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经济工作

仪器信息网经济工作专题为您整合经济工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经济工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经济工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经济工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经济工作话题讨论。

经济工作相关的资讯

  • 质检总局召开干部大会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
    12月16日,质检总局在京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中央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切实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出新贡献。   支树平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了2013年经济工作,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是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形势,进一步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指明了新形势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两次会议十分重要,对于做好明年全国经济工作包括质检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系统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狠抓落实。   支树平提出“六个着重领会、三个紧密结合”的要求。他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内容十分丰富,在全面学习领会的基础上,要着重领会中央对今年经济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思路经验的总结,着重领会中央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着重领会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部署要求,着重领会中央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考和部署要求,着重领会中央关于质量工作的突出要求,着重领会中央关于做好岁末年初工作的重点要求。   学习贯彻要同质检工作内容结合起来。一要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领会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把学习教育贯彻始终,当前正在开展“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活动,更需要从中央的部署要求中获取新的能量、新的动力。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好专题学习,深入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吃透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要紧密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和安排,将中央的部署要求细化为明年工作的行动计划和具体要求。现在已是岁末,正是总结今年工作、谋划明年思路的时候。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拿出专门时间,坐下来、静下来,认真学习、思考和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确保中央部署处要求在质检系统不折不扣落在实处。   三要紧密结合岁末年初的质量和安全工作,做好保障民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具体工作。中央明确要求要做好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特别强调要做好涉及民生、关乎安全的工作。全系统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紧盯质量安全,守牢安全底线,切实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日用消费品安全和国门安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落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领导有关要求,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   质检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梅克保,在京党组成员魏传忠、孙大伟、王炜、陈钢、吴清海、田世宏,总检验师项玉章出席会议。质检总局机关副司以上干部,认监委、标准委部门主任以上干部,在京直属挂靠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 南山区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姜甦书记莅临我司视察指导
    7月13日上午,中共深圳市南山区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姜甦书记到访华因康,我司董事长盛江、技术总裁盛司潼及总裁郑益敏等予以热情的接待。 姜甦书记在盛江董事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我司的设备部、生化部及生物信息部等,姜甦书记更对华因康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 在座谈会上 ,盛江董事长简单地汇报了公司近期的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各项困难,希望区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姜书记表示,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人才基地的思路很创新,政府会极力推进;在企业发展前期,区政府不仅非常关注企业办公用地难等问题,对于华因康华因康承担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高通量测序技术,其前期市场培养难度大,政府必将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姜书记强调:&ldquo 企业好政府才会好,企业家是国家的精英,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国家的竞争力!&rdquo
  • 《中国经济年鉴》分析测试行业约稿函
    光辉的历程 永久的史册 《中国经济年鉴》纪念建国60周年专题约稿函   《中国经济年鉴》是一部真实记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客观反映中国经济全貌的大型权威史册,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由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编委,由中央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及重要经济研究部门专家供稿,发行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已连续出版28年。   《中国经济年鉴》分为重要文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分析、省部长谈经济、行业篇、地区篇、企业篇、本年度专题篇等九大部分,以内容丰富、资料完整、数据权威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决策依据,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是中国经济社会运行最全面的记录,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最强有力的见证,是中国经济领域最具说服力的年度报告。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大庆之年,我国60年所走过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是亿万中国人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创业之路。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必将在人类文明史谱写出光辉灿烂的篇章。为隆重庆祝共和国60华诞,具体、形象、直观的反映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辉煌成就,全面记载各行业、各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各项经济工作的主要情况及成果,本刊将利用最大容量的彩色插页广告版面安排组织大型专题《光辉的历程,永久的史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近年来经济领域的优秀典型单位和先进代表人物重点推介,展示他们的经验与成就并将其作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的重要历史见证载入共和国经济史册。   经有关部门推荐及慎重筛选,特邀请相关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主要业绩与成就入编此专题,希望得到相关机构的积极配合与协助。   附:《中国经济年鉴》纪念建国60周年专题——关于分析测试行业专题的说明   一、背景与宗旨   分析测试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关键,对食品、卫生、环境、材料、能源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纪念建国60周年,具体、形象、直观的反映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辉煌成就,本刊安排组织大型专题《光辉的历程,永久的史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分析测试行业进行重点推介,展示其贡献与成就并将其作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的重要历史见证载入共和国经济史册。   二、组织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略)   编委会(见附件)   三、内容与安排   1、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介绍及分析测试行业发展综述。(文字/免费)   2、推荐并筛选出相关代表企业(3-5家)的主要业绩与成就入编建国60周年专题。(图片+文字)   3、推荐相关优秀论文及报告入选《重要经济文献》、《年度专题》、《企业发展概况》等栏目(2-3 篇)。(文字/免费)   4、请安排相关负责人协助工作。   四、其它内容   1、赞助条例:本刊可接受一定额度的赞助,具体内容商谈。   2、联系我们   联系人:中国经济年鉴宣传策划处 王艳丰   电话:(010)83029941   传真:(010)83029942   E-mail:nianjianchina@126.com   附件:2008《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名单.doc
  • 低空经济丨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蓄力“低空+治理”,实现无人化监测!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正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接连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航空领域的机遇,更推动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跨领域融合发展。面向低空经济新蓝天,光谱产业该如何推动优势蓄力?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综合利用无人机与光谱科技解决应用难题,实现非现场无人化监测,助推低空经济与光谱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受邀参加海城低空经济大会近日,“2024中国海城市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兴海广场召开,国家、辽宁省、鞍山市各级领导,专家、科研机构、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及海城市重点企业共聚海城,共同谋划海城低空经济发展,谱视界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期间,谱视界听取了海城市低空经济概念性规划介绍,于兴海广场欣赏了盛大的无人机表演,并与来自全国的专家、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围绕无人机主题展开交流,共同谋划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的概念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依托于低空空域并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为核心,辐射并带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的特点,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众多,不仅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还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低空经济产业链解读低空经济覆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低空经济产业链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上游为地面基础设施和管理保障软件,包括通用机场、低空通信设备、空域管理系统和机场运营管理系统;中游为航空器制造,可分为无人机、直升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落飞行器);下游应用场景包括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巡检、飞行服务等。政策支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低空经济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凸显了低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地方政府相继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政策都提出要丰富低空应用场景,重点打造“低空+治理”等业态,支持公共服务行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低空航空器在生态治理、农林植保等场景应用力度,完善“空中110”“空中120”“空中119”等应急体系,实现低空救援快速响应。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谱视界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通过无人机搭载光谱相机的方式,实时采集数据,快速获得高分辨率影像等多种信息。基于像元级(马赛克)多光谱滤光片成像技术,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基于行业应用的机载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如神农Specvision-A 精准农业监测智能系统、大禹Specvision-W 水环境监测智能系统、昆仑Specvision-F 精准林草监测智能系统等。可实现河湖(水污染监测、疑似污染源排查、水域生态灾害监测、岸线环境调查、黑臭水体治理)、农业(种植状况评估、作物长势监测、作物倒伏分析、变量植保喷洒、作物产量估测)、林草(林木理化参数、林木结构参数、林木水肥胁迫、林木病虫害、草地产草量、草地覆盖率、草地灾害、草地退化、草地营养)等应用的实时监测,用“一张图”为用户送上第一手的信息参考,为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以水生态环境监测为例,在谱视界全天候光谱水质预警监测仪自动预警后,使用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进行溯源及定位全流程排查工作,如配合无人机机场则可轻松实现非现场无人化监测,解决实际场景应用难题,创造经济价值,为打造“低空+治理”增添助力。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可实现非现场无人化监测谱视界针对水生态监测打造的大禹Specvision-W水生态监测智能系统,可以同步获取监测区域的光谱影像和高清影像,对河流的重点关注区域进行快速可视化巡航监测,实时反演多种关键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状态,获取和上传疑似排污口位置等关键信息,让污染溯源更加高效。利用谱视界无人机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Specvision-W排查污染结果展示
  • 陈吉宁谈“十三五”六大环保工作重点
    p   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总结“十二五”和2015年工作,分析把握“十三五”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提出“十三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部署安排2016年重点工作。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 /p p   陈吉宁说,“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环保系统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任务,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积极进展。坚决向污染宣战,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2004-T000-1-1-1.html" strong 空气质量监测 /strong /a 网,完成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污染减排,全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4800万吨,累计达1.75亿吨 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比例由2010年的82.6%、12.7%提升至96%、87% 完成煤电超低排放改造8400万千瓦,约占全国煤电装机1/10,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100万千瓦,电厂煤耗达世界先进水平 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提前完成,酸雨面积已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发布国家环保标准493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开展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在23个省(区、市)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支持7万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1亿多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支持重点区域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全国堆存长达数十年的历史遗留铬渣处置完毕。联合多部门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环境司法取得重大进展,环境守法行为氛围初步形成。 /p p   陈吉宁说,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重点谋划和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通过三大战役,带动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强化政府责任。同时,完善总量控制制度,推行区域性、行业性总量控制,鼓励地方实施特征性污染物总量控制,改进减排核查核算方式方法,使总量控制更好地服务于质量改善。二是以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为动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内生机制。开展环保督察,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 /span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三是以建立健全环境预防体系为抓手,切实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格局。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编制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建立更优化的国土空间格局,强化战略和规划环评刚性约束。四是以法治和标准为牵引,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系统完备、高效有力的环境法治体系,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推动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五是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加大环境风险防控力度。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提高核设施安全水平,加强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加强生态风险预警监控。六是以社会多元共治为路径,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进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引导公众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 /p
  • 广州发改委:积极推进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
    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能效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撑重点领域节能改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等要求,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积极响应,为做好我市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向各区发展改革局转发该通知,并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通知详细内容如下:各区发展改革局:为做好我市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现将《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附件1)转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企业范围以2023年能源消费统计数据为基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吨标准煤(当量值)及以上的全部用能单位。二、设备范围《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附件2)中明确的工业设备、信息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商用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6大类,具体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工业锅炉等43种产品设备或设施。用能单位可结合应用规模、 能源消耗量和节能减排降碳工作等实际需要,扩大本单位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覆盖范围。三、相关要求(一)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本次摸底工作,结合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等工作,协调组织本辖区内符合范围的企业如实填写重点用能设备情况和更新改造计划表(附件3)。请于2024年4月8日(星期一)下班前将附件3报送我委(资环处),电子版请同步发联系人粤政易。(二)请各单位督促企业加强产品设备能效管理,对于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企业,依法依规责令其制定淘汰计划,限期6个月内拆除和更新,并引导企业优先选购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对于不按期淘汰落后用能产品设备,以及不如实填报产品设备清单的企业,应开展现场节能监察,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一条、第八十一条,《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附件:1.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2. 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pdf3. 重点用能设备情况和更新改造计划表.xls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3月11日(联系人:代昱阳,联系电话:83125997)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局(委)、惠州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公司: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能效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撑重点领域节能改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等要求,现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企业范围以2023年能源消费统计数据为基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吨标准煤(当量值)及以上的全部用能单位。二、设备范围《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明确的工业设备、信息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商用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6大类,具体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工业锅炉等43种产品设备或设施。用能单位可综合应用规模、能源消耗量和节能减排降碳工作实际需要,扩大本单位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覆盖范围。三、相关要求(一)请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本次摸底工作,结合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等工作,协调组织本地区本领域企业如实填写重点用能设备情况和更新改造计划(附件1)。电网企业分别由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公司汇总报送,其他按属地原则由企业所在地市节能主管部门汇总报送(附件2)。请于2024年4月12日前将附件1和附件2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nyjjn@gd.gov.cn。(二)请各地市节能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加强产品设备能效管理,对于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依法依规要求制定淘汰计划,限期6个月内拆除和更新,引导企业优先选购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对于不按期淘汰落后用能产品设备,以及不如实填报产品设备清单的企业,应开展现场节能监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一条、第八十一条,《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附件:1.企业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清单和更新改造计划.xls 2.地市(电网)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汇总.xls    广东省能源局  2024年2月26日
  • 空气质量状况和经济运行状况两份年度报告同日发布 环保影响发展说法不攻自破
    p   1月18日,两份年度成绩单同日发布。一个是有关环境的,2017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个是有关经济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p p   根据这两份报告,环境和经济呈现了明显的正相关,同向而行,同频共振。由此,“治污影响经济发展”、“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等说法再次不攻自破。 /p p    strong 增速快、就业好、税收增,环保没有冲击经济 /strong /p p   2017年,随着中央环保督察再覆盖15省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和巡查强力推进等,环境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一大批“散乱污”企业关停整顿,环保影响经济说法再起。 /p p   事实上,类似观点屡屡被证明逻辑不通,却仍然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当环保力度加大影响到一定群体的利益时,这种观点往往再次被炒作。在两份年度报告面前,这一说法不攻自破。 /p p   来自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在前期因气象条件极端不利导致污染浓度大幅反弹的情况下,全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基本持平,PM2.5浓度同比下降6.5%,PM10浓度同比下降5.1%。 /p p   从重点时段看,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最为明显。2017年10月~12月,石家庄、北京、廊坊、保定、鹤壁和安阳市,PM2.5浓度同比削减幅度均在40%以上。 /p p   从重点区域看,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34.1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51.3%,PM10浓度同比下降43.9%。 /p p   空气质量好了,与环境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关系密切。有评论称环保不仅长出了牙齿,而且是獠牙。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陡然升级的环境执法没有影响经济发展。 /p p   有人质疑环保影响发展,且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GDP同比增长6.9%,高于2016年6.7%的增速,整体形势好于预期。 /p p   有人质疑环保影响就业,且看数据: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而2016年底两数据分别为77603万人、41428万人。 /p p   有人质疑环保影响税收,且看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6%,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其中,工业税收增长19.9%,改变了近年低速增长态势,反映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向好。 /p p    strong 调结构、转方式、增动能,环保优化作用渐显 /strong /p p   2017年,全国环保部门打了一场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攻坚战,同时也是一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 /p p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对“散乱污”企业的治理。这些“散乱污”企业,量大面广,涉及利益主体非常多 不仅违法生产、超标排污,而且影响市场秩序,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经过整治,很多治污设施齐全的大型企业表示,市场占有份额明显加大了,市场环境更有秩序了。 /p p   从这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伴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动能明显提升了。 /p p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1月~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750亿元,同比增长21.9%,比上年同期加快12.5个百分点。 /p p   报告公布的另一数据也极具说服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比上年增长23.9%,快于全部投资16.7个百分点。 /p p   一年来的污染治理实践再次证明,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环境保护大有可为。 /p p   strong  谋长远、看大局、算大账,推动高质量发展 /strong /p p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p p   会议还明确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的8项重点工作之一。 /p p   也就是说,强化环境保护,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强调环境的重要性,绝不是不要经济增长,而恰恰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p p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政策目标体系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强调高质量发展,环境保护更具政策次序上的优先性。对此,各界越来越形成了共识。 /p p   2017年10月,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还会有利于改善市场经济的环境”。 /p p   在党的十九大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回应,治理大气污染对一些高污染企业的收益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会很大。 /p p   由此可见,环境和经济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负相关,而是正相关。加强环境保护,对部分企业局部的、微观的影响肯定会有,但是从长远看、从宏观上看、从大局上看,是没有影响的。 /p p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只要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就能进入经济持续增长—环境质量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p
  • 生物经济的时代价值及前景展望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以来,全球生物技术突飞猛进,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持续升级,社会各界对生物经济空前重视,生物经济时代正式拉开序幕。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与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相关的战略政策和规划,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发展生物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政策的主流。可以预见,生物经济将成为未来大国科技、经济竞争的主战场。针对这一趋势,人民论坛推出特别策划《生物经济的时代价值及前景展望》,关注生物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变革机遇等问题。如何看待当前全球生物经济演进的总趋势?如何在生物经济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一起来看。全球生物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生物经济时代开启了人类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之后,又一个划时代并且影响深远的文明阶段,展现出与信息经济时代迥然不同的全新景象。生物经济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认知方式乃至能源保障、国家安全等方方面面。趋势一:生物经济勾勒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美好蓝图当前,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生命科学逐渐成为继信息科学之后世界科学研究最为活跃领域。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和医学领域发表论文数量接近自然科学论文总数一半,《科学》杂志2021年发布的十大科学突破中有七项与生物技术有关。全球研发百强企业中,生物医药行业占近三分之一,排名第一。近年来,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生命科学通用技术快速发展,其开发成本正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下降,现代生物技术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带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生物经济美好蓝图跃然在目。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向医药、农业、化工、材料、能源等领域渗透应用,为人类解决疾病、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危机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随着再生医学、细胞治疗等新兴生物技术加快应用,人类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将被攻克,有效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延长人类预期寿命。育种技术与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高通量测序、表型组学等跨领域技术加快融合,将有效保障粮食供给,改善生态环境。生物合成法、生物基材料等技术广泛应用,生物制造产品在未来十年将逐渐替代约三分之一的石油化工、煤化工产品,将为人类绿色生产和生态环境修复创造更好条件。趋势二:生物经济或将成为未来大国科技经济战略核心内容之一伴随生物经济时代加速演进,一些发达经济体纷纷颁布实施顶层生物经济发展战略。例如,德国继2011年11月发布《2030年德国生物经济战略研究:通往生物经济之路》之后,又发布新版《国家生物经济战略》(2020年1月);欧盟先后发布《持续增长的创新:欧洲生物经济》(2012年2月)、《欧洲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加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2018年10月);美国继2012年4月发布《国家生物经济蓝图》之后,又陆续发布工程生物学、医疗创新政策等专项法案以及《为未来生物技术产品做好准备》(2017年3月)、《美国生物经济发展建议:最大限度支撑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2019年7月)、《保护生物经济》(2020年2月)等战略文件。正如2017年11月德国生物经济理事会发布的《生物经济政策:七国集团战略概览与分析》中所描述的:“近年来,生物经济的实用性和巨大发展潜力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生物经济政策已成为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各国依据本国资源、技术和产业储备等,开辟了生物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和政策手段。比如,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英国等国主要结合本国生物资源禀赋、能源供给特征和工业转型需求等,确立了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重点领域生物经济发展策略;2017年,美国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研发预算已占非国防研发投入近一半。可以预见,在生物经济时代背景下,生物经济将成为大国科技经济竞争的主战场,未来世界各国围绕生物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趋势三:生物经济将赋予国家安全新的内涵和使命伴随合成生物、基因编辑、神经科学等前沿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国家安全已突破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同时,国际生物安全形势严峻,生物武器研发屡禁不止,生物战的威胁依然存在。针对特定种族群体的“人种武器”“基因武器”具有致命性和传染性强、杀伤面积大、危害时间长且发现难度大等特点。据统计,全球已有20—30种可作为现代生物战剂的病原体微生物、毒素。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病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连发生,全球累计经济损失达到数万亿美元,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技术滥用、生物恐怖、实验室生物安全漏洞、基因资源流失等现象并不鲜见。国际上围绕生物资源跨境流动、生物技术跨境开发及应用的争端日益增多。2018年9月,美国首次发布全面解决各种生物威胁的系统性战略《国家生物防御战略》,提出增强生物防御风险意识、提高生物防御单位防风险能力、做好生物防御准备工作等五大目标。在当前生物安全领域新背景新形势下,各国和地区需要加紧布局发展生物经济,提高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的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生物经济时代的国家安全体系,以期有效防范生物威胁、管控生物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共同支撑全球安全治理现代化和人类长治久安。国际培育发展生物经济的做法和经验自20世纪后半叶起,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生物技术开发和推广就已高度重视,方式手段上经历了从对生命科学领域着力培养,到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推广,再到当前将生物经济作为并行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的新经济形态,从供需两端全面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生态环境。有关做法在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10年间尤为明显。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等底层平台通用技术成为热点。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布局前沿引领技术,增强颠覆性创新,积极抢占生物经济领域战略制高点。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具有通用性、平台性的底层技术,成为各国加大研发投入的重点。例如,基因组学领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2018年5月启动“All Of Us”项目,计划未来10年开展100万人基因组测序;英国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开展500万人基因组测序;欧盟计划未来3年完成对欧盟地区100万人的基因组测序。合成生物学领域,美国、日本、欧盟、意大利、俄罗斯的相应战略规划中都将基因组编辑作为重点技术之一;在美国2019年发布的《生物经济行动:实施框架》中,提到的多个新研究领域都应用了合成生物学技术;英国相应生物经济战略中明确要支持工业生物技术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其作为平台技术,在更循环、更绿色的生物经济中实现应用;新加坡专项资助合成生物学研发计划。产学研联合攻关,科技创新持续实现新突破。例如,生物存储和计算领域,微软公司实现全自动DNA信息存储,突破DNA存储技术走向商业数据中心的关键步骤;斯坦福大学开发出低能耗类脑“人造突触”,实现运算、存储同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发出以DNA为存储介质、可在几乎任何物体中存储信息的技术“万物DNA”。强化生物技术更好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顺应生物经济时代生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特征,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面向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医”“食”“ 美”“ 安”等重大需求,部署生物经济发展重点。例如,美国生物质研究与开发理事会(BR&D)在前期纲领性文件《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指引下,于2019年3月发布《生物经济计划:实施框架》,指出下一阶段国家将面向能源、农业、工业等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求,聚焦先进的藻类燃料系统、基因编辑、生物质转化和碳循环等领域。加拿大于2019年5月发布首个国家生物经济战略《加拿大生物经济战略——利用优势实现可持续性未来》,指出要进一步最大化生物质和残余物价值以实现自然资源有效管理。2019年7月,欧洲生物产业协会(EuropaBio)发布《生物技术工业宣言2019——重振欧盟生物技术雄心》,确认要以创新生物技术、造福人类和地球为宗旨,提升欧盟生物技术工业竞争力,呼吁欧盟决策者重新建立一个更为健康、更高资源利用率、由生物技术驱动的欧洲。日本发布的《生物战略2019——面向国际共鸣的生物社区》战略中明确,将重点发展事关医、食、住、能源等相关的九大领域,包括:高性能生物材料,生物塑料,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有机废弃物和废水处理,健康护理和数字医疗,生物医药与细胞治疗,生物制造、工业与食品生物产业,生物分析、测量和实验系统,木质建筑和智能林业管理等。确保部门间统筹协调体制机制顺畅。从过去几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生物经济发展战略等顶层设计看,生物经济涵盖领域众多、涉及扶持和监管部门复杂、对公共政策以及体制机制协调性依赖程度高等特点已经得到共识各国高度重视通过增加部门间统筹协调性确保生物经济繁荣于顺畅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生态中。例如,2020年5月,美国国会关于工程生物学研究的新提案指出,联邦政府部门要持续加强与国防部、农业部、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等部门的协调。德国2020年新版《国家生物经济战略》提出,政府将任命一个独立的、成员广泛、跨界联合的咨询委员会机构,确保在多个相关团体参与下,提出多项目标、实施计划并落实具体建议。英国由商务、能源、工业部门联合发布报告,由政府、产业和研究部门共同推进生物经济转型。民间智库、金融机构等产学研单位也是积极构建完善生物经济体制机制的重要参与者。如2022年4月发布《美国生物经济:为灵活和竞争性的未来规划路线》报告的美国施密特未来智库(Schmidt Futures),即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人工智能和国防创新委员会主席、前谷歌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发起。这一智库于2021年10月成立合成生物和生物经济工作组,成员主要由物理、伦理、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以及创新型公司的风险投资家、行业领导人和生物技术联盟的领导者等组成。持续加强生物经济相关决策的公众参与和舆论引导。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不同,生物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场效率革命,更事关人类生命本体的改造进化,与自然万物密切相关,因此有关决策部署需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例如,在公众较关注的转基因产品开发和推广问题上,无论是积极主推的美国,还是相对谨慎的欧盟,都想方设法将转基因审批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并邀请公众参与。美国的做法包括:转基因生物释放和注册同期必须发布环境影响报告,转基因食品上市前需接受公众评议,美国环境署生物技术科学顾问委员会会议面向公众开放并将会议记录在网上公布。欧盟则要求食品安全管理局对新的转基因产品出具评估报告,由欧委会将评估报告公布在网上并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公众评议。此外,针对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产业属性,以及关乎公众“医”“食”“ 美”“ 安”等方面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和地区着力就提升公众对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度、培养相应消费理念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例如,法国提出了支持生物经济供需匹配的十大行动;英国研究与创新署将支持企业和学术界以透明和负责人的机制运作,以增强公众信任,公开有效地宣传创新生物基产品,由此提升公众对新产品的理解和认识,从而确保向生物基经济转型时可以获得社会、环境和经济的益处;意大利在《意大利的生物经济:为了可持续意大利的新生物经济战略》中提出,要从消费者的角度促进对生物基产品的需求,收集关于消费者在生物基产品方面的信息,考虑如何形成新的市场,并利用生物基服务,开发创新性、包容性的商业解决方案。如何在生物经济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我国培育发展生物经济的路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大力支持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技术研发和攻关;最近20年集中资源推动生物产业发展;2022年5月,我国顺应全球生物经济时代发展大势,发布首个国家层面的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生物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着眼于当前国际生物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生物经济规模体量大且产业体系健全等优势,我们可以从夯实科技基础,壮大核心支柱产业,强化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筑牢生物安全屏障,优化生物经济制度生态等方面科学规划、统筹设计、前瞻布局、扎实推进,努力在生物经济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 夯实生命科学创新基础。一是进一步夯实生物经济繁荣发展的技术基础。密切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要求,面向制约生物技术应用推广的“卡脖子”问题,加快部署推广一批新的生物技术攻关计划。强化产学研共同参与的生命科学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创新“揭榜挂帅”制度。二是在国际科技合作形势正在发生趋势性扭转的大背景下,坚持开放创新,广纳海内外各类人才、团队,更好利用海内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资本,加强跨境科技合作项目,降低创新要素合作的制度性障碍。三是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引导创新资源向前期有积累、有基础、未来有潜力的地区进一步倾斜,例如,大力支持苏州、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重点生物产业集群建设,使其成为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我国生物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② 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一是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环节入手,重点发展利用基因检测等手段的重大疾病早筛,支持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发展,同时,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推动生物技术与精密机械、材料等技术融合,开发先进诊断技术和产品、装备,强化中医疗效判断和机制研究;在疾病医疗环节,推动抗体药物等生物药、推进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开发,拓展先进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临床应用,鼓励中西医结合。二是推动生物农业发展。一手抓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和质量提升,有序发展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学等生物育种技术,确保粮食、肉蛋奶、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积极推进玉米、大豆等作物和畜禽、水产品良种攻关,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一手抓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开发农业废弃物生物制剂、天然农业生物药物等农业制品,推动动物基因工程疫苗、高效检测试剂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等生物饲料。三是推动生物质应用发展。面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重大需求,积极开发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四是鼓励生物信息产业发展。持续挖掘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产生的巨大创新效能和产业动能,推动信息技术发挥在支撑新药研制方面的作用,运用“互联网+卫生健康”等手段优化便民服务,深化卫生健康大数据在医学科研、教育培训、临床诊疗、产品开发、医保支付、医养结合方面的应用。③ 强化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更高效率更深层次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一是软环境、硬设施并重,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健全生物资源监管制度,开展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完善技术,谋划建设若干生物资源高标准宝藏库。二是健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强化科学评价,加强生物资源利用平台支撑,推进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加强生物资源安全管理,完善国家层面的生物资源共享体系。另一方面,要筑牢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大力度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立促进生物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研究成立生物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围绕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生物安全等方面,加快构建前瞻性制度框架,不断完善构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针对性的生物经济法律体系、适应国情的生物安全和伦理风险防控体系。二是提升生物领域生产企业产能水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放宽相关产品生产准入条件,健全从研发到生产、制备、耗材及相关配套产业链条,确保疫苗、医疗耗材及民用健康产品等特殊物资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突发时期产量供给。三是加强对生物经济科普宣传。针对公众对新发突发传染疾病的恐慌和对医疗新技术新服务的疗效及安全性、生物技术产品环境友好性的疑虑等问题,强化科学宣传、舆论监督、正确引导和典型报道,帮助公众提升科学认识,减少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慌。④ 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和政策生态。在供给侧,要持续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改革。坚持底线监管、审慎监管,着力推动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环节改革,进一步明确产品准入标准、监管机构以及相关时限。在需求侧,要着力深化招标采购和定价制度改革。要发挥政府采购撬动市场的作用,激励有条件、有潜力的区域实施更多生物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应用示范带动项目,增加公众对于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前建立健全涉及伦理、安全底线的重大问题争端公共决策机制,持续规范产品、服务市场秩序和配套服务的质量。此外,要加强生物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针对生物产品种类多、链条长、涉及管理部门多等特征,围绕形成生物产业良性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统筹生物技术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建立适应生物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提高监管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改革试点,重点在聚拢全球创新资源、准入、定价、监管等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探索构建适应生物经济时代的前瞻性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体系。作者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姜江
  • 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荣获2015年度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月5日,大连市甘井子区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在区行政中心礼堂隆重召开。   区长徐克军作经济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15年全区经济工作,并部署了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区委书记郝方林对2015年全区经济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年经济发展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戈主持,会上宣读了《中共甘井子区委、甘井子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奖2015年度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决定》,对2015年经济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奖,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荣获2015年度“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获得,是区政府对大连大特气体在气体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给予的充分肯定,大连大特气体在创新的道路上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为标准气体的研发和生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开展化肥、农药行业管理工作
    化肥、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我国粮食有三分之一是靠使用农药、减少或消灭病虫灾害来保证的,有三分之一是靠使用化肥来增收的。如果没有农药化肥,我国粮食将减产三分之二以上。化肥农药关系着农业农村的稳定,也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化肥、农药作为重要的支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承担化肥、农药行业的管理工作,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要求,为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原材料工业司积极开展了化肥、农药行业的管理工作。   一是尽快制定和发布《化肥工业发展规划》和《农药工业发展规划》,预计于今年12月底或明年1月初完成。   二是保障化肥农药生产与供应,促进化肥农药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化肥农药生产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情况的监测,加强监督检查,配合做好查处假冒伪劣化肥农药。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生产流通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有利于化肥农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情况,提出及时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率,扩大淡储规模,加快价格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三是组织研究实施化肥农药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专项。(一)加大氮肥企业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行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改造。(二)加快磷钾肥基地建设,提高中低品位磷矿的开发利用,提高产业集中度。(三)继续削减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性好的品种。(四)发展除草剂新品种、水果蔬菜用的新型杀菌剂、杀线虫剂和病毒抑制剂等。   四是加强农药行政许可管理,开展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颁(换)发农药产品批准证书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颁(换)发农药产品批准证书(第八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原[2008]第9号)、2008年农药企业核准(第三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原[2008]第10号)、2008年农药企业延续核准(第二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原[2008]第16号)等。我们将继续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农药管理条例》及《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令第23号)的要求,继续做好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颁(换)发农药产品批准证书工作。
  • 2024华中科仪展助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2023年湖北省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背后,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5万家以上。全省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477家。以“市场需求+产业应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加快建设,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提高到65.2%,科技创新成为湖北驱动发展的强引擎。湖北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营收占全省规上工业营收比重已超60%。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超过40%。另据了解,湖北高新技术企业以不到1%的全省企业法人数,贡献了全省近20%的企业营业利润、30%以上的专利申请量和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时代已经到来。2024第12届华中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展览会(简称:华中科仪展)将于3月26-28日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启幕。构建科研装备商贸平台,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目前,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一层三个展厅科学仪器装备招展已经售罄。共有国内外十几个地区数百家科研装备企业将在2024华中科仪展精彩展出:上海和泰仪器有限公司武汉连华永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森塔实验室科技服务(武汉)有限公司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杭州朗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湖北踏石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平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优普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优尚和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沃特澳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梅宇仪器有限公司武汉鑫星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武汉嘉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华创智造(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白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山王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昆山洁力美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贤德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洛阳卓声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武汉安君研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新天普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武汉三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武汉博纳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巨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蓝恒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必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菲斯福仪器(河北)有限公司施都凯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湖北特尔诺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莱普特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艾德姆衡器(武汉)有限公司南京南大仪器有限公司长沙安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武汉金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龙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瑞戈威(武汉)仪器有限公司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山东金斯勒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湖北泰禾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湖北鑫合欣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鼎博医疗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无锡市瑞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华尔升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京立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森涛科技有限公司博菲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润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胜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库祖(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吉艾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亚楠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市葵花玻璃仪器厂宁波艾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安特仪器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武汉东仪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安徽中科都菱商用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耀客明道物联网(武汉)有限公司莱特(南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武汉海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致微(厦门)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泰特睿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因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天津市宏诺仪器有限公司苏州英飞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武汉亨泰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博赛斯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武汉集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武汉泰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仪硕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凯正仪器有限公司成都渗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台雄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长沙微谱科技有限公司海宁市郭店桃园医疗化工仪器厂骇思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湖北云骁洁净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新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临海市永昊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凯百斯纳米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优莱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贺默(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百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格丹纳仪器有限公司楚天科仪技术(长沙)有限公司上海析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伟亦辰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思科铭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佰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飞域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德凡仪器有限公司湖南恒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国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武汉君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彼爱姆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北京旭鑫盛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中科彼特(杭州)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图理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耀阳科技有限公司中仪国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纯洁科技有限公司朗灏孚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世平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般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优米仪器有限公司德强净化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埃松气流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赛默菲尔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幸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霍尔斯特德(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永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闪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赛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兰德(上海)贸易有限公司郑州博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武汉一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飞羿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晟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莫纳(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九迈致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豫康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北斗仪器仪表重庆有限公司东莞市科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江苏天翎仪器有限公司天氏欧森测试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南京金泰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优尚实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卓光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飞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武汉欧贝拉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美析(中国)仪器有限公司天津科器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全浦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众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南京惠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科尔帕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东莞市正工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凯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赛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杰迈科技有限公司艾利特克(苏州)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湖北方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锦珀锦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勤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苏州明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上海苏盈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品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德安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迈博瑞生物膜技术(南通)有限公司成都珂睿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中科亿迪科技有限公司国辉(武汉)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慧瑞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马弗炉科技仪器有限公司山东冶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罗丹尼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朋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欧凯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武汉国量仪器有限公司浙江华感科技/大华股份无锡华卫德朗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2024华中科仪展同期将举办系列配套学术论坛,包括“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论坛”、“第三方检测技术发展论坛”、“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发展论坛”、“高校产教融合教育论坛”等,论坛主题各异,旨在探讨和交流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在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光谷正在打造世界光谷正酣时期,2024华中科仪展的召开正当其时。“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摘自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向未来,湖北已布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6个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算力与大数据等9个新兴特色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详情请咨询:张玉 15972141556
  • 国家领导人走进科学仪器企业,调研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据了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丁薛祥3日上午在北京调研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他强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全面客观反映我国高质量发展情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特征,为科学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撑,更好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丁薛祥首先来到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他指出,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好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规模以上单位统计基础较好,要如实填报每一张表格,逐项检查每一项指标,通过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及时准确报送。普查机构要随报随审,组织督促普查员核实情况,从源头上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随后,丁薛祥前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兰友科技有限公司,察看规模以下单位普查登记情况,询问企业需要填报的生产经营、研发活动、人员工资等具体信息。他表示,我国新经济迅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果丰硕,要做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统计,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可靠依据。要规范开展普查登记,严格保守普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目的。在知春小村办公用品经营部,丁薛祥与店主和普查员亲切交流,了解个体经营户普查数据采集流程。他指出,全国有1亿多个体经营户,构成了我国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希望抽样选中的个体经营户积极配合,如实申报,夯实数据质量根基。普查员要耐心细致做好入户调查,以诚恳态度和熟练技能赢得普查对象的信任和配合。最后,丁薛祥走进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慰问基层普查员。他表示,广大普查员是开展普查工作的主要力量,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遵守工作流程规范,认真履职尽责。各级普查机构要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确保普查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 推进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到市场监管总局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抓好帮扶市场主体纾困政策落地,推进改革创新,厚植滋养市场主体的土壤,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知识产权局,李克强听取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汇报。他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第一生产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造不易,要用更优质高效服务让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运用,促进产业升级,造福人民群众。李克强来到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分析中心,了解市场主体发展趋势。他说,这几年狠抓“六稳”“六保”,其中很重要的就是通过保市场主体来稳就业,要继续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座谈会上,市场监管总局作了汇报。李克强说,这些年,我们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给人民群众经商办企业更多自由和便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了减轻市场主体困难和压力,持续实施减税退税降费等政策。改革激活力与政策纾困并举,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李克强说,当前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但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大,并且遇到新问题。要保持政策稳定性,继续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实施好原定延续执行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推进金融工具支持的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有序恢复。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用工、信贷资金等困难,推动节后快速复工复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各类企业产权,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发挥促进就业和消费、衔接生产要素、助力创新等作用。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果,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各地各部门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好年初经济工作,实现今年经济运行好的开局。王勇、肖捷参加。
  • 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荣获2016年度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7年2月10日上午,大连市甘井子区学习贯彻全市领导干部培训班精神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在甘井子区行政中心召开。 会议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王戈主持。会上宣读了《中共甘井子区委、甘井子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6年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再次荣获2016年度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6年,大连大特气体在市区各级政府的政策性保障支持和自身加强管理不断努力下,继续保持发展强劲态势,经济指标高速增长,成绩显著。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年内完成标准物质研发并获批7项,不断致力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进行了标准气体装置的半自动化技改且申报了国家专利。公司在高投入的同时也取得了高发展,2016年,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全国计量专业人员实际操作培训基地”挂牌仪式在大特成功举行。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2017年,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将以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务实高效的工作态度、开拓进取的奋进精神,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更好的发展业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圆满闭幕
    周生贤强调,要坚定信心,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为期两天的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今日在京圆满闭幕。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主持会议并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环保事业迈上新台阶。   周生贤说,今年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环保事业取得明显进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国务院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专门向大会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周生贤指出,今年是实施“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最后一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同时还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减排基础仍不稳固,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环保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既要增强打好决胜战的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把今年的工作做得更好。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握精神实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和环境形势的分析判断及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对今年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环境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主动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二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工作重点。要把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今年的重中之重。同时,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强化环评管理,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深化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做好环境科技、监测、政策法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谋划好“十二五”环保规划,加强县级环保能力建设,以及各级环保机关的自身建设。三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执行力。扎实推进“五大建设”和“六型机关”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和解决难点问题的能力。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让实干成为最硬的功夫。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杜绝“花拳绣腿”。整治文风会风,把心常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工作落在求真务实上,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各项环保工作任务的完成。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抓好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确保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协调机制,积极协调和调动各有关方面力量,形成推进环保事业发展的合力。五要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要坚持不懈地继续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通过继承创新,科学总结,在历史的比较、国际的观察和现实的把握中,深化对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形成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经验和新的成效,为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制度和措施保障。   会上,河北、辽宁、吉林、湖北、广东、陕西、宁夏七省(区)代表围绕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体系、推进松花江休养生息、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保障核与辐射安全、推进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抓好农村环保等方面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各地环境保护的做法和经验。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张力军、吴晓青、周建、李干杰,纪检组长傅雯娟,党组成员胡保林,总工程师万本太,核安全总工程师陆新元出席了会议。
  •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闭幕
    为期两天的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月14日在京圆满闭幕。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新要求,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努力实现“十二五”环保事业发展良好开局,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环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周生贤说,今年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十一五”我国环保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对新形势下环保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期间,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批示,讨论了工作报告、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有关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大家集中精力,集思广益,认真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经验,深刻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目的,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周生贤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看到,做好今年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我国宏观经济仍呈快速发展态势,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趋势仍未改变,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任务艰巨 建立实现四项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的目标责任考核和评价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减排内生动力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切实抓住和用好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真正在发挥环境保护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促进和优化的综合作用上,在推进减排目标的完成上,研究新思路,出台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着重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已经成为全系统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十一五”时期,我国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引领作用密不可分。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要准确把握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基本内涵、目标指向和实践要求,把探索环保新道路与环保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要把每项工作的创新,每项难点的突破,每项任务的完成,都看作是对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贡献。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把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项事业奋力推向前进。二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努力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必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主动参与宏观调控,把倒逼效应持续传导到经济结构调整上来,从国家战略层面切入解决环境问题,从再生产全过程来研究制定环境经济政策,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三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的理念,始终坚持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水、空气、重金属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同时,积极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经济和环境安全,使广大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优美环境中生产生活。四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环保体制机制。注重制度建设,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以及监管有力、富有成效的环境监管体制,切实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协调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环境保护,形成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五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务求开局之年首战告捷。要善于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倾力做好开局之年各项工作,占据事态主动,夯实成功基础。要坚决落实污染减排四项约束性指标,务求措施有力,首战告捷。   周生贤强调,今年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各级环保部门要在统一思想认识上抓落实,在更新观念上抓落实,在完成指标任务上抓落实,在应对环境风险上抓落实,在转变作风上抓落实,在廉政建设上抓落实,团结一心,奋力开拓,努力把今年的工作做到更好,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吴晓青、周建、李干杰,纪检组长傅雯娟,党组成员胡保林,总工程师万本太,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出席了会议。
  •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月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系列重要讲话,总结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任务。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周生贤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再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部署。总的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决策和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索环境保护新路。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形成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二是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三是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环境保护税立法,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四是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要贯彻落实《大气十条》,采取稳、准、狠的措施,重拳出击、重点治污,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五是狠抓节能减排。要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节能、循环经济、环境治理三大类重点工程,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要注重运用价格机制和市场办法推进节能减排。六是严格考核问责。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终身追究。   周生贤指出,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化认识、全面把握、狠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尤其要集中智慧和力量,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从落实《决定》提出的有关制度入手,破除现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弊端,加大生态环保职能和相关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严格的生态保护监管体制、严格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体制、严格的环境执法体制,以及严格的环境监测预警体制。   周生贤说,全面落实改革任务,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必须科学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大胆探索实践。对于方向明确又立即可行的改革事项,要加快推进。一是制定实施包括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力争今年上半年报国务院审议。二是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研究编制关于构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的指导意见,抓紧推进试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研究提出城市之间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三是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和简化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简化审批流程。研究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环保系统事业单位环评机构脱钩改制的目标,倒排时限,着力形成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环评机构。四是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通过修改有关法律法规等程序,取消一批审批事项,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五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着力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启动东江流域等生态补偿试点。六是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研究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办法》,加快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研究成立国家排污权交易中心。七是完善环境政策法规,修改《环境保护法》,增强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职能,开展环境保护领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绿色保险,深化环境健康、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研究,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研究制定非电行业环保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要加强调查研究,在研究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凝聚共识,为全面推进创造条件。一是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研究构建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统筹协调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改进总量减排工作方式和方法。二是发挥市场机制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搭建环保投融资管理平台,吸引银行等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研究建立环保基金。统筹推进环境税费体制改革。三是强化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积极探索编制国家环境资产负债表,研究推行环境审计制度,尤其是溯源审计,落实排污者责任。   对于涉及面广、基础又很薄弱,需要中央决策的,要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思路。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独立而统一的环境监管执法体系。   在总结回顾2013年工作时,周生贤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国环保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创造亮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应对热点上狠下功夫,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环保工作会议部署的十项重点任务。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十条35项具体措施,强化以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文件出台后,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与31个省(区、市)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同时,认真细化配套政策标准, 完善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加强大气环境执法监管,推进区域协作机制,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启动《清洁水行动计划》和《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二是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对未通过减排上年度考核或目标责任书重点项目未落实的地区和企业集团实行环评限批或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强力推进工程减排,全年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400万吨,1.9亿千瓦燃煤机组建成脱硝设施,500万千瓦燃煤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1.5亿千瓦现役机组拆除烟气旁路,新型干法水泥脱硝比例达60%。同时积极协调完善政策措施,形成减排合力。预计年度减排任务可以全面完成。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示范和宣传工作取得新进展。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全面完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水安全战略、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三大课题研究。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同呼吸 共奋斗”行为准则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四是进一步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作用。完成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启动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对不符合政策和环保要求的32个项目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涉及总投资1184亿元。积极推进环评审批改革,不断完善环境标准体系。五是更加突出源头预防和生态保护。积极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开展生态红线划定技术试点,启动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加强水质良好湖泊保护,新增试点湖泊27个。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全年新建国家自然保护区21处。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达423亿元。六是强化执法监管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与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与公安部门执法衔接配合工作的意见》,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83万余人(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6499件,挂牌督办1523件。对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58件。严格环境应急管理,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达192起,发现重大环境风险隐患3700多个。   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大力推进重金属、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防治,新处置铬渣30余万吨,阻止17批次固体废物向我国非法出口。大力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出台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实时发布74个城市PM2.5等六项污染物监测数据,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七是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海域和农村污染防治。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考核,督促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措施。八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东北边境朝核试验和四川芦山7.0级地震辐射应急响应任务,全国运行的核电机组、研究堆安全状况良好,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处于可控状态。加大放射性废物治理力度,优化铀矿冶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模式。九是环保投入继续增加,机构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环保能力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十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党组把群众路线作为政治素养来秉持,把八项规定作为廉政底线来坚守,把反对“四风”作为规范来约束,把服务群众作为职业操守来践行,精心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在深入学习、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查找出班子存在的17个“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8项34条整改措施,召开了高质量的部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立行立改、边整边改,积极帮助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解决政策扶持问题。狠抓建章立制工作,在部层面制定和完善的规章制度达106项。集中开展的改进文风、会风和检查评比工作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贯彻落实两项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政策法制、科技支撑、环境监测、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全面推进,成功举办了国合会2013年年会。   在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时,周生贤指出,今年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系列重要讲话,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全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深入落实《大气十条》各项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推动出台考核办法,开展实施情况年度考核。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解决区域突出问题。组织实施第三阶段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抓好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体系建设。推动地方政府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应急管理措施。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快编制《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有序推进湖泊休养生息。坚持陆海统筹,强化海洋环境保护。推进土壤污染治理,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深化农村“以奖促治”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范围,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二要毫不放松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与2013年相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要分别减少2%,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5%。要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2014年度减排任务和“六厂(场)一车”重点工程措施,加快出台《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文件,完善重点行业排放标准。要继续改进污染减排工作方式和方法,改进重点核查内容,改进减排量核定方式。   三要采取综合措施优化经济发展。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推动建立规划环评部门联动机制,开展能源、城镇化等政策环评试点,扎实推进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等领域规划环评。继续强化建设项目环评,从严从紧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积极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健全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引导环保技术示范推广和应用。加强行业环保核查,持续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四要深化生态保护。加快完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和建设指标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推动建立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开展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评估试点。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研究启动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估。   五要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强化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动流域上下游间建立健全应急联动协作机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监管,推进全国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探索化学品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管理模式,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能力。   六要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强运行核电厂日常核安全监管,强化建造和调试阶段控制点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核安全设备监管。加大核燃料循环设施、铀矿冶和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管力度,大力推进废旧放射源回收再利用。   七要全面强化保障措施。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做好《环保法》修改的调研、审查、论证工作,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核安全、环境监测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修订。深化环境经济政策,继续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强化部门预算项目、重大专项绩效评价,加强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全力推进水专项和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实施,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监督,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试点。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继续推进环境报刊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环保宣传合力,全面拓展多边、双边、区域环境、核安全国际合作。   八要开展“十二五”环保规划中期评估。全面启动“十二五”环保规划以及核安全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提出后两年工作重点和思路。研究编制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九要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干部交流机制,推动干部多岗位锻炼,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和社团脱钩改革工作,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部系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十要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和廉政建设。认真实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着力构建改进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环保违纪违法案件查办的力度,努力为环保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会议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主持,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李干杰、翟青,纪检组长周英,党组成员何捷,总工程师万本太、核安全总工程师刘华,以及近期退下来的老领导出席了会议。   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司局、中央第30督导组的同志,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市、解放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厅(局)长,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负责人,环境保护部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 文章转载自:中国环境报
  • 和谐谋发展聚力创辉煌——北分瑞利2013年工作会暨二届十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2013年1月11日,北分瑞利隆重召开2013年工作会暨二届十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会议认真总结了北分瑞利2012年各项工作,重点对2013年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北控集团副董事长、京仪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侯子波,京仪集团财务总监、京仪科技公司董事长李晓,京仪集团副总经理、京仪科技公司总经理崔健,京仪集团副总经理、北分瑞利董事长高玉清等领导参加会议做重要讲话,并向北分瑞利的全体员工拜年。北分瑞利专项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全体职工代表及管理部室、营销体系、色谱事业部全体员工380余人参加了会议。 总经理李源在会上作了题为《优化组织结构 深化职能管理拓展新兴业务 为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经济工作报告。 党委书记漆玮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发挥党建优势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全面完成2013年任务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北分瑞利2013年的工作重点,为公司在新一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工作会上,对2012年度&ldquo 优秀员工&rdquo 进行了隆重表彰,并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会上,北分瑞利董事长高玉清就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有发展才会有希望。发展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未来几年,必须发展产品经营业务,向主营要效益,扩大主营业务的营销规模,希望全体员工以确定的目标愿景为标准,圆满完成2013年的各项预算目标。二是有成果才能分享。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非常鼓舞人。北分瑞利的倍增计划要靠我们自己去实现。三是有创新才能有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组织和个人的进步,工作会的两个报告符合宏观经济形势和北分瑞利的实际,希望北分瑞利领导班子结合京仪集团的预算批复和侯董事长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 京仪集团财务总监、京仪科技公司董事长李晓代表京仪股份公司讲话,提出三个方面的意见。他说:工作会是明确方向、凝心聚力、科学发展的大会,一是进一步总结,不断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认清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改进,实现2013年目标和&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三是紧紧抓住机遇,继续实现北分瑞利持续发展,作为京仪集团、京仪科技股份公司的骨干企业之一,承载着集团发展的重任。李晓同志对北分瑞利2013年的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补充完善北分瑞利&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确保全面落实;二是一进步优化结构,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三是进一步对非主营业务进行重组,实现主营业务的不断优化,提升主业竞争能力。他祝愿北分瑞利在新的一年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北控集团副董事长、京仪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侯子波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2年,北分瑞利取得了可喜成绩,各项指标喜人,销售收入好于去年,对京仪集团的发展形成了重要的支撑。北分瑞利是京仪集团的重点骨干企业,2012年对北分瑞利的领导团队进行了重新组建,领导团队工作状态相当不错。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让管理人员系统的学习了工商管理的课程,这种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也为京仪集团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思路和做法。侯董事长用三句话高度概括了京仪集团2012年的工作情况:一是困难前所未有;二是做出了艰苦努力;三是取得了优良成绩。展望来年,京仪集团发展史上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对2013年要充满希望,一定会好于2012年。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欢聚一堂,举行了主题为&ldquo 和谐谋发展聚力创辉煌&rdquo 的北分瑞利2013年年会。精心制作的PPT展示,让年会更加精彩纷呈。各单位准备的节目各具特色,穿插进行的抽奖活动,给辛苦一年的员工们带来了一次次的惊喜。金龙腾飞送冬去银蛇曼舞迎春来!2013年我们满怀憧憬,一定会创造出又一个辉煌!
  • 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提质增效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摘自支树平在2014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1月6日,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天津天宝会议中心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传达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并作报告,他要求,全系统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深入探索质检改革路,奋力实现质量强国梦,把中国特色质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国务委员王勇关于质检工作的重要批示。会议指出,两个批示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质检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了质检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对新年度质检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给了质检系统巨大的鼓舞和及时有力的指导。全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以此为动力,不断开创质检事业新局面。   支树平在报告中对2013年质检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过去一年全国质检系统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部署,坚定不移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提供了质量保障。2013年围绕质量和效益中心,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保障安全,监督管理和检验检疫进一步强化 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质检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围绕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三个质检”建设进一步加强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促进了为民务实清廉。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新一届中央政府大力推进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对质检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直接的要求。会议确定了今年全国质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要求质检系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新年度质检工作。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要抓宣传发动,在推动质量共治上下功夫,推动政府、企业、全社会抓质量。要抓管理创新,在改善质量宏观管理上下功夫,加强质量统计分析,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完善质量激励制度,夯实质量发展基础。要抓提档升级,在提升质量发展水平上下功夫,推动重点产品质量、制造业质量和服务业质量提升。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保安全。在突出强调严格风险分析、严格准入制度、严格企业监管、严格监督抽查和检验检疫、严格执法打假、严格处置突发事件“六个严格”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消费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国门安全“三大安全”的监管。要更加注重安全风险的防控,全面建立口岸疫病疫情、进出口商品、国内产品风险监测和产品伤害监测体系。要更加注重监管制度的完善,加快完善分类监管、质量监督抽查、缺陷产品召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特殊区域检验检疫监管制度。要更加注重大案要案的查处,继续组织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和汽车产品打假治劣专项行动,加大对不合格进口商品的通报召回力度。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促发展。要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努力净化市场环境,大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促进转型升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低碳清洁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区域发展发挥作用。要服务开放战略,提高进出口通关便利化水平,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深化质检国际交流合作,服务“走出去”战略。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强质检。要强化理论政策研究,破解质检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要强化法治建设,抓好顶层设计,强化执行与监督。要强化科技创新,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加大科研力度,增强技术机构活力。要强化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和廉政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和机关内部建设。   会议强调,党中央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冲锋号,质检改革也到了奋力攻坚的关键时刻,全系统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质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对于质监系统分级管理,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实事求是地制定和完善指导意见,建立分级管理后质监工作新秩序。对于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机制,要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创新法定检验检疫目录管理机制,创新目录外商品监管方式。对于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总的思路是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大做强,2015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整合,转企改制基本到位。对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要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完善推荐性标准体系,培育发展社会团体标准,改革企业标准备案制度。对于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要健全覆盖所有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稳定且唯一的统一代码制度,实现管理从多头到统一、资源从分散到统筹、流程从脱节到衔接的转变。对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创新和实行差别化、不同方式的管理体制机制、法人治理结构、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财政投入制度、监督管理机制等,真正体现分类管理。会议要求,质检系统要更加主动、更加团结、更加沉着、更加扎实、更加严格,牢牢抓住改革机遇,大胆革故鼎新、清除痼疾顽症,推动质检事业发展有所突破、不断前进。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梅克保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他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和总局安排部署上来,充分认识过去一年质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新一年度质检工作的整体安排、质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任务要求。二要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推进质检改革发展,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三要认真统筹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努力维护好和谐稳定大局,切实保障好职工节日生活,认真落实好廉政各项规定。   会议还表彰了全国质检系统道德模范。质检总局党组成员,总师,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全国直属和副厅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质监局,以及总局各司局和在京直属挂靠单位主要负责人,总局部分老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有关部委的代表也受邀参加了会议。 文章转载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200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10日,200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闭幕。这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08年科技工作,研究部署了2009年科技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科技部部长万钢做了工作报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做了会议总结讲话。与会代表们认真学习了《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交流了工作心得和体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总结了经验,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会议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万钢在工作报告中对2008年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指出,200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共同努力下,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科技事业得到较大发展。 万钢强调,要把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科技工作的主线,深入落实《规划纲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驱动经济发展。2009年科技工作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进度,瞄准对当前经济发展最具影响、基础好、在近期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有效拉动内需和促进产业发展的攻关任务,加大投入,力争快见成效。二是加快推广应用一批既能拉动内需、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加大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力度。三是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综合运用政策、投入、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强化高新区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五是加快实施民生科技工程,推广应用全民健康、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等涉及民生的科技成果,使科技惠及千百大众。六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七是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入企业,服务企业。八是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九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运用多种投融资手段促进企业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十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成效。 李学勇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对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科技工作的优先位置。他指出,要以强烈的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把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作为今年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的需求,与扩内需、保增长相结合,与调结构、上水平相结合,与抓改革、增活力相结合,与惠民生、促和谐相结合,拿出有份量的对策和措施。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统筹部署,积极推动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科研机构的开放和资源共享,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的力度。 李学勇指出,要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握好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把握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把握好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自身能力建设的关系,把握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资源的关系。他指出,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要以良好的作风抓落实,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抓落实,以科学管理方式抓落实,以强化责任监督抓落实,以联合协作抓落实。 会议表彰了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国家高新区,以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 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深化改革 完善机制 强化管理 王勇讲话 纪正昆作报告 李小敏致辞   1月13日至14日,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到会讲话,国家标准委主任纪正昆作工作报告,江苏省副省长李小敏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勇在充分肯定一年来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所取得成效的同时,要求质检系统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 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感 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使命感。   王勇对质检部门做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一是要切实提高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政治意识。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找准定位、增强责任意识,把标准化工作同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紧密结合起来,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标准化各项工作。二是要切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标准化工作新机制。要在全面改革标准化运行机制、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加紧研究和出台标准化相关政策法规、做好标准化信息服务上下功夫。三是要切实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水平。要用ISO9000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健全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努力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树立大质量观念,把标准化工作和质检工作有机地融合,特别是要融入到各地质量兴省的规划和方案当中,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加强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干部和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管理严的标准化专业队伍。   王勇指出,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地方特色开展标准化工作。一是突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地位。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推动地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覆盖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和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工作。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标准化工作新机制。   纪正昆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09年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近年来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并提出2010年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工作方针,更加牢固地树立服务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和法制的观念,在“调结构、健全标准体系 保质量、着力提升水平 提速度、适应发展需求 增效益、讲求工作有效 强管理、建立法治机制”5个方面狠下功夫,全面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深入开展“强化管理年”活动,着力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纪正昆要求,全国标准化战线要紧紧围绕质检总局关于质量提升活动等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着力从农业强基础、工业上水平、服务拓领域、国际谋突破4个方面扎实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二是促进工业标准水平再上新台阶,满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三是大力拓宽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领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扩展国际标准化工作领域,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话语权。   会上颁发了2008至2009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广东省广州市等6个单位的代表,在会上就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还现场考察了江苏省句容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丁薛祥到兰友科技调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2024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小组组长丁薛祥到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经济普查登记工作。领导人听取兰友科技企业发展汇报兰友科技创始人/总经理马放均先生向领导人详细汇报了公司创业创新发展的整个过程,公司以国家需求为引领,服务国家重大生态战略为业务方向,通过核心技术源创新为手段,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监测仪器设备,满足生态环境监测、国土资源检测、农业土壤环境检测等行业需求,公司首创的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满足常规土壤检测外,最新装备到国防核安全监测部门,守护国土核安全;公司新发布的智能化土壤样品保存系统的产业化等公司最新发展情况。马放均总经理向领导人汇报兰友科技核心产品马总向领导人汇报公司参与经济普查工作领导人参观FASP-05DB型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马放均先生向领导人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FASP-05DB型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领导人仔细查看仪器结构和功能,特别听取公司对国防核安全监测制样设备的进展,详细了解了设备的创新点、产能、价格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情况,对公司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勉励兰友科技快速发展,早日上市!马放均先生向领导人详细汇报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领导人调研兰友经普工作进展 领导人现场查看了兰友科技填报的财务统计数据信息,并详细问询了公司创立、孵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对公司整体发展给予肯定;并在调研过程中指出,我国新经济迅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果丰硕,特别需要像兰友科技这种坚持“专精特新”发展路线,持续创新的中小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领导人现场问询经普工作国家领导人在2024新开年就到访兰友科技,是对我们科创团队的特殊关怀,是我们兰友人极大的荣幸,是对我们科创团队过去7年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一直所坚持的科学仪器行业的极大关注和鼓舞!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坚守产品质量和商业诚信,继续为客户创造与众不同的价值,不辜负中央领导的厚爱和期望!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丁薛祥到兰友科技调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据了解,2024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小组组长丁薛祥在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经济普查登记工作。领导人听取兰友科技企业发展汇报兰友科技创始人/总经理马放均先生向领导人详细汇报了公司创业创新发展的整个过程,公司以国家需求为引领,服务国家重大生态战略为业务方向,通过核心技术源创新为手段,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监测仪器设备,满足生态环境监测、国土资源检测、农业土壤环境检测等行业需求,公司首创的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满足常规土壤检测外,最新装备到国防核安全监测部门,守护国土核安全;公司新发布的智能化土壤样品保存系统的产业化等公司最新发展情况。马放均总经理向领导人汇报兰友科技核心产品马总向领导人汇报公司参与经济普查工作领导人参观FASP-05DB型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马放均先生向领导人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FASP-05DB型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领导人仔细查看仪器结构和功能,特别听取公司对国防核安全监测制样设备的进展,详细了解了设备的创新点、产能、价格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情况,对公司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勉励兰友科技快速发展,早日上市!马放均先生向领导人详细汇报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领导人调研兰友经普工作进展领导人现场查看了兰友科技填报的财务统计数据信息,并详细问询了公司创立、孵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对公司整体发展给予肯定;并在调研过程中指出,我国新经济迅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果丰硕,特别需要像兰友科技这种坚持“专精特新”发展路线,持续创新的中小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领导人现场问询经普工作国家领导人在2024新开年就到访兰友科技,是对兰友科创团队的特殊关怀,是兰友人极大的荣幸,是对兰友科创团队过去7年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肯定,更是对兰友一直所坚持的科学仪器行业的极大关注和鼓舞!面向未来,兰友将继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坚守产品质量和商业诚信,继续为客户创造与众不同的价值,不辜负中央领导的厚爱和期望!
  • 生态环境部启动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近期,生态环境部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和《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p p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和《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规范开展评估监测工作 /p p   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连续稳定运行一个月后,可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和有能力的技术机构,按照《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见附件),对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大宗物料产品运输情况开展评估监测。钢铁企业是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的责任主体,对超低排放工程质量和评估监测内容及结论负责。经评估监测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业将评估监测报告报所属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 /p p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p p   钢铁企业要本着稳中求进、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分步开展评估监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的钢铁企业,应按照《意见》要求率先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其他区域有序推进。企业应重点加强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和手工监测采样点布设的规范化,无组织排放控制、大宗物料产品清洁运输等薄弱环节改造,以及建立监测监控和台账体系。 /p p   三、加强指导和服务 /p p   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为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提供指导,定期将评估监测情况上报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并将有关事项载入排污许可证中。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按照辖区内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方案,组织指导开展评估监测工作,及时将评估监测情况汇总上报生态环境部。 /p p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经评估监测认为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纳入动态管理名单,实行差别化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调阅CEMS、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空气微站、卫星遥感等数据记录,组织开展超低排放企业“双随机”检查。对不能稳定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及时调整出动态管理名单,取消相应优惠政策 对存在违法排污行为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罚 对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钢铁企业和相关评估监测机构,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p p   鼓励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指导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在协会网站上公示各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推动行业高标准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p p   联系人:大气环境司赵春丽 /p p   电话:(010)65645616 /p p   邮箱:dqsxmc@mee.gov.cn /p p   附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 /p p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p p   2019年12月18日 /p p   (此件社会公开) /p p   抄送: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中国铸造协会,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 /p p br/ /p
  • 2022年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总结回顾2021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唐军肯定了2021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成绩,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充分认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在新发展阶段大有可为,深入探索“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的行业发展路子,善于运用突出重点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业高质量发展。唐军要求,2022年要加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准入制度改革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紧扣“六稳”“六保”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服务“双碳”、质量认证惠民、检验检测认证促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等行动,提升服务发展成效;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新挑战,提升国际合作互认水平;强化系统协同监管,提升认证检测市场监管能力;强化制度支撑,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抓好能力提升,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队伍建设。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及4家从业机构代表作经验交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总局纪检监察组,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总局机关各司局、有关直属单位以及特邀单位的负责同志,总局认证监管司、认可检测司全体干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处室人员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 新污染物监测成为生态环境工作新热点(环境经济杂志)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抗生素(Antibiotics)和微塑料(Microplastics)……这一串串英文符号从名称上看,它们可能有些陌生,但生活中却十分常见,如药品、个人洗护用品、汽油添加剂、防污涂料及添加剂等的使用都有可能是环境中新污染物的来源。随着对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可能更多的新污染物还会不断被识别出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分析室主要负责人袁懋告诉《环境经济》,与二氧化硫、氨氮等常规污染物相比,很多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水平不高,但具有毒害性、难降解、持久性等特点。在新污染治理工作上,鉴别和测试它们依赖于高精度的专业监测仪器。可以说,目前新污染物治理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中,监测技术及手段的发展正成为生态环境工作的新热点。工作人员正在讨论新污染物实验数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供图。赵淑莉/摄新污染物监测有三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国家层面正积极将新污染物纳入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已是箭在弦上。我国在新污染物法规制度、调查监测、源头管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及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正在研究建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标准体系,有效支撑了新污染治理工作。袁懋告诉记者,根据《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相关要求,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的统筹下,他们针对新污染物监测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研究建立健全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开展新污染物相关监测方法和监测规范研究,加快构建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体系。二是做好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生态环境部已印发《2023年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3〕219号),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牵头,会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等技术支持单位,对口帮扶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东、广西、重庆、陕西等10个省(区、市)开展试点监测。三是提升监测水平。突出试点辐射带动作用,指导地方进行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监测水平,有效支撑新污染物治理。目前相关监测方法研究、技术体系构建工作在稳步推进中。第一阶段试点监测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开展。袁懋表示,根据调研的各地监测能力以及前期工作基础,结合区域分布,选取的10个试点地区,覆盖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涵盖了长江、黄河流域的若干省份,也包括了沿海省和内陆省;围绕《行动方案》中列明的重点行业,各试点地区结合对本地区的涉新污染物行业调查结果,确定本年度试点监测的行业企业或典型工业园区(石化、印染、橡胶、医药、畜禽养殖等)此外,根据管理需求将人口密集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纳入监测范围,开展污水及其周边地表水、一般水质等监测,因此试点监测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不同区域、重点行业等的新污染物排放以及对周边地表水等的影响情况。袁懋说:“10个试点省份已编制本省份的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和监测方案,目前正在按计划开展本年度第一阶段新污染物试点监测。”例如,江苏省试点8月份上报的监测方案是在2个典型区域共布设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点位28个、污水点位31个、环境空气点位13个,涉及的新污染物项目主要是根据试点地区实际生产及排污情况,并结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第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优先评估计划》等管理需求进行筛选确定,包括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内分泌干扰物等7大类。江苏省试点监测在国家的基本要求上,增加了连云港大浦工业区环境空气中异味监测,旨在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业区的实际环境问题和监管需求。截至8月,2个试点地区均已完成了第1期实际样品采样,各实验室的分析测试工作正在开展中。江苏省通过参加试点监测调查、能力验证考核,在实践中提高新污染物监测水平。一方面将初步掌握省内典型区域新污染物环境赋存情况,为新污染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对驻市中心技术人员的实训,加快构建全省新污染物监测能力网络,进一步提升全省新污染物监测技术能力。由此逐步理清工作关系,发挥示范效应,为形成省内新污染物监测业务化运行模式、积累工作经验奠定基础,为落实国家和江苏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对于新污染物而言,只有摸透“敌情”,方能有的放矢、精准治理,为下一步更为具体的监管要求筑牢基石。哪些新污染物需要优先监测?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起步晚、基础较为薄弱、治理难度大,对地方尤其是环境监测部门而言,要想补齐不足与短板,还面临诸多挑战。袁懋说:“通过新污染物的监测调研工作,我们也发现了当前新污染物面临的挑战。”具体而言,一是新污染物种类多、新增多,来源广,应该在污染源或化学品信息调查、风险筛查的基础上开展监测,以了解环境风险较大的新污染物的污染现状;但目前监测部门对当地的污染源或化学品信息调查情况掌握不够,各地应加强建立相关部门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二是监测技术体系有待完善,现有的技术规范、监测方法及质控要求,可初步支撑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试点工作,但仍有较大缺口,亟待加快开展生态环境管理迫切需求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监测分析和质量管理等技术研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新污染物监测方法。三是有些新污染物浓度较低,有的甚至达到痕量/超痕量水平,监测技术难度大,对仪器设备、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要求非常高,且很多新污染物尚无成熟的监测方法,国家和地方应加强监测能力建设、人员技术培训,以及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以适应新污染物试点监测工作需要。四是部分地区经费紧张,难以支撑新污染物监测,各地应加大对新污染物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做好资金保障,确保新污染物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据了解,新污染物监测整体来说面临成本较大的压力。仪器设备、标准溶液以及试剂耗材等多依赖于从国外进口,价格高昂、购买周期长。当前,国产化仪器设备、标液耗材等的研发及生产需尽快提上日程。“新污染物,种类繁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郑明辉表示,由于我们的技术和财力精力都有限,所以对于新污染物的治理,还要抓住重点,把一些优先需要治理和优先监控的污染物找出来。从战略角度来看,应该尽快将当前最急迫的污染物列入优先监测和优先监管名单,并不断更新优先监测的名单。从优先性角度来看,这也是国际上的趋势。那么,如何识别和判断最优先管控或者是最优先监测的新污染物呢?“一般来看,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郑明辉表示,首先,评价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或者是风险的程度,这也是国际上管控污染物的一个基本原则。例如,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在环境中难降解的程度,也就是持久性;或者虽然在环境中的浓度水平很低,但是经过食物链放大,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进而危害生物,也影响到人类健康。“此外,对于我们在用的一些化学品,在有适当的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之前,可能还要有一个过渡时期。”郑明辉说:“所以优先性也需要综合分析和考虑。”“新污染物监测任重道远。”袁懋告诉记者,当前,各省(区、市)已迅速响应相关政策,出台、印发《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虽然扎实管控、做好治理新污染物的工作,但是依然需要确保“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结合监管实际,落实相关技术等保障措施。工作人员正在开展新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供图。赵淑莉/摄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与方法要求高新污染物一般具有“新”“多”“广”等特点。新,是新近发现或者被关注;多,是现有种类多、新增多;广,是来源广,可能来自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置各环节;此外,有些新污染物浓度较低,甚至达到痕量/超痕量水平。这些特点,对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与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污染物比其他污染物监测难度大。袁懋告诉记者,目前,新污染物试点监测主要以相关名录为抓手,即聚焦《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第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优先评估计划》《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结合各地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种类以及监测技术能力,确定开展监测的项目。新污染物的监测究竟要经历哪些阶段?袁懋介绍,经历过程主要为调研本辖区涉新污染物行业分布、现场踏勘并编制监测方案、根据测定项目及相关要求形成监测能力、按照标准方法或技术规范开展监测。简而言之,针对不同类型的新污染物,分析方法不同,需分别采样分析。比如抗生素监测,因为抗生素种类很广,根据化合物结构可分为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β-酰胺类等几大类,因此开展抗生素监测前,要根据调研的制药企业或园区涉原辅料、产品等情况,确定重点监测的抗生素种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监测。研究编制作业指导书,提高数据质量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准确、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一旦自动监测数据被“污染”,造成的危害甚至不亚于生态环境污染本身。生态环境部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坚决“零容忍”,那么在实施新污染物监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只有数据真实了,环境监测才能起到监督、溯源的根本作用,各领域的监测工作才有意义。”袁懋告诉记者,为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保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2023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及《关于印发2023年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袁懋表示,新污染物试点监测工作,对于有方法标准或行业技术文件满足监测要求的项目,要求试点省份开展监测前进行方法验证,无方法或现有方法标准不满足监测要求的项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技术单位编制了作业指导书,供试点监测参考。“为做好今年的试点监测工作,我们组织编制了6项作业指导书,其中抗生素比较受关注。”袁懋说:“针对水质抗生素的监测,作业指导书中规定了每批次样品分析时要进行标准溶液、实验室空白、平行样和基体加标样品测定,并且需要满足对应的指标要求。”袁懋进一步解释说:“这些作业指导书是参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制;其中,我们参照现行的相关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在作业指导书中对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新污染物试点监测工作方案中规定,实验室在使用作业指导书前需要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要求进行方法确认。这些都是对监测数据真、准、全的有力保障。”“另外,试点监测过程中,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其他技术支持单位对试点省(区、市)开展包括质控在内的帮扶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关。”袁懋说:“以‘实打实’的质量控制,‘硬碰硬’的监督检查,狠抓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环境监测‘顶梁柱’基础作用将更加突显,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潜在新污染物如何监测?《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以下简称《清单》)自实施以来,14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相关管控实现有单可循,有据可依。记者注意到,在《清单》第五条明确指出,将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新污染物的动态调整。除了《清单》中明确的14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外,还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微塑料,以及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紫外吸收剂、有机锡等其他潜在的新污染物。那么,潜在的新污染物如何监测?据了解,当前,基于监测的新污染物调查筛查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列出调查清单,通过定量方法对关注的区域开展调查,通俗地讲,是带有“目标性”地判断某种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是否存在。然而,如果调查的清单中没有环境介质中赋存的新污染物,将很难被管理人员发现并引起注意。二是使用基于高分辨质谱的高通量方法进行筛查,但目前在前处理、数据采集、谱库和筛查方法学上缺乏统一标准,不能准确定量,筛查结果“千人千面”,不同调查机构的定性和定量结果缺乏可比性。袁懋告诉记者,新污染物种类多、新增多,来源广,应该结合污染源或化学品信息调查、风险评估结果,对环境风险较大的新污染物开展监测。“对列入重点管控清单的新污染物,针对已有监测方法标准的,要抓紧形成监测能力;对尚无监测方法标准的,需加快进行标准方法制修订;以推进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污单位自测、执法监测和重点区域环境监测。”袁懋表示,筛查类监测采用的靶向与非靶向分析技术适用于新污染物的研究性监测。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分测中心)污染调查评估研究室主任杜兵表示,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基于轨道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等高分辨质谱技术,开发了基于环境管理需求的高通量靶向非靶向筛查准定量技术。“我们开发了适于不同类别仪器的广谱低损的前处理方法,通过不同离子化模式和数据采集模式的组合,开发高分辨全谱系谱库,开展靶向非靶向分析。使用DDA数据开展高响应污染物靶向/非靶向分析。使用DIA数据采样解卷积模式开展低响应污染物靶向/非靶向筛查,并辅助定量。”杜兵介绍。广泛筛查后,如何对潜在污染物进行更精准的定量分析?杜兵说:“对筛查出的环境污染物,还会与国内外主要管控名录对照,结合毒性效应和暴露水平,按照关注度水平和确认程度水平进行优先级排序,渐次建立高分辨谱库,形成一套基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和统一的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体系以及广谱低损的前处理方法相结合的定量技术,实现跨仪器平台的高通量定量数据的可比分析。”在开展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之外,一些省(区、市)也提出要开展环境筛查性监测,以发现在环境中潜在的新污染物。例如《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就“点名”了《清单》外的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等,提出对其进行环境风险筛查。袁懋表示,为保障新污染物环境监测制度的建立和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开展新污染物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仪器公司等社会力量的广泛合作。目前,新污染物监测大型仪器分析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我国高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国产化程度不高,市面上现有国产仪器设备是否适用于新污染物监测尚有待进一步评估验证,为保障新污染物环境监测制度的建立和全国范围的顺利开展,充分了解相关国产仪器设备的适用情况,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监测国产仪器设备比对,助推我国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技术装备取得国产化突破和质量提升。进一步提高新污染物识别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新污染物监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逐渐完善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3年度全省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省局机关有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现将《2023年度全省标准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落实。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3月14日2023年度全省标准化工作要点2023年全省标准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部署要求,围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重点工作,牢固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理念、全力聚焦“三个年”活动各项任务,以“四个转变”为目标路径,以“五抓五促五提升”为具体抓手,扎实推进《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落地见效,深入实施标准强省建设,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贡献。主要预期目标:围绕我省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立项省级地方标准200项以上,制定发布100项以上。印发指导行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2项以上,制定团体标准10项以上。建设各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0个以上。新布局成立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3家以上。新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10家以上。组织对300家以上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情况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一、抓规划、促落实,提升我省标准化工作合力1.深入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全省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结构性调整、系统性重塑,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同发力、合作共建的目标定位,组建成立陕西省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建立《实施意见》跟踪问效和定期评估机制,合理确定量化考核指标,推动将重点任务考核纳入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3.以组织保障、机制建设等为重点,对《实施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各地贯彻落实的亮点成效。二、抓项目、促带动,提升标准化服务支撑能力4.聚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地方标准研究,积极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创建工作。5.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支持延安南泥湾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渭南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宝鸡食用菌种植、安康毛绒玩具、汉中冷水鱼养殖、杨凌“一带一路”国际农业标准化合作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市探索开展市(县)级农业标准化试点建设。6.提升民营经济标准化工作。举办民营企业标准化公益大讲堂,着力引导企业增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的意识和能力。推广“1+X”标准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设立标准专岗、专员、总监等,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服务支撑体系。7.紧抓中亚标准化研究中心、杨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上合农业技术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探索开展RCEP、CPTP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研究比对,持续推动涉外农业标准化培训基地、中国标准海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与在陕国际、国家标委会交流沟通,有效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合作共建机制,全方位争取更多国际、国家重大标准化项目和标准化总部项目落地。三、抓重点、促突破,提升标准化创新驱动活力8.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以推动传动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组织开展2023年度省级地方标准立项征集工作。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地方标准快速通道和团体标准培优机制,为构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标准支撑。9.聚焦我省苹果、茶叶、猕猴桃等9条特色农业产业链,修订完善《陕西省农业标准体系表》,围绕产地环境、品种种质、投入品管控、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包装标识、分等分级等关键环节开展我省现代农业全产业标准体系研究。布局成立省级农业农村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统筹全省农业标准化管理应用。10.在全省24条制造业产业链中选取1-2条开展标准链研究,梳理相关环节已有和正在执行的标准,查找存在的标准短板、分析新的标准需求,编制与产业图谱相对应的标准图谱。探索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制,推动形成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11.在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服务业领域探索开展可视化标准研发,图像式呈现标准应用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增强消费信心。高水平推进安康瀛湖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支持打造标准化精品展示基地、标准化实践验证基地、标准化创新研究基地、标准化宣传培训基地。全面拓展“长恨歌”等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成效,增强标准供给、以标准化助力“文化陕西”品牌建设。12.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制定发布《陕西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推动成立省“双碳”领域、煤化工领域、电力新能源及电动交通领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13.推动市场监管业务标准化进程。加强信用监管标准化建设,指导支持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地方标准的立项研制,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四、抓机制、促改革,提升标准化内在发展动力14.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为重点,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原则,推动企业在总局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持续推进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15.稳妥实施地方标准“立改废释转”工作,扎实开展标准复审和有效性评价工作。优化市级地方标准审批备案流程,推动国家级、省级、设区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库建设。16.重点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领跑者”工作。建立“领跑者”榜单企业联合研制团体标准机制,以标准赋能产业发展和企业品牌建设。17.探索产业链龙头企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作为承担单位,组织开展本领域对标达标工作。18.推动设立陕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对实施效益显著、具有重大贡献的标准化项目给予奖励。五、抓基础、促规范,提升标准化监管治理效力19.建立全省标准化工作统计年报制度,加强信息归集和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0.加快推进《陕西省标准化条例》制修订工作。制定出台《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指南(试行)》《标准化专家管理办法》等政策制度,推动全省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建设。21.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分领域征集组建我省标准化专家智库,建立选拔、使用、管理、惩戒机制,强化与外省专家互认、互派,切实提升我省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2.深入落实省级标委会目标责任考核与动态管理机制,让有进有出成为常态,知责尽责成为共识。23.多层次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认真组织筹划第54届世界标准日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举办领导干部标准化知识研修班,召开基层标准化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等方式,切实提升标准化工作的认知度、影响力。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2023年3月14日印发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确定2024年重点任务
    1月23日至24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总结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会议指出,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生态环境领域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时隔五年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向深入,在深刻把握“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六项重大任务”“一个重大要求”中坚定历史自信、深化规律认识、锚定前进方向、扛牢政治责任,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会议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要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心怀“国之大者”,勇于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当好美丽中国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要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和首要任务,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环境、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牢牢把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这个根本方针,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下足绣花功夫,找准主攻方向,按客观规律采取治标治本措施,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坚决纠治简单化、“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个重要法宝,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增强改革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牢牢把握干部这个决定性因素,着力提高生态环境保护队伍能力本领,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会议认为,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全力支撑服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顶住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等多重压力,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定改善。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宣传阐释,组织开展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促进稳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二是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三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大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四是持续巩固生态环境安全防线,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管控生态环境安全,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五是着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创新,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水平和执法效能,强化资金保障,开展全民行动,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会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要清醒认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分阶段、有计划推进。现阶段,要聚焦“十四五”时期和到2027年目标任务,拓展和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持续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要以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着力点,梯次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以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为导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以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为突破口,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坚持激励约束并重为原则,增强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会议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发有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会议确定,2024年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推动建立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研究制定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分层次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二是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三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支撑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深入推进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推动实施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健全全国碳交易市场,强化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四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力度。加强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五是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动建立现代化核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核动力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运行监督和环境监管,强化重点核设施退役治理工作。六是加强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七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平台建设,打造生态环境领域战略科技力量,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八是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进生态环保全民行动,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领域国际对话合作。会上,天津市、黑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山西省、浙江省、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作书面交流。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英民主持开幕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郭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保同,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部分老领导、老干部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中央企业代表,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及有关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部机关各部门正处级(含)以上干部列席会议。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部署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打牢基础;要求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会议指出,当前经济持续恢复、呈回升态势。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实施好原定延续执行的增值税减免等政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企业节后快速复工复产。上下共同努力,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回升势头。会议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二月初有关部门要作全面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一是抓好小麦、油菜春季田管,及时防范春旱、倒春寒、病虫害等灾害。二是尽快明确各地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确保春播面积落实,稳住大豆种植面积。三是抓好农资跨区域调剂调运,支持农民备种备肥。组织做好农机检修和跨区机耕机播,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帮助小农户种好地。四是落实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加大对大豆种植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增产增收。会议指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保稳提质。一是推动扩消费政策全面落地,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二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继续推出实际举措,努力稳定外贸。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落实出口退税、信贷、信保等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扩大进口。三是积极吸引外资。推动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快落地,支持地方招商引资,落实便利人员跨境往来措施,推动外资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 全国专业纤维检验工作会议召开 2016查获劣质品2.6万件
    1月18日,全国专业纤维检验工作会议今天在济南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张克才,省质监局局长张宁波,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质监局分管副局长、纤维检验局局长共120人参加会议,会议将持续到19日。  会上,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张克才作了《稳中求进 携手攻坚 推动纤检事业不断迈向新阶段》的工作报告,对22个全国纤维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对新年度的全国纤维检验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2016全国纤维检验工作成效显著  会议指出,2016年,全国纤检系统全面履行工作职能,狠抓纤维质量提升,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全面深化纤检改革,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纤检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2016年,全国93家纤检机构、55家公检实验室、2107名检验人员完成 319.6万吨国储棉公检任务 88家纤检机构、861名检验员在42家监管仓库累计完成棉花入库公检371.9万吨,完成50家纺织企业、50家加工企业的自用棉花公检11.1万吨,新疆19家棉花公检实验室1000余人开展后续仪器化公检工作,累计完成品质检验366.5万吨。同时,全年组织实施内地产地仪器化、期货交割棉、交易商品棉公证检验42.2万吨,检查纤维收购加工企业5044家,抽查成包皮棉3195批,检查各类非棉纤维9.16万吨,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43份,对违法行为立案126起,有力督促了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较好地维护了纤维生产加工和交易流通秩序。开展了纤维制品质量安全检查活动,共检查各类场所1.14万个,检查纤维制品234.6万件,查获劣质制品2.6万件,查办违法案件175件,有力地保证了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安全。  2017将持续推进纤检供给侧改革  会议要求,2017年全国纤检系统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质检工作“十二字方针”的新要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纤维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质量为核心的纤维市场要求,推进以国储棉“去库存”为重点的纤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改革当先,全面加强纤检自身建设,坚决深化纤检各领域改革,努力创造纤检工作新水平,促进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质量为本,着力质量提升,在纤维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作用 要坚持安全第一,强化安全监管,在提升纤维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要形成改革共识,落实改革举措,在深化纤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发挥作用 要凝聚纤检力量,加强纤检建设,在汇聚纤检改革创新发展合力方面发挥作用。  山东纤维检验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2016年,我省纤检系统高质量地完成公检26万吨棉花公检任务,检验数量居内地纤检机构入疆监管棉公检队伍前列,完成国储棉轮出公证检验现场检验53.2万吨、实验室检验77.5万吨,检验量居全国首位 大力加大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开展了全省民政救灾絮用纤维制品进行监督检查、高校公寓学生用品质量监督、医院絮用纤维制品专项行动,有力保障了纤维制品质量安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