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基因静默

仪器信息网基因静默专题为您整合基因静默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基因静默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基因静默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基因静默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基因静默话题讨论。

基因静默相关的论坛

  • 【转帖】是穷途末路还是柳暗花明 三鹿商标重建需要静默期

    2009年04月22日07:57 来源:北京晨报背景  “三鹿”商标遭遇撤拍  近日,在三鹿集团第二批破产财产拍卖会上,原定拍卖的“三鹿”牌及相关保护性商标169个和专利技术12项,因技术性原因撤拍。  曾经一揽驰名商标、免检产品、中国名牌等众多荣誉的三鹿商标将被拍卖,大家感兴趣的是这个在2006年被某机构评估价值高达149.07亿元的“巨额无形资产”,在经历了重大质量事故后,究竟还能剩几分几厘。  最新消息,5月12日,“三鹿”牌及相关保护性商标一批(包括申报过程中的商标)和原三鹿集团专利技术12项将重新进行拍卖。参与商标竞拍的竞买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合法注册设立的企业法人或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已有竞买人报名并缴纳了保证金准备竞拍,表示出对三鹿商标的浓厚兴趣。  正方  低调宣传 坚守农村阵地  ●六合神龙行销策划总经理 张发松  很多人有疑问,经历了这么大的信任危机,三鹿还有价值吗?还有人敢吃三鹿牌的食品吗?我认为,由于三鹿此前特有的品牌定位主要面向中低端的农村市场,因此并没有到穷途末路的地步,还是有价值的。三鹿商标如果易主,最合适的还应该是食品企业,因为这才是三鹿品牌多年来积累的价值所在,如果盲目换行业,比如“三鹿钢铁”、“三鹿冰箱”,其在业内形成的品牌效应将和一个新品牌无异,没有竞争优势。  如果此前三鹿的目标群体是大城市的居民,那无疑几乎判了死刑,但三鹿这些年来一直走的是低端农村市场,这些地区的信息传播途径没有大城市便捷,使得坏消息也不可能传遍每个角落。很多村镇的居民对三鹿品牌没有城市居民那么反感,有的甚至没听说过这些负面新闻。  三鹿多年来的优势其实是渠道,买下三鹿商标的企业首先要重塑渠道合作伙伴的信心,如同时接手其原有渠道,会发展得更加顺利。很多渠道商因为和三鹿合作了十多年,已经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不会一下就流失,有希望争取到的,这样新的产品就能以最快速度打入市场。  这家企业发展初期应该保持低调的宣传策略,最好有一年左右的静默期。只专心做高质量的产品,不要进行大规模的宣传,避免引起激进人群反感,重新培育新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名誉。等产品质量稳定了,人们对以往的负面新闻也遗忘得差不多时再站出来进行宣传。  反方  以此为戒 加强商标风险管理  ●百世福达时代知识产权公司 王浩  三鹿事件引发了企业的商标悲剧,曾身价百亿的驰名商标,被新入主的三元集团弃用,现在还有可能流落街头、不值分文。所有企业,特别是拥有知名商标的企业,应当以三鹿为鉴,重新审视自身的商标策略,加强商标风险管理。  不少专家、学者向企业灌输企业的字号、产品名称、商标都相同,便于企业打市场、创名牌,因为这种策略对企业来讲最省钱、最赚钱,通过一个商标就可以让消费者记住企业的所有产品,把一个有知名度的商标拓展到其他产品上,可以快速谋利。这种单一商标无限拓展对拥有知名商标的企业来讲,确实是一个快速致富的捷径,但同时也是高风险的。三鹿事件是典型的将低风险产品(普通奶粉)上培育出来的驰名商标,简单直接拓展到高风险产品(婴儿奶粉)上使用的一起忽视风险管理的商标责任事故。  企业商标风险管理应当将商标使用的不同产品进行风险划分,在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中,技术相对不稳定、容易致人死亡等存在较高风险的产品,应当避免使用企业的字号为商标,避免使用企业的其他产品创下的驰名商标为商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个产品的失误导致企业的全线溃败。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管理应当加强商标风险管理,以避免三鹿式一点溃烂全身的全面败退,拥有知名商标企业的应当设置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防止三鹿式商标悲剧的发生。(记者 王娟)

  • 【分享】激活古老基因让蚂蚁现百万年前模样

    据美国《科学》杂志、英国每日电讯等媒体1月6日(北京时间)报道,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科学家激活了普通大头蚁体内的一种古老基因机制,培育出一种巨大的“超级士兵”蚂蚁,其有着加长的头部和下颌,返回成它们几百万年前的祖先的样子。这些蚂蚁祖先当时利用大块头身体的优势,保卫它们的巢穴。 目前,世界上约有1100种大头蚁,它们的基因大多会生成两个亚种:寻找食物的工蚁和保卫蚁巢的兵蚁。但在极罕见情况下,也会生出超级兵蚁,它们有着酒杯一样特别巨大的头部,能挡住蚁巢入口,并以超强战斗技能攻击其它想要侵入的外来蚂蚁。比如在美洲和墨西哥的沙漠中,那里环境恶劣,会出现一些超级兵蚁保卫它们的领地。 为了探索这些超级兵蚁是怎么发育来的,研究人员检查了两种大头蚁的基因组,找出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基因机制,它们体内含有发育成“超级士兵”蚂蚁的必需古老基因。研究人员用一种叫做甲氧普烯的生长激素对它们中普通工蚁的幼虫进行了处理,结果幼虫发育出了很像超级兵蚁的巨大头部和无用的翅膀。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表明环境信号驱动了超级兵蚁的发育。因为所有蚂蚁在基因上好像都保留了变成超级兵蚁的能力,这种适应性必定与共同的祖先有关,但后来由于缺乏环境因素,大部分蚂蚁的这种能力都被抑制。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保留下来的古老基因可能发育出一种新的超级兵蚁亚种,而且其是在大约3500万到6000万年前,从超级多样化的蚂蚁基因中被保留下来的。这表明,坚持保留祖先留传下来的进化工具箱,可能对发展出新的生理性状起着重要作用。 总编辑圈点: 环境影响与基因表达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在这项研究中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依靠化学物质对古老基因的影响来创造新物种,看起来就像扳动开关那么简单,实际上“基因开关”这个名词也早已出现。“毛孩”的返祖现象说明古老基因在人体内同样存在,只是没有将性状表达出来而已,联想到与人类同根同源却更加魁梧有力的大猩猩,我们有理由不寒而栗:有了大头兵蚁,超级“兵人”还远么?届时,可能不会有科幻电影描述的浪漫。

  • 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

    药物基因组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发展起来,基于药理学和基因组学,将传统的药物科学与基因、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等知识结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正因为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序列变异及其对药物不同反应的科学,所以它是研究高效、特效药物的重要途径,通过它为患者或者特定人群寻找合适的药物,药物基因组学强调个体化;因人制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促进新药研发 由于药物基因组学规模大、手段强、系统性强,开辟了医药工业研究的新领域,可以直接加速新药的发现。首先药品制造商不仅把注意力放在可能引起疾病的基因上,而且对药物效应基因产生了兴趣,这些药物效应基因为新药研究提供依据。由于新一代遗传标记物的大规模发现,以及将其迅速应用于群体,流行病遗传学也可以大大推进多基因遗传病和常见病机理的基础研究。还可以帮助制药厂商在一些与基因和疾病相关的蛋白质、酶和RNA分子等基础上开发新药,这样不仅促进了药物的发现,还有利于开发出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药物,从而增强疗效,并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伤。对于每一个药物来说大约都有10-40%的人没有疗效,又百分之几的或更多的人有副作用。如果制药公司利用药物基因组学理论可以实现预见结果或筛选人群的话,可以大大增加新药的通过率,也可以对未通过药检的新药重新估价,这些药物中一个经常引用的例子是第一个非典型性抗精神活性药氯氮平(clozapine),在氯氮平的使用过程中,由于1%的病人服药后出现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因而只有当其它药物使用后无效才使用。但是在粒细胞缺乏症的药物效应基因被确定后,极大地改善了氯氮平的使用,除极少数敏感的病人不能服用此药外,对于99%的病人来说,这一药物是一线治疗药物。在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如果事先知道人群可能对药物反应的话,如代谢酶的基因型,可以减少参试人群,试验的时间表也可以大大缩短。对药物有效或毒性变异的预测试验中,可用于筛选病人。经过药物效应基因突变筛选的受试者,可以加强临床试验的统计学意义,可以用更少的病例数达到所需的统计学意义,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费用。 二、用药个体化合理用药的核心是个体化用药。药物基因组学通过对患者的基因检测,如对一些疾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进而对特定药物具敏感性或抵抗性的患病人群的SNP差异检测,指导临床开出适合每个个体的“基因处方”,使患者既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又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真正达到“用药个体化”的目的。 医生在疾病的首次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临床实验来确定适合病人的药物,而药物基因组学则可以通过分析病人的遗传组成来确定最合理的治疗药物。这样就免去了先期用于药物选择的临床过程及由此带来的可能的副作用,并缩短了病热的康复期。更准确的用药剂量 通过基因组分析可以判断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效果及代谢时间,并以此来确定不同个体的用药剂量,对比依据体重和年龄的方法,其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过量服药的可能性。一些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现象,例如两患者诊断相同、一般症状相同、血药浓度相同,但疗效却大相径庭,这些用传统的药代动力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这时应考虑到与药物作用相关的位点(如受体等)是否发生了变异?是什么水平的变异?药物作用的位点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基因水平,也可能发生在转录、翻译等水平,基因水平的变异相对比较容易鉴定,研究也表明基因的变异与药物效应的差异是更具相关性。研究基因突变与药效关系的药物基因组学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因此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之好的。将基因功能学用于合理用药,利用药物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增加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可预测及可预防的医疗,这就称之为临床药物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合理用药中,弥补了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惟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为临床个体化给药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这样药物基因组学原理为特定人群设计最为有效的药物,不仅提高了药效,缩短了病程,而且减少了毒副反应和成本,真正达到了“物美价廉”的要求。目前,已经有人将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应用于高血压、哮喘、高血脂、内分泌、肿瘤等的药物治疗中。如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因素诱发的疾病,对于许多患者,高血压药物的不同药效和耐受性与遗传变异有关。Ferrari发现,一种细胞骨骼蛋白(cytoskeletalprotein)、内收蛋白(adducin)的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发病、对钠敏感性以及对利尿剂的效果相关。因此在抗高血压治疗需要用利尿剂时,可以对患者预先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选择使用此药。通过对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影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formoterol)的脱敏效果,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改善肺通气的作用对Gly纯合子个体明显比Arg纯合子个体要强,杂合子个体介于两者之间。 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影响绝经后妇女用雌激素替代疗法(ERT)时的血脂和脂蛋白的浓度。人群中的APOE有3个等位基因:E2、E3、E4,ERT能使具有E2型基因的妇女血中总胆固醇含量大大高于E3、E4型。提示医生在绝经期妇女中使用ERT时,可事先检测患者的APOE基因,对具有E2型基因的妇女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甘油三酯浓度。如此,通过对不同个体的药物代谢相关酶、转运因子、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对突变的等位基因进行分离和克隆,在分子诊断水平上建立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基因型分析方法,在治疗患者各种疾病前检测其基因型,更精确地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和合适的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 随着基因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阐明,药物基因组学将更广泛地指导和优化临床用药。

  • 【转帖】美科学家提出利用基因手段净化饮用水

    一提到净水方法,你肯定会想到氯和紫外线。而近日美国科学家提出用基因手段来解决净水问题,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据每日科学网报道,6月3日,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上,杜克大学普拉特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萨拉莫里博士介绍了她的研究结果。她指出,一种被医学研究人员运用的基因手段也可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来清理饮用水中的有害细菌和病毒。

  • 以生物路径丛概念从事复杂疾病之基因分析

    在后基因体时代,基因芯片 (microarray) 的出现让研究人员得以宏观的视野来探讨分子机转。在许多努力和资源投入到寻找新的疾病基因后,许多单基因疾病已成功地找出致病基因。然而,在复杂疾病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及一些常见癌症) 的研究上,收获却不如期待中的丰富。大多数复杂疾病的研究中都可找出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但其与疾病仅有小至中等的连结 (linkage) 或关联性 (association),且只有极少数的致病基因能在大量人口资料中,仍对疾病的连结或关联性具有显着性。目前从复杂疾病研究找到的致病基因,大多数在跨研究的报告中皆不具重现性。 复杂疾病具异质性、多源性以肥胖为例,在2004年Dr. Perusse1的研究发现:与人类肥胖相关的113个候选基因 (candidate gene) 在50个全基因扫描研究中,仅有18个基因在五个以上的研究提出一致的正面相关报导。另外,2005年Dr. Agarwal2 的评论提到 (如图一所示),25个高血压基因在不同的连结或关联性研究中,有9个基因在连结性研究中负面相关的报导多于正面相关的报导。而25个基因中,多数在关联性研究中正面相关和负面相关的报导不相上下。 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2/12/A1354777030_small.jpg图1:2005年Dr. Agarwal 的评论中针对25个高血压基因在不同的连结或关联性研究中的统计报导 文献中将复杂疾病的致病基因在跨研究间缺乏重复性的现象,归纳出了几点解释。其中一个最广为接受的看法是这些多因子疾病的异质性 (heterogeneous)。另外,因在不同研究中,对各种表型 (phenotype,如血压、血糖) 定义上的不同和量测的不精确、对环境危险或保固因子 (如抽烟量,对污染物的摄取量) 的不同暴露程度以及不同人口之间基因背景的差异等因素,皆会遮蔽、加强或改变基因的作用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疾病外显率 (penetrance)。 简而言之,由于复杂疾病患者病因的多源性,稀释了任何一个基因变异的效果。所以,当我们将许多病患集中在一起,试图比较他们的基因和正常人有何不同时可能会发现不同的致病基因,甚至亦会发现跟疾病无关而是与病患其他特性相关的基因。 生物路径丛 (Pathway Clster) 概念目前在复杂疾病的研究上,一般以使用类似的表型以减少样本间的异质性。然而,表型的同质化并不等于基因型的同质化。再者,一个疾病可能只是多种表型类似,但起源(基因)不同的病征组合。这个概念虽曾在文献中被提出过,但科学家所使用的简化表型方法并不尽理想。譬如在精神疾病领域,许多学者提出 ”endophenotype”,也就是「内在生物表型」这个概念。但他们所提出的操作方法,仅只是简单化(或减化)表型,譬如:以解剖学、影像学,或症兆定义上来减化,而没有着眼在减化「参与病征发展的生化路径」上。 这个问题的主要瓶颈在于科学家对于疾病发展的机制还不够了解。因此,中研院潘文涵教授3 提出以下建议:在现今大量产生的基因表现数据上,运用「数据探勘 (data mining)」的方法,进行群组分析 (cluster analysis);将这些资料分成若干个群组内相关,但群组间不相关的多个群组,每一个群组可能代表一两个少数源头基因、和一些他的下游基因的表现状态。所得群组同构型高且接近病原的潜在基因,因此可视为「生物路径丛」的指针。

  • 【转帖】史上最大规模干细胞基因研究

    史上最大规模干细胞基因研究来自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GIS)和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所(IMCB)的科学家发现了人类干细胞“百变”的秘密,而且只要启动这个被称为PRDM14的基因,任何普通细胞都有可能“变身”为干细胞,成功率比现有技术高三倍。该研究发表于10月17日的Nature杂志上。拥有多能性(pluripotency)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能变成人体里200多种细胞中的任何一种,自我“繁殖”能力也强,因此一直被视为各种绝症的希望。不过,由于牵涉道德问题,胚胎干细胞研究一再受阻,科学家只好另觅良方。科学人员近年就开始钻研“培育”多能性干细胞的可能性,通过重编程(re-programme)改变细胞基因,让普通细胞也具多能性。由19名本地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就花了三年,从2万1000组基因中,找到了干细胞“多能性”的重要钥匙。据称这是有史至今,最大规模的干细胞基因研究。

  • 转基因威胁尚无科学依据 经依法审批作物是安全的

    来源:《北京晨报》近日,农业部宣布批准发放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引发关于转基因的新一轮争议。昨天,中国科协举行科学家和媒体面对面活动,请来四位权威专家回答质疑。专家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任何有科学证据的转基因安全问题。转基因技术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黄大昉指出,转基因育种经过17年发展,推广应用速度之快创造了近代农业科技发展史上的奇迹。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组织报告显示,2012年全世界有28个国家1730万户农民种植了1.7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还有59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转基因产品。17年面积增加了整整100倍。目前,世界上81%的大豆、81%的棉花、超过1/3的玉米和接近1/3的油菜都是转基因的。  黄大昉说,从1996年到2011年,农业有了转基因作物后收益是982亿美元,一半得益于降低成本,另一半得益于增收了3.28亿吨产量。如果这3.28亿吨产量是普通作物,则需要1.087亿公顷土地,接近我国耕地面积。  关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黄大昉指出,国内外大规模应用已超过17年,从第一个转基因植物诞生以来是30年。每年亿万公顷土地种植转基因作物,数亿吨转基因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数十亿人群食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到目前为止确实没有发现任何有真正科学证据的安全问题。“实践证明,经过科学评估、依法审批的转基因作物就是安全的,风险可以预防和控制”。  黄大昉介绍说,我国初步建成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独立完整的生物育种研发体系。他认为,转基因育种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如果还要犹豫观望、停滞不前,结果不仅会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重新拉大。(记者 韩娜)

  • 基因工程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及产业化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利用生物有机体(从微生物直至高等动物)或其组成部分(器官、组织、细胞等)发展新工艺或新产品的一种科学技术体系。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等5个部分。以重组DNA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创立和发展,为生命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所提供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传统生物学科如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医学等的发展。同时,生物技术目前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学、农业及环保等领域,为这些行业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仅20余年,但它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仍方兴未艾。基因工程即重组DNA技术,是指对不同生物的遗传基因,根据人们的意愿,进行基因的切割、拼接和重新组合,再转入生物体内,产生出人们所期望的产物,或创造出具有新的遗传特征的生物类型。世界上第一批重组DNA分子诞生于1972年,次年几种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装入载体后被转入到大肠杆菌中表达,标志着基因工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基因工程彻底改变了传统生物科技的被动状态,使得人们可以克服物种间的遗传障碍,定向培养或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新的生命形态,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蛋白质工程也称“第二代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主要包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了解蛋白质的DNA编码序列、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序列分析和结构功能分析、蛋白质结晶和蛋白质的力学分析、蛋白质的DNA突变改造等过程。蛋白质工程为改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找到了新途径,推动了蛋白质和酶的研究,为工业和医药用蛋白质(包括酶)的实用化开拓了美妙的前景。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工程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采用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对动、植物进行修饰,为人类提供优良品种和保存濒危珍稀物种。细胞工程主要包括体细胞融合、核移植、细胞器摄取和染色体片段重组等。体细胞融合是指两个不同种类的细胞,加上融合剂,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融合成杂交细胞,使来自两个亲本细胞的基因有可能都被表达,从而打破了远缘生物不能杂交的屏障,提供了创造新物种的可能。细胞核移植对动物优良杂交种的无性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克隆技术便是细胞核移植的一个最为典型的应用。细胞器的摄取主要是指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摄取。如用白化型原生质体摄取正常的叶绿体,进而发育成正常的绿色植物;用抗药型草履虫的线粒体植入其他草履虫细胞,使后者获得抗药性。染色体片段重组是利用染色体替换来改变生物遗传特性,如利用染色体的易位、缺体等方法,获得新的染色体组合。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具有新陈代谢催化剂作用的特殊蛋白质,它们可特定地促成某个反应而自身却不参与反应,并具备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反应产物污染小、能耗低以及反应易于控制等优点。酶工程即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所需的产品。酶工程是现代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的交叉技术,它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和医药工业等领域。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在生物的反应器中生产有用物质的一种技术系统。当前的医用和农用抗生素绝大部分是发酵的产品,此外发酵工程产品还包括氨基酸、工业用酶等,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味精、维生素B2等也是发酵工程的产品。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基因工程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取得符合人们的要求的DNA片段,这种DNA片段被称为“目的基因”;二是将目的基因与质粒或病毒DNA连接成重组DNA(质粒和病毒DNA称作载体);三是把重组DNA引入某种细胞(称为受体细胞);四是把目的基因能表达的受体细胞挑选出来。DNA分子很小,其直径只有20埃,约相当于五百万分之一厘米,在它们身上进行“手术”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因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超级显微工程”,对DNA的切割、缝合与转运,必须有特殊的工具。首先,要把所需基因——目的基因从供体DNA长链中准确地剪切下来。1968年,沃纳·阿尔伯博士、丹尼尔·内森斯博士和汉密尔·史密斯博士第一次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出了限制性内切酶能够在DNA上寻找特定的“切点”,认准后将DNA分子的双链交错地切断。人们把这种限制性内切酶称为“分子剪刀”。这种“分子剪刀”可以完整地切下个别基因。自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分离提取了400多种“分子剪刀”,其中许多“分子剪刀”的特定识别切点已被弄清。有了形形色色的“分子剪刀”,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DNA分子长链的切割了。由于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阿尔伯、史密斯和内森斯共享1978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DNA的分子链切开后,还得缝接起来以完成基因的拼接。1976年,科学在5个实验室里几乎同时发现并提取出一种酶,这种酶可以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修复好DNA链的断裂口。1974年以后,科学界正式肯定了这一发现,并把这种酶叫作DNA连接酶。从此,DNA连接酶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缝合”基因的“分子针线”。只要在用同一种“分子剪刀”剪切的两种DNA碎片中加上“分子针线”,就会把两种DNA片段重新连接起来。把“拼接”好的DNA分子运送到受体细胞中去,必须寻找一种分子小、能自由进出细胞,而且在装载了外来的DNA片段后仍能照样复制的运载体。基因的理想运载工具是病毒和噬菌体,病毒不仅在同种生物之间,甚至可以在人和兔培养细菌细胞转移。还有一种理想的载体是质粒。质粒能自由进出细菌细胞,当用“分子剪刀”把它切开,再给它安装上一段外来的DNA片段后,它依然如故地能自我复制。因此,它是一种理想的运载体。有了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及运载体,进行基因工程就如可以愿以偿了。把目的基因装在运载体上,运载体将目的基因运到受体细胞是基因工程的最后一步。一般情况下,转化成功率为百万分之一。为此,遗传工程师们创造了低温条件下用氯化钙处理受体细胞和增加重组DNA浓度的办法来提高转化率。采用氯化钙处理后,能增大体细胞的细胞壁透性,从而使杂种DNA分子更容易进入。目的基因的导入过程是肉眼看不到的。因此,要知道导入是否成功,事先应找到特定的标志。例如我们用一种经过改造的抗四环素质粒PSC100作载体,将一种基因移入自身无抗性的大肠杆菌时,如果基因移入后大肠杆菌不能被四环素杀死,就说明转入获得成功了。  目的基因:所谓目的基因就是我们想要的基因片段,它在生物体内能表达产生所要蛋白产物。生物界的基因有上亿个,多数存在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取得目的基因的办法是用“分子剪刀”剪切供体DNA分子,把它切成一些比基因略长的片段,然后再从中找出包含所需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到目前为止,人们用这种方法已分离出40种大肠杆菌蛋白质基因、鸡的组蛋白基因等。另一种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人工合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已有用于自动测定DNA顺序的专门仪器和自动合成DNA仪器。还有一种基因合成方法是模板合成。基因工作指令的传递是按照“DNA-RNA-蛋白质”这一方向进行的,相反的信息传递即由RNA-DNA也存在。基因模板合成法就是先以信使RNA为模板,反向转录出一条DNA单链,再以互补的方式加倍成DNA双链。用这种方法人们已先后合成了家兔、鸭和人的珠蛋白基因、羽毛角蛋白基因等。载体:目的基因片段很难直接转入生物体细胞,而且由于它自身常无DNA复制所需信息,在细胞分裂时不能复制给子细胞,就会丢失,所以人们要把它连在一些能独立于细胞染色体之外复制的DNA片段上,这些DNA片段就叫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和病毒。当然载体还有其它作用,如促进目的基因转化、表达等。人们对天然质粒及病毒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如加上耐药性基因片段等,提高基因的转化、筛选、表达效率。限制性内切酶: 在细菌内存在的一类能识别并水解外源DNA限制性内切酶,它具有极好的专一性,能识别DNA上的特定位点,将DNA的两条链都切断,形成粘性末端或平末端。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产生的具有碱基互补单链的末端称为粘性末端。限制性内切酶的生物学功能在于降解外面侵入的DNA而不降解自身细胞的中的DNA,因自身DNA的酶切位点经修饰酶的甲基化修饰而受到保护。限制性内切酶较为稳定,常用的约100多种,并已大多转化为商品。限制性内切酶在分析染色体结构、制作DNA的限制酶图谱、测定较长DNA序列以及基因的分离、基因的体外重组等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酶。

  • 【分享】转基因食品列表——欢迎补充

    转基因食品列表转cry1Ab/cry1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 华中农业大学 转cry1Ab/cry1Ac基因抗虫水稻Bt汕优63 华中农业大学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甜椒PK-SP01 北京大学 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番茄PK-TM8805R 北京大学 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甜椒“双丰R” 北京大学 抗CMV和TMV转基因线辣椒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转基因贮藏番茄大东9号 中科院微生物所 转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基因的番木瓜华农1号 华南农业大学 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GTS40-3-2 孟山都公司 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GA21 孟山都公司 抗虫转基因玉米MON810 孟山都公司 耐除草剂转基因油菜GT73 孟山都公司 抗虫转基因玉米MON863 孟山都公司 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NK603 孟山都公司 抗农达大豆GTS40-3-2 孟山都公司 抗除草剂油菜GT73 孟山都公司 抗农达玉米GA21 孟山都公司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MON88017 孟山都公司 抗农达大豆MON89788 孟山都公司 抗农达甜菜H7-1 孟山都公司 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Bt176 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 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Bt11 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 抗农达玉米GA21 瑞士先正达农业服务亚洲公司 抗虫玉米MIR604 瑞士先正达农业服务亚洲公司 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TC1507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陶氏益农中国有限公司抗虫耐除草剂玉米59122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陶氏益农中国有限公司 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T25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转基因油菜Ms1Rf1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转基因油菜Ms1Rf2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转基因油菜Ms8Rf3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耐除草剂转基因油菜T45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耐除草剂转基因油菜Topas19/2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耐除草剂转基因油菜Oxy-235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抗除草剂大豆A2704-12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根据中国生物安全网资料统计)

  • Nature:原基因从头进化产生新基因

    6月24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通过遗传进化,从头产生新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新型蛋白质编码基因可以通过重新组织预先存在的基因或以从头产生的方式出现。通过重新组织预先存在的基因,特别是通过基因重复来重新组织产生新的基因的过程,已经被广泛研究过。相比之下,人类对从头产生基因的进化过程仍然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研究者以往认为所谓的"非基因"序列的翻译将产生微不足道的多肽,而不是具有特定的生物功能的蛋白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因演化模型,根据这一模型,非基因序列广泛的翻译活动可产生过渡性原基因,而功能基因又可从过渡性原基因进化而来。研究者在酿酒酵母菌基因组范围内检测这个模型。在非基因序列中,研究者发现数百个短的物种特异性的开放阅读框(ORF)的翻译活动。根据它们对选择压力的差异性调节反应和通过自然选择保留的印记来看,这些翻译事件似乎提供了某种适应性潜力。与此模型相对应,研究者发现酿酒酵母的ORF正好处于,从非基因序列进化到新的基因这一连续的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位置上。研究者在酿酒酵母的ORF中,确定了约1900个候选原基因。从这样一个宝库中从头产生新基因可能会比从零星的基因重复事件中产生更为普遍。该研究表明,进化作用可利用看似可有可无的序列来产生适应性的功能创新。

  • 英开发出前列腺癌症检测新法 基因活动模式成检测关键

    中国科技网讯 前列腺癌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癌症,变化多端,有的患者可以活很长时间,而有的患者却很快地死去。因此,开发出有效的检测手段来评定不同类型的病症十分重要。英国癌症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新闻公报称,该所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手段,可利用基因活动的特点快速检测出前列腺癌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研究人员相信,这一血检手段可最终与现在的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试并用,用来判定哪些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在最近一期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英国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阐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对英国100名前列腺癌症患者血液样本中的基因进行了扫描,这些患者中有69人病情已进入晚期,另外的31人则属于早期癌症患者。利用统计模型,研究人员将病人分成四组,每一组人员的基因活动方式皆不相同。在对患者长达两年半的病情进行系统评估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一组患者的存活几率明显低于其他患者。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这组患者中,每名患者身上都有9个关键基因异常活跃。通过与美国的70名前列腺癌症患者的样本进行对比后,研究人员确认,通过这9个基因的活动模式可以准确确认哪些患者的生存几率更小。数据表明,具有这种基因活动模式的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9.2个月,而其他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则为21.6个月。 研究人员表示,对于癌症治疗来说,个性化治疗是未来的方向。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病人的基因活动模式可以判定病患肿瘤的恶性程度,这种基因活动模式就如条形码,可快速简便地加以识别。而这种通过读取前列腺患者基因变化情况来判定癌症病情的血检手段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可以使得医生能够更好地对病患进行针对性治疗。(驻英国记者 刘海英) 《科技日报》(2012-10-10 二版)

  •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制取: 用限制性内切酶直接对基因组DNA进行部分酶切,产生一系列大小不等的DNA片段。那里面含有一种或几种遗传信息的全套遗传密码。获取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操作的关键。基因工程的原料就是目的基因。所谓目的基因,是指已被或欲被分离、改造、扩增和表达的特定基因或DNA片段,能编码某一产物或某一性状。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反向转录法、内切酶切割分离法和人工合成法. 第二步:基因载体的选取: 用人工方法,取得目的基因的适宜的载体,即质粒(一种环状双链DNA)或病毒。载体一般带有必要的标志基因,以便进行检测。 基因克隆载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具有能使外源DNA片段组入的克隆位点。 b.能携带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或游离在细胞质中进行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复制。 c.必须具有选择标记,承载外源DNA的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以便筛选克隆子。http://learn.gxtc.edu.cn/NCourse/swjs/gene/Images/bz1.jpg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点击放大) 第三步:DNA的体外重组: 即用人工方法,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首先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和其他一些酶类,切割或修饰载体DNA和目的基因,然后用连接酶将两者连接起来,使目的基因插入载体内,形成重组DNA分子。这些工作都在生物体外进行,所以基因工程操作又叫体外DNA重组。 第四步:DNA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 将外源DNA片段与载体DNA连接形成DNA重组体,即重组DNA。 这种重组体连接的方法主要有: 粘性末端连接法:应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载体和外源DNA分子,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接口处的碱基互补),进一步用DNA连接酶将断口连好,即可获得重组DNA分子。http://learn.gxtc.edu.cn/NCourse/swjs/gene/Images/zhuru.jpgDNA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 钝性末端连接法:用化学合成法或逆转录法得到的外源DNA片段,均为钝性末端,这种末端也可以用特殊的连接酶连接,但效率太低。通常需要用人工方法加上粘性末端,再进行连接。第五步:受体细胞的繁殖扩增: 含重组DNA的活受体细胞,再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并进行繁殖和扩增,使得重组DNA分子在受体细胞内的拷贝数大量增加。 第六步:克隆子的筛选和鉴定: 受体细胞经转化(传染)或传导处理后,真正获得目的基因并能有效表达的克隆子一般来说只是一小部分,而绝大部分仍是原来的受体细胞,或者是不含目的基因的克隆子。为了从处理后的大量受体细胞中分离出真正的克隆子,需要对克隆子进行筛选和鉴定。 第七步:目的基因的表达。

  • 【原创大赛】转基因抑或非转基因,“转”“非”莫辩的低芥酸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检验

    【原创大赛】转基因抑或非转基因,“转”“非”莫辩的低芥酸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检验

    【背景】背景在另外一个帖子中讲的很明白了。详见【主题】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玉米油脂肪酸组成的检验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30828/4932041/。本篇帖子中提到的低芥酸菜籽油,和精制玉米油的背景情形是一样的:都是入厂检验,为了在动态三批的核查中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为都是植物油,而且都是检验的脂肪酸组成,因此,当时检验的时候就把两者一起进行的检验分析。菜籽油在中国药典中没有收录,可以参照的标准是国标(GB1636-2004)。该国标中规定的菜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检验方法为GB/T 17376~17377。GB/T 17376中甲酯化方法有三种,一是三氟化硼法(最常用的方法),二是三甲基氢氧化硫(TMSH)法,三是酯交换法。因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的玉米油的甲酯化方法就是三氟化硼法,为了操作方便,就选择三氟化硼法作为甲酯化的前处理方法。GB/T 17377提到的毛细管色谱柱的固定相的组分可以是聚乙二醇类、聚酯或极性的聚硅氧烷,或者键合柱也是适用的。因此本方法最终选择了聚乙二醇柱。【色谱条件】仪器,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色谱柱,WEL-PEG20M,30m*0.32mm*0.25μm(Cat. NO:01918-32001;Ser. NO:GC20131102);升温程序,起始温度为170℃,保持10min,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2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供试液制备:称取本品约0.1g,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0.5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l, 65℃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加15%三氟化硼甲醇溶液2ml, 65℃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加正庚烷4ml, 65℃水浴中加热回流5分钟,放冷,加饱和氯化钠溶液10ml洗涤,摇匀,静置使分层,取上层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ml,上层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即得。色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02152_461035_160932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02152_461036_1609327_3.jpg结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02152_461037_1609327_3.jpg讨论:1. 选用这样的前处理条件和分析条件,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析结果。换言之,PEG-20M可以用来检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2. 低芥酸菜籽油,算不算转基因食品呢?据我所知,一般的菜籽油中,芥酸的含量都是挺高的。芥酸含量低的菜籽,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的。但是也有人说低芥酸菜籽油非转基因。到底如何,反正我是搞不懂了。[font=宋

  • 【分享】PNAS:基因大规模变异速检技术问世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突变基因筛查技术,该技术能在同一试管中检测出可能发生突变的每个氨基酸,并分析出每种突变对细胞造成的影响。新技术为检测遗传疾病、识别突变细菌和新疫苗开发开辟了一条捷径。该研究发表在近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站上。人类染色体组中每个基因都由上千个DNA(脱氧核糖核酸)密码组成,其中一个密码改变就可能造成严重疾病,如癌症、囊性纤维化、肌肉萎缩或亨廷顿病等。同样,病毒或细菌中一个微小突变也能产生抗药性菌种,使常规药物失效。即使很小的基因片段都可能有上千种变化,要系统分析它们很难。通常的DNA测序是阅读整个染色体组。而生化与分子制药副教授丹尼尔·玻仑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名为EMPIRIC的新技术,能在同一个试管中,精确计算并记录细胞的上百种不同变异。波尔他们使用新技术对活性面包酵母菌进行了检测,该酵母菌基因包含9个氨基酸,同时在同一试管中检测出这一小片基因中发生的500多种不同DNA突变。而之前的检测技术需要做几千次试验,花几年才能完成。新技术的关键突破在于,能在同一个试管中同时分析大量突变。目前的抗药性筛查技术要依赖偶然的突变,所以效率低下,对那些可能发生却并未发生的突变更是无从下手。但由于病毒基因氨基酸相对较少,新技术可在同一试管中检测出某种病毒进化出抗药性的所有突变,将病毒整个基因组系统地筛查一遍。这为系统地鉴定抗药性突变、开发新型疗法和新疫苗提供了一条捷径。新方法还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寄主的问题,包括环境压力怎样在基因层面影响了进化过程,何种突变可能造成基因疾病,如何筛查可能产生抗药性的突变病毒等。玻仑说:“虽然我们只用酵母菌细胞做了试验,但新技术很全面,能用于任何迅速生长的细胞,还能作为一种对癌症、病毒或细菌的基因控制手段。”( 来源:科技日报 )

  • 剖析国际十大“转基因安全事例”

    1.巴西坚果与转基因大豆事件。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中编码2S albumin蛋白的基因转入大豆中,提高了转基因大豆中的含硫氨基酸。1994年,该公司对该转基因大豆进行食用安全评价时,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会对这种大豆过敏。因此认为,蛋白质2S albumin可能正是主要过敏原,于是立即终止了这项研究计划。但此事后来一度被说成是“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作为反对转基因的一个主要事例。 实际上“巴西坚果事件”是研发单位在开展安全评价时发现过敏及时停止的转基因案例,这种转基因大豆也根本没有上市。恰恰说明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管理和生物技术育种技术体系具有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能有效地防止转基因食品成为过敏原。 2.普斯泰土豆事件。1998年,据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科学家阿帕得•普斯泰(Arpad Pusztai)称,他在实验中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食大鼠,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1999年5月的评审报告指出,普斯泰的实验存在失误和缺陷,主要包含试验设计不科学,试验过程错误百出,试验结果无法重复,因此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不可信。并且认为,普斯泰在尚未完成实验并且没有发表数据的情况下,就通过媒体向公众传播其结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3.美国帝王蝶事件。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昆虫学教授洛希(Losey)撰文称,他用拌有转Bt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杂草叶片饲喂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幼虫,发现这些幼虫生长缓慢,并且死亡率高达44%。洛希认为这一结果表明抗虫转基因作物同样对非目标昆虫产生威胁。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对帝王蝶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结论认为,该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且没有提供花粉量数据。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应以田间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数据。2001年10月,洛希研究组又在《PNAS》杂志发表文章称:帝王蝶幼虫经转Bt基因抗虫玉米Bt11 和 Mon810花粉饲喂14到22天对其存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4.墨西哥玉米事件。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David Chapela和David Quist发表文章,指出在墨西哥南部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品种样本中,发现了一段可启动基因转录的DNA序列——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同时发现与诺华(Novartis)种子公司代号为“Bt11”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所含“adh1基因”相似的基因序列。绿色和平组织借此消息大肆渲染,说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甚至指责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的基因库也可能受到了“基因污染”。 该文章发表后受到很多科学家的批评,指其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很多错误。经反复查证,文中所言测出的“CaMV35S启动子”为假阳性,并不能启动基因转录;文中所指在墨西哥地方玉米品种中测出的“adh1基因”是玉米中本来就存在的“adh1-F基因”,与转入“Bt玉米”中的“adh1-S基因”序列并不相同。《Nature》杂志于2002年4月11日刊文,批评该论文结论是“对不可靠实验结果的错误解释”,并在同期申明“该文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发表”。 5.中国Bt抗虫棉事件。2003年6月3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研究综合报告”,随后被很多媒体转载刊发,引发国际争论,成为国际上争论转基因抗虫棉安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 国际上的评论是:文章没有经过同行评审,没有说明研究方法,没有生物学统计数据,违反生物学的一般常识,只是按作者的个人意愿断章取义。多国科学家也纷纷发表评论反驳绿色和平组织的观点,认为,抗虫棉不是“无虫棉”,抗虫棉中的Bt基因主要是针对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并不杀死所有害虫,包括盲蝽象、红蜘蛛及甜菜夜蛾。棉农只要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如喷洒一般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这些害虫便可得到有效控制,根本谈不上“超级害虫”,更不能说是抗虫棉破坏环境。 6.发生于法国的孟山都转基因玉米事件。2007年,法国分子内分泌学家Seralini及其同事对孟山都公司转抗虫基因玉米的原始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老鼠在食用转基因玉米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2009年,该研究组再次把欧盟转引的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实验数据做了一个粗浅分析,就发表文章“三种转基因玉米品种对哺乳动物健康影响的比较”。文中指出,食用了90天转基因玉米(抗除草剂玉米NK603,抗虫玉米MON810和MON863)的老鼠,与食用转基因玉米不到90天的老鼠,其肝肾生化指标有差异,认为这种差异解释成食用转基因玉米后造成的。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转基因生物小组对该论文进行了评审,认为该实验结果不是建立在亲自对老鼠进行独立实验的基础之上,文中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是借用来源自孟山都公司之前的实验,而且对数据选择了不合适的、不被同行使用的统计方法作了重新分析。因此结果和结论都是不科学的。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6位毒理学及统计学专家组成同行评议组,对Seralini等人及孟山都公司的研究展开复审和评价,评价结果是:Seralini等人对孟山都公司原始实验数据的重新分析,并没有产生有意义的新数据来表明转基因玉米在3个月的老鼠喂食研究中导致了不良副作用。 7.俄罗斯之声转基因食品事件。2010年4月16日,俄罗斯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栏目,以《俄罗斯宣称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新闻称,由全国基因安全协会和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试验证明,转基因生物对哺乳动物是有害的。引用负责该试验的Alexei Surov博士的话说,用转基因大豆喂养的仓鼠第二代成长和性成熟缓慢,第三代失去生育能力。“俄罗斯之声”还称“俄罗斯科学家的结果与法国、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结果一致。当科学家证明转基因玉米是有害的,法国立即禁止了其生产和销售。” 经调查,Alexei Surov博士所在的Severtsov生态与进化研究所并没有任何研究简报或新闻表明Alexei Surov博士曾写过这样的报道,“俄罗斯之声”报道的新闻事件也没有在任何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至于新闻中提到法国禁止了转基因玉米的生产和销售,事实是法国政府并没有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下禁令,而是欧盟已经于2004年5月19日决定允许进口转基因玉米在欧盟境内销售。 8.中国广西迪卡007/008玉米事件。2010年2月,一篇题为《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署名为张宏良的帖子在网络上传播甚广,引发了不少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恐慌。文章称,“迄今为

  • 各个领域的“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基因芯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生物高新技术,它以其能够快速、高效、大规模地同步检测生物遗传信息的卓越功能而得到发展。在基因测序、基因表达分析、药物筛选、基因诊断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基因芯片是指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阵列技术。在固相支持物表面(常用的固相支持物有玻璃、硅片、尼龙膜等载体)有规律地合成数万个代表不同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或液相合成探针后由点样器有规律地点样于固相支持物表面;然后将要研究的目的材料中的DNA、RNA或用cDNA同位素或荧光物标记后,与固相支持物表面的探针进行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或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对这些杂交图谱进行检测;再利用计算机对每一个探针上的杂交信号作分析处理,便可得到目的材料中有关基因表达信息。该技术可将大量的探针同时固定于支持物上,所以一次可对大量核酸分子进行检测分析。基因芯片分类基因芯片按其片基不同可分为无机片基芯片和有机合成片基芯片:如果按其应用不同,可分为表达谱芯片、诊断芯片、检测芯片;如果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DNA阵列和寡核苷酸芯片;如果按其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原位合成芯片和合成后交联芯片。目前,常用于基因芯片制作的固相支持物主要包括半导体硅片、普通玻璃片、尼龙膜等基质。它们各有优缺点,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选择使用。用硅片制作的芯片,其DNA探针排列的密度高,在1.28cm芯片上,可达40万点阵。检测灵敏度高但专一性差。用玻璃制作的芯片,可用于双色荧光标记杂交,便于杂交信号的检测,但其灵敏度低,而且对玻璃片的处理要求高。尼龙膜主要用于制作eDNA芯片,即将不同的eDNA片断点阵于尼龙膜上,它可用同位素标记检测,灵敏度高,专一性好,但是DNA阵列的密度低。DNA探针的制备及固化探针的制备及固化有2种方法:①在片基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②在片基以外制备DNA探针,并以显微打印等手段将其固化于片基上。作者介绍了待测DNA样品的制备、标记样品与基因芯片杂交、杂交信息的检测与分析、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基因芯片可以对病原细菌检测、病毒的检测及其他方面如支原体检测等。问题和展望基因芯片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自动化等特点。但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在硬件方面,DNA芯片技术需要昂贵的尖端仪器,如生产原位合成芯片需要光刻机器和寡核苷酸合成仪;构建DNA微集阵列的自动仪器约需8万美元以上,而检测芯片则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落射荧光显微镜等设备,费用较高。在软件(即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探针制备的环节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技术复杂,且有专利保护,合成过程中有可能插入错误核苷酸或混入杂质,降低了特异性和信噪比;显微打印技术较灵活,易实现,但需收集或合成大量探针,且阵列的集成度不高。其次,在样品和芯片杂交的环节上 ,因为杂交在固相上进行,空间因素会对杂交造成不利影响;还有,在一个芯片上存在多种探针,这对杂交条件是个挑战,因为这种探针的最适条件未必适合另一种探针;而且,复杂的探针如长寡核苷酸容易自身形成二 、三级结构,影响与靶序列的杂交或给出错误的阴性信号,当然在其它技术环节上也存在着一些难题,如样品准备复杂、检测的灵敏度低等。虽然基因芯片技术在多个环节上有待提高,但它在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中已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更加完善,基因芯片会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强有力工具。

  • 基因芯片技术知识概要

    生物科学正迅速地演变为一门信息科学。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目前正在进行的HGP(human genome project),最终要搞清人类全部基因组的30亿左右碱基对的序列。除了人的遗传信息以外,还有其它生物尤其是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已经或正在被大规模测序,如大肠杆菌、啤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以及中国和日本科学家攻关的水稻基因组计划。但单纯知晓生物基因组序列一级结构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了解其中基因是怎样组织起来的,每个基因的功能是什么,又是怎样随发育调控和微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在特定的时空域中展开其表达谱的,即我们正由结构基因组时代迈入功能基因组时代。随着这个功能基因组学问题的提出(后基因组时代,蛋白组学),涌现出许多功能强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最突出的就是细胞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2-D-gel)(及相应的质谱法测蛋白分子量)和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一、什么是基因芯片生物芯片,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块指甲大小(1cm3)的有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硅片上或其它固相支持物(如玻璃片、硅片、聚丙烯膜、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等,但需经特殊处理。作原位合成的支持物在聚合反应前要先使其表面衍生出羟基或氨基(视所要固定的分子为核酸或寡肽而定)并与保护基建立共价连接;作点样用的支持物为使其表面带上正电荷以吸附带负电荷的探针分子,通常需包被以氨基硅烷或多聚赖氨酸等)将生物分子探针(寡核苷酸片段或基因片段)以大规模阵列的形式排布,形成可与目的分子(如基因)相互作用,交行反应的固相表面,在激光的顺序激发下标记荧光根据实际反应情况分别呈现不同的荧光发射谱征,CCD相机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根据其波长及波幅特征收集信号,作出比较和检测,从而迅速得出所要的信息。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而基因芯片中,最成功的是DNA芯片,即将无数预先设计好的寡核苷酸或cDNA在芯片上做成点阵,与样品中同源核酸分子杂交的芯片。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同芯片技术中杂交测序(sequencing by hybridization,SBH)。即任何线状的单链DNA或RNA序列均可被分解为一个序列固定、错落而重叠的寡核苷酸,又称亚序列(subsequence)。例如可把寡核苷酸序列TTAGCTCATATG分解成5个8nt亚序列:  (1) CTCATATG  (2) GCTCATAT  (3) AGCTCATA  (4) TAGCTCAT  (5) TTAGCTCA这5个亚序列依次错开一个碱基而重叠7个碱基。亚序列中A、T、C、G4个碱基自由组合而形成的所有可能的序列共有65536种。假如只考虑完全互补的杂交,那么48个8nt亚序列探针中,仅有上述5个能同靶DNA杂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已知序列的所有可能的n体寡核苷酸探针与一个未知的荧光标记DNA/RNA序列杂交,通过对杂交荧光信号检测,检出所有能与靶DNA杂交的寡核苷酸,从而推出靶DNA中的所有8nt亚序列,最后由计算机对大量荧光信号的谱型(pattern)数据进行分析,重构靶DNA 的互补寡核苷酸序列。二、芯片类型一般基因芯片按其材质和功能,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元件型微阵列芯片1 .生物电子芯片2 .凝胶元件微阵列芯片3 .药物控释芯片(二) 通道型微阵列芯片1.毛细管电泳芯片2 .PCR扩增芯片3 .集成DNA分析芯片4 .毛细管电层析芯片(三)生物传感芯片1 .光学纤维阵列芯片2 .白光干涉谱传感芯片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MGEC)附:目前国内基因芯片常见品种(上海博星公司)http://www.biomart.cn/upload/asset/2008/08/01/1217591301.gifhttp://www.biomart.cn/upload/asset/2008/08/01/1217591302.gifhttp://www.biomart.cn/upload/asset/2008/08/01/1217591303.gif

  • RNA递送纳米粒子系统能关闭特殊基因 抗癌药物开发中的瓶颈问题或找到克服途径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布罗德研究所合作,利用RNA介入(RNAi)方法开发出一种RNA递送纳米粒子系统,能大大加快筛选抗癌药物标靶进程。首个小鼠试验显示,一种以ID4蛋白为标靶的纳米粒子能缩小卵巢肿瘤。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上。 通过对癌细胞基因组进行测序,科学家发现了大量基因变异或被删除。这对寻找药物标靶来说是个福音,但对测试标靶来说,却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论文高级作者、麻省理工大学卫生科学与技术教授桑吉塔·巴蒂雅说,这种纳米粒子系统克服了抗癌药物开发中的瓶颈问题。“我们所做的是努力建设一条管线,在这里你可以测试所有的标靶,然后通过小鼠模型筛选出重要标靶。你可以用RNA介入的方法,确定想要进入临床试验的标靶的优先顺序,或者开发抵抗它们的药物。” 通常筛选出药物标靶后,下一步是通过基因技术让小鼠缺乏该基因(或该基因过度表达),观察肿瘤长出来以后它们有什么反应。但还有一种更快的方法,就是在肿瘤出现后简单地将它们关闭,RNA介入法为此提供了广阔前景。在自然的RNA介入中,RNA短链与信使RNA(mRNA)结合,负责递送怎样构建蛋白质的指令。如果mRNA被破坏,就无法造出相应的蛋白质。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发现RNA介入以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怎样利用这一过程来治疗癌症。但要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地瞄准肿瘤的方法,尤其是让RNA进入肿瘤,还有很多困难。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目标集中在ID4蛋白,因为在约1/3的高侵略性卵巢肿瘤中,这种蛋白都被过度表达。该基因显示出与胚胎发育有关:它在生命早期已经关闭,不知什么原因在卵巢肿瘤中被重新激活。 他们设计了一种以ID4为标靶的RNA递送纳米粒子,能同时瞄准并进入肿瘤,这是以往的RNA介入方法做不到的。其表面标记有一种短链蛋白片断,这让它们能进入肿瘤细胞,这些蛋白片断会被拉向肿瘤细胞中一种特殊蛋白p32。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许多这类片断。纳米粒子外面有一层膜,内部是RNA链与蛋白质的混合。粒子进入肿瘤细胞后,蛋白质—RNA混合物能穿过膜层进入细胞内部,开始破坏mRNA。经过对卵巢肿瘤小鼠的实验,研究人员发现,通过RNAi纳米粒子治疗,能消除大部分的肿瘤。 在潜在标靶中,有许多蛋白无法与传统药物结合,而新粒子能递送RNA短链关闭特殊基因,使科学家能继续“追捕”这些“没有可能”的蛋白。达纳—法伯研究所癌症基因组发现中心主任哈恩说:“如果这一方法能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将再打开一类全新的药物标靶。” 联合研究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混合与剂量”技术,通过混合不同的RNA递送粒子,瞄准特殊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用纳米粒子系统测试其他可能的卵巢癌标靶和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其他类型癌症,并在研究将ID4—标靶粒子开发为一种卵巢癌疗法的可能性。(记者 常丽君) 《科技日报》(2012-09-17 二版)

  • 【讨论】转基因玉米的利与弊

    先看看关于转基因玉米的报道:《孟山都的两个转基因玉米被美国环保署撤销》,美国环保署EPA日前宣布,取消两个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产品,它们分别是抗虫转基因玉米YieldGard RW (MON863)和YieldGard Plus (MON863+MON810),这两个产品均会产生Bt Cry3Bb1抗虫蛋白,后者还会产生Cry1Ab蛋白。此前EPA有条件批准了这两个产品,即将于9月30日到期,但是孟山都并没有申请延长批准,所以EPA作出撤销决定。根据决定,在2011年7月前,孟山都和有关授权商仍旧可以进行它们的销售和分销,来用于种植。此后,未经农药处理过的种子也可以当作粮食进行销售,但是经过农药处理的种子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来源:世界农化网) 《俄罗斯批准先正达的转基因玉米Event 3272用于饲料》10月26日,俄罗斯批准了先正达的转基因玉米Event 3272 (SYN-3272-5)用于饲料制造,并于本月中旬颁发了许可执照。 转基因玉米Event 3272用于为干磨生产燃料乙醇工艺中提供淀粉分解酶,从而不必在生产过程中外部加入微生物法得到分解酶,生产时,Event 3272中的α淀粉酶会和常规玉米混合,进行生产。 Event 3272不能用于其它工艺应用(如干磨和湿磨法),也不能作为商业作物从美国进口。今年4月,俄罗斯批准了它用于食品加工。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日本,墨西哥,菲律宾也获批用于进口和饲料使用。其中在美国获得FDA批准,在加拿大已经获批用于种植。 (来源:Agropages) 《最新科研证实转基因玉米影响生育能力》(2008年)奥地利政府于当地时间11月11日发布最新科学研究,首次证实转基因玉米会导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警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需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同时呼吁立即停止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审批和种植。 《巴西政府批准新型转基因玉米》(2009年)巴西生物安全管理局(CTNBio)近来批准了两种新型转基因玉米种子,这两种种子均可以抵抗害虫以及草甘膦除草剂。 这些种子由孟山度公司以及先正达公司研发。 同时巴西政府还批准了第三种转基因玉米种子,由先正达公司研发。至此,巴西目前已经批准了九种转基因玉米种子。 在中国,广西已经和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从2001年至今在广西推广了上千万亩“迪卡”系列转基因玉米。玉米作为广西水稻后第二大主食的农作物,至今还是广西5000万人中1000万人不可缺少的主要口粮。玉米在美国只是作为工业原料来种植。广西广大农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种了1026万亩。 转基因玉米,在美国是作为工业原料生产,而在我国是作为主食的农作物,那么,食用后的结果是什么?

  • 高压气体基因枪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关键词:Gj-1000高压气体基因枪目的:Gj-1000高压气体基因枪的正确使用酵母基因枪转化一 钨粉的制备1. 60mg(w)放在离心管中加入无水乙醇,用超声波粉碎机至手感温度发烫;2. 1000r/min离心10s,去掉上清液;3. 加1ml无水乙醇,漩涡振荡3~5分钟;4. 静止1分钟;5. 1000r/min离心10s,去掉上清液;6. 加1ml消毒蒸馏水,旋涡振荡,离心沉淀,弃掉上清液;7. 重复(6)三次;8. 在沉淀的金粉或钨粉中加入50%甘油,浓度为60mg(钨粉)/ml。二 DNA子弹的制作1. 振荡50%甘油中的钨粉,使之成为悬浮液;2. 取50μl的悬浮液于离心管中(此管可以打6枪,根据实验样品的多少与分成几个小管);3. 取一个小管在液体上的壁处用加样器加入5~10μl的质粒DNA(浓度为1μg/μl),振荡30s,再在小管壁上加入20μl亚精胺(0.1M),振荡30s。边振荡便加入50μlCaCl2溶液(2.5M),漩涡振荡30s~1min,之后静置1min,重复(漩涡振荡30s~1min,之后静置1min)5次左右,冰上静止30min,15000r/min离心10s,弃掉上清液;4. 加入150μl70%的乙醇,吹打一下沉淀,若沉淀均匀散开,则离心(3000r/min 10s),弃掉上清液,加入无水乙醇,进入第(5)步操作。若吹打不散,则用超声波振散,条件为,加70%的乙醇600μl,功率200W,超声波作用1s,4~6次,然后离心,弃掉上清液;5. 加入250μl无水乙醇,不破坏沉淀,静置1min,离心(1000r/min 10s)弃掉上清液;6. 加入大于60μl无水乙醇振荡使成为悬浮液,如悬浮良好,可将此悬浮液用加样器取10μl分别滴在钢膜上,共可加样在6片钢膜上。这样平均每片钢膜为:0.5mg钨粉,0.8μgDNA(以5μl质粒DNA计,质粒多一些效果会好一点)。三 实验前的准备1. 75%的已醇对枪室,样品圆筒室及气体加速管包括封口螺母进行消毒灭菌;2. 将可破裂圆膜在100%乙醇中浸泡15min消毒,然后再无菌条件下干燥:钢膜则在121℃高温消毒20min后烘干(也可用75%乙醇消毒);3. 清洁高压管道,在新装基因枪或重新移动位置时,连接高压气体钢瓶与压力调节阀、表系统的的高压管道的一端接口,另一端先不与基因枪的接口相连,握住此端朝向地面,使钢瓶放气(小流量)冲洗此管1~2s,再连接到基因枪上;4. 消毒操作工具。四 操作步骤1. 打开气体瓶阀,调节压力使发射压力达到试验工作要求的范围;2. 开动真空泵;3. 选择所需压力的爆破膜(100MP),将它放在钢膜螺母的内圆孔的台肩上,将钢膜螺母旋在储气仓螺口上,用球形扳手将螺母旋紧 ,确保不漏气;4. 将涂有DNA微粒的钢膜的放在钢膜架上,等干后用镊子夹起放在弹膜架的圆孔中(带有微粒的一面朝下),旋紧钢膜封口螺母;5. 用镊子将涂有待转化酵母的YPD平板放入基因枪样品架上,此样品架可在样品室内选择合适的位置(4.5cm);6. 将已装上DNA的弹膜座装在已装好样品的样品室,安装方法:将手柄往下移并旋转至卡住,这样发射腔筒下平面与升降座上平面之间扩大了空间,可将将样品室与弹膜座放在升降底座上,当手柄放开后,样品室上升,是三件体结合在一起,件与件之间都有密封圈密封;7. 按下真空开关,真空泵开始工作,真空表指示针指示真空下降,当真空度达到0.085~0095Mpa时,即可按高压触发按钮向储气仓内充气,(若真空抽不上,可能三件体没有合上,可移动一下三件体),同时观察高压气体监测表的的压力值。在达到爆破膜的爆破压力时,瞬间产生一个气体冲击波轰击钢膜,同时钢膜表面的微弹(包覆DNA微粒)通过垫网继续高速飞行射入靶细胞;8. 关闭真空按钮,按下真空释放钮,使系统卸荷并将样品取出。这样一次基因导入试验完毕;9. 按下手柄,取出样品室与弹膜座,从样品室的样品皿座上取出样品皿,盖上盖子,编号记录实验内容及条件;10. 从弹膜座圆孔穴中取出钢膜,接着拧下封口螺母,从圆孔台肩上取出已穿孔的爆破膜;11. 从步骤3开始重复操作,完成所有的样品处理;12. 关机:枪用完后应关闭氦气瓶阀,并在真空泵仍处在工作状态,按下高压触发开关是氦气压解除。关闭电源总开关。从插座上拔下电源线插头;13. 实验完毕后进行整理清洁工作。一般用75%的乙醇清洗。

  • 知乎用户魏景亮爆料: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

    知乎用户魏景亮爆料: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

    作者:魏景亮来源:知乎1 我对自己所有言论负法律责任。2 下面讲述的所有事情都是我亲身经历,曝光的造假的检测中心是我在里面亲自工作过的。3 我本该在明年7月拿到博士学位,但我刚刚退学。我的博士方向是动物基因工程,课题方向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以我的认识水平,我不会盲目地说转基因有毒有害,但也 必须说一句,此事存疑。欢迎科学辩论。 我叫魏景亮,过去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读书,动物遗传育种专业2012级的硕士研究生,2014年转为硕博连读,专业方向是动物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导师是李奎教授,做转基因猪的专家,2016年6月当选为国家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委员。我所在的实验室还有一个头衔,就是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由于动物转基因产品没有市场化,也没有检测的国标,因此实验室的检测项目依然是植物转基因产品。 下面是我的肄业证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191024_610588_2984502_3.jpg 首先讲讲转基因检测中心。我们想要知道一个东西是否是转基因产品,需要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测。目前国家有几十个检测中心,实验室。基本上都是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用实验室,兼做转基因检测。 检测中心根据国标的检测方法,通常是使用国标规定的引物,对转基因产品中特定的片段进行PCR扩增,观察条带有无来确定“是否含有某转基因成分”。(插一句,任何检测中心都不能出具“本产品非转基因”的结论,不够严谨。只能说不含某转基因成分) 检测中心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每年都会收到科技发展中心的能力验证任务,检测盲样通过才可以保留。每三年都由农业部,科技部等三部门联合成立专家组巡查,检查质量控制体系,档案等。 接下来开始讲这个检测中心具体的造假过程。2015年5月中旬,实验室接到通知,三年一度的转基因检测中心的档案检查将在7月份进行。导师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便与其他几个老师开会决定由我担任转基因检测中心的“档案员”一职,负责所有档案的制作和管理。 6月初,整个转基因检测中心在我的导师李奎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动员大会。也是在这次会上我才大概了解到所谓档案工作的真实性质。由于实验室有日常的科研任务,因此转基因检测中心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所有过程性档案都没有记录,包括所有质量控制需要的,对环境的记录,仪器检查校准,标准物质和所用试剂的使用记录,按年度进行的监督员监督工作记录等。 从上次检查的2011年底后的档案,都将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补齐。而根据会议上所说,这样制作虚假档案应付检查的行为已经进行了不止一次,在三年前的检查中也是如此。这样赤裸裸的造假行为,在场的将近三十人,包括本实验室与相关实验室的诸多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生,没有一个提出问题,只有个别老师以工作忙为理由在会上推脱监督员之类的职责,但被李奎老师驳回。 会后,我私下向导师指出该行为的不妥,也提出了自己不愿继续担任这样的工作。但导师以“国家战略需要我们这样的空壳转基因检测中心作为技术储备”“不能临时更换工作人员”为由没有接受。 我作为一个学生,学位掌握在导师手中,只能根据导师的要求开始制作档案。仔细想想大概也是因为我不是常在的人员,出了问题好让我背锅。之后的近两个月里,我开始补这三年来缺失的档案,也相当于全部的人员,质量控制,技术和仪器档案。在上述过程中,实验室的转基因检测中心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大规模的“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 所有应该对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负责的过程性记录,都被突击式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来。其中,本应该定期进行的仪器维护与校准,都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标准物质领用,检测试剂领用等记录都根据需要凭空填写。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学习全部都凭空杜撰。人员的上岗考试试卷都统一抄写并自己批改。就连本应该是监督这些行为的监督意见,监督会议记录,也由档案员直接编写。而在我向院里举报时,导师还辩称,“这是把工作集中统一完成”。2 人员的冒名顶替和制作虚假劳动合同 在人员档案中,为了方便起见,有一些早已离开实验室的博士后,博士,依然承担着“检测员”的身份。于是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实际实验操作的时候,实验室便找了几个硕士学生,冒名顶替这些人的身份进行实验操作。检测中心上报的所有工作人员中,有一部分是不具备资格的学生,例如我作为一个还有两年毕业的学生承担五年的“档案员”职责,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甚至还专门为此制作了一批劳动合同,有所有合法的公章和格式,但因为我们的学生身份,实际上是没有法律效力的。3 任用实验技能不熟练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检测 每一年的能力验证,检测中心都使用刚回实验室半年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检测试验。这与检测员要求的资质明显不符,也因此出现过一些错误的情况。由于是能力验证,错误都被指出了。如果是正常的检测,是有可能出现错误结论的。4 对外推脱检测委托,同时有可能私下开出虚假报告 如上一条所述,这个转基因检测中心具有一切国家承认的检测能力和效力,但实际上却是空壳子,有可能出现错误结论。对此本实验室的应对方法就是,对于找上门的一切检测委托,除了上级单位交来必须的任务,都以太忙等理由推脱,不予检测。如此就规避了可能的检测事故和法律风险。 然而在2015年10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本检测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敖红副研究员有一天突然拿了一份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报告给我,让我在相应的位置签字盖章。于是我照做了。事隔几天,质量负责人崔文涛副研究员突然找到我,斥责了我未经他的允许使用检测中心公章的行为,并且告诉我之前的检测报告他们都不知情,事态严重。这件事后来也没有听说进一步的处理。这有可能是虚假检测报告,因为我没有看到有检测实验进行。如果有对应的检测试验在我没有看到的时候进行,也是在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控制下进行的。 转基因检测的问题,往小了说是实验室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有一些疏忽错漏,需要整改。但那毕竟是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相关联的检测,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以后出现检测事故几乎是必然的。更联想到,大多数转基因检测中心也都是需要承担科研任务的实验室,他们是否都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着记录和质量控制?这背后涉及到的,是非常巨大的安全隐患。原本我是想向媒体揭露此事,但考虑到媒体往往断章取义或者故意曲解,这件事的曝光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可能有严重的影响,对农科院的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因而始终没有这样做。但是农科院的态度一直在挑战我的底线。 自从5月17日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口头举报该事,5月30日上交此文字材料后,研究生院以向所里核实的名义拖了整整一个月,于6月17日再次约谈时,研究生院表示由于和所里是平级单位,无权处置该事,让我继续和所里谈。研究生院和畜牧所领导多次找我谈话,但言论反复无常,对于所犯的错误时而承认时而不承认。每次谈话都会谈到诉求,认为我是用他们造假的行为要挟他们,并主动提出对我的退学进行经济补偿,之后便不了了之了。我于8月初联系到了一些媒体,但这些媒体知道此事后,一直都以各种理由不予报道。其中比较有良心的记者帮我把材料反馈到了农业部,但农业部的回答就是已经上报领导,这样又过去了一个月,没有任何处理,李奎反而又堂而皇之的继续在国家转基因安全委员会的名单上。 今天我把这些经历发到网上,希望大家看到我们中国所谓的转基因科学家,专家都是怎么样的。他们的项目,经费来源都是国家的转基因专项,同时他们又负责转基因检测,转基因安全评价。他们所有的利益都与转基因相关,同时任何专家都不可能对生物体内的理化变化全部搞清楚,因为我们的科学水平就没有认知到那一步。那他们凭什么给转基因产品开出绝对的安全保证?希望大家看到后帮我扩散,还我一个公道,让我的退学没有白费。 以上为全部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22490670)。 同时还有作者好友替其担保: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191029_610616_2984502_3.jpg 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7.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7.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7.gif 小伙伴儿,对此你怎么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