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建筑结构

仪器信息网建筑结构专题为您整合建筑结构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建筑结构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建筑结构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建筑结构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建筑结构话题讨论。

建筑结构相关的资讯

  • 结构台阵在建筑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线上研讨会
    结构台阵在建筑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线上研讨会诚邀您的参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类高层建筑物及特殊构筑物(隧道、桥梁等)的数量也不断刷新。而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建筑结构,是人们生活居住、工作学习、交通运输、医疗救治和文体活动等的重要场所和通道,承载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建筑结构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生活、工作的安全。这也给高层建筑管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健康监测对于打破传统管养方式信息滞后壁垒,为管养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规范、准确的进行辅助管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会议时间&地点会议时间:2021年6月8日 周二 下午 14:00-16:00参会平台:腾讯会议 会议号:861 997 412会议议题议题一:结构监测台阵在建筑结构监测上的应用主题简介:高层建筑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产生振动的情况时有发生,结构振动监测数据的缺失,为安全评估造成了困难。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如何实现快速评估风险后建筑的可靠性,诚邀您与我们共同探讨。议题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建筑中的应用主题简介:在建筑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智能建筑已然成为当下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通过网络自动化、应用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的综合运用,为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安全运营及维护提供全面而可靠的决策依据。主讲嘉宾参会方式请在手机APP应用市场或者电脑上下载“腾讯会议”,输入会议号214 559 354,加入我们的会议。更多会议信息及解决方案,请详询@欧美大地仪器
  •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名单公示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信息,其中21个项目名列在内,涉及建筑材料的VOCs、SVOCs等多项检测技术,获得中央财政经费共计5.96亿元,项目实施周期为3-4.5年。 以下为通知原文: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安排进行公示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信息进行公示。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牵头 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中央财政经费(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年)12016YFC0700100基于实际运行效果的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清华大学林波荣2500422016YFC0700200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天津大学孟建民26004.532016YFC0700300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重庆大学姚润明4500442016YFC0700400藏区、西北及高原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采暖空调新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刘艳峰3376452016YFC0700500居住建筑室内通风策略与室内空气质量营造天津大学陈清焰1350362016YFC0700600建筑室内材料和物品VOCs、SVOCs污染源散发机理及控制技术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梅一飞17004.572016YFC0700700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关键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俊39633.582016YFC0700800建筑围护材料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张雄3000492016YFC0700900功能型装饰装修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武发德31004102016YFC0701000地域性天然原料制备建筑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崔琪36004112016YFC0701100高性能结构体系抗灾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天津大学李忠献23004122016YFC0701200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重庆大学李国强26004132016YFC0701300既有工业建筑结构诊治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常好诵20003142016YFC0701400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技术基础理论东南大学吴刚38483152016YFC0701500工业化建筑设计关键技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樊则森18004162016YFC0701600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关键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程志军26463.5172016YFC0701700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郭海山32964182016YFC0701800工业化建筑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张仁瑜33004192016YFC0701900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叶浩文32004202016YFC0702000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建筑体系应用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许杰峰26003212016YFC0702100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关键技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李云贵24004  公示时间为2016年6月22日至2016年6月26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联系人:张巧显、卫新锋  联系电话:010-58884829/4824  传真:010-58884825  电子邮件:lsjz@acca21.org.cn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2016年6月22日
  •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2010年6月28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在广州对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验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副司长、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郭哲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司、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出席了会议。   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同领域知名专家组成,来自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楼梦麟教授担任组长。专家组听取了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硕贤院士和依托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的建设报告,现场考察了实验室,并与实验室及其依托单位的同志进行了广泛交流。专家组认为,以何镜堂院士、吴硕贤院士为首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验室自身优势和地域特点,结合国际研究前沿和我国建筑科学发展现状,在亚热带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亚热带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亚热带建筑结构与防灾减灾等方面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开放交流、运行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一致同意该实验室通过验收。同时,专家组还就实验室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与重点等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验收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实验室建设的总结,也是实验室进入正式运行轨道的开始,得到了各部门和实验室的高度重视。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给古建筑做个“透视”
    在山西五台山南台西麓的树林中,千年古刹佛光寺静静矗立。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光寺已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其中,建于公元857年的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研究唐代木结构建筑最为重要的“标准器”。   据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等编写出版的《佛光寺东大殿勘察研究报告》描述,佛光寺东大殿背靠陡崖,50年代曾由于崖体倒塌使大殿后墙局部遭到破坏,同时存在局部基础不均匀下沉和木构建糟朽、断裂等问题。   “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承担了佛光寺东大殿精确测绘等工作。我们希望对东大殿用三维激光扫描的精确测量方法,来确定建筑结构变形,通过对变形的量化分析,得到东大殿结构是否安全的结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教授说。   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根据敦煌第61窟中的“大五台山图”发现了佛光寺东大殿,作为至今国内已知的唯一唐朝木建筑,这座珍贵的建筑对我国建筑史研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自梁思成开展佛光寺调研的1937年至今70多年里,建筑历史界多次踏勘、测量东大殿。但测量手段基本以皮尺、钢尺的手工测量为主,数据取舍到0.5厘米。   吕舟说,前人所做的测绘已取得巨大成果,但由于以往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的限制,难以达到更高精度,误差量也难以控制,测量结果不一。在本次勘察中,使用了三维激光扫描配合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定位,全站仪可给出控制点的空间相对坐标,为扫描结果的三维空间形象提供坐标 再加上局部的手工测量,从而得到一套精确、客观的东大殿数据。如今,在古代建筑测绘领域,三维激光扫描已是一项常用的技术。   据介绍,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三维激光扫描的优势在于数据全面性和准确性,可以在电脑中像做透视一样进行切片测量,从而测量无法直接测量的位置,完成实测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并尽可能测量到所有数据,再通过数理统计推断出最符合的原始设计尺寸 全站仪所获得数据精确,角度误差为秒级,测距误差为毫米级 观测速度快,采集单个点仅需几秒钟 工作距离最远可达数百米等。   吕舟说,“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得东大殿精确测绘数据后,东大殿一些法式制度上的规律开始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使重建或复原东大殿,消除结构变形影响的标准形态成为可能。”通过对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切片与复原的东大殿标准结构剖面相比较,就可得到东大殿准确的结构变形情况,对东大殿结构安全做出判断。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把三维激光扫描应用于木结构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评估。   以文物保护为目的的测绘要求准确地反映文物建筑的现状,包括残损、构件错置、改动、变形的情况,手工测绘中难以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文物建筑现状,或有可能在测绘过程中被忽略。“三维激光扫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吕舟说。   东大殿被称为我国古代建筑遗存中最为珍稀的一座,其所蕴含的设计思想、结构尺度和加工做法在非物质遗存方面具有非凡价值。因此,吕舟表示,以精密测绘入手,通过运用精密测量工具与传统测绘相结合的方法,取长补短,力求在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条件下,得到尽可能精确而全面的测绘结果等。在该结果基础上,绘制东大殿复原理想设计图。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提出了东大殿保护工作计划以及初步的修缮建议等。”吕舟说。   据国家“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专项,在“古代著名的遗址、墓葬、古建筑和土木工程设计、建造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专项调查、整理挖掘、研究展示、抢救传承”。   文物建筑测绘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天津大学)主任吴葱教授说,除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全站仪外,他们还将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等新技术应用于古建筑测量中,精确测绘了柬埔寨吴哥古迹、天坛、故宫、颐和园、山西应县木塔、辽宁义县奉国寺等20多处古建筑。
  • 法如FARO激光扫描仪还原古建筑
    1914年建造在密尔沃基,由著名设计师马歇尔和福克斯设计的新古典主义建筑,74英尺高,442吨10幢希腊格林式建筑,屋顶飞檐处皆有雄伟的花岗岩修饰. 西北相互人寿保险公司(Northwestern Mutual Life building in Milwaukee)(美国)以3000万美元修复此建筑.而修复此建筑的关键在于对其飞檐的历史保存.在对此建筑物做任何动作之前,首先必须获得建筑的所有尺寸数据,包括飞檐的竣工文件.此任务就交给了当地的SightLine, LLC,负责收集和测量飞檐到建筑中心的数据测量任务. 为了缩小创新与传统的差距, SightLine 利用法如激光扫描仪FARO laser scanner 完美的将经典之美数据测量并保存下来。&ldquo 法如扫描仪的测量范围,无论从距离,还是从精度,使我们能够完美的完成任务&rdquo SightLine 总裁 Penny Anstey 说. 法如扫描仪通过高速旋转反射镜,反射接收激光束,以获得360度数据点云,利用编码器测量反射镜的转速和扫描仪自身的旋转,来确定各个点的X,Y,Z坐标点,建立数模。 SightLine 仅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对檐口的数据采集。 法如激光扫描仪150米的测距,完全能够满足 SightLine 在该项目中的需求,而且误差小于1/10英寸。整个测量不需借助任何脚手架或者悬挂物,&ldquo 几乎所有的数据都是在地面进行采集,而且数据采集之快,范围之详细,精度之高,承包商认为这就是一个奇迹&rdquo Penny Anstey 感慨地说。 SightLine 通过标靶将测量空间分成几部分,克服了由于有遮挡而无法采集数据的问题,进行测量。 并通过法如软件将从不同地点采集的数据进行拼接。 这种将点云数据可视化的原理和X光技术有些类似。承包商一度认为激光扫描仪能够穿透墙壁获得数据。 数据 Sightline 选定3D点云数据,通过不同方位的点云,建立CAD建筑图纸,并绘制了16组2D檐口和建筑物的平面图纸。扫描结果显示,原设计图纸与实际建筑并不符合。一个完整的飞檐明显比其它的要长,而这一点平时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承包商一发现此差异,立刻要求提供更多的建筑物信息。SightLine提供了海拔研究论文和一些建筑装饰元素的细节部分(如窗口弯角)。更多的偏差被发现。虽然现有的设计图纸作为标杆被存储,此次扫描发现了很多错误的地方。 SightLine 收集了大量的扫描数据,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了现存信息。并利用软件管理数据,获得了更多信息。 收益 &ldquo 我们感觉激光扫描仪的潜力巨大,不但节省大量的事情,减少人为错误,而且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rdquo Penny Anstey说。收集数据快,便于数据采集和测量精度高均是影响SightLine公司选择激光扫描仪测量,还是选择传统测量的主要权衡因素。 &ldquo 采用传统手工测量,此工程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其间还要借助脚手架,悬架等辅助工具,&rdquo Penny Anstey说,&ldquo 暂且不提可能工人在工作中会有些遗漏,还要重回现场,收集数,但就是测量精度,说又能说测量的数据准确呢?&rdquo 关于 SightLine公司 SightLine 公司是专门提供3D测量数据的服务公司。他们专业提供清晰而准确的建筑结构数据。 欲知本产品信息:点击进入法如科技 FARO Technologies,Inc.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396号3号楼1楼 邮编:200233 Tel: 86-21-61917600 Fax:86-21-64948670 网址:www.faroasia.com/china e-mail: chinainfo@faro.com
  • 北京金隅将建设国家建筑防火产品安全质检中心
    千龙网北京5月15日讯 近日,针对目前建筑市场火灾频发的状况,北京金隅集团下属北京建筑材料检验中心组建专业的团队,大力开展防火标准编制和建筑防火项目研究,并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复筹建“国家建筑防火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级中心的建设,标志着北京建筑材料检验中心将从一个地方性检测机构正式迈入国家级检测机构之列,为质检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检验机构之一   2008年,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对所属的五个国家级建筑材料检验中心、三个市级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以及两个专业检验所进行了整合,组建成立北京建筑材料检验中心。   中心检验范围跨越建筑结构材料、化学建材、五金门窗、水暖卫浴、木材家具等各类建材产品,工程质量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工程现场检验以及特种设备、计量器具检验等,是国内检验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检验机构之一。   目前,北京建筑材料检验中心拥有保温系统耐侯性实验室、隔声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木材恒温恒湿实验室等国内一流的实验室,与澳大利亚SAI、德国TUV、美国CSI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等检验认证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认证检测业务,目前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拥有上千家客户资源。   2011年,北京建筑材料检验中心在窦店金隅科技产业园建设了现代化的检测基地,基地中幕墙检测系统、燃烧与耐火极限检测系统、管道噪声检测系统、工程检测系统等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被授予北京“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   在大力开展技术研究的同时,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一直致力于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上世纪80年代自主研制的耐碱玻璃纤维是北京市“七五”重点攻关项目。   1997年,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与世界知名建材生产企业法国圣戈班集团合资成立了玻璃纤维公司,目前年产值近3亿元。率先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多彩花纹涂料,建筑涂料、防水涂料、功能涂料等“金鼎”涂料系列产品广受市场青睐,2008年,根据集团统一部署与集团兄弟企业整合组建的金隅涂料公司目前年产值过亿元,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涂料品牌。   1998年,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结合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开始进行砂浆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并于同年投资建设了年产1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2009年又新建一条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环保示范生产线。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先后开发了8大类近百个砂浆产品,并连续六年产量位居北京市行业首位,成为全国干混砂浆行业龙头企业和全国干混砂浆行业技术依托单位。   2012年9月,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砂浆产业分离成立新的北京金隅砂浆有限公司,当年实现产值近两亿元。   近年来,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着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搭配合理、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目前总院拥有博士及博士后20人,硕士以上研究人员120人,高素质人才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带动作用显著。   与此同时,积极推行科技人员“双通道”制,设立了首席工程师、主研工程师等五级岗位,极大地提升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2012年,被授予北京“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   金隅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实现重大突破   2012年,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北京金隅集团在调研国内外相关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整合全集团的科技创新资源,以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为基础,组建了“金隅中央研究院”,作为集团核心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为集团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金隅中央研究院主要围绕集团主营产业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研究攻关,为集团实现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围绕集团业务板块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为产业绿色转型和高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技项目,承担技术论证工作,负责引进重大技术成果 为集团所属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央研究院的建立,是金隅科技创新体系的重大变革,将进一步增强金隅集团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集团的科技创新水平。
  • 博日科技参与制定《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
    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 Biosafety Level 1,BSL-1)、二级( BSL-2)、三级( BSL-3)、四级( BSL-4)。其中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最低,四级最高。大部分医院的检验科是BSL-2 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这类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按照实验室是否具备机械通风系统,将 BSL-2 实验室分为普通型 BSL-2 实验室、加强型 BSL-2 实验室。在普通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上,通过机械通风系统等措施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的实验室就是加强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公共卫生和健康体系的完善,实验室能力建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对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建筑结构、装修、暖通、给水排水、气体供应、电气及智能化、消防、节能、设备与配置、检测验收、运维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编制,建立了我国首个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引导性。《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技术标准》参编单位该标准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室建设发展分会牵头,组织包括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克力爱尔生物实验室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科劳斯实验室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博菲特实验室装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制定。旨在确定应用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形成高度系统整合的加强型生物安全建设支撑体系。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对生物系统建设要求相关部署安排,引领行业建设发展作出一定贡献。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必定是一条漫长的路。多年来,博日科技一直积极参与各类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在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上更加健康、蓬勃发展。# 2010年 #博日科技就受邀参与制定了PCR仪中国医药行业标准。2021年,博日科技主动肩负头部品牌责任,3月参与制定PCR实验室行业标准制定,7月参与制定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国家标准的起草,9月参与制定耗材系列团体标准制订,鼎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3月,参加PCR实验室行业标准发布座谈会7月,参加PCR仪国家标准工作组第四次会议9月,参加耗材行业标准制定关于博日科技公司博日科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产品提供商,是中国PCR行业的领军者与开拓者之一,为中国首批获得荧光定量PCR设备注册证的公司之一,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多技术平台、多产品线的分子检测综合供应商,开发并量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全自动核酸纯化仪、基因扩增仪、核酸纯化试剂、各类PCR检测试剂、标准PCR检验实验室、移动PCR检验实验室、样本保存液、耗材、原料等多类产品,形成了“仪器+试剂+耗材+原料”的生态系统,战略性覆盖PCR整个产业价值链。该公司专业从事分子检测系列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临床及非临床客户提供分子检测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
  • “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拟安排6.32亿元启动37个项目
    5月13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中明确:2021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高温与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轻质高强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先进结构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先进工程结构材料、结构材料制备加工与评价新技术、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结构与复合材料7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三个层面,拟启动37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6.32亿元。其中,拟部署9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3600万元,每个项目400万元。1.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1.1 高性能全芳香族纤维系列化与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亟需的高强高韧结构材料应用需求,开展高性能全芳香族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揭示大分子刚性链结构、纤维纺丝成型、凝聚态及其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攻克全芳香族纤维制备共性科学问题;研究高强/高模芳纶纤维成型和热处理工艺,突破制备关键制备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高伸长耐高温芳纶III纤维、芳纶纸及其蜂窝应用技术;探讨高性能液晶纺丝聚芳酯聚合物结构设计、固态缩聚反应动力学和纤维冷却成型机理,攻克聚芳酯纤维制备关键技术。1.2 面向高端应用的阻燃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面向5G通讯和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业的需求,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合成树脂材料及应用技术。重点开发PCB的无卤高阻燃、高Tg、低介电性能的环氧树脂;高阻燃耐老化热塑性弹性体TPE和聚脲弹性体无卤阻燃技术及应用;研发本征阻燃高温炭化不熔滴聚酯和低热释放本征阻燃聚碳酸酯合成技术;本征阻燃尼龙66工程化制备及其应用,完成万吨级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示范。1.3 低成本生物基工程塑料的制备与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面向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成本高和高性能工程塑料牌号少的问题,集中开发低成本生物基呋喃二甲酸(FDCA)、异山梨糖醇的制备技术;开发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和2,2,4,4-四甲基环丁二醇(CBDO)的国产化制备技术,基于生物基单体和新型单体开发PEF、PCF、PIF和PETG等生物基聚酯以及PIC、PCIC等生物基聚碳酸酯,从单体、聚合物到后端应用全链条研究。精细调控产品结构,研究产品的耐温性能、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等,开发不低于8种高性能聚酯和聚碳酸酯产品,并在包装领域得到应用。2. 高温与特种金属结构材料2.1 高温合金纯净化与难变形薄壁异形锻件制备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国产高温合金冶金质量差、材料综合利用率低、力学性能波动大等问题,研究镍基高温合金纯净熔炼、返回料处理和再利用技术,返回料与全新料混合重熔工艺;开发难变形高温合金成分优化及纯净熔炼、铸锭均匀化热处理、合金铸锭均质开坯、棒料细晶锻制、大型薄壁异形环形件整体制备等工艺技术,建立合金工艺与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关系,实现高温合金棒材和锻件组织均匀性和性能一致性的优化控制,完成合金制备工艺、材料与构件质量评估及在先进能源动力装备的考核验证。2.2 高品质TiAl合金粉末制备及3D打印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电子束3D打印所需的低氧含量球形TiAl合金粉末,研究铝元素挥发、粉末球形度差、空心粉高问题,突破工业化生产球形TiAl合金粉末和工业化TiAl构件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开展增材制造TiAl合金的材料—工艺—组织—缺陷—性能一体化系统研究及典型服役性能测试,突破构件增材制造工艺及性能控制关键技术,掌握包括材料、工艺、组织调控、性能特征及典型应用,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高温关键构件制造及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2.3 光热发电用耐高温熔盐特种合金研制与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针对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低成本高效发电可持续发展需求,以下一代低成本高效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系统中耐高温氯化物混合熔盐特种金属材料及其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耐高温不锈钢、高温合金板材及其焊接界面在高温氯化物、硝酸盐中的腐蚀机理和服役寿命预测技术,研究满足氯化物和硝酸盐熔盐发电系统用的耐高温不锈钢、高温合金板材成分和组织设计及其批量制造技术,开发耐高温熔盐不锈钢、高温合金成型和焊接行为及其先进制备技术,发展高温合金长寿命高吸收率吸热涂层,实现高性能不锈钢、高温合金产品开发及应用示范。2.4 海洋工程及船用高端铜合金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舰船和海洋装备泵体、管路及阀门等耐蚀性差、服役寿命短、高端材料依靠进口的问题,研究海洋工程及船用新型高性能铜合金材料设计、成分—组织—工艺内禀关系、腐蚀行为及耐蚀机理,开发耐高流速海水冲刷型铜合金承压铸件制备、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管材加工及管附件成形、海洋油气开采用高耐磨高耐蚀铜合金管棒材加工及热处理组织性能调控等高质量低成本工业化制造技术,开展产品应用技术研究,实现高端铜合金典型产品示范应用。3. 轻质高强金属及其复合材料3.1 苛刻环境能源井钻采用高性能钛合金管材研究开发及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油气、可燃冰等能源钻采高耐蚀和轻量化的紧迫需求,研究苛刻环境下高强韧耐蚀钛合金多相组织强韧化、抗疲劳机理,以及高温、高压、腐蚀、疲劳等服役环境下材料损伤及失效机理;建立服役环境适应性材料设计方法及油气井钻采用钛合金钻杆、油套管服役性能适用性评价方法;开发高性能大规格钛合金无缝管材成套工艺技术及关键应用技术;制定专用标准规范,开展苛刻服役条件下应用研究,实现工业化规模稳定生产,在典型应用场景实现示范应用。3.2 先进铝合金高效加工及高综合性能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汽车、飞行器以及船舶等提速减重、绿色制造的迫切需求,开展以铸代锻、整体成型、短流程、低排放的高效加工技术研究,研发高综合性能的先进铝合金材料;开展先进铝合金材料综合性能评价及加工技术效能评价,形成铸锻一体成型的新型高综合性能铝合金高效加工技术,将铸造、增材制造等铝合金提升到变形铝合金强度水平。3.3 高性能镁合金大型铸/锻件成形与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商用车、高速列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轻量化紧迫需求,探索热—力耦合条件下大容积镁合金凝固与形变过程中成分—组织—性能演变规律与调控技术,开发适合于大型铸/锻件的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研究大型镁合金铸/锻件组织均匀化与缺陷调控机理,开发高致密度铸造成形技术、大体积熔体清洁传输及半连续铸造技术、挤锻复合一体成形技术;开展大型承载件的结构设计、产品制造、腐蚀防护及使役性能评价等技术研究,并实现示范验证与规模化应用。3.4 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采掘、电子通信等重大装备升级换代的紧迫需求,研究新型强化相对镁合金力学性能与功能特性的协同调控机理,发展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材料与新型非对称加工技术,开发大规格高强阻尼镁合金环件、宽幅阻燃镁合金型材、高强可溶镁合金管材、高强电磁屏蔽/高导热镁合金板材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及关键应用技术,并实现典型示范应用。3.5 极端环境特种服役构件用构型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示范应用)研究内容:针对航空航天特种服役构件用耐疲劳高强韧铝基复合材料、耐热高强韧钛基复合材料以及岛礁建设与隧道掘进等重大工程用高耐磨钢铁基复合材料,开发铝、钛基复合材料用合金粉末的低成本制备技术,解决传统制粉技术细粉出粉率低、氧含量高等技术难题,实现高端铝、钛合金粉末规模化制备。探索复合材料体系—复合构型设计—复合技术—宏微观性能耦合机制与协同精确控制机理,开发跨尺度分级复合构型的定位控制、界面效应与组织精确调控、性能及质量稳定性控制、大型结构件塑性加工与热处理、低成本批量制备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展特种服役性能评价、全寿命预测评估与应用技术研究,建立相关标准规范,实现其稳定化生产与应用示范。3.6 高端装备用高强轻质、高强高导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研制及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针对高速列车、先进飞机、防护车辆等高端装备轻量化、高性能化的迫切需求,研究高性能多层铝合金板材、铜包铝合金等层状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复合机理,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优化界面调控的理论与方法,阐明铝合金复合板材的叠层结构、复合界面、陶瓷颗粒第二相等在高应变速率下抵抗冲击的作用机理;开发防护车辆、特种装备等用抗冲击多层高强铝合金复合板材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及复合板材的性能评价等关键应用技术;开发高速列车、航空航天、电力电器等高端装备用铜包铝合金复合材料短流程高效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及多场景应用关键技术,实现在高端装备上的示范应用。4. 先进结构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4.1 高端合金制造及钢铁冶金用关键结构陶瓷材料开发及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面向冶金产业提升的发展需求,研究高端合金制造及钢铁新技术领域用关键结构陶瓷材料组分设计与制备技术,开发高品质高温合金制备用结构陶瓷材料、冶金领域用高效节能硼化锆陶瓷电极、薄带连铸用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开展应用评价技术研究,建立规模化生产线,研制关键生产设备,制定制备及检测标准。4.2 低面密度空间轻量化碳化硅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制备(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针对空间遥感光学系统的应用需求,研究低面密度空间轻量化碳化硅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的结构拓扑设计,开展复杂形状碳化硅构件的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低面密度复杂形状碳化硅构件的近净尺寸成型与致密化烧结技术,开展低面密度空间轻量化碳化硅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的光学加工与环境模拟试验研究,实现满足空间遥感光学成像要求的低面密度碳化硅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材料制备。4.3 高性能硅氧基纤维及制品的结构设计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研究内容:针对高效隔热防护服、高强芯片、高保真通讯电缆等对高性能硅氧基纤维及制品的应用需求,研究硅氧前驱体化学组成、结构重组、多级微纳结构演变对纤维成型的影响规律,攻克硅氧基无机制品高温均匀化熔制拉丝关键技术,开发高强玻璃纤维;研究前驱体分子缩聚和纳米/微米多级孔组装结构演变对孔结构形成的影响规律,突破多孔玻璃纤维常温挤出成型技术,开发低介电、低热导、轻质柔性玻璃纤维;研究模拟月球和火星环境的微重力、高真空环境下玄武岩材料熔制技术及深空环境对纤维成型的作用机制,开发高性能连续玄武岩纤维;开展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复合制品产业化示范,形成千吨级生产线;开发极端环境的模块化连续玄武岩纤维成型装置,实现微重力下自主成纤中试。5. 先进工程结构材料5.1 海洋建筑结构用耐蚀钢及防护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海洋建筑结构对长寿命钢铁材料的需求,研究高盐雾、高湿热、强辐射等严酷海洋环境下,钢铁结构材料的失效机理与材料设计准则;防腐涂层的成分设计、制备技术、涂装工艺及腐蚀评价;耐蚀钢板/钢筋的成分设计、制备技术、焊接技术及腐蚀评价;复合钢板的制备技术、焊接技术及腐蚀评价;海洋建筑结构用钢的服役评价、设计规范及示范应用。开展免维护海洋结构用低合金耐蚀钢板及复合钢板的成分设计及制备技术研究;开展防腐涂层设计与制备技术、钢板与涂层耦合耐蚀机理研究;研究低成本耐蚀钢筋母材与覆层协同耐蚀机制与制备技术;开展耐蚀钢连接技术研究;建立复杂海洋环境钢材及构件的服役评价及全寿命周期预测方法。6. 结构材料制备加工与评价新技术6.1 金刚石超硬复合材料制品增材制造技术(示范应用)研究内容:围绕深海/深井勘探与页岩气开采、高端芯片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对长寿命、高速、高精度超硬材料制品的需求,开展高性能金刚石刀具、磨具和钻具等结构设计和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结合新型金刚石超硬复合材料工具宏观外形和微观异质结构的理论设计和数值模拟,重点突破增材制造用含金刚石的球形复合粉体关键制备技术和含超硬颗粒的多材料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完成典型工况条件下服役性能的评价。6.2 高强轻质金属结构材料精密注射成形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5G基站、消费电子、无人机或机器人等领域对高强轻质结构零件的迫切需求,研究粉末冶金高强轻质金属结构材料及其注射成形工艺过程精确控制原理与方法、小型复杂构件精密成形、低残留粘结剂设计及杂质元素控制、强化烧结致密化及合金的强韧化。重点突破粉末冶金高强轻质钢设计及其粉末制备、低成本近球形钛合金微细粉末制备、可烧结高强粉末冶金铝合金及近球形微细粉末制备、组织性能精确调控等关键技术,实现高强轻质金属复杂形状制品的稳定化宏量生产。6.3 大型复杂薄壁高端金属铸件智能液态精密成型技术与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面向大涵道比涡扇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对超大型复杂薄壁高端金属铸件的需求,打破传统“经验+试错法”研发模式,探索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金属铸件智能液态精密成型关键技术。研究超大型复杂薄壁金属铸件凝固过程的组织演变与缺陷形成机理,建立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铸件组织与缺陷的预测模型,发展数据驱动的材料综合性能与铸造工艺多因素智能化寻优方法,形成金属铸件智能液态精密成型数字孪生模型及系统。6.4 复杂工况下冶金领域关键部件表面工程技术与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针对冶金领域高温、重载、高磨损等复杂工况对关键部件表面防护技术的迫切需求,开展复合增强表面工程材料及涂镀层结构的理性设计,开发高效率、高性能激光熔覆、堆焊、冷喷涂、复合镀等技术及多技术结合的复合表面工程技术,攻克复杂工况下冶金领域关键部件表面耐高温、耐磨损、抗疲劳涂镀层制备的关键技术,开展其服役性能评价和寿命预测,并应用于挤压芯棒、结晶器、除鳞辊等典型部件,在大型钢铁冶金企业得到示范应用。7.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结构与复合材料7.1 结构材料多时空大尺寸跨尺度高通量表征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针对高温合金、轻合金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的工程化需求,基于先进电子、离子、光子和中子光源,集成多场原位实验与多平台关联分析技术,研发晶粒、组成相、相界面、化学元素、晶体缺陷与织构的多时空跨尺度高通量表征、智能分析与快速评价技术,研发大尺寸多尺度组织结构和宏微观力学性能高通量表征技术与试验装备,实现典型工程化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和服役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的动态演化和交互作用规律的高效研究,建立材料成分—组织—性能的多尺度统计映射关系与定量模型,在典型结构材料的改性、工艺优化和服役评价等方面得到实际应用。7.2 金属结构材料服役行为智能化高效评价技术与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金属结构材料腐蚀、疲劳、蠕变等服役性能评价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宏微观跨尺度损伤建模,融合智能传感、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等现代技术,研发材料服役性能物理实验与模拟仿真实时交互和数字孪生的智能化高效评价技术和装置;研究金属结构材料数据虚实映射与数据交互规则,建立数据关联平台,加速材料服役性能数据的积累,形成关键金属结构材料安全评价数据系统;集成结构模型与损伤模型,发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属结构材料服役安全评价和寿命预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获得实际应用。7.3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新型高温涂层优化设计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海上动力装备用热端部件及其海洋腐蚀环境,发展高温涂层的高通量制备技术,开展新型高性能高温涂层成分和组织结构的高通量实验筛选和优化研究;研发涂层—基体界面结构和性能多尺度高效模拟设计和预测技术,研发涂层高温力学性能、界面强度、残余应力和高温腐蚀性能等的高通量实验技术,开展涂层与界面性能和工艺优化研究;综合利用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研发出具有重要工程应用前景的新型超高温、耐腐蚀涂层。7.4 高强韧金属基复合材料高通量近净形制备与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航空航天领域高强韧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需求,围绕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失配及复杂构件成形加工周期长、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的突出问题,结合利用材料基因工程思想和近净形制备技术原理,研发铝基、钛基复合材料高通量近净形制备技术及其高通量表征技术;测试和采集基体/增强相界面物理化学数据,建立基体/增强相界面热力学和动力学物性数据库;研究铝基、钛基复合材料成分—构型—工艺—界面—性能交互关联集成计算技术,实现材料体系与构型及其近净形制备工艺方案与参数的高效同步优化,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工程示范应用。7.5 先进制造流程生产汽车用钢集成设计与工程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鉴于钢铁工业绿色制造、生态发展对先进制造流程生产高端钢铁材料的迫切需求,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思想,针对近终形流程生产汽车用钢,采用多场耦合和跨尺度计算技术,集成材料开发与产品应用的跨尺度计算模型,构建一体化集成计算平台,建立材料基础数据和工艺、产品数据库,开发基于数据挖掘和强化机制的组织性能定量关系模型,实现产品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精准预报;开展在近终形流程生产汽车用钢的示范应用,研制出代表性产品并实现工程应用。7.6 增材制造用高性能高温合金集成设计与制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航空发动机、高超声速飞行器、重载火箭等国家大型工程所需高温合金精密构件服役特点和增材制造物理冶金特点,应用材料基因工程理念,发展多层次跨尺度计算方法和材料大数据技术,形成增材制造用高性能高温合金的高效计算设计方法、增材制造全流程模拟仿真技术与机器学习技术,结合高通量制备技术和快速表征技术,建立增材制造用高性能高温合金的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发展适合高温合金增材制造工艺特性的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可视化模拟等技术,开展增材制造用高温合金高效设计与全流程工艺优化的研究工作,实现先进高温合金高端精密构件的组织与尺寸精密化控制,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工程示范应用。7.7 极端服役条件用轻质耐高温部件高通量评价与优化设计(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高温钛合金、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等轻质耐高温部件组织结构与疲劳、蠕变等关键性能的定量预测模型;研制实时瞬态衍射、原位成像表征装置,发展三维无损检测高效分析技术;研究高温腐蚀环境下组织结构演化和性能退化机理、高温和循环载荷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损伤累积及高通量评价与寿命预测技术;基于极端环境服役性能需求,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轻质耐高温材料的成分、组织、制备工艺、服役性能的高效优化,并在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实现在极端服役条件下工程示范应用。8. 青年科学家项目8.1 车载复合材料LNG高压气瓶制造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车载复合材料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LNG)高压气瓶的制造与应用,研究LNG介质相容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体系设计与制备;耐极端环境复合材料LNG气瓶结构设计技术;复合材料LNG高压气瓶抗渗漏、抗漏热和抗振动技术;复合材料LNG高压气瓶制造技术;复合材料LNG高压气瓶的性能评价技术。8.2 新一代结构功能一体化泡沫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内容:面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泡沫技术迭代的迫切需求,开发具备负泊松比和高耐火保温等功能的泡沫,主要针对新型多级结构负泊松比结构泡沫材料、耐高温聚酰亚胺泡沫和高温可发泡防火材料等开展攻关,并开展其复合材料研究,在结构支撑、保温隔热等领域得到应用。8.3 单晶高温合金先进定向凝固技术及其精确模拟研究内容:针对当前航空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生产合格率低、冶金缺陷频发的现状,开展单晶高温合金及叶片高温度梯度液态金属冷却(LMC)定向凝固技术研究,突破LMC技术中动态隔热层配置、晶体取向控制、模壳制备、低熔点金属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LMC技术的多场耦合、多尺度精确模拟,研究复杂结构单晶叶片在高梯度定向凝固中的缺陷形成、演化机理,发展缺陷控制技术。8.4 海洋油气钻采关键部件用高强高韧合金研究内容:针对海洋油气随钻测量和定向钻井、海底井口设备关键部件主要依靠进口问题,开展时效硬化型高强韧镍基、铁镍基耐蚀合金设计、高纯净低偏析冶金、强韧化机理、应力腐蚀疲劳失效寿命评估理论与方法等基础共性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高强韧、大规格、高均质耐蚀合金和超高强度高耐蚀合金稳定批量生产和工程化应用。8.5 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超轻型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制造研究内容:面向空间光学系统轻量化的发展需求,研究新型超轻型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预制体增材制造用粉体原料的设计与高通量制备技术;开发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基体成型与致密化技术;开发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表面致密层制备技术;开展超轻型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的加工验证研究。8.6 基于激光技术的材料服役行为多维度检测技术和装备研究内容:针对核电、海工等领域极端条件下结构材料服役性能远程在线、多维度、智能化检测的发展需求,开展基于激光技术的光谱、表面声波、超声或多种方法融合的材料组分、结构特性、力学性能、缺陷特征检测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发展极端条件下结构材料服役行为的实时、原位、无损监检测技术,研制与材料基因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算法和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材料多维、多尺度在线监检测原型装置,实现多场耦合极端环境下材料多层次、多维度服役性能原位无损在线测量及示范应用。8.7 超高刚度镁基复合材料的集成计算设计与制备研究内容:以航空、航天或高铁领域为应用场景,针对超高刚度镁基复合材料特点,发展高刚度镁合金集成材料计算软件和镁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实验技术,开展基于弹性变形抗力提升的镁合金基体成分设计和增强体种类、尺寸和分布形态对镁合金刚度和强韧性影响规律的研究工作,研发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构型强化的镁合金材料高效制备与组织调控技术,建立高刚度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典型构件的全流程制备技术,并实现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验证。8.8 增材制造先进金属材料的实时表征技术及应用研究内容:研发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原位表征技术与装备,动态捕捉增材制造过程中高温下微秒级时间尺度和微米级局域空间内的相变和开裂;通过高通量的样品设计和多参量综合表征手段,揭示动态非平衡制备过程中材料组织结构的演化和交互作用规律。面向典型高性能结构材料,揭示增材制造快速熔化凝固超常冶金过程对稳定相、材料组织结构和最终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快速建立材料成分—工艺—结构—性能间量化关系数据库;结合材料信息学方法,发展增材制造工艺和材料性能高效优化软件,在典型增材制造材料的设计与优化中得到应用。8.9 新一代抗低温耐腐蚀高强韧贝氏体轨道钢研究内容:针对低温下贝氏体钢中亚稳残余奥氏体易转变为脆性马氏体,增加贝氏体钢轨道安全服役隐患的问题,研究腐蚀、低温环境下贝氏体轨道钢(含钢轨和辙叉)的失效破坏机制,建立贝氏体轨道钢“夹杂物特性—组织结构—常规性能—服役条件—失效方式及寿命评估”数据库,开发适用于腐蚀、低温环境的新一代高强韧性、长寿命贝氏体轨道钢及其冶金全流程制造关键技术。近期会议推荐:【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与评价网络研讨会】该网络会议对听众免费,会议日程及报名二维码如下:
  • 2013全国建材建工测试与评价技术交流会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1月1日-2日,&ldquo 2013年全国建材建工测试与评价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技术交流会&rdquo 在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隆重举行。近200名建材建工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CTC)联合主办。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促进我国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会议中19位来自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国内外知名检测机构、优秀检测仪器厂商、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就建筑材料与建工工程检测与评价方法、技术、标准和检测仪器创新应用等展开深入交流。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测试与评价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 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总经理马振珠主持会议   &ldquo 把脉工程质量,成就百年经典&rdquo 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总经理马振珠表示:&ldquo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以及行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推动我国建工建材领域的技术进步。同时要充分发挥检测机构的社会责任,传递诚信,服务建设,为实现国家质量发展纲要中提出的&lsquo 提高工程质量目标&rsquo 作出重要的贡献。&rdquo 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徐永模致辞   大会特别邀请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监管部副主任李文龙,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处长陈国义就实验室管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等内容作了介绍。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监管部副主任 李文龙   李文龙就我国实验室评价制度作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实验室建设当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近年来质检机构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李文龙总结了检测机构在工作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预警。他表示:&ldquo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培育公平公正的检测市场,如何规避检测风险,是全体检测市场参与者共同关注的大课题,任重道远。&rdquo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处长 陈国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处长陈国义就我国建筑领域标准化问题做了介绍。据介绍,我国已发布工程建设标准近6000余项,覆盖工程架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会议还邀请了来自全国建材建工领域的知名专家介绍了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 张中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教授张中就电镜、XRD、AES、AFM等现代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 包亦望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教授包亦望介绍了四项创新技术:陶瓷界面拉伸与剪切强度测试方法&mdash &mdash 十字交叉法 高温界面拉伸与剪切强度测试方法;陶瓷管材的弹性模量与强度评价&mdash &mdash 缺口环法;陶瓷涂层的模量与强度评价&mdash &mdash 相对法。这四项技术也获得了国际认可,已申请成为国际标准。 同济大学 姚武   同济大学教授姚武介绍了XRD、SEM/AFM、NMR等用于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固相表征 ICP、ISE、NMR用于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液相表征,以及声发射技术、敲击回声扫描技术、红外热像技术、断面三维重构等技术在混凝土宏观缺陷研究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阎培渝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阎培渝就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价和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指标检测做了介绍。 北京三茂建筑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高小旺   北京三茂建筑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小旺介绍了建筑结构检测鉴定范围、建筑结构现场检测、建筑结构安全鉴定与建筑抗震鉴定等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程旭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程旭东对溢流火条件下有机保温材料外立面火蔓延进行了研究,并对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火灾特性做了分析研究。   同时,本次会议中还有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峰介绍了基于物联网及元计算技术的现代建筑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和应用。上海交通大学杨健介绍了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失效模态和影响因素、边界密封对中空玻璃耐久性的重要性,以及中空玻璃结构胶的测试研究及对玻璃耐久性的影响分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孙立新介绍了真空绝热板的物理性能、国外应用现状、基本热物理性能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燕翔介绍了建筑隔声评价、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隔声测量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与会人员合影   另外本次会议中,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紫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航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公司展示了企业在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检测方面所能提供的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 五洲东方(左)、三思纵横(右) 深圳万测(左)、无锡四联(右) 紫微机电(左)、航景科技(右)
  • 【综述】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及应用进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原理、分类、优点,以及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航天航空检测、电力检修、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一、检测技术原理红外线是波长范围介于0.75μm~1000 μm之间的电磁波。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零度(-273.15 °C)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向外界辐射出红外能量,这是红外测温技术的理论依据和检测技术的重要物理基础。红外热像技术实现测温是基于热传导方程与辐射定律发展而来的。辐射定律和物体的红外辐射能计算式如下: 式中:P——辐射能,W/cm2 δ——玻尔兹曼常数,5.673×10-12 W/(cm2K4) ζ——普通物体的辐射率 T— —物体表面的热力学温度,K表明物体向外发射红外线的总功率与其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因此较小的温差也会导致辐射量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不同材质的材料可根据上式进行区分,热传导微分方程如下: 式中:t——时间,min α——导温系数,m2/s λ——导热系数,W/(cmK) ρ——密度,kg/m2 c——比热容,J/(kgK)即使接受外部相同热源的照射后,每种材料因为热参数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红外辐射。二、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分类按照有无激励可分为被动式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和主动式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前者是利用检测对象本身的红外辐射得到其表面热像图(简称热图),通过热图分析所需信息。目前在工业设备状态监测、医学诊断、地质勘探和军事侦察领域应用广泛。当检测对象的热辐射水平和周围环境相当,无法被热像仪分辨时,可通过增加主动激励源的方式来增强被检测对象表面的热辐射,以使其和周围环境的辐射差异足以被红外热像仪分辨。增加外部热激励源的目的是得到温度差异更明显的热图,以提高检测精度。主动激励手段包括热灯激励、超声波激励、电磁激励、微波激励、激光激励等。三、红外热像检测的优点1. 测量速度快,因为红外探测器通过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辐射能来测得物体表面的温度,所以响应极快,能测得迅速变化的温度场。2. 非接触性,拍摄红外图片时,红外摄像仪与被测物体是保持一定的距离的,对被测温度场没有干扰,操作安全、方便。3. 测量结果直观形象,热像图以彩色或黑白的图像形式对结果进行输出,从图上可以方便地读取各点的温度值,并且热像图中还包含有丰富的与被测物体有关的其它信息。4. 测温范围广,由于是采用辐射测温,与玻璃测温计和热电偶测温计相比,测温范围大大扩展,理论上可从绝对零度到无穷大。5. 测量精度高。6. 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实时观测。四、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一) 建筑结构检测1. 建筑隔热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肉眼不可见的建筑结构的热量梯度分布状况,热像异常区域代表着此处与整体墙壁温差较大,这很大程度上是墙体隔热层中的空鼓、缝隙、潮气等造成的,由此可以及时发现房屋中隔热层失效的地方,以便及时修补保存热量。2. 房屋渗漏检测屋顶渗漏也是建筑保温的一大杀器。由于水与建材的温度具有差异,集成红外探测器的红外热成像整机系统能够显现这些热量偏高或偏低的区域,这通常代表着此处有水汽(渗水、发霉等)存留,通过及早发现这些屋内热量损失的位置,为后期的房屋修补指明方向。3. 地暖故障检测地暖是当今家庭采暖的主流设施之一,由于其埋藏于地板以下,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不易被察觉。而在红外热像仪的帮助下,可以快速看清地暖管道布局,寻找并定位故障区域,从而开展精准维护,避免不必要的破坏性开挖。4. 暖通管道检测现代建筑中,暖通设施的接入愈发广泛,管道结构愈加繁杂,很多密闭空间不易到达,日常检测困难重重。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整体把控管道设施的全局热量梯度分布,及时发现异常区域,排除潜在隐患,保障暖通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转。(二) 航天航空检测:在航天器领域的复合材料构件上,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可以对细微的温度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这便于研究微小构件上复杂的热分布。(三) 电力检修:电力系统的各类电力设备和线路,在正常运行、时,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见下图。但是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加,由于电流、电压的作用,将产生以下三种主要的发热:电阻损耗发热、介质损耗发热、铁损致热。这些异常部位和故障点都会辐射出比正常状态更多、更强的红外能,通过红外热像图像,找出电力设备可能存在的热状态异常和潜在的故障点,从而实现对设备和线路的故障诊断。(四) 医疗卫生:在新冠疫情检测体温的过程中,红外热像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红外测温计在不接触人体皮肤的情况下,对体温段的测温绝对误差保持在-0.13~ 0.11 ℃,能够满足人体体温测量的精度要求,对疫情的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正常人体体表温度分布呈平衡状态,当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时,全身或局部新陈代谢会发生变化,病变部位的热平衡分布被破坏并出现血流改变的现象,导致相应局部病变组织温度升高或降低。根据这一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能比较准确地捕捉到被检测组织体温热平衡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五) 安防监控:可以对水库堤坝的情况实现雨、雪、烟、雾霾等恶劣天气下实现全天候监控,监控渗漏点、开裂塌方、水流大小等,并可远距离监控山体滑坡情况,及时做出预警。此外在遇到火灾险情时,温度场的监控可即时发现温度异常,预防由于温度异常引发的二次起火。五、结束语红外热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的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高效率、高灵敏度的特点,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建筑、电力、制造业、环保、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检测出设备的故障、泄漏、温度分布、表面温度等情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将不断进步,检测精度和可靠性逐步提高,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未来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为推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 石家庄市实验仪器行业协会发布《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设备校准方法》、《低温柔度试验仪校准方法》、《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机校准方法》等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按照石家庄市实验仪器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安排,经河北棕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设备校准方法》、《低温柔度试验仪校准方法》、《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机校准方法》、3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现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为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呈送给各有关单位。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和建议,如有修改或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并于2023年06月19日之前将反馈至石家庄市实验仪器行业协会。联系人:杜娟联系电话:17769019597邮箱:love53155966@qq.com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丰收路118号泽润大厦2413附件:附件 1:《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设备校准方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附件 2:《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设备校准方法》团体标准编制说明附件 3:《低温柔度试验仪校准方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附件 4:《低温柔度试验仪校准方法》团体标准编制说明附件 5:《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机校准方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附件 6:《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机校准方法》团体标准编制说明附件 7:《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附件:公开征求意见的函.pdf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机校准方法征求意见稿.doc低温柔度测定仪征求意见稿.docx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机校准方法编制说明.doc低温柔度测定仪编制说明.doc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设备编制说明.doc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设备征求意见稿.docx征求意见表.docx
  • 池州华宇电子三期“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基地项目”封顶
    近日,池州华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池州华宇电子”)宣布三期工程暨华宇电子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项目建成后,池州华宇电子主要封装产品将从现有QFN、DFN、SOP、TO、SOT产品,升级到最为先进高端的SIP、LGA、BGA封装产品。图片来源:池州华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据介绍,池州华宇电子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基地,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凰大道106号华宇二期东面,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于2021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45000平米,为地上三层建筑结构。华宇电子表示,下一步,项目管理团队将科学安排工期,加强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管控,确保安全质量的同时如期完成剩余施工任务。确保整体项目交付,实现2022年上半年顺利投产目标。华宇四期建设也即将提上日程。
  • 服务全球行第七站-合肥站圆满举行!
    用心服务客户,深化校企合作。2023年7月21日,正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时节,纽迈分析服务全球行活动在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隆重举行。来自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30余位师生不畏酷暑,前来参加本次服务全球行活动。活动开始前,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施国栋做开场致辞,对各位老师、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纽迈服务全球行活动是个非常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希望老师同学们可以从本次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开拓科研思路的信息,也预祝纽迈服务全球行活动圆满举行!活动中,纽迈分析产品总监高杨文针对低场核磁共振基本原理、硬件结构、最新研发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分享了岩土和水泥基材料领域最新科研应用成果和实验经验;售后工程师潘立星为在场师生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培训工程师曾兵为在场师生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数据处理与图像处理软件。理论汇报结束后,众多老师、同学们与纽迈团队展开交流讨论,就各自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工程师沟通探讨,在问答、交流中体现服务全球行的宗旨,服务客户,实地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1日晚,曾兵工程师带领大家前往实验室,为大家讲解了纽迈分析软件、成像软件、硬件的操作流程,针对性地进行了演示,并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上机操作实践。此外,大家还一起进行了实验互动,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展开了探讨和解决。至此,纽迈服务全球行第七站-合肥站完满举办!再次感谢安徽建筑大学施国栋副院长、曹广勇老师和林键老师对纽迈服务全球行活动的大力支持。从4月到6月,纽迈服务全球行小分队已经陪伴大家走过春季,共度夏季,足迹遍布青岛、无锡、武汉、成都、维也纳、俄罗斯,用实际行动践行“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售后精神。接下来,我们依旧会与大家继续相约线下,通过“服务全球行”这一20周年活动,给新、老客户提供周全的技术服务和应用支持,敬请期待!
  • 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三思纵横联合力学试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2013年6月8日,由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联合力学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是玉林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下属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对建筑(包括市政道路)材料,建筑结构及节能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的机构,在广西省建工质检行业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广西省建筑材料、节能材料等进行检测的首选单位。 2013年,三思纵横开始与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展开合作,拉开了双方接触合作的序幕。三思纵横所提供的多台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在经过近半年的使用后,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双方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的交流活动,最终推动了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三思纵横联合力学实验室的成立。 联合力学实验室将充分利用三思纵横的前沿技术理念和科研成果,以及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丰富试验经验、试验条件及市场平台等优势,共同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致力于将先进科研成果尽快适应建设质量检测的需求,推进试验机行业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此举是三思纵横与建工质检行业相互携手、共同促进试验机行业发展的一次成功合作,将推动三思纵横在建工质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 访美特斯(MTS)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为提高广大试验机用户的应用水平,并促进用专家、用户、厂商之间的相互交流,2012年5月16日,在CISILE 2012召开期间,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机分会与仪器信息网主办、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与我要测网协办的“第一届中国试验机技术论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楼二楼204会议室成功举办。借此机会,仪器信息网特走访了3家试验机厂商。   MTS系统公司成立于1966年,是全球最大的力学性能测试与模拟系统供应商,也是该领域的先驱和领导者。2008年MTS将中国试验机龙头企业-深圳新三思(SANS)公司收之麾下,如今MTS产品涉及汽车性能、整车及零部件测试系统,动静态材料试验系统,飞机零部件及整机结构试验系统,纳米硬度表面分析系统,生物结构测试及模拟系统,建筑结构测试及地震模拟系统,地质及土壤测试系统等。在此次采访中,MTS华北区域经理余森懋先生介绍了MTS新近推出的几款新产品。
  • 科技部等印发”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部署7个重点任务
    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共提出了包括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加强城镇发展低碳转型系统研究等7个重点任务,其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基础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国际领先、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城市(群)建设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建筑结构体系与工程建造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取得新突破,形成以健康、低碳和高品质为目标的数字设计、建造和运维的新方法和新工具。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在城市更新、建筑低碳节能、韧性城市和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智能建造软硬件平台、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建筑与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公共文旅服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并跑与局部领跑。领域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培养一批城镇化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骨干企业,进一步优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凸显。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完成一批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建筑和低碳宜居示范城市。科技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社〔2022〕3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科技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2022年11月18日“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为明确“十四五”时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形势与需求(一)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镇区域规划、绿色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城市功能提升、生态居住环境改善、城市信息化管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挖掘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跨江跨海超长桥隧等特种结构工程建造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建筑节能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型建筑结构突破技术瓶颈,工程设计实现自主研发。但是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领域大部分技术仍处在跟跑或并跑阶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材料、装备及工程专业软件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仍然不足。同时,城市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满足现代化治理的需求,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目标还需要更多绿色低碳技术支撑。(二)国际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近10年来,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代表的巨型城市区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在巨型城市区域落实《巴黎气候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逐渐成为焦点,包括基于自然的规划措施、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调整、完善公共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一些城镇化率较高的国家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部署时,更加关注绿色建筑、低碳城区、适老化社会建设和既有城区建筑改造升级,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优化和城市(群)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运维、城市功能和空间效率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三)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发展将从经济主导更多转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导向,城市建设方式将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要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需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科学化水平与城市运行智慧化水平,引领住房城乡建设低碳转型,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全面支撑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体系设计为总领、以目标导向为主线、以技术突破为重点、以场景应用为驱动,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提升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式,开创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和建筑舒适性、健康性、功能性需求,提升建筑宜居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狠抓城镇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建造、绿色运维、绿色消纳,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坚持系统思维与创新引领。围绕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统筹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各环节创新主体,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攻关,加快新技术在城镇化领域的典型场景应用,以科技创新驱动城镇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基础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国际领先、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城市(群)建设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建筑结构体系与工程建造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取得新突破,形成以健康、低碳和高品质为目标的数字设计、建造和运维的新方法和新工具。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在城市更新、建筑低碳节能、韧性城市和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智能建造软硬件平台、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建筑与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公共文旅服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并跑与局部领跑。领域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培养一批城镇化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骨干企业,进一步优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凸显。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完成一批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建筑和低碳宜居示范城市。四、重点任务(一)加强城市发展规律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发展规律与城市体系布局研究,提升规划调控能力,支撑服务国家城市与城市群战略性布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空间优化开发、城市(群)及都市圈建设规划设计、城市体检评估等新型城镇化创新理论方法、关键技术体系与应用示范平台。专栏1 城市发展规律与城镇空间布局1. 城市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与智能监测技术。研究基于生态本底网络结构的城市群和区域绿色发展的方法论;研究城市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与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碳中和目标的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方法、碳排放核算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碳代谢模拟技术;研发城市群和区域建成区的实时监测与感知技术;研发基于生态优先的城市群人-地-产耦合评估技术;研究城镇复杂场景的多模态融合感知与场景智能认知技术;开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试点工作。2. 城市体检评估技术。研究城市体检评估方法、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面向常态化监测的城市体检体制与机制;研究城市体检多源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综合分析处理及标准化诊断技术;依托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搭建国家-省-市联动的仿真、模拟与智能决策的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与数据库。3. 数字化规划设计。研究基于多维空间传输的城市空间数字规划设计方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引擎技术;研发城市设计方案智能生成与仿真技术;研究人的环境行为演变及多尺度空间演变模式识别技术,建立中国超大城市中人的环境行为演变模式识别成果库;研究基于实景三维的多尺度时空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建模、管理及服务技术,搭建国家-省-市多层级分布式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平台。(二)加强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系统技术研究。面向城市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发展的阶段,针对我国城市功能宜居、绿色低碳、智慧人文的发展需求,以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市政设施运维安全高效、智慧智能、集约节约为目标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建设水平,支撑完整社区、城镇老旧街区(小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既有建筑和工业园区再利用、地下空间高效利用等新时期城市更新工作,开展规模化工程示范。专栏2 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1. 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诊治更新。研究既有工业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城区人文保护、改造与功能提升技术;研究既有建筑、社区一体化绿色改造、健康改造、适老改造、消防安全改造、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等宜居改造与性能提升技术与装备;研发建筑与基础设施的智能检测、监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建筑与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性态演变评估与控制技术;研发建筑与基础设施高效修复、加固技术与装备。2.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上空间高效利用。研究地下空间高效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运维基础理论;研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与三维规划管控原理;研发地上地下环境约束下的地下空间容积率控制原理、调查规划方法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地下空间防灾规划技术;研发地下空间开发建造技术与设备,包括地下大空间开发装备、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技术与装备、受限空间增容开发技术与装备、地下空间开发可持续发展技术、智能化地下空间开发及工程建造技术。3. 全龄友好城市、活力街区和完整社区。研究城区各类建设场景的智慧建造技术,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技术体系,城市噪音控制与城市热岛效应优化技术,智慧停车管理与慢行交通系统建造技术,基于公共交通导向(TOD)的多功能综合体建造技术,全龄友好型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环境、居家环境、信息环境评价与建造技术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技术体系、普惠托育与适婴适童主动健康服务设施建设技术体系,多场景、多业态全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技术。(三)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面向存量巨大的建筑与基础设施高效运维及街道社区精细化运维等城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开展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促进建筑业与信息产业等业态融合,显著提高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的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提升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系统协同管控能力、保障设施供给安全,提升城市运维效率。专栏3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1. 工业化建造与智能建造软件装备。研究非线性几何特征建模与BIM图形引擎,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三维图形平台并发展相应软件生态;研发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开发面向典型工程、极端工程建造场景的嵌入式智能融合感知终端;研究大型工地施工现场全要素感知自适应组网技术与多模态异构数据的智能融合技术;研究基于工程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智能化工程机械、建筑机器人装备以及人机协同作业系统;研究贯通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体系。2.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体系。研究可持续及环境友好型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包括先进水泥基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可再生与低碳排放材料等;构建基于材料结构一体化的适应复杂需求和严苛环境的新型结构体系;研发基于工业化建造的城市桥梁新体系及其安全运营和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研发适应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与关键技术。3. 智慧运维。研究公共服务数据治理与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基于三维空间单元的城市信息模型(CIM)理论和平台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城镇智能体理论、数据与运行安全等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建筑、大型交通枢纽与市政公用设施智慧运维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城市数据大脑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理论与技术,构建全场景智能监测预警和智慧综合运维服务平台;研发城市道路系统协同运行平台;研究融合智慧社区与智慧家庭构建方法和技术体系,开展智慧城镇综合示范。(四)加强绿色健康韧性建筑与基础设施研究。为推进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提高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整合信息化、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在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工程技术标准、新型绿色建材、围护结构系统和部品、高效机电设备、高性能绿色建筑、健康社区与健康建筑、韧性城市等方面实现全链条技术产品创新并进行集成示范。专栏4 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1. 高性能绿色建筑。研究基于人工智能与人因工程学的绿色建筑设计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多主体、全专业、高效能的绿色建筑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平台,编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一代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研发性能可调建材与多功能复合、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围护结构产品,开发高效能机电设备与系统;研发低增量成本、高性能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近零/零能耗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2. 健康社区与健康建筑。研究空气、声音等环境要素对人健康的定量影响(包括增强性影响)与相关机理,建立包括多尺度室内外环境参数等在内的数据收集平台;开发社区-建筑室内外环境健康保障和优化提升关键技术,非视觉健康照明和健康睡眠保障技术,健康建筑与健康社区规划设计和性能保障技术体系;研究未来社区规划设计和功能体系,开展健康社区和健康建筑技术集成和示范。3. 韧性城市。研究面向不同类型灾害风险的韧性城市理论及设计、分类评价技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韧性城市区域致灾动态模型与多灾害韧性动态评估技术,城市生态空间韧性功能提升技术,建筑抗震、抗风、防火抗爆韧性系统提升技术及韧性结构新体系,城市应急广播技术体系、城市综合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和运维技术,城市群、都市圈空间韧性功能协同提升技术。(五)加强城镇发展低碳转型系统研究。以建筑领域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面向城镇能源系统发展目标,从单纯追求能源消费侧的节能减量转变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能源消费侧革命,积极开展城镇低碳发展表征评价方法与监测系统、城市低碳能源系统、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减排与提质增效、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零碳建筑、绿色消纳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推进零碳零排放城市示范。专栏5城镇低碳支撑系统1. 城镇新型低碳清洁能源系统。研发热水联供、热电协同、烟气余热利用与减排一体化、大温差跨季节水热联储等系列技术;研究光储直柔新型供配电系统基础理论、安全保护方法及相关标准,研发新型光伏一体化技术体系,直流供配电关键设备与技术;开展北方城镇地区低品位余热清洁供暖工程示范,以及源网荷储用协同的区域能源系统试点示范。2. 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减排与提质增效。研究供排水设施低碳排放与提质增效协同优化技术,污水收集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控制与碳捕集技术,生态型水体全要素全生命周期低碳建设与运维技术,降雨径流污染低碳净化技术,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燃气供应、能源梯级利用和运行优化技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低碳排放技术与装备,城市园林绿化碳汇增效技术。3. 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研究城市生态修复与生境重建相关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河湖岸线生态系统恢复及调控技术,城市水循环体系智慧管控技术,城镇近自然生态环境营建与运维技术,公园城市背景下都市空间绿化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光热环境耦合调控治理技术、竖向城市构建与宜居环境营造技术。4. 绿色消纳。研究建筑与基础设施低环境影响拆解技术,建(构)筑物三维形态及拆解受力特征的快速测绘分析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建(构)筑物拆解专用装备,适用于城市复杂环境的拆解专用器具与防护作业工具,拆解过程有害效应的生成传播机制与精细控制技术,各类工业建(构)筑物高效拆解技术,拆除垃圾与城市垃圾低碳处理可再生综合利用技术。(六)加强文物科技创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面向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文物史迹、古建筑、古遗址等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的重大需求,加强文物保护与认知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文物知识挖掘和展示传播技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立完善文化遗产全周期保护修复和风险预控理论与技术体系,保护和共享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支撑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学习、教育和国际交流等。专栏6 文物保护和传承利用1. 文物保护与认知基础研究。研究夏商时期文明传承、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进程,中华文明起源与早起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历史规律;研究文物劣化机理与环境作用机制,研究文物典型劣化过程(病害)的等效模拟或实验验证方法;研究文物建筑火灾蔓延机理;研究文物保护材料作用机理、失效机制、环境影响和服役周期预测方法;研究古代工艺逆向重建与文物产地溯源理论与方法,建立主要产地的示踪指标基础数据库。2. 文物保护与认知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文物表层病害无损检测和智能诊断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文物本体稳定化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文物保护新型功能性材料;研究基于历史数据和多维特征的文物建筑动态风险智能评估方法、监测预警模型及防控技术装备,研发针对文物建筑火灾早期探测、快速救援处置技术和专用装备,研究古建筑区域防雷、生物风险监测和出土文物应急保护环境控制成套技术和专用装备;研发考古探测、发掘与研究关键技术和装备。3. 文物知识挖掘与展示传播技术。研究博物馆文物知识智能化深度展示方法与技术,研发馆藏文物数字物纹提取关键技术与智能监管系统;研发面向特殊场景的虚实融合的文物知识展示与传播技术;研发数字空间文物知识展示与传播技术,研发文物超高清数字化与超高真实感绘制、珍贵文物动态历史信息呈现与多模态交互、在线数字孪生博物馆关键技术。(七)加强文化旅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针对我国文化服务领域智能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融合不足,以及在提供安全、便利的旅游服务和精准智能旅游监管等方面的不足,研究文化和旅游科技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服务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中国文化和旅游高端装备形成国际竞争力,以智能服务平台促进文旅行业监管模式变革。专栏7文化与旅游融合1. 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研发文化资源保护与复原复现关键技术,优化文化数据提取、存储、利用技术;研究传统文化素材数字化挖掘与素材化基础理论方法,研发文化资源数字化与内容挖掘集成技术;研究语言及视听认知表达、跨媒体内容识别与分析、情感分析等智能创作基础理论与方法,研发文化资源内容创作技术与装备;研究新型全感知、自然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视听技术,全媒体内容智能认知和生产处理技术;研发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技术与装备,开发旅游资源数据服务平台。2. 公共文旅服务。研发公共文化服务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分析集成技术;研发物理形态和数字形态文化资源的备灾存储关键技术与系统装备;研究景区和博物馆等智慧文化场馆构建技术,开发国家文化公园、
  • 展会邀请|相约8月3日上海防水展,共商防水质量检测技巧!
    又到了夏季雨水丰沛期雨水的冲刷或浸泡会给建筑结构和地基基础带来严重的破坏,造成渗漏如何尽可能让室外防水做到“完美”?你可能需要更专业的建议和更完善的工具恰好这里有个机会~2023中国国际屋面和建筑防水技术展览会将于2023年8月3日-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届时菲力尔作为重要参展商将携各个型号的红外热像仪参展有防水检测方面困扰的小伙伴一定要来FLIR展位瞧一瞧哦~2023中国防水展 8月3日-5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展位号:5.2H-510不仅如此在2023中国防水展全产业链新品发布会上菲力尔还将作为重要嘉宾做技术分享小伙伴们到时候一定要去现场观看呀技术分享8月3日15:00-15:30在M5-03会议室为大家分享建筑外墙空鼓水浸“看得见”!谈热像仪如何助力建筑质量修缮在这里不仅能聆听专家建议还能找到防水渗漏检测的最佳新品各位菲粉们一定要准时参加哦~室外防水检测本次菲力尔参展热像仪,以新品FLIR ONE Edge Pro手机热像仪和FLIR E8 Pro热像仪为首,全方位展现菲力尔的先进技术。还能看到专业红外热像仪FLIR T500以及高级红外热像仪FLIR Exx系列,还有经典手持式热像仪FLIR Ex-XT系列、口袋式热像仪Cx系列等,各种你想试用的产品型号,FLIR展台都可以满足你哦~ONE Edge ProE8 ProT500系列Exx系列中国防水展作为防水行业的重要展览旨在促进防水技术的发展与创新FLIR作为热成像技术的佼佼者也在尽最大努力促进建筑防水行业的进步
  • 南理工与瑞士W+B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
    3月1日上午,瑞士W+B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举行。该联合实验室建在南理工力学实验中心,为全校师生开放服务,同时不定期组织国际和国内合作交流。   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钱林方表示,希望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能够推进南理工国际间的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在南理工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W+B公司董事长兼总裁Walter先生表示,成立联合实验室有助于学校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国际化渠道,同时也有利于公司产品在中国的展示和服务,双方互惠共赢。   瑞士 W+B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材料试验机和测试系统以用于各种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和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质量测试。据悉,材料测试领域非常广泛,比如汽车和航空工业、金属工业、塑料和橡胶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生物机械方面、科研院所和大学院校等。
  • 江苏省计量院4个声学实验室通过验收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日前,江苏省计量院全消音室、半消音室、隔声室和混响室四个声学实验室经过中国计量院专家为期3天的检测,顺利通过验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堪称江苏最安静的地方。   全消音室在空调通风系统关闭、环境无强振动的条件下,本底噪声低于5dBA,在环境无强振动、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条件下,本底噪声低于12dBA。半消音室在空调通风系统关闭、环境无强振动的条件下,本底噪声低于6dBA,在环境无强振动、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条件下,本底噪声低于15dBA。另外,隔声室和混响室验收指标大大优于设计指标。   声学检测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些实验室可广泛应用于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各类家电及大中型通讯设备、工业机床的声学参数测量,喇叭、扬声器等电声元件的声学特性测量,房门、窗、墙体等各型建筑结构及各类隔声屏障的隔声量测量,各类材料的吸声量测量,及汽车NVH的相关研究等领域。
  • 英斯特朗在法国Corsica赞助SAMPE年度桥梁设计大赛
    SAMPE (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aterial and Process Engineering) 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学会是目前全球以分享新材料及制造技术信息为目的的国际性专业学会组织。每年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众多国际性活动及团体技术交流。 从2009年SAMPE法国分会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先进复合材料桥梁设计竞赛开始, 英斯特朗一直以竞赛赞助方及合作方的角色全程参与并在现场提供技术指导。 竞赛主题介绍:复合材料桥梁设计竞赛高强度复合材料从上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化工及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到七八十年代,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性能优越等特点越来越得到全球工程界的认可,随之被进一步应用到各类土木与建筑结构中,而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中的应用更成为重要的国际学术研讨课题。英斯特朗作为全球材料和结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生产商,借由SAMPE法国复合材料年度桥梁竞赛的学术平台,为参赛团队提供现场试验设备及专业技术评判。 SAMPE在法国科西嘉岛首府阿雅克肖举办的超轻复合材料桥梁竞赛。英斯特朗提供了电子万能材料试验系统5969作为竞赛指定力学试验设备,参赛团队需要在整个比赛中用此设备来完成复合材料桥梁设计环节的材料力学测试。来自法国各大高校材料制造专业的众多参赛团队及复合材料工业领域的超过250位专业工程师莅临竞赛现场。 英斯特朗亮相于SAMPE国际性专业学术竞赛现场图组
  • 2013年MTS地震台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班举办
    2013年7月底,上海,烈日骄阳,如火如荼,为期三天的MTS地震台 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在同济大学拉开了序幕,尽管酷暑难当,来自全国各地共计20名MTS地震台系统使用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地震台试验技术新应用。   本次培训旨在向MTS地震台用户提供新软件的操作培训,并搭建客户交流的平台。MTS 地震台试验高级应用工程师Tim Zappia先生回顾了MTS在地震台试验的发展及与世界著名土木结构试验机构的合作历程,并代表MTS感谢同济大学对本次培训的支持。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大学的四位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运用MTS地震台进行土木结构试验的经验与心得。随后的两天时间里,MTS中国公司模拟试验咨询专家金峰先生介绍了MTS地震台迭代理论及方法、试验新工具STEX Pro软件的设置、数据采集、建模、仿真,并进行了实际上机演练。   7月31日下午,参加培训的各位用户参观了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MTS系统公司于2007年6月中标并于同年12月份签订供货合同,向该实验室提供四台阵高保真地震模拟系统。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于2011年底完成试验室建设和设备安装。由两个实验区域组成,即多点振动台实验区域和地锚和反力墙实验区域:振动台系统具有4个6m x 4m 三自由度双向地震台,每个地震台可以在两条长度分别为30m和70m的地沟结构中任意移动、组合,试验总能力可以高达200吨,完成各种类型的桥梁、大型建筑结构件的抗震工程研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验能力最强的振动台实验系统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四台联动地震台试验系统,将为桥梁工程、房屋和空间结构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提供一个世界领先的振动和地震模拟实验平台。自2012年底完成终验收后,已承接了一系列的国家级重点项目的试验,实现对重大桥梁工程地震灾变合理有效控制,提升我国重大桥梁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如今年三月份对泰州长江公路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进行的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地震反应试验。 试验室主管杨澄宇教授对MTS试验系统的高性能运作和完善高校的技术团队支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也将成为MTS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 2013年MTS地震台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
    2013年7月底,上海,烈日骄阳,如火如荼,为期三天的MTS地震台 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在同济大学拉开了序幕,尽管酷暑难当,来自全国各地共计20名MTS地震台系统使用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地震台试验技术新应用。 本次培训旨在向MTS地震台用户提供新软件的操作培训,并搭建客户交流的平台。MTS 地震台试验高级应用工程师Tim Zappia先生回顾了MTS在地震台试验的发展及与世界著名土木结构试验机构的合作历程,并代表MTS感谢同济大学对本次培训的支持。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大学的四位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运用MTS地震台进行土木结构试验的经验与心得。随后的两天时间里,MTS中国公司模拟试验咨询专家金峰先生介绍了MTS地震台迭代理论及方法、试验新工具STEX Pro软件的设置、数据采集、建模、仿真,并进行了实际上机演练。 7月31日下午,参加培训的各位用户参观了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MTS系统公司于2007年6月中标并于同年12月份签订供货合同,向该实验室提供四台阵高保真地震模拟系统。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于2011年底完成试验室建设和设备安装。由两个实验区域组成,即多点振动台实验区域和地锚和反力墙实验区域:振动台系统具有4个6m x 4m 三自由度双向地震台,每个地震台可以在两条长度分别为30m和70m的地沟结构中任意移动、组合,试验总能力可以高达200吨,完成各种类型的桥梁、大型建筑结构件的抗震工程研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验能力最强的振动台实验系统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四台联动地震台试验系统,将为桥梁工程、房屋和空间结构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提供一个世界领先的振动和地震模拟实验平台。自2012年底完成终验收后,已承接了一系列的国家级重点项目的试验,实现对重大桥梁工程地震灾变合理有效控制,提升我国重大桥梁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如今年三月份对泰州长江公路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进行的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地震反应试验。 试验室主管杨澄宇教授对MTS试验系统的高性能运作和完善高校的技术团队支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也将成为MTS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2013年7月底,上海,烈日骄阳,如火如荼,为期三天的MTS地震台 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在同济大学拉开了序幕,尽管酷暑难当,来自全国各地共计20名MTS地震台系统使用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地震台试验技术新应用。
  • 打印未来,不可不知的3D打印“黑科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2016年3D打印界“黑科技”频出,  超级跑车、3D打印手套、心脏模型、子弹......  年终之际,带你盘点的便是那些你不可不知的3D打印“黑科技”。  仅就图片来看,Blade无愧“超级跑车”的名号,简直酷到没朋友。但我们不能做“看脸党”,还是一起去了解下Blade身上有哪些科技含量。据Blade的设计者Czinger介绍,这款跑车的最关键点在于一个由碳纤维管制成的模块化底盘。70个3D打印铝制连接点+碳纤维管+轻量的碳纤维车身,这三个部分赋予了Blade一个坚固的结构。  得益于3D锻造工艺与轻量碳纤维材料,Blade全车重量仅为1400磅,比类似超级跑车轻50%,这使其比同等汽油车少用了约66%的燃料,甚至还影响到它在路面上的磨损量。但轻并不意味着脆弱,事实上Blade比市面上的其他钢制汽车更坚固,并且速度还异常快。  可欺骗扫描仪的3D打印手套  近日,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成功骗过指纹扫描仪的3D打印手套。据悉,此款手套是一种可模仿真实皮肤(包括精确的指纹纹理)的专有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的。使用一台高精度的3D打印机,研究人员能精确地模仿出指纹凸起。在传感器的施压下,这些凸起会“张开”,就像真实的皮肤一样。  MSU研究人员称,开发这项技术并不是为了窃取数据,而仅仅是想找到新的方法来准确测试指纹扫描仪。虽然该3D打印手套不是为了推动反欺诈技术的发展而开发的,但MSU研究人员认为在未来它可能会对这一领域做出贡献,他们已将这项新技术分享给了其他研究反欺诈技术的科学家。  Delft理工大学的“生物启发”科研小组与3D打印公司Materialise合作制造了心脏模型,现在他们正在对导管进行测试。此次测试,他们为3D打印的心脏模型基于现实世界的数据配备了大量的传感器,再加上新开发的导管,使得心脏模型具有了“改进的机动性”,由此打开了导管心脏手术的大门。  心脏模型  据该项目背后的工程师Ali介绍,3D打印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测试仪器,让它们能在科学有效的模型中进行测试,而且还能轻松应对出现额外需求的情况。这对于导管心脏手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意味着医生可以在导管方面进行更复杂的手术,而不是具有高风险的开刀手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3D打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跑车、人体器官、可穿戴设备跟接下来要介绍的3D打印子弹比起来,就显得逊色了点。近期,俄罗斯视角研究基金会已经开始着手3D打印子弹的测试,并发现3D打印子弹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和现有的子弹一样好。  据了解,这些被测试的3D打印子弹是采用的类似于传统子弹的制造方式生产的,可为国家的军队提供一种新型的弹药。据俄罗斯视角研究基金会透露,这是俄罗斯最新的国防应用技术——利用激光烧结的形式来创建3D打印子弹,通过层层金属粉末融合,以创建一个完整的子弹,与传统子弹相比,没有接缝。  一直以来,3D打印建筑因其技术的独特性导致抗张强度有所欠缺,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碎裂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德国发明家KaiParthy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网状钢纤维填充物。Kai解释说:“混凝土填充物的研发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无论是钢纤维还是塑料纤维,加入混凝土后,都只能用于地面建筑结构,无法作为承重结构。因此,这种网状钢纤维填充物的出现,无疑是建筑界的突破。”  网状钢纤维填充物  据悉,这种网状钢纤维填充物呈环状,每个尺寸在1-10cm之间,能在3D打印建筑时,通过喷头或者手工,填入混凝土之中。从内部增加混凝土的抗张强度,从而提升建筑整体强度,组合得当的话甚至可以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一种类似“金属泡沫”的结构。  当前,食品3D打印仍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全新领域。但小编相信用不了多久,食品3D打印机就会像微波炉一样进入常规家电的行列中,进驻到许多家庭的厨房中。
  • 海克斯康助力巴西世界杯现代化赛场建设
    活在足球中的巴西,有着最狂热的球迷、最优秀的球队、最负盛名的的球场......而这一切随着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热情高涨。 自从巴西世界杯的申办成功,最负盛名的体育场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球场,具有独特个性的马瑙斯?亚马逊竞技场,都以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全力升级为现代化的球场。 Leica测量技术 - 圆巴西一个梦想 翻新的马瑙斯?亚马逊竞技场球场被金属结构包围,外形像一个草篮。由于当地气候潮湿炎热,观众席的遮阳设计显得尤为关键:体育场屋面向下延伸到外立面,形成连贯的环形,用于观众座椅区和流通区域的遮盖。建筑结构包含相互支撑悬臂,材料采用中空式大梁,同时具有排放热带地区大量雨水的功能。半透明的玻璃纤维织物填充了斜线框架,实现自然通风。 复杂的流线造型,配合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和超轻弹性屋顶需要按照严格的公差要求进行安装,并且工期很短。只有采用先进的三维尺寸测量技术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在一些尖端行业如航空领域所使用的测量技术。 从开始的马拉卡纳足球场屋顶支撑梁的尺寸,到后来球场最后一个帆布的安装,都采用了来自海克斯康计量的Leica AT401绝对激光跟踪仪进行严格的尺寸控制。凭借着高精度、便携性以及超大测量范围,Leica AT401绝对激光跟踪仪成为确保球场每个部分完美建造和预组装的理想工具。 安装后,整体的拱形顶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从而保证屋顶的最大效能。凭借精度、测量范围、主要是可靠性,来自海克斯康计量的测量设备成为不二的选择。Leica AT401是一个超便携与多功能的机器,成为马瑙斯球场立柱装配与马拉卡纳球场测量的关键。 亚马逊竞技场,马瑙斯
  •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100.00万元采购振动台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光谷人民医院振动台实验采购项目项目公告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4-05-18 光谷人民医院振动台实验采购项目询比采购公告 本项目光谷人民医院振动台实验采购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公开邀请供应商参加询比采购活动。 1、采购项目简介 1.1采购项目名称:光谷人民医院振动台实验采购项目 ; 1.2采购人: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 1.3采购代理机构:湖北联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1.4采购项目资金落实情况: 已落实 ; 1.5采购项目概况:光谷人民医院A~D栋住院塔楼地上均为12层,建筑高度为56.4米。A~D栋住院楼平面呈蝶形布局,各单体建筑结构长度约73.5m,结构宽度约23.8m。由于建筑造型需要,在裙楼屋面(六层)以上建筑立面有外挑,且逐层向外发散,最大外挑长度达12.5m。为实现建筑造型,在每栋塔楼6~8层端部设有斜撑转换。由于建筑功能需要,在12层处设有“Z“字形空中连廊将4栋塔楼相互连通,形成大跨度斜交非对称复杂连体结构。本项目最高限价为100万元; 1.6成交供应商数量及成交份额: 一家 2、采购范围及相关要求 2.1采购范围:武汉光谷人民医院复杂连体结构振动台试验,具体以第五章采购人需求为准; 2.2标段划分:本项目共有 1 个标段,每个供应商可参加 1个标段的询比采购活动,最多允许获取其中 1个标段成交资格;各标段划分情况: / ; 2.3服务期限:10个月 ; 2.4服务地点: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 ; 2.5质量要求或服务标准:合格 。 3、供应商资格要求 3.1供应商应满足如下要求: 3.1.1依法设立:供应商具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其他行政机关颁发的可以合法开展业务的执照或证书; 3.1.2资质要求: / ; 3.1.3财务要求:/; 3.1.4业绩要求:供应商近5年(2019年5月24日至 2024年5月23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承接过一项类似项目业绩(类似项目业绩包括国家级抗震相关科研项目) ; 3.1.5信誉要求:(1)未被依法暂停或取消投标资格;(2)未被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3)未进入清算程序,或被宣告破产,或其他丧失履约能力的情形;(4)在最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5)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6)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在近三年内供应商及其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拟委任的项目负责人无行贿犯罪行为;(8)不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得存在的其他情形; 3.1.6承担本项目的主要人员要求:项目负责人具有土木工程专业高级及以上职称; 3.1.7其他要求:承担本项目主要人员不得相互兼职;与采购人存在利害关系且可能影响采购活动公正性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参与本次采购活动,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项目同一标段采购活动 。 3.2本次采购活动不接受 联合体。 联合体参加询比采购活动的,联合体应满足本条第3.1条款规定的要求。此外,联合体各方应分别满足如下条件: / ; 联合体的资格认定标准如下: / 。 4、询比采购文件获取 4.1 凡有意参加询比采购活动者(若为联合体申请,指联合体所有成员),应当在湖北联投电子采购平台(以下简称“电子采购平台”,下同)(网址:http:// www.ltzxgl.com.cn)进行注册登记。 4.2 完成注册登记后,请于2024年 5 月 18 日至2024 年5月 20 日23:59时止(北京时间、下同),通过互联网使用会员登录“电子采购平台”,在所申请标段缴费并下载询比采购文件。联合体申请的,由联合体牵头人下载询比采购文件(具体操作参见“电子采购平台”—服务专区—注册指南—采购(招标)文件下载指南)。未按规定从“电子采购平台”下载询比采购文件的,采购人 (“电子采购平台”)拒收其响应文件。 4.3询比采购文件每个标段售价 0 元,售后不退。 5、响应文件的递交 5.1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4 年5 月 24 日 09 时 00 分。 5.2供应商应当在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通过互联网使用会员登录“电子采购平台”,选择相应标段将电子响应文件上传。逾期未完成上传的电子响应文件,采购人(“电子采购平台”)将予以拒收。 6、公告发布的媒介 本项目询比采购公告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www.cebpubservice.com)、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网(网址:http://www.hbslft.com/)、湖北联投电子采购平台(网址:http:// www.ltzxgl.com.cn)上发布。 7、其他 7.1本次采购评审办法采用综合评分法 。 8、联系方式 采 购 人: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软件新城3期D5栋 联 系 人: 苏女士 电 话: 027-81302591 采购代理机构:湖北联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399号联投大厦20楼 联 系 人:周姣 电 话: 027-86637809 2024年5月17日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振动台 开标时间:null 预算金额:100.00万元 采购单位: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湖北联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光谷人民医院振动台实验采购项目项目公告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4-05-18 光谷人民医院振动台实验采购项目询比采购公告 本项目光谷人民医院振动台实验采购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公开邀请供应商参加询比采购活动。 1、采购项目简介 1.1采购项目名称:光谷人民医院振动台实验采购项目 ; 1.2采购人: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 1.3采购代理机构:湖北联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1.4采购项目资金落实情况: 已落实 ; 1.5采购项目概况:光谷人民医院A~D栋住院塔楼地上均为12层,建筑高度为56.4米。A~D栋住院楼平面呈蝶形布局,各单体建筑结构长度约73.5m,结构宽度约23.8m。由于建筑造型需要,在裙楼屋面(六层)以上建筑立面有外挑,且逐层向外发散,最大外挑长度达12.5m。为实现建筑造型,在每栋塔楼6~8层端部设有斜撑转换。由于建筑功能需要,在12层处设有“Z“字形空中连廊将4栋塔楼相互连通,形成大跨度斜交非对称复杂连体结构。本项目最高限价为100万元; 1.6成交供应商数量及成交份额: 一家 2、采购范围及相关要求 2.1采购范围:武汉光谷人民医院复杂连体结构振动台试验,具体以第五章采购人需求为准; 2.2标段划分:本项目共有 1 个标段,每个供应商可参加 1个标段的询比采购活动,最多允许获取其中 1个标段成交资格;各标段划分情况: / ; 2.3服务期限:10个月 ; 2.4服务地点: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 ; 2.5质量要求或服务标准:合格 。 3、供应商资格要求 3.1供应商应满足如下要求: 3.1.1依法设立:供应商具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其他行政机关颁发的可以合法开展业务的执照或证书; 3.1.2资质要求: / ; 3.1.3财务要求:/; 3.1.4业绩要求:供应商近5年(2019年5月24日至 2024年5月23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承接过一项类似项目业绩(类似项目业绩包括国家级抗震相关科研项目) ; 3.1.5信誉要求:(1)未被依法暂停或取消投标资格;(2)未被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3)未进入清算程序,或被宣告破产,或其他丧失履约能力的情形;(4)在最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5)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6)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在近三年内供应商及其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拟委任的项目负责人无行贿犯罪行为;(8)不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得存在的其他情形; 3.1.6承担本项目的主要人员要求:项目负责人具有土木工程专业高级及以上职称; 3.1.7其他要求:承担本项目主要人员不得相互兼职;与采购人存在利害关系且可能影响采购活动公正性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参与本次采购活动,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项目同一标段采购活动 。 3.2本次采购活动不接受 联合体。 联合体参加询比采购活动的,联合体应满足本条第3.1条款规定的要求。此外,联合体各方应分别满足如下条件: / ; 联合体的资格认定标准如下: / 。 4、询比采购文件获取 4.1 凡有意参加询比采购活动者(若为联合体申请,指联合体所有成员),应当在湖北联投电子采购平台(以下简称“电子采购平台”,下同)(网址:http:// www.ltzxgl.com.cn)进行注册登记。 4.2 完成注册登记后,请于2024年 5 月 18 日至2024 年5月 20 日23:59时止(北京时间、下同),通过互联网使用会员登录“电子采购平台”,在所申请标段缴费并下载询比采购文件。联合体申请的,由联合体牵头人下载询比采购文件(具体操作参见“电子采购平台”—服务专区—注册指南—采购(招标)文件下载指南)。未按规定从“电子采购平台”下载询比采购文件的,采购人 (“电子采购平台”)拒收其响应文件。 4.3询比采购文件每个标段售价 0 元,售后不退。 5、响应文件的递交 5.1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4 年5 月 24 日 09 时 00 分。 5.2供应商应当在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通过互联网使用会员登录“电子采购平台”,选择相应标段将电子响应文件上传。逾期未完成上传的电子响应文件,采购人(“电子采购平台”)将予以拒收。 6、公告发布的媒介 本项目询比采购公告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www.cebpubservice.com)、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网(网址:http://www.hbslft.com/)、湖北联投电子采购平台(网址:http:// www.ltzxgl.com.cn)上发布。 7、其他 7.1本次采购评审办法采用综合评分法 。 8、联系方式 采 购 人: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软件新城3期D5栋 联 系 人: 苏女士 电 话: 027-81302591 采购代理机构:湖北联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399号联投大厦20楼 联 系 人:周姣 电 话: 027-86637809 2024年5月17日
  • 欧盟建筑产品法规CPR下月强制执行
    从今年7月1日起,由欧盟颁布的建筑产品法规(CPR)将全面取代原来的建筑产品指令(CPD),进入强制实施阶段。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法规的生效,将对中国出口欧盟的近百亿美元建材产品迎来新挑战。   据悉,CPR法规适用于欧洲市场销售流通的包括建筑卫生陶瓷在内所有建筑产品,如屋顶材料、沥青混合料、石膏料、混凝料、水泥、管道、铺地材料、下水道设备、门窗、玻璃、结构金属产品、紧固件、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和结构木料等。新法规在原来限制建筑产品制造商的基础上,对贸易商、进口商和分销商等与产品流通相关的环节都做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在欧洲市场流通的符合协调标准规定的建筑产品都须加贴CE标志,更是在基于环境的可持续性、流通相关环节(贸易商、进口商和分销商)等方面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 欧盟建筑产品法规CPR下月强制执行
    从今年7月1日起,由欧盟颁布的建筑产品法规(CPR)将全面取代原来的建筑产品指令(CPD),进入强制实施阶段。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法规的生效,将对中国出口欧盟的近百亿美元建材产品迎来新挑战。   据悉,CPR法规适用于欧洲市场销售流通的包括建筑卫生陶瓷在内所有建筑产品,如屋顶材料、沥青混合料、石膏料、混凝料、水泥、管道、铺地材料、下水道设备、门窗、玻璃、结构金属产品、紧固件、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和结构木料等。新法规在原来限制建筑产品制造商的基础上,对贸易商、进口商和分销商等与产品流通相关的环节都做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在欧洲市场流通的符合协调标准规定的建筑产品都须加贴CE标志,更是在基于环境的可持续性、流通相关环节(贸易商、进口商和分销商)等方面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 格丹纳DS-72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入驻”广东省韶关松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
    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前身是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8月22日。2011年8月22日,宝钢集团与韶钢签订重组协议。2012年4月18日,挂牌成立。 韶钢年产钢能力650万吨,集钢铁制造、物流、工贸为一体,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重要的船板钢、工程机械和水电站用高强钢板、建筑结构用高建板、桥梁板、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生产基地。板材、线材、棒材三大系列产品,主要在珠三角及广东邻近省销售,部分出口。其中广东省韶关松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是以钢铁冶金产品、金属制品、焦炭、煤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等为主。 2018年5月格丹纳正式将ds-72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入驻”广东省韶关松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使用,格丹纳售后服务一条龙从发货到安装、培训、上机学习。 全自动消解出箱安装于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 全自动消解无需经过通风柜安装 实验室人员上机操作实验 细心的记录每个实验过程与步骤 格丹纳工程师安装完后马上对实验人员进行了一对一上机培训,讲解到全自动石墨消解仪使用过程需要的注意事项、保养维护。经过培训后实验人员进行了现场的上机操作并与工程师进行交流。 广州格丹纳仪器有限公司以打造“做好用的科学仪器”为使命,为客户提供全自动石墨消解仪、智能石墨消解仪、实验室电热板、自动水浴氮吹仪前处理等科学仪器及行业实验室解决方案。
  • 北京怀柔科学城23个科学设施今年开建 涉及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日前从北京市怀柔区“两会”上获悉,2019年怀柔科学城控规将编制完成,并将有23个科学设施开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今年怀柔科学城将围绕空间、物质、地球系统、生命、人工智能五大科学方向开工建设23个科学设施平台项目。其中,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子午工程二期、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等3个大科学装置将开工建设。年底前,第二批9个交叉研究平台部分项目和11个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部分项目力争完成土建基础施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伍建民介绍,怀柔科学城蓝绿空间比例未来将达到60%以上。2019年怀柔科学城将推动科学城规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研究等落地实施,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导则以及一系列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初步构建起科学统一的怀柔科学城规划体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伍建民说,在项目建设方面,今年怀柔科学城将做到“开工一批,调试一批,储备一批”。截至目前,已经开建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力争今年实现土建竣工,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力争实现主体建筑结构封顶。 /p
  • 博腾制药募资1.3亿投入新药服务基地研发中心
    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月3日获得上市批文,成为A股第一家医药定制研发的生产企业。   2014年1月3日,博腾股份披露招股意向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225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29亿股。招股书显示,博腾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投资于新药服务外包基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多功能GMP中试车间(109)建设项目、多功能医药中间体生产车间(110)建设项目和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其中前三个项目的报批项目总投资和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均为2.73亿元。   招股书显示,其位于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的新药服务外包基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募集资金并投入1.3亿元。目前,博腾制药每年研发项目70余项,新药服务外包基地研发中心实施后将新增约200项/年的研发能力,将有助于博腾为跨国制药公司和生物制药公司提供更多的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的定制研发服务。   博腾股份是一家按照国际标准为药企提供医药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领先的医药定制研发生产企业(CMO)之一。其位于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的新药服务外包基地研发中心的建筑结构已封顶。   目前,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已初步形成重庆医药产业基地,博腾制药的上市募资将为两江新区医药产业带来利好。在水土高新园生物医疗产业板块中,海扶科技、北大医药、药友制药、凯联制药、优玛医疗等为工业制造项目,西部生命科学园、博腾制药等为医疗研发、医药外包项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中心等为医疗应用项目。随着一批批生物医疗项目建设投产,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将成为重庆最大的综合医药产业板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