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技规划

仪器信息网科技规划专题为您整合科技规划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技规划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技规划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技规划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技规划话题讨论。

科技规划相关的资讯

  • 科技部开展科技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调查
    日前,科技部发布通知,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通知的具体内容如下: 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期实施情况调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实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我部组织开展《科技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调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调查结合地方、部门、行业协会特点,分别设计了调查表和调查提纲(见附件1、2、3、4)。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所属类型认真填报,确保数据和材料真实准确,不涉密、可公开。调查表或调查报告请于2013年3月6日前正式报送我部发展计划司(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光盘)。本通知及附件可到科技部门户网站(www.most.gov.cn)“通知通告”栏下载。   二、本次调查后续还将开展实地调研、座谈访谈、专题研讨等,请各单位积极配合,并确定一名同志负责相关工作联系,姓名及通讯方式请一并报送。   联系人: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欧阳进良 010-62169538 邢怀滨 010-62169529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陈成 010-58881657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邮编:100862 附件:1.《科技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地方调查表 附件:2.《科技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部门调查表 附件:3.《科技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部门调查提纲 附件:4.《科技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行业协会调查提纲   科 技 部   2013年1月21日
  •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日趋成型
    p   随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也进入密集出台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官网获悉,今年以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委已经公布了25个与科技紧密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项目。其中,超半数围绕基础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海洋等民生及高新重点领域进行部署。 /p p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构筑国家先发优势方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必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以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的日趋成型,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等瓶颈。 /p p strong   瞄前沿 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strong /p p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1家以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LED照明企业,培育1-2个国际知名品牌,1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 推动OLED照明产品实现一定规模应用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环境更加规范,为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发展为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p p   这是科技领域又一项发展规划。今年以来,仅从科技部口径便已公布了25个与科技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等。其中,17个专项规划与民生和高新技术领域有关。有关医疗健康领域就有3个。 /p p   “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赶超引领的步伐。”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此前向记者表示。他透露,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将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重点布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 /p p   科技部部长万钢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重点从六个方面加强‘十三五’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和谋划: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万钢表示。 /p p   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看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各个专项规划是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具体的关系。以农业专项规划为例,它是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科技的详细规划与部署,与科技创新规划具有一致性和衔接性,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p p   “粮食安全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比如育种和种业工程,它必将成为今后农业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例如,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包括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在内的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在2030年需要实施的15个重大项目中,种业自主创新为9个重大工程之首。从单个品种培育到整个种业的创新,体现了国家对自有种业的重视。”在谈到公布的专项规划超半数涉民生、高新重点领域时,李红军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时称。 /p p strong   补短板 引创新源头“活水” /strong /p p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原始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短板。主要表现在,重大原创成果偏少 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在引领前沿方向、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方面欠缺 基础研究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数量匮乏 基础研究经费稳定性支持机制有待完善等。 /p p   为此,6月8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明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强前瞻部署,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具体来看,主要加强自由探索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变革性技术科学研究、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和加强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六大举措。 /p p   创新的源头在基础研究,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是引入“活水”的捷径。为此,《“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要求深化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支持和推荐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交流和任职,选派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深造。大力引进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重点学科领域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支持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华开展科研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p p   事实上,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也明确,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在服务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与2015版本相比,新增6条,删除7条。新增的鼓励类条目包括智能化紧急医学救援设备、水文监测传感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加氢站、城市停车设施等。 /p p strong   促改革 打造良好创新生态 /strong /p p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不言自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 /p p   作为创新创业培养皿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在“十三五”规划中也自然成为了热词。“‘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体平台建设呈现新格局。全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0000家,国家级孵化器超过150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超过3000家。30%的国家级孵化器建成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专业孵化器超过40%,形成一批特色众创集聚区。”6月29日发布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 /p p   “未来将推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许倞说,从金融创新来说,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从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而言,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等。 /p p   另外,我国还将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比如,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东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方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p p   不过,在许倞看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十三五”我国科技创新规划体系中的亮点之一。这不仅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也要全面提升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 /p p /p
  • 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规划发布
    2011年8月17日消息 科技部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局)、教育厅(教委、局),各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在“十二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科技部、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科学指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时期的建设,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十一五”以来,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共同推动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   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体系初步形成。随着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政府和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科技园建设,国家级、省级和高校自办的三级大学科技园体系日趋成熟。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涵盖了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   转化创新成果,孵化培育企业。国家大学科技园构建公共服务平台,集聚高校创新资源,完善转化和孵化机制,促进在孵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2010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毕业企业4364家。2010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   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激励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入园兴办企业。建立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支持学生来园创业实践,形成了校区园区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认定了4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探索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逐渐形成了一校一园、多校一园、校府共建等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园的快速成长。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导意见》,修订了《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启动了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和统计工作,实现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期。探索并完善科学管理体制与高效运营机制,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优势,是新形势对国家大学科技园提出的新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高校师生创业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校创新资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把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科技教育经济有机结合的示范载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2.发展原则   科学规划,建立有利于政府、高校、企业、研发与创业人员等各种力量参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持续发展   规范运营,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科技园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平台功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动态管理,完善以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办园质量和效益为目的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绩效评价和政策引导,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又好又快发展   协调发展,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面向区域重点产业,形成园区的特色与优势,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现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依托高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建设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200家,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100家,园区可自主支配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依托专业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在孵企业8000家。“十二五”期间,累计毕业企业5000家,服务企业10万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0项,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80家,培育学生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   三、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创新优势,围绕优势学科,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师生的科技创业,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集聚服务资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和互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1.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成果转化   主要任务:依靠高校特色资源,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包括校企合作的技术研发机构、专业技术咨询与服务机构、特色教育培训机构、信息交流与评估机构、学生创业与兼职服务机构等,建立行业网络服务平台。引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加强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对接、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创新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对接,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综合服务水平。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区域性战略联盟和业务联盟,加强联系与协作,形成区域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集群优势。   具体举措:加大对国家大学科技园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力度 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域联盟和业务联盟建设,继续支持北京、上海联盟建设,探索建立东北、西北、西南、中部等区域联盟和专业化的业务联盟,加强工作交流和合作。   2.整合创新资源,培育企业成长   主要任务: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扩大高校资源向在园企业的开放程度,整合校内研发力量,建立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创业服务机构入园新建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解决企业在运行管理、市场开发、资质认证等方面的问题,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与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借贷、入股、担保等方式为在园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探索孵化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新兴领域的企业,培育新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具体举措: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探索科技服务新业态,引导其参与科技服务业专项行动。   3.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创业就业   主要任务:强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功能,利用园区浓厚的创新文化、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等优势,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探索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园区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和就业,支持学生到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到园区进行创业和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设立高校学生创业资助基金等形式,对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资助,对已经从事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吸纳更多创业人才在园区创业。   具体举措:建设150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80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4.服务区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   主要任务: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的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提高平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发挥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推动企业和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加快高校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具体举措:组织实施国家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即“三促进”行动),重点建设一批示范科技园。   5.探索有效模式,提升自身实力   主要任务: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机制。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从硬件环境建设向软硬件环境建设并举转变,从常规性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转变。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队伍。探索并逐步建立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提升区域创新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具体举措:做好绩效评价,完善统计年报制度,加强园区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制定行业服务标准。   四、保障措施   1.科技部、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纳入国家科技、教育的相关规划 加大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扶持力度,优先在相关科技计划中予以支持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继续推进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2.地方科技、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国家大学科技园纳入相关规划和计划,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指导和管理,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科技园较多的地方根据本规划,制定本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   3.有关高等学校应加强领导,把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能,在政策、资源、人力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学校科技、教育、人才、设备等资源。   4.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国内外科技园区及相关机构合作。筹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协会,充分发挥协会或其他组织的作用,促进业务交流和行业自律。鼓励多种形式举办相关研讨会和专业性论坛。
  • 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启动
    2014年6月16日,科技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组织召开会议,启动并部署重大专项&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会议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许倞主任主持,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各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实施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专项专职技术责任人/技术总师、副总师等参加了会议。   根据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规划和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按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重点工作安排,三部门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研究编制的工作方案》。会上,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金奕名副主任对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工作依据和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以及基本要求等,并对各专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还下发了《关于开展重大专项(民口)&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   许倞主任在总结中强调,&ldquo 十三五&rdquo 是全面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任务的最后五年,也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系列决策部署的关键五年,重大专项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意义重大、时不我待。他指出,&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规划既要面向2020年重大专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和总体目标的实现,在中期评估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任务聚焦调整和资源集聚,又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面向战略必争重点领域紧迫需求,体现采用非对称策略集中力量抢占和构建战略制高点 要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上有新办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关注企业发展需求,真正反映企业意愿 要强化专项成果应用成效,突出与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结合,注重与产业、金融、财税等相关政策对接 要突出体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等。   会议还通报了重大专项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 质检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7月13日,质检总局正式印发《质检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要求全系统加强《规划》的宣传、贯彻和落实,科技司组织质检系统院士、科技委专业委主任委员撰写了系列文章,对《规划》的主要亮点进行解读。
  • 万钢部长解读“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从哪些方面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如何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特别是防灾减灾水平?在下一个5年,我国将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4月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详细解读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十二五”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要占GDP的2.2%   “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万钢介绍,“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达到1890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接近7000亿元,居世界第3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长13%,2010年接近260万人年,居世界第2位。2010年,我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近13万篇,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排名由世界第13位上升到第8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3.5万件,居世界第3位。技术交易市场健康发展,2010年交易合同达23万项,合计3906亿元。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2万件,是2005年的近5倍,位居全球第四位。   “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也对科技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万钢表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以科学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这个要求已经落实到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当中。比如明确全社会用于研究试验的支出要占GDP的2.2%,这个支出包含了国家财政对于科技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用于创新的支出 第二个指标是每万人发明专利的拥有量,这个指标意味着我们国家在新的5年发展中,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这也意味着今后科技创新必须更加注重和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更加注重惠及民生、惠及大众,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万钢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任务,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二是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发展,重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战略制高点,优化和完善基础研究布局,促进基础学科协调均衡发展,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和支持新兴交叉学科。   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重点产业振兴。加快发展创意产业、研发设计与服务、现代物流等知识型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四是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继续实施粮食丰产工程,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村清洁社区、农村信息化、科技特派员等科技行动,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五是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加强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行动规划,加强气候变化的科技问题研究。   防灾减灾是民生科技最关键领域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受了甲型流感、汶川和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的严峻挑战。在每一次灾害的应对中,科学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万钢表示,防灾减灾科技是民生科技最关键的领域之一。   万钢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多个方面加强防灾减灾科技研究。针对地震灾害,将加强地球科学研究。在汶川地震结束以后,科技部就着手部署深层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同时对地震预警体系研究也进行了部署。针对洪涝灾害,将加强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从气象形成、地理条件等方面来预测、预警洪水、泥石流形成的可能性。针对森林火灾的观测预警和救火的指引,将建设更加完善的卫星观测系统。针对传染病防治,结合传染病重大专项的实施,将建立以中国疾控中心为首,覆盖各个省市、区县甚至乡镇的传染病预报系统。   万钢指出,科技防灾减灾,最重要的是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地质、水利、海洋、公共卫生以及气象等领域建立和持续支持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考虑继续参加一系列国际大科技合作工程   关于国际合作方面,万钢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平等合作,参与了一系列涉及到人类长远未来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人类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工程。同时,我国牵头发起了关于中医药研究应用的国际合作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正在考虑参加一系列对于未来发展、人类健康、应对气候变化更有利的国际大科技合作工程。   万钢说,在技术创新领域,我国也在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合作,特别是涉及新兴产业方面的重大联合试验项目。比如在去年G20能源科技部长会议上,中国和美国政府共同推动了世界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城市的项目。   万钢说,在双边合作方面,去年中美建立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双方将在洁净煤,碳捕获、封存和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清洁交通等领域加强合作。中国和欧盟将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在伽利略计划以及卫星通讯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同时,还将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如推广我国超级水稻在东南亚国家以及在非洲等国的应用,青蒿素在对外医疗援助方面的应用。我国和非洲、中东的一些国家正在联合进行水处理、水资源利用、节水农业等方面的科技合作。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援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支持观测装备国产化,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出炉
    2月28日,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三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形势和需求中指出,高精度观测仪器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气象观测智能化水平落后,空基、海基气象观测能力薄弱,非传统观测起步晚、发展慢,多源综合数据的获取和完备度亟待加强,资料同化技术落后。《规划》提出了九个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分别为气象观测技术和方法、数据分析技术、天气气候机理研究和科学试验、地球系统模式、数字化预报技术和方法、气象服务技术和方法、人工影响天气理论和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气象保障以及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规划》部署了四个重大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包括气象大数据科学工程、国产超算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地球系统模式工程和观测装备国产化工程。针对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七项具体措施,分别为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优化气象科技创新主体布局、构建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参与全球气象科学治理和加强气象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气象观测技术和方法中指出,着眼多源观测数据的获取,开展新型探测设备和观测方法研究。研究面向地球系统的协同观测关键技术,实现对大气和其他圈层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提高对典型灾害性天气系统的实时、立体、精密观测的技术能力。提升协同观测技术水平。开展非传统观测应用技术研究。完善气象观测技术和方法标准体系。在观测装备国产化工程中,《规划》提出,研发地面、高空和大气成分高精度国产化传感器;研制基于国产芯片,具备超低功耗、声光电物理信号一体化测量处理能力的气象专用系统级模组;研究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及相关扫描 28 技术、观测模式和定标技术;研制基于拉曼散射、差分吸收、多普勒效应等原理的激光雷达,突破激光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难题;研究基于毫米波、地波、太赫兹和量子技术的新制式气象雷达; 研制基于北斗导航的探空、水汽及反演应用的观测系统;研制基于北斗导航的短基线闪电通道精细化定位系统和超长基线的全球闪电定位系统;研制基于机载平台的空基气象载荷;研制大气成分、生态环境高精度观测装备、在线监测技术和标定技术;研究高海拔、酷热、台风、强辐射、重污染等极端恶劣环境的装备适应性技术和工艺;研制适应特殊自然环境和特殊用途的特种气象观测装备。通过工程实施,到2025年,综合探测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球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非传统观测数据的收集应用能力大幅提升;气象装备国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到 2035 年,气象综合观测整体技术自主可控,我国成为气象装备强国。在加强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建设中,《规划》提出要推进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开放共享,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加强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建设,在关键区域建设一批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原文链接:中国气象局 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 关于印发《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 (2021 - 2035年)》的通知
  • 国务院审议通过“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规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审议通过“十三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国家信息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规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升级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  会议确定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任务:一是顺应经济梯度转移趋势,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产业转移新模式,引导和支持东南沿海地区符合环保等要求的产业、国内外知名企业生产基地等向中部地区有序转移。支持中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对全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二是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支持建设综合保税区等,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完善“一站式”通关服务体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科技、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快城市群建设,提高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域经济承接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四是严格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天然林草资源、湿地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五是全力脱贫攻坚,扶持革命老区振兴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会议通过《“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确定的重点中包括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资源体系,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 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 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打通入户“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推进提速降费 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采取移动蜂窝、光纤、低轨卫星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4G网络覆盖 开展5G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北斗系统建设应用、网络扶贫、普惠性在线教育等。  会议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瞄准全球科技前沿,聚焦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治理等重大需求,强化资源集成和协同创新,动员社会资本等各方力量参与,加快推进集成电路装备、新药创制等重大专项,在种业自主创新、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等重点领域适时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专项,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整体跃升。  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强化地方责任,突出饮用水安全保障,完善排污许可与总量控制、区域流域水污染联合防治等制度,加严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大对超标、超总量排放等的处罚力度。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 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规划出炉
    为加快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孵化器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区域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创业团队,营造科技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带动创业高潮,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部要求,2015年,全国孵化器数量达150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到500家,并实施国家级孵化器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国家级孵化器30%以上建立创业苗圃和企业加速器,50%以上具有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功能,60%以上从业人员接受孵化器专业培训,80%建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0%形成创业导师辅导体系。
  • 今年启动国家“十三五”科技规划研究编制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1月9日透露,中国今年将启动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规划研究编制,全面开展重点领域技术预测,征集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出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建议。   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当天在北京举行,万钢在工作报告中介绍2014年科技工作重点任务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说,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作为今年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从更高层次谋划科技长远发展。而启动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规划研究编制,就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万钢还提出,2014年,中国将围绕粮食安全、水资源、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电动汽车、高端芯片、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重大战略问题展开科技攻关,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应用。   同时,中国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清洁燃气、生物医药等重点方向,努力掌握一批产业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 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出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和推进全国海水淡化科技发展与创新,支撑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附件: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年8月14日
  • 环保“十三五”科技规划中提到的监测技术
    环保部近日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环保“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十三五”科技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仪器信息网小编将其中与环境监测技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以方便网友阅读。  水环境监测  针对水质及水生生态系统监测及预警技术开发的重大需求,开展自动分析流路、定量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常规水质分析仪器的小型化设计、快速移动式在线检测集成装置和以质谱仪为中心的在线水质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器等。发展以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原位水环境监测方法以及新型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和流程。开展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集成研究,综合集成我国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关键技术和方法。  大气环境监测  根据大气细颗粒物变化特征、形成机理,研发大气细颗粒物多参数和便携式在线分析系统,实现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粒径谱、化学成份的一体化快速测量。开发大气细颗粒物气态前体物的立体分布监测技术,形成前体物立体分布监测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烟气中低浓度气态污染物及颗粒物采样监测技术和设备。针对气体中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监测和预警,研制适用于空气和废气的具有多元素同步监测能力、灵敏度高、性能稳定的新型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和配套设备,研发工业废气样品采集及前处理新装置、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设备、恶臭气体预处理技术和在线监测设备和多组分气体在线及便携式分析仪器等。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  针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研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高精度、多功能样品采集和专用监测仪器,建立基于传感器、遥感技术和生物标志物的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强化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研发小型化土壤重金属现场监测设备。开展污染场地修复后长期监测方法研究。  生态环境监测  针对生态监测技术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国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与评估的方法、标准和规范体系,研发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和外来物种监测技术,构建大气、水文、土壤和生物多圈层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体系。研制基于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数据采集器和无线传感器等设备,构建生态安全监测支撑平台。  应急及天地一体化监测  针对及时监控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的需求,研究基于高光谱的水体污染物的识别与提取技术,研发拦河工程自动化生态监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城市黑臭水体、流域水生态及面源污染、饮用水水源地水安全等水环境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攻克基于高光谱的大气气溶胶和痕量气体定量遥感反演技术,开展区域灰霾、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针对环境应急及环境风险监控的技术需求,突破新型赤潮监测预警技术,开展自然灾害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建设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等环境监管遥感应用技术研究。攻克多源数据协同的数据预处理和环境指标反演技术,开展无人机环境监管和星空地协同环境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研发用于企业环境风险源的集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于一体的连接管理部门、企业与公众的环境风险源管理技术及设备。  光污染监测  针对目前我国光污染监测及防治技术空白的现状,开展对光污染监测管理体系的研究。根据光污染源时空分布特点及污染规律,开展光污染的检测与评价方法和标准研究。以区域夜间光环境监测与评价、玻璃幕墙等眩光检测及评价方法、室外光污染源检测评价方法为重点,研究光污染对城市社会生活以及城市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新建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完善一批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成环保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争取新建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科技人才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显著提高,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环保科技人才队伍。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以服务国家环境保护决策和监督管理为宗旨,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开展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优秀科研团队,提升环境基础科研能力。建设方向为:环境应急监测与风险预警等方向。环境基准与健康领域:空气、水质、土壤健康基准,环境污染暴露评价,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及风险评估等方向。核与辐射安全领域:核电厂热工水力及严重事故、核设施环境安全、核应急与技术、核与辐射健康防护等方向。其他领域:城市噪声、振动、光污染控制等方向。  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结合国家未来一个时期内污染控制的工作重点,突破长期制约我国环保工作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建设完善一批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开展污染控制技术开发、示范、工程化应用和推广。主要建设方向:监测仪器、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等方向。  环境健康研究  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代谢组学和暴露组学技术,研究我国主要高风险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快速筛选理论方法,提出健康效应终点评价指标。建立环境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指南和系列技术规定,研发生物有效态浓度监测评价技术、瞬时暴露和连续暴露动态监测技术。
  • “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科学技术厅(局、委),中央管理的交通运输企业,交通运输部各共建高校,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落实《“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相关任务,统筹推进“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制定了《“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2022年3月10日“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一、发展现状与形势“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领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特大桥梁、长大隧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支撑建成了洋山港四期、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等一批国家重大交通工程。高速列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样车成功试跑,智能船舶“大智号”“凯征号”成功交付使用,C919大型客机准备运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世界第一,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网络货运、共享单车、无人配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出台了深化科技改革、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建设了一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同时,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短板弱项: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储备不足,关键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不足,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规模不大,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需求存在差距。“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交通运输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更加注重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更好服务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交通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精准补齐短板,要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及国家重大战略通道建设、综合运输智能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和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先进适用、智能可控交通装备,要强化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与交通运输一体融合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效,要以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为契机,围绕智能绿色交通全面发力,抢占交通运输科技制高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要实现“三个转变”,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中央科技改革政策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实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形成支撑交通运输全面创新的政策体系。二、发展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重大科技研发应用和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二)基本原则。自立自强。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把激发创新活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政策着力点,推动中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在交通运输领域先行先试,营造广聚英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创新环境。开放协同。推动政产学研用联动,强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和城市交通协同发展,促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应用牵引。聚焦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以应用为主的特性,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交通运输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著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北斗导航系统、工业互联网、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加速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广泛涌现。其中,在基础设施上,掌握30公里以上长大隧道建造技术,长寿命路面设计施工能力、特大桥梁和长大隧道自动化监测检测能力明显提升;在交通装备上,具备交付运营时速400公里高速轮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移动装备的技术能力,掌握500米饱和潜水装备制造、施工作业技术能力,具备10万吨深水救助打捞技术保障能力;在运输服务上,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机场智能运行管控等技术在部分场景得到示范应用。——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初步建成覆盖全国主要节点和关键工程的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公共安全等领域布局30家以上行业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中心,依托重大工程建设布局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新增3家以上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5家以上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30家以上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高层次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形成梯队化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环境明显优化。中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关举措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深化落实,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本多方协同的交通运输科技投入体系更加完善,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化的交通运输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建成,发现、培养、评价、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各类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激发。三、重点研发任务(一)基础设施。围绕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理论方法与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维养及改造、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综合交通运输理论方法与技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体系,开展交通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协同、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设计及协同运行、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优化配置、综合运输通道多方式共线与断面优化等理论与技术研究。打造韧性交通系统,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和承载力提升理论方法与技术。突破城市内外多模式交通衔接规划与建设运营技术。推动枢纽集群资源优化与效能提升、邮政寄递网核心枢纽优化等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开展沿江沿海沿边通道、跨流域航道网、深远海离岸工程、大型邮政航空陆运枢纽和仓储配送中心、高升程大吨位升船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推动高原特长隧道、多年冻土筑路技术等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悬浮隧道设计理论及跨海峡通道建设技术前期研究,加强高性能工程材料、新型结构体系等研发应用。开展设计时速12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系统前期研究。基础设施维养及改造技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开展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化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攻克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智能感知、实时监测评估、结构无损检测、服役性能提升与延寿等技术,着力突破工程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基础设施预防性养护、快速维养修复及扩容改造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化、快速化、智能化维养水平。专栏1: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工程建立基础设施长期服役性能观测研究能力体系,依托道路、桥梁、隧道、港口、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布设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通过长周期科学观测和大数据分析,构建具有我国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特点的基础设施性能评估与设计基础理论体系,研发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服役性能智能传感监测设备,为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等技术标准完善、养护科学决策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研发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关键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状态信息传输与组网、交通专用公共数字地图、高效安全云/边协同控制等技术,构建高精度交通公共地理信息平台。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软件,突破软件体系架构、逻辑功能架构、统一编码等技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设计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升基础设施性能参数可溯源和可监控性。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赋能交通运输发展,推动港站(区)智能调度、设备远程操控、自动运行等技术研究应用;支持机场智能运行监控、自助智能服务、智慧能源管理等技术研发应用取得突破;研制邮政网点普遍服务智能设备,构建新一代邮政数字地图,推动仓储库存数字化管理、车辆货物自动匹配、园区装备智能调度等技术研究应用。专栏2: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表征基础理论与方法,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标准体系。攻克新一代基础设施精细化感知、数字孪生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装备、产品和监管与服务系统。依托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数字化。加快形成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软件。(二)交通装备。围绕提升交通装备安全智能绿色技术及标准化水平,实现主要交通装备国际引领,创建自主式交通系统技术体系,重点突破智能绿色载运装备、专用作业保障装备、新型载运工具等领域关键技术。智能绿色载运装备技术。推动载运装备结构轻量化、动力清洁化和架构谱系化等共性本构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突破燃料电池、高效驱动电机、车路协同无线通信、车辆主动防护及自动预警等技术,研发测试评估与试验验证等工具和平台,实现自动驾驶车辆有条件应用运营。推动内河、沿海、远洋和极地船舶的船型谱系化研发,突破大推力全回转推进器、双燃料发动机等关键技术,突破智能绿色船舶总体设计、智能感知、通信联网、自主决策、远程控制、孪生验证及测试等理论和技术,推动大型邮轮和游艇设计建造、专业检验、运营维护和供应链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时速600公里级以上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标准化地铁列车等轨道交通装备持续研发应用。推动大型飞机设计和新构型研发,研制无人智能飞行器、高原型大载重无人机、新能源驱动航空器等装备。发展适应多式联运的交通装备。专用作业保障装备技术。开展专用作业装备研究,研发智慧工地、深海工程作业、自动化港作机械等装备,强化桥隧工程、整跨吊运安装设备等工程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推动多功能高性能智能检测养护机器人研发应用。开展专用保障装备研发,推动自然灾害交通快速抢通保通装备、交通事故救援机器人、深远海航行安全保障和应急搜救装备、救助航空器、适应特种环境的油品及危化品回收装备等研发应用。专栏3:交通运输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聚焦载运工具、工程装备、生产作业装备、应急保障装备等交通装备的瓶颈问题,攻克高性能轴承、齿轮、高性能传感器、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专业工程软件系统及高性能合金和复合材料技术,推动交通装备动力传动系统、大推力/大功率发动机等研发,强化海上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岸基雷达、惯导仪等国产化研发应用,加强装备系统集成研发与应用,逐步实现交通装备瓶颈突破和国际引领。创建自主式交通系统技术体系,研究系统数字化、全息感知、互操作、交通计算、自主运行等共性技术,形成支撑道路自动驾驶、智能轨道交通、自主水运和自主飞行等未来交通形态的核心技术与系统装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攻关与示范应用,提升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和水平。新型载运工具技术研究。推进多栖化载运装备研发和应用示范。开展超高速商用飞机、超高速列车等新型载运工具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择机规划建设中试试验线。(三)运输服务。围绕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与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开展高品质智能客运、经济高效智慧物流、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高品质智能客运关键技术。提升客运智能化水平,攻克出行行为智能感知和预测、客票云端处理、交通流智能监控与评估等技术。推动旅客联程联运发展,突破智能协同调度、跨运输方式联网售票、多模式交通供需耦合及协同服务等技术。发展适应多样化、超高速和多栖化交通导向的运输组织与服务技术。研究客运滚装港口智能运营管理、客轮与客滚船自主适航等技术。强化飞行智能管控、航空器自主适航审定技术研发,推动空地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广域协同共享与安全可靠服务等技术发展。经济高效智慧物流关键技术。推动物流智能化发展,突破智能仓储和输送、智能分拣和装卸、智能安检、智能载运单元、农村交邮智能融合等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等装备设施。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开展跨运输方式智能协同和快速换装转运、物流枢纽协同优化与集成控制、邮政寄递网络扩容升级等技术研究。研发应用冷链保温箱、智能生鲜自提柜、冷藏车、冷链温控系统等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高铁快运、无人机(车)物流递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城市地下智慧物流配送系统前期研究。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技术。推动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研究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理论方法,突破数据驱动的交通运行精准感知、在线仿真决策、需求响应调度与智慧出行服务等技术,攻克轨道交通网大规模客流风险主动防控与疏导、城市多模式交通协同运行管控及评价等技术,推进适应城市空间形态及出行特性的公共交通与个性化出行、共享出行和慢行系统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内外交通协同,加强城市内外交通监测、组织调度、出行服务信息融合,推动多制式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协同互通、区域交通控制与诱导一体化等技术研究。(四)智慧交通。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推动5G通信技术应用,实现重点运输通道全天候、全要素、全过程实时监测。突破道路交通运输组织、路网监测、仿真测试、运营管控等智能化、自主化技术。攻克船舶环境感知与智能航行、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船岸通信等技术,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平台和智慧航运综合服务平台。研发新一代轨道交通移动闭塞/车车通信及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智慧行车、智慧车站调度等技术。研发新一代空管系统,推进空中交通运行服务、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智能化,突破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混合运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技术。突破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邮政快递收寄、安检、投递、客服等技术,构建绿色与智能邮政科技产品的测评体系。专栏4: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工程自动驾驶先导应用,围绕道路运输、城市出行与物流、园区客货运输、港区运输和集疏运、特定场景作业等,构建一批试点应用场景,推动智能汽车技术、智慧道路技术和车路协同技术融合发展,提升自动驾驶车辆运行与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形成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应用方案。智能航运先导应用,围绕内河(运河)、沿海、港区、船闸、特定水域等场景,实施一批具有试点效果、可推广应用的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工程,探索智能航运技术成果业务化应用路径,积累构建智能航运新业态的经验,形成一批构建智能航运系统的方案、标准和规章,加快引领智能航运发展。智慧工地先导应用,通过技术集成应用和关键技术研发,探索智慧工地解决方案,从环境智能感知、质量安全智能控制、数据自动采集及大数据分析、少人或无人化施工技术与装备、工地智能化管控五大方面,推动机场、道路、隧道、航道、桥梁、高速铁路等智慧工地的典型应用试点。智慧邮政先导应用,推动数字邮政顶层设计、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和邮政普遍服务升级换代,推进智能视频、智能安检、智能语音和通用寄递编码,邮政快递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的研发及试点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技术。研发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系统的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关键技术和装备,突破面向多应用场景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完善北斗应用相关标准规范,构建交通运输领域北斗应用的检测认证体系。推动北斗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能铁路、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北斗在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运输服务领域的推广,构建北斗交通产业链。专栏5:北斗导航系统智能化应用工程开展精准感知技术研究,开展陆海空天复杂交通环境下连续、无缝、全天候、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研究。研究船舶、海冰、污染物等要素特征自动化提取及动态跟踪技术,形成交通运输行业泛在、无缝、高精度感知能力。加快突破受遮挡的交通通道及隧道内环境的泛在感知技术。开展融合通信技术研究,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与Inmarsat /VSAT/VDES 等系统融合,实现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国际海事、高通量、窄带、应急等)资源的互联互通,为铁路客货运输、高速公路运行、船舶实时动态、跨境陆海运输、重大活动保障、交通灾难应急、民航航班飞行追踪等提供安全、可靠、互备的通信链路。推进北斗在电子支付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支持北斗自由流收费的路侧系统、车载系统和云服务系统;研究北斗停车智能收费、智能充电以及停车位资源智能管理与统计分析技术。推进北斗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基于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及具备综合性能的船载终端,以及在应急救援救生设备上的报警示位终端和船载岸基监控平台技术。研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保障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北斗为主”导航定位及多维度分析数据综合可视化展现;研究北斗导航、空天遥感等技术在港口自动化、智慧服务区的技术应用;深化北斗全球航运示范应用。(五)安全交通。围绕提升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从交通运输本质安全、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三方面,开展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部署。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应急技术。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复杂环境基础设施安全性能劣化机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灾变理论、复合链式灾害机理等研究。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突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山地灾害影响、无人区公路灾害监测、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全要素水上区域大交管、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探测与预警等技术。交通安全生产保障与协同管控技术。提高交通网数字化安全监管水平,开展交通网运行状态动态监测预警、风险智能评估、高效智能管控等技术研究。提升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开展危险货物综合运输全过程安全风险防控、储运安全状态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高效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重大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安全运行风险监测与智能管控技术研发,推动港口安全生产检测监测预警、风险智能辨识与管控等技术研发,攻克基于船岸协同的内河航运安全管控与应急搜救技术,推动深远海航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提高关键岗位适岗状态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突破岗前适岗性身心健康快速检测及评价、出岗状态快速智能评估、在岗状态多维多模态感知/在线智能监测/动态风险识别及人机交互主动干预、突发非适岗状态下辅助避险驾驶及主动求救等技术与装备。交通应急与服务保障技术。提升综合交通应急与服务保障能力,开展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现场态势感知、应急演练等技术设备研发,重点突破综合交通资源协同组织与应急响应、无人智慧救援等关键技术。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开展应急设施网络优化布局方法和应急物资运输指挥调度等技术研发。提升应急处置装备保障水平,研制面向长大隧道、枢纽船闸等特殊交通基础设施的应急处置装备,研发面向长大区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抢险装备,攻克大深度饱和潜水应用、大吨位深水抢险打捞、海上遇险目标立体搜寻与高清晰观测、水上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大型客滚船事故险情处置等水上应急关键技术装备。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防控能力,研究综合交通网络旅客精准溯源及甄别、大客流非接触式快速安全检测及健康检疫筛查、客运车辆快速安检、载运工具快速消毒、载运工具生物安全防控、生物隔离集装箱等技术及装备。专栏6:水上交通安全应急保障技术攻坚工程大深度饱和潜水成套技术研发应用。研发大吨位深水打捞环境作业模拟平台、500米饱和潜水施工作业技术、潜水员加减压和巡潜优化技术、500米饱和潜水设备关键技术、适用于内陆深水水域快速部署的小型化、轻量化200米饱和潜水系统、利用遥控无人潜水器(ROV)搭载水下工具进行深水沉船切割、除泥、卸货、穿引千斤、开洞抽油、深水精密定位监测等专用技术、深水作业潜水员或ROV与水面专用作业船舶装备协同技术。“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突破多维立体全域感知、异网互连广域通信、协同智能快速处置等技术,基于全要素感知、海洋监测与安全保障专用通信网络、海上安全风险智能辨识与处置等技术集成创新,开展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水运数据协同应用和大数据平台、危化品港航全过程监测预警和安全应急管理、重大水域海事维权执法、深远海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北斗全球船舶运行监控与大数据智能管控和北斗系统在航海保障系统应用试点。(六)绿色交通。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交通发展要求,突破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创新应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交通污染综合防治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低(零)碳技术攻坚。探索多元化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综合运用定向委托、公开竞争、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方式,充分释放创新潜能。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强化科研人员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弘扬创新文化和科学家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 “精准医学”有望写入国家“十三五”科技规划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ldquo 精准医学&rdquo 得到政府高层重视,批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专家论证,&ldquo 精准医学&rdquo 有望写入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规划。此外,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3月底公布了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卫计委指出,通过试点做好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验证与评价,逐步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高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和管理水平。   拟入&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规划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近日透露,国家卫计委最近会同科技部等部门,联合一批顶尖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中国的精准医学计划。国家层面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和讨论,一致认为现在开展精准医疗研究是整个医学界的重大机遇。应抓住这个机遇,按照中国的需求,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计划,搞好顶层设计,并进行系统谋划。   &ldquo 很多科学家提出,精准医疗可以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制度环境。&rdquo 秦怀金表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希望,将精准医学发展计划列为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发展中的一项。   精准医学系统整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致力于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促进疾病防治的策略、路径、方法,实现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群体健康效益。2015年,美国提出开展&ldquo 精准医疗计划&rdquo ,让这一名词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短期来看,个性化医疗相关技术和产品对相关公司的收入贡献有限,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增量可观。   目前,国家卫计委允许怀孕12周以上的高危产妇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无创产前筛查。以这一项检查为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600万,按10%的市场渗透率,3500元/人次计算,市场空间约56亿元/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继续下行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考虑到每年三四百万的癌症发病人数,基因测序的应用空间更加巨大。根据《世界癌症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1/5。   业内人士表示,对这类恶性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加大治疗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治疗技术的突破。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ldquo 症&rdquo 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ldquo 同病异治&rdquo 或&ldquo 异病同治&rdquo ,精准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趋势。目前国内多家基因公司进入肿瘤检测市场,争夺这块大蛋糕。   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国家卫计委此前仅批准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该业务,三者皆为政府背景,开展进度缓慢。3月底国家卫计委公布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后,部分公司加快布局,华大基因旗下华大医学的进展最为快速。公司目标客户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也可辅助治疗、预后监控。
  •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学科技工作发展,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总后勤部卫生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战略目标   五、重点任务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七)推动健康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八)完善条件平台,支撑医学发展   六、保障措施   医学科技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改善民生服务,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加快医学科技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特制定《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疾病防控挑战艰巨。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并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结核、艾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未富先老的老龄化问题也接踵而来,老龄人群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此外,出生缺陷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心理精神疾患日益增多,重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频发,呼吸、消化等常见病、多发病仍然困扰着广大公众的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危害对健康的影响加重,职业病和地方病高发,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不断出现,亚健康状态人群扩大,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较低,进一步加剧了疾病防控的严峻形势。面对诸多挑战,现有医学认识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许多重大疾病包括常见多发病仍然缺乏经济有效的防控办法和诊治手段,疾病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高。   (二)健康需求快速增长。   健康是人类自身最普遍、最根本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健康需求的主要特点是起点低、总量大,居民整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随着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等各要素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公众健康需求快速释放,人们越来越重视防病治病,拉动了医疗服务业以及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我国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伴随着广大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家庭医疗、康复保健、个人健康等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个人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现代健康服务业快速增长。医学科技的目的已不仅仅是解除病痛,更要满足人们健康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等多层次需求,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三)科技创新高度活跃。   认识生命现象和解决健康问题带来的内生动力以及以生命科学为主的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促进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整体等层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推动医学向预测、预防和个体化诊疗等新的方向加速发展 医学影像、分子诊断、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微创手术、组织工程、生物医用材料、靶向药物治疗、无创检测、实时监测、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疾病防治手段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进步 传统医药的健康观念、医疗实践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日趋紧密,中西医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突出特色 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日益广泛,医学逐步成为促进生物、材料、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集成融合应用的重要引擎,医学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四)医学模式加速转变。   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揭示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已经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问题,而是包含生物、环境、心理、社会等在内的复杂系统科学问题,医学科技进入了多视角、全方位研究的整体医学的时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渗透融合和紧密协同的大兵团作战。紧密围绕医学科技发展需求,加强医学研究资源的共享集成,推动不同学科和技术领域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紧密衔接,加快建立整体协同的研究模式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五)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器械制造为龙头的健康产业,是支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促进医学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撑,是世界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在技术驱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健康产业持续增长和快速发展,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日本已确定“生物产业立国”的战略目标,我国也将生物医药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我国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还以仿制药为主,大中型、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中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标准等诸多挑战。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是当前我国支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降低公众医疗负担的紧迫需要,也是面向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需求。   (六)战略意义日益凸显。   医疗与健康关系着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各国政府均着力发展医学科技,以解决重要疾病防治难题,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健康水平的提升成为衡量和评价各国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国家已经启动健康战略并正在实施,医学科研投入经费比重日益加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经费约占美国非国防领域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一以上,2010年达到312亿美元,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英国计划在10年内向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研发投入150亿英镑。无论是投入经费总量还是科技经费的比例,我国医学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大医学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和中医药的原创优势,突出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技术、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着力实施自主创新、重点前移、重心下移、加强转化和系统整合五项战略,重点解决我国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瓶颈问题,切实加强医学科技发展组织模式的优化,大幅提高医学科技的创新能力,为构建普惠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人口安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基本原则   (一)自主创新。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是医学研究的“资源”大国但并不是“创新”大国,解决疾病和健康领域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医学科技的创新突破。要充分利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发展迅速、临床医学资源丰富以及中医药理论方法的原创优势,将自主创新作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基础、应用、开发研究整体布局,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研究衔接部署,加快建立更为完善、更具效率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为医学科技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重点前移。   立足预防,增进健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疾病防控整体形势不利的局面。要重点发展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识别技术,实现疾病的早期干预,大幅度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疾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为预防为主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要大力发展健康状态辨识技术、健康管理及亚健康状态干预技术,重视公众健康知识普及,从“治已病”为主前移到“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   (三)重心下移。   以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疾病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医学科技研究的不仅要发展适于大城市、大医院需要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更要关注广大农村和社区基层,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在基层的普及应用,大力发展新型整合医疗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加强转化。   医学科技的根本落脚点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切实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当前,基础医学、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非常突出。有效解决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缩短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时间,尽快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产品、方法、方案或指南并应用到临床实践,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已成为医学科技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   (五)系统整合。   医学研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有效的系统整合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研究模式,严重制约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要加强医学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医学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 要注重学科领域整合,以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方式促进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 要重视对研究力量整合,促进医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推动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联盟等建设 要重视研究资源整合,加快临床研究协同网络平台及相关资源库、信息库的建设 要重视医疗服务模式的优化整合,加快推进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技术发展,优化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协同医疗、整合服务的新模式,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系统高效利用。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针对公众健康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统筹部署,凝聚优势力量,优化组织模式,通过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的支持,初步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具有开放联合、机制创新、集成攻关等特征的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一批综合防控及规范化、个体化诊疗的新方案,推广一批适宜社区、农村基层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有效提升疾病的防诊治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防控能力,为有效降低疾病危害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十二五”时期医学科技发展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医学发展向健康促进转变 二是组织模式向协同研究转变 三是医疗服务向整合集成转变 四是产业发展向自主创新转变。   (二)技术目标。   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 重点开发30-50项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诊疗技术,在若干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早诊率和治愈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研发50-80项适宜农村、社区基层的疾病诊疗技术、健康促进技术及创新产品,并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   (三)能力目标。   建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患、呼吸系统疾病、出生缺陷等30-50个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构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8-10个专科/专病协同研究网络 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和协同攻关的新机制,医学科技的发展模式、资助策略和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初步转变,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五、重点任务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的转化,努力在国际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引领医学科技发展。   发展重点:   1.“组学”技术。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各类组学技术,加快新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微量样品提取和放大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发展,促进组学技术在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2.系统生物学技术。发展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建设支持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疾病致病相关性分析、表观基因组和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等研究的大型生物医学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3.纳米医学技术。研究纳米医学材料、药物靶向传递的纳米载体、纳米生物器件、纳米诊断试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 开展纳米医学产品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研究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技术,以及分离鉴定、扩增、识别、植入人体、免疫排斥等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 研究组织工程医疗产品构建及保存等再生医学关键技术。   5.医学工程技术。发展新型电磁功能检测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医学诊断技术、医用植入/介入体技术,基于多模态融合影像介导的个体化手术规划、导航、定位技术等,以及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的中医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研究和阐明生命过程本质,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深入揭示传统医学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力争在生命活动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其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发展重点: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防、诊、治的基础研究,阐明病因和病情转归规律,研究发病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等。   2.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   3.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利用模式生物和动物模型重演与验证个体遗传发育机制,婴幼儿智力发育和体质生理机能发展的分子机制等。   4.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衰老的控制机理及分子调控机制 衰老与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 生殖衰老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基础研究 衰老与心脏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   5.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基础研究。研究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脑信息表达与脑式信息处理系统,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等。   6.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7.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研究生殖及其调控规律 避孕药、导向药物、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系统、抗早早孕药和止孕药等基础研究 免疫避孕的基础研究 出生缺陷的基础研究等。   8.灾害医学的基础研究。针对地震、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和武装冲突等人为伤害,开展创伤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机体对外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 灾害引起的精神应激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 急救医学技能和设备的基础研究等。   9.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开展藏象、气血、津液、气化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开展中药道地性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 开展方剂组成、组分、成分、配伍及配比的深化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 结合临床深化传统经方的基础研究 开展经络基础理论、经络功能相关理论及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 开展中医病证与理法方药的基础研究。   10.其他。新药创制相关基础研究 营养、肥胖、生活方式等所致疾病的机理和防治研究 医药健康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的基础研究等。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落实“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   发展重点:   1.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等重点疾病大型队列和基于社区人群的大型队列,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发生率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探索疾病的病因及流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研究。重点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健康危害监控和现场检测技术 空气和水污染评价技术 气候变化对健康危害的影响 食品药品安全的现场检测和高通量检测方法 粉尘、放射性物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 地方高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   3.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研究。重点加强慢病监测预警及管理,遗传易感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4.疾病早期干预技术研究。加强营养、环境、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高危因素综合干预和新的防治措施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重点疾病三级预防方案,促进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不同区域的推广和应用。   5.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研究,综合开展孕前、孕产期和婴幼儿期的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适合中国人群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整体技术方案 加强安全、高效、易用的避孕节育新技术、不孕不育防治新技术等研究,建立计划生育技术评价平台,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6. 健康测量及健康管理技术。重点发展健康数据采集、个体健康评估、急重和慢性病人监测等技术,开展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技术等研究 加快构建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民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个人健康服务平台。   7. 亚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开展我国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亚健康状态参考诊断标准,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 研究亚健康发生发展规律 综合利用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进行亚健康干预策略研究,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发展。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血液病、传染病以及口腔、耳鼻喉、眼、皮肤等各科疾病以及罕见病,突出临床医学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优化临床研究模式,大力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积极推进数字化医疗及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发展重点:   1.新型诊疗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影像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2.适宜技术研究。面向农村和社区,研究筛选一批适合基层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中医、计生和数字化医疗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化诊疗方案研究。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科学评价医疗技术的体系和方法,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及诊疗路径,为疾病分级分类救治提供科学依据,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4.个体化诊疗技术研究。发展个体化诊疗技术,建立重点疾病的分子分型标准,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发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传统优势,加强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   5.数字化医疗技术研究。以医疗信息标准化为基础,重点发展医疗信息集成与融合、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决策支持、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监控等技术,加强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助推医改实施。   6.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研究。加强名老中医和民族医的学术传承、经验整理以及中医(民族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藏、文献挖掘 强化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中医(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提高诊疗效果 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的研究和筛选,促进推广应用。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围绕保健康复需求,重点突破老龄人口保健的健康、养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残疾人及慢性病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展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研究,服务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发展重点:   1.老年人保健。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老年重要器官功能维护方法与技术,老年人健康监测及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老年人临终关怀技术支持,老年人适用的康复辅具等研究与推广 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老年医学研究。   2.妇女儿童保健。开展妇女生殖保健监测研究,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生殖系统感染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防治技术推广研究,预防和减少妇女常见多发病 加强新生儿窒息、儿童肺炎、腹泻等婴幼儿重症疾病的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 加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加强儿童营养缺乏的监测与干预技术研究。   3.残疾人及慢病患者康复。采用运动、视觉、交流等功能代偿技术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在加强急性治疗与控制期康复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慢性病恢复期康复治疗能力,中医康复作用机制及适宜技术推广。   4.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系统筛选和整理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重点发展疾病防治普及技术、健康生活数字化传播和普及技术、科学合理用药普及技术等,建立全民健康网站,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加强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完善科技应急机制,提升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学救援能力, 有效应对重大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和生物安全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发展重点:   1.传染病防控。重点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开展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能力 同时,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热带病、寄生虫病、手足口病等其他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   2.医学应急救援。完善医学应急救援链,加强技术储备,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重视对灾后幸存人员的心理评估和干预研究,提高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和创伤救治水平。   3.战创伤救治。开展军事医学特色的武器损伤防治、战伤救治,野战输血、训练伤防治等研究 开展交通事故伤的救治对策研究 开发新型紧急救治器械。   4.公共t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部 人口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 总后勤部卫生部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全球、立足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拓发展新境界,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一章 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显,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战略高技术不断突破,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取得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钻探、超级计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重大创新成果。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14220亿元 国际科技论文数稳居世界第 2位,被引用数升至第4位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9835亿元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跻身世界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 2010年的50.9%提高到2015年的55.3%。高速铁路、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第四代移动通信(4G)、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电动汽车等重大装备和战略产品取得重大突破,部分产品和技术开始走向世界。科技体制改革向系统化纵深化迈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深入开展,国际顶尖科技人才、研发机构等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技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创新创业重要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成效明显,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科技创新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创新创业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应对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增强人民健康素质、创新社会治理,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供强大保障。同时,我国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加速释放,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素质持续提升,经济具有持续向好发展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综合国力将再上新台阶,必将为科技创新的加速突破提供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环境亟待完善,政策措施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有待提高,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需要进一步弘扬。  综合判断,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牢牢把握机遇,树立创新自信,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攻坚克难,主动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  第二章 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支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战略任务。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塑造引领型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把加速赶超引领作为发展重点。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实施非对称战略,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坚持把科技为民作为根本宗旨。紧紧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扶贫脱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民众获得感。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切实提高科技投入效率,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把人才驱动作为本质要求。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坚持把全球视野作为重要导向。主动融入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把科技创新与国家外交战略相结合,推动建立广泛的创新共同体,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的贡献者,提高在全球创新治理中的话语权。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整体水平由跟跑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1% 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促进经济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4万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20%,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万亿元 成长起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品牌和标准,若干企业进入世界创新百强,形成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新产业、新经济成为创造国民财富和高质量就业的新动力,创新成果更多为人民共享。  ——创新型人才规模质量同步提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初步形成,涌现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力资源结构和就业结构显著改善,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60人年。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充分激发。  ——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管理的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治理结构和发展机制更加科学,军民融合创新机制更加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专栏1 “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指标2015年指标值2020年目标值1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位)18152科技进步贡献率(%)55.360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12.54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48.5605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万亿元)22.2346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5.62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0.91.18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429PCT专利申请量(万件)3.05翻一番1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6.31211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亿元)98352000012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6.210  四、总体部署  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体系,加强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能源等领域一体化部署,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加速引领产业变革 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突破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瓶颈制约 建立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发展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  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全面布局、前瞻部署,聚焦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力争在更多基础前沿领域引领世界科学方向,在更多战略性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完善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地建设,按功能定位分类推进科研基地的优化整合。培育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打造 “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  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提升面向创新全链条的服务能力 加强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建设,发展众创空间,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强化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推动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和科研院所制度,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组织体系 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  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科普信息化,培育发展科普产业 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各类科研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增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  第三章 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统筹推进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一、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  进一步明确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突出创新人才的核心驱动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鼓励和引导新型研发机构等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创新主体能力。  二、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加强系统整合布局,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形成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创新基地,充分聚集一流人才,增强创新储备,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为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培育高端产业奠定重要基础。  三、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  遵循创新区域高度聚集规律,结合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引导高端创新要素围绕区域生产力布局加速流动和聚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为基础、区域创新中心和跨区域创新平台为龙头,推动优势区域打造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梯次布局,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四、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  围绕打通科技与经济的通道,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为纽带,以资源开放共享为手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强各类创新主体间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多主体协同互动与大众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开放高效创新网络。  五、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  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明确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分工,强化上下联动和统筹协调 加强科技高端智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重大决策机制 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政府引导作用与市场决定性作用有机结合的创新驱动制度安排。  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法治环境 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供给,构建普惠性创新政策体系,增强政策储备,加大重点政策落实力度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第二篇 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民生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加强重点领域的系统部署,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章 实施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  重大科技项目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集成科技资源、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要在实施好已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完善重大项目组织模式,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开辟产业发展新方向,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带动生产力跨越发展,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一、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按照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的要求,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专项成果应用及产业化,提升专项实施成效,确保实现专项目标。持续攻克“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数控机床、油气开发、核电、水污染治理、转基因、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 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建设高水平重大示范工程,发挥对民生改善和国家支柱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凝聚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建成一批引领性强的创新平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部分领域形成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业。  专栏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突破超级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架构设计技术,提升服务器及桌面计算机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办公软件等的功能、效能和可靠性,攻克智能终端嵌入式CPU和操作系统的高性能低功耗等核心关键技术 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需求开展操作系统等关键基础软硬件研发,基本形成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的自主发展能力,扭转我国基础信息产品
  • 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规划发布,关注大气监测
    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2〕7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环境保护局,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务院领导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导和推进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科技部和环境保护部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附件: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pdf   科 技 部 环境保护部   2012年7月10日
  • 中科院启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
    p   1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召开2021-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动员会,这标志着中科院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正式启动。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静海出席。会议由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主持,来自院属单位的150多位专家和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动员会。 /p p   白春礼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端科技智库,中科院一直十分重视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一系列重要规划都在社会上和国际科技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组织开展2021-203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是中科院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中科院在新时代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确保高质量如期实现“四个率先”目标的根本要求 同时要为国家制定新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贡献科学思想和建议,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起到先导作用。 /p p   白春礼从三个方面对做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这是统揽各项研究工作的灵魂 二是要着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方向,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把重大创新领域的科技布局作为战略研究和规划制定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三是要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准确把握我院新时代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方位和新任务,确保到2030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在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发挥核心骨干和引领带动作用,并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持续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p p   白春礼说:“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面对纷繁多变的外部环境,面对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我们要坚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通过加强战略研究和前瞻谋划,进一步提升目标,理清思路,强化重点布局,找准主攻方向,规划好我院未来中长期发展。” /p p   据悉,中科院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此前,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批准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战略研究的目标任务、整体框架、重点研究专题、队伍组织、工作安排和协同工作机制等。动员会后,总体研究组和“8+2”领域/平台专题研究组进行了首次分组研讨,重点讨论了各专题组的研究重点、工作机制、后续工作安排等。近期,各专题研究组还将开展后续深入研讨工作。 /p
  •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印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发政〔2017〕86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局): /p p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优化人才结构,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贯彻落实。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4月13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strong /p p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为2050年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技人才规划》)。 /p p    strong 一、形势与需求 /strong /p p   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技创业、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科学普及等科技活动的人员。 /p p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支数量与质量并重、结构与功能优化的科技人才队伍。 /p p   “十二五”期间,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我国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人才呈现竞相涌现、活力迸发的新局面。 /p p   ——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研究与发展(R& amp D)人员总量535万(折合全时当量为371万人年),均跃居世界第1位 企业R& amp D人员占全部R& amp D人员全时当量的78.1%,已成为我国R& amp D活动的主体 “十二五”期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 /p p   ——科技人才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科技创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区域科技人才布局趋向合理,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 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p p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六年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3位,农业、化学、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领域被引次数位列世界第2位,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我国科学家相继获得一批国际科技奖项。 /p p   ——科技人才计划效果显著,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人才计划与工程,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人才。 /p p   ——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初步形成,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科技人才基地,一批优秀企业家加速涌现,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浪潮的核心力量。 /p p   但是,我国科技人才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科学前沿领域高水平人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 二是科研机构选人用人自主权不够,“以人为本”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三是科技人才投入整体不足,且在行业、领域、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 四是科技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在产学研之间的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 五是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建设尚待加强。 /p p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阶段,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我国科技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人才工作的系统部署和谋划,使之与国家急需解决的战略任务相匹配。优化调整人才内部结构及区域布局,整体提升创新人才资源的供给水平,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保证。 /p p    strong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strong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确立在科技创新中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的战略布局,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发挥政府在统筹协调、完善服务、优化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向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并重转变,为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p p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p p   ——以科技人才优先发展为导向。理顺人才工作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确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技创新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从战略高度确保科技人才优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科技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科技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科技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科技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p p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优先需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变革科技人才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重点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利于激活创新要素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制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等人才支持措施,促进区域间人才的合理流动与协同创新,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升面向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能力。 /p p   ——以优化科技人才结构为重点。促进科技人才优化配置,形成科技人才在不同年龄、区域、学科、领域、行业等的合理分布。以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引领,着力解决基础前沿和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 加强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大力提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和能力 实现科技创新的依托力量从“小众”到“万众”的转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各类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p p   ——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手段。加快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重点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赋予科研机构选人用人自主权 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与激励机制,强化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激发全社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p p   ——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提高科技人才队伍质量,把“质量优先”贯穿到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等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潜能,大力提高我国科技人才国际竞争能力。 /p p   (二)规划目标 /p p   到2020年,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初步形成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形成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p p   ——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我国R& amp D人员全时当量由2014年的371万人年达到2020年的480万人年以上,R& amp 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由2014年的152万人年达到2020年的200万人年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究开发人力投入由2014年的48人年提升到2020年的60人年以上。 /p p   ——科技人才结构显著优化。基础研究人员占R& amp D人员的比重达到7%左右 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和科技创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比重持续增加 年龄结构梯次配备,院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平均年龄逐步降低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科技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 /p p   ——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健全多元人才投入机制,R& amp D人员年人均研发经费由2014年的37万元/年提升到2020年的50万元/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人才使用效能获得较大提升。 /p p   ——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基础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前沿技术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在重点产业领域拥有一批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在新兴技术领域拥有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p p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是:一是理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 二是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后续支持和跟踪服务 三是清除人才管理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给予科技人才科研自主权,尊重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对从事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才实行分类评价和有效激励,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四是按照市场规律促进科技人才良性有序流动,优化科技人力资本配置,探索新型科技人才与智力流动服务模式 五是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科研生态环境,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保证。 /p p    strong 三、重点任务 /strong /p p   (一)加快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p p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促进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创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协调发展,形成各类科技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分布的格局。 /p p   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加大战略科学家、杰出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支持力度。打造一支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队伍。加快推进科学家工作室建设,采取自组团队、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的管理制度,使科学家及其团队能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研究制定国家重大战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等的人才支持措施,重点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逐步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组织模式,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增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以各种研发平台为载体,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系统培养大批产业关键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的梯队合理配备。 /p p   加强产业技术人才、科技金融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围绕国家急需紧缺的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一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金融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万名高技能人才。重点扶持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p p   调整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区域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支持符合条件的、在中西部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 鼓励和支持这些地区科技人才申报国家科技人才计划 完善人才到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创业的后补偿机制和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中西部与东部对口支援等制度,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强中西部地区科研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高水平的区域性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吸引更多科技人才集聚,缓解科技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 /p p   (二)大力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p p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培养、锻炼和造就创新人才的体系,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探索中来。 /p p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方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科学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有针对性地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增加专业型研究机构的博士点 探索研究生培养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新模式,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博士后制度,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为博士后从事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条件保障。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机制,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变化,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科学分工与有效协同。突出用中培养,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科研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对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引导推动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有机衔接,形成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p p   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以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为契机,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重大科技人才工程,落实好配套支持政策。加强相关人才工程的顶层设计和相互衔接,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技计划和基地建设相衔接,合理确定各类人才支持数量和比例,积极发挥人才工程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启动实施基地和人才专项,在重大人才工程与人才专项中建立中青年领军人才承担任务的优先机制,对35岁以下具有研究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给予重点支持 给予女性科技人才适当的倾斜性支持。 /p p   加强科技管理、服务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科学前沿和国际规则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人才,提升科技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开展全国科技管理干部轮训,开展创新组织科技管理能力培训试点,分级分类构建科技管理培训体系和网络基地。加强专业化实验支撑和科研辅助人才队伍建设,壮大科技成果推广和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鼓励和促进公共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科学普及人才队伍,培育专业化的科普创作、产品研发和科普讲解人才。 /p p   (三)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p p   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p p   加强重点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围绕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大力引进能够引领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的战略科学家,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家。着力引进具有推动重大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引进适合领衔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建设的领军人才。重视港澳台杰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注重引进青年人才。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引才指导目录,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吸引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对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关键技术、核心部件难题的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率先在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地开展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开展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非涉密部分岗位全球招聘试点,提高科研机构负责人全球招聘比例,吸引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全职工作。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设立短期流动岗位,聘用国际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展合作研究。为海外引进人才及家属提供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切实解决生活难题。 /p p   实行更加开放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改革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制度,精简许可办理程序,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面实施。对高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 对急需紧缺人才不设数量限制,优先审批。明确外国人才申请和取得人才签证的标准条件和办理程序,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出入境提供便利。放宽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限制,允许获得学位的优秀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在华工作,逐步完善留学生实习居留、工作居留和创新创业奖励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认定机制,进一步放宽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的条件。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创业活动方面,给予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p p   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模式。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加强国际研究网络构建,吸引当地高层次创新人才从事研发活动。实行支持中国公民设立的企业利用国外科技资源的政策,推动中国企业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科研合作等,充分利用当地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企业服务。打造“一带一路”科技人才智库,搭建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平台。 /p p   (四)营造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p p   着力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宏观政策、学术民主、学术诚信和人才成长环境,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打下良好基础。 /p p   优化科研学术环境。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倡导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科技工作者打破定式思维和守成束缚,勇于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开辟新途径、建立新学派。坚持道德自律和制度规范并举,建设集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实行严格的科研信用制度,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 /p p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孵化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 /p p    strong 四、体制机制创新 /strong /p p   (一)改进科技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p p   完善科技人才使用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 /p p   推动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在国家政策制度框架下,扩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有利于开放、协同、高效创新的扁平化管理结构。由用人单位根据需求自主设置岗位和内设机构,自主探索多样的岗位管理模式。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依据市场规则和市场价格,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明确绩效工资的来源渠道,由科研机构自主决定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方式和分配办法。 /p p   完善国际人才使用机制。实施人才交流计划,形成制度化的人才国际交流支持机制。鼓励外国人才参与我国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放宽参与条件,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性规定。支持引进国外科研管理理念和机制,试点建立外国高层次人才担任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制度。支持国内科技智库的能力建设,鼓励其与国外一流科技智库和国际组织开展长期合作。 /p p   (二)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p p   实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p p   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和办法,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推行代表作评议制,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允许科学家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从事科学研究。对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技人才注重市场检验和用户评价。对从事成果转化的科技人才,重在考核其技术转移能力和其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p p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流程与制度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自治制度,推行第三方评价,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评价机制,拓宽科技社团、企业和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在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引入国际同行评议,针对非共识性人才试点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加大对杰出科学家、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奖励力度,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健全监督机制,完善与专业评价结果相关联的信誉鼓励和追责机制。强化对各类人才专项及入选者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严格执行退出制度。 /p p   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逐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推进科研机构实施绩效工资,并建立绩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对从事基础性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工资收入,对青年人才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加大激励力度。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加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建立健全后续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反馈机制,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使科技人员潜心研究。改变个人收入与项目经费过度挂钩的评价激励方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提高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全面激发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探索对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对急需紧缺等特殊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办法。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 /p p   (三)完善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p p   清除人才流动障碍,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按照市场规律让科技人才自由流动,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 /p p   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允许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才兼职。允许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技人才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形成可进可出的双向流动的保障机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改进科技人才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破除科技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试点推行“有限期聘用”制度,健全机制、畅通渠道,调整和优化队伍结构。推动内地与港澳台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p p   推动人才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流动。鼓励支持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人事管理、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成果转化、财政支持、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建立派出单位、科技人才和服务对象三方知识产权分享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科技人才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通过提高补贴标准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科技人才的收入水平。加强对科技人才服务基层工作的支持,促进公共科研机构面向所有科技人才开放,提供研发、信息和咨询服务。 /p p   促进科技人才学术交流。对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实行导向明确的区别管理,鼓励科技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放宽对学术性会议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为科技工作者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政策保障和往返便利。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扩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短期流动岗位数量,推动跨地区人才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或讲学。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机制,支持我国科学家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 /p p   (四)创新科技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p p   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为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评价和流动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p p   构建统一开放的科技人才市场。发展职业经理人人才市场、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等内外融通的专业型人才市场及网络人才市场。制定人才服务业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加强人才市场执法队伍和人才中介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人才服务机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倡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人才服务领域,加大科技人才服务融资投资规模,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人才测评等人才服务专业领域发展。 /p p   建立健全专业化、行业化的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明晰政府部门在人才公共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共政策和管理服务向非公有制组织人才平等开放。推进公共人才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对人才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建立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建立重点产业、行业和领域人才供给和需求信息的调查制度,推进人才公共服务的信息化进程。加大对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 /p p   拓展科技人才服务新模式。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平台,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探索人才和智力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探索“互联网+科研服务”,促进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资源和科技服务对社会公众开放共享,完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和服务。鼓励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高端服务。 /p p    strong 五、组织措施 /strong /p p   (一)加强统筹协调 /p p   构建高效的科技人才工作组织体系,明确科技人才工作的制度规范、组织形态、任务目标和责任权限,协调推动各类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和相关科技人才工程的实施。科技人才工作要涵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领域、系统、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科技部门设立相应的科技人才职能机构,具体承担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人才工作。承担相应科技工作的系统、部门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或在有关机构内确定相应的科技人才管理职能,具体承担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 /p p   (二)落实条件保障 /p p   健全科技人才投入保障机制,为培育和开发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奠定基础。加强科技人才投入结构和布局的顶层设计,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政政策,各级政府合理保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发挥人才发展相关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人才中西部地区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工作投入,推进科技人才政策分类支持、精准激励和普惠保障,形成定位清晰、公平透明、稳定预期的长效机制。 /p p   (三)夯实基础设施 /p p   以科技人才工作信息化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办与购买服务相结合。建立重点行业和领域人才供给和需求信息的调查制度,探索推行科技人才唯一标识制度,建立多源信息的关联共享与安全机制,有序推进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人才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机制,强化科技人才流失问题研究,探索建立科技人才安全预警体系。 /p p   (四)强化督促考核 /p p   加强对《科技人才规划》各项政策制定、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将《科技人才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对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加强科技人才计划全链条管理,建立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对人才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 /p p br/ /p
  • 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发布
    科技部关于印发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高【2012】8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动高性能膜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pdf   科技部   2012年8月21日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规划发布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 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2030年部署57项重大科技项目
    10月25日下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甘肃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文卿,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发布会上,李文卿厅长主要对《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进行简要介绍和解读,并就“十三五”规划和成果转化转移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简要地介绍和说明。  《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是甘肃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时期33项综合类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这个规划是全面完成甘肃省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任务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十三五”总体任务部署,规划由甘肃省科技厅牵头,在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汇集多方智慧,组织了近30个专题研究,经过一年多努力,九易其稿,形成了约3.8万余字、9章38节的最终规划文本。  李文卿在发布会上介绍到,《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首次以科技创新规划命名,彰显了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规划》内容既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紧密联系、同频共振,又与《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领域保持一致,是甘肃省“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建设创新型甘肃的战略蓝图。《规划》整体上形成了“1个指导思想、5项基本原则、5个发展思路、5项发展目标、2项重点部署、4大产业科技创新支撑、4大民生技术支撑、10项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措施、7项重点领域重大改革、6个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  李文卿介绍了这个《规划》的重点部署,概括起来,就是集中力量实施“14610”科技重点工作,“1”是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4”是提升酒嘉新能源、金武新材料、天水电子信息、陇东能源化工4个现代产业创新集群的能力。“6”是完善张掖科技创新创业、甘南黄河上游生态文明和高寒特色农畜产业、临夏清真食品产业、定西马铃薯中药材、陇南特色农产品、敦煌文化6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10”是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引领聚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惠民示范普及、生态恢复环境友好、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创新人才队伍聚集、高新技术优势培育、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创新治理水平提升10项科技创新工程。通过以上重点工作部署,打造引领技术创新的“发动机”、引领产业创新的“新高地”、引领制度创新的“源动力”。  《规划》主要任务的设计原则是继承与创新并重、近期与远景结合、需求与供给呼应。一是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体现重大和关键,加快推进37个方面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同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超前部署57项重大科技项目。创新重大项目组织模式,分批次有序列启动实施,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化布局。同时,注重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集成部署产业技术体系。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农业和服务业四个方面加快建立现代技术体系,瞄准科技创新前沿,构筑引领发展的支撑基点,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发展、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三是科技支撑民生发展,围绕甘肃科技扶贫、医疗保健、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4个方面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快推进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实现包容性、普惠性、个性化创新,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支撑。
  • 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
    国科发计〔2012〕1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电动汽车科技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 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
    11月25日,《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规划》进一步完善了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路举措,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的科技创新目标,安排部署了科技创新的各项工作,是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施工图”。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440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108.2%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6.2万件和3.3万件,是2010年的2.5倍和1.9倍 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6 项,填补了自然科学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和创新团队奖等奖项的空白,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全国的排名由26位升至21位,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撑河南省发展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经济发展传统优势减弱而新的动力尚在形成之中,加快动力转换、培育竞争新优势,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迫切需要强化科技创新。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使河南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力争达到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1.0%,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国前15名,建成创新型省份,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创新发展核心增长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要创新节点,优化创新布局,营建富有活力的城市创新生态。  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为重点,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企业梯次接续发展,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以强化基础前沿研究为重点,增强创新发展基础支撑。包括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学问题研究,优化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和建设,培育壮大一支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等内容。  以加快技术转移转化为重点,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按照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技术转移市场体系,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主要路径的“一体系两条路”思路,探索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以构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重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和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两个体系”建设。  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改革。  规划还提出:要围绕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河南优势产业,突出市场导向和产业化目标,集成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研制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产品,以优势领域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和壮大,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新兴产业方面,在高端重大装备、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通信与信息安全、重点功能性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核心技术,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培育形成一批产业化基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传统支柱产业方面,攻克现代食品制造、煤化工清洁生产、高性能钢铁及铝合金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差异化中高端产品,推动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 现代农业方面,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及粮食丰产配套技术体系研发,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开展畜禽精准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农业附加值,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社会发展方面,围绕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疾病防治、节能与绿色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依靠科技创新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
  •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发高〔2017〕92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p p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明确“十三五”时期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思路目标、任务布局和重点方向,规范和指导未来五年国家材料科技发展,科技部制定了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4/ueattachment/b6bd1c9d-a29d-4939-87ec-725388bee13e.doc" style=" line-height: 16px "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doc /a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4月14日 /p p br/ /p
  • 金索坤火焰原子荧光响应科技部新规划
    近日,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要求到2020年,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而现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尤其是国产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急需增强。实际上,在“两会”期间就有代表提出要加大对高端国产仪器的支持力度,加快国产仪器高端化速度。“提升国产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国产仪器的市场竞争力。”这一思想和金索坤公司“为原子荧光技术的发展探索乾坤”的理念相近。三十多年来,金索坤公司全心致力于原子荧光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市面上唯一一家只专注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研发以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倾心打造的新一代原子荧光光度计有检测元素多,技术指标好,检测速度快,安装省事、维护省心等优势。2017年2月,金索坤的新品SK-880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通过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组织的鉴定会。参与鉴定的专家一致认为,SK-880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国内未见技术特征相同的国内公开文献报道,具有首创性。SK-880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的问世是国产仪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早在90年代,郭小伟教授在完成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研发之后,为了扩展原子荧光光谱仪可检测元素的范围,郭小伟教授又带着他的课题组开始了火焰法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研究。他们在火焰法原子吸收的启发下,将液态样品经高效雾化器雾化后形成气溶胶,气溶胶在预混合雾化室中与燃气充分混合均匀,再通过燃烧的热量使进入火焰的试样蒸发、熔融、分解成基态原子,基态原子被高性能空心阴极灯激发至高能态,处于高能态的原子不稳定,在去激发的过程中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原子荧光。根据这一原理研发出火焰法原子荧光光谱仪。金索坤的研发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级,研发出了SK-880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这款仪器具有金索坤专利技术的背景扣除功能,是专为地质找矿系统测试痕量金所研制。目前,在金的测试中,仪器检测已占主要地位,原子吸收法已得到普遍应用。同样作为金的检测方法,火焰原子荧光法与原子吸收法相比有以下四大优势:1. 灵敏度高应用原子荧光法测金的检出限最低可达到小于0.05ng/mL,优于火焰原子吸收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测金的检出限。2. 线性范围宽(三个数量级)对于高含量的金精矿以及低含量的尾矿,均可限定在其测试范围内.火焰原子吸收的线性范围为通常小于两个数量级,对于高含量的金精矿,必须稀释后再进行测试。3. 干扰元素少采用专用高强度空心阴极灯,只激发待测元素,共存离子不会产生干扰。4. 测试费用低原子荧光使用液化石油气,火焰原子吸收使用乙炔气,乙炔气的成本较液化石油气略高,但通常原子荧光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流量为60mL/min ~80mL/min,而火焰原子吸收使用乙炔气的流量约为900mL/min。石墨炉的石墨管也是价格较高的耗材之一。SK-880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是金索坤研发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响应。相信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国产仪器会有一个更好地发展。 金索坤SK-880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
  • 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公布
    关于印发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2〕2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科技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特此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四月一日   附件:   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机遇期。制定《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加快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项规划》以“十二五”时期的需求为重点,兼顾我国中长期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明确突破绿色设计、节能减排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技术、标准、产业协同发展。选择典型示范意义的行业或区域,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发展资源节约和节能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力。《专项规划》明确了组织实施发展绿色制造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确定了重点内容和实施方案,提出了保障措施和技术路线图。《专项规划》是“十二五”时期开展绿色制造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形势与需求   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占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其中制造业及其产品的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2/3。高消耗将导致对资源的高依赖,将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也给国家的能源和资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绿色制造一种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 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加快相关技术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使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绿色制造”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六大科技产业化工程之一,提出“重点发展先进绿色制造技术与产品,突破制造业绿色产品设计、环保材料、节能环保工艺、绿色回收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装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示范,培育装备再制造、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绿色制造软件等新兴产业。”这些都对我国发展绿色制造解决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迫切要求,为先进制造领域布局和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规划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一)现状与形势   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1/4左右,产值居世界第一,但资源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如单位产品能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20-30%。有限的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这要求装备制造业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体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面临日益严峻贸易技术壁垒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从早期的安全、标志、性能等方面延伸到资源和能源节约、再生利用、保护环境等领域。例如:欧盟相继制定了机床环境评价与能效检测标准(ISO/TC39/WG12)、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标准EU StageⅢA 及ⅢB、家电产品有毒有害物质(ROHS)、回收(WEEE)、能效(EuP)等指令 日本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规及相应的标准,以及美国的电机、空调能效标准等,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世界主要经济体积极推进绿色计划,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制造促进计划(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SMI),并出台了可持续制造度量标准。欧盟第7 框架计划设立了“未来工厂(The Factories of the Future)” 重大项目,开展新型生态工厂模型(NewEco-Factory Model )和绿色产品研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日本公布《绿色革命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提出至2015 年将环境产业打造成日本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量。绿色制造成为各国重振传统制造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力点。   全球消费市场绿色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绿色消费成了一种全球性的现代消费浪潮。在欧盟和美国购买过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中,认为绿色产品比普通产品质量要好的消费者分别占41%和43%。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提出了“ThinkBlue Factory” 的生产理念,其目标是提高生产能效,同时显著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18 家再制造工厂。我国也开展了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工作。未来10 年后,绝大多数产品将可回收、易拆卸,部件或整机可翻新和循环利用,绿色产品可能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导。   (二)差距与不足   “九五”以来,科技部围绕绿色制造布署了相关研究方向和课题。并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针对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研究并在汽车、机床、家电等行业开展了应用示范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初步经验。但总体而言,我国绿色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   1 1.机械装备及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力及其软件支持工具薄弱。近几年国内汽车、工程机械、机床虽然在轻量化设计方面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在企业的具体应用比较少。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为例,轿车的自质量比发达国家同类轿车平均重8%~10%,商用车平均重10%~15% 载质量为40 吨的牵引车,Volvo FE 的整备质量为7.69 吨,而我国同类车型整备质量为9.95 吨,质量超过20%, 差距更加明显。又如同等起重吨位的国产起重设备的总重量比德国同类产品高出40%以上。我国在汽车轻量化设计和研究工作刚刚起步。   2.制造过程中的物耗、能耗和废弃物排放严重,机电产品制造工艺与装备水平不高。制造业生产车间粉尘、油烟、水雾、噪声及废弃物排放等对生产人员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危害严重。通用性机电产品通常表现为设备效率低、物耗、材耗普遍偏高,在节能产品开发和产品无害化方面差距很大。虽然在近几年在无模铸造、铸型数控加工、近净型锻造工艺、三价铬热处理工艺、干式切削与低温冷却润滑、废弃物排放及回收技术等方面取一定成果,并进行了   推广应用,但在热加工工艺方面,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比工业发达国家仍高出许多。   2 3.废旧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等产品和机械装备资源再利用率较低、附加值低二次污染问题严重,难以满足日益快速增加的报废处理和资源循环再利用需求。例如,欧盟、日本等对废旧汽车100%回收,美国回收95%以上,并采用自动化装备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很早就以法律形式规定生产商必须回收。我国废旧机电产品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回收与利用工艺与设备落后,再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   3 4.缺乏绿色制造技术规范、标准、法规体系,难以满足制造业绿色制造发展和出口需求。绿色制造基础技术研究不够,基础数据缺乏,标准制定时绿色属性指标难以定量。缺少统一的标准数据及信息,使得绿色设计、绿色评价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   (三)发展需求   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间题,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绿色制造是一种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生产模式。积极采用和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产品,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主线,从源头开始采用可实现减量化的绿色设计、制造过程的绿色工艺,使用过程的节能降耗、回收过程的绿色拆解、再利用环节的再制造及资源再利用等相关技术与装备,在全球制造业低碳化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为推动我国绿色制造的发展,需在以下方面取得技术突破,以支撑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推进绿色设计和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产品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的核心,是形成“从摇篮到再生”过程的基础。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是实施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的重要工具,也是实施绿色设计和制造的关键和共性基础技术。产品的设计费用仅占产品全部成本的5%-10%,却决定了产品生产周期80%-90%的消耗。将环境因素、节能减排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中,力求产品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最小。   2 2.改进制造工艺和实施清洁生产。一方面需要开发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如净成形工艺、切削加工优化技术、干式切削技术等。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制造过程中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原材料转化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实施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实现少废或无废生产。   3 3.推动传统设备节能化改造,研发节能减排产品及设备。推进传统设备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开发先进节能、节材产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新型设备。如采用高效电机、系统节能技术造传统设备等。   4.开发废旧产品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技术,推进产业化。开发废旧产品资源化与再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节约了自然资源。随着我国进入装备、汽车和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   期,将促进废旧产品资源化与再制造产业的形成。   4 5.加强绿色制造基础数据积累,建立绿色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引导、支撑和规范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绿色制造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5 6.完善绿色制造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地和队伍建设。在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大力推广绿色工程教育,加速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再制造等专门化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推进生态工厂建设。发挥政府在政策导向、税收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二、发展思路与原则   (一)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十二五”期间以具有带动性、示范性的典型产品与行业为对象,以推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为主线,坚持“产品导向、重点突破、示范应用、产业提升” 的总体思路,重点突破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规范与标准等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绿色技术、标准、装备、产品服务和产业协同发展。选择典型示范意义的行业或区域,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和发展资源节约和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引领和政策引导,协调部门、行业与地方相结合共同推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基本原则   重点突破与示范应用相结合。面向具有广泛带动作用的典型产品、行业与区域,通过产、学、研相结合,集中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瓶颈,通过应用工程实施与产业示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机制创新与行业提升相结合。大力开展绿色工程教育和专业培训,开展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推进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构建绿色制造应用技术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普及推广体系。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需求为导向,加快行业的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培育和发展废旧产品拆解与资源化、装备再制造等新兴产业,提升重点行业绿色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面向汽车、机械、家电、流程工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废旧家电与电子产品拆解与资源化、装备再制造等循环经济新兴产业需求,以制造业绿色化为目标,开展绿色制造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典型绿色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研制,形成绿色制造理论、技术和标准体系,开发出一批具有典型创新性和示范性的产品、工艺和重点装备,实施应用工程和产业示范,带动传统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升,支撑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量大面广出口产品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能力。   (一)攻克一批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   重点突破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与装备、废旧产品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等的关键共性技术,完善绿色制造基础数据研发与积累、技术规范与标准制订以及信息平台建设,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撑。   预期指标:重点突破一批绿色制造的关键共性技术,取的一批专有技术和发明专利,建立和完善绿色制造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示范基地。   (二)提升传统产业能效与资源利用率   围绕具有广泛带动作用的产品与行业,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等技术水平,提高设备与产品的绿色化性能,研发节能减排核心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和精细化能效管理,实现我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通过应用工程实施与产业示范,推动我国制造业节能、减排以及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预期指标:重点突破一批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绿色制造核心技术和工艺,取得发明专利,在100家企业以上实施应用工程和产业示范,原材料损失减少1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降低25%以上。在解决制约重大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促进相关行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部分行业的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发展和培育绿色化新兴产业   积极发展和培育废旧产品回收拆解、资源化与再制造、新能源应用、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和绿色制造服务等新兴绿色产业,研发先进的绿色制造技术、工艺与产品,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增长点。   预期指标:突破一批绿色制造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和培育50 家以上企业实施新兴产业应用和示范,原材料损失减少10-20%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降低25%以上,废旧产品再生利用率达到80% 以上,依托骨干企业、科研机构等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企业。   四、重点任务   围绕专项规划发展目标,结合我国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发展需求,“十二五”期间,拟实施的重点任务框架如图1 所示,包括绿色制造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能效与资源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发展和培育绿色化新兴产业的支撑技术与装备、面向产业链集群的行业与区域绿色制造产业示范工程、绿色制造人才、基地、联盟建设等方面。   (一)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   深入研究绿色制造面临的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取得源头创新成果,为突破绿色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瓶颈、提高绿色制造技术水平、推动绿色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支持。重点突破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技术、标准、产品、产业协同发展。   1 绿色设计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技术。面向节能减排要求,重点研究产品轻量化设计、节能降噪设计、资源节约性设计等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方法,建立绿色设计基础数据库和知识库,开发支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的绿色设计工具平台,促进绿色产品设计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产品资源性能和节能性能的大幅提升。   2 2.洁净切削加工理论与技术。针对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液的大量使用与排放对环境、人身健康等造成的危害问题,开展干切削、新型绿色切削介质、准干切削等相关切削机理、刀具技术与工艺实现方法研究,实现加工方式从传统的大量使用切削液向绿色少、无切削液使用转变,达到高效切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标。   3 3.绿色制造过程碳效优化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制造过程碳效分析模型及评估,能耗产需预测、测量、监控与评估,以及制造过程资源和能量利用率优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制造过程碳效协同平衡与综合优化、管网模拟、机电系统能耗测量、节能减排监控及其支持系统等技术。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制造系统高效低碳运行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4.退役产品逆向回收物流与再资源化技术。开展退役产品回收、拆解、分选、回收利用、再制造、废弃物处理在内的逆向物流设施布局、自动分拣与跟踪技术、废旧物资库存控制等逆向回收物流技术研究 对退役产品破碎、材料分选以及破碎残余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高退役产品回收利用率,实现破碎残余物的无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资源化。   5 5.再制造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针对制约再制造技术应用中的关键基础科学和技术瓶颈问题,重点突破再制造对象剩余寿命演变规律,可再制造性评价理论 再制造毛坯绿色清洗技术 再制造成形过程的高效控形、控性理论 再制造产品寿命预测及其可靠服役。构建再制造基础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体系,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6 6.再制造产品寿命预测与安全服役关键技术。针对再制造产品寿命的不确定性问题,对再制造毛坯的损伤检测技术、再制造零件初始质量评价和控制技术、再制造零件动态健康监测的传感技术、再制造产品在强耦合条件下的服役安全与综合验证技术,开发相关应用装置,在重载车辆及关键部件发动机等典型再制造产品和零部件上进行试验验证。   7 7.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及信息平台。构建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开展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研究以及标准协调、标准化服务活动,制订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制造技术规范和标准,针对制造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及再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建立统一的标准基础数据及信息平台,在汽车、家电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标准研究。   (二)提升传统产业能效与资源利用率   针对汽车、工程机械、电子电器、机床、印刷机械、矿山机械、石化设备等产业对节能减排要求,突破产品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工艺、节能环保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支撑制造业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发展。   面向石油天然气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等流程行业,发展流程工业生产过程绿色化技术、生产绿色化产品及成套设备,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促进推广应用以及产业技术升级。   1 典型产品绿色创新与优化设计。围绕起重设备、工程机械、机床、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等典型产品,突破轻量化设计、节能降噪技术、可拆解与回收技术等核心技术,形成我国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的绿色自主创新设计能力,提升产品能效和资源利用率,以及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能力。   2 传统产业制造工艺绿色化新技术与装备。面向铸造、锻造、压力成形、焊接、切削加工、表面处理等传统工艺,突破和掌握一批绿色化生产工艺新技术与装备,建立示范线或生产基地,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制造工艺绿色化进程。   3.新型绿色制造工艺与装备。选取并突破齿轮高速干切削、   无油墨印刷、微细通道平行流换热器、高效零排放智能型自动清洗装备等一批创新示范性好、具有显著节能、节材、环境友好特征的新型绿色技术及其制造工艺与装备,并形成示范应用。   1 4.节能产品开发与技术。针对电机系统、内燃机、流体机械等开发出一批节能、节油、环保使能产品及技术。面向车间污染物治理、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研发出一批环境治理和无害化使能技术与装备 在机械工业推进节能环保评估与使能提升工程,支持节能环保使能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的应用发展。   2 5.流程工业传统工艺绿色化新技术与设备。形成天然产物和生物制造业精密智能化单元装备和全流程集成化系统,建立产业化示范线,使我国在微生物大规模培养制造、天然活性物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绿色制造目标。   3 流程工业环保设备、技术及工业示范。改变我国烟气脱硝、脱硫核心技术受制于日本、欧美跨国公司的局面,装备设计和运行控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示范应用,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和培育循环经济新兴产业的技术领域   以工程机械、汽车、机床、矿山设备、电子及家电产品等典型机电产品为重点,研发绿色回收处理与再制造装备,开发流程行业绿色化新技术、工艺与装备,形成产业发展支撑能力。   面向流程工业典型产品,利用绿色合成、过程强化与集成、工业资源与能源利用的能效分析等技术,构建绿色化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装备,在资源替代工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促进先进成果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   1 1.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面向工程机械开发成套的再制造工艺及装备,建立行业和部门的拆解及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通过应用工程与产业示范,为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工艺与装备保证。   2 2.机床再制造性能提升成套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大型铸锻基础件的剩余寿命检测及其可再制造性评价技术、床身导轨等关键零部件再制造工艺技术、数控及信息化再制造性能综合提升技术、整机再制造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再制造服役安全可靠性技术等关键技术,制定重型机床再制造技术及质量保证体系与规范,建成重、超重型机床再制造产业化生产基地。   3 3.煤矿机械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煤矿机械零部件接触磨损分析及磨损寿命模型、涂层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工艺优化、剩余寿命评估技术 开发采煤机行走轮与齿轨传动副、刮板输送机链轮链窝与刮板、大功率矿用减速器箱体轴承座孔、传动齿轮类零件、液压支架控制阀与支架立柱等关键零部件高效再制造技术与装备 制定相关技术规范 通过推广应用,建成煤炭机械   再制造示范生产线。   1 汽车
  • 科技部等印发”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部署7个重点任务
    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共提出了包括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加强城镇发展低碳转型系统研究等7个重点任务,其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基础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国际领先、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城市(群)建设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建筑结构体系与工程建造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取得新突破,形成以健康、低碳和高品质为目标的数字设计、建造和运维的新方法和新工具。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在城市更新、建筑低碳节能、韧性城市和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智能建造软硬件平台、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建筑与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公共文旅服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并跑与局部领跑。领域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培养一批城镇化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骨干企业,进一步优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凸显。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完成一批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建筑和低碳宜居示范城市。科技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社〔2022〕3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科技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2022年11月18日“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为明确“十四五”时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形势与需求(一)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镇区域规划、绿色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城市功能提升、生态居住环境改善、城市信息化管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挖掘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跨江跨海超长桥隧等特种结构工程建造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建筑节能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型建筑结构突破技术瓶颈,工程设计实现自主研发。但是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领域大部分技术仍处在跟跑或并跑阶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材料、装备及工程专业软件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仍然不足。同时,城市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满足现代化治理的需求,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目标还需要更多绿色低碳技术支撑。(二)国际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近10年来,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代表的巨型城市区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在巨型城市区域落实《巴黎气候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逐渐成为焦点,包括基于自然的规划措施、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调整、完善公共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一些城镇化率较高的国家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部署时,更加关注绿色建筑、低碳城区、适老化社会建设和既有城区建筑改造升级,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优化和城市(群)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运维、城市功能和空间效率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三)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发展将从经济主导更多转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导向,城市建设方式将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要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需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科学化水平与城市运行智慧化水平,引领住房城乡建设低碳转型,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全面支撑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体系设计为总领、以目标导向为主线、以技术突破为重点、以场景应用为驱动,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提升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式,开创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和建筑舒适性、健康性、功能性需求,提升建筑宜居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狠抓城镇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建造、绿色运维、绿色消纳,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坚持系统思维与创新引领。围绕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统筹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各环节创新主体,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攻关,加快新技术在城镇化领域的典型场景应用,以科技创新驱动城镇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基础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国际领先、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城市(群)建设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建筑结构体系与工程建造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取得新突破,形成以健康、低碳和高品质为目标的数字设计、建造和运维的新方法和新工具。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在城市更新、建筑低碳节能、韧性城市和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智能建造软硬件平台、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建筑与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公共文旅服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并跑与局部领跑。领域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培养一批城镇化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骨干企业,进一步优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凸显。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完成一批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建筑和低碳宜居示范城市。四、重点任务(一)加强城市发展规律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发展规律与城市体系布局研究,提升规划调控能力,支撑服务国家城市与城市群战略性布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空间优化开发、城市(群)及都市圈建设规划设计、城市体检评估等新型城镇化创新理论方法、关键技术体系与应用示范平台。专栏1 城市发展规律与城镇空间布局1. 城市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与智能监测技术。研究基于生态本底网络结构的城市群和区域绿色发展的方法论;研究城市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与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碳中和目标的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方法、碳排放核算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碳代谢模拟技术;研发城市群和区域建成区的实时监测与感知技术;研发基于生态优先的城市群人-地-产耦合评估技术;研究城镇复杂场景的多模态融合感知与场景智能认知技术;开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试点工作。2. 城市体检评估技术。研究城市体检评估方法、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面向常态化监测的城市体检体制与机制;研究城市体检多源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综合分析处理及标准化诊断技术;依托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搭建国家-省-市联动的仿真、模拟与智能决策的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与数据库。3. 数字化规划设计。研究基于多维空间传输的城市空间数字规划设计方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引擎技术;研发城市设计方案智能生成与仿真技术;研究人的环境行为演变及多尺度空间演变模式识别技术,建立中国超大城市中人的环境行为演变模式识别成果库;研究基于实景三维的多尺度时空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建模、管理及服务技术,搭建国家-省-市多层级分布式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平台。(二)加强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系统技术研究。面向城市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发展的阶段,针对我国城市功能宜居、绿色低碳、智慧人文的发展需求,以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市政设施运维安全高效、智慧智能、集约节约为目标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建设水平,支撑完整社区、城镇老旧街区(小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既有建筑和工业园区再利用、地下空间高效利用等新时期城市更新工作,开展规模化工程示范。专栏2 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1. 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诊治更新。研究既有工业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城区人文保护、改造与功能提升技术;研究既有建筑、社区一体化绿色改造、健康改造、适老改造、消防安全改造、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等宜居改造与性能提升技术与装备;研发建筑与基础设施的智能检测、监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建筑与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性态演变评估与控制技术;研发建筑与基础设施高效修复、加固技术与装备。2.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上空间高效利用。研究地下空间高效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运维基础理论;研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与三维规划管控原理;研发地上地下环境约束下的地下空间容积率控制原理、调查规划方法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地下空间防灾规划技术;研发地下空间开发建造技术与设备,包括地下大空间开发装备、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技术与装备、受限空间增容开发技术与装备、地下空间开发可持续发展技术、智能化地下空间开发及工程建造技术。3. 全龄友好城市、活力街区和完整社区。研究城区各类建设场景的智慧建造技术,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技术体系,城市噪音控制与城市热岛效应优化技术,智慧停车管理与慢行交通系统建造技术,基于公共交通导向(TOD)的多功能综合体建造技术,全龄友好型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环境、居家环境、信息环境评价与建造技术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技术体系、普惠托育与适婴适童主动健康服务设施建设技术体系,多场景、多业态全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技术。(三)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面向存量巨大的建筑与基础设施高效运维及街道社区精细化运维等城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开展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促进建筑业与信息产业等业态融合,显著提高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的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提升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系统协同管控能力、保障设施供给安全,提升城市运维效率。专栏3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1. 工业化建造与智能建造软件装备。研究非线性几何特征建模与BIM图形引擎,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三维图形平台并发展相应软件生态;研发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开发面向典型工程、极端工程建造场景的嵌入式智能融合感知终端;研究大型工地施工现场全要素感知自适应组网技术与多模态异构数据的智能融合技术;研究基于工程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智能化工程机械、建筑机器人装备以及人机协同作业系统;研究贯通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体系。2.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体系。研究可持续及环境友好型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包括先进水泥基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可再生与低碳排放材料等;构建基于材料结构一体化的适应复杂需求和严苛环境的新型结构体系;研发基于工业化建造的城市桥梁新体系及其安全运营和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研发适应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与关键技术。3. 智慧运维。研究公共服务数据治理与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基于三维空间单元的城市信息模型(CIM)理论和平台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城镇智能体理论、数据与运行安全等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建筑、大型交通枢纽与市政公用设施智慧运维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城市数据大脑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理论与技术,构建全场景智能监测预警和智慧综合运维服务平台;研发城市道路系统协同运行平台;研究融合智慧社区与智慧家庭构建方法和技术体系,开展智慧城镇综合示范。(四)加强绿色健康韧性建筑与基础设施研究。为推进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提高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整合信息化、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在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工程技术标准、新型绿色建材、围护结构系统和部品、高效机电设备、高性能绿色建筑、健康社区与健康建筑、韧性城市等方面实现全链条技术产品创新并进行集成示范。专栏4 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1. 高性能绿色建筑。研究基于人工智能与人因工程学的绿色建筑设计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多主体、全专业、高效能的绿色建筑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平台,编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一代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研发性能可调建材与多功能复合、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围护结构产品,开发高效能机电设备与系统;研发低增量成本、高性能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近零/零能耗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2. 健康社区与健康建筑。研究空气、声音等环境要素对人健康的定量影响(包括增强性影响)与相关机理,建立包括多尺度室内外环境参数等在内的数据收集平台;开发社区-建筑室内外环境健康保障和优化提升关键技术,非视觉健康照明和健康睡眠保障技术,健康建筑与健康社区规划设计和性能保障技术体系;研究未来社区规划设计和功能体系,开展健康社区和健康建筑技术集成和示范。3. 韧性城市。研究面向不同类型灾害风险的韧性城市理论及设计、分类评价技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韧性城市区域致灾动态模型与多灾害韧性动态评估技术,城市生态空间韧性功能提升技术,建筑抗震、抗风、防火抗爆韧性系统提升技术及韧性结构新体系,城市应急广播技术体系、城市综合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和运维技术,城市群、都市圈空间韧性功能协同提升技术。(五)加强城镇发展低碳转型系统研究。以建筑领域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面向城镇能源系统发展目标,从单纯追求能源消费侧的节能减量转变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能源消费侧革命,积极开展城镇低碳发展表征评价方法与监测系统、城市低碳能源系统、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减排与提质增效、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零碳建筑、绿色消纳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推进零碳零排放城市示范。专栏5城镇低碳支撑系统1. 城镇新型低碳清洁能源系统。研发热水联供、热电协同、烟气余热利用与减排一体化、大温差跨季节水热联储等系列技术;研究光储直柔新型供配电系统基础理论、安全保护方法及相关标准,研发新型光伏一体化技术体系,直流供配电关键设备与技术;开展北方城镇地区低品位余热清洁供暖工程示范,以及源网荷储用协同的区域能源系统试点示范。2. 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减排与提质增效。研究供排水设施低碳排放与提质增效协同优化技术,污水收集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控制与碳捕集技术,生态型水体全要素全生命周期低碳建设与运维技术,降雨径流污染低碳净化技术,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燃气供应、能源梯级利用和运行优化技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低碳排放技术与装备,城市园林绿化碳汇增效技术。3. 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研究城市生态修复与生境重建相关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河湖岸线生态系统恢复及调控技术,城市水循环体系智慧管控技术,城镇近自然生态环境营建与运维技术,公园城市背景下都市空间绿化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光热环境耦合调控治理技术、竖向城市构建与宜居环境营造技术。4. 绿色消纳。研究建筑与基础设施低环境影响拆解技术,建(构)筑物三维形态及拆解受力特征的快速测绘分析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建(构)筑物拆解专用装备,适用于城市复杂环境的拆解专用器具与防护作业工具,拆解过程有害效应的生成传播机制与精细控制技术,各类工业建(构)筑物高效拆解技术,拆除垃圾与城市垃圾低碳处理可再生综合利用技术。(六)加强文物科技创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面向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文物史迹、古建筑、古遗址等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的重大需求,加强文物保护与认知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文物知识挖掘和展示传播技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立完善文化遗产全周期保护修复和风险预控理论与技术体系,保护和共享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支撑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学习、教育和国际交流等。专栏6 文物保护和传承利用1. 文物保护与认知基础研究。研究夏商时期文明传承、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进程,中华文明起源与早起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历史规律;研究文物劣化机理与环境作用机制,研究文物典型劣化过程(病害)的等效模拟或实验验证方法;研究文物建筑火灾蔓延机理;研究文物保护材料作用机理、失效机制、环境影响和服役周期预测方法;研究古代工艺逆向重建与文物产地溯源理论与方法,建立主要产地的示踪指标基础数据库。2. 文物保护与认知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文物表层病害无损检测和智能诊断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文物本体稳定化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文物保护新型功能性材料;研究基于历史数据和多维特征的文物建筑动态风险智能评估方法、监测预警模型及防控技术装备,研发针对文物建筑火灾早期探测、快速救援处置技术和专用装备,研究古建筑区域防雷、生物风险监测和出土文物应急保护环境控制成套技术和专用装备;研发考古探测、发掘与研究关键技术和装备。3. 文物知识挖掘与展示传播技术。研究博物馆文物知识智能化深度展示方法与技术,研发馆藏文物数字物纹提取关键技术与智能监管系统;研发面向特殊场景的虚实融合的文物知识展示与传播技术;研发数字空间文物知识展示与传播技术,研发文物超高清数字化与超高真实感绘制、珍贵文物动态历史信息呈现与多模态交互、在线数字孪生博物馆关键技术。(七)加强文化旅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针对我国文化服务领域智能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融合不足,以及在提供安全、便利的旅游服务和精准智能旅游监管等方面的不足,研究文化和旅游科技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服务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中国文化和旅游高端装备形成国际竞争力,以智能服务平台促进文旅行业监管模式变革。专栏7文化与旅游融合1. 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研发文化资源保护与复原复现关键技术,优化文化数据提取、存储、利用技术;研究传统文化素材数字化挖掘与素材化基础理论方法,研发文化资源数字化与内容挖掘集成技术;研究语言及视听认知表达、跨媒体内容识别与分析、情感分析等智能创作基础理论与方法,研发文化资源内容创作技术与装备;研究新型全感知、自然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视听技术,全媒体内容智能认知和生产处理技术;研发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技术与装备,开发旅游资源数据服务平台。2. 公共文旅服务。研发公共文化服务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分析集成技术;研发物理形态和数字形态文化资源的备灾存储关键技术与系统装备;研究景区和博物馆等智慧文化场馆构建技术,开发国家文化公园、
  • 河南省出台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12月4日,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获悉,《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出台,正式勾勒出我省“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蓝图。  “在突出改革思维、顶层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要求下,全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可整体概括为‘1123’,即围绕一个主线,建设一个载体,强化两个支撑,突出三个重点。”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培臣解释,“一个主线”指“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一个载体”指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创新发展的重大核心载体,“两个支撑”指强化科技投入要素和科技人才要素,“三个重点”指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和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河南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力争达到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1.0%,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5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国前15名,建成创新型省份,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规划全文约5万字,共分八篇二十五章,其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把郑洛新示范区作为创新发展核心增长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要创新节点,优化创新布局,营建富有活力的城市创新生态。  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为重点,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企业梯次接续发展,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以强化基础前沿研究为重点,增强创新发展基础支撑。包括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学问题研究,优化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和建设,培育壮大一支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等内容。  以加快技术转移转化为重点,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按照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技术转移市场体系,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主要路径的“一体系两条路”思路,探索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以构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重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和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两个体系”建设。  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改革。
  • 聚光科技CEO接受央视采访解读十二五大气规划
    十二五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今天(12月5日)正式出台,除了确定未来五年大气污染的控制目标和措施,一些不为人关注的特殊污染物进入了防控的范围。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2%、13%、10%,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PM2.5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 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央视新闻直播间就“十二五大气规划:控制目标确定 特殊污染物受控”对业内专家进行了采访,聚光科技CEO、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副会长---姚纳新先生接受了央视新闻直播间的采访并对规划做了解读,姚总指出就中国现在的环境污染状况仅仅是检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及COD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对和老百姓生命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的,比如说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生物毒素等对人体是有非常直接的影响的污染物做到检测。这些污染物点多面广涉及到绝大多数行业和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 聚光科技CEO、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副会长---姚纳新接受采访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