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技进展

仪器信息网科技进展专题为您整合科技进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技进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技进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技进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技进展话题讨论。

科技进展相关的资讯

  • “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4年1月11日在山东烟台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常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钟志华,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宋军继出席会议并致辞。常进、钟志华分别揭晓了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与江成、宋军继一同为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团队颁发纪念证书及纪念牌。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名院士一同出席发布会。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0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是世界核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出现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外泄。该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开工建设。中国华能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02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03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芯片是信息世界的基础核心,传统晶体管因接近物理极限而制约了芯片的进一步发展。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理论上在未来节点更具潜力,但受限于其技术瓶颈,至今所有二维晶体管均不能媲美业界硅基器件。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 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创造性地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了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首次使得二维晶体管实际性能超过业界硅基10纳米节点Fin晶体管和国际半导体路线图预测的硅极限,并且将二维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到0.5V,室温弹道率提升至所有晶体管最高纪录的 83%,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04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淡水缺乏及化肥大量使用,使可耕土地盐渍化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成果3月24日发表于《科学》。05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和演化历程,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沉积,记录了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气候环境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就位、近距离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我们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和记录的古气候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并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距今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是由于自转轴倾角的变化,火星从中低纬度到极地地区,发生了一次“冰期-间冰期”的全球性气候转变。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发表于《自然》。06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5月30日上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深地塔科1井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该井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与普通钻机相比,这台钻机的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最大900吨,相当于能同时吊起150头6吨重的成年大象。为保障万米级特深井“打成、打快、打好”,中国石油攻关研发智能控制一体化平台、钻井自主决策工控系统、超高重载井架底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智能钻机,成功产出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为万米深地工程科学探索研究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07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08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在线发表。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当前,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成为物理和天文领域国际竞赛的焦点之一。然而,纳赫兹引力波频率极低、周期长达数年,其波长可达数光年,对它的探测极具挑战性。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对一批自转极其规律的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测时观测,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脉冲星测时阵列—印度脉冲星测时阵列、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帕克斯脉冲星测时阵列等脉冲星测时阵列合作组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了相似的结果。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柯伽介绍,国际上4个团队分别独立获得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成果的准确性。09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答案之一。工程院旗舰刊物《Engineering》于2023年11月30日系统报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阐述了欧米伽SSPS创新设计方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实现及实验结果。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效率(距离55m,发射2081瓦,波束收集效率87.3%,DC-DC传输效率15.05%)与功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逐日工程突破的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太空,可助力构建空间能源网、空间充电桩,破解空间算力、星上信息处理、空间攻防及超远程探测的供电难题。在陆海空,可为空中飞艇、无人机群、海上移动平台、灾害及边远区域无线供电。10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均拥有一套主嗅觉系统来识别挥发性的气味分子。大量的嗅觉受体通过“组合编码”的气味识别方式,帮助动物识别数以万亿计的气味分子。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三个家族,第I类是气味受体(OR)家族,第II类是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OR和TAAR都属于A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第III类是非GPCR嗅觉受体。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TAAR家族成员之一的小鼠TAAR9(m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与Gs/Golf(嗅觉特异性Gα)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为嗅觉受体家族识别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开发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也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发表于《自然》。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10月13日,刊发在美国《科学》《科学进展》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21篇论文公布并阐释了迄今最全的人类大脑细胞图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这一系列研究揭示了3000多种脑细胞类型的特征,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大脑的独特之处并推进脑部疾病和认知能力等研究。据悉,上述研究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细胞普查网络”的一部分,该计划于2017年启动,此次发表的论文是数百名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的一系列合作研究的成果。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为人们理解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宝贵信息,将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它代表了科学界在解开大脑奥秘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02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1月26日,美国Salesforce Research、Profluent Bio等机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创建了一个能够从头开始生成人造酶的人工智能(AI)系统。在实验室测试中,尽管人工生成的氨基酸序列与任何已知的天然蛋白质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一些酶与自然界中发现的酶一样有效。该实验表明,虽然自然语言处理是为读写语言文本开发的,但至少可以学习一些生物学的基本原理。Salesforce Research公司开发了名为ProGen的人工智能程序,使用下一代标记预测将氨基酸序列组装成人造蛋白质。科学家表示,这项新技术可能比获得诺贝尔奖的“蛋白质设计技术——定向进化”更为强大,它将加速新蛋白质的开发,为已有50年历史的蛋白质工程领域注入活力。这些新蛋白质几乎可以用于从疾病治疗到降解塑料的任何领域。03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12月1日,欧洲聚变能组织(F4E)发布消息称,欧洲和日本共同建造和运营的核聚变反应堆JT-60SA正式投入运行。该反应堆为托卡马克装置,始于2007年,于2020年完成组装,并于今年10月23日点火成功。该装置位于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QST)那珂研究所,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托卡马克,其启动运行是核聚变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JT-60SA计划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的先行项目。JT-60SA反应堆的目标是研究聚变作为一种安全、大规模和无碳的净能源的可行性,使它所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更多。这两个项目的最终目标都是使内部的氢核融合成氦,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模拟太阳内部发生的过程。据悉,核聚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其过程都比核裂变清洁度更高,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如果实现经济的聚变反应,将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04OpenAI正式发布GPT-43月15日,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这是其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与此前的版本相比,GPT-4具备强大的识图能力,文字输入限制也提升至2.5万字;GPT-4的回答准确性也显著提升,还能够生成歌词、创意文本从而实现风格变化。同时,GPT-4在各类专业测试及学术基准上也表现优良。OpenAI称,该公司花费6个月的时间,利用对抗性测试程序和ChatGPT的经验教训迭代调整GPT-4,从而在真实性、可操纵性和拒绝超出设定范围方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结果。GPT-4的发布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人工智能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未来或将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工具。05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 证明天基能源可信性
  • 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当日举行的“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桂华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美丽中国从愿景变为现实,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需要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贡献。本次公布的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包括湖泊氮磷截留效应及其内循环影响机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与管理体系及应用研究、大气气溶胶光学组分定量遥感及其环境气候效应研究、中国生态系统管理对“碳中和”的贡献、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协同固碳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设计与评估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及其重要环境影响、我国现代噪声治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方法与技术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的遴选和发布工作,是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张桂华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表示,发布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目的之一,是要反映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和最新进展,鼓励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引领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营造社会创新氛围,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组织评选、发布。该联合体是由环境、生态、气象、可再生能源等11家全国学会,生态环境领域知名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协同创新组织。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推荐和评选工作自2019年启动至今,已发布了40项科技进展。
  • 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入选的十大科技进展包括:湖泊氮磷截留效应及其内循环影响机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与管理体系及应用研究、大气气溶胶光学组分定量遥感及其环境气候效应研究、中国生态系统管理对“碳中和”的贡献、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协同固碳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设计与评估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及其重要环境影响、我国现代噪声治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方法与技术。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在致辞中指出,十大进展遴选工作是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能够充分展示生态环境领域最新最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张书记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坚持战略定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生态环境科技前沿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遴选前瞻性、原创性成果;二是突出创新导向,与重大问题难题研判紧密结合,引领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原创性科技攻关;三是注重交叉融合,重视跨学科交叉领域研究成果遴选推介,促进生态环境相近和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涂瑞和表示,我们期待科学家和企业界带来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既大力支持中国自身的减污降碳、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与国际同行加强合作与交流,惠及周边国家,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科技的智慧和力量。 联合体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15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今年是连续第四年开展。会议由联合体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合体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 2011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4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现将2011年度入选项目名单予以公布。入选项目名单按主持单位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名单 序号 项 目 名 称 主持人 主持单位 主要合作单位 1 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何予卿 华中农业大学 2 AAA+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 施一公 清华大学 3 铁硒基超导薄膜的研究 薛其坤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硅的低场非均匀性巨磁电阻 章晓中 清华大学 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医学基因组学研究获突破 陈赛娟 上海交通大学 6 3500米深海观测和取样型ROV系统 朱继懋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7 新型手性催化剂和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新反应 冯小明 四川大学 8 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与技术(XDL水泥熟料煅烧新工艺) 徐德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9 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节肢动物遗失的远祖 刘建妮 西北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柏林自然科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 高产优质转基因棉花取得重大突破 裴 炎 西南大学 相关新闻:2011年全球重大科技进展回望
  • 院士评选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55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 院士评选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55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09年1月18日在京揭晓。 一年一度的这项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5次,为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向,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中国迈出太空行走第一步 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7日16时41分,翟志刚打开舱门,身着国产舱外航天服,进行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并成功取回放置在舱外的试验品。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返回舱成功着陆,第三次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再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为将来空间站的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神舟七号还成功开展小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重要成果。 2、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由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八部委联合,上万人参与,产学研用合作,历经5年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下一代互联网,包括中国移动、CERNET2等6个核心网,273个驻地网,覆盖30多个城市,100多万用户。共申请国内专利619项、国外专利5项。在技术上,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和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等为世界首创性成果,并获得2项国际互联网标准,这是我国首次进入国际互联网核心标准制定。同时,推动并形成了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群,国产IPv6网络设备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二。 3、首条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在京津两大城市间开通 北京至天津城际高速铁路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北京到天津直达运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这是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城际高速铁路。这一铁路建设采用了大量国际领先技术,包括大面积无砟轨道技术、500米钢轨工地焊接工艺等。同时,京津城铁的建成也标志着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中国铁路用3年时间跨越了其他国家30年所走过的历程,并一步步逼近和超越了“世界速度”。 4、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发表 深圳市和《自然》杂志社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然》在11月6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定名“炎黄一号”)。这一长达7页的长篇论文描绘了第一个亚洲人的全基因组图谱,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达到36倍,有效覆盖率高达99.97%,变异检测精度达99.9%以上。科学家在这一研究中详细比较了中国人与已有数据的白种人基因组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性,新发现了41.7万例独有的遗传多态性位点。这些创新性突破在技术上引领了基因组科学和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医学的进步。 5、胚胎干细胞研究获新进展
  • “两院院士评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启动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关于为“两院院士评选2018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推荐候选新闻的启事&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联合组织的“两院院士评选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活动正式启动,诚请两院院士推荐候选新闻。同时诚请广大科技人员、新闻工作者积极推荐。评选范围限于2018年国内外媒体公开报道的中国、世界科学技术重大进展的新闻。这项评选是面对社会公众进行的科学普及活动。 推荐候选新闻请注明公开报道的媒体和时间,附300字简要介绍(或报纸截图),并请于2018年12月1日之前将相关材料发送邮件至本报。&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 中国科学报社&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联系人:李舒曼&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邮 编:100190&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电 话:(010)62580726 ;13651188901&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传 真:(010)62580639&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邮 箱:smli@stimes.cn /p
  • 2022世界&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近日,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尤政发布了“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发布现场入选的“双十”科技进展项目分别是: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SNC—原生数字化工厂数字孪生服务IoT TwinMaker新一代智能移动机器人仿真平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工业机器人预测性维护应用5G智能制造基地创新实践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原位高效高质量铣削加工技术及装备新工业自动化 - IT/OT融合网络技术ACOPOS 6D平面磁悬浮输送系统智能物资盘点机器人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微纳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基于数字化三维光刻的微纳智能制造与应用变刚度薄壁复杂曲面零件机器人智能磨抛复杂电子组件智能微组装生产线新能源动力电池AI智能工厂大型柔性智能备料车间智能注塑工厂关键技术盾构机产业4.0基地大型邮轮智能薄板车间船舶动力配套系统先进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2022智能制造“双十”科技进展成果覆盖: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能源装备、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词体现在: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多机器协同、预测性维护、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智能产线等。科技进展成果紧紧围绕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智能制造标准、智能制造应用实践与解决方案,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突出创新性、引领性、应用性和未来预期,对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自2017年起,“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已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南京)连续发布了6届,共发布116项科技进展成果,覆盖近20个制造业重点领域。这些科技进展成果在解决智能制造领域技术难题,推动企业高效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提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关于对2021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结果的公示按照《关于开展2021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活动的通知》(中海学字〔2021〕72号)要求,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活动。现将2021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排名不分先后)进行公示,公示日期为2022年2月7日-2月11 日。公示期间,如对评选结果有异议,可向我会实名反映并提供书面举证材料。联系电话:010-68047602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马官营家园3号楼中国海洋学会电子邮箱:hykjjzpx@163.com 附件: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结果中国海洋学会 2022年2月7日 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结果科技进展参与完成单位(人)北极海冰-海洋动力遥感协同观测与航道保障应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我国首套深海矿产混输智能化装备系统“长远号”海试成功大连理工大学海洋古菌新类群的发掘及其功能演化深圳大学等海洋极端环境微生物独特生命特征及环境生态效应机制中国海洋大学等新型海洋微波遥感探测机理模型与应用研究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产全平台远距离高速水声通信机突破全球最高指标浙江大学瞿逢重海上风电新型桩-桶复合基础研发及其工程应用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炜我国主持制定首项海洋调查国际标准发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我国自主完成北极高纬密集冰区国际首次大规模海底地球物理综合探测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自主质量守恒海洋温盐流数值预报模式(妈祖1.0)研制与应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长电科技收购晟碟半导体新进展
    8月11日晚间,长电科技发布公告透露公司收购晟碟半导体80%股权新进展,此次收购获得闵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批同意。同时,长电科技还收到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决定对交易不予禁止,交易各方可以实施集中。今年3月4日,长电科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长电科技管理有限公司收购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80%股权的议案》,同意长电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电管理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SANDISK CHINA LIMITED持有的晟碟半导体80%的股权。根据公告,交易对价以北京亚太联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为依据,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经交易双方充分沟通协商交易对价约6.24亿美元(约人民币44.73亿元)。交易完成后,长电管理公司持有晟碟半导体80%股权,SANDISK CHINA LIMITED持有20%股权。资料显示,长电科技是国内集成电路成品制造和技术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芯片成品制造一站式服务,包括集成电路的系统集成、设计仿真、技术开发、产品认证、晶圆中测、晶圆级中道封装测试、系统级封装测试、芯片成品测试等。近年,长电科技加大了对先进技术领域的投入力度,多维扇出异构集成XDFOI技术平台已在旗下多家工厂稳定量产,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面向小芯片架构的先进封装解决方案,满足高性能计算、高带宽存储等领域的封装需求。晟碟半导体是西部数据旗下封测厂,由SANDISK CHINA LIMITED全资持股,主要从事先进闪存存储产品的封装和测试,产品类型主要包括iNAND闪存模块,SD、MicroSD存储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工业与物联网,汽车,智能家居及消费终端等领域。除了长电科技外,美光科技在封测领域的收购也迎来了最新进展:今年6月28日,美光科技宣布成功收购力成西安资产。力成西安厂设立于2014年,其目的在于为美光科技供应全球电脑使用WBGA封装技术的DRAM。去年6月美光宣布在西安的封装测试工厂投资逾43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加建一座新厂房,引入全新产线,制造更广泛的产品解决方案,并决定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力成西安)的封装设备,同时,向力成西安逾1200名全体员工提供新的就业合同,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与运营规模。业界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高性能存储需求不断增长,存储领域封测技术与产能重要性日益凸显,竞争也不断加剧。这一背景下,存储封测行业有望出现更多的产业整合和并购活动,以形成更大的规模和更强的竞争力。
  • 2011年全球重大科技进展回望
    2011年,全球科研领域捷报频传,外空新发现、医卫新研发、基础研究新突破……一项项成果记录着人类在探索和发展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与努力。   1、植物纤维中取“汽油” 生物燃料研发获突破   3月,美国研究人员利用生物技术直接从植物纤维素中提取出新型燃料异丁醇,该生物燃料在性质上更接近普通汽油,其能量密度、辛烷值和蒸汽压均与汽油相似,可与汽油以任何比例调配,普通汽车引擎也可直接使用。无论从燃烧效率还是生产和使用成本来看,生物制异丁醇都可谓最佳汽油替代品。   这一成果可谓下一代生物燃料研究的巨大进展,而生物燃料不仅可以催生新兴产业,更有助于人类尽早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长时间“捕获”反氢原子 反物质研究迎契机   6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成功用磁场陷阱“捕获”112个反氢原子,“捕获”时间最长达1000秒。此前反氢原子的束缚时间仅为172毫秒,科学家在反物质原子束缚时间上取得巨大突破,有利于对反物质性质进行精确研究。   科学界对此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突破,距离反物质的“真相”又“近了一步”。英国《自然》杂志称,成功“捕捉”反氢原子后,通过比较反物质和正物质,科学家们就可以测试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最核心的基本对称理论。   3、测序马铃薯基因组 为粮食安全作贡献   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研究团队于7月成功完成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工作,《自然》杂志当月发表了马铃薯全基因组序列图和相关论文。   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作用日显重要。通过全基因组设计育种,马铃薯育种家们能加速培育高产、高营养和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中方团队主导的这项研究,也奠定了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4、分离甲流超级抗体 加速“全能”疫苗研发   英国和瑞士科学家7月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的新方法,在一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体内分离出甲流病毒超级抗体,动物实验显示该抗体可中和所有甲流病毒。   由于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演变非常快,科学家不得不每年重新制备新疫苗以应对其变化。研究人员一直希望研制出“全能型”通用流感疫苗,从而“一劳永逸”。而这项发现为通用流感疫苗的研制带来希望,可能成为该领域研究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   5、外星液态水证据有望探寻地外生命   美国航天局8月和11月分别宣布,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和“伽利略”号探测器发回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在火星和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上发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其中火星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证据是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好证据”,而木卫二的冰封表面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态水。这一发现为人类寻找地外生命带来了更大希望。   6、中微子“超光速” 现代物理学基础或改写   9月,意大利格兰萨索实验室实验装置接受了730公里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研究人员发现,中微子跑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光速快了60纳秒。欧核中心10月开启的复核实验,再次证实相关结果。   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引发物理学界巨大争议,因为其意义事关现代物理学基础。如最终被证实,以“光速不可超越”为基石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将被改写,人类的时空观或将重建。   7、抗艾疫苗新成果 艾滋病患盼福音   西班牙马德里的格雷戈里奥马拉尼翁医院10月宣布,该院研制的名为“MVA-B”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人类临床测试的第二阶段。初步测试证明,该疫苗能弱化艾滋病病毒,使其只能引发“轻微慢性感染”,对30名试验对象的测试结果显示,免疫率高达90%。   8、发现宜居行星 地球找到“孪生兄弟”   美国航天局12月宣布,科学家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外的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宜居星球。这个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其所处行星系统与太阳系类似,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4倍,绕恒星运行的周期约为290个地球日。   作为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颗行星的发现证明,地球的“孪生兄弟”也许真的存在。类地行星一直是人类太空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未来真能发现如地球般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其意义不言而喻。   相关新闻:2011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
  • 微尺度实验室连续7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1月20日,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杜江峰教授的“量子计算研究获重大突破”荣列其中。这是该实验室自2003年获批筹建以来,连续7年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自2003年以来,该实验室还有1项成果入选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3项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年度重大进展、5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4项成果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俨然已成为一座越烧越旺的“创新熔炉”。   让科学家平心静气地做学问   向管理创新要成果要人才,是近年来许多管理者常说的一句话。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成果迭出,是不是也与此相关?   “我们没有刻意地追求管理创新。”中科大校长、微尺度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侯建国院士的一番话颇出记者的意料。   据了解,实验室的投入并不算多,研究人员基本来自校内相关院系和每年的正常招聘。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大多是中科大土生土长的博士,没有显赫的学术经历。实验室对他们每年应该争取多少科研项目和经费、发表多少科研论文、取得多少发明专利等,一概不提硬性指标,甚至连一年一度的考核都不作具体要求,只是要求进行3~5年的阶段性工作汇报。“也有一定的学术奖励,但额度并不大。很难说教授发表论文、做出成果,与奖励有什么必然关系。”   “实验室不会把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竞争和压力简单地按照发表论文数、争取项目数的方式分解给各位教授,但是,实验室通过学科交叉在若干关键领域获得重大科学突破的目标是明确的,全体研究人员对此也是认同的。”侯建国说,“对这些热心创造的科学家们来说,‘管理’二字显然不太适合。”   陈仙辉教授是中科大自己培养的博士,他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高温超导,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了20多年。平时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每当有了新的进展或想法,即使深更半夜,他也会兴奋地跑到实验室。   2008年2月19日,日本科学家发表文章称,发现氟搀杂的镧氧铁砷化合物在26K(-247.15℃)时具有超导性。陈仙辉研究了日本人的成果后,认为他们没有证明这类材料是真正的高温超导体,于是立刻带领学生开始研究。   3月25日,结果出来了:这种材料的临界温度超过了40K(-230.15℃),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证明了这类超导体是除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体之外的又一高温超导体家族。两个月后,他们的研究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这一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和国内两院院士评选的当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主要靠长期的工作和实验积累,否则不可能敏锐地捕捉到有效的信息,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有结果。”陈仙辉说,“到目前为止,高温超导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需要新的理论来支撑。所以,我相信总会有惊喜在等着我。”   “从他的学术经历里,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源于科学家的原动力,而不是各种名目繁多的管理与约束措施。”侯建国说,“只有当科学家们把外界的诱惑和干扰置之度外,能平心静气地专心于学问的时候,科学上的突破才会水到渠成。”   “科学家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管理,而是完善的服务”   科研成果入选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杜江峰教授同样是中科大自己培养的博士,也是国内最早从事量子计算技术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的科学家之一。2007年,他申请的“量子调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基于核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获得通过,他成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要开展进一步的创新研究,还需要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这对“羽翼未丰”的杜江峰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这时候,学校和微尺度实验室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通过划拨、出借等方式帮他筹集了800万元,用来购置实验设备。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国内第一个脉冲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平台就建成了。紧接着,2009年6月,杜江峰和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教授合作,利用这一实验平台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真实固态体系的最优动力学解耦,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自旋相干时间,并成功厘清各种退相干机制在此类固体体系中的影响。该成果发表在2009年10月29日出版的《自然》上,同期评述文章指出:“他们取得的研究进展的重要性在于极大提升了现实物理体系的性能,从而朝实现量子计算迈出重要的一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科大耗资数亿元建设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实验教学中心,集中购置了一批急需、通用而一般课题组无力购买的大中型仪器设备,并组建了技术支撑服务队伍,使得全校师生都能在公共科研平台上实践自己的学术思想。许多先进实验设备几乎全天候运转,全校所有相关专业的院系都能用。   “科学家更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管理,而是完善的服务。管理者应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科学家创造条件、解决困难、营造氛围上,使科学家的好奇心、原动力得以持续。”侯建国深有体会地说。   一个实验室里70多名教授形成交叉优势   被誉为“黄金组合”的侯建国与杨金龙教授,是微尺度实验室学科交叉的典范。早在1995年,两人分别从国外回到中科大,之后不久,他们就在时任校长朱清时院士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微尺度实验室筹建后,两人的学术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侯建国负责实验部分的精耕细作,杨金龙负责理论方面的深度挖掘,他们带领一批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巧妙地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钴酞菁分子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实现了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05年9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审稿人评价说:“这是新颖的单分子功能调控的一个极好的例子。”这项成果入选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目前,微尺度实验室实现了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五个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聚集了包括7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70多名教授和研究员,建成三大技术支撑平台,培育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5支优秀创新团队和教育部的4支优秀创新团队。在这种环境下,学科交叉是很容易实现的。   “我们虽然对交叉合作的课题给予一定的奖励,但并不刻意要求相互之间必须解决共同的问题,而更看重提供一种思想碰撞、相互启发的氛围和机制。”侯建国说。   微尺度实验室三楼有一个房间,布置得像一间客厅,室内弥漫着咖啡的浓浓香味,朝南的一扇门通向宽阔的阳台,廊檐和栏杆上垂挂着绿色藤蔓。这是实验室研究人员聊天、交流的场所,许多学术上的灵感和火花,就是在这里碰撞出来的。实验室各研究部还经常从世界范围内邀请顶尖学者来作学术报告和交流,而这样的讲座和报告则是全实验室成员共享的资源。   “微尺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都很开放,没有小家子气,乐于和不同学科的人交流自己的学术思想。”杜江峰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闭关自守,不会有大的出息。”   “给年轻人提供没有天花板的创造空间”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微尺度国家实验室近年来连续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团队负责人都在40岁~50岁之间,而团队骨干力量则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其中不少是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   在国际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潘建伟小组”的知名度不小。1970年出生的潘建伟和一批年龄比他还小的年轻人,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从2003年至今已5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两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这些年里,为了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的量子纠缠技术和量子存储技术,在学校和实验室的支持下,潘建伟先后赴奥地利和德国做客座教授,并不断融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人加盟自己的实验室,还将国内实验室一批有潜力的学生介绍到国外一流大学读博士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最前沿开阔眼界,增长兴趣,转换思维。   如今,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物理学家布鲁克纳的话说,潘建伟小组在发展量子技术方面已经是“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小组之一”。2009年7月,潘建伟带着他的“海外团队”集体“回家”,光是搬家清单就足足列了20页之多。   实验室内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年轻人,面对海外学术机构的邀请没有动摇。“现在国内的科研条件也不错,而且在优秀团队会进步更快。这个团队是我最好的选择。”曾在加拿大做博士后的陈凯说。而年轻的潘建伟教授则对比他更年轻的同事们说:“你们不能永远做助手,一定要成长起来,独当一面。”   “在实验室里,我常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侯建国说,“实验室一定要给年轻人提供没有天花板的创造空间,让他们能跳多高就跳多高。”
  • 2017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开始推荐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关于推荐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直属高校,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各学部: /p p   为及时宣传高等学校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展示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委”)决定继续开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工作,现将2017年度项目评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rong 一、推荐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strong /p p   1. 高校应为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或高校科研人员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推荐项目应归入下列类型之一,并符合其条件。 /p p   strong  A类: /strong 探索自然科学现象有重要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 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突破性创见,或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原始性创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p p    strong B类: /strong 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技术思路、原理和方法上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综合方面优于同类技术。 /p p    strong C类: /strong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等,能够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p p   2. 推荐项目中的标志性成果(如论文、专利、奖励等佐证材料)产生的时间范围应在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之间。 /p p   strong  二、申报程序与具体要求 /strong /p p   1.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组织所属高校的申报工作,教育部直属及其他中央直属高校负责本单位项目的推荐。各组织单位推荐的项目不超过3个。 /p p   2.第七届科技委委员和学部委员每人可推荐1项,不占用被推荐人所在组织推荐单位名额。推荐人均需填写亲笔签名的《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七届科技委委员、学部委员推荐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推荐表》),所推荐项目方为有效。《推荐表》直接报被推荐人所在的组织推荐单位科技处,由该处通知被推荐人,按程序组织申报,并将《推荐表》与推荐材料一同报送。 /p p   3.填写《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申报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申报表》),项目简介严格限制在500字以内。提交论文索引和引用证明,论文、专利、奖励等复印件及其它相关佐证材料。《申报表》和佐证材料必须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双面打印,不得超过20个页面,一式2份。 /p p   4. 各组织推荐单位应负责对申请项目及成果归属、申报人及其排列顺序等进行全面了解和核实,推荐项目必须在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处理后再次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方可推荐。公示内容和公示结果须发公函与推荐材料一同报送。 /p p   5.各组织推荐单位均应将所有推荐项目汇总成表,填写《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推荐汇总表》(见附件3)(以下简称《汇总表》),制成纸质和电子两种文档,纸质文档请加盖公章。 /p p   6.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推荐项目书面申报和网上申报同时进行。纸质材料报(寄)送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 电子文档由相关单位登录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V3.0(网址为:http://stmp.moe.edu.cn/)进行网上申报。 /p p   7.本通知附件中的有关电子文档(Word版)请登录科技委网站在“下载专区”栏目中下载(http://www.moe.gov.cn/s78/A16/s3719/s4537/)。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V3.0操作方法可在平台中“系统信息/常用下载”中下载相关帮助文档。 /p p    strong 三、时间安排 /strong /p p   1.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网上“十大科技进展”推荐项目申报系统将在2017年10月26日-11月10日开放,项目申报只能在系统开放时间内进行。各申报单位请妥善安排项目申报时间,尽量提前上传申报材料,避免因系统关闭影响项目申报。 /p p   2.请各组织推荐单位将《申报表》(一式2份)、《推荐表》(一式1份)、《汇总表》(一式1份)、公示内容和公示结果的公函(一式1份)和相关佐证材料(一式2份)等相关纸质申报材料于11月11日前(以邮戳为准)寄送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过期不予受理。 /p p   3.在2017年11月11—30日期间另产生的未推荐的最新重大成果,可在2017年12月10日24时前经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或学部委员推荐,按申报条件和要求,将申报材料直接报送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 /p p    strong 四、其它事宜 /strong /p p   1.1998-2010年以第一完成单位统计汇总的入选项目情况和2011-2016年以全体完成单位统计汇总的入选项目情况见教育部科技委网站“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专栏(http://www.moe.gov.cn/s78/A16/s3719/s3810/)。 /p p   2.请各学部将通知及时转发至所在学部的科技委委员和学部委员。 /p p   3.联系方式 /p p   通讯地址: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 /p p   邮 编: 100816 联 系 人:魏纯辉 朱小萍 /p p   联系电话: 010-66096763 传 真: 010-66020784 /p p   E-mail: kjw6933@moe.edu.cn /p p   附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9/ueattachment/8df017fe-9d82-47d2-8316-b5f383a6c5d3.docx"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1.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七届科技委委员、学部委员推荐表.docx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9/ueattachment/e8330d69-9bae-4b89-93b4-2f43fc516244.doc"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2.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申报表.doc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9/ueattachment/2ea22bb6-c5ac-4ae6-94b5-06088122d1a3.docx"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3.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推荐汇总表.docx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9月22日 /p
  • 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12月18日举行的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会上揭晓。   2012年度高校这十大科技进展是:安徽医科大学主持的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北京大学主持的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的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研究,兰州大学主持的牦牛基因组及对高海拔的生命适应研究,清华大学主持的脑起搏器研究,武汉大学主持的资源三号卫星指标设计及地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基于生物质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研究,厦门大学主持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杆菌)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持的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变化与生物演化研究,中山大学主持的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等取得重大突破的10个项目入选。   为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教育部科技委从1998年开始组织评选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今年是第15届。评选对提升高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一、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遗传性少毛症致病基因   汗孔角化症以皮肤角化异常为特征,无特异治疗手段,约10%患者易癌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亟须揭示其发病机理。由张学军教授领衔的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南大学等,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在既往定位的连锁区域,揭示甲羟戊酸激酶(MVK)基因是汗孔角化症常见亚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型(DSAP)特异性致病基因,通过功能研究发现MVK通过影响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钙离子诱导的分化、紫外线诱导的凋亡而参与DSAP发病,阐明了DSAP的发病机理,为DSAP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特异性分子标志,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2012年第9期上。   此外,该实验室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开展系列研究,发现COL14A1为点状掌跖角化症致病基因、EPS8L3为Marie Unna遗传性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明确了这两种疾病的病因,为疾病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成果先后刊登在《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12年第9期和第12期上。   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方法将大大加快人类发现其他疾病基因的步伐,为发现病因、揭示发病机制,为疾病的产前诊断、早期预警、基因诊断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研究   隧道电离是强激光场原子分子物理的基本过程。对隧道电离的深入研究将揭示强激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的物理本质,可以推动阿秒(10-18s)极端超快科学、原子分子成像以及超快光场调控等新兴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北京大学龚旗煌教授、吴成印副教授和刘运全研究员等建成了国际先进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实验平台,该平台包含国内首台强场超高真空离子电子符合测量的动量成像谱仪和5飞秒相位可控超快激光系统等,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能力。   利用该先进实验平台,他们精确测量了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区低能电子(1eV)的精细能谱结构,揭示了隧穿电子与母体离子多次散射对电子能谱的重要影响,深化了人们对原子分子内部电子态结构的认识。他们还发现隧道电离区的局域电离抑制现象,即零动量电子相对产额随着激光光强的增加而减少,并指出强场隧道电离区的原子稳定化是局域电离抑制现象的主要机制。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7月和8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该研究进展深化了人们对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量子隧穿动力学的认识,对强场原子分子成像以及高通量阿秒脉冲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   微小卫星是军用、民用航天领域的一类重要卫星,随着其空间应用领域的拓展和需求量的骤增,传统卫星的定制方式研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微小卫星批量化快速研制的需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曹喜滨教授率领其研究团队在国家“973”、“863”及国防预先研究等计划支持下,十余年集智攻关,在微小卫星高性能、低成本、快速研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创造性地将微小卫星平台划分为可重构模块、公用模块和专用系统,建立了以可重构模块为核心、灵活集成公用模块和专用系统的微小卫星柔性化快速构建方法,研制发明了可重构模块,不改变硬件结构即可实现系统功能和接口的按需重构,在航天产品难以标准化的条件下,有效地解决了微小卫星的快速集成问题 采用单粒子锁定自主检测与恢复等方法攻克了低等级器件航天应用的技术瓶颈,基于资源共享和信息融合等技术巧妙地解决了简单配置下的高性能姿态控制难题,奠定了微小卫星低成本、高性能、批量化研制的核心技术基础。   应用本成果研制的我国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卫星——试验三号,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各项飞行试验任务,超出设计寿命两年多,运行状态良好。同时,树立了我国高校“基础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应用”协调发展的典范。   四、牦牛基因组及对高海拔的生命适应   牦牛是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牛类家畜物种,对高海拔地区严寒、低氧、缺草等恶劣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为藏族和其他民族的当地牧民提供了生产生活必需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地位。兰州大学刘建全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过去长达10年的研究中,系统调查了家养和野生牦牛的群体遗传结构式样,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为牦牛遗传资源利用、品种改良以及理解牦牛驯化后的遗传效应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和合作单位一起,完成了牦牛的基因组测序,进而系统阐述了牦牛适应高原的遗传学机制,如鉴定了牦牛基因组中通过基因家族扩张等方式产生的、与能量代谢和低氧应答密切相关的新基因,鉴定了这些通路上发生特异位点变异的关键基因。该研究不仅能加速牦牛农艺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还能帮助人类理解和治疗高原反应和低氧导致的有关疾病。   该成果发表在2012年8月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并被选为该期的封面标题论文 《Science》杂志新闻部也以“What gets yaks high”为题进行了在线评论,《The Scientist》等上百家网站和杂志也对该研究进行了报道。   五、脑起搏器研究   脑深部刺激是通过埋植在胸前的刺激器向植入在大脑特定靶点的电极发送电脉冲来治疗大脑疾病的新方法,是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等疾病的首选外科疗法,对于药物成瘾等治疗有潜在的临床价值。植入人体的脑深部刺激器(俗称“脑起搏器”)是其核心装备,被美国垄断。国内相关患者超过6000万人,临床价值重大。   清华大学李路明教授领导的团队从2000年开始脑起搏器研究,经过不懈努力,攻克集成制造、测试、可靠性等技术难关,建立了由26项发明专利组成的知识产权网络,研制成功脑起搏器 进而突破了对植入体内的脑起搏器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研制成功可充电脑起搏器。迄今,已经完成40例脑起搏器临床试验,术后最长超过3年,已经完成53例可充电脑起搏器临床试验,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脑起搏器的临床试验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建国教授的团队负责,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郭毅博士、王任直教授的团队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张世忠教授的团队参与完成的。   脑起搏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有能力研发、生产脑起搏器的国家,对我国自主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具有极重要的示范意义。   六、资源三号卫星指标设计及地面处理关键技术   资源三号是我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三线阵立体测图卫星,2005年立项研制,2012年1月9日发射成功。资源三号实现了中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中国航天与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卫星的领先水平,扭转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长期依赖外国进口的局面,成为我国卫星遥感从“有”到“好”的革命性转折的里程碑。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创新点内容包括:   提出了资源三号辐射和几何等核心技术设计指标以及指标设计的过程控制方法,保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关键指标的优化设计。   建立了资源三号卫星严格几何成像模型,使获取影像全球无控制定位精度优于20米,突破了困扰我国多年的遥感卫星几何定位精度低的核心瓶颈问题。   建设了我国首个高分辨率几何定标场,发明了资源三号卫星高精度在轨几何定标模型,填补了遥感卫星在轨几何定标处理空白。   该项目核心技术成果分别获得了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2年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   七、基于生物质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   纤维素和甲壳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生物质大分子,也是未来主要化工原料,但由于结构复杂,难以溶解和熔融而一直未被充分应用。武汉大学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课题组在张俐娜院士带领下,突破有机溶剂加热溶解高分子的传统方法,开创了纤维素、甲壳素、聚苯胺等难溶大分子在水溶剂体系低温溶解的崭新技术并提出低温溶解新机理。他们通过大量实验证据提出了大分子和溶剂小分子自组装形成低温下较稳定的水溶性氢键配体从而引起大分子溶解的新机理。该溶解过程清洁无污染,成本低廉,是真正的“绿色”工艺,被国际上评价为纤维素加工技术上的一大里程碑。基于该低温溶解体系,他们开发了一系列如纤维素、甲壳素和聚苯胺丝、膜、水凝胶和气凝胶以及具有光、电、磁和生物及分离功能的新型环保材料,并建立了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此外,他们还系统研究了80多种多糖(如香菇多糖、茯苓多糖、黑木耳多糖等)分子链构象及其构效关系。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而且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Macromolecules等刊物上。2012年张俐娜院士获得国际纤维素和再生资源材料领域最高奖——美国化学会Anselme Payen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八、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杆菌)的研制   戊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厦门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14年的原始创新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率先发现了戊肝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表位,从病毒学、免疫学和结构生物学角度系统阐明了该表位在机体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发展出独特的原核表达技术,研制出高质量的诊断试剂以及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并完成了12万人大规模临床试验,在《柳叶刀》、《美国科学院院刊》、《肝脏病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陆续发表了29篇论文,取得3项7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成为国际公认的戊肝研究领域的前沿团队之一。   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制的戊肝诊断试剂盒已成为国内外戊肝诊断的标准试剂盒之一,被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应用于临床诊断,2010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10月,课题组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正式上市销售,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戊型肝炎疫苗在我国问世。这是继乙肝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的基因工程病毒疫苗,以及第一个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研制成功的病毒疫苗。   戊肝疫苗的成功证实利用大肠杆菌进行类病毒颗粒疫苗的研制是可行的,为疫苗的研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赞誉和关注。2012年该研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九、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变化与生物演化   发生于2.52亿年前的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比恐龙灭绝还严重的一次最大灭绝事件,造成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物种的消失,对于这一灭绝事件的原因众说纷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小组与英国利兹大学、德国爱尔兰根大学等单位合作,通过对华南地区大量的海相微体化石牙形石的氧同位素分析,首次定量地构建了该时期赤道低纬度地区高精度的古海水温度的变化曲线,揭示了古—中生代之交是一个从冰室气候到温室气候转变、距今2.52亿年至2.47亿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了近500万年极端高温的过程。   该研究表明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急剧升高,并与该时期生物大灭绝相吻合 早三叠世是地质历史时期最热的时期之一,赤道低纬度地区海平面温度最高时超过了40℃。极端的高温抑制了赤道低纬度地区大灭绝之后生态系的复苏,当时的海洋几近无法栖息,只有一些个体呈现小型化的贝类生物,大多数的鱼类及海生爬行动物被驱赶至更高的纬度地区。极端高温也造成了早三叠世煤沉积的缺乏。   本研究揭示了在极端温室条件下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的关系,证实了气候极度暖化可以是物种灭绝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并抑制生态系的发展。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于2012年分别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科学》(Science)和《地质学》(Geology)上。   十、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   每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的40%在中国。鼻咽癌病变部位隐蔽,来医院就诊的病人70%都是中晚期患者,转移及复发率高。国际指南推荐的中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是不仅要在放射治疗的同时采用化疗,还要在放疗后再给予3个疗程的强化化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会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7家中心,完成了世界最大宗508例中晚期鼻咽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在同时期化疗和放射治疗基础上,标准的强化化疗方案(3个疗程的“顺铂+氟尿嘧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而且,病人的毒副反应大,治疗周期延长3个月,患者难以承受。在此基础上,马骏教授团队会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microRNA芯片检测465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发现一组由5个microRNA构成的分子标签能较好预测治疗效果。   以上研究内容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的《柳叶刀肿瘤学》上进行快速报道(Lancet Oncol 2012,13:163-71及2012,13:633-41)。该研究被Nature China网站以亮点文章予以推荐。国际知名评估生物医学顶级文献的专业网站Faculty of 1000确认:该项研究为医学文献中2%的顶级文献。   其意义在于:在临床上可使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对未来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思路。
  • 院士评出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 “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九号飞船于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2. “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   6月3日,“蛟龙”号再次出征,向7000米发起冲击。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方案设计和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以及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都是由我国独立完成。“蛟龙”号7000米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载 人 到 达 全 球 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   3. 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   12月1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据参与设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介绍,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的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突破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三大技术难题。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公里建设,采用冬季运营时速200公里、夏季300公里运行图运营。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营业里程达921公里。   4. 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发布   国防科技工业局2月6日发布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目前除中国外,还没有其他国家获得和发布过优于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这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成果。此次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同时,科研人员还制作完成了50米分辨率标准分幅影像图产品和全月球数据镶嵌影像图产品。   5. 首台国产CPU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通过验收   9月11日,“神威蓝光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神威蓝光计算机系统”共8704个CPU, 全部采用自主设计生产的申威1600处理器, 整个系统的峰值运算速度为 1.07千万亿次,其存储容量为2000万亿字节。基于“神威蓝光”系统成立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已为30多家单位、40多项国家及省部科技课题提供计算服务,计算资源利用率峰值在60%以上,并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6. 戊肝疫苗研制成功   由厦门大学、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这是全世界戊肝预防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厦门大学的戊肝疫苗项目课题组,取得了保护性抗原识别及结构表征、病毒颗粒组装机制等多项核心原创发现,并逐步构建起了独特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的核心技术体系。其团队先后在《柳叶刀》等学术刊物发表了26篇学术论文,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及疫苗产业会议上报告进展。课题组与企业合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其中,第三期试验在10万健康人群中接种。   7. 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   由国防科工局协调组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成功120吨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将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这是我国首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据介绍,该型发动机工程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关键技术70余项,获得了近20项国防科技成果及相关专利授权。   8. 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获重大突破   中国科大潘建伟小组利用自主发展的高亮度、高纯度量子纠缠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随后,他们利用八光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取得了可扩展容错性量子计算的重大突破,成果以长文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该小组还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光电技术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双向纠缠分发,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9. 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   中微子混合角θ13是物理学中28个基本参数之一,它的大小关系到中微子物理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和宇宙起源中的“反物质消失之谜”相关,是国际上中微子研究的热点。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来自全世界6个国家和地区38个科研单位组成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在3月8日宣布,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并测得其振荡振幅,精度世界最高。该结果加深了人类对中微子基本特性的认识,得到国际高能物理学界的高度评价,并被《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10. 亚洲第一射电望远镜建成   10月28日,总体性能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落成。该射电望远镜高70米、重2700吨,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全的一台全方位可动的高性能的射电望远镜。其工作波长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7毫米共8个频段,涵盖了开展射电天文观测的厘米波波段和长毫米波波段。该射电望远镜采用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能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转动,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观测的天体和航天器,最高指向精度要求优于3角秒。   201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 “好奇”号在火星成功着陆   美国东部时间8月6日凌晨,远征5.67亿公里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历经8个月飞行,在位于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成功着陆,开始其探索火星生命痕迹的旅程。登陆火星数分钟后,“好奇”号首次向地球传回火星图像,随后,分辨率更高的图像也将陆续传回地球。“好奇”号长约2.8米,重900多千克,它共有6个轮子,每个均拥有独立的驱动马达,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还配有独立的转向马达。“好奇”号的动力由一台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提供,其本质上是一块核电池,设计使用寿命为14年。“好奇”号被誉为人类在其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移动科学实验室,是美国太空探索历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2. 加拿大科学家开发出人造大脑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个科学家小组称,他们已经开发出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大脑的机能大脑模型。这个利用超级电脑运行的模拟大脑拥有的一个数码眼睛,可以用来进行视觉输入,它的机械臂能绘制出它对视觉输入做出的反应。这个模拟大脑非常先进,它甚至能通过IQ测试的基本测试。这个名叫Spaun的大脑由250万个模拟神经元组成,它能执行8种不同类型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范围从描摹到计算,再到问题回答和流体推理,可谓五花八门。随后机械臂会描绘出任务输出。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3. 科学家设计出世界上最细的纳米导线   澳大利亚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1月6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设计出迄今世界上最细的纳米导线,厚度仅为人类头发的万分之一,但导电能力可与传统铜导线相媲美。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量子计算机研制领域。科学家利用精心设计的原子精度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硅表面以1纳米间隔只安放1个磷原子的方式制备了纳米导线,其宽度相当于4个硅原子,高度相当于1个硅原子。通过这种方式设计的纳米导线可以使电子自由流动,有效解决了电阻问题。这一新技术表明,计算机元件可以降低到原子尺度,这是个巨大突破。   4. 癌症干细胞研究获新证据   很多时候,那些似乎已经被治疗消灭的癌症又会卷土重来。一些科学家将此归罪于所谓的癌症干细胞,它们是癌细胞的一个子集,能够保持休眠状态,从而逃避化疗或放疗,并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形成新的肿瘤。这种想法一直存在争论,然而,8月1日,《自然》、《科学》杂志网络版发表的3篇论文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在某些脑、皮肤和肠道肿瘤中,癌症干细胞确实是肿瘤生长的源头。3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利用遗传细胞标记技术追踪了特定细胞在生长的肿瘤内部的增殖情况。这种细胞追踪技术被认为是检验癌症干细胞模式的正确方法。研究人员相信,搞清哪些癌症可能源于癌症干细胞是今后更有效治疗的关键。   5. 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宣布,该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ATLAS和CMS均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一直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ATLAS和CMS研究小组,分别确认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取得的数据发现了在125-126吉电子伏特质量区间存在一种新的粒子,数据的确定性为5西格玛,即理论物理界可以确认“发现”的水平。希格斯玻色子是基本粒子“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也是最后一种未被证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于它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也被称为“上帝粒子”。科学家认为,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将开拓实验和理论物理的新领域。   6. 日本科学家首次用“人造”卵子产下小鼠   在利用源自干细胞的精子产下了正常幼鼠后,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又通过同样的方式利用卵子完成了这一壮举。这项研究最终有望为帮助那些不育夫妇怀孕带来新的方法。研究人员从ES和iPS细胞入手,培育形成了与原生殖细胞类似的细胞。随后将这些原始细胞与小鼠胎儿的卵巢细胞相混合,从而形成了再造的卵巢,并最终将其移植到活体小鼠的正常卵巢中。4周零4天后,那些与原生殖细胞类似的细胞发育成为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授精后再将得到的胚胎移植进代孕母亲体内。大约3周后,正常的小鼠崽诞生了。《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7. 英国研究发现一种高速磁存储原理   英国约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可用于开发高速磁存储设备的原理,由此带来的存储速度可高出现有硬盘的数百倍。据介绍,现在的硬盘等存储器多使用磁性物质,如果要记录信息,就需要把磁性物质的磁极颠倒,这个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外加磁场。研究人员发现,不使用外加磁场,单纯使用热量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其具体方式是向磁性物质发射含有热量的激光脉冲,它在吸收热量后磁极也会颠倒。参与研究的托马斯奥斯特勒说,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发现,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存储速度高出现有硬盘数百倍的存储器,每秒钟存储的信息可以高达上万亿字节。   8. 天文学家发现质量是太阳170亿倍的黑洞   霍比埃伯利望远镜大质量星系调查项目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可能是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这一罕见黑洞质量达170亿个太阳,位于NGC 1277星系,其质量占了该星系质量的14%,而通常黑洞只占其所在星系的1%。这一发现可能改写黑洞与星系的形成演化理论。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29日的《自然》杂志上。NGC 1277位于距地球2.5亿光年之外的英仙座星团,大小只有银河系的1/10。此前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给NGC 1277拍过照。本次研究又结合了霍比埃伯利望远镜数据,并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了多种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其中存在一个质量达太阳170亿倍的黑洞。   9. 德国首次从皮肤细胞中培养出成体干细胞   德国马普协会3月22日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成功从已分化体细胞——皮肤细胞中培养出成体干细胞,为全球首创。成体干细胞是一种存在于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可自我更新并形成特定组织。在实验中,马普协会的研究人员将实验鼠皮肤细胞放在特定培养环境中,皮肤细胞在特殊生长因子的诱导下,成功“变身”成体神经干细胞。干细胞研究专家汉斯舍勒解释说,通过成体干细胞的培养可更有针对性、更安全地实现特定组织再生。这种方法具有巨大的医学应用前景。   10. 首个“超电子”电路问世   美国科学家们用光子取代电子,制造出首个由光子电路元件组成的“超电子”电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材料学》杂志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和系统工程学院纳德恩西塔团队在实验中利用亚硝酸硅制造出梳状的长方形纳米棒阵列。这种新型纳米棒的横截面和其间的孔隙形成的图案能复制电阻器、感应器和电容器这三个最基本电路元件的功能,只不过其操纵的是光波。在实验中,他们用一个光子信号(其波长位于中红外线范围内)照射该纳米棒,并在波通过时用光谱设备进行测量。他们使用不同宽度和高度组合的纳米棒重复该实验后证明,不同大小的光电阻器、感应器和电容器都可以改变光“电流”和光“电压”。
  • 两院院士评选201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1年1月19日在京揭晓。   201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人造生命迈出关键一步   美国J• 克雷格• 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蕈状支原体的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并将其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的、名为山羊支原体的细菌体内。最终他们使植入人造DNA的细菌重新获得生命,并开始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繁殖。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第一个人造细胞,它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了关键一步。专家评论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技成果。   2、首次探测到暗物质粒子   神秘的暗物质一直令科学家感到迷惑不解,这种看不见的物质占宇宙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暗物质粒子。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的索丹铁矿地下2000英尺(约合610米),动用了30台高灵敏度探测仪,并将温度降低至零下273.1摄氏度。在这种实验环境下,当一种被称为“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撞击一个普通的原子时,这些探测仪将能够捕捉到撞击事件,从而确定Wimp粒子的存在。   3、发现“超级细菌”   8月11日,来自英国、瑞典、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四国科学家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上联合发表文章称,他们发现了几种“超级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有极高的耐药性,而这些细菌可能对全球的公共健康造成极大影响。这些菌株有一个共同点:都携带着一种相同的基因突变,能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 简称NDM-1。有了NDM-1,细菌就等于有了非常坚固的护盾,因为这种酶能够水解大多数抗生素,使之失效。上述文章发表后不久,“超级细菌”就在多个国家小规模爆发,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4、首次成功制造并捕获反物质原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捕获反物质原子。氢原子是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的最简单的原子。实际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早在1995年就第一次制造出了反氢原子,但只能存在几个微秒的时间,就与周围环境中的正氢原子相碰并湮灭。此次的突破之处在于,制造出数个反氢原子后,借助特殊的磁场首次成功地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约0.17秒。这一成果被看作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大突破,将大大推动有关反物质的研究。   5、IBM发布硅纳米光子芯片技术   IBM公司12月2日发布了其在芯片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历时10年研发的CMOS集成硅纳米光子学技术,该芯片技术可将电子和光子纳米器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计算机芯片之间通过光脉冲(而不是电子信号)进行通讯。这一新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可在一个标准的芯片制造生产线上生产,不需要新的或者特殊的工具。科学家有望据此研制出比传统芯片更小、更快、能耗更低的芯片,为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开辟道路。   6、“普朗克”卫星绘出首幅宇宙全景   欧洲航天局7月5日宣布,该机构的宇宙探测卫星“普朗克”根据此前收集的数据,绘出了首幅宇宙全景。这幅图的珍贵之处在于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形成于宇宙大爆炸时期,经过137亿年的漫长旅行才到达地球,对研究人员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 “活化石”。图像正中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其周围布满了冷尘埃形成的纤维状物质,研究人员分析说,这片区域正是恒星形成的地方,而“普朗克”卫星拍下正在诞生的星体以及尚处在萌芽状的恒星。天文学家根据它提供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及其现在的运行方式。   7、大型强子对撞机质子束流对撞首获成功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3月30日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总能量为7万亿电子伏特的两个束流对撞获得成功。这是世界上目前能量最高的对撞。科学家认为,对撞成功对探索宇宙起源和粒子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11月4日宣布,2010年大型强子对撞机质子对撞运行当天圆满结束,已完成今年的实验目标,获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对撞机的“性能参数亮度”达到设计目标,确认粒子标准模型的部分内容,在质子对撞中首次探测到“顶夸克”,确定“受激夸克”等新粒子产生的能级范围。   8、“千人基因组计划”获重大成果   由中、美、英国科研机构发起的大型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千人基因组计划”,10月28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了迄今最详尽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同时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在基因研究技术手段上的收获,相关成果标志着人类基因研究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这一计划取得了两个重要成果,第一是获得了迄今最详尽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第二是探索出了研究基因多态性的新技术手段。   9、发布首份全球海洋生物普查报告    历时10年的全球“海洋生物普查”项目10月4日在伦敦发布最终报告,根据普查得出的统计数据,海洋生物物种总计可能有约100万种,其中25万种是人类已知的海洋物种,其他75万种海洋物种人类知之甚少,这些人类不甚了解的物种大多生活在北冰洋、南极和东太平洋未被深入考察的海域。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名科学家共发现6000多种新物种,它们以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居多,其中有1200种已认知或已命名,新发现待命名的物种约5000种。这是历史上首次进行全球海洋生物普查。   10、量子纠缠首次在电晶体线路中完美实现   一个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物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确凿地证明:从电晶体装置中分离出来的粒子,仍可实现量子纠缠。这是量子力学的一次突破性进展。量子纠缠在全固体材料中的完美实现,意味着量子力学真正走进了电子元件中,量子纠缠和全固体材料结合的目的就是实现量子计算以及更加固若金汤的通信。该成果让科学家迈入了量子研究的新境界。在以原子为基石的微观世界里,光与电的行为将不再服从古典规则,而是量子物理规律。(郭祎)
  • 两院院士评:2020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腾讯集团发展研究办公室协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2020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0日在京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分别宣读2020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两院院士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1.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科学研究启动  2.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3.深潜再传捷报,我国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均取得新突破  4.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  5.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  6.科学家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7.科学家重现地球3亿多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  8.我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  9.科学家攻克20余年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  10.机器学习模拟上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两院院士评选的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1.科学界完成迄今最全面癌症基因组分析  2.人造叶绿体研制成功  3.人工智能首次成功解析蛋白质结构  4.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变为甲烷  5.脑—机接口技术助瘫痪男子重获触觉  6.科研人员绘出迄今最大三维宇宙结构图  7.美研究人员在超高压下实现室温超导  8.“基因魔剪”首次直接用于人体试验  9.引力波探测器发现迄今最强黑洞合并事件  10.冷冻电镜技术突破原子分辨率障碍冷冻电镜揭示了去铁铁蛋白的原子细节。图源/PAUL EMSLEY
  • 2013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拟入选项目公示
    2013年度&ldquo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rdquo 按照程序,经过评审,已评出拟入选项目十项,现将拟入选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3年12月13日&mdash 19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公示的2013年度&ldquo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rdquo 拟入选项目持有异议,均可向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署名提出。匿名异议恕不受理。   联系地址: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邮政编码:100816   联系电话:010-66096933 010-66096763   联 系 人:陈茜 朱小萍   传 真:010-66020784   附件:2013年度&ldquo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rdquo 拟入选项目及申报项目简介   注:按申报学校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3年12月13日
  • 2018“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21届,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科技委于2018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工作。经过地方和高校遴选及公示、部门形式审查、学部初评和专家综合评议4个阶段,最终推选出10项2018年高校重大科技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将2018年度入选项目名单(附后)予以公布。入选项目名单按申报学校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名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21届,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科技委于2018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工作。经过地方和高校遴选及公示、部门形式审查、学部初评和专家综合评议4个阶段,最终推选出10项2018年高校重大科技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将2018年度入选项目名单(附后)予以公布。入选项目名单按申报学校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6ccaf6e-6d1e-4191-935d-297b76fc8dc8.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27 上午6.14.4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e72ffb0d-fe33-4256-a9a4-9dac9262bd76.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27 上午6.14.5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09278de-bef3-41bb-ba08-bc97718ec2cc.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27 上午6.15.0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一、视频编码国家标准AVS2支撑中央电视台播出超高清电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人类获取信息三分之二来自视觉,视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主要信息形态。视频编码也称视频压缩,是视频应用的前提。以4K超高清视频为例,分辨率3840× 2160,每秒50帧,原始视频每秒超过12G比特,必须高效压缩才能进入存储和传输系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超高清视频高效编码问题,由北京大学高文院士牵头,以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为依托,通过产学研用深度协作,组织制定了第二代视频编码标准AVS2,2016年颁布为广播电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2018年颁布为IEEE国际标准,并被全球超高清联盟采纳。AVS2突破了时空预测、层次变换、分组熵编码和自适应环路滤波等关键技术,对电视类视频的压缩效率达300倍,在前一代标准基础上翻了一番,对监控类视频的编码效率更是达到600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围绕AVS2标准,构建了从技术创新、专利许可、标准制定、芯片研制、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的生态圈,从技术源头上掌握了视频产业发展的主动权。2018年,中央电视台采用AVS2正式开播4K超高清电视,至今已在15个省区市有线电视网络落地,并在电信等行业得到应用,受众数亿,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超高清电视时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二、炎症性免疫反应的新型分子与细胞机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新型分子及新型细胞发现的视角去研究炎症性免疫反应,将为炎症免疫疾病诊治提供候选靶标和新方法,一直以来是免疫学界重大前沿课题。北京协和医学院曹雪涛团队在天然免疫与炎症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发现了数个调控免疫炎性启动或消退的新型分子和细胞及其作用机制:发现新型长链非编码RNA lnc-lsm3通过“分子诱饵”竞争机制使天然免疫受体不再与病毒RNA结合,提出自我免疫识别可反馈性地及时触发消炎效应、进而维持机体自身稳定的新机制新观点,为炎症疾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发现DNA甲基化氧化酶Tet2能够作用于免疫分子RNA,促进炎症免疫细胞数量增加,揭示Tet2参与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新模式,为防治炎症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靶标;揭示干扰素受体IFNγR2从胞内合成至转运到细胞膜上形成功能性受体的关键途径,为巨噬细胞激活与炎症性疾病发生与治疗提出了新思路;系统分析晚期癌症宿主免疫细胞异常变化,发现炎症状态下诱导产生的新型Ter细胞并揭示了其促进癌症恶性进展机制,为癌症诊治提供了提出新靶标新观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以上研究成果于2018年相继在《Cell》和《Nature》等发表多篇论文,引起国际同行关注和高度评价,为探索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三、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铁电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其丰富而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钙钛矿类材料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关注。除了已发现的无机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以外,有机钙钛矿(无金属钙钛矿)更是科学家们一直寻找的“圣杯”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来自东南大学、南昌大学的研究者们,将多年分子铁电体的合成经验与分子设计相结合,巧妙的将金属离子用带电分子基团所取代,终于合成出了17种全新的有机钙钛矿铁电材料。这些新型材料不但具有优异的铁电性和多极轴特性,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调控有机基团的手性,团队合成了四种有机钙钛矿铁电体的左手对映体、右手对映体,并分别获得了其外消旋化合物,完美地实现了人们对旋光性钙钛矿材料的长久期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研究成果以长文的形式发表在《Science》上,并被多家国际科技媒体报道,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成果的发表标志着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铁电体在中国诞生,使我国在分子材料领域又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四、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万有引力常数G在物理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测量在整个实验物理学中占据着特殊地位。尽管实验物理学家们围绕G值的精确测量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截至目前其测量精度仍然是所有物理学常数中最差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罗俊院士团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采用扭秤技术精确测量G值,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了研究不同小组不同方法所测得G值不吻合这一问题,2009年开始该团队采用两种相互独立的方法同时测量引力常数G,在2018年发表的由两种独立的实验方法测得的G值,取得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实验结果,并且两个结果在3倍标准差范围内吻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研究成果在《Nature》上以长文发表,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精密测量领域卓越工艺的典范”,为提升我国在基本常数测量领域的话语权,并为国际上确定高精度G的推荐值做出实质性贡献。同时,在测G过程中自主研发出的一批高精端的仪器设备已在地球重力场的测量、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五、“地壳一号”深部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向地球深部进军,揭开地球深部奥秘,将为人类提供资源、能源和生存环境的保障。深部科学钻探工程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是地球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被誉为人类的“入地望远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为满足我国地球深部探测工程的重大需求,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吉林大学孙友宏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了我国首台“地壳一号”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先后攻克了高转速全液压顶部驱动钻井技术、高难度自动化摆排管技术、高速度钻杆柱自动拧卸和输送技术、高精度自动送进技术等四大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科学钻探装备能力小、自动化程度低和钻探效率低等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深部大陆科学钻探专用装备的空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地壳一号”钻机成功应用于“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钻井深7018m,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探井深最新纪录。相关技术和装备还推广到油气钻井装备领域,产品出口到海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六、原子尺度测量材料轨道与自旋磁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原子尺度的定量磁结构表征,测量原子的轨道与自旋磁矩,能使理解、预测与调控磁性材料的物理性能深入至原子层面。该问题是材料磁性表征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国际学界的难题。电子显微学作为材料科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可以获取原子尺度的结构信息,但在实现原子尺度磁表征方面仍存在相当困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清华大学钟虓?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发展分析电子显微学的基础研究,提出原子面分辨电子磁圆二色谱方法,突破性地实现了逐层原子面的磁成像,测量出原子尺度的轨道自旋磁矩比,将自旋表征磁圆二色谱的分辨率从微米纳米尺度推进到了原子尺度。通过建立原子尺度材料结构-成分-磁矩的关系,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将表征材料磁性的磁圆二色谱技术的分辨率从微米纳米尺度推进到了原子尺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七、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远海大规模快速填海造岛的国之重器,也是岛礁建设、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的紧迫需求,但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和封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团队”发明和研制了双螺旋刀臂载荷均化重型绞刀、变刚度顺应式双扼架钢桩台车和大过流通道扭曲叶片疏浚泵等核心装备,解决了海底坚硬岩礁高效挖掘、恶劣海况精确定位和大块物料远距离高浓度输送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提出负载平衡运行动力配置理念,研制实景集成疏浚监控系统;构建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设计开发体系,研制了56座系列化绞吸疏浚装备,使我国形成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建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跨越发展。2018年3月,该团队领衔研发的世界最大非自航绞吸疏浚装备“新海旭”正式开始疏浚作业,其总装机功率、绞刀功率和疏浚泵总功率等均大大超过国内外同类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八、新能源悬挂式空铁关键技术与试验线工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难题和旅游景区观光需求,考虑到地铁、轻轨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的客观现实,以构建“分层次、多制式、功能互补”的综合轨道交通系统为出发点,实现地下、地面、空中立体化交通发展目标,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领衔“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团队,联合中唐空铁集团、中车、中铁等轨道交通企业,全新研发出一种占地少、投资小、工期短、安全性高、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悬挂式空中铁路交通成套技术,并在成都建成1.41公里长的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经过3万余公里的实车运行试验及系统优化,获得成功,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一种创新性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以锂电池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悬挂式空铁系统,自主设计、制造了悬挂式空铁列车,构建了悬挂式列车-轨道梁桥空间耦合动态仿真设计平台,研发出新能源空铁关键装备—整体平移式道岔和轨道梁系统。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悬挂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于2018年正式颁布实施。应用本项目成套技术的我国第一条悬挂式空铁商业运营示范线在四川大邑开工建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九、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践行农业绿色发展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和环境安全的迫切需求,更是落实党中央率先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全国跨学科、跨部门的交叉研究,以高效利用光温资源的高产群体定量设计挖掘高产潜力、以定量调控根层水肥供应支撑高产群体实现资源高效,地上/地下协同突破绿色增产增效难题,创新了绿色种植理论与技术。全国玉米、水稻和小麦试验表明,技术增产20.6%、节肥14.5%、降低活性氮损失34.8%。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团队创建了以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为核心、覆盖全国的“科教专家--政府推广--校企合作”的技术应用平台和组织新模式,解决了小农户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先后有1152名研究人员、20万名推广和企业人员,2090万农民参与了技术应用,10年累计推广3770万公顷,增加粮食生产3300万吨,减少氮肥用量120万吨。该团队创建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模式,创造了“可能会养活地球”的农业奇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十、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肿瘤微环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治疗后复发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靶向微环境开发肿瘤治疗新策略对改善恶性肿瘤疗效至关重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宋尔卫团队根据其多年的保乳和术前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经验,围绕抗肿瘤治疗对肿瘤微环境的改造作用和机制进行探索。发现了肿瘤微环境经历化疗后,富集出一群能耐受化疗并促进肿瘤复发的成纤维细胞,靶向干预该亚群成纤维细胞显著抑制肿瘤生成并提高化疗敏感性;治疗单抗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可通过上调PDL1抑制抗肿瘤淋巴细胞的功能,导致免疫耐受,证实联合使用免疫节点抑制剂能明显增强单抗的治疗效果,从而提出联合单抗和免疫节点抑制的肿瘤治疗新策略;抗肿瘤淋巴细胞激活可上调长非编码RNANKILA,使其对死亡敏感,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在淋巴细胞回输治疗模型中沉默NKILA可提高免疫治疗效果,首次揭示lncRNA可作为免疫检查点分子。以上系列研究提示,肿瘤微环境决定着恶性肿瘤对化疗、单抗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研究工作为研制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准备。 /p
  • 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现将2011年度入选项目名单予以介绍。 一、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主持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主持人:何予卿   经过近10年的研究,由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启发院士领衔的水稻国家创新团队,成功的克隆了调控水稻粒重的数量性状基因GS5,相关论文已于12月1日正式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论文的第一作者李一博是该团队张启发与何予卿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种子大小是水稻非常重要的产量和外观品质性状,也是作物驯化和人工育种的重要性状之一。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控制种子大小的关键基因,已克隆的GS3、GW2和qSW5粒形基因均与粒形呈负相关,即较高的基因表达水平,种子粒型反而是变小的。此次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克隆的GS5是一个种子大小的正调控因子,较高的GS5表达可能参与促进细胞周期循环,加快细胞循环进程,从而促进水稻颖壳细胞的横向分裂,进而增大颖壳的宽度,加快谷粒的充实和胚乳的生长速度,最终增大种子的大小并增加谷粒的重量和单株产量。研究表明,谷粒大的材料比谷粒小者含有较高GS5基因表达,大粒比小粒增宽8。7%、粒重增加7.0%、单株产量提高了7.4%。小粒到大粒的驯化是GS5启动子的自然变异的结果。因此,GS5在水稻人工驯化和育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水稻种子大小的遗传多样性贡献很大。   该研究为作物高产育种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基因,为阐明作物产量和种子发育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提出了新见解。   二、AAA+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   主持单位:清华大学 主持人:施一公   生物大分子机器是指生物体内利用能量来完成纳米水平上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复合物,在许多生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的突变或调控异常往往和许多恶性疾病,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直接相关。随着人们对这些分子机器认识的加深,它们已经逐渐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潜在药物靶点。生物大分子机器结构组成复杂、分子量巨大,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生物大分子机器尚无原子分辨率的结构报导,严重影响人类对生命过程的了解和疾病的控制。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生物大分子机器参与生理过程的机制,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团队在施一公教授的带领下,从2007年起开始对生物大分子机器的分子结构进行开创性研究,首次于世界上独家报导了原核细胞蛋白酶体调节单元MecA-ClpC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利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手段对这个生物大分子机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初步揭示了蛋白质降解机器的分子机制填补了该领域的重大空白。这一工作发表于2011年3月的《自然》杂志。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4月施一公领导的研究团队还解析了另一个生物大分子机器——细胞凋亡小体Ced4的晶体结构,阐述了细胞凋亡小体Ced-4激活Ced-3的分子机理,该研究工作发表于2010年《细胞》杂志。   这些工作为我国及世界的生物大分子机器结构生物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其成果在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了高度评价。   三、铁硒基超导薄膜的研究   主持单位:清华大学 主持人:薛其坤   铁基超导体是继1986年发现的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体之后于2008年被发现的又一类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它的发现为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是目前物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表现出色,整体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行列。   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院士和陈曦教授的研究团队,近期在一类重要的铁基超导体-铁硒化合物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把半导体领域中的分子束外延技术拓展到铁基超导材料的制备中,实现了对超导薄膜生长过程和形貌在原子水平上的精确控制,制备出了化学成分严格可控的高质量单晶FeSe薄膜。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同时具有空间原子分辨和高能量分辨本领的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研究了FeSe超导体中的电子配对机制。之后,该研究团队又解决了由三个不同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束外延生长的难题,得到了高质量的KxFe2-ySe薄膜,这是薄膜材料制备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他们进而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澄清了KxFe2-ySe2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困惑,证明了KxFe2-ySe材料存在超导与绝缘体的相分离,并发展出一套探测超导体自旋结构的方法,证明了该材料在超导区域存在长程反铁磁序。这些工作为非常规超导体的研究带来新的方法和思路,对理解铁基高温超导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系列些工作分别发表在2011年的《科学》、《自然—物理》等杂志上。   这项研究成果是和中科院物理所马旭村研究员的研究组以及美国普渡大学胡江平教授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吴从军教授合作完成的。   四、硅的低场非均匀性巨磁电阻   主持单位:清华大学 主持人:章晓中   以硅为主的半导体工业和以磁性材料为主的磁传感器和磁存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两大独立支柱。磁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磁头、电子罗盘、GPS导航、车辆探测系统等,其核心技术就是巨磁阻效应,该效应的发明人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磁传感器需用稀土材料制作,近年来稀土材料越来越难获得,价格暴涨,迫使人们一直在寻找其替代材料。   清华大学材料系章晓中教授研究组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用硅(地球上第二多的元素)制备的非均匀巨磁阻器件,这是磁电阻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论文发表在2011年9月1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用硅制备巨磁阻器件使得半导体硅材料进入了磁性材料工作领域,该器件可方便地集成到成熟的半导体工业中,这将给磁传感器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也将催生半导体工业和磁传感器工业的联姻,可能导致以前不存在的半导体“磁电”或“磁光电”器件的诞生。   国际学术界对章晓中研究小组的这项工作极其重视,《自然—亚太版》在焦点专栏推荐了这项工作 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麻省理工科技创业》杂志的中文版采访了章晓中,并刊登专题文章报导了这项工作以及在征求国际著名科学家对该工作的看法时得到的高度评价 明年召开的第19届国际磁学和强关联电子系统大会是磁学界最高级别的会议(三年开一次),也邀请章晓中做半大会报告(他是大会报告人和半大会报告人中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   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医学基因组学研究获突破   主持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主持人:陈赛娟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是一种临床进程凶险的白血病亚型,3年平均无病生存率仅为25%,且复发率高,目前亟需寻找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和治疗手段。由陈赛娟院士领衔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该研究首次解读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全外显子组序列 揭示了DNMT3A基因突变在该类白血病中的潜在致病作用,为疾病的预后预测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同时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在机理上将肿瘤发生中的两种重要机制——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联系在一起,提示肿瘤的发病机制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为白血病分子机制的探索开拓了又一新的道路。   此外,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还利用先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GWAS),鉴定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Graves病)的6个与Graves病相关联的风险位点,两个为该研究首先发现,其中一个由该实验室克隆并命名为GDRG6。他们还首次揭示了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是导致甲亢药物治疗效果差异的原因。该项研究初步解开了甲亢发病机制的谜团,并为甲亢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标志。上述两项研究成果均于2011年分别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六、3500米深海观测和取样型ROV系统   主持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主持人:朱继懋   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包含大量关键高技术的复杂系统,可以实现深海长时间、大功率、精细作业,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在该技术领域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制约。   为提升我国深海勘查能力和突破技术限制,受中国大洋协会委托,上海交通大学于2001年开始了3500米观测和取样型ROV系统“海龙”的研制。经过不懈努力,攻克了大量技术难关,于2006年完成了全系统集成。经过多次海上试验,于2009年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中国大洋协会使用。2011年8月21日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海龙号ROV系统总体技术和作业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海龙的使用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ROV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   “海龙”系统由ROV本体、脐带管理系统、水面监控动力站、升沉补偿绞车等子系统组成,携带两个大型机械手、完备的深海摄像和声学探测系统、深海取样工具包,具有丰富的设备搭载能力。采用了推力矢量、虚拟监控、升沉补偿、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其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龙”曾创下我国ROV最大3278米的深潜纪录。2009年首次应用就在东太平洋2770米处发现了巨大深海黑烟囱并取回样品,并在以后的大洋航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龙”的应用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ROV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实现了我国大洋科考从粗放式到精确观察取样阶段的跨越,对我国走向深海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七、新型手性催化剂和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新反应研究   主持单位:四川大学 主持人:冯小明   手性即不对称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如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为L-构型,组成多糖和核酸的天然单糖大都为D-构型,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表现出高度的立体特异性。手性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是支撑手性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发展的重要研究基础。不对称催化是用少量手性催化剂将大量潜手性底物转化为具有特定构型的光学活性产物的反应过程,能够实现手性增值,是最有效和重要的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其中高效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是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手性即不对称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如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为L-构型,组成多糖和核酸的天然单糖大都为D-构型,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表现出高度的立体特异性。手性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是支撑手性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发展的重要研究基础。不对称催化是用少量手性催化剂将大量潜手性底物转化为具有特定构型的光学活性产物的反应过程,能够实现手性增值,是最有效和重要的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其中高效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是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冯小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历时十多年,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他们设计合成的一类新型手性氮氧配体和催化剂,可在温和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二十多种不对称反应(包括几个不对称催化新反应),为一些重要手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深入认识手性诱导和传递规律提供了研究基础。自然新闻刊物《自然—中国》评价相关不对称催化研究工作是“令人鼓舞的手性”。实现的首例催化不对称Roskamp反应在Elsevier公司出版的“Organic Syntheses Basedon Name Reactions”(第三版)专著中冠以了以中国化学工作者命名的有机反应——ROSKAMP-FENG反应。研究工作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重要国际刊物发表。这些研究进展在不对称合成研究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为我国手性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八、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与技术——XDL水泥熟料煅烧新工艺   主持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主持人:徐德龙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教授和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历经28年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在系统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开发的原创性节能减排技术“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与技术—XDL水泥熟料煅烧新工艺”入选2011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教授和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历经28年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在系统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开发的原创性节能减排技术“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与技术—XDL水泥熟料煅烧新工艺”入选2011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该技术通过增加物料换热器和反应器中的固气比,强化气、固两相的换热传质和反应,使换热器和反应器的效率大大提高,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大大减少,是一项可用于粉体物料热处理的普适性系统技术,已先后在不同规模(从300t/d到3000t/d)的10余条水泥生产线上使用,累计为企业新增高质量水泥3000万吨,新增产值72亿元,新增利税12亿元,节约煤炭60多万吨,减排NOx7000多吨,减排SO29000多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项成果于2011年5月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国内外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是水泥煅烧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各项指标创新型干法技术国际领先水平。与同规格回转窑的普通新型干法生产线相比,产量增加40%以上,热耗减少20%以上,单位电耗减少15%以上,废气中的SO2排放降低70%以上,NOx排放降低50%以上。成果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工艺技术,对于改造现有的干法生产线,进一步提高我国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九、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节肢动物遗失的远祖   主持单位:西北大学 主持人:刘建妮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数目最多、分异度最高的一个门类(占全部现生动物物种的80%以上),其起源研究构成了进化生物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大论题。这一庞大类群到底起源于哪一类生物?现生动物学家曾提出过各种猜想,莫衷一是。古生物学家根据寒武纪时广泛出现的叶足动物化石推测,这些躯干和附肢皆不分节的蠕形动物很可能是形体复杂多样的节肢动物的祖先。然而,一直未能发现这两大类群之间关键的早期演化过渡类型的化石证据。节肢动物之所以称为节肢动物,就在于它们的附肢和躯干皆明显分节。那么,节肢动物的祖先在起源初期到底是附肢先分节还是躯干先分节?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节肢动物起源谜团的争论焦点。   西北大学地质系青年教师刘建妮博士课题组通过对澄江化石库中叶足动物的系统研究,发现了一种叫做“仙掌滇虫”(因其外形酷似仙人掌而得名)的“进步型”叶足动物,其附肢首次呈现出与节肢动物分节附肢极为相似的‘关节’构造,然而却保持着柔软的未分节的蠕形躯干。无疑,这一事实表明,节肢动物附肢的分节明显早于躯干的分节。该突破性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于2011年2月24日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上,这一发现不仅首次初步破解了节肢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这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科学难题,而且还对修正基因演化模型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十、高产优质转基因棉花取得重大突破   主持单位:西南大学 主持人:裴 炎   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消费国。棉花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生产的棉花无论在产量上和纤维品质上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与此同时,利用传统育种技术来大幅度提升棉花品种产量的空间已十分有限,而要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改良,其难度更大。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课题组在研究植物激素与棉花纤维发育分子机理时,发现植物激素“生长素”在棉花纤维细胞突起中特异积累。根据这一观察结果,结合棉花纤维发育的特点,他们提出了通过转基因技术对生长素在棉花的分布进行精确的时空调控,进而提高棉花产量、改进纤维品质的设想。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产量显著提高、同时纤维细度得到明显改进的转基因棉花新材料。该研究的部分结果,今年发表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国际同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首次实现了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改良,“展现了新一代转基因作物的光明前景” 是“模式植物基础研究与作物改良相结合的范例”。   国内多家育种单位的引种结果进一步证实,该转基因棉花增加产量、改进品质的效果显著而且稳定,其应用有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是自抗虫棉诞生以来,我国在棉花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取得的一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志性重大成果。
  • 中科院盘点“十二五”25项重大科技进展
    p   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十二五”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盘点了“十二五”以来该院25项通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其中包括量子通信、高温超导与纳米材料和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与调控等。白春礼说,“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p p   这25项重大科技进展分别是什么,来一睹为快—— /p p    strong 1、拓扑绝缘体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牵头研究单位是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首次通过理论计算预言了可在室温下存在的三维强拓扑绝缘体,并和清华大学物理系合作攻关,首次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国际上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突破,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都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 /p p    strong 2、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牵头研究单位是动物研究所 /strong /p p   揭示RNA甲基化对细胞重编程的调控作用机制 首次通过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 建立再生医学相关动物模型与细胞模型 获得标准化、规模化的治疗用种子细胞,并开展细胞治疗的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评估。 /p p   strong  3、量子通信,牵头研究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系统地发展了光量子操纵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多个研究方向,推动量子通信朝着高速率、远距离、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多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量子通信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尖端技术。 /p p strong   4、以粲物理、中微子物理为代表的粒子物理研究,牵头研究单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利用北京谱仪BESIII实验观测到带电Zc(3900)信号,揭示其中至少含有四个夸克,可能是科学家们长期寻找的一种奇特粒子,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Zc(3900)位列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2013年国际重大物理成果榜首。2014年又发现另一个带电的新共振结构Zc(4020)。 /p p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了振荡振幅,被认为是“中微子物理的一个里程碑”。该结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12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之后完成中微子质量平方差的测量、更高精度的θ13分析、惰性中微子分析。 /p p    strong 5、液流储能关键材料与新技术,牵头研究单位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储能技术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连续、不稳定的瓶颈。大化所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寿命长、储能规模大、安全可靠、环境友好,且已解决了关键材料、电堆和储能系统集成等关键问题。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p p    strong 6、同余数问题与Langlands纲领问题研究,牵头研究单位是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strong /p p   数论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千年数论难题”同余数问题研究上,证明了对任意给定K,均存在无穷多个本质素因子个数恰为K的同余数,有国际同行认为:“此项工作是这个数论最古老问题的里程碑”。在21世纪最重大的数学难题之一Langlands纲领研究方面,彻底解决了theta对应理论三个基本问题及典型群重数一猜想。 /p p strong   7、深紫外晶体器件、激光光源及应用,牵头研究单位是理化技术研究所 /strong /p p   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非线性光学晶体KBBF大尺寸生长技术和精密化、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技术,以此为核心研制出8种国际首创的科学仪器,创新了该波段前沿研究的运转模式,是我国自主研发高精尖仪器的成功范例。 /p p    strong 8、纳米绿色打印制版技术,牵头研究单位是化学研究所 /strong /p p   从源头解决印刷制版过程的感光废液、版基电解氧化的电解废液、溶剂型油墨的VOC排放等三大污染问题,形成包括纳米绿色版基、绿色制版和绿色油墨的完整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被誉为可与汉字激光照排相比的重大技术突破。成果已应用于印刷电子、3D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及绿色印染、建材等重要产业领域。 /p p    strong 9、真核膜蛋白和蛋白质复合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牵头研究单位是生物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解析了染色质双螺旋高清晰三维结构,是目前最有挑战性的结构之一 阐明细菌内毒素转运与组装机理,为研发攻克“超级细菌”的新型抗生素铺平了道路 揭示了手足口病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的结构及感染的分子机制,为新型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研发方向。 /p p    strong 10、突破钍基核能系统关键技术,牵头研究单位是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TMSR专项在原型系统与关键技术研发上“从无到有”实现全面突破,完成10MW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工程初步设计并获得国家核安全局Ⅱ类实验堆批复,实现关键新材料中试规模制备,为建设世界首座实验堆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p p    strong 11、神经疾病靶点研究,牵头研究单位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strong /p p   构建了有自闭症表型的转基因猕猴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脑疾病提供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发现多巴胺受体在抑制神经炎症中的关键作用,为选择合适靶点,有效延缓脑衰老乃至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为脑疾病防诊治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p p    strong 12、G蛋白偶联受体(GPCR)药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牵头研究单位是上海药物研究所 /strong /p p   GPCR是最重要的药物靶标蛋白家族。研究人员建立国际一流水平的GPCR结构与功能研究平台,实现我国GPCR晶体结构测定零的突破。攻克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多个科学难题,在靶向GPCR的药物研发方面已有3个先导化合物进入临床前研究,并实施技术转让。 /p p   strong  13、大型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牵头研究单位是电工研究所 /strong /p p   该项目是我国自主创新的蒸发冷却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世界最大容量等级的大型水轮发电机,标志着我国大型电力装备研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运行4年多经济效益明显,研究成果为国际首创,技术内涵属原创性,是冷却技术的重大突破。 /p p    strong 14、高温超导与纳米材料,牵头研究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证实了铁基超导体是一类新的非常规高温超导体。同时,在纳米结构单元的可控合成方法学、组装及宏量制备及器件特性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 /p p    strong 15、分子反应基础与器件,牵头研究单位是化学研究所 /strong /p p   石墨炔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在信息技术、电子、能源、催化以及光电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科学院的该工作首次在铜表面上合成了具有本征带隙sp杂化的二维碳的新同素异形体——石墨炔,开辟了人工化学合成碳同素异形体的先例。此项研究引领国际学术界研究,并获得商业界的广泛关注。 /p p    strong 16、工程金属材料的结构纳米化科学与技术,牵头研究单位是金属研究所 /strong /p p   发现纳米孪晶强化效应,开辟了纳米孪晶材料研究方向。提出了纳米孪晶强化新原理。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和梯度纳米材料研究方向,大幅度提升材料综合性能。发现了金属中超硬超高稳定性新型纳米层状结构。 /p p    strong 17、植物碳氮代谢和性状改良,牵头研究单位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strong /p p   发现了调控植物发育进程及分配能量与物质的关键机制,绘制了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精细图谱并揭开驯化和起源之谜,阐明了控制水稻复杂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分子设计辅助育种,为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p p    strong 18、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牵头研究单位是动物研究所 /strong /p p   破译了飞蝗全基因组图谱并解析其群聚的遗传基础,揭示了蝗灾散居型和群居型相互转变启动与维持的分子调控机制 提出重大外来入侵种共生入侵与返入侵学说 建成产能最大的昆虫病毒农药生产基地,获得新农药证书11项,累计推广约9千万亩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9千吨。 /p p    strong 19、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与调控,牵头研究单位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strong /p p   通过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物的人群暴露机制和健康危害的分子机理,提出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的路线图,为我国区域疾病高发的环境污染寻因和健康保障技术的研发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 /p p    strong 20、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牵头研究单位是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strong /p p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是我国首次以重大科学发现为主要目标的系列科学卫星计划。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5年12月发射,工作正常并获得科学数据。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暗物质卫星也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广泛关注。 /p p    strong 21、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由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strong /p p   物理所和中科大组成的团队在铁基超导体研究中做出了大量原创性工作,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激发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高温超导研究热潮。Science杂志刊发了题为“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专题评述。 /p p    strong 22、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奖项目: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由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strong /p p   甲醇制烯烃技术打通了由煤制取烯烃的新路线,实现世界上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化,引领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技术共许可20套工业装置,预计拉动投资2500亿元,9套已经投入运行。该技术对优化我国化工产业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rong 2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由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strong /p p   构建了我国生态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网络平台建设的理论体系,积累了我国唯一的生态系统变化定位观测数据资源,有效组织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及其示范模式、现代农业高效生产的集成研究,二十多年来为系统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升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和综合研究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rong 2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由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strong /p p   上海光源是居国际前列水平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以来稳定高效运行,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研究平台。 /p p    strong 25、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 /strong /p p   聚变能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院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针对未来建商业聚变堆所涉及的聚变科学前沿开展攻关,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长脉冲高温等离子体运行,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世界聚变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贡献,使我国超导托卡马克研究走到世界前沿。 /p
  • 两院院士评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1年1月19日在京揭晓。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分别宣布了201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上还向入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单位颁发了纪念证书。   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探月工程二期揭幕 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10月9日,在顺利完成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100公里环月工作轨道,按计划开展了各项科学试验与在轨测试,之后降低轨道对月面虹湾地区进行了成像。虹湾地区位于月球北纬43度左右、西经31度左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是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10月28日,分辨率达1.3米的月面虹湾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工程目标全部实现。   2、“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取得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天河一号”采用了自主研制的高速互连芯片,使得CPU之间的通信速度大幅提升。中央处理器也首次部分采用自主研制的“飞腾--1000”芯片。操作系列软件也是自主研制的“麒麟操作系统”。   3、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经过约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6年努力,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5月31日至7月18日,在我国南海进行了3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设计下潜深度—— 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代表着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4、京沪高铁全线铺通     11月15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下一步京沪高铁将全力推进以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和站房建设为主的站后工程施工,展开全线联调联试。届时,北京至上海可实现4小时到达。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最高时速38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5、水稻基因育种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自然• 遗传学》杂志5月23日报道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水稻增产的关键基因,这种基因产生变异后可使水稻分蘖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研究团队将基因分析技术与传统作物种植方法相结合,培育出了改良稻米品种,可使水稻产量提高10%。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6、揭示致癌蛋白作用新机制  揭示致癌蛋白作用新机制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翼和付向东联合研究组发现,PTB蛋白不仅能直接抑制靶基因的可变剪接,还能直接促进靶基因的可变剪接。该发现打破了已写入教科书的、认为PTB蛋白是抑制蛋白的定论。该研究成果在《细胞》杂志子刊《分子细胞》上作为封面论文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这一研究成果对基因转录后调控研究领域具有引领作用,对理解PTB蛋白的致癌机制和推动抗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7、实验快堆实现首次临界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在7月21日上午9点50分实现首次临界。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研发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实验快堆热功率为65兆瓦,电功率20兆瓦。其形成的核燃料闭合式循环,可使铀资源利用率提高至60%以上,也可使核废料产生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8、实现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在北京八达岭与河北怀来之间架设了长达16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信道,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16公里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这个距离是目前世界纪录的20多倍。该实验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英国《自然• 光子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成果。   9、“大熊猫基因组”发表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参与的合作研究成果《大熊猫基因组测序和组装》,1月21日以封面故事形式在《自然》上发表。研究表明,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为2.4G,重复序列含量36%,基因2万多个。这是全球第一个完全使用新一代合成法测序技术完成的基因组序列图。这一成果将成为基因组绘图的国际标准。   10、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迈向产业化     10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技术”(DMTO-Ⅱ)在京首签工业化示范项目许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技术许可方),与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许可方)正式签约。这是DMTO-Ⅱ工业化技术全球首份许可合同,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在走向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将实施煤制甲醇年产180万吨、甲醇制烯烃年产70万吨及配套项目。
  •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组织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卫星遥感碳核算、大气污染会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观测有什么新进展、如何高效控制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污泥全链条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等热点研究入选。这些进展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15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它们都破解了哪些生态环境难题?记者一一解析。  一、国产超光谱卫星痕量气体遥感及应用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组成的项目团队围绕“痕量气体时空分布表征”关键科学问题,研制了我国分辨率最高的紫外-可见超光谱卫星载荷,研发了从超光谱卫星发射前定标、在轨定标到多组分痕量气体反演的完整遥感算法。数据结果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成为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和分析的业务化标准产品。  ●突破之处:在载荷关键部件遭到国际禁运的不利客观条件下,实现国产卫星多组分痕量气体反演精度达到国际同类最先进卫星的同等水平。  二、空气污染全组分暴露表征及健康效应机制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科学、精准治理空气污染,聚焦从污染源到健康效应的证据链及因果关系,开发暴露组学技术识别关键危害组分,量化生物质燃烧源颗粒物的全球健康风险,揭示臭氧非均相氧化对室内污染的影响。  ●突破之处:揭示空气污染显著影响脂质代谢,提出臭氧造成氨基酸代谢紊乱的原理,发现空气污染导致的新型健康结局;建立以“准实验”评价大气污染治理健康效益的新范式。  三、新型功能性工程纳米材料研发关键技术与环境应用  水污染治理关键新材料和技术创新突破是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科技保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以“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原理与关键技术突破—工程示范应用”为主线,在可控制备和高效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制备原理、高效水处理技术应用和工程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突破之处:实现了新型功能性工程纳米材料的自主研发、环境应用和工程示范的有机融合,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  四、大气污染时空变化驱动力研究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研制了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时空变化近实时追踪数据集。定量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环境政策、气象条件变化和人群脆弱性等4个方面共8项因素对PM2.5污染和健康风险的影响,揭示了近年来污染治理和能源结构转型措施对推动PM2.5浓度下降的决定性作用。  ●突破之处:突破了大气污染多驱动因素解耦技术,解析了我国PM2.5污染长期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成果支撑了国家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和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五、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的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组成的团队建立了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观测技术、标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2021年,《自然》杂志对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进行专题报道,《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将该网络作为重要成果进行重点推介。项目成果已应用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突破之处:累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749个观测样区、1.1万余条样线,涵盖森林、草地、荒漠、湿地、农田和城市等代表性生态系统。  六、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针对农畜牧业氨减排的技术与模式瓶颈,提出了氨减排理论框架;实现了密闭堆肥反应器等设备的产业化;创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分步式氨减排模式。集成了全国可复制的县域畜牧业全链条氨减排“射阳模式”和农牧双循环氨减排“南小吾模式”。  ●突破之处:编制了我国高精度动态氨排放清单,建立了氨排放评估与预警平台;为我国氨减排提供了创新的技术路径、可落地的技术方案和可复制的运行模式。  七、卫星遥感碳核算系统和中国碳卫星全球高精度碳产品  中国碳卫星TanSat,是我国首颗、国际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团队,自主研发了碳反演数据分析系统IAPCAS。反演获取了TanSat全球XCO2数据,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被列入欧空局第三方卫星计划;研究我国碳通量时空格局,揭示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巨大潜力;计算获得了首个通量产品,降低不确定性30%~50%。  ●突破之处:为基于我国碳卫星研究碳排放、碳汇等碳中和重大科学问题奠定基础,利用该系统设计论证我国下一代碳卫星。  八、大气重污染硫酸盐快速形成的化学原理  硫酸盐是颗粒物的重要组分,对我国北方冬季重污染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中科院化学所与北京大学等国内多家单位合作,首次揭示二氧化硫气溶胶表界面锰催化反应主导重污染硫酸盐的快速生成,北方冬季低温、高湿、高离子强度等会使表界面化学生成速率相比传统反应高2至3个量级。结合外场观测和区域数值模式,发现新机制可解释超过九成的硫酸盐生成。  ●突破之处:首次揭示北方冬季大气重污染硫酸盐快速形成的化学原理,为我国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和区域联防联控等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国家空气污染控制提供借鉴。  九、污泥全链条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围绕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难题,同济大学等单位组成的项目团队突破了适合我国泥质特征的污泥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编制了覆盖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路线的工艺包,发布了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系列标准、指南、规程。  ●突破之处:建成了北京、上海两大全链条综合示范区,初步构建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标准体系,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机制  兰州大学团队建立了调控植物生物量分配规律的一般性理论模型;揭示了不同环境下植物根茎叶生物量与元素含量等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解析了我国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多样性的时空动态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提出并验证了环境胁迫—植物与微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互作原理及其转变机制的理论假说。  ●突破之处:在对我国旱区生态系统进行8年大规模野外调查基础上,揭示了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
  • 科技部评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记者从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获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日前揭晓,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等基础研究成果榜上有名。   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 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阐明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其复苏模式和原因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揭示两种天然产物靶向特异蛋白治疗白血病的机制 证实单倍体孤雄干细胞具有可替代精子和快速传递基因修饰的能力 生态学试验证实Bt转基因棉花种植可促进对害虫的生物控制 解析出TAL效应蛋白特异性识别DNA的结构基础 揭示营养匮乏引发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发现利用倒置结构可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该评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编辑部、《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共同举办。评选程序分为推荐、初评、函评和发布4个环节。最终结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投票选出。
  • “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入围项目公示
    “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入围项目公示(排名不分先后)2022年,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开展“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研究,经过15家成员学会、智能制造领域内专家的推荐、遴选,现有10项科技进展成果入围“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现将入围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10月27日-11月3日。微纳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Micro-Nano Robotics Critical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入围理由:面向纳米器件的制造与检测、纳米材料的表征与评价等重大科学技术需求,苏州大学提出:基于尺蠖、粘滑、宏微双重驱动的跨尺度柔顺精密定位机构设计与驱控理论,发明多自由度并联微动机构、宏微双重驱动并联机构,实现厘米级行程、纳米级定位精度;提出表界面纳米力学宽频域动态测试力学方法,解决了高频、宽模量测量难题;揭示跨尺度、多介质、多维异质纳米结构间粘着机制,突破微观尺度下精准操控的难题;提出多能场耦合微纳机器人驱动方法,构建场控微纳机器人的群体控制方法;突破微纳制造中三维组装、纳米互连、原位检测关键技术,研制AFM与SEM纳米操作机器人系统,为微纳制造与生命科学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持,已在多个公司得到应用。关键词:纳米操作;纳米机器人;多机器人协同基于数字化三维光刻的微纳智能制造与应用Micro-nano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based on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lithography入围理由:面向柔性光电子和新型显示领域,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和苏州大学共同研发在米级幅面上实现微纳结构高效与高精度兼容性制造,开展大面积微纳结构的海量数据算法(高达500Tb)、三维计算光刻(网络协同实时计算)、纳米增材制造(光转印)和新颖光子特性数字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微纳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及产品在服务重大工程和产品创新上起到重大作用,并在国内外应用。研制成功110吋数字化紫外三维光刻设备,攻克大面积微纳模具制备技术;支持10.5代显示面板的柔性透明导电材料自动产线与增材制程,建成显示产业大尺寸高性能电容触控屏先进绿色产线;基于非对称微结构和双面高保真微纳压印制造,超薄导光器件的制造效率提升数倍,使显示光效显著提升,能源节约效果显著。关键词:微纳智能制造;数字三维光刻;海量数据算法;纳米增材制造;柔性光子变刚度薄壁复杂曲面零件机器人智能磨抛Intelligent robot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hin-walled sculptured surface parts with variable stiffness入围理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创新研究:基于接触刚度反馈的薄壁复杂曲面机器人加工接触力智能控制;基于曲面微分特性分析的变刚度薄壁复杂曲面机器人加工路径规划;薄壁复杂曲面零件高精度快速寻位;变刚度薄壁复杂曲面零件机器人去除加工工艺推理等。形成变刚度薄壁复杂曲面零件自动化磨抛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在航空座舱透明件机器人磨抛、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机器人磨抛、航空发动机机匣机器人磨抛等重要工程领域取得实际应用,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磨抛生产效率较人工显著提升,产品一致性大幅提高的同时节约大量人工成本,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关键词:变刚度薄壁件;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复杂电子组件智能微组装生产线Intelligent micro-assembly production line for complex electronic components 入围理由: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三所构建面向智能制造的航天雷达微波探测复杂组件数字化精巧协同生产模式,探索“工艺赋能、快速重构、数据为用”为特征的智能车间运营管理模式。实现组件钎焊、贴片键合、电性能测试等四十多道工序的全自动化;从生产管理系统快速重构、生产设施快速重构、物流系统快速重构三个维度,实现基于工艺特征与生产属性的产线快速重构,提高生产线的柔性及快速响应能力;构建“面向对象”的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平台,通过多功能交互实现生产运营的穿透管理,应用数字感知与智能识别等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分析;构建孪生车间实时精准监控设备参数和实际效能,进行远程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修,实现生产设备的健康管理。最终满足航天雷达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高频段、高精度、多功能和高可靠方向发展的趋势。关键词:航天雷达;微组装;智能生产线新能源动力电池AI智能工厂AI intelligent factory of new energy power battery入围理由: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智能工厂,通过建立智能工厂体系架构、关键指标、四大平台和六条主线,解决行业标准缺失问题;通过2D/3D自动化设计工具、研发知识管理,打通设计制造协同路径,解决研发效率低下问题;通过AI技术全场景规划和应用,如极片翻折、极耳撕裂、密封钉焊接、环境仿真、5G+安环监测,解决解决大量人工作业、批次质量波动大等问题;通过超高速装配技术、干法电极技术等解决极限制造装备问题。已申报多项专利,孵化智能制造平台公司。AI+5G应用的灯塔工厂在全国多个制造基地复制和横展,构建新能源行业智能制造应用,促进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研制、新技术试验验证、智能装备大规模推广普及。关键词:动力电池;AI;智能制造大型柔性智能备料车间Large Flexible Intelligent Cutting&Forming Workshop入围理由: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大型柔性智能备料车间集成近50台智能切割机、约70台视觉机器人、超100台智能AGV,以及APS、MES、LES等11套智能信息化系统,实现从钢板来料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智能制造。突破动态平衡的需求排产、超级排料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智能切割、搬运机器人多任务群体协同等关键技术,攻克传统备料质量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及成本高等问题,零件精度由毫米级提升至头发丝级,大幅提升材料利用率、精简人员、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库存和成本、减少碳排放,为工程机械、模块化建筑、桥梁等行业的智能制造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关键词:大型;柔性;智能;钢板;备料智能注塑工厂的关键技术与应用Key Technologies for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 ofInjection Molding Factory入围理由: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开展智能注塑工厂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从数字化、自动化、先进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突破,消除注塑生产中存在的断点,提升注塑工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环节,实现绿色智能制造,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关键技术具有广泛适用性,在美的集团注塑工厂全面推广后取得显著经济收益。能源管理与优化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绿色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可助力注塑生产过程的减碳。关键技术已在美云智数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工业软件的产品转化,为塑料加工行业输出注塑工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关键词:数字化;智能设计;预测性维护;传感器与自动化;先进算法盾构机产业4.0基地Shield Industry 4.0 Base入围理由:中铁装备联合数字化服务企业在非标定制大型装备制造行业探索了盾构机智能制造模式。三维非标智能化设计与工艺,提高盾构机个性化定制的设计开发效率;计划和执行信息化技术,打破制造环节信息孤岛,提升盾构机多产线混流协同作业水平;生产制造资源动态监控和调配技术,提升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和集中管控能力;智能机器人协同焊接技术,攻克特厚板多层多道智能焊接、狭小空间避障、多机器人协同等技术难题,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数字孪生技术、UWB定位技术创新性应用在非标定制大型装备行业,大幅提高车间的透明化管理水平。多系统数据贯通,打通多源异构数据的纵向通道,为设计制造一体化奠定基础,为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企业内部各业务链条的协同匹配度。盾构机智能制造模式,实现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高效率、高质量、绿色化盾构生产制造。关键词:盾构机;非标定制;大型装备;智能制造大型邮轮智能薄板车间Large cruise ship’s intelligent thin panel center入围理由:上海外高桥造船通过建设智能薄板车间,建立了设计、建造、检验、管理的技术通道,以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实现离散型为主的邮轮制造业启动智能化升级转型。基于大量先进智能化装备的配备以及独有核心技术,外高桥造船薄板分段的产能稳定。通过薄板车间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全船薄板分段建造周期较欧洲船厂大幅压缩。目前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已全面进入舾装阶段,第二艘大型邮轮已开工投产;薄板分段的建造质量显著提升,各项质量、精度数据均超过公司考核指标;项目所突破的5G技术应用、设备物联与管控、数据驱动、智能物流等技术的实用性及扩展性强,可在国内船舶领域内广泛拓展应用。关键词:大型邮轮;薄板车间;流水线船舶动力配套系统先进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of marine power subsystem入围理由:中船集团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围绕高技术船用新型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在信息流转层和实物加工层突破知识化协同研发、智能化柔性制造等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多个关键信息系统和软件,打造基于工业APP且自主可控的柴油机研发生态,建成精益化智能生产单元和柔性生产线,探索适合离散型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新模式。自研的IDE平台柔性更强;智能质量管理(IQM)系统实现自主可控;与重庆大学联合开发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遗传算法优化有限资源排产;自研的多品种柔性自适应技术可实现单分钟换产(SMED)(可兼容多品种)、换产时间大幅减少。创新研究多项核心智能装置关键技术,并在船用柴油机动力配套行业实现从零部件生产到装配的智能化加工,关键工序加工效率显著提升。关键词:船舶动力配套;先进制造;自主信息系统;柔性自适应加工公示期为2022年10月26日-11月2日。公示期内若有异议,请及时反馈给智能制造科技进展评选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8799025邮箱:liuyq@cmes.org关于“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自2017年起,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持续6年开展“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研究,以智能化车间/工厂、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基础、标准、服务模式等维度,持续跟踪发展与应用趋势,研究分析不同行业、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案例,遴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的研究、推荐、遴选,主要从创新性、引领性、应用成效、影响力、未来预期、知识产权等方面考虑,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具有前沿性、新颖性或实质性、示范性的技术突破;解决智能制造领域技术难点或行业热点问题;在劳动生产率、效能回报率、对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贡献程度;以及对行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影响。
  • 科技部、工信部领导考察哈工大重大仪器专项进展
    为做好国家首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项目验收工作,6月26日至27日,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吴学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先后来哈尔滨工业大学考察,了解该校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工信委相关领导,我校副校长韩杰才等参加现场考察。   吴学梯在考察时强调了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详细了解了谭久彬教授所承担的&ldquo 超高分辨率反射式立体层析共焦显微镜研制&rdquo 项目在核心技术突破、工程样机和产品样机研制、测试验证、第三方异地测试的准备、产业前景和产业化途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以及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他对项目组已经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研发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等予以充分肯定,对课题组在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认可,还特别对项目组在承担专项任务中进一步衍生开发出新型高度测量仪器的原始创新性成果表示关注。吴学梯一行现场考察了位于松北科技创新城的哈尔滨超精密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的产业基地建设和仪器产业化情况。   李力在考察时全面了解了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在高端仪器与装备方面的科研情况、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项目执行情况,并重点询问了相关技术及其核心零部件制备装备与工艺的进展情况,对研究所的系统性创新成果和工程攻关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项目组进一步加快科研成果的工程研发、工程应用和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李力一行还考察了可调谐(气体)激光重点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介绍。航天学院于欣教授就我校作为第一技术支撑单位承担的&ldquo 高速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成像诊断仪&rdquo 项目进行了汇报,并进行了原理样机现场演示实验。李力肯定了项目进展情况,并鼓励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吴学梯副司长参观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 李力副司长参观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
  • 聚光科技出席“农产品分析技术进展国际研讨会”
    2012年9月15日-1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和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生物传感器研究所联合主办单位的“农产品分析技术进展国际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约120名专家学者就优质农产品溯源、真伪识别、食品快速/在线分析技术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热烈研讨,探讨了农产品中兽药残留、农药残留、生物毒素、致病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分析技术及研究进展。 作为国内最大的分析仪器供应商,聚光科技近红外分析仪已在农产品和食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受会议组委会邀请,聚光科技近红外光谱分析专家杨伟伟女士就“近红外技术在农产品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告,阐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农产品分析检测领域发展动向和可能的技术前沿,引起了相关中外专家极大兴趣,专家们希望能与聚光科技彼此增进了解,共同寻求合作的机会。 聚光科技做大会报告
  • 重磅!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4年1月11日在山东烟台揭晓。一起来看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二、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三、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四、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五、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六、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七、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八、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九、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十、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详情一起来看——1.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是世界核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出现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外泄。该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开工建设。中国华能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2.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3.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芯片是信息世界的基础核心,传统晶体管因接近物理极限而制约了芯片的进一步发展。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理论上在未来节点更具潜力,但受限于其技术瓶颈,至今所有二维晶体管均不能媲美业界硅基器件。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 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创造性地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了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首次使得二维晶体管实际性能超过业界硅基10纳米节点Fin晶体管和国际半导体路线图预测的硅极限,并且将二维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到0.5V,室温弹道率提升至所有晶体管最高纪录的 83%,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4.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淡水缺乏及化肥大量使用,使可耕土地盐渍化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成果3月24日发表于《科学》。5.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和演化历程,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沉积,记录了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气候环境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就位、近距离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我们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和记录的古气候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并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距今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是由于自转轴倾角的变化,火星从中低纬度到极地地区,发生了一次“冰期-间冰期”的全球性气候转变。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发表于《自然》。6.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5月30日上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深地塔科1井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该井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与普通钻机相比,这台钻机的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最大900吨,相当于能同时吊起150头6吨重的成年大象。为保障万米级特深井“打成、打快、打好”,中国石油攻关研发智能控制一体化平台、钻井自主决策工控系统、超高重载井架底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智能钻机,成功产出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为万米深地工程科学探索研究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7.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8.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在线发表。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当前,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成为物理和天文领域国际竞赛的焦点之一。然而,纳赫兹引力波频率极低、周期长达数年,其波长可达数光年,对它的探测极具挑战性。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对一批自转极其规律的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测时观测,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脉冲星测时阵列—印度脉冲星测时阵列、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帕克斯脉冲星测时阵列等脉冲星测时阵列合作组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了相似的结果。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柯伽介绍,国际上4个团队分别独立获得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成果的准确性。9.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答案之一。工程院旗舰刊物《Engineering》于2023年11月30日系统报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阐述了欧米伽SSPS创新设计方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实现及实验结果。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效率(距离55m,发射2081瓦,波束收集效率87.3%,DC-DC传输效率15.05%)与功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逐日工程突破的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太空,可助力构建空间能源网、空间充电桩,破解空间算力、星上信息处理、空间攻防及超远程探测的供电难题。在陆海空,可为空中飞艇、无人机群、海上移动平台、灾害及边远区域无线供电。10.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均拥有一套主嗅觉系统来识别挥发性的气味分子。大量的嗅觉受体通过“组合编码”的气味识别方式,帮助动物识别数以万亿计的气味分子。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三个家族,第I类是气味受体(OR)家族,第II类是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OR和TAAR都属于A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第III类是非GPCR嗅觉受体。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TAAR家族成员之一的小鼠TAAR9(m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与Gs/Golf(嗅觉特异性Gα)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为嗅觉受体家族识别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开发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也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发表于《自然》。
  • 二〇二二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两项碳相关“黑科技”上榜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海水电解制氢……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愈加凸显。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两则报道技术助力减碳的新闻入选。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这类高附加值化合物,是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创建的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这项技术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二氧化碳,还可能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如果说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能为二氧化碳找到消纳的渠道,那么,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与他指导的深圳大学、四川大学博士生团队,以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建立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则有望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氢能是氢的化学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日渐成为钢铁、水泥、玻璃、塑料、化工、冶金等碳排放较高的企业替代旧有的炼钢、冶金等生产方法的重要选择。由于淡水资源紧缺,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复杂的海水成分(约92种化学元素)导致海水制氢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先淡化后制氢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高昂。电解海水制氢新技术彻底隔绝了海水离子,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高效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即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未来,有望与海上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构建无淡化、无额外催化剂工程、无海水输运、无污染处理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工厂。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发展过程中,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减排压力较大。可以说,这两项技术取得的突破,对我国二氧化碳的源头减量和末端利用都带来了新方向。“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高度重视相关技术的研发。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我国多次提出推动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既是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动力。近年来,相关科研机构、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在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储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智能电网等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已经初显成果。业内专家表示,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这一场绿色技术创新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如今,多项“双碳”技术成功突破的案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水平的“双碳”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我国新兴产业的主导,为我国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之路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
  • 2008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
    教育部网站消息: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已于近日揭晓,现予以公布。入选项目名单(按主持单位拼音顺序排序)如下: 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名单 序号 项 目 名 称 主持人 主持单位 主要完成单位 1 线粒体超氧炫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程和平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 航天器姿态控制新型惯性执行机构技术 房建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小型高精度CMOS天体敏感器技术 张广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 郭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5 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国际标准RFC5210 (IPv6真实源地址体系结构及测试床) 吴建平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6 晚更新世亚洲季风旋回驱动机制和突变事件韵律的研究 汪永进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7 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研究获整体突破 陈赛娟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8 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技术 王清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9 新型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及相图研究 陈仙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MicroRNA 对成瘤性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宋尔卫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 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4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3年度&ldquo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rdquo 在京揭晓。北京大学主持的化学小分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性干细胞等10个高校科技项目,获评本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据介绍,&ldquo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rdquo 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举办16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一、化学小分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性干细胞   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ldquo 多潜能性&rdquo ,而随着生长发育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使之重新获得&ldquo 生命之初&rdquo 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此前,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或者使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ldquo 重编程&rdquo 获得&ldquo 多潜能性&rdquo ,这两项技术还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但是,这两项技术具有伦理限制或潜在的遗传突变等风险,大大限制了其在再生医学中的进一步临床应用。   邓宏魁团队开辟了一条全新途径,首次使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成为多潜能干细胞,该种细胞被称为&ldquo 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细胞)&rdquo 。该方法摆脱了以往技术手段对于卵母细胞和外源基因的依赖,避免了传统重编程技术在应用上的缺陷。提供了更加简单和安全有效的方式来重新赋予成体细胞&ldquo 多潜能性&rdquo ,是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一个飞跃。该成果于7月8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这为未来细胞治疗甚至器官移植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将极大地推动治疗性克隆&mdash &mdash 克隆组织和器官以用于疾病治疗&mdash &mdash 的发展。   二、昼夜不对称增温对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相比于白天,地球在夜晚时正以更高的速率变暖:在过去的50年里,日最低温度升高速度比日最高温度升高速度要快40%。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很少关注这种昼夜不对称增温对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成为当前的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空白点。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北京大学研究小组与中科院青藏所、法国科学院以及河南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遥感数据、大气CO2浓度观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并结合大气反演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白天和晚上温度上升对北半球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研究发现,昼夜不对称增温对北半球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影响显著,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规律。白天温度升高有利于大部分寒带和温带湿润地区植被生长及其碳汇功能,但并不利于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生长。而夜间温度上升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则与白天相反。这一发现纠正了过去普遍认为温度上升有利于北半球植被的生长、从而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认识,为科学预测陆地生态系统长期动态变化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该研究结果于2013年9月发表在Nature杂志,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Nature杂志在同一期专门发表了一篇来自于全球生态学专家Dr. Still的评述,探讨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三、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跨区间无缝线路是用焊接长轨条连续铺设的轨道,彻底消除了钢轨接头,是保障高速铁路高平顺、低维修的核心技术。没有跨区间无缝线路,剧烈的轮轨作用将严重制约高速铁路发展。在研究之初,跨区间无缝线路面临与复杂气候适应性、长大桥及高架站协调性及安全服役可控性等关键难题。   北京交通大学高亮教授研究团队通过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区间无缝线路理论与应用技术体系。创建了无缝道岔精细化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攻克了大温差地区大号码道岔无缝化的技术难题 创立了无缝线路&mdash 长大桥梁空间耦合分析理论,突破了长大桥无法连续铺设无缝线路的技术瓶颈 自主研发了协同仿真系统,创建了高架站无缝道岔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解决了高速铁路这一重大难题 构建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监测、评估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该项目形成相关规范标准7项、并取得知识产权数十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上百篇,专著《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被专家认为&ldquo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rdquo 。   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多条高速铁路及泰国、伊朗等国铁路建设中获得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对我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峰值性能每秒5.49亿亿次,持续性能每秒3.39亿亿次,能效比每瓦特19亿次,名列2013年6月第41届国际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TOP500的第一名,并在11月第42届TOP500蝉联世界第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天河二号研制成功作出重要批示,并亲临学校视察了该系统。   项目起步于2009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ldquo 核高基&rdquo 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开始预先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 2011年在国家&ldquo 十二五&rdquo 863计划&ldquo 高效能计算机及应用服务环境&rdquo 重大项目支持下开始工程实施,2013年5月完成研制任务。自主研制了3款芯片、4类结点、2套网及系统软件等核心构件,具有高性能、高能效、应用面广、易用性好和可用性高等显著特点。系统研制过程中取得了异构多态体系结构、微异构计算阵列、自主高性能CPU、支持十亿亿次级系统的自主定制高速互连网络、层次式加速存储架构、自主并行编程模型和多领域并行编程框架、多层次容错设计和一体化故障管理、综合化能耗控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天河二号作为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业务主机已投入运行,主要应用于大科学、大工程、产业升级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   五、空间机械臂技术   空间机械臂安装在航天器外侧、暴露在太空,工作环境恶劣。它具有六维空间精确定位和手爪精细操作能力,是航天器在轨维修和维护的核心装备。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宏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家&ldquo 863&rdquo 计划支持下,十余年来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攻关再到工程应用,在空间机械臂的设计、制造、装配、集成、测试与试验等取得重大进展。   发明了具有冗余容错,集机、电、热、控于一体的模块化关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折叠机械臂构型,实现了最小空间的发射锁紧配置 发明了位姿大容差、结构紧固连、释放微干扰的轮廓渐进收拢式手爪,攻克了空间目标的分离和捕获技术瓶颈 建立了柔性关节的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模型,有效抑制了机械臂的末端残余抖动,实现了机械臂的精确定位 提出了动基座下动目标的相对运动预测方法,实现了浮动基座情形下大时延的运动目标自主视觉伺服跟踪 提出了重力环境下物理半物理相融合的方法,建立了模拟空间微重力的机械臂三维运动综合平台,攻克了机械臂地面测试的技术难题。   空间机械臂的在轨试验结果达到预期,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定位精度属于国际领先,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为空间机械臂在我国空间站建设、行星探测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星地激光链路试验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卫星下传给人们的信息越来越多,传统的卫星微波通信技术已经遇到了信息传输的瓶颈问题。如果用激光光束在空间架设&ldquo 光缆&rdquo ,使高速信息从卫星传到地面,将极大地提高星间、星地的信息传输能力,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这就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所建立的星地之间激光信息传输通道就是星地激光链路。   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等独特优点,采用该技术可以建立空中高速信息公路,为用户提供高清图像、多媒体等巨大容量的通信服务。这是一项具有极大难度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军民两用新技术,美欧日等进行了多年研究,已进入到空间试验阶段。   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光通信团队在马晶、谭立英教授带领下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艰苦攻关,突破了卫星光通信关键技术。在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项目支持下,哈工大成功进行了海洋二号卫星与光通信地面站之间的星地双向激光通信,链路距离近2千公里,光束对准精度达到微弧度量级,相当于针尖对麦芒的百倍,实现了&ldquo 对得准、捕得快、跟得稳、通得好&rdquo 。这是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链路试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国卫星通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七、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观测   拓扑绝缘体是一种新的量子物质。这种体绝缘材料的表面存在受拓扑性质保护的导电态。理论预言,在铁磁性拓扑绝缘体薄膜中会存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即不需要外加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当薄膜处于量子反常霍尔态时,其体内是绝缘的,边缘存在无能量耗散的导电通道。实现这一效应不但在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可能推动新一代低能耗电子学器件的发展,有可能推动信息技术的革命。   从2009年开始,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的、由清华大学王亚愚、陈曦、贾金锋和中科院物理所马旭村、何珂、吕力组成的实验团队,理论上与美国斯坦福/清华大学张首晟以及中科院物理所方忠、戴希合作,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展开实验攻关。他们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出了高质量拓扑绝缘体薄膜,利用半导体能带工程得到了理想的电子结构,通过对生长过程原子尺度上的控制得到了几乎绝缘的铁磁性薄膜-Cr掺杂的(Bi,Sb)2Te3,并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即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1881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2年后终于实现了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该成果发表在2013年《科学》杂志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是凝聚态物理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发现,是我国对世界物理学发展所做出一项重要贡献。   八、过渡金属导致物质从反芳香性向芳香性的突变   芳香性是芳香化学的基石。芳香性物质从日常生活到高科技领域均应用广泛。而反芳香性物种因极不稳定,已成功分离的极少。实现物质从反芳香性到芳香性的转变,是一个有待突破的重要科学难题。   我国科学家通过在反芳香环内嵌入金属的方法,首次合成并分离出全新芳香性物质金属杂戊搭炔。该化合物挑战化学键极限,分子内含有小于130° 的卡拜键角,过渡金属导致物质从反芳香性到芳香性的突变,两者均为颠覆传统概念的突破。代表作发表于《Nature Chemistry》今年第8期。该杂志同步发表以&ldquo Breaking the rules&rdquo 为题的专评。《Nature China》、《Science News》、美国化学会《Noteworthy Chemistry》、我国基金委网站和俄罗斯化学新闻等发表了专评或报道。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ald Hoffmann对该成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项原创性研究历经4年协同攻关,厦门大学夏海平教授为项目总负责人,朱军副教授为理论计算负责人,李顺华副教授负责产物的荧光性能研究,博士生朱从青为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的主要贡献者。参加该工作的还有多位厦门大学的其他师生。美国佐治亚大学Paul Schleyer教授参与了理论计算讨论。   夏海平课题组2013年度围绕金属杂芳香体系发表了十篇相关论文。这类新芳香体异常稳定、其光电特性与传统有机芳香体截然不同,在生物医学、光电材料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九、纳米孪晶结构极硬立方氮化硼   超硬工具在现代加工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时提高超硬工具材料的硬度、韧性和稳定性一直是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共同追求。以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永君教授为首的中外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多晶共价材料硬化的理论模型,发现在纳米尺度硬度应源于霍尔-佩奇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的共同贡献 随后他们通过具有类似俄罗斯套娃晶体结构的洋葱BN在高温高压下的马氏体相变合成了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该材料的硬度超过人工金刚石单晶,韧性优于商用硬质合金,抗氧化温度高于立方氮化硼单晶本身。同时他们还发现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随孪晶厚度减小能够持续硬化到3.8纳米,突破了大家熟知的材料硬化的尺寸下限(约10纳米)。本研究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合成技术同样适用于合成纳米孪晶金刚石及其复合材料,从此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系列刀具材料将会诞生,并将在机械加工、地质勘探、石油和天然气采掘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3年1月的Nature杂志上。Nature封面和目录页对论文进行了导读,导读题目&ldquo 硬时代:现在立方氮化硼在其极硬态与金刚石相匹敌&rdquo 形象而生动地介绍了该文,同时配发了合成样品的原图,众多著名的国际性学会、媒体和杂志对此也进行了报道。   十、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及临床诊治研究   2013年我国突发H7N9禽流感重大疫情,李兰娟院士团队全力应对,艰苦攻关,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取得了重大成果。   对H7N9病毒起源、分子结构和特征研究获得重大发现,在国际上首次证实活禽市场是H7N9禽流感的源头,首次发现H7N9关键基因突变导致病毒从禽向人传播,首次发现&ldquo 细胞因子风暴&rdquo 是导致H7N9感染重症化的关键原因,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头版头条发表,为政府决策和干预,控制传染源提供了科学依据,收到显著成效,短时间内遏制了新发病例增加,也为全球H7N9禽流感防治提供了指南。   系统地提出了&ldquo 四抗二平衡&rdquo 治疗策略,创造性运用人工肝技术阻断&ldquo 细胞因子风暴&rdquo ,控制严重炎症反应,救治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救治效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及时总结H7N9禽流感临床诊治成果和经验,并在世界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向全球首次揭示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首次提出人工肝治疗危重症H7N9病例的适应症。   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株,改变了我国一直以来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标志我国已具有自主研发流感疫苗的能力,并可向国际提供优质的流感疫苗种子株,为全球控制流感作出贡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