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技术难题

仪器信息网技术难题专题为您整合技术难题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技术难题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技术难题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技术难题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技术难题话题讨论。

技术难题相关的资讯

  • 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
    2月14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确定面向国内外科技共同体和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征集全球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时间从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2年4月20日止。二、征集内容和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加强有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问题征集,尤其是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等问题,重点关注前沿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征集范围原则上覆盖所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产业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三、征集方式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等(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推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50个学会原则上必须推荐,鼓励领军企业科协参与推荐。推荐单位可单独或者联合推荐,鼓励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或国际专家共同推荐,每个推荐单位可推荐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各3-5个。四、组织推荐程序1. 制定推荐方案(2022年2月13日前)。方案要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明确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并负责最终审定;明确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2. 成立专家推荐委员会(2022年2月13日前)。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3. 广泛征集问题难题(2022年3月31日前)。要面向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学会理事、全体会员及企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重点面向学会负责人、企业科技工作负责人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征集。4. 确定并提交推荐问题(2022年4月20日前)。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并将所推荐的问题难题推荐方案、推荐表、推荐报告经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kczg.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5. 中国科协将组建领域专家组和终选专家委员会,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领域专家复选、专家委员会终选3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正文及科普文章将分别结集出版。围绕征集遴选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五、工作要求1. 深化与国外科技组织合作,鼓励联合国外科技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2. 实行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负责制,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本领域的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协同国外相关学会或科技组织推荐的问题由相关学会、学会联合体或企业科协负责推荐,理事长或企业科协主席签字后提交。3. 把握问题难题界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4. 鼓励学会发布本学科本领域科学问题难题,建立发布问题难题机制。联系人:刘豫颖 严雯羽 联系电话:010-62126641 电子邮箱:chinakx@stimes.cn附件1.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撰写格式模板.doc附件2.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推荐表.doc附件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附件4.2018-2021年重大问题难题清单.doc
  • 科技部开展“1万个技术难题”征集活动
    记者从科技部网站获悉,国家科技部日前面向全社会开展“10000个技术难题”征集活动,科技部网站(www.most.gov.cn)长年受理技术难题的提交。征集结果经专家评估后,每年的第四季度向社会公开发布。   征集技术难题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10个领域,同时设立“其它领域”,涵盖综合交叉或领域较难界定的技术难题。10000个技术难题”的征集采用网上提交、受理、评估和入选发布方式,企事业单位、协会可登陆网站http:∥www.10000.most.cn 进行事项查寻、难题申报。  国家科技部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一是常年向全社会公布所征集的技术难题,利用全国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全社会的技术进步,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二是对于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立项的参考;三是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服务供需各方,并通过政策、资金引导,促进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技术进步。
  • 我国科学家破解“血型检测技术”百年难题
    人类在血型检测中遇到的百年难题,终于破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人ABO血型纳米磁珠检测技术与试剂开发”,在理论、技术与工艺三方面获得突破,解决了红细胞不能长期保存的国际性难题,并将结束我国血型检测长期以来只能测定一半血型的局面。3月24日,这一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人血型检测技术与试剂,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该项目负责人、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研究室主任、长春博德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李勇说:“红细胞抗原是人血型检测不可缺少的试剂,但其制备困难,特别是不能长期保存。‘人ABO血型纳米磁珠检测技术与试剂开发’采用现代纳米磁珠技术与免疫学完美结合,将红细胞膜包被于免疫磁珠表面,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如反定型、抗体检测、稀有抗原保存等;制备的红细胞膜免疫磁珠大小均一,检测过程中不需要离心,技术简单,分离速度快、无毒性、生物相容性极好,并且制造成本低廉,利于试剂的标准化。特别是‘细胞膜抗原免疫磁珠’使红细胞膜抗原成为永生,可以长期保存,从而解决了红细胞不能长期保存的国际性难题。”李勇还说:“红细胞的某些抗原不能提纯,在溶血后,抗原性消失,利用该技术不需提纯红细胞抗原,但可以完全保存这些抗原的抗原性,特别是稀有抗原。”   据悉,该技术已获得国际专利。“ABO血型反定型试剂盒(磁珠法)”亦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该反定型检测试剂,可以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及一份标本的多项检测;目前该反定型检测试剂为冻干试剂,利于保存和运输。 “人ABO血型纳米磁珠检测技术与试剂开发”,是科技部2006年批准立项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三年来得到国家和省创新基金支持。
  • 迅数科技:创新技术破解“微囊藻细胞计数”难题
    (杭州,2011年5月16日讯)--迅数科技,中国领先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仪器供应商,日前发布了其创新的“迅数__Algacount微囊藻细胞计数分析”模块,并宣布将其整合进入倍受赞誉的“迅数__Algacount藻类智能鉴定计数仪”,致力于解决广大藻类监测机构的“微囊藻细胞计数”难题。 水体中“微囊藻密度”监测数据将为有毒藻华的预警提供关键的第一手资料,并指导人们控制和去除微囊藻毒素的发生风险。微囊藻细胞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简称MCYST,MC)直接存在于饮用水和娱乐用水(游泳池、游乐场等)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中国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频发,水华藻类的优势种群就是能产生微囊藻毒素的微囊藻。 “微囊藻细胞计数”可更科学的反映准确的“微囊藻密度”,然而该类藻由于内部包含的细胞数量很多,人工计数十分困难。 当前,“微囊藻密度计数”方法分为个体计数法和细胞计数法两种。由于生物个体存在差异,特别是集群的微囊藻,不同个体间细胞数差异非常大,能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倍,所以通常采用细胞计数法,以便更科学地确定藻类的生长状况。 “Algacount微囊藻细胞计数分析”模块是迅数科技专门针对于微囊藻等团状结构藻类的“细胞计数”难题而研究开发。“微囊藻细胞计数”法通常用浮游植物计数框在光学显微镜下肉眼观察并人工计数,此法较费时,计数误差也较大。因为自然水体生长的微囊藻都是群体生长,有公共的粘液层包围着,都是成千上万的细胞聚集在一起,这给微囊藻细胞计数带来了很大困难。 “Algacount微囊藻细胞计数分析”模块由“团状藻结构分析”软件模块和“团状藻细胞统计流程自动化”软件模块组成。“团状藻结构分析”软件模块具有“微囊藻”等团状结构藻类的“内含细胞数”自动分析功能。“团状藻细胞统计流程自动化”软件模块包括了专利的细胞统计流程设计:“将藻类图象通过CCD光电传感器转换为数字图像-输入计算机处理器-自动分析出含有细胞的团状藻实体部分-选择其中的典型细胞为基本单位、团状藻结构分析软件即自动计算出所含藻细胞个数”。引入该分析模块,将极大的方便藻类工作者进行多细胞藻类的统计与分析。据悉,该项技术已先期服务于长江三峡库区等中国重要淡水湖库的藻类监测事业。 控制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安全危害刻不容缓!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关于微囊藻毒素的一项全球医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洗澡、游泳及其他水上休闲和运动时,皮肤接触含藻毒素水体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入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长期饮用则可能引发肝癌,是强烈促癌剂。已证明某些地区的肝癌高发率与饮用水源中的水华大量发生有关,部分国家还先后报道了多起因藻毒素污染导致人群、家畜、鱼类患病甚至死亡的事件。 迅数科技开发的“Algacount微囊藻细胞计数分析”创新技术,将帮助各藻类监测机构更加快速准确的进行“微囊藻”监测和早期预测并控制“微囊藻毒素”危害,保障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 中国科协启动征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有关企业科协: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前瞻研判,引领原创性科研攻关,打造学术创新高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组织动员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国内外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征集全球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时间自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3年4月20日止。二、征集内容和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原创性、引领性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特别是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征集范围原则上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三、征集方式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推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50个学会原则上必须推荐。推荐单位可单独或者联合推荐,鼓励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和国际专家共同推荐。高校、科研机构等需联系有推荐资格的单位提交问题难题。每个推荐单位可推荐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各3-5个。四、推荐程序及要求1.制定推荐方案。方案要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明确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并负责最终审定;明确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2.成立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对问题的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进行把关,对问题的方向、表述方式、颗粒度等提出优化意见,审定推荐问题难题并审核推荐文稿。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3.广泛征集问题难题。要面向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学会理事、全体会员及企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定向邀请本领域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才提出问题,动员邀请历年入选过问题难题的作者和推荐专家提出问题,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会等方式研讨提出问题。4.确定并提交推荐问题。征集的问题难题应经专家推荐委员会充分研讨筛选,把关审定后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推荐材料经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kczg.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五、遴选与发布中国科协将组建领域专家组和终选专家委员会,通过初选、复选、终选等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入选的30个问题难题正文将汇编出版。围绕入选的问题难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编写科普文章并结集出版。六、工作要求1.深化与国外科技组织合作,鼓励联合国外科技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2.把握问题难题界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3.推荐单位应把问题难题遴选发布作为学术引领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常态化的问题难题征集、评选、发布机制,在此基础上择优遴选向中国科协推荐。4.推荐单位应对发布的问题难题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及时了解问题难题解决情况、国家围绕相关问题的布局情况、以及科技工作者对解决问题难题的意见建议等,推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问题难题开展协同攻关。联 系 人:马睿乾 闫 爽联系电话:010-62131371,62106811电子邮箱:chinakx@stimes.cn附件:1.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撰写格式模板.docx 2.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推荐表.docx 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x 中国科协办公厅2023年1月29日
  • 中国科协发布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6月27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隆重发布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发布活动,重点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十大领域,征集到107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8家领军企业和企业科协提交的649个问题难题,华润集团、腾讯公司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首次参与推荐,3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经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领域专家复选和终选预选、终选等环节,最终评选出30个重大问题难题。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精准制备和结构调控构建未来信息功能器件?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如何整合多组学对生物的复杂性状进行研究?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如何全方位精准评价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韧性?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制约海水提铀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如何突破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的关键技术?如何实现我国煤矿超大量三废(固、液、气)低成本地质封存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如何创建心源性休克的综合救治体系?如何实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如何实现高精密复杂硬曲面随形电路?如何突破高原极复杂地质超长深埋隧道安全建造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如何解决高温跨介质的热/力/化学耦合建模与表征难题?如何从低品位含氦天然气中提取氦气?如何利用遥感科技对地球健康开展有效诊断、识别与评估?如何实现极大口径星载天线在轨展开、组装及建造?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如何建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治疗体系?如何实现存算一体芯片工程化和产业化?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行业的低碳发展?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系统性解决建筑工业化和高能耗问题?如何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设计软件?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如何采用非石油原料高效、安全地合成己二腈?小麦茎基腐病近年为什么会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暴发成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控?如何研制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如何突破满足高端应用领域需求的高品质对位芳纶国产化卡脖子技术?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连续5年组织全国学会、企业科协等组织,广泛联系国内外科技组织和专家,征集评选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并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五年共征集问题难题2772个,发布160个,146个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参与推荐,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热情,引领科技创新趋势和科研攻关方向,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协也将围绕发布的问题难题进行宣传、推介和跟踪研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问题难题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摄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包括:1. 情智兼备数字人与机器人的研究2. 以电-氢-碳耦合方式协同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煤电绿色转型3. 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4. 作物高光效的生物学基础5. 多尺度非平衡流动的输运机理6. 实现氨氢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燃烧与近零排放控制7. 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是否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8. 通过耦合与杂化实现柔性材料的功能涌现9. 人类表型组微观与整体的复杂关联及其机制解密10.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素与免疫疗法的互作及机制研究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包括:1. 工业母机精度保持性的快速测评2. 大尺寸半导体硅单晶品质管控理论与技术3. 高地震烈度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拱坝的安全可靠性研究4. 冰巨星及其卫星就位探测飞行器技术研究5. 介科学支撑多相反应器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的一步放大6. 深远海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关键问题研究7. 空间多维组学引航下一代分子病理诊断革新8. 基础设施领域自主工程设计软件问题9. 以高通量多模态的方式实现脑机交互10. 通过高效温和活化转化及大规模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生态碳平衡十大产业技术问题包括:1. 通过精准化学实现药物和功能材料的绿色制造2. 采用清洁能源实现低成本低碳炼铁3. 云网融合技术在卫星互联网中的应用4. 基于数字技术的碳排放监测方法研究5. 自主可控高性能GPU芯片开发6. 饲料原料豆粕玉米替代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7. 构建珍稀濒危中药材的繁育技术体系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8. 高端芯片制程受限背景下实现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9. 应用AI眼底血管健康技术促进相关代谢疾病分级诊疗10. 基于CTCS的市域铁路移动闭塞系统的突破
  • 中国科协发布2021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7月28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并首次发布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如何突破大尺寸晶体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技术?纳米尺度下高效催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农作物基因到表型的环境调控网络是什么?中微子质量和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是什么?地球以外有统一的时间规则吗?大脑中的记忆是如何产生和重现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路径优化和稳定机理是什么?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如何揭示板块运动动力机制?“亚洲水塔”失衡失稳对青藏高原河流水系的影响如何?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如何高效利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如何解决三维半导体芯片中纳米结构测量难题?如何开发比能量倍增的全固态二次电池?如何发展我国自主超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关键技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医疗影像多病种识别并进行辅助诊疗?如何突破深远海航行装备制造与安全保障工程技术难点?如何创建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如何通过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构建精准高效的生态保护网络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如何构建我国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技术体系?如何制造桌面级的微小型反应堆电池?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如何实现面向大规模集成光芯片的精准光子集成?如何开发针对老龄化疾病的医用人工植入材料?如何开发融合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影控集成技术的腔道手术机器人产品?如何开发大规模低能耗液氢技术和长距离绿氢储运技术?如何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短舱关键技术问题?如何突破耕地重金属的靶向快速经济安全减污技术?如何利用风光水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何攻克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难题?如何制备高洁净高均质超细晶高端轴承钢材料?如何发展与5G/6G融合的卫星互联网络通信技术?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等科技共同体,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评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四年共评选、发布了130个问题难题。2021年,共征集到89个国内科技组织、73个国外组织和境外专家推荐的472个问题、难题,2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此外,今年首次向近年来积极参与征集发布活动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会授予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优秀学会牌匾。中国科协将推动构建重大问题难题研判品牌体系,践行科技共同体的价值使命,凝聚科技工作者共识,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不断研判科技发展趋势,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团结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黄曲霉毒素高快准检测技术难题破解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消息,该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成功破解了黄曲霉毒素高灵敏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的技术难题,研制出黄曲霉毒素系列检测仪器和配套产品,如牛奶等单个样品从取样到结果打印最快9分钟即可完成,用时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检测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垄断。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致癌力是标准致癌物二甲基硝胺的75倍。此前,国际通行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不仅需大型仪器,而且相关设备价格昂贵(每台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由于缺少现场高灵敏准确定量检测技术产品,误食黄曲霉毒素污染超标的农产品或食品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地区肝癌发生率偏高。这不仅对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严重影响农产品和食品出口贸易。   该所研究团队成功选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黄曲霉毒素系列杂交瘤细胞株,研制出多个高亲和力抗体,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灵敏度最高、特异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通用抗体和分量抗体。该团队还研制出黄曲霉毒素系列配套试纸条、试剂盒、黄曲霉毒素标准品替代物、免疫亲和微柱,开发出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荧光速测仪、黄曲霉毒素单光谱成像速测仪和黄曲霉毒素流动滞后免疫时间分辨荧光速测仪,如牛奶等单个样品从取样到结果打印最快9分钟即可完成,破解了黄曲霉毒素高灵敏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技术难题。   据介绍,这些技术成果和产品已应用于农产品(花生、玉米、稻米等)、食用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调味品(花生酱、酱油、醋等)、乳制品(鲜牛奶、奶粉等)和饲料(饼粕等)等5大类65种农产品和食品检测中,并被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等一些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应用,为农产品和食品黄曲霉毒素检测、监管、评估与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 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10月22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重大问题受到关注。据介绍,中国科协聚焦“四个面向”,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研判趋势、凝练问题、寻求突破。2023年的征集发布活动共收到89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部分企业科协推荐的590个问题难题,涵盖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十大领域。征集过程中,中国科协进一步广泛动员,通过定向邀请等方式,号召一批知名院士专家和境外科技组织参与问题难题的凝练推荐;评选过程中,中国科协进一步突出高层次专家评议指导,包括中国科协学术交流与期刊出版专委会委员等在内的117位院士专家经过复选、终选等环节进行严格评议把关。活动实施6年来,已有150多家全国学会、领军企业科协等组织,遴选推荐3362个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问题难题,一批全国学会建立了本领域问题难题发布机制,并围绕发布的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智库建言、科普解读和协同攻关。中国科协将对发布的问题难题进行持续跟踪,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前沿科学问题包括(10个):1.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2.如何实现飞行器在上层大气层机动飞行?3.利用新型符合测量方式能否搜寻磁单极子和轴子暗物质的存在?4.非线性效应会随尺度变化吗?5.影响高性能纤维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是什么?6.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如何适应土壤环境?7.现代陆地生态系统是如何起源的?8.生殖衰老的触发及延迟机制是什么?9.如何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稳态燃烧?10.如何探明更高速度轮轨系统耦合机理及能量场分布特征?工程技术难题包括(9个):1.如何实现在原子、电子本征尺度上的微观动力学实时、实空间成像?2.如何解决稀土基体中痕量杂质的高效分离难题,突破高纯稀土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及装备?3.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方式是什么?4.如何实现大田作物绿色优质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5.如何突破多灾种驱动作用下艰险山区国家重大铁路超高宽幅站场路基长期风险评估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6.如何突破新能源废料清洁高值化利用?7.如何突破低铂、低成本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8.如何实现核动力载人火星探测的快速往返?9.如何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到临床医疗中?产业技术问题包括(10个):1.如何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的应用?2.如何发挥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优势,快速实现芯粒(Chiplet)技术和产业突破?3.石油基炭材料高端化技术如何发展?4.如何通过柔性薄膜技术实现星载轻质可展开阵列天线?5.如何实现生殖干细胞精准移植技术在养殖鱼类单性种质创制中的广泛应用?6.梯级水库群如何实现汛限水位联合优化调控?7.如何高值利用有机污染化工废盐,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8.如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构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并实现安全稳定送出?9.如何发展面向高性能和低成本产业升级的自主可控SoC芯片?10.如何实现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
  • 北京中关村面向全国征集专利项目和技术难题
    为促进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专利技术商用化,加大对专利项目的宣传与推广工作,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成果转化,北京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日前面向全国征集专利项目及企业技术难题需求。   据悉,征集专利技术和技术难题为常态工作,全年开放。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将按照“价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对征集的专利项目进行筛选和评审,并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实现“知本与资本”的对接。对于征集的技术难题,他们还将通过自身的平台、研发资源和合作伙伴提供解决方案。具体相关信息可登录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的网站查阅。
  • 2018-2021年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清单一览
    在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不断提出、判别科技重大问题及其优先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科协发挥科学共同体在学术上的引领作用,引导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前沿、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研判趋势、识别重大问题,2018年以来,组织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等,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评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四年共评选、发布了130个问题难题。中国科协发布2018-2021年重大问题难题清单如下:(一)前沿科学问题清单序号领域年份题 目1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2021如何揭示板块运动动力机制?22021“亚洲水塔”失衡失稳对青藏高原河流水系的影响如何?32020地球物质是如何演化与循环的?42020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发展?52019大地震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62018空间天气的及时准确预报72018岩石圈构造应力场及其作用过程82018川藏铁路建设难点9空天科技2021地球以外有统一的时间规则吗?10农业科技(含食品)2021农作物基因到表型的环境调控网络是什么?112020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122018绿色农药创新研究和原创性靶标的发现13生命健康(含医学)2021大脑中的记忆是如何产生和重现的?142020冠状病毒跨种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是什么?152020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机制是什么?162019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172019情绪意识的产生根源182019原创药物靶标发现的新途径与新方法192018遗传信息的结构编码——纳米尺度遗传信息动态结构解析202018植物工厂人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212018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研究222018人类智能的基因调控机理232018全球变化对动物的影响及应对242018植物对逆境的记忆功能与进化252018意识读取的前沿问题和关键技术262018瘤转移机制与抗肿瘤转移新药研发272018老年性痴呆的机制解析及诊治难点282018精神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29数理化基础科学2021纳米尺度下高效催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302021中微子质量和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是什么?312020引力波将如何揭示宇宙奥秘?322019暗物质是种能探测到的基本粒子吗332019对激光核聚变新途径的探索342019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352018记忆的物理化学基础362018单分子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的可视化372018超临界场强的量子电动力学效应382018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392018极端条件下的可控燃烧40先进材料2021如何突破大尺寸晶体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技术?412018高性能热电材料422018核能系统高安全结构材料432018高活性可见光催化材料442018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型智能复合材料的深度融合45信息科技2020如何建立虚拟孪生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开展示范应用?462019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生成机理472018类脑计算482018新一代认知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492018抗量子密码算法技术502018人与机器的情感交互51制造科技2021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522020特种能场辅助制造的科学原理是什么?232018人机共融关键技术542018高性能动力电池研发技术552018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56生态环境2020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572018脆弱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58资源能源2021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路径优化和稳定机理是什么?592020第五代核能系统会是什么样子?602019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612019可再生合成燃料622018绿色安全高效的低成本制氢技术632018高效长寿命低成本电化学电力储能技术642018海洋生态系统储碳与全球变化(二)工程技术难题清单序号领域年份题 目1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2021如何发展我国自主超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关键技术?22021如何突破深远海航行装备制造与安全保障工程技术难点?32020无人车如何实现在卫星不可用条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导航?42020如何突破进藏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及工程健康保障技术?52019近地小天体调查、防御与开发问题62018超高精度量子惯性导航技术72018基于北斗卫星和5G通信技术的新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82018高原高寒冻土地区高速铁路与公路修建关键技术92018时速1000公里及以上低真空管道运输高速磁悬浮铁路建造关键技术102018跨深大海峡通道(悬浮隧道)关键技术112018面向未来交通的路网全感知技术122018未来城市地下交通及物流系统13空天科技2020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为何成为空天技术新焦点?142019绿色超声速民机设计技术152019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设计与评估技术162018航天运输技术难题172018飞机级系统架构设计及仿真技术182018面向工程应用的高精度动态测量19农业科技(含食品)2021如何高效利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202020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实时控制?212018固态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及其资源梯级利用22生命健康(含医学)2021如何创建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232020如何开发新型免疫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新途径与新技术?242019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252019废弃物资源生态安全利用技术集成262019全智能化植物工厂关键技术难题272019单细胞多组学技术282018基于核酸物质的基因精准调控与医药技术292018DNA存储技术302018免疫微环境分子分型及免疫治疗耐药机制31先进材料2021如何制造桌面级的微小型反应堆电池?322020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如何防范重大电磁威胁?332018纳米纤维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34信息科技2021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医疗影像多病种识别并进行辅助诊疗?352020硅光技术能否促成光电子和微电子的融合?362018煤矿重特大灾害智能报警方法与技术372018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协同运营技术382018工程结构安全的长期智能监测预警技术392018大规模共享无人载运工具的协同智动管控仿真402018工业互联网中数据集成和边缘处理技术41制造科技2021如何解决三维半导体芯片中纳米结构测量难题?422020如何解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缺陷在线检测难题?432018微腔中的力光电子传感?442018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大型复杂系统健康状态监测与评估452018先进微纳机器人技术462018人工智能在智能驾驶工程技术开发中的应用研究47数理化基础科学
  • 近3年中国科协发布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难题对比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中国科协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专精覃思、寻求突破。本文对近3年发布的重大科学问题和难题分领域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供读者参考。领域2024年2023年2022年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基础科学多尺度非平衡流动的输运机理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是否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利用新型符合测量方式能否搜寻磁单极子和轴子暗物质的存在?非线性效应会随尺度变化吗?影响高性能纤维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是什么?如何探明更高速度轮轨系统耦合机理及能量场分布特征?如何实现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如何整合多组学对生物的复杂性状进行研究?地球科学/现代陆地生态系统是如何起源的?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生态环境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制造科技实现氨氢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燃烧与近零排放控制/如何全方位精准评价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韧性?信息科技情智兼备数字人与机器人的研究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精准制备和结构调控构建未来信息功能器件?先进材料通过耦合与杂化实现柔性材料的功能涌现/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资源能源以电-氢-碳耦合方式协同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煤电绿色转型如何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稳态燃烧?制约海水提铀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空天科技/如何实现飞行器在上层大气层机动飞行?/农业科技作物高光效的生物学基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如何适应土壤环境?/生命健康人类表型组微观与整体的复杂关联及其机制解密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素与免疫疗法的互作及机制研究生殖衰老的触发及延迟机制是什么?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基础科学/如何实现在原子、电子本征尺度上的微观动力学实时、实空间成像?如何解决高温跨介质的热/力/化学耦合建模与表征难题?地球科学高地震烈度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拱坝的安全可靠性研究//生态环境通过高效温和活化转化及大规模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生态碳平衡/如何实现我国煤矿超大量三废(固、液、气)低成本地质封存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制造科技基础设施领域自主工程设计软件问题工业母机精度保持性的快速测评介科学支撑多相反应器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的一步放大如何突破多灾种驱动作用下艰险山区国家重大铁路超高宽幅站场路基长期风险评估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如何突破高原极复杂地质超长深埋隧道安全建造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如何实现高精密复杂硬曲面随形电路?信息科技//如何利用遥感科技对地球健康开展有效诊断、识别与评估?先进材料大尺寸半导体硅单晶品质管控理论与技术如何解决稀土基体中痕量杂质的高效分离难题,突破高纯稀土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及装备?/资源能源深远海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关键问题研究如何突破新能源废料清洁高值化利用?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方式是什么?如何突破低铂、低成本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如何实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如何从低品位含氦天然气中提取氦气?空天科技冰巨星及其卫星就位探测飞行器技术研究如何实现核动力载人火星探测的快速往返?如何实现极大口径星载天线在轨展开、组装及建造?农业科技如何实现大田作物绿色优质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如何突破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的关键技术?生命健康空间多维组学引航下一代分子病理诊断革新以高通量多模态的方式实现脑机交互如何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到临床医疗中?如何创建心源性休克的综合救治体系?十大产业技术问题生态环境基于数字技术的碳排放监测方法研究如何高值利用有机污染化工废盐,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梯级水库群如何实现汛限水位联合优化调控?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行业的低碳发展?制造科技基于CTCS的市域铁路移动闭塞系统的突破/如何研制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如何突破满足高端应用领域需求的高品质对位芳纶国产化卡脖子技术?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系统性解决建筑工业化和高能耗问题?信息科技自主可控高性能GPU芯片开发高端芯片制程受限背景下实现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如何发展面向高性能和低成本产业升级的自主可控SoC芯片?如何发挥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优势,快速实现芯粒(Chiplet)技术和产业突破?如何实现存算一体芯片工程化和产业化?如何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设计软件?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先进材料通过精准化学实现药物和功能材料的绿色制造如何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的应用?/资源能源采用清洁能源实现低成本低碳炼铁石油基炭材料高端化技术如何发展?如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构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并实现安全稳定送出?如何实现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如何采用非石油原料高效、安全地合成己二腈?空天科技云网融合技术在卫星互联网中的应用如何通过柔性薄膜技术实现星载轻质可展开阵列天线?/农业科技饲料原料豆粕玉米替代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如何实现生殖干细胞精准移植技术在养殖鱼类单性种质创制中的广泛应用?小麦茎基腐病近年为什么会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暴发成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控?生命健康应用AI眼底血管健康技术促进相关代谢疾病分级诊疗构建珍稀濒危中药材的繁育技术体系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如何建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治疗体系?从领域来看,生态环境前沿科学问题,从“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转变为“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近几年对新污染物的研究趋于体系化,但是我国新污染物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治理难度大、技术复杂程度高、科学认知不足等困难和挑战。面对新挑战以及新的防控需求,应以构建新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体系、建立完善风险评价方法学、识别重点风险源为目标,开展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工程技术难题,从传统高碳排领域污染治理转变为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生态碳平衡方向。在产业技术问题方面,研究问题发生了从“低碳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再到“数字化发展”的转变。资源能源领域,研究重点为利用清洁能源实现传统高耗能、高碳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人工智能和芯片开发依然是信息科技领域研究的重点;先进材料、空天科技、农业科技依然是重点攻克领域;生命健康领域研究方向趋向于微观研究和AI技术。
  • 中科大新方法解决新一代测序技术检测难题
    5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李骜研究组在复杂肿瘤基因检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提出的一种新颖生物信息学算法,有效解决了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复杂肿瘤全基因组异常的国际性难题。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生物信息学》上。   基因组异常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标志性特征,在肿瘤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和治疗等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传统肿瘤基因组异常检测技术,存在测序样本数量少、分辨率差等问题。随着平行测序实验技术的兴起,新一代测序技术凭借其在测序数量和分辨率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癌症基因组学研究中最流行的实验手段。但由于肿瘤本身的复杂性,从新一代测序数据中准确检测基因组异常仍面临着正常细胞掺杂和污染等棘手问题。目前,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检测肿瘤基因组异常的方法呈井喷式发展态势,但这些方法无法提供可靠且全面的基因组变异信息。   李骜研究组基于丰富的经验积累,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开发出一整套处理和分析下一代测序数据的软件和方法,有效解决了肿瘤样本分析中涉及到的关键性问题。他们在论文中提出的新颖生物信息学算法,有效解决了复杂肿瘤全基因组异常检测的国际性难题。审稿人认为,这一新算法具有令人关注的特性,并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极佳思路。
  • 全力攻克资金与技术难题 土壤防治工作迷雾渐开
    近年来,土壤修复行业蓬勃发展,政策从无到有再到日臻完善,行业订单接连不断,可谓风头正盛。然而,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和市场不断成熟,资金和技术难题如同两座大山,使得土壤修复行业发展遭遇坎坷。  全力攻克资金与技术难题 土壤防治工作迷雾渐开  空气污染、水污染都能看得见,土地污染却难以发现端倪。近几年来,土壤污染引发的环境健康事件多发,这也为公众敲响了警钟,政策和市场的转向都开始“偏爱”土壤修复,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已经在我国各省市大面积铺开。  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对构建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提供了指导,成为了土壤修复事业的里程碑。随后,国家陆续颁布相关法规条例,积极组织推动“土十条”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各地针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当中。在地方立法上,2017年,北京、浙江、湖南、安徽等多地发布了本省的土壤防治条例。由此土壤修复产业掀起新一轮治理热潮。数据显示,2016年土壤修复订单金额62.85亿,2017年仍将延续星火燎原之势。  政策推动的土壤修复行业前景很好,但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土壤污染防治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低、缺长效机制,目前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的模式,远不能满足土壤污染防治的资金需求。如何破解土壤污染防治的资金瓶颈?是困在环保工作者们面前最大的难题。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王夏晖认为,目前虽然中央财政设立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但资金规模和使用范围都有限,资金投入不足和来源不稳定,一直是困扰土壤污染防治的一个“短板”。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工作经验,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建议,借鉴美国《超级基金法》及其他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全覆盖的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  他表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作为政府性基金,可分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和污染场地修复基金两类 同时结合国家“土十条”的政策要求,优先保障土壤污染防控的具体指标,基金管理可委托专业的资金管理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已在持续推进。据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付莎处长介绍,《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明确,我国将设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立足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解决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筹集问题。  行业想要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技术。除了资金短板,技术也是土壤防治工作中的另一大短板。现阶段,我国土壤修复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水平,缺乏经济有效的产业化成熟经验,导致污染场地修复达不到预期效果。  此外,我国相当一部分修复技术与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国内企业通常采用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模式来发展土壤修复技术,但由于国内的土壤类型、条件、污染程度及特性与国外均有较大差异,往往导致引进的国外先进修复技术设备出现“水土不服”。  如何解决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短板?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表示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国家应在政策层面加大引导与支持土壤修复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建设 第二,国家应在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帮助国内有潜力的修复企业扩大规模、强化实力 第三、进一步支持土壤修复产业并购投资,培育土壤修复行业龙头企业。  中国环保在线认为,土壤修复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必须不断投入资金、创新升级技术。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修复行业前景广阔。未来,以大资金、全领域、全技术、全方位布局为特征的企业必将崭露头角。
  • 超快超分辨成像问题在列:2023年度15个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前瞻研判,引领原创性科研攻关,打造学术创新高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 (科协办函创字[2023]8号)文件要求,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面向国内外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共征集58个全球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经过专家委员会函评和终审评议,共评选出15个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本次评选出的5个前沿科学问题中,第一个就是超分辨率成像技术,该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多项科研转化成果成功产业化。5个前沿科学问题1、如何突破时-空极限实现超快超分辨成像?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spatio-temporal limit to achieve ultrafast and super-resolution imaging?2014年诺贝尔奖授予了将光学显微带入纳米尺度的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但其依赖于荧光标记,且时间分辨率较低。压缩超快成像技术兼具飞秒时间分辨率和极高数据压缩比,但以牺牲空间分辨率来观测超快动态过程。发展超快超分辨成像技术,在无标记宽场成像下实现时-空分辨率的协同突破,将极大推动人类对各类超快微观现象的认知,助力“追光捕快、察微显纳”的新成像体系建设。2、人们能以多高的自由度塑造光?How arbitrarily can light be shaped?自从认识光现象起,人们便尝试不断改变光的“造型”。从早期的透镜聚焦光能,到现代显微技术中的复杂结构光、激光雷达形貌测量中的点阵投影等,还有精细激光加工中超长焦深的贝塞尔光束、具有弯曲空间传播轨迹的艾利光束等。对光的塑造能力越高、对其利用程度也越高。为此,应从原理上探索塑造光的极限,即人们能以多高的自由度塑造光?3、光学系统的体积极限是多小?What is the volume limit of an optical system?光学元件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用光学材料和结构设计的限制。基于超表面的平面光学器件以及各类新型微纳元件有望将核心光学元件缩小到几百微米级别,相比传统复杂光学系统体积显著减小了六个数量级。但如何确定具有特定功能的光学系统的体积理论极限还有待研究,从而进一步实现微型化、微型化与集成化,将在AR/VR、遥感探测及未来纳米科技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4、光电子芯片的集成度极限是什么?What is the limit of photonic integration? 面向未来十年或更长远时间,光电子芯片集成度的增长会遇到瓶颈,相应的容量要扩展到Pb/s量级会遇到许多根本性的限制。本科学问题涉及芯片容量、尺寸、功耗三个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的极限,需要在超宽带透明光电材料、高集成度器件中的光场调控、高效率低功耗调谐机理等方面研究变革性的新原理和新技术。5、如何使光计算完备?How to make optical computing complete?采用光学方法来实现运算处理和数据传输是后摩尔时代算力、功耗问题极具潜力的解决途径之一。光子具有光速传播、抗电磁干扰等特性,以及具有天然的多维复用和并行计算优势,十分契合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大数据处理的需求。但目前光子计算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光子芯片的集成度仍有待提高;计算精度仍低于电子芯片,器件架构未优化,上述挑战亟需研究5个工程技术难题1、如何实现EW超强激光?How to create EW ultra-intense laser?依托我国神光装置,攻克甚多束超短脉冲激光高效优质相干合成、超高信噪比管控、等离子体压缩等核心难题,突破EW超强激光高增益、高品质、高负载三大受限条件,国际上率先实现EW级峰值功率激光输出,率先进入超相对论物理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辐射带动平均功率万瓦级超短激光技术发展和应用。2、如何构建超大型空间光学装置?How to construct the ultra-large space optical instrument?超大型空间光学装置是当前世界宇航企业重点发展的综合性大系统工程方向。在轨组装和维护则是构建超大型空间光学装置的重要技术途径,即将系统的各个组成模块发射入轨,再利用空间操控工具对各个模块进行在轨组合和装配。该技术的实现将引领弹性可重构光学遥感系统的跨越式发展,并为未来空间飞行器维护与服务奠定技术基础。3、如何实现高功能密度感存算一体光电集成芯片?How to realize that photoelectric integrate chip with high functional density sensing and memory integration?能够执行探查、识别、飞行、定向打击等任务的微型机器人对功耗、尺寸、功能要求十分苛刻。现有设备集成化程度低,处理数据量大,成像体制单一,无法实现一体化探查。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感存算一体化仿生架构,突破光电融合集成、智能感知处理等关键技术,挖掘低频有效信息,降低能耗压力,实现高功能密度、极小型化、极低功耗的一体化光电集成芯片。4、如何实现在原子、电子本征尺度上的微观动力学实时、实空间成像?How to achieve real-time and real-space imaging of microscopic dynamics on the intrinsic scale of atoms and electrons?原子、电子是自然界许多现象的核心,其结构及运动状态决定了所构成物质的宏观特性。原子、电子的运动发生在飞秒至阿秒的超快时间尺度以及皮米的超小空间尺度上,因此,需要同时具备“皮米空间分辨率”与“阿秒时间分辨率”的阿秒电子成像技术以实现对原子-亚原子微观世界中超快动力学过程的探测与控制,揭示材料中各种功能的微观起源。5、如何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的全球重力梯度测量?How to retrieval high time and spatial resolution global gravity gradient?地球重力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之一,反映了地球表层及内部物质的空间分布、运动和变化,同时也决定着大地水准面的起伏和变化。利用高精度冷原子重力梯度仪对全球的重力梯度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测量,可以更好地监测揭示海洋环流活动规律,全球陆地水储量变化,冰盖和大型冰川系统的质量平衡,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5个产业技术问题1、如何打造成熟的硅基光电异质集成工艺平台,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How to build the accessible platform for optoelectronic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based on silicon photonic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随着AI、下一代数据中心、激光雷达、卫星通信等战略应用迅速发展,单一集成光子材料已不能满足产业需求。以III-V半导体、薄膜铌酸锂为代表的硅基光电异质集成可融合多种光电功能材料的优势,将成为高端光子芯片在上述应用领域的重要解决途径。鉴于光电异质集成国际竞争态势,我国迫切需要提升高端异质集成光子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支撑产业发展。2、如何突破激光时空特性测试计量短板难题?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measuring the spatial and time domain parameters of lasers?2022年,激光产业销售收入大于800亿。然而,支撑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的激光参数测试仪95%依赖进口,年高达3亿元。特别是激光时域和空域参数测试计量缺失,全部依赖德国、美国、加拿大等仪器。典型的包括:测量皮秒、飞秒和阿秒的自相关仪、FROG和SPIDER等;千瓦级功率激光光束质量测试仪等。测试仪器短板,风险大,是急需攻关的问题。3、中高端传感器如何实现自主可控?How to achieve self- production and controllability of medium and high-end sensors?传感器是物理与数字世界纽带,万物互联基石,对国力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低端传感器产能过剩,中高端传感器自主可控率低。小到手机摄像头、大到汽车发动机,中高端传感器严重限制了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传感器专业点多面广,对材料、集成电路等基础工业水平要求高。如何实现中高端传感器自主可控是一个关键产业技术难题。4、如何谱写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How to compose the "Chinese Approach" for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各国汽车产业博弈未来的战略制高点,李克强院士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车路云一体化融合系统控制”的技术路线。在路侧通过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融合在一体,具备全天候全息环境感知能力,并有传输延迟低、覆盖范围广、数据精度高、易维护安装的特点,可以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两大核心痛点,进一步提升我国交通信息化、智能化。5、如何突破反谐振空芯光纤降损及大规模工业化制备难题?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loss-reducing and massive industrial manufacture of anti-resonant hollow-core fiber?作为近半世纪光通信行业基础媒介的实芯光纤正面临容量与时延两项限制。反谐振空芯光纤在理论损耗、带宽、非线性和介质光速等方面全面优于实芯光纤,将对光纤、光器件、光网络系统形成颠覆性变革,有望构建下一个50年的光通信生态。其理论损耗极限、将损耗降至可商用水平并实现大规模工业制备,是亟待突破的技术和产业问题。
  • 科技难题攻克!我国核能冷却技术的突破
    p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项目团队研制的液态金属锂实验回路,在国内首次实现1500K(相当于1227摄氏度)超高温稳定运行1000小时,标志着我国先进核能系统液态金属冷却剂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p p   在研制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克了在超高温液态锂工质环境下装置的结构应力协调、浸入式测量与流动稳定性控制等难题。目前,该回路已经开展了系列高温难熔合金在1400K至1500K温区流动锂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研究实验,高温运行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超高温液态锂与结构材料的相容性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实验平台。 /p p   据悉,液态锂或锂合金在核聚变反应堆里面可以作为冷却剂,把反应堆产生的热量导出,它具有工作温度高、导热性能好、密度小等优点。由于液态锂沸点高,系统可常压运行,使用锂等冷却剂可以使反应堆系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因而是大功率空间反应堆和未来聚变反应堆的主选冷却剂材料。 /p p & nbsp /p
  • X射线衍射技术解决珍珠粉鉴别难题
    记者从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近日召开的珍珠粉真伪鉴别技术鉴定会上获悉,浙江长生鸟珍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攻克了长期困扰产业界与消费者的珍珠粉与贝壳粉真假难辨难题。   采用新的鉴别技术,珍珠粉真假一查便知。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静等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新的鉴别方法为国内首创,属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目前核心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长生鸟公司2006年起与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研究中,首次发现珍珠粉与贝壳粉在200℃—400℃之间存在相变动力学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处理及X射线衍射技术鉴别珍珠粉真伪获得成功。采用该方法,经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三家单位对同批样品进行验证,结果一致。经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诸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多批次盲样检测,准确率与预测相符。鉴别技术已制定企业标准,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2010年9月19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揭秘珍珠粉内幕:贝壳用腐蚀性药水洗后磨制”的报道,全面质疑珍珠粉的可信性和安全性,一场行业大揭黑运动随之展开。长生鸟公司的珍珠粉与贝壳粉鉴别方法,有望从根本上规范市场,打击制假售假,对确保珍珠粉产品质量、促进行业进步、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0年中国淡水珍珠产量近1800吨,占世界总产量95%以上。浙江省诸暨市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是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最大基地。
  • 科协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重点涉及10个科技领域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征集时间截止2021年3月28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企业科协:为研判世界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协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3月28日止二、征集领域原则上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三、征集内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有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问题征集,尤其是重大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前沿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四、征集方式面向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每个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应联合相对应的国外组织共同推荐重大前沿科学问题3-5个,工程技术难题3-5个,也可自行组织推荐;鼓励企业科协参与问题难题推荐,每家可推荐重大科学问题1-3个,工程技术难题1-3个。五、工作要求(一)加大国外科技组织参与力度各推荐单位要充分认识问题难题征集发布对于科技共同体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建立联合国外学术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对联合相应国外组织开展推荐工作的全国学会给予经费支持。(二)实行理事长负责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本领域的问题难题推荐工作。相关全国学会协同国外相关学会或科技组织推荐的问题由相关学会负责推荐,由理事长或企业科协主席签字后提交。(三)把握界定问题难题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四)严格组织推荐程序1.制定推荐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指定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2.组建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在学科覆盖面以及部门、地域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3.确定推荐题目。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加强调查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鼓励国外同行参与,鼓励青年专家参与。4.格式要求。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六、其他事项(一)2021年3月28日前,各单位将所推荐问题难题推荐方案、推荐表、推荐报告经理事长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kczg.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二)中国科协将组建重大科技问题难题专门委员会及有关领域学术组,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领域学术组专家复选、专家委员会终选3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出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10个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问题难题。(三)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正文及科普文章将分别结集出版。围绕征集遴选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联 系 人:李先鹏 严雯羽联系电话:010-68515738 010-62126641电子邮箱:chinakx@stimes.cn附件: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撰写格式模板.docx2.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推荐表.docx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x中国科协办公厅2021年2月4日
  • 科协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重点涉及12个科技领域
    p   日前,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4月25日止。每个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可联合相对应的国际组织共同推荐或自行组织推荐重大前沿科学问题3-5个,工程技术难题3-5个 鼓励企业科协参与问题难题推荐,每家可推荐重大科学问题1-3个,工程技术难题1-3个。 /p p   通知内容显示,原则上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交通运输、空天海洋、医学健康等12个科技领域. /p p   在内容方面,征集对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技问题的征集,尤其是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描述(含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 /p p   据悉,中国科协将组建学术评议委员会及有关学科组,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专家复选、学术评议委员会终选三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出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10个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问题难题面向社会发布。 /p p   详细通知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 /strong /p p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部分中央企业和非公企业科协: /p p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协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部分中央企业和非公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征集时间 /p p   即日起至2020年4月25日止。 /p p   二、征集领域 /p p   原则上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交通运输、空天海洋、医学健康等12个科技领域。 /p p   三、征集内容 /p p   征集对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技问题的征集,尤其是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描述(含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为2000个汉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 /p p   四、征集方式 /p p   面向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每个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可联合相对应的国际组织共同推荐或自行组织推荐重大前沿科学问题3-5个,工程技术难题3-5个 鼓励企业科协参与问题难题推荐,每家可推荐重大科学问题1-3个,工程技术难题1-3个。 /p p   五、工作要求 /p p   推荐单位应按如下程序组织推荐工作: /p p   1.制定推荐方案。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鼓励在方案中加大相应国际组织的参与力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术秘书、联系人,负责推荐工作推进落实。 /p p   2.组建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在学科覆盖面以及部门、地域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联合相应国际组织推荐的,应有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 /p p   3.推荐题目确定。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应加强调查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鼓励国外同行参与,鼓励青年专家参与。 /p p   4.理事长负责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本领域的问题难题推荐工作。相关全国学会协同国外相关学会或科技组织推荐的问题由相关学会负责推荐,由理事长或企业科协主席签字后提交。 /p p   5.问题难题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重大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 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 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 /p p   六、其他事项 /p p   (一)2020年4月25日前,各单位将所推荐问题难题推荐方案、推荐表、推荐报告经理事长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cast.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 /p p   (二)中国科协将组建学术评议委员会及有关学科组,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专家复选、学术评议委员会终选三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出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10个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问题难题面向社会发布。 /p p   1.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拟于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中国科协将邀请相关问题、难题撰写者以及推荐学会或学会联合体负责人、联系人作为嘉宾出席发布仪式。 /p p   2.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将与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结集出版为《2020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p p   3.围绕征集、遴选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研讨问题难题的机遇挑战、重要进展、主要问题、应用前景与政策建议等内容,形成建议报告。中国科协将选取其中部分问题,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等渠道,呈送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p p   4.对联合相应国际组织开展推荐工作的全国学会给予经费支持。支持入选问题难题的全国学会,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召开高层次研讨会并形成建议报告。 /p p   联 系 人:杨 梓 /p p   联系电话:010-62539197 010-68524993 /p p   电子邮箱:chinakx@mail.las.ac.cn /p p   附件: a href=" http://www.cast.org.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 filename=e9ecdc2a7a6540a9a7a42f086c32e11d.docx" target=" _blank" 附件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撰写格式模板.docx /a /p p    a href=" http://www.cast.org.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 filename=257af876d8974a16ad4eaf5d5de2f278.docx" target=" _blank" 附件2: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推荐表.docx /a /p p    a href=" http://www.cast.org.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 filename=aae05e4c12514f6697c010b1a5e2d223.docx" target=" _blank" 附件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x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科协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3月6日 /p p br/ /p
  • 最高资助800万元!福建省再次征集“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成果、平台需求(难题)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再次征集“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成果、平台需求(难题)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任务要求,根据省科技厅印发的《进一步建立健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赛马”攻关机制的若干措施(试行)》(闽科规〔2022〕7号),经研究,现面向福建省内(不含计划单列市)龙头、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再次征集省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需求(难题),面向全国范围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创新平台征集成果转化项目,征集的需求(难题)将列入2022或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选题调研范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需求项目的产业领域符合“省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需求(难题)领域方向”(详见附件1)。  二、“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难题)征集的要求如下:  1.“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分为重大专项专题项目和引导性项目两类。其中,“揭榜挂帅”重大专项专题项目:资助额度500-800万元,技术需求(难题)提出单位为福建省龙头、骨干企业,揭榜方为省内外企事业科研单位。“揭榜挂帅”引导性项目:资助额度200万元,技术需求(难题)由福建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牵头省内企业联合提出,或由福建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提出,牵头揭榜方为省外企事业科研单位。  2.技术需求应是省内企事业单位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龙头、骨干企业应属于“揭榜挂帅”项目需求(难题)的行业领域(详见附件1)。龙头企业包括工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包括2021年主营收入超过2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企业。  3.提出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难题)的单位编写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难题)表(格式见附件2),明确技术指标参数、时限要求、产权归属、资金投入预测,并按照自愿原则提交出资承诺,对于有出资承诺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难题)予以优先考虑。  4.技术需求单位原则上不得作为揭榜方,可以作为合作单位承接转化项目成果。技术需求单位愿意提供的最低研发资金在发榜时予以公开,供揭榜方参考。  5.技术需求单位将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难题)表(含出资承诺盖章扫描件),报送项目推荐单位汇总。  6.按照《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2年“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难题)和重点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需求的通知》(闽科资〔2021〕31号)要求,已报送的重大技术需求(难题)有效,不必重复报送。  三、“揭榜挂帅”成果转化项目征集的要求如下:1.面向全国范围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国家级创新平台(下文称转化成果持有方)征集符合福建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且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成熟科技成果。  2.转化成果持有方填写《成果转化项目征集表》(格式见附件3)并报送福建省科技厅。省科技厅将对征集的成果进行分析调研,遴选凝练出符合福建省产业发展需求的成果并发榜,由省内企业揭榜,在福建落地转化。  四、“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需求征集的要求如下:  1.围绕福建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省外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揭榜,承担建设行业中试熟化、测试认证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优先支持已列入地市建设的平台。  2.提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需求的单位编写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需求征集表(格式见附件4),明确平台指标参数、时限要求、产权归属、资金投入预测,并按照自愿原则提交出资承诺,对于有出资承诺的项目需求予以优先考虑。  3.需求单位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需求征集表,报送项目推荐单位汇总,推荐单位为各设区市科技主管部门和计划单列市地区有推荐权限的各项目主管单位。  五、技术、成果转化、平台需求单位于2022年9月7日前将需求报送推荐单位汇总。推荐单位(计划单列市科技部门除外)将汇总的附件2、3、4、5盖章页扫描件及Word版本原件于2022年9月9日前打包发送至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电子邮箱。我厅将根据所征集的项目需求(难题),择优开展调研,具体调研时间另行通知。  (一)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需求业务咨询  1.产业领域序号1-10  联系处室:高新技术与工业科技处  电话:0591-87881286、87912017、87883286  2.产业领域序号11-15  联系处室:农村科技处  电话:0591-83517063、87881230  3.产业领域序号16-20  联系处室:社会发展科技处  电话:0591-87881871、87883248  (二)成果转化项目业务咨询  联系处室:成果转化处  联系电话:0591-87271671  (三)受理咨询  联系处室: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  联系电话:0591-87881125、87863039  电子邮箱:linxh@kjt.fujian.gov.cn附件:1.省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需求(难题)领域方向  2.“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难题)征集表  3.“揭榜挂帅”成果转化项目征集表  4.“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需求征集表  5.“揭榜挂帅”项目需求(难题)征集汇总表  附件:通知及附件.doc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8月19日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各相关机构及科技工作者:  为研判世界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协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3月10日   中国科协上报时间:2021年3月28日。  二、征集领域  科协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集范围覆盖以上领域的检测、测量、测试方法及技术等。  三、征集内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有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问题征集,尤其是重大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前沿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  四、征集方式  面向学科及行业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会士、分会理事。  五、工作要求  (一)加大国外科技组织参与力度  充分认识问题难题征集发布对于科技共同体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建立联合国外学术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  (二)把握界定问题难题要求  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 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 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  六、组织推荐程序  1.制定推荐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指定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  2.组建专家推荐委员会。学会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在学科覆盖面以及部门、地域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  3.确定推荐题目。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加强调查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鼓励国外同行参与,鼓励青年专家参与。  4.格式要求。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  联系人:王黎明  e-mail:member@cis.org.cn  电话:010-82800757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关于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pdf附件: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推荐撰写格式要求.docx
  • 以自动化分离技术进行筛选,攻克天然药物成分提取难题
    随着 21 世纪 “回归自然” 浪潮的兴起以及世界各地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认知,在天然产物中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这一课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但如何在研发过程中实现这个目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并分享一下最新的解决方法。天然产物因其成分的多样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致使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一直是药物研究的瓶颈。再加上传统的实验室仍主要依靠人力操作,分离纯化过程费时费力、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且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因此各大制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日益重视实验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以攻克天然药物成分提取的难题。全自动分离制备及薄层色谱系统助力中药粗提物快速分离随着天然产物与中药开发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批量样品处理的需求日益提高,而传统的活性成分提取纯化方法除了费时费力,更会常常破坏活性成分的结构,影响实验效果,所以一些现代化、智能化的提取分离技术越来越显现出特有的优势,凭借这些技术进行高通量的活性成份筛选,有助加速研发。以糙苏为例,块根糙苏 (Phlomis tuberosa L.) 作为中草药,在亚洲国家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胃溃疡等病症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与酶活性抑制相关,筛选确定其活性成分是深入研究的重中之重。✦块根糙苏早在 2015 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的杨博士就以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天然活性产物的快速分离,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实现快速筛查,并在 PLoS ONE 期刊发表了其研究成果[1][2]。研究当中通过 Sepiatec Sepbox 2D-2000 全自动分离制备系统对中草药粗提物进行快速分离,系统仅利用 20 小时的自动运转,便能快速得到 150个馏分,大大加快了药效物质的发现进程,证明了自动化技术助力天然产物的快速分离及制备的成效。活性化合物结构图为了进一步寻找活性成分,更利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活性筛查模型,实现了对这 150 个馏分的超快速筛查,其中 15 个馏分对比阳性对照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再经过细分纯化工作,最终得到 20 个活性化合物。从粗提物到得到活性单体,工作周期不超过 5 个工作日!基于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部分馏分 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查结果出众的分离成效归功于两大重要自动化技术天然药物相对于其他药物,成份更复杂,而且研发过程中涉及较多提取、分离、纯化等前处理操作。以上案例当中用到的技术 - Sepiatec Sepbox 2D-2000 全自动分离制备系统,由力扬企业从德国引入的,能够实现高通量的活性成份筛选,快速获得可重复且可靠的分离效果,加速纯化过程,而且单次粗提物样品处理量多达 2g,单样品制备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还能在实验过程中减少有机溶剂的消耗,免去了人手和研发设备的大量投资,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金钱,降低了生产成本。Sepiatec Sepbox 2D-2000 全自动分离制备系统薄层色谱分析方面,力扬全新引进的全自动数字薄层色谱系统 CAMAG HPTLC PRO 也有助完成快速的活性筛选,系统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在线全流程 (“点样 – 展开 – 衍生 –检测 – 分析 – 报告” 等) 的自动化薄层样品分析及评价,尤其适用于复杂成分样品的分离及检测,更攻克了薄层色谱的重现性难题,大幅度降低研发和检测实验室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消耗。通过全面的自动化能够高效地生产大量可靠数据,构建薄层色谱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并建立实验室智能化的基础。在稳健而高效的实验设备辅助下,天然产物研究相信将迎来更进一步的发展。参考文献:[1] Baatar D, et al., Ethanol Extract of Phlomis Tuberosa L. Promotes Glucose Uptake in 3T3-L1 Preadipocytes via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The FASEB Journal, April 2017 31(9). doi: 10.1096/fj.1530-6860.[2] Yingbo Y,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from Phlomis tuberosa, PLoS ONE 10(2), February 6, 2015. doi: 10.1371/journal.pone.0116922.
  • 携手尖端人才 赣州钨与稀土质检中心解企业技术难题
    近日,记者在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钨与稀土国检中心”)拜会国家985(211)重点高校博士(后)们,他们是第9批应邀来访为我市钨、稀土及有色金属企业问诊把脉,解决技术难题的专家。   今年以来,钨与稀土国检中心借助自身的技术平台优势,主动携手国家985(211)重点高校,进一步加紧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在谈项目的论证调研和跟踪联络,签订了一批关于钨与稀土新材料科研、验证等领域的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搭建博士后尖端人才定期互访平台。   据悉,今年2月以来,先后有来自清华大学化工学院专家组、中南大学材化学院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等一批高校科研专家带着自己潜心研究的相关课题,应邀来到我市的钨与稀土国检中心考察交流,与该中心技术专家一道解决钨、稀土及有色金属企业生产技术方面的难题及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先后攻克了“废杂钨等二次资源回收加工循环利用一期技术验证”“复合优溶无皂化工艺回收利用稀土荧光粉废料中的稀土元素”等4项技术难题,提出了26项可行性建议,企业采纳22项。通过研发项目攻关,改进了一批生产工艺落后、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的生产线,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至今,钨与稀土国检中心已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项,研发攻关5项,申报省、市级项目3项。此外,该中心还集中投入力量帮扶企业解决钨与稀土新材料深加工产品新标准制(修)订、新材料开发、新工艺推广、新技术研究、新装备应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以更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钨、稀土及有色金属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形成、产业技术升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18个!2021-2022“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发布
    近日,中国机械工程大会暨202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系列活动开幕式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发布了2021-2022“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共有6个前沿科学问题和12个工程技术难题。6个前沿科学问题1. 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2. 如何实现三维微纳结构原子量级增/减材制造?3. 深海外压容器的失效破坏机制及预防措施是什么?4. 如何实现高承载低剪切的摩擦界面?5. 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6. 微量元素对合金性能大幅影响的本质原因是什么?12个工程技术难题1. 如何实现高性能稀土镁合金构件精密成形的工程稳定控制?2. 如何实现恶劣海况下的深远海高精准作业?3. 如何制备微纳三维结构的大口径薄膜成像透镜?4. 如何实现芯片规模化转移与板级集群封装技术?5. 如何分析金属极薄带轧制中的宏/介/微观尺寸效应,实现更薄更宽轧制?6. 氧化膜对铝/钢异质材料电阻点焊宏微质量的劣化机制是什么?如何实现瞬时高性能焊接?7. 纳微米级水雾与空气是如何高效换热提高空压机效率?8. 如何实现薄壁高筋极端结构高性能成形制造?9. 如何保障关键机械装备长寿命和高可靠性服役?10. 如何实现大型重载内齿圈的绿色低碳精密热处理?11. 如何用高碳钢淬火替代深层渗碳淬火?12. 如何实现7nm以下芯片制造中纳米精度表面的加工?其中,科学问题“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分别入选2021年和2022年的“中国科协十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科学问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对入选的科学问题开展跟踪研究进展和趋势研讨、文献研究、科普文章撰写等工作。形成的研究成果撰写《科技工作者建议》,通过中国科协上报国家决策部门。并结合问题撰写科普文章,发布在学会公号、出版在《面向未来的科技》一书。希望通过本年度的“问题难题”的发布,引导科技工作者、科研机构、企业合力开展科技攻坚,未来结出科技创新成果,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 解决光学仪器相关技术难题,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一专利获奖
    p   在近日揭晓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中,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碳化硅素坯连接的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710888808.1)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该专利也是第三届吉林省专利奖金奖获奖项目。 /p p   该专利技术是大口径、超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核心技术之一,解决了粘结剂的稳定性、粘结剂与坯体的润湿性、连接层的均匀性及连接强度控制等问题,实现了碳化硅素坯焊缝与基底的同质、高强连接,突破了超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坯一体化连接技术瓶颈。 /p p   现代大型光学望远镜系统均采用反射式结构,最核心的部件是反射镜,且反射镜的口径越大,望远镜的分辨本领和聚光能力越强。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大口径反射镜材料研制上一直落后于欧美国家,完全依赖进口。 /p p   长春光机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从事光学级碳化硅陶瓷材料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目前国际上公开报道口径最大的碳化硅反射镜坯——Ф4.03m镜坯的制备,并研制成功了上百块不同口径的碳化硅反射镜坯,应用于火星探测、商业小卫星、车载光学仪器、星间通信、地基望远镜等领域,解决了我国大型光电系统反射镜坯制备的核心技术难题。 /p p   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共授予30项中国专利金奖,1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58项中国专利银奖,15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69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和60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等。除了中国专利银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项目和此前的公示结果比有所减少外,其他获奖项目和公示结果相同。 /p p br/ /p
  • GPU、大尺寸硅单晶在列!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了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以下是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具体名单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包括:1.情智兼备数字人与机器人的研究2.以电-氢-碳耦合方式协同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煤电绿色转型3.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4.作物高光效的生物学基础5.多尺度非平衡流动的输运机理6.实现氨氢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燃烧与近零排放控制7.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是否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8.通过耦合与杂化实现柔性材料的功能涌现9.人类表型组微观与整体的复杂关联及其机制解密10.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素与免疫疗法的互作及机制研究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包括:1.工业母机精度保持性的快速测评2.大尺寸半导体硅单晶品质管控理论与技术3.高地震烈度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拱坝的安全可靠性研究4.冰巨星及其卫星就位探测飞行器技术研究5.介科学支撑多相反应器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的一步放大6.深远海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关键问题研究7.空间多维组学引航下一代分子病理诊断革新8.基础设施领域自主工程设计软件问题9.以高通量多模态的方式实现脑机交互10.通过高效温和活化转化及大规模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生态碳平衡十大产业技术问题包括:1.通过精准化学实现药物和功能材料的绿色制造2.采用清洁能源实现低成本低碳炼铁3.云网融合技术在卫星互联网中的应用4.基于数字技术的碳排放监测方法研究5.自主可控高性能GPU芯片开发6.饲料原料豆粕玉米替代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7.构建珍稀濒危中药材的繁育技术体系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8.高端芯片制程受限背景下实现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9.应用AI眼底血管健康技术促进相关代谢疾病分级诊疗10.基于CTCS的市域铁路移动闭塞技术的突破今年的征集发布活动共收到102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和高校科协推荐的597个问题难题,涵盖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空天科技、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等十大领域。进一步广泛动员,号召一批知名院士专家和国际组织参与问题难题凝练推荐,129位院士专家经过初选、终选等环节,严格评议把关,最终选出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和十大产业技术问题。
  • 采用2D技术的ACQUITY UPLC解决了复杂的分离难题
    首个基于UPLC的2D色谱系统带来全新能力和性能,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亚特兰大, 佐治亚州 - 2011年3月14日 基于沃特世可靠的ACQUITY UPLC技术,采用2D技术的Waters ACQUITY UPLC 系统可供科研人员进行富集、中心切割和平行柱再生,以消除基质影响,全面提高分析速度,增强试验稳定性,提高选择度和灵敏度,并可使用与MS不兼容的溶剂进行第一维分离。 PPD公司(佛吉尼亚州里士满)一般使用二维色谱进行对速度、分离力和灵敏度有着极高要求的分离试验。&ldquo 我们有整整54套LC/MS系统,绝大部分安装后用于运行2D色谱。&ldquo 我们的科学家有80%的时间都在使用简便的2D方法清除样本基质中的残留脂质&rdquo ,PPD色谱科学科研总监Rand Jenkins说道。 针对那些需要最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苛刻试验,PPD科学家采用2D中心切割技术,通过使用两个分析柱分离感兴趣的目标分析物。&ldquo 使用沃特世技术进行二维UPLC分离使我们能够进行一些需要超高灵敏度、难度极大的试验,同时保证极佳的准确性和仪器正常运行时间&rdquo ,Jenkins说道。 采用2D技术的Waters ACQUITY® UPLC 采用MassLynx软件进行操作控制和数据管理。它是可以与Waters Synapt® , Xevo® 品牌质谱仪和四极杆质检测器进行完全的兼容。 沃特世为目前使用ACQUITY UPLC 的客户提供系统升级措施,只需另外使用数个硬件元件和新软件就可使用2D分离技术。 关于2D色谱 二维色谱作为一种极具价值的方法,可解决由于出现其他相近或共洗脱峰时,导致无法对个别样品的成分行轻松检测或定量的难题。该技术对包括食品在内的复杂样品、杂质分析和确认、生物分析和生物制药应用非常有效。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 50多年来,沃特世公司(NYSE:WAT)通过提供实用和可持续的创新,使医疗服务、环境管理、食品安全和全球水质监测领域有了显著进步,从而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创造了业务优势。 作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的开创者,沃特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客户的成功创造了持久的平台。 2010年沃特世拥有16.4亿美元的收入和5,400名员工,它将继续带领全世界的客户探索科学并取得卓越成就。 ### Waters、ACQUITY、ACQUITY UPLC、UPLC、Vanguard、UltraPerformance LC、Synapt、Xevo和MassLynx 是沃特世公司的注册商标。 联系人: 张林海 沃特世公司市场部 86(21) 61562642 lin_hai__zhang@waters.com 周瑞琳 (Grace Chow) 泰信策略(PMC) 020-83569288 grace.chow@pmc.com.cn
  • 金域医学引领技术创新,破解药物浓度监测难题
    对于同一种药物,不同患者可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金域医学作为一家以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业务为核心的高科技服务企业,深知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在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破质谱技术壁垒,应对药物浓度监测挑战  药物浓度监测通过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测定来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了重要依据,以实现最佳疗效并避免潜在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患者接受的药物治疗既有效又安全,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领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稳定性而被广泛采用。然而,由于设备昂贵、专业性强,以及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的限制,这一技术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整合核心资源, 率先开展药物浓度监测服务  金域医学通过不断积累的“大平台、大网络、大服务、大样本和大数据”等核心资源优势,现已利用质谱技术平台率先开展了药物浓度监测服务,并建立了专业的报告解读团队。除了精准的药物浓度监测外,金域医学还引入了药物基因组学检测服务,将两者结合起来,与临床医生、检验技师和临床药师合作,为患者量身定制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金域医学的药物浓度监测项目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分析的优势,可检测超过200种药物的浓度。同时,其药物基因组学项目也具备多位点、高通量和快速周期的优势,数据分析更为便捷、快速和准确,报告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  积极参与质评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为保证服务质量,金域医学积极参与国内外室间质评和能力验证活动。目前已连续两年参与英国LGC药物浓度能力验证和卫健委室间质评活动,展现了其对服务质量的承诺和不断提升的态度。同时,金域医学致力于通过减少无效治疗和处理副作用,帮助患者减少医疗费用,提升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随着药物浓度监测在临床中的认可度不断提升,金域医学凭借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和高质量的检测服务,在广州、杭州、长沙、昆明、郑州等7个城市建立了监测中心。每年超过40万例的药物浓度监测检测量,成功帮助临床解决了一些疑难杂症用药难题。  未来,金域医学将继续以“药物基因组学(PGx)+药物浓度监测(TDM)”为方向,辅助临床医生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高选择性色谱柱技术破解药物杂质控制分析难题
    随着公众对药物安全性的日益关注,控制药物中杂质已成为控制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困扰着广大药物分析工作者的难题之一。由于药物杂质的来源广泛,已知的杂质可以通过现有的分析手段进行定性定量,未知的杂质则成为分析的难题,因此对于药品的杂质控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所有杂质进行完全分离。为了让广大药物分析工作者能实现有效地药品杂质控制,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于2012年4月10日-13日在上海市举办&ldquo 2012药物研究分析中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及杂质控制研讨会&rdquo 。 制药企业和新药研究机构的研发人员,各级药品检验所(院)和口岸药品检验所人员,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技术与质量管理负责人,新药研发CRO实验室人员及高管,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专业人员1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多位行业知名专家钟大放(中科院药物研究所),王洪允(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胡昌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周立春(北京市药检所),王玉(江苏省检品检验所),张尊建(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分别讲解了当前药物分析领域中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探讨分析新技术在药品研发及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特别是用于生物标志物、活性成份、药物代谢等高通量、定性、定量的各种分析技术,以及新版药典对药物分析方法新要求与国外药典比较等内容。 作为全球色谱消耗品领先的制造商,迪马科技一直致力于为食品、药品检测行业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除与参会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外,迪马科技技术应用工程师还与广大与会者共同分享了《Dikma 高效液相色谱柱技术应用于药品杂质控制分析》技术报告。 对于药品中杂质控制分析,首先要借助色谱柱进行良好的分离,迪马科技在此次技术报告中重点讲解了在杂质控制中色谱柱的分离性能所起关键作用及迪马科技多款液相色谱柱: Diamonsil(钻石)&mdash 通用型反相色谱柱,超高的分离性能特别适合分析复杂的样品及杂质; Spursil(思博尔)&mdash 通用型极性改性反相色谱柱,耐受100%水相-100%有机相,特别适用于强碱性化合物和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Endeavorsil(奋进)&mdash 1.8 &mu m UHPLC专用色谱柱,超高的柱效满足您UHPLC分离杂质的需求; Leapsil(飞跃)&mdash 2.7&mu m兼容UHPLC/HPLC色谱柱,低柱压设计,高选择性可在HPLC上拥有UHPLC色谱柱的分离能力; Bio-Bond&mdash 300Ǻ 大孔径色谱柱,适合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的杂质分析色谱柱; DikmaPure高纯溶剂&mdash 源头上解决由于溶剂不纯所引起的杂质分析产生干扰的问题。 基于以上信息,用户可根据自身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色谱柱进行杂质鉴定分析,报告中同时列举了多个2010年《中国药典》中关于杂质控制方面有关物质检测应用实例及新药研发中药物杂质控制的分析实例,为与会者更科学合理地选择一款合适的用于药物杂质控制的色谱柱提供了技术帮助。 2012药物研究分析中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及杂质控制研讨会现场 《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物杂质控制中的应用》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胡昌勤 《Dikma 高效液相色谱柱技术应用于药品杂质控制分析》 迪马科技 《药品残留溶剂试验的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 北京市药检所 周立春 如果您对迪马科技的技术报告《Dikma 高效液相色谱柱技术应用于药品杂质控制分析》感兴趣,欢迎来电索取技术报告相关内容(021-60904761)。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