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前沿导向

仪器信息网前沿导向专题为您整合前沿导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前沿导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前沿导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前沿导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前沿导向话题讨论。

前沿导向相关的资讯

  • 前沿导向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群立项建议征集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化学科学部关于征集前沿导向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群立项建议的通告 /strong /p p   为培育源头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与引领,化学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面向科技界征集2018年前沿导向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群的立项建议领域。 /p p   一、定位 /p p   前沿导向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群旨在资助针对国际科学发展趋势,以前瞻性、原创性、引领性为显著特点的项目,目标是为解决前沿科学难题,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探索新现象、开辟新领域和新方向,以促进中国化学的转型发展。优先支持中国学者独创的概念和体系,或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优势并有望迅速取得引领的研究领域。具有多重层次科学问题或方向的领域以项目群方式立项资助。 /p p   前沿导向重点项目或重点项目群中单一课题的资助强度与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的资助强度相当。 /p p   二、立项建议书撰写提纲 /p p   (一)领域名称 (不超过30字) /p p   (二)领域简要说明 (重点项目不超过300字 重点项目群不超过1000字,各方向逐一说明) /p p   (三)立项必要性,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困难与挑战、我国的研究基础与优势等(4000-6000字) /p p   (四)拟解决的核心问题(不超过300字) /p p   (五)建议人简历、主要学术成果、与建议方向相关的代表性论著(不超过十篇)。 /p p   三、提交建议书要求 /p p   有意提交建议的个人或单位请于2017年9月20日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提交立项建议书(请同时提交PDF格式的电子申请和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的纸质立项建设书各一份)。 /p p   联系人:郑企雨 /p p   邮 箱: zhengqy@nsfc.gov.cn /p p   电 话:010-62327057 /p p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邮编:100085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化学科学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8月24日 /p p br/ /p
  • 中科院将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
    作为我国科技“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将加快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的论文导向,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1月21日在中科院年度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重大成果产出导向评价的核心是引导和激励各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重点突破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及战略高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白春礼介绍,“重大成果”包括三种:一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等 二是在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三是在促进科教融合等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创新。   据悉,中科院率先在研究所开展了改革试点,选择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等4个单位,邀请国内外35位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来自美、英等8个国家的国际专家占57%。评估中突出重大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发挥第三方专家的作用,听取独立、客观的意见。   中科院还提出研究所要改革内部评价,改变简单以项目、经费、论文数量为导向的评价考核,突出能力、水平和贡献,在项目、团队和人才评价上建立外部评价的制度。   2013年中科院还将对科技项目的评价进行改革,引入产业界、社会高水平专家和国际同行专家,建立独立第三方评估制度。(原标题:中科院加快推进科技评价改革:摒弃论文数量,更重成果产出)
  • 曹雪涛院士:精准医学不应以基因测序为导向
    从年初奥巴马提出将精准医学纳入美国国策以来,精准医学就成为一项热门概念。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管理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曹雪涛看来,精准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它只是精准定义病因的&ldquo 利器&rdquo ,并不是万能,也不应以基因测序作为导向。   曹雪涛表示,目前的医疗理念发展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精确化、远程化、微创化的趋势。而精准医学的出现正是符合了医学发展的这一趋势。曹院士认为,尽管精准医学是一个新兴概念,但是它的主旨是与我国传统医学的同病不同治、同人不同治等理念相通,&ldquo 只不过是他们寻找到了&lsquo 利器&rsquo ,就是精准测序以后病人发病的机制&rdquo 。   但他随即强调,精准医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精准医学仅仅只是一个方面,&ldquo 现在在美国更多就是两类病,一个是乳腺癌的治疗,一个是白血病,还没有延伸到其他的。&rdquo   曹雪涛院士坦言,奥巴马谈了精准医学观念后,这个概念就火了,但&ldquo 我想,经过多年的积淀以后,中国人应该有中国自己的发展。&rdquo   不过相比精准医学,他更倾向于系统医学,因为只有全面的认识疾病的状态,建筑在对生理和病理的情况下,而且寻找新的靶标,才能为将来的治疗奠定了基础。&ldquo 所以精准医疗是个系统工程,不是测一下就知道了,但是如果看病的病灶开错了药方怎么办,如果说不用开药方,但是也知道它的表根,能够治疗好,也可以。将来的系统医学的理念更能够宽泛,更能够适合医学的发展&rdquo 。   曹雪涛院士给精准医学的发展提出九大建议   一是要注重前沿引领,占据前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二是交叉融合 三是落实预防为先 四是夯实发展基础,要有大的布局,要给一定的支撑 五是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各个国家都有各个的机构,中国多头管理导致了体制的混乱,形成不了合力,我们国家这方面还是要建立,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来建立,为国家医学体系提供支撑 六是培育医学人才队伍,面向基层,特别是一些全科医生,包括规范化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出来能看病的医学家,要成为引领世界医学发展的大家 七是强化经济建设,一定是在国家层面上的交叉融合。八是拓展产学研合作 九是深化国际合作。最终是为中国,也希望能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 四川大学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简介
    四川大学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2018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为全国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官网:(http://fscdrmn.wchscu.cn/)该中心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大数据及生物样本资源,同时依托四川大学优质的人工智能研究技术与人才队伍,基于临床患者动态数据,开展多组学研究,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手段,以恶性肿瘤、罕见病、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为主的分子网络关系研究,旨在发现重大疾病演进的关键分子靶点、阐释蛋白分子网络调控相互作用及其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并进行相关靶向药物与靶向示踪剂的研发与评价,为疾病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前沿科学基础。  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Institutes for Systems Genetics)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支持下成立,主要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与关键分子网络问题。研究院建有疾病基因和基因组演化研究室、转化医学信息学研究室和疾病蛋白组与代谢组研究室三大研究平台。团队结合平台优势,通过以研究复杂疾病的系统遗传与分子网络标记物为导向,建立系统的理论、数据库、模型和软件工具,进一步探索疾病的分子机制和基因网络、人类疾病的分子遗传机制演化以及个性化的医疗与健康管理。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研究生命与人类演化的重大分子遗传机制、人类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关键基因和基因组变异、人类疾病的分子遗传基础及其演化过程、卫生健康的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群体与分子机制,涵盖了系统遗传学、分子诊断设计、表观遗传学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等,正在开展“人类遗传分子网络图谱构建及临床应用”、“跨组学复杂疾病深度表型与网络标志物理论模型构建”等重大课题研究。
  • 科技工作今年聚焦重大基础和前沿科学任务
    1月12日讯 科技部网站今天发布了《关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科技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2015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强调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现新增长点。   《意见》提出,今年将着重部署若干重大基础和前沿科学任务,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将重点加强脑科学、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等战略部署以及纳米、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全球气候变化、&ldquo 深空&rdquo &ldquo 深海&rdquo &ldquo 深地&rdquo &ldquo 深蓝&rdquo 等重大科学研究前瞻性布局。《意见》强调,在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面,着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方面,加强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信息网络、遥感与导航、生物等领域的部署和研发,实现关键部件技术突破,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围绕现代制造企业管控、智能车间、高端成套工艺装备、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内容进行重点部署,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重点部署生物育种、农机装备、信息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实施粮食丰产、渤海粮仓等科技示范工程。   为了促进上述目标的完成,《意见》强调了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的市场导向实施机制,优化整合基地和人才专项,加强区域创新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同时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拓展创新发展国际空间。
  • 清华领衔!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签约共建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永定河投资公司、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共建合作协议。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副主任郝一龙、吕冬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毅、党委书记刘书明,永定河投资公司董事长孙国升,总经理彭增亮,副总经理马建伟、方彦,董事会秘书李闽峰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曲久辉作为实验室科技委主任出席会议。王茤祥、彭增亮、刘毅分别代表共建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简称“环境前沿实验室”)以国家生态文明和重大环境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原始创新,旨在培育未来环境新兴产业,打造京津冀环境治理标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新支撑。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指出,环境前沿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平台,要构建开放的平台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技术和经验,为国家的大江大河治理提供永定河方案。据介绍,合作三方目前已完成前沿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组建,确定了近期主要任务。根据共建协议,实验室将以永定河投资公司和流域治理为应用场景、验证基地和成果应用基地,建立永定河流域生态与低碳长期观测基地,建立绿色流域构建理论、方法与标准体系,将技术研发与永定河综合治理相结合,打造一批前沿应用场景,落地一批示范项目,支撑永定河全流域水质达标与水生态恢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曲久辉建议,环境前沿实验室的定位可凝练为“面向需求、立足前沿、持续创新、满足现实、应对未来的生态环境基本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实验室要提供新思路、新平台,为永定河流域科技赋能;要立足于更高的目标,创造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以永定河为起点,打造“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经济”四水融合的示范样板,向全国其他流域推广。
  • 新污染物治理入选2022年10大前沿科学问题
    在6月27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发布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发布。发布活动中还向推荐入选问题难题的中国化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28个学会颁发“优秀推荐单位”牌匾。据了解,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发布活动,重点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10大领域,征集到107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8家领军企业和企业科协提交的649个问题难题,华润集团、腾讯公司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首次参与推荐,3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经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领域专家复选和终选预选、终选等环节,最终评选出30个重大问题难题。10个前沿科学问题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精准制备和结构调控构建未来信息功能器件?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如何整合多组学对生物的复杂性状进行研究?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如何全方位精准评价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韧性?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制约海水提铀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10个工程技术难题如何突破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的关键技术?如何实现我国煤矿超大量三废(固、液、气)低成本地质封存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如何创建心源性休克的综合救治体系?如何实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如何实现高精密复杂硬曲面随形电路?如何突破高原极复杂地质超长深埋隧道安全建造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如何解决高温跨介质的热/力/化学耦合建模与表征难题?如何从低品位含氦天然气中提取氦气?如何实现极大口径星载天线在轨展开、组装及建造?10个产业技术问题如何建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治疗体系?如何实现存算一体芯片工程化和产业化?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行业的低碳发展?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系统性解决建筑工业化和高能耗问题?如何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设计软件?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如何采用非石油原料高效、安全地合成己二腈?小麦茎基腐病近年为什么会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暴发成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控?如何研制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如何突破满足高端应用领域需求的高品质对位芳纶国产化卡脖子技术?
  • 【网络研讨会】分子互作创新技术与前沿应用
    Webinar仪器信息网网络研讨会分子互作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光学等手段检测分子之间的动力学、亲和力以及热稳定性等人们肉眼无法捕捉的参数,帮助科研工作者对分子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在生命科学、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伴随生物医药行业高速发展,分子互作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应用范畴快速扩大,尤其是在生物医药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2月9日举办“分子互作创新技术与前沿应用”网络研讨会,马尔文帕纳科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微量热技术和分子互作技术产品经理韩佩韦博士将在线介绍非标记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经典热力学ITC与创新动力学GCI的组合。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生命过程中无处不在的重要环节。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理解分子相互作用、阐述分子互作的性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揭示生命过程的全貌。通过动力学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分子互作的实时过程和稳定性;通过热力学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分子互作的特异性和构象变化。现网络研讨会现已开放报名通道,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会议日期:2023年2月9日(周四)■ 报告时间:9:30-16:00 ■ 活动类型:网络会议直播,需提前注册点击按钮在线报名免费会议 网络研讨会日程安排 2月9日 上半场:生物医学9:30-10:00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陈红霞 上海大学 教授 10:00-10:30非标记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经典热力学ITC与创新动力学GCI的再次组合韩佩韦 马尔文帕纳科生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微量热技术和分子互作技术产品经理10:30-11:00核酸适配体自动化筛选及性能表征罗昭锋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研究员11:00-11:30下一代NanoSPR生物传感器芯片技术与应用刘钢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2月9日 下半场:药物研发13:30-14:00SPR技术在基于靶点药物筛选领域中的应用山广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14:00-14:30分子相互作用前沿技术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王静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技师/副高14:30-15:00生物膜干涉技术介绍及其在分子互作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吴萌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高级工程师15:00-15:30分子互作技术与新发突发传染病抗体药物及疫苗开发史瑞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博士后马尔文帕纳科报告主题及嘉宾介绍 马尔文帕纳科主题报告:非标记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经典热力学ITC与创新动力学GCI的再次组合主讲人:韩佩韦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物理学博士,马尔文帕纳科生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微量热技术和分子互作技术产品经理。长期负责蛋白质稳定性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如DSC,ITC,SPR等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在2014年加入马尔文帕纳科之前,多年任职于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现Cytiva),曾任技术经理、Biacore & MicroCal产品经理和Label-Free技术资深应用科学家等职位。韩佩韦博士长期活跃于生命科学领域和生物制药行业,组织和举办过相关的几百场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并在多个大型会议上做分会技术报告,在分子相互作用领域和微量热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Info关于马尔文帕纳科马尔文帕纳科的使命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化学、物理和结构分析,打造出客户导向型创新解决方案和服务,从而提高效率和产生切实的经济影响。通过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和预测分析在内的最近技术发展,我们能够逐步实现这一目标。这将让各个行业和组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解决一系列难题,如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率、开发更高质量的产品及帮助产品更快速地上市。联系我们:马尔文帕纳科销售热线: +86 400 630 6902售后热线: +86 400 820 6902联系邮箱:info@malvern.com.cn官方网址:www.malvernpanalytical.com.cn
  • 科技前沿中国发声:8台深紫外激光装备世界独有
    10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首席科学家许祖彦(右),在其领衔研发成功国际首创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的实验室与青年科研人员交流。   ●首次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20纳米技术领域占一席之地   3月14日,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据介绍,这是国际上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突破,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都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   而据记者了解,以中科院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界,近期不断实现突破,在国际相关技术和产业领域发出“中国之声”。“中国科学已经发展到可以构思大手笔的时候了。”最近,《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中科院院士和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涛说,中国论文数量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们不缺数量,应该更重视成果的质量。”张涛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采访对象们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肩负战略使命   2012年诺贝尔奖发布时,中科院院士郭光灿曾表示,缺乏原创,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的距离。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与世界科学发展的距离。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重大原创成果和开创性工作还比较少 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大幅提升,但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多。”郭光灿说。   中科院各研究所所长在2013年的新年规划中,都进一步明确了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开展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的战略使命。   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说,从中国科学院的角度看,在国家层面要发挥战略作用的话,意味着研究所的成果应该代表国家水平。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中央和社会各界对科技支撑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期望很高,产业界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尽快调整结构并实现利益最大化,农民也期待有更好的农业成果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我们目前的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十几年的积累,和这些期待仍有距离。”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周杰说。   立足创新前沿   张涛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科技界应该在世界前沿领域真正提出些原创性的想法或发现”。   2011年,理化所牵头的“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获得突破,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深紫外激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等8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均为世界独有的科研利器。   2012年,8台装备中有两台获批科技部产业化项目,为前沿装备产业化工作作了铺垫。   同样在2012年,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在22纳米CMOS关键技术先导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22纳米CMOS技术是全球正在研究开发的最新一代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各国都投入了巨大资金,力争抢占技术制高点。有国际评论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迟早要做这样的技术。   叶甜春认为,过去全球微电子最先进的技术领域,没有中国任何位置。现在在最先进的20纳米技术领域,中国也有了一席之地,下一步应考虑更前沿的技术创新。   突破产业桎梏   我国每年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超过石油、铁矿石、粮食等的总和。“尽管集成电路需求很大,但是我国这一产业相对弱小。”叶甜春说。   集成电路是全球化的产业,每年全球研发资金几百亿美元,产业投入数千亿美元,产业发展非常迅速。面对国外若干个“航母舰队”构成的整个国际化产业链,中国企业研发力量不足,尚无航母级企业。   “在着力建立企业研发力量的同时,把我们的研发力量慢慢融入企业,交给企业,然后我们再去作更前瞻的研究。”叶甜春说。   同样依赖进口的还有大型低温制冷设备。作为大科学装置的支撑技术之一,中国有50%,国际有80%的大科学装置需要用到这种设备。   2012年,理化所自主研发的2KW@20K低温制冷机获得成功。理化所所长张丽萍前段时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理化所和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正在起草协议,届时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首台(套)大型低温制冷机将接受实地应用的考验。   “让应用证明,中国自己制造的大型制冷设备能够与国际品牌相媲美,为该产品的国产化奠定基础。”张丽萍希望,以此来赢得用户对国产设备技术和质量的认同。   此前,理化所低温制冷机曾与林德、法液空这些国际知名品牌共同竞标散裂中子源工程。虽然理化所并未中标,但是,因为理化所的参与,国外厂商被迫降价40%。   接受记者采访的研究所所长普遍认为,总体来看,我们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但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多。要想更好地发出“中国之声”,就要集中力量攻克重大项目,并且项目要关注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作贡献。   相关新闻:我国投资1.8亿深紫外固态激光项目世界领先
  • 现场检测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第一轮)
    现场检测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   &mdash 现代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第1次会议)   征文通知(第一轮)   科仪辑字[2015] 06号   各有关单位:   现场检测、直接检测、移动检测、实时原位检测等,这些检测虽然名词不同,但有一些共同点:不破坏被检测样品的内部结构,不需要对被测样品进行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甚至有的不需要前处理即可进行检测。因此,它不但节省了检测时间,也为使用者获得实时检测数据带来极大的方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要求拥有优良的生活环境、安全的食品、药品,健康的体质,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对被测对象进行原位实时动态的检测。这些要求大大促进了现场检测仪器的研制、创新和广泛应用。2013年,《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作为主办单位,在北京成功召开了&ldquo 2013年现场检测仪器及技术研讨会&rdquo ,得到了广泛的响应。近年来国内外现场检测仪器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为了总结交流现场检测仪器前沿技术成果,为研制、生产、应用多方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国现场检测仪器研制和应用水平的提高。主办方决定於2015年9月10-11日,在北京或重庆召开&ldquo 现场检测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rdquo 。   这次研讨会作为&ldquo 现代科学仪器发展论坛&rdquo 的第一次会议。现代科学仪器发展论坛&mdash &mdash 是国内仪器研制、生产、应用多方进行学术交流平台,面向科学仪器技术前沿,交流学术思想,启迪创新思维,探讨未来的发展,为振兴我国仪器事业服务。   这次会议除安排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报告外,将加增相互交流,鼓励与会者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还为生产厂商提供仪器展示。热忱欢迎仪器研制、生产、应用单位及有关科技专家、学者参会交流和撰稿,无论文投稿者亦欢迎参加。   征文内容:   1、国内外分析仪器技术最新进展   2、国内外现场检测仪器在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小型及微型化方面技术进展   3、国内外便携式检测仪器的的技术进展   4、移动检测车(船)的研制和应用   5、现场检测仪器在水、土壤、大气、噪声等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6、现场检测仪器在食品、农产品及保健品检测中的应用   7、现场检测仪器在药品、药用包装材料、药用医疗器械等方面检测中应用   8、现场检测仪在日常健康体征检测中应用   9、质谱、拉曼光谱、太赫兹、核磁共振、红外及近红外等技术在现场检测仪器研 制中的应用   10、 现场安全检测仪器   11、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检测仪器及技术   12、 人体智能穿戴仪器及设备   征稿要求:   1、凡符合会议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均在应征之列,凡是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或在全国性学术会上交流过的论文不属应征之列。   2、综述评论不超过8000字,研究报告3000~5000字,工作经验及报告4000字以内。附中英文标题,加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超过150个字)、关键词。   3、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简练、图表规范、数据可靠,并请用电子邮件投稿。   4、截止日期:2015年8月29日。   5、论文处理:会议论文,一经录用,将在《现代科学仪器》正刊上发表。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承办单位:《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协办单位: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   2015年5月28日   联系人:胡柏顺,孙远芬,翟立国,林鸿凭,庞佳玲   电 话:010-68422478/89941369/89941386/68410135/68410137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邮 箱: info@instrumentation.com.cn gj@instrumentation.com.cn   网 址:www.ms17.cn   承办单位介绍:   《现代科学仪器》是我国仪器方面最著名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是1984年创刊的《国外科学仪器》。为了促进我国科学仪器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介绍国产科学仪器,期刊于1991年更名为《现代科学仪器》。该刊及时反映科学仪器的最新国际前沿技术动态和科技亮点,内容具有先导性。定期组织专家撰写科学仪器发展中的热门专题,所发表的综述和评论文章客观公正、对我国仪器的研制和选购,对管理人员地计划制定、仪器选型、标书编写、贸易谈判等都起着导向和参考作用。   该刊作为主办单位召开了 &ldquo 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rdquo ,&ldquo 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创新及产业化研讨会&rdquo ,及近期2011年&ldquo 中国质谱仪器自主创新和发展技术研讨会&rdquo ,&ldquo 2012年太赫兹科学仪器及前沿技术研讨会&rdquo ,&ldquo 2013年现场检测仪器及技术研讨会&rdquo ,&ldquo 2014年大气颗粒污染物监测与防治技术研讨会&rdquo 及&ldquo 2014年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研讨会&rdquo ,为振兴我国科学仪器事业、提高仪器研制和应用水平做出了贡献。   参会回执单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联 系 人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E-mail 邮政编码 代表姓名 先生 □ 女士□ 手 机 先生 □ 女士□ 手 机 先生 □ 女士□ 手 机 题 目 是否做报告 推荐题目 建 议 是否住宿 是□ 否□ 住房要求
  • 荧飒光学:仪器创新以客户应用需求为导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全文160余次提到了“创新”关键词。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对科学仪器产业而言,“创新”更是至关重要。2021年11月,北京“十四五”规划就指出要支持开展关键仪器设备研发,支持挖掘一批服务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定制化科学仪器和设备,重点突破研发新一代光谱等关键技术。不断高攀的前沿研究是创新,差异化的产品发展也是创新。不仅科学仪器原理和技术需要创新,应用拓展、企业管理等无不体现“创新”的力量。为了展现光谱仪器的创新成果,分享光谱仪器研发和应用中的创新思维,共同促进光谱仪器产业化的创新发展,仪器信息网特别邀请荧飒光学中红外产品经理王伟来分享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创新体会。荧飒光学中红外产品经理王伟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理解创新在仪器研发过程中的地位?荧飒光学:任何一项伟大的工程,“创新”都是其最基本、最核心的驱动力。仪器研发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光、机、电、算等方方面面,创新在每一个环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仪器创新,重在“创”字,只有创造出唯一的、独特的产品,时时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设计理念,才能不断推陈出新,给用户以新颖的感觉。仪器信息网:您如何评价目前光谱仪器技术的创新现状?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有哪些建议?荧飒光学: 分子光谱发展非常迅猛,几乎每年都会有最新款的红外光谱仪推出市场,既有实验室的台式设备,又有户外使用的小型化设备。但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红外光谱仪是固定配置的,外形几乎一样,外围的配套集成度不高,不适合作为某些领域的专业分析仪。建议红外生产厂家可以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合理改造光路,结合红外的硬件和软件,生产出更适合用户的分析仪。仪器信息网:贵单位在仪器研发过程中秉承了什么样的创新理念?如何寻找并确定新产品的研发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鼓励创新的?荧飒光学:荧飒光学自创立之初,就明确了以客户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研发创新理念。红外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除了常规仪器的需求外,用户会按照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些需求不能直接使用市场现有的仪器。此时,我们会首先分析用户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研发部门会着手进行光路的布局、电路的设计,最终出品一款创新应用设备。四年来,我们按照这种理念,先后出品了十余款各具特色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近红外光谱仪,如独立式发射光谱仪、便携式红外发射测量光谱仪、便携式毒品/危化品光谱分析仪、油品分析仪、便携式近红外光纤光谱仪等,这些产品新颖、独特、集成、智能,大多数产品需求旺盛,已经成为某些应用市场的主流。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会指定项目带头人,负责收集客户的需求细节和各个部门的研发节点,时刻以客户需求为目标,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仪器信息网:请举例说明贵公司取得的什么样的创新成果(仪器和应用)?MOBILE10荧飒光学:2021年,某研究所需求一台便携式红外发射测量光谱仪,接到需求任务后,我们用便携式积分球搭建了一个光路,分析了用户的样品,并对分析结果和实验室结果进行了比较,用户对谱图结果非常满意,于是我们就开始设计新的光谱仪。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红外发射测量光谱仪,只能给出一个平均发射率,无法看到发射谱图及每个波段的实际发射率,而实验室台式红外发射光谱仪,体积和重量都不符合外场的检测要求。考虑到外场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与实验室的区别,我们给便携式红外发射光谱仪配置了高灵敏度的MCT检测器和防潮分束器,方便用户长期在户外进行操作。另外,考虑到单人操作的灵活性,我们还在仪器上集成了磁吸式金背景和单指触摸采集功能,圆满实现了用户对外场发射光谱仪的研发需求,同时也实现了便携式红外发射光谱仪创新性的突破,成为在全球创建此方法的标杆。仪器信息网:您认为最具前景的光谱技术有哪些?贵单位已经开展或者即将开展哪些创新仪器/应用的研究?荧飒光学:光谱技术包括分子光谱、原子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谱等,从应用角度来说,分子光谱以分析速度快、耗材少、无污染等优点,获得用户的青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属于分子光谱,可以根据分子光谱图来识别未知物,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红外和拉曼均已经做成手持式设备,目前已经在海关、刑侦、食品检测等领域有众多应用。荧飒光学一体化的便携式红外光谱仪Mobile10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安海关市场,但有些客户希望拥有更小巧的光谱仪,因此,我们目前正在研发的手持式红外光谱仪,把所有的元器件的集成度做到极致,在保证仪器性能的前提下,使整体仪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小型化,可以手持进行测量。该项设备的推出,可以填补国产手持式红外光谱仪的空白市场。
  • 大科学仪器前沿创新高峰论坛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举办
    4月20日上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重大科学仪器前沿创新高峰论坛暨“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定向项目启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举办。大会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旨在进一步提升重大科学仪器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促进科学仪器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陈其针副主任、裴志永处长,中国科学院相关业务局曾钢处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年夫顺总工程师、沈阳化工大学张义民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别朝红常务副校长、吕毅副校长出席会议。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重点专项承担单位领导、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代表等相聚一堂,分享交流、共话发展。大会开幕式由吕毅副校长主持。别朝红常务副校长发表致辞,她表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一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创新港深入实施“6352”工程,构建“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针对“卡脖子”技术难题,依托机、动、电等优势学科和特色鲜明的医学、生命以及物理等基础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动系统集成创新。重点聚焦重大科学仪器前沿,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服务国家战略工程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强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联系交流,实现资源互补、创新升级,打造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构成的核心竞争力,尽早突破一批高端科学仪器设备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探索一条全国产自主可控的发展路径。陈其针副主任从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谈起,对目前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呼吁大家要注重科学研究工作中创新链的划分、关注项目申请的最新动态和政策要求;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化应用和迭代升级的需求仍旧非常迫切,这需要各位专家共同努力,一起承担起国家的使命。在主题报告环节,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进行了《生物技术药物时代特征与进展》的线上主题报告,陈院士深入浅出地对生物技术药物的现状、时代特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向大家分享了空军大团队在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工作进展。他指出,我国国内抗体药物虽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国内市场对抗体药物需求巨大。针对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现状和时代特征,提出了原创新药靶标发现及基础研究、“AI+知识”新成药模式、合成生物学、生物药物智能制造等9个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方向。年夫顺总工程师围绕《科学仪器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主题报告。他首先对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对不同时期重点专项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十四五”科学仪器项目布局情况与实施方案进行了比较论述。他指出,科学仪器发展目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国产仪器信誉尚未建立、仪器“空心化”严重、高端仪器受制于人等问题。并表示,科学仪器的发展未来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协作,要充分联动社会各界资源,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集聚高端人才,要真干实干解决核心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韩玉刚研究员作《技术优先才能做好科学仪器》主题报告。对我国的科技创新路径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当前科技创新路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技术、核心技术优先、加强跨部门协作、重塑工程师文化等我国创新系统调整的几点建议。他表示,科技创新正在步入数字技术创新主导的时代,中国要紧抓机遇,坚持技术优先,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专题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邵金友围绕《校企深度融合支持重大科学仪器研发》进行专题报告。首先对中国西部创新港进行了介绍,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创新港深入实施“6352”工程,构建“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赋能校企高质量发展。并介绍了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仪器设备研发的典型案例。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苏光辉作《核能基础设施创新建设—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专题报告,对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病症、最大优点、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阐述。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吕毅作《临床问题导向的诊疗装备和科学仪器研发》专题报告,他结合自己早期开展医工结合的经历,聚焦“外科医生如何开展科技创新”这一话题,从发现临床问题、组建医工交叉团队、联合攻关项目、回归临床试用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述,强调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创新研究的重要性。西安交通大学质谱仪器及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志明作《高分辨辉光放电质谱仪研制与应用》专题报告,首先对磁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结构、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高分辨辉光放电质谱仪的项目背景、项目团队、关键技术、仪器工程化过程进行了阐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陈玉教授作《紫外光电子谱分析仪研制与应用》专题报告。他指出目前国际垄断技术现状严峻,高端分析仪器的国产化研制刻不容缓。并对仪器的技术特色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动态化展示、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数据化呈现,并指出项目产业化部署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在4月20日下午的实施方案讨论会上,“多模成像引导腔内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多模态活体动物宏微尺度综合成像系统”“中红外光谱视频计算摄像仪器及应用”“航空航天装备复杂服役环境大型振动实验系统”“高精度超导重力仪工程化研发”这5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代表,分别就各自重点专项项目实施方案汇报,并接受专家组专家质询,进行项目方案优化讨论。4月21日,科学仪器助力生命医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10位医工交叉领域的青年专家将就生物医学、先进诊疗、医工交叉新赛道等多个话题展开分享交流,碰撞火花。
  • 行业前沿 | 2023成都国际分析测试与实验室技术设备博览会
    2023成都国际分析测试与实验室技术设备博览会Chengdu International Analytical Testing and Laboratory Technical Equipment Show展览会时间:2023年3月22~24日展览会地点: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展览会官网:www.cials.cn同期行业会议:8~10场注册代表:1500+嘉宾报告:300+展出面积:10000平方米专业观众:8000+稳健是市场增长,长久繁荣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跃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科技研发投入也成为了大国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已位居世界第一。全行业持续地研发经费投入,科研力量的不断提升,相关技术、设备、仪器的保有量也不断增加,分析测试、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的市场需求日益提高,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科研经费每年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速度复合增长。驱动科研发展,定义行业新生态Cials2021展已于2021年6月17-19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展会共吸引182家企业参展,作为西部地区分析测试领域专业商贸平台,Cials展全方位展示了材质分析、生化技术、环境测试与监测、质量控制和测试测量、实验室技术与设备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设备,同时现场举办的配套商务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展会赢得了参展商、到场观众、参会代表们的广泛认可。2023成都国际分析测试实验室技术设备展览会(Cials2023)将继续以“驱动行业发展,定义行业新生态”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聚焦行业资源,结合上届展会所积累的行业沉淀,吸引更多的业界品牌参与,进一步强化专业观众邀请。除了西部市场既有的展商资源,我们将着重邀请以测试、检测机构、生化与医药、环境分析、实验室建造与规划、实验室技术及设备、贸易流通领域以及其他紧密应用行业等为代表的终端用户与合作伙伴。我们将全力打造更精准优质的科研商贸交流平台,促进中西部地区科研领域的商贸交流与合作落地,实现供需研多赢。展会预计超过200家参展企业、汇集300个品牌,15000平米的展览面积、超300+台设备仪器同台竞技,为西部科研行业带来一场全新的创新交流平台。Cials 2023展会亮点西部分析测试领域专业展Cials展是由国内多个行业协会、学会、联盟组合的一站式分析测试与实验室技术领域的展览会,在科技、创新、商务交流、技术合作领域提供最前沿的资讯。邀请行业前沿,专业和实力买家团体利用庞大的行业网络资源,汇聚了行业企业,展示先进仪器设备及测试检测技术,行业的终端应用用户,有明确的采购意向,他们代表了各自行业领域的新发展动向和需求。多领域同期精彩会议轮番上演高端学术会议、论坛、系列培训班,将为展商和观众呈现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和产学研结合,会议涵盖分析测试热点话题,包括投资机会、市场趋势、政策法律,以及技术创新等。强大的整合营销平台与服务• 展前、展期及展中,为展商提供全方位的整合营销,实现展商和买家利益。• 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来自政府和各个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同期8大高端行业会议(论坛)—— 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提供快速材质分析、环境、生物工程、生化技术、实验室规划与建造、第三方检测等细分领域的最优解决方案。(最终行业会议请浏览大会官网及展会现场公告)• 国际材料分析测试大会• 生物工程生化技术分析测试会议• 实验室建造与规划发展大会• 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学术会议• 环境测试分析行业会议• 西部(成都)第三方检测大会• 2023西部样品前处理大会• 分析测试行业培训多维度打造参展价值,精准配对,高效成交• 高效运营100万+买家大数据,线上线下联动,精准广告投放。• 行业媒体,垂直门户全网营销覆盖• 西部及川渝地区产业园、基地、商城等渠道硬广加持• 展会官网:24小时线上不间断展示宣传平台,发布展会信息;传递最新专业资讯• 主流媒体合作:60+家专业网站宣传报道,200+家行业网站转载• 展会官方微信平台:80000+粉丝,追踪行业热点,构筑专业媒体平台;每周2-3次为频率的微信推送与粉丝保持互动• 行业期刊:权威合作30+行业期刊杂志,精准信息直达,服务行业与展商• 呼叫中心:200000+行业内用户数据,一对一精准数据营销、传播• 短信/邮件群发:200000+行业数据;精准信息直达高效运营100万+买家大数据,面向全国及海外行业买家发出邀请,精细化市场运作• 来自全国各地的测试检测机构、实验室、科研(院)所、企业研发及技术、第三方机构、院校等专业机构• 来自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化学与化工、教育科研、贸易经销商、医疗卫生与检验检疫、工业/制造业、仪器生产企业/原厂、能源石化、半导体和电子、钢铁冶金、农林渔牧等行业领域从事分析、测试领域的工程师、采购人员及管理者• 获得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平台等二级供应商Cials 2023 展品范围• 分析仪器及技术• 光学仪器及设备• 测试、测量、计量仪器• 物性测试• 实验室设备• 实验室技术、外包服务• 行业专用设施和仪器仪表• 生命科学仪器及设备• 环境监测仪器• 试剂、标准物质• 耗材及配件• 行业技术服务多种宣传组合,更惹人注目参观指南广告• 观众必不可少的参观手册• 观众了解现场展商信息与• 会议活动的重要渠道会议及活动赞助• 会议内容聚焦行业热点,汇聚精准观众• 企业领导现场演讲展示凸显产品优势• 会议独立宣传渠道,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热点会议及活动• GBA行业社交晚宴• GBA主题沙龙• 现场技术交流会• 行业应用会议展馆广告牌• 观众往来展馆必经之地,日均人流过万• 精准锁定目标客户,提高品牌曝光度联系我们:上海狮威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市静安区大宁国际财智中心1505室联系人:郭辉 女士手机:13661636460(微信同)E-mail:cityhui@vip.163.com 展览会官网:www.cials.cn
  • 安捷伦在ASMS 2024推出运用前沿GC/MS和LC/Q-TOF技术的新产品
    2024年6月5日,安捷伦在72 届 ASMS 质谱与相关专题会议上隆重推出两款新产品。一款是Agilent 7010D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这款以食品和环境为主要目标市场的系统,可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中展现出色的精度和灵敏度。另一款为适用于6545XT AdvanceBio LC/Q-TOF系统的Agilent ExD池,旨在助力生物制药市场与生命科学研究。新品彰显了安捷伦致力于以创新技术推动科学发现的坚定承诺,塑造了质谱领域新格局。Agilent 7010D 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 (7010D GC/TQ)配备全新的HES 2.0离子源,灵敏度可达阿克级,稳定性无出其右,仪器正常运行时间居于行业前列。该系统内置SWARM自动调谐和早期维护反馈(EMF)等智能功能,有助于简化分析工作流程和减少计划外仪器停机,是应对不断变化的法规要求的理想选择。Agilent 7010D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7010D GC/TQ)Agilent 7010D GC/TQ还获得了My Green Lab颁发的归责性、一致性和透明度(ACT)标签,体现了安捷伦重视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此外,13.0版MassHunter采集软件界面更新并增加了合规工具,使用体验更佳,用户在掌控数据完整性的同时还能满足FDA 21 CFR Part 11、EU Annex 11与GAMP5等合规指南的要求。适用于 6545XT AdvanceBio LC/Q-TOF 的 Agilent ExD 池 可增加电子捕获解离(ECD)功能,助力肽和蛋白质表征。随着生物治疗药物日益复杂,这款产品可以满足研究人员全面表征结构的需求。连接碰撞池的Agilent ExD池(适用于6545XT AdvanceBio LC/Q-TOF)适用于6545XT的ExD池插件可现场安装,专为在“发现阶段”面临各种分析挑战的研究人员设计。ECD特别适合用于研究大分子蛋白质、易损修饰和异构体残基——仅使用传统的碰撞诱导解离(CID)方法难以明确表征这些分析物。结合 6545XT 本身就有的完整蛋白质分析能力,ExD 池还适用于对较大的和高电荷的蛋白质(如抗体)以及小一些的亚基(如肽)执行“top to middle down”表征,由此生成的丰富谱图信息可使用 ExDViewer 软件进行可靠的解析。安捷伦副总裁兼质谱事业部总经理Ken Suzuki表示:“为了应对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格局,我们在 7010D GC/TQ等仪器中无缝集成了各种智能功能。此外,Agilent ExD池与6545XT AdvanceBio LC/Q-TOF的结合可助力科学家们详尽地研究和更有效地表征肽类——这是一种对于现代科研和治疗药物而言至关重要的组分。”Suzuki 补充道:“这些前沿产品体现了安捷伦‘以客户为导向’锐意创新、精益求精的理念。通过悉心倾听,我们深入了解客户面临的各种挑战,然后在这些洞见的基础之上持续创新,最终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优质产品。”安捷伦提供成熟、稳定且可靠的质谱技术,覆盖生物/制药、生命科学研究、食品和环境领域的各种细分市场与广泛应用场景。这些新的技术功能帮助客户提高数据质量并改善数据解析,同时减少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更轻松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做真正的创新药!—APRL 2022(第十一届)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盛大起航!
    一、大会背景:新药研发九死一生,面对当前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药企研发策略应当如何选择?差异化创新策略如何构建?热门靶点扎堆、研究高水平重复该如何破局?全球赛道下脚步如何选择?应如何共同构建新药研发体系与创新生态圈?由上海士研咨询主办的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APRL)是亚洲地区聚焦药物研发主题的高端战略峰会。第十一届APRL2022将再度汇聚来自全球跨国药企、国内外生物技术公司、科研院所等机构新药研发顶尖专家,深度聚焦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与创新,共同致力于提升临床开发效率,加快新药开发上市速度,积极探索差异化研发战略,推动创新药研发国际化,连接全球药物研发领袖,携手攻克人类医学难题,向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历届会议精彩瞬间二、板块架构三、会议亮点• 汇聚全球医药研发领袖专家,共话药物研发战略新格局;• 深度剖析药物临床早期研究,构建新药差异化开发策略;• 聚焦全球新要同步开发战略,探索国际临床试验新征程;• 锁定行业前沿热点研发方向,分享药物研发突破新成果;• 洞见外部创新合作研发模式,协同增效满足临床新需求。四、关键议题•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中国药物研发与监管科学之路• 新药开发全球化:海外药品审评审批政策与监管环境• 全球研发格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前沿进展• 圆桌讨论:构建研发生态圈:探索加速产学研协同创新• 新药早期研究开发策略与关键挑战• 源头创新:靶点开发与新型化合物筛选• 转化医学在新药早期研究中的应用• 圆桌讨论:从中国新到全球新,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全球临床合作:国际多中心临床策略的构建与实践• 创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关键要素与重点考量• 全球新药同步开发下的法规注册与风险管理思考• 圆桌讨论:经验交流,全球临床试验的困境与实践案例分享• 双特异性抗体开发的关键与难点解析• 圆桌讨论: 抗体研发格局,抗体药物差异化开发与布局• 圆桌讨论:全球赛场竞技,小分子药物研发的差异化战略与布局• 圆桌讨论:产业化之路,细胞疗法的商业化策略分析• 中国医药产业投资并购的新格局与新趋势• 跨国药企在中国:药物研发模式与创新生态圈• 圆桌讨论:协同创新,外部研发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案例分享五、部分已确定嘉宾:GenderNameCompanyPositionMr.张连山 博士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Mr.鲁先平 博士微芯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Mr.王印祥 博士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r.李进 博士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Mr.张小林 博士迪哲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r.杨建新 博士基石药业首席医学官Mr.刘东舟 博士华东医药首席科学官Mr.罗培志 博士天演药业(苏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董事长Mr.孔庆贤 博士齐鲁制药CMOMr.郭晓宁 博士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发负责人兼首席医学官Mr.温弘 博士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Mr.傅道田 博士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司总裁Mr.佘劲 博士华领医药高级副总裁,药物研发生产部Ms.鲍靖 博士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高级科学顾问Mr.张成 博士鸿运华宁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家Mr.朱忠远 博士通和毓承合伙人合伙人Mr.徐佳熹 博士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研究院副院长、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Mr.吉申齐 先生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亚洲区药品注册文件出版负责人Mr.胡邵京 博士思康睿奇(上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Mr.冯辉 博士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Mr.郑中洲 博士罗氏上海创新中心对外合作负责人Mr.李航文博士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r.齐渊元 博士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Mr.王立群 博士星奕昂(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Mr.张志民 博士苏州康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Mr.朱俊 先生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医学官Mr.曹卫 博士亘喜生物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Ms.王璘 博士武田亚洲开发中心负责人Mr.季军 博士上海泰锟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未完待续… … 研发领袖光影墙 • 历届杰出发言人历届参会企业代表联系我们扫描二维码直接报名参会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APRL 2022(第十一届)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期待您的莅临!如您想咨询更多论坛详情(成为演讲嘉宾、成为赞助商、成为参会者),请联系组委会:姓名:Aili Li 李先生电话:+(86 21) 6095 7201/13849919680(微信同号)邮件:aili.li@shine-consultant.com 网站:http://www.shine-consultant.com/prod_view.aspx?TypeId=31&Id=350&FId=t3:31:3
  • 科技部9“拳”重塑科技评价体系 破除论文导向细则出台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日前,科技部印发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strong /span 的通知。通知旨在破除“唯论文”的不良导向,强化了分类考核评价导向,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重点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评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创新人才推进、科技期刊、论文管理等环节作出了明确改革,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并 /span /span 加强了论文发表支出管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通知明确规定,对于基础研究类项目(课题),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另外,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注重评价创业人才创办企业带动就业、产业科技含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通知原文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国家科技奖励、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经商财政部,现提出如下措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一、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 /strong strong /strong /span 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一)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 /span /strong ,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三)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 /span /strong 。对于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可作为高质量成果,可增加到10%的权重;对于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带动作用的,可增加到30%的权重;对于已在实践中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可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增加到50%的权重 /span /strong 。具体权重由相关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以下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上述期刊、学术会议的具体范围由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由本单位学术委员会结合学科或技术领域选定。对于“三类高质量论文”的研究成果,可按高质量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发挥同行评议在高质量成果考核评价中的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二、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评审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 /span /strong 立项评审注重对项目(课题)可行性和先进性进行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注重对项目(课题)合同约定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四)对于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课题),不把论文作为申报指南、立项评审、综合绩效评价、随机抽查等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span /strong 不得要求在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等材料中填报论文发表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五)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基础研究类项目(课题),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 /span /strong ,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在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等材料中,重点填报代表作对相关项目(课题)的支撑作用和相关性;在立项评审、综合绩效评价、随机抽查等环节,重点考核评价代表作的质量和应用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三、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评估突出支撑服务能力。 /span /strong 注重评估科技创新基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六)对于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地,注重评估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对重大临床需求和产业化需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七)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注重评估对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八)对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基地,注重评估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等。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篇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四、对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突出使命完成情况。注重评估科研机构履行国家使命和宗旨目标的情况,以及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九)对于技术研发类机构,注重评估在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绩效,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对于社会公益性研究类机构,注重评估公益性研究成果的绩效、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一)对于基础研究类机构,注重评估代表性成果水平、国际学术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等。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0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五、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突出成果质量和贡献。注重评审相关科技成果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二)对于自然科学奖,注重对成果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等进行评审。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三)对于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注重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评审,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四)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也要落实分类评价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六、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评选突出科学精神、能力和业绩。注重评价学术道德水平以及在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五)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注重评价创业人才创办企业带动就业、产业科技含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六)对于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注重评价已取得核心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七)对于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注重评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以及团队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力。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八)其它科技人才计划也要落实分类评价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七、培育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以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为目标,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九)加快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进领军期刊建设,培育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鼓励创办高起点英文期刊,提高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质量;建立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引文索引”系统。鼓励财政资金资助的论文在高质量国内科技期刊发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的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将管理和学术信誉差、商业利益至上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八、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建立与破除“唯论文”导向相适应的资金管理措施,从严控制论文资助范围、从紧管理论文发表支出。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一)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2万元人民币的,需经该论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论文发表的必要性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二)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支出不得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不允许使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对于违反规定的,追回奖励资金和相关项目结余资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三)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过程中,项目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论文发表情况的核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四)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要对论文发表的必要性以及与项目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审核;对于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等的论文,要从严审核、加强管理。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九、强化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五)开展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存在严重“唯论文”问题或存在奖励论文发表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予以处理并责令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对该单位论文发表的资助。加强对咨询评审专家的培训引导,对项目评审中存在“唯论文”现象的,及时予以纠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六)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要加强论文发表署名管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发布后,对论文无实质学术贡献仍然“挂名”的,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七)加大正面典型案例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允许过度宣传论文发表情况,不提倡将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宣传报道、工作总结、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 /p
  • “聚焦类器官 洞悉细胞世界——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0 月 12 日,“聚焦类器官 洞悉细胞世界——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Molecular Devices(中文简称“美谷分子仪器”)和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此次会议特别设置了类器官主题圆桌对话、学术报告分享、美谷分子类器官工作站功能演示、多轮抽奖等多个环节,吸引8000+人次观看,引发热烈讨论与交流。类器官是一种能够模拟真实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微型细胞结构,不仅保留了与体内器官高度相似的组织学、遗传学特点,同时形成的组织有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潜能。2017年类器官技术被《Nature Methods》评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年度技术,但是,类器官技术想要真正走进临床实验室完成应用转化,还要回答和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例如类器官作为模型时的主要痛点或限制有哪些以及未来如何改进?国内类器官标准化——如何真正去推动类器官在各个应用场景上被各方所认可并且支持标准化?以及类器官与转化医学和个性化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有哪些新进展?为回答以上问题,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凯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于强总经理和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四位嘉宾共同就当前类器官研究热点、前沿技术、标准化进程以及在转化医学和个性化医疗方面应用新进展等话题开展深度交流与讨论。类器官主题圆桌对话(从左往右: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凯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于强总经理)王凯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对于当前类器官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凯研究员认为,类器官结合微流控芯片将成为未来火热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交换。引入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使类器官可视化成为可能,同时利用微电子加工方式能够实现高通量化,而且还有助于开发高度可控、靶向性的营养物质递送系统。此外,未来类器官将会是对于现有动物模型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同时类器官也有望被移植到体内进行细胞治疗,不仅仅是疾病模型研究,还能够有望实现器官的替代和修复,比如胰岛类器官移植治疗糖尿病,将干细胞分化为类似于胰岛的细胞团注射到患者体内治疗糖尿病。冷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自2009年首类器官被建立以来, 类器官领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期间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也得到了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作为新兴技术,类器官在实际运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表示,均一性、成率、功能性和成本是目前面临主要难点和挑战,尤其现阶段对于类器官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业共识。就均一性而言,不单单病人个体差异性,甚至同一稳态组织也存在薄厚差异,而对于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其方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本方面,类器官研究非常“烧钱”,比如培养过程使用的培养基(例如Wnt、R-Spondin、Noggin等细胞因子)、基质胶以及相关耗材等价格比较昂贵,并且这些产品绝大多数需要进口,从而导致货期不定。此外,受国际环境影响,国内类器官的研究可能会面临国际遏制。于强 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总经理2022年8月,美国FDA批准了首个基于仅来自类器官模型的疗效数据而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这一决定不但体现了药物开发对类器官研究提供的数据的信心,也表现了FDA对类器官研究可信度的认可。对于目前国内类器官标准化的进展以及如何真正去推动类器官被各方所认可并且支持标准化,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于强总经理提出了两个维度的思考。从商业化角度来讲,从取材、培养到生长分化等整个类器官培养过程均需要建立标准化,否则得不到临床认可,也就无法实现产业化。而从探索性技术角度出发,标准即为最前沿的研究,类似登月一样,首先攻克重重难关抵达到月球表面才能成为标准。目前,国内类器官标准化路程还有很遥远,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科研工作人员,比如学会协会等组织牵头完成标准制定。圆桌讨论结束后,由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带来《从培养到检测,全自动类器官工作站赋能行业发展》精彩报告分享。报告人:苏园园博士 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报告题目:《从培养到检测,全自动类器官工作站赋能行业发展》类器官凭借高度仿生人体组织器官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及医药研发的优良模型,但是现有的类器官培养模式缺乏标准化,导致稳定性差、通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的需求。为推动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Molecular Devices新推出类器官自动化工作站。苏园园博士在报告中介绍到,Molecular Devices以标准化、高通量、高重复性和AI数据整合为导向,实现了类器官从大规模可重复的模型构建到药物评价的一体化生产和检测,赋能类器官基础研究和应用。直播间热烈讨论与交流更多详情请进入了解:“聚焦类器官 洞悉细胞世界——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点击进入)
  • 睿康生物:以IVD项目为导向的完整解决方案,真正打通质谱临床落地路径
    “临床质谱想要取得大的突破,必须构建产品整体解决方案!”这是谢晓磊博士在从事多年质谱应用开发后,得出的深刻理解。  谢晓磊博士拥有20年质谱研发、应用和市场开发经验,曾在美国赛默飞领导全球临床质谱应用团队,研发了超过100项临床质谱应用新方法。回国后,谢晓磊开始倡导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这一理念与上海睿康生物实现“质谱产品化”的目标及IVD产业基因高度契合。  上海睿康生物原本拥有89个二类和1个三类生化试剂盒,IVD销售能力及渠道强大。随着传统产品竞争白热化,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多有竞争力的前沿创新产品,瞄准了当时正处于起步期的临床质谱市场,并力邀谢晓磊博士加入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质谱产品的研发。2021年,公司完成了经纬中国领投,创新工场、沃生投资跟投的数亿元A轮融资。  关于推动质谱技术在临床普适化应用,上海睿康生物有何创新思路?  基于项目的完整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临床质谱痛点  此前,或许业内对于IVD和LDT两种模式始终摇摆不定,但近两年IVD产品正在成为主流,临床质谱完整解决方案已经在行业内形成共识。  质谱分析是一个高端复杂的技术,质谱仪属于科学仪器,并非专为临床而生,在临床应用中流程繁琐、前处理复杂、手工步骤多、操作友好度低、功能冗余,一般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熟练操作质谱仪。  临床用户与科研、工业用户差异极大,国内检验科极度缺乏相关人才,不具备自主开发方法学的能力。完整解决方案包括自动化前处理系统、质谱仪、试剂、色谱柱、软件等,可降低医院开展质谱检测项目门槛。值得注意的是,完整解决方案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叠加,要推动质谱在临床的应用,基于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是优选。  以上海睿康生物的21种氨基酸检测项目为例,公司在样本前处理仪器中内置了21种氨基酸检测项目的自动化前处理方法,各种参数预先调整好 试剂盒方面,公司的21种氨基酸检测试剂盒组分齐全,不需医院额外准备材料。  色谱柱耗材方面,公司按项目开发了专用于21种氨基酸检测的色谱柱 仪器预先内置了方法学,软件同样内置了相关数据处理方法,不需要根据所测项目再去优化。  上海睿康生物的每个项目配置不同,都有对应的完整解决方案。因此,临床开展质谱检测项目不需要再做任何调整和准备,只需经过2-3天的培训就可上手。  “这相当于预制菜,整合各种主料、辅料等所需的东西,微波炉热一下就可食用,口味不变,烹饪难度大幅降低。”谢晓磊博士表示。  “但大家也知道完整解决方案门槛极高,并非将仪器、试剂、耗材打包给临床就完事,一方面需要企业以项目为主导进行开发,一方面产品注册周期漫长,上海睿康生物的理念是做难而正确的事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整体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质谱的优势,为临床检验服务。”  锁定优势项目,以试剂带动仪器  上海睿康生物笃定完整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基于公司强大的IVD产业基因,公司在仪器试剂研发、生产、包装、质检整套流程上都以IVD产品为导向,目前已经构建了临床质谱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在质谱前处理环节,目前基本依靠人工,不够标准化,上海睿康生物自主开发的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AUTOMAN,适配不同试剂盒的样品制备需求,大幅降低了质谱样品制备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质谱仪方面,2019年上海睿康生物与赛默飞合作,共同研发生产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RZ-500。凭借优越的灵敏度、分辨率和扫描速度,RZ-500适用于所有质谱项目的检测,比如500,000:1的信噪比可精准检测睾酮及其他激素类等对灵敏度要求很高的低浓度物质 0.2 Da的超高分辨率可以准确分离分子量非常接近的两种物质,排除干扰 最高600 SRM每秒的扫描速度在药物中毒筛查等对速度要求很高的项目中,表现同样优异。  特别是,上海睿康生物坚持围绕试剂构造差异化优势。公司的思路是:先根据医院特点和需求寻找临床价值明确、收费合规的项目,以试剂带动仪器落地,推动质谱检测项目在院内高效运转起来。  应用方面,质谱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实现多指标检测,正在替代体外诊断中部分生化、免疫等传统项目,且拥有全新的市场应用空间,在新生儿筛查、药物浓度监测、激素检测、营养元素检测等多方面较传统方法学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上海睿康生物着眼于能够充分体现质谱优势的项目,目前拥有多个独家产品,总T3总T4、叶酸、香草扁桃酸和肌酐为业内首个获批的试剂盒。在常规项目之外,公司也在研发多个微生物检测、传染病、肿瘤方向的高端项目。  此外,谢晓磊博士认为,质谱试剂盒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上海睿康生物高度重视产品合规化以及产品质量体系的建设。目前,公司拥有6个质谱二类试剂盒,在2023年还会有多个二类试剂盒获批。  国内参与临床质谱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热度越来越高,前段时间IVD巨头罗氏诊断宣布进军临床质谱领域,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上海睿康生物坚定看好中国临床质谱的前景,接下来,公司除了继续研发适合临床需求的常规项目外,更加注重创新项目的开发,输出以试剂项目为主导的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让中国临床质谱市场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 聚焦前沿技术,共谋产业未来——北京石墨烯论坛2021成功召开
    10月23日-24日,北京石墨烯论坛2021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成功召开。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以下简称“BGI”)主办。500余位国内外石墨烯领域专家学者、产业界人士、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交流石墨烯前沿技术和产业最新进展,共谋石墨烯产业未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院士、副院长张锦院士出席了会议。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模式,资源共享,助力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开幕式直播观众数量超过70万人次。会议现场23日上午9时,论坛拉开帷幕。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许心超,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宝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副司长朱美娜、福建省永安市市委书记傅天宝相继致辞。开幕致辞年度盛宴,硕果累累刘忠范院士作BGI年度工作报告刘忠范院长代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进行了题为《十年筑根基,三年展雄风》的年度工作汇报。从平台建设到公司运营,从产品研发到项目合作,从人才汇聚到文化建设,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来BGI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重要突破。“军民融合迈入新天地”、“石墨烯材料销售打开新局面”、“BGI装备和材料制造基地筹备建设”、“智谷中心四号楼建设全面启动”,一系列的标志性进展充分凸显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的快速发展,展现了石墨烯产业化的美好前景。刘忠范院长对北京市科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大学、合作伙伴等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各界的支持是BGI走向成功的信心之源和有力保障。签约仪式在随后的签约和揭牌仪式上,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分别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泰林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4家单位现场合作签约。4家单位代表同BGI副院长彭海琳、BGI党支部书记李萌、BGI有限公司代理总裁许莉上台签约,刘忠范院长、郭万林院士、陈宝剑副校长等嘉宾共同见证签约。揭牌仪式刘忠范院士与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宋振飞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石墨烯计量与标准技术)”揭牌;随即,与朱美娜副司长一同为“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深圳)”进行揭牌;张锦院士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冯强共同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京东方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新书发布会开幕式最后一个环节是精彩的新书发布仪式。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张辉、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李锋与战略前沿新材料石墨烯出版工程丛书总主编、纳米碳材料书籍项目组组长刘忠范院士及部分新书的第一作者共同为《战略前沿新材料石墨烯出版工程丛书》、《有问必答:石墨烯的魅力》、《1小时漫画纳米世界》《纳米碳材料》等新书揭开“面纱”。新书现场签售茶歇期间,“新书发布-现场签售”现场气氛活跃,众多参会者慕名而来,签售场面异常火爆。多元主题 精彩纷呈本届论坛在历届《石墨烯前沿论坛》、《石墨烯产业发展论坛》基础上,特别设置了《石墨烯测量与标准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两大平行分论坛,共邀请49位嘉宾分享主题报告。论坛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石墨烯基础前沿技术、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石墨烯标准与检测技术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以及石墨烯在信息电子、能源存储、导热散热、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与产业化最新突破。石墨烯测量与标准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其中,在测量与标准论坛上,CSTM/FC00/TC04石墨烯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来自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6位中心主任进行了专家对话,共同探讨如何加快推动石墨烯测量与标准体系建设与区域合作,从而助力石墨烯产业健康发展。论坛展区论坛同期设立了成果展示专区,BGI的最新石墨烯产品、论坛学术墙报悉数亮相。同时,20多家石墨烯企业和知名仪器厂商联合参展,包括崛场(中国)贸易有限公司、耐驰科学仪器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会议间隙,众多参会者纷纷驻足咨询。参会代表合影
  • 绿享未来 监测先行 | 谱育科技参加“首届环境监测前沿技术及转化应用(青岛)论坛”
    10月21-22日,由深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技术创新研究院与青岛市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环境监测前沿技术及转化应用(青岛)论坛”在青岛召开。谱育科技作为高端国产科学仪器制造商受邀参会,携全新高端国产环境监测技术与产品亮相现场,为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新模式、新思路、新应用。精彩汇报,赋能智慧监测与协同管理论坛期间,谱育科技副总经理、技术总工 刘立鹏发表名为《大气环境监测新技术及在协同管控中的应用》的报告。刘立鹏对谱育科技大气环境监测板块的核心细分模块(大气网格化监测、颗粒物源解析监测、大气光化学污染监测和大气污染移动走航车监测等)和环境现场检测/执法便携监测设备等专精核心产品进行介绍,通过“创新+服务”赋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和协同管控,为环境决策和执法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展台一览,监测先行 监测灵敏 监测准确在同期举办的环境监测核心技术与精密仪器成果展中,谱育科技带来大气环境管控、水环境管控、污染源管控、园区一体化管控与城市智慧环保5大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方案,同期展出EXPEC 3500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及EXPEC 3200便携式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测量仪(催化法)等大气监测便携新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与会人员驻足咨询。便携精品,创新环境监测新模式多年来,谱育科技依托多项高精尖自主创新技术,在环境监测便携化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旗下推出多款高科技监测利器,可实现大气、水体、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谱育科技便携监测仪器具备集成度高、灵活轻便、精准出数和操作简单等领先优势,能大幅度提升检测效率,保证检测数据“真、准、全、快”,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现场执法、应急管理等场景,目前已效力于政府督查、企业自查与三方检测等多监测领域。创新立基,服务加码。谱育科技同时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售后服务,锻造“产品+服务”的优质品牌金名片,解决产品使用后顾之忧,助力环境监测提质升级。未来,谱育科技将持续发挥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创新潜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巩固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污染源监测,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
  • 中油测井智能旋转导向仪器成功应用
    “我们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仪,能引导钻头像‘贪吃蛇’一样,在地下几千米坚硬的岩石里自由穿行。”近日,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随钻测井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丁凡向记者介绍。日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旋转导向仪器在长庆油田成功应用。据了解,该公司承担完成了长庆油田丹平某井随钻测井任务。作业过程中,中油测井自主研发的智能旋转导向仪器通过实时上传伽马成像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动态调整井眼轨迹,准确识别储层变化、精准追踪储层“甜点”,取得了砂体钻遇率100%的佳绩。据介绍,旋转导向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的高新技术,代表着世界最先进发展方向,在水平井、大位移井等高难度的复杂井得到大规模应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旋转地质导向仪器,经过多年技术迭代升级,成为目前全球仪器串最短的旋转导向仪器,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仪器串只采用一个扶正器,有效降低了井下作业安全风险。该设备推广应用后将助力油田水平井规模开发提速提效。
  • 前沿技术+应用实例 生物成像网络会议即将召开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生物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对于人类健康研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生物成像是了解生物体组织结构,阐明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它利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直接获得生物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图像,通过对所得图像的分析来了解生物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32px " 如今,科学家们研制出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高内涵成像、共聚焦显微镜等多种用于生物观察和成像的仪器,而科研人员又进一步应用这些仪器, strong 在制药领域、医学领域,探索物质让生命体变化的本质原因和真实过程,进而帮助人们维护健康、延长寿命。 /strong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成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的引进,生物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此外,生物成像技术在医学转化及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近年来, strong 质谱成像在生物医学、药学以及食品环境领域得到应用并崭露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质谱成像技术不仅能进行形态学表征,同时又能实现检测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strong ,作为新型的分子影像技术之一的质谱成像技术愈发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前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为帮助相关领域的用户了解生物成像前沿技术及应用进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19年11月12日举办“生物成像前沿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本届网络研讨会为期1天,将邀请多位行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相关研究领域的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平台。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会议日程安排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2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c26422cb-f372-4ba1-a2ef-ee9ab5acc62b.jpg" title=" 图片8.png" alt=" 图片8.png" width=" 600" height=" 42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部分专家信息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45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e5858df3-00e8-411f-8d39-6ca21b684c8b.jpg" title=" 专家图片.png" alt=" 专家图片.png" width=" 550" height=" 45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部分专家照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李素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span /strong ,201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2015-2017年先后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访学交流。获2009年美国血液学会“ASH Travel Award”奖;获2012年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获得者称号赴日本参加第五届与诺贝尔获得者面对面交流亚太会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分别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篇),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Nano letters, Blood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专利转化2项)。授权美国专利和日本专利各1项。已发表文章被Nat Rev Cancer, Nat Biotechnol, Nat Biomed Eng, Nat Rev Drug Discov, Sci Transl Med, Sci China Chem等期刊进行亮点报道和专门评述。其中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的工作被评价为“landmark里程牌”式工作;被美国The Scientist评选为2018年度“世界四大技术进步”;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应邀为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撰写综述5篇。 主要研究兴趣:1)智能纳米药物靶向调控肿瘤血管系统,用于抗肿瘤治疗;2)靶向干预血小板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3)靶向溶栓、抗栓的新型血栓性疾病治疗药物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周蕾,博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课题组长 /span /strong 、全军生物药制造和剂型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自2001年开始从事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提出了“将纳米材料、器件与传统生物检测技术融合,从而大幅提升检测技术性能,并开拓纳米材料、器件生物应用领域”的研究思路,确立了“基于纳米材料、器件生物应用探索的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的研究方向。在十数年研究中,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思想与“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深入探索了上转发光材料、碳量子点、结构电极、通讯光纤等材料器件的生物应用价值,并提出了“以生物应用需求导向材料、器件研究”的模式,建立了多项原始创新生物检测技术。授权专利41项,其中排名第一授权国际专利12项(澳、日、港各2项,美、英、法、德、意、荷各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8项,知识产权保护覆盖10个国家和地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以共同第一贡献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4项,2015年单年销售突破1亿元;以排名第2,先后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励。个人获得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乔娟,副研究员,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strong /span 获分析化学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期间分赴美国麻省大学及韩国浦项科技大学访学及开展合作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活体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智能聚合物分子温度计并在细胞内开展实时在线温度变化荧光成像,进而拟与细胞内神经递质的测定方法结合,开展神经通路中情感与机体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在Anal. Chem.,Biosens. Bioelectron., Anal. Chim. Acta, Chem. Commun.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SCI论文60余篇, 获专利授权5件 2012年和2016年分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周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2012年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strong /span ,201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新型稀土纳米探针的可控合成、理性功能化以及生物检测与成像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引用4200余次,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hem. Rev.、Chem. Soc. Rev.、Adv. Funct. Mater.、Chem. Sci.、Bio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栗世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硕士生导师 /strong /span ;中国科学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曾在华大基因学习工作7年;HDBioSciences/药明康德16年研发工作经验。2015年度传染病专项首席科学家。承担和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多项重大新药药物靶点发现及化合物筛选平台建设项目、863肿瘤标志物研究项目、国自然重点和面上科研项目及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等项目。国家和浙江、福建等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Frontier in Immunology及多个杂志的编委,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领域:(1)功能基因组研究(药靶发现及验证);(2)药物筛选和发现;(3)肿瘤免疫及微进化研究。多项成果向社会应用转化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WCX/"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点击链接 /strong /span /a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strong ,即可进入报名页面,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前200位报名人员可免费参会 /span ,获得与专家及时交流的机会!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WCX/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加入“生物成像技术交流群”随时关注会议动向及生物成像及应用相关内容交流!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42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c270c8e-ae1d-4da7-83b5-3506f6b0ba32.jpg" title=" 图片11.png" alt=" 图片11.png" width=" 242" height=" 313" / /p
  • 共话大健康热点问题与前沿技术 BCEIA 2023 后疫情•大健康论坛在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 年9月6-8日,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作为BCEIA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报告会邀请了来自海内外众多著名科学家,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除大会报告之外,BCEIA2023还特别设置了多个主题论坛以及色谱学、质谱学、光谱学等11个分会报告会。9月7日上午,后疫情•大健康论坛召开。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为论坛致辞,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谢剑炜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颜光涛研究员、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主持论坛报告。大会现场陈洪渊院士致辞阚海东教授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报告题目:《“双碳”背景下的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围绕“‘后疫情’时代大健康发展”这一主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从气候变化对大健康挑战这一角度展开阐述,论述了“双碳”背景下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公共卫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宋海波教授、主任技师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报告题目:《新形势下,IVD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宋海波教授指出疫情常态化后,体外诊断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当下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下,他就体外诊断企业如何进一步地加强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国际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定位。康熙雄教授、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报告题目:《分析科学与健康科学-个体化健康评价体系》首都医科大学康熙雄教授长期关注个性化健康评价体系对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他指出要达到精准健康必须要具备个体化健康评价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包括生命全程每阶段的健康评价能力,至今人类尚未来得及认真考虑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的建立。随着分析科学的迅速发展这一能力建设将得以实现。叶棋浓研究员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报告题目:《糖代谢与肿瘤生长和转移》肿瘤代谢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当前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叶棋浓研究员介绍了其实验室在肿瘤糖代谢研究中的重要发现,这一研究深入阐明了糖代谢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系,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候选靶标。邱玲教授、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院报告题目:《临床质谱助力精准诊疗的机遇和挑战》质谱技术作为生物样本内小分子分析的金标准方法,是精准诊断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北京协和医院邱玲研究员从临床质谱发展史、医疗机构质谱平台设置、仪器配置等角度入手,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质谱平台发展为例,介绍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质谱临床项目,从多角度满足临床疑难、罕见病诊疗需求的探索。同时介绍了临床质谱从小分子向大分子、从“峰”向“空间”、从“多指标”向“多组学”的转换,为质谱技术落地临床提供了可行性建议。5位专家在带来精彩报告的同时,还以前瞻性的视角,从不同层面对当下大健康相关的热点问题、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等展开交流。本次论坛,从大健康领域宏观理论和现状到具体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五位嘉宾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后疫情”时代大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和方向,并提供了研究思路。内容上涵盖气候变化与公共卫生、体外诊断个体化健康评价体系、糖代谢与肿瘤研究、临床质谱技术与精准诊疗应用,为广大从事大健康事业的工作者以及普通民众以启发。
  • 《2014研究前沿》发布 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出炉
    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2014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出了2014年排名最前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4个新兴研究前沿。   根据报告,当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希格斯玻色子观测、高能量转换效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移动健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中国科研团队参与的&ldquo 中微子振荡数据的全局分析&rdquo &ldquo 拓扑莫特绝缘体&rdquo 等入选物理领域的十大研究前沿。中国科研团队在&ldquo 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rdquo 前沿研究中也表现突出。   据介绍,这些研究领域是基于汤森路透的相关数据库中的9700多个研究前沿甄选出来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十大学科领域。其中,新兴前沿是近两年出现的&ldquo 最年轻&rdquo 的研究前沿,论文平均发表年均在2012年7月份之后。   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从事前沿领域研究的科学家、科研管理人员出席了发布活动,共同就当前的热点研究前沿、中国与世界科学研究前沿的发展和差距,以及相关热点议题进行了探讨。   据了解,《2014研究前沿》报告全文将面向全球开放发布,以帮助全球科研人员了解和找准研究拓展方向。
  •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发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的通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创新。通知提出,强化项目谋划,提高项目质量。坚持EOD模式的核心要义,严格按照《实施导则》开展EOD项目谋划、立项、实施和评估工作。聚焦重点,实事求是,做实做细项目前期,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各省级试点要从严把控,确保符合《实施导则》相关要求,严控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质量。积极稳妥推进,加快项目实施。各地方要加强项目实施的资源要素保障,推进项目落地实施。鼓励与周边其他项目协同发展和综合赋能,提升项目增值空间。项目入库后内容原则上不得调整,重大变更需按照新项目重新入库。注重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跟踪调度,及时总结成效。各地方要加强项目调度,对实施效果好、做法典型、示范性强的项目,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运营和管理经验,打造形成典型案例,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和推广。对于形成典型案例、项目实施较好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地区,可适时谋划新项目。各地方应于当年12月底前将本地区EOD项目实施效果、政策创新、典型案例等情况报送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化风险防控,推进持续发展。各地方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防范债务、金融、廉政等各种风险。项目实施各方要强化契约精神,防止出现违约或纠纷。金融机构要加强项目审查,严格资金使用管控,严防资金挪用,鼓励开展有利于EOD项目实施的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创新。项目实施主体要加强政策、市场、经营风险研判,加强风险防控与应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全文:《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pdf
  • 2020年科研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 还不知道就OUT了
    p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2020研究前沿》报告。报告基于2014年-2019年的论文数据,展示了在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具体内容如下: /p p   strong  1. 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b5463b9-9d34-489c-bb8a-16c9ac6a0973.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e46e558-15ec-4109-bb39-fda459de566b.jpg" title=" 2.png" alt=" 2.png" / /strong /p p strong   2. 生态与环境科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0b817991-249a-4680-b327-93d55e9bce99.jpg" title=" 3.png" alt=" 3.p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b18c953-ae03-4b24-acb1-fa85828a56af.jpg" title=" 4.png" alt=" 4.png" /    /strong /p p br/ /p p strong   3. 地球科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1696fa4-8f12-4abc-ba6d-339cc7e6c568.jpg" title=" 5.png" alt=" 5.png" /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f305f8a-abe3-40e1-8016-42bf39dd6ab2.jpg" title=" 6.png" alt=" 6.png" / /strong /p p strong   4. 临床医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d655932-2cc9-4a57-bc9c-faedd34efbba.jpg" title=" 7.png" alt=" 7.png" /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9f204dc-bf05-44d5-a004-f6417b3403bf.jpg" title=" 8.png" alt=" 8.png" / /strong /p p strong   5. 生物科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9b6b202-5783-4df9-8c83-f47635eeb306.jpg" title=" 9.png" alt=" 9.p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8ff2e0ab-4167-4c0e-b1be-50cdf979f87f.jpg" title=" 10.png" alt=" 10.png" /   br/ /strong /p p strong   6. 化学与材料科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61c3dd4-e021-49e1-9bc9-679ee0da9886.jpg" title=" 11.png" alt=" 11.p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628dd98c-31e4-4f3c-8200-a1a64261597f.jpg" title=" 12.png" alt=" 12.png" /   /strong strong   /strong /p p strong   7. 物理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bbc1ff3b-1d3e-4c03-9845-c3505cc3f584.jpg" title=" 13.png" alt=" 13.png" /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15f1a5a7-0068-4ea9-90d4-2f0fdc8fe6bb.jpg" title=" 14.png" alt=" 14.png" / /strong /p p strong    br/ /strong /p p strong   8.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014a13ba-4a72-4170-877f-944819524742.jpg" title=" 15.png" alt=" 15.p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10e5f40-7eec-4df1-8e67-00b872206013.jpg" title=" 16.png" alt=" 16.png" /   br/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strong 9. 数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0bdd9c9c-8764-4b16-a95f-e1c305c2895e.jpg" title=" 17.png" alt=" 17.png" / /strong /p p strong   10. 信息科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1cd323c-2158-4f9f-bd0c-a81b1ed83153.jpg" title=" 18.png" alt=" 18.png" / /strong /p p strong    br/ /strong /p p strong   11. 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热点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c94cb499-e96c-4bf5-9b0c-5a6f76a628f0.jpg" title=" 19.png" alt=" 19.p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兴前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24d7ba5-619f-42e5-b469-445c3ae01533.jpg" title=" 20.png" alt=" 20.png" /    br/ /strong /p p br/ /p
  • 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将布局一批前沿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十五五”期间,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浮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确保碳达峰目标的实现,该方案提出“碳达峰十大行动”,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绿色低碳区域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中,该方案指出,将加快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科技项目,聚焦深远海风电、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可控核聚变发电、绿氢制储、零碳炼钢、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化工等低碳零碳负碳重点领域,深化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低碳冶金、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大容量风电、新能源交通工具等技术创新,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短板;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资源,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碳中和研究机构;到2025年,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该方案全文如下: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2022年7月8日(此件公开发布)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本市碳达峰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削减,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浮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循环型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重点任务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举措、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主体,组织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底线、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市内、市外并举,落实完成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有序开发建设。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力争达到36%。大力推进光伏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市政设施、公共机构、住宅等土地和场址资源,实施一批“光伏十”工程。到2025年,光伏装机容量力争达到40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达到700万千瓦。加快推进奉贤、南汇和金山三大海域风电开发,探索实施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因地制宜推进陆上风电及分散式风电开发。到2025年,风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6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达到500万千瓦。结合宝山、浦东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新建一批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大农作物秸杆、园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利用力度,到203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4万千瓦。加快探索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大力争取新增外来清洁能源供应,进一步加大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引入力度。加强与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的地 区合作,建设大型非化石能源基地,合理布局新增和扩建市外清洁能源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力争“十五五”期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机管局、市交通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绿化市容局)2.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继续实施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十四五”期间本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以下。“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外高桥、吴泾、石洞口等地区落后燃煤机组等容量替代,并预留碳捕集设施接口和场地,同步推进其他现役燃煤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加快自备电厂清洁化改选,按照不超过原规模2/3保留煤机,重点推进吴泾八期、宝钢自备电厂机组等实施高温亚临界改造。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十四五”期间合理控制发电用煤,“十五五”期间进一步削减发电用煤。“十四五”期间推动宝武集团上海基地钢铁生产工艺加快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转变,加大天然气喷吹替代的应用力度。推动实施吴泾、高桥地区整体转型,进一步压减石化化工行业煤炭消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3. 合理调控油气消费。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大力推进低碳燃料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加快推进机动车和内河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替代。合理控制航空、航运油品消费增长速度,大力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加快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推进上海液化天然气站线扩建等项目,完善天然气主于管网布局,提升气源储备能力。加快布局燃气调蜂电源,建设约160万千瓦燃机,推广用户侧分布式供能建设。到2025年,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137亿立方米左右,储备能力达到20天;到2030年,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165亿立方米左右,储备能力不低于20天。(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4.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满足国际大都市需求,适应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接入需要,结构坚强、智能互动、运行灵活的城市电网。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进燃气调峰机组等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和高效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引导提升外来电的调节能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城市配电网,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智能化水平,在中心城区、临港新片区等区域推广应用“钻石型”配电网。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工业用电大户和工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充分发挥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作用,深入推进黄浦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并逐步在其他区域和行业推广应用。到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积极探索应用新型储能技术,大力发展低成本、高安全和长寿命的储能技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安全低碳导向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扩大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坚持节约优先,以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作为统领和核心抓手,以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应用为支撑,全面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1. 深入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的节能管理工作机制,合理分解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优化评价考核制度,层层细化落实各相关部门、各区和重点企业目标责任。在产业项目发展的全过程深入落实能耗双控目标要求,将单位增加值(产值)能耗水平作为规划布局、项目引入、土地出让等环节的重要门槛指标。优化完善节能审查制度,科学评估新增用能项目对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目标的影响,严格节能验收闭环管理。强化用能单位精细化节能管理,建成覆盖全市所有重点用能单位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推进建立本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强化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能源审计管理制度,通过目标考核、能效对标、限额管理、绿色电价、信用监管等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督促用能单位提升节能管理水平、深挖节能潜力。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强化节能监察执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2. 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建筑、交通、照明、通讯、供冷(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广先进低碳、零碳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能效提升。实施上海化学工业区、宝武集团上海基地、临港新片区等园区节能降碳工程,以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以下简称“两高一低”项目)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推进工艺过程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打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实施钢铁、石化化工、电力、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打造各领域、各行业能效“领跑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3. 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锅炉、制冷机、环保治理设施等为重点,通过更新改造等措施,全面提升系统能效水平。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落实国家节能环保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广先进高效的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4.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严控总量规模,向具有重要功能的数据中心适当倾斜。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新建数据中心布局在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优化新鸟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项目能效准入门槛,新建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不高于1.3,持续提高效益产出要求,单位增加值能耗原则上优于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加快既有数据中心升级改造,积极推广使用液冷技术、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力争能源利用效率(PUE)不高于1.4。加大“上大压小”力度,将规模小、效益差、能耗高的小散老旧数据中心纳入产业限制和淘汰目录。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将数据中心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局)(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工业发展对全市碳达峰和能耗双控目标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用能效率。1. 深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制造业结构,推进低效土地资源退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推动产业体系向低碳化、绿色化、高端化优化升级。对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组织开展全市重点制造业行业低碳评估,对于与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密切相关的行业,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和调整升级。对于能耗量和碳排放量较大的新兴产业,要合理控制发展规模,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力度,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严格控制工艺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将绿色低碳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方向和新兴增长点,着力打造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鼓励支持各区、各园区加大力度开展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培育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循环再生利用、储能和智能电网、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氢能等绿色低碳循环相关制造和服务产业。建立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2. 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开展宝武集团上海基地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行动。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确保粗钢产量只减不增。大力推进钢铁生产工艺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转变,提高废钢回收利用水平,推进高炉加快调整,“十五五”期间推进高炉产能逐步转向电炉,到2030年,废钢比提升至30%。推进炼铁工艺和自备电厂清洁能源替代,提升钢铁基地天然气储存和供应能力,加快研发应用新型炉料、天然气替代喷吹煤、富氢碳循环高炉、微波烧结等节能低碳技术,探索开展气基竖炉氢冶炼技术、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加强产品升级,加大高能效变压器用取向硅钢等高性能钢材开发和生产力度。(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3. 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炼油能力不增加,能耗强度有所下降,能耗增量在工业领域内统筹平衡;“十五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不增加,并力争有所减少。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快推进高桥、吴泾等重点地区整体转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升级改造。推动化工园区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加强炼厂于气、液化气等副产协同提质增效。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推进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碳中和关键新材料产业为主的“园中园”建设。(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化工区管委会)4. 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两高一低”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全面排查在建项目,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严格控制新增项目,严禁新增行业产能巳经饱和的“两高一低”项目,除涉及本市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环保改造、再生资源利用和强链补链延链等项目外,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两高一低”项目。实施市级联合评审机制,对经评审分析后确需新增的“两高一低”项目,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严格实施节能、环评审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深入挖潜存量项目,督促改造升级,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归退出。强化常态化节能环保监管执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约束机制,推动实施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规模化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等重点举措。1.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合理控制城乡建筑面积总量,严格管控高能耗建筑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全面贯彻至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建设全过程,增强城乡气候韧性,建设海绵城市。推行绿色施工,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推行全装修住宅,减少建设过程能源资源消耗。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在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中,严格实施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房屋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2. 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形成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和监管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落实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不少于800万平方米。到2025年,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重点区域在开展规模化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十五五”期间,全市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比例达到50%,规模化推进新建公共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到2030年,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体系并推行试点。完善居住建筑、各类公共建筑设计能耗和碳排放限额体系,制定土地出让、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监管要求。新建建筑按照本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执行。着力发挥绿色建筑规模化效益,全面推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平均节能率15%及以上的建筑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水平。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能效对标达标和能源审计,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限额管理制度。支持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采取高效制冷行动,更新淘汰低效设备,运用智能管控等技术实施改造升级。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协调,减少市政工程重复建设和施工,持续开展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市房屋管理局)3. 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加快建立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核算标准和全周期管理体系,2022年起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到15%。推进适宜的新建建筑安装光伏,2022年起新建政府机关、学校、工业厂房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其他类型公共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30%。推动既有建筑安装光伏,到2025年,公共机构、工业厂房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到2030年,实现应装尽装。推广大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推进浅层地热能、氢能、工业余热等多元化能源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等向电气化发展,推动新建公共建筑逐步全面电气化。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调配用电负荷,推动电力少增容、不增容。(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机管局、市房屋管理局)4. 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营造自然紧凑的乡村格局,保护村庄乡土气息,营造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境。提升农房绿色低碳设计建造水平,探索新建农房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加快既有农房节能改造,鼓励建设低碳、零碳农房。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广使用高效照明、电动农凭车、节能环保灶具、农机、渔船等设施设备。推进大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推动农房屋顶、院落等安装光伏。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农村用能的电气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五)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低碳出行。1.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铁路、水运等集约化的运输方式。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铁路与港口的衔接,完善长三角内河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到2025年,港口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52%,海铁联运箱量翻一番。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航空枢纽,加快形成高效便捷的空港集疏运体系,深化空域精细化管理,优化航路和航线布局,进一步提升行业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建立高效现代航空快递物流体系。打造由于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共同构筑的多层次、多网融合的铁路网络。建立完善城市绿色物流体系,加强快递公共末端设施建设,推广集中配送、共同配送。(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道路运输局、上海海事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2.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积极鼓励社会乘用车领域电动化发展,持续推进液化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氢燃料重型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将新能源车辆纳入总量控制管理,加大传统燃油车辆的低碳替代力度,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环卫、邮政等公共领域,以及租赁汽车、市区货运车、市内包车有适配车型的,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到2035年,小客车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40%。持续提高船舶能效水平,加快发展电动内河船舶,新增环卫、轮渡、黄浦江游船、公务船等内河船舶原则上采用电力或液化天然气驱动,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燃料、生物质燃料以及探索氢、氨等新能源在远洋船舶中的应用。到2030年,主力运输船型新船设计能效水平在2020年基础上提高20%,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占比力争达到5%以上。持续提升飞机燃油效率,淘汰老旧高能耗飞机,优化机队结构,并积极推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逐步提高使用占比。积极推进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场站内的非道路移动源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替代,到2025年,港口新增和更新作业机械采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机场新增或更新场内用设备/车辆采用新能源。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绿化市容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机管局、市公安局、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3.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新建大型交通枢纽设施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并实现光伏应装尽装,实施既有枢纽设施的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港口岸电、机场地面辅助电源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建各类充电桩20万个,到2025年,港口泊位配备岸电设备实现全覆盖,集装箱码头岸电设施使用率达到30%,邮轮码头岸电设施使用率和港作船舶岸电使用率力争达到100%,具备接电条件的机场地面辅助电源设施全覆盖。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4. 积极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的出行环境和服务水平。构建由铁路、城市轨道和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客运交通系统。加快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等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完善轨道站点配套接驳设施,到2025年,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60公里。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功能和布局,完善中运量及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保障公交专用道成网,加强重点地区公交保障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合理控制城市小客车总量增长,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引导车辆合理使用,推动个体机动交通向公共交通方式逐步转移。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慢行交通路权,提高慢行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打造品质宜人的慢行空间。到2025年,中心城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5%;到2035年,达到85%。(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各区)(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以源头减量、循环使用、再生利用为统领,加快建成覆盖城市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到2025年,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92%左右,努力实现全市固体废弃物近零填埋。1. 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大力推行绿色设计,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推动设施共建共享、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推动产业园区完善固废中转、储运体系,布局利用处置设施,提高区域内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到2025年,重点园区率先实现固废不出园。推动冶炼废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焚烧灰渣等大宗工业面废的高水平利用。结合城市旧改和报废汽车拆解等工作,推动废钢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扩大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规模,进一步扩大再制造产业能级和规模。建成3-5个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升固废循环利用产业能级。到2025年,形成全市392吨/日的医废处置能力,建成大中小型医疗机构全覆盖的医废收运体系。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2. 建设循环型社会。全面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和转运设施建设,构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强化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加快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减少二次包装,推广可循环、易回收的包装物。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和办展设施循环使用。继续推进净菜上市,促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贸市场蔬莱废弃物产生量。优化完善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进一步稳定中转站和集散场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能级回收利用企业和项目,建成管理高效、分类精细、资源化利用渠道通畅的回收利用体系。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布局。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2.9万吨/日;推进老港、宝山等湿垃圾,中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及分散处理设施达标改造,力争利用能力达到1.1万吨/日,打通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利用出路。推进餐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确保餐厨废弃油脂处置安全、高效。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委、市农业农村委)3. 推进建设领域循环发展。推动节约型工地建设和装修垃圾减量,大力推进工程渣土等废弃物源头减量,探索实施建筑工程废弃物排放限额管理。鼓励采用模块化部件、组合式设计、易回收和重复利用材料进行建筑内装,鼓励大型展会、赛事采用可循环利用装饰材料。稳定优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进一步拓宽工程渣土利用消纳途径。推进拆房和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到2025年,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810万吨/年。畅通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利用渠道,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制定再生建材强制使用政策,促进再生建材高水平利用。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以独立焚烧和电厂协同焚烧等方式提升污水厂污泥处置能力,全面实现污水厂污泥零填埋,加快建成一批通沟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开展疏浚底泥的全过程全覆盖跟踪监管,加强检测分析和分类处置。(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绿化市容局、市水务局)4.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型农业。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推广二氧化碳气肥等技术,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力发展农业领域可再生能源,结合农业设施、农用地、未利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推动农作物秸杆多元化利用,拓展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多种离田利用方式,到2025年,本市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规模化园艺场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布局一批集中利用设施。加强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健全废旧农膜、黄板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力争实现全量回收。鼓励农用棚膜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试点应用,将地膜纳入生活垃圾回收处置体系。强化粪污还田利用过程监管,提高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管理水平,到2025年,本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设施装备,推进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鼓励增施有机肥料,使用生物农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绿化市容局、市发展改革委)5. 强化行业、区域协同处置利用。按照“以废定产”的原则,布局实施宝山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等项目,协同处置飞灰等危险废物。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白名单制度,建立供需信息共享机制,以废酸等危险废物和焚烧炉渣为重点,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处理机制和设施共建共享机制。(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绿化市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本市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1. 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依托科创中心建设,结合国家和本市能源产业低碳转型需求,制订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科技项目,聚焦深远海风电、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可控核聚变发电、绿氢制储、零碳炼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化工、生物质航空燃料、核动力船舶、碳捕集和封存、超高效光伏电池、人工光合作用等低碳零碳负碳重点领域,深化应用基础研究。(责任单位:市科委、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气象局)2.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低碳冶金、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功率液化天然气发动机、大容量储能、新能源交通工具、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合成燃料、节能降碳减污增效协同等技术创新,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短板。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大力推动应用场景和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先进适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智能电网、新型储能和高效燃机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3.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资源,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碳中和研究机构。引导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引进,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4. 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制定科技支撑 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设立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市级重大专项,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本市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建立“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鼓励设施、数据等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更新发布上海市绿色技术目录,发挥绿色技术银行、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平台的作用,健全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交易体系,加速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纳入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有关考核评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责任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教委、市国资委、市知识产权局)(八)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以生态之城建设目标为引领,推进绿地、林地、湿地融合发展,优化布局体系,提高生态质量,打造开放共享、多彩可及高品质生态空间,持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1. 实施千座公园计划。按照公园城市理念,到2025年,新增公园600座左右,公园总数达到1000座以上,公园绿地面积增加2500万平方米,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基本全覆盖。持续提升公园品质,丰富公园功能内涵,加快老公园改造更新,形成多彩多景的公园绿地景观。(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发展改革委)2. 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聚焦重点结构性生态空间,持续加大造林力度,形成群落多样、生态与景观兼顾的城市森林基底。全面推进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的“1+5+2”重点生态走廊(即黄浦江-大治河生态走廊、五个新城环城森林片区、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环岛森林片区等)建设,集中连片推进林地建设,因地制宜新增和改造城区绿地,稳步提高乔木种植比例,营造城区森林群落。提升林地服务水平,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森林抚育。构建点上造林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连片成网的城市森林。到2025年,累计净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900万立方米左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21%,森林蓄积量达到1100万立方米左右。(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3. 增强海洋系统固碳能力。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红线保护管控措施,严格保护自然岸线。强化海洋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修复,合理降低开发利用强度,保护并有效恢复滨海湿地、河口海湾、近海、海岛等生态系统承载力。持续推进退养还滩、退围还海,实施蓝色海湾、海岸带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和整治行动,提升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然修复能力。探索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责任单位:市海洋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绿化市容局、市农业农村委)4. 增强湿地系统固碳能力。聚焦长江口、杭州湾北岸、南汇东滩等重点区域,加强新生湿地培育、保育和生态修复。优化提高湿地生态质量,结合环城生态公园带和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储碳能力,确保湿地总量不减少。研究推进崇明北沿、九段沙、南汇东滩等重大湿地生态修复。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海洋局、市发展改革委)5. 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海洋、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加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推动碳汇项目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海洋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低碳意识、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的消费理念,全面推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1.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市情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创新宣传方式,将绿色低碳理念有机融入影视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和公益广告,持续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市民低碳行动、节能减排小组活动、减塑限塑和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等专项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2.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围绕“衣、食、住、行、用”等日常行为,引导市民全面深入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全面推行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开展各类绿色低碳示范创建,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引导激励市民积极参与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可回收物分类等绿色低碳行动。鼓励发展二手交易市场,推进电子产品、家电、书籍等二手商品的重复使用。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推行再生产品和材料认证,建立健全推广使用制度,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3.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提升资源利用和绿色创新水平。支持钢铁、能源等重点领域央企、本市国有企业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结合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定节能减碳工作方案,推进贯能降碳改造和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在沪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上海证监局、市生态环境局)4. 强化领导于部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市、区两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多层次对各级领导于部开展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宣讲政策要点,强化法治意识,深化各级领导于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从事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领导于部要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市发展改革委)(十)绿色低碳区域行动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深入推进各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鼓励支持重点区域和企业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1. 深入推进各区如期实现碳达峰。各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要求,大力发展大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倡导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各区要结合自身能源和产业特点,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科学制订本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由各区印发实施。(责任单位:各区、市发展改革委)2. 支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一岛一企”试点示范。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森林碳汇、绿色交通、循环经济、低碳农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试点应用,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建设。鼓励宝武集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推进钢铁生产流程低碳转型、清洁能源替代、节能挖潜改造,探索开展低碳冶金、绿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钢铁行业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试点,打造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示范标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崇明区、宝武集团)3. 推进重点区域低碳转型示范引领。在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等重点发展区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样本。推动临港新片区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低碳交通发展和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新兴产业装备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低碳发展示范区和低碳产业新高地。强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示范引领,以低碳为重要导向,加快探索规划引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重大产业项目准入、绿色金融引导、区域协同达峰等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五个新城率先探索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紧凑集约的空间布局、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智慧韧性的基础设施、畅通便捷的公共交通和优美低碳的人居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奉贤区、浦东新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三、国际国内合作(一)积极开展绿色经贸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落实国家有关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政策要求,支持节能低碳产品进口。加强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的探索研究。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扩大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等进出口贸易。(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二)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持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金融、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本市风机、核电、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品和装备走出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三)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持续加大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城市间合作对话,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攻关和制度规则制定。不断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对口帮扶地区及其他省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产业协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绿色金融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快规划建设清洁电力基地和输送通道,推动开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二氧化碳资源利用等领域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产品展示与成果宣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政府外办、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市气象局)四、政策保障(一)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按照国家核算体系和方法的统一要求,加快建立本市各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支持行业、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提高统计核算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绿化市容局、市气象局、市海洋局、市市场监管局)(二)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开展碳中和、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地方性法规、制度的制订修订,推进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中与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本市节能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修订一批地方能耗限额标准,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提升重点产品的能耗限额要求,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相关配套标准。支持本市相关机构和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节能、可再生能源、氢能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鼓励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制定节能低碳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化委)(三)完善经济政策。市、区政府要加大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绿色低碳建筑、碳捕集利用等项目和产品技术的支持,进一步强化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行动、重大示范、重大工程的支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和激励机制。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应用绿色技术装备、购买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加大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投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贯彻执行政府绿色为购要求,推动国有企业率先实行绿色采购,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针对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实行的绿色电价政策,健全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调整机制。(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国资委)(四)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优势,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提高高碳项目的融资门槛,严控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建立绿色项目库,鼓励银行业积极开展绿色贷款业务,开辟绿色贷款业务快速审批通道,将绿色贷款占比纳入业绩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有序推进绿色保险服务,围绕安全降碳需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助力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发展改革委、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化委)(五)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组织建设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交易机构,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拓展交易行业领域覆盖范围,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电力交易及能耗双控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借鉴国际电力市场建设经验,结合本市实际,推进以现货为核心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适应安全、低碳、经济发展导向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积极探索电力金融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建设交易品种齐全、期现相互联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定价中心。推动建立碳普惠机制。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持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积极推广“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碳达峰相关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有关部门、各区)(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区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责任,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对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要求,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区)(三)严格监督考核。完善能耗双控和碳排放控制考核机制,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区、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突出的区、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区、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各区、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碳达峰目标任务年度评估,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组织部、各有关部门、各区)
  • MGD磁导向钻井技术,通过多种测量仪器实现地下“厘米级”导航
    太空对接不易,入地连通更难。工程技术研究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利用井下探管实时检测人工磁场或井下落鱼的磁场分布特征,将测量的微弱磁信号采集、处理,利用定位算法模型及工程解释软件,给出钻头与目标靶点的相对距离、相对方位和相对井斜。在明确相对位置关系后,调整井眼轨迹走向,最终实现井眼空间位置的“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向井技术是当今世界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最先进的钻井技术之一。它是应用特殊井下工具、测量仪器和工艺技术有效控制地下井眼轨迹,使钻头沿着特定方向钻达预定目标的常规钻井工艺技术。随着全球油气田开发的深入推进,通过复杂井型建立油气通道,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降低综合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煤炭地下气化、超稠油开采、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发等需要精确定位邻井位置的情况下,最终以U型井、平行井、小井距水平井簇、立体井网等复杂井型完钻,解决其高精度“测、定、导”一体化关键技术难题。该技术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为了实现对井喷失控井进行压井作业而开发的一项技术,后又衍生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型多种型号的精确磁导向技术与配套工具。近年来,MGD磁导向钻井技术被规模化应用,源于该技术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优势。精准对接是建设U型“地下锅炉”的基础。U型井是由一口水平井与直井连通构成的井组,在煤层气开采中可实现水平井排水和直井采气;在煤炭地下气化中可实现可控后退式点火;在地热开发中可实现取热不取水。与压裂、射孔相比,井眼对接是最直接、有效的连通方式。精密平行是搭建水平井“地下炼厂”的关键。平行井是由2口以上相互平行的水平井构成的井组,在超稠油SAGD开发中,可降黏提采50%以上;在低熟页岩油原位转化中,有希望动用潜力巨大的页岩油资源;与常规水平井相比,水平段间距的精密度提高了99.7%(千米水平段井间误差由10米左右降至0.3米以内)。精确导钻是敷设非开挖“地下管网”的前提。非开挖是在入土和出土小面积开挖情况下,敷设、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破坏绿地、植被、建筑物,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与传统开挖施工相比,施工速度可提高60%,综合成本可降低40%,入土和出土点偏差±1米。老井精细处置是保障“地下粮仓”密封完整的核心。救援井是在发生井下复杂、通道丢失时通过伴行跟踪实现目标井重入的一种技术,尤其适用于解决精细处置储气库疑难老井封堵、老油田涌水冒油、井喷失控等问题,筑牢油气安全环保第二道防线。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已在储气库、地热、稠油等六大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应用,累计推广了近500口井,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该技术解决了储气库复杂老井“封天窗”技术难题,使老井封堵作业成本下降90%,并为国内首座海上储气库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辽河储气库群等重大工程提供了支撑利器。2023年,该技术支撑了中国石油深层U型地热井、国防管道铺设、重大塌陷救援等10余个重点项目,创造了2810米最深储层千米对接、2520米非开挖穿越等13项国内纪录。“十四五”期间,该技术有望在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发、煤炭地下气化、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干热岩开发等多个领域实现推广应用,助力构建“地下炼厂”“地下锅炉”等新能源开发新模式。面向未来,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将接续研发,实现提档升级,推动磁导向技术与工具向着谱系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具备万米深井井喷救援能力,并积极开拓丛式井网防碰、疑难复杂老井一体化处置、大埋深定向钻等新领域新业务,为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干热岩采热储能耦合开采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本文作者系工程技术研究院非常规油气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大调研大讨论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p   近日,按照生态环境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以下简称总站党委)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讨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负责人顾祥胜现场指导,对生态环境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党委、总站党委及各党支部、地方环境监测站党组织代表参加“大讨论”活动。 /p p   据介绍,本次“大讨论”是总站党委落实五大活动方案,在组织各党支部深入基层大调研、大讨论的基础上,以解决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工作中突出问题为导向,为加强调研成果转化而组织的。在大调研活动中,既调研了地方监测站、检测机构有关从严治党、落实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的情况,也调研了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情况。为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梳理和解决,在全站范围内开展了集中大讨论。 /p p    strong 着力打造环境监测“国家队” /strong /p p   “大讨论”活动旨在更好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顶梁柱作用,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监测技术和数据支撑。据介绍,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建成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颗粒物和大气环境监测实验室、国家网颗粒物称重中心、国家环境二噁英监测中心华北分中心,以及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应急监测、环境监测仪器质量检测和生物、噪声监测等重点实验室。在账仪器设备资产 2.9 亿元,配备了高压液相色谱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330 余台(套)。能够开展对以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物为代表的痕量有机物、环境介质中微量、痕量金属元素等的监测分析工作,具备无机、有机、环境应急等多领域国际一流分析技术水平,培养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技术团队。 /p p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柏仇勇说:“过去是我们到欧美、日韩等国家学习他们的技术,现在是他们到我们这里来学习预警预报技术。” /p p    strong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大调研、大讨论 /strong /p p   总站党委从今年1月开始,前往地方监测站开展基层大调研。今年4月,各党支部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讨论。各党支部深入基层,带着问题进行沟通,能够即时解决的问题,已分期分步解决。涉及顶层设计等不能即时解决的问题,正在梳理、解决或报送部直属机关党委。 /p p   本次“大讨论”活动在集中讨论环节中,对大调研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全面从严治党、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管”“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环境质量预报”“新时代生物监测工作”“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建议”“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等。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汇报时,发言代表由总站的党支部书记和参与调研的基层监测站党组织代表共同组成。汇报形式采取基层监测站反映问题、总站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的方式,彼此衔接,改变过去一个人说的状态。这种两人组合的形式是大讨论形式的创新。 /p p   讨论中,每组发言代表都会提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困难的提出无疑是调研的最大收获,通过调研、讨论,更加开阔了工作思路。总站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在调研中找出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准、全”,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p p   据了解,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将在“大调研”“大讨论”中形成的优秀报告、讨论发言材料报送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党委,向部党组建言献策。 /p p    strong 认清形势,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strong /p p   柏仇勇认为,“大讨论”活动结合了实际,突出了重点,指导了业务。他说:“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生态产品、环境监测产品供给不充分,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监测技术有待提升,监测数据‘真、准、全’的要求需加强,信息公开有差距,队伍现状需改善。” /p p   为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致力于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柏仇勇介绍:“构建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总体思路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规律,涵盖各环境要素、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包含理化、生物、生态等各类指标,横跨各行业、资源管理部门、社会监测机构,纵贯国家、省、市、县四级,构建布局科学合理、指标系统完备、运转顺畅高效、信息集成共享、陆海空天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p p   “着力推进环境监测的精细化与科学化”也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柏仇勇说:“一是要巩固空气质量监测,建立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实现精准治污。二是要大力发展环境监测产业,大力研发推广。要应用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监测仪器,发挥高新技术装备对监测效能的倍增作用,推动监测设备国产化。三是要培育规范的环境监测市场。发挥社会监督、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的作用,健全市场规则。强化市场监管,出台一系列文件,实现生态环境的终身问责制。” /p p   “我们要努力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生态环境监测铁军。”柏仇勇说,生态环境监测发挥着生态环境管理“顶梁柱”的作用,总站更要积极主动,努力攻坚克难,不断增强能力、提升技术水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p p    strong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着力抓好三个结合 /strong /p p   总站党委书记陈善荣在主持活动时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前期17个党支部深入基层大调研、分5期前往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大培训的基础上,以解决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开展了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讨论成果转化,指引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工作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总站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着力抓好3个结合。一是采取上级党组织指导和总站党委抓落实相结合 二是支部现场调研与集中讨论相结合 三是总站开展调研的支部与调研地方的基层环境监测站相结合,就调研主题共同讨论,上下联动,直面问题,务求实效。 /p p   “大讨论”活动是总站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生态环境部党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五大活动”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将对指导和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总站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中去,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强有力的监测技术和数据支撑。 /p
  • 前沿!2023年这些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热点前沿值得关注!
    近期,《2023研究前沿》报告和《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向全球发布。《2023研究前沿》报告遴选了128个研究前沿,包括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涵盖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11个大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居于前10的热点前沿分布广泛,涉及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免疫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植物基因组,及动物营养等6 个子领域。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子领域热点前沿数量最多,分别是植物肉与细胞培养肉的替代性研究、食品中益生菌的微胶囊化研究、食物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结构与功能。目前热度较高的植物肉与细胞培养肉的替代性研究则首次入选Top10 热点前沿。 01 重点热点前沿——“植物肉与细胞培养肉的替代性研究”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畜牧业的集约化提高了肉类生产的效益和产量,因此在发达国家,肉相对便宜 且容易获得,但是密集的肉类生产对公共卫生、环境和动物福利造成了不利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曾预测,到2050年全球肉类需求将达到 4.55 亿吨,比 2005 年增长 76%。因此,为了减少动物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术界和工业界正在努力探索利用非动物来源材料生产肉类,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便走人大众视野,引发热议。• 植物肉是人造肉的一种。植物肉主要以大豆、豌豆、小麦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为原料,采用化学分离的方式,从原材料中提取人体所需的植物蛋白,再经过加热、挤压、冷却、定型等一系列步骤,使其具备动物肉制品的质地和口感.据统计,2019年7月到2021年8月,中国植物基食品初创品牌累计获得48次融资,总金额超过12亿元。• 细胞培养肉是指利用细胞培养工程和组织工程等技术,在体外培养动物肌肉组织作为食用材料。这种构想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有了,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国外还出现了相关专利。2013年荷兰人Mark Post组织了世界首个细胞培养牛肉汉堡公开试吃活动并公布了技术细节。2019年底我国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也培养出中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守伟教授表示,“细胞农业技术是一项颠覆性科技革命,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技术”。王教授认为,在标准和监管体系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强调了建立细胞农业技术和产品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中国肉类协会标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蕾女士也表示,细胞农业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前沿技术,成立行业平台非常必要,协会会持续关注,共同推进细胞农业在中国的发展 。 02 重点热点前沿——“食品中益生菌的微胶囊化研究”益生菌是一类活性微生物,它通过促进宿主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从而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产生有益的影响。为了发挥其功效,消费者服用的益生菌的活菌数至少为6 Log CFU/g,但是益生菌耐受性差,在加工与储存和消化过程受到高温、压力、氧气、胃酸、胆盐等的侵害,导致其活性大大降低,大量的实验证明,微胶囊化可有效防止益生菌被降解,不仅能维持益生菌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还能保护其通过消化道抵达结肠,提高活菌在肠道表面粘膜的定植能力。• 益生菌微胶囊技术是将益生菌包埋于具有半透性和生物相容性基质载体的一种技术,通过创建一种物理屏障提高益生菌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力,减少保护基质中益生菌的损伤,然后使其到达目标部位顺利释放并发挥作用。目前许多微胶囊技术已被用于益生菌的包埋,常见的微胶囊技术有挤压法、乳化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等。 03 重点热点前沿——“食物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结构与功能”食物蛋白在人类的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源自食物蛋白的生物活性肽成为研究热点。据相关文献报道,生物活性肽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良好的生理作用,并且随着蛋白质组学工具的发展,生物活性肽的识别更加准确快速。• 生物活性肽是如何产生的?生物活性肽产生于食物的加工过程,尤其是熟化/发酵的食物。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其产量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也会不断增加(内肽酶和外肽酶)。食物蛋白酶水解过程中的肽酶作用和生物活性肽的生成过程• 如何确定食物基质生物活性肽?为了在体内产生生理作用,经消化的生物活性肽必须在肠胃消化期间保持不受影响。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的肽在体外分析时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在实验室动物的体内分析过程中却无法表现出这种活性。食物基质生物活性肽识别和确认的传统实证方法SEC:尺寸排除色谱法;CE:毛细管电泳;LC:液体色谱法;IEF:等电位聚焦;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MS/MS:串联质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居民对于食品的要求已从温饱上升至对食品安全品质的关注。我国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已逐渐向着营养、健康型方向转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宏观来看,在环境、资源压力刺激下,加上政策的大力支持,以生物合成的方式替代化工合成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前景,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仍是近年十分重要且值得广泛关注的发展趋势。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