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杰出成就

仪器信息网杰出成就专题为您整合杰出成就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杰出成就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杰出成就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杰出成就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杰出成就话题讨论。

杰出成就相关的资讯

  • 江桂斌院士和陶澍院士获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
    ES&T与ES&T Letters近日公布,将首个“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授予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陶澍院士。让我们对两位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首届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杰出成就奖将焦点投向亚太地区,该地区环境变化明显,创新机会巨大,加强合作的价值很突出。亚太地区拥有超过44亿人口,该地区在环境和健康领域面临的挑战凸显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un.org)的意义之重大。两位获奖者均是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与大气污染等与人类切身相关的课题的杰出学者。这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有志之士通过科学研究、领导力和服务方面的锐意革新,推动了新政策的制定及在国内、地区和国际层面的实施。获奖人介绍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获奖理由:通过基础研究及其转化、引领与服务,促进了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它新型污染物的了解与管理。  江桂斌院士是中国著名的环境化学家之一,是全球范围内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新型污染物的研究带头人。他在新型化学污染物方面的研究为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做出了重大而长期的贡献。他对新型污染物的相关发现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纳入关于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文件。他的发现在进入公共领域和政治领域后,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对在中国形成关于优先考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的公众舆论起到了促进作用。江教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识别方法十分新颖,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他还发现了一种通过甲基碘将汞甲基化的新途径,对安全使用甲基碘这一环保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他还识别了纳米银在环境中的转化过程期间,银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对于推进源解析,基本了解工程纳米粒子和大气颗粒物的环境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江教授的创新成果之一是成组毒理学分析仪,该分析仪既是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也是环境样品、食品和药物中靶向和非靶向毒物高通量筛选的有力工具。他还开发了将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结合的分析仪器,并已售出超过900台。他所开发的汞分析法已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和有机汞的测定》中被采用。陶澍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获奖理由:通过基础研究及其转化、引领与服务,促进了对室内和大气污染的了解,推动了空气质量的改善。  通过多年的创新研究,陶澍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编制了一套高分辨率多污染源与污染物排放清单,涵盖了一次颗粒物、炭黑、有毒多环芳烃等环境污染物。该清单采用的数据均为他与团队在实地调查和开发编制排放清单新方法的过程中所采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评估煤与生物质燃料等家用固体燃料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清洁炉灶和燃料干预的影响,以及与人口迁移及城市化相关的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陶教授与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入户调查和测量。研究表明,家用固体燃料所造成的能源消耗、空气污染物排放、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与之相关的过早死亡,均较其它污染源更为严重。室内炉灶中固体燃料的低效燃烧造成了严重的室内污染,需要通过国家空气污染治理和人体健康保护工作才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些研究或直接、或间接地在国家政策和行动中得到体现和采用。例如,凭借陶教授的奔走呼吁,在中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家用固体燃料调查首次被纳入全国普查,现已成为中国用以评估清洁供暖政策的核心内容。全国普查及据此制定的政策一方面解决了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区分了各地的清洁供暖目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也据此作出修订,反映出不同室内燃烧源对室内污染物垂直分布的影响,并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暴露差异。陶教授还进一步调查了空气质量对社会经济状况不均衡对个人的影响。  关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ES&T、ES&T Letters和美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分会所属领域通过个人研究与服务做出突出贡献,身体力行改善人类健康和/或环境的锐意革新者。我们认为这些改善应当是多元化的,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获得政府采纳,推动公共政策革新,及/或开发得到行业和/或研究人员广泛采用的设备或处理系统。该奖获奖者应至少在ES&T和/或ES&T Letters上发表过部分关键研究成果。鉴于从研究到采用涉及的时滞较长,获奖者很可能是研究领域拥有一定资历的成员或知名度较高的带头人。但在获奖者的年龄和职业阶段方面不设限制。
  • 喜讯!江桂斌院士、陶澍院士荣获2021年ES&T杰出成就奖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2021年ES&T杰出成就奖(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公布。中国环境领域两位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院士入选。该奖项是由ES&T、ES&T Letters和ACS ENVR联合设立,以表彰那些在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首届ES&T杰出成就奖聚焦于亚太地区,虽然该地区拥有44亿人口,环境和健康挑战极为突出,然而近年来亚太地区环境改变世人共睹、创新机会影响深远、各方合作也被不断加强。江桂斌院士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副主任。曾任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现担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化学污染物与纳米材料的分析表征与示踪方法、形态与环境行为、分子毒理学与健康效应,以及环境分析仪器研制等。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环境行为、新型有机污染物筛选与识别、纳米材料环境应用及其毒理效应等研究。现为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 类)“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 “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专家组组长和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负责人。在国际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75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5部,主编POPs系列专著16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著名高校和研究所作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650余次。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长江学者成就奖、安捷伦全球“思想领袖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陶澍院士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地理学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陶澍主要研究微量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为、归趋和效应等区域尺度环境过程;建立了中国高分辨多环芳烃排放和全球多环芳烃排放清单;证明了同分异构多环芳烃在迁移过程中的分异;建立了多介质源解析方法;在污染物区域环境归趋研究中,建立了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多介质模型、阐明了决定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异的主要机理、建立多环芳烃从产生、迁移、暴露到健康危害的系统模拟方法、揭示了有机氯农药摄入量与人体组织残留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多环芳烃呼吸暴露对中国人群的健康危害,将基因易感性等参数的变异特征引入风险模型,定量阐明了健康风险的变异和不确定性。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ES&T论文18篇。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973课题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 PerkinElmer 赞助表彰于毛细柱色谱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奖项
    在第 33 届国际毛细管色谱研讨会上颁发 Marcel Golay 和 Leslie Ettre 奖 马萨诸塞沃尔瑟姆 &ndash 专注于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健康和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 PerkinElmer, Inc.,今天宣布了两个行业奖的获奖者,以表彰在毛细管色谱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该公司将 Marcel Golay 奖颁给了美国东北大学的 Barry L. Karger 博士,表彰他在窄径液相色谱 (LC) 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将 Leslie Ettre 奖颁给了华盛顿大学的 W. Christopher Siegler,表彰他在三维 气相色谱领域 (GC) 方面所做的工作。 PerkinElmer 在俄勒冈波特兰举行的第 33 届国际毛细管色谱研讨会 (ISCC) 上 颁发了这些奖项。 &ldquo 表彰在毛细管色谱领域取得成就的色谱学家和年轻的学科领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能够充分说明我们鼓励在这一领域产生的最新发展&rdquo ,PerkinElmer 色谱事业部副总裁 Eric Ziegler 说。&ldquo 我们必须继续与学界的资深科学家紧密合作,开发满足行业和学术需求的解决方案。&rdquo Marcel Golay 奖 &ndash 美国东北大学 Barry L. Karger 博士 印第安纳大学的 Milos Novotny 教授担任主席的 Golay 奖委员会与 PerkinElmer 一起向 Barnett Institute 的院长、东北大学分析化学系的教授 Barry Karger 博士颁发了 2009 年的奖项。Karger 博士因出版了 315 本经过审核的出版物并获得 39 项专利而被授予毛细管色谱方面的终身成就奖。他最近使用 10mm 内径 (ID) 多孔层开口管 (PLOT) 柱分析少于 10,000 个细胞的样品,取得了新突破。与传统的 75 µ m ID 柱相比,PLOT 平台使用不到五分之一的样品量就能提供高灵敏度。较小的样品量要求能够向毛细管柱内多次进样,从而提高蛋白识别。 Leslie Ettre 奖 &ndash 华盛顿大学 W. Christopher Siegler Ettre 奖授予了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生 W. Christopher Siegler,以表彰他有关添加第三气相色谱维度分离以分离重叠分析物的论文。Siegler 先生及其导师 Robert E. Synovec 等华盛顿大学的其他研究人员共同开发的仪器,简单易用,只需用极低的成本(约 1,000 美元)对传统的 1 维气相色谱稍作修改就能使用。它利用具有不同化学选择性的三个色谱柱,对复杂样品中的不同分析物提供独特的分离功能。研究人员使用平行因子分析 (PARAFAC) 方法,对峰作数学分析,以获得每个维度的色谱。 关于奖项: Marcel Golay 奖是为纪念 PerkinElmer 的前雇员 Marcel Golay 而设立的,他发明了气相色谱 (GC) 中使用的毛细管色谱柱。 该奖项于 1989 年设立,每年在国际毛细管色谱研讨会上颁发。 Leslie Ettre 奖是为纪念 Leslie S. Ettre 而设立的,他在 PerkinElmer 工作了 32 年,为气相色谱 (GC) 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编写和编辑有关毛细管色谱方面的 40 多本书及近 400 篇文章和论文。 该奖项每年在国际毛细管色谱研讨会上颁发,授予的对象是侧重于毛细管气相色谱在环境和食品安全方面最有趣的原创性研究的 35 岁以下年轻科学家。 第 34 届国际毛细管色谱研讨会在意大利的 Riva del Garda 举行。 关于 PerkinElmer, Inc. PerkinElmer, Inc. 是一家专注于提高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健康和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据报道,该公司 2008 年收入约为 20 亿美元,拥有约 8,500 名员工,为超过 150 个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该公司也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成员。有关其它信息,请访问 www.perkinelmer.com 或致电 1-877- PKI-NYSE。 PerkinElmer 媒体联系人: Stephanie R. Wasco, 781-663-5701 Stephanie.wasco@perkinelmer.com # # # 或 Sandra Schiller, 203-402-7105 Sandra.schiller@perkinelmer.com 其他媒体联系人: Porter Novelli: Kate Weiss,617-897-8255 Kate.Weiss@porternovelli.com
  • 中科院2011年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发
    北京1月18日讯 “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今天在京颁发。经过严格评审,1名个人和9个研究集体从43个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为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发了奖章和奖杯。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是唯一一名获奖的优秀个人。张润志与中科院院士张广学共同提出“相生植保”害虫防治思路,主持创制利用棉田边缘苜蓿带作为害虫天敌自然繁殖库控制棉蚜的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并参与实施了入侵害虫马铃薯甲虫综合控制技术,为保护马铃薯等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拓扑绝缘体研究集体、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沙尘暴发生发展机理及监测预测和灾害评估研究集体、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集体、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研究集体、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团队、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上海光源团队,以及电子学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等3个专用研究集体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优秀集体。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2002年设立,2012年为第五次颁奖。本着以人为本、注重原创、分类评价的原则,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奖励近5年内完成或产生影响的重大成果的完成个人或研究集体。该奖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每两年推荐、评审一次,每届奖励不超过10个个人或集体。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左)为获奖代表颁发“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中科大教授谢毅获国际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记者5月2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谢毅荣获2013年度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据悉,这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颁奖仪式将于今年8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   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该会于2011年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奖项,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化学化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工程师。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评奖委员会根据被提名人在化学基础研究或化工应用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或在化学科学领域展示的突出领导和管理才能,进行综合评定。   谢毅教授1988年获得厦门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科大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她一直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研究,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学及基于电、声调制的无机功能固体设计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曾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省部级奖3次,并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个人奖励,曾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现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本次与谢毅教授同获奖项的还有美国化学会前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埃萨莱彻马里斯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立大学伊莲娜蓓莱特斯卡娅教授等9位女化学家、工程师。
  • 江桂斌获2014年“消除POPs 杰出贡献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5月17-18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POPs 2014)”在昆明隆重召开。来自国际机构、国内相关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的代表300多人参会。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亦参加了本次会议。   POPs 2014开幕式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江桂斌颁发了本年度“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杰出贡献奖”。 江桂斌院士(因江桂斌院士参加一国际会议,无法到现场领奖,由其同事带领)   江桂斌院士同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环境化学家,兼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环境化学》杂志主编、国际环境科学领域重要学术刊物ES&T副主编。   江桂斌院士长期从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分析化学、污染机制和生态毒理学研究,2003年他组织实施我国有关POPs的第一个973项目,2008年继续负责有关POPs的973项目,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基金委“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研究创新群体的学术带头人。他在创新POPs分析方法,创制新仪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开辟了发现新POPs研究方向。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所发表论文已经被SCI引用10,000余次。他以第一完成人于2003年和2011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7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集体奖和美国安捷伦公司“全球思想领袖奖”。   江桂斌院士为我国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 IUPAC“化工杰出女性奖”提名进行中
    p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日前宣布提名化学或化学工程杰出女性奖励(IUPAC 2019& nbsp Distinguished Women in Chemistry or Chemical Engineering Awards)该奖励作为2011年国际化学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而启动,旨在表彰和促进全球女性在化学/化学工程领域的杰出工作。 br/   2011年,23名女化学家在波多黎各圣胡安举行的IUPAC大会上获得表彰。在随后的每届IUPAC大会上,均产生12名获奖人。本届奖励的颁奖仪式将于2019年7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2019年IUPAC世界化学大会期间举行。 /p p   获奖者将基于在化学科学领域中,基础或应用研究的卓越贡献、教学或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领导或管理方面的优秀成果而选出。 /p p    strong 提名方式: /strong /p p   每项提名需要1个主要提名人和2个辅提名人,并分别提供提名推荐信。 br/   被提名人必须提供个人简历。 /p p   不接受自我提名。 /p p    strong 提名截止日期: /strong br/   2018年11月1日。 /p p br/ /p
  • 中国科学家胡海岚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新华社巴黎6月23日电(记者陈晨)202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23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胡海岚与另外4名女科学家获颁本年度这一奖项。2022年6月23日,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胡海岚(中)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教科文组织在此前发布的评奖信息中说,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胡海岚21日在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举行的招待会上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体现了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女性通过该奖项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成为女科学家中的一员。胡海岚致力于研究社会行为和情绪的神经编码和调控机制,特别是在抑郁症的基础及转化研究中取得了创造性、系统性的成果:她和她的团队发现了社会竞争中“胜利者效应”的脑机制;从分子、细胞和系统等多层面对抑郁症这一重大疾病的成因提出了新的阐释,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另外4位获颁202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科学家分别是古巴传染病学家玛利亚古斯曼、匈牙利裔美籍生物化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卢旺达公共卫生专家阿涅丝比纳瓜霍和西班牙胚胎学家安赫拉涅托。此外,教科文组织还邀请了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共10位该奖项获奖者到场并为她们颁奖。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两个年度未举办线下颁奖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颁奖仪式上致辞说,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科学必须从教育和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开始,更多、更好地向女性开放。“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在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从全球各大洲遴选出的5名为科学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女科学家,旨在表彰她们的杰出成就,并为她们的科研事业提供支持。
  • 张弥曼院士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p   11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来自中国、阿根廷、加拿大、南非和英国的五位优秀女科学家获得了2018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弥曼因其在化石记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给全球带来了对水生脊椎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洞见而获此殊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429" title=" timg (1).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2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3b16f93-10f9-4c2e-bf91-974f10cbc47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科院院士 张弥曼( /strong strong 照片来自于网络 /strong strong ) /strong /p p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L’Oré al-UNESCO For Women In Science Awards)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设立,每年授予各大洲共5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旨在科学领域推动性别平等。该奖在基础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领域隔年交替评选,2018年度评选领域是生命科学。独立评审团由国际科学界10位知名人士组成,今年的评审团主席是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伊丽莎白· 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 /p p   张弥曼曾任古脊椎所第三、四任所长,是蜚声世界的古鱼类学家,她是英国林奈学会外籍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于2011年和2015年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张弥曼是继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2003)、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叶玉如(2004)、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2011)、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谢毅(2015)后第五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女性科学家。她将于明年3月22日在巴黎获颁此奖,并庆祝该奖项设立20周年。 /p p /p
  • 中国科学院2009年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
    中国科学院颁发2009年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科院网站段煦/摄)   2010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北京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奖章和奖杯。   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评审情况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办院方针,激励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大力营造人才辈出的创新环境,经过严格评审,奖励做出重大创新贡献的科研集体: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和金属研究所的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等。   这些获奖集体敢于创新、无私奉献、团结合作,在近五年以来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当中,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有的为我国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的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全院推荐并提交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的候选个人或集体41个(10名个人,31个集体)。经过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共有18个候选个人和集体提交本届评审委员会评审。   经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2010年第1次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决定授予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个人和集体科技贡献   1、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2000年至2007年,完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的预研、设计、建造与调试。CSR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规模、高能量、全离子加速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系统,属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实施对开展更广范围更高精度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重离子治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CSR是利用原有的回旋加速器系统作注入器,采取双环结构,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低能区提高到中高能区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空心电子束对高能重离子束的冷却 并首次对100毫秒量级的短寿命滴线核素63Ge、65As和67Se的质量进行了高精度测量 同时还实现了储存环高能重离子束变能共振慢引出,使每个引出束团能量可调,为深部肿瘤临床治疗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詹文龙(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作为工程经理组织完成工程建设。全面负责实验终端及实验设置,提出的高精度质量测量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果。   夏佳文(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提出了兰州冷却储存环CSR概念 完成了总体设计及物理设计 主持完成了CSR总体调试与试运行。   原有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完成注引系统建设、控制物理设计。提出并完成剥离注入,变谐波加速,多虚拟加速器等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袁平、乔为民、高大庆、杨晓天、满开第、赵红卫、肖国青、魏宝文、杨晓东、蔡晓红、徐瑚珊、宋明涛、马力祯、何源、周忠祖、许哲和刘勇。   2、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坚持为国家重大地域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求服务的科研道路,建立了以点轴系统、地域功能和空间级联系统等理论构成的地域开发理论体系,主持完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影响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大规划,创建了我国区域规划技术流程和功能区划技术规程。地域开发理论体系和区域规划技术规程成为我国当今开展地域规划的核心理论基础和重要技术方法。连续出版《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对我国地域开发重大战略进行科学论证和咨询,为我国调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模式、支撑汶川灾后重建方案制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 促进了城市化政策调整 指导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与重大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展。   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构筑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主持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研制、汶川灾后重建承载力评价工作。   金凤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了空间级联系统组织模式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理论,主持了东北地区振兴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毅、陈田、刘卫东、方创琳、刘彦随、张文忠、毛汉英、蔡建明、董锁成、甘国辉、徐勇、刘盛和、吴绍洪、李丽娟、王英杰、王传胜和刘慧。   3、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在小试技术和模试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试验,成套技术于2009年3月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鉴定,技术世界首创,领先国际同类水平。成套技术包括:(1)氨氧化技术用于补充草酸酯合成中的氮氧化物气体。(2)高活性工业CO气体脱氢净化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3)高活性的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4)NO氧化酯化工艺技术。(5)消除排放气体NO污染的工艺技术。(6)高活性的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乙二醇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4649-93优级品的标准。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陈贻盾(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主要专利发明人之一,负责制定了百吨级中试的试验方案、脱氢催化剂和合成草酸酯催化剂的研制和生产。   姚元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百吨级中试及万吨级工业试验的实施,确定试验方案并负责新型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技术鉴定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王斌(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李国方(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兆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叶飞(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周张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晓金(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潘鹏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黄当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毛金明(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刘志刚(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覃业燕(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辉平(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和石伟川(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伴随卫星,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圆满完成在轨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1)突破对非合作目标接近与绕飞技术,成功实现对轨道舱伴随飞行,为我国未来空间交会对接、卫星编队和空间协同等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2)突破对空间目标跟踪观测技术,首次获取飞船在轨多角度全景图片和清晰视频,为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天基目标监测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3)成功应用的GaAs高效太阳电池和Li+蓄电池实现了我国高效空间电源应用零的突破,高功能密度卫星、液氨推进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已推广应用到多个在研航天型号,“是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取得的新跨越。”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朱振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技术负责人,负责提出神七伴星设计、研制和试验的总体方案。突破微小卫星在轨释放、对飞船照相观测和对空间目标接近与伴飞等关键技术。   周依林(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项目副总师,负责伴星总体技术方案和研制技术流程。设计测控通信方案、提出数传测控功能融合一体化设计。   沈学民(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SZ-7伴星系统指挥,负责伴星总体计划与技术流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负责伴星各分系统技术与计划及质量管理工作,为保障伴星圆满完成任务起关键作用。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余金培、陈宏宇、曹彩霞、李东、李华旺、诸成、孙宁、张锐、付碧红、何涛、白雪柏、余勇、袁明、蒋桂忠、许美娟、李志勇和陈蕞。   5、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面向核电、水电、造船、高铁等重大装备工程,对大型铸锻件等加工技术进行系统创新,开发了国际先进的X射线实时观察、计算机模拟与中试实验相结合的可视化铸锻技术,与骨干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在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1. 突破三峡大型水轮机铸件制造技术瓶颈,并牵头制订三峡水轮机转轮铸件制造技术规范,实现700MW水轮机不锈钢铸件国产化 2. 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铸钢支承辊、百吨级空心钢锭、高速列车转向架铸件等铸锻件关键制造技术,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3. 可视化铸造技术在规模化铸件上应用,显著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材料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该研究集体突破了若干关键铸锻件受制于人的技术瓶颈,为重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金属热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李殿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负责人。结合计算机模拟与X射线实时观测创建了可视化铸锻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大型轧辊等铸件的关键技术。   李依依(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提出了可视化铸造思想,倡导并促成可视化平台的建设。提出三峡水轮机组铸件国产化的整套技术规范。   陆善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将可视化铸锻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锻造工艺和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柯伟、夏立军、康秀红、肖纳敏、孙明月、傅排先、王雪东、董文超、刘奎、李秀艳、罗兴宏、王培、桑宝光、张二林、胡小强、李世键和王春莲。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简介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2年设立,2003年首次颁奖,今年为第三次颁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不同于以往的科技成果奖,它的奖励对象、奖励标准、奖励周期和奖励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一)奖励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新的奖励制度要能够有效激励科学家个人的工作热情、求知欲望和创造潜能,而且还要奖励做出重大科技成果的优秀集体,鼓励和倡导科研团队协作攻关的精神   2、注重原创的原则:院的奖励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激励科技人员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世界第一的原创性科技成就 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工作中,做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创新与集成系统和高技术产业化的科技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中,做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贡献并产生显著社会效益的科技成就。   3、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以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发明及其影响等指标为主 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主要以对国家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对国家GDP的增长贡献和经济或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评价 社会公益研究以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和社会效益影响等指标进行评价。因此,针对的不同的研究工作,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各类科技人员持续创新能力。   (二)奖励标准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奖励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完成个人或研究集体。   对于重大成果的认定,明确规定:“(一)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 (二)在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显著社会效益 (三)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社会效益”。   (三)奖励对象:做出重大成果的优秀个人和集体   奖励对象由评价科技成果转变为评价优秀个人和集体的主要科技贡献,这是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点。   “个人”指在推荐期间为院属单位的聘任人员。对于同一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般只授予一个个人 但对于确属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组(可以分属不同院属单位)独立工作并形成同一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最多可同时授予两个个人。   “集体”指由同一重大成果中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组成的团队。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应主要是院属单位的聘任人员,也可包括国(境)内院外单位人员。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人数最多不超过20人,其中“突出贡献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过程中提出主要学术思想、技术发明方案、技术实施路线和在实施过程中解决了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科技人员,最多不超过3人 “主要完成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做出可认定的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四)主要奖励优秀个人和集体的亮点工作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是对科技人员所做的重大科技创新亮点的评价,而不是对所做科技工作的积分式评价。坚持评价候选者的业绩应以近期“亮点”为主,充分肯定实施知识创新以来科技人员的重大科技贡献。   (五)开放式的评价机制   建立了开放式的推荐、评审的模式。体现四个方面:一是5名院内外具有研究员(教授)职称的同领域知名专家可以联名向院推荐院属单位的候选个人和集体 二是评委组成上,2005年院外科技专家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三是借鉴国家科技奖的评审方式,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对候选者进行书面评价,作为评审工作的重要参考 四是评审结果在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坚持高标准、宁缺勿滥,每届奖励数量不超过10个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评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为每2年推荐、评审一次,每届颁奖不超过10个个人或集体。
  • 2019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揭晓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总部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日公布2019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名单,获奖5位女科学家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等领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获奖的5位女科学家分别为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化学教授娜贾特· 奥恩· 萨利巴,日本东京大学化学教授川合真纪,阿根廷巴尔塞罗研究所物理教授卡伦· 哈尔伯格,美国杜克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数学教授英格丽德· 多贝希和法国法兰西公学院代数几何学、数学教授克莱尔· 瓦赞。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评审委员会还选出15名来自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亚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的年轻学者,她们将获得一定数额的科学奖学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 阿祖莱表示:“解决科学领域中性别不平等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消除妇女和女童所面临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态度,挑战成见。我们需要纠正在教师、雇主、同龄人和家人中存在的关于女孩和年轻女性是否适合学习科学或是否适合求学的固有偏见,鼓励她们追求科学事业或在学术领域中扮演领导和管理者角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在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从全球各大洲遴选出的5名为科学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旨在表彰女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并为她们的科研事业提供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9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将于3月14日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p
  • 2011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开始推荐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相关消息,2011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现已开始推荐,有关事宜如下:   一、推荐标准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应严格按标准推荐院属单位在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   “个人”指在推荐期间为院属单位的聘任人员。对于同一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般只授予1个个人,但对于确属两个及以上项目组(可以分属不同院属单位)独立工作并形成同一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最多可同时授予两个个人,否则作为集体授奖。   “集体”指由同一重大成果中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组成的团队。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应主要是院属单位的聘任人员,也可包括国(境)内院外单位人员。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人数最多不超过20人,其中“突出贡献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过程中提出主要学术思想、技术发明方案、技术实施路线和在实施过程中解决了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科技人员,最多不超过3人 “主要完成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做出可认定的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被推荐个人或集体应做出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重大成果:   (一)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   (二)在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显著社会效益   (三)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社会效益。   二、推荐数量   院直属单位可推荐1名候选个人或1个候选集体。5名及以上具有研究员(教授)职称的同领域知名专家可联名推荐1名候选个人或1个候选集体。   三、材料报送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应填写《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并于2011年3月31日前将纸质推荐书一式15份(其中1份须加盖推荐单位公章或推荐专家亲笔签字,其余14份可复印)、电子版文件(WORD格式)等送交相应专业评审组。暂不需要提供附件材料。   专业评审组挂靠部门:   1. 院基础科学局(综合规划处)(院机关339房间,联系人:杨辉,电话:68597339):评审范围为数学、物理(含核物理)、核科学技术、化学、纳米科技、天文学和空间科学、力学、大科学工程等。   2.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综合规划处)(院机关518房间,联系人:陈浩,电话:68597518):评审范围为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与医药、农业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等。   3. 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综合规划处)(院机关521房间,联系人:沈伟,电话:68597580):评审范围为地球科学、农业项目、国土资源与利用、遥感、大气海洋、生态环境等。   4. 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综合规划处)(院机关218房间,联系人:闫杰、江丽霞,010-68597216、68526693):评审范围为信息科技、先进制造、材料科学、化工过程、先进能源、工程科学、交通、空间技术、光电科学、专用项目等。专用项目的候选个人(或集体)材料,须按有关规定报送,电子文件以光盘形式报送,不得通过网络传送。   推荐书电子文件(WORD格式文件)可从中国科学院主页(http://www.cas.ac.cn)“通知公告”栏下载。   联 系 人:吕连清、甘泉   电   话:010—68597360/40   传   真:010—68597311   电子信箱:lqlv@cashq.ac.cn   原文请见:关于推荐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通知
  • 任咏华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刚刚在法国荣获第13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亚太区获奖者、香港大学化学与能源系讲座教授任詠华4月8日来到北京,受到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赵东花,中国科协常委、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方茂田、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等领导的接见。与会各方就中国科学界的发展现状和中国女性科技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畅谈。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向任詠华教授致欢迎辞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这是对全球范围内的化学成就及化学对人类贡献的庆祝。第13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获得者,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的教授任詠华便是在化学领取得突出成就的女科学家。她因在发光材料和太阳能转化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获得国际科学界的一致认可。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致辞并介绍项目背景   任詠华拥有香港大学博士学位、曾于38岁时就获得中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的头衔。在追逐自己化学梦想的过程中,任教授一直坚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认为,地球正面临百年一遇的能源危机,研发出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 。因此,在过去多年的科研道路上,任教授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名为有机金属化合物这一类用途广泛的光敏材料上。依托核心的金属类型和周围有机分子的性质,光敏材料能以各种不同的波长和效率吸光和发光,她的研究发现了具有独特的光吸收性能的几种物质,可能有助于太阳能的收集和储存。接见仪式上,任詠华教授向在座的领导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巴黎的获奖感受。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_ 2011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奖者任詠华教授发表演讲   让更多中国科学家的面孔出现在世界舞台,树立中国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权威和地位一直是中国科学界的努力方向。中国科学院院长、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2009/2010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国际知名化学家白春礼教授在接见仪式上表示:“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 计划很有意义,这个项目可以鼓励更多女性持续开展科研工作,并向广大普通民众展示她们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及价值。今年,任詠华教授能够获此殊荣,显示了中国化学界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我也是从事化学研究的,化学其实在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将继续为人类解决各种挑战。希望在未来,看到更多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先生,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方茂田先生,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先生与任詠华教授合影留念   任詠华教授与出席接见仪式的各级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自1998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以来,欧莱雅一直持续关注那些从事基础研究的女科学家,并给予她们资助和支持。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表示:“102年前,欧莱雅由一位化学家创立,从一只染发剂开始发展成为现在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因此,欧莱雅始终把创新与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欧莱雅选择持续支持‘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的初衷。自2004年,欧莱雅将‘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引入中国,并与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启动‘中国青年女科学奖’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认可,中国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任詠华教授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接见仪式的最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委会的领导也都纷纷向任詠华教授表示祝贺,并希望在未来,可以看到更多像任教授一样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走上世界舞台。   接见仪式结束后,任教授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各主办方领导一同走进北京大学,共同启动了“女科学家校园行”活动。
  • 喜讯:华人教授鲍哲南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17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23日晚在巴黎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华人教授鲍哲南和另外4位女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后龙冉荣获“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每一位获奖者都激励我们加倍努力去推动女性对科学做出贡献,她们证明人类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男性,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让女性能够在研究、行政、教学以及所有科学学科领域都自主独立工作。”  鲍哲南长期致力于研究柔性电子,2015年她被《自然》杂志评为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年度十大人物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消息说,这一奖项是为表彰她在开发人造皮肤领域做出的贡献。她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一种能够感知压力并与大脑沟通的柔性人造皮肤,也许有一天会帮助用假肢生活的人获得真实触感。  鲍哲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希望科学研究成果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帮助人类”,理想的人造皮肤既需要开发触觉、温度传感等功能,也面临着现有材料局限的挑战,目前已开发出部分电性和拉伸性俱佳的高分子材料,但模拟人类复杂的触觉仍有不少挑战需要克服。她说接下来将利用有灵敏传感性能的人造皮肤开发血压测量仪器,中期开发是计划应用于机器人让其更加灵敏,长远目标则是开发可穿戴电子器件,并帮助利用假肢生活的人们获得触感等。  她告诉记者,有意义、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离不开跨学科合作和研究,“目前中国科研发展速度飞快,正迎来大突破时期,希望中国科学家进行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实现更多突破”。  其他荣获2017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学者分别是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有机化学专家尼雯哈沙卜、澳大利亚量子计算专家米歇尔西蒙斯、瑞士材料科学专家尼古拉斯波尔丁和智利天体物理学家玛丽亚特雷莎鲁伊斯。  此外,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后龙冉凭借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其他14名学者一起荣获“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龙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她和所在团队致力于碳能源转化中的催化剂研发,对解决目前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有重要意义。她表示:“目前中国的科研平台不断完善,科研水平大幅提升,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中国科学家获得世界级科研奖项。”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在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从全球各大洲遴选出的5名为科学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旨在表彰女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并为她们的科研事业提供支持。奖项最初评选只限于生命科学领域,2003年起扩展至基础科学领域。
  •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结果公示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建议名单,现将有关建议名单予以公布,同时在中国科学院院网站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评审结果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向中国科学院科技奖励管理部门(计划财务局)提出,我们将本着对异议提出者负责的态度予以严格保密。   以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知识产权处   联 系 人:吕连清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联系电话:68597360   传  真:68597311   E-mail:lqlv@cashq.ac.cn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   2011年11月4日   拓扑绝缘体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该研究集体通过计算、理论、实验的紧密结合,在拓扑绝缘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创新:(1)发现了Bi2Te3、Bi2Se3系列拓扑绝缘体材料,使广泛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这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拓扑绝缘体材料 (2)突破单晶制备的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制备出了原子级平整的Bi2Se3、Bi2Te3单晶绝缘薄膜 (3)实验验证了拓扑绝缘体所特有的拓扑物性 (4)发现了拓扑绝缘体Bi2Te3在压力下的超导态 (5)提出了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具有电荷共轭—时间反演不变性的拓扑绝缘体等新概念。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方 忠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领导并组织实施了主要研究工作。预言了Bi2Se3、Bi2Te3系列拓扑绝缘体材料,提出了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   戴 希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主要的研究工作。预言了Bi2Se3、Bi2Te3系列拓扑绝缘体材料,提出了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   吴克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通过MBE制备出了高质量的Bi2Se3、Bi2Te3单晶薄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马旭村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何 珂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李永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吕 力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靳常青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孙力玲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孙庆丰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谢心澄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姚裕贵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张海军 斯坦福大学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团队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2004年至2009年,完成BEPCII的设计、建造、调试和试运行并通过国家验收。验收报告指出:“BEPCII工程按指标、按计划、按预算、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是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工程采用双环大交叉角对撞和国际首创的“内外桥”联接两个外半环形成同步辐射环的“三环方案”,设计亮度是BEPC的30~100倍。工程建设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技术突破,推动了我国高技术发展。BEPCII实现高能物理和同步辐射“一机两用”,加速器和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后即投入高性能、高效率运行取数,最高对撞亮度达6.49×1032cm-2s-1,为改造前的65倍,是此前世界纪录的9倍以上 获取的J/ψ、ψ'和ψ''数据超过此前国际上最大样本的3~4倍,并为多学科研究提供平台,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保持和发展我国在粲物理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经理,首先提出BEPCII的方案,领导BEPCII的设计、预研和工程立项,制定双环方案,主持工程建设和调试。   张 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副经理,负责加速器设计和建设,采用一机两用、三环结构的创新方案,确定高亮度的技术路线并组织实施。   李卫国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副经理,负责北京谱仪设计、研制和工程建设,直接领导和参与超导磁铁和量能器的研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马 力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黄开席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九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刘培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徐中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裴国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林国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秦 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吕军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徐 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元柏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朱科军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屈化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盛华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吴英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朱自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在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产生极性,即生长出接收信息的树突和输出信号的轴突,数以亿计的神经元之间通过轴突与树突之间形成的突触结构进行连接,形成众多的功能特异性神经环路。这些神经元及其环路在发育和成熟大脑中均可产生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改变或修饰,是产生学习记忆等脑功能的基础。过去十多年来,该研究集体成员围绕神经元极性的产生、突触连接的形成、突触传递效率可塑性变化、学习记忆与抉择的机制等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揭示了神经元极化、细胞迁移和轴突导向、突触形成和可塑性以及学习记忆与抉择行为等机理。近五年来,他们在轴突发育和生长导向的分子细胞生物学调控机制、神经元中蛋白质的极性转运机制、发育中突触连接的功能活化和可塑性调控机制、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学习记忆与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等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促进了人们对脑发育和脑功能调控机理的深入了解,同时也积极推动了我国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地位。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在神经可塑性、神经元极性建立和维持的机制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袁小兵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在轴突生长导向的钙离子信号机制、神经元迁移的基本动力原理及导向机制等研究中获得了重要发现。   罗振革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在神经元轴突发育的胞内外信号机制以及突触形成与重构的机理等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郭爱克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王以政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段树民 浙江大学医学部   张润志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张润志与张广学院士共同提出植物应当并且可以作为生物防治因素加以利用的“相生植保”害虫防治思路,发展和丰富了植物保护理论 主持创制利用棉田边缘苜蓿带作为害虫天敌自然繁殖库控制棉蚜的生态治理模式,大幅度减少了农药污染 研究并参与实施了入侵害虫马铃薯甲虫综合控制技术,为保护全国马铃薯等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等新物种120种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 建议并参与制定《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等国家规划 发表论文230篇(其中SCI收录30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0部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沙尘暴发生发展机理及监测预测和灾害评估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研究集体由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气象局专家共同组成,针对沙尘暴发生发展机制和规律,作了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涵盖了监测方法、机理研究、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灾害评估及沙尘洲际传输和气候效应等方面。在起沙扬尘机理、边界层和阵风等方面有重要发现和理论创新 研制和建立了集地基遥感监测、大气动力学和风沙动力学、数值预报和模拟及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中国沙尘暴监测、预测预警和灾害评估集成业务系统,在相关关键理论和技术以及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 该集成系统在国家业务单位得到广泛应用,对推动沙尘暴监测预测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技进步产生了巨大作用,形成了广泛和深远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曾庆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总体框架设计,指导该业务系统的研究、建成、应用和推广,在各主要方面都作出创新贡献。   赵思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研究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核心专家,特别是深入研究和组织了沙尘天气集成数值预报系统的建立和业务应用。   王自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组织实施核心专家,特别是建立我国沙尘资料同化和集合预报的理论和方法,自主研制了全球输送和区域空气质量预告模式。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林朝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孙建华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胡 非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朱 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翼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程雪玲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陈 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罗卫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彭公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时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董超华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矫梅燕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张 鹏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杨忠东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方宗义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胡秀清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赵琳娜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传统生产技术强烈地依赖于石油资源。甲醇制烯烃是实现煤或天然气资源生产烯烃的关键技术环节。2006年6月完成了世界首次万吨级甲醇制烯烃技术(工艺名称:DMTO)工业性试验,2010年5月完成新一代技术(DMTO-II)工业性试验。2010年8月,采用DMTO技术的世界首套神华包头1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生产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2011年1月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DMTO工业化进程、装置规模、技术指标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迈向产业化”被评为“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完成了多套工业化装置建设的技术实施许可,对于促进我国甲醇制烯烃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形成及煤代油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刘中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研制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作为DMTO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制定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带领团队完成DMTO技术小试、中试研究,合作完成万吨级工业性试验和工业化。   许 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DMTO技术专用催化剂负责人之一。催化剂分子筛工业化生产技术负责人,编制催化剂工业化生产装置工艺包。   吕志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DMTO工业性试验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工作。DMTO技术商业化推广主要负责人。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田 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齐 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今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何长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叶 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洪学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王贤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袁翠峪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魏迎旭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 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杨 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杨虹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铭芝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孟霜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孙新德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世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王坤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陈十一、谢晓亮获2017年度“求是奖杰出科学家”
    p   9月16日晚,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等知名科学家云集在复旦大学举办的“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研究湍流的流体力学家陈十一和应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使几百名新生儿免除遗传疾病困扰的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p p   “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复旦大学承办。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先生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复旦大学校领导、求是奖评委、往届求是奖获得者以及复旦大学师生代表等约400人参加了典礼。颁奖典礼由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教授和查懋声主席致辞开始,至基金会顾问杨振宁先生演讲落幕,揭晓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和“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花落谁家。 /p p   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教授和哈佛大学及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分别由孙家栋教授、施一公教授上台颁奖,并介绍两位获奖人在其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杰出贡献。 /p p   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教授作为流体力学家,在湍流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贡献。90年代初打破了直接数值模拟中雷诺数的世界记录,相关研究成果被国际湍流界广泛引用 首次精确计算出湍流的标度指数和对流扩散过程的标度指数 提出了湍流中的映射封闭理论,成为燃烧和湍流扩散的重要理论与数值计算基础 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积蓄 提出了湍流中的约束大涡模拟模型,得到了阻力和分离流的精准计算结果。陈十一教授亦是国际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其合作者在1992发表的文章奠定了本领域的基础,此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问题中,包括能源与环境工程,传热传质,燃烧与多相流动,地下渗流与电磁场模拟等。陈十一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多尺度混合算法精确计算了有奇异性的流动现象,此项研究在微纳米流体流动、燃料电池、生物流动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p p   另一位获奖人谢晓亮教授作为生物物理化学家,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不仅是生物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近年来亦大力推动了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新兴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谢晓亮团队的工作已使得几百个新生儿成功地避免了他们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其课题组目前在研究方向包含理论科学研究领域、技术研究领域、医学研究领域三个领域。 /p p   2017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由韩启德教授为其颁奖。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课题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组建,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其团队始终瞄准水稻生物学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经过近二十年的密切合作,综合运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方法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水稻资源发掘利用、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作物分子育种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引领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从跟踪到赶超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多项世界领先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该研究集体还十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率先提出并实践“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切实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稻育种实践中,开拓性地建立了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示范性育成一系列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p p   2017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分别授予北京大学刘毅、林一瀚、杨玉超,清华大学单芃,复旦大学王熠华、包文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林峰、赵纯,华中科技大学甘泉,中国医学科学院李平平等十位青年学者。 /p p   1995至2001年间,基金会设立了“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为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安心科研、迅速成长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为支持国内高校与海外机构竞争吸引最顶尖的人才,以及扶持刚开展独立科研事业之优秀青年学者,求是科技基金会于2013年启动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项目,致力为中国未来20年的科技事业发展培养领袖之才。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聚焦于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展现巨大潜力的青年学者,结合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的配套支持条件。在评奖机制上,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也引进了与国际水平一致的做法。 /p p   自2013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求是颁奖典礼不仅是一场科学的盛会,同时也是求是之家成员聚会的重要时刻。基金会希望一是通过对杰出科学家的颁奖,向社会特别是青年学生倡导科学精神 二是通过颁奖活动加强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并有效地将这种思想交流传播到社会。 /p p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1994年由著名实业家査济民先生创立,秉持“雪中送炭”的宗旨,积极坚持和倡导“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核心理念。1994至2017年,共有310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1位,“杰出科学家奖”28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69位、以及 “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12位(涉及13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等)。 /p
  • 于吉红院士获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全球仅12位
    近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遴选出2017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Distinguished Women in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ward),全球12位女性科学家获此殊荣,吉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是获奖者之一。颁奖仪式将于2017年7月14-19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IUPAC第46届学术大会上进行。于吉红院士  于吉红院士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工作,并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特别是在分子筛多孔晶体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中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她创建了限定禁区设计分子筛结构的新方法,解决了特定孔道结构设计的难题,预测了分子筛的可能结构,发现并提出了判断分子筛结构可行性的局域原子间距规则 提出了基于模板诱导、杂原子取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合成特定孔道结构多孔晶体材料的若干新途径,合成出JU(吉林大学)系列50余种在不对称催化和大分子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手性孔道和超大孔道等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其中多种新型分子筛被国际分子筛协会收录、命名。近年来,面向环境和能源的重大需求,于吉红院士还在分子筛多孔材料的实际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于吉红于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吉林大学科协主席。现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Chem. Sci.副主编、国际分子筛协会理事、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筛纳米孔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在能源、环境和先进材料领域的应用。迄今,在包括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主编著作4 部、合作出版著作3 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全球华人无机化学“Bau Family Award"、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111计划”引智基地负责人。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IUPAC)于1919年在法国巴黎成立。其工作主要包括对全球化学和化学工作者制定必要的规则和标准,如化学元素的确认与命名,物质量的定义、测定方法和认定,化合物的命名法则,乃至化学工作者应遵守的科学道德准则和化学教育标准等 促进各国化学工作者间的合作与交流 培养年轻的化学工作者 普及化学知识 开展化学安全教育 促进化学科研成果为人类福祉服务等。  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于2011年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奖项,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化学化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工程师。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不接受个人申请,需由3位知名学者独立提名并推荐获奖人。评奖委员会根据世界范围内的被提名人在化学基础研究或化工应用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或在化学科学领域展示的突出领导和管理才能,进行最终评选。
  • 09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结果公示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日前发布通知,公示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建议名单。以下为通知全文: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建议名单,现将有关建议名单予以公布,同时在中科院网站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评审结果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向中国科学院科技奖励管理部门(计划财务局)提出,我们将本着对异议提出者负责的态度予以严格保密。   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知识产权管理处   联 系 人:杨兴宪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联系电话:010-68597360   传 真:010-68597311   Email:xxyang@cashq.ac.cn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   2009年11月18日   重离子加速器   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2000年至2007年,完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的预研、设计、建造与调试。CSR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规模、高能量、全离子加速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系统,属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实施对开展更广范围更高精度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重离子治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CSR是利用原有的回旋加速器系统作注入器,采取双环结构,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低能区提高到中高能区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空心电子束对高能重离子束的冷却 并首次对100毫秒量级的短寿命滴线核素63Ge、65As和67Se的质量进行了高精度测量 同时还实现了储存环高能重离子束变能共振慢引出,使每个引出束团能量可调,为深部肿瘤临床治疗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詹文龙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作为工程经理组织完成工程建设。全面负责实验终端及实验设置,提出的高精度质量测量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果。   夏佳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总工程师,提出了兰州冷却储存环CSR概念 完成了总体设计及物理设计 主持完成了CSR总体调试与试运行。   原有进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副总工程师,完成注引系统建设、控制物理设计。提出并完成剥离注入,变谐波加速,多虚拟加速器等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袁 平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乔为民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高大庆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杨晓天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满开第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赵红卫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肖国青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魏宝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杨晓东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蔡晓红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徐瑚珊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宋明涛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马力祯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何 源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周忠祖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许 哲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刘 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   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坚持为国家重大地域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求服务的科研道路,建立了以点轴系统、地域功能和空间级联系统等理论构成的地域开发理论体系,主持完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影响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大规划,创建了我国区域规划技术流程和功能区划技术规程。地域开发理论体系和区域规划技术规程成为我国当今开展地域规划的核心理论基础和重要技术方法。连续出版《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对我国地域开发重大战略进行科学论证和咨询,为我国调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模式、支撑汶川灾后重建方案制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 促进了城市化政策调整 指导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与重大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展。   樊 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构筑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主持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研制、汶川灾后重建承载力评价工作。   金凤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了空间级联系统组织模式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理论,主持了东北地区振兴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刘 毅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 田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卫东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方创琳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彦随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文忠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毛汉英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蔡建明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董锁成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甘国辉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徐 勇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盛和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绍洪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丽娟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英杰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传胜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 慧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在小试技术和模试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试验,成套技术于2009年3月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鉴定,技术世界首创,领先国际同类水平。成套技术包括:(1)氨氧化技术用于补充草酸酯合成中的氮氧化物气体。(2)高活性工业CO气体脱氢净化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3)高活性的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4)NO氧化酯化工艺技术。(5)消除排放气体NO污染的工艺技术。(6)高活性的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乙二醇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4649-93优级品的标准。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陈贻盾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主要专利发明人之一,负责制定了百吨级中试的试验方案、脱氢催化剂和合成草酸酯催化剂的研制和生产。   姚元根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百吨级中试及万吨级工业试验的实施,确定试验方案并负责新型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技术鉴定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王 斌 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   李国方 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兆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张叶飞 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周张锋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吴晓金 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   潘鹏斌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黄当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毛金明 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林 凌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刘志刚 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   覃业燕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张辉平 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   石伟川 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伴随卫星,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圆满完成在轨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1)突破对非合作目标接近与绕飞技术,成功实现对轨道舱伴随飞行,为我国未来空间交会对接、卫星编队和空间协同等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2)突破对空间目标跟踪观测技术,首次获取飞船在轨多角度全景图片和清晰视频,为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天基目标监测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3)成功应用的GaAs高效太阳能电池和Li+蓄电池实现了我国高效空间电源应用零的突破,高功能密度卫星、液氨推进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已推广应用到多个在研航天型号,“是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取得的新跨越”。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朱振才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技术负责人,负责提出神七伴星设计、研制和试验的总体方案。突破微小卫星在轨释放、对飞船照相观测和对空间目标接近与伴飞等关键技术。   周依林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副总设计师,负责伴星总体技术方案和研制技术流程。设计测控通信方案、提出数传测控功能融合一体化设计。   沈学民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SZ-7伴星系统指挥,负责伴星总体计划与技术流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负责伴星各分系统技术与计划及质量管理工作,对保障伴星圆满完成任务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余金培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陈宏宇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曹彩霞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李 东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李华旺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诸 成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孙 宁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张 锐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付碧红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何 涛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白雪柏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余 勇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袁 明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蒋桂忠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许美娟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李志勇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陈 蕞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面向核电、水电、造船、高铁等重大装备工程,对大型铸锻件等加工技术进行系统创新,开发了国际先进的X射线实时观察、计算机模拟与中试实验相结合的可视化铸锻技术,与骨干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在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1. 突破三峡大型水轮机铸件制造技术瓶颈,并牵头制订三峡水轮机转轮铸件制造技术规范,实现700MW水轮机不锈钢铸件国产化 2. 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铸钢支承辊、百吨级空心钢锭、高速列车转向架铸件等铸锻件关键制造技术,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3. 可视化铸造技术在规模化铸件上应用,显著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材料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该研究集体突破了若干关键铸锻件受制于人的技术瓶颈,为重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金属热加工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李殿中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负责人。结合计算机模拟与X射线实时观测创建了可视化铸锻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大型轧辊等铸件的关键技术。   李依依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了可视化铸造思想,倡导并促成可视化平台的建设。提出三峡水轮机组铸件国产化的整套技术规范。   陆善平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将可视化铸锻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锻造工艺和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柯 伟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夏立军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康秀红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肖纳敏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孙明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傅排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王雪东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董文超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刘 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秀艳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罗兴宏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王 培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桑宝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张二林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胡小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世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王春莲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科学时报》 (2009-11-19 A2 专题)
  • 2020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推荐工作正式启动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3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发布《关于申报2020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通知》,2020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推荐工作已经启动。 strong 详细内容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b64249a9-5384-48cc-a654-0ac1643074f9.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各学院、重点科研机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推荐工作已经启动。现将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一、奖项介绍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院属单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个人”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指在推荐期间为院属单位的聘用人员。对于同一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般只授予一位个人,但对于确属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组(可以分属不同院属单位)独立工作并形成同一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最多可同时授予两位个人,否则作为集体授奖。 strong “研究集体” /strong 指由同一重大成果主要完成人员组成的团队。主要完成人员应主要是院属单位的聘用人员,也可包括国(境)内院外单位人员。集体成员最多不得超过20人,排名不分先后。其中 strong “突出贡献者” /strong 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做出可认定的突出贡献的人员,最多不得超过3人,排名不分先后。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二、申报条件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个人或集体应做出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重大成果: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解决重大科学问题。 /strong 主要是解决本领域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开辟新方向。 /strong 主要是提出新的理论主张或认知框架,发现新现象或重要物质体系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发展一种新方法使理论假设得到检验,发明新的仪器从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strong 重点是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国防安全重大关键技术和开辟新的应用领域的变革性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4、形成系统解决方案。 /strong 重点是有核心技术突破,并集成多种技术、形成用户公认的先进系统级解决方案。创造性建设和高效运行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为重大科学发现或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5、创造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strong 重点是在转移转化科技活动中,开发、应用、推广科技成果,形成新标准、新产业、规模化应用示范等,并创造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6、提出重大影响咨询建议。 /strong 重点是围绕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科技进步中的重大问题及全球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科学建议和预测预见,并产生重大的实质性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三、申报程序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采用单位(专家)推荐制: /strong 院属单位可推荐1名候选个人或1个候选集体;5位及以上具有研究员(教授)职称的同领域知名专家可联名推荐1名候选个人或1个候选集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不再推荐为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凡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的,在争议解决后方可推荐为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同一候选者(突出贡献者)如连续两年推荐未能获奖,则暂停推荐一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多次推荐已获奖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有意申报的集体或个人请于 strong 3月20日前 /strong 提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奖励申报审批表》(附件1)至科研部登记备案。具体申报要求另行通知。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联 系 人: 殷骞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电话:63601956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Email:yinqian7@ustc.edu.c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研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3月11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附件: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3/attachment/b68f5d55-ddb1-4929-88d6-6cb867f209e3.doc" title="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奖励申报审批表.doc"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奖励申报审批表.doc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3/attachment/d6d05ec5-bb96-494b-a4e7-c24a9828e089.docx" title=" 2、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条例及实施细则.docx" 2、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条例及实施细则.docx /a /p p br/ /p
  • 上海药物所丁健院士获中科院2016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7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17年度工作会议,会上颁发了中国科学院2016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获奖的2名个人和4个研究集体颁发了证书。上海药物所丁健院士被授予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丁健院士是我国新药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领导建成了技术先进、国际规范的创新药物综合性研发体系。作为主要发明者,研发的十余个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处于临床和临床前不同阶段,九个已实现转让,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国抗肿瘤原创药物研制及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围绕抗肿瘤药物临床有效率低、易产生耐药等世界难题,丁健提出并发展了“敏感标志物与疗效监控标志物同步的个性化药物研发策略”,发现了十余个配套的疗效监控标志物,为避免临床的无效治疗、监控耐药产生、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国际认可 近年来,提出并领衔中科院“个性化药物”A类先导专项,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精准治疗的国际同步化战略实施,抢占国际新药研究制高点,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多本SCI杂志上,共计250余篇,他引4965次 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等各类重要奖项10余项。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2002年设立,不分等级,每年评选一次。此奖项的设立主要奖励近五年内完成的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研究集体。该奖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每次授奖总数不超过10个。获奖者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签署奖励证书并颁发奖章或奖杯。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给丁健院士颁奖颁奖现场荣誉证书
  • 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开幕 俞汝勤、陈洪渊两位院士获终身成就奖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8月16日,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4th SCCS)于山西大同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家组(专业委员会)主办,大同大学承办,山西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和江苏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单位出席并作大会报道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兰力科化学电子高技术有限公司为大会赞助单位。作为中国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学术盛会,14th SCCS以“创新时代的化学生物传感技术,旨在促进本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交流”为主题,为我国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和机会,吸引了业界600多位代表参加,相比上一届增长33%,参会人数再创新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46c9c350-e9f8-41ba-ac8c-87785d66d844.jpg" title=" 冯锋.jpg" alt=" 冯锋.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同大学校长冯锋主持并致开幕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bdaff2e-da7a-4383-aa8e-1afaaa6aa7f2.jpg" title=" 弓永华.jpg" alt=" 弓永华.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同大学校党委书记弓永华致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5e28ab56-8730-437a-9795-3b8d37f28131.jpg" title=" 马骏.jpg" alt=" 马骏.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致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eca3babc-cda3-4833-9a7c-58b6407740d8.jpg" title=" 郭蕾.jpg" alt=" 郭蕾.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同市副市长郭蕾致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26f7f9f-d2dd-42e5-993a-9dbe69321672.jpg" title=" 吴海龙.jpg" alt=" 吴海龙.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吴海龙致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2ffdd13-9807-439e-aa18-5e48a3fd5ad6.jpg" title=" 刘长宽.jpg" alt=" 刘长宽.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致词 /p p   今年为中国分析仪器学会批准 “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 成立35周年,也是它的前身---“全国离子选择电极协作组”成立40周年之年(1979年12月在江苏泰县的学术会议上成立)。在这2019年秋高气爽暑去凉来之季节,在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地大同,召开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显然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 /p p   本次会议安排了129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13位在化学生物传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海内外科学家做大会邀请报告,分别安排在16日上午和17日下午 6日上午至17日上午,在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重大、前沿领域的专题研讨会上,安排了80位分会场邀请报告和36位青年论坛报告。本次会议共征集稿件419篇、墙报196件,盛况空前。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705c4d2d-8a01-40f1-b16c-09e71b48ade6.jpg" title=" 会场2.jpg" alt=" 会场2.jpg" / /p p   根据中国化学传感器成就奖条例(2019年06月),2019年中国化学传感器专家组(原专业委员会)组织进行了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成就奖评选工作。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同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湖南大学教授王柯敏教授、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西南大学教授袁若同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大会组委会特设立了“中国化学传感器成就奖奖励基金”,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基金的赞助方。在开幕式上,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吴海龙主持举行了隆重颁奖仪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1c641d05-7dae-49b2-8d4f-bd107d125f89.jpg" title=" 化学传感器终身成就奖.jpg" alt=" 化学传感器终身成就奖.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c19dbd60-50f8-4c35-b83a-f0f1777e61f2.jpg" title=" 化学传感器杰出成就奖.jpg" alt=" 化学传感器杰出成就奖.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颁奖仪式 /p p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报告活动拉开帷幕,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等3位院士领衔的特邀报告人将为参会代表带来精彩报告,仪器信息网后续将献上详细大会会议报道。 /p p   会议期间,化学传感器专家组讨论确定了下一届学术会议的承办单位,并将在闭幕式上公布。后续精彩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以及下一届大会承办权花落谁家?欢迎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p
  • 加利福尼亚大学Peipei Ping教授获US HUPO 2021组织颁发的蛋白质组学杰出贡献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3月8日-11日,第17届美国人类蛋白质组学会议(US HUPO 2021)于线上盛大召开。自2005年以来,美国HUPO每年举行一次年度会议,除US HUPO外,该组织还联合多方举办过3届HUPO国际会议。本年度的US HUPO会议期间公布了该组织的多个奖项结果,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eiPei Ping获2021年的蛋白质组学杰出贡献奖。  US HUPO颁发的蛋白质组学杰出贡献奖全称为“Donald F. Hunt蛋白质组学杰出贡献奖”,该奖项由《蛋白质组学研究杂志》(JPR)支持,旨在表彰Donald F. Hunt教授在蛋白组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Hunt教授为该奖项的第一位获奖者,现在该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获奖者均为美国HUPO会员。  第四届获奖者(2021年) 加利福利亚大学 Peipei Ping  Ping教授任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主教生理学、医学和生物医学信息学。她在心血管疾病的线粒体生物学和蛋白质组重构、数据科学在分子表型和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计算分析平台方面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国际认可。Ping教授目前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血管医学综合数据科学培训NHLBI T32项目主任,也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mueli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可扩展分析研究所(ScAI)副主任。从2014年到2019年,Ping博士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NIH BD2K卓越中心(HeartBD2K)的项目主任。  往届获奖者一览:  第一届获奖者(2018年) 弗吉尼亚大学 Donald F.Hunt  Donald F.Hunt是弗吉尼亚大学化学和病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他以在质谱领域的研究而闻名,开发了电子捕获负电子质谱(ETD),在FT-MS方面做出许多贡献。在将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Donald F. Hunt一直是质谱领域的先驱。Hunt 发表了3000多篇文章,培养了10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后进入学术领域,并在质谱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还教授了4,000 多名医学预科学生。  Hunt教授的杰出贡献是:开发质谱仪器和方法来分析蛋白质,对蛋白质组学和质谱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Hunt教授于1968年加入到弗吉尼亚大学,成为开发利用质谱研究生物有机分子技术的先驱。质谱学起源于物理化学,但Hunt教授和其他一些先驱者表明,这些工具也可以应用于生物,并最终用于生物医学用途。Hunt教授更是超过 25 项专利和专利申请的共同发明者,曾共同撰写了超过 300多篇学术出版物,并跻身全球 130 位引用最高的化学家之列。  第二届获奖者(2019年) 雪松西奈医疗中心 Jennifer Van Eyk  第三届获奖者(2020年) 哈佛大学医学院 Steven Gygi
  • 于吉红院士、迟力峰教授获2017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p   当地时间2017年7月9日晚,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第46届学术大会暨第49届代表大会开幕式在巴西圣保罗世贸中心举行,会上颁发了2017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Distinguished Women in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Award),全球12位女性科学家获奖, strong 我国女科学家于吉红院士(吉林大学)和迟力峰教授(苏州大学)喜获殊荣。 /strong /p p   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于2011年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奖项,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化学化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工程师。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不接受个人申请,需由3位知名学者独立提名并推荐获奖人。评奖委员会根据世界范围内的被提名人在化学基础研究或化工应用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或在化学科学领域展示的突出领导和管理才能,进行最终评选。 /p p   迟力峰教授应邀赴圣保罗参加IUPAC大会,在开幕式上接受IUPAC主席Natalia Tarasova颁奖,随后并做精彩学术报告,与世界化学同行分享了个人最新研究成果。由于工作冲突,于吉红教授遗憾未能亲自到会领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08adee5-46ad-472f-91e0-755e99887cd5.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71022291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UPAC主席Natalia Tarasova为迟力峰教授颁奖 /p p    strong 于吉红 教授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7e311394-7147-47f3-811a-dcf8f2527b5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710222928_副本.jpg" / /p p   于吉红教授于1985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5起留校任教。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7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于吉红教授现为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筛多孔催化材料的定向设计与合成研究。迄今,在包括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获授权专利20余项 主编著作4部、合作出版著作3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全球华人无机化学“Bau Family Award& quot (2010),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及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p p   strong  迟力峰 教授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17c63a6d-73e8-49dd-ba8e-53e7891de05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710222934_副本.jpg" / /p p   迟力峰教授,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于德国Goettingen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至1993年在德国美因兹大学和BASF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在德国明斯特大学取得教授资格,2004年起任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2003年至2011年任吉林大学超分子材料与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2012年至今任苏州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界面组装及纳米表征。迄今,已在包括Nature、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20余篇。1999年获基金委“海外青年合作基金”(杰出青年B类)。2011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012年加盟苏州大学FUNSOM研究院任特聘教授。 /p p   恭喜两位女科学家获此殊荣,用她们的汗水和智慧证明:女人在任何领域都可以撑起半边天,她们聪明睿智、不让须眉,热爱科学、善于创造,以高尚的人格和突出的贡献赢得了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是所有女性的骄傲。 /p
  • 2017年色谱终身成就奖揭晓
    p   近日,LCGC宣布Pat Sandra获得第十届LCGC终身成就奖。色谱终身成就奖是为一生致力于为色谱技术和应用做出贡献的专业人士而设立。 br/ /p p   Pat Sandra教授于1975年获得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学位,次年获评副教授,1988年被评为分离科学领域全职教授。1991 - 2000年和1998 - 2013年间任职荷兰艾芬德霍芬理工大学和斯泰伦博斯大学客座教授。 /p p   1986年,Pat Sandra教授在比利时创办了色谱研究所,围绕色谱、质谱和毛细管电泳开展研究和教育。目前,该研究所在比利时和法国拥有员工35人。2016年,Pat Sandra教授创办了anaRIC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为需要加快其生物制药药物开发过程的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量身定制的分析服务。 /p p   Sandra教授及其团队活跃在色谱多个领域,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教书电动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在样品前处理装置、高温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尤其是与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p p   Sandra教授将其研究技术应用于多个不同领域,包括天然产物研究、环境分析、食品分析、手性合成、药物分析和生命科学。1999年,Sandra教授利用其研究成果,为比利时政府提供了快速分析解决方案,以应对当年的二噁英事件。近期,Sandra教授主要开展生物药和生物仿制药的研究工作,开发了用于全表征单克隆抗体的分析方法。 /p p   截至目前,Sandra教授共著有550项科学出版物,拥有五项专利,受邀在科学会议上做过300多次讲座 1983年至2010年间,曾担任意大利里瓦德尔加达国际毛细管色谱国际专题研讨会的主席和组织者 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包括1989年“特威特奖”、1994年马丁金奖、1995年 GELay奖、2005年ACS色谱奖、2008年EAS色谱奖、2008年CASSS创新贡献分离科学奖,2009年约翰诺克斯奖,2010年LCGC欧洲联合分离技术杰出成就终身成就奖和2013年Csaba Horvath奖。 /p p br/ /p
  • 2017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公示(通用领域)
    p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9月5日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通用领域)评审,形成了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通用领域),现通过中国科学院网站公布(详见附件)。 /p p   自公布之日起15天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授奖建议名单成果的真实性、水平、创新性及影响评价等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并实名形式向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提出。 /p p   以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p p   凡表明真实身份、如实提出异议意见、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异议为有效异议。发展规划局将会同评审专家,对异议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异议进行核实处理。我们将对异议提出者予以严格保密。 /p p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评估奖励处 /p p   联 系 人:周长海 /p p   联系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p p   邮政编码:100864 /p p   联系电话:010-68597459 /p p   传  真:010-68597457 /p p   E-mail:pingguchu@cashq.ac.c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9月8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公示(通用领域)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 /strong /span /p p   研究集体 /p p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该研究集体按期建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在未来10~20年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其研制和建设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我国相关装置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拥有3项自主创新: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自主发明主动变形反射面,自主提出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系统和并联机器人。研发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多项技术突破:高强度高精度大跨度索网结构,高性能动光缆,大尺度高精度实时测量系统等,推动了我国众多高科技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在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将促进西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 /p p    strong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strong /p p   南仁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主要科技贡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工程概念提出者。带领团队,提出三项自主创新、攻克系列技术难题,完成工程建设。 /p p   严 俊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经理,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协调各方支持保障,掌控工程进度,解决重大关键问题,全面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p p   郑晓年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常务副经理,负责工程日常管理,建立工程管理体系,主抓关键节点,推进团队建设,保障工程按期完成。 /p p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p p   彭 勃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王 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李 菂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张蜀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杨世模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李 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王启明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朱博勤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朱文白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孙才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朱丽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金乘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朱 明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张海燕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p p   聂跃平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p p   殷跃平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国产P/E级高性能软件与算法库研究集体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该研究集体是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团队,二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曙光、联想、神威、天河等系列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软件研发。该集体面向高性能计算的重大挑战,在世界最高性能的国产超级计算机上,研制了新一代高性能共性基础算法库,推动了“神威?太湖之光”的多项重大应用 发展了适应于大型异构环境的区域分解算法,实现了“天河2号”HPCG世界排名第一 突破了千万核规模下全隐式求解器设计关键技术,获得了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美国计算机学会“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为我国进入全球超算领跑行列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p p    strong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strong /p p   杨 超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千万核可扩展全隐式求解器算法并领衔获“戈登?贝尔”奖,主持完成新一代国产高性能软件与算法库研发。 /p p   孙家昶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主要科技贡献:我国并行计算学科创始人之一,为高性能软件研制、人才培养及数学、计算机与应用结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p p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p p   李玉成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刘芳芳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孙 乔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张云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p p   吴长茂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赵玉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张先轶 澎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p p   黎雷生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魏 颖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赵海涛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马文静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张佳佳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张 娅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赵 慧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研究集体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该研究集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取得稳态强磁场装置设计制造关键技术重大突破,创造三项水冷磁体世界纪录,研制成功世界第二强的40T混合磁体,研发出国际唯一的水冷磁体扫描隧道显微系统、国际独创的组合显微系统和国际领先的强磁场-超高压-低温综合极端实验条件等先进而独特的科学实验手段,使我国稳态强磁场科学研究条件跃升至世界一流水平。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建成,有力支撑了我国物理、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前沿探索,产出了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不仅成为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中心的核心基础,更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基石,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p p    strong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strong /p p   匡光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总经理,确定了总体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设计,主持完成了大口径CICC型Nb3Sn超导磁体的设计、制造工作。 /p p   高秉钧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总工程师,指导各类磁体的研制,提出了水冷磁体新设计方案,建成创世界纪录的系列水冷磁体。 /p p   张裕恒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首席科学家,确定了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上的科学目标和研究方向,领导完成了科学实验测量系统的建设。 /p p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p p   刘小宁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张晓东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邱 宁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陈文革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欧阳峥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吴仲城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吴杰峰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谭运飞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皮 雳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陆轻铀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王俊峰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钟 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李洪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陈治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张 勇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赵 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李俊杰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热带太平洋西边界流研究集体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该研究集体发现了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和北赤道潜流,揭示了该潜流系统的起源和结构,提出了潜流形成机制、理论,在极其复杂的潜标观测“禁区”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热带西太平洋潜标观测阵列,首次直接观测到三支潜流及其多尺度变异。上述成果将西太平洋环流研究从二维推进到三维阶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认知框架,取得了该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该集体成功发起NPOCE国际计划,领衔发表Nature杂志首篇有关太平洋环流研究述评,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奠定了我国在西太平洋环流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实现了从跟踪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p p    strong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strong /p p   胡敦欣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主要科技贡献:发现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和北赤道潜流,揭示潜流的多尺度变异,发起NPOCE国际计划,奠定我国在该领域的引领地位。 /p p   王 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西边界潜流形成机制、理论,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热带西太平洋潜标观测阵列。 /p p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p p   袁东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张林林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胡石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王庆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王富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汪嘉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李元龙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高 山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冯俊乔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贾 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刁新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周 慧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李 峣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赵 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王 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p p    strong 康 乐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p p   主要科技贡献:康乐院士长期从事昆虫学研究,将基因组学研究和生态学问题有机结合,以飞蝗为研究模式,围绕暴发成灾机制等世界难题,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性进展,并成为国际上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破译了飞蝗基因组(已测序的最大动物基因组),并揭示大基因组形成的原因和飞蝗长距离飞行、食性和大规模聚群的遗传基础。确定了嗅觉感受基因和多巴胺代谢途径参与飞蝗聚群行为调控的功能及表观遗传机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阐明飞蝗在世界范围内的起源、扩散和种群分化机制,重新建立飞蝗亚种划分标准并被国际直翅目昆虫物种名录采用。揭示了植物营养等生态因子在蝗灾发生中的作用,改变了传统认识。为我国绿色农业战略实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集体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该研究集体在我国较早开展干细胞多能性研究,率先突破iPS干细胞技术并积极推广,在机理和转分化研究中取得了系统突破,发现维生素C提高干细胞诱导效率的新用途和机制、提出MET启动重编程的新视角、建立全新自主知识产权重编程组合与非整合转分化获得神经干细胞新技术等,开创了干细胞研究领域新局面。通过国际引智以及人才培养,形成了以干细胞研究为核心的创新研究群体。集体成员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组长、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为我国干细胞领域整体布局、发展趋势出谋划策 担任国际干细胞学会年会组委委员、分会主席,对提升我国干细胞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p p    strong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strong /p p   裴端卿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主要科技贡献:发现维生素C高效促进重编程、揭示MET是启始重编程的关键步骤、建立全新自主知识产权重编程组合。 /p p   潘光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主要科技贡献:建立转分化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技术,揭示重要转录因子在干细胞维持和分化中的作用。 /p p   Miguel A Esteban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主要科技贡献:发现维生素C高效促进重编程、揭示MET是启始重编程的关键步骤、是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优秀代表。 /p p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p p   陈捷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王 涛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秦宝明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郑 辉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舒晓东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刘 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秦大江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廖宝剑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蔡景蕾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张小飞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郭 琳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孙 昊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陈可实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黄文浩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p p    strong 祝宁华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主要科技贡献:高速半导体激光器是“宽带中国”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元器件,被誉为是信息系统的“心脏”,同时也是高技术领域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器件。祝宁华研究员提出了激光器寄生参数测试分析与补偿方法、发展了集成器件三维封装技术,提出耦合腔激光器新结构,解决了激光器阻抗匹配和模场匹配等难题,缓解了高速率与高功率之间的矛盾。研制出28GHz超宽带半导体激光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际垄断 开发成功集成化多信道光模块技术,在华为和光迅等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祝宁华研究员是我国光电子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被科技部和基金委指派为该领域发展战略研究的牵头人,为我国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p
  • 洛克菲勒大学Brian T.​Chait教授获US HUPO 2021组织颁发的蛋白质组学终身成就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3月8日-11日,第17届美国人类蛋白质组学会议(US HUPO 2021)于线上盛大召开。自2005年以来,美国HUPO每年举行一次年度会议,除US HUPO外,该组织还联合多方举办过3届HUPO国际会议。本年度的US HUPO会议期间公布了该组织的多个奖项结果,其中洛克菲勒大学Brian Chait教授获2021年的蛋白质组学终身成就奖,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eiPei Ping教授获2021年的蛋白质组学杰出贡献奖。  US HUPO颁发的蛋白质组学终身成就奖全称为“Catherine E. Costello蛋白质组学终身成就奖”,该奖项由US HUPO赞助,是为了纪念其第一位获奖者Catherine E. Costello而设立的。  第三届获奖者(2021年) 洛克菲勒大学 Brian T. Chait  Brian T. Chait教授在过去的42年中,曾与卡米尔(Camille)和亨利德雷福斯(Henry Dreyfus)教授任职质谱和气态离子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最近,他一直领导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国家资源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实验室。Chait教授因开发用于表征蛋白质的仪器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2002 ACS质谱杰出成就奖,2007 HUPO蛋白质组学杰出发现奖和2015 ASMS质谱学会的杰出贡献。  往届获奖者一览:  第一届获奖者(2019年)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 Catherine E. Costello  第二届获奖者(2020年)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Ruedi Aebersold
  • 2013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的有关规定,经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现将有关建议名单予以公布,同时在中国科学院院网站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授奖建议名单成果的真实性、创新性及影响评价等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并实名形式向中国科学院科技奖励管理部门(发展规划局)提出。凡表明真实身份、如实提出异议意见、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异议为有效异议。发展规划局将会同评审专家,对异议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异议进行核实处理。我们将本着对异议提出者负责的态度予以严格保密。   以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评估奖励处   联 系 人:刘晓东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联系电话:010-68597459   传  真:010-68597421   E-mail:xdliu@cashq.ac.cn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   2013年10月31日   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测量了&theta 13, 对粒子物理学影响深远。该成果是在高能所提出原创性实验方案,经过8年的准备和建设,建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微子实验站,完成了高质量的数据获取和物理分析基础上取得的。大亚湾实验使得我国的中微子科学研究一步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了大亚湾实验的科学目标、整体方案和创新性的探测器设计,领导完成了实验的设计、建造与物理分析工作。   曹 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完成了大亚湾实验的具体方案设计,领导完成了中心探测器设计、液闪研制、以及物理分析,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杨长根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大亚湾实验的建议人之一,在方案设计、探测器研制中做出了多项创新性工作,为&theta 13的精确测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衡月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李小男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庄红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 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张浩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张家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温良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刘江来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周 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丁雅韵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白景芝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刘丽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马宇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 萌 山东大学物理系   陈少敏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胡 涛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挑战,该研究集体成员综合运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方法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将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育种,育成了一系列优异水稻新品种。近五年来,该研究集体在水稻株型建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解析、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高产优质品种的分子选育、栽培稻的起源与驯化、水稻资源发掘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代表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该研究集体的合作及取得的成果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密切合作、集体协同创新的典范。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李家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率先提出水稻品种分子设计的理念,在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并前瞻性地将其应用于水稻育种。   韩 斌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在水稻基因组精确测序、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栽培稻的起源和驯化等研究上取得系统性原创性成果。   钱 前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致力于水稻重要种质资源的创新性挖掘及遗传群体的创建和遗传分析,对促进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朱旭东 中国水稻研究所   王永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黄学辉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对全球环境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该团队在POPs领域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是国际POPs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团队之一。 团队提出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不仅引领了学科发展,而且发展了一系列实用技术和标准,在国家POPs控制以及国际履约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提出的垃圾焚烧、金属冶炼等行业POPs控制技术方案得到采纳和应用。5年来,团队突破经典理论,发现了POPs自由基反应分子毒理若干新机制 创新POPs分析方法,创制新仪器,建立了若干高灵敏分析检测技术 发现了若干新型POPs,开辟了POPs研究新方向 发明的二恶英阻滞技术在工程示范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创新POPs分析方法,创制新仪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开辟了发现新POPs研究方向。   郑明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发明的焚烧烟气二恶英阻滞技术已得到工程应用,提出我国二恶英排放清单,在国家二恶英防治及履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本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突破经典理论,发现了不依赖铁离子催化的羟基自由基产生新机制,在POPs致毒机制研究方面有重要学术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徐晓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子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淑贞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庆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汪海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景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蔡亚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亚韡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杜宇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爱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景传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赵 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思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秦占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宋茂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文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功能纳米结构及其器件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以单原子/分子或它们的聚集体为基本单元,使之成为实用的纳米功能器件是当今科学技术与产业界的共同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针对该领域中的一些前沿基础科学与应用问题,该研究集体自2003年以来,以国家基金委的&ldquo 优秀创新团队&rdquo 为基础与起点,在单自旋、单电子、单原子与单分子层次上构造功能纳米量子结构,将其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未来信息等器件中,做出了一系列居国际前沿或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性工作。基于这些基础性的成果,开发出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和功率密度均比同类产品提升一倍),通过了法国UGAP认证,在电动车辆上获得广泛应用,近2000组电池用于MIA纯电动轿车,并已推广应用到城市混合动力公交车、轨道交通车辆和大规模工业储能等重要领域。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领导并组织实施了主要研究工作。在单自旋、单电子、单原子等层次上实现了纳米量子结构及其原理性器件的构造与物性调控。   陈小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石墨烯等低维材料的生长及其机制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   黄学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作为主要成员开发出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并已推广应用到城市混合动力公交车和轨道交通车辆等重要领域。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李 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杜世萱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张广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胡永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申承民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谷 林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时东霞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王业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杨 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王 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肖文德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郭海明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郭丽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ldquo 蛟龙&rdquo 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研究集体研制的&ldquo 蛟龙&rdquo 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支撑&ldquo 蛟龙&rdquo 号实现深海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精细地形测绘、安全系统控制等功能的关键系统,实现了&ldquo 蛟龙&rdquo 号&ldquo 三大国际领先技术优势&rdquo 中的两项。&ldquo 蛟龙&rdquo 号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2年&ldquo 蛟龙&rdquo 号成功下潜到7062米,创造了同类型潜器新的世界纪录。2013年转入试验性应用后,采集了丰富的海底样品,发现了新的物种,并且经受住了5年70余次的下潜考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和深海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王晓辉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ldquo 蛟龙&rdquo 号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负责人,负责总体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结构的控制系统集成方案。   朱 敏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ldquo 蛟龙&rdquo 号副总设计师,声学系统负责人,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水声通信算法研究和系统研制。   郭 威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负责控制系统课题的实施,解决了应急运动控制等诸多关键技术,构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及半物理仿真平台。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杨 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刘开周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朱维庆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张艾群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张东升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祝普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徐立军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赵 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刘烨瑶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崔胜国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傅 翔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武岩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李 彬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任福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刘晓东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于开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俞建成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丹参多酚酸盐项目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中药现代化研究对我国的人口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丹参多酚酸盐项目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核心研制丹参新制剂的设想,通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成功研制了&ldquo 成分明确、质量可控、机理清楚、疗效确切、使用安全&rdquo 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相关技术获得了中国及美国专利的授权。作为中药注射剂,首次开展了丹参多酚酸盐的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首次在临床试验中采用国际标准运动试验证实疗效,并首个完成大规模IV期临床研究。该成果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药现代化的示范项目,同时被中国制药行业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医药品种,并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2006年投产至今,已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012年实现销售突破20亿元,今年预计销售额突破30亿元。该项成果对我国中药现代化、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促进、示范和带动作用。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王逸平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药理学负责人,领导并组织实施了丹参多酚酸盐的心血管药理活性、机制和药代研究,阐明了丹参乙酸镁的重要作用。   宣利江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药学负责人,为丹参药理作用物质基础、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以及产业化等方面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徐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王 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顾云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理与转化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以周琪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ldquo 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理与转化研究集体&rdquo ,在干细胞相关基础与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首次证明完全重编程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多能性水平,该成果被评价为&ldquo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领域里程碑式的工作&rdquo 发现了可以鉴别干细胞多能性的分子标识及其调控机制 实现了不同胚层细胞间的转分化 建立了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并获得首个存活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转基因动物,开辟了基因功能研究新途径等。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一项成果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大医学突破,对于提升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周 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提出总体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等 在各主要方面都作出创新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赵小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李 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王秀杰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   王 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刘 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张 映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佟 曼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骆观正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杨 维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万海峰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增选公示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建议,全体评审委员会委员同意,增选“上海光源团队”为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现将“上海光源团队”相关材料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该候选集体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向中国科学院科技奖励管理部门(计划财务局)提出,我们将本着对异议提出者负责的态度予以严格保密。   以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知识产权处   联系人:吕连清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联系电话:68597360   传  真:68597311   Email:lqlv@cashq.ac.cn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   2011年12月14日   上海光源团队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上海光源是我国迄今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研究平台。在近十年的方案优化和技术预研基础上, 上海光源团队在52个月内完成了设备研制、工程建设和调试运行。国家验收报告结论为:“上海光源以世界同类装置最少的投资和最快的建设速度,实现了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是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上海光源建成”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上海光源70%的设备为国内研制,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的高技术发展。上海光源在世界首次实现了软土地基上超大规模亚微米束流振幅控制,成功地完成了世界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众多先进技术的高度集成,表明我国在先进同步辐射装置这类超大规模、超高精度和超高稳定光机电设备的研发能力上有了大幅度提升。   上海光源建成后立即对用户全面开放,两年多来,已有来自217个单位的3000多位用户在十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已发表SCI-1区论文72篇,包括Nature、Science、Cell论文8篇及其子刊论文13篇),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上海光源已经成为我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培养凝聚优秀人才的重要多学科研究平台。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徐洪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经理,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和装置研制工作,并直接负责上海光源科学目标的确定和光束线站工程建设。   赵振堂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副经理,主持完成了上海光源三台加速器的初步设计和预制研究、工程设计与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和总体调束。   陈森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总顾问,主持完成了上海光源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预制研究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丁 浩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汤 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刘德康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张福余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殷立新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戴志敏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李德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何建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肖体乔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方国平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13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公布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测量了&theta 13, 对粒子物理学影响深远。该成果是在高能所提出原创性实验方案,经过8年的准备和建设,建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微子实验站,完成了高质量的数据获取和物理分析基础上取得的。大亚湾实验使得我国的中微子科学研究一步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了大亚湾实验的科学目标、整体方案和创新性的探测器设计,领导完成了实验的设计、建造与物理分析工作。   曹 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完成了大亚湾实验的具体方案设计,领导完成了中心探测器设计、液闪研制、以及物理分析,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杨长根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大亚湾实验的建议人之一,在方案设计、探测器研制中做出了多项创新性工作,为&theta 13的精确测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衡月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李小男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庄红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 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张浩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张家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温良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刘江来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周 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丁雅韵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白景芝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刘丽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马宇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 萌 山东大学物理系   陈少敏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胡 涛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挑战,该研究集体成员综合运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方法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将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育种,育成了一系列优异水稻新品种。近五年来,该研究集体在水稻株型建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解析、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高产优质品种的分子选育、栽培稻的起源与驯化、水稻资源发掘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代表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该研究集体的合作及取得的成果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密切合作、集体协同创新的典范。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李家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率先提出水稻品种分子设计的理念,在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并前瞻性地将其应用于水稻育种。   韩 斌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在水稻基因组精确测序、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栽培稻的起源和驯化等研究上取得系统性原创性成果。   钱 前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致力于水稻重要种质资源的创新性挖掘及遗传群体的创建和遗传分析,对促进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朱旭东 中国水稻研究所   王永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黄学辉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对全球环境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该团队在POPs领域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是国际POPs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团队之一。 团队提出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不仅引领了学科发展,而且发展了一系列实用技术和标准,在国家POPs控制以及国际履约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提出的垃圾焚烧、金属冶炼等行业POPs控制技术方案得到采纳和应用。5年来,团队突破经典理论,发现了POPs自由基反应分子毒理若干新机制 创新POPs分析方法,创制新仪器,建立了若干高灵敏分析检测技术 发现了若干新型POPs,开辟了POPs研究新方向 发明的二恶英阻滞技术在工程示范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创新POPs分析方法,创制新仪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开辟了发现新POPs研究方向。   郑明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发明的焚烧烟气二恶英阻滞技术已得到工程应用,提出我国二恶英排放清单,在国家二恶英防治及履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本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突破经典理论,发现了不依赖铁离子催化的羟基自由基产生新机制,在POPs致毒机制研究方面有重要学术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徐晓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子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淑贞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庆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汪海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景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蔡亚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亚韡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杜宇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爱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景传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赵 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思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秦占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宋茂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文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功能纳米结构及其器件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以单原子/分子或它们的聚集体为基本单元,使之成为实用的纳米功能器件是当今科学技术与产业界的共同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针对该领域中的一些前沿基础科学与应用问题,该研究集体自2003年以来,以国家基金委的&ldquo 优秀创新团队&rdquo 为基础与起点,在单自旋、单电子、单原子与单分子层次上构造功能纳米量子结构,将其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未来信息等器件中,做出了一系列居国际前沿或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性工作。基于这些基础性的成果,开发出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和功率密度均比同类产品提升一倍),通过了法国UGAP认证,在电动车辆上获得广泛应用,近2000组电池用于MIA纯电动轿车,并已推广应用到城市混合动力公交车、轨道交通车辆和大规模工业储能等重要领域。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领导并组织实施了主要研究工作。在单自旋、单电子、单原子等层次上实现了纳米量子结构及其原理性器件的构造与物性调控。  陈小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石墨烯等低维材料的生长及其机制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   黄学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作为主要成员开发出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并已推广应用到城市混合动力公交车和轨道交通车辆等重要领域。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李 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杜世萱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张广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胡永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申承民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谷 林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时东霞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王业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杨 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王 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肖文德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郭海明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郭丽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ldquo 蛟龙&rdquo 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研究集体研制的&ldquo 蛟龙&rdquo 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支撑&ldquo 蛟龙&rdquo 号实现深海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精细地形测绘、安全系统控制等功能的关键系统,实现了&ldquo 蛟龙&rdquo 号&ldquo 三大国际领先技术优势&rdquo 中的两项。&ldquo 蛟龙&rdquo 号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2年&ldquo 蛟龙&rdquo 号成功下潜到7062米,创造了同类型潜器新的世界纪录。2013年转入试验性应用后,采集了丰富的海底样品,发现了新的物种,并且经受住了5年70余次的下潜考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和深海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王晓辉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ldquo 蛟龙&rdquo 号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负责人,负责总体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结构的控制系统集成方案。   朱 敏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ldquo 蛟龙&rdquo 号副总设计师,声学系统负责人,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水声通信算法研究和系统研制。   郭威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负责控制系统课题的实施,解决了应急运动控制等诸多关键技术,构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及半物理仿真平台。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杨 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刘开周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朱维庆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张艾群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张东升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祝普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徐立军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赵 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刘烨瑶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崔胜国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傅 翔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武岩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李 彬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任福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刘晓东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于开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俞建成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丹参多酚酸盐项目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中药现代化研究对我国的人口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丹参多酚酸盐项目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核心研制丹参新制剂的设想,通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成功研制了&ldquo 成分明确、质量可控、机理清楚、疗效确切、使用安全&rdquo 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相关技术获得了中国及美国专利的授权。作为中药注射剂,首次开展了丹参多酚酸盐的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首次在临床试验中采用国际标准运动试验证实疗效,并首个完成大规模IV期临床研究。该成果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药现代化的示范项目,同时被中国制药行业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医药品种,并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2006年投产至今,已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012年实现销售突破20亿元,今年预计销售额突破30亿元。该项成果对我国中药现代化、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促进、示范和带动作用。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王逸平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药理学负责人,领导并组织实施了丹参多酚酸盐的心血管药理活性、机制和药代研究,阐明了丹参乙酸镁的重要作用。   宣利江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药学负责人,为丹参药理作用物质基础、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以及产业化等方面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徐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王 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顾云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理与转化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以周琪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ldquo 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理与转化研究集体&rdquo ,在干细胞相关基础与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首次证明完全重编程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多能性水平,该成果被评价为&ldquo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领域里程碑式的工作&rdquo 发现了可以鉴别干细胞多能性的分子标识及其调控机制 实现了不同胚层细胞间的转分化 建立了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并获得首个存活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转基因动物,开辟了基因功能研究新途径等。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一项成果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大医学突破,对于提升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周 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提出总体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等 在各主要方面都作出创新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赵小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李 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王秀杰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   王 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刘 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张 映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佟 曼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骆观正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杨 维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万海峰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的有关规定,经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现将有关建议名单予以公布,同时在中国科学院院网站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授奖建议名单成果的真实性、创新性及影响评价等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并实名形式向中国科学院科技奖励管理部门(发展规划局)提出。凡表明真实身份、如实提出异议意见、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异议为有效异议。发展规划局将会同评审专家,对异议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异议进行核实处理。我们将本着对异议提出者负责的态度予以严格保密。   以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评估奖励处   联 系 人:刘晓东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联系电话:010-68597459   传  真:010-68597421   E-mail:xdliu@cashq.ac.cn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   2013年10月31日
  • 三院士获首届“创新方法成就奖” 2011创新方法高层论坛隆重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2月20日,2011创新方法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以“科学发展与方法支撑”为主题,将深入探讨创新方法如何支撑“十二五”科学发展、创新方法如何支撑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创新方法最新研究前沿等话题。 开幕式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   此次论坛由创新方法研究会主办,得到了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以及科技部条财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具体指导。开幕式由国务院参事、创新方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刘燕华先生主持,科学技术部陈小娅副部长、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徐冠华院士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开幕式。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亦参加了此次活动。 刘燕华理事长、陈小娅副部长、徐冠华院士   作为本次开幕式的重要环节,首届“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方法成就奖”颁奖仪式也一并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委齐让主任宣读了《创新方法研究会关于首届“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方法成就奖”奖励的决定》,他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技术的技术创新,调动广大创新方法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创新方法研究会决定对在创新方法的研究、推广与应用过程中取得杰出成就或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经科技部批准,创新方法研究会设立目前全国唯一的创新方法科技奖——“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方法成就奖”。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特邀顾问、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中国现代大气科学奠基人、2005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因身体不适未能出席)获得此项殊荣。 颁奖现场 闵恩泽院士发表获奖感言   在论坛特邀主旨报告与主题报告大会环节,师昌绪院士、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曲久辉院士、华东师范大学张经院士等专家分别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关于创新方法应用与推广的案例、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作了精彩报告。 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 师昌绪院士报告题目:从几项成功的案例试谈“创新方法” 厦门大学教授 田中群院士报告题目:关于开展科学仪器创新研发工作的一些思考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曲久辉院士报告题目:从认知到反馈——环境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基本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 张经院士报告题目:创新方法与海洋科技发展   与会人员对院士们的报告反应热烈,并积极提问。 观众提问   本次论坛维持两天,明天(21日)的会议将开设5个分论坛,分别就区域创新发展、企业创新发展、科学方法传承与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科学工具创新五个主题进行研讨。仪器信息网还将对科学工具创新分论坛进行详细报道,敬请关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