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研攻关

仪器信息网科研攻关专题为您整合科研攻关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研攻关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研攻关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研攻关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研攻关话题讨论。

科研攻关相关的资讯

  • 实验室,这些科研人的抗疫战场: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启动
    p style=" margin: 0px 16px 0px 0px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normal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连日来,除了医院、疾控中心等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的不断奋战,全国高校科研工作者纷纷把科研精力投入到最紧迫的疫情防控攻关任务上来,实验室,也是这些科研工作者们拯救生命的战场。从1月下旬起,北大、复旦、浙大、南开等一批高校集结科研力量,启动了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他们与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在这场与病毒争夺生命的战“疫”中贡献高校科研力量。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通过病毒来研究新型疫苗和筛选抗病毒药物”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月28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医学部教授李兰娟带领科研工作者成功分离了8株新型冠状病毒,她表示,“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C5B0FB02560340F3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领衔,浙江大学牵头联合省内多家优势科研单位,积极承担了“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变异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浙江省应急科技攻关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以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为依托,围绕传染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疾病防治等疫情防控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开展联合应急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实验室正在对病毒的变异、病毒的致病力等进行研究,以及通过病毒来研究新型疫苗和筛选抗病毒药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希望提供更好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测序方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病毒基因序列对于检测、快速诊断、疫苗研发和药品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的黄岩谊和谢晓亮研究团队联合清华大学王建斌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发布研究论文,称已开发出名为SHERRY的转录组测序快速建库新方法,这一方法有望助力新型冠状病毒的测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7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c65efb2-01da-48eb-83ef-f274b9405e65.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50" height=" 73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HERRY转录组测序建库流程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介绍,新转录组测序快速建库方法将简化建库的过程,同时大幅减少样品的用量。整个流程需要5个步骤,可在1个试管中完成,时间仅约4小时,其中手工操作时间不到半小时,成本仅为常规方法的五分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谢晓亮教授表示,当下研究团队的首个临床应用就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进行测序。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其序列已被中国科学家测出。与现有的RNA测序建库方法相比,SHERRY更灵敏、更简单,这对检测和分析十分重要。同时表示,其团队目前正在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攻关,希望提供更好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测序方法,服务于疫情防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研发灵敏度更高的检测试剂盒”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较长,且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为了能让这种善于潜伏的病毒更快现身,人们需要灵敏度更高的检测试剂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e85d06c-76b2-4923-9cb3-d7edd34ee04c.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天津大学团队联合金麦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经过艰苦攻关,成功研发1小时就可检验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可以针对新冠病毒疑似病例,在病毒潜伏期介入检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检测试剂盒利用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避免了其他同源较高的冠状病毒的影响,保证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目前,该试剂盒正在加紧临床验证,在获得相关部门检验审批后,将助力各级疾控部门及医疗机构,用于疫情的快速识别、鉴定,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与此同时,该检测试剂盒配合自动化核酸提取仪、核酸提取试剂及磁珠等耗材,为新型冠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一条龙的解决方案,避免了多企业不同仪器试剂及检测试剂盒的匹配差异给病毒核酸检验带来的干扰,提高了核酸检测确诊的精准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2000余株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识别和酶切位点预测”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了与疫情抢时间,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已上线,并纳入中国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服务,便于各界共同开展病毒防治相关药物的研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6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9f0612a-6231-47a0-a897-869a6bec76f8.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450" height=" 26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在美国NCBI网站上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很大一部分缺少详细的基因组注释,尤其是对多聚蛋白酶切位点的注释。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的高峰教授、罗昊博士采用已研发的ZCURVE_CoV系列软件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2000余株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识别和酶切位点预测,并以数据库的形式提供网上服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数据库有望为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功能及病毒起源与变异以及药物研发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根据。作为合作单位之一,该数据库也可在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网站通过跨库检索形式访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悉,2003年,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SARS期间,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师生在张春霆院士带领下,积极投入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研究工作,研发出了专门适用于冠状病毒的基因识别及多聚蛋白酶切位点预测的系列软件ZCURVE_CoV,曾被应用于人、蝙蝠等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注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复旦P3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月30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复旦大学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活动。该实验室将针对肺炎疫情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开展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等项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此之前,复旦大学应天雷等团队已宣布,首次发现SARS-CoV特异性人类单克隆抗体CR3022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RBD)有效结合。CR3022或有潜力被单独或与其他中和抗体组合开发作为候选疗法,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南开大学启动4项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召集全校有关科研团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确定了4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协调提供先期启动经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由洪章勇教授牵头,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南开大学副校长王磊以及黄兴禄、刘新奇等教授组成核心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联合攻关,进行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由张宏恺研究员负责,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的南开团队,从康复病人血液中分离中和性抗体及抗体工程改造,希望尽快获得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中和性抗体,用于病毒诊断和疫情防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张晓东教授致力于开发“抗病毒口罩”,提高防控效果。该抗新型冠状病毒口罩从生物角度出发,依据病毒与结合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高效截留和吸附病毒,达到阻止病毒传播的目的;同时应用生物医药技术,开发“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性多肽雾化制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黄森忠教授团队致力于传染病模型预测,他们应用学校自主研发的EpiSIX程序,实时跟踪2019-nCoV疫情,并将预判结果提呈疾控部门参考,同时,对未来可能的疫情防控积累数据与经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南开大学已启动第二批项目征集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8230 & #823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疫情之下,各个领域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科研工作者作为贡献者之一,类似以上,针对疫情积极开展的科研项目还有许多,正如南开大学在专题工作会议中所言,把研究精力进一步投入到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的攻坚战中。坚信在社会各界的联合攻关之下,定将共克疫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 武汉病毒所全力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攻关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期,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举国关注。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学院的统一部署和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加紧科研攻关,全力支持、全程参与相关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依托我所建设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的核心支撑作用,着力进行病原鉴定、病毒溯源、病原检测、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为一线防控治疗提供重要资源储备和科技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提供资源支撑,牵头联合攻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9年12月30日,在疫情爆发初期,武汉病毒所积极响应武汉市政府、湖北省卫健委和武汉市卫健委的防控联动机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收集和标准化入库工作。研究所于2020年1月2日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称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于1月5日成功分离到了病毒毒株。1月9日该毒株资源已按标准完成国家病毒资源库入库,并进行了标准化保藏(保藏编号:IVCAS 6.7512),可依法依规提供给有关机构,将为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研究、疫苗开发、生物医药筛选等提供重要资源支撑。1月11日,武汉病毒所作为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发布,实现全球共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新型肺炎应急科研攻关专家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宣布成立由武汉病毒所牵头,石正丽研究员任组长,与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中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单位的13位专家共同组成科研攻关专家组,着重在快速检测技术产品研发、疾病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及临床诊治、抗病毒应急药物和抗体类药物等8个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全省优势科研力量,全力打好科技防控攻关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积极主动参与,助力检测诊断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当前,武汉市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点区域,疑似病例不断出现,病毒检验检测任务十分艰巨。1月26日,武汉市确定了省疾控中心等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济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以及武汉病毒所等2家专业机构开展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学检测。目前,武汉病毒所以疫情防控为中心,凭借自身的硬件条件和科技支撑队伍,已开展了部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临床样本检测,助力武汉市缓解防疫压力,并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的检测及诊治能力。同时,由研究所开发的病毒检测试剂和方法,已应用于本次病原检测工作中,为后续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和推广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此外,武汉病毒所实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抗原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达。通过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IgG、IgM血清学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可作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检测以外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突破科学难题,取得重要进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月23日,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上发表文章《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提出新型肺炎病毒或来源于蝙蝠。文章首次证实了该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ACE2),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为后续病毒致病机理、病毒溯源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武汉病毒所正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动物模型建立、疫苗研发等工作。目前已筛选出了几种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筛选结果已向国家和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报告,供综合研判后指导医疗救治。在动物模型方面,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疫情当前,使命在肩。早在2003年SARS爆发时期,国家从战略高度部署了武汉病毒所承担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任务。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实验室作为我国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综合性技术平台,一直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责任。在本次疫情发生并完成病原鉴定后,实验室已获国家卫健委批复,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活动。未来,武汉病毒所将进一步响应国家号召,依托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等关键科学设施,全面动员、加强科研攻关,继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科研攻关贡献力量。 /p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京视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新羿生物产品接受检阅!
    3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并来到清华大学医学院详细了解新型检测试剂、检测设备研发、应用等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程京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清华大学和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为此次疫情设计开发并获批的含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内的“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及一系列未来应对疫情的新型技术研发情况。清华大学与新羿生物合作研发的数字PCR新冠病毒检测产品也受到了检阅。习近平考察清华大学医学院习近平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新冠肺炎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习近平指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有两条战线。疫情防控第一条战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习主席希望大家加强同前方的配合,组织精干力量,急事急办,加速推进新型检测试剂抗体药物疫苗和诊疗方案等攻关。习近平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要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指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防疫攻坚,新羿生物在行动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新羿生物第一时间联合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等单位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数字PCR法)。截至2月28日,公司已发送价值1000余万元的检测仪器及数千人份数字PCR检测试剂盒去往10余家新冠肺炎重点诊治和研究单位,经2000余例临床样本验证,显示该数字PCR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绝对定量两方面性能突出。新羿生物将坚定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严谨求实,再接再厉,通过打这场新冠疫情防控硬仗,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力争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做出更大的贡献!关于新羿生物新羿生物成立于2015年,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一家由核心技术驱动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在中关村科技园拥有高标准的生物医学仪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基地。新羿生物已申请八十余项微液滴技术相关专利,在数字PCR研发领域拥有从芯片、仪器、软件到原料、试剂、耗材全系统开发能力。新羿生物所提供不仅是一套数字PCR系统或一个诊断项目解决方案,更愿以我们的研发能力与用户进行更广范围的科研及诊断合作,秉承“创新精准,用心为您”的发展理念,为用户提供更优服务,共同推动数字PCR技术的发展,造福社会。
  • 普源精电:攻关高端科研仪器核“芯”,全力助推数字经济建设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科技进步的高端科研仪器领域逐步得到更多的重视,并逐步被提升到了战略规划层面。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作为搭载自主研发数字示波器核心芯片组并成功实现产品产业化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源精电”)于3月17日披露了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正式进入发行阶段。公司专注于通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与突破,以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聚焦自主研发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自公司设立以来,普源精电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力争走在行业前沿。公司主要通过开发政策、联合创新和自主创新等三种方式,将研发创新与行业发展趋势相结合,在公司各个技术的交汇融合的交叉点上,积极组织各技术部门相互讨论与合作。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普源精电的研发费用占比呈增长状态,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3.91%。经过对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等电子测量仪器的芯片、硬件和软件等方面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公司已形成包括芯片技术、高带宽低噪声模拟前端技术、高采样示波器数据采集技术在内的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储备。其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全球范围内拥有已授权专利386项(其中发明专利34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4项、软件著作权101项;拥有高采样示波器数据采集技术、SiFi III高保真任意信号合成技术、Ultra-Real技术、高精度大动态范围直流电压测量以及电子负载恒流环失调校准与补偿技术等在内的20项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能够有效满足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需求。打破海外芯片供应依赖,构建国产仪器关键核“芯”仪器专用核心芯片是仪器最核心零部件。普源精电坚持自主突破核心芯片技术,经过十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逐步打破美国高端芯片出口限制的制约,实现了国产厂商从中端数字示波器向高端数字示波器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采用普源精电自主研发核心芯片生产的高端产品已成为国内公司替代进口产品的方案之一。在芯片技术方面,普源精电拥有三款“国内首款”芯片:(1)国内首款示波器模拟前端芯片:公司通过高带宽高集成度示波器模拟前端芯片技术研发的国内首款示波器模拟前端芯片,带宽高达5GHz,集成了低阻抗和高阻抗两个信号调理通路。其中,高阻抗通路集成电子衰减器,过载恢复时间比非集成技术缩短60倍;(2)国内首款示波器信号处理芯片:通过高带宽高采样率示波器信号处理芯片技术研发出的国内首款量产的5GHz带宽、10GSa/s采样率、8Bit分辨率示波器信号处理芯片,可实现5GHz带宽、20GSa/s采样率数字示波器产品;(3)国内首款示波器差分探头放大器芯片:通过宽带差分探头放大器芯片技术,研发出国内首款示波器差分探头放大器芯片,带宽高达7GHz,集成片上频响校准技术。输入等效噪声低达0.35mVrms,可实现7GHz带宽示波器差分探头。普源精电表示,公司下一代仪器专用核心芯片也已加速研发,未来将逐步在产品产业化上应用。重视研发团队建设,持续优化人才结构普源精电自成立以来便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立了以普源书院为中心的人才甄选、培养和发展体系。并通过研发项目带动方式,公司在实战中提升团队技术能力和诚信协作;通过不断吸引优秀研发技术人才加盟以及加强与中国高校协同育人项目,逐年加大校园招聘力度,建立未来人才储备机制。据悉,普源精电通过持续优化研发团队人才结构,已逐渐形成由首席技术官、核心技术人员、高层次技术人才组成的研发梯队人才队伍;并通过推行任职资格体系建设、奖励激励制度等措施强化研发管理团队,为公司保持技术领先、攻关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普源精电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扩建北京研发中心和新建上海研发中心,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及高端研发人才,对高端数字示波器整机设计、微波射频仪器研发、模拟与数字芯片开发和现场仪表开发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一如既往的把创新能力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提升国产科学仪器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构建数字经济完善供应链体系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 八部门印发科技人才评价方案:承担“卡脖子”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等科研人员加大支持力度
    11月9日,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科院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改革试点单位共21家,包括12家科研院所和9家高校,试点地方包括上海市、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南京市。详情如下: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才〔2022〕255号上海市、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南京市人民政府,各有关试点单位:《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已经2022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请各试点单位主管部门组织试点单位编制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地方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于2022年12月15日前报送科技部。科技部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科院2022年9月23日(此件主动公开)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部署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安排,针对人才评价“破四唯”后“立新标”不到位、评价方式创新不到位、资源配置评价改革不到位、用人单位评价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制定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如下。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聚焦“四个面向”,围绕国家科技任务用好用活人才,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各类科技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在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等国家重大创新活动中推动人才评价改革落地见效,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重点解决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落实难等问题。——坚持分类推进。探索科技人才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创新活动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人才,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坚持使用牵引。突出国家目标和使命导向,发挥激励作用,坚持谁使用谁评价,以用定评、评用相适,科学使用评价结果,合理衔接科技人才激励,引导各类科研人员服务国家、潜心研究、尽职履责、作出贡献。——坚持协同实施。加强部门协同和地方联动,充分集成科技成果评价、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相关自主权等现有改革试点政策,在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形成改革合力。试点单位和地方:选择建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多、示范效应较好、有较好人才评价基础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或高等学校附属机构,以及科研人员数量较多的农业、卫生健康、水利、工业和信息化等行业领域科研院所,分类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同时,选择科研单位相对集中、承担国家任务较多、具备较好基础的部分省市,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试点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试点期限:2年(自试点实施方案批复之日起)。二、试点任务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在加强对科技人才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等评价的基础上,按照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以及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研究类的人才评价,从构建符合科研活动特点的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方式、完善用人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推动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一)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1. 突出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建立体现支撑国家安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的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完成情况。2. 完善科研任务用户导向的评价方式,充分听取任务委托方、成果采用方意见。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3. 对承担“卡脖子”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等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二)基础研究类人才评价1. 实行以原创成果和高质量论文为标志的代表作评价,建立体现重大原创性贡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科特点、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等的人才评价指标。破除“唯论文”数量倾向,不把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高低等相关指标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鼓励科研人员把高质量论文更多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2. 按照学科特点和任务性质,科学确定评价周期,着力探索低频次、长周期的考核机制。3. 探索建立同行评价的责任机制,在专家选用、管理和信用记录等方面建立相关制度,规范同行评价的方式和程序、评价意见反馈等行为。探索引入学术团体等第三方评价、国际同行评价等。4. 建立完善体现基础研究人才评价特点的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加大对重大科学发现和取得原创性突破的基础研究人员的倾斜支持。5. 探索由一线科学家举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要科研岗位、承担“从0到1”基础研究任务的机制。(三)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评价1. 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导向,重点评价技术标准、技术解决方案、高质量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等代表性成果,建立体现产学研和团队合作、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实效、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评价指标。不得以是否发表论文、取得专利多少和申请国家项目经费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2. 探索构建专家重点评价技术水平、市场评价产业价值相结合,市场、用户、第三方深度参与的评价方式。3. 对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科研攻关任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等并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在绩效考核权重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国家科技任务。4. 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重点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四)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评价1. 突出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重点评价服务公共管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民生和社会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服务的能力与效果,探索建立体现成果应用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引导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突出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高危岗位、基层一线和从事科研基础性工作科研人员的贡献。不得设立硬性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2. 完善社会化评价方式,充分听取行业用户和服务对象的意见,注重政府和社会评价。依据不同科研和服务活动类型确定合理评价周期。3. 对承担和支撑国家科研任务并作出贡献,成果应用实效显著的科研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国家公益事业。(五)地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任务试点地方政府要围绕本地区科技创新任务和人才队伍建设,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组织并指导本地区优势科研单位、新型研发机构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大胆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推动人才、项目、基地、资金一体化配置,有效激发科技人才活力,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地区经验。三、试点保障措施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深入落实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部署,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强化对试点工作的监督,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科技部作为主责单位要肩负起组织推动责任并率先改革,推动落实科研单位自主权,在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科技人才计划评选中破除“四唯”,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完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制”、“赛马制”等项目组织实施中的人才评价机制,发现遴选有实力、能攻关、出成果的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等作为试点单位的主管部门,要结合本部门本行业本领域工作贯彻落实人才评价改革要求,完善行业人才评价机制,赋予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组织并指导所属试点单位积极开展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把完成国家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科研攻关任务、原创性科学发现、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实效、社会公益服务效益等作为试点单位创新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要在“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中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完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动态监测和周期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构建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支撑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技术和装备科技创新,引导科技人才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水利部要构建以应用创新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突出效益指标,引导人才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农业农村部要构建突出服务“三农”的主责主业和业绩贡献的分类评价体系,向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的科研人员倾斜。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构建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基于病历备案数据的大数据评价方式,引导人才提升医疗卫生技术能力、服务人民健康。中国科学院要探索通过设置特聘研究岗位制度,精准激励和稳定支持一批核心和骨干人才潜心从事基础前沿交叉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组织实施(一)建立工作机制在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等部门联合推进实施试点工作方案,选择试点单位,明确任务分工,协调解决重点问题,督促试点工作落实,开展评估总结和示范推广。(二)编制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工作方案印发后,相关主管部门组织试点单位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特点选择试点内容,编制具体实施方案,鼓励全面试点,突出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地方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做好系统设计。试点单位实施方案、地方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报科技部,由科技部商相关部门研究同意后启动实施。(三)推进试点实施试点单位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履行法人主体责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在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切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完善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等人才评价相关制度,在加强合理激励的同时,加强对科研诚信、勤勉尽责的监督,强化对学术不端、科研违规违纪行为的约束,引导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担当作为,使试点成果更加有利于本单位事业发展、能力提升、环境优化。科技部和相关部门要做好试点工作统筹协调,做好改革试点的宣传解读,及时跟踪了解试点工作进展,组织开展试点任务进展情况工作交流,及时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做到边试点、边总结、边提升。试点工作期满后,由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对试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及时宣传推广。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和地方名单科研院所(共12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高等学校或高等学校附属机构(共9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地方(共6个):上海市、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南京市。
  • 科学家“攻关”,首先忙的是“公关”
    朱清时委员:这是中国科研最致命的事,也是钱学森说的中国没有拔尖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丁伟岳委员:没有人愿意安安静静地做学问,一天到晚去钻营,你还想世界一流?不入流了!   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一名科学家如果想申请“攻关”某项国家级课题,   首先要做的很可能是拎着礼物,踏上进京的道路,先去“公关”。   过去,人们常将地方官员到中央部委争取项目和资金称为“跑部钱进”。如今,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学术界。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张伟平的话来说,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科技界潜规则。“只要搞好关系就行了,我们许多的官员就吃这一套。”张伟平说。   看不惯送礼、公关之风的“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全国政协委员戚发轫院士,则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我希望你们能够做一个社会调查,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能够真正用在科研攻关上的时间是多少?”   不会走后门,就屡遭闷棍   自2007年回国执教以后,著名的神经科学家饶毅教授一共申请了3个科研项目,其中两个半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评审组的间接反馈是:谁让饶毅不联系我们、不尊重我们?   这种“尊重”,与饶毅理解的“尊重”有本质区别。在他看来,不联系才是尊重。如果评审者和被评审者事先联系、事后一道吃饭,明显不符合国际惯例。   这位“海归”科学家只能在个人博客上总结:回国后的经历表明,不走后门正常申请经费,会屡遭闷棍。而搞拉帮结派有后台的,尽管科学记录并不很好,却也不难得到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丁伟岳院士是一位著名数学家,时常受邀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评审。有时,在他还不知道自己入选评审组的时候,就已有申请者托人带话给他,希望得到照顾。   “他们‘跑部钱进’嘛,整天在部里头跑,探听到了评审组的名单。”丁伟岳说,“你只要不公布这个名单,这些事情可以杜绝。为什么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连这点秘密都保不住呢?”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国政协委员亦有类似的经历:“我也不知道被评审者怎么就能在评审前,找到评委的联系方式,并飞到我这里特地来拉感情,送东西。”   最让这位委员不能接受的是,这些不速之客常常送来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塞满了钱。   这位评委后来被训练得很“警觉”。只要人家递上纸袋,他也不顾礼貌与否,立刻打开纸袋查看,如果发现有钱,当场返还。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邢新会说,有人这么做了,其他人就会感受到压力 当大家都这么做时,谁要是独善其身,申请项目的危险就会加大。   每到过年过节,是公关活动的旺季。邢新会说,很多人打着拜年的名义去“走访”一些国家重要科研计划比如“973计划”的评审专家,一些单位的领导不惜亲自挂帅。   “一个学校能够申请到重大项目的话,对学校的地位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政绩他会帮你去跑,拉关系,施加影响。”丁伟岳院士解释。   科学家成了“老板” 官员成了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委员很怀念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名气,没有钱,有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今天,让他感觉不舒服的是,最近这二三十年,这个价值观颠倒了。现在搞科研的人,钱已经变成目的。研究问题的内涵是什么已无关紧要。   “科研经费不再是为科研服务的东西,而是变成目标本身。”朱清时委员说。他说,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国加强了对学术界的量化考核,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费指标。钱越多表示成果越大,衡量成就大小“不是看你做出什么,而是看你拿了多少钱”。   很多单位也把科研经费多少当作评价标准。朱清时委员说,哪个单位接受评估,总是要强调自己有多么雄厚的科研经费。在个人职称评审中,科研经费多少也成为一个衡量标准。   为了获得经费,人们不得不花很多精力在评审过程和人际关系上运作。   朱清时委员惋惜地说,他认识的一些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回国后都变成了“老板”。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开会、申请经费、应付评审,反而没有时间做最应该做的科研。   “他们没有时间没有斗志,搅到与钱有关的各种事情中。可悲就在这里,他们忘了自己是做什么的。”朱清时委员说,“搞科研就应该牢牢记住,把研究做得最好,把内涵做到最佳,需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钱太多了有时会起负面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官员门路多,“公关”能力强,因此很容易取得重要项目,甚至成为“牵头”的“首席科学家”。   丁伟岳告诉记者,有一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就引起了争议,“很多人都对结果不能理解”,觉得难以服众。在这一年,“杰青基金”的获得者中不少是大学校长。   戚发轫院士注意到,如今很多科技奖励的获奖人都是官员。“我们当年,年轻人得奖,领导普遍都不参加,现在,领导都排在前面了。”   向“钱”看,你还想世界一流?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的一个做法,让很多同行称道。在他领导的研究所,不鼓励经费过多。有人要申请经费,先向他报告,由他来判断,只有确实需要,才会提出申请。   “他代表国内优秀的科技工作者的意识。做研究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深度和能力。”朱清时委员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志新委员告诉记者,国际学术界是有规范的,当一个题目申请到足够的科研经费后,再以此去申请第二笔经费,往往会被拒绝。而申请和评审过程中,无论是评委还是申请人,都有严格的规避原则。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邢新会委员专门反映了人情项目的问题:“近年来,在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评审中,动辄找人,更有甚者科研单位领导牵头集体找人、重关系轻水平、‘政治挂帅’的不健康风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严重影响着科研项目评审的公平性,抑制了科研创新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这是中国科研最致命的一件事情。也是钱学森先生说的中国没有拔尖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朱清时委员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丁伟岳院士痛心地说:“我们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好,钱越来越多,各种基金项目越来越多,大家向‘钱’看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我觉得这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这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绝对不利,以后没有人愿意安安静静地做学问,一天到晚想去钻营,你还想世界一流?不入流了!”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CEE-TPC多通道读出电子学关键技术攻关暨工程转段顺利通过评审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低温高密核物质测量谱仪(CEE)”项目级关键技术—“TPC多通道读出电子学”和CEE-TPC分系统转工程阶段评审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近代物理所召开。   CEE项目首席科学家许怒研究员,CEE项目总工程师孙志宇研究员,副总工程师余玉洪研究员,中科院高能所李金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琪教授、赵雷教授和杨俊峰副教授,清华大学王义教授、肖志刚教授以及承担研制任务的核电子学、核探测器研究室的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1:会议现场   会议期间,项目组成员分别作了“TPC多通道读出电子学关键技术攻关”、“CEE-TPC工程阶段探测器以及电子学方案设计”报告。高计数率、大型时间投影室TPC作为CEE核心探测器之一,用来鉴别带电粒子并测量带电粒子的三维径迹,由于总通道达到一万路以上规模,因此对电子学通道密度及数据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   项目组根据任务需求,在国内首次引入国际先进的ASIC芯片“SAMPA”,成功研制出新型高密度、低噪声读出电子学系统,有效解决了大型谱仪对电子学高集成度、高速、低功耗的要求。同时取得了以下阶段性结果:电子学系统输入MIP电荷1.4fC时,能量分辨率优于10%;与TPC探测器联合对接后,利用宇宙射线测得读出平面的位置分辨约为462um(σxz=461.6μm),满足了CEE项目的指标要求,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评审专家组认为TPC分系统很好地完成了电子学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工程样机方案设计的工作,顺利通过评审,并批准转入工程研制阶段。图2:电子学系统在MIP电荷输入时,输出能量分辨测试结果 图3:位置分辨(残差)测试结果:462um
  • 国产攻关创新|公安部刑事技术“双十计划”重点攻关项目验收会成功举办
    近日,由公安部鉴定中心牵头的刑事技术“双十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基于色谱质谱技术的理化检验移动检测关键设备国产化研究及应用”项目验收会在聚光科技青山湖创新基地顺利召开。项目组负责人公安部鉴定中心副主任 朱军参加会议,会议由公安部鉴定中心科研管理处 黄星副处长主持。项目验收专家组由中国法医学会 于忠山秘书长、江苏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正高级工程师 张前上、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正高级工程师 尹坚英、广东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裴茂清、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正高级工程师 傅得锋组成。项目组合作单位聚光科技总经理、谱育科技董事长 韩双来,谱育科技技术总工 赵鹏,合肥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政委 姚钧一行6人参加项目验收会。会上,韩双来对项目验收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针对聚光科技及谱育科技的发展做了整体介绍与展望。朱军副主任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以及该项目的三个参与单位的主要研究任务,指出,本次会议即是项目成果的汇报验收,也是相关仪器设备国产化推广的开始。公安部鉴定中心副处长郭洪玲汇报了项目目标、完成情况、整体经费情况等项目内容。谱育科技技术总工赵鹏就项目研发技术内容、产品技术表现等情况进行了汇报。合肥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理化室主任宋昕代表应用示范单位汇报了实际示范应用情况。◀ 左右滑动了解更多 ▶ ◀ 左右滑动了解更多 ▶ 听取完整体项目汇报,与会验收专家组审阅了项目验收报告、成果报告等材料,对相关项目成果表示认可,一致认为该项目研制了国产车载式ICP-MS、LC-MS/MS、GC-MS、IC等仪器设备,其各自灵敏度、检出限、质量分辨率等技术指标均达到任务书要求,实现了国产化车载式色谱质谱检测设备集成,突破了相关设备车载使用的技术瓶颈,并就车载型仪器设备极端条件下应用可靠性、恶劣环境下维护、水电气系统合理性等问题与项目组展开深入交流。专家组围绕项目从实际应用角度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对相关设备后续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专家组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任务,达到了考核指标,部分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可通过验收。借助双十计划项目的契机,未来,聚光科技及谱育科技将努力把握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一步一个脚印,进一步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科学仪器的国产化专用化,为中国公安刑事技术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白春礼:环保部正集中攻关大气灰霾追因项目
    p   关于灰霾的形成,以及如何防止极端天气发生等问题,此前李克强总理提出设立专项资金,组织相关学科优秀科学家,集中攻关雾霾形成机理与治理。5月9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目前,中科院、环保部正就灰霾成因及治理方式的大项目进行论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nbsp & nbsp & nbsp img title=" 白春礼.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f5ef9b92-c3c8-4e5e-b1b7-077bf83490e5.jpg"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白春礼:环保部正集中攻关大气灰霾追因项目    /span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5月9日表示,目前环保部、中国科学院正在提出一个关于灰霾的成因以及治理方式的大项目,目前正在项目的论证过程当中。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白春礼是在当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作出的上述回答。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有媒体问及针对如何防止以后再发生雾霾这样的极端天气现象时,白春礼表示,关于灰霾的形成,中科院列了一个先导专项,叫大气灰霾追因,就是研究灰霾形成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举措。“这个项目我们执行了三年多了,目前得到了一些很好的结果,包括我们研究了灰霾主要成因来自于哪几个主要方面,比如说燃煤、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等等,同时关键的是通过这个项目研究,发现了二次粒子的爆发,对灰霾产生很重要的作用。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所谓二次粒子的爆发,一次排放是气体,当时并没有产生灰霾,在大气当中,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通过氮化物、硫化物相互作用,产生了第二次粒子,重新产生了PM2.5大量粒子爆发,今天看到是晴天,明天就重度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由二次粒子爆发引起的。针对它的产生原因,比如说抑制氮化物、硫化物的排放很重要。”白春礼说。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白春礼还强调,“两会”期间,西安的一个院士给总理提出一个报告,认为氮的排放对灰霾产生有促进作用,总理也高度重视,目前环保部、科学院两家正在提出关于灰霾的成因以及治理方式,组织一个大的项目,目前正在项目的论证过程当中。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全国人大陕西代表团讨论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所所长周卫健向总理建议,应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中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及应对”。李克强当即表示,如果有科研团队能够把雾霾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应对良策,“谁攻克,重奖谁”!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全国“两会”闭幕后两天,总理就在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时加入一项新任务:设立专项资金,组织相关学科优秀科学家,集中攻关雾霾形成机理与治理。一个多月后的4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开展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科技、中科院、高校、农业、工信、气象、卫生等多部门和单位协作的“集中攻关”。& nbsp /p
  • 习近平: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9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会议都有哪些重要内容?看梳理→  ■ 审议通过5份文件  《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  《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  《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  要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  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 完善院士制度  习近平强调,要以完善制度、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提高院士遴选质量,更好发挥院士作用,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  会议强调,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两院院士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要加强引导规范,鼓励和支持院士专心致志开展科研工作,强化作风学风建设,排除非学术性因素干扰。  要严格监督管理,强化院士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责任,营造良好学术和科研环境。  广大院士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在主动承担国家急难险重科研任务、解决重大原创科学问题、以身作则净化学术环境、培养青年科研人才等方面发挥好表率作用。  ■ 加强资源节约  习近平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会议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要突出抓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资源节约,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  要综合运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和逐步提高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能耗、水耗、物耗标准,促进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高效利用。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习近平强调,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严格条件、规范程序,探索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  会议强调,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涉及各方面利益重大调整,必须审慎稳妥推进。试点县(市、区)数量要稳妥可控。  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合理布局各用途土地。  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要求。  ■ 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习近平强调,要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实现了农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要重点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合理配置乡村医疗资源。  要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强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功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最高奖励200万!攻关核酸检测提速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青岛市科技计划科技惠民示范专项(生命健康领域—应急攻关)项目的通知各区(市、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妥善应对当前形势,满足不同场景检测要求,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贡献青岛力量,提升我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青科规〔2021〕16号)和《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专项管理暂行办法》(青科规〔2021〕6号)等要求,经研究决定,现启动2022年青岛市科技计划科技惠民示范专项(生命健康领域—应急攻关)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向方向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需专业设备、耗时长,且专业人员经培训后才能进行操作等问题,通过集成超大纳米金颗粒制备、超大纳米金颗粒标记抗体、亲和素与生物素放大系统、生物素标记抗体及纯化和样品垫处理液等关键技术,建立规模化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工艺,完善产业化标准生产流程,构建抗原检测研发平台,实现新冠抗原检测产品产业化。  考核指标:实现1种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无需专业设备即可测试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产品的产业化,满足专业人员使用和家庭自测双重需求,产品检测介质包括鼻拭子和口咽拭子;试剂最低检测限为64TCID50/ml,特异性符合率>99%,灵敏度Ct值<30,样本符合率>94%;建立1套规模化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工艺,制定1套符合GMP要求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技术规范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完成注册审批申报;新建2条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生产线,根据市场需求实现年产新冠病毒检测试剂3亿人份,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支持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方向2:自动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聚焦新型体外诊断装备研发,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出报告慢、数据无法实时自动上传,需要后台人员人工输入结果的难题,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自动化快速检测系统,开发具有核酸检测、结果实时显示、自动上传功能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设备。  考核指标:突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提取和检测关键技术,形成一套具备快速检测、结果实时显示、自动上传功能,可实现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的新型检测产品;核酸检测时间缩短为1小时以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限为500copies/ml;完成至少200例临床样本实验室验证;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检验并取得报告,成功提交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拟支持项目1项,支持资金不超过200万元。二、申报条件(一)申报项目必须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支持领域和方向,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实施方案科学合理,技术路线成熟,预期目标明确,经费预算合理。  (二)项目申报单位须为在青岛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项目。参与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三)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人才团队,具备完成项目所必须的基础条件,须有项目核心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无知识产权纠纷。(四)申报单位应具有健全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或办法),对项目资金能够全面实行预算管理,科研经费设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五)申报单位要对申报材料中涉及的指标、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经审核发现申报材料有不实情况的,取消申报单位项目评审和承担资格,并记入信用档案。(六)申报项目须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科研信用记录良好。(七)申报单位须具有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或设备研发经验,并有相关产品销售。(八)联合申报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知识产权和利益归属、合作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的额度和来源等。三、资金支持方式(一)项目执行期12个月。(二)财政资金支持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度的50%。市拨经费低于申报数额时,不足部分由承担单位自筹解决。(三)项目采取无偿资助方式给予支持,立项后拨付支持总额的50%,通过验收或综合绩效评价后拨付剩余资金。四、申报说明(一)申报渠道申报单位使用“科技计划项目服务平台(试用版)”(http://222.173.102.106:28090),注册项目申报账号,经科技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推荐使用火狐、360、谷歌浏览器登录,请勿使用IE浏览器)。登录后,通过“项目管理”—“项目申请”—“新建”对话框选择:申报年度“2022”—“一级类别、二级类别、三级类别”根据所申报项目选择正确的对应选项(例如,科技惠民示范专项—生命健康领域—应急攻关),网上填报并提交相关材料。网上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系统注册成功后,请妥善保存登录名和密码,以便随时进入系统查看项目申报及任务书签订、项目管理等情况。在线填写相关表单及附件材料(附件仅用于证明申报书中陈述内容真实性的证明材料,供项目评审专家参考)。相关附件包括:符合申报总体要求的有关项目及申报单位情况的证明文件;青岛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3月21日
  • 重磅!我司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建联合攻关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重磅!我司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建联合攻关研究中心正式挂牌!中化石油销售 昨天日前,中化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达成里程碑式新合作!双方共建的“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中化石油成品油联合攻关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联合攻关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环科院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和中化石油燃料商品联合实验室建立。双方将从三个方面推进联合攻关研究——科研合作:在大气污染防治、油品监管、实验室能力建设、清洁燃油性能研究及信息化建设领域,开展全方位、长期的科研合作。科研转化及推广应用:围绕油品清净性、油品监测技术的共同研发、清洁燃油的推广和应用,民营加油站平台建设、流动检测车推广及数据共享等相关领域,开展科研转化及推广应用。重点合作项目:在京津冀区域污染防治重点城市清洁燃油保障试点研究、高性能品牌油品技术与成品油质量服务研究等重点项目上联合重点攻关研究。2018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研究销售前在车用汽柴油中加入符合环保要求的燃油清净增效剂,深度治理污染,有关部门联网监控污染源等举措。针对移动源污染防治,需要“油、路、车”并举,实施清洁柴油车(机)、清洁运输和清洁油品等多种举措,在重点区域开展秋冬季多部门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所谓“油、路、车”并举,与中化石油销售密切相关的就是“油”。这里的“油”指的是在现有国标基础上,进行清洁燃油的研究和生产及应用。作为一家在成品油销售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中化石油销售很清楚,想要在清洁燃油的研究生产和应用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必须开展“油、机、剂”的协同优化研究,即油品、发动机性能、燃油清净增效剂三管齐下。由此,中化石油销售开启了协同优化研究的探索之旅。2018年6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颁布当月,为响应政策号召,中化石油销售与中国环科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咨询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成国家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工程实验室“高效清洁燃油研究”工作组。就移动源污染防治研究方向,工作组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联合开展“油品—发动机”协同优化研究,把油品、发动机同时作为目标对象,将燃油的最终清洁性能作为开发目标。▲高效清洁燃油研究工作组成立合作过程中,朝着共同的研究目标,中化石油销售与中国环科院进行了多频次、充分的技术交流,双方达成了基于京津冀区域油品供应特点的深层次合作意愿。▲张驰总与李海生院长深入交流2019年12月,中化石油销售党委书记、总经理张驰带队赴中国环科院,与李海生院长一行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围绕清洁燃油研究与供应、成品油市场监管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向开展多层次合作,建立“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中化石油成品油联合攻关研究中心”,达成了一致意见。▲张驰总带队参观中国环科院部分实验室在中化石油销售和中国环科院的共同促进下,联合攻关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环科院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和中化石油燃料商品联合实验室建立,日前分别在双方指定的实验室挂牌,共同开展各项攻关研究合作项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科院隶属于生态环境部,围绕国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形成了以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安全、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为主的环境科学研究与创新体系。人才及科研实力雄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级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部级
  • 首个大规模设备更新科技攻关实施方案印发:部署教学仪器设备等攻关任务
    为加强重点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近日,中共浙江省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科技攻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聚焦新型工业化、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教育文旅医疗、资源循环利用等5个重点领域,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加快突破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技术源头创新和高质量供给,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提出,2027年前,在5个重点领域部署20个重大任务,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00项以上,取得重大国产化替代成果1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更加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更好满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科技创新需求。其中,在教育文旅医疗领域,部署实施教学仪器设备、文化旅游服务设备、医疗装备等3个重大攻关任务,重点攻克生物样品真空温导超低温冷冻、机械设计与制造教学数字模拟、超声换能器关键器件制造工艺、医学影像处理、医疗多模态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制生物电子显微冷冻教学装置、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文化展演智能装备与系统、高端超声影像设备、多模态复合内窥镜、智能康复治疗及生命支持装备、大孔径超导磁体MRI成像系统等,在高性能冷冻透射电子显微仪、基于大语言模型场馆人机交换系统、演艺装备运动轴控制器、力反馈手术机器人等方面实现国产化替代。全文如下:《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科技攻关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加强重点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围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新型工业化、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教育文旅医疗、资源循环利用等5个重点领域,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加快突破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技术源头创新和高质量供给,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7年前,在5个重点领域部署20个重大任务,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00项以上,取得重大国产化替代成果1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更加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更好满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科技创新需求。二、重点任务(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域科技攻关。部署实施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激光制造装备、流程装备、新能源装备、半导体装备、工业软件等7个重大攻关任务,重点攻关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数控机床设计与精度保持性技术、复合化激光制造技术、流程装备流固耦合技术、叠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工业互联的可重构软件技术等,引领支撑专业化机器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千瓦级高功率飞秒激光器、高端流程泵阀、燃气轮机、大型空分装备、压缩机和承压装备等创新水平提升,解决高端制造装备工控软件“卡脖子”问题,实现激光复合制造装备国际并跑,12英寸大硅片制造核心设备国产化替代。(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二)加快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科技攻关。部署实施智能电梯、智慧安防、建筑节能等3个重大攻关任务,重点突破电梯可靠性设计制造、城镇监控设备传感检测、隧道安全施工装备可靠性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引领支撑高性价比住宅电梯、智能化安防装备和低碳节能装备等创新水平提升,实现在城市电梯、智慧安防和建筑施工等领域的推广应用。(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三)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领域科技攻关。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智慧港航和绿色智能船舶、低碳航空无人机关键部件和装备、丘陵山区先进适用小型农业机械等4个重大攻关任务,重点攻克超高热效率甲醇内燃机、新型燃料重型卡车动力集成技术、新型动力船舶技术、内河船舶智能感知技术、新型能源正面吊装设备、城轨列车自主无人驾驶控制、高精尖小型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制一批适用南方丘陵山区地形和产业特色的专用农机,形成长寿命、远距离、快充放、智能化的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制造体系,实现船舶动力、港航作业低碳化要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实现国产化替代。(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交通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海洋经济厅)(四)加快推进教育文旅医疗领域科技攻关。部署实施教学仪器设备、文化旅游服务设备、医疗装备等3个重大攻关任务,重点攻克生物样品真空温导超低温冷冻、机械设计与制造教学数字模拟、超声换能器关键器件制造工艺、医学影像处理、医疗多模态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制生物电子显微冷冻教学装置、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文化展演智能装备与系统、高端超声影像设备、多模态复合内窥镜、智能康复治疗及生命支持装备、大孔径超导磁体MRI成像系统等,在高性能冷冻透射电子显微仪、基于大语言模型场馆人机交换系统、演艺装备运动轴控制器、力反馈手术机器人等方面实现国产化替代。(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五)加快推进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科技攻关。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三电回收利用、退役风光组件回收利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3个重大攻关任务,重点攻关退役动力电池安全高效梯度利用、永磁电机能效提升改造及再制造、退役风光组件智能拆解及高值化回收、有价金属资源绿色拆解-智能分拣-高效分离回收等技术,在电机能效提升改造、退役风光组件高稳定层压件分离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实现退役风光高效拆解技术与资源高值化利用装备的推广应用。(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在省委科技委员会领导下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建立完善工作清单,确保方案落地见效。各市可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经信、交通、建设、环保等部门沟通协调,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二)强化资金保障。在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项目,不再额外增加预算。鼓励省市县三级联动支持重大项目实施。支持省科创母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投资,推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浙科贷”“创新保”等产品支持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三)强化联合创新。支持“链主”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和高校院所,组织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优先支持与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联合攻关的重大项目,推进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建设。(四)强化宣传总结。通过各类媒体宣传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成果、实现国产化替代的技术和产品、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技企业等典型案例。总结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探索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 不设门槛限时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设“揭榜挂帅”项目
    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迈出新步伐!我国将在国家重大研发任务中全面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据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年首批启动的重点专项中,若干专项设立了揭榜挂帅榜单任务。  5月10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学和应用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率先推出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中,科技部研究制定了“揭榜挂帅”榜单模板,作为单独附件随指南发布。榜单模板对申报说明、攻关和考核要求等进行了细化。  “为切实提升科研投入绩效、强化重大创新成果的‘实战性’,‘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聚焦国家战略亟需、应用导向鲜明、最终用户明确的攻关任务,设立‘揭榜挂帅’项目。”科技部资管司司长解鑫在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说,项目申报不设门槛,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我们鼓励有信心、有能力组织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优势团队积极申报。”  在更大范围内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采取部省联动方式实施重点专项,进一步探索实行技术就绪度管理等,成为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的亮点。  深化项目管理改革 提升国家科技计划“实战性”  记者了解到, “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强化保障国家安全、支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的战略导向。  “为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立足于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使命要求,我们在‘十四五’首批任务部署中推动相关改革举措。”解鑫表示,聚焦提高国家科技计划“攻坚能力”和“实战性”这条主线,在重大研发任务中将“揭榜挂帅”作为重要组织手段,不设门槛、充分赋权、压实责任、限时攻关,通过改革大幅提高国家科技计划整体创新绩效。  值得关注的是,重点研发计划将在更大范围内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意在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做“国家需要”且“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大胆探索更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新方法、新路径。  解鑫还透露,未来,将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率先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未来通信、虚拟现实等可能产生重大颠覆性突破的技术领域优先布局。此外,还将在科技创新2030-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中开展“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试点。  榜单申报“不设门槛”揭榜团队须签“军令状”  此次发布的项目申报指南中,“揭榜挂帅”成为其中的关键词。科技部资管司计划处处长郑健健介绍,“揭榜挂帅”项目突出最终用户作用,在管理体系方面以“清单式”管理为核心,实施不力的任务及时叫停 在责任体系方面以“军令状”制度为核心,确保目标按时完成 在政策体系方面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为核心,着力提升项目实施绩效。  事实上,此前,科技部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并取得积极进展。  “我们将‘揭榜挂帅’作为重要攻坚组织手段,在2021年重点专项任务部署中大力推进落实。”郑健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特别是围绕关键核心材料、重大科研仪器、病原学和防疫、清洁能源、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诊疗装备和生物医用材料、黑土地保护利用等方面,凝练聚焦重点突破方向,力争2年内产出一批阶段性重大科技成果。  那么,“揭榜挂帅”究竟要分几步走?首先是榜单编制与发布,榜单应包括需求目标、时间节点、考核要求、奖惩措施等。其次是揭榜立项,对于优势单位明显、组织实施集成度要求高的任务,可采取“点将”方式定向发榜 对于优势单位不明确、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可能的任务,可公开发布择优遴选揭榜团队。再次是“挂帅”攻关,揭榜团队签署“军令状”,按照既定目标开展限时攻关,专业机构会同最终用户根据任务书要求,开展“里程碑”节点考核。最后是验收奖惩。  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挑大梁”更大范围设立更多项目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共计235项,涉及国拨经费8.74亿元,平均支持强度372万元。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基础领域和社发领域的纳米科技、合成生物学、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等8个重点专项中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取得了良好反响。  “为进一步扩大青年科学家项目范围,以国家任务为平台培养锻炼优秀青年领军人才,重点研发计划在更大范围内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郑健健解释说,根据领域和专项特点,采取专设青年科学家项目或项目下专设青年科学家课题等多种方式,青年科学家项目不下设课题,原则上不再组织预算评估。  在“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2021年指南中,有约80%专项拟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2021年共拟支持230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  不同于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研究探索类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在定位上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强化目标导向、需求牵引。不仅如此,所有领域重点专项均可研究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根据领域特点分类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项目申报对申请人年龄实行差异化政策。比如,基础前沿类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35周岁以下,女性38周岁以下 其他专项,年龄要求男性38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
  • 辽宁公布100个“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流程已明确
    从去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最近明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直强调“揭榜挂帅”。“揭榜挂帅”成为了网络热词,引发各界关注和猜测。实际上,早在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就提出,要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探索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至此之后,“揭榜挂帅”就成为了我国科研体制探索的新方向。在最近的两会工作报告也提出,“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那么,什么是“揭榜挂帅”?“揭榜挂帅”又该如何进行?最近,辽宁省科技厅通过积极探索改革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进实施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机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3月2日,辽宁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发布2021年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 科技攻关项目榜单的通知》,明确了“揭榜挂帅” 科技攻关项目的揭榜流程、支持政策等内容。此外,辽宁省科技厅还公布了首批100个“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以下为揭榜流程:1.张榜项目以重大需求为引导,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鼓励有能力的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及团队个人积极“揭榜挂帅”,具体需求、联系方式等情况详见项目榜单(附件2)。 2.有意向的揭榜方应在榜单发布之日起至3月26日期间,结合张榜项目具体需求及自身能力,按发榜方要求提交技术解决方案等相关材料和《揭榜意向表》(附件3)。发榜方自行负责组织对接洽谈,商讨完善解决方案,择优确定“揭榜帅才”。   3.揭榜方与发榜方达成共识后,应签署揭榜协议(合同),共同制定揭榜方案,明确合作目标任务,细化合作具体内容。发榜方须于3月31日前,登录“辽宁省科技创新综合信息平台”确认揭榜方,并提交揭榜方资质条件、揭榜协议、揭榜方案等材料。   4.省科技厅对发榜方报送的“揭榜挂帅”项目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中榜名单,及时面向全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组织签订任务合同书,启动项目实施。 附件:1.2021年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榜单目录.pdf2.2021年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榜单 .zip3.《揭榜意向表》.doc
  • 质检总局与中科院合作攻关食品检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在北京签署了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外来有害生物跨境传播流行规律和成灾机理、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筛查鉴别技术、污染物检测技术等质检科技的11个重点领域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还将在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高端人才培养、优秀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说,质检部门是“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的技术执法部门,涉及领域广、专业门类多、技术要求高。质检部门不仅需要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切实维护质量安全,也期待得到支持和帮助,不断提升科技实力。   作为技术执法部门,质检总局成立10年来始终注重加强质检科技建设,目前已经拥有355个国家质检中心、309个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拥有在计量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铯原子喷泉钟基准,以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
  • 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核心要点: /strong /p u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 list-style-type: square "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span /p /li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新动能首先来源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而新兴产业通常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大规模商用的直接结果。 /span /p /li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扭住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span /p /li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解决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li /ul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成就显著,产业转型升级进展明显,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但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很多领域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出席今年两院院士大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要求愈加迫切。同时,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各国围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要迈向中高端,根本上靠的是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20世纪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之所以长期保持制造强国的地位,根本原因就是在装备、材料、信息、生物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仍有较大距离,症结就在于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而我国在通信设备、高铁、核电等领域之所以能实现快速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聚焦核心技术,持之以恒地开展研发攻关。以移动通信为例,2G时代,我国企业几乎不掌握核心技术,只能被动跟随 3G时代,我国提出的TD-SCDMA成为重要的国际标准,实现了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4G时代,我国推出的TD-LTE成为全球两大主流标准之一,基本实现了与国外企业并跑。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能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新动能首先来源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而新兴产业通常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大规模商用的直接结果。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后,美国加快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突破,到90年代实现了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经济”的崛起,率先走出低谷并重新拉开了与其他国家的距离。当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物联网、区块链、新材料等领域显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可能引发若干领域的群体性和系统性突破,全球正在步入一个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以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催生和培育新兴产业。同时,新动能还源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焕发生机活力,就要通过加强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的高端化改造及相关流程、产品、模式创新,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保障产业安全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发达国家在一些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上对我实施出口管制,我国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互联网、高端生产装备、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都存在产业安全风险隐患,相关制造业不仅面临低端锁定困境,产业链安全和供应链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比如,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中,大量使用进口的芯片、软件和控制系统,一旦被“卡脖子”,就难以保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国防科技工业来说,核心技术更是买不来的,要突破制约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下大力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二、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主要制约因素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与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工业起步晚、积累少、底子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大国,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亟需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扭住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多年来,我们在核心技术攻关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但认真总结起来,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一是基础研究支撑不够。基础研究是引领创新发展的源头,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原动力,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但原始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基础研究的短板依旧明显。其中,企业基础研究意愿低、投入少、能力弱是重要原因。我国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已接近80%,但主要用于应用技术研发。过去十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仅占企业研发投入的0.1%,占全国基础研究总投入的1.5%,而美国、日本、欧盟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约占基础研究总经费的20%。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导致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力不足、进展缓慢、效果欠佳。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二是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关键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属于竞争前技术,能够在多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并产生深度影响。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通常是各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多元化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组织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不连贯,经费投入不足,平台运作不理想,成果共享和推广应用机制亟待完善。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三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到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够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产业分工日益精细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用户之间的协同创新日渐成为常态,并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和加速新产品进入市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不够,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发创新活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不足,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仍不够突出,大量的创新成果停留在论文、专利阶段,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之技术市场发展滞后,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倾向于自己设立公司进行成果转化,而不是转让给相关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造成影响。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四是创新人才的制约日益突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队伍充实,但高精尖人才特别是从事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创新人才仍比较短缺。受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挤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影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流出,对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带来较大冲击。根据有关高校发布的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名校毕业生就业行业首选金融业。实践中,制造业高端研发人才缺口较大,进一步抬高了研发活动的人工成本,抑制了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动力和能力。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三、准确把握和抓牢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的政策着力点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解决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 坚持融入全球产业链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技术创新 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及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引导创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术攻关,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支撑体系。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前瞻部署,推动不同领域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技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健全技术创新基金运行机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加强转制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引导有条件的院所更多聚焦科学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始创新高地。继续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分类评价机制,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必要条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按照“一个明确,四个突出”的思路,明确面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这一功能定位,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要突出市场化,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模式,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资源,遵循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要突出协同化,抓好产业创新联盟建设,使之成为辐射带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要突出产业化,补上从实验室产品到生产线产品之间涉及的工艺、专用材料、专用设备、标准和检测能力等短板和弱项。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服务、产业孵化、知识产权运营等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基于自我造血的循环发展。同时,统筹推进国家和省两级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建立健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继续健全产业与科技协同对接机制,围绕制造业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需求,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入揭榜挂帅机制,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用好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工具,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在应用中不断迭代完善。面向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设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建立健全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构建一支高素质、能够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在我国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群体。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整合各类人才计划,突出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培育。对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领军人才,赋予其创新活动主导权和创新成果支配权。进一步健全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有利于高端人才创新的评价标准和制度。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完善高端人才收入分配、户籍居住、上学就医等激励政策。 /p p br/ /p
  • 全国人大代表吴凯:加强化工新材料领域重大科技攻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正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此,他建议加强化工新材料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吴凯吴凯建议,强化化工新材料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启动针对化工新材料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和长期战略技术研发的“先导计划”,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发挥骨干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发挥链长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发挥纽带与中介效能,在化工新材料产品国家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联合行业企业进行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协同工作,推动产业加快发展。组织制定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实施措施,指导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下游加工应用企业开展合作攻关,构建市场需求牵引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吴凯建议,加强产业链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研究制定化工新材料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国家层面在产业链细分方面的宏观调控和产业引导,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合理布局。推动各区域内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或集聚区之间的横向联动,防止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吴凯认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是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辽宁省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断推进炼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化解炼油、化工产品“低端拥挤、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大连石化是该进程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吴凯介绍,目前公司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未来将在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投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未来市场开展科技创新,生产高端、特色化工产品,地企协同向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领域延伸,发展新质生产力。吴凯还就加快完善我国能源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 发榜金额2.21亿元!重庆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发布
    近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发布重庆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围绕“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服务、绿色低碳、功率半导体等7个重点领域,共发布项目28项,发榜金额2.21亿元。重庆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序号领域项目名称发榜单位榜单金额(万元)申报形式1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面向中央计算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500自由申报2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于“人-车-路”多信息融合的增程电动SUV 智能控制技术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500自由申报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部件高性能虚拟化关键技术国科础石(重庆)软件有限公司≤500自由申报4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面向车路云协同系统的网络安全攻防靶场平台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500自由申报5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气流量控制阀组关键技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800自由申报6先进材料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镁合金一体化超大铸件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7先进材料低功耗低频率高画质 LTPO 显示屏体技术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8先进材料新型高强韧航空铝合金厚板制备技术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9先进材料面向规模储能的镁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电芯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10先进材料高性能软磁复合料 9502重庆上甲电子股份有限≤1000自由申报11先进材料耐高温中高效过滤纸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1000自由申报12智能装备国产化氢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技术与装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13智能装备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混凝土地下明挖车站关键技术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800自由申报14生物医药自身免疫病多发性硬化症耐受原疫苗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15生物医药特异性 PARPX 抑制剂重庆市科学技术局≤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16生物医药新型免疫检查点抗肿瘤抗体药物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金凤实验室≤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17生物医药手持式在体病理成像系统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金凤实验室≤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18生物医药适用临床转化的高精度时空组多组学人工智能分析系统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金凤实验室≤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19生物医药高精度时空组多组学数据(BI)和人工智能(AI)数字融合平台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金凤实验室≤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20生物医药光磁一体化导航脊柱双通道内镜系统博仕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00自由申报21生物医药多孔钽骨修复产品临床精准诊疗关键技术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1000自由申报22软件信息服务国产芯片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关键技术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1000自由申报23软件信息服务金融对话大模型可控生成与验证技术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500自由申报24软件信息服务港口多式联运数智化关键技术重庆航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500自由申报25绿色低碳废旧锂电池电芯全自动精细化高效拆解装置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26绿色低碳陆相页岩油气 CCUS 技术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500自由申报27功率半导体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 SoC 芯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28功率半导体面向宇航应用的抗辐照氮化镓基功率电子材料与器件重庆市科学技术局≤1000联合本地单位申报揭榜条件(一)重庆市内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及创新联合体等其他组织;(二)具有较强的研发团队、科研条件和自主研发能力,在相关领域具有良好科研业绩、具备较强的国际影响力,有能力完成榜单任务;(三)能对发榜项目的技术需求,提出计划合理、目标清晰、路线可行的技术攻关方案,项目相关核心技术应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近三年内无知识产权纠纷;(四)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五)项目负责人应为揭榜牵头单位在职、在岗人员,项目负责团队应弘扬科学家精神,能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实施;(六)鼓励揭榜方协同行业上下游和产学研各方力量,联合开展揭榜攻关。揭榜要求(一)实施环节项目按照榜单发布、项目揭榜、论证公示、协议签订、任务实施、考核评价等6个环节组织推进。(二)申报形式1.企业出资项目采取自由申报,请揭榜单位与发榜单位对接洽谈,确定合作事宜后组织实施。2.政府出资项目,请揭榜单位联合重庆本地单位申报,按照市级科研项目流程申报实施。(三)申报时间2024年1月31日24:00截止
  • 沈阳检验检疫局聘任孙铁珩院士领衔科技攻关
    日前,沈阳检验检疫局局长于凤琴代表沈阳局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大学校长孙铁珩在该局举行了隆重的聘任签字仪式,聘请孙铁珩院士为该局技术中心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环保微生物菌剂检测重点实验室的兼职技术领衔专家。   该局技术中心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环保微生物菌剂检测重点实验室拥有较先进的检验技术和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孙铁珩院士具有学科全面、专业技术基础雄厚的优势。为将孙铁珩院士在环境生态和污水生态处理研究中取得的创新成果,以及他在建立与发展污水土地处理和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为主体的污染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体系等方面的权威优势应用到检验检疫工作中,本着优势互补,指导发展的原则,并注重在生态、化学、生物等领域能得到院士的指导,双方一致同意建立聘任合作关系。   在科技攻关方面,双方互相为依托将建立科研开发基地,由孙铁珩院士指导该局技术人员申报科研课题,指导合作进行生态、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在人员培训方面,双方互相为依托将建立人才培训、知识创新基地。孙铁珩院士将不定期地为该局举办相关专业知识讲座,以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并开阔知识视野。
  • 中国农科院提出“十三五”十八项重点攻关目标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以产生一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世界级科技成果为目标,中国农科院提炼出“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工程18项重点科技任务。这是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在今天召开的该院年度工作会议上披露的。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这18项重点攻关任务是: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作物定向设计育种,着重运用生命科学、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支撑做强种业;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动物新品种国产化选育,补齐“绝大多数动物品种都由国外引进”这一畜牧产业最大短板;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精准防控;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重大动物疫病快速诊断与防控,重点突破人畜共患病早期防控技术;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包括农业秸秆变废为宝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典型区域农业环境污染防控,如南方稻米的重金属污染防控;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与全程控制;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业智能化设施装备研制;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业生物组学创新与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产品功能提升与梯次加工,支撑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升级;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业大数据挖掘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全球农业信息资源挖掘利用,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提供服务;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转型期农业发展政策研究,提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新常态下政策层面的支撑;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种植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畜牧业绿色养殖技术集成创新,这两项都着眼于从单一技术变成链式技术的推广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西部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创新;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都市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为国家10大都市群战略服务;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海外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支撑中国农业“走出去”。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李家洋介绍,围绕18项任务,将组织315个团队协同攻关,改变长期存在的“大科研,小作坊”现象,解决农业科研长周期与科研项目短期限的矛盾,到“十三五”末把中国农科院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研院所。 /p p br/ /p
  • 上海科哲公司再次成功验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010年5月31日,上海市科委专家组对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科技攻关项目:“高通量多检测器薄层色谱扫描仪研制”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总结报告、技术报告和测评报告,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在现场观看了仪器操作演示后,经认真的讨论后,得出如下结论:   该项目研制的KH-3100H型高通量多检测器薄层色谱扫描仪,是一种多检测器薄层色谱扫描仪 带有先进的自动样品前处理系统、薄层色谱扫描仪数据处理系统、全自动控制工作站等。采用了二极管阵列、CCD图像、化学发光、荧光等多个检测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化学物质分析 分析范围比经典扫描仪更宽,分析速度更快,并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   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的科技查新报告显示,该项目高通量多检测器薄层色谱扫描仪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还未见国外厂商具有同类产品,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达到了科研立项的目的。   专家组认为项目验收资料齐全,文件规范、技术指标达到了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公司作为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薄层色谱仪器生产商,一直受到上海科委的重视与支持,本次项目的顺利完成,成功推出了代表世界薄层色谱扫描仪的最高水平的KH-3100H型高通量多检测器薄层色谱扫描仪,宣告了上海科哲公司在技术方面已经开始引领世界薄层色谱扫描仪的潮流,成功地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给国际薄层色谱扫描仪生产厂家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 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拟立项项目公示
    根据财政部、科技部要求,按照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拟立项项目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9日至2023年12月5日。   对公示内容(附后)持有异议的,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委反映。按照上海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有关规定,个人提出异议的,请在异议材料上注明姓名和联系电话;单位提出异议的,请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我委对异议者的信息予以保密。为保证异议处理客观、公正、公平,保护被公示者的合法权益,我委对匿名且无明确证据和可查线索的异议,不予受理。  材料寄送至:市科委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上海市人民大道200号,邮编200003)。  投诉举报电话:63584446   业务咨询电话: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11月29日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拟立项项目清单
  • 实验“皮革老酸奶”不如攻关检测方法
    扬州大学几个有心的大学生近日在实验室用旧皮革提炼出的工业明胶成功自制老酸奶,专家称原理对了,但工业明胶放太多了,配比不够完美。(5月11日扬子晚报)   扬州大学的大学生用自己掌握的化工知识成功自制出来“皮革老酸奶”,或可以看做是对“皮革老酸奶”确实可以通过化学工艺制作的一种肯定性回应。当然,这一“实验”还有一个对公众的提醒之意,提醒公众对食品安全更多一份审慎心态,也提醒一些无良商家别以为可以“为所欲为”。   然而,学习和实验自制皮革“老酸奶”,意义终究有限。在我看来这些喜欢钻研的学生,倒不如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解决对“皮革老酸奶”的检验检测方法上。当前,祸害公众的有毒有害食品数量众多,打击不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检测无门”,甚至“无法检测”。掺加了工业明胶之后的“老酸奶”,就面临一个无法监管、无法检测的难题。江苏省动物营养学科带头人、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营养学教授孙镇平坦言,“目前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些黑心作坊主按一定比例将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掺和加入,依据重金属指标可能无法检测出食品有问题,这种‘潜伏’的伤害往往更可怕。”   近几年沉渣泛起的“地沟油”也是如此,卫生部从去年就开始征集有效检测方法,迄今已经收集了约350多种检测方法,却没有一种能够定性 “地沟油”,监督部门为此一筹莫展,也造成监管和查处有毒有害食品的最大障碍。当前公众最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旧皮革能不能制造工业明胶和老酸奶,最关心的是,究竟以什么方法来检测。   “攻关”皮革老酸奶或工业明胶进入食品中的检测方式,难度不会小,不过高校本身具有较强的学术和技术攻关能力,大学生们也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攻关检测方法”上,体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件有益食品安全的好事。
  • 悟空助力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
    5月27日-2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办,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CMC-药理学实践培训”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班分为仪器示教、培训讲座、药理学研究创新研讨会、实验教学等环节。徐宗本院士、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的师生、海能技术总裁刘文玉先生及技术工程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培训使用的CMC/RL-2020型分析仪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贺浪冲教授团队与海能旗下悟空仪器团队共同合作开发的,该仪器实现了生物体内配体-受体特异性结合现象在体外的仿生模拟,为认识靶向药物作用规律、发现新的药物先导物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药理学实践《型分析仪》培训班在仪器示教环节,贺浪冲教授团队的师生以理论讲授+仪器实操示范相结合的形式,深入介绍了《CMC/RL-2020型分析仪》在研究配体-受体亲和作用的应用。徐宗本院士提出将人工智能与分析仪器进行有机结合,对《CMC/RL-2020型分析仪》应用于药物筛选发现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贺浪冲教授介绍《CMC/RL-2020型分析仪》的设计、研制与应用背景等。来自陕西省内四所医学类高校的近80名师生就细胞膜色谱(CMC)分析仪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使用感受和用户需求等内容进行现场探讨和互动交流。在CMC-药理学实践《CMC/RL-2020型分析仪》培训暨药理学研究创新研讨会上,贺浪冲教授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绍了自主研制的“CMC/RL-2020型分析仪”从提出CMC理论与技术,到研制成分析仪器,再到应用于药物发现与药物分析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新时代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的进步,开辟“生物分析装备产业”新赛道,全力提升国产分析装备竞争力。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龙建纲教授从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出发,指出项目驱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期待在各方力量支持下院校团队与海能合作共赢,促进以CMC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分析装备应用落地。刘文玉先生提到,创新引领科学发展,充分展现了科学仪器国产化的家国情怀和企业凡人匠心的“螺丝钉”精神,并诚邀与会师生到海能参观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彦民教授总结,本次活动是CMC药理学实践的新延续,期望海能的科学仪器真正成为中国式标杆,助力生物色谱的发展。CMC技术实验教学环节,学员们在演练学习中掌握CM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熟悉海能的仪器操作。悟空助力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能够参与到这一产教融合项目中,悟空仪器深感荣幸,也期待与更多科研工作者携手,不断探索与创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国产仪器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科技部发文支持深圳强化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月25日,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创新行动方案》)。《创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力争达到4.8%,PCT专利申请量超过2.5万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8%,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创新要素和高科技企业高度集聚,形成若干具有创新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创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深圳的统筹布局和建设力度,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新材料、量子计算等领域打造一批国际化科研平台。优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在深圳的布局和建设,打造一批产业转移转化平台。支持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牵头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深圳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突破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区块链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培育智能经济、健康产业、海洋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附件:科技部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的通知.doc
  • 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国计量大学联手仰仪科技合力攻关
    4月24日下午,浙江卫视中国蓝频道《新闻联播》记者来仰仪科技采访,公司领导接待了采访记者一行。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防疫物资需求量激增,相关化工企业、制药企业、工艺研发机构等企业单位加大了对反应量热仪的设备需求,也对其检测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为此,中国计量大学工业与商贸计量技术研究所所长叶树亮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仰仪科技实验室为“新阵地”,攻克了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产品转型升级的技术难题,保证了产品的正常生产交付,极大地满足了客户需求,实现了产业和科研的深度融合,让需求驱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并应用。4月25日晚上18:30,采访视频《“两手硬 两战赢”:浙江高校联手企业实验室 产学研打通合力攻关》在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播出。
  • 关于征集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攻关项目的通知
    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推进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今日发布了征集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攻关项目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集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攻关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推进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发布关于征集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攻关项目的通知。一、征集范围(一)创新药械研发1.创新药研发在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完成Ⅰ期、Ⅱ期临床试验,并获得Ⅰ期、Ⅱ期临床试验报告的1类化学药、1类生物制品和1类中药。2.改良型新药研发在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并获得II期临床试验报告的改良型新药。3.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在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进入国家和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的医疗器械产品。(二)创新药械上市1.创新药上市在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完成国内III期临床试验(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完成上市即可),本市持有人获得上市许可并在本市实现产出的1类化学药、1类生物制品和1类中药。2.改良型新药上市在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由本市持有人获得上市许可并在本市实现产出的改良型新药。3.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在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通过国家和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首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本市实现产出的医疗器械。4.创新药械海外上市在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MA(欧洲药品管理局)、CE(欧洲共同体)、PMDA(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或WHO(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注册,并在相关国外市场实现销售本市研发生产的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二、申报要求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本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注册申请人,符合征集范围“(一)创新药械研发”项目的申报单位应承诺在本市实现产出。2.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3.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如实、合理填报创新产品研发投入情况。4.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同时书面提交由申报单位出具的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5.申报时须提供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伦理审查意见/批件、临床试验报告、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证明文件、创新药械产品注册批件等相关材料。提示:1.符合征集范围“(一)创新药研发”同一创新产品,按照I期、II期临床试验分2个项目申报,且需填写相关项目承诺书;2.临床试验报告,需加盖相关医院或临床试验中心公章;3.创新医疗器械申报无需提交附件2;4.符合征集范围“(二)创新药械上市”的创新产品按附件3的要求提交材料,单个产品市级财政仅限支持一次。三、申报方式书面材料请送至上海市科技政务服务中心(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技贸大厦1楼)。政务服务中心不接收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达的书面材料。集中接收书面材料时间为2024年4月18日至4月22日,每个工作日9:30-16:30。逾期送达的,不予受理。四、咨询电话服务热线: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4年4月2日附件:1.2024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创新产品项目申报书.doc2.2024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创新产品研发投入情况表.doc3.2024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创新药械上市项目申报书.doc
  • 大批半导体装备、材料等项目入选“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
    11月15日,浙江省科技厅发布《2023年度第一批“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拟立项项目清单》,公示了508项研发项目,涉及大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类研发项目。什么是“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浙江省2021年开始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其中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由省级财政资金设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浙江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重点技术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研究、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研究活动的科技计划,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攻关模式,旨在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浙江省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尖兵计划”榜单项目原则上最高补助1000万元,对研发投入强度特别大、预期能产生突破性重大成果且确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榜单,可“一事一议”;其他榜单原则上最高补助500万元。以下为本次公示的项目清单:2023年度第一批“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拟立项项目清单项目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一、尖兵计划项目 1 高可靠性高端多控存储系统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胡微 2 虚拟人制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谌明 3 5G毫米波信道仿真模拟平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宋朝晖 4 面向海量物联感知数据汇聚的大数据分析治理平台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殷俊 5 高参数热端部件用特种合金管材制造工艺研发及产业化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正东 6 高碳a-烯烃及乙烯-高碳a-烯烃共聚物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林庆富 7 乙烯法合成MMA关键技术及在高端PMMA树脂中的应用示范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李浩然 8 海上漂浮式风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翟恩地 9 航空复合材料机身壁板成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浙江华瑞航空制造有限公司 孙成 10 大尺寸碳化硅衬底技术 杭州乾晶半导体有限公司 王明华 11 氮化镓基功率电子器件产业化技术与示范应用 浙江大学 吴新科 12 高密度异构系统集成高性能芯片封装技术 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 梁新夫 13 集成电路高电压、大功率晶圆级电性能测试设备及系统 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杨慎知 14 三温ATC平移式集成电路测试分选装备研发及应用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鲍军其 15 12英寸硅片最终抛光设备的研制及应用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李阳健 16 高端半导体装备超洁净泵的研发与应用 浙江大学 胡亮 17 多通道高精度模数转换器芯片研究 浙江地芯引力科技有限公司 朱樟明 18 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协同优化国产化软件/流程开发与验证 浙江大学 任堃 19 面向SOC应用的嵌入式阻变存储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应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王敦辉 20 面向高精度激光雷达的大尺寸大转角MEMS振镜技术研发及示范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王敏昌 21 面向人工智能的光子计算芯片研制 杭州光智元科技有限公司 沈亦晨 22 工业成像探测与一体化通信系统 浙江大学张朝阳 23 海量多模态数据采集与治理关键技术及系统 浙江工业大学 肖刚 24 海量多模态数据采集与治理关键技术及系统 浙江理工大学 黄静 25 通用流程模拟软件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褚健 26 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边缘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和平台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钱雪彪 27 自主可控开放互联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平台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朱毅明 28 多模态遥感数据规整及在轨智能融合平台 宁波大学 孙伟伟 29 海洋天基混合5G通信终端和系统 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蒋从锋 30 基于多重知识表达的智能物联融合感知与计算 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 李向阳 31 基于物联感知的民航飞机四舱立体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胡海苗 32 空地物联的高亚音速智能无人机集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陈国强 33 空地物联的高亚音速智能无人机集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杭州牧星科技有限公司 侯鑫 34 面向大规模密集部署的低功耗物联网实时通信协议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浙江大学 高艺 35 声学传感装置与声音事件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杭州爱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熊文波36 视频监控专用微型大容量存储器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张庚 37 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及云服务平台 浙江大学 卢丽强38 AI数据库系统 浙江大学 伍赛 39 多模数据端云协同感知训练系统 杭州涿溪脑与智能研究所 丁贵广 40 面向未来元社区的快速建模与智能虚实交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浙江大学 王锐 41 面向未来元社区的快速建模与智能虚实交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浙江卓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邓非 42 面向未来元社区的快速建模与智能虚实交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浙江理工大学 蒋明峰 43 面向元宇宙场景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云平台、设备及示范 浙江工商大学 徐晓刚 44 面向元宇宙场景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云平台、设备及示范 浙江大学 吴超 45 面向元宇宙的数字虚拟内容人机协同制作平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郑博仑 46 面向元宇宙的自然人机交互设备与系统 浙江大学 邹常青 47 面向元宇宙基础视觉算法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平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张继勇 48 服装产业核心基础软件(CAD)研发及应用示范 浙江大学 金小刚 49 智能监管与合规风险监控一体化平台研发与应用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林金曙 50 大能量绿光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 浙江热刺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刘江 51 多参量可调控高功率飞秒激光器 杭州奥创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杨直 52 高通量激光纳米3D光刻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浙江大学 李海峰 53 高温服役构件的激光复合热障涂层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周夏凉 54 纳米级高精度多材料协同3D打印装备研制与应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孔哲 55 中厚板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关键技术与装备 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王梁 56 超大型精密数控车磨复合机床 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马兴法 57 超精密数控机床智能快速刀具伺服装备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陈远流 58 高精度数控立式磨齿机 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俞朝杰 59 高性能内置电机直驱伺服动力刀塔 海辰精密机械(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胡晓东 60 面向工业母机制造的高精度数控龙门导轨磨床整机研发及应用 浙江杭机股份有限公司 钢轨道岔高能束强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浙江工业大学 陈智君 66 直流特高压智能化换流及运维成套装备研发 杭州柯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高盛生物加入应急攻关项目|助力武汉战“疫”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高盛生物加入省实验室新冠病毒紧急公关项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38px height: 29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5bc74e4-f930-45d8-ad14-4c43d9663c44.jpg" title=" 高盛生物000.jpg" alt=" 高盛生物000.jpg" width=" 538" height=" 29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央视视频连线确认新冠病毒人传人的信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春节伊始,武汉疫情形式急转直下!在应对新冠病毒的斗争中,全国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用了最短工期竣工实现重症病人的收治。然而,武汉医疗资源不但出现了紧缺,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无法进行对居民进行快速的新冠病毒核酸筛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根据报道,在疫情前期多家收治医院在前期每天只能发出100个咽拭子,整个武汉市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估计不到1000个样本,这些检测诊断瓶颈和患者收治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量潜在感染者只能在家休养,从而又造成了更多的交叉感染。在春节后,武汉市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的大量增加,与医疗资源被大量病患冲击,以及检验收治瓶颈直接相关。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疫情就是命令!徐涛院士带领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在春节期间紧急启动了10个针对新冠病毒的紧急攻关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病毒的治疗药物、疫苗和快筛快检等紧急项目。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高盛生物接受“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的邀请参与应急攻关项目,承接了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高通量自动化核酸制备检测一体装备” /strong /span 的任务。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4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a2b9438-1c62-4d42-9f4f-5a0205637806.jpg" title=" 高盛生物001.jpg" alt=" 高盛生物001.jpg" width=" 304" height=" 30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大年初五徐涛院士带领班子来工程实验室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b19e99f-5638-4230-ab8a-68d02ecf2eb5.jpg" title=" 高盛生物002.jpg" alt=" 高盛生物00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2月3号徐涛院士给广州市市委书记、广州市市长做工作汇& nbsp 亲自指导督战报提出的工作利器--高盛产品& nbsp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33bab9e-00c6-444b-b6ce-a5f6feb5a806.jpg" title=" 高盛生物003.png" alt=" 高盛生物00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商情我司协助攻关项目文件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高盛生物的任务是要为新冠病毒的高通量筛查提供核酸检测自动化工作站和快速筛选平台。通俗的讲,如果新冠病毒筛查的人工用试剂盒检验是小米加步枪的话,高盛生物的高通量自动化工作站配合试剂盒进行新冠病毒快筛,就是超高射速的“加特林机关枪”!(加特林机枪,六联管,每分钟射速5000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大年初三接到任务后,高盛生物对公司员工发出紧急动员令,以吴培诚教授和于瑞国总经理为首迅速组成8人团队的攻关小组,在3周多的联合攻关中,对现有服务于分子刑侦检测的X-PURE96 PLUS微量核酸自动提取定量工作站进行关键模块的升级改造,迅速实现了192通量病毒核酸提取及检测自动化一体的功能,并通过初步模拟的提取及检测,测试本设备以及试剂的配合度,以求响应领导安排,尽快将工作站转运入驻医院的新冠病毒技术服务。&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29e2130e-4be5-4c2e-b8ca-71c9fe38aec8.jpg" title=" 高盛生物005.jpg" alt=" 高盛生物005.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高盛研发人员已经加班到第15天了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新产品达成的技术指标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经过三周的高强度技术攻关,高盛团队克服了人员不齐,物资不足和物流不畅的困难,迅速的将原有的核酸提取工作站改造为高通量的自动化新冠病毒快检设备,这个设备针对武汉病毒检验的实际问题,在三个方面做了针对性的突破: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1、自动化的高通量检测水平,提高新冠病毒检验效率,理论上可以实现每天& gt 1200份样品的检验。基本相当于疫情初期武汉市的日检测总量。2 br/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2、极高的光学灵敏度,提高新冠病毒的检出水平,并尽可能排除传统检测中接近50%的检出假阳/阴性。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3、工作站自带风速5m/s& nbsp HEPA过滤系统实现P2级别的洁净度,可降低检验人员的感染风险,并节省检验的空间。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高盛生物设备已进入临床试验和认证阶段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通过三周的紧急攻关,高盛生物研发应用于冠状病毒感染筛查的智能设备:X-PURE96 PLUS全自动核酸提取与加样系统已达成新冠病毒紧急攻关项目技术要求,该项目已进入省疾控中心临床试验和认证阶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5px height: 31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710c927f-3f19-4143-8f55-df59e767f00a.jpg" title=" 高盛生物006.jpg" alt=" 高盛生物006.jpg" width=" 505" height=" 316"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text-indent: 0em " X-PURE96 PLUS 是应对新冠病毒核酸检验的利器,同时保有高通量和精准性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新冠病毒疫情的长期性和隐秘性特征与实现自动化高通量精准检测的必要性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近期采访中,王辰院士指出,和SARS相比而言,SARS的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它的病毒也是这样的特点。对于这样兼具很强传播性和很强致病性的病毒,它是不容易存活和在人间持续传播的。要么把宿主杀死了,它由此也就不在了。而像新冠肺炎我们就是说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f2eb0ad-0983-4a3a-bbde-af6bf6b32dce.jpg" title=" 高盛生物007.jpg" alt=" 高盛生物007.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另据央视网2月19日报道,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四川成都治愈患者在隔离10天后复检查出核酸阳性 /span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以上论断和案例都预示着,新冠病毒的感染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因此,要确保未来战“疫”取得彻底胜利,医疗系统和防疫系统都提高检测水平,达成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全自动高通量高精度的检测方案 /strong /span ,以应对可能的疫情爆发和大规模的疫情筛查。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应对这些挑战,高盛生物公司将继续努力研发检验利器,为全国新冠病毒战“疫”取得胜利而贡献力量。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right " (投稿:高盛生物)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