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内在规律

仪器信息网内在规律专题为您整合内在规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内在规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内在规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内在规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内在规律话题讨论。

内在规律相关的资讯

  • 农药残留都有哪些分布和发展规律?
    在蔬菜水果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会用到一些农药进行防除,多少会有一些农药残留,那么农药残留有什么规律可循么?1.豆类、绿叶类和茄果类蔬菜的农残检出率较高,瓜类、食用菌类比较让人放心。蔬菜品种不同,合格率也不同。合格率从低到高依次是豆类(豇豆、刀豆)4.韭菜、卷心菜和豇豆属于“农残高危菜”。韭菜是一种四年都登上农残不合格榜单的蔬菜。韭菜合格率低主要与其根部易受韭蛆侵害有关。除韭菜外,卷心菜也是一种“农残高危菜”,其农药残留主要因“灌心”施药所致。豇豆也要利用大量农药防治害虫,且施药期一般距离采摘期较近,这会导致一些已成熟的豇豆还没等到农药自然分解,就被拿到市场上售卖,所以农残也较高。针对上述的农药残留分布和发展规律,大家可以合理的挑选瓜果蔬菜,尽量避免高残留的果蔬。但是相应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一些高残留果蔬的农药残留抽检工作,杜绝和筛查农残超标农作物,让大家更放心的食用多种多样的瓜果蔬菜。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农药残留检测仪 是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和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严格遵循《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规定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可以很好的辅助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 全国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获新进展
    北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乔鹏炜等针对不同省区重金属来源、扩散途径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开展调查分析,评估了它们对相应省区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影响及规律,得出一系列结论,相关研究成果以《中国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来源、扩散途径和受体属性的定量分析及其嵌套结构分析》为题,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研究结论表明,采矿和选矿业是湖南、云南和辽宁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这些地区有许多矿山,采矿活动频繁;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是上海和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农药、化肥等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农业相对发达的广东和安徽地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这些结果为确定国家范围内土壤污染修复和预防的修复和预防目标提供了依据。 乔鹏炜等以我国六种土壤重金属(As、Cd、Cr、Cu、Pb和Zn)为研究对象,识别了不同重金属的污染源,定量分析了扩散途径及受体性质对六种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确定各省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扩散途径和受体属性,并探讨了重金属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结构。 研究发现,土壤类型、采矿和选矿业、GDP(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生产)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六种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分别占Cr、Cd、Zn和As污染的92.93%、97.81%、99.30%和96.24%。其中,As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扩散途径的影响,尤其是坡度的影响;Cd主要受受体性质和扩散途径的影响,尤其是土壤含水率的影响;Cr和Pb主要受受体性质的影响,尤其是土壤含水率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Cu和Zn主要受土壤质地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我国的东—西和南—北方向均有两种嵌套尺度的空间分布结构。其中,较大尺度的空间结构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有更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东—西方向。 研究指出,要准确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需要确定重金属的来源,还需要准确评估扩散途径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影响。因此,调查及监测全国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并分析其分布结构及污染来源,对于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3.130961
  • 【激光氨气分析】AE: 华北农区秋冬季地气氨交换规律
    原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题注: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深入合作,研发了一款便携式、高精度、快响应的HT8700开路多通池激光氨分析仪,并以HT8700为核心部件,集成开发了一套基于大气湍流方法(涡动相关法)的氨通量观测系统,这是目前测量地气氨交换通量的理想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个发表在Atmospheric Environment的研究工作。该项目采用了HT8700和涡动相关技术,在华北农区开展秋冬季地气氨交换通量高频观测,成功获取了典型玉麦轮作农田在冬小麦播种施肥期间的氨挥发通量数据。============================================================================== 华北是我国氨的热点区域,大气中的氨含量高,空间覆盖范围广,这与区域内高强度的农业活动密切相关,如农业施肥、畜牧养殖等。高浓度的大气氨和由此引发的过量活性氮沉降,会导致重霾污染天气,也深刻改变了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农业生产而言,施肥导致的氮挥发还是农田氮养分损失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氨的重要性,对其排放和沉降的观测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这主要受制于氨在线检测仪器及观测方法上的局限。例如,目前国内外对于氨干沉降通量的观测,大都采用基于低频(数日至数月)浓度采样的沉降速率经验系数法,其结果的准确度亟待检验。加之氨气在大气中相态转化多变,高频且准确的浓度和通量信息,是对大气氨实施有效调控的必要基础。 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采用自主研制的开路激光氨分析仪(Wang et al.,2021)和基于大气湍流理论的涡动相关技术,在华北农区开展秋冬季地气氨交换通量高频观测,研究站点位于河北省曲周县,该地区的氨排放和沉降问题尤为突出。 研究团队成功获取了典型玉麦轮作农田在冬小麦播种施肥期间的氨挥发通量数据,并估算出由此损失的氮占氮肥施用量的0.57-0.71%,该结果远远低于同类观测研究的估算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优化后的施肥管理措施,为评估农业氨减排途径的有效性提供了观测证据。得益于观测设备在测量精度和频率上的优良性能,研究团队还首次获得农区高时间分辨率(半小时)的氨干沉降通量数据集,监测到平均沉降速率为14 g N ha-1 d-1,并发现迥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沉降日变化规律。未来,利用该自主仪器及方法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可为氨干沉降通量的联网观测研究提供有效的验证数据,有助于提升对氨沉降时空变化规律的认识。 图1 基于自主研制仪器的氨湍流通量观测系统 图2 华北典型农区秋冬季氨浓度和氨通量半小时平均观测值(子图b和c中的通量值与子图a相同,纵轴坐标数值范围不同) 图3 华北典型农区秋冬季氨浓度和氨干沉降通量日变化趋势 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Atmospheric Environment,论文一作为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凯博士和中国农业大学王敬霞研究生,通讯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刘学军教授。研究得到国家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2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301、2017YFD020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5169、42175137)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文献:1. Wang K., Wang J., Qu Z., Xu W., Wang K., Zhang H., Shen J., Kang P., Zhen X., Wang Y., Zheng X., Liu X., 2022. A significant diurnal pattern of ammonia dry deposition to a cropland is detected by an open-path quantum cascade laser-based eddy covariance instru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78, 119070. 2. Wang K., Kang P., Lu Y., Zheng X., Liu M., Lin T., Butterbach-Bahl K., Wang Y., 2021. An open-path ammonia analyzer for eddy covariance flux measurement.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308–309: 108570.
  • 广州将建“防腐实验室” 归纳腐败共性和规律
    广州市纪委常委梅河清20日下午在廉洁广州建设定期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该市将建立“预防腐败实验室”,以探索反腐新机制。   据了解,“防腐实验室”是指广州纪检监察部门与当地社科研究机构合作设立,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腐败的共性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对具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建章立制,以提高防腐反腐的精确打击率和科学化防范水平。   梅河清还表示,今年广州将尝试建立手机短信举报平台、网上在线接访平台,同时,运用质量管理标准、细化职责标准、简化动作流程、落实责任追究,打造“标准信访”。   梅河清在通报2013年廉洁广州建设部署时提出三个“凡是”:凡有群众举报的都要及时受理 凡有具体线索的都要认真核查 凡违反党纪国法的,都要严肃处理,努力提高实名举报核查率、信访初核率和结案率。建立“一案三报告”制度:案件查办对媒体定期通报,对党外人士、发案单位适时通报。   据介绍,今年广州将通过三个“严查”加大惩贪治腐力度: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如采取有效措施严厉禁止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严禁违规收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离职或退休后从业行为。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 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等。
  • 单细胞icpTOF揭示精子细胞多元素分布规律
    不孕不育影响了全球约6-8千万夫妇。男性因素导致了约半数的不孕不育病症,精子质量差的是主要问题。因此,深入了解精子质量有助于男性不育症的预防和对应治疗。以往研究表明,多种化学元素(如Zn,Cu,Se等)在精液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相关的元素分析主要集中在精液或精浆上,而很少着眼于精子细胞。此外,常规的批量分析无法提供单个细胞的特定元素信息,模糊了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cICP-MS)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能够填补这一信息空白。通过采用配备飞行时间分析器的ICP-TOF-MS,可以高通量且高灵敏地检测单个细胞的全谱元素含量(微信公共号‘单细胞分析的丝滑IMAX体验: icpTOF 以多元素指纹量化海藻细胞与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为例’)。 近期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阴永光研究员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萌副研究员以及同济医院靳镭教授合作,使用scICP-TOF-MS(仪器型号:TOFWERK icpTOF 2R)实现了单个精子细胞的高通量全元素检测.icpTOF实验方法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离心分离细胞。再使用不含磷盐的有机缓冲液和多聚甲醛等渗固定剂清洗和固定细胞。之后再用纯水进一步清洗细胞,以去除干扰离子(主要是Na和Cl)。经处理的精子细胞在显微镜下形态完整,无基质干扰,因此提高了信噪比,也避免了ICP-TOF-MS仪器检测器饱和。icpTOF结果与讨论 在scICP-TOF-MS中,由于可以实现同时的多元素检测,研究人员将内源性元素作为细胞信号,同时分析其他信息,如外源性元素信息。磷元素(31P)在精子细胞中含量丰富,可作为细胞信号指示元素。在scICP-TOF-MS分析中,细胞信号和背景信号的P强度分布均可明确区分(图2A和图2B)。高时间分辨率的单细胞检测中,ICP-TOF-MS的P的信号峰和基线相比有明显且相对固定的信噪比。(编者注:如图1所示,icpTOF 2R的强大质量分辨率可更好区分干扰信号,有利于P元素的准确检测。在icpTOF全谱测量,没有为低质量数P元素灵敏度专门优化的大前提下,仍能取得较好的信噪比)。图1 icpTOF 2R ICP-TOF-MS可区分P信号和其他干扰信号。 该实验中,结合高时间分辨的连续单细胞实验结果,作者推断假阳性的信号大多来自细胞碎片,主要基于下列实验结果:1, 峰信号的元素组成特征更符合细胞碎片的特征,且有P信号存在时检测到的其他(内源性)元素质量显著高于没有P信号时的相应元素质量(图2C);2,流式细胞仪也证实精子细胞悬浮液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细胞碎片。编者注:另外还可能有套实验数据可以用来辅助证明,细胞碎片的瞬时事件时长应该显著小于完整单细胞。TOFWERK icpTOF S2的超高时间分辨率在后续实验中可以用来验证这一点。通过计算细胞碎片率,相对于高质量精子,研究发现低质量精子样品中含更多的细胞碎片(图2D),这可能跟低质量精子细胞的形态异常等相关。图2 (A)scICP-TOF-MS测得的P信号分布图;(B)单细胞进样条件下,scICP-TOF-MS测得的实时P信号;(C)有P信号和无P信号同时检测到的Zn质量;(D)高质量和低质量精子细胞中的细胞碎片比例 细胞中元素的含量普遍表现出细胞异质性。该研究使用scICP-TOF-MS揭示了细胞中不同元素的异质性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元素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而细胞的大量元素如P、Zn含量稳定,异质性则较低(图3A)。不同元素之间异质性的差异进一步凸显了多元素同时检测的重要性。 基于数以千计的单细胞事件,研究人员使用降维分析和分层聚类来提取每个样本中关键信息。降维分析的可视化展示直观地展示了多种元素在单细胞中分布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相似性(图3B)。例如P、Zn、Cu在精子细胞中含量很高,是基本的组成元素,因此相似性很高。而蓝圈中的元素大多没有生理功能。聚类分析也为这些相似性提供了客观性证据(图3C)。图3 (A)异质性系数热图;(B)元素相关性降维分析投影图;(C)元素相关性的分层聚类图icpTOF总结这是第一份报告了使用scICP-TOF-MS在单细胞水平对动物细胞进行多元素分析的研究。该分析方法利于更好地了解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规律,以及细胞性质和元素分布之间的关联。参考文献原文:Tian et al., Single-cell multi-element analysis reveals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human sperm,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23, DOI: 10.1039/d3cc01575k作者团队简介:阴永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毒金属的形态分析与环境转化。王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现主要开展基于质谱技术的单细胞分析和生物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靳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专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擅长生殖医学、男女性不孕症等。
  • 李克强:科研管理不同行政管理,要尊重其规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李克强总理近日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科研管理不能等同于行政管理,要尊重其自身规律,核心是要以科研人员为本。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动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下发了不少文件,但一直有科研人员反映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这说明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仍有许多“坚冰”要破。有关部门要对项目管理、技术路线决策、预算调剂、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已出台的政策,逐一梳理,明确责任,确保全面兑现,切实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c6de6415-bf7f-44c9-a450-78329772cade.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李克强:科技创新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李克强总理12月6日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基础研究的高度和厚度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比重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科技创新尤其是基础研究要有“真金白银”投入,但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因为很多创新成果不是政府能够“计划”出来的,而是企业在市场中不断磨合创造出来的。我们说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资源”其中就包括科技资源。政府要在科技创新中更加注重发挥引导性作用,出台政策要更多考虑为市场主体和科研主体简除烦苛、松绑放权,更大释放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李克强:攀登科学高峰没有“捷径”可走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25d3800e-99f9-4614-a2b4-8bbfa8ffaea1.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李克强:攀登科学高峰没有“捷径”可走】李克强总理12月6日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攀登科学高峰没有“捷径”可走。广大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切实沉下心来,力戒浮躁,甘于寂寞,十年磨一剑,把“冷板凳”坐热。包括智库在内的研究机构也要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拿出对国家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政府部门要当好科研人员的“后勤部长”,进一步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为他们踏踏实实搞研究营造良好环境,用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李克强:要正视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差距,不能“夜郎自大”】李克强总理12月6日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必须看到,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关键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逼人,在科技创新一些关键领域,我们一定要正视自己的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p
  • LI-2100 | 大兴安岭南部白桦的水分利用规律及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东北,这里的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则短暂而凉爽,适宜白桦的生长。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春天,是大兴安岭的白桦树复苏的季节。雪融水润,大地回春,在这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白桦树以其独特的水分利用能力,展现出了大自然魅力。大兴安岭南部白桦的水分利用规律及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兴安岭南部天然次生林中主要植物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水分利用模式。该调查利用氧稳定同位素技术,时间跨度涵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东北地区研究区的位置及其森林分布(绿色)。“其他”是指林地(灰色)以外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两年的时间里,在纯白桦林内建立的 30 m × 30 m 的样地内进行了季节性田间试验。作者选择了五棵健康的白桦木,其高度和胸径接近研究区域的平均值。样地土壤剖面较浅(厚度约为 40-70 厘米)土壤采样在每月中旬无雨的日子或降雨后的几天进行。每月系统采集10 cm、20 cm、30 cm、40 cm、60 cm深度的树木木质部水和土壤水样本,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成熟植物体内水的同位素组成可以反映植物水分来源的同位素组成。2019年和2020年(5月至10月)在样树上取样,每棵样树取样3个重复。使用手动螺旋钻获取土壤水样,并用封口膜密封在玻璃容器中,用于随后的同位素分析。为了减轻蒸发对同位素含量的影响,所有土壤和植物样品均被立即冷冻并储存。在 2019 年和 2020 年的整个生长季节,总共收集了 100 个降水样品,并用封口膜牢固地密封在干净的聚乙烯瓶中。然后将这些沉淀样品储存在设定为-2°C的冰箱中,直到准备好进行同位素分析。样本树的特征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院和水利部草原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采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LI-2100,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对植物和土壤样品进行水分提取。雨水和提取的植物和土壤水经过过滤,使用0.22μm有机相针式过滤器去除杂质和有机污染物。根据土壤剖面,土壤水源分为浅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深层(40~60 cm)。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样地地势多为山地,地下水的可用性可能受限,因此将地下水排除作为树木的潜在水源。在生长季节,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土壤水、木质部水和降雨中δD和δ18O之间的关系2019年和2020年各月VWC垂直土壤剖面和土壤水δ18O值不同深度木质部水和土壤水中δ18O的分布特征通过 MixSIAR 分析确定白桦不同土层吸水比例的季节性波动基于稳定同位素(δ18O)的 MixSIAR 模型用于研究天然林中优势物种(特别是大兴安岭南部白桦)用水策略的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适应性的水分利用策略和对降水的快速响应能够促进植物充分利用来自土壤各个深度的水分,从而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当降雨量较低时(2019年生长季为390.4毫米),白桦迅速吸收浅层土壤水(0~20 cm,整个根系深度的利用率为40.4%),但当降雨量增加时 (2020年生长季为501.5毫米),白桦逐渐过渡到从较深土层(40~60厘米)提取土壤水分并加深其根系系统(利用率为39.4%),表明其对半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因此,白桦在同一生境中灵活的用水策略可能使其在低降水时期具有竞争优势。该研究结果对于大兴安岭南部天然林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届含氟温室气体论坛 | 方雪坤:基于反演研究含卤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与规律
    “第二届含氟温室气体论坛——履行《基加利修正案》的科学与技术”在北京大学顺利召开。会上浙江大学方雪坤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反演研究含卤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与规律”的精彩报告。含卤气体主要包括消耗臭氧层物质和含氟温室气体。对含卤气体排放的精准定量是重要的研究主题,也是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科学依据。方雪坤研究员对反演溯源方法进行介绍,包括大气观测数据、传输模型和反演算法,并基于反演评估了若干重要含卤温室气体排放变化,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含卤温室气体的时空排放规律。图1 方雪坤研究员作报告最后方雪坤研究员对含氟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提出展望。开展反演研究是精准认识含氟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溯源结果能够克服基于生产与消费数据和排放因子的清单不准确或缺失的问题,未来在臭氧层保护、双碳目标中能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图2 排放估算越来越受到蒙特利尔议定书大会关注
  • 中科院动物所等揭示大熊猫对竹子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及其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PSMs)在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PS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显著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能。目前,对食源性黄酮类天然复合成分的整体代谢规律及其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态学功能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其对濒危野生动物的生理影响及动物对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适应性演化机制鲜有研究。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动物,具有食肉目动物的消化生理特征,但其食性特化为专性食竹。竹中具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因此,大熊猫-竹子为研究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在植食性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生态学功能提供了理想模型。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团队联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Microbiome上发表了题为Multi-omics reveals the positive leverage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on the gut microbiota in a non-model mamm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运用代谢组学、宏基因组学和体外培养等方法,在完整的年周期内同步采集野外大熊猫的可获得样本(食物和粪便);采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圈养大熊猫的食物、粪便和血浆,剖析了大熊猫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利用偏好和生物转化,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大熊猫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规律: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竹子中鉴定了97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与竹笋相比,竹叶中含有更多种类和更高丰度的黄酮类化合物。因此,随着食笋和食叶的季节性转化,黄酮类物质的摄入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血浆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发现,直接以原型化合物的形式进入血液的化合物仅有12种。食物与粪便代谢组的比较分析发现,大熊猫对食物源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在亚类和单体水平上均有不同的偏好性,对食物源中的38种单体具有较高的利用率,且粪便中有新的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生成。  大熊猫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粪便代谢组和宏基因组关联分析显示,PSMs-黄酮类化合物与肠道微生物的季节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体外培养实验证明,黄酮类物质的季节性的差异摄入驱动了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化,如野外大熊猫肠道微生物关键物种的变化(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特别是对有益菌的生长促进作用,如益生菌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食物中黄酮类摄入越高,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越低,微生物毒力因子的丰度也更低。宏基因组功能分析揭示了70%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转化由肠道微生物参与完成,且肠道微生物也促进大熊猫对黄酮类物质的转化和利用偏好。  以上结果证明,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大熊猫季节性食物转化行为是大熊猫对竹中有益元素最大化利用的适应。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维持大熊猫肠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拓展了关于大熊猫营养生态学的认识:有益的PSMs可以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正反馈调节宿主生理,从而影响大熊猫的觅食策略。此外,该研究也为圈养大熊猫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即食物源黄酮类化合物是大熊猫重要的天然益生元,对大熊猫的临床健康管理,特别是肠道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首次以非模式野生动物为模型,探索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规律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互作模式。从动物生态学的视角,应用多组学方法探讨有益的PSMs对植食性哺乳动物的生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与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为探究动物-肠道微生物共演化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 上海交通大学魏新林团队: 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迁移规律及对健康的影响
    2023年5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苗思葳(第一作者)、韦阳(共同一作)、魏新林*(通讯作者)等在国际Top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Q1,IF: 15.786)发表题为“Detection methods, migration patterns, and health effect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tea”的综述性论文。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项目资助。成果简介饮茶由于其丰富的保健功效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茶叶安全是影响茶产业发展和消费者健康的头等大事。在茶叶生长过程中,为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在保持茶叶品质和稳产的同时而使用农药。热水冲泡是传统的茶叶消费方式,水是茶叶中农药残留进入人体的主要载体并伴随着潜在的风险。本文将茶园中使用的农药根据其溶解度分为两类,其中水溶性农药风险较大,并总结了茶叶样品前处理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阐述了茶叶在生长、加工、储存和消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分析了农药残留的毒性和安全性以及人体摄入而引起的疾病。对茶叶中农药残留进行了风险评估和可追溯性研究,并提出了潜在的生态改善策略。本文有望为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风险,保障茶叶消费安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图文赏析图 1. 世界茶叶生产分布和农药使用分布。图2. 茶叶中常用农药的结构式(A:六氯化苯(BHC) B: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 C: 有机磷农药(OPPs) D: 氯菊酯 E: 溴氰菊酯 F: 氰戊菊酯 G: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CBPs) H: 吡虫啉 I: 啶虫脒。图 3. 茶叶中农药的预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图 4. 茶叶中农药不同检测方法示意图。图 5. 茶叶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农药残留的迁移规律。图6. 茶叶中常见农药对不同器官的潜在危害。图7. 茶园生态系统建设。结论展望目前,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农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但是一些茶农由于对农药的危害认识不清而误用农药,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因此,为了保证饮茶者的健康,有必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本文综述了目前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同时分析茶叶中所有农药残留。由于茶叶基质的复杂性,痕量农药残留的分析仪器和方法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新型检测技术在新分析技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量子点、光子晶体和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提高灵敏度。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多个目标的同时检测。各类转接传感器,包括电化学转接传感器、比色转接传感器、荧光转接传感器、化学发光转接传感器、基于SERS的转接传感器等,在无需大型精密仪器分析的情况下,均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部分可用于现场快速分析。然而,由于农药品种繁多,且农药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无法通过一次检测对其进行分析,导致这些传感器大多只能检测一种农药或某一类农药。此外,代谢组学和高分辨率MS结合专业软件也被用于茶叶农药残留的分析,但分析软件的开发和信号解释精度的提高仍有待解决。尽管准确、快速的新检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但这些技术的商业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对茶叶生长、加工、贮藏和冲泡过程中农药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表明高效、低水溶性、高Kow值的农药更适合茶叶种植。需注意的原则是:降低泡茶温度,缩短泡茶时间和泡茶间隔和控制茶水比。农药的摄入可能会对机体各器官造成一定损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甚至危及生命。茶的慢性或急性风险评估可以预测消费者潜在的饮食摄入风险。风险可追溯性为农药防控提供了科学前提,有利于茶叶产品的安全控制,提高茶叶产品的安全性。随着科技进步,研究人员应该开发和推广无毒农药,并开展无农药保护替代,例如使用生态方法来提高茶叶的风险评估和可追溯性。同时,推广有机耕作方法和加工前清洗茶叶可以减少农药摄入的风险。正确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极大地限制农药残留进入人体,确保茶叶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天然健康植物饮料。魏新林,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三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十四五“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上海市农业领军人才。长期从事茶和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重点研究计划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和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制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0余项。
  • 黄超兰与高福团队描绘新冠刺突蛋白糖基化图谱, 揭示“O-Follow-N”糖基化新规律
    CellRes. | 突破!黄超兰与高福团队描绘新冠刺突蛋白糖基化图谱,揭示“O-Follow-N”糖基化新规律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发生在细胞50%-70%的蛋白上。病毒囊膜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具有广泛的功能,包括调控蛋白质稳定性、病毒的趋向性、和保护潜在的抗原表位免受免疫监视等。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 S)的糖基化修饰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机制的探索,疫苗和治疗药物的设计开发,以及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此前研究者在体外纯化表达的S蛋白胞外域和从病毒颗粒中提取的S蛋白中共鉴定到了22个N-糖基化修饰位点1,2。而由于技术和样本来源的限制,已有研究仅在纯化的S蛋白上鉴定到了一些O-糖基化修饰位点,截止目前,尚未进行病毒颗粒上S蛋白的O-糖基化修饰的研究。近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黄超兰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高峰团队等开展合作研究,采用基于质谱的糖基化鉴定技术,首次揭示了病毒颗粒上提取的S蛋白O-糖基化修饰图谱,并提出了“O-Follow-N”的O糖基化修饰规律。该研究以“O-glycosylation pattern of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reveals an “O-Follow-N” rule”为题于2021年8月2日线上发表在Cell Research期刊上。为获得天然状态下S蛋白的N-和O-糖基化修饰完整图谱,研究者从SARS-CoV-2病毒颗粒上获得S蛋白,用多种蛋白酶酶解成肽段,采用纳升液相色谱以及具有超高分辨率的Orbitrap Eclipse Tribrid三合一质谱联用仪,利用阶梯能量HCD (stepped collisional energy SCE),HCD (Higher-energy collisional dissociation) 以及HCDpdEThcD三种碎裂方法进行质谱分析。本研究中,研究者不但成功鉴定到了此前已报道的22个N-糖基化修饰位点,还首次从SARS-CoV-2病毒颗粒中提取的S蛋白上鉴定到了17个O-糖基化修饰位点。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发现在这17个位点中,有11个位点位于糖基化的天冬酰胺(Asn)附近。研究者将NxS/T共有基序内糖基化的Asn每一侧的3个氨基酸定义为“N±1-3”。分析结果显示,11个O-糖基化修饰位点分布在“N±1-3”的位置上,位点信息确定的位点数有10个,其中7个位点分布在“N+2”的位置上。研究者还通过开展定点突变实验进一步证实Asn糖基化修饰的存在是“N±1-3”的位置上出现O-糖基化修饰的先决条件。综上,研究者提出SARS-CoV-2病毒S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存在O-糖基化修饰追随N-糖基化修饰发生的现象,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O-Follow-N”规律。  图. SARS-CoV-2病毒S蛋白的糖基化修饰遵循“O-Follow-N”规律 本研究基于前沿的质谱鉴定技术,揭示了S蛋白的O糖基化修饰谱,提出了O糖基化修饰的“O-Follow-N”规律,这一规律可能适用于其它蛋白,提示O-糖基化修饰具有潜在的新机制,特别是N-和O-糖基化修饰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作用,未来有望在极大程度上推动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此前,黄超兰主任领衔的多组学中心团队还与高福院士领衔的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揭示早期的新冠感染患者存在显著的免疫抑制,并首次提出COVID-19的发病机制或存在“两阶段”模式3。多组学中心在黄超兰教授的带领下,将继续基于临床,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深耕前沿技术方法开发,为推动基础生物学和临床领域的创新研究提供最有质量保证的蛋白质组和质谱技术手段。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黄超兰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陈扬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高峰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田文敏博士,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李德林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张楠,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白桂杰、原恺博士为本文的共同一作。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1-00545-2
  • 国内在线质谱仪发展走在路上
    在线质谱仪是一款比较高端的在线分析仪器,虽然国内国产质谱仪逐渐开始有应用,但国内市场对国产质谱仪的认识和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市场仍被国外企业垄断。究竟国内在线质谱仪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又遇见了哪些难题? 12月17日,在由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和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承担的“大型石油化工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EO/EG)首套国产在线质谱分析仪系统工程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通过媒体的镜头,表达了个人对国内在线质谱仪发展现状的看法,以及对企业仪器研发的建议。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 安全可靠的品质才能赢得客户 随着应用的广泛和平台的提升,国内在线质谱近五至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制造和应用上都有很大进步,逐步在中高端市场有了一定的地位。曹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线质谱仪专业技术正在路上。“虽然从进出口的量上看,高端产品大部分是进口的,并且这种现象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国内企业这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大型、高端的关键工艺平台上逐步占据一席之地。所以我说这个技术是在继续前进,行业前景非常好。” 谈及此次鉴定会上的Mars-550在线质谱仪,曹秘书长表示,聚光科技从成立至今,一直把落脚点放在技术上,而非销售和营销。因此,经过几年的研发,聚光科技在线质谱仪技术有了突破,体现在产品的快速检测、准确性、可靠性,包括免维护和速度快等方面。这款产品中还包含了该公司的几项专利,如防爆产品的能力和内部可控制温度的能力。这些技术的添加是为了保证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让用户能用最少的操作、最少的维护、最少的反复更换备件,得到最大的效益和产出。 曹秘书长进一步表示,企业如果想得到快速发展,首先必须要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提供快速响应、可靠数据以及尽可能的免维护。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大量的技术在支撑。“所以我觉得这是所有制造商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次鉴定会给用户传递一个讯息,告诉用户用了我的产品可以保证产品安全可靠,同时减少维护,这些已经变成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技术及售后服务成最大问题 质谱仪是一款精度高、制造难度大、维护环境和应用背景都比较复杂的产品。虽然制造行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曹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这一行业面临的第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集成创新。“从全局上应该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们的研究场所来进行核心传感器及材料的研究。而企业当前首要应具备集成能力,就是有办法集中到全世界最合适的传感器和零部件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要面对应用技术问题。企业最终销售的是技术而非产品。曹秘书长表示,目前有多少企业认认真真掌握了用户应用过程的工艺点,掌握了应用路线图,掌握了仪器在应用中间存在的问题、背景和充分条件?这前面的所有问题都是在背后要实实在在落实在最基本的制造工艺技术上。这种工艺技术体现在在线质谱上就是系统集成技术,这一点也是企业面临的非常大的问题,也是集成创新的突破点,能否满足用户的关键点。 第三个问题就是售后服务,这是分析仪器行业里永恒的话题。快速解决能力、应变能力和迅速响应能力,是用户选择的一个方向。售后服务可能也是大部分企业所欠缺的地方。快速的响应与反映表明的是企业的品德问题,快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的是企业的专业技术实力问题。 在成果鉴定会上,她也表示,企业的责任促使其优质产品被客户信任,这是双方合作最基础的点,她希望国内仪器研发制造企业,能更多地有责任感,从用户角度研发优秀的精密仪器,为国产仪器的大力发展作出贡献。
  • 单智伟团队:在金属镁塑性变形行为和内在机制领域取得新进展
    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产品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如钢铁和铝合金,镁的塑性变形加工较困难,工艺成本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微观机制是决定宏观性能的内在因素,因此,研发高塑性镁合金需要精准认知其微观塑性变形机制,相关研究也一直是镁合金领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众所周知,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时一般会发生加工硬化现象,即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材料内部缺陷和损伤逐步累积,流变应力不断增加。当硬化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将不具备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最终发生断裂。对于金属镁而言,其沿晶体学轴压缩时加工硬化十分明显,塑性变形量一般仅在5%-10%左右。针对镁的塑性变形行为和内在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团队近年来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亚微米尺寸的镁单晶,当沿轴压缩时,首先发生由锥面位错滑移主导的塑性变形(详见Liu et al. Science, 365 (6448), 73-75, 2019)。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加工硬化的不断加剧,原本认为塑性已消耗殆尽的样品并没有断裂失效。当流变应力升高到1 GPa水平时,样品突然被压为扁平状,且没有裂纹产生。此外,被压扁的样品已不再是单晶,而是由多个具有共轴取向关系的小晶粒组成,小晶粒内部有大量的基面和非基面位错。图1 亚微米镁单晶柱在轴压缩下的变形过程。(a)初始样品;(b) 位错的形成和运动;(c) 在样品右下角形成的新晶粒(白色箭头);(d) 新晶粒中产生位错(白色箭头);(e)样品被压为扁平状;(f) 在扁平样品上采集的电子衍射。(g)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出变形的三个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加工硬化阶段、塑性变形-应变突跳阶段。通过系统的晶体学分析、显微学分析、原子尺度表征,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该团队提出新晶粒是通过锥面-基面转变形成的。在新晶粒形成后,原本已消耗殆尽的塑性得到了再生,继续加载时样品仍可持续发生很大的塑性变形。该研究将这种由变形诱导的在基体晶粒中形成新晶粒的过程称为“deformation graining(形变转晶)”。该过程不必依赖扩散,可在室温下快速发生,所形成的新晶粒与基体晶粒具有特定的晶体学取向对应关系。在新形成的晶粒中,可以继续发生由位错和孪生协调的塑性变形,使得样品重新具有了塑性变形能力(可比拟为“返老还童”)。该研究丰富了对塑性变形机制的认识,为镁的变形加工提供了新的启发:在高应力或高应变速率下加工,可由高应力引发新的变形机制,进而提高镁的变形加工能力。图2 新晶粒在加载时长大,卸载时缩小,二次加载时再次长大,反映了晶界的高可动性图3 新晶粒及其晶界结构该成果以"金属镁塑性变形能力再生新机制"(Rejuvenation of plasticity via deformation graining in magnesium)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西安交通大学刘博宇教授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合肥工业大学张真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马恩教授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飞和杨楠、内华达大学李斌教授、吉林大学陈鹏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宇教授和江苏科技大学彭金华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11计划2.0、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近年来,单智伟研究团队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微纳中心和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2014年,发现了镁中不同于位错和孪晶的室温变形新机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并荣获美国TMS学会镁分会年度最佳基础研究论文奖;系统研究了镁合金中析出相形貌对孪晶行为的影响,并进而发展了一种判断镁合金强塑性的简单判据,成果发表于《材料科学技术》(封面推荐,2018);发现通过活化二氧化碳,可以在室温下将镁表面的氧化层或腐蚀产物转变成一种致密的保护膜层,不仅可显著提升镁及其合金的抗腐蚀性和强韧性,而且大幅提高镁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发明了一种绿色、低成本镁合金涂层新技术,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2018),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应用基于原位电镜的先进测试与表征技术,结合原子尺度成像和三维图像重构技术,揭示了镁中锥面位错的结构特征和滑移行为,首次实验证明其是镁中有效的塑性载体,指出通过促进锥面位错滑移(可通过提高应力和减小晶粒尺寸来实现)可以有效提高镁的塑性,成果发表于《科学》(2019)。针对原镁冶炼工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提出并验证了原本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原镁冶炼可以在常压进行,并与华西能源公司联合攻关,开展了原镁常压生产的工业化装置的开发。针对原镁杂质元素种类多、含量高、波动大的痼疾,从原子机理出发,开发出全新的工艺流程,可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从料球直接生产出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镁,革新了此前领域内普遍认为皮江法(硅热还原法)不能直接生产高纯原镁的认知。上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望从整体上提升镁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688-9
  • 进展|气溶胶中关键毒性化学组分的内在关联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2006、22188102)等资助下,复旦大学李庆教授和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等课题组合作,提出以削减人群健康风险为导向的工业烟气治理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工业源气溶胶毒性效应实现以健康为导向的大气污染控制(Achieving health-oriented air pollution control requires integrating unequal toxicities of industrial particles)”为题,于2023年10月1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2089-6  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因素。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各国政府优先对火力发电行业实施了日趋严格的污染物浓度控制政策。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在质疑基于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控制标准是否能有效降低健康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排放源,以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一直是国际上面临的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难题,该研究团队对我国重点工业源(包括钢铁、电力和水泥行业)产生的气溶胶开展系统研究,发现了工业源气溶胶的生物毒性差异,阐明了气溶胶中金属等关键毒性化学组分的内在关联机制(图1)。基于气溶胶毒性效应的量化参数,结合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空气质量模式、人群暴露模型与费效分析,阐释以削减“健康风险”为导向的大气污染调制机制(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相比于以削减气溶胶“质量浓度”为导向的机制(电力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可以更为有效的降低人群健康暴露风险(约5.4~8.2倍)。此外,若优先对气溶胶毒性效应更高的工业源开展超低排放(钢铁),能节约大量的经济成本(图2)。图1 钢铁厂(Iron and steel plants)、电厂(Power plants)和水泥厂(Cement plants)燃烧排放气溶胶(a)氧化应激效应(ROS)、(b)毒性金属组分以及(c)关键化学组分对ROS效应贡献比例解析(金属是工业源气溶胶的主导毒性成分)  图2 (a)我国工业大气污染基于“质量浓度”和“健康风险”减排策略的花费以及收益(2019年,超低排放削减的PM2.5排放量及基于ROS效应调控的排放量)的概念图 我国大陆区域电力行业(b)和钢铁行业(c)超低改造后的气溶胶基于ROS效应调控的人群暴露健康风险改善效果的分布情形  该研究基于对18个省/直辖市的82个实际工业排放源现场测量、关键毒性组分的化学甄别、生物毒性解析、空气质量模拟、暴露风险评估以及成本效益计算,突破了当前“基于PM2.5质量浓度”的大气污染控制政策,提出“基于PM2.5健康风险”的工业烟气污染治理思路,为建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大气污染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 超快泵浦测量揭示量子材料调控内在机制 ——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初露锋芒
    新研究进展今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 San Diego)R. D. Averitt课题组在量子材料调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工作利用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所搭建的测量系统,通过低温磁场环境下的超快泵浦测量详细研究了GdTiO3钙钛矿材料在光激发下自旋与晶格相互作用以及磁性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各种演化机制。这对于可应用于量子信息领域的钙钛矿类量子材料实现超快的量子调控十分重要。相关研究成果以“铁磁缘体GdTiO3中相干声子模的磁弹性耦合(Magnetoelastic coupling to coherent acoustic phonon modes in the ferromagnetic insulator GdTiO3)”为题,刊登在PHYSICAL REVIEW B上。测量设备与光路示意图(图片来源于R. D. Averitt教授关于本工作的公开报告)GdTiO3材料不同温度下的反射率泵浦测量,(a)反射率随时间的变化;(b)峰值反射率随温度变化;(c) 反射率在不同时间段的演变机制GdTiO3在钙钛矿材料相图中处于铁磁-反铁磁的边缘区域,在基态时Gd磁晶格与Ti磁晶格成反铁磁耦合排列,材料表现出亚铁磁性,同时材料还是莫特-哈伯德缘体和轨道有序态。该研究工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磁场环境下对GdTiO3材料进行了时间分辨的反射率和磁光克尔测量。材料的反射率和克尔转角在飞秒、皮秒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了多种演化机制。针对在皮秒量上的自旋-晶格相互作用机制,通过采用660 nm对应于Ti 3d-3d 轨道Mott-Hubbard带隙的光激发,对所得MOKE信号的分析可以得出,光激发先扰乱了Ti离子磁晶格的排布,减弱了与Gd磁晶格的反铁磁耦合,使得材料的净磁矩增加。进而光激发所产生的热效应逐渐影响Gd磁晶格的稳定性使得材料的净磁矩减少。另外,实验观察到MOKE和反射率测量在皮秒尺度上都有相干振荡,且随着时间发生明显的红移。该振荡对应于光激发在材料中产生的应力波(相干声子)。通过分析得出,该应力波与材料的磁性也有密切的对应关系,表明通过声子与磁性的耦合来直接调控磁性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不同温度、不同磁场下时间分辨MOKE测量观察到的GdTiO3材料磁性的演变(a)光激发后磁矩演化的原理示意图;(b) 时间分辨MOKE测量观察到的相干振荡该研究通过在变温变磁场条件下的时间分辨测量,清楚的观测到了GdTiO3在微观时间尺度上的磁性变化,通过分析详细解释了磁性演化的内在机制。这对于钙钛矿类量子材料的应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上早期就使用超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的用户,R. D. Averitt教授利用OptiCool超高的温度稳定性、超低震动、强磁场、多窗口等特点设计了功能强大的光学测量系统,这对于该研究工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期待超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的用户能够取得更多科研成果。 设备信息OptiCool是Quantum Design于2018年2月推出的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2019年正式向美国以外市场销售,目前中国已经销售5套。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高度集成式的设计让您的样品在拥有低温磁场的同时摆脱大型低温系统的各种束缚。OptiCool是全干式系统,启动和运行只需少量氦气。全自动软件控制可实现一键变温、一键变场;避震、控温技术让控温更智能;新型磁体结合了超大均匀区与超大数值孔径。OptiCool可以满足低温、磁场、电学、光学对材料的多维调控,这将是量子材料研究的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1].D.J.Lovinger, E.Zoghlin, P.Kissin, G.Ahn, K.Ahadi, P.Kim, M.Poore, S.Stemmer, S.J.Moon, S.D.Wilson, R.D.Averitt, Magnetoelastic coupling to coherent acoustic phonon modes in the ferromagnetic insulator GdTiO3, PHYSICAL REVIEW B 102,085138(2020).
  • 网络课程‖6月17日“DPV与SWV和NPV方法内在联系的分析介绍”,扫码立刻预约
    6月17日“DPV与SWV和NPV方法内在联系的分析介绍”,扫码立刻预约时间6月17日(周五)14:00-15:30内容简介本次介绍DPV与SWV和NPV方法以及之间的联系。通过本次课程,加深参会人员对这三种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内容包含三部分:基本定义、工作原理以及参数设置在一些体系中的应用从信号采集上的差异进行分析通过实际测试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大量相关方法文献对比团队简介赵健伟教授团队主要开展基础电化学方法、储能材料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被引总数超过4500余次。
  • 给月球做CT——我国科学家揭示月背月壤粗细规律
    记者18日获悉,基于“嫦娥四号”获取的可透视月壤内部状态的月面雷达数据,深圳大学深空与深地学科交叉研究团队等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月球表面年龄与月壤内部非均匀性呈正相关。论文第一作者、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科学研究核心团队成员、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丁春雨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是国际上首次获知月球表面年龄与月壤内部非均匀性的关系,其普适性涵盖了月球几乎所有月海区域。研究量化了月球背面月壤内部非均匀性的程度,为研究月球表层环境变化和资源探测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长期以来,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是困扰科学家们的难题。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黄少鹏解释,月球表面地质年龄不同的地区,月壤内部性质存在差异,体现为月壤物质成分和粗细结构分布不均匀。以往科学家用光学手段观测月球表面的非均匀性,但光学手段不具备穿透性,因此月表以下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一直无人知晓。丁春雨表示,“嫦娥四号”任务携带的“玉兔二号”巡视器搭载的月球表面穿透雷达,就好似一部给月球做CT的仪器,可透视月球表层之下深数十米的物质,为研究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提供了难得机会。丁春雨介绍,研究采用了“玉兔二号”在“嫦娥四号”着陆点附近17个月昼(月球1个昼夜约相当于地球一个月)行走约443.35米所探测的雷达数据。“由于无法直接从观测数据中得到月壤内部非均匀性的参数,团队构建了月壤层模型,通过模拟电磁波在月壤层模型中传播,得到了模拟观测数据。”丁春雨表示,模拟数据与实际观测数据相似,表明月壤层模型符合实际月壤结构。基于雷达模拟数据与观测数据对比,研究团队得到“嫦娥四号”和“嫦娥三号”着陆区月壤内部的非均匀长度分别约为20厘米和13厘米。丁春雨解释,这说明“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内部物质的聚集程度比“嫦娥三号”更高。“嫦娥四号”和“嫦娥三号”着陆区月表地质年龄分别约为37亿年和25亿年,研究团队多次讨论后敏锐发现,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与月球表面地质年龄可能存在很强烈的关系。研究表明,月球表面地质年龄老的地区,月壤内部的非均匀聚集的程度越高。反之,地质年龄轻的区域,月壤内部有更多的碎块物质,物质之间相对疏离。丁春雨分析,这是因为地质年龄越老的地区,其表面物质受到的空间风化作用时间越长,例如遭到陨石撞击的频率更高,导致表面物质颗粒逐渐细化,空间两点之间的物质更为聚集。“这项研究是团队攻克月壤内部秘密的一部分。”黄少鹏说,“未来,我国月球探测任务将携带类似的雷达‘透视眼’着陆于月球南极,这将为全面地研究月球表层不同地质单元的非均匀性提供更多可能。”
  • 从生物样品分析规律到单抗药物检测最新技术进展,一起听听药企技术总监怎么说!
    正常机体之所以能保持健康状态,具有抵御和自我战胜疾病的能力,是由于生物体内部不断产生各种与生物体代谢紧密相关的调控物质,如蛋白质、酶、核酸、激素、抗体、细胞因子等,通过它们的调节作用使生物体维持正常的机能。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从生物体内提取这些物质作为药。 生物药物提取方法: 1)蛋白质类药物分离提取方法: 沉淀法(盐析、有机溶剂、等电点);按分子大小分离(超滤、透析、层析、离心);电荷(离子交换、层析、电泳、等电聚焦);亲和层析法(酶与底物、抗原与抗体、激素与受体)。 2)核酸类药物的分离提取方法: 核酸类药物生产方法提取法和发酵法。 3)糖类药物的分离提取方法 非降解法适用于从含一种粘多糖的动物组织中提取粘多糖,用水或盐。 降解法适用于从组织中提取结合比较牢固的粘多糖,酶解。 分离用沉淀和离子交换。 4)脂类药物的分离提取方法 提取,用有机溶剂将所需成分从原料中溶解出来醇、氯仿、甲醇、水。纯化,沉淀法、层析法、离子交换法。 5)氨基酸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分离方法:沉淀法(溶解度差异),吸附法(吸附能力差异),离子交换法(所带电荷不同)。 生物药物的检测: 生物药物具有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含量低、稳定性差、易腐败等特点,故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理化检验指标和生物活性检验指标的检测至关重要。 2015年7月2日,仪器信息网将邀请瀚盟生物技术副总监付淑军老师、海正药业分析实验室主任李镭老师携手安捷伦、赛默飞、SCIEX、布鲁克等知名检测仪器厂商工程师与网友一起在线探讨&ldquo 生物制药检测及评价技术&rdquo 。本次会议用户可免费在线报名参加。 报名日程安排如下: 9:30 生物样品分析的一般原则及常见问题 &mdash &mdash 付淑军(瀚盟生物技术副总监) 10:20 安捷伦科技最新Glycan Mapping色谱柱在生物制药分析中的应用 &mdash &mdash 米健秋(安捷伦) 11:10 赛默飞在单抗分析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mdash &mdash 胡学桥(赛默飞) 14:00 CE及CESI-MS技术在生物药分析中的应用 &mdash &mdash 陈鸿序(SCIEX) 14:40 布鲁克ESI/MALDI质谱助力生物制药发展 &mdash &mdash 刘先明(布鲁克) 15:20 单克隆抗体药物检测技术进展 &mdash &mdash 李镭(海正药业分析实验室主任) 请 扫描 或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即可在线报名,会场容量有限,报名从速!报名及参会免费!
  • 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发布2个关于专项项目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关于2022年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知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为加强交叉科学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促进交叉科学领域学术交流和科学传播等活动,交叉科学部现公开发布2022年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知。一、定位、资助范围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用于资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相关的战略与管理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科学传播和科普平台建设等活动。本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包括以下3种类型:(一)交叉科学领域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下文简称“战略研究类”项目);(二)对交叉科学发展有益的专题研讨会议(下文简称“专题研讨类”项目);(三)对交叉科学领域发展发挥正向宣传作用的科学传播和科普活动(下文简称“科学传播类”项目)。二、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一)申请条件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工作、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申请专项项目。(二)限项申请规定1. 本专项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2. 申请人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三)申请注意事项1. 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接收时间为2022年10月20日-2022年10月27日16:00时。2. 项目负责人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选择“在线申请”—“新增项目申请”—“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进行项目申报。3. 申请代码1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交叉科学部相应代码(T01:物质科学领域,T02: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T03:智能与智造科学领域,T04:融合科学领域),申请代码2不填写。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科技活动项目”。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进行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4. 项目资助额度为8~10万元/项,研究期限统一填写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5. 申请人应在项目名称中明确申请的科技活动类型,采用“XXX类:XXX(项目名称)”的结构。申请书正文应与所申请的类型相对应。“战略研究类”项目应包括:发展背景、发展规律与态势、发展目标、发展现状、优化布局、学科交叉与优先资助领域、核心科学问题、组织保障以及政策措施等。“专题研讨类”项目应包括:研讨主题的背景和意义,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专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活动的起止时间、参加范围、规模、潜在影响,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科学传播类”项目应包括:科学传播及科普活动的必要性与需求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有效传播方式与载体形式、对科学基金管理及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等。项目选题应与交叉科学部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及管理需求相匹配。科技活动项目预期成果中必须包括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活动总结/出版物/软件等;若申请获得资助,上述成果将是结题审查的重要依据。6. 本次申请执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申请材料与预算编报要求的有关规定。7.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8.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具体要求如下:(1)本专项项目采用无纸化申请方式,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并及时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与之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2)依托单位须在截止时间前(2022年10月27日16:00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完成审核、确认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须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项目申请清单。9.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本通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管理办法、项目指南和本通告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三、咨询联系方式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2.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电话:010-62328382,Email:interdis@nsfc.gov.c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2022年9月21日关于发布交叉科学部“自然科学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研究”专项项目指南的通告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为更好地揭示自然科学发展规律,促进对交叉科学的深入理解,加强顶层设计能力,交叉科学部现发布“自然科学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专项项目指南。一、拟资助方向拟资助项目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系统梳理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脉络体系,阐释自然科学发展的逻辑与规律,提升对交叉科学的理解与认知;(二)通过对科学发展史中典型案例的剖析,阐释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科学发现背后的学术思想来源和科学范式变革,重点阐述其对自然科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为科学家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三)通过对知识结构和逻辑的梳理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出版系列教材及科普著作,促进我国教育及科普事业的发展。二、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1年,项目执行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平均资助强度为50万元/项,拟资助1~2项。三、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一)申请资格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二)限项申请规定1. 本专项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2. 申请人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三)申请注意事项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专项项目指南”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2. 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接收时间为2022年10月20日-2022年10月27日16:00时。3. 项目负责人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选择“在线申请”—“新增项目申请”—“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专项项目”—“研究项目”进行项目申报。申请代码1选择T01,申请代码2不填写,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进行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4. 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2年10月27日16:00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并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四、咨询联系方式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2.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电话:010-62328382;Email:interdis@nsfc.gov.c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2022年9月21日
  • 微流控+荧光显微成像助力,陈良怡/汤超合作团队发现胰岛细胞的集体探戈舞
    胰岛是最重要的血糖调控微器官,结构上主要由α和β两类细胞组成。机体内胰岛散落分布于胰腺器官内(每只小鼠大约有1000个胰岛,每个人大约有1000000个胰岛)。胰岛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如胰岛大小,细胞类型组成比例等),胰岛的异质性为其功能多样性提供了基础。功能上,高糖刺激下胰岛呈现有规律的钙震荡,导致胰岛素的分泌。有趣的是,胰岛呈现出不同等震荡模式,大致分为快速震荡 (100秒),及快慢复合的震荡。钙震荡信号紊乱与糖尿病进程高度相关,因此其调控机制一直被广泛研究。2022年6月29日,来自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的汤超团队和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陈良怡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 Pancreatic α and β cells are globally phase-locked 的文章。该工作发现在高糖刺激下小鼠胰岛内与细胞呈现集体锁相的钙震荡规律,并结合生物实验与数学模型研究了胰岛内α与β细胞旁分泌调控钙震荡与锁相的机理。该研究通过结合微流控芯片与钙离子荧光显微镜成像,发现在同一胰岛中,空间上细胞激活顺序高度保守,时间上震荡周期高度可重复(图1)——说明震荡模式是胰岛稳定的内在性质。图1:微流控芯片实验示意图及胰岛的快速,慢速,及复合钙震荡模式。他们进一步通过构建α和β细胞双色钙荧光蛋白标记转基因小鼠(图2),发现在胰岛震荡中α和β细胞呈现集体锁相,两类细胞交替激活,每类细胞之间高度同步。通过定量分震荡模式发现α细胞与β细胞的震荡相位呈现出高度的规律性:α细胞的相位落后于β细胞约20秒,而α细胞的相位落后于β细胞的时间是可变的,并决定了胰岛的震荡模式。图2:α与β细胞双色钙荧光蛋白标记转基因小鼠(左)及快速,慢速,及复合钙震荡模式胰岛中与细胞平均钙活动(右)。为了理解胰岛内α与β细胞相互作用与震荡模式的关系,文章构建了胰岛细胞震荡子数学模型。模型发现胰岛内α与β细胞间不同的耦合强度可以导致快速,慢速及复合震荡多种活动模式,使胰岛系统兼具鲁棒性及灵活性。模型还预测了胰岛震荡模式与细胞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慢速震荡时,α对β细胞促进作用较弱;复合震荡时,α细胞对β细胞促进作用较强,而β细胞对α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快速震荡时两者的互相作用都强。数学模型提示胰岛钙震荡周期受旁分泌调节,研究进一步验证发现胰岛震荡周期与胰岛内细胞数量高度相关(图3),细胞数量越多震荡周期越快。图3:胰岛震荡周期与胰岛内细胞数量高度相关以往近40年的研究工作主要将胰岛不同的震荡模式简化为β细胞的内在差异。然而分离的β细胞只呈现慢速震荡,因此这一传统假设受到挑战。该研究观察到胰岛内α和β细胞钙活动呈现集体锁相,并发现α细胞对胰岛快速钙震荡的产生至关重要。并通过结合数学模型说明胰岛不同震荡模式受胰岛内旁分泌的调控。北京大学的博士后任惠霞,黎彦君,韩成盛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汤超和陈良怡均为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373-6
  • 日本明治奶粉检测出放射性铯 国内在售
    继蔬菜、牛奶、牛肉被检查出含有放射性物质铯之后,日本明治公司生产销售的&ldquo 明治STEP&rdquo 奶粉中也被检测出放射性核素铯。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继蔬菜、牛奶、牛肉被检查出含有放射性物质铯之后,日本明治公司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生产销售的&ldquo 明治STEP&rdquo 奶粉中也被检测出放射性核素铯。这一消息传出后,明治股价一度大跌13 %,截止当地时间下午2:28,该股下挫9.6%,至每股3,025日元,创30个月来的最低点。日本原装明治奶粉目前在我国市场有卖。   放射性铯是核爆料和反应堆运行产生的主要裂变产物。环境中铯-137进入人体后易被吸收,均匀分布于全身 由于铯-137能释放&gamma 射线,很容易在体外测出。进入体内的放射性铯主要滞留在全身软组织中,尤其是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浓度较低 较大量放射性铯摄入体内后可引起急、慢性损伤。   日本食品巨头明治公司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生产销售的&ldquo 明治STEP&rdquo 奶粉中检测出最高每千克30.8贝克勒尔的放射性核素铯。检测出铯的是保质期为2012年10月4日、21日、22日、24日的奶粉。保质期显示在奶粉罐底部。   日本厚生劳动省称,这是核电站事故后首次从奶粉中检测出铯。明治计划对约40万罐奶粉实施免费更换。   日本政府规定的奶粉暂定标准上限是每千克200贝克勒尔,此次明治奶粉检测结果未超标。但有意见指出婴儿比成人更容易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厚劳省已决定将于近期为&ldquo 婴儿食品&rdquo 设定不同的标准。   目前,明治公司在日本国内的奶粉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约40%,为业内第一。   链接:日本放射性铯污染扩大到&ldquo 首都圈&rdquo   新华网东京9月30日电,日本文部科学省日前公布了核泄漏事故中放射性铯的最新分布地图,显示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西南方向,铯污染地区呈带状分布,虽然污染程度随距离渐远而减弱,但污染范围已扩大到&ldquo 首都圈&rdquo 。   日本的&ldquo 首都圈&rdquo 是指以东京都为中心,涵盖周围埼玉、神奈川、栃木、群马、千叶、茨城及山梨7个县的区域。   文部科学省说,受风向影响,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向西北扩散的放射性物质,到了福岛市西部山区后,改为向西南方向扩散,核污染一直扩散到群马县西部。   核电站以南,在茨城县北部,风一度改为吹向海洋方向,但近日又再次吹向陆地,核污染一直到达千叶县西北部。千叶县柏市和松户市等地土壤中放射性铯达到每平方米6万至10万贝克勒尔,放射线量达每小时0.2至0.5微希沃特。在埼玉县秩父市等一些地区的放射线量也很高。   9月8日至12日,文部科学省用直升机搭载检测放射线的仪器在&ldquo 首都圈&rdquo 上空进行了检测。   福岛含铯牛肉流通至11个都道府县 部分被食用   日本核泄漏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继蔬菜牛奶之后,7月福岛县的牛肉首次被检查出含有放射性物质铯。日本政府正在积极应对&ldquo 含铯牛肉&rdquo 危机。2011年7月14日,受放射性元素铯污染的牛肉之前被送至日本12个都道府县的商店和餐馆,可能已有约373公斤牛肉在其中8个都道府县被食用。   最初发现&ldquo 含铯牛肉&rdquo 的地方是东京芝浦屠宰场,其来源是福岛县南相马市某养牛农户7月7日出栏的11头肉牛。经调查发现,这家养牛农户前两个月出栏的肉牛已进入市场流通。福岛县政府对问题牛产地牧场的饲料和水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从草料中检测出辐射强度为每千克数万贝克勒尔的铯。这些草料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时堆放在室外。据介绍,通过补充适量水分使草料恢复到干燥前状态后检测的结果发现,其数值约相当于暂定标准值(每千克500贝克勒尔)的56倍。饲养问题牛的农户居住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30公里内的&ldquo 紧急时疏散准备区&rdquo ,曾将去年秋季收割的草料保管在室外,从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4月上旬起每天向每头牛喂1.5千克饲料。   调查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的肉牛在出栏前都要进行体表放射性物质检查。问题是,牛在食用了核污染草料后受到体内辐射,并非体表检查就可查出。通过牛肉随身携带的条形码查明,除了上述11头牛外,还有6头牛出自同一农户。这6头含铯牛的肉已经进入东京都等地的批发商和零售商手中。政府方面表示,牛肉的流通地不大可能再扩大至其他地方,流通地&ldquo 基本已经查明&rdquo 。   福岛县从7月11日起对260家食用牛农户进行了紧急调查。厚生劳动省官员表示,中央政府曾在3月19日下发通知,要求养殖户不要给家畜喂食放置在室外的饲料,希望继续严格执行。农林水产省11日宣布,为确保肉制品的食用安全,将加强对与福岛县相邻6县的牛肉监测。福岛县政府12日表示,相关区域出栏的肉牛除了同以前一样实施体表检测外,还计划对宰杀后牛肉进行全面检测
  • 日渐深入的机制解析研究——代谢组学在生物医学与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仪器信息网讯 我们知道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由众多基因、蛋白质、以及小分子代谢产物来共同承担,而上游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功能性变化最终会体现于代谢层面,如神经递质的变化、激素调控、受体作用效应、细胞信号释放、能量传递和细胞间通讯等,所以代谢组处于基因调控网络和蛋白质作用的网络的下游,所提供的是生物学的终端信息。因此科学家们常说,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告诉你可能发生什么,而代谢组学则告诉你已经发生了什么。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关于生物体被扰动后(如基因的改变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代谢组学着重研究的是生物整体、器官或组织的内源性代谢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所受内在或者外在因素的影响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代谢组学通过揭示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代谢整体的变化轨迹来反映某种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物事件。  8月12日,仪器信息网举办了“2021年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聚焦代谢组学的前沿应用,包括其在生物医学以及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点击了解会议的回放视频)  在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开发高覆盖率的组学方法的同时,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的整合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机制研究方法。代谢组和脂质组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代谢图谱,使全面的网络分析能够识别疾病病理中的关键代谢驱动因素,有助于研究脂质和其它代谢产物在疾病进展中的相互联系。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的唐惠儒教授团队的主要研究是代谢表型组,也就是小分子代谢物的定量组成及变化规律。通过结合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及量子化学计算等多种技术,实现准确测量人类血液、尿液和唾液等样品中代谢物的绝对结构,定量它们的浓度及其变化规律。  本次会上唐教授作了题为《脂蛋白代谢组定量揭示病理生理内涵》的报告。  脂蛋白是脂质成分在血液中存在、转运及代谢的形式。脂蛋白代谢更是通过肝脏、肠道等大量器官参与的活动,如果代谢出现紊乱可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脂蛋白组分的定量方法常用的有核磁共振波谱法以及质谱法等。报告介绍了唐教授团队在脂蛋白代谢组定量揭示病理生理研究的最新工作进展,其团队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通过分析10余个独立队列5万余人血浆/血清健康人群各脂蛋白亚类及组分的参比浓度范围,希望能够进一步定义什么是健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心昱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代谢组学在重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的报告。  肝癌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展快且易转移。报告介绍了刘心昱团队针对肝癌的早期筛查缺乏可靠标志物的问题,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全景解析了肝癌代谢紊乱,揭示了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代谢重编程过程,发现并验证了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针对肝癌术后易复发转移,建立基于代谢小分子的风险预测模型,有效的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贺玖明研究员作了题为《质谱成像空间代谢组学与脑科学研究》的报告。  大脑是结构最复杂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与其微区的分子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大脑的小分子调节机制对理解中枢神经功能、精神疾病机理和药物研发有很大的帮助。动物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控制均依赖于脑部强大的中枢神经网络——神经连接体。目前,科学家对脑部小分子网络的研究仍有不足。  分子成像技术是研究大脑中DNA、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强大工具。质谱成像技术(MSI)是一种检测大脑中蛋白质、代谢物和脂质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分子成像技术,在肿瘤边缘诊断、肿瘤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分布和机理阐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报告介绍了贺玖明团队开发的一种空间分辨代谢网络作图方法、高通量AFADESI-MSI方法和代谢组学策略,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张九凯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及其相关衍生技术在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的报告。  随着食品产业全球化布局进程的加快和食品供应链不断延长和复杂化,经济利益驱动的食品掺假现象日益凸显。以代谢组学为代表的组学技术能够针对食品中的尽可能多的代谢产物,从整体角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食品真实属性鉴别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兴的研究工具。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代谢组学产生了很多衍生技术,包括脂质组学、挥发组学和风味组学等。  报告介绍了代谢组学及其相关衍生组学技术在食品物种及品种鉴别、产地溯源、品质分级和掺假掺杂识别等真实属性鉴别研究,为进一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 基金委发布关于征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科学研究创新思路的通知
    p   截止4月22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逼近250万,国内目前现存确诊病例还有1600余例,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征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科学研究创新思路的通知。希望广大科研人员围绕人类健康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公共安全与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从病毒结构、功能、溯源、演化、传播与流行规律,病毒与宿主互作及免疫系统多层次多尺度调控机制,中医药防治病毒感染内在机制,诊疗与防护的多学科交叉的新技术、新策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方向提出相关科学研究创新思路。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创新思路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为确定下一步重点部署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p p    strong 全文如下: /strong /p p   各依托单位: /p p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世界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全球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秩序的重大危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源头支撑作用,为人类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贡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现面向依托单位的广大科研人员征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科学研究创新思路和建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征集内容 /p p   鼓励科研人员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临床和防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求,提出前瞻性、原创性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创新思路,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希望广大科研人员摆脱惯性思维,注重科研范式的变革,广开思路,突出原创,大胆设想,提出新的思想。 /p p   请大家围绕人类健康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公共安全与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重点从病毒结构、功能、溯源、演化、传播与流行规律,病毒与宿主互作及免疫系统多层次多尺度调控机制,中医药防治病毒感染内在机制,诊疗与防护的多学科交叉的新技术、新策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方向(不限于上述方向),提出相关科学研究创新思路。所提内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阐述关键科学问题、建议采取的创新思路和预期目标。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创新思路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为确定下一步重点部署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p p   二、征集时间和填报方式 /p p   填报时间为4月21日8时至5月20日16时。 /p p   请依托单位科研人员使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账号于上述时间范围内登录https://isisn.nsfc.gov.cn,点击管理菜单下“创新思路建议”后,在线填写并提交。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科研人员请向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 /p p   三、咨询方式 /p p   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项目处 /p p   电话:010-62329336,62327008。 /p p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中心(信息系统支持) /p p   电话:010-62317474。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4月17日 /p p br/ /p
  • 明确三方面要求!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执法“行动周”正在进行中
    执法稽查局、质量监督司、食品抽检司在总局主会场视频连线开展调度指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会场通过视频参加调研检查。广东、四川、安徽、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7个省(区)市场监管局就检验检测领域专项执法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现场执法检查情况作汇报。执法稽查局、食品抽检司、认可检测司派员到内蒙古、安徽、广东参加现场执法活动。甘霖充分肯定了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前期工作成绩,并从深刻认识检验检测机构执法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检验检测行业内在规律;聚焦“三个难点”,坚持“六个结合”,建立和优化有关工作机制;持之以恒抓实抓严检验检测执法工作,全面规范检验检测市场秩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 第一届PerkinElmer中药红外光谱论坛召开
    2016年11月17日,第一届PerkinElmer中药红外光谱论坛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报告厅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校及企业的用户约100人参会。  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活动由PerkinElmer公司材料表征技术支持经理华瑞主持。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孙素琴  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孙素琴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红外光谱‘宏观组学’”的精彩报告。  红外光谱“宏观组学”是孙素琴教授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金属组学等组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设想在宏观上研究和探讨生物体彼此间如何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而形成的整体,试求在分子光谱水平上揭示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规律,诠释人体病因、病机、养生和防治内在物质相互转变的机制。“微观组学”是从微观上,在不同的层面上获得部分成分信息。“宏观组学”与“微观组学”的相互融合,是揭示生物现象和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孙老师介绍了“宏观组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思路 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分析的基本路线 宏观组学法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药理学表征以及宏观组学法应用于食品中药的质量控制中的实际案例。红外光谱不仅仅能针对单一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当中红外光谱及化学计量学结合,还可用于复杂体系中的多种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准确度比较高,可以解决目前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难题。另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来解释传统中药这种复杂的体系,对加强中西方之间关于中药的沟通交流非常有利,可加速中药国际化进程。与中国药典标准体系不同,在美国,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主体是制药企业,孙教授希望通过这次论坛的交流,来自我国企业的红外光谱用户能够真正将仪器、软件和数据库利用起来,做到信息共享,为中药标准的提升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樊克峰老师  针对红外光谱在中药材“生地”以及“熟地”形态、成分和药性分析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来自清华大学的樊克峰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中药和红外光谱的整体观”。清华大学化学系马芳老师  红外光谱不仅仅能够应用于中药材、饮片及成方制剂分析,也能够应用于新鲜药用植物的快速鉴别分析当中,针对这些方面的应用,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的马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新鲜药用植物ATR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的报告。PerkinElmer食品药品行业经理姚亮    来自PerkinElmer的食品药品行业经理姚亮为大家带来了“PerkinElmer应对2015药典的解决方案”,为参会人员简要介绍了PerkinElmer公司的历史、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主要变化以及PerkinElmer针对新版药典以及《计算机化系统》的解决方案。PerkinElmer材料表征技术支持经理华瑞  PerkinElmer材料表征技术支持经理华瑞则为大家讲解了“中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针对PerkinElmer公司中红外光谱及软件在食品及药品当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当天,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园。下午,与会人员还实际上机操作了PerkinElmer公司有关软件。
  • 高校频发腐败案 如何治理“精英硕鼠”成新课题
    近年来,高校频发腐败案:武汉大学原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和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广东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武汉科技学院院长张建刚等人相继涉腐落马。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日前举办的高校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培训班上,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关键措施,积极推动高校反腐倡廉。高校和科研院所同属知识分子云集之地,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科研院所反腐的基本情况,我们特别约请了汪克强研究员撰文分析。   汪克强 博士,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党组办公室)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兼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科研院所精英“硕鼠”   ◆科研院所正成为反腐新领域,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明显但问题也突出。   ◆学术腐败是学术机体上的“癌细胞”,会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石。   ◆科研院所知识分子相对集中,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素质相对较好,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内在动力。   据《检察日报》早前的报道,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在2005-2009年期间共立案侦查发生在该区科研院所的职务犯罪案件12起12人,涉案金额279万余元,多发于科研经费使用、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基建和行政后勤服务等重点“病灶”。   这一数据表明,科研院所正成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加强的新的重点领域。从总体上看,科研院所的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非常艰巨。与其他领域的反腐倡廉建设一样,科研院所的反腐倡廉建设也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重要政治任务,亟需制度化措施的有力跟进。   科研院所腐败现象凸显,原因纷繁复杂   推进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产生的纷繁复杂的原因。   在思想根源上,一方面,由于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不可避免地侵蚀着科研院所的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 另一方面,科研院所的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和一些掌握着学术资源、行政资源配置权力的学术带头人、科研管理人员,缺乏以创新为民为宗旨、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的科技价值观,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抵御诱惑、防范风险的意识淡薄,容易导致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在管理体制上,随着政府及社会对科技投入的持续较快增长以及科研活动的范围频次不断加大,一方面,由于资源配置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经费管理体系不够严密和规范,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学术机构在资源配置上可能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和挪用经费等行为,导致科技界和科研院所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另一方面,一些科研院所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决策缺乏民主机制,管理流程欠规范、不透明,执行随意化,制度监督和有效防范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工作不到位,有些甚至基本上没有监督等。这些都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在现实环境上,赛缪尔亨廷顿曾经说过,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容易滋生不稳定。一方面,随着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从“象牙塔”般的学术机构逐渐转型为面向社会开放、融入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单元,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些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逐渐侵入科研院所,对部分科研人员造成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除越来越多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经济活动外,科研院所自身的经济活动也日益增多,如科研设施基本建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知识产权运营等,反腐倡廉任务的繁重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相应地大大提高。   科研院所的腐败有其独特性,须对症下药   科研院所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是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创新成果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结合科技创新活动,培育创新人才,传承科学文化。科研院所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任务,包括反腐倡廉建设在内的全部党建工作也不例外。   科研院所腐败现象的产生具有鲜明的特征,并具有相对易发的若干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针对导致科研院所腐败现象发生的一些常见根本原因,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狠抓工作落实,通过对这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以重点带全面,积小胜为大胜,从构建制度保障、创造良好环境、营造学术氛围、提供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切实为科技创新发挥服务、保障和促进作用。   科研院所反腐要针对科研院所特点,加强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科研诚信体系建设,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当前,学术腐败现象和学术不端行为在科技界、教育界时有发生,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科技、教育界自身缺乏自重自律、自我约束不力的因素 既有管理体制上的缺失和弊端,也因为学术道德和诚信体系的沦丧。这种学术机体上的“癌细胞”,不仅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败坏了科技工作者的形象和声誉,而且会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石,阻碍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反过来又会对社会风气、公众道德产生恶劣影响。   反腐倡廉的科学化,制度建设要“给力”   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是推进反腐倡廉科学化的根本。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首先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科学化。   长期以来,科研院所在反腐倡廉方面建立了大量制度,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毋庸讳言,也有不少制度贯彻落实得不好,甚至在一些单位常常形同虚设。虽然其中原因相当复杂,但制度本身存在问题是客观事实。   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建设要系统建设、整体推进,致力于制度设计。既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重视治标,更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重视治本 既要根据科研院所实际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严肃纪律、注重惩治,更要针对科研人员特点加强思想教育、政策教育、警示教育、注重预防 既要集中精力、下大力气解决科研人员和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又要重视解决长期存在、容易被忽视的面上问题和深层次问题,防微杜渐,察病于萌芽,防患于未然 既要在党内弘扬正气,培育优良党风,又要以党风带民风、促学风,形成团结和凝聚广大科技人员献身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科研院所知识分子相对集中,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素质相对较好,既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优良传统,也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着强烈的内在诉求。这既是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也为科研院所推行院务、所务公开,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强化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有利条件。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归根结底是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更加准确地把握、更加自觉地运用反腐倡廉建设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创造新经验。当然,认识和把握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规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只能在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完成。
  • 哈希蓝色卫士助力济南引黄水库水源预警监控系统
    近几年黄河水污染的加剧,地处下游以黄河水为水源的山东地区,短期内无法根本解决这类水环境污染。同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源水水质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为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加强城市供水应急处理能力,对水源地系统全流程实施水质监控、对突发性水质风险进行准确预警。济南供排水监测中心所负责的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采用了哈希公司生产的新型预警监控系统----蓝色卫士多维矢量指纹识别预警系统。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ldquo 多维矢量&rdquo 预警技术是一种基于对经过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多个常规水质参数在不同水质污染条件下,相互间的变化状况进行研究,寻找并发现其内在变化规律及特性,从而间接对水质污染事件进行预警,并反映水质污染突发事件类型的全新技术。 该系统选用8参数蓝色卫士进行实验。具体监测参数为LDO、pH、ORP、电导率、浊度、有机物(UV)、氨氮、硝氮。通过这套预警系统,可以建立样品库、识别水质污染类型和水质变化预警的功能。能够快速对污染事件进行定性;可以对已发生事件建立特征数据参数,作为重复定性使用;系统稳定性、可重复性高;维护简单。 document.write("") xno = xno+1
  • 高达300万/项,涉及流式细胞术|基金委免疫力数字解码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
    昨日,基金委网站发布了5项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分别是:免疫力数字解码、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信息解码及有序调控、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冠状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动态机制与干预策略、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点支持项目300万/项,拟资助6-8项在免疫力数字解码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中,2023年度资助研究方向分为培育项目和重点资助项目:【培育项目】2023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20~25项,资助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培育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 2026年12月31日”;培育项目具体研究方向5个:1. 健康状态免疫力特征与变化规律。2. 重大疾病状态免疫力动态感知机制。3. 免疫力量化表征及数字化呈现的新理论与新方法。4. 免疫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特征。5. 基于免疫力数字解码的重大疾病预警。【重点支持项目】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6~8项,资助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 2027年12月31日”。重点支持项目具体研究方向4个:1. 免疫力大数据的标准化获取与深度挖掘。2. 免疫组库等多样性特征的数字化呈现。3. 跨尺度免疫力大数据资源平台及关键技术。4. 跨尺度免疫力大数据耦合与中国人群群体免疫力特征解析。多次提及流式细胞术、多重流式荧光技术在培育项目中的方向5中,提及新组学技术、流式技术及其他可视化技术等免疫检测新技术:在附件的数据标准中,提及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以及多重荧光流式细胞术:以下为项目指南全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免疫力数字解码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8月28日  免疫力数字解码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  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病原入侵,清除抗原性异物,监控及维系机体健康稳态的综合能力。免疫系统巨大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免疫力的关键基础,而传统研究模式未能系统揭示免疫力生成和演变规律。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多角度阐明免疫力的科学内涵,全景式认知健康及疾病状况下人体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基于整体观念和复杂系统视角,通过融合数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理论与技术,以新研究范式破译免疫力密码,促进精准诊疗,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  一、科学目标  基于高质量、标准化的免疫力大数据,开展人体免疫力整体性和系统性数字化解析与重构研究,揭示免疫力构成的生物基础、免疫力维持的关键特征和免疫力调控的普适规律,进而阐明免疫力的科学内涵;对免疫力进行定量化表征和数字化呈现,建立人群免疫力特征图谱,分析免疫力与衰老、疾病等重大生命健康事件的关系并阐释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开发基于免疫力数据的疾病风险预警、免疫力可视化和免疫力年龄测定等关键技术,建立个体和群体的免疫力档案,开展基于免疫力干预的健康维护及疾病防治新策略,形成未病先防、疾病早诊、预后评估、个性化医疗和健康管理新模式。  二、核心科学问题  (一)免疫力复杂系统的物质基础和动态规律。  针对免疫力复杂系统的高度多样性、时空动态性、多维交互性、自主适应性和模式记忆性等特点,采用动态化、跨尺度、多层次的全景研究新范式,以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免疫力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特征,阐明免疫力的组成要素、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等生物学内涵,揭示免疫力本质规律和深层运行机制。  (二)多模态免疫力定量表征及数字呈现。  建立不同免疫力表征状态的人群队列,获取并分析免疫分子和细胞的多样性信息,系统解析在分子、细胞、细胞间关联、器官、人群等不同尺度的免疫力数据,形成标准化的多维免疫大数据群,对多源、高维、跨尺度的免疫力数据进行耦合、重构与全景化表征,实现免疫力数字化呈现和量化评估,精准刻画免疫力肖像。  (三)基于免疫力解码的疾病诊疗与健康评估。  阐明重大生命健康事件的免疫力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获取重大疾病在器质性病变前的免疫力信号,设立基于免疫力解码的疾病分子分型、精准诊疗与预后评估标准,并整合传统医学证候辨识和“治未病”等理念与方法,构建疾病预警系统,及时评估健康状态并发现疾病早期隐患,为关键生命过程的免疫力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三、2023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拟聚焦我国高发病/高死亡率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健康人群,针对不同免疫状态,获取高质量、多维度、时空动态的免疫力大数据,建立相关基础数据设施和关键技术群,旨在阐明免疫复杂系统动态协同模式和时空交互规律。本计划拟设置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相关研究:  (一)培育项目。  围绕上述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立足研究范式创新,对于探索性强、选题新颖、前期研究基础较好的申请项目,将以培育项目的方式予以资助,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 健康状态免疫力特征与变化规律。  围绕不同年龄阶段(如婴幼儿、青春期、成年、老年等),不同健康状态(如长寿、中医偏颇体质等),或特殊生活环境的人群,鼓励采用高通量多组学技术,采集生理状态下免疫细胞发育与新型细胞亚群、免疫识别与活化、免疫记忆与耗竭、免疫代谢与表观遗传等免疫力数据,丰富免疫系统可测量参数,延展免疫力大数据的覆盖维度,解码免疫行为并揭示深层规律,建立健康个体的免疫力档案。从免疫力维度表征机体的健康状态,实现人体免疫年龄及健康状态的数字判读。  2. 重大疾病状态免疫力动态感知机制。  针对我国高发病/高死亡率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重大疾病,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证候等不同尺度,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等关键环节的免疫特征信息,如免疫微环境、免疫调节与耐受、移植免疫排斥、免疫细胞及其亚群、肿瘤新抗原等,揭示免疫力时空变化与疾病演进过程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建立微观免疫力数值与宏观疾病表征之间的定量映射关系,阐明免疫力在重大疾病时空演变过程中的动态规律和机制。  3. 免疫力量化表征及数字化呈现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建立从免疫细胞群和免疫分子等免疫载体数据中捕获用于量化免疫特征信息的新方法,发展诸如可解释机器学习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对多源、高维、跨尺度的免疫力数据进行耦合重构,开发前沿计算模型和大数据解析算法,提取可以表征免疫力的多维信息,实现免疫力的数字化与全景化呈现。  4. 免疫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特征。  针对代表性疾病或免疫过程,基于复杂系统的视角,研究免疫力组成元件、关系集合、系统结构等关键要素,融合还原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定量研究免疫力的层次性、涌现性、动态稳定性、自主适应性等复杂系统特点,研究这些特点与免疫分子、细胞行为或证候表征等的映射关系,探究免疫复杂系统运行的主要特征、普适规律及深层机制,定量探索免疫力的科学内涵和生物基础。  5. 基于免疫力数字解码的重大疾病预警。  围绕肿瘤、自身免疫病等重大疾病的“未病”状态,比对病变前后及健康人群的免疫力大数据,通过免疫检测新技术(如新组学技术、流式技术及其他可视化技术等)和免疫数据智能化分析新方法,挖掘疾病演进的特异免疫应答模式,鉴定可以表征疾病演进的免疫力信号,构建免疫力维度的疾病预警模型并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从免疫力视角发现重大疾病的早期关键特征,实现重大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  (二)重点支持项目。  围绕核心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立足研究范式创新,对于前期研究基础积累较好,特别是与本重大研究计划其它申请项目能够形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且共同对总体科学目标形成重要贡献的申请项目,将以重点支持项目的方式予以资助,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 免疫力大数据的标准化获取与深度挖掘。  建立不同免疫状态如健康群体、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高发病率类型)、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结肠癌、胰腺癌等高发病/高致死肿瘤)等中国人群大样本队列,获取疾病不同阶段(如发生、发展、治疗前后等)的标准化数据,完善免疫力多维大数据收集的标准与规范,研发多尺度免疫力数据融合与分析的新方法,发现疾病发生发展等过程中的免疫力特征。  2. 免疫组库等多样性特征的数字化呈现。  建立TCR、BCR和MHC等免疫多样性大数据捕获新方法(如重轻链全长获取和功能性配对等),发展免疫组库大数据的编码规律深度挖掘、疾病关键特征提取、高维特征信息数据降维和多样性分子功能聚类等关键核心技术,基于多样性免疫特征量化表征人体免疫力水平,揭示免疫力多样性特征与疾病和健康的内在关联,刻画群体和个体免疫力数字肖像和时空图谱,从免疫组库视角揭示人体免疫力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规律。  3. 跨尺度免疫力大数据资源平台及关键技术。  建立大规模人群队列免疫力数据管理的标准规范和共享机制,研发免疫力跨尺度、多源、多粒度大数据(不少于3种数据类型)汇交存储、审编处理和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构建我国免疫力大数据资源创新平台(具备PB级能力),保障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和安全共享利用,实现免疫力数字解码项目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平台的高质量建设。  4. 跨尺度免疫力大数据耦合与中国人群群体免疫力特征解析。  系统整合多中心多来源的数据,开展多尺度免疫力大数据耦合、分析等新方法研究,为多中心多来源的数据提供生信分析与验证等支撑;基于免疫系统的复杂多样性和免疫力的科学内涵,构建系统表征免疫力特征和规律的数学模型,实现免疫力的整体量化和全景化展示;提取能够表征群体免疫力的关键微观免疫数据和宏观人群特征,发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不同种族、年龄、性别和体质等群体的免疫力多样性和差异性,创建中国人群免疫力特征图谱,开展基于免疫力干预的健康维护及疾病防治新策略及新措施研究,实现群体层面免疫力的健康监测与干预。  四、2023年度资助计划  2023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20~25项,资助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培育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 2026年12月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6~8项,资助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 2027年12月31日”。  五、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  (三)申请程序。  1. 申请人应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拟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直接费用等。  2.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应当按照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要求在线填写和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申请书提交日期为2023年9月27日- 10月9日16时。  3. 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免疫力数字解码”,受理代码选择T03,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不超过5个申请代码。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4. 申请人在“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部分,首先明确申请对应本项目指南中的资助研究方向,以及对解决本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实现本重大研究计划科学目标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四)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  1. 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单位承诺、组织申请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在2023年10月9日16时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于10月10日16时前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  2. 为实现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数据标准详见附件),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关注与本重大研究计划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3. 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项目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将每年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须参加本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所组织的上述学术交流活动。  (五)咨询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三处  联系电话:010-62327096 附件数据标准   所有产生的队列数据须有完备的个体临床信息及匹配的高通量组学数据。个体临床信息包括个体健康体检信息和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和随访等;高通量组学测序数据细分为基础型数据与拓展型数据。项目负责人必须提供所有样本的基础型数据,鼓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创新免疫特征检测技术产生拓展型数据,进而从更多维度表征免疫力状态。项目申请书须描述样本数量及年度数据产生及提交计划,基础型数据及拓展型数据的样本数量与数据类型覆盖范围将被纳入评审和考核标准。  一、样本收集要求  肿瘤样本须有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血液样本。样本须有准确的病理信息,包括诊断、治疗、预后和随访等信息,要配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须用新鲜的组织提取细胞进行建库。样本须有冷冻的组织,若有剩余样本,须冷冻保存以供后期实验验证。其他疾病如自身免疫病等疾病样本根据疾病特点和检测手段取样,具体要求可参考肿瘤样本。要求如下:  1. 样本采集标准  1.1 组织标本:组织标本应尽量去除坏死组织、血渍污物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成分,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行OCT包埋、福尔马林固定、液氮速冻、组织解离等初步处理,以上步骤应在标本离体60分钟内完成。肿瘤标本应包括无坏死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其他类型组织标本如淋巴结须选取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区域,组织标本的质量须至少满足基础型数据的实验需求;  1.2 外周血样本:按照不同的实验要求抽取相应量的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量须满足基础型数据实验需求。依据实验需要对样本进行离心、冻存等处理,血浆或血清的提取须在30分钟内完成,-80℃保存。其他相应操作如免疫细胞分选等应在抽取后12小时内完成。  2. 样本的质量控制  2.1 肿瘤组织:肿瘤组织质量不低于0.5克,肿瘤样品纯度(肿瘤细胞核占比)不低于60%,肿瘤组织坏死率小于20%。全血样本体积大于5毫升。肿瘤组织须有病理切片以准确判断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类型和组织学特征。其他组织要求参考肿瘤组织的质量控制标准;  2.2 血液样本:须无凝血和溶血等情况,如进行免疫细胞分选,每例分离出的PBMC数量应大于8×106,T细胞数量大于3×106,B细胞数量大于1×106,细胞存活率大于95%。  3. 样本的运输:使用冰袋、干冰或者液氮进行组织样本及外周血标本的运输。  4. 样品的保存:冻存于-80℃冰箱或者液氮中,须分装保存,不得冻融超过一次。  5. 样本必须注明详细的临床病理信息,具体要求如下:  5.1受试者的可追溯唯一ID(如身份证号、住院号等);  5.2 受试者的病理诊断、诊断时间、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如TNM分期)、病理切片编号;  5.3 样本采集时间地点、样本采集方式(活检/手术切除等)、样本保存方式(冷冻组织、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等)、样本量(克、毫升)、样本纯度(肿瘤细胞核占比等)、组织坏死率;  5.4组织样本及血液样本所作检测名称、检测技术路径、质控报告(如有)。  二、临床信息数据类型  1.健康群体:可追溯唯一识别ID、性别、年龄、人种、民族、地区、血型、身高、体重、预防接种史、过敏史、恶性肿瘤家族史、免疫疾病家族史、感染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吸烟史、饮酒史等临床数据。  2.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除覆盖健康群体应收集的资料外,还应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检查(初次诊断时)、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病理报告、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等。  三、高通量组学数据类型  1.基础型数据  1.1外周血:  TCR-Seq、BCR-Seq、单细胞多组学检测技术(scRNA-seq、scATAC-seq、scTCR-seq、scBCR-seq)  1.2 组织样本:  TCR-Seq、BCR-Seq、WES(包括组织样本和对应个体外周血)、RNA-Seq、单细胞多组学检测技术(scRNA-seq、scATAC-seq、scTCR-seq、scBCR-seq)  2. 拓展型数据  具体包
  • 中国科协发布23个学科发展报告
    23个学科的年度进展状况   为发挥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原始创新,中国科协从2006年起建立了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制度。   2011年,中国科协又组织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等23个全国学会,分别对各自学科的发展状况开展分析研究,编辑出版了23卷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和1卷综合研究报告。总结近年来23个学科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最新进展,探讨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把握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   一、相关学科近年来的总体发展状况   (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瞄准前沿科技领域,充分发挥团队攻关、交叉融合、集群创新等科研优势,高度重视关系国家全局和战略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创新能力得以增强,在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空间科学、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如,随着人类空间活动日益频繁,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成为国际重大科技竞争热点领域,近年来,我国在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遥感研究等领域均取得重大进展。以月球科学为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探测成果丰硕,探月工程正进入“落”的阶段,实施探月二期和三期工程、加紧载人登月成为重要任务 2012年2月6日,我国发布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月球全影像。该影像图总数据量约800GB,影像色彩一致,层次丰富,图像清晰,对深入研究月面细致形态和月球结构,对月球探测与开发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础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国相关学科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原创性重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各主要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中均有重要建树,进一步扩大了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如,我国空间科学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空间物理学领域,我国实施的“地球双星计划”与欧空局(ESA)的“星簇计划(Cluster)”相配合,对地球空间形成“六点”探测,获得了多空间层次、多时空尺度的科学数据,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成就:提出了磁层亚暴“锋面”触发理论,发现了弓激波前太阳风中的“离子空洞”,观测到行星际磁场北向时地球向阳面磁层顶区重联的证据,发现了中性原子源的三维分布和极光图像。   (三)应用研究支撑效应显著   应用研究围绕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努力攻关,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更加密切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尤其是在解决诸如农业科技、能源及资源、医药与健康、先进材料、环境生态等关系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科技惠及民生等重大问题方面,正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完成了交流高频大电流国家基准的建立,主要解决了航空、航天、航海等装备所配置电子设备的交流高频大电流的溯源和现场校准问题 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互感器方案实现了交流高频大电流国家基准的建立,实现了交流大电流在1安培时直接溯源至自主研制的国家标准,量值传递过程仅为简单的4步,相比国际上的13步极大地降低了传递过程的不确定度积累 解决了国际上一直未能解决的电流引起电阻发热对误差影响的技术难题。   二、学科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一)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及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愈来愈趋向综合化、复杂化,多学科的联合攻关、跨学科的融合创新成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学科与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本次发布的23个学科的进展情况看,许多重大科技新突破均源自于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融合。例如,空间科学涉及到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气象学、大气科学、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探测获得重要科技成果、“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载人航天取得跨越式发展,为下一步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成果无一不是基于涉及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遥感研究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得益于众多学科的综合进步。   (二)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原始动力   重大科技研发成果可以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国计民生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而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又对科技与学科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量。瞄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业进步的结合,有助于找准和凝练重大科技课题,在解决诸如国家安全、能源资源、农业生产、医药健康、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各学科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以此切实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   例如,作物学领域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在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粮食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5.7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强化基础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战略关键   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对于提升各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相关学科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对学科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基因组学是进行生物遗传、生理、进化及病理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我国在黄瓜、白菜、马铃薯等蔬菜作物,人参、金蝉花等珍稀中药材,鹅、朱鹮、鲤鱼、石斑鱼等动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园艺学领域,绘制了这些作物的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将全基因组编码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解决了葫芦科植物染色体进化的难题,揭示了马铃薯自交衰退的基因组学基础,发现了薯块生长发育和抗性重要基因。   (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智力支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和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造就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团队,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例如,空间科学领域众多突破性的科学成就都与创新人才团队密切相关。“双星与星簇计划” 通过对地球空间形成“六点”探测,获得了多空间层次、多时空尺度的科学数据,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与此相应,空间物理学研究团队因此荣获国际宇航科学院“2010年度杰出团队成就奖”,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   对学科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三点启示:   (一)要重视超前研究学科发展演化规律   为促进学科自主创新、加速发展,需要更加重视学科发展规律的超前研究,在尊重学科发展演变延续性的基础上,强调学科发展的前瞻性,通过揭示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文化特征,确实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瞄准前沿,提前部署,提升学科顶层设计、战略谋划的能力,切实做好学科发展统筹规划,促进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使学科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部署更加清晰,构建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学科发展体系,有效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   (二)要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在解决科技发展前沿问题以及影响国家经济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各类资源会以多种方式实现有机整合,在逐步交叉、渗透与集成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生长点,萌芽新学科。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自主创新的过程。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进一步促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从而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由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要对知识体系深入分析以推进学科变革   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现有学科知识体系,明晰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强化交叉性知识的研究和积累,确定学科的对象、范畴和发挥作用的领域,重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使其内部结构更趋合理,文化特征更具特色,发展方向更加清晰,自身优势更加明显,从而推进学科理性发展和变革,强化推动新兴学科萌芽、促进优势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凝聚研究力量,在重点方向和关键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 自然基金委将对资助与管理绩效展开国际评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将于近期启动对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的国际评估。这是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在基金委六届三次全体会议上透露的消息。   据悉,国际评估将从战略定位、资助绩效、管理绩效、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展开。目前,基金委与财政部共同协商组建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正式成立,预计于5月份正式召开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启动会——这是我国参照国际经验,首次对公共财政支出科研经费资助与管理活动进行的大规模整体绩效国际评估,也是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实施25年来首次进行总体绩效评估。   陈宜瑜指出,开展国际绩效评估,是加强财政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需要,也是完善和发展科学基金制的内在要求。他同时指出,做好评估工作,一要确保科学性。要遵循基础研究发展特点和规律,从战略定位、资助绩效、管理绩效、社会影响等方面,科学评估整体绩效。聘请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政策专家,组成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提供科学可信的评估意见。   二是突出战略性。要着眼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战略全局,全面总结资助与管理的经验与成效,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明确完善科学基金制的着力点,为科学基金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加强协调性。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实施评估方案,加强与财政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好评估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预计国际评估工作将于明年年底前完成。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