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研投入

仪器信息网科研投入专题为您整合科研投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研投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研投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研投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研投入话题讨论。

科研投入相关的资讯

  • 中国科研投入首破万亿 高投入低产出困局待解
    全国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增长18.5%,首破万亿元大关,经费投入总量位居全球第三&hellip &hellip 一系列看似亮眼的数据背后,却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隐患。在本届政府定位靠创新、靠科技力量推动高质量的GDP增长之际,科技投入与产出的严重矛盾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一大障碍。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的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0298.4亿元,按照汇率计算,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三。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8%,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498.8亿元,同比增长21.1% 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162亿元,增长13% 试验发展经费支出8637.6亿元,增长19.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8%、11.3%和83.9%。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关晓静表示,这说明我国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职务专利申请数129.3万件,比上年增长34.4%。全年国内职务专利授权数79.9万件,比上年增长42.8%。   不过,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来小鹏认为,虽然我国目前专利申请数量居于全球前列,但是专利运用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比较弱。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3万多项,但是能大面积推广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 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一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的科技成果,甚至被鉴定&ldquo 国内首创&rdquo 、&ldquo 国际领先&rdquo ,却都被束之高阁。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此前指出,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业是世界第一,一年生产10亿部手机、7亿台计算机、1亿多台彩电,但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每年花的外汇上千亿美元 航海航空有了长足进步,但发动机还要依靠外部专利 高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轴承、轮毂、轴还要进口,种种例子说明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和技术还存在两张皮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还很乏力。   据悉,在今年初,创新驱动发展被强调为未来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2013年,全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首次跨过2%,将达到2.05%。不过在专家看来,科技投入再高但转化力不强,科技创新将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路线图,鼓励企业着眼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围绕产业链做好整体设计和科研布局。大力培育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和市场,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与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国资委:央企科研投入视同利润
    国新办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据介绍,2020年,央企的研发投入强度达2.5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达3% 研发平台不断完善,拥有4153个国内研发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1个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研发人员97.6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29人。2019年,央企系统中有18人新当选为院士。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列入央企业绩考核范围,把央企的科研投入视同利润进行考核;对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创新团队给予工资总额单列;推动央企落实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加大对科研人员的中长期激励力度 进一步加大力度,把大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投入到科技创新方面。
  • 周名江研究员:科研投入分配应改方式保强度
    现在,我国对科技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科研经费的投入亦是连年增加,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科研经费效率低下、投入方式不合理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名江就上述问题指出,从科研事业的现状来看,有相当部分科研工作效率不理想,除体制、原有基础以及其他原因外,现行科研经费投入方式的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国家推行“课题核算制”,这项制度在当时科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果:在那种体制下,科研人员无法专注于研究工作,研究人员需要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找”项目上,这无疑严重影响到原来已承担和将要承担的项目的科研质量。由此也导致了“十个人干一个项目”和“一个人干十个项目”这样极不合理的状况。   这种现象在一些研究机构中较为普遍,且已变成影响我国科研投入的产出质量即科研经费效率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也助长了科技界的浮躁风。   周名江表示,随着国家科研投入的逐步增加,原先不尽合理的制度亟待改革。   他建议,首先改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的方式,从最基本层面重新分配科研投入的比例,减少“需要竞争项目”经费,增加研究院所的事业经费和“基本研究经费”,从根本上保证科研人员最基本的研究条件和研究经费,使得研究人员能定下心来搞研究、静下心来做学问 不同课题组间组成强有力的研究团队,协同瞄准同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   据周名江介绍,目前国内海洋研究机构人均总经费已达到发达国家相似研究所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研究机构的经费有相当部分是“竞争”来的,存在不合理的、低效率的项目情况。周名江建议:“如果国家科研经费投入方式有一定的改进,强度不变,将会极大地提高研究效率。”   此外,继续加强“限项”的有效性,也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据周名江介绍,“限项”要包括所有国家投入的项目,如科技部、财政部、基金委,以及其他各部委的自有研究项目和国家委托的专项、行业性项目等,只要是国库经费支持的项目应该全部进入“限项”数据库。这既保证了国家科研投入的效率,也保护了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使得我国的科研会有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产出更多高水平的成果。
  • 2010年北京学校科研仪器资产投入近300亿
    4月7日上午,“2011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第二届北京教育装备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幕。从该展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加快,即使在最偏远的乡镇,孩子们也能普遍享受到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截至2010年,在京的所有大中小学校所属教学、实验、实习、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计已经达到了286.63亿元。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出席3月24日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时指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翻了近一番,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北京市相继启动实施了“初中建设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近三分之二的小学在主要项目上达到了新颁办学条件标准,即使在最偏远的乡镇,孩子们也能普遍享受到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根据2011年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本市2009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公告,北京市地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各级政府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和校办产业与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433.2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1865.93亿元的3.65%。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包括教育事业费投入、基建投入、科研投入及其他投入,不含教育费附加)40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7%。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教育设施建设概况历年资料显示,2010年北京市1104所小学仪器设备资产12.99亿元。634所普通中学仪器设备资产21.53亿元。61所职业高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5.20亿元。35所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5.91亿元。89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241亿元。在89 所普通高校中,38所北京市属市管普通高校固定资产总值22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76亿元。15所民办普通高校固定资产总值4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5亿元。   相比2005年教育设施建设概况,有了大幅度改善。2005年北京市教育建设概况数据显示,当年小学1403所,仪器设备资产56962万元。初中学校404所,高中学校69所,完全中学校266所,仪器设备资产108627万元。职业高中75所,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33483万元。中等专业学校52所,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38671万元。普通高等学校79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1156501万元。在79所普通高校中:北京市属市管普通高校33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258775万元。民办普通高校10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27344万元。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我们相信,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必将成为北京市各学校完成“十二五”期间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本届展会及论坛的召开,正是为满足今年北京及周边省市各级各类学校采购设备的需要,全面配合2011年度北京及华北地区各高教、职教及普教院校政府采购及其它采购、招标工作和教育装备采购计划。通过本届展会,将促进北京市全面提升学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研究、配置和使用工作。   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高教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北京教学仪器设备协会主办,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北京市中小学后勤研究会为协办单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作为承办单位。约有140多家企业参展,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设备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为学校用户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推动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
  • 探秘山东行业领军企业的科研投入
    在很多人眼中,科学院是科研发明的象牙塔,但是科研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生命力。记者日前走进山东省科学院采访,通过这个窗口,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不同行业的领军企业,看看他们不断创造辉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创新驱动力。看看我们所熟知的品牌和产品背后,有哪些激动人心的科研成果。   “即食海参”从山东走向全国,企业坐上火箭   金秋十月,科院路19号,山东省科学院西院区一处安静的院落内,生物研究所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刘昌衡和他的科研团队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正在进行有关海洋水产品开发的一系列功能性实验。从2002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算起,这已经是刘昌衡与好当家集团展开科研合作的第十个年头。   即食海参,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不陌生,它解决了吃海参的烹煮难题。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海产品家族新成员的诞生,让山东威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的销售额像坐了火箭一样突飞猛进。   2002年,当国内的绝大多数海产品加工厂家还处于把打捞上来的鱼去掉骨刺,低价销往国外的时候,好当家开始琢磨着如何走深加工的路子。企业从日本购进了一台机器,生产一种叫做“海鲜酥饼”的产品。购买这台机器,花费了好当家500万元。500万元,在10年前的威海,这些钱可以开2-3个规模不小的加工厂了。机器买来了,第一批产品出炉了,可问题也接踵而来,生产出的“海鲜酥饼”保质期仅仅为1个月,这成了产品销售的一大劣势。怎么办?好当家想到了寻找山东省科学院进行合作。“第一次和我们合作,企业还是试试看的心态,第一笔合作资金只有3万元。”刘昌衡告诉记者。   尽管初次合作项目不大,但是随着难题的解决,企业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随着海鲜酥饼问题的解决,延长海参保质期这一课题,进入了双方的视野。   “谁都知道,海参营养价值高但做起来却很麻烦,发制干海参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技巧不对,烹制出来的海参像橡皮筋一样难咬不说,还很容易破坏海参的营养价值。吃海参能不能像吃方便面一样,打开就能吃呢?”好当家提出与省科学院共同研发“即食海参”。2003年的365天里,刘昌衡在好当家的加工厂里驻扎的时间超过了300天。聊起发明研制即食海参的那些日日夜夜,刘昌衡的声音仍然透着兴奋。在这个过程中,山东省科学院与企业联合成立了“山东省科学院好当家集团联合实验室”,企业每年向科学院支付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这样的合作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2005年,在双方合作攻克了水产品转化为常温、即食产品的技术难关后,一种全新的“即食鲜海参”问世了,并热销大江南北,企业的销售额和利税因此创造了新的奇迹。“即食海参的成功,是双方合作的结果,有企业的创新意识,科研队伍的全身心投入,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刘昌衡说。   从老板发明到全员创新,科研是企业的“命根子”   “在济南,我们与很多大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山东省科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孙长高告诉记者。“比如九阳、浪潮等大企业,都与我们进行合作研发。他们对研发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   孙长高的话,让记者想到了一年前在浪潮集团的见闻。在位于高新区的济南浪潮公司总部5号楼,有一面墙壁上醒目地刻着不少公司普通员工的名字。这是一面“专利墙”,也是“光荣榜”。每一位员工,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只要获得了专利,就将他的名字和专利名称刻在上面,所有来浪潮参观的人都能看到这面墙。“这只是员工发明的一部分,浪潮提倡全员创新。”浪潮集团企业发展部总经理吴向辉告诉记者,浪潮所在的信息产业,是个创新密集型产业,如果不每年推出新产品,企业就难以维持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   另一个例子来自济南走出的小家电巨头九阳。   这个品牌人们耳熟能详,但鲜有人知的是,九阳豆浆机的发明人正是其董事长王旭宁。18年前,人们要想在家随时喝到新鲜热豆浆还是件不太现实的事儿,为了解自己的豆浆瘾,1994年,25岁的王旭宁发明了第一台豆浆机,随后,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创业,把豆浆机这一国人独创的家电产品推向市场。   王旭宁的旭字是“九日”,所以也就有了九阳这个商标。1994年,王旭宁筹资30万创办了九阳电器公司,开始研制生产九阳豆浆机。1999年6月,时年30岁的王旭宁获得了智能型家用全自动豆浆机的国家发明专利。   如今的九阳,除了招牌产品豆浆机外,又根据人们的需求,开发出了电压力煲、电磁炉、料理机、榨汁机、开水煲、紫砂煲、豆芽机等系列产品。“正是因为九阳这种不断推陈出新的传统,它才得以走到现在,得以在激烈的小家电品牌竞争中立足。”九阳小家电的科研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超越世界级竞争对手,两项科研投入10亿   最近,浪潮主导的两个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通过国家验收,一个是“浪潮天梭高端容错计算机”,另一个是“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这两个新产品目前分别在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卫星传感中心试运行。“在此之前,这两个产品的生产技术一直被IBM(微博)和惠普(微博)两家世界信息产业巨头所垄断。”浪潮集团企业发展部总经理吴向辉透漏,为研发这两个项目,浪潮企业注资与国家资金投入加在一起,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   吴向辉表示,“高端容错计算机”的研发成功,意味着我国银行系统、金融机构以后可以使用我们自主研发的计算机系统,摆脱IBM、惠普的技术垄断,这将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开支。   与此同时,九阳也迎来了喜讯,今年6月13日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技术委员会德国柏林会议上传来消息,九阳制定的豆浆机国际标准已被专家委员会投票通过,这是中国的小家电品牌第一次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   据了解,目前豆浆机出口至国外市场,采用的是厨房机械和液体加热器两项标准。但豆浆机具有电动和电热以及智能程序控制等多项特征,现有标准不能完全满足豆浆机安全及检测要求。这给国内的豆浆机生产、出口造成了障碍,贸易壁垒也随之产生。要冲破国际贸易上的出口限制,争夺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权利是重要的一步棋。此次豆浆机国际标准颁布后,相关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浪潮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6%,九阳为3%   搞科研离不开钱。   浪潮企业发展部总经理吴向辉说,浪潮用于科研的经费已连续多年占销售收入6%以上。企业从不同岗位的各个层面设立奖励措施,有技术创新项目奖、成果效益奖、专利成果奖等。在技术研发层面,他们采取“饱和投入”法,即除了年度的研发投入预算外,还对随时评估产生的创新项目保证经费支持。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负责人则表示,九阳将每年销售收入的3%投入研发,这个投入比例在我国的小家电领域已是遥遥领先。   山东省科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孙长高告诉记者,目前济南企业在科研创新的投入上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大型企业,一般对新产品研发特别重视,也有足够的资金搞研发。第二类企业,有较强的研发意识,但是规模较小,财力不足,因此对发明创新常常摇摆不定,不愿意长期投入科研经费。还有一类企业,则是缺乏创新意识,对科研“不感冒”。   想搞研发但资金不足,中小企业如何领跑行业?   大的企业资金充足,搞科研自然是“财大气粗”,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却没这么潇洒,他们想搞研发怎么办?   省科学院孙长高认为,目前科学院正在推行的“订单式”合作模式,或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他告诉记者,目前科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一半以上是订单模式。省科学院与企业事先沟通,看企业有什么需求,科学院又有什么样的技术开发的可能,双方达成一致后再开始合作。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发明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对路,白白耗费双方精力和财力的情况。“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就像结婚,我们不能玩‘闪婚’,我们期待着一场长久的姻缘。只有彼此深入了解,科研人员才能根据需求做出适合企业的科研项目。”省科学院刘昌衡说。   浪潮吴向辉认为,企业方面一定要想好自己要做什么,找好自己的市场定位,做好产品规划。再从科研技术发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投资,不能盲目搞研发。   各地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科研创新   孙长高告诉记者,目前,山东各地政府部门都已经意识到了科研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山东省科学院已经与济南、泰安、济宁、莱芜、德州、滨州、日照、临沂、枣庄等9个城市建立了紧密合作的关系。   在济宁,山东省科学院济宁分院即将在济宁高新区落成,为济宁市的企业提供科研支持与保障。临沂市的“应用科学城(8.80,0.00,0.00%)”则已经全面启动,以求推动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加速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本报记者 田珊“我想再坚持一把,毕竟这是年的心血,现在也已经有了成果,只要更多的人知道这项技术,就有希望让它为社会做贡献。”13日,“非粮型发酵饲料”的发明人、76岁的赵仲芳老人这样对记者说。   “非粮型发酵饲料”的效果已经得到了省内多家养殖场的验证,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项目陷入了成果转化的困境,赵仲芳盼望着有企业将这项发明成果大规模投产,让科技专利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垃圾变猪饲料,仅需一天半   今年76岁的赵仲芳,退休前是济南军区医科高等专科学校生物教研室主任。他花了8年时间,研制出了一种“非粮型发酵饲料”的生产方法并获得国家专利。这种方法可以将秸秆、麦麸、果壳、尾菜等生物垃圾经过生物菌发酵转化成家畜饲料,代替普通玉米饲料喂鸡、猪、牛、羊等家畜,可以在保证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大大降低饲养成本。“这是原料搅拌机,这是发酵机,这是干燥机,要完成从秸秆等生物垃圾到饲料的转化,仅仅需要三个步骤,一天半左右的时间。”13日,在赵仲芳做实验用的简单厂房里,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专利发明。他的发明看起来挺简单,就是用水、一定比例的豆粕或者玉米胚芽粕等配成培养液,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培育。再将生物垃圾浸入培养液中连续搅拌,脱水干燥后就可以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了。“秸秆做饲料,这似乎并不是个新鲜事儿,你的发明有啥高明之处?”   听到记者的疑问,赵仲芳解释,目前全国范围内较普遍的用秸秆做饲料的方法是“青贮”。一般是秋天将秸秆粉碎、加菌种放入地窖中密封,经过一个多月的储存发酵后,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但是由于这种饲料粗纤维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较低,只能用于喂养牛、羊等反刍类动物,不能作为猪、鸡等单胃家畜饲料。而且,一个多月的封存时间,也显然过于漫长。“用新的专利技术制作出的饲料就不存在这几个问题。”赵仲芳说。   一个中型养鸡场每天可省四五百元   目前在济南,农户和牲畜养殖场普遍采用玉米含量为60%—80%的全价精饲料喂养家畜。   赵仲芳给记者算了笔账,全价精饲料的出厂价格每市斤在1.7元左右,经过经销商转手,到农户手中的零售价为2.15元。而赵仲芳发明的饲料,按照材料不同,每斤比普通饲料的出厂价便宜0.2元—0.5元。   一只鸡每天要吃0.25斤—0.3斤饲料。按照一个中型养鸡场有4000只鸡粗略估算,一天至少要消耗1000斤饲料。如果用秸秆发酵饲料替代普通饲料,每天可以节省四五百元。“由于非粮型发酵饲料使用原材料是农业尾料,比如秸秆、果壳、麦麸、果渣、尾菜等等,这些尾料的来源多样化,价格低廉,因此转化成饲料的成本也低很多。”赵仲芳说。   喂养效果与普通饲料相当   记者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一份检验报告上看到,赵仲芳发明的非粮型发酵饲料粗蛋白含量达到22.92%,含盐量、钙、磷、能量以及1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达到了国家对饲料的规定标准。“目前还有一点缺点,就是粗纤维的比例稍高,占10.7%,但这是可以改进的,只要将原材料磨细,就可以解决。”赵仲芳指着检测报告上的“粗纤维”一栏,认真地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验证效果、改良技术,赵仲芳联系了济南几家畜牧场,免费向他们提供非粮型发酵饲料用于牲畜喂养。“我想,必须得反复实验、采集数据,才能确定这项成果是不是有大规模生产价值。”经过无数次的数据比对,赵仲芳发现,用他发明的饲料喂养的家畜,与玉米饲料喂养相比效果不相上下。   14日,赵仲芳的合作实验单位之一、济阳县六旺养猪专业合作社的主任张如海向记者证实,合作社使用赵仲芳免费提供的饲料喂猪30天以上,并且“效果挺不错”。   张如海告诉记者,他们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0只体重在50公斤左右的“内三元”种生长型猪,使用赵仲芳发明生产的非粮型发酵饲料喂养30天。猪的皮肤、毛发正常,没有病死猪的情况发生,喂养的30天中,猪平均增重650克左右,这个结果,与市场出售的含 60%—80%玉米全价饲料的喂养结果非常相似。“客观地说,在猪生长的大多数阶段,非粮型饲料的喂养效果和玉米饲料是不分上下的。”张如海说。   可能破解“猪周期”怪圈   张如海同时表示,这种非粮型饲料确实让养猪成本大大下降了。“今年的猪肉价格不太景气,养猪户的日子就比较难过。如果猪肉价格再降一些,就可能出现肉贱宰猪的情况。”根据张如海的粗略估算,目前在济南,生猪数量超过100头的养猪场少说也得上万家。“如果养猪成本能降下来,对养猪户和普通消费者而言,都是件大好事”。   而对于这项发明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赵仲芳考虑得更多。“在世界发达国家,70%—90%的肉、蛋、奶都是由秸秆和草转化而成的,但是现在我国仍然依靠喂玉米来生产肉、蛋、奶,因此每年要消耗大量玉米。”赵仲芳说,以猪为例,全国每年需要约4.77亿头猪,就山东而言,每年需宰杀4000万头。每头猪从断奶到出栏约需5—6个月,保守估计需喂饲料4个月,按照每日每头猪平均需要4斤饲料计算,其中饲料需含玉米2.4斤(其他为添加剂类),每月就是72斤。“72×4×4000万,这将是一笔多么庞大的玉米需求量?而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玉米年年丰收,但是因为需求量大,2010年起,我们已经成为玉米进口国,2011年我国进口玉米约500万—1000万吨。如果能用非粮型饲料代替玉米饲料,将为国家节省大量的玉米。”说到节约粮食的意义,这位76岁的老人显得有些激动。   生产许可、资金“卡路”   2011年拿到国家专利证书后,赵仲芳注册了一间生物公司,注册资金3万元。公司办公地点兼试验用厂房,设在槐荫区段店镇古城村一所200多平方米的平房内,从京沪高速铁路驱车西行,还需要10分钟左右的路程。赵仲芳告诉记者,之所以将公司设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是为了节约成本。即使在这里,厂房加设备、原料、研发费用等等也需要三十几万元,他为此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向朋友借了10万元。   “因为没有生产权限,目前我的发明既不能大批量生产、销售,也不能将技术卖给别人批量投产,只能做实验。因此公司没有进项,所有投入都靠我的退休工资支持。”赵仲芳说。而按照畜牧部门的规定,要想拿到生产许可,公司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厂房,还要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和环保评估报告等,但是,现在哪有钱来搞这些呢?   赵仲芳听说一些大型养殖企业有统一的试生产许可证号,与他们合作也许可以将专利投产,于是他四处奔波拜访省内养殖大户。功夫不负有心人,佳宝集团同意试用他提供的饲料,但是他们同时提出,必须一次提供4吨以上的饲料用于喂养实验。这让赵仲芳刚刚燃起的希望又一次熄灭了。因为生产条件所限,他的小厂房一次最多能生产半吨饲料,要扩建,还是资金挡道。   为了贷款融资,赵仲芳找过多家银行,但都被回绝了。有的银行认为他年龄太大,有的银行则表示,仅仅靠专利发明不能作为贷款条件,必须要大批量投产。   赵仲芳觉得,他的项目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说实话,真的有些坚持不下去了。周围的人都劝我,这么大年纪了不回家好好养老,瞎折腾什么?”老人说这话的时候,将脸微微扭向窗外,“如果开始的时候知道会这么难,我可能就不做这件事了。但是既然做了,不弄出点结果来,上不上下不下的,我实在不甘心。”   “听说科技部门可以为项目发明做评估,希望我的项目也能被政府部门评估一下,这样能作为以后推广的证据。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提供好的专利推广平台与渠道。”赵仲芳说。
  • 李国杰院士:2010年科研投入七千亿 效率低下
    李国杰院士:科研工作为何效率低下? 投入增多难掩精神“缺钙”   “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一下,科研开发除了对个人评职称和为本单位排名次起加分作用外,能否对整个社会进步真正产生较大的影响?”日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国杰院士在深圳举行的“2011中国计算机大会”上,痛批低效研究开发,对于大量无用甚至无效的研究,他认为是群体性“糊涂”。   据介绍,我国科研投入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不到900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7062.6亿元。全国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经费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2009年,全国参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和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318.4万人,已是世界上这一领域人力资源投入最多的国家。   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各项排名也在不断向前,但李国杰认为,我国大学与科研单位的研发效果不佳,许多所谓的科研工作既不产生新的知识,对企业也没有帮助。   李国杰认为,从表面来看,我国计算机领域产业规模扩大,研究人员不断增加,但是绝大多数研发人员在做模仿跟踪开发工作。   让李国杰院士感到安慰的是,以华为公司等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上述问题,现在已经与外国大公司并驾齐驱,没有可跟踪的对象,只有自己开展前瞻研究才能占领制高点。   对于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李国杰院士有许多思考。他认为,开展前瞻性研究不但需要技术积累,还需要胆识与气魄。可是他“恨铁不成钢”:“我国当代科技人员的胆识与气魄已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人员,普遍有“缺钙”的毛病。老一代科研人员敢于造原子弹、氢弹,可是现在一些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   李国杰解释了什么是“小事”:“近十年来,由于科技评价制度强调‘数字化’考评,导致科研人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惯于对技术细节的改进而缺乏判断宏观市场和洞察未来的眼力。”   李国杰介绍,国际上对开展共性技术前瞻研究的政策各不相同。美国比较强调企业间的竞争。1987年,美国开始先进电视(ATV)研究工作。最早有几十家公司参与,最终美国通用仪器公司开发出数字电视,成为新的标准,迫使日本和欧洲放弃过去的模拟制式。   日本和欧洲非常鼓励竞争前技术的合作,由政府出面组织联合技术攻关。欧洲开发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从众多移动通信公司的技术方案中迅速统一,成功形成GSM全球通标准。   李国杰提出,我国的前瞻性研究要强调联合起来“做大事”。如果按照目前计算机领域研发状况发展下去,李国杰担心“可能一件大事也做不成”。
  • 中国科研高投入低产出困局待解
    全国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增长18.5%,首破万亿元大关,经费投入总量位居全球第三&hellip &hellip 一系列看似亮眼的数据背后,却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隐患。在本届政府定位靠创新、靠科技力量推动高质量的GDP增长之际,科技投入与产出的严重矛盾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一大障碍。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的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0298.4亿元,按照汇率计算,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三。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8%,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498.8亿元,同比增长21.1% 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162亿元,增长13% 试验发展经费支出8637.6亿元,增长19.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8%、11.3%和83.9%。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关晓静表示,这说明我国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职务专利申请数129.3万件,比上年增长34.4%。全年国内职务专利授权数79.9万件,比上年增长42.8%。   不过,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来小鹏认为,虽然我国目前专利申请数量居于全球前列,但是专利运用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比较弱。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3万多项,但是能大面积推广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 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一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的科技成果,甚至被鉴定&ldquo 国内首创&rdquo 、&ldquo 国际领先&rdquo ,却都被束之高阁。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此前指出,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业是世界第一,一年生产10亿部手机、7亿台计算机、1亿多台彩电,但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每年花的外汇上千亿美元 航海航空有了长足进步,但发动机还要依靠外部专利 高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轴承、轮毂、轴还要进口,种种例子说明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和技术还存在两张皮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还很乏力。   据悉,在今年初,创新驱动发展被强调为未来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2013年,全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首次跨过2%,将达到2.05%。不过在专家看来,科技投入再高但转化力不强,科技创新将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路线图,鼓励企业着眼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围绕产业链做好整体设计和科研布局。大力培育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和市场,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与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2021两会提案:加大科研试剂研发投入 推动国产科研试剂产业发展
    “我国科研试剂市场需求增速十分迅猛,但是科研试剂产业却没能随之匹配,9成以上市场被国际企业占领,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仍有72%的交易依赖进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建议,加大科研试剂研发投入、布局中高端试剂研发企业、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国产科研试剂产业发展。目前全球科研试剂品种已达20余万种,我国自主研发品种不到7000种,国际科研试剂生产巨头凭借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质量占领我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肖苒说,我国科研试剂产业起步较晚,长期存在研发投入资金缺乏等问题,导致国产试剂的品种和质量与国外产品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科研试剂依赖进口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肖苒建议,从加大科研试剂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布局中高端试剂研发企业打造高品质试剂品牌,构建行业多层次人才体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三方面提升我国科研试剂产业。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升级,科研试剂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多样和高纯,这也正是国产试剂产业的薄弱环节和巨大缺口。肖苒建议,健全科研试剂研发型企业的普惠性政策,通过多方扶持和引导,增强企业创新的信心,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科研试剂产业基金,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国产试剂标准化和体系化,增强国产品牌市场竞争力。肖苒建议,针对具备长期发展前景和技术附加值高的科研试剂领域,布局并孵化相关企业及产品线,加强前沿领域中高端试剂的研发生产,加速形成产业经济支柱,开展高品质试剂品牌建设工作,在高增长和新兴市场加速品类覆盖,摆脱进口依赖。在科研试剂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措施,聚集一批创业领军人物和创业团队,保证试剂产业创新的“原动力”;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建立长期的人才合作关系,建设人才培养基地,量身打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人才。(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颖)
  • 我国每年购国外科研仪器设备投入400亿元以上
    缺数据、少仪器、乏文献&hellip &hellip 这些困扰学生写出优秀论文的理由,在&ldquo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rdquo 的理念前统统成了&ldquo 借口&rdquo 。6月4日,第二届&ldquo 共享杯&rdquo 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上海赛区)启动。大赛主委会向申城大学生广撒&ldquo 英雄帖&rdquo ,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及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地方科技平台,纷纷递出&ldquo 橄榄枝&rdquo ,欢迎大学生查询使用。   利用好这些平台,大学生们能拥有和科学家相同的科技资源。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工作人员透露,这次开放的用于地质探测的离子探针全球不到5台,即便是知名科学家预约,有时也要等上数年,参赛大学生如有意使用,其课题经审核合格后即可优先使用 又如此次开放的生物种质资源属于国家战略资源,部分数据是首次对社会公开。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辉说,此次开放的数据是一个大宝库,如何找到宝藏,则要靠大学生们各显神通。   除了锻炼大学生的数据整合能力,&ldquo 共享杯&rdquo 的另一个目的是普及科技资源共享理念。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吕先志说,近年来我国每年购买国外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至少在400亿元以上,由于缺乏信息沟通,有些设备重复购置,有的利用率很低,而资源共享是解决这一问题的&ldquo 捷径&rdquo 。   本次大赛为纯公益竞赛,凡高校和研究院所在读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参赛者可选择由主办方提供的参考赛题,也可自行发挥。详情可登录大赛官网(share.escience.gov.cn)查询。
  •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需求巨大 “十二五”国家将加大科研投入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但目前看来我国环境污染仍未得到遏制,重大污染事件频发,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期,2008年环保部处理的全国突发环境事件上升22.7%(2008中国环境公报)。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威胁民生安全,在水环境方面地表水污染范围已由支流向干流、下游向上游、区域向流域、地表向地下蔓延,50%城市地下水受污染,饮用水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环保产业已现雏形 战略产业亟待发展   环保产业不仅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与装备基础,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08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7900亿元,在GDP中的比重仅占1.3%,远远低于德国的8%,甚至低于国际平均的4%;据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环境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望达到16%;我国已经将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预计到202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68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5600美元,城市化率将达到58%,人口总量超过14亿,能源消耗近40亿吨标准煤,因此我国未来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需求巨大 部署“十二五”期间环境技术规划   从“十五”开始环境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十一五”环境领域有两个重大项目,分别是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技术和典型城市群的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技术,以及30几个重点项目和一大批的专题课题,所涉及经费接近13个亿。以目前趋势来看,“十二五”期间国家仍会加大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科研投入。面对“十二五”期间对于环境技术的迫切需求,将会对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区域清洁空气关键技术、污染土壤/场修复技术、化学品风险控制技术五项技术开展重点工作。对于环境监测技术,意在针对常规污染物、优先污染物,研发环境监测核心设备,组建环境监测技术创新联盟,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研制水平;建立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和支撑国家节能减排的监测技术平台。 对于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针对可能导致水、大气、土壤等严重污染,并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累积性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基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全过程解析,着重研究以“预测预防—预报预警—典型预案”为主线的环境风险控制前端技术,形成及技术、设备、模型、方法、规范、指南、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体系,为有效防范和应急环境污染事件提供系统方案,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注:本文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及深度处理技术交流大会”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王磊处长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 纳克微束:世界各国科研投入不断增加,扫描电镜行业关注度提高
    科技发展水平与国家实力息息相关,所以随着全球逐渐进入知识密集型经济时代,科学和工程研究、商业化应用及智力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以鼓励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其中就包括纳克微束所在的扫描电镜行业。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美国于 2009、 2011、2015 年连续出台《美国国家创新战略》;欧盟于 2014 年起正式实施“地平线 2020”科研规划;日本近年出台了《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科学技术创新综 合战略 2017》等重要文件,中国也推出了。而随着各个国家将资源集中到研发、教育等知识密集型领域,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根据 Statista 机构统计,2019 年全球研发总支出约 2.37 万亿美元,2010-2019 年复合增速 6%左右。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在202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科技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再次确定和加深了“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其中,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是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重点要抓的事情,而大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大型实验设备,被国内许多科研院校迫切需要,但是长期被欧美所垄断,所以成为国产替代攻关的关键卡点之一。作为中国老牌科研院所、共和国工业和科研仪器制造奠基人与领路者钢研纳克控股子公司,纳克微束一直专注于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代表产品的综合性显微成像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与探索,打造可以对标主流进口厂商的全品类电镜制造商,实现了传统电镜从分析仪器到科学仪器的板块跨越。其在2022年11月发布创新研发的(双束)扫描电镜产品FE-1050是国内首款低电压高分辨力扫描电镜,打破了欧美厂商垄断。而且,该机型硬件的高通量设计以及软件的集成性开发,也开创了国产扫描电镜新设计、新用途、新采集模式,为我国的相关领域实现了扫描电镜变革性发展。如今,坚持创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工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是未来中国发展工作的关键。纳克微束未来将秉持“守正创新”理念继续努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可以“抗衡”国外技术围堵的高精尖创新技术产品,缩短与国际先进电镜制造商的技术差距,带来更多更具创新性的高端科学仪器产品,助力我国打赢这场全球范围内的科研竞争。
  • 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会议 表示继续加大科研仪器项目投入
    p   2020年6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八届一次会议以现场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党组成员、秘书长韩宇,化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杨学明出席会议,人事局局长周延泽,政策局副局长(主持工作)邹立尧、副局长于晟,化学科学部八届一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特邀专家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主持。 /p p   谢心澄副主任代表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上一届化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表示感谢,并向获聘化学科学部第八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委员表示祝贺和欢迎。他表示,咨询委员会在科学部发展和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希望咨询委员会委员为科学部各项工作和交叉学部的筹备等建言献策。他同时指出, strong 根据中央巡视组要求,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继续加大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投入和资助力度,本次会议要重视该类型项目的遴选与论证工作。 /strong /p p   会议遴选与论证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听取了陈拥军常务副主任关于化学科学部学科代码调整、“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建议遴选原则、2020年试点通讯评审、科学基金资助计划及有关精神等情况的汇报。 /p p   目前化学科学部项目资助方向为:1)合成化学 2)催化与表界面化学 3)化学理论与机制 4)化学测量学 5)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 6)环境化学 7)化学生物学 8)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 /p p br/ /p
  • 喀什大学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南京大展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
    喀什大学是新疆地区一所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的高等学府,致力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为了满足科研需求和提升实验室设备水平,喀什大学决定采购多台南京大展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导热系数测试数据。这批导热系数测定仪于近期完成安装调试工作,正式开始投入科研教学。   客户需求:  喀什大学一直注重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的质量,而准确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是评估材料性能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关键。因此,喀什大学需要一种高精度、可靠性强且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测定仪。   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对比,喀什大学选择了南京大展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喀什大学的采购决策不仅仅关注仪器的功能和性能,更注重其完善的服务体系,能够充分保障客户仪器的正常使用,如遇到仪器使用方面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仪器的性能优势:  1、测量方法。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采用非稳态法中的瞬态热源法,与其他测试方法相比,测量速度更快,准确性高。  2、测量速度快。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能够在5~160s内测量出导热系数,提升实验的效率。  3、多功能性。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适用于不同类型材料的导热系数测试,其中包括:液体、固体、金属、膏体、胶体、薄膜、粉末和复合材料等等,适用性广泛。  4、易用性。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采用双向操作控制系统,仪器和计算机同时操作,彩色触摸屏操作,使得使用和操作设备变得简单和便捷。  5、数据准确性。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拥有配套的分析软件,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导热系数测试数据,可直接提供数据报告。  6、重复性。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对样品实行无损检测,样品可以重复使用。   售后服务:  在仪器的安装调试现场,我司的技术工程师对仪器的操作、软件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培训,整个的培训过程,也让操作人员对于仪器更加的熟悉。我司不仅是为各个行业提高高品质的检测仪器产品,同时我们更注重客户的服务体验,从售前、售中到售后,一站式的服务体系,让客户真正感受到采购南京大展仪器安心、放心。   通过采购多台南京大展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喀什大学成功解决了导热系数测试的需求,并提升了实验室设备水平。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喀什大学对科研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重视,也体现了南京大展DZDR-S导热系数测定仪作为高精度、可靠性和用户友好性的选择。
  •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解读《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p & nbsp “最近大家可能关注到中国成功培育体细胞克隆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意见》就是为了促进我国科学家能够多出这样的成果。”在2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多次提及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的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不只是克隆猴,铁基超导、量子信息等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基础物理领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基础研究亮出的另一份成绩单是,五年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增加1倍,从2011年411多亿元增至2016年的820多亿元。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补上基础研究短板& nbsp & nbsp 四大难题待解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的基础研究已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从整个科技创新的链条来看,基础研究依然是短板。”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说,具体体现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较匮乏、投入总体不足、环境待优化四方面的问题。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叶玉江表示,科学的理论、原创的思想由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还非常少,缺乏能够心无旁骛、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理论的人才队伍。在投入总体不足的同时,投入结构非常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主要靠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财政支持。此外,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政府投入占90%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较低。”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透露,随着《意见》发布实施,中央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将进一步加大,除继续大幅增加稳定支持外,2030年的重大项目实施将考虑基础研究的长期部署,并且增加地方财政和企业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让科学家甘坐冷板凳& nbsp 宽容失败就是鼓励探索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针对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问题,《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重点任务,明确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与其他研究相比,基础研究周期比较长,而且在这样较长的研究过程中不容易体现科学家的价值。”叶玉江解释说,《意见》里对营造宽松的环境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一是加强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完善对高校、科研机构、科学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二是进一步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要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项目组织申报、评审与决策机制,落实法人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三是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开展基础研究差异化评价试点。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差异化评价试点如何推进?叶玉江指出,要针对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实行分类评价,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扩大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的选择权。与此同时,还要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nbsp 科学问题要科学评价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关于学术造假特别是去年的学术期刊集中撤稿事件,黄卫介绍,科技部联合20多个部门成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共同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工作,目的就是要从制度、源头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同时,要配合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过去我们比较看重论文和获奖情况,对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影响力和意义注意得不够,基础研究如果这样评价会出现引导上的偏差。”针对科技日报记者的提问,黄卫回应说,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么大,不能用一把尺子去量每一门学科,量每一个科研人员。比如数学尤其是基础数学,应以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进行评价。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时间、多一些长期稳定的支持,让他们能安心研究。 /p
  • 两颗“世界之首”生态环境监测科研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7月25日,由生态环境部牵头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标志着全球首颗具备主动激光二氧化碳探测能力的卫星在北京正式交付。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共同签署了卫星《在轨投入使用证书》。此外,由生态环境部参与研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一并投入使用。作为世界首颗采用激光主动探测手段的高精度大气环境遥感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可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气体、温室气体、云和气溶胶以及陆表、水体等环境要素,开展大范围、连续、动态、全天时综合监测,并首次实现了全球全天时1ppm(百万分之一)高精度二氧化碳柱浓度探测。发布的首批应用成果,包括首个高精度全球全天时二氧化碳柱浓度分布图、首个全球二氧化氮柱浓度遥感图、全球臭氧柱浓度遥感图、全球PM2.5产品分布遥感图等20余项产品。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又称“句芒号”,是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可探测植被生物量和植被生产力,同时满足地理测绘、灾害评估、农情遥感等需求。该卫星实现了对森林植被高度、生物量、叶绿素荧光的定量遥感探测,提升了我国和全球森林碳汇监测能力。发布的首批应用成果,包括海南岛叶绿素荧光空间连续产品、东北虎豹公园生物量反演产品、京津冀地区冬季小麦产量和夏季玉米生物量等20余项产品。两颗卫星在轨投入使用,对于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效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柱浓度和分布,探测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提升全球温室气体、生物量高精度定量化遥感监测能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 默克Milli-Q纯水数字化服务 让用户更多精力投入科研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6-18日,2020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20)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2-E7馆圆满举办。包括生命科学、临床诊断、食品、环境等领域1200余家仪器企业亮相展会。展会期间,仪器信息网采访了默克生命科学应用解决方案事业部,纯水解决方案市场部,高级产品市场专员张银平 ,了解了本次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展出的默克Milli-Q sup & reg /sup 纯水产品相关情况。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41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f0bbb91-6d70-422b-ac8d-fa445b3861b9.jpg" title=" 111.png" alt=" 111.png" width=" 550" height=" 41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银平 默克生命科学应用解决方案事业部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本次慕尼黑上海生物分析生化展,默克生命科学纯水事业部带来了哪些产品?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张银平: /strong 这一次在慕尼黑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分析生化展上,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第7代产品,那么2017年的时候,我们Milli-Q& reg 第7代家族产品Milli-Q sup & reg /sup IQ7000超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纯水系统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上市,接下来在2019年和2020年,默克Milli-Q sup & reg /sup 第7代家族又增加了两名新成员,Milli-Q& reg & nbsp IQ7000超纯水一体机和 Milli-Q sup & reg & nbsp /sup IX 70XX纯水系统。在第7代产品上,我们采用了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和取水方式,全新升级的EDL纯水处理技术,以及我们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采用环保的无汞紫外灯和更加节能的储水系统,这些都给我们的客户带来了全新的用水体验。&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您介绍一下digital service,您对digital service有什么样的期待?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张银平: /strong digital service是我们的数字化的服务解决方案,默克不仅重视在产品功能设计上的创新,也非常重视服务解决方案的创新和完善。目前我们的My Milli-Q sup & reg /sup 在线服务管理平台,可以让客户实时的查询产品服务和耗材的相关信息,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名为Milli-Q sup & reg /sup connect的远程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水机的远程监控报警和系统的诊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在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客户实验室关闭,远程服务功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未来,我们希望利用更多先进的数字化手段服务用户,让用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更重要的科研工作上去。 /p
  • 京津共建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国家队” 首批科研仪器设备投入达1.2亿元
    p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8年2月25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共同组建的京津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京津神经免疫中心)在北京天坛医院新址正式成立。该中心由我校著名临床神经免疫学家、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施福东教授领衔,旨在为我国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者的临床诊治、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搭建国家级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d32700e5-1dfc-46fa-b507-984a0ab5e676.jpg" title=" u=2456930358,3340941993& amp fm=173& amp s=6EC2D81A1E0C70CE5849D5EB03009035& amp w=640& amp h=417& amp img.JPEG" width=" 600" height=" 39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91px " / /p p /p p   在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北京天坛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神经病学排名分别居第1和第4位,京津神经免疫中心得以集两家医院之长联手,实属强强联合。成立仪式上,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颜华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张建宁分别就神经系统疾病京津一体化及全国联盟体系建立的意义、两院的渊源孕育协同发展发表了精彩演讲。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说明了对京津神经免疫中心的具体支持措施并提出殷切希望:“神经免疫事业的发展壮大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京津神经免疫中心由施福东教授整合天津和北京的力量组建。中心实行临床和科研一体化管理,不仅拥有国内一流的专家队伍,还有四硬件的强有力支撑,包括2400平方米中心实验室、国际顶尖科研专用7T核磁和小动物核磁、国家神经疾病中心共享技术平台和实验动物平台。首批科研仪器设备投入达1.2亿元人民币,中心的组建必将推动中国神经免疫事业的发展壮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cd2b2cb8-ae77-441a-bd8b-ec59837ba04f.jpg" title=" u=4033794001,437995655& amp fm=173& amp s=B1354F3015584FC80458785D0300C0B0& amp w=640& amp h=360& amp img.JPEG" / /p p /p p   京津神经免疫中心的建成得到首都医科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的大力支持。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尚永丰院士、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姚智教授、校长颜华教授、总医院院长张建宁教授在北京就此合作进行了工作会谈,两校对京津共建国内首个神经免疫中心高度重视,一致认为京津神经免疫中心的建立顺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趋势,是在神经病学领域的具体体现。两校将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对京津神经免疫中心的支持力度,并对京津神经免疫中心的运行模式,高级人才运用的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建设性讨论。京津神经免疫中心的成立,为建立区域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防治体系打下了坚实的战略基础,从而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规范诊疗、人才联合培养、重大项目联合申报及承担。并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共享平台,促进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不断开辟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防治领域的新天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e3516863-330c-4d2c-8c5d-29abd22c4dba.jpg" title=" u=449046876,3422302715& amp fm=173& amp s=7610788196DD0FCC2B1935F10300C092& amp w=640& amp h=426& amp img.JPEG" / /p p /p p   京津神经免疫中心在成立后,迅速以自身为先导,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心,联合北京、上海、广东等个16省市的28家医院,共同成立了国家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联盟,并于2月25日向首批24个国家分中心进行了授牌。联盟的成立明确了我国神经免疫病的当前和长期目标,标志着我国神经免疫病的研究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p
  • 艾万拓欧洲生物存储设施投入运营,助力解决科研/临床试验样品存储需求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艾万拓(NYSE:AVTR)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制造商和分销商,为生命科学、先进技术和应用材料行业的客户提供任务关键产品和服务,其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新的生物存储和样品备份设施,已于2020年11月19日正式投入运营。该设施靠近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得益于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研究人员可在24小时内获取样品,用于将来的研究与分析或者研究验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全球支持疗法研发的临床试验数量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小心保管并处理相关样品和研究材料,才能确保临床试验的有效性。”艾万拓服务部执行副总裁Christophe Couturier说道,“无论是通过测试之前的发现还是创新新的疗法,这种对于速度和灵活性的迫切需求只有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和对安全有效治疗的竞赛中得到加强。艾万拓可以在临床试验结束时保存样品,而且随着疫苗生产的激增,我们还能为制造商提供原料药存储的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Couturier补充说:“我们非常自豪,我们拥有四十多年的生物存储的经验,在此期间,艾万拓为客户保存的研发用资产多达1亿余项,而且从未被退货。这也体现了艾万拓一直秉承的理念:集科学之力,筑世界之美。”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艾万拓在德国的新的生物存储和备份设施 已经荣获国际公认的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的可持续建筑评估认证金奖,因为该设施降低了成本密集风险,而且注重解决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问题。此外,该新设施也与艾万拓公司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利斯堡的地标园区及其位于法国尼斯附近的另一园区协同互补。 /p
  • 万钢:2008年中国科技投入创新高 总投入3710亿元
    万钢:2008年中国科技投入创新高 总投入3710亿元 占GDP1.49%   全国科研条件财务工作会议于11月28日~29日在京举行。据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2008年我国科技投入达历史最高点,全社会总投入为3710亿元,占我国GDP的1.49%,其中,中央财政投入约1000亿元,地方政府投入约800亿元,其余为企业和其他社会投资。万钢表示,这一以政府为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使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的态势令人欣慰。   万钢在题为《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支撑》的报告中指出,近年来,科技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全面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到2020年,国家9个民口重大科技专项的总投入为69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000多亿元,地方政府投资1000多亿元,其他资金将由相关企业配套投入。在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将逐步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使之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形成“一路攀登,一路开花”的项目实施模式。   万钢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科技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科技部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及时调整科技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重点围绕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践、国家科技计划的确定与布局、基础科技能力建设与科技资源分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战略、布局、平衡、协调四个方面。一是研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突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在重点和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充分体现国家目标和战略意愿 二是完善科技结构布局,适应创新链管理的要求,站在国家创新网络的高层,抓住纵(行业)横(区域)两条主线,以区域、行业创新体系为依托,形成国家科技的布局和结构 三是坚持综合平衡,加强与部门、行业以及地方的协调配合,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实现中央和地方、军民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 四是实现统筹协调,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协调社会各路科技大军,为全社会科技活动创造良好的公共平台和政策环境。   在谈到2009年全国科研条件财务工作时,万钢要求相关部门开展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科技投入工作,建立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支持方式,拓宽全社会科技投入渠道 二是深入推进科技金融工作,作好调研,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下功夫,在构建全面合作机制上下功夫,在试点示范和总结经验上下功夫 三是加大经费监管服务工作力度,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加强监督服务 四是全面推进创新方法工作,将创新方法工作从试点示范转向全面推进以创新方法为着力点,统筹科研条件工作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从机构和人员配备上充实科研条件财务队伍的力量,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 李克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还不高 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只占了研发费用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25%,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技发展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让科研人员把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的搞科学研究,厚积才能薄发。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科技进步具有支撑作用,近年来,政府多次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无论是十九大报告,还是十四五规划中,均多次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和研发布局,除了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科研单位的基础研究外,还将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试行税收优惠,从经费、人才和政策多方面予以支持。
  • 科技经费投入解读 2015我国研发投入达1.4万亿
    p   日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关晓静对此进行了解读。 /p p    strong 一、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保持双增长 /strong /p p   《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迈上1.4万亿新台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07%,研发投入规模和投入水平双双实现新的突破。 /p p   2015年,我国研发投入增幅虽较上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8.9%的较快增长速度,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保持2%以上的水平,呈现稳定提升的态势。 /p p   研发投入的较快增长得益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国家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投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2015年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达10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达71.1%,成为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引领者。2015年,国家加大了对“十二五”科研课题(项目)的执行力度,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支出增长明显,分别达到2136.5亿元和99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1.2%,增幅分别提高2.8和6.4个百分点。 /p p    strong 二、研发投入结构得到优化 /strong /p p   一是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高。按活动类型分,研发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其中基础研究由于体现了面向科学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其投入规模和水平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幅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比研发经费平均增速高7.8个百分点 基础研究占研发费用的比重为5.1%,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改变了2007年以来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一直在4.7%左右徘徊的局面。2015年应用研究经费为1528.7亿元,增长9.3%,占研发经费的比重为10.8%,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2015年,全社会用于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费为22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p p   二是政府资金占比提高。2015年,国家财政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支出,支出规模首次超7千亿元,增速达8.5%,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为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15年中央财政动用了以前年度结转资金用于科技支出,虽然当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增长较上年有所回落,但实际用于研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在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中,政府资金达3013.2亿元,增长14.3%,增幅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是近三年增长最快的一年 政府资金所占比重为21.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分研发活动执行主体看,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的政府资金分别为1802.7亿元、637.3亿元和46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8.8%和9.7%。 /p p   strong  三、研发投入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 /strong /p p   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保持增长,研发经费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但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3%左右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基础研究占比与发达国家15%左右的水平也有不小距离,研发投入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今后一段时期,一是要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并确保相关政策的生根落地,引导和鼓励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二是要加快对基础研究和一些重要关键领域的战略布局,加强原始创新和战略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三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研发投入的有效性,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p p & nbsp /p p & nbsp 延伸阅读: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1116/206426.s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 /strong /a /p
  • 《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出炉 科研投入占GDP达2.5%
    11月22日,安徽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到2020年,R&D(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力争达到2.5%、发明专利授权量15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 50%、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到5000家。  2020年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力争达2.5%  据了解,规划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附件部分。其中规划文本分4部分,第一部分总结“十二五”科技发展成就,分析“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是五大重点任务,分别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第四部分是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附件包含19个重大专项、51个优先主题。  我省将坚持“创新改革、统筹协调,聚焦产业、优化升级,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依法治理、包容创新”的基本原则,到2020年将实现10个预期指标:R&D投入占GDP比例力争达到2.5(%)、发明专利授权量15000(件)、PCT专利申请量3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 /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到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40(%)、技术合同交易额260(亿元)、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10(%),科技进步贡献率60(%)。  我省将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根据《规划》,我省将遵循科技集聚和培育规律,坚持创新改革示范引领,以合芜蚌为依托,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成果,以创新改革引领驱动发展。  我省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以中科大、合肥物质院的大科学装置群为基础,整合相关创新资源,集聚一流人才,培育原创性成果,提升我省战略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水平和辐射力。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自主创新、培育集聚人才、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强化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基础作用,支持战略关键前沿技术研究,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同时,将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合芜蚌基础条件和先行先试优势,推进创新政策落实和推广,加强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到2020年,合芜蚌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环境日益完善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0%以上,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我省还将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发挥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构建符合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创新政策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技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等,建立公开统一的省级科技管理平台,构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  我省将构建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 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围绕区域创新资源特点,我省将坚持创新协调发展,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提升科技、产业和金融融合发展水平 加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产业创新支持力度,提高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增强区域创新活力和动力,构建全省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  我省将拓展区域创新发展空间,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支持皖北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发展,促进皖西大别山片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  同时,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中央驻皖和省属高校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速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机构,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到2020年,科技型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公开上市150家以上,在新三板挂牌500家以上。  此外,协调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兴产业,组建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协作网等通用性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到2020年,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60家。新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一批重点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我省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规划》,围绕产业提质增效需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促进产业低碳化集约化绿色发展。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和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三重一创”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我省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创新主导作用,加大中小企业创新人才高端平台建设和政策激励力度,支持企业牵头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5000 家,创新型企业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瓶颈。推动大数据处理应用中心和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智能语音等一批产值千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力争达50%。  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开展高新技术强基行动,加强科技攻关,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比较优势,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传统制造模式变革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基地建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要素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汇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六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利、商标、技术标准、名牌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我省将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发展水平 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  我省将加大创新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抢抓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机遇,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提升我省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  我省将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创新园,支持我省企业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协作和研发分工 加强省际区域创新合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等国家战略,深化我省与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中关村示范区的科技合作交流,扩展新领域和新方式,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推动省际之间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开放互通,构建更加开放的技术成果转移服务网络。  我省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我省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创业服务、农业发展、精准扶贫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支撑作用,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共享共用,增加民生福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江淮双创汇”行动,支持依托高校院所、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企业等建设众创空间,进一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到2020年,全省创建众创空间300家,孵化器160家,在孵企业5000家,吸纳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 强化科技服务三农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水平。实施科技扶贫、三区人才、振兴皖北等专项计划 推进社会发展科技惠民。围绕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构建科技惠民技术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
  • 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投入888亿,2016年投入248亿
    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和基金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韩宇围绕科学基金规划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科学基金运用国家财政投入约888亿元,吸引其他渠道资金17.5亿元,资助各类项目近20万项。2016年科学基金投入达248亿元,如何用好管好科研经费,成为会上关注焦点。  韩宇表示,为加强经费管理,首先要完善制度体系,通过科学公正的评审,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评审制度平台,为科学遴选创新项目和人才孕育创新思想提供制度保障,保证钱真正用在创新的人和方向上。同时将健全安全、规范、高效的科学基金财务管理体系,达到每一笔账目都痕迹清晰、资金流向明确。此外,逐步全面实现预算的绩效管理,构建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资助项目和资金管理新机制。基金委已经会同财政部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完善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加强资金监督。基金委会按照国家要求,以抽查、审计的方式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总体把握和判断。同时鼓励和指导依托单位推进痕迹管理,使项目经费确实用在科学研究上,充分发挥依托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将明确和建立依托单位在行使资金监管主体责任等方面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研究制定信用等级和间接经费挂钩的有效机制。“经费管得好,间接经费就有可能增加,真正形成正向激励的工作机制。”  除了强化经费管理,“十三五”规划还部署了优先发展的科学领域。在学科均衡布局基础上,规划遴选了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综合交叉领域,鼓励科学家结合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自主选题,包容非共识和变革型创新研究,支持科学家挑战重大科学难题。其中,28个学科优先领域和7个综合交叉领域,都是和“蓝绿”学科相关的。据高文介绍,科学基金在“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提升“蓝绿”学科的研究水平,加强蓝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原标题:今年科学基金投入达248亿元(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十三五”遴选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
  • 2010年我国研发投入7062.6亿元
    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10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   一、R&D经费情况   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 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27.7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 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其中代表原创性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为17.2%,连续三年保持稳定。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 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和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 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0%)。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10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114.4亿元,比上年增加889.5亿元,增长27.6%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58%。 2010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财政科技支出额 比上年增长 占财政科技支出 (亿元) (%) 总额的比重(%) 合 计 4114.4 27.6 — 其中:科学技术 3250.2 18.4 79.0 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 864.2 79.9 21.0 其中:中央 2046.4 24.1 49.7 地方 2068.0 31.250.3   注:2006年及以前年度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技三项费、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科研事业费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后,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学技术’科目下支出和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 前后年度财政科技支出涵盖范围基本一致。 附表 2010年各地区R&D经费情况 地 区 R&D经费(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全 国 7062.6 1.76 北 京 821.8 5.82 天 津 229.6 2.49 河 北155.4 0.76 山 西 89.9 0.98 内蒙古 63.7 0.55 辽 宁 287.5 1.56 吉 林 75.8 0.87 黑龙江 123.0 1.19 上 海 481.7 2.81 江 苏 857.9 2.07 浙 江 494.2 1.78 安 徽 163.7 1.32 福 建 170.9 1.16 江 西 87.2 0.92 山 东 672.0 1.72 河 南 211.2 0.91 湖 北 264.1 1.65 湖 南 186.6 1.16 广 东 808.7 1.76 广 西 62.9 0.66 海 南 7.0 0.34 重 庆 100.3 1.27 四 川 264.3 1.54 贵 州 30.0 0.65 云 南 44.2 0.61 西 藏 1.5 0.29 陕 西 217.5 2.15 甘 肃 41.9 1.02 青 海 9.9 0.74 宁 夏
  • 科技部张晓原司长解读“十二五”科技投入
    用好科技投入 给力自主创新——访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张晓原   优化配置、科技金融、科研条件、监管服务……科技投入的得与失,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等战略性全局问题。   “十二五”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全面落实《“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各项任务,需要统筹配置科技投入资源,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科技投入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在《规划纲要》颁布之际,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张晓原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专访,解读“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讲述“十二五”科技投入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优化科技经费配置结构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日报:针对《规划纲要》各项任务,“十二五”科技投入将做出怎样安排?   张晓原:现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在科技投入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十二五”科技发展成效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十二五”期间,为推动科技投入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我们将聚焦科技投入、科技金融结合、科研条件建设三条主线,加强宏观配置和统筹协调,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将在继续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加强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强监管、提高绩效 强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发挥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对科技金融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金融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加强科研条件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加大科研条件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日报:那么,“十二五”科技投入会聚焦哪些重点方面?   张晓原:科技投入配置必须紧紧围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快突破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改善民生提供科技支撑和储备。   《规划纲要》已经确定了未来一段时期的科技发展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科技投入配置要紧密围绕《规划纲要》的部署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进行安排,切实保障各项任务的完成。   在“十一五”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优化科技经费配置结构,重点是扶弱壮强,弥补投入短板。   一是重点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节的投入力度,尽快形成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入机制,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二是重点加大对科研机构基本运行、重点科技创新基地以及科研条件资源建设和平台开放运行等的稳定支持力度。三是加大科技人才投入,重点是加快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实施,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科技计划经费中加大对科研人员智力投入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培育的支持力度,引领经济增长。五是加大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   创新科技投入方式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日报: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科技投入方式会有何创新?   张晓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和不足,分析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十二五”期间首先将继续完善无偿资助方式。在前资助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后补助、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方式,形成无偿性资助体系。其次是完善包括投资引导基金等在内的权益性资助体系,引导金融资本等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 第三是完善包括税收加计扣除、快速折旧、高企优惠等在内的政策性优惠体系。   科技日报:“十二五”规划将科技和金融结合作为优化创新环境、支撑和保障规划实施重要措施之一,要如何落实?  张晓原:“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通过发挥科技资源对金融资源、地方政府资源和民间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融合。   首先是要健全合作机制,深入开展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通过深化试点示范,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发挥试点地区对全国科技金融工作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二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在国家高新区内建立一批主要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色专营机构等。三是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推进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工作,支持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改制上市进入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等。四是深化科技保险和科技担保等金融中介服务。五是继续深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与创业投资的对接。   加大科研条件投入 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科技日报:科技条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十二五”开发和利用科研条件资源将分几步走?   张晓原:科研条件资源的水平往往决定着自主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国家都把科研条件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不断加大科研条件投入,持续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加强科研条件资源总量建设的同时,切实增强战略性科研条件的自主研发和装备自给能力,促进科研条件资源开放共享,大幅提升科研条件的保障支撑能力。   首先,进一步优化科研条件建设布局。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野外实验台站、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等综合实验服务基地建设,逐步建立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条件体系。加强创新方法、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科研试剂、实验动物等方面的科研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加快科研条件资源开放共享体系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强军民科研条件的共建共享工作,推动一批军用技术向民口转移。   第二,加强科研条件自主研发和应用也将是重点。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以新原理、新方法为突破口,研发若干前沿重大科研仪器设备,集中力量攻克若干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发一批重大通用科学仪器,提升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强科技文献信息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和实验动物新品种新品系的研发,提高科研条件的支撑服务能力。   第三,大力推进科研条件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布局,强化面向科学研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创新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探索推进绩效评价 健全监管服务体系   科技日报:在“十二五”科技投入全过程中,科技经费监管的角色和定位又是怎样的?   张晓原:“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着力建立健全面向结果的,职责明晰、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科技投入监管服务体系。   首先是深入推进“十二五”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坚持和完善科技计划(专项)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强化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简化优化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建立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渠道,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服务和绩效评价,深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公示,逐步形成适应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体系。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体系。形成由国家财政和审计部门、科技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经费监管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合力。   探索推进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面向结果的绩效评价机制将同步开展。我们将会积极探索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完善绩效评价报告制度,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在以后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应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 2011年国家拟在科学和技术上投入1994亿元
    3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需更有效地分配科研经费。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们普遍认为温总理的报告表明中国将在不久之后全面进行科研经费分配体制改革,标志着中国的科研开始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国际著名期刊《自然》(Nature)官方网站的关注,并在3月21日的新闻栏目中对此进行了报道,内容如下:   目前,中国研究人员的科研经费分配主要是基于他们在Thomson Reuters公布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列举的论文数量以及他们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而并非是根据研究工作具有的科学意义来进行评估。   “现在的评估系统使得年轻的科学家们都不知道科研的目的是什么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著名数学家、中国政协委员马志明院士说。   在中国还有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目前的科技财政政策过于死板。一位在武汉某所大学任职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以他所在的研究机构为例,很多教授常常担心无法在他们的科研项目中使用到所有的科研资金,因为当科研经费下拨下来时通常都已为时过晚。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表示:“在今年的报告中,温总理将更多注意力放到了科学管理体系和科研经费分配效率上,表明中国的领导人现在意识到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自去年以来,几项关于科学管理和经费体系改革的大型研究计划陆续启动,这表明在今年或明年有可能出台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穆荣平说。   此次的人民代表大会同时还公布了中国2011年的科研经费预算,与美国和英国削减科研经费的举措相反,中国今年在科技上的经费投入增长了两位数。中央政府拟在2011年在科学和技术上投入经费1994亿人民币(约合296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了12.5%。   12.5%的增幅指数不同寻常,仅仅略高于2011年中国财政总预算增长率(11.9%)。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经费增长一直远远高于财政总预算增长,在科技领域投入的资金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其他领域。   然而今年的情况发生了改变。在2011年,中央政府在住房补贴、医疗改革和教育上的资金投入均高于在科学上的投入。“以往在公众福利上的投入太少,因而今年在这些项目上的投入增长要高于在科技上的投入,”穆荣平说。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了科研经费的缓和增长,”穆荣平说:“今年是第12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里,增长速度通常会相对保守。”   在2008年年底和2009年中国启动了16项大的科技计划,范围涵盖转基因农作物播种到创新药物开发等。到2020年这些计划投入资金6400亿人民币(约合975亿美元)。根据之前的五年计划其中的第一批经费已在2009年下拨。这些计划的启动使得科学预算在2008年和2009年增长率超过了20%。   在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中,他承诺到2015年第12个五年计划结束之时,中国的研究和开发总费用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2%。
  • 生命科学发展需要基础研究长期投入
    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会不会耽误正常的科研和教学?&ldquo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rdquo &mdash &mdash 30多年前的预言今天是否实现?4月9日下午,在科技日报社、科技部机关党委联合主办的第二期《科技创新大讲堂》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敞开心扉作了题为&ldquo 生命科学与人类探知未来&rdquo 的主题讲座。   此次大讲堂由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主持。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教授张抒扬带领该院20余位知名专家莅会。面向300多位听众,施一公说,&ldquo 我最根本的是一个科学家,大约50%时间用在研究上&rdquo &ldquo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及应用科学学科,中国要抓住机遇,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注重人才培育,但科学研究不能拔苗助长&rdquo 。   关于科研时间:大约50%时间用在研究上   &ldquo 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哪去了&rdquo ,一直是施一公关注的话题。   在一个月前的全国两会上,施一公曾对媒体分析原因,&ldquo 现在的高校的确是高度行政化,每办一件事,都可能有很多行政环节&lsquo 作梗&rsquo 。也因为大学行政化的存在,产生了很多机构,多出来很多会议,很多教授、科研人员每天真正用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时间有限&rdquo 。   从去年年底开始,施一公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这会不会耽误他正常的科研和教学?在《科技创新大讲堂》上,施一公对此进行了回应:&ldquo 确实比较忙,但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我在北京市卫计委的工作只是挂职,不坐班,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些医院在医学问题研究上尝试着找一条路。在有限的时间里,抽出一点时间,了解政府决策的过程,我认为是有意义的。&rdquo   对于自己科研时间,施一公说:&ldquo 我最根本的是一个科学家,不管外面事情有多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我是清华的教授,一年还要讲100学时的课,这是必须承担的。我的平衡就是留出足够的科研时间和教学时间。我经常会很不好意思地推掉很多事,诸如从评审到开会。这个平衡很难,但要保证教学同时保障50%的科研时间,一些事情只能往外推。&rdquo   关于生命科学:注重投入但不能拔苗助长   &ldquo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及应用科学学科,也是比例最大的学科。&rdquo 施一公认为,从本质上说,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如植物的根茎叶或人体的内脏器官 也可以是生物个体,如植物、动物、人类等,甚至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ldquo 生命科学属于实验学科,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疾病危害等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rdquo 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施一公认为,&ldquo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rdquo 这一预言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但中国在不少方面和美国等国还有差距。   &ldquo 清华大学图书馆统计了1998年到2008年的SCI科学论文发表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生命科学的论文占50%左右 美国的数字和世界基本吻合,但在排名前十的美国综合性大学里这一比例是61% 中国则是20%。这个就是区别。这个数字反映出中国当时的现状,有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且是需求造成的。我觉得,要重视生命科学,但不能拔苗助长。&rdquo   施一公又谈到了政府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ldquo 美国政府大约50%左右的科研经费用于大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国的数字我不全有,但有一些。比如说,我们的自然基金委,在上世纪90年代的投入,可能在10%左右 现在生物学加医学是30%以上。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生命科学的投入在不断加入。&rdquo   施一公认为:&ldquo 这些并不是拍拍脑袋做出来的决定。国家一点一点加大生命科学的投入,这是应该的。因为生命科学与百姓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高端创新制药要发展起来,生物科技要做起来,都需要基础研究的长期投入,用以培养尖端人才。&rdquo   关于教育:让孩子觉得&ldquo 科学很酷&rdquo 而不是&ldquo 赚钱很酷&rdquo   人们眼&ldquo 见&rdquo 的就是真实的吗?   施一公用科学进行反驳:&ldquo 人们普遍认为,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实人的视网膜细胞上的感光蛋白最敏感的三原色更接近黄、绿、紫。因为我们的眼睛里主要有三种感光蛋白。视觉仅仅是人眼对390纳米到700纳米的电磁波的接收,无法感受到这一狭窄波长范围之外的电磁波。我们看到的宇宙,看到的世界,有可能完全是这样一个主观的偏见,是真实世界的一小部分。&rdquo   随后,施一公又进行了一系列发问:&ldquo 人们为什么要睡觉?&rdquo &ldquo 人们知不知道暗物质可以轻易穿过身体?&rdquo   在一个个故事里,施一公向社会传递着一种声音,&ldquo 科学很酷,非常有意思&rdquo 。   &ldquo 我小时候,在河南农村驻马店,想的是成为科学家,而不是电影明星 听的都是陈景润、张广厚、华罗庚的故事。&rdquo 施一公说,&ldquo 现在的年轻人崇拜财富,但很少崇尚科学,这是很可怕的。&rdquo   在施一公看来,中国最需要的是针对中小学生进行大规模的普及教育,&ldquo 要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觉得科学很酷,而不是赚钱很酷。这个社会的原动力是知识,这个社会到了崇尚科学的时候,到了宣传&lsquo 科学很酷&rsquo 的时候了&rdquo 。
  • 逾450亿投入新一轮“985工程”高校建设
    记者27日从中国教育部获悉,超过450亿元人民币将投入新一轮“985工程”高校建设。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64.9亿,地方协议配套资金投入186.33亿,分别比“985工程”一期时增长102%和93%。   从1999年起,中国开始实施“985工程”,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前两期投入分别达到227.7亿元和225.83亿元,共支持32所重点高校建设。   据了解,这32所重点高校分布于中国16个省市,目前教育部已和相关地方政府完成全部签约。其中,11个省市达到或超过1:1配套,即中央财政投入多少,地方配套多少或超过中央投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表示,通过实施“985工程”重点共建,调动了各方资源,特别是争取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体制优势,在增强办学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学校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对于许多高校近年多幢大楼拔地而起、硬件大幅改善,相关资金是否出自“985工程”经费的疑问,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985工程”的钱从未用来建过大楼,前两期的投入主要用于科研平台的建设和重点科研人才的引进。   对于地方大量配套资金投入是否会导致“985工程”高校在招生上向当地倾斜的疑问,张大良表示,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协议不存在地方保护问题,也不存在与招生挂钩的问题,目前国家的高校招生政策主要是向西部倾斜。   教育部鼓励高校与地方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共建合作载体,建立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和安全。
  • 我国跻身第六研发投入大国
    国家统计局九月二十五日表示,从二00六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已是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目前,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国家统计局在系列报告中称,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科技事业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功不可没。   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二00七年国家用于科学技术的财政支出超过二千亿元人民币,是一九八0年的三十二点七倍,年均增长达百分之十三点八。   据初步统计,二00八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四千五百七十亿元,是一九九一年的三十二倍,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六 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为百分之一点五二,比一九九一年增加0点八七个百分点,表明社会资源配置对于自主研发的倾斜逐年加大。   截至二00八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二千三百一十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数的五十多倍。到二00七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四百五十四点四万人,是一九九一年的二倍。
  • 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达16.9%
    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27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6.9%,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有关情况。王志刚在会上表示,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处在世界前列,取得了一批以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干细胞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王志刚指出,中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到712.93万人,是2015年的1.3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研发经费已占全国总额的76.4%,是科技投入的主体 技术合同及成交额占全国总额的91.5%,是技术输出的主体。  王志刚表示,中国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均突破20万家。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3450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同近42万项,合同金额达到940亿元人民币。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亦表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成为全球高质量科技论文第二大贡献国。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学等12个学科,中国高水平学术论文被引次数进入世界前两位。  许倞指出,中国持续推进建设了五百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了13个国家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优化调整形成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这些科研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科学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引导有优势的地区创新发展方面,王志刚表示,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创新高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积极发挥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9家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总投入的50%,创造的GDP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2%,人均劳动生产力是全社会的3倍,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2/3。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