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检验模式

仪器信息网检验模式专题为您整合检验模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检验模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检验模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检验模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检验模式话题讨论。

检验模式相关的资讯

  • 区域检验中心未来发展的六种模式
    p & nbsp & nbsp & nbsp 为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政策和医联体政策落地,国务院于2017年4月26日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每个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医联体成为2017年中国医疗改革最大的春风。而区域检验中心作为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件中大力鼓励建设的几个中心之一,乘着医改的春风区域检验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几种区域检验中心模式,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p p strong 一、依托区域内大型综合医院检验科建立区域检验中心 /strong /p p 这一模式是国内最早出现的一种区域检验中心,这一类的区域检验中心在国内有很多,如上海松江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该中心依托区域内的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将区域内18家社区卫生机构统一纳入该中心,各家社区卫生机构统一将采集完的标本(三大常规除外)通过专业化的物流公司,运送至区域性检验中心检测,结果通过LIS系统传回各个社区卫生机构。 /p p 这类区域检验中心一般由当地政府卫生部门主导,以区域内一家龙头医院检验科为基础建立区域检验中心,对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纵向整合,使区域内的居民均可以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的区域检验中心最大限度保留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而且对检验工作人员比较有利,随着检验中心的稳步发展,员工有更多精力致力于更高层次的实验室活动,如结果审校、质量分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等,并且通过参加 ISO 15189管理认证,可以使区域性临床检验中心检验质量上台阶,管理水平上等级。 /p p strong 二、第三方实验室与区域内龙头医院或专业组织共建区域检验中心 /strong /p p 最初的第三方实验室都是通过自己的检测项目全,成本低等优势与医院检验科竞争,主要收集医院无力开展或者不愿开展的检测项目。但这种模式这几年在悄然改变,很多第三方实验室开始采用为医院检验科提供集中采购试剂耗材、实验室合作共建,托管医院检验科等多种模式多方向发展。与区域龙头医院共建区域检验中心,是第三方实验室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而且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后,这种新模式发展很快,金域、迪安等国内第三方企业半年多时间内已经有数十家共建的区域检验中心签约。 /p p 这种模式通常也是由当地政府卫生部门主导,但引入了民营资本,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减少了政府的投入。一方面利用第三方实验室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实验室管理经验,降低实验室成本,减轻当地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利用第三方实验室专业化的管理和技术平台迅速提升基层区域的检验水平。 /p p strong 三、第三方实验室与区域内龙头医院合作 /strong /p p 相比于共建区域检验中心,这种严格来说不算一种区域检验中心模式,只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合作方式,第三方实验室与区域内龙头医院签署合约,将区域医院内不能开展的项目送到第三方实验室,充分利用和优化彼此资源,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 /p p 四、总院分院模式的区域检验中心 /p p 这种模式的检验中心通常设在总院,各个分院将标本送至总院检测,减少各个分院的重复设置,减少重复建设和投入。但这种模式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检验中心,因为这个中心只针对他们系统内部,比较封闭,区域内的其它基层卫生单位通常无法参与进来。 /p p strong 五、第三方实验室直接加入医联体作为区域检验中心 /strong /p p 这种模式与前面两种模式有所不同,不存在共建问题,而是让第三方实验室直接加入医联体,作为医联体的区域检验中心。相比于前面三种模式,这种模式更加彻底地让政府摆脱了对检验中心的投入,不仅不用投入硬件建设,而且也不用再雇佣检验工作人员,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投入,但对当地的检验从业人员来说,恐怕不是个好消息,最起码很多以前的检验铁饭碗都没有了。 /p p strong 六、IVD企业与区域龙头医院共建区域检验中心 /strong /p p 这一模式比较新颖,以往IVD企业往往处于检验产业的上游,很少涉及产业的终端,但是IVD企业在与检验产业终端(检验科、第三方实验室、检验中心)的对话中往往没有太多优势,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并不多。而且产品需要通过经销商销售,但是随着药品改革,两票制的普及,耗材及IVD产品将是下一个改革重点,IVD企业将直接面临销售的压力,很多IVD企业选择与检验中心合作,为检验中心提供检验试剂及耗材集中采购及供应。但也有IVD企业直接参与区域检验中心的共建,实现自身产品的垂直销售,由于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检验中心的运营成本,而且对于产品问题可以快速反馈解决,对于IVD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非常有好处。 /p p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医联体的建设,区域检验中心作为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获得大力的支持,成为未来几年检验领域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各个医院检验科单打独斗的日子会成为历史,抱团取暖的时代将要来临了。 /p p 参考文献 /p p 1.上海市松江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年9月第35卷第18期. /p p 2.迪安诊断及金域检验官方网站. /p p /p
  • 共建检验中心被叫停 圣湘生物“试剂+仪器”模式合规待考
    p   近年来,多个省市出台政策叫停“设备+制剂”的捆绑销售,不得借口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购买试剂耗材附带赠予以及租借、企业免费投放、变相采购相关企业的试剂、耗材等。 /p p   然而,记者注意到,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圣湘生物”)的科创板IPO申请于3月16日获上交所问询。其招股书显示,圣湘生物已经形成“技术+试剂+仪器+服务”的产业模式,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分子诊断产品和服务,还可以通过合作共建项目拓展稳定新客户。 /p p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圣湘生物2019年的第五大客户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曾试图与其共建检验中心的招标项目被叫停。对于招标项目终止的原因,2020年4月23日,张家界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在开展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项目过程中有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的情况,并且已通过了招投标程序。但在调查时,还没有正式实施,违法行为不成立,为此,该局向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下达了“行政指导意见书”,要求停止实施,医院也接受了其建议。 /p p   2019年6月,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湖南鑫卫医药电子商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卫医药”)官网显示,此次招标项目因故终止。 /p p   对于外界的质疑,4月22日,圣湘生物方面委托的公关公司向记者表示,目前处于静默期,不便回应。 /p p    strong 共建检验中心叫停 /strong /p p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的第五大客户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的销售金额为660.95万元,占圣湘生物销售总额比例的1.81%。 /p p   实际上,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与圣湘生物之间的合作不止于此。早在2019年1月31日,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鑫卫医药,发布《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合作共建项目》招标文件。 /p p   记者调查发现,2019年2月至3月,在问政湖南官网上,有多篇文章举报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合作共建项目涉嫌违规招标。 /p p   举报人提及,招标文件存在多处内容涉嫌违规违法。不仅对“圣湘生物”设置特定加分条款,且假借“合作共建招标”名义行设备投放、试剂与耗材捆绑销售之实。上述人士补充,按目前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年试剂采购量5300多万元,依照逐年递增规律累计6年将捆绑销售试剂耗材达4亿~5亿元。 /p p   据招标文件显示,“服务商负责提供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设施、设备、试剂及耗材。医院只负责支付试剂、耗材费用。在合作期间,设备的所有权归服务商,我院享有使用权。项目运行期间的试剂和耗材由服务商提供,我院支付货款。” /p p   对于举报信息,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2月在问政湖南平台回复,已将其中涉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依照相关法律和程序规定,转交张家界市市场监管局调查处理。 /p p   2020年4月23日,记者从张家界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曾对此回复,特殊贡献分值占比非常低,无直接决定贡献者中标概率,根本不存在决定中标倾向性,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共建项目,按照医改试点项目可以适当给予有贡献的企业支持。此外,对于捆绑试剂耗材销售的事宜,医院则认为是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议合作,资源共享,属于鼓励推广的医改试点项目。 /p p   然而,经调查,张家界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4月28日对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下发了行政指导意见书,其理由为公立医院在设备投放、捆绑耗材销售等行为涉嫌商业贿赂,具有明显的反竞争性,规劝医院不得按原本制定的招投标书中的方案执行,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p p   由此,这场“自导自演”招标闹剧被叫停。 /p p   2019年6月17日,鑫卫医药官网显示,接到招标人的通知,本次招标项目因故终止,重新招标等事宜将会另行通知。2020年4月22日,当记者问及鑫卫医药是否重新招标、因何故终止时,负责此项目的工作人员则表示,“项目已经终止了。至于原因,事情已经过去很久,记不清楚了。” /p p   事实上,早在招标事宜开始之前,就有媒体报道出双方有意共建检验中心。当中提及,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将联手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成一个高标准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圣湘生物将会为医院检验科提供整套的医学检验集约化系统解决方案,含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血液质量控制、公共服务项目等,其内容与招标事宜信息存在相似性。 /p p    strong “试剂加仪器”联动 /strong /p p   圣湘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于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p p   招股书显示,圣湘生物已经形成“技术+试剂+仪器+服务”的产业模式,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分子诊断产品和服务,还可以通过合作共建项目拓展稳定新客户。 /p p   对于“试剂+仪器”的联动销售模式,圣湘生物直言,公司在主要采用一般销售模式销售试剂、仪器的同时,部分采用联动销售模式进行销售,这是国内体外诊断行业普遍采用的业务模式。 /p p   具体来说,公司在销售核酸分子诊断产品过程中,向有需求的客户投放检验仪器供其使用。通过试剂和仪器的一体化,公司可以更好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联动销售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后续试剂销售收回仪器成本和赚取利润。 /p p   然而,这一盈利模式被外界直指并不合规。近年来,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相继发布禁止医院假借租赁、捐赠、投放设备等形式,接受捆绑销售耗材和配套设备销售的文件。其中,北京明确规定,要严管医疗设备的捐赠、投放、租赁,严禁捆绑销售等变相采购耗材试剂的行为,以及防止耗材采购价格过高,防止高值耗材滥用。 /p p   招股书显示,圣湘生物共有三大业务,分别为试剂、仪器和检测服务,其中试剂的业务收入逐年飙升,已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分别为1.27亿元、1.99亿元、2.52亿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57.96%、66.81%、70.17%。 /p p   而其仪器类产品主要为全自动核酸检测反应体系构建系列、POCT移动分子诊断系统系列以及荧光PCR检测分析软件。仪器类的主营收入2017~2019年分别为0.60亿元、0.67亿元、0.72亿元,分别占比为27.41%、22.48%、19.94%。 /p p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圣湘生物机器(仪器)设备原值合计0.78亿元,其中投放设备原值0.46亿元,原值5万元以上生产研发设备合计0.18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圣湘生物对外投放设备315台,由此引发外界对于发行人资产质量情况的关注。 /p p    strong 期间费用居高 /strong /p p   值得注意的是,与圣湘生物的经营业绩一同增长,还有期间费用以及公司的业务招待费用。 /p p   2017年至2019年,圣湘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4亿元、3.03亿元、3.6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65.33万元、676.21万元、3947.85万元。2019年,圣湘生物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83.82%。 /p p   在其业绩中,政府部门的扶持起到了重要作用。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2017~2019年,圣湘生物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754.71万元、521.12万元和1146.64万元。 /p p   尽管目前圣湘生物的经营业绩良好,但公司存在未弥补亏损的风险,截至2019年末,圣湘生物的未分配利润为-2823.43万元。 /p p   此外,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公司的期间费用分别为1.41亿元、1.64亿元、1.98亿元,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较快。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在于公司销售规模快速增长,营销与技术服务人员增加,销售人员的工资和营销推广等相关支出同步增长。 /p p   记者进一步发现,在其销售构成中,2017~2019年,圣湘生物的业务招待费用分别为541.38万元、1140.19万元、1266.48万元,所占比例分别为7.74%、11.48%、10.29%。 /p p   对比同行业公司来看,2018年收入处于同一水平的同行业公司的业务招待费则处于300万~500万元。2019年圣湘生物销售人员业务招待费平均为5.86万元/人,也远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平均费用2万元。 /p p br/ /p
  • 依托认证实现检企共赢——深圳检验检疫局探索化妆品诚信放行监管模式
    位于深圳市大工业区内的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是该地区最大的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每年化妆品出口量占深圳地区年出口量的80%,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圳检验检疫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创新理念,对化妆品企业实施诚信放行监管模式,使检验检疫监管质量和企业通关效率得到保障和提高。   产品风险评估是前提   该公司产品线长,品种多,根据时尚和市场需求变化,每年要推出近千款不同的化妆品套装,而且这些化妆品套装中无一例外地包含着眼影或口红等高风险产品。如果将每一款套装都认定为新产品,按每个化妆品套装中至少包括5种不同颜色的口红或眼影来计算,每年需抽样送检的化妆品品种至少达5000个,再加相关产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检测(铅、砷、汞)6个项目送检,则每年送检样品检验项目可达30000个。这一状况对检验检疫现场抽样和实验室检测都是个不小的难题,也必将影响企业经营效率。   为此,深圳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从风险评估的角度,大胆引入“准成品”的概念,将该公司用于组合化妆品套装的所有产品分为6大类、104种基础配方的591种准成品。检验监管仅需对这591种准成品进行抽样送检即可实现对所有的化妆品套装产品的有效监管。只有当企业使用了591种准成品以外的产品,则按新化妆品出口监管要求检验。深圳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根据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及订单情况,对591中“准成品”制定出一份详细的监管抽样送检年度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对组合化妆品套装产品实施诚信放行监管。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关键   能否实施诚信监管放行模式,企业自身质量控制管理能力高低是重要的指标。深圳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从3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企业质量管理资质。该公司先后获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保护质量体系认证以及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认证,并拥有化妆品行业的良好操作规范GMPC认证,目前正在逐步推行药品级的良好操作规范GMP认证。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际工作情况。在产品质量方面,该公司的产品从打样开始就会按客户要求送相关国外权威检测机构进行微生物、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出具合格报告认可后,方可投入大批量生产。今年1~6月,该公司共抽样送检36次约210批,合格率为100%。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除必要的企业内部检验外,国外客户一般还会对该公司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检测。   产品质量良好记录。经过该公司的国外客户及相关国外专业机构的多方检测,其产品在国外销售从未出现过不合格的情况。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深圳宝安区、龙岗区搬迁至深圳大工业区,在深圳局多个分支机构长期的检验监管过程中未发现不合格记录,且该公司于2007年被深圳局评为诚信A类企业。这些均成为对该公司实施诚信放行监管模式的有效依据。   认可检验是重要补充   诚信监管放行是建立在企业诚信经营,对产品质量高度负责的基础上,因此企业必须具备保障产品质量的检测体系和能力,检验检疫部门对其检验结果的认可,也是诚信监管内容之一。认可检验包括两部分:   首先,由深圳局食检中心对该公司检测能力考察通过后,由食检中心与该公司开展原料检验合作,对该公司现有6大类产品的104个基础配方,按每月两次的频率制定检测计划并抽样检测,检测计划和检测结果由深圳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备案。   其次,对企业的原料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检测报告以及按国外客户要求的送检相关检测报告和部分国外专门检测机构的抽检报告也进行检验检疫备案管理。这些认可的备案资料是对该企业诚信放行监管的重要补充。   召回制度和惩治措施是保证   在对企业相关原料、生产过程及产品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深圳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对该公司所有出口化妆品实施诚信放行监管模式。   一方面,凭《合格保证声明》对所申报的每批出口产品办理相关的通关放行手续,要求一旦出现不合格则责成该企业按其事先声明保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无条件召回所有已放行的出口产品。   另一方面,一旦在准成品的抽样送检中出现不合格情况,则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停止诚信监管放行,全部改为批批检验,半年后视检验监管情况方可重新考虑是否可恢复其诚信放行资格。如此严格的召回制度和严惩措施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同时也转化成一种动力,时刻提醒着企业一定要严把质量关,这正是实施诚信放行监管模式的有效保证。   实施诚信放行监管模式就是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与分析,将检验检疫监管与企业自身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有机结合,促使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变被动为主动要求 检验检疫部门在诚信监管过程中切实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实现了检企共赢,和谐发展。
  • 三方联合 构筑智慧药监新模式:智能检验设备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2022年8月5日上午,智能检验设备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深圳药检院举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所长马双成、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王冰、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大区经理李维等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见证此次揭牌仪式。智能检验设备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由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与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三方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打造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培训、共享仪器、人才交流合作于一体的技术交流平台,构建中药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跨领域交流合作新模式,为中药监管提供新方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所长马双成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深圳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比如今年8月起,深圳无人驾驶将得以合法上路,无人驾驶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场景发生很大变化,也可以孕育出全新的商业市场和机会。同样,智能检验设备的应用也会是未来实验室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联合实验室平台,共同开展前沿研究和成果转化,为用药安全构筑质量技术屏障。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王冰对联合实验室的作用寄予殷切希望,他指出,深圳药检院与中检院利用学科技术优势,联合睿科集团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共同搭建智能检验设备研究与应用新平台,有效解决了制约中药检验领域人力资源不足、检验任务繁重、检验效率难以提高的困境,同时,也为国内智能化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新赛道、提供了新途径。深圳药检院将发挥资源、技术、研发、人才、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借助国家药监局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等诸多科研平台,建立“中药+”的质量研究和监管新模式,打造中药智能检验实验室,为药品智慧监管贡献一份力量!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大区经理李维表示,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对于睿科,对于中药检验行业,都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近几年,无论是产业转型还是疫情影响,实验室自动化的需求都日益迫切,也因此推动了我们整个分析测试行业的变革和发展。未来睿科会继续秉承科技创新发展理念,聚焦打造全流程智能化实验室,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应用解决方案,努力推动国产仪器的升级跨越。随后,与会嘉宾围绕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成果转化及实施方案等实际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深入交流,为彼此就智能检验设备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相信未来,联合实验室能够更好地发挥价值,推动智能化机器人在中药检测领域的全面发展。联合实验室内部配备“专家型中药智能检验机器人(Alpha Test 2)”,该项目主要针对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项目进行设计,由3个功能平台共14个功能模块组成,平台之间使用导轨连接,平台内的模块间采用六轴机械臂串联,可实现复杂且精细化的中药检验痕量分析提取流水线操作。中药智能检验机器人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在中药检验业界引起广泛关注,现已在国内中药生产企业开展产业推广,同时该项目还有效拉动了数字经济,为药品科学监管提供了创新技术支持,构建药品智慧监管新路径!
  •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施行 食品检测模式有新变化
    p   2015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将于 10月 1日起施行。在食品生产和销售领域,新《食品安全法》需要分析仪器在八方面发挥作用,请见下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0150427092234_312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89e90443-cdc4-4fa6-b9ac-8f2f221706c9.jpg" / /p p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同样给检验检疫机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今后的进口食品检验模式将会有五大变化。 /p p   检验检疫对进口食品的检验职权有了明确规定。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第五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和第九十一条“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在法律层面明确授权了检验检疫部门承担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较而言,现行 《食品安全法》的总则中分别规定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其中并未提及“检验检疫机构”,仅在第 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进口的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严格来讲,现行《食品安全法》并 未明确授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食品实施检验。所以说,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为检验检疫机构提供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 /p p   进口食品的检验模 式发生变化。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第三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与之相统一,进 出口食品安全也实施监督管理。同时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合格。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要求随附合格证明材料。”也对今后进口食品检验模式作了新的规定。一方面明确了进口食品的检验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定的“确定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另一方面规定了食品检验的模式,即对进口食品随附合格证明材料进行审查评定。此前围绕如何检验进口的食品的争议也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当然,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仅仅规定了宏观上的检验模式,如何进一步细化检验要求和流程,亟须在10月1日正式实施前予以确定。 /p p   进口食品的召回得到 法律规定。此前,法律层面上未对进口食品的召回予以规定,现有的依据仅有两部部门规章——《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四条明确,“发现进口食品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进口商应当立即停止进口,并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召回。”即在法律层面规定了进口食品的召回要求,弥补一大空白。 /p p   理顺了检验检疫与地方食药监的关系。与现行《食品安全法》中 检验检疫机构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相对独立不同,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规定了检验检疫机构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信息互通的联动机制。同时,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实施监督管理。”明确了进口食品 进入国内市场后的监管。 /p p   进口食品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变化。一是作为“史上最严”,修订后的进口食品违法行为处罚金额大大增加,从原本的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增加到“违法生产 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二是与新增 的进口食品召回规定相呼应,增加了对拒不召回进口食品的处罚。三是对进口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和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两类行为的处罚设置了条件,前者为提供虚假材料,后者为未提交所执行的标准并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此举不仅完善了法条,也便于认定。 /p p   需要指出,今后在 国内市场发现进口食品中文标签存在问题时的法律责任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追究。因为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不仅规定“国内市场上 销售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实施监督管理”,同时第一百二十五条对标签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有 详细的规定,还特别规定了标签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法律责任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 的,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p p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法》的修改为检验检疫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既提供了法律依据的支撑,还为改变现有食品 检验模式提供了口子,同时也对细化法律要求,制定执行性文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质检总局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也须相应地进行修改,使得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后,相关工作能迅速跟上,确保进口食品检验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p p br/ /p
  • 技术,模式,业态创新成检测机构成长主要推动力
    上海市发改院《上海市检测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建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产品和质量有了更高关注,检验检测服务业作为高技术服务业之一,已获得长足发展。究其发展的动因,离不开全方位、多维度的创新,各个层面的创新成果能激发检测机构的成长,也全面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组成全方位多维度的创新体系,将成为检验检测机构成长和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技术创新   检验检测标准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对检验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通过检测方法的创新、检测精度的提升、检测仪器设备的更新等技术创新,来达到更高的标准。此外,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客观上要求积极推进多层次检验检测标准的制(修)订,从而对现有的技术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此良性循环,技术创新成为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助力检测机构成长的动力。   模式创新   细分来看,主要包括发展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   从发展模式来看,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模式创新主要可以通过借力发展、重组整合等来实现。借力发展型指的是依托行业内原有机构,通过兼并收购等途径获得专业资质、进入专业检测市场的发展模式。比如英国天祥集团(ITS)当年就通过收购瑞典的一家认证机构SEMKO以及美国的ETL实验室,获得了相关认证资格,从而达到了进入认证市场的目的。重组整合型指的是通过改革重组,将多个相关机构整合组建新的机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目的的发展模式。如荷兰应用科学组织(TNO)将14个与产业发展、公共检测与服务有关的研究机构组合在一起,组建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不断归并整合为共享资源,提高效能,夯实TNO在综合服务和竞争能力方面的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使其成为欧盟第二大应用研究机构。   从管理模式来看,集团化管理模式、市场主体加盟管理模式等创新的管理体制,在国外检测巨头中已有实践并获得了较好发展。其中,集团化管理模式指的是采用松散式管理、集团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在同一品牌下各子集团公司通过各自独立运作相互竞争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共享机构资源和品牌优势,谋求长远发展。已经进入中国的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便是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者,TUV主要由三大各自独立运作、相互竞争的集团公司组成:TUV南德意志集团、TUV北德集团和TUV莱茵,三家集团公司在业务领域上既有重叠也有各自侧重,在全球检验检测市场上,TUV品牌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市场主体加盟管理模式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影响下,包括不少政府实验室在内的机构也纷纷引入市场化的主体参与机构运作,旨在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特许经营等新型的管理模式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NPL)实行&ldquo GOCO&rdquo 管理模式(Government Owned Contractor Operated),即政府所有、合同管理的特许经营运行模式,政府作为NPL的最大投资者,与私营的SERCO集团签订委托管理合同,对NPL发展的大政方针和科学研究方向掌控主导权,而SERCO集团则主导机构管理层运作,控制项目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NPL还灵活运用PFI方案吸引民间资金和技术,增强机构整体实力。国有资产私营化运营管理模式的合理运用使政府和企业之间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能为政府公益机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且也提高了科学服务的效率和有效性,每年可为政府节约200万英镑左右的开支,保证了NPL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巩固了该机构的国际地位和客户的忠诚度以及对机构的信心。   业态创新   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目标、以研发测试为手段、以新兴服务模式为载体,不断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衍生出多种新兴业态。比如个性化定制检测咨询服务就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业态,咨询服务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检测,更提供咨询服务,给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mdash &mdash 检测机构在第一时间根据行业新规和动态,针对性地研发出各类新规的测试方案,协助企业了解法规和指令的技术,从而为客户提供前瞻性、定制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从而抢占竞争先机,提前占领市场份额和高地。欧盟正式推出RoSH指令和REACH法规之前,SGS已通过全球化网络,第一时间掌握了法规要求和动态,赶在具体法规尚未出台之前,SGS就开始向企业提供了应对措施,帮助企业顺利应对各项技术壁垒,确保出口业务的正常运作。   电子商务线上检测服务是借助B2C平台,将检测服务延伸到销售环节的一种新兴业态,也值得尝试。近年来,电子商务等新商业模式的兴起给人们购物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但同时网络购物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消费者往往存在一定疑虑。部分检测机构敏锐地洞察了新兴的市场机会,创新检测服务业态,主动为网络卖家提供线上产品的检测服务并出具检测证书,一方面增加了卖家的信誉、增加了网络购物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保障。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主动购买检测机构的服务。第一方实验室检测服务在产业集聚区内顺应企业发展需要,主动承接高能级、高技术的检测任务,为企业在生产环节提供产品质量检测等服务,企业检测外包的趋势逐日显现。如常州横林,400多家集聚的地板生产企业,纷纷委托省地板质检中心为其实施出厂检验,把中心视为企业&ldquo 检验科&rdquo 在无锡,300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共享国家电动自行车产品质检中心的服务平台,已形成&ldquo 制造相对分散,检测研发培训高度集中&rdquo 的新业态 在我国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宜兴,由国家电线电缆产品质检中心投巨资建成的代表国际一流水平的线缆检测高压大厅刚刚投入运行,远东、万马、沪安等7家大型线缆龙头企业立即与中心建立全面技术合作,检测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检验服务,集成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承担第一方实验室的新兴服务业态为各地产业的发展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背景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高技术服务业&ldquo 启明星&rdquo   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计量并列,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检的三大支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是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服务附加值高,是一个自身发展潜力大、产业环境影响大的成长性产业。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不仅自身规模庞大,其作为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力也不可小觑,50亿的检验检测认证产值可能带动近千亿的产业发展。正是由于其发展前景良好,因此目前成为不少政府机构重点扶持的产业,如香港政府就将检测及认证服务业列入六大优势产业之一。   中国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目前全国已有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2.6万家,产业收入约为1500亿元。其中,上海是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本市计量认证实验室已达668家,建有国家质检中心45家,市级质检站66家,从业人员4.3万人,年产值127.1亿元,已基本形成由国资、民营、外资等多元机构主体参与的市场化检测体系。   闸北区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在上海的唯一试点区,为对接上海&ldquo 四个中心&rdquo 建设,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委、区府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列为该区五大重点培育的现代服务业之一。闸北区检验检测认证专业服务业发展迅猛,已集聚了65家机构,其中检验检测机构56家。目前国家认监委已正式批复上海市闸北区创建全国第一家&ldquo 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是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服务附加值高,是一个自身发展潜力大、产业环境影响大的成长性产业。   2011-2013年三年中,上海本地国有、集体、民营、外资四类不同经济类型检测机构的数量变化不大,其中国有、集体性质检验检测机构数量逐步减少,民营性质机构明显增加。
  • 倍肯医疗助力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模式
    p    strong 坚守食品安全防线 /strong /p p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已经于2015年颁布并实行,习近平总书记更提出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 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 “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3.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食品安全 /strong /span /a 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事实上,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也频频升级,关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投资也在不断加大,这让食品检测市场步入了空前迅猛发展的快车道。 /p p   北京作为首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遇到的困难极具代表性:人口众多,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 自给能力低,85%~90%的食品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巨大的需求量、复杂的食物来源和销售渠道,让北京的食品安全监管只能“不走寻常路”。——自2013年起,北京为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城管、公安等基层一线执法监测站点都配备了倍肯网络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这300套设备应用在批发市场、菜市场、超市、饭店、食堂等现场流动执法检测环节,这些设备均采用定量方法学,结果准确可靠,检测项目覆盖全面,可在2小时内对60余项生物和理化指标进行精确定量分析,如果有需要,检测项目还可以进一步扩展 同时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功能,可将检测结果第一时间上传至市级风险监控中心,自动上报检测数据、下达并接受任务,便于集中整合监测力量,形成统一监管网络。这些设备便携易用,充分满足现场流动检测和执法的需求,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使用,不受实验室条件制约,能很好的满足现场执法的需求。 /p p   “北京市300多套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是我们公司研发的”,北京倍肯公司总裁姚世平告诉记者,目前倍肯研发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北京市、解放军后勤保障、青岛市、乐山市、莆田市等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项目中成功应用,其中北京市、区、县三级监管网络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北京模式”。 /p p   “北京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是以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构建的四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16个区县的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为第二层级,322个基层监管所为第三层级,340多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自检实验室是第四层级。同时,该模式借鉴了交通监管的方法,一是布设基层监测哨点,为基层一线监管机构配置“网络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如快速检测箱、手持快速检测仪等,实现常规检测、突击抽查和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提高了基层食品安全的检测能力。“快检监测哨点”就像交通监管中的“摄像头”,可实时发现各种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违章”行为,并上传到食品安全监控平台系统。二是在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配置了食品安全监控平台系统,中心通过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监测任务下达,实时获取区域内的检测数据,汇集各种“违章记录”,进行风险分析和预警,类似“交管指挥中心管理系统” 并建立食品安全“积分管理”数据库,对越线企业进行整顿和处罚。如此一来,“快检监测哨点”与“监管平台”结合联网,各级监管中心与下属基层监管机构间实现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全区域的“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筛查网络”,实现食品安全监测任务统一管理,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实时汇集,食品安全形势动态监控、风险评估与预警。 /p p   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监管与被监管这对矛盾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然处于激烈博弈之中,这就对食品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时效性,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p p   过去,基层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缺乏,一些旧有设备手段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而一些新技术被不法人员利用,新添加物、新造假手段令人防不胜防。传统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学以定性为主,依靠人工判读,结果准确性无法保障,数据不便统计保存、更无法进行宏观动态分析监测。而现在,通过借助“北京市食品安全智能监管网络”,监管部门可定期规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 为全面掌控全市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围绕重点监测的食品种类,制定年度风险监测计划,并通过监管平台下达各分中心、客户端,加大对高风险食品的高风险项目的监测评估,提升现场控制能力。通过该网络,有关部门已累计将6000余批次危害较大的不合格食品和近百家屡出问题的食品生产企业及八个地区的产品清退出首都市场,形成品种退市、企业退市和产区退市的惩戒机制。 /p p    strong 助力互联网+监管模式 /strong /p p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食品工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设施 食品源头污染问题突出,质量监控难度大 违规使用、滥用和误用农药,缺乏有效监管,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倍肯总裁姚世平认为,必须将智能化的监管手段迁移应用到基层。没有国外先例,他开始凭借自己多年从事医学检验检测行业的经验摸索,并率领倍肯团队研发推出了“食品安全智能监管网络整体解决方案”。方案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网络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组成,“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帮助政府建立区域内的食品安全数据库、供应商信用管理、原材料溯源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能有效支持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和预警机制的运行,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网络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则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等组成,可借助有线或无线网络接收各级管理平台下发的任务,采用经典的光度比色、酶联免疫技术以及上转发光等专利技术,能够在现场对食品安全中违禁添加,农、兽药残留、食源性致病菌等进行快速检测和筛查,并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由此,各级管理平台与布设在监管一线的“网络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帮助政府大幅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2010年起,“食品安全智能监管网络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北京、山西和军队系统等广泛使用,成功处理了苏丹红、红心鸭蛋、三聚氰胺等300余起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p p   作为公共卫生领域商业及服务模式创新的引领者,倍肯在大数据时代将以“互联网+”创新思维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从公共卫生安全的具体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全面涵盖医学临床检验、军事医学检验、应急救援、食品和药品安全检测、环境检测、科研、疾病控制等公共卫生领域的产品和方案,将“互联网+”与传统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将会令企业更加高效。除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倍肯还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与美国、瑞士等国家的部分机构进行研发合作,在国内与清华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高级学府也有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倍肯希望通过产品的不断优化,使食品安全检测鉴别更加精准、全面,同时倍肯已进军家庭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正在研发家用食品安全检测仪,致力于让食品安全快速筛查技术走进家庭,希望可以形成倒逼机制,以此促进食品安全问题从源头上解决,最大程度地避免食品安全事故风险。 /p
  • 质检总局:进一步简政放权 引入“负面清单”模式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1月6日说,要处理好质检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引入“负面清单”模式,除直接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和反欺诈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他的要逐步取消。   支树平在当日召开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说,各级质检部门要对现有的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确保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该管的要管得住,努力净化市场环境。坚持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不讲诚信、进出口逃避监管、伪造和骗取检验检疫证书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力规范市场秩序。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集中整治问题多发、事故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地区,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公众利益。   在监管制度方面,他说,要加快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推进召回行政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进口食用饲用农产品以及儿童用品、家用电器产品等关系人身财产安全的消费品召回管理制度,并加大缺陷汽车产品、儿童玩具召回管理力度。完善进口不合格商品的退运销毁、通报召回、责任追究等处置措施。   他说,要加快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以推进电梯监管改革为突破口,形成强化监察、监督企业、分类监管、多元共治的责任链条。加快“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鼓励推广电梯、客运索道安全责任保险,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此外,支树平表示,质检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2015年基本建成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协调配套、符合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将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推动将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整合为统一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严格限定在健康、安全、环保范畴,由国务院发布或授权批准发布。 文章转载自:新华网
  • 深圳药检院、中检院、睿科集团携手探索药品智慧监管新模式
    随着我国药品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检测方法也日益丰富,从“1.0时代”的人工检测到“2.0时代"半自动化、自动化检测,再到当下数字化的"3.0时代",睿科集团不断探索检验检测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并与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联合成立智能检验设备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智能检验设备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旨在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水平,扩大中药智能化检测范围,构建中药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跨领域交流合作新模式,为中药监管提供新方案。联合实验室重点研究开发“专家型中药智能检验机器人(Alpha Test 2)”,该项目主要针对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项目进行设计,具备自动开关盖、加液、均质、离心、倾倒分取、真空平行浓缩、视觉定容、固相萃取、涡旋、自动过滤至色谱瓶等14个功能模块。项目由3个功能平台组成,平台之间使用导轨连接,平台内的模块间采用六轴机械臂串联,可实现复杂且精细化的中药检验痕量分析提取流水线操作。Alpha Test 2还可由STR转送机器人衔接,直接与分析仪器串联,进行上机分析,一即一切,一步到位!未来我们将持续携手更多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聚集产业发展需求,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打造真正的智能检验实验室,逐步实现在试剂试药仓储、器具清洁、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四大体系的无人工干预,满足全过程的可追溯和数据完整性,更好地为支撑政府智慧监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 “抗原筛查+核酸检测”模式或成抗疫“新打法”
    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抗原筛查+核酸检测”模式或将成为社会面清零的“新打法”。  今年3月,我国明确了“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的政策。在上海和吉林等疫情严峻地区,抗原检测已成为发现早期感染者或潜在病例的重要筛查手段。  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我国抗原检测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未来这一筛查手段是否有可能在更多省市和更多场景里大规模推广?  抗原检测可以用在哪里?  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检测方法须动态调整。  3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明确提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率先把抗原检测用于大面积筛查的是吉林省与上海市。4月3日,上海开展了一次全市抗原检测。上海为何采取抗原检测作为筛查辅助手段?  在疫情暴发时,仅凭核酸检测难以满足全面筛查的需求。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表示,在一些大城市,如果要实现面向全员的核酸检测,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要确保人群中所有的感染者都被发现,有时候还需要进行多轮检测,检测压力大,此时抗原检测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新冠抗原检测的应用场景不止于此。  近日,上海宣布,4月2日零时起,离沪人员除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须提供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科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在没有大规模核酸检测时,市民出行要先到核酸检测点采样,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一般需要4—6小时,时间非常紧张。这种情况下抗原检测阴性结果更像是“自证清白”,大大减少了出行的不便。  灵敏性低掣肘抗原检测推广  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灵敏性较低,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的状况,这一“瑕疵”是抗原检测在推广中面临的一大“硬伤”。  赵卫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目前我国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盒,敏感性在85%—99%之间,特异性也在95%—99%之间,“但是还都没有达到100%”。  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检验科专家王瑞(化名)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相关部门正在开展大样本的临床实验,验证国内不同厂家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性能,“在抗原检测性能暂时没有权威说法的时候,各地的态度会比较保守”。  “讨论是否要大规模推广抗原自检还为时过早。”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伍绍国表示,一方面,在居民自我检测过程中,采样流程是否规范,采样拭子是否足够深入,停留时间是否足够长,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另一方面,低风险地区人群进行抗原检测存在较多假阳性,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传染病学专家卢洪洲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抗原检测试剂应用了一些新技术后灵敏度大大提高,但仍然显著低于核酸检测,通常只能检出强阳性样本,因此必然存在漏检的情况。  他认为,在我国现行的防疫政策下,还不适合以抗原自测结果作为就医、出行和进入公共场所的依据。  抗原检测结果与健康码同步还有多远?  3月22日,广州部分连锁药店正式上架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不少市民都对抗原检测存在好奇,但由于检测结果不能在健康码上展示,更无法作为出入场所的某种“通行证”,所以暂时没有购买需求。  各地正在不断完善抗原检测的配套工作。首先是打通抗原检测与健康码等数据平台之间的通路。  3月31日,上海明确,居民可以在“疫测达”小程序上传抗原检测结果并在“随申码”上查询。此前,吉林省在“吉事办”上线“新冠抗原自测上报”功能,可自行上报结果。  在广东,据媒体报道,抗原检测结果可上传至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研发的“穗康生活”小程序。但目前,粤康码和穗康码尚未上线“新冠抗原自测上报”功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主任杨广黔说,如果是在医院做抗原检测,可以利用原来上传核酸检测结果的接口,将结果上传至广东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再对接穗康码和粤康码平台。但“对于抗原自测,这一套流程就走不通了”。  因此,建立抗原自检管理平台势在必行。但杨广黔认为,“自测结果究竟上传到哪个平台,需要上传哪些信息,谁有采集数据的权限,都需要进一步商榷”。
  • 2014年检验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2105亿元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加快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工作。《通知》提出,到2015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整合,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到位,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业内预期,上述文件出台后,检验检测行业将由国有机构垄断的局面有望改变,民营检测和第三方检测市场将迎来重大机会。   检验检测机构是高技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服务民生工程、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作为一种资源,70%~80%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拥有政府背景,其资源配置主导权在政府手里。   潜力:空间巨大   检验检测认证整合加速,机构更加多元化,市场化发展趋势更明显。这将是对我国检验检测发展趋势最精确的描述。对于此次整合,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检验检测行业将迎来政策支持的重大机遇。整合不是可怕的事情,是好的机遇,如果再加上政策激励,行业将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目前,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正在超速发展。据国家认监委预计,2013年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为1678亿元,2014年为2105亿元,2015年为2574亿元。从今后发展方向看,检验检测认证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做大做强是发展方向。   在行业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市场化改革之下,国内检测行业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与此同时,外资检测企业也有更多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业内预期,上述文件出台后,检验检测行业由国有机构垄断的局面将有所改变,民营检测和第三方检测市场将迎来重大机会。   转型:产业模式   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体制必须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检验检测与其他机构改革最大的区别是拥有庞大的技术机构。实际上,从根本上看,改革中最主要的是要把对检验检测认证的认识,从事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产业发展模式。这需要通过两类机构、3种途径提供检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实现3个趋势。   两类机构主要包括公益性政府检验检测机构和经营性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前者为政府监管和政策法规建设提供支撑,为重大国计民生检验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对社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后者研究先进的测量科学技术,依据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等对商品性能进行市场化检验检测,根据数据对商品质量的符合性做出科学、公正的合格评定。   3种途径主要指:一是政府部门建立政府实验室,维护和发展测量技术设施,满足政府监管和国计民生检测的需要 二是政府购买社会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满足公益性公共检测服务 三是政府认可社会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   通过产业模式的形成,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预期将出现3个趋势。一是检测机构规模化。国际上实力较强、历史底蕴深厚或者政府背景突出的机构都有向综合性、规模化、全能型机构发展的趋势。企业一般的需求是一种综合性需求,检验检测、计量校准、认证认可及标准化服务契合这种需求,所以,国外检验检测机构,如SGS、Tü V均发展综合能力。二是检测业务市场化。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将检验检测业务更多地转变为市场化业务。三是检测标准国际化。检验检测标准的国际化与多边互认不断扩大,区域统一或国际统一的行业质量标准和行业认证体系不断强化。国际化标准以及全球联网的检验检测机构恰恰能使厂商经过一次检验检测就能获得通行多国的证书。检验检测标准的国际统一化使得在标准制定中有较多话语权的欧美国际检验检测机构能够主导发展方向,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路径:全面提升   如何把整合看作一种机遇,按照&ldquo 专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rdquo 发展路径促进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相关部门领导人提出了全面提升的4个关键。   一要推进专业化提升。主要解决&ldquo 做专做精&rdquo 的问题。提升检验检测、科研创新、标准研制和综合服务等4种核心能力,做专做精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由提供单一检测认证服务向提供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等综合服务发展。   二要推进集团化整合。主要解决做强做大的问题。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资源,通过集团化整合方式做强做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引导各类检验检测机构集聚发展,推动检验检测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要推进市场化运营。主要解决&ldquo 体制机制&rdquo 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检测市场占有份额。   四要推进国际化发展。主要解决&ldquo 发展方向&rdquo 的问题。扩大检测领域对外开放,提高检验检测市场国际占有率,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检测能力国际互认,深化检测科技国际合作,努力开拓国际检测市场。
  • 辽宁“四位一体”检测技术模式探索食品安全检测新路径
    小试剂盒要做成“大产业” 辽宁“四位一体”检测技术模式探索食品安全检测新路径      科技攻关   兔年春节前夕,由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承担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课题《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该课题首次采用JAVA语言B/S架构,建立了一套包括国家、省、地方三级操作界面和进出口动物源、植物源、加工食品六个模块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监控计划制定、计划分解、监控数据传递、监控结果统计与分析、监控报告起草等软件管理功能,保证了残留监控管理过程及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动态性和即时性。   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将上述研究成果列入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计划,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科研+专利+标准+产业化应用”四位一体   所谓“科研+专利+标准+产业化应用”四位一体的检测技术创新模式,一是在科研项目立项、申请等方面,密切围绕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的特点,与检验检疫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重点解决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难题,确保所承担和完成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在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市场开发空间。二是在项目和课题研究中立足于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确保所完成的科研课题具有创新性,拥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三是不断地将这些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陆续地制订成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使新技术在检验检疫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标准依据。四是将这些具有重要引领性创新和推广应用价值的专利技术,在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发布实施的基础上,在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成熟产品则实现产业化并推广销售。将上述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检疫技术运行体系,既拓宽检验检疫把关新领域,又保证检测结果快而准。 瑞士专家与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从科研到专利、标准化再到实际应用,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在食品安全检测之路上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能够取得积极社会效果的创新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其对于检测技术领域改革创新的示范意义已经开始显现。   小试剂盒做出“大文章”   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周兴伟介绍,转基因检测技术早在科研立项阶段,重点实验室就瞄准当今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这一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检验检疫业务实际,从填补国内相关科研空白的小小“试剂盒”入手,做出了一篇篇“大文章”。   目前,重点实验室转基因产品检测使用的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关键试剂,在为国家节省大量财力的同时,打破了国外企图垄断国内转基因产品检测试剂盒的局面,使得国外转基因产品检测试剂盒始终没能进入国内市场,提高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重点实验室获得的“用于转基因玉米实时荧光PCR检测的探针序列和试剂盒”和“用于转基因油菜实时PCR检测的探针序列和试剂盒”等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成功应用于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 2009年,由重点实验室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微生物高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重大课题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解决了食品微生物从多目标菌一次复合增菌、一次提取核酸、多目标菌一次同时检测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难题,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节能、节时、节力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食源致病菌检测方面全部取代国外昂贵的商业化试剂盒。   基于这一体系,辽宁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自2005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科研制标及实际应用取得了累累硕果:   近几年来,重点实验室组织完成了多项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国际实验室间能力验证项目,如APLAC T046“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APLAC T047“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计划”、APLAC T050“虾中硝基呋喃代谢物能力验证”和APLAC T056“大米农药残留量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等。同时,还组织完成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 T0158“食品添加剂毒性测试能力验证计划”,CNAL T0159“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CNAL T0160“毒麦检疫鉴定能力验证计划”和CNAL T0161“牛羊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等能力验证项目。这些能力验证项目分别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国际多项空白。   2009年10月27日,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输韩大米221项农药残留MSM检测方法开发任务,自10月27日项目启动至11月30日,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前期调研、文献搜集、技术开发路线设计,最终采用GC/MS、LC/MS/MS、GC、LC等共6个方法完成了研发任务,并于12月31日通过了CNAS的现场评审并提交扩项评审材料,保证了输韩大米的顺利出口,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010年7月,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20项细菌核酸国家标准样品。该批细菌核酸国家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解决了细菌核酸标准样品高效稳态制备核酸、保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等关键制备技术难题 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开发的5种能力验证标准样品已获得专利并已经投放市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关提速的深层次效应   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由食品安全带来的国际贸易问题日显突出。发达国家凭借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等优势,实施以检测标准为基础的贸易技术性屏障,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走“专、特、精、新”研发之路的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加快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和通关速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令人可喜的初步成效。   2010年10月,由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五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原荧光PCR和基因芯片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试剂盒的研制》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开发的cDNA基因芯片可同时高通量检测五种猪繁殖障碍疾病病毒(PRRSV、JEV、PPV、PRV、PCV-2),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在4小时内即可得出全部检测结果,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所需2天的检测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出入境种猪的快速筛查和国内猪场对这几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cDNA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1月23日,由重点实验室首次承担的大连市地方科研项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胶体金试纸的研制”,经过课题组两年的潜心攻关,顺利通过由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验收鉴定。该课题制备出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单克隆抗体,将其作为捕捉抗体,结合多抗组装制备成胶体金试纸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研制的试纸条快速便捷、特异敏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的检测提供新的检测技术,尤其适用于基层兽医部门及相关实验室的快速检测,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再次顺利通过了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验收组的验收,验收组充分肯定该实验室在支持辽宁省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希望实验室充分发挥资源及技术优势,强化“检、学、研”合作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 高内涵在模式生物中的应用(二)
    高内涵系统不仅仅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细胞模型,对各种小型的模式生物也非常友好,通过将这些模式生物放在微孔板中,我们就可以用高内涵系统来拍摄和分析它们。本期,我们将继续介绍高内涵与这些模式生物的故事。拟南芥拟南芥为两年生草本,一般可长到7-40厘米,是植物学最为常见的模式生物。其幼苗、根、茎、叶、原生质体均可在高内涵上进行自动成像和分析。实验一高内涵用于研究活体拟南芥全叶组织中膜运输的调节,40倍水浸式物镜对拟南芥叶片进行多层扫描,使用高内涵分析软件Harmony识别膜泡转运体,统计其数目、荧光强度、定位等参数[2](如下图)。秀丽隐杆线虫秀丽隐杆线虫在遗传与发育生物学、行为与神经生物学、衰老与寿命、人类遗传性疾病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成虫体长为1mm,通身透明。一般首先对秀丽线虫进行麻醉,再进行高内涵拍摄。实验一分析不同药物处理后秀丽线虫的数量和荧光强度,10倍物镜拍摄多个视野,高内涵分析软件Harmony识别不同线虫,计数并分析线虫的荧光强度[3](如下图)。小型藻类藻类的生长、繁殖与水体环境密切相关,常作为水体污染指示物,用于对水体的实时监测中。小型藻类可放置于微孔板中,通过离心使其贴底,从而进行高内涵的拍摄,根据研究内容不同,一般采用20倍-63倍水浸式物镜进行成像。很多研究中通过对叶绿体的成像来判断藻类的状态,成像过程需要设置针对叶绿素自发荧光特殊的检测方法,即通过设定激发光和发射光,定义一个新的通道(excitation 460-490nm,emission 655-705nm)。实验一藻类用于检测水质污染,本研究中,模拟微塑料水质污染,检验裸藻的生长状态,采用20倍水浸式物镜(NA 1.0) 进行成像,绿色为微塑料,红色为叶绿素。(如下图)生长状态不好的裸藻叶绿素荧光强度减弱,形态发生变化。(如下图)左图为Harmony软件识别裸藻细胞,中间图为通过形态区分形态正常的梭状裸藻(红色)和因毒性变圆的裸藻(绿色),右图为通过荧光强度区分死亡裸藻(绿色)和存活裸藻(红色)。参考文献2.High-throughput confocal imaging of intact live tissue enables quantification of membrane trafficking in Arabidopsis. Plant Physiol. 2010 Nov 154(3):1096-104. doi: 10.1104/pp.110.160325. Epub 2010 Sep 14.3.Expanding the Biological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 A Phenotypic Screening Strategy for Anthelmintic Drug Discovery Using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LAS Discov. 2019 Aug 24(7):755-765. doi: 10.1177/2472555219851130. Epub 2019 Jun 10.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全球,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交流互鉴 共促发展|探索医学研究与实践新模式
    探索医学研究与实践新模式2月23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樊恒及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王峰、屠艳烨、孙琦、周云等一行人莅临新芝生物参观交流。新芝生物董事长周芳女士携新芝生物高管团队热情接待,并亲自带领来宾参观新芝生物创想馆。交流会议上,来自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各位专家老师,结合自己在临床一线多年的从业经验,分享了当前临床检验的现状,深入浅出地剖析当下切实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见解与看法。新芝生物也就专家分享,提出了新的仪器开发思路,探讨解决方案新模式。在医院临床微生物检测领域,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流程繁琐时间长,大量依赖人工参与,其检测结果时效性与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一直是个难题,尤其是在高通量的耐药菌药敏检测领域。目前新芝生物自主研发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MGC-200具有如下优点:优点1、有效解放人力:自动测量,避免熬夜;自动绘制曲线,减少繁杂的计算绘图。2、适用范围广:可实现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噬菌体等的在线监测培养。3、结果准确:培养过程不受干扰,减少污染风险,检测结果更准确。4、节省试剂耗材:节省50%以上试剂;节省90%的吸头等优点。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 在优化医院临床微生物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方面,尤其在临床多重耐药菌的药敏性测试过程,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一设备在加速诊断过程、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等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构建出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进步的蓝图。▲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MGC-200新芝生物35年来,一直坚定以新致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始终关注解决实际难题,坚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通过本次与医院一线的专家深度交流,相信新芝一定能够为医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 莱伯泰科开启验室设备iTouch控制模式时代
    莱伯泰科公司**正式推出iTouch触摸控制器,开启了分析仪器和实验室设备控制模式新时代。 莱伯泰科iTouch控制器集莱伯泰科多年研发智能控制器的经验,将触摸型智能控制概念应用到实验室的产品控制上,在功能、外观、人性化控制、易操作上有了突破性的改变。触摸控制、方便、快捷、稳定、通用成为iTouch的**特点。 iTouch控制器选用公共控制平台,目前可以控制莱伯泰科的DigiBlock、电热板、溶剂浓缩、GPC、温控产品等产品,甚至可以控制整个实验室的风、气、电、温度等,可以与LIMS连接。 iTouch的产品将开启实验室的自动化,智能化,IT化的新时代。 iTouch控制应用咧子: DigiBlock消解仪控制和应用 ◆ 多用户管理模式,用于建立标准方法,可存储上万种方法。 ◆ 20段的程序升温功能,能实现图谱显示,可编辑、设定升温速率和保持时间, ◆ 可设定提示加酸、补酸时间位点 ◆ 实验过程中的实时图谱跟踪、数据采集、自动保存 ◆ 高低温报警机制 ◆ 内外温度传感器的转换功能 ◆ 多种语言操作界面,包括:汉语,英语,日语,西班牙语,俄语 ◆ 支持SD存储卡,U盘等,方便用户导出处理实验数据 ◆ 日志管理,便于查看之前的操作信息。 强大的控制系统会使LabTech的仪器、设备更加强大、完美。选择iTouch控制系统,将给您带来全新的使用理念和完美的感觉体验。LabTech将帮助您建立更加便捷、智能、高效的实验室。实现我们的口号:You Lab,Our Tech!
  • 再次突破!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利用固态量子存储器和外置纠缠光源,首次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多模式量子中继。该成果6月2日23点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图1 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器实现量子中继的原理示意图由于单光子在光纤传输中的指数级损耗问题,量子态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被限制在百公里量级。为了建立起全国乃至全球的量子网络,需要采用量子中继方案。其基本思路是把长程纠缠传输的任务分解为多段短距离的基本链路,在基本链路上建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纠缠,然后利用纠缠交换技术把量子纠缠扩展至目标距离。国际上已有的量子中继基本链路均基于发射型量子存储器构建,其纠缠光子是由存储器本身发射出来的。这种架构难以同时支持确定性光子发射和多模式复用存储,从根本上限制了纠缠分发的速率。理论研究表明,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器的量子中继架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架构把量子存储器和量子光源分离开来,故能同时兼容确定性光子源和多模式复用,是目前理论上通信速率最优的量子中继方案。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长期从事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晶体的固态量子存储器的研究,近十年不断提升固态量子存储的性能指标以满足量子中继的技术需求,包括使存储保真度达99.9%、模式数达100个、光存储寿命达1小时等。在本实验中,研究组基于参量下转换技术制备了两套纠缠光源,并基于独创的“三明治”结构制备了两套固态量子存储器。每对纠缠光子中的一个光子被三明治型量子存储器所存储,而每对纠缠光子中的另一个光子被同时传输至中间站点进行贝尔态检验。一次成功的贝尔态检验会完成一次成功的纠缠交换操作,使得两个空间分离3.5米的固态量子存储器之间建立起量子纠缠,尽管这两个存储器没有发生任何直接的相互作用。量子中继基本链路的演示实验中实现了4个时间模式的复用,使得纠缠分发的速率提升了4倍,实测的纠缠保真度达到了80.4%。该工作证实了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构建量子中继的可行性,并首次展现了多模式复用在量子中继中的加速作用。该成果为量子中继的发展研究开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为实用化高速量子网络的构建打下基础。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The present work focuses on the ensemble approach, which ha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in the context of quantum repeater applications, multiplexing for instance(这个实验采用系综存储器,在量子中继应用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比如多模式复用)”;“the demonstration is a very straight forward and clean demonstration of the quantum repeater elementary link… it is a significant accomplishment that will form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这个实验是对量子中继器基本链路的一个非常直接和清晰的演示,… … 这是一项重要的成就,将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such is a major accomplishment towards realizing long-distance quantum networks on land(这是在地面上实现远距离量子网络的一项重大成就)”。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后刘肖和博士研究生胡军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安徽省以及中国科学院的资助。周宗权得到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505-3 图2 实验装置图(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部)
  • analytica China 2014 看检测技术助力探索最佳的化工生产模式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如何实现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而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将是化工行业发展大势所趋。在传统化工生产中,由于缺乏高效分离、纯化和快速鉴定技术,往往会造成原料未得到充分利用、生产率低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不仅能优化工艺、推动化工行业的稳步发展,更能助力探索化工行业的最佳生产模式。   作为引领分析检测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2014)将于2014年9月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展示面积将超过30,000平方米。安捷伦、岛津、赛默飞世尔、PerkinElmer、岛津、布鲁克、梅特勒托利多、日立、安东帕、江苏天瑞、上海天美等众多知名仪器厂商将齐聚申城,携带其应用于化工行业的仪器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analytica China 2014,与您共同探索化工行业的先进生产模式。通过参与本届展会,您不仅能深刻体会检测技术、产品在石化行业、煤化工及精细化工行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还将领略到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   石化、煤化工:立足技术创新为根本   当前,在石化行业的市场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式下,保证技术和应用持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检测技术与产品能够在化工生产过程的质控、工艺优化以及技术创新等各个环节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金秋九月,全球领先的实验室和在线过程分析仪器公司PAC, 本次携旗下包括历史悠久,技术领先的各种产品线及品牌如AC Analytical Controls、Cambridge Viscosity、PetroSpec等,首次亮相analytica China 2014在炼油、石化, 生物燃料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油和化学工业领先的分析仪器解决方案供应商PerkinElmer将在本次展会上展示其在石化行业的各种解决方案,如为石化和现代煤化工行业提供包括炼厂气分析仪、天然气分析仪等130余种分析仪的交钥匙式的气相色谱解决方案。安捷伦将携其紧凑台式设计的4200 MP-AES 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亮相展会,4200 MP-AES具有强劲稳健的氮气等离子体,性能优异的固态CCD检测器,适用于多种类型样品中的无机元素检测。此外,来自气体行业的领导品牌林德也参加了本次展会,展出专门用于实验检测领域的高端特种气体产品,及集中供气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精细化工: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并重   精细化工不仅是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更是化工行业中日趋激烈的竞争焦点。要促进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是根本,而应用科学检测手段与产品优化生产工艺也至为关键,以HPLC为典型代表的多种LC及LCMS分析系统,在制药及精细化工领域可用于对确定合成化合物分子质量或者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监控。除石化、煤化工行业应用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外,analytica China2014还将重点展出在适用于精细化工行业中复杂样品分析的设备。岛津公司将携其具有超低杂散光和超宽测光范围的UV-2700/2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亮相本届展会,可应用于医药、环境,化工等行业中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作为解决复杂分析的强有力工具&mdash &mdash 岛津MDGC/TQ8030多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系统则适合石油、化工、香料、医药等领域中复杂样品的分析。   analytica China 2014饕餮:技术盛宴异彩纷呈   analytica China不仅是展示分析检测最前沿技术与产品的平台,还肩负着传递行业先进技术的使命。展会同期举办的专业研讨会历来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也是科学技术和行业技术相互传递的理想平台。作为analytica China的专业品牌会议&mdash &mdash 第七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将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汪尔康院士、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林金明教授等多位专家莅临现场,围绕&ldquo 分析化学&mdash &mdash 我们身边的科学&rdquo 主题展开讨论,让您在聆听国际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同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同时,9月25日以&ldquo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rdquo 为主题的培训会,特邀德国弗里德理西-席勒&bull 耶拿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主任Gerhard K. E. Scriba教授担任演讲嘉宾,与听众分享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基础知识,包括仪器认证、方法开发和检验、方法移用和检验,以及基于ICH、 USP、FDA和EMA的偏差评估,并着重介绍其在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分离技术中的应用。   观众预登记火热进行中   analytica China 2014观众预登记正在火热进行中,立即登入www.a-c.cn或添加微信号analyticaChina进行在线注册,即可轻松获取电子观众胸卡,同时还将获得展会会刊、欢迎礼包等多项优惠。
  • 检测大整合:集团化运营将成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新模式?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从去年2月机构整合文件的发布,到今年3月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出台,上至管理部门,下至地方各局,各地整合动作频频。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整合动作似乎“小”了许多。除了质检总局出台的系统内机构整合指导意见,以及贵州、甘肃、湖北等中西部的几个省份的一系列举措,关于整合工作的内容,确实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节奏。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由此也可见,机构整合工作已经完成了前期的部署、动员,进入了更加复杂的操作层面。因此,整合的动态会趋于平静,毕竟按照国务院转发的整合指导意见,机构整合的总体目标实现将至2020年,在政策出台上,很多事情需要从长计议。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但是,在已经进行的机构整合中,一个词汇不容忽视,那就是组建集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盘点去年以来,各地或者各系统发布的文件、召开的会议、以及已经完成的动作,组建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已近10家。加上已经运作相对成熟的中检集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华测检测认证集团等大的机构,这些新组建的集团公司,同样将成为未来检测认证行业的主力军。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或许未来,检测认证行业将成为国内“集团军”对垒外资机构的局面。那么,目前已经筹建或者即将筹建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又有哪些呢?下面根据相关报道,一起来盘点一下。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1 重庆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完成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上周五(6日),重庆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组建,这成为近期检测认证行业内的一个不小的动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据介绍,该公司将在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现有检定、监督检验业务外,开展校准、测试、检验、认证、仪器设备销售、维修等服务。业务范围涉及计量器具校准,计量产品检验、维护,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黄金珠宝、食品、化妆品检测等多个领域。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这次整合是根据《关于同意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投资组建重庆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完成的。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2 中国特检集团有望年底正式挂牌成立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在今年6月,质检总局在成都召开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专项小组座谈会,对前一阶段质检系统整合改革进行总结,对2015年整合工作计划进行完善。在这次会议上,三大检验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浮出水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据有关消息透露,中国特检集团已于2014年底正式启动组建工作,已形成组建方案上报总局和中央编办审批,力争在年底前正式挂牌成立。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其实,中国特检集团的组建工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去年11月,中国特检院、青岛特检院、宁波特检院等8家单位共同举办了组建中国特检集团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而到今年6月,集团发起的成员单位由举行签字仪式时的8家,陆续增加到了15家。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在组建方案中明确,中国特检集团将参照国际惯例逐步探索改造成非营利性机构,力争在2020年以前发展成为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大型检验认证集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3 长江检测认证集团组建方案基本完成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同样是6月的座谈会,从湖北省质监局代表所做发言中获悉,长江检测认证集团组建方案已基本完成,即将以省政府文件正式印发实施。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组建长江检测认证集团的工作是14年9月,湖北省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进行部署后,组建筹备工作正式启动。按照目前的组建方案,根据组建思路:整合进入集团的机构主要是湖北质监系统省本级7家技术机构和重点市州质监系统9家技术机构,其中包括1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下一步,再以集团为主体,推动同城同类和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检验检测机构以资产为纽带加入集团,引进境内外重要战略投资者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4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年底前将投入运营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到2020年,将把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打造为具有知名品牌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检验检测集团。这是广州市质监局在上述座谈会发言时,提到的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工作思路。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该代表同时透露,《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组建方案(草案)》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后,最终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上报广州市政府。2015年底前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将投入运营。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集团定位为市管大型国有集团企业,原则上不再开展公益性检验检测业务,集团成立后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存在,由市质监局代管,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条件成熟后,集团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采用转让收购、品牌加盟等方式,跨行业跨地区整合相关检验检测认证业务。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5 上海、安徽欲打造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今年3月份,有媒体报道,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与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媒体报道,此举也是两地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培育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因此有猜测,两地欲打造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根据战略合作内容,双方将在以下10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一是人员交流与培养。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二是技术经验共享与科研项目共同研发。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三是业务、项目合作与开拓。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四是仪器设备共享。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五是制定共同发展规划。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六是逐步实施统一管理模式。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七是信息化共享。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八是应急援助。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九是统一对外宣传、树立品牌形象。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十是建立决策沟通机制。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6 方圆将组建认证检验集团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今年4月,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成立了方圆标志认证检验集团筹建领导小组,将切实推进方圆与质检系统内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重组,构建股份制方圆标志认证检验集团。同时召开了筹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了领导小组及下设工作组的人员构成、目标任务及后续工作要求与安排等。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在今年3月质检总局正式印发《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做出部署。《指导意见》中明确,支持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发挥品牌与全国性网络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与质检系统内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资源整合,重组构建股份制方圆标志检验认证集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7 甘肃将组建2个检测集团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去年1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第60次常委会议,对加快甘肃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做了专题研究。甘肃将省质监局所属的甘肃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和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作为试点,整合省内同类机构,形成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集团 以归口省工信委管理的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作为试点单位,整合省内建材行业检验检测机构,形成甘肃建材产品检验检测股份集团 在市级层面,在庆阳市进行区域性整合试点,以庆阳市产品质量检验所为基础,将市属国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成庆阳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总结经验,逐步推进。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8 成检公司同城整合整体效能基本实现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检公司)没有在名字中加入“集团”二字, 但其却开创了全国省与副省级城市质检机构整合的先例,并且已经运行了一年多时间,整体效能基本实现。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据悉,成检公司现已拥有建材、包装、家具、光伏等10个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固定资产10亿元,其中检验检测仪器设备7200余台(套),总价值约近4亿元。拥有一支集管理、专业技术和营销“三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公司还具备石化、电器、珠宝、轻工、包装等4100余种产品、10700余个参数的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特别是发挥公司化运作体制优势,成功取得了建设工地材料见证检测资质,消防产品见证检测也获得四川省消防总队批准。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公司整合后检测业务持续增长,仅2014年就完成工业产品检验任务40704批次,完成食品检测45340批次,形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书》203份。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机构整合,将成为检测认证行业未来几年的话题。而组建检测认证集团,或将成为整合工作的破局之选。如今,质检改革、机构整合都已进入深水区,寻找一条适合机构发展、符合当地检测认证市场的整合之路,成为地方各局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机构整合破局,除了组建集团,期待有更多的模式,成为大家参考学习的范本。 /span /p p br/ /p
  • BCEIA 2015:储晓刚谈食品安全有效监管模式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5年10月27日,BCEIA 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同期,主题为“仪器分析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分论坛在当天上午召开。该论坛一共安排有五个报告,其中四个报告主要是厂商代表介绍其公司的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及在具体检测应用上的优点。 /p p   然而令参会者回味无穷的是,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储晓刚博士的报告中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该观点让人们思考:分析仪器作为一种工具,该如何使用才能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该报告题目为“食品安全速测技术装备需求与有效监管模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f5c2a4bc-9b25-4f65-9f7f-84e4bca1dbcd.jpg" title=" IMG_020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储晓刚 /strong /span /p p   储晓刚在报告最后得出观点,“源头速测和现场检测并辅以确证检测可以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在得出观点之前,他首先分析了食品安全“全链条”上需要通过检测控制的关键点都有哪些。储晓刚介绍说,食品风险物质带入途径主要有:食品源头种植环节中使用的化学投入品及动物性食品养殖环节中的用药 食品加工环节中的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包装材料等 在流通环节中致病微生物污染、霉菌毒素、掺假做假、非法添加等。储晓刚认为,在这些关键控制环节上,加以有效的仪器检测才能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p p   选择什么仪器才能让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呢?食品农产品的源头监管中是重中之重,然后采用抽样并送实验室的检测模式显然是不适合的。食品加工环节中如:原料进厂及流通环节中如:超市、集贸市场等,这些环节中的检测要求快速出结果。这表明: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环节需要食品安全速测技术装备。食品安全速测技术由于检测速度快、便携等特点,可在现场应对高强度、多样品的快速初筛工作。对于检测结果有异议的,还需确证检测予以辅助。只有源头速测和现场检测并辅以确证检测,才可有效把控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进而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p p   那么食品安全速测技术装备需求与发展趋势有哪些呢?储晓刚概括了几点:酶联免疫学检测技术将有广泛的应用 现场检测技术(快速比色、免疫学等)中,快速样品处理是关键 多功能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多种成分同时检测或一机多用)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自动化检测技术(全程自动化或是部分自动在线监测等)越来越受重视 真伪识别检测技术(食品真实属性鉴别等)潜力巨大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等)是当前热点等。 /p p   除此之外,储晓刚在报告中介绍了几款具备发明专利的现场速测产品,包括快速动物组织样品处理装置、超快速样液浓缩装置。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撰稿:孙立桐 /p
  • 中纪委点名严打!这种仪器买卖模式属违法行为!
    导读:本期《视角》栏目我们来聊聊近期似乎“沉寂”了很久的医疗反腐。01临床实验室设备采购“大变天”?去年,老鱼曾发过一篇《罚没464万! 仪器这样销售属商业贿赂》,文中提到:设备投放曾是临床实验室引进新项目、新设备常见的模式。科室在引进设备时,无须支付购置费用或租金,而由设备供应商免费投放提供设备,通过使用仪器设备产生的利润完全归医院所有,投放设备的供应商只是通过医院购买该设备配套耗材、试剂来回收成本和获取利润。一般说来,设备投放有两种情形:一是将设备所有权免费转移给客户,供应商和医院约定设备投放期,在此期限内,医院需向供应商购买该设备配套试剂、耗材。如果采购量达标无须支付对价,不达标则需按照约定部分支付或全部支付设备的对价。二是将设备的使用权免费转移给医院,如果医院采购设备配套试剂或耗材数量达标,则无须支付租金,不达标则按照约定支付租金。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对供应商来说,可以确保投入成本的收回和取得既定经济效益;对医院来说,当设备购置资金不足时,在确保具有相当耗材、试剂采购量的情况下,也是保障医院及时引进设备的有效方法。而绑定销量和(或)限定采购渠道的设备投放,以此来争取交易、竞争优势,排挤竞争对手,产生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的后果,这是捆绑耗材和配套设备销售型设备投放在以往案例中经常被定性为商业贿赂行为的原因。此文一处,IVD行业“大乱阵脚”,长期以来的销售策略一时间被定性为“违法”而且处罚力度很大,从业者纷纷讨论未来将何去何从?02反腐风暴下仍“顶风作案”近期,又有一则相似案例被曝光:1月10日,安徽省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宿州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二批)》的公告。其中披露,宿州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查处安徽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采取财物手段谋取不正当交易机会一案。具体情况如下:2022年11月1日,执法人员依法对宿州某医院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医院化验室使用有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1台,该医院现场未能提供上述4台仪器的购进票据。经查,当事人于2021年1月20日与该医院签订了1份为期五年的合作合同,约定合作期间向该医院免费提供4台仪器使用(合作到期后将仪器收回),限制该医院所需的仪器配套检验耗材试剂必须从当事人处采购,且对每台仪器所需配套检验耗材的年度平均试剂采购量分别做出了最低额度限制规定。从当事人与该医院签订合作合同之日起至2022年8月,当事人向该医院销售以上4台仪器配套试剂共计242490元,当事人的违法经营额为242490元。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构成采用财物手段谋取不正当交易机会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九条规定,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可见,尽管医疗反腐大旗在2023年挥舞的如火如荼,可是市场上仍然有企业和员工熟视无睹、“顶风作案”。是什么导致这样的行为?是风口行业巨大利益的驱使还是大环境下为了生计的铤而走险?还是对法不责众的莫名自信还是对法网恢恢的侥幸心理?03严打采购乱象,处罚加码1月8日,中纪委官网发布题为《奋力谱写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写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召开之际》的头条文章,再度点名医疗反腐。文章提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协助党中央首次制定《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加强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明确反腐败斗争的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的深度广度。加大对金融、国企、医疗、粮食购销、乡村振兴、烟草、体育和统计等领域案件查处的力度,对比较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众所周知,医疗器械领域设备耗材采购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之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江苏持续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有力监督促专项整治走深走实》中提到,自2017年至2019年,江苏省查处医用耗材采购贿赂案件占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46.7%,已超过药品回扣案件,位居首位。近年来,针对医疗器械采购的监管逐步细化,隐蔽利益输送链条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去年11月,财政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属于政府采购领域医疗器械的招投标将迎来更为严格的监管。去年12月,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严格落实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政策,明确职责划分与归口管理,确定药品、医用耗材、仪器设备、科研试剂等品类多、金额大的物资和设备,以及信息系统、委托(购买)服务、工程物资等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管控环节和控制措施。大型设备采购方面,严格按规定程序配置各类设备资产,严禁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行为,落实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近日第五轮全国大型医院巡查正式启动,围绕行风热点问题,重点巡查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落实情况。在历次医院大巡查中,药械招采与使用都是重点内容,像“定制式”招投标、“规避式”委托采购、“供股式”入股分红等隐形变异的利益输送方式均在巡查的覆盖范围之中。短期看来,医疗反腐对医疗仪器设备领域一定会造成不小的震动,原有长期形成的“行业特色销售手段”也将成为历史。长期看来可整顿行业采购乱象,未来会有新的销售手段浮出水面还是行业销售行为走向清朗,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
  • 任筑山谈“食药总局”改革:任何模式都行得通,关键在于实施细节
    任筑山(美国前农业部副部长)   中国从没有一点食品安全概念到如今的重视、改变,五六年间能有这样的进步,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如今从中央到县市,食品安全体系已经启动,各方面都很重视。尤其上海世博会在6个月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从生产、加工到经营的食品链很长,在以前,中国很多部门在监管,资源分散,部门之间联系不够,各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新一轮的改革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总体来说,是朝好的方向发展的。首先,几个部门能够很好地有机衔接,有利于实现全程无缝监管,统一职责。再者,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增加。同时对企业界来说也是有裨益的,比如规则的统一。接下来的实施细节如监管人员的任用机制等将决定进步的快慢。   但是,现在实际上仍有三个部门同时在监管,仍需各部门的协调。农业部管理源头,中间是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以及卫生部。学界对食品安全的研究也存在学术性强但实用性不够的现象,比如用昂贵的仪器做检验,虽然精细但不实用。再者,媒体以前只注重负面报道,缺少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   任何的监管模式都可行得通,我没有更欣赏哪一个,只有更合适。关键在于实施的细节,一是是否真正可以达到跟民众有直接接触 二是人的素质,尤其是监管人员的素质。在美国,农业部和FDA监管都是非常严格的。但在中国80%是散农,20%是大企业,美国刚好相反。所以说国情不同,不能完全仿照,中国需要根据国情不断探索出适合的道路。   中国以后还会出现食品安全事件,但每一次都是教育和改进的过程,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不太可能。当然中国也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经验,我认为一个好的监管模式要透明度高,比如美国农业部就有专门的顾问委员会,由31个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员组成,会议公开,透明度高。   现在全球食品安全新特征是,首先,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重视,投入越来越高。其次,全球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很多,并不是现在没有以前安全,而恰恰相反,我们如今的食品安全超过以前任何时期。但为什么消费者觉得不安全?原因一方面基于食品流通范围变大,环境因素改变,人的体质差异等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度的需要变大了。我们没有所谓的零风险,只能尽量用风险评估的方式。   面对新形势,希望新成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尽可能汲取国际上相关经验,尽量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尽可能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WHO(世界卫生组织)、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开始设立世界标准,如WHO制定三聚氰胺限量标准。中国也在积极的参与,但我认为,当前关注国内食品安全比国际贸易更重要。
  • 迪安诊断:自寻死路的商业模式
    7月19日上市新股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44),单从公司名字上看,这是家拥有高端诊疗技术的“高技术”含量公司。事实上,这样的误导确实有效,迪安诊断的中签率为0.41%,超额认购倍数达240倍,以23.5元的发行价算,发行市盈率接近40倍,这些数据都是近期新股申购中少有的。   然而,仔细看过招股书后发现,迪安诊断完全是家“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而其塑造的“服务+产品”的独特一体化商业模式实际上是“自寻死路”的商业模式。   抢“客户业务”模式的死穴   在招股书中,迪安诊断一直力图将自己塑造为一家以诊断外包服务为主的“新型公司”。在其业务与技术的介绍中,更多的篇幅是介绍诊断服务在国际上的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但实际上其收入数据却无法令人将其拉入到是一家“拥有高端技术的公司”。   迪安诊断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家诊断仪器的销售代理公司,无论其诊断服务还是产品代理,都高度依赖于世界最大的诊断产品生产商——上海罗氏诊断。2008— 2010年,迪安诊断代理上海罗氏产品的收入分别为7688万、1.03亿和1.3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39%和39% 毛利占销售毛利的比重分别为29%、25%和24%。同期,在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业务中使用上海罗氏产品所产生的收入分别为2252万、3433万和451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12%、13%和13% 毛利占销售毛利的比重分别为9%、13%和12%。   迪安诊断两大业务加起来,2010年收入中的52%、毛利中的36%均依赖于上海罗氏诊断的产品。   迪安诊断引以为傲的“服务+产品”模式希望不仅可以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业务,还可以向其提供国内外知名的诊断产品和技术支持服务等。事实上,从上面的数据以及公司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迪安诊断的商业模式更多是“产品+服务”,即在产品销售代理过程中,将客户的一些检测、诊断等业务接过来做,是在传统的器械销售代理的基础上贴上了诊断服务的“金身”。   与国际上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不同,美国目前医院附属实验室约占60%的市场份额,独立医学实验室约占1/3的市场份额,私人诊所实验室享有剩余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的医院在医学诊断服务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的公立医院众多,几乎每个医院都设有检验科,99%的医学诊断目前都集中在医院内完成,独立医学实验室所占的份额仅为1%左右。   因此,迪安诊断这种抢“客户业务”的模式,在商业上是自寻死路——如果按公司招股书中描绘的美好前景,医院大幅退出检测、诊断市场,公司在获得诊断服务高增长的同时,最主打的器械销售“产品”业务必将受到重创 如果医院进一步强化诊断等服务业务,1%的独立医学检测等服务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公司的“服务”业务将受到重创。   上百家企业抢几个亿的“蛋糕”   迪安诊断所从事的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在中国,除了有公立医院主导的特殊环境外,由于现有市场规模偏小,导致对这一行业的准确统计数据比较缺乏,全国医学诊断服务外包市场的现有规模难以精确计算。近期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各类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约为1.03万亿元,医学诊断收入通常占卫生机构总业务收入的8%—10%之间,由此推断我国医学诊断收入年约为800—1000亿元。按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所占的1%市场份额左右,这个市场目前的总容易也就是 8-10亿元左右。   根据迪安诊断招股书中所提示的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国内已有上百家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也就是说,上百家机构争夺约10亿的市场“蛋糕”。在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的情况下,迪安诊断要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无异于肉博战。   更有意思的是,公司2010年的资产规模才2.3亿元,净资产不过1.5亿元。此次23.50元的发行价,募资净额2.7亿元。也就是说,迪安诊断从规模上说已经翻了接近2倍。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在2011年年报不能实现接近2倍的增长,都说明其业务实质上是下降的。
  • 赛默飞与盘锦检验检测中心签约东北区合作实验室
    p 2015年12月30日,北京——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盘锦检验检测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东北区合作共建实验室。双方将在食品药品安全、人与动物疾病防控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p p img style=" FLOAT: none" title=" p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uepic/782faebf-4e1a-4d8a-bd42-32c5cbd39573.jpg" / /p p br/ /p p 当日,出席签约仪式的有盘锦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徐健峰、科研服务部部长周强、赛默飞中国区战略市场高级经理郑欣、色谱业务北区高级大区销售经理赖放东、色谱业务市场经理汪琼等。签约仪式上,盘锦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徐健峰和赛默飞中国区战略市场高级经理郑欣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赛默飞和盘锦检验检测中心东北区合作实验室协议。此次合作,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探讨和发展新型业务关系与业务模式,将双方的资源进行共享和集成,全面提升双方的创新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东北区合作实验室的建立也意味着双方将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赛默飞与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着眼于解决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及人与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等领域所面临的一系列持久的难题,并致力于新技术、新应用、新标准的开发以及学术技术交流和客户培训等。 /p p img title=" picture.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uepic/e0b30ec0-8d16-40c5-b465-85e8498df098.jpg" / /p p br/ /p p 据盘锦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徐健峰介绍:盘锦检验检测中心是2015年初以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整合全市七个部门八家单位的实验室组建而成的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它的整合组建是盘锦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检验检测跨多领域整合、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创新,也是顺应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时代潮流的产物。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国范围内检验检测跨多领域整合的试点工程、亮点工程、创新工程,使中心成为服务本地、辐射周边、面向全国、与国际现代化实验室相接轨的区域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此次与赛默飞的合作可谓意义非常深远,这是一个高起点的、互利双赢的合作。盘锦检验检测中心的整合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头,通过与赛默飞的合作将有效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赛默飞也可以借助盘锦检验检测中心这个平台扩大其在环渤海圈、东北三省甚至全国相关领域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希望双方精诚合作,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科研合作早日结出丰硕的成果。 /p p img title=" p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uepic/26ca05f5-a335-4ed1-bbcd-22b16681727b.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赛默飞中国区市场经理郑欣同时表示赛默飞也非常看重此次合作。赛默飞进入中国已有30多年,业务模式与思维都在与时俱进,赛默飞与客户得关系始终为伙伴关系,赛默飞愿与客户将双方能力发挥到最大化,彼此创造价值实现双赢。而色谱业务北区高级大区销售经理赖放东则认为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在当前开放的背景下不仅成功实现了转型而且进行了多领域的整合建立了综合检测实验室,已经走在了行业前方,这也是大趋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赛默飞更愿意与这样的机构进行合作。与此同时赛默飞色谱业务市场经理汪琼表示赛默飞愿与盘锦检验检测中心一起为社会做点事情,希望合作实验室在将来能够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实验室。 /p p img title=" p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uepic/ba684ab5-4dfe-4028-b279-70de33ad746a.jpg" / /p p br/ /p p 东北区合作实验室的建立将使赛默飞在履行自身使命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赛默飞愿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客户一道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 /p p & nbsp /p p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p p & nbsp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已超过30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3700名。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9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 名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thermofisher.com /p p & nbsp /p p 免费服务热线:& nbsp 8008105118& nbsp & nbsp 4006505118 /p p br/ /p
  • 大气监测:无人机、走航模式带起科技新风潮
    2021年9月3日,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运维项目(2021-2023年)-省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社会化运维项目招标,该项目预算金额为1709.0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沙尘暴自动监测站;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站以及大气组分超级监测站等。 8月31日,铜陵市城市点位VOCs自动监测站项目招标,项目预算金额为387.693万元,主要采购内容包括甲烷/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VOCs在线监测系统、标准动态校准仪、高纯零气发生器等各一套,以及该项目两年的运维服务。 此外,8月27日,内江市大气环境走航监测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该项目采购项目预算为570.5万元,项目核心产品为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和VOCs走航监测系统。 如上所述的大气监测项目,现下能见到的越来越多,在需求端上也能看出端倪。而回顾“十三五”时期,各地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完成度上还是可圈可点的。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积极推进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为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16年完成全省空气站点位优化工作,2017年完成县级空气站建设并由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直接运行管理,2018年将空气站建设延伸到乡镇(街道),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全指标全自动全覆盖和互联互通。 再如南宁市,截止2020年12月21日,南宁市区建成39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在全区率先实现市区建成区街道(乡镇)网格化监测全覆盖;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及2020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在各地积极完成“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减碳形势的大背景下,大气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市场需求也是不断地增长。在此背景下,大气污染治理开始采取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来进行支持,如当前颇受市场青睐的无人机监测模式,以及移动式走航监测车设备。 据了解,无人机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主要有三个方向,分别是无人机+可见光相机、无人机+红外成像仪和无人机+气体传感器。无人机能够快速到达污染区域,不断收集大气污染气体成分、污染源等数据,并向后方传输实时视频、图像信息,为环保部门的后续执法提供决策参考和切实证据。无人机在大气污染监测领域的应用也将使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局面。 为了24小时不间断监测城市内的大气污染情况,小型、移动式的大气监测设备也派上了用场。以安徽合肥蜀山区为例,2020年蜀山区采购基于公交车环卫车的车载走航大气监测服务,在64台公交车、环卫车上安装走航监测仪,可完成对三参数数据采集,并做好定位和数据上传。由此可见,在地方、局部等区域,大气环境监测更需要这种随时随地能掌握空气情况的设备支持。 大气环境监测微站设备也是近年来需求量上升的环境监测设备之一。其通常涉及大气环境污染6参数的监测,有多参数、低成本、在线监测、维护便捷等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保工作的“奠基石”,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基础。 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来说,在数据采集方面,空气样本经过监测站自动采样系统采集后,交由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的内容包括PM2.5、PM10等指标。分析后的数据包括每项污染物指标以特定的时间段和浓度生成一个专属数据。经过一系列的自动分析、计算,形成一个污染物浓度均值并上传到数据库。在分析数据的设备选择上,烟气分析仪、颗粒物采样分析仪这样的设备普适性很高。烟气分析仪主要作为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浓度参数的监测仪器,而颗粒物采样分析仪则是主要针对颗粒物、烟尘等固态污染物的采样设备。 业内人士也表示,环境监测数据特别重要,尤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人们了解空气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了攻坚期。作为治理大气污染、衡量环境空气质量、检验治理效果的依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大气污染治理立足于大气环境监测,以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加之完备的技术及设备,由此进一步完善大气监测网络平台,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 互联网+质管时代到来 NeoLIMS打造全新管控模式!
    当下的经济环境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生产制造业来说,若是在品质管理上没有做到严格把关,很有可能就在大浪淘沙的环境中被替代。谈起品质管理,每一个企业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板与高层苦恼于如何提高良品率,责任者苦恼于如何整理质量报告,检测人员苦恼于实验中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传统品质的管理之痛该如何解决?NeoLIMS给出了一个全新方向,在工业4.0时代,利用“互联网+”来打造快人一步的云端品质管理,助力生产制造业在质量管控上面面俱到,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NeoLIMS是上海赛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推出的一款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唯一针对生产制造品控实验室与质检实验室所推出的SAAS软件,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在传统品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NeoLIMS通过互联网的云服务,实现不受办公场地限制的管理模式。NeoLIMS的开发,基于20年实验室信息化经验的积累,涵盖了生产制造业企业品控实验室管理的众多核心部分,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工作台、数据看板、检验单、报告单、库存管理、辅助管理、系统管理以及其他模块。通过NeoLIMS,企业的老板、高层、责任者、检测员、采购员等,都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产品实时数据,实现更加高效的质量把控。NeoLIMS的特色主要有SaaS云端服务、多维质量统计报表、规范的实验室管理、高效工作协同以及灵活轻便的用户体验。SaaS云端服务,让企业只需一个联网终端就能将数据安全储存在云端,而无需配备专业的IT人员与服务器。多维质量统计报表是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图表统计,让精益品质管理成为可能。通过NeoLIMS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企业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人机料法环全面管理覆盖,更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高效工作协同以更加简洁丰富的个性化配置,助力企业每一层人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微信接口也让管理变得更加便捷。最重要的是,NeoLIMS的用户体验更加灵活而轻便,引导式的使用助手,有效缩短上手时间,助力企业在时间上快人一步。作为NeoLIMS的开发者,上海赛印一直致力于为更多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优质服务,至今已经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复旦大学、上海市计量院、上海材料研究所、中铁检验认证中心等诸多企业与机构展开过合作,在业内拥有十分良好的口碑。而随着NeoLIMS的正式发布,赛印即将在未来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互联网+模式的质量管控,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支持。对于企业来说,NeoLIMS的云端储存技术更加安全可靠,只需拥有联网终端就能将进行管理,无疑是更加方便的选择。除此之外,NeoLIMS将针对不同的生产制造型实验室和质检机构,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个性功能模块,助力企业在质量管控上占领先机,轻松迈入工业4.0时代!
  • 视角:仪器采购或迎重大改革,此省试点租赁模式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在省内教育、科技、卫生健康等领域开展设备租赁试点的工作方案,2023年在省级相关机构开展试点,2024年在全省推开试点。 教育领域选取华南农业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韶关学院为试点单位,实施仪器范围为单价或批量总价40万元以上的。 科技领域选取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3家单位作为设备租赁试点单位,涉及单台(套)价值50万元(含)以上且通用性较强的科研仪器设备。 据笔者了解,美国的设备租赁市场在1988年就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元级别,市场渗透率超过30%。而其中医疗设备租赁业务占据36亿美元,是一块巨大的市场。 看回我国,广东省此项举措的推出,可能给科学仪器、检验检测乃至科研市场格局带来巨大的变革: 首先,采购方逐步转向。在未来,当仪器租赁业务在全国推广时,更多的传统仪器买家将消失。而更多的仪器租赁商的出现,也有一部分仪器代理商会开设甚至转型租赁业务。同时,部分仪器生产商可能也会涉足租赁业务。 其次,三方检测轻量级商业模式。由于政策规定设备生命周期内所支付的租金现值合计原则上不超过设备采购现值,这样就意味着仪器设备的年租金较低(相比直接购买)。在未来,可能会出现通过租赁仪器而降低固定成本的“轻量级三方检测机构”商业模式。 第三,促进科研领域发展。对于科研领域实验室来说,项目组可以利用租赁的方式,灵活调整科研方向。同时,很难再会出现“某海归教授卖房贷款买仪器设备成立实验室”的情况。此政策如大范围推广,科研领域整体向好。
  • 深入解读山东空气监测“TO”模式
    8月1日,在山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转让—经营”模式(以下简称TO模式)推广工作启动会上,山东省环保厅和青岛、淄博、济宁等14市环保局先后与3家运营公司和1家比对公司签订合同。   加上去年10月开始试点的济南、滨州、菏泽3市的28个空气站,全省17市144个空气站已全部实行TO模式,这标志着山东省率先在全国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移交第三方,实行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管理,开了全国先河。   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在会上指出,推行空气站TO模式改革,主要是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及工作机制的改革。体制改革就是“一收一放”,即环境质量的监测管理“上收一级”,进一步强化省级宏观管理职能,避免地方行政干预,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污染源的监测“下放一级”,充分调动市县微观管理积极性,让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联合起来共同监督排污单位。这有利于省、市、县各级环保部门科学划分管理职责,权责更加清晰 有利于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有利于强化环境监管 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   28个空气站试点探路   早在2008年4月,山东省就在全国率先启用了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对重点排污单位和主要水、气环境的全天候监控。自动监测数据在环境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2011年,全省连续3年在环境保护部总量减排监测体系考核中名列全国第一。   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降低监测成本,2011年10月,山东省启动了空气站TO模式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包括济南、滨州、菏泽3市的现有空气自动监测站,共28个,其中济南16个、滨州6个、菏泽6个。监测指标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和气象五参数,各指标及备用机器、配套的辅助设备均纳入试点范围,试点期限为两年。   城市空气站TO模式是新生事物,山东省积极探索创新,实行“现有设备有偿转让、专业队伍运营维护、专业机构移动比对、环保部门质控考核、政府购买合格数据”的管理模式,由省、市两级环保部门共同对运营单位、比对单位进行质控考核,共同出资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归省、市环保部门所有。   144个空气站全部推行   山东省环保厅副厅长王光和告诉记者:“山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TO模式试点近一年来,主要取得了4条经验:一是提高了数据质量,二是避免了行政干预,三是加强了质控工作,四是降低了监测成本。”   据了解,在专业化、规范化运营维护下,试点城市空气站运行稳定,提高了数据质量,每月设备运行率和数据准确率排名均居全省前列,其中菏泽市实行TO模式前后数据准确率分别为84.4%和97.8%,提高了13.4%。   TO模式将大量基础性维护工作交由运营单位负责,环保部门可腾出精力加强对质量控制的考核,理顺了环保部门工作机制。监管方式由省对市质控抽查变成省和市共同对运营单位监督质控,省、市环保部门形成了合力。   实行TO模式还有助于推动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充分发挥运营公司的规模和专业优势,降低监测成本,同时使国有资产实现增值。通过测算,实行TO模式,山东省空气站运行费用将降低15%左右,国有资产净值增值7%。   省级为主、市级协助监管   为确保空气站在TO模式下运行正常,切实取得实效,山东省将采取省级为主、市级协助的监管方式。省级负责对运营单位、比对单位全面管理,市级负责保障监测条件,并随时向省环保厅反映运营问题和数据疑问。   山东省采取经济手段、资格管理和法律法规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运营单位必须在省环保厅指定账户打入全部运营站点3个月运营费用作为运营抵押。对未达到运营要求或违规操作的,扣减相应的运营费用直至终止运营合同、取消其在山东境内的运营资格,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其运营设备由运营单位自行处理或按确定的设备使用年限进行折旧,由省环保厅组织有偿转让给其他运营单位。考核主要内容包括:对运营单位主要采用监测设备运行率和监测数据准确率进行考核,对比对单位主要采用比对率和比对准确率进行考核。   山东省所辖各市环保局表示,要努力做好TO模式下空气站运行的各项服务和监督工作。
  • 武大校长顾海良:中国博士培养模式是高水平的“不伦不类”
    【精彩掠影】   1、获得过”百篇博士论文”的导师和社会公认的优秀导师应当有权利选择学生,对导师看中的学生我们也应当给予特殊的放行   2、给博士上课,应当更多地采取“讲座”的形式,让同个学科不同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分别来给学生上课   3、如果一个教授不能很好地从事教学,对教学没有热忱和冲动,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教授   4、中国的博士培养模式目前来说确实是“不伦不类”的,既不完全是“导师制”,也不完全是“老板制”,但这是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不伦不类”   5、女博士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固然可爱,但也要注意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特别是和异性朋友的相处能力,这对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大。   【光明网】:光明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由光明日报社和光明网共同策划的博士生教育讨论专题。针对目前社会上对博士质量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光明日报社和光明网将陆续邀请各大高校的教育专家,就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今天来到我们演播现场的嘉宾是武汉大学的校长、博士生导师,顾海良教授。本次节目的讨论主题是从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出发,谈博士生教育的体制改革与创新。   【光明网】:顾教授,您好!   【顾海良】:向各位网友问好。   【光明网】:顾校长,您好!欢迎做客我们的光明网。我们今天的讨论话题是博士生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轻松的话题,来谈一下武汉大学,您以及您的一些博士们。您在您的学校里面,每一年都要进行一到两次的面对面的谈话。在这个过程当中,您的博士生跟您谈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呢?   【顾海良】:高校中博士生这个群体,已经成为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了。我们现在每年录取的博士生都达到1500到1600,这个数量应该说非常大的。假如按三年或者四年学制来计算,武汉大学校园内就有6000多个在读的博士生。作为校长,当然非常关心这个群体。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自己也是博士生导师,我自己带着经济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同时作为学校的校长,同他们接触的可能更多一些。我对自己的学生主要是作为博士生导师,履行我的职责,对他们进行指导。至于学校博士生这个群体,是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经常同他们进行交流,经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光明网】:那他们跟您交流最多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顾海良】:谈的最多的当然是,他们希望学校能为博士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使他们在武汉大学三年到四年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他们也经常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学校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其中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希望我们的导师们能够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性、科学性等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他们确实希望在博士生学习期间,能够接触他们这个学科最前沿的一些问题,最有拓展性的一些问题。这可能是谈得最多的问题。   第二个谈得比较多的问题,就是怎么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完成三到四年的博士生的学习。希望学校在给他们的经费支持上,生活条件上,能够更好一些。这两个问题,我觉得是谈得比较多的。   【光明网】:武汉大学在这两个方面有什么举措吗?   【顾海良】: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要求尽力提高导师带博士生的水平和素质,这个也是现在博士生教育和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博士生教育的成功,可能与导师的水平和素质有着很大的、直接的关系。   【光明网】:所以你们对博导的要求应该挺高的。   【顾海良】:大家都说“名师出高徒”,“名师”的要求达不到,我们学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就难以达到。我们经常跟导师们谈这个问题,每年举行的博士生导师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这个问题。在生活方面,我们经常利用各方面的条件,使得博士生能够享有更高的生活待遇和各方面的资助科研经费的支持。这和教育部和学校的几次研究生培养改革同步,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但是现在从总的情况来讲,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待遇和中科院的各个所的博士生待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们学校努力想改进的一个方面。另外,随着博士生培养体制的改革,比如说硕—博连读方式的推行,我们试点“1+4”的硕—博连读,就是硕士一年,硕士第二年经过遴选就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博士生就是四年。比如说“1+4”,同学们就提出,到第二年,也就是博士生第一年,是不是应该享受博士生的待遇了。我们同意这个建议。“1+4”中“4”的第一年,就开始享受博士生的待遇。像这些,学校是可以想办法加以改进和完善的。   但是,因为博士生教育和高等教育一样,就像你刚才提到的,是一个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发展的过程。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尽力做得更好一些。   【光明网】:那说到这个博士生教育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很多网友首先想知道的一点是,现在博士生教育的总体状况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个也是现在社会上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那从您的角度,您觉得我们现在的博士生教育总体上乐观吗?   【顾海良】:从总的来讲,我认为,这几年博士生教育和整个高等教育一样,是一个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时期,规模发展得很快。我们有个数字,比如说1999年,我们全国博士生的录取数字只有1.83万。那么,到2010年,全国博士生录取的规模已经达到6.2万的,这个增长的规模应该说非常大。当然,这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种需要。   【光明网】:那规模增长的同时,是不是势必会造成质量上的问题?   【顾海良】:这个问题应该全面地看待。从博士生规模扩大来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要评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从各高校送来得优秀博士论文中,每年遴选一百篇。这个应该说遴选越来越严格,当年只有一万多的博士生选一百篇,可谓“百里挑一”,现在五六万博士生中也是选一百篇,已经是“千里挑二”了。   我们从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角度来看,这一百篇博士论文的水平是在提高的,一年一年,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博士生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毕竟在不断增大的博士生人数中,一百篇的数量并不是很大。就整体的来讲,原来一万多博士生,现在五六万博士生,这个总体的质量应该怎么评价?我觉得要全面地看待,好的、质量高的应该说比以前更好、更高一些。那么,中等和偏下的是有一些培养质量上的问题的。我认为,从总的百篇博士论文,甚至更多的千篇博士论文来说是比较好的,应该说质量在不断地提高。中等和偏下一点的质量下滑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在整个高等教育中,一个时期数量增长后的质量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光明网】:那我们下面来谈一下关于博士生体制改革的一些具体情况。首先我们先看一看选拔制度。关于选拔制度,有的人就说,优秀博士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在于生源的选择。那高校在选取生源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顾海良】:就像你讲的,博士的生源可能是我们博士生培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选苗子,苗子选好了很重要。   现在,从整个高等教育来讲,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录取选拔中,我认为博士生的录取选拔,学校的自主权可能更大一些。我们现在希望博士生录取过程中,导师能够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所以我们把考试中面试的权重增大,因为笔试固然能够考出博士生水平的差异,但是通过面试更能够检验出这个学生有没有进入博士生培养的基本条件,因为面对面的谈话,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考察他对科学的兴趣,主要考察他对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和敏锐性。这个是比知识多少更重要的事情。这通过面试是可以解决的。   这几年,武汉大学博士录取工作中,面试权重也在逐步地提高,以前我们权重是八和二,笔试占80%,面试占20%。从去年开始,已经到六和四,今后我们想一半对一半,就是笔试能够占到50%的分数,面试也占到50%的分数。面试着重考察的不是考生的知识面,而是考察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考虑他对科学的兴趣,具备的科学的敏锐性和敏感性,这对博士生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们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对导师看中的学生给予特殊的放行。比如说学中国哲学或者是学中国古典文学的。考生整体素质和能力都非常好,但外语考试分数比较低,就这些专业来讲,导师认为非常有前途的,我们可以放行。实际上,我们很多年来已经是这样做了。   哪些导师享有这些权利呢?所培养的学生获得过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导师,就可以最自由地、最大限度地挑人,甚至笔试不甚理想,面试很好的,也可以选。还有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如国家级教学名师,或者是在社会上评价比较高的导师,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也可以享受这个权利,我们还想把这个导师的范围逐步地扩大。   另外,在考生方面,除了笔试、面试之外,还有其他可以证明他有科学研究能力的,比如说获得过国家科研科技发明奖,或者人文社会科学的奖,通过他已有的成果证明他的能力了,我们也可以破格录取。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对一些优秀的考生,很多学生是念完硕士以后走向社会的,经过社会的检验,在社会上证明这些人具有很强的能力,具有进一步培养的潜力,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破格的录取。这些改革,还是着重于对考生研究能力的检测,对于他的潜在的素质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光明网】:所以尽可能多地把这些优质的生源招收进来。   【顾海良】:对。   【光明网】:有人就说有了生源之后可能还不够,到了我们的高校里面,肯定还需要我们高校有好的培养机制。那很多人就提到学科建设,以及我们的课程建设,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质疑,说我们现在学科建设以及课程建设不能够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因为觉得现在我们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可能很多看重的还是他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的操作能力。那您觉得应该有怎样的学科建设以及怎样的课程,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呢?   【顾海良】:你讲的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是现在博士生培养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的学科目录已经是1998年制定的学科目录,就是我们讲的按门类,按一级学科,按二级学科来培养。那么现在有些二级学科,一些新的,相当于二级学科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并没有进入我们的学科目录。也就是讲,我们不能按这些新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来招学生,还是要按原来的目录,这样新的学科要求的学生不能招生,更不能培养。另外和这个学科相适应的就是你刚才讲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这两个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相比也是存在一定滞后的现象,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问题出发来进行科学研究等等的要求。随着新学科的发展,有些课程落后了,有些课程需要更新,都存在一些问题。   应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在武汉大学,有的获得一级学科授权的博士点,学校有权进行新的二级学科的设定。比如讲新闻学,原来新闻学只有两个二级学科,一个是新闻学,一个是传播学。现在我们可以增设新媒体等二级学科,新媒体是新闻学,又是传播学,更是两者的综合,而且新媒体也结合了其他一些计算机学科、信息管理学科等一些交叉学科,那么对新媒体,设为新的二级学科后,有了新的专业学科设置和培养方案,就可以招博士生和培养博士生了。有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的学校,都可以做这项工作。我们现在很多学科,都新设了一些学科发展,新的方向。这对博士生培养来说可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变化。   即使这样,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设置上,也许还要花很大工夫。我们现在培养方案上是做了,培养方案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了。但是,接着的就是导师的问题,导师有没有能力按新的培养方案来实施,这是一个关键。这几年来,武汉大学每年都要对导师进行各种培训,包括请一些优秀的导师来讲自己怎么适应新的培养方案的,自己怎么在新的培养方案中进行创新性工作的,进行经验的交流。同时也请国外同行专家来介绍,他们在本国怎么能够按照新的要求来培养学生。   其次涉及到更为直接的一些问题,就是课程设置问题。博士生尽管课程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课程的前沿性、科学性、精要性和新颖性,以及教授方法和方式的改进和创新问题等等,都是需要认真讨论,需要不断完善的。   【光明网】:对,说到这个课程的问题,现在还有一个网友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他觉得现在的课程很多就形同虚设,因为在整个的培养过程当中,很多博士生只是跟导师做课题。那博士生课程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顾海良】:对,你讲得非常对,我们现在博士生的课程,实际上就不是很多。为了达到课程中学科专业的前沿性,我们基本上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比如世界历史的研究,这个学科专业有不同的方向,我们请世界历史各个学科中很多博士生导师都来讲,采取讲座的方式。讲座的方式和硕士、本科的教育就不一样,不是把一本教科书从头讲到尾,而是把研究的前沿问题,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些核心问题跟你讲清楚。而后要研读一系列的参考书,让你把导师们讲的,只是做一个引导,还要通过博士生自己的研读,通过自己的研究来掌握这些新的前沿问题。现在博士生的一些前沿课程,博士生的一些新的课程,我们都采取讲座的方式,这个可能比较有效果,博士生也能够接受。   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种讲座式的课程,能够调动博士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他们阅读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这方面我们和传统的本科生授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提出问题,让他们在课程学习中掌握这个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在这些方面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光明网】:武汉大学有博士淘汰制吗?   【顾海良】:我们是有博士淘汰制度的,所谓的博士淘汰制度是这样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在学习中不能胜任学习任务、无力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的,是要淘汰的。有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太重,他自愿退出的,也有导师认为不适合培养的,提出退出意见的。   【光明网】:就是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可能也会被退的。   【顾海良】:但是,现在来讲,这个数量并不是很多。对于淘汰学生强制性的做法基本没有,大多是导师提出来,跟学生商量,你学习难以继续下去,是不是按硕士毕业,或者找个适合于自身禀赋和能力的工作。通过导师与学生的协商,管理部门与学生的协商,很多学生都接受这样的事实。 还有一种是,说不上是淘汰制,比如讲三年的学习,不能如期毕业的,可以延长一年,延长个四年,甚至五年,甚至最多到六年。也可以三年学习完以后,博士论文没做出来,先找工作,你学习了三年,出去找工作,两三年内,有博士论文做完了以后,还可以再来答辩。前提是你要把博士生培养要求的课程,把一些开题报告都做完。当然,你不找工作也行,留在学校继续做博士论文,这个和淘汰出局不一样。武汉大学博士生平均的学习时间大约在三年半多一点。   【光明网】:很人性化。还有个问题,是关于博士生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是由导师说了算?还是由一个委员会来决定的?   【顾海良】:博士生能否顺利毕业,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如导师认为学生不能如期毕业,可以和学生协商,一般来说,学生会认可导师的判断的,学生可能不会愉快地接受,但还是会接受的。有些导师是非常好的,不仅同学生讲清不能如期毕业或者不能毕业的原因,同时还协助他找到一份工作,不耽误他继续的发展,这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还有一种就像你讲的,有争议性的。导师比如认为“儒子不可教也”,不能再继续培养了,但是学生不买账,还坚持要读下去。这就要经过院里的学位委员会来作出判断。要充分听取导师的意见,导师讲他不行,肯定有一些根据,比如考试课程没通过,综合考试(中期考试)没通过,或者哪个开题报告没通过,一个一个关口可以检验。经过学位委员会的检测,可能也会做出是留还是去的决定。大概方式主要是导师提出为主,不能协商解决的由院的学位委员会来判断。学生对院的学位委员会判断还感到不满意,也可以提交学部或学校学位委员会进行裁决。应该讲,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是会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但是,学生在一定的时候也会理解的,可能是有利于他长远发展的。何必在这儿不断地学,但是又没有更大的进取,还不如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工作,可能对他长远来讲,会更好一些。   【光明网】:现在博导的年轻化也是高校里面的一个问题,应该说是一个现象。这样的导师,很多人会认为他的教学经验可能不太足,等他当了博导之后,可能也会花很多的精力去申请课题,申请经费。那么他在培养学生方面,是不是花的心思会比较少一点?   【顾海良】:你讲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现在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一个最令人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的高校教师队伍确实存在一个不足,这个不足就是把学位制度和职称制度这两个不同系列完全混同了。比如讲,一个博士生毕业以后,两年评副教授,再过几年就要评教授,有的学校为了“吸引”人才,博士一毕业就聘为教授。但是教授、副教授作为教师职称的系列,涉及到不仅是科研能力、学术水平问题,还是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问题。学位制度只是对学术水平的一个评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只是说达到硕士或博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是对专业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的认定。而职称,如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得系列,并不应该与学位系列完全一一对应的。但是我们现在形成的这个制度,博士毕业,28岁毕业以后,要很快争取副教授,成为教授。这时候的副教授和教授,完全是根据他的研究能力,根据他的学术水平来定的。这就是你刚才讲的容易出现一种片面追求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而忽略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这个现象是较为普遍地存在的。   所以我们有些年轻的副教授、教授,实际上,上课的时数并不多,不仅上课时数不多,上课积累的经验也不多。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学的兴趣不是很大。你想,一个教授假如不能很好地从事教学,对教学没有满腔热忱,没有这种尽心尽力的热情,或者讲是一种冲动,你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教授。但是我们现在存在把学位制度和职称制度两个挂上之后,确定产生了您讲的一些弊端。   现在,武汉大学强调,作为一个副教授和作为一个教授,要有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不仅要有教学量,而且要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的水平。我们想提高博士生在获得副教授和教授这个过程中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这个教学的责任感和责任性的培养,改变你刚才讲的存在的这些弊端。   【光明网】:那么我们下面谈一下,关于博士生的培养机制的问题。有很多人说我们现在整个中国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是不伦不类的。说我们既不像北美的“老板制”,又不像欧洲的“导师制”,但是我们都有这两者的特点。您是怎么来看待“导师制”和“老板制”的?   【顾海良】:这个概括实际上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你看美国各大学的博士生的培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不能简单地认为美国所有的大学,都是老板制或导师制,欧洲也是这样。因为对国外的大学,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多少有点误读,喜欢谈诸如美国大学的培养模式这样的问题。实际上,美国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培养模式和方式。在欧洲也是这样,所以假如说既不像美国又不像欧洲,或者不像其他。我想这个可能正是我们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这个培养模式,应该充分地吸收一些发达国家著名高校培养过程的一些好的地方。最后形成的可能就是“不伦不类”,但却是高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   由于学科的不一样,可能工科的学生更容易把导师称为“老板”。   【光明网】:对,这也是目前社会上讨论很多的,说博士变成了博士工。   【顾海良】:博士工,成为导师的简单的实验员。这个部分是学科使然,由于学科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工科,肯定要有以实验为主体的大量的工作。导师接受了项目科研任务以后,学生肯定是围绕着导师这个课题来做。那么导师可能会把一些实验、一些有点打杂的工作让学生来做。我觉得作为博士生,也有这样一个必要性。但是,导师应该非常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一个简单的试验或操作工具,当作简单的实验员。这是导师的责任所在。   但是,假如把这个就称为老板制,我觉得不准确,因为这个实验室主任是导师,同时也起到了导师的作用,因为除了实验之外,他还要给他们上一些课程,进行一些讲座。而文科、理科,可能体现的更多的是导师制,你看一个老师对几个学生,竭尽全力地同他们交谈,进行讲授,进行问题的探讨。但是,实际上,对文理科来讲也不尽然。在文科中,如搞产业经济学的,可能会经常带着学生出去做一些产业规划,也可能会接受比较多的科技经费,来进行科学研究。比如现在做十二五规划,我自己就有一帮学生跟着我做,湖北省某个地区的一个十二五规划,那么是否给人感觉也是老板制一样的?   我总认为,我们现在的这个导师制度要根据学科形成的不同方式,还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的传统,学风和校风来形成自己一些独特的方式。但是,现在的基本事实是,我们导师辅导的方式可能比较单一、也比较传统。我们现在正在推广“双导师制”。比如讲现在有些结合经济社会与发展现实的一些重大课题,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指导完成的。“双导师制”,就是学校的科学导师和相关部门的这些工程类,或者其他实践类的导师,两个导师的结合可能会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做法。如果研究的主题是三峡水库建立以后造成的生态问题,造成的三峡各种效率、技术问题。那么我们就主张,学校有一个研究水利方面的专家,加上三峡工程方面的一个高级的技术人员或者研究人员,他们的研究院的或者研究所的这些人组成一个双导师制,我们很希望我们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结合得十分密切的这些论文,能够有双导师制。   另外可以采取导师指导小组。因为我们现在导师对学生做的论文题目,不可能完全都知道。一个导师假如说指导这个学生,你对他所研究的课题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我们主张组成导师组,导师组用集体的力量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   我们想建立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导师制度,实际上也会有多种方式和多种样式。在各个学校里面,因为学校的原因,因为学科的原因,可能也会有差异,我们希望有一种多样性的,就是在一个学校有一些多样性的指导方式。但是检验这种方式的合理性,应该是你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和标准,而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所以我倒赞成这些“不伦不类”,能够转换成高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导师制度。   【光明网】:刚刚我们提到美国的老板制度,美国应该是现在的博士生教育第一大国。那您是不是认为它有一些比较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顾海良】:我觉得美国大学在博士生的培养上有很多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考察过美国一些很著名的高校,考察过他们博士培养的情况。这里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就是他注重博士生培养中的,不管研究什么问题,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培养。假如说基础理论达不到要求,可以在进入博士生阶段以后再补习。你研究再现实的问题,基础理论总是一个支撑。不能因为研究现实问题就忽视基础理论研究。所以美国很多大学既是对博士生的培养,依然很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美国许多大学的博士生的资格考试,是比较严格的,或者叫中期
  • 机动车环境管理新模式建立
    p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8)》,我国已连续九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p p   柴油货车是机动车污染防治重中之重 /p p   据年报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2017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0亿辆,同比增长5.1% 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2.17亿辆,同比增长11.8%,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53.0万辆,同比增长50.9%。汽车已占我国机动车主导地位,按燃料类型分类,汽油车占89.0%,柴油车占9.4%,燃气车占1.6% 按排放标准阶段分类,国Ⅲ及以上标准车辆占90.7%。据测算,未来5年我国还将新增机动车1亿多辆。 /p p   2017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算为4359.7万吨,比2016年削减2.5%。2012年—2017年,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削减1.1%。 /p p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负责人表示,汽车是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超过80%,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超过90%。其中,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颗粒物超过90% 汽油车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较高,一氧化碳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碳氢化合物超过70%。占汽车保有量7.8%的柴油货车,排放了57.3%的氮氧化物和77.8%的颗粒物,是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p p   11省份成立机动车环保监管机构 /p p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快,如果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匹配造成城市道路拥堵,这种情况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水平是正常行驶时的数倍。而且,我国对柴油车的控制启动较晚,控制水平还比较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说,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机动车控制必不可少。 /p p   2017年,机动车污染防治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去年12月,原环境保护部首次处罚机动车生产企业,两家企业生产超标机动车和污染控制装置弄虚作假,被行政处罚近4000万元。“对违法排污行为‘零容忍’,这将对同类环境违法行为起到强烈震慑作用。”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p p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负责人介绍,淘汰黄标车,是“大气十条”明确的目标任务。2014年以来,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其中2017年淘汰300多万辆,基本淘汰全国范围内的黄标车。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国家—省—市三级联网的机动车定期排放检验机构监控平台,对近90%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实现实时监控。 /p p   随着排放标准的提升,油品对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日益凸显。我国已经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提前供应硫含量不大于10ppm的普通柴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提前于2017年10月1日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实现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并轨。 /p p   截至2017年底,北京、天津、重庆、山西、广西等11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机动车环保监管机构。“总体来看,我国机动车环境管理新模式已经有效建立,‘车油路企’全面统筹、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机动车污染防治有力有效、持续深入推进。”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负责人说。 /p p   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从根本上防治机动车污染 /p p   据了解,目前以柴油车为主的公路运输承担了约78.8%的旅客运输、76.8%的货物运输。 /p p   “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构建以电气化铁路、清洁船舶为主的中长途客货运,以低排放车、新能源车为主的短途客货运体系,是未来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负责人说,生态环境部将协同相关部门和地区,推动京津冀地区运输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企业铁路支线建设,强化重型柴油货车监管执法。 /p p   该负责人还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快制定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全面统筹油、路、车,协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治理,以降低柴油车污染排放总量为主线,以提升柴油品质为主攻方向,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为导向,以高污染高排放柴油货车为重点,建立实施最严格的机动车“全防全控”环境监管制度,实施清洁柴油车、清洁柴油机、清洁运输和清洁油品四大行动,确保铁路货运比例明显提升,车用柴油和尿素质量明显提升,柴油车排放达标率明显提升,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促进城市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p
  • 供应仪器,赚试剂利润?IVD“试剂+仪器”模式再引争议
    p   在医疗行业严打捆绑销售等变相采购耗材试剂行为的当下,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欧博”)“仪器+试剂”的配套销售模式引发争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77ca7da-d951-4301-b8d8-062a8fa6c9ee.jpg" title=" 0.jpg" alt=" 0.jpg" / /p p   “仪器+试剂”捆绑销售模式,已然步“设备+耗材”捆绑模式的后尘,作为流行的商业模式,也是成功的商业模式,然而,这种模式究竟会不会认定为商业贿赂,还有很大争议。 /p p    strong 关于“试剂+仪器”模式 /strong /p p   投放仪器是指供应商将仪器免费或低价提供给医疗机构使用,但必须保证仪器配套试剂最低采购量的一种联动销售模式。 /p p   “仪器+试剂”的捆绑销售常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仪器所有权前期不属于医疗机构,但医疗机构不需要支付仪器的费用,当采购的试剂量达到双方协议的要求时,仪器所有权随之转移 二是签订协议之时医疗机构支付一笔首付款即可获得仪器所有权,后期再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剩余货款,相当于“分期付款” 三是仪器所有权始终不属于医疗机构,但医疗机构需按照双方协议定期向供应商支付一定金额,相当于“租赁”。 /p p    strong 事件回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50px height: 3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0086a088-b4a8-4361-881b-dfb0af08e471.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150" height=" 3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浩欧博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向终端医院、经销商通过销售、租赁、直投以及向非公立医院实验室直投等方式累计对外投放1259台仪器。仪器投放背后,2016年~2018年,浩欧博试剂产品收入分别为1.04亿元、1.38亿元、1.9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4%、95.43%、96.3%,呈逐年递增趋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d0b006e-3fe7-44e9-a11f-87c13d2474b3.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伴随着业务规模发展一同增长的还有公司的期间费用。2016~2018年报告期内,浩欧博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6%、47.59%及41.33%。2018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p p   对此,浩欧博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大部分销售通过经销商来实现,少部分直接销售给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等终端客户。公司“仪器+试剂 ”配套销售模式,不存在假借租赁、捐赠、投放设备等形式捆绑耗材和配套设备销售等涉嫌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行为。 /p p    strong 仪器+试剂配套销售 /strong /p p   公开资料显示,浩欧博系于2009年由海瑞祥天出资设立,法定代表人为JOHN LI,投资总额为1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73万美元。公司所处行业为生物医药行业,具体属于体外诊断行业,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发行人试剂产品涵盖过敏检测以及自身免疫检测等领域。 /p p   根据浩欧博日前发布的IPO招股书,公司采用“仪器+试剂”配套销售模式,通过向客户投放仪器的方式带动公司诊断试剂和耗材的销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发行人向终端医院、经销商通过销售、租赁、直投以及向非公立医院实验室直投等方式累计对外投放1259台仪器。 /p p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相继发布禁止医院假借租赁、捐赠、投放设备等形式,接受捆绑销售耗材和配套设备销售的文件。2018年6月,北京市出台《关于推进和规范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公立卫生计生单位不得将接受捐赠资助的医疗设备与采购捐赠资助机构相关的试剂、耗材挂钩。 /p p   浩欧博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采访表示,公司境内销售主要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仪器试剂配套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大部分销售通过经销商来实现,少部分直接销售给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等终端客户。 /p p   “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在相关销售领域的规定主要系针对医疗器械领域商业贿赂。过敏和自免的多数试剂,需要专门设计的仪器配套使用,公司依据客户需求和行业惯例,采用‘仪器+试剂 ’配套销售模式,不存在假借租赁、捐赠、投放设备等形式捆绑耗材和配套设备销售等涉嫌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行为。”浩欧博方面表示。 /p p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浩欧博日前发布的IPO招股书,发展之初,发行人将有限资源集中投资于过敏、自免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发行人尚未自主生产检测仪器,而是通过与仪器厂家合作研发并对其采购的方式满足仪器需求。记者研究发现,浩欧博配套仪器主要由雷杜、深圳爱康和科斯迈三家核心供应商提供。 /p p   浩欧博方面回应表示,雷杜、深圳爱康和科斯迈三家核心供应商均为国内检测仪器领域的知名公司。公司与雷杜、科斯迈和深圳爱康合作,成功开发了数款先进的专用仪器,建立了合作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有力地保证了公司产品实现升级换代。同时,公司制定了相关采购制度及供应商管理制度,严格评审和长期验证合格供应商名单,定期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等进行评审,鉴别其是否能够保证供应物品持续符合要求。 /p p   期间费用持续攀高。 /p p    strong 附1:因为“仪器+试剂”捆绑销售而被行政处罚的案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374887a5-5ccb-4324-87bd-e413578e2b0e.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rong 附2:今年来相继发布禁止医院假借租赁、捐赠、投放设备等形式,接受捆绑销售耗材和配套设备销售的文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bc8beff-6b1e-4113-93c2-f2a63c95a9f7.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rong 附2:业界声音 /strong /p p   “对假借租赁、捐赠、投放设备等形式捆绑临床检验试剂销售进行清理。此类临床检验试剂网上集中交易价格的降幅不得小于本单位采购临床检验试剂的平均降幅。” /p p   “仪器+试剂”捆绑销售,这是国内IVD市场目前最为主要的销售模式,几乎没有哪家IVD厂商是不这么干、不想这么干的。 /p p   国内某知名IVD企业,原本仪器优势比较明显,今年以来,依托“仪器+试剂”的捆绑销售策略,公司试剂销售实现快速增长,总体收入也稳步增长,净利润率更是上升明显。 /p p   一些过去走代理销售仪器路子的知名企业,以及以诊断试剂为主的知名企业,也开始纷纷推出自家品牌的封闭式检验仪器了,试图以“试剂+设备”的捆绑策略,提升自家竞争力、排挤其他产品。 /p p   IVD产品已经越来越封闭化了,所谓销售模式越封闭,盈利能力越强。这是厂商青睐、资本也青睐的模式,然而备受舆论诟病。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