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交叉学科

仪器信息网交叉学科专题为您整合交叉学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交叉学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交叉学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交叉学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交叉学科话题讨论。

交叉学科相关的资讯

  • 中国科大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揭牌
    为进一步整合生态与环境学科力量,加强学科建设,培养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7月21日,中国科大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中国科大副校长张淑林致辞,她充分肯定了生态与环境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希望相关学科以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的成立为契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科教结合、校企结合为抓手,加强院系、校企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增强服务科研、教学和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探索一条产学研联动的全新发展模式。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在致辞中介绍了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表达与科大加强深层次合作的愿望,希望以交叉学科中心为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学术交流,共享科教资源,共同培养研究生,共同开展科研合作。   随后,张淑林和欧阳志云共同为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还召开了交叉学科中心发展研讨会。中国科大生命学院副院长周丛照、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利顶分别汇报了交叉学科中心建设的进展情况,介绍了中心的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按照中科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的标准,建设安徽沿江湖群生态站 以交叉学科中心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会议还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如何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参与区域环境建设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科大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由中国科大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建。交叉学科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通过科教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生态与环境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开展一流的科学研究,参与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创建国内一流的生态与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
  • 涉及433所高校 教育部公布最新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最新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名单。据统计,此次公布的名单共涉及433所高校,5914个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其中,自设二级学科5185个,交叉学科729个。433所高校中,四川大学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数量位居榜首,高达191个。北京大学共有102个,中南大学共有70个。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总数也超过了50个。从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数来看,四川大学有183个,北京大学有97个,超过50个的还有浙江大学(68个)、中南大学(65个)和厦门大学(54个)。从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数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13所高校各有9个交叉学科。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济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华大学和河北大学9所学校紧随其后,有8个交叉学科。具体统计如下: 附件: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名单(截至2021年6月30日).pdf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1年6月30日).pdf
  • 赵国屏院士:交叉学科人才稀缺 研究生招生困难期待改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国屏日前做客人民网科技频道访谈时表示,为适应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生物学等具有高度学科综合特性的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而我国目前这类人才稀缺。他希望研究生招生过程能够更加灵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有利于交叉型人才的培养。   赵国屏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项研究工作是利用基因组的方法和系统生物学的理念来研究中医中药的机理。为此,他每年都希望能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招到合适的研究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他在招生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中医的学生往往缺乏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而学分子生物学的学生通常不了解中医中药,更没有兴趣研究中医中药。所以,报考的人很少,考上的更少。   “我非常想培养这种交叉学科型的人,这是非常有用的。创新仪器设备的研发、生物信息技术发展,都需要学科交叉型的人才。但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太困难。”   是什么限制了交叉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呢?赵国屏说,“现在的研究生招生条件和调剂都比较死板,看来其目的是担心‘开后门’。”对此,赵国屏很感慨,人们还是在用大学招生的观念,来思考研究生招生 以看待MBA等“在职研究生”同样的眼光,来看待做基础研究的研究生 人们也往往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方法,混同于从事文史哲等文科研究的研究生。如果认识到,研究生是一个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团队共同进行创新活动这样一种艰苦创业,在创业中学习研究方法的过程,很多限制自然就成为导师(们)自己的规范,如果赋予导师们更多的自主权,我们就能招到好的学生,也避免招进一些不合适的学生。这方面确实需要进行一些改革,才能更加有利于交叉学科型人才的培养。
  • PyNN培安助力国家级跨学科X-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
    p   12月10日,为期三天的“国家级跨学科X-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致知楼圆满结束,此次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X-物理实验室主办,国内诸多知名专家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对自身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主题报告,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特别是物理与化学、材料、环境等学科之间的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f45a5fb-3fee-495e-8b3e-7ee197a94b71.jpg" title=" 8.jpg" / /p p   PyNN培安公司代表也来到了论坛现场,为参会专家带来了代表着微波化学、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的仪器,参会代表对培安产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e194832a-6e7c-49ed-9adf-c9cfe5f35b90.jpg" title=" 9.jpg" style=" width: 247px height: 285px " width=" 247" height=" 28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DISCOVER SP 聚焦单模微波合成仪 /strong /p p    strong CEM微波合成化学 /strong /p p   CEM第三代微波化学拥有多样化平台、节约时间、增进产出、降低成本的诸多优势,在有机合成和材料合成方面有着卓绝的表现。其中CEM独有的环形聚焦单模技术,被公认为第三代微波化学动力学的基础,荣获美国R& amp D 100科技大奖。它使传统第二代30ml单模扩展到300ml,11通道Auto-Tuning高精度能量调节,和完美定量耦合能势阱效应,最终实现了高效精确的单模平台,量和质的飞跃,奠定了同类单模产品无法比拟的高端地位。 /p
  • PyNN培安助力国家级跨学科X-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
    12月10日,为期三天的“国家级跨学科X-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致知楼圆满结束,此次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X-物理实验室主办,国内诸多知名专家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对自身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主题报告,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特别是物理与化学、材料、环境等学科之间的交流。PyNN培安公司代表也来到了论坛现场,为参会专家带来了代表着微波化学、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的先进水平的新一代仪器,参会代表对培安产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CEM微波合成化学CEM第三代微波化学拥有多样化平台、节约时间、增进产出、降低成本的诸多优势,在有机合成和材料合成方面有着卓绝的表现。其中CEM独有的环形聚焦单模技术,被公认为第三代微波化学动力学的基础,荣获美国R&D 100科技大奖。它使传统第二代30ml单模扩展到300ml,11通道Auto-Tuning高精度能量调节,和完美定量耦合能势阱效应,最终实现了高效精确的单模平台,量和质的飞跃,奠定了同类单模产品无法比拟的高端地位。CEM微波合成化学优势:快速反应:微波比传统速度快10-1000倍提高产率:微波提高传统产率50-100%纯正化学:稳定目标反应物,减少副反应绿色环保:减少或避免有害化学品使用 DISCOVER SP 聚焦单模微波合成仪 SPEX三维∞形高能球磨机美国SPEX是美国球磨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SPEX发明了∞式三维运动模式的高能量球磨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样品输送最高的机械能量,闻名遐迩。SPEX的三维∞形高能球磨机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球磨机中能量最高速度最快的球磨机,其超强性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水平。SPEX三维∞形高能球磨机优势:(1)三维∞形运动高能效球磨此独特设计打破了原有的二维运动模式,被证明是更有效的运动方式,研磨能量输入比传统的二维运动高出6-8倍,而且热生成比低,降低热效应。 (2)唯一可实现机械合金化和纳米研磨机械工作耐久性极限达10000分钟,保证了机械合金化的有效性。可实现机械合金化(机械活化)形成纳米晶或非晶材料等高能研磨,效果卓越。(3)研磨和混合研磨容量可达0.2-10g/次,混合样品在60ml/次时仍可达纳米级粉碎细度。拥有极强的使用寿命,能够快速减少固体的分析细度和混合各种粉末。 SPEX 8000M/D 三维∞形高能球磨机
  • 质谱引领交叉学科前沿研究 BCEIA2023质谱学分会报告会在京召开
    2023 年9月6-8日,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作为BCEIA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报告会邀请了来自海内外众多著名科学家,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除大会报告之外,BCEIA2023还设立了色谱学、质谱学、光谱学等11个分会报告会。  7日上午,质谱学分会报告会正式开讲,围绕质谱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质谱仪器研制与新技术创新、蛋白质及修饰组学分析、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组学分析、质谱分析技术与样品前处理、质谱分析在生命、医药、食品、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几大专题方向,邀请到40位国内外质谱领域资深科学家以及领域内的青年才俊,展示了近年来质谱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新方法、新应用和新仪器方面取得的突破。  BCEIA2023质谱学分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Xingfang Li、江西中医药大学陈焕文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研究所郭寅龙研究员、厦门大学杭纬教授、武汉大学胡斌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Shen Hu教授、中山大学李惠琳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刘小云研究员、四川大学吕弋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聂宗秀研究员、韩国西江大学Bin Han教授、清华大学欧阳证教授、浙江大学潘远江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束继年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同济大学田志新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汪福意研究员、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汪寅生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方军研究员、武汉大学袁必锋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丽华研究员、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北京大学张新祥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朱正江研究员约20余位专家带来精彩报告。  质谱学分会以“质谱分析引领交叉学科前沿研究”为主题,聚焦于质谱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在质谱仪器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体现出我国在质谱技术装备方面的进步。此外在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分析技术的进展,显示质谱技术在生物大分子分析方面的广泛应用,样品处理和质谱分析技术方法也取得新进展。这些成果的取得有力推动质谱学科的发展。
  • 三院士谈“学科交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主任医师顾瑛是位一号难求的临床大夫,却“意外”出现在了今年中科院院士大会信息技术学部的会场。  “信息学部能选择激光医学,我感到交叉学科的春天来了。”顾瑛说。  感受到春天的不止顾瑛一人。中科院院士制度改革后,特别设立了交叉学科推荐机制,多位交叉学科新院士通过该渠道当选。  “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应用于医学,如果能用于诊治人类疾病,将是科技发展的更高境界。”顾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为此,她也抓住各种机会同其他院士交流,探讨如何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解决临床医学难题。  数据显示,百年诺贝尔奖有41%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且比例日益升高。近日,多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形势下,学科交叉步子应迈得更大。  顾瑛:两条腿不等长就会摔倒  作为信息技术学部的第一位临床医生院士,顾瑛认为,自己绝不会是最后一位,因为“信息学部包含的学科特别多,几乎没有一个学科是医学不需要的”。  我国的医疗数据量巨大,需要信息手段分析与应用,各种诊治设备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如刚刚兴起的数字医疗和便携式医疗设备,已经形成了颇为可观的市场。  “我时刻能感受到患者对医学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然而面对众多医学难题,单靠临床医生是很难解决的。”顾瑛说,“人是最复杂的生命体,人类健康不仅仅是医生和生物学家的事,也是全体科学家的事。有了其他学科的支持,医学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从事交叉科学30年,顾瑛最大的感受是,学科交叉融合之后,视野开阔了,技术手段丰富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效果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  但医学同其他学科融合也非易事。曾有科学家形容,刚开始时的感觉是“四处碰壁,困在‘小黑屋’里”。  对于这一点,顾瑛感受深刻:“我们团队30年才做出一点成果,长期没有高影响因子的文章,我作为临床大夫还可以看病,但对专职科研人员来说就太艰难了,真需要有长期探索、甘于寂寞和另辟蹊径的勇气。”  究其原因,顾瑛指出:“最大问题在于两条腿不等长,比如临床医学这条腿长,信息技术就是短腿,两者差距太大时,根本走不了,一动就摔倒。所以必须找到相匹配的长腿,还要解决知识融合、协调前进的问题,这就是交叉学科为什么更强调团队合作与强强联合。”  此外,她认为,交叉学科面临的另一大困难是较为小众,评价体系不成熟,项目评审中很少有交叉学科的专家参加,还需要政策引导 第三大挑战在于突破旧思维、接受新概念。“不过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乐意接受挑战。”顾瑛说。  李衍达:不在乎成功只在乎兴趣  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李衍达就是一个不畏挑战的人。  李衍达的大部分学术生涯都是在学科交叉中度过,60岁开始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是当时的“少数派“之一。现如今,很多大学都设立了生物信息学专业。  回忆起十几年前建立生物信息学研究组的初衷,李衍达说:“哪里有信息,哪里就需要我们。上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后,数据量大增,我发现DNA实际就是个编码系统,这个领域全世界还没有人完全搞清楚,大有可为。”  从彼时火热的IT界转向较为冷门的生物信息学,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李衍达却不在乎:“我不怕别人笑话,只要感兴趣就研究。”  采访中,李衍达用的最多的词是“兴趣”,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转过几次行,每次对搞不搞得成功不是太在乎,关键是我有兴趣。所以必须让科学家自由探索,这是我的深刻体会。”  在生物信息学之前,李衍达从事过石油勘探数据处理和IT。每次转行,碰上不懂的知识怎么办?  “不怕,学嘛!”李衍达说:“谁不是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在大学里真正学到的东西有限,大部分是工作后自学的。我们团队有共识,只要不断学习,短腿也可以长长。”  如今,李衍达团队中一些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人员甚至被误认为生物专业出身。除了具备基本知识,他还要求能够提出问题。“只分析别人提供的数据,是做不成大事的。要做到一流,必须自己提出问题。”  他说:“很多学科都是相互交融的,切忌学了什么就受到局限。结合自己的知识,可能还能理解得更深刻。”  如今,李衍达发现,分子生物学和信息学越走越近。“人体很复杂,比较难交叉,但这是未来发展趋势,做科研是问题出发,目的是解决客观问题,只要涉及到别的学科,就要学习。”  杨芙清:鸡蛋只有打破才能融合  “你看过电视剧《陆军一号》没有?”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杨芙清兴致勃勃地问《中国科学报》记者。  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她哈哈一笑:“你去看看嘛,我看了三遍!”  杨芙清说这部电视剧中最吸引她的情节是,两军交战,失败的一方请教“成功秘笈”,获胜一方拿出3个鸡蛋代表其麾下的3个不同兵种,虽然放在一个碗里,但还是3个独立的鸡蛋,只有打破了才能融合起来统一指挥。  “这和总书记提出的思路是一致的,科技创新要协同创新、融合创新。”杨芙清总结说,只有工业强、农业强、国防强,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因此工程科技要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科等其他学科交叉,重点培养能交叉融合、系统创新的人才。  “总书记说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现在需要交叉融合型人才,没有深厚的知识体系难以应对科技的迅猛发展,这是现在形势发展的需求。”杨芙清强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培养必须具有前瞻性,根据国家和国际发展趋势来规划。  今年3月,“十三五”规划提出今后5年的100个大项目,杨芙清所在的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第一时间学习、梳理出其中对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利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政策优势,重新调整了专业方向。  然而,灵活调整学科设置却是一般高校的奢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是高教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很重、责任很大。”杨芙清说。  对于未来,顾瑛也寄希望于教育。她说:“从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开始着手,交叉学科的创新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 BCEIA2023质谱学分会精彩预告:质谱分析引领交叉学科前沿研究
    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 将于2023年9月6-8日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作为中国分析与生化技术交流与展示的“峰会”,BCEIA2023将营造浓郁的学术会展氛围,同期举办大会报告、分会报告、高峰论坛、同期会议、墙报展等精彩学术活动,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分享最具前瞻性的研究进展。2023年9月7-8日,BCEIA2023学术报告会——质谱学分会将在学术会议区W-105会议室举行,以“质谱分析引领交叉学科前沿研究”主为题,围绕质谱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质谱仪器研制与新技术创新、蛋白质及修饰组学分析、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组学分析、质谱分析技术与样品前处理、质谱分析在生命、医药、食品、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等几个专题方向,邀请到40余位国内外质谱领域资深科学家及青年才俊带来精彩报告。召集人简介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杰青,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主要从事高灵敏DNA表观遗传修饰的质谱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并开展DNA 损伤修复、表观遗传与分子毒理方面研究。发现高等生物的N6-甲基腺嘌呤(Cell, 2015, Cover),是表观遗传领域的原创性突破。已发表SCI 论文260 篇,包括Cell、Nature、Science、Cancer Cell、Cell Stem Cell、Mol Cell、Cell Res、J. Am. Chem. Soc.、PNAS、Cell Discovery、Nucleic Acids Research、EHP、Anal Chem、 ES&T 等。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先后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1997),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5、2020)、一等奖(2010、2013)和优秀奖(1998、1995),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12),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2013),中科院“杰出成就奖”(主要完成者)(2013)。主旨报告人报告摘要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organic pollutants has triggered significant ecological impacts and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which have been received substantial and increasing atten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unidentified chemical components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knowledge gap in understand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ollutant mixtur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remarkable analytical breakthroughs have recently been made.Advances in analytical methods have resulted in lower detection limits, a broader range of observable analytes, and faster data acquisition rates. The number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found in complex environmental matrices is steadily increasing. The emerging HRMS techniques have the theoretical potential to search for and tentatively identify all molecules present in a sample, whether known or unknown. The chemical analysis in the future is expected to gradually evolve from targeted analysis of priority pollutants and biomarkers to automated “big data” nontarget screening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multiplexed bioassays. This evolution is bound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in cutting-edge research.专家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化学会ES&T杂志副主编。现任或曾任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等。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形态和环境毒理与健康等。分别参加过我国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推进了我国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研究,开始了新型环境污染物发现与毒理研究等新学术方向。曾负责和完成我国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筛选与控制的第一期和第二期863项目,负责和完成两期国家POPs 973项目,承担和完成我国POPs控制技术的第一个国家支撑项目,负责和完成2期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负责和完成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现为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首席科学家和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专家组组长。报告摘要Nitrogenous organic compounds in raw water are problematic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because they can react with disinfectants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byproducts, including some odorous and toxic compounds. Determination of these nitrogenous compounds is critical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ultimately for their removal. We describe here a set of analytical tool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nitrogenous organics in water. To selectively detect reactive nitrogenous organics, we have developed hydrogen/deuterium (H/D) stable isotopic methyl labeling with HPLC-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HRMS) for nontargeted analysis. The optimized selective labeling reaction and the unique MS isotope pair patterns of H/D-labeled compounds enabled detection of reactive nitrogenous compounds in water samples. However, nontargeted analysis generated a large amount of data consisting of a vast number of unidentified nitrogenous and non-nitrogenous organics in source water. When H/D-labeled pairs were selected manually from the raw HPLC-HRMS data, analysis using the existing program was time-consuming and inefficient. Thus, we developed the automated data processing platform HDPairFinder.R. This platform integrates several modules into a freely available R package, and automatically extracts H/D-labeled nitrogenous organics from the raw HPLC-HRMS data. We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HDPairFinder for rapid processing of H/D isotopic methyl labeling-based nontargeted analysis of water samples, facilitat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nitrogen-containing reactive chemical compounds in source water.专家简介Dr. Li is Professor and Canada Research Chair (Tier 1) in the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Pathology, Faculty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at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She is anelected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Academy of Science. Dr. Li is the recipient of the 2020 Ricardo Aroca Award for “a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the 2017 Environment Divis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ma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research and/or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s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or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2010 W.A.E. McBryde Medal for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in pure or applied analytical chemistry”, presented by the Canadian Society for Chemistry and the Chemical Institute of Canada.Dr. Li received her Ph.D. in Environmental/Analytical Chemist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90-1994). She did her NSERC Industrial postdoctoral research in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 Norm Dovichi at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1995-1997). She worked as a scientist with an instrumentation company and as Director of Analytical Department with a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y for four years and was then recruited back to the university in 2001. She was promoted through the ranks to Full Professor in 2010.Dr. Li’s research group develops innovative analytical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that enable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microbial pathogens, and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Her team of students, postdoctoral associates, and collaborators carry out diverse research that contributes to water safety and public health protection.特邀报告人报告摘要Small molecule metabolites represent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biological metabolic processes. Various isoform form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isomers were observed and verified relevant to specific biological functions. For example, L-amino acids (AA) serve as the primitive unit of proteins among mammals, while several D-AA are the vital components of bacterial membranes. L-Hydroxy acids (HA) act as the intermediates of glycolysis, instead, some D-HA are the key regulators in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Chiral analysis of lactate by enzymatic dehydrogenation derivatization− nano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We have developed an on-probe enzymatic dehydrogenation derivatization single-cell mass spectrometry approach with ultra-high sensitiv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cultured normal cells were similar to cancer cells at the metabolic level.Enantiomeric separation of α‐hydroxy/amino acids (α‐HA/AA) by chiral derivatization-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 (IM−MS). We hav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powerful mass-tagged chiral selector in regards of amino and hydroxy compounds, named [d0]/[d5]-estradiol-3-benzoate-17β-chloroformate ([d0]/[d5]-17-EBC). Good separation was achieved for the 17β-EBC-HA/AA epimers of 23 chiral AA and 10 chiral HA. Identifica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UFA) isomers by bi-derivatization−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 We have developed a 4-plex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bi-derivat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trace and chemically unstable UFA in complex matrix, in order to one-pot selectively label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 (C=C) and carboxyl group. It rapidly elucidated the structures of UFA by one-pot bi-derivatization coupled with IM−MS, pinpointing C=C positional and geometric isomers.专家简介Prof. Yinlong Guo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at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f. Guo obtained his doctoral degree from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in 1993. His research interests mainly focus on the capture and detection techniques of organic reaction intermediates, derivatization reagents for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open ion sources. Prof. Guo has published over 300 research papers in Nature Catalysis and Angel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nal. Chem, and has obtained over 30 invention patents.报告摘要Elemental analysis of solid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instrumental determination of element concentrations down to trace and ultratrace levels because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samples are solids. Direct solid analysis techniques offer crucial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other conventional 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little or no sample pretreatment, little sample consumption, and fast analysis speed, especially for samples that are difficult, hazardous, or tedious to digest. The lack of suitable solid standards is the main difficulty that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direct solid analysis because most direct solid analysis techniques need solid standards for calibr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These solid standards must both be matrix matched and contain the nec
  • 是东方之珠 也是科研高地:香港浸大借助安捷伦技术,稳居交叉学科研究C位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联合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SKLEBA)是通过与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等交叉与渗透,建立以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为重点的生物分析平台,瞄准POPs环境与健康研究的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提出环境和生物体中POPs的分析测试新原理,建立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研制新型检测仪器或装置,为提高国家环境品质和健康水准,以及履行国际公约提供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支撑。这个夏天,安捷伦与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SKLEBA)共建联合实验室,期待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环境、食品、大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行业发展起到带动引领的作用。这也是安捷伦在香港建立的首所联合实验室,意义非凡。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蔡宗苇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SKLEBA)的研究项目与现状,也对新引入的安捷伦设备感到振奋,其中安捷伦Revident 6575 LC/Q-TOF是安捷伦在全国安装的第一套,8700 LDIR光谱成像系统则是在微塑料研究领域的金牌仪器,国内很多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里基本都已经配备。有了这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平台,蔡教授对未来的科研课题成果信心满满。
  • 交叉学科热力学探讨|2024年热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分会场直击
    仪器信息网讯 8月10日,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热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年热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市大成宾馆开幕。此次研讨会围绕“探索热力前沿,助力双碳战略”主题,针对当前热力学和热分析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内容涵盖能源、材料、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环境等多学科领域。150余名相关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学者、技术专家和仪器生产厂商等参加学术交流和技术探讨。主会场现场会议第二天日程,前沿科学论坛、交叉科学论坛、青年科学论坛等三个分主题会场同时展开。以下为第二分会场——交叉科学论坛全天报告集锦,以飨读者。按报告顺序排序(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天津大学梁红艳教授以《电催化剂的表面自重构行为研究》为题分享报告。重点探讨了双碳背景下电化学在制氢和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强调了催化剂自重构行为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了解自重构机制、发展监测手段、分析影响因素以及利用自重构提高性能的研究思路。梁红艳详细介绍了在碱性环境中镍铁基催化剂和铜基催化剂的自重构行为及其对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的影响。也展示了如何通过调控催化剂的自重构行为来优化其性能,为未来工业应用中的高效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周清副研究员以《低共熔溶剂定向解聚废PET制备聚氨酯材料研究》为题分享报告。首先强调了废PET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物理法和化学法在废PET处理中的应用。接着详细阐述了利用二元醇和聚二醇纯碱法将废PET解聚为小分子或大分子产物,并进一步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的过程。也展示了所制备聚氨酯材料的优良性能,并介绍了离子液体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该研究为废PET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推动了相关数据库的发展。中国石油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李建申以《超高分子量枝链聚合物驱油剂合成及表征方法》为题分享报告。针对传统聚合物驱油剂存在的问题,如成本高、分子量低、配置复杂等,李建申提出了利用反向乳液合成具有高支链结构的聚合物驱油剂的方法。该方法合成的聚合物在静态下粘度高,动态下粘度低,有利于降低泵注能耗并提高驱油效果。报告还分享了该产品在岩心驱替实验中的优异表现,并透露目前正与大庆油田合作,计划开展现场试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德重教授以《功能化低共熔溶剂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为题分享报告。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必要性。接着详细阐述了低共熔溶剂的优势、捕集机理以及通过调节氢键强度和官能团空间位阻来优化捕集性能的研究。此外,也探讨了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在低温下的再生性能,为未来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江苏科技大学李照磊副教授以《受限条件下聚乳酸立构复合结晶的热分析研究》为题分享报告。首先介绍了聚乳酸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立构复合结晶的重要性。随后探讨了分子量对立构复合结晶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分离、缠结和纯度中毒等可能的解释。他还发现了氢键和构象转变在结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最后,通过在纳米受限孔道中进行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受限条件对立构复合结晶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机理。按报告顺序排序(由左至右,由上至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夏永鹏副教授以《高密度固态储氢材料的热/动力学调控》为题分享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固态储氢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接着详细介绍了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改进方法,包括合金化、纳米化和催化掺杂,并分享了通过这些方法改善镁基储氢材料热/动力学性能的具体研究工作。最后,还提到了正在开展的数据驱动组件材料研发和原位装置搭建工作,以及联合复旦大学开展的仪器研制项目。厦门大学彭丽副教授以《多孔复合材料的绿色合成及其在贵金属回收方面的应用》为题分享报告。贵金属价格昂贵且资源有限,因此回收废弃电子产品中的贵金属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介绍了两种复合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微孔二氧化硅和聚合物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结合了二氧化硅的高比表面积和聚合物的功能性,实现了贵金属离子的快速且高选择性捕获。最后,彭丽提到这些复合材料在实际水体测试中表现出色,并有望与产业界合作,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成本降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梅清清研究员以《废塑料绿色转化新技术》为题分享报告。对于废塑料资源化利用,传统回收方法如物理回收存在局限,而化学回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梅清清特别关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回收,介绍了一种通过催化剂将PET转化为高价值单体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回收塑料的经济性,还可能推动产业化发展。报告还提到了在PET回收中使用的催化剂,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提高产品纯度和经济可行性。该技术已在实验室取得良好效果,并正在进行中试和工业集成尝试。天津工业大学孙跃教授以《超分子手性膜及其对映体分离的热力学研究》为题分享报告。报告指出手性分子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强调了对映体分离的技术挑战和应用价值。介绍了超分子手性膜的设计理念,包括促进传输和阻碍传输两种理论,并探讨了手性膜材料的精准合成与加工方法。孙跃团队通过主客体自组装和配位导向自组装,成功合成了具有特定空腔的手性大环化合物,并应用于手性膜的构建,实现了对手性分子的有效分离。此外,研究还涉及了光响应纳米通道和手性大环的合成及其在分离性能上的提升。最后,对未来手性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河南师范大学仇记宽副教授以《有机晶态多孔框架微环境调控及其在分离和光催化中的应用》为题分享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晶态多孔材料的发展背景和其在分离技术及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潜力。针对现有材料在分离效率和光催化效果上的局限性,仇记宽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孔环境调控和局部电子结构调控,以提高材料的性能。通过合成含不同羟基数量的框架材料,利用氢键作用增强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同时,通过引入光响应分子和制造框架结构上的缺陷,实现了氨气的高效捕获和低能耗释放,以及提升了材料的光催化效率。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也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郭然以《热分析联用-逸出物综合分析系统新进展》为题分享报告。介绍了热分析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仪器的更新换代和联用接口的标准化,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和兼容性。郭然强调了在面对样品复杂性提升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更多维度的表征来获取样品信息,以及如何利用热分析主机与ICP-MS等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来实现有机和无机气体产物的综合分析。他还提到了数据处理的挑战,包括标准化方法开发和数据综合系统的研发,旨在提高热分析联用技术的准确性和应用范围。按报告顺序排序(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合肥工业大学刘节华教授以《金属-H202动力电池研究》为题分享报告。首先介绍了长续航动力电池的研究背景,强调了水下探测技术的进步和对高性能水下动力的迫切需求。重点讨论了金属双水电池的潜力,特别是锌、镁和铝双水电池,这些电池具有比传统锂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其团队通过合成新型催化剂和利用生物质材料,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功率密度和稳定性。报告展示了通过多策略合成的催化剂和生物质衍生结构在提高电池性能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双水电池在未来水下动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高军研究员以《高选择性仿生碱金属离子通道材料》为题分享报告。介绍了课题组在仿生碱金属离子通道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材料能够实现高选择性和超快的离子筛分,具有在废水处理、提锂、石油增产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报告中,高教授详细阐述了实现高选择性离子传输的策略,即尺寸能量双匹配,并通过多孔冠醚晶体等材料示例展示了钠、锂离子的高选择性传输。此外,还提到了通过表面化学的调控来优化离子通道的性能,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与油田合作进行的中试规模实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裴副研究员以《电催化界面微环境的构筑其对反应路径的调控》为题分享报告。首先强调了微环境对电催化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性,并探讨了通过改变电荷和亲疏水性来调控反应路径的策略。报告中详细阐述了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掺杂表面活性剂来改善催化剂表面的电荷性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修饰来提高特定产物的选择性,例如在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高效生成甲酸。此外还讨论了疏水性对反应路径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核壳结构稳定纳米颗粒并促进碳-碳偶联反应。最后,提出了对电催化界面研究的一些思考和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探索新的实验手段以直接检测局部电场和中间体吸附能等。北京服装学院郑佩珠副教授以《环糊精改性木屑对染料吸附行为研究》为题分享报告。指出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介绍了环糊精因其良好的水溶性和木屑因具有丰富官能团和孔洞结构而在污水处理中的潜在应用。详细阐述了通过将环糊精与木屑结合制备的改性木屑在提高染料吸附效率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改性后木屑结构更加疏松,有助于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木屑在吸附速率和吸附量上均有显著提升,且吸附过程受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影响。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揭示了吸附机理,表明改性木屑对染料的吸附主要通过物理吸附过程,且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TA 仪器(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郭艳霜以《热分析及流变表征技术在聚合物可持续性发展的应用示例》为题分享报告。首先介绍了塑料污染的全球性问题,并指出在传统塑料的优化和回收利用中,热分析和流变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接着分享了如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测定聚合物的特征温度,评估回收树脂对热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调制温度DSC实验来分析共混材料的相容性。还讨论了热重分析(TGA)在评估聚合物耐热性和分解动力学方面的应用,以及氧化诱导期测试在快速筛选材料稳定性方面的价值。此外,也介绍了流变技术在评估聚合物加工工艺中的流动特性和粘弹性方面的应用,以及动态机械分析(DMA)在表征最终产品力学性能方面的重要性。按报告顺序排序(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太原师范学院侯玉翠教授以《离子液体萃取分离油酚混合物及共沸精馏脱除中性油的研究》为题分享报告。介绍了使用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来分离油酚混合物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煤焦油及生物质油中的酚类物质。她详细阐述了利用氯化胆碱与酚类物质形成低共熔溶剂的萃取过程,并通过反萃取和蒸馏实现分离与回收。侯教授还探讨了多种离子液体的萃取效果,并提出了通过多级闪蒸和共沸精馏降低中性油含量的创新思路,展示了工艺过程的节能优势。陕西科技大学何珍红教授以《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制备丙烯研究》为题分享报告。首先介绍了丙烯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宗的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性,并指出传统生产方法主要依赖于石油、煤和天然气,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团队研究了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这一环境友好型替代方法,利用二氧化碳的弱氧化性催化反应,同时产生一氧化碳。重点介绍了使用氮化镓催化剂在分子筛上的改性工作,并通过调控分子筛的结构和酸碱性来提高催化性能。此外,团队还探索了光热催化路线在低温下的应用潜力。河南师范大学朱安莲教授以《离子液体对 NAD+反应性的影响和调控》为题分享报告。首先介绍了NAD+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接着重点探讨了离子液体对NAD+参与的两类主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其团队通过离子液体筛选,发展了一种高效的立体特异性的ADP核糖化方法,并实现了ADP核糖化多肽的一步合成。此外,还初步探讨了离子液体对NAD+氧化还原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李荣斌副教授以《以矢量化思维开展反应过程的热分析以及智能化考虑》为题分享报告。报告提出,为了实现降碳目标,需要深入研究化学反应过程,并利用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强调了热分析在研究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也指出了现有方法在处理复杂反应时的局限性。介绍了矢量化思维在解析反应过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学化的方法定量分析反应过程,并构建了多维信息的矢量化方程。他还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热分析领域的应用潜力,包括使用深度学习进行反应过程的智能解析和标定。最后,总结了矢量化热分析的优势,并展望了其与AI算法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合影留念
  • 空气主份转化化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动化推动高校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空气主份转化化学”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于 2020 年 1 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申请。利用空气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高效、温和地合成含氮/氧有机化合物作为项目核心研究内容,这对于减少碳排放、提高碳去除能力,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24 年 4 月 12-14 日,“空气主份转化化学国际研讨会” 在复旦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复旦大学承办。会议主席由北京大学席振峰院士和复旦大学麻生明院士担任,复旦大学施章杰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以及国内数所高校、中国科学院及企业等 150 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党委书记马蔚纯、副书记侯军利、副主任李伟等出席了会议。晶泰科技参展并支持本次会议成功举行。晶泰科技作为一家创新平台型企业,一直关注国家战略科技需要和前沿技术研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致力于以 AI+ 机器人技术赋能各行业。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双重责任,晶泰科技非常重视和高校在前沿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可以发挥各自在科研、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和产学研融合实践。合成化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席振峰、麻生明两位院士向我们介绍了氮气/氧气转化领域现阶段的研究进展、新策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于利用和改造自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重要意义。氮气分子十分稳定,难以活化,氮气、氧气直接转化合成氮氧化合物,甚至通过引入碳源直接生成碳氮氧有机物极具挑战。目标化学分子的合成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条件筛选和依赖于经验丰富的化学家,整个流程涉及大量重复的人工操作,海量样品的检测及分析易出错等问题都需要“高通量、自动化”的化学合成方式解决,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方式已成为趋势。晶泰科技提供的 “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打通合成实验中投料、反应、产物稀释、过滤和液质分析全过程,软件系统直观易用,可根据研究需求配置不同反应体积、温度条件、混合方式、惰性气氛条件,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降低操作门槛,提高合成效率。为高校新质生产力革新注入新动力,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自动化等前沿技术在药物研发、化学合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
  • 安捷伦BioTek:医药研发和学科交叉研究拉动多功能酶标仪需求增长
    酶标仪问世之初,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专用检测仪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演变,酶标仪被赋予的功能日益丰富。由最初的吸收光(ABS)检测,到荧光强度(FI)、发光检测(LUMI),再到荧光偏振(FP)、时间分辨荧光(TRF)等检测技术,酶标仪早已突破了ELISA的范畴,在追“光”道路驰而不息。为帮助广大用户及时了解酶标仪前沿技术、主流品牌与创新产品、市场动态以及相关活动,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从光吸收到多功能,酶标仪的“逐光”之路》专题(点击查看)。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安捷伦大中华区实验室解决方案BioTek 市场经理赵黎明谈一谈BioTek酶标仪创新检测技术及她对酶标仪应用及未来市场的看法。仪器信息网:请点评吸光度(Abs)、荧光强度(FI)、时间分辨荧光(TRF)、荧光偏振(FP)和化学发光(Lum)等不同酶标仪检测方法的优劣势?赵黎明:对于功能全面的多功能酶标仪而言,可以使用一种检测方法来做多种应用,同时,一种应用也可以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实现,便于用户根据实验目的、原理、通量、成本以及便利性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吸收光是酶标仪最经典和传统的检测方法,优势在于技术路线成熟,商品化试剂盒选择广泛,兼顾定性和定量检测,典型应用包括ELISA,核酸蛋白定量和细胞活性分析(MTT,XTT)。而劣势在于检测目标单一,灵敏度相对低,大多为非均相实验,操作步骤较多,建议搭配洗板机来提高实验效率和数据重复性。荧光强度也是使用相当广泛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和动态范围远高于吸光度检测,定量准确且可以在蛋白水平或细胞水平中实现多重检测,但大多数荧光强度检测方法存在自发荧光干扰、荧光信号淬灭等问题。正因如此,时间分辨荧光和荧光偏振是在荧光强度检测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更高级的荧光检测方法,对检测设备的要求也更高。通常时间分辨荧光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联合使用,即TR-FRET,其一大优势可以设计成一步法的均相体系用来检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其具有优异灵敏度和特异性常常被用于药筛。同上述提到的方法相比,劣势则是使用成本较高。荧光偏振与TR-FRET 的区别在于荧光偏振是采用荧光探针进行单分子标记,通常是标记小分子。主要应用于小分子和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测,其特异性不如TR-FRET,并且建立实验体系需要一定的经验,但优点在于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化合物初筛,比如皖南医学院陈云雨副教授团队利用荧光偏振技术建立的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三明治样高通量筛选模型。另外,值得注意荧光偏振技术需要检测仪器能产生并检测偏振光,通常需要使用滤光片系统。化学发光检测涵盖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检测,是一种更灵敏的检测方式。该方法检测动态范围更宽,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代表应用包括报告基因检测、ATP 检测等。仪器信息网:请谈谈酶标仪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赵黎明:酶标仪研发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技术革新,就近几年看,单纯的酶标仪检测技术可以说趋近成熟,但很多技术的应用空间亟待开发,比如筛选成本相对较低的荧光偏振技术。用户需求一定是技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帮助用户严谨可靠地解决现有问题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是厂商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安捷伦BioTek 前进的动力。BioTek Cytation 系列细胞成像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以应用为导向,率先在多功能酶标仪中加入了细胞成像功能,并将Hybrid 设计理念进一步延申。Cytation 系列创新性的将传统的微孔板检测与高通量全自动数字显微成像相结合,支持各种生物化学和成像应用的自动化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了将标准微孔板检测输出数据与通过成像收集的表型细胞信息进行相互验证的能力,使研究者得以将细胞功能、基因表达、信号通路、离子通道和其他研究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目前酶标仪在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上已经达到了与工业发展相匹配的先进水平,那么下一步我们相信,未来微孔板检测一定是会朝着更加灵活的模块化设计、丰富的应用场景、高效便捷的工作流程上有更长远的进步。仪器信息网:未来中国酶标仪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最看好哪些应用细分?赵黎明:近年来,中国生命科学市场发展十分快速,未来我相信会更加稳健和理性。随着医药研发和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多功能酶标仪将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更多的研究领域发挥作用。除了市场火热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生物制药(抗体药、小分子药物)、RNA 疫苗研究之外,在交叉学科领域也会有更多的应用,包括合成生物学、材料学、环境安全、食品与健康等,这些领域的实验室也需要进行分子表征或者细胞实验,将给酶标仪带来更多的机遇。仪器信息网:贵司目前主推的酶标仪产品是什么?请您谈谈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赵黎明:作为微孔板仪器和软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全球领先企业,BioTek拥有一系列微孔板检测、成像、液体处理和配套自动化设备。目前主推产品是Synergy系列多功能酶标仪,该经典系列经过数年的硬件与软件升级演化出Synergy LX,Synergy HTX,Synergy H1 和Synergy Neo2四个型号,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Synergy H1: 模块化设计确保用于着眼于当前需求,并可随着实验室工作流程的演变,增加检测模式、气体控制和双试剂加样器。Synergy 系列多功能酶标仪核心价值体现在独特的Hybrid 设计,吸收光功能均采用灵活光栅系统,满足全光谱范围内的任意紫外-可见吸收光检测需求,用户使用时仅需输入检测波长范围内的任意波长即可,非常方便快捷。Synergy H1 和Synergy Neo2的荧光和发光检测则专门设计了光栅和滤光片两套独立系统,满足用户根据实验需求灵活选择检测方式,比如对灵敏度要求较高的荧光偏振、均相时间分辨荧光等实验,用户可以选择滤光片模块;而荧光波长扫描等实验,可以选择光栅模块。Synergy LX和Synergy HTX作为两款入门级的多功能酶标仪,非常适合荧光检测波长相对固定的用户;Syenrgy H1 则更适合应用更为丰富的实验室;而对药筛实验室或者对检测通量和速度有极高要求的实验来说,Synergy Neo2 是最好的选择。Hybrid 技术为微孔板检测仪提供灵活性和高性能此外,BioTek还有一系列重要的酶标仪产品,即Cytation系列,该系列产品在上述提到的Synergy系列产品优势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微孔板成像检测的选择。仪器信息网:贵公司酶标仪主要应用哪些领域的哪些实验环节?赵黎明:BioTek 微孔板检测设备对耗材和试剂拥有最大的兼容性,精细的辅助设计(温控、自动进样装置及气体控制装置等)和简洁的光路设计让每一款酶标仪都几乎成为了经典,在科研领域和工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疾病研究中的细胞学分析、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研究、代谢功能、信号通路、靶点筛选、耐药机制、药敏测试;疫苗研究中的中和抗体检测、递送载体全生命周期质控;生物制药领域中高通量药物筛选、生物学活性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化合物评价、自动化整合;农牧业以及环境研究中的化合物残留、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等都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公司酶标仪发展历程中里程碑事件。赵黎明:BioTek(现为Agilent BioTek)创立于 1968 年,创始人为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家 Norman Alpert 博士。怀揣向新兴生命科学市场进军的美好愿望和抢抓非同位素免疫测定发展机遇的决心,BioTek于 1981 年成功推出了第一款微孔板酶标仪。随着时间的推移,BioTek 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孔板为基础,旨在提高医疗、制药、农业和研究等领域客户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市场的全球领先者之一。1996年,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升级的ELx 808自动化酶标仪成为了日后内毒素检测的标准设备,直到近几年才逐渐被多功能酶标仪取代。2002年,BioTek首款Synergy HT(HTX 的上一代机型)多功能酶标仪问世,随后十年相继推出了包括H1 和 Neo在内的6款Synergy系列多功能酶标仪,以满足不同实验室的使用需求。其中在2007年,Hybrid技术首次被提出,并于2010年得到重要升级,完善了四光栅和无光纤耦合式滤光片模块的双系统模式。为打破传统酶标仪在细胞实验中的局限性,BioTek于2013年推出了重磅产品——Cytation 3 细胞成像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将酶标仪与自动化显微镜相结合,让用户在细胞实验中成功实现“Grow it”“Read it”“See it”,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从细胞培养到图像采集再到获得可发表数据的全过程。同年,Cytation 3因其卓越性能和出色表现获得了2013 Drug Discovery Product of the Year - Scientists’ Choice Award。随后八年,BioTek 持续深耕该产品领域,先后共推出了8款微孔板成像检测产品,在2D 细胞、3D 细胞以及类器官与模式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初代产品——Cytation 3 细胞成像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2015年,BioTek发布了带有机械手的BioSpa 8自动化培养箱,可以与微孔板检测系统和液体处理系统对接,将活细胞自动化培养、图像及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通量提升到新的水平。2021年,BioTek Cytation C10上市,率先在基于微孔板的多模式活细胞检测系统上实现了共聚焦成像,使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今年,恰逢Cytation 3 发布十周年,安捷伦在上海隆重举办了首届细胞分析创新峰会,并为享誉全球科研学术界的安捷伦 BioTek Cytation 产品家族面世十周年举办了庆典。300 多位来自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到会,与安捷伦高层以及技术工程师共同探讨了先进的细胞检测、成像与分析技术在多学科中的深度应用。未来,安捷伦BioTek 将继续深耕微孔板检测技术,并不断的完善周边配套设备,联合安捷伦其他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全面的解决方案。首届细胞分析创新峰会暨Cytation 发布十周年庆典安捷伦大中华区实验室解决方案BioTek 市场经理 赵黎明赵黎明女士,分子生物学硕士,安捷伦大中华区实验室解决方案BioTek 市场经理,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有近十年的技术推广和支持服务经验。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酶标仪使用心得等内容,欢迎投稿,投稿文章将在《从光吸收到多功能,酶标仪的“逐光”之路》专题(点击查看)展示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投稿邮箱:zhaoyw@instrument.com.cn,关于征稿内容要求也可邮件咨询或电话联系:13331136682(同微信)。
  • 韩启德:“科学基金推进交叉科学研究大有可为”
    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第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正在飞快地发展,目前我们已不应该满足于跟跑世界科技前沿,需要争取并跑甚至是领跑。我们面临着很多的科研无人区,如果要再往前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是一个必然的途径,也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所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交叉科学部正当其时,且在目前的科研需求和国家支持下,交叉科学部一定能够办好。  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现在技术和科技之间的结合、融合越来越明显,我们要解决的很多问题与基础科学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在交叉科学部领导下组织开展的相关科研项目会是非常丰富的,有很多涉及交叉融合的重要工作可以推进,交叉科学部的发展空间巨大。  交叉科学部要勇于迎接挑战。当前,交叉科学研究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局有:形成交叉研究文化难、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资助难、评估交叉研究成果难、获得学界社会认可难等。交叉科学部的工作面临着这五个方面的挑战,任务非常艰巨。  交叉科学部必须正确定位。学科交叉的关键在于提出好的研究问题,要实行目标导向,科学部初期要下大力气去主动发现与组织好的项目,但更重要的是创造有效的交流平台,发挥纽带作用。自然科学基金委主要帮助、扶持已经在做以及正要做的有意义的研究,既要引领,又不能包办代替,具体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应该由科学家来决定。这里涉及到研究的战略和管理机制尺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探索。  交叉学科的研究务求实效。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要防止一哄而上。交叉科学部刚成立,既要对它充满期待,更要给予包容和支持,夯实交叉学科发展的每一步,培育新兴交叉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  发展交叉学科还需要各方面团结协作,原有学科的优秀团队与人才之间要打破界限进行融合,政府相关各部门间要进行协作,新成立的交叉科学部要与原有各科学部紧密合作。此外还需要完善符合学科交叉的同行评议制度,包括评审专家选择、培训、意见申诉等制度。  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的成立是推动交叉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顺应学科发展交叉趋势,也符合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交叉科学部要加强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的统筹和部署 建立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和资源配置模式,促进多学科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 尊重不同学科特点,鼓励个性发展,推动深度交叉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研究范式,为国家培养变革性交叉科学人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正式亮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已经公开上线第九学部--“交叉”学部的官网 神秘的“交叉学部”终于显露真身,一起来看一下(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进入官网):国自然交叉学部截图  一、学部概况  “经中央编办复字〔2020〕46号文件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0年11月成立交叉科学部,负责统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科学领域整体资助工作 组织拟定跨科学部领域的发展战略和资助政策 提出交叉科学优先资助方向,组织编写项目指南 负责受理、评审和管理跨学部交叉科学领域项目 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国际合作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负责相关领域专家评审系统的组织与建设 承担交叉科学相关问题的咨询。  交叉科学部以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导向,以交叉科学研究为特征,统筹和部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研究,建立健全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促进复杂科学技术问题的多学科协同攻关,推动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科技突破口,探索建立交叉科学研究范式,培养交叉科学人才,营造交叉科学文化。  交叉科学部目前设有综合与战略规划处以及四个科学处。    处室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如下:  二、资助范围  1、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负责组织相关专家和科学处进行交叉学科战略研讨 制订项目资助和学科发展战略 统筹各类基金项目与行政经费的年度预算、资源配置和资助计划等 负责科学部各类项目的综合管理 制订交叉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及管理办法 负责科学部信息与网络建设、政务管理和运行保障等 承办科学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2、交叉科学一处  基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解决信息、生命、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的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取得重大突破或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增长点。  3、交叉科学二处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空间、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解决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与复杂系统相关的控制工程、精密制造、先进智造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及工程与制造领域中的重大瓶颈问题。  4、交叉科学三处  基于理学、工学、医学等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揭示生命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阐明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复杂系统多层次作用机制,应对人类健康与疾病防治中的重大挑战。  5、交叉科学四处  基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围绕宏观复杂系统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问题,探究人类文明演化的自然规律和历史嬗变的科学成因、自然与社会的互馈机制、人地系统的动态结构等,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 焦念志: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学科交叉
    前不久,十余名院士专家共同见证了我国首个海洋领域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海洋碳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础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成立。该中心以“应对气候变化、支撑碳中和需求”为宗旨,通过多学科交叉方式开启全链条海洋研究。中心的领衔科学家是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他长期致力于海洋生态与环境领域的研究,提出的创新性理论对于实现海洋碳负排放具有重要价值。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焦念志院士。他将答案指向海洋,并强调了学科交叉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结合多年实践,焦念志表示:“学科交叉往往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基础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科学的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记者: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海洋有哪些潜力?焦念志:我国已在国际上宣布了“双碳”目标,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实现碳中和必须同时采取减排和增汇(增加碳汇)措施,多路径协同发展。如果说减排是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立下的“军令状”,那么增汇则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开出的“保险单”。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总储碳量是大气圈的近50倍、陆地碳库的近20倍,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活跃碳库,助力碳负排放的潜力巨大,在缓冲气候变化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记者:基于您提出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您一直在积极推动海洋碳汇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焦念志:我在海洋科研一线已经工作了四十余年,一直在和海洋微型生物打交道。我们发现,海洋中有无数体积极小、但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它们能够把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从而将碳长期地保存在海洋里。这一理论,为解开海洋碳库之谜提供了“钥匙”,成为国际海洋碳汇研究的新热点。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海洋碳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以碳中和全球共识为牵引、以海洋碳负排放科学问题为抓手,已经汇聚了来自33个国家的78家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大家通过学科交叉,协同攻关海洋碳汇这一跨学科的国际性难题,目标是打造一个以我国为核心的海洋碳负排放科研示范基地,建立海洋碳负排放技术规范和国际标准,为全球海洋碳负排放提供智慧方案。记者:打造科研示范基地、建立国际标准,这些工作已不局限于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在推动研究成果落地。作为科研工作者,您做这些工作的初衷是什么?焦念志: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科学家不应该是待在实验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局外人。现实社会要求科学家在公共领域中,不仅要探寻科学真理,还要参与政府决策、传播科学知识,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让科学研究成果惠及社会。例如,全球各国争相提出的碳中和战略目标,就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才能够实现。要注重培养科研人才的跨学科思维记者:您主持的许多海洋科学研究都是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开展的。在您看来,学科交叉是否是未来科研取得突破的关键?焦念志: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单一学科知识很难全面、完整地解决某一问题。海洋科学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分支学科众多,包括海洋生物学、化学海洋学、海洋物理学、海洋气象学、地质海洋学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以海洋碳汇这一宏大命题为例,已知的重要海洋碳汇机制包括微型生物碳泵、生物碳泵、溶解度泵、碳酸盐泵。这些储碳机制分别从生物、物理、化学方向解释了海洋中的储碳现象,它们并非彼此割裂,而是互相紧密联系。要解决如此宏大的科学问题,必须汇聚国内外智力,多学科交叉进行协同攻关。毋庸置疑,学科交叉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是海洋碳汇研究,科学研究普遍需要考虑多学科方向交叉融合。我国正处于基础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科学的发展。记者: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方面的开展情况如何?您有哪些学科建设方面的建议?焦念志: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以及相关部委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被各大高校所重视。一些高校和研究所更是走在了前头,作出了示范。我认为,在倡导跨学院、跨高校、跨国合作以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同时,更应该从人才培养抓起,在培养科学研究未来人才的起步阶段,就注重对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思维的训练。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记者:今年,中心的成立为海洋领域基础科学研究打开了新局面。不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而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未来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焦念志: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这个问题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比如对基础研究投入有待提升、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已经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就对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作出了部署。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但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家的长期坚持和付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是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突破的核心力量。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者的考核评价体系,让他们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潜心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基础科研人才的补贴和投入,重视基础科研平台和实验室的搭建,为基础研究及其参与的科学家提供坚实的后盾和优越的实验平台。除此之外,传承是促进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前所述,要注重对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培养,培育更多具有科研精神、视野广阔的创新人才。
  • 2012年科学基金资助:“交叉”是关键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第三章总体部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   去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说:基金委根据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十二五”期间遴选了114个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和26个跨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对学科交叉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统筹部署。学科交叉再次被重点强调。   翻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不难发现,“交叉”一词俯拾皆是。   在“量大面广”的面上项目指南中,各科学部均明确提出优先或重点资助“交叉”学科领域的项目。数理科学部面上项目指南中提出:“数理科学部一直重视并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以及学部内和跨学部的学科交叉项目。”并将数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问题作为2012年度考虑特殊资助的方面单独列出。   化学科学部对此的表述为:鼓励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理论、技术和成果,倡导源头创新与学科交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推动化学与化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并“鼓励和优先支持在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提出的研究课题”。   生命科学部一直坚持积极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对原创性的、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项目申请,或是在长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理论、新假说和学科交叉的申请项目给予特别的重视。   地球科学是认识行星地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以及这些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2011年度地球科学部共资助面上项目申请1391项,跨科学部交叉项目有129项,学部内学科交叉项目所占的比例更高。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鼓励申请人提出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和有特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质性的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通过学科交叉研究促进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信息领域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有明显跨学科的特点,信息科学部重视信息与数理、化学、生命、医学、材料、地学、管理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鼓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提出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   管理科学部面上项目指南称,管理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性交叉科学……“十二五”期间,本科学部将更加积极地支持原创研究,鼓励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研究。   医学科学部也鼓励与其他领域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此外,在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中,对交叉学科都有“重点支持”、“优先资助”、“鼓励开展”等表述。   可见,在科学基金的资助要求中,“交叉”是个关键词。申请者应该问问:今年你“交叉”了吗?
  • 化学会年会拾贝 学科交叉之于分析化学
    学科交叉的实质是不断产生创新,而创新又是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因此创新与学科交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学科交叉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在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召开期间,笔者碰巧听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那娜副教授所作的学术报告,再一次领略了在分析科学创新研究中学科交叉的魅力。 那娜,女,2002年获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学士学位,2005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硕士毕业,同年赴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新荣教授。2007年9月~2008年6月在&ldquo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rdquo 资助下,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库克斯(Cooks)教授组学习。2009年获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同时兼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J.Anal.Atom.Spectrom.杂志的中国区新闻记者。 纳米材料表面化学发光是样品分子在纳米催化剂表面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伴随的化学发光现象。近年来,那博士和她的合作者们对纳米材料表面的催化化学发光现象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设计了一系列适用于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的传感器。具体而言就是,不同的样品分子在同一种纳米材料表面响应所得到的化学发光信号不同,同一种样品分子在不同纳米材料表面上的化学发光响应信号也不同。因此,每一种物质若在一组特定的纳米材料上进行响应,就可以获得该物质的化学发光信号指纹图谱。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实现不同样品分子的识别。由于各传感单元的发光强度和光谱特征又能够通过温度进行调节,因此这种传感器阵列可综合化学发光强度、光谱变化、温度效应所提供的多维信息进行样品检测,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但是这类传感器阵列仍存在一些应用上的局限。譬如对于气态烃类物质而言,当使用碱土纳米材料作为感应单元时,它们的催化发光活性非常差;再譬如,如果不采用高温和大体积进样的话,该技术很难用于检测液态样品。那博士和她的合作者们巧妙地将质谱技术中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电喷雾离子化技术引入到他们的实验装置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被分析物的催化反应活性,实现了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对液态样品(例如: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糖)的分析。这一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杂志上。 如果仔细品味一下那博士在会议上所介绍的工作,就会发现它涉及了催化化学、质谱技术、纳米材料、化学计量学、光谱学、临床诊断等诸多领域。它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而且这个团队里成员的学术背景也应是各有特色,互为补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点已为大家所认可。那么,如何取得原始性创新呢?借助学科交叉来开拓新的视角,是实现创新的一条道路。(主编当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来5年资助格局已定:118个学科16个交叉领域
    p   6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和基金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韩宇围绕科学基金规划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十三五”规划遴选了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综合交叉领域,鼓励科学家结合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自主选题,包容非共识和变革型创新研究,支持科学家挑战重大科学难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3cf3e983-e568-4f20-871f-8c9b4cf55907.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62213044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一)各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促进主要学科在重要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带动整个学科或多个分支学科迅速发展 (2)鼓励探索和综合运用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做贡献 (3)充分利用我国科研优势与资源特色,进一步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各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将成为未来五年重点项目和重点项目群立项的主要来源。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数理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数论与代数几何中的朗兰兹(Langlands)纲领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几何p-adic Galois表示的Fontaine-Mazur猜想 亚辛群的稳定迹公式 Shimura簇的上同调 特征p上的代数群的不可约特征标问题 简约群的表示和它们的扭结Jacquet模的关系 BSD猜想及相关问题。 /p p    strong (2)微分方程中的分析、几何与代数方法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几何方程奇点问题与流形分类 Morse理论和指标理论及应用 高亏格的Lagrangian Floer同调理论 Hamilton系统的动力学不稳定性 动力系统的遍历论 Navier-Stokes方程的整体适定性 广义相对论中Einstein方程的宇宙监督猜想,以及相关的反问题数学理论与方法。 /p p    strong (3)随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非线性期望下的随机微分方程 随机偏微分方程与正则结构 随机微分几何、狄氏型及应用 马氏过程遍历论 离散马氏过程的精细刻画 随机矩阵、极限理论与大偏差,以及在金融、网络、监测、生物、医学和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p p    strong (4)高维/非光滑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含非线性、非光滑性、时滞和不确定性等因素的高维约束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分析与控制,及学科交叉中的新概念和新理论 相关的大规模计算和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 /p p    strong (5)超常条件下固体的变形与强度理论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超常条件下固体的变形与强度理论、柔性结构多场大变形本构关系与功能-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原理、新型复杂结构的不确定性动态响应规律及固体中弹性波传播机理 相关的新实验方法与仪器、多尺度算法与软件。 /p p    strong (6)高速流动及控制的机理和方法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与高速空天飞行器和海洋航行器流动以及多相复杂流动相关的湍流机理及其控制手段 稀薄气体流动和高速流动的理论、模拟方法及实验技术。 /p p    strong (7)银河系的集成历史及其与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演化联系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银河系的集成历史 银河系的物质分布 暗物质粒子性质探测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 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 暗能量本质和宇宙尺度引力理论 星系形成的物理过程 星系性质与大尺度结构的关系 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及对星系形成的影响。 /p p    strong (8)恒星的形成与演化以及太阳活动的来源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星际物质循环、分子云的形成、性质及其演化 恒星的形成、内部结构与演化 致密天体及其高能过程 太阳大气的磁场结构 太阳发电机理论与太阳活动周演化规律。 /p p    strong (9)自旋、轨道、电荷、声子多体相互作用及其宏观量子特性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新的量子多体理论与计算方法 新的高温超导以及拓扑超导体系,铜基、铁基和重费米子超导的物理机理问题,界面超导体系的制备与机理 拓扑绝缘体等拓扑量子态的调控机制,不同材料体系中拓扑磁结构 高密度、低能耗信息拓扑磁存储的原理性器件 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中能谷与自旋态的控制,高迁移率的杂质能带和多能带效应。 /p p   strong  (10)光场调控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光场的时域、频域、空间调控,超快、强场和热稠密环境中原子分子动力学行为 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辐射源产生及激光聚变物理 纳米尺度的极端光聚焦、表征与操控 介观光学结构光过程精确描述以及微纳结构中光子与电子、声子等相互作用新机制,光子-光电器件耦合与操控和等离激元的产生及传输。 /p p    strong (11)冷原子新物态及其量子光学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光子-物质相互作用及其量子操控的先进技术,新奇光量子态的构造、控制和测量,固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光力学 基于量子光学的精密测量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冷原子分子气体的高精度成像技术与量子模拟,分子气体冷却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原子分子内态、外部环境及相互作用精确操控的新机制。 /p p    strong (12)量子信息技术的物理基础与新型量子器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可扩展性的固态物理体系量子计算与模拟 面向实际应用的量子通讯、量子网络和量子计量学等量子技术前沿的变革性新技术 用逻辑严谨的量子物理理论诠释、导引量子信息的研究方向。 /p p   strong  (13)后Higgs时代的亚原子物理与探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超弦/M-理论、极早期宇宙研究探讨相互作用的统一 TeV物理、Higgs特性、超对称粒子和其他新粒子、强子物理与味物理、对称性研究和格点QCD计算 量子色动力学的相结构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新物质特性 不稳定核和关键天体核反应的精确测量,滴线区原子核的奇异结构和同位旋相关衰变谱学,合成超重核的新机制和新技术。 /p p    strong (14)中微子特性、暗物质寻找和宇宙线探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中微子振荡、中微子质量、无中微子双β衰变、直接和间接寻找暗物质、宇宙线源的成分和加速机制 抗辐照,大面积、空间、时间和能量高灵敏、高分辨的核与粒子探测原理、方法和技术 超弱信号,超低本底的探测机制和技术。 /p p    strong (15)等离子体多尺度效应与高稳运行动力学控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等离子体中多尺度模式(包含波与不稳定性和边界层物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磁重联过程 稳态高性能等离子体的宏观稳定性和动力学和微观不稳定性、湍流和输运 电子动力学和在相空间所有维数上的多尺度湍流/输运的机理和模型 寻找降低热和粒子流对材料表面损伤的方法 波与粒子相互作用及其与其他物理过程的耦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2.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化学精准合成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新试剂、新反应、新概念、新策略和新理论驱动的合成化学 非常规和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化学 原子经济、绿色可持续和精准可控的合成方法与技术 化学原理驱动的合成生物学 特定功能导向的新分子、新物质和新材料的创造。 /p p    strong (2)高效催化过程及其动态表征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构筑特定结构和功能催化材料的新方法与新概念 催化活性位点的调控 原位、动态、高时空分辨的催化表征新方法与新技术 催化反应机理和过程的新理论方法。 /p p    strong (3)化学反应与功能的表界面基础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表界面结构与电子态的新颖特性 表界面修饰和反应性的调控 分子吸附、组装、活化与反应 外场调控与表界面反应性能增强 多尺度、多组分复杂界面电化学体系 新介质体系中的胶体以及界面现象 表界面过程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p p    strong (4)复杂体系的理论与计算化学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强关联及激发态的电子结构理论新方法 针对大分子和凝聚相体系的低标度有效算法 针对复杂体系,发展多尺度的动力学理论,包括量子动力学、量子-经典混合以及经典动力学。 /p p    strong (5)化学精准测量与分子成像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新的分析策略、原理与方法 超高时空分辨光谱技术与成像分析 多维谱学原理与技术 单分子、生物大分子和单细胞的精准测量、表征及操控 活体的原位和实时分析 生物传感与重大疾病诊断 公共安全预警、甄别与溯源 大科学装置的应用 极端条件下的化学测量与分析。 /p p    strong (6)分子选态与动力学控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高效分子振动态制备技术和基于相干光源的探测技术 多原子反应动态学 表界面化学反应动力学 分子振动激发态、电子激发态及非绝热动力学 多元复杂体系的动力学测量及模拟。 /p p    strong (7)先进功能材料的分子基础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功能材料体系的分子基础与原理,以及多尺度结构及宏观性能控制 高性能和多功能新材料的创制,这些性能与功能包括面向能源、健康、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光、电、磁、分离、吸附、仿生、能量储存与转换、药物输运、自修复、极端条件应用等。特别注重我国特色资源的研究和深度利用。 /p p    strong (8)可持续的绿色化工过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体系化工基础数据的精准测量与建模 限域空间或极端条件下的质荷与能量传递和反应 复杂化工体系介尺度理论与方法 基于原子经济性和宏量制备的化工过程及过程强化技术。 /p p    strong (9)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中的化学追踪与控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表征与分析,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 大气复合污染控制 灰霾形成机制与健康风险 水和土壤污染过程控制与修复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 环境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传播与控制 放射性物质的环境行为与防控。 /p p    strong (10)生命体系功能的分子调控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以细胞命运调控为主线的分子探针设计、合成及应用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标记、操纵、动态修饰、化学干预及其相互作用网络定量化 小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系统调控 重要生物活性分子的发现与修饰 重大疾病治疗的先导药物发现和靶点识别。 /p p    strong (11)新能源化学体系的构建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碳基能源的高效催化转化 燃料电池、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化系统集成 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设计与制备、器件组装与集成的光电转换过程化学 纤维素类生物质选择转化和生物燃料电池。 /p p    strong (12)聚集体与纳米化学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分子聚集体中的基元协同作用 大分子、超分子和纳米结构的精确构筑和调控 大分子凝聚态结构、动态演变及其理论与计算方法。 /p p    strong (13)多级团簇结构与仿生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团簇的精准制备、本征性质表征和理论 团簇的动态生长、机理、结构和性能 团簇多级结构的构筑与协同效应 仿生团簇的生物功能和高效化学活性。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3.生命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生物大分子的修饰、相互作用与活性调控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大分子修饰、动态变化及其功能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和网络特征 生物大分子特异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和预测 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自组装 糖、脂化学与酶促合成、结构与功能 高分辨等技术方法研究细胞内大分子行为。 /p p   strong  (2)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细胞可塑性调控机制 细胞器和亚细胞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功能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与命运决定 干细胞多能性维持与定向分化的机制 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转录和表观遗传调控网络。 /p p   strong  (3)配子发生与胚胎发育的调控机理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配子发生和成熟的分子机制 胚胎发育图式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子调控网络 细胞谱系发育的分子机制 配子发生和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 /p p   strong  (4)免疫应答与效应的细胞分子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免疫细胞新亚群、新分子及其功能 免疫细胞识别和活化的信号转导 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及其功能 微生态黏膜免疫机制 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机制。 /p p    strong (5)糖/脂代谢的稳态调控与功能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糖/脂代谢与能量代谢的网络调控 膜糖/脂代谢的动态调控与功能 糖/脂特异代谢物的转运机制与功能 细胞或组织器官特异的糖/脂代谢与功能 糖/脂代谢调控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关系 糖/脂代谢的稳态维持与异常发生机制。 /p p   strong  (6)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解析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性状的遗传结构和调控机制 复杂疾病的遗传和生理机制 生物性状演化的遗传基础 人类及重要生物表型的特征及遗传基础 次级代谢调控的遗传基础。 /p p    strong (7)神经环路的形成及功能调控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元的发育、形态与功能 神经元之间选择性联系机制 神经环路信息的处理和整合 神经环路异常与疾病发生机理。 /p p    strong (8)认知的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感知觉信息处理与整合 注意和意识的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 高级认知过程(学习、记忆、决策、语言等)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认知异常的发生机理、早期识别与干预 人类个体认知与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 /p p    strong (9)物种演化的分子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特殊环境下物种的适应性演化机制 物种相互作用的协同演化机制 物种相似性状的趋同演化机制。 /p p   strong  (10)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生物多样性丧失机制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p p   strong  (11)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的分子基础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 农业生物基因与环境互作机制 农业生物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 农业生物育种的新理念和新模型。 /p p    strong (12)农业生物抗病虫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生物抗病虫的分子和生理机制 农业生物免疫应答的分子基础 农业生物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与防治基础。 /p p    strong (13)农林植物对非生物逆境的适应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农林植物适应非生物逆境的分子生理基础 农林植物对多种非生物逆境的交叉响应机理 农林植物适应非生物逆境的栽培调控机制。 /p p    strong (14)农业动物健康养殖的基础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农业动物重要性状形成的生物学规律和生理基础 农业动物及养殖环境中病原的适应性与传播规律 重要人兽共患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控 养殖过程中环境因子变化和污染物迁移规律 饲料营养及代谢产物对动物免疫的影响机制 牧草品种选育及草地生产力维持机制。 /p p    strong (15)食品加工、保藏过程营养成分的变化和有害物质的产生及其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方式、加工过程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其机制 食品贮藏保鲜和营养成分维持的生物学基础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及其消除的机制 食品有害物质痕量、快速检测的理论与新技术、新方法。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4.地球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地球观测与信息提取的新理论、技术和方法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物质物理化学性质和过程的实验技术 地球深部探测和地表观测的理论和技术 微量、微区与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实验分析技术 地球系统基础信息采集和应用的理论与技术 深空、深地、深时、深海的探测理论与方法 地学大数据的同化、融合、共享和分析技术 地球系统科学体系下的遥感定量化研究 观测系统和多源数据融合 地球系统科学数值计算与模拟技术。 /p p    strong (2)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地壳和地幔的结构、组成和状态 大陆岩石圈的形成、改造与演化 板块汇聚过程与造山带动力学 地球深部流体和挥发份 板块界面相互作用与俯冲带过程 地球深部过程与表层过程的耦合关系 早期地球的构造体制和组成 地震灾害孕育发生和成灾机理 大陆活动火山成因机理与灾害和环境效应。 /p p    strong (3)地球环境演化与生命过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重要化石门类系统古生物学与生命之树 深时生物多样性演变与规律 生命起源与地球物质演化 高分辨率综合地层学与地时研究 地球微生物学及化学过程与环境演化 极端条件下的生命过程与地质环境 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环境事件与成因 人类起源与环境背景之间的共同演化 类地行星起源与演化。 /p p    strong (4)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形成机理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深部资源和能源的赋存状态与勘察 板块汇聚、岩石圈再造与成矿作用 特殊元素分散富集与成矿作用 盆地动力学与成矿成藏作用 致密油气形成条件、富集区分布与勘探 地下水循环与可持续利用 成矿模型、成矿系统与成矿机理。 /p p    strong (5)海洋过程及其资源、环境和气候效应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多尺度海洋过程及其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环境 东亚大陆边缘海形成演化与岛弧-洋中脊系统 洋陆过渡带结构、构造与相互作用 南、北极环境变化与海洋过程,海洋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 /p p    strong (6)地表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效应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陆地表层系统的过程与机制 地表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反馈 土壤过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典型区域地表过程综合研究。 /p p    strong (7)土、水资源演变与可持续利用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土壤过程与演变 土壤质量与资源效应 流域水文过程及其生态效应 区域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形成机制 区域水、土资源耦合与可持续利用 土壤生物的生态功能与环境效应 生态水文过程与生态服务。 /p p    strong (8)地球关键带过程与功能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关键带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 关键带物质转化过程与相互作用 关键带的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带过程建模及系统模拟研究。 /p p    strong (9)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过程、变化及其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天气与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可预报性 气候年代际变异预测 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过程及相互影响机制 亚洲区域天气变化、气候变异和大气环境的相互影响 气候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和循环 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幅度。 /p p    strong (10)日地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空间天气科学前沿基本物理过程 日地系统空间天气耦合过程 空间天气区域建模和集成建模方法 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机理和对策研究 太阳活动及其对空间天气的影响 空间与海洋大地测量理论、方法与技术及其地学应用。 /p p    strong (11)全球环境变化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变暖停滞(Hiatus)的过程与机制 海气相互作用与亚洲气候环境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与水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气候环境变化 新生代气候系统古增温及其影响 圈层相互作用和地球系统模拟。 /p p    strong (12)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灾害的影响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城镇固废弃物污染特征、交互作用规律与安全处置 大规模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和致灾机理 矿产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演化机制、诱发因素与成灾机理 大气复合污染物形成过程中的人类影响 人类活动对区域和全球环境的影响 区域环境过程与调控 区域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物的多介质界面过程、效应与调控 区域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耦合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效应。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亚稳金属材料的微结构和变形机理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发展新型具有特殊性能的非晶态合金体系 复杂合金相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结构特征与表征方法 结构与热稳定性 变形机理及强化机制 脆性断裂机理及韧化 深过冷条件下的凝固行为及晶体形核和生长过程研究。 /p p    strong (2)高性能轻质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和性能调控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轻质金属材料(铝、镁、钛合金和泡沫金属等)合金设计、强韧化机理及组织性能调控研究 先进铸造、塑性加工以及连接过程中的工艺、组织和性能调控的基础理论研究 使役性能与防护基础理论研究 烧结金属孔结构控制基础研究。 /p p    strong (3)低维碳材料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低维碳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新物性的物理起因 低维碳材料中电子、光子、声子等的运动规律和机制 低维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原理与规模化制备方法 低维碳材料的新物性、新效应、新原理器件和新应用探索。 /p p    strong (4)新型无机功能材料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微观物理模型和物理图像的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与应用 多铁性材料的合成和磁电耦合机理与应用 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原理及其新效应器件 阻变材料的物理机制和器件忆阻行为的可调控性及原型器件研究。 /p p    strong (5)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结构演变的物理与化学问题 高分子材料非线性流变学,以及高分子加工不稳定现象的机理 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多尺度模拟与预测 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在线表征方法 微纳尺度加工等新型加工方法,以及基于原理创新的加工技术。 /p p    strong (6)生物活性物质控释/递送系统载体材料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启发型和病灶微环境响应载体材料 疾病免疫治疗药物载体材料 核酸类药物载体材料及其递送系统 具高灵敏度、组织和细胞高靶向性及信号放大功能的分子探针,以及诊-治一体化的高分子载体材料及其递送系统。 /p p    strong (7)化石能源高效开发与灾害防控理论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实钻地层物化特性和岩石力学 油气藏开发,复杂工况管柱与管线,复杂油气工程相互作用及流动 开采条件下岩体本构关系,多相、多场耦合的多尺度变形破坏机理 极端条件下开采机器人化的信息融合与决策。 /p p    strong (8)高效提取冶金及高性能材料制备加工过程科学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冶金关键物化数据 选冶过程物相结构演变 反应器新原理与新流程,低碳炼铁 高效转化与清洁分离,二次资源利用,高效连铸 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 多场作用下的金属凝固 界面科学 冶金过程高效利用。 /p p    strong (9)机械表面界面行为与调控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界面接触与粘着机理 表/界面能形成机理及应用 受限条件下界面行为调控 运动体与介质界面行为 生物组织/人工材料界面行为 生物组织界面损伤与修复。 /p p    strong (10)增材制造技术基础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高效、高精度增材制造方法 先进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及性能调控 材料、结构与器件一体化制造原理与方法 生物3D打印及功能重建 多尺度增材制造原理与方法。 /p p    strong (11)传热传质与先进热力系统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非常规条件及微纳尺度传热的基础研究 基于先进热力循环的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利用系统 生物传热传质基础理论及仿生热学 热学探索-热质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与宏观规律的统一。 /p p    strong (12)燃烧反应途径调控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燃料设计和混合气活性控制的燃烧反应途径调控研究 非平衡等离子体燃烧反应途径调控研究 以催化辅助、无焰燃烧、富氧燃烧和化学链燃烧等新型燃烧技术为主燃烧反应途径调控研究 基于尺度效应的燃烧反应途径调控 基于物理过程控制的燃烧反应途径调控。 /p p    strong (13)新一代能源电力系统基础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新一代能源电力系统的体系架构及系统安全稳定问题作用机理(包括智能电厂和智能电网等方面) 电工新材料应用及新装备的研制、运行和服役中的相关科学问题 多种能源系统的互联耦合方式 供需互动用电、能源电力与信息系统的交互机制 系统运行机制与能源电力市场理论 网络综合规划理论与方法。 /p p    strong (14)高效能高品质电机系统基础科学问题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电-磁-力-热-流体多物理场交叉耦合与演化作用机理 “结构-制造-性能-材料服役行为”的耦合规律和综合分析方法 多约束条件下电机系统及其驱动控制 电机系统的新型拓扑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工艺、控制策略。 /p p    strong (15)多种灾害作用下的结构全寿命整体可靠性设计理论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多种灾害(地震、风灾、火灾、爆炸等)作用下的土木工程结构全寿命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多种灾害作用危险性分析原理,工程结构时、空多尺度破坏规律,高性能结构体系与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防御多种灾害的结构整体可靠度设计理论与方法。 /p p    strong (16)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形体、空间、平面和构造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耦合作用规律 不同地域绿色居住建筑模式、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绿色设计的原理、方法、技术体系和评价标准。 /p p    strong (17)面向资源节约的绿色冶金过程工程科学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外场强化下的资源转化机理和节能理论 非常规介质特别是高温熔体中强化反应传递过程的机理和调控机制 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殊现象和反应机理、热力学与动力学调控机制 多因素多组元固/液/气界面结构及界面反应 反应器内及各种物理场下的化学反应、物质、能量传输的耦合机制 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高效、低碳排放转化的共性科学问题。 /p p    strong (18)重大库坝和海洋平台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变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深部岩土破坏力学 库坝和海洋平台材料性能演变 库坝和海洋平台多相多场耦合与性能演变及灾变风险 库坝和海洋平台的实时监控与防灾减灾。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6.信息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海洋目标信息获取、融合与应用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海上目标探测、识别理论及方法 水下目标探测机理和识别方法 水下通信与海空一体信息传输 海洋目标环境观测与信息重构 异质异构海量数据处理与信息融合理论与关键技术。 /p p    strong (2)高性能探测成像与识别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多维多尺度探测成像机理 微弱信号检测与认知探测成像 探测成像信号处理与目标智能识别 多模态成像理论与信息重建 计算成像理论与方法。 /p p   strong  (3)异构融合无线网络理论与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超高速无线传输理论与方法 星座宽带通信网络基础理论 移动互联网络理论与技术 空地协同网络体系架构及组织机理 高动态异构无线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方法 基于计算通信融合的无缝信息服务。 /p p    strong (4)新型高性能计算系统理论与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高能效的新型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可扩展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结构及大规模并行编程模型 基于新型存储介质的存储结构与技术 大规模并行应用算法、软件与协同优化 基于新材料和新结构的量子器件 新型量子计算模型和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 /p p    strong (5)面向真实世界的智能感知与交互计算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真实物理世界的多通道高效表征、建模、感知与认知 人机物融合环境的情境理解与自然交互 网络环境下的虚实融合与互操作 多媒体深度挖掘与学习、复杂高维信息的合成与可视分析。 /p p    strong (6)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环境下系统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移动与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模型、协议与系统架构 云计算环境下的虚拟化安全分析和访问控制模型 基于设备指纹、信道特征的硬件身份认证与安全通信 面向网络应用的新密码体制基础理论与数据安全机制。 /p p   strong  (7)面向重大装备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多层次、高维度、强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系统报警与运行故障智能诊断与自愈控制 自适应、自学习、安全可靠运行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技术 重大工业装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验证平台与应用验证研究。 /p p    strong (8)复杂环境下运动体的导航制导一体化控制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面向未来智能车的行驶优化与安全控制 极地导航的新机理、新方法 深空探测器高性能导航与制导一体化控制 在轨操作与服务的航天器自主导航与制导一体化控制 深海探测器高精度高可靠感知、导航与控制一体化。 /p p    strong (9)流程工业知识自动化系统理论与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流程工业的领域知识挖掘、推理与优化重组 知识工作者自动化+COCC(控制与优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流程工业实体相结合的智能优化技术系统理论与方法 基于工业云和工业物联网的工业认知网络系统基础 性能指标决策、优化运行与控制一体化软件平台系统基础 流程工业知识自动化系统实验平台与验证。 /p p   strong  (10)微纳集成电路和新型混合集成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低功耗器件及电路理论 纳米单片集成电路技术 微纳传感器及异质集成融合技术。 /p p    strong (11)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光通信及信息处理功能集成芯片 超高分辨成像及显示芯片技术 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 /p p    strong (12)高效信号辐射源和探测器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太赫兹/长波红外器件设计、仿真与测试技术 太赫兹/长波红外材料生长和器件研制 毫米波射频器件 真空电子器件、超导电子器件 人工电磁材料和器件。 /p p    strong (13)超高分辨、高灵敏光学检测方法与技术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突破衍射极限的光学远场成像方法与技术 多参数光学表征和跨层次信息整合以及单分子成像与动态检测 亚纳米级精度光学表面检测,包括三维空间信息精确获取与精密检测、高灵敏度精细光谱实时检测技术。 /p p    strong (14)大数据的获取、计算理论与高效算法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的复杂性与可计算性理论及简约计算理论 大数据内容共享、安全保障与隐私保护 低能耗、高效大数据获取机制与器件技术 异质跨媒体大数据编码压缩方法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效存储访问方法 大数据的关联分析与价值挖掘算法 面向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理论与方法 大数据的模型表征与可视化技术 大数据分析理解的算法工具与开放软件平台 存储与计算一体化的新型系统体系结构与技术 面向大数据的未来计算机系统架构与模型。 /p p    strong (15)大数据环境下人机物融合系统基础理论与应用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人机物融合系统的动态行为分析与评估 基于大数据的趋势预测与决策 面向人机物融合的软件方法与技术 面向人机物融合的未来网络体系结构 面向领域大数据的人机物融合系统示范应用(包括金融征信、网络空间安全、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7.管理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管理系统中的行为规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消费者隐私保护行为与个人信息价值模型 移动互联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变迁理论 服务参与者行为机理与服务策略研究 社会化网络环境中的创业者行为机理研究 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及其财务决策影响 企业和居民的绿色低碳行为规律。 /p p    strong (2)复杂管理系统分析、实验与建模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系统集群行为涌现机制及其原理 博弈行为偏好演化与管理实验 复杂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与计算实验 时空关联数据建模与可视化分析理论及方法 网络大数据挖掘和社会计算 互联网金融的复杂系统理论基础。 /p p    strong (3)复杂工程与复杂运营管理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工程基本理论 复杂工程组织模式、组织行为与现场管理 复杂工程战略决策分析与管理 复杂地下物流系统集成与管理 大数据驱动的分布式运营管理模式 基于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的运营管理理论和方法 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中的运营管理。 /p p    strong (4)移动互联环境下交通系统的分析优化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时代的交通行为人因机理与即时需求管理 大城市复杂综合交通网络设计与优化,多方式交通时空资源动态协同配置作用机理 大型综合交通系统的实时可靠性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整体运行状态在线建模与分析。 /p p    strong (5)数据驱动的金融创新与风险规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实时金融大数据的计量分析理论和技术 异质非常规金融大数据的融合与价值发现 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识别和管理新理论、新方法,互联网和数据驱动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管理 社会网络对公司金融政策和决策的影响机理 网络环境下公司财务危机的规律及其全局性影响。 /p p    strong (6)创业活动的规律及其生态系统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规律 新创企业知识员工的激励机制 新型创业生态系统的要素及其演化规律 基于物理-信息空间融合的创业企业生态群落 互联网对创业活动和运营决策的影响。 /p p    strong (7)中国企业的变革及其创新规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与政府的新型关系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和影响,新形势下的企业战略变革与组织演化规律 中国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改革机制 数据驱动的市场推广模式与促销策略 移动互联时代的多渠道变革、整合与创新 企业发展智库与数据库建设理论与平台。 /p p    strong (8)企业创新行为与国家创新系统管理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全球科技治理体系重构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评估的理论基础 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政策科学 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 大数据驱动的企业创新战略理论 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战略管理 企业的创新行为与创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 /p p   strong  (9)服务经济中的管理科学问题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服务资源组织与协调机制 信息产品与服务定价 制造商的服务化模式与战略 新兴领域服务系统的运营管理 移动互联环境下变革性服务与创新 基于大数据的客户体验优化与服务模式创新。 /p p    strong (10)中国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绿色物流、供应链和运营管理 国家能源体系变革的规律及其驱动机理 全流域和跨流域水资源的系统管理机制 中国宏观经济绿色发展的新规律和新形态 绿色低碳发展的国家政策设计及其影响评估 国际气候治理结构演变与合作机制。 /p p    strong (11)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机制重构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的转型与重构 国家治理机制与财税体制改革 中国国有企业体制转轨和新型治理规律 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化和变革规律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与战略管理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规律及其金融安全影响。 /p p    strong (12)国家安全的基础管理规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治理与管理基础规律和科学理论 新时期国家发展策略与国际竞争战略分析 国家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础规律 国家信息安全管理与应对策略 超大都市安全运行与安全规划基础理论 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交通流/物流演化与应急调控 中国的老龄化与可持续养老制度设计机理。 /p p    strong (13)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基础规律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体系构建与运行机理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国家与社会治理规律 政府决策支持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异质治理信息的分布式采集与数据处理方法 国家智库与数据库建设理论与平台。 /p p    strong (14)新型城镇化的管理规律与机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城镇群落的城市综合管理规律和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的人本目标、演化进程与资源约束 城镇化中的新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与乡村治理 跨区域的系统性人口迁移规律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p p    strong (15)移动互联医疗及健康管理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健康管理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原理 电子健康系统中的参与者协同与价值创造 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健康管理及其模式创新 数据驱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 分布式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8.医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发育、炎症、代谢、微生态、微环境等共性病理新机制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发育-老化机制、炎症可控化机制、细胞代谢机制、微生态局部与全身互作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组织器官或病变区域微环境特性等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康复过程的共性科学问题,为各种器官的急性衰竭、自身免疫损伤、慢性功能退化、组织修复、恶性肿瘤等一系列疾病过程提供新视角和新干预策略。 /p p    strong (2)基因多态、表观遗传与疾病的精准化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利用中国病例资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外显子组深度测序和表观遗传分析,精确鉴定各种疾病的易感位点 通过分子-细胞-器官-整体的现代疾病研究策略,加强分子网络关键节点的精准研究,为疾病防治提供有效的候选靶点。 /p p    strong (3)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鉴别、致病机制、免疫病理、疫苗研究、治疗性抗体等实验室研究 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救治新思路新策略研究,以及预警与紧急防控的战略研究。 /p p    strong (4)肿瘤复杂分子网络、干细胞调控及其预测干预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构建基因转录调控、细胞代谢与信号转导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肿瘤的系统调控网络,揭示网络交互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耐药中的分子机制 明确肿瘤的精细分子分型,为肿瘤预测早期、早诊及干预提供依据。 /p p   strong  (5)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等慢病的研究与防控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加大对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深入系统、规模化流行病学和人群干预研究 探索面向慢性疾病早诊早治早干预和逆转疾病重症化的前沿基础研究。 /p p   strong  (6)免疫相关疾病机制及免疫治疗新策略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深化各类器官特异性和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的新机制研究,加强各种重大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排异等)的免疫病理机制研究,解读疾病发生发展中免疫稳态的关键作用与机制 创新性发掘各种细胞免疫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单抗靶向治疗、免疫功能蛋白药物等免疫治疗新途径新策略。 /p p    strong (7)生殖-发育-老化相关疾病的前沿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围产期胎儿发育异常(包括出生缺陷)、孕妇妊娠疾病风险的早期预测 成年期慢性病的胚胎源性发病机制研究 儿童发育相关疾病(尤其是神经精神疾病)的前沿研究 以老年共病和健康长寿队列人群为对象,进行重要器官衰老生物学(例如脑老化)及其医学干预研究。 /p p    strong (8)基于现代脑科学的神经精神疾病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发现重大神经精神疾病(AD、PD、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孤独症等)的关键基因与发病新机制,创新性确立特定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分型 基于内源性神经再生修复新机制的干细胞治疗新策略。 /p p   strong  (9)重大环境疾病的交叉科学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充分利用人群和现场优势,加强环境因素(自然、社会、心理、食品、职业、生活习惯等)对健康危害的暴露组学研究,注重特殊环境因素对特有高发疾病(例如空气污染与呼吸疾病、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早期暴露与出身缺陷、高/低温环境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机制与防治等)的综合研究和健康风险评估,并通过与其他相关学科密切交叉提高研究能力。 /p p    strong (10)急救、康复和再生医学前沿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深入探索急救与康复医学的基本科学问题,创建新型急救与康复技术 加强再生医学的前沿研究,注重学科交叉与转化,在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生物医用材料、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微生态治疗、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等方面进行新理论指导下的技术提升。 /p p    strong (11)个性化药物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建立基于分子分型-靶标的个性化药物筛选体系,开展基于基因多态、结构多态的个性化药物设计,进行基于疾病动物的功能评价与成药特性研究 明确药物疗效与毒性的生物标志物,为个性化药物的研究提供新技术、新方法、新策略。 /p p    strong (12)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对中药发掘的指导价值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加大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研发的研究投入 加强证候与病证结合、藏象基础研究和功能机制研究、经络研究等,深入挖掘其中现代科学内涵 深入解析常用中药方剂的物质基础,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实现中药现代化。 /p p    strong (13)个性化医疗关键技术与转化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建立基于单细胞收集、培养、示踪、分析的全套单细胞研究体系 优化循环DNA的富集和深度分析技术 完善微型化免疫检测技术 发展床旁诊断技术研发和标准化流程体系,为个性化医疗与转化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p p    strong (14)多尺度多模态影像技术与疾病动物模型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自主研制或集成创新多尺度多模态影像技术平台,实现实时动态精确直观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的病理变化 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创建各类疾病动物,开发各类高等级动物疾病模型和创建人源化小动物模型,实现动物模型和临床疾病的高度交叉融合。 /p p    strong (15)智能化医学工程的创新诊疗技术研究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方向:综合交叉应用生物医学、物理、信息、工程材料等学科相关研究手段,创建与提升前沿性、创新性、实用性、普惠性的诊疗技术及器械的研制水平,加强各类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化,推进我国独立医学医疗体系的建设。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二)跨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strong /span /p p   跨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包括:着力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在拓展新前沿、创造新知识、形成新理论、发展新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着力解决我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中深层次关键科学问题的领域 着力提升我国应对全球重大挑战能力的领域 着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核心利益的领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介观软凝聚态系统的统计物理和动力学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软凝聚态系统维度降低与尺度减小导致的新物性与新效应,生物小系统和大脑生命过程等调控网络,活性物质相关的非平衡统计物理效应 统计物理理论与方法,量子涨落、量子相变和量子热机等以及颗粒物质、液晶、胶体和水等系统的平衡性质与结构动力学 生命信息分子(DNA、RNA)、蛋白质和细胞的力学特性、信息编码,及其相互作用的神经网络动力学 生理系统及相关疾病诊治的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机理和多生理系统耦合、跨分子-细胞-组织等层次生物力学实验和建模仿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2.工业、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与新方法、新技术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MRI、CT及PET成像的新方法,多模态光学成像,工业及公共安全、医学图像判读的基础算法 支持精准诊断和治疗的成像、图像处理与重建、建模与优化的新技术新方法,包括图像分析与处理的大数据技术等 可延展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器件与人体/组织的自然粘附力学机制、生物兼容性与力学交互 生物介质及非牛顿流体中本构关系与物理、生物信息传播特征研究,获取生命活性物质更详细信息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3.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动态化学修饰(如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等)调控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生物大分子动态化学修饰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大分子动态化学修饰的探针技术与检测手段 靶向生物大分子动态化学修饰的小分子干预策略 外源(化学合成)生物大分子的修饰和生物功能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4.手性物质精准创造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手性物质精准创造的高效性和高选择性 宏观手性材料制备的有序化和可控性 手性功能材料性能调控的分子基础 手性分子的生物学效应。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5.细胞功能实现的系统整合研究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多个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网络调控 胞浆中的生物大分子(复合体)与亚细胞结构的相互作用和调控 细胞器形态生成和维持中的力学机制 细胞功能预测和诠释的细胞模型和模拟 细胞器和亚细胞结构的人工设计原理与构建。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6.化学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机制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典型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元素循环的关系 微生物物质代谢途径对元素循环的作用 微生物能量转化机制及其与元素循环的偶联 驱动元素循环关键微生物(群)的环境适应与响应机制。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7.地学大数据与地球系统知识发现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三维空间分析与时空数据挖掘方法体系 地学大数据规则化重构 地学大数据关联分析与统计预测 快速、动态、精细全信息三维地学建模方法 三维地学空间数据结构模型 多维时空大数据组织、管理与动态索引 地学大数据计算理论、技术方法与知识发现 资源环境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探测。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8.重大灾害形成机理及其减灾对策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强震的孕育环境、发生机理及预测探索 大陆活动火山成因机理与灾害和环境效应 重大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事件的成灾机理 极端气象灾害形成机理 水旱与海洋灾害风险形成机理 重大工程活动及致灾机理 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诱发、成灾和灾害链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作用 重大灾害的监控预警与风险评估。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9.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功能材料的新现象和新机制 功能材料及器件多层次结构的表界面调控 新型功能材料的宏量制备与缺陷控制 影响能量转换/存储材料效率的物理机制、器件模型和失效原理 信息探测、传输、计算与存储功能材料及器件的可控制备原理、稳定性及新物性、新效应的物理起因 柔性电子技术关键材料的设计制造与可靠性 催化材料功能调控机理、制备及新型催化材料设计理论和方法 高性能生物医用诊断、替换和修复、治疗、药物载体新材料的功能性、相容性和服役寿命 面向不同功能特性的材料计算基础。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0.城市水系统生态安全保障关键基础科学问题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水生态系统与水质水量变化的交互影响与调控机制 污染物共暴露过程对城市水体生物群落及敏感物种的危害机理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城市水环境健康安全与生态修复理论和方法 城市水系统多元循环的物质流、能量流变化规律与动力学模式 城市再生水生态储存与多尺度循环的风险控制原理与途径 城市水系统可持续健康的综合保障策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1.电磁波与复杂目标/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与应用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超电大、多尺度复杂结构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建模 地空和海空半空间背景中复杂结构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建模 具有普适性的精确、高效的理论建模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随机时变环境(如粗糙地、海面)的电磁散射及与确定性目标电磁散射模型的融合方法 分层介质低频近场探测中的空间选择性和自适应聚焦方法 大规模可信电磁计算中的数理模型验证、校核与评价 非均匀介质中电磁探测的反演解释模型、全局约束条件和解的收敛性、解的置信度分析。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2.超快光学与超强激光技术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面向激光聚变、激光加速、阿秒(10-18s)科学等重大需求,突破提升超强超短激光的峰值功率、可聚焦能力、重复频率和电光转换效率的瓶颈问题,力争达到1016W的激光峰值功率和1023W/cm2激光聚焦强度 发展中红外等新波段超强超短激光和超高通量激光放大技术 开拓阿秒非线性光学等超快非线性光学新前沿,包括高光子能量和极短脉宽阿秒脉冲的产生与诊断,超快光谱与超快成像等。发展可支撑超高峰值功率与超宽带宽以及新波段超强超短激光、具有超高破坏阈值的新型激光与光功能材料与元器件。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3.互联网与新兴信息技术环境下重大装备制造管理创新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复杂装备制造工程管理方法论,复杂装备制造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重大装备开发、生产与再制造过程管理,重大装备制造供应链管理的制造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4.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与决策方法研究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模式,城镇化驱动机制,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市协同理论与方法,人口合理集聚与有机疏散的决策理论研究,城镇化过程中综合交通网络资源配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5.从衰老机制到老年医学的转化医学研究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开展衰老系统生物学机制、组织器官衰老、变性与病损机制、衰老相关临床表型特征研究 建立衰老及相关老年慢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特色人群队列和数据库、并利用其开展机制研究 基于穿戴设备和移动医疗技术的人类衰老与健康大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 衰老与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 规范化衰老评价体系的建立 基于衰老机制关键环节的小分子药物研究和对相关疾病的干预效果评价。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6.基于疾病数据获取与整合利用新模式的精准医学研究 /strong /span /p p   核心科学问题:在大数据获取方面,高通量、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基因测序、单细胞测序、表观遗传谱系与分子网络检测、NcRNA测定,各种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器官组织的定位定量平行数据挖掘等相关理论与前沿技术的再创新,以及可应用于医学检测的生物芯片、串联质谱、化学探针等海量数据获取方法的提升,各类疾病的规模化前瞻性临床队列与大规模亚健康人群的分子群谱大数据的规范化获取,个体化医疗信息获取、分类与存储,医疗信息系统大数据整合与数据库构建 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系统整合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单或多通路分子动态网络的模式化分析,疾病共性机理或单一疾病的模块式模拟,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多靶点药物设计,个体化疾病诊治的数据集成与预案推导,重大疾病发生与流行的数字化预警模型与防控时空节点的推演,医疗信息系统构建、数据传输与精准分析等。 /p
  • 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在东莞松山湖成立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9e7c31f8-7a04-4df1-a94f-4adb92d4665a.jpg" title=" W020181205311361116385.jpg" alt=" W020181205311361116385.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1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揭牌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fe77ded-e9a2-4025-a7d2-94729debcc53.jpg" title=" W020181205311361447347.jpg" alt=" W020181205311361447347.jpg"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于今年4月25日揭牌。目前一期的1.7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区正在装修中,进驻的10个团队预计近期就可以在里面开展实验工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聚 焦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11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到场致辞,并为相关专家授聘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心澄,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院士高鸿钧,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海涛,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少文等出席活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出席活动的还有20多位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国内多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多家研究所所长以及相关部门、机构的专家代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以材料科学为核心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由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是广东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计划投资经费超过50亿元。2018年4月25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东莞挂牌成立。实验室定位于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该实验室计划打造公共技术平台、前沿科学研究、创新样板工厂以及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其中,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依托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各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吸取国际类似研究机构的成功经验,邀请国际一流学者进行中长期或短期访问,以持续深入的科学研讨会为主,打造系列知名国际会议和讲习班,旨在建成高水平、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该中心将以材料科学为核心,面向生命、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持续关注国内外相关科学前沿和最新动态,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创新思想和成果源泉。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此外,该中心未来将面向社会开放,宣传和普及材料科学及相关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各种成果,锻造先进的科学文化基础,促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投身于前沿研究 保持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实验室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并引领中国乃至世界交叉学科的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东莞正加快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致辞时表示,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东莞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一环。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建成挂牌,标志着实验室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实验室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肖亚非表示,近年来,东莞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行动计划,目前已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共建了32家新型研发机构,中国散裂中子源去年已经开始运营,南方光源也有望落户东莞。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目前东莞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58家,今年有望突破4500家,总数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东莞正加快实现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从“服务自身发展为主”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三个转变。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肖亚非表示,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等重大战略。广东省对东莞明确提出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台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大定位。东莞将对照这些目标要求,重点规划建设面积达5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全力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加快建设,更好地发挥对东莞乃至全省、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将为人才开展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珠三角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中心,并聚集了一系列国际知名高校和大批高水平的学者、专家。在东莞建设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正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粤港澳地区在产业、高校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的基础研究发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中科院院士王恩哥表示,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揭牌,标志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专家的指导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将有望成为粤港澳科技领域的亮丽名片。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在科学研究中,人才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成立,将为人才开展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王恩哥表示,未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将通过利用好广东、香港、澳门的高校资源和工业发展等优势,在全国培养科研人才、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目前建设进展如何?据王恩哥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首批4家省级实验室之一。虽然项目启动还不足一年,但各项工作推进非常快,基建设计正在全面开展。同时,今年以来,实验室还吸引了10个全球顶尖创新研发团队加入,其中4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6个来自于高校、科研院所。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未来将如何与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进行互动?王恩哥表示,近年来,我国启动建设了一大批大科学装置,这给极端条件下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但建设大科学装置只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如何用好大科学装置、推动科学研究出成果才是关键。而材料实验室,正是用好大研究成果、推动成果转换的一个平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延伸阅读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建设科学中心意义何在?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科学中心的成立对于促进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如上个世纪初,丹麦成立了以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玻尔为中心的玻尔研究所,吸引了世界各国最活跃的学者前来访问,大家还聚集到一起讨论最前沿的学术问题。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活跃的交流气氛,使得玻尔研究所成为全球大师云集的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并形成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产生了一大批划时代的学术思想和创新成果,对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量子物理的研究,为世界范围的半导体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p p br/ /p
  • 多学科交叉融合促发展 第十二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0月14-15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在重庆成功举办,吸引了800余位代表出席。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全程参与并进行会议报道。会议现场15日下午,大会报告后半场,江西中医药大学陈焕文教授、武汉大学陈子林教授、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暨南大学江正瑾教授、浙江大学余露山教授以及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辛振强分享了精彩内容。江西中医药大学 陈焕文教授报告题目:生命样品的直接质谱分析武汉大学 陈子林教授报告题目:抗肿瘤酶抑制剂筛选及靶向近红外成像与光热诊疗新方法清华大学 梁琼麟教授报告题目:芯片上的药学实验室:从药物成分分析到药物效应分析暨南大学 江正瑾教授报告题目:基于仿生识别的生物医药色谱新方法研究浙江大学 余露山教授报告题目: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介导的化疗耐药机制及逆转耐药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辛振强副总经理报告题目: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大会报告环节后,第十二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迎来了闭幕式环节。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主持闭幕式。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主持闭幕式  闭幕式颁奖环节,由大会执行主席/西南大学付志锋教授宣读获奖名单。本次会议共评选出15个优秀墙报奖、16个青年报告奖、5个最佳组织奖。奖项由《药物分析学报(英文)》(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JPA)赞助。西南大学付志锋教授宣读获奖名单JPA优秀墙报奖 三等奖JPA优秀墙报奖 二等奖JPA优秀墙报奖 一等奖 JPA青年报告奖 优秀奖JPA青年报告奖 三等奖JPA青年报告奖 二等奖JPA青年报告奖 一等奖JPA最佳组织奖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贺浪冲教授做大会总结颁奖仪式之后,西安交通大学贺浪冲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本次会议在2天的会期中,安排了11个大会报告、 41个邀请报告、67个口头报告、16个青年报告,共计135场报告以及216个墙报展示;设置了药物分析新方法、生物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分析药理学、交叉药分、青年学者论坛等主题专场。报告内容充分展示了药物分析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特点,给未来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启迪。同时,贺浪冲教授也分享了对药物分析学科发展的进一步思考,提出要更加重视药物分析基础研究、推动区域性学术平台建设等建议。在总结中,他也表达了对本次参加会议的专家报告人以及组委会的感谢,希望能够继续传承发扬,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越办越好。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生产、使用等全过程的应用。多年来,药物分析方法、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药物研发、生产、使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药物分析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也是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学科。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人士等各方面不断深化科研合作,利用科技创新加强学科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全国药物分析大会是我国药物分析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盛会。此次大会汇集专家智慧、展示药物分析学科建设新成果新进展,充分交流,分享知识、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 1510万!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单晶X射线衍射仪等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TDZC2023J0012项目名称: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单晶X射线衍射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86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单晶X射线衍射仪 1台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4个月内交货,收到甲方通知后3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具备验收条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2.项目编号:TDZC2023J0014项目名称: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平台全波长高性能激光拉曼光谱实验系统预算金额:6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6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全波长高性能激光拉曼光谱实验系统,1套,具体详见招标文件。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180天内交货,同时签订合同27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具备验收条件等(受不可抗力影响除外)。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9月08日 至 2023年09月18日,每天上午9:00至12:30,下午13:3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山东盛和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180号万科时代中心12楼1211房间)方式:邮件获取:(1)请将标书款以电汇或银行转账方式从投标人单位账户汇至我公司的银行账号,并请在汇款备注中标明:“项目编号+标书款”,采购代理机构开户信息如下: 户名:山东盛和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开户银行:兴业银行济南燕山支行;帐号:376060100100168341(2)标书款汇款后,请将如下报名信息:投标人名称、投标人地址、营业执照扫描件、汇款单截图、项目编号、投标人联系人、联系电话及投标人邮箱以邮件正文形式发送至 cnshzbone1@163.com,并电话至我公司予以确认(3)邮件主题为:项目编号+报名信息(4)网上领取方式进行报名,报名日期以标书款到账日期为准。售价:¥8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天津大学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联系方式:郝老师、蔡老师:022-27407504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山东盛和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山东盛和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180号万科时代中心12楼1211房间)            联系方式:靖立泉 15615518531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靖立泉电 话:  156155185314.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天津一诺世纪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16号美年广场3号楼2门            联系方式:商老师 022-88391355            5.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商老师电 话:  022-88391355
  • 1296万!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平台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等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TDZC2023J0011项目名称: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平台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预算金额:988.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988.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1台,具体详见招标文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21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验收(受不可抗力影响除外)。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2.项目编号:0747-2341SCCTJ294(TDZC2023J0015)项目名称: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平台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仪预算金额:308.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08.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仪1套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36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验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1.时间:2023年09月07日 至 2023年09月14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天津一诺世纪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16号美年广场3号楼2门)方式:有意向的投标人可从2023年9月7日至2023年9月14日(节假日除外)9:00时至17:00时(北京时间),在天津一诺世纪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16号美年广场3号楼2门)购买招标文件,标书售价:800元人民币或120美元。招标文件售后不退。邮购须另加100元人民币(国内)或20美元(国外)。(1)现场获取:为保证开票信息的准确性,请在获取招标文件时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到天津一诺世纪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16号美年广场3号楼2门)获取招标文件。(2)邮件获取:为保证开票信息的准确性,请将营业执照复印件发送至YNZBDL_01@163.com邮箱,邮件中注明联系人、联系电话。邮件主题为“报名:项目编号+公司名称”;核对信息无误后,向供应商发送电子版报名表;供应商将填写完整的报名表电子版发送至上述邮箱,并支付文件费(请将文件费以电汇或银行转账方式从供应商单位账户汇至我公司的银行账号,并请在汇款备注中标明:“TDZC2023J0011 文件费”,采购代理机构开户信息如下: 户名:天津一诺世纪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16号美年广场3号楼2门)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泗水道支行 帐号:02242401040001115);确认收到电子版报名表及文件费后,向供应商发送电子版招标文件。纸质招标文件可自取或另行邮寄。(注:获取招标文件日期以标书款到账日期为准 。)售价:¥8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2.时间:2023年09月07日 至 2023年09月14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中化商务电子招投标平台(e.sinochemitc.com)方式:登录中化商务电子招投标平台(e.sinochemitc.com)获取招标文件并通过网上支付方式支付。潜在投标人需先进行网上注册(免费),注册成功后(已注册供应商不必重复注册)即可进行文件缴费及下载。支付成功后,可下载招标文件及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获取招标文件和电子发票的操作手册详见:“进入平台—综合办公—常用文件—中化招投标平台-投标人操作手册”。中化商务电子招投标平台供应商注册/文件获取/技术支持等相关事宜请咨询:010-86391277。售价:¥8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项目一:1.采购人信息名 称:天津大学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联系方式:郝老师、蔡老师 022-27407504(招标办)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天津一诺世纪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16号美年广场3号楼2门            联系方式:商老师 022-88391355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商老师电 话:  022-88391355项目二:1.采购人信息名 称:天津大学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联系方式:郝老师、蔡老师 022-27407504(招标办)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化商务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24号平安幸福中心B座(通讯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南京路58号中化写字楼A座)            联系方式:郝晨、吕继春 022-58170255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郝晨、吕继春电 话:  022-58170255
  • 1435万!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高灵敏度液相串联三重四极杆离子阱质谱仪等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OITC-G230311951项目名称: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离子淌度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7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7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1离子淌度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仪 1套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所涉及的蛋白组学研究,用于蛋白质的高灵敏、高通量、高分辨、高准确性的检测。 是700 万元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80日内交货并安装完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2.项目编号:OITC-G230311372项目名称: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高灵敏度液相串联三重四极杆离子阱质谱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5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5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1高灵敏度液相串联三重四极杆离子阱质谱仪 1套用于有机化合物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如靶向及广靶向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痕量有机物测定;药物分析中的合成中间体和杂质、药代药动学及药理毒理学分析中的定量定性分析。 是355 万元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80日内交货并安装完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3.项目编号:OITC-G230311410项目名称: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液相色谱-四极杆-超高分辨组合式质谱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1液相色谱-四极杆-超高分辨组合式质谱仪 1套液相色谱-四极杆-超高分辨组合式质谱仪主要用于支持生物技术研究院课题开展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研究需要。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蛋白质鉴定、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多肽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等研究。 是380 万元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80日内交货并安装完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9月02日 至 2023年09月08日,每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http://www.oitccas.com/;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方式:登录东方招标 http://wwwqas.oitccas.com/注册并购买售价:¥6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道天府五街200号菁蓉汇7号楼A区2楼203室         联系方式:肖老师 weidixiao@pku.edu.cn; 付老师,fuyuanhao1992@163.com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            联系方式:王军、郭宇涵、李雯;010-68290508、010-6829053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王军、郭宇涵、李雯电 话:  010-68290508、010-68290530
  • 集成电路专业正式成为一级学科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务部正式下达文件,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原文如下:“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门类代码为“14”)、“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1)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2)。 此前集成电路是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面的专业(二级学科),学科独立性也成问题,本科会受到原微电子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制约,研究生师资师则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经笔者查阅,此前一共有13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门类当中的一级学科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接着集成电路在此下面为二级学科。集成电路变化一级学科后,相当于增加了第14个学科门类,即交叉学科。集成电路是该门类下类的一级学科。其重要程度已经提到相当高的地位。也有利于高校在集成电路方面的招生和人才培养。
  • 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
    近日,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中心由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商学院、物理科学学院、泰达生物技术研究院、化学学院等多个学院参与共建,以构建南开生态碳汇研究特色为目标,瞄准碳中和生物增强地球(陆地、海洋、大气)核心碳汇机制与管控策略研究。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启星介绍了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概况。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通过建设室内模拟-野外观测-大数据智能分析-碳中和治理标准研发一体化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在提升生态碳汇基础理论与治理策略创新上获得重大原创性突破,争取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培育出国家级高端领军人才、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建设成具有南开特色、南开名片的生态碳汇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南开力量。南开大学原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克在致辞中说,党的二十大对我国这一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的碳中和做出了进一步的顶层设计,这个设计把实现碳中和与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一起来,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统筹-协同”战略,即“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单独应对。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服务中国”的传统,组建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将推动碳中和学科群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第九大学部:交叉科学部
    p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消息,基金委成立第九大学部:交叉科学部,并已公布在官网“机构设置”一栏中。这是自从2009年医学部划分成立出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隔11年再次成立新的科学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5ea0d8b1-c2d4-4330-86c3-08be0f01f654.jpg" title=" 2020-10-29_222245.jpg" alt=" 2020-10-29_222245.jpg" / /p p   长期以来,交叉科学建设都备受国家重视。早在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刊就刊发了题为《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 》的主题文章。 /p p   文中指出,交叉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数学科学和哲学等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科学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的内部交叉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而有利于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复杂问题。这是交叉科学所能发挥的社会功能。 /p p   文章中提到,在中国科学发展中,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显得相对滞后。在较长时期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却都需要各门类科学、各门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和融合。 /p p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界、政府科教管理部门开始从科学概念、科学政策、科学管理上重视,以弥合这些鸿沟,特别是,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国科协所属的一些学会、研究会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的计划中,都正在大力地加强推进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 /p p   为了在中国科学中增强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要有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在科学发展战略布局中,强调交叉科学与非交叉科学并重,为了改变交叉科学落后状态,目前应更强调交叉科学的发展 strong 在科学政策上,应引导和鼓励从事交叉科学研究 在组织管理上,应特别重视交叉科学的发展,甚至在具体科研项目、课题中,优先支持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 /strong 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环境,在科学共同体中形成一种鼓励交叉的学术氛围 在新的科学发展时期,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结构改革中,也应重视交叉科学应有的地位 要培养能适应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宏大的科学家队伍。因为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可以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方式可以深入下去。 /p p   而本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九大学部的成立,无疑表现出国家对交叉科学的重视,及发力交叉科学的决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28354ceb-fe0d-495b-a7b8-5bdeea670a4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029221846.png" alt=" 微信图片_20201029221846.png" / /p p br/ /p
  • “学科交叉 协同创新”在生物检测监测领域谱新篇——访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张学记教授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当前,协同创新正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诸多重大科技创新不再是单一主体的活动,而必须由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协同,这已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另一方面,生物检测监测相关的技术与产品已经广泛拓展至临床检验、疾控应急、食品安全监测、违禁药品筛查等领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生物检测监测相关技术更高层面的性能需求。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而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考,如何促进材料、器件与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交叉融合,从而推动原创高性能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运而生。在日前举行的“生物检测监测产业创新论坛(昆明)”间隙,仪器信息网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Instrument)采访了联盟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张学记教授,听他讲述联盟成立背后的故事。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张.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b4bb7670-907e-43b8-9e67-0210190c4ca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生物 /strong strong 检测 /strong strong 监测 /strong strong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张学记教授 /strong /p p    strong Instrument:张理事长,您好!能否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联盟成立的初衷。 /strong /p p    strong 张学记: /strong 我在美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有二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亲身目睹了西方发达国家是如何进行“产、学、研”结合以及因此而取得的巨大成果。而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生物检测 /span /a 监测又是个非常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电子、材料、生物、物理、化学、信息等诸多领域。同时相关的产业规模也非常大,包括国家安全、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医疗卫生 /span /a 、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等,粗略估算在千亿级别。所以2009年回国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够改变一下国内生物检测监测研究“重文章,轻转化”的现象。我自己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科研三要素——兴趣驱动、需求牵引和压力推动,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自然而然就萌生了成立一个联盟的想法,希望通过它把科研单位的研究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这也正好符合当前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战略大方向。 /p p   就联盟本身而言,我们希望它具备三个功能。首先、它是一个桥梁,即通过联盟来加强政府和企业、研究机构在一些政策、标准等方面的沟通;第二、它是一个纽带,通过纽带作用把我们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我们的企业结合起来;第三、它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做科研,可以做转化,可以做升级,可以做交流,可以做法律咨询,还可以做各种投资。现在我们的会员单位中就有几家基金公司,这在其他的联盟中是很少见的。 /p p   我回国这5、6年的时间,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均积累了一定的人脉。经过和同仁们的反复沟通,特别是在秘书长周蕾研究员的大力推动下,大家都非常支持这个事情。所以,从联盟启动筹建到最终成立都非常顺利,前后大概也就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有近100家会员单位。这其中,联盟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研究所的周蕾研究员做了大量的工作。 /p p    strong Instrument:联盟选择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为上级单位,这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为什么没有选择相关的一级协会或学会作为上级单位? /strong /p p    strong 张学记: /strong 首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宗旨与我们的目标非常契合,它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产学研三方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 其次,我本人也是不少学会的理事或委员,所以对于学术团体还是比较了解的,它们更注重在学术层面的合作,企业涉及很少。而行业协会里又基本是企业,学术研究单位很少。尤其是无论对于协会还是学会,会员单位里面金融机构绝对是凤毛麟角。选择产业创新联盟的形式则可以把多种要素结合起来,而产业创新联盟恰好又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一个重要组成。所以通过周蕾研究员的牵线搭桥,双方很快就成立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成了一致。 /p p    strong Instrument:联盟成立后,您作为首任理事长对于联盟未来的发展有何初步规划? /strong /p p    strong 张学记: /strong 联盟成立只是第一步,就像播下了一颗种子,我们希望以后它能够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从点到面,逐渐在地区或省建立起我们的分支机构,把各地与生物检测监测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对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感兴趣的金融机构结合起来,真正把联盟做大做强,形成一个品牌。当然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但我对联盟的未来充满信心。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为便于学科交叉,协同创新,联盟未来的分支机构将主要以地域划分,而不按照专业划分。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组织,我们非常欢迎非会员单位来参加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 /p p    strong Instrument:我们注意到在联盟提供的服务中,有一项服务非常引人关注,就是基金支持服务,即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设置应用研究基金。能否请您对这项服务再详细介绍一下?特别是基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是什么? /strong /p p    strong 张学记: /strong 好的。这项基金服务目前主要是面向联盟会员单位里的中、小型单位,特别是这些单位里的年轻人。有些年轻人有很好的想法,但就是缺资金,这个时候一、二万元钱对他来说就是一笔很好的启动资金。在具体运作层面,我们会很快成立一个学术委员会,来负责基金申请、评审等一系列工作。整个流程力求简化,申报材料可能几页纸就够了,主要讲清楚申请的项目从科学角度看是否有创新性、可行性,从实际角度看,是否有应用价值。在结题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要求申请者必须发多少文章,只需要给我们一个反馈,譬如:你解决了什么问题?结果对其他人有什么帮助?如果失败了,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启发?等等。 /p p   至于基金的来源,一部分是来自企业会员的年费。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优质的服务促成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这样获取的转化服务费是基金来源的另一个主要渠道。基金成立后,我们将确保所有的账目公开、透明,联盟内的所有人员不会拿联盟的一分钱,可以说我们基本都是联盟的志愿者,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付出来为“中国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生物检测监测 /span /a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个品牌的不断壮大添砖加瓦。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4px " strong 后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产、学、研”结合是我国特有的称呼,国外类似的说法有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Industry-Academy Partnership等等。“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不仅在中国还处于探索当中,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据了解,法国政府曾经为了鼓励大学与企业的结合,大幅削减大学的职位。但这种做法遭到了已经习惯于过安逸舒适生活的教师的极力反对,引发了大规模的教师游行,改革措施不得不中止。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产、学、研”作为不同的创新主体从他们诞生那一天起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所以,定位和分工不同是必然的,正因为定位和分工不同,才有结合的必要。关键是如何找到“产、学、研”各方共同的利益结合点,来保证这种结合的成功。所以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可以看作是一群中国有担当、有责任、不计个人得失的知识分子为解决我国“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在生物检测监测领域进行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span /p
  • “十四五”基金委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交叉科学部共发布6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  (一) 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可由一位申请人单独申请或两位申请人共同申请:  1.共同申请时,两位申请人分别为第一申请人和第二申请人。  2.第二申请人与第一申请人不是同一单位的,第二申请人所在的境内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  3.共同申请时,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申请书的在线填写、提交均由第一申请人和所在依托单位完成。  (二)每个重大项目应当围绕科学目标设置不多于5个重大项目课题,课题之间应当有机联系并体现学科交叉。每个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5个。课题申请不设共同申请制。  “THz波段神经生物物理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神经信息传导的关键生物分子在太赫兹波段存在“指纹谱”信息,特定频率的太赫兹波可被生物分子吸收,可能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导致生物功能的改变。通过对神经太赫兹波段信息产生和传输机理、太赫兹波增强脑认知、调节脑兴奋和抑制平衡等科学问题的研究,探索神经信息高速传输机制及治疗神经疾病的新方法。  一、科学目标  研究外界刺激诱发神经系统产生太赫兹波信息的机制以及太赫兹波调节脑认知的机理,实现神经太赫兹波信息传输的高灵敏探测,发展有效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新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一) 神经系统太赫兹波信息产生、传输机理及探测方法。  研究太赫兹场沿有髓神经中继接力模型、传输模式、特征参数与郎飞结三能级信息放大模型及其分子光谱。分析外界刺激神经系统产生太赫兹波的机理,建立活体神经太赫兹场传输和离子通道耦合特性的高灵敏度探测方法。  (二)太赫兹波影响脑认知的机理。  研究太赫兹波对脑皮层认知区域的影响机制、对神经离子通道等的作用规律,以及太赫兹波调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的释放规律,明确太赫兹波影响认知的机理,实现太赫兹波对学习速度的提升。  (三)太赫兹波调节脑神经网络的机理。  研究太赫兹波对皮层神经网络中兴奋和抑制平衡的调节作用,分析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反应在太赫兹波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提出太赫兹波对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THz波段神经生物物理研究”,受理代码T02。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航空、航天、航海、核电、高铁等领域中灾难性事故仍时有发生。在此类复杂人机系统中,仅依靠装备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难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人因安全问题(与人因相关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国家重大人机系统高质量发展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系统深入了解复杂人机系统事故背后的人因作用过程及机制,建立人因安全理论体系,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手段,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为解决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于提升复杂人机系统的安全性乃至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科学目标  针对复杂人机系统中的人因安全问题,阐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和检测原理,各类影响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 建立面向安全的人机功能分配方法,形成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原理 发展人因安全评估方法,形成适用于解决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理论体系 结合航天、核电等重大复杂系统应用领域开展验证,实现人因安全问题的可评估、可预测。  二、研究内容  (一)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机理研究。  研究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不安全行为的检测原理与方法。  (二)面向人因安全的人机交互动态过程研究。  基于人机交互动态过程分析,研究人机功能分配方法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特征对安全的影响机制。  (三)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建模、仿真与评估。  建立由人员异常行为、机器行为及人机动态交互等构成的一体化模型并开展特殊任务场景下的仿真研究,发展人因安全分析与评估方法,实现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可评估、可预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受理代码T04。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重大项目指南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代不断推进至纳米尺度,现有EDA技术的发展面临仿真优化效率低和可靠性设计匮乏等两大挑战。通过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数学、物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和新方法,并完成新一代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大规模原子级器件仿真(TCAD)工具原型、面向数字流程的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一、科学目标  面向纳米尺度集成电路的重大需求,针对EDA仿真优化效率低和可靠性设计匮乏的困难,构建大规模并行加速理论与方法,建立基于缺陷物理的高可靠性模型,研制出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大规模原子级器件仿真(TCAD)工具原型 提出高可靠性的微观理论、测量表征、多机制耦合模型和跨层次设计方法,研制出面向数字流程的高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二、研究内容  (一)EDA加速与最优化的理论及方法。  面向数字前端的功能验证,提出定制加速方法 面向数字后端的布局布线,提出大规模并行加速理论和方法 面向数字流程中的最优化问题,提出大规模自动分解方法和复杂约束下迭代式可行性寻求的方法,研究自适应批量最优搜索收敛机制。研制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实现在相同求解精度下将效率提升3倍以上。  (二)大规模原子级TCAD的理论及方法。  面向纳米尺度器件的原子级仿真,提出异构加速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包含复杂边界条件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和量子输运模拟方法,发展面向工业级半导体器件的原子级TCAD核心技术,实现大规模原子级TCAD工具原型,仿真规模超过5000个原子。  (三)基于缺陷物理的器件和电路的可靠性建模及计算。  面向纳米尺度先进工艺节点,研究新型快速测量技术,实现对缺陷产生和填充释放的动态观测 研究缺陷的微观性质及其对器件性能退化的影响,构建包含复杂结构和多物理场耦合机制的器件集约模型,提出与电路仿真工具兼容的可靠性模型和计算方法。  (四)面向数字流程的跨层次可靠性设计方法。  面向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研究包括架构级、逻辑级、电路级、物理级等多个层次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以实现可靠性感知、优化和增强的设计流程,完成数字流程的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受理代码T02。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重大项目指南  海岸带-大陆架是史前人类生存演化的重要区域。通过地球科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着重查明两万年以来我国东部海岸带-大陆架沉积环境变迁、农业起源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证据,阐明海岸带环境变迁与东亚文化文明演替传播的过程和机制。通过中华文明起源等科学问题引导下的变革性技术和理论探索,深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  一、科学目标  以地球科学和考古学学科交叉为研究手段,获取我国东部海岸带-大陆架关键区域的高质量地质环境、文化文明记录,重建两万年来不同时间尺度自然环境变迁过程和文化文明演替序列,揭示海岸带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与环境变迁关系的新理论,力争实现海岸带文化文明研究范式的突破,引领人类早期文明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  二、研究内容  (一)海岸带沉积环境与人类文化遗存探查。  基于高质量、高分辨率沉积记录,重建两万年来我国东部海平面变化、海岸带-陆架沉积序列,查清关键时段古海岸线变迁过程,揭示沉积环境变化规律和控制因素,构建海岸带-大陆架古人类活动遗存探查技术体系,探寻人类文化遗存分布的证据。  (二)气候-生态演变过程与早期人类影响辨析。  综合运用古气候、古生态定量方法,重建两万年来不同时间尺度海岸带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迁历史及重要事件,阐明海岸带特征时段气候-生态特征、演变及机制,揭示海岸带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过程、方式和强度。  (三)海岸带史前社会发展与中华文化文明关系探究。  应用考古新材料、新技术,重建海岸带早期文化文明演替的时空格局,揭示早期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的时间和路径,建立海岸带不同区域特征时段的人群生存策略和资源利用模式,阐明海岸带史前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贡献。  (四)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机制探索。  建立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数据库,揭示农业起源和传播、人口变化、土地利用等对温室气体变化的影响,构建气候环境演变与文化文明演替关系模型,提出文化文明演化与海岸带环境变迁关系的新理论。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受理代码T04。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组织器官仿生控冰冻存的分子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组织器官是在器官移植、生育力保存、新药研发和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等领域具有重大医学及科研价值的珍贵生物样品。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组织器官不能长期冻存只能短期冷藏,导致捐献器官的废弃率高,实现组织器官冻存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  受自然界中严寒地区生物控冰抗冻机制的启发,近年来人体安全的仿生控冰材料在细胞冻存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在组织器官冻存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同时,显微学、多组学等先进技术为冻存组织器官多级结构与生理功能损伤机制研究以及功能修复提供了可能。因此,采用全新的仿生控冰原理,精准揭示组织器官冻存过程中的维持与损伤机制,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效反馈研究闭环,是组织器官保存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  一、科学目标  选择合适的模式动物器官作为冻存对象,揭示组织器官复杂环境中冰晶形成机制,创制控冰冻存新材料,建立多级结构与生理功能评估策略,形成损伤预防和修复新方案,实现模式动物器官的安全有效冻存,为组织器官冻存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积累。  二、研究内容  (一)探究组织器官冻存过程中控冰新机制。  选择合适的模式器官作为冻存对象,探究复杂组织器官在降温、复温过程中体系内外冰晶成核、形貌及其分布的时空规律,阐明冰晶生长及其控制的物理与化学机制。  (二)创制仿生控冰新材料。  创制人体安全的组织器官控冰冻存新材料,探讨仿生控冰材料在组织器官内的生物相容性与代谢动力学,揭示其在组织内的控冰构效关系。  (三)揭示冻存过程对组织器官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影响。  在多层级生物结构与生理过程水平揭示冰晶损伤与抗冻应激的关联反应,明确组织器官的低温生物学效应并绘制低温生物网络图谱。  (四)建立组织器官冻存后生物功能恢复技术。  以模式器官作为冻存对象,创建适宜的控冰冻存体系与冻存活性评估标准,建立组织器官活性冷冻保存与功能重建全过程的生物医学干预策略。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组织器官仿生控冰冻存的分子机制”,受理代码T03。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濒危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但由于其濒临灭绝或已功能性灭绝,已严重影响中医药体系的完整性和中医药发展的可持续性。濒危药材研究涉及化学、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亟需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范式,解决濒危药材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代用品研究的科学难题,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学目标  聚焦临床常用濒危药材,阐明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揭示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研制出1-2种名贵濒危药材代用品,创建濒危药材复杂体系研究新范式,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一)濒危药材复杂体系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精准表征。  选择疗效确切的濒危药材,明确其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种类、结构、含量、比例,及其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并阐明构-效关系、量-效关系、组-效关系以及协同作用等。  (二)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干预重要生命过程的机制。  针对濒危药材中的独特疗效物质,发现并鉴定其作用靶标与调控网络,揭示靶标蛋白及作用通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阐明这些物质对疾病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机制。  (三)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的高效绿色制造。  解析濒危药材中独特疗效物质编码基因、合成及表达调控机制,突破独特疗效物质体外合成的关键步骤,实现仿生与异源合成等高效制备与人工绿色制造。  (四)濒危药材原创人工代用品的研制。  以天然濒危药材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结构、含量、比例、药效等为基础,遴选濒危药材人工代用品的最佳配方,研制与天然濒危药材化学成分一致、功效等同、安全性更高的人工代用品。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受理代码T03。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8月4日印发
  • 交叉科学部关于征集2022年度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的通告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交叉科学部面向科技界征集2022年度交叉科学领域的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  一、重大项目定位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二、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要求  1.立项领域建议应源于多学科交叉的共性科学问题或需结合多学科研究手段方能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具有组织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所凝练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交叉性、基础性和前瞻性。  3.有望在解决重大复杂科学问题、建立交叉研究队伍、促进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三、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具体内容  1.阐明拟建议重大项目的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难点所在,以及建议该项目在交叉科学部立项的理由   2.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独特研究思路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3.预期研究成果及可能取得的突破,形成新科学研究范式或学科增长点的可能性等   4.国内已有的工作基础和队伍状况及其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   5.主要建议人简历(不超过2人,每人限5篇代表作)   6.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的关系。  四、提交立项建议书要求  1.请于2021年9月26日16:00前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Word电子版文件(见附件)发至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下述电子邮箱。  2.请于2021年9月26日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纸质原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1份)寄至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3.联系方式  邮箱:interdis@nsfc.gov.cn  电话:010-62328382(戴亚飞),010-62327468(赵宋焘)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邮编:100085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征集将遵循回避制度,现任科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不得作为项目建议人提出立项建议。附件: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模板.docx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交叉科学部  2021年8月24日
  • 白春礼、姚建年院士谈化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4月13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在四川大学隆重开幕。本届年会恰逢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受到国际国内化学界同行高度重视,来自国内国际的包括50位两院院士和第三世界院士在内的4000多名化学界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白春礼院士在开幕式的大会报告中,做了《在发现与创造中不断发展化学科学》的报告。报告中白春礼院士从化学发展的重要启示、中国化学的进展、未来化学的发展趋势、中国化学家的任务和责任四个方面介绍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白春礼院士   白春礼院士介绍说近年来,在国家相关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化学学科由“继承性和模仿性”研究,到自主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大连化物所利用自行研制的、领先国际的分子束科学仪器,在化学反应量子过渡态及共振态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系列性成果 厦门大学发明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新技术,提出并建立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方法,适用于任何的基底材料和膨胀的电极表面和体系,加大拓宽了拉曼光谱的通用性等。   对于未来化学的发展趋势,白春礼院士介绍说,第一、化学将向更广度、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如原子/分子层次的认识将更为深入、多层次分子间相互作用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更为系统,创造新分子、新材料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功能性。第二、随着技术能力和仪器设备的不断进步,空前准确和灵敏的仪器不断被创造和应用,如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不仅能在原子、分子甚至电子层次观察并研究微观世界的性质,而且能够对其物质结构和能量过程进行操控 同步辐射光源及其它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在众多化学领域研究方向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绿色化学将引起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涉及对现有化学过程的改进,更涉及新概念、新理论、新反应途径、新过程的研究。绿色化学不仅需要创造新一代绿色、可持续化学产品,也需要变废为宝。第四、化学在解决战略型、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在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材料创新、生命奥秘、社会安全等问题中,化学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当前中国化学家的重要使命,白春礼院士谈到,近年来中国化学论文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而言中国论文在从高影响力到低影响力期刊的份额大致呈金字塔分布,而同期美国则呈倒金字塔分布,因而我国的化学科学家仍需要奋起直追在原始创新以及高质量研究成果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对于如何提高原始创新,促进化学发展,姚建年院士在本届年会组织的化学与创新的发展论坛中做了《加强学科交叉、鼓励原始创新、促进化学发展》的报告。 姚建年院士   姚建年院士介绍说化学是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八大朝阳科学都有着密切联系、交叉和渗透的中心科学。目前,我国化学领域高质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国际顶尖科学家相对匮乏,化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姚建年院士表示学科交叉是获得原创性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而且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科技工作者更容易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回顾百年诺贝尔科学奖,通过学科交叉获得的奖项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20世纪中,诺贝尔奖获得者知识背景中学科交叉的比例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从我国增选院士情况来看,交叉学科的人数比率呈上升趋势。   而目前我国化学学科发展中对交叉科学还不够重视、相应的交叉科学管理模式、成果评审制度等还不够健全 科研人员之间缺乏交流等阻碍了科研创新、抑制了学科交叉对创新的重要促进作用。   姚建年院士谈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化学学科发展战略中特别提出要加强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的生长点,有重点的发展一些新的国际前沿领域,如能源、环保、生物、催化等。同时,“十二五”期间,化学与生物和医学交叉界面的化学优先发展的部分领域包括: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复杂生物体系中信号转导过程研究 具有重大意义的生物大分子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功能研究 非编码RNA结构与功能研究 干细胞化学生物学及圣经化学生物学 生物体系中信息获取新方法和新技术—化学探针与分子成像 计算机模拟技术,特别是针对复杂生物网络体系计算技术。   姚建年院士最后提出对于科研工作者,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与不同的学科尽可能多进行学术交流,科研选题应重视科学技术的综合交叉研究。姚院士特别强调说交叉要是真正的交叉,不能只是在申报项目时两个人一起申请,拿到经费后就自己研究自己的,互不相干,这种情况是不可取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