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健康产业

仪器信息网健康产业专题为您整合健康产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健康产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健康产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健康产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健康产业话题讨论。

健康产业相关的资讯

  • 本溪全力打造健康产业大平台
    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好机遇,依据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溪中药资源优势,按照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立足科技创新,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引进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量,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健康产业大平台。   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导班子认为,辽宁省中药现代化的研发力量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开发新药的能力也位居全国前列,加之辽药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国内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辽宁省在现代中药产业发展领域还缺少能够整合省内研发优势的载体,中药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还不够强,对整个产业发展还未能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撑。   在本溪建立国家级中药科技产业基地和建设辽宁中药研发孵化中心,能够进一步集成省内科技优势,依托国药中心、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医药工程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代中药高新技术,构建以孵化中药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主要功能的现代中药研发开放平台,形成辐射和带动辽宁省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研发孵化核心区域,组建中药筛选与新药研发中心、中药材种植研究指导中心、中药质量控制中心、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研发中心,提升中药创新药物研发、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大市场大品种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中药质量控制、高端保健营养品和化妆品研发的实力 增加对生命健康产业孵化器的资金投入,提升对现代中药产业领域优势项目的孵化能力,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这样既可以加快基地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又能成为辽宁省吸引留住高端中药人才的平台。   本溪中药科技产业基地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建设与开发,构建完整的生命健康产业链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培育引进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规模以上企业,鼓励一批重点品种进入国际市场,支持一批依托地方资源的自主创新项目。   中国保健协会(本溪)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作为国家中药科技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网络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以辽宁地道药材和特色农产品开发为主要目标,以引进中药标准提取物、饮片加工、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和家用医疗器械等生产企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发展地道药材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养殖,与外围作为支撑的中药材种植企业、研发单位、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商贸企业构成相对完整的核心产业链条 形成康复保健业、健康旅游业及家用型医疗器械加工制造业等新型生命健康产业集聚,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及处于产业链顶端的产品,引进优势龙头企业,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加速培育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打造北方生命健康产业集聚的平台。   辽宁中药研发孵化中心以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建设可以满足现代中药及生命健康产业多领域、多层次需求的共享实验室及中试车间。   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位于基地核心区,拥有天然药物研究室、质量标准研究室、工程化研究室和剂型研究室,拥有30余台(套)大型检测仪器和设备,新建成一座1400平方米的现代中药口服制剂中试车间。近年来,该中心平均每年对外技术合作和中试放大服务近100项,具备辐射和带动行业发展的能力。   辽宁中药研发孵化中心由现代中药工程技术平台和中药现代化中试基地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现代中药系统标准化技术平台、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分离技术平台和现代中药先进制剂3个技术平台以及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和现代中成药口服制剂两个中试车间。研发中心将以新技术应用和中试放大为主,开展标准物提取、传统剂型二次开发和部分新药研发,形成区域研发集聚,带动中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开发区领导表示建设国家级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有利于扩大国内外影响,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及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药都”建设,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平台,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创造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辽宁省已将本溪作为发展现代中药的科技产业基地,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责任也必须承担起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重任。
  • “海洋健康产业联合研发中心”正式签约
    2月5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青岛琅琊台集团共建&ldquo 海洋健康产业联合研发中心&rdquo 及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琅琊台集团举行,标志着研究所坚持产业需求导向,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服务青岛国家级西海岸新区建设和&ldquo 蓝色经济&rdquo 发展战略增添了新的动力。   研究所所长刘会洲、琅琊台集团董事长李悦明分别代表双方正式签署相关协议。   该中心建设是双方在成功实施&ldquo 海洋微藻发酵生产DHA&rdquo 海洋健康产业项目后,又一次强强联合。中心将依托研究所代谢物组学团队和青岛市单细胞油脂工程实验室建设,致力于推进微生物循环经济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和推动工业生物技术循环经济的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从而在食品、医药、饲料、日用化妆品及环保等健康经济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双方将在加大海洋健康产业研究、开发的同时,重点围绕&ldquo 工业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rdquo 、&ldquo 糟渣类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rdquo 两大项目进行深度合作。   签约仪式
  • 独立医学实验室——健康产业发展新趋势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9日讯 近期国内一些医学杂志及健康网站频频提到“独立医学实验室”这个词,这让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精密的医学仪器、化学味极重的实验间以及戴白口罩拿着试管分析的科学家们。有人更是简单的说它就是专业的医学标本检测中心。据了解成都也引入了此种高端的医学检验中心,并且被成都市政府列为2010---2017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之一。什么是独立医学实验室呢?它的进入又给我们未来的健康生活带来些什么变化呢?   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首家实现跨地区连锁经营模式的独立医学实验室----成都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的营运经理张凌云,据他介绍:独立实验室的“独立”是界定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关键。在管理体制上独立于医疗机构,能立场公正地提供第三方医学检验的医学检验中心。独立实验室实现检验样品的集中检测,不但可以大大节省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降低错误发生率,是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美国的医学检验服务行业发展成熟,形成了几个大型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其中最有名的是QUEST,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   在我国,独立医学检测虽处于新兴的行业,但其“医学检测外包服务”模式正在日渐受到多方领域的高度关注和推崇。对患者来说,可以就近享受到高质量的检验诊断服务 对医疗机构来说,它的出现避免了不必要的检验仪器的投入和人员的配置 使得高成本、高技术、高难度的检验项目开展成为可能。   据悉成都市政府在未来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在中心城区重点发展以健康为宗旨,构建医学服务支持平台,满足多层次需求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开展临床医学检测精品特色项目,为老百姓健康提供更多优质、经济的服务。
  • 北京设立2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据相关报道,2023年12月28号,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有限合伙)在昌平设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据悉,2023年9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2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100亿元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北京市医药基金是四只基金中规模最大,是全市首支设立的基金,重点投向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数字医疗等新兴产业领域。据报道,2023年1至11月,昌平区新设经营主体37010户,全市排名第一。
  • 安捷伦多维度布局中国大健康产业
    仪器信息网讯 2020年11月16日,第十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20)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安捷伦举办了“锵锵对话小圆桌”活动,就“现代实验室的管理新需求、管理演进方式、提效增质的方法”以及“大健康时代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创新与变革”两大主题进行探讨。安捷伦生物中国市场总监陈业、安捷伦创新应用研究合作中心(ADT)中心负责人安蓉、安捷伦BioTek中国区总经理罗绍光、安捷伦大中华区生命科学市场经理韩莹、安捷伦大中华区诊断与基因业务集团市场经理黄妤、安捷伦BioTek市场部经理郭冬平和安捷伦科技细胞分析事业部(Seahorse)大中华区销售经理孟志刚共同出席了 “安捷伦锵锵对话小圆桌——这次聊聊大健康”主题对话,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安捷伦在生命科学、临床、制药等方面的布局情况。首先,报告嘉宾们就自身负责的工作领域做了分享。安捷伦生物中国市场总监 陈业安捷伦生物前身是艾森(ACEA)生物,成立于2002年,在2018年被安捷伦收购。安捷伦生物中国市场总监陈业介绍,安捷伦生物一直专注于细胞分析领域,持续关注于新药研发,病毒研究、疫苗开发、免疫治疗、基础生命科学以及临床检验领域。在展会中也特别带来相应的创新技术产品,包括xCELLigence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TCA)和流式细胞仪(Novocyte)。安捷伦创新应用研究合作中心负责人 安蓉安捷伦今年全新成立了创新应用研究合作中心,负责人安蓉介绍说:“团队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开发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重点行业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支持基于安捷伦化学分析平台的应用方案开发和行业用户合作。据悉,该部门致力于与大健康领域相关的工作,主要涉及制药,生物制药,以组学策略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涵盖前沿研究研,临床转化与用药等不同层面。安捷伦一直关注大健康领域,并在相关技术平台与方案上深厚的技术积累。首先,安捷伦在多组学策略和方案领域深耕将近20年,拥有第一个多组学代谢物谱库、第一个进行多组学数据挖掘的MPP信息学软件平台以及第一个商品化的代谢流软件。近两年,安捷伦推出了满足大队列、高通量、高重复性前处理需求的Bravo自动前处理高通量平台以及6546 Q-TOF高分辨的代谢组学平台,甚至也结合Seahorse产品为用户提供组合解决方案。其次是临床质谱方向,不仅全面支持用户的探索疾病机理和生物标志物等临床研究,还拥有IVD证书的K6460临床质谱平台,服务于临床检验工作。最后是在安捷伦未来3-5年最为关注的生物制药方面,拥有用户熟知的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质联用、气质联用和光谱等分析平台和相关解决方案,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都希望能够支持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安捷伦BioTek中国区总经理 罗绍光安捷伦BioTek成立于1968年,2019年7月份正式成为安捷伦的一员,成为细胞分析部门中的重要组成成员。BioTek拥有完备的微孔板检测相关产品线,囊括成像,检测,洗板,液体处理及自动化五大产品线,应用领域覆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药学及临床检测。52年来,BioTek一直秉承着服务科学,不断进取的精神,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实验检测设备和服务支持。在疫情到来的这一年,BioTek和全球科研人员紧密合作,在疫苗研发、抗体评价、药物研发、疾病诊断方面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与安捷伦全体成员并肩努力,时刻保持敏锐的视角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持续为全球用户服务,在环境保护,检验检疫,肿瘤治疗,新药筛选,临床诊断,动物疫病等领域,担负重要责任,做出重要贡献。安捷伦大中华区生命科学市场经理 韩莹安捷伦大中华区生命科学市场经理韩莹简要分享了生命科学市场的相关推广工作,主要涉及制药、生物制药、临床以及科研等细分的市场。对于产品而言,主要涵盖生命科学市场范畴之内的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以及实验室信息化等方向。安捷伦大中华区诊断与基因业务集团市场经理 黄妤据黄妤介绍,安捷伦诊断与基因业务集团可以提供整个病理诊断方案,包括免疫组化、常规染色、特殊染色和伴随诊断的仪器、试剂和解决方案。安捷伦早在22年前就推出了第一款伴随诊断试剂HercepTest,她表示,目前重点发展方向就是将伴随诊断理念引入中国市场,并真正服务于中国临床患者。安捷伦于近两年分别推出了两款针对于PD-L1的伴随诊断试剂盒,直接服务于大健康领域。安捷伦BioTek中国区市场经理 郭冬平安捷伦BioTek中国区市场经理郭冬平表示,所在部门主要负责在中国区的推广、宣传以及客户的培训和支持。她希望借此活动与在场嘉宾共同探讨在后疫情时代,BioTek市场团队与安捷伦整体在大健康领域更多的合作可能性。安捷伦细胞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销售经理 孟志刚孟志刚分享了安捷伦细胞分析事业部在临床科研、生命科学研究等基础科研方面的产品技术服务及前瞻性探索。他认为细胞分析对于大健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并且需求会日益增多。随后,各位发言嘉宾与在场媒体就下列问题分别作了交流讨论。Q:介绍一下安捷伦在新冠期间的检测或治疗中有哪些主要方案?在药物和疫苗研发中呢?陈业:新冠期间,国家卫健委根据中国科技大学在Novocyte上的结果把托珠单抗+常规免疫治疗方案作为治疗新冠重症,危重症患者手段列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向全国推广。利用流式细胞仪监控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及炎性因子IL-6等升高是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尤其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情的重要指标,流式细胞仪在新冠临床诊断中可用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活化和状态,预测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发展等,对于病情监测、治疗方案指导、疗效和预后评估起重要作用。其次,在疫苗开发以及抗病毒药物筛选方面,可以使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用于病毒滴度以及中和抗体的检测,高通量评估细胞病变效应,也可以用于高通量抗病毒药物筛选。此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专门比较过安捷伦RTCA技术与传统的终点法方法学,前者在实验效率比后者提高快5倍,成本可节省近3.5倍。郭冬平:在药物筛选方面,不论是生物药还是化学药,BioTek的产品都可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对药物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进行判定,从而帮助用户完成高通量的数据筛选工作。比如最近一期的Nature就报道使用类器官成功筛选出新冠治疗的候选药物,在这篇研究中所采用的也是BioTek 的产品进行药物筛选。事实上BioTek产品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都能提供相应的定量、定性和形态学分析,具有非常广谱的适用性。黄妤:新冠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开发得益于病毒基因序列的快速确定,都离不开最新的二代测序技术。安捷伦在病毒的发现、全基因组溯源过程中都有相应的产品发挥作用。比如安捷伦的样本质控产品线一直服务于基因组测序样本与病毒溯源样本的质控。在疫苗的研发过程中,安捷伦的核酸质控设备会参与到整个疫苗质量控制阶段。目前几大国际以及国内领先的mRNA疫苗公司,都正在使用安捷伦产品对疫苗进行质量控制。安蓉:在疫苗研发生产中,安捷伦的对于灭活疫苗方法学的开发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安捷伦Q-TOF高分辨平台可用于蛋白类和mRNA疫苗的CQA的表征;LC和CE则用于纯度分析。这些技术已经在国内一家疫苗研发公司得以应用,并且相关数据也提交到了CDE药品审评中心。Q:在疫情期间安捷伦如何应对物流运输的挑战?罗绍光:安捷伦在物流、仓储方面提供的服务是非常强大的。安捷伦全球共有五大物流中心,其中上海的物流中心在大中华区规模最大。安捷伦在物流中心均备有库存,同时为了保证快速物流,与DHL,FedEx进行合作,可以优先保证安捷伦所有的设备及时、准时地送到中国。陈业:在仪器方面,比如流式细胞仪而言主要是激光器等重要进口配件,除了安捷伦在关键元器件库存上都做预留外,供应商给安捷伦在中国专门配备了仓库用于存放足够量的备件。另一方面,安捷伦在国内提供强力的线上、线下的人力支持与技术支持,即使在疫情爆发期间亦是如此。Q:安捷伦在收购了一系列的生产线后,是否发展更加全面的整体的科研解决方案?未来的市场规划如何?安蓉:安捷伦目前将Seahorse细胞分析,与组学和代谢流分析相结合,可以实现分子水平与功能水平的相互佐证,继而可应用于从药效、毒理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到机理机制的阐释。安捷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尤其是细胞或者动物功能验证方面,会推进更多的包括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在内的整合方案。孟志刚:在活细胞能量代谢无标记实时测定过程中,Seahorse平台早已与BioTek的Cytation酶标仪有了整合的归一化数据处理方案。在组学研究中,在之前安捷伦LCMS/Seahorse整体代谢组学方案的基础上,将来也会有可能与ACEA和BioTek技术团队共同合作产生更灵活多样的分析手段。此外,安捷伦的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程度技术互补,在研发产品上有更多的结合。比如自动化的仪器Bravo、流式细胞仪、酶标仪等都可能组合用于无人值守高通量测试方案。罗绍光:安捷伦的收购是很有整体规划性的,整合市面上非常优质产品、品牌,集中地打造一个非常强势的新领域。所以收购的Seahorse、艾森、BioTek基本都是行业顶尖的品牌,技术互补性非常强。相信安捷伦未来在细胞分析领域能打造全国第一品牌。当然,未来DGG部门与传统的LSAG部门仍然会有更大范围的合作以及整体方案的提供。同时安捷伦也希望客户可以得到自上而下的优质服务。Q:针对于安捷伦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国整体医疗大健康的市场和全球相比有什么差异?陈业:首先中国在大健康的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大。其次,从销售的产品来看,理念会不太一样。中国的大健康市场以医院医疗服务和医疗商品为主,而美国的大健康除了医院,还包括POCT或者健康管理等有更多为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等多个方面构成。基于目前国内“预防大于治疗”的观点,说明国民健康生活意识正在增强,我个人比较看好国内家庭健康市场的增长。从产品销售类型分析,安捷伦细胞分析部的产品主要用于制药公司、肿瘤研究机构。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有最好的医药开发基础。所以,前几年安捷伦的产品在美国主要被用于高通量筛选的仪器,而国内则是小通量的基础研究。但随着国内免疫治疗的发展,中国已经和美国在该领域位列全球前列,国内高通量产品销售比例在逐步上升,这说明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医药研发的中心之一。此外,随着国内科研能力水平的逐步加强,中国在健康产业领域逐步赶上美国。从流式细胞仪的需求情况可知,国内用户从最初的二激光四荧光通道需求到现在的更多激光更多荧光通道数需求,说明国内用户的高水准的科研需求也在日益加强。罗绍光:中国和全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就是市场增速快。中国区过去10年的市场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长,这一点可以从我们的销售数据上得到体现。第二,本土化大健康领域增长迅速。以往我们高端设备的主要用户为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等,但是从最近几年开始,国内大量的生物制药企业包括细胞治疗、健康产业对我们产品的需求很强,证明国内的健康产业在迅速扩大。第三就是中国的科研水平提升非常快。中国在大健康某些领域如传统制药领域可能依然落后一些,但在精准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我国无论是从产业链的完整还是规模方面都已处于世界前列。这也是体现出中国大健康领域的市场正在变大、变强! 韩莹:就市场而言,中国跟全球之间一直存在着沟通,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既有继承,也有发扬,但也会有中国特色。比如制药方面,安捷伦全球市场主要以化药和生物制药为主,而中国市场还涉及特色的中药以及中国药典领域。而安捷伦在中国特色领域市场这一块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临床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法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对仪器和方案包括医疗器械证书等的要求具有差异性,安捷伦也会推出针对中国的产品。最后在科研方向,全球与中国市场会有交叉。全球市场会重视一些癌症等疾病、精准医疗的研究,但是在中国,我们在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还会再加一个政策维度,比如会考虑经济的走向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者省部级、地方学术的支持情况等。黄妤:有数据表明,在中国无论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到癌症的新发患者的比例和死亡比例都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欧美国家的早诊、早筛、早干预。因此中国市场是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本土公司都在投资早筛技术。Q:在后疫情时代,安捷伦大健康战略方面会有哪些计划调整?黄妤:安捷伦诊断和基因组学事业部发布了DGG China 2025的规划,其中重要的部分在于健康领域。安捷伦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去年成立,旨在服务于大健康领域。目前安捷伦诊断和基因组学事业部已经开始建设本土化生产基地,初期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将二代测序靶向捕获探针产品线的部分产品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进而可以提高生产能力,缩短供货周期,更好地服务IVD领域的合作伙伴。另外,为了加强对客户的支持和培训,安捷伦诊断基因组学事业部已经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培训中心,目的是为了使客户能在安捷伦实验室里接受标准化的培训,包括仪器的操作。同时,安捷伦2025规划里的一个重心是将在明年推出针对病理医生的PD-L1的专业培训课程,内容包括标准化仪器的操作、产品的使用以及标准化的结果判读等。为了让国内生物制药公司更好地得到在伴随诊断方面专业支持,安捷伦明年会在中国成立伴随诊断团队(CDx团队),旨在将安捷伦所有不同的技术平台进行整合,以安捷伦丰富的伴随诊断合作开发经验服务于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加速伴随诊断产品的开发。安蓉:我想从我们技术关注度的方向上做一点补充。生物制药可以说是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制药细分领域。另一个是药典,大家也看到了在疫情以后咱们的中药也是大火,中药配方颗粒也是很火爆。去年国家标准公布了,可能很快就要落地了。因为配方颗粒现在也越来越多地用到医院,从医院制剂最后进入省级的医保,实际上走得步子是很快的。此外,保健品也是大健康一个广泛被看好的领域,甚至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是比制药发展潜力更大的一个市场方向,这个方向的应用方案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罗绍光:从2012年DGG成立到现在CLSD部门的设立,安捷伦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看准未来的方向并聚焦于大健康。对于我们而言,未来要做的就是尽快地推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产品。另外就是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准,我们会和安捷伦兄弟部门一起通力协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案、从产品和人员支持方面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支持与帮助。参会嘉宾合影
  • 基因测序技术 革新生殖健康产业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635d1b3d-50ad-408a-ad0e-5a336215c216.jpg" / /p p   根据国泰君安的最新报告,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人类在甚至健康领域发生了多维度变化:对孕妇而言:生育年龄普遍推迟,高危产妇比重逐年上升,不孕不育概率大幅上涨;对生殖检测而言,诊疗技术顺应精准时局,朝向个性化发展。对国家局势和政策而言,老龄化趋势加重,家庭结构发生变革,新生代父母注重“优生优育”;国家虽放开二孩政策,但孕育市场喜忧参半。 /p p   其中,产前筛查和诊断水平伴随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革新和突破,大力辅佐生殖健康产业阔步朝前。但是,伴随着生殖遗传检测的话题争议也此起彼伏。 /p p    strong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革新生殖健康产业 /strong /p p   得益于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二代测序技术在辅助生殖和无创产前诊断领域的作为意义深远。其中,辅助生殖目前的遗传检查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和种植前基因诊断(PGD)。PGS主要针对未植入着床的早期胚胎进行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检测,通过比来分析胚胎遗传物质正常与否。而PGD主要检查胚胎是否携带有遗传缺陷的基因。 /p p   目前。产前遗传筛查已经成为生殖健康重要部分。传统的产前筛查主要基于超声波或者血清检查,这种检测准确率不高,且达不到基因水平。随后的羊膜穿刺术 、绒毛膜绒毛取材术(CVS)常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例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症)、18三体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这种诊断虽然快速、及时,但是因为是入侵式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易诱发1%-2%的流产率。 /p p   NGS技术的兴起助力产前检测朝着新方向发展。无创产前诊断(NIPT)为临床医生、孕妇提供了一个更为精准的检测手段,介于血清学和侵入式检查之间。该技术通过采集孕妇的外周血,对其胎儿游离DNA(cffDNA)进行测序,分析、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该测试还能够用于检测胎儿性别和RH血型。NIPT优势在于其准确率相对较高,且安全性提高。 /p p   NGS检测价格的降低让不少临床医生认为NIPT将成为产前诊断的热门手段。但是,北京协和医院边旭明教授肯定NIPT优势的同时,也提醒临床医生和患者适者慎用。 /p p    strong 生殖遗传检测的未来,需要临床遗传咨询医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e0c6586f-4b6f-4400-b562-0d689e9713c0.jpg" / /strong /p p   2014年2月国家卫计委紧急叫停了国内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等项目,然而2014年12月国家卫计委又谨慎的放开了包括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项目的试点应用单位,正式拉开二代基因测序用于医学临床相关项目的序幕。 /p p   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老龄化趋势严重,人口结构出现危机。2014年9月,国家全面放开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二孩政策。11月,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全国人大修法通过之日,就是全面二孩政策生效之时。”产前检测也顺应这一生育主流观念再次受到热捧。 /p p   研究的深入使得无创检测的条件和范围有望不断扩大,延伸至包括微缺失/重复综合征和常见的孟德尔遗传病等。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提速,市场规模稳步增加。在未来,NIPT主要目标是朝着亚染色体水平发展,并专注于提高基因变异检测的准确性。 /p p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基因测序后的大数据革新产期筛查的同时,也给临床咨询带来了挑战。准父母们的家族谱分析、优生优育知识普及、遗传检测结果解析都离不开专业的临床遗传医生。遗传咨询师的介入和参与,多种技术平台的合作,才能将真正发挥其临床价值。 /p p   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生殖健康检测有效结合多学科知识,将成为一种产业和服务朝着精准且个性化方向发展。 /p
  • 博奥颐和与成都医学城签约 健康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7月6日,博奥颐和健康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颐和”)与位于成都温江区的成都医学城进行了健康产业项目的签约。本次签约是在博奥生物集团与成都医学城达成战略合作的大框架之下达成的项目合作,将使双方在健康产业落地实施等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促进前沿医学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医药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启发,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博奥生物集团总裁程京院士提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以“治未病”为核心的全民健康“黄帝计划”,倡导全人全程(全人即从头到脚,从分子到器官,从心理到环境,全程即从生到死)的健康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博奥颐和作为博奥生物集团布局大健康领域的健康管理旗舰公司,肩负着“打造以个体为中心的身心大健康管理系统”的使命,积极践行“黄帝计划”,相继在慢病防控、健康检测和调理、基于国医经验的诊疗器械、情志调理机制研究、健康管理体系打造、健康管理理念和知识普及等方面积极开展实践工作。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与健康管理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中医学说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并选址成都温江区建设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类经堂健康管理中心。 成都温江区气候怡人,优美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厚重的人文气息滋养孕育了独特的巴蜀文化,同时成都温江区的成都医学城,是成都市发展生物医学产业的核心区域,是医学、医疗、医药“三医融合”发展的产业聚集区,在医疗应用和健康服务等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博奥颐和与成都医学城的合作恰逢其时,依托成都医学城的产业聚集优势及科研优势,博奥颐和在成都地区的健康产业落地方面将获得更大的科研资源与政策、资金支持。同时,博奥颐和将先进、优质的健康产业项目带到温江,也将强力助推温江地区健康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全民健康”的“十三五”目标。
  • 烟台投资2亿建新药研发平台 促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投资2亿元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创建口岸药检所,自今年起,3年内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月20日,烟台市召开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动员会,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科研医疗机构等共78家的负责人参会。  在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医药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医药健康企业达到3家以上,过50亿元的7家以上,过10亿元的20家以上,过亿元的30家以上,进入全国医药百强企业8家以上,医药健康产业将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现金奖励企业在本市注册药品和医疗器械  鼓励新药、仿制药的研发、鼓励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并在市内实现产业̷̷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我市将加大在本市注册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创新的奖励力度。  其中,企业完成药物临床前研究,根据实际试验费用,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企业完成药物Ⅰ、Ⅱ期临床试验,根据实际试验费用,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完成Ⅲ期临床并自主生产的,给予100万元奖励。  对于化学药品3至4类,生物制品2至14类批准文号的,自开始销售起3年内,分别按该产品年销售收入的3%、2%、1%给予奖励,3年累计给予单一企业的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在第三类医疗器械研发过程中,企业申请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并经国家食药监总局审查同意,在上述奖励的基础上,另给予60万元奖励。  设2亿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资金  为推进我市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对于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细胞与组织工程中心、 药物筛选与评价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中试基地等国际化生物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设立2亿元的专项资金。  院企还将共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依托重点龙头企业,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同济大学烟台研究院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高端研发机构。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医药健康企业与有关高校、研发机构以申请课题的方式开展项目研究。  另外,以政府资金适当注入、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设立一期5亿元、总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基金,引进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基金、成果转化基金、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等,打造基金支撑产业发展平台。  每年投入2000万支持创建口岸药检所  今年,我市还将加快推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升级改造,采购配备必需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不断提升检验能力和水平,自2017年起,3年内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  对在我市设立总部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的世界500强、国内外上市公司及国内行业百强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重点新产品、重要科研设施和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等,在享受我市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也将进一步加大奖励和支持力度。
  • 深圳将大力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集群 支持多种设备和试剂研制
    近期,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中提到,2021年,深圳市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为676亿元,部分细分领域制造业具有全球竞争力,新一代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分析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而生物信息分析、基因组学、生物治疗等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研发不断突破,也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以下为通知全文。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推动深圳市大健康转型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  (一)发展现状。大健康产业包括医疗美容、康复养老、精准医疗、精准营养、现代农产品、化妆品等健康服务业以及为其提供支撑的医疗美容设备、康复养老设备、新型营养保健品、绿色食品、数字化健康设备和产品、高端化妆品等健康制造业。2021年,深圳市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为676亿元,部分细分领域制造业具有全球竞争力,医疗美容激光设备占据全国15%左右的市场,新一代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分析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营养保健、化妆品、康复养老器具等细分产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二)存在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主要以健康服务和市场流通为主,上游高精尖核心制造业企业数量不够多。二是企业梯队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有待完善,大健康产业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重点企业引领作用不强,尚未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三是专业人才供给能力有待提高,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紧缺。四是支持政策配套不足,现有产业扶持政策尚未覆盖部分细分领域。  (三)发展机遇。一是生物信息分析、基因组学、生物治疗等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研发不断突破,孕育催生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二是国民健康已提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三是深圳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有利于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开发精准药物、高准确度和多位点分子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是本次发展计划中的重点任务之一。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营收达1200亿元,培育上市企业12家,新增10亿以上企业10个,努力打造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完善的大健康制造业生态体系,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服务示范中心。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力争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集聚高地。  (一)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到2025年,规划建设6个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的产业片区,形成“一核一带、三谷联动、多点支撑”大健康产业空间格局,打造协同效应、集聚效益明显提升的产业集群。  (二)产业创新体系完善。培育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科技引领作用的重点企业,新建一批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在生命信息、康复养老、精准医疗、数字化健康管理等领域实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突破,形成“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大健康产业新模式。  (三)健康服务满足居民需求。优质健康资源覆盖面有效扩大,健康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医疗美容、康复养老、精准医疗、精准营养和绿色食品等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健康体系更加健全,居民健康显著改善。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技术攻关能力。重点突破激光、光子、射频、超声和再生医美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制前沿医疗美容设备。支持康复辅助器具、健身器械的技术突破,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康复养老产品研发。建立精准营养干预技术体系,推进基于个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的靶向膳食研究设计。强化种质资源与基因发掘,育种与品种创制、良种繁育、种子加工与质量控制,加快食品智能装备及食品安全自动检测装备研制。开发精准药物、高准确度和多位点分子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支持化妆品创新原料研发、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补齐产业链条短板。落实强链稳链补链,支持产业链制造、流通、服务和应用示范各环节突破短板、优化提质,实现产业链优化、服务链整合。大力支持设备制造业和原材料生产,构建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康复养老服务、医疗美容服务、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差异化发展,推动技术及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承办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及论坛,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优化企业梯次结构。培育引进行业重点企业,培育一批医疗美容硬件和康复养老器具制造企业,建设一批专业化、规范化的医美、康养、诊疗等健康服务机构,支持新型康复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本地企业,逐步形成重点企业引领作用强,中小企业支撑能力足,初创企业发展速度快,制造和服务企业互为支撑的企业集群。(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中小企业服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打造特色产业片区。按照“一核两带、三谷联动、多点支撑”空间布局,重点建设前海大健康核心研发区、“华强北-罗湖口岸-文锦渡-莲塘-沙头角口岸”医疗美容带、盐田精准医疗创新中心(健康谷)、盐田-大鹏康养文旅带、坪山深圳美丽谷、大鹏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以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片区。(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罗湖区政府、盐田区政府、坪山区政府、大鹏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强化健康服务能力。围绕居民健康生活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丰富健康咨询、健康检测、绿色食品、定制膳食、精准医疗、医疗美容和康复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建成完善的“食、诊、医、美”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整体实力。(市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医疗保障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重点工程  (一)医疗美容品质提升工程。支持开发牙科种植体、再生型医疗美容材料、美容激光仪、热玛吉、超声刀等新型医疗美容产品及设备。开发基因和细胞抗衰老技术,发展以个性化订制为特色的医疗美容项目,吸引国际医疗美容机构聚集。依托企业和行业协会,整合深圳市医疗美容机构资源,打造医美创新联盟。聚焦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搭建美容产业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产学研医结合,依托重点医美企业与高校合作,搭建创新技术研发、转化平台。探索医疗美容保险服务。建立行业规范,加强行业监管。加快培养医疗美容医师等从业人员,加速推进企业资质认定及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规范化进程。(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局、罗湖区政府、坪山区政府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康复养老示范亮点工程。支持新型康复训练器材、专业康复辅助器具、义肢及矫形产品、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新型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和设备等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布局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慢病管理、数据分析等科技研究专项,建立和完善康复服务技术标准、行业标准,支持引进和培养复合型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整合山海资源、文体旅游、康复养老等优势资源,建设盐田-大鹏康养文旅带。(市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残联、市场监管局、医疗保障局、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保障局、大鹏新区管委会、罗湖区政府、前海管理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精准营养平台打造工程。建立基于多组学、可穿戴、影像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的综合平台,实现个体营养的精准评估、精准诊断、精准预测和精准干预,促进精准营养科研和相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营养产品链。完善精准营养相关产品的标准体系,开展基于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多组学技术的精准营养评估,健全以学生营养配餐、特殊膳食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定制膳食补充剂等为代表的营养健康食品体系,研发智能自我管理设备,并基于此推广个性化精准营养服务以及系统性精准营养解决方案。(市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罗湖区政府、盐田区政府、大鹏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现代农产品基础创新工程。重点攻克现代农产品生物育种技术,持续培育和改良优质水稻、蔬菜等优势品种,突破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合成生物学等现代农产品生物技术。推动食品智能装备与信息化融合,建立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型协同制造等技术体系,研制物流精准冷链调控装备。建立智慧农业技术体系,支持发展智能化农业装备制造业,加强农业设施装备与技术的智能化改造,支持实施数字农业大数据基础工程,建设数字农业共享平台,打造智能化、设施化栽培管理、品质特征挖掘、危害物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及溯源追踪体系。加强“菜篮子”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标准、技术推广、检测检验和质量认证等农业标准化体系建立,设立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体系。(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大鹏新区管委会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精准医疗先行发展工程。整合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科学研究,将基因组技术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实现精准分析和诊疗。重点突破新一代基因组测序、定量蛋白质组鉴定分析、超灵敏高覆盖代谢组定量分析技术和多组学分析等技术。建设疫情防控与卫生健康统一数据底座及主题库、专题库。推广电子病历,推进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通互认。推动以个人为中心的体检、诊疗等信息全链条打通。探索药品生产企业向个体化诊疗服务商转化的模式与路径,发展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其它常见慢病的预测、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探索构建健康产业深圳地方标准,加快推进深圳精准医疗与公共健康工程实验室、精准医疗研究院、精准医疗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试点推行互联网医院及家庭医生。(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罗湖区政府、盐田区政府按职能分工负责)  (六)化妆品品牌升级工程。支持围绕化妆品原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功能功效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化妆品质量检测能力,推进化妆品检测检验平台、化妆品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可溯源的化妆品检测监管体系。推动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消费新业态,建立线上线下联动专业消费市场。推动化妆品同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化妆品产品研发、零售新业态。(市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罗湖区政府、坪山区政府、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空间布局  大健康产业集群布局在前海、罗湖、盐田、大鹏、坪山5个区域。前海定位为大健康核心研发区,依托其优秀的创新资源为大健康产业创新研发提供引领和支撑。罗湖区定位为大健康综合发展生态带,打造以医疗美容、智慧健康服务、精准医疗、化妆品等为主的高质高端大健康产业集聚区。盐田区定位为精准体系发展先导区,依托研究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突破重大疾病防控和精准诊断技术,打造生命健康创新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深圳国际健康谷。大鹏新区定位为旅游康养、现代农产品示范区、食品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中心,加快引进国际和国内高品质的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依托科研院所开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工作,建设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坪山区定位为美丽康复产业引领区,建设深圳美丽谷,加强化妆品原料研发、工艺提升、品牌打造以及智能康复辅具设计研发,打造高端化妆品产业集聚区以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产业发展,建立大健康产业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研讨产业发展规划事项,协调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建立专家咨询和定期交流机制,集合政产学研用融等要素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圈。制定大健康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加大对大健康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大健康产业。(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推动产品应用示范。支持大健康创新产品在医疗机构开展应用示范,对可靠性、有效性等进行临床验证考核,形成“应用示范-反馈改进-水平提升-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建立由政府部门主导的产品应用推介机制,促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市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强化人才保障。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团队和高端项目,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按有关规定给予人才落户、资金奖励等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大健康学科建设和专业配置,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大健康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打通大健康人才流通渠道。(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的制定,推进大健康产业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备案、生产许可等技术审评水平,提高审批质量,简化审评流程,加快产品上市推广速度。(市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按职能分工负责)
  • 世博源董事长王建国:应加快健康产业产品标准制定
    深圳世博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国  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 2030年,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随着卫生行业准入制度出台,医疗行业门槛逐渐降低,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刺激下,民营医院、民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康复机构等投资热潮涌动,社会资本竞相进入大健康产业掘金,不少传统企业瞄准了这一块“创业蓝海”,进入这一领域。深圳世博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国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理疗行业来说,让整个产业标准化势在必行。  重在排毒净化血液的易净康  现今的生活环境有“毒”物质无处不在: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水污染,空气污染,医药危害,不良生活方式等等。我们无法控制有毒物质进入我们的身体,其实身体本身的生理活动也在制造毒素,同时也在排除毒素,当生理平衡被积累的毒素打破,过多的摄入性毒素无法通过生理功能完成排毒,这些毒素在体内导致体内多寒湿酸毒,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功能障碍(亚健康症状)及临床症状。  “医学研究表明,我们的体液应该呈现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酸是‘百病之源’的概念,近年已经被医学界认可。易净康理疗仪具有良好的排酸功能,能快速、无副作用地排出人体的酸毒,改善人体酸碱平衡,降低了患病的几率,给健康营造良好的环境。” 王建国告诉记者。  他介绍,经过多年的研发,深圳世博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了一款叫做“易净康”的理疗仪。这是一款集多种物理功能于一体的理疗仪器。结合了电磁、远红外及氢原理,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保健的作用。  王建国表示,脚底又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易净康通过泡脚的形式融入现代科技,从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由于脚掌上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通过温热效应提升人体基础体温,可对大脑皮质产生抑制作用,调理人体的自律神经,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据了解,易净康自上市以来,已经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在国内目前有近2000家主打易净康理疗仪的理疗中心。王建国告诉记者,他很高兴自己的产品可以帮助更多人。  创新是促进健康产业有序发展的有力因素  医疗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在一些国家,健康产业已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例如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 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相比之下,我国的健康产业发展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王建国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我国健康产业存在公众思想观念不够科学、对行业及市场信任不足、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等明显问题。  在王建国看来,目前国内大多数健康厂商规模较小,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缺乏对竞争力产品、核心技术、健康服务、传播路径等的系统整合,不能通过提供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和成功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真正持久地拥有健康。  “加大创新力度,促进产品科技研发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有序发展的有力因素。”王建国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5%至6%,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产品和创新不足,以仿制发达国家类产品为主。“很多产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打价格战,缺乏高端产业孵化和服务平台。”  据他介绍,目前易净康理疗仪上所使用的电磁疗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内外多个专利和科技奖项,目前也已经和香港一所大学合作,成为该大学相关学业的科研项目。易净康下一步不仅仅做产品,而是将打造基于“研发生产和服务商全息电子档案”为基础的超级健康产业数据中心和集成服务中心,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形成健康产业第三方智慧型集成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包括了生产商、服务商、供应商和相关部分,目的是可以为健康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包括商务信息、供应链管理、交易支付等一站式服务。同时,我们也开始建立面向终端客户的健康管理信息中心,争取能够通过个人的身体健康数据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健康管理信息。”王建国说。  理疗产业缺乏相应的产品标准  当提到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理疗仪时,王建国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告诉记者,医疗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严重、保健品的过度忽悠等现状,导致公众对行业及市场信心与信任不足。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理疗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不注重生产工艺,有的甚至没有合格的生产资质,生产流程和标准也不尽完善,一味地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把质量观念抛在脑后,导致理疗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度锐减。“这种现状直接导致很多投资不愿意或不轻易进入健康产业领域,造成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发展也受到限制。”  王建国向记者举出了目前市面上个别仿造易净康理疗仪的事例:“这些产品有些是购买了我们的产品然后改头换面,有些是号称和我们有一样的技术和功效,但事实上是挂羊头卖狗肉。这些产品不仅对我们的产品信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同时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王建国表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缺失针对理疗产业的法规和产品生产标准。  “产业法规、标准不完善,让整个产业难以标准化,而且市场监管也存在漏洞,从而引发了三无产品的泛滥,导致公众对保健行业及市场信心与信任不足。长此以往,对理疗行业来说,势必影响行业今后的发展,对于合格的产品和厂家也会造成不公平的对待,让消费者难以信任我们的产品。作为企业来说,我们如今能做的依旧是把好质量关,真正做到科技惠民、产品用效果说话,改变消费者对理疗产品的误解,同时也希望职责部门能明确监管责任,让市场重新走回正轨。” 王建国说。
  • 医疗产业重大发展机遇,医疗健康创新峰会引广泛关注
    p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此次意见进一步明确,将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智慧医疗、远程医疗以及医疗信息化等细分产业将受到国家重点扶持。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副司长张锋认为,《意见》有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格局,提升全体人民健康医疗服务可及性。对此,有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认为,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将再次站上风口,围绕着医疗大数据的上下游众多业务范畴,包括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健康医疗”等相关的商业模式都将得到有力推动。与此同时,智慧医疗作为集合互联网+、大数据、远程医疗、以及健康中国发展的相关理念受到各方的持续关注,作为破解我国未来医疗深度改革的重要突破手段,智慧医疗相关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我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和市场需求缺口现状,使得智慧医疗市场潜力巨大。而物联网、大数据及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p p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和健康中国的概念,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健康管理、自诊、自我用药、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院外康复(慢性病管理)等9个相关环节融合互联网进行深刻变革。2015年8月,《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建设,普及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应用。2015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就分级诊疗提出明确的标准与目标。卫计委全面启动《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 /p p   为积极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 -2020年)》,配合实施“大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推动我国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快速有序发展,深度解读未来我国医改政策推动下的智慧医疗发展实施路径。搭建高质量的政、产、学、研、资、用为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 由业内数十位知名院士、重量级专家领衔,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2016创新医疗与大健康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举办。同期还将举办“2016中国(上海)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采购对接博览会”。 据了解,此次峰会将汇聚来自卫计委、工信部、及各地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及互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数字医疗器械、投融资机构以及相关信息化部门的有关领导、专家、医生、行业精英近千人与会,将全力打造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最具权威性和与专业性的交流互动及合作平台。 /p p   咨询参展(会)事宜,请致电组委会秘书处 /p p   022-58168876 /p p br/ /p
  • 赛默飞与扬子国投签署战略合作 推动国家级健康医疗产业建设
    p   2017年11月8日,北京——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于近日与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国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南京中心及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目前,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南京中心及产业园已落户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规划为“1个中心+3个应用基地”四大功能片区,分别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存储中心、国际健康服务社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及健康科技产业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7.3平方公里。这一合作将利用赛默飞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优势技术背景,以及扬子国投的丰富经验,促进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和精准医疗产业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 赛默飞与扬子国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国家级健康医疗产业建设.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be12ae9-d99f-4e83-b1e9-fce49a9d2a7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赛默飞与扬子国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国家级健康医疗产业建设 /p p   “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着更高的定位和要求,赛默飞在生命健康产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与此不谋而合,”对此战略合作,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江志成(Gianluca Pettiti)先生表示:“赛默飞在生命健康与精准医疗领域,尤其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领域,有着领先的解决方案。作为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很高兴能够与扬子国投展开深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践行我们‘服务中国’的本地化承诺。” /p p   扬子国投董事长兼总经理蔡龙先生指出,“扬子国投正加速布局生命健康和精准医疗产业,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南京中心已落户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同时,人类全组学大数据库计划正在开展。此次非常荣幸与赛默飞达成战略合作,我们将借助赛默飞先进的设备与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的生命健康和精准医疗产业建设。” /p p   中国区色谱与质谱高级商务运营总监李剑峰先生表示:“色谱与质谱在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重要性越来越高,特别是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的核心技术即是色谱与质谱。赛默飞色谱质谱业务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引领着行业发展,为客户带来价值。未来我们将与扬子国投一道,在色谱质谱领域开展试剂和软硬件的全方位合作,把最先进的解决方案带给江北新区。我们非常荣幸成为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的一部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2+赛默飞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葛士柏(Marc+Casper)先生、赛默飞高级副总裁及亚太区新兴市场欧洲中东非洲总裁蒋文康(Syed+Jafry)先生、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江志成(Gianluca+Pettiti)先生、扬子国投董事长兼总经理蔡龙先生及众嘉宾出席并见证扬子国投-赛默飞战略合作签约.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eef29eb6-7963-4c77-88ea-5dddd1630b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赛默飞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葛士柏(Marc Casper)先生、赛默飞高级副总裁及亚太区新兴市场欧洲中东非洲总裁蒋文康(Syed Jafry)先生、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江志成(Gianluca Pettiti)先生、扬子国投董事长兼总经理蔡龙先生及众嘉宾出席并见证扬子国投-赛默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p p /p
  • 2017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国际博览会即将开幕
    p strong   【官方网站】 /strong /p p   第十四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p p   http://www.csoe.org.cn/meeting/PIBM2017/ /p p   2017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国际博览会 /p p   http://www.cimhiexpo.com/ /p p strong   【活动时间及地点】 /strong /p p   2017年9月26-28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p p    strong 【展览总面积】 /strong /p p   10000平米总面积,400余家参展单位,20000余位观众与会 /p p   2017中国(苏州)国际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博览会是由工信部、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生物中心、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等十余家国家级学会、协会单位联办的我国创新医疗与大健康领域的创新型博览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4" height=" 364" title=" 112.jpg" style=" width: 430px height: 26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2112d8bd-9ce6-4c0a-b8a6-84fae0d78b94.jpg" / /p p strong   10大展区,等你来看 /strong /p p   博览会围绕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生物医学光子学、精准医疗、光电医疗、健康大数据、智慧医疗、养老保健、康复以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呈现国内外前沿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搭建学术峰会、产业高端论坛、采购对接、展览展示、质检解读、投融资对接等全方位的合作平台。50余家投融资机构现场助力智慧医疗、养老保健、新型医疗仪器等热点领域,100余家三甲医院、养老机构、健康查体中心、健康管理公司等专业单位、机构现场采购对接、洽谈合作。 /p p    strong 国际高端学术峰会领跑生命科学与生物医用光子学技术前沿 /strong /p p   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PIBM)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物医学光子学国际盛会之一。1999年由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创办,每两年一届,2017年已连续召开第十四届了。本届盛会首次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和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联合主办。会议范围涵盖基础研究到仪器研发、生物学到临床应用。PIBM一向致力于邀请世界顶级科学家参会,为与会者奉献高质量的学术报告,被公认为在中国举办的较高质量的国际会议之一。 /p p    strong 热点论坛探讨国内外生物医学与器械前沿科学与临床应用发展与挑战 /strong /p p   此届盛会设立4个生物光学与健康医疗国际热点产业化论坛,同时分立10个专业分论坛,将有5000多位专业人士参会,探讨国内外生物医学与器械前沿科学与临床应用的发展与挑战。 /p p   ● 苏州首届脑联接图谱与类脑智能发展论坛 /p p   ● 国产医疗仪器“破冰之役”高峰论坛——高端数字诊疗仪器与设备 /p p   ● 纳米生物光子学创新发展专家论坛 /p p   ● 智慧医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p p   strong  跨领域主席团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领略专家风采 /strong /p p   组委会大力邀请光学及医疗领域知名院士如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中国工程院前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俞梦孙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清华大学程京院士、浙江大学段树民院士、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组建顶层构架智库,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国产医疗仪器与国内高精尖技术对接,助推国产仪器“破冰之役”。 /p p   诚邀企业代表和专家参与交流,欢迎社会各界参观此次盛会! /p p   组委会联系方式: /p p   陈老师 022-59013419,andrea_ct@126.com /p p & nbsp /p
  • 陈君石院士:更营养更健康是食品产业创新发展趋势
    我国食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我国食品安全科普面临哪些问题?如何破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在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了上述问题。  关于我国食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陈君石表示,食品产业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创造更营养、更健康的新食品是发展趋势,食品工业向营养健康方面转型是大趋势,在转型过程中要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陈君石强调,向营养健康的转型,不仅仅是减盐、减油、减糖三方面,还应该创造更多新技术、新原料用于食品产业的发展,比如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的母乳低聚糖HMO,如果能够用细胞工厂来生产,那么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关于食品安全方面,陈君石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食品安全大有改观,稳中向好,基本上已经没有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陈君石也同时指出,由于现阶段我国食品产业生产结构相对落后,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依然需要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防控理念需要更新,监管模式需要升级。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我国食品科普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破解?对此,陈君石表示,谣言和误导的信息是很强大的,而且是持续的,针对谣言和误导的科普,只靠自然科学家是不够的,参考国际上的经验,科普还需要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多方共同参与,组成一个团体,有针对性的进行策划。  “辟谣是必要的,不辟谣是不行的,但是若要靠辟谣来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要提高消费者的基本科学知识。” 陈君石表示,当人们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后,能自己辨别谣言和误导信息的时候,才能不信谣,不传谣。
  • 【喜讯】荣登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力产品榜,依利特展现技术创新力
    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国正在诞生具备本土鲜明特征,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创新和实践。 在2023年,我国有34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数量较2022年增长156%,刷新历史记录;我们有61款创新医疗器械设备通过审批,数量也创新高。在全球的出海业务上,2023年国内发生了近70笔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已披露交易总金额超350亿美元,又是一项历史新高;同时,中国医疗器械的出口金额高达184.18亿美 元,高值医疗器械的出海增速提升显著。创新医疗产品的集中爆发与火热出海意味着,中国医疗创新企业开始在最前沿的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已形成自有的行业独特认知和相对应的产品,逐渐开始摆脱“低价低技术含量的进口替代品”标签,也表明我国诸多医疗产品已具备与全球最强对手同台竞技的实力。 在2024年5月的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上,动脉网首次面向产业发布“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力产品榜”,向世界集中展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实力。该榜单旨在发掘并展示能代表中国乃至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具有技术先进性、国产替代性高、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具有全球竞争力、行业引领效应突出的医疗健康创新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对参选创新产品从技术创新力、临床与应用价值、行业空间、行业影响力四大一级指标、共12项二级指标数据上的成长性与年度表现进行加权评选,通过企业自主申报、VBEF评审会评审、支持机构交叉评审、专家委员会终审的流程,从生物药及生物制品、高端智造及医疗器械、数字创新技术及供应链赋能产品、医疗产业链共四大领域中评选出共计200款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医疗产品及解决方案。 依利特EClassical 3200L凭借其优秀的泵流速稳定性和较低的进样器残留,荣登创新力产品榜单。依利特科技旗舰产品 作为依利特科技的旗舰产品,EClassical 3200L具有超稳定和更耐压的系统。它的专利设计的低脉动高精度串联式双柱塞高压恒流泵,将脉动降至最低;多级微孔混合与迷宫设计的混合器,使泵混合更均匀,脉动更低。自动进样器超精准的进样精度,在微量体积或大体积进样来都有完美表现,并具备自动稀释和衍生功能,满足特殊药物柱前衍生检测的需求。另外还可选配制冷功能模块,以满足特殊生物活性样品需求。 同时,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检测平台依托于3200L, 进行全新系统升级和软硬件集成。经过大量实际临床检测项目实验,仪器方法按照国家法规进行性能验证,真实模拟临床检测环境,检验方法的可靠性与系统耐受性。解决了高效液相色谱前处理复杂繁琐、方法运行不稳定、检测能力受限、分离效果不理想等临床定量测定中的诸多难题,有效满足了神经精神类药物浓度监测的需求。为医院客户、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等提供可靠、稳定的技术系统。
  • 关于举办“生物技术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关于加强 2024年北京市高级研修班工作以及资助经费管理的通知》(京人社专技字(2024)67号)要求,为加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定于 2024 年 6 月14日至 6月16 日举办“生物技术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ART.1研修内容(一)核酸适配体技术助力生物医药大健康(二)现场检测技术助力医疗健康领域发展(三)流式细胞技术在医药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四)测序技术在生物医药大健康的应用(五)芯片技术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PART.2 研修目的依托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园属地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学会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使从事合成生物学技术医药研发、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解决技术难题,服务首都地区、天津、河北特别是雄安新区和“北三县”生物医药产业的需求。PART.3 研修方式按照高水平、小规模、重特色的要求,邀请权威专家授课,采取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学术交流、案例教学等方式进行研修。PART.4 研修对象及报名方式研修对象高研班面向全市招收学员,并将天津、河北特别是雄安新区和“北三县”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研修范围。学员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吸收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并向远郊区和基层一线倾斜。每期高研班50人左右。完成研修并经考核合格的学员,可取得北京市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研修时间计入继续教育学时。报名方式请各单位尽快确定参加研修人员名单,并于 2024年6月7日(星期五)前将加盖公章《高级研修班报名回执》(附件一)电子扫描件发送至邮箱:wangruili@bpi.edu.cn。附件 1-高研班报名回执.docx报名确认承办单位对报名人员相关材料进行筛选和审核后,发送确认参训信息。PART.5 研修时间与方式2024年6月14日(周五)至6月16日(周日),共3天。研修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学习、经验分享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PART.6研修地点地点: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43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北京博奥经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乘车路线:公交车:乘坐公交车453 路、兴 47 路、兴38路、兴16路、开发区3路、49路等在【青年公寓】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即到。地铁:乘坐地铁亦庄线【荣昌东街】站下车,B1 出口出站,乘坐453 路、兴47 路、兴38路、兴16路、开发区3路公交车,到【青年公寓】站下车。高研班以线下研修为主,可对外省市学员开放线上教学,具体会议信息在确认报名后通知。PART.7其他事项(一)参加研修人员结合研修主题和工作实际,每人撰写1篇与研修内容相关的论文或交流材料,不少于3000 字,于2024 年6月 31 日前将电子版发至邮箱:wangruili@bpi.cdu.cn。(二)研修人员修完规定课程,经考核合格后,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北京市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培训学时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三)为保证研修效果,研修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培训纪律,研修期间未经承办单位同意,不得请假。(四)本次研修不收取任何培训费用,研修人员往返交通费自理。PART.8 联系方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王老师:010-87226040,15311428273(微信同号)电子邮件:wangruili@bpi.edu.cn 高级研修班教学计划.pdf
  • 从中药资源-质量-质量标志物认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p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如何保证其“质”和“量”的重要性并未能真正认识。“靠天吃饭”的中药资源的“质”和“量”常常因受到天然条件的制约,而影响中药大健康产业迅速发展和国际化步伐,也反映到中药资源需求和供给越来越突显的矛盾,成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个瓶颈。野生中药资源的无序采挖,带来的不仅仅是药用植物本身濒临灭绝,更会导致与之共生的生态系统走向消失的境地。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导致15~30个物种的危机,中药材生态系统近年来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到毁灭。2011年以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院士领导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为弄清中药资源的家底做出了巨大的重要贡献。本文基于前期有关质量标志物研究的基础,结合笔者在2016年8月召开的中国首届中药资源大会上的题为“从中药资源-质量-质量标志物认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的报告和对分子生药学的一些体会,探讨从中药资源-质量-质量标志物认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p p   1中药资源是发展基础 /p p   中药资源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作为传统中药、民族药及民间草药使用的植物、动物及矿物资源的总和。《中国植物红皮书》收载的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到了42%。以利用野生植物为主的300~400味常用中药中有100多种资源量急剧下降,人参、杜仲、天麻、黄连等野生个体濒临灭绝。目前无序而过度的索取,情况很可能已比当时更加危殆。野生中药资源的无序采挖,带来的不仅仅是药用植物本身濒临灭绝,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导致15-30个物种的危机,更会导致与之共生的生态系统走向消失的境地。 /p p   道地药材是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生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其具有质优、疗效好的特点。道地药材的质量又与地域性、多样性、可变性和人文性“四性”的特点密不可分,决定了中药资源发展中所占有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p p   1.1 地域性 /p p   地域性是道地药材维系其道地性的基础。中药资源与其所分布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药资源的种类及其数量和质量均受着地域自然条件的制约。适宜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传统的道地药材。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复制的适宜的自然条件是道地药材的自然基础,否则成不了道地药材!如果过度依赖地域性药材,大产业发展是否具有可行性需要深入探讨。 /p p   1.2 多样性 /p p   中药资源具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的特点,是维持持续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应很好地保护这种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这种生物多样性,利用生物技术创造出品质优良的中药新品种。如何保护这种生物多样性,创造出品质优良的中药新品种,能否到达新品种替代性目的值得研究。 /p p   1.3 可变性 /p p   可变性是提出资源保护的基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由于人类过度或不合理的利用,使资源逐渐枯竭甚至消失。若保护得当,使有生命的药用动、植物物种通过繁衍再生,使资源得到发展和扩大(再生性)。为了使资源能够可持续地利用,应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资源消失,促进资源再生。目前基础研究如何与质量研究相结合值得深思,通过基础研究与质量研究来认识其关联性。 /p p   1.4 人文性 /p p   中药资源是中国人民长期与自然及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经验总结。因而其既有中药本身的物质基础,又有如何使用它们的经验基础,其中物质基础研究需要以人文性来认真整理、总结、发展、提高。但是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点需要去发现和证实。无视中药资源的“四性”而盲目栽培引种,或不适当连作,出现品种衰退、自毒化,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土壤肥力改变,将影响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无视质量的无序利用中药资源和扩大利用范围,也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p p   2中药质量是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的核心 /p p   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是中药质量的核心问题,质量标准是衡量中药质量的技术体系。2016年3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要求,为今后完善中药、民族药及药品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指明了方向。然而现行的中药质量问题、质量评价和控制方法尚存在难以客观反映中药内存在质量的问题,质量标准中测定及鉴别的成分尚不能和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关联。 /p p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2016年1-6月公布的1500多批药品检查结果可以看出,90%以上质量不合格的药品是中药,其中90%以上又是中药饮片不合格。特别反映出中药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而质量存在问题既反映资源危机问题,更损害了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p p   由于中药材多来源、多产地等复杂情况,使中药产品的质量差异悬殊,特别是有效成分的量差异明显。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录的中药材中,来源于2种或3种,甚至4种或5种的多基原情况较普遍(约占《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品种的三分之一),给质量评价和标准制定带来许多难题。当前中药质量控制的思路是控制中药中1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的量以及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当用这类药材制成复方制剂时,如果基于测定1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的量来进行质量评价,通常难以真正反映该中药的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p p   由于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及人力、物力的限制,很多中药成分的检测并不是十分合理,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大多数中药的基础研究还十分薄弱,并不完全清楚其成分组成,甚至不明确成分类型。据统计,《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共收载中药材(含饮片和提取物)665种,但其中210余种既没有指标成分的定性鉴别,也没有定量测定,而且已经进行过系统化学成分研究的品种不超过20%,这也是导致中药难以被外国接受的原因之一。具体品种存在许多科学问题,如冬虫夏草测定腺苷的量、铁皮石斛测定甘露糖的量、板蓝根检测精氨酸的量、九香虫检测油酸的量等,而这些成分既不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也不是专属性成分,检测它们对其质量控制没有实际意义。又如桑叶和一枝黄花等检测芦丁、蒲公英测定咖啡酸等,虽然是有效成分,但缺乏特征性,它们广泛存在各种中药材及植物中,势必会给这些药材的质量控制带来很多漏洞。上述问题削弱了国家药典的科学性和国家法典的权威性。 /p p   在这次资源大会上,黄璐琦院士在题为“分子生药学20年”的报告中指出药材质量因产地、植物年龄、采集时间、加工炮制而异,导致指纹成分相似度低、有效成分量差异大。因此如何从次生代谢物的分析保证临床有效物质是与特有的化学组成的相关性,为研究质量标准及其标志物研究提供依据。笔者认为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分子生药学的发展,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药的鉴定、生产和成分的一门科学,所依据的主要是生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一个极富前瞻性的学科,在药用植物系统进化与应用研究、生药的分子鉴定、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调控及功能基因的发现、药用植物合成生物学研究及有效成分生产、道地药材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等问题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p p   天津药物研究院张铁军研究员在专题报告中指出,基于质量标志物的元胡止痛滴丸的“性-效-物”的三元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确定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等5种有效成分为其制剂的质量标志物。陕西中医药大学颜永刚教授的报告强调炮制方法对质量的重要性,指出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大黄的10种化学成分的影响明显。史顺敏等研究证明安徽野生丹参性状特征对脂溶性成分与不同环境下生长条件有相关性。因此要求建立多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强化炮制程序以及产地差异的质量标准相关研究,以保证药材质量的一致性。因此,希望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为规范道地中药材及其产品质量研究和标准建立提供新思路,通过新质量标准概念研究克服现有质量标准多种不足,提高质量一致性、可控性和朔源性,特别有利于以道地药材为原料的全产业链的中药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 /p p   3中药质量标志物新概念 /p p   3.1 中药质量物质基础的确定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出的依据 /p p   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关联性,Q-marker提出的依据: /p p   (1)中药含有多类化学成分且结构类型复杂,它们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关,当具备了一定条件,中药成分就能成为反映中药质量的标志物。药用植物是中药的主要来源,受生物学因素或非生物学因素所形成的植物次生代谢物是其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也是发现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发现新药的重要来源。许多次生代谢物是由初生代谢物衍生而来,其结构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常见的次生代谢物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蒽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化合物。而且不同类型化合物具有类群(如科、属、种、亚种、变种等)的特异性,也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和医疗用途。 /p p   (2)中药化学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生源途径)是化学生物学基础和亲缘学的依据,常见的次生代谢物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蒽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而且不同类型化合物具有类群(如科、属、种、亚种、变种等)的差异,形成不同骨架的亚结构,从而奠定了受多种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生长发育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而形成的、存在于不同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这些化合物在植物体内通过乙酸-丙二酸途径、异戊二烯途径、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等复杂的生物合成过程和合成机制,形成具有千变万化的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并赋予其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治疗用途。 /p p   (3)中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研究和制定标准存在不同方法和不同意见。目前被业界认同的系统的质量标准都在研究或争议之中。在《中国药典》中以1种或几种指标成分量的高低去评价中药优劣的颇多,但是中药的临床疗效并不一定就是某一种或几种成分的作用结果。 /p p   3.2 重申Q-marker的4个基本条件 /p p   为反映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单方或复方制剂中与功效有关物质与质量的关系,重申定义Q-marker的4个条件:(1)中药质量标志物是存在于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单方或复方制剂中与功效有关的物质 (2)Q-marker是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物质 (3)Q-marker具有生物学效应的特异性和来源的溯源性 (4)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体现组方配伍原则(如以君药为主,臣、佐、使药兼顾的原则)。 /p p   中药Q-marker新概念的价值在于回答2个问题:一是Q-marker是用作什么的?是控制药材质量、药品成品质量的,从而保障了临床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所以非常有意义。二是提出这些标志物的来源及寻找方法,回答为什么这几个特异性的标志性成分就能反映中药质量。中药质量是关系民生的大事,Q-marker概念和研究理念以及所建立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着眼于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的特有、差异、动态变化和质量的传递性、溯源性,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对中药标准化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药标准化研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Q-marker研究理念的方向,共同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建立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通过“深入”研究、“浅出”标准,才能切实把中药标准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让更多的中药标准走向世界。 /p p   3.3 通过质量标准和Q-marker研究提高药材品种鉴别水平 /p p   从《中国药典》2010/2015年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系统分析了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当前中药产品的质量和质量标准与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药质量的物质基础的确定及Q-marker的提出依据及其对中药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中药Q-marker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次生代谢物来源的生物学属性、制造过程有效物质传递和从药材-中间产品-成药的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及中医药理论(如药性的物质基础)、中药配伍理论(如君-臣-佐-使)等中医药理论体系特点,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出核心质量概念,以此统领中药质量研究,进一步密切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以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 /p p   江西中医药大学在此次资源大会上发布的研究信息表明山茱萸的标志成分为山茱萸碱、山茱萸次碱、甲基山茱萸碱和羟基山茱萸碱。湖南中医药大学在该会议上报道了有关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指纹分析信息,发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指纹具有高度等效性,比较含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双黄连片和银翘解毒片也具有高度等效性。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这2种药材的产业应用奠定了质量基础,也为相关中成药制剂与疗效相关的标志物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p p   3.4 提高国家药典的科学性和国家法典的权威性必须用科学的质量标准予以完善 /p p   由于中药材多来源、多产地等复杂情况,使中药产品的质量差异悬殊,特别是有效成分的量差异明显。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录的中药材中,来源于2种或3种,甚至4种或5种的多基原情况较普遍,给质量评价和标准制定带来许多难题。特别是当用这类药材制成复方制剂时,如果基于测定1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的量来进行质量评价,通常难以真正反映该中药的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p p   目前建立中药的评价标准是从中药真假、优劣的质量标准的基本点出发。这就与基原的鉴别和确定直接有关。建立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获得具有多个特征成分分析方法、指纹图谱,使之具有特异性和可控性,是质量标准的基础。笔者考虑中药传统理论、遣药组方、成药制备、剂型和用法等复杂性,提出中药Q-marker的概念,为规范中药质量研究和标准建立奠定基础,以克服现有质量标准的多种不足,提高质量一致性、可控性和朔源性,有利于中药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 /p p   4推进“中药资源-质量-质量标志物”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p p   中药Q-marker的提出密切中药从“资源-物质基础-有效性和安全性-质量控制”的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目前中药质量控制手段、质量评价指标及质量标准与中药的有效性关联性不强,缺少能反映中药有效性的核心质量概念的统领,在药材、饮片、中成药质量研究中存在碎片化的倾向。中药Q-marker概念的提出,针对中药生物属性、制造过程及配伍理论等中医药体系的特点,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出核心质量概念,以此统领中药质量研究,进一步密切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 /p p   中药Q-marker的提出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中药Q-marker源自中药基原生物体内生物合成,经历采收加工、炮制及制药工艺过程的物质传递及化学变化,最终以复方制剂的形式通过药物传输过程发挥临床疗效,其以物质-功能为核心贯穿中药形成及生产全过程,以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为研究的核心范本进行质量研究,确定质量标志物,并向药材和饮片(及炮制品)溯源,并向复方制剂和中成药延伸,所建立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的特有性、差异性、动态变化和质量的传递性、溯源性,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 /p p   为了落实2016年3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为今后完善中药、民族药及药品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为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供科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策略,通过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质量的传递性和溯源性,有利于建设质量创新质量体系和提升产品质量标准,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p p br/ /p
  • 坚持最严谨的标准 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决定结束中药配方颗粒(以下简称:配方颗粒)试点工作,对配方颗粒品种实施备案管理,其质量监管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配方颗粒源于中药饮片,其在临床应用上给医生和患者多了一种选择。为了规范配方颗粒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医临床需求,《公告》对配方颗粒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作出规范。其中,标准作为产品质量的重要准绳,受到广泛关注。《公告》对标准作出系列规范,力求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60个品种将迎来国家标准  《公告》要求配方颗粒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国家药典委员会(以下简称药典委)结合试点工作经验组织审定配方颗粒的国家药品标准,分批公布。配方颗粒应当按照备案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并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早在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便在药典委设立专项办公室,组织制定《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并组织企业开展标准研究,组织专家开展试点统一标准审评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60个常用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完成审评,拟于近期颁布,涉及约1/3的常用中药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标准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相辅相成,相互配合,都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国药典》凡例第五条规定,标准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标准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企业应在标准研究过程中重视生产工艺中重要工艺步骤及参数的研究,规范生产过程管理,符合标准不是目标,实现质量控制才是硬道理。  更多品种标准正在制定路上  《公告》还指出,国家标准没有规定的,应当符合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应当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配方颗粒品种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后,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应标准即行废止。  由此可见,《公告》明确了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与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关系,并明确不具有国家药品标准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标准的配方颗粒不得上市销售。  为了规范没有统一国家标准配方颗粒的使用,《公告》指出,跨省销售使用配方颗粒的,生产企业应当报使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无国家药品标准的配方颗粒跨省使用的,应当符合使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这充分体现了“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监管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的理念。  药典委将进一步加快组织国家标准审核的步伐,希望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目前试点企业还有约200~300个配方颗粒品种的标准研究资料正在准备提交。  标准需符合《技术要求》  为加强对配方颗粒的管理,药典委特别组织制定了《技术要求》,并与《公告》同步发布实施。《技术要求》是标准制定的准绳。  标准研究的目的是要达到质量控制,《技术要求》规定在标准研究制定过程中要对中药材质量考察,要对中药饮片炮制、标准汤剂、制备工艺等多个项目进行详细研究,并明确关键质量属性。要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及配方颗粒成品的标准。要确定出膏率、含量及含量转移率、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浸出物等表征。还要详细说明生产全过程的量质传递情况,设定可接受的变异范围及理由,要求从原料到中间体到成品生产全过程的量质传递应具相关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体现了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特点及方向。  《技术要求》贯彻了“全过程管理”“标准汤剂比对”和“建立严谨的质量标准”的管理理念和要求,从基本要求、原辅料、标准汤剂、生产工艺、标准制定、稳定性和标准复核等几个方面规范了标准研究制定的过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考虑到配方颗粒经水煎煮失去饮片原形的特点,通过要求采用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强化了在统一标准中对配方颗粒质量真伪优劣的专属性要求。二是对标准汤剂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中药配方颗粒的物质基准,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有效。三是规范和统一了浸膏得率,进而统一了不同生产企业的制成总量及规格。整体而言,《技术要求》抓住了中药质量真伪鉴别和足量投料的关键点,同时体现了中药复杂体系质量控制的特点。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公告》要求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和当地临床实际需求尽快制定管理细则,进一步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加强属地监管,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中医临床需求。(作者为国家药典委员会 宋宗华)
  • analytica China 2014:看新兴医疗诊断技术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随着生化、免疫等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市场逐渐走向饱和,但体外诊断市场却仍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据权威机构F&S(Frost & Sullivan)咨询预测,2012-2014 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58%。在我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中70%是做诊断类的产品。随着我国&ldquo 高端医疗诊断设备发展专项计划&rdquo 启动、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F&S预测未来中国体外诊断市场仍将保持15%~20%增长。   2014年9月24-26日,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分析、实验室技术、诊断和生化技术领域的专业博览会&mdash &mdash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示面积将达30,000平方米。从生命科学仪器设备到生化试剂、抗体、耗材再至诊断试剂及技术服务,analytica China 2014汇聚了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品牌,包括Agilent、Thermo Fisher Scientific、GE Healthcare、岛津、PerkinElmer、Bruker、Eppendorf、Merck Millipore、Sigma、BRAND、Hamilton、Tecan、Abcam、Pall、Mettle Toledo、赛多利斯、耶拿、博奥、Tedia、Corning、洁特等,将集中展示其在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作为专业观众的您,将有机会见识到医疗诊断行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集成医疗、转化医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医疗诊断试剂在疾病预防、愈后判断、健康状况评价以及遗传性预测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诊断技术也正逐步向着高度集成、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提到集成医疗、转化医学,不得不提到博奥生物,它是领域内基于芯片提供集成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专家,博奥生物未来也将继续专注于集成医疗,从研究到服务再转化到临床。   目前博奥在集成医疗方面专注于预防、预测和转化医学。上一届analytica China展会上博奥生物全面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生命科学仪器和生物芯片技术平台,主要针对微阵列芯片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仪器便携、功能多样、配置灵活。相信analytica China 2014博奥生物集中展示的新技术也一定不会让观众失望。   现代医疗是基于新兴产业的智能医疗   传统医疗只针对疾病治疗,而现代医疗的定位却是从疾病治疗到疾病预防、健康养生等智能医疗,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电子消费产品、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所创造的移动医疗模式。从诊断、治疗、服务、个性化医疗等都进入全新的智能化时代,紧密围绕疾病预防、临床诊疗、健康促进的需要,向着精确诊断、无创检测、微创治疗发展。   近日,GE医疗研发出一款IGS智能移动介入&ldquo 机器人&rdquo ,它能帮助医生快速决策,更有效地应对心脑血管、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挑战,引领复合手术进入新移动智能时代,期待在analytica China 2014展会上能一睹为快。   体外诊断:自动化、小型化是方向   体外诊断产业可以说是医疗市场最具潜力的领域,未来,自动化、小型化、床旁化、标准化等将成为体外诊断产品的发展方向。在地震、维和等突发应急事件中,简单、快速便于普及的快速诊断产品较大型设备来说更能发挥作用。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临床诊断领域自动化及解决方案供应商&mdash &mdash 帝肯中国参展以来,无论哪一届的展品,总能为我们带来临床诊断领域的自动化技术,以及体外诊断的最新解决方案。本届展会帝肯将为我们带来一系列生命科学、医药行业的先进仪器。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欧罗拉也将会在本届展会上展示VERSA 1100 Gene 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   &ldquo 试剂+仪器&rdquo 一体化产品布局是大趋势   中国的生活方式变化推动着医疗诊断的需求的增长,未来采用&ldquo 试剂+仪器&rdquo 一体化的产品布局将是医疗诊断领域的发展大趋势。近年来国内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也越来越重视&ldquo 试剂+仪器&rdquo 的一体化发展。体外诊断试剂、器械的目标市场已经从医院为主向医院、第三方体检机构和家庭市场并重的方向发展。国外市场上,家庭试剂、器械市场已经相对成熟。虽然中国市场才刚刚起步,但沿海区域已呈现需求的高速增长状态。   精彩同期活动   analytica China 2014同期还将有高水平的研讨会,包括 LSAC生命科技论坛: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应用、&ldquo 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和代谢性疾病&rdquo 专题研讨会等,为您提供一个与国内外专家近距离交流行业热点的平台。相信通过参与analytica China 2014这样的行业盛会,您必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医疗诊断行业正稳步迈入更加智能化的时代。   analytica China 2014观众预登记现已开通,立即登陆www.a-c.cn进行在线注册,可立即获取电子胸卡免费入场,此外还将获得展会欢迎礼包等多项优惠。   更多信息,敬请访问展会官网:www.a-c.cn。
  • 【2022 CHC中信证券医疗健康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将于安徽合肥如期而至。
    会 议 详 情- 9.1主论坛 -(地点:大宴会厅)- 9.1主论坛议程详情 -09:00-09:20 峰会开幕开幕致辞 安徽省领导 合肥市领导杨明辉,中信证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刘道志,山蓝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09:20-09:40大会报告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09:40-10:00大会报告安徽省卫生健康委领导10:00-10:20大会报告拟邀安徽省药监局领导10:20-10:40康复医疗产业的蓝海与风口 励建安,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山康复分院院长、亚洲与大洋洲康复医学会候任主席10:40-11:00医疗健康产业与投资发展趋势 刘道志,山蓝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11:00-11:20大会报告(医药)吴以芳,复星医药董事长 11:20-11:40大会报告(器械)蔡 涛,联影医疗首席投资官兼董秘11:40-12:00欧美业界新风向: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医药保健生态系统 钟 立,沃博联亚太区总裁下午三大分会场同步呈现生物医药会场—主持人:甘坛焕(地点:大宴会厅3)- 生物医药会场议程详情 -13:50-14:00开题报告 14:00-14:20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实践与思考刘青松,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所长14:20-15:20创新药论坛:繁荣与内卷并存,创新药发展如何破局?主持嘉宾:甘坛焕,中信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对话嘉宾:张 灵,益方生物首席医学官牟艳萍,艾力斯CEO刘青松,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杜云龙,普祺医药CEO兼CMO李孝壁,南京海纳医药研究院院长刘 涛,华岭资本董事长李冰峰,阳光融汇资本董事总经理15:20-15:40新型佐剂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刘 勇,瑞科生物创始人15:40-16:30圆桌论坛:新冠后,疫苗市场的运行格局及市场潜力主持嘉宾:朱奕彰,中信证券医药前瞻行业分析师 对话嘉宾:孔 维,百克生物创始人兼总经理刘 勇,瑞科生物创始人刘永江,康乐卫士总经理杨骏晟,济峰资本副总裁16:30-17:30基因与细胞论坛:加速崛起的黄金赛道主持嘉宾:段 云,山蓝资本执行董事 对话嘉宾:栗红建,普瑞金生物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滨磊,滨会生物总经理齐渊元,复星凯特COO孙 毅,久友资本管理合伙人王海蛟,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医疗器械会场—主持人:宋 硕(地点:大宴会厅1)- 医疗器械会场议程详情 -13:50-14:00 开题报告:新机制下,产业链价值再平衡14:00-14:20主题演讲14:20-14:40共建医疗器械行业新生态刘炜烨,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飞利浦集团大中华区影像引导治疗业务群总经理14:40-15:30圆桌论坛:群雄逐鹿下的中国医疗影像市场主持嘉宾:宋 硕,中信证券首席医疗器械分析师对话嘉宾:刘炜烨,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飞利浦集团大中华区影像引导治疗业务群总经理曹培炎,帧观德芯创始人兼董事长陈 东,新光维医疗联合创始人、CEO孙兆昌,开影医疗创始人高 鹏,康众医疗副总经理兼董事刘益民,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15:30-16:20圆桌论坛:立足临床需求,驱动差异创新主持嘉宾:刘晓岚,中信证券投行医疗组联席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对话嘉宾:赵旭升,全景恒升董事长李中华,赛诺医疗CTO罗宇星,花沐医疗总经理鲍海云,至鑫医疗首席运营官严钱钱,齐聚医疗总经理马 琳,中科纳泰执行董事贾 旭,君联资本投资总监16:20-16:40手术机器人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王坤东,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16:40-17:30手术机器人论坛:百亿高壁垒赛道蓄势待发主持嘉宾:曾令鹏,中信证券研究部医药行业分析师对话嘉宾:徐 进,天智航总经理刘康健,润迈德医疗副总裁兼董秘 赵 磊,术锐首席商务官兼董事刘奕琨,奥朋医疗总经理 杜志江,思哲睿智能医疗董事长 熊伟铭,华创资本合伙人 医疗服务会场—主持人:沈睦钧(地点:大宴会厅2)- 医疗服务会场议程详情 -13:50-14:00 开题报告 14:00-14:20社会办医前景广阔郝德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创始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14:20-14:40以功能为轴心的医保模式励建安,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山康复分院院长、亚洲与大洋洲康复医学会候任主席14:40-15:00爱尔眼科:构建眼健康生态圈代 云,安徽省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安徽省区投资总监兼任阜阳爱尔CEO15:00-15:45圆桌论坛:非公医疗迭代升级,十年变革与挑战主持嘉宾:赵陆胤,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医疗健康行业组总监对话嘉宾:郝德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创始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陶 凉,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院长代 云,安徽省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安徽省区投资总监兼任阜阳爱尔CEO15:45-16:30圆桌论坛:医保控费趋势下的医疗支付创新模式主持嘉宾:刘浩然,瑞凯中国执行董事对话嘉宾:李 硕,保险极客联合创始人、COO杨建纯,度生科技创始人李睿凝,惠医健康创始人兼CEO徐冰玉,华美浩联创始人许 谦,丹麓资本合伙人、北京总经理16:30-17:15圆桌论坛:互联网医疗+药店的创新商业模式主持嘉宾:沈睦钧,中信证券研究部医疗服务行业分析师对话嘉宾: 颜 俊,益丰药房新零售事业群总经理马 龙,西柚健康东北大区总经理邱 泓,健麾信息董秘冯诗倪,老百姓大药房董秘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推介会( 地点:大宴会厅2 )19:00-20:30 详细议程1、主持开场2、市产业专班生命健康产业推介 (1)合肥市推介 (2)亳州市推介 (3)阜阳市推介 (4)马鞍山市推介 (5)黄山市推介3、企业家或投资人代表发言4、项目签约仪式- 9.2主论坛 -(地点:大宴会厅)- 9.2主论坛议程详情 -09:00-09:20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未来趋势 王 昕, 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09:20-09:40医疗二级市场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 陈 竹,中信证券首席医疗健康产业分析师09:40-10:00主题演讲(生物医药) 谢 炘,中国生物制药执行董事、资深副总裁10:00-10:20主题演讲许红超,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0:20-11:10投资论坛:十四五医疗新政下的赛道投资逻辑 主持嘉宾:聂洪鑫,山蓝资本管理合伙人对话嘉宾:吴爱民,健壹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石晟昊,阳光融汇资本管理合伙人胡 慧,鼎心资本创始合伙人11:10-12:00创新器械大时代,医改环境下企业发展之路主持嘉宾:刘海涛,君联资本总监对话嘉宾:刘炜烨,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飞利浦集团大中华区影像引导治疗业务群总经理孙宝磊,泰尔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周颖华,翰颐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更多嘉宾确认中...)下午二大分会场同步呈现医疗生态链会场—主持人:韩世通(地点:大宴会厅2)- 医疗生态链会场议程详情 -13:50-14:00 开题报告14:00-14:20主题演讲温书豪,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14:20-14:40全球化一体化的生物工艺解决平台王 智,百林科总经理 14:40-15:00生物制药行业历史发展和趋势高度专业化板块形成 罗 顺,澳斯康生物董事长15:00-16:00圆桌论坛:新环境下的CRO /CDMO发展趋势及应变之道主持嘉宾:韩世通,中信证券医药创新供应链首席分析师对话嘉宾:温书豪,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彭 浩,康源博创运营副总 16:00-17:00圆桌论坛:生物工艺“卡脖子”问题及解决之道主持嘉宾:柳 丹,鼎晖投资高级合伙人对话嘉宾:罗 顺,澳斯康生物董事长张大兵,汉邦科技董事长王 智,百林科总经理徐茏林,金仪盛世营销副总裁创新医疗会场—主持人:邵才捷(地点:大宴会厅1)- 创新医疗会场议程详情 -14:00-14:20 脑机接口的不可能三角形与产业化探索杨 欢,诺尔医疗CEO14:20-15:10脑科学赛道:探索脑机未来主持嘉宾:顾胜寒,山蓝资本执行董事对话嘉宾:汪待发,慧创医疗创始人杨 欢,诺尔医疗CEO曹 鹏,佳量医疗创始人吴寒峰,脑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MO15:10-15:30让健康无处不在张大磊,鹰瞳科技创始人 15:30-16:20AI+医疗的痛点分析及未来走向主持嘉宾:邵才捷,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医疗健康行业组总监对话嘉宾:乔 昕,深睿医疗创始人兼CEO 张大磊,鹰瞳科技创始人柴象飞,慧影医疗创始人王书浩,透彻未来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张 岳,易迈医疗董事长曾凡新,爱迦飞诗特联合创始人16:20-16:40主题演讲(消费医疗)16:40-17:30消费医疗技术创新及市场前景主持嘉宾:严兆辉,山蓝资本投资总监对话嘉宾:陈 新,爱美客董事长特别助理、战略及投资业务负责人,爱美客投资总经理石秀凤,至善医疗总经理王 璨,远想生物市场副总裁扫码报名电话咨询:021-68581087
  • 中药大健康产业规模破万亿 下一个屠呦呦何时出现?
    中药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 公立中医类医院住院人均费用较公立医院低24%,中医药“保基本、强基层、控费用”作用逐渐体现 中医药专业在校生达75.2万,下一个屠呦呦何时出现?标准数量达649项,药材质量怎么样?“墙内开花墙外也香”的中医药近年来“国际范儿”十足,在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当下,中药所面临的质量和资源方面的困境,也亟待突破。  6日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记者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的权威解读,特别梳理了N个看点。  公立中医类医院患者住院  患者人均费用低24%  2009年至2015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由14.3%上升到15.7%。2015年,公立中医类医院比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低11.5%,住院人均费用低24%。  “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明显提升。”有专家指出,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疾病的康复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以较低的投入提供了与资源份额相比较高的服务份额,放大了深化医改的惠民效益。  中医药以其特色优势丰富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王国强表示,我国正在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室,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疗养院等开展“治未病”服务,通过治疗关口前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  专业在校生超75万  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200余所高等西医药院校或非医药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75.2万人。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王国强认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的特点,基本形成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得益于我国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的积极进展,近年来有45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独立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大学、省级以上中医医院为研究主体,综合性大学、综合医院、中药企业等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下一个屠呦呦的出现指日可待。  中医药“墙内开花墙外也香”  “国际范儿”十足  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 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  中医药传播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中医药事业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王国强还指出,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传统医药的发展,累计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的医疗队基本上都有中医药人员。我国已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先后派出中医技术人员400余名前往40多个国家援外,得到受援国政府和人民充分肯定。  白皮书说说中医——  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  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突出“治未病”  中医药注重“平”与“和”  国务院新闻办6日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具有重视整体、注重“平”与“和”、强调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使用简便等五大鲜明特点。  白皮书说,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望闻问切,“辨证论治”  “看”中医  白皮书指出,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白皮书说,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着眼于调整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整体功能失调的状态。  针灸、推拿、拔罐、刮痧  “说”中医  白皮书指出,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  白皮书说,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 第九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2016年7月5日,第九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此次大会以“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生物产业引领转型”为主题。展览会观众入场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是在国家发改委和十余家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生物领域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十多家国家级学会、协会,联合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所在省政府共同主办的我国生物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品牌盛会。大会从2007 年起,已于河北石家庄、湖南长沙、吉林长春、山东济南、广东深圳、江苏泰州、云南昆明、天津滨海新区成功举办了八届,成为各界人士了解生物技术、产业和政策的重要窗口,以及政、产、学、研、资、企沟通交流、转化对接的主要平台。展览会现场  2016 年第九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BIOLAKE)为纽带,结合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湖北省、武汉市生物产业特色,以全新面貌呈现,为国内外从事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研发机构、企业、人才创业团队搭建政策研讨、学术交流、产品展示、项目合作、融投资对接的综合性平台,推动中国生物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湖北省领导李鸿忠、张昌尔、王晓东、阮成发、傅德辉、郭生练、王祥喜出席开幕式。张昌尔致辞,王晓东主持开幕式。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但长春等出席开幕式和高层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领导、湖北省各地市州生物产业园区代表以及全国各地企业家近700余名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及高层论坛现场  7月5日下午大会组织了多个学术论坛,包括:第五届中国国际创新生物药论坛、体外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生物制药质量论坛和首届心血管医学转化论坛。第五届中国国际创新生物药论坛体外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生物制药质量论坛首届心血管医学转化论坛  以下是展览会部分参展商展位(不分先后顺序)。
  • 未雨绸缪 让中国基因测序产业更加健康发展——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p & nbsp & nbsp & nbsp 为促进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国内测序技术创新,2015年8月7日,中科紫鑫于北京锦江富园大酒店组织召开“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作为主办方,紫鑫药业董事长郭春林先生、中科紫鑫总经理殷金龙先生和中科紫鑫首席科学家任鲁风博士出席此次论坛。会议有幸邀请到了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王德平处长以及中科院基因组所于军研究员、中科院半导体所俞育德研究员、北京大学陆祖宏教授、华因康创始人盛司潼等25位国内基因测序行业各领域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内相关领域的管理专家、学术专家及企业代表一致认为业界能否实现共赢发展对于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产业格局下,进一步推动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协作,已成为业内同行的共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24px" title=" 未标题-1.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insimg/76be201b-356e-4071-a8fa-de8792344936.jpg" width=" 450" height=" 324" / /p p    /p p & nbsp & nbsp & nbsp 会上,各位专家代表分别就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基因测序产业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探讨。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王德平处长阐述了基因测序技术对生命健康、医疗、农业、环境等各领域的重要作用,并从国家战略角度对基因测序产业进行了分析,指出发展基因测序技术产业是大势所趋,相信国家指导部门一定会对本行业的发展给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基因测序领域带头人于军研究员对未来测序仪的理想状态提出了展望,认为无需生物试剂、更加重视物理学与工程学应该是未来测序仪发展趋势,并对转录组研究进行了展望;同时,中科院半导体所俞育德教授强调了源头创新的重要性,指出技术创新需要产业和资本的及时跟进;北京大学陆祖宏教授与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盛司潼同时指出,国外基因测序技术产业风生水起,非常注重政策和资本的跟进,而国内基因测序产业发展不易,做国产测序仪更是困难重重,相关领域学科间交流与协作欠缺,影响了国内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因此,需要政策、资本、技术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基础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密切沟通,联合推动方能促进基因测序产业快速发展。 /p p & nbsp & nbsp & nbsp 通过深入探讨与分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要成立联盟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及规范,以推动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高度总结了联盟应该发挥的六大主要功能:一、保持联盟内部成员与科技及学科前沿同步;二、技术发展与创新和国家需求同步;三、促进行业协作与交流;四、推动科研与资本接轨;五、制定行业标准;六、促进行业发展。于军研究员建议将联盟名称定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简称:CSTI)。紫鑫药业董事长郭春林先生表示愿意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提供资金支持。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本次论坛的顺利举行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为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测序仪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大力支持与坚实保障。与此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国内测序产业中存在的不足,比如行业标准、数据质控标准、仪器认证体系标准的缺乏,源头创新能力后劲不足,产业与资本跟进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且一致的努力,正如王德平处长所说:“基因测序产业规模大,还涉及人类健康,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以此来造福人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的成立,将对国内相关产业内及产业间合作交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提升基因测序技术水平,增强测序相关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编辑:史秀明) /p
  • 5大院士领衔,共话食品营养健康产业与检测科技发展!——2023益谷高峰论坛全日程公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中央一号文件中,“树立大食物观”首次被纳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章节。“大食物观”就是把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让群众从“吃得饱”转向吃得更好、吃得更营养、吃得更健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平谷区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主动肩负时代使命,汇聚全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创新资源,以建设农业中关村为契机,聚全市之力建设“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打造全国食品与营养健康科技创新高地。 为了促进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建设,充分发挥检测科学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科技支撑作用,推动食品营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管理委员会、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23益谷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6月3日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该论坛聚焦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与检测科技,特别邀请相关政府领导为大家分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仪器研发与检测分析技术等政策,更有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莅临会议,共探食品与营养健康重大创新需求中的关键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期一天的活动中,将有5位院士亲临现场,各位院士专家将结合最新政策法规就食品新污染物、医药科技、新食品原料等的前沿分析技术,以及科学装置化学测量等分别发表演讲,力求攻关食品与营养健康领域“卡脖子”技术,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助力构建符合我国膳食模式和饮食习惯的食品与营养健康科技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创新体系。 院士领衔,群英荟萃,他们将聚集在美丽的北京平谷金海湖畔,共同探讨食品产业发展的良策、方法和方案,共商食品营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欢迎您的加入!大会名称 2023益谷高峰论坛——聚焦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与检测科技大会时间 2023年6月3日 全天大会地点 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大会日程参与方式线下参会,请填写:https://instrument666.mikecrm.com/kzIjwEq扫码注册线下参会:线上参会,点击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egool2023/扫码注册线上参会:附: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简介: 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 益谷聚集国内检测科学学术机构和专家队伍,推动农业检测技术及装备提升,聚焦“农科创”产业园区,服务首都现代农业。搭建“政府、研究机构、企业”金三角模式,建设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以服务为基础的协同创新平台,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共享分配机制。同时,益谷开展与检测科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应用、评估、技术研发;建设科普基地,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和承接与检测科学相关的政府委托服务等业务。
  • 2017第二届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峰会通知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智能创新推动未来健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7第二届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峰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http://www.cimhiexpo.com/home/index/meeting/id/38.html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9月26-28日 /p p   随着中国创新医疗技术及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大健康产业从健康1.0 时代迈入了健康2.0时代。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跨界融合,新技术、新产品与新的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开启了一个中国健康医疗智能化时代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时期。 /p p   为推动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搭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平台,实现国家战略、技术创新、行业发展、金融资本、高端人才的共同发展。组委会将围绕生物医学光子学、高端医疗仪器、医学影像设备、精准医疗、光电医疗、健康大数据、智慧医疗、养老保健、康复护理等领域的国内外前沿技术以及产业发展现状,邀请国家部委领导、权威院士专家、卫生部门专家、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优秀企业、投资机构等参会,为我国医疗健康的发展提供前瞻的思想与观点,为研究制定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战略献计献策。 /p p   会议议题(不限于此): /p p   互联网+医疗健康 /p p   智慧医疗与养老 /p p   精准医疗与可穿戴设备 /p p   生物工程与医疗仪器 /p p   数字化诊疗设备 /p p   医学影像与临床医学 /p p   拟邀请报告人: /p p   1. 俞梦孙,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p p   2. 姚建铨,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理事长 /p p   3. 李兰娟,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p p   4. 程 京,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p p   5. 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p p   6. 华玉涛,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处长 /p p   7. 王才有,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 /p p   8. 欧阳劲松,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p p   9. 尹 岭,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常务副主任 /p p   10. 李迎新,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p p   11. 段会龙,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 /p p   12. 任秋实,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 /p p   13. 何 涛,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院长 /p p   14. 王宁利,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p p   15. 江浩川,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p p   16. 朱 磊,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监 /p p   17. 宋 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18. 石 军,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p p   19. 刘金鑫,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p p   20. 张 岚,平安健康云副总经理 /p p   组委会联系方式: /p p   产业论坛: /p p   王颖 022-58168871, wallen.22@163.com /p p   秦茜蓉 022-58169972,qinqianrong@hotmail.com /p p   展览合作: /p p   李泽 022-58169973, lizebj@163.com /p p   战嘉鹤 022-58168876,zhanjiahe@csoe.org.cn /p p   郭圣 010-83739883,guosheng@csoe.org.cn /p p /p
  • 2017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国际博览会邀请函
    p   2017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国际博览会 /p p   第十四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p p   2017年9月26-28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p p   【官方网站】 /p p   第十四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p p   http://www.csoe.org.cn/meeting/PIBM2017/ /p p   2017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国际博览会 /p p   http://www.cimhiexpo.com/ /p p   2017第二届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峰会 /p p   http://www.cimhiexpo.com/home/index/media.html /p p   【活动介绍】 /p p   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PIBM)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物医学光子学国际盛会之一。1999年由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创办,每两年一届,2017年已连续召开第十四届了。本届盛会首次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和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联合主办。会议范围涵盖基础研究到仪器研发、生物学到临床应用。PIBM一向致力于邀请世界顶级科学家参会,为与会者奉献高质量的学术报告,被公认为在中国举办的较高质量的国际会议之一。 /p p   “2017中国(苏州)创新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国际博览会”是由工信部、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生物中心、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等十余家国家级学会、协会单位联办的我国创新医疗与大健康领域的创新型博览会。博览会围绕生物医学光子学、精准医疗、光电医疗、健康大数据、智慧医疗、养老保健等领域呈现国内外前沿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搭建产业高端论坛、采购对接、展览展示、质检解读、投融资对接等全方位的合作平台,助推国产医疗设备破冰之役、提振“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 /p p   【大会亮点】 /p p   1、国际高端学术峰会领跑生命科学与生物医用光子学技术前沿 /p p   2、助力“中国脑计划”启动,权威解读中国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化发展前景 /p p   3、以高端数字诊疗医疗装备为主题,论剑国产医疗器械与仪器破冰发展 /p p   4、大健康与光学产业系列权威论坛,把脉行业与国民健康热点 /p p   5、解读国产医疗仪器设备准入标准 /p p   6、国际展团前沿技术成果,对接地方产业实现国际高新技术成果转移 /p p   7、资本运作助力国产医疗企业并购转型升级 /p p   【同期活动】 /p p   论坛一:苏州首届脑联接图谱与类脑智能发展论坛 /p p   论坛二:国产医疗仪器“破冰之役”高峰论坛 /p p   论坛三:纳米生物光子学创新发展专家论坛 /p p   论坛四:智慧医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p p   【大会宗旨】 /p p   助推国产医疗设备破冰之役,提振“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 /p p   【主办单位】 /p p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p p   美国光学学会 /p p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p p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p p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p p   【承办单位】 /p p   苏州工业园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p p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 /p p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产学研合作协调部 /p p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光电科技产业化分会 /p p   北京宇航会展有限公司 /p p   【联办单位】 /p p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 /p p   中国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p p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 /p p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 /p p   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 /p p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分会 /p p   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p p   天津市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p p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p p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p p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 /p p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p p   【展品范围】 /p p   Ø 医疗器械:高端医疗仪器、医学影像设备、诊断治疗设备、创新医疗器械等 /p p   Ø 光电医疗:激光医疗仪器、眼科光学仪器、手术显微镜、医用内窥镜及光电医疗仪器核心器件、检测仪器等 /p p   Ø 生物研究与分析:实验室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 /p p   Ø 新型医疗仪器:高新医疗产品、专利医疗产品及国家科技医疗项目等。 /p p   Ø 大健康:健康医学工程、养老保健、康复治疗、机构及培训等 /p p   Ø 智慧医疗:智能监护、可穿戴健康设备、健康大数据、健康管理、医院信息化 /p p   【观众范围】 /p p   国家部门: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厅、地方卫生局等政府领导 /p p   医院:临床医科医生、影像科医生、皮肤科医生、设备科负责人等 /p p   生物医药、器械全国及地区经销商/代理商 /p p   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 /p p   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机构 /p p   大众消费者、媒体及其他。 /p p   【合作媒体】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仪器信息网 /p p   中国医疗器械招标网 /p p   中国医疗器械采购网 /p p   医疗商务网 /p p   迈迪医疗器械信息网 /p p   中国医疗器械厂商网 /p p   中国医疗器械网 /p p   医械英才网 /p p   医疗器械信息网 /p p   锐进医疗器械网 /p p   东方医疗器械网 /p p   中原药械网 /p p   医疗器械招商网 /p p   《医疗器械采购》 /p p   《医学仪器与试剂》 /p p   《中国医疗》 /p p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p p   【联系方式】 /p p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p p   联系人:陈老师 /p p   地 址:天津市空港经济开发区保税路357号 /p p   电 话:022-59013419 /p p   邮 箱:andrea_ct@126.com /p p /p
  • 汉赞迪荣获2024未来医疗100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链服务榜TOP100
    5月9日,“2024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汉赞迪凭借在生命科学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和高成长性荣登“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链服务榜TOP100”。创立于2015年的未来医疗100强榜单是由VB100、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推出的国内第一个针对非上市企业的创新医疗领域榜单,旨在遴选真正代表未来医疗的中国创新医疗者,发现我国未来医疗产业的核心力量,推动健康医疗产业的创新变革进程。经过8年的实践与探索,“未来医疗100强评选”得到了众多投资机构及企业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已经成为医健领域的投资风向标,引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医健创新领域的发展与投资风向。 2024未来医疗100强评选于2024年5月9日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4VBEF未来医疗生态展会颁奖晚宴及动脉网官微公开发布。本排行榜面向医疗健康领域非上市企业展开,考察候选企业在人力资源、知识资源、重要合作伙伴资源、市场表现四大一级指标,共17项二级指标数据上的成长性与年度表现。汉赞迪通过VB100评审会评审、支持机构交叉评审、专家委员会终审的流程,入选2024未来医疗100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链服务榜TOP100。
  • 243万!江西古香今韵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等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JXGZ2023-03-0901项目名称:江西古香今韵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大型仪器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43.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采购项目设备名称数量预算金额(人民币)简要技术要求江西古香今韵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大型仪器采购项目气相色谱仪(进口产品,但不限制满足要求的国产产品。)1243.00万元详见招标文件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进口产品,但不限制满足要求的国产产品。)1合同履行期限:质保期:一年。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3月17日 至 2023年03月23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3:30至16: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江西国政招标咨询有限公司方式:现场购买或将获取采购文件的材料以邮件的方式发送至邮箱(gzzb@jxgzzb.com.cn)。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江西古香今韵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赣江新区直管区中医药科创城新祺周公共研发中心一号楼4-6层联系方式:0791-8388821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江西国政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348号南昌市农业科学院大楼十楼联系方式:0791-88194897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熊思杰、朱珍珍、江福群、柳洋华、王东虎电话:18607918793
  • 喜讯||德诺杰亿Sanger测序仪荣登2024年VBEF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力产品榜
    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简称VBEF)于2024年5月8日-10日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会议由VB100、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动脉橙主办,以“新青年”为主题。01 荣获殊荣5月9日,“2024年VBEF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力产品榜”揭晓,德诺杰亿U4000/U8000 Sanger测序仪凭借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荣登创新力产品榜。 创新力产品榜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力产品榜从技术创新力、临床与应用价值、行业空间、行业影响力四大一级指标、共12项二级指标评选产品,旨在遴选出的能代表中国乃至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最具有技术先进性、国产替代价值高、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全球化成果显著、行业引领效应突出的医疗健康创新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涵盖生物药及生物制品、高端智造及医疗器械、数字创新技术及供应链赋能产品/解决方案,医疗产业链等赛道。创新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德诺杰亿正是秉承创新检验未来的使命,在技术创新、产品转化应用的实践中引领精准诊疗高质量发展,造福感染患者。德诺杰亿从创立至今,始终以市场端需求为发展战略,坚持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深耕底层技术,致力于“金标准”测序技术国产化,通过组件打造标准化柔性模块技术体系,夯实比较优势,降低使用成本和维保成本,测序数据安全可靠,保障国家生物信息安全。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战,德诺杰亿利用自己在分子检测领域的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优势,实现了测序产品的国产化突破和测序仪器创新的再次升级,成功研发并推出了一款易用、方便的台式系统,采用了集成式一体化可替换式耗材,可在最大限度减少仪器操作时间,轻松开展基因片段分析及Sanger测序实验,无需进行预运行校准或更换凝胶聚合物、缓冲液或毛细管,独特的集成式U盒设计可在同一块板上同时进行测序和片段分析等创新优势的U系列Sanger测序仪。德诺杰亿先后自主研发并推出了单通道、四通道、八通道等Sanger测序仪,早已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且已在临床端展开大规模应用。02 重磅参展本次展会,德诺杰亿携带的全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集成式Sanger测序仪在创新力产品集合区展示,备受观众青睐,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纷纷驻足了解产品性能特点及市场应用情况。03 关于我们 德诺杰亿(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诊断试剂与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底层技术创新平台为基础,通过精准检测、人工智能技术、新型自动化技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自动化、全流程检测实验室解决方案。公司是全球第二家、中国第一家一体化耗材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及 Sanger 测序创新平台制造商,打破了基因分析仪整机制造的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此设备所属的方法学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技术。经过数年发展,公司形成了“基因分析”、“样本前处理”及“荧光原位杂交”三大技术平台,申请专利 90 余项,各类注册证 49 项,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便捷、价廉的分子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控、公安司法、政府专项、食品安全、农业牧业等,潜在市场规模数百亿元。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 99 号汇龙森科技园和经海三路 109 号天骥智谷,I 期面积 5000 平方米,配有 GMP 生产车间,质检实验室,仪器设备及试剂研发实验室、设备检测实验室、配套仓储等。— END —
  • 聚焦南京江北——丹纳赫全力参与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助力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
    2018年10月28日上午,国家人类遗传资源江苏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生医大数据与jing zhun 医学”国际高端论坛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该中心为guo jia ji 重大科技平台,吸引了众多企业,科研单位和学者的加入,将共同推动大健康产业在南京和江北新区的蓬勃发展。丹纳赫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在此次活动中与江北科投签订了意义重大的战略合作协议,丹纳赫集团中国及北亚区管委会成员、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负责人、亚太区副总裁周祥德先生代表丹纳赫中国出席了签约仪式并签订协议。此次战略协议的签署,是丹纳赫中国积极参与到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大行动,助力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的两家重要公司——SCIEX和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部,作为主要展商参与了此次论坛,其中贝克曼库尔特作为jing zhun医学设备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以“细胞治疗整体解决方案”为主题,参与了此次盛会,在会议现场摆放展台,接受与会嘉宾的参观和垂询。贝克曼库尔特Biomek自动化工作站以其jing zhun的移液功能、稳定的设备运行、灵活简单的软件编辑、无限的升级空间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PCR/ddPCR、质谱、细胞培养等jing zhun医疗研究的前沿技术。同时Biomek自动化工作站搭配FFPE核酸提取试剂盒FormaPure和AMPure XP纯化磁珠,可提供从肿瘤样本核酸提取、测序文库构建、文库杂交与捕获、定量与Pooling等整体自动化解决方案,提高实验通量,缩短实验时间,获得稳定可重复的jing zhun实验结果。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系列产品植根中国多年,为客户提供从样本制备、方案设计、试剂、分析分选仪器到数据处理等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100多个CFDA认证试剂及几千种高质量GMP抗体选择,极大拓展了检测范围、数据含量和精确度。DuraCLONE干粉试剂突破传统冷链限制,客户还以通过CDS服务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多色方案。3激光13色DxFLEX是shou ge CFDA认证目前市面上检测参数zui duo 的流式细胞分析仪。CytoFLEX系列流式细胞分析仪zui gao 可配置6激光同时检测23参数,完善的电子签名及数据机密管理功能,符合21 CFR Part 11法规要求,是医药行业shou xuan利器。MoFlo系列流式分选仪及速度、jing zhun度、活性、细胞功能性保护与一身,其独有的垂直分选功能让单细胞分选发挥zui da效果。配合Kaluza数据分析软件的强大功能,贝克曼库尔特流式产品定将助力中国jing zhun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另外,贝克曼库尔特离心机及颗粒分析产品线,为jing zhun医疗研究提供了从样品制备到细胞质控(如密度/活力/体积/激活状态等的实时监控)方案。展台现场,贝克曼市场部的产品负责人与与会嘉宾积极交流,介绍贝克曼解决方案,引起了相关领域学者的浓厚兴趣。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