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中心

仪器信息网科学中心专题为您整合科学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学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学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学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学中心话题讨论。

科学中心相关的资讯

  •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2030年将建成全球知名综合性科学中心
    p   在北京的“三大科学城”中,怀柔科学城知名度稍低。市发改委昨日公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已获得批复,将重点开展系统推进重点科学领域跨越发展等工作。 br/ /p p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同意建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20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效将初步显现 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知名的综合性科学中心。 /p p   在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中,北京将统筹规划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学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推动央地科技资源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北京市与中央有关部门会商合作,优化中央科技资源在京布局,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业的研发优势,形成北京市与中央在京单位高效合作、协同创新的良好格局。 /p p   中关村科学城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高等学校和中央企业,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怀柔科学城重点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群,创新运行机制,搭建大型科技服务平台。未来科学城着重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集成中央在京科技资源,引进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强化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集聚区。 /p p   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的建设方案中,这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重点开展7个方面工作,即系统推进重点科学领域跨越发展 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发展 科学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集聚国内外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 谋划推动实施重大科技计划 积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先试 统筹布局前瞻未来的国家实验室。 /p p br/ /p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
    1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副秘书长潘教峰、吴建国带队听取了中心建设方案和科研进展汇报,并与该中心一线科研骨干座谈,针对该中心提出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和办公。   会上,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汇报了中心建设方案。该中心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参与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技大学。蒲慕明院士担任中心主任,郭爱克院士担任中心首席科学家。   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启动的5个卓越创新中心之一。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该中心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开展了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已凝聚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和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入选者等在内的杰出人才队伍。未来该中心将进一步聚焦脑科学的重要前沿方向,力争在脑科学前沿研究和技术发展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 继续凝聚并稳定支持脑科学领域最具创新活力的优秀人才,形成创新团队,成为我国脑科学研究领域杰出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 充分发挥脑科学研究的建制化集群优势,通过建立符合未来脑科学研究发展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尽早建成国际一流的脑科学研究中心。   卓越创新中心作为重大任务的载体、重大成果的发源地、杰出人才的聚集地、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科院将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激励措施予以支持。例如,赋予卓越创新中心必要的科研管理自主权 试行&ldquo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rdquo 计划 在人员经费、考核与激励、人才计划、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个性化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将对卓越创新中心实行严格的周期性评估,以独立第三方专家、国际评估为主,每2-3年进行中期检查,每5年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合格的继续支持,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将被摘牌。   中科院前沿局、规划局、条财局、人事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上海生科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上述活动。 成立仪式现场
  • 《科学》社论:让化学成为真正的“中心科学”
    化学为问题解决提供原动力 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   3月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社论——《鼓舞人心的化学》(Inspirational Chemistry),对化学在当今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以及应该受到何种待遇展开讨论。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放眼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庆祝2011这个国际化学年。全球对化学重要性的共识(到达如此地步)似乎有点异常。化学被称为“中心科学”,也许这是在暗示其在物理学基本概念与生物学实际问题之间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来说,化学是解决当今包括能源问题、疾病治疗新方法在内大多数棘手问题的原动力。   那么为何相比其他学科,化学总是退居二线呢?从前,在公众心目中,物理学才是科学的代表 直到最近,生物学也加入其中。奇怪的是,化学总是无法“见人”。有人说,化学归根结底就是物理学 另一些人说,化学只是一种技术,是各种可行性研究方法的集合罢了,其存在的问题没深度,所含的意义没远见。   我们觉得化学所蕴含的尊贵思想是存在的,只不过想看到这种思想有点困难。现代化学解决的是一些很重要的问题,但对不从事化学研究的人来说,这些问题却不是立竿见影的那种。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制造生命基本组成和将水氧化成氧气这样一类问题,很明显是和物理学与生物学紧密相连的,但答案却属于化学的范畴。   我们应该借国际化学年这个契机引起世人的关注,运用基础研究的力量解决那些让人畏惧的挑战,让本世纪成为化学的世纪。
  •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新认证中心评议会召开
    11月7日上午,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新认证中心专家评议会在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召开,副校长蒋昌俊出席并致辞。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计划司平台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上海市科委以及相关行业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综合计划局局长、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领导小组成员徐金堃研究员主持。我校风洞中心杨志刚教授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作了关于汽车整车风洞申请加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的汇报,详细介绍了风洞中心概况、相关学科、建设目标、运行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风洞中心的申请汇报,高度评价了汽车整车风洞在服务和支撑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行业共性技术研究,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卓有成效的作用,积极肯定了汽车整车风洞在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经过充分讨论和评议,专家组达成一致意见,建议汽车整车风洞纳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系列。   会前,与会专家参观考察了风洞中心实验室,听取了相关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介绍。
  • 走近大科学工程: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图为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核磁共振分析系统。   走近中国大科学工程   生活中的乌云总是不期而至。一位正值花季的美国女孩,突然被告知患上了一种非常难治的癌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所患癌症的亚型发生率极低。   在患同一大类癌症的人群中,只有2%的人所患亚型和她一样。幸运的是,针对这一亚型恰好有一种特效药。经过不到3个月的治疗,她痊愈了。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上海(筹)主任雷鸣用这个真实的案例,向科技日报记者生动阐释了精准医疗的未来图景。但并非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和那位女孩一样幸运。在人类通往精准医疗的道路上,蛋白质科学研究将扮演什么角色?身为国家大科学工程之一的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以下简称&ldquo 上海设施&rdquo )对推进蛋白质科学研究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为回答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进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上海(筹)一探究竟。   不容小觑的&ldquo 仪器集群&rdquo   和以往走进的国家大科学工程相比,上海设施没能在视觉上给人造成强大冲击。   &ldquo 我们这里主要是一些体量相对较小的生命科学研究的仪器集群,以至于在立项之初,是否将上海设施列入大科学工程都存在争议。&rdquo 雷鸣说道。   可别小瞧这里的&ldquo 仪器集群&rdquo 。上海设施自2014年5月试运行以来,前来参观的1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国际知名专家对设备的先进性纷纷&ldquo 点赞&rdquo 。   雷鸣回忆道,十多年前,我国在蛋白质科学研究领域虽然已取得一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整体上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蛋白质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于2008年被批准立项,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分为上海和北京两部分,上海设施以建设蛋白质结构解析能力为主。   围绕从生物体的空间尺度和生命过程的时间尺度来研究蛋白质,上海设施构建了由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系统、核磁分析系统、集成化电镜分析系统、蛋白质动态分析系统、质谱分析系统、复合激光显微成像系统、分子影像系统和数据库与计算分析系统组成的9大技术系统,具备规模化蛋白质制备、多尺度结构分析、多层次动态研究、修饰与相互作用分析以及数据库与计算分析5大能力。   史蒂夫· 哈里森是雷鸣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时的导师。参观上海设施后,史蒂夫感觉非常震撼,对雷鸣很年轻就有机会参与如此重大的项目表示赞赏和羡慕。收获羡慕之余,雷鸣多次被问道:&ldquo 在如此先进的科研平台上,你们能做出哪些世界一流的工作来?&rdquo   独一无二的蛋白质&ldquo 智能工厂&rdquo   每一个蛋白质就像一个人一样,有自己的脾气秉性。要把它研究透彻,需要时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句话叫&ldquo one protein,one career&rdquo ,意为一个教授一辈子只能研究透一个蛋白质。&ldquo 我主要研究端粒,从评上教授到现在,也只解析了数十个蛋白质的结构。&rdquo 雷鸣说道。   要摸清蛋白质的&ldquo 脾气&rdquo ,首先是要获取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想见到蛋白质的&ldquo 真身&rdquo ,就必须打破细胞。而细胞一旦被打破,里面90%的蛋白质就同时被破坏掉了,踪迹难觅。   找到目标蛋白质后,保存也是个难题。相对于&ldquo 皮实&rdquo 的基因,蛋白质要&ldquo 娇气&rdquo 得多。记载遗传信息的基因就像是张可以随意摆放的卡片,没有变性的担忧。蛋白质则不同,一旦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就会有变质的风险。   在传统的生物学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手持移液枪,往装有不同液体的瓶瓶罐罐里添加试剂是常见的场景。在上海设施的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里,这一幕正在被自动化的机器操作所取代。   高通量克隆构建实验室的中心区域是一个用玻璃超净间封闭起来的自动化机械操作平台。操作台外有一台集成软件的计算机负责&ldquo 发号施令&rdquo 。科研人员启动预设程序后,白色的机械臂在平台的各个自动化仪器间来回挪动,轻巧地把一个个96孔板放置到指定的板位上。各个自动化仪器的板位分别可执行加液、振荡、离心、清洗等生物实验操作。   传统手工操作,一个人每天最多克隆十几个基因。眼前的这套自动化系统,一天可以克隆960个基因,生产效率相当于一个数百人规模的基因克隆企业。&ldquo 我们希望把自动化概念引入科研中,重复劳动让机器来做,科研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真正的科学问题。&rdquo 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主管邓玮告诉记者。   上海设施自主设计和研发应用流程的这套系统,如同&ldquo 智能工厂&rdquo 一般,能独立完成一整套从分子生物学到细胞生物学的全部实验操作。   &ldquo 集成化程度越高的自动化设备,出错的几率就越高。针对完全陌生的样品,我们这套系统的可靠性能达到70%,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结果了。&rdquo 雷鸣表示。   五线六站 透视蛋白质内部结构   蛋白质并不是由松散的氨基酸随机排列组合而成,每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有自己特定的空间结构。结构决定着蛋白质的功能。   肌红蛋白是哺乳动物心肌和骨骼肌中贮存和分配氧的胞内蛋白质。1960年,英国科学家肯德鲁(John Kendrew)首次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来自抹香鲸的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这一发现,使他成为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之一。   大多数人都有医院照X光的体验,X射线衍射法相当于是给结晶后的蛋白质拍X光,拍出的是一幅蛋白质晶体原子尺度的三维结构图。   在建筑外观呈鹦鹉螺形状的上海光源里,有5条光束线和6个专用实验站(五线六站)用于蛋白质科学研究。五线六站包括4个X射线实验站和两个红外光谱实验站,它们构成了上海设施的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系统和动态分析系统。   记者来到五线六站时,上海光源处在停光检修期,复合物晶体线站负责人秦文明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为第二天的复工做好准备。排成一长溜的设备间和操作间由厚重的屏蔽门把守,机器的轰鸣声给人置身工厂车间的感觉。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上海(筹)副主任张荣光,是五线六站的负责人。2009年回国之前,他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近20年。阿贡的APS(先进光子源)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中心之一,采用X射线衍射法在半小时内测定蛋白质晶体结构曾是阿贡的骄傲。在五线六站,这一时间被缩短为几分钟。   &ldquo 我们安装了先进的衍射仪和探测器,收集全套数据最快只需36秒,接着使用自建的软件系统,不到5分钟就能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给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rdquo 张荣光表示,五线六站不仅配备了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在实验方法和自动化上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提升。   过去,科研人员带着蛋白质晶体样品来到线站做实验非常忙碌。因为不能确定收到的数据是否有用,针对同一个晶体样品,要反复不停收集多套数据,带回去做进一步分析。   &ldquo 现在很快就能看到结果,一次可以带上一批样品来线站做实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我们的目标是,用户带到线站上来的是晶体,带回去的是蛋白质的结构。&rdquo 张荣光说道。   核磁共振拼搭蛋白质结构&ldquo 积木&rdquo   不是所有的蛋白质在纯化后都能顺利结晶。结晶了的蛋白质也可能由于晶体质量等原因,难以被X射线&ldquo 看清&rdquo 。此外,同步辐射产生的X射线能量很高,小一点的晶体在被它探测时有&ldquo 粉身碎骨&rdquo 的风险。   在晶体学力所不及的领域,同样借助X射线设立的生物小角线站能弥补一二。事实上,溶液状态下的蛋白质表现得更为&ldquo 动态&rdquo 和&ldquo 真实&rdquo 。小角线站负责人李娜介绍,小角散射技术能快速捕捉到溶液状态下蛋白质的瞬时结构。只需要秒量级,甚至毫秒量级的时间,就能看见两个分子是否形成复合物。   分辨率不高是小角散射的不足之处。张荣光进一步解释说,就像从远处看两个人的位置关系一样,能看清他们是靠在一起,但具体是手牵手,还是脚靠脚,就不得而知了。要在溶液状态下看清原子尺度的细节和运动,就要靠核磁系统了。   离开五线六站,记者来到了上海设施的核磁共振实验室。蓝色塑胶地板上,分布着5台白色圆柱状的&ldquo 大家伙&rdquo 。其中,体型最大的900兆核磁共振谱仪是目前国内在使用的最高场强的超导磁体设备之一。为了方便把样品放入仪器顶部,还专门搭建了高约四五米的扶梯。   和光束线站、电镜等设施的直接成像相比,核磁共振扫描得到的是&ldquo 间接&rdquo 信息&mdash &mdash 蛋白质分子里每2个氢原子之间的相对距离,据此勾勒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对此,核磁系统技术主管刘志军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一个坐着的人,如果能测算出他的头、手、脚等部位两端的距离,就能画出他的大致轮廓。   &ldquo 也可以理解为,核磁共振扫描得到的是一盒子拼插积木,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把积木一块块地搭建起来,难点就在于不知道这些积木分属于哪个部位,是头还是脚,需要先指认,再通过计算来还原成三维结构。&rdquo 刘志军说。   为了&ldquo 指认&rdquo 方便,刘志军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构建一个大的数据库。理想状态是,核磁共振扫描溶液状态下的蛋白质后得到的实验信息,可以去数据库中进行对比,如果有类似的&ldquo 片段&rdquo ,就可判断出这块&ldquo 积木&rdquo 属于哪个部位,再进一步去还原。&ldquo 搭积木的效率高低,取决于已知信息的多少,还原蛋白质三维结构也是如此&rdquo 。   蛋白质研究为药物研发铺路   蛋白质(protein)的概念最早由瑞典化学家永斯· 雅各布· 贝采利乌斯在1838年提出。&ldquo protein&rdquo 源自希腊文&ldquo protos&rdquo ,意为&ldquo 第一的,首要的&rdquo 。其时,人们对于蛋白质在机体中的核心作用并不了解。   一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教科书里,蛋白质被认为都长着一副橄榄球的模样,为细胞提供黏稠度是它主要甚至唯一的功能。随着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和首个原子尺度的蛋白分子三维结构图的精准呈现,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大幕开启,人们开始逐渐摸清蛋白质的&ldquo 长相&rdquo 和&ldquo 秉性&rdquo 。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在构建细胞结构、生物催化、物质传输等方面,蛋白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体新陈代谢几乎离不开的催化剂&mdash &mdash 酶,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   然而,和DNA测序、基因组研究的耳熟能详相比,蛋白质研究似乎略显低调。事实上,蛋白质研究可视作基因研究的姊妹篇。雷鸣以肺癌为例说道,过去肺癌病人都用一种药物治疗,现在看来并不科学。尽管结果都表现为肺癌,但从分子尺度分析,发病机理千差万别。   上游致病的基因多种多样,不同基因组会产生数百种或数千种蛋白质组合,形成不同特质的癌细胞。每一种组合背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为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同一个基因在不同条件、时期可能会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如何找到精准的治疗靶点成为棘手的难题。   &ldquo 通过测序能知道多少种基因有病变,分析出主要矛盾是哪个,但基因检测只能用于诊断,给不了治疗的药物,下一步需要借助于蛋白质科学研究,为生物制药提供对症的&lsquo 靶点&rsquo 。在未来,精准医疗有望给每一种不同亚型的癌症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药物。&rdquo 雷鸣表示。(原标题:探秘蛋白质的&ldquo 前世今生&rdquo &mdash &mdash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上海(筹)印象)
  • 中国正成为世界分析科学服务新中心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 “2010年,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将用于建立北京的客户体验中心和上海的中国技术中心,增加新的厂房和引进新的产品线。”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马尔克卡斯帕尔2日说。   随着医药和生物公司、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与环境装备制造等需求迅猛增长,中国正迅速成为世界分析科学服务新中心。   作为世界最大的分析科学服务商之一,马尔克卡斯帕尔2日在此间的中国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中国政府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如食品安全和空气质量监控方面,进行了巨额投入,让全球业界受益匪浅。”   分析科学服务对象包括医药和生物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服务内容是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及其他用品和服务,通过提供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学研究发展改进工艺技术。   中国迅猛发展的食品安全、环保领域、能源与基础设施及医疗保健业务,为分析科学服务业增长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迄今为止,赛默飞世尔科技在中国拥有1200余名员工和5家工厂,成为中国分析科学领域最大的外资企业,”马尔克卡斯帕尔说,“巨大发展潜力需要跨国公司不断加强投入,以争取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尤其要在渠道和商业资源方面加强实力,服务本土客户。”
  • 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征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立项建议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对科学基金的工作定位以及“聚焦前沿、突出交叉”的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2016年开始试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下简称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016年度基金委共资助3 项。数学物理科学部为了做好2017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组织工作,在数理科学领域征集立项建议,特发此通告。  一、 定位与实施原则  (一) 定位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二) 实施原则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实施遵循“原创导向、交叉融合、开放合作、稳定支持、动态调整”的原则。  1.原创导向原则。强调原创价值导向,鼓励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孕育多元化的创新思想,营造竞争合作、攻坚克难、宽容失败、包容多元的原创氛围。  2.交叉融合原则。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聚集多学科优势团队,开展深入系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  3.开放合作原则。拓展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特别是优秀青年学者前来工作,冲击国际科学前沿。  4.稳定支持原则。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设定资助期限最长为10年,给予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资助。  5.动态调整原则。控制总体规模,实行延续支持与退出相结合的机制。在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根据实施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延续支持。  二、资助规模与资助周期强度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周期采取5+5模式。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采取对同时启动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统一组织评估的方式。根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5年资助经费为1-2亿。  三、申请条件与工作程序  (一)申请条件  1.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应当在科学前沿领域形成优秀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其学术带头人应当是本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能够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骨干成员应当在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过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2.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拟开展的研究应当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交叉性 研究方案应当先进、合理 总体目标应当在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起到引领作用或者是开创新领域,有望通过5-10年的支持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  3.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依托单位应当具有完备的科研支撑条件和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应当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纳入本单位的重点管理范畴,并承诺保障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所需要的研究工作条件,对前来从事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国内外优秀科学家提供薪酬待遇及科研条件保障。  (二)工作程序  在试点实施阶段,采用科学部推荐申请的方式。2017年每个科学部经专家咨询委员会差额遴选后推荐1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人年龄不得超过60岁,骨干成员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申请人及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人通过依托单位提出项目申请。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时不纳入限项范围,获得批准后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不得再申请其他类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除外),不得以获得资助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研究内容再申请其他科技计划项目。  四、立项建议书的撰写提纲  (一)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背景情况  1.研究领域与方向   2.研究团队构成(申请人及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   3.已取得的研究工作基础积累及水平,包括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的水平及优势   4.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科技计划的资助情况。  (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1.主要研究方向、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包括研究价值、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2.研究方案,包括合作研究单位的分工、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计划等   3.近五年的预期目标和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十年的总体目标   4.开放合作计划。  (三)支撑与保障条件  1.具备的仪器设备及基础数据资料等   2.依托单位承诺的科研和待遇条件。  (四)资金需求与预算  五、提交建议书要求  有意申请的单位请于2017年3月25日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综合处提交立项建议书(请同时提交电子申请和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的纸质申请各一份)。  联系人:白坤朝  邮 箱:519phy@nsfc.gov.cn  电 话:010-6232691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综合处,邮编:100085  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建议书(数学物理科学部).do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  2017年1月23日
  • 上海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托起生命科学梦
    地处上海市海科路园区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以下简称蛋白质中心)并不十分引人瞩目,但这个蛋白质中心大院,却在过去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国内外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原来,在这个总面积3.3万平米的建筑里,容纳着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九大系统,其中涵盖了包括先进光束线站、电镜、核磁、质谱、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等国内乃至世界最为先进的蛋白质设施。  记者到达蛋白质中心时,中心内正忙得热火朝天。  加速前进的科研服务器  走进蛋白质中心,记者被大堂展板上的信息介绍所吸引,上面清晰地介绍了中心研究人员的成果。事实上,还有很多依托蛋白质中心设施的研究用户成果未进行展示,其中包含诸如施一公、高福、许彦辉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2015年到2016年,清华大学施一公研究团队连续两篇论文登上美国《科学》杂志,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甚至有媒体用“诺奖级成果”来评价施一公的研究。然而,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两篇文章都与蛋白质中心有紧密关联。  “由设施提供基础支持产生的高端研究成果,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70多篇,最近是一个加速的过程。”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副所长、蛋白质中心主任雷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蛋白质中心已经成为国内蛋白质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托。  在生命科学领域,蛋白质研究被视作基础中的基础,不仅是基础研究中的前沿方向,还与人民健康紧密关联,并能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是雷鸣口中“比较突出的需要大型投入的研究领域”。  “科学创新方面的努力和设想,需要这样一个基础。”雷鸣说。然而,蛋白质中心这一总投资7.56亿元的“国之利器”,并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从筹建之日起,外界就一直存在不同声音。  相比较物理学等学科,生命科学中的大科学装置并不多见。然而,要窥探生命的奥秘,大科学装置自然有它独到的优势。  事实上,在蛋白质中心未建成前,国内生命科学仪器设备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实验室,许多研究对设施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也令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显得迫切而紧要。  先进光束线站研究员、蛋白质中心副主任张荣光对此有深刻体会。他告诉记者,蛋白质设施开放运行之初,原本只有一条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但全国却有180到200个课题组,只能满足国内相关研究20%~25%的机时需求。  “很多课题组都不得不去日本、美国用同步辐射光源晶体学实验站完成自己的研究。”张荣光回忆道。  自2014年5月面向国内外用户开放至今年6月,蛋白质设施已累计试运行超过18万小时,执行用户课题1300多个。从服务基础科研的角度来说,蛋白质中心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想。  “一站式”设施集成价值凸显  走进蛋白质中心大楼一层宽敞的实验室,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运维主任邓玮向记者展示了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机械手臂”是如何在轨道上来回运行,将研究人员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并让蛋白质实验变得高效。  如同眼前这条像工厂里的生产线一般的实验设备,蛋白质中心似乎是一条生命科学研究仪器的“流水线”,让蛋白质研究手段更加多元,也令研究本身更加便捷。  但拨开表面看本质,蛋白质中心绝非一条简单的程式化“流水线”。  今年早些时候,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许琛琦与李伯良研究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  蛋白质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称,这一成果是经过质谱、核磁等多套蛋白质设施的联合攻关,才获得了喜人的实验结果。“一站式”科研设备的集成价值,在研究人员、实验人员与仪器设备的有机互动中,焕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表面看来,蛋白质中心的价值核心似乎在于先进的仪器设备,但记者与蛋白质中心工作人员的沟通中清晰地感受到,“人才”也是他们始终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也是中心集成价值大放异彩的关键所在。  从筹建至今,人才储备与培养都是蛋白质中心工作的重点。  蛋白质中心建设的构想成形之初,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挑选了7名优秀人才派往国外学习先进仪器设备应用技术。  到如今蛋白质中心建立并成功对外开放,中心已聘请多位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构建了一支由150多人构成的强大运维、科研团队,在探索科学前沿问题的同时,也在为科研用户提供近乎“保姆式”的科研服务。  以蛋白质中心质谱系统为例,在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服务时,研究人员往往要与相关研究课题进行长时间的讨论,依据研究者的需求“定制服务”,设计出最佳的实验方法和路径。  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这九大系统都需要蛋白质中心的研究人员与用户长时间的沟通协调,并根据设备性能调整实验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也正因这样定制化的服务模式,才最终架起技术与研究间的桥梁,使得蛋白质中心在国内相关研究中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  创新永不止步  如今,蛋白质中心的运行日趋平稳,但创新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近期建立的生物大分子小角散射和红外线站,便是最好的证明。  张荣光告诉记者,这两条线站在医学应用、减少蛋白质溶液状态散射数据收集的辐射损伤及低分辨率结构的快速测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为国内建立的首条相关线站,张荣光和他的同事在吸收新技术后,也在通过举办学习班、论坛,让国内更多科研人员认识这些世界领先技术,并期望未来相关技术能在他们的研究中得到应用。  除了紧跟世界先进技术步伐之外,自主设备研发也是蛋白质中心追求卓越的策略。  蛋白质中心自主设计并与国外公司合作搭建了一条“高通量蛋白质生产线”,但这并非终点。在这条“生产线”隔壁实验室里,一条依据进口设备系统为原型,经改进、创新后自主搭建的一台小型自动化设备,已具雏形。  这意味着,成本低廉却能实现中等通量实验效率的蛋白质设备,将从蛋白质中心工作人员的手中,走进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实验室。“我们打算经过进一步改善,将它推广,为国内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支付得起的研究设备。”邓玮说。  技术上的创新,也要配合相应管理上的创新。如今,蛋白质设施的机时逐步变得“供不应求”,如何把握设备高效利用与向前沿科学问题倾斜之间的平衡,成了蛋白质中心关注点所在。  中心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通过已构建的第三方用户委员会遴选实验课题,让蛋白质中心这一国之利器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能有的放矢,“直指以往无法解决的科学难题”。  所有人努力的目的只有一个——服务国内基础科研。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份需始终坚守的“初心”,他们也已用漂亮的成绩单,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科研服务答卷。  下一步,在做好科研服务的同时,中心也将在寻求设施价值最大化的途径上有所突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9月,蛋白质中心计划召开一次大规模的用户大会,向上海及周边地区医院、企业介绍蛋白质设施及其可以承担的工作,吸引医院和企业利用蛋白质设施来服务自己的工作。  正如雷鸣所说,“转化,是将来我们要做的事情之一。”只不过在他看来,要真正做好转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国家体制机制、科学家自身,到风险投资集群等许多层面发生深层次的转变。  未来,我们也期待,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中,能够更多地看到蛋白质中心这一大科学装置的身影。  记者手记:  为科学而坚守  没有催人奋进的口号标语,没有震撼人心的标志性装备,甚至人员配备在上海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也显得捉襟见肘,走进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记者时刻被一种低调而踏实的氛围所环绕。  高度集成的仪器设备自然是蛋白质中心宝贵的财富,但经过一天的走访,记者发现,蛋白质中心不乏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归国的学科带头人,不乏24小时值班、超负荷工作的年轻研究人员,不乏为了科学信念而坚持不懈的技术人员,维持设备运行并让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人才”也是蛋白质中心最引以为傲的宝藏。  作为国际一流蛋白质科学研究支撑体系,也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以各种大型科学仪器和先进技术集成为核心的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它承载着国内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的殷切期望,也终将在未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百姓健康发挥更直接、更强劲的作用。  但正是因为创建了一支对科学研究有着最单纯追求的科研团队,蛋白质中心才将一个个孤立的仪器设备串联成一个高效的蛋白质研究综合体系。而只有当这个庞大系统的“大脑”——而未来随着“人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指引更多有科学追求的人才走进并融入这个体系,蛋白质中心也才能进一步加速“从有到好”的进程,实现更大的飞跃。
  • 第四届科学数据大会 中国将加快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
    p   8月2日,第四届(2017)科学数据大会在云南昆明举行。记者从此次会议上获悉,我国将加快推动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 /p p   科学数据是科研观测、科学研究活动的成果,也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科技资源。记者了解到,科技部未来将逐步推动以下四项工作:推动制定科学数据相关的政策法规 加快推动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这是未来的重点工作和抓手,力争将来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推动科学数据汇交工作 通过良好的政策引导、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快数据开放共享的工作进程。 /p p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围绕国际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需求,紧密衔接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布局,“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并不是从头再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领域、各行业科学数据中心为基础,通过整合重组、调整优化等方式,打造一批数据量大、运行机制完善、服务能力强的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 /p p   本次会议由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科院办公厅共同主办,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承办。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了会议。来自科技部、中科院、国防科大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数百人参会。 /p p & nbsp /p
  • “中关村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和“北京纳米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启动会在中科院物理所举行
    2008年11月27日“中关村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和“北京纳米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启动会在中科院物理所举行。中科院计划财务局副局长张丽萍、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科技条件处处长杨为进、中科院基础科学局数理处处长王永祥、区域中心筹建牵头单位物理所副所长沈保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王琛及区域中心相关单位的领导、科研人员出席了启动会。 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是中科院技术支撑系统的重点建设内容,“十一五”期间中科院结合学科共性与区域特点,部署和启动10个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物理所是“中关村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筹建的牵头单位和“北京纳米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的成员单位。 会议由中科院计划财务局副局长张丽萍主持。张丽萍副局长首先介绍中科院建设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的意义和思路,并对所有参与建设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表示感谢。物理所科技处长文亚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技管理部主任刘前分别代表“中关村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和“北京纳米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作了筹建工作报告。 会议上中科院基础科学局数理处处长王永祥代表局领导发表了讲话。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科技条件处处长杨为进就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说明。物理所副所长沈保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王琛分别就两个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的发展设想进行了阐述。区域中心相关单位的领导也就关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 出席启动会的领导 物理所科技处长文亚作“中关村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筹建工作报告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技管理部主任刘前作“北京纳米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筹建工作报
  • 1058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类仪器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编号:OITC-G230261166-2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2023年仪器设备部门集中采购项目预算金额:54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用户单位采购预算(人民币)最高限价(人民币)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25原位力学电学共聚焦显微拉曼测量设备1国家纳米科学中心540万元/是投标人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2、技术要求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0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项目编号:OITC-G230261166-2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2023年仪器设备部门集中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2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2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用户单位采购预算(人民币)最高限价(人民币)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18正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套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220万元220万元是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三)项目编号:OITC-G230261166-1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2023年仪器设备部门集中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98.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98.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用户单位采购预算(人民币)最高限价(人民币)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1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98万元298万元是投标人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2、技术要求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7月26日 至 2023年08月02日,每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www.oitccas.com;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方式:登陆“东方招标”平台www.oitccas.com注册并购买。售价:¥6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联系方式:010-8254562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            联系方式:冯宇图 吴旭 李媛 010-68290550、010-68290510、010-68290524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冯宇图 吴旭 李媛电 话:  010-68290550、010-68290510、010-68290524、ytfeng@oitc.com.cn4.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联系方式:010-68290511/68290551/68290509      5.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            联系方式:赵倩 任伟松 焦怡泽,010-68290511/68290551/68290509 wsren@oitc.com.cn            6.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赵倩 任伟松 焦怡泽电 话:  010-68290511/68290551/682905097.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联系方式:0551-65590229      8.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            联系方式:窦志超、曹山、王琪 010-68290502、010-68290529            9.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窦志超、曹山、王琪电 话:  010-68290502、010-68290529
  •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的报告
    2008年3月23日,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主任张学敏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全球科技界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CUEDC2蛋白质通过招募PP1灭活IKK激酶》的文章,引起了科技界的关注。当笔者与文章的作者们交流的时候,他们始终在谈工作的团队———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是这个“设备精良、技术先进、人才济济、资源共享、创新发展”的集体,给他们提供了事业的平台,创造了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的机会。   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教授MichaealKarin访问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后,认为这个中心是一个科学仪器配套、技术特色突出、技术优势明显且运转高效的科学研究基地,主动提出要在免疫和肿瘤生物学等若干研究领域与该中心进行细胞信号转导的合作研究。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承载着加快中国军事医学研究步伐的光荣与梦想,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走过了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同时又是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之一。   迎着改革开放春风———应运而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春风,开启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紧闭的大门。   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年,中国的科技界迎来了历史性的新发展,注定要载入中国发展的史册;这一年,为了促进军事医学研究发展,加快军事医学研究步伐,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军事医学研究水平,军事医学科学院党委作出一个战略性的决策:整合科研资源,集中全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现科研资源共享;集中财力办大事,用有限的科研资金引进现代化的大型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建设和发展带有共性的学科。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批准,以分析化学中的药物分析和生物医学中的形态分析为主的大型精密仪器专管共用的仪器测试分析中心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正式挂牌。   中心组建之初,从全院各单位抽调所需的初中高级研究、工程、实验人员20多人,集中全院大型仪器设备,成立了质谱、核磁共振、光谱、色谱、元素分析、电镜等实验室。他们在人员和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提出了“面向科研优质服务”的口号。先后为军事医学、药物毒物、放射医学、高原医学、微生物学等科学研究及多种生物高技术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测试数据。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仪器测试分析中心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跃上新台阶。二十世纪末期,国内一批仪器测试中心难以为继。这个中心同样面临困境,他们没有退缩,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大力推行干部能上能下,科技人员能进能出,实验室能设能撤,奖金能高能低“四能机制”。同时,提出“精诚团结、精通技术、精益求精“三精”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整顿,中心的机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踏着改革开放步伐———发展壮大   1994年8月经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批准,以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为基础,吸收军事医学科学院有关生物医学分析实验室,组建了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1995年1月,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检测鉴定国家级检测机构授权证书;1995年12月,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合格证书;2001年4月,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评审和“国家计量认证”复审;2006年9月再次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和“国家计量论证”的复审。   二十一世纪初,由于飞速发展的生命科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并瞄准科学研究的前沿,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质谱系列以及自动化样品制备等全套高性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设备,建立起了蛋白质组技术平台,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在科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03年非典疫情袭击了大半个中国,中心科技人员勇敢地站在了抗病毒前沿,配合研究所,发挥透射电镜的技术优势,最早拍摄到了SARS冠状病毒高清晰图像;发挥刚刚组建的蛋白质组技术平台优势,对数百个病毒样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开展了“病人血样SARS蛋白鉴定”研究,为抗击SARS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国际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纷纷入住仪器测试分析中心,2003年8月,总投资7000万元,总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的中心实验大楼通过验收。这幢按国际实验室标准设计建造的大楼,把军事医学科学院装扮得更加气势雄伟。质谱、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元素分析、毒物药物分析、基因芯片等实验室成为这座大楼的主人。   2003年,质谱学领域新一代质谱仪———超高性能混合型串联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问世,引起了生命科学界的关注。为此,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科技部、北京市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共同出资引进了我国第一台“9.4T混合型四级杆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质谱仪,并建立的“北京质谱开放平台”于2004年7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挂牌。该中心拥有的质谱仪器群,相继为我国400多个单位在新药开发、生物反恐、毒物和环境污染分析、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分析等领域提供了高水平的分析测试,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中心之一。依托于仪器测试分析中心的“北京质谱开放平台”和“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双双被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建设。中心也是全国唯一被批准同时成为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的单位。   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创新突破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滞后和薄弱,已成为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瓶颈”。为此,军事医学科学院把建设一个技术先进、体系完备、共享高效的科学仪器中心提升到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相继建立完善了以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并形成了全国性的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网络,发展了若干以重要功能为单元的技术平台。在中心的实验室,这里装备着高分辨磁质谱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气/质联用仪、超导核磁共振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200余台国际先进科学仪器,在国内生物医学研究行业独领风骚。   任何具有创新思路的科研项目,离开最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可能落在别人后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与条件保障绝非仅仅是高、精、尖大型分析仪器本身的硬件问题,而是技术、人才、智力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科研创新支撑。中心先后推出了“育人工程”、“聚才工程”,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人才创新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不但吸引了多名留学回国博士为主要学术带头人的专业人才,还培养了一支善于将高新仪器的先进性能与军队、国家重大课题中难点问题相结合的分析测试队伍,形成了一支包括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药学、环境、食品营养、生物安全、生物计算和工程等多学科博士学位人员为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精通、素质可靠和搭配合理的人才队伍。同时,他们加大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生源前来报考,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百余名专业博士、硕士。在中心工作的10余名博士后,都在这里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引进、培养、重用人才,不仅使仪器测试分析中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且为搏击科学发展大潮作好了充分准备。   科学孕育技术,技术催生科学。科学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仪器测试中心在为先进的科学研究提供精准技术服务保障的同时,为了谋求发展和更好地为科研创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他们还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相继建立了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结构生物学技术、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纳米技术、生物无机分析技术等技术平台。   今天,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和进展对最先进科研仪器条件的依赖越来越强烈,而高、精、尖大型分析仪器是发现新现象和新事物的先导,为此,中心先后引进了MALDI—TOF/TOF、HDMS、Zeiss新型光谱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MDLC多维液相,对Q-FT-ICR-MS成功升级为“双离子源”系统的同时,建立了“在线二维液相———质谱联用”,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伴着改革开放乐章———扩大服务   从2005年开始,国内科研机构、企业、院校在仪器引进方面呈现爆炸式增长,为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的测试服务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中心以己之长、补人之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挥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设备,为一些单位和专家的科学研究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   一位素不相识的院士对一项研究课题的样本测试分析不太满意,几经周折慕名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中心人员经过认真研究,采用最合适的技术体系对院士带来的100多个样本,进行了300多项的分析,鉴定出蛋白质近2000个。这样的测试相当于一个仪器近半年的工作量,而中心人员却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测试,结果非常令人满意,院士既惊讶又高兴,先赞不绝口,并由此不仅与中心建立了常年的合作关系,而且逢人便说,无形中成了中心的形象代言人。某工厂突然发生塔板层聚集大量异物,清洗非常困难,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一直未找到原因,每天损失数百万元,心急如焚的厂长经人介绍连夜赶到北京求助,中心紧急为其进行了分析测试,当日便查明了原因,并为工作建立了多套正负离子质谱图,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类似这样的服务还有很多,每年到中心寻求科研合作的单位络绎不绝。   中心发挥着国家队的作用,发挥着技术平台的作用,发挥着技术与人才优势,面向全国、全军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先后推出了“全委托服务”、“承包服务”、“代理服务”、“团体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仅去年,就有全国200余个单位或课题组来中心寻求服务,许多课题因为得到了中心的技术支撑而获得了国家或地方科技基金的资助。   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要确保明日的辉煌,就必须面向世界。2005年,中心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蛋白质组学网为代表的生物信息系统,同时构建了以“电泳—质谱—蛋白质序列”为核心的数据库系统。自开通以来,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丹麦、日本、荷兰等国家的知名学者、专家登录访问中心技术平台,累计访问量已达到了60万人次。如今,这个中心已成为国际科学交流的舞台,国际蛋白质组研究的主要奠基人、日内瓦大学医学院院长DenisF.Hochstrasser教授等20多位国际著名科学家纷纷飞抵仪器测试分析中心,与中心开展了多项科研合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今后的发展,仪器测试分析中心主任张学敏研究员信心十足:“中心将继续坚持研究和发展生物医药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的基本方向,不断追踪国际前沿领域技术动态,努力为国家、军队科技创新作出重要贡献,成为集‘测试、研究、培训、咨询、仲裁、成果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认可’的生物医药分析中心。”   后记:今天,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迎来自己30岁生日!   从1978年到2008年,多少往事成云烟。但对仪器测试分析中心来说,刚刚过去的30年,仍如同昨天!没有这30年的艰苦奋斗,中心就没有今天的骄人成绩:中心已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拥有200余台国际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新建成的“北京质谱开放平台”成为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拥有的14个实验室,几乎涵盖了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大部分学科。   没有这30年的艰苦奋斗,中心就不会有今日的辉煌。中心先后建立了质谱技术、结构生物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药物毒物分析技术、环境和食品安全分析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分析技术等平台,拥有的600兆超导核磁谱仪、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蛋白质序列分析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大型科学仪器参加了北京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先后为军内外分析测试各类样品达68万多个,涉及国家、军队各类课题数千个,测试服务已遍布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家单位。   没有这30年艰苦奋斗,中心更不会有如此众多的科技成果:中心先后获得国家、地方、军队科技成果奖40余项,发表论文累计达1000余篇,出版各类科学专著10余部,10余项科技成果申请了国家专利,为国家、军队建设和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推广”。这是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在30年艰苦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理念。如今,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他们正迈着自豪的步伐,向着辉煌的明天挺进!
  • 六所高校获批建设前沿科学中心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前沿科学中心立项建设的通知》,据悉,教育部此次批复立项建设了六个前沿科学中心。目前,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已经官宣获批,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也于近日陆续官宣。此前,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已官宣通过论证。南开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获批立项建设,标志着学校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迈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步伐。“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把握新物质创造精准化、精细化、融通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对接国家在绿色发展、生命健康、粮食安全、清洁能源等方面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含碳化合物及其聚集体的合成转化和功能应用,开展有机新物质高效合成、有机新物质生物功能研究、有机新物质能量转化与存储3个重要方向前瞻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同时搭建精准表征与计算模拟支撑平台,通过推进学科纵深发展和交叉融合,贯通有机新物质设计合成-构效规律-功能应用创新链条,打造我国物质科学领域自主创新源头和原始创新策源地,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科学根基。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正式获批立项建设。这是教育部此次批复立项建设的六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标志着学校在国家重大前沿交叉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中心将聚焦稀有同位素高效获取及安全利用过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问题,围绕稀有同位素的变革理论、高效获取、创新应用和安全处置等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中心依托化学一流学科和核科学优势特色学科,集聚物理学、材料、医学、信息等多学科优势,以高能物理超算与实验平台、放射化学实验平台、多功能加速器实验平台和核分析测试平台等四个条件平台为支撑,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大胆开展“非共识项目”和“无人区”问题探索,力争在相关学科新理论和新技术方面做出兰大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年12月8日,教育部组织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论证会,对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的“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一致同意建设方案通过论证。专家组认为,中心面向国家航天强国战略发展需要和航天装备技术发展需求,开展相关科学问题探索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制约航天发展的技术瓶颈,解决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领域“卡脖子”难题,产出引领性、原创性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空间基础科学和航天技术的创新能力水平。中心建设定位准确,目标明确,问题凝练精准,研究内容清晰,基础条件充实,发展规划切实可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特色鲜明,人才团队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在空间领域已经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具有扎实的建设基础、充分的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一致同意中心建设方案通过论证,建议尽快实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年12月5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召开“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心首席科学家、主任成秋明从中心建设背景、建设基础与优势、研究方向与内容、组织架构与运行管理、预期成效等方面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中心建设方案。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中心建设方案与前期推进情况的汇报,并围绕研究方向、建设规划、条件支撑、人才引进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会上,专家组认为中心符合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相关要求,一致同意并通过了“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据悉,国家计划在全国高校布局30-40个前沿科学中心,截至2021年度,已有25个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科
  • 重庆大学科学实验中心正式封顶 预计2024年建成
    1月1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虎溪建设项目——重庆大学科学中心举行封顶仪式,预计2024年底建成。该中心是重庆大学有史以来最大的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中心、省部级中心等为一体的科学实验中心,也是在渝高校最大科学实验中心。图为正式封顶的重庆大学科学中心据介绍,重庆大学科学中心系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4.7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8.2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6.52万平方米。项目由内外环形建筑围合而成,塔楼最大建筑层数10层,最大建筑高度47.7米。重庆大学副校长刘贵文表示,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将成为重庆大学重要的科研基地,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在此开展前沿研究、探索科学奥秘。科学中心的封顶,标志着重大科学事业又迈出坚实一步。据悉,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成后,将以国家级平台为核心,以基础、共性、前沿、交叉为研究方向,以板块化构建为载体,推动相近学科、相近领域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先进制造、智慧能源、低碳技术、先进材料、电子器件、人工智能、前沿交叉、公共平台、科学传播9个创新主体板块及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力争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成为引领和支撑重庆及国家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和创新发展的高端实验研究高地。据中建八局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二次结构和综合机电正有序穿插,幕墙样板已施工完成,项目整体预计将在2024年11月完工。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密加工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精密加工中心揭牌和开工仪式于10月20日在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北京生科院、计划财务局、过程工程研究所、心理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的20余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仪式。   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研究员主持了此次仪式。徐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精密加工中心的基本情况。精密加工中心在北京生科院的领导下,由生命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具体使用和管理。该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北京生科院的大力支持,体现了北京生科院对各研究所科研工作的重视。   北京生科院院长康乐认为,成立精密加工中心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他回忆了生物物理所仪器研制与开发的优良传统,肯定了中心的发展前景,并希望中心的成立能够更好地为科学院北郊生命科学园区做好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康乐祝愿精密加工中心的成立能够更好地推动生命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并使之成为生命科学仪器技术领域的引领中心。   计财局副局长曹凝指出,精密加工中心的成立是一个重要节点,是新事业的开始,要整合和加强所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使用,才能更好的建设中心。曹凝希望中心能够抓住契机,联合院内其他相关单位,更好地为中科院“创新2020”规划做好仪器技术方面的支撑和服务工作。   与会的其他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精密加工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以最快的速度将科学家们在实验方法技术方面的改进设想变成现实,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仪器,为科学家们更快地产出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提供有利的支撑,创造良好条件。   康乐长、曹凝、徐涛等共同为精密加工中心揭牌。这标志着生命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已经完成基本筹建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园区开工仪式在沈阳浑南创新路园区举行。辽宁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一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辽宁省副省长、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卢柯,沈阳市市长姜有为出席仪式。唐一军和李树深共同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左良介绍,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作为首批启动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也是材料领域以及东北地区的唯一一个国家研究中心,金属所将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姜有为表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是支撑沈阳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对于建设“一带五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沈阳市将围绕中心发展需要,支持材料中心建立“3+3+2”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构建材料科学、材料智造、材料应用及协同创新跨越发展的全新格局,努力打造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创新高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卢柯指出,国家研究中心深度契合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需求,希望国家研究中心要持续瞄准世界材料科技前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及新技术创新高地;要进一步凝聚和培育高端科技人才,形成汇聚国际一流科技人才的智力高地;要不断创新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打造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国家级科研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重要举措之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于2017年11月21日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组建。2018年2月5日,中国科学院、辽宁省及沈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共同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协议》。2018年4月14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会,标志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进入正式建设阶段。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将在原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和已形成优势学科群基础上,优化整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创新运行机制,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材料基础研究平台,成为国家材料重大创新基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院省市三方共建协议,沈阳市已为国家研究中心建设划拨土地684亩,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整个工程计划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建设规划面积18万平方米,力争2020年底完成。 /p
  • 中物院成立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2月12日,中物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国家科技部高新司、条财司,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四川省科技厅和绵阳市政府领导,院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宣读了《关于组建中物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通知》、《关于成立中物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和《关于成立中物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通知》,并向中心授牌。   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代理主任、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姚军代表中心在发言中,向给予中心成立和今后发展高度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国家机关领导、院所各级领导和专家表示深深的感谢,并表示电子工程研究所作为中心挂靠单位,一定会为中心提供优质的保障与服务,确保中心的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国家科技部高新司胡世辉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心的成立要以国家的重大需求为牵引,围绕国家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加强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应用问题研究 希望中心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够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姿态来开展研究,特别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为国内太赫兹研究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   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物理一处张守著处长在讲话中表示,中心的成立对推动我国太赫兹研究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基金委也将积极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院长赵宪庚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心的成立对我院“三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就中心在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太赫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并表示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中心要不断突破关键技术,为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心副主任张健研究员在会上作了《中物院太赫兹研究进展和发展设想》的报告,向与会者介绍了院太赫兹发展定位与总体目标、研究进展和发展设想。   会后,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基金委等领导和来宾参观了太赫兹通信和雷达系统、太赫兹半导体器件和微纳电真空器件,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器和电真空器件,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等研制情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为推动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成立了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物院太赫兹研究中心”(TerahertzResearchCenter,THZRC)。中心实行院管委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管委会主任由院主管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由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心主要围绕太赫兹物理理论、半导体太赫兹技术、电真空太赫兹技术以及太赫兹在通信、雷达、光谱学和成像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太赫兹研究中心目前成立了4个研究室,包括太赫兹总体和应用技术研究室、太赫兹理论研究室、太赫兹半导体器件研究室和电真空太赫兹技术研究室,依托各相关研究所开展工作,并计划在中物院成都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太赫兹实验室。2011年经中国科协批准成立的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委会挂靠中物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和该中心。中心依托中物院无线电物理、光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物理电子学等研究生学位点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接收博士后进站研究。   中物院在太赫兹通信、雷达、固态电子学器件、RF-MEMS器件、微纳电真空器件、大功率电真空器件、自由电子激光器、量子级联激光器、超宽谱太赫兹源、光谱成像与检测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200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个2.6THz可调谐相干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2010年,基于固态电子学研制出我国第一个0.14THz/10Gbps无线通信传输样机系统(软件解调)并完成0.5km无线传输试验,2011年进一步研究了0.14THz/2Gbps的16QAM无线通信实时硬件解调器并完成1.5km无线传输试验 2011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个0.14THz高分辨率ISAR雷达成像演示系统,实现了分辨率优于5cm的二维实时成像 同时,在0.3THz以上的太赫兹固态电子器件与电真空器件、量子级联激光器、太赫兹科学仪器等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中物院太赫兹研究中心将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牵引,以推动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扩大开放融合,加强体制创新,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内外同行紧密合作,把中心建成科研实验设施先进、特色鲜明、机制灵活、国际一流的开放型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9月25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科院和教育部组织的验收。   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国务院为强化科技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出的战略部署。按照有关批复要求,纳米中心按指标、按概算,高质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基本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资金使用合理规范,仪器设备运行良好,档案齐全管理规范。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的“边建设边运行”原则,纳米中心围绕纳米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纳米科技项目,在纳米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公共技术平台和基础科研条件建设、纳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队伍与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天上午,验收会议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隆重举行,验收委员会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北京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等有关单位的相关领导和纳米领域的专家33人组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纳米中心科研人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首先致辞,会议由中科院基础局局长刘鸣华和计划财务局局长孔力共同主持。   验收会现场   经过认真审议项目建设总结报告和实地考察,验收委员会认为:经过6年来的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圆满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发展目标明确,体制机制新颖,科技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规范,已逐步成为我国纳米科技创新的重要开放平台、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我国纳米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致辞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顺利通过验收表示祝贺,对科学家和项目建设人员表示感谢,并对长期支持中科院工作的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表示感谢。   白春礼指出,纳米中心是中科院与教育部共建,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管,旨在交叉共享的创新单元。纳米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边建设、边运行”的方针,建设期间,抓住机遇,不断改善科研工作条件。园区从无到有(现园区面积2万多平方米),科研和办公场所先后经历了从地下室、到平房、再到现代化办公大楼的跨跃,面积也从最初计划的1.38万平方米,扩展到目前的2.49万平方米,并且还留有未来发展的空间。纳米中心在进行基本建设同时,积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近200项,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工作。特别是在纳米标准制定方面发挥了核心和引领作用,使我国在国际纳米标准领域迅速成为主导国家之一。在国内外合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白春礼强调,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国务院为强化科技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出的战略部署。中科院在近期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把纳米科技列入重点支持的创新领域之一,将进一步有效集成和优化整合资源,促进纳米科技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期待各部委和北京市的领导和专家继续对纳米中心的后续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和帮助。希望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同努力,把纳米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纳米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成为纳米科技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家发展战略指导下,通过“创新2020”规划的实施,希望纳米中心进一步加强科技目标凝练,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中科院与北大、清华的联合与合作,力争为我国纳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发改委綦成元司长在讲话中提出,发改委2004年批复由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为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促进了我国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希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广大纳米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尽快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实现基础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在促进我国纳米科技发展上作出贡献。   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验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继续支持纳米中心建设与发展。   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中科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李志刚,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等出席验收会议。   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出席会议      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科院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李志刚出席会议      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出席会议
  • 投资一亿 全球生命科学孵化中心落地安大略省
    p   加拿大安大略省近日宣布,强生生命科学孵化中心(JLABS)将在加拿大多伦多MaRS发现区(MaRS Discovery District)成立。 /p p   作为在美国本土之外开设的首个强生生命科学孵化中心,此次多伦多生命科学孵化中心(JLABS @ Toronto)将与多伦多大学、MaRS Innovation、MaRS发现区及安大略省政府紧密合作,通过安大略省高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及安大略省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创业企业在技术与资源上提供支持与帮助,助力创业企业茁壮成长。 /p p   安大略省将通过就业与繁荣基金(Jobs and Prosperity Fund)为该孵化中心拨款1,940万加元,助力该省蓬勃的生命科学产业进一步发展。届时,安大略省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里的50个创业公司将有机会使用孵化中心的先进的设备及最前沿的实验室,包括孵化中心第一个实验室,可测试生命科学检测设备及数字模拟器 同时,这些创业者们还有机会与行业内及投资领域的专家接触洽谈。 /p p   安大略省的生命科学领域非常活跃,共有来自1,900家公司的61,000多专业人士在这一领域工作,创造的收入占加拿大收入的一半以上,占出口总额的83亿加元。同时,以多伦多大学为代表的安大略省44所高校每年有38, 000名毕业生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专业毕业,高校研究员每年在有资金支持的学术研究上投入超过14亿加元。 /p p   与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合作并提高竞争力是安大略省政府经济计划的一部分。该经济计划有四个部分,包括投资人才及技术、史上最大规模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充满活力并利于创新的繁荣商业环境,以及建立稳定的退休储蓄计划。 /p p   安大略省经济发展、就业和基础设施厅厅长杜杰(Brad Duguid)表示:“强生多伦多生命科学孵化中心将多伦多纳入强生创新中心的合伙人与投资者网络中,这为安大略省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更为多元的经济环境。” /p p   安大略省研究发展创新厅厅长莫伟力(Reza Moridi)说:“安大略省将继续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扬深入合作的精神,我很高兴强生生命科学孵化中心这样世界一流的机构把能够选择安大略省作为其首个加拿大孵化中心。此次合作无疑为MaRS Innovation和多伦多大学正在从事的工作增加了信心,也进一步加强了安大略省在生命科学这一先进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p p   强生首席科学官及全球制药主席Paul Stoffels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和安大略政府在如此激动人心的项目上展开合作,共同为在科学及医药全新领域里不断探索的科学家、企业家提供帮助,支持他们对医疗产业进行改革。强生生命科学孵化中心在多伦多成立的将加强与安大略省世界一流医疗及生命科学团体的联系,也将为生产全新医疗手段及经济机会的创业公司提供帮助。 /p p   MaRS发现区CEO Ilse Treurnicht博士表示:“强生多伦多生命科学孵化中心的建立将为MaRS发现区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机构提供更多资源, 同时也将吸引更多企业来到该区域。” /p p    strong 数据 /strong /p p   强生多伦多生命科学孵化中心将于2016年夏天开幕,坐落于MaRS发现区西座(West Tower)。 /p p   孵化中心将加入强生公司强大的生命科学孵化中心网络,公司目前在美国本土共设立了圣迭戈(旗舰级)、旧金山、南旧金山、波士顿和休斯敦5个孵化中心。 /p p   与就业和经济繁荣基金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提供更多帮助,助力科技领域的私营企业更好地发展合作项目,实现向高增长行业的转变。 /p p   就业与繁荣基金(Jobs and Prosperity Fund)已为安大略省的创新和就业提供了许多支持,其中投资的公司包括思科、OpenText、福特、本田、利纳马及丰田,而投入项目资金高达9亿加元。 /p p   strong  关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strong /p p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商业环境优越,能够帮助全球的投资者取得成功。作为北美洲全球投资和贸易的高效枢纽,安大略省为投资者提供诸多便利,包括:坐拥17万亿美元的北美市场,多元化的劳动力供给,规范化的政策,低风险的投资环境,高竞争力的商业成本,高品质的生活等。众多全球领先的知名企业先后在安大略省投资或拓展他们的业务,这些企业所在行业广泛,包括:汽车、航天、生命科学和生物识别、信息通讯、水利和废水处理技术、金融服务、采矿行业等。这些公司利用安大略省的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为全球市场提供突破性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目前在安大略省经营的知名企业包括:本田,麦格纳,索迪斯,阿尔卡特-朗讯,安盛,杜邦,MDS,赛诺菲帕斯特,葛兰素史克,梯瓦,IBM以及戴尔。安大略省拥有1,300万人口(是加拿大人数最多的省份),该省份占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的37%,它的出口导向型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比利时,瑞士或者任何一个北欧国家。 /p
  • 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对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p   大型科学仪器集约化管理与创新能力提升之间存在着多维、动态和复杂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大型科学仪器参与创新活动的多模态性、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创新服务的多维性和创新能力的多元性。 /p p   从服务创新产出视角看,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服务能力包括广度服务和深度服务两个维度。服务广度就是中心为多少单位或人员提供了服务,服务对象越多,频次越高则服务广度越大。为了满足特定科研人员个性化仪器设备利用需求或与科研人员合作开展项目攻关等,需要融入大型仪器设备中心实验操作人员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创新性服务。开展深度服务可以理解为满足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需求而投入大量人力和创新型思维的服务。一般而言,深度服务更容易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产出。 /p p   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通过提供广辐射、高质量的服务,最终形成一系列创新产出,且创新产出以科技创新成果、人才培养以及对产业与社会经济的促进等多种形式体现。以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的服务为基点,通过对本领域科技创新服务客体的资源凝聚,形成基于服务的合作创新网络,实现以服务促创新的全过程。基于此,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是基于服务形成的过程变量,囊括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不同群体。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是大型科学仪器中心聚集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重要载体,通过实现对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科技创新环境能力三个方面的促进,形成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产出,具体包括科技成果、人才培养以及产业促进等。 /p p   大型科学仪器通常从观测、测量、分析等科研需求出发,用于满足特定领域的科学研究(或试验)目的,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并产生实验数据或结论等。基于机构服务质量与大型科学仪器对创新的贡献属性,根据调研提出“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对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模型中相关变量及其作用关系论述并提出相应假设。 /p p   第一,仪器设备先进性。一般而言,在同一研究领域或针对同一类型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价值越高代表的先进性程度更高。购置时间近的大型科学仪器往往代表着较先进的科技水平,能够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新的技术手段。 /p p   第二,人力资源能力。“人”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参与创新实践的重要主体,人力资源建设情况特别是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水平对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领军人才的学术影响力、资源凝聚力是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是仪器设备用得好的关键因素。 /p p   第三,服务项目层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参与创新活动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新方法探索、新试验媒介应用以及新设备极限值的突破等,核心在于服务客体的科技创新需求是否明确。一般认为,领域内高端人才在执行高层次科研项目中对仪器设备服务需求较为明确且创新思维强,而研究生为完成学位论文提出的仪器设备利用需求较为常规。 /p p   第四,仪器设备开放环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使用时长、开放时长越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越高,或者基于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形成的科技创新网络聚集资源的能力越高,对创新产出的支撑越大。 /p p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p p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与储备,提升高水平人才在创新实践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基于创新导向的管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完整人员培训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开展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人才以及仪器设备技术型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 /p p   二是重视仪器设备更新与二次开发,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在创新硬环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和引导科研力量投入到大型仪器设备研发,凝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创新型改造升级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激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中心开展仪器设备利用方法创新、介质创新。 /p p   三是优化资源开放共享环境,增强仪器设备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建成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网络服务体系,通过多样化的创新服务形式,扩大科技创新合作与服务网络,形成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业务合作关系,鼓励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从单一服务科研任务向多元化服务、服务“双创”转变。 /p p   四是积极探索与高端创新主体构建稳定创新合作服务网络的适宜机制,提高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对高层科研项目的参与度。推动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由被动等待服务向主动参与创新转变,创新与高端创新群体的合作方式,建立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引导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提升共享服务能力,利用专享服务通道、专业服务团队等形式激发和吸引高端创新群体的创新服务需求,提高创新服务深度。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此文为摘编版,全文参见2018年《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第6期) /span /p
  • 中科院首个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中心成立
    9月10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仪式暨生命科学仪器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举行。据悉,这也是中科院在生命科学领域成立的首个科学仪器与技术创新中心。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表示,生命科学正从分子水平进入系统水平,从而更需要实验方法学的突破以及核心研究技术与关键装备的自主创新来支撑。   “科研仪器是取得领先成果的重要保障。”徐涛说,在诺贝尔奖的成果中,纯粹的科学发现所产生的成果仅占1/3,因仪器、手段及工具创新而取得的成果约占1/3,此外,由方法、思路创新取得的成果也约占1/3。   “精密科学仪器设备既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高技术的产业。”徐涛说。   不久前,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我国的科学研究存在严重“空芯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仪器设备依赖进口 二是仪器创新投入较少。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刘志杰向《科学时报》坦言,他所在的实验室里,国产设备不超过30%,高端、贵重的科研仪器几乎都依赖进口。“尽管一些科研工作可以由商品仪器来完成,但依靠国外的商品仪器,很难获得一流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我国生物学家要想获得有特色的、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不能仅仅依靠国外的商品仪器设备,需要有自己的新思想和建立自己特殊的技术手段。”刘志杰说。   生物物理所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仪器创新,徐涛介绍,迄今为止,生物物理所共开发出100多种仪器,覆盖空间、仿生、辐射、分离提纯、光谱、波谱、图像分析、医疗诊断等领域。   据悉,中心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领导,依托生物物理研究所承建,将面向京区生命科学研究发展需求,主要围绕五方面任务开展工作。一是立足前沿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科研需求,开展生命科学研究所需通用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研制、新的方法学研究及其技术实现 二是以北京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的重要仪器设备为载体,综合科研发展需求和学科交叉需求,开展集成创新,升级技术、提高性能、添加功能,充分挖掘大型仪器的潜力 三是接受京区各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仪器开发委托,开展各自学科研究领域专用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的创新研制 四是整合和加强北京生科院现有技术力量,打造精密机械设计与加工、精密光学器件设计与加工、通用电子线路设计与加工、基本控制软件编制与调试等专业技术平台和技术创新支撑队伍,为中心承担的仪器研制项目提供具体技术实现 五是举办与各种仪器创新相关的研讨和交流,为北京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的发展提供服务。   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中心常务副主任仓怀兴向《科学时报》介绍,中心实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动态运行机制。中心将设首席技术专家,享受与“百人计划”同等的待遇。首席技术专家应是具体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组组长或主要支撑技术的负责人。这也是在当前科研体制之下进行的一种新尝试。
  • 第二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1月10日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该中心将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科研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变革性技术研究。  根据国家批复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在信息领域建设量子信息重大创新基地、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和联合微电子中心。在能源领域,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和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在健康领域建设国际一流的离子医学中心与大基因中心,在环境领域开展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的预研。  据了解,合肥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方案获批之后,合肥将新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并先行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  根据规划,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高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科技策源地。  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成立理事会,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统筹全国创新资源开展科技攻关。
  • 颇尔公司新加坡生命科学技术中心成立
    纽约州华盛顿港--(美国商业资讯) 颇尔公司(NYSE:PLL),全球过滤、分离、纯化技术的-者,其位于新加坡的颇尔生命科学新技术中心日前举行盛大揭幕仪式。该中心是颇尔全球客户支持网络的最新成员,座落于亚洲生物科学工业中心--新加坡GeminiII号科学园,她将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客户提供最先进的工艺演示、验证支持及技能培训等服务。   颇尔生命科学新技术中心占地430平米,展示了Pall全系列的生命科学设备和一次性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一次性系统(SUS),深层过滤系统,StaxTM系统,切向流(TFF)系统,层析系统,工艺监测,除菌过滤器和其它技术等等。这个复杂的技术体系由颇尔生命科学与实验室服务(SLS)实验室设计完成,以专注于工艺发展进程的各个特殊阶段,比如:培养基配制和转移的一次性容器,上游工艺,细胞收获和产品分离,层析柱装柱,粗纯和精纯,病毒去除和制剂等等。该体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cGMP的培训环境,包含一个最先进的研讨会和培训会场。   市场对生物工艺技术和技术培训服务有着迫切需求,因而成立颇尔新加坡生命科学新技术中心是我们全球针对这个高速增长领域的发展策略,她将会成为我们跨领域业务和运作的中心机构。颇尔生命科学部总裁YvesBaratelli先生如是表示,该新技术中心将促使颇尔公司更好地为相关领域的本土公司和跨国客户提供领先水平的技术支持。   据新加坡经济发展董事会(EDB)统计,全球十大制药公司中,已有7家在新加坡投资建造了制药工厂。近来,在生物制品和疫苗生产领域也有了飞速增长。最近的36个月中,有6家新型生物制品和疫苗工厂即将投入生产。颇尔新技术中心将能极好地满足制药工厂的快速发展。   新加坡生命科学新技术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和技术服务能力,使其成为生物技术公司为新工艺的开发寻求解决方案所不可替代的资源。颇尔公司亚洲区总裁EricGarnier先生说道,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的生产,在过滤和纯化工艺上有愈来愈高的要求。颇尔公司能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相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新加坡经济发展董事会执行董事助理YeohKeatChuan说,祝贺颇尔公司新加坡生命科学新技术中心隆重开业。像颇尔公司这样的-企业,在生物制药工业领域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颇尔公司决定在此建立一个中心,是如何通过新加坡发展亚洲市场,把握快速增长机遇的典范。   有关颇尔生命科学新技术中心的更多信息,请E-mail至asiabiopharm@pall.com或垂询+6563888688。   颇尔生命科学部(PallLifeSciences)为用户提供全球最尖端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生物制药、疫苗以及传统药物领域的高质量要求。Pall技术同时应用于血液组分采制以及保护病人远离医源迷人染。Pall膜产品及膜设备可在药物研发、临床诊断、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等研究过程中优化检测和样品制备。作为分离系统和一次性过滤与纯化技术的-者,颇尔公司促使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加速了新药和疫苗的开发,同时减少前期投入并切实节约水资源。   颇尔公司(PallCorporation)(NYSE:PLL)是全球过滤、分离、纯化技术的-者,为生命科学及工业领域的用户提供严格的流体管理解决方案。颇尔公司与用户共同协作,致力于不断提高健康、安全并且环保的可靠技术。公司设计的产品有助于工艺与产品的革新,并最大限度减少废气排放和废料的生成。颇尔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24亿美元,是一家拥有10,000余名雇员的S&P(Standard&Poors)500强公司。颇尔公司如何帮助这个世界建设更加绿色、更加安全、更加稳定的未来?请访问Twitter@PallCorporationwww.pall.com/green。
  • 赣州建设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分中心
    p   4月18日,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林涛一行来到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了合作开展调研。赣州市副市长高世文陪同调研。 /p p   林涛一行参观了国家钨与稀土质检中心(赣州高新区)新材料检测研发基地,并就在基地联合共建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赣州分中心具体事宜,与国家钨与稀土质检中心、赣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进行洽谈。共建三方对分中心的建设方案、发展规划、合作内容、人才培养等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研究洽谈。 /p p   高世文对林涛一行来赣州开展调研合作表示欢迎。赣州拥有丰富的钨、稀土等矿产资源,具备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赣州高新区正在打造的“中国稀金谷”,能够为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高世文要求,国家钨与稀土质检中心、赣州高新区要全面加强与东华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合力加快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赣州分中心的建设步伐,为推进赣州钨、稀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p p   据悉,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从事质谱科学与仪器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化研发平台,在质谱学基础研究、质谱仪器研制、应用方法开发与示范等方面开展前沿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家钨与稀土中心是国家级检测服务平台,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成熟的技术团队,双方拟通过在赣州高新区建设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赣州分中心,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更好的服务“中国稀金谷”建设。 /p
  • 国内首座深渊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
    6月23日,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彩虹鱼深海科技公司合作,在沪举行&ldquo 打造世界级深渊生命科学应用研究中心暨共建重点实验室签约仪式&rdquo 。这家名为&ldquo 彩虹鱼深渊生命科学应用研究中心&rdquo ,也是国内首个深渊生命科学应用研究领域的世界级研究中心。   国际海洋界把海洋深处6500米以下的区域称之为&ldquo 深渊&rdquo ,海洋中超过6500米的深渊海沟有26个,面积总和超过美国本土。深渊一直是人类少为关注的神秘世界,但科学家的探索研究逐渐揭示了深渊的真相 深渊里隐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生物基因资源。在暗无天日的深海里不但有生物,微生物的&ldquo 黑暗食物链&rdquo 的存在,深海海底的岩石和地层里也有&ldquo 深部生物圈&rdquo 。探索与开发深海世界资源,将对21世纪人类和海洋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人类要想系统地发现和研究深渊生物资源, 就必须依赖合适的深海装备,克服深海压力、温度及缺氧等巨大的挑战,把科学家安全便捷地送达深海各个深度,获取深渊资源样本。对拥有这样一套安全先进的作业型&ldquo 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rdquo , 一直是深海科学家们的梦想。   如今, 这个梦想就要变成现实。 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彩虹鱼深海科技公司联合研制的, 以&ldquo 彩虹鱼&rdquo 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为核心的我国第一个全海深&ldquo 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rdquo ,将于2016年陆续投入使用。该&ldquo 实验室&rdquo 配备了具有全海深下潜能力的三台着陆器, 一台无人潜水器, 一台载人潜水器以及一艘4800吨级的科学考察母船,使我国的深海调查能力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凭借这一世界领先的独特的&ldquo 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rdquo ,科学家们就可以对全球26条6500米深度以下的深渊海沟进行系统性的科学普查,获取珍贵的深渊资源样本,建立深海生物DNA数据库,从而带动一系列深渊生命科学和深渊地质与资源科学的研究开展。 这些研究成果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极其独特的、珍贵的资源宝库。   彩虹鱼公司董事长吴辛博士表示,&ldquo 彩虹鱼深渊生命科学应用研究中心&rdquo 将会是一个共享平台 彩虹鱼公司会充分利用&ldquo 万米级载人潜水器&rdquo 和&ldquo 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rdquo ,对全球26条6500米深度以下海沟开展系统性的科学普查,获取珍贵的深渊资源样本。 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负责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深海科学家从事深渊生物、深渊地质和深渊生态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 国产科学仪器示范中心落户成都
    四川日报讯 1月28日,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在成都正式启动。该中心的启动,将实现国产科学仪器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推动国产科学仪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在环境检测和食品检验等设备采购中,90%可由国产设备提供,但对外依赖程度高,成为制约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的瓶颈。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上万亿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用于进口设备,其中很大部分是关键的高端仪器。该示范中心的启动,将为国产仪器知名品牌提供重要的展示平台,同时,为国产仪器厂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应用水平和拓展仪器功能提供服务。   今年底即将在成都锦江工业园区落成的国产科学仪器创新服务中心,拟建成以国产仪器为主的“分析测试中心”,打造国内最大、种类最全的国产科学仪器分析检测应用示范中心。
  • 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
    近日,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中心由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商学院、物理科学学院、泰达生物技术研究院、化学学院等多个学院参与共建,以构建南开生态碳汇研究特色为目标,瞄准碳中和生物增强地球(陆地、海洋、大气)核心碳汇机制与管控策略研究。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启星介绍了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概况。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通过建设室内模拟-野外观测-大数据智能分析-碳中和治理标准研发一体化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在提升生态碳汇基础理论与治理策略创新上获得重大原创性突破,争取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培育出国家级高端领军人才、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建设成具有南开特色、南开名片的生态碳汇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南开力量。南开大学原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克在致辞中说,党的二十大对我国这一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的碳中和做出了进一步的顶层设计,这个设计把实现碳中和与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一起来,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统筹-协同”战略,即“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单独应对。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服务中国”的传统,组建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将推动碳中和学科群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完)
  • 中英共建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中心
    p   9月24日,英国约翰· 英纳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共建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PAMS)在上海正式挂牌。 /p p   英国大学、科研与创新国务大臣乔· 约翰逊主持揭牌仪式时表示,加强国际合作是解决世界性难题、共同面对挑战的重要手段。新成立的研究中心是英国与中国建立科学合作伙伴关系的见证,将把中英双方顶尖科学家的智慧用于提高作物产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同时尽可能在农业生产中降低除草剂的使用。 /p p   据介绍,这个中心是英方与中科院两个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将中英两国先进的实验室组合在一起,共同应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医疗保健全球性挑战,培育优秀科研成果。该跨国研究团队将重点增加农作物产量,生产植物和微生物高附加值产品。新中心的成立得到中科院和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的资助。该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中药黄芩中含有抗癌成分。 /p p   据了解,中英两国共同投资建立的研究设施数量越来越多,这个中心是其中最新增加的一个机构。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和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均已开设虚拟联合中心,支持中英两国的研究合作。 br/ /p
  • 投资7亿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建成
    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mdash &mdash 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日前通过工艺测试,进入开放试运行阶段,预计于今年年底正式面向多用户、多领域开放。25日,记者走进基本建成的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见识了国际一流的研究设施和紧锣密鼓开展科研的研究团队:   高通量自动化克隆构建系统,中心自主设计了五套大型自动化装置,将软件控制、硬件设备和生物应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个大规模蛋白表达过程的自动化(包括克隆、蛋白表达和纯化),达到全球生物自动化一流水平,从传统手工一人次一天10个基因克隆提升到一天1000个基因克隆,极大地提高了生物实验效率。   自主研发高精度激光双光镊系统,光镊采用激光辐射压对微米级粒子进行捕获,并通过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实现压纳米级位移和压皮牛级力的测量。这些技术有望在蛋白质折叠、RNA聚合酶合等研究领域提供单分子层次的信息。在仪器研发方面,为拓展仪器性能,还将结合单分子荧光技术和高精度激光光镊,有望提升蛋白质科学领域的仪器自主研发能力。   尽管仍处于紧张建设筹备中,科研活动早已紧锣密鼓地开展。截至2013年底,中心科研项目共计31项,年度新增13项,其中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中心成立伊始,许琛琦研究组即在阐明人体免疫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证明钙离子能够改变脂分子功能来帮助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T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周界文研究组在研究重要离子通道蛋白p7的精细空间结构以及p7与抑制剂金刚烷胺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将大大推动新一代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手段的研发。周兆才研究组研究发现原癌蛋白质YAP的一个天然拮抗剂蛋白&mdash &mdash VGLL4,并在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针对YAP的多肽类抑制剂,为以胃癌为代表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途径。雷鸣、张荣光研究组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原子水平上解析了端粒酶的结构,第一次从原子层面对脊椎动物端粒酶复合物中蛋白质-R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在保障上海设施高效运行的同时,定位于蛋白质科学研究,研究内容涵盖染色质结构与功能的调控、跨膜分子信息传递、非编码RNA以及结构生物学新技术和方法研究等学科领域,着重开展蛋白质多尺度结构分析、蛋白质动态结构研究、蛋白质修饰与相互作用研究、设备自主创新与集成研究和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等五大领域的研究。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将围绕蛋白质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我国生物医药、农业等产业发展需求,保障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部署的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建设高通量、高精度、规模化的蛋白质制取与纯化、结构分析、功能研究等大型装置,实现技术与设备的集成化、通量化和信息化,提供全面和完整的技术与条件保障,打造开放、协作、创新的国际一流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为我国的蛋白质科学基础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背景介绍   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于2010年12月破土动工,总投资约7亿元,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承建,并依托上海设施同步筹建&ldquo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上海&rdquo 。迄今,已有逾10位诺贝尔奖得主到访,对蛋白质中心表现出浓厚兴趣。
  • 中科院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p   1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下发《中国科学院关于批准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p p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按照院党组“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新机制”的建设思路,以建设美丽健康海洋、开拓交叉前沿领域、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支撑服务“一带一路”等为重要使命,以“两所融合”、“科教融合”为载体,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由海洋科考船队、开放支撑平台、核心科研单元和交叉研究集群等组成的基本框架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促进科教融合,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面向国内外的协同创新基地,促进“三重大”成果产出,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p p   通过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将整合凝聚中科院海洋领域相关优势研究力量,组织开展综合交叉前沿研究,聚焦“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印太汇聚区”多圈层相互作用和海洋生命过程认知与生物资源绿色发展三大研究方向和“‘一带一路’海洋科技合作行动”,打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灾害防控等领域的交叉研究集群,助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省建设。 /p p   《通知》同意成立以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所长王凡为组长,由其他12家共建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的筹建工作组。筹建工作组全面负责中心筹建工作,负责大科学研究中心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加强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凝聚一流的科学研究队伍、高水平的工程技术队伍和专业化的运行支撑和管理服务团队,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筹建工作任务,实现筹建工作目标。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