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精准检测

仪器信息网精准检测专题为您整合精准检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精准检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精准检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精准检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精准检测话题讨论。

精准检测相关的资讯

  • 首届中国精准营养与精准检测产业发展大会将在莱西举行
    为进一步促进营养保健与精准检测新技术领域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探索发展新机遇,促进更好的营养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23(首届)中国精准营养与精准检测产业发展大会将于6月12日在莱西市举行。此次大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岩,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院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精准营养和精准检测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本次大会将是中国精准营养与精准检测产业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有望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此次大会的举办地莱西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基地之一,也将是中国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在大会期间,组委会还将安排参观考察活动,让与会人员深入了解当地营养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本届大会还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展示最新的精准营养和精准检测产品、技术及服务等。相信这些优秀的产品和技术的展示,将为广大与会者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也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次中国精准营养与精准检测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将为促进精准营养和精准检测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健康中国作出重要贡献。
  • 莫把基因检测当“算命先生”——精准医疗研讨会
    精准医疗是医学界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可是何为精准医疗,精准医疗是否存在泡沫,作为精准医疗入口的基因检测又该如何发展?12月10日,一场由中国健康促进教育协会主办的“健康中国2030精准医疗互动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四川大学步宏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林冬梅教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韩晟教授等共同探讨我国精准医疗的未来发展。  精准医学是否存在泡沫  自从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学浪潮已经席卷全球。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会议决定在2030年前,中国精准医疗将投入600亿元。  然而大热的精准医学也迎来质疑之声。今年9月,两篇发表在《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将精准医疗推上审判台。文章指出,“精准策略没有给大多数肿瘤病人带来好处,肿瘤的精准治疗仅仅是一个待证明的假说”,在肿瘤治疗方面,精准医疗的前景并不乐观,并且在缺少有益证据的情况下相关概念炒作被兜售给病人。虽然有不少病人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找到解释肿瘤恶变的相关突变,但因为能用的药物有限,最后受益的病人非常之少(约1.5%)。这一观点在国内医疗界引起极大争论。  在12月10日的这场精准医疗互动研讨会上,肺癌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指出,精准医学浪潮虽然席卷全国,但是实际上很多人还不太清楚精准医学真正的内容是什么。精准医学必须利用人体遗传信息的异常,利用这种异常来指导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任何离开遗传医学谈精准医学就是傍大款”。  吴一龙指出,基因测序是精准医学的基础,从肺癌的治疗历史来看,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加快药物研发速度,也推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基因测序给肿瘤治疗带来的益处也明显可见。数据显示,如果携带驱动基因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病人的生存中位数可以达到3.49年,比没有靶向治疗的病人中位生存期提高了1年多,比没有驱动基因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1.5年。精准治疗也使 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逐渐成为临床可控的疾病。  基因检测面向大众为时过早  根据艾瑞发布《全球基因检测行业投研报告》显示,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7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到2014年市场规模为54.5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基因检测服务和上游基因检测耗材和试剂是带动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基因检测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测序成本的下降,将提高基因检测服务的渗透率,进而推动市场发展。  不过,吴一龙认为,基因检测要面向大众,进入常规体检还为时尚早。在研讨会上,主持人现场调查在座嘉宾和媒体是否做过基因检测,无人举手。吴一龙对此表示欣慰。“我们现在做的基因检测跟我们的遗传体检只是一个概念,比如说体检告诉你,你可能得癌症的机会是3%,你怎么去理解?告诉你得癌症的机会是20%,你怎么理解?50%你又怎么理解?”吴一龙指出,在医学上,用概率来判断,甚至像朱莉那样做预防性切除,是现在伦理学上最为反对的,“我坚决反对用遗传学基因检测来当算命先生。”  基因检测不仅向大众推广还不够成熟,在临床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一龙认为,必须要考虑到基因检测出来,有没有药物可以做治疗。“如果没有办法做治疗,你检测出来又有什么用呢?肺癌已经发现十个基因可以导致癌症,而这十个基因里面大概有四五个基因是可以找到药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检测出来,如果你说能够检测500个基因,但是只有一个有用,那检测那400多个干什么呢?”吴一龙强调,基因检测要因时因地,同时还要顾及伦理问题,这才是医生应该对基因检测的态度。  基因检测市场过热亟待规范  基因检测市场的火热,也带来一些乱象,其中步子迈得太大被多名专家诟病。  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冯继锋教授指出,现在有一个炒作过度的观点,认为所有肿瘤病人做了基因检测都能找到靶点,用上靶向药物,他对此持怀疑态度。冯继锋认为,基因检测应该要考虑病人的支付能力和药物的可持续性,有的病人会根据基因检测盲目放弃现有一些明确的、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去选择一些没有得到证实的治疗方法,这种极端不应该出现。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科主任邵建永教授指出,国内基因检测与国际相比,热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目前一方面缺乏核心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导致基因检测成本太高,不能惠及更多患者 一方面,基因检测被神秘化、超前化,把科研工作临床化,导致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而在临床应用规范方面,基因检测也仍有很大空间。  对于目前一些基因检测的第三方平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林冬梅教授认为,基因检测涉及测前标本的质控、肿瘤成分的质控、对后续数据差异的调校等等,三甲医院在涉及诊断时,可以结合病理、临床、影像等多方面信息,但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说,如何保证质量把控是一个问题。  四川大学副校长步宏也指出,基因检测市场需要更加理性化,不能把仍在科研的技术推到临床与市场上。多位专家指出,应该正视基因检测产业混乱现状,建立成熟的行业规范。  基因检测能否实现医保买单  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提出,经济因素成为限制基因检测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由于昂贵的价格,基因检测大多被医保支付体系拒之门外,令经济能力一般的患者难以享受到这一技术带来的益处。  基因检测能否纳入医保体系?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韩晟教授指出,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两万元左右,其中医疗保健占了7%左右,也就是说年人均医疗支出大概是1165元。而当前肿瘤靶向治疗费日均最高就可达3045元,是年均医疗支出的2.6倍。从社会风险共担机制来看,精准医学是否值得确实值得探讨。不过,韩晟指出,一种新的卫生技术是否值得,要从直接成本、直接医疗成本、间接成本以及相应的延伸出来的与人相关的隐性成本等多角度来分析。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研究显示,接受基因检测和不接受基因检测相比较,前者使得治疗更有针对性,每增加一个患者生命年需要花费的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反而是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  韩晟认为,医保遴选一种药物或者遴选一种技术,第一条就是临床必须性,第二是要安全有效,第三是质量可控,第四是价格合理。“现在前三个门槛并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价格是不是可负担。“基因检测技术纳入医保之后能不能为我们省钱,目前这方面的数据很欠缺,无法展示 因为没有相关的基因检测,那么我们在靶向治疗上会造成多少浪费 。”此外,这一技术能够带来多大的患者健康改善,能够创造多大的社会价值,也需要依赖未来相关研究和资料积累。韩晟认为,未来或借助价格谈判机制,让基因检测降价,实现医保支付的目的。  而从企业来说,基因检测有无降价的空间呢?燃石医学首席运营官揣少坤认为,从国内外差距来看,foundation medicine的一个组织检测费用大概是3000美元,仅仅就检测费用来讲,目前中国比国外便宜。“未来降价空间也是有的,企业非常期待着规模效应,也就是当基因检测这个工具真正到处落地开花的时候,一定会摊薄包括渠道、运营和研发。”  多位专家对基因检测的前景非常看好。不过,吴一龙指出,一定要防治精准医疗碎片化,精准医疗是系统工程,离开诊断、离开临床医生验证,永远不能称之为精准医疗。
  • 换新行动:禾工卡尔费休水分仪精准检测升级
    在当今医疗健康与制药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精准高效的检测仪器是确保药品质量、推动医药创新的重要基石。近期,黑龙江某医药公司积极响应我司发起的“科技换新,质效双赢”以旧换新活动,由于我司原有的AKF-1卡尔费休水分仪已经停产,黑龙江某医药公司经过多方面评估决定以旧换新购买新款AKF-V1卡尔费休水分仪,用来检测气体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我司针对老用户推出的以旧换新活动,为该公司提供了无缝升级的契机。AKF-V1作为新一代水分仪,集成了多项创新技术,相比AKF-1,在测量精度、自动化程度、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符合医药行业对水分检测的严苛标准。AKF-V1水分仪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不仅提升了检测速度,更在用户操作便捷性上实现了巨大飞跃。其直观的用户界面、一键式操作流程,极大地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实验室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了确保贵司技术人员能够快速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我司售后团队特别提供了全面的操作培训与技术支持。从理论知识到实操演练,从日常维护到故障排除,工程师们面对面指导,确保每一位操作人员都能熟练操作AKF-V1,实现从AKF-1到AKF-V1的无缝过渡。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用户积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让贵司的实验测量更高效、更精准!无论您的企业规模大小,无论您的设备新旧程度,禾工科仪都愿意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以旧换新活动不仅能够帮助您升级老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为您节省大量成本。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确保您的新设备能够快速投入使用,为您的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所以,不要犹豫,不要等待,赶快加入我们的以旧换新活动吧!让我们共同携手,迈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测量新时代!
  • 蓝景科技 5800T 光谱仪:黄金检测的精准利器
    在黄金的世界里,品质与纯度是价值的核心。而 5800T 光谱仪,就是打开黄金品质奥秘之门的关键钥匙。5800T 光谱仪,配备先进的 “一键测试” 智能软件,轻轻一按,即可智能检测 20 种金属,其中包括珍贵的金、银、铂、钯,以及罕见的铼、铱等元素。尤其是在铼元素检测方面,它独具优势,是目前市场上最经济实惠的能检测铼元素的光谱仪。它不仅能精准检测各种金属元素,还能同时显示贵金属百分比纯度和黄金 K 值,让黄金的价值一目了然。无论是黄金回购、珠宝零售,还是典当质检,5800T 光谱仪都能为您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确保每一笔交易都公平公正。其稳定性和精度更是令人赞叹,轻松区分 99.99 金和 99.90 金,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差别。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消费者,都能借助 5800T 光谱仪准确了解黄金的品质。选择 5800T 光谱仪,就是选择专业与精准,让我们一起开启黄金检测的全新篇章。
  • 我学者实现对多种呼吸道病毒精准检测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慧团队与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简单、全封闭、高度集成的微流控系统,实现了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及其变种的精准检测。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杂志上。  病毒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诊断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和较长的检测周期,且存在着高成本、低灵敏度等问题。  杨慧介绍,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只能确定病毒类型,如果要检测同一病毒的不同变异株,就需要进行昂贵且耗时较长的基因测序。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流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BA.1、BA.2和BA.5)、甲型流感病毒(H1N1)、甲型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IVB)和呼吸道感染病毒(HRSV)进行精准识别。  据悉,这项研究具有将实验室科学带入社区诊所的能力,是诊断技术领域一项重大突破。随着针对多种疾病诊断试剂的持续开发,该微流控系统在疾病预防、健康监测以及个性化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 高效精准检测,助力全国“土壤三普”
    保护土壤资源优化农业生产二月中旬,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4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这是距上一次全国土壤普查40年后,我国再一次对土壤进行的“全面体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土壤三普”目的是什么?全面查明查清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守住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土壤普查是精准有效实施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必须将质量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贯穿始终。随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的印发,各地“土壤三普”的筹备工作相继开启。土壤理化性状是直接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土壤中有效态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一系列分析测试项目。为更新和完善全国土壤基础数据,土壤的理化性状检测在这次普查工作中举足轻重。如果您正在寻找世界领先的AA,ICP-OES,ICP-MS或汞分析系统,您已经到了正确的地方——珀金埃尔默作为原子光谱市场和技术的领导者,拥有从前处理设备、分析仪器、软件和服务的完整工作流方案,将为“土壤三普”高效精准检测和高质量完成土壤普查任务保驾护航。高效精准监测助力高质量土壤“体检”01土壤快速消解高效样品前处理:无需借助微波或高压环境的快速消解方法SPB系列石墨消解器24位、48位、72位可选塑料、玻璃、石英、聚四氟材质消解罐可选AAS、ICP-OES和ICP-MS直接进样的辅助装置消解流程经上机检验,利用快速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需要测定的元素均被提取出来,标样验证结果准确,重现性高。与传统消解方法对比通过上表可以看到,快速消解法用户友好性高,所需前处理时间少,试剂消耗量少,所需器皿简单,整个过程不需要转移,有效减少样品损失和交叉污染。02简单、可靠的土壤元素分析高效工作流使用PinAAcle 900H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非常严峻的环境挑战,它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并危害食用这些食物的人类的健康。这些剧毒元素会在人体内生物积累,导致各种严重的疾病(包括癌症)。镉(Cd)、铅(Pb)和铬 (Cr)通常被认为是剧毒元素,因为它们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对人类有很大危害。锌(Zn)、镍(Ni)和铜(Cu) 在微量浓度时是植物所必需的金属,但在较高的浓度时毒性非常高。因此,对土壤中这六种金属进行常规监测对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高效工作流示意图配备火焰和HGA石墨炉的PinAAcle 900H原子吸收光谱仪适用于分析各种浓度范围内的多种土壤样品,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性能优异。用消解器石墨消解仪消解样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并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校准曲线* 左右滑查看更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校准曲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03多元素的快速分析NexION体积小巧,携带方便
  • 高效精准检测,助力全国“土壤三普”
    保护土壤资源优化农业生产二月中旬,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4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这是距上一次全国土壤普查40年后,我国再一次对土壤进行的“全面体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土壤三普”目的是什么?全面查明查清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守住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土壤普查是精准有效实施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必须将质量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贯穿始终。随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的印发,各地“土壤三普”的筹备工作相继开启。土壤理化性状是直接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土壤中有效态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一系列分析测试项目。为更新和完善全国土壤基础数据,土壤的理化性状检测在这次普查工作中举足轻重。如果您正在寻找世界领先的AA,ICP-OES,ICP-MS或汞分析系统,您已经到了正确的地方——珀金埃尔默作为原子光谱市场和技术的领导者,拥有从前处理设备、分析仪器、软件和服务的完整工作流方案,将为“土壤三普”高效精准检测和高质量完成土壤普查任务保驾护航。高效精准监测助力高质量土壤“体检”01土壤快速消解高效样品前处理:无需借助微波或高压环境的快速消解方法SPB系列石墨消解器24位、48位、72位可选塑料、玻璃、石英、聚四氟材质消解罐可选AAS、ICP-OES和ICP-MS直接进样的辅助装置消解流程经上机检验,利用快速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需要测定的元素均被提取出来,标样验证结果准确,重现性高。与传统消解方法对比通过上表可以看到,快速消解法用户友好性高,所需前处理时间少,试剂消耗量少,所需器皿简单,整个过程不需要转移,有效减少样品损失和交叉污染。02简单、可靠的土壤元素分析高效工作流使用PinAAcle 900H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非常严峻的环境挑战,它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并危害食用这些食物的人类的健康。这些剧毒元素会在人体内生物积累,导致各种严重的疾病(包括癌症)。镉(Cd)、铅(Pb)和铬 (Cr)通常被认为是剧毒元素,因为它们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对人类有很大危害。锌(Zn)、镍(Ni)和铜(Cu) 在微量浓度时是植物所必需的金属,但在较高的浓度时毒性非常高。因此,对土壤中这六种金属进行常规监测对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高效工作流示意图配备火焰和HGA石墨炉的PinAAcle 900H原子吸收光谱仪适用于分析各种浓度范围内的多种土壤样品,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性能优异。用消解器石墨消解仪消解样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并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校准曲线* 左右滑查看更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校准曲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03
  •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医学检测 精准检测揪出“捣蛋”细胞
    p   对普罗大众来说,谈起医学检验大家也许只想象到,发烧等身体不适时在医院做的检验。然而,在医学界,检验是一项专门的学科,而且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国大健康战略下,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研究领域正在高速发展。坐落于广州国际生物岛的金域医学是全国领先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集团,他们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到医学检测上,目前其检测项目达到2500多项,是目前国内提供检验项目较全的医疗机构之一,年检测标本超5000万例,相当于40个大型三甲医院的年标本检验数量。 /p p   今年6月我国首批罕见病目录公布,当中有121种疾病纳入该目录当中。这份目录意义重大,业界指出,目录的出台将提高药企对罕见病的研发积极性,加快罕见病药品上市进程。专家表示,采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检验,可助力罕见病的诊断、预防以及“孤儿药”的研发。另外,基因测序更为精准医疗“打下”夯实的基石。 /p p   数据回顾 /p p   全国首份121种罕见病检测数据 /p p   累计检出3万例阳性样本检测数据 /p p   基因及基因组技术检出的阳性标本数达2万余例 /p p   色谱质谱及酶学方法检出的阳性标本数为6000余例 /p p   创建具广州特色的 /p p   检验检测大数据研究院 /p p   数据与医学检验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医学检验的“大概念”中则是包含了病例数据和检验数据。一般而言,一个大型的医学检验机构每年都会检测并积累庞大的数据,而这些检测数据更是覆盖了人类生命的每个周期。 /p p   作为全国领先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集团,金域医学每年的标本量就超5000万。5000万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金域医学首席科学官于世辉博士表示,广州有十多家大型的三甲医院,以上的检测量相当于40个三甲医院的年标本检验数量。检测数据可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庞大的数据量转化成科学的数据,依靠这些科学的数据去判断或者预测”。 /p p   2009年,宫颈癌被列入我国“两癌筛查”项目,全国开始对农村妇女实施宫颈癌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测是指通过采集脱落细胞进行制片观察,从而判断宫颈是否存在病变。截至目前,金域团队在过去近十年时间累计做了约3400万筛查标本,这个数据量相当于中国人群宫颈癌筛查量的约15%。 /p p   筛查是为了科学的诊断、预防,不仅如此,多年来筛查所积累的数据更可增进对国内宫颈癌流行病学现状的了解。实验室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中国女性感染HPV病毒的亚型和欧洲群体有不同。 /p p   于世辉博士进一步解释,我国在进行子宫颈癌疫苗的生产,疫苗是针对不同的HPV亚型,感染的亚型不同,疫苗所起到的作用、针对性也不同,利用大数据科学分析就能知道真正中国人群主要感染的HPV亚型有哪些,未来如何指导厂家去开发疫苗,专门针对中国人比较常发或者多发的亚型来进行疫苗研发。 /p p   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刚过去的9月,金域医学与我国科技巨头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第三方检验、病理诊断和基因分析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建设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也就说,这些庞大的检测数据、病例数据未来将会传送到“云端”,一方面可大大提升存储数量级,另一方面利用云计算的特性,加快其运算速度以及便于数据“共享”。 /p p   尽管目前医学检验的大数据在部分疾病的研究上已获得阶段性成果,但专家坦言,目前的数据仍不足够大,更需要的是上升到国家层面,因为许多数据都必须国家来主导。更重要的是打破数据壁垒,每个医院、大学、研究所都有自身的数据库,且数据的标准不一致,导致了“共享”时会出现问题。因此,未来数据如何有效地打通,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p p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金域医学正式创建具有广州特色的“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大数据研究院。其所依托的是,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所在地区、年服务医疗机构22000多家和超5000万例年标本量,包括全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的海量医疗检测样本数据。 /p p    strong 人工智能可辅助医生 /strong /p p strong   对病情进行诊断 /strong /p p   拥有了具规模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对样本进行筛查,甚至诊断是AI+医疗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去年,央视节目《机智过人》中,人工智能和15名来自全国三甲医院、有着15年工作经验、阅片量在20万张以上的医生“过招”,结果是人工智能获胜。 /p p   据了解,金域医学实验室早在四年前已将AI“带入”到检验领域中。在四年前,实验室与香港应用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合作的关系,通过该研究院研发的软件进行子宫颈癌的初筛。如接收到一万份子宫颈癌样本,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把其中确定正常的样本排除,剩下的是“软件”看得不太清楚或可能有病的。随后,再让医生来进行诊断。相比传统方式,这大大地降低了病理医生的工作量。实际上,当下人工智能在医学检验上主要是对样本的初步筛查。于世辉博士认为,即便未来,人工智能也是无法取代病理医生,它更多的是帮助病理医生减少工作量。 /p p   然而,医疗是一个相当宽广的领域,在部分疾病诊断例如眼病、肺炎等,人工智能发展得相对较快。今年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基于深度学习开发出一个能诊断眼病和肺炎的人工智能系统,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登上当月的世界顶级期刊《细胞》。据了解,这项人工智能成果能根据影像资料,给医生提出诊断建议,并解释判断的依据。比对实验发现,该系统在诊断眼疾的准确率达96.6% 在区分肺炎和健康状态时准确率达92.8%。数据显示,从一张胸部CT上找到肺结节,一名经过训练的医生平均需要3~5分钟,而依靠人工智能则仅需3~5秒。 /p p   据透露,金域医学已与我国人工智能“大咖”张康教授以及南方医院的侯凡凡院士进行合作,将人工智能“融入”大数据,尝试对膜性肾病进行研究。当下,人工智能已从病理,包括细胞病理的子宫颈癌、组织病理的肺癌和肾脏系统疾病,延伸到基因测序及微生物检测等,比如幽门螺旋杆菌。 /p p   “目前在医疗领域中,人工智能仍是单独针对一个项目、一个领域,希望未来能把病理与基因整合在一起,再把其他的大数据融合,最后真正地实现病理和检测的智能化。”于世辉表示。 /p p   放眼全球,IBM、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近年都在布局人工智能医疗。如IBM Watson能快速筛选癌症患者记录,为医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循证治疗方案 谷歌在糖尿病、神经性疾病诊疗等研究方面发力。 /p p   据麦肯锡则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医疗行业规模将达到总254亿美元,约占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总值的1/5。 /p p    strong 精准检测罕见病 /strong /p p strong   提供治疗方式 /strong /p p   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工信部、药监总局、中医药管理局5部门联合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首批目录纳入了血友病、白化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人症”)等121种疾病。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目录根据我国人口疾病罹患情况、医疗技术水平、疾病负担和保障水平等,参考国际经验,由不同领域权威专家按照一定工作程序遴选产生。 /p p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发病率很低的疾病,通常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按照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提出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率低于1/500000或新生儿发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 /p p   随着这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对外公布,金域医学不仅已开展相关检测服务,而且均检测到阳性病例,同时亦发布了罕见病检测数据,针对新生儿及儿童,前者累计检出阳性样本数达3万例。这些检测数据意味着什么?于世辉博士解释道,尽管这些是初步数据,但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知道这些罕见病究竟有哪些,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分布的情况,病基因的改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以及它的类型是怎样,哪些可治哪些不能治& #8230 & #8230 这些数据对于病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p p   业内人士指出,《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出台将提高药企对罕见病用药的研发积极性,加快罕见病药品上市进程,从而改善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将为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提供参考依据。 /p p   据透露,金域医学积累了数十万例其他阳性罕见病检测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广泛的地域和人群代表性,对中国人群中罕见病的发病率、检出率及特有遗传变异类型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对于罕见病产前检测、新生儿筛查、产后患儿罕见病的诊断及“孤儿药”的研发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p p   针对罕见病中占主要比重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产前筛查,该医学团队还与NIPT之父卢煜明教授团队开展深度合作 并与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联手,将MiniSeq测序仪普及到基层医院,助力我国罕见病的精准检测。 /p p    strong 基因测序为精准治疗打好基础 /strong /p p   除了预防与诊断“罕见病”,基因测序更为“精准医疗”打下基础。精准医疗,狭义概念是在基因和基因组基础、检测基础上的一种医疗,它更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它通过分析测定基因序列,可用于临床的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罹患肿瘤预测与治疗等领域。据业内专家表示,无论是细胞治疗还是基因治疗,首先要通过基因测序诊断病情才能设计方案。而在实施精准医疗方案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细胞和分子级别的检测。 /p p   于世辉博士表示,人类除了外伤以外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基因组有关,例如肿瘤无一例外全都是基因、基因组变化,罕见病当中的80%都是基因、基因组的变化。 /p p   目前,精准医疗在临床上应用得最多的是肿瘤方向。这与以往的肿瘤治疗有所不同,例如以往有病人得了癌症住院,一般治疗手段是通过外科手术,将肿瘤切除。切除后再进行化疗、放疗等,这是传统的手段,精准医疗的到来则是大大地改变传统的这些治疗手段。 /p p   “病人去到医院首先是检测病人的基因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于世辉博士解释道,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治疗过程来进行了。也因为全球医学水平的高速发展,科学家们在过去这些年中发明了一些专门针对不同的基因变化进行治疗的药物,也就说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可通过靶向药物而非手术、化疗等传统方式进行。 /p p   相比部分国家和地区,我国的精准医疗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目前,全球精准医疗更多地集中在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基于个体基因检测的肿瘤个体差异化治疗成为重要趋势。根据前期部署的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将于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 /p p   根据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早前发布的《2018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白皮书》指出,基因检测就是通过解码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运算层面主要为解码和记录,较难以实现基因解读,所以从基因序列中挖掘出的有效信息十分有限。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可改善目前的瓶颈。通过建立初始数学模型,将健康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和RNA序列导入模型进行训练,让模型学习到健康人的RNA剪切模式。之后通过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训练后的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对照病例数据检验模型的准确性。 /p
  • 精准探测:氨气检测仪,守护环境与安全的卫士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氨气的排放和泄漏问题尤为引人关注。氨气作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事件。因此,精准探测氨气,及时采取措施,对于保障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氨气,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工业生产、农业养殖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可能存在。在工业领域,如化工、制冷、化肥制造等行业,氨气的使用较为广泛,如果发生泄漏,不仅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引发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在农业养殖中,大量畜禽的粪便分解也会产生氨气,如果浓度过高,会影响畜禽的生长和健康,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氨气检测仪作为一种专门用于检测氨气浓度的设备,其精准探测的能力至关重要。它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感知环境中氨气的浓度变化,并将数据实时反馈给使用者。这种实时监测的功能,使得潜在的氨气泄漏或浓度超标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例如,在一家化工厂中,氨气检测仪被安装在关键的生产区域和储存设施附近。一旦氨气浓度超过安全阈值,检测仪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并启动紧急通风和处理系统,从而有效避免了可能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农业养殖场,氨气检测仪可以帮助养殖户合理调整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清新,为畜禽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通过长期监测氨气浓度的变化,还能为优化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不仅如此,氨气检测仪的便携性也使其在各种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在实验室、仓库、运输车辆还是在应急救援现场,它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氨气检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的校准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使用者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使用和维护,以保证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氨气检测仪以其精准探测的能力,成为了守护环境与安全的忠诚卫士。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氨气检测仪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守护环境与安全的卫士,氨气检测仪将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清新与安宁。
  • 精准医疗露荷尖:基因检测及相关上市公司解析(上)
    一. 中美分别启动精准医疗计划,何谓精准医疗?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  据中国证券报2016年1月14日消息,从中科院 获悉,“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牵头、多个院所参加,业内人士表示,精准医疗计划将催生上万亿的市场,其中基因检测服务业五年内达到百亿级(这里主要指国内基因检测中下游)。  那么,何谓精准医疗?  学院派的答案可以自行百度,本人用通俗的语言予以解释:比如,我们感冒之后去医院 ,医生会根据我们的病情描述和医生过往经验,决定给我们开什么药,一次吃多少,但即使病状相似,治疗相同,治疗结果可能因人而已,千差万别,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自身遗传密码和外界环境不一样。而精准医疗就是结合每个人的个体特征,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比如通过基因检测预测乳腺癌 、肿瘤患病概率,并提前做好应对,如安吉丽娜朱莉 通过产前筛检检查婴儿是否患有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症、染色体异常、耳聋等疾病 或者对高血压 、脑血管、糖尿病 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提供个性化用药、治疗,实现同病异治。  一切的个性化预防和治疗前提是能够准确判断个体基因信息,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基础。  二. 行业蛋糕几许?  关于市场规模,不同机构预测不一,本人根据多方预测及自己分析,简要介绍当前规模和潜在规模。  全球精准医疗——据BCC Research预测,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人民币约4000亿),今后5年年增速预计为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4倍。  全球基因测序 ——上游仪器30亿美元(200亿人民币),中游产前筛查肿瘤诊断等,50亿美元上下(330亿人民币),下游数据服务10亿美元(66亿人民币),合计不超过100亿美元,年增速20%。  国内:精准医疗号称万亿,基因检测上游仪器暂时被国外Illumina、Life Technologies、罗氏垄断等,国内主要集中在中游测序服务和下游,目前规模较小,在十亿当量,年复合增速超过20%,未来五年有望突破百亿,更长远的潜在市场过千亿,其中:  ——产前筛检:当前10-20亿人民币,华大、迪安、达安、贝瑞和康占据主要市场,潜在市场百亿级(据了解2016年春节后华大基因产前筛检会降价到1500元/例,新生婴儿1600*1500RMB=240亿),远未饱和,有待于成本的下降和政策推动。  ——肿瘤诊断&药物开发:当前培育期,是未来最大的市场,估计成熟后潜在市场千亿级。  ——辅助生殖:显著提升试管婴儿的胚胎移植成功率,潜在市场百亿级。  ——遗传病评估:提示患病风险,及早干预,潜在市场百亿级。  ——下游测序服务及数据分析:荣之联凭借和华大的关系抢得先机,收入过亿,市场规模较小,潜在市场十亿级。  注:潜在二字是指未来行业爆发之后,当前除开产前筛检,其他市场规模都很小,处于摸索阶段,这也是基因概念股业绩未有所表现的原因。  三. 基因检测四种主流技术:PCR、GC、FISH、基因测序  基因检测共有4种主流技术,我们常提到的基因测序只是其中一种(这部分专业性比较强,非必须看,没耐心的可以忽略,只要知道基因检测大头部分是基因测序就ok),即:PCR(聚合酶链式反应)、GC(基因芯片 )、FISH(荧光原位杂交)、基因测序,各种检测技术特点及应用范围见下:  PCR——主要用于检测单基因突变,能较快获得结果,比如用于肿瘤、 耳聋基因少量突变位点的检测   基因芯片——检测已知突变位点,可用于产前诊断、药物代谢基因检测、 易感基因检测(基因芯片分很多技术路径,CNV、SNP,技术君可以自行查阅了解)   FISH——灵敏度高,但通量低,成本高,可用于白血病、实体肿瘤检测   基因测序——高通量,但成本高,较复杂,用于全基因组测序,目前发展了四代测序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凭借通量大、精度高、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成为当今主流技术。  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测序技术   第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的Solexa和HiSeq技术, Life Technologies的 Solid技术 和罗氏的454技术   第三代测序技术,Pacific Biosciences的SMRT测序技术   第四代测序技术,测序仪器体积更小,如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的 MinIon 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  注:基因测序是主流技术,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检测手段,随着基因检测市场的进一步壮大,未来PCR和基因芯片还有望进一步扩大,基因测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四. 基因测序产业链  基因检测包括上游生产基因测序仪的公司,几家垄断 中游购买测序仪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关联单位,包括医院、药厂、科研机构,百家争鸣 和下游数据分析服务公司,毛利率从上到下依次下降,最高75%,最低30%多。  1. 测序仪市场格局  测序仪:目前几乎是二代测序仪,Illumina,占据测序仪70%的市场份额,公司14年收入18.6亿美元,利润3.53亿美元,市值250亿美元,其他几家见下表,其中罗氏454已经停产,在潜心研究三代、四代测序仪  国外二代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商 - 代表产品 市场份额 技术路线 参数 特点 Illumina Hiseq 2000 71% 边合成边测序 通量1T,读长2x250bp 昂贵,笨重,强大,缓慢 LifeTechologies Ion Proton 16% 半导体测序 通量10G, 读长200bp 便宜,轻巧,快速,商业模式(卖服务和试剂) 罗氏 罗氏454 10% 焦磷酸测序技术 通量700M,读长700~1000bp 高精度,昂贵,衰落中 Pcabio RS II 3% - 通量500M~1G, 读长5k~40k 读长,测序无碱基偏好性 但通量是硬伤 国内二代测序设备(潜在)制造商 中科紫鑫 BIGIS 0% 罗氏技术 通量5~400Mbp,读长200~1000bp 过时,国外已经停产 华大基因 BGISEQ500 0% 收购公司技术 通量8-200G,读长100bp 2016年2月15接受预定 华因康 PSTAR-II 0% SOLiD 通量0.3~2Gbp,读长10~30bp 读长太短,用处不大  既然是产品,自然少不了比较下优劣,二代测序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边合成边测序(SBS),一类是边连接边测序(SBL)。国外二代测序仪中,Roche 454、Illumina HiSeq/MiSeq/NextSeq、Ion torrent/proton都是SBS,而SOLiD是SBL,SBL的主要缺点是读长短。衡量测序仪好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读长和通量,两者辩证的关系,个人理解可以比喻为电路的串联与并联,需求权衡最佳,具体技术爱好者自行百度吧。  国内也有几家现在在搞测序仪,其中紫鑫药业和中科院合作开发的,所谓的第一台国产测序仪BIGIS ,号称填补了我国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的空白,战略意义被拔太高,网上有很多讨论,技术基本是罗氏454,人家都已经停产了,未来竞争力能如何?华大基因受制于Illumina,索性收购了一家美国测序仪公司CG,今年一月刚刚发布BGISEQ500,接受预定,很牛逼的样子,还未知,可以肯定会便宜很多吧,国人特长。华因康,技术也是复制,而且读长太短,基本没多大用。  个人认为,测序仪国内要想打破格局,至少在二代看十分困难,就指望华大基因推出的新品了,未来三四代需再接再厉,加紧研发,所以,基因测序上游目前国内没有标的(全球龙头Illumina250亿美金的市值不是盖的),未来理想中的测序仪应更便捷,无试剂,读长长,通量高,精度高,成本低,更快速,这是三、四代测序技术未来的目标。  2.中下游服务  下游应用市场主要有无创产前筛查,肿瘤诊断与个性化治疗、遗传病风险评估和辅助生殖,和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服务。  当前无创产前筛检技术相对成熟,成本下降较快,价格亲民,已经有10亿以上的市场,但远未饱和,渗透率不足3%。华大基因在深圳的检测费政府补贴之后只要几百元,其他省份2000多,预计过完春节将降价到1500元/例。按全国年新生婴儿1600万估,市场总规模超过200亿,这是当前各大公司重点抢滩的领域,重点公司有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迪安诊断等,华大基因领跑。  华大基因产前筛检  肿瘤诊断与个性化治疗应用前景最广阔,但技术尚未成熟,很多公司都处于投入研发期,如达安基因、迪安诊断、北陆药业、千山药机、新开源都有布局。  遗传病风险评估和辅助生殖成本需要继续下降。  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集中于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当前包括荣之联在内都只是做初级分析,为华大提供服务,并持股少数华大基因。  另外昌红科技主要为华大和Thermo Fisher Scient供应基因存储板 仟源医药主要做婴儿基因保存 安科生物控股公司主要做司法领域DNA检测 东富龙控股伯豪生物进军基因测序、生物芯片、生物标志物技术服务。
  • QIAcuity数字PCR如何实现拷贝数变异的精准检测
    拷贝数变异 (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 是由基因组发生重排而导致的,一般指长度为1kb以上的基因组大片段的拷贝数增加或者减少[1]。拷贝数变异是人类许多疾病(如肿瘤、遗传性疾病、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疾病等)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作为疾病的一项生物标志,染色体水平的基因序列重复、缺失等变化已成为许多疾病研究的热点[2]。相较于基因芯片、荧光定量PCR等传统的拷贝数变异检测方法,数字PCR通过对样品的离散化处理及分子计数的检测手段,摒弃了通过标准曲线和Ct值计算的间接定量方式,直接获取目标基因的绝对拷贝数,为CNV研究提供更高的检测精度和分辨率[3]。数字PCR技术已经发展了十几个年头,无论是传统的液滴式数字PCR或是芯片式数字PCR,均可实现靶标基因的绝对定量。在日趋成熟的众多数字PCR平台基础上,QIAGEN突破样本分区技术壁垒,推出了更独特的纳米微孔板式数字PCR系统—QIAcuity Digital PCR。更稳定的样本分区、多重检测通道的配置、更简单的操作流程、更快速的结果获取,结合更高效的Assay,助力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精准快速检测。更稳定的样本分区CNV研究需要极高的定量精度以区别不同拷贝数之间的微小差异。相关研究表明[4-5],对于肿瘤来源的非整倍数样品和微量血浆游离核酸的拷贝数变异检测时,需要精准定量到一倍以内的微小变化,以精准判断待测样本的拷贝数变异情况,准确定量这些微小差异是确定其生物学意义的关键。根据数字PCR技术原理,分区体积越均一稳定,目标分子的分布规律越符合泊松公式,越易精准区分拷贝数间的微小差异。此外,当有效分区数接近8000时,可以精准分辨拷贝数10和拷贝数11,并且微反应单元体积越均一稳定、数量相对越多,定量的整体精度就越高。QIAcuity数字PCR采用固相分割的纳米微孔板来实现样本反应液的分区,确保每个微反应单元大小均一、稳定。使用26000分区纳米微孔板的有效分区数均在25400以上,可以更精准区分差值小于10%的非整倍数间微小拷贝数变化,进而准确分析其生物学意义。五重检测通道配置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精准检测,需依赖参照基因的准确标注以及内部质控,其中参照基因的选择是检测拷贝数变异的关键环节。对于非整倍数的样品检测,需要使用多个参照基因来判断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此外,拷贝数变异的精准检测还依赖于内部质控,所以多个检测通道的配置是必要条件,以确保在同一实验中,目标基因拷贝数变异获得精准鉴别。QIAcuity数字PCR配置有5个检测通道,可在单管实验中同时实现目标基因、参照基因和内部质控的定量分析,以精准鉴别目标基因相较于参照基因的微小变化差异。此外,该系统还内置有1个参比通道,可精准识别最终被用于计算的样本分区数均为有效分区数,避免由于无效分区的引入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对于微小拷贝数变化的精准鉴别尤为适用。左图为实际检测到的阳性反应孔信号 右图为参比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有效分区数更简单的操作流程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实验中,相较于传统荧光定量PCR,数字PCR无需标准曲线即可实现绝对定量,简化了构建标准曲线的繁琐步骤,同时规避了由于标准曲线精准度不足而导致的结果偏差。QIAcuity数字PCR系统采用集成式一体化设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样本进到结果出”的全自动化检测流程,操作流程的简化,可最大程度降低由于人工操作而引入的实验误差;在规避外界因素影响的同时,整个实验流程可在2小时内完成,确保拷贝数变异实验结果的快速获取,加速实验进程。 QIAcuity数字PCR工作流程更高效的CNV Assay可重复展现稳定结果的数字PCR系统和优化设计的PCR引物探针缺一不可。然而在设计拷贝数变异的引物探针时,需考虑SNP和引物探针特异性等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设计的难度。为简化实验设计,QIAGEN基于QIAcuity数字PCR平台开发了200组经锁核酸技术修饰和湿实验验证的CNV检测Assay。通过锁核酸修饰的引物增强了对互补序列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更易鉴别微小拷贝数变化差异。参照基因也不可或缺,除常用RPP30外,QIAGEN还开发了AP3B1、TERT、R6和R10参照基因,对于不同样本和不同的拷贝数变异类型可针对性的选择,以确保其适用性。对于高拷贝数 (≥6)的变异检测,R6和R10参照基因可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归一化程度,进而提高检测精准度。参照基因适用性检测R6和R10提升多拷贝变异检测准确性高灵敏度QIAcuity数字PCR系统搭配dPCRCopy Number Assay以TERT为参照对HER2、MYC、EGFR、MET四种基因的拷贝数变化进行了检测。数据显示:WT和SK-BR3(1:1) 混合样本中,TERT拷贝数接近等量,可作为参照基因进行量化;实验中HER2发生了3.35倍的变化;EGFR发生了1.75倍的变化;MYC发生了5.85倍的变化;MET发生了3.4倍的变化。数据表明QIAcuity数字PCR可实现10%内的微小变化的精准检测。SK-BR3细胞系中的4种癌基因拷贝数检测高精准度通过对MCF-7细胞系进行不同程度的梯度稀释,QIAcuity数字PCR系统检测到目标基因和参照基因结果都呈现出对应的线性关系,并且与预期值一致性良好。对于基因组变异的检测,QIAcuity数字PCR表现出精准的分辨率。&ensp MCF-7细胞系的不同浓度中MYC和NRAS拷贝数检测参考文献:[1] Redon, R., et al., Global variation in copy number in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06. 444(7118): p. 444-54.[2] International Schizophrenia, C., Rare chromosomal deletions and duplications increase risk of schizophrenia. Nature, 2008. 455(7210): p. 237-41.[3] Alexander Brik, Daniel G. Weber, Swaantje Casjens, Peter Rozynek, Swetlana Meier, Thomas Behrens, Georgios Stamatis, Kaid Darwiche, Dirk Theegarten, Thomas Brüning, Georg Johnen, Hubertus Himmerich. Digital PCR for the Analysis of MYC Copy Number Variation in Lung Cancer[J]. Disease Markers,2020,2020.[4] Nivedita Majumdar, Thomas Wessel, Jeffrey Marks. Digital PCR modeling for maximal sensitivity, dynamic range and measurement precision.[J]. PLoS ONE,2017,10(3).[5] SuzanneWeaver, Simant Dube, Alain Mir, Jian Qin, Gang Sun, Ramesh Ramakrishnan, Robert C. Jones, Kenneth J. Livak. Taking qPCR to a higher level: Analysis of CNV reveals the power of high throughput qPCR to enhance quantitative resolution[J]. Methods,2010,50(4).
  • 艾玮得器官芯片药敏检测,精准医疗新路径
    随着近代医学的诞生,在近100年里,肿瘤的治疗经历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进而到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变革,基于组学的肿瘤分子分型检测指导临床精准用药取得显著成效。然而,肿瘤的异质性会造成基因 - 药物关联性的不确定,无法辅助临床精准用药,且并非所有患者都具有明确的驱动基因,仅 10%~15%的患者有机会匹配精准药物治疗[1]。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患者可以使用这类药物,而另一些患者却不行,尽管他们都患有相同的肿瘤。肿瘤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的发展,为精准医疗打开了新路径。通过对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类器官构建“器官芯片”微环境,可以很好地保留体内肿瘤的关键特征,并精准模拟出人体真实的生理环境,让“替身试药”成为可能,为医生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类器官是临床治疗有效性评估理想的预测模型 Science研究:类器官对患者靶向药物或化疗的反应阳性预测率达88%。[2]Cell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类器官预测药物敏感性与临床反应一致性达 83.33%。[3] 器官芯片+类器官模拟高仿真的人体微环境高仿真模拟类器官无法复制发育器官的复杂和动态微环境,在仿生度、可重复性与可控性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类器官搭载合适的器官芯片,通过共培养技术实现复杂模型构建,克服类器官培养局限性,更精确模拟细胞间复杂互作关系的生理环境,实现更高仿生,从而更精准的呈现药敏反应。以肝肿瘤类器官+器官芯片的构建为例,艾玮得以高通量药敏芯片为核心,对患者的肝肿瘤组织进行类器官与其他细胞的共培养,实现细胞组分、细胞外基质组分、物理化学环境三个方面的高仿真构建,使它满足高通量肝肿瘤药物筛选需求。分别加入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药物,观察不同药物作用下的肿瘤抑制反应。在本案例中,我们通过肝肿瘤微环境的构建,促进肝肿瘤类器官微血管的形成,瑞戈非尼作为一种抗血管生成的药物,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肿瘤精准治疗新路径作为肿瘤精准治疗新路径,艾玮得器官芯片药敏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具有高度模拟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微血管的形成,实现无介入、无破坏性、动态可持续地监测类器官对药物反应等优势特性。艾玮得器官芯片药敏检测全程严格质控,从取下肿瘤组织到出具报告仅需2-3周。器官芯片药敏检测服务流程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差、生存周期短,盲目试药会增加患者的生存负担和耽误宝贵的治疗时机,所以需要临床前药物敏感性的功能性测试。器官芯片药敏检测技术的出现,让医生在肿瘤用药筛选的时候,有更多精准高效的选择方法。 文献参考:[1] S CA. et al. c u r r o p i n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2020, 36(5):428-436.[2] GV. et al. science. 2018 FEB 23 359(6378): 920–926[3] WU YI-L, et al. cell rep med. 2023 FEB 21 4(2):100911.
  • 精准医疗露荷尖:基因检测及相关上市公司解析(下)
    五.A股上市公司比较  继精准医疗露荷尖-基因检测及相关上市公司解析(上)详解精准医疗、基因测序产业链之后,下篇主要对比相关上市公司。在介绍A股基因测序上市公司之前罗列几个美国基因测序公司。  启迪(即Illumina):上篇已经提到,上游测序仪龙头,收入20亿美元,市值250亿美元。  23andMe:初创型公司,总收入不足2亿美元,大量收集基因组数据,进军药物研发领域,志存高远。  美国大型的测序服务公司有: Sequenom, CardioDx 和 Foundation Medicine 等,其中罗氏集团15年初出资10.4亿美元收购Foundation Medicine56%的股份,公司当前估值20亿美元以上。  A股上市公司:  1.建立基因测序股票池  每一个概念题材都会有很多公司沾边,但其中不少公司大股东都是抱着打酱油、讲故事的心态跟风投资,真正具有战略眼光、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并不多,基因测序也一样。  打开同花顺,查找基因测序板块,可以看到A股涉及基因测序概念的有21家,(如下图),但其中不少只是轻微涉猎基因测序,比如共进股份,隶属通信行业,现在积极转型大健康,前期3000万增投小海龟科技,持有小海龟科技15%的股权。小海龟科技宣称已自主研发成功半导体高通量基因测序仪(2.5代),并启动预研新一代的基因测序技术,本人也十分看好共进股份,但基于上述判断决定不纳入基因测序概念股票池。  在综合考虑主业相关性、介入基因测序力度、成功可能性之后,从中筛选了12家+华大基因(即将上市)合计13家,予以比较分析,如下。  2.13家公司综合比较  下表统计了这13家公司的收入、利润和市值,并简单统计了2015年上半年基因测序业务对总体收入利润贡献情况。  可以看出,即便已经筛选,绝对数值看,基因业务贡献利润都没过亿,相对数值看,基因业务对业绩贡献较高的公司凤毛麟角,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迪安诊断、千山药机较高,超过30%,前三家是因为产前筛检做得好,千山药机主做高血压基因芯片,但增长乏力,关于千山药机的非议比较多,可以百度自行了解。其他占比不高或因所收购公司尚未并表,或因基因业务刚处于起步阶段,这是行业发展现状决定的。  如果我们按照市值排序:  行业老大华大基因即将创业板上市,15年净利润2个亿上下,预计市值500亿以上,华大因为前些年重点放在科研,做产业起步晚,目前收入并没有展现出大哥气质,随着未来登陆资本市场,会展现王者归来的气概,市值千亿不是梦 行业老二达安基因216亿,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荣之联也排名靠前,但其主要收入来源于政府跟电信单位,而非基因业务 中源协和收入排名11,市值排名第3,二者不对等,主要是因中源协和以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为主,这块业务毛利率达到惊人的80%,因此在资本市场享有较高溢价,理所当然 市值最小的仟源医药仅仅40亿。  3.每个公司业务看点  达安基因:通过参控股子公司,逐渐实现了在国内精准医疗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分子诊断+基因检测双核心,收入30%来自产前筛检,一半来自分子诊断,背靠中山大学,技术雄厚,国内唯一可以跟华大比肩的基因公司   迪安诊断:2.5亿收购博圣生物进入基因测序领域,探索肿瘤诊断与治疗。产前筛检是当前主要收入,但多元化经营战略明显,携手阿里,与泰格共建实验室,收购美生,最近又新疆元鼎,资本运作频频,值得期待   安科生物:4.5亿元收购法医DNA检测龙头中德美联25%股权:产品被应用于公安、司法和医学DNA检测分析领域,中德美联还储备有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目前其相应临床产品已进入报批阶段,当前主要收入来源于生物制品   仟源医药:收购恩氏基因,进入基因保存领域,基因保存技术难度不高,为以后提供样本,为未来基因测序和基因治疗提供样本和依据(一个婴儿基因保存收费3600元,期限100年,很划算),当前主营化学制药,这个行业当前都不景气,市值最小   中源协和: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业务占当前收入的57%,利润的67%,毛利率超过80%,投资5000万元,筹建基因检测相关技术研究公司,近期1亿元对碳云智能进行增资,目标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生命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领域,而其创始人更是大名鼎鼎的华大基因前CEO王俊,“细胞+基因”双核心战略看好   千山药机:控股宏灏基因79.7%,主打高血压基因芯片,宏灏基因使用第一代基因检测技术,技术上无疑是相对落后的。但优势是成本低,检测周期短,因而市场应用也不错,未来竞争力如何只能留给市场判断,另外千山药机控股上海申友51%进军基因测序   昌红科技:基因存储板、分子筛、基因扩增板和微细胞过滤网等基因测序耗,为华大和Thermo Fisher Scient的基因存储板供应商,传统业务占比过大   新开源:收购武汉呵尔医疗、三济生物、晶能生物三家公司100%股权进军肿瘤筛查、基因检测试剂、测序服务,其中武汉呵尔医疗是国内肿瘤细胞学检测龙头,而且三家公司大股东都与新开源现有股东关系密切。另出资3亿参与设立20亿并购基金,由传统PVP业务转型精准医疗,态度坚决。  荣之联:最了解生物行业的IT公司,与华大基因关系密切,合作超过十年,为其提供数据技术服务,持有华大基因90多万股,本质上还是一家IT公司,看点在车联网。  紫鑫药业:与中科院合作,生产出号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仪,不看好市场前景   北陆药业:收购南京世和20%股权,主要从事与癌症用药有关的基因检测业务,正协助世和尽快取得基因测序试点资格   东富龙:伯豪生物34%股权,进军基因测序、生物芯片、生物标志物技术服务   六.总结  先说几点看法:  1.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基础,而基因组样本量则是基因检测的根基,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基因组样本量不够大是行业发展瓶颈:对于相同的个体,不同公司给出的检测结果也可能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其所依赖的数据样本差异决定的,基因组样本量越丰富,分析结果越准确。华大和23andMe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大量收集人类基因组数据,这类公司未来一定会成为伟大的公司。  2.成本仍需下降,人类基因组启动之时,测一个人基因组花了几亿美金,现在已经下降到只需几千美金,但这还不够,当前除了产前筛检比较廉价之外,其他项目价格偏高,有待于成本的继续下降,打开市场成长空间。  3.技术仍需进步,人类有30亿个DNA碱基对,当前只有少得可怜的3%左右能被准确解释,未来需要借助各种科学手段寻找这些密码与各类疾病之间的确定性关系。解读这些数据,一方面需要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分析软件(人的基因组有1.3G,为保证准确度测序量必须是这个数据的好几倍,这么大的数据在 windows下无法操作,只能在linux等系统下使用C++,perl等编程语言进行处理) 一方面还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华大和23andME等正在干的事。  4.政策扶植,其中涉及伦理学,医疗风险,都少不了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国家对精准医疗的投入也必不可少。  5.篇幅所限,要深入对比这十几家上市公司难度不小,未来有机会再择重点公司进行剖析。  长远看,基因检测无疑市场空间无限,但当前唯有产前筛检技术较为成熟,价格水平大众已可接受,市场增长迅速,渗透率还不足3%,未来超过10倍空间,受益个股如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华大基因等,其他中下游肿瘤诊断、个性化治疗、遗传病评估、辅助生殖都处于技术积累和孕育期,未来有赖于成本的持续下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大力扶植,将会迎来爆发期,短期内无法对业绩形成贡献。  综合,从技术研发实力,主营业务协同性,战略布局角度,看好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迪安诊断、中源协和、新开源、安科生物、北陆药业的长期成长性,而昌红科技、荣之联、千山药机,股性较活,遇到行业利好消息刺激的时候也具备交易性机会。
  • 监测仪器设备+传感器 实现大气精准监测
    过去,动辄上百万一台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对地方政府来说是笔不小数目。随着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推进全面布点、网格化管理,价格昂贵的监测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让监测设备成本降下来?  已经有企业进行了商业模式的探索。记者了解到,先河环保运用大型监测仪器和传感器共同对一个区域进行环境监测,最后将监测数据汇总并进行分析,为地方政府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朝表示,过去企业以卖设备为主,现在要为政府提供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过去只有一个环境监测站点。矿区内有洗煤厂、钢铁厂、焦化厂等众多排污大户,还有大量来往运输的柴油车。先河环保运用小型传感器进行网格化布点,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运用“互联网+”为提升环境污染精准治理做了大量工作。  先河环保常务副总裁陈荣强告诉记者,“经过20多天的监测,发现有些企业是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和贡献者,必须对其治理。比如钢铁厂、焦化厂脱硫脱硝要进一步提高治理效率 过境的柴油车必须加大管控。”  他同时表示,一台传感器价格在七八万元左右,相比空气自动监测站要便宜很多。通过全面布点、全面联网,达到为区域环境“问诊”的效果。  另据了解,先河环保目前以同一模式在河南郑州布点,马上将在河北保定、廊坊进行试点。  记者了解到,物联网层级的第一层是感知层,第二层是传输和数据处理,第三层是数据平台。传感器必须不停地和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否则数据会失真得很厉害。而这正是环保企业与传感器生产企业或互联网企业相比的优势所在。  “业内把传感器这种失真叫做‘飘’,要保证数据准确,就需要设置传感器的记忆曲线。一般每隔两三个月,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对比大型监测仪器会发生一定偏离,这就需要把记忆曲线‘拉’回来,现在通过云数据库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矿区用一台大型监测仪器带动几十个传感器,一旦传感器数据不准确,就会对其进行修正。”陈荣强说。
  • 一家新公司布局精准医疗 进军基因检测
    p   谈起大健康产业,始终离不开“预防、诊断、治疗”这条主线。伴随着技术对“基因”的揭秘不断加深,与“基因”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产品也越来越为大家熟悉和认可。 /p p   2016年1月29日,国内知名上市企业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誉衡药业”)下属公司誉衡基因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誉衡基因”)与上海祺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祺瑞医疗”)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拟取得祺瑞医疗持有的上海仁东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东医检所”)100%股权,并待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和向仁东医检所增资的事宜。至此,誉衡药业开拓了基因诊断的业务,为预防性筛查、诊断性检测和精准治疗探索闭环运营模式开启新篇章,为推动我国精准医学的进程,构建国际水平医疗产业链和生物-临床-大数据一体化服务奠定基础。 /p p   上海仁东医学检验所(ShanghaiRendong Laboratorie-s.Co.Ltd)是一家专业从事临床检验服务的医疗机构,拥有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临床检验设备,一流的临床检验技术和操作团队,临床检验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于国家所规定的临床检验标准。目前已开展常规实验室检测项目有:生化常规项目(肝功项目、肾功项目、血脂项目、糖尿病项目、心肌酶谱、风湿等自身免疫、离子检测)、免疫项目(肿瘤标志物、内分泌项目、心血管评估、糖尿病项目、贫血项目、产前筛查、骨代谢项目)、体液分析项目(血常规、尿液检测、大便检测)及血清学项目(肝炎系列)。 /p p   收购上海仁东医检所是誉衡基因既定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仁东医检所将作为誉衡基因开展精准诊断业务的临床诊断实验平台,提供专业临床医学技术支撑。誉衡基因将和仁东医检所共同努力,加强医检所技术储备,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行业竞争水平。 /p p   通过多方调研和论证引进国际水平最高端的生物检测技术,引进行业中杰出专家和杰出人才,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完善人才梯队培养、促进企业文化融合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仁东医检所的经营水平及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p p   在临床实验室ISO 15189质量体系基础上,升级为符合国际化标准水准的、与时俱进的精准医学检测中心。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技术培训与考核等来提升仁东医检所的整体业务水平,培养分子诊断行业人才,整合内部资源,构建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和人才队伍。 /p p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引进基因检测项目,包括遗传病基因检测服务、肿瘤液体活检检测服务(ctDNA)、无创产前检测(NIPT)等,并为进一步的生物治疗(细胞治疗、基因编辑治疗、可能更先进的技术)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兼具传统临床检测项目、分子水平检测服务以及生物治疗的全产线检验中心。 /p p   充分利用公司的运营平台和渠道,学习和开拓优秀的销售和合作模式,通过科研合作+临床服务的模式,建立健全的产品和服务网络,维护有序健康的医疗关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来提高公司的市场运作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p p   本次收购的顺利实施,标志着誉衡基因将合理配置公司内部的优势资源、协调发展,开拓精准化医疗新格局中重要的环节。随着引进高通量基因诊断项目,使公司的布局从单一药物治疗向诊疗和康复管理多元化发展,并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开发自主产品,打造公司品牌诊断产品,形成诊(断)(治)疗管(理)一条线服务系统,为大数据的实现提供支持(尤其为个性化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p p   关于誉衡基因 /p p   誉衡基因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誉衡基因”)成立于2015年12月,是誉衡药业集团旗下的重要成员。秉承“医学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愿景,致力于以国际领先水平的组学技术为核心,与医院合作建立“精准医疗”平台和系统,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积累,为医生和病人提供精准医疗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国民健康。 /p
  • 3分钟实现食品中镉和汞同时快速精准检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元素分析与健康团队在固体进样电热蒸发技术方面集成创新,成功实现了食品中镉和汞的同时快速精准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无需复杂前处理,在重金属快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基于汞、镉元素蒸发温差原理,利用一体化电热蒸发(SS-ETV)技术实现各种食品基质中重金属汞、镉的高效导入,创新性使用了“双模催化热解+气相富集”技术解决了复杂食品干扰;同时,创新性利用还原性气氛自发生技术,仅使用电和水溶液即可高效率产生氮/氢混合气,避免危险气瓶的使用,实现了绿色分析。在粮食、蔬菜、果品、肉品、茶叶、鱼类等食品样品中汞、镉的方法检出限达到0.02~0.04 ng/g,该技术无需样品消解,可在3分钟内实现食品中镉和汞同时快速精准检测,可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702400)等项目的支持。
  • 浅谈网格化监测这一精准治霾新主流
    p   空气污染数值时时牵动着人们的目光,干净的水、洁净的空气成为生活品的一部分。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民众对绿色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我国空气污染的严峻形势,环保相关部门采取新措施,推行新环保法,利用高科技的网格化监测系统治理大气污染。 /p center img alt=" 图片1" src=" http://p1.ifengimg.com/fck/2017_18/aeeff931c41195b_w321_h180.png" width=" 321" height=" 180" / /center p   网格化监测是何物? /p p   今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各地政府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纷纷走上了精准治霾之路。而网格化监测系统,因其精准、科学,能有效提升治理雾霾的工作效率,能为环境监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等优势,成为精准治霾的新主流,也备受一些地方政府的喜爱。 /p p   网格化监测系统,顾名思义,是将城市以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为单位,分级划定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网格,大范围、高密度的布点,能够区域网格全覆盖,实时了解污染来源,客观真实反映污染现状,综合分析污染原因。 /p p   详细的来说,网格化监测系统能形成一张监测空气的“天网”,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和现有的标准站监测站点进行叠加、对比分析和校准,二者结合,生成时空动态趋势图从而获取全区高密度高频度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监测数据,运用基于GIS的后台数据分析统,进行监测数据的筛查、校准、统计分析和动态图绘制,实现全区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进而判断污染来源,追溯污染物扩散趋势,对污染源起到最大程度的监管作用,为环境执法和决策提供直接依据。 /p p   网格化监测,因何成为精准治霾新主流? /p p   区域重污染频发、大气能见度下降以及多数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等现象,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网格化监测系统成为各地环保局治理雾霾的新举措。我们通过与国控站点比较,从三方面来说明网格化监测成为新主流的原因。 /p p   第一,技术方法。国控点一般监测PM2.5、PM10、SO、NOx、O3、CO六项指标,监测全面,但不能对单一的指标进行分析。而微型仪器采用进口激光器、300纳米精度,独有粒子计数算法和标定工艺,分析小区域内污染源,追溯主要污染物及提出对应治理措施。 /p p   第二,成本投入差别大。对网格化监测系统有些了解的人都清楚,网格化监测最大的特点在于微观站成本投入低,设备维修维护便利,适合大范围、高密度布点。通过网格化布点,可以采集到全面、精细的污染数据,经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实时掌握污染趋势动态,实现污染溯源。这是原有的一个城市仅有几个大气监测标准站所无法媲美的。 /p p   第三,后续维护方法。国控点的成本及后期运营费用较高,很难进行大面积、精密化布点, 并且“说不清污染来源”的问题仍然存在。而微型仪器恰好弥补了这样的缺点,在污染发生时,能分析污染物来源、时间及污染物成分,而且维护方式简单,运营费用较国控点低。 /p p   网格化监测,有用才是硬道理! /p p   目前的网格化监测市场鱼龙混杂,各企业都想瓜分这块大蛋糕,于是,出现打着“精准治霾”口号的各种网格化监测系统,表面上看,各系统都大同小异、相差无几,但实际上,各网格化监测系统的重点却不一样,有的将“精”与“准”放在对污染源的精准把控上,而有的却放在对数据的监测精准上。这两者治理效果相差甚大。这里选用网格化监测系统治霾的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治理效果对比。 /p p   “通州模式”——对污染源的精准把控 /p center img alt=" 图片2" src=" http://p1.ifengimg.com/fck/2017_18/7b31ce9398b4bbc_w301_h188.png" width=" 301" height=" 188" / /center p   通州区是北京首都的副中心,京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空气污染指标在2014年时却为倒数第一,北京市通州区环保局局长裴志刚曾强调:“通州区会举全区之力,全面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让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此后,通州区大胆尝试治霾新方案,采用由国家环境保护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承建单位——罗克佳华提供的“网格化环境质量监管综合解决方案”,成为全国第一个应用网格化监测系统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共完成18个大气PM2.5监测子站和1个大气环境监测子站的建设,完成覆盖全区的450个大气颗粒物监测站点建设,形成了一张远程全天候监测空气质量的“大网”。 /p p   通州区的网格化监测系统,将重点放在“对污染源的精准把控”上。在应用网格化监测系统的两年里,通州区积极查找自身问题,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全境推进“三查十无”工作。通过网格化在线监测,发现大片污染源,及时启动重污染预警,制定精准措施,大力整治小散乱污企业。 /p p   截止2016年12月,通州区十五个街道、乡镇已出动环保执法队员及环保网格员5600余人次,检查点位6000余家次,共计立案处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18项。通州共拆改燃煤锅炉2207蒸吨,压减燃煤48.57万吨,在全市率先建成“无燃煤锅炉区”。 /p p   找准污染源,采取有用措施,通州区的空气质量大幅度发生改变。2015年PM2.5的日均浓度是92.5,比2014年改善了12.7%, 2016年1-4月份PM2.5累计浓度下降32.7%,一跃成为全市第一。空气质量的改变,为通州区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并在2016年初由“行政副中心”的角色正式转变为“城市副中心”。 /p p   通州空气质量的改变,吸引了多市环保局领导的考察学习,通州也建立了享誉全国的“通州模式”。 /p p   “心腹大患”——对数据的精准把控 /p center img alt=" 图片3" src=" http://p1.ifengimg.com/fck/2017_18/8ee7c0593996809_w278_h168.png" width=" 278" height=" 168" / /center p   石家庄是河北的省会,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却长期受雾霾侵扰,或者说,大气污染是石家庄的心腹大患。在2014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排名中,石家庄列倒数第二,2015年列倒数第八。 /p p   在这样的形势下,石家庄在2015年12月采用了网格化监测系统治理雾霾,建成国控点位周边六参数微型监测站64套、颗粒物微型站113套、贝塔射线法扬尘监测仪56套,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预警及决策平台软件,提升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管能力。 /p p   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石家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据介绍,2016年石家庄市压减钢铁产能100万吨,淘汰燃煤锅炉977台,实现工业减煤147万吨,散煤压减62万吨,同时也针对多次重污染天气,实施了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开展了为期45天的“利剑斩污”行动。 /p p   但大气质量向好的趋势并不明显。2016年,石家庄市的大气污染指数不降反升,在全国重点监测城市中的排名,由2015年的倒数第八跌回到了倒数第二。2017年前两个月,PM2.5的浓度更是较去年同期上升了64.4%。 /p p   在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看来,石家庄2016年大气污染治理情况不理想,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努力不够的原因。“我们会艰苦努力,制定具体措施,继续啃大气治理这块‘硬’骨头。”对于未来三年的大气污染治理,邢国辉这样总结。 /p p   同样都是采用网格化监测系统来治理雾霾,但两者取得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一个由“空气质量倒数”变为“全市空气第一”,一个只能用“大气质量向好的趋势并不明显”这样的话语来总结。面对这样的治理效果,除了城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发展所处不同阶段的客观影响外,或许人们对网格化监测系统的“精”“准”理解出现偏差才是主要原因。 /p p   当网格化监测系统成为主流,如何纠正理解性的偏差,防止网格化监测误入歧途,使其发挥实际存在价值,才是政府、相关专家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p
  • 各行业如何精准管理色彩检测—色差仪检测方案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色彩管理逐渐在各行业中成为焦点。色彩不只是一个视觉元素,它对产品定位、品牌形象以及市场策略均有着重要影响。一个产品的颜色能触发消费者的情感,传递品牌价值,甚至直接影响其购买选择。因此,精确且持续的颜色再现逐渐成为行业的核心追求。 颜色不仅关乎视觉的吸引,其重要性体现在产品的整体质量上。无论是印刷、汽车、纺织还是涂料行业,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始终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即使是细微的色彩偏移,也可能导致批次产品退货,进而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品牌声誉。为应对此挑战,众多企业采纳了尖端的色彩管理技术和工具,以确保从设计、生产到消费者手中,颜色始终一致。接下来,我们会探索几个主要行业在色彩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 一、印刷行业 在印刷行业,色彩管理至关重要,它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期望的核心。为了在从设计阶段到最终成品的过程中保持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行业引入了高端的色差仪和精准的校准方法。精确的颜色匹配不仅代表了高品质,还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图像真实度和品牌统一性的需求。在这一领域,轻微的色彩偏差都可能对最终的效果和客户的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为此,印刷作业时可使用可配置选项确保整个供应链的色彩一致,如便携式色差仪进行色彩一致控制和评估。 eXact 2 便携式色差仪 是一款色彩测量工具,可以满足印刷和包装行业最为严苛的需求。不仅能够测量密度,还可以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值,并提供直观的合格/不合格指示,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预期。这款密度计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色块,并提供4种孔径的选项,同时支持蓝牙连接,使数据传输更加便捷,提高生产质量。 二、塑料行业 在塑料行业中,颜色管理成为了品质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期望,确保塑料制品颜色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变得至关重要。Ci7800台式色差仪为此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支持精确的色彩匹配,还保证了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高度颜色一致性,从而确保塑料制品达到最优的质量标准。 Ci7800台式色差仪是一种高精度的色彩测量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和分析材料的色彩特性。此设备采用了光谱技术,可测量各种光源下的色彩,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源。 三、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高度重视外观设计和颜色选择,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汽车涂层的颜色与质感必须保持一致,无论是金属光泽还是哑光效果。为确保精确的颜色匹配和一致性,MA-5 QC便携式多角度分光色差仪成为行业的理想选择。这款设备可在多个角度精确测量颜色,确保汽车在各种光线条件下都能呈现出完美且一致的色彩。 MA-5 QC五角度色差仪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检测和控制汽车产品的色彩,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MA-5 QC在性能和效率上大大超越其竞品。这种设计使得测量速度提高了60%,同时,它还成功将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减轻和缩小,分别达到了50%和40%的显著改善。 不同行业都面临着独特的色彩管理挑战和需求。例如,汽车制造商注重漆面的光泽和一致性,而纺织行业则关注面料的颜色准确性。但不论哪个行业,颜色始终与品牌、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息息相关。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准确和一致的颜色管理已成为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客户信赖和推动销售的关键。 四、关于爱色丽 “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9人三年实现质谱精准检测 武汉光谷冲刺2500亿临床检测市场
    9人团队实现生物质谱技术新突破,构筑先进科技与产业强力结合模式  近日,光谷生物城传来特大喜讯,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的一支9人团队,仅用三年时间便取得临床检测技术的新突破,实现了在质谱平台上的精准检测。这就意味着,在临床检测上,原先需要几次反应方能完成的项目,现在在一次实验中就可以实现,同时还免去了制备抗体而产生的高额费用。由此,武汉在2500亿元临床检测产业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质谱平台负责人陈希博士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传统的医疗检测大多是生化分析仪检测,是一种间接检测手段,在结果上存在较大偏差,而目前的新技术通过分析靶标物质分子量实现直接检测,无论在效率和效果上都实现了双赢,一场医疗领域科技革命已然开始。  在武汉,先进科技正在改变医疗产业,据统计,2016年光谷生物医药企业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5亿元,增幅25.3%。  新技术10分钟即可出结果  陈希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据我了解,国内相关报告曾有过估算,我国临床检测市场规模为2500亿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临床检测方法大多基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原理,用大型生化仪来完成,这也是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检验科最主要的检测方式和收入来源。但是一直以来,这种基于生化仪的代谢物检测方式都存在着质疑,主要原因是由于免疫反应的非特异性导致最终结果不准确,严重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  “这一弊端在激素类物质检测中尤为凸显,比如睾酮检测,用现有免疫法检测男性睾酮水平性能指标尚可,但是难以准确检测妇女、儿童的睾酮水平。因为妇女、儿童的睾酮水平只有成年男性的二十分之一,在如此低浓度的水平下,由于免疫法固有的非特异性反应,导致最终检测结果还不如猜的准。”陈希博士对此表示担忧。  近些年来,随着质谱技术在小分子领域的强势渗透,激素类物质难以准确定量的问题得以攻克。不仅如此,氨基酸检测技术也得以空前发展,10分钟即可完成一个样本中所有氨基酸的准确定量,效率提高了上十倍。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质谱平台在陈希博士的带领下,通过最近三年在临床检测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质谱技术的疾病相关代谢物检测方法,从而帮助医生提前预测疾病,阻止疾病发生。根据相关测评,该技术实现了定量准确度高、检测重复性好、选择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高、目标覆盖广、分析快速等六大优势,一次实验能够同时检测多项代谢物指标。  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国内质谱技术的日渐成熟,质谱仪也将逐步取代生化仪,大大改善检测结果,造福于民。  9人团队三年“极速突破”  外界鲜为人知的是,这项生物质谱技术新突破,实为一支小小的9人团队的三年努力所得。  随着质谱技术的日渐普及,一场医疗领域科技革命已然开始。该9人项目团队的一位人士介绍,在医学检测领域,质谱技术涵盖范围非常宽泛。起初,团队在市场开拓上的定位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多个方向,为了找准重点着力方向,团队9人分别融入不同生物领域圈,寻找市场需求最强、最广的点。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后期的技术突破增加了信心。  据其回忆,有一次同事的亲人住院,需要进行肾脏透析,当时医生表示,“传统检测技术,血液中其他干扰物质也能和抗体发生交叉反应,对于肾脏疾病确诊增加了相当大难度,如果有新技术出现,将检测结果控制在10%左右误差就好了。”大量的市场反馈,更坚定了陈希从小分子检测领域着手,寻找一种准确高效检测手段的想法。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质谱9人团队经过多轮分析和尝试,决定先从临床样本(血液、尿液、组织液等)中氨基酸检测入手,寻求突破。没想到三年便实现技术突破。武汉人福医药董事长王学海曾表示,生物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大、风险多、周期长的领域,多数跨国公司在这个领域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  目前,该项目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名为“一种临床样本中游离氨基酸的定量检测方法”的专利,已获得受理,有望在今年底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陈希博士介绍,质谱技术已然成为临床检测领域最富有生命力的新技术之一,团队希望通过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最终将开发的基于质谱技术的疾病相关代谢物检测试剂盒应用于各大医疗系统,实现临床样本中疾病相关代谢物准确而快速的检测,从而推动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临床检验事业的发展。  目前,研究院已经与同济医院完成了项目对接,为团队提供样本用于研发,下一步将针对该项目开展战略合作。让这个9人团队欣慰的是,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质谱团队还积极联合武汉大学质谱专家冯钰锜教授一起攻坚克难,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基于质谱技术的临床样本检测”项目引起了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被纳入2016年武汉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有望在明年将研发成果转化成产品,投放到检验科进行质量评估。”  技术创新成武汉经济新引擎  据了解,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湖北省委省政府整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凯迪控股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优势资源组建而成,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专业服务和成果转化,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平台。  截至目前,该技术平台配备生物实验大型仪器设备243台套,是目前华中地区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生物实验大型仪器聚集地。  作为光谷生物城“技术心脏”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2016年仅提供给企业的技术服务金额就超过10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技术服务累计服务客户达415家,比去年增加115家,增长率超38.3%,检测样本数量达17518个,在公益服务、科研合作、商业服务等功能上实现了均衡配比。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新技术的突破,是近年来光谷生物城技术革新和产业推进的缩影。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杨帆博士介绍,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服务等领域,已建成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医学健康园、智慧健康园和生命健康园共六大产业园区,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建设生命健康园,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的生物产业新城。  随着生物领域细分行业在武汉全面崛起,行业内企业也“扎堆”光谷生物城。全国最大的医学特检机构康圣达、亚洲最大医药CRO企业药明康德在武汉设立了华中地区唯一研发生产基地,九州通医药集团已经成长为我国最大民营医药物流企业。  据统计,8年来,光谷生物城聚集各类生物企业10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8家、国内上市公司32家,引进23位国家千人计划、 433个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团队。东湖高新区生物产业综合实力已经位列全国108个生物产业园区第二名,其中基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全国第一。  在国内各地生物产业基地竞争愈演愈烈之际,起步较晚的武汉市生物产业已经“跑步前进”。业内预测,未来几年内,光谷生物城几大园区将实现生物产业总收入过2000亿元,在干细胞、基因检测、医学影像、生物育种等方面位居国际领先水平,跻身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将代表中国同全球生物巨头竞争。
  • 先河环保半年报:环境监测稳健 网格精准监测成新增长点
    2016年8月19日,先河环保公布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33.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29万元,同比增长20.58% 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23.98%,净利润3342亿元,同比增长14.65%。  简评:环境监测设备业务稳步发展,市占率提升  公司上半年环境监测系统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41.16%,毛利率43.06%,同比增长1.06个百分点。公司在全参数空气质量传感监测仪的基础上推出基于室外空气质量监测的端到端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使得报告期内公司在大气网格化监控、常规空气监测市场保持较高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利用拥有的先进技术搭建水质精细化网格监测系统,建立水质网格化监测试点,完成应对“水十条”在水质监测市场的战略布局,在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有了提升。  运营服务业务增长明显,下半年有望迎来更大飞跃  公司运营服务收入444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1.1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31%,较2015年同期增加超过3个百分点,毛利率83.81%,同比减少2.62个百分点。公司在大气运营领域占据约1/3市场,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运营招标中中标多项,涉及金额7340万元。去年10月与保定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监控的合作战略框架也于日前正式落地签订合同,总金额8777万元,包括设备购置费、技术材料费等8080万元,一年技术服务费697万元。  积极拓展VOCs治理领域  在 VOC治理业务上,公司针对企业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VOCs污染治理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多地进行应用,为减轻空气污染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我们看好公司和雄县政府签订共18亿元规模的VOCs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合作框架协议,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转化为项目订单,落地后类似模式将有较大复制预期,为公司业绩增长添动力。  控股子公司广州科迪隆、广西先得业绩增长迅速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科迪隆、广西先得保持了业绩的增长,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3601万元,占2016年承诺总额的68.5%。公司实现权益净利润2880万元,占上半年整体净利润的66.5%。  灵活利用超募资金,通过收购横向布局细分领域  公司利用首次发行获得的超募资金在2013年设立美国子公司,并在报告期内通过此子公司以4541万元收购了Sunset Laboratory Inc.公司60%的股权。Sunset Laboratory Inc.公司拥有有机碳与元素碳(OCEC)气溶胶颗粒分析仪,是市场上唯一可以现场部署的兼有有机碳与元素碳热/光测量功能以及光学黑碳(BC)的互补性测量功能的仪器,可以帮助公司加快国内OCEC监测研究的步伐,填补技术上的空白,布局碳气溶胶分析市场并占据OCEC监测市场的领导地位。  此外,在报告期内公司利用非公开发行的超募资金及自由基金共1780万元,通过子公司先河正源收购北京卫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切入民品净化领域。卫家环境拥有一批精良的室内环境净化专家,技术力量雄厚,而且其在国内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 此次收购丰富了先河正源的产品线,不仅具备了工业废气处理的能力,也拥有了居住、办公等环境的空气净化及监测能力,初步打造了公司的环境健康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卫家环境的净化技术在全国各地的发展,未来业绩提升潜力大,成长性较强。  大气监测龙头,“网格化精准监测”是最新利润增长点  目前正在推行的网格化精准监测方案与原来监测站最大差别是:利用高密度的小型设备对污染区域实行全面布点,此外还有很多增值服务,包括行政参与管理,数据 App推送及后台管理方案,达到精准监测、精准治霾。公司的方案一经推出迅速受到市场欢迎,目前已先后在石家庄井陉矿区、石家庄市区及周边、衡水、廊坊、北京周边、沈阳等地安装使用,效果得到了各地客户的充分肯定。预计2016年有在全国遍地开花之势,并且下半年可能会推出水质的网格化监测。我们预计一般城市中实行网格化监测布点大约有1–2亿元规模,城市覆盖后将会延伸到县,每个县的订单级别在700–800万元。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还将在河北及省外获取更多该类订单。  盈利预测和估值  公司未来的规划:一是大力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行深度数据分析与功能挖掘,拓展应用 二是完善技术,提升产品稳定性和产品成熟度 三是从战略高度和抢占市场先机的角度,提高认识,各部门紧密配合,迅速系统化完成网格化系统的规范和指标体系,力争成为市场规矩的制定者、引领者 四是市场部要在全国全面铺开宣传与推广,高举高打,快速提升品牌及影响力,成为引导市场的先行军 五是完善商业模式并加紧复制,实现规模效益。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会拿到更多运营类项目,传统业务也会保持稳定增长。我们小幅调整 2016–2018年公司净利润至1.11、1.51、1.94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32、0.44和0.56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48、 35、28倍,维持买入评级。
  • 3.5亿肿瘤精准检测服务平台项目签约 肿瘤检测价格降40%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caijingapp-tes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Repository/img/b2e0ec52-4231-4d1c-bdd3-84d4f854bf2a.jpg" height=" 225" width=" 300" / /center p   22日,沙坪坝区举办第二十一届“渝洽会”沙坪坝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宝能集团项目、传化西南大区总部、易法通全国运营服务中心、重庆大学· 鼎晶生物检验检测中心、北威新材料产业园、三快小贷新增运营资金等16个项目将进行现场签约,预计签约金额240亿元。 /p p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涵盖了生物科技、新材料、智慧物流、商业贸易和小贷金融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项目有,肿瘤精准检测服务平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 亿元,设立研发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和人工智能病理“云诊断”平台,研发团队150以上,达产年产值8.5亿元以上。 /p p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专注于肿瘤检测、风险评估及诊疗咨询。其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恶性肿瘤单细胞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行业领先,可以做到正常人群的早期癌细胞筛查,也为肿瘤患者提供术后的病情监控和评价。 /p p   “与国外的技术相比,我们的准确率也很高,但价格却比国外技术便宜。”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检测费用打完折要4200元左右,使用他们的技术最初可能在3000元,后期有望降到2500元左右,比市场价低40%。 /p p   据了解,昨日的集中签约仪式是沙坪坝区即将参加的“渝洽会”活动之一。据悉,本届“渝洽会”期间,沙坪坝区预计签约项目总数112个,投资总金额1009.65亿元(其中人民币989.43亿元、美元3.19亿元)。 /p p   作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沙坪坝区近年来狠抓招商引资,成绩不断显现。该区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先进制造业组、现代服务业组、总部经济组等5个专业招商组,在全区抽调选聘优秀干部“添丁扩容”招商团队至70人以上,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 /p p   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区制定了1000亿元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特色产业,抓好强链补链。将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一代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物流、贸易、金融、文旅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总部经济为主体的楼宇经济。 /p
  • 无人机监测系统填补技术盲区 助力大气监测精准度升级
    p   12月中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痕量气体大气化学研究组协同多家单位成功开展了无人机大气立体监测系统实验。这一监测系统填补了大气环境监测和研究盲区,提升了监测的精准程度,契合了当前大气污染科学迫切需要全方位精细化监测的需求。 /p p   伴随着一声“开始降落”的指令,在河北望都县农村环境研究站,新研制的无人机大气立体监测装备完成污染物监测和数据传输任务之后稳稳落地。 /p p   12月中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痕量气体大气化学研究组协同多家单位成功开展了无人机大气立体监测系统实验。据项目负责人张成龙介绍,这一监测系统首次将低功耗大流量颗粒物采样技术、多通道真空气体采样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结合,契合了当前大气污染科学迫切需要全方位精细化监测的需求。 /p p   填补大气环境监测和研究盲区 /p p   在对流层大气中,大气污染物多从近地面垂直向上或水平扩散,作为大气化学反应重要驱动力的太阳辐射则自上而下传输。因此,张成龙认为,大气环境化学研究不能只关注近地面污染,还要关注一定高度范围(特别是边界层)内的大气层结构和成分变化,否则很难全面揭示对流层实际的大气化学反应过程。 /p p   此前已有多种大气环境垂直监测方法得到应用,如大气边界层塔、有人飞机、气球及气艇等。但边界层塔位置固定,高度通常在300米以下,且多建于城市地区 有人飞机只能在数百米及以上的高度飞行 气球或气艇抗风能力和移动性差,需要填充大量氦气,单次运行成本高。这些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大气污染研究的需求。 /p p   “无人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以有效弥补上述缺陷,让原来不容易接近的地方变得容易到达,使大气监测真正做到动态性和立体性。”张成龙说,“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地区,它的下垫面多为农田和低矮村庄,大气污染物处于较低大气层,正好是无人机适合飞行和采集样本的高度。” /p p   无人机大气立体监测系统为农村大气面源污染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工具,也为区域大气氧化性、大气光化学过程及二次颗粒物形成等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p p   精准化大气研究工具 /p p   记者了解到,在中科院无人机大气监测系统实验成功之前,市场上已经有少数无人机产品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并和政府环境执法活动展开合作。对此,为本次无人机大气监测系统提供无人机设备的华翼天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上的无人机设备不仅用于环保,也用于电力、消防等,并不专业,只是搭载几种空气传感器,远远不能解决大气多样化和精准化的监测需求。” /p p   为此,张成龙带领团队为提升系统精准化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p p   在传感器选择阶段,研发团队找到曾对传感器精度做了长期比对工作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庞小兵进行取经。庞小兵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大气传感器会受到大气温度、湿度、其他共存成分以及电信号噪音的干扰,因此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降低上述因素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p p   最终,他们确定了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能在实际大气气体中提取精确信息的低功耗大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多通道真空气体采样器以及传感器。传感器可一次性记录和传输10种参数,包括颗粒物、PM2.5和PM10等常规污染物参数。除此之外,采样设备随无人机升空之前,要经过地面标准台站的数据校准 无人机升空之后,还要保证提前计算设计好的采样器体积、续航能力等均满足远程控制、GPS三维定点悬停以及收集足够分量大气样品的要求。 /p p   该立体监测系统攻克了低功耗大流量颗粒物采样以及多通道真空气体采样等关键技术,实现大气颗粒态、气态以及液态等样品的立体化定点采样,为大气污染全方位立体化的精确诊断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p p   从无到有的科研“创业” /p p   在张成龙看来,这次无人机大气监测系统的实验成功是一次从无到有的科研“创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参与研制并提供传感器、采样器、无人机的企业也没有向他索取任何费用,但他们却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p p   这支由交叉学科领域的人员临时搭建的“梦之队”,不断突破技术难点,根据大气采集监测系统需要满足的科研要求对产品进行完善。华翼天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提升监测系统在高空收集样品时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我们专门为无人机设计了气动外形结构。” /p p   谈到无人机大气监测系统的应用前景,张成龙则认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想法”。目前也有一些科研单位出于兴趣联系他们。在立体化精准化大气化学研究工具的应用前景之外,他大胆设想,未来在火灾、垃圾焚烧、环境污染执法等应急监测领域,无人机可以到达人们无法接近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不同行业的人看到这个系统都能对其应用萌生不同的想法。 /p
  • 氧气检测仪:精准探测,守护每一次呼吸安全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空气是如此的重要,而其中氧气更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在工业生产的复杂环境中,还是在医疗救治的关键场所,亦或是科研实验的精密空间,对氧气浓度的准确把握都至关重要。而氧气检测仪,就是那默默守护我们的忠诚卫士。  在工业领域,各种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气体泄漏或氧气浓度变化。例如在化工企业,一些化学反应会消耗或产生氧气,若氧气浓度超出安全范围,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等严重事故。氧气检测仪在这里发挥着关键的监测作用,它以其高度的精准性,实时探测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一旦发现氧气浓度异常,便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险的发生。它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威胁,为工业生产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技术原理  氧气检测仪通常基于电化学传感器、顺磁式氧气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等原理进行工作。这些传感器能够敏感地捕捉到环境中氧气分子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光信号。通过内置的微处理器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将氧气浓度以数字或图形的形式显示在仪器屏幕上,供用户直观读取。  主要功能  1、精准探测:氧气检测仪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测量环境中的氧气浓度,误差范围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实时监测:设备能够持续不断地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反映氧气浓度的变化,帮助用户随时掌握环境状况。  3、报警功能:当氧气浓度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时,氧气检测仪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数据存储与传输:部分高端氧气检测仪还具备数据存储功能,能够记录并保存历史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查阅。同时,还支持数据无线传输功能,便于远程监控和管理。  应用领域  1、工业安全:在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中,氧气检测仪用于监测作业环境的氧气浓度,预防因缺氧或富氧导致的安全事故。  2、医疗领域:在手术室、ICU、高压氧舱等医疗场所,氧气检测仪用于确保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符合治疗要求。  3、消防救援: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佩戴氧气检测仪,以监测自身呼吸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保障生命安全。  4、潜水与航空航天:潜水员和航天员在特殊环境下工作时,氧气检测仪是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用于确保呼吸气体的安全。  氧气检测仪作为现代安全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准探测和实时监测的能力,为人们的呼吸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氧气检测仪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的传感器越来越灵敏,检测精度越来越高,响应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它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操作更加简便,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需求。
  • 15分钟!我国自主研发检测产品快速精准识别德尔塔
    8月10日,武汉光电工研院孵化企业量准实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又一批新冠检测产品运往摩洛哥,这是量准今年第五次向该国出口新冠检测产品。这批检测产品可在15分钟内,快速精准识别德尔塔变异毒株。  今年初获多笔海外订单以来,量准公司相关产品远销摩洛哥及斯里兰卡市场,其新冠检测整体检测方案已帮助当地完成近百万人新冠病毒检测及抗体筛查。  7月底,量准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新冠抗原检测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广东医疗器械检验所检验。  检验报告显示,量准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接近100%,检测下限浓度达到23.4TCID50/mL级别。15分钟内,可实现高通量德尔塔变种新冠病毒检测,并完成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快速筛查。  “我们已将Nano SPR技术成功应用在新冠检测领域,基于新一代Nano SPR芯片的检测产品,可从多个维度收集信号数据,把信号放大千倍以上,获得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更低的分子浓度检测下限,在科研和临床市场都取得了良好反馈。”量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量准公司长期致力于全球领先的生物芯片微测技术研发。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该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科技抗疫攻坚,先后研发生产出多款新冠抗原/抗体检测产品,所做工作和努力得到国家科技部认可。  今年初,量准在海外市场进行大量临床比对实验。采用Nano SPR与ELISA检测139例临床样本,通过X2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没有差异。并运用Nano SPR可在15分钟左右完成检测,而完成传统的ELISA检测需要2个多小时。  临床实验表明,量准Nano SPR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检出率高、阴/阳性符合率高的优势。  截至今年5月,量准已有4款新冠产品取得CE认证,并进入商务部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该公司另一款核心产品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先后在武汉协和医院、湖北疾控中心、复旦大学实验室等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测试,结果喜人,现已远销摩洛哥等多国。  “科技战疫,湖北马力全开,量准是代表之一。”湖北省科技厅成果与区域处处长陈自才说,孵化器是创新资源高地,也是“根技术”培育沃土,湖北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61家,借助完善的全链条科技创业服务体系,一批高水平自主研发的抗疫产品不断涌现,为一线战疫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现阶段,正在针对国内多地新冠疫情源头——德尔塔变异毒株开展集中攻关。”量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德尔塔变异毒株在抗原结构上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核酸层面进行特异性识别是区分毒株的关键。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研发相关常温核酸识别扩增放大系统,借助于Nano SPR的信号放大平台,较短时间的核酸扩增即可被芯片系统放大识别。
  • 清研精准获长城资本战略投资,加速智能电动汽车检测技术革新
    近日,清研精准宣布获得长城资本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不仅标志着清研精准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潜力方面得到了行业巨头的高度认可,也预示着双方将共同推动加速智能电动汽车检测技术的革新。此前,清研精准已获得包含百度风投、壳牌资本、奇绩创坛、小苗朗程等多家机构的投资。左: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 右: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清研精准研发工具测试平台覆盖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售后的全生命周期场景,从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角度,打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清研精准实现了测试工具链的核心硬件100%自主可控,充分满足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测试需求,同时自研的核心软件平台能够完全向车企开放。清研精准新能源汽车测试设备据悉,清研精准作为行业领先的基础工具提供商,也在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已与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当地企业展开深度战略合作。清研精准实现全球化的深度融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未来将继续发挥其在检测领域的专业优势,与更多的国际伙伴强强联手。引入产业资本是清研精准商业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次长城汽车通过旗下产业资本对清研精准进行战略投资,体现了在基础检测工具方面的战略布局和对清研精准的高度认可,不仅在研发、生产、售后端为清研精准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也进一步推动了其在新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生产质量管控、售后维修维护等方面的创新突破。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提到,在汽车产业快速变革的当下,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汽车检测工具及其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智能化的检测工具不仅能够提高汽车研发、制造以及维修的效率,保障车辆的安全性能,也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长城资本看好清研精准在汽车国产化检测工具领域的卓越表现,唐杰表示:“清研精准在检测领域具备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我们希望帮助清研精准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拓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携手推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出席见证了签约仪式,他谈到:“清研精准是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的孵化企业,在汽车检测装备领域健康快速成长。公司名副其实,‘精准’二字不仅是品牌标识,更是其检测技术的核心所在,展现出清华对品质的追求与技术的把控。清研精准携手国内顶尖的产业投资力量长城资本,为清研精准导入丰富的行业资源,助推其在汽车检测赛道上加速发展。”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表示:“长城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不仅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积淀,更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发展上具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长城资本为我们带来了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还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丰富的资源网络以及对汽车产业链的深刻理解。我们期待与长城资本携手,共同探索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从左至右:清研精准联合创始人兼CTO舒伟、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清研精准联合创始人兼CMO陈超)
  • 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供应商清研精准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近日,清研精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研精准”)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由壳牌资本领投,神骐资本、光跃投资、祥晖资本跟投,老股东小苗朗程、奇绩创坛追投。截至目前,清研精准已完成四轮融资,获得了包括百度风投、小苗朗程、奇绩创坛、华鼎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清研精准成立于2018年,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孵化,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软硬件测试测量平台。清研精准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生产、售后等智能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内,向整车企业、零部件厂商、研发机构及终端用户,提供集研发平台、检测设备、售后工具、检测服务、数据服务及售后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宣布将停产、停售传统燃油车,并加大电动车研发投入、加速量产。新技术落地的过程中,检测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检测设备则是提高研发效率、保证生产质量和售后能力搭建的关键入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也曾提出,支持基础元器件、关键生产装备、高端试验仪器、开发工具、高性能自动检测设备等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自成立以来,清研精准专注于检测,在研发、生产、售后领域已打造60余款设备,出货量达数千台,解决了因检测技术及工具匮乏,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变革中,面临产品迭代优化、生产质量管控和售后能力搭建等关键环节都备受掣肘的问题。获知识产权100余项,与一汽、广汽、北汽、长城、吉利、奇瑞、长安、江淮、小鹏、理想、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数十家知名车企、电池厂等客户达成合作,并与其中部分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神骐资本管理合伙人梁铭枢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飞速发展,催生出更大的机会和挑战。我们看到,国产化替代浪潮正在重构汽车产业链,必须解决‘卡脖子’问题,自主化创新迫在眉睫。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汽车行业需要构建一个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供应链。以检测为切入口,清研精准拥有核心能力,以自研硬件、软件平台为代表的技术优势肯定能够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筑起一条足够深的‘护城河’。”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领跑者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有责任和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清研精准是应运而生的企业,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深刻地理解车企、电池厂等客户的迫切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自研,做好全生命周期检测闭环,为客户提供自主可控、快速迭代、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同时,持续前瞻布局,在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里发挥作用,以实质性的成果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发展。”
  • 金域检测医学的NGS专业知识,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关键支持
    最近,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宣布了针对NGSST-A 2023的室间质评结果。金域医学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预期一致,以高分通过这一室间质评,再次证明了金域医学在实体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卓越准确性、可信度和规范性,获得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这个成就强调了金域医学在肿瘤基因检测方面的专业水准。近年来,下一代测序(NGS)技术以其高通量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肿瘤领域,有助于明确患者的肿瘤基因变异情况,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关键信息。然而,NGS的复杂检测流程要求高质量的实验室环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干扰了临床医生的决策。因此,确保NGS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以获取关键的肿瘤靶点信息,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指南。金域医学自2018年首次参与NGSST-A室间质评以来,已经连续5年获得满分评价。这连续的满分通过反映了金域医学在NGS检测流程规范化、准确的结果解读、实验室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卓越水平,将其置于国际行业领先地位,其出具的报告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这个成就强调了金域医学在NGS领域的杰出表现,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可靠的基因检测服务。金域医学在分子病理领域拥有超过10年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下一代测序(NGS)和其他分子诊断平台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构建了一套完整而成熟的NGS技术体系,开发了独特的湿实验和生信分析流程。目前,金域医学提供超过400项分子检测服务,其中包括近200项NGS产品。这些服务可以用于实体肿瘤的辅助诊断、分子分型、预后评估、靶向治疗以及最小残留病 (MRD) 监测。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国的肿瘤精准治疗发展,金域医学实体肿瘤中心推出了"惠民3000"肿瘤检测体系。该体系包括NCCN、CSCO等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基因检测项目,同时满足CAP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室间质评要求。最重要的是,这些服务的整体费用不会超过3000元,从而使基因检测变得更加负担得起。为了让高质量的基因检测服务惠及更多患者,金域医学与广州金域公益基金会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关癌同行,肺凡人生"公益活动。通过该活动,他们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免费的肺癌基因检测项目,为患者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肺癌。未来,金域医学将继续致力于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
  • 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30亿至40亿元 看病用大数据基因检测对症下药
    p   “对于白种人,基因检测准确率已达100%。但对于黄种人,现在才进行几万人的检测,希望到100万人时能给出准确的数据。”近日在昆明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说,我国通过5年花费数十亿元,实现了基因检测所有机器的国产化。 /p p    strong 基因检测,所有机器实现国产化 /strong /p p   汪建介绍,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有7000万贫困人口,当中42%是因病致贫、返贫;每年有90万新生儿带有出生缺陷;去年有320万人癌症发病,有240万人死于癌症;有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50万人死于猝死。此外,还有近1000万人患有代谢类疾病,几千万乙肝、丙肝携带者。这就是为何要提出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一定会转型升级到以人为本的生命科学的下一个时代的背景。 /p p   今年初开始,中国、美国相继提出精准医学。我国通过5年花费数十亿元,以创新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实现我们基因检测所有机器的国产化。现在,机器检测已实现全自动化,一台机器就能产生100个人的数据。如果生老病死都用这样的方法来控制、防治,中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p p    strong 精准医疗,将颠覆传统经验式诊疗 /strong /p p   “现在看病都是根据医生看病的经验,以及一些表面上的简单检验、形态上的检验来判断,这种治疗往往在不同人群身上得不到效果。今后看病可能就不像现在这样,下一步将从基因上重新测定,以制定更加准确的医疗方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邵庆华说。 /p p   邵庆华介绍,在精准医疗方面,国内在一些方面已处在国际前沿。我国得天独厚的地方在于临床资源比较多,样本数多,且拥有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人才、团队,奠定了精准医疗较好的基础。明年,我国还将投入30亿元至40亿元到精准医疗中。 /p p   此外,我国已建立健康人体和疾病群体数据库,通过大数据集成分析,得出一些致病因素。和过去相比,精准医疗也带来一些颠覆,将过去经验式的看病模式,改变为从分子生物学、临床学角度进行更加精准、量体裁衣式医疗。 /p
  • 精准医疗战略规划正在制定 利好大数据分析和肿瘤检测市场
    p   国家卫计委11月30日消息,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或将纳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中。 /p p   精准医疗主要由基因测序等顶尖技术构成,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一场变革。据透露,我国将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和医疗器械,形成一批我国定制、国际认可的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干预措施,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罕见病分别制定8-10种精准治疗方案,并在全国推广。 /p p strong   政府高度重视 /strong /p p   国家卫计委官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本次制定的“精准医疗”战略规划,系国家卫计委会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中央部委,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联合一批顶尖科学家研究制定的。 /p p   据透露,国家相关部委获悉美国的精准医疗计划后,很快将这一计划专文上报国家高层,高层随即批示国家科技部牵头调研,国家科技部鼓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这一领域深入钻研。 /p p   关于这项顶尖的科研计划,今年以来政策方连续推出举措:今年3月27日,我国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4月15日,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研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第31项是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取消的审批项目包括原来由国家卫计委负责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p p   据介绍,在精准医疗领域行动最快的是英国。英国政府2012年发起大型测序研究项目——“10万基因组计划”,即对英国国民医疗保健制度记录(NHS)中的10万名病人的完整基因组进行测序,目标是根据基因组学和临床数据制定个性化的癌症和罕见疾病疗法,并使NHS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提供基因组医学作为日常护理一部分的主流健康服务体系”。迄今为止,英国已经对几百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预计2016年测序完成1万个样本,到2017年完成10万个样本。 /p p strong   大数据分析护航 /strong /p p   精准医疗要做到个性、高效及预防,前提是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因此,开展精准医疗,首先是要发展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应用。从精准医疗的过程来看,产业链可以简单分为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诊断过程主要涉及分子诊断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的应用,通过对单个患者相关样本的采集检测,并与数据库中相关疾病的资料进行比对,得出相关诊断结果。在治疗阶段则可以根据诊断的结果实行“量体裁药”。 /p p   大数据分析将在精准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精准治疗实施的前提是基因测序技术,而基因测序后产生的数据则有赖于大数据的比对分析。一个完全测序的人类基因组包含100GB-1000GB的数据量,这在解读上有很大困难,需要专门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信息的横向与纵向比对分析。国外很多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型数据库并开发相关的软件进行快速数据分析。例如Myriad genetics公司拥有专有数据库来进行大数据的一体化分析,可用来解释不确定的遗传检测结果。Illumina公司开发出BaseSpace的云计算与存储平台。SevenBridges Genomics在人类基因组排序和分析中综合应用了云计算和NoSQL数据技术,推出EC2、S3和MongoDB等。 /p p   A股上市公司荣之联(002642,股吧)凭借在高性能计算和大容量存储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为华大基因设计、建设和维护位于深圳和香港的生物信息超算中心,成功地解决了基因测序形成的海量数据在并行计算和存储等方面的难题。目前,华大基因具备了每秒运行15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能力,数据存储量达12.6PB,基因测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 /p p   大数据比对分析后所得到的信息,可为个体化药物设计提供指导,实现“量体裁药”。目前众多预测性基因检测项目中最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是“药物基因型检测”,即针对人体发病基因片段设计靶向药物,并用大数据分析药物将要产生的反应、药效、敏感性以及副作用的情况,从而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法和个体化的给药方案。“量体裁药”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临床用药不当,提高疗效与降低医疗费用,为未来医学指明方向。 /p p   strong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strong /p p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今年4月公布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意味着肿瘤病种的基因测序得到监管层首肯。 /p p   达安基因控股孙公司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及迪安诊断全资子公司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入选首批试点单位名单。卫计委指出,将通过试点,做好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验证与评价,逐步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高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和管理水平。除上述两家外,入选首批试点的单位还包括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圳华大临床检测中心等。 /p p   2006年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96%,而肺癌死亡率更是狂飙465%。根据《世界癌症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1/5 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1/4。对这类恶性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加大治疗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治疗技术的突破。 /p p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精准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公认趋向。鉴于肿瘤基因测序的市场广阔的前景,继无创产前测序争夺战开展数年后,国内多家基因公司开始进入肿瘤检测市场,开始争夺这块大蛋糕。 /p p   此前,肿瘤个体化治疗仅由国家卫计委批准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者皆为政府背景,开展进度缓慢。随着3月底国家卫计委公布了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后,个别公司已先下手为强。华大基因旗下华大医学的进展最为快速,肿瘤检测即华大医学“生死战略”战略中的“死”战略之一。 /p p   华大医学的肿瘤套餐已于近日出炉并正在推向市场,目标客户既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也可辅助治疗、预后监控。此套餐涉及肿瘤种类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为全面的。健康、高危人群适用于“遗传性肿瘤筛查”,其中包括男性15种、女性16种常见肿瘤的筛查,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常见癌症均在套餐范围内 罹患肿瘤的患者则适用于个体化治疗套餐,定位于针对性用药、预后复发监控等。 br/ /p
  • 精准医学:从基因检测技术应用到个体化用药指导(慕尼黑同期会议)
    p   近年来,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从 4P 医学,即预测、预防、参与以及个体化医疗,发展到第五 P:精准(precision)医疗。伴随着精准医疗的提出,针对肿瘤、遗传病、传染性疾病等的基因检测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关注。自2003年第一个人类基因被测序后,由于技术的更新,费用的降低,和基因相关的检测技术及服务开始大量涌现,多组学技术蓬勃发展,一系列的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以及大数据分析,对大规模筛查、精准用药、精准治疗等也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从而逐步带来整个医学发展的一场变革。 /p p   同时,基因检测快速推动精准治疗的发展。2015年,卫计委发布的《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和《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就是旨在为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点基因检测、以及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提供质量保证和全过程动态指导。预计精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基因检测应用里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此次技术指南的发布对基因检测技术在精准治疗方面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以及鼓励作用,将进一步推进基因检测技术在疾病检测、药物临床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p p   本次精准医学会议邀请国内顶尖专家分享“精准医学与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以及“精准医学与个体化用药指导”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动态,推动我国个体化治疗思路的拓展,为相关专家和行业领导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p p   会议主题: /p p   l 精准医学与基因检测技术应用 /p p   l 精准医学与个体化用药指导 /p p   拟邀嘉宾: /p p   赵国屏 院士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p p   张旭 院士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黄薇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p p   石乐明 教授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复旦大学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 /p p   王红艳 教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p p   韩泽广 教授 长江学者,国家青年杰出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p p   李亦学 教授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p p   张学军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院院长 /p p   孙树汉 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全军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第二军医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 /p p   刘雷 教授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转化医学部主任 /p p   李进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临床药物研究机构负责人,上海市化疗质控中心主任 /p p   胡荣贵 研究员 研究组长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p p   于文强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p p   参会/赞助咨询:赵丽小姐 /p p   E-mail:aries.zhao@mmi-shanghai.com /p p   Tel : 021-20205579 /p p   会议网站: a title=" " href=" http://www.analyticachina.com.cn/zh-cn/conference/show_list.html" target=" _self" http://www.analyticachina.com.cn/zh-cn/conference/show_list.html /a /p p   同期展会: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t/analyticac2016" target=" _self" img title=" 1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238893df-8d52-42ef-abe6-720df353f4db.jpg" / /a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