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全面接手

仪器信息网全面接手专题为您整合全面接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全面接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全面接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全面接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全面接手话题讨论。

全面接手相关的资讯

  • 安东帕全面接手Petrotest中国区业务
    2012年3月,奥地利安东帕公司成功收购德国Petrotest集团 (现为Petrotest GmbH, A Company of Anton Paar)以后,经过一年与代理商的业务转型过渡,现在安东帕中国已经全面接手Petrotest产品在中国区的所有业务。并于2013年1月1日起终止对前代理商德祥科技有限公司在大中华区的授权协议。 奥地利安东帕有限公司(ANTON PAAR GMBH)是一家以研制工业及科研专用之高品质测量和分析仪器为主导的企业,在测量技术方面的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司成立于1922年,总部位于奥地利格拉茨,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用户包括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啤酒公司以及食品、石油化工企业等。 Petrotest公司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企业。在1873年由Berthold Pensky独自创办(注: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仪发明人之一)。这家公司成为以宾斯基-马丁方法测试石油产品闪点著称的仪器公司,其客户是遍布全球的石油精炼,生物燃料,汽车、沥青、化工、饮料、食品行业等行业。 Petrotest集团的产品对安东帕的产品线而言是完美的补充。两家公司对现有技术的结合将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并更有利开发中新型的测量仪器。我们的战略目标很明确:为石油领域实验室的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测量仪器,我们要成为更多行业用户首选的合作伙伴。 目前Petrotest公司产品涵盖闪点测试、馏程测定、燃料油检测(胶质、氧化 安定性测定、蒸汽压测定、铜片腐蚀等),润滑油测定(抗乳化性能、泡沫特性、防锈测定、摩擦磨损等),沥青测定(软化点、延度、脆点、针入度等),针、锥 入度测定等。依托于安东帕公司精湛的制造工艺,以及一贯的研发投入,Petrotest公司将会在今后为行业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拳头产品简介: 安东帕petrotest全自动闭口、开口闪点测定仪 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方法的创始人,拥有140年历史,久经考验的各类闪点测定仪 安东帕Petrotest全自动常压蒸馏馏程测定仪 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方法的创始人,拥有140年历史,欧洲最著名的石化测试仪器制造商之一,精确、可靠、稳定、耐用的常压蒸馏馏程测定仪 Petrotest产品将为安东帕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添砖加瓦,并致力于提供更全面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安东帕对petrotest的前景寄予厚望,并将在2013年为中国客户创造更有专业水准的服务,取得更卓越的成就。
  • 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全面接手DT产品的中国业务
    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全面接手DT产品的中国业务 (2010年7月31日) 2010年7月,美国康塔仪器公司(Quanatachrome Instruments)与美国分散技术公司(Dispersion Technology, Inc)签署协议,由康塔公司中国分部负责 DT全系列产品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场,销售及服务。 美国分散技术公司(DTI)成立于1996年,主要开发和生产用超声技术表征异相系统的科学仪器,包括在高浓体系中测定粒度分布,Zeta电位,流变性质,以及多孔固体材料的孔隙率等参数。典型的高浓体系包括CMP浆料、纳米分散系统、陶瓷浆料、电池浆料、水泥、药品乳液、水煤浆、钻井泥浆等等。作为超声粒度分析方法的技术领导者,DTI产品成为超声粒度分析的ISO标准,并且已经出版两本科学著作。 美国康塔仪器公司与DTI有着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在欧洲成功推广DT产品十余年。现任美国康塔仪器公司中国区经理的杨正红先生,作为国内知名的粒度分析专家十分关心超声粒度分析技术的发展,并早在1999年就拜访过该公司,并结识了该公司总裁Andrei Dukhin 博士。今天,这项技术终于可以被全面引入中国,为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助力。由此,康塔公司与DTI的合作由欧洲开始向整个亚洲地区扩展。 为什么要关注声学? 数代胶体科学家如果不结合声学能成功吗? 事实上,声学的用处可能至今没有被广泛了解。胶体中的声学现象引起了许多知名的科学家的注意,如:斯托克斯,瑞利,麦克斯韦,亨利,廷德尔,雷诺,德拜。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散射理论的创始人洛德&bull 瑞利把他很重要的一本书命名为&ldquo 声音理论&rdquo 他把散射理论中的计算方式主要运用到了声音,而不是用在光学的研究中。在他的工作中,只在一两段&ldquo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rdquo 的探讨中用到了光的知识。 如果声学很重要,那为什么在胶体科学中却长久不为人所知? 声学方法得不到传播,可由一些综合因素来解释:廉价的激光单色光光源,产生单频声束所遇到的技术问题,理论计算的复杂性, 原始数据复杂的统计分析。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新理论研究方法的出现,今天这些问题中的大多已经解决。 利用超声仪器会得到哪些信息? 对于胶体体系,超声技术会提供关于颗粒表征的三个重要领域的信息: 粒径分布,流变学和电动学。 一个声谱仪能测量超声波的衰减,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或)声阻抗。所检测到的声学性质包含了胶体的粒度分布,体积浓度以及胶体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信息。我们能通过运用相应的理论假设和先前的一些参数从中提炼出这些信息。所以,声谱仪不仅仅是一个粒度分析的仪器,通过施加在胶体上的声波和压力,我们根据其响应还可以阐释胶体的流变学性质。 超声技术比起传统表征技术有哪些优势? 超声技术有很多优势。与传统的表征方法相比,超声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超声波能够穿透高浓悬浮液进行传播,因而不用任何稀释即可表征原浓体系。超声法的这个特性对于粒径分布分和&zeta 电位测量均适用。传统技术所需要的稀释会破坏聚集或絮凝,所以在相应稀释系统中测得的粒径分布无法正确代表原浓样品中的相应粒径分布信息。 避免稀释对于&zeta 电位的表征特别关键,因为这个参数代表的是粒子与其周围液体的性质,稀释改变了悬浮液介质进而导致&zeta 电位的改变。 第二,声学理论是非常完善和精确的,其对于污染物的敏感度相对于基于光的传统测量技术来说要小得多,因为粒子在新样品中的高浓度与前样中任何一种小的残留相比占绝对优势。它是一种相当快速的技术。通常一次单一粒径测量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另外,这种特性能够测量流动体系,使得声衰减技术对于在线监控粒径方面具有很强吸引力。 第三个超声法与传统胶体表征方法相竞争的领域是流变学领域,这是超声应用的新领域。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列出超声法与传统流变仪相比的两个优点。首先超声测量法没有破坏性,能帮助我们获得最高频率的流变性质信息而且保持样品的完整性。第二个优点是,除了能表征剪切黏度,还具有表征体积黏度的能力。Stokes在150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原理,体积黏度对体系的结构特征更灵敏,但是它不能用基于剪切力测定技术的旋转流变仪进行测量,超声波衰减是已知的唯一能够表征这个重要流变参数的技术。 DT 的超声探头使得粒度和zeta电位测量和维护像进行pH值测量一样简单、快速和方便,其代表性的型号包括: DT-1200型高浓度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  - 所检测粒径范围款从5nm至 1000um  - 可测量Zeta电位、超声波频率、电导率、pH、温度、声衰减、声速、电声信号,动态迁移率、等电点(IEP)和流变性质(选件)  - Zeta电位测量范围:无限制, 低表面电荷可低至0.1mV, 高精度(± 0.1mV)  - 允许样品浓度:0.1~50%(体积百分数)以上  - pH 范围:0.5~13.5 DT-300系列探头式多频电声Zeta电位分析仪:  - 电导率范围:0.0001~10 S/m  - 温度范围: 50℃  - 最大黏度:20,000厘泊  - 电位滴定和体积滴定,滴定分辨率0.1&mu l DT-600 超声流变仪  - 纵向黏度(Longitudinal viscosity )范围(cP): 0.5-20000 ± 3%  - 体积黏度&ndash 牛顿体系 (cP) : 0,5-100 ± 3%  - 液体可压缩性 104/Pa-1: 1-30 ± 3%  - 牛顿试验&ndash MHz 范围 - - 任意 欢迎致电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北京代表处垂询! 电话:800-810-0515 网址:www.quantachrome-china.com
  • 白酒标准体系2014将全面修订
    2月16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宋全厚、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熊正河等到四川进行白酒产业标准体系工作调研。国家酒检中心包括钟杰在内的核心专家与调研工作组开展座谈,交流探讨了现有白酒相关标准急需要明确的六大问题。   白酒标准体系2014将全面修订   (1)关于年份酒标准:成品酒一般需利用不同贮存期的酒进行组合调味才能获得舒适的口感,并不是贮存时间越长就越好。因此,在白酒行业广泛宣传并使用年份酒概念时,必须准确给出&ldquo 年份酒&rdquo 的定义,否则将无的放矢   (2)白酒产品按生产工艺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结合法白酒三类,促进了固液结合法白酒的发展,尤其是液态法白酒的发展,这是白酒工业的进步,部分名优酒厂建议不宜将将固液结合法白酒及液态法白酒纳入配制酒类   (3)白酒感官术语需要细化,补充丰富香型感官术语描述,思考如何用贴切消费市场的语言表达&ldquo 香气、口感和风格&rdquo ,具体化、形象化,让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4)规范市场流通中白酒产品的宣传语,探讨白酒工业术语之外的词语是否能够用于广告,例如:年份、原浆等,这些模糊概念会让行业和消费者陷入愈加迷糊的状态   (5)白酒标准的宣贯解释不足,尤其是宣传面窄,无法有效对接消费者,造成喝酒的人不懂酒的基本知识的现状   (6)由于白酒涉及不同地域、香型,白酒相关标准繁杂,系统性不强,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很好地从原辅料、酿造生产、贮存运输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条管理,应对标准进行系统梳理。   会后,全国白酒标准化委员会郭新光主任表示,2014年白酒标准体系将进入全面修订。 白酒标准体系2014将全面修订
  • 路易公司参加PARKER气体发生器产品全面培训
    美国Parker汉尼汾公司在上海分别于2010年9月和11月针对其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产品,对路易公司全体售后服务工程师和销售进行了为期一周、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产品培训。路易公司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师接受了氢气发生器、氮气发生器等系列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和故障排查等方面的培训,并由Parker美国总部的技术服务专家颁发了培训证书。本次培训全面提升了路易公司售后服务工程师的工作技能,同时也使得路易公司的销售人员对气体发生器产品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参与培训的工程师都非常珍惜这次深造的机会,他们带着许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Parker美国总部的技术专家进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反复研讨各种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各地的工程师通过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全面掌握了氢气发生器、氮气发生器、整装式氮气发生器、零空气发生器、FID气体工作站和GC气体工作站等产品的安装、调试、故障判断与排除方法,对Parker气体发生器系列产品的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加强了路易公司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专业性和完备性,更好的为遍布全国的Parker产品用户提供专业的技术和服务。
  • 日本时隔十年对玩具标准全面升级
    日本玩具新标准ST2012已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这是日本政府十年来第一次对玩具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和版本升级。之前在2002年制定的ST2002版本,在2014年3月31日前仍然有效。近日,笔者走访了相关部门,了解此次日本玩具新法规的实施情况。   机械物理要求变化集中   新版本日本玩具法规与老版本相比,变化主要集中在机械物理内容,也就是法规的第一部分,涉及13个技术条款。修订内容体现在对窒息、挤夹、割伤等严重风险的管控。在防止儿童窒息方面,新标准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新增加了绒球、玩具奶嘴、气球和弹球等要求,扩大了小零件的定义范围 修订了膨胀材料、儿童可进入玩具的技术要求,以适应新材料、新结构对玩具安全的挑战 增加了弹射玩具对吸盘长度的要求和口动玩具的要求,填补了日本标准对内部呼吸道窒息风险的管控空白。在防止儿童身体挤夹方面,新标准修订了驱动装置洞孔、间隙和机械装置的可触及性要求,并将内容扩大到“乘骑玩具的链条或皮带” 修订了弹簧和折叠机构的技术要求,防止儿童手指、脚趾等部位受到机械挤压受伤。在防止儿童割伤等方面,新标准集中对尖端、锐边、突出物要求做了修订,使其内容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要求相当。此外,新标准还补充液体填充玩具的检测要求,修订乘骑玩具超载和稳定性要求。   要求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   除了内容之外,要求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广大出口企业最关心的。笔者了解到,涉及机械物理要求的第一部分除了驱动装置洞孔、间隙和机械装置和弹射玩具外,其他要求与国际玩具标准基本一致。涉及可燃性要求的第二部分与国际标准ISO8124-1完全一致。涉及化学安全要求的第三部分未作修改。标准适用范围有所缩小,两个或多个位子的秋千、化学玩具、模型玩具、爱好和工艺玩具等最终没有主要玩耍价值的玩具获得标准豁免。这个给出口秋千、实验玩具、工艺玩具企业带来利好。   设计时间节点分段实施   笔者还了解到,此次日本的新版本标准实施时间的方面,采取了与欧美类似的过渡期制度。设计了两个时间节点。从现在开始,到2014年3月31日的这段过渡期内,ST2002(第11版)仍然有效,无论是根据ST2002(第11版)还是根据ST2012标准申请ST测试,日本玩具协会都接受。从2014年4月1日开始,输日玩具的所有ST申请都要符合标签信息除外的ST2012的其他安全要求。从2016年3月31日,输日玩具的所有ST申请均要符合ST2012标准的全部要求。   练好内功积极排查风险   检验检疫专家认为,玩具安全是商品质量中永恒的主题,日本时隔十年之后对标准进行全面升级,意味着日本玩具标准在国际化中又前进了一步。世界各国对进口玩具要求趋严是必然趋势,我国是世界上玩具生产大国,是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玩具的重要生产基地,日本玩具新标准的升级换版,势必对我输日玩具造成一定影响。出口生产企业要从练好自身“内功”出发,积极应对新标准。对此,检验检疫局专家指出,出口企业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抓紧学习领会日本玩具新标准。企业要积极搜集新标准,组织员工对日本玩具新标准进行学习培训,特别是要让技术、品管、生产等关键岗位人员掌握新旧标准中不一致的内容,明确新标准的适用范围、涉及项目、技术要求等核心内容,尽快将新标准贯彻到生产技术一线。   其次,要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出口企业要利用好过渡期,从采购、生产、监视测量等方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完善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按照日本玩具新标准的要求,重新修订企业内部首件鉴定内容,解决设计环节产品结构、功能风险。对所有输日产品逐一排查验证,重点检查小部件、挤夹点等关键结构。   第三,要做好出厂产品的新标准符合性验证工作。对于具备检测能力的生产企业,要加大力度对成品按照新标准进行检测,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新标准要求。对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中小企业,要定期进行外送检测,借助检测机构的力量为产品把好关。
  • LOGAN中国技术中心全面复工,战“疫”正在进行
    2月17日,LOGAN中国技术中心正式复工,防护疫情“保卫战”正在进行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LOGAN对防控工作时刻高度警备,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确保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复工后,各项工作秩序启动中。为减少人员聚集,公司采用早班和晚班相轮换的轮岗方式。在进入公司办公区域前,所有员工接受体温测量及消毒,并登记健康状态。切实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办公区域进行日常定时消毒,发放口罩、酒精喷雾、洗手液等防疫物资,保障员工安全健康。使用12位溶出在线紫外分析系统(SYSTEM UV 1900-2)、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SYSTEM ADR III-7)、干加热自动透皮系统(SYSTEM 918-12)等仪器对样品检测分析,竭诚为客户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坚持作战,绝不掉以轻心,防止病毒卷土重来。LOGAN战疫,正在进行中,作为普通劳动者,我们的作战方案是:科学防控,齐心协力保障安全生产,坚守岗位!
  • 本网专业期刊栏目已全面改版
    为了更好地架起期刊与读者、期刊与仪器厂商之间的沟通桥梁,本网专业期刊栏目(http://www.instrument.com.cn/journal)近期已全面改版,本次改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增“网上投稿”功能。本网注册VIP用户可直接在网上向目标期刊投稿,并可以同时选择3个目标期刊,当稿件被第一目标期刊拒绝后系统会自动把该稿件投向第二目标期刊。期刊编辑部登录后可查收稿件并设置各种稿件状态。作者可随时登录本网查询自己稿件的进度。   (2)新增“网上订阅”功能。本网注册VIP用户可直接在线订阅专业期刊。期刊编辑部可随时登录后查看和处理读者提交的订单,读者可在网上方便地查询订单状态。   (3)新增“期刊广告征集”功能。有广告投放意向的仪器厂商可直接在线向目标期刊提交广告投放订单,期刊登录后台即可方便地看到厂商资料并及时取得联系。   (4)新增“期刊新闻发布”平台。期刊编辑部可登录后发布期刊的最新动态消息,最新发布的新闻会在栏目首页上显示,部分新闻价值较高的动态消息可推荐在仪器信息网业界新闻里显示。   (5)新增“资讯类杂志”宣传平台。本栏目改版前只能接受学术类期刊加盟合作,本次大改版后,资讯类杂志也可申请在本网宣传展示。   (6)新增“网友评刊”功能。本网注册VIP用户可在线对期刊提出意见和建议。   (7)原有的文章摘要上传平台变得更加功能强大和方便好用。   (8)以上功能彼此独立,各合作期刊可根据自身需求免费定制不同的功能。   全新改版后的“专业期刊”栏目(http://www.instrument.com.cn/journal)欢迎更多相关专业期刊加盟合作!也希望得到作者、读者、仪器厂家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 基恩士多款首创产品全面登陆中国
    基恩士(KEYENCE)媒体专访会在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0月28日,“基恩士(KEYENCE)媒体专访会”在北京王府井希尔顿酒店顺利召开,基恩士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亀井隆志先生带领基恩士公司显微系统部门、应用传感部门、精密测量事业部等多个部门的中国区销售经理出席会议,仪器信息网等十余家业内专业媒体纷纷参加了会议。 媒体专访会现场   数码显微镜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下步将大力拓展日本以外的市场   专访会开始,亀井隆志先生首先对各位媒体记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着重介绍了基恩士公司目前在全球及中国的发展情况。 基恩士公司总经理亀井隆志先生   亀井隆志先生介绍到:“说到基恩士,大家普遍都认为是一家生产工厂自动化传感器、控制仪器的公司,但是基恩士并不仅限于此,我们还是一家自主研发、销售数码显微镜的公司。基恩士公司的数码显微镜不仅可用于工厂自动化的研发、检查工作,还被大学、研究所、公安机关等行业广泛采用,目前基恩士公司产品已位居全球数码显微镜市场占有率第一位。”   “2001年,基恩士公司在中国上海开设了第一个营业点,目前我们已经扩展到了11个营业点。2008年因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基恩士公司业务有一时的下降,但现在我们的业绩已达到了经济危机之前的3倍以上。”   “最后,我们期望基恩士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快捷有效的技术支持,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工程的自动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基恩士公司精密测量事业部、应用传感器部中国区销售经理佟熠先生   佟熠先生说到:“日前,基恩士总公司社长山本晃则先生曾受邀作客日本某著名经济类节目。在节目中,山本晃则先生详细介绍了基恩士公司的主要产品,同时还公布了基恩士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策略——基恩士公司将大力拓展日本以外新兴市场的销售份额,并希望能够占到公司全部销售额的50%。”   “基恩士刚刚在巴西、印度分别成立了新的销售公司。同时,凭借对自身产品及中国市场的信心,基恩士公司今年还将大幅增加中国区的销售队伍,预计将会有大概100名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加入基恩士。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从今年10月份开始,基恩士在全国超过30所大学内陆续会举办现场招聘会。”   基恩士VHX-1000、LJ-G等新品现场亮相 多项技术为业内首创 基恩士公司显微系统部门销售工程师闫小波先生   闫小波先生表示,VHX-1000是一款凝聚了观察、记录、测量所有功能的一体化装置,可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电子、汽车、半导体、材料、化工等工业领域,还可用于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等工作中。 VHX-1000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   此外,闫小波先生还提到, VHX-1000拥有业界首创的快速深度合成及快速清晰的3D显示功能、世界首创的高清晰度动态范围观察(HDR)功能及实时2D和3D图像拼接功能,这使得显微系统的使用切实带入了下一代。   同时,VHX-1000拥有光学显微镜20倍以上的大景深;其全方位观测系统可消除了目标上的盲点;利用像素平移方式可提供超高分辨率图像(最高5400万像素);覆盖全范围倍率(从0x到5000x),实现了从宏观尺度立体成像到SEM详细分析;可现场保存和记录图像,并具有大容量HDD及用于准备报告的PC模式;屏幕实时测量,共有13种测量模式;此外,VHX-1000还拥有防抖校正、分屏、防眩光等多种高超功能。 基恩士公司精密测量事业部、应用传感器部中国区销售经理佟熠先生   佟熠先生首先介绍了基恩士公司LJ-G系列高精度2D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技术优势与应用领域,并通过现场操作LJ-G系列让与会人员对该新品的先进功能与优异性能有了更为直观、全面的感受。同时,佟熠先生还推荐了基恩士公司新推出的SI-T系列分光干涉型多层膜厚测量仪。 LJ-G系列高精度2D激光位移传感器   佟熠先生说到,LJ-G系列可在线实施高精度测量,可在8个点上进行同时测量;可以2D形式(X及Z方向)高速精确测量物体表面的轮廓;世界首创的E3-CMOS(改进型人眼模拟C-MOS)影像传感器可提供稳定的测量;同类首创的MFL(多重灵活逻辑)可针对目标物优化激光功率;同时,LJ-G系列还拥有全新高精度2D Ernostar物镜、同类最快的3.8ms取样速度等特点。这一系列技术优势使LJ-G系列可以在汽车、铁路、轮船、石油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佟熠先生还介绍到,SI-T系列分光干涉型多层膜厚测量仪可以实现从单层到多层的在线稳定测量。SI-T系列无需繁琐这段,不必因材质不同而变更吸收率和参数,方便易用;借助KEYENCE独有的光量累计功能,类似粘附层等粗糙表面也可实现稳定测量;可实现广范围测量,如在拉伸制程过程中可用于上游至下游的各种场所。   坚持直销把握市场需求 2-3年内成为中国自动化行业第一品牌 基恩士公司高层媒体采访   会后,亀井隆志先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等媒体的采访,就基恩士的产品研发策略以及在中国的拓展策略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Instrument:贵公司下一步将大力拓展日本以外的市场,并表示“2-3年内成为中国自动化行业第一品牌”,请问基恩士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一发展目标?   亀井隆志先生:基恩士公司未来在中国市场2个方面将进行大力投入。一方面,正如大家刚才看到的,基恩士公司已经隆重推出了多款针对中国用户的新产品,同时我们今后也将更加关注中国制造业与自动化的特点,去投入这一类产品以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基恩士已经为这一目标制定了详尽的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因为基恩士是一家直销公司,依靠的是产品实力、研发能力及销售团队的服务,所以基恩士中国团队将会大规模增加,尤其是销售工程师。   Instrument:据了解,基恩士每年发布新产品超过70%为业内首创,而此次更是一举发布多款不同类型新产品,请问贵公司如何把握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思路与市场需求?   亀井隆志先生:一些代理公司因为增加了很多中间环节,用户需求很难在第一时间准确反映给总公司;而基恩士公司自始至终坚持再全世界范围内坚持“直销”,这样我们就会有大量优秀的销售工程师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流沟通,再按照基恩士公司的专门系统,将用户的“声音”第一时间准确反映给研发总部 经过基恩士日本研发中心的收集和整理,最终转换成为新产品的研发方向,我认为这应该就是基恩士公司产品研发高效、准确的最重要原因。
  • 农产品监管、标准、检测和认证将全面加强
    中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3月2日在北京表示,农业部门近期将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的工作,做好《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衔接,加快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等措施。他同时表示,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农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也是安全放心的。   马爱国当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农业部2008年的例行监测情况来看,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的检测合格率均超过了90%,可以说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晚、基础弱,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 环保部:全面放开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
    2月10日,环保部网站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 全文如下: 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精神,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环境监测,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行为,促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是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为主开展监测活动的单一管理体制。在环境保护领域日益扩大、环境监测任务快速增加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已迫在眉睫。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实践探索,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许多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经进入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环境监测服务的社会化既是加快政府环境保护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的现实需要。引导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进入环境监测的主战场,提升政府购买社会环境监测服务水平,有利于整合社会环境监测资源,激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活力,形成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政府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职能,加快转变环境监测职能,推进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鼓励引导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广泛参与,创新环境监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强化环境监测事中事后监管,形成以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为骨干、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监测管理新体制。   (三)基本原则   &mdash &mdash 积极引导。坚持从实际出发,放宽准入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服务供给。   &mdash &mdash 加快培育。积极培育环境监测服务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序放开环境监测服务业务领域,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稳步开展。   &mdash &mdash 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管理规章制度,约束环境监测服务行为,促进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和管理水平。   &mdash &mdash 依法监督。强化环境监测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监测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维护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开放环境监测服务市场   (四)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性环境监测业务,要创造条件,全面放开。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五)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应认真做好所承担的政府监测职能,包括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跨境水体监测、履约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以及环境执法、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排污费征收、总量核算等环境监管中的监测工作。同时,可以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和工商总局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总体要求,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够承担,又不影响公平公正原则的相关业务,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有序放开,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运行维护、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等监(检)测业务。   四、扶持和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发展   (六)转变管理方式。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均可依据本行政区实际,选择采取委托、承包、采购、名录管理等方式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事中和事后监管,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和办法,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   (七)扶持行业发展。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强化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行业管理,签订质量保证承诺,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开展社会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业务比武,评估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水平,促进环境监测服务行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八)加强诚信建设。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应对所提供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加强技术人员培训,鼓励监测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省级及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业务培训。主动公开信息,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环保部门监督,提高诚信意识和服务水平。   五、依法监督环境监测服务行为   (九)完善监管机制。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完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和信息公开,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公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概况和环境监测服务行为监督检查结果,建立公示制度和退出机制。完善社会环境监测服务机构信用记录,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在环境监测服务活动中存在不规范监测行为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将相应机构、法人、监测技术人员的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十)强化责任追究。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对不符合监测规范、监测结果有误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对于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或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依法予以处罚,并列入黑名单,抄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保护部   2015年2月5日   抄送:国务院办公厅,环境保护部机关各部门、相关直属单位。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5年2月5日印发
  • 我国全面严查涉汞行业 整治力度空前加大
    距离国际公约“全球性汞问题文书(汞文书)”形成文本只有不到1年时间,面对强大的环保压力,我国对汞污染排放的排查和整顿力度空前加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日前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协会和相关管理部门将会在今年对原汞生产企业进行一轮全面调研行动,主要是为了掌握目前汞生产企业数量和规模,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更为准确的原汞生产量。另据记者获悉,环保部从2011年4月起组织开展的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工作,目前地方数据已经基本完成上报,正在紧张汇总中。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原生汞产量为1493吨,同比下滑5.8%。根据有色协会掌握的资料,目前全国拥有9家原生汞冶炼企业,其中最大的是陕西汞锑科技有限公司。   众所周知,汞是10种有色金属之一。相比于铜、铝、铅、锌、镍五大有色金属,汞的产量小很多,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等领域,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温度计。此外,我国煤多油少的资源现状决定了我国生产聚氯乙烯(PVC)多采用电石法生产工艺,在此过程中,氯化汞触媒是最重要的催化剂。另一方面,我国煤发电也会产生大量的汞排放。   迄今为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的关于拟定一项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汞问题文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已经进行了3轮谈判。记者了解到,全球汞文书谈判主要集中在大气汞防治,加拿大、北欧等国宣称当地渔业资源汞超标与大气环流有关。环保部相关科研机构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已经进入了国际谈判的冲刺阶段,距离最终文本形成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了,今年6月和明年初还有两轮谈判。   贾明星告诉记者,进行本轮详尽的产业“摸底”调研,主要是为了积极响应并配合上述“汞文书”谈判,并为下一步减少我国的汞排放进行一系列规划准备。“汞生产企业普遍比较分散且规模较小,而此前相关部门掌握的行业情况已经比较陈旧。”他告诉记者,在对汞行业情况了解清楚后,协会下一步还将研究“减少汞污染技术升级”和“扶持发展汞回收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部门对“排汞大户”的监管力度也在增强。《经济参考报》15日获悉,环保部今年将以石化行业尤其是聚氯乙烯(PVC)为重点,进行汞排放控制,同时也正在酝酿大气汞污染防治的进一步监管措施,环保部的相关科研机构也将于近期启动不同涉汞行业对“汞文书”的履约成本测算。   在“汞文书”的国际谈判中,大气汞成为各国争锋焦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目前汞污染排放尚未纳入国家环境统计范围内,但综合一些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观点,目前大气汞中,燃煤行业排放量占第一位,燃煤电厂又占其中一半 紧随其后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垃圾焚烧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冯新斌告诉记者,燃煤行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会污染大气,汞矿开采还会污染土壤、河流,汞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剧毒的甲基汞,在鱼类、水稻中富集。冯新斌透露:“据一些学术机构的初步估算,每年汞污染排放达到五六百吨。”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行业人士对记者坦言,因为涉及到下游医药产业和石化产业,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强硬地停止所有的原汞生产,目前而言难度很大。一位环保专家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举例说,因为缺少石油资源,我国生产PVC很多是用煤来作原料,而这样就必须用到氯化汞触媒,如果汞停止供应,就意味着目前国内PVC生产燃料必须大量由煤改为石油,石油大量进口从而可能拉高国际油价,显然并不现实。   上述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我国逐步减少汞生产和排放需要一个时间来过渡,同时配合汞替代技术研发和大力发展汞回收产业。
  • 排污开启“一证式”管理,国家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为进一步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推动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完成《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31日。《方案》对标“全面”,聚焦问题,从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建成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等方面,提出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主要内容。到 2025 年,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基本完善,初步实现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全量管控和制度衔接、数据共享共用,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和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管机制全面建立,污染物排放口二维码信息化监管全面实施,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到 2027 年,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全面管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建成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全面落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要素、全联动、全周期管理基本实现,排污许可制度效能有效发挥。主要内容有: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一)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推动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优化标准限值要求,增加基准排气/排水量及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完善超标判定方法。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实施效果评估,增加土壤、海洋、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等管理需要,结合《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加快调整修订名录。发布实施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技术规范,制修订总则、重点行业、环境管理台账及执行报告等一批排污许可技术规范,适时修订重点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完善制订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开展工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健全排污许可技术体系。(二)优化排污许可管理体系。推动环境要素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2025 年前完成工业噪声、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要求纳入排污许可证,启动海洋工程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探索将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和产品清洁运输要求及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路径。优化排污许可证格式及管理内容,实施新版排污许可证,有序推动排污许可服务保障环境管理要素重点工作。修订污染物许可排放量计算方法,对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达标区和非达标区排污单位分类施策,逐步实现基于区域污染物减排目标和排污单位排放现状水平的许可排放量管理。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规范排污许可管理流程,强化排污许可事中事后管理。(三)强化排污许可证核查。建立部门联审联查、共管共用工作机制,组织按照水、气、土壤、固体废物、噪声以及自行监测等各环境管理要求分工审查,对首次申请、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进行现场核查。完善“国家复核、省级抽查、地市自查”三级质量保障机制,组织开展排污许可证及执行报告质量常态化审核,实现首次申请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全覆盖。排污许可证及执行报告核查情况,以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应当纳入固定污染源工作成效考核,持续推进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四)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对接污染防治攻坚战需求,细化分解各环境要素管理任务,推动将相关环境要素管理要求依法依规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落实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全面完成特殊时段管理要求依法纳入排污许可证,做好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排污许可证的动态管理。建立排污许可数据共享机制,将排污许可数据作为污染源排放清单、应急减排清单编制的依据。依法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等要求,做好入河(海)排污口管理与排污许可管理的衔接。建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部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建成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五)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研究建立与排污许可制度相适应的环评管理体系,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推动固定污染源分类管理类别相协调。统筹制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统一污染物排放量测算技术方法,做好与排污许可技术体系的有机衔接。修改完善环评申请材料要求,衔接排污许可中废水、废气等相关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数量、方式,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业噪声防治、特殊监管要求等。首次核发排污许可证的许可排放量应全面承接环评文件及其批复的污染物排放量,依法未纳入环评分类管理名录的排污单位及已经核发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许可排放量应与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相衔接。对符合规划环评要求,涉及民生工程的固定污染源及建设周期较短、环境影响较小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固定污染源,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证接续办理。加强涉变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联动管理,对于不属于重大变动的建设项目,在发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直接申领排污许可证。(六)推进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融合。涉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淘汰、取缔、关闭企业应依法及时注销排污许可证,减排工程措施及污染物削减量在排污许可证中进行记载,探索基于不同行业排放绩效水平的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路径。排污许可证作为排污权的确认凭证和管理载体,排污单位应在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基础上,可对通过关停、技术进步、深度治理等削减的排放量进行市场交易,排污权交易的量、来源和去向均应在排污许可证中载明。到 2025 年,排污许可证注销变更情况作为总量减排审核管理的重要依据;到 2027 年,推动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数据全面用于总量减排审核管理。(七)优化自行监测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联动。建立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自行监测监督管理机制,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落实自行监测信息公开要求,督促持证排污单位依法依规公开自行监测数据。实施固定污染源排放口编码管理,统一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与执法监管系统编码。完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自动监控质量管理规定和标准,推动自动监测设备规范运行。(八)加快生态环境统计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启动重点行业和地区排放源统计与排污许可衔接试点,形成统计调查和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的统一信息报表,逐步统一规范固定污染源填报内容、污染控制因子、核算范围和方法、管理要求等。2024 年开展全国火电、钢铁等行业全面衔接试点,制作试点行业企业统一信息报表并纳入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组织企业开展填报,相关数据传输至生态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实现一次填报同时满足两项需求。到 2025 年,基本实现重点行业排放源统计与排污许可管理衔接,企业在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报送全部污染物排放量,并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减少填报遗漏和核算误差。到 2027 年,推动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数据全面应用于排放源统计,确保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数据覆盖范围和质量能够满足统计工作要求,实现一个企业、一个口径、一套数据。(九)强化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统一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量化管控的污染物种类及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对排污许可证明确的污染物排放口分别进行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推进基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数据的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按照国家政务数据共享管理有关要求,建立管理信息交换与共享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与金税系统数据对接与共享。到 2027 年,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数据成为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的重要依据。(十)探索其他环境管理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开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与排污许可证衔接,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两证合一”先行先试,逐步推动依法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内容全面纳入排污许可证统一管理。鼓励地方试点,研究碳排放纳入排污许可的实施路径,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建立与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衔接机制,实现多污染物协同管控,探索将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辐射环境影响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体系实施路径。探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入河(海)排污口设置、排污许可证三者衔接的审核及审批制度。优化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管理,推动环境信息数据回流与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服务企业“单点登录”“一网通办”。全面落实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十一)夯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排污单位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排污单位实行自主申领、按证排污、自主监测、自主记录、自主报告、自行公开,建立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制度,明确关键岗位责任人和责任事项,实施专人负责排污许可日常管理,建立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及执行情况的自我核查、自我监督、自我报告的工作机制。排污登记单位应当对排污许可平台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按照国家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规章等管理规定控制污染物排放。建立排污许可管理标杆指标体系,形成激励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排污许可管理的标杆地区、行业和企业。(十二)严格排污许可监管执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是生态环境部门固定污染源日常监督执法的主要对象。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强化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的联合监管、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监测部门做好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中自行监测方案的合规性核查、执法检查的技术支持,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排污许可审批和环境执法部门;排污许可审批部门根据自行监测执法检查、合规性核查结果,督促排污单位依法变更或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环境执法部门对无证排污、未按证开展自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开展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检查,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依据的生态环境日常执法监督工作体系,以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开展固定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推行非现场监管,将全国排污许可证信息平台获取排放数据作为非现场监管的重要依据,为现场监管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对排污许可管理的标杆企业,非必要不现场执法检查。严惩违法行为,将排污许可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线索纳入生态环境部督查帮扶范畴,强化震慑作用。(十三)提升执法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动排放口规范化建设,污染物排放口规范设置二维码标识,推动排污许可证副本电子化管理。优化环境执法技术手段,创新信息化监管方式,有序推动移动执法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对接,排污许可数据全面支撑固定污染源日常监管和环境执法监督。(十四)强化社会监督。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主动公开排污许可核发和执法监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畅通有效的意见交流渠道,正确引导和规范公众理性、有序参与排污许可监督过程。建立环境守法和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用体系,将排污单位严重违法信息纳入企业征信体系并及时公开。进一步加大排污许可信息公开力度,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信息、自行监测信息、执法监管信息、执法处罚信息统一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开。建立公众有奖举报,推动社会公众、行业协会、民间团体等参与监督,营造政府引导、企业守法、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做好排污许可基础保障建设(十五)优化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数据采集管理、共享互通、智能校核、统计分析等功能,提升许可平台的规范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制定许可平台建设、共享接口技术规定,建立许可平台运维管理规范化制度。编制排污许可智能校核规则,研发智能校核模块,持续提升排污许可数据质量。推进开展固定污染源管理协同应用试点,进一步发挥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在生态环境领域固定污染源监管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加强排污许可数据库建设,强化数据回流与数据整合,推进固定污染源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和协同管理,探索固定污染源“一站式”管理模式。鼓励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支撑固定污染源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十六)加强组织保障。生态环境部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改革任务。各地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统筹协调,制定实施计划,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按时限完成工作任务。鼓励开展许可排放量与环境质量衔接等领域排污许可前瞻性研究,启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学科建设,提高排污许可科技支撑水平。继续完善包保帮扶机制,适时通报全国排污许可制度推进实施情况。(十七)持续强化能力建设。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加强排污许可管理、执法和监测队伍建设,增强排污许可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开展排污许可技能大赛。抓好新调整人员培训、常态化业务考核等,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排污许可技术机构管理,出台规范排污许可技术机构管理指导文件,积极培育和规范咨询服务市场,加强排污许可管理、自行监测管理、环境执法监管等技术机构培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排污许可技术支撑团队。建立健全信用监管体系,对编制技术能力低、信用程度差的第三方,纳入国家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布。按照动态更新的原则建设涵盖国家、省级、市级三级专家信息的专家库,遴选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专家库。(十八)加强宣传指导。加强舆论引导,加大生态环境部“一网双微”、中国环境报、排污许可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力度,持续提升公众对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及时解读排污许可政策。组织“送法入企”活动,持续开展现场检查的普法宣传。附: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pdf2、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pdf3、《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杰青”“优青”将对外国学者全面开放
    p   昨日,国家自然基金委发布了《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称将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并向外国学者全面开放。在资源配置方面,将继续保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增长后的资助规模,加强对优秀科研人员稳定支持。加大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科研人员的稳定扶持,助推当地基础研究水平整体提升。保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并提高资助强度,为更多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提供及时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e627c9ac-3463-4891-ab5e-d12e1b8e4cd6.jpg" title=" 基金委截图.png" alt=" 基金委截图.png" / /p p   通报全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strong /p p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9年9月11日至11月25日,中央第二巡视组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2020年1月3日,中央巡视组向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以下简称委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特别是指出了各方面的问题和差距。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p p    strong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把巡视整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strong /p p   这次巡视是继2016年中央巡视后,中央再次对委党组进行的一次全方位巡视,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委党组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科学基金改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委党组把抓好整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推动整改落实。 /p p    strong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升做好巡视整改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strong /p p   中央巡视反馈意见会议结束后,委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结合与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召开2020年第一次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议,进一步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切实增强抓好巡视整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p p   5月13日,委党组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党组成员对照巡视反馈意见主动认领责任并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完善整改举措,推进整改落实。通过深入学习和检视剖析,委党组深刻认识到:在当前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央巡视组对委党组履行政治责任和职责使命进行了系统、全面、细致的巡视,指出了需要整改的问题,为委党组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决推进科学基金深化改革部署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必将极大地推动自然科学基金委更好地完成党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为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作出新的贡献。 /p p    strong (二)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强化整改组织领导,层层压实整改责任。 /strong /p p   委党组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主任担任组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牵头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巡视整改开展部署、协调、督办。委党组和领导班子成员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切实抓好分管部门整改任务落实。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期开展整改任务督办,协调推进各项整改举措落实。各部门认真对照整改任务分工,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合力整改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p p    strong (三)认真检视剖析,细化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从严从实制定整改方案。 /strong /p p   委党组严格对照巡视反馈意见中指出的问题,逐条梳理细化问题清单,落实责任分工。一是将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归纳为 strong 4大类10个方面23个问题51个具体表现 /strong ,进一步分解细化整改任务举措116项。二是根据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意见,归纳梳理4个方面8个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31项。三是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有关工作要求,对中央巡视反馈意见中涉及机关党建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梳理排查,针对6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22项整改举措。 /p p   在制定整改任务举措过程中,委党组坚持举一反三,结合职能定位把落实巡视整改任务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与统筹推进新时代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相结合,切实将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基金工作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 /p p    strong (四)主动接受监督指导,与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密切配合,形成巡视整改合力。 /strong /p p   巡视整改工作中,委党组主动接受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的监督。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组长4次带队来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指导工作,有关负责同志先后21次参加自然科学基金委巡视整改有关会议,就中央巡视反馈意见中有关具体问题整改进行专题督导。5月以来,根据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推进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的监督建议函》中提出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委党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与巡视整改一体推进、统筹落实,贯通“两个责任”,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为进一步加强巡视整改监督,确保巡视整改取得实效提供坚实保障。 /p p    strong 二、坚持问题导向,履行政治责任,不折不扣抓好巡视整改落实 /strong /p p    strong (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管好科学基金履职尽责的整改情况。 /strong /p p   1.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指示批示精神,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系统谋划科学基金深化改革,实施科学基金学风建设行动计划,完善科学基金评价机制改革。 /p p    strong (1)系统谋划科学基金深化改革,坚持科学性是根本,公正性是生命,提升基础研究领域资助管理水平。 /strong /p p    strong 一是聚焦基础研究主业主责,完善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基金深化改革。 /strong strong 委党组研究制定了以“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3项改革任务为核心,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为改革目标的系统性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加强3个建设(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学风和科研诚信与伦理建设、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6个机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凝练机制、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问题凝练机制、重大类型项目立项机制、成果应用贯通机制、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多元投入机制),强化2个重点(原创探索计划、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优化7个方面管理(明确各层次优先领域、系统深化国际合作、持续完善规章制度、持续改进项目管理、持续规范资金管理、持续开展绩效评价、加强依托单位管理)的重要举措。 /strong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委内外调研,及时听取科研人员、依托单位、相关部门及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对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方案》,经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p p    strong 二是加强项目设置与国家重大科技规划的紧密结合,提升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strong 委党组深刻认识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确保科学基金项目设置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紧密衔接。积极参与对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和编制工作。与科技部共同制定《关于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其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协同衔接的机制安排》,在加强宏观统筹、项目协同、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组织征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并报送科技部,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提供支持。 /p p    strong 三是坚持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充分发挥联合基金平台功能,推动相关领域、行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strong 在总结过去联合基金实施经验基础上,将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的需求转化为科学问题并发布指南,汇聚优秀科研人员力量开展创新研究。2020年,联合基金持续扩大资助规模,筹集各方面资金20多亿元,资助重点支持项目800余项,为科研人员围绕相关领域、行业、区域发展需求开展研究提供保障。 /p p    strong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为指南导向类项目部署提供有力支持。 /strong 委党组科学研究制定资助计划,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保持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规模,保障科研人员面向科学前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增强应对突发需求部署基础研究任务的能力,提升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 /p p    strong 五是多措并举,加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项目部署。 /strong 委党组鼓励支持各项目管理部门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为完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项目管理机制提供依据。在重大类型项目组织实施中兼顾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需求征集,鼓励交叉融合,充分激发优秀青年人才承担重大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进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逐步构建原创项目遴选机制并通过发布引导类项目指南,鼓励科研人员围绕重大需求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基础研究。 /p p    strong 六是积极发挥科学基金在基础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及时有效响应疫情防控重大需求。 /strong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委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多次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和党组会议,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势,研究制定有力措施,切实发挥基础研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月22日,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应急专项项目指南,先后以专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等形式,组织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领域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支持相关领域专家深入研讨,推动关键基础科学问题解决。从服务应急管理决策需要出发,迅速成立由来自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特别攻关研究团队,向有关部门报送政策建议,为疫情防控提供应急决策支持。积极与国际资助机构合作,广泛交流,共同支持防疫项目。 /p p    strong (2)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基础研究瓶颈。 /strong /p p   strong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前统筹布局。 /strong 面对新形势对基础研究提出的新要求,与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等相关部门共同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在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项目管理改革、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完善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系统改革举措,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明确方向。 /p p    strong 二是推进重大类型项目立项模式改革,提升重大类型项目立项水平。 /strong 委党组研究制定《关于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类型项目立项机制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加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问题凝练机制的若干意见(试行)》,从理顺重大类型项目资助体系、加强统筹实施、加强科学问题凝练、加强有效竞争、强化多级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完成科学基金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战略研究,初步遴选出优先发展领域,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瓶颈问题进行前瞻部署。 /p p    strong (3)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学风建设。 /strong /p p   一是实施科学基金学风建设行动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制定实施科学基金学风建设行动计划。从教育、激励、规范、监督、惩戒五个环节系统部署,力争标本兼治,引导参与科学基金活动的“四方主体”(项目申请人、评审专家、依托单位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开展负责任的科研、评审和管理活动,推动建立健全以科研诚信为核心的科学基金监督制度与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 /p p    strong 二是推进科学基金评价机制改革。 /strong 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开展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逐步构建新时期科学基金评价机制。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深化科学基金评价机制改革的举措及工作思路》,在2019年试点的基础上,2020年度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评审工作中全面推进基于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同时坚持并完善代表作评价机制,取消申请书中论文收录与被引用情况统计表,避免唯论文倾向。 /p p    strong 三是建立与相关部门人才计划和项目的统筹衔接机制。 /strong 在2020年度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明确科学基金人才项目与其他人才计划统筹衔接、避免重复资助的具体要求。与有关部门共同配合筛查重复申请项目,及时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制定新的限项申请政策,进一步提高科学基金资助效益。 /p p    strong 2. 加强党组对科学基金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工作机制。 /strong /p p    strong 一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 /strong 委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修订印发《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度学习计划,推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2次,再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科学基金事业改革发展的能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抓好贯彻落实。 /p p    strong 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教育。 /strong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等党内法规精神,研究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施方案》,为全体党员配发《党员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学习手册,强化跟踪问效,持续抓好落实。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入职工作人员谈话实施办法(试行)》,以强化入职谈话中的政治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干部职工政治意识的教育引导。 /p p    strong 三是完善党组工作机制。 /strong 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工作要求,修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会议、委务会议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工作机制。将年度项目指南、资助计划、评审工作意见等事关科学基金资源配置与评审工作方面的重要事项,以及重大类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项,由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或专题听取汇报,确保党组充分发挥对重要事项的领导和决策作用。 /p p    strong 四是持续深入开展针对科学基金改革举措的调研和宣传工作。 /strong 采取多种方式听取科研工作者、依托单位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对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有关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试点和科学基金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调研。组织召开法律专家咨询会、依托单位座谈调研会,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修订进行调研,并将调研成果反映到法规修订草案中,为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科学基金深化改革宣传工作的方案》,对科学基金深化改革进行全面深入宣传报道。 /p p   strong  五是聚焦改革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攻关。 /strong 聚焦科学基金资助导向、评审机制、学科布局与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差距,以问题为导向,改革中坚持试点先行和稳中求进,让科技界感受到推动改革的决心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加快推进落实《科学基金学科布局改革任务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以申请代码为切入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2个科学部试点开展学科布局优化和申请代码调整工作,已在2020年项目申请中实施,其他各科学部有序推进优化调整,2021年将全面推广。 /p p    strong 六是推进职能配置优化。 /strong 为不断完善成果贯通机制、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的组织保障,经中央编办批准,增加内设机构交叉科学部,专门负责跨学科交叉领域的统筹布局和资助工作。将科学基金杂志社更名为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科学基金杂志社),拓展直属单位支撑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的职能。后续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优化职能配置,为科学基金长远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p p    strong 3. 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定位和基金管理人员的职责使命,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履职尽责意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strong /p p    strong 一是切实加强科学基金战略研究课题的立项和管理。 /strong 结合中长期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系统梳理、凝练前期战略研究成果,统筹科学基金深化改革和中长期发展,编制完成中长期发展规划初稿。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战略与政策研究软课题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战略与政策研究软课题的选题范围、立项程序、管理程序和成果要求,及时完善修订软课题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做好2020年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的立项、督促、结题等工作,确保软课题真正发挥战略咨询、决策建议等重要作用。 /p p    strong 二是完善项目申请回避制度建设。 /strong 推进项目评审回避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在《关于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类型项目立项机制的若干意见(试行)》中提出完善立项建议、指南撰写及申请等环节利益相关方的回避措施,进一步提升科学基金项目评审风险防控水平。 /p p    strong 三是提升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和能力。 /strong 进一步调整优化人才资助政策,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提出实施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 strong 加强优秀人才的长期稳定支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并向外国学者全面开放,提升人才项目开放水平。在资源配置方面,继续保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增长后的资助规模,加强对优秀科研人员稳定支持。加大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科研人员的稳定扶持,助推当地基础研究水平整体提升。保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并提高资助强度,为更多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提供及时支持。 /strong /p p    strong (二)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加强科学基金管理风险防控的整改情况。 /strong /p p    strong 1.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科学基金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strong /p p   一是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委党组贯彻落实中央《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制定《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0年任务安排》,进一步明确党组、党组书记、党组成员以及各基层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的具体要求。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组长传达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党组对2020年度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同步作出部署,明确工作责任和具体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工作方案》,修订印发《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贯彻& lt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gt 实施办法》,将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与推进中央巡视整改紧密结合,进一步扎紧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制度笼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p p    strong 二是严格落实和规范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 /strong 强化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的学习教育,责成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通过召开专题部署、政策宣讲会议等形式,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推动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要求。 /p p    strong 三是加强对基金管理关键环节和人员的风险防控。 /strong 委党组聚焦潜在风险,完善防控手段,强化对不同岗位重点人员的教育和监管,杜绝利益冲突现象发生。组织各部门修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建立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高廉政风险防范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确保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p p    strong 四是进一步明确评审工作中的廉政风险防控要求,切实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 /strong 组织召开2020年评审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完善评审工作“四方主体”公正性承诺制度,签订承诺书32.4万份。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评审环境的公开信》,坚决杜绝各种干扰评审工作的不端行为。将违规打探项目评审信息等不端行为列入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风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增加对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评审专家或依托单位纵容、包庇项目申请人科研不端行为的要严肃处理等规定。在《2020年度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意见》中明确对评审信息的严格管控要求,以多种形式提醒评审专家、答辩人和委内工作人员切实履行承诺事项,遵规守纪,履职尽责。 /p p    strong 五是进一步完善评审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strong 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工作管理办法》,完善《驻会监督工作方案》,严明会议答辩评审现场的纪律、严格执行回避要求、严格选择评审专家作为加强评审公正性和规范性的措施。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人员收受与公务有关的礼品礼金登记和处理办法》,责成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基金管理系统权限管理、警示教育和内部培训,利用评审工作动员会、项目评审管理会等形式,传递严的信号,进一步明确纪律要求,保障各项监督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p p    strong 2. 严格规范问题线索管理处置流程,提升监督执纪水平。 /strong /p p   在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指导下,委党组责成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法规,形成《机关纪委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完善移交问题线索跟踪督办制度,规范问题线索处置和管理,提升工作人员信访举报处置能力和监督执纪水平。 /p p    strong (三)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科学基金改革发展组织保障的整改情况。 /strong /p p    strong 1. 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严格履职尽责规定。 /strong /p p   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精神,研究制定《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加强班子建设严格履职尽责十项规定》,进一步严格工作要求,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建设质量,努力锻造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p p    strong 2. 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监督机制。 /strong /p p    strong 一是科学规划干部队伍建设。 /strong 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研究制定《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贯彻落实& lt 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gt 的工作方案》,着眼科学基金事业长远发展,对各部门领导班子配备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切实做好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工作。 !--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p p    strong 二是有序推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strong 委党组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在深入开展干部人事工作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印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结合当前科学基金实际需求和机构变动,适应科学基金改革工作需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p p    strong 三是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 /strong 委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分期分批召开干部监督工作政策宣讲会,修订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人员兼职管理规定》,建立年度自查与集中报备机制,严格审批程序,推进科学基金干部监督工作体制机制建设。 /p p    strong 3.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干部,健全基层党组织,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strong /p p   一是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和巡视反馈意见,对机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等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深入排查,摸清情况,查找分析问题,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 lt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gt 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p p   二是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带头讲党课,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推动所在党支部建设成为先进党支部。 /p p   三是结合科学基金基层党组织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的实施方案》,正在修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关党委工作规则》,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新路子。加强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重点在优秀青年干部中发展党员。 /p p   四是完善党务干部学习教育机制。研究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贯彻落实& lt 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 gt 工作方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计划分批次组织开展全委专兼职党务干部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履职能力。 !--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 !--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 !--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 /p p    strong (四)关于推动落实巡视、审计问题整改方面。 /strong /p p   1. 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举措,推动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 /p p   委党组进一步规范直属单位预决算管理,将直属事业单位预决算纳入自然科学基金委部门预决算,并加强对直属单位的预决算执行情况的日常管理与监督,进一步保障了自然科学基金委预决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p p   2. 坚持把整改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结合起来,由点及面,深化巩固成效。 /p p   委党组系统梳理干部交流轮岗情况,研究形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轮岗机制,依据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将交流轮岗与领导班子建设规划、领导干部素质培养统筹考虑,切实增加干部交流轮岗的科学性、针对性。 /p p    strong 三、以巡视整改为契机,不断深化巩固整改成果,继续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科学基金事业改革发展 /strong /p p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的指导监督下,委党组巡视整改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委党组距离党中央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下一步,委党组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明确每位成员的责任,确保各项整改任务全面完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科学基金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p p   strong  (一)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strong /p p   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注重结合实际学深学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二是总结主题教育经验,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完善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三是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落实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责任,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科学基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举措。 /p p    strong (二)努力担当作为,以深化科学基金改革为抓手,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strong /p p   一是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在推动改革任务过程中自觉、及时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坚持把落实整改任务作为检验政治建设成效的首要标准,建立清单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坚定不移抓好整改落实。二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分析研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研发活动的非线性互动关系,完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项目遴选工作机制和配套管理措施,积极探索统筹协调重大原创培育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机制。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完善教育、激励、规范、监督、惩戒五位一体科研诚信建设体系,加快建立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的信用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推进全流程、全覆盖的监督体系建设,推动营造健康有序的科研环境,并继续深化学科布局的优化。 /p p    strong (三)以政治建设引领机关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学基金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strong /p p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自然科学基金委机关党的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以政治建设引领科学基金事业发展,加强党组对科学基金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把关作用。三是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抓共管,深入研究适应自然科学基金委知识分子群体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找准党建和业务在思想认识、目标任务、实施过程和考核上的结合点,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改革的动力。 /p p   strong  (四)增强主体责任意识,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strong /p p   一是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落实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责任,为科学基金改革提供坚强保障。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增强纪律约束力与制度执行力,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根治并杜绝腐败。三是自觉接受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指导,完善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联合监督执纪四项工作机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巡视整改的实际成效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 /p p    strong (五)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科学基金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strong /p p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人用人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巩固整改成果,加强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和日常综合研判,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大力加强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二是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原则,结合科学基金干部队伍体量小、专业性强的特点,完善干部交流轮岗机制。三是进一步将从严管理干部深度融入科学基金管理,强化对科学基金管理全流程的监督管理。四是研究论证加强科技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培养储备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强、学术管理能力高的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p p    strong (六)强化督导落实,坚持不懈抓好后续整改工作。 /strong /p p   一是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的督办工作机制。对尚未完成或需要持续整改的任务,既要明确目标,又要制定阶段性任务考核节点,严格按照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加大跟踪督查力度,紧盯不放,善始善终。二是强化整改任务考核及结果运用。将巡视整改落实情况作为今后两年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推进科学基金改革统筹考虑,成立党组领导下的专项工作组,对整改工作中勇于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旗帜鲜明予以表彰鼓励,对整改任务推进迟缓、落实不力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三是2020年底前组织整改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坚决防止问题反弹,确保中央巡视组巡视反馈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移交的线索得到有效处置、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充分落实。 /p p   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和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完成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把巡视整改成效转化为推动科学基金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提升我国源头创新能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p p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与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10-62327087 邮政信箱: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邮编:100085 电子邮箱:xszg@nsfc.gov.c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11月5日 /p p br/ /p
  • 检测项目增到106项 温州自来水做“最全面”体检
    昨日(11.4),受温州市城管与执法局公用事业监管中心邀请,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杭州监测站的专家对我市8个大型水厂进行水质调查取样。本次的检测项目有106项,远超以往的42项,是监管部门首次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我市自来水进行如此全面的检测。据初步检测,游离氯、浊度均为合格,而更详细的检测结果则至少需要15天。   昨天一早,来自杭州的水质检测专家来到我市自来水公司东向水厂,从水龙头放出的自来水中取样。检测工程师邵先生将水样倒入一个小瓶子,小心翼翼地将DPD药粉加入瓶中,轻轻摇晃,水样呈淡紫红色。随后,他将小瓶装入便携式检测仪中。邵先生介绍:“氯的浓度越高,颜色就会越深。国家标准要求游离氯检测指数应介于0.3与4.0之间,本次检测结果是0.94,符合国标。”   随后,邵先生又对浊度进行检测。东向水厂的浊度显示为0.122,达到国标,且很接近我省现代化水厂的要求。   两位专家又取了大大小小约十来瓶水,放到随车携带的低温箱中。瓶身用的是遮光材料,以尽可能保证原始水样的稳定。随后,他们带着这些水样赴杭州进行检测。   据了解,今年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委托浙江省城市供水监测网台州检测站,对我市自来水进行了3次42项常规的水质检测,本次是第4次也是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次。接受检测的分别是:东向水厂、状元水厂、西山水厂、藤桥水厂、浦东一厂、浦东二厂、梧田水厂以及瞿溪水厂。
  • 高通量桌面型固体加样仪 | 全自动固体加样解决方案,样品无需特殊处理,全面提升加粉效率
    制药、食品饮料、生物研究、材料合成、再生能源、精细化工等行业,都离不开固体加样这一简单但重复性高、操作繁琐的实验步骤。手工固体投料加样方式通过取样称重等操作后,将一种或多种固体注入到烧杯、试管、反应釜等目标容器内,但这种操作会随着样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变的繁琐且极易出错。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自动化固体投料的需求在各行业也在逐步增加。以制药公司为例,在处方前药物合成阶段,实验研发人员要做很多固体 - 催化剂筛选,反应条件优化等高通量实验,涉及大量的固体称量、配液等实验步骤,操作过程会遇到很多痛点难点问题:静电粉末难称量、高精度称量操作耗时、目标容器的标记和数据记录易出错、实验结果难以复现、出现问题难以追踪溯源、实验室一大堆瓶瓶罐罐影响整体形象、被重复低效工作所拖累等,这些问题使得许多制药公司寻求高通量自动化方式替代人工。自动化固体粉末加样的发展现状对于 “自动化称量” 的探索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如 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电子秤,应用电子技术提高了精度,与分装设备结合后,提高了固体称量分装设备的准确性。到了 21 世纪,出现了自动化固体称量分装设备,应用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做到智能化称量分装,但仍然需要实验人员对样品做预处理,如降低样品颗粒度,干燥样品、过滤样品等,方便称量和保证称量数据的准确度。发展到今天,国内外都研发出了不同称量范围和使用场景的自动化固体加样设备,实验人员有了多种选择,但依然面临很多挑战:1)单通道固体投料的方式无法应对当前复杂配方体系;2)原料桶切换仍需人工介入操作并未做到真正的解放人力;3)多类型原料的性状受到很大限制导致加样的精准度达不到需求。市场上高通量固体自动化加样产品较少,并且进口品牌处于领先优势地位,但进口设备也有很多问题也困扰着用户,如总价格高昂、运营成本高、货期长且不固定、服务响应不及时等。现有的自动化固体加样解决方案无法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且固体加样技术的壁垒较高,面对这样的不利状况,需要国产仪器制造商攻坚克难寻找解决方案。晶泰智造的全自动固体加样解决方案晶泰智造固体投料技术通过软硬件的双重攻坚,突破传统加样技术壁垒,有效解决了原料颗粒大、流动性差、蓬松、静电大等难处理固体的加样问题。晶泰智造通过增加原料桶数量,使用先进的压电陶瓷激震等技术,配合高精度称重传感器,扩大接收容器兼容性,有效提升加样效率及精准度,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固体加样自动化。配合高效智能的自适应加粉算法,样品无需预处理,只需设定目标加样量和允许的最大加样偏差,通过软件智能算法参数调节即可完成固体加样流程。晶泰智造的工业级安全防护、Satrun_V 底层操作平台、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可以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和智能化体验。晶泰智造历经多个自动化固体加样的技术攻关和经验积累后,推出 ChemPlus&trade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ChemPlus&trade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ChemPlus&trade 是一款结构紧凑的桌面型固体加样仪,支持多种固体原料和兼容不同接收容器,无需人工值守,自动完成重复耗时的称重固体加样操作。●应用领域● 产品特点&bull 高通量:可放置多种固体原料和接收容器,全面提升效率&bull 适用范围广:样品无需特殊处理,适用于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bull 除静电:有效降低静电效应,加样更准确&bull 成本可控:耗材价格低廉,节省成本&bull 占地小:整机尺寸小,桌面型&bull 兼容性广:可兼容多种实验室常用尺寸小瓶&bull 数据追踪:条形码或二维码样品管理,支持审计追踪&bull 简易交互软件:可视化操作软件,易上手使用● 样品测试数据**以上测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据结果以样品实际测量为准。
  • 湖北检验检疫局共同组织 华中科仪展全面提升品质
    继湖北省质量监督与检验协会、湖北省色谱学会、武汉质量协会等共同举办 &ldquo 2014第七届华中武汉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rdquo 之后,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北有限公司重磅参与,不但作为本次展览会举办单位之一 还将参展,以54平米特装形式,重点展示近年来湖北检验检疫行业技术成果,检验实力,由此带动全省检验检疫系统积极参与本次展览会。此外,将在食品检验、化妆品检验方面进行主题报告,全面满足当前民众所关心热点需求。   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1999年由国家总局批准成立的综合性检测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提供技术支撑、破解国外贸易技术壁垒,同时接受社会委托检测。中心设立了农产品、化妆品、化学品、光电产品等七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场所面积6480㎡。实验室共配备有检测仪器设备约900台套。技术中心历来重视通过科研创新引领检测能力建设。近年内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共63次。目前,获认可的检测领域包括微生物、化学、电气、纺织、材料、动物检疫、植物检疫、转基因等221类产品、3685个项目。   即将于今年11月27日在武汉国博中心召开的2014华中科仪展,目前筹备顺利,已有近两百家中外名企入驻展会,预计展出面积近万平米,展商300家,同期举办系列高端学术研讨报告活动。2014华中科仪展不仅是湖北省高校一年一度交流盛会,而且也列入武汉市会展培育性展题,本届主题&ldquo 助力武汉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推动华中科教行业技术全面提升&rdquo 。(热线电话:张凯 13971153732 QQ:272265529)
  • 我国将全面禁止六溴环十二烷生产与使用,您准备好了吗?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 POPs,是指高毒性的、持久的、易于生物积累并在环境中长距离转移的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2001年国际社会通过《斯德哥尔摩公约》,作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害的全球行动。公约于2004 年生效,目前有124个成员国,其中包括中国。 为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2016年12月26日,原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质检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六溴环十二烷修正案〉生效的公告》,并于2018年联合编制《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增补版),明确自2021年12月26日起,禁止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 了落实履约任务,确保如期实现履约目标,落实工作以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加强政策宣贯,组织开展部门联合调研督导,确保自2021年12月26日起全面停止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和使用,并且在2021年12月26日后,企业的六溴环十二烷库存,将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对违反非法生产、销售六溴环十二烷或含有六溴环十二烷产品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予以处罚。 岛津六溴环十二烷检测解决方案 在检测六溴环十二烷,岛津在土壤、海洋、塑料制品、聚合物等领域有着全面的解决方案,能使用LC-MS/MS,LCMS-TOF,GC-MS等仪器对六溴环十二烷进行准确定量分析。 岛津对六溴环十二烷的全面解决方案,对企业与监管部门全面禁止六溴环十二烷生产、使用与进口以及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斯德哥尔摩公约延伸阅读:我国一直在为履约而努力,在2019年已经将林丹和硫丹列入禁止生产使用和进出口,并禁止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除可接受用途外的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 由于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增列,要求对短链氯化石蜡、十溴二苯醚、多氯萘、六氯丁二烯、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等6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实施禁止或限制措施,虽然目前我国暂时还未生效,但在2019年09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集生产、使用和替代短链氯化石蜡等6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信息的通知》,短链氯化石蜡、十溴二苯醚、多氯萘、六氯丁二烯、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将会是后续我国重点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为了人类健康和全球环境,斯德哥尔摩公约在未来将继续增列,像德克隆、甲氧滴滴涕、UV-328等农药类与无意排放类物质,将是斯德哥尔摩公约后续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全面体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
    农为政首,地为粮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自2022年年初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启动至今,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全国各地已经自上而下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保障体系和质控体系。一年的实践证明,“六结合”“六统一”技术路线(即实现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性状普查与利用调查、外业观测与内业化验、表层采样与剖面采集、摸清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政府保障与专业支撑等六方面结合;统一技术规程、工作平台、工作底图、规划布设采样点位、筛选测试分析专业机构标准、全过程质量控制等六方面工作)是正确、可行的;编制的技术规程规范是科学、适用的;建立的组织、技术等工作体系是务实、有效的。摸清家底意义重大,全面体检任重道远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农业基础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托。时隔40余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4号)(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了土壤三普,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约110亿亩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开展一次“全面体检”。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完成了两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一次普查于1958-1960年开展,毛泽东同志亲自批转原农业部党组《关于土壤普查鉴定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重点围绕摸清耕地数量和农民改土用土的经验而开展。第二次普查于1979-1984年开展,《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会议报告和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国发〔1979〕111号)部署了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重点普查了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肥力等基本性状,普查成果成为我国各种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的基础数据。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从1979年的6642亿斤增长到2022年的13731亿斤。棉、糖、油等重要农产品产量也都有大幅增加,而且种类日趋丰富,品质日益提升。我国耕地资源相对不足,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人多地少,耕地的开发利用强度高、局部耕地退化严重。经过40年发展,第二次普查的数据已经不能反映全面当前土壤质量的情况。土情连着农情、国情、民情。土壤三普是对农用地土壤的一次全面体检,是新阶段开展的一项重要国情国力调查。“这次土壤普查具有多功能集成、多目标协同、多领域协作的特点,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综合性系统性强。”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全国土壤普查办常务副主任郭永田介绍,“做好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性状和耕作造林种草用地土壤适宜性,协调发挥土壤的生产、环保、生态等功能;做好土壤普查工作,更好地满足守牢耕地红线、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及食物多样性目标;做好土壤普查工作,需要统筹土壤、地质、地理、植物、生态、环境及遥感、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协同,还要统筹行政管理、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等多领域协作。”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各地普查有序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启动以来,全国88个试点县已经完成了8.8万个样点的调查采样、样品制备和内业化验检测等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技术、保障、质控四大体系。“试点县初步形成了由土壤类型图、土壤酸化分布图、‘土特产’品生产区域分布图、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图、耕地质量等级图组成的数字化图件成果等,并开始着手数据及数据库成果的形成与汇交,以及土壤志的编撰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土壤普查办综合组干部阮志勇告诉记者。强有力的工作组织体系是完成普查任务的根本保障。在2022年的试点工作中,陕西省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统揽、下属联包、三方实施、镇村配合的5级管控机制,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盟(市)和55个旗(县),均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实施自治区、盟(市)、旗(县)的三级联动。不同层级、不同主体间协作畅通了,土壤三普工作才能实现高效运转。经费是做好土壤普查的重要保障。国务院《通知》明确,本次土壤普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分担,各地可按规定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土壤普查相关工作。各地积极落实土壤普查经费,据全国土壤普查办调度,内蒙古、河北、江苏、山东、湖南、广西、青海等省(区)每个地方落实省级财政经费超1亿元;黑龙江、浙江、福建、广东(含广东农垦)、贵州、西藏6省(区)每个地方落实省级财政经费超5000万元。全面铺开土壤普查工作,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土壤三普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全链条系统谋划、综合施策,需要抓实抓细各环节,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落地落实落好各项工作。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今年,全国土壤普查办已经相继在西南区、华北区、华东区及华南区、西北区、华中区、东北区举办2023年土壤三普培训班6期,培训了各省份土壤普查办相关负责人、各试点县土壤普查办相关负责人,各省份土壤普查办外业工作和技术负责人、剖面土壤调查技术领队,各试点县成果形成技术负责人1500余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土壤普查办外业工作组副组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外业技术组组长赵玉国介绍:“培训班旨在提高各地对土壤三普工作重要性、复杂性、专业性的认识,有效推动各地行政与技术体系的融合,进一步强化试点成果编制进度与质量要求,增强外业队伍专业导向和作业能力。经考核发证的人员数量能够满足全国剖面调查采样工作需求。”3月3日上午,在重庆北碚的西南区剖面土壤调查与采样培训考核现场,109位参训学员刚刚结束完野外实操考核,正仔细聆听着关于剖面调查采样技术要点的讲解。“在进行完剖面观察时,也要记得抬头观察附近的地形,这样才能更好地判断周边的成土环境。”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顶层设计组副组长、重庆市土壤三普专家咨询组组长谢德体对剖面考核点介绍道。土壤普查队伍是保障土壤普查保质保量完成的核心。“各地要统筹省内的技术力量,在对采样和检测队伍进行筛选时,一定要严格把握人员的能力、技术和设备等条件,严格遴选任务承担单位,确保工作质量。”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兼内业技术组组长马常宝介绍,“不能只依靠省级或国家级的培训,各地的外业采样队和内业检测化验室要提前进行多次的内部培训。”因此,人员培训要久久为功,把功夫用在平时。无论是外业采样调查还是内业检测化验,土壤普查队伍人员短缺,是很多省推进试点工作时遇到的难处。在2023年土壤三普工作全面铺开之际,在高度重视人员培训的同时,还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让更多具有土壤或者相关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土壤三普工作中。信息化工作平台是衔接土壤三普内外业等多个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平台技术组以普查全环节工作流程为核心,开发了由1个桌面端系统和5个移动端App组成的工作平台,实现了普查全流程的信息化记录、数字化管理和可视化调度。“按照‘试点期基本定型、铺开期持续改进’的思路,2023年平台技术组将深入迭代工作平台功能模块,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界面友好性和功能稳定性。”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全国土壤普查办平台工作组组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兼平台技术组组长吴文斌介绍。土壤普查参与主体多、涉及链条长、专业性强,因此全程质量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土壤三普的全程质量控制要以技术规程规范、作业人员资质、专家技术指导、工作平台管控、同步监督抽查等‘五靠’为抓手,在全流程各环节做到全程控制、源头控制、前端控制、同步控制等‘四控’。”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全国土壤普查办专职副主任陈章全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会基于试点经验,提前谋划思考,做好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统筹安排外业采样、样品制备、实验室招标、样品检测、数据审核等,严把土壤普查质量关。”他同时强调,土壤三普已全面铺开,在成果产出上要守土壤普查传统成果之正,创为农业生产乡村振兴现代需求服务之新;在普查方法上守传统外业采样内业化验之正,创“六结合”“六统一”技术路线之新;在普查组织方式上守专业人员干专业事之正,创调动全社会力量之新。了解更多土壤三普相关检测信息,点击报名参加“第四届土壤检测技术与应用”网络会议: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oil230509/
  • 生态环境部:第二次普查全面实施 污染源地图将升级
    p   “2018年是普查全面实施阶段,”在生态环境部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洪亚雄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完成清查建库和试点工作,明确普查调查对象和调查技术方案,下半年将开展并完成入户调查、数据填报等工作,形成数据库,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类污染源档案。 /p p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依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07年—2009年开展。“经过10年,环境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污染物排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洪亚雄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旨在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家底,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等提供参考。 /p p   第二次普查污染源数量预计会有什么变化?“污染源数量将大大增加,”洪亚雄介绍,第一次普查覆盖592万家污染源,初步筛查第二次普查有950万家污染源需要入户调查。其中工业源740万家左右,农业源100万家左右 生活源集中式污水污染治理设施50万家左右。 /p p   “普查不是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都得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洪亚雄说。 /p p   污染源普查必须守住数据质量这条线。“对数据质量要求:全面、真实、一致。”洪亚雄说,首先从技术上要花大力气保证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其次在管理方面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最后,在结果管理上,通过第三方进行抽查,保证污染源数据质量。 /p p   洪亚雄表示,污染源普查是依法进行的一项调查,按照有关法律要求,污染源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进行的调查。应如实按时填报污染源普查报表,不能拒绝、推诿、阻挠调查,不得虚报、瞒报和拒报,不得转移、隐匿、伪造、篡改原始材料。有违法行为的,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p p   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还回应了公众对强化督查成效能否持久的担忧。他表示,强化督查绝不是短期行为。“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推广使用强化督查积累的经验,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今年将全面启动七大专项行动,作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 /p p   据介绍,七大专项行动包括生态环境部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的“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等。 /p p   发布会上还通报了多起典型案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自动监测站点组织检查时,发现云南省红河州污水处理厂等9个国控站点受到喷淋干扰,多名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 /p p   “目前,各地已对相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免职、行政降级、行政记过、警告、诫勉谈话和辞退等严肃处理,并在当地主流媒体公开曝光。”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开展环境监测质量随机检查,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p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全面立项评审 “运动员”“裁判员”彻底分开
    记者19日从科技部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全面进入立项评审阶段。此次立项评审大胆改革评审专家的遴选方式,将在统一的国家科技专家库中以随机为主的方式选出人员。  据了解,答辩评审的专家组人数原则上不少于15人,产生方式以计算机随机抽取为主。专业机构按照1∶1的比例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邀请中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等单位监督。专家名单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改。网评专家不公开专家名单,视频或会议评审专家名单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站、专业机构官网提前一天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对于参与相关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和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工作的专家,一律不得作为评审专家。对于同一年度内多次参与项目评审的专家,系统将不再考虑。专家的遴选和使用全部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做到全程操作留痕、保证操作记录的可查询、可申诉、可追溯。  同时,国家科技专家库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一方面开展专家增补及专家信息完善,另一方面制定了专家新的分类标准和标签体系。  科技部资源配置和管理司副司长吴学梯表示,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五大类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了原有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等。  “2016年,率先在现代农业、人口健康、重大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启动了36个重点专项。目前,各专项陆续进入视频评审阶段,预计6月上旬评审基本结束,力争6月底前大部分重点专项项目经费下达到承担单位。”吴学梯说。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改变过去中央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分散式、碎片化,2014年底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将近百项科技计划、专项整合成五大类国家科技计划。要求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特别是,政府不再直接管项目,而是依托专业机构管理项目。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作为首批七家专业机构之一,承担“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等项目的立项评审。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郭日生介绍说,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改革举措,确保立项评审公开公平公正。  “首先,全面推行‘预申报+正式申报’申报评审方式,简化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先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进行首轮预评审,遴选出3至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正式申报阶段。由专业机构通过网络视频方式组织答辩,根据专家评议择优建议立项。既节省了申报者的时间和差旅费,也避免了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受到干扰。”郭日生说。  科技部信息中心总工胡少华表示,自2015年9月,国际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提供统一的科技信息公开公示。“统一的信息系统覆盖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全过程,实现‘指南发布、申报受理、过程管理、科技成果服务’等环节的统一规范服务。通过网络视频评审、专家随机抽取,推进实现全过程可查询可申诉可追溯。”胡少华说。  据悉,统一的国家科技专家库初步建立,已有来自4900多个单位的约8.4万专家“入库”。每次评审专家随机抽取,而且专家库会不断增补和进行信息完善。  “执行严格的专家回避制度,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请和评审相关项目等。‘运动员’与‘裁判员’彻底分开。”吴学梯说。
  • IKA中国应用中心全面升级
    近日,艾卡应用中心全面完成升级改造与扩建,在IKA中国公司总经理Klaus Jacuk先生的主持下,举行了温馨的开业仪式,全新升级的艾卡应用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按照IKA全球标准统一设计和现代化设施建设,将面向大中华地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应用支持及创新性解决方案。 全新升级的艾卡应用中心核心职能有:一是研发测试,以确保IKA产品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实际应用需求;二是样品测试,客户可以在采购之前将样品交于艾卡应用中心进行样品处理,结果满意再采购;三是订制服务,根据不同应用行业的客户要求,在IKA标准产品范围内找不到合适的设备,本中心提供客户订制化服务和定制创新解决方案。四是应用培训,让客户及员工了解IKA最新技术、体验产品功能、开展操作示范的一体化培训平台。 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德国IKA集团,作为样品前处理设备全球领导者,我们一直推动着行业创新和发展。艾卡中国应用中心的全面升级,这使得我们更加贴近中国用户,并将我们的服务做到极致。 请拔打艾卡中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886 0358或者发邮件至:applicationsupport@ika.cn或者访问我们的网站:www.ika.com/applicationsupport 关于 IKA ( www.ika.cn )IKA 集团是实验室前处理, 量热分析, 混合分散工业技术的市场领导者. 磁力搅拌器, 顶置式搅拌器, 分散均质机, 混匀器, 恒温摇床, 研磨机, 旋转蒸发仪, 加热板, 量热仪, 实验室反应釜等相关产品构成了IKA实验室分析的产品线, 而工业技术主要包括用于规模生产的混合设备, 分散乳化设备, 捏合设备, 以及从中试到扩大生产的整套解决方案. 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南部的Staufen, 在美国,中国, 印度, 马来西亚, 日本, 巴西等国家都设有分公司. IKA成立于1910年,IKA集团现在可以自豪地回顾过去100年的历史。
  • 首部木门窗国家标准将实施 行业全面备考
    中国木门窗行业首部国家标准——《木门窗》GB/T 29498-2013,2013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对此,木门窗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生产能否完全达到新国家标准的要求?记者近日从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了解到,该标委会联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北京市建筑木材公司等单位组织了一系列新国标培训与技术交流活动。木门窗行业开始了一场针对新国标的“备考”。   考试合格才在工程竞标中占优势   据记者了解,即将实施的《木门窗》标准是我国木门窗行业首个专业性细分的国家标准,颁布实施《木门窗》国家标准,针对的主要是工业化生产,在现代建筑上使用的木门窗产品。标准从木门窗的产品分类、名词术语到产品的检验、运输、贮存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不仅针对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使用需求提出了要求,在编制风格上也力求与现行的其它建筑门窗标准保持一致,方便使用。   新标准对于木门窗行业有了更严格的规定,行业发展有法规可依,对于解决目前市场混乱纠纷现象将有明显效果。标准实施后,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由不规范走向规范,不仅将打破木门窗行业发展的标准化瓶颈,更会使整个行业迎来一次新的洗牌。此外,木门窗行业的产业升级还将催生大批低碳、节能新型木门企业。   在目前的木门窗领域,设计师要根据顾客不同尺寸需要,进行尺寸确认和图纸的设计,再将图纸交由工厂生产,然后,由专业安装人员进行安装。这样一来,测量就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严谨的操作,任何差错都可能造成消费者的不满。这样的一个过程,导致生产周期比较长,顾客可能不能接受,工厂没有标准的生产流程,也会耽误生产效率。   而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会有这样的问题,喜欢的款式,但是尺寸和自己的门洞不太相符,在这样的情况下,购买木门就需要定制,但是在工厂订单量比较繁忙的时候,定制的周期会比较长,有可能跟不上装修的进度,客户在这时候可能就会选择放弃此款木门。当在特定的尺寸下,木门窗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顾客只要根据自身款式的喜好,就可以挑选符合自身需求的木门,对于木门窗品质和款式的认同将不受木门尺寸的影响,购买更加人性化。   因此,木门窗标准化将成为促使木门业发展的催化剂,对于生产企业来说,由于采取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生产效率提高,产能能够很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生产企业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现代化生产的优势。   门窗企业国际化进程将加快   木门窗产业的标准化,对推动企业发展,造就国际化的大型企业也有重要的作用。木门窗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国际化是当前的潮流,但是,目前中国木门窗业还没有出现一个大型跨国公司。过去我国的木门窗产品大多在国内使用,而现在很多企业的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设计进入中国,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国内企业往往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自己的产品标准,国外设计师的技术要求、国外零散的企业标准往往成为我们供应产品的唯一依据,门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相当被动。   专家指出,培育一个跨国门窗企业,要有几个决定性的因素:第一是生产要素国际化 第二、品牌国际化 第三、产品生产研发国际化 第四、跨国经营。而实现这些的前提则是要有严格的制作标准。虽然目前在门窗行业也有一些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但这些都不能“统一大局”,中国门窗业目前处于国际化的第二阶段,发展势头依然很快。此次《木门窗》国家标准的出台,为门窗企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了标准可依,不仅可以助推门窗业的标准化进程,也为中国门窗企业提供了在国际上生存、发展更大的空间,能更好更快地立足国际,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 2019赛默飞色谱质谱巡演全面开始 | RoHS指令全面解决方案
    2月28日下午,由赛默飞主办的RoHS东莞研讨会打响巡演第一站,来自东莞、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近百名专家、技术人员、企业用户、三方检测机构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精彩实况直播会议有幸邀请到两位行业资深专家,来自中国赛宝实验室项目主管孙秀敏老师,和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技术专家任祥祥老师,分别为大家带来《中国RoHS 2.0法规进展及应对方案》以及《电子电器产品有害物质管控背景及案例分享》两个精彩报告,深度剖析欧盟RoHS法规以及中国RoHS法规发展历程及动态,和一系列电子电器产品有害物质管控案例。 来自赛默飞的资深行业经理、产品经理全面介绍了赛默飞在RoHS检测从样品前处理、溴化阻燃剂分析方案、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案、重金属分析方案到塑料、涂层材料等中多环芳烃、有机锡、PFOA和PFOS、重金属等有害物检测方案。现场用户反响热烈,提问踊跃,与我们的技术团队进行了深入探讨。什么是RoHS?为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欧盟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RoHS《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重金属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等阻燃剂超标的电子电器产品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场。RoHS指令的核心内容是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毒害物质,实现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的灭害化、无害化。世界各国对RoHS指令的出台反响强烈,称其为绿色环保指令、技术壁垒指令甚至是牵动全球制造业神经的指令。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产品出口大国,出口总量的70%以上涉及到RoHS指令,因此中国政府亦十分重视相关问题。 自2019年7月22日起,所有输欧电子电器产品(除医疗和监控设备)均需满足其限制要求。自2021年7月22日期,医疗和监控设备也均需满足限制要求。我们能为您创造什么价值?赛默飞完全理解RoHS指令的深远含义,我们能够提供最全面的解决方案来帮助电子电器设备制造商以及他们的供应链应对这些所带来的挑战。 我们可以为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阻燃剂、邻苯二甲酸酯和多环芳烃等危害有机物的前处理、筛查和测定等提供加速溶剂萃取(ASE)、燃烧离子色谱(CI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技术,并提供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离子色谱仪(IC)用于测定镉、铅和汞,分离并测定六价铬。 典型应用实例实例一: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案:热裂解—GC-MS 筛查方案根据IEC62321-8-2017 标准,可采用热裂解-GC-MS对增塑剂进行筛查。 优势特点采用热裂解作为样品进样技术,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直接进Pyrolyzer-GCMS系统分析检测,省去了繁琐的前处理步骤:● 自动化程度高,高达48 位自动进样器,满足高通量分析要求● 可提供eWorkFlow™ 方法包,整合仪器方法,分析方法,报告模板,无需重新建立,一键启动分析● 独特的进样口接口设计,无需切分载气流路● 一套GCMS系统,可在热裂解进样和普通进样方式间自由切换● 性能稳定,大幅减少维护时间,满足连续筛查任务的进行 实例二:六价铬检测:离子色谱仪-柱后衍生-紫外/可见光(IC-UV/Vis)优势特点赛默飞特有的色谱柱更好地耐受提取液的高基体干扰,且有更长的寿命。离子色谱分离结合特异性高灵敏度的柱后衍生,可以完全排除比色法的干扰因素,且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完全满足RoHS 指令关于六价铬限量的检测要求。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赛默飞始终致力于为用户创造价值,我们拥有最全面的产品线和工作流,从色谱、质谱、痕量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系统到数据管理软件,涵盖有机污染物、离子型化合物和无机污染物检测的全流程方案,为科学分析创造出全新的可能性。作为单一供应商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助您减少启动时间成本、提供令人信服的生产率,并大幅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无论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还是专家,有了我们的解决方案,获得可靠、明确、高品质的检测结果将会变得更加轻松。
  • 全面剖析:基因检测进入消费级市场的关键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重新炒作基因检测,很多人感觉消费和资本市场对基因检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果真是基因检测市场的春天到来了吗?这一波热潮过后,基因检测能成为必需品吗?下面我从基因检测的瓶颈、模式创新和数据解读等方面和大家探讨一下基因检测成为必需品的关键转折点。   一、基因检测自身的三大瓶颈影响消费市场的热度   基因检测要想真正走进消费市场有三大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价格不透明问题。   23andMe花了10年的时间把基因检测的价格从999美金降到了99美金,每次融资都带来新一轮的降价,99美金也是在其第4轮融资以后推出的价格。在降价之前他们的用户数是18万,降价以后短短的九个月用户就出现了成倍的增长。   23andMe实现了基因检测99美金的亲民价格   就在国外基因检测价格已经形成规范时,国内的基因检测市场却出现了乱象。在百度搜索,能看到一大堆基因检测公司,拿起电话一问,定价从几十万到几百不等。   国内的基因检测市场,一直以来都处于灰色销售地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管制政策的不明朗,哪家都不愿意成为出头鸟被盯上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基因公司对于基因检测产品的定价不透明。在消费者眼里,基因检测的定价是不透明的,同时因为消费者对于基因缺乏基本知识,所以在选购的过程中,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在医院只能被动接受医生的推荐价格,在体检中心也是半信半疑,更不用提货比三家的可能了。   定价是一道过不去的槛。一边抓着服务提供商的腿,一边揪着消费者的心。技术提供商不透明的定价让服务提供商不得不把价格抬得极高 信息不对称和科学普及度低让消费者甚至把基因检测和星座算命联想到一起。   其次,基因测序的时间周期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   最近有一篇文章比较火,讲述了一份生物标本如何开始它的&ldquo 旅行&rdquo 直到完成了一次基因检测。需要指出的是,这位&ldquo 生物标本&rdquo 的整个&ldquo 旅程&rdquo 只花了两周时间,从运输到实验室到分析室到最后的检测报告,整个过程非常的&ldquo 高大上&rdquo 。文章没有指出来的是,这位&ldquo 生物标本同学&rdquo 走上的旅程是基因检测中关于肿瘤用药指导的应用。这种基因检测,针对的是得了癌症的患者,那么对于普通的健康人,还需要做基因检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要从目前市场上针对健康人群做的疾病风险预测的基因检测说起了。   Oxford Nanopore的小型测序仪,实现数个小时产出基因数据   一般市场上预测疾病风险的基因检测,只需要几百块钱和存有你唾液的棉签,就能够分析至少一项疾病的健康风险。这种风险分析通过某些疾病易感基因的遗传信息就能完成,整个周期最快一周,最慢一个月。   这里就有一个用户体验问题出来了。如果说你想要体验一次美甲,美甲师傅直接上门就能服务,但是基因检测没法当场出报告结果啊!可能很多的消费者在第一次听到基因检测这个产品的时候,都是认为和测血糖或者量血压一样,能够当场出结果,或者至少等上几个小时也行啊。很不幸,让小伙伴们失望了。   目前基因测序的成本是降下来了,但是整个基因检测的周期仍然无法做到很亲民。即便是未来可携带测序仪进入到老百姓家里,但是测序的前期DNA提取,测序样本的制备,后期的数据分析等环节都是很难做到傻瓜式操作。从目前市场上对于穿戴式设备的热捧,也许在未来不久,测序仪的发展能够走向穿戴式的方向。   新技术的日益更新,也是让基因检测价格不断降低和周期逐步缩短的推动力。Illumina已经通过HiSeq X Ten实现了1000美金的基因组测序,新型基因组分析芯片&ldquo Japonica Array&rdquo 只需要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完成基因检测。也许商业化的推进,能让这两个瓶颈在市场上面能够找到一个消费者接受的平衡点。   基因测序的第三个瓶颈是数据分析。   笔者作为是生物信息出身的技术男,看到这个瓶颈也许就笑了,基因检测的瓶颈怎么会是数据分析呢?的确,从23andMe公布的白皮书里面能看到,基因检测使用到的数据分析技术的确不难。   一代测序技术(PCR测序)做的基因检测我就不提了(有兴趣的读者直接登录我们的奇云诺德平台就能看到,这种一代测序技术做的基因检测目前都是几分钟的全自动化生成报告流程) 芯片技术的基因检测从数据分析到产生报告,基本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就能全部搞定(有兴趣的读者直接使用R语言的软件包PredictABEL就能做完全套数据分析) 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目前使用Churchill算法来做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也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三个小时的工作量。   难道说这个瓶颈就不存在了吗?当然不是,试想一下,目前真正懂生物信息的人,真正懂应用算法分析和解读基因数据的人,真正懂得将基因检测分析建模和优化流程的人有多少呢?在基因检测领域,瓶颈不再是成本,而是对结果的解释。   这个瓶颈之所以提出来,不是分析技术上面的难度,而是分析结果选择上面的难度。这也是造成目前每家基因检测公司在每个检测项目上面的差异,在本系列中&ldquo 你看得懂基因检测报告吗?&rdquo 部分,我会详细把这个技术瓶颈剖析开来一探究竟。   二、基因检测的商业模式仍有待创新   用一句很简单的话作为开头:基因检测产品能赚钱吗?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基因检测技术转化的历史,1994年率先在美国医疗机构中开展肠癌基因筛检,一年以后英国也开始了全面的基因筛检制度。2002年,欧盟超过70万人进行了基因检测,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推出基因检测的国际标准,同年美国已经有500多万人次接受了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成为医疗机构的标准化临床检测。   2006年,互联网巨头将基因检测带入老百姓生活,Google投资的23andMe成立,2007年基因检测公司在世界各国开始落地生根,国内开始出现&ldquo 联合基因&rdquo 等基因检测公司,到2008年,时代周刊将个人基因检测服务评为该年度最佳发明。   从传统的基因检测技术转化来看,常规的模式是进行临床疾病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应用在医疗领域的时候,针对的对象虽然是患病消费者,但是真正需要采购基因检测的还是医生,这里是&ldquo 羊毛出在狗身上&rdquo 的模式。这个市场包括单基因病检测、肿瘤个性化治疗检测、遗传性肿瘤预测检测、肿瘤早期筛查等。   从基因检测的刚需来看,辅助生殖和孕妇产前基因检测都是市场需求很旺盛的产品,也是各大医疗机构争夺的&ldquo 蛋糕&rdquo ,这部分产品必定是国家政策规范的重点,模式也基本上是&ldquo 羊毛出在羊身上&rdquo 。   除此以外,介于以上两种模式的中间,还有一些非刚需的基因检测产品,如新生儿基因检测、成人基因检测、老年人基因检测等,正在逐渐的被互联网模式推向市场。   前文提到的基因检测在定价和报告解读上的瓶颈,是模式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卫计委和发改委对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基因检测产品,仅仅在一些刚需的检测项目上做了资质的限制,在市场定价、审批项目标准等方面都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市面上的基因检测产品定价从数千元到万元级别参差不齐。定价的混乱和缺乏合理的解读信息,是基因检测的模式无法突破的硬伤。笔者估计这个矛盾在2015年会开始爆发,期间资本市场和基因行业会有一个洗牌的过程,本系列最后部分会对详细分析哪些行业会被颠覆。   基因检测的商业模式  三、基因检测产品和消费者痛点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消费领域需要解决痛点,如果只是提出问题,消费者是不能将其视为必需品的。目前基因检测产品存在一个很大的门槛,就是最终的解读报告能否帮助消费者解决他们的问题?而身为基因产品的研发人员也总会发问:消费者需要基因检测报告解决什么问题呢?   这就是目前基因检测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一个死循环。一方面终端消费者无法理解报告的价值,另一方面检测服务商无法获知用户真正的痛点。也许这里会诞生一个第三方服务公司,那就是基因检测报告解读提供商。要出现这样的业务,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让消费者能够读懂基因检测报告。在这样的公司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来看看普通老百姓拿到一份基因检测报告以后会如何看待报告的解读。   基因检测简单来说可以划分为诊断类和预防类。诊断类的基因检测报告包括遗传缺陷基因检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靶向用药基因检测等。预防类包括疾病易感基因风险评估、新生儿基因检测等。对于诊断类的基因检测,一直都是市场上各大医疗机构和企业争夺的&ldquo 蛋糕&rdquo 。   一份诊断类的基因检测报告,普通老百姓是无法自行解读的,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遗传咨询师或者有资质的医生来解读。例如靶向用药基因检测报告,里面出现的众多药物名称和相关基因功能说明,以及适用性、不适用性、可能适用性等说明,都需要具备专业的临床医学背景的咨询师和医师才能解读并且做出合适的诊断。   这种诊断类的基因检测报告,国家相关的政策限制也会出台,例如CFDA对于诊断的设备,卫计委对于诊断的项目等,不仅如此,笔者预判,相关部门也会对于诊断类的基因检测报告进行规范和标准化,报告带来的临床诊断指导也会进一步出台技术性的规范。诊断类的基因检测有风险,但在国家相关部门的规范下,能够通过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得到保障。   针对预防类的基因检测,如果告诉普通老百姓,在知道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下,消费者还真的愿意知道自己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吗?针对新生儿基因检测,虽然婴儿无法为自己选择基因检测做决定,但是父母为孩子选择知道这些信息是否真的有百利而无一害呢?   如果我们撇开目前基因检测精确度和资质问题,只是看预防类的基因检测报告内容,你会发现更多的检测项目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让消费者过渡到诊断类基因检测做好准备,比如癌症易感基因检测套餐,消费者知道的仅仅是一个&ldquo 不太稳定&rdquo (为什么称为不太稳定,笔者这里不细说,以后会慢慢分析基因检测的技术细节,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在不同的基因检测公司得到的检测结果会有差异)的统计学概率。   另一个方向就是通过游戏和好奇心吸引消费者进行一次性的消费,这里有一个很吸引互联网投资人的故事,那就是&ldquo 先把用户圈进来,然后通过增值服务来盈利,最后利用逐步积累的大数据来建立门槛&rdquo ,这个漂亮的商业模式的确让众多的投资人掏了不少钱,但是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预防类的基因检测有风险,但是知道风险以后出现的问题,需要消费者自己承担。   总而言之,基因检测的报告,老百姓要么无法解读和应用(诊断类的基因检测),要么满足了好奇心以后被&ldquo 卖&rdquo 给传统医疗保健行业(预防类的基因检测)。这里充满了各种的&ldquo 坑&rdquo ,基因检测确实能帮助我们解决一部分的痛点,但是前进的路是漫长的,除了用投资人的钱来填&ldquo 坑&rdquo ,基因世界的各位看官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静下心来(不要只想着赚投资人的钱),专注一下分析消费者的痛点,提高用户体验,让产品和市场来说话呢?   四、未来哪些行业会与基因检测深度整合?   基因检测作为最前沿的新技术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行业肯定。从目前基因检测技术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来看,市场对其认可程度还需要一段磨合期。2015年是基因检测市场推广中关键的一年,伴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基因检测的监管和规范,基因检测的应用会不断加速。下面我们逐一分析几个大宗行业。   第一、临床诊断行业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的国情咨文中宣布了&ldquo 精准医疗计划&rdquo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同时提议国家投入2.15亿进行&ldquo 百万基因组计划&rdquo 。这项计划是美国继&ldquo 人类基因组计划&rdquo 以后再次使人类医学迈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标志着基因检测开始成为临床诊断重要的标准之一。   精准医疗的目标就是要为每个病人量身打造出最优的治疗方案,使疗效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从分子角度来寻找病因,简单来说,需要对每个人进行基因检测。美国对于精准医疗的投入只是基因检测颠覆临床诊断行业的冰山一角,对于基因行业的来说,这个机遇更像是台风来临前的征兆。   第二、药物研发行业   &ldquo 精准医疗&rdquo 的另一个方向是&ldquo 精准药物&rdquo ,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最有利的治疗。开发新的有效药物不仅花费国家和企业巨额的资金,而且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药物针对的人群越来越有限,药物研发周期越来越长等。这里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积累更多的数据,实现精准地开发药物,也实现从基因层面上了解病因。   第三、健康预防行业   &ldquo 精准医疗&rdquo 创建了一个庞大的患者医学数据信息库。这个巨大的资源库让临床的数据&ldquo 有迹可循&rdquo ,让疾病的根源&ldquo 有数可查&rdquo 。研究人员能够通过研究这些数据,进一步了解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更合理和完善的治疗和预防方案。临床大数据的发展会促使健康预防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在我国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基础上,基因检测在普通消费者市场上的推广能促使数据积累过程更加迅速。
  • 红外热成像入校园!体温快速筛查系统在国科大四校区全面启用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进一步加强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的通知》。2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在党委视频会上提出,要尽快部署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切实加强校园管理和人员车辆管控。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文华聚信向国科大捐赠了一批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相比此前的额温计、腕温计等常规测温工具,更能在室外低温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其准确、快速的体温筛查优势。 /p p   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为非接触式人体温度监测设备,通过接收人体热辐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各部位温度分布,可记录分析人体热场,监测显示额面温度。按“新冠肺炎”体温筛查要求设置后,当监测到进出人员体温超过37.3° C时,该系统会自动报警,能实现多人员、多层叠的体温监测功能,同时快速筛查10至20人的体表温度。 /p p   截至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及雁栖湖四个校区校园入口的体温筛查工作全面“升级”。据悉,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北京文华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捐赠的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将替代常规测温工具,更准确、便捷、快速地对各校区进出校园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排查。 /p p    /p p    /p p br/ /p
  • CDC首席专家: 应全面了解疫苗相关知识
    p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近期,有关疫苗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甚至有很多误解,可能影响疫苗免疫接种。 /p p   为此,11月5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给读者提供权威观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谣言止于智者 /strong /span /p p   每次疫苗风波都会给公众带来很大恐慌,甚至导致有些人对疫苗失去信心,这很有可能导致传染病暴发。曾光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公众对疫苗的理解不如普通药品,原因有很多,包括:疫苗大多数是健康人预防接种,不像普通药品是治病救急所需,所以对接种疫苗缺乏紧迫感 疫苗接种对象一般是脆弱的婴幼儿,家长十分关心,难以容忍些许闪失 虽然目前疫苗种类很多,但只是针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不能覆盖所有病原微生物 接种疫苗后,接种者自身难以判断疫苗效果是否产生 疫苗只是降低了接种者患某种疾病的概率,并不意味完全杜绝该疾病的发生。曾光教授表示,平时对疫苗的理解不到位,是疫苗风波产生的根源。 /p p   疫苗安全问题高度敏感,容易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曾光教授认为,这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情绪不能成为盲目抵制疫苗的理由,不接受疫苗接种只会影响新生儿健康,产生更多的传染病传播风险。他希望公众能够全面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不要人云亦云,产生不必要的恐慌,“谣言止于智者”。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疫苗价值无可替代 /strong /span /p p   据曾光教授介绍,有文字记载,我国在公元10世纪就采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进入20世纪后,全球疫苗研发进入快车道,取得了很多辉煌成果。如1909年卡介苗问世,1923年白喉类毒素疫苗问世,1926年破伤风类毒素疫苗问世,1932年首次使用黄热病疫苗,1936年在鸡胚中研制灭活流感疫苗成功,上世纪50年代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问世,1950~1970年研制出了减毒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水痘疫苗,1986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问世,1990年多糖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问世,1991年无细胞百日咳疫苗问世。 /p p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共有40多家疫苗生产企业,可生产60多种疫苗,预防30多种传染病,国产疫苗约占全国实际接种量的95%。疫苗产品的使用,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对保障公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p p   传染病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曾光教授介绍,全球曾在公元6世纪、14世纪和19世纪末,暴发过3次鼠疫大流行,死亡1.4亿人,大大超过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在18世纪,欧洲天花蔓延,死亡人数高达1.5亿人以上。正是由于疫苗的出现,发挥了预防作用,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可能发生的病例得到预防。1980年天花被消灭之前,全世界有60%的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胁 在天花患者中,超过1/4的人因病死亡。1988年以后,全球脊髓灰质炎感染下降99%,据估计,约500万人免于瘫痪。2000~2007年,全世界麻疹死亡率下降了74%。 /p p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没有一种预防性卫生干预措施比免疫更具成本效益。国际社会一次又一次认可疫苗和免疫接种的价值,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大量传染病,而且越来越多地用于防控由传染性因子引起的若干慢性病。疫苗接种不仅可以预防与腹泻、麻疹、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百日咳等传染病有关的痛苦和死亡,还有助于巩固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等优先事项。 /p p   除挽救了无数生命外,疫苗还节约了医疗开支,因为免疫接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医疗卫生投资之一。在美国,根据一项成本效益分析,在疫苗上每投入1美元将节约2美元~27美元的医疗支出。在11个西欧国家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每个麻疹病例的治疗成本为209欧元~480欧元,而麻疹疫苗接种的成本则仅为每人0.17欧元~0.97欧元。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效价降低不增加安全风险 /span /strong /p p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的简称,指由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疫苗和破伤风类毒素疫苗3种疫苗混合而成的多联疫苗制剂,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3种疾病。我国百白破疫苗已纳入计划免疫近40年,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p p   曾光教授表示,和其他药品一样,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是疫苗的两大基础。据了解,疫苗效价指标代表疫苗的有效性,无菌等指标代表疫苗的安全性。效价指标不合格是指疫苗中有效抗原成分的含量低于标准范围,表明疫苗的保护效果不够,与安全性是不同的两个方面。效价指标不合格不会增加安全性风险。 /p p   专家表示,疫苗效价降低,不意味着就失去保护作用。每个人对疫苗抗原的反应并不一致,有些人即使对少量的疫苗效价也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此外,由于百白破联合疫苗每人需在不同时间连续接种4剂,1次疫苗效价不足并不代表保护作用丧失。 /p p   据了解,我国的百白破疫苗质量标准是在WHO相关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不断完善更新。自2010年版《中国药典》颁布实施,与发达国家同类疫苗对比,我国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质量标准有了大幅度提高。专家指出,相关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对质量安全常抓不懈,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p p br/ /p
  • 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全面建成
    p   为了进一步对大气复合污染情况进行探测研究,探索污染源来源和迁移转化特征,厦门所区的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全面建成并配备30多台仪器设备,为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和改善提供数据支撑。 /p p   7月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与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裴有康共同为“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揭牌,标志着城市环境所位于厦门所区的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以下简称“超级站”)全面建成。 /p center img alt=" 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全面建成" src="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7-07/04/nick/1499136720963079620.jpg" width=" 360" height=" 220" / /center p   超级站旨在综合利用多参数、立体、高时间分辨的大气环境观测装备,从化学、光学、谱学与模拟等技术角度开展大气复合污染观测研究,探索东亚季风控制区域与快速城市化区域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特征,揭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过程与机制,阐明东南沿海区域臭氧及光化学污染规律,识别海陆交汇界面大气污染的来源与成因,从而为区域的大气污染调控与环境改善提供数据支撑。 /p p   超级站共有观测仪器30多台(套),包括大气常规气象参数、空气质量常规参数、气溶胶理化特性、光化学污染物与前体物以及大气汞等重金属污染物等5个观测模块,主要仪器包括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仪、颗粒物水溶性离子色谱监测仪、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等。 /p p   超级站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所在大气环境研究领域的科研装备条件,为深入开展区域大气污染研究提供良好的观测平台,并为国内外大气环境领域的联合观测与科研交流提供载体,以及为即将举行的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 /p
  • 赛默飞发布水质全面解决方案,为水质安全保驾护航
    北京,2014年4月17日 —— 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近日发布水质全面解决方案。“兰州水污染事故”目前在社会上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兰州自来水污染并非个案,整个事件反映出我国城市供水的普遍问题,存在很高的风险。目前,供水企业需执行饮用水的国标-106项,在106项中对检测频率有明确规定。苯作为106项指标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可采用GC-FID+顶空或PT-GC/MS(PT-GCMS:吹扫捕集-气质联用仪)法进行检测。赛默飞TRACE 1300系列气相色谱仪首创业内唯一用户可直接更换,即时联接的模块化进样口和检测器,并通过专利“即时联接”技术,集超快速、易操作、便携式特点于一身,能够用户提供令人赞叹实验室超高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赛默飞Trace1300气相色谱仪除苯检测外,赛默飞还能够针对水质分析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许多国家的水质标准分析方法都采用IC法分析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硝酸根、硫酸根、锂离子、钠离子、铵根离子等主要阴阳离子。作为离子色谱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为用户带来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ICS-5000+高压离子色谱系统,整体系统具有分析型和毛细管型单配置或双配置两种形式,并有多种检测器可供选择,通过强大平台和应用支持,其能够为近乎所有IC应用提供最佳性能。赛默飞还拥有可针对大量水样进行初筛的Gallery水质分析仪,全自动、分立式的系统配合标准化、信息化的解决方案能带给用户全新体验,全面革新各类水质实验室的工作模式,提升检测效率。此外,通过仪器配备的多种即开即用水质环境检测试剂盒,研究人员可快速检测大量水样,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赛默飞ICS-5000+高压离子色谱仪随着工业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重金属元素进入到环境水体中,较旧版法规GB 5749-85相比,最新版《城市生活饮用水法规GB 5749-2006》毒理性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新增溴酸盐、亚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对砷、镉、铅、硝酸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赛默飞iCAP-Q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是针对重金属检测的一款利器。该仪器拥有超高灵敏度高,具备独有的90°离子光学(RAPID透镜)特性,可同时确保元素检测的高灵敏度和低背景噪声。通过采用KED(动能区分)模式下的氦气加压QCell技术,还可有效降低多原子干扰,进一步确保所有样品分析中的高选择性,非常适合低浓度元素分离及形态的研究。赛默飞iCAP-Q ICP-MS对于分析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痕量元素含量准确分析及元素价态的确认问题,赛默飞独家提供离子色谱(I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仅需一步即可令该难题迎刃而解。离子色谱系统在分析过中完全不采用金属系统,因此是元素分离及形态的研究理想之选。 赛默飞气相及气质,液相色谱等产品还可提供对水中有机物分析的众多优异方法,如需了解具体水质分析应用,请点击下载《色谱及痕量元素分析水质分析应用专辑》:www.thermo.com.cn/Resources/201404/17144946156.pdf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员工约50,000人。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Life Technologies、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四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已超过30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超过3800名。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 名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thermofisher.cn
  • 工作流解决方案全面应对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挑战
    工作流解决方案全面应对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挑战 &mdash &mdash 安捷伦亮相&ldquo 2012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rdquo 北京,2012年10月16日---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安捷伦科技(NYSE: A)于10月16日至18日亮相2012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安捷伦科技以&ldquo 工作流解决方案全面应对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挑战&rdquo 为主题,展示从样品制备、进样、分离、检测到数据管理的安捷伦全面工作流解决方案,同时在现场演示安捷伦移动实验室方案。作为测量测试领域的领军企业,安捷伦通过科技创新及其丰富的应用实践应对测量测试的挑战,从食品安全到环境质量检测、从生命科学研究到临床研究等,充分展示了领先科技承诺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 更丰富的样品前处理设备 自2010年安捷伦科技收购瓦里安以来,不仅给安捷伦科技带来了光谱产品以及核磁共振仪等,更带来了丰富的样品前处理产品,在丰富了安捷伦科技的产品线的同时为用户带了更多的样品制备技术。其中包括Bond Elut固相萃取(SPE)产品、QuEChERS试剂盒产品、Captiva过滤产品,以及Chem Elut固相支持液液萃取产品等,使得安捷伦科技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柱耗材产品由6000多种增至25000多种,可以提供多种固定相,以及多种规格,能够应对于客户不同种类的需求。 样品自动平台(workbench)使得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质谱的样品从100毫升的容量缩小到2毫升,在减少溶剂消耗,提升样品制备的自动化程度和重复性,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溶剂暴露;2011年年初推出的自动化微孔板操作设备产品线增加了一名新成员:BenchBot 机器人,将安捷伦大型自动化微孔板操纵器的强大功能纳入到紧凑的设计中,适用于狭窄的实验室空间,使大量随科学需要而不断变化的工作流程实现自动化。BenchBot易于与种类繁多的实验室设备集成,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mdash &mdash 从新一代测序和芯片样品制备到高通量 LC/MS 样品管理以及多种细胞分析,都能轻松应对。 更强大的进样、分离、检测 安捷伦科技不断创新,无论在有机分析还是无机分析,小分子还是大分子等方面都彰显出强大的产品、技术实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产品领域,安捷伦一直代表着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本届展会安捷伦科技展出的7200 GC/Q-TOF 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iFunnel 技术彻底变革了大气压离子采样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大多数应用的检测灵敏度;Agilent 6550 iFunnel 四极杆飞行时间液相色谱质谱(Q-TOF LC/MS)联用系统,该系统可将TOF 灵敏度提高至低飞克级且采集速率达到每秒50 张谱图,并具有高达五个数量级的内扫描动态范围,以及强大的性能与稳定的运行能力;8800 ICP-QQQ 是安捷伦推出的世界首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为客户高端研究和复杂分析难题带来变革。 在2012年4月德国慕尼黑展会期间,安捷伦在液相色谱技术领域相继推出1290 Infinity 四元液相色谱系统,这是一款具有二元系统准确性和精密度的四元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Agilent 1290 Infinity 二维液相色谱解决方案,可实现全二维方式以及中心切割方式的二维分离;以及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 Agilent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这款全新的一体化系统现以超低的价格提供 UHPLC 分析性能和二极管阵列检测能力,倘若用户对模块化系统的灵活性要求不高但对质量有极高要求,该系统将是最佳选择,其独特&ldquo 移动套装&rdquo 和&ldquo 步入式套装&rdquo 可将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轻松升级为移动液相色谱系统并能方便安装到移动实验室的车辆内使用;用于凝胶渗透/体积排阻色谱的全新安捷伦 GPC/SEC 软件,大大提升了GPC/SEC分析的数据分析与报告能力;最具灵活性的全新218 和 SD1 纯化系统,全面扩展安捷伦液相色谱纯化产品组合。 安捷伦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运营经验,推动领先的技术理念实现产业化,在慕尼黑生化仪器展期间,安捷伦特别展出如下两项创新典范: 创新典范1:Cary 630 FT-IR光谱仪。凭借卓越的工业设计,Cary 630 FT-IR 光谱仪获得仪器市场展望 (IBO) 2012 年度的工业设计金奖。Cary 630是目前市场上最小、最轻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最新一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ary 60也是脉冲氙灯技术的领导者。这款耗时 1年半开发完成的产品能够通过 5 个可互换的样本模块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和应用需求,色彩对比和圆角效果使其外观看起来现代化且一体化,它是迄今为止占地空间最小的台式实验室光谱仪。 创新典范2:4100 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MP-AES)。近期获得R&D 杂志百大科技研发奖的4100 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MP-AES),是全球范围内推出的技术最先进的 100 种产品之一。MP-AES无需危险气体或高价气体,仅需空气就可进行无机元素分析和监测,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和安全顾虑。4100 MP-AES 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家进行元素分析的方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最低维护成本的元素分析设备,同时还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性。 更快速专业的信息管理 当今实验室正在发生变化,时间的紧迫、资源的减少、分析技能的短缺、成本/收益的控制以及数据分析的瓶颈都是现在实验室面临的问题。目前实验室的管理者最为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成产效率,这就需要操作流程的优化、先进的分析技术以及分析人员操作水平的提高。安捷伦科技能够提供给实验室分析仪器、消耗品、服务、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这一整套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实验室提高分析效率,达到业务的成功。 安捷伦多功能 GPC/SEC 软件可轻松获得可靠的分子量分布数据,是快速、可靠地表征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首选技术;最新的OpenLAB Data Store 数据管理系统,大大简化分析数据管理的流程和成本以及满足实验室面向法规的严格要求。 更简单的实验室管理 从不同的供应商采购实验室消耗品,客户很容易受到匹配问题的困扰。针对此,安捷伦 CrossLab 高效液相色谱消耗品,提供针对于不同品牌的液相色谱配件,有助于提高非安捷伦仪器的性能和生产率,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够减轻管理负担。 更专业的售后服务 随着用户对售后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加,安捷伦售后团队和服务产品也不断扩大,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安捷伦在中国有各种的优势服务计划组合,如金、银、铜牌计划、预防性维护和培训单元,可以为中国广大的客户提供更好的选择,让客户以最合理的价格获得最佳的维护,并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除此以外,在法规认证领域方面,安捷伦连续多年被选为全球最佳认证服务供应商,专利的法规认证引擎(ACE)提供最可靠、无风险的认证服务,为各类安捷伦和指定的非安捷仪器提供全球统一的法规认证协定。ACE 更可提供自动化和无纸张的认证,比较传统手动的认证能更快速和更准确的完成整个过程,不仅大大的节省认证成本, 同时也更好地满足全球各国重要监管组织严格的要求。 而随着电子商贸的普及, 安捷伦率先引入智能化的远程顾问服务系统, 用户不单可透过安全网络接收到仪器可能出现故障的预警提示, 还可产生各类仪器维修、保有、错误和使用情况等报告,并使用于安捷伦和指定的非安捷仪器, 是一个强大的售后服务和实验室管理功具。 更高效的移动实验室 针对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需要现场再现分析,第一时间掌握资料和证据而研发,安捷伦的车载移动实验室解决方案攻克了农场以及突发性食品安全监测一大难题,可以作为对从&ldquo 田头到餐桌&rdquo 实施全程监管的重要补充手段。安捷伦移动实验室解决方案由业内第一款商用车载式气质联用仪器&mdash &mdash 5975T LTM气质联用仪、1220 Infinity 一体化移动式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移动式红外光谱仪以及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组成。该解决方案可以适用于常规定期移动式食品安全巡查、应对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打击伪劣掺假药品等所需要的现场快速分析,所提供的数据可以达到常规实验室所提供的数据质量。 安捷伦作为大会赞助商,展会期间将参与&ldquo 色谱技术中德论坛&rdquo 、&ldquo 中德色谱会VIP 晚宴&rdquo ;并将以金牌赞助商的身份加入&ldquo 第六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大会&rdquo 、&ldquo 2012蛋白质组学与疾病国际研讨会&rdquo 、&ldquo 2012上海国际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研讨会&rdquo 。届时,安捷伦资深工程师将权威发布最新的前沿技术解决方案并现场与与会嘉宾探讨交流。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20,000 名员工为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 2011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 66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意见》 相关检测设备将免关税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我国是世界第一化工大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达21万家,涉及2800多个种类,但整体安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集中,导致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比如,2020年伊始,广东珠海长炼石化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2019年3月,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同样在2019年3月,烟台招远市辛庄镇的招远金恒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裂着火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四苯基锡反应釜夹套内漏进水或者原料四氯化锡、溶剂二甲苯含水量超标,遇到未彻底反应的金属钠而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静电等点火源发生爆燃着火。。。。。。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近年来,我国化工厂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有力防范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特重大事故发生。该意见共包括总体要求、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强化全链条安全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基础支撑保障、强化安全监管能力六个方面。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指出: strong 全面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险废物)排查,对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鉴别鉴定 /strong 。整合化工、石化和化学制药等安全生产标准,解决标准不一致问题,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和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等技术规范。 strong 鼓励先进化工企业对标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支撑,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相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严格落实油气管道法定检验制度,提升油气管道法定检验覆盖率。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研究建立常压危险货物储罐强制监测制度。加强港口、机场、铁路站场等危险货物配套存储场所安全管理。加强相关企业及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危险化学品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先进危险品检测检验设备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免征进口关税 /span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落实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内审机制和承诺制度,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并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审条件。由此可见,先进危险品检测检验设备或许将迎来采购热潮。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附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为深刻吸取一些地区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有力防范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提出如下意见。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一、总体要求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防控系统性安全风险为重点,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着力解决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问题,加快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二、强化安全风险管控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一)深入开展安全风险排查。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等相关制度规范,全面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结合实际细化排查标准,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以下简称化工园区),组织实施精准化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分类建立完善安全风险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区分“红、橙、黄、蓝”四级安全风险,突出一、二级重大危险源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企业,按照“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原则,实施最严格的治理整顿。制定实施方案,深入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三年提升行动。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和推动落实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时修订公布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修订并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结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条件的产能,有效防控风险。坚持全国“一盘棋”,严禁已淘汰落后产能异地落户、办厂进园,对违规批建、接收者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三)严格标准规范。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整合化工、石化和化学制药等安全生产标准,解决标准不一致问题,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完善化工和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提高化工和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设计、制造和维护标准。加快制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和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等技术规范。鼓励先进化工企业对标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三、强化全链条安全管理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四)严格安全准入。各地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化工产业发展定位,建立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和应急管理等部门参与的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协调沟通机制。新建化工园区由省级政府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并完善和落实管控措施。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由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建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内有化工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独立设置化工园区,有关部门应依据上下游产业链完备性、人才基础和管理能力等因素,完善落实安全防控措施。完善并严格落实化学品鉴定评估与登记有关规定,科学准确鉴定评估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毒性,严禁未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就投入生产。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五)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管控。对现有化工园区全面开展评估和达标认定。对新开发化工工艺进行安全性审查。2020年年底前实现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或储运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率、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率均达到100%。加强全国油气管道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交通运输等其他专项规划衔接。督促企业大力推进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加快完善油气输送管道地理信息系统,强化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管控。严格落实油气管道法定检验制度,提升油气管道法定检验覆盖率。加强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停车场安全管理,纳入信息化监管平台。强化托运、承运、装卸、车辆运行等危险货物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提高危险化学品储罐等贮存设备设计标准。研究建立常压危险货物储罐强制监测制度。严格特大型公路桥梁、特长公路隧道、饮用水源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管控。加强港口、机场、铁路站场等危险货物配套存储场所安全管理。加强相关企业及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六)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监管。全面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险废物)排查,对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鉴别鉴定,重点整治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单位等可能存在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确保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安全。加快制定危险废物贮存安全技术标准。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由产生到处置各环节联单制度。建立部门联动、区域协作、重大案件会商督办制度,形成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加大打击故意隐瞒、偷放偷排或违法违规处置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力度。加快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技术装备研发,合理规划布点处置企业,加快处置设施建设,消除处置能力瓶颈。督促企业对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组织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和隐患排查治理。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七)强化法治措施。积极研究修改刑法相关条款,严格责任追究。推进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和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法律,修改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强化法治力度。严格执行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细化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强化精准严格执法。落实职工及家属和社会公众对企业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制度,依法严格查处举报案件。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八)加大失信约束力度。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必须认真履责,并作出安全承诺;因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依法对其实施职业禁入;企业管理和技术团队必须具备相应的履职能力,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力、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存在以隐蔽、欺骗或阻碍等方式逃避、对抗安全生产监管和环境保护监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违规更改工艺流程,破坏监测监控设施,夹带、谎报、瞒报、匿报危险物品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观故意行为的单位及主要责任人,依法依规将其纳入信用记录,加强失信惩戒,从严监管。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九)强化激励措施。全面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一、二级标准化企业扩产扩能、进区入园等,在同等条件下分别给予优先考虑并减少检查频次。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危险化学品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先进危险品检测检验设备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免征进口关税。落实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内审机制和承诺制度,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并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审条件。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五、强化基础支撑保障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十)提高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支撑,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相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研究建立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监管系统,综合利用电子标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处置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实现危险化学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做到企业、监管部门、执法部门及应急救援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将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统一纳入监管执法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取代层层备案。加强化工危险工艺本质安全、大型储罐安全保障、化工园区安全环保一体化风险防控等技术及装备研发。推进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建设,实现对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重大危险源、基础设施实时风险监控预警。加快建成应急管理部门与辖区内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十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作为高危行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点群体。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必须具有化工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和一定实践经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至少要具备中级及以上化工专业技术职称或化工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新招一线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化工职业教育背景或普通高中及以上学历并接受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企业通过内部培养或外部聘用形式建立化工专业技术团队。化工重点地区扶持建设一批化工相关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依托重点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把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知识纳入相关高校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十二)规范技术服务协作机制。加快培育一批专业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技术服务龙头企业,引入市场机制,为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建立专家技术服务规范,分级分类开展精准指导帮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所有危险化学品企业。对安全评价、检测检验等中介机构和环境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出具虚假报告和证明的,依法依规吊销其相关资质或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十三)加强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建设。统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危险化学品专业救援力量,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立足化工园区、辐射周边、覆盖主要贮存区域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强化长江干线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实训演练,提高区域协同救援能力。推进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指南,指导企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六、强化安全监管能力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十四)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将涉恐涉爆涉毒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纳入国家安全管控范围,健全监管制度,加强重点监督。进一步调整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相关部门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监管责任,实施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安全监管。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综合工作;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公安、铁路、民航、生态环境等部门分别承担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使用、经营、运输、处置等环节相关安全监管责任;在相关安全监管职责未明确部门的情况下,应急管理部门承担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监督管理兜底责任。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等进行监督管理。应急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密切协调配合,实现信息及时、充分、有效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完善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强对相关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通报。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十五)健全执法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执法体系。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原则上不设执法队伍,由内设机构承担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责任,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一般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旗)、危险化学品贮存量大的港区,以及各类开发区特别是内设化工园区的开发区,应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落细监管执法责任,配齐配强专业执法力量。具体由地方党委和政府研究确定,按程序审批。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十六)提升监管效能。严把危险化学品监管执法人员进人关,进一步明确资格标准,严格考试考核,突出专业素质,择优录用;可通过公务员聘任制方式选聘专业人才,到2022年年底具有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不低于在职人员的75%。完善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入职培训不少于3个月,每年参加为期不少于2周的复训。实行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旗)监管执法人员到国有大型化工企业进行岗位实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在对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全覆盖监管基础上,实施分级分类动态严格监管,运用“两随机一公开”进行重点抽查、突击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省、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对同一企业确定一个执法主体,避免多层多头重复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既严格执法,又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执法+专家”模式,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及早预警防范。各地区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招聘执法辅助人员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整合一切条件、尽最大努力,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 nbsp /span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