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临床爆点

仪器信息网临床爆点专题为您整合临床爆点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临床爆点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临床爆点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临床爆点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临床爆点话题讨论。

临床爆点相关的资讯

  • 千亿级基因检测市场在招手:肿瘤检测将成下一个临床爆点
    p   很多人知道基因检测,是因为家有孕妈,要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来预知胎儿的健康。这个产品使得各大基因测序企业率先试水临床医疗,并走通监管,进入商业化通道。从2011年至今,国内有超过两百万孕妇使用了这项基因检测产品。 /p p   当然,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新生儿遗传病检测、耳聋基因检测,肿瘤、癌症等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等。只是这些应用如果都想进入临床医疗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来突破。 /p p   业内人士认为,基因检测的出现将引领个体医疗革命,基因检测的医疗市场是一块千亿级规模的蛋糕。但基因检测公司需要走通监管,检测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产品能够进入各家医疗机构,普通人对基因检测的认知更深入,满足这些条件,基因产业才能看到光明。 /p p   strong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发展史 /strong /p p   NIPT即在孕妇特定孕周期间抽取其5毫升的外周静脉血,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血浆中的胎儿游离DNA片段进行测序,判断腹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目前准确率达99.9%,价格在855元(深圳为全国最低价)--2500元之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出现让高龄产妇避免了做羊水穿刺带来的0.5%的流产风险。 /p p   在NIPT出现之前,国内产前筛查和诊断的方式相对落后,最早通过在孕妇11、13孕周时进行B超筛查,然后进行孕早期和孕中期唐氏筛查,对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则要进行羊水穿刺和产前诊断,随后进行B超排查。这套方式起到积极作用但有其弊端。 /p p   华大股份副总赵立见曾在一次分享中指出,血清学筛查大概检出率是66%到83%,同时伴随5%以上的假阳性率,而且有创伤性的产前诊断会带来一定的流产、窒息的风险。 /p p   市场似乎一直在等待一种无创的检测方式出现。有研究者设想,能否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来诊断胎儿的唐氏风险呢?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证实了孕妇的外周血内存在胎儿的游离DNA,使得通过抽妈妈的血来检测胎儿的患病风险的技术成为可能。 /p p   华大基因是国内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龙头企业。赵立见介绍说,从2009年到2011年,华大基因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和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共完成了3177例的临床标本的实验。结果显示,这项检测技术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9%以上,所以华大认为这项检测技术可以逐步应用到临床。 /p p   2010年9月9日,华大基因与北京妇产医院签定协议,成为全球第一个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进行临床应用的医院。 /p p   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这项产品上,可以说中国企业和世界保持了同步。到今年3月,华大基因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样本量突破100万例。国内基因检测公司如贝瑞和康、达安基因(27.180, -0.17, -0.62%)、安诺优达等公司在国内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7573a22b-bcca-4196-80fa-5354d338b1bd.jpg" title=" 1.png" / /p p    strong 肿瘤是基因检测市场中最大的一块 /strong /p p   如果说普通人通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认识了基因检测,但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绝不限于此,生命的语言正在通过基因检测被逐步破译。 /p p   一些基因检测公司以孕前、产前、新生儿、儿童、青少年等完整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来进行产品开发和应用。 /p p   比如,怀孕前可以做夫妇双方的遗传病基因检测,针对一些有经常性流产史的人也可以对流产组织进行基因检测辅助诊断,新生儿出生后可以做遗传代谢病、遗传性耳聋等儿童期高发遗传病检测,做到防患未然。针对肿瘤基因检测,可以通过抽取8ml外周血检测跟肿瘤相关的508个基因,可以指导个体化用药,以及预测家族遗传性肿瘤的风险,在一些癌症治疗中,基因检测也可起到常规用药指导的作用。 /p p   “只是这些检测产品需要经过监管部门审批,和医疗机构合作,才会进入临床使用,而这些检测才刚刚起步。”一位基因检测业内人士说,这也是为什么公众感觉到基因检测离生活有点远的原因之一。 /p p   按照现行监管体制,基因检测产品在临床上应用,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提供基因检测诊断的医疗机构则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目前,只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这一个产品具备了这两个要素。 /p p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曾被监管部门叫停半年。2013年前后,看到无创市场红利,大量检测机构开始设立并和医疗机构合作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导致检测质量参差不齐,泥沙俱下。2014年2月,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总局联合发文,叫停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要求检测仪器和试剂进行审批,提供基因检测的医疗机构需要批准。 /p p   经过企业和监管部门的沟通,2014年6月30日,华大基因的无创产前检测产品率先获得批复,随后,达安基因、博奥生物、贝瑞和康、华因康等公司的高通量测序产品都获得批准。首批109家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也获得批准。 /p p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只是拉开了基因测序在医疗市场应用的序幕,受出生率下降的限制,市场容量是一定的。所以,各家基因检测公司都在开拓新的临床应用产品。 /p p   “临床检测方面,肿瘤被认为是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肿瘤风险评估、早筛、复发监控等都可用到基因检测。肿瘤领域有很多创业公司,在试点医院开展服务。”微基因CTO陈钢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p p   中国工程院院士、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程书钧表示,我国肿瘤治疗的病人中晚期患者居多,早期病人比例少,治疗效果当然差,美国肿瘤5年生存率大约在60%到70%,我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在30%左右。 /p p   如果基因检测在临床医疗上的路径走通,企业面对的将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以肿瘤相关的基因检测为例,中国每年有300万肿瘤患者,如果每个患者都做一次基因检测用以个性化用药指导,以单价1000元(远高于这个价格)计,每年将有30亿的市场容量,更不用说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病。 /p p   如果上文提到的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基因检测产品,即从婚姻前遗传病的筛查到怀孕期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到新生儿代谢病的筛查、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以及到老年病、肿瘤以及感染性疾病的筛查都能获得临床市场认可,走通商业化路径,基因检测公司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可观。 /p p   但现在的问题是,市场上的企业要跨越黎明前的重重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p
  • 中国首个针对乙肝治疗的细胞凋亡通路新靶点IAP抑制剂获批临床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48582be5-56f8-4909-b2e6-9897a64c3ce4.jpg" / /p p   APG-1387临床研究负责人、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2017年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主席、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评论道:“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能非常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但临床治愈率(即HBsAg消失)很低。因此,大多数乙肝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我对APG-1387治疗乙肝的新颖作用机制感到非常兴奋,期待与亚盛在APG-1387的临床试验合作中进一步验证其清除患者体内HBV感染的潜力。” /p p   APG-1387是亚盛医药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AP)高效特异性抑制剂,主要通过模拟内源性Smac分子降解IAPs来诱导和加速细胞凋亡的进程。由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张小勇教授课题组完成的临床前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肝内IAPs分子表达上调,导致HBV感染的肝细胞发生免疫逃避,不能被特异性T细胞杀伤。APG-1387治疗可有效抑制肝细胞中的IAPs表达,促进病毒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HBV DNA和HBV表面抗原的消除,从而治愈慢性HBV感染。IAP抑制剂用于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优势在于,依靠特异性T细胞的识别能力,能优先杀死感染细胞而不影响健康细胞。 /p p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去年发布的《2017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感染乙肝或丙肝的人数已超过3.25亿,每年约有134万人因此丧生。在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达到了9000万人左右,慢性乙肝患者有3000万人,得到治疗的仅有200万人,不足总数的1/10。根据研究与咨询公司GlobalData的数据,未来十年,中国仍将是最大的乙肝市场,且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乙肝用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远期将达300亿。而目前市场上并未有完全能治愈乙肝的药物,用药需求巨大。 /p p   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翟一帆博士表示:“APG-1387在中国进入临床开发是我们执行全球开发战略中的关键一步,我们期待这个药能够为迫切需要更有效治疗药物的乙肝患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p p   亚盛医药目前也在对APG-1387进行癌症的临床开发。此前,APG-1387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均已完成针对晚期实体瘤的临床I期剂量爬坡试验。去年11月,APG-1387又获得了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批准,将与肿瘤免疫药物联合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恶性血液肿瘤。 /p p    strong 关于APG-1387 /strong /p p   APG-1387是亚盛医药设计开发的新型小分子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AP)抑制剂。研究结果表明IAP蛋白高度表达可诱导肺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胃肠癌、黑素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亚盛医药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发APG-1387,已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完成癌症的临床I期剂量爬坡试验。APG-1387也被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临床前研究表明APG-1387可显著降低HBV DNA和HBV表面抗原。 /p p   strong  关于乙型肝炎 /strong /p p   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可以攻击肝脏,并可能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HBV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感染HBV后,由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和临床类型,后期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p p   strong  关于亚盛医药 /strong /p p   亚盛医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处于临床阶段的新药研发企业,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及10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公司研发产品管线主要专注细胞凋亡路径关键蛋白的抑制剂,通过抑制BCL-2、IAP或MDM2-p53等,重启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序 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 与肿瘤治疗有密切相关性的表观遗传学靶点的抑制剂等。公司现有六个新药项目已进入到中国、美国及澳大利亚的I-II期临床开发阶段,其中包括APG-1252,一个新型、强效的BCL-2/BCL-xL双重抑制剂。 /p
  • 二代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开闸 行业将迎爆发期
    2014年2月份被叫停的二代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近一年之后终于有了开闸的迹象。   继卫计委医政司发布第一批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后,1月15日,卫计委妇幼司发布了通知及入选单位名单,这被业界解读为二代基因测序临床放开的信号。根据通知,可以开展NIPT的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全国31个省市地区共有108家机构入选。   昨日(1月21日)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证实,这份文件确实属实,&ldquo 在试点单位中,产前筛查与诊断已经放开,但是医疗机构什么时候开始业务都是不一样的。&rdquo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通知确保医疗机构具备条件开展测序技术临床应用,使得二代基因测序从学术研发扩展至临床,二代测序在今年将出现新的爆发。   108家机构入选试点名单   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和卫计委联合发布通知,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已经应用的,必须立即停止。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可以看到,文件不仅公布了试点医疗机构的名单,同时对于二代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进行了规定。   《通知》中提到试点内容是:产前筛查与诊断前咨询、适用范围、知情同意书签署、临床资料收集和标本采集要求、检测报告审核使用,检测后临床咨询、高风险孕妇的后续临床服务、追踪随访、信息统计上报以及为规范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服务工作需要试点的其他相关内容。   &ldquo 这次的《通知》内容比较详细,医疗机构要注意什么、进行哪些步骤、信息上报等都比较详细。&rdquo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ldquo 但是究竟什么时候医疗机构能够大量开始业务,各家医疗机构的情况还不同。&rdquo   当然,或许市场重新启动还没那么快。记者致电试点名单上的一家上海医院时,被告知该院利用二代基因测序做产检已停止多日,暂时还没有相关服务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医疗机构开展相关临床应用必须使用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已批准上市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但是目前上述108家企业并不是每家都有相关设备,可能只有自行购买设备或者与检验机构合作。   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发展   记者了解到,2014年7月开始,国家食药监总局开始批准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上市,包括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两家企业的产品。其中,达安基因获批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是公司与LifeTech合作申报的。   据统计,利用无创产前检测,针对30岁以上的高危孕妇100%渗透率,将带来76亿元市场容量 针对全部孕妇50%渗透率,将带来140亿元市场容量。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达安基因在全国有8个临床检验中心,过去几年由于尚处于布局和投入期,整体盈利状况不佳。研报预计,自2015年开始,临床检验中心有望逐步为公司贡献利润。就其举措来看,公司采取与大型医院共建实验室以及平台下沉的方式来布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政策松绑将大大加速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爆发,抢占先机的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有望率先分享基因检测的大蛋糕。&ldquo 现在不少公司都在加强基因测序,并且也在密切关注相关的政策,相信未来还有更多公司加入到二代基因测序这个市场来。&rdquo 前述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二代基因测序使用仅限于学术科研,临床应用游走在灰色地带,《通知》发布意味着给二代基因测序放闸,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   基因检测行业并购潮起   从2010年开始,国内基因测序市场逐渐起势,在一些分析机构的预测报告中,中国基因测序市场的规模已从百亿级别攀升至千亿,全球市场更是一块庞大的蛋糕。   但发展至今,中国的基因测序市场主体仍以中小型研究机构和企业为主,这些机构和企业大多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rdquo 一位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人士告诉记者,&ldquo 即使没有政策限制,面向公众的检测项目也是少之又少,缺乏市场运作经验,但是对这方面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了。&rdquo   去年下半年,华大基因收购了Illumina的竞争对手美国完整基因公司,随着行业的发展,基因测序行业的并购也日趋频繁。就在10天前,药明康德在官网上称,公司以6500万美元现金收购NextCODE公司,并计划将其与药明康德基因中心合并,成立一家新公司。   &ldquo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上游的仪器设备商们不再满足于硬件销售,也逐渐向基因检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伸手分羹。&rdquo 一位检测机构人士告诉记者,&ldquo 下游的企业也希望能拥有相关设备或者与设备商合作,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未来相关行业并购机会还会增多。&rdquo
  • 我国细胞和基因疗法注册和临床情况盘点
    细胞治疗一般包含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是目前临床研究和治疗应用最广泛的干细胞类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则因其不存在传统干细胞存在的伦理问题,而成为干细胞领域最具前景的干细胞类型之一。CAR-T疗法是当前免疫细胞治疗领域最炙手可热的领域,此外,TCR-T、TIL、NK等免疫细胞疗法也是当前免疫细胞疗法的主要类型。载体介导的基因疗法是目前基因治疗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广义的基因治疗还包括核酸药物、溶瘤病毒疗法等。本文将重点盘点国内以CAR-T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干细胞疗法以及基因疗法等临床和注册情况。01 干细胞2004年至今,CDE共承办了62项干细胞药物申请,包括2项进口药品申请和60项国产药品申请,目前已有35项临床申请获得了临床批件或临床默示许可,另有8项申请终止了审批程序或不被批准。从药物注册分类来看,62项干细胞药物申请中共有42项1类新药申请,从2018年至今呈现逐年增长情况,2021年较上一年同比增速超120%,2022年前四个月已有10项1类干细胞药物申请,全年有望以超过50%的增速再创新高。 图1:我国历年1类干细胞药物申请数量 数据来源:CDE从干细胞类型来看,间充质干细胞(包括间充质祖细胞、间充质前体细胞等)共有47项,主要来源包括脐带、胎盘、宫血、脂肪、骨髓、牙髓等;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前体细胞、肌母细胞等其他类型干细胞申请仅15项,包括泽辉生物的人胚干细胞产品CAStem、仙荷医学的支气管基底层细胞产品REGEND001,以及两款基因编辑的干细胞产品——康景生物的CG001和辑因医疗的CRISPR/Cas9 基因修饰BCL11A红系增强子的自体CD34+造血干祖细胞注射液。 从临床试验来看,目前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开展的干细胞相关临床试验多达600余项,而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登记开展的以药物上市为目的的临床则有20项,其中进度最快的仅推进至临床II期,离推进至上市仍有很长一段距离。表1:以上市为目的登记开展的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由研究者发起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和卫健委公布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已超100项,批准设立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已达133家(含部队医院)。其中,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别以6项和5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位居前二,仁济医院备案项目涉及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和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山大学附三医院开展3项针对脊髓损伤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郑大一附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均以4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并列第三。02 免疫细胞截至2022年5月,全国已有累计131项免疫细胞疗法申请获得CDE受理,其中CAR-T疗法84项、TCR-T疗法8项、TIL疗法4项、CAR-NK疗法2项,其他类型免疫细胞疗法共33项。其中,共有75项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申请获得临床批件/临床默示许可,包括CAR-T疗法独(56项)、TCR-T疗法(3项)、CAR-NK疗法(1项)、其他免疫细胞治疗(15个)。 图2:我国免疫细胞疗法申请与获批临床情况 数据来源:CDECAR-T领域,我国已上市的瑞基奥仑赛提交的新适应症(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淋巴瘤)上市申请被纳入优先审评序列,其以明聚生物申报的用于成人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的JWCAR029也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在此之前,已先一步上市的另一款CAR-T产品阿基仑赛的新适应症(复发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上市申请也率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从靶点来看,除北恒生物的UCAR-T产品之外,CD19仍是当前扎堆最为严重的赛道,靶向CD19的CAR-T产品共有56个药物申请,其次为BCMA靶点的11个,CD20、CD30、CD70、TGF-β、GPC3、Claudin 18.2、B7-H3等其他单靶点CAR-T疗法。此外,另有4项双靶点CAR-T疗法申请获得CDE受理,分别为赛比曼的CD19/CD20和驯鹿医疗的CD19/CD22双靶点CAR-T疗法。 图3:我国CAR-T疗法靶点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CDE 从临床试验情况来看,目前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登记开展的CAR-T疗法临床试验共48项。其中,诺华的进口产品CTL019在国内开展的临床试验进度最快,已进入临床Ⅲ期,其他国产1类CAR-T疗法均未进展至Ⅲ期。表2:国内临床阶段CAR-T疗法进展数据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其他免疫细胞疗法方面,香雪旗下TAEST16001、TAEST1901和星汉德生物的SCG101三款TCR-T疗法已获得临床默示许可,君赛生物、智瓴生物和沙砾生物各有一款TIL疗法获得CDE受理,国健呈诺的靶向间皮素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注射液是目前唯一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CAR-NK疗法。03 基因治疗截至2022年5月,国内共有27项基因疗法申请获得CDE受理,其中已有9项申请获得临床批件/临床默示许可,包括诺华的进口腺相关病毒(AAV)基因疗法OAV101注射液。同时,共有6项基因疗法临床试验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开展。从载体类型上看,AAV基因疗法(包括重组腺相关病毒)占据主导,共有17项。表3:国内IND阶段的基因治疗产品(除CAR-T)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数据库另外,国内目前还有64个溶瘤病毒疗法获得CDE受理,其中已有30项获得临床批件/临床默示许可,主要以疱疹病毒和腺病毒为主要病毒类型,临床进展最快的为达博生物的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已进入临床Ⅲ期。
  • 天士力干细胞创新药获批临床!为上海东方医院首个干细胞成药临床试验项目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何志颖研究员表示:项目研究从2018年开始,2021年4月Pre-IND,2024年1月18日IND获批!历时6年艰辛。这是东方医院首个干细胞成药临床试验项目,希望能造福于心衰患者!据报道1月18日,天士力公告其一款创新干细胞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主治慢性心力衰竭。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B2278注射液)项目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指征的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B2278注射液)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研发,2022年8月天士力与东方医院签署《技术转让(合作)合同》受让相关技术及成果,并在全球范围内,优先在中国开展药品注册申报及后续临床试验开发。临床前研究证明,B2278注射液可通过旁分泌作用调控心肌组织微环境,对于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心肌细胞组织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增加动物心功能,促进血管再生,减少心肌凋亡。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心衰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加。目前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运重建、细胞和基因治疗,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常用的血运重建治疗方式,《2022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显示,2022年CABG占心外科手术总量21.1%。上述治疗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但不能使死亡心肌再生。伴随CABG手术的心肌局部注射干细胞有望通过刺激心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心肌细胞损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修复心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增强从而对心力衰竭发挥治疗作用。目前国际上获批的干细胞品种已达十余种,但是尚无治疗心衰的干细胞产品上市。
  • 【FCM指南与共识】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文章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3,46(08):792-801.作者: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会摘要流式细胞术在临床血液及免疫相关疾病的精准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流式细胞仪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临床实验室开展流式细胞术检测,服务临床诊疗的能力和水平也逐渐提升。为适应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的进展和需求,加强质量控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对2013年发表的《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共识》进行更新,制定此共识。随着医学的进步及疾病精准化诊治需求的增加,我国临床实验室流式细胞仪的普及水平得到提高,开展流式细胞术检测服务临床诊疗的能力和水平亦不断提升。为适应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的进展和临床检验需求的更新,我们延续2013年《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的建议》[ 1 ]的编写初衷,并在此前版本的基础上,经专家组讨论,适时对相应内容进行修订和扩增。本共识由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及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撰写并发布。一、流式细胞仪及器材的准备(一)流式细胞仪的选择2017年12月,我国颁布《流式细胞仪》国家行业标准[ 2 ],规定了流式细胞仪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使用方法等。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选择有临床注册证的流式细胞仪,满足检测灵敏度和收集速率等的要求;根据检测项目所需参数,确定适宜激光器和检测器,使其检测参数与临床使用的荧光抗体匹配;考虑操作的简便性和兼容性,以及未来可升级满足新检测需求的空间;兼顾临床实验室场地、仪器维护、人员培训、试剂和耗材供应稳定性、售后服务等因素。(二)流式细胞仪的设置1.仪器质控:流式细胞仪的仪器性能与检测结果准确与否密切相关。为保证仪器运转正常,每日开机流程后应运行仪器的质控微球等,保证仪器处于最佳性能状态,变异系数小于仪器软件中的可接受范围。如有可接受范围外的偏离,应及时进行校准和维修。2.仪器维护:(1)环境温湿度可影响激光器、光纤和棱镜等光学元件,使用时可参考仪器说明书推荐的温湿度,推荐室温18~25 ℃;(2)灰尘可损伤激光器和光学元件,降低检测的灵敏度,日常工作中注意仪器的整洁,清洁频率依据环境而定;(3)使用1%的次氯酸或75%医用乙醇每日清洁进样针,宜定期(或按需)清洁流动室,避免黏性大和聚集成团的细胞堵塞进样针;(4)过滤器影响荧光信号的稳定性和压缩空气的供应,在需要时排除气泡并定期更换;(5)鞘液桶、废液桶需维持密闭性,定期清洁和更换;(6)电脑数据定期备份,存储数据不超过硬盘的一定容量,避免损坏和拖慢系统性能;(7)定期对仪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校准和保养,并应出具书面报告。3.补偿设置:传统的多色流式细胞仪存在荧光溢漏,合适的补偿是获得可靠数据的关键[ 3 , 4 , 5 ]。(1)补偿对照可以使用新鲜血细胞制品(更贴近待检测细胞)和商品化的荧光微球(操作简便)。使用荧光微球建立的补偿,宜用待检细胞进行优化;(2)如流式细胞仪具备“自动补偿”功能,可采用自动补偿进行条件设置并进一步手动优化;(3)同一通道检测的相似荧光,建立补偿时不能互相替代,如PE-Cy5、PerCP、PerCP-Cy5.5等,应分别建立补偿;(4)补偿设置的染色处理过程宜与待测项目一致,细胞膜染色和经过固定、破膜的胞浆(或胞核)染色会有不同,建议分别设置补偿;(5)补偿矩阵并非永久适用,当建立新的实验或仪器性能出现允许范围外的变化,应重新建立补偿。(三)移液器、离心机、标本前处理系统等的维护及定期校准上述仪器除日常清洁维护,应按照实验室认可标准(例如ISO15189)的相关要求,定期对不同量程的移液器、离心机和标本前处理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和校准,并出具书面报告。共识1 临床检测选用的流式细胞仪应有国家有关机构核发的注册证。建议根据临床实验室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项目的特点,选择技术性能符合使用要求的流式细胞仪,宜同时考虑相关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等。流式细胞仪的使用应注意每次检测过程中的仪器质量控制,应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和校准评估。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关的器材也应注意日常清洁维护和定期校准评估。推荐强度:强烈建议。二、流式细胞术检测试剂(一)荧光抗体的选择和搭配流式细胞术使用的抗体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 ]。在搭配多色抗体组合时需要考虑[ 5 ]:(1)流式细胞仪的检测通道特性:根据流式细胞仪的配置,选择可使用的荧光抗体;(2)荧光染料本身的强弱、荧光标记物的稳定性、荧光素分子大小、荧光抗体克隆号等,例如同一荧光标记物,不同克隆号抗体对某些抗原的检测效果也会出现差异[ 7 , 8 ];(3)待测抗原表达强弱:弱表达抗原选择强荧光标记,强表达抗原可选择弱荧光标记;(4)尽量避免光谱重叠多的荧光染料搭配如PE-Cy5和APC等,对细胞共表达的抗原进行染色时,尽量避免选用串色和荧光溢漏大的通道[ 5 ]。(二)抗体的滴定设置通过抗体滴定计算染色指数(stain index,SI),判断荧光染色后阴性群和阳性群的分离效果,是确定最佳抗体使用浓度的重要方法。SI计算公式为:[中位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dFI)阳性群-MdFI阴性群]/(2× rSD阴性群)[ 5 ]。SI受荧光强度、抗原表达强度、抗体结合力及流式细胞仪设置等影响[ 5 ]。在更换抗体或抗体批号之前,宜进行抗体滴定以确定最佳浓度,避免因抗体浓度不合适,导致弱表达抗原检测不到或强抗原超出检测限。(三)对照的设置和选择选择适宜的对照是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正确获取和分析数据的基础[ 5 ]。“荧光减一”(fully stained minus one fluorochrome或fluorescence minus one,FMO)对照是目前确定阴性和阳性细胞群cutoff值的最佳对照,对于弱阳性或阳性细胞比较少的情况尤为适用,可排除交叉干扰等;同型对照可评估Fc受体或蛋白的交叉反应,排除非特异性染色。生物品对照如血液制品质控,可根据制品的cutoff值来确定检测样品的阴阳性。(四)其他试剂红细胞裂解是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白细胞或骨髓有核细胞时不可或缺的过程[ 9 , 10 ],宜选择相应品牌的裂解液或自行配制。由于裂解液可对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造成不同的影响,也会影响染色的效果[ 9 , 10 ],建议根据检测目的不同进行比对,择优选用。细胞的稀释、洗涤和重悬需使用缓冲液或稀释液[ 11 , 12 , 13 ],宜依据反应的最适pH值(如中性)、副作用(如磷酸盐缓冲液会导致一些激酶反应的抑制)、可能的络合作用、对光谱的吸收以及成本等进行选择[ 13 ]。日常工作中可选用商品化的缓冲液或PBS,依据检测目的确定是否添加胎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以及是否加入叠氮化钠用于保存。此外,细胞培养基和医用生理盐水等也可用作稀释液和缓冲液。不同于细胞表面(细胞膜)的染色,对细胞内(细胞浆或细胞核)的分子进行染色,需要经过“固定”(如甲醛等),保持目标抗原的位点和结构,再通过“破膜”(如Triton-X)使抗体进入细胞。不同品牌破膜剂对细胞内染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根据检测效果进行比对,择优选用[ 14 ]。共识2 流式细胞术检测中,建议合理选择和搭配所需荧光抗体,通过滴定确定抗体使用的最佳浓度,并合理选择和设置对照;染色过程中,选择适宜的红细胞裂解液、缓冲液以及固定破膜剂。推荐强度:强烈建议。 三、标本的采集、存储、运输及制备(一)外周血标本(1)患者准备:流式细胞术检测同其他项目外周血采集无异,因脂血等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采血前尽量清淡饮食;(2)抗凝剂选择:同时进行白细胞分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时,建议使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抗凝真空管进行标本采集,室温保存,尽快送检[ 15 ]。如进行T细胞功能的检测如IFN-γ分泌时,因EDTA可螯合钙离子,影响T细胞激活效果,建议采用肝素钠等抗凝。(二)其他标本骨髓标本、造血干细胞采集物的抗凝剂选择可以参照外周血。脑脊液标本一般不需要抗凝剂,渗出液性质的浆膜腔积液常有凝块,建议抗凝处理。因体液标本久置会导致细胞破裂,影响细胞计数、分类等检测结果,所以需要尽快送检。一般要求在采集后立即送检[ 16 ],如使用特殊保存剂,可以适当延长送检时间[ 17 ]。样品应离心浓缩调整细胞浓度后进行染色。对于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一般不需要抗凝剂,活检取材后应尽快送检。标本可经过物理研磨法和酶消化法获得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后进行细胞染色。体外培养的细胞(如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时,需刺激后加入蛋白转运抑制剂),根据细胞储存状态(冻存与否)、细胞特性(贴壁或悬浮),进行复苏或消化、洗涤,调整细胞浓度后染色。(三)标本制备流式细胞术标本的制备,需考虑新鲜度和检测项目的要求。(1)细胞浓度:一般不建议超过1×106 cells/ml(参照试剂说明书);(2)全血体积:一般建议50~400 μl[ 18 ];(3)活细胞染料:常规新鲜外周血可以不使用活细胞染料,但造血干细胞计数、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筛选与监测等,建议添加活细胞染料如7-AAD等,以去除死细胞的干扰;(4)细胞染色、固定与破膜:需考虑细胞膜染色、细胞浆染色和细胞核染色的区别,选择相应适宜的固定破膜剂;(5)染色温度:一般室温染色即可[ 18 ],但造血干细胞染色、使用某些固定破膜剂时,要求在融冰或4 ℃完成;一些特殊项目(如中性粒细胞吞噬二氢罗丹明辅助诊断慢性肉芽肿)需经过37 ℃孵育;(6)染色时间:受荧光抗体和染色体积影响,一般建议10~30 min[ 18 ]。根据目的抗原的位置分布不同(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染色时间不同,可依据说明书及检测需求,探索最优染色时间。另外,如染色体积在200 μl以上,可适当延长抗体孵育时间[ 18 ]。共识3 建议根据检测标本的种类及实验需求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抗凝剂,采样后应尽快送检;样品制备时确保细胞浓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检测项目的特性,选择最优的染色方法和染色条件。推荐强度:建议执行。四、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目前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项目,可获得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总T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Th)、CD3+CD8+细胞毒性T细胞(Tc)、CD3-CD19+B淋巴细胞和CD3-(CD16+CD56)+NK细胞的相对百分比(%)和细胞绝对值(cells/μl),在临床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 19 ](该行标处于修订过程中),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共识(2019版)》[ 20 ]和《TBNK淋巴细胞检测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1 ]等,对此项目的开展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免疫细胞精细分型1.淋巴细胞:(1)T细胞:对T细胞的精细分型,根据细胞表面标记区分T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Th1、Th2、Th9、Th17和Th22[ 22 ],初始(naive)、效应(effector)、效应记忆型(effector memory)和中央记忆型(central memory)亚群、活化细胞亚群等[ 22 , 23 , 24 , 25 ]。(2)B细胞:根据CD27、IgD、CD24、CD38、CD5等表达,可以将B细胞分为不同亚群[ 23 , 26 , 27 , 28 , 29 ]。(3)NK细胞:根据CD16和CD56表达的不同,可以将NK细胞细分为不同亚群 [ 23 , 30 , 31 ]。目前精细分型的方案并未统一, 表1 汇总了文献报道的常见淋巴细胞精细分型方案,可供参考。2.髓系细胞:(1)粒细胞:根据CD45和SSC,CD13和CD16以及CD66、CD123、CD203c、HLA-DR等的表达不同,可以将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3 , 30 ]。(2)单核细胞:根据CD45和SSC,CD13、CD14和CD16的表达不同,可以将单核细胞分为不同亚群[ 23 , 30 ]。(3)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使用系列抗原(lineage:CD3、CD14、CD16、CD19和CD56)排除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粒细胞等,再根据CD123、HLA-DR、CD11c、CD1c、CD141等的不同表达,可以将DC细胞分为不同亚群 [ 23 , 30 , 32 ]。(4)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根据CD14、CD15、CD11b、HLA-DR、CD33等指标的表达,可以将MDSC分为3个不同亚群 [ 33 , 34 ]。 表1 汇总了文献报道的常见髓系细胞精细分型方案,可供参考。(三)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及微小残留病监测1.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1)急性白血病:对于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2013版《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的建议》[ 1 ]及《四色流式细胞术用于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 35 ]均有详细介绍。在上述《建议》和《共识》中,对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均主要推荐采取“2步法”,但对于某些跨系别表达的抗原或是混合表型的白血病,可能会因为检测抗原不足导致漏检的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36 ]和《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37 ],对于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建议使用多色流式细胞仪,至少检测上述《诊疗规范》提及的35个CD分子,视情况增加更多抗原检测,同时检测的CD分子越多,准确性相对越高。(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非霍奇金淋巴瘤: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抗原可以参考《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版)》[ 38 ]。但是对于B淋巴细胞,由于慢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细胞可能来源于淋巴结的多个结构部位[如DLBCL分为生发中心型GCB型、非生发中心non-GCB型和活化B细胞样(ABC)型],需注意其免疫表型的多样性[ 39 ];对于T细胞,如出现异常免疫表型或TCRVβ的单克隆,需要与病毒感染等鉴别。(3)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对于HL,因背景含有大量表型相对正常的淋巴细胞,寻找低比例的Reed-Sternberg细胞存在一定困难。Reed-Sternberg细胞在免疫表型上可以表现为CD45-CD30+CD15+CD71+CD40+CD95+CD3-CD19-等免疫学特征,需要与其他一些表达CD30+的肿瘤细胞进行鉴别[ 40 ],多色流式细胞术在HL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HL最终诊断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2.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监测:(1)急性白血病MRD监测:基于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phenotype,LAIP,根据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背景来定义)和/或细胞“异于正常(different from normal,DFN)”的表型,可以鉴定出异常的细胞群,进行MRD细胞监测[ 41 ]。急性白血病MRD监测可以参考已发表的中国专家共识[ 42 , 43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MRD监测:典型的CLL免疫表型为CD19+CD5+CD23+CD22+CD200+CD43+CD79blow/-且CD10-FMC7-CD103-CD20lowsIgMlow[ 44 ],可用于CLL诊断和MRD监测。上述表型可以通过固定的MRD组合进行监测,推荐方案包括CD5/CD19/CD20/CD38/CD81/CD22/CD79b/CD43等[ 44 , 45 ],需注意美罗华(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治疗会使CD20出现假阴性,鉴于CD200在CLL和其他CD5+淋巴瘤如套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也可推荐CD200[ 46 ]和CD160[ 47 ]作为CLL的MRD监测指标。对于免疫表型不典型的淋巴瘤等进行MRD监测,需结合其初发时的免疫表型特征。淋巴瘤的分布具有异质性(如可能涉及外周血、骨髓、淋巴结、肝脏、脾脏等),当采样不同时,MRD监测结果可能也不一致。目前,骨髓是使用最广泛的MRD监测标本,但脾脏、肝脏和淋巴结中的MRD监测亦可在疾病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45 ]。(3)多发性骨髓瘤MRD监测:可参考已经发表的相关共识进行检测[ 42 ]。MRD监测需要获取足够的细胞数,确定检测的最低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最低定量限(lower limit of quantification,LLOQ),推荐固定和规律的取样时间进行MRD监测 [ 45 ]。(四)细胞因子检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主要包括2类方法:(1)基于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ytometric beads array,CBA),可检测血清、血浆或体液等标本中细胞因子水平。其原理为样品中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抗体预包被的微球及荧光标记检测抗体结合,形成“双抗体夹心”复合物。此方法使用标本量少,2个荧光检测通道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细胞因子。(2)可检测激活后胞内细胞因子如IFN-γ等表达,用于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等。此方法需要新鲜肝素抗凝外周血或分离获得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刺激剂激活细胞,并用阻断剂阻断胞内蛋白质转运,使得刺激产生的细胞因子聚集在细胞内。细胞膜抗原染色后,再使用固定破膜剂固定及破膜对胞内细胞因子如IFN-γ等进行染色。共识6 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质量控制应贯穿始终,包括检验前的标本、试剂和仪器,检验中的染色、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检验后的报告发放和结果解释,重视人员质控。推荐强度:强烈建议。
  •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与培训
    2010年6月3日-6月5日 (技术培训6月6日-6月10日) 上海   会议简介   干细胞技术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其理论的日臻完善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在疾病治疗、动物育种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产生划时代的成果,将是对传统医疗手段和医疗观念的一场重大革命。干细胞在医学应用上有着光辉的前景,国内外政府,企业及相关单位也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   2010年10月,11月美国FDA分别批准杰龙生物,先进生物运用干细胞开展临床试验,可以预见干细胞在未来的几年里将是充满机遇与竞争的。   我国干细胞研究目前处于空前的好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批复关注干细胞发展,并且将干细胞列为重大研究计划的专项。我国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成果及研究量均已受到世界瞩目,近年来我国干细胞研究进展迅速,已成为干细胞研究大国,并在许多领域几乎与世界同步,有的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通过加快干细胞治疗技术临床转化及应用对提升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持续创新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细胞是基础研究与临床联系十分紧密的领域,尤其是癌症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各种组织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心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胰腺干细胞等)发现,为人类解决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疾病,损伤与修复提供关键性的治疗手段。为此,特举办干细胞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推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帮助中国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寻觅合作机会,推动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将继续秉承“高水平,实用性,有效性”的原则,加强交流,提高水平,为干细胞科研事业及临床应用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最有效的支持和交流平台,技术讲座将邀请国内外干细胞领域的顶级科研和临床研究专家,分享干细胞技术进展,临床研究技术及临床标准探索,内容涉及干细胞培养/分化/重排/调控/临床研究实例等各项技术,议题包括:干细胞维持和分化 、干细胞重编程研究、发育与模式动物研究、干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胚胎与成体干细胞的应用、造血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干细胞与药物研发等。   为满足广大学员进一步了解临床级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系标准和掌握扎实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同期还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开展“胚胎干细胞技术培训班”。   为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讲座及培训!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组委会   会议时间:2011年6月3日~6月5日 地点:同济大学逸夫楼 会议规模:400人   培训时间:2011年6月6日-6月10日 地点:同济大学医学院   主办单位   华东干细胞库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学分会   中科院干细胞库   北方干细胞库   南方干细胞库   演讲嘉宾   徐国彤 同济大学医学院   金 颖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孙 毅 同济大学医学院   周琪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肖 磊 浙江大学   康九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曹谊林 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钱其军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邓宏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卫立新 第二军医大学   沈晓骅 清华大学医学院   联系方式:   组委会秘书长:   路建伟博士   E-mail:jwlu33@gmail.com   Tel: 86(21)65984257   报名咨询:   张依寒 Yihan.zhang   E-mail:Yihan.zhang@bioon.com   Tel: 86(21)54481353  Mt: 13681810839
  • 百亿级市场痛点剖析:NGS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缘何不温不火?
    DNA测序技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诞生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202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38亿美元,且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10-30%之间。自2005年以来,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创新,测序成本已下降了四个数量级,新技术能够让一个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千美元迈入百美元时代。2001年-2015年一个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通量的提高和测序成本的极大下降使得测序技术能够进一步走进临床,真正造福人类不再是梦。可事实是十余年来,被评为“突破性技术”的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仍然不温不火,深入推广似乎窒碍难行。肿瘤精准诊断是最成熟的应用方向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能够鉴定与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的基因变异,随着NGS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已经可以在单个诊断平台上同时测试多种基因,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基因测序在临床诊断应用中的效用。尽管当前基因测序的主流应用场景仍是科学研究,但其在临床诸多领域已经展现独特优势,如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胚胎植入前检测、单基因遗传病检测、遗传性肿瘤检测以及肿瘤靶向治疗等,特别是在肿瘤研究、如早期诊断、用药指导、预后判断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热门临床应用肿瘤检测与靶向治疗无疑是当下最热门且相对成熟的基因测序技术应用方向,也已经进入精准医学阶段。癌症的复杂性使得开展个体化诊疗成为可能,但需要检测方法的支持。传统的检测方法无法解决这种个体化需求,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个体化需求。NGS技术指导临床实践,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具有有效性。例如通过过去十年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已经发现众多明确的靶点,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为患者量身定制基因差异的报告,再根据靶点的变异情况进行治疗,可以大大改善肺癌患者的愈后。自2016年,FDA批准首个基于二代测序的伴随诊断试剂盒以来,短短5年时间已有多类基于NGS的试剂盒进入临床。这表明临床应用专家认可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来提高基因检测效率。四大难点阻碍NGS深入走进临床全民基因测序似乎近在眼前。但目前仍有很多阻碍NGS在临床领域的应用,若要解决NGS在临床精准医疗方面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当下亟需解决以下四大难题。第一重困难:什么是理想的高通量检测模式?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Panel,什么时间检测,以及检测的标准等等。当下针对上述难题还没有一个非常规范或者非常标准的模式。第二重困难:高通量测序数据解读的复杂性。高通量数据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多,一个医学专家往往很难完全把握所有信息,这种结果分析的复杂性也提高了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门槛。第三重困难: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需要规范。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承担着指导临床药物使用的“重要角色”。伴随着免疫治疗的推广,越来越多与免疫治疗相关的复杂生物标志物涌现,如何普及和规范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是重中之重,也是精准医学的关键一步。让不同检测具有可比性,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这样才能让患者获益最大。第四重困难:在药物可及性方面国内外差距显著。这也是国内开展靶向治疗的一大痛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发展趋势基因测序技术在多层面评价治疗手段的优劣方面都有它独到的优势,也是未来精准诊疗的一个主流趋势,是临床开展精准医学的必备手段。但要想利用好这一技术手段,需要有规范的实验流程和准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这样检测结果才能稳定可靠,最终造福患者。随着NGS技术不断改进,高通量、长读长NGS将是大势所趋,检测对象将逐渐从DNA层面向RNA层面转移。新一代NGS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操作便捷性将大大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检测费用持续下降、测序方法优化升级、数据解读能力智能化以及临床经验不断积累,人员培训、数据处理、质量控制、伦理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NGS技术将会逐渐成为临床主要且常规的检测项目。注:本文部分观点选自“第四届基因测序网络会议”上于津浦研究员报告内容,欲了解更多请观看“第四届基因测序网络会议”视频回放。附:基因测序仪选购专场
  • 干细胞临床研究等法规望发布
    “2012年国际抗衰老生命科技产业发展论坛”3日在天津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介绍,中国将逐步推动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工作。由相关部门起草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讨论稿)》、《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讨论稿)》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讨论稿)》已于今年9月底上报国家卫生部干细胞临床研究领导小组,将择机公布。业内人士认为,上述部门法规的出台有助于中国规范干细胞行业发展,尤其是临床治疗领域 最终促进干细胞治疗产业化发展。   据透露,未来干细胞药物或医疗技术申报将遵循新药申报的模式进行,但在一些具体要求上将有所区别。其中,《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特别强调干细胞制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干细胞的建立、采集和分离 干细胞的体外操作以及干细胞制剂的检定与质量控制。   论坛当日,中源协和(600645)与英国细胞治疗有限公司(CTL)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希望就自体中胚层基质细胞治疗心脏衰竭技术开发和商业化开展合作。双方共投资80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中源协和与CTL各占51%和49%。合资公司将获得CTL公司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体中胚层基质细胞治疗心脏衰竭技术在大中华区的独家使用权,用于开发和商业化,年限为11年。
  • 临床型流式细胞仪大盘点(2019版)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期,仪器信息网对2019年全年流式公开招中标进行了盘点(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116/520767.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点击查看: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2019年流式细胞仪(FCM)中标盘点 /span /strong /a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同期也对目前流式细胞仪市场中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流式细胞仪进行了整理盘点,以飨读者。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临床型流式细胞仪大盘点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排名不分先后,如有疏漏欢迎补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6755.htm" target=" _blank" BD FACSCalibur /a (点击查看报价等信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6755.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c682537a-6965-4d24-9706-148965b0e86b.jpg" title=" image006.jpg" alt=" image006.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6755.htm" target=" _blank" BD FACSCalibur常规临床型流式细胞仪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FACSCalibur是双激光、四色台式流式细胞仪,可同时应用于细胞分析和分选。从FACSCalibur诞生至今,经过多次改进和升级,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和科研用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FACSCalibur具备488nm、635nm双激光空间立体激发,四色荧光检测系统;分析速度快,可达到10,000细胞/秒的采集速度;具有专利的DDM(Doublet Discrimination Module)双粘体辨别模式,确保DNA分析的准确性;自动化程度高,配备一系列自动化的检测和分析软件;具有SFDA认证,并配备全套质控品和临床自动软件和试剂。(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43931.htm" target=" _blank" strong 贝克曼库尔特DxFLEX(2015年第一代,2018年底第二代)(点击查看报价等信息) /strong /a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43931.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13f75802-f6a9-4b7d-9077-fe3f5197e1db.jpg" title=" image007.jpg" alt=" image007.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细胞仪DxFLEX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贝克曼库尔特DxFLEX流式细胞仪销量占比5%排名第三。该仪器可搭载高通量自动进样器及板式进样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更新的CytExpert for DxFLEX软件新增了报告和Panel等功能,更符合临床的需求。DxFLEX卓越的灵敏度和易用的软件使得流式技术更加普及,自动的质控和标准化功能使操作更规范,结果更准确。高达三激光十三色,支持全面的临床项目开展,是更高效的临床流式细胞仪 自动质控程序,全面监测仪器激光功率、激光延迟、各通道rCV,增益和平均荧光强度,具备更规范的临床流式操作;创新的光电技术,具有更高的荧光灵敏度,弱表达细胞分群更明显,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流式结果。(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92839.htm" target=" _blank" strong 贝克曼库尔特Navios(2013年)(点击查看报价等信息) /strong /a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92839.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72894808-7b93-4a28-bd7b-5a17b0dfd87d.jpg" title=" image008.jpg" alt=" image008.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92839.htm" target=" _blank" 贝克曼库尔特Navios流式细胞仪 /a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Navios的流式细胞分析仪与先进的光学设计结合提高灵敏度和信号分辨率,可用于多色检测和高速数据采集。它具有三种前向角散射光(FS)检测方式,不仅可以检测常规的白细胞,血小板等,最小可区分0.4μm的颗粒;仪器内部温度控制功能,保证样本运行时不受外界干扰,实现最准确的样本检测。它还拥有稳定耐用的卡槽式设计固体激光器,配置3根激光都是由软件进行控制,延长使用寿命。Navios流式细胞分析系统可同时检测10色荧光,用户通过选择合适的单克隆抗体,可轻松完成复杂细胞群的分析。(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4、 strong 迈瑞BriCyte E6 (2014年)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dc76cf3e-f2ee-4862-aa30-8aaa836608b4.jpg" title=" image009.jpg" alt=" image00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迈瑞BriCyte E6流式细胞仪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国产厂商迈瑞医疗的BriCyte E6流式细胞仪最大优势是全中文的软件操作界面,操作流程符合临床检验科室常规检测项目的操作习惯。BriCyte E6 具有双激光四色、双激光五色和双激光六色等配置,便于用户灵活选择荧光素,开展流式检测项目。另外该仪器提供淋巴细胞亚群四色分析和HLA-B27双色分析的自动化软件,可实现“生成样本单——选择检测项目——开始检测”三步一键式解决方案完成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HLA-B27检测项目。对于手动软件分析可提供自动电压和自动补偿一键式仪器设置功能,简化手动操作调节仪器分析条件的难度,提高临床用户的工作效率。(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 strong 安捷伦艾森Novocyte(2014年)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5cc20c0e-1cb5-4ef0-8918-99ad184eec1c.jpg" title=" image010.jpg" alt=" image0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安捷伦艾森Novocyte流式细胞仪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安捷伦艾森NovoCyte智能化流式细胞仪在临床检测及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以下显著优点:配置灵活,原机按需升级,支持3激光11色通道配置,充分满足用户日益拓广的使用需求;免调PMT增益电压设计,配合高达107的动态检测范围,32位浮点解析度,简化仪器操作,提高检测效率;高达亚微米级的颗粒解析度,轻松区分有效细胞和细胞碎片;一键自动流路清洗消毒功能,确保极低的交叉污染率(& lt 0.1%),最大程度保证流式检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供& gt 15,000颗粒/秒的采样速率,配合智能化NovoExpressTM分析软件,更高效率地完成流式检测与分析。(仪器信息网) !--0.1%),最大程度保证流式检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供-- !--0.1%),最大程度保证流式检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供-- !--0.1%),最大程度保证流式检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供-- !--0.1%),最大程度保证流式检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供-- !--0.1%),最大程度保证流式检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供-- !--0.1%),最大程度保证流式检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6、 strong 重庆博奥新景Cytonova(2016年)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801ec55f-2471-4ec3-85b4-d785fca660a8.jpg" title=" image011.jpg" alt=" image0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重庆博奥新景Cytonova流式细胞仪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博奥集团于2015年由其北京研发中心开发了Cytonova流式细胞仪,配置为1-2激光3-6色,并由子公司成都博奥新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获得CFDA注册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该仪器具备多种配置,采用固定光路设计,极大简化了维护和校准仪器的步骤,采用高功率固态激光器,智能控温,功率稳定,使用寿命长,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光斑质量。(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7、 strong 中生医疗ZS-AE7S(2018年)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d840a8e2-dd82-404f-9ea2-fb25c47727a7.jpg" title=" image012.jpg" alt=" image0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生医疗ZS-AE7S流式细胞仪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ZS-AE7S流式细胞仪采用单激光5荧光通道的设计,可以满足临床90%的流式项目检测。各种技术参数都符合最新版本的流式细胞仪行业标准要求。ZS-AE7S流式细胞仪采用双侧荧光信号收集结构设计,有效提高荧光信号的灵敏度;采用新型的APD探测器替代传统的PMT探测器,荧光线性得到了很大提升;拥有高达107的动态显示范围,避免了繁琐的电压调节步骤;拥有可视化的荧光补偿工具,支持自动在线补偿,离线补偿,方便初学者上手,缩短数据分析时间;支持项目模板功能,一键调用采集和分析条件,自动获得报告结果,促进流式细胞术在临床的推广。(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8、 strong 赛雷纳Sparrow(2019年2月)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a03a7ad2-06c7-4ccf-a8e3-5966bbf91b8d.jpg" title=" image013.jpg" alt=" image0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赛雷纳Sparrow流式细胞仪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rrow流式细胞仪配备双色高性能激光器,自主设计的光路无需调整,同步检测6个信号参数,具备绝对计数能力,并配套全自动样本处理功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自主研发AISFCM全中文分析软件,傻瓜化一键操作模式,无需用户设置相关参数,仅需5分钟学习即可掌握仪器使用,降低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使得仪器操作更方便、检测结果准确度更高、以更低的检测成本满足中国基层医院的需求。(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9、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0917.htm" target=" _blank" strong 上海厦泰Cytek Northern Lights(2019年9月)(点击查看报价等信息) /strong /a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0917.htm"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5175d8d5-ca98-4f94-8fc8-6813edf3aee5.jpg" title=" image014.jpg" alt=" image014.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0917.htm" target=" _blank" Cytek Northern Lights全光谱流式细胞仪 /a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上海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光谱流式细胞仪(Northern Lights-CLC,简称NL-CLC)获得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批准,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可用于临床检测的光谱流式细胞仪。Northern Lights融合了Cytek Aurora的技术,独特的光学设计和解析方法能够让使用者体会到其与众不同的灵活性,可以选用大量新的荧光染料组合而无需为每个应用重新设仪器,先进的光学系统和低噪音的电子系统带来了超强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拥有专利技术的平顶光束设计,结合独特的液流系统,充份保证了高流速采集样本的出色性能。NL-CLC流式细胞仪系列,革新性的实现了配置更少的激光器获得更多的荧光通道的愿景,最高可实现3激光38个荧光通道。(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0、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0925.htm" target=" _blank" strong Cytek Athena流式细胞仪(点击查看报价等信息)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78px height: 29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4cac5ace-0c0e-4055-945a-b1c5ca4fde94.jpg" title=" cytek athena.jpg" alt=" cytek athena.jpg" width=" 278" height=" 29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0925.htm" target=" _blank" Cytek Athena流式细胞仪(点击查看报价等信息)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DxP Athena& #8482 流式细胞仪由Cytek公司全新设计和研发,采用经过验证的Cytek DxP技术,能够在多色实验中有效分辨弱信号。提供2激光6色到3激光13色的灵活配置。Athena是由calibue的总设计师Eric博士等多位流式行业精英设计优化,保留了calibur的耐用、仪器稳定、操作方便等优势并结合科研现状,对仪器进行升级,可以满足常规实验室需求;Athena采用全球唯一一款可以检测流式分辨率的工具qbsure质控系统,从原理出发,即检测了仪器的背景噪音(b)和光电转换效率(Q),又验证液流和激光的聚焦(CV),并综合分析,给出给个荧光通道一个分辨率(R),全面保证了仪器的性能;荧光探测器方面,Athena结合DxP技术,采用的高效的多碱阴级光电倍增管(PMT)光电转换效率比普通PMT更高,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群信号群体和稀有细胞群体,不管是简单的单色实验还是复杂的8-10色实验,都可以满意临床和科研用户的需求。(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1、 strong 唯公科技EasyCell(2019年)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25px height: 26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8901db97-0159-48e0-88f8-ec35ab49c998.jpg" title=" image015.jpg" alt=" image015.jpg" width=" 425" height=" 26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唯公科技EasyCell流式细胞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EasyCell流式细胞仪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智能化自动软件,简化临床流式操作的复杂程度,方便临床用户学习使用。提供淋巴细胞亚群四色分析和HLA-B27双色分析的自动化软件,可实现“生成样本单——选择检测项目——开始检测”三步一键式解决方案完成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HLA-B27检测临床检测项目,极大地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临床用户的工作效率;对于手动软件分析可提供自动电压和自动补偿一键式仪器设置功能,简化手动操作调节仪器。(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2、 strong 指真生物CytoPOC(2019年8月)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fc468e3f-fe13-470f-8087-ccd94b3e33f2.jpg" title=" image016.jpg" alt=" image0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指真生物CytoPOC流式细胞仪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CytoPOC系列流式细胞仪标配488nm激光器,支持FITC、PE、PerCP和PE-Cy7,能够覆盖临床常规开展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BNK)及CD4细胞绝对计数、HLA-B27、血液病/淋巴瘤分型、DNA倍体分析、细胞因子等。(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3、 strong 必达科BeamCyte系列(2019年9月)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76477c4e-2314-47dc-9820-45b447f0f503.jpg" title=" image017.jpg" alt=" image01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必达科BeamCyte系列流式细胞仪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常州必达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中高端流式细胞仪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产品BeamCyte系列流式细胞仪近期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经过临床验证获批上市、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式细胞仪产品。(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产品覆盖单激光6通道至双激光8通道绝大多数的临床应用;自有激光器技术,成功应用于流式的新型光电子检测及信号处理技术;独创的荧光空间耦合技术;自主研发的通用流式分析软件技术平台,模块化开放式设计,中英文界面一键切换,简洁易懂的软件界面,不需专业操作人员,即可轻松上手。(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i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如有遗漏欢迎各位大咖前来补充...... /span /i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推荐阅读:2019年流式细胞仪市场动态】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604/486444.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Q2 Solutions在全球部署Cytek超30色流式细胞仪,20年来首次重大技术进步?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9年5月29日,全球性临床试验实验室服务组织Q2 Solutions宣布部署下一代流式细胞仪服务项目。Q2 Solutions在全球部署Cytek超30色流式细胞仪。在接下来的三年中,Q2 Solutions将完成在它全球范围内部署Cytek Aurora系统,项目开发将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并在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部署& #8230 & #8230 (详情点击查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1226/519697.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流式“玩家”唯公科技获数千万A轮融资,领投方曾投资华大基因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深圳唯公科技喜获松禾资本领投、合创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的落地,将快速推动唯公科技流式荧光免疫检测平台的研发和产品布局& #8230 & #8230 (详情点击查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102/520085.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流式平台企业芯凯瑞生物获投数千万元A轮融资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深圳市芯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芯凯瑞”)宣布完成由幂方资本领投,深投控跟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8230 & #8230 .(详情点击查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213/479986.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Fluidigm宣布与Indica Labs达成联合营销协议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Fluidigm(富鲁达)宣布与Indica Labs达成联合营销协议,为成像质谱流式细胞仪数据分析提供平台,以帮助进行新型数字病理学调查& #8230 & #8230 (详情点击查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116/520767.s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strong 【延伸阅读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text-indent: 2em " 】(点击查看:2019年流式细胞仪(FCM)中标盘点) /span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liushixibaoyi" target=" _blank" 更多流式市场动态,请点击下方图片“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进击”的流式细胞仪 /strong /span 专题查看更多。 /a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liushixibaoyi"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f340b89b-82cb-4186-9bcb-1d3bc9a87d1d.jpg" title=" image018.jpg" alt=" image018.jpg" / /a /p
  • 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名单
    关于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名单的公告2016年 第12号  按照《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国卫科教发〔2015〕48号)的规定,根据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对申报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进行的材料审核和公示结果,现公布首批通过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   特此公告。   附件: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名单 国家卫生计生委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6年10月24日序号 机构名称 地区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市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北京市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5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市6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市7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天津市8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9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10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省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省1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14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市1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1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17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省18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1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2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21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省2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2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24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25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26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27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2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29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3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省
  • 相互赋能,拥抱临床质谱产业浪潮|岛津与3家企业临床战略合作商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3月18日,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 与浙江汉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爱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临床领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成功举办。签约活动现场浙江汉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许志良、深圳爱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杨江涛、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等多位医学领域专家、企业家,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丸山秀三、董事兼分析计测事业部事业部长吴彤彬、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李军波、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部长胡家祥、分析计测事业部分析中心部长黄涛宏、中国创新中心中心长李晓东等高层出席本次活动。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兼分析计测事业部事业部长 吴彤彬 致辞吴彤彬事业部长在致辞中表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岛津中国在大疫三年后的第一个春天与中国三家深耕精准医疗的创新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中国在向富强中国的奋斗道路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让健康市场越来越活跃,临床检验和研究伴随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推进和源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真实检验需求还会蓬勃发展。这其中和我们高度相关的精准医学分析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创新手段,因此临床分析仪器的应用场景会更加的清晰。作为临床行业全生态链中重要的设备厂家,岛津携手伙伴深耕临床精准医学分析,是我们助力健康中国的推进,践行企业的发展理念,让我们一起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和奋斗。今天的签约活动更是新长征路上的起点,今后岛津将继续整合自身资源,以稳健的支持和共赢的心态相互赋能,与合作伙伴共同面对机遇和挑战,树立检验分析仪器在精准医学行业的突破和创新。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祝愿新事业顺利启航。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高级经理 靳松 主持签约活动浙江汉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公司以质谱技术研发为核心,业务方向涵盖组学科研、优秀成果转化和精准医疗应用的各个层级,包括科研项目的立项与实施、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国民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与生产、医疗机构质谱平台共建与技术支持、医学样本的委托检验与报告解读等多个业务方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许国旺 致辞许国旺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参加签约仪式,汉库医疗的创始人许志良博士是我课题组的博士后,其在质谱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大家都知道从科研成果到产业落地,非常需要创造力,所以许博士组织了一帮骨干成立了汉库公司,希望能够进一步将我们的科研成果发扬光大。岛津作为国际顶尖的仪器公司,所以两家企业的合作我希望都能够如虎添翼,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产业,为国家的大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支撑。浙江汉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许志良 致辞许志良董事长表示,汉库医疗非常荣幸能够以大化所的顶级技术为基础,以“科研+产品+服务”为模式,建立代谢组学、暴露组学、蛋白组学等多组学科研平台,结合国内临床需求点,开发代谢物小分子靶向定量检测方法,将其转化为一系列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目前汉库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希望未来汉库和岛津公司的战略合作能够在行业发展中翻开新的篇章。“代谢组学科研转化与临床应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左:浙江汉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许志良,右: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李军波)深圳爱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代谢及基因多组学研究,公司以临床质谱技术为核心,以多组学研究为驱动,构筑“筛-诊-疗-研” 生态圈,为医疗健康行业客户提供领先的临床质谱设备、试剂、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深圳爱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杨江涛 致辞杨江涛董事长首先在致辞中对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同道以及岛津的老领导、老伙伴和新朋友表示感谢。曾经我也是岛津SKC广州办的一员,时光荏苒,依然记得2003年湖南大学分析化学研究生毕业的我,正式加入岛津,12年后的2015年我创立了“爱湾医学”。今天能够代表爱湾参加与岛津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有很多感慨,感慨一路风雨同行的默契,感慨努力坚持后的美丽彩虹,感慨与岛津无法分割的缘份使然;更有很多感谢,感谢行业给予我们的机遇,感谢精准医学守护生命的不忘初心,感谢追逐梦想而不断奔跑的力量。创业七年,基于临床的真正需求,爱湾也从“代谢组学”转为“代谢和基因联合应用的“贯穿组学”,今天的爱湾医学已经成长为集医检、智造和研究院为一体的“专精特新企业”,今天的爱湾,在江苏徐州有一栋8000平米的大楼,深圳有5000平米的办公及智造场地,截止到今天3月18日,在职员工126人。畅想未来,非常期待,期待今天将是爱湾医学与岛津战略合作新起点;期待“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更加努力的致力于“组学数据创新精准诊疗”;期待不忘初心、和衷共济、砥砺前行、憧憬满怀。最后,再次感谢岛津12年的经历,感谢各位新老朋友,希望未来的爱湾医学,能够与大家有更多的交集,也非常欢迎大家到爱湾做客,爱湾欢迎每一位好朋友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共筑“爱的港湾”。“遗传病“筛-诊-疗-研”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左:深圳爱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杨江涛,右: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分析中心部长黄涛宏)湖南德米特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临床色谱质谱创新的领军企业。公司以核心专利技术领航色谱质谱的临床化,首获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Ⅱ类注册证,同时还拥有全国第一个临床色谱柱生产注册等多个首台套医疗器械认证,专利60余项,2项PCT专利,发布论文100余篇。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王峰 致辞王峰董事长首先表示,今天我非常高兴在长城脚下有这个机会与岛津公司共同举行签约仪式。众所周知,近些年临床质谱的呼声越来越大,液相色谱质谱系统向临床的渗透也越来越深,但是质谱从一个科学仪器向临床医疗检测仪器属性的转变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不仅仅要做医疗器械注册,更要赋予质谱仪器更多的临床属性。总体而言,临床质谱技术和应用在局部有一些具有特色的突破,但是从规范从、标准化和自动化的角度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临床质谱的时代已经到了,但是在资金、技术、人力和人才培育方面还有很多制约的地方,因此迫切需要有更高层次的合作形式。在德米特过去十年在产品端和应用端德人才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辅以岛津的先进质谱技术,我们一定能够建立长期的深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直接血样|二维分离|床旁应用系列 临床质谱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左: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峰,右: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部长胡家祥)
  • 已上市及临床试验中以CHO细胞为生产平台的蛋白亚单位疫苗概述
    从18世纪天花的接种实践到通过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疫苗的开发与应用领域有着持续进步的丰富历史。1930年,可用于体外病毒繁殖的动物细胞培养物的引入,为20世纪下半叶针对麻疹、腮腺炎、风疹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减毒、灭活疫苗的成功开发奠定了基础。而随后的在酵母、细菌、昆虫和哺乳细胞中引入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使得新型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本文将对当前上市或临床试验中的,以CHO细胞为生产平台的蛋白亚单位疫苗类型进行梳理。一CHO细胞表达系统特征CHO细胞包括从CHO-ori细胞系衍生出CHO-DXB11 (DHFR+/-) 、CHO-DG44 (-/-) 、CHO-GS、CHO-K1SV等多种细胞系,各具特定的特征,可分离稳定的转染物并获得高产量。与其他重组蛋白质生产细胞系相比,CHO细胞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流加批次培养可达到1-10 g/L。而相较于293细胞,病毒不易感染CHO细胞并在其中复制。CHO细胞对于蛋白的翻译后加工修饰与人类细胞的高度相似,如糖基化、二硫键形成以及蛋白的水解加工,但是也与人类细胞在翻译后修饰的特定模式与结构上存在微妙差异,没有工程化修饰过的CHO细胞不能合成某些人源聚糖键,比如:α-2,6-唾液酸化、二分N聚糖和α-1,3/4-岩藻糖基化,为了在CHO细胞内实现目的蛋白的糖基化,不同的团队也开发了相应的糖工程方法。CHO细胞可以进行高密度无血清悬浮培养,并将目的蛋白分泌到培养基中,因而是一个经济有效的大规模重组蛋白表达平台。CHO细胞中重组蛋白的表达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表达质粒、启动子的选择、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温度、溶氧)、CHO细胞系的选择和表达系统的选择等。利用CHO细胞进行重组蛋白表达包括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两种方式。瞬时表达系统中含有目的基因的cDNA会随着细胞分裂而被稀释,表达周期较短。尽管瞬时表达的效率低于稳定表达,但优化策略后的蛋白产量也可高达1 g/L。而瞬时表达减少了与细胞系开发相关的时间和成本,被广泛用于临床前研究中蛋白的快速生产。CHO细胞稳转则是大规模生物制造的标准方法。二蛋白亚单位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是基于病原体的一种或几种分离或选定的成分,通常是免疫显性抗原(全蛋白、蛋白结构域或多肽),可在佐剂刺激下使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蛋白亚单位疫苗因为没有恢复到致病形式的风险,也被认为比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更安全。蛋白亚单位疫苗已被批准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如:SARS-Co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剂量范围从5到180 ug。尽管新冠的蛋白亚单位疫苗应用范围没有其他类型疫苗广,但仍是目前临床前和临床候选疫苗的主要选择。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一个潜在挑战是免疫原性较低,这也凸显了识别抗原以引起强大保护性免疫的重要性。三CHO细胞生产的已批准或处于临床阶段的蛋白亚单位疫苗基于CHO细胞作为治疗性重组蛋白表达系统的优势,CHO细胞已成为蛋白亚单位疫苗生产的主要选择之一。从近40年前开始,各种基于CHO细胞的治疗药物被监管机构批准,与新的细胞系或使用较少的细胞系相比,生物制药公司、CDMO公司以及供应商可以基于CHO细胞生产平台的熟悉度大大减少了疫苗生产的时间和风险。利用CHO细胞生产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上下游工艺与生产其他重组蛋白相似。接下来我们将梳理已获批或正在临床开发的蛋白亚单位疫苗(如图1)。图1:CHO细胞生产平台的应用 (a) 已获批或临床候选药物的蛋白亚单位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全球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在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可引起严重疾病,2019年全球幼儿死亡人数超过100000人,在高收入国家中造成2.2万到4.7万人死亡。早期使用甲醛灭活的RSV疫苗,甲醛导致病毒抗原产生羰基集团,阻碍了抗原在细胞质中的加工,产生了低亲和力的抗体,从而导致了增强型的RSV疾病,表现为:高烧、支气管炎和呼吸困难。目前RSV表面的病毒融合 (F) 蛋白作为疫苗开发的潜在靶点,这种预融合稳定形式的设计已被证明可以产生有效的中和抗体。但也有研究表明,即使采用低剂量预融合F蛋白在动物上也可能产生增强型RSV疾病。相比之下,预融合的F蛋白在成人接种时表现出较好的结果,也导致葛兰素史克开发的RSV疫苗Arexvy疫苗 (RSVPreF3 OA) 的获批上市。该疫苗使用CHO细胞生产,由F蛋白的1-513号残基组成,通过T4纤维蛋白结构单元三聚体化。预融合形式通过将F1的Ser155和Ser290替换为半胱氨酸而实现,在不稳定的N端和结构刚性中心区域之间建立了二硫键,另外引入S190F和V207L突变以填充F1N端空隙,增加疏水相互作用。在早期临床试验展现良好的安全性,并确认其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后,和AS01E佐剂一起进入了III期临床,在17个国家25000名60岁以上成年人中评估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单剂该疫苗对RSV相关的下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性为82.6%,对严重表现的有效性为94.1%,对RSV相关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为71.7%。第二个获批的RSV疫苗是辉瑞公司的Abrysvo,是由CHO细胞生产的针对RSV A和B亚群的双价融合前F蛋白。在III期临床中,对RSV相关的下呼吸道疾病有66.7%的有效性,对严重RSV相关疾病有85.7%的有效性,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无明显问题。并且也作为孕妇疫苗进行评估,接种孕妇时间为妊娠第24-36周,该疫苗显示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前90天内,预防严重RSV相关呼吸道疾病有81.8%的有效性,因此获批做为预防婴儿RSV的母亲疫苗。以上两个疫苗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接受,在三个月内达到了12.35亿美元的销售额,也凸显了CHO细胞在疫苗制备中的商业潜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VZV可引起水痘,是一种与典型皮疹和轻微症状相关的高度传染性感染。初次感染后,病毒可在神经元中持续存在,多年后重新激活会引起带状疱疹;重新激活后以皮疼痛性水疱性皮疹为特征,在免疫受损的宿主中可能导致出血性病变,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急性神经炎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影响50岁以上的25%-50%的患者。为了保护年长或免疫缺陷的成年人,重组VZV疫苗Shingrix于2017年由FDA获批,一年后获批EMA。Shringrix是以VZV病毒表面最普遍的gE蛋白为抗原,是中和抗体和T细胞识别的关键靶标。该疫苗由CHO细胞生产,并由于去除了C端和跨膜结构域而可以被分泌到细胞外。在抗原产生过程中,CHO细胞的培养条件优化后,使用20 L的波浪式反应器进行批培养,最终每升产量在2.44 g。在50岁以上人群中,有效性达97.2%以上。人巨细胞病毒 (HCMV)HCMV是一种感染了全球约80%人口的病原体,一旦个体免疫降低就会引发健康风险。并且也与各种癌症进展有关,其先天性感染也是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即便如此,目前也没有批准上市的疫苗。但有几款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其中有几款疫苗基于HCMV表面的gB蛋白由CHO细胞产生,与病毒入侵过程中的膜融合至关重要,并且包含中和抗体的多个识别表位,该蛋白与佐剂MF59正处于临床II期进行测试。赛诺菲的gB基因来源于HCMV Towne毒株,不含跨膜结构域和弗林切割位点。gB/MF59疫苗在移植后患者、产后妇女和健康的青春期女孩等不同受众中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显示,gB结合抗体滴度增加,CD4+T细胞反应增强,HCMV病毒血症降低。葛兰素史克的另一款gB蛋白亚单位疫苗处于临床I期试验中,抗原基于AD169毒株,其修饰与赛诺菲相似。另外,来自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gD氨基酸序列融合在AD169 gB序列以促进分泌。最近葛兰素史克开发的针对HCMV的新型佐剂,由gB蛋白和五聚体抗原组成。HCMV五聚体复合物也是疫苗开发中的具有吸引力的抗原,相比于gB蛋白,能诱导更有效的抗体中和进入上皮细胞。因此,葛兰素史克使用CHO-K1和CHO-DXB11衍生的细胞克隆获得400 mg/L的五聚体复合物,并在小鼠中诱导了有效的中和免疫反应。五聚体/gB 蛋白亚单位疫苗候选药物目前正在健康成人受试者中进行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即使在发现HIV病毒40年后,HIV功能性疫苗的挑战仍然存在,主要原因包括逆转录酶中缺乏3’核酸外切酶的校对活性,使得病毒gp41和gp120可快速突变。而中和抗体靶向的抗原表位位于HIV包膜蛋白的gp可变区域,在免疫系统的筛选压力下也会导致突变体的产生。HIV env gp重组三聚体是目前作为疫苗开发最有潜力的靶点,可能会引发广泛的中和抗体。始终保持融合前构象的早期可溶性三聚体称为“SOSIP”,其中包括gp120-gp41之间的工程化二硫键 (SOS) 以及有助于维持融合前构象的螺旋断裂突变(I559P,称为IP)。最近的临床试验中的SOSIP三聚体已经进行了改进,包括CHO细胞的改进。其中某些env蛋白,尤其是HIV分支B的env蛋白容易受蛋白水解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工程化的C1蛋白酶缺陷的CHO细胞系,从而减少蛋白降解。三聚体4571 (BG505 DS-SOSIP.664) 是基于HIV A分支的高度稳定的与融合闭合可溶性包膜糖蛋白三聚体。该三聚体在gp120中结合了201C-433C二硫键突变以防止CD4诱导的构象变化。最近三聚体4571在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了独立评估,并在异源方案中作为加强剂量中做了评估,结果显示三聚体4571是安全的,没有引起不良反应,并能够成功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主要是集中在三聚体上的无聚糖基底上的抗体。但是对于天然三聚体,通常由于免疫系统无法接触到无聚糖基底而导致其在临床试验中具有更明显的非中和反应。为了减少这种基底定向免疫,未来CHO细胞生产的蛋白亚基疫苗可以使用聚糖进行工程设计以掩盖三聚体基底结构域,减少非中和抗体的产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 (SARS-CoV-2)为抗击COVID-19大流行研发了多种疫苗,包括:灭活病毒疫苗、基于蛋白质的疫苗、核酸疫苗以及载体疫苗。源自SARS-CoV-2刺突 (S) 蛋白的蛋白亚单位疫苗由CHO细胞产生,不同的候选药物在特定国家/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或在临床试验阶段。表1:截止2023.12临床审批的CHO细胞生产的蛋白亚单位疫苗SARS-CoV-2蛋白亚单位疫苗开发最广泛使用的策略之一是使用S蛋白的胞外结构域 (ECD) 作为抗原。Medigen Vaccine Biologics Corporation开发的MVC-COV1901疫苗基于融合前稳定的S ECD三聚体,该三聚体具有K986P和V987P突变,以及在S1/S2连接处具有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682突变 (RRARGGAS) ,以提高稳定性并增加了T4纤维蛋白三聚体化结构域。CHO细胞用于生成表达该S抗原的稳定克隆,该抗原被证明类似于人HEK293细胞表达的SARS-CoV-2 S蛋白的结构。该候选疫苗用氢氧化铝(明矾)和CpG 1018佐剂,CpG 1018是一种TLR-9激动剂,通过刺激CD4+/CD8+T淋巴细胞来增强免疫原性。II期临床试验 (NCT04695652) 表明,MVC-COV1901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并且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都能诱导高中和抗体滴度。MVC-COV1901还与牛津-阿斯利康的ChAdOx1 nCoV-19病毒载体疫苗进行了比较,其中MVC-COV1901被证明更优越,可诱导更广泛的IgG亚类和更高的抗Omicron (BA.1) 变体的中和抗体滴度。MVC-COV1901已获准在斯威士兰、巴拉圭、索马里兰和台湾使用。SARS-CoV-2 S蛋白内的受体结合域 (RBD) 是中和抗体的主要靶点。因此,它已被用于生产各种蛋白亚单位疫苗。已经探索了不同的策略来进一步增强其抗原性,例如使用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形式。ZIFIVAX (ZF2001) 疫苗由安徽智飞龙康生物制药公司开发,由三剂基于RBD的疫苗和明矾佐剂组成。ZF2001是由两个拷贝的RBD (R319-K537) 形成并在CHO细胞中产生串联重复的二聚体。这种RBD二聚体与RBD单体保持相似的亲和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与人ACE2受体结合。在I期和II期临床试验中,ZF2001在人体中表现出安全特征和免疫原性。在多个国家/地区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显示,在完全接种疫苗后至少六个月内对有症状和重度至危重的COVID-19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ZF2001疫苗已获准在中国、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使用。CHO细胞的广泛使用和抗原表达的翻译后修饰使得CHO细胞在面临非快速反应环境中生产疫苗更为可取,尤其是CHO细胞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稳定性。CHO细胞作为更具成本效益和高效的疫苗生产平台的潜力会越来越的到业界认可。在CHO细胞培养过程中,HyClone可以提供多种商品化CHO细胞培养基,包括:Actipro、HyCell CHO、PSL A01和PSL A02等多种基础培养基以及包括Cell boost 7a、Cell boost 7b等多种补料。参考文献:CHO cells for virus-like particle and subunit vaccine manufacturing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严禁私自转发或抄袭,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转载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第二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始申报
    日前,在首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展开了第二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和认定工作。   申报领域包括: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心理疾病3个疾病防治领域,每个领域建设1-3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申报条件分别是三级甲等医院,法人单位;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能力突出,2006年以来在申报领域牵头主持过不少于1项国家科技计划临床研究项目/课题,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势明显;申报单位能够为拟申报的中心建设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包括人员、场地和配套经费等;鼓励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科技、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对申报单位提供经费支持;同一所大学所附属的医疗机构在同一领域只能独家或联合申报一份申报书;综合性医院可申报其中两个疾病领域,专科性医院只能申报其中一个疾病领域。   申报材料于2013年11月30日前报送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逾期不予受理。   科技部、卫生计生委、总后卫生部在8月29日,启动了首批1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包括: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首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涉及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病、代谢性疾病6个领域。中心将承担起提出攻关方向、搭建公共平台、培育专业人才、优化管理机制、搭建协同网络、组织开展研究、推动转化应用、强化基层能力等任务。
  • 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成立,干细胞研究再获支持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成立了由干细胞基础及临床相关专业、干细胞制剂制备和质量控制等领域33位专家组成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为干细胞临床研究规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干细胞临床研究伦理检查与指导等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承担。   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名单如下:  2015年8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机构资质和条件,明令禁止发布干细胞临床研究广告,限定多项措施保护受试患者的权益。  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医学前沿重点发展领域,给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希望,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国内政策上的缺失,使得我国干细胞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以及这次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干细胞研究的支持。
  • 临床检验技术将进入爆发期——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之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分会场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nbsp /strong 2016年11月29-30日,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29日上午为大会特邀报告环节,下午开始分六个分会场:穿戴式健康设备、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中医药发展论坛、政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和新技术发展论坛,举行各分会场的特邀报告。笔者有幸见证了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分会场的盛况,记录如下: br/ /p p   下午的会议还没开始,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分会场已座无虚席,预估80名听众的会议室来了约150名,工作人员临时为会场四周站着的听众安排座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会场.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dd20dea3-154d-404e-b22a-2f275c70070b.jpg" / /p p   分会场主席、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的王成彬主任致辞。王主任首先向报告专家们表达了谢意,感谢他们精心准备的报告题目吸引来如此之多的听众。王主任介绍到目前医院检验科任务重而人员少的现状,亟需自动化检验技术的支持。随着综合性人才加入这个领域,未来十年,临床检验新技术将进入爆发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王成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5b4e8da5-8745-4954-832b-d6290a2010f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分会场主席、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 王成彬主任 /strong /span br/ /p p   随后会场进入报告环节,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周蕾研究员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袁慧教授两位共同主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周蕾.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610089ff-d8d9-4c4c-9c7d-60149d8f47d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nbsp 周蕾研究员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袁慧.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e3010909-f889-479f-9e62-ee9430f3e16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nbsp 袁慧教授 /span /strong /p p   第一位报告人是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前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教授。邓院士在利用先进医学检测技术进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方面造诣颇深。本次会议报告为“移动健康与居家养老”。邓院士指出机构养老在我国存在问题,而移动健康的医学感知技术POCT和可穿戴设备将助力我国居家养老事业。报告还介绍了其团队在糖尿病早期诊断和检测技术方面的工作进展,以及一款家用智能终端设备:健康黑匣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邓玉林.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bc02aeb5-e1ef-431e-b082-0c44ac96031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nbsp 邓玉林院士 /strong /span /p p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的赵晓涛主任介绍了包括qPCR、ARMs、Sanger测序、二代测序、基因芯片、液体芯片、FISH技术、质谱分析技术、DHPLC技术等在内的分子检测新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讲解了临床检测怎么选择并评价技术方法、样本选择方面的工作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赵晓涛.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c0036080-3e9c-4062-bb05-fa91466763b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nbsp 赵晓涛主任 /span /strong /p p   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肖飞教授报告题目是“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功能学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评价”。肖教授详细介绍了北京医院在cGMP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和雄激素受体功能检测方面取得的最新结果,以及这些细胞信号通路检测平台在化学合成药的功能研究、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肖飞.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296b2149-ed23-4818-b012-74253ca321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 nbsp 肖飞教授 /span /strong /p p   临床分子诊断面临两大问题:临床检验实验室分区严格和临床检验实验操作流程复杂,而现代化的微流控技术为解决这两大问题,提供了可能。清华大学医学院刘鹏研究员介绍了几款用于临床分子诊断的微型全分析系统:如基于壳聚糖修饰的滤纸DNA提取技术、基于试纸条的DNA检测方法、自动化样品制备和检测芯片系统,以及相关的仪器产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刘鹏.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b2768c3b-b6c0-404a-9ebe-aaa9460461f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 nbs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清华大学医学院& nbsp 刘鹏研究员 /span /strong /p p   迈瑞北京研究院的李为公院长报告介绍了流式细胞仪的进展和国内现状。李院长指出以科研需求主导的流式细胞仪不适用于临床检测,比如相关概念复杂,仪器参数设置复杂、样本制备复杂、数据分析繁琐等,这些都是制约流式细胞仪在国内发展的瓶颈。 strong 但是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文件,县级医院将装备流式细胞仪,开展流式细胞技术相关的检验项目,这些政策或许会推动国内流式细胞仪的研发工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李为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ff81f6de-def0-43ed-b005-de5c8d136d8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迈瑞北京研究院& nbsp 李为公院长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最后,邓玉林院士为本分会场会议作总结。近几年,我国临床检验技术有三个特点:一是向高通量、自动化方向发展;二是生化检验技术和影像技术呈现结合;三是微流控和芯片技术发展迅速。有了新技术,再加上青年学者队伍的壮大,我国的临床检验行业一定会繁荣发展。 /span /p
  • 国内首个按药物申报Car-T项目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p   就在刚刚,CDE官网显示南京传奇生物的Car-T项目LCAR-B38M CAR-T细胞自体回输制剂(简称:LCAR-B38M细胞制剂),以1类新药递交临床试验申请,申请编号为CXSL1700201,CDE承办时间显示为12月11日,这也意味着国内随着CAR-T项目以药物进行监管后,首个国内提交的Car-T项目临床试验申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db01ea69-47ee-4786-9a23-e473c5cc2105.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在今年2017年6月5日,南京传奇生物ASCO上发布了靶向BCMA的CAR-T疗法的临床数据,一向低调的传奇生物,其惊艳的临床数据使得自己迅速成为焦点。 /p p   传奇生物为南京金斯瑞旗下的全资子公司,LCAR-B38M的临床数据并非首次公布,早在2016年12月,金斯瑞就宣布CAR-T疗法取得重要进展,但彼时未引起广泛关注。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BCMA CAR-T疗法对比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c2dc4942-b184-43df-8597-fa1b97a61cc0.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从目前看,BCMA CAR-T领域的领先者为Bluebird,而今年ACSO传奇生物的数据发布后,投资者对于Bluedird能否保持领先开始存疑。从公布的数据来比较两者的CAR-T产品,传奇生物的LCAR-B38M是目前规模最大的BCMA CAR-T疗法,入组患者35例,接近Blubird的2倍。从设计上看,均采用4-1BB共刺激信号。从疗效来看,bb2121的总响应率RR为89%,LCAR-B38M为100%。从安全性来看,LCAR-B38M、bb2121均体现了较好的耐受性。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内CAR-T药物竞争格局 /span /strong /p p   目前国内CAR-T药物竞争可谓极为激烈,传奇生物、科济生物和复星凯特等作为第一集团,一直在争夺国内CAR-T的临床试验申请,此次传奇生物临床试验提交可谓是先拔头筹。 /p p   随着Car-T药物作为药物进行申报后,进一步将此领域的竞争升级。Car-T药物才刚刚起步,临床仍是检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阶段,希望此次的传奇生物的申报带来国内更多Car-T药物药物的临床申请,早日造福国内病患。 /p p br/ /p
  • CDE发布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原则!
    为规范和指导人源干细胞产品的非临床研究与评价,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见附件)。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此通告。附件: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2024年1月12日
  • Nature 发布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 单细胞测序、临床质谱技术在列
    Nature上遴选的这七项技术就主要集中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它们分别是:热稳定疫苗、大脑中的全息图、构建更好的抗体、解决单细胞分化问题的三个技术、让细胞感受到力量、临床质谱分析法、嗅出疾病。研究人员描述了在他们的学科中令人兴奋的工具和技术。未来已来!01 热稳定疫苗成立于2017年的全球防疫创新联盟(CEPI)致力于开发疫苗对抗新兴的传染性疾病。疫苗开发速度、规模和最终能让人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具体来说,还包括证明疫苗安全和有效的速度,以及如何大规模生产疫苗并向弱势群体提供疫苗,以便人人都能获得。包裹在脂类纳米颗粒内的mRNA疫苗,已经从基因序列到临床概念验证,再到中期分析,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莫德纳Moderna和辉瑞Pfizer公司,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验。这在一般情况下是需要数年或者是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其他创新也正在改善最终让人能用得上。比如运输的问题。有些技术利用糖分子进行有效的冷冻干燥,而不会破坏疫苗的精细结构,使其更易于储存和运输。另一个获取疫苗的途径,是开发便携式RNA打印技术。很少有国家拥有生产高质量疫苗的资本和专业知识,而且是大规模的。但在2019年2月,CEPI向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投资了3400万美元,开发了一个完全可运输的单元,这样使得低资源地区也能够生产自己的mRNA疫苗。这种创新将使疫苗更容易获得,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这意味着更多的国家将为不可避免的下一波疫情做更好的准备。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的RNA打印机可以快速打印出mRNA疫苗的候选品02 大脑中的全息图光遗传学,一种控制特定脑细胞和电路活动的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到了2021年,这些工具将产生更大的影响。通过光遗传学,研究人员可以将光线照射到组织中,所有表达这种工具的神经元都会做出反应。然而在现实中,大脑活动更为微妙。神经元只对特定的刺激有反应。时机很重要;顺序也很重要;神经元很少一起放电的。从2005年开始,光遗传学可以让我们操纵特定类型的神经元,但仍然无法重现细胞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一缺点,一些神经科学家开发了新的光响应蛋白。与此同时,其他人在光学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全息和其他光学方法已经成熟到可以被非专业实验室采用。一束激光可能需要10到20毫秒来刺激一个神经元,而全息技术可以让你在不到1毫秒的时间内刺激这个细胞,这比4-5毫秒要快得多,而从一个神经元向另一个神经元传递信号通常需要的4-5毫秒的时间。也可以同时生成多个全息图,或以特定的顺序生成多个全息图。这种类型的实验过去仅限于专门的实验室,需要这些实验室拥有制造定制显微镜的技术。现在,像Bruker和3i这样的显微镜公司,他们已经在双光子成像系统中加入了全息技术。神经科学家可以通过显微镜拍摄照片,标记他们想要激活的神经元,软件生成全息图来匹配这些激活模式。随着光遗传学工具和光学技术的融合发展,我们可以开始探索具有单神经元精度的神经编码。03 构建更好的抗体抗体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被用作治疗手段,当然这主要是指对病毒或肿瘤这些疾病的治疗。然而,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科学家们研究出抗体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我们才真正开始挖掘其潜力。在新冠持续流行中,抗体疗法已呈现出新的紧迫性。大多数抗体疗法只是常规的、未经修饰的抗体,它们与特定的靶点结合——例如,病毒或肿瘤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然而,这许多抗体在使免疫细胞处理目标物方面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有抗体就一定能抗病毒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我们可以快速修改抗体,使其更好地利用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04 解决单细胞分化问题的三个技术人体中有许多功能各异的细胞。然而它们都来自单个细胞和基因组。从单个细胞如何产生不同的类型呢?三种新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胚胎发育早期阶段的问题。第一个技术Hi-C,使用了一种研究基因组三维结构的方法;另一种技术被称为CUT&Tag,可以追踪基因组上特定的生化“标记”,帮助科学家研究这些化学修饰如何在单个活细胞中开关某个基因,第三个SHARE-seq,它结合了两种测序方法来识别基因组中可被转录激活分子访问的区域。05 让细胞感受到力量细胞除了生长因子和其他分子外,还能感受到物理的某种力量。而这种对力量的感觉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增殖、发育,甚至可能是癌症。力量是很难研究的,当你推动某物体时,会发生变形或运动,只能看到它的效应。但现在,通过使用两种尖端工具来可视化和操纵活细胞中的力量,科学家们可以探索物理力量和细胞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的GenEPi技术,融合了两种分子,可以在生理相关的条件下研究完整的细胞,不会对生物的生理活动造成影响。第二个工具,是促动器ActuAtor。促动器是从ActA产生的,而ActA是一种来自致病细菌的蛋白质。当细菌感染哺乳动物的宿主细胞时,ActA就劫持宿主的机器,在微生物表面引发肌动蛋白聚合,产生了推动细菌通过细胞质的力量。通过改造ActA,使肌动蛋白在细胞内的特定部位聚合来重新利用这种劫持,比如给予光或化学刺激时。有了促动器,可以在细胞深处施加力量。例如,释放了线粒体表面的促动器,可以使细胞器在几分钟内被切碎。这些受损的线粒体更容易被有丝分裂吞噬而降解,但关键的线粒体功能如ATP合成没有受到影响。以前很难处理这样的过程,因为我们缺乏在活细胞中特异性和非侵入性地使细胞器变形的工具。促动器是最早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工具之一。06 临床质谱分析法质谱法能快速分析复杂样品中的成百上千个分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化学特异性。生物医学研究用到的这些方法主要用于两个极端。一些科学家正在开发高性能的技术来更深入地探测生物组织。研究人员正在简化质谱分析工具,以便医生可以将其用于临床决策中。该技术是MALDI,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分析的质谱成像技术。在临床方面,现在创造出了MasSpec笔,这是一种手持式质谱系统,帮助外科医生识别肿瘤组织及其边界。2021年,将继续对正在接受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手术或机器人前列腺癌手术的患者使用MasSpec笔进行评估。两个外科医生用一个类似笔的电子设备对一个病人进行组织分析,这支笔用于检测肿瘤组织及其边界。07 嗅出疾病为了检测可能有环境风险或疾病的气体混合物,包括像是否含新冠病毒的疑似物,研究人员想模拟人类的嗅觉,知道我们在闻什么。然而,与视觉、听觉和触觉不同,嗅觉的化学传感器是很复杂的。它们包括检测几百种甚至几千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通常是很微量的。现在正在采取几种方法来开发下一代人工嗅觉系统,还需要让传感器做出更快的反应。人工嗅觉技术可用于医学诊断,例如检测哮喘患者呼吸中较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其他应用包括监测空气污染、评估食品质量和基于植物激素信号的智能农业。
  • 临床前沿合作 |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助力肺癌临床病理研究
    背景介绍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报道,近50年来许多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第二位。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非小细胞性肺癌和小细胞性肺癌两类。非小细胞性肺癌约占肺癌的80%-85%左右,包括腺癌、鳞癌等。而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5%-20%左右。对肺癌进行准确病理分型对有效治疗肺癌和研究肺癌发病发展的机制机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 图1 肺组织示意图 目前临床领域对肺癌的良恶性判断和亚型分型主要依赖HE染色、免疫组化等形态学病理手段,结合NGS(下一代测序技术)分子病理指标进行,这些方法不仅需要涉及多种类型的仪器,耗时长,前处理复杂,且在诊断中十分依赖医生的个人经验和判断,缺乏指标化标准。 借助岛津公司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平台,岛津中国创新中心与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病理科合作开发了多角度肺癌分型病理诊断的新方法。该方法一方面从统计学角度实现对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非小细胞肺癌亚型进行非靶向分型,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的多种小分子空间标志物实现对癌症中心和癌旁组织分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分型,以及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亚型分型的直接判断,从而开辟出一条单独依赖于质谱成像手段即可实现肺癌全流程分型的新路径。 腺癌和鳞状细胞癌非靶向统计学分型利用iMScope对人腺癌与鳞状细胞癌临床样本进行质谱成像数据采集后,使用岛津IMAGEREVEA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在已知腺癌与鳞状细胞癌癌症中心组织的质谱成像对应的显微图像中圈出5个ROI(感兴趣区域)区域(红圈和蓝圈对应区域),每个ROI区域包含大约300个采集点,然后使用IMAGEREVEAL软件中Differential Analysis模块进行PCA(主成分分析)运算,比较二者统计学差异和分类情况。图2 基于PCA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统计学分型 由综合质谱对比结果可见,人非小细胞肺癌的腺癌与鳞癌两个亚型存在大量小分子特征物质和差异物质,直接对综合质谱图中的所有碎片进行非靶向的统计学分析,有助于减少分析工作量,同时可提高统计学分型的直观性和准确性。根据PCA分类图,通过对10个ROI区域(红色点代表腺癌ROI区域,蓝色点代表鳞癌ROI区域)直接进行PCA分析,可以获得两组直接对应腺癌和鳞癌的统计学分类(红色大圈代表腺癌分组,蓝色大圈代表鳞癌分组),该方法不需进行复杂的标志物分析即可直接获得不同类型分型的结果,简单快捷而准确。 肺癌全流程靶向分型利用iMScope对人肺癌临床样本进行质谱成像数据进行采集后,使用Imaging MS Solution Postrun Analysis软件同时对肺癌临床样本的质谱成像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定向提取m/z 775.55, m/z 885.55,m/z 861.55和m/z 673.48等4个碎片的图像,其中m/z 775.55作为癌症中心与癌旁的空间特征标志物,m/z 885.55和m/z 861.55组合作为小细胞癌(SCLC)和非小细胞癌(NSCLC)的空间特征标志物,m/z 673.48作为非小细胞癌亚型腺癌(AC)和鳞状细胞癌(SCC)的空间特征标志物。 图3 肺癌全流程靶向分型分析流程 通过提取m/z 775.55的质谱成像图,可以清晰观察到其在癌症中心和癌旁组织中呈现不同的分布:该碎片在癌症中心低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通过m/z 775.55,可以实现直接对同一来源肺癌组织的癌症中心区域的精确划分和位置界定,并可以以此为依据,直接指导下一步具体分型研究的实施。 通过提取m/z 885.55和m/z 861.55两种碎片的质谱成像图,可以清晰观察到这两种碎片在癌症中心区域中的不同类型的分型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当二者均在癌症中心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时,为非小细胞癌;当m/z 885.55在癌症组织高表达而m/z 861.55在癌旁组织高表达时,为小细胞癌。 通过提取m/z 673.48的质谱成像图,可以清晰观察到其在非小细胞癌的两种亚型中呈现完全不同的分布:该碎片在腺癌(AC)中呈现癌症中心和癌旁组织的均匀表达,而在鳞状细胞癌(SCC)中,仅在癌旁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在癌症中心组织呈低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分型判断流程是在同一个临床样本内进行比较,有效排除了不同来源样本的涉及不同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等干扰因素造成的组间对比的干扰,避免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小 结借助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岛津中国创新中心与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病理科合作开发的多角度肺癌分型病理诊断的新方法,实现了在基于统计学的非靶向层面和基于多种空间标志物的靶向层面的肺癌多角度病理分型,在目前传统临床手段之外,开辟出一条操作简单且更易于指标化的新路径。成像质谱技术为肺癌等重大疾病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病理分型研究提供了准确的物质定位定性和定量信息,未来有望为临床病理研究和应用等多个领域提供更多更可靠的实验数据和基础信息。
  • 获得诺贝尔奖的多能干细胞技术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英国科学家John B. Gurdon先生和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博士,表彰他们将成熟细胞重新编程,转化为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方面的突破性研究。自从在2006年被发现以来,iPSC被誉为能够为再生性医药带来革命的发现。12年已经过去了,它们的研究进展到了那个阶段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8fdee30a-2486-4dd7-a816-3f842a0fc0da.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496" height=" 352" style=" width: 496px height: 35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John B. Gurdon先生和Shinya Yamanaka博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iPSC的最初临床试验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2018年10月的一项外科手术中,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的神经外科医生将240万细胞移植到一名帕金森病(PD)患者的大脑中。这些细胞是由匿名捐献者的外周血细胞重新编程成为iPSC,然后再分化生成的多巴胺能前体细胞。研究人员希望它们能够提高多巴胺水平,缓解患者的症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这项手术是临床医生们检测iPSC能否用于治疗疾病的最新尝试。近几年来,日本的科学家们启动了几项临床研究,检验它们在治疗心脏疾病和视网膜黄斑变性方面的功效。而世界其它地方的研究人员在探索将这些细胞转化为治疗从子宫内膜异位到脊髓损伤等一系列疾病的疗法。这些临床研究的启动给人们带来希望,这项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发现终将开花结果,为患者带来创新疗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我很高兴他们试图将这项技术推入临床期,因为iPSC领域需要证明这些细胞具备成为再生性疗法的潜力。”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Jalees Rehman博士说。然而,将这一技术推入临床的过程也暴露出开发疗法时需要面对的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基于iPSC的治疗。在2014年,一名患有黄斑变性的女性接受了从iPSC分化的视网膜细胞的移植,这些iPSC来自于她自身的细胞。虽然她的视力没有因为这一治疗得到显著改善,但是“iPSC分化细胞的安全性得到了确认”,京都大学的Jun Takahashi博士写道。他也是帮助将iPSC分化为多巴胺能前体细胞的干细胞生物学家,这些细胞被用于植入到PD患者大脑中。他的太太,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的Masayo Takahashi博士,生成了在这项临床试验中使用的视网膜细胞。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去年,有5名患者使用iPSC分化的视网膜细胞治疗同样的眼科疾病,这些iPSC细胞是从其它捐献者中获得的。其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对移植体的严重但不致命反应,迫使医生摘除移植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更多的临床试验即将开展。明年,心脏外科医生们计划将由iPSC分化形成的心肌细胞组织移植到3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中,Takahashi博士计划在2022年之前再治疗6位PD患者。这些研究都处于临床试验的最早期。“现在对我们的临床试验做出任何判断都为时过早。”Takahashi博士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有些研究人员等待临床试验的结果来验证iPSC是否具有再生疗法潜力的同时,另外一些学者正在大幅度推动临床前研究,开发出更多使用它们治疗疾病的方法。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干细胞生物学家April Pyle博士最近开发出一种可能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疗法。这是一种由于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基因出现变异而导致的严重疾病。她和她的同事使用CRISPR-Cas9技术在人类iPSC中修复了产生突变的基因,然后将它们分化成为骨骼肌细胞,并且将这些细胞注射到抗肌萎缩蛋白缺失的小鼠肌肉中。“我们能够在肌肉的局部区域恢复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她解释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a58008f7-08a8-40f6-a434-3fd201ce687a.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466" height=" 471" style=" width: 466px height: 471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April Pyle博士(图片来源:April Pyle实验室官网)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我认为这才是开始,”Pyle博士说:“我觉得我们终于将要看到以前辛勤工作带来的成果,在这些最初的临床试验之后将会有许多后续的临床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克服进入临床研究面对的挑战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如今,研究人员已经找出将iPSC诱导分化成为大多数已知细胞类型的方法。但是让这些细胞能够在新的组织环境中承担成熟细胞的功能是需要克服的另一个问题。例如在心脏中,研究人员发现新的干细胞需要与其它细胞在电生理特征方面达成一致。在细胞培养环境下对人类iPSC分化的心肌细胞的研究表明,对这些细胞进行电刺激,让它们在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收缩,会让细胞更快成熟,意味着它们可能更能够承担在体内需要面对的工作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如何整合新细胞,让它们能够在受伤或疾病组织中生存是另一个问题。“你需要一个特别的基质么?它是水溶胶,还是一个补丁,还是一个类器官?如何能够让这些细胞长期生存?”Rehman博士问道:“这是我们在所有器官中都会遇到的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研究人员已经在使用猴子模型来评估移植过程的效率,Takahashi博士解释道。去年,他的团队证明,在猴子模型中,人类iPSC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能够稳定地整合到已有的大脑组织中,这些细胞能够生成多巴胺并且最终可以改善类似PD的症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45a8a316-9e69-4ece-98bb-28e46829043d.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另一个移植iPSC生成组织的挑战是这些细胞可能触发癌症的风险。这一风险一直存在,因为这些细胞是从增殖能力非常强的细胞中分化而来。为了预防这一风险,Takahashi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移植细胞进行严密筛选,过滤掉那些未分化,最可能过度增殖的细胞。同时他们会将这些细胞植入到小鼠身上,检测它们生成肿瘤的可能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然而,“我们无法完全消除肿瘤生成的可能性。” 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的妇科教授Tetsuo Maruyama博士说。因此,他认为这些手术应该聚焦于非必需器官,例如眼睛或者子宫。他最近成功地从iPSC中分化出健康的子宫细胞,计划用这些细胞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的机理,并且生成人类子宫内膜在临床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另一个研究人员经常关注的问题是患者在接受由其它供体产生的iPSC时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例如,Takahashi博士的PD患者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这可能让他们抵抗感染和癌症的能力下降。虽然存在这样的风险,很多研究人员仍然选择使用同种异体的干细胞,主要原因是这一策略在扩大化生产时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和人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即用”型iPSC的优势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开发“即用”型iPSC疗法对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澳大利亚的生物技术公司Cynata Therapeutics最近完成了一项1期临床研究,使用iPSC分化生成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种疾病在骨髓移植手术后发生,供体的免疫细胞认为受体细胞是外来物,并且对它们进行攻击,这往往会造成患者死亡。但是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熟为一系列不同的细胞类型,抑制供体T细胞的增殖和激活,Cynata公司的产品开发副总裁Kilian Kelly博士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903cbf81-f1f4-4f13-8730-5e80922b8a60.jpg" title=" 5.jpg" alt=" 5.jpg" width=" 520" height=" 188" style=" width: 520px height: 188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这项临床试验中,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注射到15名GVHD患者体内,这些患者对类固醇疗法没有响应,预后情况非常糟糕。虽然现在评估疗效还为时过早,但是Kelly博士表示,他很高兴看到其中14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这是一个好兆头。更便捷的是,免疫排斥对间充质干细胞来说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它们不表达触发免疫排斥的特异性抗原。“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从单一iPSC库中获取的细胞来治疗几乎所有人。”Kelly博士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这也是多个机构在开发可以用来大规模开发再生疗法的iPSC细胞库的原因之一。例如,日本政府决定投资2.5亿美元来开发iPSC库存,帮助生物医学研究。捐献这些细胞的志愿者经过精心筛选,包括了不同种类的常见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类型。这样,这些细胞和人群中的大多数人都具有免疫相容性。在进行移植时,患者可能只需要少量的免疫抑制。这是在使用患者特异性细胞和从随机供体中获得的细胞之间的折中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综合来看,这些细胞能够与日本人口中70%的人群免疫相容。对于像美国这样的遗传背景复杂的国家来说可能更为困难,但是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向这个方向努力。一家位于威斯康辛的名叫Fujifilm Cellular Dynamics的公司正在试图开发一个iPSC细胞库,它可以与大部分美国人口相匹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这些努力继续进行的同时,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仍在研究将这些细胞应用于临床的细节。“我们离临床应用越接近,对需要解决的挑战的认知就越清晰,”Rehman博士说:“我认为这是科学发现非常正常的过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参考资料: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1] Increasing Number of iPS Cell Therapies Tested in Clinical Trials. Retrieved December 4, 2018, from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increasing-number-of-ips-cell-therapies-in-clinical-trials--65150 /span /p
  • 基因编辑人体细胞临床试验将在美国启动
    p   美国一家基因编辑公司近日宣布,将启动一项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某种遗传性眼疾的临床试验,相关申请已被美国监管部门接受。 /p p   据悉,在这一临床试验中,基因编辑的对象是先天性黑朦病患者眼睛里的感光细胞,这是一种体细胞,而非生殖细胞。体细胞的遗传信息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p p   这一名为EDIT-101的疗法由美国埃迪塔斯医药公司与艾尔建公司共同研发。埃迪塔斯医药公司在声明中表示,该疗法“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在人体内使用CRISPR技术的疗法”。 /p p   声明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接受该公司为这一疗法递交的临床试验申请,允许其使用CRISPR技术治疗利伯先天性黑朦10型患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e94cb813-7f47-4eef-875a-4c00c2d3ed56.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利伯先天性黑朦是一种由多个基因突变造成的遗传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是儿童先天性失明的最常见原因,全球每10万名儿童中有2至3人罹患该病。其中,10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该遗传病患者总数的20%至30%。目前,利伯先天性黑朦尚无有效疗法。 /p p   按计划,此项临床试验将招募10至20名患者,检验EDIT-101疗法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 /p
  • 步锐科技:呼气质谱检测临床应用处于行业爆发前夜
    呼气检测作为新兴的体外诊断POCT 领域的一种新技术,从NMPA批准上市算起,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的历史不足25年,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炎症NO呼气检测的发展约10年。随着临床对呼气检测需求不断发展,基于质谱的呼气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建立“呼气质谱技术与疾病诊断”主题约稿,聚焦呼出气检测质谱技术在疾病诊断领域的最新应用,以增强业界质谱专家和技术人员、医疗诊断行业工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向仪器用户提供质谱在医疗诊断领域更丰富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本期我们与深圳市步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锐科技)就呼气质谱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步锐科技人体呼气中含有大量高浓度的氮气(78%)、氧气(16%)、二氧化碳(4~5%)、氢气(5%)、惰性气体(0.9%)和水蒸气。此外,还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氨、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少数低浓度(ppm~ppb)无机气体,丙酮、乙醇、异戊二烯、乙烷和戊烷等种类繁多的超低浓度(大多在ppb~ppt)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以及一些蛋白质、核酸、微生物和细胞颗粒或碎片等。这些呼气检测研究的目标物质,都是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在来源。但就检测便捷性和病种覆盖范围来说,当前呼气VOCs吸引了临床研究和产业技术界的最多关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呼气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已高达1488种(2021年),比2014年时新增了70%。而且随着研究将更精准的检测技术应用于更多病种和临床场景,这一数字预期还将不断增长。粗略统计,目前经过GC-MS鉴定与疾病相关的VOCs标记物超过200种,其中绝大部分相对分子量位于0~500之间。例如,多项研究发现,丁酮、1-丙醇和异戊二烯等170余种呼气VOCs标记物与肺癌有关;萘,庚酮,庚烷,苯和癸烷等化合物被发现是结核感染的可能标志物;目前,各类疾病发现的标志物均在数十种以内,其中,乳腺癌相关联的呼气VOCs也高达62种。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多种特征VOCs的成分和浓度差异组合作为疾病精细检测的“标记物组合”逐渐成为趋势,以单一的标记物指标异常简单判别疾病的传统操作或将成为过去。然而,目前疾病呼气VOC标记物的发现与关联病种、临床应用(如健康筛查,鉴别诊断,治疗评估等)和呼气检测分析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病种常有交叠。标志物的确定还需要更多更对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探索,从代谢通路的角度夯实呼气代谢组学的基础,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验证其可靠性。仪器信息网:: 针对呼气质谱检测与疾病诊断,目前共建立了哪些技术方法?不同的质谱技术分别拥有什么特点?步锐科技:质谱技术作为化学物质定性分析的金标准,在小分子化合物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中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人体呼出气体中VOCs的检测分析。目前用于呼出气VOCs检测的主要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SIFT-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二次电喷雾电离质谱(SESI-MS)以及光电离质谱(PI-MS)等。其中,GC-MS是呼出气疾病诊断研究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呼出气质谱检查技术,其具有很好的定性和定量能力,也是目前最为可靠的呼出气化合物检测分析方法。但由于呼出气组分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通常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预分离色谱柱,结合痕量气相组分的预浓缩和富集方法进行分析,这极大增加了操作复杂性、样品分析时间和检测成本。这也成为GC-MS技术从科研向临床应用的转化的最大障碍。目前临床应用研究中,常采用呼出气检测质谱技术主要包括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SIFT-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二次电喷雾电离质谱(SESI-MS)以及光电离质谱(PI-MS)等的直接质谱检测技术,他们可以支持呼出气的快速检测。其中,(1)SIFT-MS与PTR-MS主要利用试剂离子H3O+、NO+或O2+与有机物分子进行化学电离反应,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PTR-MS通常以H3O+为试剂离子。可根据产物的谱图特征进行检测分析,适合用于能与试剂离子发生反应的样品分子检测,如质子亲和势高于H2O的VOCs。(2)SESI-MS技术主要依赖于电喷雾电离(ESI)带电粒子与中性气体样品分子之间的气相相互作用,其电离过程非常柔软,适合极性化合物检测,再联合高分辨质谱如Orbitrap,可得到分子量稍大些的化合物信息。其余的直接质谱检测技术则多以获得小分子代谢物信息为主。(3)PI-MS技术则是通过使电离能低于光子能量的待测物分子吸收单个VUV光子能量后直接离子化,其分子离子产率高、碎片化程度低,可用于非极性/弱极性到强极性化合物分析的电离,是一种高效的直接质谱电离技术。仪器信息网:在疾病诊断的应用场景下,对呼气质谱技术提出了哪些要求?当前的应用有什么困难点?步锐科技:呼气质谱检测技术作为新兴的呼气代谢组学的基础,近年在疾病诊断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呼气疾病诊断技术呼之欲出。然而呼气作为代谢链路的最末端,其复杂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呼气质谱从科学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在呼气质谱技术在临床研究有效的基础上,还亟需更好地解决如下问题:1)受试者呼出气样品采集的精准化与规范化。人体呼出气样本具有复杂且不稳定的特点。受试者呼吸的方式,采集的时间,采集的装置等都直接影响采集到样本中包含代谢化合物的浓度。采集后的存储同样也极具挑战,呼出气采集后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存储环境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物理变化。因此呼出气检测技术应用临床亟需探索确定稳定可靠的呼出气采集流程、呼气存储装置和方法。2)高覆盖、高灵敏、高通量、高稳定的质谱分析方法和仪器开发。呼出气组分复杂,约包含数百种VOCs,且属于痕量级,通常在ppm~ppt量级,对呼出气检测设备的检测灵敏度、电离覆盖度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部分的技术参数直接决定对应的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此外,临床应用也对呼气检测技术的通量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这部分的技术参数决定对应的检测技术能面临长期大量的临床需求。因此,呼出气分析方法的效率和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也是各质谱技术向临床应用转化需要考虑和解决的技术问题。3)疾病呼气代谢标志物发现和多中心、大规模验证。人体呼出气中VOCs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源性VOCs,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等相关;另一方面是内源性VOCs,除了因疾病导致的变化外,还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性别、吸烟、饮食、药物摄入、基础疾病、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寻找具有普遍认可以及专家共识的明确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是质谱分析方法应用临床的生物学基础。其发现依赖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有机结合,而其验证则需要多中心、大规模呼出气临床队列研究。仪器信息网: 贵团队/贵司重点关注哪种呼气质谱技术?当前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应用进展?步锐科技:我司深圳市步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锐科技)是国内最早布局呼出气VOCs检测的企业之一。步锐科技依托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的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HPPI-TOFMS)技术进行呼出气检测用于疾病诊断的探索与研究工作。团队基于10.6 eV的VUV-Kr灯开发了高气压光电离源,结合高效射频离子传输系统,在相对湿度100%条件下可以实现酮、醇、酸、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痕量小分子挥发性有机代谢物的检测,是近年来用于人体呼出气研究的新技术。HPPI-TOFMS可以实现呼出气样本直接进样快速检测,省去吸附富集过程,无需样本分离纯化预处理,使得呼出气检测产品化及大规模进入临床应用成为可能。目前,步锐科技申报的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已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CFDA Ⅱ)(湘械注准20212221412),主要研究管线集中在感染性疾病和肿瘤领域,已经在结核病、肺癌、食管癌、阿尔茨海默症等病种中展开了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在JAMA Network Open、Eclinicalmedicine、Alzheimer's & Dementia、J. Breath Res、Biosci Trends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此外,步锐科技自主开发的基于呼出气的肺结核诊断技术,在临床队列和肺结核入学筛查项目开展了大规模实践验证研究,均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超过90%。仪器信息网:: 您如何看待当前呼气质谱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应用的发展现状?未来其在疾病诊断领域将有哪些热点应用?步锐科技:目前,呼气质谱检测研究已探明的疾病谱较为广泛,已涉及数十种疾病,包括肿瘤、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代谢显著变化的重大疾病(慢性代谢/心血管/神经/精神疾病等),如肺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头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和肝癌等恶性肿瘤,新冠肺炎、结核、铜绿菌感染、流感、曲霉菌感染、疟疾、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肝炎等多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病,以及食管炎、胃炎、胃溃疡、炎性肠病、肠应激、肝硬化、肝衰竭、糖尿病、心绞痛、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呼气代谢研究广泛涉及健康筛查、鉴别诊断、治疗评估、预后管理及发展预测等临床全病程场景,其中以疾病筛查诊断最为热门。近年来,气相色谱质谱(GC-MS)、离子流动管质谱(SIFT-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二次电喷雾电离质谱(SESI-MS)以及光电离质谱(PI-MS)等相对较新设备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并不断投入到相关探索和验证研究中,相应的采样检测分析标准和流程也在不断规范和标准化。大量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发表,更多呼气代谢研究平台和(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的构建,以及研究基金支持和厂商的积极参与,正在推动呼气质谱检测研究和产业发展渐入佳境。呼气检测以其简单无创和低成本的特征,对比常规体液和影像检查,在日常健康体检和大规模疾病筛查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未来可满足家庭、社区和特定单位等精准度要求不高的POCT健康检查和持续监控要求。高精简且操作简便新型质谱可用于医疗和科研机构的多病种全周期临床检测和研究中。仪器信息网:当前呼气质谱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领域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未来将如何发展?步锐科技:中国的呼气检测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较快且覆盖面较广,且聚集了国外几乎所有的呼气检测产品。以广谱VOC检测为基础的产品技术,在心脏移植和新冠检测等领域的产品已获FDA和EMA等各国药监部门批准临床应用/紧急授权外,并有大量企业和医疗卫生中心合作开展大量的临床应用研究。总体而言,目前出呼气检测临床应用正处于行业爆发的前夜,呼气检测技术在肺结核、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广泛证实,在乳腺癌和肺癌等癌症早筛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步锐科技呼气结核辅助诊断产品即将完成注册临床前研究,目前阶段性结果符合预期。临床应用指日可待。而在其他疾病领域,呼气质谱检测正处于多病种全周期医学科研火热开展阶段。以步锐科技和英国Owlstone Medical为代表的国内外领先呼气质谱检测公司均以自身呼气代谢组学科研平台为基础,与合计近百家顶级医疗机构开展多病种科研合作和服务。因此,呼气检测技术在未来医疗领域将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具有发展成为常规临床检测手段的潜力,将为未来精准快速医疗提供重要力量。
  • 获证上市|中生医疗3光15色高端临床流式细胞仪!
    【招商赞助中】iCCA2023 第六届细胞分析网络会议 日程公布!(点击查看)8月7日,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显示,中生医疗中生医疗3光15色BioCyte高端临床流式细胞仪获证(皖械注准20232220131)上市!共计12个型号规格,分别为BioCyte-B5R3V7、BioCyte-B5R3V6、BioCyte-B5R3V5、BioCyte- B4R3V4、BioCyte-B4R3V3、BioCyte- B4R3V2、BioCyte- B4R2V2、BioCyte-B5R3、BioCyte-B4R2、BioCyte-B3R1、BioCyte-B5、BioCyte-B4。BioCyte高端临床流式细胞仪关于中生医疗点击进入中生医疗在线展位【招商赞助中】iCCA2023 第六届细胞分析网络会议 日程公布!(点击查看)围绕4大主题:【1】类器官与器官芯片【2】单细胞分析技术:微流控、质谱、测序、转录组【3】细胞治疗产品的CMC质量控制分析【4】细胞成像分析技术8月30日精彩等你: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uus(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赞助联系13683372576)
  •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单细胞质谱成像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单细胞研究的持续深入,单细胞质谱成像技术正日益成为辅助解锁生物复杂性的重要工具。这项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分子的空间定位和分析,为揭示细胞异质性及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检测手段。回顾自2022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科研人员愈加专注于质谱成像空间多组学的研究以及多模态分析上,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空间多组学是一个新兴的全息研究领域,它能够定位组织和细胞中的小分子。质谱成像(MSI)以其无标记、非靶向、高灵敏度、高质量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等特点,被公认为是分析复杂样品中元素和分子位置的强大工具。 当MSI 与空间多组学相结合,能够产生大量可视化信息,将多个生物学组学数据从点扩展到面,从而更全面地揭示生命活动。新方法的开发进一步揭示细胞异质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贺玖明研究员等人提出了基于质谱成像的空间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与基于微阵列的空间转录组学的整合,以分层方式可视化同一胃癌样本中肿瘤内代谢异质性和细胞代谢相互作用,在系统水平上改变了对癌症代谢的理解,该成果于2023年已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另外,还有多个研究团队提出了新的单细胞质谱成像方法,如13C-SpaceM方法用于对葡萄糖依赖性新生脂肪生成进行空间单细胞同位素追踪;针对CD19+淋巴细胞的单细胞MALDI TOF MSI方法等为研究细胞代谢途径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精确的技术。此外,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Ruixuan Gao团队开发的凝胶辅助质谱成像(GAMSI)将现有MALDI-MSI的空间分辨率提高3-6倍,达到亚微米级,为探测单个细胞内微量元素、代谢物、蛋白质等关键分子提供了新方法。多模态成像与纳米材料的突破多模态成像技术的融合成为单细胞质谱成像研究的一大亮点。通过将质谱成像与荧光成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结合,科研人员能够从多个维度获取单细胞的详细信息,增强了对细胞内部复杂环境的理解。例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李灵军教授团队在2023年发表了利用离子迁移率分离与双极性电离质谱成像(MSI)这种集成的多模态技术对单细胞脂质体进行高通量原位分析。还有研究结合MALDI-MSI和荧光原位杂交的相关成像方法,以识别和定位微生物细胞。而将拉曼光谱(RSI )成像和MALDI-MSI结合起来,能有效整合从同一样本的 RSI 和 MALDI MSI 中获取的分子信息,这将推动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病理学的发现,并推进组织学的发展。还有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DESI-MSI)与传统组织学染色相结合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开发整合显著提升了空间分辨率和单细胞水平的分析能力,为单细胞研究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另外,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和治疗学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洋教授团队利用自行研发的解吸电喷雾电离/二次光电离(DESI/PI)质谱成像平台结合多孔聚四氟乙烯印迹技术,实现对多种植物叶片中代谢物的空间成像。杭纬教授团队则基于纳米激光探针(NLP)的MSI技术来观察单细胞内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从技术到临床疾病方面的研究MSI技术不仅在基础研究中取得了进展,还在疾病研究领域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癌症等复杂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腺癌等)的研究中,MSI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MALDI-MSI技术已被用于衰老成纤维细胞的脂质和蛋白质单细胞分析,帮助科学家深入理解细胞衰老过程。而在乳腺癌研究中,MSI技术揭示了不同细胞系在单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分子特征的差异,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赵超老师所在团队基于质谱流式和空间多组学的研究手段进行了肿瘤演进分析。另外,除临床疾病的研究外,中药材的代谢途径分析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药科大学李彬老师就长期致力于质谱成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以此研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在各类生物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去发现中药药效物质以及作用机制。高通量与高分辨率技术的崛起MSI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分析深度的提升,还体现在分析效率的提高上。高通量与高空间分辨率的质谱成像方法,如傅立叶变换质谱成像(MSI)与单细胞分析结合可以绘制和分析生物样本和单细胞中成百上千个分子的图谱;还有研究通过研磨光纤制成的微光导纤维实现对亚细胞空间分辨率的 MSI,该技术可适用于大多数基于激光的质谱分析方法中。香港浸会大学王佳宁老师的团队同样致力于对亚细胞分辨MALDI质谱成像方面的研究。那么高通量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应该如何有效的处理,使研究成果得到充分的体现?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就为处理和解析大规模质谱数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Nature Method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加速高质量质谱成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该框架可将高分辨率质谱加速15倍、可创建三维分子分布以及可将细胞特异性质谱拟合到三维数据集从而更全面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呈现。多种仪器方案助力研究推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提供了关于质谱成像的相关仪器和解决方案。例如,布鲁克、沃特世、岛津、科瑞恩特等公司提供了多种类型的质谱成像仪和行业应用方案,以满足不同研究领域的需求。以下是收录在仪器信息网行业应用中关于质谱成像的行业应用方案部分清单:方案标题厂商名称超高分辨率质谱成像系统TransMIT AP-SMALDI 10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科瑞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德国TransMIT 1.4μm超高分辨率MALDI质谱成像技术诞生TransMIT AP-SMALDI质谱成像技术在贯叶金丝桃Xanthone生物合成部位研究中的应用运用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技术分析人参中人参皂苷的空间分布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利用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技术分析指纹质谱成像进行草莓中花青素分布分析布鲁克道尔顿(Bruker Daltonics)MALDI质谱成像揭示老鼠肺部内独特的空间分子磷脂分布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成像阿尔茨海默病额叶皮层白质和灰质铁分布(英文原文)上海凯来仪器有限公司无需基质的鼠脑质谱成像方案滨松光子学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无需基质的草莓质谱成像利用质谱成像实现米曲中磷脂质及葡萄糖的可视化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摄入药物的毛发的纵横两截面的高空间分辨率质谱成像基于质谱成像技术进行不同营养状态下小鼠肾脏脂质组学分析基于质谱成像技术对人肝癌及癌旁组织进行原位脂质组分析基于多重衍生化策略的质谱成像技术助力临床空间代谢组学研究利用质谱成像实现米曲中磷脂及葡萄糖的可视化利用质谱成像研究酶组织化学单细胞质谱成像技术在过去三年中的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也在应用层面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单细胞质谱成像将在未来的生物医学领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工具。更多精彩内容↓关于单细胞质谱成像研究最新进展内容,欢迎大家报名参加2024年9月19日由仪器信息网召开的“第四届质谱成像技术与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届时将有国内外多名单细胞质谱成像研究专家围绕质谱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赶紧点击下方的图片报名吧。
  • 临床质谱的“破题之钥”何在?
    质谱技术近年来成为投资焦点,众多企业涌入,投入近百亿资金。市场看似一片繁荣,实则面临无“爆款产品”、“市场未规模化”等挑战,同时临床质谱成本回收难、自动化不足、项目缺乏刚性、依赖专业人才、标准化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发展前景也如“雾里看花”般充满不确定性。为此,仪器信息网精心策划了“临床质谱『攻坚战』系列对话节目”,分为“技术篇”和“企业篇”,聆听行业领军企业的犀利见解,旨在深入剖析行业现状,展望未来趋势。在第一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医学科技首席科学家王峰博士,以及沃特世临床和法医毒理市场经理杨攀先生。本文中我们将“技术篇”两位嘉宾就临床质谱赛道热度飙升但市场发展速度滞后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深度剖析,以飨读者。临床质谱赛道热度>市场发展速度?完整视频请查看:临床质谱技术热度与市场发展速度的差距临床质谱技术以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多指标联检等优势,成为体外诊断领域最具活力的新技术之一。我国临床质谱发展现状如下:仪器本土化)我国质谱仪市场曾高度依赖进口,但近年来在国产化政策推动下,进口额增速放缓,国内临床质谱企业不断涌现;技术多元化)临床质谱技术类型丰富,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应用广泛化)临床质谱应用范围从传统领域拓展到新兴领域,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业生态化)临床质谱领域企业类型日益丰富,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尽管如此。中国临床质谱发展仍面临技术瓶颈、人才短缺、临床应用不足等挑战。临床质谱热度背后的推动因素临床质谱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政策支持)政府对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视,为临床质谱发展创造了有利政策环境;医疗需求增长)精准医疗需求的增加,使得临床质谱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技术进步)质谱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了仪器性能和检测方法;科研投入加大)临床质谱领域科研投入的增加,推动了技术研发和应用;资本青睐)大量资本涌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行业标准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保障了检测质量和可靠性;医疗信息化)信息化发展使临床质谱检测数据更高效地整合和分析。临床质谱检测应用的重要进展阶段临床质谱技术从新生儿筛查到药物浓度监测、内分泌检测等领域的发展,每个阶段都为技术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临床质谱技术在中国市场发展速度落后的原因及对策临床质谱技术在中国市场发展速度滞后的原因主要有:技术落地应用周期长、商业化转化周期长、行业规范和标准化尚在完善中。为提升发展速度,需加强技术创新、关注市场需求、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解决商业化问题。敬请关注“临床质谱攻坚战——技术篇”对话的文字版更新。更多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topic-534.html
  • 第五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认定 覆盖21领域
    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主要疾病领域/临床专科布局,科技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军委后勤保障部办公厅 药监局综合司发布通知,拟开展第五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和认定工作。原文如下:  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国科发社〔2017〕204号)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主要疾病领域/临床专科布局,拟开展第五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和认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疾病领域/临床专科和数量  新建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艾滋病)、感染性疾病(血吸虫等寄生虫病)、感染性疾病(细菌和真菌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肾病与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出生缺陷与罕见病(出生缺陷)、出生缺陷与罕见病(罕见病)、骨科与运动康复(康复)、职业病(职业性尘肺)、地方病(地中海贫血)、中医(重大疫病)、中医(免疫)、中医(代谢性疾病)、影像医学、病理诊断、麻醉医学、急危重症(重症医学)、急危重症(急诊)、放射与治疗(放射治疗)、医学营养等21个重点病种/技术领域(具体设置和数量详见附件1)。  二、申报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在申报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3.临床医学研究能力突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势明显,申报前五年内在申报领域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   4.经过药物或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   5.申报单位和地方主管部门能够对拟申报的中心建设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   6.已建有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慢性肾病、骨科与运动康复、中医、放射与治疗等疾病领域/临床专科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医疗机构不得再次申报相同疾病领域/临床专科的中心建设,避免重复建设   7.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限定由具有传染病独立科室或传染病专科医院牵头,联合省级及以上疾控中心申报   8.近三年无重大违规情况和生产安全事故。  三、相关说明  1.按照《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的规划布局,疾病领域/临床专科以重点病种/技术领域划分,每个医疗机构在一个疾病领域/临床专科中只能申报一个重点病种/技术领域 同一个大学隶属的多个医疗机构在同一疾病领域/临床专科只能有一个机构申报 根据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布局安排,每一个重点病种/技术领域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只建一家中心。  2.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或省级科技和卫生主管部门联合推荐,向科技部报送。  3.申报单位须提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书》及其附件等纸质材料一式10份,并报送申报材料电子版的光盘1份(格式详见附件2、3和4)。  4.申报材料的收集工作委托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简称“生物中心”)负责。请申报单位将申报材料于2021年7月20日17:00时前报送至生物中心,逾期不予受理。  5.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评审包括形式审查、材料评审和综合评审三个程序,其中材料评审的结果不纳入综合评审。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卢姗  联系电话:010-88225198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100039)  联 系 人: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陈欣  联系电话:010-58881434  附件:1、第五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疾病领域临床专科布局.doc  2、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书.doc  3、有关附录Excel格式.doc  4、证明材料清单.doc  5、承诺书.doc  科技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军委后勤保障部办公厅  药监局综合司  2021年6月1日
  •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流式细胞临床应用推广组正式成立
    2022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牵头申报的“流式细胞技术应用推广”项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项目”,同时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为做好流式细胞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于2022年12月30日成立流式细胞临床应用推广组(简称:流式推广组)并举办流式细胞技术推广论坛。本次大会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和广东省医学会联合举办,郑磊教授、王前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欧阳涓教授担任大会主持,著名检验专家崔巍教授、关明教授,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钱阳明副会长兼秘书长莅临大会并致辞,多位国内血液、检验等领域专家分享了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趋势、行业标准、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线上2500余人次点击观看。开幕式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就流式推广组的成立背景、宗旨、组织架构、推广内容以及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中国流式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主要面临两大发展问题: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临床医生认知不足。流式推广组的宗旨是致力于流式细胞技术的人才培养、技术规范化、科研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广,推动流式行业发展,服务临床诊疗工作。流式推广组的成立将打破限制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为中国流式细胞技术临床推广和应用开创新局面。大会主席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前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和分级诊疗政策推进的大背景下,县级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成立流式推广组,充分发挥协会的力量、专家的力量,将流式细胞技术推广到基层医院,帮助解决实际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特邀嘉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关明教授出席会议并进行了致辞。关明教授指出,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各学科,尤其是疑难病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应用价值得到不断地拓展,其具有自动化、多参数等优点,能更好地在各级医院中进行推广和应用。他坚信,流式推广组将在全国流式细胞术的发展中发挥引领和支撑的作用。特邀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教授出席会议并进行了致辞。崔巍教授指出流式细胞术的应用已经不限于血液系统疾病领域,在细胞亚群及功能检测需要更多的推广,所以在检验领域成立流式推广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流式推广组为全国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将有利于建立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流式细胞技术的推广和转化。特邀嘉宾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阳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由郑磊教授牵头成立流式细胞技术临床应用推广组,聚集全国优秀的流式专家、平台和资源,专门致力于流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技术规范化、科研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广,这将有利于促进流式行业的发展和技术下沉基层,切实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成立仪式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阳明教授为推广组、推广单位、技术指导单位授牌,为推广组核心成员颁发聘书。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流式细胞临床应用推广组组长:郑磊顾问:王前、崔巍、关明副组长:欧阳涓、易斌、岳保红、谢丽、刘灿、桑圣刚、汪峰、李俊明秘书:褚帅首批推广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批技术指导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中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会报告报告题目:规范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报告专家:崔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崔巍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技术规范化检测。崔巍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分析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流程中的影响因素,强调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随后崔巍教授为我们解读了2021新版《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与2011版相比,新版指南完善了仪器质量控制和项目性能评估的内容,增加了流式细胞仪性能评估内容,梳理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内容及要求,增加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6色分析方案。报告题目:新版WHO分类浆细胞肿瘤的归属及流式克隆性分析应用报告专家:欧阳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欧阳涓教授首先为我们讲解了第五版的淋巴浆细胞和浆细胞肿瘤的WHO分类,指出在第五版指南中浆细胞肿瘤将属于新设立的浆细胞肿瘤和其他伴副蛋白疾病这一独立类别,并且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被重新作为意义未明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意义未明非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这2种疾病的上一级病名,并加入冷凝集素病CAD和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RS。欧阳教授还讲述了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重点介绍了流式细胞方面的相关指标。随后,欧阳教授重点为我们介绍了浆细胞克隆性疾病的流式评估方法,分析了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常浆细胞的注意事项,综合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要素为我们提出了了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常浆细胞的难点和一些可能存在的陷阱。最后,欧阳教授提出了浆细胞流式检测面临的挑战和实现检测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展望。报告题目: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报告专家:郑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郑磊教授为我们讲述了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郑磊教授首先介绍了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发展的现状,存在基层医院开展不足、普及率低等问题,总结了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发展两大瓶颈问题:临床医生认知落后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接着,郑磊教授指出疫情后大众对流式细胞术的认知提高,需求增大,并为我们讲解了近年来的国家对流式细胞术的扶持政策。随后,郑磊教授讲述了流式细胞术在传统领域(血液恶性肿瘤)、热门领域(细胞免疫检查)疾病的全程管理以及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并指出了技术革新、质量管理优化、临床服务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支撑、产业发展等多个发展驱动要素。最后,郑磊教授提出了对流式细胞术的展望,认为流式细胞技术临床应用非常广阔,是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并且流式细胞技术发展前景良好,技术推广势在必行。报告题目:流式细胞术细胞因子测定在血液病诊疗中的应用报告专家:岳保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岳保红教授对细胞因子的概述、历史、分类、检测方法及热点进行了讲解,重点给我们讲述了细胞因子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与监控、细胞因子风暴的监控、PD-1治疗疗效的评估、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随后,岳教授通过案例分析为我们讲解了脓毒血症中相关细胞因子联合检测的重要性以及细胞因子检测对病毒感染转归的提示作用,并提出了对细胞因子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展望。报告题目:宿主免疫功能评估项目介绍和临床应用报告专家:汪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峰教授首先对免疫功能评估项目进行了介绍并讲解了项目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等。汪峰教授指出除了细胞数量和功能检测(包括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以及CD34干细胞计数等)之外,还可以进行细胞表型的检测(如T、B细胞细分类检测,Treg细胞检测,单核细胞细分类等)。此外,汪峰教授还提出了评估方案“三位一体”和免疫状态“三位一体”两个概念。接着,汪峰教授通过临床案例为我们讲述了淋巴细胞功能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免疫功能评估项目在疾病鉴别诊断与预后判断应用。最后,汪峰教授提出了对免疫功能评估的展望,除了在临床上的应用之外,还希望能在临床研究上有更好的发挥。大会总结最后,欧阳涓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病、感染、肿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也是检验医学发展的热点之一。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技术标准化、科研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广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郑磊教授牵头成立的这个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流式细胞技术临床应用推广组,召集了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本次大会的学术环节也邀请了像崔巍教授、岳保红教授、汪峰教授这样的资深专家授课。大会会将这些专家的经验带到全国,并进一步深入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在此,我谨代表郑磊教授和流式推广组,欢迎全国各地的流式专家加入我们的推广组,也欢迎需要交流的单位积极联系我们”。回顾本次会议,多名国内相关专业的顶级专家针对流式细胞行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献上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剖析了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策略,解读了最新行业标准和共识,详细介绍了热点项目细胞因子检测和宿主免疫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充分展现了推广组专家团队的临床和科研水平,让各位参会人员收获满满。流式推广组的成立,致力于推动流式细胞技术在各级医院的应用,服务于临床诊疗工作,欢迎全国范围内的流式从业人员积极与推广组联系,加入推广组,推动流式细胞技术临床应用。最后,感谢会务组辛勤的付出、感谢赞助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
  • 获证上市 | 谱康医学 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正式上市
    聚光科技生命科学板块旗下杭州谱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正式获批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浙械注准20232222037),获准上市。谱康医学,赞16谱康医学SFLO CL系列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临床用户量身定制的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基于全光谱技术,突破传统滤光片的限制,实现在同样的激光器配置下,检测更多标志物。全光谱采集系统配合流式分析工作站,辅以高效的软件算法,减少荧光光谱重叠所导致的补偿问题,合并高精度注射泵进样和无脉动鞘流系统设计带来的高稳定样品聚焦能力,保证了临床使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仪包含SFLO CL-1、SFLO CL-2、SFLO CL-3共三个型号,支持最高3激光39荧光通道,实现分管检测向一管检测转化,提高临床检测标准化,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丰富的临床应用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癌症诊断和治疗、微生物学、血液学及遗传学等领域,覆盖临床常规开展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BNK及TBNK plus)及CD4细胞绝对计数、细胞因子检测、HLA-B27检测、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造血干细胞计数、精子检测和DNA倍体分析等检测项目,为临床检测提供更多选择。 全中文操作软件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采用Windows系统的全中文全光谱采集分析软件,界面设置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更符合中国临床医师日常操作习惯。操作软件具备高度智能化,可实现数据自动化分析,校准和参数调节简单方便,灵活性强,实验模板功能实现一键开始新一轮检测,使临床应用更加简便快捷、游刃有余,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依托此次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获批上市,谱康医学将为临床检测打造更加完善的标准化检测方案,助力临床检测实现更简便的操作、更高效的分析、更可靠的结果,为国人精准诊断提供坚实依据。聚光科技生命科学板块旗下杭州谱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在原有雄厚的分析设备研发能力基础上,全面开拓生命科学领域市场。谱康医学以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为核心,提供专业化的硬件及配套试剂,同时为客户开发开展定制化服务。公司坚持流式细胞仪产业化协同发展战略,拥有高学历流式设备专业研发团队,标准化的GMP生产车间,丰富的实验室建设经验,成熟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已经全面掌握流式核心的设备制造技术及设备集成的开发能力,旨在为客户提供整套细胞解决方案。
  • 聚光科技旗下子公司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上市
    聚光科技(300203)生命科学板块旗下杭州谱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正式获批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浙械注准20232222037),获准上市。  谱康医学SFLO CL系列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临床用户量身定制的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基于全光谱技术,突破传统滤光片的限制,实现在同样的激光器配置下,检测更多标志物。  全光谱采集系统配合流式分析工作站,辅以高效的软件算法,减少荧光光谱重叠所导致的补偿问题,合并高精度注射泵进样和无脉动鞘流系统设计带来的高稳定样品聚焦能力,保证了临床使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仪包含SFLO CL-1、SFLO CL-2、SFLO CL-3共三个型号,支持最高3激光39荧光通道,实现分管检测向一管检测转化,提高临床检测标准化,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丰富的临床应用  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癌症诊断和治疗、微生物学、血液学及遗传学等领域,覆盖临床常规开展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BNK及TBNK plus)及CD4细胞绝对计数、细胞因子检测、HLA-B27检测、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造血干细胞计数、精子检测和DNA倍体分析等检测项目,为临床检测提供更多选择。  全中文操作软件  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采用Windows系统的全中文全光谱采集分析软件,界面设置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更符合中国临床医师日常操作习惯。操作软件具备高度智能化,可实现数据自动化分析,校准和参数调节简单方便,灵活性强,实验模板功能实现一键开始新一轮检测,使临床应用更加简便快捷、游刃有余,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依托此次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获批上市,谱康医学将为临床检测打造更加完善的标准化检测方案,助力临床检测实现更简便的操作、更高效的分析、更可靠的结果,为国人精准诊断提供坚实依据。  聚光科技生命科学板块旗下杭州谱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在原有雄厚的分析设备研发能力基础上,全面开拓生命科学领域市场。谱康医学以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为核心,提供专业化的硬件及配套试剂,同时为客户开发开展定制化服务。公司坚持流式细胞仪产业化协同发展战略,拥有高学历流式设备专业研发团队,标准化的GMP生产车间,丰富的实验室建设经验,成熟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已经全面掌握流式核心的设备制造技术及设备集成的开发能力,旨在为客户提供整套细胞解决方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