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矿床采样

仪器信息网矿床采样专题为您整合矿床采样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矿床采样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矿床采样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矿床采样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矿床采样话题讨论。

矿床采样相关的资讯

  • 科技部在贵阳对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
    2009年8月21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在贵阳对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验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廖小罕副司长、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刘燕美正局级调研员、贵州省科技厅于杰厅长、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潘峰副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丛强所长等领导参加会议并讲话。 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廷栋院士任专家组组长。   会上,廖小罕副司长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国家重点实验室要转变管理运行思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重大科技问题的部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胡瑞忠研究员所做的建设验收报告,现场考察了实验室,并与实验室人员进行了座谈。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地学前沿,针对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开展重要成矿区带和特殊成矿系统的成矿作用、重要矿产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等研究,突出了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建设期内,实验室在低温成矿的背景和过程、峨眉地幔柱成矿作用、华南岩石圈伸展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实验室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重要规章制度,加强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固定人员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协作、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 按建设计划完成了仪器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专家组认为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对外开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会上,廖小罕副司长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国家重点实验室要转变管理运行思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重大科技问题的部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胡瑞忠研究员所做的建设验收报告,现场考察了实验室,并与实验室人员进行了座谈。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地学前沿,针对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开展重要成矿区带和特殊成矿系统的成矿作用、重要矿产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等研究,突出了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建设期内,实验室在低温成矿的背景和过程、峨眉地幔柱成矿作用、华南岩石圈伸展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实验室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重要规章制度,加强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固定人员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协作、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 按建设计划完成了仪器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专家组认为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对外开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 广州地化所、深地科学卓越中心揭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战略金属资源,主导了全球的重稀土供给。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重稀土的消耗量迅猛攀升,发现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何宏平研究员和谭伟博士与香港大学的周美夫教授等合作,通过对含稀土的黏土矿物和典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剖面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的系统研究,确定了能够有效指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体风化程度、稀土含量以及原岩性质的光谱参数,为快速探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新方法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发现,离子吸附态的Nd3+、Dy3+、Ho3+、Er3+和Tm3+在730-870、805、641、652和684nm波段出现特征峰(图1),且稀土元素Nd在740和800nm等波段吸收强度的二阶导数与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价风化壳稀土品位的有效光谱参数;光谱曲线中1396和1910nm波段强度及其比值(M1396_2nd/M1910_2nd)与化学蚀变指数(CIA)明显相关,是野外圈定风化壳内稀土矿体位置的有效参数。图1 含有不同稀土离子的高岭石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研究还发现,由均一原岩形成的风化壳的光谱参数具有连续性变化特征,因而M1396_2nd、M1910_2nd、M1414_2nd和M1396_2nd/M1910_2nd等光谱参数沿风化剖面变化趋势可作为识别风化壳原岩变化的判定依据(图2),也是有效示矿指标之一。图2 仁居稀土矿床剖面中指示粘土矿物中种类和含量的光谱参数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重点部署项目等项目的联合资助。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Economic Geology和Applied Clay Sciences期刊上。
  • 我国科学家揭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宏平、博士谭伟与香港大学等合作,通过对含稀土的黏土矿物和典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剖面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的系统研究,确定了能够有效指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体风化程度、稀土含量以及原岩性质的光谱参数,为快速探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新方法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发现,离子吸附态的Nd3+、Dy3+、Ho3+、Er3+和Tm3+在730-870、805、641、652和684nm波段出现特征峰,且稀土元素Nd在740nm、800nm等波段吸收强度的二阶导数与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风化壳稀土品位的有效光谱参数;光谱曲线中1396nm、1910nm波段强度及其比值(M1396_2nd/M1910_2nd)与化学蚀变指数(CIA)明显相关,是野外圈定风化壳内稀土矿体位置的有效参数。  研究还发现,由均一原岩形成的风化壳的光谱参数具有连续性变化特征,因而M1396_2nd、M1910_2nd、M1414_2nd和M1396_2nd/M1910_2nd等光谱参数沿风化剖面变化趋势可作为识别风化壳原岩变化的判定依据,也是有效示矿指标之一。  相关成果发表在Economic Geology、Applied Clay Sciences上。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等资助。  论文链接:1 2
  • 新矿物+2!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两种新矿物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王硕)记者16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由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命名并申报的新矿物“氟碳钙钕矿”以及“菊兴铜矿”近日分别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通过,这意味着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两种新矿物。其中,氟碳钙钕矿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范晨子研究员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南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它的发现对丰富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学基础理论知识,认识白云鄂博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和替代机制,了解矿床的形成与演变、元素赋存状态、元素迁移、富集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也是我国矿物资源的宝库,迄今已发现210余种矿物,在我国新矿物发现地中占据首要位置。此次发现的氟碳钙钕矿是在该矿床发现的第21种新矿物。钕作为当今稀土元素家族中的佼佼者,对促进稀土在永磁材料、激光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次新发现的氟碳钙钕矿属于钙稀土氟碳酸盐系列矿物,是常见的稀土矿物氟碳钙铈矿的富钕类似矿物,也是钕资源的重要矿物原料。氟碳钙钕矿呈黄褐色至褐色,与方解石、萤石、霓石、钠闪石、磁铁矿等矿物共生,钕氧化物平均含量约为30%,稀土氧化物平均含量约为60%,且具有多型、体衍交生等复杂晶体微结构特征。菊兴铜矿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顾枫华助理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章永梅副教授,联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中南大学谷湘平教授和核工业地质研究院范光研究员等发现于西藏甲玛世界级斑岩-矽卡岩型巨型铜多金属矿床中。初步研究表明,菊兴铜矿是一种重要的载金载银矿物,结构复杂,其形成与中高温热液贵金属矿化密切相关。该矿物的发现不仅为硫化物矿物家族增添了新的一员,而且对于研究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菊兴铜矿主要产出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与中新世斑岩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中,共伴生金属矿物主要包括黄铜矿、方铅矿、辉钼矿、黄铁矿、蓝辉铜矿、辉铜矿,以及少量金-银矿物和含铋矿物(如硫铋铜矿)。该新矿物常在斑铜矿中呈固溶体产出,粒径多变化于数至100微米之间。菊兴铜矿为复杂金属硫化物,不透明,具金属光泽;反射色为浅黄白色,均质性,无双反射和反射多色性;其晶体结构由硫、 硫-铋原子层和不同比例空位的铜-铁原子层组成,与斑铜矿、黄铜矿的结构存在联系。
  • TESCAN联合桔灯勘探参加“2017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地质找矿的突破离不开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创新,而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离不开岩矿鉴定技术的革新。为了进一步促进交流,推动我国矿床研究和找矿工作的发展,2017年12月9-15日,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于在江西南昌前湖迎宾馆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7家单位联合发起举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地学科研院所、高校、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017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现场12月10日上午,会议隆重开幕。本次学术会议设置了包括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分散、稀有、稀土元素及铀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等18个专题,涉及成矿理论、找矿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等研究领域。TESCAN公司联合桔灯勘探共同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带来了“TESCAN 电镜在地质矿物方面的应用解决方案”专题报告,同期,TESCAN与桔灯勘探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幸运大转盘”抽奖活动,吸引参会观众纷纷驻足,参与到现场精彩缤纷的活动中,并积极与工作人员交流咨询产品及应用问题。TESCAN展台精彩“幸运大转盘”活动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及应用”专题会场,TESCAN市场部经理顾群先生为专家老师们介绍了 TESCAN 电镜在地质分析领域的解决方案,并和专家老师积极互动,解答老师的相关应用问题。扫描电镜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岩矿鉴定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TESCAN针对地质领域用户专门推出了TIMA-X综合矿物分析系统,利用电镜的BSE成像和能谱仪的元素分析能力并结合强大的自动分析软件,可以对地质样品进行快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关于岩石类型、矿物质丰度,结构关系,粒度分布以及解离/锁定参数等信息。此外,这款综合矿物分析系统还可以搭载TESCAN独有的一体化Raman、TOF-SIMS技术, 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识别成分相同的不同物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检测和三维成像分析。TESCAN市场部经理顾群带来精彩报告报告期间与参会老师积极互动TESCAN的全系列电镜产品,不仅仅是一个单一应用的微观分析工具,而是一个性能强大的综合性微观分析平台,拥有“All In One”的强大拓展分析功能,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够在扫描电镜平台结合EDS、EBSD等分析技术、FIB技术以及TESCAN独家Raman、TOF-SIMS集成一体化技术,极大地拓展分析应用。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
  • 上饶又现大型银多金属矿 估算矿石量539.94万吨
    10月13日,记者从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获悉,上饶县梨子坑锁定一大型银多金属矿,据前期勘查探明,矿区富含银、铜、钼、铅、锌等贵重金属矿,且含量比例高出国家许可开采标准的数倍,这是我省在北武夷成矿带上武夷山脉金属矿系的又一重大勘探找矿成果。初步估算矿石量539.94万吨上饶横跨武夷、怀玉两大山脉,是全国16条重要成矿带之一的武夷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锁定的矿区属于武夷山成矿带重点成矿区域之一的冷水坑——梨子坑银铅锌多金属成矿亚带,这里各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铜等金属类矿产资源,亚洲最大的德兴铜矿距离此次勘探区域仅百余里,并与该矿系一脉相承,成矿时间上相近。上饶的金银储量分别占全省储量的86.6%和65%,而此次勘探成果将又一次改写这一数字。据已经取得该银多金属矿探矿权证的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勘探面积有20.81平方公里,矿区地处中国金属矿成矿带的矿脉上,早在300年前福建人就在此大规模开采银等金属矿,现在保留的遗址就有近百处。2010年至今,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东北大队在矿区橙树坪矿段、塘里矿段完成地质勘查,目前查明20余条铅、锌矿体,初步估算矿石量539.94万吨,金属量铅4.5040万吨,锌6.2748万吨,伴生银25.74吨。塘里矿段圈出矿化蚀变带3条,其中M1矿化带规模最大,位于矿段北侧,目前走向长约1.2公里,带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平均真厚度2.71米。ZK501单孔圈出铜矿体2层,钼矿体1层,铜矿体单层视厚度最厚达7.93米,钼矿体单层视厚度达12.66米。另外,橙树坪矿段还发现萤石矿1条,可见走向50米,厚度0.4~0.8米。我省锁定三个重点找矿靶区近年来,省地矿局与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地科院矿产所等科研院校所合作,数十位院士、专家对北武夷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大量找矿线索,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三个重点找矿靶区”为主攻目标,即贵溪冷水坑-金溪珊城铅锌银铜钼找矿远景区、饶南坳陷东乡枫林-弋阳铁砂街-铅山永平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及铅山篁碧-上饶梨子坑铜铅锌找矿远景区等3个远景区为重点找矿区段。专家建议,锁定这3个重要区段,主攻铜、铅、锌、银、钼、金等矿种,并特别注意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叠加改造型、斑岩型和矽卡岩型、层控叠加改造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火山——次火山岩(斑岩)型铅锌银矿及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等矿床类型找矿理论的运用。从目前矿区找矿成果,预测该矿区经地质工程揭露的铅、锌、银、铜、钼矿床找矿异常连续性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矿床规模保守估计能达到大型。 在此次的找矿靶区,专家们建议使用伊诺斯手持式矿石分析仪DPO6000。伊诺斯xrf分析仪不仅可以快速的判别矿石的种类,而且可以快速分析出矿石中各个元素的含量。 关于Delta DPO-6000: 品牌:INNOV-X 产地:美国 典型用户:矿产探矿企业 配置:标准型SDD探 测器,探测面积25平方mm;靶材Ag或Au 分析元素: K、Ca、S、P、Cl、 Ti、V、 Cr、Mn、Fe、Co、Ni、Cu、W、Zn、Hg、As、Pb、Bi、Se、Th、U、Rb、Sr、Y、Zr、Mo、Ag、Cd、Sn、Sb...等元素。
  • 岛津电子探针助力中南大学学者在华南地区发现铟富集矿区
    导读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稀有金属,分布稀散,一般矿产含铟量达1ppm(1克/吨,即0.0001%)即具有经济地选矿和开采价值。 湘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南大学刘建平副教授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湖南省香花岭地区研究铟的赋存和成矿机制研究。 经过地球化学和岛津电子探针测试数据分析,于2017年发现了一处含铟富矿,极具经济和学术研究价值。结果显示,在铟最富集的闪锌矿中,核部含7-8%(质量百分含量,Wt%)的铟,边缘铟含量高达21.96Wt%,为中国南方铟富集最多的闪锌矿。 铟的战略价值? 铟是稀有金属,含量极低且分散,地壳中的储量只有黄金的1/6。铟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无线电和电子工业、医疗、国防、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其中ITO(铟锡氧化物)占铟消费的80%以上。 因此,铟产业也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是目前最具新型战略性资源意义的稀有金属之一。 铟的赋存特征? 含铟矿床与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有关,黄铜矿和锡石中虽然也含有微量的铟,但闪锌矿是最重要的富铟矿物。闪锌矿,主要成分ZnS,通常含铁、铜、以及锰、镉、镓等稀有元素。 湖南省香花岭矿田位于湘南成矿带西南角,矿区分布着稀有金属矿床和锡铅锌矿床,其中产于断层中的脉型锡铅锌矿床和花岗斑岩脉中的斑岩型锡铅锌矿床含有丰富的硫化物,铟通常赋存于这些矿床的硫化物中。 岛津电子探针测试铟的优势 铟稀有且分散,地壳丰度为0.05ppm,微量甚至痕量元素的测试需要高灵敏度微区测试仪器。 岛津电子探针(钨灯丝和六硼化铈EPMA-1720系列、场发射 EPMA-8050G) 岛津电子探针EPMA通过配置统一四英寸罗兰圆半径的、兼具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全聚焦分光晶体,以及52.5°的特征X射线高取出角,使之具备非常优异的微量元素检测能力。 岛津电子探针测试结果 中南大学刘建平副教授团队对新风锡矿床中的富铟闪锌矿进行元素面分析,元素In、Zn、Cu和Fe的面分布特征见下图。 富铟闪锌矿中主要元素分布特征图 测试结果表明,闪锌矿在核部富集元素Zn,在边缘富集元素In和Cu。在闪锌矿内部,受黄铜矿的影响,铜和铁分布不均匀。 表1 部分闪锌矿定量测试结果(Wt%) 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新风锡矿中的闪锌矿含有高含量的铟。在铟最富集的闪锌矿中,核部含7-8%的铟(质量百分含量,Wt%),边缘铟含量高达21.96%(Wt%),为中国华南铟含量最高的闪锌矿。 岛津电子探针通过配置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全聚焦型分光晶体和52.5°的高特征X射线检出角,使之具备非常优异的元素检测限,能够对载铟矿物进行观察和有效分析。 专家声音 自岛津电子探针EPMA-1720H于2013年落户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以来,不断地为校内外地质地矿科研工作提供测试和分析服务,提升了学校学科影响力,也协助谷湘平教授完成多种新型矿物的确认工作。 中南大学 刘建平副教授 本次在湘南香花岭锡铅锌矿床中发现的铟最富集闪锌矿,极具经济和学术价值,不但为战略稀有金属铟的勘探和采集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也为铟的成矿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范例。 撰稿人:赵同新、崔会杰
  • 圆满落幕|“第六届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新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年8月22日,仪器信息网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新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吸引了近700名专业人士参会观看。本次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地质和矿物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新技术、新应用的平台。岩石矿物分析检测是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利用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现代先进的检测方法与技术手段,更好地掌握矿产资源的分布格局与储量情况,为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多位在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学者,通过线上平台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和分享。锂矿作为一种关键的战略性资源,在多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二级)郭冬发凭借多年一线分析经验指出,野外现场锂含量测定主要采用GD-OES和LIBS方法,具有设备便携、测定快速的优点;盐湖水、锂矿石和锂地质调查样品中锂含量实验室分析主要采用AAS、ICP-OES和ICP-MS法进行测定,具有经济、准确、高效的优点;锂同位素分析则采用化学分离后,用MC-ICP-MS和TIMS分析,具有精密度高的优点。地质样品检测领域汇聚了XRF、LA-ICP-MS、直读光谱、原子探针、TIMS等多元化分析方法,每种技术均以其独特优势助力科研深入。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科学家陈剑峰展示了公司平插能谱仪和微区XRF的创新设计,如何简化地矿元素与晶体结构的分析流程,确保数据可靠,为科研工作者配备了强大的分析工具。针对地矿中稀土元素的分析难题,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销售经理杨阳分享了其独特的偏振技术与强大软件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分析精度。固体样品的激光原位剥蚀技术逐渐由纳秒向飞秒发展,飞秒激光剥蚀系统具有脉宽短、热效应小、分馏小的特点,在地质和环境等领域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原位采样工具。上海凯来仪器有限公司自研的国产新型飞秒激光剥蚀系统GenesisGEO,是全国首台全自研国产飞秒激光系统。副总经理梁燕生动的为大家分享了国产新型飞秒激光剥蚀系统的原理、操作要点、最新进展及其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展示了国产仪器的飞速发展态势与强硬实力。另外,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副矿物U-Th-Pb定年技术,为精确厘定地质演化历史、探讨成岩成矿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参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研究员罗涛深入探讨了该技术在元素分馏校正、普通铅校正、非基体匹配分析和标准样品研发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含量低、多伴生、赋存状态复杂,样品制备过程中存在局部“微”不均匀现象。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董学林通过改进实验室样品制备技术,研制合适的缓冲剂,优化仪器性能,建立了固体进样电弧直读光谱技术测定锂、铍、铌、钽等元素方法,拓展了该技术在战略性矿产分析领域的应用范围。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是一种在原子尺度上提供样品化学组成和元素三维分布的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低的检出限,非常适用于揭示成矿元素原子尺度赋存状态。由于原子探针样品制备、测试过程与以往的原位分析方法不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士稳对APT基本原理、样品处理流程、针尖制备进行介绍,阐述近年来APT在矿床研究中的代表性应用成果及其潜在应用前景。热电离质谱(TIMS)一种采用热电离方式的质谱技术,具有低干扰和高灵敏度等特点,是公认的同位素分析技术“标杆”,为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示踪研究奠定基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研究员冯兰平探讨了TIMS在仪器测试和数据校正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其在超低含量和超高精度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潜力。此外,标准物质是实现样品分析量值传递、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确认、实验室能力考核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工具,是确保实验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技术手段。随着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测试技术的进步,标准物质研制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战略性矿产标准物质体系不断建设完善。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许春雪介绍了国内外现有战略性矿产标准物质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在研讨过程中,参会人员积极互动,通过线上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与专家们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现场讨论热烈,氛围良好。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地质和矿物分析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为地质分析科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专家视角:分析仪器如何助力矿产“开源节流”?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做好部分战略性矿产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工作方案》中提到,本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点是“增储扩产,提高有效供给”,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开源”,通过加强地质找矿来发现新的大矿好矿,还要“节流”,通过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以及技术进步,把一些原来不是“矿”的资源变成“富矿”“大矿”,2024年8月22日,仪器信息网将举办“第六届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新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诚邀业界人士报名线上参会。(点击图片报名)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一、会议背景矿产资源作为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基石,在驱动经济繁荣与增强国防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地质行业正积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承担能源资源稳定供应的重任。岩石矿物分析检测是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利用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现代先进的检测方法与技术手段,更好地掌握矿产资源的分布格局与储量情况,为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会议紧密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研究技术应用前沿,推动科技创新和实验测试技术进步。二、会议网址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geoanalysis240822/三、会议日程时间报告专家单位报告方向9:00-9:30郭冬发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锂分析方法与地质分析实践9:30-10:00陈剑峰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布鲁克地质及矿物中元素分析解决方案10:00-10:30杨阳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 销售经理地矿样品中的稀土元素的解决方案10:30-11:00罗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LA-ICP-MS副矿物U-Th-Pb定年技术及标样研究进展11:00-11:30待定上海凯来仪器有限公司待定11:30-12:00董学林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固体进样电弧直读光谱技术在战略性矿产分析中的应用14:00-14:30许春雪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战略性矿产标准物质研制现状和需求分析14:30-15:00谢士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原子探针层析技术及其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15:00-15:30冯兰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动态多接收TIMS方法高精度测定锶同位素组成四、精彩报告预览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二级)郭冬发报告题目:锂分析方法与地质分析实践摘要:报告主要介绍了火焰光度法(FP)、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GD-OES)、原位比色法、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SP)、荧光分光光度法(AFS)、离子选择性电极法(ISE)、离子色谱法(IC)、气体体积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激光击穿诱导光谱法(LIB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MC-ICP-MS)和热电离质谱法(TIMS)共16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地质样品中锂含量和锂同位素分析的典型方法。强调野外现场锂含量测定主要采用GD-OES和LIBS方法进行测定,具有设备便携、测定快速的优点;盐湖水、锂矿石和锂地质调查样品中锂含量实验室分析主要采用AAS、ICP-OES和ICP-MS法进行测定,具有经济、准确、高效的优点;锂同位素分析则采用化学分离后,用MC-ICP-MS和TIMS分析,具有精密度高的优点。提供了此类样品中锂含量和锂同位素测定的具体分析流程实例及其技术特点。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科学家 陈剑峰报告题目:布鲁克地质及矿物中元素分析解决方案摘要:随着地质矿业研究的深入,矿石分析检测的方法和手段愈加丰富和科学,在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人们对元素和结构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布鲁克的平插能谱仪和微区XRF均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技术使得对地矿元素与晶体结构分析更方便快捷,为研究人员提供强有力且数据可靠的科学工具。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销售经理 杨阳报告题目:地矿样品中的稀土元素的解决方案摘要:地矿中的稀土元素是能量色散型EDX的应用难点。斯派克拥有独特的偏振技术和强大的软件,可以很好的分析地矿中的稀土元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研究员 罗涛报告题目:LA-ICP-MS副矿物U-Th-Pb定年技术及标样研究进展摘要: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副矿物U-Th-Pb定年技术,为精确厘定地质演化历史、探讨成岩成矿等重要地质作用过程提供重要的时间参数,为高效解决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本报告聚焦LA-ICP-MS副矿物U-Th-Pb定年技术在元素分馏校正、普通铅校正、非基体匹配分析和标准样品研发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董学林报告题目:固体进样电弧直读光谱技术在战略性矿产分析中的应用摘要:固体进样具有绿色高效等优势,该技术与电弧直读光谱技术联用在地质样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含量低、多伴生、赋存状态复杂,样品制备过程中存在局部“微”不均匀现象。而样品代表性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键,通过改进实验室样品制备技术,研制合适的缓冲剂,优化仪器性能,建立了固体进样电弧直读光谱技术测定锂、铍、铌、钽等元素方法,拓展了该技术在战略性矿产分析领域的应用范围。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 许春雪报告题目:战略性矿产标准物质研制现状和需求分析摘要:标准物质是实现样品分析量值传递、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确认、实验室能力考核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工具,是确保实验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技术手段。随着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测试技术的进步,标准物质研制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战略性矿产标准物质体系不断建设完善。本报告介绍了国内外现有战略性矿产标准物质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谢士稳报告题目:原子探针层析技术及其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摘要: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是一种在原子尺度上提供样品化学组成和元素三维分布的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低的检出限,非常适用于揭示成矿元素原子尺度赋存状态。该技术主要用于材料科学和半导体领域,但近年来正逐渐成为矿床研究的有用手段。由于原子探针样品制备、测试过程与以往的原位分析方法不同,本报告对APT基本原理、样品处理流程、针尖制备进行介绍,阐述近年来APT在矿床研究中的代表性应用成果及其潜在应用前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研究员 冯兰平报告题目:动态多接收TIMS方法高精度测定锶同位素组成摘要:热电离质谱(TIMS)一种采用热电离方式的质谱技术,具有低干扰和高灵敏度等特点,是公认的同位素分析技术“标杆”,为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示踪研究奠定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考古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本报告将探讨TIMS在仪器测试和数据校正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其在超低含量和超高精度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潜力。五、 会议联系1. 会议内容李编辑:13261695749,lirui@instrument.com.cn2. 会议赞助刘经理,15718850776,liuyw@instrument.com.cn(点击图片报名)
  • 基于扫描电镜-拉曼联机系统的微细矿物快速识别与定量分析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简称扫描电镜)是观测物质表面形貌的基础微束分析仪器,具有分辨率高、景深长、样品制备简单等特点,已成为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领域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近年来,扫描电镜的空间分辨率已大幅度提升,分辨率优于1纳米,附属硬件的集成(如背散射电子探头、X 射线能谱仪、拉曼光谱等)和软件的开发极大地拓展了扫描电镜的功能,显著提高了人们认知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能力,促进了固体地球科学、行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复杂样品的三维重构,微细复杂矿物的快速精准识别、定位以及定量分析,是扫描电镜分析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实验室团队原江燕工程师、陈意研究员和苏文研究员等,基于2020年购置的扫描电镜-激光拉曼联机系统(RISE),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该仪器可快速精准地实现扫描电镜与拉曼光谱仪之间的切换,采集样品同一微区的形貌、成分及三维结构信息。克服了传统扫描电镜对熔体包裹体、有机质和同质多像矿物识别的困难,并将拉曼光谱分析拓展至亚微米和纳米尺度。   铌(Nb)是医疗、航空航天、冶金能源和国防军工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性金属资源。我国白云鄂博是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氧化铌的远景储量达660万吨,占全国储量的95%。对富铌矿物的赋存状态开展研究,有助于查明铌的分布规律,提高铌矿床选冶效率。然而,白云鄂博矿床的铌矿物种类繁多,且具分布分散、粒度小、成分和共伴生关系复杂等特点,如何精准识别和定位这些矿物并进行分类,往往给科研人员带来困扰。该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在白云鄂博碳酸盐样品的基础上,建立了铌矿物快速识别、精准定位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电子背散射图像灰度阈值校正、两次图像采集和两次能谱采集,极大地缩短了对铌矿物识别和定量分析的时间,15分钟即可实现118平方毫米区域内微米级铌矿物的快速识别和精准定位,整个薄片尺度可在3小时内完成。基于自动标记区域的能谱定量分析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统计学方法,即可实现不同铌矿物的准确分类。该方法也可用于稀土矿床中稀土矿物、天体样品中微细定年矿物等在大尺寸范围内的快速识别、精准定位和分类。   嫦娥五号月壤具有细小、珍贵、颗粒多、成分复杂等特点,平均粒径不足50微米。获取如此细小颗粒的全岩成分,是对微束分析技术的一次挑战。传统方法通常运用电子探针分析获取矿物平均成分,用面积法统计矿物含量,再结合矿物密度,计算出月壤的全岩成分。然而,月壤矿物(如橄榄石和辉石)普遍发育显著的成分环带,为矿物平均成分统计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传统方法不仅效率低,误差也大。   针对这一问题,该团队建立了单颗粒月球样品全岩主量元素无损分析方法。他们首先使用 MAC国际标准矿物为能谱定标,检测限为0.1 wt%,对于含量1 wt%的元素, 分析精度优于2-5%。在此基础上,通过能谱定量mapping技术,直接准确获得矿物的平均成分,再结合矿物含量与密度,最终可确定单颗粒月壤的全岩成分。将新方法运用于月球陨石NWA4734号样品,在误差范围内与其他化学分析方法的推荐值一致。该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研究。由于该方法不受样品形状的限制,不仅可用于月球、小行星、火星等珍贵样品的全岩成分分析,还可以针对薄片尺度内任意形态微区开展局部全岩成分分析。   扫描电镜技术在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分析仪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搭载附件和软件的提升,其分析技术开发和应用将具有无限可能。将扫描电镜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更为高清、高效、精确的图像和成分分析方法,是扫描电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 Atomic Spectroscopy,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上。研究受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IGGCAS-201901、IGGCAS-202101)、实验技术创新基金(E052510401)和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ZDBSSSW-JSC007-15)联合资助。
  • 综合矿物分析系统为何在地学领域大放异彩?
    综合矿物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对岩芯、岩屑、岩石、矿石、精矿、尾矿、浸出渣或冶炼产品进行快速定量矿物分析,能有效识别岩石类型,测量矿物分布、颗粒大小、解离或锁定参数。此外,TIMA还提供亮相搜索模块,可以有效识别铂族金属(PGM),金银矿和稀土元素(REE)。 模态分析模块 解离分析模块 亮相搜索模块 从左至右依次为:BSE–所有颗粒,BSE–仅仅是亮相的颗粒,亮相颗粒的筛分为促进行业交流与发展,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联合TESCAN(中国)公司将举办“TIMA综合矿物分析系统技术交流会”,届时将邀请地质分析检测方向的专家,围绕综合矿物分析系统及其在地质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交流。一、会议时间:2018年6月21日二、会议地点: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昌平区企业墅22号楼) 三、会议议程: 注:本次会议名额有限,需提前审核,有感兴趣的人员报名从速。 关注微信公众号报名 四、专家介绍: PaulTESCAN TIMA综合矿物分析首席专家, 澳大利亚CBB首席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Mineralogy, Mining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Physics矿物学、采矿工程、工程物理。1972-1982, 服务于澳大利亚航空研究实验室从事航空器动态模拟研究。从1983年起,Paul作为首席科学家加入CSIRO ,从此进行了近20年的矿物分析研究。在此期间Paul发明了能够自动利用特征X射线能谱技术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精确地照相并且鉴定矿石中矿物形貌和成分的科技。这项技术便是我们熟知的专利技术:QEM*SEM(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ineral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1984年Paul发起并创立了Intellection Pty Ltd,并致力于自动化矿物分析技术QEMSCAN的发展和推广。2009年加入FEI,作为首席技术专家致力于自动化矿物分析在采矿和油气领域的技术研发。2013年加入TESCAN,成为TESCAN综合矿物分析首席专家。 宋文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博士,孟德尔大学(捷克)地质与土壤系博士后,布尔诺科技大学(捷克)中欧技术研究所初级研究员。研究方向和兴趣:稀土稀有金属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模式;碱性岩-碳酸岩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地球深部碳循环;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模拟元素和矿物在岩浆-流体演化中的行为。参与欧盟地平线计划(HiTech AlkCarb项目;2016-2020年),作为该计划项目招收的博士后(参加该项目的唯一中方人员),主要从事碱性岩-碳酸岩稀土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Geolog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Petrology、Precambrian Research、Lithos、Ore Geology Reviews和Scientific Reports等地学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五、报名方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会。名额有限,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会议费用。
  • 突破!我国科学家发现两种新矿物
    记者16号从西北大学获悉,经国际矿物学学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专业委员会审查、投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鹏副教授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国武教授团队申请的两种新矿物,近日通过认定。新矿物的国际矿物学会编号为IMA2022-120和IMA2022-142,英文名分别为yuchuanite-(Y)和wenlanzhangite-(Y),中文名为毓川碳钇矿和文兰钒钇矿。△毓川碳钇矿镜下照片 Ych-Y:毓川碳钇矿△毓川碳钇矿晶体结构图  毓川碳钇矿是一种罕见的含水碳酸盐重稀土矿物,在粤东北玉水铜矿所发现,以我国著名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家、中国工程院陈毓川院士的名字命名。△文兰钒钇矿显微镜下、BSE以及FIB取样制样照片 Jw-Y:景文矿;Wlz-Y:文兰钒钇矿△文兰钒钇矿晶体结构图  文兰钒钇矿是以电子探针分析专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文兰教授的名字命名。  新矿物的发现属于0到1原创性成果,代表了矿物学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全球共发现的矿物数量约5900个,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矿物数量只有约180个。
  • 5项战略性矿产分析行业标准方法开始实施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开展实验测试技术攻关与方法标准化研究,牵头编制的3项《稀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和2项《铌钽矿化学分析方法》 日前发布,于2024年正式实施。稀士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在稀土探矿、开采、选矿、加工以及贸易过程离不开各项元素含量的测定,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为稀土矿石类矿床综合评价以及稀土矿石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本次发布和实施的《稀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以现代分析仪器为依托,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法流程长,操作复杂的难题,具有测定元素多、分析速度快、各元素的动态线性范围宽等优点,能够实现稀土矿石中多元素同时测定,易于掌握和推广,将为稀土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铌钽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解决了铌、钽、钨易水解,常规分析只能采用酒石酸提取铌、钽的弊端,拓宽了铌、钽含量的测定范围,提高了铌、钽元素分析的工作效率,为铌、钽找矿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一探亿年|地质科学与探索未知世界的电子探针技术 ——访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陈振宇研究员
    地球诞生至今,数十亿年演变间蕴藏下浩瀚信息。生命和物种形同过客,不断在岩石和矿物中留下信息,这些信息都吸引着地质学家们不断探索、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揭开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规律。地质科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仪器技术的助力,电子探针 (EPMA)便是其中一类高端的“常规武器”。近日,仪器信息网走进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采访了在矿物学和电子探针技术两方面都有深入研究的陈振宇研究员。矿产资源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基础研究与应用的公益类科研机构,承担了大量包括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的重大科研和地质调查项目。陈老师详细分享了他眼中的地质科学,以及促进了地质科学数十年发展的电子探针技术。与“矿物学”和“电子探针”结缘陈振宇回顾道,进入“矿物学”领域要从上大学开始说起。1995年,陈振宇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学习的专业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宝石学),宝石学是矿物学的一个分支,矿物学则属于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进入“电子探针”领域则始于199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在这里,陈振宇师从我国电子探针领域著名的先驱级人物——周剑雄研究员。同时,陈振宇也成为周老师正式招收的唯一的亲传弟子(当时,地科院招生名额很少,甚至很多知名老师直到退休都没能带学生),硕士毕业后就留在电子探针实验室工作直到现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陈振宇研究员工作两年后,陈振宇继续攻读在职博士,博士导师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陈毓川院士和王登红研究员,博士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钻孔岩心以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矿物学研究;随后又到北京大学地空学院跟随张立飞教授做博士后,主要工作是新疆西天山超高压变质岩的矿物学研究。虽然在变质岩矿物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新认识,但考虑到变质岩矿物学研究在矿产资源研究所属于“非主流”方向,大概十年前就开始转向与花岗岩和伟晶岩有关的矿床矿物学研究。目前,陈振宇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一是矿床矿物学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矿物的详细研究来揭示矿床的成因、寻找可能具有找矿指示意义的信息,以及考察评价矿床的综合利用价值。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等这些微束分析仪器和技术,这就涉及到另一方面的工作,即微束分析技术的应用及其标准化研究。微束分析技术通过对矿物的显微形貌、结构和成分的分析研究,来揭示矿物的成因机理、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元素的赋存状态等等,在地质科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微束分析技术在钢铁、材料、生物等很多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让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不同厂家、不同实验室的微束分析结果具有更好的可比性和科学性,就需要对微束分析技术及其相关的参考物质进行标准化。在周剑雄老师的引领下,陈振宇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参与到了微束分析的标准化工作中。目前已负责编写了多项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相关的国家标准,参与研制了多个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的标准样品(标准物质)。地质科学:将今论古、见微知著将今论古、见微知著,野外调研是基础地质科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将今论古、见微知著”。一方面,地质科学涉及到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化历史,但地质工作者只能从现今看到的地质现象和采集到的地质样品来研究地质历史上发生的地质事件;另一方面,在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常还需要在实验室内从细小矿物的尺度甚至是更显微的尺度去研究一块岩石、一个岩体、一个矿床、甚至一个地体的成因和演化过程。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床的基本单元,绝大多数矿床的有用组分都赋存在特定的矿物里面。所以,矿产资源研究工作者,需要对矿床中的矿物开展详细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和工艺矿物学等。成因矿物学即研究矿物的成因机制、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等等;找矿矿物学主要研究矿床的一些指示性矿物学特征,并利用这些指示性特征来进一步找矿;工艺矿物学则主要是研究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石矿物的分选条件等等。野外地质调研实拍(陈老师供图)与其他科研领域相比,除了“将今论古、见微知著”,地质科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要开展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陈振宇表示,其室内研究工作都是建立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的野外基础,室内研究工作做的再细致,也是空中楼阁。中国地质科学:近十年蓬勃发展,与国外尚有差距由于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秘书,陈振宇有机会在去年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编写的“地质学学科发展战略”。据此次战略研究报告,我国目前的地质科学研究在有些方面,如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黄土沉积与全球变化、石笋与全球古季风演变、青藏高原隆升、碰撞与成矿规律、华北克拉通破坏、中亚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等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另外,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最近十年,是我国地质科学蓬勃发展的阶段。2010-2019年我国发表地质相关论文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其中2018-2019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同时,战略研究报告也指出,我国地质科学与国外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质量上的差距,二是地质思维上的差距、三是地质观测、探测和分析技术上的差距、四是地质学领军人物上的差距。电子探针:地质科学的“常规武器”“见微知著”背后的科学仪器陈振宇表示,“见微知著”是地质科学的主要工作之一,所以在地质科学研究过程中利用到的科学仪器种类也比较多。简单划分可分为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两大类,常用仪器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以及各种质谱仪等等。JSM-IT500 扫描电子显微镜资源所实验室使用的几代日本电子电子探针产品,上至下、左至右:JSM-35(840)、JXA-733、JXA-8800R、JXA-8230、JXA-iHP200F资源所目前主要有矿物微区物质组分与结构实验室、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成矿模拟实验室三个地质实验平台,基本配置了以上提及的仪器品类。以使用率比较高的电子探针为例,资源所在近五十年以来,一共安装了日本电子的五代产品,亲历了日本电子在电子探针产品型号的不断迭代升级,也见证了电子探针技术近五十年的快速发展。五代产品依次为:约1975年购置首台JSM-35(840)、1982年购置JXA-733系列、1999年购置JXA-8800系列、2010年购置JXA-8230系列、2020年购置JXA-iHP200F系列。地质科学的“常规武器”:电子探针技术科学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仪器技术的发展。大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矿物学迎来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电子探针等微束分析技术的发展,并得到很好的利用。电子探针最早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便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电子探针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研究固体物质表面或近表面范围内的元素组成及分布、显微形貌和结构。和其他仪器技术相比,电子探针的主要优势至少有几个方面:一是方便快捷而且相对便宜;二是应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各种固态物质和材料;三是分析方式多样,可以进行点分析、线分析、面分析,获得样品在某一个点的,某一条线的或某一个区域的元素成分变化;四是微区、微量,可以获得微米级范围的元素成分特征,并且能够跟显微形貌和结构相对应;五是分析过程几乎不损坏样品。电子探针进行元素面扫描图像案例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很多信息都记录在矿物这个微小的介质中,电子探针等微束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地质科学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去解码矿物中记录的各种信息,从而研究岩石、矿床的成因和地质演化过程,做到真正的“见微知著”。通过微束分析技术的应用,也获得了很多新的找矿信息,可以更方便地找到更多的矿床;另外,也为矿床的开采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国内电子探针应用现状:约60%应用于地质科学据介绍,国内所有电子探针仪器中,大概有60%左右是应用在地质科学领域,不少地质类高校学院或研究所都拥有两三台电子探针,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电子探针在地质科学中的重要性。电子探针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面非常广,主要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的应用研究,其中又可以细分很多具体的方面,比如前面提到的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工艺矿物学等等。除了地质科学领域,电子探针还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新材料研发领域(如航空发动机、锂电、汽车等痕量元素检测或轻元素分析等)经过60多年的发展,电子探针分析技术日趋完善。地质科学方面,电子探针初期主要是做矿物的主量元素分析,但目前已经拓延了更多的应用,包括应用于矿物的微量元素分析,还包括用来做一些矿物的地质年龄测定。以往地质测年,主要是用同位素方法测量,电子探针则是通过测母体和子体元素的含量,精确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推算地质形成年龄。以往,轻元素定量分析是电子探针的一个弱项,但近些年,随着分光晶体的改进,已经可以开展系列定量分析工作,许多相关团队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近年来,国内很多电子探针实验室在微量元素分析、副矿物化学测年、变价元素分析及轻元素分析方面都开展了很好的工作,涌现出了一些年轻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专家。但同时也看到,有些实验室由于各种原因,仪器购置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陈振宇负责的电子探针实验室是国内开放程度和利用率最高的电子探针实验室之一,除了为本单位和其他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高效高质的技术服务之外,近年来也在金红石、石英的微量元素分析、晶质铀矿的化学定年、含轻元素Be矿物的定量分析及稀土矿物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几年,国内电子探针的购置数量以每年十几台的数量在持续稳定增长,总的来说,电子探针现在已经成为地质科学、材料科学中比较高端的“常规武器”。电子探针的标准现状、未来技术趋势标准化现状:我国微束分析标准化工作走在国际前列作为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振宇也分享了以电子探针为代表的我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情况。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8(前身为全国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4年,从“TC38”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此标委会是国内成立比较早的一个技术委员会。在标委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992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面成立了国际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2,并由中国担任秘书国和委员会主席,这也说明我国的微束分析标准化工作已走在国际前列。目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括表面分析分技术委员会)制订的国家标准有100项左右,每年都会开展一些新的标准制订或老标准的修订工作,每年也都会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微束分析标准的宣贯会议。陈振宇表示,近些年标委会吸收了不少年轻有为并对标准化工作热心的专家,也使得微束分析的标准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在国际标准的制订中,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中国专家更深入地参与进来,更好地提高我国在微束分析国际标准中的地位。技术发展:场发射电子探针应用、微量元素分析等陈振宇认为,近年来,场发射电子探针越来越普及,但目前场发射电子探针最突出的优点(高空间分辨率和低电压下稳定大束流)还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利用起来,这可能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另外,微量元素分析、副矿物化学测年、变价元素分析、轻元素分析及稀土元素分析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还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空间;还有软X射线分析谱仪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会让电子探针开启一些新的测试模式,包括元素的价态分析等。利用软X射线对玄武岩矿物中Fe-L元素进行面分布分析和化学状态分析陈振宇老师谈电子探针技术发展关于发展建议,一方面是继续深入研究微量元素分析、副矿物化学测年、变价元素分析、稀土元素方向及轻元素分析等方面的新技术,并尽可能使新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研发相应的标准样品;另一方面是很多实验室应该更好地掌握常规的、日常的分析方法,要把仪器充分运转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内目前大概有两百多台电子探针,但整体利用情况并不是很好)。后记近十年来,国内电子探针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当前市场保有量约200多台,而据悉,日本全国在多年前电子探针保有数量已超千台。与此同时,在透射电镜尤其是高端球差校正等方面,无论是增长还是保有,中国市场近年来已远超日本。各种类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五六千台之多,而扫描电镜在元素定量分析能力方面的短缺已开始为许多实验室的深刻认识,这就促使了许多实验室开始有了引进电子探针仪的想法,2021年度预计将有25个用户购买电子探针,个别单位甚至将拥有4台电子探针。这反映出电子探针的巨大增长潜力之余,更反映出电子探针在地质、冶金、新材料等基础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 《岩矿测试》2016年征订启事
    p   国内统一刊号:CN11-2131/T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4-5357 /p p   国际 CODEN:YACEEK 国内邮发代号:2-313 /p p   国外发行代号:BM4089 京西工商广字第0227号 /p p   《岩矿测试》于1982年创刊,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坚持地质实验技术创新、面向应用、服务基层的方针和基本定位,以发表优秀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成果为核心目标,报道国内外地质科学、环境保护、石油化工、冶金及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本刊主要栏目有:进展与评述、岩石矿物分析、生态环境研究、矿产资源研究等。征稿领域包括:元素分析,岩石矿物分析与鉴定,同位素,勘查地球化学,矿床地质,矿产综合利用与评价,海洋地质(海洋油气与固体矿产地质、海洋环境与灾害地质、古海洋地质),环境地质学,农业地质学等。本刊注重学术参考价值,追求技术方法实用,研究思路和写作内涵能够给读者启迪与借鉴。 /p p   《岩矿测试》是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荣获2015年度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入选《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5—2016)》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化学文摘》、《文摘杂志》、《剑桥科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史蒂芬斯数据库》、《分析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科技化期刊群》等近20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p p   《岩矿测试》为双月刊,大16开,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国内定价40.0元/册(含手机报发行费10.0元),全年240.0元。漏订的读者可与编辑部联系。 /p p   《岩矿测试》网站:http://www.ykcs.ac.cn。办公电话:010-68999562,E-mail:ykcs_zazhi@163.com。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邮编100037)。 /p p & nbsp /p
  • 聚焦地矿微区原位分析新技术——2019中国质谱学会无机及同位素质谱会分会报告集锦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9月21日, 2019年中国质谱学会无机及同位素质谱学术会议在贵阳隆重召开。大会共邀请18位专家做大会报告并开设主题为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生命科学与医学、同位素质谱、仪器研发与应用、环境与食品等多个分会场。会议同期还设置了青年论坛专场和学术墙报展示,以促进我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增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仪器信息网对本次会议中针对地矿领域样品的微区原位分析新技术及应用新进展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21日下午,大会报告及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专场中,厦门大学杭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胡圣虹、胡兆初、西北大学袁洪林、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岳衡等众多专家针对地矿领域样品分析进展及应用进行了专题分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d4328ef7-ef81-48a2-b3cd-363654573ba8.jpg" title=" 杭纬1.jpg" alt=" 杭纬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杭纬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报告题目《无机质谱的矿物直接分析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杭纬在报告中介绍到,目前地质领域中的85%的样品前处理是以强酸或强碱消解并配合光谱/质谱分析,15%的样品多使用熔融或粉碎法处理再使用X射线光谱仪分析,因而缺乏对岩矿样品的直接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在现有的无机质谱技术中,辉光放电、火花放电、激光溅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二次离子质谱技术可用于固体的直接分析,但都具有其缺憾之处。杭纬提出,相对而言基于激光的溅射最适合于矿物的直接分析,同时激光溅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矿物直接分析质谱法。杭纬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对基于该方法进行的技术优化以及仪器的研制,并介绍了相关应用的新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9f80fccf-338d-4f3a-8c4a-0e1fd4971b29.jpg" title=" 胡圣虹1.jpg" alt=" 胡圣虹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胡圣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微体化石LA-ICP-MS元素定量成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沉积地层中生物/微生物化石的地球化学信息对研究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及重建具有重要意义。而单个微化石原位微区或成像信息,是用于判别后期陆源交代程度、探究地质历史时期重要突变事件的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生物成因化石主要基质为碳酸盐岩和磷酸盐岩,胡圣虹课题组因此分别采用共沉淀-高温高压熔融及共沉淀块状晶体策略制备碳酸盐、磷酸盐基体匹配固体校正标准,实现准确定量化石微区的微量元素。此外,其团队建立了微化石LA-ICP-MS元素定量成像方法,获取了有空虫、牙形石、牙齿以及结石等元素或元素比空间分布及成像,为古海洋气候环境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96f92bf9-86d5-4523-94bb-19fafa1c6996.jpg" title=" 胡兆初1.jpg" alt=" 胡兆初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胡兆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报告题目《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新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LA-ICP-MS可进行固体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准确分析,是地球化学及无机分析科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胡兆初在报告中介绍了其团队采用激光剥蚀引入溶液样品的进样方法,可克服传统溶液雾化法中与溶剂有关的多原子离子干扰及样品基体效应等问题。也介绍了其课题组建立的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锆石中锆同位素的新方法,其建立的LA-MC-ICP-MS锆石Zr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准确识别锆石颗粒中Zr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最后,胡兆初还介绍了黑钨矿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U-Pb定年方法,采用水蒸气辅助非基体匹配U-Pb定年方法,相比引入其他的活性气体,该方法可讲仪器增敏2-3倍,并准确分析黑钨矿U-Pb年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0c574e56-576e-4c9c-89de-52729cd24d1d.jpg" title=" 袁洪林1.jpg" alt=" 袁洪林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袁洪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报告题目《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袁洪林提出,激光-无机质谱(LA-ICP-MS)方法在地质学、矿物学、人类学、考古学、环境科学等不同学科中应用广泛,并且相对整体分析来说,微区分析技术包括微米区域、原位分析等。激光剥蚀系统联用四极杆ICP-MS可测定U-Pb、微量元素,联用MC-ICP-MS可进行Li、Mg、Fe、Cu、Zn、Sr、Nd、Hf、Pb等同位素分析,联用大型MC-ICP-MS则可对S、Si、Fe进行同位素分析。袁洪林提到,影响激光-质谱同位素分析精准度的因素包括激光(波长/脉宽)、样品室、传输管道、辅助试剂以及离子化效率等。基于此,其团队开发了两阶段剥蚀法分析锆石的方法,以及利用激光“分束分析”(激光-双质谱联机)技术对S、Pb以及多元同位素进行了原位微区分析, 以研究矿床过程与硫的来源以及多期次成矿的Pb-Pb定年和岩石圈地幔及下地壳演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4847e809-0a4f-4b53-a1bf-8b2773d2ac2a.jpg" title=" 杨岳衡1.jpg" alt=" 杨岳衡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杨岳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报告题目《激光原位氟碳铈矿U-Th-Pb定年与Sr-Nd同位素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稀土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通讯、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高技术领域,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而在地质学领域中,稀土成矿也是研究矿床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的关键,同时氟碳铈矿作为稀土矿床矿石矿物,是开展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源区研究的直接对象。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基于此,杨岳衡团队开发了原位微区氟碳铈矿U-Th-Pb激光原位定年与Sr-Nd同位素标样分析的方法,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稀土矿床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直接研究手段。 /span /p p br/ /p p br/ /p
  • 使用coriolis生物气溶胶采样器评估空气中新冠病毒污染状况的推荐流程
    来自32个国家的239名科学家在本周一(2020年7月6日)发行的《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发表了一封给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公开信,信中概略描述了他们发现的证据,即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微粒,也会让人感染新冠肺炎。据路透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二承认,新冠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证据正在浮现”,此前一群科学家呼吁WHO更新有关新冠肺炎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指南。“我们一直在讨论将空气传播与气溶胶(aerosol)传播作为新冠病毒传播方式之一的可能性,”WHO新冠疫情技术主管Maria Van Kerkhove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SARS-CoV-2病毒的气溶胶传播再次成为热点。Coriolisμ生物气溶胶采样器被证实可以成功地应用于评估SARS-CoV-2的空气污染,(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5.24.20110346 )并且因为其液体采样的特性可结合快速分析方法(如RT-qPCR等),可以快速得到结果,大大缩短了卫生部门反应时间,可用于应急突发状况的现场应用,及早预防、发现和控制SARS-CoV-2的传播。近日,Bertin根据自己以及客户的应用经验,给出了使用coriolis生物气溶胶采样器评估空气中SARS-CoV-2病毒污染状况的最佳操作流程:从采样到分析。采样:使用Bertin Coriolisμ采样器,采样流速200L/min(采样器最大采样流速300L/min),建议总采样时间为20~30min,标准的收集液为PBS缓冲液,如果后续想要结合病毒培养方法对样品进行综合评估的话,推荐采用DMEM或MEM培养基作为收集液,建议收集液体积为5~15ml。样品保存:采样结束后,应马上将样品分装于适当的离心管中,样品可在4℃条件下保存24h,如果想要保存更长时间,可以-20℃或者-80℃储存。分析:采样后,如果采样时收集液体积在15ml左右,推荐采用切向流过滤等方法对样品进行浓缩;如果采样收集液在5ml左右,可以直接取150μL样本进行RNA或DNA提取。后续可采用qPCR等快速分析方法,快速得到检测结果;也可结合qPCR和培养法综合评估空气中SARS-CoV-2病毒污染状况。仪器清洁:局部清洁灭菌的话,可使用高压灭菌锅、70%酒精等对收集杯、进气口、U型管进行;对采样器进行整体灭菌的话,可在收集杯中装满70%酒精,然后让仪器在最高流速下运行15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或采用H2O2蒸汽灭菌设备对采样器进行整体灭菌。 Coriolis μ 是一款创新的基于湿壁气旋原理的生物气溶胶采样器,主要应用于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污染研究、制药、食品、兽医工业、生物医学和健康环境的空气质量监测等领域。 1. 100~300LPM高流量,可有效收集低粒径颗粒物,如病毒;2. 可选长时间采样组件,采样时间长达6小时,长时间在特定地点采集,整批处理;3. 与非培养分析方法(PCR、免疫分析、细胞计数、ATP生物荧光等)兼容,大大缩短分析时间,也可几种分析方法联用。4. 几个小时内可得灵敏特异结果;5. 15ml恒定体积可防止液体过载,也可用于分装样品,用于不同的分析方法;6. 可用于采样不能用培养法的生物污染,采集后用固相细胞计数法进行定量; 因其快速、便捷、高效的产品特性,Coriolis μ采样器广泛应用于:l 工作场所、建筑和室内l 工业场所l 自然地点l 牲畜设施和农场l 食品和化妆品工业l 药品工业目前全球范围内每日确诊患者数量还在增加,国内目前也存在局部散发和聚集病例出现。但是,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并掌握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传播方式、预防措施等,积极实行疫情防控“四早”策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把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到实处,建立起完整的全民有效的防控网络,新冠病毒将无处可逃!
  • JAAS封面文章:XPS助力卡林型金矿中“不可见金”定量表征研究取得突破
    图1.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封面文章导读卡林型金矿(Carlin-type gold deposit),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被发现,从而得名,其显著特征是金在载金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中常以晶格金(Au+)和纳米级包体金(Au0)的形式赋存,因金无法直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而被称为“不可见金”。“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的研究对卡林型金矿的选冶及其微观成因机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然而“不可见金”的定量表征仍然存在较大难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万泉研究员及其团队采用逐级酸蚀与XP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卡林型金矿中金赋存状态的定量表征方法,首次通过XPS分析成功获得了“不可见金”的量化分布规律,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期刊。图2. 期刊首页截图及摘要译文分析利器图3. 岛津AXIS Supra+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其五大核心技术- 研究成果概览 -黄铁矿表面通常覆有厚达几百纳米的贫金层(该层主要为FeS2),通过EPMA(电子探针)测试可得到S、As、Au元素分布,如图4,可见Au含量较低且主要存在于黄铁矿中贫金层下的富As区域。图4. 黄铁矿中微量Au的确认及其在富As环带中的分布地质矿产领域中,黄铁矿中Au化学状态的研究对卡林型金矿的选冶及其微观成因机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一般情况下,表面贫金层厚度远大于XPS的检测深度(~10 nm),且其中金含量远低于XPS的元素检出限(~0.1 at%),因此直接测试几乎得不到有效的Au信号,无法进行价态分析。中科院地化所矿床室万泉研究员及其团队以贵州贞丰水银洞金矿样品为例,采用非氧化性酸简单有效地去除了屏蔽XPS金信号的贫金层(位于含砷黄铁矿最外层)以及干扰XPS金信号的含镁矿物(如白云石),首次采用XPS获得了“不可见金”的一系列重要定量数据。图5.酸蚀前样品Py0 (a)和酸蚀后样品Py1 (b)上三个不同位置获得的Au 4f XPS谱图图5(a)中未经酸蚀处理的黄铁矿的Au 4f谱图中存在显著的Mg 2s信号干扰且Au信号极弱,导致Au 4f信号几乎被Mg 2s掩盖。酸蚀后样品中绝大多数含Mg矿物被去除,Au 4f谱峰表现出良好的信噪比(图5(b))。根据Au0 4f7/2的结合能位置可推测出本样品中纳米金颗粒的粒径绝大多数小于6 nm,最小可达到1-2 nm。根据Au 4f谱图分峰拟合的结果可估算出Au0和Au+在样品中的百分占比(图6),其中Au0的百分比变化范围可从31.2%至59.8%,Au的物种和含量在同一样品的不同深度之间有轻微的分布不均。图6. 利用 Py1-Py4的Au 4f XPS光谱分峰拟合估算的Au+和Au0的百分占比该工作获得了卡林型金矿中“不可见金”具有合理统计意义的化学状态,有助于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的研究,并且该工作建立的分析方法有望应用于分析低品位金矿石以及其他地质样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万泉研究员表示:由于样品中金含量低、分布不均且谱峰间存在互相干扰,因此利用XPS表面敏感的特征结合合理的样品表面前处理方法才能得到较好的测试结果,借助岛津XPS仪器高功率的特性,改进测试条件得到了信噪比较好的谱峰数据,成功实现了金价态的定量分析,使得卡林型金矿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期待今后能与岛津共同开发其他地质相关样品的表征研究。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如需深入了解更多细节,欢迎联系津博士 sshqll@shimadzu.com.cn撰稿人:崔园园
  • 铅锌矿的兴旺与澜沧江支流的溃烂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沘江,是澜沧江一级支流,位于兰坪县和大理州云龙县境内,总流长173.4公里。1985年以来,这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铅锌矿的开采给彻底污染了,水质为劣Ⅴ类。 未污染之前的沘江(资料图) “几十年前,这河里的鱼可多了。我们在家里把锅先架上,生火烧着水,人下河去捉鱼,逮到鱼回家,水刚好开了,现煮现吃,味道鲜得很。可惜啊,现在河里很难见鱼了,即便有鱼也不敢吃,怕有毒。”在沘江河边,一位农户指着河流感慨地对记者说。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沘江,是澜沧江一级支流,位于兰坪县和大理州云龙县境内,总流长173.4公里。1985年以来,这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铅锌矿的开采给彻底污染了,水质为劣Ⅴ类。 “江河居然能被污染成劣Ⅴ类,简直可说是‘骇人听闻’。因为江河水是流动的,与流速相对缓慢的湖泊水不一样。”环境工作者张荣说,“江河被污染并长期呈劣Ⅴ类,可想见其污染源之广、污染强度之大。” 河水严重污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兰坪矿业的开发,沘江源头及上游两岸的采选和冶炼厂的迅速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开采规划和生态保护方案,长期的无序开采导致矿区地质结构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沘江水质日益恶化。”6月25日,云南省环保厅对媒体进行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情况通报,省环保厅副厅长杨志强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河水已严重污染,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铅、锌、镉和砷,水环境功能受到较大影响,已基本丧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功能。 在6月25日之前,除了沿河的居民,很少有人知道沘江,更不知道沘江的污染如此严重。 兰坪位于著名的云南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成矿带中段,被誉为中国的锌都。近年来,兰坪共发现大小矿床(点)220个,有锌、铅、铜、铁等40多个品种,现已探明银矿9339.6吨、铜矿80万吨、锶矿534.1万吨、铁矿59万吨、钻矿1536吨、岩盐矿6970万吨等。据粗略估计,全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1000亿元以上,人均可达到50万元。 从1985年开始,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口号的影响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个体老板纷纷涌入矿山,兰坪一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群采热点矿区。乱采滥挖、采富弃贫、争矿抢矿的现象十分突出。 长达8年之久的掠夺式、大规模群采,造成了矿山秩序混乱不堪,安全事故和地质灾害频发,资源破坏和浪费极为严重。环绕金凤村庄的沘江曾因矿渣阻塞断流,水质迅速下降到了劣V类。 由于多种金属超标,沘江的水不能饮用,也不能用于浇灌。兰坪县副县长李金儒说:“过去兰坪县大矿大开,小矿小开,群采私开、资源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太大了。” 整治行动 1992年,云南省政府在兰坪召开现场会议,对沘江的污染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关闭了多家环境污染严重的矿业企业。 2002年,省环保厅组织当地环保部门,先后多次对沘江流域的污染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结合环保专项行动关闭了沘江沿岸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 2003年以来,云南省政府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对兰坪矿区实行了集中规划、统一开发的政策,结束了十多年来群采的混乱状况,企业污染治理设施逐步完善,基本做到了达标排放。 2008年以来,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先后多次就沘江污染作批示,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治理沘江污染。今年1月,省环境监察总队组织两州、县环保局对沘江流域27家选冶企业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并先后下发8个文件,要求怒江州、大理州分别对沘江流域兰坪县和云龙县境内的相关违法企业进行停产整治、限期治理。 杨志强介绍说:“总体上看,通过历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经污染综合整治,沘江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 “由于沘江是澜沧江的支流,即使沘江污染减轻了,其重金属污染物其实还是被冲刷到澜沧江。”环保志愿者王先生说,“一座矿山的兴盛和一条河流的重度污染,就经济利益来看似乎难以比较得失,但从水环境污染往往是不可逆的角度看,得不偿失。”
  • “空气采样器戴口罩”案发一年仍未开庭 仪器状况令人忧
    p   4月11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查组向陕西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指出,西安市长安区、阎良区相关人员环保底线意识不强,人为干扰国家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正常运行,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施造假,造成恶劣影响。 /p p   数据造假成为西安市环保系统一年来闭口不愿谈的事情。此次作为督查组反馈的一个内容,再次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p p   那么案发一年了,事情进展如何?记者接触多个部门及相关人员,还原空气自动监测人为造假的真实过程。 /p p    strong 长安环保局造假牵连5人 /strong /p p   记者经多方了解,西安市长安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长安监测站)系环保部确定的西安市13个国控空气站点之一,通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采集,处理监测数据,并将数据每小时传输发送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这些数据,一方面通过网站实时向社会公布,一方面用于编制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月报、季报和年报,向全国发布。长安监测站为国家直管监测子站之一,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武汉某公司进行运行维护,不经充许,非运维方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f49a5d8f-a37a-4cbe-b31d-0a6cd79cf03a.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长安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 /span /p p   2016年2月份,长安区监测站回迁至长安区内某大学的动力楼顶。时任长安监测站站长的李某利用协助监测站搬迁之际,私自截留了监测站钥匙并偷偷记下了监测站监控电脑密码。有了钥匙和密码,进入监测站就方便多了。 /p p   2016年初,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仪器显示,长安区空气质量一直处在污染状态。此时,长安区环保局个别领导打起了监测站空气探孔的主意。2016年2月份至3月份之间,在时任长安区环保局局长何某的授意指使下,长安监测站站长李某、工作人员张某多次潜入长安监测站内,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方法,干扰监测站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堵塞上棉纱,如同给采样器戴上口罩,这样数据发生变化,监测系统无法采集到真实数据。 /p p   记者在采访时获悉,长安监测站站长李某还多次指使张某、张某某采用上述方法对长安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干扰,造成了该站自动监测数据多次出现异常,影响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行。为了防止行迹败露,2016年3月中旬,时任监测站站长的李某还指使张某、肖某潜入长安区监测站内将监控视频删除。 /p p   作为全国首个环境空气监测造假案件,给空气监测探孔处堵塞棉纱是谁想到的?记者多方了解,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有的知道一些内情的人坚决不透露,只说一切等法院开庭后就会明朗。 /p p    strong 阎良环保局造假牵连2人 /strong /p p   西安市阎良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简称阎良监测站)系环保部确定的西安市13个国控空气站点之一,它同长安监测站一样,通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采集、处理监测数据,并将数据每小时传输发送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方面通过网站实时向社会公布,一方面用于编制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月报、季报和年报,向全国发布。从2016年2月起,时任局长的唐某为改变系统自动监测结果,在明知正常途径无法改变数据的情况下,仍指使监测站站长张某采取手段降低监测数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386d047d-2ccc-4913-94c2-16882c6a8f61.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阎良监测站,通往楼顶的大门由两扇木门把守,锁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两扇门是用一块破布绑着。 /span br/ /p p   2016年2月至3月,在唐某的授意下,张某多次潜入位于阎良某厂办公楼顶的监测站内,利用棉纱堵塞采集器的方法,干扰子站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造成该站自动监测数据多次出现异常,影响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作。 /p p   由于阎良环保局人员比较少,监测任务比较重,每次对监测仪器进行堵塞时,都是身为站长的张某亲自去。案件发生后,该局只涉及到局长和监测站长。 /p p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时任局长唐某已五十多岁了,监测站长张某四十岁左右。对于谁让他们堵塞?技术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在阎良,记者仍然没找到答案。 /p p   随后,检察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涉案7人进行了批捕。7人包括:长安区环保局1名局长、1名监测站长,3名工作人员 阎良区环保局1名局长1名监测站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8259c19e-e71d-4c8e-8ec3-7e3cc9f22da9.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阎良监测站楼顶上悬挂着环保部的警示牌 /span /p p   strong  两个局的局长被带走 引起震动 /strong /p p   据西安环保系统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由于案件发生得比较突然,惊动了环保部和公安部,警方将涉案人带走后,又根据涉案人员的供述,从这两家单位取走了相关资料。 /p p   由于此次造假行为,涉案人员利用棉纱堵塞采集器的时候都是个人单独操作,所以外人知道的少之又少,本单位或个人关系比较好的同事,相互之间也没有人提及此事。事件暴露后,等警方将包括两个单位的局长等相关涉案人员带走后,才引起震动。 /p p   采访中,一位环保系统的官员坦言,造假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少有的震动。事情发生后,相关涉案人员被羁押。 /p p    strong 事发后西安环保系统严厉整治 /strong /p p   据知情人介绍,省环保厅、特别是西安市环保系统内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整改活动,各级党委专门开会要求,对监测系统内的工作人员,集中或单独进行谈话警示教育学习。 /p p   长安、阎良监测站数据造假之后,西安市环保局专门印发《西安市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性监督管理办法》。 /p p   办法规定,篡改监测数据包括下列情形:采取人工遮挡、堵塞和喷淋等方式,干扰采样口或周围局部环境的 人为操纵、干预或者破坏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污染源净化设施,使生产或污染状况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等等。 /p p   同时,办法将准确性作为当前环境监测管理的重点,完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环保监测机构、企事业单位自行监测工作质量,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权威性,更好地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p p   案件发生后,环保部将原来辖区代管变成了直管。西安市环保局专门要求,严禁长安、阎良两地环保系统的人员靠近国家直管的监测站,更不能操作任何仪器。 /p p   环保系统工作人员介绍,长安、阎良两个监测点造假,属于全国首例,引起中省市重视。但当时的法律、法规对这样的案例却是空白,环保部为此专门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司法系统内,对一些法律条款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p p    strong 造假成立 但“后果严重”难判定 /strong /p p   近日,记者在长安、阎良两地深入采访,见到了两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涉案人员亲朋好友或其他相关人员,他们都提出一个同样的疑惑:案件都已经发生一年了,两家单位7名涉案人员为何还一直羁押在看守所而没开庭审理?家属也是非常着急。 /p p   记者通过多个渠道获悉,案件侦破在2016年4月左右结束,事后不久案件就移交到检察院,同年10月份准备开庭,检察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刑事责任。因作案手法属于全国首例,无案例可参考,当时的法律法规属于“空白”,法律界对此认识不一。有人提出遵循“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疑罪从无”和禁止类推、刑法谦抑(少用甚至不用刑罚)的原则。也有人提出严厉处理。 /p p   法律专家提出,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刑事责任,该罪属于法定的结果犯,以涉及的计算机数量或违法所得、经济损失等认定。环境监测数据失真,确系违规,但“后果严重”无法判定。 /p p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相关裁判文书共300余件,多数以黑客攻击、木马病毒、伪基站等为非法手段,以进入计算机系统为标准,涉及信息窃取、虚拟财产盗取,无一与本案有类似情节。 /p p    strong 事发几个月后 两高司法解释颁布 /strong /p p   长安、阎良数据造假案人员如何定罪?2016年12月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针对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实施下列行为,或者强令、指使、授意他人实施下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一)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的 (二)干扰采样,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的 (三)其他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行为。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 /p p   数据造假,但真实的数据是多少?以3厘米大小的棉花堵塞,影响的后果严重到何种程度?这些都是争议的焦点,也是案发一年仍未开庭的主要原因。 /p p   环保系统的官员在谈到涉案人员时称,最终无论检察机关如何起诉,法院如何判决,他们个人都是咎由自取。但他们的违法行为,却无意中推动了全国环境保护的法制进程。 /p p    strong 监测仪器防护措施令人忧 /strong /p p   长安、阎良事件后,国家直管的监测站当地环保部门不再参与运维,权利上收国家,完全不受地方干扰,由第三方来运营,避免和当地环保部门发生联系。现在这些国家直管的监测站又是什么样子? /p p   近日,记者相继再次来到长安监测站和阎良监测站。 /p p   长安监测站在一所大学的动力大楼上。这所大学有上万名学生,学校大门是敞开式的,进出车辆及人员没有阻拦不用登记。监测站对外称建在动力大厦上面,其实就是学校水电班的机房上。水电工们使用一层平房,监测站在楼顶上面加盖的一层上面。水电班机房出入人员杂,陌生人进入更无人问津。记者可以随意出入,通过楼梯爬到楼上,如果记者愿意,可以很轻松地近距离靠近监测站。如此的保护措施令人担忧。 /p p   阎良区的环境监测站地处一家废工厂,门卫有时有人有时无人,因为工厂闲置多年,厂子里杂草丛生,车间及办公楼破破烂烂,长年失修,门窗严重变形,无法关严实。 /p p   记者走进院子,来到闲置的办公室。一层厚厚的灰尘,能留下清晰的脚印。走到三楼时,一块蓝色的牌子上写着“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站,日常运维工作由运维公司负责,非运维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站房、采样及相关设施区域”,落款是环境保护部,时间2017年1月1日。 /p p   楼顶安装监测仪器房间的大门由两扇木门把守,木门上面的锁子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两扇门是用一块破布绑着。记者用手轻轻一推,布断门开,如此重要的监测设施,如此脆弱的防护令人唏嘘。记者轻松走到楼顶,如果记者愿意的话,只要再跨几步,便能用手触摸到所有的监测设备。 /p p   一个是敞开式的大学校园,一个是废旧厂房,空荡荡无人。两个场地根本谈不上安全管理和防护,社会闲杂人员、无业人员或其它图谋不轨的人员,破坏起来实在是太容易。作为国家重点的监测站,肩负着重要的监测职能,如此安全防范实在是令人担忧。 /p p br/ /p
  • 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公布无重金属污染耕地
    p   5月12日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今天公布。 /p p   化学元素好比是地球的基因。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环境地质处处长林良俊介绍,地球化学调查就是摸清地球上各种化学元素的分布状况。从而服务于矿产、土地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实施的以找矿为目的的地球化学调查计划,完成调查面积700万平方千米,通过化学元素的异常分布,圈定了一些找矿靶区,经过进一步勘查,新发现各类矿床2570处,金资源储量4000余吨。 /p p   此外,《调查报告》还显示,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 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地下水水质调查计划。 /p p   此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完成平原地区19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发现无重金属污染耕地12.72亿亩,占已调查耕地面积的91.8%。 /p p   林良俊介绍,这个还是比较好的一个结果。我国耕地大部分还是质量比较好。同时,发现富硒耕地,对我们人体健康有益的,有5244万亩。 /p p   在地下水水质方面,目前调查总面积达到440万平方千米,其中,30.2%的地下水可直接饮用,34.7%的地下水适当处理后可饮用,而还有约三分之一地下水属于不可饮用水。 /p p   对于这组数据,林良俊强调,不可饮用的不代表是受到了污染。其他的水也有一些原生的原因造成地下水不能饮用的情况。不是说刨除掉这两个水之后其他都是污染的水。这个是地下水质量评价,还有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叫地下水污染评价。质量,不管哪里来的东西,给你质量评价一下,是好是坏,是能喝还是不能喝,这是质量(评价)。 /p p   对于土壤、地下水水质等情况,农业、水利和环保等各部门也有相关调查统计。那么,地球化学调查有何区别?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学求研究员指出:“我们测试的指标是最多的,一般农业部门只测和农作物生长有关的氮磷钾等等,环保部门测重金属。我们一测就是76个化学元素,全测。他们比如说,哪个地方容易产生污染,去测试。我们所有测试是网格化采样,谁也漏不掉。” /p p   而“化学地球”全球一张地球化学图平台的启动,也让相关调查数据可视化、可查询,让人们了解身边“看不见”的地球。就像人们运用电子地图来定位、测量距离、查询路线进行导航一样。王学求介绍,导航是空间方位的概念,是物理属性的地球,但要了解和环境或健康有关的,就要靠化学地球。 /p p   王学求指出,和环境有关系的,比如重金属元素,把8个重金属元素信息都放上去。这次要发布的是把京津冀地区的重金属全放上去。一点击这个地区,就看格子里头铬的含量、汞的含量有多高。然后根据国家标准,比如绿色食品产地标准,都放上去。达不到绿色食品,就把格子打成黄色的。如果超过三级土壤标准,污染很严重,打上红颜色,不能用于食品种植。 /p p   不过,王学求介绍,到底全球一张地球化学图能了解查询到多少信息,也要看各国对信息的公开程度。根据各个国家的意愿,看做到什么分辨率。分辨率越高,知道的越详细。有国家不想让你对本国的资源了解得这么清楚,分辨率就低一些。全球现在是要求80*80公里,这个大家都会参与。很粗了,对每个格子的量和全球资源总量做一个估算。 /p p br/ /p
  • 路博新出烟气汞采样器符合现在新环境汞的采样
    LB-6030型 烟气汞综合分析仪 详细介绍1概述 LB-6030型 烟气汞采样器符合美国EPA Method 30B和HJ 543-2009标准的要求,可以用来采集污染源排气中的气态总汞,也可用来监测烟道气中气态汞浓度,烟气流速,烟气温度和含氧量等参数。该仪器主要用于监测燃煤电厂废气中气态汞的含量。广泛适用于环境监测、工矿企业、劳动卫生、科研机构等部门。2执行标准GB/T 16157-1996《固体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EPA Method 30B《吸附管法测定燃煤污染源中气态总汞排放量》GB 13223-20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HJ 543-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技术特点l 同时满足EPA Method 30B和HJ 543-2009采样要求;l 两气路均采用高性能超低音隔膜泵,使用寿命长;l 两路完全独立的采样通道,可分别设置采样时间,采样流量和单独启动;l 采用图形彩色触控显示屏,中文菜单化操作;l 采用双气室干燥器,得到干基标况气体;l 集成化采样探头,将S型皮托管、铂电阻和采样腔整合在一起;l 采样探头具有独立加热功能,精确控制采样腔温度,且温度可调;l 交直流两用,内置高能锂电池,可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l 进口流量压力计,可实现恒流采样,流量控制精度高;l 自动折算实际流量、标况流量、实际体积、标况体积; l 具备USB接口,可通过U盘导出数据;l 高亮度触摸显示屏,图形化操作界面;l 采样过程中停电数据自动保护,来电继续采样;l 30B取样管具有恒温功能,精确控制采样腔温度,且温度可调;l 烟气采样管和软管全程恒温伴热,气路采用无吸附材质;l 有冰浴箱,可容纳14个大型气泡吸收瓶;l 故障检测自动保护l 自动检漏功能l 软件参数标定l 用户密码保护 4工作条件4.1工作电源: AD220V±10%, 50Hz4.2环境温度: -20 ~ 50 ℃4.3环境湿度: 0 ~ 85 %4.4 环境大气压 : 86 ~ 106 KPa4.5适用环境: 非防爆场合 5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指标参数范围分辨率准确度烟气流速2~45m/s0.1m/s±2.0%烟气温度0~ 200℃1℃±1.5℃计前温度-30~ 120℃1℃±2.0℃烟气静压-30~ 30KPa0.01KPa±1.5%烟气动压0~ 2500Pa1Pa±1.5%大气压60~110kPa0.01kPa±2.5%含氧量0~ 30%0.1%±2.0%取样管加热温度0~ 150℃0.1℃±1.5℃A路采样流量0.1~ 1.5L/min0.001L/min±2.0%B路采样流量0.1~ 1.5L/min0.001L/min±2.0%A路计前压力-30~ 0KPa0.01Kpa±1.5%B路计前压力-30~ 0Kpa0.01Kpa±1.5%A路采样时间1~ 999min1s±0.1%B路采样时间1~ 999min1s±0.1%电池工作时间(不带加热)6h主机尺寸W×D×H(419×229×341)mm主机工作电源AC220V或内置电池组主机重量5.5Kg取样管长度≥1.5m
  • 第九届世界采样和混样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p   为促进正确的采样、取样与制样,保证被检样品具有客观性、均匀性和代表性。由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共同协办,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三匠联合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将首次登陆中国,于2019年5月6-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韩龙将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Ralph Homes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将共同担任大会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将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本次大会旨在深入探讨采样、制样和混样领域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分享最新技术知识和技术进展,为国内外采样和混样领域的认证机构、终端用户、相关服务企业以及教育科研单位搭建了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大会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包括:矿业、冶金、金属与合金、制样、农业、生物、环保等诸多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在全球贸易、生产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对采制样技术都有着巨大的需求。借助本次国际学术盛会,必将推动我国采制样理论的提升和采制样技术的快速发展。 /p p   据悉,采样理论是由法国化学家和统计学家皮埃尔· 莫里斯· 基Pierre Maurice Gy创立的 (1924-2015),Pierre Gy指出,不均匀性是所有采样误差产生的根源,他确立了著名的Pierre Gy公式,并建立了第一个固体颗粒采样的理论模型。而后,Gy在此基础上进而发展了应用更为广泛的模型,可应用于矿业、冶金、金属和合金、水泥、食品等多个重要行业的采样。 /p p   第一届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1st World Conference on Sampling and Blending,WCSB1)于2003年在丹麦的埃斯比约举办,会议授予Pierre Gy“颗粒材料采样理论”创始人荣誉,会议全体代表一致通过设立“Pierre Gy采样金牌”,并在每届WCSB会议上授予在采样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此后,WCSB每两年举办一次,分别在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智利、秘鲁、法国等国家举行。 /p p   第九届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日程将由12个论坛,包括近50个学术报告和1个互动论坛组成。报告均是从国内外作者提交的论文中精选而出,经过国内外作者积极踊跃投稿和国内外专家评审,最终100篇论文收录至大会论文集,论文数为历届之最。本次盛会聚集了世界采制样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和众多国内外参会代表,涵盖多个相关领域,包括矿业、冶金、水泥、食品、制药、农业和环保等诸多领域,参会代表人数突破500人,为历届之最。届时,与会专家学者与代表们将共同交流探讨热点研究方向和实践应用问题,包括金矿、铜矿、铁矿、铝土矿等各类矿物及其金属制品的取制样标准、取制样方法和实践;取制样在地质、环境、土壤、食品、建材等各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各类先进的取制样工具、设备和采样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各类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研制;在线取样技术和过程分析技术与案例;移动产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能采样上的应用等。 /p p   根据目前报名情况来看,出席大会的科研机构包括埃克塞特大学、南大河联邦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波多黎各大学、圣保罗大学、金山大学、格勒诺布尔大学、拉彭兰塔理工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马雅圭兹大学、中南大学及中国矿业大学等;重要检测机构有SGS、INTERTEK、上海英斯贝克商品检验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必维检测、AHK等。出席大会的矿业公司包括必和必拓、力拓、FMG、瑞士嘉能可、英美资源、淡水河谷、智利国家铜公司、巴里克黄金、云南铜业、五矿集团、金川集团、宝钢资源、豫光金铅、紫金矿业、中国黄金、山东黄金、山东招金、株冶集团、恒邦冶炼、金堆城钼业、贵研铂业、铜陵有色、陕西有色、湖南有色、驰宏锌锗、包钢稀土、大冶有色、万宝矿产及矿产品贸易商、众多冶炼企业、相关地勘单位等也报名参与此次大会。 /p p   大会也安排了欢迎酒会、颁奖晚宴及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展示与体验活动。 /p p   第九届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开幕在即,由于此次会议为两年一届,而且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我们诚挚建议您不要错过此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相信此次盛会将为参会企业在提升采制样理论及技术水平上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们欢迎国内外采制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踊跃报名参会。 /p p & nbsp /p
  • 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的含义
    今天,一份被称为“中国到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的报告——《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在北京举行了隆重而简单的发布仪式。 路线图的绘制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形象地解释了“路线图”的含义:这份“路线图”不像航海员拿着的精确航海地图,它只是对大方向的判断。路线图的研究就是在仰望未来科学的星空。 全球经济危机往往会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 从两年前开始,李国杰院士带领30多名专家开始绘制这份信息科学领域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未来的信息科学领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在最开始绘图的阶段,这30多位专家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他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究不同的方向。大家有些失望地发现:没有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分享。 但是,当大家都把各自的研究材料汇总到一起的时候,结论却惊人地一致!“不管什么技术到2020年都走不动了!”李国杰院士解释:我们现在的网络发展很快,但是当网速大到一定程度后,无论是可靠性、安全性还是可扩展性的问题,人们都解决不了。计算机也面临着同样的瓶颈。 “信息科学领域必然面临着革命性的突破!”李国杰院士说。尽管上个世纪后半叶信息科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基本上是信息技术在发展。50年过去了,信息理论并没有大的突破。 这不仅仅是信息科学领域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现代科技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而技术革命的周期也日渐缩短,同时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凸显。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科学领域,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规律是,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 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现在这次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度依靠金融投机,过度依靠超前消费,过度依赖监管缺失的虚拟操作,金融与经济泡沫破裂。因此,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创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这将强烈地激励和加快科技创新突破与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报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总体判断,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夜,在21世纪上半叶出现新的科技革命的可能性极大,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这将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中国不能再错失这次机会了 像油漆一样便宜的太阳能电池,自身产生的能量就足够本身使用的绿色建筑物,像私人教师一样有效的学习软件,发达的修复医学使遭受不幸的钢琴爱好者们可以继续弹钢琴……今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科学院的演讲中如是描绘科技革命将带来的新成就。在他看来,科学对于经济繁荣、国家安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奥巴马明确提出:过去25年美国的科技创新落伍了,新政府将致力于重振美国的科技辉煌。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在美国所引发的科技创新浪潮一样,今天的现状也将激励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此,奥巴马许诺将把美国研发投入提高到超过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 这份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认为,纵观现代化历史进程,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实现腾飞的国家,都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比如,18世纪中叶,英国作为当时的科学中心,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契机,从一个人口仅占世界2%的较落后小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 报告中也反思,近代中国之所以从一个世界经济强国沦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饱受列强欺凌,就在于屡次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 多位参与报告的专家发出一致的呼声:这次,中国不能再错失机会了! 以公众熟知的矿产资源为例。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但是现有的矿产资源储备量到了危险边缘,需要大量进口。其中固然有自然因素在内,科技因素也不能忽视。 中国已有矿床的勘探开采深度大都小于500米。而一些矿业大国矿床的勘探开采深度已经达到2500~4000米,澳大利亚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玻璃地球”计划,以使地下1000米以内变得透明。加拿大近期也提出了类似“玻璃地球”的重大计划,力争使地下3000米以内变得透明。 报告中建议实施“中国地下4000米透明计划”,系统开展覆盖区和深部矿产资源探测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立足国内新增一大批矿产资源储量。 美国前任总统肯尼迪45年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讲话时说过:“我们面临的挑战或许可以拯救我们”。在很多中国科学工作者看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参与报告的专家们一致呼吁,中国必须为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做好准备! 许多科技创新的突破是青年人做出来的 原始性的科技创新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科技进步的难题。中科院报告中也有这样的结论:我国科技创新总体上还在跟踪模仿,特色不明显,离创新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报告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源头,重大战略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 报告同时认为,制约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必须对现行科技体制进行更大力度改革,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体系;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体系,形成定位准确、分工明晰、竞争合作、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人是所有科技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此前,路甬祥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近几年我们在科学投入上虽有很大增加,但从科学投入占GDP的比例来看,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不够的。科学人才、科学思想比钱更重要。如果人才没有培养起来,没有卓越的科学思想、科学目标,钱投下去就是浪费。 报告的调查显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三大因素将成为应对新科技革命挑战的掣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战略科技专家和尖子人才缺乏,高技能人才不足,企业工程技术人才质量有待提高;人才流动存在体制性壁障,各类人才有序流动和动态优化的机制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应试教育现象依然严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尚未得到应有重视和真正落实,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面对这样的态势,报告认为必须采取有利措施,用创新事业吸引和凝聚人才,在创新实践中识别和造就人才。报告建议:不断造就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并切实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和革新教育,构建人才竞争发展的环境。 “青年始终是创新的生力军和希望。从科技发展的历史看,许多创新的突破都是青年人做出来的。”路甬祥院长说:“我们描绘的2050年的目标,就是要经历两三代人的努力。很多工作是当代科学家作出探索和前瞻,要靠更年轻的科学家接力、奋斗。”
  • 国瑞力恒发布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器新品
    GR-1210型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器 1.产品概述 GR-1210型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器(以下简称采样器)是我公司针对环境空气、工作场所、工业生产有组织排放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采样进行研发的专用采样器。该采样器是环境空气中的TVOCs、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有机物专用采样设备,采样器的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的规定。研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专家及广大用户的意见,应用高性能处理器、进口采样泵、高精度质量流量传感器及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竭力为用户提供一台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高品质采样器。2.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工作场所、工业生产有组织排放中的挥发性有机、有毒有害气体的采样。可供环保、卫生、劳动、安检、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使用。3.采用标准HJ644-2013《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583-2010《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象色谱法》HJ584-2010《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析-气象色谱法》HJ645-2013《环境空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管-二硫化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HJ683-2014 《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801-2016《环境空气和废气 酰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GB/T 17061-1997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4.技术特点1.原创流量控制算法,微小流量稳定;2.采用进口质量流量传感器,流量控制精度高; 3.采用进口采样泵,恒流采样,稳定性好; 4.内置高能锂电池,一次充电工作24小时以上; 5.自动测量大气压、温度,自动计算标况流量和标况体积;6. 即时采样、定时采样、定容采样、间隔采样多种采样模式可选择;7.具有欠压和掉电保护功能,来电继续采样,保证采样数据不丢失;8.内置2微米双重粉尘过滤,保护仪器内部不受粉尘的影响,使用寿命更长; 9.一机多用,支持活性炭等吸附管、溶液吸收瓶、滤膜等多种采样方式; 10. 体积小、重量轻;配三角支架,采样高度可调。 5.技术指标 表1技术指标主要参数参数范围分辨率准确度采样流量(20~300)mL/min1mL/min优于±5%负载流量 20kPa (100ml/min)工作温度(-20~+60)℃数据存储能力1000组电池工作时间大于24小时仪器噪声60dB(A)整机重量约0.65kg主机尺寸(mm )234×134×45功耗10W 创新点:GR-1210型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器 应用高性能处理器、进口采样泵、高精度质量流量传感器及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原创流量控制算法,微小流量稳定;采用进口采样泵,恒流采样,稳定性好;采用进口质量流量传感器,流量控制精度高;具有欠压和掉电保护功能,来电继续采样,保证采样数据不丢失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器
  • 拒绝“入坑”,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采样机?
    煤炭的采制输存化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建设是智慧电厂/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主可根据需要,选择一次性采制输存化全线建设或单环节分步实施。无论按哪种方式建设,采样机作为其中的第一个环节,选择合适的方案非常关键。目前,市场上部分采样机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价格低廉,对购买方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实际上,这些厂家或许从未实施过煤炭采制输存化整体项目的建设,实操经验为零。他们所生产的采样机仅支持单机版运行,不支持未来全自动化扩展(无法与后端的制输存环节进行有效对接)。如此这般,会给业主带来鸡肋般的烦恼:改造升级不支持,推倒重建太可惜。采样机由此成为采制输存化整体项目中的薄弱环节,存在人为干预的风险。为避免后续不必要的“折腾”,业主前期就应尽可能地去选择合适的采样机厂家及产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论如何选择,为适应智慧电厂/矿山的建设要求,一味的追求价格最低并非良策,而应从未来产品的可扩展性、投运率、厂家的长期稳定性综合考量,归纳总结如下:01采样机是否支持采制对接?采样机的集样器一般有普通分矿留样机、底开门分矿留样机和智能分矿封装机三种。单机版的采样机一般配置普通分矿留样机,用不锈钢的样桶人工换桶、搬运,其占地空间小;底开门分矿留样机适用于采制短距离对接,如自动制样室在采样机附近,则样品可通过底开门分矿留样机、提升机、密封式皮带输送机,自动对接到自动制样系统;智能分矿封装机适用于采制长距离对接,当自动制样室比较远时,样品通过密封式的密码桶封装、样桶上带芯片码,可通过小车自动转运到制样间。由于普通分矿留样机占地空间最小,一些厂家或为追求成本最低,或缺乏采制对接的建设经验,缩分皮带下方及采样机的制样间没有考虑未来升级为智能分矿封装机、底开门分矿留样机的空间及接口,无法与后端的自动制样系统对接,限制了采制一体化建设的可能。因此,业主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在早期招投标阶段,对各采样机厂家的方案提出要求:采样机建设方案需满足未来采制对接升级的要求。02采样机厂家是否具备接口设计能力?有的采样机厂家研发人员配置不齐全,甚至没有专职专业的软件、控制系统开发工程师。在采样机未来纳入到智慧工厂建设的过程中,不具备软件升级、改造、接口开发设计的能力,即使业主方愿意付改造费用,厂家也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早期业主方应对采样机厂家的研发实力进行重点考察,甄别其是否有稳定的、人员配备充分的研发体系。03汽车采样机是否可无人值守、全自动、全断面采样?在现如今公转铁的大趋势下,汽车采样机相对越来越少,但对于没有水运、没有铁路线的电厂、化工厂、煤矿等企业,汽车采样机仍是其必备之选。汽车采样的全断面、全自动采样功能尤为重要。因为全断面采样一般采用螺旋采样头,其样品代表性最好;全自动采样要求采样机必须是随机选点,有效减少人为干预。此外,采样机应具备或未来可通过升级具备无人值守功能,能与汽车自动进出厂系统、编码与批次管理系统等有效对接,从而实现采样现场的全流程监管,进一步减少人为干预。04采样机厂家是否具备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能力?采样机是一套系统,并非安装调试完成之后就能一劳永逸,亦非只用一天两天或者一次两次,其有效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这要求采样机厂家有足够的生命力。一是其生产的采样机,本身品质过硬,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可持续、有效运行;二是厂家在有效使用期内,可提供全面的运维、质保服务,避免因厂家破产倒闭,无法持续提供售后服务的现象发生。05采样机应具备全通采制样的能力。进入采样机的煤样,普遍存在颗粒度大、水分含量高、容易粘堵等问题,如何实现全通运行,顺利采制样,这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技术难点。三德科技的采样机,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来确保采制样环节的通畅性。以最容易粘堵的破碎环节为例:若煤质较好,则配置带伞旋® 技术、自适应给料技术、格槽式筛板技术的破碎机;若煤质水分含量高、容易粘堵,则配置无筛板双环锤卧式破碎机,全方位确保系统运行通畅、样品代表性好。目前,行业内能实施采样机建设的厂家有很多,其输出的方案也是琳琅满目,但能完全满足上述要点的厂家,屈指可数。业主在选择采样机合作方的时候,需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避免“入坑”。三德科技方案中心 杨勇来源: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辑: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iCMS2019玩转质谱 带你走进质谱在地矿能源领域的最新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质谱技术成为分析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同位素的发现开始,并伴随同位素分析、研究和应用而发展。从1912年汤姆逊研制第一台简易同位素质谱仪到现在,共有11个诺贝尔奖授予了在质谱技术的诞生、发展以及应用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可见,质谱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而无机、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经过百年的发展,已从最早的简单同位素质谱测量技术发展到现在的高精度、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无机及同位素质谱学科。广泛用于各类检测对象中元素含量及其形态、同位素组成的分析,以及成像分析等,很多质谱分析方法已经实现了标准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到目前,检测对象已经涵盖核工业、地矿、环境、农业食品、生命科学、国土安全等诸多领域。例如,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为代表的无机质谱分析技术在地矿行业已经普及到基层实验室,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检测数据。以核质谱(热电离质谱、气体同位素质谱、加速器质谱等)为代表的高精度同位素质谱技术为核科学与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以二次离子质谱为代表的质谱成像技术为材料科学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诊断工具。可见,质谱技术已“无孔不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基于此,2019年第十届质谱网络会议特别设立质谱在地球科学及能源领域的应用专场,12月4日共邀请9位报告嘉宾,就质谱技术在地矿能能源及环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展开交流与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S2019/"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点击图片报名参会: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S2019/"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717fb36-95ff-4ea4-bef1-0c13e2dd5465.jpg" title=" 2aecaa51-52d5-4d6b-a188-e158b19cca27.jpg" alt=" 2aecaa51-52d5-4d6b-a188-e158b19cca27.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12.4日会议日程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078c57e-2191-4033-9241-4b7ab0e33939.jpg" title=" 12.4日报告.JPG" alt=" 12.4日报告.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部分报告嘉宾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ad8e7e2-e53b-4a16-bdf7-e62cd1c5790f.jpg" title=" 捕获.JPG" alt=" 捕获.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基于质谱技术的石油分子组成定量分析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史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博士,教授。199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专业,进入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期间获得了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和能源地质工程博士学位。目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教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中国质谱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质谱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涉及质谱分析、石油化学及环境化学等。面向石油及环境样品的分析需求,建立了一个复杂体系分子组成分析的专业仪器平台,致力于从子水平揭示碳、硫、氮等元素在自然环境及化工过程中的存在形态及转化规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abf406d-99b3-4886-ba21-2ad9076844b7.jpg" title=" 刘瑞萍.JPG" alt=" 刘瑞萍.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ICP-MS四十年:核地质应用实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刘瑞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博士,高级工程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就职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及其在地质领域的应用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a05ff6a4-2ca0-4c25-9a13-51c6dc3bc882.jpg" title=" 王威.JPG" alt=" 王威.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高分辨质谱在石油重质组分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王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研究员,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石油重质组分的结构表征及应用、重油分离方法的开发、重油分子组成数据库的建立。在Fuel、Energy & amp Fuels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起草国家标准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获得中国石化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科学奖一等奖、“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 称号。获得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二等奖、“闵恩泽科技原始创新奖”二等奖、青年科研论文交流会一等奖等奖励。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a63387d-0c29-44eb-aec8-c39451cf45d8.jpg" title=" 李超.JPG" alt=" 李超.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同位素质谱技术在成矿年代学中的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报告人: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李超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工作,为国内外数百个钼矿、铜矿、钨矿等不同类型金属矿床提供了成矿年龄。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32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22篇,先后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5ce4ef1-4c2a-4d16-8ee0-4d214e104e38.jpg" title=" 龚华.JPG" alt=" 龚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ICP-MS在土壤元素分析方面的运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龚华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工程师,2006年至今主要从事土壤中矿质全量、重金属全量、土壤有效态含量分析的前处理工作。参与元素形态、纳米颗粒分析方法建立及检测工作。植物和水中重金属含量分析,价态分析,同位素分析及前处理工作。负责ICP-OES、ICP-MS、ICP-MS/MS的检测及运行维护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5414d3a-49ef-415d-8b42-5944c8f5df02.jpg" title=" 邢冠华.JPG" alt=" 邢冠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质谱技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邢冠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博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室业务主管,高级工程师,国家青年岗位能手,第一批“国家环境监测技术骨干”,主要从事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研究。先后承担过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监督性监测、国际履约成效评估项目、环境污染损害鉴定项目及多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专项、863项目、环保公益项目等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主持或参加制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标准8项,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Chemosphere, 《环境化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74b8a98-901b-407f-b4da-66e0a93e989a.jpg" title=" 巢静波.JPG" alt=" 巢静波.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环境领域元素与形态计量技术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巢静波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博士,副研究员。2002年进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工作,主要从事环境、生物等基体样品中元素及形态、纳米材料等新型污染物计量技术研究和标准物质研制。多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质检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质量基础专项等科研项目19项。以第一完成人研制元素形态分析溶液标准物质和牡蛎、木耳、茶叶、沉积物、焊锡等元素及形态基体标准物质22种,作为主要参加人研制塑料等基体标准物质31种,具有丰富的标准物质研制经验。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8篇影响因子大于5.0)。参与完成的相关成果获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计量测试协会二等奖、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e693cec-8acc-41c7-b8da-7a5ae6c3acd9.jpg" title=" 杜伟.JPG" alt=" 杜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安捷伦质谱技术助力环境监测与保护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杜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液质应用工程师。2012年加入安捷伦,在环境分析、代谢组学、药物分析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经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0e4c45a-1fc4-47bb-8925-d7ed33c3585e.jpg" title=" 霍剑威.JPG" alt=" 霍剑威.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岛津Smart环境数据库助力土壤检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霍剑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 市场部 环境行业专员 主要负责环境行业相关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点击链接报名参会: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S2019/"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第十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2019)精彩即将开启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p
  • 国瑞力恒发布大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新品
    GR-1350型大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 产品简介本仪器应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应用滤膜称重法捕集环境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如TSP、PM10、PM2.5等),广泛应用于环保、职业卫生、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等机构。采用标准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JJG 943-1998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HJ/T 375-2007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18-2011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HJ/T 9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主要特点n 电子流量计,恒流采样,两路大气、一路颗粒物,任意一路可以单独控制,单独启停;n 高速处理器自动计算控制采样流量,自动补偿因电压波动和阻力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n 大气采样气路配备防倒吸干燥瓶,防止吸收液倒吸;n 管路堵塞保护功能:采样过程中管路堵塞或负载过大,系统会自动停泵,保护仪器不会因长时间过载而损坏;n 大气采样具有恒温自动加热功能;n 大气采样采用高性能超低音无刷隔膜泵,使用寿命长;n 大气采样采用红蓝双颜色气路连接管,轻松准确连接气路;n 自动测量环境大气压与温度,显示实时采样流量,累计采样体积,标况体积;n 内置式实时时钟,可以预先设置采样启动时间;n 可设置定时采样,等间隔多次采样,采样次数可在1~99次任意设定;n 颗粒物采样采用无刷电机,克服阻力强,可连续长时间工作;n TSP/PM10/PM2.5采样头采用铝合金材质,抗静电吸附;n 掉电保护功能,来电自动采样;n 自动调节对比度的中文液晶显示屏,可在零下30度正常工作;n 具备RS232数字通信接口,可外接打印机,方便数据输出。n 配备高度可调节的三角支架; 技术指标主要参数参数范围分辨率准确度大气采样流量(0.1~1.0)L/min0.01L/min优于±2.5%TSP采样流量(60~130)L/min0.1L/min优于±2.5%流量重复性优于±2.0%流量稳定性优于±2.0%计前压力(-30~0)kPa0.01kPa优于±2.5%大气压(70~110)kPa0.01kPa优于±500Pa采样时间1min~99h59min1min优于±0.2%仪器噪声<59dB(A)整机尺寸(W×D×H)mm210×320×270整机重量约7kg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整机功耗<150W采样头指标PM2.5切割特性Da50 = (2.5±0.2)μm 〥g = (1.2±0.1) μmPM10切割特性Da50 = (10±0.5)μm 〥g = (1.5±0.1) μm入口速度0.3m/s创新点:GR1350大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大气部分均为双路电子流量计,样品温控类型有加热型和恒温型可供选择,颗粒物采样有常规负压型(-9kPa)和高负压型(-20kPa)可供选择,并可选配内置高能锂离子电池,电池工作时间大于10小时。小型便携、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流量稳定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大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
  • 丹东百特首创智能PM2.5采样器
    4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鸭绿江畔的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组装调试PM2.5采样器。&ldquo 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和自主研发,研制成功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智能PM2.5采样器,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也是世界首创的智能PM2.5采样器。&rdquo 公司总经理董青云自豪地对记者说。目前,智能PM2.5采样器已经销售了20台,今年上半年的订单超过80台,预计全年销量将超过200台。&ldquo 以前百特在粒度仪行业创造了突出的业绩,现在我们决心在环境空气监测领域再创辉煌。&rdquo   在经济下行的市场环境下,今年一季度,百特公司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比增长4.5%。作为一个只有140人的小企业,20年来一直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成为中国最大的粒度仪器制造商,他们的制胜法宝是什么?&ldquo 持续进行新技术开发,不断有新产品投产,依靠科技力量在经济形势好时带动企业快速发展,在经济形势低迷时保持企业稳定发展。&rdquo 多年来,百特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新技术储备和新产品开发,并和国内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使公司粒度测试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2009年,百特引进华南师范大学态光散射纳米粒度测量技术,不久推出中国首台纳米粒度测量仪。谈到产学研合作的心得,董青云表示,与大学合作,企业首先要有消化吸收相关技术的能力。中国首台纳米粒度仪,就是百特引进华南师大的原理性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控制系统和软件系统等方面设计,最终实现了产品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0年,百特又先后投资700万元引进华南师范大学的多项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开发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列仪器。其中一项重要创新就是将自动称量技术引进到智能监测系统和智能采样系统中,实现了自动采样、自动称量、自动换膜、自动发布数据,实现了基准验证法直接用于PM2.5监测,从而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ldquo 这项技术是中国人发明并实现产业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技术,完全符合现行的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和规范,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监测和采样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dquo 董青云说。   目前,国内外PM2.5的检测方法有&beta 射线法、振荡天平法和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都是间接方法,需要进行准确性检定。&ldquo 我们研制的基准法智能PM2.5监测系统和采样系统是采用中国乃至世界用来校准其他仪器的方法并实现了智能化。&rdquo 2013年11月,由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世界首台PM2.5百万分之一精度的标准检定装置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二基地安装调试成功,得到了计量院专家的一致好评,标志着这项检测技术应用到了国家计量检验领域。2014年9月,百特基准法PM2.5自动监测仪通过省级投产鉴定。2014年10月,百特PM2.5采样器系列产品通过环保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资质认证,获得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 《中国新闻》关注中国首创智能PM2.5采样器
    2015年6月23日早晨7:00,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节目中播出了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投产的国内外首创的智能PM2.5采样器及系列产品。以国际时事见长的《中国新闻》关注环境监测仪器,在此之前并不多见。 今年投产的这种智能PM2.5采样器,是丹东百特引进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成果实施产业化的项目,是以杨冠玲教授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创的基准法智能 PM2.5采样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种采样器的主要特点是在无人值守状态下自动实现PM2.5自动采样、自动称重和无线数据传输三大功能。与传统 的手工采样器相比,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消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大大提高了PM2.5监测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仪器内部精密天平的称量精度,仪器中还设置了防震、恒温、恒湿和除静电四大系统,使天平工作在标准的环境里,从而保证了PM2.5监测数据的准确 性。目前,这种智能PM2.5采样器已经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气象局、东北区域气象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权威单位使用,效 果良好,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