习,但是我们现在的难处是,学生实习找企业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的实习时间只有3个礼拜。此外,学校也希望面向应用来培养一些人才和企业进行对接,如工程硕士的培养等。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赵友全先生:人才建议分成两种,一种是技能型人才,一种是技术型人才。生产线需要技能型的人才,但技能型的人才缺乏原理知识,没法去优化实验过程 但是技术型的人才不一样,在他们的培养方案里会明确工作中对所涉及知识和相关能力的要求,会告诉他们去补充哪些知识,去提高哪些能力等,这样就会有很多基础知识的储备,也会提高相关的能力。也许博士做制样分析不行,但是博士生有自己的价值,关键的时候还是博士能解决问题。   人才培养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生产、销售是一个短期的目标,我们要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有一部分人不是说要不要留下来,是一定要留下来。很多企业到一个瓶颈的时候就会发现,有时候往往不是缺钱,也不是缺物质,而是缺人。比如说十二五专项,需要用ICP-MS,买一台很容易,但是没人操作,这就是缺关键性的人才,这种人才不是一个,而是要一个梯队。   浙江树人大学教授 李成平女士:学校特别重视人才培养,聘请了一千名左右的企业专家来校进行专题授课、公开讲座 并邀请具有丰富实务经验与专业技能的行业专家,配合学校专职教师参与授课 建设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及横向研究课题。目前学校正在申请第三方检测资质论证以及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承认的分析检测能力培训机构,主要从事分析检测能力的培训。   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陈志伟先生: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应该让高校的决策者和培养类似专业的人知道企业的这些需求信息,这是各位HR要努力做的事情;其次,高校的老师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老师负不负责任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学校里即使仪器操作很熟练的学生到企业也要重新学习,因为很多企业的仪器比学校中的好很多。我个人的理解,需要教给学生的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适应新环境,然后再就是原理知识,包括机械、电子、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   企业培训是人才培养的第二个阶段   对公司员工,特别是新招聘的员工,企业都进行了哪些技能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校人才培养有怎么样的期许?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 李娟女士:应届毕业生一年到三年之间不可能承担太多的任务,导师制是我们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给应届生一对一的配师傅,一个师傅最多带两个徒弟。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燕玲女士:有些电学、机械学方面的常识性的知识,比如插座的接线等细节问题,学校课程也许讲不到,但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就可以注意到,老师也有责任提醒学生去学习这些知识。建议为仪器行业培养人才,就要在动手能力及思维方面加强教育。   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小兵先生:应届毕业生对一个企业或者商业机构来说就是一张白纸,需要公司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我们会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一年之后再决定适合哪个岗位,这其中会有考核,最终双向选择。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事业部,直接受总裁分管,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经理 万薇女士:人才培养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校的基础培养主要了解整个仪器的基本原理 第二阶段的培养应该由企业来承担。   我们的招聘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校园部分,比如赛默飞每个季度会请一位专家或者某一类专家到复旦生命科学院去给学生做一些研究方向的讲座,这是一个互利的活动,不仅是对品牌的一个宣传,同时也会让学生了解一些前沿的技术;另一方面,我们会给招聘来的员工制定一个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计划,其中会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并且在内部也引入双向选择的机制。比如,刚毕业的学生从学校的实验室,到我们的DEMO实验室、售前的岗位、销售的岗位,最后到商务领导,领导一个团队,这是我们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我们认为只有既懂得产品,又懂得怎么去推销的员工才会是最优秀的销售。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资深人力资源代表 陈理女士(主管分析化学、生命科学事业部招聘工作):之前安捷伦用钱买人才,现在开始自己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安捷伦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两大事业部已经连续六年成功举办小火炬计划,招收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18个月内的学生,经过集中系统的培训和考核之后转正,目前转正机率几乎100%。近几年校招名额也越来越多,去年有40个。销售会考虑本科生,其余的都要求是硕士以上,生命科学中的一些核磁产品必须招博士生。   校企合作或许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问题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等应共同协商探讨新的培养模式。怎样才能让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企业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得利,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院副教授 龚䶮 先生: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行业来说是“学而优则仕”,学生上大学之前,没有人告诉他以后要做什么事情。另外,在大学里仪器教育本身也是有缺失的。即使是很好的学校,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高档仪器的机会也不多。在我的实验室,我允许仪器公司将他们的DEMO实验室放进来,并鼓励学生去用,用坏了还能帮助厂家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厂商也可以把不成熟的仪器给我。   既然学生缺少动手能力,为什么不能拿出你们的仪器供学生拆卸呢?即使报废的仪器也行。我们希望能与相关的研究院所或者检测机构等共同设计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方向,可能这也是将来的一种模式。   安捷伦科技大学项目经理 董建节女士:安捷伦科技大学是安捷伦下属的培训机构,为整个社会培养分析测试行业人才。目前,我们基地上拥有仪器200余台,我们鼓励参训人员动手拆卸,直到不能拆卸为止。   安捷伦春晖人才储备计划就是专门为化学分析行业人才培养而策划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人才。目前,一些学校已经与我们签署了校企联合基地、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等。另外我们也可以将人才库里的资源直接推荐给用人单位。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市场总监 张海蓉女士:德国的职业教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耶拿大学的学生后两年基本都在耶拿公司上课,但是耶拿公司并不承诺毕业后到公司来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有教育经费的投入,其实是由企业来承担培训责任。另外,在工作当中,也会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来承担很多的职业培训任务。   耶拿公司也有这样的技术传承,学生在进入公司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衔接和后续的培训,比如,销售人员进到公司之后在专业知识方面会有很系统的培训。行业人才培养应该是学校和企业衔接起来的一个过程。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赵友全先生:人才培养工作只是学校和企业来做的话,效果不见得有多好。但如果有政府参与的话,我们就可以真正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这其中如果没有好的机制是很难实现的。   浙江树人大学教授 李成平女士:树人大学希望与大家多接触、多联系,在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订单式培养、提供培训、建立实习基地等。另外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合作共建课程、修订教学大纲等。   教育部职教司教产合作处 郭静女士:这两年,教育部在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强调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高度重视行业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对校企合作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不仅是对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的回应,而且也为我们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为了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办学机制、落实校企合作的国家办学模式,去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在推进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和本校实际,大胆探索校企合作的实现方式,并指出校企合作的有益形式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后记   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更好的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并提出了很多“校企合作”的模式供大家探讨:建立就业实习基地,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员工培训、技能培训,教学设备捐助,建立教学改革实验校,参与教材的编撰,建立校企信息交流桥,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实验室,勤工俭学等。   仪器信息网也希望能够更多的倾听大家的声音,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向前迈进一个新的台阶。 撰稿编辑:叶建
  • 广东特色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 高层次人才聚集
    今年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25周年。   1986年,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经过25年的开拓进取,如今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广东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东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战略性高新技术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平台,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和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广东、推动广东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聚集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发的电磁耦合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广东特色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   记者从广东省科技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广东各级政府累计向省重点实验室投入5.15亿元,依托单位及相关部门配套投入8.29亿元,为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开发和条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实验室拥有研发场地24万平方米,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74亿元。目前建设的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23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8个省公共实验室以及26个省重点科研基地共同构建了极具广东特色的实验室体系。实验室体系学科齐全,基本覆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省重点发展领域 实验室体系结构完整,从基础研究到战略高科技研究、从技术突破到成果转化,对广东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   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凸显   25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积极创新人才机制,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打造了一支富于创新、敢于拼搏、善于攻坚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吸引、培养和稳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孕育科技将帅的摇篮。   25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先后产生了9位两院院士,特别是2009年,在广东新增的5名两院院士中,有3位是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 “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授奖以来,5位获奖者中傅家谟、钟南山、钟世镇和林浩然等4位专家均来自重点实验室。   目前,省重点实验室聘任50多名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3个,2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34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5%、33.3%和40%;重点实验室有副高以上职称科研骨干2100人,23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3人 重点实验室还培养了硕士学位以上高级人才13482人,其中博士后497人,博士生3369人,为提高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5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及地方重大需求问题方面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   据统计,省重点实验室历年累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近3万项,其中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14项,占全省总数的63.6% 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3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4项。近几年重点实验室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前4年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970项,是“十五”期间总和的2倍多。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培育,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华南肿瘤学、眼科学、呼吸疾病、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畜禽育种等6家重点实验室先后由“省级队”向“国家队”跨越,占广东现有的1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近半数。此外,在广东现有的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有2家依托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多家省级实验室成功跻身国家级研究平台,标志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0项,获国家三大奖项的总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63.6%、31.3%和40%。   重点实验室共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4项,一等奖90项,其中2008和2009年获一等奖数量均占当年总数的一半。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作为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植物志》编研”的第一完成单位(并列第一),主编《中国植物志》31卷(册),占全部总卷(册)数的24.6% 这项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省鼻咽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率先完成基于大规模人群和全基因组水平的散发性鼻咽癌易感基因筛查研究,发现3个新的易感基因位点,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遗传学》,SCI影响因子达到30.259。   助推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前4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共获得授权专利1332项,其中发明专利894项,是“十五”期间总和的2倍多。25年来,省重点实验室共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区标准300余项,通过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形式,带动各行业实现经济效益近2500亿元。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结合广东节能减排战略,研制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规模应用的农业废弃物气化发电技术与装置,设备全部国产化,系统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推广各种生物质气化发电站27座,节约标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5000吨,对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省数字音频重点实验室自主开发了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制定了《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成为目前我国音频领域唯一获批成为国家标准的核心技术,打破了数字音频核心技术长期以来被国外专利技术垄断的局面,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服务社会民生有口皆碑   25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不仅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研究任务,开展关键技术和重大难题攻关,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方面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团队积极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积极推广应用隔震、抗震先进技术,对口援建的汶川县第二小学主体结构防震烈度达到8级以上。   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应对SARS疫情中,率先提出了“三早三合理”的救治原则,创造了病死率全球最低、存活率全球最高的显著成效,对广东SARS疫情的控制发挥了关键和巨大作用。   此外,省重点实验室在防控禽流感和红火蚁、检测三聚氰胺、监测寒冻灾害等突发或重大社会事件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和人民利益,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开放合作之路日益宽广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已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设备,每年吸引大批科技人员到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部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进入广州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对社会进行开放共享。同时,凭借自身过硬的研发基础和技术力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建立起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成为广东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如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由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实验室资源完全共享,有效地促进了广州汽车制造业的自主研发。省高分子材料环境适应性评价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全球领先的美国阿特拉斯(ATLAS)气候服务集团建立了长达11年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成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自然暴露与人工加速试验研究基地,汽车老化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管理创新一派勃勃生机   一直以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引入竞争评估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不断增强创新活力和科技竞争力,大大改变了广东科技体制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为广东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省科技厅对省重点实验室资源进行有力整合,先后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设了18家省公共实验室,有效稳定了一批精锐的科技人才,为保持广东科研发展后劲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重点实验室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制度和管理创新,推动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如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制订了27个管理办法,规范实验室操作,提出“人本、创新、团结、奉献”的核心理念,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承担了大批科研课题,与改制前相比,课题经费年均增长率超过200%,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年均增长率更是超过了300%。
  •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推动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化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在生产车间内,排列整齐的五金件接连从生产线上诞生,在他们通向包装线的路上,一只只散发白光的“眼睛”正在不断审视它们,一旦发现产品有异常,即刻便会“带走”。这正是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通过智能相机和算法软件,以机器视觉检测代替人工检测,提高质检的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该项目入选了佛山市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获得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来自佛山市科协的扶持为我们带来了第一笔启动资金,也增强了市场对我们的信心。”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技术研发部技术总监王华龙说。降低人工成本▶▷ 解决企业视觉检测技术难点走进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六楼的人工智能事业部,十几名年轻的研发人员分成多个小组,正通过桌面上摆放着的智能相机、手机零部件等零件,结合电脑屏幕上复杂的算法程序,做着各种测试。这是在人工智能事业部常常可以看见的场景,“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正是来自该事业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华龙及团队同事在走访企业时发现,产品检测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疫情期间招工难却是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而彼时,国内绝大多数人工智能检测设备与系统被国外所垄断。为解决企业在视觉检测需求及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点,佛山广工大研究院联合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佛山汉明视阔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项目团队,着手“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的研发。“其实早在2018年,我们团队中已有成员开始这方面的研发,但真正开始系统研发是在2020年3月,历时一年多,到2021年5月,我们把视觉检测中所有的流程打通,便有了现在的服务平台。”王华龙说。该平台的硬件部分由智能相机和显示屏组成。相机的长宽高仅7厘米,搭载视觉感知模块和AI芯片等,嵌入自主研发的算法软件。硬件之外,项目还搭建了云平台,实现从数据上传、标记,到模型训练、测试、发布、下发的闭环全程功能。目前,该平台已经在省内省外拥有超100台的使用量,可应用于3C、五金、物流等行业,对于五金件的测量精度可达0.01毫米,对二维码的识别高达99%以上。赋能数字化▶▷ 助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正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由佛山广工大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可谓恰逢其时。该平台可助推每条生产线减少6个目检人员以上,单品检测效率提高30%以上,有效促进了机器视觉检测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为半导体、5G等新产业发展提供国产化检测设备,加快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佛山工业体系完备,几乎涵盖了包括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等优势传统制造业行业。眼下,佛山传统制造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同时也是推动佛山先进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王华龙说。王华龙表示,其团队希望能够围绕佛山重点支持产业,结合本地企业开展面向多种工业场景的人工智能系统工业示范应用,最终打造成一个深度融合“AI+先进制造”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随着项目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进一步产业化,王华龙介绍,预计未来5—10年将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创造直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据悉,该项目实施期内,还将培养本科、硕士等复合型人才不少于10人,并通过构建面向工业领域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梯队,为佛山制造业转型提供助力。佛山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之路离不开科技力量支持和帮助,“科创中国”就是一个为佛山引进国家级科技、人才和项目资源的重大平台。2021年5月,佛山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开启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新阶段。佛山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集聚资源,助力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
  • 逆境中长出的“中国牌”晶体
    2009年2月,国际期刊《自然》发表题为《中国晶体——藏匿的珍宝》的采访调研文章,认为中国禁运氟代硼铍酸钾晶体(KBBF),将对美国功能晶体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并断言“其他国家在晶体生长方面的研究,还无法缩小与中国的差距”。该文的缘起是中国2007年正式宣布停止对外提供KBBF,美国人不惜重金请求购买或邀请相关中国专家去美国工作,都被严词拒绝。中国科学家用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在高技术领域对美国说“不”。从20世纪60年代开启理论研究,到80年代研制出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BBO)、三硼酸锂晶体(LBO),再到90年代研制出KBBF,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福建物构所)等单位的科学家,打破了中国在晶体生长领域仿制、跟跑的局面,让“中国牌”晶体闪耀世界。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牌”晶体这个“老字号”更显创新活力。很难想象,当年研发“中国牌”晶体的科学家们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历程。不跟在外国人后面走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作为一类重要材料,晶体指能自发生长成规则几何多面体形态的物体。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工功能晶体已成为激光设备等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激光技术是20世纪“四大科技发明”之一。作为激光设备的上游关键部件,非线性光学晶体可以将某一频率的激光转换成另一频率的激光。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已发现一些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而中国尚未研发出自己的晶体。整体看,国际上非线性光学晶体研发都相对滞后,导致激光器进一步应用乏力。功能晶体乃至所有功能材料的性能,都取决于其组成和结构,而这需要专业人才深入研究。在那个年代,我国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谁来研发“中国的晶体”?1945年,我国结构化学领域开拓者卢嘉锡留学归国,组织队伍开启晶体材料研究,并在国内首次招收以结构化学专业为主的研究生。卢嘉锡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81年至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在美国留学期间,卢嘉锡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鲍林的指导下,利用X射线和电子衍射法技术分析研究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他所设计的卢氏图表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用表(第二卷)》,被国际化学界应用了几十年。国外晶体研究已开展数十年,我国如何赶超?基于对国际国内晶体研究的分析,卢嘉锡认为探索新晶体材料,不应受国外学术思想束缚,跟在外国人的后面走,而应在分析、总结国外已有工作基础上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科研平台很关键。”福建物构所所长曹荣介绍,1959年,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设立并筹建技术物理所、化学所等6个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室。卢嘉锡一直构想建立现代化物质结构研究室,福建分院的设立让他看到了希望。1960年,卢嘉锡经过深思熟虑,向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委提出将福建分院筹建的“六所一室”整合,最终形成福建物构所,卢嘉锡为首任所长。自此,卢嘉锡带领福建物构所的研究团队开始研制非线性光学晶体。卢嘉锡(左)指导福建物构所青年科技人员工作。让人匪夷所思的重大发现当时,我国缺乏技术、没有经验和专业人才,只能从仿制起步。由于没有理论指导,工作很快就遇到瓶颈。那时科研条件极为简陋。建所之初,主体建筑是一幢四方形平房,人员主要是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办公和仪器设备是从其他学校搬来的,吃饭就在临时搭建的竹棚里。 创办初期的福建物构所。即便如此,卢嘉锡还是凭借研究积累,部署了结构化学、非线性光学晶体等研究方向,希望从结构化学角度探讨晶体和分子结构、电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构想有了,关键是靠大团队联合开展大攻关。为此,卢嘉锡想方设法从高校调来理论物理等专业的毕业生,陈创天(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其中之一。那是1962年,陈创天25岁,刚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到福建物构所没几天,卢嘉锡就找到他,语重心长地说:“研究所搞的是结构化学,你的研究重点要从理论物理向结构化学转移。”卢嘉锡给陈创天介绍了基本知识并列出参考书单,嘱咐他“可边工作边学习,不懂可来问我,相互切磋”。此后3年,陈创天系统学习了结构化学知识,最终选择非线性光学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为研究方向。1976年,苦心钻研10年后,陈创天提出阴离子基团理论,找到了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宏观效应与微观结构间的关联。次年,他被任命为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组组长。据介绍,当时研究所几乎一穷二白,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自己动手创造科研条件,如自行组装激光器、测试设备等。1979年,研究组发现BBO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新型材料。3年后,他们终于生长出大块BBO。 BBO晶体。中国科学家以翔实的数据和无懈可击的实验证明了BBO是非中心对称的晶体,在200纳米至350纳米波长范围内,其透过率可达80%以上。1986年,陈创天在美国参加一个国际激光与光电子会议,向全世界宣布成功研制出BBO,引起轰动。业界赞誉这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科学思想创造出的首块“中国牌”晶体。吴以成(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正是那一年在福建物构所获得博士学位。他回忆:“陈老师告诉我们,他发言结束后,参会的200多位科学家竟有一多半跟他出去向他进一步了解情况,导致会都没法开了。”福建物构所副所长、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林文雄1988年被保送到福建物构所读研究生。“教材都把BBO写进去了。”林文雄说,BBO的面世让全世界的科学家感到匪夷所思,他们感受到严峻挑战,认为这样的重大发现不该在中国诞生,而应在美国、日本或欧洲国家。曹荣感慨,福建物构所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一贯支持,也得益于中国科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的前瞻布局和建制化研究。 福建物构所建所初期的结构化学研究队伍。在高技术领域对外国说“不”正当外国学者为横空出世的“中国牌”晶体感到震惊时,陈创天、吴以成等中国科学家又在1987年宣布一项新的重磅成果——他们发现并生长出第二块“中国牌”晶体LBO。 LBO晶体。与BBO相比,LBO紫外截止波长移到150纳米,是迄今为止实现高功率三倍频输出最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BBO、LBO分别被美国《激光电子学》杂志评为1987年、1989年“十大尖端产品”。“BBO和LBO的背后,光研究组就有多个,包括理论组、化学合成组、结构分析组、相图研究组、晶体生长组等。大家互相协作、劲往一块儿使,才有这样的结果。”吴以成说。山东大学教授王继扬介绍,当时国内晶体研究界有“三驾马车”,分别是福建物构所、山东大学和南京大学,它们在晶体生长、消除晶体畴等方面各有所长,非常团结又能创新,把晶体研究这个国际上本不受重视的领域变成各国争相研究的焦点。“我国科学家有股迎难而上的拼劲,敢走新路、勇于自主探索。”1988年,福建物构所成立成果转化公司——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晶科技),开启了BBO、LBO商业化之路。“商业化后,外国就眼红了。BBO面世时,中国的专利法还没出台,但LBO研发出来时已有专利法,团队有意识地申请专利将它保护起来。”吴以成说,美国最先坐不住,他们以专利无效为借口和中国打官司,希望能取消中国的LBO晶体专利权。“美国最终没有凭借蹩脚的理由得逞。”吴以成回忆,当时国际上关于LBO的研究成果都是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团队把整个研究的详细实验记录等收集起来应诉,最终打赢了官司。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那时候,团队里以林朝熙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就懂得申请专利,他们不是为了报奖,而是要把自主创新成果保护起来。”林文雄说,更关键的是,他们申请的不是晶体生长专利,而是器件专利,很好地避免了国外钻空子侵权。LBO面世前,美国等国家都在基于BBO等晶体开展多倍频研究,中国科学家也在寻求新突破。“我国虽已取得领先成果,但当时科研条件仍很落后。”吴以成举例,LBO晶体生长是在坩埚中进行的,耐温1000摄氏度以上的铂金是做坩埚的理想材料。当时铂金比黄金还贵,一小块就上千美元。“我们每次用完坩埚都要称重,如有损耗须说明。然而落后的科研条件没能阻止我们做出领先世界的重大成果。” 科研人员用提拉法培养晶体。外国对中国科学家的态度,也随着“中国牌”晶体的相继面世,从傲慢转向尊重。吴以成回忆,陈创天讲过这样一件事。 BBO面世前,有位中国学者在美国一家实验室工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块杜邦公司生产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中国学者想把碎片带回国研究,但被实验室负责人以保密为由拒绝。没想到数年后,中国就制备出领先世界的BBO。20世纪90年代,陈创天在日本访问期间,日方曾为他升起中国国旗表示尊敬和欢迎。研发出BBO、LBO后,陈创天团队意识到,由于微观结构条件限制,二者无法通过简单倍频技术产生深紫外光谱区的谐波光输出。经过反复计算和思考,陈创天等又踏上一条长达10多年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之路,研制出全球独一无二的KBBF。KBBF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当时国际激光界普遍认为,用固体激光器产生波长小于200纳米的激光几乎不可能,KBBF则使激光最短波长达到184.7纳米,在深紫外激光领域大展身手。KBBF独特的薄片层状生长习性,使其难以获得实际应用。为此,陈创天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团队等开展联合攻关,攻克晶体生长难关,实现多种波长的深紫外激光有效输出,保障了中国在深紫外固体激光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2007年,KBBF被禁止对外出口。中国科学家用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在高技术领域对外国说“不”。“老字号”焕发新活力2000年,洪茂椿(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福建物构所常务副所长,主持研究所工作。当时,中国科学院基于对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前沿的把握,批准福建物构所关于福晶科技改制的申请,做大做强“中国牌”晶体产业。洪茂椿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让“好酒”走出“深巷”。“首先要聚人才。”洪茂椿表示,当时福建物构所建所成立已有40多年,老一辈科学家年纪大了,科学家梯队出现了断层。“当时所里引进了一批人才,积极申请系列科研项目,包括多个上亿元的大项目。”洪茂椿强调,当时申请项目并非盲目扩充研究方向,而是更聚焦科技创新价值链,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链接起来,以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福建物构所的科学研究。2008年,福晶科技正式上市。几年里,洪茂椿经常白天忙完,晚上回所里搞科研,企业管理经验是现学现用。好在经过几年努力,人才梯队建起来了,晶体产业发展脉络理顺了。这个团队人才济济。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少凡带领团队致力于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闪烁晶体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已在国家重大工程中获得应用。“90后”研究员罗敏已成长为课题组长,聚焦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和生长,以学术骨干身份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走进福晶科技的晶体熔盐车间,工作人员正在一排排晶体生长监控器前观察晶体生长炉的温度。“以前晶体生长都需要工作人员在坩埚旁守着,温度很高,夏天更受不了,现在定时观察显示器即可。”福晶科技董事长陈辉说。如今的福晶科技已成为全球知名的LBO、BBO、磁光晶体等龙头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半导体等领域,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需求端推动供应,目前公司生产的我国原创晶体占全球此类晶体生产总量的近五成,出口超过四成。”陈辉说,“国内晶体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不足5%到如今超过五成,说明我们积极应对了产业链转移及国内需求增长等市场变化。” 晶体提拉生长车间。福建物构所供图今天,我国的晶体研究是否依然领先?曹荣表示,我国原创晶体在研制和应用上不断取得新成果,始终领先国际。近年来,福建物构所又取得一系列引领国际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激光晶体强国。“当前,我们正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晶体设计和生长等环节。”曹荣表示,福建物构所将进一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及国家重大需求,抢占科技制高点,助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迈上新台阶。“纵观我国晶体研究发展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科研没有捷径,是靠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一步步走出来的。”洪茂椿表示,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不是创新。正是有了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对晶体研究的持续大力支持,有了几代科学家的团结互助、勠力创新,我国晶体研究才长盛不衰。
  • 继往开来 安捷伦中国战略放眼未来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2月12日,安捷伦科技在北京总部召开“2013媒体见面会”,安捷伦科技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业务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霍丰,安捷伦科技电子测试测量集团中国区市场总监郑纪峰,Dako中国总经理金科铭,安捷伦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总经理魏向东,安捷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博然,安捷伦科技化学分析集团新兴市场测量系统事业部市场部经理王刚出席见面会,与媒体分享安捷伦2012年业绩、创新成果、本土人才培养及未来发展战略。 发布会现场 参加媒体见面会的安捷伦高层 (从左至右:魏向东、郑纪峰、金科铭、霍丰、李博然、王刚)   2012财年,安捷伦全球收入约69亿美元,其中电子测量业务(EMG)收入33亿美元,化学分析业务(CAG)收入16亿美元,生命科学业务(LSG)收入16亿美元,诊断与基因组学业务(DGG)收入4亿美元。进入中国30多年来,安捷伦一直致力于根植本土市场,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本土化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安捷伦在华有6家公司,员工1800名,研发人员500名,在14个城市设有21家分支机构,并建立了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业务发展基地,形成3+1的战略格局。 安捷伦科技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业务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霍丰   霍丰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安捷伦全球第二大市场,安捷伦人在过去的30多年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不仅在业务上呈现了迅猛增长,同时在中国的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也实现了中国设计、研发和制造的梦想 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人才,同时也把先进的技术、文化传承到安捷伦大学、春晖计划中。过去是众多安捷伦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安捷伦今天更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中国的生命科学、化学分析、电子通信与诊断领域带来更先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对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和社区的承诺。”   新增诊断与基因事业部(DGG),生命科学领域迈出新步伐   2012年是安捷伦中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这一年,安捷伦完成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易——收购丹麦癌症诊断公司Dako,同时这一年安捷伦完成了与瓦里安的业务整合。收购Dako与瓦里安之后,安捷伦在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领域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Dako中国总经理金科铭   并购Dako之后,安捷伦将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新增诊断与基因组学业务部门,收购Dako将是安捷伦拓展生命科学业务走出的新一步,Dako 及其产品系列的加入将帮助安捷伦在多个快速增长的诊断领域加快发展,并会增强和扩大我们现有的产品。根据安捷伦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诊断与基因组学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125%,经营利润为17%,这也将是DGG业务的一个新的起点。   新建成都开放实验室,加大西部投入支持力度   成都是安捷伦在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三大城市之一,与北京和上海共同组成安捷伦中国战略布局至关重要的部分。安捷伦的技术与产品居于产业链的上游,是科研、生产、权威检测机构等必须装备的高科技仪器设备,也正是成都高新区打造地区科技竞争力所需要的装备和技术。 安捷伦科技电子测试测量集团中国区市场总监郑纪峰   刚刚在2012年11月底,安捷伦正式启动位于成都分公司的开放实验室暨测量方案中心(Open Lab),开放实验室将为企业、科研单位等提供共享的研究开发实验平台。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公益性测试平台,旨在贴近客户提供高效和针对性服务,为这座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充满活力并凝聚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添力。   安捷伦成都开放实验室是继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后的第四个电子测量实验室。安捷伦开放实验室暨测量方案中心旨在为客户提供一个多领域的专业测试环境,涵盖整个产品/项目的生命周期,从最开始产品设计、研发到量产/实施的各个阶段,提供相应的测试解决方案和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   研发创新本土化,解决中国客户和市场需求   创新是安捷伦文化中的精髓,而本土创新又是安捷伦中国多年来的不懈追求。   在上海,化学分析仪器研发和制造基地现已成为安捷伦重要的研发中心、战略生产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之一。上海的新兴市场测量事业部,针对新兴国家,以及日本、欧洲客户需求,研发出新一代中端气相色谱仪 业界首款具有实验室品质的移动检测产品——5975T车载气质。   成立于2005年1月的安捷伦成都公司旨在更好地配合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将安捷伦的领先技术和管理引入中国,截至目前已经推出12款“中国创造”产品,真正实现了设计、研发和制造的本土化。此次发布会上,安捷伦也展示出最新三款本地化研发制造成果N934xC系列手持式频谱分析仪、N9322C基础频谱分析仪、N9000A CXA X系列信号分析仪。 最新三款本地化研发制造成果   安捷伦强大的研发能力还体现在通信领域,安捷伦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早在2000年就落户北京,其针对中国和亚太地区客户的独特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一步实践其推动中国通信市场发展的长期承诺,并服务于全球的通信市场。多年来,安捷伦积极参与到通信标准的制定和产业化推动过程中,在中国自主标准TD-SCAMA、TD-LTE标准化和产业化的道路上,安捷伦与中国移动、大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中兴等多个研发及商业单位合作,成为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移动领导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技术C-RAN项目倡议中,安捷伦从测试测量角度为C-RAN的发展提供最先进的测量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   立足于本土人才培养的梯队建设,成就长远发展   安捷伦的历史可追溯到惠普时代,从惠普时代遵循创新、信任、尊重、团队协作、毫不妥协的正直到安捷伦强调的速度、专注、责任等新理念一直贯穿着安捷伦的公司文化。文化理念的传承与认同造就了一批安捷伦人。他们或与安捷伦共同成长,在相同或者不同的岗位奉献20多个春秋 他们或作为80后新生力量以新的面貌加入这个集体,但都在同样的文化传承中经营自己和安捷伦的事业。   公司文化重视本土人才培养,而高度的文化认同让更多的安捷伦人有了归属感,本土化人才培养机制则从根本上留住了每一个员工的心。据了解,安捷伦员工流失率处于行业最低。本土化人才培养战略让安捷伦不仅留住人,而且人尽其才。内部培养,内部提升,尊重人、留住人是安捷伦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打造本土化领导团队,是安捷伦科技中国一直以来的坚持。安捷伦新近又有几位经理履新,包括中国区CFO赵静闻、安捷伦科技软件公司总经理魏向东、中国区化学分析总经理许宏琪、大中华区消耗品总经理曲学军、大中华区售后服务总经理孙大鹏等。   在谈到安捷伦本土化人才培养方面,霍丰提到了梯队建设的概念,他说,“每个岗位都有第二梯队,有他的候选,梯队建设就是要储备干部,培养有发展前景的员工或经理为继任者。内部培养、内部提升机制大大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自我认知,自我推荐的方式寻找不同岗位的工作机会,不断地挑战自我,将自我价值实现最大化。”   植根中国、长期发展,与客户及合作伙伴携手共赢   放眼未来,植根中国、长期发展,与客户以及各相关方携手共赢,是安捷伦在中国长期不变的发展战略。   霍丰表示:“安捷伦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决心和实际举措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在北京、上海、成都建设有自己的园区,这在跨国公司中是不多见的。各地开放实验室、计量维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的设备和人员投入, 也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通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架构的建设、本土人才的培养,安捷伦已经深深地把自己的根扎在了中国,真正是与中国休戚与共。”   关于近期的发展策略,霍丰表示:“实行以客户为主导的资源分配,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同时持续进行运营流程的优化,专注后备人才培养,是我们下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据悉,安捷伦在新年度将积极拓展中西部,以及全国二、三线中小城市。为了更好的贴近市场,安捷伦将在中小城市大力招募本地员工,增开新的办事处或分公司,公司整体的资源分配也会向销售、技术支持等客户服务部门明显倾斜。产品方面,三大中国研发中心也将有多款适合中国的新产品有望在明年面世。
  • 南开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12月18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相关专家在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举行了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国内7名同行专家组成,陈焕春院士任组长,会议分别由教育部科技司副处长杨华和陈焕春主持。   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原副校长耿运琪,科技处、生命科学学院、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实验室负责人及实验室学术骨干出席会议。   会上,许京军代表南开大学对参加实验室验收会的专家和领导表示欢迎,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对该实验室的支持,推动实验室进一步发展。   实验室主任王磊详细汇报了实验室建设两年多来在人才梯队、平台完善、教学科研、管理运行等方面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并对实验室今后一个阶段和中长期工作思路做了规划。   专家们认真听取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和3个研究方向的学术汇报,并对各实验室实地考察后,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突出成果。认为该实验室研究定位准确,形成了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与进化、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和应用微生物学与技术3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方向 超额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在梯队建设、硬件建设、成果奖励、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配套支持和管理运行等方面的主要指标已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科研成果突出,实验室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实验室通过验收。专家组还建议教育部和依托单位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力争尽早加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
  • 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仪式成功举行
    12月10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仪式在曲江校区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党委常委、副校长严俊杰出席仪式。仪式由仪器学院党委书记韦学勇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郭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段宝岩,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核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欧阳晓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蒋庄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房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严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宏,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房喻,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厦门大学教授洪明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孙钰,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姜开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原副所长王跃林,通用技术集团机床研究院副院长黄祖广出席仪式。蒋庄德对学校党委和师生对仪器学院成立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学院的定位是跻身学校工科第一梯队,跻身全国同类学科第一梯队。下一步,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努力攻关,守正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干顶天立地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校友房建成代表兄弟院校讲话。他表示,高端仪器是科研创新的基石,是高端装备制造不可或缺的支撑,西安交大近年来发展迅速,为仪器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和创新资源。希望仪器学院能早日发展为西安交大一张名片,助力建设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卢建军、郭东明、欧阳晓平、房建成、蒋庄德、房喻为仪器学院揭牌。西安交大党、校办,机械学院,电气学院,仪器学院负责人及仪器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仪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