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时报

仪器信息网科学时报专题为您整合科学时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学时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学时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学时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学时报话题讨论。

科学时报相关的论坛

  • 【转帖】科学时报:安全意识是实验室的“死穴”?

    最近,德国汉堡Bernhard 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因被含有埃博拉病毒的注射器刺到从而被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一事受到科学界普遍关注,这使实验室安全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提出似乎由来已久,然而却渐渐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初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的种种警告之下会格外小心注意,久而久之却“习惯成自然”,置若罔闻或形式主义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科研人员的疏忽造成的。本期聚焦我们把关注点锁定在“实验室安全”上,分别采访了化学、生物、环境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设计生产实验室仪器和家具的厂商,他们的看法虽不尽相同,但共同表达了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强烈关注。“当时研究所在建P2(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的时候,我就对施工单位说,‘我的验收很简单,我会在实验室内部的通风口处拿结核杆菌往外排,你们要敢站在出风口的位置呼吸,这个实验室建造就算合格。’”可以想象,当时的这句话肯定让施工单位大大吃了一惊。但都培双认为,有了这样的质量保证,实验室安全才得以让人信服。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副主任都培双对实验室安全规程的较真是同事和研究生们公认的。“我想呼吁社会,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一定要保护自己、保护环境、保护社会,杜绝事故的发生。”都培双说。历史的教训《卡桑德拉大桥》是部老电影,肺鼠疫是片中的线索性事件。冷战时期,美国在实验室中秘密存放了致命的肺鼠疫病毒,盛病毒的容器被子弹打破,带有病毒的幸存者逃上了一辆从日内瓦开往斯德哥尔摩的列车,列车上1000多人受到这种空气传播的病毒的威胁……“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会想起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非典。虽然非典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远没有肺鼠疫高,但当时引发的的恐慌情绪是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忘记的。”都培双说,“假想,一个生物安全实验室流出一例肺鼠疫,那将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威胁啊!这也说明,实验室安全是何等的重要。”1951年、1965年、1976年,科学家Sulkin和Pike调查了5000多个生物实验室,累计实验室相关感染3921例。低于20%的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与已知的事故有关,80%的报告事例与实验室人员暴露感染性气溶胶有关。“这就说明,八成的感染是未知的,而恰恰是这种未知的感染最难及时发现处理,造成的隐患最大。”在都培双看来,极微小的气溶胶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其实,以现在的生物实验室设备和管理规程来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气溶胶感染完全可以避免,存放病原体的密封器皿,经过严格外部消毒,就算把舌头拉开一个小口去舔一下,也决不会感染。我经常跟学生说,你要敢舔了,再把它从设备里拿出来,不然就不要拿”。在很多人看来,都培双的这种做法太极端了,但实际上“产生事故的原因,很多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犯了极低级错误导致的”。曾发生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北京的3起SARS实验室感染事故,都是因为实验室管理不严,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犯了不该犯的低级错误。P3实验室规定,不允许在同一实验室进行两种以上危险微生物的操作,但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在作西尼罗河病毒研究的同时,也作具有活性的SARS冠状病毒研究,造成病毒的交叉感染,导致一名研究生感染SARS病毒。P3实验室规定,处理危险微生物前,研究员应该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而2003年12月6日,中国台湾地区某病毒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衔接运输舱里装有实验废弃物的塑料袋破裂,而后他未戴手套清理运输箱里的废弃物,因而感染了SARS病毒。2004年发生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事故,同样也是因为研究人员使用未经严格验证灭活的SARS病毒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实验,造成人员感染。

  • 【转帖】科学时报:发表论文有“门道儿”?

    发表论文有“门道儿”?论文的作者与审稿人是朋友也可能是敌人。研究论文需要同行评议,同行最有发言权,但有时“同行是冤家”。看到优秀的工作成果,审稿人可能会很兴奋,但也有可能发现作者所做工作正好是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于是,审稿人将所审论文扣压而抢先发表自己的论文,甚至将作者的思想剽窃为自己的思想等事件也时有发生,作者万般痛苦却又无可奈何。为了既保证同行评议的权威性,又保护作者的利益,许多期刊赋予作者建议审稿人名单并排除潜在“敌人”的权利,但作者又怕因此得罪同行,左右为难。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在最近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同行评议与生物医学出版会议上,最新的研究显示了非常有趣的结果:审稿人对引用自己工作成果的论文更倾向于建议接受,论文的作者则知道谁是潜在的“敌人”。利益与冲突是如此的交织,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有许多心照不宣的默契。引用审稿人的论文教授们总会给学生这样的建议:如果你希望论文被接受,就引用潜在审稿人的论文吧!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如意算盘吗?或许不是,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审稿人发现自己的论文在所评审的论文中被多次引用,那么这位审稿人就不太可能提出拒绝这篇论文的建议。这项特殊的研究源于一位期刊编辑的担心:审稿人是否会受到自己论文引用率的影响?Matthias Egger是瑞士伯尔尼大学的一位流行病学家、《国际流行病学》(IJE)期刊的合作编辑,他说:“对我来说,看到自己的工作没有被引用会有些不高兴。但作为一名编辑,我担心这种情绪会影响审稿人的判断。”于是,Egger和同事合作,对过去3年IJE收到的2023份审稿意见进行了分析。按常规,审稿人要对所审论文的命运作出4种裁决中的一种:接受、做少量的修改后接受、做大量的修改后接受或者是拒绝。Egger和同事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同行评议和生物医学出版大会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没有在审稿人提出的前3种建议中发现规律性的特点,但在第4种建议中却有一个特点:如果审稿人自己的论文在被审论文中被多次引用,那么,他们建议拒绝这篇论文的可能性会减少30%。Egger说,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审稿人在看见自己的论文被引用时会很高兴。科研中国SciEi.com。此外,他们还发现,高质量的论文总会引用较多参考文献,这些论文因此也容易通过同行评议;资深科学家论文的引用率会更高些,因为他们在其领域的时间比较长,他们在评审论文时也不严格。R. Brian Haynes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流行病学家,他对这一结果感到“吃惊”,他说:“也许这表明自我主义走进了审稿过程。”但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流行病学家David Nordstrom警告说,这一结果并不具有普遍性,然而,他仍然告诫学生尽量引用潜在审稿人的论文。他说:“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讨好审稿人,而是为了避免漏掉参考重要的相关性工作。”排除潜在的“敌人”作者写论文和编辑处理论文都是件苦差事,其中之一是许多期刊的编辑都要求作者在递交论文时回答一个简单而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建议论文审稿候选人名单,或指出谁不适合做论文的审稿人。许多作者都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但又不得不填写编辑部要求的这个表格。在最近召开的同行评议和生物医学出版第五届国际会议上,三个研究同时指出:作者对审稿人的选择建议能明显增加论文被接受的可能性。让作者建议审稿人名单有益于作者:作者可能比编辑更明白谁最有资格来评审他们的工作,他们有正当的理由保护自己敏感的研究结果不被有利益冲突的竞争者接触。但作者也担心这样的建议会让论文受到怀疑,或者冒犯、得罪其他的科学家。结果,许多作者拒绝建议审稿候选人,而且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提出不能做审稿人的名单。但最新的研究认为,这也许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英国医学期刊出版集团的Sara Schroter和同事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对送往该集团10个期刊的788份同行审稿意见进行分析比较。他们发现,与编辑建议的审稿人相比,作者建议的审稿人更有可能建议发表论文(这个比例是55.7%对49.5%);而建议退稿的可能性更小(二者的比例是14.4%对24.1%)。科研中国SciEi.com。 生物医学中心是在线开放式出版商,该中心的Elizabeth Wager和同事通过对递交给中心所属的40份在线期刊的100份论文进行分析后,也得出了几乎与Schroter等完全相同的结论。当作者选择排除有利益冲突的审稿人时,他们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Lowell Goldsmith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皮肤病遗传学家、《皮肤学研究期刊》的编辑,他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2003年递交给该期刊的228篇论文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当作者提出需要排除审稿人时,其论文被接收的可能性是没有排除过审稿人的作者的论文被接受率的两倍。Goldsmith说:“排除审稿人的选择非常重要,作者知道他们的‘敌人’。”是否可能得出结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呢?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的R.Brian Haynes是两份临床学术期刊的编辑,他说新发现促使作者对审稿系统产生偏见。但反过来说也许是对的,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国际流行病学》的合作编辑Mattias Egger说:“部分审稿人对同行心存嫉妒或者有利益冲突,将他们排除出局合情合理。”(王丹红)

  • 【分享】《科学时代》杂志 征 稿 通 知

    《科学时代》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海南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主办。具有国际国内双刊号(ISSN 1005-250X CN 46-1039/G3 )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邮发代号为 24-165。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入选期刊。本刊遵循“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交流有关经济改革、科技改革的实践经验,研究经济、科技发展的态势及财政、教育事业发展的态势,全面提高科教文化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在当今科学进步的时代与时俱进。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一、《科学时代》杂志简介《科学时代》杂志设有社科经济、教育研究、自然科学、城市建设等版块,每个版及栏目设置如下:社科经济版块:主要栏目有社科论坛、经济发展、科学管理、金融研究、政法论坛、党建之光等。教育研究版块:主要栏目有教育教学、文史研究、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教改、学校管理等。自然科学版块:主要栏目有科技论坛、工作研究、技术报告、学科进展、医药研究等。城市建设版块:主要栏目有城市建设与规划、桥梁道路建设、环保与污水处理、交通管理等。二、来稿要求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字数在3000字以内。凡来稿在2个月内未得到稿件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请勿他投。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投稿,并请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4、稿件确认刊载后,作者需按通知数额支付审定出版费用,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上述费用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适当减免。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1册,以供用途。本刊来稿必复,如采用将在一周内通知作者。[em28] 投稿方式:kxsdqk@163.com 《科学时代》杂志社[em20] 注:来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地址和联系人姓名[em02]

  • 【讨论】-转自《科学时报》:化学专家讲述PE和PVC的功过

    目前,国内公众最关心的健康话题,除了禽流感就当属食品保鲜膜了,禽流感危机还没有具体时间表,而保鲜膜就迫在眼前。 记者近日采访了著名化学家胡亚东。他详细讲述了目前用于食品保鲜膜的两种主要材料——PE和PVC的功与过。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我国生产的食品保鲜膜主要采用PE材料生产,但一些超市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装却大量采用PVC保鲜膜,这些产品80%以上来自日本和韩国。另据专家介绍,PVC食品保鲜膜对人体有比较大的危害,这种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正是因为危害严重,欧洲早在数年前就禁止使用PVC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杜绝了PVC食品包装。据世界包装组织理事会宣布,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各国现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装材料。 而这种食品保鲜膜却在1995年流入中国。从一开始年用量不过几吨,暴长为目前年用量超过15000吨。 胡亚东说,PE(聚乙烯)是非常安全的一种化学材料,用于食品保鲜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相比之下,PVC也就是聚氯乙烯,是一种叫氯乙烯化学物质的聚合物,氯乙烯本身对人体是有害的,尽管它的聚合物——聚氯乙烯原则上无害,但任何化学物质的聚合都不是完全的,因此一定数量的氯乙烯没有完全聚合,但又无法从中分离出去,这些未聚合的氯乙烯是PVC材料致癌的“祸首”。 PE和PVC都是硬塑料。它们除了做保鲜膜外,还有很多相似的用途。安全和使用寿命长是PE材料的长处。从这两种材料的提取方式上分析,胡亚东认为,PE的生产成本应该更低于PVC,因为它是直接从石油中提取的,而PVC在生产中则多了一道加工的工序。也有从酒精或乙炔中提取PVC的生产方式,但它的成本会更高。 PVC本身也是比较硬的,但制作以PVC为材料的产品,一般会添加增塑剂来提高柔软度,可以制作那种比较厚但同时也非常柔软的产品。PVC保鲜膜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来自增塑剂的有害化学成分。 但目前PVC的用途比PE更广泛一些,因为它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方便地加入增塑剂,使它适应对不同厚度、不同柔软度的要求,因此大多数外包装使用的较厚的塑料薄膜都是用PVC制作的。而一般在使用PE材料时,不添加增塑剂;如果需要较厚材料时,PE就不够柔软,所以一般用PE为材料制成的保鲜膜都非常薄。对PVC材料的使用,最让我们熟悉的就是它广泛地用于制作电缆,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装修时埋电线用的套管,也多是PVC材料加上较少量的增塑剂制作的。在这种用途中,PVC材料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 在20世纪60年代,胡亚东曾专门从事PVC材料的研究。当时,PVC与增塑剂充分混合在我国还是一个科学上的难题。胡亚东说,PVC粉末在显微镜下看是硬球状的,不易与增塑剂混合,他们与北京化工二厂合作的课题,就是让PVC粉末更松软、有空隙,易于和增塑剂混合。胡亚东说,当时普遍使用磷苯二甲酸酐和磷苯二甲酸酐酯做增塑剂,主要用于工业材料。目前,食品保鲜膜较多使用乙基己基胺(DEHA)为增塑剂,这种材料更易于与PVC混合,而且可以占到较大的比例,PVC保鲜膜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来自增塑剂的有害化学成分。然而,与以前在工业上使用的用磷苯二甲酸酐和磷苯二甲酸酐酯相比,这种增塑剂由于混合稳定、不易分解,所以使用寿命更长,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对小一些。 尽管PVC的用途更广泛,而从使用总量上看,PE则更胜一筹。世界上最著名的电缆之一——英国到美国的海底电缆是用PE为材料制作的。因为PVC材料中含“氯”的成分容易分解,PVC材料的电缆容易老化变脆,使用寿命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当时要求的50~100年的使用寿命。而PE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使用寿命长,该电缆对柔软度没有太多要求,因此,在制作电缆时采用了PE材料。胡亚东说,这大概是PE材料在使用中最为著名的一个“案例”。

  • 【分享】推荐一个网址科学网

    今天收到科学网的邮件,(一开始还以为是垃圾邮件呢,呵呵),推荐他们的电子杂志。看看内容还真不错,特别是科学网上的博客圈。那可是科学家的博客圈啊 (从小俺就崇拜科学家[em3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 不知道啥时候,俺也能在那里混上一小块地方呢?呵呵。以下是他们邮件中的介绍,呵呵。  欢迎您浏览科学网 电子杂志。科学网是由科学院、工程院和基金委主管,科学时报社主办的公益性网站,提供新闻 、博客 、论坛 、免费信息发布 、资料共享 等服务,欢迎使用!

  • 【转帖】中科院动物所建成首个大动物研究基地

    【科学时报】中科院动物所建成首个大动物研究基地 作者:潘锋 孙忻 来源:科学时报“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日前在北京昌平区燕岭农业生态园举行,该基地是中科院动物所着眼我国畜牧业和人类医学未来发展需要而筹建的一个战略研究基地。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等出席仪式。李家洋希望研究人员能借助这个得天独厚的平台,在猪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人类重大疾病研究模型的创制、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为解决农业和医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作出贡献。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巡视员吴学梯表示,科技部在发育与生殖重大研究计划和新近启动的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中,已经把大动物特别是猪和猴的研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基地将为我国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条件保障。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包括大型SPF猪舍、GMP车间、GLP实验室和诱变育种隔离间等。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通过随机诱变、进化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方法,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并集成现有的育种技术,结合前瞻性的动物育种和转基因新技术研发,创建新的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为再生医学最终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完善的理论基础。(潘锋 孙忻)《科学时报》 (2010-12-7 A1 要闻)

  • 绿色食品是食品安全的根基

    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将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人大常委会认为,食品安全其重要性不亚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  如何在源头,尤其是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贯彻和落实食品安全?《科学时报》记者专访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  《科学时报》:食品安全包括整个产业链的安全,绿色食品在该产业链中起到何种作用?  张正斌:食品安全从原料生产到食品加工,大部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应该在农业部门和食品加工部门完成。其中,农业部门(包括农、林、牧、副、渔)是食品生产的主要部门。要生产安全食品,首先要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  实行绿色农业,恰恰是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绿色农业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可以说,绿色食品的提出,正是以食品安全为主要目的之一。  《科学时报》: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而不是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张正斌: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业的概念和理论都是中国首先提出的。中国绿色农业应该是在强调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在有机农业的基础上,利用安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生产资料,包括环境友好型和可循环利用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保持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一种高产出、高效益的可持续型农业。  国外提倡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但有机食品对食品品质并没有详细界定,只是在安全性上要求非常严格。在生产过程中,有机食品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  中国有机农业历史悠久,但因为有机肥料有限,有机农业面积和农产品总量也有限,不能满足中国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因此,必须发展有机和无机结合的绿色农业,才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无公害食品则安全标准较低,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的主流方向也将从无公害食品走向绿色食品。

  • 中科院金国藩院士谈王大珩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发展

    从科学时报获悉,“王老从事科技事业,尤其是光学和仪器科学事业70余年。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精力和智慧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个事业。”作为王老的学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特别谈到了王老在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思想和杰出贡献。  “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  王老关于仪器科学创新发展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精辟的论述,金国藩院士指出了其中几个影响后续发展的重要论点。  王老十分强调仪器仪表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如,“仪器不是机器,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而机器只能改造却不能认识物质世界”。  王老还说:“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  “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卡脖子’的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代仪器设备则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  他对仪器仪表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中国科学技术要像蛟龙一样腾飞,这条蛟龙的头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则是蛟龙的眼睛,要画龙点睛。”  国家和政府应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  王老曾经指出,仪器仪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还关系到国家和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仪器仪表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化必须有别于其他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多次向国家和政府提出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建议有3次。第一次在1979年4月,他联合汪德昭等科学家共同发起,以出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大会的全体代表的名义,提出了《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议提出,希望国家成立仪器仪表工业总局,统一管理和支持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这份建议受到邓小平、方毅和余秋里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当年10月就批准成立了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  1995年和2000年,他又两次联合一批院士向国家提出关于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受到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等领导人的重视。  王老对仪器科学的创新发展有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仪器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发展极快,而且同不少学科交叉,保持创新和发展,加强学术交流至关重要。从建国初期到2003年最后一次主持以“激光制造与未来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他建议召开或亲自主持和参加的有关仪器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达数十次之多。  在王老的建议和亲自安排下,科学仪器的学术会议几次步入了香山科学会议的殿堂,成为香山科学会议讨论的主题。  王老对举办学术会议一贯是高标准要求。他明确提出,学术会议要吸收广大科技工作者参加,选题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允许不同学术观点展开讨论,要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

  • 【特稿】仪器创新:实现原始创新的捷径

    5月31至6月1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的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总结交流会上,《科学时报》记者就科学仪器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科学基金怎样更好地促进科学仪器研究等内容,采访了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陈洪渊。 《科学时报》: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陈洪渊:科学仪器既是工具,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基础研究是科学仪器发展的源泉,是原始性创新的摇篮。当然,用摇篮来比喻科学仪器专项的作用似乎还不够,其意义还不仅仅是摇篮的作用,但我一时想不起来用什么比喻更合适。我本人是学化学的,还在学生时代就装过测量放射性剂量的仪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参加工作后曾搞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仪器研制,近年因工作需要又搞了起来。所以,对仪器研究的重要性有较深入的认识。这是项很重要的工作,我非常赞成基金委的这一专项。 元素周期表发明人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rnst也说过,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钱学森院士说,“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测量技术是建立在仪器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是非常精辟的论述,大量事实表明,谁掌握或者拥有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谁就有可能作出最先进、最杰出的科研成果;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科学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创新。100多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事实表明,约有三分之一是奖给那些在发展科学仪器或测量方法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 【转帖】贺福初专访:中国蛋白质组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兴但发展迅速的学科。近年来,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了对蛋白质组学的支持力度,这一研究领域也由此成为各强国科技角力的新战场。10月12~13日,以“蛋白质组学:前沿与挑战”为主题的第381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举行,与会的59名海内外科学家围绕蛋白质组学发展趋势及需求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科学时报》:举办此次香山科学会议的目的是什么?贺福初:蛋白质组学是揭示生命现象和规律的必由之路,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重要战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蛋白质组学研究已成为本世纪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之一。中国是较早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国家之一,2006年初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要将蛋白质组学研究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十一五”期间,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2011年将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做好未来五年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工作,明确主要发展方向和科学问题,探讨包括蛋白质组学设施在内的我国生命科学大设施的战略部署、建设和管理,我们在金秋十月的北京召开了这次香山科学会议。与会专家中不仅有多位两院院士和国内在不同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中青年科学家,还有多位海外科学家,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共同为推动中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献计献策。《科学时报》: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最近十年来国际蛋白质组学发展情况。贺福初:2001年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蛋白质组研究的发展。10年来,国际蛋白质组学无论从技术方法和研究策略,还是研究资源和研究领域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近年来在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翻译后修饰研究、规模化相互作用及功能研究、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验证、抗体制备、数据标准和数据挖掘等方向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蛋白质组学技术已成为几乎所有国际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的重要支撑平台,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国际上也先后启动了多种疾病的蛋白质组研究计划,目标是直接寻找疾病相关特异蛋白质或对疾病相关已知蛋白质进行深入机制分析。不久前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蛋白质组大会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在总结前几年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各先期计划经验的同时,宣布全面启动实施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该计划的全面实施势必全面带动科学技术及生物产业的发展,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在这一宏大计划中发挥主流作用。《科学时报》:蛋白质组学研究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贺福初: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学术理念和技术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如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研究等,蛋白质组学的广泛应用给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多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发展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逐渐从全蛋白质组研究向亚细胞蛋白质组研究转变,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转变,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变,由体外研究向体内研究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拓展,数据产出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由简单积累向有效整合以及知识挖掘转变。蛋白质组学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而且作为生命科学与生物高技术的新一代引擎,将带动大量相关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生物技术的应用和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治带来新的革命。如通过与基因组研究的对接,极大推动基因组的全面阐释,通过其强大的需求牵引和突出的集成融合,推动分析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在生命科学与生物高技术中的深层次应用和各自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原动力和战略性基础性支撑。《科学时报》: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贺福初: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和支持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过去的十余年间,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自然基金委以及军队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等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迅速发展壮大,并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研究重心从最初的以建立技术平台,开展技术方法的研究、整合为主,逐步向以高通量的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平台为基础,解决事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和重要生命科学问题转移。涉及的领域除医学及人类自身对象以外,还涵盖了生命科学以及农业、林业、环境、资源、能源、工业等领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无论是在蛋白质组学技术方法,还是在重要生物学功能和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都取得了一系列令国际学术界瞩目的重要成就。2004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蛋白质组学最权威的专业刊物《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发表文章,近几年该刊物几乎每期都发表中国科学家的工作成果,甚至同期刊登来自同一个科研单位的三篇文章,据统计,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蛋白质组学主要刊物《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研究》和《蛋白质组学》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已位列世界第二位。由我国科学家倡导并领衔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率先提出和建立了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研究框架、模式和标准,为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全面展开和顺利实施发挥了普遍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我国科学家还广泛参与了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其他分计划,如血浆蛋白质组等,一批与重大疾病和重要生物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科学时报》:如何加快我国蛋白质学研究的发展?贺福初:面对生命科学前沿的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应用领域的广泛需求,蛋白质组学从技术层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关部门针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已调研论证并开始着手部署“十二五”期间的蛋白质组专项,尤其是面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全面实施,有关“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相关建议也已开始调研论证。不久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设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这是我国首个在生命科学领域建设的大科学设施。其中,北京设施(简称“凤凰工程”)以蛋白质组学为主,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作为项目法人,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共同建设,将为我国蛋白质科学,尤其是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大幅提升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能力,有力保障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科学研究计划)和“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等大型科技计划顺利实施,并为国内外广大用户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同时也为今后生命科学领域的其他大设施的部署、建设和管理发挥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应该抓住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新契机,立足国际发展前沿,加强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在建设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现有蛋白质组研究基础,建立完善国家层面的蛋白质组学协作网络;结合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全面实施,整合国内优势力量,加快启动实施“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综合我国产出的海量人类蛋白质组数据,建立以中国为主的蛋白质数据库,积极推进蛋白质组数据对人类基因组的注释,并全面揭示生理功能调控规律和病理机制;推进前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为重大疾病预防诊治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支撑,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诊断试剂、药物靶点及新型药物,加强蛋白质组学在农业、工业、环境、资源、能源、林业等领域研发中的广泛应用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蛋白质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时报》 (2010-11-29 B1 中国生物产业)

  • 【讨论】北大清华教授联合在《科学》炮轰科研基金黑幕

    北大清华教授联合在《科学》炮轰科研基金黑幕科研, 基金, 施一公, 饶毅人民网9月4日电 据《科学时报》报道,清华北大的两位教授施一公和饶毅联合撰文,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文章的英文版在9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以社论形式发表。http://upfile1.kdnet.net/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http://upfile.kdnet.net/UploadFile/2010-9/201094192854299.jpg 饶 毅http://upfile1.kdnet.net/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http://upfile.kdnet.net/UploadFile/2010-9/201094192859797.jpg施一公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甚至超过了中国最乐观的科学家们的预期。从理论上讲,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这些问题部分归结于体制,部分归结于文化。  尽管对于一些比如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小型研究经费来说,科学优劣可能仍然是能否获得经费的关键因素,但是,对来自政府各部门的巨型项目来说,科学优劣的相关性就小多了,这些项目的经费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人民币。对后者而言,关键问题在于每年针对特定研究领域和项目颁发的申请指南。 表面上,这些指南的目的是勾画“国家重大需求”;然而,项目的申请指南却常常被具体而狭隘地描述,人们基本上可以毫无悬念地意识到这些“需求”并非国家真正所需;经费预定给谁基本一目了然。政府官员任命的专家委员会负责编写年度申请指南。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专家委员会的主席们常听从官员们的意见,并与他们合作。所谓“专家意见”不过反映了很小部分官员及其赏识的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  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不仅压抑了创新,也让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中国大多数研究人员常嘲讽这种有缺陷的基金分配体制。然而,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也接受了它。部分人认为除了接受这些惯例之外别无选择。这种潜规则文化甚至渗透到那些刚从海外回国学者的意识中:他们很快适应局部环境,并传承和发扬不健康的文化。 在中国,相当比率的研究人员花了过多精力拉关系,却没有足够时间参加学术会议、讨论学术问题、作研究或培养学生(甚至不乏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力)。很多人因为太忙而在原单位不见其踪影。有些人本身已成为这种问题的一部分:他们更多地是基于关系,而非学术优劣来评审经费申请者。  无须陈述科学研究和经费管理中的伦理规章,因为绝大多数中国研究界的权势人物都在工业化国家接受过教育。然而,全面改变这一体制并非易事。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部分反对不健康文化的人,因为害怕失去未来获得基金的机会,选择了沉默;其他希望有所改变的人们则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而不愿承担改革可能失败的风险。  尽管路途障碍重重,科学政策制定者和一线科学家们都已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目前科研文化中的问题。它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借助于研究经费增长的态势和日益强烈的打破有害成规的意愿,现在正是中国建设健康科研文化的时刻。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基于学术优劣,而不是靠关系,来分配所有的新基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新文化能够而且应该成为一种新系统的顶梁柱,它将培育而不再浪费中国的创新潜力。

  • 【讨论】帕纳科测角仪超时报警

    不知道大家对帕纳科Magix FAST(如PW2640)之类仪器的测角仪了不了解?Magix FAST的测角仪不同于Magix PRO(如PW2440)的测角仪。我想和大家交流下有没有遇到测角仪超时报警故障?都有哪些原因能造成此类报警?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故障的?

  • 网络讲堂能不能给大家提供继续教育学时证明?

    现在评职称对继续教育越来越严格了,每年要90学时,感觉对第三方工作的朋友们很有压力论坛能不能给参加网络讲堂的发个证书之类的(如果版友有需求的话)其实论坛也可以去向政府申请继续教育基地之类的

  • 光学显微镜理论受到挑战了

    光学显微镜理论受到挑战了

    2011年06月03日,科学时报报道了一款纳米级光学显微镜,本显微镜可看到1/20微米的物体,打破了光学显微镜的理论限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232003_340781_1643453_3.jpg来自中国的教授李林和王增波博士率领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显微镜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意味着科学家可以观察人体细胞的内部,而且首次做到可以观察活体病毒,进而查明引起病毒发生的原因。在这款世界上最强大的光学显微镜的帮助下,科学家可以更好地解释许多疾病引发传染和引起死亡的原因,从而打破了光学显微镜的理论限制。将有助于了解许多病毒和疾病的形成原因。研究人员将这一成果发表在2011年3月1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他们制造的显微镜打破了肉眼可见最小物体的记录,突破了光的衍射限制。

  • “地沟油”之殇:技术标准不能治本

    “地沟油”,这个本来应该在环卫工作中使用的名词,如今却更多跟老百姓的餐桌联系到了一起,让大家谈“油”色变。  “地沟油”快速检测定性能否做到?食用油标准检测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记者试图寻找答案时却发现,如果将“板子”完全打在检测标准漏洞上,实则是冤。  从确保食品安全的角度说,检测和下游监管本应是最末端环节。仅从技术角度探讨“地沟油”对人体有多大危害以及是否再流回餐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业内专家也对《科学时报》记者呼吁,安全食品不是靠监管,更不是靠检测出来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配之以严格的究责制度。

  • 【转帖】科学》发表我国科学家关于果蝇幼虫光偏好行为成果

    人类有爱有恨,有欢喜有厌恶,儿童爱不释手的玩具可能被成人不屑一顾。然而,这种喜好并不是人类的专利,低等动物同样会有抉择。成语“飞蛾扑火”诠释了昆虫为求光明甚至不惜牺牲,然而,昆虫幼虫恰恰喜欢茫茫黑暗却往往不为人知。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力、副研究员龚哲峰等初步揭示了果蝇幼虫中央脑的两对神经元足以调节果蝇幼虫对于不同光强条件的偏好行为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来自纽约大学的NinaVogt博士和Desplan博士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项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动物大脑解析视觉的理解”,同时也使人们“向全面理解环境和内在生理因素影响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迈进了一步”。成功,些许“运气”“这篇文章得以发表,我们运气不错。”龚哲峰这样强调。“运气”是从确定课题方向开始的。在国外时,龚哲峰就常常会想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很多人经历匆匆岁月,偶然邂逅少年时代的初恋情人时,却发现完全找不到之前的感觉。而这种变化的神经基础却并未被人所知。然而,它虽然是有趣的课题,但人脑的复杂性使这样的研究很难简单实现。一次意外发现却给了龚哲峰启示:果蝇的幼虫伴随着自身的发育,会从年幼时喜欢黑暗变得逐渐热爱光线充足的地方。这不正是与人类的偏好性类似的生物模型吗?龚哲峰深入思考后,毅然确定了自己回国后的研究方向。龚哲峰回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工作后,该项研究得到了课题组组长刘力的强力支持。于是龚哲峰着手订购了1000余个缺陷品系果蝇,希望能发现不怕光的果蝇幼虫,获得实验材料。订购来的果蝇要获得缺陷表型,必须经过进一步杂交,龚哲峰和合作者开始了上千次显微镜下的杂交、繁殖,上万次的筛选。在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不间断杂交筛选大半年后,终于发现了不怕光的品系。“我们运气不错。本以为果蝇失去避光性就是成功,可就在筛选工作进行了一年多、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居然发现了一个品系的果蝇幼虫喜欢光。”龚哲峰兴奋地说。这个发现让该品系的果蝇顿时成了“宝贝”。NP394神经元的失活,并不仅仅使得该品系的果蝇幼虫从“惧怕光”变得对光“无所谓”,而是180度的大转弯,直接“爱上光”了。接着,课题组研究人员证明了NP394神经元控制着果蝇避光/趋光的“开关”:抑制该神经元,即使年幼的幼虫也会变得“喜欢光”;激活该神经元,则年长的幼虫同样将变得“害怕光”。“我们通过分段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第一次在果蝇中成功检测到了该技术的应用,证明了PDF神经元和NP394神经元的上下游关系。”龚哲峰指出。要证明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定它们的突触距离是否足够近。而在果蝇不同的神经元中分段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成了瓶颈。此时,国外的研究也首次报道在果蝇中应用了该项技术,和龚哲峰的体系颇有相似之处。“他们没有得到阳性结果,我们得到了。”龚哲峰平静地说。通过改造实验器材,他们在国内首次实现果蝇中功能钙成像技术的成功应用,佐证了两对神经元的上下游关系。凭借着四年多的“运气”,刘力、龚哲峰等最终发现并提出NP394神经元的开关作用,并首次将偏好行为神经元回路从第一级延伸到第三级神经元,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可能运气好吧。”回顾四年多来的艰辛付出,龚哲峰付之一笑,“这些结果还不足以阐述人类的喜好变化。不过,只要继续坚持做下去,它终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果蝇,又见果蝇人们可能没有想到,嗡嗡作响、令人生厌的果蝇于20世纪初被遗传学大师摩尔带入实验室后,竟已成就了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中国,以果蝇为研究工具,神经生物学家们同样取得了令人关注的成果。被人称为“果蝇院士”的中科院院士郭爱克,是刘力和龚哲峰学生时代的共同导师。作为新中国第一位留德博士,郭爱克近年来已经连续3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2001年,郭爱克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了果蝇具有简单抉择能力,并且“蘑菇体”参与其中;2005年,该小组继续深入“两难抉择”研究,发现了果蝇跨视觉和嗅觉记忆的“共赢机制”;2007年,他们则聚焦于面临冲突环境时果蝇价值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名师出高徒。刘力也曾两次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2006年,他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小组从基因、细胞、脑结构以及行为等多个层面,第一次精确定位了果蝇视觉学习记忆的脑功能区——扇形体。这些喜欢环绕着腐败水果飞行的小家伙,为什么会被生命科学家宠爱至极,并且占据生命科学研究舞台百年之久呢?“果蝇是人类窥见自己复杂神经的一扇窗口。它结构简单,繁殖快速,易于改造,非常适宜做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模型。”面对记者的疑问,龚哲峰道出了果蝇的妙处。果蝇容易饲养,平均一年30代的繁殖速度,使科学家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特定种系。随着2000年果蝇基因组的测序完成,研究者更是可以准确、迅速地对其进行改造。此外,小小果蝇的神经系统和人类也颇具相似之处,在人类的大脑中,活跃着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而果蝇只相当于人类的万分之一。因此,果蝇也已成为研究神经结构和定位记忆方面最好的生物模型。物体进入人们的眼中,大脑会对图像分类后加以储存,从而构建出思维与情感,或者发出指令。那么,果蝇眼睛中的刺激传到脑中,又是如何学习和记忆的呢?在刘力的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一套为果蝇量身打造的“飞行装置”。该装置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图案——正T和倒T字母,主要作用是教导果蝇“学习”。果蝇在明亮的圆筒形空间向眼前的视觉目标飞去,如果它总是飞向倒T字母,电脑就会立即发出指令,烫它的屁股。慢慢地,果蝇学会了“吃一堑,长一智”,认识到倒T字母是危险的,而自觉地转向正T字母。通过这套设备,就可以模拟出果蝇的学习过程,建立视觉、神经和行为之间的动态神经回路。“总之,上述研究成果的获得,小家伙们功不可没。果蝇和人类大脑在基本功能上有着相似性,探究果蝇视觉行为的深入机理,对我们自己大脑的解读颇有启示。”龚哲峰说。(转自科学时报)

  • 【资料】熊猫快报--国内规模最大城乡有机废弃物项目投产

    发布时间:2008年8月21日   如何对城乡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造福于民?日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乡有机废弃物产业化循环利用项目——保定康帝生态肥料项目在河北省清苑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成有机肥料、复合肥料生产线2条,年产生态肥料8万吨。项目拥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该项目每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10万吨、畜禽粪便和粮食加工废料8万吨,城市生活污泥6万吨,生产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两大类,包括小麦、玉米、西瓜、草莓、蔬菜、麻山药专用等6个品种的生态肥料。  生产的生态肥料通过合理配方,使化肥利用率从过去的33%提高到50%,不但减少了化肥流失造成的浪费和污染,而且有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避免土壤板结,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同时,该公司生产的生态肥料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彻底杀灭病原菌、虫卵,提高了农作物的防虫、抗病能力,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信息来源:科学时报

  • 【分享】我国科学家从玉米中提取出抗艾蛋白酶突变体

    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邵鹏柱学科组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永唐学科组合作,从玉米中获得了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杀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的蛋白酶突变体。该研究成果为研发特异性靶向HIV感染细胞的新型抗HIV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据悉,HIV存在潜藏机制可以长期潜伏在细胞中而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目前已上市的抗HIV药物均不能选择性地杀伤感染细胞而根除病毒。郑永唐认为,新的研究思路对开发新型抗HIV药物显得非常重要,研究具有选择性地杀伤HIV感染细胞而保护正常细胞不受伤害的抗艾滋病药物是极有前景的方向。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具有RNA N-糖苷酶活性,可以阻遏延长因子EF-1或EF-2与核糖体的结合,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RIPs具有很高的细胞毒性,常常被开发成为免疫毒素、抗病毒或抗肿瘤药物。RIP分为3类:I型、II型和III型。其中,III型RIP以玉米RIP为代表,先合成无活性的含有一段25氨基酸的内部失活结构域的前体蛋白,前体蛋白被切除该结构域后才成为有活性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在香港研究资助局、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科院等项目的资助下,邵鹏柱、郑永唐等对玉米RIP的内部失活结构域进行一系列的结构修饰和改造,获得了对HIV-1蛋白酶特异识别并激活的玉米RIP突变体。细胞水平实验的研究表明,突变体对未感染细胞毒性低,但突变体进入HIV-1感染细胞后则可被细胞内的HIV-1蛋白酶识别并切割去除失活结构域转变成为活性蛋白,从而选择性地杀伤HIV-1感染细胞。同时,通过增加突变体进入细胞的效率,对HIV-1感染细胞的杀伤力更强。突变体也可以被HIV-1蛋白酶耐药株的蛋白酶识别并激活,因此突变体对HIV-1蛋白酶耐药株感染细胞也有很好的选择杀伤性。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科学时报)

  • [理论] 21世纪的四大化学难题 !

    [color=blue][b]科学家提出21世纪的四大化学难题[/b][/color] 来源:科学时报   到了21世纪,数学界、物理学界和生物学界都相继提出了各自领域的重大难题或奋斗目标。但在化学界,一直没有人明确提出哪些是化学要解决的世纪难题。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淡化化学的思潮。那么化学界果真提不出重大难题吗?有人对这一问题,提出21世纪的四大化学难题供大家一起探讨。  如何建立精确有效而又普遍适用的化学反应的含时多体量子理论和统计理论?  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所以化学反应理论和定律是化学的第一根本规律。应该说,目前的一些理论方法对描述复杂化学体系还有困难。  因此,建立严格彻底的微观化学反应理论,既要从初始原理出发,又要巧妙地采取近似方法,使之能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决定某两个或几个分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否生成预期的分子?需要什么催化剂才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反应?如何在理论指导下控制化学反应?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确定化学反应的途径等,是21世纪化学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 理学学士学位可以报考注册环保工程师吗?

    我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目前不是从事环保工作,可想考注册环保工程师,请教大拿:可以报考基础考试吗?通过后可以报考专业考试吗?日后注册时会不会被卡?注册环保工程师的报考指南我看过了,里面写的是工科其他专业,不知有没有理学化学学士学位的前辈报考注册环保工程师的经验?感谢解答!

  • 【分享】我国电化学分析仪器及联用技术获系列成果

    科学时报讯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电化学分析仪器及联用技术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自主研发的快速生化需氧量(BOD)检测仪等4种灵敏度高、响应快、寿命长、可动态在线检测的电化学分析仪器,其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该领域多项国内外空白。  据介绍,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的分析检测及表征手段,在科研和生产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电化学分析仪器已在分析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分析仪器,尤其是高精尖分析仪器,较大份额仍然依赖进口,一些急需的专用仪器尚属空白。因此,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器和功能联用接口仪器是当前科技生产的迫切需求。  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从生产、科研的实际需求出发,立足前沿领域,于2005年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电化学分析仪器及联用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他们以研究发展快速实时、灵敏、自动连续检测和经济适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器及电化学联用设备为目标,围绕电化学仪器设计方法,突出微型化、高性能等特点,开展电化学方法的联用研究,开发出4种电化学及电化学联用仪器设备。  该所利用新型有机—无机杂化膜固定化材料,通过微生物现场培养的方法,实现了BOD的快速检测。该创新方法将BOD检测时间从原来的5~7天缩短为1小时左右,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快速BOD检测仪。  该所实现了电化学分析仪器的微型化设计,研制开发了微型USB2.0接口电化学系统,在电位控制精度、数据传输速度等主要指标上大大超过原有仪器,而体积仅如同一个手指大小,比传统仪器小2~3个数量级,可方便地集成到各种分析仪器内,实现多种分析方法和电化学方法联用,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适用于野外和各种现场使用。  该所采用自行设计的具有微小间隙的双带电极,实现了薄膜材料导电性的原位实时监测,并开发出时间分辨测量能力较高的电化学原位膜导电性测量仪器,并能用于膜导电性变化的动力学测量。  该所利用自行设计的位移传感器,提高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测量的时间分辨率,并以此为基础,将电化学方法集成联用,开发了电化学联用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仪,实现了稳态及暂态电化学体系SPR信号的测量。  这些电化学相关仪器的研发成功,丰富了基础科学的研究手段,并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社会安全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同时能达到工业设计批量生产、实现商品化投向市场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时间:2010年12月28日 09时07分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于柏林 于洋 石明山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