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研团队

仪器信息网科研团队专题为您整合科研团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研团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研团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研团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研团队话题讨论。

科研团队相关的资讯

  • 广东斥亿元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
    广东省“引进首批海内外科研团队和领军人物”评选结果25日初步揭晓   1月25日,广东首次面向海内外实施引进首批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工作评审结果公布。自去年11月10日广东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海内外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申报工作后,海内外共有102个创新科研团队和163名领军人才进行了申报。经过初审、专家评审、现场评审和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审议,初步确定中山大学“人类病毒学研究团队”等12个团队入选我省引进首批创新科研团队,深圳大学陈国良等15人入选我省引进首批领军人才。12个团队将获得8000万至1000万的科研工作经费资助,在15名领军人才中,一名为全国首次引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名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曾任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委员 一名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一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领军人才将一次性给予每人500万元科研工作经费和100万元(税后)住房补贴。从今日起公示人选拟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   一、拟入选的创新科研团队   1.人类病毒学研究团队。团队带头人张辉,曾任美国宾州托马斯-杰佛逊大学人类病毒学和生物防护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在《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ature》、《Nature Medicine》、《PNAS》、《JBC》,《JVI》(病毒学杂志)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拥有多项美国专利。团队由10多位国内外知名病毒学家和免疫学家组成,主要研究方向为流感、艾滋、乙型肝炎等重大人类致病病毒的特异性药物研发与免疫细胞的再生工程。   2.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团队。团队带头人甘子钊,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为一个由14名老中青学者相结合的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氮化物材料生长和器件研究,包括自支撑氮化镓衬底材料、同质外延器件、半导体芯片、高亮度大功率LED技术、器件验证研究以及蓝光激光器的研究等,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aN基激光器的制备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光泵浦下波长为410nm的GaN基多量子阱激光器受激发射。   3.国际肿瘤基因组研究团队。团队带头人杨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印度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国家“863”重大项目“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首席科学家。2007年,该团队完成了第一个黄种人基因组“炎黄一号”,被评为美国《科学》杂志200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第一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从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蛋白质组等多方面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4.低成本健康技术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张元亭,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IEEE Fellow,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部主任。团队核心成员10名,其中IEEE Fellow 2名,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Fellow 2名。该团队长期从事有效利用健康信息学手段对个体生理机能从正常稳态到各种病态过程进行监测、辨识和调控的研究,主要研究典型重大疾病的早期诊疗先进技术,开发用于医学检查、诊断、治疗、康复的新型器械与装备。   5.制浆造纸清洁生产技术团队。团队带头人江健儿,曾任美国国际纸业公司(世界500强)首席研究员,世界著名制浆专家。团队核心成员4名,均就职于造纸行业知名院所或企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制浆漂白脱木素机理的基础研究、生物质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制浆漂白新工艺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造纸工艺过程模拟及运行的研究,以及这些过程中的化学传感、快速检测及控制技术的研发。   6.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团队带头人李泽湘,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团队拥有3位IEEE Fellow、1位ASME Fellow、2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技术和精密机床技术。   7.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研发团队。团队带头人盛司潼,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分子生理与生物物理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团队多名核心成员均为留美教授、博士后、博士。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包括微纳米加工、微体积溶液控制、高效率分子化学反应、基因信息大面积高通量成像等现代基因生物领域最新技术。   8.计算科学科研团队。团队带头人许跃生,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终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团队多名成员为计算科学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核高性能并行计算、基于积分方程模型的高精度快速图像处理方法、高维数据高精度超快速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统计学习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自适应信号分析及其在桥梁健康检测中的应用。   9.东阳光创新药物科研团队。团队带头人习宁,美国莱斯大学有机化学博士,曾任世界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安进公司(Amgen Inc)高级科学家,现任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药学部部长兼首席科学家。团队中有7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戈尔德曼教授是世界知名抗病毒及抗细菌药专家。团队主要进行抗肿瘤、抗病毒与抗心脑血管疾病三大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新药开发。   10.能源与环境材料研发团队。团队带头人康飞宇,清华大学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新型炭材料研究室主任。团队核心成员16名,其中14人具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该团队主要研究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和电动车等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稀土催化材料、新型光催化材料、空气和移动源尾气净化及水质净化技术等环保与环境材料,热管理工程和高导热材料等节能技术。   11.纳米力学和骨关节纳米工程创新科研团队。团队带头人蒋庆,现任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团队8名核心成员均通过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从海外引进。该团队主要研究纳米技术、传感技术与超声波技术在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以骨关节纳米工程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骨关节假体旁骨溶解及非良性再生应力环境下骨重建过程的规律,开发新型的骨关节假体技术和产品等。   二、拟入选的领军人才   1、陈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领域著名专家。   2、阿夫拉姆 赫什科,基因研究领域国际著名专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3、拉斯 奥尔夫。彼昂,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国际著名科学家,曾任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委员。   4、王兆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海洋生物微藻培育专业领域著名专家。   5、松阳洲,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著名专家。   6、Mikhail Eremets(米哈伊尔),高压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著名科学家。   7、区永祥,转基因技术研究领域著名专家。   8、刘国军,聚合物纳米材料研究与开发领域著名专家。   9、丁胜,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著名专家。   10、蒋庆,在智能材料、智能结构、智能微机电装置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世界先进成果。   11、徐希平,在遗传与环境流行病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12、李胜峰,生物制药、抗体和多肽药物研究领域著名专家。   13、任志锋,纳米材料科技研究领域著名专家。   14、黄哲学,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著名专家。   15、陈子棨,汽车研发领域的著名专家。   “人类病毒学研究团队”获8000万科研经费   据了解,此次引入的12个创新科研团队按技术领域划分为电子信息技术3个,光机电一体化1个,新医药技术2个,生物技术3个,新材料技术2个,新能源、节能与环境工程技术1个 按申报区域划分:广州市4个、深圳市5个,东莞市3个 按申报单位属性划分:高等院校4个,科研院所4个,企业3个,自荐团队1个 按国家(地区)划分:美国7个、香港2个和国内3个。   12个创新科研团队中,其研究项目技术和课题经专家论证,属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团队9个,国内先进的团队3个,鉴于中山大学从美国引进的“人类病毒学研究团队”带头人张辉长期从事抗病毒药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是本领域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人员,团队整体水平高、实力强,工作基础扎实,成员间优势互补,有很强的创新潜力,符合我省生物医药的产业发展需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大。目前我省对非典、甲流等新型流行病病毒研究比较薄弱,引进整个团队能够加强我省在这一方面研究的实力,对我省在病毒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评审专家认为该团队在入选团队中水平最高,拟给予8000万的科研工作经费资助,其他8个团队分别给予3000-5000万的科研工作经费资助 国内先进的3个,给予1000-2000万的科研工作经费资助。   首次引进外裔诺贝尔奖获得者   此次引入的15名领军人才按个人情况分为诺贝尔化学奖1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评委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还有6人在其专业领域是国际上有影响的专家和管理学家。按技术领域划分:电子信息2人,化学材料与环境工程3人,生物医药5人,农林牧水2人,数理3人 按申报区域划分:广州市11人、深圳市4人 按申报属性划分:高等院校7人,科研院所4人,企业4人 按国家(地区)划分:美国8人,加拿大1人,俄罗斯1人,以色列1人,瑞典1人,香港1人和国内2人。   15名领军人才中有4人免评直接入选领军人才。根据评审办法规定,我国两院院士免评直接入选,其中:陈国良(深圳大学引进)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兆凯(深圳兆凯生物公司引进)是美国工程院院士,拉斯。奥尔夫。彼昂(华南师范大学引进)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评委,阿夫拉姆。赫什科(南方医科大引进)是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因其学术荣誉、学术地位和水平,比照我国两院院士,直接入选领军人才。   评审专家库两院院士占4成   据介绍,根据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评审办法,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精心组织,确保申报评审权威公正。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积极与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系,并向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等部门请求支持,组建了高层次评审专家库,邀请以省外专家为主的138名评委参与函评、小组评审和现场评审,两院院士达到32名,其中:参加创新科研团队现场评审的17名技术专家,有11名院士、1名院士有效候选人、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2名长江学者,很多是我国相关研究领域泰斗级人物 参加领军人才现场评审的9名专家,有4名院士,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各1名副校长,国务院国资委、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各1名司局领导。   政府出面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是全国首创   此次评审的12个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领军人才,专家的评价比较高,不论是团队还是个人具有层次高、实力强、符合我省产业发展需要、产业化前景较强等特点。引进这些团队和个人,对我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示范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   与以往引进人才战略不同,此次评审更注重科研产业化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候云德说:“目前,各个省都在搞引进科研人才,但是像广东这样组织评审创新科研团队还是第一个,这是广东的全国首创,对促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很有价值”。
  • 西工大联合科研团队成功开发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
    记者9月26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突破了探测距离更远、精准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的多象限测角光学导引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图为开展“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海试验证联合科研团队近期在中国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技术中心,开展了“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的海试验证。与传统视觉导引技术不同,该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面阵探测器,捕获回收站导引信号光强,建立导引灯偏角数学模型,并将测算的偏角数据,输入自主开发的智能光学导引系统,利用智能搜索算法,完成回收站三维位姿解算。该系统具有超高探测频率,能够同时实现对回收装置的编码识别,进而有效避免了对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误导、诱导。据了解,联合科研团队搭乘作业船,在深水区域开展了导引回收海试作业,得益于“领航者”深海智能光学导引系统高速精准的三维位姿解算能力,成功获取了回收站坐标,引导水下无人潜航器实时修正航向,顺利完成导引回收,成功验证了系统高频编码探测能力。该团队使用差分卫星定位设备,对解算的回收站坐标进行了验证,海试达到了预定目标。此次海试,联合科研团队成功验证了一种全新的高频多象限测角光学导引技术,为深海/浅海无人潜航器提供了可靠的光学导引装备支撑,解决了水下无人潜航器能源供给和数据传输需求,助力水下无人潜航器从浅海作业拓展到深海作业、从短期工作拓展到长期驻留、从点域探索拓展到广域开发、从单体作业拓展到集群协同作业,有力保障了“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任务高效、安全且可持续开展,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了重要力量。
  • 我国科研团队在金刚石单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如何让金刚石“听话”,像硅一样实现芯片的基本功能?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单位合作,在金刚石单晶领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首次通过纳米力学新方法,通过超大均匀的弹性应变调控,从根本上改变金刚石的能带结构,为实现下一代金刚石基微电子芯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近日,该研究成果以“微纳金刚石单晶的超大均匀拉伸弹性”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该研究为弹性应变工程及单晶金刚石器件的应用提供基础性和颠覆性解决方案,展现了“应变金刚石”在光子学、电子学和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巨大应用潜力。据哈工大韩杰才院士团队成员、论文作者之一、航天学院朱嘉琦教授介绍,2018年陆洋团队首次报道纳米级金刚石针可具有超大的弹性变形,局部弯曲弹性应变达到9%以上,提供了调节金刚石能带的另一种可能。但上述应变尝试往往局限于小样本体积内,而弯曲导致应变分布不均匀。本次研究在室温下对长度约1微米,宽度约100—300纳米的高质量单晶金刚石桥结构进行精细微加工,并在单轴拉伸载荷下实现了样品整体范围内均匀超大弹性应变。为展示应变金刚石器件概念,团队还加工并实现了微桥金刚石阵列的弹性应变。并进一步通过计算可实现单晶金刚石多达2eV的带隙降低,极其有利于微电子应用。本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分别为陆洋、李巨、朱嘉琦和Alice Hu。共同第一作者分别为党超群、Jyh-Pin Chou、代兵和Chang-Ti Chou。
  • 中国科研团队研制成功“量子芯片冰箱”
    记者1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首个量子芯片高真空存储箱研制成功,并已投入使用,科研人员形象地称其为“量子芯片冰箱”。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志龙介绍,该量子芯片高真空存储箱由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共有三个保存腔体,单个腔体可独立操作;同时配备了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真空度,为芯片保存过程提供稳定的高真空环境;研发人员还研发了人机交互功能界面,可实现设备全自动化操作。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与传统经典集成电路芯片不同,量子芯片需要经过复杂的系统生产过程,像环境温度、洁净程度、噪声、振动、电磁波以及微小杂质颗粒等,都会对量子芯片产生影响。贾志龙表示,量子芯片中的超导材料对环境敏感度较高,在制作和存储过程中如果环境不达标,就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子产生化学反应,吸附各类杂质。量子芯片关键部件约瑟夫森结、超导电容等会因此老化,导致量子比特频率一致性变差,量子芯片相干时间降低,最终影响量子芯片的性能。“就像食物暴露在空气中‘氧化腐烂’,量子芯片如果不妥善保存,也会因为‘不新鲜’而无法使用。”贾志龙说。本源量子团队技术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该团队一直致力于超导与硅基半导体两条产线工艺的量子计算芯片的研发,先后研发出中国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等。
  • 2011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名单公布
    2011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评选工作已经结束。为增强评选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现将评选产生的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自2011年11月16日算起)。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农业部人事劳动司、科技教育司反映。反映问题要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反映人需用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联系人: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丁力洪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魏 锴   电话:010-591933235919301659193301(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100125)   附件:2011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名单 编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团队名称 所在学科群 所在实验室名称 1 邢永忠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产量遗传创新团队 01 农业基因组学学科群 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武汉) 2 林 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 01 农业基因组学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3 戴陆园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云南及周边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团队02 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 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4 张学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要农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团队 02 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5 胡培松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品质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03 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6 马有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小麦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04 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7 刘建军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小麦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04 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8 番兴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05 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热带亚热带玉米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9 陈绍江 中国农业大学 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05 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0 金黎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薯类作物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创新团队 06 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1 李 艳 南京农业大学 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07 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2 韩天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大豆发育生物学与广适应育种创新团队 07 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3 李保成 新疆农垦科学院 西北内陆棉区棉花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 08 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4 李付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 08 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5 王汉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油菜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09 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6 刘继红 华中农业大学 柑橘抗逆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团队 10 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学科群 农业部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17 郭安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基因工程与生物安全创新团队 11 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及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18 黄华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橡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11 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 19 杨 宁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12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群 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 20 黄路生 江西农业大学 种猪生物技术创新科研团队 12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群 农业部种猪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1 杨德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鱼类生物学与保护工程创新团队 13 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22 杨 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罗非鱼产业技术研究创新团队 13 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3 陈剑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病毒与病害防控生物技术创新团队 14 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科群 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4 吴孔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粮棉作物重大害虫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创新团队 14 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5 涂长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特种动物生物制剂创制创新团队 15 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特种动物生物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 26 王笑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禽免疫抑制病研究创新团队 15 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7 杨汉春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创新团队 16 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学科群 农业部动物流行病学与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 28 朱兴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动物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究创新团队 16 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学科群 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9 金显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创新团队 17 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群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30 江世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17 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群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31 孙 明 华中农业大学 微生物农药资源开发和新产品创制创新团队 18 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32 徐应明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农区污染环境修复研究创新团队 19 农业环境学科群 农业部产地环境质量重点实验室 33 梅旭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气候变化与农业防灾减损创新团队 19 农业环境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34 徐国华 南京农业大学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物学创新团队 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35 周 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肥料养分高效利用创新团队 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36 吴普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节水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 22 作物高效用水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重点实验室 37 严昌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旱地作物水分生产力创新团队 22 作物高效用水学科群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38 邓 宇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创新团队 23 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39 呙于明 中国农业大学 鸡的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创新团队 24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群 农业部饲料安全与生物学效价重点实验室 40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生理生态创新团队 25 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41 李培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生物毒素研究创新团队 26 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群 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 42 杨曙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创新团队 26 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群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43 李来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水产品加工团队 27 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44 王 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创新团队 27 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45 韩鲁佳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质装备技术创新团队 28 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 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46 赵春江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精准农业创新团队 29 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47 周清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遥感创新团队 29 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48 许世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信息智能预警与服务技术创新团队 29 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 49 李保明 中国农业大学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与环境控制创新团队 30 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 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50 朱松明 浙江大学 设施农业装备与智能调控创新团队 30 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 农业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 河南大学科研团队揭示光信号调控根瘤形成的机制
    10月1日,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长文刊登河南大学王学路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成果是由我省科研团队主导并发表在《Science》上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该领域在国际上的重大突破。2019年10月,在河南大学生物学一流学科支撑下,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同年12月,王学路教授加盟河南大学。“河南省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以及河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良好的平台和环境是我们团队选择河南大学的重要原因”,王学路说。在谈到对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感受时,他说:“随着我研究工作的深入,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许多‘卡脖子’问题要从根儿上解决,必须从基础研究着手。基础研究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它解决的其实是社会未来20年或30年后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做的是提前谋划和战略布局,所以,广大科研工作者要有前瞻的眼光,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预测和精准把脉我们社会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瓶颈问题,要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努力实现前瞻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重大突破,这也是楼阳生书记提出的发展要前瞻30年在科学研究上的体现。”王学路说:“我们将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围绕国家和黄淮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以一流课题为牵引,吸引汇聚优秀人才,建成一支在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学领域,创新活力旺盛、引领学术前沿、奋力拼搏、满足地方需求的卓越创新团队,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 科研团队突破滴血验癌难关:12项检测结果立等可取
    p   尽管看起来还很稚嫩,但1995年出生的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常宁,已率领着一支十多人的科研团队MxHealth突破癌症早期检测难关。他们的专利技术通过一滴血就可筛检12项早期癌症,像查血常规、血压血糖一样方便快捷。25日,记者采访了这支“90后”大学生科研队伍。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9acfa3fc-2fd3-4077-9ee8-f6e96efadc6a.jpg" title=" 1.jpg" width=" 519" height=" 409" style=" width: 519px height: 40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常宁在实验室向记者展示通过仪器“滴血验癌”全过程。 /p p   “你看过蝴蝶的翅膀吗?”当常宁像个小姑娘一样跟别人聊起这个话题时,她想说的其实是一个世界级生物原理,“蝴蝶翅膀的绚丽颜色来自于‘结构性色彩’,这种色彩通过周期性结构材料(即光子晶体)对光的反射、透射等进行高效的调控,相较于色素性色彩,拥有极高的稳定性。” /p p   “滴血验癌”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难点。就在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东南大学MxHealth团队的癌症早期精准检测系统正是运用了光子晶体微球技术,设计出一款自动化检测仪,通过一滴血,就可完成12项癌症的早期筛检,摘得大赛“银奖”,引起了业界关注。 /p p   MxHealth的技术领头人常宁告诉记者,传统的癌症检测往往采用单一指标,针对的是某种癌症的一种标志物。“而MxHealth团队的自动化检测仪则采用多指标联合进行检测,通过多种肿瘤的标志物大数据关系建立和分析,从而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c8d4eb45-2e70-458c-b666-779190df6149.jpg" title=" 2.jpg" width=" 456" height=" 330" style=" width: 456px height: 33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年轻的MxHealth团队全员均为“90后”。 /p p   该检测系统的核心、“光子晶体微球”就成了最精准的“癌症尺子”。 /p p   据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常宁博士的导师赵祥伟介绍,实际上该实验室已经研究光子晶体微球多年,“检测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排列方式的光子晶体组成不同颜色的微球,并连接相应的肿瘤抗体,再将它们嵌在芯片的网格上 当血液流过时,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就会被相应的抗体抓获 随后和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结合,形成了一种‘三明治’结构,通过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能获取癌症检测结果。” /p p   “在一个微小的芯片上,存在着很多不同的‘三明治’,用于检测不同的肿瘤标志物物,这也同时大大提高了早期癌症筛查的精确度。”据悉,这项检测系统对单份标定血样进行单一指标检测的误差在± 2%以内。 /p p   临床实验表明,使用该套检测系统,消化系统、妇科肿瘤的检出率由原来单指标检测的30%-80%,提高到了75%-90% 且自动化检测仪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均与国际标准科研精度的ECLIA检测结果等同。 /p p   在这台光子晶体微球自动化检测仪的屏幕上,检测结果全程可视化。 /p p   据介绍,目前,MxHealth团队已经成功升级制造出集血液样品的处理、反应、洗涤、检测、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和屏幕显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一款家用打印机大小的自动化检测仪器。只需要50微升的血液,一键式完成对12种常见癌症标志物的检测,包括肝癌、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整个检测过程仅需5-10分钟,费用不到100元。 /p p   常宁告诉记者,由于这项癌症早期检测仪器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提出申请,在经过审批后才能进入市场推广。而预计正式投入市场还需要近千万元的资金支持,以及2-3年甚至更久的筹备过程。 /p p   尽管如此,常宁依然对自己的团队信心满满,“相信随着癌症早期筛查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做一次癌症早期检测将像查血常规、血压血糖一样方便快捷。” /p p br/ /p
  •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国际首个RiP-SERS探针
    据悉,3月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一种适用于深海的新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插入式探针(RiP-SERS),搭载“发现”号ROV机器人在南海冷泉区完成常态化航次应用,获取了深海冷泉生物群落中纳摩尔浓度的乙酰辅酶A、β-胡萝卜素等生物大分子的拉曼光谱。这是国际上首次将表面增强拉曼技术用于深海,检测灵敏度达纳摩尔级,为研究冷泉和热液极端环境中的生命现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相关成果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深海生物分子的原位检测》为题,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应用表面科学》。图1 深海冷泉口微生物群落原位SERS探测概念图(面板右侧为RiP-SERS概念设计;面板左侧RiP-SERS原位检测照片。)中科院海洋所供图深海极端环境下的化能合成生命现象一直被认为是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一种可能,是国际深海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然而深海生物,尤其是微生物,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高度敏感,导致传统采样实验中很多数据不准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全面开展深海生物原位研究的探测技术。但由于深海化能合成细胞外代谢产物等有机大分子的浓度极低,且周围环境复杂,国际上暂无任何原位检测技术手段。激光拉曼光谱是一种无损、非接触、快速的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深海极端环境的原位探测。然而,拉曼光谱的高检出限和低灵敏度限制了其在深海极端环境中检测超低浓度生物分子的可能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可以使分子吸附在粗糙金属表面的拉曼信号强度提高数百万倍。因此,深海原位拉曼系统可以与SERS技术相结合,实现深海生物分子的原位检测。图2 (a) 南海海马冷泉喷口生物群落的原位拉曼光谱(无SERS;带SERS);(b) 各种生物分子的SERS光谱与原位拉曼光谱的比较。中科院海洋所供图基于此,科研团队使用前期研发的新型纳米材料,突破了深海耐高压、低温、高盐和浑浊流体环境下的SERS检测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的RiP-SERS探针,这是继团队研发RiP-Cs、RiP-Pw、RiP-Hv和RiP-Gh探针后的又一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功利用RiP-SERS探针获取了海马冷泉口海水-沉积物界面生物信息分子的拉曼光谱数据,成功检测到纳摩尔级浓度的乙酰辅酶A、β-胡萝卜素等生物大分子。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利用SERS技术在原位获得深海生物大分子拉曼光谱数据的研究,为深海原位检测低浓度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供了新手段。据悉,该技术的适用范围也涵盖了极端工业环境下的原位检测,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
    记者11日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商业级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量子计算机具有比传统计算机更高效的计算能力和更快的运算速度。其中,半导体量子计算因其自旋量子比特尺寸小、良好的可扩展性与现代半导体工艺技术兼容等优点,被视为有望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机处理器的路线之一。据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贾志龙介绍,本次研发成功的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最大可支持6比特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封装和测试需求,使得半导体量子芯片可更高效地与其他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部件交互联通。该载板高度集成的各类量子功能器件和电路功能单元,极大地提升了量子芯片的操控性能。“量子芯片载板是量子芯片封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量子芯片的载板就好比城市的‘地基’。”贾志龙说,这款半导体量子芯片载板可以大大节约半导体量子计算技术路线的研发生产成本。该科研团队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芯片设计制造领域深耕多年,此前已发布量子芯片工业设计软件“本源坤元”,自主开发激光退火仪、无损探针仪等量子芯片工业母机。
  • 泰坦科技(Titan)科研信息化团队获2018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
    4月27日下午,上海市徐汇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召开。会上,泰坦科技(titan)科研信息化团队获得2018年度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并得到公开奖彰。 泰坦科技(titan)科研信息化团队成立于2011年,是一支围绕软件研发,为公司内部以及其他企业院所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的团队。目前团队共有14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9岁,大部分为80后、90后,正值青春年华,甘愿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在科研服务便捷化的道路上。这沉甸甸的荣誉,是对项目团队拼搏风采的肯定,也是对泰坦科研服务郎们的集体褒扬。科研信息化团队该团队成立7年来,他们的成绩不胜枚举:成功搭建国内首个实验室用品一站式购物平台——“探索平台”成功搭建蒂凯姆溶剂服务平台成功搭建成都泰隆分公司销售系统完成公司内部行政系统搭建完成对外企业大中型项目若干如:药明康德e-plateform平台搭建、巴斯夫lims分析检测系统,人福医药项目管理系统等 看到这些傲人的成绩,外人的第一感受是欣羡,或许还有些许的妒意,但是对信息化团队成员来说,成绩越好、成就越高,就意味着付出越多。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 信息化团队,在一般人的眼中就是所谓的it,俗称“技术猿”、“程序猿”。由于科研信息化的特殊性及严谨性,要求团队成员在计算机语言,框架,数据库,算法等方面务必具备较强综合实力,为了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大家利用业余时光继续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团队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培训活动,从而逐渐构成了人人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大家的技术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泰坦科研信息化团队用自身行动证明,一个优秀团队,不必独具天赋,但须善于学习。 相互学习、乐于互助 “团队内的事就是我的事”,是信息化团队的工作信条。“传、帮、带”,是信息化团队的优良传统。 在信息化团队,虽然团队每位员工的业务类型各自不一样,却又有关联,遇到问题、困难,大家乐于请教身边的团队成员,也乐于帮助成员寻找解决方法。正是因为有这种主动相互请教,相互学习的积极态度,现在每个成员都能做到熟练掌握团队内至少两个岗位的工作,而且能够对自我的工作进行横向、纵向延伸。 迎难而上、勇于突破 为了配合公司战略,提升公司服务科研的能力,信息化团队经过努力中标了很多企业项目,其中较大型的是人福医药项目管理和药明康德e-plateform平台。在开发这两个项目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诸多技术、人员上的困难,但成员发挥不怕吃苦、不言放弃的精神,加班加点,勇于攻克技术难点,最终均高质量高标准的按时交付项目,赢得了客户的一致高度好评。 机制完善、敢于担责 一个优秀的团队,要有一套成熟的团队内部责任机制——完善的目标管理制度、质量验收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能级管理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等。对每一单业务,信息化团队都从质量和效益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团队成员研究过后,构成项目方案,决定项目经理负责人,签订质量职责状,并在试运营期内进行严格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项目验收后再进行公示。 正是这样的认真较劲,科研信息化团队持续了一贯的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企业发展树立了口碑,成为泰坦在信息化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 此次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对科研信息化团队而言,是鼓励,更是动力。成绩终将属于过去,科研信息化团队的软件研发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工作中,团队有信心、有决心在泰坦大环境的领导下,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把工作做的更好,把软件做的更优,模范作用更强。————————————————————————————————————————新品上线
  • 科研团队利用3D视觉测量技术助力国产芯片外观检测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仿生智能中心在自主开发的软件平台上实现了3D视觉测量技术、视觉缺陷检测等技术的融合,解决了国产GPU——凌久GP102的外观检测问题。目前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GA芯片外观检测设备已正式交付并通过验收。   为满足芯片出厂质量控制和芯片可追溯性需求,科研团队经过半年的产品研发和测试工作,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GA芯片外观检测设备A3DOI-BGA,该设备可批量采集芯片的三维图像数据、平面RGB图像数据、激光点云数据等,结合传统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测量精度、缺陷识别率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完全达标,部分指标可超越相关进口检测设备。该设备的核心传感器均来自国产,具备微米级别超高测量精度,可兼容多种BGA封装芯片检测,实现芯片成品3D形貌测量。   A3DOI-BGA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团队自主研发的3D视觉测量技术正式走出实验室,为国内的芯片制造用户提供专业、高精度、可靠的视觉技术服务和成套检测设备。BGA芯片外观检测设备及显示界面
  • 大学生科研团队突破OLED磁检测技术,效率提升万倍
    历经10年的不懈探索,一支来自宁波大学的大学生科研团队在磁法检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OLED磁检测方法,不仅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更在效率上实现了万倍的提升,灵敏度提高了千倍,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为我国显示面板检测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温SQUID及开窗无磁杜瓦构成的SSMSSM磁显微镜,是对样品表面磁场进行成像的强大工具。这支团队长期专注于磁法检测研究,借鉴集成电路领域的磁法检测原理,将磁法检测应用于显示面板的无损检测,成功设计并制造出了低成本、高精度、高效率、使用场景广泛的扫描SQUID显微镜。这一创新技术结合了电气精准测量与光学非接触检测的优点,实现了效率的巨大提升和成本的显著降低。SSM磁显微镜据项目负责人冯雪松介绍,团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在硬件上,他们尝试并筛选了多种磁传感器,最终选择了HTc-SQUID,并结合磁探针技术和1+2扫描检测过程,大大提高了磁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突破了光学检测像素密度的极限。在软件上,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显示面板检测平台,涵盖了检测控制系统、位移控制系统、缺陷定位系统三大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平台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促进了我国在OLED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也为我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SSM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我国在显示面板检测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我国在全球显示面板市场的地位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致力于磁法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推广,立志成为显示面板检测界的“大国工匠”,用磁法检测技术走完国产显示面板行业发展的最后一站。随着新一代显示技术的蓬勃发展,他们相信,这一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我国显示面板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团队负责人冯雪松在实验室这项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不仅是对科研团队十年努力的最好回报,也展现了我国年轻一代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实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更多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发展。本报道所提及的技术细节和成果均基于团队提供的资料和数据,旨在客观报道科研进展,对于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和效果,需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验证。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一技术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我国科研团队研制成功“量子芯片激光手术刀”
    记者3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首个专用于量子芯片生产的激光退火仪研制成功,该设备可解决量子芯片位数增加时的工艺不稳定因素,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剔除量子芯片中的“瑕疵”,增强量子芯片向多比特扩展时的性能,提升量子芯片的良品率。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志龙介绍,该激光退火仪由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设备可达到百纳米级超高定位精度,可对量子芯片中单个量子比特进行局域激光退火。激光退火仪拥有正向和负向两种激光退火方式,可定向控制修饰量子比特的频率参数,解决多比特扩展中比特频率拥挤的问题,助力量子芯片向多位数扩展,该设备目前已投入使用。量子比特位数是代表量子计算机能力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量子比特位数越高,其计算能力越强。“量子芯片生产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无损探针仪发现量子芯片的优劣,对于其中的‘坏品’‘次品’,再用激光退火仪改善其中‘不良’的部分,从而提高量子芯片的品质。”贾志龙说。贾志龙表示,量子芯片无损探针仪和量子芯片激光退火仪都属于量子芯片工业母机,前者是发现问题,后者是解决问题,通过两台机器相互配合,才能够生产出更高质量的量子芯片。本源量子团队技术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该团队一直致力于超导与硅基半导体两条产线工艺的量子计算芯片的研发,先后研发出中国首个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等。
  • 抱朴守真,科研创新在路上——记湖南大学电镜专家陈江华及团队
    p   北京4月27日电 教育部首批认定200所高校的201个团队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湖南大学陈江华教授带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成功入选。面对这项荣誉,陈江华教授平静地说:“把手头的科研做好,把学生带好,多出好成果,这是我作为‘师者’的理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9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219b7ab-3792-41c4-91f7-1cf7c8cbce7e.jpg" title=" 1.png" height=" 391"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rong 不忘初心 回国从教 /strong /p p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亚洲学者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球差矫正高分辨电镜的试用研究员,用这种电镜技术解决了汽车用铝合金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科学难题,为当今球差矫正电镜技术的蓬勃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现任湖南大学教授的著名电镜研究专家陈江华。 /p p   2006年,在海外生活工作了12年的陈江华回到祖国,受聘为湖南大学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海外求学工作十余年,他始终心系祖国,渴望施展抱负。回国十余年来,他始终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在湖南大学建成国际先进、有特色的原子成像技术平台,在普通场发射透射电镜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波函数重构(EWR)原子成像技术和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原子成像技术,成为世界上能够真正掌握软件校正物镜像差的原子成像技术的三个实验室之一,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高水平团队,做出了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p p   目前,陈江华教授带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已发展到48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千人计划兼长江学者1人、青年千人2人、教授6人、副教授2人、高工2人。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成绩显著。团队10余名教师和博士后都获得了一个以上国家自科基金课题 陈江华教授在 Science,Nature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Ultramicroscopy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过SCI收录论文100余篇,SCI引用35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4项 团队为高校和企业培养高水平人才60余人 先后承担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基础研究课题、高铁材料重大横向课题等 4000余万元的科研项目。 /p p   strong  抱朴守真 创新育人 /strong /p p   “一流大学的教师一定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能推动学生加入到一流科研中,成就一流人才。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尤其在研究生阶段,科研育人应该成为主导。写好科技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把实验数据与结果上升到创新性工作成果,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导师要花大力气在这个环节才能使研究生能力有本质的提高。”多年来,陈江华教授始终坚持抱朴守真、创新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高分辨电镜技术和铝合金材料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p p   在学生们的眼中,陈教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不管治学方面对学生们要求有多严,但他从来不严厉批评学生。他经常在食堂和同学们一起吃饭,边吃边聊边讨论问题。或者在晚饭后与学生一起长距离散步,在融洽放松的气氛中,为他们答疑解惑,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 /p p   每年陈江华教授会带研究生去世界各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将学生带到科研创新思潮汇聚的前沿,与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具备优良科研潜力的学生,经陈教授推荐介绍,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高分辨电镜中心、浙江大学电镜中心等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留学及培养,从事更前沿的科研训练。 /p p   在陈江华教授的精心培养与带动下,团队先后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生14名、硕士生近50名,指导本科生100余名。博士生毕业后多数在知名高校从事球差矫正电镜等大型精密仪器的技术负责及轻合金材料研究工作,例如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硕士毕业生中涌现了以中兴通讯公司海外技术经理陈敬、上汽大众公司技术主管刘路等为代表的技术骨干。部分硕士生继续在牛津大学、布鲁内尔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留学。 /p p    strong 科研创新在路上 /strong /p p   “我一直以为,研究新材料不能靠‘撞运气’。单纯依靠研究大量原材料,在偶然间发现了某一种材料的优异性能,然后总结科研成果、完成课题‘交差’,这是不行的。我们也不能靠单纯模仿国外的材料产品和材料工艺,只知道材料及相关工艺的终态,而不知如何达到细致工程。这样研究出的成果,是无法批量化应用,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我们的新材料产业要突破瓶颈、更上台阶,就必须真正摸透材料的本质和规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就像医生看病一样,病人感冒了,就要诊断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性感冒,找到病灶对症下药。” /p p   因为这段媒体采访,陈江华教授得到一个“材料医生”的雅号。作为在欧洲参与早期阶段现代电镜技术发展的华人科学家,他为推动世界第一台球差矫正电镜的成功作出了实质贡献,并因此荣获2006年度美国加州郭可信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郭可信杰出科学家”奖。回国后,他带领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以湖南大学高分辨电镜中心平台为依托,继续探索创新,发展了独特的软件矫正电镜技术和相关配套的定量电子显微技术,丰富了现代电子显微学的理论及方法。 /p p    strong 社会服务见实效 /strong /p p   “电镜只是一种手段,实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大飞机、高铁、地铁、汽车上用的铝合金材料。”陈江华教授利用先进的高分辨电镜技术,第一个在国际上揭示出轿车车身用铝合金板材强度变化的微观规律,并在国内推动全铝汽车生产。“全铝汽车的优点是,车身实现轻量化后,在不影响安全性的前提下,耗油量最高可降低30%以上,这让汽车更节能更环保。”他研究的6000系列铝合金,目前已在奥迪、奔驰等高档轿车的车身、车门广泛应用,同时还能应用于大飞机制造等航空工业以及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上。 /p p   江水泱泱,日夜流华。心系祖国、万里归来的陈江华教授,已深深扎根在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多年来春风化雨、教书育人,潜心研究、奉献社会,已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任教的优秀榜样。愿他带领的“黄大年式”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能为湖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硕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p
  • 章力建: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构想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6月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雄鹰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2)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多位食品、农产品监管部门的领导和食品质检领域的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   如下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章力建局长所作报告的精彩内容: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章力建局长 报告题目:关于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构想   章力建局长介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责任重、意义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也是国家农村政策和政府农业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与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关,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关。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式依然严峻,一些问题在部分地区、各别品种上还比较突出,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个别地区个别产品重金属污染等。基于此,我们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标准、检测、认证、应急和监管体系等,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要注重与亚太地区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人才队伍。   建立亚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团队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于把握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新发展态势;可以及时把握亚太地区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质量要求;可以学习其他成员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加强亚太区国家科技合作,提高我国在APEC组织中农产品市场的话语权和监管权,是建立全球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有益探索。   随后,章力建局长介绍了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人才队伍的主要研究领域: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研究;开展亚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加强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认证与机构资质互认;研究强化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最后章力建局长还给出了若干建议:(1)以现有的学科基础、科研力量为基础,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2)加强对现有科研平台的调整和建设,扩大科研平台的学科覆盖率;(3)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促进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 浙江将建500家科研机构,诸多政策吸引人才及团队,最高可获3000万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并宣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意见》提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到2022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00家、其中省级100家 /strong ,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300名(个),集聚科研人员30000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到2025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500家、其中省级150家 /strong ,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500名(个),集聚科研人员50000名,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载体20家以上,打造一批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高水平创新平台,有力推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意见》中还给出了诸多优惠政策,吸引科研人材及团队入驻,除了 strong 可享受各类科技计划、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进口科教用品免税、用地、各类补助等政策 /strong 外, strong 鼓励省外中央企业、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来浙江设立研发总部和研发机构,从事竞争前技术研发,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向高层次人才提供停居留、落户、医疗、社会保险、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便利。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具体政策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标准条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新模式,开展前瞻性、引领性科学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具备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原则上年均科研经费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科研人员不少于8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80%;办公和科研场地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地方新型研发机构:市、县(市、区)聚焦地方新旧动能转换、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建设一批具备仪器、装备、场地等必要条件,实质性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衍生孵化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具体标准条件由市、县(市、区)制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建设方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引进共建一批。吸引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或高层次人才团队、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和外资研发型企业来浙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或与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到2022年引进共建新型研发机构100家,到2025年达到150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优化提升一批。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创新,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推动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向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提升。到2022年优化提升新型研发机构180家,到2025年达到300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整合组建一批。以学科融合发展、产业链补链强链、区域协同联动为着力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对全省研究方向相近、关联度较大、资源相对集中的研发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一批创新资源和科研优势叠加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优势企业或科研机构牵头,整合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资源,联合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创新联合体。到2022年整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20家,到2025年达到50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重点打造一批。围绕浙江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的技术需求,在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择优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杆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集聚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到2022年打造标杆型新型研发机构10家,到2025年达到20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工作任务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构建多元创新投入体系。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多元化投入和产权组合机制,在举办方投入的基础上,吸引企业、金融与社会资本、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投入,通过建立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设立联合基金、探索技术入股、开展成果交易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承接科研项目等扩大收入来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集聚一流创新人才团队。坚持人才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流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与创新能力和绩效相结合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全职聘用、“双聘双挂”、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集聚全球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承担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坚持需求导向,紧扣浙江万亿产业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和“415”产业集群培育及传统产业升级的创新需求,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承担各级各类重大科研任务,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掌握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打造协同联动创新体系。坚持协同导向,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协同攻关,跨领域、跨单位整合创新资源,探索相近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组建科创联盟,推动多部门、多单位、全链条协同创新,打造优势互补的创新共同体,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坚持成果导向,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取得具有引领性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和原创性技术突破。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所得税延期缴纳等政策措施,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开放导向,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企业通过人才交流、合作攻关、共建平台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和资源对接。探索在创新大国、关键小国设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中心,引进转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大科学计划与工程,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政策支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纳入省属科研院所管理序列,享受各类科技计划、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进口科教用品免税等政策。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由省级有关单位和市、县(市、区)政府组织建设,经省科技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符合条件的予以公布。省政府重点引进和建设的,可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管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鼓励省外中央企业、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来浙江设立研发总部和研发机构,从事竞争前技术研发,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各类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科研项目和人才团队。省科技厅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定向征集重大科技项目需求,符合条件的可通过择优委托方式支持其牵头承担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按规定给予相应补助。支持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向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数据资料等科技资源。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协同创新和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赋予符合条件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相应级别职称评审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兼职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不计入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按规定带项目或成果离岗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工作,返回原单位时工龄连续计算,待遇和聘任岗位等级不降低。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聘用的海外高端人才可不受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限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各地应为当地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提供停居留、落户、医疗、社会保险、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便利,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各类政府基金优先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或孵化的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省创新引领基金设立子基金或通过已设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投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项目。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项目纳入省创新引领基金项目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新型研发机构自建科研用地,由市、县(市、区)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对符合条件的优先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省市县长项目,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用划拨方式供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工业用地或厂房举办科研机构,经批准后可暂保留其工业用地用途,但应按规定缴纳国有土地收益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对购置、租用办公场地的研发总部,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按规定给予购置、租房、装修补助。 /p
  • 山东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新型传感器,可用于新冠肺炎初筛
    据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消息,近日,该院邓伟侨教授团队在新冠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款新型一氧化氮传感器用于新冠肺炎初筛,科研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ACS Sensors上,并被选为封面论文。据介绍,邓伟侨教授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梨园医院马静主任团队在合作中发现了人体呼气NO浓度在新冠患者与健康人群当中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是该差异不足以直接区分新冠患者和健康人群。为此,研究团队建立了新冠患者及健康人群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该模型证明了呼气测试初筛新冠患者的可行性。为此,研究团队经过理论及实验,成功批量制备出新冠肺炎快速初筛工具的核心材料——镍单原子气敏材料,并利用丝网印刷技术,顺利将该材料成功印刷到电极上。据介绍,每片电极成本极低,检测精度完全可以覆盖人体呼气NO浓度范围。而且,借助于便携式电化学U盘,可实现便携式检测。据悉,相比于核酸检测,该微型便携传感器虽然检出率相对较低,但是检测时间仅需3分钟,人们吹气就可完成测试,具有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可以实现新冠肺炎检测工具的普及化和民众的日常检测,为潜在新冠患者的初筛和疫情防控提供了一个新方案。
  • 水质检测器也能3D打印?这个科研团队脑洞有点大
    p   饮用水安全如何保障,如何实时监测水质的安全可能是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近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肯那根校区的科研团队就攻克了这个难题,借助3D打印技术研发了水质检测器,用以检测饮用水的品质。 /p p   据了解,该研发团队是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院长MinaHoorfar教授亲自带领,研发的3D打印水质检测器可对任何水域地点的水源进行实时监测,以降低如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的水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p p   “现在的水质监测只能采取定期手动检测的方式,这样测试结果就受制于采样频率,并且有极大地疾病爆发可能性。因为传统的水质监测探测器造价极高并且稳定性不足,所以不能实时部署于整个水域来进行检测。”据MinaHoorfar教授介绍,“而采用3D打印技术研发的水质监测器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而且极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p p   “因此,这项3D打印水质检测器的研发,对于未来水质检测方面解决现有的那些需要通过人力手动定期检测而不能实时监控的检测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p center img alt=" 水质检测器也能3D打印?这个科研团队脑洞有点大" src="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7-07/26/nick/1501033799337003375.jpg" width=" 500" height=" 331" / /center p   据悉,整个3D打印水质探测器的制作过程是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新热流体实验室中制作完成,探测器被设计为无线操作模式,并且可以在任何水压及温度下来读取水质信息。除此之外,每一个探测器都可以进行独立工作,这样就可以保证水域里任何一个探测器出现问题却不影响其它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p p   此外,与传统的定时采样方式相比,现在这款3D打印水质探测器工作方式的连续性极大提高了水质安全监测的水平。并且这款探测器因其制造简单体积小的特点,不仅仅是在开放性水域,甚至在家庭用水系统当中都可以安装,从方方面面来提升安全生活品质。 /p
  • 喜报!臧恒昌教授团队荣获山东大学2024年度科研突出成果奖
    9月10日,山东大学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三层报告厅举行第40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臧恒昌教授团队荣获山东大学2024年度科研突出成果奖。获奖成果为:“中药口服制剂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与生产新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该成果同时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以山东大学药学院为第一单位,由臧恒昌教授团队联合鲁南制药集团、山东沃华医药等10家单位,历经近10年联合技术攻关,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及重大创新药物产业化开发项目等支持下,开展药物生产智能数据感知与精准控制、智能装备研发及药品质量信息透明化研究。解决了制约我国中药口服制剂智能制造的核心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基于关键质量属性的中药口服制剂智能制造模式。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团队由臧恒昌教授领衔,依托于“药物制剂技术研究与评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团队秉承科技强校兴国的理念,聚焦药物高端制剂技术、药物生产过程可视化及智能控制,以及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形成了一支校内外理工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队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参加国家和山东省重大重点项目、自然基金项目等20余项,到账经费4000余万元,获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0余件,发表论文300余篇,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省部级奖励9项。附202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名单公示:2023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名单公示 臧恒昌教授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肥物质院科研团队首次承担合肥市“揭榜挂帅”科技重大专项
    近日,合肥市科技局发布了2022年度第一批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名单(共9项),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光学遥感中心科研团队申报的“集成电路高精密套刻检测光学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成功上榜,获最高资助经费500万元。   项目团队聚焦半导体前道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瞄准该领域骨干企业急需的高精密光学测量系统核心技术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及工程设计优势,针对照明、成像和测焦三大模块技术指标和任务,开展套刻量测设备中核心光学系统的研制,首次承担“集成电路高精密套刻测量光学系统研制及应用”揭榜挂帅项目。   据悉,合肥市“揭榜挂帅”项目是针对科技发展战略重大问题和基础研究、核心技术薄弱环节,采取的科技创新举措,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效能,从而提高科技攻关的质量和效率。
  • 科研助攻|“SDL蛋白层析系统”助力逯光文教授团队的痘苗病毒结构研究
    研究背景来自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家族的痘病毒是一类大的、具有囊膜的DNA病毒。在痘病毒的12个成员中,有些是重要的人类病毒,例如猴痘病毒(最近暴发的猴痘疫情,截至2023年1月30日,已传播至110个国家或地区,并造成全球范围内85449人感染,89人死亡)、天花病毒(一种可引起天花的高度传染性及致命性的病原体)、痘苗病毒(VACV,一种用于预防天花和猴痘的自然减毒活疫苗)等。正痘病毒的持续性传播及流行对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迫切需要鉴定正痘病毒所编码的入侵相关蛋白,以促进更有效的抗病毒疗法的研发。科研速递入侵是病毒建立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机体体液免疫所靶向的重要阶段。与大多数其它囊膜病毒利用一种或少数几种病毒蛋白行使入侵功能不同,痘病毒可编码4种蛋白(A26、A27、D8、H3)和另外的11种蛋白(A16、A21、A28、F9、G3、G9、H2、J5、L1、L5、O3)来分别介导病毒的粘附和膜融合。病毒的11种融合相关蛋白还可进一步组装成一个大型复合物,称为入侵-融合复合体(EFC)。此外,先前的反向遗传学研究表明,几乎每个EFC蛋白都可在痘病毒生命周期的粘附后(半融合或完全融合)过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对EFC组分或复合物的结构研究将有助于逐步揭示EFC的神秘融合机制,并进一步促进预防/治疗药物的研发。 然而,在本研究之前,仅有两个EFC组分的蛋白结构(F9和L1)得以解析。 四川大学逯光文教授团队在2023年1月在感染性疾病领域高水平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IF= 19.568)上发表了题目为「Crystal structure of vaccinia virus G3/L5 sub-complex reveals a novel fold with extended inter-molecule interactions conserved among orthopoxviruses」对G3/L5两个蛋白结构做出了最新的研究!(原文地址: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2.2160661) 助力设备 逯光文教授团队在该研究中使用赛谱仪器SDL蛋白层析系统,用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并获得了痘苗病毒G3/L5异源二聚体复合物。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吹响监测科研冲锋号——总站举办首席科学家团队签约大会
    p   近日, strong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举办首席科学家团队签约大会。 /strong 会议由党委书记陈善荣同志主持,全体班子成员和全站干部职工参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8e0e4b86-b19d-4d8a-af74-0a486e995997.jpg" title=" 首席科学家团队.jpg" / /p p   柏仇勇站长分别与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标准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席科学家王业耀、大气环境监测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席科学家李健军和水环境监测首席科学团队首席专家孙宗光签订团队聘任合同。站领导班子为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专家颁发了聘书。王业耀、李健军、孙宗光分别代表本团队介绍了团队建设方案,金小伟、嵇晓燕和朱莉莉分别代表三个团队的专家和成员做了表态发言。 strong 至此,以首席科学家团队建立为标志,再次吹响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科研的冲锋号。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05cc1e0-ed0f-4c1a-89ab-13459e903dd7.jpg" title=" 签约仪式.jpg" / /p p   签约大会上,首先由魏复盛院士结合自己的亲身工作和科研经历,深入浅出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殷切期望: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是选好人生路。 /span 选择了做学问就要耐得住科研的寂寞,坚守住工匠精神。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span 对待自己的事业,要像对待恋人一样,时刻惦记着、关心着它,全心全意为它付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是多干实事不吃亏。 /span 吃苦磨练是人生财富,可以增长才干和经验。在成就事业的道路上,合作精神和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尤为重要。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四是搞科学要讲科学, /span 坚持实事求是,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五是活到老、学到老 /span ,以“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保持终身学习。魏院士的报告从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给我们上了一堂发人深省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育课, strong 对全站干部职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并发扬总站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8cb5f91-0131-4ed2-bf58-4307a9fbc987.jpg" title=" 魏复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1ed1674-779a-4779-b76b-26449adcf4bf.jpg" title=" 科学家.jpg" width=" 444" height=" 33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44px height: 331px " / /p p   柏仇勇站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明确提出:一是本次签约会吹响了总站监测科研的冲锋号,各首席科学家团队的建设目标就是对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全站干部职工做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就是成就事业发展,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监测工作。三是要努力实现科研、工作双丰收,在“抓基础、强实力、树权威、创品牌”上大见成效。 /p p   最后,柏仇勇站长首次向全站干部职工正式宣布了 strong “科学、创新、奉献、卓越”的总站精神。 /strong /p p br/ /p
  • 1174万!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文波人才团队采购一批科研高端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号:CQS23A01917 采购执行编号:1708-BZ2300401473AH项目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文波人才团队采购一批科研高端仪器设备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1,740,000.00元最高限价:11,740,000.00元采购需求:包号:1包内容最高限价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文波人才团队采购一批科研高端仪器设备11,740,000.00元1批详见招标文件。最高限价总计:11,740,000.00元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8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二、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获取文件期限:2023年11月14日 至 2023年11月21日。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3:30:00至17: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获取文件地点:重庆市政府采购网方式或事项:(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以及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领取或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1.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同招标文件公告期限。2.报名方式:无需报名。三、联系方式1、采购人信息采购人:重庆医科大学采购经办人:刘俞彤采购人电话:023-60378407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代理机构经办人:马诗雨 谢沛诘代理机构电话:023-67707169 67078013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五简路2号重庆咨询大厦B座503室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马诗雨 谢沛诘项目联系人电话:023-67707169 67078013
  • 上海科研团队原创“水中捞油”技术守护蓝色海疆
    专注海洋油气开采过程中生产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的华东理工大学杨强教授团队,有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用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助力海洋油气行业绿色发展”。从2008年开始实验室技术研发,到2014年登上海上平台进行水质调研,再到2022年前往“深海一号”考察,团队自主研发绿色低碳生产水处理技术装备,用实际行动守护蓝色海疆。海洋石油开采过程是一个“水中捞油”的过程,海上油气田井下采出的是高温高压的油、水、气三相混合物,在开采过程中形成高乳化态油水气混合物,在平台经换热冷凝相变后,油水乳化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剧。在油水两相分离不彻底时,会造成生产水油含量严重超标,持续排放或回注将对海洋生态及地层地质环境产生难以逆转的恶劣影响。但是,在崖城13-1平台附近,却常常能看到水清海蓝鱼儿成群结队的场景。这里的排海生产水中的油是怎么“捞”干净的呢?原来,这种让原本浑浊的含油污水,变得清澈透明可直接排海的“神奇”水处理技术,就是杨强团队领衔研发的亲疏水组合纤维绿色破乳除油新技术。该技术突破了当前主流化学破乳方法及“三段式”工艺模式,从源头上实现了绿色环保生产,处理后生产水中油含量这一关键指标优于国内、国际相关标准。含油污水中不仅携带有原油,还含有许多杂质、悬浮物和泥沙等污染物质,在含油污水处理的流程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乳化油”,它呈现出“水包油”“油包水”“水油互包”的状态,油滴和水相互包裹、相互交融,难以对其进行分离,严重影响水质。为了清除“乳化油”这块流程上最大的“绊脚石”,杨强团队成员查阅千余篇文献,利用油、水在不同材质上的受力差异进行分离的物理法分离模式,为流动的油、水分别搭建了“通行道”。与传统的化学法破乳模式相比,这种处理流程短、占地面积小,并且不会产生浮渣危废造成二次污染,在降低操作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处理效率。14年来,团队足迹遍布中国渤海、南海海域的30余个重点油气田平台,研究对象覆盖了稠重质油田、轻质油田、高乳化气田等不同水质条件的海洋油气田,深入解析各类污水中不同形态油类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聚并、分离机制,最终开发出“多形态油类污染物协同分离”的模块化紧凑物理分离方法,攻克了海上油气田生产水高乳化、高含悬、高腐蚀等苛刻工况下的水处理难题,打造了海上油气田生产水绿色低碳处理新模式。无论是初期调研、侧线试验、开工调试,还是效果标定,都离不开参数的调整和取样、测试。团队成员登上平台便要连续30多天从不同的位点取样。样品测试需要经过降温、萃取、沉降、过滤等复杂流程,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对40余个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样进行测试。从陆地到海洋,从气田到油田,团队由最初的四五个人“勇闯天涯”,发展到如今,已有30多人深耕海疆。团队开发的含油污水紧凑绿色处理装备,实现了最大处理能力由720立方米/天到7000立方米/天,再到24000立方米/天的跨量级增长,与传统装备相比,在相同的处理能力下,占地面积却只需要传统装备的1/5。不仅如此,团队更是啃下了渤海某亿吨级大型稠油油田的生产污水处理这块“硬骨头”,在油品黏度高、密度大、综合含水率高、平台空间狭小的苛刻条件下,研发出了一套适合含有高悬浮物的稠油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装备。新型高效、绿色环保,杨强团队自主研发的生产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在业界声誉逐渐响亮起来。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在海上平台关键参数的占地及处理量综合指标FA、吨水处理成本指标上均领先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团队的技术成果目前已推广应用于渤海、南海多个油气田平台生产水处理过程。投运以来,各项目运行稳定可靠,性能指标优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
  • 长光辰英工程师团队走进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共促科研创新与应用发展
    4月16日,长光辰英工程师团队受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邀请,于科技北楼225室举办了一场专题培训活动,旨在提高操作人员对PRECI SCS-R300实时可视化无标记微粒分选系统的熟练度和应用能力。培训活动,提升操作技能自23年6月,长光辰英与广东工业大学测试中心共建实验室以来,双方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单细胞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中心配备由长光辰英研发制造的PRECI SCS-R300系统具有形态识别、荧光识别、拉曼光谱三种识别模式,可对单细胞进行可视化的分选,有效解决了现有细胞分选设备需标记、分选准确率较低、适用范围有限等问题。该系统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植物发育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药代动力学、免疫学、食品学等领域。上午,长光辰英的高级应用工程师李航博士为大家分享了PRECI SCS-R300系统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案例。她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在微生物单细胞筛选培养、表型靶向MINI宏基因组测序、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视化检测、细菌耐药性/活力检测以及细胞/组织拉曼检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分享过程中,李航博士还与在座的老师们交流了单细胞分选扩增和样品前处理方面的经验。下午的上机操作培训中,长光辰英的仪器工程师翟晨旭和光学工程师梁鹏博士首先为大家详细讲述了仪器的开关机操作、硬件维护要求、软件功能应用以及常见使用问题等。接着,在老师们实际样品上机操作中,工程师们解答了大家在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细节问题,使得大家对于仪器的理解和操作技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先进设备,助力科研此次培训既是对合作成果的展示,亦是对未来创新应用发展的深入探讨。通过分享行业应用案例、交流操作经验,参与者不仅提高了对PRECI SCS-R300系统的操作熟练度,还深入了解了该系统在多个科研领域的前沿应用。长光辰英与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紧密合作将持续推动微生物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为科研进步和行业应用贡献更多力量。PRECI SCS-R300
  •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皮摩尔级小型荧光光谱仪
    作者:孙丹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利用紫外激发产生特征荧光的原理,用于测试微量物质的含量与成分,是当前最灵敏的痕量检测方法之一,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但在这一领域,国产高端仪器仍是空白。大连理工大学黄辉教授课题组与范剑超教授、赵剑教授和刘蓬勃副教授合作,发明了一种小型高灵敏度的荧光光谱仪。相关成果发表在《分析化学》。小型荧光光谱仪示意图。大连理工大学供图该小型荧光光谱仪基于发明的导光金属毛细管技术,可大幅提高荧光检测的信噪比,因此能够采用便宜微型的LD或LED作为激发光源,以取代昂贵笨重的氩离子激光器或大功率氙灯。同时,合作团队还发明了荧光光谱的同步校准技术,可克服光源功率波动和样品吸收导致的干扰。目前,研制的光谱仪已通过国家计量院的鉴定,并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进行测试和试用。检测精度超过国外主流高端产品,海洋溢油检测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水体有机碳TOC的检测精度达4ng/mL,可媲美大型专业仪器。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3c02200
  • 天大科研团队在无创血糖测量仪研制上获新进展
    p   日前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徐可欣教授团队在研制无创血糖测量仪器方面取得新进展,采用光学技术可实现无创伤、快速、连续监测人体的血糖水平,其新测量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p p   目前,糖尿病人采用针刺取血的方法测量血糖值,疼痛且有创伤。经验证,一般人体在摄入食物后,血糖水平会在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2至3小时后回归正常水平。在此期间内,血糖变化会引起皮肤对光的吸收、散射变化,这些光学信号可以间接反映人体血糖水平。 /p p   徐可欣团队创造性地提出采用多位置环状接收光谱信号以及差分数据处理的新技术,用于抑制体温波动、皮肤出汗、人机接口变化等干扰因素影响,大大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团队还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浮动基准点、散射基准点等特殊测量位置进行光谱测量的新技术,用于抑制皮肤状态变化或个体差异对测量的影响。目前,该团队研制的无创血糖监测仪器,成功实现了进食后2至3小时内可以连续监测血糖变化的曲线,检测误差水平约为0.5至1毫摩尔/升,并将实现通过可穿戴式设备实现无创伤、快速、连续监测人体的血糖水平。 /p
  • 我国科研团队在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16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仪器学院现代显微仪器研究所在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在低光毒性条件下,把结构光显微镜的分辨率从110纳米提高到60纳米,实现了长时程、超快速、活细胞超分辨成像。为精准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了新一代生物医学超分辨影像仪器,使未来大幅度加速疾病模型的高精度表征成为可能。  显微仪器的分辨能力代表人类对科学探索的边界,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了3位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学者。哈工大现代显微仪器研究所团队提出了一种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计算显微成像算法,利用荧光成像的前向物理模型与压缩感知理论,并结合稀疏性与时空连续性的双约束条件,建立起一个通用的解算框架——稀疏解卷积技术,突破了现有光学超分辨显微系统的硬件限制,扩展了时空分辨率和频谱。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研发了超快结构光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系统(Sparse-SIM),该系统具有超分辨、高通量、非侵入、低毒性等特点,在高速成像条件下,具备优于60纳米的分辨率和超过1小时的超长时间活细胞动态成像性能。团队首次观察到了胰岛分泌过程中具有的两种特征的融合孔道,第一次利用线性结构光显微镜观察到只有在非线性条件下才能分辨的环状的不同蛋白标记的核孔复合体与小窝蛋白。此外,研究人员还展示了利用该影像技术解析肌动蛋白动态网络、细胞深处溶酶体和脂滴的快速行为,并记录了双色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精细相对运动。  据悉,该项研究成果主要由哈工大仪器学院和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合作完成。11月16日,研究成果以《稀疏解卷积增强活细胞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为题,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生物技术》。
  •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开发快速、便携的钍检测新方法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钍(Th)作为地壳中丰度最高的锕系元素,常和稀土元素伴生于稀土矿石中。在这些矿石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钍会随废料和废水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传统仪器分析技术虽然具有高精度和灵敏度,但其样品前处理复杂且设备昂贵,不适合实时快速检测。因此,亟需开发快速、便携的钍检测新方法。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健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类荧光颜色可调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作为Th4+离子的荧光变色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基于创新的溶解-重结晶机制,实现了Th4+离子实时可视化检测。同时,团队还设计了一种与材料荧光匹配的便携式红绿蓝(RGB)三原色光电读取装置,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研究人员通过调节镧系金属离子Eu3+和Tb3+的掺杂比例,成功实现了EuxTb1-x-BDC-OH(x=0.19、0.58、0.79和1)荧光颜色从绿色、黄色、橙色到红色的精细调节。上述Ln-MOFs对Th4+离子表现出优异的荧光变色特性,随着Th4+离子浓度的增加,荧光从镧系离子的发光逐渐转变为配体的蓝色荧光。其中,Eu-BDC-OH因其较快的荧光变色响应,对Th4+离子的检出灵敏度最高。该研究团队发现,作为比镧系金属离子更硬的路易斯酸的Th4+能够促使EuxTb1-x-BDC-OH的溶解,并通过重结晶转变为UiO型的Th-MOF,从而实现荧光颜色从金属发光向配体发光的转变。尽管MOFs的稳定性通常被视为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但作者巧妙地利用了MOFs的不稳定性,通过独特的溶解–重结晶机制实现了对Th4+的可视化检测。此外,作者设计的RGB光电读取装置能够直接将悬浮液中MOFs的发光颜色转换为RGB值。利用Logistic函数模型,成功建立了B/(R+G)比值与Th4+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该方法不仅无需依赖复杂的专业仪器,还能在5分钟内快速检测Th4+浓度,并且对Th4+离子的识别具有优异的选择性。该工作基于软硬酸碱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溶解-重结晶的荧光传感新机制,为放射性核素的检测乃至分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崔云怡为论文第一作者,林健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为本论文唯一通讯单位。此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论文中的表征及测试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分析测试共享中心的支持。
  • 科研团队制成世界最薄丝素纳米纤维带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耀鹏、邵惠丽团队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Benjamin S. Hsiao合作提出了全新的蚕丝多级结构模型,并成功研制世界上最薄丝素纳米纤维带。近日,该成果以全文形式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蚕丝多级结构的基础构筑单元,丝素纳米纤维对人造蜘蛛丝等高性能丝蛋白材料的设计和构筑尤其重要。张耀鹏团队利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体系,在低温下将蚕丝逐级剥离为厚度约0.4纳米、宽度约27纳米的蚕丝纳米纤维带。这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最薄的丝素纳米纤维带,其厚度仅为丝素蛋白的单分子层厚度,与单层石墨烯厚度相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纳米纤维带主要由天然蚕丝中原生的β-折叠片层、无规线团以及α-螺旋构象构成。研究人员通过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等多种表征技术确认了这些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模拟了蚕丝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中剥离为丝素纳米纤维的动态过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丝素纳米纤维带通过自组装或者有序构建,可用作增强成分或者直接构建单元,有望制备性能优异或功能性的丝素蛋白基材料。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