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交通环境

仪器信息网交通环境专题为您整合交通环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交通环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交通环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交通环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交通环境话题讨论。

交通环境相关的资讯

  • 京津冀首个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建成 监测交通环境污染
    p   随着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大气污染治理及节能减排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根据环保部门测算数据北京本地PM2.5污染中,机动车排放占比达31.1%,成为首要污染源。交通领域已成为三大重点能耗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领域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46f15c1b-b891-4992-bcd0-7e445c4f684b.jpg" title=" 11.png" / /p p   如何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现代交通体系成为未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车流量与空气中PM2.5到底有什么关系?轨道周边噪声振动有多大?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染状况如何? 今天,由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共同建设的: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在北京工业大学正式成立了。今后,这些交通与环境的关系,将拥有更多数据支撑,为北京构建绿色可持续现代交通体系奠定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eeb1012f-add2-445b-8fce-8bdd159b8a2c.jpg" title=" 22.png" / /p p   实验室的工程师李晓祎介绍,实验室通过对交通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旨在建立“实测+模拟仿真+评价”的交通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北京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北京交通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水平,通过科学的量化手段获取准确的数据,反映交通行业污染的真实现状,支撑交通污染规律的研究及环保治理措施的制定,为京津冀区域层面的交通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d32a876e-db26-4cc1-a052-c14eaf0efe72.jpg" title=" 33.png" / /p p   同时李晓祎介绍,作为技术先进、覆盖全面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北京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实验室共有移动源排放检测室、生态环境检测室、噪声和振动检测室、交通水环境检测室、交通大气环境检测室、生态驾驶实验室、绿色道路材料实验室等七大实验室及一台移动环境监测车,拥有车载尾气检测设备、气象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模拟驾驶舱等实验设备近100套,可以全面实现对“人、车、路、环境”交通全要素的检测、评价、相关规律研究,以及污染防控措施研究等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fa565746-79aa-4ac3-8e45-fdff8534dd0f.jpg" title=" 44.png" / /p p   采访中,记者在生态驾驶实验室发现,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驾驶舱里,驾驶员刹车、油门、方向盘转角等高精度、多维度的驾驶行为数据,通过传感器传输都会被显示在评价展示系统上。通过驾驶模拟舱系统,可以提取出车辆动力、行驶轨迹、驾驶员操作行为等参数,生态驾驶实验室形成了集“监测-诊断-矫正-评估”为一体的生态驾驶行为关键技术。通过测试,驾驶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自己平时驾驶行为,从而对不良的驾驶习惯进行纠正、改进。比如在这里,你不但可以知道自己平时的油耗是多少,更能分析出,为什么自己的油耗是这样的一种水平,从而进行改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3ee93bb3-a6be-488b-9809-4cfe13cb25f5.jpg" title=" 55.png" / /p p   现场,记者还看到了印有“交通环境监测车”字样的“移动综合实验室”。车内配大气测定仪、噪声测定仪等监测设备,可以监测一定环境条件下尾气、烟尘烟气、水中油质、微生物监测、施工振动、噪音等30个指标数据。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交通环境监测车6秒就可得出数据,而 PM2.5、PM10浓度含量也可在1个小时内得到结果。已开展的监测结果显示,货运场站内部污染物浓度超过周边环境监测点高达3-19倍。主要货运通道 PM2.5浓度高于周边环境1.33倍,且污染物浓度与断面车流量直接相关。未来,通过对货运场站及通道的环境监测,将为货运行业污染治理措施研究制定提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a38c7e65-9bf3-4920-9626-8de3f0422022.jpg" title=" 66.png" / /p p   实验室的设置和分工是十分专业而且全面的,实验室通过未来的工作,能够为交通领域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清洁美好。 /p p   附:生态驾驶技巧 /p p   1.轻点油门平缓起步,将最初5秒的时速保持在20公里/小时左右 /p p   2.尽量减少加速和制动的次数,保持充分的车间距离 /p p   3.停止不必要的空转,倡导“停车熄火” /p p   4.提前松开油门,利用发动机制动器减速 /p p   5.尽量少用空调 /p p   6.恰当暖机,避免不必要的预热 /p p   7.充分利用道路交通信息,预知交通状况 /p p   8.及时检查胎压 /p p   9.尽量减轻车载 /p p   10.注意停车场所,避免引起交通拥堵 /p
  • 聚光1130万元中标北京交通运输环境监测项目
    近日,聚光科技中标北京市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工程项目&ldquo 实验室及在线监测点设备购置及建设&rdquo 标段,中标金额1129.90万元。   北京市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工程项目分为三个标段,分别为&ldquo 实验室及在线监测点设备购置及建设&rdquo 、&ldquo 监测信息平台建设&rdquo 、&ldquo 项目监理&rdquo 三项内容。其中,第一包被聚光科技获得。   据悉,今年上半年,聚光科技整体运营成本和费用有所增长,产品毛利率略有下降,其中,环境监测系统及运维服务、工业过程分析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实验室分析仪器板块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3.99%、0.73%、0.86%、0.73%。   公司总经理姚纳新在网上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基于环保的现状,环保业务在未来较长时间,都会是重点发展的业务。而工业市场存量需求较大,业务稳定、业务质量高,是重要业务来源。实验室业务空间大,客户质量高,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聚光科技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85亿元,同比增长22.81%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5.90%。
  • 《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p   10月29日,《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在杭州通过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该项目由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完成。 /p p   会议由省交通运输厅建管处处长陈允法主持。省交通运输厅财务处处长邵银泉、科教处处长唐锡军、规划处副处长叶俊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总工张小文,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院长金小平等出席验收会,浙江省公路管理局代表戴京国、浙江省港航管理局陈超、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代表徐志红出席会议。 /p p   交通运输部与环境保护部2013年签署的《关于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共同加强环境保护合作备忘录》明确:“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是国家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行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加,全省交通运输和出行需求迅猛增长,交通运输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减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强行业环保管理工作的需求非常迫切。开展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将为行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规划编制、监督管理、统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也将与浙江省既有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形成合力,显著提高全省环境监测网络的覆盖能力。 /p p   《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在《浙江省公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规划研究》、《浙江省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规划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总结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现状、问题,分析了环境监测需求,提出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的规模和总体布局以及相应的实施安排、保障措施,规划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p p   评审专家认为,《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符合《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的重点监测对象布局及实施原则,满足《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相关技术要求,基本达到了规划编制要求的深度。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近期规划实施方案,明确不同环境监测对象的监测等内容和资金匡算,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可作为规划发布的依据。 /p
  • 我国计划2030年实现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全覆盖
    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成覆盖广泛、布局科学、层次合理、衔接顺畅的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覆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及客货运输活动全过程,覆盖各类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作为交通运输行业首个环境监测网中长期布局规划,《规划》针对全国公路、港口和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提出了布局思路和重点监测对象布局方案,同时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建立健全行业环境监测法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行业环境监测标准与技术规范支撑、加强资金配套和人才培养。   《规划》明确,将依托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进行环境数据的长期系统观测采集,说清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客货运输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掌握交通运输行业污染排放状况、环境影响程度及范围,科学评价交通运输行业环保工作水平,支撑交通运输行业环保战略研究、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制定、监督管理、环保统计和科研等工作的开展。   为规范和指导省级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规划编制工作,《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试行)》与《规划》同时发布,明确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提供了规划研究常用的技术方法。   目前,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共有重点监测对象2537处,涉及272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9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7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29处重要湿地、485处重要水库、180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路段和航道,308处长大隧道,53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494个高速公路收费站,4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41个沿海港口,29个内河港口。
  • 环境监测卫星也在遭遇交通拥堵?(视频)
    日前,NASA科学计算可视化工作室公布了一段新太空视频。该段视频展示了NASA 19颗地球环境监测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画面。其中,Aqua、Aura、CloudSat和Calipso这四颗卫星都是在同一个轨道运行。NASA介绍称,这些卫星身上都安装了15种不同的环境监测设备。相信你看了下面这段视频之后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这19颗卫星面临的&ldquo 交通&rdquo 状况未免也太过拥堵了。
  • 公共交通领域?下一个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关注点
    p   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对环境的监测问题也变得原来越重要。2017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环境监测经过发展已经得到了改善,多地也都建立了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站,保障环境质量。2018年随着室外空气环境监测的覆盖,空气环境监测的关注点也会慢慢发生转移。 /p p   在过去的2017年里,城市内的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主要建立在街头和公园等区域,对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监测。随着空气环境监测的不断覆盖,人们关注到工厂排放和尾气排放的问题。面对问题,政府推出了碳交易市场试点,改善工业污染状况,同时推进新能源汽车建设,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p p   在两大措施逐步推进之后,工厂排放污染物和汽车尾气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对室内环境的监测很可能会得到重视。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领域,极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环境关注的焦点。 /p p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共交通领域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1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广东深圳航空一年的旅客运输量就超过了3200万人次,另外,国内已经有35个城市开通了地铁,日运送旅客超过5000万人次。公共交通行业人流量大,但是环境问题却没有得到重视,北方干燥寒冷,地铁环境容易受外界颗粒物影响 南方潮湿温暖,空气污染中各类细菌、病毒和挥发性气体成份占比较大。 /p p   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地铁的里程数和车站数高居国内第一,环境问题更为突出。上海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如在车载空调新风系统里加装滤网、部分车站的空调箱体里加装电除尘装臵、以及个别车站试验了负离子、活性炭等多种颗粒物去除设备,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监测体系和规范效果并不理想。上海市政协早已经注意到地铁环境空气的问题,并且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议,在车厢和车站建立空气环境在线检测体系,实时监测环境状况。 /p p   近日,环保部发布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提出对于年旅客吞吐量(近期或远期)超过千万人次的机场,要设置机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这正是环保部慢慢对于公共交通领域环境监测的重视,相信随着监测系统的发展,可以很方便快捷的监测到多种场所的空气质量监测。 /p p   好的环境质量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监测好环境,才能保障环境安全。随着室外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普及,影响巨大的公共交通领域,一定会得到人们的重视。 /p
  • 大连大特气体——大连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卓越工程师毕业答辩会于我公司举行
    六月十二日下午,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大连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卓越工程师毕业答辩会如期在我公司举行。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李刚、教研室主任兰喜杰、付杰三名教授与公司总工程师曲庆、学生企业指导老师、全部学员以及学员所在实习部门主管均出席了本次答辩会。 今年在我公司实习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学员共有10人,为历年最多。答辩会上,参与答辩的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同学们汇报了关于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论文,答辩老师分别对同学们就其研发的项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提问,对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并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不断学习、认真专研并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根据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作为大连市十大“青年实习和就业基地”,多年来大连大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与校方共同努力,源源不断培养优秀毕业生,不仅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为企业自身发展继续注入新的力量。
  • 600万!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型扫描电子显微镜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0773-2341SHHW0018/校内编号:招设2023A00077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先进结构与功能镁合金创新平台-环境型扫描电子显微镜预算金额:6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6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设备名称:环境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数量:1套简要技术参数:*1.1、二次电子分辨率:≤0.7nm@15kV(二次电子成像),≤1.2nm@1kV(非样品台减速模式);其余详见“第八章货物需求一览表及技术规格”。设备用途:该设备可以在扫描电镜中完成原位液氛样品的观察与表征,可以对原位电化学反应过程实时动态记录。该系统应用领域广泛,可面向金属腐蚀、电池动力学、化学催化、环境与矿物学等领域实现原位电化学过程的模拟和观察,还原样品真实服役环境下的原位动态电化学反应过程。交货期:合同签订后11个月内交付地点:上海交通大学用户指定地点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1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3月01日 至 2023年03月08日,每天上午9:30至11:30,下午13:30至16: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上海市四平路200号盛泰国际大厦606室方式:(1)投标人报名时须先登录“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化采购平台(https://pboffice.sjtu.edu.cn/)” 供应商注册进行网上注册并通过实名认证。(2)注册转账之后,请务必发邮件说明。邮件主题包含:投标人名称+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邮件附件包含:网上转账凭证。发送至zjzb2022@126.com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联系方式:招采办经办人:陈老师 86-21-54744366/技术联系人:杨老师 1330889439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金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上海市四平路200号盛泰国际大厦606室            联系方式:宋晓飞、张莹莹、朱杨峰 86-21-66059798*108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宋晓飞、张莹莹、朱杨峰电 话:  86-21-66059798*108
  • 交通运输部采购一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1. 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以下简称&ldquo 招标机构&rdquo )受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ldquo 招标人&rdquo )的委托,邀请合格投标人就交通环境监测设备实验室设备购置项目臭氧分析系统等设备采购的货物和有关服务提交密封投标。   2. 潜在的投标人可在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得到进一步的信息和查阅招标文件。   3. 潜在的投标人可在2013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09:30时至16:30时(北京时间)在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购买招标文件,本招标文件每套售价为1200元人民币(邮购需加邮购费1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   4. 所有投标文件应于2013年10月16日上午09:30时(北京时间)之前递交到北京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6层602会议室。   5. 定于2013年10月16日上午09:30时(北京时间),在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的下述地址公开开标。届时请参加投标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出席开标仪式。   招标人名称: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详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240号   邮 编:100029   联 系 人:邵悦   电 话:010- 58278209   传 真:010- 58278235   E-MAIL:   招标机构名称: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   详细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6层   邮 编:100022   电 话:010-56529793   传 真:010-56529727   开 户 行 工行北京商务中心区支行营业室   开 户 名 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   账 号 0200080609006501176
  • 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市场规模超百亿 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减振降噪市场需求增长
    一、噪声污染成现代城市公害,环境噪声成居民投诉重点 噪声污染被列为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问题。2021年3月,世卫组织就发布了《世界听力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听力受损达到1/5,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预计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 中国城市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多数城市处于噪声污染的中等水平,许多城市生活区噪声已高于60dB,成为中国现代城市的一大公害。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对2019年全国声环境情况以及环境噪声投诉情况进行了汇总和描述如下: 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079个点位。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2.4%,夜间总点次达标率为74.4%;其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达标率最低,为51.8%;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3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6.8dB(A);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次达标率、区域声环境质量及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均劣于全国平均水平。图表1:2019年全国城市各类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 2019年,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涉及噪声的举报占比为38.1%,位列各污染要素的第2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宁静”生活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环境噪声成为环境投诉的焦点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其污染评估和治理工程也再次成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热点。 针对环境噪声污染突出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牵头起草。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认真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修订草案建议稿。预计新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环境噪声防治会有更高标准,责任主体将更加明确,这将带来噪声治理市场的扩大。二、噪声与振动控制总产值超百亿,交通领域占据半壁江山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2015年至2019年五年期间,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总产值随国家整体经济情况有所波动,具体如下图所示:图表2:2015-2019年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亿元) 2019年全国环境噪声与控制污染防治行业的总产值为128亿元,其中交通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产值为50亿元,工业企业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产值为16亿元,社会生活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产值为20亿元,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服务产值为8亿元,其他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产值为34亿元。各领域占比情况具体如下图所示:图表3:2019年全国环境噪声与控制污染防治行业各领域产值占比(亿元,%) 未来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热点将仍然集中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和地铁沿线建筑振动控制以及建筑内动力设备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工业领域的分布式能源企业、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与建材等行业建设项目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新型声学材料以及智能化的降噪研究开发等多个方面。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已经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预计法规将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的治理要求,必将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减振降噪市场需求增长,行业盈利能力较高一、轨道交通发展带动减振降噪市场需求增长 我国已经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方面,要求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未来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保持较高的强度,发展迅速。而减振降噪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求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轨道交通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应的减震降噪市场需求的增加。图表1:截止2020年底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布(公里) TOD上盖开发日益成为热点,减振降噪效果直接影响上盖物业的商业价值,必将导致业主方加大上盖物业开发中减震降噪的投入;而轨道的日常运维、病害防治市场逐步向第三方专业公司开放,也都带来减振降噪市场规模的扩大。 同时,伴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建筑的不断竣工投入使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趋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噪声与振动污染容忍度越来越低,同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持续修订,一大批技术规范的推出,对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提出更高标准与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需求。 此外,由减振降噪技术发展驱动,各类新材料、新工艺将不断出现和应用,既激发了存量市场的巨大升级潜力,也将孕育新的市场需求。二、轨道交通振降噪治行业利润水平及竞争格局 在轨道交通领域,由于准入门槛高、技术水平复杂,产品毛利也较高,行业利润水平主要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竞争情况的影响。 目前,行业内主要通过招标选择产品和方案供应商,对企业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淘汰速度和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快。国内从事减震降噪服务的企业数量众多,但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具有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技术指标要求高、项目工程管理要求严格等特点,而且招投标时还需要具有历史业绩和项目经验。 因此,国内目前能够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治理的企业数量较少,尤其是能独立承接高等、特殊等级减振降噪综合治理方案的企业更少。市场竞争最终由单一价格竞争转向了技术、资金、品牌、服务、营销网络和市场推广能力等的综合实力竞争,具有综合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仍将继续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由于行业处于高水平综合实力竞争,竞争程度较小,因此行业能维持较高利润水平。
  • 1000万!上海交通大学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兰州大学强磁场环境低温系统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LZU-2024-141-HW-GK项目名称:兰州大学强磁场环境低温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详见采购文件第四章 采购项目需求序号标的名称品目编码所属行业计量单位数量是否进口采购预算(万元)1液氦测试杜瓦A02050999制造业套1否5002▲氦气液化设备A02052204制造业套1否3氦气纯化设备A02052201制造业套1否4氦气回收设备A02360700制造业套1否5制冷机A02052301制造业台7否6氦气压缩机A02052199制造业台7否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生效后180个日历日内供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22日 至 2024年07月29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s://ggzyjy.gansu.gov.cn)在线免费获得。方式:社会公众可通过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免费下载或查阅招标文件。拟参与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潜在投标人需先在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网上注册,获取“用户名+密码+验证码”,以软认证方式登录;也可以用数字证书(CA)方式登录。这两种方式均可进行“我要投标”等后续工作。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兰州大学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联系方式:杨老师 刘老师 0931-891293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兰州西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350号第2单元26层001室            联系方式:赵炜 罗春林 13919187976 18109463645 1099404655@qq.com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胡老师电 话:  18509316719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0834-2441SH24A295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预算金额: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交货期交货地点1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1台2.2 样品从进样室导入分析室的时间≤5min。分析腔室最佳真空度≤9.0×10-8 Pa。 (详见第八章 技术规格)签订合同后6个月内关境外货物:CIP上海交通大学指定地点关境内货物:上海交通大学指定地点注:本次招标采购的设备已完成进口产品论证备案。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6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19日 至 2024年07月26日,每天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上海市共和新路1301号D座二楼方式:详见其他补充事宜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联系方式:吴老师 86-21-54747300,技术联系人:艾老师 86-1500090658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上海中招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上海市共和新路1301号D座二楼            联系方式:林佳文、吴乾清 电话:86-21-66271932、86-21-66272327,13764352603@163.com、18930181850@163.com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林佳文、吴乾清电 话:  86-21-66271932、86-21-66272327
  • 小工具,大领域: 探索电化学在细胞微环境与即时诊断技术中的新应用 ——访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菲副教授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哈佛仪器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亚太区首个示范实验室的新闻,年轻的李菲博士作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代表和哈佛仪器的高层领导在实验室门口合了影。没过多久,又发现她作为嘉宾应邀参加第十七届BCEIA电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于是,仪器信息网的编辑联系了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菲副教授,并对她目前主要开展的细胞微环境电化学检测和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的研究做了采访。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e24c4c0-30a4-4fd2-b943-3e35751d94bd.jpg" title=" IMG_098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李菲副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李菲,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导。李菲博士在以电化学方法为基础、将各种显微镜技术、光电分析手段与微/纳技术相结合的新能源纳米材料光电催化和生物体系电化学检测方面有超过16年的研究经历,特别是在扫描探针显微镜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和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和构建各种细胞纳米探针应用于细胞电化学检测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已在Chem. Rev., Materials Science & amp Engineering R、Adv. Func. Mater.、J. Am. Chem. Soc.、Nano Research、J. Phys. Chem. C、Analyst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H因子18,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李菲2001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紧接着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分析化学硕士学位,导师是邵元华教授,他也是最早将微界面电化学扫描探针技术引入中国的学者。之后李菲获得英国政府海外留学生全额奖学金赴英国华威大学攻读博士,并于2008年取得电化学博士学位。李菲的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课题一直在做基础性研究。博士毕业后,她思考今后要做些什么。当前和人类最相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环境,另一个是生命健康。针对这两个问题,李菲后来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的第一个博士后研究方向转入新能源领域,研究新能源纳米材料的界面电催化过程。在瑞士完成第一个博士后研究后,为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她紧接着联系了美国天普大学的第二个博士后,和美国导师一起开发纳米级探针来检测细胞释放的神经物质。2010年3月李菲博士回国并应聘于西安交通大学,并于同年加入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BEBC),并继续从事新能源纳米材料光电催化和细胞电化学检测方面的研究。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首选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自己回国后的科研平台时,她说“西安是我家乡,西安交大是西部最好的学校之一,原来的211和985、最近刚入选的双一流高校。西交大除了学校的名气之外,学校的理、工、医紧密联系(比如西安交大2000年并校之后,有13个附属医院),多学科交叉的平台好。做新能源材料和生命科学领域电分析化学研究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合作者,特别对于与材料和生命科学相关的交叉研究,西安交大是个很好的选择。比如,目前我所在的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Bioinspired Engineering and Biomechanics Center (BEBC)),就有物理、机械、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临床医生)等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和学生,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合作平台。”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在不断探索中深入细胞微环境电化学检测领域的研究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细胞三维微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构建和调控细胞三维微环境,对病理机理、组织再生和药物筛选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原位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的行为有助于理解基本细胞功能和病理学研究。李菲博士在西安交通大学从事的研究领域之一就是应用新型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相结合,原位、实时表征三维细胞微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和行为。她所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关于细胞微环境电化学检测领域的科研项目已有10余项,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的“力-电耦合微环境对心肌细胞形态和多行为影响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获得了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科学部)指南提到:分析化学学科资助的范围从肉眼可见的宏观复杂结构到单个分子的分析与检测,旨在建立创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可以看出,指南已经在偏向单细胞分析和单分子检测领域。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优势与机遇并存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传统的分析技术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其中,分析设备正走向微型化、集成化和便携化。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是李菲博士的另外一个研究领域。纸基芯片是以纸代替传统的石英、玻璃、硅、高聚物等材料,在纸的表面加工出具有一定结构的微流体通道的微型分析器件,结合了微流控技术和纸的优点。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的主要特点包括:制作成本低廉,来源广泛,环境友好,液体在芯片上的流动依靠毛细作用,不需要额外的泵。并可通过叠加多层纸的办法实现三维纸基装置的构建,用于癌症检测和抗癌药物的筛选。另外,纸基芯片在设计上能包含更多的功能,并可用于高通量检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纸基芯片的制备首先在纸基底上构建样品区和亲水性通道,方法有很多种,如石蜡打印、切割等方法,再在反应区制备检测传感元件。当样品到达检测区域时反应产生光/电信号完成检测。李菲团队在这些研究领域都有涉及,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简单的笔写装置在纸基底上构建石蜡通道以及制备电极用于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能够实现用户自定义(DIY)设计,并且可与二维移动平台结合实现自动制备。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5年微流控芯片的市场规模约为28亿美金,到2018年市场规模为58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7%。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作为微流控芯片的一种,在临床诊断市场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目前纸基芯片的制备方法虽然简单,但还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还未实现批量生产,另外还需跟进小型化纸基检测结果读取装置的开发。再者,纸基芯片的上游产业包括造纸和试剂的研发等行业,如果造纸厂商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开发出不同特性的纸(如不同透光性、孔径、孔隙率等),试剂厂商能够开发出批次差异性更低、稳定方便纸上存储的试剂,纸基芯片产业化会更容易实现,应用领域也会更加广泛。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纸基芯片技术革新改变人类生活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可以设想到颠覆性的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技术革新有很多,将来会有更多种类的纸基材料应用到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例如,使用可降解的糯米纸可实现在一定监测周期后自行脱落,实现定期失效的瞬态柔性可穿戴电子的制备;纸与打印机、笔都是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材料及工具,利用打印、笔写技术使得电子电路跃然纸上,可分别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和快速、个性化制备纸基电子可穿戴设备的需求;目前纸基柔性电子研究多为基于纸实现电导体、应变传感等简单功能的研究,作为独立集成器件实现复杂的健康监测功能仍有待探索;纸作为产品的封装存储,廉价易得,却也较为脆弱,褶皱、破损、腐蚀等情况均会对纸基电子的功能实现造成影响,考虑到纸基可穿戴设备巨大的商业前景,有必要对其封装存储等问题进行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利用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制成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可以轻松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婴幼儿的睡眠状态进行实施监控,对司机的疲劳驾驶进行实时预警......这些纸基即时检测芯片得到的实时生化指标数据信息可与手机医学、云服务和远程医疗等结合,为运动、康复、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与支持。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nbsp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后记 /strong :“做科研,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探索未知领域,真正解决科学问题,增加人类对自然和自身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上书架;另一方面,孕育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就是上货架。目前,随着人们对食品、环境安全和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与疾病相关的细胞层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于食品、环境安全和健康监测的即时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国内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虽然现阶段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相信在国内外李菲博士等的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这些研究将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推动更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实现即时检测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物和疾病的发展过程。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采访撰稿:王明 br/ /span /p
  •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签订锥形量热仪采购合同
    莫帝斯燃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同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签订FESTEC 锥形量热仪采购合同,预计将于2011年11月投入使用。   目前,表征材料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较多,如氧指数(LOI) 法、UL 标准中的水平垂直燃烧法及NBS烟密度测试箱法等。它们多是传统的小型试验方法,试验操作环境与真实火灾相差较大,试验获得的数据也只能用于一定试验条件下材料间燃烧性能的相对比较,不能作为评价材料在真实火灾中行为的依据。为能客观地评价真实火灾中材料的燃烧性能,1982 年Babrauskas 等人开发设计了锥形量热仪(Cone Calorimeter ,简称锥形量热仪) 这一先进的试验仪器。锥形量热仪的燃烧环境极相似于真实的燃烧环境,其试验结果与大型燃烧试验结果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能够表征出材料的燃烧性能,在评价材料、材料设计和火灾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不断研制和改进, 锥形量热仪现在已成为研究火灾和评定材料燃烧性能的理想试验仪器。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通过采购FESTEC锥形量热仪可对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烟密度性能、材料热失重状态、热总量等指标进行科学的研究及了解,配备该设备必将推动我国轨道交通非金属材料科学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把科研利器。     用户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常州轨道交通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轨道交通属于常州市重点发展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目前全市有50多家轨道交通零部件生产企业,年产值达150亿元。 西南交大在常州科教城建设研究院,常州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强大的科研力量,为常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和产业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他希望研究院能迅速与常州市的民营企业相结合,通过3-5年的建设,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道路。 www.motis-tech.com www.firetester.cn
  • 智慧交通新时代:FLIR智能交通传感器满足城市通行的多元化
    智慧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提升通勤效率的重要途径。当前,信息、智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城市智慧交通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FLIR提供的智能交通运输解决方案,利用智能红外成像和可见光成像系统来监测车流并检测意外事件,无论照明条件和天气状况如何,都可以很好地向旅客传达前方危险、延误和备选路线等信息。今天,小菲就来给大家推荐三款FLIR智能交通红外传感器一起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在交通领域发光发热~信号控制FLIR的交通传感器优化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此外,FLIR交通传感器还有助于优化行人和骑车人的交通流量,改善他们在繁忙交通场景中的安全。FLIR ThermiCam AI 是一款面向复杂城市环境交通监测的智能红外成像传感器,用于可靠地检测和区分道路的使用者。ThermiCam AI 配备了基于25年以上交通检测经验的AI算法以及同类的红外成像,能够提供连续的视频流和数据采集,让城市更加安全、更加高效。基于边缘计算的高级AI技术能够在任何光照条件下追踪目标,进而高效地区分和采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详细数据,用于做出更好的城市规划决策。案例分享:交通拥堵问题难治理?FLIR人工智能交通传感器轻松解决提高安全性快速识别和响应道路上和隧道中的交通事件是任何高效交通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能力。FLIR交通用红外热像仪和传感器能够在富有挑战性的光照和天气条件下可靠地检测交通事件,包括碰撞、停驶车辆和逆行车辆,这就使得十字路口、人行横道和隧道变得更安全、更有效。FLIR ThermiCam V2X是一款集成V2X技术的智能红外传感器,采用多核处理器架构,可同时支持红外检测和V2X消息处理。V2X基于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从而警告驾驶员可能导致碰撞的潜在危险情况,例如前方存在刹车困难的车辆,使他们能够相应地调整速度并以更省油的方式驾驶。车载装置和路边装置(车辆和基础设施)不断发送和接收信息。V2X在为连接驾驶和自动驾驶铺路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案例分享:德国汉堡成功优化城市交通,FLIR智能红外交通传感器“功不可没”!交通数据分析FLIR的热分析和可视化分析能生成有价值的交通数据,包括停车线处或交叉口之间的计数、占用率和分类。FLIR传感器将监测数据和车流数据上传到云端,根据连续的数据流生成详尽、直观的报告。通过FLIR智能红外传感器得到的分析结果,有助于做出明智的城市规划决策,从而减少事故易发区域和交通瓶颈。FLIR ThermiCam2是一款智能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骑行者和行人,实现动态交通信号控制和数据采集。集成Wi-Fi技术,可同时进行红外检测、旅行时间和延迟时间计算。ThermiCam2依靠热能工作,不依赖光,因而能实现24/7全天候交通流监控,还可以在夜间、眩光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检测道路使用者。ThermiCam2通过Acyclica云平台融合数据,生成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十字路口数据,然后智能分析系统将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交通洞见,还可帮助人们了解交通控制系统的性能。案例分享:交通事故频发?FLIR ThermiCam传感器助力保障新西兰骑行安全FLIR热像仪、传感器和软件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地的道路交通管理方式。我们久经现场验证的独特解决方案,可帮助世界各地的汽车、行人和自行车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安全平稳地行驶。关于FLIR智能交通红外传感器,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呢?联系我们,让专业人士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吧~新品免费试用目前,Teledyne FLIR正在进行一场2021年终新品免费试用的活动,无论是FLIR A50/A70研发套件,还是FLIR A50/A70图像流/智能传感器热像仪,亦或是FLIR Si124-PD:局部放电检测声像仪,还有FLIR Si124-LD:压缩空气泄漏检测声像仪,以及FLIR E96 高级热像仪都在此次活动当中哦~当然如果您想试用其他产品,小菲也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所以,小伙伴们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资料,我们将安排专人上门为您演示!填好资料,坐等上门演示
  • 交通气象移动观测新手段
    交通气象移动观测新手段背景 道路交通安全与国民经济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而变化多端的天气对道路交通运行安全与畅通具有极大的影响。随着现代公路运输体系所追求的快速、高效和安全理念的提出,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道路行车安全也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交通管理者的广泛关注。这些极端天气的影响体现在强风、路面积水、降雪、降温结冰、夏季高温(爆胎)、团雾等等。 为了缓解天气对于道路交通的不利影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生命损失,我们必须密切监测道路交通气象的变化。目前常规的监测手段是布设固定交通气象监测站,固定站点可以全天候24小时在线监测,但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劣势:一,覆盖面小,仅监测一个点,整个路段的代表性不足;二,高密度固定点 安装造成成本增加。Lufft作为交通气象行业的引领者,在道路交通气象安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完整的解决方案,重点开发的移动路面传感器MARWIS-UMB为交通气象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移动监测方案 Lufft MARWIS-UMB移动式路面传感器能同时测量:路面状况、路面温度、环境温度、水膜高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雪厚、含冰比例和摩擦系数等环境参数。通过磁力吸盘方便地安装于不同款的车上,实时高频率采集道路和环境参数为各种应用提供数据决策支撑。由于开放的接口协议,MARWIS很容易地集成到各种监测系统中。 MARWIS的集成方式分两种:一,通过无线蓝牙接口连接到终端(手机、平板),经终端的网络传输数据到中心平台,如图1所示;二,通过有线RS485接口连接到本地数据采集器,经数据采集器的网络传输到中心平台,如图2所示。 图1 无线蓝牙模式 图2 有线RS485模式 产品特点- 动态实时监测路面和大气环境参数;-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精准测量水膜厚度;- 内部100Hz的采集频率,高密度采点;- 用于校准、数据查看和数据传输的APP;- 磁力吸盘,易于安装到各种车型;- 支持蓝牙、RS-485或CAN-BUS多种接口并行传输;应用场景- 构建移动气象站,弥补固定站点的不足;- 特种车辆限速预警;- 助力热谱地图技术采集关键指标数据;- 自动控制喷洒水或融雪剂;- 与机场跑道新规范无缝衔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为无人驾驶和车路协同护航;应用案例移动巡逻车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美国马里兰州道路实时监测(52台MARWIS)
  • 菲力尔FLIR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视频检测中的四大应用范畴
    FLIR智能交通部门拥有最专业的知识,并提供智能交通检测和监控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通过将可视摄像机或热像仪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结合,为全球的交通管理者提供一整套交通流管理和监控的完美解决方案。热成像技术让FLIR ITS 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如虎添翼。 FLIR智能交通系统(ITS)正掀起一场全球道路交通流量监控革命。无论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道路中、隧道中、公共交通中,我们独特的解决方案都能帮助确保车辆、行人或非机动车的安全、流畅移动。一、城市交通优化驾车者、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流量1、用于交叉路口控制的车辆状态检测FLIR视频检测技术可靠性强,可精确替代线圈和其它检测技术,用于交叉口信号控制和管理。Traficon的一体化TrafiCam传感器提供关于驶近或等待在交叉口车辆的检测信息。2、人行道状态检测FLIR的人行道状态探测器SafeWalk和C-Walk能够为行人提供合理的绿灯时间和可见性,以此为驾车人和脆弱行人的移动和安全保驾护航。3、队列检测和数据收集智能传感器和检测板是在公路和城际道路上收集交通数据、监控交通流量和模拟车道的节约型解决方案。也可临时或永久用于在所有天气状况下持续收集多种道路上的所有相关交通数据,如交通量、速度、占用率和分类。二、道路交通监控避免道路和公路事故和交通堵塞1、交通数据FLIR探测器提供可用于统计用途的标准交通数据:交通量、速度、占用率、分类、间隔时间、车流速度、车道占用率……2、流量监控大都市区的交通堵塞不断加剧,流动性受限。精确监控平均车流速度,有助于识别不同的服务水平(如:通畅、密集、堵塞、排队)。 其它应用包括道路作业和计算行驶时间期间基于来自VIP探测器流量信息的队列监控。3、自动交通事件检测FLIR技术确保快速检测停驶车辆或错向行驶司机,以便加速干预、挽救生命。三、隧道交通监控挽救隧道中的生命&避免发生二次事故隧道可能是最危险的监控环境。一场交通事件可迅速升级为重大悲剧:困在隧道的人无法逃脱! 如今越来越多的交通管理机构确信绝对有必要投资于交通事件管理。 通过对热像仪所拍摄图像的实时分析,FLIR隧道事件检测模块能够在几秒内检测到所有重大事件:车辆停驶、错向行驶、排队、慢速行驶车辆、坠落物…… 在如此短暂时间内检测和快速的事件核实能大大降低事件的影响,防止发生二次事故。四、公共交通避免事故&损坏基础设施1、铁路交道口的车辆检测FLIR热像仪通过检测是否有车辆停在轨道上挡住驶来火车的通道,避免在平交道口火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借此,警告火车或电车驾驶员即将到来的危险或激活报警灯。2、检测轨道上的人FLIR热像仪能够检测地铁、电车或铁路轨道上的人。无论是有人从站台上不慎跌下,还是有意在轨道上行走,FLIR热像仪可在任何周围照明条件下确保对轨道或隧道实施全天候检测。3、驾驶员视觉增强安装在机电车上的FLIR热像夜视系统能够让驾驶员在完全漆黑或恶劣天气状况下看清晰。与传统的车头灯相比,该系统具备超强的潜在风险检测能力,如轨道上的行人、汽车、动物等。 FLIR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FLIR ITS) 在交通管理应用中广受全球交通管理者的青睐。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已有超过10万台视频检测器投入运行。我们的系统目前正对总长超过750公里的隧道进行连续监控。 如果您对我们的应用感兴趣,可以点击访问“菲力尔中国”展位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可以免费提供更多的应用案例,以帮助到您。
  • “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科学技术厅(局、委),中央管理的交通运输企业,交通运输部各共建高校,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落实《“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相关任务,统筹推进“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制定了《“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2022年3月10日“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一、发展现状与形势“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领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特大桥梁、长大隧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支撑建成了洋山港四期、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等一批国家重大交通工程。高速列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样车成功试跑,智能船舶“大智号”“凯征号”成功交付使用,C919大型客机准备运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世界第一,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网络货运、共享单车、无人配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出台了深化科技改革、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建设了一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同时,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短板弱项: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储备不足,关键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不足,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规模不大,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需求存在差距。“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交通运输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更加注重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更好服务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交通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精准补齐短板,要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及国家重大战略通道建设、综合运输智能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和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先进适用、智能可控交通装备,要强化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与交通运输一体融合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效,要以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为契机,围绕智能绿色交通全面发力,抢占交通运输科技制高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要实现“三个转变”,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中央科技改革政策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实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形成支撑交通运输全面创新的政策体系。二、发展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重大科技研发应用和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二)基本原则。自立自强。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把激发创新活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政策着力点,推动中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在交通运输领域先行先试,营造广聚英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创新环境。开放协同。推动政产学研用联动,强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和城市交通协同发展,促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应用牵引。聚焦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以应用为主的特性,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交通运输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著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北斗导航系统、工业互联网、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加速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广泛涌现。其中,在基础设施上,掌握30公里以上长大隧道建造技术,长寿命路面设计施工能力、特大桥梁和长大隧道自动化监测检测能力明显提升;在交通装备上,具备交付运营时速400公里高速轮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移动装备的技术能力,掌握500米饱和潜水装备制造、施工作业技术能力,具备10万吨深水救助打捞技术保障能力;在运输服务上,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机场智能运行管控等技术在部分场景得到示范应用。——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初步建成覆盖全国主要节点和关键工程的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公共安全等领域布局30家以上行业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中心,依托重大工程建设布局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新增3家以上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5家以上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30家以上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高层次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形成梯队化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环境明显优化。中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关举措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深化落实,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本多方协同的交通运输科技投入体系更加完善,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化的交通运输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建成,发现、培养、评价、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各类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激发。三、重点研发任务(一)基础设施。围绕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理论方法与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维养及改造、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综合交通运输理论方法与技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体系,开展交通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协同、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设计及协同运行、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优化配置、综合运输通道多方式共线与断面优化等理论与技术研究。打造韧性交通系统,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和承载力提升理论方法与技术。突破城市内外多模式交通衔接规划与建设运营技术。推动枢纽集群资源优化与效能提升、邮政寄递网核心枢纽优化等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开展沿江沿海沿边通道、跨流域航道网、深远海离岸工程、大型邮政航空陆运枢纽和仓储配送中心、高升程大吨位升船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推动高原特长隧道、多年冻土筑路技术等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悬浮隧道设计理论及跨海峡通道建设技术前期研究,加强高性能工程材料、新型结构体系等研发应用。开展设计时速12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系统前期研究。基础设施维养及改造技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开展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化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攻克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智能感知、实时监测评估、结构无损检测、服役性能提升与延寿等技术,着力突破工程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基础设施预防性养护、快速维养修复及扩容改造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化、快速化、智能化维养水平。专栏1: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工程建立基础设施长期服役性能观测研究能力体系,依托道路、桥梁、隧道、港口、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布设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通过长周期科学观测和大数据分析,构建具有我国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特点的基础设施性能评估与设计基础理论体系,研发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服役性能智能传感监测设备,为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等技术标准完善、养护科学决策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研发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关键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状态信息传输与组网、交通专用公共数字地图、高效安全云/边协同控制等技术,构建高精度交通公共地理信息平台。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软件,突破软件体系架构、逻辑功能架构、统一编码等技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设计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升基础设施性能参数可溯源和可监控性。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赋能交通运输发展,推动港站(区)智能调度、设备远程操控、自动运行等技术研究应用;支持机场智能运行监控、自助智能服务、智慧能源管理等技术研发应用取得突破;研制邮政网点普遍服务智能设备,构建新一代邮政数字地图,推动仓储库存数字化管理、车辆货物自动匹配、园区装备智能调度等技术研究应用。专栏2: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表征基础理论与方法,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标准体系。攻克新一代基础设施精细化感知、数字孪生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装备、产品和监管与服务系统。依托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数字化。加快形成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软件。(二)交通装备。围绕提升交通装备安全智能绿色技术及标准化水平,实现主要交通装备国际引领,创建自主式交通系统技术体系,重点突破智能绿色载运装备、专用作业保障装备、新型载运工具等领域关键技术。智能绿色载运装备技术。推动载运装备结构轻量化、动力清洁化和架构谱系化等共性本构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突破燃料电池、高效驱动电机、车路协同无线通信、车辆主动防护及自动预警等技术,研发测试评估与试验验证等工具和平台,实现自动驾驶车辆有条件应用运营。推动内河、沿海、远洋和极地船舶的船型谱系化研发,突破大推力全回转推进器、双燃料发动机等关键技术,突破智能绿色船舶总体设计、智能感知、通信联网、自主决策、远程控制、孪生验证及测试等理论和技术,推动大型邮轮和游艇设计建造、专业检验、运营维护和供应链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时速600公里级以上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标准化地铁列车等轨道交通装备持续研发应用。推动大型飞机设计和新构型研发,研制无人智能飞行器、高原型大载重无人机、新能源驱动航空器等装备。发展适应多式联运的交通装备。专用作业保障装备技术。开展专用作业装备研究,研发智慧工地、深海工程作业、自动化港作机械等装备,强化桥隧工程、整跨吊运安装设备等工程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推动多功能高性能智能检测养护机器人研发应用。开展专用保障装备研发,推动自然灾害交通快速抢通保通装备、交通事故救援机器人、深远海航行安全保障和应急搜救装备、救助航空器、适应特种环境的油品及危化品回收装备等研发应用。专栏3:交通运输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聚焦载运工具、工程装备、生产作业装备、应急保障装备等交通装备的瓶颈问题,攻克高性能轴承、齿轮、高性能传感器、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专业工程软件系统及高性能合金和复合材料技术,推动交通装备动力传动系统、大推力/大功率发动机等研发,强化海上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岸基雷达、惯导仪等国产化研发应用,加强装备系统集成研发与应用,逐步实现交通装备瓶颈突破和国际引领。创建自主式交通系统技术体系,研究系统数字化、全息感知、互操作、交通计算、自主运行等共性技术,形成支撑道路自动驾驶、智能轨道交通、自主水运和自主飞行等未来交通形态的核心技术与系统装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攻关与示范应用,提升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和水平。新型载运工具技术研究。推进多栖化载运装备研发和应用示范。开展超高速商用飞机、超高速列车等新型载运工具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择机规划建设中试试验线。(三)运输服务。围绕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与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开展高品质智能客运、经济高效智慧物流、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高品质智能客运关键技术。提升客运智能化水平,攻克出行行为智能感知和预测、客票云端处理、交通流智能监控与评估等技术。推动旅客联程联运发展,突破智能协同调度、跨运输方式联网售票、多模式交通供需耦合及协同服务等技术。发展适应多样化、超高速和多栖化交通导向的运输组织与服务技术。研究客运滚装港口智能运营管理、客轮与客滚船自主适航等技术。强化飞行智能管控、航空器自主适航审定技术研发,推动空地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广域协同共享与安全可靠服务等技术发展。经济高效智慧物流关键技术。推动物流智能化发展,突破智能仓储和输送、智能分拣和装卸、智能安检、智能载运单元、农村交邮智能融合等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等装备设施。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开展跨运输方式智能协同和快速换装转运、物流枢纽协同优化与集成控制、邮政寄递网络扩容升级等技术研究。研发应用冷链保温箱、智能生鲜自提柜、冷藏车、冷链温控系统等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高铁快运、无人机(车)物流递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城市地下智慧物流配送系统前期研究。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技术。推动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研究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理论方法,突破数据驱动的交通运行精准感知、在线仿真决策、需求响应调度与智慧出行服务等技术,攻克轨道交通网大规模客流风险主动防控与疏导、城市多模式交通协同运行管控及评价等技术,推进适应城市空间形态及出行特性的公共交通与个性化出行、共享出行和慢行系统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内外交通协同,加强城市内外交通监测、组织调度、出行服务信息融合,推动多制式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协同互通、区域交通控制与诱导一体化等技术研究。(四)智慧交通。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推动5G通信技术应用,实现重点运输通道全天候、全要素、全过程实时监测。突破道路交通运输组织、路网监测、仿真测试、运营管控等智能化、自主化技术。攻克船舶环境感知与智能航行、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船岸通信等技术,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平台和智慧航运综合服务平台。研发新一代轨道交通移动闭塞/车车通信及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智慧行车、智慧车站调度等技术。研发新一代空管系统,推进空中交通运行服务、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智能化,突破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混合运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技术。突破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邮政快递收寄、安检、投递、客服等技术,构建绿色与智能邮政科技产品的测评体系。专栏4: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工程自动驾驶先导应用,围绕道路运输、城市出行与物流、园区客货运输、港区运输和集疏运、特定场景作业等,构建一批试点应用场景,推动智能汽车技术、智慧道路技术和车路协同技术融合发展,提升自动驾驶车辆运行与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形成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应用方案。智能航运先导应用,围绕内河(运河)、沿海、港区、船闸、特定水域等场景,实施一批具有试点效果、可推广应用的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工程,探索智能航运技术成果业务化应用路径,积累构建智能航运新业态的经验,形成一批构建智能航运系统的方案、标准和规章,加快引领智能航运发展。智慧工地先导应用,通过技术集成应用和关键技术研发,探索智慧工地解决方案,从环境智能感知、质量安全智能控制、数据自动采集及大数据分析、少人或无人化施工技术与装备、工地智能化管控五大方面,推动机场、道路、隧道、航道、桥梁、高速铁路等智慧工地的典型应用试点。智慧邮政先导应用,推动数字邮政顶层设计、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和邮政普遍服务升级换代,推进智能视频、智能安检、智能语音和通用寄递编码,邮政快递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的研发及试点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技术。研发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系统的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关键技术和装备,突破面向多应用场景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完善北斗应用相关标准规范,构建交通运输领域北斗应用的检测认证体系。推动北斗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能铁路、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北斗在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运输服务领域的推广,构建北斗交通产业链。专栏5:北斗导航系统智能化应用工程开展精准感知技术研究,开展陆海空天复杂交通环境下连续、无缝、全天候、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研究。研究船舶、海冰、污染物等要素特征自动化提取及动态跟踪技术,形成交通运输行业泛在、无缝、高精度感知能力。加快突破受遮挡的交通通道及隧道内环境的泛在感知技术。开展融合通信技术研究,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与Inmarsat /VSAT/VDES 等系统融合,实现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国际海事、高通量、窄带、应急等)资源的互联互通,为铁路客货运输、高速公路运行、船舶实时动态、跨境陆海运输、重大活动保障、交通灾难应急、民航航班飞行追踪等提供安全、可靠、互备的通信链路。推进北斗在电子支付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支持北斗自由流收费的路侧系统、车载系统和云服务系统;研究北斗停车智能收费、智能充电以及停车位资源智能管理与统计分析技术。推进北斗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基于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及具备综合性能的船载终端,以及在应急救援救生设备上的报警示位终端和船载岸基监控平台技术。研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保障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北斗为主”导航定位及多维度分析数据综合可视化展现;研究北斗导航、空天遥感等技术在港口自动化、智慧服务区的技术应用;深化北斗全球航运示范应用。(五)安全交通。围绕提升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从交通运输本质安全、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三方面,开展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部署。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应急技术。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复杂环境基础设施安全性能劣化机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灾变理论、复合链式灾害机理等研究。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突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山地灾害影响、无人区公路灾害监测、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全要素水上区域大交管、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探测与预警等技术。交通安全生产保障与协同管控技术。提高交通网数字化安全监管水平,开展交通网运行状态动态监测预警、风险智能评估、高效智能管控等技术研究。提升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开展危险货物综合运输全过程安全风险防控、储运安全状态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高效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重大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安全运行风险监测与智能管控技术研发,推动港口安全生产检测监测预警、风险智能辨识与管控等技术研发,攻克基于船岸协同的内河航运安全管控与应急搜救技术,推动深远海航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提高关键岗位适岗状态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突破岗前适岗性身心健康快速检测及评价、出岗状态快速智能评估、在岗状态多维多模态感知/在线智能监测/动态风险识别及人机交互主动干预、突发非适岗状态下辅助避险驾驶及主动求救等技术与装备。交通应急与服务保障技术。提升综合交通应急与服务保障能力,开展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现场态势感知、应急演练等技术设备研发,重点突破综合交通资源协同组织与应急响应、无人智慧救援等关键技术。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开展应急设施网络优化布局方法和应急物资运输指挥调度等技术研发。提升应急处置装备保障水平,研制面向长大隧道、枢纽船闸等特殊交通基础设施的应急处置装备,研发面向长大区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抢险装备,攻克大深度饱和潜水应用、大吨位深水抢险打捞、海上遇险目标立体搜寻与高清晰观测、水上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大型客滚船事故险情处置等水上应急关键技术装备。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防控能力,研究综合交通网络旅客精准溯源及甄别、大客流非接触式快速安全检测及健康检疫筛查、客运车辆快速安检、载运工具快速消毒、载运工具生物安全防控、生物隔离集装箱等技术及装备。专栏6:水上交通安全应急保障技术攻坚工程大深度饱和潜水成套技术研发应用。研发大吨位深水打捞环境作业模拟平台、500米饱和潜水施工作业技术、潜水员加减压和巡潜优化技术、500米饱和潜水设备关键技术、适用于内陆深水水域快速部署的小型化、轻量化200米饱和潜水系统、利用遥控无人潜水器(ROV)搭载水下工具进行深水沉船切割、除泥、卸货、穿引千斤、开洞抽油、深水精密定位监测等专用技术、深水作业潜水员或ROV与水面专用作业船舶装备协同技术。“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突破多维立体全域感知、异网互连广域通信、协同智能快速处置等技术,基于全要素感知、海洋监测与安全保障专用通信网络、海上安全风险智能辨识与处置等技术集成创新,开展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水运数据协同应用和大数据平台、危化品港航全过程监测预警和安全应急管理、重大水域海事维权执法、深远海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北斗全球船舶运行监控与大数据智能管控和北斗系统在航海保障系统应用试点。(六)绿色交通。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交通发展要求,突破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创新应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交通污染综合防治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低(零)碳技术攻坚。探索多元化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综合运用定向委托、公开竞争、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方式,充分释放创新潜能。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强化科研人员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弘扬创新文化和科学家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 国内首套交通空气质量监测子系统启用
    北京将在二环路上设置尾气监测和牌照识别系统,以监测汽车尾气排放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市环保局昨天发布消息,北京智能交通———交通污染监控示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交通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将为今后机动车污染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交通污染监测系统启用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实施的项目包括一个交通环境空气监测子系统,由设置在主要道路附近的6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1辆流动监测车、3台便携式监测仪组成,主要监测交通对环境的影响。这是国内首套完整的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子系统,补充和完善了北京原有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二环可测不同车辆尾气   同时,环保部门还在二环路上设置了5套路面行驶车辆尾气排放的遥测设施,以及20套车辆牌照识别系统,以监测道路上汽车的流量、速度以及不同车辆类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的机动车污染越来越突出,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要占到全市污染总排放的1/3。此次投入使用的交通污染监控项目,将监测分析机动车尾气等交通污染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具体影响,并为今后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西安光机所“交通光电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
    日前从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获悉,我所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联合申请的四个项目全部获得资助,其中包括面上项目“桥梁水域船舶通行安全预警设备研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效率提升技术”的三个子项目:“公路交通气象环境能见度监测设备研制与降水量监测技术研究”、“公路交通气象环境路面状况监测设备研制”、“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信息综合发布技术研究”。其中,“桥梁水域船舶通行安全预警设备研制”项目将解决目前船只桥梁通行的安全问题 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目标是研制开发出能够实用的产品与技术并进行应用推广,其重大专项“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效率提升技术”是以提高公路使用者出行效率和安全性为目标,开展区域省际干线公路网运行状态信息的监测、传输、处理、发布等方面关键性的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发,并进行实时路网运行状态信息服务的试点应用。我所将分别承担其中的桥梁防撞监测相机与预警系统、公路能见度监测设备、公路路面雨水冰雪状况监测设备、高亮度光纤标识牌等研制任务。   我所于2009年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了“交通光电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双方开展合作研究,探索将光技术应用到交通领域,为智能交通技术、交通信息化提供新的实现手段。此次双方联合申请的西部交通科技计划项目获得资助标志着双方合作更加密切,将有效促进“交通光电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计划项目每年都会向社会征集并资助能够促进交通领域发展的项目,我所科研人员如果有好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可以通过交通光电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开展相关项目的上报工作。
  • 1000万!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心)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喀什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西交采招(2024)278项目名称: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心)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验操作台预算金额: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详见西安交通大学采购与招标信息网(cgb.xjtu.edu.cn)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8月14日 至 2024年08月23日,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详见西安交通大学采购与招标信息网(cgb.xjtu.edu.cn)方式:详见西安交通大学采购与招标信息网(cgb.xjtu.edu.cn)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西安交通大学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兴庆南路10号交大出版大厦19层采购办办公室        联系方式:tender@xjtu.edu.cn,咨询QQ群:367046737      2.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耿直电 话:  gengzhi18@mail.xjtu.edu.cn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KSDX-HSY2024(GK)-02-02项目名称:喀什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技术中心项目(二次)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元):2000000最高限价(元):2000000采购需求: 标项名称:喀什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技术中心项目(二次) 数量:1 预算金额(元):20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水资源与水环境检测相关实验设备 备注: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详见招标文件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8月12日至2024年08月19日,每天上午10:00至14:00,下午16:00至2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政采云平台线上方式:供应商登录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在线申请获取采购文件(进入“项目采购”应用,在获取采购文件菜单中选择项目,申请获取采购文件),或者点击采购公告底部潜在供应商“获取采购文件”,页面跳转后登陆,直接获取采购文件。售价(元):0(三)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喀什大学地 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东城区新泉校区联系方式:18899355826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新疆合升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址:喀什西域名都二期高层A座8楼1083室联系方式:13309986803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王小玲电 话:13309986803
  • 吉天公司举办员工交通安全培训讲座
    日前,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降低交通意外伤害,并向亲友传递交通安全知识,生产部郝俊峰师傅为全体员工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郝师傅结合自己多年的机动车驾驶实际体会和目前北京市的交通现状,从“交通安全的严峻形势”、“ 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保证交通安全的方法”、“ 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对安全的影响”等方面,重点讲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其相关常识;他还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通过列举大量道路交通典型事故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养成道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全体员工通过郝师傅的讲述,认识到了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 讲座结束后,吉天公司掀起了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热潮,大家纷纷围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表示一定会提升自身的交通安全、交通文明和交通自律意识,关爱宝贵生命,文明安全出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为创建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做出努力。
  • TOSOH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GPC联合实验室
    2016年5月26日,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共同设立的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桥本雅文先生和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张兆国教授出席了揭牌仪式并作为双方代表发言。桥本雅文先生(右)与张兆国教授为实验室揭牌 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及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目前中国的材料科学正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高分子材料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重视。该联合实验室将依托东曹公司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方面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在材料领域的科研实力,进一步推进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事业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正式成立于1983年6月,1999年6月改制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直属单位。中心于2001年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是一个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和品质鉴定提供公证、权威测试数据能力的重要机构。目前,中心以校院两级平台共同建设,有独立校级的五层分析测试中心大楼、实验动物平台和六个个院系级分平台,其中综合实验用房6,070平方米、实验动物用房2,500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资产11,400余万元。中心可从事有机成分与结构分析、无机材质分析、性能分析、微结构与形貌分析、物相组成与相变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水质检测、食品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环境质量和生命科学分析等工作。 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主要销售东曹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的产品,并向中国国内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色谱层析类产品包括各种分离模式的TSKgel高效液相色谱柱、Toyopearl中低压层析介质、TSKgel中高压层析介质以及Toyoscreen等层析工艺筛选用预装柱,以及常温、高温GPC仪器和离子色谱仪。各类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环境分析及化工等诸多领域。
  • 广东计量院建立全国首个交通噪声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交通噪声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源,其中机动车鸣笛声具有警示性强、声压级高及猝发性强等特征,因此影响尤为显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为监管禁止鸣笛区域中出现乱鸣笛情况,用于抓拍车辆违章鸣笛的电子警察--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应运而生,但鸣笛监测系统却一直缺乏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其准确度无法保证,交警部门在对鸣笛车辆进行处罚时无法提供第三方检测证明,缺少公信力与说服力。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凸显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的计量特性,为城市交通执法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JJG 1184?2022《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检定规程》并于2022年10月29日正式实施。广东计量院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上述检定规程的宣贯学习,并建立了《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检定装置》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全国首家取得该计量标准市场监管总局计量检定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该计量标准使用鸣笛监测系统检定装置对设备的声压级、空间分辨力、定位误差、有效识别区域和声光图像时间一致性等项目进行校准,确保鸣笛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对行驶时的鸣笛出现误判。从2023年5月开始,广东计量院受广州市交警部门委托完成了广州市多个重点路段的机动车鸣笛抓拍点监测设备检定验收工作,为交警部门安装的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提供了计量支撑,助力交警快速、高效执法,为治理机动车违章鸣笛的取证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   广东计量院作为大区级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将继续积极推动计量技术研发与法制监管结合,致力加强各类监测系统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为我国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的水平的提升和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环境奉献计量力量。
  • 十一五第三批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公布
    各有关单位:   根据《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十一五"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指南》,部组织开展了"十一五"第三批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按照规定程序,认定了"十一五"第三批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现予公布:   一、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干旱荒漠区公路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二、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三、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航道疏浚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四、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通航建筑物建设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五、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六、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运输车辆运行安全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八、山东交通学院"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请各重点实验室继续加强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加快人才培养,为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 消除交通安全隐患,FLIR Trafione智能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机动车数量与人口持续增加,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机动车本应“礼让行人”,但遇上“中国式过马路”,比如大量行人违法过街,尤其是违章、无序的行人过街行为,很容易造成交通混乱,通行状况恶化,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过街设施不合理,行人按钮成摆设交通十字路口的混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现阶段行人过街设施布设不合理甚至缺失;还有大量不自觉违法过街的行人;当然,最主要的是很多交叉路口信号配时不合理,比如现有的信号控制系统,交叉口信号配时大都从机动车角度考虑精细化配时,而从行人角度大多只考虑满足最短行人过街时间或适当增加时长。死板的行人配时与行人过街流量的突变性形成矛盾。因此,非常有必要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合理配时,减少行人违法过街现象。为了解决行人过街矛盾,不少城市试装了行人按钮,但运行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首先,行人按钮使用率较低。一方面,绝大部分市民没有按行人按钮的意识或习惯;另一方面,行人按钮的设置位置不明显或不合理,导致市民没有意识到按钮的存在,位置不合理也导致自行车或电动车骑行者和残障人士使用不便。其次,行人按钮的智能化水平低,行人按钮无法获知行人是否处于等待状态或行人的数量,结果出现这样的尴尬场景:行人按下按钮,信号系统得到行人绿灯信号的请求,行人发现没有机动车经过,行人闯红灯过马路,行人绿灯亮起,无人过街,机动车停下等待绿灯,行人过街相位的时间被浪费掉。变主动为被动,红外检测器按需留时间针对行人过街难、过街乱这一行业痛点,Teledyne FLIR推出了智能化红外行人检测器:FLIR Trafione。Trafione将红外热成像仪和行人检测器集成一体化,在前端完成行人信息的采集和分析,通过I/O输出和API将采集数据接入信号机或者第三方管理平台。行人按钮需要行人发出主动请求,而FLIR Trafione红外行人检测器将主动请求变为被动检测,只要行人进入预设的检测区便被感知到,再通过智能算法区分路过行人还是等待行人。此外,Trafione可以统计等待行人密度,信号控制系统根据行人密度调节行人绿灯的优先级。除了检测等待行人,Trafione还可以检测斑马线上行走的行人,为行动缓慢的行人适度延长绿灯时间,确保行人过街安全。未来的智慧城市FLIR TrafiOne——智慧城市的“得力助手”FLIR TrafiOne是一款全方位的交通监控和交通信号动态控制的探测传感器。FLIR TrafiOne外形紧凑、价格经济。其配备的热成像与WI-FI追踪技术,可为用户提供在交叉路口与城市环境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高清数据。产品功能★ 行人存在检测;★ 行人方向检测;★ 行人等待检测;★ 行人流量检测;★ 行人密度检测;★ 机动车过滤。产品用途★ 行人存在确认:结合行人按钮,双重确认等待过街行人的存在;★ 跳相:在执行行人绿灯相位之前,若无等待行人存在,跳过行人相位;★ 调节行人清空时间:根据斑马线上行人存在或数量情况,延长或缩短行人清空时间;★ 行人信号优先级:根据等待行人数量或密度情况设置不同的行人信号优先级;★ 安全警示:检测到斑马线上行人存在时触发路侧或埋设在路面的警示装置,为过往机动车驾驶员提供预警。产品优势★ 红外热成像技术无需任何光源成像,不受动态/移动阴影干扰,对车前大灯不敏感,较少受积水或其他反光影响,透烟雾、雨雪效果好;★ Trafione在一个防护罩内集成了一个红外热成像仪和一个高清相机,确保检测效果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实现检测和监控双重目标;★ 大量实地案例验证的行人识别算法确保高检测率和低误报率;★ 可通过WIFI进行产品设置。FLIR TrafiOne使用热成像和Wi-Fi技术,根据车辆、自行车和行人的存在检测来调整交通信号FLIR TrafiOne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靠近路边、在路边等待或在斑马线行走的行人与非机动车。红外热像仪能够看清漆黑环境中的情形,不受阴影与耀眼强光的影响,全天候(7×24小时)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智能红外传感器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高价值的数据,有效帮助规划我们的道路和城市的未来。
  • 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定将发布
    为贯彻落实环保&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国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工作,结合承担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标准课题,环境监测总站于9月16日~17日在长春市召开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座谈会,以摸清我国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工作开展情况,了解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软硬件的技术特点,为制定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标准打下基础。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等16家省、市监测中心(站)的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总站傅德黔副站长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结合《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暂行)》与《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暂行)》(总站物字[2011]200号)两项暂行技术规定,交流了各地噪声自动监测工作开展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相关经验。环境监测总站详细介绍了《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定(试行)》主要内容、技术要点及征求意见情况。与会专家就该技术规定进行了充分讨论,在点位数量、点位位置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该项技术规定将在近期发布。
  • 燃油拖了排放后腿 低碳交通遭遇“ 短板”
    燃油拖了排放后腿   距离国Ⅳ排放标准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按照2005年国家出台的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规划,我国将分别从2010年1月1日和7月1日开始实施重型汽车、轻型汽车国Ⅳ排放标准。然而截至目前,环保部仍未明确国Ⅳ正式实施日期。   我国汽车业发展很快,车辆排放标准的升级也很快。提升排放标准当然是有必要的,但脱离燃油标准的排放标准,却有点“跑步前进”的味道。一个木桶只要有一块短板,水还不得照样流出来吗?   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开始实施国Ⅰ汽车排放标准,2004年升级到国Ⅱ排放标准,2008年实施国Ⅲ排放标准,而国Ⅲ和国IV实施的时间间隔却很短(如果2010年1月1日实施国IV的话)。据悉,环保部当前已在制订第五阶段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一辆符合国Ⅳ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比同类型国III车污染物排放降低约50%。当然,前提是燃油品质必须与之匹配。   与此机动车排放标准“一路快跑”的速度相比,我国燃油品质及国家标准却一直进展缓慢。   “我国从实施国Ⅱ排放标准以来,燃油品质均不能保证排放标准的实施。按计划我国即将实施国Ⅳ排放标准,然而到明年初,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符合国Ⅲ标准的燃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说,他们曾因此上书环保部,要求暂缓实施国Ⅳ汽车排放标准。   北京和上海的燃油升级步伐要相对快一些。   借主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契机,北京市机动车去年1月1日开始使用与国Ⅳ排放标准匹配的燃油 上海今年11月1日起,开始对全市新注册登记牌证的所有轻型汽油车,以及市内使用的公交、环卫、邮政、市政建设用车,均提前实施国Ⅳ标准,与之相匹配的“沪四”标准成品油也同步上市,90号和国2标准汽油则全面退市。   国家标准缺位,也许可以成为燃油品质升级缓慢的一个借口。   本报记者获悉,京沪两地销售的这些成品油,只能算是符合“京四”和“沪四”标准。虽然距离国Ⅳ车辆排放标准“规划执行期”仅剩一周,国Ⅳ燃油标准却至今仍未出台。   此前,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官员透露,环保部“正在推动国家标准委员会加紧制订国Ⅳ国Ⅴ的成品油标准”。   而其它城市燃油升级的步伐慢了几拍,似乎也“有法可依”。根据国家节能环保政策规定,虽然2008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标准已升级到国Ⅲ,但直到2010年元月,才要求全国城市车用汽油达到国Ⅲ标准。   中国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柴发合就此指出:“对车用燃料及车用燃料添加剂的要求过于笼统,造成目前排放标准与车用燃料标准脱节的‘车油不匹配’现象,影响了机动车排放控制的实际效果。”   “系统方法”能否根除“短板效应”   “不能同时推动高质量的燃油,低排放就是一纸空谈。”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项目组专家直言。   能源基金会资助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论证”项目组也持类似观点,“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我国不断提高机动车、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一方面与排放标准实施相配套的燃料及添加剂标准却迟迟难以出台,合乎要求的燃料及添加剂供应不足。”   机动车排放标准和燃油品质“长短板”矛盾及其后果已经显现。   近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灰霾天气已有所增加,在珠三角地区城市中,灰霾天气有的已经占到了全年天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2008年,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城市空气污染排放总量的50%,一氧化碳占85%。   据测算,如不能及时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燃油品质,到2015年,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将比2005年上升一倍。更有甚者,少部分商家提供的燃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加剧了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危害性。   “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会使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得不到实施,而且会使国家防治尾气排放污染的努力付之一炬,更严重的是会直接危害到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论证”项目组专家认为,交通工具排放标准是控制交通工具污染的关键所在,而执行新排放标准需要高品质燃油做保障。   毫无疑问,消除燃油的“短板效应”,是加快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步伐的关键所在。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论证”项目组专家表示,规范燃料质量与车辆排放量应同时进行,采用“系统方法”强化对交通大气污染的防治。“我们建议授权环保部制定燃料质量标准,对清洁燃料作出规定。以系统方式同时规范车辆排放量和燃料质量,可以更快、更经济有效地实现对移动源的排放管理。”   据悉,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包括美国与欧盟成员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已采取“系统方法”降低机动车排放污染。按照这一方法,这些国家将规范燃料质量与车辆排放量同步进行,而不是分别进行处理。   “使用更高标准的汽油,肯定对改善环境有好处,只是希望这不要又成为石油、石化企业趁机涨价的借口。”安徽车主高女士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前,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石油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改造需要巨大的投入,将达几百亿至上千亿元之巨。该人士称,目前的成品油定价体制,难以体现“优质优价”原则,“确实制约了石油企业技术升级的积极性”。按这种说法,不管是排放标准还是燃油标准的提高,最终买单的又是老百姓。
  • 360万!上海交通大学元素精细局域结构分析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1447-234202300061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元素精细局域结构分析系统预算金额:36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元素精细局域结构分析系统1套1.采用独有的X射线单色器设计,无需同步辐射光源,在常规实验室环境中实现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测量和分析,以极高的灵敏度和光源质量,实现对元素的测定、价态和配位结构分析等。2.能够进行X射线发射谱测试(XES),超高能量分辨率的X射线荧光光谱(high-resolution XRF)分析。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第八章合同签订后12个月内上海交通大学指定地点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2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3月02日 至 2023年03月09日,每天上午9:00至11:30,下午13:00至16: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汶水路299弄25-26号10号楼2楼方式:凡愿参加的合格供应商可于采购文件获取时间内,通过邮件形式将报名所需资料发送至邮箱 wanbo1998@126.com)报名,报名费500元,通过公对公转账至上海健生教育配置招标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西藏南路支行、账号:310066564018150027780;备注项目编号+报名费)售后不退。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联系方式:招采办经办人:陈老师 021-54744366 技术联系人:屠老师 021-54740058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上海健生教育配置招标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汶水路299弄25-26号10号楼2楼联系方式:益老师 021-53087656-106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益老师电话:021-53087656-106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开展国产科研仪器调研活动
    为贯彻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助力公路交通领域科研仪器国产化,推进交通运输部公路院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推荐,4月12日,交通运输部公路院科研保障中心组织科研业务部门赴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国产科研仪器自主研发的进展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和需求对接。道路中心、桥隧中心、汽运中心、环境中心、计量站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调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吴爱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重大平台中心主任张丽娜、雪迪龙公司董事长敖小强、钢研纳克公司副总经理袁良经与交通运输部公路院调研组进行座谈交流。调研钢研纳克调研组首先对钢研纳克公司进行参观调研。钢研纳克是国内钢铁行业的权威检测机构,也是国内金属材料检测领域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测试研究机构之一。公司近五年承担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中国工程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达124项,公司检测技术及其产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奖项。座谈期间,科研保障中心孙继洋介绍了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基本情况和调研目的,钢研纳克公司介绍了材料检测、计量校准、无损检测领域自主研发成果。双方就公路交通领域相关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发需求进行了交流探讨。调研雪迪龙随后,调研组赴雪迪龙公司进行参观调研。雪迪龙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设有2个国外研发中心、100余个国内技术服务中心,拥有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400余项。调研组参观了雪迪龙数字生态展厅,并听取了该公司光谱、色谱、质谱、能谱、电化学传感器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的介绍。在座谈期间,双方围绕生态环境相关的“端+云+服务”、公路交通污染源排放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等内容进行交流,双方还就“双碳”目标、“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重点任务的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研讨。本次调研为交通运输部公路院科研人员提升了视角,拓宽了视野。一些国产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已经走在国际前列,不但能提供优质可靠的设备,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甚至依靠设备条件撬动关键问题突破。下一步,科研保障中心将坚决贯彻交通运输部公路院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扩大国产仪器设备企业的调研范围,精准对接国产仪器设备与科技创新的需求,助力交通运输部公路院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策划“国产仪器设备走进公路院”重大活动,加速交通运输部公路院科研项目中样品样机的研发、验证和产业化验证。
  • 投资6000万元 交通行业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3月29日,我国交通行业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科技部验收。该实验室是目前我国投资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水平和试验能力最先进的结构抗震和振动动力学实验室。   据了解,该实验室最初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组建于1997年,是交通部“九五”大型基建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2008年4月,科技部批准其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获得了广泛应用,在行业关键技术的创新、辐射和推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验室拥有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唯一由两个地震台组成的地震模拟试验台阵系统 国内功能最全的多通道结构试验机系统 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工程缆索拉弯疲劳试验机系统等先进试验设备。该实验室除具有开展桥梁结构及构件的静载、疲劳等常规试验研究的能力,还具有开展长大桥梁结构及构件的地震模拟试验、大型索缆拉弯疲劳试验,以及桥梁构件拟动力、环境模拟试验等非常规试验研究的能力。   近年来,该实验室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 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主持编制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等行业标准 获得授权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3项 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40余篇。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