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技发展

仪器信息网科技发展专题为您整合科技发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技发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技发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技发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技发展话题讨论。

科技发展相关的资讯

  • 温家宝:没有科技的发展 就没有中国的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8日上午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作关于科技发展问题的报告。他强调,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 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温家宝指出,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是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解决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讲,一要靠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   温家宝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的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引领中国未来发展。要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着眼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自主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合理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政府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抓出成效。要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温家宝强调,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科技创新就没有根基。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持国家崛起的筋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坚持从国情国力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国家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关键领域,有效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力争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突破。要加大对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和前沿研究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重。国家财政要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队伍。要改革评价体系,为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   温家宝指出,加快科技发展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决策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科技系统组织结构、科技人事管理制度等,有步骤地系统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温家宝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要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抓住机遇,顽强拼搏,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韩启德主持了报告会。
  •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2018国际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态势
    p   近年来,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并正在加速向应用领域渗透,在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和健康等重大问题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生命科学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及其与数理科学、工程科学的进一步交叉融合,为更深入系统地认识生命、更精准有效地改造生物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继信息技术之后,生物技术日益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在重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技术集群之一,其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特征日益凸显。 /p p    strong 今天先来了解2018国际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态势: /strong /p p   随着以纳米孔为标志的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迅猛来袭,测序技术迈向高通量、高精度、低成本与便携性时代。与此同时,表观转录组分析技术、单细胞测序分析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加速了人类生命蓝图的绘制与完善。这些生命科学手段与生物技术不断创新、交叉与融合,广泛地应用到科学前沿、临床应用乃至产业研发等诸多领域,从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生命科学研究:脑- 机接口技术的重大突破,改造生命和创造生命的深入研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疗法的临床转化,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重大关联,乃至细胞免疫疗法的无限潜力,无一不彰显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个体化、精准化迈进的趋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一)重大研究进展 /strong /p p strong   1.生命组学研究继续推动生命科学发现 /strong /p p   技术创新和交叉推动生命组学研究向更精确的方向发展。在基因组方面,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利用PacBio单分子测序技术结合BioNano单分子光学图谱技术,发表了最为连续的人类二倍体基因组组装结果。在转录组方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马普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开发了瞬时转录组测序技术,绘制了人类瞬时转录组图谱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协同多家机构完成了大脑单神经元转录组的大规模评估。在蛋白质组方面,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合作开发了人类SRMAtlas分析方法,首次定量检测了完整的人类蛋白质组 美国多家机构联合开展了大规模蛋白质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研究,探索了驱动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关键因子。在免疫组方面,哈佛大学医学院在一系列免疫细胞中进行了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和染色质的分析,构建了干扰素诱导调节网络 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推动了免疫组库分析的临床应用。 /p p   strong  2.脑科学酝酿全球合作研究,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strong /p p   脑科学持续稳步发展,并酝酿全球合作。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脑计划不断推进的同时,全球神经科学家积极探讨开展全球协作,共同解决脑科学研究三大挑战。 /p p   脑科学研究产出系列成果,尤其是在脑-机接口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技术进步推动基础研究快速发展,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开发的标记大脑神经元MAP-seq新技术,有望实现深度神经网络的重大突破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首次精确定位并定量了哺乳动物大脑中的基因表达。脑图谱绘制方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功绘制了大脑语义地图,迈出了解读人类思想的关键一步 美国华盛顿大学完成了人类大脑皮层图谱,97个大脑皮层区域首次亮相 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院绘制了迄今最完整的数字版人脑结构图谱,将成为大脑研究的最新指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分别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脊髓损伤后人类和黑猩猩对自身部位而非假肢的控制,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在2016年迈出了重要一步。 /p p    strong 3.合成生物学发展突飞猛进 /strong /p p   合成生物学在改造生命和创造生命方面的研究愈发深入。随着软件工具的迅速发展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克雷格· 文特尔研究所等机构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人工合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小、仅含有473个基因的“合成细菌细胞”Syn3.0 美国哈佛大学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出了只包含57个密码子的大肠杆菌基因组,这一事件入选了我国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美国华盛顿大学通过计算、建模、预测与优化,首次人工设计出了超级稳定的二十面体蛋白,该重大成果入选了2016年《科学》杂志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为合成生物学、药物装载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此外,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能够合成硅-碳键生物体的诞生预示着合成生物学未来具有无限可能性。 /p p   strong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展现临床应用巨大前景 /strong /p p   全球各国继续大力支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同时强化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疗法的临床转化进程。干细胞基础研究持续深入,日本九州大学首次实现了干细胞体外生成成熟卵细胞,为理解卵子形成进程提供了新的蓝图,该成果入选了2016年《科学》杂志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利用化合物把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心肌细胞与脑细胞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首次利用成人干细胞修复新生儿心脏。与此同时,包括干细胞在内的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3D打印等工程化技术的融合,逐渐指明了工程化组织器官修复的发展方向。美国韦克福雷斯特大学利用“组织和器官集成打印系统”(ITOP)打印出人造耳朵、骨头和肌肉组织,将其移植给动物后都能保持活性,有望解决人造器官移植难题。 /p p    strong 5.人类微生物组展现与人类健康和疾病重大关联 /strong /p p   人类微生物组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套基因组,该领域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并获得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待微生物组的观念更是从“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转变为“将人体微生物组视作一个人体器官”,显示人类微生物组的重要作用。目前,肠道微生物组是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2016年,肠道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研究持续推进,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对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与免疫应答和营养水平也具有紧密联系。美国耶鲁大学解释了肠道菌群引起肥胖的机制,解决了困扰学界多年的难题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阐述了肠道微生物与帕金森病的联系,证明肠道中特定种类微生物的分泌物会与α-突触核蛋白“携手”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 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同时发现在热量匮乏的情况下,肠道菌群的组成可以决定个体是健康生长还是发育不良。这三项研究被评为“全球健康尤其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水岭”。 /p p   在机制探索的基础上,肠道微生物也为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 /p p   机遇。美国贝勒医学院发现一种肠道细菌能够逆转小鼠的自闭症状 比利时鲁汶大学发现一种名为Akkermansia的肠道细菌能够减缓小鼠的肥胖和糖尿病进程 微生物疗法公司Seres Therapeutics宣布启动全球首个合成性微生物药物SER-262治疗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Ⅰb期临床试验。 /p p    strong 6.首个PD-L1免疫疗法药物上市,细胞免疫疗法有望攻克实体瘤 /strong /p p   近年来,免疫疗法研发热度持续不减,被视为肿瘤治疗的新希望。2016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将应用免疫工程治疗疾病评为年度十大突破技术。 /p p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细胞免疫疗法是当前肿瘤免疫疗法研究的热点。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方面,201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以PD-L1为靶点的免疫疗法药物Tecentriq。2016年,细胞免疫疗法在攻克实体瘤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小鼠模型中证明了靶向癌细胞表面蛋白Tn-MUC1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治疗白血病和胰腺癌的有效性 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贝克曼研究所利用靶向白细胞介素的CAR-T疗法治疗脑癌患者,患者肿瘤显著缩小,且肿瘤曾完全消失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NIH)下属癌症研究所利用靶向KRAS突变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回输,治愈了一名晚期结肠癌患者。 /p p    strong 7.个体化和精准化是医药技术发展的方向 /strong /p p   随着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全球新药研发模式逐渐从传统的重磅炸弹式向精确制导式发展,特别是以个体化和精准化为特征的靶向药物发展迅速。2016年,FDA批准的22个新药中,靶向药物有18个。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的新的疾病靶点正在被不断发现。2016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分别发现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新靶点PIM1激酶、肿瘤免疫疗法新靶点免疫检查点蛋白Cdk5,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发现了172种肿瘤基因突变与靶向药物的组合。生物大数据成为靶向药物研发、指导精准用药的重要资源。2016年,美国Regeneron遗传学中心将50 000余人的基因组数据与其电子病历相结合,发现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 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研究了11000个患者样本中的肿瘤基因突变,发现了癌症基因突变与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之间的关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二)技术进步 /strong /p p   生命科学新技术不断革新,推动生命科学研究朝着精准化、定量化和可视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p p   strong  1.基因测序技术迈向高通量、低成本与便携性时代 /strong /p p   高通量、高精度、低成本和便携性是测序技术和仪器研发的方向。纳米孔测序技术入选了2016年《科学》杂志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Oxford Nanopore公司便携式纳米孔测序仪MinION完成了对埃博拉病毒的现场检测,在国际空 /p p   间站对鼠、病毒和细胞的DNA测序及人类全基因组进行测序,这些应用证实了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测序中的应用潜力。一系列新型测序技术也不断涌现,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开发的Read Until测序技术通过与纳米孔测序联用,实现了高度选择性的DNA测序。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也在不断改进,Illumina在2017年初推出了NovaSeq新型测序仪,有望将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100美元。 /p p    strong 2.表观转录组分析技术揭示RNA修饰调控机理 /strong /p p   开发新型测序技术,发现RNA修饰标志物及其修饰位点,揭示其调控机理,是目前表观转录组领域发展的重点。2016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发出了一种新型RNA测序技术m6A-LAIC-seq,可以提供RNA化学修饰的详细信息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发出了hMeRIP-seq技术,绘制了RNA的hm5C转录组图谱,全面揭示了这一RNA修饰的分布、位置和功能 芝加哥大学与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分别开发出两种新技术m1A-seq和m1A-ID-seq,实现了全转录组水平上的谱图鉴定,同时发现了一种新的RNA甲基化修饰形式——m1A,扩展了mRNA中的修饰种类,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表观转录组分析技术被《自然-方法》杂志(NatureMethods)评为2016年的年度技术。 /p p strong   3.单细胞测序与分析技术加速人类细胞图谱绘制 /strong /p p   单细胞测序新技术不断涌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了新型RNA测序技术Div-Seq,可以揭示新生神经元的动态 我国北京大学开发出了单细胞三重组学测序技术,首次实现对单细胞进行三种组学同时高通量测序。在单细胞分析技术方面,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发出光学原位读取人工突变存储(memory by engineered mutagenesis with optical insitu readout,MEMOIR)技术,能够读取动物细胞的生命历史和“谱系图”。得益于这些单细胞技术的进步,国际人类细胞图谱计划得以酝酿实施。 /p p    strong 4.基因编辑技术日益精准,得以广泛应用 /strong /p p   基因编辑技术的精确性及脱靶问题逐步改善,其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美国哈佛大学实现了对单个碱基的编辑,提高了其精确性 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减少了Cas9酶与靶DNA的非特异性互作,从而降低了脱靶效应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首次实现了RNA编辑,美国索克生物研究所开发出了可编辑眼睛、大脑、胰腺及心脏细胞等非分裂细胞的新技术,为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疾病治疗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同时,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及我国南京大学先后分别开发了巨型拟菌病毒噬病毒体抵抗元件(MIMIVIRE)新系统、Target-AID新技术、以结构引导的内切酶(structure-guided nuclease,SGN)技术,均有望成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p p    strong 5.体外诊断技术高速发展,液体活检走向应用 /strong /p p   体外诊断技术迎来高速发展期,为疾病的精准诊疗奠定了基础。作为体外诊断分支技术的液体活检技术已从科研走向应用,成为疾病早期筛查和预后的重要工具。201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液体活检评为年度十大突破技术。液体活检的检测物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RNA和外泌囊泡小体(exosome)4类,其中CTC和ctDNA是目前的研究热点。2016年4月,美国FDA批准了首款基于ctDNA进行肿瘤筛查的产品——Epigenomics公司的Epi proColon试剂盒(用于筛查大肠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三)产业发展 /strong /p p   生物产业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当前,生物技术不断在医学、农业、工业、环境、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正在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并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人口、粮食、环境、能源等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生物产业的蓝图正被越来越深刻地描绘。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速度领先的经济领域。 /p p   本文摘编自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编著《2017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一书,内容有删节 。 /p
  • “双碳”愿景下的科技发展
    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较高的仍是煤炭,想要实现减碳,有必要降低煤炭在相关领域的使用比例。实现“双碳”不是简单地退煤,而是要实现“多能互补”,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随后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绿色电力系统。 这一过程中,科技发展是实现“双碳”的通关秘籍。科技创新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传统能源革新,减少高碳排放,还能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构建清洁的能源供应系统。近年来,我国科技产业围绕低碳发展转型,布局了一系列的新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过去的几年里,煤炭清洁利用、煤制烯烃工艺等技术的推广利用,推进了煤炭绿色低碳转型,提高了煤炭的使用效率和经济价值。以煤制烯烃为例。这项技术对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缓解石油供应紧张局面、促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协调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在工艺技术助力“双碳”的同时,信息化科技也可以在“双碳”中有用武之地。例如建筑行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可溯源的能源监控管理体系,把能耗以数字化的形式直观呈现,在此基础上进行AI分析、曲线分析,随后可根据反馈进行再度优化。通过“云、网、边、端”一体化的架构设计,可以实现与建筑内所有用电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信息智能科技不仅可以服务建筑业,还能在逐步取代传统能源的进程中出一份力。近几年,5G技术迅速发展,凭借5G技术,电网的控制对象会更广、控制时间更及时、控制更精确。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通信、建筑等领域融合,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绿色、智能以及便捷。在“双碳”已成为人类重要发展目标的今天,科技创新必不可少。
  • 科技部部长万钢展望我国“十二五”科技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等。   这是科技部部长万钢11月1日在福州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作大会特邀报告时介绍的。   万钢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将其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和深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优化配置资源,突出系统创新,力争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在清洁能源、深海探测、深地勘探等方面进行重点部署。我国还将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发展,实施蛋白质、量子调控、纳米、发育与生殖、干细胞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计划,在蛋白组学技术、纳米技术、全光通信网等战略方向,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整合构建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   万钢表示,我国将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要深化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龙头。   万钢指出,我国将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实施全民医药健康科技行动,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源控制以及传染病等技术的研发,加强对于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增强减缓适应和抗灾的能力。   万钢表示,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杰出科学家建立科学家工作室,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加强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团队。此外,我国还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科技对外开放,主动实施平等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加大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力度,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发挥我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的作用。
  • 惠然科技亮相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助力国产高端仪器发展
    惠然科技亮相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助力国产高端仪器发展2023年5月17-19日,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惠然科技携场发射扫描电镜最新项目成果精彩亮相,促进科学仪器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扫描电镜作为高端仪器的代表是国家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被称为科学界的“纳米之眼”,惠然科技近年来深耕扫描电镜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和正向研发,专注于场发射电镜电子光学系统、电路系统及相关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设计外观到内在材质结构都进行了很多的创新,在提升工作效率、高分辨成像和安全可控等方面取得行业领先优势。其核心产品FE-SEM整机系列可广泛应用在锂电新能源、材料科学、自然资源、纳米科学、失效分析等各个领域及场景。展会现场,惠然科技凭借出色的产品实力和热情专业的工作态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咨询与交流,一大批电镜行业研究机构、经销商、客户及扫描电镜研发与应用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现场驻足询问了解产品,就研发实力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表现出对公司核心产品的浓厚兴趣。经工作人员的认真介绍与详细讲解,用户参与热情高涨,部分企业表明希望与惠然科技进行进一步深度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作为国内显微领域高端仪器扫描电镜的新势力,惠然科技在本次展会受到广泛关注与称赞。 随着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更迭,惠然科技也会持续着眼于国产科学仪器新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深耕行业,抓准市场趋势,为客户创造提升更大价值,推动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国产高端科学仪器早日突破“卡脖子”添砖加瓦。最后,感谢每一位莅临惠然科技展位进行咨询和技术经验交流的朋友,我们将不忘初衷,在扫描电镜业务赛道上发挥自主创新、正向研发的核心优势,持续加速。
  •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科技 政策
    美 国   强调科技创新战略性投资 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 积极推动数据开放和科研成果共享。   2013年美国经济逐步走出危机,但联邦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却是继续下降的一年。为避免减支对科技创新产生的不利影响,4月10日奥巴马提前向国会提交了2014财年预算,增加了研发预算总额(比2012财年增加1.3%),强调对科技创新进行战略性投资,提出要推动研究、激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   美政府从2012年开始致力于打造一个遍布全美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其目标是投入10亿美元建立15个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继首家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mdash &mdash &ldquo 国家3D打印机制造创新研究所&rdquo 在俄亥俄州杨斯顿成立后,2013年又新建了&ldquo 轻型和现代金属制造创新研究所&rdquo &ldquo 数字制造和设计创新研究所&rdquo 和&ldquo 下一代电力电子制造研究所&rdquo 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1月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将以紧密的公私合作为基础,旨在推动新制造工艺和技术等基础研究快速商业化 创新网络强调官产学研合作,加强资源和设施共享 由联邦政府和其他资金共同提供支持。   美国因开放信息数据政策推动了众多新产业领域的飞速进展,拓展了创新创业视野,并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美政府于5月9日发布总统令,加大力度推动政府信息开放。白宫预算办公室据此制定了新的开放数据政策,强调将信息作为资产来管理。2月22日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要求各联邦部门扩大公共资助研究成果的开放获取,要求年度研发开支在1亿美元以上的每个联邦机构都要制定计划,推动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更多地实现开放获取。这些研究成果包括联邦资助直接产生的研究成果、经同行评议的学术出版物、数字数据等。   2011年签署的《美国发明法案》规定,2013年3月16日及此后申请的美国专利将实行&ldquo 发明人先申请制&rdquo ,并确立了授权后复审程序等新机制,以提高专利质量,确保发明人的权利。6月4日,白宫提出五项行政措施和七项立法建议,保护创新者权利免受恶意诉讼的侵害,确保高质量的发明专利。   全力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在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指出要继续致力于加强STEM教育,奖励那些与大学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设置相关课程的学校。5月,美国推出了《联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五年战略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培养STEM优秀教师、提高中学STEM课程比例、增加STEM学历大学毕业生、支持弱势群体学习STEM和培养未来的STEM劳动力制定研究生的目标。联邦政府在2014财年预算中计划投入31亿美元用于STEM教育,比2012财年增长6.7%。为吸引和留住外来人才,奥巴马在2013年还力推国会进行移民法改革,确保吸引高技术人才、工程师和创业者留居美国。   2013年网络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美国社会热议的话题。奥巴马于2月12日发布总统令,提出加强网络安全,提高关键基础设施的恢复力,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商业机密、隐私和公民自由的保护。为此,美国政府鼓励关键基础设施所有者和运营者改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共享,与其合作制定和实施风险防范标准。按总统令要求,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于10月22日提出了初步网络安全框架,该网络安全框架草案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后预计于2014年2月正式公布实施。美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也于11月向总统提出加强国家网络安全的建议,建议联邦政府未来10至20年投入资金加强高风险、高回报的基础研究。   2013年6月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了《国家生物监测科技路线图》,明确了加强生物监测所需开展的重点研发领域,旨在向决策者提供有关生物威胁及时准确的信息。10月,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又发表了《生物事件应对和恢复科技路线图》,旨在向决策者和有关人员提供应对生物事件所必需的信息和工具。该路线图强调要寻找科技差距,开展重点研究,找到技术方案,使政府做出更加高效的决策。   英 国   继续大力支持创新,占领新技术制高点 解决长期争议问题,专项领域推出投资计划。   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给英国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而创新资金投入被认为是通过创新提振经济的最新有效手段。2013年5月,英技术战略委员会发布了《2013&mdash 14年度执行计划》,宣布将未来一年对英国创新企业的资助金额提高到创纪录的4.4亿英镑,主要扶持技术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未来城市、新材料、卫星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医疗卫生等,扶持重点将是中小企业。   在扶持创新企业的同时,英政府还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投入,目前已建设了多个技术创新中心,涉及先进制造、卫星应用、细胞疗法、近海可再生能源、未来城市、交通系统和联通数字经济等多个关键领域。至2013年末,各技术创新中心的公私投资总共达到了14亿英镑,并且在未来还将继续增加。   鼓励创新,但也不忘占领高新技术前沿,英国希望两者兼顾。在2013年初,英政府宣布投入6亿英镑,大力发展大数据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机器人技术、再生医学、农业科研、新材料和能源技术8类新技术。其中大数据技术获得了1.89亿英镑的资金支持,成为重中之重。   除上述6亿英镑&ldquo 一揽子&rdquo 计划外,在各个专项领域,英国政府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发展计划,涉及新材料、生物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2012年底,宣布追加投资2150万英镑资助石墨烯研究项目 2013年初,决定追加投入2000万英镑用于合成生物学研究 3月,宣布向航空产业的长期投资计划,将联合产业界共同出资20亿英镑,创建英国航空技术研究所 6月,宣布了旨在促进英国虚拟模拟技术开发的五大研究项目,作为&ldquo 虚拟创新计划&rdquo 的一部分 10月,宣布投入1.24亿英镑研究资金,着手解决国家最为迫切的健康问题,应对重大健康挑战。   2013年,一些在英国长期争议的问题也尘埃落定。1月,政府公布新高速铁路项目建造计划,新建高铁将是100多年来第一条在伦敦以北修建的铁路 3月,政府宣布批准在英格兰西南部一座新核电站的建设规划,这是英政府1995年以来首次批准新建核电站 6月,政府宣布允许一项从2011年开始的转基因小麦种植试验继续进行 同样在6月,政府还表态支持有望阻止部分遗传疾病的&ldquo 一父两母&rdquo 人工授精技术,并称将推动议会讨论修改相关法律。   法 国   强调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 推出《新高等教育和研究法》 公布&ldquo 未来十年投资计划(PIA)&rdquo 。   近5年来,包括法国在内的众多欧洲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在面临严峻的财政紧缩压力同时,法国鲜明地提出要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通过资金投入、颁布新法、成立新的评估和投资机构等措施,力图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得先机。   为适应新形势需要,提升高教与研究水平、促进就业和增强法国竞争力,法国今年通过了《新高等教育和研究法》。在高等教育方面,新法着力增加学生进入大学的渠道,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改革大学管理体制。在研究方面,新法决定撤销&ldquo 研究与高教评估署&rdquo ,成立新机构&ldquo 研究与高教评估高级委员会&rdquo ,负责对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进行评估和审核 创建研究战略委员会,直接由总理领导,负责制定国家研究发展战略并参与战略的实施与评估 增加高教研究机构成果转化职能。   为提高法国经济竞争力和实现能源转型,法政府公布&ldquo 未来十年投资计划(PIA)&rdquo ,旨在确立2016年至2025年十年间政府投资重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完成能源转变目标。该计划总额120亿欧元,其中有一半资金直接或间接用于能源转型。   法国生产振兴部提出了更为具体的34项工业振兴计划,包括新一代高铁、低油耗汽车、电动飞机和电力推动卫星空间、3D打印机、云计算等尖端科研项目。该计划任命34位专员负责各项目的组织实施,有望十年内创造近48万个就业岗位。   法国成立国家投资银行(BPI),该行由国家和法国信贷局(CDD)共同出资,业务重点将对企业创新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法发布&ldquo 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rdquo 报告,强调在长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应更加注意协调和持续性。这也就意味着法国将对各个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评估和选择,从&ldquo 广撒网&rdquo 转向&ldquo 把钱花在刀刃上&rdquo ,并从国家层面组织连贯、协调的行动,减少法律和行政枷锁。   法国总理府下属的&ldquo 战略研究中心&rdquo 公布《互联网,展望2030年》。报告认为,法国在信息领域的发展未能跟上世界步伐,提出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刺激互联网市场消费和经济增长,从而助推法国信息技术进步。   德 国   提高政府研发经费投入 发展未来电力网络 支持太阳能研发 推出迄今为止最大的医疗健康研究项目。   2013年,欧盟终于正式推出总计约770亿欧元的&ldquo 地平线2020&rdquo 计划。德国的科研经费继续增加,2013年德国政府投入研发资助的经费高达144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了近60%。   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联邦环境部(BMU)和联邦教研部(BMBF)1月14日提出,&ldquo 未来可实现的电力网络&rdquo 联合倡议,共同资助1.5亿欧元用于可持续电力系统领域的研发,重点是智能配电网、传输网络以及离岸风电的连接和相关的接口等应用解决方案。   BMBF 3月宣布继续加强IT安全研究资助。与&ldquo 物联网&rdquo 和&ldquo 工业4.0&rdquo 有关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攻击防范,嵌入式系统的普遍解决方案,物联网的安全有效管理等三个项目获资助。   BMBF 4月在柏林推出了新的研究基础设施路线图。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CTA)、洲化学生物学开放筛选平台(EU-Openscreen)和商用民航机全球观测系统(IAGOS)被纳入其中。   4月,BMU和BMBF宣布联合投入额外的资助资金5000万欧元,以支持德国的太阳能研发,重点用于研发结合能源管理与能源存储的分散式光伏的系统解决方案,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概念以及新型光伏组件概念。   7月1日推出迄今为止最大的医疗健康研究项目。该研究将在超过20年的时间内对大约20万自愿参与者进行调查,研究遗传因素、环境条件、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对大众化疾病(如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影响。项目将于2014年初全面启动,耗资总计约2.1亿欧元。   7月17日,&ldquo 2020&mdash 创新伙伴计划&rdquo 确定了10个资助概念。该计划旨在支持东西部研发创新合作,推动德国东部地区科研能力。据悉,2013至2019年间,该计划总共将投入5亿欧元。   加拿大   发布2013经济行动计划 首次将技能培训选择权下放给雇佣双方。   自2006年以来,加政府已在知识经济上投入了90多亿加元的资金。按绝对价值计算,加拿大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总投资位居世界第四。2013年,加拿大经济仍适度增长,并继续创造就业,但也面临着来自境外尤其是欧元区和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重大风险。3月21日,加拿大政府发布下阶段就业、增长和长期繁荣计划&mdash &mdash &ldquo 2013加拿大经济行动计划&rdquo 。该计划包含了一个大胆和创造性的技能培训计划&mdash &mdash &ldquo 加拿大就业补助金计划以及加拿大历史上最大和时间最长的联邦基础设施计划&rdquo &mdash &mdash 建设加拿大计划,并将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加拿大的制造业及技术创新。   加拿大就业补助金计划旨在根本改变国民获得培训的方式。该计划可为每人提供15000加元以上的补助,确保国民得到雇主所寻求的技能。联邦政府将最多提供5000加元,省区政府及雇主将提供与联邦匹配的同等数额。该计划第一次将技能培训的选择权从政府手中交到了雇主和求职的加拿大工人手中。   新的建设加拿大计划则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和可预测资金,用以建设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新投资将集中于能够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并设计采用公私伙伴合作(P3s)等创新方式。该计划总投资超过530亿加元,其中包括从2014&mdash 2015年度开始的为期10年投入超过470亿加元的新增投资。2014&mdash 2015年度及以后,将另有60亿加元通过现有基础设施资金计划提供给各省、地区和城市。总体上,联邦基础设施投资总额10年间将达到700亿加元。这将确保加拿大公共基础设施在未来多年中保持世界级水准,并为创造就业、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率作出贡献。   加政府亦将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加拿大企业取得成功并创造就业。加政府正在通过将面向新机械设备投资的临时性加速资本折旧免税计划延期两年,向制造商和加工企业提供14亿加元的税务减免。加政府还向以下计划投入资金:投入2.25亿加元用于扩大和延长临时性小企业雇工免税计划一年 分5年时间投入1.1亿加元将终生资本收益免税金额在2014年增加到80万加元,并将此项新免税额与通胀率挂钩,用以增加对小企业主、农场主和渔民的支持 分5年时间投入6000万加元帮助杰出和具有高潜力的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机构扩大服务,使创业者可以创办新企业并成长壮大。   2013加拿大经济行动计划还推出措施帮助制造业在世界经济环境中取得成功,这包括:分5年时间提供9.2亿加元对南安省联邦经济发展署进行更新,在5年时间里确保向永久性战略航空航天与国防计划投入近10亿加元的稳定资金,和从2014&mdash 2015年开始分两年投入9200万加元继续支持林业创新和市场开发。   8月,加拿大学院委员会开展了一次本国产业研发的评估调查,发布了《加拿大产业研发现状》的报告,确认航空航天产品及配件制造、信息和通信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制药为加拿大产业研发的四大优势行业。   俄罗斯   大规模扶持科学研究 积极推行科研补贴系统 出台《2020年前科技发展》国家计划。   2013年,俄罗斯在尚未走出经济危机阴影的情况下,仍继续坚持对科技领域的强有力支持。2013年12月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的一段表态颇能代表俄罗斯政府的科技政策立场。他说:&ldquo 尽管目前经济上存在困难,但我们仍将总体增加对科研事业的拨款,并将对研发工作继续给予大规模扶持。&rdquo   2月,普京总统在科学和创新领域青年科学家颁奖典礼上强调,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费供给到2018年将达250亿卢布。俄罗斯还将通过新近成立的远景研究基金会,来完成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及相关产业的现代化改造任务。普京还指出,俄政府准备积极推行科研补贴系统,&ldquo 把科学家自身摆到第一位&rdquo 。   12月,梅德韦杰夫在祝贺2012年俄政府奖科技界获奖者仪式上表示,俄政府打算增加科学领域支出并进一步扶持研发。俄罗斯2013年内批准了一系列科技领域新项目,包括《俄罗斯2020年前科技发展》国家计划。这个国家计划的拨款规定,预算支出从2013年的1450亿卢布增加到2015年的1700亿卢布,而2020年前将超过2500亿卢布。   8月16日,俄政府发布了《经济发展与创新经济》国家计划,确定从2013年起到2020年,政府将为加快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的建设拨款1252亿卢布(约合37.9亿美元)。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被认为是保证&ldquo 国家计划&rdquo 实施、引领俄罗斯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巨大动力。从2013年起,&ldquo 创新中心&rdquo 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前与&ldquo 创新中心&rdquo 配套的斯科尔科沃科技大学将吸引一大批国际知名学者和青年才俊在这里学习和工作。   7月,梅德韦杰夫正式签署《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发展路线图》。该路线图拟定的战略目标:2020年前,俄罗斯生物技术制品产值占GDP比重应达到1% 2030年前应达到3%。2015年前&ldquo 路线图&rdquo 重点扩大对生物制品的国内需求并加大出口 用生物合成替代化学合成,建设能够取代现有产品结构的新型工业研发生产基地 建设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实验基地。此外,&ldquo 路线图&rdquo 还对生物制药和生物医疗、生物农业和生物食品、工业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能源等生物技术子领域提出具体量化考核指标。   韩 国   公布了《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提出&ldquo 创造经济&rdquo 时代的5大战略 培养人才挑战诺贝尔奖。   韩国政府7月召开第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审议会议,确定并发布了《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内容涉及2013年到2017年韩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划和方向。根据该计划公布的内容,韩国政府将在未来5年内持续扩大在研发领域的投资规模,力争到2017年将韩国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到3万美元,同时创造出64万个就业岗位。   为保证该计划的顺利实施,韩国制订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扩大国家研发领域投资 开发国家战略技术 发挥中长期的创新力量 积极发掘有潜力的新兴产业 增加就业岗位。根据该计划内容,韩国在2017年的研发预算将从目前的68万亿韩元增加到92.5万亿韩元,并计划在下面五个领域进行重点投资:发掘新产业 寻找未来增长动力 营造干净而方便的环境 开创健康长寿时代 建立安全社会。   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提出该部发挥中心作用的5大战略:构建&ldquo 创造经济&rdquo 生态系统 增强国家研发和创新实力 推动软件和内容产业化 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化 造福国民的科技和信息通信技术。   为发展网络新产业,韩国拟制定&ldquo 云计算发展法&rdquo ,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并建立基金培养内容产业。   同时,协调各部门利用科学技术解决食品安全等各种社会问题,为此将启动规模达100亿韩元的试点项目。   另外,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将把大田&ldquo 国际科学商务地带&rdquo 发展成世界基础科学研究枢纽,吸引世界300名著名科学家到韩国,并培养3000名研发人员。   以色列   推出第2批12个国家集优科研中心 优先发展空间科学 重点支持可替代能源和网络安全研究。   以色列教育部和计划预算委员会1月公布了第2批12个集优中心(I-CORE)名单,其中5个为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中心,7个为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加上2012年首批公布的4个集优中心,以色列已经有16个先进科研中心。2010年启动的集优中心计划是以政府改革科研体制、增强基础科研能力、吸引高科技人才回流、占领尖端前沿科技阵地的重大举措。按照计划,以色列将从2011年到2015年在不同研究领域投资1.25亿美元,建立30个集优研究中心。   4月,科学技术部更名为科学技术和空间部,旨在推动发展空间科学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同时大大增加了以色列航天局的科研经费和活动范围。   6月,以色列举办第三届国际网络安全会议,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打造数字&ldquo 铁穹&rdquo 、建设全球网络安全孵化器的目标,欲在短期内让以色列跻身网络安全全球5强。网络安全局启动&ldquo 前进计划&rdquo 、&ldquo 马萨达计划&rdquo ,设立学术研究基金和奖学金,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化,培养专业人才。   以色列11月召开了彭博能源选择峰会,该奖项是以色列交通领域&ldquo 能源选择计划&rdquo 的一部分,旨在鼓励科学家开展降低对石油依赖性的研究,是目前世界上可替代能源研究领域中奖金最高的奖项。以色列争取到2020年对石油的依赖减少30%,到2025年减少60%。   以色列加入欧洲&ldquo 地平线2020&rdquo 科研计划。以色列是参加该计划的唯一非欧盟国家,7年内投入6亿欧元。精明的以色列人测算过,在这里投入的每1欧元,将得到1.5倍的收益。
  •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学科技工作发展,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总后勤部卫生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战略目标   五、重点任务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七)推动健康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八)完善条件平台,支撑医学发展   六、保障措施   医学科技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改善民生服务,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加快医学科技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特制定《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疾病防控挑战艰巨。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并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结核、艾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未富先老的老龄化问题也接踵而来,老龄人群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此外,出生缺陷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心理精神疾患日益增多,重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频发,呼吸、消化等常见病、多发病仍然困扰着广大公众的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危害对健康的影响加重,职业病和地方病高发,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不断出现,亚健康状态人群扩大,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较低,进一步加剧了疾病防控的严峻形势。面对诸多挑战,现有医学认识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许多重大疾病包括常见多发病仍然缺乏经济有效的防控办法和诊治手段,疾病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高。   (二)健康需求快速增长。   健康是人类自身最普遍、最根本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健康需求的主要特点是起点低、总量大,居民整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随着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等各要素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公众健康需求快速释放,人们越来越重视防病治病,拉动了医疗服务业以及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我国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伴随着广大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家庭医疗、康复保健、个人健康等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个人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现代健康服务业快速增长。医学科技的目的已不仅仅是解除病痛,更要满足人们健康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等多层次需求,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三)科技创新高度活跃。   认识生命现象和解决健康问题带来的内生动力以及以生命科学为主的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促进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整体等层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推动医学向预测、预防和个体化诊疗等新的方向加速发展 医学影像、分子诊断、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微创手术、组织工程、生物医用材料、靶向药物治疗、无创检测、实时监测、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疾病防治手段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进步 传统医药的健康观念、医疗实践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日趋紧密,中西医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突出特色 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日益广泛,医学逐步成为促进生物、材料、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集成融合应用的重要引擎,医学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四)医学模式加速转变。   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揭示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已经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问题,而是包含生物、环境、心理、社会等在内的复杂系统科学问题,医学科技进入了多视角、全方位研究的整体医学的时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渗透融合和紧密协同的大兵团作战。紧密围绕医学科技发展需求,加强医学研究资源的共享集成,推动不同学科和技术领域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紧密衔接,加快建立整体协同的研究模式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五)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器械制造为龙头的健康产业,是支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促进医学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撑,是世界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在技术驱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健康产业持续增长和快速发展,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日本已确定“生物产业立国”的战略目标,我国也将生物医药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我国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还以仿制药为主,大中型、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中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标准等诸多挑战。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是当前我国支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降低公众医疗负担的紧迫需要,也是面向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需求。   (六)战略意义日益凸显。   医疗与健康关系着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各国政府均着力发展医学科技,以解决重要疾病防治难题,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健康水平的提升成为衡量和评价各国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国家已经启动健康战略并正在实施,医学科研投入经费比重日益加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经费约占美国非国防领域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一以上,2010年达到312亿美元,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英国计划在10年内向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研发投入150亿英镑。无论是投入经费总量还是科技经费的比例,我国医学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大医学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和中医药的原创优势,突出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技术、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着力实施自主创新、重点前移、重心下移、加强转化和系统整合五项战略,重点解决我国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瓶颈问题,切实加强医学科技发展组织模式的优化,大幅提高医学科技的创新能力,为构建普惠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人口安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基本原则   (一)自主创新。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是医学研究的“资源”大国但并不是“创新”大国,解决疾病和健康领域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医学科技的创新突破。要充分利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发展迅速、临床医学资源丰富以及中医药理论方法的原创优势,将自主创新作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基础、应用、开发研究整体布局,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研究衔接部署,加快建立更为完善、更具效率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为医学科技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重点前移。   立足预防,增进健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疾病防控整体形势不利的局面。要重点发展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识别技术,实现疾病的早期干预,大幅度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疾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为预防为主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要大力发展健康状态辨识技术、健康管理及亚健康状态干预技术,重视公众健康知识普及,从“治已病”为主前移到“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   (三)重心下移。   以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疾病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医学科技研究的不仅要发展适于大城市、大医院需要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更要关注广大农村和社区基层,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在基层的普及应用,大力发展新型整合医疗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加强转化。   医学科技的根本落脚点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切实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当前,基础医学、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非常突出。有效解决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缩短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时间,尽快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产品、方法、方案或指南并应用到临床实践,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已成为医学科技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   (五)系统整合。   医学研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有效的系统整合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研究模式,严重制约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要加强医学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医学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 要注重学科领域整合,以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方式促进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 要重视对研究力量整合,促进医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推动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联盟等建设 要重视研究资源整合,加快临床研究协同网络平台及相关资源库、信息库的建设 要重视医疗服务模式的优化整合,加快推进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技术发展,优化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协同医疗、整合服务的新模式,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系统高效利用。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针对公众健康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统筹部署,凝聚优势力量,优化组织模式,通过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的支持,初步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具有开放联合、机制创新、集成攻关等特征的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一批综合防控及规范化、个体化诊疗的新方案,推广一批适宜社区、农村基层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有效提升疾病的防诊治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防控能力,为有效降低疾病危害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十二五”时期医学科技发展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医学发展向健康促进转变 二是组织模式向协同研究转变 三是医疗服务向整合集成转变 四是产业发展向自主创新转变。   (二)技术目标。   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 重点开发30-50项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诊疗技术,在若干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早诊率和治愈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研发50-80项适宜农村、社区基层的疾病诊疗技术、健康促进技术及创新产品,并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   (三)能力目标。   建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患、呼吸系统疾病、出生缺陷等30-50个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构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8-10个专科/专病协同研究网络 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和协同攻关的新机制,医学科技的发展模式、资助策略和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初步转变,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五、重点任务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的转化,努力在国际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引领医学科技发展。   发展重点:   1.“组学”技术。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各类组学技术,加快新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微量样品提取和放大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发展,促进组学技术在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2.系统生物学技术。发展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建设支持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疾病致病相关性分析、表观基因组和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等研究的大型生物医学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3.纳米医学技术。研究纳米医学材料、药物靶向传递的纳米载体、纳米生物器件、纳米诊断试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 开展纳米医学产品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研究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技术,以及分离鉴定、扩增、识别、植入人体、免疫排斥等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 研究组织工程医疗产品构建及保存等再生医学关键技术。   5.医学工程技术。发展新型电磁功能检测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医学诊断技术、医用植入/介入体技术,基于多模态融合影像介导的个体化手术规划、导航、定位技术等,以及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的中医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研究和阐明生命过程本质,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深入揭示传统医学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力争在生命活动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其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发展重点: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防、诊、治的基础研究,阐明病因和病情转归规律,研究发病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等。   2.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   3.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利用模式生物和动物模型重演与验证个体遗传发育机制,婴幼儿智力发育和体质生理机能发展的分子机制等。   4.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衰老的控制机理及分子调控机制 衰老与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 生殖衰老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基础研究 衰老与心脏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   5.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基础研究。研究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脑信息表达与脑式信息处理系统,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等。   6.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7.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研究生殖及其调控规律 避孕药、导向药物、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系统、抗早早孕药和止孕药等基础研究 免疫避孕的基础研究 出生缺陷的基础研究等。   8.灾害医学的基础研究。针对地震、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和武装冲突等人为伤害,开展创伤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机体对外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 灾害引起的精神应激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 急救医学技能和设备的基础研究等。   9.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开展藏象、气血、津液、气化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开展中药道地性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 开展方剂组成、组分、成分、配伍及配比的深化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 结合临床深化传统经方的基础研究 开展经络基础理论、经络功能相关理论及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 开展中医病证与理法方药的基础研究。   10.其他。新药创制相关基础研究 营养、肥胖、生活方式等所致疾病的机理和防治研究 医药健康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的基础研究等。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落实“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   发展重点:   1.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等重点疾病大型队列和基于社区人群的大型队列,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发生率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探索疾病的病因及流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研究。重点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健康危害监控和现场检测技术 空气和水污染评价技术 气候变化对健康危害的影响 食品药品安全的现场检测和高通量检测方法 粉尘、放射性物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 地方高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   3.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研究。重点加强慢病监测预警及管理,遗传易感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4.疾病早期干预技术研究。加强营养、环境、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高危因素综合干预和新的防治措施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重点疾病三级预防方案,促进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不同区域的推广和应用。   5.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研究,综合开展孕前、孕产期和婴幼儿期的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适合中国人群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整体技术方案 加强安全、高效、易用的避孕节育新技术、不孕不育防治新技术等研究,建立计划生育技术评价平台,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6. 健康测量及健康管理技术。重点发展健康数据采集、个体健康评估、急重和慢性病人监测等技术,开展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技术等研究 加快构建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民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个人健康服务平台。   7. 亚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开展我国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亚健康状态参考诊断标准,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 研究亚健康发生发展规律 综合利用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进行亚健康干预策略研究,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发展。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血液病、传染病以及口腔、耳鼻喉、眼、皮肤等各科疾病以及罕见病,突出临床医学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优化临床研究模式,大力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积极推进数字化医疗及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发展重点:   1.新型诊疗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影像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2.适宜技术研究。面向农村和社区,研究筛选一批适合基层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中医、计生和数字化医疗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化诊疗方案研究。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科学评价医疗技术的体系和方法,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及诊疗路径,为疾病分级分类救治提供科学依据,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4.个体化诊疗技术研究。发展个体化诊疗技术,建立重点疾病的分子分型标准,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发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传统优势,加强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   5.数字化医疗技术研究。以医疗信息标准化为基础,重点发展医疗信息集成与融合、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决策支持、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监控等技术,加强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助推医改实施。   6.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研究。加强名老中医和民族医的学术传承、经验整理以及中医(民族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藏、文献挖掘 强化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中医(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提高诊疗效果 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的研究和筛选,促进推广应用。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围绕保健康复需求,重点突破老龄人口保健的健康、养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残疾人及慢性病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展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研究,服务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发展重点:   1.老年人保健。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老年重要器官功能维护方法与技术,老年人健康监测及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老年人临终关怀技术支持,老年人适用的康复辅具等研究与推广 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老年医学研究。   2.妇女儿童保健。开展妇女生殖保健监测研究,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生殖系统感染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防治技术推广研究,预防和减少妇女常见多发病 加强新生儿窒息、儿童肺炎、腹泻等婴幼儿重症疾病的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 加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加强儿童营养缺乏的监测与干预技术研究。   3.残疾人及慢病患者康复。采用运动、视觉、交流等功能代偿技术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在加强急性治疗与控制期康复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慢性病恢复期康复治疗能力,中医康复作用机制及适宜技术推广。   4.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系统筛选和整理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重点发展疾病防治普及技术、健康生活数字化传播和普及技术、科学合理用药普及技术等,建立全民健康网站,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加强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完善科技应急机制,提升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学救援能力, 有效应对重大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和生物安全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发展重点:   1.传染病防控。重点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开展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能力 同时,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热带病、寄生虫病、手足口病等其他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   2.医学应急救援。完善医学应急救援链,加强技术储备,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重视对灾后幸存人员的心理评估和干预研究,提高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和创伤救治水平。   3.战创伤救治。开展军事医学特色的武器损伤防治、战伤救治,野战输血、训练伤防治等研究 开展交通事故伤的救治对策研究 开发新型紧急救治器械。   4.公共t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部 人口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 总后勤部卫生部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 科技部印发技术市场发展9项意见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科技部制定了《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推动技术市场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5月28日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left " (此件主动公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技术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是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各类技术交易场所、服务机构和技术商品生产、交换、流通关系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市场从无到有,功能逐步完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对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和经济融通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面对全球创新发展的新态势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技术市场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服务效能亟待提高、功能和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待增强。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制定本意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明确技术市场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坚持拓展功能、提升服务,坚持规范行为、加强监管,坚持引领发展、要素融通,着力构建技术交易网络,着力提升专业化服务功能,着力优化制度环境,着力加强监管服务,加快形成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资金为纽带、政策为保障的现代技术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融通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到2020年,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技术市场初步形成,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培育2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600家市场化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3至5个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培养1万名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万亿元,技术交易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到2025年,统一开放、功能完善、体制健全的技术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更趋完善,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显现,技术市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和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优化技术市场分类布局。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行业需求,发展各具特色、层次多元的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成为全国技术交易网络重要节点。完善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发展,发挥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的作用,提供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的双向转化。围绕“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建设国际化技术转移平台,推动我国技术交易市场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网络重要节点。发挥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作用,链接各类技术交易市场,形成互联互通的全国技术交易网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服务功能和发展水平。推动现有基础条件好、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技术交易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聚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投资人、技术市场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为技术交易双方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评价、中试孵化、招标拍卖等综合配套服务,建成全国性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完善技术类无形资产挂牌交易、公开拍卖与成交信息公示制度,推广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通过市场发现价值。探索技术资本化机制,推动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动发展。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推动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一批社会化的技术市场服务机构,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吸引集聚高端专业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对标国际一流技术转移机构运营模式,选择若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示范,整合知识产权披露、保护、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入股和无形资产管理等相关职能,建立专业化运营团队,形成市场化运营机制,在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加强对技术转移机构人员的激励和保障,形成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为先进尖端技术快速进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提供渠道和服务保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五、发展壮大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一批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纳入国家、地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技术转移学院,开展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转移从业人员职业培训。鼓励高等学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专业,培养技术转移后备人才。联合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推动成立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行业组织,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吸引社会资本设立相关奖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六、创新技术市场服务模式。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技术交易市场和服务机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展技术搜索、技术评估、技术定价、技术预测等服务,通过开展创新挑战赛等活动为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对接。依法合规开展技术成果在线交易,推动技术市场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双方提供大额资金支付分批次担保等服务,强化技术交易信用和利益保障,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网上技术交易环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托管、流转服务能力建设。支持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七、完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技术转移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加强对政策落实的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修订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和技术合同认定规则,推动地方加强对大额合同的认定登记和规范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推动地方开展技术市场立法工作,完善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和配套政策,加大支持技术市场及其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力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八、规范技术市场服务和管理。宣传贯彻《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完善技术交易规则,优化技术转移服务流程。加强技术市场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监督评估和考核评价,依据评估结果加大激励引导力度。加强技术市场信用管理,依法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交易主体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入开展技术市场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业专项统计制度。加强技术市场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科技成果信息资源,为技术市场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九、加强技术市场组织保障。科技部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职能和作用,加强对全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组织协调,强化督促落实,加大对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市场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各级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技术市场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职能,加大投入力度,结合服务绩效对服务机构给予支持。 /p
  •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印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发政〔2017〕86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局): /p p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优化人才结构,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贯彻落实。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4月13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strong /p p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为2050年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技人才规划》)。 /p p    strong 一、形势与需求 /strong /p p   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技创业、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科学普及等科技活动的人员。 /p p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支数量与质量并重、结构与功能优化的科技人才队伍。 /p p   “十二五”期间,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我国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人才呈现竞相涌现、活力迸发的新局面。 /p p   ——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研究与发展(R& amp D)人员总量535万(折合全时当量为371万人年),均跃居世界第1位 企业R& amp D人员占全部R& amp D人员全时当量的78.1%,已成为我国R& amp D活动的主体 “十二五”期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 /p p   ——科技人才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科技创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区域科技人才布局趋向合理,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 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p p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六年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3位,农业、化学、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领域被引次数位列世界第2位,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我国科学家相继获得一批国际科技奖项。 /p p   ——科技人才计划效果显著,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人才计划与工程,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人才。 /p p   ——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初步形成,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科技人才基地,一批优秀企业家加速涌现,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浪潮的核心力量。 /p p   但是,我国科技人才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科学前沿领域高水平人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 二是科研机构选人用人自主权不够,“以人为本”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三是科技人才投入整体不足,且在行业、领域、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 四是科技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在产学研之间的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 五是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建设尚待加强。 /p p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阶段,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我国科技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人才工作的系统部署和谋划,使之与国家急需解决的战略任务相匹配。优化调整人才内部结构及区域布局,整体提升创新人才资源的供给水平,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保证。 /p p    strong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strong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确立在科技创新中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的战略布局,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发挥政府在统筹协调、完善服务、优化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向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并重转变,为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p p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p p   ——以科技人才优先发展为导向。理顺人才工作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确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技创新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从战略高度确保科技人才优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科技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科技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科技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科技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p p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优先需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变革科技人才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重点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利于激活创新要素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制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等人才支持措施,促进区域间人才的合理流动与协同创新,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升面向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能力。 /p p   ——以优化科技人才结构为重点。促进科技人才优化配置,形成科技人才在不同年龄、区域、学科、领域、行业等的合理分布。以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引领,着力解决基础前沿和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 加强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大力提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和能力 实现科技创新的依托力量从“小众”到“万众”的转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各类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p p   ——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手段。加快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重点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赋予科研机构选人用人自主权 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与激励机制,强化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激发全社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p p   ——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提高科技人才队伍质量,把“质量优先”贯穿到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等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潜能,大力提高我国科技人才国际竞争能力。 /p p   (二)规划目标 /p p   到2020年,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初步形成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形成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p p   ——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我国R& amp D人员全时当量由2014年的371万人年达到2020年的480万人年以上,R& amp 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由2014年的152万人年达到2020年的200万人年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究开发人力投入由2014年的48人年提升到2020年的60人年以上。 /p p   ——科技人才结构显著优化。基础研究人员占R& amp D人员的比重达到7%左右 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和科技创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比重持续增加 年龄结构梯次配备,院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平均年龄逐步降低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科技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 /p p   ——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健全多元人才投入机制,R& amp D人员年人均研发经费由2014年的37万元/年提升到2020年的50万元/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人才使用效能获得较大提升。 /p p   ——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基础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前沿技术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在重点产业领域拥有一批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在新兴技术领域拥有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p p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是:一是理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 二是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后续支持和跟踪服务 三是清除人才管理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给予科技人才科研自主权,尊重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对从事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才实行分类评价和有效激励,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四是按照市场规律促进科技人才良性有序流动,优化科技人力资本配置,探索新型科技人才与智力流动服务模式 五是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科研生态环境,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保证。 /p p    strong 三、重点任务 /strong /p p   (一)加快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p p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促进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创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协调发展,形成各类科技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分布的格局。 /p p   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加大战略科学家、杰出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支持力度。打造一支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队伍。加快推进科学家工作室建设,采取自组团队、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的管理制度,使科学家及其团队能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研究制定国家重大战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等的人才支持措施,重点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逐步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组织模式,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增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以各种研发平台为载体,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系统培养大批产业关键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的梯队合理配备。 /p p   加强产业技术人才、科技金融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围绕国家急需紧缺的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一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金融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万名高技能人才。重点扶持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p p   调整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区域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支持符合条件的、在中西部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 鼓励和支持这些地区科技人才申报国家科技人才计划 完善人才到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创业的后补偿机制和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中西部与东部对口支援等制度,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强中西部地区科研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高水平的区域性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吸引更多科技人才集聚,缓解科技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 /p p   (二)大力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p p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培养、锻炼和造就创新人才的体系,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探索中来。 /p p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方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科学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有针对性地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增加专业型研究机构的博士点 探索研究生培养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新模式,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博士后制度,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为博士后从事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条件保障。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机制,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变化,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科学分工与有效协同。突出用中培养,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科研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对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引导推动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有机衔接,形成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p p   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以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为契机,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重大科技人才工程,落实好配套支持政策。加强相关人才工程的顶层设计和相互衔接,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技计划和基地建设相衔接,合理确定各类人才支持数量和比例,积极发挥人才工程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启动实施基地和人才专项,在重大人才工程与人才专项中建立中青年领军人才承担任务的优先机制,对35岁以下具有研究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给予重点支持 给予女性科技人才适当的倾斜性支持。 /p p   加强科技管理、服务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科学前沿和国际规则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人才,提升科技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开展全国科技管理干部轮训,开展创新组织科技管理能力培训试点,分级分类构建科技管理培训体系和网络基地。加强专业化实验支撑和科研辅助人才队伍建设,壮大科技成果推广和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鼓励和促进公共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科学普及人才队伍,培育专业化的科普创作、产品研发和科普讲解人才。 /p p   (三)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p p   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p p   加强重点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围绕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大力引进能够引领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的战略科学家,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家。着力引进具有推动重大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引进适合领衔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建设的领军人才。重视港澳台杰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注重引进青年人才。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引才指导目录,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吸引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对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关键技术、核心部件难题的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率先在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地开展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开展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非涉密部分岗位全球招聘试点,提高科研机构负责人全球招聘比例,吸引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全职工作。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设立短期流动岗位,聘用国际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展合作研究。为海外引进人才及家属提供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切实解决生活难题。 /p p   实行更加开放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改革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制度,精简许可办理程序,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面实施。对高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 对急需紧缺人才不设数量限制,优先审批。明确外国人才申请和取得人才签证的标准条件和办理程序,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出入境提供便利。放宽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限制,允许获得学位的优秀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在华工作,逐步完善留学生实习居留、工作居留和创新创业奖励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认定机制,进一步放宽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的条件。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创业活动方面,给予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p p   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模式。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加强国际研究网络构建,吸引当地高层次创新人才从事研发活动。实行支持中国公民设立的企业利用国外科技资源的政策,推动中国企业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科研合作等,充分利用当地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企业服务。打造“一带一路”科技人才智库,搭建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平台。 /p p   (四)营造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p p   着力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宏观政策、学术民主、学术诚信和人才成长环境,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打下良好基础。 /p p   优化科研学术环境。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倡导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科技工作者打破定式思维和守成束缚,勇于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开辟新途径、建立新学派。坚持道德自律和制度规范并举,建设集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实行严格的科研信用制度,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 /p p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孵化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 /p p    strong 四、体制机制创新 /strong /p p   (一)改进科技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p p   完善科技人才使用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 /p p   推动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在国家政策制度框架下,扩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有利于开放、协同、高效创新的扁平化管理结构。由用人单位根据需求自主设置岗位和内设机构,自主探索多样的岗位管理模式。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依据市场规则和市场价格,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明确绩效工资的来源渠道,由科研机构自主决定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方式和分配办法。 /p p   完善国际人才使用机制。实施人才交流计划,形成制度化的人才国际交流支持机制。鼓励外国人才参与我国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放宽参与条件,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性规定。支持引进国外科研管理理念和机制,试点建立外国高层次人才担任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制度。支持国内科技智库的能力建设,鼓励其与国外一流科技智库和国际组织开展长期合作。 /p p   (二)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p p   实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p p   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和办法,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推行代表作评议制,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允许科学家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从事科学研究。对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技人才注重市场检验和用户评价。对从事成果转化的科技人才,重在考核其技术转移能力和其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p p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流程与制度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自治制度,推行第三方评价,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评价机制,拓宽科技社团、企业和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在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引入国际同行评议,针对非共识性人才试点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加大对杰出科学家、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奖励力度,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健全监督机制,完善与专业评价结果相关联的信誉鼓励和追责机制。强化对各类人才专项及入选者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严格执行退出制度。 /p p   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逐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推进科研机构实施绩效工资,并建立绩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对从事基础性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工资收入,对青年人才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加大激励力度。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加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建立健全后续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反馈机制,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使科技人员潜心研究。改变个人收入与项目经费过度挂钩的评价激励方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提高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全面激发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探索对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对急需紧缺等特殊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办法。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 /p p   (三)完善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p p   清除人才流动障碍,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按照市场规律让科技人才自由流动,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 /p p   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允许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才兼职。允许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技人才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形成可进可出的双向流动的保障机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改进科技人才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破除科技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试点推行“有限期聘用”制度,健全机制、畅通渠道,调整和优化队伍结构。推动内地与港澳台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p p   推动人才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流动。鼓励支持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人事管理、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成果转化、财政支持、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建立派出单位、科技人才和服务对象三方知识产权分享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科技人才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通过提高补贴标准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科技人才的收入水平。加强对科技人才服务基层工作的支持,促进公共科研机构面向所有科技人才开放,提供研发、信息和咨询服务。 /p p   促进科技人才学术交流。对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实行导向明确的区别管理,鼓励科技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放宽对学术性会议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为科技工作者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政策保障和往返便利。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扩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短期流动岗位数量,推动跨地区人才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或讲学。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机制,支持我国科学家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 /p p   (四)创新科技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p p   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为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评价和流动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p p   构建统一开放的科技人才市场。发展职业经理人人才市场、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等内外融通的专业型人才市场及网络人才市场。制定人才服务业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加强人才市场执法队伍和人才中介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人才服务机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倡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人才服务领域,加大科技人才服务融资投资规模,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人才测评等人才服务专业领域发展。 /p p   建立健全专业化、行业化的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明晰政府部门在人才公共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共政策和管理服务向非公有制组织人才平等开放。推进公共人才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对人才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建立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建立重点产业、行业和领域人才供给和需求信息的调查制度,推进人才公共服务的信息化进程。加大对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 /p p   拓展科技人才服务新模式。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平台,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探索人才和智力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探索“互联网+科研服务”,促进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资源和科技服务对社会公众开放共享,完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和服务。鼓励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高端服务。 /p p    strong 五、组织措施 /strong /p p   (一)加强统筹协调 /p p   构建高效的科技人才工作组织体系,明确科技人才工作的制度规范、组织形态、任务目标和责任权限,协调推动各类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和相关科技人才工程的实施。科技人才工作要涵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领域、系统、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科技部门设立相应的科技人才职能机构,具体承担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人才工作。承担相应科技工作的系统、部门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或在有关机构内确定相应的科技人才管理职能,具体承担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 /p p   (二)落实条件保障 /p p   健全科技人才投入保障机制,为培育和开发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奠定基础。加强科技人才投入结构和布局的顶层设计,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政政策,各级政府合理保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发挥人才发展相关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人才中西部地区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工作投入,推进科技人才政策分类支持、精准激励和普惠保障,形成定位清晰、公平透明、稳定预期的长效机制。 /p p   (三)夯实基础设施 /p p   以科技人才工作信息化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办与购买服务相结合。建立重点行业和领域人才供给和需求信息的调查制度,探索推行科技人才唯一标识制度,建立多源信息的关联共享与安全机制,有序推进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人才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机制,强化科技人才流失问题研究,探索建立科技人才安全预警体系。 /p p   (四)强化督促考核 /p p   加强对《科技人才规划》各项政策制定、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将《科技人才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对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加强科技人才计划全链条管理,建立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对人才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 /p p br/ /p
  • 聚光科技杭州投资成立科技发展新公司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杭州聚环创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韩双来,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实验分析仪器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聚光科技、杭州集才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持股。
  • 万钢部长解读“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从哪些方面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如何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特别是防灾减灾水平?在下一个5年,我国将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4月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详细解读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十二五”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要占GDP的2.2%   “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万钢介绍,“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达到1890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接近7000亿元,居世界第3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长13%,2010年接近260万人年,居世界第2位。2010年,我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近13万篇,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排名由世界第13位上升到第8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3.5万件,居世界第3位。技术交易市场健康发展,2010年交易合同达23万项,合计3906亿元。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2万件,是2005年的近5倍,位居全球第四位。   “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也对科技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万钢表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以科学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这个要求已经落实到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当中。比如明确全社会用于研究试验的支出要占GDP的2.2%,这个支出包含了国家财政对于科技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用于创新的支出 第二个指标是每万人发明专利的拥有量,这个指标意味着我们国家在新的5年发展中,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这也意味着今后科技创新必须更加注重和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更加注重惠及民生、惠及大众,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万钢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任务,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二是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发展,重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战略制高点,优化和完善基础研究布局,促进基础学科协调均衡发展,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和支持新兴交叉学科。   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重点产业振兴。加快发展创意产业、研发设计与服务、现代物流等知识型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四是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继续实施粮食丰产工程,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村清洁社区、农村信息化、科技特派员等科技行动,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五是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加强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行动规划,加强气候变化的科技问题研究。   防灾减灾是民生科技最关键领域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受了甲型流感、汶川和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的严峻挑战。在每一次灾害的应对中,科学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万钢表示,防灾减灾科技是民生科技最关键的领域之一。   万钢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多个方面加强防灾减灾科技研究。针对地震灾害,将加强地球科学研究。在汶川地震结束以后,科技部就着手部署深层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同时对地震预警体系研究也进行了部署。针对洪涝灾害,将加强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从气象形成、地理条件等方面来预测、预警洪水、泥石流形成的可能性。针对森林火灾的观测预警和救火的指引,将建设更加完善的卫星观测系统。针对传染病防治,结合传染病重大专项的实施,将建立以中国疾控中心为首,覆盖各个省市、区县甚至乡镇的传染病预报系统。   万钢指出,科技防灾减灾,最重要的是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地质、水利、海洋、公共卫生以及气象等领域建立和持续支持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考虑继续参加一系列国际大科技合作工程   关于国际合作方面,万钢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平等合作,参与了一系列涉及到人类长远未来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人类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工程。同时,我国牵头发起了关于中医药研究应用的国际合作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正在考虑参加一系列对于未来发展、人类健康、应对气候变化更有利的国际大科技合作工程。   万钢说,在技术创新领域,我国也在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合作,特别是涉及新兴产业方面的重大联合试验项目。比如在去年G20能源科技部长会议上,中国和美国政府共同推动了世界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城市的项目。   万钢说,在双边合作方面,去年中美建立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双方将在洁净煤,碳捕获、封存和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清洁交通等领域加强合作。中国和欧盟将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在伽利略计划以及卫星通讯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同时,还将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如推广我国超级水稻在东南亚国家以及在非洲等国的应用,青蒿素在对外医疗援助方面的应用。我国和非洲、中东的一些国家正在联合进行水处理、水资源利用、节水农业等方面的科技合作。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援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科技部部长:未来我国医药健康科技发展10个重点
    7月8日,第二届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暨新特药博览会在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卫生部副部长刘谦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发展医药科技,促进人民健康”。会议旨在深入探讨全球医药健康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把握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发展重点与方向,提出加速我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对策和建议,展示我国健康科技产品的最新成果。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把人口与健康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涉及健康科技领域的有“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专项;“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在863计划中投入涉及健康科技的经费已超过30亿,973计划中涉及生命科学方面的投入约占973计划总经费的30%。   万钢提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健康科技发展的10个重点与方向。   一是加强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切实提高我国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常见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能力。   二是加强新药创制与大药技术改造,把大药做得更大,培育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医药企业。   三是加强药品安全科技工作,建立健全从实验室到病人的全过程药品安全技术体系。   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科技工作,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五是加速医疗器械国产化,使自主创新的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培育可持续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医疗器械国产化。   六是加强人口安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为控制人口数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七是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科技综合示范工作,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科技水平。   八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保持并加强中医药科技世界领先地位。   九是研究并推广全民健身的相关技术。   十是开展“公众健康知识普及科技行动”,针对全民健康科技需求,筛选并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和医疗卫生保健知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提高公众预防疾病能力。   为加速推进健康科技发展的战略与措施,万钢指出:   一是加强健康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统筹资源,全面部署,支持我国健康科技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二是全面实施“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重大专项,在新药创制上推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   三是加强健康科技相关的高技术研究,抢占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速培育健康科技战略型新兴产业。   四是支撑计划面向省部共建,推进地方生物和医药产业基地与园区的发展。   五是建立一批生物和医药领域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大幅度提升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六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尖子人才的引进,造就一批国际一流的健康科技队伍,依托“千人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外一流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回国工作,提升相关领域科研创新水平。   桑国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等199位著名专家应邀在大会和分会上作学术报告。大会共设重大疾病、药品安全、食品安全、生物药、中医药、健康管理等15个分论坛。   本届大会由科技部联合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及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医药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管理人员2000多人参加论坛,1000多家医药企业参加展览,近8万人参观展览。
  •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纪实
    箭指苍穹、“神舟”凌空——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之旅。  “身穿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服,我们都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航天员刘伯明豪情万丈。  这信心背后,是伟大的祖国,是党领导下日益强大的中国科技事业。  曾几何时,因工业制造及相关工艺水平较低,被钱学森称之为“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的载人飞船“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构思图和一个个试验中。  而今,从“嫦娥”探月到“天问”登火、从跑出“中国速度”的新冠疫苗到跻身世界领先水平的5G技术、从万米深潜到航母入列… … 中国以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让古老的东方涌动起创新之潮。  中国科技崛起的背后,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引领科技事业不断前行的奋斗历程。百年来,党领导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筚路蓝缕,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  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重视科技事业,带领中国科技界,领导全国人民在求得民族独立的战火硝烟中休戚与共、播种奠基,在新中国一穷二白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自主创新、屹立潮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大势,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科技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建设科技强国的纲领和指南。  第一章 向科学进军  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上构筑了自己的科技事业,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自强的灵魂。  “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  1949年,中国,北京,天安门城楼上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响彻历史的天空。  接过掌管新中国的钥匙,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是亟待重振的河山,是同样艰难的如何尽快富起来、强起来的宏大命题。  这曾经是一个创造了璀璨文明的民族,但在现代科技上,它已经落得太远。彼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专门科学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科研设备严重缺乏,基础设施落后,部分科学家流落海外,现代科学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科技发展总体上至少落后西方发达国家100年!  落后就要挨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切体会到,改变落后状况必须依靠科技。  新中国成立仅仅一个月后,中国科学院便应运而生。这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光辉起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史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科技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至少要再往前追溯30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思潮。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在“五四运动”爱国、科学和民主精神感召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科学作为一种革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重要手段予以遵循和推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便成为中华民族利益和国家前途的忠实代表,也成为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领路人。  早在抗日战争的残酷年代,虽然毛泽东的主要精力是指挥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但依然决定在延安成立自然科学研究院,提倡自然科学。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  在国民党统治区,我们党就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长期深入细致的工作,推动科技工作者参加抗日救亡和民主运动,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加入党的队伍,成为党和人民的科技工作者。  1945年,在党的影响下成立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当时追求民主进步的科技工作者的政治核心。  饱读史书的毛泽东对历史有自己的判断:“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我们国家要建设,就要有技术,就要懂得科学,这是很大的革命。没有这样一个革命,单是政治改变了,社会制度改变了,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还是一个手工业、手工技术的国家。”类似的话,毛泽东在多个场合强调过。  1949年10月31日,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身份亲自颁发中国科学院铜质印信。  与此同时,各地人民政府在接管旧中国留下的科研、试验机构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迅速恢复、调整和建立当地的研究机构。到1956年,全国共有地方科研机构239个,研究人员4000余人。  1958年9月,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联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合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从此,中国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统一组织。  “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新中国成立仅仅两个月,“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即成立。1949年12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邀请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号召留学国外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国,是当时的重要决策之一。  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郭永怀、师昌绪等一大批日后在各领域做出彪炳史册贡献的伟大科学家们破除一切艰难险阻、怀抱对祖国的浓浓感情,陆续回到中国这片热土。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者已经达到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中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带领着全国科研人员在艰难条件下自力更生。  集结回国的科学家们和新中国迅速成长起来的科技队伍,很快等来了中共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956年1月,北风卷起阵阵黄沙吹向中南海朱色的围墙,中央委员、国务委员、部长、副总理、各省省委书记以及八个民主党派的成员聚集在怀仁堂聆听周恩来总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周恩来与他的世纪》里写道。  这段话记录的是195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周恩来总理一方面对我国知识分子状况,作出了正确估计和判断,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用相当大的篇幅阐述“向现代科学进军”的问题,鲜明地指出:“科学是关系到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在科学技术的巨大和迅速进步面前,我们已经落后,“我们必须急起直追”“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  在上述两个方面极其重要论断的基础上,他着重阐述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政策和措施,如何大力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战略考虑和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把知识分子问题、发展科学技术问题,作为全党必须密切关注的重大工作郑重地提了出来。  毛泽东主席在会议最后一天的讲话中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会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  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面转移工作重心的一个重要契机,是号召向科学进军的第一声春雷。  与此同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当时的科学探索提供了空前自由的环境。  队伍有了,环境有了,如何向科学进军?1956年初,中共中央开始着手为新中国科技事业描绘一幅可以遵循的蓝图。  在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领导下,以中国科学院为基础,全国400多名科学家、近20位苏联专家集结到一起,用了半年时间即编制完成了新中国第一张科技发展蓝图——《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以下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十二年科技规划》集中钱学森等众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意见,经过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本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确定了5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提出有全局性意义的12项重点任务,在人力、物力上优先予以保证。对某些特别重要而在我国却很薄弱甚至还是空白的学科,采取了紧急措施,如发展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技术,加上当时没有公开的发展原子弹和导弹研究的两项绝密任务,一共定了6项我国紧急发展的尖端科技。  这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曾撰文评述,这是同期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最成功的科技规划,显示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科技发展方面的雄才大略和卓越能力。  这份规划最后的落实速度和成果,同样令人惊叹。  1962年,《十二年科技规划》提前5年完成。  《十二年科技规划》提前完成时,中共中央又制定了第二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十年规划》)。  1963年,毛泽东在听取聂荣臻关于《十年规划》的汇报时,比此前更加豪迈:“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我们这个自力更生的方针,应当说是逼出来的,是一件大好事”  这一时期,国家科技管理体系和基本科研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形成。  1958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2次会议,决定将国家技术委员会和科学规划委员会合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各地也相继成立地方科学技术委员会。  1961年4月,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时任中央科学小组组长的聂荣臻组织国家科委、国防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委拟定《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的时间搞科研工作 科研单位要在党委领导下,贯彻由科技专家负责的技术责任制… …   这一日后被邓小平称为“科学工作的宪法”的《意见》经毛泽东批准,于1961年7月19日正式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在自然科学界乃至整个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科技人员为之精神振奋。  彼时,自力更生的种子开始萌发。  苏联政府单方面地撕毁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撤退全部在华专家1390人… … 严重的困难让广大科技人员反思以前过分依靠苏联的偏差,提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口号。这一口号迅速成为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进入了以自力更生为基点的发展阶段。  依靠自力更生,我国“两弹一星”相继试验成功。  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应该发给赫鲁晓夫一枚一吨重的大勋章,以示“感谢”。  聂荣臻在回顾我国科技发展的经验时指出: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这个自力更生的方针,应当说是逼出来的,是一件大好事。  这个积贫积弱的新生共和国,在毛泽东科技思想的指引和感召下,迅速集中和调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在很短时间内就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迅速涌现出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   1959年,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6年,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   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   这些在极为困难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改变了中国科技极其落后的状况,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章 科学的春天来了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逐渐深入,对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历史的车轮驶入1978年。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年份。  那一年的11月份,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偷偷按下的十八个鲜红手印,日后被认为是中国对内改革开始的标志。一个月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真正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而早在这一年的3月份,另一件影响中国的大事已经发生。  1978年3月18日,这是老一辈科学家终生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全国科学大会隆重开幕。  复出后的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与会的5000多名中国科技界精英很多都在会场流下热泪。  针对当时发展科学技术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几个关键性认识问题,邓小平旗帜鲜明地予以拨乱反正,澄清了“四人帮”搞乱的重大是非。  在开幕式讲话中,邓小平首先提纲挈领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接着,他谈到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他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他以历史巨人的目光把握了时代潮流: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论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问题之后,邓小平亲切地设问:“怎么看待科学研究这种脑力劳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那么,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是不是劳动者呢?”“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与他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分不开。  彼时,中国已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多次出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和进行国事访问,在国外目睹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物质文明以及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无疑强烈震撼到了他的内心深处。  1985年,邓小平指出:“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  1988年,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  同样是在1988年,邓小平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总之,对全国广大知识分子而言,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是明灯,是号角,是精神上的巨大鼓舞。  那一年,43岁的陈佳洱刚刚从陕西汉中的山沟沟回到北京。大会上,他曾感慨说:“我错过了最好的科学创造的年华”,在座的科学家们都笑了。当时年近70岁的流体力学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周培源,指着自己斑白的头发和脸颊上的皱纹笑问:“他都说自己老了,那我们怎么办?”一句话,让陈佳洱重燃了热血与斗志。  对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而言,这是一个由乱到治、由衰到兴的“拐点”。中国共产党首次把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技术,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当代中国科技事业产生了“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影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闭幕式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发表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讲话,以诗人特有的气质歌颂了春天的到来。  《科学的春天》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解放的宣言,象征了一个科技新时代的开始。这不仅是郭沫若的诗情画意,更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 这也不单是邓小平个人的高瞻远瞩,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大是非面前勇于纠错的担当和气魄。  这次大会还讨论通过了方毅副总理所作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科学的春天”以后,一场被延误了的政策革命开始重新启动:科技界开始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科技人员归队,科技机构重组,科研工作秩序开始恢复。  “依靠、面向”开启科技体制改革之路  彼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体制的缺陷也逐渐暴露。  我国的科技体制,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这种体制产生了科技与生产分离、工业研发力量薄弱、缺乏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等问题,科技与教育脱节、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逐步凸显。  1981年2月,国家科委向党中央提交了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即《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以下简称《汇报提纲》)。其要点包括:科学技术应当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保证基础研究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发展 把学习、消化、吸收国外科学技术成就作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途径。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发展方针。  《汇报提纲》中提出的新时期科技发展方针,构成了1982年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  1982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明确提出“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  这一方针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指出明确方向。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革以前科学技术同经济建设严重脱节的状况,走一条“依靠、面向”的新路子。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重磅文件的发布,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由1978年以来科技界自发进行的探索试点阶段进入有领导、有步骤、有组织的全面开展阶段。这也表明我国科研范式从国防导向的科技政策转向经济导向的科技政策 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式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范式。  “必须在高科技领域里边,有一席之地”  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利推动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加强基础性研究3个层次的纵深部署,构筑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框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863计划”被认为开启了新中国科技腾飞的新征程。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公布了震惊世界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和东欧迅速制定“科技进步综合纲要”与之针锋相对 西欧17国联合签订“尤里卡计划” 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新技术竞争的浪潮冲击着整个世界。  此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是立即投入大量资金,跟进科技发展浪潮 还是先全力发展好经济,在科技发展方面采取“拿来主义”?各方争论不下。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联名起草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被递交到邓小平的案头。  早在1978年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邓小平,显然被建议书中提到的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所触动。仅仅过了两天,他就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随后的半年里,国务院先后召开七次会议,组织200多位专家反复探讨、论证。1986年11月18日,这份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正式发布。  这个计划因邓小平首次批示的时间为1986年3月,又称“863计划”。  “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需要出发,选择生物、航天、信息、先进防御、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15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996年又新增了海洋技术领域。  考虑到当时国内的经济条件,王淦昌提出:“能省就省,一年能给两个亿就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党中央最后竟批了100亿的专款,相当于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二十分之一!  这样的决断和投入,让新中国科技腾飞有了更高的起点。  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 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长达几十年的技术封锁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创新实践,引领了全球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 …   回看这一战略计划所取得的成就,这样的篇幅已经难以尽述了。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必须在高科技领域里边,有一席之地。”可以确定的是,邓小平曾说过的话,实现了。  第三章 “科教兴国”奏响时代强音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科教兴国战略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支点。这一时期国家层面的谋篇布局,让属于科技的高光时刻加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5年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言犹在耳。  而今,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盛会再次开启,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专章部署科技创新,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自立自强,“高水平”这三个字既是要求、号召,也是鞭策、激励。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大势所趋。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怎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从5个方面作出重要部署。其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此外,还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科技强国风正帆悬。  百年风雨历程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丰功伟绩。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继承党关心和支持科学技术事业的光荣传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和武装科技队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厚望和重托转化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强大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 白春礼:要为科学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
    12月4日,中科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在“中国科学院求是论坛”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为科学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为主题,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作了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由中科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党组成员、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何岩主持。 在报告中,白春礼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及中科院实际,谈了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实现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白春礼指出,基础前沿研究是创新之源泉,支撑引领是创新之责任,改善民生是创新之根本,超前部署是创新之必然,造就人才是创新之关键,开放合作是创新之智举。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进一步推进中科院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中科院应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既抓好理论学习,又突出实践特色,努力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既努力解决突出问题,又创新体制机制,努力从根本上、长远上为促进和保障科技创新、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白春礼指出,世界科学在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半个世纪的沉寂后,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科学革命。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发生发展,世界科学中心集中在美国一国的局面可能转变为科学中心的多元化,为我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是根据经济长波论,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波,很可能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带来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加快促成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高潮来临;三是当前中国政府大规模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是推进我国科技发展的良好机遇。对中科院来说,当前的形势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将成为中科院能否真正实现跨越发展的前提。 白春礼最后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学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从科学院来讲,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虽然这几年全院及各研究所的科研经费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和大学、部委的行业院所等在经费增长速度上还有差距。“面对这种竞争态势,我们要有危机意识,我们必须加快发展。” 中科院京区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办主任参加了报告会。 中科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在中国科学院求是论坛上,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作专题辅导报告。 报告会由中科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党组成员、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何岩主持。 报告会由中科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党组成员、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何岩主持。 大会现场
  • 重庆成立首个科技事业发展基金会
    如果你手里有科研项目或者正在进行技术开发,但因缺少资金裹足不前,不要紧,今后可以向科技发展基金会申请支持。 7日,重庆市科技事业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这也是我市首个用于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基金会。   据了解,科技事业发展基金会由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发起,系非公募基金,政府财政提供注册资金200万元,由市科委负责主管,业务范围包括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资助科技产业项目,发展科技事业等。   “基金会资助的范围比较广,市民个人开展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潜心研究和创新成果突出的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以及特困科技人员,申请后经专家鉴定,均可享受支持或奖励。”基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说。   据悉,基金会成立当日已收到第一笔捐赠,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以个人名义捐款100万元,用于我市科技事业发展。
  • 我国科技发展将锁定八大重点
    [提要]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推动的科技发展工作提出8点意见。   据新华社电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推动的科技发展工作提出8点意见。   一是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安全持续,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切实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   二是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三是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   五是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   六是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   七是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保证我国有效和平利用空间,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八是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
  • 融京科技:高端人才引领 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一家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中关村高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融京科技勇攀科技高峰,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为核心,坚持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融京科技自主研发产品涵盖生物信息学、动植物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细胞运输存储管理系列,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机构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国产科研设备和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融京科技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一直以来,融京科技注重人才引领,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团队。融京科技的核心技术团队由多位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顶尖博士和博士后专家组成,他们分别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目前公司核心技术专家包括:梁华斌博士,首席技术副总监。负责带领公司细胞生物样本库项目团队的开发,测试等相关工作。梁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专业硕士、博士、双鹭药业微生物博士后。熟悉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动物科学、植物科学相关技术,深耕生命科学相关领域20年余年。&ensp &ensp 梁华斌博士刘备博士,技术顾问。主要负责带领植物活体相关自主研发项目团队的技术解读及应用解读。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精通分子生物学,拟南芥遗传转化、qRT-PCR、SDS/BN/CN-PAGE、Western/Northern Blot、CO-IP、Polysome分析、酵母双杂、蛋白质体外表达等。刘备博士滑慧娟博士,干细胞产业技术总监。负责公司在干细胞上下游产业的技术解读,项目评估等重要工作,深入干细胞领域合作公司学习并联合开发干细胞新技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精通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领域技术,深耕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人胰岛细胞的研究,和团队建立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稳定、高效的分化体系,并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临床病人的移植。以此为基础并进一步获得了功能成熟的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克服了研究领域内分化胰岛功能不成熟的共性问题,有望在临床上实现缩短逆转糖尿病的时间。滑慧娟博士屈默龙博士,干细胞产业技术顾问。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新型肠道类器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程静博士,驻海外首席技术联络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学硕士、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负责组学科研项目,包括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报告和专利申请等完整流程;以及对接海外客户蛋白质组学及组学水平蛋白翻译后修饰相关项目的咨询,了解分析客户的需求并为其制定合适的方案,促进项目落地联系公司自主研发生产设备出口代理对接国外贸易公司等相关工作。优秀的人才加入,将为融京科技的自主研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公司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优秀的人才使得融京科技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未来,公司还将加大在干细胞产业的投入,推动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助力,为中国的科研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高端人才的引领,为融京科技的研发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融京科技已覆盖全产业链,而且着力打造自主品牌“BIOCOVER”并荣获国际“金投赏”大奖。“研万物之变,创新致远;琢精功之细,瑞思求索”。融京科技以“满足中国科研需求,研发生命科学领域国产高质量检测设备”为目标,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对科技研发的高投入,并秉承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初衷,不断投入,不断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融京科技相信在高端人才的引领下,将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融京科技期待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共同推进融京科技的发展。融京科技将为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在融京科技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如果您对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充满热情,愿意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欢迎加入融京科技大家庭!我们非常期待您的加入!!
  • 聚光科技将受益于我国环保产业发展
    聚光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环境与安全检测分析仪器供应商,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和安全监测领域的仪器仪表,为环境保护、工业过程、公共安全和工业安全提供分析测量、信息化和运维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2009年,聚光科技在分析仪器行业销售额国内厂家排名第一。   仪器仪表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高科技仪器仪表产业是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聚光科技在同行业聚光科技中在市场占有率、技术、毛利率等方面均有优势。其中,聚光科技业务中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处于环保产业,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使得聚光科技将受益。   聚光科技本次拟申请公开发行4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11%。募集资金将用于“环境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工业过程分析系统建设项目”、“光纤传感安全检测系统建设项目”、“数字环保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运营维护体系建设项目”和“研究开发中信建设项目”,以及其它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   我们预计聚光科技2011-2013年摊薄后EPS分别为0.50元、0.67元和0.84元。考虑聚光科技在仪器仪表生产和提供商中处于龙头地位,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具备很强竞争优势,聚光科技储备项目如食品监测等开始贡献业绩,因此我们给予聚光科技2011年35-40倍估值,对应股价为17.5-20元/股。聚光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环境与安全检测分析仪器供应商,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和安全监测领域的仪器仪表,为环境保护、工业过程、公共安全和工业安全提供分析测量、信息化和运维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2009年,聚光科技在分析仪器行业销售额国内厂家排名第一。   仪器仪表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高科技仪器仪表产业是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聚光科技在同行业聚光科技中在市场占有率、技术、毛利率等方面均有优势。其中,聚光科技业务中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处于环保产业,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使得聚光科技将受益。   聚光科技本次拟申请公开发行4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11%。募集资金将用于“环境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工业过程分析系统建设项目”、“光纤传感安全检测系统建设项目”、“数字环保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运营维护体系建设项目”和“研究开发中信建设项目”,以及其它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   我们预计聚光科技2011-2013年摊薄后EPS分别为0.50元、0.67元和0.84元。考虑聚光科技在仪器仪表生产和提供商中处于龙头地位,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具备很强竞争优势,聚光科技储备项目如食品监测等开始贡献业绩,因此我们给予聚光科技2011年35-40倍估值,对应股价为17.5-20元/股。
  • 在量子科技发展“进行时”中奋进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区块链,再到量子科技,近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经多次就前沿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体学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谋划和布局,是有章可循的,抓住了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加快基础研究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围绕量子科技发展等问题,多位专家接受了《中国科学报》的采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抓住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能亲身参加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看到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如此重视,我作为一名科学家,非常受感动,也非常受鼓舞。”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量子院”)院长薛其坤就量子科技问题进行了讲解,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在前沿科技、核心技术等问题上的宏大视野和战略布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北京量子院理事会副理事长许强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量子科技是具有关键作用的“杀手锏”技术,特别是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突破,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此前的2020创新之源大会上,薛其坤就曾指出,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真的来了。“第一次量子技术革命,是从认识量子世界、发现量子效应到发展量子技术应用。而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是从主动操控量子态、量子效应,去发展量子技术和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量子科学理论是一个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也是一个前沿理论。说明国家很关心、很重视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对《中国科学报》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而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和前沿科技创新,“正当其时。”吴岳良说,过去我们都是以跟踪学习、消化吸收为主,到目前我国在许多科技领域已经进入领跑、引领的阶段,“在这种时候,就更需要关注理论、原理等方面的突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量子科技虽然现在处于发展初期,其能力看起来还比较弱,但随着不断发展,其在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一定会超乎人们的想象。”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龙桂鲁向《中国科学报》表示:“量子科技就像一只初生的‘老虎’,虽然它现在的力量还不大,但它长大后就会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面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一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贯彻落实好国家的战略部署,不断学习,创造新知识,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创新方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薛其坤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加强重点领域科研攻关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龙桂鲁团队早在2000年就曾原创提出“量子直接通信技术”,并成功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样机。2019年,龙桂鲁团队又开发出了“全量子本征求解器(FQE)”,这是一款量子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在量子计算机上完成分子基态能级和对应的电子结构的全部计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量子计算机在一些特定问题处理上,已经显现出超越最强经典计算机的能力,这个标记叫作‘量子霸权’。”龙桂鲁说,现在量子科技发展正处于“进行时”,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攻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6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为探索星地量子通信的可能性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团队,在量子保密通信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薛其坤认为,目前要加强量子信息技术的三大领域研发。其中,量子计算包括硬件、算法、操作系统和软件等是核心,量子通信包括密钥分发等是重要手段,量子测量、传感和计算是应用最广泛的方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将来有望打造全球量子互联网,使人们从电子时代跨越到量子时代。“通过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导航、量子探测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形成通达全球的安全通信、算力重组、高灵敏传感、高精度时空基准等应用,打造量子基础设施网络。”薛其坤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重大发明创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吴岳良表示:“基础研究重大理论的突破,是由科研人员的好奇心驱动的,要靠科学问题驱动。而这需要长期的积累、稳定的支持,摒弃论文数量、杂志影响因子等不良导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许强表示,要加快量子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一批量子科技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建立适应量子科技发展的专门培养计划,打造体系化、高层次量子科技人才培养平台。 “北京已构建了强有力、按需保障、稳定支持的政策体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许强表示,要大力加强量子科技相关人才引进与培养,出台科研人员住房、落户、医疗、入境、出行、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方面,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科学家心无旁骛搞科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努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欧盟和美国在量子科技发展上都有整体的地区、国家战略和法案,并从人才培养到成果转移转化等都进行了布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薛其坤表示,目前我国量子科技领域研究水平与国外相差不大,今后要重点做好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让量子科技研究的成果及时转化,提高转化效率,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事实上,目前我国量子通信科技研究和产业化已实现局部领先,国内已经有了初步的产业链。国盾量子等多家企业在积极推动量子科技的产业化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包括量子保密通信在内的一些科技成果,在技术上的储备已经基本成熟,但在产业推广上还需要更多努力。量子通信产业发展,需要建设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及在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出行业应用;只有行业应用和实际用户不断扩展,才能形成‘网络建设-接入应用-网络扩容’的良性循环。”一位来自企业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许强表示,北京量子院作为北京市联合中科院、北大、清华等单位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已形成良好的科研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例如,与清华合作联合组建团队,启动超短超强激光器、量子直接通信2个产业化项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关键是要建立一体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让不同的人在创新链上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吴岳良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薛其坤表示,北京量子院将努力“打开三堵墙”,即研究单位之间的墙、研究与产业之间的墙、学科之间的墙,不断探索实施人才“兼聘兼薪”等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借力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等力量,为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p p br/ /p
  • “十二五”新材料科技发展重点明确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材料处处长徐禄平,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上介绍了“十二五”期间的新材料科技发展思路:将以加快我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变为发展目标,从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三个层面开展新材料科技规划。   徐禄平指出,我国新材料领域创新发展活跃,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已迈入国际先进水平 包括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产业化基地等在内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专利数量居国际领先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专利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新材料科技的发展将重点围绕三方面展开,即着力促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和奋力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   其中,面向重点基础性产业的新材料科技工作,主要是促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的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实现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将主要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进行支持 依靠科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努力培育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高成长、高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主要通过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进行支持 国际前沿高新技术制高点包括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高效能源材料等的材料设计、高效利用、材料服役行为和工程化关键技术研发等,主要通过国家“863计划”课题项目进行支持。
  • 2024华中科仪展助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2023年湖北省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背后,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5万家以上。全省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477家。以“市场需求+产业应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加快建设,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提高到65.2%,科技创新成为湖北驱动发展的强引擎。湖北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营收占全省规上工业营收比重已超60%。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超过40%。另据了解,湖北高新技术企业以不到1%的全省企业法人数,贡献了全省近20%的企业营业利润、30%以上的专利申请量和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时代已经到来。2024第12届华中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展览会(简称:华中科仪展)将于3月26-28日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启幕。构建科研装备商贸平台,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目前,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一层三个展厅科学仪器装备招展已经售罄。共有国内外十几个地区数百家科研装备企业将在2024华中科仪展精彩展出:上海和泰仪器有限公司武汉连华永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森塔实验室科技服务(武汉)有限公司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杭州朗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湖北踏石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平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优普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优尚和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沃特澳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梅宇仪器有限公司武汉鑫星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武汉嘉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华创智造(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白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山王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昆山洁力美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贤德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洛阳卓声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武汉安君研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新天普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武汉三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武汉博纳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巨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蓝恒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必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菲斯福仪器(河北)有限公司施都凯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湖北特尔诺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莱普特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艾德姆衡器(武汉)有限公司南京南大仪器有限公司长沙安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武汉金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龙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瑞戈威(武汉)仪器有限公司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山东金斯勒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湖北泰禾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湖北鑫合欣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鼎博医疗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无锡市瑞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华尔升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京立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森涛科技有限公司博菲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润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胜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库祖(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吉艾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亚楠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市葵花玻璃仪器厂宁波艾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安特仪器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武汉东仪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安徽中科都菱商用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耀客明道物联网(武汉)有限公司莱特(南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武汉海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致微(厦门)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泰特睿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因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天津市宏诺仪器有限公司苏州英飞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武汉亨泰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博赛斯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武汉集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武汉泰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仪硕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凯正仪器有限公司成都渗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台雄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长沙微谱科技有限公司海宁市郭店桃园医疗化工仪器厂骇思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湖北云骁洁净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新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临海市永昊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凯百斯纳米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优莱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贺默(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百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格丹纳仪器有限公司楚天科仪技术(长沙)有限公司上海析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伟亦辰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思科铭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佰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飞域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德凡仪器有限公司湖南恒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国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武汉君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彼爱姆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北京旭鑫盛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中科彼特(杭州)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图理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耀阳科技有限公司中仪国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纯洁科技有限公司朗灏孚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世平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般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优米仪器有限公司德强净化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埃松气流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赛默菲尔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幸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霍尔斯特德(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永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闪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赛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兰德(上海)贸易有限公司郑州博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武汉一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飞羿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晟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莫纳(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九迈致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豫康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北斗仪器仪表重庆有限公司东莞市科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江苏天翎仪器有限公司天氏欧森测试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南京金泰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优尚实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卓光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飞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武汉欧贝拉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美析(中国)仪器有限公司天津科器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全浦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众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南京惠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科尔帕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东莞市正工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凯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赛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杰迈科技有限公司艾利特克(苏州)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湖北方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锦珀锦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勤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苏州明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上海苏盈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品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德安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迈博瑞生物膜技术(南通)有限公司成都珂睿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中科亿迪科技有限公司国辉(武汉)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慧瑞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马弗炉科技仪器有限公司山东冶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罗丹尼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朋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欧凯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武汉国量仪器有限公司浙江华感科技/大华股份无锡华卫德朗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2024华中科仪展同期将举办系列配套学术论坛,包括“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论坛”、“第三方检测技术发展论坛”、“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发展论坛”、“高校产教融合教育论坛”等,论坛主题各异,旨在探讨和交流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在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光谷正在打造世界光谷正酣时期,2024华中科仪展的召开正当其时。“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摘自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向未来,湖北已布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6个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算力与大数据等9个新兴特色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详情请咨询:张玉 15972141556
  •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综合报告部分)已经完成。该项目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系统谋划。   项目的综合报告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摘要)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框架示意图   前言   工程科技是对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科学技术,是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工程科技界以国家的发展强盛为己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使我国工程科技总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1—2030年,我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和重要机遇期,将经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对未来人口持续增加,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技术、市场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对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仍显薄弱,众多领域尚未摆脱关键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集约、持续、和谐发展的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为做好全面应对挑战的准备,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建设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的战略构想和要求,中国工程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设立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基金,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谋划。   联合基金管委会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研究由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题组两部分组成,工程院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任务是研究提出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建议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基金项目专题组则以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引出的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主,形成了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团队。   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团队由工程院院士和中青年专家共同组成,包括8个领域课题组、4个跨领域专题组和1个综合组。8个领域课题组为机械与运载,信息与电子,化工、冶金与材料,能源与矿业,土木、水利与建筑,环境与轻纺,农业以及医药卫生课题组 4个跨领域专题组为“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程科技问题”“生物碳汇扩增战略”“我国载人探月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相关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组。综合组由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各学部专家组组长及执笔人等组成,主要任务是参与项目的顶层设计、总体策划、过程控制、界面衔接和综合集成。基金项目专题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向全国招标选定,共有217个单位申报了648个项目,经工程院专家组评审选出50个项目给予资助。   2009年4月项目研究正式启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动员了工程院9个学部200多位院士和300多名专家参与研究,并在工程院全体院士中广泛征求意见。2009年6—7月,确定了项目组织和工作计划,研讨确定了项目研究纲要、领域课题研究大纲、基金项目指南等 2009年10月确定了50项联合基金资助项目。2010年6月院士大会期间对各学部的初步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审议,9月,各领域课题研究报告初稿进行了交流汇报,在对综合报告大纲进行研讨基础上,开始了综合报告编写工作。2011年3月,经过10多轮修改,项目组向工程院常务扩大会议汇报了项目综合报告以及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等,5月综合组会议对综合报告进行了审定并向主席团汇报 并于6月院士大会期间向全体院士征求意见,在院士建议基础上对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本项目是对我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今后将持续进行深化研究。项目研究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分析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项目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一、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热点,对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工程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世界工程科技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是高科技成果积累和交叉融合加速,集成创新成为工程科技突破的重要途径   二是信息等技术广泛渗透,并加速促进各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   三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交互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四是为应对全球性重大问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点   五是工程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六是各国加强部署新兴技术研发,并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再创新。   总之,关注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传统领域工程科技稳步发展、日渐成熟,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快速突破,工程科技各领域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如下:   (一) 未来能源体系向多元优化、绿色清洁、安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经济合理地实现新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二) 环境技术重点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向全过程防控和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三) 电子信息将在智能感知、大数据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发展   (四) 生物技术将继续在农业、医药、能源与环境等应用上取得重大进展,并有望成为新的现代工业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五) 材料技术向高性能、纳米化、复合化和绿色化发展 制造技术向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极限化发展   (六)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高效安全、循环替代及环境友好转变,地球深部和非常规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快速发展   (七) 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将推动医学向预防医学、预测医学、个体化医学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   (八) 空间技术向综合化、网络化、天地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海洋技术向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立体观测发展,空间、海洋开发利用成为焦点。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   2011—20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期,到2030年我国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城镇化基本完成,社会呈现老龄化特征,国民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基于对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景以及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现状的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概括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撑城镇化,应对老龄化,推动绿色化,确保可持续,提高民生质量,保障公共安全,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过科学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降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代价和成本,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工程科技领域的历史使命,是工程科技发展的重要命题。   从现在到2030年,需要通过工程科技突破和全面应用,使得我国人口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保障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与民生和谐为宗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破产业的基础与共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全面增强民生保障工程科技能力,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概括为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三方面、十八条需求。   具体是,在缓解瓶颈制约方面,包括:建立可持续的能源资源科学供给和合理消费的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建立现代水利和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缓解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水环境恶化问题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体系,保障人类生存与环境友好型发展 建立气候与环境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科技体系,大幅度降低灾害风险。   在增强发展能力方面包括:突破电子信息核心技术,促进信息社会建设 突破新材料核心技术,支撑重大工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突破基础与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奠定现代产业基石 突破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提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融合应用 提升消费品质量技术水平、加快产品创新,满足生活质量提升需求 提升服务业技术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环保技术,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和蓝色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空间探测和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在提升民生质量方面包括: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确保国家食物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化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化、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构建先进的综合交通运输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协调高效发展 构建先进、普惠的医药卫生技术体系,保障和促进国民健康 构建高效公共安全技术体系,保障社会和民生安全。   三、我国工程科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2030年前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构建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以建设工程科技强国为使命,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在此定位基础上,紧紧围绕工程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和谐工程观,项目研究提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要遵循“科学规划、超前部署、绿色优先、工程牵引、整体提升”的原则。“科学规划”就是要坚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系统认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进行整体谋划 “超前部署”就是要选择若干先导性高科技领域进行前瞻性部署,在一些重要、新兴和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工程科技领域抢占制高点 “绿色优先”就是要以合理控制总量、确保绿色发展为基调,提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科技路线图 “工程牵引”就是要把握科技突破和工程集成创新特征,组织若干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促进工程科技的集群突破和重大跨越 “整体提升”就是要坚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增强自主设计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系统推进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强化原始创新、聚焦集成创新,力争在多个重点领域使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进入世界前列,带动工程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支撑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科技强国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要求,立足国情,提出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目标。   (一)工程科技整体上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若干领域国际领先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能力,自主掌握主要行业关键技术及其集成优化技术,工程科技总体水平跃升,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影响的若干领域抢占制高点,到2030年争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有效突破并广泛应用,缓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初步建成合理高效、节能环保、多元互补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供需模式向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转变,能源清洁利用、节能和能效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突破技术经济瓶颈、实现规模发展,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达到40%左右。深部资源勘探能力达到2000米,基本实现矿产资源的安全、经济、绿色生产及高效清洁利用,大宗消费矿产资源自给率提高10%至20%,矿产资源供给安全度提高。在水利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城市节水防污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单位GDP用水量降低50%以上。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大尺度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广泛应用,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生产与生活体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三)产业核心技术自给率大幅提升,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   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城乡信息化服务普及,经济社会信息化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自主掌握关键材料与装备、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250座级宽体飞机、新能源汽车等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建成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材料与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制造与服务普及,流程工业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循环经济取得全面进展。具备先进、独立的海洋开发能力,形成3000米水深油气田开发、7000米级深海作业能力,海洋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先进的空间工程技术体系,形成长期、稳定、可靠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升。   (四)民生保障科技体系基本实现全方位覆盖,有效支撑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建立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农业科技体系,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动植物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体系,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高产稳产粮田比例进一步提升,确保6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乡与区域科学规划技术、建筑领域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建筑单位面积运行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50%。基本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预防、预测、个体化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4P医学模式,大幅提升新药创制能力和关键药品自给率,形成现代医学体系与中医药学互为补充、基本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能力。建成较为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公共安全向主动保障型、现代高科技型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抵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五、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   根据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目标,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构想和“两段三步”的发展路径建议。   (一)“三位一体”总体构架   工程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的要求,将“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的总体战略和科技要素紧密结合,以缓解瓶颈制约为紧迫任务,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缓解人口总量与增长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 以增强发展能力为长期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以提升民生质量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包括12个重点领域(总体框架如图)。   缓解瓶颈制约,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合理持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以及全程防控环境保护技术。   增强发展能力,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重点发展泛在智能电子信息技术、关键新材料工程技术、高端绿色装备制造技术、绿色循环流程工业技术以及空间海洋能力拓展技术。   提升民生质量,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重点发展现代高质农业技术、宜居节约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技术、普惠健康医药卫生技术以及公共安全高效保障技术。   通过12个领域工程科技的全面推进和部分领域的跨越,在未来20年内,改变中国产业发展面貌,全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保障民生和谐。   (二)“两段三步”战略部署   到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任务可以按照“两段三步”进行重点部署,以重大工程为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以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带动整体工程科技水平提升,完成12个领域的重点发展任务,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两段三步”即:按照10年为一个阶段,可分2011—2020年、2021—2030年两个阶段进行工程科技任务的整体部署,实施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同时,根据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要求,将第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前五年为第一步,重点是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调整、路径谋划和先行部署,后五年为第二步,在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缓解矛盾、拓展发展空间。由此,2011—2030年工程科技发展可以分为“突破”“拓展”“跨越”三步走,三步的发展重点分别为:以“突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拓展”支撑发展能力和民生质量提升,以“跨越”支撑工程科技强国建设。不同时期我国工程科技发展各有侧重,共同构成未来2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途径。   1.第一阶段(2011—2020年)   第一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奠基期和关键突破期,这一时期工程科技的发展策略和支撑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路径和成效。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积极寻求转型路径,优先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科技,部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基础,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2011—2015年)“突破”:准确定位、系统规划、紧迫先行、重点突破   ◆基于科学发展观,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找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定位,系统谋划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路径,明确各领域工程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合理、有序地部署工程科技战略任务,优化配置工程科技战略资源。   ◆着力解决迫在眉睫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等工程科技问题,规划路线、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抓紧基础能源战略调整,重点发展化石能源与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流程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灾害减轻技术、水环境保护技术、节水防污技术,构建源头减排全过程防控体系。   ◆集中力量有效解决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视发展自主设计能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 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为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将民生保障作为首要出发点,全面策划、统筹部署民生保障的工程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食品安全、居住安全、城乡规划、防灾减灾等工程科技。   第二步(2016—2020年)“拓展”:缓解矛盾、掌握关键、促进升级、深化拓展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环保技术与装备,重点突破能源绿色化技术,攻克非水可再生能源技术瓶颈,着重提升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流程工业与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发展能力,广泛推进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一批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机遇及早部署,大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与高端装备制造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助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   ◆开展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纺织领域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集成技术创新,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制造和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海洋开发的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海洋立体观测网络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空间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森林碳汇、医药卫生、公共安全、城镇化建设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民生领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加速构建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体系,有效提高民生质量。   2.第二阶段(2021—2030年)   第二阶段是我国新型发展方式的全面发展和确立期。作为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三步,以“跨越”为特征,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第三步(2021—2030年)“跨越”: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先进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流程工业集成优化技术、生态工业与社会间循环经济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加速跃升并在更广的范围推广,全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着重开展区域环境综合修复,全面促进绿色发展。   ◆重点促进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的新跨越、产业化发展和深度应用,全面突破轻工纺织领域生物质资源的高效清洁、功能性和高值化利用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级、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完善空间基础设施,实现深空探测和载人探月突破,推进深远海资源勘查,使其开发利用技术逐步走向工程化、产业化。   ◆加大工程科技对民生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度,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产业撑地位 以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为平台促进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探索形成多种形式的工程科技人才发展渠道,加强创新梯队建设,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科技专家队伍。   (本报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 《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印发
    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十二五”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根据国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整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十一五”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自2006年全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按照《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组织实施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加强了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展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应用示范,优化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医疗、数字内容、数字社区、数字教育、数字旅游、电子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多个重要领域和方向,突破了一批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和系统集成技术,制定了一批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态势初步显现。通过应用示范,创新了一批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企业。截止2010年底,全国已有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18家,一批现代服务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继成立。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在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颁布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举办了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系列论坛。在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支持建设了若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研究机构,加大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政策的实施力度。提高了有关各方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进入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的新阶段。特别是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重塑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在继续将加工制造中的高耗能、低附加值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抢占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基于信息网络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国际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呈现出细分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服务业的快速细分不断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推动新兴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全球服务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国际化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支撑,数字化、信息化成为服务业提高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共同选择。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技支撑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需求。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使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日趋显著。模式创新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以应用性、系统性、集成性为主要特征的支撑技术成为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应对国际产业科技竞争,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明显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都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迫切需要大力提升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位置。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转移,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人民生活迫切需要发展新兴服务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密集、高成长性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也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文化、数字旅游、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社区等依托信息与网络技术,从传统公共服务业衍生出来的新业态。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迫切需要发展科技服务业。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不但通过其创新支持产业的发展,其本身也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创业服务、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做大做强,培育科技服务产业新模式,壮大科技服务产业规模,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现代服务业及其科技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新兴服务业引领作用不强、科技服务业支撑能力薄弱、创新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等。 未来五年,为应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挑战,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必须迎难而上,突破制约,准确把握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方向,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强化部署,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技规划纲要》要求,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为战略目标,以模式创新为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整合部门和地方资源,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与水平。 (二)基本原则 ——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加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以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产学研用的结合,统筹项目、基地、人才、政策以及创新体系建设,全链条布局发展模式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充分依靠地方和部门,从主要依靠项目推动转向从工作层面系统全面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市场牵引,政府推动:面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相关产业、领域的要素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实现高效、集约的服务过程和倍增的服务效果。 ——模式创新,技术支撑: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在重视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的同时,高度重视模式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带动已有成熟技术成果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应用。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突出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确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形成充满活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大格局。 (三)发展目标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开展一批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示范应用,培育一批现代服务新业态,打造一批知名服务品牌。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三、大力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共性需求及关键环节,加强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系统外包等的发展,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附加值。 (一)加强一体化电子商务技术攻关,提高全程服务能力 加强完全网络化条件下高效电子商务市场体系结构及其演化机理与过程研究,探索网络化生产经营、消费方式与行为规律,为发展高效电子商务服务形态提供科学依据。突破智慧电子商务云服务等技术,发展新一代电子商务服务技术架构及解决方案。加强电子商务市场可信交易服务技术与系统研发,推进可信交易环境建设。满足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国际贸易、旅游、移动商务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行业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技术集成创新,强化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全程电子商务服务解决方案研发,推进示范应用,培育龙头企业,提升重点领域全程服务能力。 专栏:电子商务 开展电子商务若干理论问题研究,电子商务云服务技术与平台研发,电子商务可信交易技术与平台研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重点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重点生活资料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移动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二)加强集成技术支撑,提高物流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物流产业发展规律研究,探索物流发展新模式。面向国内外贸易需求,加强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智能运输组织、业务过程协同控制、信息共享与集成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服务机制与模式,建设海铁公联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一体化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强化物流射频识别、物流过程信息感知、可视化及智能决策等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形成物联网环境下智能物流技术框架和综合服务方案。结合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需求,创新网购物流服务模式,加强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协同的信息共享技术和标准、网购物流服务网络和业务流程研究,积极实施网购物流示范工程。 专栏:现代物流 开展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网购物流服务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资源整合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供应链全程第三方物流服务技术与示范应用、物联网环境下智能物流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 (三)加强系统外包服务模式创新,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 加强软件服务化应用技术研究,探索信息系统开发、建设、运行、维护新模式,为发展可信系统外包服务形态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可配置系统架构技术、安全可靠服务质量保障技术、高效运行平台技术、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开发系统外包服务平台,提高系统外包服务技术支撑能力。建立信息系统服务外包标准和管理体系,形成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管理保障支撑体系。面向大型骨干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信息化需求,鼓励其信息化机构与主营业务分离,创新信息系统服务模式,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信息系统服务支撑。面向非机要政府部门电子政务需求,鼓励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运营外包,发展社会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服务产业。 四、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加强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大力开展服务模式创新,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培训与就业、社保等新兴服务业,显著提升科技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的能力。 (一)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培育文化新业态 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虚拟会展、在线体验等新业态发展。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构建新型演艺文化传播服务平台,提升文化演出院线、票务网络、文化场馆、文化设施等文化流通环节效率。加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内容集成、存储、分发及传输等技术攻关,创新基于版权的数字内容服务模式,促进数字内容服务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完善文化产品产权评估、定价标准体系,构建基于网络的文化艺术品及版权交易、文化科技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专栏:数字文化 开展文化资源数字化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文化旅游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演艺文化传播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文化艺术品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数字内容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数字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 (二)加强融合网络技术攻关,发展新兴消费服务业 加强新兴生活消费服务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突破服务集成接入与应用托管、资源聚合管理、业务监管、结算与信用评估等数字生活平台关键技术。制定服务资源互联交换、服务质量评价等重要技术和服务标准,形成现代数字生活消费服务平台集成应用解决方案。重点围绕数字社区(家庭)服务、移动生活服务、数字学习、数字娱乐、数字休闲旅游服务、虚拟社会互动服务、空间位置综合信息服务等数字生活服务领域,构建一批数字生活服务运营平台,开展应用聚合开放服务平台运营示范。打造现代数字生活运营服务品牌,引领新兴数字生活消费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专栏:数字生活 开展数字生活服务共性技术支撑及聚合服务平台与示范,移动生活服务云聚合平台与示范,数字生活信息精准搜索聚合服务平台与示范,社区生活圈互动服务平台与示范,协同式多语言云翻译专业服务平台与示范,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托管平台与示范,数字生活创新技术与服务试点城市典型应用与集成示范等。 (三)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培育社会化公共服务业 加强农村与城市社区协同医疗服务,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第三方医疗与健康服务模式,形成合理分工的服务网络格局。突破以人为中心的智能感知、普适服务等关键技术,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形成个人、医院及相关部门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保健系统。构建老年人和慢性病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与技术支撑体系,促进老龄服务产业发展。加强知识获取、知识交易与支付、数字化智能教室、移动学习、沉浸学习等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开放式知识服务公共体系,实现从课程与学分交易到知识交易的升级。建立开放式教育知识服务评价体系,确保教学服务质量。构建开放教育云服务平台,支撑国家汉语言文化传播,促进大学、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我国教育公共服务的规模和水平。突破海量资源存储和网络信任服务支撑技术,创新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养老服务和残疾人服务模式,构建一体化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开展就业、社会保险、养老和残疾人服务示范,培育第三方服务企业,提升社保公共服务水平。 专栏:社会化公共服务 开展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与标准规范研究、农村与城市跨域协同医疗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老年人及慢性病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基于健康档案的居民健康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以人为中心的智能感知与普适服务技术平台研发及示范、面向医疗健康的政府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第三方医疗健康服务支撑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研制开放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海量教育资源云存储与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开放教育服务信誉与绩效评估系统。开展就业服务模式创新及示范应用、社会保险服务模式创新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及示范应用、残疾人服务模式创新及示范应用。 (四)加强新技术与新模式研究,引领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积极促进物联网、智慧技术架构、云计算的技术研发、应用模式创新和示范应用,支持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主导和参与相关国际、国内标准的制定。加强节能服务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研究和应用,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网络经济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新兴服务业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兴服务技术与服务模式发展之路。 五、着力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 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科技服务需求,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金融和科技咨询等服务,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服务产业化,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 (一)发展研发设计服务业,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引导科技资源密集区域,将研发设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积极鼓励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的发展,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研发机构,形成研发服务集群。面向区域特色产业集群需求,整合建设一批专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仪器、数据、文献共享和专业技术服务。鼓励成立研发服务联盟,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制订行业技术标准。积极培育第三方工业设计机构,将工业设计服务支撑范围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建立重点行业产品设计通用数据库、试验平台及设计服务平台,促进设计资源的共享利用。建立专业化设计服务标准和管理体系,促进各类专业性设计机构的集聚发展。推进检测服务市场化进程,积极支持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一批综合性检测服务机构。规范检测服务,研究制定技术检测服务行业标准。吸引国外检测机构在我国开展业务,加强品牌建设。 (二)发展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业,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 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支持服务机构和企业之间探索新型技术转移合作模式,解决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定价和知识产权共享与保护等问题。加强技术转移机构的专业化、特色化功能和增值服务能力,强化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技术成果中试熟化服务。提高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经营能力。加强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和技术合同网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定价服务、技术产权交易信息服务能力。支持知识产权交易机构加强交易平台建设,开展专利检索、交易、培训等服务。加强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市场建设,优化成果转移转化环境。积极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强同有关国际科技组织和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为企业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国际技术收购、技术与知识产权入股等业务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发展创新创业服务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培育和支持创新创业服务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孵化器建设。大力推广“孵化加创投”的孵化模式,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孵化器,搭建专业化服务体系,面向全球跨区域创业者和高端人才提供创业服务,发现、遴选和培育具有前瞻性、成长性、带动性的“源头”企业。扩大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加大与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为高成长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本、人才、市场等深层次服务。 (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提高投融资服务能力 进一步推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集中力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高成长企业群体,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创新,定制开发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险质押等科技金融产品,探索科技贷款担保、科技保险、产权交易与股权交易等新模式。推动“国家高新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建设国家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和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为不同业态、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提供包括天使投资、贷款担保、科技保险、投行券商业务等在内的差异化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加强科技金融风险评估,开发科技金融机构风险预警和分析系统,为科技金融项目风险控制提供技术支撑,防范和化解科技金融业风险。 (五)发展科技咨询服务业,提升科技咨询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交易规则和交易模式研究。加强产业研究和竞争情报服务,深入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把握产业主导权。鼓励咨询机构依据区域空间特性、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为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产业咨询服务。全面推进企业管理和战略咨询服务,推动本土管理咨询服务企业的品牌化发展,拓展全球化发展的眼光与视野。支持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信息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投资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进一步发挥科技咨询机构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科技咨询业信息化水平,建设智能化科技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共享应用的服务平台,形成科技咨询业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提升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专栏:科技服务业 开展区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委托研发、检验测试、技术培训等服务。提升重点行业设计能力,加强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加快重点行业共享平台建设,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开展技术转移“金桥”工程,大力开展技术成果中试熟化服务。建设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加强科技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搭建基于SAAS技术的跨行业、跨区域、跨服务主体的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天使投资、贷款担保等服务。开展科技服务业统计和监测研究,为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六、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围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需求,与区域、城市和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开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充分发挥示范在配置产业资源和引导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适当加强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 (一)以示范城市为核心,形成现代服务业增长极 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开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工作,促进大中城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或重点区域的城市,加强现代服务业管理机构、政策法规、技术设施、支撑体系、人才培养、需求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示范城市依据自身资源和条件,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产业,带动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二)以示范基地为载体,形成特色服务产业聚集区 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依托,在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认定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推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提高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业链协同能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引导产业集聚,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和技术标准的形成。支持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以基地为依托,探索建立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制定行业服务标准规范,提升服务业行业发展水平。 (三)以示范企业为着力点,形成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动力源 (三)切实加强评估,做好规划的动态调整 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科技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要通过监测评估,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尤其是对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查评估,为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附录: 专业名词和术语解释 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生产性服务业:是基于信息网络、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配套服务、高度依赖先进科技的服务行业。 新兴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产生的新的服务形态。 科技服务业:是基于信息网络、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方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和支撑的产业。
  • 2023年,普创科技的发展新征程!
    山东普创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于2009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历经14年的风雨历程,一直专注于医疗器械和包材检测的理论研究,以及精密检测设备制造。凭借14年的技术积累和服务经验拥有了几十项技术专利及软件著作。产品广泛服务于国家质检药检机构、医疗器械、印刷、包装、医药、日化、科研院校、光伏、食品、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在业界树立了“专业、严谨、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的良好形象。 普创科技一直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以质量和科技技术引领行业发展为目的。公司以“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先导,稳健经营,开拓创新”为价值中心,矢志不渝的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可信赖的服务。目前,普创产品已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埃及、日本、台湾等国家地区;并在国内与多家国家级检测机构形成技术合作。随着全国第一台人体植入接骨螺钉综合性能测试仪的推出,奠定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与国外同类设备对比参数后,其性能指标完全达到或超越对手产品,并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公司的另一项优势业务是“非标定制”服务,该项业务对设计和机加工精度要求高,涉及行业和标准多样而复杂,亦需要大量经验为基础。自公司创立伊始就关注客户的各种诉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经验,确保各项定制产品完全达到客户要求;继而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于2018年与天津大学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书”,相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我公司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技术合作,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公司的产品设计思路是“以提供高精度产品为宗旨,以优化人机工效为核心”。于2015年开发成功了“远程数据监控系统”,2016年开发成功了“实验室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和“包装密封性在线检测系统”。在产品不断升级、研发的过程中吸纳了国内外各领域的先进技术工艺,结合本行业之属性融会贯通,申报了多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及多项软件著作权。同时获得了“国家贯标体系认证”和“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2019年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我们并没有停下奋进的脚步,将继续以更高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奉献新老用户。普创科技不仅拥有一流的技研、销售团队。在缔造优质产品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每一个电话都会在10分钟之内得以满意解决。出保产品也会继续享受质优价廉的贴心服务。普创精神就是务实、创新、严谨、积极;以踏实积淀为本,以客户诉求为中心,砥砺前行,厚积而薄发。 2023年初,普创科技又新增了部分软件著作,非标定制设备短期内连续生产多台!新的一年,普创科技正在加大企业的生产力,更好的服务于新老客户!
  • 科技部印发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技术市场发展,科技部组织编制了《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日前,科技部将该规划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单位印发,希望各单位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   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渠道,是引入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放技术市场以来,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技术市场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快技术市场建设,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保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顺利实施,科学指导“十二五”期间技术市场的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机遇   (一)技术市场建设取得新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技术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技术市场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1.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配置科技资源能力逐步增强,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每年约有20余万项次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进行转移和集成,大量科技资源利用市场机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了大量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催生了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2010年,全国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由“十五”期间的5637亿元增加到的“十一五”期间的13655亿元。自2001年以来,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额一直稳居交易主体首位,企业参与技术交易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2. 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引导和带动了新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开展“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共确定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4家,成立技术转移联盟20家,建设中国创新驿站站点32家,建立了3家区域性、行业性的常设技术市场。截止2010年底,全国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近2万家,常设技术交易市场近200家,从业人员近50万人。通过政府择优扶持和机构自身努力,科技服务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技术咨询和服务合同成交额共5666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1.5%。技术市场促进了以提供高技术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为主的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技术转移模式,引导和带动了新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3. 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交易模式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十一五”期间,技术交易品种进一步丰富,除原有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技”合同交易外,技术产权挂牌交易、技术难题招标等新型交易品种和模式不断推出,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成交额保持快速增长,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公共科技成果加快进入技术市场交易。技术市场促进了技术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现。   4. 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不断加强,保障了技术市场开放、规范和有序运行。“十一五”期间,以《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合同法》等及地方技术市场法规为框架的法律保障体系,规范了技术市场秩序,促进了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构成了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奖励和激励制度。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建立2000多个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对技术市场制度运行和维护起到支撑作用。   (二)加快发展技术市场面临良好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技术市场加快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1. 技术需求进一步扩大。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需要引入大量先进适用技术。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速现有科技成果技术流动,加强系统集成。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需要不断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大批产业技术跨地区、跨行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技术交易服务新兴业态,需要大量的技术交易和流转提供支撑。扩大开放,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国外先进技术,均提出大量技术需求。   2. 技术供给保持持续增长。随着自主创新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与此伴随的是我国研发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每年经省市、部门登记的科技成果超过3万项。2010年,我国年度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万件,达到122.2万件,授权量为81.5万件,比上年分别增长了25.2%和4%。“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形成了大量的科研设施、设备和条件,这些物化的技术供给作为科研资源需要实现开放共享。   3. 科技服务体系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加快,各类专项行动和计划如“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等深入实施,科技服务体系必然进一步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投融资等科技服务业态将逐步形成,在支撑区域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加有力地促进技术供给、研发能力与需求对接,极大激发技术市场活力。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把握机遇、实现技术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适应形势发展新要求,进一步突出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需要引导企业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市场参与度 需要优化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需要继续创新技术交易新品种、新模式、新机制,进一步提升技术市场运行效率 需要完善法制环境,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维护技术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正当权益。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为总体要求,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及研发能力转化为根本宗旨,进一步强化需求导向,坚持重视宏观管理与强化市场机制并重,坚持完善技术市场体系与服务国家目标任务并重,坚持丰富工作内涵与创新体制机制并重,为科技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技术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把我国技术市场建设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规律,具有完善的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健全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相结合,各类市场主体相融合,国内和国际资源相配合,制度健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有序、统一开放的现代技术要素市场。   到2015年,围绕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和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战略服务,着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 技术市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快技术市场法制建设,制订和修订一批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配套政策,形成基本完善的技术市场政策和法制环境。加强政策法规落实力度,确保现有财税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健全技术市场监督与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制订全国技术交易规范,建立技术市场信用体系。   2. 全国统一多层次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依托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创新驿站网络,整合全国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资源,形成统一开放、网上网下结合、产学研中介等各方主体扁平化合作的全国大技术市场。在中关村打造国家技术转移平台,在若干中心城市扶持和发展一批资源配置能力强、服务功能手段先进的新型综合性技术交易市场及种业等专业技术交易所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达到400家 中国创新驿站区域站点达到50家,基层站点达到300家,签约技术经纪人1000名 建立全国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转移行业组织,推动建立区域和行业技术转移联盟30家。   3. 技术交易机制和模式实现重大创新。推进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公共科技成果入场交易,除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公共科技成果通过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发布并通过指定的技术交易市场公开交易。组织1000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转移转化。引导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取得的各类科研设备、设施和条件等物化的技术成果进入技术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公共科技资源扩散应用。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在企业并购、重大工程建设等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的新型技术交易模式。   4. 技术市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全面提升。通过进一步实现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融合与对接,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对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及规范交易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利用技术市场优势,培育和发展若干新型现代科技服务业态。把技术市场打造成为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的技术集成基础平台、面向高新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转移主渠道。力争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年递增21%,到2015年达到10000亿元。   三、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技术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深入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的“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和需求导向,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形成制度、组织和机制三位一体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任务如下。   (一)加强技术市场制度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良好环境。   1. 制订技术市场和技术转移法规。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其它要素市场的立法经验,推动“国家技术转移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或完善地方性法规。   2. 完善技术市场政策。巩固和完善技术合同认定制度,评估各项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落实现有的财税优惠政策,提高技术合同减免税的兑现水平。研究制订企业吸纳技术、进行技术扩散,技术转移机构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技术交易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完善股权、分红等多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   3. 完善技术市场监管体系。稳定和健全各级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加快推进和完善技术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管理,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完善合同登记和统计管理办法,健全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进一步提高统计与分析水平。研究制订重大技术转移项目的审查办法。探索开展技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市场各类相关主体的信用数据库,开展技术转移机构的信用征信和评级试点。   (二)进一步强化专业化导向,加速构建技术市场服务体系。   1. 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建设。继续开展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评定和考核,开展分类指导,加强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能力、品牌建设以及信用管理。重点培育一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建立各类产学研合作中间体,在有条件的高新区,建立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建设若干技术熟化、集成、工程化、二次开发等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2. 推动中国创新服务网络(中国创新驿站)建设。坚持开展始于企业技术需求挖掘的一站式创新服务。扩大试点,完善国家、区域、基层三级站点布局。加大国家站点建设力度,健全中国创新驿站组织体系,完善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创新驿站站点服务能力,加强对站点调研、培训和活动组织力度,推行标杆管理法,推进站点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创新驿站”品牌战略,探索建立“创新驿站”的商业化运营机制。实现中国创新驿站与国际技术转移网络组织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   3. 建立全国技术转移合作组织。以国家高新区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组建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产业技术转移联盟,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筹建全国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转移专业委员会,推动建立区域、行业技术转移联盟。   4. 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专项计划支持海外高端人才和国内高学历毕业生从事技术转移工作。选择具有较好条件和基础的高校共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试点。开展技术转移公共政策及实务操作、技术市场法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培训。建立和完善技术经纪人制度,制订技术经纪人资质认证标准和培训大纲,建立中国创新驿站签约技术经纪人队伍。   (三)大力推进网络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建设全国统一大技术市场。   1. 提升技术市场信息化水平。开通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省级区域平台建设,整合优化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科技信息、服务资源,完善统一发布标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技术合同信息化管理,结合统计指标的修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及《智能分析系统》,做好系统维护工作。   2. 推进全国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依托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创新驿站网络,整合全国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资源,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扁平化合作,进一步形成全国技术交易和服务信息开放、流通和共享格局,建立全国技术交易信息披露、报价和支付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技术市场,在全新高度上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及规范交易等功能的回归。   3. 加速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融合。充分发挥区域大型常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重塑功能,进一步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人才等市场的融合,增强技术市场对仪器设备、信息、资本、人才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在条件合适的中心城市或国家高新区形成省市共建的以区域科技资源的统筹与配置为核心功能的新型市场。创新技术产权交易模式,探索建立服务于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股权交易、技术并购及股权融资等业务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做好中国种业技术产权交易所的筹建工作,探索建立品种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   4. 提升技术市场国际化水平。开辟各种渠道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发挥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技术转移平台功能,整合利用全球资源支撑我国创新。吸引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结合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创建一批分国别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在有条件的高新区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并构建全球链接网络,开展创新交流、高端合作、先进技术落地转化等国际技术转移配套服务。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并购、承包工程、技术与知识产权入股、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等方式,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带动我国技术进出口。   (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新区创新发展。   1. 把引导进入技术市场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重要手段。对于应用开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技术市场参与指南的发布,扩大国家科技计划宣传和社会参与。计划项目验收后取得的科技成果,纳入技术市场信息平台进行发布,将技术市场对计划项目科技成果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作为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   2. 探索建立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对于除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未按有关规定实施转化的重大科技成果,探索建立强制转让和转化机制,在指定的技术交易市场通过推介、挂牌、拍卖等方式进行公开交易。协调相关部门,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需要,发挥技术市场渠道的作用,梳理、遴选一批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成果向重大专项目标工程和产品集成,加快重大专项实施进度。   3. 以高新区为重点开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引导高新区建设和完善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的科技服务体系,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完善技术转移、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体系并健全其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间的协同创新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引领全国科技服务体系快速发展,支撑区域创新和结构调整。   4. 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区域技术转移核心区。充分发挥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资源与政策优势,在中关村西区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实现国内外知名产业(工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的空间集聚,打造连接国内外技术、金融、资本、人才和资源高效配置的国家技术转移大平台。在深圳、西安、成都等地建立南方、西北、西南等区域技术转移核心区。集成资源,创新商业模式,着重突破技术转移“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形成全国技术转移全新格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资源统筹。   根据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分类管理改革,完善有助于技术市场发展的配套政策。面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技术成果,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充分发挥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面向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设施、设备和条件等已经物化的科技资源,在发挥政府配置作用的同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加快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改革,为技术市场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二)加大经费投入。   配合政策引导类计划实施,大力支持和鼓励技术市场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市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鼓励各地区开展专项行动或工程、设立配套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等的技术转移。对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机构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给予财政补贴。   (三)创新工作模式。   把发展技术市场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开展技术市场战略研究,努力把握技术市场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大技术市场建设发展的前瞻性部署。制订并落实有关政策,鼓励各级技术交易机构对技术交易品种和交易模式进行创新。对各地、各部门探索形成的新经验和新模式及时加以总结,加大成功经验和模式的示范推广。   (四)健全评价机制。   制订并实施技术市场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把重视和发展技术市场工作作为考核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技术转移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中提高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移绩效的比重。建立合理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奖励参与和促进技术转移的科技人员,依法给予报酬。完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考核办法,定期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进行考核评价。建立技术市场工作激励制度,宣传表彰先进项目、集体和个人。   (五)加强组织管理。   加强对技术市场工作的领导,强化各级科技部门对技术市场的管理职能,完善技术市场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技术市场跨部门协商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技术市场工作。充分发挥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市场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六)鼓励政策创新。   鼓励地方在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开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将技术市场工作与科技奖励、科技进步考核、科技干部考核相结合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根据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开展技术市场工作。
  • 聚光科技入围物联网发展资金拟支持项目
    工信部网站6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对申报的2012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审核,现将拟支持项目有关事项公示。2012年度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共计149项,拟按有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      聚光科技(300203,股吧)、宝信软件(600845,股吧)、长安汽车(000625,股吧)、海康威视(002415,股吧)、远望谷、旋极信息 (300324,股吧)、佳讯飞鸿(300213,股吧)、国民技术(300077,股吧)、航天科技(000901,股吧)、万达信息(300168, 股吧)等上市公司项目入围。 此前,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在江苏无锡开幕。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在开幕式上曾透露,近期相关部委已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已报送国务院。与此同时,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推进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专项行动计划。 来源(东方早报)
  • 北京市印发科技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发展
    p   为加快本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本指导意见。 /p p   到2020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服务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服务高成长企业,涌现一批服务模式新的科技服务创新型企业。首都科技服务资源潜力充分释放,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结构优化、支撑有力、创新引领的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p p strong   一、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深化科技金融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 /strong /p p   (1)完善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引导机制。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和高精尖产业。改革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投入、管理与退出标准和规则,建立与其特点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依法依规豁免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和国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有股转持义务。推动落实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在京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投向早期创新和“硬科技”项目。 /p p   (2)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试点。鼓励试点银行扩大投贷联动信贷规模,鼓励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参与投贷联动业务创新。发挥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投贷联动试点风险防控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投贷联动试点工作。 /p p   (3)鼓励科技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科技保险、企业债、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新型融资服务。支持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等科技金融新模式发展。 /p p   (4)健全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支持国内外知名征信机构、登记结算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支持中介服务机构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发布、专业咨询、供需对接、信用评级、资源共享等专业化业务。 /p p   (5)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企业上市联动工作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开展直接融资。服务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机构间私募产品服务与报价系统在京创新发展。推动本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完善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市场有机衔接。 /p p   (6)推动金融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征信、风险控制、精准营销等方面的应用。支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支付、清算、保险等业务。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研究。 /p p   strong  二、壮大提升工程技术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加强工程技术服务领域技术创新,积极发展高铁、核电、电力、能源等工程技术服务,打造知名服务品牌。 /strong /p p   (1)推进工程技术服务领域技术创新。实施能源化工、钢铁冶金、现代交通、建筑市政、节能环保等领域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关键技术、核心工艺,解决系统集成、检验验证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工程服务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p p   (2)推动工程技术服务标准制订。支持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参与或组织制订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团体标准。支持在高铁、核电等领域开展国际标准制订工作。 /p p   (3)支持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承接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外包业务,开展重点领域的对外承包和境外投资业务。依托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国内外相关政策、投资环境、双边贸易情况和市场需求等信息。 /p p strong   三、做优做强研发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围绕创新链完善研发服务链,积极培育研发外包服务业,支持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研发型企业发展。 /strong /p p   (1)释放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研发服务活力。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通过承接企业横向课题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产业联盟,开展协同创新、标准制订等工作。探索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研发活动情况纳入职称评审、考核奖励指标。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在企业兼职从事研发活动。 /p p   (2)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研发型企业。引导和支持总部企业在京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研发型企业参与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在高精尖产业领域布局建设若干产业创新中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建立企业培育库,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 /p p    strong 四、做精做深设计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大力发展产品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时尚设计等,着力提升设计创新能力,推进设计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strong /p p   (1)着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首都设计提升计划”,开展设计工具、方法、标准、基础数据库研究,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设计研发中的应用。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需求,提升总体设计和系统设计能力。鼓励技术和设计深度融合,开展跨界设计、柔性设计、云设计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p p   (2)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专业设计园区等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开放技术资源,开展设计仿真、技术转化加工、产品样机制造、模拟试验、测试检测等服务。建设在线创客平台和创客设计服务中心,开展设计领域孵化服务。支持基础性、通用性和前瞻性工业设计方法和模式创新,搭建产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培养复合型产业设计人才。建设一批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和基地。 /p p   (3)深入打造“设计之都”品牌。加快建设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等高端设计平台。鼓励设计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开展全球设计合作。吸引国际一流的设计组织和境外著名设计机构在京设立设计中心或分支机构。打造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为核心的品牌活动,以及以中国设计红星奖为核心的设计奖项。 /p p strong   五、积极发展创业孵化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发展专业化创业孵化服务,打造专业化双创园区,引导创业孵化机构为“硬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推动创业孵化服务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 /strong /p p   (1)强化面向“硬科技”的创业孵化服务。支持创业孵化机构围绕高精尖产业领域,聚焦前沿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硬科技”创业项目发现、筛选、评价、培育和推进机制,促进项目孵化以及成果转化落地。 /p p   (2)引导创业孵化机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建设北京市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放人才、技术和市场等资源。探索将社会化创业孵化专业技术平台纳入“创新券”支持范围。加强产业优势细分领域的平台型众创空间建设,开展基础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市场推广等专业化孵化服务。支持海淀区、顺义区、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昌平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加强老旧厂房改造利用,建设专业化孵化园区。 /p p   (3)促进创新创业服务生态升级。积极支持北京众创空间联盟、北京创业孵育协会、中关村创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发展,加强创业孵化服务资源整合,促进共建共享,降低企业创业成本,提高创新创业效率。 /p p   (4)积极融入全球创业孵化服务网络。鼓励创业孵化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在海外建设孵化园区。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建设国际化专业孵化器集聚区,吸引国外知名创业孵化机构和高端创业项目在京落地,引入国外创业孵化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模式。 /p p   (5)加大政策集成支持力度。落实国家有关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兼职、离岗创业,专业技术人员离岗期间,可保留相应的人事关系、基本工资待遇和社保相关待遇。进一步推动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优惠政策,探索将创投孵化器等新型孵化器纳入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并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p p   strong  六、着力培育科技推广与技术转移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搭建技术转移网络体系,激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活力,发展壮大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strong /p p   (1)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平台建设。积极整合资源,建设北京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平台,搭建科技成果库,并引导各区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工作。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部门建设。引导社会专业机构,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成果评估、筛选、对接、运营等服务。 /p p   (2)加大对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环节的支持力度。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各区对接,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引导产业联盟等开展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示范应用工作。鼓励社会专业机构开展技术采购、集成开发、筛选培育、推广应用等业务。 /p p   (3)提升技术市场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支持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服务。推动技术合同登记机构优化服务,扩大技术合同登记覆盖范围。完善技术交易信用体系建设,为交易双方提供技术交付、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保障。 /p p   (4)加快技术转移国际化进程。不断完善以离岸创新、国内同步、成果转化为主要路径的国际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国际研发成果的联合孵化和产业化。强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加强政府引导,吸引社会参与,共同设立国际技术转移投资基金。 /p p   (5)优化技术转移政策环境。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取消科技成果评估备案手续,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完善技术交易“营改增”政策。探索研究将技术开发收入纳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 /p p    strong 七、加快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等基础服务,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分析、交易、转化、投融资、运营、托管、商用化、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知识产权保障。 /strong /p p   (1)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运营能力。支持服务机构早期介入原始创新,加强与天使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合作,促进知识产权成果在京转化。引导服务机构发展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业务,开展专利集中采购,构建专利池。支持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咨询和法律服务,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遴选基础条件好、资信度高、辐射范围广、业务能力强、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服务机构,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 /p p   (2)健全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完善以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为主、民间资本参与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探索建立质押融资风险多方分担机制。鼓励银行、保险、评估、担保等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机制。 /p p   strong  八、支持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strong /p p   (1)推动检验检测市场规范发展。严格落实检验检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监督检验检测机构规范开展业务,健全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和诚信承诺公开制度。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机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展市场化合作。 /p p   (2)推进检验检测标准制订工作。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新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国家相关检验检测标准制订工作。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检验检测标准、技术规范等的研究与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推动国际间标准互认。 /p p   (3)提升检验检测服务水平。拓展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范围,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从主要为生产结果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向设计、研发、生产等全过程延伸服务。发展“互联网+检测认证服务”模式。 /p p    strong 九、大力发展科技咨询服务业 /strong /p p strong   积极发展战略咨询、管理咨询、工程咨询、信息咨询等专业化咨询业务。 /strong /p p   (1)提升科技咨询服务能力。支持科技咨询机构在科研项目管理、科技创新信息管理、科技园区管理、科技专业化会展服务、国际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支持科技咨询机构开展数据存储、分析、挖掘和可视化技术研究,加强行业数据库、知识库建设,探索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型发展新型咨询业务。开展科技咨询专业服务平台应用示范,支持新型高端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p p   (2)扩大科技咨询行业影响力。支持科技咨询龙头企业开拓服务市场,加强宣传推介,塑造知名品牌 依托龙头企业,在战略咨询、管理咨询等领域推动形成国内科技咨询服务高地。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整合行业服务资源,开展服务规范和标准制定工作,开拓服务市场,打造行业品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p p    strong 十、产业布局 /strong /p p   (1)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金融业集聚区。支持在西城区金融街建设世界优秀杰出金融人才集聚区,发展新兴金融 支持在中关村科学城推进产融合作试点,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并购资本中心 支持在朝阳区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建设国际金融主集聚区 支持在石景山区建设北京保险产业园,打造科技保险集聚区 支持在房山区建设北京基金小镇和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打造科技金融创新转型发展示范区。 /p p   (2)发展壮大工程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在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的工程技术服务 支持在丰台区发展轨道交通、应急救援等产业领域的工程技术服务 支持在昌平区推动电力工程、清洁能源等产业领域的工程技术服务 支持在石景山区发展工业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等工程技术服务,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的工程技术服务。 /p p   (3)建设高水平研发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在中关村科学城集聚新材料、新一代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国际一流的工业设计平台,打造研发型创新企业集群 支持在未来科学城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支持在怀柔科学城集聚高端科研资源,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 支持在大兴区、顺义区建设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科研基地和产业创新中心 支持在朝阳区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国际研发创新集聚区。 /p p   (4)推动形成多点联动的设计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在西城区以中关村西城园为载体,推进工业设计、工程规划设计等集聚发展 支持在海淀区、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大兴区分别建设数字设计、创意设计、时尚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支持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推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产业与设计深度融合 支持在通州区以台湖镇为核心,承接中心城区设计和创意资源,形成“设计之都”新平台。 /p p   (5)培育与国际接轨的创业孵化集聚区。支持在海淀区中关村大街沿线建设创新空间和创新载体,推进创业大街、智造大街发展,打造创新创业新地标 支持在昌平区建设“回+双创社区”,打造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支持在朝阳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集聚区 支持各区围绕自身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创业孵化专业园区。 /p p   (6)建设优势明显的科技推广与技术转移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在中关村科学城以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 支持在朝阳区、顺义区深入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建设,探索设立国际技术转移分中心,重点开展国际间技术转移的交易服务活动。 /p p   (7)巩固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以海淀区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朝阳区(设计服务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昌平区国家知识产权园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石景山区专利保险试点等为核心,推进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 /p p   (8)布局建设特色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在海淀区、朝阳区、昌平区、石景山区等依托国家级检测中心及大型检测集团,布局建设若干检验检测认证特色产业园区。 /p p   (9)打造高端科技咨询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等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打造国内高端科技咨询高地 支持在朝阳区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打造全球高端智库集聚区。 /p p strong   十一、保障措施 /strong /p p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市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市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各区政府要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特点,细化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做好土地、人才等方面配套支持,为科技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p p   (2)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市、区统筹,通过财政补贴、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科技服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对科技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拓展融资渠道,引导银行信贷、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等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 /p p   (3)强化人才支撑。依托“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加大对科技服务领域优秀杰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推动科技服务国际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与国际知名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p p   (4)做好监测分析。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的统计和监测。按照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开展测算方法研究,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现状。加强与智库机构的合作,开展科技服务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趋势研究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2017年12月20日印发 /p p & nbsp /p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发布
    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任务部署,提升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附件: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环境保护部 二〇一一年 目   录   一、“十二五”环境科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十一五”环境科技发展基本情况   1.科技计划全面部署实施,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2.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支撑决策能力全面提升   3.当前环境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环境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1.环境科技发展趋势   2.“十二五”环境保护科技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四、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   (一)水污染防治领域   1.流域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水质改善   2.“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技术研发与示范,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3.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研究   4.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与示范   (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1.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与灰霾综合控制研究   2.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3.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削减技术开发和示范   4.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5.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技术研究   (三)生态保护领域   1.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研究   2.城市生态保护研究   3.农村生态保护研究   4.资源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区生态保护研究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领域   1.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2.固体废物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   3.危险废物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   4.化学品及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支撑技术研究   (五)土壤污染防治领域   1.农村土壤环境管理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2.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研究   3.矿区和油田区土壤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4.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支撑技术研究   (六)绿色经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领域   1.低碳经济环境评估和绿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工业污染预防和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3.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七)环境与健康领域   1.环境健康调查技术和相关政策研究   2. 环境污染的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3.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八)环境监管技术领域   1.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2.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   3.环境政策与法规研究   (九)环境基准与标准领域   1.环境基准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2.环境保护标准制订技术和方法研究   (十)核与辐射安全领域   1.核安全设备质量保障及核材料安全与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技术研究   2.核应急与反恐技术研究   3.辐射照射控制技术与辐射源安全管理研究   4.放射性废物安全和核设施退役安全研究   5.电磁辐射环境容量及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6.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技术和法规标准研究   (十一)全球环境问题研究领域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保护支撑技术研究   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   3.生物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4.保护臭氧层研究   5.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研究   6.全球汞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7.污染物跨国境输送机制研究   (十二)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育   1.依托重大专项建立产业化平台   2.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   3.环境服务业支撑技术研究   五、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一)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   (二)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1.共性和关键技术类   2.重点行业污染控制类   3.城镇污染控制类   4.农村污染控制类   5.环境保护产业类   (三)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建设   六、投资估算和落实途径   (一)投资估算   (二)落实途径   七、实施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环境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环境科技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三)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强环境科技队伍建设   (四)加强国际交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倡导公众参与,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普及   一、“十二五”环境科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十一五”环境科技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国环境科技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为适应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科技发展要求,开拓创新,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任务部署,大力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取得了较大成绩,为国家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1.科技计划全面部署实施,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1)“科技兴环保战略”正式确立,三大建设工程不断推进。2006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出台了《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科技兴环保战略。环境科技创新工程、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期间,在环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过程中,环境保护系统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34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6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6项、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几十项。在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数量年增幅超过100项,总数已达到1250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在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先后发布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新发布了20余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0余项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规范和6项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技术引领总量减排取得成效。   (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全面实施。2007年12月,《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十一五”期间,“水专项”任务已全面部署落实,共设置33个项目,238个课题,总资金投入为112.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预算45.43亿元。目前围绕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和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建设,已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重点突破了一批“控源减排”关键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以及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了一批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综合集成多项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示范流域水质改善。   (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有序开展,阶段性成果显著。紧密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积极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截至2010年年底,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支持的项目总经费已达7.8亿元,为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区划、政策创新和环境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支撑决策能力全面提升   (1)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共有443项基础理论类、软科学类和应用技术类成果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登记,有218项成果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其中部分成果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技术方面,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08年,在多年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我国成功发射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A、B星,为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初步实现天地一体化提供了科技支撑。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产排污系数核算”,完成了覆盖全国32个大类工业行业、362个小类工业行业的产排污系数核定,完成了城镇生活污染源与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产排污系数核定,填补了我国相关行业产排污系数基础数据空白。全面完成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环境科技保障战略研究,确立了未来10~20年环境科技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谋划“十二五”及至更长远的环境科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环境科技支撑决策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成立了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形成了环境保护“统一战线”的基本构架,广聚了国内环保领域的顶级专家,建立了环境科技的国家级人才库,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重大决策发挥了关键科技支撑作用。环境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院所得到较快发展,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基地。环境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截至“十一五”期末,环境保护系统内有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涌现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十一五”专项规划》,截至2010年年底,建成1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另有9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中。初步建成了与环境科技、环境管理和综合决策相适应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了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和运行高效的科研实验平台,使其成为我国环境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和原始性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水、气、土壤、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等技术和产业重点领域,已建成11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另有9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正在建设中,提升了我国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发和工程化、产业化能力。   3.当前环境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的环境科技取得了长足进展,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是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   (1)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看,环境科技需要进一步与环境管理决策紧密结合。针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流域水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等环境保护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环保产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工艺材料、关键技术和设备水平整体比较落后。   (2)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尚不足以完全解决复杂、潜在和新型环境问题。部分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和机制研究不足,环境污染过程、演变规律、污染物传输和控制途径等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基准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环境监测理论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研究明显不足。   (3)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目前,我国环境科技创新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环境科技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环境科研工作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不够,难以形成长期的、整体的科技支撑能力。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形成成熟的环保产业。环境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薄弱、人才匮乏。   (4)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目前,我国环境保护野外观测与综合实验条件严重不足,环境监测评价表征技术亟须深入研究,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薄弱,环境监测和科研仪器设备研发能力相对落后,特别是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科研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5)应对国际环境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显不足。目前,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防治、生物安全管理、汞污染防治、污染物跨境输送等方面的举措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我国相应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控制网络体系尚不健全,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履行国际公约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环境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1.环境科技发展趋势   当前,环境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众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科技的研究对象、内容不断增多,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内涵不断丰富。   (1)研究领域从单一环境要素向生态系统整体转变。发达国家在环境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已经进入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综合集成研究阶段,并通过数字地球技术,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环境信息网络,实现环境要素的长期连续观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我国在环境基础研究中,也加强了天地一体化、多环境要素交互影响的区域生态系统研究。在具体研究领域,表现出研究过程从微观到宏观,研究内容由单一因素到多元因素,研究范围由小尺度到区域,以至全球性大尺度的转变。   (2)研究手段从传统技术方法向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促进技术创新转变。针对复杂的自然过程及重大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需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集成。与此同时,其他学科的一些基本思想也不断融入到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分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和深入,使环境科研与高技术发展融为一体。在环境监测与信息管理方面,已由常规监测向集多种类型、多种手段监测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方向发展。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立,为环境科学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   (3)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重点从末端治理向全防全控转变。环境科技与各行各业密切相关,需要把绿色技术融入各个领域,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从而使环境与发展协调。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绿色制造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发达国家引入了清洁生产理念,本世纪又引入了循环经济理念。当前,全球又兴起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浪潮。   (4)环境应急技术从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和事后应急并重转变。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环境预警体系,欧美各国在其主要河流上都建有完善的水质预警系统,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起到积极有效的监控作用。近年来,随着突发环境事件的频繁发生,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和预警水平,保障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风险识别、评估、预防、应急处置等环境预警和监控技术已成为我国环境科技发展的重点之一。   (5)研究热点向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类环境风险转变。随着对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损害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在关注以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代表的常规污染物及其控制的同时,国内外越来越关注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纳米材料等新型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注环境污染导致的突发性和累积性健康风险。环境健康风险防范已成为国内外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环境污染的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环境健康基准、标准及法律法规,建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体系等是我国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   2.“十二五”环境保护科技需求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环境科技要遵从“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 的环境保护总体思路,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为积极探索新时期环境保护新道路,为“十二五”以至更长时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1)面向改善质量的环境保护目标,探明环境污染演变与生态退化机理和调控机制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逐步强化环境质量的约束性要求。为此,迫切需要面向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开展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关系研究。针对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进一步探索污染物在区域、流域尺度和多介质环境下的演变机理和调控机制,探索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环境管理技术,以及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作用机理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针对重金属、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影响人体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其复合生态毒理效应,探索其控制和削减的技术原理。   (2)面向污染减排的环境保护目标,研发污染控制技术、培育环保产业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按照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要求,进一步实施环境污染全防全控战略,有效控制重点污染物的排放。为此,迫切需要研究环境污染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和高效治理的对策和技术途径。需要探索我国环境保护的新机制、新体制和新制度,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并开展环境基准与标准、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生态管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要加强水、大气、土壤、固废等污染控制技术、快速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提高环境保护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技术示范和推广,促进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3)面向风险防范的环境保护目标,提升环境综合监管能力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强重点领域的环境风险防控,维护环境安全。针对支撑环境管理从常规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的关键技术问题,急需开展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预防与应急、监测与预警、生态修复与恢复等一系列环境应急管理的技术研究。针对我国环境与健康方面研究分散、基础数据缺乏、风险性大、事故频发等问题,需要加强环境健康调查和管理研究,构建环境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突发环境健康事件应急处理和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针对我国核与辐射安全领域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核与辐射应急与反恐防恐、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退役核设施安全防范、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等技术研发,促进核与辐射安全科技进步。   (4)面向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提升应对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能力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针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政策、技术和方法研究,同时需要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安全控制方法、消耗臭氧层物质环境管理技术、全球汞污染控制支撑技术、国际水域与跨境河流环境污染管理和控制技术、大气污染物长距离传输机理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5)面向环境保护主战场,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力建设的需求。“十二五”期间,环境科技能力建设要紧扣环境科技发展趋势,结合环境科技发展规划确立的重点任务,立足于提高环境科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实力,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需要继续完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体系建设,同时针对环境科技基础数据与信息获取能力薄弱的现状,为阐明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和机制,需要建设长期的、多要素的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为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紧密围绕制约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坚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全面落实“科技兴环保”战略,引领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方向,为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规划原则   1.需求引导、自主创新   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引导,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2.立足全局、突出重点   适应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优先安排制约区域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或共性技术研发,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应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区域和流域的环境质量。   3.技术优先、夯实基础   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支持技术综合、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真正发挥环境科技在环保工作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4.跟踪深化、注重实效   集成已有科技成果进行跟踪深化和系统开发,及时攻克实际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整合资源、保障实施   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各方优势,鼓励竞争,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适应“十二五”以至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初步阐明区域、流域重大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与演化机理,基本建立起基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全防全控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围绕约束性指标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源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 围绕环境质量改善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管理技术体系 围绕风险防范构建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技术体系。调查和掌握重点地区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状况,夯实环境基准、标准制订的科学基础 逐步搭建起国家环境科技基本能力、基础数据信息获取与人才培养平台,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1)初步构建国家环境科技的理论体系。阐明我国区域/流域性重大环境问题的主要形成机理和机制。提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优控污染物筛查、环境暴露和风险评价优先/关键技术,提出应对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评估方法和缓减措施,为维护生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提供科技支撑。   (2)产出一批污染防治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研发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境污染物控制与生态保护关键技术,提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最佳可行技术体系。引导和培育5家以上环保产学研联盟,创新流域、区域污染治理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   (3)提供满足国家环境管理决策的技术支撑。初步建立以总量削减和源头控制为核心的环境综合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及应对生态退化的全防全控科技支撑体系,提出我国重点地区和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对策。初步形成环境应急监测、风险评估、预报预警及环境质量管理等技术体系,为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的约束性指标、实现重点地区和城乡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4)形成与国家环境科技需求相适应的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新建10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工程技术中心的布局,启动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初步建成相对完善的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环境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获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环境管理决策支撑能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国家环境保护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生态环境杰出人才”,在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和杰出人才中,中青年科研人才所占比例达到40%以上。   四、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   (一)水污染防治领域   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态监测和饮用水净化与输送成套工艺与装备。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支撑重点流域示范区水质明显改善,确保饮用水安全。   1.流域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水质改善
  • 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发布
    科技部关于印发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高【2012】8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动高性能膜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pdf   科技部   2012年8月21日
  • 聚光科技:合作共赢 携手发展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博士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预计在2009年成为全球前10的过程分析仪器制造商。目前,聚光科技在全国设立了33个办事处,产品已出口到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聚光科技主要基于光谱、色谱、质谱、化学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光纤传感等多种分析技术平台,实现技术发展与创新。通过采用先进的研发管理体系如矩阵式研发组织机构、引入国际领先的研发流程管理体系——IPD等战略举措,以实现飞速发展。公司在探寻“官、产、学、研、用”创新机制,主要表现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融资并购等方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