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近期出台

仪器信息网近期出台专题为您整合近期出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近期出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近期出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近期出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近期出台话题讨论。

近期出台相关的论坛

  • 【讨论】手机漫游费降价方案近期出台 业界预测降幅过半

    信产部定义,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是指手机用户离开其归属本地网,在国内其他本地网使用手机时发生的基本通话费。目前,我国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为:预付费业务上限标准0.80元/分钟,其他上限标准0.60元/分钟。   内部人士透露,预计近期发改委和信产部将举行听证会,之后漫游费降价方案出台。   据广州日报报道,就漫游费上限调整方案,昨日,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表示“降价是肯定的”,但具体如何降价,他表示无法对外透露。不过,分析机构国泰君安预测认为,漫游费将调整到公布价格的53%.   专家:具体如何降价不便透露   按照信产部和发改委公布的时间表,今年12月将公布手机漫游费的上限调整方案,但方案至今未能出台,信产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称,目前手机漫游费上限调整方案仍停留在“协调沟通”阶段,调整漫游资费涉及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涉足面广泛,协调完毕后才能制定调整方案。   为何这一方案总是难产呢?记者从移动公司了解到,就漫游费问题,今年7月,信产部已组织专家组赴广东等地,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企业内部进行了实地调研,专家组包括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政策所副总工程师何霞。   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这两位专家。其中,阚凯力对记者表示:“专家组的建议方案已经提交给信产部,但专家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此前,他已多次向漫游费“开炮”,呼吁“漫游费应该强制性取消”。   他表示“降价是肯定的”,但具体如何降价,他表示无法对外透露。记者还采访了专家组另外一位成员何霞,但她以内容机密为由,也不愿透露详情。   预测:调整到公布价格的53%   近日,分析机构国泰君安预测认为,漫游费将调整到公布价格的53%.现行公布的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为:移动电话预付费业务上限标准为0.80元/分钟,其它上限标准为0.60元/分钟。国泰君安表示,在分析了欧盟各国和日本漫游资费的变化趋势后,发现国际漫游资费与平均通话资费的溢价倍数维持在2.8倍,按照这样的溢价倍数预测出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   该机构认为,国内漫游资费的下调是渐进的过程,初次下调的幅度大概在25%,即预付费用户和后付费用户的国内漫游资费分别下调到0.6元/分钟和0.45元/分钟;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在30%,即预付费用户和后付费用户的国内漫游资费分别下调到0.42元/分钟和0.32元/分钟。   有内部人士透露,预计近期发改委和信产部将会组织相关移动通讯企业、消费者代表,以及独立的通讯技术研究部门人员举行共同听证会,之后,手机漫游费降价方案才会出台。

  • 【转帖】卫生部出台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今起实施

    卫生部出台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今起实施根据管理办法,中国营养改善工作将以“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适量运动”作为中心,并将建立营养监测制度,对居民膳食状况、营养改善效果以及营养相关疾病进行监测,禁止虚假健康养生信息传播误导大众等。中新网9月1日电 卫生部出台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今天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出台的第一个营养管理办法。  根据管理办法,中国营养改善工作将以“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适量运动”作为中心,并将建立营养监测制度,对居民膳食状况、营养改善效果以及营养相关疾病进行监测,禁止虚假健康养生信息传播误导大众等。  今天也是卫生部倡导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专家呼吁大众保持营养均衡,同时保持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营养监测包括下列内容:不同人群的食物摄入、膳食结构变化状况;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贫血、钙缺乏、维生素A缺乏等状况;超重、肥胖及营养相关疾病状况等。  “吃得饱”曾经是中国人的追求。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食物匮乏时期的中国人,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能吃饱饭。随着生活的改变,中国人“吃得饱”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而随着食物的丰富,营养过剩也成为困扰大众健康的一大问题。营养过剩又称“营养过度”。指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营养素超过了身体需要,导致超重、肥胖等现象。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指出:“目前,营养过剩主要是营养素摄入结构失衡和能量没有得到合理消耗所致,由此也就导致了超重和肥胖现象的增加,相关慢性病发病率也出现上升。”同时,该办法也是首次将营养改善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营养与运动对人的健康影响同样重要。  如何避免营养过剩?李可基教授表示,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保持吃和动的平衡。管住嘴就是指饮食上适量即可,各种食物应该摄入均衡;迈开腿,就是要加强运动,让体内摄入的剩余应该通过运动代谢出来。根据食物热量与运动消耗换算,对于7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来说,慢跑17分钟,或是花11分钟跳绳,可燃烧掉大約一罐330毫升可口可乐的能量;打32分钟篮球消耗100克馒头的卡路里。  对于城市居民尤其是上班族无暇运动的现状,李可基教授表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即可达到运动的目的,比如增加步行——每天多走两站地、爬两次楼梯等等,也有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够通过坚持步行或适量运动取得非常好的改善效果。卫生部疾控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今年倡导每月11日为“步行日”,就是希望大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走”这种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增加运动,达到吃动平衡,走向健康。

  • 确切消息--红外测油将有新国标出台

    根据确切消息,近期红外测油将有新国标出台,最大的变动在于:废除一切有毒试剂,包括四氯化碳、S316等,只能使用环己烷进行萃取。 根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公约:要求全球禁止使用消耗臭氧层的物质(ODS)“四氯化碳”、“全氯乙烯”、“氟利昂”等卤化物,发达国家1996 年完全淘汰,发展中国家至2014年全部停用。因此,从法律上讲,中国标准今后将不再包括使用以上禁止物质类别的仪器。 听北京环保监测中心的老师介绍,目前环保部门正联合培安公司着手进行新国标的制定,培安公司的量子级联激光红外测油仪用的就是环己烷做萃取剂。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手里的目前的红外测油仪到时候是不是都得更换?????

  • 美国出台制冷电器新标准

    美国能源部近期正式颁布了家用冰箱和冷藏柜的能效标准,新规定将于2014年生效。此举有望将全美家用冰箱的整体能效提高25%,届时每台冰箱将在使用期内为消费者节约200美元的电费。据悉,新标准得到了制造商、消费者和环保人士的一致认可。在此之前,旧标准已经执行了30多年,为美国家庭节省了数千亿美元的能源支出。根据新标准,消费者到2043年,共可节省210亿美元的电费。每年节约的电力可供340万家庭使用。与此同时,在未来30年中,该标准的实施将减少3.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目前为止,美国已经对家用制冷器标准进行了3次修订,最近的标准是由能源部在2010年颁布。自从第一个制冷器能效标准颁布以来,冰箱的耗能已经下降了2/3,同时销售价格也稳步下降,但冰箱容量有所上升。在奥巴马政府领导下,美国能源部已经出台了30多种家用或商用产品的能效标准。这些标准到2030年共可为消费者节约3000亿美元

  • 土壤环保专项计划的出台回给仪器行业带来什么商机?

    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有望成为第二个出台的环保专项计划。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在出席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间隙向记者透露,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已上报,最晚将于今年底明年初推出。环保部还将公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  庄国泰表示,环保部已制定完成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内容将与国务院已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相衔接。《安排》指出,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0%。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50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元芳怎么看这次“工信部出台提高乳粉质量方案”

    转备受关注的乳制品行业近来重拳不断。昨日,工信部网站刊发《提高乳粉质量水平 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旨在督促乳粉生产企业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者信心。乳品专家认为,此举将加快乳粉行业整合,未来3至5年内,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中小乳粉品牌退出市场。  工信部行动方案的主要任务涵盖了六个方面,包括督促企业强化管理、强化行业准入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工信部表示,将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质量安全保障条件不达标的企业(项目),引导婴幼儿配方乳粉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认为,工信部此次出台的方案意义重大,特别是从行业准入方面提高了门槛,不合规的奶粉企业将被踢出。目前,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点企业大约有150家,但品牌认知度高、消费群体大的国产乳粉企业不超过30家,剩下的品牌或是经营小品种乳粉,例如羊乳、牦牛乳,或是贴牌或纯进口。预计未来3至5年内,将有三分之二的中小品牌退出市场,结合国家近期针对乳制品行业一系列的动作来看,预计最快下半年市场上就会有反应。  “工信部的行动方案对大企业来说是好事。”雅士利媒体负责人张培喜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乳粉行业门槛的提高和防伪的严格,肯定有一批小型的企业因为不符合规定而退出市场,这为大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收购带来了机会。”  原标题:工信部出台提高乳粉质量方案 大量中小品牌或退市——————戈镉葛铬———————似乎他们要动真格了,“以前都是闹着玩的?”中小品牌何去何从呢,整合并购?

  • 【新闻速递】废旧电器回收条例春节前有望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02:54 第一财经日报  废旧电器回收条例春节前有望出台 将向生产企业征收专项资金  梁振鹏  昨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由国家发改委起草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下称《回收条例》)目前已经国务院法制办审理原则通过,再经过一些相关程序之后,应该能在今年春节之前出台。  该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已经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将《回收条例》列入一类立法计划,所以,应该不会再将出台时间延迟到春节之后。  记者了解到,《回收条例》草案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下称“专项资金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另行制定。  昨日,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介绍,实际上专项资金办法的草案已经制订出来了,不过,由于国务院尚未正式颁布《回收条例》,所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也尚未对外公布专项资金办法草案。  根据目前制订的专项资金办法,国家准备向生产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补贴回收处理花销。李静表示,这些资金究竟如何收取,政府也在作相应的研究,会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使这个办法有一个可操作性。  根据专项资金办法草案,不会向电器经销商(零售商)征收专项资金。李静解释说,从销售环节征收专项资金,操作技术难度太大,所以,目前只能向生产环节这个源头收取。  目前,富士施乐、夏普、松下等外资企业,面对中国即将出台的《回收条例》,已经比尚处于观望状态之中的国内家电企业抢先一步开始在中国进行废旧电器回收工作。  生产打印机、复印机等产品为主的富士施乐,近期在苏州建设了资源循环工厂。富士施乐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回收到的旧部件将在富士施乐苏州工厂里被完全分解成零部件,在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后,那些符合新零部件标准的部件会被送到生产线上进入产品组装流程,而那些不可再利用的部件将被处理为原料。

  • 空气”国十条“即将出台 京津冀你们的空气能变好吗?

    根据环保部6月及上半年对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监测,京津冀空气质量最差,上半年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面对严峻现实,据悉,京津冀地区将普遍计划在五年内,将PM2.5浓度降低25%,乃至30%以上。三地普遍就燃煤、工业、机动车等方面采取密集而严厉的措施。    空气“国十条”本月出台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了2013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其中,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1.0%,低于74个城市平均值23.8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高于74个城市平均值15.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PM2.5,其次是PM10和O3。    根据环保部近期公布的环境质量公报,上半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115微克/立方米,是达标标准的3.3倍。没有一个城市PM2.5达到标准。从空气质量总体评价看,上半年京津冀地区仅31%天数达标,污染天中,重度污染天占26.2%。在6月份,京津冀地区达标天数也仅24.2%,其中重度污染天就占21.2%,也就是说,6月份,约有三周时间空气质量都不达标,其中有一周还是重度污染。    即使是PM10,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城市也未达标,其中,石家庄市PM10超过年度标准3.7倍。6月份,河北占10个空气质量最差城市的6个。    据悉,《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在本月出台,其涉及燃煤、工业、机动车、重污染预警等十条措施,被称为“国十条”。“国十条”对2017年前大气污染治理给出了详细治理蓝图,并对各省市降低PM2.5浓度提出具体要求。其中,大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地区降低目标最严格。

  • 【分享】美农业部拟出台乳制品进口规定

    据World Trade Online报道,美国农业部(USDA)近期可能出台关于执行有争议的乳制品进口评价计划的新规定。有争议是因为外国贸易伙伴和美国进口商都将对此进行审查,以确认不违反WTO规则。 报道称,乳制品进口评价计划在2002年的农业法中被首次确定,但直至现在才得以推进,原因是2008年农业法确认国内征收的税费也适用于阿拉斯加、夏威夷和波多黎各。乳制品进口评价计划将对美国牛奶生产者征收税费并用于促进牛奶的消费,其中部分资金特别用于促进美国的牛奶消费。根据USDA的规定,将对进口商征收7.5美分/100磅牛奶的税费,并将根据用于进口产品(如奶酪或酸奶)的牛奶量进行调整。美国生产者支付15美分/100磅牛奶用于此类牛奶促进计划。 全国牛奶生产者联合会支持此计划,认为国民待遇问题是此计划产生的唯一相关贸易问题。但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表示反对,认为由于对生产者待遇不一,美国此举有可能违反WTO义务,如不做出调整(如收取的费用用于广义上的牛奶消费促进)可能会面临法律挑战。反对者还认为,在美国生产者缴纳的15美分/100磅牛奶中,很多州允许将其中的10美分用于资助本州的促销计划,因此实际上只向全国基金支付5美分,与进口商支付的7.5美分相比数额不一样,违反了关税贸易总协定第三款的规定。

  • 【分享】英国出台餐饮业食品标注“不含麸质”的指导文件

    据英国食品安全局官方网站消息,该局近日公布了餐饮业食品标注“不含麸质”的指导文件,此文件的出台有助于餐饮从业者了解标注此信息的时间以及明年法规的更改时间。此文件的公布旨在配合英国国家腹腔健康知识周(National Coeliac Awareness Week)的活动。相关法规的主要变更之处在于:自2012年1月1日起,“不含麸质”标识只适用于麸质含量不超过20ppm的食品。近期资料表明,此限量将更好的保护麸质不耐受者的健康。在此之前,法律条文并未规定符合“不含麸质”要求的限量值,因此食品中的限量值可能不尽相同。文件中的流程图将方便餐饮经营者以及酒店经营者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其更好的理解最新的规定,使其能够向顾客讲解出食物的成分以及加工的方法。该局将于今年年底向消费者公布特定的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该新规定。

  • 25省份出台预制菜发展标准 万亿级赛道等待“国标”出台

    [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color=#000000]从2020年开始,预制菜概念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到了2023年,政策因素和资本布局成为新的驱动因素。虽然行业顶层文件与国家标准尚在研制和审批中,[color=#ff0000]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5个省份出台了各自的预制菜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和地方标准。重庆、河南、甘肃、广西等多个省份更是将“支持预制菜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写入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color][/color][/font]受访专家表示,预制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较前两年已经有了颇为明显的提升,也在今年的年夜饭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但2024年整个行业能否实现真正意义的扩容提质,关键还是在于预制菜国家标准出台的速度。未来“国标”的出台,能极大程度化解公众目前对预制菜的不信任和恐慌心理,真正激发这个“潜在万亿市场”的消费活力。[align=center][b][img=图片,600,40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f13e8ee9-1749-4213-a656-f8894b734ebf.jpg[/img][/b][/align][align=center][b][color=#ffffff]预制菜政策红利仍在释放[/color][/b][/align]在过去一年里,中国预制菜产业迎来政策红利。“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工信部等三部门出台《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将预制化食品列为培育壮大的新经济增长点之一;工信部答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1557号建议中提到“加强产融对接,引导有关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预制菜在内的传统产业金融支持力度”。据统计,中国618个县(市、区)重点发展预制菜产业,2023年预制菜产业规模将突破4800亿元,增速超过13%,近三年预制菜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预制菜相关企业新增数量为4026家,截至2023年底,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达8万家,企业数量仍逐年走高。有业内人士解读称,从国际视角,与预制菜产业起步较早的美国和日本相较,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美国与日本预制菜渗透率已达60%以上,而中国预制菜渗透率为10%—15%,中国预制菜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符合当代家庭便捷多样的消费习惯的转变,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湖南、湖北、宁夏、江苏、广东、山西、山东、河南、福建、内蒙古等25个省份出台预制菜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重庆、河南、甘肃、广西等多个省份更是将“支持预制菜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写入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比如,重庆提出,2024年将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预制菜、柑橘、中药材、榨菜、茶叶、重庆小面六个百亿元级产业。河南提到,壮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聚焦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酒饮品,建立“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现代食品全产业链条。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采访时指出,预制菜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泛,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转型、消费升级、创业就业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各地支持预制菜产业的过程中,有利于推动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型延伸,为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方向,也推动传统食品加工企业开辟了预制菜产业新赛道,进一步推动餐饮消费多元化发展。不过,预制菜的实际产业布局情况仍存在区域差异。天眼查数据显示,现存与预制菜的相关企业中,山东以820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河南、江苏分别拥有5900余家以及5200余家,位居二、三位。其中,山东共有7家预制菜上市企业,而广东的多家餐饮品牌则凭借佛跳墙单品在龙年的预制菜年夜饭上占据C位。“万亿市场,同样也是亿万挑战,各地选材、风味、做法,甚至连调味品都不一样。突出地方特色和区域口味的融合调整都很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也不能盲目布局。”朱丹蓬表示,目前预制菜发展较好的山东、广东等省份,在上游产地、中游生产、下游菜系品牌上都有较为完善的基础优势。预制菜属于长链条型、三产融合性、讲求连贯性的产业,但目前一些已经布局的预制菜产业基地还存在产业链分离、关键节点“掉链子”的现象。例如,冷链物流是介于生产加工与市场推广间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很多基地冷链物流水平较为低下,无法高效地处理跨地区订单,也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运作。因此,诸如冷链等关键链节点衔接不上等问题会直接导致上中下游企业群协同作用差,运营成本陡增。此外,一些基地上下游分离,生产需求与市场供应两端迟缓响应、无法响应变化,导致供需失衡、资源浪费、增加经营风险。工信部正在联合相关部委研究出台关于推动预制化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加快地方传统美食、特色小吃等的预制化转型,推出更多品质优异、口味独特、营养安全的预制化食品。针对未来可能出台的国家级预制菜行业发展政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建议,需要建立当地预制菜的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预制菜研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孵化预制菜行业人才,加强预制菜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健全冷链物流体系,积极为预制菜行业的集聚与发展提供配套和支撑完善预制菜营销网络,培育本地消费市场,支持企业对接电商平台,推动预制菜线上专区健康发展。[align=center][b][color=#ffffff]标准缺失成为关键制约[/color][/b][/align]虽然预制菜企业在产业布局和资本市场的表现上迎来一波高潮,但直至目前,预制菜的主要消费其实仍在B端(面向企业)。饿了么新服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预制菜数字消费报告》显示,预制菜B端市场占比达80%,主要范围包括餐饮连锁店(7000亿元)、外卖(1万亿元)、涉及旅游饮食及各机构食堂在内的团餐(1.5万亿元),以及涉及农村红白喜事的乡厨。目前,中国预制菜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朱丹蓬表示,鉴于当前预制菜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绝大多数消费者会顾虑预制菜是否添加防腐剂、相关包装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为了打消众多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顾虑,预制菜企业需要做好“透明化”。“尽管2022年以来,多个关于预制菜的团体标准发布,也有预制菜相关产业联盟成立,但从目前来看,制定的标准至多属于行业标准,这对预制菜行业发展或许能起指导作用,但却没有唯一性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预制菜企业可能因为标准不清而不敢在硬件上花更多资金投入,哪一家预制菜企业也不敢说自己是最专业的,进而难以产生预制菜的中国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国家标准的建设也有利于对产品配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朱丹蓬说。预制菜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伴随着行业定义不清、行业标准有待完善、企业存在小散乱的问题、集聚效应不强、产业链衔接程度不够等问题。未来,需尽快明晰预制菜定义、逐步完善产业相关标准,保证产品品质安全;引导企业挖掘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加强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通过政策激励与指引等方式,完善产业链体系,规范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据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参与了本次预制菜国家标准体系的构建及相关标准制订。王凤忠透露,国标历经近一年调研,并在行业内进行过多次征求意见,最终于2023年年底形成报送稿,送审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目前超五成的预制菜产品仍在执行速冻调制食品行业标准,缺乏真正针对预制菜规范化发展的标准体系。”王凤忠表示,虽然近期各类社会组织纷纷推出多项预制菜的术语、分类、管理规范、包装标识等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但各标准间在定义、分类、加工方式等方面存在多处模糊甚至冲突,企业无所适从,难以发挥参考价值。朱丹蓬认为,预制菜相比于料理包、一般冻品加工程度更复杂,且对口味决定性更强,因此整体价格方面也高于料理包和一般冻品。此外,预制菜也包含常温、冷藏等品类,保质期相对更短,新鲜度要求更高。不能简单地将速冻食品的行业标准照搬。随着国标的出台以及消费端对于预制菜慢慢接受,到2026年,B端与C端的比例有望达到1∶1。而C端的崛起对于整个预制菜的高速扩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计到2026年预制菜行业能占到餐饮行业总规模的30%。[来源:中国标准化][align=right][/align]

  • 【讨论】天瑞仪器乳制品激素检测方案重拳出台

    近日,一则“乳制品致婴儿性早熟”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这是至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又一起有关乳制品食品安全事件。 与上次不同,对于近期发生的乳制品导致婴儿性早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相关检测检疫部门也未能有一个权威性的定论,原因在于我国乳制品检测指标中没有明确列明这一项。 此类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探讨,如何找到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天瑞仪器一直保持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得知此事件之后,天瑞仪器“应用方法研究中心”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成立专项小组,紧急开展“乳制品中激素含量检测解决方案”工作,目前已出台相关解决方案,主要使用仪器为液相色谱仪LC-310或液相质谱连用仪LC-MS,针对乳制品中相关激素类物质含量做出精确地检测。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08/2010811112957493.jpg 江苏天瑞仪器生产的液相色谱仪LC-310 天瑞仪器“应用方法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出台了“地沟油” 、“毒豇豆” 、湖南“血铅”、“三鹿奶粉”等社会食品安全事件的检测方案。作为国内分析检测行业的领先企业,天瑞仪器成立“应用方法研究中心”,一直重点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社会公共安全等问题。始终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发展宗旨之一,将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全力为广大民众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详情请登陆天瑞仪器官网或者拨打服务热线,我们会为您排忧解难,热忱服务! 天瑞仪器:www.skyray-instrument.com 免费服务热线:800-9993-800

  • 【转帖】英国出台新规限制抗生素治小病!

    英国出台新规限制抗生素治小病 发布来源: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时间:2008-07-24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所属“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出台新规,对抗生素药品的使用提出更严格规定。 英国《每日电讯报》23日报道,根据新规,英国医生将不得给患有轻微耳道感染、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咳嗽、鼻窦炎、支气管炎的病人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取而代之的是建议患者回家休息或服用止痛片。 新规 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制定的用药新规指出,如果不是处于特别危急状况,医生一般不得给上述病人开抗生素类药品,因为这类药品不但“对缓解症状没什么帮助,还会产生不小的副作用”。 规定说,如果一段时间后,病人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医生才能考虑给病人提供抗生素类药品。假如病人不愿意使用这样的诊疗程序,医生也可以先开好抗生素处方,但要求病人在至少一周之后,有需要的情况下才去购买。 根据新规,医生可以为2岁以下双耳感染或耳朵流脓的患儿开抗生素药品;那些扁桃体炎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可服用抗生素。 此外,如果患者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或患有心、肺、肾、肝等脏器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医生也可为他们开抗生素药品,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新规定还对65岁和80岁以上病人如何使用抗生素分别作出说明。 滥用 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副执行官吉莲?伦说,这是英国在抗生素应用方面的首个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将通过判断患者需要以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 《每日电讯报》说,推出新规之前,英国的家庭医生通常会建议普通呼吸道感染病人服用抗生素。仅在去年,英国医生就开出了3800万张抗生素处方。英国人服用抗生素的花费高达1.75亿英镑(约合3.48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的抗生素处方针对呼吸道感染。 英国卫生部首席医疗官利亚姆?唐纳森说,滥用抗生素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有“超级病菌”之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近期在英国各医院的蔓延就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今年年初,英国卫生大臣艾伦?约翰逊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呼吁民众不要在咳嗽或感冒时服用抗生素,因为它对这两种病几乎无效。   顾虑 报道说,一些医生担心,如果拒绝给病人开抗生素处方,可能会招致病人的愤怒。因为在许多人脑海中,抗生素能帮助治好咽喉疼痛等疾病的想法根深蒂固。 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院教授史蒂夫?菲尔德教授说,医生说服患者暂时不使用抗生素并非易事,服用抗生素在某些人看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轻微的感染不管吃不吃药本身就可以自愈,而吃了药的人们就会以为这是抗生素的功效。 不过,专家说,控制抗生素使用的规定试行一段时间以来收效良好,绝大部分患者听从医生建议,最终没有使用抗生素。(荆晶) 来源:新华网

  • 中医药法即将出台!

    11月23日,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公开场合透露,“《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下称《中医药法》)即将出台。”这就意味着,《中医药法》将正式成为我国起草的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而可以预见的是,万亿市值的中医药产业将全面迎来利好。王国强是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平行论坛:中医药发展”上公布这一消息的,他同时指出,中国政府把中医药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最近几个月来,中医药在政策层面所享受到的“待遇”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则设立“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专门篇章,更明确中医药的重点任务,同时在全篇多处提及中医药,将其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各方面。王国强进一步透露,中医药立法中已考虑到名贵中药材的保护内容,同时还包括医疗、文化、民营医院等。目前,国家中医药法草案正在广泛征求各个省市的意见,顺利的话,将尽快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尽管对于是否会在上半年出台时间表,王国强表示目前“尚不可预见”,但他也同时表态:“我们希望越快越好”。

  • 【分享】奶粉“国”字号新标出台

    近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国家标准由卫生部发布。对于无乳糖配方、水解配方等正受市场热捧的婴儿特殊配方奶粉而言,新标准出台将使此类产品的生产遵循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下称《通则》)将0~12个月龄的婴儿特配食品纳入标准适用范围中,对特配婴儿食品的技术、原材料、感官甚至标签等皆加以明确规定。《通则》中尤其针对适用于乳糖不耐受婴儿的“无乳配方或低乳配方”、适用于乳蛋白过敏高危婴儿的“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适用于食物蛋白过敏婴儿的“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等目前市场较为常见的婴儿配方食品进行规范。  业内人士表示,《通则》的出台也是源于目前婴儿特配食品在市场的热销以及对应的相关规定的细分。目前市场上多家品牌争相出品婴儿特配食品,尤以特配奶粉最为常见、适用范围最广,如《通则》中提到的无乳配方奶粉、部分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等,都是针对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宝宝的特殊用途奶粉。而目前我国1岁内的宝宝过敏率高达6.1%,特配奶粉从营养干预入手降低过敏发生率,被国际婴儿专家所推崇,市场潜力巨大。包括多美滋、纽迪西亚等几大品牌都有已成熟的产品。新标的出台,为这些产品提供了新的监管体系。  “新标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国内奶粉市场,也将督促各品牌用更为严格的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敏放表示十分欢迎新标。“多美滋拥有一套甚至比国家标准、欧洲标准更为严苛的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体系。在产品控制方面,多美滋严格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产品研发和配方设计,并在原料管理、生产设施、质量控制、人员培训、配方设计等等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全供应链的食品安全防护措施。”

  • 生物类似物企业技术指南有望年底出台

    国家药监总局(CFDA)南方医药经济所副所长陶剑虹在第四届生物类似物发展论坛上表示,目前,CFDA正式启动了生物类似物药物监管准则的编制,预计年内将向企业发布技术指南。“将按照欧盟和WHO的相关规定,分别针对创新型和非创新型品种建立不同的监管审批原则”。  在国内生物类似物法规一片空白的背景下,该指南对生物制品行业的意义巨大。一位接近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与会专家也透漏,CFDA正在研究制定生物类似物的相关审评监管政策,CDE专门对生物类似物企业指南进行开会讨论。“会前第一版内部已经有了,会后第一版据说年底就会有。不过,与此前业内期望国家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物类似物政策不同的是,该指南更趋向于是一个国际标准,可能在执行操作方面才会有中国特色”。  据陶剑虹介绍,从明年起到2018年,全球进入专利药物到期密集期,而面对生物类似物巨大的机遇,我国却在政策层面上面临阻碍,没有明确的生物类似物研发指导原则和相关法规。为此,国内38位院士联名上书,呼吁尽快出台适合国情的生物类似物审批政策,缩短审批流程,为生物类似物创造良好环境,建言报告也得到了积极回应。  据了解,我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颁布,最新的配套细则也有7年历史,且未对生物类似物发布明确的技术指南。国内涉足生物类似物的药企只能按照创新药的开发流程来报批,开发过程繁琐冗长,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2011年-2013年,我国企业每年申请审批的生物制品超过1000种,但能获批上市的只有70余种。  相较之下,世界各国针对生物类似物已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政策。欧洲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生物类似物审批途径;美国FDA的监管态度也日趋明朗,今年9月出台的生物类似药紫皮书为该类药物的研发和推进奠定了基石;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均发布了生物类似物审批的指导原则;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印度也已经发布了生物类似物审批的草案。

  • 【转帖】汽车“三包”规定有望2011年上半年出台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爱车出现了质量问题,投诉无门。目前,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已成为汽车维权路上的最大障碍。 近日,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困扰汽车“三包”(包修、包换和包退)规定出台的两大难题已基本破解,期待多年的“三包”规定已经进入深入研讨并着手制定可操作细则规范阶段,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 消费者呼声高涨 有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消协接到汽车投诉案件1.3001万件,其中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占69.8%,包括发动机漏油、变速箱故障、气囊失灵、刹车失灵等。汽车质量问题是近年来汽车投诉的主要问题。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中“谁投诉、谁举证”的原则,在维权路上,消费者的地位是处于劣势的。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邱建国介绍,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和汽车“三包”的投诉主要涉及厂家利用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夸大产品性能,过度承诺售后服务,介绍最低价格,展示最高配置误导消费者;销售合同文本不规范,存在不平等条款;把旧车、故障车当新车卖;汽车搭售、捆绑销售问题严重,对于畅销车型,消费者被迫强制接受厂家搭配的配置等,这些现象在销售过程中都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厂家往往把“三包”变为“一包”,再严重的问题也是只管修,个别厂家隐瞒故障实际情况,多次修不好仍不予退、换。 为此,邱建国呼吁,国家应当尽快出台一些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具体规范。如汽车销售和质量担保制度规范,降低检测鉴定门槛。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尽快出台关于汽车销售、售后、维修服务规范,加强对汽车行业降价销售、打包促销、赠品附带、加价提车等明规则、潜规则的监督管理,有效遏制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随着汽车走进百姓家庭,“三包”规定出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获悉,自2004年信息系统开通至2010年9月30日,投诉总数已经达到19253例,其中2010年前三季度投诉5607例,同比增长71%。用户普遍呼吁汽车“三包”规定尽快推出,规范汽车修、退、换行为。 两大难题已经破解 众所周知,2004年末,国家公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时过6年,“三包”法规始终未正式出台,这主要受“合法性”和“操作性”两大难题困扰。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有关负责人在近日召开的汽车售后服务与服务标准化研讨会上介绍说,当时汽车“三包”规定出台主要面临着两个难题,即“合法性”和“操作性”。这位负责人说,汽车“三包”与召回不同,它涉及违约责任、合同契约等民事责任问题,此外还涉及法规出台后的执行力度问题,在解决投诉纠纷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专家团队作为执行保证。汽车“三包”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李涵博士认为,汽车售后服务不能没有标准,保证汽车售后服务质量需要标准。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提出了汽车质量担保服务规范、汽车维修配件供应规范、汽车维修技能鉴定标准等八大重点标准制定的工作思路。其中,汽车质量担保服务规范规定汽车总成(系统)损耗件及其他零部件的“三包”目录和“三包”有效期,可供汽车“三包”规定引用,配合相关政策出台和实施。汽车维修服务规程及质量规范规定汽车维修工作准备、车辆预检接受、车辆修理、质量检查、车辆交付、服务跟踪等通用及重要环节及质量要求,要规范维修服务行为,降低返修率。现在看来,当时困扰汽车“三包”执行的这两个难题伴随着市场环境的成熟和变化都已经不再是问题。 有关专家认为,汽车“三包”也是汽车售后服务的一部分,通过制定汽车售后服务标准,可以加强企业自律。售后服务标准应不像相关法规那样由政府部门主导,标准应充分吸纳企业的意见,鼓励企业自己参与制定标准,这利于企业自律,也利于行政机关依照标准执法,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意义重大。制定标准时要考虑消费者的需要,满足企业的需要,满足行政机关执法和消费者协会调解的需要,要减少随意性,规范执法。从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标准不能过高或过低。 厘清各方法律责任 2010年12月中旬,盖世汽车网针对汽车“三包”规定展开的最新一期业界调查显示,呼吁推出“三包”政策的呼声高达8成以上。各界一致认为,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汽车“三包”规定应在2011年尽快出台,刻不容缓。 近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三处处长谢鹏鸿在一论坛上透露,“三包”规定已经进入深入研讨并着手制定可操作细则规范阶段,“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台”。与2004年曾出台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相比,“三包”规定会有进一步可操作的细则规范。 有专家指出,“三包”规定的主要功能并非完全在于保护消费者,而是在于建立产品责任的法律制度。它将明确生产商、销售商、维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制度化、规范化汽车产品的权责关系。明确汽车产生质量问题后,质量问题举证、鉴定机构选择以及索赔流程等一系列在现行制度下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其实,汽车“三包”规定出台不仅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会促进汽车行业发展。采访中,有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汽车“三包”规定一旦出台,厂商势必会对质量控制工作重新规划,如何避免因“三包”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将是众多厂商面临的新问题。这样一定会使汽车产品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中国质量报》------转自中国质量新闻网。转帖仅仅为传递更多质量信息。

  • 【转帖】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将出台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将出台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将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饮用水卫生安全3项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  陈竺说,今年卫生部将组织开展对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等重点职业病的监测。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今年底前,除个别特殊地区外,每个市(地)必须具有承担职业病诊断职责的机构,每个县(区)必须具有承担职业健康检查任务的机构。  据目前全国仅有约三分之一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的全部监测项目,局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仍然存在。对此,陈竺表示,今年卫生部将尽快出台《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并建立国家和省级食品污染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与食品安全信息的多部门共享平台。  陈竺说,目前具备106项饮用水水质指标检测能力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只有9家。今后要进一步扩大饮用水卫生监测范围,健全全国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