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联用技术

仪器信息网联用技术专题为您整合联用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联用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联用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联用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联用技术话题讨论。

联用技术相关的资讯

  • 共议联用技术|第一届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论坛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4月22日,“第一届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论坛”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武汉大学科研服务公共条件平台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吉林大学电镜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湖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科普与新方法推广部协办。论坛同期也举办了武汉大学科研服务公共条件平台-TESCAN公司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微赞直播、电镜网、TESCAN视频号、仪器信息网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了同步线上直播,线下百余位、线上三千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线下现场武汉大学校长助理 陈慧东致辞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 韩晓东致辞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教授 王建波致辞TESCAN中国区总经理 冯骏致辞签约仪式武汉大学科研服务公共条件平台-TESCAN公司联合实验室成功揭牌第一届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论坛成功召开韩晓东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专题报告题目:原子分辨的材料力学显微学与高强高韧材料设计论坛首先邀请韩晓东教授为大家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从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三方面,层层递进的分享了利用原子尺度电子显微学方法与装置,逐步解决先进性能结构材料重大需求科学问题的发展历程。基于面心立方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原子机制的基础科学研究,发展了原子分辨的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研究新方法,并将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研究分辨率由纳米提高至原子层次。并提出晶格弯曲限域效应、发现硅基材料室温脆韧转变等,相关成果荣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际前沿方面,团队成功开发研制了原子分辨材料力学行为实验方法与装置,实现了材料力学行为原子层次的缺陷/应变演化测量和表征,以及晶界滑移现象原子分辨的测量和研究。取得包括透射电镜原位高温拉伸系统在内的多个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各12项,转化产品荣获“2019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同时,面向国际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依托研发的原子分辨力学显微镜取得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曾毅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中心主任、研究员报告题目:扫描电镜与拉曼和AFM联用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推重比的提高,而热障涂层的发展是其获得更大推重比的重要手段。报告中,曾毅介绍了对Al2O3—YSZ涂层热障涂层的研究,期望找到影响Al2O3—YSZ涂层热震寿命的因素,为其应用提供技术积累。虽然原位表征有利于深入了解涂层的失效机理,但热震温度达到1100℃以上,热震次数少则几十次,多则上千次导致原位分析几乎不能实现。对此,曾毅所在团队采取离位表征的方法,在不同热震次数下,对涂层同一位置进行表征。结合EBSD高取向分辨率和AFM高空间分辨率原位观察到了“非典型”的孪生对称生长的单斜变体。通过测量单斜变体取向确定孪生晶面指数,并测量两不平行单斜变体间的夹角,确定惯习面指数。采用AFM高空间分辨率,观察到涂层内周期性 (0.5nm)起伏的条纹,其方向确定为等离子喷涂涂层内最大残余应力方向。该方向与涂层四方(001)面取向吻合,热处理后经应力释放原位观察单斜到四方的逆相变。何琳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报告题目:拉曼联用电镜RISE和TOF-SIMS双束联用的运行情况及成果据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不仅作为校级科研服务平台承担学校各类科研项目的分析测试研究任务,还承担国家大设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测试任务,对社会相关行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测试服务和科研合作。报告中,何琳分析了扫描电镜-拉曼联用系统RISE和TOF-SIMS双束联用电镜的概况、运行情况、典型案例等内容。此外,中心还依托高端联用扫描电镜(RISE和TOF-SIMS双束联用),进一步扩大联用技术的社会影响力。张伟吉林大学电镜中心主任、教授报告题目:联用电镜All-In-One的运行与展望吉大电镜中心现有多种高端、中端和常规分析仪器(14台大型)以支撑吉林大学(双一流学科)和其他科研单位。目前中心已纳入测试科学实验中心的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大仪共享管理),支持吉林大学和其他研究单位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涉及单原子电催化、锂电池、燃料电池、分子筛、界面仿生、生物传感、碳点、汽车材料等诸多领域。此外,张伟还介绍了利用联用电镜All-in-One联用系统的一些成果。报告最后,张伟围绕“插层电极材料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及电化学性能优化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针对氢氧化物、氧化物电极材料提出“近体相赝电容”新机制,验证了近体相氧化还原反应对Fe2O3、Bi/Bi2O3、MnO2/Mn3O4、MoO3/CoWO4、FeHCF及石墨和MXene等典型电极材料体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发现了电极材料Fe2O3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类“非扩散相变”新现象,其储能兼有赝电容和双电层电容双重属性而呈现出高比电容、高倍率、高稳定性。方艳 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平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早期国外联用的情况及拉曼联用电镜在古生物中的应用报告主要介绍了拉曼联用电镜技术以及其在古生物学中的应用。据介绍,古生物专业领域对电镜的需求主要有三点:分辨率过剩(绝大多数学科应用是纳米级以上);原位多功能需求(仅以成像和能谱数据去表达科学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少,多检测方法联合论证对学术问题的阐释越来越重要);样品适应性需求。拉曼联用电镜技术弥补了扫描电镜观察的缺陷,EDS元素分析的缺陷,具有原位微区分析等优势。利用拉曼联用电镜技术,方艳介绍了蓝田生物群丘尔藻埋藏机制研究;缅甸琥珀保存机制等应用实例。报告题目: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及联用设备介绍王建波 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教授王建波在报告中首先汇报了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建设运行情况。据介绍,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成立于2019年3月为学校直属的独立运行的条件保障类科研支撑基地,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基础为武汉大学测试中心,建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中首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成立的分析测试中心之一。报告最后,王建波分享了纳米材料微结构演变原子尺度电子显微学研究,研究了拉伸应力作用下,ZnO纳米线从WZ到h-mgO结构的可逆相变;压缩应力作用下,CuO纳米线中氧空位迁移诱导的结构相变。圆桌论坛环节现场讨论集锦参观武汉大学科研服务公共条件平台集锦合影留念
  • 热重分析及其联用技术的应用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国际热分析及量热学联合会(ICTAC-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对热分析的定义为:热分析仪是在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氛下测量材料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质量、热量、尺寸、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等)随温度或时间连续变化关系的一大类仪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热分析的定义明确指出,只有在程序温度下测量的温度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才被归为热分析技术。因此,热分析仪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实现程序升降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热重分析仪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热重仪(Thermogravimeter),是一种利用热重法检测物质温度-质量变化关系的仪器。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主要测试样品的重量或者重量百分比随着温度的升高、降低或等温过程的连续变化情况。通常而言,这类测试都会在一定的动态气体氛围中进行,比如高纯氮气或者高纯氧气等环境中。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PerkinElmer富有特色的热重分析仪TGA 8000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TGA 8000采用全新优化的炉体结构,有效范围覆盖了从-20℃至1200℃的温度区间,大幅拓宽了样品的测试温度区间。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固型双向缠绕铂合金加热丝可在0.1℃/min至500℃/min范围内任意调节线性升温速率,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外,进一步降低的炉体质量配合强制风冷技术可使炉体温度瞬间从高温区间降低至载样温度区间,从而大幅提高样品测试的通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TGA 8000对样品测试气氛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测试平台集成了高精度气体质量流量控制模块,可分别对天平气路和样品气路进行精准控制。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通过使用Pyris& #8482 控制软件,可便捷可靠地调控气体类型和流速大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气体混合模块(选配)允许至多三路气体按照比例预先进行混合,随后通入到样品仓中,可拓展研究气体浓度对样品重量变化影响等。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d83887ca-0472-41d9-955f-1e8738eb9bd1.jpg" title=" PerkinElmer TGA 8000 热重分析仪.jpg" alt=" PerkinElmer TGA 8000 热重分析仪.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PerkinElmer TGA 8000 热重分析仪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TGA 8000的研究测试领域包括: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 样品的裂解温度和热稳定性测试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定性和定量测试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 样品中水分/溶剂的逸出、定性定量测试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 气固反应动力学或分解动力学的研究以及模型建立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典型的应用领域有材料、食品和能源领域。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材料研究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热重分析仪用于复合材料中不同组分的定量分析。复合材料中不同组分的含量往往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及寿命,PerkinElmer热重分析仪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等温模式(AutoStepwise)。这种方法能够对一系列连续的分解事件有更好的分辨性,应用于分离成份复杂、多成分的物质,例如橡胶,树脂,合金及工程塑料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食品行业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热重分析仪用于食品中不同组分的定量分析。食品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会加入多种添加剂及辅料,其含量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及存储时间。同样可以采用高分辨率等温模式(AutoStepwise)来分离复杂的食品组分,例如口香糖,烟草。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能源行业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热重分析仪用于在用润滑油中的积碳分析。柴油机中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碳灰,进入润滑油后会造成润滑油粘度增大,加速机器的损耗。根据ASTM D5967方法,可使用热重分析仪作为润滑油中积碳的日常检测手段,并结合自动进样器,实现快速,准确,可重复的积碳定量分析。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拓展应用:热重/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联用仪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热重/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联用仪主要用于研究材料随着温度变化时,由于分解等引起质量减少而产生的气体的种类和含量的信息,是一种常用的联用技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众所周知,联用分析技术对不同原理仪器的兼容性和同步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PerkinElmer公司作为一家综合型仪器制造商具备研发生产联用所需所有仪器和传输管线的能力,在软硬件的兼容性、联用仪器的售后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实力深厚。相比之下,绝大多数热分析仪器供应商需要依靠第三方的介入来完成联用平台的搭建工作。PerkinElmer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软件与硬件上都提供订制服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32px " PerkinElmer公司所提供的TGA-GC/MS先进联用分析技术目前已被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为研究纳米碳管溶剂残留的首选测试平台。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86a18502-30d1-46dc-9d89-885e9fd0996d.jpg" title=" PerkinElmer TG-IR-GCMS TGA8000 热分析联用仪.png" alt=" PerkinElmer TG-IR-GCMS TGA8000 热分析联用仪.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PerkinElmer TG-IR-GCMS TGA8000 热分析联用仪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TGA 8000的联用拓展特点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TGA 8000区别于市面上绝大多数品牌热重分析仪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联用拓展性能,该款仪器在研发定型之初就已经将联用测试的属性深深烙印在其基因当中,该款仪器可以轻松与FTIR、MS、GC/MS等设备进行联合使用,充分且深入地研究各类材料性能,以满足使用者不断提高的测试要求。 /span 细节方面,TGA 8000采用模块化结构的联用接口技术,方便联用模式的快速转换。全新加入的导向阀技术(divert valve)和逸出气体嗅探器(sniffer)均引入了加热控温模块,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冷凝”现象,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标配的精准气氛控制和流量控制模块,使TGA 8000所构建的逸出气体联用测试平台,轻松地获取逸出气体的成分信息。 br/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31, 73, 125) " PerkinElmer公司联用分析技术典型的应用领域有制药、食品、能源和环境行业。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制药行业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热重-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药品中的残留溶剂。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原料药或制剂生产中,溶剂常会用于反应,溶解,提纯及催化等过程。但由于很多溶剂具有毒性或存在潜在威胁,必须保证最终产品中的溶剂被全部去除或控制在一定浓度之下。热重-质谱联用技术可对药品中的残余溶剂的种类进行定性检测;另外,残留溶剂可能会引起药物分子的再结晶或转晶行为,这也会破坏药物的疗效,热重-质谱也可以进行此方面检测。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用于药物加热过程中的机理研究。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新药研发往往会利用成盐等手段来调控药物分子的晶型结构,随之带来的问题可能是裂解温度和熔融温度的巨大改变,而裂解和熔融都属于吸热过程,如没有确凿的证据极易引起研究者的误判。热重和红外的同步信号可确定了两个热信号产生的原理,此外还借助红外强大的结构鉴定能力确定具体的逸出气体成分,从而推到出整个加热过程的全貌。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食品行业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热重-红外-气相质谱分析天然产物的组成。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天然产物(诸如烟草或者咖啡等)的结构组成非常复杂,热重-红外-气相质谱测试平台不仅可以高效探求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而且还可以全面剖析其组成。例如,针对的咖啡豆样品,相比于顶空-气质联用设备,热重所能覆盖的温度区间更广,因此可以剖析不同温度段所产生的气体组分,更全面且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咖啡豆的区别,甚至反推其地域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针对烟草样品,可以利用联用研究烟丝的燃烧机理、评价卷烟的烟气质量以及风格特征等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能源行业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热重-气相质谱分析能源作物的裂解机理。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能源作物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原料,其结构成分对生物转换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热重-气相质谱的分离模式可以剖析能源作物的目标产物定性定量信息,为生物质转换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此外,生物质转换后的废渣废液等无法直接排放的垃圾还可以用联用技术研究焚化机理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trong /p p strong 环境行业 /strong /p p strong 热重-红外分析土壤污染物。 /strong /p p   碳氢化合物进入土壤,使土壤受到污染可有几种途径,如燃料通过储存罐或者传输线泄露,雨水径流洗车的地方。因此,测试土壤污染在环境监测或土地复垦中尤为重要。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TG-IR)联用技术可以提供关于污染物数量和性质的详细信息,而且无需样品制备。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供稿:PerkinElmer)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br/ /p
  • 热分析联用技术潜力无限,发展之路漫漫且宽——第五届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群访
    仪器信息网讯 初夏时节,第五届珀金埃尔默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在吉林省延吉白山大厦成功举办,会议由安徽省高校分析测试研究会、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热分析专业委员会、河北省化学会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一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分析技术学者及应用专家代表齐聚延吉,围绕热分析和联用技术、最新的应用成果、创新技术和仪器的维护使用等展开交流。会议现场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就会议背景、热分析联用技术发展情况、应用现状等问题,现场采访了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大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经理朱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丁延伟,珀金埃尔默中国区材料产品线应用支持郭然。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大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经理朱兵(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丁延伟(中)、珀金埃尔默中国区材料产品线应用支持郭然(右)关于会议:带动中国热分析市场客户交流,携手协会学会扩大影响力朱兵老师:自上世纪90年代起,珀金埃尔默就已开始举办用户交流会,虽然初期规模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活动规模日益壮大,也实现了热分析技术与联用技术的融合展示。彼时,珀金埃尔默便开始对热分析技术进行积极推广,收集并整理中国客户反馈的信息,为美国总部的产品更新换代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系列的努力,促使公司在中国市场启动了客户交流活动。希望未来能与各协会、学会携手并进,借助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的影响力,广邀各行业的用户参加。搭建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加强用户间的经验分享,共同推动热分析及联用技术蓬勃发展。丁延伟老师:2016年,我们在合肥举办了第一届“热分析与联用技术研讨会”,今年为第五届。每届研讨会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每年都有更多新从事热分析和联用技术的专家老师、仪器企业等加入。在同类型的研讨会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热分析技术交流平台。这个会议之前一直是由高校与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联合举办,为了更好地定期举办研讨会,今年开始尝试由安徽、江苏和河北三个地方学术组织与珀金埃尔默公司联合举办,这种形式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同行参加研讨会,使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为了更好地开展这种类型的交流活动,推动热分析与联用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在珀金埃尔默公司的支持下成立用户专业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推动同行之间的交流,提升热分析技术的发展水平。今年的研讨会相较于前几届,展现出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参会人数有了明显的提升,参会老师主要来自高校、中科院、石油、化工、能源、医药等企业;二是报告数量和覆盖领域有了大幅增加;三是参会老师关注度高,不少老师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关注本次研讨会的时间,以便准备投稿和报告并提前留出参会时间,也反映出不少老师对过去几届会议的认可度;四是投稿论文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专家评审,本次会议共评出一等奖优秀论文3篇,二等奖优秀论文6篇。关于热分析技术:多方合作填补检测方法、标准空白,共促联用技术快速发展丁延伟老师:热分析联用技术还是一个“年轻”的技术。热分析联用技术最初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已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由于技术本身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近二十年来热分析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热分析本身包含的种类较多(国际热分析与量热协会把热分析分为九大类十七小类),不仅不同热分析技术之间可以实现联用,热分析技术还可以与常见的分析技术如红外光谱、质谱等技术之间实现联用。不同类型的联用技术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这些联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可以与热分析技术联用的分析技术种类也在不断拓展,在不远的将来,商品化的热分析与等离子体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之间的联用将变为现实。另外,由于近年来热分析联用技术发展迅速,成熟的检测标准和相应的标准物质、仪器检定/校准规程或规范还没有及时跟上,导致较多的联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几年来,热分析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快速拓展,从传统的材料领域到现在广受关注的新能源和双碳领域,热分析联用技术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联用技术的种类和应用领域发展迅速,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还是空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还需要用户和仪器厂商多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热分析联用技术的发展。随着生产制造技术的精进与需求的日益增长,热分析联用技术未来必将得到快速发展。针对其发展趋势,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仪器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需要人为干预的环节越来越少,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效率;二、人工智能技术在联用实验方案设计和曲线解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初接触的用户可以减少适应时间,提升实验的成功率;三、仪器的性能和指标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更加稳定,更好地满足各种需求;四、仪器的集成度更高,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五、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朱兵老师:除了常用的将热分析仪器和其他分析仪器互联外,还可引入AI技术深入数据分析领域,实现复杂数据集的全面综合解析。通过AI技术进行合理的技术设计,这样能够给广大用户带来更加有帮助性的数据,那么整个联用技术也会上一个台阶。热分析联用技术目前正处于摸索阶段,尚属一个市场的培育方面,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突破,预示着这个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行业:科研工作者关注度飙升,设备采购量大幅增长朱兵老师:目前,热分析仪器不仅可以与红外光谱、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传统设备相连,还能创新性地与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高端分析仪器集成,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丁延伟老师:我国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对热分析联用技术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每年我国采购的热分析联用仪器设备在两位数以上的增幅。郭然老师:热分析相关仪器的用户较多的集中在高校和各类科研院所,如这些单位的公共测试平台或是具体的高校的下级学院里。但目前热分析联用使用水平差异很大。通过热分析联用得到良好的测试数据以及准确可靠的数据分析,对使用者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如果负责这套设备的老师本身有一定主机使用经验,又能相对较长期地专注于一类仪器,能达到比较好的使用效果;如果负责设备的人员变换太频繁,很难将这套设备使用得非常好。总的来说,热分析联用设备在我国的使用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使用者的水平整体上相较于前几年有明显提高,可以预期的是,热分析联用技术在国内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 联用技术,点亮创新|第五届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在延吉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初夏时节,第五届珀金埃尔默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在吉林省延吉白山大厦成功举办,会议由安徽省高校分析测试研究会、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热分析专业委员会、河北省化学会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会议围绕热分析和联用技术、最新的应用成果、创新技术和仪器的维护使用等展开交流,吸引一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分析技术学者及应用专家代表齐聚延吉。会议现场据介绍,珀金埃尔默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自2016年开始,分别在合肥、西宁、贵阳、银川成功举办四届会议。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就会议背景、热分析联用技术发展情况、应用现状等问题,现场采访了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大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经理朱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丁延伟,珀金埃尔默中国区材料产品线应用支持郭然,采访内容欢迎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大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经理朱兵致辞 朱兵博士首先表达了对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回顾了珀金埃尔默自197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发展历程。珀金埃尔默始终致力于推动热分析与联用技术的发展,在中国设立了多个客户体验中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非常重视与客户的合作与交流,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热分析与联用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公司将加大对热分析与联用技术的研发投入,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和客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丁延伟致辞 丁延伟老师首先感谢了主办方和各位同行的支持。他指出热分析技术已相对成熟,而热分析联用技术则如同数十年前的北大荒,亟待开拓和发展。热分析联用技术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数据可靠性受到质疑。呼吁业内专家和学者共同努力,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丁老师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创立专注于热分析与联用技术的学术期刊、加强产学研合作等,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热分析与联用技术推向新的高度。 此次会议汇聚了众多相关领域专家,多位行业内专家做了精彩演讲。会议集中展示了热分析技术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潜力,从材料科学到环境监测,从生物医药到能源转化,热分析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会议深入探讨了热分析联用技术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该技术已经从单一的分析方法发展成为一种多技术联动的复杂体系。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融入,热分析技术的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和高效,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纺织纤维鉴别领域,热重联用技术通过结合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手段,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的鉴别方法。这不仅简化了传统繁琐的鉴别流程,还提高了鉴别的准确性,为纺织行业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环境保护方面,热分析技术在土壤微塑料分析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热分析技术在快速、准确地识别和测定微塑料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医药领域中,热分析技术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从药物的纯度测定到晶型鉴定,从稳定性研究到新药研发,热分析技术为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会议涉及了热分析技术在新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热分析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这些内容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指导,也为热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中特别设立的圆桌会议互动研讨环节,为与会者搭建了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桥梁,共同探讨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医学、石化等领域的最新突破。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思想的碰撞。珀金埃尔默全国热分析与联用技术交流会是一个展示技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平台。众多来自于中国用户的论文涵盖了热分析及联用技术的创新方法、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及在实际检测与分析中的案例分析。这些优秀论文的展示,不仅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评价,更深化了大家对该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认识。通过交流,与会者对热分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在未来科研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充满了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热分析技术必将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次会议已圆满落幕,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将持续发酵。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远的将来,热分析领域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春种一粒粟,秋获千钟米”,我们满怀期待,迎接硕果累累的明天。
  • 热分析联用技术缘何在各行业领域广泛应用?
    p   热分析技术是在程序温度控制下研究材料的各种转变和反应,常用的热分析技术有TGA、DSC、DTA等。然而单一的热分析技术难于明确地表征和解释物质随温度变化产生的现象,热分析联用技术应运而生。 /p p   热分析联用技术,不仅包括热分析技术本身的同时联用,也包括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常见的比如TG-MS、TG-GC、TG-IR。国际热分析协会将热分析联用技术分为三类:同时联用技术、串接联用结束、间歇联用技术。同时联用技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如TG-DTA 、TG-DSC等。串接联用技术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第二种分析仪器通过接口与第一种分析仪器相串联,如TG-MS等。间歇联用技术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仪器之间串联连接,但第二种分析技术是不连续地从第一种分析仪器取样,典型的如TG-GC-MS。 /p p   热分析联用技术用于分析复杂物质成分、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已在多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 /p p   2020年,仪器信息网特针对热分析仪及热分析联用仪用户发放有奖调研问卷,只需不到3分钟,20元话费送不停! /p p    strong 活动对象 /strong :热分析仪及热分析联用仪用户 /p p    strong 参与方式 /strong :点击下方链接并填写热分析联用仪用户调研问卷,经过审核并判定为有效问卷后,即可获得20元话费奖励。 /p p   有奖调研问卷电脑端链接: a href=" http://magicguancg.mikecrm.com/W7oQCkH" target=" _self" http://magicguancg.mikecrm.com/W7oQCkH /a /p p   有奖调研问卷微信二维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6b25a727-89b0-4779-a7c8-69eae608c00d.jpg" title=" 二维码.jpg" alt=" 二维码.jpg" / /p p    strong 活动截止时间 /strong :2020年8月1日(数量有限,先答先得) /p p    strong 中奖名单公布时间 /strong :2020年9月1日 /p p   最终调研结果将以资讯、调研报告的形式发布。 /p p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仪器信息网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的电话:010-51654077-8263或邮箱:guancg@instrument.com.cn /p p br/ /p
  • 2013江苏色谱质谱联用新技术研讨会举办
    由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美国ThermoFisher公司联合举办的&ldquo 2013江苏色谱质谱联用新技术研讨会&rdquo ,于9月26日在南林大厦成功召开。来自全省药检、商检、疾控、质检、理化、农检、高校、院所、制药等单位从事色谱质谱分析测试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以及美国ThermoFishe公司的专家130多人参加了技术研讨会。   大会由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赵厚民研究员和副秘书长刘正铭教授主持。中国药科大学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专家杭太俊教授首先做了&ldquo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在药物微量杂质鉴定中的研究与应用&rdquo 专题报告,杭教授从基础理论、色谱质谱条件优化、质谱解析到药物微量杂质的鉴别做了精彩的论述。ThermoFishe公司的资深技术专家金燕博士、江峥博士分别做了&ldquo 高效的质谱前端---U-3000双三元液相色谱在流动相在线除盐及中药全二维分析中的应用&rdquo 和&ldquo 创新LC/MS定性定量技术及从常规检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进展&rdquo 的学术报告,两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当今HPLC、LC-MS最新产品和技术以及实际应用。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其他科研院所的专家就色谱质谱技术的鉴别难题以及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做了深入探讨。   学术报告会始终洋溢着浓郁的学术气氛,大会突出了互动环节,随时提问,相互探讨,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大会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报告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微量杂质鉴定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HPLC、LC-MS联用仪新仪器和新技术,促进了我省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达到了相互交流、加强合作、提高技术、携手共进的目的。 2013色谱质谱联用新技术研讨会开幕式 中国药科大学杭太俊教授做学术报告 美国ThermoFisher公司金燕博士做学术报告 美国ThermoFisher公司江峥博士做学术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冯玉英教授做大会交流 南京林业大学青年学者做大会交流
  • 液质联用应用技术培训班在线试听
    【报名方式】电话:010-51299927-101 13269178446 传真:010-51413697 Email:training@instrument.com.cn   在线报名   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联合仪器信息网于2009年开设了气质联用(3期)、液质联用(1 期)、谱图解析(2 期)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质谱培训班,受到广大学员欢迎和好评。2010年培训中心将继续举办此系列质谱培训班,并适当增加培训内容,从2010年3月开始,每月举办一期,欢迎广大有机质谱用户报名参加。   培训中心联合仪器信息网将首先于2010年3月22日-26日在北京举办液质联用(LC-MS)应用技术培训班,邀请盛龙生、王光辉、苏焕华领衔主讲,欢迎有志提高液质联用技术水平的分析人员前来参加。   【时间地点】2010年3月22日-26日 北京   【主讲专家】   盛龙生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研究员,长年从事质谱法及其联用技术的方法学和应用研究。   王光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质谱中心研究员,中国最早从事质谱研究的专家之一。   苏焕华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组织过多种质谱应用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   一、LC-MS联用仪的基本结构及性能   1.LC-MS仪器的基本组成   2.LC-MS液相色谱系统   3.LC-MS接口   4.LC-MS常用质谱仪器及性能   试听:APCI离子源介绍   二、L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相关技术   1.LC-MS的基本数据与信息   2.LC-MS定性分析技术   3.LC-MS定量分析技术   试听:质谱信息及解析 质谱定量方法和内标   三、LC-MS应用及常见问题   四、ESI离子化技术   1.ESI结构及工作原理   2.常见问题分析   试听:溶剂及缓冲溶液的优化   五、质量分离及选择检测   1.质量分析器扫描技术   2.不同扫描技术的应用   六、色谱柱的选择与色谱条件优化   1.色谱柱的评价与选择   2.色谱参数的优化   3.方法开发   试听:方法开发途径 色谱柱的选择   七、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1.样品前处理的各种方法   2.多残留快速筛查的处理技术   试听:样品前处理   八、结业考试、答疑与讨论   【报名方式】电话:010-51299927-101 13269178446 传真:010-51413697 Email:training@instrument.com.cn   在线报名   附:信立方2010年上半年有机质谱培训班日程   气质联用(GC-MS)应用技术培训班 (2010年4月19日-4月23日)   有机质谱谱图解析技术专题培训班 (2010年5月17日-5月21日)   有机质谱在石油石化领域应用技术培训班 (2010年6月7日-6月11日)
  • 电镜-拉曼联用技术—共聚焦分析应用篇
    电镜-拉曼联用技术除了在二维材料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在拉曼共聚焦三维分析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显微镜)配备了独有的共聚焦功能,共聚焦不仅仅是可以减少背底,提高拉曼谱图质量及拉曼分布图的空间分辨率,还可以针对不同试样做很多新的拓展分析工作。透明试样分析通常,SEM只能观察到非常表面的信息,而EDS一般也只能分析到表面以下一两微米左右的元素信息,再深层的位置只能靠FIB切开制样或者其他手段了。但是对于透明膜层来说,只要对激光透明,拉曼光谱可以分析到非常深处的信息。如果试样具有多层膜并且都是透明的话,可以利用拉曼的共聚焦功能,通过移动物镜的上下位置进行逐层的分析,从而得到在不同深度位置所对应的拉曼光谱,进而对试样进行全面三维分析。如下图,通过在Z方向进行逐层扫描,获得了不同膜层的拉曼光谱。TESCAN RISE显微镜在深度上的共聚焦分辨率优于1um。而对于传统的电镜,只能分析到最外层膜层的成分信息。在Z方向进行逐层扫描,得到样品截面的光镜图(左)和拉曼光谱图(右)三维立体扫描除了针对透明材料的分析,TESCAN RISE显微镜还可以利用共聚焦进行三维立体扫描。众所周知,普通的拉曼光谱仪是通过光学物镜进行信号采集的,而光学物镜的景深远小于电镜,所以对于表面不是很平整的试样,拉曼光谱无法得到大景深的图像,因此无法定位分析位置。此外,非共焦拉曼在对样品进行面扫描时会掺杂非焦面的信息,无法消除背底信息的干扰,分析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度均有大幅下降。而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利用TESCAN RISE显微镜的共聚焦立体三维扫描功能,从试样的顶部到底部,逐步改变焦距,进行一层一层的面扫描。这样就可以保证选择区域的每个测试点都可以落在焦面上,不掺杂非焦面的任何信息。最后把平面的拉曼图像转换为空间立体的三维示意图,不但可以得到平面的拉曼特征光谱的分布信息,还得到了试样的三维立体形貌信息。如下图,试样为在空间交叉错落有致的纤维,焦距相差较大,进行三维立体扫描后获得了立体的拉曼图像。纤维试样,SEM图像TESCAN RISE显微镜对试样进行三维立体扫描纤维试样的三维立体扫描结果非透明样品的拉曼三维重构前面所述的共聚焦立体扫描只能对透明试样的内部进行三维立体分析,如果试样表面对激光的吸收很强而不透明,那共聚焦扫描就不能对试样内部结构进行拉曼成像,这就影响了其应用领域。但是TESCAN RISE显微镜不仅仅是基于常规的钨灯丝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平台,同样可以完美的加载于SEM-FIB双束电镜平台上。我们知道,双束电镜可以利用Ga+或Xe+的离子束对试样进行加工,将试样的内部暴露出来。然后即可对加工出的内部表面进行形貌观察、元素分析,以及拉曼光谱分析。每切出一个表面,便可进行拉曼面分析,然后离子束再切出一个表面,再进行拉曼面分析。如此,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SEM图像,EDS mapping数据以及拉曼面分布图,最后三维重构成立体示意图。样品截面FIB加工的示意图样品截面的拉曼面分布图由二维分析转向三维分析是测试表征的重要趋势,加载在双束上的RISE显微镜也突破了传统拉曼光谱受试样透明度影响的限制,为拉曼光谱的三维分析开辟了全新的途径。聚苯乙烯粒子镀膜的拉曼三维重构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更多拉曼-电镜联用技术应用案例,请关注“TESCAN公司”微信公众号查看:无机材料分析应用篇碳材料分析应用篇有机材料分析应用篇二维材料分析应用篇
  • 明天播!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网络会议全日程公布
    热分析是测量在程序控制温度下,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依赖关系的一类技术。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包括:差(示)热分析(DTA)、热重法(TG/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当前已成为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食品及烟草等多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表征技术之一。然而单一的热分析技术难于明确地表征和解释物质随温度变化产生的现象,热分析联用技术应运而生。不仅包括热分析技术本身的同时联用,也包括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常见的比如TG-MS、TG-GC、TG-IR。国际热分析协会将热分析联用技术分为三类:同时联用技术、串接联用结束、间歇联用技术。同时联用技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如TG-DTA 、TG-DSC等。串接联用技术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第二种分析仪器通过接口与第一种分析仪器相串联,如TG-MS等。间歇联用技术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仪器之间串联连接,但第二种分析技术是不连续地从第一种分析仪器取样,典型的如TG-GC-MS。热分析联用技术用于分析复杂物质成分、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已在多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7月31日举办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点击图片报名1、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2、 会议时间2024年7月31日3、 详细日程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网络会议时间报告题目报告嘉宾09:00--09:30热分析联用技术及规范表示丁延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09:30--10:00热分析联用技术的进化:矢量热分析原理与方法夏红德(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博士)10:00--10:30珀金埃尔默热分析联用-逸出气体综合分析系统郭然(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热分析联用高级产品经理)10:30--11:00TG/FTIR联用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朱邦尚(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员)11:00--11:30采用热分析及联用技术鉴定填充聚合物体系郭艳霜(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TA仪器高级应用专家)11:30--12:00热分析联用实验室安全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王晓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12:00--14:00午休14:00--14:30芯片式热重分析仪及原位联用分析技术于海涛(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14:30--15:00热分析技术研究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牟天成(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15:00--15:30热分析联用技术和实验设计案例徐颖(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高级实验师)15:30—16:00热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在高分子材料测试中的应用谢续明(清华大学 教授)16:00--16:203i讲堂平台介绍:科学仪器行业的“百家讲坛”刘亚伟(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运营部行业经理)4、 演讲嘉宾(按报告时间排序)五、 参会指南1. 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hermalanalysis2024/ 2. 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3. 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4. 会议内容:张编辑 15683038170(同微信)zhangxir@instrument.com.cn5. 会议赞助:刘经理 15718850776(同微信)liuyw@instrument.com.cn
  • 第一轮通知 | 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网络会议
    热分析是测量在程序控制温度下,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依赖关系的一类技术。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包括:差(示)热分析(DTA)、热重法(TG/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当前已成为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食品及烟草等多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表征技术之一。然而单一的热分析技术难于明确地表征和解释物质随温度变化产生的现象,热分析联用技术应运而生。不仅包括热分析技术本身的同时联用,也包括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常见的比如TG-MS、TG-GC、TG-IR。国际热分析协会将热分析联用技术分为三类:同时联用技术、串接联用结束、间歇联用技术。同时联用技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如TG-DTA 、TG-DSC等。串接联用技术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第二种分析仪器通过接口与第一种分析仪器相串联,如TG-MS等。间歇联用技术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仪器之间串联连接,但第二种分析技术是不连续地从第一种分析仪器取样,典型的如TG-GC-MS。热分析联用技术用于分析复杂物质成分、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已在多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7月31日举办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本届会议将聚焦于热分析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前沿应用,并邀请专家针对当下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瓶颈与未来方向进行探讨。1.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2. 会议时间2024年7月31日3. 会议形式仪器信息网“3i讲堂”平台4. 会议日程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网络会议时间报告题目报告嘉宾09:00-09:30热分析联用技术及规范表示丁延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09:30-10:00待定夏红德(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10:00-10:30珀金埃尔默热分析联用-逸出气体综合分析系统郭然(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热分析联用高级产品经理)10:30-11:00待定朱邦尚(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员)11:00-11:30采用热分析及联用技术鉴定填充聚合物体系郭艳霜(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TA仪器高级应用专家)11:30-12:00待定王晓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12:00-14:00午休14:00-14:30热分析技术研究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牟天成(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15:00-15:30热分析联用技术和实验设计案例徐颖(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高级实验师)16:00-16:30待定谢续明(清华大学 教授)5. 参会方式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hermalanalysis2024/ (内容更新中)6. 会议联系会议内容:张编辑 15683038170(同微信) zhangxir@instrument.com.cn会议赞助:刘经理 15718850776(同微信) liuyw@instrument.com.cn
  • 瑞利公司“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的研发”通过验收
    2009年3月10日,由瑞利公司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的研发”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的研发”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持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的子课题之一。瑞利公司在拥有专利的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的原创性及原理性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元素形态分析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完善了接口技术和紫外消解系统及工作站软件。申请紫外消解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720172947.6)和工作站的软件的著作权(编号:2009SR02450),均获得批准。接口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810112611.X)。   瑞利公司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研制开发的AF-610D原子荧光光谱仪可以进行元素形态及总量的检测。在AF-610D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整机的模块化设计,在国内率先研制了AF-610D2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一体化机,提高了色谱分离单元、紫外消解单元、蒸汽发生单元和检测单元四个功能模块的兼容性。为提高现有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使用效率,拓展其应用范围,节约购置成本,研制单位开发了PDI-10联用装置,使已有的610B系列、630A/640A系列产品直接升级。   目前,瑞利公司已形成了元素形态分析的系列化产品,成功进行了产业化转移,形成商业仪器,这将为砷、汞、硒等金属元素形态及总量测定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已利用瑞利公司AF-610D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发展了我国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急需的汞、砷形态分析方法,解决限量标准与检验技术不配套的技术瓶颈。   自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著名专家张锦茂老师就开始了色谱—原子荧光联用开展对元素形态的研究,到2006年,瑞利公司利用近八年的技术累积及其在联用技术方面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已完成HPLC-AFS联用系统第四代产品的开发,并且批量投放市场。如今瑞利公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技术国际领先,代表作AF-610D2更是为广大的业内人士所青睐。   同时,验收专家组建议我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进一步加快原子荧光联用装置的产业化,并加强技术研发,形成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带动产品的进步。为国产仪器争一分光,发一分热。
  • 会议邀请 | 第四届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
    尊敬的学者/专家/领导:自2016年起,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已在合肥、西宁、贵阳等地成功举办三届,现初步定于 2021年8月19-2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第四届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珀金埃尔默联合举办,届时,您将有机会与同领域或相关学科的学者们进行学术交流,来自珀金埃尔默的技 术专家们也将为您带来最新的应用成果,创新技术和仪器的维护保养信息。在炎炎夏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为您送去一抹清凉,期待与您相约美丽的厦门。会议时间2021年8月19-22日 会议地点 厦门航空金雁酒店 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 99 号 电话 0592-2218888 房间价格 大床房/双床房(含单早)400 元/间/晚日程安排8月19日13:00 – 18:00会议报到8月20日上午会议下午会议8月21日9:00-11:30会议下午返程免收会议费,住宿费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参会报名日期即日起至2021年8月5日,逾期将不再接受报名。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同时,我们也诚挚地向广大热分析和联用技术用户进行论文征稿。希望您能够将日常工作中的收获、总结和对前沿问题的看法与我们分享。所有投稿论文将由联合会务组专家团队进行认真审阅,所有录用稿件,珀金埃尔默将提供稿费进行奖励,并收录于论文集中。论文细则要求一、征文内容(可涵盖但不局限于以下领域,已发表过的文章全文或摘要均可)热分析及联用技术领域的方法创新:环境污染物——微塑料等颗粒物分析减碳节能——新能源相关应用小型、智能联用——统计算法等新型联用技术——TGA-ICP/ICP-MS技术等联用数据库建立——材料基因组材料结构剖析——传统的应用汇总药物相关研究热分析及联用技术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及动向。热分析及联用技术在检测和分析方面的案例讨论及分析。论文中、英文不限。
  • 牛津仪器发布 Relate 联用技术图像处理软件
    牛津仪器发布 Relate 联用技术图像处理软件牛津仪器纳米分析部近日发布了Relate 联用技术图像处理软件,用于EDS, EBSD, SEM/TEM和AFM等数据的高精度联用分析,为牛津仪器用户提供更好的材料表征工具。本产品与行业标准Mountains® 表面和图像分析软件平台的创建者Digital Surf合作推出,高品质值得信赖。无论您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亦或工业产品开发质检工作,无论涉及半导体、可再生能源、采矿、冶金和法医学,都可以利用Relate 联用技术图像处理软件将不同设备的软硬件优势结合起来。*Relate效果图Relate 联用技术图像处理软件通过提供准确、创新的可视化、分析和报告工具,使用户能够从数据中获得更多信息,特别是: 显微分析数据(EDS和EBSD)与AFM数据和显微图像的相关性分析,使用易操作的工具快速手动和半自动关联多个图像。 3D和2D可视化EDS, EBSD和EM图像与AFM测量的形貌和材料性质复合的数据,有助于揭示样品的微观和纳米特性。 除了定性图像(例如元素的面分布图)外,还通过提取基础数据值来分析相关的定量数据。 轻松生成报告:数据和图像可以以流行格式(PDF, Word等)组织和发布。 文件化、交互式工作流程,在图像分析过程中提供灵活性和可追溯性。牛津仪器EDS-EBSD采集软件AZtec中的图像配准Image Registration功能,可以利用AFM、光学显微镜等照片进行导航及定位,以获得同一区域的成分、取向等结果,便于Relate联用技术的实现。纳米分析部生命科学产品经理Louise Hughes表示:“Relate 联用技术图像处理软件是一个高精度的联用分析工具,可供研究人员使用多种不同的仪器技术(EM, AFM和微区分析)进行联用分析。多种数据在同一软件平台下进行组合及叠加分析,有助于提高分析效率并获得更有意义的结果。”
  • 活动预告 | 第四届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
    第四届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自2016年起,全国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已在合肥、西宁、贵阳等地成功举办三届,今年我们将相约海滨,于2021年8月19-2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第四届热分析和联用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珀金埃尔默联合举办,届时,同领域或相关学科的学者们将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来自珀金埃尔默的技术专家们也将带来最新的应用成果、创新技术和仪器的维护保养信息。期待与您相约美丽的厦门。会议时间2021年8月19-22日日程安排8月19日13:00 – 18:00会议报到8月20日上午会议下午会议8月21日上午会议下午返程免收会议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参会报名日期即日起至2021年8月5日,逾期将不再接受报名。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同时,我们也诚挚地向广大热分析和联用技术用户进行论文征稿。希望您能够将日常工作中的收获、总结和对前沿问题的看法与我们分享。所有投稿论文将由联合会务组专家团队进行认真审阅,所有录用稿件,珀金埃尔默将提供稿费进行奖励,并收录于论文集中。论文细则要求一、征文内容(可涵盖但不局限于)热分析及联用技术领域的方法创新:环境污染物——微塑料等颗粒物分析减碳节能——新能源相关应用小型、智能联用——统计算法等新型联用技术——TGA-ICP/ICP-MS技术等联用数据库建立——材料基因组材料结构剖析——传统的应用汇总二、论文格式要求 (Word 格式下)请按照上述论文细则要求,在截止日期前,将您的论文电子版(Wor
  • PerkinElmer推出逸出气体分析联用技术
    康涅狄格州舍尔顿,2010 年 1 月 14 日(美国商业新闻)- 专注于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健康和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 PerkinElmer, Inc.,今天宣布推出一套联用解决方案,用于逸出气体分析 (EGA) 或热分析仪释放气体检测。该联用技术推出后,PerkinElmer 将为实验室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解决方案,可以使从制药和聚合物到学术和化工等各领域的实验室从中受益。   逸出气体分析联用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确定材料的热反应性。与仅依赖热分析谱图相比,科学家可以通过气相色谱仪 (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 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对材料中的逸出气体直接进行分析,获得更为精确的信息。在加热过程中,含有挥发性溶剂的材料会释放出气体,随后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或红外光谱仪将对这些气体进行鉴别与测量。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加强质量控制,并深化对反应机理的理解。   “联用技术是今后技术发展的趋势,PerkinElmer 已做好充分准备为该市场提供相关服务,”PerkinElmer 光谱业务副总裁 Martin Long 说。“作为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PerkinElmer 在光谱、热分析以及色谱领域拥有数十年的从业经验,因此我们能够高效地开发和安装联用解决方案,满足全球各专业领域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PerkinElmer 是唯一一家可针对逸出气体分析提供热分析、光谱和质谱相关技术与服务的公司。公司目前提供的逸出气体分析联用解决方案包括热重-红外光谱仪 (TG-IR)、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TG-GC/MS) 以及热重-质谱仪 (TG-MS) 几种配置的热重分析仪 (TGA)。   TG-IR 选用 PerkinElmer 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过材料的官能团来鉴别材料,而 TG-MS 则选用 Clarus(R) 质谱仪,通过气体的离子质量来测定气体组分。以上两种方法均采用实时测量。TG-GC/MS 可测定逸出物质的浓度,还可检出复杂基体中的微量物质。   有关 PerkinElmer 逸出气体分析 (EGA) 解决方案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perkinelmer.com/hyphenation   关于 PerkinElmer, Inc.   PerkinElmer, Inc. 是一家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据报道,该公司 2008 年收入约为 20 亿美元,拥有约 8,500 名员工,为超过 150 个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该公司也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成员。有关其它信息,请访问 www.perkinelmer.com 或致电 1-877- PKI-NYSE。
  • 第一届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论坛将于武汉举办
    由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举办的第一届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论坛将于2023年4月22日在武汉举办。直播邀请13:30-13:50 论坛致辞及嘉宾介绍张兆国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教授王建波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教授13:50-16:30 报告分享扫描电镜与拉曼和AFM联用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曾 毅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曾主任还兼任博士生导师,工信部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主任,上海市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与表征专业技术平台主任。主要从事扫描电镜相关研究,近年来,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仪器研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相关成果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度中国标准化创新贡献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出版材料显微结构表征技术学术专著2部。担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显微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扫描电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涂层检测与表征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纳米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微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拉曼联用电镜RISE和TOF-SIMS双束联用的运行情况及成果何 琳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博士,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兼任分析测试中心冷冻电镜中心执行主任,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生物医学影像技术中心主任。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基础与共性技术领域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显微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显微分析技术、纳米材料表征技术的基础研究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标准制定、上海市技术标准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参与过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APEC技术能力比对项目、教育部行业标准等的研究工作。联用电镜 All-In-One 的运行与展望张 伟中心主任、教授吉林大学电镜中心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测试科学实验中心副主任、电子显微镜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子项和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300余篇,获2016年西班牙巴斯克政府Ikerbasque Research Professor荣誉称号、2020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早期国外联用的情况及拉曼联用电镜在古生物中的应用方 艳平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电镜与谱学平台负责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尔巴纳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古昆虫学及古生物应用技术研究。先后主持中科院技术支撑人才项目、仪器改造项目和仪器功能研发等技术课题5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地方项目和技术项目等18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收录论文61篇,合著专著2部。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及联用设备介绍王建波平台主任、教授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平台条件与成果管理处处长、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湖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仪器信息网专家委员会(电镜专业组)委员、《电子显微学报》执行主编、《大学物理》编委会委员、武汉大学校友总会理事等。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加
  • 关注|原子荧光光谱法及其联用技术将写入《中国药典》
    近日,国家药典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度国家药品标准提高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标准提高工作,共有159个药品品种标准、80个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列入项目课题。详情请见:这些仪器方法有望进入《中国药典》。其中,2322 汞、砷形态及价态测定法的修订课题已经成功立项。根据相关课题说明,本次修订拟在现有砷、汞形态及价态测定法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更优化色谱条件,细化色谱参数,为提高汞、砷形态及价态分析的耐用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虽然在研究目的中没有体现,但是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中:1. 汞元素形态及价态分析的优化研究;2. 砷元素形态及价态分析的优化研究;3. 通过典型海洋、动物类药材中汞、砷形态及价态的分析方法和形态分布规律研究,提出相应品种的合理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4. 研究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法测定中药材中汞、砷形态及价态的含量,考察其分离效果、检测灵敏度、抗干扰性和稳定性;5. 优化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的色谱条件,提高方法的耐用性和准确性;6. 对比与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检测结果准确性;包含了研究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LC-AFS)应用于汞、砷形态及价态的含量的内容。元素形态分析目前已经成为分析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元素形态分析,传统化学法用的比较少,使用较多的是仪器联机分析方法,其实质是分离技术与检测技术的联用。其中,国内外比较认可LC-ICP-MS联用方法。ICP-MS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检出限佳、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是元素形态分析的有力检测工具。在目前现行的《中国药典》四部2322 汞、砷形态及价态测定法中,就采用了LC-ICP-MS联用法作为检测手段。但是,也存在着ICP-MS仪器主要依靠进口、成本高、运行费用也高等问题。实际上,在分析测试领域,还有一种联用技术常用于测定汞、砷形态及价态——LC-AFS联用法。AFS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具有分析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光谱干扰及化学干扰少、仪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维护等优点。LC-AFS其最大特点在于对含有特定元素的化合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具有与ICP-MS相似的分析性能(检出限、精密度和灵敏度),特别是在As、Hg、Se、Sb四种元素的形态和价态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与ICP-MS相比较,LC-AFS在采购成本、使用成本上具有极大优势,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容易上手的特点。目前,LC-AFS技术应用领域与行业越来越广泛,涵盖了食品卫生检测、环境样品检测、地质冶金样品检测、水样品检测、农产品检测、临床检验、教育及科研等领域。但是,相关标准的缺失一直限制该技术的发展。2015年,2322 汞、砷形态及价态测定法第一次增订进入《中国药典》时,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技术就未能被引入。虽然药典标准中同样指出,只要分析方法经过验证,检出限低于标准的限量,该方法即可应用。从仪器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可以看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完全符合2015年中国药典相关要求,满足其测试条件。但是由于药典中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量砷元素和汞元素的方法未能写入其中,如想把其价态测定的方法写入药典,就需要先把原子荧光法测量砷汞的方法写入药典。让原子荧光及相关联用技术进入药典的工作一直在努力进行中。2022年,药典委发布的年度国家药品标准提高工作的通知中,就包含了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建立课题。该课题拟选取典型药品品种,开展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砷元素含量等的研究,研究制定《中国药典》四部原子荧光光谱法,包括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一般要求、测定方法和方法学验证要求等。具体内容,包括1.确定方法的适用范围。 2.调研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原子荧光光度计参数及其特点,制定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一般要求,包括激发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检测系统等。 3.制定测定方法要求:根据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砷元素的技术原理及特点,考察前处理条件、氢化反应条件、仪器参数、校正方法,建立合理的测定方法。 4.制定方法学验证要求:收集不同类型的药品,充分考察方法学特点,对比不同品牌仪器的灵敏度、专属性、准确度、耐用性等因素,以及仪器之间的 重现性,制定可行的方法学验证要求。原子荧光进入《中国药典》不远了。
  • 微塑料检测技术革新—使用TG-GC/MS联用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已引发全球关注。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有关微塑料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亚毫米大小的微塑料愈发深入。珀金埃尔默为此推出了一项利用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G-GC/MS)技术来精准检测和分析悬浮固体中微塑料的方法。 实验配置 TG-GC/MS联用系统 研究人员运用珀金埃尔默公司的TG-GC/MS联用系统获得准确的热分解数据,随后对逸出的分解产物进行鉴定。该系统构建了高效检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样品经历一系列精确的温度程序,其中包括从30°C升至700°C,以20°C/分钟的速率加热,并以35 mL/min的载气流量将样品引入TL 8500e热裂解装置,最终热解产物在280°C下得到分析。 △图1:珀金埃尔默联用系统 △图2:方法参数 珀金埃尔默TGA 8000™系统的加热型转接阀由于具有气体流量控制,本质上不受过压影响,尾气管位于加热炉底部。嗅探管位于样品盘旁边,以接触天然气体,防止炉壁上的气相沉积。TGA 8000加热炉设计使死体积可忽略不计。此外,阀门设计使其易于关闭,从而TGA 8000系统能够作为独立仪器运行。下图显示了传输线持续加热至最高350°C时主动联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而不是压力控制方法。 △图3:传输线持续加热至最高350°C时主动联用系统使用流量控制方法,而非压力控制方法。 对于悬浮固体中微塑料成分的分析,珀金埃尔默的TG/GC/MS联用系统有助于鉴定降解产物,并提供有关降解产物形成时间的信息。该方法表明,无需大量的样品制备工作即可在数小时的分析时间内检测基质中的微塑料。 与现有的常规方法相比,TG/GC/MS具有出色的测量灵敏度,无需进行额外的样品分离或富集。珀金埃尔默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极大地推进了微塑料污染监测和治理工作,为解决环境领域紧迫的微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扫描左侧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料 关注我们
  • 微波合成-拉曼光谱联用技术 | 应用于药物开发
    微波合成拉曼光谱“安东帕将微波合成技术带向新征程,迈向化学信息精准监测阶段。来看看这种联用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吧! 微波化学是什么? 频段为2450MHz的电磁波与溶剂分子产生穿透、反射以及吸收,产生了特殊微波效应、热效应以及非热微波效应,可以对化学合成发挥巨大作用。穿透反射吸收常规合成的瓶颈在于如何优化反应条件,从而以合适的产率和纯度得到所需的产物。由于很多反应序列需要至少一步的长时间加热步骤,因此反应条件的优化通常耗时且困难。但利用微波辅助加热技术,可以将数天或数小时的反应缩短至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并可以快速测定反应参数,进而快速优化药物生产反应条件,提升化学制药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微波化学还能够提升化学反应的纯度。此外还可以通过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推动新产物的研发。 拉曼光谱是什么? 当入射激光照射物质时,存在着极少数的光子与物质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反射出的光线频率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光散射现象就是拉曼散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频率差被称为拉曼位移(cm-1)。拉曼位移与分子结构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物质的拉曼光谱能够表示物质分子的指纹特征。在化学药物合成中,溶剂和反应物、生成物一般都有很强的拉曼散射效应。因此,可以利用拉曼光谱检测各组分含量,还可以检测生成物的晶型,判断反应终点等。安东帕 Cora 5001 拉曼光谱仪微波合成-拉曼光谱联用技术 微波合成的典型应用领域就是为委托性合成进行工艺开发,并确保其能够符合GMP的要求。为了能够获得GMP程序的批准,必须确保能对每一过程无一遗漏地反向追查以保证重现性。在以往安东帕微波合成技术中,我们采用精准的传感器来测量重要反应参数如温度和压力,并以图示来确保反应的高重复性。而如今,安东帕将微波合成技术带向新征程,迈向化学信息精准监测阶段。借助拉曼光谱这一有利的分子指纹信息,用于实时监测化学变化,其光谱响应时间快,测量精准,并且能够监测反应体系真实状态下的化学数据。因此,微波合成-拉曼光谱联用技术对于药物化学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案例:Biginelli环缩合反应 该反应可用于构建功能化嘧啶支架,它是多组分反应中很具代表性的实例。在反应过程中,乙酰乙酸乙酯、芳香醛、脲被连接,生成二氢嘧啶酮(DHPM),体系溶剂为乙腈。Biginelli的反应过程该反应可以获得很多功能化嘧啶,这种成分在维生素、核苷酸、蝶呤和一些天然抗生素中广泛存在,因此获得一种高效的合成路线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实验方法微波合成-拉曼联用系统的耦合方式将Cora 5001 Fiber拉曼光谱仪和Monowave 400 R微波合成系统耦合。安东帕使用了特殊的非金属拉曼探头,可以防止传统探头对于微波合成的干扰。入射激光会聚焦在玻璃反应管内用于收集反应腔中的样品的拉曼信号。1.微波合成参数如下:微波化学合成的反应条件2.拉曼实验参数拉曼光谱使用785 nm激发波长,功率为450 mW。拉曼测量与微波加热同时开始,光谱采集时间为500ms,每隔100s采集一次,直到1000s时微波加热程序结束。所有的光谱扣除基线,并以溶剂乙腈在2253.7 cm-1处的峰强进行归一化处理。溶剂乙腈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基本不变,该信号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内标参数。3.实验结果不同反应时间下的拉曼光谱:箭头指示的是不断上升的产物DHPM的特征峰反应终点时的拉曼光谱特征峰1650cm-1强度的增加表明了产物DHPM的生成。而在1150cm-1~ 1230cm-1光谱区域的信号强度下降与苯甲醛的消耗有关。4.化学反应监测数据的生成数据1:反应过程中的几个拉曼特征峰的强度变化数据2:反应工艺参数的详细视图使用微波合成-拉曼联用技术将会最终得到2组重要的监测数据。“数据1”为特征拉曼峰信号强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再结合“数据2”可以得到化学合成的进展。反应刚开始时,由于还没有达到所需的最低反应温度,所以代表产物DHPM的特征峰1650cm-1的强度只是缓慢增加;在300s时,体系中的动能达到阈值,反应开始明显加快;400s后,产物的特征峰变化曲线开始出现平台;随后进入到长达600s的保持时间;直到1000s时,DHPM的转化全部完成。微波合成对温度和压力的精准调控,允许实验人员进行复杂的合成反应控制。通过在微波腔中引进一个特殊的光谱仪端口,就可以实现在线拉曼光谱监测。微波合成-拉曼联用技术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即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量,以及反应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介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帮助企业提高优化合成路线的工作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联用技术在岩矿分析中的应用
    对岩石和矿石成分的矿物学精准表征是地质学和矿业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扫描电镜及其相关联用技术(如背散射-二次电子-阴极发光-能谱、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激光-拉曼和电镜-质谱联用等)能够提供快速、定量、全面且准确的多种(工艺)矿物学参数信息,且对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定量解析达到微米-亚微米尺度,相对于传统光学显微镜具有较大优势。2023年8月24日,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办期刊《岩矿测试》、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的新一期“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将召开。期间,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宋文磊将分享报告,介绍扫描电镜及其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测试流程,并以实例展示其在岩矿分析中的应用。欢迎大家报名参会,在线交流。附:“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 参会指南1、进入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geoanalysis230824/)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8月23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电话:010-51654077-8285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6、赞助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10-51654077-8309 邮箱:zhangjy@instrument.com.cn)
  • 质谱原来能和这项技术联用?中科院研究员畅谈前景
    电化学分析是依据电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原理及实验测量技术来获取物质的质和量及状态信息的一门学科。传统的电化学联用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化学和光谱技术领域,近年,质谱因其分析速度快、可以实时解析等特点,也已与电化学分析取得诸多联用进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表征手段。从原理上来说,电化学分析法和质谱分析法是两种经典的分子检测的方法。电化学分析法,以电流、电导、电量、电位等电化学参数与被测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为计量基础,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实现物质的电氧化还原,并且得到反应的氧化还原及电子转移信息;而质谱分析法可以直接获得产物和反应物的分子信息,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但是,两类分析法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这就需要在分析上寻求联用突破口,达成互补。比如,电化学分析法可以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研究,但该方法不能提供直接的分子结构鉴定;相对的,质谱法用作结构鉴定的检测器,可在电化学反应期间提供关于中间体和产物的分子信息,但是易受外界的电磁干扰源影响。两者相结合,就可以同时得到电子流动和分子结构信息,广泛用于蛋白质组学、药物代谢等领域的研究。1971年,Bmckenstein等首次将电化学(EC)和质谱(MS)结合用于测定挥发性电极反应产物并建立了电化学质谱联用(EMS)装置,是传统电化学与现代质谱分析技术的结合。而Differential electrochemical mass spectroscopy(DEMS),即微分电化学质谱为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在储能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作为技术的补充,DEMS可以测量所产生物种数量的时间导数(derivative),即形成速率。DEMS领域目前已有众多相关研究,其中锂-氧电池相关更是热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纯电动汽车、规模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电池材料|电解质界面副反应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是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的首要原因,而DEMS是解析锂离子电池产气副反应机制的强有力研究技术。2022年12月22日,仪器信息网特别邀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彭章泉研究员,就《锂电池产气反应的原位质谱分析》进行报告分享。电化学质谱可用来研究锂电池中的反应和过程,如SEI膜形成、电解液/电极材料反应性,电池系统安全性等。本此报告,彭章泉结合相关工作探索,以电化学质谱为主线,总结了近年来质谱技术在锂电池研究的应用,并提出了电化学质谱研究方法未来的努力和改进方向。点击参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electroanalytical2022 。彭章泉,武汉大学本科,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硕士和博士。先后在德国、丹麦和英国从事电化学研究工作。现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 (1)现场光谱/质谱电化学,(2)计算电化学,(3)锂-离子/锂-空气电池成果和荣誉:在Science, JACS, Angew Chem 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英国牛津大学牛顿学者,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洪堡学者;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点击参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electroanalytical2022 。
  • 第九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网络会议第一轮通知
    热分析技术当前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生命科学与制药、食品、烟草等多个领域,是应用极为广泛的表征技术之一。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8月29日举办第九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暨热分析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研讨会,本届会议将聚焦于热分析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前沿应用,并邀请专家针对当下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瓶颈与未来方向进行探讨,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国内的广大科研及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材料研究及热分析技术专家的精彩报告,节省时间和资金成本。欢迎国内外仪器厂商参与会议,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介绍新产品新技术,开展品牌宣传和数字营销,进一步与用户互动交流。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支持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 河北省化学会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会议日程:第九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2023年8月29日)报告时间报告内容报告人09:30--16:00主持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夏红德09:31--10:00热分析联用技术的规范表示及常见问题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丁延伟10:00--10:30稀土功能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河北师范大学研究员 张建军10:30--11:00待定梅特勒托利多11:00--11:30单一热分析和联用技术在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于惠梅11:30--12:00绝热加速量热原理、仪器化及应用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 丁炯14:00--14:30量热与热分析技术在能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组长/研究员 史全14:30--15:00两种磷腈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环氧树脂阻燃及热性能的影响河北大学主任/教授 屈红强15:00--15:30热分析联用技术在含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西北大学副院长/教授 徐抗震15:30--16:00Flash DSC表征微尺度材料热导率南京大学(胡文兵教授团队)博士研究生 任晓宁扫码报名嘉宾介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夏红德夏红德,博士,现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目前,主要研究质谱定量解析技术、反应过程机理的分析与研究,重点研究热反应过程控制机理与工艺流程改进。建立了基于反应过程特征参数的临界时刻及其状态的检测分析方法体系,形成了十多项发明专利,并开发了相关的智能解析算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质谱工作原理的反应过程定量分析理论——等效特征图谱法(ECSA®),实现了复杂反应过程逸出气体中不同组分质量流量的精准测量,为深度解析基元反应过程及其动力学特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技术已获得日本、德国、美国等全球领先设备供应商的高度认可,目前获得日本理学公司的支持,研发国际领先的质谱解析方法,与德国耐驰公司建立长期数据分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丁延伟丁延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精通多家主流热分析生产厂商多种热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应用,开发多种基于商品化仪器的附件和实验装置。自2002年开始从事热分析与吸附技术的分析测试、仪器应用和实验方法研究等工作。现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委员会化学分委会委员、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科学试验领域委员会委员等。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二等奖,主持修订教育行业标准《热分析方法通则》(JY/T 0589.1~4-2020), 以主要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7项。以第一作者或唯一作者身份出版《热分析基础》、《热分析实验方案设计与曲线解析概论》、《热重分析 —方法、实验方案设计与曲线解析》等热分析相关著作5部。河北师范大学研究员 张建军张建军,河北深泽县人,研究员,三级教授岗,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北省化学会理事,河北省化学会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河北省杂环化合物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氮化物工程陶瓷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函审专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曾担任多届光谱实验室杂志副主编。2021年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2008年、2011年2013年获河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18年获学校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为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五十多种学术杂志的审稿人,两次被《物理化学学报》聘为客座编辑,组织《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专刊的出版,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化学、热力学、热分析动力学及稀土配位化学。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 2002年、2006年、2010年和2015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四项 (均第一完成人),1995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已在DaltonTransactions,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Physico-ChimicaSinica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计发表论文27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90余篇,EI收录90余篇。合作主编《热分析动力学》第二版,参编《量热学基础与应用》,参编《分析化学手册第8分册热分析与量热学》第三版。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于惠梅于惠梅,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中国化学会热力学和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报告人长期从事热分析研究工作,开展了联用技术以及脉冲热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中逸出气体的定量新方法,申请实用新型和国家发明专利共7项。2012~2013年赴美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开展了温室气体CO2的捕获和转化利用研究工作。起草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方法、行业标准和上海市企业标准,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仪器研制等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共40余篇。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 丁炯丁炯,男,现为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朱良漪分析仪器青年创新奖获得者,《计量学报》青年编委,先后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热学传感与测量、量热技术与仪器、细胞量热学方面的研究,近5年主要学术成绩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2项(已结题,其中基金项目为优秀);以分项目负责人承担国防科工局某工程专项1项(已结题,技术验收优秀);主持企业合作项目多项;以唯一第一/通讯作者在传感器领域权威期刊IEEE Sensors Journal,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科学仪器领域期刊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热分析与量热仪器领域权威期刊Thermochimica Acta、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等发表高水平SCI期刊论文12篇,其它国内高质量论文6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其中8项已获得授权,申请PCT国际专利1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或团体标准4项。近年来,以高校青年博士教师下企业为载体,研制和产业化了多款热测量仪器,构建了标准化生产线,新增销售额过亿元,部分仪器市场占有率超四成,解决了我国面向本质安全的热测量仪器的“卡脖子”问题,并获2021年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组长/研究员 史全史全,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热化学研究组长。现任中国化学会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业委员会委员、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Thermal Analysis编委、辽宁省能源材料热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大连市能源材料热力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致力于热化学量热技术与能源材料热力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1)热化学与量热技术:针对能源与材料研究领域的热化学问题,开展量热技术开发与仪器研制工作;(2)能源材料热力学性质:利用绝热量热、弛豫量热、差示扫描量热及落入式量热技术,准确测定与研究能源材料热力学性质,从热力学角度阐释材料结构状态与功能性质的关联;(3)相变材料:设计合成新型相变储能材料,构建相变储热/控温功能器件,探索相变材料应用新途径。建立了1.9-1700K温区热容准确测量装置与功能拓展技术,为能源材料研究提供了热力学基础数据与量热方法;开发了多功能-可穿戴-智能化相变材料体系与应用器件,实现了其在热量管理与温度控制方面的应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100余项,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河北大学主任/教授 屈红强屈红强,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阻燃材料与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河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塑料》、《上海塑料》杂志编委。迄今为止,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omposites Part B、IECR、Applied Surface Science及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2项,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及面上项目、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专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各类横向项目等10余项课题。西北大学副院长/教授 徐抗震徐抗震,男,西北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陕西省化工学会理事。航天165所兼职研究员。《含能材料》、《火炸药学报》、《兵器装备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进行访学。主要从事新型含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固体推进剂功能助剂以及热分析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基础计划、军委装发部项目等4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件,成果转化4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指导学生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南京大学(胡文兵教授团队)博士研究生 任晓宁任晓宁,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胡文兵教授团队。热分析研究方向:(1)高分子材料结晶研究;(2)高速扫描量热技术研究;(3)含能材料热性能热分析研究。1999-2003年,就读于长安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析化学方向;2016-2019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热分析方向;2021年-至今,就读于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受导师胡文兵教授悉心指导,深入钻研高分子材料结晶相关研究和量热技术原理、应用与开发等科研训练。主持在研(完成)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含能材料热分析行业领先开展高速量热系列研究、热分解气体产物的热质联用定量表征与应用研究、组分反应边界特性及相互作用的热分析研究等,作为技术负责人修订热分析相关国军标1项、制定企业标准12项,以第1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核心期刊等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5项,获省部级奖5项。报名方式:扫码报名
  • 又一跨界新技术来袭:安东帕拉曼-流变联用系统上市!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6月27日,据安东帕最新消息,安东帕将近期推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流变仪-拉曼光谱仪联用 /span 方案,相关开发和测试已经成功完成,将于六月底交付给第一批国外用户。 /p p   安东帕表示,此项新技术将为客户提供快速、原位的流变-拉曼关联分子结构信息及更多材料相关新技术。并预测将有强劲销售潜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f7e03aa-ba8d-4ccb-a12f-b588493e1283.jpg" style=" " title=" 0.jpg"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f412cbd-b91f-40b3-9402-dce4e968faab.jpg" style=" " title=" 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安东帕流变仪-拉曼光谱仪联用 /span /p p   据悉,此次流变仪-拉曼光谱仪联用方案可实现Cora 7X00或Cora 5X00光纤拉曼光谱仪和MCR 旋转流变仪的组合,可以轻松地同时进行流变学和光谱学的测量。这种组合的具体用于不同的过程研究,如固化环氧树脂,改变结晶阶段,或分析熔融过程等。 /p p   在药品、生命科学、材料分析和食品科学等行业,拉曼光谱技术与安东帕的拳头产品流变仪联用,可用来研究复合体系的流变性和拉曼光谱变化、聚合物粘弹性特征与分子结构,比如固化动力学研究,固化机理和交联密度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 strong 流变-拉曼联用技术回顾 /strong /span /p p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非接触性、非破坏 性、检测灵敏度高、时间短、样品所需量小等特点。几分钟可以可快速检测& quot 瓜果蔬菜、三聚氰胺”,近年来成为热门趋势。 /p p   2016年底,安东帕宣布购买BaySpec公司(美国圣何塞)的台式拉曼光谱产品生产线,并从SciAps公司(美国马萨诸塞州)授权了手持拉曼产品技术,正式进军分子光谱学市场。收购后,先后推出Cora 5X00 系列、Cora 7X00 系列拉曼光谱仪。 /p p   经过一年多的技术积累与升华,基于安东帕成熟的流变仪产品技术(热门产品包括MCR系列旋转流变仪),最终推出拉曼-流变联用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342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6d88c4f-a003-4bfe-8bfd-7e7985edba76.jpg" title=" 02.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34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安东帕MCR系列旋转流变仪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399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9b9aa4e-7bff-43a1-a5d8-60d3db6ad1d0.jpg" title=" 03.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399"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Cora 5X00 系列拉曼光谱仪 /p p   Cora 5X00 系列产品特点包括:设计小巧(仅为展开的书籍大小),可安装在手推车上,在生产现场移动操作,对于教学和非专业用户而言简单安全,容易上手,提供最佳波长的选择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225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77468f6-2d28-4e2b-9e3c-4dd23c643093.jpg" title=" 04.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22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Cora 7x00系列拉曼光谱仪 /span /p p   Cora 7x00系列产品特点包括:高准确度和良好的重复性,采用深度制冷探测器,适用于微光检测,VPG(分散体相位光栅)确保卓越的光学性能,三种波长可选(532nm,785nm,1064nm)等。 /p
  • 【强势来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课程上新上新啦!
    你的必修之选近日,备受期待《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课程正式上线发布。该课程由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虎威联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高级工程师付晓芳老师共同研发打造,经历了1年的精心策划与打磨。该课程以“培养行业精英,助力学员技能提升”为核心理念,立志培养一批熟练掌握GC-MS技术的专业人才,为他们的技能提升提供坚实的支撑。亮点纷呈,打造优质的学习体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课程内容全面深入,包括GC-MS技术的基础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开发以及实际应用等关键领域。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帮助学员深入了解GC-MS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场景,并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与故障排除方法。除此之外,本课程还采用录播+直播答疑的灵活形式,为学员提供便捷且全面的学习体验。录播课程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回顾与巩固关键知识点,而直播答疑则为学员提供与专家实时互动的机会,解答学习中的疑惑,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我们还特别配备了专业的助教团队,为学员提供全程陪伴式学习支持,确保每位学员都能顺利掌握GC-MS技术的精髓。这样的课程设置与助教支持,旨在让学员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高效,助力学员取得更佳的学习成果。满足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横跨多个领域这门课程不仅适合化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初学者入门,也适合从事科研、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化妆品、司法等领域的从业者进阶。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从业者,都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系统掌握GC-MS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课程价值显著,系统学习全面进阶GC-MS技术,作为现代分析化学的支柱,在科研探索、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其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深度常常让初学者和从业者望而却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课程的推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帮助学员突破技能瓶颈,实现职业发展的新跨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更好地掌握GC-MS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科研和检测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科研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让这门课程成为你职业发展的助推器,助力你攀登新的高度!现在就行动起来,加入我们,共同开启技能提升新篇章!
  • 张玉奎院士: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仪器信息网讯,2009年11月7日,由中国质谱学会有机质谱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中国有机质谱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出席会议人数达300人。 此次质谱年会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丰富的报告内容,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环境科学中的质谱应用研究以及质谱仪器研发的新技术、新进展等。仪器信息网将进行系列报道。   首先给大家呈献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题为《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   张院士报告的内容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项目的课题之一,其中的研究工作涉及大连化物所、复旦大学及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课题组针对液质联用鉴定灵敏度的问题,开展了以下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针对ESI离子源的液质联用接口,课题组一方面基于中空纤维膜的脱盐技术对蛋白质进行脱盐 另一方面利用离子液体增容,捕集柱脱盐的方式对酶蛋白酶解产物进行脱盐。2、针对MALDI离子源,对靶上富集材料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C8修饰介孔磁性材料、复合核壳纳米功能材料、Fe3O4/ZrP磁性纳米材料。此外用纳米金刚石修饰靶体,并改变MALDI的基质。3、通过化学修饰增强电喷雾、毛细管整体柱电喷雾喷针、低气压或真空电喷雾装置等方式改进质谱的离子化技术。通过以上的改进,搭建了一个2D-SEC-RPLC-IMER-RPLC-MS/MS蛋白质鉴定平台,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蛋白鉴定速率达到60个蛋白/小时。   张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基因组的研究花了10年时间,并且其的突破在于96阵列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出现,而如今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依靠先进的质谱技术,但是必须解决其灵敏度和高通量的问题,因此,张院士认为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今后发展的重点是:继续改进离子源、基质、靶体材料等关键部件 提高纳喷技术、离子化效率,实现蛋白质规模化的定量测定。
  • 林金明教授:细胞分析是质谱联用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专题系列采访由 strong 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 /strong 与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共同制作。本专题采访了5位来自顶级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相关领域专家,介绍我国质谱发展情况。此次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 strong 林金明 /strong 教授为大家介绍我国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林金明课题组关于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 /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4EB4CE930622625A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script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采访编辑:李博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专题系列采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59.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陈洪渊院士:质谱是综合性分析手段 /span /a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71.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张玉奎院士:色质联用技术具有强大生命力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77.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张新荣教授:快速、常压是离子源技术发展趋势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5/236552.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林金明教授:细胞分析是质谱联用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60.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端裕树博士:中国的质谱用户发生很大变化 /span /a /p
  • AB SCIEX液质联用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最新应用研讨会
    环境&mdash &mdash 作为当今世界日趋严峻的一个问题,已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成为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关键。 AB SCIEX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质谱科技公司,在环境应用领域有着多年的积淀。通过技术的不断积累和提升,作为国际一流技术的代表&mdash &mdash AB SCIEX公司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此,我们将于7月29日上午举办&ldquo 液质联用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rdquo 研讨会。我们隆重邀请到了国际著名环保专家&mdash &mdash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的乐晓春博士与李杏芳博士,介绍LC/MC/MC技术在环保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大家共同探讨环境保护方法。希望此次研讨会能促进专家学者间的交流,架设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我们竭诚欢迎您的光临,更期待与您的交流与合作。 时间:2010年7月29日 08:30-13:30 地点:翠宫饭店 海淀区知春路76号 86(10)62628888 联系人:凌曦 电话:010-64106608-515/13601300512 传真:010-64107363 会议日程: 8:30 &ndash 9:00 签到 9:00 &ndash 9:15 AB SCIEX与环境保护&mdash &mdash AB SCIEX公司高层领导 9:15 &ndash 10:15 先进的质谱分析技术在饮用水安全及健康研究方面的应用&mdash &mdash 阿尔伯塔大学 李杏芳 博士 10:15 &ndash 10:30 茶歇 10:30 &ndash 11:30 环境中的砷化物及砷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mdash &mdash 阿尔伯塔大学 乐晓春 教授 11:30 &ndash 12:30 AB SCIEX液质联用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mdash &mdash AB SCIEX技术工程师 秦峰 先生 12:30 之后 午餐 演讲嘉宾简介: 乐晓春(X. Chris Le): 乐晓春教授是加拿大首席科学家、国际上著名的环境毒理与健康学和环境分析化学学者、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化学会理事,现为加拿大阿尔伯塔 (Alberta)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实验医学系教授、阿尔伯塔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教授、阿尔伯塔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乐晓春教授在DNA 损伤和修复、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和代谢过程、环境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研究领域获得了杰出的成就。在 Science、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alytical Chemistr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著名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李杏芳: 李杏芳博士现为加拿大阿尔伯塔 (Alberta)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实验医学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化学会、加拿大化学会、美国质谱学会会员。李杏芳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病原体的测定分析、环境污染物及药物的生物转化药物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新型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分析及其健康风险等研究领域获得了杰出的成就,尤其是新型饮用水消毒消毒副产物分析技术等成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在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alytical Chemistry、Appl. Environ. Microbio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著名国际刊物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 秦峰: 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0-2006年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学习分析化学专业,师从邹汉法研究员,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电色谱和质谱;2006-2009年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读环境分析与毒1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表水和饮用水中污染物的液质联用分析;2009-至今,为AB SCIEX亚太应用支持中心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质谱在环境、临床、药物方面的应用。
  • 张玉奎院士:色质联用技术具有强大生命力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专题系列采访由 strong 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 /strong 与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共同制作。本专题采访了5位来自顶级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相关领域专家,介绍我国质谱发展情况。此次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 strong 张玉奎 /strong 院士为大家介绍质谱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我国质谱在应用及产业化等方面的情况。 /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0343E314A777A901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script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采访编辑:李博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专题系列采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59.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陈洪渊院士:质谱是综合性分析手段 /span /a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71.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张玉奎院士:色质联用技术具有强大生命力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77.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张新荣教授:快速、常压是离子源技术发展趋势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5/236552.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林金明教授:细胞分析是质谱联用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60.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端裕树博士:中国的质谱用户发生很大变化 /span /a /p
  • 回放视频上线!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网络会议召开
    热分析是测量在程序控制温度下,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依赖关系的一类技术。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包括:差(示)热分析(DTA)、热重法(TG/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当前已成为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食品及烟草等多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表征技术之一。然而单一的热分析技术难于明确地表征和解释物质随温度变化产生的现象,热分析联用技术应运而生。不仅包括热分析技术本身的同时联用,也包括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常见的比如TG-MS、TG-GC、TG-IR。国际热分析协会将热分析联用技术分为三类:同时联用技术、串接联用结束、间歇联用技术。同时联用技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如TG-DTA 、TG-DSC等。串接联用技术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第二种分析仪器通过接口与第一种分析仪器相串联,如TG-MS等。间歇联用技术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对一个试样采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技术,仪器之间串联连接,但第二种分析技术是不连续地从第一种分析仪器取样,典型的如TG-GC-MS。热分析联用技术用于分析复杂物质成分、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已在多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基于此,仪器信息网于2024年7月31日召开了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吸引了众多行业相关人士线上参会并积极讨论。为响应广大参会者的需求,报告回放视频已全部上线,欢迎大家点击回看,温故知新。第十届“热分析及联用技术”网络会议回放视频报告题目报告嘉宾点击观看 热分析联用技术及规范表示丁延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热分析联用技术的进化:矢量热分析原理与方法夏红德(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博士)点击观看 珀金埃尔默热分析联用-逸出气体综合分析系统郭然(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热分析联用高级产品经理)点击观看 TG/FTIR联用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朱邦尚(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员)点击观看 采用热分析及联用技术鉴定填充聚合物体系郭艳霜(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TA仪器高级应用专家)/热分析联用实验室安全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王晓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午休点击观看 芯片式热重分析仪及原位联用分析技术于海涛(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点击观看 热分析技术研究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牟天成(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点击观看 热分析联用技术和实验设计案例徐颖(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高级实验师)点击观看 热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在高分子材料测试中的应用谢续明(清华大学 教授)
  • 2013年GC-MS气质联用技术培训班邀请函
    气质联用(GC-MS)应用技术培训   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致力于质谱应用技术培训工作。为满足当前从事质谱应用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培训中心与仪器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仪器信息网合作,在考察全国各类质谱应用技术培训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发扬培训成效显著的质谱应用技术培训班的成功经验,旨在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应用技术水平,使质谱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科研、生产及质控,监测等领域。自2009年,迄今已开设二十余期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质谱培训班,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和好评。2013年培训中心将继续举办此系列质谱培训班,并不断增加和更新培训内容,详情请查看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报名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training/training_info.asp?TRI_No=101004   兼具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定性的专一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等特点,气质联用仪(GC-MS)可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已成为进行复杂化合物分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在食品、环保、卫生、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气质联用仪在研究单位以及上述各领域逐渐成为常规的实验室分析仪器。由于气质联用仪是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的结合,因而对分析人员在仪器操作、维护以及应用研究方法的开发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适应广大分析工作者的需求,我们将于2013年8月12-14在北京举办第九期气质联用应用技术培训班,诚邀有志提高气质联用技术水平的分析人员来参加。   培训期间,主办方负责讲义费用及培训期间每日工作午餐,另外两餐及住宿自理(主办方推荐协议酒店)。   学习目标   系统掌握气质联用技术基础知识,了解不同气质联用仪器的结构、性能,提高仪器的操作水平,熟悉日常维护要求。为应用研究方法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特色   &diams 讲师均为长期从事质谱分析研究的高职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diams 内容以应用技术为主,并有基础知识讲解,理论、实践与应用全面结合   &diams 独有的有机质谱应用技术水平测试题,可清楚的对比学习前后的技术水平   &diams 学员可带问题参加学习班,在学习班和专家即时讨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diams 学员专享网上社区,学员可互动交流,免费下载资料,参加讲师的网上答疑活动。   专家团队   &diams 王光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质谱中心研究员,中国最早从事质谱研究的专家之一,参与了国内多项质谱仪器的研发工作,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培训教学经验。代表著作:《有机质谱解析》   &diams 苏焕华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70年代初开始有机质谱应用研究,参与了国内质谱仪器的研发工作,组织过多种质谱应用技术培训,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代表著作:《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应用》   &diams 李重九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农残分析领域著名质谱专家,在大学主讲色谱、质谱等仪器分析课程。代表著作:《有机质谱应用:在环境、农业和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课程大纲 一、GC-MS仪器结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二、GC-MS离子化方法及质量分析器 1.仪器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GC系统(进样器、柱箱、色谱柱气路系统) MS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 真空系统(真空机组、真空测量、连接件) 数据系统(硬件、软件) 2.仪器主要性能指标 质量范围、分辨率、灵敏度、扫描速度 1.离子化方法 EI离子化方法 CI离子化方法 2.质量分析器 四极质量分析器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三、GC-MS联用技术的定性、定量方法及应用 四、GC-MS联用操作技术和常规维护 1.GC-MS联用定性分析 GC和MS定性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GC-MS联用技术定性重要依据及优势 2.GC-MS联用定量分析 GC-MS联用技术定量方法的建立 GC-MS扫描技术及其应用 定量分析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真空的重要性和常见问题 2.联用中GC需要注意的问题 3.仪器调谐参数及调谐结果判断 4.GC-M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5.谱库检索的前提和检索结果的判断 6.维持仪器正常运行需要的常规维护 ----------------------------------------------- 请有意参加学习的填写下面的报名表,本报名表复印有效。 气质联用(GC-MS)应用技术培训班报名表 2013年8月12-14 北京 3000元/人 姓名:性别: 单位: 电话: 手机: Email: 通信地址: 邮编: 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请您认真填写下面的问卷: 您使用的GC-MS的制造厂商:__________ 型号:__________ GC-MS的购置年份:__________年 您使用GC-MS的年限:__________ 年 主要使用目的:□ 研究开发 □ 常规检测 您的学历:□大专 □本科 □研究生 □其他 付款方式: 1.现场交费; 2.银行转帐: 户 名:北京信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行:兴业银行积水潭支行 帐 号:321 2601 001 0000 1500注:7月15日之前确认报名并汇款,培训费优惠100元。 查看更多有机质谱培训班(LC-MS,谱图解析等)信息,请访问http://www.instrument.com.cn/training/   课程试听:   1、不同类型GCMS仪器性能特点及用途   链接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index?videoId=101007   2、GCMS联用中的MS技术及应用技巧   链接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index?videoId=101059   3、GCMS联用中的真空问题-本底扣除及真空故障排除   链接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index?videoId=101127   咨询及报名联系方法   电话:010-51654077-8113 13810253507 传真:010-82051730   Email:training@instrument.com.cn   附件:2013年GC-MS气质联用技术培训班邀请函.doc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