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前沿应用

仪器信息网前沿应用专题为您整合前沿应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前沿应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前沿应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前沿应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前沿应用话题讨论。

前沿应用相关的资讯

  •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说起石墨烯,那可真是18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材料之王”,良好的机械强度、电子迁移率、极大的比表面积、高吸附性、高热导率、良好的生物兼容性& #8230 & #8230 石墨烯犹如智商300以上的超级天才,让全世界为之倾倒。因此自2004年英国科学家用机械剥离法首次分离出以来,石墨烯很快就成为了全世界热议、研究的中心之一,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大健康、化工等各个领域都是其驰骋的疆域。我国更是石墨烯研究及应用的先发团队。进入2019年,仅在8月单月(截至8月26日),我国媒体就爆出多条关于石墨烯应用的最新进展,仪器信息网遴选出其中最重磅的5条前沿资讯,汇总如下,以飨读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新华财经 江苏省三大石墨烯应用创新中心授牌成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65a05101-f720-48b0-9926-5660c224d93b.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0.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0.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8月25日,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南通创新基地、石墨烯特种纤维应用创新分中心、石墨烯特种涂料应用创新分中心正式授牌成立。三大创新中心都由企业担任牵头单位,旨在进一步围绕石墨烯产业链细分领域开展深度创新,在江苏催生一批石墨烯创新应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三大牵头单位依次为南通中创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常州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江苏道蓬科技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科技日报 中英合力打造悬浮石墨烯传感芯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e65f67b6-f03b-464d-88c5-ee2ab67756ad.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jpg" width=" 600" height=" 338"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8月21日,东旭光电副总裁、石墨烯事业部总裁冯蔚东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单位展开合作,研发悬浮石墨烯传感芯片并推动该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该技术应用无论在学术界还在产业界均属首例,有望为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带来标志性的新时代产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 CNET 三星石墨烯电池手机有望2020年面世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4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1010fe95-b5d2-4953-9b12-899e4a7ea2dd.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2.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2.jpg" width=" 600" height=" 444"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8月12日,据国外媒体CNET报道,三星可能正在开发一款新型手机,不同于以往手机的锂电池配置,这款新型手机将配置石墨烯电池,这种电池可在30分钟内将电充满。预计这款石墨烯电池新手机很可能在2020年或2021年推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河南大学新闻网 石墨烯特种光纤新方法登上Nature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4777a30-9572-4e41-a012-2df09da46e25.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3.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3.jpg" width=" 600" height=" 398"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8月12日,北京大学、河南大学联合研发团队在Nature旗下光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光子学》发表了石墨烯光子晶体光纤材料与光电器件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团队首次提出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长度可达半米的石墨烯光子晶体光纤材料(Gr-PCF),能够在PCF的内部微细孔道中实现不同厚度、均匀性的石墨烯薄膜的直接原位生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中国科学院 石墨烯基可穿戴纤维传感器重要进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8713b05d-0d32-47d3-9766-93405066ffc2.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4.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4.jpg" width=" 6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8月5日,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丁古巧课题组发表重要学术成果,称通过结构化设计减少石墨烯与高分子接触面积的创新策略,显著提高了石墨烯基纤维传感器的灵敏度。新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眼球转动、识别手腕脉搏、准确把握动作信号,在智慧医疗、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0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c235ce47-50c4-4d6b-863f-5bf525043271.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55.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55.jpg" width=" 600" height=" 10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一方面有关石墨烯的报道和研究成果数量逐年攀升,但另一方面,石墨烯的应用之路仍然多有险阻。到底是改变未来的“材料之王”?还是如同鸡肋的“工业味精”?石墨烯的应用技术时下有何最新进展?科学仪器行业在其中又能发挥哪些作用呢?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组织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graphene/" target=" _self"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石墨烯应用技术及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 /span /strong /a ,邀请8位石墨烯应用资深专家,从石墨烯等几大热点应用领域和石墨烯检测等维度,带大家共同了解石墨烯应用技术的今日头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会议日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8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614c4d06-22a5-4ff2-a899-a62b88611bf1.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6.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6.jpg" width=" 600" height=" 38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专家阵容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float: left width: 100px height: 12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dc422048-b357-45e8-9a71-ce8d7a243887.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e.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e.jpg" width=" 100" height=" 120" border=" 0" vspace=" 0" / 沈志刚:粉体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工程力学责任教授,北航“纳米材料与技术”、“工程力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 nbsp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nbsp 2000年被863航天领域空间站专家组评为“在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站技术‘七五’至‘九五’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 nbsp 、2006年被航天863评为“在国家高技术863-703主题“十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称号 、 2000年获得“容闳科技教育奖”、1996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00px height: 120px float: left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1eaf40cd-5a1f-4a3b-a738-8dbfcff1fc54.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t.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t.jpg" width=" 100" height=" 120" border=" 0" vspace=" 0" / 曹传宝: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学科责任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86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国防973等项目,在Adv. Mater., JACS, ACS Nano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30余篇,被SCI引用超过8400次,H指数47,申请专利60余项,已授权38项,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主旨报告、邀请报告20多次,出版专著或教材3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float: left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ce482b23-44d4-44e1-9495-a69c84cd1cf3.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u.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u.jpg" width=" 100" height=" 100" border=" 0" vspace=" 0" / 陈成猛:博士,研究员,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课题组长。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于中科院煤化所获博士学位,其中2010-2011年在德国马普学会Fritz Haber研究所联合培养。共主持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18篇,他引4700余次,h因子32,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3篇,授权专利18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主持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6项。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等荣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float: left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70fcecc4-4193-47dd-8d06-084b620a52da.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i.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i.jpg" width=" 100" height=" 100" border=" 0" vspace=" 0" / 马雷:Lei Ma earned his Ph.D. degree in 2010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 nbsp Prof. Dr. Bernd von Issendorff and Prof. Guanghou Wang. Then he had his & nbsp Postdoc training in Brown University and Georgia tech. Jan. 2016, he was & nbsp offered a full professorship then started to work together with Prof. Walt de & nbsp Heer plan, build up and lead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Nanoparticles and & nbsp Nanosystem (TICNN) in Tianjin University. Since then he worked as an & nbsp Executive Director of TICNN guide the daily operation and research. He has & nbsp been awarded as Beiyang outstanding oversea scholar and Tianjin 1000 Talent & nbsp youth scholar. 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graphene electronics and other & nbsp low two dimensional material related physics, material science and & nbsp applications and cluster physics as well as the instrumentation of mass & nbsp spectrometer and high resolution photon-electron- spectrometer for free & nbsp clusters.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00px height: 120px float: left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26e3a2f-28ef-4483-a9a7-3b4e1c862ae0.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r.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r.jpg" width=" 100" height=" 120" border=" 0" vspace=" 0" / 丁荣:现任香港巨纳集团董事长,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创始主任,泰州石墨烯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江南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全国纳标委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 副主任,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委员,全国微细气泡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石墨烯标准化推进组成员,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国际标准工作委员会CIGIU/ISTC副主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13/WG8石墨烯相关材料及碳纳米管材料工作组、IEC/TC113/WG11纳米储能工作组注册专家,江苏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内蒙古石墨烯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侨界专家委员会委员。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长期从事低维材料的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负责主持多项低维材料应用技术产品的研究及产业化。主持科技部项目三项、上海市创新项目一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一项,市级项目多项,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9项,拥有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负责组建了国家火炬计划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发起了全国低维纳米国家标准工作组和行业联盟组织,是多项国家标准和联盟标准的组织和主要起草人。曾获上海市第二届微型创业新秀,第十三届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OFweek2014全国技术创新奖,第六届中国侨界贡献奖,201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8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00px height: 120px float: left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c2f8101-1338-4b6f-95fd-d91316b5dbe8.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y.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y.jpg" width=" 100" height=" 120" border=" 0" vspace=" 0" / 林博: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博士,负责柳工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广西区和柳州市科技专家库专家,广西区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广西工信委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工程机械专用纳米润滑油开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主持广西区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专项《石墨烯改性高性能低成本润滑剂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列入广西石墨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石墨烯润滑油入选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起草石墨烯团体标准1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2项。近五年发表论文8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00px height: 120px float: left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c956193b-f71f-4e22-a8c3-bcc13bff7d55.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q.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q.jpg" width=" 100" height=" 120" border=" 0" vspace=" 0"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宋玉婷: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现主要负责岛津XPS产品的技术支持。博士期间主要利用光电子能谱进行离子液体表界面结构调控的研究。具有多年的XPS管理、使用经历,积累了丰富的XPS相关经验,熟悉XPS谱图解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00px height: 120px float: left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e9b6f61d-85db-4b96-a2bc-beb717661e11.jpg" title="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w.jpg" alt=" 8月易爆炸!“材料之王”应用前沿热点TOP 5w.jpg" width=" 100" height=" 12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胡恩萍:HORIBA拉曼应用经理,拥有8年多的拉曼应用及技术支持经验。&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免费报名链接: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graphene/" target=" _self"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 石墨烯应用技术及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 /span /strong /a br/ /p
  • 微塑料正在进入你的体内|前沿应用
    塑料吸管=隐形杀手?今年,包括星巴克在内的不少餐饮企业正在尝试停用塑料吸管,转而使用直饮杯盖及纸质吸管。尽管新杯盖和纸质吸管因使用不便遭到一些网友的吐槽,作为专注前沿研究领域的科学仪器公司编辑,我们还是非常肯定这些企业的做法,也号召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减少塑料使用的行动当中来。因为,正是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塑料吸管,正在破坏地球生态系统,甚至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据《福布斯》杂志统计,2017年, 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水瓶,然而,仅有9%被回收利用。其中塑料吸管这类制品,因体积很小,通常可以躲过自动化回收而不被填埋,且有相当一部分被冲入河流湖泊和海洋,被动物尤其是海洋生物摄入,终进入人类体内。世界经济论坛警告说,到 2050年, 海洋中的塑料将比鱼还要多。这些小小的塑料吸管如何能够威胁我们的生命呢?事实上,这些未被回收利用的大小塑料在阳光、空气和海洋的共同作用下,终都会碎裂或降解为较小的碎片,当其尺寸小于5毫米时,就称为“微塑料”。与“白色污染”的可见塑料相比,这些微塑料肉眼难以分辨,更加危险的是,它可以通过层层食物链进入人体。无处不在的“微塑料”很多人会问:“如果我不吃鱼,不吃任何海鲜,是不是微塑料就影响不到我?”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事实上,目前研究发现,微塑料已经渗透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各个食物链条当中。根据《国家地理》2018年的一份报告,研究人员对全世界多个品牌的食盐进行了抽样检测,其中90%都发现了微塑料,亚洲食盐中的微塑料密度尤为高,因此亚洲被该杂志列为塑料污染的重点地区。不仅是食盐等食物,在人们看不见甚至难以想象的地方,微塑料也存在。据《时代》杂志报道,有研究人员对9个国家购买的11个品牌的259例瓶装水进行了测试,其中90%以上的水中都含有微塑料。因为微塑料体积很小,粒径范围在几微米到几毫米,甚至有一些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可以轻松通过饮用水的杂质过滤器。“微塑料”危害有多少事实上很多塑料本身都具有毒性,而一些环保材料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还会释放出有害物质,给人类带来二次伤害。此外,塑料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聚集污染物、细菌、病毒、化学物质和有害藻类等,成为有害物质的“载体”。阿肖克• 德什潘德博士是美国东北渔业科学中心的化学家,对微塑料在海洋等领域的影响有深入研究,他对微塑料的影响表示忧虑,“塑料就是藻类和细菌殖民的运输管道,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微塑料的影响“。显然,潜在的健康隐患令人胆战心惊,我们已经很难忽视微塑料带来的影响,它正在通过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方式进入人体内。阿肖克德什潘德博士拉曼光谱助力,防治已见成效无处不在的微塑料已经给我们的生存敲响警钟,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庆幸的是,目前微塑料已经成为日益受关注的话题,专项研究也已经在全球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启。要对付这些看不见的微塑料,首先是确定其类型,进而确定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控制。目前已有多种技术手段被用于帮助科学家表征微塑料进而确认其污染源。德什潘德博士通过研究发现,鱼体内的微塑料可以用气相色谱 (GC) 热解、质谱、红外光谱或拉曼光谱等多种技术来表征。其中,显微拉曼光谱仪由于集成了拉曼光谱和光学显微镜, 既能获得待测样品的显微形貌,又能得到样品具体位置的拉曼光谱,因此成为识别聚合物高效、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利用显微拉曼光谱仪能够进行微区分析、表征亚微米级别材料这一优势,德什潘德博士团队将采集到的微塑料拉曼光谱与已知聚合物拉曼光谱库进行比对,从而轻松识别出微塑料的种类,为确认其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制备好的含微塑料的沙粒样品等待进行分析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切尔西• 罗奇曼博士及其所在团队,则将研究重点放在利用拉曼光谱仪获取微塑料类型、尺寸及数量等信息上。她们利用XploRA™ PLUS拉曼光谱仪进行研究,尝试开发出一套快速简便且准确的微塑料样品表征方法,从而提高表征效率。她指出“因为有太多不同类型的塑料,为了表征这些材料,进而衡量它们对动物的影响,像拉曼显微镜这样的分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毫无疑问,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为确定环境污染物的来源,进而监测控制污染源找到了科学高效的方法。HORIBA XploRA™ PLUS智能型全自动拉曼光谱仪注:如需了解该研究中HORIBA 拉曼光谱仪的详细介绍及使用问题,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留言,我们的技术专家会尽快联系您进行答疑解惑。微塑料“循环”中的生命研究目前,庆幸的是科学家已经能够表征部分微塑料。德什潘德博士表示,接下来的挑战是识别出贝类和其他小生物中的小纤维,从而了解微塑料是如何通过食物链层层富集进入人体的。因为食物链是层层递进的,贝类摄入微塑料,鱼再吃下贝类等浮游生物,体型较大的海洋生物又会吃掉较小的鱼,这一过程中微塑料在一层层富集。可以想象,有多少条鱼摄入微塑料,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我们遭受的微塑料污染就有多严重。减少塑料,从我做起对微塑料追本溯源是科学家们在做的事,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近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垃圾分类就是重要方式,通过回收利用散落在各地的大小塑料,避免其流入湖泊海洋进入人体;抑或是多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少点外卖也是个不错的方法,毕竟外卖盒用多了也对健康无益。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挺多。点击观看视频, 了解更多微塑料研究今日话题环境问题一直是人类生存的大问题,你所在实验室目前关于环保和环境方面的研究有哪些呢?不妨留言说出你的想法或正在进行的研究,我们将在下期前沿应用中介绍给更多科研小伙伴。 点击查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严峻环境下的自救——探寻端气候下的生命存续 | 前沿应用【上篇】JGR-Atmospheres: 中国典型燃煤城市的大气颗粒物中发色团的粒径分布特征发现生命的轨迹——化石中的碳元素分析 | 前沿应用复旦巧用增强拉曼“识”雾霾 | 前沿用户报道“钢铁侠”背后的清洁能源之梦【GDS微课堂-5】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 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 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首选,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咨询相关技术服务。 阅读原文
  • 专家称色谱研究重前沿轻应用现象需改变
    近日,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福建落幕。这次会议共吸引了包括院士、协会代表、色谱仪器生产厂商负责人等在内的900多人参加。多名与会专家向记者表示,色谱学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分离材料领域,但与生产相关的应用研究数量却非常少,这种现象亟须改变。   据了解,自从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开创色谱法以来,人类对于色谱技术的研究已经走过110年。其间,色谱技术曾经多次直接或间接帮助科学家获得多项诺贝尔奖。   “1938年,德国库恩因用色谱法从维生素B中分离出B6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马丁开创气—液色谱法而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斯特恩和摩尔研制出氨基酸分析仪而获得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说。   陈洪渊认为,色谱研究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可以“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它可以摘取诺贝尔奖,是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手段 “立地”,是因为色谱是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生理生化、医药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乃至空间探索等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自2010年开始,中国科学家在色谱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已经超越了美国,跃居第一,其中,2012年发表文章数量高达5381篇,而10年前该数字为831篇,很显然,中国已经成为色谱研究的大国。   未来色谱研究的热点在哪儿?陈洪渊认为将主要集中在分离材料的研究。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进一步介绍说:在分离材料中,分子印迹材料与整体柱材料最受关注。由于结构预设性、高效选择性、环境耐受性等优势,可以应用于小分子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热点。“2012年,分子印迹相关文章发表数量已近1000篇,而10年前才不足10篇。”   此外,离子液体、纳米材料等也是众多色谱科学家重点关注的领域。   在欣喜于中国近年来在色谱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多名专家也指出,我国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误区——重前沿而轻应用。   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看来,目前,我国科学家都热衷于前沿科学研究,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关注太少。总是先建立分析方法,再去寻找其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不是针对问题去建立方法。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关亚风认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以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为主的评价体系造成了色谱科研领域的此种境况。“就应用技术而言,10年前,各大仪器公司开发应用方法的能力就超过了很多学术及研究机构。如果评价体制不变,这种状况很难改变。”   陈洪渊则表示,科研工作者要能坐“冷板凳”,将“井底”坐深,高影响力成果自然会水到渠成。“中国要成为色谱研究强国,需要加强原始创新,需要有世界级、有辨识度的研究成果,需要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色谱产业中来。”
  • 我国色谱学研究重前沿轻应用现象需要改变
    近日,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福建落幕。这次会议共吸引了包括院士、协会代表、色谱仪器生产厂商负责人等在内的900多人参加。多名与会专家向记者表示,色谱学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分离材料领域,但与生产相关的应用研究数量却非常少,这种现象亟须改变。   据了解,自从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开创色谱法以来,人类对于色谱技术的研究已经走过110年。其间,色谱技术曾经多次直接或间接帮助科学家获得多项诺贝尔奖。   &ldquo 1938年,德国库恩因用色谱法从维生素B中分离出B6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马丁开创气&mdash 液色谱法而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斯特恩和摩尔研制出氨基酸分析仪而获得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rdquo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说。   陈洪渊认为,色谱研究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可以&ldquo 顶天立地&rdquo 。&ldquo 顶天&rdquo ,就是它可以摘取诺贝尔奖,是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手段 &ldquo 立地&rdquo ,是因为色谱是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生理生化、医药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乃至空间探索等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自2010年开始,中国科学家在色谱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已经超越了美国,跃居第一,其中,2012年发表文章数量高达5381篇,而10年前该数字为831篇,很显然,中国已经成为色谱研究的大国。   未来色谱研究的热点在哪儿?陈洪渊认为将主要集中在分离材料的研究。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进一步介绍说:在分离材料中,分子印迹材料与整体柱材料最受关注。由于结构预设性、高效选择性、环境耐受性等优势,可以应用于小分子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热点。&ldquo 2012年,分子印迹相关文章发表数量已近1000篇,而10年前才不足10 篇。&rdquo   此外,离子液体、纳米材料等也是众多色谱科学家重点关注的领域。   在欣喜于中国近年来在色谱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多名专家也指出,我国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误区&mdash &mdash 重前沿而轻应用。   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看来,目前,我国科学家都热衷于前沿科学研究,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关注太少。总是先建立分析方法,再去寻找其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不是针对问题去建立方法。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关亚风认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以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为主的评价体系造成了色谱科研领域的此种境况。&ldquo 就应用技术而言,10年前,各大仪器公司开发应用方法的能力就超过了很多学术及研究机构。如果评价体制不变,这种状况很难改变。&rdquo
  • 德国耶拿2014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哈尔滨站成功举办
    阳春四月天,草长莺飞去。德国耶拿2014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于4月29日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成功举办。来自高校、质检、疾控、制药、环境、电力、农业、林业、石化等150余位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结合全球分析行业工作及龙江地区的热点问题,分别详细介绍:最高光学分辨率ICP-OES PQ-9000的进展及最新应用;AAS日常分析中的难题和最新解决方案;连续光源AAS、固体直接进样分析最新技术在食品安全、环境分析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总有机碳/总氮/总有机卤素(TOC/TN/AOX)– 环境综合指标分析应用解决方案介绍;紫外可见产品最新应用技术– 贴近用户需求的全套分析解决方案介绍等一系列产品和应用详解等前沿性分析技术及手段。 本次会议上所展示和讲解的德国耶拿前沿分析技术,引起了与会众多老师浓厚的兴趣,围绕着具体分析的实际问题,与会专家与耶拿公司的应用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碰撞的火花闪烁在会场之中。 2014年,是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在中国走过的第十四个年头。根植龙江、服务龙江、回馈龙江是耶拿公司理念在龙江大地具体化的缩影。不断提高的专业化服务质量,快速及时的售后服务队伍为德国耶拿公司在龙江大地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本次交流会议获得了专家和来宾们的高度好评,德国耶拿公司今后将继续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与广大的龙江用户与专家共享前沿的分析技术信息。 自从德国耶拿公司在中国建立代表处以来,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关于耶拿: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分析仪器制造商之一,在光学制造领域拥有超过160年的历史,在发展高质量精密仪器和发明创造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前身为久负盛名的卡尔蔡司公司分析仪器部。公司总部设在世界光学精密仪器制造中心的德国耶拿市,目前在全球9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以“品质造就非凡,创新成就梦想”为企业信条,公司的宗旨是不断创新和追求活力,始终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准。耶拿公司凭借其在光学和光谱技术领域内的优势,凭借其历史上的传统和经验,一直不间断地研究新的技术,并且和应用紧密联系, “技术”与“品质”是耶拿公司核心的竞争力。 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www.analytik-jena.com.cn/ 欢迎关注我们,获得更多资讯
  • 德国耶拿2016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昆明站
    德国耶拿2016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于5月13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饭店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邀请到了来自农业、地质局、自来水、有色地质、烟草、水产、高校、建材、疾控、制药、林业、电力、中科院系统、云天化等138位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德国耶拿公司与参会的专家老师们一起分享耶拿公司产品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质量监督、农产品质量等热点领域的最前沿分析技术及解决方案。在云南区域代表刘川建对耶拿公司简介后,由彭川经理介绍了耶拿传统原子吸收优势、独一无二连续光源和固体进样的优异技术;德国耶拿全国ICP-MS专家高尔乐博士与大家一起分享高灵敏度、绿色仪器PQ-MS等离子体发射质谱仪的特点;熊豪经理介绍了最高光学分辨率ICP-OES PQ-9000的进展及最新应用;王兰芬博士对拉曼光谱的应有及特点做了详细概述;李杜鹃经理介绍了TOC整体特点和应用;耶拿其他产品的优异技术也一一和专家做了技术交流和探讨。 此次会议得到了云南地区各行各业的专家老师们大力支持,取得圆满的成功及广泛的关注。德国耶拿公司一定会秉承自己的最高宗旨:技术创新为核心、非凡品质为根本,继续为广大客户服务,继续提供最前沿的分析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
  • 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大连捷报
    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全国巡讲3月26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拉开了序幕。   本次会议主要介绍成熟技术的创新——原子吸收创新技术及最新应用、Specord PLUS 贴近用户需求的全套分析解决方案介绍、制药行业全套解决方案介绍、前瞻性环境综合指标分析---总有机碳/总氮(TOC/TN)和总有机卤素(AOX)分析技术、顶级样品消解技术–TOPwave 微波消解系列产品和应用详解等应用技术。      此次交流会受到大连地区分析检验系统广泛关注,环保、疾控、质检、商检、大学、海关、制药、研究所等单位共计180多个客户参与交流会的讨论,会场气氛热烈踊跃,客户反响积极,他们普遍认为该次技术交流注重实际应用、贴合当前检测要求,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技术交流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德国耶拿的新技术,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拥有一台这样高新技术的德国耶拿公司的仪器。   2010年,恰逢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成立20周年,并在法兰克福证交所上市10周年纪念,德国耶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在中国,我们将举办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全国系列巡讲。感谢广大用户长期以来对德国耶拿品牌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继续以精湛的德国技术,优秀的产品品质和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回馈我们在全球超过20万的用户。   德国耶拿公司将邀请全体来宾参加我们的“争分夺秒,追精求准 – 2010全球名表抽奖活动”,每位来宾都将有机会赢取德国著名百年品牌Mühle-Glashütte® Germanika I 名表。获奖结果,将在德国耶拿官方抽奖网站定期公布,详情请参阅: www.my-specord.com   本次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全国巡讲的第二站是3月30日南昌,有关情况将在南昌会议之后继续报导。
  • 第四届先进生物显微技术及前沿应用网络会议一轮通知
    生物显微成像作为观察微观世界的主要手段,在分子机制基础研究、疾病诊断、药物发现过程中都有重要应用。近些年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共聚焦显微镜、超分辨显微镜、光片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生物电镜、生物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生物显微仪器也迎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为加强生物显微先进技术和前沿应用方法的交流,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12月20日-22日将举办“第四届先进生物显微技术及前沿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本届会议设有空间生物学、活细胞成像和超微结构解析、单分子成像前沿技术与应用、模式生物和组织器官成像、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五大热门会场,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生命科学领域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点击图片免费预约参会!会议日程(更新中)12月20日下午 徕卡专场——空间生物学报告方向专家单位及职位开场致辞领导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双光子在体脑成像观察麻醉和神经变性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动态行为刘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特聘研究员待定李叶昕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高级应用专员 高分辨单细胞空间多维组学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曹罡深圳理工大学 教授待定高天龙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高级应用专员体显微学中的连续切片技术李喜霞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高级工程师待定王仁姚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12月21日上午 活细胞成像与超微结构解析报告方向专家单位及职位偏振结构光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及应用席鹏北京大学 教授共聚焦和超分辨平台应用王文娟清华大学 高级工程师SIM技术陈良怡北京大学 教授Nucleolar URB1 ensures 3' ETS rRNA removal to prevent exosome-surveillance单琳 中科院细胞卓越创新中心 教授合理化深度学习定量超分辨显微成像李栋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教授12月21日下午 单分子成像前沿技术与应用报告方向专家单位及职位单分子超分辨成像方宁厦门大学 教授单分子定位超分辨光学成像及其应用潘雷霆南开大学 教授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应用于活细胞内分子机制的原位研究黄韶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开发和解析分子动态中的应用陈春来清华大学 研副教授活细胞和体外单分子追踪陈忠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研究员12月22日上午 模式生物与组织器官成像报告方向专家单位及职位同步飞扫高速三维显微成像--从全脑到全身徐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特任副研究员组织透明化朱䒟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光片显微技术与应用高亮西湖大学 研究员光片和宽场成像新技术费鹏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12月22日下午 神经科学与脑科学研究报告方向专家单位及职位多光子技术及应用李博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 研究员光电关联技术在神经生物学中的应用孔妤中科院细胞卓越创新中心待定孔令杰清华大学教授冷冻电镜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陶长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wxw2023/赞助报告联系:李老师(15650770053)约稿通知:本网长期接受生物显微技术和显微镜产品相关内容的投稿,内容涉及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共聚焦显微镜、超分辨显微镜、光片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生物电镜、生物原子力显微镜等。对于专家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本网将根据内容质量、阅读量、影响力等因素支付相应稿酬。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
  • 德国耶拿2013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南宁站 成功举办
    2013年5月7日,&rdquo 德国耶拿2013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南宁站&rdquo ,在美丽的广西省南宁市邕州饭店成功召开。 会议当天,吸引了广西省100余位专家老师们前来参加,会议涉及行业极其广泛,包括环保、高校、水文水利、农业、研究所、制药、疾控、质检等等。德国耶拿公司与参会的专家老师们一起分享了其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质量监督、农产品质量等热点领域的最前沿分析技术及解决方案。 通过一天会议的交流、探讨,近百位专家老师们对德国耶拿的原子吸收石墨炉直接固体进样技术,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技术,最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技术,如积分球应用、混浊样品直接测定等,绿色、环保的环境综合指标分析应用解决方案介绍,快速、安全、方便的顶级微波消解技术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现场提出了很多实际的问题。 此次会议得到了广西省各行各业的专家老师们大力支持,取得圆满的成功及广泛的关注。德国耶拿公司一定会始终秉承自己的最高宗旨:技术创新为核心、非凡品质为根本,继续为广大客户服务,不断提供最前沿的分析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 关于德国耶拿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Analytik Jena AG),是德国最大的分析仪器制造商之一,在光学制造领域拥有超过160年的历史,在发展高质量精密仪器和发明创造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前身为久负盛名的卡尔蔡司公司分析仪器部。公司总部设在世界光学精密仪器制造中心的德国耶拿市,目前在全球9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自从德国耶拿公司在中国建立代表处以来,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 肿瘤精准诊断前沿技术及应用探讨
    精准医疗当下最大的应用领域当属肿瘤的精准医疗,而由于肿瘤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巨大的个体差异,导致肿瘤的治疗效率特别低。所以肿瘤的精准诊断是实现肿瘤精准治疗的基础。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多种创新型诊断技术开始出现,新型诊断技术将逐渐替代原有技术成为肿瘤诊断的首选,将极大助力精准医疗,造福广大肿瘤患者。为促进肿瘤精准诊断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交流,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联合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将于2022年7月22日举办“肿瘤精准诊断前沿技术”网络研讨会,为肿瘤精准诊断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大会亮点:1. 专家从高校到医院,主题从科研到临床全覆盖2. 多种最新技术、手段全囊括会议日程时间报告题目及嘉宾09:3010:00肿瘤的精准诊断温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副教授)10:0010:30空间组学技术在肿瘤诊断方面的应用探索李鹏飞(布鲁克 质谱成像应用主管)10:3011:00近红外二区荧光小分子探针及生物分析孙耀(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11:0011:30肺结节、早期肺癌临床实践探讨传奇2谭先华(武汉市第五医院 副主任)午休14:0014:30精准医学----肿瘤风险评估及预后工具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郭向前(河南大学 副院长/教授)14:3015:00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在肿瘤微基因组学的应用杨欣桦(赛默飞世尔科技 基因科学事业部 技术与产品管理经理)15:0015:30高性能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设计及肿瘤诊疗应用研究赵征寰(重庆医科大学 教授)15:3016:00循环肿瘤细胞体内捕获技术及应用王卿卿(河北德路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点击二维码即可报名,免费参会!
  • 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沈阳站
    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沈阳站暨耶拿中国十周年庆之“技术回馈用户”活动成 功 举 办   2011年4月12日,和风煦日,春和景明,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沈阳站 暨耶拿中国十周年庆之“技术回馈用户活动在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的沈阳市成功举办!     耶拿公司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赵泰先生在介绍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直接固体进样技术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作为辽宁省内权威的专业协会,作为分析行业先进技术推广和交流的专业组织与德国耶拿公司联合举办了这次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的领导吕深山老师为大会致开幕辞,他介绍了原子吸收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德国耶拿公司进入中国高速发展的十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德国耶拿公司行业领先的原子吸收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德国耶拿公司中国十周年庆表示了祝贺!     专家老师们在认真地听取新技术讲解(第一排右前第一位为省分析测试协会吕深山老师)   会议邀请到了来自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生态所,辽宁省环保系统,辽宁省高校,辽宁省卫生系统,辽宁省石化企业,制药企业等70余家单位,178位专家老师和技术人员。德国耶拿公司的技术人员向各位专家和老师详尽介绍了德国耶拿公司有关原子吸收分析,元素(TN/TS/AOX/TOC/总氯/EOX)分析,生命科学分析等分析仪器的新技术和在这些分析仪器方面德国耶拿公司的科技创新。   德国耶拿公司会在中国十年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优异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中国科技工作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德国耶拿公司北京代表处
  • 地底深处的生命探索——矿物中的化学反应分析 | 前沿应用【下篇】
    发现地底生命的关键——矿物在发现生命的轨迹【上篇】——化石中的碳元素分析(点击链接查看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古生物化石中的碳元素对探究生命存在的重要作用。除了碳元素外,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探索远古生命的存在呢?其实地质学体系中的矿物也是发现生命的关键,科学家把通过研究矿物中发生过的化学反应,以寻找地底微小生命存在的痕迹。埃里克埃里森是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显微拉曼光谱实验室的管理员和应用,他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利用拉曼光谱来分析从地底深处采集的岩石样本,研究其中的矿物成分、结构和相互关系,从而了解那些人类足迹难以到达的地底,生命是如何演化发展的。埃里克埃里森(Eric Ellison)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探寻地底生命的生存环境铁遇水生锈的化学反应再普通不过了,然而在矿物中,这样的化学反应就有可能为地底生命创造适合的生存环境。埃里森就是通过这些反应来探寻地底生命的存在痕迹,他主要研究的是橄榄岩中的矿物。橄榄岩是一种存在于地幔中的岩石,在地球深处高温、高压和缺氧的环境下形成,这与地表多水且低温的环境相去甚远。当这些岩石通过地质活动移动到地球表面时,会与环境发生反应,这个过程称为“蛇纹石化作用”。“这些岩石的化学反应就像生锈”埃里森形象地表示。“橄榄岩中的矿物富含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导致铁被氧化,水则被分解并释放出氢气。对于寄生在岩石中的细菌以及古生菌类单细胞微生物来说,氢气就是它们的能量来源,它们能够将氢与二氧化碳结合起来, 终转化为自身所需要的能量。通俗的来说,这些细菌及单细胞生物是以气体为食。当我们发现岩石的矿物中发生过这些化学反应,就意味着微生物很有可能存在过。地底矿物-水晶(图片来源:Pixabay)研究矿物成分的绝佳工具——拉曼光谱既然知道了矿物中的反应是探寻生命存在痕迹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判断这些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过呢?“拉曼光谱能够告诉我们矿物中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变化,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判断岩石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这一反应环境是否适合微生物的生存。”埃里森如是表示。埃里森将岩石切割成透明薄片放置在显微镜下,然后使用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 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成像分析。LabRAM HR Evolution的焦长为800mm,在单级拉曼光谱仪中具有高的光谱分辨率,能够在亚微米尺度对矿物进行表征,获得高质量的拉曼光谱成像图和精细的峰位信息,同时还可对矿物进行2D和3D共焦成像。由此,研究人员能够在微观尺度了解矿物是否曾经被“消耗”过。注:如需了解该研究中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光谱仪的详细介绍及使用问题,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留言,我们的技术专家会尽快联系您进行答疑解惑。“拉曼是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技术,它对晶体结构非常敏感,可以展示出矿物结构。科学家们就是通过这些来判断相关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过,从而破译深层地下找到的岩石如何为微生物生命创造栖息地。”下图就是利用拉曼光谱确定的透明岩石薄片中各种矿物的分布情况,这片已经部分蛇纹石化的岩石来自阿曼的萨梅尔蛇绿岩。拉曼光谱分析岩石薄片中各种矿物得到的高质量拉曼光谱图除此之外,拉曼光谱还能帮我们识别隐藏的稀少且细小的矿物。揭示能量流动的秘密——行星的生命痕迹生命的探寻总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远古生态系统是否存在过?是否普遍的存在?其中有多少可供生命利用的能量?拉曼光谱正在为我们一步步揭开谜底。除了研究地底深处的岩石,科学家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揭秘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类似的岩石宿主环境。除了橄榄岩等矿物的研究,埃里森就开展了名为 "推动生命的岩石(Rock Powered Life)"项目,致力于揭示从岩石圈(地壳和地幔)到生物圈的能量流动机制。该项目由NASA的天体生物学研究所支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寻找其他行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痕迹。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显微拉曼光谱实验室中使用的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拉曼光谱仪生命轨迹探寻的方式并不局限,从之前介绍过的南冰下湖沉积物研究(点击链接查看文章),到上篇中化石的研究(点击链接查看文章),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那些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演变而形成的生命载体——岩石,来寻找生命遗迹。在如今气候日益恶化的环境下,这一探索也许能为我们探寻人类发展的进程给出可供参考的案例。至于如何为人类发展给到可供参考的信息,欢迎在往期文章中寻找答案。今日话题矿物研究无论是在生命科学还是考古、地质,抑或是珠宝行业等等,都是重要研究课题,你在科研中又研究过哪些新奇有趣的矿物呢?留言分享给大家吧,我们会在下一篇前沿应用中将您的研究分享给大家,点赞人数多的还可获得星巴克咖啡券一份噢~ 点击查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发现生命的轨迹——化石中的碳元素分析 | 前沿应用严峻环境下的自救——探寻端气候下的生命存续 | 前沿应用【上篇】牛津大学开创单细胞水平微生物代谢研究新方法|海外用户简讯复旦巧用增强拉曼“识”雾霾 | 前沿用户报道瞪你一眼,就能“看透”你 | 用户动态青岛能源所实现毫秒级单细胞拉曼分选,"后液滴"设计功不可没|前沿用户报道表面增强共振拉曼光谱探究细胞色素c在活性界面上的电子转移新型荧光探针——细胞膜脂变化无所遁形!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首选,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HORIBA Scientific更多信息。
  • 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全国巡讲第二站3月30日在美丽的英雄城市-南昌举行。本次会议主要介绍成熟技术的创新——原子吸收创新技术及最新应用、Specord PLUS 贴近用户需求的全套分析解决方案介绍、制药行业全套解决方案介绍、前瞻性环境综合指标分析---总有机碳/总氮(TOC/TN)和总有机卤素(AOX)分析技术、顶级样品消解技术–TOPwave 微波消解系列产品和应用详解等应用技术。      此次交流会受到江西省分析检验系统广泛关注,环保、疾控、质检、商检、大学、海关、制药、研究所等单位共计200多个客户参与交流会的讨论,会场气氛热烈踊跃,客户反响积极,他们普遍认为该次技术交流注重实际应用、贴合当前检测要求,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技术交流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德国耶拿的新技术,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拥有一台这样高新技术的德国耶拿公司的仪器。   本次会议上,耶拿公司重点特出药厂全套解决方案-TOC的应用,得到了很多药厂客户的信赖。他们普遍认为耶拿的仪器非常符合2010版药典的要求,对药厂纯化水、注射用水以及清洁验证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2010年,恰逢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成立20周年,并在法兰克福证交所上市10周年纪念,德国耶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在中国,我们还将陆续举办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全国巡讲。感谢广大用户长期以来对德国耶拿品牌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继续以精湛的德国技术,优秀的产品品质和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回馈我们在全球超过20万的用户。   德国耶拿公司将邀请全体来宾参加我们的“争分夺秒,追精求准 – 2010全球名表抽奖活动”,每位来宾都将有机会赢取德国著名百年品牌Mühle-Glashütte® Germanika I 名表。获奖结果,将在德国耶拿官方抽奖网站定期公布,详情请参阅: www.my-specord.com   本次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全国巡讲的第三站是4月1日广州,有关情况将在广州会议之后继续报导。      整个会场坐无虚席      抽奖游戏激情高涨
  • 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上海站
    精彩世博,魅力上海,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上海站于2010年5月14日在上海超四星级酒店青松城大酒店成功举行,并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得到了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的协助,也受到了上海市仪器分析领域各行各业的关注,包括环保、商检、农业、水文、高校、第三方检测、疾控、质检、研究所等行业的共计180名分析工作者到场参与热烈讨论。会上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原子吸收方面的最新前沿技术——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固体直接进样技术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多种附件应用详解 总量分析仪器——总有机碳、总氮、卤素分析仪的应用介绍 微波消解仪的技术创新讲解等。 本次会议效果非常明显,大大提高了耶拿公司在上海区域的知名度,让用户更加了解耶拿,尤其是耶拿公司的连续光源、直接进样原子吸收得到了80%与会者的关心和关注。 2010年,恰逢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成立20周年,并在法兰克福证交所上市10周年,德国耶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争分夺秒,追精求准 – 2010全球名表抽奖活动”,在此次会议上也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抽奖活动,感谢广大用户长期以来对德国耶拿品牌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继续以精湛的德国技术,优秀的产品品质和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回馈我们在全球超过20万的用户。
  • 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14日,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北京站的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环保、疾控、质检、商检、大学、海关、制药、研究所等单位共计100多位客户参与交流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全程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据了解,2010年,对于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2010”前两个数字恰好代表了耶拿公司成立20周年,后两个数字却正好是耶拿公司在法兰克福证交所上市10周年纪念。为感谢广大用户长期以来对德国耶拿品牌的信任和支持,耶拿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在中国,则举办了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全国系列巡讲。 交流会现场   在技术交流之前,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杨凌毅先生简要介绍了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的概况。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成立于1990年,总部设在世界光学精密仪器制造中心的德国耶拿市,是德国最大的分析仪器公司之一。其前身为卡尔蔡司公司的分析仪器部,主要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光谱分析仪器、环境分析仪器和生化分析仪器等。目前,耶拿公司在9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全球共有700多名员工,年业务额约1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超过20万台耶拿的分析仪器正在使用中。   耶拿公司的宗旨是“技术创新为核心,非凡品质为根本”,公司的管理层坚信研发和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公司每年总收入的15-20%投资于研发,并有1/5的职工从事研发。耶拿公司拥有德国最大的应用实验室,并且聚集了诸多著名专家,如:著名的原子吸收专家魏尔茨教授等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   耶拿公司于2001年进入中国,经多年发展,其原子吸收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总有机碳分析仪等产品在中国市场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2009年业务额达2000万美元,中国的业务额已占耶拿全球业务额的20%。在华员工数也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45人,并且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20%多。   本次交流会上,耶拿公司主要介绍了“成熟技术的创新——原子吸收创新技术及最新应用”、“紫外可见产品全线升级SPECORD PLUS——贴近用户需求的全套分析解决方案”、 “前瞻性环境综合指标分析---总有机碳/总氮(TOC/TN)和总有机卤素(AOX)分析技术”、“制药行业全套解决方案介绍——超纯水低量TOC分析技术”、“德国耶拿生命科学最新系列产品纵览”、“顶级样品消解技术——TOPwave 微波消解系列产品和应用详解”等应用技术。   成熟技术的创新——原子吸收创新技术及最新应用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赵泰先生   1、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技术   经过与用户广泛的沟通、调查,赵泰先生首先在报告中总结了使用AAS时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逐个给出了耶拿公司的解决方案。   如,传统纵向加热的温度梯度中心与两端温差高达1000℃,而耶拿公司的横向加热石墨炉技术,温度梯度中心与两端温差小于50℃,使原子化温度显著降低,有效延长了石墨管的寿命;智能化自动进样系统中的智能稀释技术,与手工稀释相比,可获得相同甚至更好的回收率,智能除残技术与普通清洗相比,更有效克服高浓度样品的残留。   2、直接固体进样石墨炉分析技术   原子吸收中的系统误差,绝大多数发生在样品预处理,所以痕量分析最好用直接法以避免样品预处理。1997年德国耶拿公司首先实现了原子吸收光谱仪自动固体样品分析。   赵泰先生报告中介绍了应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直接固体进样方法的技术优势。这种方法无需样品消解,无记忆效应,无样品的交叉污染,不改变原始样品的性状;分析过程简单,节省分析时间,节约分析成本;取样量少,灵敏度高,有着极好的检出限,可分析包括难消解的陶瓷、塑料在内的任何样品。同时,直接固体分析对于痕量元素在大量样品中的分布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一颗新星已诞生——连续光源原子吸收   赵泰先生的报告中介绍了耶拿独有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的革命性突破技术:传统原子吸收测67个元素需要67个元素灯,而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则用1个光源覆盖全部原子吸收波长,实现多元素快速顺序测定;可检测光谱范围内所有分析线;选择多条谱线和不同的积分像素以满足不同灵敏度的应用需求;可测定分子“谱线”用以检测非金属元素;高分辨率,避免光谱干扰;卓越的背景校正能力等。   紫外可见产品全线升级SPECORD PLUS——贴近用户需求的全套分析解决方案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 汪素萍女士   耶拿公司现有的紫外可见光谱仪全部采用Zeiss技术和光学原件,是目前全球唯一具有两大系列的紫外光谱生产厂家,二极管阵列系列:SPECORD S300、SPECORD S600;光栅扫描型系列:SPECORD Plus 200/210/250、SPECORD 50、SPECORD 40、SPEKOL 1300/1500/2000。   SPECORD S600是专门设计用于药物及生物学应用那个的生化型仪器,独有的全自动50联池支架,2分钟内完成50个样品测定;190nm到1100nm全谱谱图和1024点阵的光电二极管阵列的数据处理只需12毫秒。   汪素萍女士报告中着重介绍了耶拿公司全新的“SPECORD PLUS系列”高性能紫外分光光度计,其是耶拿公司2010年隆重推出的新产品。 “SPECORD PLUS系列”高性能紫外分光光度计   SPECORD PLUS的软件系统中内置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分析方法库,包括水、食品和饮料、酒、制药和卫生、材料学、生命科学等的分析方法包,选择方法可轻松实现。并且,在2010年开始,此功能强大的软件是完全免费提供的。   前瞻性环境综合指标分析——总有机碳/总氮(TOC/TN)和总有机卤素(AOX)分析技术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 张海蓉女士   耶拿公司的总有机碳/总氮(TOC/TN)分析仪核心技术之一的高温消解系统,具有耐盐、允许大颗粒物进样的无阻碍管路设计;核心技术之二的VITA专利技术,避免了流速波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全面改善了仪器性能。   张海蓉女士报告中重点介绍了耶拿公司整合当前所掌握的TOC前沿分析仪器及技术,针对2010版药典中对制药企业纯化水、注射用水以及清洁验证的规范要求,详细的整合出一套完整的TOC解决方案。   德国耶拿生命科学最新系列产品纵览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 吴潇韫女士   吴潇韫女士根据“生命科学领域分子生物学DNA水平的常规实验流程”,详细介绍了耶拿公司能够提供的相关的匀浆器、自动核酸抽提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PCR仪、荧光定量仪等产品。 快速匀浆器 SpeedMill® P12 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系统 InnuPure® C12   另据了解,2010年1月,耶拿公司在北京现有的非常优秀的团队中创建整合了自己的生命科学销售团队,希望以此来扩大耶拿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由于耶拿公司精准的的战略和作为全线产品供应商的定位,使得耶拿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9/2010财年的前三个月,生命科学事业部销售额增长了488.9%,这主要来自于Biometra GmbH公司产品的销售。Biometra GmbH公司是耶拿公司于2009年5月全资收购的子公司,属于生命科学事业部,是DNA PCR技术领域的领先者。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 杨凌毅先生 主持交流会   一直以来,以“品质造就非凡,创新成就梦想”为企业信条,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不断的发明创新以贴合各行业用户最为切身的实际需要。此次交流会上所阐述及讲解的耶拿公司前沿分析技术结合近期国内外实际分析工作热点,引起了各参予听众浓厚的兴趣,会上气氛融合,反响热烈。   最后,耶拿公司邀请全体来宾参加 “争分夺秒,追精求准–2010全球名表抽奖活动”,每位来宾都将有机会赢取德国著名百年品牌Mühle-Glashütte® Germanika I名表。获奖结果,将在德国耶拿官方抽奖网站定期公布,详情请参阅:www.my-specord.com   附录: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   http://jena.instrument.com.cn   http://www.analytik-jena.de
  • 诚邀您参加第一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前沿新技术应用专场
    导读“第一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将于2017年4月7-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作精彩的大会报告,共同交流、研讨临床实验室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对策。今日小编预告的是4月7日下午在前沿新技术应用专场(会议室203)的两位专家的报告。07星期五2017年04月前沿新技术应用专场马庆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出生缺陷防控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中国人类蛋白组计划理事,北京市临床质谱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目前累计发表及合作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ence精准医学专刊》和《Oncotarget》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Proteomics Clinical Applications》上合作发表封面文章。获得授权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5项,外观设计1项。质谱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前沿应用 报告时间:17:00-17:30 报告主要内容:1.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快速鉴定中的应用2.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蛋白多肽组学中的应用3. 糖基质谱平台在检验医学中的前沿应用4. 核酸质谱平台在检验医学中的前沿应用陈 琛英国诺丁汉大学基因组学博士,中国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高通量核酸质谱平台进行无创产前诊断、游离肿瘤DNA突变检测、肿瘤突变分子检测。目前已在PLoS ONE/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 7 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核酸质谱分析的应用前景 报告时间:17:30-18:00 报告主要内容:1. 核酸质谱的概念2. 常见DNA检测技术的特点3. 核酸质谱的应用方向4. MALDI-TOF核酸质谱优势请输入标题 bcdef毅新博创毅新博创诚挚地邀请您莅临会场,共同探讨质谱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请输入标题 abcdefg
  • 德国耶拿2014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太原站成功召开
    2014年4月9日,德国耶拿公司举办的前沿应用技术交流会太原站,在龙城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邀请到了来自药检、质检、商检、地质、环保、自来水、疾控、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 会议首先由德国耶拿分析仪器山西省的区域代表--侯凯仂先生,致欢迎词并做了耶拿公司的介绍。 随后销售经理--杨凌毅先生。介绍高分辨率ICP-OES 的进展及最新应用,引起了在场专家们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对耶拿最新推出的高分辨率IPC-OES PQ9000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德国耶拿资深应用专家--杨静女士,在交流会上重点介绍了原子吸收相关技术应用,尤其是连续光源AAS、固体直接进样分析最新技术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并在现场及会后解答了用户关心的众多应用问题。 经过短暂的午间休息,下午产品专家--邓泽伟先生,介绍了元素分析仪的独特技术和应用。而后产品专家--崔靖女士,分享了总有机碳/总氮/总有机卤素——环境综合指标应用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各类附件的应用。 本次交流会,得到了与会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同时与会的老师就目前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热门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和沟通。 自从德国耶拿公司在中国建立代表处以来,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2014年3月-6月,德国耶拿,将在全国20多个城市,陆续召开“前沿分析技术交流会”,4月份的交流会日程,已发布,详情点击: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191/news_126532.htm诚邀您的光临,!关于耶拿: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分析仪器制造商之一,在光学制造领域拥有超过160年的历史,在发展高质量精密仪器和发明创造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前身为久负盛名的卡尔蔡司公司分析仪器部。公司总部设在世界光学精密仪器制造中心的德国耶拿市,目前在全球9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以“品质造就非凡,创新成就梦想”为企业信条,公司的宗旨是不断创新和追求活力,始终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准。耶拿公司凭借其在光学和光谱技术领域内的优势,凭借其历史上的传统和经验,一直不间断地研究新的技术,并且和应用紧密联系, “技术”与“品质”是耶拿公司核心的竞争力。 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www.analytik-jena.com.cn/ 欢迎关注我们,获得更多资讯:新浪微博:@analytikjena, 微信:德国耶拿北京代表处
  • 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南宁站
    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南宁站 暨耶拿中国十周年庆之老用户回馈活动成功举办 2011年,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中国代表处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庆。回首十年,耶拿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我们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的广大用户长期以来对德国耶拿品牌的信任和支持。 4月7日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南宁站 暨 耶拿中国十周年庆之老用户回馈活动在美丽的凤凰城南宁成功举行! 南宁站作为华南区年度的大型技术交流会第一站,作为10周年庆第一次大型活动,德国耶拿公司给予了极高的重视,邀请了来自科研、质检、商检、环保、农业、卫生、高校、地质等各行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计120多人。 南宁站新技术交流会现场 在交流会中,德国耶拿的多位演讲代表针对现今质量与安全体系的发展,并结合德国耶拿公司的产品特点,与各位到场的专家、老师和工程师展开了友好的交流。德国耶拿公司资深应用专家汪素萍女士从从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了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Continuum Source AAS)、固体直接进样分析(Direct Solid Sampler)的最新应用进展,华南区经理陈一川先生介绍了TOPwave微波消解仪的最新技术和应用;市场部总监张海蓉女士介绍了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TOC/TN)以及在国内极具前瞻性的可吸附有机卤测定仪(AOX)的最新技术和应用,生化应用专员吴潇韫详细介绍德国耶拿生化部门的最新产品(BIO)。交流会提供的丰富的信息,不但使大家加深了对德国耶拿公司产品的了解,而且还为各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分析理念。同时,德国耶拿公司还与到场的很多专家和老用户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听取了他们对耶拿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宝贵意见。会后,德国耶拿公司首席代表赵泰先生怀着感激的心情为在场的老用户赠送了10周年的纪念品。 汪素萍女士介绍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直接固体进样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 10年之硕果来之不易,我们与你们一同走过。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精湛的德国技术,优秀的产品品质和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为广大的用户提供更优秀的技术和服务,谢谢!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广州代表处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海安路19号东田大厦804室,510627 电话:+86-20-38392865, 38392864 传真:+86-20-38103232E-mail:info@analytik-jena.com.cn Web-site:www.analytik-jena.com.cn
  • 【网络研讨会】分子互作创新技术与前沿应用
    Webinar仪器信息网网络研讨会分子互作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光学等手段检测分子之间的动力学、亲和力以及热稳定性等人们肉眼无法捕捉的参数,帮助科研工作者对分子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在生命科学、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伴随生物医药行业高速发展,分子互作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应用范畴快速扩大,尤其是在生物医药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2月9日举办“分子互作创新技术与前沿应用”网络研讨会,马尔文帕纳科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微量热技术和分子互作技术产品经理韩佩韦博士将在线介绍非标记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经典热力学ITC与创新动力学GCI的组合。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生命过程中无处不在的重要环节。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理解分子相互作用、阐述分子互作的性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揭示生命过程的全貌。通过动力学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分子互作的实时过程和稳定性;通过热力学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分子互作的特异性和构象变化。现网络研讨会现已开放报名通道,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会议日期:2023年2月9日(周四)■ 报告时间:9:30-16:00 ■ 活动类型:网络会议直播,需提前注册点击按钮在线报名免费会议 网络研讨会日程安排 2月9日 上半场:生物医学9:30-10:00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陈红霞 上海大学 教授 10:00-10:30非标记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经典热力学ITC与创新动力学GCI的再次组合韩佩韦 马尔文帕纳科生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微量热技术和分子互作技术产品经理10:30-11:00核酸适配体自动化筛选及性能表征罗昭锋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研究员11:00-11:30下一代NanoSPR生物传感器芯片技术与应用刘钢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2月9日 下半场:药物研发13:30-14:00SPR技术在基于靶点药物筛选领域中的应用山广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14:00-14:30分子相互作用前沿技术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王静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技师/副高14:30-15:00生物膜干涉技术介绍及其在分子互作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吴萌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高级工程师15:00-15:30分子互作技术与新发突发传染病抗体药物及疫苗开发史瑞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博士后马尔文帕纳科报告主题及嘉宾介绍 马尔文帕纳科主题报告:非标记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经典热力学ITC与创新动力学GCI的再次组合主讲人:韩佩韦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物理学博士,马尔文帕纳科生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微量热技术和分子互作技术产品经理。长期负责蛋白质稳定性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如DSC,ITC,SPR等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在2014年加入马尔文帕纳科之前,多年任职于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现Cytiva),曾任技术经理、Biacore & MicroCal产品经理和Label-Free技术资深应用科学家等职位。韩佩韦博士长期活跃于生命科学领域和生物制药行业,组织和举办过相关的几百场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并在多个大型会议上做分会技术报告,在分子相互作用领域和微量热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Info关于马尔文帕纳科马尔文帕纳科的使命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化学、物理和结构分析,打造出客户导向型创新解决方案和服务,从而提高效率和产生切实的经济影响。通过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和预测分析在内的最近技术发展,我们能够逐步实现这一目标。这将让各个行业和组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解决一系列难题,如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率、开发更高质量的产品及帮助产品更快速地上市。联系我们:马尔文帕纳科销售热线: +86 400 630 6902售后热线: +86 400 820 6902联系邮箱:info@malvern.com.cn官方网址:www.malvernpanalytical.com.cn
  • 严峻环境下的自救——探寻极端气候下的生命存续 | 前沿应用
    中国的垃圾分类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你是什么垃圾”戏谑之语的背后,是垃圾分类迫在眉睫的信号。而在这种紧迫的背后,是全球环境的严峻形势。微塑料积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所有我们不以为意的环境问题正一步步逼近我们周遭的生活,环保运动已经刻不容缓。在全民参与环保之余,科学家们也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拯救”人类的明天。了解端气候下生命的演变,以此探寻人类在端气候下的生存条件就是其中一种,也是我们今天文章要讨论的主题。这一研究也许看起来较为遥远,但《流浪地球》中的场景在未来的某一天是否真的会发生,我们谁也无法预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知名地科学家的南冰盖研究,也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收获。南洲冰盖之下真的会有生命么?“很遗憾,我们对南洲冰盖下的生态了解甚少,据说我们对火星的了解都比它多。”约翰普利斯库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农业学院土地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董事教授,国际知名地科学家。为什么呢?因为冰盖被密封在世界大的冰川下面,环境恶劣且难以到达。南洲的冬季,许多地方气温会低于零下37度,夏天时,气温高也仅能达到0度。南冰盖之下真的有生命吗?科学家们曾经认为南洲的内部是没有生命的。但通过新的钻井技术,他们在冰川下湖泊中发现了一个多样化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中有一个系统,可以在没有任何光线的条件下生存。在不可能的地方寻找生命普里斯库教授在过去的35年里, 一直在南洲开展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团队就在之前的一次南考察中发现了微生物。在那次考察中,普里斯库教授发现这些微生物能够在零度以下温度的岩石中“开采”矿物, 以获得促进其生长的能量。而今年,他计划在南洲冰冻的冰层下钻几千英尺, 他说:“我们是在以往人们认为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寻找生命。”但他期望能找到活着的生物,而不仅仅是微生物。如果这次计划成功了,很可能会改变我们看待地球的方式。图片来源:Pixabay令人期待的南冰下湖泊科研项目冰下湖是夹在冰盖和大陆架陆地之间的液态水体,科学家们认为南冰盖下有400多个湖泊, 其中许多通过溪流和湿地相互连通。普里斯库的研究团队推测, 冰盖下所有这些湖泊里都充满了生命。 “南冰下湖泊的科学获取”项目(SALSA) 这是普里斯库团队正在进行的一项南任务,从2018年到今年南半球的夏天,为期两年。在项目中,普里斯库团队从位于南洲西部的Mercer湖进行取样。Mercer湖是一个水力学活跃的冰下湖泊,研究人员推测, 在这些活跃的冰川下湖泊中,冰下水的运动变化与海洋有机质的残留沉积正调节着这种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 图片来源:Pixabay取样需要钻透一千米深的冰层,可以说是在世界底部,以往人们认为这些地方并不会存在生命。也正因为冰层太厚、24小时的强烈光照、低温度、剧烈冷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在Mercer湖建立研究基地并不容易,普里斯库团队需要分次运送钻井设备和其他仪器,研究条件为艰苦。即便如此,研究团队能够对收集到的水和沉积物样本进行实地研究,包括研究细菌细胞的密度、基因内容、生长速度和食物,他们仍感到无比欣喜。Mercer湖只是第二个要取样的冰下湖,但普里斯库表示:“这已经能够让我们对深部生态系统的了解翻一番了”。这个消息无疑令人振奋。检测冰层下有机物的完美工具如何测量冰川下系统中溶解的有机物呢?普里斯库携带的是HORIBA Aqualog荧光光谱仪,它能够同时测量吸收光谱和荧光激发-发射矩阵,且能够连续快速地提供样本光谱。“Aqualog光谱仪很适合用来测量冰层下的有机物,它是检测冰层下有机物的完美工具,因为它具有快速的采样率,能够对溶解的有机物进行鉴定, 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抗性 (耐久性)。几十万年来,这些有机物从来没有见过阳光,所以我们还会同时收集其他数据以确定其存在时间。”普里斯库如是表示。普里斯库利用Aqualog光谱仪对溶解的有机物进行指纹鉴定,确定溶解有机物类型,再进一步确定它们出现的年代。 HORIBA Aqualog光谱仪注:如需了解该研究中HORIBA Aqualog光谱仪的详细介绍及使用问题,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留言,我们的技术专家会尽快联系您进行答疑解惑。了解过去是为了应对未来了解这些生命对人类的意义何在?普里斯库认为,当今全球正在变暖,冰层正在快速融化,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受到影响。“加利福尼亚州等地球的许多地方目前已经受到影响,未来只会更糟。频繁且严重的火灾和洪水灾难正在侵袭人类,一些农作物因为气候变化很可能无法正常生长。如果我们失去南冰盖,会导致海平面的急剧上升,这些问题将更加严重。”关乎到人类未来的存亡适应端气候生命演化一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失去南冰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频繁的火灾洪水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我们需要了解南冰盖下生物在地球或其他天体上的端环境中的生命演化,了解他们的生存法则,进而增加我们对生命如何在寒冷甚至遥远行星上生存的认识。而这些深藏于地表之下、隐藏了数百万年的湖泊微生物的发现,无疑为我们了解这一法则提供了大量信息,为全球变暖情况下人类如何适应端气候变化提供参考。这关乎到人类未来的存亡。”普里斯库无不担忧地表示。图片来源:Pixabay对南冰盖的研究显得如此重要,然而,我们却不能仅仅依靠科学研究来应对应对这种气候变化。在这之前,更重要的事情也许是,我们应该停止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采取一些保护环境的举动,就像我们正在开展的垃圾分类处理运动那样。今日话题垃圾分类是近的热门话题,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傻傻分不清楚?留言说出你的问题,点赞人数多的小伙伴,我们不仅在线为你解答问题,还会在今日话题发布后的三个工作日内,送出星巴克咖啡券一份噢~ 点击查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发现生命的轨迹——化石中的碳元素分析 | 前沿应用复旦巧用增强拉曼“识”雾霾 | 前沿用户报道牛津大学开创单细胞水平微生物代谢研究新方法|海外用户简讯瞪你一眼,就能“看透”你 | 用户动态青岛能源所实现毫秒级单细胞拉曼分选,"后液滴"设计功不可没|前沿用户报道表面增强共振拉曼光谱探究细胞色素c在活性界面上的电子转移新型荧光探针——细胞膜脂变化无所遁形!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首选,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咨询相关技术服务。
  • 德国耶拿2012前沿应用分析技术交流会-厦门站成功举办
    2012年5月17日,德国耶拿2012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mdash 厦门站在厦门庐山大酒店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环保、质检、农业、疾控、石化、高校、科研等百余位各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出席此次交流会议。 由德国耶拿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赵泰先生介绍了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固体直接进样分析最新技术在食品安全、环境分析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市场总监张海 蓉女士介绍了总有机碳/总氮/总有机卤素(TOC/TN/AOX) &ndash 环境综合指标分析应用解决方案介绍及元素分析解决方案,满足常量-微量-超微量 碳、硫、氮、氯 的不同分析需求;应用工程师张萍女士介绍了紫外可见产品最新应用技术,销售经理杨佳霖先生介绍德国耶拿顶级样品消解技术 &ndash TOPwave 微波消解系列产品应用详解。 交流会期间,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对耶拿公司高分辨连率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石墨炉固体进样等新技术及TOC/TN总有机碳、AOX(可吸附有机卤素)环境分析仪器的应用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并和耶拿公司各主讲人员进行了现场深入探讨。 会场情况 自从德国耶拿公司在中国建立代表处以来,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 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西宁站成功召开
    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西宁站暨 耶拿中国十周年庆之老用户回馈活动,于2011年5月17日在青海西宁市海悦大酒店隆重举行。出席交流会的环保、质检、商检、农业、疾控、石油、高校、科研等各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达170余人。由德国耶拿公司应用专家汪素萍女士介绍了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石墨炉固体直接进样分析的最新应用技术及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全套解决方案。孟凡辉先生介绍了总有机碳/总氮(TOC/TN)总有机卤(AOX)及碳、硫、氮、氯元素分析解决方案。刘宏伟先生介绍了耶拿公司的生化全套解决方案。   交流会期间,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对耶拿公司快速多元素分析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石墨炉固体进样等新技术及TOC/TN总有机碳、AOX(可吸附有机卤素)环境分析仪器的应用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并和耶拿公司各主讲人员进行了现场深入探讨。   此次应用交流会,得到与会的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肯定。   回首十年,耶拿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继续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会议现场
  • 德国耶拿2012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上海站成功召开
    2012年5月10日,德国耶拿公司前沿应用技术交流会上海站在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青松城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邀请到了来自中科院系统、上海各大高校、上海市环保系统、质检系统、农业系统,疾控系统,水文系统,多家企业等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德国耶拿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赵泰先生在交流会上重点介绍了原子吸收相关技术应用,尤其是连续光源AAS、固体直接进样分析最新技术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并在现场及会后解答了用户关心的众多应用问题;德国耶拿公司市场总监张海蓉女士介绍了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及元素分析仪的应用;德国耶拿公司销售代表顾建伟先生介绍总有机碳/总氮/总有机卤素——环境综合指标应用解决方案,德国耶拿公司应用工程师张萍女士介绍紫外最新技术及应用,并重点介绍紫外的所有附件的应用,引起与会老师的很大兴趣和关注;德国耶拿公司销售代表李岩先生介绍微波消解仪在前处理方面的应用。 本次交流会内容得到了与会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和固体进样等新技术尤其得到充分肯定,多家客户现场对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和石墨炉直接固体进样系统提出了采购需求,同时与会的老师就目前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毒胶囊事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和沟通。 自从德国耶拿公司在中国建立代表处以来,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参会现场
  • 德国耶拿2012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贵阳站成功召开
    4月24日,德国耶拿2012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贵阳站在贵阳市丽豪大饭店成功举办!  耶拿公司应用工程师张萍女士在介绍原子吸收最新技术 在食品安全、环境分析等领域的最新应用 本次交流会邀请到了来自中科院地化所、贵州各大高校、贵州省环保系统、质检系统、农业系统,疾控系统,理化检测中心,多家企业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流会上来自德国耶拿公司的应用工程师张萍女士针对目前国内最热点的食品安全问题、毒胶囊事件等详细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仪新技术的最新应用;由德国耶拿公司成都办事处经理彭川先生介绍了连续光源AAS、固体直接进样分析最新技术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由德国耶拿公司市场总监张海蓉女士介绍了总有机碳/总氮/总有机卤素&mdash &mdash 环境综合指标应用解决方案,此外还就耶拿的生化产品解决方案、紫外系列产品和微波消解产品进行了讲解和讨论。 本次交流会内容得到了与会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和固体进样等新技术尤其得到充分肯定,多家客户现场对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和石墨炉直接固体进样系统提出了采购需求,同时与会的老师就目前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毒胶囊事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和沟通。 各位与会老师对于产品介绍特别专注 自从德国耶拿公司在中国建立代表处以来,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 德国耶拿2013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合肥站成功召开
    2013年4月19日,德国耶拿2013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mdash 合肥站在合肥梅山饭店成功召开,来自安徽省的环保系统,疾控系统、药检系统,农业部门,地矿系统、企业、安徽地区高校、中科院系统等近140多位专家和用户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得到了当地用户的大力支持。 在交流会上,德国耶拿公司首先介绍了&ldquo 原子吸收直接固体进样&rdquo 及&ldquo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ContrAA&rdquo 的最新技术和应用,与会老师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TOC/TN)的技术交流环节,耶拿公司的用户代表和与会者一起分享了multi N/C系列产品,在环境,气体分析,以及催化剂等方面的最新应用和使用心得。下午进行了元素分析仪 multi EA系列、紫外Specord Plus系列和顶级微波消解仪TOPWAVE等仪器在各个分析领域中实际应用、分析方法等。 这次交流会,不仅满足了分析工作者的实际需求,而且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充分沟通交流的平台,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自从德国耶拿公司在中国建立代表处以来,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 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力争为中国分析行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 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郑州站成功举办
    4月26日,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在郑州长城饭店成功举办了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参加本次交流会的有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环境、疾控、农业等各个行业200余人。规模空前,与会人员反应强烈,大家对耶拿公司的新产品及技术非常关注,尤其是在原子吸收直接固体进样及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方面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会议同时还给大家介绍了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TOC/TN)、元素分析仪(EA系列)、微波消解仪(TOPWAVE)等仪器在各个分析领域中实际应用、分析方法等,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自从2001年在中国北京设立代表处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是耶拿中国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不平凡的十年。从北京到上海,从成都到广州,耶拿目前在中国拥有四个办事处,17个售后服务网点,在北京和上海还分别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和保税仓库。德国制造,德国品质。德国耶拿的分析仪器已经深入到用户心中,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耶拿中国创造更大的辉煌!
  • 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贵阳站成功召开
    4月28日,德国耶拿2011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贵阳站 暨耶拿中国十周年庆之老用户回馈活动在贵阳市丽豪大饭店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邀请到了来自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省环保系统,农业系统,疾控系统,理化检测中心,企业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流会上来自德国耶拿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汪素萍女士针对目前国内最热点的食品安全问题详细介绍了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技术优势;之后由耶拿元素分析专家李文化先生介绍了总有机碳/总氮(TOC/TN)分析仪和总有机卤素(AOX)分析仪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下午由德国耶拿公司西南办事处经理彭川先生介绍了耶拿石墨炉原子吸收的横向加热、三磁场可调塞曼等新技术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本次会议还就紫外系列产品、元素分析仪和微波消解产品进行了讲解和讨论,会上各位专家和技术人员积极讨论,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成为大家交流的主题,会议内容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2011年,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中国代表处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庆。回首十年,耶拿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步建立了高品质的专业品牌形象,形成了耶拿中国专业严谨,勤奋敬业的团队文化。德国耶拿公司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以非凡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来回馈广大用户与专家学者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耶拿公司高级工程师汪素萍女士在介绍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直接固体进样技术 德国耶拿公司李文化先生隆重推出耶拿最新一代TOC/TN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
  • 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南宁站成功举办
    2010年5月27日德国耶拿2010前沿分析应用技术交流会(南宁站)在美丽的凤凰城南宁成功举行!   作为华南区年度的大型技术交流会,德国耶拿公司给予了极高的重视,邀请了来自科研、质检、商检、环保、农业、卫生、高校、石化、地质等各行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130多人。 南宁站新技术交流会现场   在交流会中,德国耶拿的多位演讲代表针对现今质量与安全体系的发展,并结合德国耶拿公司的产品特点,与各位到场的专家、老师和工程师展开了友好的交流。中国区首席代表赵泰先生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最新技术进展,以及最近非常热门的关于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Continuum Source AAS)和直接固体进样(Direct Solid Sampler)技术和应用,华南区经理陈一川先生介绍了TOPwave微波消解仪的最新技术和应用 市场部总监张海蓉女士介绍了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TOC/TN)以及在国内极具前瞻性的可吸附有机卤测定仪(AOX)的最新技术和应用。交流会提供的丰富的信息,不但使大家加深了对德国耶拿公司产品的了解,而且还为各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质量与安全”体系解决方案和分析理念。   德国耶拿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赵泰先生介绍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最新技术进展   会议进展顺利、气氛活跃,大家对德国耶拿公司的技术和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关注,多名专家及工程师在现场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与应用交流。   德国耶拿公司市场部总监介绍环境综合性指标以及制药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德国耶拿公司今天的发展有赖你们的支持,我们将继续以“品质造就非凡!”的宗旨,为广大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技术和服务,谢谢!
  • 第四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研讨会(第二轮通知)
    为了总结交流科学仪器前沿动态和成果,振兴我国仪器事业和分析测试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本刊特举办“第四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第一轮通知发出后,得到了业界热烈响应,很多同志踊跃报名并为会议撰写文章,现已收到会议论文60余篇,很多论文涉及自主创新的仪器研制成果及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目前还有很多同志反映想参加会议,但没有收到会议第一轮通知,现将会议征文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支持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主办单位: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协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分析仪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学会、企业协办单位(待定) 一、会议主要报告 科技部条财司(题目待定) 郑健 博士 现代计量与测试技术 张钟华 院士 现代科学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庞国芳 院士 现代分析仪器设备进步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升 储晓刚 研究员 食品安全快速筛选和检测仪器的展望 蒋士强 教授 应急分析标准及仪器前沿技术应用 张经华 研究员 介绍几种在线分析的新技术 金钦汉 教授 质谱技术的新进展 王光辉 研究员 稳步发展的四极质谱与国内质谱产业发展策略 赵晓光 研究员 面向对象的在线质谱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海洋 研究员 我国原子吸收光谱仪现状及发展建议 章诒学 教授 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在线监测 尹洧 教授 剪切驱动色谱的现状 于世林 教授 便携式GC模块化设计与系统集成平台 张西咸 教授 三聚氰胺检测国标方法的解读 彭涛 博士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检测技术及标准物质的研究 李春瑛 研究员 另有著名公司仪器前沿技术报告及食品安全检测、环境在线检测、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分会研讨。 二、征文内容 1、国内外自主创新研制仪器的成果,分析测试技术创新的成果。 2、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仪器前沿技术及产品。 3、近几年热点分析检测技术及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应用成果。 4、各类仪器的前沿技术及应用。 三、征文对象和范围 仪器及分析测试技术涉及领域很广,凡是从事科学仪器研制和应用仪器进行分析测试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大学教师与学生,有关管理人员皆可投稿。 四、征文要求 1、凡符合会议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均在应征之列,凡是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或在全国性学术会上交流过的论文不属应征之列。 2、综述评论不超过6000字,研究报告3000-4000字,工作经验及报告3000字以内。附中英文标题。3000字及以上论文需加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3、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简练、图表规范、数据可靠。图表请用计算机打印或用绘图纸绘制。并请电子邮件投稿。 4、截止日期:延期至2008年12月5日,过期恕不接受。 5、论文处理:会议论文一经录用,将在《现代科学仪器》上发表。 五、会议费标准 会务费:650元(学生代表凭有效证件,400元)。 住宿:两人标准间,每人每天150元。 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提前银行汇款如下: 户名:北京华夏大成科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万寿寺支行,帐号:110060871012015013955。 邮局汇款:请汇至《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理化实验楼512室,邮编:100089。 六、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08年12月16-18日(早8:30开始),12月15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国际报告厅(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 附:机场、火车站到会议地点的路线及交通图。也可登陆现代科学仪器网(www.ms17.cn)查询。 七、欢迎参加会议的代表提交有关论文,会议同时欢迎没有写论文的同志参加。 请参加会议诸位填写回执表,并与12月5日前通过Email、传真或电话与会务组联系报名。 八、会后安排参观奥运场馆(包括鸟巢、水立方)九、会议筹备组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楼512室,《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邮编:100089 电话:010-68422478 /68410135 传真:010-68410137 E-mail: gj@instrumentation.com.cn 联系人:胡柏顺,张亚丽,吴石增,姜亚光 网址: http://www.ms17.cn 会议筹备组 2008年10月30日 第四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回执.doc 第四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研讨会.doc
  • 前沿技术+应用实例 生物成像网络会议即将召开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生物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对于人类健康研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生物成像是了解生物体组织结构,阐明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它利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直接获得生物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图像,通过对所得图像的分析来了解生物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32px " 如今,科学家们研制出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高内涵成像、共聚焦显微镜等多种用于生物观察和成像的仪器,而科研人员又进一步应用这些仪器, strong 在制药领域、医学领域,探索物质让生命体变化的本质原因和真实过程,进而帮助人们维护健康、延长寿命。 /strong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成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的引进,生物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此外,生物成像技术在医学转化及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近年来, strong 质谱成像在生物医学、药学以及食品环境领域得到应用并崭露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质谱成像技术不仅能进行形态学表征,同时又能实现检测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strong ,作为新型的分子影像技术之一的质谱成像技术愈发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前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为帮助相关领域的用户了解生物成像前沿技术及应用进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19年11月12日举办“生物成像前沿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本届网络研讨会为期1天,将邀请多位行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相关研究领域的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平台。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会议日程安排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2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c26422cb-f372-4ba1-a2ef-ee9ab5acc62b.jpg" title=" 图片8.png" alt=" 图片8.png" width=" 600" height=" 42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部分专家信息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45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e5858df3-00e8-411f-8d39-6ca21b684c8b.jpg" title=" 专家图片.png" alt=" 专家图片.png" width=" 550" height=" 45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部分专家照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李素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span /strong ,201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2015-2017年先后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访学交流。获2009年美国血液学会“ASH Travel Award”奖;获2012年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获得者称号赴日本参加第五届与诺贝尔获得者面对面交流亚太会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分别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篇),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Nano letters, Blood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专利转化2项)。授权美国专利和日本专利各1项。已发表文章被Nat Rev Cancer, Nat Biotechnol, Nat Biomed Eng, Nat Rev Drug Discov, Sci Transl Med, Sci China Chem等期刊进行亮点报道和专门评述。其中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的工作被评价为“landmark里程牌”式工作;被美国The Scientist评选为2018年度“世界四大技术进步”;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应邀为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撰写综述5篇。 主要研究兴趣:1)智能纳米药物靶向调控肿瘤血管系统,用于抗肿瘤治疗;2)靶向干预血小板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3)靶向溶栓、抗栓的新型血栓性疾病治疗药物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周蕾,博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课题组长 /span /strong 、全军生物药制造和剂型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自2001年开始从事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提出了“将纳米材料、器件与传统生物检测技术融合,从而大幅提升检测技术性能,并开拓纳米材料、器件生物应用领域”的研究思路,确立了“基于纳米材料、器件生物应用探索的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的研究方向。在十数年研究中,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思想与“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深入探索了上转发光材料、碳量子点、结构电极、通讯光纤等材料器件的生物应用价值,并提出了“以生物应用需求导向材料、器件研究”的模式,建立了多项原始创新生物检测技术。授权专利41项,其中排名第一授权国际专利12项(澳、日、港各2项,美、英、法、德、意、荷各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8项,知识产权保护覆盖10个国家和地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以共同第一贡献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4项,2015年单年销售突破1亿元;以排名第2,先后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励。个人获得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乔娟,副研究员,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strong /span 获分析化学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期间分赴美国麻省大学及韩国浦项科技大学访学及开展合作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活体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智能聚合物分子温度计并在细胞内开展实时在线温度变化荧光成像,进而拟与细胞内神经递质的测定方法结合,开展神经通路中情感与机体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在Anal. Chem.,Biosens. Bioelectron., Anal. Chim. Acta, Chem. Commun.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SCI论文60余篇, 获专利授权5件 2012年和2016年分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周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2012年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strong /span ,201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新型稀土纳米探针的可控合成、理性功能化以及生物检测与成像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引用4200余次,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hem. Rev.、Chem. Soc. Rev.、Adv. Funct. Mater.、Chem. Sci.、Bio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栗世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硕士生导师 /strong /span ;中国科学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曾在华大基因学习工作7年;HDBioSciences/药明康德16年研发工作经验。2015年度传染病专项首席科学家。承担和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多项重大新药药物靶点发现及化合物筛选平台建设项目、863肿瘤标志物研究项目、国自然重点和面上科研项目及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等项目。国家和浙江、福建等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Frontier in Immunology及多个杂志的编委,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领域:(1)功能基因组研究(药靶发现及验证);(2)药物筛选和发现;(3)肿瘤免疫及微进化研究。多项成果向社会应用转化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WCX/"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点击链接 /strong /span /a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strong ,即可进入报名页面,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前200位报名人员可免费参会 /span ,获得与专家及时交流的机会!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WCX/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加入“生物成像技术交流群”随时关注会议动向及生物成像及应用相关内容交流!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42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c270c8e-ae1d-4da7-83b5-3506f6b0ba32.jpg" title=" 图片11.png" alt=" 图片11.png" width=" 242" height=" 313" /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