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发展

仪器信息网科学发展专题为您整合科学发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学发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学发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学发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学发展话题讨论。

科学发展相关的论坛

  • 我国加强中药标准化建设推动行业科学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12日在此间说,实现中药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环节。我国中医药行业将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以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推动中医药科学发展。 这是于文明在12日出席“广东康美药业现代中药自主创新及标准制定平台启动系列活动”时说的。当日,广东省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康美药业中药饮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康美药物研究院挂牌成立。 于文明说,随着国家“民生优先”的社会管理战略不断深入,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既表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中医药的关注与重视,也为发展中医药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撑。 “以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基本药物标准,加快提升药品质量控制水平,已成为社会各界对中药产业提出的新要求。”于文明表示,作为行业主管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通过标准化的形式加强中药人才、科技和投入,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科学有序发展。 于文明介绍说,目前中药标准在国际的需求更大,影响更深远,我国将从“先药后医,医药结合”的原则,从中药标准入手,逐步实现中医中药标准结合,同步推进。同时,“先点后面”,先选择好几个突破点,做深、做细、做透,通过不断完善成熟,再形成国家标准推广应用。 于文明表示,作为我国最早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目标和任务的省份,广东省依托作为康美药业公司成立了广东省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是我国推进中药标准工作中的首个地方中药标准化组织。“广东的实践和经验,必将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创新与发展,值得全国学习和推广。” 据了解,广东康美药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多个国家中药饮片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作为广东省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与建设单位,康美药业在率先参与制定国家中药饮片标准的同时,积极参与中药标准的制定工作,逐步制定出高于《中国药典》要求的企业产品生产和质量检验标准,率先推进中药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 【分享】环境科学发展史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科学研究工作随着发展起来,逐渐形成环境科学这样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然而,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他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  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地区性的环境破坏。古代经济比较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许多地方,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成了荒芜不毛之地。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那时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西汉末年和东汉时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可是由于滥伐了森林,水源不能涵养,水土严重流失,造成沟壑纵横,水旱灾害频仍,土地日益贫瘠。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城市里人口密集,房屋毗连。炼铁、冶铜、锻造、纺织、制革等各种手工业作坊与居民住房混在一起。这些作坊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13世纪英国爱德华一世时期,曾经有对排放煤炭的“有害的气味”提出抗议的记载。1661年英国人J.伊夫林写了《驱逐烟气》一书献给英王查理二世,指出空气污染的危害,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产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工矿企业排出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使污染事件不断发生。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当时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污染状况。1873年12月,1880年1月,1882年2月,1891年12月,1892年2月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19世纪后期日本足尾铜矿区排出的废水毁坏了大片农田。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在逆温条件下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农业生产活动也曾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1934年 5月美国发生一次席卷半个国家的特大尘暴,从西部的加拿大边境和西部草原地区几个州的干旱土地上卷起大量尘土,以每小时 96~160公里的速度向东推进,最后消失在大西洋的几百公里海面上。这次风暴刮走西部草原3亿多吨土壤。芝加哥在5月11日这一天,降下尘土 1200万吨。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尘暴过后,美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环境保护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发生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美国洛杉矶市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自40年代后经常在夏季出现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另一种类型严重的烟雾事件,短短四天内比常年同期死亡人数多4000人。1962年出版了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写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详细描述了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破坏。这本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日本接连查明水俣病、痛痛病、四日市哮喘等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都起源于工业污染。在荒无人烟的南、北极冰层中,监测到有害物质含量不断增加;北欧、北美地区许多地方下降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环境问题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6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兴起了“环境运动”,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环境问题。到了70年代,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除了环境污染问题外,地球上人类生存环境所必需的生态条件正在日趋恶化。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森林的过度采伐,沙漠化面积的扩大,水土流失的加剧,加上许多不可更新资源的过度消耗,都向当代社会和世界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在此期间,联合国及其有关机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探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来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1974年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了世界人口会议,同年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大会。1977年在马德普拉塔召开世界气候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1980年3月5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在许多国家的首都同时公布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呼吁各国保护生物资源。这些频繁的会议和活动说明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上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技术问题。

  • 中科院金国藩院士谈王大珩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发展

    从科学时报获悉,“王老从事科技事业,尤其是光学和仪器科学事业70余年。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精力和智慧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个事业。”作为王老的学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特别谈到了王老在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思想和杰出贡献。  “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  王老关于仪器科学创新发展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精辟的论述,金国藩院士指出了其中几个影响后续发展的重要论点。  王老十分强调仪器仪表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如,“仪器不是机器,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而机器只能改造却不能认识物质世界”。  王老还说:“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  “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卡脖子’的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代仪器设备则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  他对仪器仪表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中国科学技术要像蛟龙一样腾飞,这条蛟龙的头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则是蛟龙的眼睛,要画龙点睛。”  国家和政府应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  王老曾经指出,仪器仪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还关系到国家和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仪器仪表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化必须有别于其他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多次向国家和政府提出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建议有3次。第一次在1979年4月,他联合汪德昭等科学家共同发起,以出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大会的全体代表的名义,提出了《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议提出,希望国家成立仪器仪表工业总局,统一管理和支持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这份建议受到邓小平、方毅和余秋里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当年10月就批准成立了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  1995年和2000年,他又两次联合一批院士向国家提出关于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受到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等领导人的重视。  王老对仪器科学的创新发展有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仪器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发展极快,而且同不少学科交叉,保持创新和发展,加强学术交流至关重要。从建国初期到2003年最后一次主持以“激光制造与未来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他建议召开或亲自主持和参加的有关仪器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达数十次之多。  在王老的建议和亲自安排下,科学仪器的学术会议几次步入了香山科学会议的殿堂,成为香山科学会议讨论的主题。  王老对举办学术会议一贯是高标准要求。他明确提出,学术会议要吸收广大科技工作者参加,选题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允许不同学术观点展开讨论,要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

  • 【原创大赛】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实验室体制发展的研究与探讨

    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实验室体制发展的研究与探讨摘要  针对目前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验室布局和现状,提出了建立区域性检验检疫实验室、提高实验室有效资源的利用率和竞争力、打破实验室所属界限、实行实验室重组等建议,以满足加入WTO后的管理和市场需要。关键词  检验检疫,实验室,体制,WTO,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及其所附属的实验室与过去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室已经挤身于世界强林,代表着世界一流水平。但总体来讲,我们的许多实验室及其管理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筹建历史比较短、规模相对比较小、经费投入也相对不足,管理体制也有很大差别。在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中,体制问题已经成为长期困扰我们的首要问题,成为我们参与世界范围管理与服务竞争的拦路虎,是我们加入WTO所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  2005年是加入WTO后允许外资检验机构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年,与我们进行名正言顺的检验市场争夺,且来势汹汹。领导人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以科技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加剧,技术壁垒层出不穷…,我们的各级领导在管理理念、领导方式、驾驭全局的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今后,我们的资金投入、基本建设、仪器和人才布局,应该实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区域的特点,二是突出产业的特点,三是突出人才和技术的优势”,“企事业在在国内市场上如何发挥优势、开拓市场,为检验检疫相关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作者尝试着在系统的角度上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方面,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希望对我们的检验检疫事业有益。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管理体制与WTO的要求存在着相异之处WTO要求其成员国对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必须按照国民待遇的要求进行,不得有歧视行为。而以前,我国的商品质量管理机关的体制恰恰为国内由“标准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标准局”)负责,对出入国境的商品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检验局”)负责。虽然现在二者合并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总局”),但无论从名称上还是实际运行体制上,二者只是同戴了一顶帽子而已。标准局和检验局各自下属的分支局和其附属的实验室至今少有相互交换人力和物质资源的实质性政策和行动,未体现出相互交融的一体化趋向。2、日益扩大的技术与服务市场化需求与旧的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现在的检验局管理体制使检验局系统的实验室依附于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地方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地方局),目前各地方检验检疫局的实验室活动是围绕它所依附的地方检验局开展的、为它所依附的地方检验局服务的。而地方检验局管理的范围是上一级检验局划定的,实验室的业务也基本是在这一范围内的,不许、也不可能到其它局的管辖范围开展工作。在这一范围内没有外界竞争,有的只是作好范围内的事,超出行政范围外的就是其它局的事,因为跨区检验是被国家局明令禁止的。3、闭关自守、缺乏竞争和资源共享的现状不符和改革的要求  对实验室目前这种管理体制造成的闭关自守、缺乏竞争和资源不共享的现状不符合改革的要求,这种现状下实验室不能也无法参与外界的平等竞争。各实验室在所属局的行政管理领导下,人员、物质、财力都靠地方检验局来解决,实验室的建设必然以地方检验局的意图为准。地方检验局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站在上级或全系统的角度去配置实验室建设,其结果必然造成检验检疫机构整体上实验室的点多、面广、重点不突出现象,遍地是芝麻,少有大西瓜。4、资源浪费严重,存在潜在的危机  在一个技术全面的实验室附近建立同类型实验室的现象并不少见,为什么这一现象会长期存在?根本原因是投入的钱是上级局的、是国家的,只要把自己局的实验室作好,就是成绩。在目前这种体制管理下,这种现象不会少见,也见怪不怪。这种现象即不能责怪地方检验局,也不能由上级局承担责任,谁都是为了我们的事业。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体制,是体制问题造成了我们的资金投入回报率低、人力资源分散、实验室重复建设水平不高、技术力量分散等等潜在的危机。二、区域性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资源共享1、区域性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定义本文所指的所谓的区域性的直属实验室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在业务集散地或者进出口量大的区域建立检验业务实验室(或者叫实验室联合体、中心等)。可以是以某一项或者某些商品的业务为主的专业实验室(如秦皇岛煤炭检验中心),也可以依地缘范围(如各地方局的卫生保健中心)或者业务资源为中心的综合实验室,研究型实验室或者是跨系统、行业、跨国的联合实验室,等等,容许多种形式存在。实验室的建立以出入境业务总量和大宗商品为要点,兼顾进出口稳定性,兼顾技术储备和为地方经济服务。2、区域性实验室的管理体制的优势实行区域性实验室体制的实验室,应由上级主管部门对分布在全省范围内的实验室进行集中管理。集中管理方式,可避免了各地方局都有、都建同类型实验室,避免实验室建设中低水平重复、人力资源分散技术力量薄弱、检测项目雷同等一盘散沙的局面;资金投入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进行投入,避免了各地方管理局盲目要投入的干扰,集中了资金优势资源;经费单独列入省局的预算,保证实验业务正常开展,同时避免了各实验室人员的收入差

  • 法庭科学发展历程

    疑似将近八百年的发展史[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5/202105132331261773_9862_1636655_3.png[/img]

  • 【分享】《生命科学万年发展大事记》电子书(嘿嘿,昨天的帖子被版主加分,今天再分享一个)

    1. 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1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2. 公元1年~公元1299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3. 公元1300年~公元1599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4. 公元1600年~公元1839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5. 公元1840年~公元1910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7. 公元1949年~公元1976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8. 公元1977年~公元1999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9. 公元2000年~公元200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16325]《生命科学万年发展大事记》电子书[/url][em0814][em0814]好不好,看了就知道~

  • 【转帖】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周生贤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0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新的一年,全国环保系统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国内外经济和环境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生贤首先回顾了2008年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他指出,2008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环保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组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以完成减排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同时,紧紧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成功夺取了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环境应急工作的重大胜利,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环评制度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局,完善审批机制,简化审批程序,认真兑现环评7项承诺。对中央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扩大内需要求的建设项目加快审批,为拉动内需开辟“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把关。对总投资4737亿元的156个“两高一资”项目分别做出不予受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的决定。积极加快政策支持项目环评审批的进度,已批复的579个项目,每年可以削减二氧化硫46.86万吨、化学需氧量3.84万吨。围绕《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主体功能区划的编制,全力推进规划环评,主动为国家重大决策服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是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年内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280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8600万千瓦,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淘汰造纸、水泥、炼铁、炼焦、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落后产能工作进展顺利。预计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将比上年呈较大幅度下降趋势。  三是圆满完成特大自然灾害环境应急处置和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面对50年未遇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出动21万人(次),检查企业10万多家(次),督促整改重大环境隐患200多个,妥善应对灾区20余起次生环境事件,为夺取抗震救灾工作重大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认真开展灾区生态环境评估,参与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后生态修复规划》,为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兑现绿色奥运的郑重承诺,指导协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6省(区、市)联防联控,全面落实了各项保障措施,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天天达标,圆满完成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  四是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截至2008年9月底,完成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8个流域污染治理投资510.2亿元,建成项目881个,有效降低了污染负荷。总结推广了山东南四湖、云南洱海、辽宁辽河保护和治理水环境的经验,先后在山东、云南两次召开水污染防治现场会,进一步部署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工作。开展太湖、巢湖、三峡库区生态安全评价,全面启动生态安全监测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国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调查,督促各地4600多个保护区落实整改措施,扎实推进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使群众的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 【讨论】“在低碳中发展”还是“在发展中低碳”

    目前,国内国际关于中国低碳方向的议论很多,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个是“在低碳中发展”,一个是“在发展中低碳”,这两个方向有很大的区别。我国选择“在发展中低碳”的模式,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低碳中国,绝不是“在低碳中发展”  “在低碳中发展”是对中国发展进程的不合理修改。“在低碳中发展”,即事先设定一个“低碳”的框架,预设一大堆约束性指标,迫使中国被动接受“有条件的发展”模式。“先低碳,再发展”的路线图是一个无条件的普遍性约束,它不考虑中国的国情,带有强加于人的意味。  低碳,并不仅仅是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还包括很多方面,如低碳文化、低碳政治、低碳外交等等,研究“低碳中国路线图”不宜仅仅用“低碳经济”来概括。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又是全面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发展”的概念包括解决“人人对立”和“人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对实现物质极大丰富、文化极大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概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目的本身就包含了低碳理念的成分,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与低碳理念并不冲突。因为,发展会带来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发展的成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碳排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是目前的第一要务,不能离开发展谈低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已经展开了自己生态改善、环境友好、资源永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这是中国依据国情作出的发展战略选择。  “在发展中低碳”,符合国情和国家利益  与处在后工业化阶段的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目前的中国正处在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占比高达90%,其中煤炭就占了68%,而工业化对这种能源的需求仍然在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供给的增量需求加上能源供应结构的制约,使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峰值有可能到2035年以后才能出现下降的拐点。在可预见的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减排降碳的压力巨大。中国的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碳标准采取行动,中国只能从自己的国情现实出发尽最大努力积极采取自主行动。  保障自己的发展权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不发展或者减缓发展就谈不上低碳。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安排,决不能以延续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为代价。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低碳中国的主要内容,包括节能、增效、化石能源清洁化、大力发展新能源。  “在发展中低碳”,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在发展的框架内安排低碳行动才是中国正确的选择

  • 新世纪化学发展战略思考![转自《中国基础科学》](可下载)

    《中国基础科学》[color=red][b]新世纪化学发展战略思考[/b][/color]梁文平1 唐 晋 1 王 夔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 100083, 2北京大学药学院,100083 )摘要 评述了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化学界的现状,特别强调了化学与人类安全的关系。提出化学发展的契机和可能突破口,提出了学科重组的新思路和新世纪化学发展的战略思考,并强调了原始创新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化学作为一门核心、实用、创造性科学[1-2],已经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寻求结构多样性和分子多样性,合成制备了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发展了化学合成理论和技术,为阐明生命的起源、发现生物活性物质、新材料以及新药物的设计合成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化学研究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阐明各类化学反应的机理,从真实时空的水平上认识物质转化的化学过程。化学创立了研究物质结构和形态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认识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设计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面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其它学科迅猛发展的挑战和人类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提出的新要求,化学在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思路的同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和品种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造福国家,造福人类。当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健康和人类安全、高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向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大的挑战性难题,迫切需要化学家在更深更高层次上进行化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发现和创造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并从学科自身发展和为国家目标服务两个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战略设想,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求。 自从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就注意到化学学科内部的发展与来自外部的需求之间的距离,注意到化学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必须重新考虑学科建设问题。在“九五”计划制定之初,经过反复讨论,就开展了对优先资助领域的研究和调整,提出了重视学科交叉,淡化二级学科的原则,引起了化学界的广泛的讨论。在过去的5年中逐渐得到广大化学界的共识。20世纪末,在长期酝酿后又提出了几个新的发展领域,组织过多次讨论,提出要开展分子以上层次化学研究的创新思想,引起了又一轮的化学界的讨论。通过这一过程,吸取了经验。为了探索、研讨与展望化学发展趋势、发展战略及十年或更长远化学发展前景,使化学这一传统学科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在几年来组织专家研讨和参与有关化学学科发展战略问题,尤其是《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第128次香山会议,和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香港21世纪化学发展前景讨论会》,使化学界逐渐对我国化学学科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和未来发展战略形成基本共识。

  • 我国科学仪器发展历史和现状

    1901年上海科学仪器馆开始经销科学仪器,这是我国正规地接触科学仪器的开始。1932年中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修理一些玻璃分析仪器。1950年8月24日,新中国政务院会议通过了李四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四位部长联名提出设立中国仪器研制机构的建议,建立了中国仪器研制机构——长春仪器馆(后来改称为长春光机所)。58年长春光机所研制的精密光学仪器,即“八大件,一个汤”,在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为“两弹一星”及国防精密仪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差不多同时,上海相继出现了雷磁、沪江、科伟、创造等分析仪器厂开始生产pH计、比色计和极谱仪等。应该说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科学家对科学和科学仪器的发展还是有深远的认识的。早在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所确定的57项重大科技任务中就有一项是“仪器、计量及国家标准”,提出了要“掌握现有的并建立新型的、更完善的控制仪表、精密仪器和化学试剂……”。又在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大建设项目中列入了分析仪器厂的建设项目(北京分析仪器厂)。还在机械工业部成立了仪表局。  在1963年制定的规划中,则在工业科学技术部分提出要“加速发展仪器仪表工业,尽快建立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仪器仪表工业体系”。此后,又把科学实验提高到“三大革命运动”之一的高度予以推动,大大促进了我国早期科学仪器研究、开发和产业的发展,先后又在上海、南京、沈阳、成都、佛山、厦门等地建立了多家各有特色的大型分析仪器厂及北京地质仪器厂、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上海雷磁仪器厂、新天光学仪器厂、长春光学仪器厂、丹东射线仪器厂等一大批专业仪器生产厂家。并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基础上,先后创建了上海、合肥、西安等多个光机所。科学院成立了仪器委员会,并为科研特需建立了真空、生物、天文、显微分析等科学仪器厂。国家还曾通过各种渠道对从天平、比色计、pH计、火焰光度计、水质分析仪器等低挡仪器,一直到分光光度计(1962年完成)、气相色谱仪(1963年完成)、质谱计(1963年完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978年完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1975年完成)、电子显微镜等中、高档仪器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并且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果,虽然绝大多数是跟踪性研究,但也产生了像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这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成果。然而由于当时国内外条件的限制,加上体制上的局限和人们观念上的束缚,许多成果未能实现产业化,产业化了的成果也大都存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通病,更有一些研究久攻不下,流产了,“买了个教训”。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方毅指出“拥有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这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务院曾决定仪器仪表单列管理,成立了国家仪器仪表局,在全国范围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仪器的研究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研制成功了带5个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还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搞成了30万吨乙烯、30万/60万千瓦火电站的成套过程分析仪器。但是,后来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变化,科学仪器被简单地看作是科技发展的“支撑条件”(例如,从1986年开始的历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都把“仪器研发”放在了“科技发展支撑条件和措施”一栏中,以至进入90年代后国家仪器仪表局干脆被最后撤消),加上市场经济(主要是国外仪器的拥入)的冲击和国有体制的束缚,我国科学仪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低潮期,许多大型分析仪器厂纷纷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产业曾经一度明显萎缩。进口的国外分析仪器占据了国内市场的70%,大型精密仪器更是100%进口。这种情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高度忧虑和重视。  1995年卢嘉锡等20位院士给中央领导提出了“关于振兴仪器仪表工业的建议”;卢先生还在1996年12月19日说:“国产分析仪器一定要有一个质的飞跃,要创出中国的名牌,并走向世界,振兴中国的分析仪器工业是当务之急,也是国内诸多科研单位和仪器厂家应该树立的奋斗目标”;2000年王大珩等11位院士又提出“我国仪器仪表工业急需统一规划和归口管理”的建议;卢世壁等11位院士也发出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迫在眉睫的呼吁;以金国藩院士为组长的仪器仪表专题调查组在3个月调查的基础上,向国家计委、经贸委和科技部提交了“关于振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对策的建议”;  在这期间,香山会议有大约20次都涉及到了科学仪器的研发内容,其中更有8次是专门讨论科学仪器的研发问题的。  在2000年第154次“现代科学仪器前沿技术与分析科学”香山会议上专家们更明确指出:科学仪器“是高技术产物,属高技术领域”,“科学仪器是信息的源头,是信息产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仪器既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和创新成就的重要体现形式,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牵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表示“赞同和支持王大珩、杨家墀等11位院士提出的关于仪器仪表工业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建议以及韦玉、卢世壁等11位院士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呼吁”。  在这种背景下,随着人们对发展科学仪器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民营企业的崛起,加上整个经济发展加速所起的带动作用,科技部从“九五”开始把“科学仪器的研制和开发”列入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逐渐增加投入,还把科学仪器研发工程中心列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设立了科学仪器研究专项,情况终于有了好转。科学仪器的研究开发和产业的发展才逐渐开始走出低谷。   纵观这一段历史,人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科学仪器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多和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   1) 人们(包括一些领导和有影响的科学家)对于科学仪器特别是发展我国自己的科学仪器的重要性长期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来,科学仪器是科学发展的基础。门捷列夫说:“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而测量的物质基础是仪器。钱学森先生则认为:“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可见作为测量技术物质基础的科学仪器是信息的源头,科学仪器产业是信息产业。英国著名科学家H.Pavy也曾经明确指出:“Nothing begets good science like development of a good instrument”(发展一种好的仪器对于一门好科学的贡献超过了任何其他事情)。正因为科学仪器对于科学发展具有如此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一个多世纪以来,诺贝尔奖有1/4以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奖是发给那些在科学仪器方面有杰出创新的科学家的。或者换一种方式说:有68.4%的物理学奖项目、74.6%的化学奖项目、90%的生物医学奖项目是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完成的。2002年的化学奖更完全奖给了3名在分析仪器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分析化学家。因此,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R.Ernst才会深情地说:“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仪器的发展”。反观我国,长期以来流行的却是“不能以数学形式表述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XX不能XXX是常识,用不着实验验证”。殊不知“由新工具开创的科学新方向远比由新概念开创的科学新方向要多得多。由概念驱动的革命的影响是用新概念去阐明旧事物。而由工具驱动的革命的影响是去发现需要阐明的新事物”(New directions in science are launched by new tools much more than by new concepts. The effect of a concept-driven revolution is to explain old things in new ways. The effect of a tool-driven revolution is to discover new things that have to be explained)(美国能源部杰出科学家R. F. Hirsch博士)。加上近年来在提职、评估等方面的浮躁和虚夸风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许多人想的是如何“走捷径”,多出“高水平”的SCI影响因子高的文章。于是立题时拼命要经费,经费一到手,急忙向国外订“最好的仪器”。很少有人想自己动手去研制新仪器。以为有了“一流的仪器”,就可以做出“一流的工作”。   还应该指出,把科学仪器仅仅当作科研支撑条看待是不够全面和准确的。不错,对于许多一般的研究来说,科学仪器是工具、是支撑条件。但是,对于原始创新性研究来说,创造新的科学仪器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创新!应充分认识创新科学仪器对实现源于中国的源头性创新的重要性。因为正是科学仪器才是科学研究获得实验数据、验证理论、揭示自然规律、开拓新研究领域的手段。  只有有了新手段,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新数据、揭示新的自然规律、开拓真正新的研究领域。这正如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最近所指出的,我们搞基础研究总是靠买国外现成的先进仪器,这样只能做一些与外国类似的研究。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对科学仪器发展转入有意识有目标的政府行为,并专门制订发展战略。为科学仪器发展及研制制订具体的专项计划和预算。因此在科学仪器创新的问题上我们面临一个历史性的挑战。   (2)我国科学仪器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能力都明显不足,原始创新性成果微乎其微,由于上述思想的影响,科技界和管理层普遍不把研制仪器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认为国产的仪器,特别是中、高挡仪器不如人家的,所以买人家的就行了,用不着花时间、金钱和

  • 【转帖】计量学的发展史与物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是从经典力学开始的,它研究宏观物体的低速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可追溯到17世纪初。这时欧洲的科学发展迅速,物理学已开始发展成为一门测量科学,它逐步引入了“物理量”的概念。如质量、力和加速度等,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物理现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深入研究了经典力学的经验规律,发现了它的基本规律,以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在这些定律中,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可看作是某个物理量的定义,也可看作是一种现象或物质性质的定义。因而近代计量学的发展是与近代物理学同步发展和互相促进的。当物理量的测量知识逐渐形成科学体系,计量学就从实验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提高物理量量化精确性的科学。随着天文学、数学、原子物理和量子物理学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近代计量学的研究对象扩展,专业门类增多,量程从宏观拓宽到微观领域。计量学的内容更加完备,通常可以概括为: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器具(包括基准器和标准器);量值传递和溯源;物理常数、材料和物质特性的测定;不确定度、数据处理和测量理论及其方法;计量法制管理等方面。从计量的社会功能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如果从伽利略到牛顿时期的近代科学革命算起,近代计量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 【资料】计量的发展

    [size=5][font=宋体][b]计量学的发展史与物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b][/font][/size][size=5][font=宋体] [/font][/size][font=宋体][size=4]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是从经典力学开始的,它研究宏观物体的低速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可追溯到17世纪初。这时欧洲的科学发展迅速,物理学已开始发展成为一门测量科学,它逐步引入了“物理量”的概念。如质量、力和加速度等,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物理现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深入研究了经典力学的经验规律,发现了它的基本规律,以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在这些定律中,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可看作是某个物理量的定义,也可看作是一种现象或物质性质的定义。因而近代计量学的发展是与近代物理学同步发展和互相促进的。当物理量的测量知识逐渐形成科学体系,计量学就从实验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提高物理量量化精确性的科学。随着天文学、数学、原子物理和量子物理学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近代计量学的研究对象扩展,专业门类增多,量程从宏观拓宽到微观领域。计量学的内容更加完备,通常可以概括为: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器具(包括基准器和标准器);量值传递和溯源;物理常数、材料和物质特性的测定;不确定度、数据处理和测量理论及其方法;计量法制管理等方面。从计量的社会功能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如果从伽利略到牛顿时期的近代科学革命算起,近代计量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size][/font]

  • 【分享】近代计量学的发展

    [color=#0166a9]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是从经典力学开始的,它研究宏观物体的低速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可追溯到17世纪初。这时欧洲的科学发展迅速,物理学已开始发展成为一门测量科学,它逐步引入了“物理量”的概念。如质量、力和加速度等,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物理现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深入研究了经典力学的经验规律和初步的唯象理论,发现了它的基本规律,以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在这些定律中,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可看作是某个物理量的定义,也可看作是一种现象或物质性质的定义。因而,近代计量学的发展是与近代物理学同步发展和互相促进的。当物理量的测量知识逐渐形成科学体系,计量学就从实验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提高物理量量化精确性的科学。随着天文学、数学、原子物理和量子物理学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近代计量学的研究对象扩展,专业门类增多,量程从宏观拓宽到微观领域。计量学的内容更加完备,通常可以概括为: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器具(包括基准器和标准器);量值传递和溯源;物理常数、材料和物质特性的测定;不确定度、数据处理和测量理论及其方法;计量法制管理等方面。从计量的社会功能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如果从伽利略到牛顿时期的近代科学革命算起,近代计量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以下三个阶段。[/color]

  • 分析化学发展趋势

    [color=red][b]分析化学发展趋势[/b][/color]来源: internet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第一次是随着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特别是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如溶液理论)的发展,使分析化学从一种技术演变成为一门科学,第二次变革是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改变了经典的以化学分析为主的局面,使仪器分析获得蓬勃发展。目前,分析化学正处在第三次变革时期,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发展的要求,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分析化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第三次变革的基本特点:从采用的手段看,是在综合光、电、热、声和磁等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及生物学等学科新成就对物质进行纵深分析的科学;从解决的任务看,现代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获取形形色色物质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现代分析化学的任务已不只限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及含量,而是要对物质的形态(氧化-还原态、络合态、结晶态)、结构(空间分布)、微区、薄层及化学和生物活性等作出瞬时追踪、无损和在线监测等分析及过程控制。随着计算机科学及仪器自动化的飞速发展,分析化学家也不能只满足于分析数据的提供,而是要和其它学科的科学家相结合,逐步成为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者。近些年来,在全世界科学界和分析化学界开展了“化学正走出分析化学”、“分析物理”、“分析科学”等热烈议论,反映了这次变革的深刻程度。本书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自然科学学科(分析)发展战略调查报告”在美国、前苏联这两个发达国家分析化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将现代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归纳为八个方面,以论述分析化学整体的发展:

  • 【讨论】后基因时代10年间生命科学的发展与所面临的挑战

    8月2日,我国科学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在人类1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这将为肝癌的风险预测、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事实上,自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迄今,科学家已经相继发现七十余种疾病的易感基因,基于此的基因诊断产业已经初现端倪,但十年前人们所基于厚望的“基因药物”、“个体化医疗”尚未实现。十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耗资三十亿美元,耗时十余年的伟大科学工程完成之际,人们以为得到了揭开自身生命奥秘的天书,生命科学也划时代的进入了 “后基因组时代”。十年间,一方面,生命科学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人类基因组的后续工作陆续展开;另一方面,基于此的基因药物却迟迟不能问世,基因产业逐渐沦为“泡沫经济”。今年恰逢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十周年,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温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之时所报以种种美好的愿景,回顾十年间生命科学取得伟大成就,分析生命科学当下面临的挑战,或许更能厘清“后基因组时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脉络与走势。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续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在经历了上世纪的“分子生物学时代”、“结构基因组时代”之后,后正式进入了“功能基因组时代”即“后基因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首个十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依旧是生命科学发展的主线。在此基础上,2002年,启动旨在研究人类染色体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谱”计划(Hapmap);2003年启动旨在鉴定人类基因组功能元件的“基因组功能元件百科全书”(ENCODE)计划,和旨在绘制人类基因组甲基化可变位点图谱的“表观基因组图谱”计划,2008年,启动“千人基因组计划”对27个不同族群,2500人的基因组测序,绘制更为精确的遗传多样性图谱。我国科学家也于2007年,完成首个黄种人“炎黄一号”的基因组测序;于2009年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学”的概念。通过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解读,借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手段,重点关注人类基因组上SNP位点,先后发现了癌症、糖尿病等七十余种疾病的易感基因。除此之外,已经有近四十种的真核生物,和近千种的原核生物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工作。基因组数据呈指数增长,基因图谱解读能力不断加强,生命科学在后基因组时代加速度般的高速发展。生命科学的经典理论不断修正、甚至颠覆。新生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诞生,这些都促使生命科学由传统的“生物学”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成为引领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的“前沿学科”。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系统生物学一百多年前,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生物学。达尔文环游世界,收集物证,他更多的被称为“博物学家”;上世纪,孟德尔利用豌豆、摩尔根利用果蝇探寻遗传规律的时候,生物学研究还停留在宏观性状的描述;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沃森和克里克阐释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人们借助限制性内切酶,PCR扩增技术可以任意的扩增、剪切、拼装DNA片段,并形成了规范式的基因工程技术。但此时生命科学的发展,多来自于现代物理学、化学的贡献,生命科学更像是“生命的化学”。直至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及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学等陆续诞生。这些新兴学科共同构建起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框架。使人类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基因、转录、翻译,修饰等)认识“从DNA到蛋白”,“从基因到表型”的发生过程。由此,传统的“生物学”蜕变为“现代生命科学”,为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意义上的生物学,《经济学家》杂志,将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定义为生物学2.0(biology 2.0)。更为重要的是,十年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研究成果,给生命科学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促成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场“思想解放”。生物学中关于“基因”的定义,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关于基因调控等基本概念都已经修正,甚至颠覆。分子生物学时代,基因被定义为具有遗传功能的DNA片段。但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人们发现miRNA、siRNA等可以直接影响DNA的转录。此外。表观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的表达不仅仅依赖于DNA序列,环境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基因”的概念正在不断被重新定义。“基因”概念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上世纪生物学经典的“中心法则”,表明遗传信息是传递沿着“DNA-RNA-蛋白质”的方向线性进行。但是,如今看来,细胞内部DNA的自身结构,DNA与RNA,DNA与蛋白,基因与环境,这些复杂的关系都会影响表型,遗传信息的传递更像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基因的表达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基因、一种酶或一种蛋白”,基因的调控也不能用“乳糖操纵子”那样简单的模型去描述。人们开始将细胞内部复杂的代谢调控网络当做一个整体去研究。因此,后基因组时代的现代生命科学被公认为 “系统生物学”。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基因药物”、“个人化医疗”尚未未实现十年前,发起“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初动机是,从基因层面找到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线索,设计基因药物,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之际,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在对付自身疾病上,将会有革命性的突破”。根据“个人基因组图谱”,借助“基因药物”,通过“个性化医疗”,所有困扰人类的顽疾,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此后十年间,人类基因组完全图谱、单体型图谱相继绘制完成。在人类染色体上已经明确了与表型和疾病相关的众多SNP位点。但是,至今却没有一个基于致病基因的“基因药物”问世;十年前人们所憧憬的“个人化医疗”,也由于个人基因图谱的绘制成本不能被市场接受、基因图谱的解读能力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依旧还是个泡影。十年前被誉为朝阳产业的基因制药行业,如今被经济学家嘲讽为“基因泡沫经济”。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除却十年前过于乐观的估计外,更多的还是应该归于生命科学自身发展不足。现有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解读人类基因组图谱。目前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也不能建立基因与疾病的确证关系。目前科学界流行的研究方式是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根据Hapmap计划所发现的人类基因组的SNP位点,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病例与对照的关联,以此,来确定引起复杂性疾病的可能基因,即易感基因。但是,几乎所有已发现的SNP位点都只是轻度增加疾病风险的“易感基因”,大多数疾病与基因之间关联仍然难以明确;而且,人们又发现除了单核苷酸多样性外,还存在着基因拷贝数变异等多种形式的基因组多样性。SNP位点不是人类寻找疾病成因的唯一线索。此外,GWAS研究方法,不基于任何假设,只是依赖于对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这显然有悖于传统生物学“先假设,后求证”的实验学精神。今年四月《自然》杂志,曾同时刊发两篇文章“数据第一”,和“假设第一”,对此进行讨论。后基因组时代的未来——个人基因组时代的个性化治疗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如此迅速。即便是柯林斯,这位组织和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要求其对十年后生命科学的发展程度作出准确判断,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柯林斯的预言至少可以体现,目前科学界对生命科学发展方向的主流看法。以下是今年6月,柯林斯在“纪念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十周年”讲座上,关于后基因组未来的预言:“2020年,基于糖尿病、高血压基因靶点设计的基因药物将进入市场;癌症的治疗将更多的借助肿瘤分子图谱技术。基因药理学将成为新药研发的常规方法;精神疾病的诊断技术将发生改变;同源重组技术将保证种系间基因治疗的安全性。”“2030年,基于个体基因图谱的个性化医药将得到的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将被计算机模型所取代。人类平均寿命将到90岁;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将出现反技术运动。关于人类掌握自身进化的议题,将继续争论。”从柯林斯的预言中,我们不难发现,“个人基因组图谱”、“基因药物”以及“个性化治疗”这些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研究,依旧是今后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如何解读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促成这一科学成果走向临床应用,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服务,这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未来数十年科学家为之奋斗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柯林斯将后基因组时代未来十年称之为“个人基因组时代”,并引用《沙之箴言》的名句作为结语。

  •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

    一、概述  在现代化的国民经济活动中,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是高新技术的前沿技术,是信息获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信息技术的关键和基础。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现代科技的重要学科之一,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她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高新技术发展与基础科学实验研究对仪器仪表的先进性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先进的仪器设备既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题内容之一和创新成就的重要体现形式。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国民活动中的“物化法官”已日益为人们所理解。近二年仪器仪表在我国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如探月工程)和社会突发事件(如四川汶川大地震、三聚氰胺毒牛奶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特别是在举国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和中国科协于2008年4月28日下发的国科发财 197号文件“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科学仪器作为创新工具的重要性,这为我国仪器仪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主要组成相对稳定,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分支学科:工业自动化测控技术及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科学测试、分析技术及科学仪器;人体诊疗技术及医疗仪器;信息计测技术及电测仪器(主要是电子测量仪器和电工测量仪器,包括仪表校验装置和计量基准);专用检测技术及各类专用测量仪器;相关传感器、元器件、材料及技术。  二、近两年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  根据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内涵和组成,目前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学科领域面对的产品种类和品种多样化;学科领域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要求很高;技术指标和功能不断提高;最先应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高新技术大量采用;仪器及测控单元微小型化、智能化日趋明显,要求仪器及测控单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式使用和联网使用;仪器测控范围向立体化、全球化扩展,测控功能向系统化、网络化发展;便携式、手持式以至个性化仪器大量发展。  学科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利用各学科最新科技成果,特别是结合材料、微电子、光电子、生物化学、信息处理等各学科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纳加工、网络等各种新技术,在研发仪器仪表相关新型传感器、元器件和材料及技术基础上,开发新的微弱信号敏感、传感、检测、融合技术,物质原子、分子级检测技术,复杂组成样品的联用分析技术,生命科学的原位、在体、实时、在线、高灵敏度、高通量、高选择性检测技术,创建各类新型检测仪器仪表;结合系统论、控制论的发展,在开发工业自动化测控的在线分析和控制、原位分析和控制、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适用性等技术基础上,发展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结合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发展,在开发医疗诊治的健康状况监测、早期诊治、无损诊断、无创和低创直视诊疗、精确定位治疗技术基础上,发展医疗仪器;同时跟踪新学科领域和各类应用领域的发展,开发各种专用、快速、自动化检测和计量技术及专用仪器仪表。  学科领域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企业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尽量在新产品中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及其形成的新型传感器、新型器件(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专用电路)及新材料,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国际上仪器科技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并在产品性能上向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目标前进,在人机界面上更便于人的操作、使用,以及与人类生活、健康有关的各类仪器科技产品有望得到较大的发展并进入家庭,通过家庭、社区、医院联网将使保健、疾病诊治从医院向社区、家庭发展。  下面根据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组成,分别描述学科一些主要领域近两年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近两年工业自动化测控技术及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color=#33333

  • 随着3D立体打印技术的发展,对实验室有何影响?

    随着3D立体打印技术的科学发展,这种技术对实验室会产生何种影响呢?3D立体打印技术可打印任何一种物体,在实验室应用方面,是否可以打印烧杯、三角烧瓶、容量瓶、吸管等器皿,或者更加复杂的检测仪器?请大家在这方面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二月六日质 量 发 展 纲 要(2011-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质量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以来,全民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我国主要产业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的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对质量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之“科学仪器篇”

    7月4日,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出台,规划中大幅文字提出了对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期望及规划目标。创新能力仍是首要目标 “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基本建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科学仪器小型化研究 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作为“加强科学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专栏,被格外提出。 规划强调,要加强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和应用,尤其要加强科学仪器小型化、便携化和专用化研究。 原文如下:以新原理、新方法为突破口,研发若干前沿重大科研仪器设备。集中力量攻克若干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发一批重要通用科学仪器,提升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学仪器的小型化、专用化研究,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学仪器的应用示范和产业化。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专栏中,也格外强调了推动通用仪器的小型化、便携化和专业化。详情可见下一段。推动国产仪器的广泛应用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专栏,着重强调了国产优质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 原文如下:科学仪器设备,着力新原理、新方法开发,研发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重点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发展量大面广的科学仪器设备,推动光谱、色谱、质谱等通用仪器的小型化、便携化和专用化。强化现有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强力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和示范,实现国产优质科学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一直是民生问题的重点。随着塑化剂、镉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曝光,食品安全的监测被提上日程。 “民生科技示范重点”专栏尤其强调“食品安全”问题,明确指出,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污染物高新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开展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科技示范;推动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监控与预警立体交叉网络信息系统。这对于科学仪器行业而言,是个利好消息。立足科学仪器,发展综合交叉科学 规划对“需求导向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领域和方向”作了明确说明。其中,综合交叉领域重点支持:航空航天中重大力学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绿色化学工程等,而这些领域则基于大科学装置和新原理的科学实验方法、技术、仪器与设备等方向。 原文如下:重点支持航空航天中重大力学问题,空间探测与对地观测新原理与技术,灾害形成演变规律和防灾减灾理论与方法,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交通以及安全问题的调控与设计,科学、工程与社会问题的建模与计算,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绿色化学工程,生命科学与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基于大科学装置和新原理的科学实验方法、技术、仪器与设备等方向。

  • 【讨论】“小巧”是发展的趋势?不,我要“大科学装置”!

    据您了解,什么是"大科学装置"?世界范围内有哪些"大科学装置"?国内有哪些“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有什么特点?如何分类?欢迎就“大科学装置”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大科学装置的战略意义大科学装置是人类科学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科学技术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大科学装置是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对诸多前沿研究领域的突破能力。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态势,即许多科学领域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说它们的研究前沿的突破,都离不开大科学装置。世界各国以巨大的投入建立大科学装置,其推动力即在于此。相关大科学装置的发展状态将决定我国在众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取得突破的能力,从而决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科学技术竞争能力。(二)大科学装置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的必不可少的科技基础设施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各种活动对于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的依赖性,没有必需的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现代社会的运作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国家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已建立的各种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作为科技基础设施的大科学装置在数据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大科学装置是建立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一批高水平的大型科研基地体现的。考察这些科研基地,其基本特点是科研力量集中,科研任务集中,国家投资集中,科学技术成果累累;学科多样,学科交叉,发展新型、边缘科学和突破重大新技术的能力强。进一步的考察发现,这些研究机构都拥有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甚至大科学装置群,作为支撑其强大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是还少有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匹敌的大型科研基地。中国应该有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必须把大型科研基地的建设作为科技振兴的重要举措,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四)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带动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大科学装置是大量高技术的集成,为了实现其原创性的科学技术目标,在装置的建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发展新型技术或把已有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大科学装置也就成为众多高新技术的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这一技术对社会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可以算其中的一个最为生动的例子。

  • 【讨论】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b][size=4]看了下面国家领导人在博鳌论坛的讲话,大家对节能减排,对绿色经济等等,都有什么看法啊,欢迎发表技术观点。[/size][/b][table=94%][tr][td][size=6][b]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全文)[/b][/size][/td][/tr][tr][td][/td][/tr][tr][td][/td][/tr][tr][td]2010年04月10日14:25 来源:[url=http://www.chinanews.com/]中国新闻网[/url][/td][/tr][/table][b]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b]  (2010年4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刚刚过去之时,在自然界万物复苏、全球经济开始回暖之际,我们迎来了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博鳌亚洲论坛是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时应运而生的。论坛成立9年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为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届年会以“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主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持久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亚洲经受住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去年年底以来,亚洲又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同时,两次金融危机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也启迪我们,亚洲要保持经济良性发展势头,继续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必须更加注重完善发展模式,[color=#d6006d]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亚洲特色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color]。  女士们、先生们!  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一论述的前瞻眼光和深刻含义正随着形势的发展日益显现出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了年均9.8%的持续快速增长,[color=#d6006d]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对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日益突出[/color]。我们以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及时总结经验,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以极其认真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动创新发展;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发展;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color=#d40a00]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color]为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努力;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必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等等。

  • 【我想说】2011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我想说:……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自2006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四届,目前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影响力最大的高端会议之一。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是为了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行业政策法规、最前瞻的行业市场信息、最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及仪器研发新成果在最短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2011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于4月26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举行:之前您参加过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么?如果您参加过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您的感受是什么?您今年是否能参加本次年会?如果不能参加年会,您想对今年年会说些什么?本次年会我们将展望“‘十二五’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分析“2010年科学测试仪器行业发展状况”;公布“2010年度中国科学仪器与分析测试行业十大新闻”;揭晓“2009-2010年度绿色仪器”、“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厂商”、“2010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最佳售后服务奖”、“第三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文章大奖赛”颁奖;与企业高层一起“解读2010,展望2011”;了解“饮水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与装备”;把握“科学仪器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应用的现状及展望”;探索“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发展之路……针对会议日程上的内容,您如果感兴趣,欢迎提问~2011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我想说:……

  • 【转帖】别宅了!科学家发现喜社交的动物大脑发展更快

    别宅了!科学家发现喜社交的动物大脑发展更快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对一些哺乳动物及其祖先化石进行的分析显示,猴子、狗等比较喜欢社交的动物,其大脑发展的速度要快于猫和其他愿意独处的动物。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500多种哺乳动物的生理数据,并与它们祖先留下的化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就脑容量与整个身体的比例而言,在过去几千万年里大脑发展最快的动物是猴子,其他大脑发展较快的动物也都有较强的社交特性,如马、海豚、骆驼和狗。相比之下,猫、犀牛和某些鹿等更喜欢独处的动物,其大脑发展相对缓慢。 参与研究的苏珊·舒尔茨博士说,有学者认为所有哺乳动物的大脑都会以类似的速度发展,但上述研究结果不支持这种观点。她解释说,那些常常群居、喜欢社交的动物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合作,这会对大脑的处理能力带来更高要求,促使其大脑在进化中快速发展。而那些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其大脑发展速度就相形见绌。

  • 【转帖】生命科学仪器发展新趋势

    科学离不开测量,仪器是测量的重要工具。现代的科学仪器不仅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体内容和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甚至不乏部分学科分支是以某种科学仪器的发明而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与仪器的互动也日益频繁。各国都把发展科学仪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比如美国通过NSF和NIH扶持发展科学仪器,日本的高精密科学仪器振兴计划、欧盟的第七框架计划、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都明确将科学仪器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甚至,有学者称科学仪器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传统和新兴网络媒体告知我们科学仪器的最新发展,而能亲身感触这种变迁的莫过于参加展览会。2010年6月2日,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生物技术和仪器设备博览会(2010 BIOTECH CHINA)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绝佳机会。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20余家展商参加。其中不乏岛津等国际品牌的加入,也可以看到上海光谱仪器等国内科仪的新贵。

  • 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

    [align=center][font=宋体]国产[/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科学仪器[/font][/font][font=宋体]的发展[/font][/align][font=宋体]我国[/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最早的科学仪器可以追溯到古代[/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如日晷、水钟[/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天平[/font][/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这些早期工具主要用于测量时间、长度和重量[/font][/font][font=宋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font][font=宋体]。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font][font=宋体]国产[/font][font=宋体]科学仪器越来越趋向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微型化和便携化[/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智能化和自动化[/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高精度和高灵敏度[/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多功能集成[/font][/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绿色环保[/font][/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如今科学仪器应用在了各个领域,比如[/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食品行业: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font]-[font=宋体]质谱联用仪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环境监测: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仪[/color][/url]用于分析水中离子含量[/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生物技术:如[/font]DNA[font=宋体]测序仪用于基因组分析[/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医药行业:如磁共振成像系统用于无创成像诊断[/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石油化工:如[/font]X[font=宋体]射线衍射仪用于分析石油产品的结晶结构[/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矿产勘探:如便携式[/font]X[font=宋体]射线荧光光谱仪用于现场快速元素分析[/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能源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测试系统用于评估太阳能电池性能。在这些领域中,中国科学仪器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应用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font][/font] [font=宋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量子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将对科学仪器产生深远影响[/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多学科交叉融合、极端条件下的测量、个性化医疗检测设备、环境友好型仪器等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font][/font] [font=宋体]国产[/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科学仪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将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国际合作等因素。[/font][/font][font=宋体]尽管[/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核心技术的突破仍需时日,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也带来了挑战[/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中国科学仪器行业需要在某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以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有望在更多高端领域实现突破,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font][/font]

  • 2012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技术发展趋势论坛”意见征集

    “2012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将于2012年3月22日-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预计将有超过400位仪器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出席本届年会,同时还将吸引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相关学会协会、投资机构及数十家国内外专业媒体等近百位嘉宾。  2012年3月23日下午将举办“2011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发布”“及技术发展趋势论坛”。  “技术发展趋势论坛”议题涉及分析仪器最新技术进展(色谱、质谱、光谱),样品前处理技术,高通量、绿色环保仪器最新发展趋势等,欢迎大家踊跃推荐能够在会上作报告的资深专家,另外大家认为哪些热点议题需要讨论,也可以推荐。  请大家一起来,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下自己的力量,也许您的一个建议会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可贵的机遇!

  • 【转帖】国家认监委发布《认证认可2009—2010发展纲要》

    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认证认可2009—2010发展纲要》。国家认监委网站为发布这个《纲要》配发的标题为:“承上启下、促进发展、科学管理”。 据介绍,2009—2010年是落实《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认证认可事业承上启下、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推动认证认可工作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国家认监委制定了《认证认可2009—2010发展纲要》。 服务宏观大局 保障群众利益 认证认可作为国际通行的产品质量、服务、管理保证的重要手段,在推动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纲要》指出,在未来的几年中,认证认可工作将服务于国家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发挥认证认可对质量管理、质量保障的基础作用。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调整,适时调整认证认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努力使认证认可与国家大政方针相协调。充分发挥好认证认可在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的作用,为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转型、产品换代和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重于泰山,认证认可工作责无旁贷。《纲要》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在涉及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质量保证作用,突出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市场准入作用。强化对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和认可评审工作。规范国内信息安全认证检测市场,实行全国统一的认证制度,采取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两种方式对产品进行认证。 发挥基础作用 服务外交外贸 针对现阶段经济形势,积极服务外贸,促进扩大出口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认证认可工作要服务外交外贸大局,充分发挥其国际化制度的功能。《纲要》要求加强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在认证认可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认证认可组织的活动,保持与国际同步和互动发展。组织我国企业参与认证认可国际合作的政策制定、对外互认协定的加入和签署相关的工作,帮助我国企业运用认证认可手段维护符合WTO规则的合法权益。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认证认可工作也要发挥基础性作用。《纲要》提出认证认可要服务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发挥认证认可技术评价和技术支持作用。要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工程,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在“三农”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增强工作合力 提高行政效率 随着认证认可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认证认可制度的作用得到政府各部门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要充分利用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平台,推动各级政府部门积极采用认证认可手段、采信认证认可成果。推动政府部门依靠认证认可手段实现对经济社会活动的间接管理,直接采信认证结果,以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成本和风险,实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 要及时向相关企业提供认证标准、实施规范和国外进出口卫生注册标准要求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为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服务。 《纲要》的目标是通过两年努力,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相结合的认证制度,完善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体系;建立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统一、权威的国家认可制度;建立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严密、执法有力、公正高效的认证认可行政执法体制;形成长效的认证认可市场监管机制;建立既能引导生产和消费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和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完善符合WTO/SPS规则要求的进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制度;以实现国际互认为核心,积极开展国际互动和合作;健全认证认可信息化业务网络和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建立一支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认证认可人才队伍,实现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与认证认可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

  • 安捷伦荣获可持续发展科学家选择奖

    2024年4月17日,安捷伦宣布荣获两项 “2023 年可持续发展科学家选择奖”,分别为“年度可持续供应商”与“年度可持续产品“。两大奖项表明安捷伦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已跻身前列。“年度可持续供应商奖”旨在表彰安捷伦持续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亦认可安捷伦通过精良产品减少环境影响、推广环境友好实践和积极促进更可持续未来所做的贡献。安捷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项目负责人Neil Rees表示:“能获此殊荣,安捷伦倍感荣幸。过去二十年来,无论是日常运营还是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发,我们都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今后,我们也将继续与客户携手前行,共创更美好的地球。”凭借在减少所用消耗品和试剂类别中的优势,Agilent Cary 3500 多功能紫外 - 可 见 分光光度计 荣获年度可持续产品。Cary 3500多功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款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其光度测量性能极为出色,只需极少的样品前处理,即可实现具挑战性的测量,适合部署在受监管的环境中。该系统提供了独特的大样品室,适用于分析需要长光程比色皿的液体样品,也适用于表征固体样品。安捷伦副总裁兼分子光谱事业部总经理Geoff Winkett表示:“设计注重环保的产品,是安捷伦业务的核心特征。安捷伦的仪器设计力图全面提高可持续性,涵盖从产品设计和制造到使用和处置。Agilent Cary 35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已获得ACT标签认证,展现出安捷伦始终遵守可持续发展标准,并积极采取对环境负责的切实行动。My Green Lab(MGL)颁发的ACT标签认证可帮助客户了解其购买产品的环境足迹,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定。这一奖项表彰了安捷伦为帮助实验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卓越贡献。”安捷伦的目标是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此,安捷伦专门制定与《科学碳目标倡议》一致且定义明确的中期目标。安捷伦正积极通过各种能源项目来抵消碳排放,同时启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以期持续减少碳足迹。此外,安捷伦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亦兼顾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安捷伦正是借由诸如此类的努力来履行自身的伦理责任,并致力于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地球。“科学家选择奖”由科学家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进行评选,在行业内具有独特地位。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该奖项现也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类别,专门表彰为减少科学研究对环境影响做出积极贡献的公司、实验室产品或服务。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会通过提名、评审和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对其工作影响最大的实验室产品和公司。[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讨论】科学仪器发展年会,质谱的声音在哪里?

    “2011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1)”已于2011年4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业界专家学者、仪器厂商、实验室负责人等500余位代表参会,同时有40余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参与报道。仪器信息网众多神秘人物悉数到场。本届年会亮点主要有:企业高峰对话,多位龙头企业领袖对2011年行业发展进行展望;多项“仪器研发新成果”发布及其成果产业化的交流论坛;解读“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最新政策对科学仪器行业影响等。关于此次年会,您是否有参加?是否有所收获?是否对中国仪器发展之路有所思有所悟?欢迎各位跟帖发言。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