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论文数量

仪器信息网论文数量专题为您整合论文数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论文数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论文数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论文数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论文数量话题讨论。

论文数量相关的论坛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临床医学等十学科优质论文数量最多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9月27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报告。报告显示,2003年至2013年(截至2013年9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居世界第5位;临床医学等10学科表现不俗论文数量最多;但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仅6.92次,落后于世界均值10.69。报告从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发表于世界名刊的论文数量、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中国科技期刊等六方面展开论述,具体全文如下:一、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进入世界第五位,位次提升1位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2003年至2013年(截至2013年9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2年统计时增加了11.8%,位次保持不变;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排在世界第5位,比上一年度统计时提升了1位,提前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所规定的到2015年“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6.51次提高了6.3%。世界平均值为10.69,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虽与世界平均值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我国有15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比上一年度统计时增加了1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计算机科学等5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农业科学和物理学排在世界第3位,被引用次数排名进入世界前5位的还有地学和药学与毒物学。与2012年相比,有12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频次排位有所上升,其中跃升5位的是农业科学,另有3个学科领域上升了2位。若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则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2009年我们第一次公布了通过这一指标进行的统计结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统计,2012年,我国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16.47万篇,其中表现不俗的论文为4.35万篇,占论文总数的26.4%,较2011年数量增长了1.4%,占比下降了约3.4个百分点。按文献类型分,其中97%是原创论文,3%是述评类文章。其中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地学、数学、药学、计算技术、环境科学等10个学科表现不俗的论文数量最多。而按各学科产出的表现不俗的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排序,动力与电气、化学、安全科学、能源科学技术、化工、药学、水产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较多,达到30%以上。二、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4位,位次上升1位中国各学科论文在2003-2013年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9524篇,占世界份额的8.6%,数量比2012年统计时增加了20.3%,排在世界第4位,位次上升1位。美国排在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高达59970篇,占世界份额的54.1%,英国和德国的高被引论文数分别为14265和13226篇,位于第2位和第3位。2013年中国超过法国,法国排在第5位,高被引论文数8415篇。三、国际热点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4位,位次保持不变论文在发表之后2年间就得到大量引用的论文是热点论文,往往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前沿的风向标。热点论文往往就是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论文,并且在未来的更长时间内会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截至2013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349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14.3%,排在世界第4位,与2012年统计时相比位次不变,数量增长34.7%。美国热点论文数最多,为1344篇,占世界热点论文的54.9%,其次为英国和德国。四、发表于世界名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9位,位次提升1位Cell(《细胞》)、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学》)是国际公认的三个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科技期刊。发表在三大名刊上的论文,往往都是经过世界范围内知名专家层层解读、反复修改而成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2012年以上三种期刊共刊登论文5983篇。其中中国论文为187篇,论文数增加了46篇,排在世界第9位,比2011年上升了1位。美国仍然排在首位,论文数为2654篇。英国和德国列第2位和第3位,加拿大、法国、瑞士、日报和荷兰排在中国之前。若仅统计Article和Review两种类型的论文,则中国有134篇,仍排在世界第9位。五、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2位,位次保持不变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12年176个学科领域中高影响力期刊共有150种,这些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47651篇,其中中国发表的论文数位4020篇,占世界的8.4%,排在世界第2位,美国有17773篇,占37.3%。中国在这些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邮1336篇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占33.2%。发表在世界各学科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较多的高校是:浙江大学(170篇)、清华大学(154篇)、北京大学(148篇)、中南大学(129篇)和上海交通大学(128篇)。六、中国科技期刊繁荣发展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2012年我国作者在国内1994种中国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2.77万篇,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0.4%。中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指标上升趋势明显,2012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493,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率5.8%;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023次,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率12.6%。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2012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35种,较2011年增加了1种。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7种;Medline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04种;Scopus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504种。中国进入SCI的期刊中,2012年进入本学科领域总被引频次排名前1/3行列的期刊共有17种,进入影响因子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3的期刊有15种。

  • 论文数量和质量高,是否就能评上职称?

    评职称很大一个硬框框就是看你的论文,尤其是代表作,那么论文的数量多质量高,是否能为您的职称评定之路打开光明之门? 因为我突然发现评委似乎只看你代表作,其他论文不看的呢!

  • 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二 35%以上从未被引用

    一个国家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通常根据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来统计)及这些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是反映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1987年,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工作的时候,SCI收录的中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数量在世界上的排位大致是二十七八位。到了2010年,中国的SCI论文数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论文数还不到美国论文数的一半,对此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一个国家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总数,反映着该国科学研究的质量或影响。2011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七位,比2010年时提前了一位。2010年与2006年相比,中国SCI论文数年均增长19%,而被引用次数年均增长30%。我们估计,中国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将于2014年进入世界前5位,提前实现《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规定的目标。不难看出,过去10年来不仅我国的论文数量大幅上升,论文质量也随之水涨船高。这是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科研人员辛勤工作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简称“篇均被引次数”)还比较低,目前的篇均被引次数低于世界平均值。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非英语国家的论文不太容易获得英美科研人员的引用。同属非英语国家的科技大国日本,其篇均被引次数迄今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中国更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第二,是中国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35%以上是零被引论文(从未被引用过1次);英国的零被引论文不到25%。由于零被引论文所占比例较大,就把总体的篇均被引次数拉下来了。但是,仔细观察被引用次数的分布曲线可以看出,中国的高被引论文数其实并不少。论文从发表到被引用有一定的时滞,引用高峰一般出现在发表2至5年后,具体时间因学科不同而有差异。中国已经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论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再过几年,中国将有更多的论文获得引用,高被引论文的数量也会进一步增加。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 【讨论】我国的论文与房屋都是数量惊人质量“雷人”

    “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报告刚刚正式公布,其中内地共有22所高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这一数据比7年前增加了14所。中国内地进入500强的高校,为何由2003年的8所增至2010年的22所?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程莹解释:“主要还在于论文数量增长非常快,有的学校论文数量成倍增长”。如果仅看论文一项的排名,内地高校进入前50名的就有4所。但综合评价下来,都在150名之后。(8月15日《长江日报》)   每每看到我国高校学术排名靠前的原因,我们都不由发笑!大学学术排名的增长,完全得益于论文数量的增长,也似乎只能依赖于论文数量的增长。这就像我们的房地产,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支柱产业。没有它的快速增长,我们的经济恐怕也就要“举步维艰”了。拿我国的论文和房屋相提并论,好像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事实上,论文和房屋虽风牛马不相及,可它们在我国的目前现状和情况,倒真的很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比较,也可从中窥见一斑。   据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二十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四成的水泥和钢材。反观我国的论文产量呢?据ThomsonScientific的消息,中国的科研产出从1998年的2万多篇论文增加到2008年的接近11.2万篇论文,自2004年以来科研产出发生了翻番。中国在2006年超越了日本、英国和德国,目前仅次于美国。也就是说,我国论文产量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当然,成为世界第一也是指日可待。   一个是地面建筑一个是纸上建筑,两者在产量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值得“可喜可贺”!产量上已成为世界首屈一指无需置疑,但在质量上究竟如何呢?据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我国新建建筑的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而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同样是建筑,差距咋这么大?我国新建建筑的寿命便是人家的一半也未达到。质量如此糟糕,虽谈不上世界第一,也应有资格“杀入”倒数名单之列了。   地面建筑寿命令人不敢恭维,纸上建筑质量又是怎样?据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发布的最新榜单显示,若以论文的影响力(即单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评判各国(地区)科研实力,瑞士以每篇论文被引15.73次的高引用率取代了美国“冠军”地位,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丹麦、荷兰和苏格兰,英格兰、瑞典、芬兰、比利时和加拿大分列第六至第十名。而据查阅到的我国论文平均引用次数为5.24次/篇,引用频次仅为瑞士的1/3,就是上榜的“最低门槛”,论文引用频次也高达10.52次/篇。看来,论文数量可以上榜,论文质量便是进入人家的准入门槛也是遥不可及。   由此可见,我国学校的论文和房屋都具备相同特点,即数量惊人质量雷人!数量惊人地上去了,质量却糟糕到一塌糊涂。如此,还有什么骄傲与自豪的呢?即使你到处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论文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皆是,但经不起风吹雨打、缺乏发现和创新的东西,又谈何价值可言?但若说一点“价值”没有又冤枉了他们,起码房子多了论文多了,相关产业也被带动起来。如建房子能带动水泥钢材等产业,发表论文能带动印刷造纸等产业。更为重要的,则是富了一大批人。盖房子的都富了,有些还跻身于世界富豪的行列;原本陷入经济困境的学术期刊,也因论文而迅速起死回生和富裕起来

  • 【原创大赛】中国期刊网拉曼光谱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原创大赛】中国期刊网拉曼光谱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本文将对截止于2012年11月27日,在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拉曼光谱”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对历年发表论文数量、不同研究领域的拉曼光谱论文数统计以及不同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量统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271800_407687_2086240_3.jpg图1.1977年-2012年历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图  从1977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拉曼光谱”的论文数量达3500余篇,其中1995年之前,文章增幅较缓,1995年当年较前一年增长了42篇,从2006年开始论文数有了大幅的增长,2006年增长72篇,2007年增长91篇,2009年增长105篇,2011年增长91篇。表1.不同应用学科拉曼光谱研究发表文章数统计应用学科发表文章篇数化学1393物理学670有机化工249材料科学189生物学188地质学188肿瘤学158无机化工128轻工业手工业128药学82生物医学工程71仪器仪表工业51石油天然气工业43考古54金属学及金属工艺40矿业工程40公安39中药学37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34电力工业30燃料化工[align=cent

  • 【分享】中国在英语科学论文数量上超英赶美

    【分享】中国在英语科学论文数量上超英赶美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4/201104071747_287614_2185349_3.jpg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最近的分析表明,中国有望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科研成果发表的霸主。该分析同时突出了传统科学大国面临的来自新兴经济和人才国家的挑战,比如伊朗、突尼斯和土耳其,尽管后者以往并不具备强大的科学基础。皇家学会指出中国目前在英语科研论文的数量方面仅次于美国,英国排在第三位,之后是德国、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科学论文的版图发生了变化,新的强者辈出,除中国外,东南亚、中东、北非势头也很猛,” 皇家学会该项研究的主持人、英国牛津大学能源研究主任克里斯•卢埃林•史密斯(Chris Llewellyn Smith)说道。

  • 【讨论】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 值得深思

    很多论文虽然不是假论文,但是却像一种半假论文。很多作者不是为了自己的实验成果写论文,却是为发表而实验……新闻的背后值得我们深思……岁末年初科学界的盘点不断展开,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事件屡被提及。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被一次性撤销。这起中国SCI论文饥渴背景下的疯狂案例曾令国际舆论哗然。  实际上,即便在我国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部委高层次的评审中,算数量、比速度,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还算好但并非真正突出的发现,因为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就被国内领导和部门作为突出贡献而庆祝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他一直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秉持“慢”的理念。  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其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记者:在国内的学术圈中,您的论文数量似乎并不多?  饶毅:论文是发表你的科学发现。论文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如果用《让子弹飞》来比喻,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中国现在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人能判断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  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其中,两篇是神经发育:2005年《细胞》报道GSK参与极性形成,2007年《发育生物学》报道ILK参与极性形成;一篇是行为,2008年《自然神经科学》报道鱆胺参与争斗。  另外2005年我应邀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过一篇述评,评论同期一篇文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但我挺喜欢这篇文章,它对原研究者的结果提出不同的解释。  而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慢的活标本,可供批判。  记者:我发现有个很矛盾的现象,您经常在中国报刊写文章,好像不低调,但对科学却很有耐心,又很低调。  饶毅:不矛盾。我写的中文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为了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无需在公众中谈。我自然有我的科学交流对象,而且我主张研究过程中积极交流,而不仅限于交流已经发表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对您个人实验室的情况也很好奇?  饶毅:我的实验室,无论是以前在美国的实验室,还是后来在北京的实验室,迄今为止,速度都不算很快。  在我的实验室,做实验完全取决于做实验者的喜好和自身动力,学生、技术员都有很大余地,而且他们多半很有主见。前不久的组会上,一个学生在回答我建议时说“好”,实验室其他人员惊讶了半天:好像是第一次听学生说“好”而不是反驳我。  一般来说,我的实验室不依赖速度的竞争,而是需要多想,多探讨,选择别人不太做的领域。  在美国时,我实验室做得最多的是神经导向分子,特别是1999年发现Slit蛋白质是神经纤维排斥性导向分子。这是我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orey Goodman、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arc Tessier-Lavigne同时发现的。  他们都是比我年资高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Goodman的年资可以做我老师,Tessier-Lavigne是新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因为1994年证明第一个导向分子的工作闻名于世。1999年我们三个实验室的论文发表在同一期《细胞》杂志上。  我的实验室当年还有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自然》和《神经元》,报道Slit参与神经细胞迁移的导向作用。因为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才能在该领域做下去。后来,从1999~2009年十年,我们共发表约20篇论文,全部集中在神经导向,以Slit为主,也做过其他两个分子,所有这些都集中理解一个问题:导向的分子机理。  记者:回国以后呢?  饶毅:我希望在中国的工作和我在美国的工作一样。我回国的时候,估计能做到这点。但是,从发表的论文看,我在中国的实验室,论文数量特别少。即使如此,我现在也有信心把国内的工作做得比美国的好。  这几年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从发育转到行为。实验室一些学生探讨和摸索了不同的行为范式,最后我们决定做社会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途径,剖析动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种转型,本身需要时间。我们进入新领域,行为领域的人不熟悉我们。行为和发育不同,有很多人工观察的部分。我不放心,重要实验,我都至少看两个以上学生重复的结果,不能出纰漏,必须严谨。所以,对于自己实验室的“慢”,我觉得至少在目前是必需的。  记者:如何解读这种“慢的标本”?  饶毅:科学研究的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推进研究。  是否慢与个人风格和特色有关,也和研究的性质和领域有关。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综合因素,不可能快。我们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能做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在科学界,有少数科学家个人的产出可以既快又好。或许可以说,这是学术界都喜欢的“西施”,我们实验室很尊重和羡慕做得既快又好的科学家。  但是,我自知不是“西施”,而是有很多缺陷的研究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不可能很快,也就不宜“东施效颦”。  记者:论文发表的杂志好像大家觉得很重要,您如何看?  饶毅:在哪个杂志发表,说明当时一些同行对论文质量和重要性的看法。但是,它并非所有同行的看法,而是几个审稿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出现偏颇,而且有时间问题。所以,虽然发表的杂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但是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时候。  比如,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就是用光来操纵分子,发明技术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在《自然神经科学》和《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上。  这是因为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快都意识到重要性,所以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其他领域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而不能单纯看发表杂志的名称。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记者:您是否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饶毅: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求快,对我也不例外。  有人讥笑我老得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研,有人认为我做不出科研成果才谈政策……不一而足。  也有人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实验室的学生也有善意的担心。我不愿骚扰实验室学生,不会经常催结果,而是有问题就讨论。  但我不可能做到又快又好,只能有选择。  好在我已有工作基础,而且2005年在中国发表过一篇《细胞》论文,我得到的支持可以持续一些时间,只要我不怕喝倒彩的压力,不脱离自己的特点转而追求急功近利,还可以承受慢一些带来的压力。  记者: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您有哪些建议?  饶毅: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特别是年轻的研究者,目前比较难,如果做得慢的,在国内压力会比较大。  我现在愿意出来讲这些不是我自己需要特别支持。我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就是想提供一个标本,希望国内多一些单位能选拔和支持一些慢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优秀的人、有潜力的人、积极工作的人,即使他们“慢”,也支持他们,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支持快的人,支持错了,也没人责怪。而支持慢的人,也可能有搞错的时候,作为各级资源掌握者、决策者,这很不容易。

  • 【讨论】一般论文有几个作者比较合适?附2篇牛人们的论文,作者数量众多。

    【讨论】一般论文有几个作者比较合适?附2篇牛人们的论文,作者数量众多。

    写作论文好几年了,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发表了五六篇,也给同事、朋友挂名发表了两三篇。并非不想给别人挂名,一方面给他人挂名纯粹是为了帮助他人评职称的需要,特别是一般单位不在乎第几作者,只要有文章就可以,不像高校,不仅要第一作者,还需要EI、SCI期刊;另一方面,挂名的人基本没有参与文章的写作,有些根本就不懂论文中写了些什么。 [color=#d40a00][b]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你的文章最多给几个人或单位挂名了,是否真正共同完成论文工作的?[/b][/color] 下面来点轻松的,比较牛的论文挂名,作者涉及世界各国,有[color=#013add]爱尔兰、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中国、美国、比利时、英国[/color]。可谓论文作者“联合国”,下面是截图:[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290815_247858_1709424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290816_247859_1709424_3.jpg[/img]更新一篇国人写的牛文,作者也是数量庞大。论文题目: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BESIII Detector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0/201010060944_249345_1709424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0/201010060944_249346_1709424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0/201010060944_249347_1709424_3.jpg[/img]

  • 晒一晒近三年的论文发表量

    欢迎晒一晒近三年的论文发表量。回贴格式如下:2009年发表论文数量(篇):2010年发表论文数量(篇):2011年发表论文数量(篇):按格式回贴有奖

  • 到底谁应该为学术论文买单?

    传统的出版模式是读者付费,或者读者主要付费,开放获取发行模式主要是作者付费,读者免费。随着开放获取发行方式的快速发展,学者们逐渐开始认识、适应并接受这种开放获取发行方式,但也有一些学者觉得让作者自己承担出版的费用无法接受,我也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最近和一些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逐渐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并引发一些关于我国学者如何应对开放获取出版发行的思路。一、学术发表费的用途和来源学术论文发表需要费用,其主要的用途是维持出版发行,出版发行维持费用主要是关于对论文或出版物的编辑、印刷、信息储存和发行等过程涉及的人工和材料费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期刊费用有差别,这主要受到人工费用的影响,发达国家主要依靠规模化减少费用,发展中低收入国家主要依靠人工费减少开支。在学术期刊发行过程中,无论那种发行方式,学者们的贡献是真正的价值来源,学者们发表的论文质量是决定期刊发行数量,论文投稿数量的根本,但期刊并不给任何学者支付费用。学术论文质量存在很大不同,一种期刊是否成功,标志就是是否发表了有价值的论文,好的期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比例高,低质量的期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比例低。传统期刊的好坏对发行数量产生很大影响,好的期刊一般发行数量比较大,低质量的期刊发行数量比较小。而发行数量直接影响到期刊的经济收益。这样必然会出现一种结果,那就是好的期刊在这种发行可以在经济利益的竞争中取得胜利。传统的成功的期刊标志恰好就是表现在大的发行数量。二、开放获取出版没有改变忽视学者贡献的模式表面上看,支付方式从读者转向作者,对出版商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这一转变带来的最明显区别是,传统的期刊主要依靠发行规模来盈利,而开放获取杂志必须依靠出版规模来盈利。这样的盈利模式转变必然促进出版商主要对吸收论文数量有动力,而对论文质量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也因此也引起一些学者开始对开放获取不利于论文质量提高表示担忧。开放获取发行的方式是让作者预先支付,或者被一些人理解为,论文发表作者支付费用,以实现为读者,这些读者许多会成为其他论文发表的作者,这样可以推论为自己为自己支付,区别不过是支付的方式。但是,这样会出现一种不公平,那就是发表论文越多的人,承担的费用越多。这样作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有限制作者发表一些缺少价值论文的趋势。而在新型开放获取时代,发行数量已经不是盈利的主要方式和渠道,换成发行规模成为盈利的标志,因为只有发表数量增加,才可以获得更多作者,可以收取更多稿件处理费用。三、期刊应该奖励高影响论文的作者既然论文质量高低有别,决定期刊质量的是少量优秀论文,或者部分优秀论文是决定期刊赢利的基础,而大部分普通论文只是属于搭车行为。当然高影响论文和真正的科学发现并没有直接关系,有少数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发现新观点也许在短时间内不被人认可,从而对期刊的短期利益没有贡献,但只要是有价值的论文,迟早可以给期刊带来正面影响。说到底,学术期刊是一种商业行为,赢利是其目的之一,那么如何吸引高影响论文就应该成为期刊的重要工作,为了吸引高质量论文作者发表他们的论文,可以采用一定的奖励政策,例如可以根据过去发表的论文或者给杂志的贡献程度给一定的现金奖励,或者对将来发表论文处理费给于一定的减免。这或许是一种更理想的期刊运行措施。总之,个人认为,无论那种出版模式,发表学术论文应该是大部分普通的作者给高质量论文作者买单才比较合理。

  • 中国科技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第六

    12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至2012年(截至2012年11月1日)中国科技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六位,比上一年度统计时提升1位。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51次,比上年度统计时提高了4.8%。2002年至2012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总量为102.26万篇,排在世界第二位。其中2011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共14.36万篇,并且42927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其所在学科被引用次数的均值,即2011年我国论文总数的29.8%为“表现不俗”的论文,该比例较2010年的19.7%上升了10.1个百分点。此外,2012年统计结果中还包括其他“被引用次数”的指标。比如表示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被称为“高被引用论文”,在2002—2012这10年段中这一类论文的数量比2011年统计时上升1位,目前排在世界五位,占世界份额的7.3%。还有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热点论文”数量,也比2011年统计时上升1位,排在世界第四位。发布统计结果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表示,目前我国科技论文不仅数量在增长,“被引用次数”的增加还代表质量和影响力都在逐年提高。

  • 【原创大赛】中国期刊网近红外光谱论文统计

    【原创大赛】中国期刊网近红外光谱论文统计

    本文将对截止于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近红外光谱”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对历年发表论文数量、不同研究领域的近红外光谱论文数统计以及不同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量统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291814_408236_2086240_3.jpg图1.1979年-2012年历年发表的近红外论文数量统计图  从历年发表论文数量来看,从1979-2002年,历年论文数量增长比较缓慢,自2003年开始,每年的论文量开始大幅增长,每年增长量在28篇以上,其中2006年增长了71篇,2008年增长了63篇,2011年增长62篇。表1.不同研究机构发表的有关近红外光谱研究的论文数统计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篇数中国农业大学234浙江大学210吉林大学136江苏大学94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71天津大学6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57华中农业大学48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45中国计量学院45清华大学44河南中医学院44南开大学43西南大学39暨南大学38首都师范大学37[/a

  • 科研人员崇拜论文不亚于政府追求GDP 功利色彩强【转自半月谈】

    科研人员崇拜论文不亚于政府追求GDP 功利色彩强让改革捅破“论文强国”的科技“泡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期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去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科技论文共16.47万篇,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与庞大的论文数量相比,我国距离科技论文强国乃至科技强国还有多少距离,更值得我们探究。在当前科技投入大大增强、科技论文数量迅速增加的背后,其成色究竟几何?科技论文多而不强现状尚待改观统计结果显示,过去的10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了国际论文114.3万篇,总数排在世界第2位。与此同时,我国每篇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与世界平均10.69的数字仍有不小差距。更有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1月,中国热点论文数量为19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9.9%,居世界第5位,比2010年上升1位,同期热点论文排名第一的美国数量达到1070篇。2011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21次,而当年世界平均值为10.71次。我国科技论文质、量发展不同步现状从中可见一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武夷山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指出,在我国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35%以上是零引用论文。如此之多含金量较低的科技论文势必直接影响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增长很快,然而,囿于科技论文质量不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两低”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的80%转化率差距甚远。数量全球居第二,科研论文泡沫多目前,我国科研资源高度集中,科研经费主要掌握在相关科研管理部门手中,而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的量化标准相对单一,成为引导科研人员和机构的“指挥棒”,论文数量,尤其是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论文数量,成为极为重要的标准。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对SCI论文的崇拜程度,丝毫不亚于地方政府对GDP的崇拜,科技论文数量成为衡量大学、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标准。它不仅与科研机构所能获得的科研经费挂钩,还与个人的学位、职称、经费、评奖、晋升密切相关。一些弄虚作假、浮躁现象由此催生,科学研究染上了极强的功利色彩,职称、项目、奖金催生了大量的论文泡沫。这不仅使得我国科技效率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失真,还大大损害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更恶化了科研圈子的生态。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说:“科技领域原本是沉得住气的,现在也沉不住气了。”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曾多次表达对我国科技论文现状的不满。他表示,若论重要论文,中国目前可能还不及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科学家已取得了4至6个诺奖级的成果,而中国诺奖级的成果要追溯到几十年前青蒿素这样的原创成果。饶毅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没有同步,两者之差越大,问题也越大,反映出中国当前科学基础不够坚实,发展水平低于世界先进、低于经费增长、低于公众需求的水平。科技评估体系亟待改革业内专家向半月谈记者反映,我国科研论文泡沫泛滥与唯论文倾向的人才选拔模式有着密切关系。搞研究需要“十年磨一剑”,但现行的评估体系下,只能用论文数量来评估,这种生硬的评估体系造成了人们对论文的追逐。当前我国科研管理的模式偏重于定量化,也过分强调科技论文的影响因素。有专家认为,科技界的高水平学者,如果每五六年能够做出一项推动国家进步的项目,比每年都发表若干篇SCI论文更有意义。SCI可以作为一项参考指标,但不应该成为决定性因素,所以必须转换观念,使科研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任何评价机制都有缺陷,在目前缺乏有效考核标准的情况下,应改进SCI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各学科的不同性质,不搞一刀切,也可以增加论文影响因素考核,突出引用率等衡量论文质量的因素。相关学者建议,应从重数量向重质量、重转化、重实践等方向发展,改变目前不能完全体现科研规律的评价体系,尤其要破除论文泡沫背后的利益链条,使论文回归科技正途。

  • 2013年度CNS论文发表数机构排行榜

    http://www.bio360.net/attachments/2014/01/1389014491fda0d10c4f38a501.jpg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上的论文数量和一个学者和学术机构学术影响力有很大关系,特别大家公认的 CNS 三大牛刊,更值得考察考察。排除新闻类小文后, CNS 三期刊 2013 年的文章数量为 4223。因为数据库滞后的因素, 2013 年文章的数量可能存在不少差距。不过这个数字应该是达到 80% 以上。应该可以说明问题的。排名国家/地区论文数%of 42231美国237256.1692英国57213.5453德国47111.1534法国2405.6835加拿大2235.2816中国2135.0447澳大利亚1944.5948荷兰1754.1449瑞士1724.07310日本1643.883表 1:CNS 发表论文数量的国家排名首先看个个国家的情况(表1)。美国以56%的高比例傲视群众,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 200 篇,相当于美国 10% 不到。考虑到今年中国 SCI 论文数量已经远超过对方的 50%,这个比例显然不能让大家满意。不过这一成绩的获得应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要知道 10 年前我们这个指标只能是个位数水平,现在已经到第 6 名了,更可喜的是我们排第4名的法国已经相差不多,相信我们不久就可以晋升到前4名。看现在的形势,也许5年后可以进入第 2 名也说不准。排名机构名所在国家论文数%of 42231加州大学系统美国43810.3722哈佛大学美国3297.7913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2916.8914麻省理工学院美国2004.7365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德国1583.7416斯坦福大学美国1393.291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1232.9138伦敦大学 英国 1232.9139剑桥大学英国 1162.74710哥伦比亚大学美国1042.4631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 1032.43912美国能源部美国942.22613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 932.20214耶鲁大学美国 922.17915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 892.10816牛津大学英国 882.08417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791.87118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771.82319中国科学院中国 741.75220约翰霍金斯大学美国 741.75221康奈尔大学美国691.63422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 661.56323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 641.51624华盛顿大学*美国 631.49225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 611.444表 2:发表 CNS 论文最多的 25 家学术机构注:加州大学系统为加利福尼亚大学10所分校的总称,论文数为10所分校论文数的总和。但如伯克利、旧金山等分校亦在本排名中。然后看看学术机构的情况,从表 2 中可以看到,几乎发表论文最多的学术机构清一色的为美国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只排在 19 名。我们众多奋斗在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规模巨大的名牌大学没有了踪影,这个差距实在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了。由于总数量不大,中国学术机构只要超过 10 篇,就属于前5名的学术机构了。目标明确,难度不大,大家努力了。排名期刊名论文数1PNAS43032NATURE25473SCIENCE24884CELL557表 3:四大期刊发表论文数量统计采用这三大期刊虽然不能代表学术水平的全部,但显然可以作为观察一个国家或学术机构是否有卓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本来考虑把 PNAS 统计进去,但这个期刊的文章数量太大(表3),容易导致偏差,于是就只考察 CNS 三个期刊了。四大综合牛刊 2013 年发表的所有文章总数量9895篇,其中 PNAS 最多大概 43%。去掉新闻后 PNA

  • 谈谈对中国科研论文的看法

    谈谈对中国科研论文的看法最近我看见有些文章嘲笑中国的科研论文影响因子低,水平差,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SCI是世界上最大的引文索引数据库,每年会发布一次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很简单,SCI源期刊引用该期刊的总次数除以当年发表的文章数,如果某一杂志一年发表了10篇文章,他被引用了60次,影响因子就是6;如果一个杂志发表了600篇文章,被引用60次,他的影响因子就是0.1。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数量也是没有质量的,一个杂志发10篇文章,这种杂志也不行啊!话说中国的杂志,因为唯影响因子论,所以好文章都投到国外了,国内的好文章很少。其实以前我和我师兄讨论过,国内核心的水平,并不比国外低影响因子的杂志差。而是国内的评价体系使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语言因素,中国发表的杂志,大都用汉语,这样外国人就是想引用都引用不成。其实语言是导致影响因子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杂志的审稿周期长,而且要交版面费和审稿费,也是好多人逃离中国的原因。一味埋怨中国科研水平低是不对的。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是世界第一,所以中国的科研论文数量世界第二,还是能够讲得通的。如果某一天中国不以SCI为评价标准的时候,陈景润发在科学通报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才能够得到认同。其实按照今天的标准,陈景润发个science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吧!

  • 【原创】发表论文的用途

    为了评职称,从助工开始,陆续发表一些论文,核心非核心期刊都有,现在准备评高工,当然是副高了,论文已经基本准备完毕。前不久,与一个在大学教书的同学聊起论文的事,他以前发了不少论文,基本都是中文核心期刊,交了不少版面费,最近刚评上副教授了。他说现在感觉在国内一般的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没有什么用,数量多了,质量不怎么样,发出去的即使刊登了,也没有多少人引用,基本算是垃圾论文。国内质量好的核心期刊主要还是EI、SCI收录的,但是许多期刊普通作者投稿录用机会很小。好些都录用专家或者评委的学生挂名的文章。同学说起自己没有好好学英语,现在很难翻译成英文,投到国外影响因子高些的SCI期刊。国内的基本是灌水文章。不知大家是否也有同感,你是否也在为评职称或者获取某种利益而论文“灌水”?欢迎大家讨论。用词不当之处请大家包涵,意思就那么回事。

  • 中国科研实力:论文与人才

    从科学发展的总体形势看,若仅以论文数量而论,我国已成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自2008年开始,我国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持续突破10万篇,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使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科研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正在成为未来的世界科技中心。然而,进一步分析论文的构成和来源,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从论文的“总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年至2011年间,我国共发国际论文83万多篇,被引510余万次,排世界第7;2011年我国SCI论文篇均被引6.21次,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10.71次相比,不到六成,但比上一年有两个百分点的进步。2001年至2011年,我国高被引论文数排世界第6位,排在中国之前的国家有美、英、德、法和加拿大,日本紧随中国之后。由此可见,论文总数位居世界第二并不意味着我们实际的科研水平也达到了世界第二,在我们前面,美、英、德、法等老牌科学强国仍然是我们要奋力追赶的目标,甚至日本也仍然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高低,仅看论文数量是不够的。这就如同上个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不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道理。要在科学研究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科学人才的持续积累与科研评价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科学人才,我们最近统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的年龄正在不断趋向年轻化,已由过去的平均60岁以上,不断降低到去年的52岁左右;反过来,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却在不断走高,从过去的平均50来岁不断提高到60来岁甚至接近70岁左右。近10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平均年龄逐渐增长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科学由小科学发展到大科学,科学研究由简单走向复杂,杰出科学成果从完成到获得最高认可的时间都在延长的基本趋势。一方面,职业科学家要更多的时间训练才能渐入佳境,另一方面社会对科学成果的评价也越来越严格。因此,科学家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只有终身持续不断地研究,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平均年龄的不断年轻化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征兆,也是近1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之一。如果七八十岁才当选中国院士,那冲击世界科学高峰的希望就几乎不存在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对这些年轻的杰出科学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导向,以保障他们继续攀登科学高峰而不是到此止步。根据研究,一个国家,在行将上升为科学中心的赶超年代,杰出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一般都不超过50岁。世界范围看,杰出科学家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峰年龄段也集中在40岁到50岁之间。因此,从科技政策的角度看,继续保持对年轻杰出科学家的支持和及时认可,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杰出科学家获得国家认可的年龄;继续鼓励支持年轻院士潜心研究,冲击世界先进水平,在制度上为其研究创造条件,并对其非科学活动适度予以制约,从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看,不仅具有操作上的可能性,而且在战略上也非常必要。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令人颇感不安。据相关研究,从统计上看,中国科学家恰好在创造力的高峰年龄段用于科研的时间反而大幅下降。如果个别科学家由于工作需要,当选院士后必须要去当校长还情有可原,但如果绝大多数年轻科学家都在当选院士后不久就转岗从政,那对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保证大多数年轻的杰出科学家专注于科学研究,不断形成冲击世界科学高峰的国家科学能力,就成为当今科技体制改革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还可以从科学家学术荣誉追求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论证。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科学家追求的学术荣誉除了举国上下对SCI指标的关注之外,大多涉及科学奖励的层面,而科学发现、发明的优先权命名几乎被忘却。实际上,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是靠学术荣誉的分层递进来推动的。对科学家而言,最高荣誉既不是所发论文数量也不是引用率,甚至也不一定是诺贝尔奖,而是对其开创的一门科学的冠名。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达尔文进化论、哥白尼日心说、麦克斯韦方程组、普朗克常数、哈雷彗星等等,在这方面,中国科学界甚至还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现在科学发展的状况是,对论文发表数量的关注太多,对引用率的关注不够,大量年轻杰出科学家盛年转岗离开了科研第一线。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学实力,调整完善现行的科学评价观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毋庸讳言,以发表论文数量来论英雄的做法并非一无是处。一开始先从重视数量上起步较为容易获得一致的评价标准,20多年前,如果有人能用英文写篇文章,就会让人刮目相看,现在20来岁的学生,可能几个晚上就能写篇SCI论文,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科学发展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在科学论文数量不断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从调整科研评价机制入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术业有专攻、学仕皆精进、科学高追求”的策略,不断提升我们的科研水平和质量,摈弃单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简单评价模式,把握历史机遇,倡导社会观念变革,尽可能支持并保障大多数杰出的年轻科学家在科学道路上持续奋进,是中国科学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在未来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的前提。(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专业教授)

  • 不得不说的“SCI论文”

    来源:科学网 作者:吴 国清SCI:有人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已成为当代科研政绩观下的钢枪。十几年前,记得上研究生时,有一位牛人给新生做讲座,讲到“发论文一定要挑国际检索(EI)收录的,这样国际上就能看得到,不用追求牛杂志”。前几天和同事聊天,说到当年开始发“SCI”的初衷,我说是为了省钱。别人不信呐!我是2000年开始读博士的,第一篇文章就发表在SCI光盘版收录的杂志上,其实,当时学校只有3篇文章的要求,不区分SCI、EI,核心就可以。当时,我和导师算计,发国内的文章需要版面费,一般要800元左右,发国外的文章要花邮费,折腾四次一般要500元左右。两者相比,当然后者划算。于是我们选择投国外,当然要费些劲,毕竟要翻译成英文。还好,一投也就发了。当然这些钱,对于比较牛的课题组不算什么,但对当年的我还是一笔比较大的费用。后来的大部分文章,我们也是选择国外的SCI,尤其是近些年,可以电子投稿后,更是划算了。而国内的版面费涨得也是离谱,有的EI收录杂志已经要2000多的版面费了。没想到,没有几年,SCI火了,大家都开始追逐SCI了,世道变的太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后来,发“SCI”纯属逼上梁山,国内的、无名小卒的、年轻人的、未挂上牛人名字的开拓新的研究方向、领域或者说创新真的很难,论文不被认可、申请不到课题是再经常不过的事。怎么突破呢?到国外去发文章!!!国际上认可了,再发国内文章时把自己的文章引上,自然国内的专家评审起来就有所顾忌,毕竟国际专家都认可了嘛!这是一个倒逼机制,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国外发表的SCI多了,申请课题也就水到渠成了。中国有句古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像我们这样的土博士怎么办呢?只好自己把自己国际化了,冒充一下国际和尚吧。随着学位论文直接和论文数量、是不是SCI挂钩,只要统计一下学生数量,大概可推出中国年产SCI多少篇的。二年制的硕士也要求EI论文,否则盲审伺候。仿佛有了论文,论文质量就有了保障。深夜,手机在振动,学生来电话了。接听,学生(2年制硕士生)激动不已,论文被接受了。在国内被n个知名杂志拒稿,在国外接受了。今天看到的应该是另一个她了。他已经从一个要被盲审的“差生”变成了SCI“优秀生”了。没有论文接受,意味着低人一等,论文会被盲审;没有论文接受,意味着答辩时排名最后;没有论文接受,意味着你的工作得不到基本的承认。有了SCI论文,意味着高人一等,论文不用盲审;有了SCI论文,意味着答辩时可能被评优;有了SCI论文,意味着你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的承认。有和没有,一夜之间?我很在意自己的学生的,突然的“范进中举”会不会颠覆他的人生观和基本理念?我们的教育到底在教授什么?我该怎样地打击他,让他知道,今天的他和昨天的他还是连续的,还是同一个他呢?当一个人被迫活在“认可”之中,如何不患得患失?如何能保持自己呢?论文、期刊是用来干什么的?发论文的本质目的一定是为了和同行交流,共同促进相关领域的进步,论文是不同地域的人交流的载体而已。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就会有不同的期刊,之间没什么可比性,都很重要。SCI收录的作用是便于同行检索到论文尤其是优秀一点的论文而已。从这一点,和其他如EI收录没什么本质区别。把期刊贴上SCI的标牌,绑架了期刊,绑架了读者,更是绑架了作者。科研是用来干什么的?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让生活更美好。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开展的各类研究都可能有用武之地,之间也没有什么可比性,都很重要。评判研究的价值要看是否对人类作出杰出贡献,和期刊的影响因子没什么直接联系。学科不同,影响因子不同。杰出的研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视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而定,是不能预期的。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探索世界。通过SCI和因子绑架了科研,也通过评估绑架了科研人员。科研界关注论文或杂志的影响因子,进而把影响因子和引用率合力为影响力,也有人就此评价论文的质量。仿佛有了影响因子和引用率就有了影响力,而有了影响力就代表着论文的质量。即:影响因子+引用率=影响力=质量。如此,炸药奖等各类奖项的评审实在多余,直接从影响因子+引用率中选得了。科技界的自我评价,产业界怎么看?产业界的评价,社会怎么看?什么叫贡献?是引用重要还是应用重要?问出这些问题,其实在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以SCI的数量或影响因子来论科研,本身就是对科研的侮辱。那些把屁股坐在SCI的数量和影响因子上而起家的科研大佬们也正在用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学术界的新生力量,这是国家和社会的悲哀。当技术类讨论无缘SCI,当技术类论文发表得不到认可,当技术探讨类杂志面临停刊和边缘化,当科研界都在被迫追求原创而不屑于技术进步,SCI的后遗症已经逐步显现。

  • 时评:畸形论文崇拜到了该被唾弃的时候

    畸形论文崇拜到了该被唾弃的时候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向媒体披露,明知期刊容量有限,全国大大小小的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还要给学生、科研人员、公务员甚至普通职员下达严苛的论文发表指标,由此导致了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等种种乱象。研究表明,包括非法期刊在内,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2009年规模达10亿元。  当全球的人们都在为如何走出经济低谷而作难之际,一个前所未有的论文买卖产业在中国横空出世。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的交易额约为1.8亿元,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工程索引两年时间其产业规模已膨胀5.5倍。不仅如此,2009年还有大约4774到14322名中国人购买了英文论文。只是不知道这一崭新的国际贸易渠道,有没有对平衡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顺差起到作用。  在中国,论文似乎一直是可以骄傲示人的珍宝。去年9月28日,Reaxys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宣布:“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如果我们可以不去争论科技论文和科研能力之间能否划上等号的问题,那么必须承认“中国高校论文世界第五”的论断还有保留的余地。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各大研究机构发表的科学论文的数量在2006年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按《工程索引》(EI)数据库统计,2007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为7.8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19.6%,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可是,这样的冠军又有什么意义呢?仅就论文而言,Engineering Village数量第一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引用频率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引用频率最高的重要论文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论文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2007年美国的重要论文占到全世界的40%,我国的重要论文却是尚不足全世界的6%。路透社的一篇文章甚至认为,中国科研质量远远落后于其数量,尽管韩国产生的研究成果少于中国,但其总体影响力高过中国。  考诸现实,“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的艰辛买卖,无论如何也见证不了我们的海量论文产生出了应有的科研能力。那么,我们的论文繁荣到底因何而存在?大学生要毕业,专业技术人员要晋升职称,科研人员要证明成果,哪一样都少不了论文这个法宝。把论文指标与利益直接挂钩的结果,必然是论文的畸形崇拜和虚假繁荣。从拷贝粘贴于网络,到借鉴抄袭同事同行,再到干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被扭曲的论文见证的只有被糟蹋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去年10月,中科院专家张红石在一个论坛上揭露,有的科研项目拿到几十万元经费后,直接发几篇论文,“空对空”过关,80%的科研经费都被“玩完”了。  论文的正面价值已经被疯狂的作假手段抽空,论文崇拜已经到了误国误民的地步。科研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但是是否只有论文才能作为唯一的见证,这却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将评价体系过分地简单化,以至于将学术水平直接等同于发表论文的级别和篇数,这或许也要“归功”于不学无术的学术行政化。而“川大取消毕业论文”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足以说明毕业论文这样的制度设计已经到了无法被社会忍受的地步。果断地断开论文与评价体系之间简单化的关联,这是拯救真论文拯救真科研的必由路径,同时也是根治论文买卖、学术造假的釜底抽薪之策。

  • 【求助】(已应助)学位论文一篇

    【序号】: 【作者】: 张晋京【题名】: 有机物料分解过程中土壤腐殖质数量与特性动态变化研究【期刊】: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论文【年、卷、期】: 2001【全文链接】: 谢谢大侠了@

  • 刘波:七步写出高水平SCI论文

    国内比较注重论文数量,一些研究生读博士的时候就能发表不少论文。我在国内读博士的时候也发表不少论文,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后,发现他们的评价标准是他引次数除以论文数量,如果别人不引用,论文数越多平均他引次数反而更小,所以很少有人片面追求数量。这里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讲述一下写出高水平论文的一些建议,相信对正苦于如何发表SCI论文的博士们是有借鉴价值的。1. 研究方向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或者有擅长该方向的人指导选择研究方向是个很头疼的事情,这对研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研究什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能发表怎样水平的文章、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引用,所以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研究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成果,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孔圣人为研究对象,没有开拓研究对象,所以一直固步自封直到落后挨打,所以研究对象必须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对象。研究生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基本由导师决定,自己可选的余地不大,但要知道这个道理。对于博士毕业后仍然从事科研的年轻人来说,一般来说应该以自己擅长的方法、技巧、领域为基础,逐渐扩展。如果自己特别喜欢某一个领域,需要多向熟悉该领域的学者请教、学习,如果能跟着熟悉该领域的成功者干一段时间更好。2. 循序渐进掌握英语写作,尽可能自己写,多和导师修改后的论文比较英语写作是发表SCI论文必须过的一关,因为国内的中文期刊一般最多EI收录,想发表SCI论文很难。多读一些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我当时读过《How to Write &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和《How to Publish a Paper in the Top Journal》,这两本书都写得非常好,可以从网上下载到,建议写英文论文有困难的研究生一读。我读博士的时候,第一篇论文我只写了中文,英文完全是导师翻译,从第二篇论文起我自己翻译成英文,导师修改后发表。做博士后了然后开始独立写论文,从写作到投稿一切都是自己完成,这时候再把当初自己写的英文和导师修改后的比较,发现导师的确比自己高明得多。写英文论文也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只要自己有耐心,多看几遍、多检查,总能有所改进。3. 写论文往往是调研与研究的不断反复写论文离不开看文献,无论你是只想发表几篇论文尽快毕业还是想发表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为自己的学术道路奠定基础,都是需要看大量文献的。看文献有以下几个目的:(1)调查别人在做些什么,这些事情有何价值;(2)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可以做些什么;(3)学习别人的方法,尝试提出自己的方法,等等。写论文往往是一个调研与研究不断反复的过程,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新问题需要调研,解决了这个问题继续前进会遇到新问题,继续调研,如此不断反复直至取得成功。最后写论文的时候还需要看文献,检查一下别人是否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确信自己的论文是有新意、有价值的,然后再发表到合适的期刊上。4. 写好引言很重要,这直接决定着论文是否被录用,并影响着以后的研究大致来说,引言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2)回顾相关研究工作(不必全面综述,把特别相关的文献介绍一下即可);(3)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自己做该项研究目的;(4)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意义。切忌只引用很老的参考文献,这会被编辑或评阅人认为这个领域现在已经没人研究,一方面这给编辑找审稿人带来困难,另外一方面很容易被拒稿。一般情况下,评阅人先看看摘要和结论,看完引言基本就能决定是否接受论文。写引言的过程中会读不少文献的引言,这是了解相关研究的一个过程,如果自己不打算结束这个方向的研究,写完一篇论文的引言基本上就考虑好了下一篇论文写什么。

  • 我国科技论文质量上升:医药领域尤为明显

    我国科技论文质量上升:医药领域尤为明显 9月27日,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报道,我国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科技论文以临床医学、药学等学科为代表的医药卫生领域多个学科的研究,在质量上均有明显提升,并进入世界前五名。 药学与毒物学论文被引用16万次,跻身世界前5 据统计结果显示,2003年~2013年9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4.3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并有15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比去年统计时增加1个。在医药领域尤为突出,药学与毒物学产出论文被引用16万次,进入世界前5位。提前完成《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规定的"到2015年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此外,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产出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分别位居世界第8位和第10位。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并列第13位。 临床医学论文产出居国内榜首 据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科技论文共发表约52.8万篇,其中临床医学领域发表论文数量(约14.2万篇)及论文被引用次数(约46万次)继续稳居榜首位置。与2011年相比,临床医学领域发表论文数量减少15.5%,但引用次数提升11.3%。 除以上较为突出内容外,其他学科中生物学、中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4个学科也进入国内论文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个学科,分别位居第5位、第6位、第8位和第10位,被引用次数分别约为9万次、8.2万次、7万次和6.4万次。与去年相比,上述学科被引用次数均有增加。统计报告同时公布了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医药卫生领域共有24篇文章入选。 医疗机构榜:华西独占鳌头 在2012年SCI论文按所属机构发布数量排名中,高等院校(136762篇)所占比例为83%,研究机构(23829篇)为14.5%,医疗机构(3027篇)为1.8%,公司企业(708篇)为0.4%。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医疗机构中,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仍保持前3位,这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独占鳌头,高居榜首:论文数量、2003年~2012年国际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2012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3项排名均位居首位。 在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在2012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排名中,分列第9位、第13位以及第14位。同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跻身2003年~2012年国际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前20位。

  • “僵尸论文”中埋葬的美丽年华

    世界上有些人具备独特的洞察力,可以从腐朽中发现神奇,物理学家普莱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就是其中一位。20 世纪 60 年代初,普莱斯的墙角累积了一堆老旧论文集,他在随便翻阅中发现了一系列有关论文的数字规律,例如在所发表的论文中,约 35% 的论文从来未被引用,49% 的论文被引用一次,9% 被引用两次,3% 被引用三次,2% 被引用四次,而被引用次数大于等于五次的论文,共占 2%。他进而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发表了里程碑性质的论文:科学的网络。他发现的规律后来被很多人用不同的论文集合验证,数字虽然略有不同,但规律不会变,因为这反映了自组织社会的通性,被现在的学者们称之为“无尺度网络”。无独有偶,美国结构语言学博士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普莱斯之前也发现论文的引文关系可以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例如论文的被引数可以反映论文的质量。因此,他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收集和发布学术论文索引的统计数据,也即现在学术界流行的 SCI 和 SSCI 文献索引数据库,如今这两个统计系统已经成为国际上各类学术期刊、论文和学者排行榜的重要参照,论文被引数也被认可为较好地反映了论文的原创性和权威性。今年正好是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奠基人普莱斯逝世 30 周年,各地从事科学学研究的学者们以各自的方式纪念他。然而,如果普莱斯从坟墓中复苏来到中国,一定会惊诧万分,因为他的定律在中国学术界失灵了。很多研究表明,中国论文被引用少是一个普遍现象,绝大多数论文从来未被引用,寂寞地埋藏在堆积如山的废纸之中无人问津,即使是最热门的国内期刊论文,其被引量也比国际学术文章小了一个数量级。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当年被引次数达到 5 次就可能从 2012 年在 1994 种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的 52.77 万篇论文中脱颍而出进入全国百佳论文排名。一些学者针对不同期刊做过更深入的研究,除了论文被引用很少之外,国内期刊论文被引的分布曲线也与普莱斯基于欧美学术期刊所揭示的曲线有明显差别。也就是说,在某种力量的扭曲下,中国学术生态已经变形。尽管如此,核心期刊对于很多青年学者和学生们来说,它的高度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了解的一所高校,MBA 学生毕业的要求之一是发表至少一篇论文。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学生班级集体在某个不上档次的“学术期刊”上“团购”版面发表论文。我选了几篇来读,错别字都没改,一批永远不会有人阅读的“学术论文”就这样生产出来了。如果包括这些期刊,那么被引用为零的僵尸“学术论文”比例就更高了。近年来中国学者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也突飞猛进。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截至 2012 年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发表论文数量的第二大国,但这些论文质量相比一些领先国家仍然有距离,中国学者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数世界排名列第 14 位。然而较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的文章来说,其质量明显要高, 因为国外优秀期刊有严格的同行评审制,最好的中国学者也更愿意把自己的优秀论文投递国外期刊,学校和科研单位也会对 SCI 和 SSCI 收录的期刊更为看重。很多人注意到了中国学术论文质量低的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有: 其一,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其二,中国文人相轻,不愿引用他人;其三,科研管理规则重数量而轻质量;其三,学术评价和职称考核硬性要求论文发表数量;其四,科研水平低,论文质量差,等等。我认为,中国高校和科研体系中超强大的行政力是造就今天学术生态的最大因素。并且,人们已经习惯了出现问题就寻求行政体系来“加强管理”,因此更进一步强化行政力量,而教授和学者丧失自我管理功能。因此,在行政力量的主导下,中国的学术界不是普莱斯所看见的欧美学术界的那种由下而上的“自组织”社会。目标高度同质化是中国高校的一个通病。全国高校无论自身条件如何,都不去思考自己的独特定位而竞相把成为“研究型大学”当成目标,于是论文指标层层细化和加码,教师和科研人员每年都有量化考核。在这种“无微不至”的管理下,学者们异化为学术生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只能跟随绩效要求选择一些能最快出文章的渠道,而不去选择那些耗时费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然而真正的原创需要学者跟随自己的兴趣和大量的投入,也需要几分好运气。在这种风气下,绝大多数本应该把教学当成主餐而科研论文只能是甜点的学校,也完全本末倒置地把发论文当成考核教师的第一指标。在前面提到的那个要求 MBA 学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故事中,接下来我和几位担任 MBA 教师的同事讨论过此事,大家都认为这项规定完全没有必要。MBA 的培养目标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管理人才,他们无疑需要大量的分析和写作训练,但应该聚焦在企业案例研究、行业分析等方面,而不是去花钱发表无人问津的僵尸论文。就此,我也和相关行政人员探讨过是否应该取消 MBA 发表论文的要求,得到的答案是:体育学院的硕士生都要求发表论文,MBA 怎么可以例外。这是个完全出人意料的回答。我不了解体育学院的教育要领,也许体育硕士生的确有发表论文的好理由,但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不能这么一刀切;也许体育硕士也根本没必要发论文,怎么可以一错再错误人子弟呢?这种规则本应该由相应的教学团队制定,而不是行政人员。这个故事只是行政扭曲场下一个细枝末节的插曲。虽然大家都知道高校和科研机构行政化的弊病,人们试图推动高校“教授治校”、“去行政化”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作为中国下面十年改革的战略纲领,最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包括了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的主张。然而,学校行政人员从呼风唤雨的“领导”转换为“服务人员”,这种落差让很多人难以承受。另外,由于中国几千年官本位的传统,一些著名教育家也担心高校“去行政化”后没有“行政级别”会削弱高校的社会地位。因此真正做起来阻力仍然不可小觑。从另一方面来看,高校“去行政化”的过程已经在人们的思索和辩论中悄然开始了。在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饶毅教授说:“去行政化不是学校职位与行政职位挂钩的问题,而核心是行政是否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服务的问题。北京大学等少数大学,今天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改进,学校的职能部门明确知道自己是为学术服务,北大的生科院也是一样。我初到的时候,生科院的行政人员相当部分是文革期间的中学毕业生,有少数人还对教授和学生持“管”的态度、甚至造成学生老师极大的反感。而这几年来,随着更替,新聘的行政人员大多数都是硕士、甚至博士毕业,不仅对于我们与国外的常规交流起了很好的提高,而且最重要的是都有服务意识,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服务。体制上确立行政的服务精神是学术机构去行政化的根本,行政人员的考核和收入,都以其服务为标准。”让我们再转身回看这片海量僵尸论文的坟场,这里不仅废弃了科研经费(大量纳税人的金钱),还埋葬了无数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们的宝贵年华。可悲的是,很多才华横溢的青年们仍然在前赴后继地奔向这片僵尸论文坟场。希望高教改革的步伐再快些,让年轻一代的青春和才华能够有更好的方式奉献社会,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一片独特的美丽。本文作者董洁林博士,系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 论文写作宝典

    自2006年以来,经过政府,科研单位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科技发展成果突出,打造自主创新型国家战略成绩显著提高。目前我国SCI论文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二,SCI论文在国内作为对科研工作者进行评估以及项目基金申请评价权重日益增高。SCI论文写作发表周期一般来说都比较长,如何写好SCI论文?下面就介绍几个办法。1. SCI论文要具有原创性。原创性是写好SCI论文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国SCI论文频繁出现造假现象,有的一文多投。SCI论文原创性,是期刊杂志编辑首要考虑的问题,编辑对你的稿件第一件审查就是要看你是否原创。如果不是原创,那马上就被PASS掉。2. SCI论文要具有创新性。创新是一切科研的生命力。SCI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编辑重点考察的方向。很多国内的SCI论文都不具备创新性,这和现存的晋升评价制度息息相关。很多SCI论文都是在原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没有创新和突破。3. SCI论文行文的合理性。前面两项都做到,即是原创又具有创新性。在国内我们不缺乏优秀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但是我们发现把研究成果变成SCI论文的时候,总是表现的不好,归根结底,主要是Introduction与Discussion部分不会写,在撰写Introduction部分时,比如写维生素D3在食管癌预防中的作用时,写作思路如下:先写食管癌定义,发病率情况,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因此,我们研究血浆维生素D3水平在食管癌预防中的作用。这样写就非常随意,完全没体现出为什么是检查血浆内的维生素D3水平,而不是其主要体内主要代谢产物水平在食管癌预防中的作用。4. 方法要科学,结果要可靠。方法要写的简练科学,实验步骤清晰,科学,描述细致。具有可重复性。SCI论文的结果一定要可靠,你的结果能够经得起重复推敲。审稿人最看重的就是结果部分,他们会借助数据库进行大量的信息检索,必要时他们甚至会借助方法进行结果核实。所以,对任何投稿者结果的准确性是必备的。

  • 【讨论】第一篇论文发表的感想

    也许你还是学生,或者现在已经工作了,对于研究生和在职人员,发表论文是一道不可越过的槛。学生要顺利毕业,在职人员要获得职称提升,都离不开论文。学生时代,我没有发表过论文,除了毕业论文。参加工作后,由于职称需要,根据我的工作情况,先后写出并发表了一定数量学术论文。 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写得一般,发表的杂志也一般,省级期刊。当时没有写论文经验,参考部门里订阅的杂志格式,把做的工作中某一个方法做了点改进和总结,就投出去了。3个月左右接到编辑电话,问了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修改后半年就发表了。 欢迎大家讨论一下自己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的感想。

  • 文双春: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

    文双春: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2012-04-23 13:38 来源:科学网 作者:文 双春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2/04/23/1334818499_small.jpgPhilip J. Wyatt, Commentary: Too many authors, too few creators. Phys. Today, 2012, 65(4): 9一篇学术论文,谁该署名谁不该署名?署名作者的次序应该如何排?这些问题貌视都有说法,但在学术圈子其实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导致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可能会让更多人获益,那么这篇论文就可能有太多的共同作者,尽管实质上这篇论文的创作者并没有那么多。美国Physics Today杂志最近发表一篇评论文章“Too many authors, too few creators”,通过考查8份有代表性的学术刊物在过去半个世纪发表论文的作者署名情况,指出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已呈现出一个趋势:作者越来越多,而创作者越来越少。另外,科研人员追求论文数量和引用率,论文署名抢首位、搭顺风车等现象也日趋严重。文章指出,近年来,科研人员的论文清单越来越长,有些家伙的论文激增到300多篇,个别家伙甚至接近800篇!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也在与日俱增,只有一个作者的论文已很难看到。难道爱因斯坦、费米、费因曼以及其他伟大的科学家仅仅是因为很幸运发现了简单的问题,从而只需要一个脑袋就可理解并发表论文?或者是技术创造正变得如此艰难以致必须要大团队的科学家才能认识并发展它?毫无疑问,团队方式从事科学研究是造成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教授们通常至少建立研究生团队,他们的主要工作通常是专注于发表研究结果,这类论文的作者常常扩大到包括团队的所有成员,尽管有些人并没有实质性科学贡献或其贡献可忽略不计,而从前这些人充其量只在致谢部分提及。对科研团队的评价也促使一篇论文要尽量带上整个团队成员的名字,因为团队成员有共同发表的成果是表明团队是自然形成并有长期合作的最有力证据,而这一点对我国的各级各类所谓创新团队评审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科研团队为了和谐和发展,难免把学术成果福利化,也有可能把不该署名者的名字带上,典型的例子是那些仅仅在实验室从事设备管理、维护和测试工作的技术人员,统统被列为所谓的原创共同作者,这样,实际上是一位或两位作者的创造变成了许多人的工作,如果这篇论文被证明是重要的,那么所有作者都可以把它突显在自己的简介中,皆大欢喜。学术论文署名太多有时也是为了争取科学资助或完成受资助项目的需要。Physics Today文章指出,寻找资助的学术机构发表论文和被引用的需求日趋强烈,特别是在联邦资助削减期间;申请政府资助时,一个申请团队有许多被引用的论文,对于证明其申请课题值得持续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一个邪恶的循环开始了。过去几年,一些非学术机构,特别是生命和制药行业,其研发主任经常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从他们实验室出去的每一篇论文上,一个甚至与一个项目只有些微关系的人也可能被加为一个作者。另外,如果一个教授的科研合同或基金支持了某篇论文的工作,那么这篇论文一般都载有这位教授的名字,尽管这位教授对这篇论文的科学贡献也许是零。偶而甚至会出现更离谱的情况,例如,作者名单中有可能包括项目头头的一个朋友或同事、一个非直接资助者、或一个合同方的技术代表。导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导师该不该署名?如果署名,导师的名字应摆在什么位置?这些问题也没有明确规定,做法也因人而异。如,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一向鼓励个人创造和创新,他要求他的博士生完全以他们的个人名义选题、解题和发表论文。费米也清楚一篇有名人署名的多作者论文有可能不需要经过严格细致的审稿而立马被录用,很多博士生也因此更愿意与他们的导师合作发表论文。当然,绝大多数导师都是在研究生的论文上署名的,这不仅是一份利益,更是一份责任,前提自然必须是对论文有实质性的科学贡献。即使如此,导师的署名位置应尽量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考量,一般情况下应摆在最后,尽管那篇文章的想法可能都是导师的。理由是,“The graduate student should always have top billing so that his career can be advanced。”“从前,一位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只准备一篇完全基于其本人工作的论文,今天的趋势是他/她带着一堆论文离去,因为有一堆论文被认为是找工作或做博后的基础。”Physics Today文章指出,论文作者署名的许多问题也出在杂志本身。尽管所有的杂志都有投稿指南,其中包括一些反对重复发表的警示,但只有极少数刊物要求联系作者确认论文的所有作者都对论文有贡献。有些杂志,例如Science和Cell,的确要求已被录用论文的所有作者说明他们对该论文的贡献(state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paper),但它们并没有给出实际作者署名的任何标准,也没有规定哪些特定的贡献者应该将其名字从作者名单中降级到致谢部分。如上所述关于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科研人员追求论文数量和引用率,论文署名抢首位、搭顺风车等现象的各种原因,其实归根结蒂是一条:学术功利化。越是功利化盛行的国度,这些现象就越明显、越严重。就研究人员个体来说,凭兴趣做研究者、淡泊名利者、甘为人梯者,往往很少关注论文数量,论文署名不仅不抢首位、不搭顺风车,反而甘当甚至乐当幕后英雄。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花在发表论文上的时间通常是以牺牲对科学本身的更深刻理解为代价的。当最近一位物理学博士说二原子分子由氦组成时,我知道我们的麻烦大了。”最后提一个受物理学家费米激发的问题:今天大学里的终生教职人员有多少从来没有写过独立作者论文?

  • 【分享】第十届分析化学会议论文集(全套)【免费下载】2009年10月的会议论文+现场图片

    第十届分析化学会议论文集(全套)【免费下载】2009年10月的会议论文如有需要请留下email。我尽量发过去。这个是论文的全部内容,一张光盘。第十届分析化学会议论文集总目录http://d.namipan.com/d/9ea7a440dbc9d40171f92ab2028890a935327cddde1e1400第十届分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1分会http://d.namipan.com/d/b8b9b6ebbcd6342aac4affd7cfb7b71e30cb38acd678a200第十届分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2分会http://d.namipan.com/d/907587113c8d787f0aff7953b2422f7cdf8c1d43223efc00第十届分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3分会http://d.namipan.com/d/c09b852fd357673111218c6316b5c88a8d42d17e97f8e700编者的话 本论文集是在学术年会组织者——扬州大学会议筹备组和分析化学编辑部的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编撰完成的。在此谨向为此付出了诸多心血和辛勤劳动的所有同志致以诚挚的感谢! 本届年会报名代表近千人,是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术年会历史上规模最为盛大的一次全国分析化学工作者的聚会。为便于与会代表交流,本论文摘要集尽可能按论文数量相符、学科领域相近的原则,把应征的近千篇论文摘要分成 3 个分册(6 个分会)编印。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一份涵盖了全部摘要,以供代表们查阅。 鉴于来稿数量浩大,时间紧迫,编辑中对不符合征稿要求的论文进行了必要的删节。另外,部分代表未能及时提交摘要文稿,编者也只能割爱。对于文集中的差错和疏漏,敬请读者见谅! 本论文集以论文摘要的形式收录,用于会议的学术交流,不影响作者将论文全文发表在其他刊物上。 [em09503]

  • 细看医学论文的投稿

    如今的医学论文在学术界的地位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医学方面的人才却是越来越少了,纵然是某个领域的大牛,拿到医学方面不熟悉领域的单一某篇文章,要看出个所以然来也不是信手拈来的。不管何种论文都一定建立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没有对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指望自己灵光一闪是不太可能的。事实就是在你投稿时,是你研究领域的专业评审。因为,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内行才能理解。http://images02.cdn86.net/kps01/M00/7C/5F/wKiAiVXS872e9-CoAAEFI84-hYE101.png  第一次投稿,要注意的是要了解基本的规则和遵循要走的程序。投稿信自然不必说,不是写情书,是要给编辑看的。写什么呢?主要是要突出文章是符合期刊的发表范围的,而且也要点明一下文章的创新点和主要结果,这样可以帮助编辑节省不少时间。同时在写医学论文的时候,也要明确文章中的研究的目的,以及产生的结果。如果审稿人看不懂你的重点,就更容易对文章产生错误理解,从而导致不公正的审稿意见。  在投稿之前,还需要认真阅读期刊的详细投稿指南。如果不愿意看那么长的要求列表的话,多读几篇发表在上面的文章,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刚好有同事对目标期刊比较熟悉或者已经有发表的经验,那么最好可以请他帮忙检查一下文章。说不定可以发现一些格式上的问题还有一些细节错误。虽然个人比较倾向于在传统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是如果能投比较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又何乐而不为呢?除非是你缺心眼,想让自己的心血付之一炬,只重数量没有质量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要你还在医学混,文章总会有高产量的,届时10篇20篇文章都是洒洒水的事情,不要因为数量坏了文章的本质。 本文源自:莱博医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