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利好政策

仪器信息网利好政策专题为您整合利好政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利好政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利好政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利好政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利好政策话题讨论。

利好政策相关的资讯

  •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环境监测板块投资机会凸显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政策法规聚焦在环境监测上。受益于此,环境监测市场也正成为一块越来越大且越来越美味的蛋糕,掀起资本狂欢浪潮。 br/ strong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环境监测板块投资机会凸显 /strong br/ & nbsp & nbsp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是生态环境工作的基石,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支撑。作为环保产业中颇具弹性空间的细分领域之一,环境监测市场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 br/ & nbsp & nbsp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明确表示,“推行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服务社会化,加强社会监测机构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生态环境数据真实准确。” br/ 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横空出世,给出了京津冀与周边地区“2+26”个城市的大气治理目标,并取消限产比例,化工、煤炭、钢铁、建材等高污染、高排放与高耗能企业不再“一刀切”式停工限产。 br/ & nbsp & nbsp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错峰限产的举措,必须以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如此才能对污染进行精准打击,进而实现差异化错峰限产停工。如此一来,环境监测行业成为最大受益者。 br/ & nbsp & nbsp 此外,继2017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万亿的目标后,今年8月,工信部再次发布《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和《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业转型高质量发展,促进环保产业成长壮大。 br/ & nbsp & nbsp 再考虑到环保税的开征,环保税中排放量计算的认定优先顺序较之前有所调整,排污费征收时不被认可的企业自主监测得到重视,预计将进一步促使监测市场加速放量。 br/ & nbsp & nbsp 层出不穷的政策出台,对环境监测板块形成巨大利好。而且按照国家短中期规划,2020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成涵盖水、气、土的环境监测质量空气体系。所以在2020年之前,环境监测设备与环境服务势必迎来“春天”。 br/ & nbsp & nbsp 面对环境监测市场这块越做越大的美味蛋糕,各大环保企业纷纷布局,希冀分一杯羹。据了解,先河环保、盈峰环境、天虹环保、聚光科技等监测领域的巨头不断强化布局力度,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进一步促进了环境监测市场的繁荣。 br/ & nbsp & nbsp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环境监测市场不断放开,环境监测产业突飞猛进,但由于部分地方配套改革政策滞后、管理不规范、服务跟不上等短板,导致监测市场出现了混乱局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低价恶意竞争等情况的出现。 br/ & nbsp & nbsp 所幸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已经开始发挥功效,通过行政、金融等多种手段,加强对监测机构监督管理,规范监测行为,提升监测能力与水平,培育和引导监测市场健康发展。 br/ & nbsp & nbsp 环境监测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前提条件之一,在政策扶持下,中长期来看,同样具备投资价值,值得重点关注。 /p
  • 2022上半年,这些政策利好科学仪器行业
    科学仪器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基础科学创新的基础,在制药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半导体、石油化工等领域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科学仪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力量的支持。  2022年转眼已经过半,上半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重磅政策,仪器信息网从“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政策、建设仪器产业集群等几个方面进行摘录,供业内人士参考。“十四五”规划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场监管、中医药、农药产业、卫生健康、生物经济等多个“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落地,给科学仪器行业吹来利好消息。  《“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要提升检验检测智能化水平,新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60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0个以上。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10个,新建国家质检中心30个以上,建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50个以上、国家标准验证点50个以上,新增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个以上,总局科普基地达到30个。(点击了解详情)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在“十四五”时期对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做出新的布局,全面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相关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药创新人才团队培养、中医药创新基地建设、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标准建设以及中药智能制造、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提升等方面也给科学仪器及检验检测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点击了解详情)  《“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多部委制定了《“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建设一批农药创新工程中心、部级农药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推动校企共建协同创新实验室(基地),提升我国农药产业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分区建设一批农药安全风险监测点,配套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全面推进农药标准体系建设,以农药评价、产品质量、安全使用、残留限量、环境风险为重点,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强化标准引领,鼓励行业协会制定团体标准,健全农药标准体系。(点击了解详情)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对生物经济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提出明确目标,提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点击了解详情)生态环境保护  2022上半年,环境领域半数的热搜被“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包揽,随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的下达,新污染物治理方案的发布,环境监测仪器及相关设备“风生水起”。  国务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为全面掌握我国土壤资源情况,国务院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到2025年全面查明查清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截至6月下旬,全国已经有23个省公布了土壤三普试点县,确定并公布了126家第一批土壤三普检测实验室名单,5家第一批国家级质量控制实验室名单,与第三次土壤普查相关的采购意向和招标公告也陆续发布。土壤普查这项耗时4年的重大工程,值得科学仪器行业长期关注。(点击查看土壤普查进展)  国务院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国务院制定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明确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开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新污染物相关新理论和新技术等研究,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抗生素、微塑料等生态环境危害机理研究。整合现有资源,重组环境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新污染物相关研究。(点击了解详情)  191亿元,财政部下达土、气、水污染防治资金  财政部近日下达关于2022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明确列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安排金额,全国共计44亿元人民币。(点击了解详情)  财政部下达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的通知,用于支持开展减污降碳等方面相关工作,全国共计91.5亿元人民币。(点击了解详情)  财政部还下达了2022年水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的通知,用于支持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全国共计55.8亿元人民币。(点击了解详情)税收优惠政策  自2022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进行调整。《2021-2022税则转版对应表(税则税目税率转换)》中,部分射线类应用设备相比之前分类有所细化,新增了子目,税率也随之调整。质谱仪类仪器税则号列发生了变动。《部分信息技术产品最惠国税率表》中,部分仪器2022年最惠国税率为0,部分仪器2022年下半年同比上半年税率降低50%。《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调整表》中,修改了核磁共振成像成套装置、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仪、γ射线无损探伤检测仪的注释,删除了部分子目中关于测量管道中气体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的仪器及装置、质谱联用仪的注释。(点击了解详情)  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一是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二是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开始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 增量留抵税额也要从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点击了解详情)建设仪器产业集群  3月31日,北京市发布《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细则由北京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财政局、怀柔区政府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针对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领域企业和研发机构,从鼓励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吸引创新人才集聚、鼓励对外合作交流等六个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将促进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建成。(点击了解详情)  继北京之后,深圳市6月份正式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到2025年,深圳市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增加值达到百亿级规模,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科学测试分析仪器及各类专用检测与测量仪器实现快速增长。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10家以上。培育3-5家细分领域骨干企业,新增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  其中,在南山区布局研发设计环节,在光明区、宝安区、龙华区布局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以光明科学城为核心,重点发展科学测试分析仪器,打造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心。发挥南山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和创新型企业集聚优势,重点打造精密仪器设备研发创新集聚区。依托宝安区高端装备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等,打造覆盖精密仪器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示范的全链条集聚区。发挥龙华区空间优势,培育未来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重要承载区。(点击了解详情)
  • 南华仪器半年财报:应机动车安检政策利好 增新品初显效
    2016年8月26日,南华仪器公布了半年财报,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698.7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820.22万元,同比下降1.55%。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利润1,489.51万元,同比增长1.24% 净利润1,632.90万元,同比增长17.57%。  报告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合计1,884.70万元,同比减少12.02%。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加7.12%,原因主要是:为拓展市场,公司加大了差旅费用投入,销售人员的薪酬的投入同比增加18.72%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72%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41.95%,主要是报告期理财产品收益及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三款新品  随着政府环保政策的继续深化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社会化的逐步推行,因应新国家标准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与方法》的实施,报告期公司开始销售三款新产品:加载式制动检验台、车辆外廓检测仪及整车轮重仪等其他机动车检测设备。报告期这三款新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12.99万元。  四类核心产品营收  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3,104.52万元,同比下降23.69% 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2,013.20万元,同比增长35.21% 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935.52万元,同比增长16.99% 前照灯检测仪635.96万元,同比下降24.89%。  政策利好  2016年上半年,公司续保持着本行业主要供应商的地位。国家环保政策以及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相关政策均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其中,国家标准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与方法》在2015年3月1日实施。对大型客,货车的检验设备增加了加载式制动检验台,车辆外廓仪,多轴车轮重仪的设备,大部分原有检测站面临升级改造的需求,新建检测站的设备投资额将会有所增加,有利于本公司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
  • 科学仪器展现“国货自信” 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
    4月18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一批优秀国产仪器“集中亮相”,实力演绎科学仪器的“国货自信”。今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科学仪器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拉动。与此同时,各行业也不断出台举措助推国产科学仪器加快发展。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对1000余个站点的监测装备进行更新与智能化的改造,打造一批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场景。“国家出台的政策对我们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国内的实验室能够更多地去更新国产仪器,更大可能地去拉动内需,把行业蛋糕做大,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整个行业会实现新一波的增长。”睿科集团(厦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亮表示,站在不可多得的发展风口,更要踏踏实实把产品、研发和应用做好。近年来,科学仪器在政策层面上受到高度重视。我国此前多次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推动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转型升级。据统计,2023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规上企业营收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达17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研究室主任武自伟认为,当前我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出口、细分市场和设备更新。其中国内科学仪器需求量较大的几个领域分别是:学术科研、新能源、制药和临床诊断等。科学仪器制造位于分析仪器行业产业链中游,其下游为科学仪器需求市场,主要客户包括各大科研主体、国家实验室、企业研发实验室等。“仪器虽然只占工业产值的4%,但是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大。比如材料产业,它贯穿了材料的研发、生产制造和工程应用以及评价的全过程。”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技术总监范国华说。“后端的工业用户有需求,前端的仪器产业必然就有机会。”董亮认为,客户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正不断把市场需求转化为科学仪器的发展机会。对于国产科学仪器厂商来说,面临的不仅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还有来自国外科学仪器公司的竞争。与会专家认为,这要求我国科学仪器企业需不断加强产品力,拓展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更重视细分市场,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国产仪器不能仅仅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同时也需凭借优越性能与国外科学仪器抗衡。“国内科学仪器技术水平曾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但现在国产仪器开始崛起赶超,很多用户也开始接受、信任国产仪器。一些客户经过测试数据比对和产品试用后,非常认可国产仪器。” 苏州安益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凯说。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正致力通过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引领,不断拓展科学仪器的应用空间和发展空间。
  • 政策利好助力科研 梦想成真就在此刻!AIS 优选分离纯化、质谱监测方案
    政策利好助力科研 梦想成真就在此刻减税贴息!重磅利好! 为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国家近期对高校科学研究所需重大仪器设备购置与更新、配套设施建设等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重点围绕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原创引领突破等方面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新益求新!就在此刻! 创新和发展的核心是技术驱动,Advion Interchim Scientific 作为一家以质谱、制备纯化产品研发为核心的全球化企业,始终专注于科学仪器的研发,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推出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帮助实验室提质增效,协助政策落地。‍‍‍‍‍‍‍‍‍AIS 仪器选购攻略,邀您一起清空购物车‍‍‍‍‍‍‍‍‍‍‍01质谱系列产品 expression CMS 小型台式质谱仪 1、实验室变形金刚:expression CMS小型台式质谱仪 expression CMS 采用独特的 API 接口设计(专利技术),30min快速抽真空,先进的设计理念简化了操作规程,可为实验过程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信息,多种进样方式无需样品前处理,30s 即可获得结果,节省时间成本,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可直接快速的得到高质量的质谱数据,是实验室反应监测、纯化鉴定的重要工具,为科研人员快速出成果加油提速。2、有机合成实验室高效利器:TLC薄层色谱质谱接口 Plate Express 提供了一种自动提取的方法,可以直接从薄层色谱板获得样品,结合 expression CMS 可以快速识别产物,无需额外样品制备,与传统方式相比,更省时高效。3、多种标准化离子源接口:您的样品,我全包了! AIS CMS 的六种配套离子源,主要包括 ESI 和 APCI ,以及衍生出来的 OPSI 开放式进样端口、ASAP 大气压直接进样分析探头、iASAP 惰性气体大气压固体分析探头、vAPCI 气体常压化学电离源。离子源种类多,可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ASAP 离子源,即大气压直接进样分析探头,与ESI、APCI互为补充,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快速可靠的固液体样品直接分析手段。 ASAP 大气压直接进样分析探头 ASAP 离子源,即大气压直接进样分析探头,与ESI、APCI互为补充,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快速可靠的固液体样品直接分析手段。 OPSI 开放式进样端口 Touch Express OPSI 开放式进样端口是一项独特的进样技术,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案: 1、可用于药物研究、食品安全、环境、司法鉴定等应用领域; 2、可用于大分子物质检测,如:蛋白质、脂质、核苷酸、聚合物等; 3、固体、液体均可直接进样,无需样品前处理,30s 即可获得实验结果。 vAPCI 气体常压化学电离源 气体常压化学电离源(vAPCI)与 Advion 小型台式质谱仪 expression CMS 结合,无需样品预处理,即可便捷、快速分析挥发性物质,如样品顶空,呼吸气体或空气等。02 纯化系列产品 puriFlash 纯化制备仪 1、puriFlash 制备纯化系统:全系列任您选择! AIS 新一代 puriFlash® Gene5 快速纯化&制备系统,从低压 20bar 到高压 400bar,覆盖流速 125 mL/min 到 825mL/min,配置完备的检测技术,可使用 UV(UV-Vis),iELSD,MS 检测器,适用各类型色谱柱(正相,反相,离子交换),获得 4-800g 超大范围的制备量。创新的 Flash&Go,Boost&GO,Load&Go 技术,无论是正相还是反相实验,人工智能系统都会给出最佳的纯化方案。2、实验室的另一双眼睛:TLC-FlashReader 读板仪 TLC-FlashReader 读板仪是一款紧凑、高效的多功能设备,适用于有机合成研究,可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图片并上传和储存。仪器灵活性强,可作为独立模块单独使用,即插即用,也可以与 AIS 的制备纯化仪 puriFlash Gen5 配套使用,可将图像、Rf、溶剂信息、ΔCV 自动传输到 puriFlash 制备纯化系统 InterSoft X 软件上。3、样品旋蒸的守护者:puriFlash XS-Vap 蒸发仪 使用 puriFlash XS-Vap,您的样品浓缩不再受困扰!集成创新技术,减少蒸发时间和气体消耗。超直观的软件控制,操作精准,即插即用,节省时间。无限可能的扩展性、实验室的技术创新 expression CMS 处于实验室工作流程中的核心位置,可以将固、液体直接进样(ASAP 大气压直接进样分析探头、OPSI 开放式直接进样接口)、TLC 薄层色谱质谱接口、HPLC、制备色谱、手动注射等多种进样方式即时整合,轻松转换,满足实验室现阶段的需求以外,为后续实验室功能扩展(HPLC/SFC/Flash/ 微流体化学等与 expression CMS 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 上半年除了设备更新,还有哪些政策利好仪器行业?
    2024上半年,国内科学仪器市场继续承压,却也迎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为助力经济复苏和消费提振,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将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政策一出,当即点燃科学仪器行业增长信心,众多仪器企业摩拳擦掌,准备迎来一波堪比2022年底“贴息贷款”的泼天富贵。  其实除了大规模设备更新,上半年还有多项重磅政策为科学仪器行业吹来“春风”。值此半年盘点之际,仪器信息网特别梳理上半年那些利好科学仪器行业的重要政策,顺便看看,大规模设备更新当前进展到哪一步了?大规模设备更新  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此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快速落地:  3月1日,李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了5方面20项重点任务   4月7日,央行设立5000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   4月9日,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5月初,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启动,重点支持仪器设备更新   5月中旬,《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印发,明确高校、职业院校仪器更新金额与要求   5月下旬,《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印发,鼓励适度超前配置,明确资金来源和支持标准   6月25日,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支持范围、贴息标准、期限条件等内容。  据仪器信息网跟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各省市已相继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了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的具体要求。工信部、教育部、卫健委也分别联合发改委等多部门出台了工业、教育、医疗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部委与地方政府双管齐下,织就了一张细密的设备更新政策实施网。  在供给侧,浙江、湖南、江西、广东等多地发布了设备更新服务机构、优势企业及产品的白名单,诸多仪器设备企业上榜,成为需求方设备更新采购时优先选择的“优质供应商”。在需求侧,贵州发布了超17亿的首批大规模设备更新清单,广西曝光了医疗设备更新需求表。最新消息显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部分国控城市点位PM2.5仪器设备更新项目已完成招标流程,采购金额近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大规模设备更新已经进入大规模采购阶段。(点此查看更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全民热词。“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这也对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求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点此查看更多)各省市重大建设项目清单  按照惯例,各省及直辖市会在每年年初发布该年度的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其中涉及国计民生的多个方面,蕴含无限仪器商机。例如,2024年河南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明确河南省今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520个,“购置仪器设备”被多次提到,如尧山实验室项目即将购置仪器设备;金丹科技15万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工程建设项目将购置真空脱水、催化合成、微界面反应、熔融结晶等先进设备仪器215台(套)等。2024年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提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雄安保定基地项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用仪器仪表制造项目)一期项目(保定高新区)、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航空航天材料检验检测产业基地服务平台升级改造项目 (大厂县)等。  仪器信息网还对2024年度的各省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开展进一步梳理,盘点出130个在建实验室/科技设施清单、新建79个检测中心、七省市正在建设疾控中心,另外发布了541个食品重大项目清单,其中的合作机会有望企业进一步挖掘。(点此查看更多)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024上半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未来5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创新监测手段,实施四大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意见》明确,我国将通过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基本完成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从采集、传输、处理到分析及应用,将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  仪器方面,将分批实施国家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改造。引导现场直读监测仪器小型化、集成化技术攻关,提高便携式监测仪器精度,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可靠性和防干扰性,支撑环境执法、应急、精细化管控等管理需求。推进机器视觉、声纹识别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噪声监测中的应用。加快水质自动采样、自动实验室分析系统等先进技术与现行监测标准的衔接。加强污染物排放快速筛查、现场检测、 复杂指标评估等监测方法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加强高新监测仪器自主研发,并推进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执法监测、应急监测中应用。(点此查看更多)《中国药典》2025版修订  2024年是2025年版药典编制工作的收官之年,标准草案进入到公示与审定的关键阶段阶段。《中国药典》2025年版编制大纲明确了研究中药材与饮片中登记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残留的检测方法及限量标准,重点研究建立基于中成药中马兜铃酸不得检出的检测方法,完善以基原、形态、显微、化学成分和生物效应相结合的能体现中药疗效、体现中医药传统特色和现代科学成果的质量标准体系等目标任务。  鉴于此,2024上半年药典委密集公示了包括红外光谱、离子色谱、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及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等在内的多项仪器分析方法标准草案。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应用指导原则首次亮相,历经两轮公示,其亮点在于融合凝胶电泳与色谱技术进行高效分离富集,再借助质谱、二维凝胶电泳、X射线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技术实现分析与鉴定。  随着编制工作进入最后发力阶段,2025年版《中国药典》对实验室的规划建设、质量管理、技术革新及检验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激励着各类机构与企业积极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中国药品标准的质量提升。(点此查看更多)强化科研仪器研发,提升仪器仪表领域合作水平  2024年上半年,仪器仪表特别是科研仪器领域持续成为关注焦点。4月,商务部商务部携手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鼓励境外机构与境内相关机构、政府引导基金等加强合作,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未来能源、工业母机、航空及航天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和仪器仪表等领域和方向,设立母基金或专业化子基金。(点此查看更多)  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他指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点此查看更多)
  • 百亿临床质谱市场持续升温!多政策释放“利好信号”
    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作为检验技术的代表之一,质谱检测平台因其快速、准确、特异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质谱作为诊断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由科研逐渐走向临床,业界很多专家认为其和基因测序技术有许多共同点,也意味着质谱很有可能复制基因测序的发展,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仅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并实施多项临床质谱行业指导原则、应用指南,可见我国临床质谱行业进入快车道,国家对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注册审查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营养元素检测(质谱法)、激素和神经递质检测(质谱法)、遗传代谢病筛查(质谱法)、微生物快速鉴定(质谱法)被列入必备检验项目清单。  可以看到,2022年以来质谱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利好政策频发,相信质谱在临床应用中“大展身手”的机会已经到来。  精准诊断与治疗行业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选择适合的质谱分析技术手段?  不同质谱技术的原理差异性如何?不同的疾病诊断该选择何种质谱技术手段?  自动化质谱技术如何持续助力精准医疗?相关的自动化操作系统是否建立?  ……  2022年12月13-16日,仪器信息网策划举办年度一次的“质谱网络会议(iCMS)”,每年的会议内容设置都会将当年度最新、最重磅的技术应用进展带给听众,十二年来,质谱网络会议受到广大用户的热烈好评。去年年底的直播间,我们共同约定在2022年末,再次为大家呈现关于质谱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和进展。  带着这份承诺,3i讲堂将于12月14日举办“第十三届质谱网络会议”的“临床质谱技术及应用进展”专场,与7位重量嘉宾,在直播间共同寻找答案:  (福利:点击此处,快速免费报名,优先审核)  嘉宾一:郑乐民 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 教授  报告:代谢组学与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远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居于首位。后基因组时代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机遇,研究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和发病机理也能更加深入。报告将介绍通过代谢组学发现的琥珀酸等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点的科研成果。  嘉宾二:高利艳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报告:质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报告将介绍东西分析基于GC-MS\TOF-MS\PTR-QMS三大技术开发的质谱产品在临床检测领域的应用。  嘉宾三:钟定荣 中日友好医院 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  报告:质谱分析技术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  如何利用癌组织的代谢产物不同于正常甲状腺和良性甲状腺病变来进行良恶性的区分,质谱在代谢产物分析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带来解决方案。报告将介绍利用穿刺液中的无形成分进行的质谱分析,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能有效帮助医疗人员识别甲状腺的良恶性。  嘉宾四:遇春燕 哈美顿(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应用专家  报告:Hamiliton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在LC-MS中的应用  样品前处理是所有生命科学检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耗时耗精力,并且会带来样品间的分析误差。报告将介绍Hamilton 针对LC-MS样本制备提供的整套解决方案及定制化解决方案。  嘉宾五:胡斌 暨南大学 副研究员  报告:人体呼气质谱分析  人体呼出气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内源性代谢物和外源性物质,监测人体呼出代谢物产物可以深入理解生理病理变化。质谱是一种呼出代谢物分析的有力手段,报告将介绍最新的研究应用进展。  嘉宾六:刘亚静 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市场专员  报告:如何选择质谱用水  报告将对水中杂质对质谱分析的影响进行展开,并引导用户如何选择合适的质谱用水以及实验室纯水日常使用规范。  嘉宾七:吕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员  报告:功能代谢组学革新胰腺癌精准诊断与治疗发现  报告将介绍当前功能代谢组学革新胰腺癌精准诊断与治疗发现的相关研究进展。  (点击图片,免费报名,优先审核)
  • 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国产科学仪器利好释放
    科学仪器各下游领域国产化程度提升迫在眉睫,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相关领域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并支持科学仪器领域国产化,扩大补贴力度,支持贷款,减税,扩市场需求。据我们了解,今年9月份后高校,教育方面的意向采购,项目报备量增加,预计将利好教育(高校+科研)领域的电子测试测量,光学仪器等高端仪器仪表的订单以及国产替代。科学仪器领域国产化率仅在 5%左右,高端仪器市场国产需求巨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仪器仪表领域的重要下游赛道。叠加 10月 7日美国 BIS 进出口条例对芯片领域的大力度管控,教育,科研,军工等重点电子制造领域国产化的战略意义大幅提升。减税+贴息+贷款多管齐下,多领域科学仪器市场扩容从具体的政策来看,国务院,央行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在减税,贴息,贷款等方面都出台扶持的举措。【减税】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今年四季度购置设备的支出,允许当年一次性税前全额扣除并 100%加计扣除,鼓励改造和更新设备 对企业出资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支出,允许税前全额扣除并加计扣除。【贴息】对 2022年 12月 31日前新增的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 2.5个百分点,期限 2年。【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7万亿元。监管部门在鼓励 21家全国性银行在 1-7月新增 1.7万亿元左右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基础上,8-12月鼓励再新增 1万亿-1.5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包含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制造,教育领域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电子信息制造等十多个领域,我们预计这一系列举措将有效的提振仪器设备层面的投入和市场。科学仪器在教育,科研,医疗等各个行业的市场空间将会扩大,国产化进程加速。核心公司深度受益,仪器赛道百花齐放。永新光学:公司是国内光学显微镜领域的头部厂商,21年突破共聚焦显微镜销售,技术水平可比肩国际竞争对手,有望受益科学仪器国产化优势。22年公司高端显微镜不断开拓(高端品牌 NEXCOPE 系列收入突破 4000万,同比增长约 70%),普教类显微镜稳步提升,H1整体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6%。坤恒顺维: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仪表制造商。公司产品核心技术指标与性能接近或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深度绑定各场景下游客户。现阶段,公司有接近 1/3的营收来自包括高校和小客户群体,其主打产品无线信道仿真仪市占率已经接近国内市场 50%,后续频域类测试仪器产品陆续推出稳步提升市场份额。优利德:公司是亚洲知名且规模较大的仪器仪表公司之一,主营通用 电子测量测试行业的各种仪器仪表等。在教育科研领域,公司的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台式万用表广泛应用于电控层面的研发和实验。现阶段,公司自研的高速 ADC 芯片已进入流片环节,将重点突破 5GS/s采样率及 2G 带宽的关键指标。同时,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发电站等新能源行业分别提供了全套的综合解决方案,预计新能源板块的业务也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重要增长点。鼎阳科技:公司专注于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研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数字示波器、波形与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产品,此类产品广泛的应用于生产检测,教育教学在内的各种应用场景。公司 Q2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系列产品境内收入同比增长241.89%,射频微波类产品境内收入同比增长 89.40%。普源精电:专注于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公司产品在时域和频域测试测量应用方向实现多元化行业覆盖,为教育与科研、通信行业、航空航天等各行业提供科研、研发与生产的测试保障。公司上半年国内销售业务同比增长 47.48%,高端数字示波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49.14%,教育类客户占比 25%。建议关注永新光学,鸿合科技,优利德,坤恒顺维,鼎阳科技,普源精电等风险提示行业增速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
  • 积极响应国家利好政策: Park Systems 支持设备更新,助力节能提效
    积极响应国家利好政策:Park Systems 支持设备更新,助力节能提效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这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都迅速掀起了设备更新的浪潮。作为原子力显微镜的创新者和引领者,Park Systems 将积极响应此项国家利好政策,为Park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设备更新服务。Park Systems始终以“创新 高能 卓越 ”为企业理念,致力于帮助客户追求前沿的发现和创新,确保Park Systems的原子力显微镜始终走在研究事业的前沿。我们坚定承诺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满意的原子力显微镜使用体验。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旧换新活动,Park 精心为大家准备了设备更新换购单,快来看一看吧~Park FX40专为高效率的原子力显微镜使用和专为高效率的原子力显微镜使用而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是一款能够自动化设置和扫描的原子力显微镜 提供早期警告系统和故障保护,以保护正在研究中的样品 配备环境传感器,便于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准控制,以实现定制设置Park FX40改变了传统原子力显微镜的操作流程,通过突破性的自主性和前沿技术, 将用户的利益置于首位。它集成了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能够自动执行设置和扫描任务, 使研究人员摆脱繁琐的手动操作。这包括探针识别、准直激光、样品定位和成像优化。 这使用户能够更专注于他们的研究工作。借助于优秀的机电性能、降噪技术和多样品 成像功能,FX40简化了数据收集、研究工作和数据发布流程,从而加速了科学的探索 发现和创新进步。Park NX10高精准度和高分辨率成像, 拥有业界领跑级的低噪音水平 灵活的开放式访问,可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并配备一系列附件 全面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模式及兼容选项和升级 支持在液体环境中使用扫描离子导电模块(SICM),适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分析化学 Park NX10 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创新领域备受信赖的主力原子力显微镜。凭借其可靠 的精准度和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以高纳米分辨率获取可靠的 数据。Park NX10 提供多种测量模式和附件,使用户能够轻松为其个性的项目定制设置。Park NX20介质和基底的表面测量 Nx20可测量200 mm晶圆的全部区域,无需手动晶圆即可跑满整个200 mm晶圆片 缺陷检测成像和分析功能 具备高分辨率电扫描模式 用于进行3D结构研究的侧壁测量 Park NX20是故障分析和半导体计量的理想解决方案。它提供准确、精准和可重复的 测量,采用非接触模式以保持针尖的锐度,实现快速缺陷成像,并使用解耦的XY扫描 系统进行3D测量。低噪声的Z探测器确保在高速扫描期间获得精准的形貌测量,避免 错误。Park NX20具备表面粗糙度测量、缺陷检测成像、高分辨率电子扫描和侧壁测 量功能,适用于解决复杂的半导体挑战和大样品研究.Park NX-Hivac用于故障分析和对大气敏感材料研究的高真空原子力显微镜 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纳米尺度的电学测量,特别是用于前沿半导体故障分析的SSRM和SCM 具备自动真空抽气和通风的高度可用性Park NX-Hivac 是专为半导体故障分析和对大气敏感材料研究而设计的高真空 AFM。 其在高真空环境中运行,确保更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大大减少针尖和样品的损坏。 该系统在多个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包括使用扫描扩散电阻显微镜 (SSRM) 评估 掺杂剂浓度。借助Park Systems直观的Hivac管理器和自动真空控制,Park NX-Hivac 简化了真空过程,提供快速的真空条件。因此,Park NX-Hivac在无氧真空环境中提供高精度的研究。Park NX-IR用于化学分析和材料成像的纳米级红外光谱系统Park NX-IR 有效融合了崭新的红外光谱技术、Molecular Vista 的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以及行业前沿的 Park AFM 技术。PiFM 红外光谱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在空间分辨率、测量可靠性和样品安全性方面皆优于现有的光谱技术,包括轻敲PTIR(光热诱导共振)。Park NX-IR 中的 PiFM不仅能够进行高分辨率红外光谱分析,还能进行高质量的红外吸收材料成像,以进行准确的化学成分测量。高分辨率红外光谱与传统的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保持着密切的相关性。此外,Park NX-IR 还可以通过检测技术、直接驱动和边带双峰检测的变化提供不同深度的有价值的材料信息。Park Accurion EP4成像椭偏仪EP4是新一代的成像椭偏仪,它有机地结合了传统光谱椭偏仪和光学显微镜技术。这使得我们能够在小至1µ m的微结构上以椭偏仪的灵敏度表征薄膜厚度和折射率。显微镜部分能够同时测量光学系统全视场范围内的所有结构。传统的椭偏仪注重于测量整个光斑,而不能实现高精度的横向分辨率,并且需要逐点测量。EP4的显微镜功能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微观结构的椭偏增强对比图像。在相机的实时图像中可以看到折射率或厚度的微小变化。允许识别椭偏测量的感兴趣区域(选区测量),以获得厚度(0.1 nm-10µ m)和折射率的值。单次测量就可以获取厚度和折射率横向变化的3D图。各种联用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AFM)、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反射式测量仪、拉曼光谱仪等等,可以对同一区域进行原位分析。另有在各种受控温度和气氛环境下测量的附件可选。Park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518室 Park上海实验室上海市闵行区丰虹路199号德必虹桥国际WE 5号楼118Park广州实验室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200号天河北文创苑B座211
  • 国务院印发若干支持政策 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重磅利好
    p   日前,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国务院发布了包括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若干利好政策。 /p p   通知内容显示: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和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在先进存储、先进计算、先进制造、高端封装测试、关键装备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结合行业特点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软件企业执行软件质量、信息安全、开发管理等国家标准。加强集成电路标准化组织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验证,提升研发能力。提高集成电路和软件质量,增强行业竞争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strong /p p   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印发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国家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制定以下政策。 /p p   一、财税政策 /p p   (一)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130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线宽小于130纳米(含)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总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 /p p   对于按照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期自获利年度起计算 对于按照集成电路生产项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期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计算。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p p   (二)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p p   (三)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接续年度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p p   (四)国家对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实施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条件和范围,根据产业技术进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软件企业在本政策实施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按照国发〔2011〕4号文件明确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执行。 /p p   (五)继续实施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p p   (六)在一定时期内,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企业,以及线宽小于0.25微米(含)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含掩模版、8英寸及以上硅片生产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配套系统和集成电路生产设备零配件,免征进口关税 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5微米(含)的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先进封装测试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具体政策由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制定。企业清单、免税商品清单分别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p p   (七)在一定时期内,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以及第(六)条中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先进封装测试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除相关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具体政策由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制定。 /p p   (八)在一定时期内,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进口新设备,准予分期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具体政策由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制定。 /p p   二、投融资政策 /p p   (九)加强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的服务和指导,有序引导和规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秩序,做好规划布局,强化风险提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p p   (十)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企业、软件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对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的重组并购,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引导,不得设置法律法规政策以外的各种形式的限制条件。 /p p   (十一)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现有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多渠道筹资,设立投资基金,提高基金市场化水平。 /p p   (十二)鼓励地方政府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集成电路企业、软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科技及知识产权保险等手段获得商业贷款。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作用,积极为集成电路和软件领域小微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融资担保服务。 /p p   (十三)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积极创新适合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 支持银行理财公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专门性资管产品。 /p p   (十四)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加快境内上市审核流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作资本化处理。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通畅相关企业原始股东的退出渠道。通过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股权转让等服务,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p p   (十五)鼓励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中长期债券等方式从债券市场筹集资金。 /p p   三、研究开发政策 /p p   (十六)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和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做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积极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给予支持。 /p p   (十七)在先进存储、先进计算、先进制造、高端封装测试、关键装备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结合行业特点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优先支持相关创新平台实施研发项目。 /p p   (十八)鼓励软件企业执行软件质量、信息安全、开发管理等国家标准。加强集成电路标准化组织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验证,提升研发能力。提高集成电路和软件质量,增强行业竞争力。 /p p   四、进出口政策 /p p   (十九)在一定时期内,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需要临时进口的自用设备(包括开发测试设备)、软硬件环境、样机及部件、元器件,符合规定的可办理暂时进境货物海关手续,其进口税收按照现行法规执行。 /p p   (二十)对软件企业与国外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签订的软件出口合同,金融机构可按照独立审贷和风险可控的原则提供融资和保险支持。 /p p   (二十一)推动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支持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创造条件。 /p p   五、人才政策 /p p   (二十二)进一步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工作,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人才。加强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督促和指导。 /p p   (二十三)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采取与集成电路企业合作的方式,加快推进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优先建设培育集成电路领域产教融合型企业。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内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鼓励社会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加大投入,支持高校联合企业开展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专项资源库建设。支持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跨国公司合作,引进国外师资和优质资源,联合培养集成电路和软件人才。 /p p   (二十四)鼓励地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表彰和奖励在集成电路和软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高端人才,以及高水平工程师和研发设计人员,完善股权激励机制。通过相关人才项目,加大力度引进顶尖专家和优秀人才及团队。在产业集聚区或相关产业集群中优先探索引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人才的相关政策。制定并落实集成电路和软件人才引进和培训年度计划,推动国家集成电路和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建设,重点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中长期培训。 /p p   (二十五)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集成电路和软件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避免恶性竞争。 /p p   六、知识产权政策 /p p   (二十六)鼓励企业进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软件著作权登记。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依法申请知识产权,对符合有关规定的,可给予相关支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相关知识产权服务。 /p p   (二十七)严格落实集成电路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加强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网络环境下软件著作权的保护,积极开发和应用正版软件网络版权保护技术,有效保护集成电路和软件知识产权。 /p p   (二十八)探索建立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凡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计算机(含大型计算机、服务器、微型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所预装软件须为正版软件,禁止预装非正版软件的计算机上市销售。全面落实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的政策措施,对通用软件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加强对软件资产的管理。推动重要行业和重点领域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宣传培训和督促检查,营造使用正版软件良好环境。 /p p   七、市场应用政策 /p p   (二十九)通过政策引导,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加大对集成电路和软件创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带动技术和产业不断升级。 /p p   (三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支持软件产业园区特色化、高端化发展。 /p p   (三十一)支持集成电路和软件领域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建设以专业化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各类专业化创新服务机构,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按照市场机制提供聚焦集成电路和软件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大对服务于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的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专业化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提升其专业化服务能力。 /p p   (三十二)积极引导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业务发展服务外包。鼓励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电子政务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和数据处理工作中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交由符合条件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承担。抓紧制定完善相应的安全审查和保密管理规定。鼓励大中型企业依托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业务机构,成立专业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p p   (三十三)完善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及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化发展。在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推广符合安全要求的软件产品和服务。 /p p   (三十四)进一步规范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市场秩序,加强反垄断执法,依法打击各种垄断行为,做好经营者反垄断审查,维护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 /p p   (三十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机构的作用,加快制定集成电路和软件相关标准,推广集成电路质量评价和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 /p p   八、国际合作政策 /p p   (三十六)深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全球合作,积极为国际企业在华投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鼓励国际企业在华建设研发中心。加强国内行业协会与国际行业组织的沟通交流,支持国内企业在境内外与国际企业开展合作,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协作和国际标准制定。 /p p   (三十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走出去”。便利国内企业在境外共建研发中心,更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开展投资等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p p   九、附则 /p p   (三十八)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含设计、生产、封装、测试、装备、材料企业)和软件企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均可享受本政策。 /p p   (三十九)本政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负责解释。 /p p   (四十)本政策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继续实施国发〔2000〕18号、国发〔2011〕4号文件明确的政策,相关政策与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为准。 /p p br/ /p
  • 财政部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利好仪器仪表企业
    4月20日,财政部召开2022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2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在“答记者问”环节中,财政部详细介绍了年初以来出台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利好仪器仪表企业。以下为问答实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好退税减税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年初以来已经出台了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延续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但不超过300万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   二是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就业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因增值税税制设计类似于先缴后退的留抵退税制度,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并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全面解决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三是出台支持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税收政策。将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减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对2022年航空和铁路运输企业分支机构暂停预缴增值税;对2022年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四是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将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以上政策发布以来,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组织实施,扎实推进政策落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解读,切实加强舆论正面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各项政策知晓度,帮助企业用尽用好政策。下一步,财政部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切实发挥好政策效用,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 思科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下制造业检测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目标,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意见》的发布对制造业及相关质量把控领域的企业带来了重要利好。根据《意见》内容显示,“到2025年,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明显提升,可靠性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将建设3个及以上可靠性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形成100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到2030年,10类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靠性标准引领作用充分彰显,培育一批可靠性公共服务机构和可靠性专业人才,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成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国内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领域的领先企业,思科瑞(688053.SH)的业务主要包括军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与可靠性筛选试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失效分析与可靠性管理技术支持等,目前,经公司可靠性检测认定合格的军用电子元器件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军工领域。经过多年的领域深耕,思科瑞已在核心技术竞争力、元器件可靠性检测能力、服务体系等方面具备了突出优势,并凭借此获得众多客户青睐,长期与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下属企业在内的近400家军工集团下属企业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在军工电子元器件检测领域形成了较高的客户壁垒。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意见》的发布,预示着我国对制造业质量的要求将持续提升,这将有利于思科瑞等优质企业凭借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可靠性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以及利用可靠性标准体系的建立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进而降低检测成本和风险。预计未来随着检测检验市场景气度上行,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需求也将持续扩大,届时该领域以思科瑞为代表的领先企业的上行通道也有望随之进一步打开。
  • 利好政策 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
    p   2015年8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湖南省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为加快湖南省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提出了12项政策,包括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开展和推广遗传病基因检测、开展基因检测试点、大力推广个性化医疗、将部分基因检测费用纳入医保等,具体全文如下: /p p   湖南省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若干政策(试 行) /p p   基因检测技术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为加快我省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基因检测技术在重大疾病防治上的应用,促进健康惠民,现提出以下政策。 /p p   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针对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唐氏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检测筛查,在遵循知情、自愿、保密的原则下,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开展和推广。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可采取政府采购和患者自付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医学检验服务整体外包给具有资质的省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应用成效显著的地区或机构,在医疗机构布局审批、开展试点示范、争取相关专项上享有同等优先权。 /p p   二、支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因检测技术相关产品进入《湖南省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产品,给予首购、订购、价格扣除、评审加分等优惠政策。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基因检测技术相关设备和首批次产品应用给予重点支持。 /p p   三、选择一批试点地区开展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专项行动,针对曾生育智力障碍患儿或夫妇之一系智力障碍患者的对象,且现无存活子女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由省政府专项基金和指定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共同出资,免费开展& quot 先证者诊断& quot 及产前诊断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出生概率。 /p p   四、大力推广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精准医疗和个体化用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励具有资质的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实验室研发测试(LDT)的临床应用,进行重大疾病的预测、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p p   五、对新增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等建设项目,纳入省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优先保障用地。各基因检测应用示范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检测机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并形成税收的,给予一定奖励。 /p p   六、鼓励开展对外合作。对参加省外举办的基因检测相关产品与服务博览会、展销会,并单次签订200万元以上产品销售合同的企业,由相关专项一次性给予一定的产品展销推介费用补助。 /p p   七、支持先进基因检测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重大基因检测技术相关产品首次在省内产业化的,给予一定奖励。积极支持企业和机构申请国家CFDA注册、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等资格许可。 /p p   八、支持成立省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制定行业标准,搭建公共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学研用的高度结合。联盟成员单位在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时,予以优先支持。 /p p   九、鼓励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具有资质的省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合作共建医学检验服务公共平台,并支持申报省预算内相关专项。支持建设全省基因检测大数据共享和分析平台,鼓励行业间合作。 /p p   十、鼓励有资质的基因检测相关企业和机构依法依规在运营模式、应用领域等方面开展探索。符合相关规定准许在临床应用的新型基因检测产品,鼓励公立医疗机构或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自行确定检测项目试行价格。 /p p   十一、完善基因检测收费标准体系,根据不同类型的基因检测项目,建立多元化的收费清单。将部分治疗药物基因检测、罕见病基因检测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p p   十二、加强基因检测技术相关产品注册、生产、流通、使用和宣传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基因检测相关企业和机构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打假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p
  • 科研仪器运送政策调整,广东"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利好
    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司法部、港澳办:你们关于对入出内地符合条件的香港、澳门机动车实行免担保政策并在广东省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一、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意自即日起在广东省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有关规定(目录附后),对符合条件的按照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以下称“港车北上”)政策入出内地的香港机动车和按照澳门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以下称“澳车北上”)政策入出内地的澳门机动车实行免担保政策。二、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要根据上述调整,按职责分工推进落实“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及时对本省、本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建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在确保有效防控免担保风险的前提下,成熟一个,实施一个。三、国务院将根据有关政策在广东省的实施情况,适时对本批复的内容进行调整。附件: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暂时调整实施的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目录国务院2022年11月17日附件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暂时调整实施的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目录有关行政法规规定调整实施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  第五条第一款 当事人申请办理下列特定海关业务的,按照海关规定提供担保:  ……  (二)货物、物品暂时进出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第四十二条 暂时进境或者暂时出境的下列货物,在进境或者出境时纳税义务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应纳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其他担保的,可以暂不缴纳关税,并应当自进境或者出境之日起6个月内复运出境或者复运进境;需要延长复运出境或者复运进境期限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根据海关总署的规定向海关办理延期手续:  (一)在展览会、交易会、会议及类似活动中展示或者使用的货物;  (二)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中使用的表演、比赛用品;  (三)进行新闻报道或者摄制电影、电视节目使用的仪器、设备及用品;  (四)开展科研、教学、医疗活动使用的仪器、设备及用品;  (五)在本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列活动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及特种车辆;  (六)货样;  (七)供安装、调试、检测设备时使用的仪器、工具;  (八)盛装货物的容器;  (九)其他用于非商业目的的货物。  第一款所列暂时进境货物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复运出境的,或者暂时出境货物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复运进境的,海关应当依法征收关税。  第一款所列可以暂时免征关税范围以外的其他暂时进境货物,应当按照该货物的完税价格和其在境内滞留时间与折旧时间的比例计算征收进口关税。具体办法由海关总署规定。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四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对按照“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入出内地符合条件的香港、澳门机动车实行免担保政策。广东省人民政府会同有关方面推进落实“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要完善落实相关机动车源头管理和属地管控责任,签署相关协议,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加强信息化和科技手段运用,建立健全机动车入出内地的预警管控工作机制,在确保有效防控免担保风险的前提下,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 政策利好不断,国产科学仪器崛起正当时
    2021年全国两会上“十四五”计划中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与此同时,国家继续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提供优惠政策,并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发布〈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中指出继续对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同时,今年由国家财政部会同工信部共同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规定了政府机构采购国产仪器的比例要求。这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极大的鼓舞了国产科学仪器企业,增加了从事国产制造企业相关人员的信心,更给国产科学仪器事业创新研发的增添了动力。科学仪器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基础科学创新的基础,在制药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半导体、石油化工等领域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目前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转型、市场应用逐渐打开、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科学仪器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40年深耕行业,连华科技恒者行远连华科技创立于198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水质检测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实体企业。近四十年来连华科技产品系列不断更新改善,在功能上不断加强,实验操作更加人性化、简单化,陆续研发出多参数、COD、氨氮、BOD、总磷、总氮、重金属等二十余系列水质分析仪及丰富的专业化配件、试剂,覆盖百余项水质指标检测需求。连华科技水质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系统、科研院所、日化轻工、石化、食品加工、酿造、市政污水处理、冶金焦化、医药行业、造纸、纺织印染、电镀、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时至今日,我们拥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研发与服务团队,积累了多个行业的检测数据和解决方案,服务了20余万家的客户和机构,也与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坚持自主创新,荣获“专精特新”企业称号1982年连华科技研发出化学需氧量(COD)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该成果作为世界化学领域新贡献被收录在美国《CHEMICAL ABSTRACTS》中,此方法于2007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检测标准(HJ/T399-2007)。1987年研发化学需氧量(COD)水质快速分析仪器,填补了COD水质快速分析仪器生产的空白。2013年率先成功研制无汞压差法技术的智能型压感式BOD测定仪。在近40年的研发与发展过程中,连华科技始终保持着水质分析测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2021年度第五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中,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在水质检测领域的科研实力、创新优势、技术沉淀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成功入选“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并顺利取得证书。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被认定为“专精特新”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秘籍”,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瞄准“缝隙市场”,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连华科技获此殊荣,是对连华科技近40年来坚持创新及深耕市场的价值肯定。宏观来看,“十四五”规划文件牵引、地方政策支持、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仪器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产仪器肩负着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推动科技进步的重任。连华科技作为国内水质检测仪器自主创新型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保持创新动力,抓质量促生产,不断拓展创新应用与解决方案,服务于广大水质检测仪器客户和用户。
  • 杭州发布合成生物产业利好政策!
    2023年9月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措施自2023年10月9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由市经信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资助(补助、奖励)经费由第一牵头单位负责落实。本措施与本市各级其他同类政策有重叠的,按照“从优、就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本措施所列资助(补助、奖励)标准,均为最高标准,资助(补助、奖励)资金由市和各区、县(市)按财政体制共同承担。  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加速提升我市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创新水平,构建合成生物“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完善合成生物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集群创新高地,抢占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先机,特制定本措施。  一、适用机构和重点支持领域  本措施适用于已依法登记注册,从事合成生物相关领域研发、生产、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  本措施重点支持基因组合成与组装、底盘细胞构建、菌种计算设计、高通量基因合成及筛选、人工合成和使能、生物元器件库设计构建、DNA数据存储、催化软物质、无细胞合成生物体系构建、蛋白质设计、酶工程、代谢工程、低碳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信息分析、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等合成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服务 应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的高端生物原料药、生物药用辅料、新型疫苗、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植物药、中药活性成分、罕见病药物、生物基材料(含高端精细化学品、工业酶制剂等)、生物芯片、生物类医疗美容原料及制品、化妆品新原料、生物食品营养原料、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转基因作物等产品 应用于生物发酵、分离和纯化等关键环节设备的生产制造。  二、提升合成生物创新研发能力  (一)鼓励承接国家、省重点科技专项。对获得“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生物大分子及微生物组”“生物安全技术”“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颠覆性技术”等国家、省重点专项或课题的承担单位,按国家、省实际到账资助经费的25%给予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二)加强研发经费资助。对经认定的合成生物企业,当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经评审按研发投入的10%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每年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三)支持开展技术交易活动。鼓励开展合成生物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交易活动。对国内高校、科研院校、新型研发机构应用技术交易平台实现的合成生物技术交易活动,按不超过其年度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的5%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鼓励合成生物企业应用技术交易平台输出和吸纳技术成果,按年度累计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交易额每新增500万元奖励1万元,年度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单个企业一个年度只可作为技术合同的一方申报)。(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四)夯实创新研发基础。支持合成生物相关单位打造国家级合成生物技术战略平台,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基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各部委认定的各类创新载体。(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三、促进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发展  (五)谋划布局未来赛道。支持钱塘(新)区、萧山区和西湖区等合成生物重点发展区合理布局合成生物技术产业,争创合成生物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推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中国科学院医学所医用合成生物学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医疗美容、化妆品等未来赛道,引导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六)支持生物材料产业化。对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进行相关登记的生物原料药和生物药用辅料,登记号状态由“I”(未激活)变为“A”(激活)的产品给予最高10万元资助 对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生物原料药和生物基材料,每个产品给予最高30万元资助,单个企业每年累计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生产生物原料药、生物药用辅料、生物基材料的企业,当年营收首次超过1亿元、2亿元、5亿元,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2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进档的奖励差额)。(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七)支持生物类医疗美容产品产业化。积极发展肉毒杆菌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透明质酸医用修复敷料等医疗美容药械。对获得国家药械注册证书并进行产业化的,医疗美容药品每个品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三类医疗美容器械每个品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二类医疗美容器械每个品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产品获证后3年内生产并形成销售的,在每年保持增长的基础上,按年度新增销售额,每增加1000万元给予不高于5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八)支持化妆品新原料的研发生产。对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或备案并成功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的化妆品新原料,经核准后每项给予最高30万元资助 对从事化妆品研发生产的企业,通过注册程序获得特殊化妆品产品注册证(不包含染发剂、烫发剂等化妆品),每个品种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资助(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九)鼓励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支持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应用,对进入生产性试验、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产品,每个产品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50万元奖励 对应用合成生物转基因技术并通过国家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品种给予最高60万元奖励 对通过省级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品种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十)加大合成生物特色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充分结合合成生物产业空间规划,重点布局钱塘(新)区、萧山区和西湖区等地区发展合成生物特色园区。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开展合成生物标准厂房建设,经认定的市级特色园区建设2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的,市级财政对其所在区、县(市)给予投资总额不高于20%的资助,由各地对投资主体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各区、县(市)和市级特色园区入驻企业组建或聘请专业的合成生物特色园区运营团队或公司进行园区运营与管理。(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十一)推动重点领域项目产业化落地。对经认定应用合成生物技术且实际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的产业化项目,按不高于实际投资总额(不含土地、厂房、旧设备,含新设备、GMP标准厂房装修等)的30%予以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十二)支持生物制造总部企业发展。大力引育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医疗美容、化妆品等领域头部合成生物总部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杭州总部企业,对经认定的总部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用地“带项目条件”出让、科技研发资助等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  四、健全合成生物生态服务体系  (十三)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基因测序合成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元器件设计平台、合成生物设计与自动化平台、重要菌种及细胞株保藏与开发平台、药物发现平台、小试服务平台、中试放大基地、概念验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等经认定的市重点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不高于其核定新增研发设备、软件等投入的30%予以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经认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合成生物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服务双方须无投资关联情况),根据技术合同和服务绩效等,给予其不超过技术合同金额10%的创新券补助,单个平台每年度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十四)加大对专业论坛等活动的支持力度。重点打造杭州品牌的国际合成生物专业论坛等活动,对举办合成生物专业论坛等活动的,给予单个活动承办方最高300万元资助。(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  (十五)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多层次合成生物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申报国家和省、市级人才计划、定期组织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等方式支持企业招引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高端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培养具备产业级研发能力的高端人才,评选合成生物产业领域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授权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价,打造一支面向产业端的卓越工程师队伍。落实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政策。(牵头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人力社保局)  (十六)加强基金和融资担保支持。支持杭州科创基金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专项引导基金,加大对合成生物产业的投资力度,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投资引导作用和市融资担保集团融资增信功能,通过市区联动、基金赋能、降低保费,重点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高应用研发能力、新产品的生物制造能力等,完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牵头单位:市国资委、市财政局)  (十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数据库、法律信息库和专家库,加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权援助力度。同步引进优质律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法规辅导。(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十八)加强合成生物产业要素保障。合成生物重点发展区负责对每年的产业用地指标和产业用房指标予以量化,市级对合成生物重点企业的用地需求予以优先保障。对经认定的合成生物特色园区,加快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依法简化环评办理流程。(牵头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此前7月,杭州市经信局印发了《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对合成生物创新研发、产业化、特色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制定了多项奖励和资助政策,最高达1亿元。8月,杭州市环保局出台了《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及相关产业环评制度改革方案》,简化实验室级生产环评审批流程。  2023年,杭州还发布重磅创投文件,提出由市政府主导、整合组建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由其参与投资N支行业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子基金等,最终形成总规模超3000亿元的“3+N”产业基金集群。3000亿基金集群重点支持以五大产业生态圈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  “政策好”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众多参与者对杭州的评价,作为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增长空间巨大的核心城市,杭州正在以“快狠准”的政策为切入点,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跑。
  • 贴息贷款政策利好 夏芮助力高校科研装备升级
    近期,人民 银 行 发布消息称,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9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金〔2022〕99号),对教育、卫生健康、实训基地、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产业数字化转型等10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进行贴息贷款政策支持,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进一步推动落实了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工作。而根据业内消息,此次贴息贷款政策明确提出优先支持国产自主品牌设备贷款项目。这无疑给国产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表明国产仪器进入市场将是长期趋势。教育行业作为此次贴息政策重点关注领域之一,也迎来了设备更新换代、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升级的重要契机。近日印发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更是提出将仪器设备总值等作为职业学校办学的监测指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大推动了教育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为各大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夏芮解决方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夏芮智能作为科学仪器领域先进的装备制造与服务提供商,为高校科研装备升级改造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我司拥有国内生化检测领域最优秀的研发体系和团队,与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入技术合作、协同创新。我司自主研发的科研型拉曼光谱仪适用于各大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助力高校老师、科研人员等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原位电化学拉曼应用成果实例我司打造多样化的科研设备产品线,满足高校老师、科研工作者个性化的科研需求,为科研院校设备更新换代尽一份绵薄之力。科研型拉曼光谱系列为我司明星产品系列之一。电化学拉曼光谱检测系统EC-Raman电化学拉曼光谱是将拉曼光谱技术与电化学电极反应机理的研究相结合,可以用来测量溶液中电化学活性粒子的种类、浓度及其随时间、电极电势的变化,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性质。夏芮智能研发的电化学拉曼光谱检测系统是由电化学工作站、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显微成像系统组成,实现电化学测量与拉曼光谱采集同步获得原位反应物与产物信息,并利用独有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检测不同电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可以直观地判别该产物在电极表面的结构、取向等信息。【特色优势】独创原位光谱池;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超高谱图分辨率。清晰观测被测物质的特征峰;稳定性强,搭载高稳定激光器、恒温制冷检测器,为高质量光谱采集提供保证;便携式科研级别拉曼。尺寸小,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提供科研级拉曼研究;完美实现催化过程实时监控,搭载性能优异的电化学工作站,可捕获到催化过程中痕量产物的拉曼信号;【应用领域】能源、催化、表面科学、材料分析、分子电子、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地质学与矿物学、半导体/太阳能、拉曼增强(SERS)等科研显微拉曼光谱仪【产品简介】夏芮智能研发的显微拉曼光谱检测系统是由拉曼共焦模块、拉曼光谱仪、显微镜等部分构成,通过把光谱模块集成到显微镜上,实现拉曼光谱信息的测量。系统自由灵活,具备对微小区域实时成像和采集该区域物体拉曼光谱的能力,帮助用户快速对样品微观结构,微观光谱信息的测试和分析。【特色优势】独创壳层隔绝表面增强拉曼技术;一套综合的成像技术;高性能,高性价比;支持532/633/785/830/1064多种波长拉曼配置;电动位移台 (带XY二维mapping);开放式平台,空间更大,可定制化开发;【产品功能】具备对微小区域实时成像和采集该区域物体拉曼光谱的能力,帮助用户快速对样品微观结构,微观光谱信息的测试和分析,配选自动平台,可以实现自动点扫描进行高光谱成像。【应用领域】能源、催化、表面科学、材料分析、分子电子、生命科学
  • “土十条”出台:土壤监测迎重大利好
    “土十条”出台:土壤监测迎重大利好 修复市场短期带动有限  土壤污染治理行业翘首盼望的“土十条”终于出台了。  5月31日下午,国务院公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土十条”),至此大气、水、土污染防治都有了行动计划。  “土十条”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环保部解读称,“土十条”将推动形成土壤污染防治产业链,规范土壤污染防治产业发展 实施“土十条”,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2.7万亿元,可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人以上 到2020年,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不过,多家从事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表示谨慎,因为从整体基调来看,“土十条”更注重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短期内对土壤修复市场不会有太多刺激作用。  “土壤污染防治首先要‘摸清家底’,短期内利好的是土壤监测和调查市场,而土壤修复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选择静观其变。”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22.SZ)总经理宋海农分析称。  拉动2.7万亿元GDP增长  我国土壤修复企业从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近1000家,从业人员从约2000人增加到约1万人。但还存在技术储备不够、人员队伍不足等问题,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总体上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锁说。  国外土壤修复已有40年到50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和实用化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完备的修复产业链和修复市场。而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只有短短10年时间,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土十条”提出,通过政策推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形成若干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这些政策利好,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土十条’加快了土壤治理的进程,加大了市场容量。随着更多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的落地,相信土壤治理和修复行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正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环保部预期,“土十条”落实后,到2020年,可使7000万亩受污染耕地得到安全利用。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在优化经济发展方面,实施“土十条”,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2.7万亿元,可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人以上。到2020年,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不过,在业内看来这“过于乐观”。在商业模式不清,技术、管理和人才都缺乏的情况下,企业对此持谨慎态度。  此前,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2016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表示,“土十条”治理土壤污染,是个“大治理”过程,不是要投入几万亿元。他表示,“土十条”强调的是风险管控,要管控土壤污染风险,通过改变土地使用方式,而不是简单依靠巨大的资金投入,对污染的土壤要加强监测监控,不让污染继续发展。  修复市场缓慢释放  “土十条”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整合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数为90.89亿元,虽然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3.89亿元,增长145.6%,但摊派到每个省份仅3亿元左右。与“土十条”提出的任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土十条”还要求,地方应统筹相关财政资金,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加大支持,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资金,更多用于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  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生态部主任王夏晖介绍,一般来说,农用地治理与修复成本每亩从几千元到几万元,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成本每立方米从几百元到几千元。  一家环保企业负责人认为,土壤治理要花费巨额资金,但“土十条”中,财政资金的来源、渠道和创新力度都不够。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从财政角度分析也认为,“土十条”并不是大型土壤修复项目的机遇。  “不管是通过PPP项目,还是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地方政府支付大规模土壤修复工程的能力都有限。”薛涛表示。  “‘土十条’的重点在于风险防控,谈不上什么商机,短期内国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而且说实话,商业模式确实不太清晰。”宋海农认为,土壤治理和修复行业不会有万亿级,可能会经历一个百亿级或千亿级市场慢慢释放的过程。  “我们当然希望有更多钱投入这个市场,但还是更倾向于静观其变。土壤修复行业目前交织着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多重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宋海农表示。  多位环保分析人士表示,在环保资金中,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已经占了大头,留给土壤治理的资金十分有限。以水污染治理为例,近两年各地政府治理黑臭水体的压力非常大,频频有大项目出现,比如北京计划到2020年为通州安排总投资456亿元治水。  在这种背景下,土壤治理资金从何而来?  “土十条”指出,应发挥市场作用。除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外,还要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探索通过发行债券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有序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土壤监测和调查迎利好  虽然对土壤修复态度谨慎,但业内人士和分析机构都认为,土壤监测和调查市场将迎来重大利好。  “土十条”第一条便提出“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并给出了具体时间表。  第一,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第二,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17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充分发挥行业监测网作用,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第三,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相关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  对此,申万宏源认为,这些目标时间节点的制定代表着整个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起步初期,在未来3年内修复部分仍将以试点为主。  民生证券环保团队表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共有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31367个,已覆盖90%县(市、区)。2016年拟再增加7000个风险点位,农业部门计划设立15.2万个产地安全检测国控点。而“土十条”明确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监测点位的增加及监测网络的建设利好监测企业。  “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工业园区土壤监测点,完善土壤信息系统,建立大数据平台,有望打开百亿市场空间。”E20研究院研究员郭慧分析。  不过,她同时表示,混乱的场地调查市场,低价竞争现象层出不穷,耕地修复等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都是当前面临的问题。千亿市场开启,还需要更多配套文件引导市场发展方向。
  • 软件税收政策有变,利好仪器智能化发展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将取消对互联网软件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其实早在8月3日,阿里巴巴在公布业绩后的电话会议上就已经提前向投资者“预警”:公司部分业务将不再被视为重点软件企业,从而不再享受10%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果10%的税收优惠没有了,意味着本财年阿里的利润将减少17亿美元(110 亿元人民币)!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最坏的情况是税率升至25%。互联网企业已成为软件行业人才“黑洞”华中科技大学CAD中心主任陈立平表示,国内软件人才培养大多是做上层的应用软件,最基础的算法、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等领域乏人问津,很难构建起从算法到软件再到应用的良好生态,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做上层应用软件的企业能提供更好的待遇。一家工业软件研发相关单位负责人也表示,刚毕业的硕士毕业生在其单位的年薪在12万到15万元之间,工作七八年后的开发人员年收入也仅能达到20万元。一些互联网、游戏公司轻易就能用数倍年薪挖人,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流失,是许多企业共同的感受。提供一个好平台能在短期内留住人才,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肯定会走,因为薪资水平很难留人。互联网已成为软件人才“黑洞”。软件企业新政将为工业软件释放人才红利相关人士称,中国监管机构正在考虑收紧所谓的“关键软件企业”的资格标准,对互联网公司享受的减税优惠提出更严格的要求。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其他三个部门一起公布了软件企业的指导方针。据媒体报道,这些指导方针将有助于确定哪些企业可以被列为新的“重点软件企业”,别列为此类企业可以获得10%的优惠税率。4月的指导方针指出,合格的公司必须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业务。这些公司的业务或产品也需要拥有自己的专利或知识产权。在人员方面,指导方针规定,公司必须至少有40%的员工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此外,研究和开发专业人员需要至少占总人数的25%。符合条件的公司的研究和开发支出也必须占总收入的7%以上,而不是此前的6%。与软件产品开发有关的收入应至少占收入的55%,而以前是50%。随着新政策的来临,互联网企业的利润和业务大幅收缩,企业将降低薪资标准和招聘规模,甚至裁员,从而释放大量软件人才红利。软件人才红利将流向其他软件领域。其中大量人才将流向工业软件。国产工业软件迎来发展契机工业软件支撑着工业企业的业务和应用,是工业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软件行业中,工业软件是一个小众产业,却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在产业链中发挥关键作用,堪称工业领域的皇冠。高端工业软件更是皇冠上的明珠。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软件都属于广义上的工业软件,按具体应用环节可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经营管理类和运维服务类。目前我国工业软件自主程度较低,对国外依赖严重,面临“卡脖子”的风险。2020年6月6日开始,因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名单的原因,哈工大、哈工程被禁止使用MATLAB。工业软件研发人才极度匮乏,导致国产工业软件难以自主开发,国外巨头几乎垄断我国工业软件市场。据走向智能研究院的研究评估,在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类软件市场,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PTC以及美国Autodesk公司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CAE仿真软件市场领域,美国ANSYS、ALTAIR、NASTRAN等公司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软件企业新政施行,互联网企业将释放大量人才红利,其中部分人才将涌入工业软件领域。而近年来,国家层面也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支持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软件助推仪器智能化趋势工业软件也是仪器智能化的利器。伴随着制造业逐步迈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各大科学仪器巨头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比如,著名科学仪器巨头梅特勒托利多,推出了LabX 实验室软件,结合XPR Automatic 智动天平对实验室进行联网,可以轻松实现高效、合规和无缝的流程。仪器仪表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制造升级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进程。工业4.0的基础是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核心就是在制造业中采用物联网和服务网,涉及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工业4.0涉及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只有拥有了高水平的工业软件,才能实现工业制造业的强心健魄。随着智能制造和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未来仪器智能化将成为趋势。
  • 噪声污染监测市场空间巨大!多政策释放“利好信号”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噪声污染防治进入了新阶段。202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新法”)正式实施,这是该法实施20多年来第一次全面修订。“十四五”期间,国家对噪声污染监测与治理的决心坚决,“噪声污染防治”接连被写入多项国家政策:《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的明确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等攻坚任务;《“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指出,在2025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并与国家联网。这些举措,都将为“2025年实现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85%”目标保驾护航。噪声扰民投诉占比持续上升达45%11月16日,《2022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发布,2021年,噪声投诉举报量持续居高。2021年,生态环境部共接到公众举报 45 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 45.0%,居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 2 位。其中,最多投诉占比为工业噪声占比47.9%,其次为建筑施工噪声占比31.1%。数据来源:《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12345”市民服务热线以及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约 401 万件 ,增加200万件。2020、2021年,四类“噪声”投诉案件占比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投诉占比呈下降趋势,这样的结果离不开生态环境部及相关部门全方位的监管。噪声在线监测成政府监管工作重要抓手《“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指出,在2025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并与国家联网。与此同时,根据2022年11月发布的《中国环境噪声污染报告》内容,针对各类环境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种防治举措,并将环境噪声监测作为噪声污染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态环境部门设置了 1692 个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和 735 个道路交通声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安装了 6.2 万余套建筑施工噪声自动监测设备、约 700 套工业噪声自动监测设备。相较于手动监测,噪声在线监测设备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政府进行噪声监管的主要手段。而面对一些噪声污染引起的事件,处罚力度日益加大。据不完全统 计,2021 年,全国施工噪声污染处罚案件约 2.1 万起,处罚金额约 2.6 亿元;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噪声处罚金额约 1500 万元;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社会生活噪声处罚金额约 1700 万元。为了助力我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稳中向好地持续推进,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1月4日举办“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网络研讨会,将邀请多位专家出席,聚焦环境噪声标准解读、噪声监测设备技术方案制定、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分享及经验交流。诚邀参会。粉丝福利,优先审核,12月31日前有效。免费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environmentalnoise230104
  • 利好环保行业发展 十二五环保规划政策与投资落实
    日前我国发布了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环保目标、总投资和重点工程。   《规划》中提出了7项主要环保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的减排量与此前发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一致,因此市场已经充分预期了此次“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环保目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地表水的监控和空气环境质量监控评价明显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地表水国控断面个数由759个增加到970个,其中七大水系国控断面个数由419个增加到574个 同时,将评价因子由12项增加到21项。空气环境质量评价范围由113个重点城市增加到333个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监控断面和指标的增加,表明环保工作在纵深两个方向的推广和深化,同时也给环境监测和管理能力带来新的要求与挑战。   此外,《规划》提出的投资规模略超预期。《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3.4万亿元,高于之前披露的3.1万亿元,其中优先实施的8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投资1.5万亿元。资金投入增加既表明了我国加强环保工作的决心,也表明完成“十二五”环保指标和任务的艰巨性与紧迫性。规划同时还提出了“十二五”重点环保工程。   环保部还与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八大央企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减排工作的决心。从“十一五”环保指标超额完成的经验来看,考核与问责制的加强对于减排任务的完成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随着环保“十二五”规划的发布,从政策落实到投资推动都会有利于环保行业发展,所以我们依然看好环保行业,重点推荐细分行业的一些龙头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的龙头公司将受益于行业爆发式增长,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污水治理领域,龙头公司将凭借领先技术和资金实力迅速发展 此外,大气治理领域的个别龙头公司将受益于脱硝市场启动而占据先发优势。
  • 政策利好!海南省财政厅印发文件支持碳达峰碳中和
    近日,海南省省财政厅印发《海南省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构建以“三个阶段”、“六大方向领域”、“四大工具”和“四项制度保障”为核心的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政策体系。   《实施意见》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   一是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坚持分类施策、协同推进,坚持结果导向、奖优罚劣为基本原则;明确“三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到2030年,到2060年)。   二是明确支持重点方向和领域。通过支持构建清洁能源体系、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等“六大方向领域”,助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交易市场作用,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财政政策体系。通过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健全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税收政策、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等“四大工具”,加快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定的省与市县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引导各类资源和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聚集,推动自由贸易港相关税收政策与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发展相衔接,积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财政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四是保障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严格绩效管理、加大政策宣传等“四项制度保障”,切实抓好中央和省级政策落实,充分发挥财税、投资、价格、金融等政策合力,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本地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实施意见》的印发是财政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税收、政府采购等多项政策协同作用,有效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各项政策尽早落地见效。
  • 盘点!湖南省若干政策利好仪器仪表企业
    一、关于财政税费政策   (一)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适用政策的中小微企业范围:一是信息传输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标准为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2亿元以下;二是房地产开发经营,标准为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亿元以下;三是其他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须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重复列出)   (二)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延续实施6个月。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等优惠政策。(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对工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工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依法享受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优惠政策的,可叠加享受前述优惠政策。对工业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统一标准认定。(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从2022年4月1日起,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并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加大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并一次性退还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存量留抵税额。(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降低企业社保负担,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关于金融信贷政策   (六)大力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落实对银行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考核约束。推动国有银行优化经济资本分配,向制造业企业倾斜,继续保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2022年全年增加350亿元以上。(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持续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推广银税、银保、政银担等合作互动模式。紧密结合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融资期限,健全制造业融资“白名单”企业制度,引导金融机构为“白名单”企业定制融资方案,开发专属产品,提供差别化融资支持,提升融资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税务局、湖南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争取和落实好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激励资金、再贷款优惠资金支持。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发展供应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加大银行机构普惠小微贷款力度。(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按照国家工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要求建立省级项目库,引导金融资源向工业绿色低碳领域汇聚。落实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政策,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金融机构加快信贷投放进度,支持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推广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信易贷”模式。深化产融合作,落实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专项政策。抢抓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机遇,引导制造业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进一步发挥好省内各类产业基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基金支持省内工业企业。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南证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关于保供稳价政策   (十一)坚持绿色发展,按国家统一部署,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电费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持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铁矿石、化肥等大宗原材料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加大省内原材料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运行监测频度力度,强化原材料行业预警预判,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维护合理的价格秩序。严格执行国家价格调控有关政策,增强省内基础工业产品、重要生活物资、农资化肥、关键新材料等原材料产品供给稳价能力。严格落实国家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监管政策措施,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等各类违法行为和资本无序炒作,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支持企业投资开发铁矿、铜矿等国内具备资源条件、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矿产开发项目;推动废钢、废有色金属、废纸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矿山”对资源的保障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强与煤炭优质产能富余省份对接,提高发电供热化肥用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水平,推动煤电企业提高发电出力,按规定做好骨干水库储水保水工作,提升全流域整体顶峰能力。加强供需形势研判和预测预警,制定好能源保供应急预案,做实做细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关于投资消费和外贸外资政策   (十四)强化产业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以“十大产业项目”为重点,结合推进产业“万千百”工程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行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定期调度监测机制。加强投产项目跟踪服务,对2021年以来投产项目建立三年服务期制度。强化对项目产能利用率和营收、税收、就业贡献等发展质效情况评价考核,择优发布年度综合绩效优秀产业项目。加强产业布局引导,抓好“五好园区”建设。动态做好项目储备,瞄准省内特色优势企业,逐一指导、滚动编制企业三年投资发展方案,提供一揽子精准服务,引导企业扎根湖南,深耕主业,迭代创新,做强做优。实施“纾困增效”专项行动,促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大力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落实“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积极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入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主动对接国家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把握市场机遇,促进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等相关产业链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推进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因地制宜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落实“十四五”每年新增400万千瓦供电能力等目标要求,加快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尽快推进“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业投资。(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七)制定出台工业领域以及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对标国家重点领域能效要求,有序开展节能降碳行动。组织梳理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能效清单目录,制定分类提效达标方案。对能效水平低于国家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对在建、拟建项目按照国家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建设,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鼓励推动绿色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加快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围绕“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八大领域,结合湖南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湖南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优势企业、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创新平台等作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按照国家“揭榜挂帅”等创新模式,组织实施一批自主可控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化和迭代应用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积极打造示范工厂和应用场景,加快推广成熟智造技术,实施生产线和工业母机改造,提高产品供给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根据国家产业基础再造重点领域和方向,编制全省产业基础发展实施方案,梳理提出我省产业基础发展主要领域,争取国家布局支持,组织实施一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基础软件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积极打造产业基础创新发展高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持续实施全省数字新型基础设施标志性项目,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大力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加大5G网络和千兆网建设力度,尽快启动一批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加快推进国家超算中心算力升级、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提高算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积极培育新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落实国家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编制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种业、计算、装备制造、北斗应用、海洋工程、生命健康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国家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和运用工业互联网,持续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产业对接、展览展示及商品促销活动,规范和发展新经济。抢抓信息消费升级机遇,推动传统线下业态供应链和运营管理数字化改造。进一步落实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积极组织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大型企业扩大向中小企业采购规模。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实施降低汽车物流成本有效措施。健全家电回收处理体系,落实国家家电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适时在家电等领域推出新一轮以旧换新行动,积极推动信创工程行业应用和超高清视频应用推广,鼓励开展新型墙体材料等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下乡行动。积极推进内河老旧船舶更新改造。持续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抓好湖南省“十四五”品牌发展规划落地,完善品牌工作机制,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优质品牌。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鼓励企业建立质量追溯机制,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落实好国家外贸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抓实抓好外贸信贷投放,进一步发挥好海外仓作用,保持制造业进出口较快增长。依托长沙、岳阳、衡阳等国家物流枢纽,拓展水运、空运、铁路国际运输线路,推动构建支撑“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规范对海运市场主体收费行为,优化外贸企业与船运企业合作模式,推动国际物流降本增效。继续拓展和发挥中欧班列作用。(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立足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和重点产业领域优势,深入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方案,深化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合作。出台湖南省承接制造业转移实施意见,发挥省内国家级新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作用,深化与沿海地区及中西部省份的产业合作,高水平承接新兴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转移。落实国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完善要素保障和外籍人员便利政策,积极支持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促进外资研发中心创新发展。利用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欧洲经贸活动周、迪拜世博会、进博会等国际知名展会平台,鼓励引导省内优质企业深化全球推介合作。办好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重大会展活动,搭建外商、外资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平台,鼓励“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开展产业链引资、引智、引技,加快推动外商“请进来”投资制造业和省内优质企业“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提升“湘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加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强化项目落地责任机制,实施履约率考核。(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关于用地、用能和环境政策   (二十四)保障国家和省重大产业项目土地供应,支持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提高配置效率;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按程序合理转换,完善土地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推行弹性年期供应、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新型产业用地等创新工业用地供应制度,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省自然资源厅负责)   (二十五)落实能耗“双控”有关政策,严格能耗强度管控,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保障工业发展合理用能。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完善能耗考核方式,避免因能耗指标完成进度问题限制企业正常用能。落实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分级分区管理,坚持精准实施企业生产调控措施。对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节能降碳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进度,保障尽快开工建设。(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六、保障措施   省级层面建立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导评估。各市州、县市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分析研判,强化对工业经济运行跟踪监测,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设立产业观察点,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苗头性问题预警机制,同时及时发现并宣传推介好经验好做法,稳定发展预期。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做好政策储备和风险防范预案,特别是做好防范疫情影响、保持稳定生产的工作预案;要加大企业在重要节假日开复工情况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国家政策利好丨国务院减税新政助力国产仪器发展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为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购买更新设备,提升创新能力,国家部署阶段性支持企业创新的减税政策,政策10月1日正式实施,时间截至12月31日。会议相关重点表述阶段性支持企业创新的减税政策包含如下三点:一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今年四季度购置设备的支出,允许当年一次性税前全额扣除并100%加计扣除,且地方和中央财政进一步予以支持。二是在今年第四季度,对现行按75%比例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行业,统一提高扣除比例到100%,鼓励改造和更新设备。三是对企业出资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支出,允许税前全额扣除并加计扣除。除阶段性减税政策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中科科仪作为中国尖端科学仪器和真空技术引领者,始终秉承“创新科学仪器,发展一流企业”使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司业务领域覆盖扫描电子显微镜、真空获得设备、真空检漏设备和真空应用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工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前沿科学研究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是高新技术企业及科学研究机构申购仪器的不二之选。中科科仪推荐产品
  • “超低排放将利好环境监测市场”专题征稿通知
    p   2015年12月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随后《关于实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陆续发布,虽备受争议,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已成定局。随之而来的监测系统升级也必不可少。 /p p   为集中展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在线/便携监测解决方案,同时也使广大网友对超低排放监测市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专题——“超低排放将利好环境监测市场”。现欢迎环境监测仪器厂商踊跃投稿,秀出您的“超低排放”系统。 /p p   稿件请包含以下内容: /p p   1、 监测系统/结构图:整套系统的结构图(像素300DPI),图片上有简单文字介绍; /p p   2、 基本原理:采样单元、预处理单元以及检测单元的基本原理,检测单元可检测的项目(SO sub 2 /sub 、NOx、烟尘等),系统的技术优势等; /p p   3、 系统基本参数:包括检测范围、安装环境等; /p p   4、 案例:已安装系统在一定时间(24h或者一周)内各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 /p p   备注: /p p   (1)所有图片和表格都有相应标题。 /p p   (2)所有来稿须为word文档,A4,五号字,单倍行距,字数不限,请以“公司名称+稿件名称+联系电话”命名稿件。 /p p   (3)内容经本网编辑整理后,将在“超低排放将利好环境监测市场”专题中冠名收录。 /p p   如果有其它资料也可以提供,多多益善。所有稿件如不被录用,本网将不再另行通知。 /p p & nbsp /p p   截止日期:2016年1月31日 /p p   投稿邮箱:lixl@instrument.com.cn /p p   咨询电话:010-51654077-8054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仪器信息网编辑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2015年12月21日 /p
  • “一号文件”释放信号 食品检测仪走向利好
    随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再次把农业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而其中关于农业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了热议焦点,这使得食品检测仪开始走向利好,寻求未来发展方向。  2015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无论是食品本身的问题还是食品检测仪上的误差,无一不可以通过发展降低误差。2015年发生的僵尸肉事件,震惊了全国,也给我国食品检测方面敲打了警钟。如何才能保证我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率,也许从“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我国食品检测仪的未来发展出路。  首先是“农业现代化”,一号文件强调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要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落实新理念,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发展。这对于食品检测仪上来讲,在未来发展,食品检测仪通过与现代化科技的结合,研发出便携、功能强大的检测仪,也许在未来可以像可穿戴设备一样,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检测食品是否安全,减少故障发生频率,让你买的放心、吃的更放心。  2015年,随着物联网、云数据等概念的兴起,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快速检测食品数据纳入到食品监管中心来,采用快速检测产品检测结果数据化、网络化及可查询等发展方向,无疑是食品检测仪器未来的发展目标。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研发出更加适合发展的仪器。  接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明显看出政府文件的下发可以加速行业的发展。因此,关于食品安全的文件需要写入政府文件,无论是党中央的政策还是地方保障体系的建设,都将把检测仪器市场推向利好。可以说,从政策上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加速了食品检测仪的发展进度,保证了整个行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同时,检测仪器在检测过程中,也要保证绿色、环保,保证不会对食物本身造成损害。  最后是深度挖掘农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融合。在食品检测仪器方面来看,小型化是检测仪表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深挖这个方向。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仪在某些方面已经十分的成熟,而对于标准化方面则需要大量的时间研发。因此,食品检测仪器小型化成为了研究重点,同时也要保证小型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做到真正的突破发展。  可以说,未来食品检测仪是朝着更加智能、完善的方向发展。其发展不仅可以在行业中有着深远影响,也能保障民生的健康问题。随着发展现状和人民心声的要求,食品检测仪的发展成为迫切刚需。
  • 医药产业创新升级 扶持政策料加码
    p   医药产业开年迎来政策利好。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并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措施。 /p p   “本次会议主要利好三类企业。”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分析称,“一是研发能力强的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因为国企多是生产企业,缺乏研发创新能力 二是大型中药企业,从2015年起,中医药利好政策频发,中药单独定价和不限量政策都是非常重要的利好 三是整合资源能力强的企业,能将国内研发、生产、销售环节都理顺放大。” /p p    strong 创新是核心导向 /strong /p p   2016年被称为中国药品改革元年,新药审批提速、仿制药有效性评价、GMP认证管理体系、上市许可人制度等重要政策将陆续落地,其中提高新药审批速度、提高仿制药质量为重中之重。 /p p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了具体方向:“瞄准群众急需,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研发创新,加快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支持已获得专利的国产原研药和品牌仿制药开展国际注册认证。” /p p   “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都是高死亡率的疾病,而且治疗的药品基本都依赖外资原研药,价格昂贵,使用量庞大,中国国产药企的能力有限,在研发和生产环节都跟不上。上述政策主要是推进这些受惠群体大的药品产业化、国产化的进程,使中国治疗体系不至于受制于人。”史立臣分析称,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特定领域和品种的创新要求,预计后期相关部门将会在药品注册审评审批、终端采购使用等细分领域出台系列配套落实政策。 /p p   近年来,中国医药产业虽然经历了大量重组合并,但与欧美药品市场相比,甚至与国内其他消费品市场相比,医药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中国医药行业“小散乱”已是顽疾,由此造成的恶性竞争、创新力不足、产业化程度低早有诟病。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结合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完善财税、价格、政府采购等政策,探索利用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医药产业化和新品推广。支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解决行业‘小散乱’问题。” /p p   2015年,国家大力扶持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扶持资金就有400亿,但中国药企普遍研发能力较差,尤其是医疗器械领域,只能生产医疗床、手术台等基础医疗设备。在核磁共振、CT、B超等高端医疗设备方面,中国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差距巨大。”史立臣认为,上述政策将对高端医疗设备企业构成政策利好。 /p p    strong 中医药受政策保护 /strong /p p   会议还指出,传承中医药优势,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更好造福人类健康。 /p p   作为中国特色产业,中医药一直享受各类政策扶持。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服务网络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更好发挥“保基本”的作用。 /p p   中医药发展近年来可谓是利好不断,其作为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资源的作用不断彰显,公众越来越信任并选择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使全社会甚至全世界对中医药的科学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p p   我国制定了多部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构成了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体系。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国务院法制办将根据常务会议的意见对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获得表决通过后,我国将有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 /p p   2016年1月18日,中国国家认监委与国家中医药局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认证工作,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认证体系。双方将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中医医疗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药材、药膳服务及产品等认证,同时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推动中医药科研实验室、重点研究室等医疗服务机构纳入国家统一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制度。届时,我国中药产业的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 /p p   strong  健全药品溯源体系 /strong /p p   本次会议还提出要健全安全性评价和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 /p p   产品溯源体系或与目前炒得沸沸扬扬的药品电子监管码有关。电子监管码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考虑到现有模式的争议,未来相关部门或将采取更为稳健的措施加以推进。 /p p   监管码设立初衷是让每个产品都有独一无二的验证码印在包装上,每个流程都通过扫码的方式建立数据,实现全程可追溯。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查监管码,就可以知道吃的药是从哪个药厂出来的,中间经过哪些流通环节最终到患者手里。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就能掌握药品的流通渠道,不用再在一堆红红绿绿的进货票里翻来覆去地找。对于市场来说,假药不能获得监管码,就很难进入正规销售渠道,用药就更安全。 /p p   2010年6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了《关于做好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凡生产基本药物品种的中标企业,要在2011年3月31日前加入药品电子监管网,按规定做好赋码、核注核销和企业自身预警处理的准备工作。2012年11月6日,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3版)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其第八十一条规定,“对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企业应当按规定进行药品电子监管码扫码,并及时将数据上传至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平台。”2015年底,食药监总局连续发文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凡是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SP认证的药企,一律停止药品经营活动 并要求地方食药监局对未认证的企业逐一审查,停止企业的药品经营活动。 /p p   此外,本次会议提出要建设遍及城乡的现代医药流通网络,中长期利好医药流通企业。 /p p br/ /p
  • 政策利好!2000亿级财政贴息医疗设备更新改造落实——欧罗拉生物科技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帮助仪器用户通过此次财政贴息贷款选购适合的仪器设备,仪器信息网联合多家优质仪器厂商上线了专门的仪器展示专题,提升用户选购仪器的效率;同时面向广大仪器厂商发起征稿活动,仪器厂商可围绕“2000亿贴息贷款政策下,如何助力快速选型采购”这一主题进行原创稿件创作(字数1000字左右),稿件一经采用将发布在仪器信息网上并收录到相关专题中。专题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txdk2022.html近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重点提出医疗),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打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为此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该政策面向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民营医院及各类传染病医院,要求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款项主要用于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2000亿级财政贴息补助,医疗设备更新浪潮涌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这次再下决心支持各医疗机构更新设备改造,进一步加强医疗体系建设,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欧罗拉生物科技已准备就绪,保证高效、快速、全方位响应用户需求!欧罗拉生物科技近年专注于试剂分装、PCR体系构建、核酸提取、NGS文库构建、液液萃取系统、固相萃取系统、mRNA疫苗开发前处理、ELISA前处理等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领域,产品包括全自动移液工作站、自动化核酸提取仪、全自动核酸工作站、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多通道荧光定量PCR仪等相关设备及配套试剂。此外,VERSA系列液体处理工作站提供多种功能模块与适配器部件,强大而灵活,可根据医院方案需求自由配置,为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出一份力。mRNA疫苗合成更多产品关于我们Aurora生物科技集团创建于1990年,是一家北美著名的分析仪器和自动化设备与试剂的厂商,公司致力于为生命科学、分子诊断、精准医疗、食品安全、环境检测、药物研发及安全性评价、法医鉴定等多个行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及成为生命科学创新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 水质监测重回百亿风口 TOC分析仪率先迎利好
    p   作为环境污染治理、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标尺,环境监测极具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在环保领域的政策频出,尤其是当下水污染情况日益恶化,对于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亦日趋严苛。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这将倒逼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在水质监测方面增加投入,相关产业链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p p   3月的北京,春风迷人,全国乃至世界再次聚焦于此。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式启幕。 /p p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不出所料,从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傅莹表示“环境成为必答题”,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环境质量”再次成为了领跑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热词。 /p p   2017年,“水十条”落地的攻坚之年,如何让河更清、水更碧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而在水资源保护领域,想要实现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则需要水质监测行业的大力支持。 /p p   为此,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民盟中央建议:建立国家级遥感监测管理机制。提升监测频度。依托卫星遥感的大量数据,针对36个重点城市每季度开展一次监测,其他地级以上城市每年一次监测。提高监测精度。投入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充分考虑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态特征、季节特征、空间特征、温度特征、黑臭来源和周边环境等。提高监测内涵。根据监测成果,辅助判断黑臭水体的成因。 /p p   而在此前印发的《“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中,水质监测亦被予以重视。其中明确指出,将加快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全面建成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仅在水质监测方面,每个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建设成本超过100万元,每年的运营成本在14万到15万元之间。这意味着未来一年内,国家在水环境监测领域将至少投资1.5亿元,届时每年第三方运维支出将达到4500万元。 /p p   据公开资料,所谓水质监测,即对水环境中的悬浮物、化学物质、生态系统等进行检测、监视和测定,从而准确反映水质状况,对水质状态进行评价,以决定下一步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工作。与此同时,由于水质监测的覆盖范围广泛,其监测手段亦日趋呈现多元化发展,诚如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原子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等。 /p p   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水资源的稀缺性逐渐显现,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透支,同时排水排污设备不健全,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但从另一方面而言,饮用水量剧增、环境监管力度趋严,作为环境监测必备元素的水质监测正迎来前有未有的扩容潮,即在政策利好与产业链延伸的双重利好下,水质监测企业的产能积极性正逐步得以提升。 /p p   就市场层面来看,作为治水纲领“水十条”的出台,将撬动两万亿级的市场投资规模。而作为分析仪器市场,业界普遍预测,未来5年我国水质监测领域将达逾百亿元。而在多种细分市场中,工业应用领域应该是水质监测仪器增长最快的市场。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水质检测和分析仪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制药、化工、食品饮料和电子及半导体行业。 /p p   与此同时,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也成为水质监测环节衍生出来的周边产业,对于监管者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有着极大的帮助,也会大大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扩大水质监测的范围。具体来看,在多种仪器中,总有机碳分析仪(TOC)应该是需求增长最快的仪器。全球很多公司都会安装水质检测和监测产品来减少水污染,其中TOC是应用最多的一个仪器。 /p p   业界普遍预测,水质自动化在线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将成为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效率的重要环节,深耕于此的设备运营企业,综合服务商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从具体运作方面来看,还需要从细分环节入手,或者是设备运营,或者是数据采集,或者是数据分析,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有望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p
  • 政策、环境双利好 标准物质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访坛墨质检董事长方燕飞
    p   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关乎各行各业的健康与快速发展,尤其是食品、环境、医药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标准物质/标准品作为一种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医药、钢铁等领域的校准、检测中,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及民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r/ /p p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环境、健康、安全等领域检测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对我国标准物质/标准品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数量增长100%,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品种增加100%”。这一指标表明我国标准物质的研究和研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外,《规划》还明确了食品安全、临床检验、生物、环保和材料科学领域为标准物质/标准品研究和研制的重点领域。重点领域的确定预示着上述五大领域将成为标准物质/标准品生产单位之间激烈角逐之地。 /p p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国内出现为数不少的标准物质/标准品民营生产企业,这其中发展较为快速的企业就包括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坛墨质检”)。据了解,坛墨质检创建于2007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由原来标准物质/标准品纯代理商转变为生产和代理一体的企业,拥有的自产标准物质/标准品品种已近万种。近日,为进一步了解坛墨质检的发展、国内标准物质/标准品技术及市场发展等情况,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坛墨质检创始人、董事长方燕飞女士。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5158b34f-ad7f-404a-8222-d1328cef90c1.jpg" title=" 方燕飞.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燕飞 /p p    strong 无知无畏 跨领域开疆土 /strong /p p   谈起创业经历,方燕飞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自己。坛墨质检成立于2007年,在公司成立之前,方燕飞从事的是与标准物质/标准品完全无关的广告策划工作,所在单位也相对不错。但是,对于有事业追求的她来说,稳定的工作并不能使其满足。机缘巧合下,方燕飞接触到了完全陌生的标准物质/标准品行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2007年,方燕飞决定白手起家,成立了北京北化恒信科技有限公司(坛墨质检前身),专门从事标准物质/标准品的代理销售业务,代理品牌包括中国计量院、国家环保中心以及美国NIST、欧盟BCR、美国USP等主流品牌。“标准物质/标准品属于计量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环境和卫生等检测领域,当时觉得标准物质应该有很大的应用市场。正所谓无知者无谓,在没有很强专业背景下,毅然杀入这个领域。”方燕飞讲到。 /p p   事实上,坛墨质检的发展也证明方燕飞眼光独到。经过几年的代理销售,坛墨质检拥有了一定的客户基础和销售能力,此时方燕飞又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网络异常发达、产品价格透明的时代,创办企业一直走代理销售这条路是否只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裳?于是,坛墨质检在2012年成立中心实验室,开始了标准物质的研发及申报工作。 /p p   如今的坛墨质检已建成1200㎡专业研发和生产基地,拥有近10000个自主研发产品,成功申报国家级标准物质361项,成为集标准物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单位。“国家对标准物质/标准品的研发、生产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公司采购了约1500万元的仪器设备,研发和生产人员近30名,建设了1000㎡的专门库房,其中包括二个面积180㎡温度维持在2-8° C冷库。”方燕飞告诉采访人员。据介绍,在2017年11月,坛墨质检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获得《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证书》,该证书附件下所有产品均可生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68633ebe-01b8-4769-bebe-87a11b472869.jpg" title=" 证.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证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0343e8df-7a71-4f13-a265-8bbafff8d53d.jpg" title=" 仓库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坛墨质检董事长方燕飞陪同仪器信息网总经理唐海霞(左)参观库房 /p p    strong 以市场为导向 有的放矢 /strong /p p   坛墨质检的产品品种主要集中在食品、环境两个领域,如农兽药残留标准物质,霉菌毒素标准物质以及水质、土壤、空气检测中的氨氮等污染物相关的标准物质等 产品形态以液体标准物质、固体标准物质为主,基质类标准物质、质控样为辅。“我们的客户群体主要包括国家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公司、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覆盖的单位如质检院、食药检所、出入境系统的实验室以及环境监测站等。面对需求有差异的客户,我们在产品介质、浓度、包装规格等方面提供了定制化服务,特别是多组分混标产品,可为用户提供符合GB、SN、HJ、NY及中国药典检测标准的混标、单标配制的解决方案。”方燕飞讲到。 /p p   以市场为导向是企业发展遵循的原则之一。近几年,随着第三方检测市场的开放、国家检测标准的快速更新、国家对检测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及行业逐步规范,标准物质/标准品市场的发展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有研究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标准物质市场将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这一数据对标准物质/标准品行业中的国字头单位和民营企业无疑是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p p   “作为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要把握产品核心技术,并紧跟市场的发展。”方燕飞告诉采访人员。近几年,民生问题如食品、环境受到国家大力关注和支持,受相关政策影响,此两个领域所需标准物质/标准品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基于此,坛墨质检将食品、环境两个领域的产品作为公司重点研发方向,尤其是此两个领域的短缺产品、不稳定物质检测项目所需的产品、复杂基体背景下的标准物质以及特殊仪器分析需要的标准物质/标准品。“遇到标准物质/标准品市场发展的好时代,再加上公司产品战略的正确定位,2017年,我们的销售业绩完成了近7000万元。”方燕飞讲到。 /p p    strong 取长补短 谋求长足发展 /strong /p p   从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标准物质/标准品市场具有其特殊性。标准物质/标准品作为国家级计量器具,在质检、质控工作中举足轻重。因此,国内标准物质的生产者主要是中国计量院、国家环保中心、卫生部临检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国家在标准物质发展方面通过立项等方式给与了大力度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比如2017年通过的新计量法的修订,已经明确了标准物质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国家对这一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方燕飞说到。此外,方燕飞还表示,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外知名品牌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中国的市场竞争中。 /p p   面对国家科研机构和国外知名品牌这两座“大山”,作为民营企业的坛墨质检面临的竞争形势异常严峻。“在这种形势下,民营企业要想立足,势必要有自己的特色。相比于竞争对手,除做到把握核心技术、正确布局产品市场之外,我们的另一竞争优势体现在服务上,即一切以客户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做到快速响应。”方燕飞讲到。据了解,坛墨质检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规定了最短响应和服务时间,以此保证公司的服务质量。“与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字头单位相比,民营公司不但要在技术方面下功夫,优质的服务更是市场竞争中的致胜法宝。” 谈起坛墨质检的竞争优势,方燕飞如是说。 /p p   市场竞争固然激烈,可与此同时,方燕飞也看到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和有利的行业支持政策。为寻求长足发展,方燕飞在体系管理、公司发展规划中引入许多当前热门的新技术,比如流程化管理系统、人工智能等等。“由于历史原因,标准物质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权威机构的产品,对我们这样民营生产单位的产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因此,我们的用户具有‘体量大额度小’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管理客户信息,我们引入了金蝶系统,并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发了一些特殊功能。此外,我们还在产品库存方面引入了智能管理系统,对库存进行实时更新,方便用户了解产品库存状况。”方燕飞告诉采访人员。 /p p   据悉,除建立良好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外,坛墨质检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宣传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规划。“高端产品的开发对技术人员的水平和仪器设备性能要求很高,现阶段,我们采取了与有关科研或检测单位高级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或委托开发的方式,后期我们将在技术人才储备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方燕飞讲到。为了改变用户“进口产品质量高于国产产品质量”的观念,在市场宣传方面,2018年度,坛墨质检计划线上、线下活动互相配合,多渠道与用户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展市场。 /p p   对中国标准物质/标准品市场的发展,方燕飞认为,中国的标准物质发展很快,但是相对于检测市场的飞速发展,仍有相当大的缺口。仅仅靠国家机构的研发速度,远远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欧美市场上绝大部分针对普通客户的标准物质、标准品是由民营企业生产的,这些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标准物质的研发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生产出替代进口产品的中国标准物质,而且可以针对中国市场,研发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方燕飞谈到中国民营标准物质/标准品企业发展前景时如是说。 /p p    strong 后记: /strong /p p   我国标准物质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标准物质(GBW)品种已超过1万种,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级标准物质多数由国家单位研制,而二级标准物质的研发主体主要集中在民营单位。由此可以看出,方燕飞总经理谈到的技术人才储备对民营企业打开高端标准物质/标准品生产的“大门”异常重要。 /p p   采访中,方燕飞总经理还谈到了当前中国民营标准物质生产单位面临的不利因素,她表示,“中国的标准物质起步较晚,国外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国内用户在选择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时,对英文证书产品没太多要求,对中文证书的产品要求严苛,从这个角度上看,部分用户对中国品牌的有色眼镜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在此,我们也期望标准物质民营生产单位能够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打破这种有色眼镜,开创一片新天地。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