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前端治理

仪器信息网前端治理专题为您整合前端治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前端治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前端治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前端治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前端治理话题讨论。

前端治理相关的资讯

  • 清新环境或介入工业污染前端治理
    p   工业烟气治理龙头企业清新环境(002573)总裁张根华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上半年火电超低排放改造市场火爆,同时公司积极拓展非电领域烟气治理业务,上半年非电领域业务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p p   清新环境营销总监兼监事会主席王月淼表示,未来将从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方面,聚焦环境治理主业,在水、固废、污染治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前瞻性的拓展。张根华表示,未来将向上下游延伸,可能介入工业污染前端治理,以及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p p    strong 火电业务进入高峰期 /strong /p p   火电超低排放改造自2014年7月开始,根据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电厂实现超低排放,东部争取2017年底完成,中部地区争取2018年底前完成,西部地区2020年底完成。 /p p   清新环境凭借自主研发的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迅速占领市场,并持续受益于超低排放市场放量。张根华称,火电超低排放市场2017年依然火爆,大部分环境公司都比较忙。公司在火电超低排放改造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短时间内改造量很大。同时,非电领域超低排放改造需求也在慢慢释放,对环境公司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技术性能指标以及经济性发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p p   根据中金公司研报,截至2016年底,全国五大电力集团超低排放改造约完成55%,未来2-3年仍有一半的存量机组需要改造。2017年是“大气十条”考核年,预计到2020年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需求年复合增长为25%。 /p p   受益于新增运营和建造业务,清新环境预计2017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亿-3.49亿元,同比增长10%-30%。 /p p   strong  非电业务爆发式增长 /strong /p p   非电烟气治理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是另一个亮点。“今年上半年,公司非电领域业务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山东、东北取得了多个项目。目前非电领域业务量占公司业务的15%左右。”张根华介绍。 /p p   工业排放标准也在提升。6月13日,《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等多项政策发布,提出修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钢铁、建材、有色、水泥、锅炉、焦化6大重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提标。新标自2019年起执行 而钢铁烧结、球团、砖瓦三大重点行业则从2017年10月实施。 /p p   以钢铁烧结、球团为例,提标后氮硫尘排放为100/50/20mg每立方,提标前300/200/50mg每立方,相当于火电行业上一轮特别排放的要求。 /p p   张根华认为,意见出台后对非电行业改造市场的影响将非常积极。意见明确了国家标准,同时还有时间表,因此短时间内需要完成很大的改造量,非电领域烟气治理将进入高峰期。 /p p   不过,张根华表示,相对于火电超低排放市场,非电烟气治理市场拓展难度更大。非电领域的机组存量多,但项目小,项目管理更复杂。同时,非电领域在经济性方面更敏感,需要有更好的技术,适应非电行业小的机组,以降低投入成本,达到改造要求。这对公司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商业模式方面,公司一直在考虑创新。有些工业企业,如钢铁、玻璃企业资金方面存在困难,环保公司和政府、企业之间良性配合需要探索。通过合资合作或第三方治理等形式,可以推进非电领域治理。” /p p   事实上,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已进行一些尝试。2016年6月,公司与中国铝业共同投资设立子公司铝能清新,并收购中铝旗下5家燃煤发电机组的环保资产。2017年1月初,公司收购博惠通80%股权,借此进入石化行业的烟气治理市场。“通过与前端业主方合作,业主方从投入到收益全程参与,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公司接触的不少集团都在谈这种模式,这也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张根华说。 /p p strong   或介入污染前端治理 /strong /p p   2020年火电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公司业务将如何转型成为市场关注的问题。 /p p   对此,清新环境营销总监兼监事会主席王月淼表示,火电超低排放市场完成后,随着环保治理标准的提高,大气污染物的治理将从常规污染物向非常规污染物扩展,工业烟气治理市场空间很大。 /p p   王月淼指出,清新环境起步于脱硫脱硝行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扩展业务发展范围。2015年,公司从国电清新改名清新环境,从电力行业向非电行业拓展 同时,从环保向节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拓展。未来公司将从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这三个方面,聚焦环境治理主业。 /p p   “若干年后公司怎么走,这也是很多环境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张根华表示,首先立足环境治理本身。目前环境治理停留在尾端治理阶段,未来将否渗透至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治理,或者说在前端进行治理,业务将向上下游延伸。目前公司主要做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而环保装备的提升很重要。未来公司可能涉足环保装备制造领域,并目前比较热门的人工智能等领域寻求可以介入的地方。公司已经建立了两个装备生产基地。 /p p & nbsp /p
  • 站在质谱新时代前端,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上看岛津(2)
    (续前) “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在广州东方宾馆如火如荼地进行,岛津公司在本次大会上为与会者带来了质谱领域最新的解决方案,并于11月25日中午举办午餐会。 在25日上午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报告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韩美英博士做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在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及新进展”的报告,她在报告中说到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前端是搭载高分辨光学显微镜的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后端配置离子阱和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IT-TOF)。iMScope TRIO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5 μm高空间分辨率,可进行高精度MSn结构分析,为未知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丰富的碎片信息。另外,全新开发的IMAGEREVEAL MS成像质谱数据分析软件,专门为成像质谱的大容量数据和多组分同时分析而设计,具有丰富的统计学功能和搜库功能,也可分析非岛津质谱仪采集的数据。 iMScope TRIO作为直观反映组织器官中分子水平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可视化方法,目前已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中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为成像分析提供全新的工具,并提高研究水平。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韩美英博士做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在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及新进展”的报告 在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分会场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潘晨松博士做了题为“创新高分辨液质联用Q-TOF助力多农残高通量检测和未知物鉴定”的分会场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高分辨液质联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对农残/兽残等多目标物的高通量靶向检测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准确的色谱保留时间,ppm级的质量准确度,真实同位素峰形和高分辨MRM特征碎片离子检测,LC-QTOF农残高通量筛查具有可靠性高,灵敏,快速高通量的特点,同时具有未知物定性和数据溯源的能力。岛津LCMS-9030具有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灵敏度高和速度快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多农残的高通量检测和未知物鉴定。岛津公司分析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潘晨松博士做了题为“创新高分辨液质联用Q-TOF助力多农残高通量检测和未知物鉴定”的分会场报告 25日中午,岛津公司为参会的专家,学者举办了午餐会,来自岛津质谱中心的董静博士,刘佳琪博士和郭彦丽博士分别在午餐会上介绍了岛津公司最新热点的应用方案。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姜啸龙经理主持午餐会。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姜啸龙经理主持岛津午餐会 在岛津午餐会上,来自岛津公司质谱中心的董静博士做了题为’从观察到分析:成像质谱技术及相关应用简介“的报告,她在报告中强调成像质谱技术是近些年来的热点技术之一,在药学、医学、食品安全、农业、环境等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岛津iMScope结合显微镜与质谱于一体, 提供完整的质谱成像检测平台,可在无需标记、无需构键抗体的条件下,对植物、动物切片中多种分子同时进行分析,一次实验即可获得多种物质的高空间分辨率质谱图像,并与光学图像的精确重合,准确定位目标化合物在组织中的存在位置,为各领域中目标物质作用机理,代谢途径、位置分布、变化过程、毒理学评价等提供有力、可靠、丰富的数据信息。岛津公司质谱中心的董静博士做了题为’从观察到分析:成像质谱技术及相关应用简介“的报告 岛津公司质谱中心的刘佳琪博士做了题为“岛津全自动前处理系统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是痕量分析的利器。有机污染物随着水体的流动扩散、稀释,浓度极低,甚至无法使用LC-MS/MS技术直接分析检测。岛津推出全自动固相萃取分析系统(AOE系统)将在线固相萃取技术与LC-MS/MS技术联用,可允许“mL”级水样品直接进样分析,利用软件自动控制,将样品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或光谱检测、数据处理等高度集成,轻松实现自动化分析,有效提升实验效率,同时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的不可控因素,降低样品分析成本,非常适用于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报告中介绍岛津全自动固相萃取分析系统(AOE系统)的硬件、原理和特点,及其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岛津公司质谱中心的刘佳琪女士做了题为“岛津全自动前处理系统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 岛津公司质谱中心的郭彦丽博士做了题为“超临界流体色谱在油脂样品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她在报告中说到针对油脂分析,通常需要先在正相色谱下进行净化,再使用反相色谱进行分析。前处理过程繁琐,耗时,且回收率不稳定。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验室开发了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与反相液相(LC)/液质质(LCMSMS)联用的多维柱切换系统。利用SFC对油脂样品在线净化后,将待测组分导入第二维的反相系统,实现进一步的分离和检测。使用该系统大大简化了油脂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实现了快速自动化分析。并且,通过超临界CO2的使用,大大减少有机溶剂的消耗,为油脂样品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的解决方案。岛津公司质谱中心的郭彦丽博士做了题为“超临界流体色谱在油脂样品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未完待续)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站在质谱新时代前端,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上看岛津(1)
    主题为“中国质谱新时代”的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在广州盛大举办之中。大会开幕式上陈洪渊院士、张玉奎院士、柴之芳院士、陈仲瑄院士、乐晓春院士、陶亮教授、蔡宗苇教授等业界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开启了“中国质谱进入新时代”仪式。来自质谱行业的各位专家、学者、厂商代表和媒体代表等近20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陈洪渊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在中国质谱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质谱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陈洪渊院士在其大会报告中强调,科研上开始用质谱手段探索从瞄准航天、遥远的星空, 到细胞内部以至微纳界面的“电子迁移, 能量(级)跃迁, 物质输运”等微观、纳观, 以及生命过程的精准测量。分析科学领域全面跨入了质谱时代。 在分析科学领域全面跨入质谱时代的潮流中,岛津公司已经站在了质谱时代的前端。在大会召开前夜由岛津公司举办的“岛津之夜”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事业部长表示:“岛津公司作为专业的质谱厂商,在质谱领域不断创新。自1970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扇形磁场型GCMS开始,岛津质谱技术和质谱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取得了爆发式的发展,推出一系列高端质谱产品。今年,岛津中国的质谱事业迎来三喜临门,6月岛津发布了首台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LCMS-9030;同月,岛津三重四极LCMS-8040CL/8050CL获得中国CFDA医疗器械许可证,截止3月底的上一财年,岛津中国销售质谱仪超过1000台。2015年岛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质谱中心,与中国的研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并已逐步取得实质性成果。” 在会场外的岛津展台所展示的岛津质谱新技术与新应用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关注在岛津展台VR虚拟现实体验区,与会者体验岛津140余年的创业史与绿色环境经营理念以及未来实验室新解决方案 与会专家格外关注岛津新品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LCMS-9030。LCMS-9030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是超快速高灵敏度四极杆质谱与TOF技术的完美结合。融合岛津先进工程技艺的DNA,打造出速度与出色性能兼备的全新一代高分辨质谱仪,以优异表现轻松胜任定性和定量分析挑战。 在岛津展台,与会的青年质谱专家与岛津质谱专家深入交流质谱新技术与新应用 在本届大会上,岛津公司有3个口头报告,分别介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成像质谱显微镜和GCMS新品的应用技术,25日午餐会将安排热点的应用方案介绍。本届大会上岛津公司还展示了成批的墙报发表,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向与会者展现了岛津领先时代的质谱新技术。 岛津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质谱专家姜啸龙发表了题为“追求极致,荣耀升级,只为更出色——全新GCMS NX系列 ”的口头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2018年9月,在亚洲分析测试仪器行业最大展会之一的日本分析和测试仪器展“JASIS 2018”上,岛津展出了全新GCMS NX系列,该系列在中国同期发布。旗舰级Nexis GC-2030融入,GCMS NX系列具有众多高智能、高性能、高颜值的优秀基因。新增23项创新专利技术,同时继承GCMS家族以往机型的一贯优秀品质。独具匠心,只为让分析工作省时省力省心。岛津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姜啸龙发表口头报告 “JASIS 2018”上,岛津展出的全新GCMS NX系列GCMS NX系列共有三款机型:单四极杆型气质联用仪GCMS-QP2020 NX;三重四极杆型气质联用仪GCMS-TQ8040 NX和GCMS-TQ8050 NX。GCMS NX系列采用了最新的“Nexis GC-2030”作为气相色谱(GC)单元。该GC机型配备了能够超高速、超精密控制的下一代流量控制器,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提供适应于各种用途的可扩展空间。Nexis GC-2030与高灵敏度的质谱仪的结合保证了新的气质联用仪的高灵敏度和高性能。维修方便,任何人都能操作系统,并且减少待机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上海光机所在SEL-100PW激光装置前端精密光同步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SEL-100PW激光前端精密光同步方面取得进展。科研团队基于自主建设的时间同步系统实现了超快强激光飞秒级同步。相关研究成果以Timing fluctuation correction for the front end of a 100-PW laser为题,发表在《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高精度时间同步是促进超快强激光装置与加速器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协同工作和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我国在建的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将建设一台100PW超强激光和一台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通过泵浦-探测实验研究极端条件下真空量子电动力学、高能量密度物理等基础科学问题。由于超强激光和X射线激光的脉冲宽度均在20fs量级,两者之间的飞秒级同步是泵浦-探测实验成功开展的基础。科研团队发展了激光同步技术,对激光装置前端作了高精度时间抖动测量和实时反馈,实现了复杂强激光系统的飞秒级同步。激光装置前端结构如图1所示。该研究利用平衡光学互相关测量、时间延迟反馈等技术,分别对种子源系统、预放大系统作了时间抖动的测量和校正(结果如图2所示)。基于自主搭建的时间同步系统,种子源系统的同步精度达到1.82fs,预防大系统的同步精度达到4.48fs,实现了百太瓦级激光系统的飞秒级同步。该研究为超强激光及同类大科学装置的同步系统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并为基于超强激光和自由电子激光的联合实验研究提供了条件。研究工作得到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等的支持。图1. 100PW激光装置前端同步系统示意图。图2. 时间同步结果。(a)(d)分别为预防大和种子源系统时间同步结果;(b)(e)分别为开环状态下两系统时间漂移情况;(c)(f)为对应环境温度波动。
  • 食品安全事件常被误读 焦点移向产业链前端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近日在北京举办"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食品领域学科的专家解读了2013年12个国内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以及12个国际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与会专家认为,强化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不仅需要政府加强法制化监督管理,企业加强诚信意识,科技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基础科学研究,更需要媒体传递科学的信息。   多个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被误读   专家在解读2013年国内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时表示,1月的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实际是使用含双氰胺的肥料造成的微量残留,远低于欧盟的残留标准,不构成健康风险 2月的"镉大米",是因为在受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的大米,或使用这种大米制作米制品导致的镉超标问题,不是非法添加 3月的"美素"奶粉疑云,事实上是一起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中典型的知假造假的违法犯罪行为。   2013年3月,农夫山泉被指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专家认为,虽然企业在标准的使用上存在不当之处,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此事并非食品安全事件 5月至11月,媒体对胶原蛋白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质疑,专家认为,个别企业的不当行为应该有针对性监督与批评,但全盘否定胶原蛋白肽有失偏颇。7月三品牌奶粉检出反式脂肪酸,专家认为此次事件媒体有误导行为,并非食品安全事件 9月"瞎果门"事件中,专家认为,果汁加工企业采用"瞎果"榨汁事实依据不足,也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12月的纸塑包装疑似迁移出"塑化剂",专家认为该报道的"事件"谈不上什么危机,更不是食品安全事件。   舆论焦点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据了解,这是主办单位连续3年举办同一主题的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尽管中国食品安全的基础在逐渐夯实,但百姓的焦虑仍在加大。因此,以科学化解百姓的疑虑,通过科技界与媒体的声音放大正能量,共同填补消费者与科学真相之间的"信息真空"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3年中所发生的36个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较真实地聚焦了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和焦虑。而从3年不同热点问题的分布中亦可清楚看到,舆情的关注点正逐渐深入到中国食品安全的本源。   通过对2011-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梳理显示,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从2011年聚焦于方便食品和非法添加,到2012年关注标准与过程控制,而2013年的舆情则聚集于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孟素荷表示,从"非法添加"到"过程控制",再到"原料安全",2011-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重心的转移,不仅显示了各方逐渐形成的"由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的认知过程 也显示了向产业链前端延伸的溯源轨迹 同时显示出舆情的关注点总体上与中国食品安全的着力点相衔接,并与2013年中央对"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源头"的判断相吻合。   方便食品成被重点关注领域   "2011-2013年36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分布是突发的、散点的,涉及到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   孟素荷分析,一些重点领域受关注较多:一是以传统食品工业化为特征的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占28%.中国传统食品制作的复杂性,导致传统食品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性评价正在成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独特问题 二是对标准的争论与质疑,占17% 三是涉及原料污染与过程控制的事件也占到11% 此外,乳制品行业始终受到高度关注,亦占11%.以婴幼儿奶粉为代表的中国食品依然缺乏消费者的足够信任,任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负面报道总能引起消费者的极度恐慌,也是中国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浓缩。   孟素荷表示,食品安全是道德、法规、技术三个层面的问题,夯实食品安全的科学基础是中国科学家的使命。目前,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与报道中,已加大了与科技界的合作与交流,报道内容日趋客观准确,但是铸就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之路依旧漫长而艰难。
  • 沃特世的UPLC未来将作为SCIEX质谱系统的前端模块
    近日,SCIEX宣布与Waters Corporation (以下简称沃特世)合作,面向客户提供完全配置、可互操作的液质联用系统。Waters™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 )仪器会作为客户购买SCIEX质谱系统的前端模块。据了解,SCIEX质谱的常规配置通常采用的是岛津公司的液相色谱。  本次与Waters的合作是为了让客户更容易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同时满足对大分子和小分子的分析需求。Waters UPLC仪器具有极低的柱前扩散体积,可对低水平浓度分析物检测和定量分析时,提供更高的质谱灵敏度。SCIEX和沃特世共同开发了经过充分测试的仪器控制驱动程序,以确保兼容性和合规性。这些经过验证的驱动程序,允许SCIEX OS软件可以直接控制ACQUITY™ UPLC I-Class PLUS 系统,以及H-Class PLUS、H-Class PLUS Bio和M-Class 系列仪器。客户也将从双方承诺合作中受益,获得双方提供的协调一致的服务和一流的分析仪器性能。SCIEX负责整体支持客户,而沃特世将直接提供UPLC服务和支持。
  • 赛默飞与908 Device合作 增加质谱前端微流体分离平台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908 Device 2月16日宣布与Thermo Fisher科技签署了增值经销商协议。908 Device是分析化学特殊应用仪器制造商。此前,在2016年6月,908 Devices在第64届美国质谱年会(ASMS 2016)推出了微流体分离接口908 Devices ZipChip,并与赛默飞共同在展会上展示了合作产品:908 Devices ZipChip 微流体分离与赛默飞最新质谱联用技术平台。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在此次签订的这项合作协议中规定,赛默飞可销售908 Device公司的ZipChip作为自己的高分辨率精确质量(HRAM)质谱的补充前端分离平台,协议合约为期2年。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908 Device公司副总裁兼生命科学总经理Trent Basarsky在一份声明中说,赛默飞世尔的销售渠道将大大增加ZipChip的可用性和应用范围。根据协议条款,两家公司现在都可以销售该平台,并且都将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交易的其他条款并没有披露。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ZipChip使用集成的微流体技术能够完成生物样品的分离和电喷雾直接样,而与常规质谱相连接。 908 Device表示,将此分离平台与赛默飞质谱的结合将给Q Exactive系列、Orbitrap Elite和LTQ Orbitrap XL的用户都带来应用的灵活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相关新闻: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608/193187.s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908 Devices 在ASMS 2016 推出与赛默飞质谱兼容的接口技术ZipChip /strong /a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chip-3-1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2/insimg/a898a6cf-d372-4073-81c8-c964a696b1e4.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编译:郭浩楠 /p
  • 样品前处理未来将向更前端或后端发展——访莱伯泰科公司董事长胡克
    p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伯泰科)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为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疾病控制和材料分析等分析化学实验室提供从样品前处理到分析测试解决方案的国际化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无机和有机分析样品前处理产品,实验室冷却、加热和温控产品,分析仪器,快速检测和连续移动检测产品,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解决方案等。 /p p   莱伯泰科公司目前在中国北京和美国波士顿设有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在中国北京和香港,美国波士顿设有产品销售和服务中心,负责全球的市场销售和顾客服务。莱伯泰科的产品已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 /p p   2015年莱伯泰科公司成功并购了具有46年历史的CDS Analytical公司,2017年伊始,其又控股“北京富澳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样品前处理领域的领军企业,莱伯泰科公司近年来发展迅猛。在此次年会视频采访中莱伯泰科公司董事长胡克谈到,“样品前处理技术经过十几年的推广,已经被很多实验分析人员接受。接下来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莱伯泰科公司将着重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是做更前端的产品,例如配标液和其他一些样品收集采集的工作 另一方面就是做更后端的产品,例如样品处理完成以后如何更好的跟仪器更好的结合起来,更加的智能化 从而让分析工作变得更容易,更轻松,更简单和更环保”。 /p 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7040AD1D0430A7B7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script 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十四五”时期要更加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提出了有关要求。近期,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组织举办了新污染物治理高端论坛,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就新污染物的内涵、国内外管控情况、问题与挑战以及管控建议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形成了共识。  会议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新污染物的概念。国际上普遍认为,新污染物是指:未被纳入常规环境监测,但有可能进入环境并导致已知或潜在的负面生态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有可能成为未来法规管理对象。  现阶段国际上主要关注的新污染物包括: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全氟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等四大类。专家指出,有毒有害的在产在用化学物质都是潜在的新污染物,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监测对象的扩展,以及对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化,可被识别出的新污染物还会不断增加。  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提出建议。  新污染物治理应纳入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王金南  新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差异大,其治理应纳入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体系,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基本理念,基于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精准识别各类物质管控重点,充分结合经济社会条件,实现分类、分级、分阶段、分区域的科学化、精准化、务实化管理,避免“一刀切”。  我国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仍在发展阶段,存在管理理念不到位、上位法和配套法规制度不健全、底数不清、科研和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  近期来看,建议将探索性和示范性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制定行动计划,在重点区域、流域开展调查监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基于评估结果,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开展精准管控示范。  长期来看,建议在示范基础上,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从顶层设计、法规制度、管理机制、调查评估、精准管控、科技研究、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与排污许可证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相衔接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于红霞  当前,新污染物治理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技术储备不充分、治理体系不完善等挑战。此外,优先控制化学品生产使用量大,在水体、土壤等环境中被广泛检出。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谋划好新污染物治理,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统一的新污染物数据库,制定数据入库标准,分批发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二是建立区域差别化研究实验室,开展统分结合的治理技术体系研究;三是与排污许可证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相衔接,研究新污染物管控的激励政策,在特定行业开展试点;四是要加强新污染物监测监管能力建设,探索可测、可查、可考、可追责的考核评价体系。  借鉴国际经验管控化学品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胡建信  借鉴国际公约增列化学品管控的经验,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采用类似《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审查委员会的程序审查管控化学品。二是设立化学品相关专项研究,利用大数据手段管控化学品。三是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修正案通过之前开展已增列POPs淘汰减排行动。  建立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和监管体系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会长 周献慧  新污染物治理须以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为重点,采取多方面环境管理措施防范风险。  一是建立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化学品环境监管体系,确定重点管控对象,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管控措施;三是尽快建立优先控制化学品筛选和风险评估制度、有毒物质排放转移报告制度等核心制度;四是加强国家化学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如信息平台建设和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部门之间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机制等;五是推行责任关怀,促进企业自律;六是秉承“绿色”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促进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七是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公众化学品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建立新污染物预警机制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于云江  新污染物环境管理,一是建立环境管理目标污染物清单及新污染物排放源管理清单;二是开展重点地区环境和人群健康监测;三是开展典型区域环境风险评估试点,建立新污染物预警机制。  应针对微塑料展开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巴塞尔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 李金惠  新污染物不仅是新出现的污染物,还包括一些国际社会长久以来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联合国环境大会关注的铅、镉等物质,国际社会保持持续关注,并呈现出可能发展为新的多边协定的趋势。对此,我国应紧跟国际进程,追踪最新进展。  新污染物不等同于新化学物质,其范围更广,还包括危险化学物质、无意产生的化学物质和危险废物。对于巴塞尔公约关注的重点废物流,如纳米废物、塑料废物、含POPs废物、含汞废物等,也应予以关注,开展相关调研,研究其特性、国内外管理进展以及处理处置相关技术,为进一步管理此类危险废物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对微塑料的国际管控力度大、立法进展速度快,但微塑料的化学品属性仍有待确认。国内应针对微塑料展开相关研究,调查微塑料的特性、赋存特征、迁移转化特性、环境及健康风险等内容,为合理管控微塑料问题做好应对措施。  尽快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顶层设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丰昌  新污染物治理属全球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同于常规污染物,我国新污染物管理基础薄弱,研究基础与欧美国家存在差距;环境质量标准中缺乏新污染物指标。  关于新污染物治理,建议一是尽快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顶层设计,启动新污染物科技专项;二是持续加强新污染物来源、归因分析和环境行为与效应研究,加强新污染物环境基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三是对新污染物的重要源头实行环境风险管控,实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  建立新污染物环境污染数据库与风险评估系统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余刚  关于新污染物治理,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研究新污染物控制名录,建立其环境污染数据库与风险评估系统;二是调查全国新污染物污染状况,分析其生态、健康风险,弄清主要排放源并建立源清单;三是编制新污染物防治规划,研究其防治的全国及区域目标,修改完善相应的法规、标准。  利用大数据手段重构标准体系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胡清  利用大数据手段摸清已有标准底数及存在问题,制作生态环境政策标准图谱,重构标准体系。建议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实现材料、物料的闭环管理,从而实现对各种污染物的全面管理。此外,建议利用物联网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由末端管控转为前端监管。  建立新污染物筛查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制度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石利利  目前我国在新污染物环境治理方面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评估监测不系统、科学研究弱等问题。应以提高认识、科学防控、突出重点、精准治污为指导思想,建议:  一是加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立法及《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的发布与实施;二是开展环境风险筛查与评估,建立新污染物筛查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制度;三是建立新污染物环境管理名录提名和动态更新机制,修订、制定高危害高风险新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做好限制使用与淘汰替代工作,加强监督监管;四是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攻克危害鉴别、环境暴露与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替代和治理修复等技术难点;五是加强组织和机构能力建设。  建立和实施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健全管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子健  新污染物治理有三个要点:一是根据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等级、社会经济代价确定管理对象。二是基于已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政策下的管理成本效益确定管理能力。三是考虑整个生命周期,针对不同环节,选择有效的管理措施。  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构建化学品环境管理基础架构,制定中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方针战略,建立化学污染物释放、暴露、危害数据库,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确定管控重点。二是开展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危害、风险评估和社会经济分析。三是合理选择淘汰、限制、授权、分类与标签、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等防控措施,充分利用不同管理工具及其组合。四是建立和实施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健全管理机制,从源头控制重点新污染物进入流通领域和生态环境,建设无毒环境。  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建立化工绿色技术创新平台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 李爱民  “重化围江”是长江流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江苏段环境风险问题突出、下游水源地安全风险大,新型高风险有机污染物检出频率高。  建议优先选择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建立化学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平台,研发一批化学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确保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从多层级管理PBT属性化学品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陈景文  从PBT管理角度,提出多层级化学品环境管理建议:第一层级,从已有化学品中筛查具有PBT属性的化学品;第二层级,摸清底数,对体量大的化学品开展环境浓度和暴露水平监测,评估其环境风险;第三层级,对环境风险高的化学品开展风险管理并替代;第四层级,将环境风险难以削减到可接受范围的污染物纳入优先污染物,对其进行环境监管。  新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将长期共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新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将长期共存,我国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治理体系还不完善:一是无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专门立法;二是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无法覆盖化学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三是新污染物的研究积累与学术引领不够。  关于新污染物治理,有六项建议:一是设立“新污染物健康影响专项”,加强基础研究,为国家履约服务;二是制定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三是制定符合我国化学品生产和行业特点的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评估技术体系;四是加强替代品研究;五是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追溯的全链条责任;六是推动信息公开,提高全民对新污染物的认知水平。  有序开展新型污染物与常规污染物协同控制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王毅  在完善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方面,建议一是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战略研究,明确新污染物管控的优先排序和分类施策方案;二是完善名录管理,评估并逐渐增加新管控重点污染物名单;三是有序开展新型污染物与常规污染物协同控制;四是制定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管理法。  更新优先监测污染物名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明辉  从新污染物监测和筛查、国家优先监测污染物名录更新等方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筛查高产量化学品中优先控制化学品,尽快商讨高风险的中链氯化石蜡的限产和转产问题。二是借鉴美国地质调查局等机构新污染物筛查的经验,更新我国优先监测污染物名录。三是采用“效应导向”“非靶标筛查”等新技术和方法,发现中国特征性新污染物。  构建动态评估机制和赋存状况调查监测技术体系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黄业茹  基于新污染物治理的基础支撑需求,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摸清底数、完善名录、分类管理、重点治污”的支撑体系。完善成效评估,进一步加强已有框架下调查、评价和治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污染物趋势动态评估机制,调整约束性标准,适时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现有监控体系;建立基于调查性监测、国际动态跟踪、定期文献调研的优先评估、控制污染物候选名录方法学。二是构建包括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5年及中长期行动计划及重大工程在内的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框架。三是构建新污染物环境赋存状况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建立基于现代质谱技术的靶标、非靶标筛选方法和生物筛选方法;完善、补充现有方法标准,制定环境多介质中化学物质调查、监测技术规定;建立重点区域及行业新污染物调查方法学等污染物环境赋存状况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四是持续开展年度新污染物环境赋存状况调查。  开展PFAS环境风险管控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黄俊  针对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风险管控,提出以下四项建议:  一是深入开展氟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重要PFAS的生产和使用清单调查工作。  二是加强PFAS类替代品的环境友好性评估与环境监管,要在PBT(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特性之外特别关注PMT(持久性、迁移性、毒性)特性。  三是尽快对有机氟化工聚集区、饮用水水源地、PFAS典型生产使用设施等开展系统监测,准确把握我国PFAS污染现状。  四是开展PFAS环境风险管控相关研究,包括污染场地筛选值和管控值、重点源排放标准、环境质量基准研究,PFAS回收利用和控制技术研究,污染场地评估与修复技术研究,针对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开展PFAS风险管控综合示范,考虑编制中国PFAS环境管理战略与行动计划。
  • 牛津仪器公司和LayTec在前端处理方面进行合作
    化合物半导体行业中的两个技术领导者,牛津仪器等离子技术公司和LayTec公司宣布了一项独家合作协议,以实现在大批量生产(HVM)环境中对先进半导体器件的下一代需求。此次合作伙伴旨在开发和整合LayTec的精度和控制与牛津仪器的晶圆处理专业技术。他们将把等离子工艺解决方案与成熟的原位计量技术相结合,以实现下一代器件的性能,并实现可重复的HVM工艺,从而缩短客户的良率提升周期。LayTec将开发原位计量技术,而牛津仪器将把LayTec的控制技术与其先进的晶圆处理解决方案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增强型解决方案。受市场对高效功率转换的需求推动,基于GaAs / InP、SiC或GaN等材料的物联网和数据通信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由于其卓越的性能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将技术从小型原型到晶圆级、HVM仍然面临挑战。尽管器件尺寸相对较大,但通常复杂的层结构意味着需要在这些层中实现极高的处理精度,以实现所需的工艺稳定性和良率,从而降低每片晶圆的成本,并加快在目标应用中的推广。LayTec首席执行官Volker Blank表示:“ LayTec非常高兴能与牛津仪器(Oxford Instruments)这样的创新领导者合作,在拓宽其产品组合方面迈出一步。这种技术合作伙伴关系使我们能够通过应用我们在数据分析和集成定制化高精度光学计量系统方面的关键知识,在传统的核心市场之一进一步沿着工艺链扩展。在为化合物半导体行业的客户提供了二十多年服务后,我们期待着这个新的机会,以支持我们的客户进一步优化工艺和设备。”牛津仪器创新与解决方案总监Frazer Anderson表示:“这是我们实施产品发展战略的下一个关键步骤,时间的加快反映了我们在所服务市场中看到的近期势头。这也突显了我们致力于为客户不断提高生产力的承诺。”Anderson继续说道:“随着我们进入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创新和增长时期,满足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目标的要求是我们的坚定信念,从而支持新兴GaN电源和射频市场的需求。此次与LayTec的合作将进一步提高我们满足这两个要求的能力。”牛津仪器公司是化合物半导体加工领域公认的技术领导者,为HVM客户安装了一系列成熟的晶圆加工解决方案。将牛津仪器公司稳定的等离子加工平台与LayTec在等离子蚀刻应用中的创新和精确的端点技术相结合,可实现提高晶圆成品率所需的控制和可重复性。联合开发和独家供应协议的协同作用将使两家公司的专家能够开发和提供独特的HVM就绪解决方案,以满足化合物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这项长期协议将涵盖牛津仪器(Oxford Instruments)全系列等离子蚀刻和沉积系统的开发,并共享生产的知识产权(IP)和协调营销活动的权利。第一个联合客户解决方案的交付时间是2021年下半年。有奖调研为深入了解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仪器市场情况,仪器信息网特针对相关用户发放有奖调研问卷。填写问卷大约需要5分钟,而每位完成调研问卷者,只要通过审核都将获得仪器信息网送出的10元话费奖励。此外,小编还将择优选取10名认真填写的用户,奖励50元话费!参与方式:点击下方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均可参与。活动截止时间:2021年10月10日问卷链接:http://a72wfu5hktu19jtx.mikecrm.com/zuXBhOy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仪器设备市场调研问卷
  •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 引导药企优化药品包装规格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引导医疗机构针对门诊、住院、慢性病等不同场景和类型提出药品包装规格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引导药品生产者优化药品包装规格。《通知》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监督机制有效运行,商品过度包装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国办发〔2022〕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商品过度包装是指超出了商品保护、展示、储存、运输等正常功能要求的包装,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过大、包装成本过高、选材用料不当等。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5号)部署,认真推进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取得积极进展。但治理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尤其是随着消费新业态快速发展,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有“卷土重来”之势。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标准化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生产、销售、交付、回收等各环节明确工作要求,强化监管执法,健全标准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坚决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为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基本形成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监督机制有效运行,商品过度包装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月饼、粽子、茶叶等重点商品过度包装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二、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一)加强包装领域技术创新。推动包装企业提供设计合理、用材节约、回收便利、经济适用的包装整体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包装材料及其生产设备,创新研发商品和快递一体化包装产品。充分发挥包装企业在推广简约包装、倡导理性消费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包装设计、商品生产等上下游各环节践行简约适度理念。(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防范商品生产环节过度包装。督促指导商品生产者严格按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生产商品,细化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管理要求,建立完整的商品包装信息档案,记录商品包装的设计、制造、使用等信息。引导商品生产者使用简约包装,优化商品包装设计,减少商品包装层数、材料、成本,减少包装体积、重量,减少油墨印刷,采用单一材料或便于分离的材料。(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督促商品生产者严格遵守标准化法要求,公开其执行的包装有关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的编号和名称。(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引导医疗机构针对门诊、住院、慢性病等不同场景和类型提出药品包装规格需求。引导药品生产者优化药品包装规格。(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三)避免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督促指导商品销售者细化采购、销售环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有关要求,明确不销售违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的商品。加强对电商企业的督促指导,实现线上线下要求一致。鼓励商品销售者向供应方提出有关商品绿色包装和简约包装要求。(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督促指导外卖平台企业完善平台规则,对平台内经营者提出外卖包装减量化要求。(商务部负责)督促指导餐饮经营者对外卖包装依法明码标价。(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推进商品交付环节包装减量化。指导寄递企业制修订包装操作规范,细化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并通过规范作业减少前端收寄环节的过度包装。鼓励寄递企业使用低克重、高强度的纸箱、免胶纸箱,通过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填充物使用量。(国家邮政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推行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推广使用绿色快递包装。(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总局负责)督促指导电商平台企业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的引导,提出快递包装减量化要求。(商务部负责)督促指导电商企业加强上下游协同,设计并应用满足快递物流配送需求的电商商品包装,推广电商快件原装直发。(商务部、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加强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鼓励各地区以市场化招商等方式引进专业化回收企业,提高包装废弃物回收水平。鼓励商品销售者与供应方订立供销合同时对商品包装废弃物回收作出约定。(商务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清运体系,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健全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相匹配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体系,加快分类收集设施建设,配齐分类运输设备,提高垃圾清运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六)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细化商品生产、销售、交付等环节限制过度包装配套政策。加强对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的监督管理,督促指导相关行业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国家限制过度包装相关法律标准,将该项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有关部署,及时掌握本行业过度包装情况,建立提示、警示、约谈等行政指导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强化执法监督。针对重要节令、重点行业和重要生产经营企业,聚焦月饼、粽子、茶叶、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重点商品,依法严格查处生产、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违法行为,尤其要查处链条性、隐蔽性案件。对酒店、饭店等提供高端化定制化礼品中的过度包装行为,以及假借文创名义的商品过度包装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压实电商平台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其加强平台内经营者主体资质和商品信息审核并积极配合监管执法。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建立健全对电商渠道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常态化监管执法机制,依法查处线上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违法行为。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从严查处。加强对企业公开其执行包装有关标准情况的执法检查。适时向社会曝光反面案例。(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及时对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进展滞后的地区予以督促整改,对落实成效显著的地区予以通报表扬。(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及时组织开展商品过度包装治理进展情况社会满意度调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对寄递企业进行过度包装执法检查,组织快递过度包装专项抽查,强化快递包装质量监督。(国家邮政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八)健全法律法规。研究推动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效衔接,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研究修订《快递暂行条例》,细化限制快递过度包装管理和处罚要求。(国家邮政局、司法部按职责分工负责)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修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地方法规。(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九)完善标准体系。制定食用农产品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明确水果等食用农产品过度包装判定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适时修订食品和化妆品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进一步细化有关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制定限制快递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修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标准,提出更适用的要求。针对玩具及婴童用品、电子产品等领域,制定推行简约包装和限制过度包装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明确判定过度包装的依据,引导包装减量化。(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制定电子商务物流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行业标准。(商务部负责)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面向产业集聚区开展包装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试点,动态反馈和评估实施效果,不断强化标准实施。(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十)强化政策支持。将商品过度包装、快递过度包装执法检查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执法检查工作有序开展。(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可循环快递包装配送体系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回收设施建设等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进一步细化商品包装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研究明确强制采购要求,发挥政府采购引导作用。(财政部负责)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部署开展快递包装绿色设计、低能耗智能物流配送等方面技术研发。(科技部负责)(十一)加强行业自律。督促指导食品和化妆品生产领域主要行业协会定期向社会发布杜绝商品过度包装报告,公布行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推广简约包装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负责)加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法律法规标准宣贯培训,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纳入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引导重点生产和销售企业带头推广简约包装,积极向社会公布商品包装情况。(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五、强化组织实施(十二)加强部门协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大指导、支持和督促力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衔接,及时沟通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重大情况及时按程序向国务院请示报告。(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三)落实地方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实施,将治理商品过度包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针对性配套措施。(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十四)加强宣传教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积极开展限制过度包装普法宣传教育。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渠道,大力宣传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和政策,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报道典型做法、先进单位和个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加强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曝光。鼓励消费者绿色消费,购买简约包装商品。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商品。(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9月1日(此件公开发布)
  •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陕西省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省局机关各相关处室、各相关直属事业单位,各检验检测机构: 现将《陕西省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5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陕西省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检验检测是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公正监管、科学监管的重要保障。着力解决检测检测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是市场监管部门职责所在,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省局党组部署要求和省纪委监委驻省局纪检监察组监督建议,省局决定开展全省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三个年”活动和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坚持和加强党对检验检测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完善一批制度机制、提升一轮治理效能,坚决破除检验检测市场乱象,严厉打击检验检测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我省检验检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大力营造公平公正、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质量基础支撑。 二、治理重点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三个方面8大类问题,深入排查、分类施策,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一)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 1.弄虚作假类问题。重点查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或不实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食品、环境、建材、机动车等领域检测造假问题。重点查处未经检测或以篡改数据等方式编造报告、偷工减料、缩减采样量或缩短检测时间等问题。 2.违规经营类问题。重点查处机构超资质能力范围、不按标准规范进行检验检测等问题,重点纠治机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不能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3.价格收费类问题。重点查处和纠治本系统检验检测单位未明码标价或标价不规范、价外加价等行为。重点查处和纠治检验检测机构打价格战、恶意低价竞争或达成垄断协议扰乱市场秩序等问题。 (二)市场监管(资质认定)部门存在的问题 4.资质认定类问题。重点纠治审批把关不严、超范围审批、办理时长超限等问题。 5.监管执法类问题。重点纠治监管执法尺度不一、搞变通或选择性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力,现场检查“走过场”、“大问题小处理”、长期“零办案”、处罚信息不公示等问题。 6.廉洁从政类问题。重点查处监管执法与行政许可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吃拿卡要”及与从业机构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评审员、观察员以“评审费”名义收受被评审机构红包等问题。 (三)其他问题 7.其他社会组织服务类问题。重点纠治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乱培训、乱服务、乱收费及假借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名义开展中介服务等问题。 8.其他有违公正审批、公正评审、公正监管、公平竞争,影响廉洁从政、廉洁评审、廉洁服务及扰乱、破坏检验检测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三、工作举措 (一)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各级市场监管(资质认定)部门要对照治理重点,全面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重点排查资质认定、监管执法、廉洁从政等方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整改、立行立改,消除行政许可、监管执法履职风险隐患,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履职行为。同时,要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承担机构、相关从业组织及评审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强化行风警示教育。深入挖掘警示教育资源,开展薛发龙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教育,通报一批近年来查处的弄虚作假和“吃拿卡要”典型案例,充分运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说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加大警示教育工作力度,监督引导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守法经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评审人员和从业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社会关注度高、风险问题突出的食品、环境、建材、机动车等检验检测领域为重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计划,对重点领域适当提高检查比例,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四)精准处置问题线索。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广泛征集问题线索,逐级建立台账,即收即办、动态清零。对反映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的问题线索,按属地原则移交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严重问题线索提级办理;对反映市场监管(资质认定)部门的问题线索,移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或移送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其他问题线索,经综合研判后,依法依规依纪进行处置。 (五)加强案件查办工作。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集中检验检测监管执法骨干力量,加强部门协同,推动专项治理工作与日常监管执法工作无缝衔接,对监督检查、转办交办、投诉举报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处理,集中查办一批检验检测领域弄虚作假典型案件,依法依规严厉查处一批严重违法违规检验检测机构,强化失信惩戒措施落实,保持对造假行为“零容忍”高压态势,提高监管执法的影响力和震慑力。 (六)持续深化标本兼治。综合分析投诉举报和典型案例,全面调研分析资质认定、监管执法、行业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查找制度漏洞、监管难点、风险隐患,坚持系统施治,建立长效机制。出台《陕西省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加快推动《陕西省质量检验机构管理条例》修法调研工作,完善资质认定档案管理、评审员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法治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等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水平,推动行业自治和社会共治,不断提升全省检验检测行业治理水平。 四、时间步骤 专项治理从2024年5月至9月,分四个步骤组织实施。 (一)动员部署和宣传教育阶段(5月)。制定印发全省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召开动员部署会,加强社会宣传,营造治理氛围。 (二)自查自纠和线索征集阶段(6月)。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系统内部和从业机构、人员自查自纠工作,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做好问题线索分类处置。 (三)问题整改和案件查办阶段(7月-8月)。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加快推进案件查办。 (四)督导检查和总结通报阶段(9月)。省局对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报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和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党组(党委)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把专项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巩固拓展主题成果、深化“三个年”活动、推进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紧密结合,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推动,压实责任,周密部署,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落实到位”的行动力,抓紧抓实专项治理工作。省局党组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省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纪委监委驻省局纪检监察组主要领导、省局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省局认证监管处。 (二)凝聚治理合力。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指导下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主动汇报工作、接受全面监督,坚持“风腐同查”,查处弄虚作假与“吃拿卡要”问题并重,提升专项治理效果。要综合运用市场监管“工具箱”、“多兵种联合作战”,一体推进专项治理工作。要加强与环境、交通、公安交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衔接,形成专项治理合力。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同配合,强化行刑衔接,加大惩治力度。要正确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推动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共同抵制恶性竞争。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动社会共治。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体,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宣传工作,及时曝光查处的典型案例,营造专项治理良好舆论氛围和宣传声势,积极稳妥做好舆情处置应对工作。同时,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抓前端、治未病,加强对检验检测从业者的普法宣传和政策宣贯,提升检验检测从业者法律意识,引导检验检测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专项治理工作建立月报告工作机制,每月底前报送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问题、经验做法及时请示报告,9月底前报送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附件:1.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 2.专项治理工作职责任务分工 3.专项治理工作社会公开投诉举报渠道 附件1 全省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 组长:张小平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沈黎萍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 巡视员 许武勤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 成员:郑晓宏省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 王永红省市场监管局综合规划处处长 杨红斌省市场监管局法规处处长 贾大平省市场监管局督查处处长 赵亮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处长 方勇省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局局长 张刚亮省市场监管局价监竞争局局长 王锦省市场监管局网监处处长 张钰省市场监管局广告监管处处长 张静臻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处长 王荔萍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处处长 王西锋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处长 程刚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处长 刘军霞省市场监管局消保处处长 陆蓓省市场监管局新闻宣传处处长 钟晓冬省市场监管局机关纪委书记 段增福省市场监管局稽查局局长 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局认证监管处。程刚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联络员:俞海源联系电话:029-86138596 附件2 全省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职责任务分工 1.认证监管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专项治理工作,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协调督办领导小组交办的重要工作任务。 2.综合规划处:负责加强对检验检测行风问题治理工作的指导,通报典型案例。 3.法规处:负责加强检验检测领域行政执法的法治监督工作。 4.督查处:负责督查督办检验检测领域有较大社会影响或跨市、跨地区的大案要案等重大违法行为,参与专项治理工作督办工作。 5.信用监管处:负责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有关政策解释和指导工作,对符合相关情形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施信用惩戒。 6.价竞局:负责检验检测服务价格、收费监督检查。 7.反垄断局:负责检验检测机构达成垄断协议的查处。 8.网监处:督促网络交易平台落实资质审核和信息公示义务,对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售卖虚假检验检测报告、“当天出报告”“不在送检测”等违法活动开展监测。 9.广告监管处:负责组织指导检验检测违法广告的监测和查处工作。 10.质量监督处:负责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承担机构的管理。 11.食品抽检处:负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承担机构的管理。 12.计量处:负责对检验检测机构使用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加强监管工作。 13.消保处:负责省级12315平台相关投诉举报的受理和分转工作。 14.新闻宣传处:负责配合做好专项治理工作宣传,做好相关舆情监测和协调处置工作。 15.机关纪委:负责办理有关市场监管系统工作人员的举报。 16.稽查局:负责检验检测领域重大复杂案件的查处和跨区域执法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指导查处检验检测领域有关违法行为和案件查办工作。 附件3 全省检验检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社会公开投诉举报受理渠道 一、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投诉举报受理渠道 举报电话:029-86138596 举报邮箱:sncmajb@163.com 二、省市场监管局直属机关纪委 举报电话:86138891 三、来信地址 西安市二环北路东段739号(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监管处),邮政编码:710021。
  • 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浙江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新时代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许多动人故事、先进经验。在近日揭晓的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评选中,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与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这一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世界各地都在努力寻找创新方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改善地球环境。‘地球卫士’们正在带头推动这项工作。他们带来了解决塑料污染的希望,并提醒我们保护自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负责人表示。“蓝色循环”模式自2020年开始在浙江探索,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吸纳沿海群众参与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联合塑料应用企业,并设立“蓝色联盟共富基金”进行价值二次分配,实现生态保护与增收富民“双赢”。“目前,浙江全省已有6300多名群众和渔民、10180艘船舶及230多家企业共同参与‘蓝色循环’模式,共收集海洋废弃物约10936吨,其中塑料废弃物约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有效改善了近岸海域环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郎文荣说。以创新绿色行动防治“白色污染”、保卫蓝色海洋,“蓝色循环”新模式,是新时代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实践。这一新模式是怎样运行的?破解了塑料污染治理的哪些难点,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下一步怎样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怎样从海洋收集到岸上?渔民将海洋塑料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带回港口集中处理,群众捡拾海滩塑料废弃物动力提升“起网了!”东海浙江省温岭市海域,“浙岭渔休00003”号渔船上,转轮嘎嘎作响,渔网缓缓收起,温岭市石塘镇小沙头村渔民郭文标和同伴飞快地分拣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鳗鱼、鳐鱼、螃蟹等。渔网里,还混杂着一些一次性塑料餐盒、塑料袋、废弃渔网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能扔回大海,必须带回岸上集中处理。”在海上打了一辈子鱼、皮肤晒得黝黑的郭文标说,“现在海里的塑料废弃物比以前少多了,海洋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在小沙头村,有个“小蓝之家”。“小蓝之家”是“蓝色循环”模式中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站点,主要负责海洋塑料废弃物的统一回收、分类、打包。郭文标和50多名渔民、沿海群众组成收集队,通过河口拦截、岸滩捡拾、渔网打捞等途径回收废弃物,再销售给专注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蓝景科技。“海岸和海洋更干净了,出海更安全了,老百姓还有钱赚!”郭文标笑容满面。“如今,渔民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郭文标说,“满载而归的渔民不但把新鲜的渔获送到市场,还常常把塑料盒、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废弃物送到‘小蓝之家’,既有船上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也有作业时捞起的海洋废弃物。”治理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塑料制品是海洋垃圾中占比最大、最有害和最持久的部分,至少占海洋垃圾总量的85%。联合国将预防和大幅减少海洋垃圾,列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指标。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海岛4350个,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海洋塑料污染任务重、压力大。郎文荣说:“为有效破解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难、高值利用难、长效治理难等难点痛点,浙江省构建了‘市场化垃圾收集—国际化认证增值—高值化资源利用’的治理体系,打造了具有内驱力、可持续、可复制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模式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保障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销售等全环节可视化追溯,从而为海洋塑料的国际化认证增值及高值化资源利用奠定基础。”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谢焕表示,“‘蓝色循环’模式实现了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高溢价、高收益,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是这一模式得以可持续运转的关键。”下午时分,温岭市石塘半岛金沙滩公园里,身着“蓝色循环”字样蓝色马甲的李启明,一手拿着长柄垃圾钳,一手拿着编织袋,将散落在沙滩上的塑料瓶夹起来,放入袋里。他胸前还佩戴着用于上传现场视频的记录仪。最近两年,“蓝色循环”模式带动了海洋塑料价格上涨,今年54岁的李启明在水产品加工厂打工之余,时常到海边捡拾塑料瓶。李启明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个塑料瓶差不多能卖两毛钱,夏季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捡到几百个瓶子,一个月下来能赚一两千块钱。”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减少海洋塑料废弃物,李启明参与“蓝色循环”模式尝到甜头,干劲十足。在台州市路桥区黄礁岛,74岁的渔民陈夏方近来也多了一份收入。“每天用空闲时间在海岸线上捡拾塑料废弃物,送到‘小蓝之家’,一个月大约能增加700元收入。”陈夏方说。怎样从废品变为资源?已建15个“小蓝之家”,集中收集、称重、分拣、转运海洋塑料废弃物温岭市石塘镇四新社区上箬路477号,箬山“小蓝之家”,3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堆满大袋的各类废弃塑料瓶。两名分拣员正熟练地将塑料瓶进行分类、压缩、打包、称重。“这份在家门口的工作,既能增加收入,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58岁的分拣员林云琴说。她是苍岙村村民,主要从事渔获批发,去年开始在“小蓝之家”兼职工作。她和同事将塑料瓶分为4类之后,再投入压缩机械,压缩成每个重30多公斤的“塑料瓶砖”。这些“塑料瓶砖”随后被运往现代化工厂处理,变为塑料颗粒。傍晚时分,李启明将捡拾的两大袋塑料瓶运到箬山“小蓝之家”。“小蓝之家”负责人张文祥将塑料瓶放到秤上称重,在“蓝色循环”手机应用程序上登记,生成可溯源的二维码。按流程完成一系列操作后,张文祥按高于一般废弃塑料瓶的价格,支付了收购费用。能有这样的高溢价,李启明和其他一线塑料废弃物收集者们佩戴的视频记录仪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视频等可溯源证据,‘蓝色循环’模式生产的塑料颗粒才能得到国际认证组织确认为‘海洋塑料’的认证,才能产生高溢价。”蓝景科技运维人员刘家安说。目前,在浙江省台州市、宁波市、舟山市,已建立了15个“小蓝之家”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站点,其中台州已有11个。通过“小蓝之家”对海洋塑料废弃物预处理,其体积减小70%,大幅降低了后续运输处置成本。“台州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约束’与‘激励’并举,保障‘蓝色循环’模式可持续地运行。”谢焕介绍,台州围绕一线收集人员历史守信记录、日常管理、垃圾收集作业管理、环保培训记录等,构建信用评价服务体系,持续从事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并且信用评价为“优良”的人员,可获得产业链增值效益再分配和社会保险服务。“蓝色循环”模式能够建立发展,离不开浙江数字技术的深厚家底。先进数字技术使得海洋塑料能够全环节可视化追溯,整个流程清晰可见。为防止并非海洋塑料的塑料废弃物混入“蓝色循环”,蓝景科技为一线收集者配备了视频记录仪等工具,用以记录塑料废弃物的来源地等信息;此外,还在近海岸线设置“电子围栏”,确保塑料废弃物来源于距海岸线3公里范围内,超出这一区域则不会被认定为海洋塑料废弃物。怎样从资源变为产品?海洋塑料废弃物历经3道工序,变为再生海洋塑料粒子,用于生产纺织品、包装、汽车零部件等海洋塑料废弃物变为高品质再生海洋塑料粒子,才能实现高值化利用。这其中需要经历哪些步骤?记者走进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的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实地探访“蓝色循环”模式收集的海洋塑料新生的全过程。“‘塑料瓶砖’来到这里的第一步,是要先清洗。”记者跟随威立雅华菲总经理宋平,来到塑料回收厂的清洗线。“‘塑料瓶砖’在这里拆包后,投入机器中,进行整瓶清洗,去除掉瓶体上的油渍、污泥、尘土等杂质。”塑料瓶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在颜色、材质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如果采取‘大锅烩’的处理方式,很容易导致回收再生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清洗过后的塑料瓶还要经过自动光学分选设备和人工分选,剔除颜色和材质不符合后续加工工艺的杂瓶。”宋平介绍,材质、颜色、品质均一的瓶子被破碎后,就得到优质的冷洗瓶片。废弃塑料瓶在威立雅华菲的第二站,是热洗分选生产线。在这里,瓶片被高温清洗,进一步去除杂质,光学分选设备也将进行更精细的分选。“不同于陆地上的废弃塑料,海洋废弃塑料由于受海水浸泡的影响,可能色值偏黄、部分降解,物理性能降低。因此,需要依靠高品质的清洗工艺,去除瓶片表面和内部的高盐分。”宋平说。以针对性药剂配比实现精准清洗,高温搅拌蒸煮去除海盐、果糖、胶水等,高速摩擦机清除附着物,连续式4道浅水漂槽漂洗残留杂质……一道道严格工序,为后续高附加值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进行到这一步,原本脏兮兮的海洋废弃塑料瓶,已经变成纯度接近100%的瓶片,但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杂质含量小于控制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宋平说。管道交错,机器轰鸣,造粒设备正源源不断地“吐”出塑料粒子。“这是第三道工序——符合要求的瓶片送入挤出机熔融,经过双级过滤后,切割成大小均匀的再生塑料粒子。”宋平介绍,最后出厂前,实验室还会对颗粒进行测试与检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满足技术特性的产品,才能对外销售。离开厂区,来到智能仓库,传输机上,一包包再生塑料粒子上下腾挪,整装待发。这里是海洋废弃塑料瓶在威立雅华菲的最后一站,再生塑料粒子被下游制造商购入后,经过进一步加工,广泛用于纺织品、包装、汽车零部件、数码产品等的生产。通过“蓝色循环”模式收集的海洋塑料,在这里实现了新生。“海洋塑料废弃物变废为宝,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威立雅华菲运营总监付现伟介绍,截至目前,威立雅华菲处理的来自“蓝色循环”模式的废弃海洋塑料瓶,已经达到约1000万个。“塑料的制造原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生产1吨再生海洋塑料粒子产生的碳排放,比生产1吨原生塑料粒子减少1吨多。因此,一些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中外企业,更青睐海洋塑料粒子,以满足企业碳减排需求。”付现伟说。怎样既保护生态又增收富民?经过国际认证的海洋塑料粒子,比传统再生塑料有更大升值空间近年来,不少制造企业积极履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愿意采购一些价格更高的再生海洋塑料粒子以替代原生塑料粒子。但其中一个关键难点在于,怎样解决海洋塑料溯源难、材料再生认证难等问题?为此,“蓝色循环”模式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的可视化追溯系统。走进位于台州市椒江区的海洋废弃物系统指挥和运维中心,记者看到,这里展示的手机壳、洗发水瓶、收纳箱等海洋塑料再生产品上,都印有一个专属二维码。“比如这本笔记本,二维码就在外壳的右下角。”蓝景科技运维总监方敏介绍。记者掏出手机扫二维码,结果显示:这本笔记本含12.13克海洋塑料,可减少15.78克碳排放。“如果想了解从塑料瓶变成笔记本外壳的全部环节,可以点击‘可视化追溯’。”方敏说。记者点开“可视化追溯”,看到里面详细记录了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转运、再生、制造的各个环节——塑料瓶拾捡于椒江区海门街道外沙路,经过收集储存和货车转运,在浙江省一家科技公司制作成再生海洋塑料粒子,再被运往广东省一家公司制作成笔记本。每个环节不仅有相关人员姓名、处理地点和时间等文字信息,还包括现场的图片、视频及区块链电子联单。“‘蓝色循环’模式依托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对塑料废弃物‘从海洋到货架’的全生命周期实现全程可视化追溯,进行碳标签、碳足迹标定,并经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认证,有力推动海洋塑料废弃物变废为宝、价值提升,既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又实现了海洋塑料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说。付现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以海洋塑料废弃物为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售价要比同类产品高数倍,经过国际认证的海洋塑料粒子,比传统再生塑料有更大升值空间。”“‘蓝色循环’模式下生产的海洋塑料粒子,最高已卖到了1吨3万元,价格是同类型新生塑料的3倍多。”这让方敏和同事们倍感振奋。高回馈是“蓝色循环”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蓝景科技联合国际环保认证机构、产业链龙头企业等,组建“蓝色联盟”组织,提取海洋塑料高值利用溢价的20%,设立“蓝色生态共富基金”,用于支付前端废弃物回收人员的工资、意外保险、大病医保等。一线收集人员平均月增收约1200元。目前已为渔民累计发放1.2亿元绿色金融贷款。“‘蓝色循环’模式,用‘高收益’解决了‘无人收’的问题,用‘高信用’解决了‘价值低’的问题,用‘高回馈’解决了‘可持续’的问题。”郎文荣说,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的“蓝色循环”模式,促进海洋数字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融合发展,得到了沿海群众的欢迎和国际社会的认可。“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沿海各地建立健全‘海上环卫’制度并探索出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说,“浙江‘蓝色循环’模式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不但为我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提供了示范案例,也为解决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这一热点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郎文荣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蓝色循环’模式的复制推广,深化完善市场参与机制,积极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打造更多高值转化治理模式,培育绿色新增长点。同时,努力深化拓展国际合作,为世界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共同守护蓝色家园。”
  • 走进中国质谱成像研究前端——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
    医学成像技术是能够提取生物体内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为生物组织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信息的一门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成像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有X-射线成像、超声波成像、磁共振成像、红外线成像和放射性核素成像等。  近年来,质谱分子成像(MSI)技术引起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进行MSI研究的科学家也越来越多,有关MSI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带领项目攻关组,这几年致力于开发MSI新技术,并积极开展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病理诊断的应用研究。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药物研究所贺玖明博士陪同采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 什么是MSI?  MSI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质谱成像)是新兴发展起来的基于质谱检测技术的一种成像方法,在药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它影像技术相比,MSI技术无需标记,是一种深入到分子层面的成像技术,不局限于一种或者几种分子,可以对一些目标和非目标性分子同时进行成像分析 它不仅可同时反映多种分子在空间上分布的信息,还能够提供分子结构信息。因此,其在新药研发、原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医学临床病理诊断等方面有非常值得期待的应用前景。  对于MSI成像设备,由关键的两部分组成:离子化探针技术和质谱分析器(含检测技术)。目前质谱分析器已经非常成熟,涉及到的仪器主要有飞行时间型质谱(TOF)、离子阱质谱(IT)以及四极杆-飞行时间型质谱(Q/TOF)等。待测样品被离子化并按区域依次导入质谱分析器,进一步通过软件对质谱数据进行重构获得成像图,离子化效率和区域大小关系到后续成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近二十多年质谱离子化技术的突破和多样化发展,促进了质谱成像的发展。  根据成像原理及其离子化技术的不同,MSI技术可以分为探针型和面阵型,其中面阵型对检测器硬件的要求高,尚未有商业化的面阵型MSI装置,目前主要是探针型MSI技术在发展。探针型MSI技术按照离子化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型: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离子化的二次离子质谱( SIMS)成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质谱成像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以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为代表的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成像技术等。  SIMS技术的优势是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处理,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主要应用于样品表面的元素以及有机小分子的成像分析。MALDI-MSI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MSI技术,尤其适合于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成像分析。然而,在MALDI-MSI成像分析中需要添加基质辅助电离,基质的加入会导致小分子目标物的分析受到影响,而且需将样品引入高真空的封闭有限空间,操作不方便。纳米结构启动质谱(NIMS)是近几年发展的与MALDI类似成像技术,它能以极高的灵敏度分析非常小的区域,从而允许对肽阵列、血液、尿和单细胞进行分析。  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成像技术,其特点是不需要真空环境,样品前处理方式及实验操作较为简便。它主要包括解析电喷雾(DESI)、等离子体探针(LTP)、解析大气压化学电离(DAPCI)、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FAI)和多种辅助方式的大气压激光解析离子化方法等。  在了解了MSI的分类之后,再帕尔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质谱成像的样品处理方法。对于生物组织来说首先需要制作成冷冻切片,通过扫描切片检测分子在组织内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MALDI-MSI需要将冰冻切片固定在导电载玻片上,还需要添加适当的基质 常压敞开式离子化MSI,只需将冰冻切片固定在防脱的载玻片上即可。另外,如果是整体大鼠切片则需要采用大型冰冻切片机,尽可能获得包含所有器官的整体切片。扫描一个组织器官切片获得成像一般需要几十分钟,而扫描整个大鼠切片有可能要用近十小时。AFAI解决了什么问题?  提到再帕尔教授和MSI,就不能不说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ir Flow Assisted Ionization ,AFAI)技术。AFAI技术是由再帕尔教授牵头,其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王晓浩教授课题组共同研制成功的新型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并于2011年在《Rapid Communica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随后,再帕尔团队采用AFAI技术研发出AFAI-MSI新方法,并于2013年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了介绍AFAI-MSI技术的论文,详细描述了基于该技术的整体大鼠体内药物成像分析方法,2015年在同一期刊上又发表了可获得与药物作用机制直接相关的内源性功能小分子及其分布特征的成像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最新研究成果。  再帕尔教授讲到AFAI的时候,饮水思源的谈到了美国普渡大学Cooks教授课题组的发明:2004年Cooks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介绍了新的解析电喷雾电离方法“DESI”。ESI本来就是常压下可电离的离子源,Cooks化繁为简的给ESI离子源去掉了封闭外壳,实现了无需复杂前处理的样品表面分析。这十年来,在DESI这种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出了近40种不同原理或不同类型的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AFAI就是其中之一,也可称之为AFA-DESI。AFAI实景仪器图  接着,再帕尔教授讲述了AFAI的研发经历:“原本我们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质谱技术的天然产物及药物分析方法及其新药研发应用研究工作。DESI这种新型离子化技术的出现给我们团队带来了新的想法”。从2005年开始,再帕尔带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王晓浩课题组、东华理工大学的陈焕文课题组等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开展了新型的敞开式场解析离子化技术的研发工作。开始阶段,他们也曾走过弯路,例如,最初提出的离子化模型理论虽被证明,但实用性不强。在不断探索中,他们发现在大气压条件下,空气流能很好地传输离子或带电液滴并促进离子化,提高了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质谱分析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这项技术被不断完善,最终命名为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FAI),而且AFAI离子源可以与具有大气压接口的多种质量分析器匹配,兼容性很好。  与DESI相似,AFAI不需要真空也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AFAI的最显著特点是可以实现较远距离或较大体积样品的高灵敏分析,扩展了待测样品的空间和操作灵活性。简单来说,AFAI技术的原理是:传输管内有高流速空气及外加电场,样品离子通过传输管传输至质谱分析器的采样锥孔富集。此过程能提高离子采集与传输效率,还具有促进带电液滴脱溶剂、增加样品离子产生的作用。它解决了常压敞开式电离中面临的灵敏度低、检测样品空间小的问题。再帕尔教授用简单的话语通俗的说明AFAI的优势:“DESI等离子化技术需要被测样品与采样锥孔之间非常近,这样才能保证灵敏度。这个特点限制了成像分析的实施,对于较大的组织样品(如大鼠切片),无法放进离子化探针所在位置,难以实现离子的有效传输到质谱分析器进行高灵敏分析。而AFAI借助0.5米或更长的传输管,实现了远距离离子传输,放置样品的空间非常充裕,且可轻松调整位置,用这样的方法,包括大鼠切片等较大组织的成像分析难题就解决了。”  由于再帕尔教授从事的工作需要,他时刻考虑用新技术来解决药物分析中面临的难题。药物在整体动物体内的靶向作用、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是新药研发成功的必需关键信息。目前,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是放射性自显影技术(WBA),它能够实现整体动物体内的药物成像分析,但这种技术需要同位素标记,成本高昂,而且不能区分药物和代谢产物。在AFAI技术成功研制以后,再帕尔教授首先想到利用AFAI从动物实验入手进行药物成像方法研究:“因为AFAI几乎不需要样品前处理,还适合远距离大体积样品检测,非常适合发展成为新的质谱分子成像技术。”于是,再帕尔团队沿着该研究方向积极推动基于AFAI的质谱成像技术研究工作,就这样AFAI-MSI技术平台逐渐建立了起来,并首先应用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的成像分析,其“整体动物体内药物分析的质谱分子成像新方法”也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整体动物体内药物分析的质谱分子成像(AFAI-MSI)方法  在追问用AFAI这种新型离子化技术用于成像的优势时,再帕尔教授回答编者:“前面提到了AFAI具有离子传输管这种特殊装置,将这种技术用于质谱成像时,远距离和大体积样品的成像如整体大鼠体内分子的成像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针对整体动物切片无需进行切割即可实现体内药物成像分析,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动物分子成像。另外,AFAI实现了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灵敏度的提高,在用AFAI-MSI技术进行动物体内药物分析时,不仅可以检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也可检测多种内源性代谢物在体内的分布。由于以上两个特点的支持,我们这几年开展了基于AFAI-MSI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工作,并提出了成像代谢组学新方法,在药物作用机制及癌症临床病理诊断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AFAI在质谱成像技术中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再帕尔教授也表示,常压敞开式MSI技术的主要缺点是空间分辨率不高,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继续改进技术,另一方面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基于AFAI-MSI技术的原位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并致力于新药研发相关的药效及毒性的预测与评价、药效作用机制和恶性肿瘤的临床分子病理诊断研究。MSI距实际应用还有多远?  MSI技术发展的十几年来,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影像技术,其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谈到MSI技术的研究难点和发展方向时,再帕尔教授说:“目前MSI的发展难点之一是空间分辨率有待提高,只有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单细胞水平的成像分析。二是灵敏度有待提高,除了生物组织中高含量脂质类物质之外,更需要实现低丰度分子的成像检测。难点三是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难度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质谱成像仪器实现临床医学的应用,这个难题如果能有突破进展将对临床分子病理诊断及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到目前为止,MSI技术已经为药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带来了一些新的视角。再帕尔教授总结到:“质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整体动物成像和同时对体内数百种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成像分析。将来的成像技术还将在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有更广阔的发展,不仅仅针对药物本身分析,而且还有助于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毒性预测,这将推动新药研发的进度。也希望活体在线质谱成像检测技术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同时使MSI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分子病理诊断、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中的实时指导等需求中。”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课题组成员合影 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左)、贺玖明博士(右)与本网编辑合影   采访后记:通过对再帕尔教授的采访,编者对MSI技术特别是AFAI有了明确而直观的了解。对于新药研发和临床诊断与治疗而言,不仅需要关注药物本身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变化,更需要了解药物干预下动物体内功能分子的动态变化,从而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毒性评价等提供整体、全面、原位的分子信息。此外,通过发现原位标志物,了解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或疗效评价,甚至实时指导临床手术。愿MSI这双“眼睛”能给生物医学等领域带来更多新发现。  自主研发我们自己的新技术甚至新装置是我国科技领域任重道远的重大任务。除了AFAI-MSI技术以外,我国还有许多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质谱成像技术的研发,并相继发明了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电离(DBDI)、等离子体探针(LTP)、解吸大气压化学电离(DAPCI)和等离子体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PALDI)等新型离子化及其质谱成像技术。我国的MSI技术研发与应用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愿我国的科学家们能够凭借这些先进的MSI技术、结合世界前沿领域来开发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成果。采访编辑:郭浩楠附录 再帕尔阿不力孜 简历  维吾尔族,理学博士,无党派人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院校)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校学术委员会执委会委员,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药学)评议组成员,“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副理事长,北京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  教育背景  1979.09-1983.07 新疆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1985.09-1988.03 日本明星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理学硕士  1991.04-1993.05 日本东邦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招聘研究员,并获得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3.08-1985.09 新疆大学化学系助教  1988.04-1991.04 新疆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3.05-1994.07 日本东邦大学药学院客座研究员  1994.10-1996.1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博士后  1996.12—至今 博士后出站后作为引进人才,在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1997年2月被聘为研究员,200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至今担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1.10-2002.03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及日本千叶大学分析中心客座研究员  2002年起先后担任药物研究所仪器分析中心主任、“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  2004.06-2009.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 院校长助理  2009.05-2013.04 院校科技管理处处长  2013.04-2014.09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11年—至今 兼任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 2013年当选院校第六届学术委员会执委会委员。  2014.09起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 VOCs治理相关政策解读及治理形势分析
    p   目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治理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包装印刷行业作为目前VOCs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下一步的VOCs污染治理工作将会对包装印刷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strong 我国VOCs污染形势分析 /strong /span /p p   近几年,我国大气污染形势非常严峻,污染物非常多,主要包括PM、SO2、NOx、VOCs、NH3、H2S、O3、Hg等,其中VOCs的排放量近几年非常巨大。据统计,2013年我国VOCs排放量达到了3000万吨以上,超过了SO2、NOx、PM的排放量,已成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也已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VOCs排放量,如2013年美国的VOCs排放量大概为1400万~1500万吨 而日本的清洁生产水平非常高,全年VOCs排放量只有200万吨左右。 /p p   那么,我国如此大的VOCs排放量主要来源包括哪些呢?一是自然源的排放,二是移动源的排放,三是生活源的排放,四是工业源的排放。其中,工业源的排放占比最大,而工业源中包装印刷行业又是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 /p p   我国大气污染已经进入到复合型大气污染阶段,这给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目前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PM2.5) 二是生成臭氧(O3) 三是引发光化学烟雾污染。 /p p   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从去年到今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PM2.5的浓度已呈现下降趋势,但很多地区臭氧浓度不降反升,特别是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其中,北京市今年7月臭氧超标率达到58.1% 天津市今年的臭氧污染情况也非常严重,为此今年上半年,天津市发布了《关于加强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到了很多有关VOCs污染控制的问题 上海市今年的臭氧污染也非常严重,今年7月底8月初连续13天中,虽然PM2.5浓度非常低,但臭氧浓度非常高,8小时的臭氧浓度达到200微以上,中午峰时甚至超过400微克,这是历年来没有达到过的。可见,臭氧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PM2.5,成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而O3浓度的升高主要来源就是VOCs和NOx,因此下一步国家对VOCs污染治理会更加严格。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VOCs污染治理政策法规体系 /span /strong /p p   我国VOCs污染治理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的重点工作就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体系。 /p p    strong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strong /p p   在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对VOCs的污染治理基本确定为两个方面,一是源头控制,如生产、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需符合规定的限值标准,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二是排放控制,如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p p    strong 2.《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strong /p p   《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提到国家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其中,排放工业废气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取得 禁止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下一步排污许可证制度会逐渐推行开,今年国内很多地区已经进行试点,这项工作可能没有这么快完成,因为涉及的面太广,但这是下一步必须要做的。 /p p    strong 3.《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 /strong /p p   2015年1月1日,环保部连续发布了这两个文件,特别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被认为是目前环保部出台的有关环境管理法规中最为严格的一个。今年以来,被报道的处罚案例已有很多,该制度可能会对整个VOCs污染治理工作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p p    strong 4.《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 /strong /p p   该办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首先在石油行业和包装印刷行业进行试点,其中包装印刷行业主要是针对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形式的印刷不在此次征收范围内。 /p p   办法规定了VOCs污染当量值是0.95千克。各省市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上调费率或扩大试点行业。对于包装印刷行业来说,最为关心的是如何进行VOCs计量,办法中规定了计量办法,即物料衡算法,根据油墨、胶黏剂、涂布液、润版液、洗车水、稀释剂中VOCs的量来进行物料衡算。对于已经安装VOCs处理装置的,VOCs的去除量以实际检测和溶剂的回收量进行核减。核算期内现有企业VOCs处理装置未按照治理工程的设计要求定期更换活性炭或者催化剂的,视为未安装任何处理装置,VOCs去除量为0。对于可能无法获得VOCs含量数据的物料,VOC含量按规定的系数值取值。例如,塑料里印油墨白色的系数值为65%、白色以外的色墨的系数值为70%,塑料表印油墨的系数值为60%,纸质凹版印刷油墨的系数值为60%,柔版印刷油墨的系数值为60%,丝网刷油墨的系数值为45%,金属印刷油墨的系数值为45%,商业轮转印刷油墨的系数值为30%,单张纸印刷油墨的系数值为5% 胶黏剂的系数值为30% 涂布液的系数值为40% 润版液的系数值为20% 洗车水的系数值为17%。 /p p   有惩就有奖,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实施VOCs污染治理奖励措施,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已经制定相关制度。其中,上海市的补贴额度最高,对于256家重点企业,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按LDAR系统的实施规模统计,每个密封点补贴10元,单个密封点仅可补贴一次 末端治理项目按末端治理装置的有效处理规模统计,单位处理规模(以标态立方米/小时计)补贴20元 VOCs在线监测项目按在线监测装置数量统计,每套装置一次性补贴20万元。对于1744家一般企业,按照每家企业20万元的定额标准实施补贴。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印刷行业VOCs排放控制标准 /span /strong /p p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VOCs排放控制标准还在制定当中,预计今年年底颁布实施。但目前已经有4个省市颁布地方排放标准,分别是广东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北京市《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和上海市《印刷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虽然这4个标准的主要内容在排放限值上有一些区别,但都包括以下5方面内容:①印刷油墨VOCs含量限值 ②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④工艺措施和管理要求 ⑤监测与检测。 /p p   其中,对于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北京市的规定最为严格,对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限量规定是30mg/m3。对于软包装行业,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可能是每立方米几百毫克,标准要求经过处理后达到30mg/m3,可见要求之高,做起来也十分困难。同样,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也是北京市的要求最为严格,对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限量规定为1.0mg/m3。 /p p   另外,在这4个标准中都包含了工艺措施和管理要求,以北京为例,比如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的生产活动(清洗、调墨等)及设备(印刷机、覆膜机、复合机等)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应通过局部或整体集气系统导入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备或排放管道,达标排放 采用非原位再生吸附处理工艺,应按审定的设计文件要求确定吸附剂的使用量及更换周期,每万立方米每小时设计风量的吸附剂用量不应小于1m3,更换周期不应长于1个月,购买吸附剂的相关合同,票据至少保存3年等。 /p p   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在线监测,从现在国家的要求来看,天津市有明确规定,即排气筒VOCs排放速率(包括等效排气筒等效排放速率)在大于2.5kg/h或排气量大于60000m3/h时,须配套建设VOCs在线监测设备。上海市在《上海市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减排方案》中也提到更为严格的要求,即2016年底前,处理规模达到10000m3/h(含)以上的末端处理装置应同时配置VOCs在线监测系统。可见,在线监测可能是下一步VOCs污染治理的趋势,目前山东、北京等省市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对于一些大型企业,VOCs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势在必行。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软包装行业VOCs治理形势分析 /span /strong /p p   我国包装印刷行业的VOCs年排放量达到200万吨以上,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那么,下一步我们将如何进行VOCs减排与治理? /p p   首先,从长远来看,要提高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特别是大型企业,从源头上减少VOCs的使用量和排放量,是实现软包装行业VOCs减排的根本解决措施。我们要争取改变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提高设备清洁生产水平。例如,无溶剂复合工艺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可以替代现有干式复合工艺,对软包装印刷来讲,可以降低50%左右的VOCs排放量 水性油墨和低VOCs含量油墨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VOCs排放量。 /p p   其次,溶剂回收与资源化利用,降低废气治理成本,是现阶段包装印刷行业实现减排的主要方向。目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正在组织制定包装印刷行业VOCs最佳回收技术指南。对于VOCs排放量较大(年回收量达到几千吨)的企业,所在地区为杭州市、重庆市、天津市、北京市等,可以自建溶剂提纯装置 对于集中度较高的区域或园区,各企业只需安装溶剂回收装置,考虑建立统一的溶剂提纯中心,由第三方负责运营,以降低企业治理费用 对于分散的中小型包装印刷企业,回收溶剂难以提纯利用的,可考虑采用其他末端治理技术(如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进行治理。 /p p   最后,进行废气收集与节能减排。包装印刷行业普遍存在VOCs无组织逸散问题,因此要对废气进行有效收集,这是VOCs治理的前提。如何进行收集?这涉及到排气系统设计、管道布局、车间内部改造等环节,在进行排风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对生产车间温湿度的影响。 /p
  • VOCs治理呈现千亿元市场空间 监测与治理孰轻孰重?
    近日2015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第1期沙龙成功举办。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员栾志强说,最近国内非常关注VOCs治理,原来不做VOCs治理的企业现在也开始密切关注这个行业。  VOCs和氮氧化物是臭氧形成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臭氧浓度却升高了。从今年6月~8月的测试结果来看,臭氧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  臭氧是怎么形成的?栾志强进一步解释说,主要是大气中的VOCs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反应而产生,这说明目前我们的VOCs和氮氧化物的浓度还没有明显下降。  上千亿元市场空间,技术必须物美价廉  北京晓清环保集团董事长韩小清表示, VOCs监测和治理市场空间非常大。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促进治理的一系列政策,但是还没有好的技术,没有既能解决问题又价格比较低、运营费也比较低的好技术。“VOCs市场应该以技术为导向寻找突破,开发出成本比较低、商业模式比较有前景的产品。”  谷腾环保网总编王新星预计,VOCs监测应该有几百亿元的市场,再加上治理会有上千亿元的市场空间,建议环保企业提前做好技术储备。  监测和治理企业都要重视  栾志强表示,对VOCs治理设施的在线监测将是今后的必然要求。目前,天津规定得比较明确,要求排气筒VOCs的排放速率大于2.5千克/小时或排气量大于6万立方米/小时的,必须配套建设VOCs在线监测设备。  上海在7月发布了一个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减排方案,要求到2016年底前,处理规模达到1万立方米/小时的企业必须安装VOCs在线监测系统。  栾志强提醒企业代表注意,在做VOCs治理方案时,一定要事先把被治理VOCs的成分检测分析清楚,否则效果难以预料。他介绍,今年曾碰到几个类似的案例,由于事先没有把VOCs成分搞清楚,导致方案不能实施,治理企业损失很大。  排放收费 治理有奖  国家规定,对排放VOCs的石化和包装印刷这两个行业,进行收费。在一些地方,对减排VOCs的企业,也进行奖励补贴。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省市已颁布相关奖补政策,重庆、山东正在制定中。  上海对于256家重点企业进行补贴,涉及到设备泄露检测与修复(以下简称LDAR)项目,按LDAR系统的实施规模统计,每个密封点补贴10元,单个密封点仅可补贴一次。涉及到末端治理项目的,按末端治理装置的有效处理规模统计,单位处理规模(以标准立方米/小时计)补贴20元。  上海对VOCs在线监测项目按在线监测装置数量统计,每装置一次性补贴20万元。而对于其他1744家企业的补贴相对比较低,每个企业补贴20万。  北京补贴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就是企业治理费用的25%~30%。  相关报道  总量控制与行业减排相结合  有关政策、标准、技术导则需完善  随着VOCs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国内VOCs监测、治理等相关业务逐渐增多。近日,记者在谷腾环保网举办的2015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第1期沙龙上,采访了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员栾志强。  记者:控制、减排VOCs需要明确其定义范围,请问当前我国是如何定义VOCs的?  栾志强:如果VOCs的定义不统一会造成管理上的麻烦,包括排污收费。环境保护部曾几次组织国内专家召开会议,讨论界定VOCs定义。最后确定,VOCs就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是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这个定义,第一讲明了所有能够参与光化学的有机化合物都在范围之内。第二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也在这个定义的规定之列,这样把多个行业的污染物都包含在内了。  记者:对VOCs是进行地区总量控制,还是对重点行业进行控制,还是二者相结合?  栾志强: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制定“十三五”环境规划,是否把VOCs总量控制纳入系列管理制度范围,还不能确定。我们建议VOCs总量控制与重点行业减排联系起来,不要跟地区联系起来,因为一个地区的VOCs排放总量很难准确测算出来。  记者:请您谈一下关于VOCs的政策、标准、技术导则制订状况,应该怎么完善?  栾志强:当前已经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文件,其中涉及到了VOCs污染防治的政策、制度、措施。  需要强调的是,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排污许可证的暂行办法》,排放工业废气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今年10月1日起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办法》,对排放VOCs的石化和包装印刷这两个行业,进行收费。  国家已经颁布14项涉及VOCs排放的标准,正在制订的大约18项。  下一步,还需要制订《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重点行业VOCs污染控制技术指南》、《工程技术规范》和《工程建设规范与设施运营规范》,以指导、规范VOCs治理技术研发使用、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营。这些虽说是技术层面的法规,但是直接关系着VOCs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关系着治理效果。
  • 13部门正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微塑料治理等提上日程
    2022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污染物治理和无废城市建设等相关工作情况,并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会议中,任勇介绍,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是指那些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目前,国际上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有四大类:一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是内分泌干扰物,三是抗生素,四是微塑料。新污染物新在哪?新污染物之所以称为“新”,一方面是相对于大家熟悉的,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规污染物而言的;另一方面是新污染物种类繁多,并且还可能会持续增加。新污染物具有的五大特征,即危害比较严重、风险比较隐蔽、环境持久性、来源广泛性和治理复杂性,这五大特点也决定了其治理难度。近年来,新污染物的治理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也提出,到2025年,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任勇说,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开展了4方面工作,具体包括:推动建立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源头准入管理,推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积极参与全球化学品履约行动,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任勇表示,新污染物治理的很多措施是要通过在水、气、土壤污染治理中落实的,体现化学品环境管理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牵引驱动”的特点和规律。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总体要求、主要目标、行动举措和保障措施。下一步,行动方案印发后,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方案规定的各项举措和任务。
  • 环境数字“生产力”助力政府现代化治理,让环境治理更有效、更管用、更高效
    近日,由环境投资联盟、环境数字化产业联盟和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环境数字大会”在深圳隆重举办。泛测环境作为在数字化领域创新与应用的优秀企业代表,受邀出席本次大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已经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也早已深入生态环境治理。通过数字化建设推进政府政务流程优化,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设施,增强数据传感器灵敏度、智能传输、预测预警、分析决策和处置能力,使数字化技术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让海量的环境数据通过智能分析与决策转化为政府治理“生产力”。 图为新产品”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及控制综合解决方案“荣获环境”绿英奖“本次大会表彰了2020年度在智慧环境领域表现突破的产品和方案。泛测环境推出的“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及控制综合解决方案”得到了评委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荣获环境产业“绿英奖”。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及控制综合解决方案 方案介绍:方案特点:1、运用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确定区域内臭氧敏感特征、行业及区域贡献,对行业和区域进行筛选优控,精准筛查对站点贡献高的企业并科学施治;2、针对空气中VOCs从排污口到达监测点位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运用计算反演,锁定污染源头;3、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和模式模拟,制定高、中、低三个级别减排目标,构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达标方案;4、科学的效果评估方法论,评估以往各种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用数字积累经验,从而优选费效最低的措施,有效影响优良天数。
  • 土壤治理在路上
    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有"土十条"之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国家层面继"大气十条"、"水十条"后出台的又一个环保行动计划.这份备受瞩目的"土十条"为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战略,拉开了土壤治理的大幕。  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一般可以分为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现场采集土壤样品  为实现对土壤和沉积物污染状况的监测和预警,提升土壤监测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土壤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能力。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浙江聚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聚光检测”)投入了满足标准要求的各种仪器设备,如GC-MS、ICP-OE、ICP-MS、IC、等大型仪器设备及辅助设备。主要开展各种土壤介质中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镉、汞、砷、铅、铬、铜、锌和镍、六六六、滴滴涕和苯并(a)芘、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氯丹、硫丹、灭蚁灵、毒杀芬、五氯苯、六氯苯、多氯联苯、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290多个参数通过计量认证,还在不断的开发与完善土壤检测方法研究工作,以满足各类项目对土壤和沉积物的监测要求。现场采集土壤样品  浙江聚光检测承担了中策橡胶土壤质量监测、温州市环境监测站土壤质量监测、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土壤检测项目、浙江省环境保护设计研究院土壤检测、浙江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土壤检测分析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检测和分析评价经验,有一整套高效、快捷的应对土壤突发异常事件的解决方案,拥有一支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检测队伍。  在监测管理运营上,浙江聚光检测始终以良好的专业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实事求是的作风,客观公正地开展各类监测工作。同时,按照采购方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可靠、详实、完整的分析评价报告。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浙江聚光检测始终坚持严谨精细保质量,以“锐化竞争优势,尽责未来环保”为企业愿景, 以“方法科学,数据公正,高效服务,诚信为本”为质量方针,以“提供科学服务,共建美好家园”为使命,为土壤治理工作给予支持与贡献。
  • 搭建本质安全培训平台,致力流动化学人才培养!
    ?康宁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建本质安全工程学院揭牌7月1日,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建的“本质安全工程学院”举行了签约揭牌仪式。该项合作旨在为国内化工医药行业培养和输送本质安全流动化学人才,促进流动化学技术应用和推广,提升该学院连续流工艺开发水平以及江苏化工医药行业安全风险评估水平。 产学研结合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此次签约的本质安全工程学院由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设,将有助于实现校企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的无缝对接。本质安全工程学院的成立,将打造“ 两平台、一中心”,即本质安全流动化学人才培养平台、本质安全连续流工艺转化创新平台以及化工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访升博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阶段的办学重点是围绕产教融合为抓手,校企全面技术对接为手段,实现产、训、研、创的能力全面提升。他高度赞扬和认可康宁反应器技术的先进性,希望加速并推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为化工和制药行业培养品格高尚、技艺高超的复合型、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访升校长在签约仪式发表演讲 康宁反应器技术中心总裁兼总经理姜毅博士: 目前我国化工医药行业正处在本质安全与加速创新的风口上,而康宁微通道反应器技术正是目前最前端、最创新的技术之一,必将给中国本质安全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升级。康宁一定积极配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进度,协调和保障国内外资源的尽快到位 ,让项目尽快落地和稳定运行。康宁反应器技术总裁兼总经理姜毅博士在签约仪式上发表演讲教学平台推广校企合作意义深远连续流化学技术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评为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之— 。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包括工艺开发速度快、工业化量产过程快、应对市场变化快;二是智能化的重要过程,节能、减排、降低成本都离不开自动化和智能化,而连续流是化工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重要环节。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技能需要通过高校的教育和培训平台转交给新一代的化学化工人才。2019 年 11 月 ,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康宁公司发布了康宁星云™ 化学和化工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为连续流技术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保障。康宁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会上发布康宁星云™ 化学和化工教学平台 此次签约的本质安全工程学院除了将配套康宁星云™ 化学版和化工版微反应器教育系统,还将配备康宁实验室微反应系统(LRS)、康宁G1反应器系统和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设备等。针对此次合作项目,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不仅提供上述连续流设备还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协助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流动化学教程;协助其引入和开发适合学校流动化学教学平台的实验课程;与国内外及国家相关行业协会合作,举办流动化学教学或流动化学培训、应用技能竞赛;对学院相关老师或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康宁反应器技术总裁姜毅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潘玉琴签约共建本质安全工程学院 此次康宁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促进本质安全连续流工程教育、本质安全连续流产业化的发展与创新,积极开展本质安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学院同时对外承接各种技术服务,及时将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积极跟踪和掌握化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其相关的科技与产品发展动态,为地方产业、行业、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学院也将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为地方产业、企业化工医药行业技术集成与创新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撑,培养和培训企业所需的本质安全流动化学技术人才。 践行社会责任推进流动化学人才培养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 (AFR)是康宁公司的一项创新技术。 该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已经有 10 个年头,被认为是21世纪一项颠覆性技术。它改变了传统化学品的研发和制造方式,是实现化工生产本质安全和智能制造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受到国务院安委会、应急管理部、工信部、发改委、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以及化工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连续流合成工艺用户的增加和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展,企业面临着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困境。目前大部分国内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开设流动化学课程,本质安全的流动化学技术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企业急需的连续流技术人才得不到落实。康宁反应器技术总裁姜毅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访升为本质安全工程学院揭牌康宁作为一家具有169年历史的全球化创新型公司,一直在不断探索解决本质安全流动化学技术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模式。11年前,康宁和麻省理工大学、乔治亚工学院、维吉尼亚联合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等国外高校在连续流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始了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2018年,康宁与福州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一方面利用康宁实验室多功能平台,积极开发新的连续工艺,已有产品实现了短平快的技术开发和转化;另一方面,利用康宁全球化资源,帮助福州大学引进连续流专业外籍教授开展国际化连续流教学和科研的合作。 姜博士表示:“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只是开端,康宁将与更多的高等院校合作,帮助制药、精细化工、化学工程和新材料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并掌握流动化学知识和连续流反应器操作,提高连续流工艺开发和技术应用水平,培养和培训企业所需的流动化学技术人才,为化工、医药、新材料等行业的技术集成与创新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撑。”——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化工报2020年7月7日第2版面
  •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将重拳出击治理白色污染!
    继多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后,针对塑料污染物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1〕1298号)(以下简称方案)已于9月15日正式发布。根据有关负责人回答,《方案》聚焦塑料污染的本质和主要矛盾,进一步完善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细化了塑料使用源头减量,塑料垃圾清理、回收、再生利用、科学处置等方面的部署,具体包括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包括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等。二是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包括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清运、建立完善农村塑料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等。三是大力开展重点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有针对性地部署了江河湖海、旅游景区、农村地区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任务。事实上,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塑料污染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已上升为全球焦点话题。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和治理问题更为突出。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这是其难治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微塑料污染因粒径微小,常常为水生动物食用,而居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生物富集作用下,体内会累积大量微塑料。根据相关报道,科学家们如今已在胎盘中发现了微型塑料颗粒,这对胎儿造成的损害往往是终身性的。值得注意的是,以微塑料为代表的新型污染物种类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增长。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于2021年10月14-15日召开第二届“环境新型污染物检测”主题网络研讨会,携手该领域的专家及厂商工程师带来精彩的分享,共同探讨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技术、标准及研究进展。旨在为同行提供在线学习机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并搭建互动平台,增进学术交流,促成项目合作,为我国的环境检测和治理提供有利条件。欢迎您报名参加!报名链接:点击此处,了解会议详情北京大学教授、杰青、中科院研究员等专家(持续更新中),邀你一起看直播!参会赞助,联系13717560883
  • VOCs治理谁能执牛耳?
    点多面广、成分复杂,这样的特点决定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同,很难通过制定重点行业强制性排放标准或电价补贴政策,就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VOCs治理究竟该怎样推进?  清本环保工程(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海斌告诉记者,我国开展VOCs治理已经超过20年,但直到最近才随着雾霾污染的蔓延被外界知晓和关注。现在,来自国内外的多家企业都在高度关注国内VOCs治理市场,竞争已经开始。 作为国内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领域的龙头企业,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完善自身监测能力的同时,也在关注治理问题。2010年,聚光科技在杭州成立了清本环保工程(杭州)有限公司,提供VOC废气回收治理综合解决方案与服务,开始正式进入环境治理领域。国内VOCs治理市场的竞争态势如何?在竞争中,清本环保具有哪些优势?  没有技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没有排放基数,标准难以确定;成分复杂,市场分散,涉及行业广泛;但市场快速增长,且不易形成垄断  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重点区域的VOCs污染防治工作将全面展开。而频繁来袭的雾霾、公众的期望以及政府的决心等正在加速这一进程。正因如此,工程项目的增加让庞海斌和他的团队变得分外忙碌。  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相比,VOCs有哪些特点?“相对来说,我国早在10多年前就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了系统的排查和监测,拥有了准确的基础数据,有了基数、确定好削减控制目标,各地执行就很容易。但VOCs现在还没有排放基数,标准也难以确定。”庞海斌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VOCs排放行业众多,成分复杂,随尾气排放的杂质,如大分子物质、氯化氢等酸性物质,会造成所用装置的堵塞或腐蚀,这都需要在设计时系统考虑。即使同一物质,由于风量不同、浓度不同,所需技术路线也不一样。  没有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VOCs问题。比如作为VOCs排放重点行业的制药行业,在浙江台州、上虞等地聚集了大量制药工业园区。庞海斌说:“每家药厂都有独特的工艺和需求,考虑到商业机密,客户一般不愿意提供产品配方。作为治理装置供应商,我们就需要凭经验与客户共同讨论来确定可行技术,必要时还要取样检测,以确定最合适的技术路线。”  VOCs治理涉及行业广泛,包括石化、化工、印刷、涂布、喷漆、制革、制药等,清本环保针对工业VOCs污染提供全方位的治理技术,只要客户提供工况,就可以通过各种工艺的优选和灵活组合达到治理要求。VOCs处理方法有数十种,其原理无外乎回收有价值溶剂的回收技术和分解VOCs分子的破坏技术两大类,实际应用中更多是采用组合式技术。  比如采用浓缩和燃烧结合的技术治理低浓度大风量废气,减少装置投资;采用催化燃烧(CO)或蓄热式燃烧(RTO)技术实现低能耗下VOCs的彻底处理;根据VOCs自身溶解度、沸点等特性选择变温吸附或变压吸附进行溶剂的回收,具体如何选择取决于客户生产线的工况。  VOCs治理工况复杂、技术路线众多也决定了这一行业的发展特点:市场分散,需求多样化,企业要想把规模做大很困难。正因为市场分散,VOCs治理行业要垄断也不容易,市场完全开放,各家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  “随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行业的良性发展,越来越多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引领行业快速增长。”据庞海斌预计,这个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以30%的速度增长。  技术要求高低取决于客户  仅为应付环保部门检查,就不存在技术门槛;鱼龙混杂等问题还存在,需要严格执行标准,让练内功的企业笑到最后  作为一个正在高速成长的市场,VOCs治理行业的参与者众多,但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也有经验缺乏的刚入门者。VOCs治理有没有技术门槛?  “技术门槛取决于客户。”庞海斌告诉记者,如果客户环境意识不强,仅为应付环保部门的检查,那么就不存在技术门槛,这也不是清本环保的目标客户。而大型国企、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等高端客户,对治理效果要求很高,对这类客户,那些缺乏经验的小公司就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连进门的机会都没有。  比如清本环保在中石化设计建造了一套化学品储运设备的VOCs回收装置,可对泄漏的有机物进行回收,不仅能满足环保要求,还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像这样的项目,小企业就做不了。”  与“十一五”的电力脱硫行业类似,现在的VOCs治理行业也在面临鱼龙混杂、不公平竞争等问题。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制定石化等重点行业的VOCs排放标准,逐步规范VOCs治理市场。  庞海斌说:“要使标准真正发挥作用、规范行业发展,还需要完善执行机制。一些小企业在施工中可能偷工减料,工程项目品质也无法保证,但他们仍然能通过一些渠道拿到项目。但如果标准得到严格执行,那些有实力企业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使其真正为环保服务。”  虽然成立仅4年多时间,但清本环保集合了行业内的顶级专家队伍。公司与中石化抚顺研究院、大连理工、浙江工业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技术资源,共同开拓市场。  清本环保刚刚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吸附材料,采用高分子树脂等新型专用材料打破了行业中多用活性炭颗粒或碳纤维进行吸附的现状。这一吸附材料可应用于制药等VOCs成分复杂或含有特种VOCs的工况,同时结合专用的真空脱附回收工艺,可以给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使得投资成本、运行费用更低,回收效率更高,生命周期更长。  加强自主创新研发的同时,清本环保还在积极引进技术。不久前,他们从我国台湾地区引进了先进的转轮浓缩-RTO联用技术。此前,大陆的RTO技术仅适用于小风量的情况,面对每小时排放数十万立方米废气的工况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清本环保引进的转轮浓缩-RTO联用技术,可以将废气浓缩20多倍,同时采用节能手段,有效控制了治理工程规模。  “我们与国际顶级企业合作,引进技术之后,还要进行消化,在实现本地化的过程中也提高对国内市场的适应性,这样才更有竞争力。” 庞海斌告诉记者。  庞海斌认为,快速增长的市场在开始阶段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但市场成长到一定程度,只有练内功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那些挣快钱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要加速这一淘汰进程,他认为,一方面需要地方明确具体执行细则,不仅要有宏观规划,更要明确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另一方面,需要环保部门严格执法,这样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才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行业如何获得健康发展?  不是仅仅制定出指标,而是要明确执行标准;政策及公众对环境改善的向往是驱动市场的主要动力  虽然已经实现达标排放,但工厂对面的居民依然觉得有味道,影响生活,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其进行治理,这就是苏州一家企业面对的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实现达标排放已经不容易,进一步治理如何进行?  对此,清本环保与其合作伙伴合作设计治理方案,并在电脑中模拟技术处理效果,最后决定通过转轮浓缩-RTO联用技术对废气进行处理,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配套的VOCs在线监测装置监测显示,处理后的尾气能够实时达标排放。庞海斌告诉记者,为了感受处理效果,他们甚至在工厂对面小区租了房子实际体验。  在庞海斌看来,观念是否到位,对客户的治理态度影响很大,一些企业责任感比较强,观念到位,在环境治理方面就会比较积极,一些缺乏责任感的企业在这方面往往会比较懈怠。同时,治理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增加治理设施就会增加成本。这就需要国家能够出台政策,实实在在地补助企业,鼓励其环保行为。  VOCs治理工作在这两年才被公众和媒体关注,实际上,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1989年,国内一名高级工程师楚建堂将活性炭纤维吸附法率先在乐凯胶片公司应用到含二氯甲烷废气吸附回收工艺。至今,这一技术在国内已经推广应用了约200套装置,包括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石化企业和合资企业等对达标排放要求严格的客户。  对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庞海斌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就是标准问题。他强调,不是仅仅制定出指标,而是要明确执行标准,如果能够要求治理装置强制性配套监测设备,企业造假就会很困难。现在,国家监管日趋严格,VOCs治理市场在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增长速度甚至翻番也是有可能的。政策及公众对环境改善的向往是驱动市场的主要动力。”庞海斌说。 文章来源于(中国环境报社)
  • 广东加快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
    p   2018年起,广东要逐步完善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并进行动态更新 在2018年年底前,广东地级以上市要开展1项以上工业污染地块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工程……这是近日正式实施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规划(2017—2020年)》中提出的。 /p p   土壤污染是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广东同样面临土壤污染的挑战,尤其在珠三角、粤北山区矿山及城市周围区域,矿区和重污染企业周边的污染较为严重。为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广东省环保厅近日出台实施关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规划(2017—2020年)。 /p p   规划提出,2018年年底前,广东要完成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与地块污染风险初步筛查,并逐步完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目录库。2020年年底前,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p p   规划从加快建设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库、实施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加强矿山和尾矿库环境监管、强化工业园区环境监管、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环境整治、提升污染治理与修复能力等方面提出七大重点任务。 /p p   在实施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中,规划提出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2020年年底前,建立分类清单,数据上传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定期对各类别耕地面积、分布等信息进行更新。对于重度污染耕地实行严格管控,于2018年年底前选择部分城市重度污染耕地集中连片的镇(街道),开展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试点,重点在种植结构调整、治理与修复、农产品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探索。 /p
  • 评论:环保治理更需有效监管
    近期环境问题持续发酵,成为两会热点议题之一。过去的十年,我国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在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特别是环保投入效率相对较低,环境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除了加大环保投入,还应加强监管,提升环保设备产能利用率,其中加快立法,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是关键。   2013年,节能环保的财政预算支出为2101.27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8.8%,显示政府和民众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事实上,过去十年,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资金并不小。数据显示,2002-2011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合计达到3.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9.5%,超过同期名义GDP15.7%的增速。截至2011年,废水治理设施达到9.2万套,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33亿立方米,废气治理设施21.6万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677座,与10年前相比数量明显增加。   然而,加大环保投入只是提升环境治理的硬件设施,环境治理也需要相匹配的软件环境,即有效的监管。2011年,我国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为1.4%,接近欧洲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继续提升的空间比较有限,而软件改善的空间则要大得多。例如,2006-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基本停滞不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下降。必须提高环保设备利用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严格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强制实施是关键。   首先,加强、加快立法,尽快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案。我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颁布实施,此后相继制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环境保护方面法律,但伴随着老问题积累,新问题出现,相关法律也需要修订。在立法中突出政府的监督责任和企业的减排责任,并制定和更新具体的、可量化的目标。例如,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多次更新空气质量标准,并通过“州实施计划”、“排污权交易”等方式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推动达标的具体实施,逐渐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通过立法严惩违法者。环境属于公共物品,企业出于自利,规避环境保护成本的动机很强,因此必须给予违法者严厉惩罚。一是对排污不达标者进行巨额罚款。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设定具体目标,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罚,使其违法成本超过环保成本,甚至在特殊情况下不设上限。二是降低刑法入罪标准。目前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才构成犯罪,定罪标准过高不符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现状。在美国,企业监测数据不全的要处罚,提交环境保护局的数据存在造假的,则追究企业授权代表刑责。   最后,对环保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我国环保企业起步较晚,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较大,其下游又是政府和其他工业企业,经营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较大。为了鼓励技术研发,需要给予支持。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2012年第二、三季度,申万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两个季度为负,经济放缓增加了环保企业的经营压力。   环境治理绝非朝夕之功,但时不我待,必须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硬件设施,并从严厉法律法规、严惩违法者、支持环保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改善软件环境。
  • 水环境治理成全球性议题
    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可能用水紧张在第三届“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全球水环境治理与展望分论坛上,全球契约副总干事蒲高文表示:“水资源问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很容易被忽略。近几年,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治理水环境问题迫在眉睫。” 根据联合国报告,到2025年,2/3的世界人口可能面临用水紧张问题,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将提高40%。水资源紧张还可能引发地区局势紧张和冲突。全世界每年因水资源和卫生设施缺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600亿美元。 “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的2015年全球风险评估报告中,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未来10年世界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在联合国制定的后2015进程中,水资源问题将成为单独的目标。”蒲高文表示,治理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议题。 蒲高文认为,水是重要的供应链资源,不论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都会在产品或服务中使用水资源。中国政府通过实行阶梯水价的方式,避免水资源使用浪费。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则发起“CEO水资源纲领”,呼吁企业更多地参与到水环境治理的行动中。 为应对全球水资源危机,联合国在2000年制定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将使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卫生服务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2003年,联合国宣布2005年~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在2015年之前,实现关于水和与水相关问题的国际承诺。来源:中国环境报
  • 环境规划院王金南等: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部署将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
    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新污染物治理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这是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重大部署安排,对于在“起稳步”基础上以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新污染物治理实现换挡提速具有深远意义,进一步提升了新污染物治理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守牢美丽中国建设风险安全底线中的战略定位。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基础和挑战《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印发实施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落实《行动方案》为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推动法规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摸底,着力防控突出环境风险,积极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尽管我国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很多挑战。相较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现有的工作基础仍十分薄弱,主要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任务举措系统化协同性不足、支撑保障不充分等突出问题。目前的工作与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基本原则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守牢美丽中国风险安全底线的重要目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治理体系亟待完善,治理能力亟待提高。提高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风险管控的认识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对新污染物治理开展专项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讲话中,相继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做出指示,全面深入部署工作。最后,新污染物治理作为重要任务被纳入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决定》中专门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这是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重大部署安排,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下一步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污染物治理重大部署的脉络上看,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重视新污染物治理;2022年5月,国办发布《行动方案》;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开展新污染物治理;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把新污染物治理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3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明确到2035年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的重大部署;今年7月,《决定》明确要求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这一系列重大部署表明,党和国家对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认识程度越来越深,目标越来越明确。同时,治理要求尤其是对治理路径、管控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逐步加速并将走上“快车道”。当前,我国新污染物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重点任务是健全体系、提升能力。鉴于新污染物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治理复杂、涉及产业链长和消费端多等特点,尤其需要在以下四个层面强调协同体系和能力建设。一是思想认识协同,即要坚持人民至上、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共治共享,思想认识上和重视程度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守牢美丽中国建设风险安全底线。二是目标指向协同,要锚定到2035年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这一总目标,抓住新污染物治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部署安排重点任务,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和任务相协调。三是政策措施协同,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全生命周期监管上,尤其是“禁、减、治”管控责任和政策措施制定落实上要协同发力,发挥行业部门绿色低碳转型的协同促进。四是资源保障协同,在人、财、物,特别是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专项、重点工程等谋划实施上要形成合力,向新污染物治理攻关倾斜。同时,谋划新污染物治理国家科技专项,力争到2027年,国家新污染物治理管理体系、法治体系以及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30年基本健全。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风险管控的建议为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风险管控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议继续加强顶层设计,落实重大任务举措,夯实支撑保障体系。一是加强规划政策顶层设计。尽快研究制定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的指导性文件;面向“十五五”,在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新一期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中,落实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的要求。面向2035年,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中长期战略规划。将新污染物治理成效纳入美丽中国建设评估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制定实施重大任务行动。持续开展新污染物环境信息调查、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筛查与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全过程管控以及新污染物治理能力建设,建设全国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监测网络。认真开展新污染物管控措施落实专项执法监督行动、重点管控区域新污染物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三是制定落实重大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新污染物)排放清单管理政策、重点区域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政策、新污染物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与激励政策,实施新污染物治理绿色金融扶持政策等。四是推动实施重大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新污染物治理调查与监测体系建设、新污染物治理国家和区域(流域)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园区和企业新污染物绿色替代品与替代技术研发、重点园区和企业新污染物协同减排与治理示范、新污染物治理监督与综合执法智慧平台建设以及典型区域和流域新污染物治理综合示范等工程。五是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加快出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建立禁止、限制、限排等全生命周期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制度体系。研究推动在中央科技委员会领导下的专业性专家委员会中增设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加快设立实施新污染物治理科技专项,完善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标准体系。推动设立新污染物治理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实施专项行动和重大工程。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 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从何下手? 应以适宜为第一位,综合考虑选出最优治理方案
    在固定源管控方面,持续推进VOCs综合整治是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今年重点工作安排之一。在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日前主办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提升改造VOCs治理设施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企业建设RTO、RCO,应当以适宜为第一位,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多地积极呼吁辖区内企业对现有VOCs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开展自检,尽早淘汰单一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VOCs处理设施,并更换其他有效设施。在此背景下,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叶代启,解读应如何科学看待、判定、应对环保低效处理设施,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治理技术先进与否,关键在适用场景和处理效率叶代启告诉记者,不同的治理设施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提升和改造VOCs治理设施时,关键在于需要综合考虑其治理效率、运行情况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排放标准等因素。当前,多地生态环境部门呼吁对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以及非水溶性VOCs等治理技术的企业进行升级改造。这些工艺一般用在哪些行业?是否能将其与低效之间“画上等号”?叶代启表示,上述工艺确实可以被视为低效的处理设施,但在处理适宜浓度、性质的VOCs废气时,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可以发挥作用。他介绍说,光催化技术适用于含氨、有机胺、醇、醛、苯系物、硫化氢等异味气体的净化,常见于处理制药、化工、养殖业以及污水处理厂等产生的废气,处理效率为34%—53%不等。低温等离子技术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含VOCs废气和含氨、有机胺、硫化氢、醛酮类、烯烃类等异味气体,常见于食品加工、合成橡胶、印染、养殖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废气的处理,处理效率为6.64%—31%不等。活性炭吸附技术适用于中低浓度VOCs的处理,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医药制造、电子行业等,处理效率为1.99%—81.06%不等。“一般而言,这些单一技术适合处理达标后异味或者恶臭气体,不能用于VOCs达标治理。即使技术组合起来,也不能保证达标治理的效果。”叶代启说。他以对重点企业的调研举例,调研结果显示,活性炭吸附技术平均处理效率低于50%,仅有少部分可以达到80%以上;使用UV光解技术和长期未更换活性炭的活性炭吸附技术及其组合技术占比高达50%以上;低温等离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他建议,在当前技术发展下,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以及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工艺的运行维护要更加规范,同时考虑与其他技术组合联用,可解决单一处理技术的缺陷,充分发挥其在VOCs废气处理方面的效果。业内普遍认为,高效的末端处理设施也可能存在处理效率低下的情况。以RTO和RCO两类技术为例,前者是蓄热式热氧化技术,主要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s氧化分解成CO2和H2O。RCO则是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是有机废气通过蓄热体换热进入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将废气中的VOCs氧化分解为CO2和H2O。这两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医药制造、包装印刷、工业涂装、涂料油墨制造等行业中高浓度VOCs废气治理。叶代启介绍说,在设计合理、运行维护规范的条件下,RTO处理效率可达90%以上,RCO处理效率可达95%以上,处理效率均较高。高效技术处理效果不理想,“优等生”考了“差成绩”的原因何在?叶代启对此解释,部分企业即使选择了高效的末端治理设施,但RTO装置燃烧温度未满足要求,RCO装置催化材料长期不更换,处理效率仍较低。末端治理设备提升改造,企业应从何下手?对于企业而言,并非购置高效的治理技术、设施后就万无一失了,向末端治理实施“要效率”是关键。叶代启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设施的处理效果、运行数据、维护费用等指标,来判断设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将某类设施归为低效处理设施。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处理效率普遍较低、运行不稳定、远不能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的,可以视为低效处理设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或更换,加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也是重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业即使采用同一技术,去除效率也不尽相同。叶代启解释,各企业由于原辅材料、生产工艺不同,治理设备设计、配套装备质量、运行维护水平各异,即使选择了相同的治理技术,VOCs去除效率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他建议,在建设治污设施时,企业首先应了解待处理废气的特征,包括排放废气的浓度、组分、风量,温度、湿度、压力等相关信息,选择几项备选的处理技术;然后对每种处理技术进行评估,综合考虑环境性能、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确保技术可行、运行稳定且经济合理;最后,结合排放标准要求、安全要求、运行管理要求等因素,对优选出的技术进行完善和精选确定。此外,他以实际调研中的情况为例指出,当前VOCs治理技术发展较快,企业对治理技术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企业在建设VOCs治理项目时,仅考虑了设备和基础设施等初次投入成本,进而导致VOCs治理效率低,甚至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如某漆包线生产企业末端治理设备整改前采用了催化氧化+吸收+液相多级氧化的废气处理工艺,初次投入成本约1000万元。日常运行消耗了大量的喷淋液、酸碱液、氧化剂,运行成本达300万元/年。但是,实际运行后,治理效果不佳,废气中含有的酚类物质在催化燃烧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处理。针对企业的恶臭、异味投诉举报事件时有发生,而且,产生的危险化学品和废水等二次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在科研人员对这一企业废气特征进行深度摸查后,对原二级催化装置改造并加装针对酚类物质处理的第三级催化装置,研发了高效、稳定的催化材料。为此,企业整个改造建设成本降低近一半,运行成本约为原来的1/3,不仅处理效果提升,VOCs排放浓度远低于当地法规限值,酚类物质去除率96%以上,浓度降至低于3mg/m3。异味投诉问题也彻底解决,且无危险化学品和废水等二次污染物产生,真正实现了VOCs治理的提质增效、减污降碳。如此看来,企业必须对废气性质和整个治理项目的初次投入成本、运行成本以及回收效益进行综合考虑,选出最优的VOCs治理方案。VOCs治理将向低成本、高效、低碳、循环方向发展叶代启指出,随着一系列VOCs控制政策、方案、法规的出台,以及配套的标准、技术指南的发布和监管力度的加大,我国VOCs末端治理技术正从不更换、不活化吸附剂的简单吸附技术、直接燃烧技术、光催化技术、非热等离子体技术等五花八门的低效率技术,向高效的吸附技术与燃烧技术及其组合技术集中。但其也坦言,目前低效技术仍占大多数。他介绍说,当前我国VOCs治理技术大体上可划分为分离和销毁两大类技术。分离技术是采用物理方法,通过吸附、吸收、膜分离、冷凝等方法来分离有机物,主要包括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冷凝技术、膜分离技术等。销毁技术是采用化学或生物反应等方法,在热、催化剂、微生物或光等的作用下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主要包括燃烧技术、生物技术、光催化技术、等离子技术等。“这些技术中,活性炭吸附、吸收、冷凝回收、生物处理、焚烧等较为成熟。膜分离、光催化和低温等离子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叶代启表示,目前,吸附技术、燃烧技术和多种组合技术是当前VOCs治理中的主流技术。展望未来,叶代启表示:“在‘双碳’战略引领下,VOCs治理技术将朝着低成本、高效、低碳、循环的方向不断发展,吸收技术、冷凝技术、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技术因具有回收效率高、二次污染轻、碳排放量低等优点,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 网格化监测让治理心中有数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df2b928d-d476-4c41-b68f-32e26794121e.jpg" title=" 64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先河环保公司网格化监测系统安装的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小型六参数(PM10、PM2.5、SO2、NO2、CO、O3)空气质量监测仪、小型颗粒物监测仪和微型五参数(PM10或PM2.5、SO2、NO2、CO、O3)空气质量监测仪。监测仪产品已形成系列化,可根据不同监测站的需要以及客户需求灵活选择、组合。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图为安装在石家庄市银湖城1标段1号~5号住宅工程项目建筑工地的小型颗粒物监测仪。 /span /p p   日益复杂的大气污染治理正在对传统的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2005-T000-1-1-1.html" strong 污染源监测 /strong /a 提出挑战。而对此,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试点购买环保企业提供的网格化监测服务,为其环境监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p p   记者近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参观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以下简称“网格化监测系统”)的监测平台。随着操作人员点击鼠标,大屏幕上显示出,石家庄市内各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各项污染物考核数据及其周边各微型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以及历史数据趋势评估等。 /p p   石家庄市市委书记孙瑞彬指出,网格化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为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治理大气污染由凭经验、凭感觉、粗放式向网格化、实时化、精准化转变,可以减少工作盲目性,有效提升治理雾霾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p p   他同时强调,监测企业要在完善系统硬件建设的同时,尽快研究建立一套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运行机制,做到精益求精,确保监测数据收集、传输和分析精准、可靠、科学。 /p p   strong  传统监测遇到啥挑战? /strong /p p   无组织排放没有进行在线监测,很难获得准确的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 国控点监测系统监测点位数量有限 人工网格化监管人力、物力有限 /p p   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的污染源在线监测仅局限于部分工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对于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部分工业生产和餐饮等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没有进行在线监测,再加上缺乏完整的动态污染源排放清单,很难获得准确的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 /p p   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实施的空气质量国控点监测系统,监测定位数量有限,难以为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和治理依据。 /p p   国务院办公厅曾颁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各市、县政府将本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格,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监管方案。目前,使用人工监管方式对城市环境进行网格化管理,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人力、物力有限,并且时效性和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反应、判别存在不足。 /p p   专家建议,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污染物来源进行全网络覆盖实时监测,以弥补人工监管不足,加强环境网格化监管。据相关技术人员介绍,网格化监测系统则更具针对性、系统性。整套系统由感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3部分组成。其中,感知层由大密度布设的微型监测站组成,监测站监测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平台层,进行数据处理和自动修正。 /p p   在应用层,可实时显示各监测点位和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以及污染物浓度水平,并提供异常报警、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等多种服务业务。 /p p   strong  监测点为何如此密集? /strong /p p   在国控点位周边分别布设8个微型监测站 对城区重点污染源企业、工业集聚区、建筑工地、城区环路等区域进行大密度布设监测站 /p p   据介绍,石家庄市网格化监测系统建设分两期进行,由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河环保公司”)承揽。目前,一期已建设完成,建设了200多个点位的监测站。 /p p   先河环保公司市场部副部长王春迎介绍说,与政府的合作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负责系统设备投资,企业负责安装和运营。另一种方式是,企业负责系统设备投资和运营,设备所有权归先河环保公司,政府购买监测服务。关于服务费用,要根据监测站点位多少、服务范围,以及后续咨询服务来确定。 /p p   “为了准确查找污染源、实时掌握整个区域大气质量变化情况,网格化监测系统在市内各空气质量国控点、重点区域、重点工业企业、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等点位周边进行大密度网格化布设微型监测站,争取将监控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污染源。”王春迎告诉记者。 /p p   记者近日实地考查了石家庄市银湖城1标段建筑工地、地铁1号线长城桥站建设工地、靶场小吃街和世纪公园空气质量国控点周边的微型监测站点。其中,银湖城1标段建筑工地、地铁1号线长城桥站建设工地分别在工地东西南北4个方向,各安放一个微型监测仪。 /p p   世纪公园空气质量国控点周边布设了8个微型监测站,用于监测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王春迎表示,对国控点位周边污染物来源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气象数据,判别影响国控点环境质量的原因。由于PM2.5及O3的形成机理复杂多变,需要结合多种参数分析判别污染物的来源方向和污染物类型。所以,对于国控点周边点位进行大密度布设监测站,以便获得更多监测数据。 /p p   王春迎介绍说,由于城区周边较大的排放源也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需要对整个城区的重点污染源企业、工业集聚区、建筑工地、城区环路和主干道、交通路口等区域进行大密度布设监测站,实时掌握污染物排放水平并进行有效控制。 /p p   同时,考虑到大气的污染传输,在各区、县之间的大气污染输入、输出通道上建立边界站,用于大气污染传输扩散研究,判断大气污染输送来源 并按照“城市1公里、乡镇2公里”的布点方式进行补充布点,实现整个区域的网格化布点监控。 /p p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网格化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实现实时全网覆盖监测,由此有助于形成新的环境监管格局。 /p p    strong 大数据支持风险预测 /strong /p p   反映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动态变化 发现污染源异常排放行为,进行报警 实现更精准环境预报 为政府制定长期减排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p p   “网格化监测系统除了能够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外,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各类环境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还可提供空气环境质量监管、风险预测、污染治理和环境治理评估等多项服务。”先河环保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尚永昌介绍说。 /p p   尚永昌表示,网格化监测系统,在微观上,可实时监测污染源(如工地、工厂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其对周边区域的扩散影响 在宏观上,可反映出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的动态变化。“根据动态变化,可快速找到区域中某一时刻的超标点位,及时发现偷排偷放等异常事件。”他说。 /p p   王春迎告诉记者,有一次系统显示,石家庄某建筑工地点位监测站的PM10数据异常偏高,经环保部门排查发现,工地正在进行局部拆迁,而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导致数据异常偏高。。 /p p   王春迎表示,网格化监测系统还可分析、甄别影响区域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如工地、工厂、锅炉等)进行靶向性治理,提高环境监管及治理的有效性。 /p p   “系统一旦发现污染源异常排放行为,会将异常报警信息自动通过电脑web端、手机APP端或微信平台,传送到相关责任单位,监管部门可快速锁定污染源并采取处理措施,并对处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她说。 /p p   据了解,这套监测系统,还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政府可以据此对企业生产进行综合调控,错峰生产,以减少污染物集中排放对环境容量的影响和冲击。 /p p   尚永昌强调,由于小型颗粒物监测仪和小型五参数空气质量监测仪是使用国标方法进行监测,其监测数据可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执法依据。 /p p   王春迎介绍说,随着监测数据的逐步积累,专业技术人员可利用专业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实现更精准的环境预警预报,为政府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决策支持。并可对大气污染排放及治理效果进行评价,评估各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为政府制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等长期减排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p
  • 室内环境检测治理存三大陷阱
    秋凉渐起,许多利用暑假装修房屋的消费者,现在又该忙着张罗为新装修的房屋进行室内空气检测了。近日,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检中心发布消费警示,提示消费者,选择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净化治理服务时,要警惕3大陷阱。   陷阱一:免费检测做诱饵。某些治理公司利用一些消费者想检测又怕多花钱的心理,以免费检测作为诱饵,然后高价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治理,而且,治理时按照房间面积收费,表面看一平方米几元钱、十几元钱,一套房子算下来就要几千元钱,这些公司赚的就是后期的治理费。   陷阱二:虚报污染程度恐吓消费者。想做室内污染治理业务,首先得把“病”找出来。这些公司在检测时,采取不规范或者不标准的快速检测办法,人为使污染病情“虚高”,像江湖医生看病一样,没病也要给你找出病来,把小病说成大病,然后再收高额的治理费。   陷阱三:夸大所用净化治理产品和技术的性能。由于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治理是一门十分专业的技术,需要治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室内装饰装修知识、室内环境污染物质来源和各种净化治理技术的专业知识,在现场通过检测结果的评价分析,找到造成污染的原因和污染源,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净化治理措施。而且污染物的清除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喷洒一些药物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这些治理公司正是利用消费者不懂行的特点,让其花大价钱购自己的所谓高性能产品和服务。   为此,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检中心提示消费者,在选择室内环境检测和净化治理服务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看资质。凡在国内承担室内环境检测的单位必须通过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检测报告上必须有CMA的标志。消费者可以到国家质检总局和北京市质监局的网站上查询。室内环境污染净化治理工程的单位,应持有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室内环境污染净化治理资质证书”,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室内环境网和国家室内车内环境监测中心网站查询。   二看工作人员上岗证。由于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比较复杂,涉及污染检测、工艺控制、室内环境评价和各种净化治理技术的掌握等方面,必须由经过专业岗位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已于2005年7月在全国开展室内环境检测、治理和评价人员岗位资格培训工作,目前,全国已有300名治理工人取得上岗证。   三看治理产品的商标、生产厂和检测报告。市场上各种室内环境污染净化治理产品比较多,涉及到化学、生物、物理和电器等方面,而且,各种产品的性能和净化物质净化效果使用方法和条件都不同,特别是净化效果的评价,加盟商和消费者一定要看是否有国内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说明,是不是三无产品。   四看合同。由于室内环境污染净化治理程序比较复杂,而且涉及到家居产品的安全和表面保护,因此一定要在合同里面注明,在治理工程结束后,客服人员对用户进行回访,进行客户室内环境勘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后续服务。可以采取消费者向治理公司扣除部分治理费作为保证金的做法较为可行,消费者在装修污染治理完成之后半年后再将保证金退还给治理公司。   五看净化效果检测报告。为了科学准确的评价净化治理的效果,一定要请有国家室内环境污染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检测,要出具有法律依据的检测报告,千万不要轻信一些无资格的检测治理公司的检测报告。
  • 各省行动方案盘点:新污染物治理陆续亮剑!
    所谓新污染物,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被纳入环境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共有四大类,分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践行新污染物防控,加强相关领域研究、监测、治理,这是每个国家应尽的环保责任。2022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介绍了新污染物治理,并表示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正在研究行动方案,加大新污染物治理力度。2022年5月4日,《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印发,明确了以下几个工作原则:1.科学评估,精准施策。开展化学物质调查监测,科学评估环境风险,精准识别环境风险较大的新污染物;2. 标本兼治,系统推进。对一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开展专项治理,统筹推动大气、水、土壤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3. 健全体系,提升能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强化法治保障。《方案》同时公布新污染物治理相关行动举措18条,以完善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其中包括要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2022年9月,按照《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国办发〔2022〕15号) 关于“2022年发布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的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该《清单》共分为四大类,主要包括 14 种类新污染物,详情参见:四大类 14种 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征求意见仪器信息网关注到,为响应新污染物治理,2022年下半年,各省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正在密集发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这些省份,它们正在新污染物领域陆续“亮剑”——省份文件颁布时间海南省《海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2022年11月22日陕西省《陕西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2022年11月16日河北省《河北省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2年11月13日广西省《 广西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2022年11月11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2022年11月1日上海市 《 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2022年11月1日湖南省《湖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 2022年10月31日吉林省《吉林省新污染物 治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2年10月17日浙江省《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2年9月30日天津市《天津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2年9月22日 云南省《云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2年9月20日四川省《四川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2年8月17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