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兼并重组

仪器信息网兼并重组专题为您整合兼并重组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兼并重组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兼并重组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兼并重组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兼并重组话题讨论。

兼并重组相关的资讯

  • 工信部拟推乳企兼并重组方案 六成乳企或被兼并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17日报道,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方案提出,要在未来5年内将乳粉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左右,逐渐培育形成3-5家年收入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业内专家表示,兼并重组是政府的行政政策并非市场自由配置,企业能否形成良好的优势互配存在疑问。此外,随着兼并可能会带来的行业垄断,市场被操纵的空间会进一步加大。   六成乳企或被兼并   在6月底工信部举办了乳企&ldquo 相亲大会&rdquo 以后,对行业的兼并重组计划一直备受关注。   据中国之声的报道,工信部目前已经编制完成《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并将方案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   该方案提出,计划到2018年底,逐步在行业内培育形成3-5家年营收过50亿元的大型乳企集团,将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左右,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超过80%。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27家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行业排名前10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达到42%,而一旦企业数目被整合到50家,意味着六成左右乳企将被兼并。   工信部发言人朱宏任此前表示,目前行业集中度不高,难以统一提高生产标准,要形成一批具有品牌质量能让群众放心的生产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   行政干预效果存疑   &ldquo 兼并重组是由政府推动的行政政策,并非市场化的自由配置。&rdquo 昨日,中国品牌研究院乳业研究员侯军伟表示,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国产乳企的竞争能力 但另一方面,各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同,能否形成良好的互补和配置存在疑问,政策的初衷是好,但结果可能并不理想。   此外,侯军伟还指出,行业兼并可能会带来寡头垄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资金和管理上会加强,但对消费者来说,选择产品的机会变小了,意味着市场可能被操纵的空间进一步加大。   &ldquo 目前乳制品行业的问题是,国内乳企竞争力较低,与外国品牌相比,产品质量和市场的信誉度亟待加强,仅仅通过简单的行政干预促进市场兼并,并不能完全改变目前的现状。&rdquo 侯军伟说。   企业回应:等待兼并重组细则出台   昨日,黑龙江飞鹤乳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兼并重组,各大企业之间正在接洽之中,飞鹤也在寻找适合的乳企进行合作。&ldquo 虽然国内各大乳企之间都在谈,同时也有很多小企业向我们抛来橄榄枝,但目前还处于交流沟通的层面,企业也在等待国家对于兼并重组进一步的细则出台。&rdquo
  • 乳企疾呼“好饭不怕晚” 乳业兼并重组“箭在弦上”
    乳业兼并重组"箭在弦上"   五年后,国内企业将整合为50家左右,前十大国产品牌奶粉集中度超过80%   "从目前相关部委负责人最新的表态来看,乳企兼并重组方案正处于国务院的审批过程中,这也就意味着乳企兼并重组方案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目前,我们也在等待这一方案的正式实施。"近日,一位国有乳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高产业的发展质量,提升乳品质量水平,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制定了《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准后实施。   据记者了解,《方案》提出了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组的目标是:五年后,国内企业将整合为50家左右,前十大国产品牌奶粉集中度超过80%.目前全国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年产配方奶粉60万吨。这也就预示着,五年后,国内奶粉企业的数目将至少减半。   与此同时,《方案》还将推出税收优惠、财政扶持、金融综合授信、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被兼并企业土地开发收益五项政策措施和保障,对相关重组企业给予契税、增值税等减征或免征。   "由于此次乳业兼并重组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例如财税、食品安全、产业整合、转型升级以及金融市场等多方面问题,所以主管部门将与上述领域的各部门共同商讨兼并重组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而这样就会使各个部门在同一问题上达成共识的难度加大,这也是此次《方案》出台经历这么长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述乳企负责人如是说。   虽然《方案》迟迟未出台,但是上述乳企负责人认为,这也说明国家对乳业兼并重组的重视程度相当高,有句俗话说的好"好饭不怕晚",相信此次《方案》将给我国乳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银河证券相关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推进兼并重组已"箭在弦上",这将对整个行业起到提振作用,而《方案》的逐步落实将促进我国乳业长期的发展,未来在拥有婴幼儿奶粉业务的乳企将会因此直接获益。   申银万国也指出,政策倾向于扶植国内龙头乳企,该变化将继续对高端产品和外国奶粉生产商的估值和增长率起到较大影响。国产乳制品的行业领导者将从这轮兼并重组潮中受益。   肖春泉表示,兼并重组将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依法依规 统筹协调,规范有序 综合施策,确保稳定"的原则,鼓励并引导实施强强联合,支持优势企业兼并、整合,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产业的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品的企业集团,提高婴幼儿乳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水平。
  • 央企八行业将兼并重组 牵动4万亿市值
    八大行业兼并重组追踪报道   《经济参考报(微博)》29日刊发的《九部委酝酿八大行业重组政策》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普遍关注。统计显示,在上述八大行业的新一轮的兼并重组中,涉及高达近900家上市公司4.44万亿元的市值,始终强调做强做优的央企将在其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困境八大行业净利下滑37%   当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由于产业集中度低,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上述八大产业大都面临着企业经营利润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困境。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按照申万行业分类,27家公布三季报的钢企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亿元,同比下滑98% 27家钢企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仅为5.40%,较去年同期的7.99%进一步下滑,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则仅为-2.09%。   72家公布三季报的汽车类(含整车与零部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则共计实现净利润182.00亿元,同比下滑18% 17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则为71.49亿元,同比下滑57%。324家机械制造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则为314.24亿元,同比下滑了35%。15家铝业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67亿元,同比下滑了43%。24家稀土永磁概念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则实现净利润60.40亿元,同比下滑了36%。207家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共计实现净利润111.56亿元,同比下滑18%。160家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则实现净利润225.63亿元,同比仅上升6%。   总的来看,上述八大行业所涉及的已经公布三季报的829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净利润985亿元,同比下滑36.9%。829家企业中,有448家三季报净利润出现了下滑,占比高达54%,有86家当期净利润甚至出现了亏损。另外,WIND统计数据显示,上述829家上市公司已有387家公布了2012年年报,其中,有355家公布了净利润增长下限,355家中有213家预计净利润将出现下滑,占比高达60% 有361家公布了净利润增长上限,361家中有127家预计净利润将出现下滑。   上述八大行业的上市公司普遍反映,经济低迷、需求不振是导致净利润出现下滑的重要原因。前三季度亏损24.6亿元的安阳钢铁在三季报中表示,国内需求疲软,钢材价格持续走低,虽然公司采取各种措施,但预计公司2012年年度累计净利润仍为亏损。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上述包括钢铁、水泥等在内的行业都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这些行业目前产能普遍较为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无序竞争的情况普遍存在,因而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在经济向好的时候,这些企业大肆扩充产能,甚至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因而导致库存高企,一旦进入经济下行周期,上述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就会出现恶化,企业被迫去库存化。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期,上述829家上市公司的存货余额高达9221亿元。而截至三季度末,上述钢企的存货余额达到了1808.7亿元。   市值近四成上市公司卷入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收盘,上述八大行业共计涉及898家上市公司,占到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6%,总市值为4.44万亿元,流通市值则为3.13万亿元。九部委对八大行业并购重组的推进,将对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以产能严重的钢铁行业为例,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钢铁行业来看,在经历了半年多时间全行业亏损后,相比较此前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兼并重组的时机已经来临,随着亏损的加剧必然会有更多的企业因为经营困难而选择“被兼并”,对于有实力的优势大企业而言,无论从谈判还是议价成本都会更加划算。   徐向春估计,从规模、效益等综合实力分析看来,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宝钢、武钢等央企无疑成为跨区域兼并重组的重要力量,此外,一些地方性的国有大型钢厂也将在区域内的兼并重组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不容忽视的是,像沙钢这样的一批发展起来的大型民营钢铁企业也将会推进一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不同所有制相结合并组成新的大型钢铁集团。   在稀土行业,工信部一位人士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牵头制定的稀土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其中国资委将主要负责央企稀土整合,上述实施方案也将涉及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相关内容,以尽早实现大集团战略目标。   迄今为止,除了北方稀土形成以包钢稀土为主导龙头的稀土产业格局外,南方稀土由于产量较分散且涉及省份较多等特点,其整合速度相对缓慢且行业格局颇为复杂,目前,包括中铝公司、中国五矿、中国有色、赣州稀土、江西铜业、广晟有色都已“现身”南方稀土整合。   在汽车行业,工信部今年7月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一批“半死不活”的汽车企业将面临淘汰,未来两年内汽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兼并重组热潮。   据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统计,目前汽车行业共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而在这些企业中,有部分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北汽、上汽,广汽等集团都有扩张的趋势,不排除未来以旗下的上市公司为平台进行行业整合。   主角央企兼并潮或将再现   在新一轮的八大行业的兼并重组中,央企无疑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据一位消息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目前国资委相关部门正在就如何推进上述八大行业兼并重组方面进行一些分工,特别是涉及央企的兼并重组。据透露,下一阶段,国资委将加强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和规范,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兼并行为。尤其是针对发展战略不清晰、盲目追求规模而兼并、跨国兼并能力不够高、兼并后未能实现有效整合、重组的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国资委将下大力气纠正。同时,深入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围绕中央企业调整发展方式,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企业的总体目标,继续推进一批不在重要行业,且规模比较小,效益较差的企业进行重组。最后是继续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支持,逐步调整和完善业绩考核和国有资本支出等。   “作为传统行业,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龙头基本上都属于央企,可以说这些行业提高集中度,央企必须承担大的作用。”上述消息人士表示,从国资委对央企的要求来看,推进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直都是中央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跨区域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过程中,央企也可以进行一些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实现主业竞争力的提升,水泥行业的中国建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记者了解到,八大行业中包括钢铁行业的宝钢、武钢等龙头企业、水泥行业的中国建材、汽车行业的北汽、一汽、上汽等以及资源类央企中铝、五矿、有色等公司都将会在本轮兼并重组中“唱主角”,除此以外,一些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九部委酝酿八大行业重组政策
  • 十二个部委出台医药等九大行业兼并重组方案
    昨天,国家工信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着力推进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产业化等九大领域企业兼并重组。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兼并重组,上海在汽车、造船、医药等行业领域将更具竞争力,对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利好。   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前10家整车汽车产业集中度将达到90%,形成3到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钢铁行业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产业将集中度达到60%左右,形成3到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6至7家具有较强区域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将占到全国总量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10强企业超过5家,形成5到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海洋工程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的分包商。此外,在电解铝、水泥、稀土等行业都将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为何要对这九大行业加快兼并重组,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仁表示,目前,汽车、水泥、电解铝、稀土、医药等领域和行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企业,引发了一些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可以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形成一批在行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提出九大重点行业和领域,并不意味着各地区、各级部门仅限于在这九大行业和领域开展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也并不是说《意见》中提出的政策措施仅适用于这九大行业和领域,各地区可根据实际,选择本地区优先支持的企业兼并重组重点行业,研究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   市经信委表示,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企业在上海本身就不多,也不是上海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在汽车、造船、医药等行业,通过提高行业集中度更能增强上海在国内外的竞争力。近期,上海将根据自身产业定位,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兼并重组是一把“双刃剑”,并不一定带来效益的提升,如果措施不得当可能适得其反。现实中,不少企业由于对兼并重组缺乏战略层面的整体考虑,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很多企业对兼并重组的风险认识不足,导致中途“流产” 还有一些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很“漂亮”,但在并购后的资产、人员、管理和文化的整合方面做得不够,最终导致失败。
  • 启示2023: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同惠电子(833509.BJ) 坤恒顺维(688283.SH) 普源精电(688337.SH) 鼎阳科技(688112.SH) 优利德(688628.SH)等。本文核心数据: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融资事件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兼并重组事件。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融资热度不高根据IT桔子数据库,2003-2023年,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融资事件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9年为近年来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最多的一年 2022年,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共3起。截止2023年5月31日,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生融资事件2起。就融资事件数量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融资热度不高。注:2023年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5月31日,下同。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从电子测量仪器的投资轮次分析,目前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融资事件主要集中C轮以前。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融资集中在广东从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广东的融资企业最多,2003-2023年累计达到10起。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融资主体以投资类为主2003年-2023年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主要投融资事件如下:根据对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代表性投资主体有超越摩尔基金、深圳高新投、深创投等等 实业类的投资主体有蚂蚁集团、前锋电子等。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目前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比较少,目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仅查询到与电子测量仪器强相关的产业基金一家,即中山火炬电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电子测量仪器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目前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兼并重组事件类型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及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产业链布局。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总结
  • 工信部: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兼并可获融资支持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2013年重大技术装备重点项目的通知》(工信厅装函〔2013〕291号),确定向中国进出口银行推荐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点项目。   其中,2013年重大技术装备重点项目的支持内容包括国家重点项目(包括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建设项目),还包括装备制造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包括生产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以及收购境外企业等),同时还指出,装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项目被列为重点支持融资的内容。   此外,根据《通知》,企业申报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重点项目一经认定,国家进出口银行将对符合该行信贷条件的项目,提供综合性融资服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予以融资便利。   重点支持内容择录如下:   1、国家重点项目   一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工程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国家重点支持项目 二是以提高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为目的、在装备制造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内的建设项目 三是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型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项目。   2、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出口项目   重大技术装备直接出口项目以及通过工程承包等方式间接带动重大技术装备出口的项目。   3、装备制造企业对外投资项目   在境外建设生产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产品销售中心、服务中心,以及收购境外企业的项目。   4、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进口及技术引进项目   符合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进口及技术引进项目。   5、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提高技术性能与质量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6、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有利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改造项目。   7、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项目   为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开展的建设项目。   8、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兼并重组项目   装备制造企业以兼并、合并、重组、改组、接管、资产收购、参股、控股、承接债务、联合经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的企业间整合项目。   附件:《工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2013年重大技术装备重点项目的通知》(工信厅装函〔2013〕291号)
  • 九部委酝酿八大行业重组政策
    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最近,国务院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国务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明两年是八大行业重组的关键时期,国务院要求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快速度推进此项工作。   记者了解到,部际会议的“备忘录”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五项重要工作。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定位,充分发挥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突出问题。二是研究出台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和服务。三是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部署,针对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完善政策措施。四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形成中央和地方联动、跨部门协调配合的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机制。五是努力建设好企业兼并重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结构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这就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研发、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显得相当紧迫。”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相比之下,韩国浦项制铁粗钢产量约占韩国总量的60%,德国的蒂森克虏伯、美国的美国钢铁公司、俄罗斯的谢维尔等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本国总产量的比例都超过了20%。   我国汽车行业也呈现小、弱、散的特点。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摩托车120家、专用车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5家。工信部认为,在这1000多家企业中,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生存十分困难。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国家发改委将在制定和完善重点产业专项规划的时候强化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行业要求。将把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作为新项目审批前提。继续加强对兼并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来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积极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财政部牵头落实的各项工作,目前,国务院要求财政部配合的8项工作也已落实到相关司局。   据透露,下一阶段,国资委将加强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和规范,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兼并行为。尤其是针对发展战略不清晰、盲目追求规模而兼并、跨国兼并能力不够高、兼并后未能实现有效整合、重组的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国资委将下大力气纠正。同时,深入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围绕中央企业调整发展方式,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企业的总体目标,继续推进一批不在重要行业,且规模比较小,效益较差的企业进行重组。最后是继续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支持,逐步调整和完善业绩考核和国有资本支出等。   “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证监会一直在研究分通道进行审核。”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具体而言,就是证监会将对评级良好的并购重组申请简化审批程序,而评级较差的申请将被审慎考核。他表示,评级标准一共有四个,分别是产业政策的考量、交易类型的考量、上市公司的诚信状况以及中介机构的资质和水平。上市公司诚信状况主要是根据监管部门日常的监管记录评判。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看,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中央、企业、地方各方面关系。”   据了解,目前,一些省(区、市)已经建立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跨部门工作机制,还有一些省(区、市)研究形成了工作机制草案,正在报省(区、市)政府批准。河北省、山东省等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国资、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省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江苏省、福建省设立了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协调小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参加。
  • 国务院重磅发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取消审核
    p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很多行业需要整合并购,市场有强烈的需求,这些政策的松绑很有意义,如都能执行,真正的市场化并购将会在中国出现一轮高潮。原来的很多并购是国企间的资产划拨,真正市场化的并购成本大,并购完成后让企业也背上了包袱。非常期待市场化的并购能发展起来,它一能解决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二也能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只挤IPO一条道,通过并购可以达成此目的。期望政策都能落实。 /p p   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要点如下: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1)缩小审批范围。 /strong /span /p p   取消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事前审核,强化事后问责。取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购买、出售、置换行为审批(构成借壳上市的除外)。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义务豁免的部分情形,取消审批。地方国有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转让,下放地方政府审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2)简化审批程序。 /strong /span /p p   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相关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式审批,避免互为前置条件。实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类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实行快速审核或豁免审核。简化海外并购的外汇管理,改革外汇登记要求,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优化国内企业境外收购的事前信息报告确认程序,加快办理相关核准手续。提高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效率。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生产许可、工商登记、资产权属证明等变更手续,从简限时办理。点评:此前证监会曾下地方调研并购问题,PE机构与上市公司反映称,上市公司现金不多,不可能用现金来实行产业并购、资产重组,希望通过定增方式实行,但定增的话,审批过多,流程太长,制约了效率,屡屡因难度大而放弃。此次国务院下发的意见,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大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3)发展并购贷款。 /strong /span /p p   引导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4)重用资本市场。 /strong /span /p p   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研究推进定向权证等作为支付方式。鼓励证券公司开展兼并重组融资业务,各类财务投资主体可以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形式参与兼并重组。对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实施兼并事项,不设发行数量下限,兼并非关联企业不再强制要求作出业绩承诺。非上市公众公司兼并重组,不实施全面要约收购制度。改革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股份定价机制,增加定价弹性。这显然是针对新三板公司的,换言之,新三板并购的话,会豁免要约收购。非上市公众公司兼并重组,允许实行股份协商定价。 /p p   定向权证是个很新鲜的事物,竟然可用于并购支付手段了!而业绩承诺的取消,恐怕令资本市场无所适从,最终股价怎么走,需要更专业的投资者来判断,或者内幕者才知道股价真正价值了。这点貌似尺度太大了。不过,桌子底下的业绩对赌肯定不会因此消失。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5)完善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strong /span /p p   修订完善兼并重组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政策,降低收购股权(资产)占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资产)的比例限制,扩大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的适用范围。抓紧研究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交易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改制重组涉及的土地增值税等相关政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6)落实增值税、营业税等政策。 /strong /span /p p   企业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的,不属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应视同销售而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税务部门要加强跟踪管理,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牵头部门要积极协助财税部门做好相关税收政策的落实。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7)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strong /span /p p   中央财政适当增加工业转型升级资金规模,引导实施兼并重组的企业转型升级。利用现有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资金渠道,调整使用范围,帮助实施兼并重组的企业安置职工、转型转产。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各地要安排资金,按照行政职责,解决本地区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p p   上述税收等措施,将极大地降低并购重组税务成本。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8)完善土地使用政策。 /strong /span /p p   政府土地储备机构有偿收回企业因兼并重组而退出的土地,按规定支付给企业的土地补偿费可以用于企业安置职工、偿还债务等支出。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搬迁的工业项目,在符合城乡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条件下,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经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收回原国有土地使用权,并以协议出让或租赁方式为原土地使用权人重新安排工业用地。企业兼并重组涉及土地转让、改变用途的,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快办理相关用地和规划手续。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9)鼓励优强企业兼并重组。 /strong /span /p p   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实施战略性重组,带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优强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10)引导企业开展跨国并购。 /strong /span /p p   落实完善企业跨国并购的相关政策,鼓励具备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规范企业海外并购秩序,加强竞争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积极指导企业制定境外并购风险应对预案,防范债务风险。鼓励外资参与我国企业兼并重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11)消除跨地区兼并重组障碍。 /strong /span /p p   清理市场分割、地区封锁等限制,加强专项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平衡地区间利益关系。落实跨地区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兼并重组跨地区利益分享问题,解决跨地区被兼并企业的统计归属问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12)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 /strong /span /p p   向民营资本开放非明确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难道要对民企实行负面清单)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企业。 /p p   母公司通过出让股份、增资扩股、合资合作引入民营资本。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向民营资本开放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优势企业不得利用垄断力量限制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1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strong /span /p p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国有企业负责人任免、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国有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p p   总之,此次松绑可谓大块资本之心。 /p p   国务院大尺度放开并购重组的权限,或许是基于如下逻辑: /p p   企业融资过度依赖发债——杠杆率提高——企业风险提高——资金的风险溢价也即利率提高——融资利率进一步提高——由企业风险加总的经济风险加大——经济危机。 /p p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子上看需要降低债权融资,以股权融资替代之。但是股权的投资者必然要求有退出套现的渠道,让上市公司通过兼并重组、产业并购来实现企业融资股权化,就可以走出上述融资危险圈。而产业升级转型也因此得以推进与实现。可谓一举多得也。 /p p br/ /p
  • 政策支持加码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重组加剧
    相关新闻:2015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规模或达240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下,从2007年开始,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中节能环保支出规模为3383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2.4%。   随着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纷纷扩张。近三年来,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生的兼并、重组等案件主要集中在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和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大企业之间,体现了这几家公司在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较强的实力,通过兼并重组之后,强者越强。如2011年8月,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宣布已成功完成对瑞典Phadia公司的收购 2014年5月,雪迪龙出资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全面介入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业务。大量兼并重组事件的发展,也表明行业正处在发展至成熟的转折期,若干年之后,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将发展一批颇具实力的领军企业,领导环境监测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环境监测仪器报告分析认为,随着国家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支持,生产环境监测仪器的企业将会在市场调节下,优胜劣汰,那些小型的、技术和资金薄弱的企业终究会被淘汰出局。污染源监测领域现在的特点是新建项目在减少,改造、运营项目在增多(按法规要求淘汰不合格产品),所以综合实力强、有良好运营维护能力的企业更显优势。因此,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环境监测仪器市场进入运营期和有效数据审核期,将形成一个规范的综合运营服务市场。
  • 联合科仪与锐志汉兴合并重组3年,启用全新logo,开创崭新未来
    公司重组3年,启用全新logo,开创崭新未来2003年,夏届军先生创立“联合科仪”公司,主要代理经销实验室的仪器设备。2005年,王志刚先生创立“锐志汉兴”公司,主要代理销售实验室的色谱耗材、前处理耗材、标准品、色谱溶剂。两家公司伴随着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也快速的成长起来,并在各自的领域有了不错的成绩。随着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越发成熟,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做为经销商,一要面临上游厂商的直销挤压,二要与同行开展白热化的同质竞争,单打独斗的日子越来越难。经销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没有核心竞争力,瓶颈难以突破。2016年,为了能让公司可持续发展,形成公司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的更高更远,两位创始人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将“联合科仪”与“锐志汉兴”进行合并重组。打破才能获得重生,合力才能越发强大。在2016年合并后,原先两家公司的产品线进行了互补,客户资源进行了共享。于是,公司战略目标定位于实验室供应链,立志做国内优秀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提高效率,服务科研。业务范围包含:实验室仪器与设备、实验室试剂与耗材、实验室工程与家具、实验室的售后服务。在这三年中,公司每年基本保持20%的增长,年销售额从原来的3500万的总量增长到现在的5500万。代理了国内外12个品牌的仪器与耗材产品,与上游厂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并注册了商标SACO(卅克)、United Instrument(UI),寻找高品质的仪器和耗材的厂商合作,向实验室推出高端自有品牌的OEM产品。 2019年底,经过3年的磨合与发展,公司团队建设基本成型,发展目标也越发清晰。为了迎接全新的未来,公司决定更换全新的logo。启用新logo,一起创未来。公司将以崭新的形象开启崭新的征程,面对坎坷的道路,享受成长的喜悦,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Logo释义:1. 原logo的“17”在新logo中进行了延续,“17”谐音“一起”,寓意:一起创未来;2. 由“1”和“7”组合成“力”字,寓意:一起有力量;3. 两个“力”上下重叠,组合成“多”字,寓意:人多力量大;4. 两个“力”粗细不同,且背景图形上下开口,寓意:道路曲折,时宽时窄,但终将到达成功的彼岸;5. Logo使用绿色,寓意:绿色代表了希望,代表了高效率;专注于实验室供应链,我们的服务将使之更高效;在希望的田野上,终将一片绿色。 注:该商标已申请注册,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 Tecan CEO重组领导团队
    Tecan日前宣布,随着增长战略的实现,集团的领导团队也会有一些变化。于2012年10月成为公司新的首席执行官的David Martyr博士,利用这个机会重组和加强领导团队的能力。   David Martyr说:“TECAN是我们行业内知名品牌,具备在未来加速增长的良好基础。今年,随着向我们合作伙伴提供两个主要OEM项目的仪器业务的启动,我们已经为在不久将来业务显著增长做好了准备。为了我们业务中期、长期的发展,一个拥有广泛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优秀领导团队必不可少的。通过不同位置管理团队的更新过程,我想借此机会,有针对性地加强领导团队的能力。”   在这次重组过程中,一直主管合作业务部门、自2011年1月起即担任董事会成员的Bernhard Grob博士将离开公司。寻找继任者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Tecan董事会和CEO对于Bernhard Grob的积极参与以及为公司合作业务发展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并祝愿他未来一切顺利。   生命科学部门负责人的位置也已经空置,寻找继任者的工作正有序进行,预计不久的将来即会公告这个职位。   随着业务、学术合作重要性的日益增加,授权以及潜在的兼并和收购对于加强公司发展部门也是必要的。发展部门负责人正在寻找中。   关于Tecan(帝肯):   瑞士帝肯是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法医和临床诊断领域自动化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80年,总部设在瑞士Mä nnedorf,分别在瑞士、北美和奥地利设有自己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目前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有三大类:全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 Liquid Handling&Robotics )、多功能酶标仪(Multimode Reader)和OEM组件 销售服务网络遍布世界52个国家,客户覆盖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院所、法医、医院、血站系统和疾病控制中心(CDC)等。其液体处理技术已拥有行业经验30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备受世界领先生命科学实验室的青睐。
  • 工信部:婴幼儿奶粉监管标准将参照药品
    今天上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工信部主题日上,工信部发布了&ldquo 双提&rdquo 行动方案,要求对婴幼儿乳粉参照药品管理,并鼓励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力争提升婴幼儿乳粉质量、提振消费者信心。   发布   1、提升标准乳企2年内完成GMP认证   5月16日,工信部印发了《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行动的方案》。这份被简称为&ldquo 双提&rdquo 的行动方案,第一步行动就是从6月到8月,针对婴幼儿乳粉企业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今天上午,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巡视员高伏在发言中表示,今后,婴幼儿乳品企业将从生产环节实施GMP认证,对婴幼儿乳粉质量的管理将参照药品管理。   据悉,乳粉国标DB23790已经实施了近13年,但仍有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这一标准。   解读   GMP具法律效力监管更严格   GMP是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通用准则,是专用性、强制性的标准,多数国家或地区的GMP都具有法律效力,它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其所规定内容不得增删。目前企业实施的ISO9000认证系统的推进、贯彻、实施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上的,可进行选择、删除或补充某些要素。   乳业专家王丁棉称,按照药品管理办法来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这种非常措施在全世界来说都算是最严格的。   发布   2、鼓励兼并乳粉行业集中度达70%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上午表示,未来将努力提升国内乳粉行业的集中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2年内将争取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除了兼并重组外,还将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乳粉企业。在上午举行的会议上记者了解到,目前蒙牛已经完成了对雅士利的收购。   高伏表示,工信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2011年以来新建和改(扩)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项目,开展为期4个月的清理审核工作。   解读   六成乳粉企业将会消失   目前国内有500多个婴幼儿奶粉品牌,但高端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20%-25%。可以说,进口产品在婴幼儿乳品高端市场占主导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打造出几个过硬的大品牌,让消费者真正对国产奶粉恢复信心,将是未来几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大趋势。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研究员宋亮预期,未来可能有超过六成的婴幼儿奶粉企业将被兼并重组或者被市场淘汰。   发布   3、信息追溯4乳企信息手机可查   高伏表示,工信部正在推动建立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目前,婴幼儿乳粉行业的相关体系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工信部准备于今年底在蒙牛、伊利、完达山和三元四家企业试点推行这项工作。   届时这4家企业中将建成实用、便捷、可扩展的追溯体系,消费者采用智能手机等终端及政府网站平台,即可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行实时追溯和了解。   高伏指出,婴幼儿乳粉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下一代健康成长,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广大婴幼儿提供食用安全放心的乳粉,保障婴幼儿乳粉的质量安全,是从事婴幼儿乳粉生产行业企业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位乳粉生产者的社会责任。   解读   产品追溯体系可消除忧虑   中乳协表示,奶粉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追溯体系,生产出更多放心、安全的产品,可进一步消除消费者的忧虑。   此外,据中乳协专家介绍,配方备案后,一个配方将只能生产一款乳粉。记者了解到,中乳协还将要求企业建立奶粉召回、销毁制度,实施二维码可追溯体系。   马上就访   超市奶粉原装进口占大头   今天上午,记者走访几家超市,发现目前原装进口奶粉仍是超市主力军,铺货量几乎是国产奶粉和进口奶源奶粉的总和。   在某家乐福门店奶粉区记者看到,&ldquo 原装进口&rdquo 奶粉占了整整一排货架子,用红色立牌明确标注。其中1款名为&ldquo 惠氏启赋&rdquo 的原装进口奶粉,2、3、4段的货架子已经空了,1段也只剩2罐奶粉摆在外围&ldquo 充门面&rdquo 。   &ldquo 前两天我们这儿有活动,买赠和满赠都有,好多家长周末来抢购,就跟不要钱似的。现在1段奶粉不管便宜的还是贵的,货量都很少。&rdquo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相比之下,纯国产奶粉和进口奶源奶粉虽然价格上占优势,但销售却明显差了很多。   新闻延伸   将增强国产奶粉竞争力   目前国内有500多个婴幼儿奶粉品牌,但高端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20%-25%。可以说,进口产品在婴幼儿乳品高端市场占主导地位。   今天上午,奶粉业内人士说,长期以来,洋品牌奶粉对于中国消费者的独特吸引力,使得国内乳粉企业的市场份额,尤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一直不大。而此前出现的&ldquo 毒奶粉&rdquo 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国产乳粉的有效供给,抑制了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消费信心。   这位人士表示,此次工信部提出的&ldquo 双提&rdquo 方案,在提升国产婴幼儿奶粉质量的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信心有所提振,从而增强国产奶粉的市场竞争力。
  • 史上最严 乳业新政倒计时 陕西省150余羊乳品牌将消失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仅剩不到百日。在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新政即将到来之时,生产企业该怎样调整布局?7月12日,一场“乳业新政下羊乳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奶山羊存栏218万只全国第一  陕西省乳品安全生产协会秘书长王伟民介绍,陕西是乳业大省,也是奶山羊主产区,目前饲养奶牛45.5万头,年产牛奶141.2万吨 奶山羊存栏218万只,羊奶产量52万吨。奶山羊存栏与羊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羊乳制品消费快速增长,推动了农民脱贫增收与畜牧业转型升级。但同时,陕西乳品企业品牌较多,乳业新政对陕西羊奶产业影响较大。  知名乳业分析师宋亮最近调研了部分企业案例,他发现,配方注册制扭转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真正具备研发、品牌雄厚的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品牌有效管理和推广,让消费者建立忠诚度从而为恢复信心。企业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品牌,更加注重质量,消费者购买的乳制品也会更安全放心。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乳业新政也是为鼓励优势品牌做大做强。  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取得较大实效。然而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一是行业内产品同质化、经营规模相似的企业重组操作难度较大,企业重组意愿不强。不可预期的市场前景制约了兼并重组步伐。二是实施兼并重组的部分企业享受不到相关政策支持。  在御宝羊奶总经理杨立新看来,按照“奶粉新政”,第一,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通过限制企业配方数,减少恶意竞争,树立优质国产品牌,让消费者看得清楚,买得明白,真正得实惠。第二,规范标签标识等。作为乳业大省,陕西有不少企业和从业者,不能等政策,应该主动想办法,从销售和市场角度探索怎样积极应对“注册制”。  洗牌不可避免 淘汰将成常态  企业该怎样应对?兼并重组,员工如何分流、遣散,怎样处置债权债务?  “既然洗牌不可避免,建议相关企业提前做好债权债务处置安排,特别是人员变动、分流、遣散安排。”陕西睿翔晓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娜认为,最严乳业新政下,注册制实施将导致很多品牌整合或消失,这些品牌涉及的公司也将面临清算甚至注销、停止经营,因此而导致裁员、分流、遣散等。  照目前形势,陕西羊奶产业品牌将剩下多少?王伟民分析,目前全省有200多个羊奶粉品牌,大约18家工厂,按照新政规定不得超过3个系列,按一个厂子3家算,保留50多个品牌,也就是说150多个品牌将消失。  “最严政策下,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宋亮分析,随着注册制实施,预计60%以上现有品牌将出局,配方、品牌乱象得到改善,极大提升市场集中度。陕西乳品企业也将面临成功注册、兼并重组、转型、退出行业等几条道路。目前二孩政策效果不理想,但预计不久后会出台鼓励二胎生育的配套措施,乳业市场前景看好。  “乳业新政对陕西乳品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王伟民分析,陕西乳企不妨利用这次婴粉配方注册制的机遇,携手联合、形成合力。比如组建乳业集团,打造集团式研发中心,整合现有营销团队,确立新品牌,是下一步陕西乳企的迫切任务。在这次乳业新政实施过程中,如果陕西乳业顺应潮流,完全可能上一个台阶,进入婴粉生产大省的行列,有望入列前三位。否则相当数量的乳企将被市场淘汰,淘汰将成为常态。
  • 日本测试仪大厂Advantest兼并竞争对手Verigy
    日前,日本ATE大厂爱德迈(Advantest)决定以每股12.15美元的现金收购其美国的竞争对手惠瑞捷(Verigy),总价达7.35亿美元。   Verigy董事会审查了Advantest的建议书后,并表示它不会影响到Verigy与LTX-Credence之间未完成的兼并,这是Verigy在一份声明中的看法。Verigy董事会相信Advantest的建议可能会更有利于它的未完成的与LTX-Credence之间的兼并,但是需要进一步与Advantest讨论此事。所以未來不能保证对于Advantest的建议可能会提出补充。   近几年来发生了许多大事,如Verigy斥资约4.244亿美元兼并了其竞争对手LTX-Credence,并且合并后的公司仍叫Verigy。众所周知,Veirgy的前身是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 Inc)。几年前Agilent把它的ATE部分剝离出来成立了Verigy,而几年前LTX公司又兼并了它的竞争对手Credence Systems Corp,组成LTX-Crdence公司。   在测试仪ATE领域中,Agilent的通用测试测量仪器、ATE、半导体制程检测设备的销售总额超过30亿美元,不包括生物化学分析仪器的销售额,是业界最强势的公司。Advantest是同时销售通用仪器和ATE的公司,而且成长很快,近年来后来居上,攀升至第二位,遥遥领先其它对手。Teradyne是专营ATE设备的公司,曾多年在ATE业界领先,近五年来被Advantest赶上并超越。Verigy是在2006年从Agilent拆分出来的公司,原来是Agilent的半导体制造检测设备部。LTX-Credence的主要产品是ATE设备。   现在出于竞争的需要,Advantest又兼并了Verigy,用来对抗它的老对手Teradyne。因为Advantest强在存储器测试,而在逻辑电路测试仪方面弱,而另一方面Teradyne在两个方面都很强。   考虑到Advantest是主动出击兼并Verigy,因此相信Advantest是把兼并作为其未來发展策略的一部分。Barclays的分析师CJMuse认为,此次兼并可能会增加与LTX-Credence兼并的风险。Advantest的最后一搏是为了可以从Verigy或者LTX-Credence中获得数字及模拟的核心技术,不过Muse认为一旦Verigy及LTX-Credence的兼并完成,要考虑未来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问题。考虑到Advantest在SoC测试方面大大落后于Teradye、Verigy及LTX-Credence,所以此次主动兼并Verigy具策略意义,除此是外,由于日元强烈升值,无论对于Verigy及LTX-Credence都是有利的。   未来对于LTX-Credenc会发生什么?从Verigy的观点看,LTX-Credenc的组合对于Verigy十分有利。因为Verigy缺乏在低端的数字与模拟测试仪。而从Advantest的观点看,现在把它们都综合在一起似乎十分有利,但是从反抗托拉斯法看,可能会阻碍三家公司的整合。因而LTX-Credence兼并完成可能会成为更大的风险。   LTX-Credence认为,它相信Advantest兼并Verigy的任何建议可能应该让重要的客户进行有关的讨论,加上产品重迭可能导致增加风险,或者在几个国家内受到阻碍的风险。从愿望看,应当加速Verigy与LTX-Credence之间的兼并,而不应是Advantest与Verigy之间的兼并。LTX-Credence在它自己的一份声明中指出,认为Verigy与LTX-Credence合并对于公司、持股者、客户、包括员工是最有利的。   背景介绍:   在所有的电子元器件(Device)的制造工艺里面,存在着去伪存真的需要,这种需要实际上是一个试验的过程。为了实现这种过程,就需要各种试验设备,这类设备就是所谓的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 三部委联合发文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每年突破5种关键钢铁材料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原文如下:三部委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原〔20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各有关中央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更好地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钢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高端材料、绿色低碳等工艺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产业链工艺、装备、技术集成创新,促进产业耦合发展,强化钢铁工业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创新。坚持总量控制。优化产能调控政策,深化要素配置改革,严格实施产能置换,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扶优汰劣,鼓励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坚持绿色低碳。坚持总量调控和科技创新降碳相结合,坚持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全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坚持统筹协调。统筹供给保障、绿色低碳、资源安全和行业发展,遵循钢铁工业发展规律,保持去产能政策的稳定性和前瞻性,提高供需的适配性、有效性。(三)主要目标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5%,氢冶金、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薄带铸轧、无头轧制等先进工艺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艺结构明显优化,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钢铁市场供需基本达到动态平衡。绿色低碳深入推进。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资源保障大幅改善。资源多元化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内铁矿山产能、规模、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显著提高,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供给质量持续提升。高端钢铁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增强,品种和质量提档升级,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材料,形成一批拥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二、主要任务(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行业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围绕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薄带铸轧、高效轧制、基于大数据的流程管控、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先进电炉、特种冶炼、高端检测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发挥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关键领域钢铁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机制,搭建重点领域产业联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钢铁行业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标准技术体系建设,制定发布一批基础通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培育发展一批先进适用的高水平团体标准,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五)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坚决遏制钢铁冶炼项目盲目建设,严格落实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环评、排污许可、能评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应去尽去,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健全防范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六)优化产业布局结构。鼓励重点区域提高淘汰标准,淘汰步进式烧结机、球团竖炉等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工艺和设备。鼓励有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市场需求、资源能源保障和钢铁产能相对不足的地区承接转移产能。未完成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地区不得转入钢铁产能。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对于确有必要新建和搬迁建设的钢铁冶炼项目,必须按照先进工艺装备水平建设。现有城市钢厂应立足于就地改造、转型升级,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竞争力弱的城市钢厂,应立足于就地压减退出。统筹焦化行业与钢铁等行业发展,引导焦化行业加大绿色环保改造力度。(七)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有序引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独立热轧和独立焦化企业参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对完成实质性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冶炼项目建设时给予产能置换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向实施兼并重组、布局调整、转型升级的钢铁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妥善做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职工安置。(八)有序发展电炉炼钢。推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电炉炼钢发展。对全废钢电炉炼钢项目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环保管理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鼓励在中心城市、城市集群周边布局符合节能环保和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中小型电炉钢企业,生产适应区域市场需求的产品,协同消纳城市及周边废弃物。积极发展新型电炉装备,加快完善电炉炼钢相关标准体系。推进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电炉钢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分别遴选8家左右优势标杆电炉炼钢和废钢加工配送企业,形成可推广的产业模式。(九)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构建钢铁生产全过程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支持企业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钢铁企业清洁运输,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差别化电价政策。积极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企业综合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推动绿色消费,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和农房建设试点,优化钢结构建筑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钢铁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引导下游产业用钢升级。(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商用密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在铁矿开采、钢铁生产领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遴选一批推广应用场景,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钢铁行业大数据中心,提升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能力。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多基地协同制造,在工业互联网框架下实现全产业链优化。鼓励企业大力推进智慧物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应用,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构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标准研究。(十一)大幅提升供给质量。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加快推动钢材产品提质升级,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及汽车、高性能机械、建筑等领域推进质量分级分类评价,持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促进钢材产品实物质量提升。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小批量、多品种关键钢材,力争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新材料,更好满足市场需求。鼓励企业牢固树立质量为先、品牌引领意识,深入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开展规模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十二)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强化国内矿产资源的基础保障能力,推进国内重点矿山资源开发,支持智能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加强铁矿行业规范管理,建立铁矿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制度。促进难选矿综合选别和利用技术应用,推进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开展港口混矿业务,增加港口库存,发挥港口库存对资源保障的缓冲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国际铁矿石资源开发合作。完善铁矿石期货市场建设,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完善铁矿石合理定价机制。(十三)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立足源头预防,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钢铁企业要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淘汰落后高风险工艺技术和设备,实施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预警技术应用,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大力提高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水平,制定应急响应预案,积极应对新兴技术融合带来的安全挑战。(十四)维护公平市场秩序。加强钢铁企业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强化质量、装备、环保、能耗、安全的要素约束作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现“有进有出”动态调整。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依法依规惩处擅自新增产能、假冒伪劣、违法排污等行为,并纳入联合惩戒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业自律精神,避免无序恶性竞争,维护行业平稳运行。建立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进钢铁企业生产经营规范分级分类管理,支持开展“对标挖潜、技改升级”,打造若干家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具有代表性成果、发展质量高的钢铁示范企业。(十五)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实施高质量标准引领行动,加快国际标准中国标准互译、转化,推动国际间检验检测与认证结果互认,引导中国钢铁产品、装备、技术、服务等协同“走出去”。鼓励生铁、直接还原铁、再生钢铁原料、钢坯、钢锭等资源性产品和半制成品进口。鼓励国内外钢铁、矿山、航运企业加强合作,构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全球化钢铁产业生态圈。三、保障措施(十六)加强组织实施。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有关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按照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务实推进相关工作。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服务,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十七)强化政策协同。强化政策衔接,加强产融合作。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积极支持企业承担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突破任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资源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注重需求引导和标准引领,推进下游用钢行业提高设计规范要求和标准水平,引导钢铁产品消费升级。推动钢铁行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接收社会监督。(十八)加强舆论宣传。加强政策解读和宣贯,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广泛宣传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树典型、学先进,维护和提升钢铁行业的社会形象,增强全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加强舆论监督,及时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负面警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态环境部 2022年1月20日
  • “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实验室获准建设
    目前,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关键阶段。为了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山西省纪委、山西省监察厅和山西省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领导组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中加强纪律约束防止发生违纪问题的若干规定》。此规定对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国有煤矿企业及其领导人员在兼并重组整合过程中,执行重大决策、方案确定、证照审批、产权交易、资产评估、价款确定以及政务公开等重点事项提出了10个方面的纪律要求。
  • 合生元被国家质检总局指进口原料大肠杆菌超标
    据明报报道,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8 月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通报,广州乳品生产商合生元被指进口的乳酸菌内大肠杆菌超标,已作退货处理。   合生元的一款重4800 千克的BS-乳酸菌粉被检出大肠杆菌超标,被广东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予以退货处理。该批货品原产地为法国,制造商为LALLEMAND S.A.S。   同样被质检总局打入黑名单的,还有可口可乐公司从韩国进口的保力得饮料有三个批次不合格,同样已经作出退货处理。另一边厢,据媒体消息,经多部委协调,《乳企兼并重组细则》或将于近日出台。细则对奶粉生产技术提出严格规定,进一步提升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准入和生产许可条件,并计划用两年时间确保清除所有不达标企业,这将有利于已经达到该技术要求的大型乳企,而中小型企业则将因承受不了改建带来的高昂成本而退市。   乳企兼并细则将出台   细则计划2015 年底前10 名国产品牌行业集中度高达65%,2018 年底该集中度将超过80%。受此消息提振,合生元昨日升5.6%至64.5 元。辉山乳业和蒙牛乳业分别升2.6%和2.3%。
  • 核辐射事件“拖后退”明治暂别16年中国市场
    核辐射事件“拖后腿” 贴牌洋奶或被清场 政策“偏爱”国产奶   10月24日,日本奶粉巨头明治公司在官网公告称,决定暂时停止明治珍爱系列奶粉在华销售,主要产品涉及明治珍爱儿、珍爱宝、珍爱童和珍爱妈妈。   该公司解释,停售原因是因为中国奶粉市场竞争激烈化和原材料成本上升,该公司认为现阶段难以获得稳定收益,故决定暂时停售。   不过,明治的退出并不彻底。该公司强调,目前只是暂时退出,未来可能会“重返”。而现有的从业人员将考虑调岗安置。多位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透露,明治奶粉全面撤出中国市场,除了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外,与今年国内宏观政策大力扶持国产奶粉不无关系。   主动放弃中国市场   记者了解到,明治目前在华销售的珍爱系列奶粉均为澳大利亚生产。此前,国家发改委对洋奶粉进行价格垄断调查时,明治曾承诺对市场上销售的旗下珍爱系列奶粉的全部四个单品进行降价销售,降价幅度为3%至7%,并承诺在今后两年内以此优惠价格供应中国市场。   据悉,明治奶粉于1997年正式进入中国,2010年因口蹄疫一度被禁止进口。2011年,日本总部生产的“明治STEP”奶粉因检出微量放射性铯被召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国对奶粉行业发起反垄断调查,明治奶粉也在其中,但最后被免除处罚。   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明治放弃中国市场,和核污染辐射事件、中国乳业新政出台对其形成的竞争压力,包括反垄断调查、兼并重组、国产奶“抱团”推高端产品,以及明治自身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份额未达到理想状态等有关。多重因素导致其作为日本品牌在中国的认可度大幅下滑,与多美滋、雅培、雀巢等其他洋奶粉相比,增长极为缓慢。   “明治奶粉在中国市场做了这么多年,市场份额估计在0.1%左右。销售区域主要是华南市场,华东市场同价位市场已经被美赞臣、雅培等占据了,加上最近奶粉企业‘国家队’的成立,市场份额挤压空间更小。”北京普天盛道品牌营销董事长雷永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根据AC尼尔森数据统计情况,2010年,明治在进口奶粉排名中本可以挤进前十,但随着福岛核泄漏事件影响的深入,加上2011年底查出铯超标问题,造成明治奶粉销量大幅下滑九成。随后,明治奶粉在华销售一直一蹶不振。   政策偏爱国产奶   相反,最近几个月里,国内乳企好消息频频。昨日上午,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肖春泉透露,《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准后实施。而9月28日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牵线搭桥”下,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旗下雅士利、完达山、飞鹤、明一、高原之宝6家企业得到了“优厚待遇”:获得相关的重组税收优惠,且有望获得中央财政专项基金、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等一揽子扶持政策。此外,近期国家又在大力度打击进口奶粉医护渠道受贿及抢夺“第一口奶”等事件,治理奶粉行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接下来,国家对奶粉企业在打包、封装、贴牌生产等方面可能都要进行规划,这样的新政策出台,无疑给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造成了压力。”雷永军表示,在奶粉行业兼并重组方案即将获批的背景下,洋奶粉在华市场将受到巨大冲击。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家政策对于国产奶粉较为“偏爱”。   多位行业人士直言,当前,国产奶粉在政府扶持、自身整改下,整体竞争力都在提升,洋品牌整体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与此同时,在政府连环“重拳”整治下,部分不合格的中小品牌洋奶粉或将退出中国市场,洋奶粉也将迎来洗牌。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上有数百种品牌的洋奶粉,占据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但这几百种洋奶粉中,却有超过九成的来历可疑,在进口国完全没有销售,均为“中国特供”,也就是俗称的“假洋奶粉”。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短期内,洋品牌依然会在高端奶粉市场占据优势,并抢占大部分市场份额 但长期来看,国产奶粉必然会逐渐崛起,奶源、渠道、质量监控等多方面都将有大幅提升,这将进一步挤占洋品牌的生存空间。   洋品牌或将入冬   在形势不利的当下,这些“外来的和尚”还能否念好“中国市场”这本经?有观点认为,明治奶粉撤出中国传递了一个信号:不符合中国市场行情、不适应中国市场发展的进口奶粉将陆续撤离。业内人士猜测,在明治奶粉退出中国市场后,未来不排斥还有同类外资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王丁棉则认为,大的动荡和变局不会有,但有可能会在下一轮的贴牌生产的洋品牌整顿中,一部分洋品牌会被清场。对于洋品牌退出后的市场份额,国内前五大品牌以及较大的洋品牌将会用很大的市场手段一争高下,目前的局势是一线城市牢牢守住,二线城市处于胶着状态,未来3至5年内,三线城市大力涉足。其同时表示,明治奶粉的退出,也许意味着今后的2至3年是洋奶粉的寒冬。不过,向健军认为,明治奶粉之所以在国内难以打开市场,是因为国内对其核辐射事件心存芥蒂,同时企业营销策略也较为保守,难以有效融合中国市场。但是其他洋品牌应该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奶粉企业生产奶粉有三种方式: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和大包粉分装,而最好的就是湿法生产工艺。湿法工艺是指采用鲜牛奶,在牛奶液态状态下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矿物质,再经过杀菌、喷雾等最后生产成奶粉。有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即将获批的兼并重组方案将重点扶持“湿法工艺”生产企业,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包括雅培、美赞臣、惠氏等在内的外资企业大多是通过进口乳清蛋白粉(即大包粉)或已基粉,然后在国内工厂再添加营养素加工生产而成。为此,仅这一项政策,或将有不少洋品牌“出局”。
  •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不断加强,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钢铁企业协同发展,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钢铁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矛盾不断加深并集中显现,产能持续释放、下游需求不振、企业效益低迷,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困难,迫切需要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引导企业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号)文件要求, 2010年6月,我部印发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随着近两年钢铁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以及《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相关环保新标准的颁布,我部对《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并将名称修改为《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规范条件》)。   《规范条件》修订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对钢铁企业在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实行更加严格的能耗环保管理标准。将吨钢烟(粉)尘排放量调整为不超过1.19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63千克,吨钢新水消耗提高到不超过4.1立方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4%。同时,增加了烧结、炼铁等各工序新的排放标准。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装备水平、环保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一部分钢铁企业已具有相当竞争能力,有的已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各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行业管理基础,国家难以在金融、贸易、生产许可、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等方面规范管理。应当说《规范条件》的修订,有利于创造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经营的政策环境,有利于面对行业现实,实事求是地对已有钢铁企业实施行业基础管理。有利于对优势企业将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对能耗高、污染重、规模小等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这些企业兼并重组或者退出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实施对改变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模式,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促进淘汰落后、推动兼并重组,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件:1.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doc   2.钢铁行业范条件申请报告.doc
  • 生物医药并购再次来袭 政策助推10亿级并购
    医药行业并购高潮迭起,千亿市值龙头主导了第一波,百亿市值企业又掀起了第二浪。   作为九大兼并重组重点行业之一,生物医药行业原本已是并购活动的主战场,近日敲定的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更似一剂催化剂。   记者统计发现,生物医药并购少数是借壳或整体上市,多数是进行产业整合,或夯实主业,或跨界外延,或打通上下游,或海外并购。   生物医药并购&ldquo 第二浪&rdquo 来袭   2012年下半年以来生物医药重组并购完成31单 仅1单出现失败 61单正在进行中,涉及296.38亿元并购金额。   近几年来,国内医药市场的重组并购一直&ldquo 高烧&rdquo 不退。   其中以医药商业领域试水最早,国药股份、上海医药、华润医药&ldquo 三国杀&rdquo 的场景热闹非凡。国内医药第一轮整合主要就形成了这3家1000亿元市值级别的医药集团,并基本奠定了竞争格局。   第二轮整合期随之而来,并且更加高潮迭起。   据理财周报统计,2012年下半年以来生物医药重组并购完成31单 仅1单出现失败 61单正在进行中,涉及46家公司和296.38亿元并购金额。   5000万元以上并购达到了37单,总金额为179.57亿元,共涉及30个买方上市公司。其中,1亿元以下的医药并购有8单 多数金额范围在1-5亿元,共23单 5-10亿级别并购共2单,买方是复星医药和信邦制药 过10亿的天量级并购4个,分别为天士力14.50亿、鑫富药业17.46亿元、上海莱士18亿元、洪城股份56亿元。   记者统计发现,这30家&ldquo 大手笔&rdquo 公司主要是100亿元市值级别的地方一级企业&mdash &mdash 市值在100亿以下的多达18家,100-200亿7家,200-500亿4家,500亿以上仅1家。   换言之,新一轮医药并购已换做体量不太大但手握巨资的公司唱主角。   &ldquo 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在推动,&lsquo 十二五规划&rsquo 明确将医药产业整合指向&lsquo 强&rsquo 与&lsquo 大&rsquo ,一般中小制药企业难以负担投入大、周期长的医药研发,这就给了行业龙头兼并收购的机会。&rdquo 华南一位长期投资生物医药的私募告诉记者,&ldquo 另一方面,新版GMP要求2013年底强制认证,资金较弱的中小企业难以加大改造投入,这些企业最可能成为并购对象。&rdquo   记者关注到,去年年底,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工信部等12部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已确立了包括医药在内的九大推进兼并重组重点行业(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   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以来医药上市公司的并购节奏明显加快,相关案例不下20个。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整个医疗保健类并购交易数目共计121起,交易金额为428.37亿元。从交易数量来看,医药行业是实施并购最为活跃的一大行业 从交易金额角度,医药行业属于并购规模较大的行业。   对此,华南某投行人士认为,&ldquo 今年以来,由于IPO暂停以及政策支持,A股市场原本就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和借壳的热潮。接下来这九大行业可以走快速通道,意味着这些行业的公司机会更大,并购重组效率也将提高,这很可能促使相关行业加快重组并购的步伐。&rdquo   &ldquo 曲线&rdquo 上市   &ldquo A股市场IPO停滞,通过并购实现资产证券化,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成本,所以部分需要融资企业就四处寻找&lsquo 壳资源&rsquo ,借壳上市便成了企业融资的手段。&rdquo   记者在对资金量在5000亿元以上的37单医药并购进行梳理时发现,部分并购实为借壳上市或者整体上市。   在这37单并购中,并购金额最大的案例&mdash &mdash 洪城股份就属于借壳。   2013年8月3日,停牌2个月的洪城股份披露重组公告称,公司拟置出全部资产和负债,置入济川药业100%股权。   由此,不振净利持续低迷的洪城股份将转型为药企意图扭转业绩困局,而济川药业则借壳洪城股份实现曲线上市。   事实上,济川药业试图冲刺资本市场已久,无奈并无过硬的拳头品种,缺少持续增长能力,申请IPO的难度较大。到2013年3月份济川药业才完成股份制改造。   然而,通过借壳,这家负债率高达50%、净资产账面价值仅9亿元的公司,评估值高达56亿元,溢价5倍有余。业界评价,即便是济川药业自身IPO,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估值。   对此,深圳的一位投行老总告诉记者,&ldquo 目前存在并购可能性的大都是已经改制的公司,规模中等,需要资金转型升级,但A股市场IPO停滞,通过并购实现资产证券化,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成本,所以部分需要融资企业就四处寻找&lsquo 壳资源&rsquo ,借壳上市便成了企业融资的手段。&rdquo   鑫富药业的并购同样也是借壳案例。   事实上,鑫富药业重组早已迫在眉睫,2010、2011年已经连续两年巨亏,2012年4月26日被&ldquo 披星戴帽&rdquo ,变为*ST鑫富,通过变卖资产当年才勉强&ldquo 扭亏为盈&rdquo ,不过,进入2013年,鑫富药业的业绩持续恶化。   2013年9月12日,鑫富药业发布重组草案称,购买程先锋持有的医药销售公司亿帆生物100%股权以及程先锋等10名自然人合计持有的亿帆药业100%股权。根据公告,亿帆系拟注入资产预估值高达17.5亿元,其中亿帆生物预估值为14.8亿元,预估增值率高达664.29%,亿帆药业预估值为2.7亿元,预估增值率也达到161.05%。本次交易完成后,程先锋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将达到30%以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将发生变更,且构成借壳。   前述华南生物医药私募告诉记者,&ldquo 随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的实施,今后上市公司壳资源的利用率会更高,未来更多的公司会涉足重组领域。&rdquo   华北制药实施并购则是为集团医药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去年10月份华药集团控股股东冀中能源耗资近30亿元包揽华北制药全部定增股份,晋身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当时这被市场解读为是冀中能源对旗下医药资产的整合。11月份,华北制药着手收购原大股东华药集团所持有的华胜公司、金坦公司和南方公司。这3家公司约占华药集团下属医药资产的90%,基本实现华药集团医药资产整体上市。   医药产业整合   记者统计前述37个医药并购项目发现,并购方向五花八门,主要为做强主业、跨界并购以及海外并购。   事实上,在前述深圳投行老总看来,&ldquo 借壳只是重组很小的一部分,目前各大产业均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艰巨任务,国家层面出台多项举措加强兼并重组工作,上市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9大重组重点行业的整合尤其值得梳理。&rdquo   记者统计前述37个医药并购项目发现,并购方向五花八门。   首先是一批主业明确,希望通过并购来将主业做专做强的医药公司。   例如华润三九在去年以1.33亿元收购山东枣庄中药厂持有的山东三九45%股权,此前已持有山东三九55%的股权。山东三九是华润三九感冒灵重要的北方生产基地,此举被视为华润三九对体系内最为重要的中药业务板块作进一步整合。   主营血液制品的上海莱士今年7月1日披露,拟18亿收购邦和药业100%股权。而邦和药业的业主就是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重大收购兼并事件逐步增多,如天坛生物收购成都蓉生、沃森收购大安制药、中国生物收购贵阳黔峰和西安回天等交易均使得收购方的综合实力得以大幅提升。上海莱士同样期望通过行业整合进一步增强自己在血液制品行业中的市场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本次交易完成后,上海莱士的年投浆量将由目前的355吨增至475吨,一跃跻身血制品龙头。   和夯实主业的医药公司不同,另一些医药企业从横向上做了一些跨界并购,切入新兴产品或领域。   记者研究发现,这些新领域跨度很广,涉及到心脑血管、肺结核、糖尿病、女性重疾及保健、体外诊断,都是相对前沿和先进的方向。   作为心血管医疗器械的领军企业,乐普医疗做了两起相关并购,一是较早布局收购主营心脏起搏器的秦明医学,二是在今年6月收购新帅克制药60%股份,挺进心血管药物领域。乐普医药计划在3-5年内形成医疗器械与药品两大产业板块,成为高端医疗器械和医药领先企业。   体外诊断制品也是一大热门领域。相关案例包括新华医药拟募资逾3亿元收购长春博讯75%股权 西陇化工收购新大陆生物75%股权。   另外一些生物医药企业则进行纵向布局,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   其中,往上游布局,有科伦药业斥资4.62亿科伦药业收购上游生产塑料输液容器用盖的企业君健塑胶、中恒集团收购云南特安呐制药的制药及三七种植业务80%股权、大北农收购天邦生物46.98%股权拓展动物疫苗市场 往下游整合,有信邦制药收购科开医药以求在医药流通领域实现阶段性突破,有沃森生物近10倍溢价收购宁波普诺、宁波普诺、莆田圣泰3家医药销售公司。   还有一些医药企业进行的是海外并购。例如海普瑞收购Prometic10.02%股权切入蛋白质技术和生物制药产品研发,海南海药则通过收购中国抗体40%股份进军全球抗体市场。
  • 国产仪器商兼并整合提速 可持续发展排名公布
    2015.03,聚光科技1.05亿元控股鑫佰利 70%股权,进军水处理市场。  2015.04,天瑞仪器1.35亿并购问鼎环保,摆脱了仪器供应商的单一身份。  2015.05,先河环保660万美元收购美国Sunset 60%股份,布局碳气溶胶市场。  2015.05,海能仪器4930万收购上海新仪,共创国产微波化学仪器的新未来。  2015.06,博晖创新2800万美元收购美国Advion,开发医学诊断适用的质谱仪器。  2015.06,雪迪龙1566万控股国外质谱商Kore 51%股权,备战VOCs监测商机。   进入2015年以来,我们发现国内上市仪器公司的市场整合能力与速度明显提升,天瑞仪器、雪迪龙、先河环保、聚光科技、博晖创新、海能仪器等公司已先后实施收购或注资控股,收购对象不再限于国内企业,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国际仪器品牌;交易金额不再是&ldquo 小打小闹&rdquo 的千万元,数量级多次以&ldquo 亿&rdquo 单位出现。目前天瑞仪器、聚光科技又在酝酿着重大事项,其股票均处于停牌期。   国产仪器商兼并整合动作提速,也刺激了各自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长。近日,超验旗下超验创新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中国仪器仪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评级排名。其中天瑞仪器位居第一,雪迪龙位居第三,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开元仪器等国内仪器上市企业纷纷出现在了上述榜单内。 编辑:刘玉兰
  • 利益的背后,谁来保证婴幼儿奶粉安全?
    在两家公司同时停牌5天后,蒙牛昨天(6月18日)下午不出意料地宣布了收购雅士利的消息。   但在这场中国乳业并购第一案后,远不只是两家企业一个愿买一个愿卖那么简单。“大家长”工信部正在依国务院意图,大刀阔斧地整合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在政府的引导下,婴幼儿奶粉领域的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不管愿意与否,规模较小的企业将不得不出局。即便雅士利的婴幼儿奶粉年营收在2012年已达到37亿元,但也只相当于蒙牛总营收的十分之一。   这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婴幼儿奶粉行业整合的方法之一,是将在严苛而昂贵的技术改造中,优先给予兼并重组企业资金支持。这意味着,蒙牛这样得到政府认可的乳业巨头,将会成为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霸主。   婴幼儿奶粉行业被诟病已久,企业和政府花费数年才平复了三聚氰胺丑闻。今年3月,香港奶粉限购令引发连锁反应,也让国内奶粉业者尴尬不已。5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工信部决定让整合提速——在蒙牛宣布收购雅士利当天,120余家婴幼儿企业代表来到北京,聆听工信部对最新政策的解读之余,被要求效仿蒙牛、雅士利现场“相亲”。   工信部的目的是改变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混乱、潜在食品安全风险难以把控的局面。但就蒙牛收购雅士利的个案,担忧已现:一家食品质量安全声誉劣迹斑斑的公司,将主导一家比它声誉更好的婴幼儿奶粉品牌的未来。   小公司出局:婴幼儿奶粉引入制药标准   6月18日,蒙牛乳业与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和第二大股东凯雷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此次交易有可能涉及的最大现金量将超过110亿港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这次交易背后,是由工信部“看得见的手”对行业进行的洗牌,“扶大弃小”为整体思路的政策调控呼之欲出。   5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按照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即GMP改造。工信部也发布《提高乳粉质量水平 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这份被简称为“双提”的行动方案,第一步行动就是从6月到8月,针对婴幼儿乳粉企业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这些“前奏”,拉开了自上而下的整合大幕。而资金支持,构成了官方促成整合的“杀手锏”。   GMP是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通用准则,是专用性、强制性的标准,多数国家或地区的GMP都具有法律效力,其所规定内容不得增删。这和目前企业实施的ISO9000认证系统不同,后者的实施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上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昂贵的改造。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核算了技术改造成本:“初步测算,GMP规范改造大概盈亏界点是1000吨。1000吨以下的乳粉生产企业,就基本不赚钱了,或者还要亏一点。”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全行业实施GMP过程中,政策和资金支持将被优先给予兼并重组企业。   18日,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明确表示:“在政策规定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优先支持兼并重组企业和转产企业开展GMP改造 重点支持加强奶源源头控制,发展自有基地及延伸产业链的企业。计划利用两年时间,使清理整顿后的行业生产企业,全部完成GMP改造并通过认证。”   不过,GMP改造资金支持如何计算及支付,未被公布。18日下午,工信部单独组织了企业代表座谈会。   工信部提议:127婴幼儿奶粉企业现场谈并购   目前,全国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年产量约60万吨。其中,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分别是伊利、完达山和飞鹤。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仅占高端产品份额的20%到25%。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将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目前,由工信部牵头制订的兼并重组工作实施方案,正在研究中。这不是政府部门第一次提升行业集中度——2011年,质检总局曾对乳制品生产许可证进行重新审核,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4成遭淘汰。   昨日,在公布完蒙牛收购雅士利消息后,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直接对台下企业说:“全国120多家婴幼儿乳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都到场了,我提议今天作为相亲日。你们或是优势企业互补联合,或是跨区域联合,先恋爱。今天你们都见面认识了,能结亲的赶快结亲。”   蒙牛膨胀的野心:将继续并购   在收购雅士利后,蒙牛的奶粉业务将并入到雅士利的奶粉业务,奶粉业务将由雅士利的平台来统一操作。蒙牛总裁孙伊萍承诺,让雅士利向“更加国际化”的奶粉企业晋级。   这是继将酸奶业务后,蒙牛交出的第二大业务板块。   5月20日,蒙牛刚刚宣布和达能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双方酸奶业务。交易中更值得关注的是:执掌这部分最具潜力业务的,不是双方现有管理层,合资公司管理者将从开放市场上甄选。   近年来,蒙牛质量问题不断,学生奶事件、黄曲霉毒素事件、冰激凌厂卫生条件恶劣……品牌不断地被透支。除了食品安全方面问题,让蒙牛高管不省心的还有业绩。去年,因食品安全事件影响消费者信心等因素,蒙牛营业收入下滑3.5%至360亿,这是蒙牛多年来业绩首度出现下滑,同期它的竞争对手伊利营收上升12%,达到419亿。   一直让蒙牛引以为傲的液态奶(包括常温奶、乳饮料和酸奶)市场,竞争优势也在悄然丧失。2012年,伊利、蒙牛液奶营收分别为322.7亿和323.4 亿,蒙牛略胜一筹,但背后应该很心酸,要知道2011年时蒙牛领先优势还高达70亿元。截至2012年年底,蒙牛液奶市场份额下降至27.4%,伊利仍旧虎视眈眈,如果不谋变,2013年伊利液奶收入超越蒙牛指日可期。   现在,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和蒙牛总裁孙伊萍敞开了大门,一方面拆解出酸奶业务,迎接“外来的和尚”达能 一方面收购雅士利,弥补奶粉这一高利润产品的不足。   去年蒙牛利润只有12亿元,且刚刚花费25亿收购现代牧业27%股权,此次合作涉及资金巨大,蒙牛何处筹资?   蒙牛方面表示,很多银行都希望与蒙牛合作,看好蒙牛与雅士利联姻的发展前景,愿意提供贷款业务。并购将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蒙牛称贷款获得了“非常优惠”的贷款利率,但不便于披露 因为考虑不摊薄股东利益,故只考虑了银团贷款,不考虑增发。   除了收购现代牧业和雅士利,蒙牛还表示:“不排除围绕全产业链继续进行并购与合作的可能性”。   尽管蒙牛称将保留雅士利品牌独立运作,但在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日益敏感的背景下,蒙牛这两个字对其控股的婴幼儿奶粉品牌只有减分作用。   【原标题:蒙牛通吃危险:本土婴幼儿奶粉安全引担忧】
  • 国务院:婴幼儿奶粉将按药品管理办法监管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5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要把提升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水平作为突破口,把优质国产品牌树起来,使消费者的信心提起来。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二是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采用电子监管码等手段,做到全程可追溯。加快制定网上销售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制度。加强进口婴幼儿奶粉质量监管。三是开展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加强源头监管,严把准入门槛,全面清理和规范婴幼儿奶粉原料供应商和生产经营企业,坚决取缔不合格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坚决淘汰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四是严格生产经营监管,落实企业首负责任。监督企业落实原料收购质量把关、婴幼儿奶粉出厂全项目批批检验,建立婴幼儿奶粉的配方和标签备案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体系,强化对市场上销售的婴幼儿奶粉的检测,公开、透明、规范发布信息。   原标题: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
  • 盘点全球基因测序仪市场之收购兼并篇
    曾经,研究人员历经13年、耗资近30亿美元解开了人类基因的秘密;而如今,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大约在1天内即可完成,而花费却只有数千美元。   2012年初,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商Life Tech公司推出了一款台式测序仪Ion Proton,体积只有复印机大小,标价仅为14.9万美元。该公司宣称,Ion Proton能够在24小时内就可完成整个基因组的测序,而费用仅为1000美元。   而称得上是Life Tech劲敌的Illumina同期也推出了一款基因测序主流平台HiSeq 2500。HiSeq 2500体积和Ion Proton差不多,标价为750,000美元,也号称仅需1天便可完成个人完整基因测序,所需费用则为几千美元。   基因测序技术的飞快发展使其检测成本也在降低,而检测成本的降低则扩大了消费人群,由基因测序开启的市场正在日益膨胀。《福布斯》杂志曾有报道称,DNA测序技术有可能会启动一个1000亿美元规模的潜在市场。基因测序生意的红火自然也刺激了其市场活动的活跃,或兼并、或收购,越来越多的仪器制造厂商及相关检测服务提供商纷纷涌入来分食这一市场大蛋糕。   2012年7月,Life Tech宣布已收购总部设在加州Carlsbad的基因检测公司Navigenics。然而时过不久,今年年初,Life Tech被外媒曝出出售消息;经过一番&ldquo 明争暗斗&rdquo ,4月15日,Life Tech最终被赛默飞世尔以136亿美元收归旗下,自此,今年业内最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案达成,借此交易,赛默飞世尔跻身基因测序市场领导者行列,成为颇具重量级的竞争对手,而收购之前赛默飞一直处于该领域默默无闻的地位。   罗氏&ldquo 三顾&rdquo Illumina一事也广受关注。2012年初,媒体传出罗氏拟以30亿美元收购Illumina,自此事件不断升级, 以至演变成了一场罗氏与Illumina之间收购与反并购的商战。几番大起大落,最终还是以罗氏的放弃而&ldquo 休战&rdquo 。不过,最近又有外媒报道,2012年Illumina占据了全球基因测序市场最大的份额&mdash &mdash 56%,近几个月其股价又在不断攀升,鉴于此,有分析师称,Illumina仍然是罗氏未来的收购目标之一。   再说说Illumina,该公司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近800%的总回报率,同时更是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可以说Illumina是目前基因测序市场的最大赢家。2013年初,Illumina更是出手并购长读取测序技术公司moleculo,有望使测序读长有望增加至1kb。不过Illumina的这本市场经也不好念。除上述与罗氏之间的&ldquo 纠缠&rdquo 外,2013年6月,以U盘大小测序MinION而震惊业界的新秀Oxford Nanopore公司宣布与Illumina&ldquo 分手&rdquo ,这主要是指2016年将终止与Illumina公司签订的商业化协议。   除仪器制造商外,其他相关领域的厂商也跃跃欲试,抢一席之地。如全球知名药企葛兰素史克2012年7月宣布以30亿美元收购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高调&ldquo 插足&rdquo 基因测序市场;中国知名测序机构华大基因2013年3月宣布以1.18亿美元收购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降低了华大基因对Ilumina等上游公司的依赖&hellip &hellip   最后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得提一下,2013年6月,正值赛默飞与Life Tech合并之际,Life Tech旗下基因测序业务Ion Torren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nathan Rothberg博士宣布辞职,据称Rothberg博士是为了&ldquo 追求新的机会&rdquo 选择离开。考虑到Jonathan Rothberg博士传奇的创业背景(1999年创办454生命科学公司,后被罗氏收购;2007年创办Ion Torrent,后被Life Tech收购),我们不得不猜想,Rothberg博士是不是看到了基因测序市场大热,打算&ldquo 另起炉灶&rdquo 再&ldquo 杀回&rdquo 这一市场中来?(编辑:刘玉兰)
  • 华测检测:目前在谈并购项目一二十个
    业内期待已久的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正式破冰,国办近日发布通知,宣布到2015年基本完成多个部门的检验检测业务整合。通知指出,政府原则上不再举办一般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这意味着,政府检测机构整合完毕后,下一步将进入市场化进程,与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同台竞争。据国家认监委测算,2013年检验检测市场规模1678亿,2015年有望达到2500亿。   中国质检行业协会人士向上证报记者分析指出,质检机构事业单位改制后,下一步就是市场化,对于行业资质和政府强检的要求有望取消,市场性检验检测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初步估算有几百亿的市场空间。该人士进一步分析,&ldquo 政府鼓励地方整合,地方性检验机构做大做强,在整合的过程中,部分成熟的民营检验公司也有可能参与到兼并重组中来。&rdquo   华测检测近日接受招商基金、华泰证券等10余家机构联合调研时表示,公司外延增长主要依靠并购。公司董事长万峰介绍,&ldquo 主要是并购。目前我们在谈的项目有一二十个,当前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感觉到机会比以前多。但能不能谈成功,我们也不能确定。&rdquo 此前,公司曾表示,未来三年将并购作为重点工作。   在谈到华测未来3年的战略规划时,万峰回答到:&ldquo 我们会向医疗方面倾斜,也会加大并购的动作。现在并购压力很大,上次董事会大家也看到了,收购华安有董事投了反对票。但是我们会克服困难,因为我们相信并购才是未来检测公司发展的趋势。&rdquo
  • 环保新标准将催生稀土行业大整合 1/3企业或出局
    环保这一利剑已经指向了备受关注的稀土行业。《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继4月20日《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环保部通过审议后,目前环保部和质检总局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正式颁布前的各项工作,预计近期便会出台。   业内人士称,如果这个新标准出台并得到严格执行,将加速企业兼并重组步伐,缓解目前稀土行业产能过剩、混乱无序的局面,之前的“贱卖”的局面有望彻底发生改变。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电子、激光、通讯、超导等行业的发展,稀土需求呈几何级增长。稀土在过去十年间的需求已经从每年4万吨提高到12万吨,但我国稀土出口价格不升反跌,当前出口平均价格仅为1990年的六成左右。这种低价出口的局势根本上是我国稀土行业长期形成的乱采滥挖、新建稀土项目过多过快、出口管理不完善等因素所导致。面对我国稀土资源所面临的恶劣环境,加强稀土资源的战略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土部、工信部、环保部等部门都开始重拳出击,对稀土行业进行整顿,除了上述《标准》外,工信部起草的《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目前正在征集修改意见,与此同时,工信部起草的《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也即将颁布。此外,国土部也于近日启动省级稀土等矿产勘查规划编制工作。   据上述权威人士称,《标准》重点针对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也包括矿山企业在内。其中将涵盖包括水、气、废渣、环保节能等各项指标,有些标准甚至比国外还要严格。   “这个《标准》之前已经反复讨论过很多次了,我们也代表企业递交了一些意见。”华中地区一家大型稀土公司高层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坦言,《标准》内容确实比较苛刻,比方说对氨氮标准和吸氧量的要求,按照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很多稀土冶炼分离企业都无法达到这一标准。   上述高层告诉记者,我国稀土企业已经达1000多家,分布在10多个省市,其中内蒙古就达460家,但年处理能力在2000吨至5000吨的只有10家,其中年处理能力大于5000吨的只有3家。这些企业普遍规模小,竞争力差。如果这个标准出台并严格执行,估计稀土行业生产能力将会大幅减少,粗略估算1/3企业将因不合格而被迫“出局”。   数据显示,国内现有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已经超出市场需求近两倍。毫无疑问,《标准》出台意味着之前的稀土行业格局将发生很大改变。“比起国家收储计划和联合定价等传言,用环保设限应该是改变稀土行业乱象非常好的手段,一方面避免了行政手段对行业干预带来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规避国外用违反WTO规则和贸易保护等理由来给国内施压。”上述高层说。   “强烈的政策导向无疑有利于促稀土行业整合提速。”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如果可以严格执行《标准》,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能,因为高昂的环保成本将使相当一部分小矿山和冶炼企业出局,缓解目前稀土行业产能过剩、混乱无序的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环保门槛的设立,也将更有利于稀土行业优胜劣汰,加速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张安文同时指出,随着产能减少,以及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各项投入带来的成本增加,稀土价格也将提高到合理水平,之前的“贱卖”的局面有望彻底发生改变。
  • 《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能源局:  按照《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有关部署,为推动各有关方面科学做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现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引导改造升级  对于能效在标杆水平特别是基准水平以下的企业,积极推广本实施指南、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能效之星”装备产品目录等提出的先进技术装备,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二、加强技术攻关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创新资源,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推动能效已经达到或接近标杆水平的骨干企业,采用先进前沿技术装备谋划建设示范项目,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促进集聚发展  引导骨干企业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通过上优汰劣、产能置换等方式自愿自主开展本领域兼并重组,集中规划建设规模化、一体化的生产基地,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结构合理、竞争有效、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不得以兼并重组为名盲目扩张产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加快淘汰落后  严格执行节能、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对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且难以在规定时限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基准水平以上的产能,通过市场化方式、法治化手段推动其加快退出。  附件:1. 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乙烯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3.对二甲苯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4.现代煤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5.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6.电石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7.烧碱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8.纯碱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9.磷铵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10.黄磷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11.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12.平板玻璃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13.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14.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15.焦化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16.铁合金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17.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 态 环 境 部国 家 能 源 局2022年2月3日《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pdf
  • 中国稀土!又一家央企组建成立
    12月23日,新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成立。据悉,中国稀土集团是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后的中国稀土集团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股权结构为:国务院国资委持有31.21%,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和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0.33%,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3.90%。中国稀土集团的组建,是中铝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和赣州稀土集团立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适应行业发展规律进行的有益探索与尝试。组建中国稀土集团,是遵循稀土产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纵观稀土产业发展历程,在经历过野蛮生长的发展初期,稀土产业都会走上兼并重组、集约发展的道路。我国稀土产业自2003年至今,先后经历三次正式整合,稀土企业“小、散、乱、弱”无序发展的局面虽然有所改观,但还未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稀土企业也必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走向兼并重组的集约发展阶段,淘汰落后,实现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组建中国稀土集团,是稀土行业绿色发展转型的迫切需要。中国是稀土原料供应大国,稀土的快速开发造成了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绿色低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全球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要求、加快推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绿色开发和环保治理,已经成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稀土企业集团化可以更好地集成资源、统等协调、科学规划、统一实施,科技创新协同,为推动相关问题的逐步解决提供坚实基础。组建中国稀土集团,是稀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发展格局下,稀土企业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有利于系统深入研究稀土基础特性和元素本征,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稀土终端产品附加值,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提升稀土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应用能力,承担攻关稀土行业共性难点问题和开展前瞻性研究,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高端应用领域发展成果;有利于破解稀土产业链结构失衡、稀土深加工发展严重滞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等制约稀土企业高质量发展难题,进一步畅通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衔接,集成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高端应用迈上新台阶,更好地保障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稀土集团将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产业孵化、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及贸易业务,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稀土企业集团。
  • 多部门拟出台系列政策扶持光伏业发展
    国家能源局正制定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拟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补贴    国家电网拟有条件免除光伏并网的接入费用   为缓解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国家将从多个层面出台政策,扶持光伏产业发展。   国家能源局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将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创新进步等多个方面支持光伏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期高层指示要尽快出台支持光伏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国家能源局的一系列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制定的。   “相关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之中,成熟之后,会尽快推出来。”上述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针对中国光伏产业困局,工信部、能源局等部门正酝酿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推动光伏产业有序发展。   “政策方面大的思路是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创新等。当然既要考虑短期效应,又要着眼长远,要有具体举措。”这位权威人士说。   实际上,国家能源局上月发布《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称将出炉一个“一期为15GW总装机容量的分布式发电规划”,这已经被市场理解为支持国内光伏产业的具体办法。国内多家光伏企业表示,各地目前申报踊跃,一些省拟申报的量远超规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也向记者透露,一份题为《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已上报国家层面,昨日国家电网开会原则拟定有条件免除光伏并网的接入费用。“并网一直是影响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启动的一个重要瓶颈,此举意味着这一瓶颈将极有可能被打破。”   另外,国家能源局正组织专家草拟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办法和补贴标准,将在销售电价中补贴每度电0.4-0.6元。   孟宪淦表示,“光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是在宏观层面上,对今后产业政策制定、产能布局进行调控,对各个上报项目起到总体把握的作用。“光伏并网意见”则是对产业发展产生最直接的利好。
  • 科技部等六部门发文支持科技企业上市
    北京1月15日电,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科技部、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支持科技企业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   《意见》提出,要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适当放宽科技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简化发行条件。建立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形成&ldquo 小额、快速、灵活&rdquo 的创业板再融资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便捷的再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支持科技上市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推进实施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实行豁免或快速审核。鼓励科技上市企业通过并购基金等方式实施兼并重组,拓宽融资渠道。研究允许科技上市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可转债等作为并购工具的可行性,丰富并购重组工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