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基础研发

仪器信息网基础研发专题为您整合基础研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基础研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基础研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基础研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基础研发话题讨论。

基础研发相关的资讯

  • 我国将继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
    &ldquo 从现在到2017年是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项目的调整期,政府应该想办法在过渡期保障对现有项目的经费支持。&rdquo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道出了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心声。   2014年,科技体制改革重拳频出,特别是《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简称改革方案)的出台,被称为近年来科技改革的最大动作。   此次改革将近百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整合成五大类。那么,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下,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是否会被削弱?其经费总量和管理渠道有无变化?   针对科技界的担心和疑虑,科技部部长万钢给大家吃了一剂&ldquo 定心丸&rdquo :不仅不会削弱,还必须加强。&ldquo 基础研究作为提升国家源头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载体,是高新技术的源泉,是科技创新的上游,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系统支持。&rdquo 在今天召开的主题为&ldquo 加强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rdquo 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万钢明确表示。   基础研究不能也不会放缓   &ldquo 《改革方案》提出要&lsquo 三个面向&rsquo ,首先强调的就是&lsquo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rsquo 来布局科技计划,就是要支持基础研究。&rdquo 万钢说,此次改革提出,政府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前沿、社会公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而基础研究就符合这一特点,是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政府资助是义不容辞的。   改革还提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ldquo 在全链条的创新设计中,基础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 万钢说。   &ldquo 我国的基础研究在内生和外在的双重动力下,实现有加速度的发展。&rdquo 谈到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态势,自然基金委主任杨卫表示,我国基础研究正呈现&ldquo 数量发展与质量攀升相同步、研究型大学与中科院发展相同步、国内发展与国际融合相同步&rdquo 的发展态势,中国基础研究的动力发展体现在这&ldquo 三个同步&rdquo 。   但杨卫也坦承,我国基础研究引领世界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比较而言,高技术与应用开发追赶的速度会更快。&ldquo 我国基础研究可能最晚达到引领世界。但一旦引领,将持续很长时间。我们要通过几代学术人的努力才可能迎来原始创新能力的整体跃迁。&rdquo   &ldquo 基础研究有着长期性和不确定性。&rdquo 杨卫说,在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基础研究要实现&ldquo 持续动力发展&rdquo ,需要全面统筹、前瞻谋划。   新体系下,支持将更加系统   &ldquo 基础研究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后,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将更加系统。&rdquo 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表示。   改革提出全链条设计,那么,链条前端的基础研究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什么关系?对此,侯建国解释说:&ldquo 改革后的五大类计划中,其一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着重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以面上部署为主,强调学科均衡发展,支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其创新成果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问题凝练的重要依据。&rdquo   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另一个渠道&mdash &mdash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侯建国说,改革之后,973、863、支撑计划等纳入其中,优化整合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更加聚焦国家目标,着重支持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侯建国透露,根据改革方案,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强国家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将专门设立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基本思路是:对于方向性的重大科学前沿,要突出科学目标,进行前瞻性布局,抢占科学制高点 对于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应更加体现国家意志,着眼未来国家竞争力,进行战略性部署。   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重大科学研究类专项,指的是2006年以来已经组织实施的纳米、干细胞、蛋白质、发育与生殖、量子调控和全球变化等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其组织实施方式和管理机制较为符合改革精神,在适当完善管理机制后,可继续实施到2020年。第二类是依托大科学装置研究类专项。第三是重大科学前沿与学科交叉类专项。这类专项围绕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科学前沿进行前瞻性部署,支持一批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原始性创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第四类是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基础研究类专项。这类专项面向未来的农业、能源、信息、资环、健康、制造等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进行战略性、前瞻性部署,培育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坚实未来发展的科技基础。如石墨烯、肿瘤与免疫、氢能源等重要科研基础性工作,积累和丰富科技资源库。   &ldquo 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保持合理比重,稳定一批长期服务于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队伍。&rdquo 侯建国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将保持合理的比重,能够基本稳定原973计划的主体专家队伍。   此外,基础研究还将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中有所体现。   板凳不会越坐越&ldquo 冷&rdquo 的   &ldquo 基础研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投入不足。&rdquo 清华大学孟安民教授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与会人员的观点。他建议,国家层面应有个总体规划,考虑应以什么方式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一个在这次会上被反复提及的数字是,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才不到5%,与OECD国家普遍20%左右差距较大。对此,万钢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撬动地方和企业的资金。&ldquo 我们要调整财政经费投入结构,引导地方大幅度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争取&lsquo 十三五&rsquo 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rdquo   杨卫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努力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一是抓总量,力争到2020年基础研究投入强度能够达到R&D的10%或 8% 二是调结构,增加中央民口财政经费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三是要谋效益,有所为有所不为。   没钱不行,有钱也并非万能。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应抓住改革契机,解决长期阻碍基础研究发展的&ldquo 老大难&rdquo 问题。   被提及最多的是评价机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渌说,目前&ldquo 数论文&rdquo 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基础研究发展。与此相关的是,他认为这一评价方式尤其不利于年青人的成长。   &ldquo 年青人来了三年后,如果不能建成自己的实验室,不能有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你就拜拜。这非常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rdquo 于渌说。   这涉及到与评价体系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竞争与稳定支持的关系。于渌认为目前稳定支持不够:&ldquo 我知道物理所的一个非常成功的研究组,每年的运转经费大概需要250万元,为此,他们需要向十个不同的来源争取经费,向十个不同的老板汇报。&rdquo   &ldquo 我们现在高校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其他科学研究,总体来说,投入多以竞争的方式,很难使科学家在一个领域里长期坐冷板凳。&rdquo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说,在一个领域里拉长项目周期,就是一种稳定支持,要解决当下靠不断申请竞争性经费来攒余粮、稳团队的后顾之忧,形成基础研究容错和敢于冒险的条件保障。相关专家认为,虽然要增加稳定支持,但也不能回到30年前大锅饭的状态,要实行动态管理。   对于与会专家提出的建议,万钢表示,改革方案提出,要&ldquo 优化资源配置,需求导向,分类指导,超前部署&rdquo 。基础研究就是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就需要有预测、有研判地进行超前部署 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产业化及应用示范等科技活动是不同类别,在实践中就需要按照其规律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定。他最后也特别强调,要遵循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营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
  • 2021我国基础研究研发投入比首超6%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6.9%,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了6%。”昨天上午举行的2021中国生物材料大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瑞平介绍。“当前,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处在世界前列。”高瑞平说,这一领域,发达国家的投入比重在15%左右。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创新研究范式,完善评估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范式变革需与时俱进。内容上,从静态平均向动态结构转化、从局部现象向系统行为分析。方法上,从定性分析到定量预测、从单一学科到学科交叉。研究范畴上,则从追求细节拓展为尺度关联、从层次分科发展为探索共性。科学研究的评估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为例,2020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交叉科学部,组织拟订跨科学部领域的发展战略及资助政策,并提出交叉科学优先资助方向。同时,原创探索计划今年资助近4.9亿元,不断优化双盲评审、预申请、评审结果反馈及答复等机制,发掘并资助具有颠覆性、非共识等特征的原创思想。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将引导更多评审专家不断积累信誉,构建良好的评审环境,提高公正性。目前,通讯评审专家人工智能辅助指派系统建设已经全面推进,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等新技术手段,综合考虑专业领域、回避要求、利益冲突因等等因素,实现评审专家与申请书的高效准确匹配。记者 彭德倩
  •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获批盘点!
    2023年3月,科技部发布了“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拟支持项目,科学仪器领域涉及到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55项)和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48项)。近日,科技部公布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一批项目立项结果,华纳创新、屹东光学、明石微纳等多家仪器公司上榜。1、 “高灵敏度臭氧层消耗物质连续检测分析仪”“高灵敏度臭氧层消耗物质连续检测分析仪”项目由华纳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复旦大学姚波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期限为2023年12月至2026年11月,项目总经费2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1000万元)。该项目下设5个课题,分别涉及高灵敏度高精度臭氧层消耗物质连续检测方法研究和样机研制、高灵敏度高精度臭氧层消耗物质连续检测分析仪整机工程化和产业化、高灵敏度臭氧层消耗物质快速质谱分析仪研制与产业化、臭氧层消耗物质标样研制和量值传递技术研究、高灵敏度臭氧层消耗物质连续检测分析仪的应用示范。项目参与单位包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安益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囊括了国内在ODS和含氟温室气体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开发、监测、应用、标校的顶尖团队。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项目由屹东光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牵头申报,联合申报单位还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北京芯愿景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 “低功耗低噪声超快抗辐射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芯片的研发与应用”“低功耗低噪声超快抗辐射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芯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由明石创新(烟台)微纳传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鲁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共同承担。该项目主要任务是开发低功耗低噪声超快半导体探测器,可用于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高端科研仪器。项目将突破三维电极深反应离子深刻蚀、三维多源离子注入与扩散掺杂等芯片制作技术及低噪前置放大技术难题,实现新型三维沟槽电极探测器研制及自主产业化。4、“超高速数据网络测试仪”超高速数据网络测试仪(项目编号:2023YFF0717600)项目由北京信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该项目主要针对大型数据中心、高速骨干网络和云计算的高端路由器及高端三层交换机等通信设备的测试需求,突破800Gbs大规模流量仿真、大规模流量统计、高精度时钟同步、全线速捕获和多协议仿真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超高速数据网络测试仪产品,开发相关软件及数据库,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实现在数据中心、高速骨干网络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5、“多模成像引导腔内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及推广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吕毅教授牵头申报的“多模成像引导腔内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及推广应用(项目编号:2023YFF0713700)”获得立项,该项目总预算24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2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本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包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远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皓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8家单位。本项目针对现有脉冲电场消融设备无法实现脉冲电场能量生物效应可视化、能量递送装置适用范围有限、科学研究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研发多模成像引导腔内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围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产业转化和推广应用等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提高原理样机工程化水平,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拓展科学仪器应用深度与广度。同时,推动科研模式和研究思路的转变,围绕消化道肿瘤、2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3类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开展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诊疗技术探索,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我国基础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科研试剂、实验动物、科学数据等科研手段以及方法工具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围绕国家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以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为突破口,重点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工程化研制与应用开发,研制可靠、耐用、好用、用户愿意用的高端科学仪器,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 金国藩院士: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做好科学仪器的研发
    “珩”星虽陨,光耀长存。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特别召开了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仪器信息网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媒体参加并报道了此次研讨会,并在会前采访到了中国工程院金国藩院士。金院士谈及与王大珩先生的交往,频频提到王大珩先生凡事都从国家利益出发。对于国家科学仪器的发展,金国藩院士提出了要有创新精神、重视基础研究以及要将科研成果落到实处。回忆王大珩先生,凡事从国家利益出发金国藩院士回忆与王大珩先生的过往,讲述了这样三件小事:两位院士曾数次一同出差,而面对条件不同的宾馆时,王大珩先生首先想到的不是自身的舒适与安逸,而是为国家省钱,住在条件相对较差但是更便宜的宾馆;王大珩先生没有只关注自己擅长的光学领域,而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提出如“大飞机”这样战略高度的建设性意见,并且不在意他人的非议;为扩大我国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王大珩先生最初联系美籍华裔帮忙,与此同时号召国内同行积累人脉资源,慢慢地形成了中国人完全独立自主召开国际会议的局面。金国藩院士这样评价:“大珩先生一切为了党,一切为了人民。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金国藩院士谈科学仪器发展,要勇于创新、重视基础、将科研成果落到实处对于国家科学仪器的发展,金国藩院士提出了要从创新精神、重视基础研究以及将科研成果落到实处三个角度出发。金国藩院士说:“如果没有创新,总跟着其他国家后面跑,那我们国家就不可能成为一等强国!我国在慢慢从弱国变成一个强国,就一定要在科技上领先!”金国藩院士回忆道,王大珩先生带着他以及其他十个科学家给中央领导写信,希望能够重视中国自主生产的仪器。这个建议被科技部重视,进而开启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金院士也参与了部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金院士说自己能明显感受到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仍有差距,主要是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今年,李克强总理曾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去调研,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重视基础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就是重视国产科学仪器的研发工作。金国藩院士说,“科学仪器,要从根本上来抓。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做好科学仪器的研发。”金国藩院士说当前科研工作集中在发表文章上,文章都在冲击高影响因子的杂志。而实际上,这些高影响因子杂志里面的文章,大多也只是有原始性的创新,很多内容是无法形成技术成果的。所以金院士提出,做科研工作,不能停留在发文章上面。这也对应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金国藩院士因此特别提到,科技工作要和企业相结合,做出针对仪器和生产有好处的成果。更多内容请看:王大珩先生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国家科学仪器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他对国家战略布局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牵头组织建立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仍然历历在目!以大珩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科学家精神一直在影响着整个科学仪器行业、乃至整个科学界的人,在不断地传承。
  • 北京市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对其开放
    8月25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中提到,对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落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高精尖产业重大优质项目,符合条件的予以支持,并纳入市级重点项目落地与投资促进专班机制给予专项调度。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向外资研发中心开放。支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共性技术基础平台、科技信息公共服务等向外资研发中心开放。对外资研发中心引进用于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的入境动植物转基因生物、生物材料积极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符合要求的给予检疫审批便利化安排。对临床试验用途的干细胞等人源化细胞入境检疫采用一关审批、多地临床试验的监管新模式。支持对外资研发中心出于研发目的暂时进境的研发专用关键设备、测试用车辆等按规定延长复运出境期限。详情如下: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京政办发〔2023〕1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8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函〔2023〕7号),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本市集聚发展,推动实现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能级双跃升,进一步畅通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渠道,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支撑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提级扩容  (一)吸引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落地集聚。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支持知名跨国公司和国际顶级科研机构在京首次设立实体化研发创新中心或开放创新平台。引导新设外资研发中心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国际合作重点区域集聚发展,推动打造国际研发集聚区,根据其在引入国际创新资源、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结果,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资金支持。  (二)鼓励外资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级。支持在京外资研发中心由区域级研发中心提升为大区级或全球级研发中心,依据其在提升本地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方面的综合评估结果,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资金支持。对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落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高精尖产业重大优质项目,符合条件的予以支持,并纳入市级重点项目落地与投资促进专班机制给予专项调度。  二、支持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  (三)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费用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快实施外资研发激励计划,探索采用“免申即享”方式对外资研发中心上一年度研发投入给予支持。加强对外资研发中心申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宣传和辅导服务。  (四)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深度融入本地创新体系。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独立或牵头承担北京市科技研发、国际合作、应用场景示范等政府科技任务。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聚焦本市高精尖产业,搭建概念验证中心、共性技术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开展前沿技术协同创新。具备法人资格的外资研发中心可作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组织本单位科技人员申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积极吸纳外资研发中心科技专家加入北京市科技专家库。  (五)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牵头或参与创制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鼓励外资研发中心申请纳入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备案名单,符合条件的发明专利申请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优先审查推荐。  (六)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共建开放创新生态。支持外资研发中心与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本地创新主体,通过多种形式,构建紧密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起或参与设立创新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鼓励外资研发中心深度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等国家级平台,首发首展前沿科技成果,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三、提高研发便利化水平  (七)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向外资研发中心开放。支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共性技术基础平台、科技信息公共服务等向外资研发中心开放。探索优化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定区域内做好对外资研发中心访问国际学术前沿网站的安全保障服务。  (八)优化外资研发中心科研物资通关和监管机制。做好外资研发中心重要科研物资通关保障,对符合条件的进口研发用品实行优先查验预约。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纳入北京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对外资研发中心引进用于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的入境动植物转基因生物、生物材料积极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符合要求的给予检疫审批便利化安排。对临床试验用途的干细胞等人源化细胞入境检疫采用一关审批、多地临床试验的监管新模式。支持对外资研发中心出于研发目的暂时进境的研发专用关键设备、测试用车辆等按规定延长复运出境期限。  (九)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研发数据依法有序跨境流动。推动外资研发中心按照国家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加强自身数据管理,促进研发数据安全有序自由流动。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为具有数据跨境需求的外资研发中心提供数据跨境流通技术支持和合规服务。  四、加强全方位要素保障  (十)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引才留才。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引进和培养基础科研人员,经综合评价后可将其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对其引进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实行计划单列。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引进关键环节高水平研究人才。允许外资研发中心以团队为单位,为团队内外籍成员申请一次性不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的工作许可和不超过5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按照国家相关试点工作要求,将外资研发中心具有高级管理或技术职务的人员纳入外国高端人才(A类)认定范围,其工作许可所需证明材料可采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办理。  (十一)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参加本市职称和科技奖项评审。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聘用的海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参加本市职称评审,其海外专业工作经历、学术或专业技术贡献可作为参评依据,不受本人国内任职年限限制,符合条件的可申报工程技术系列正高级职称“直通车”评审或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职称“直通车”评审。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具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人士申报本市的国际合作中关村奖。  (十二)优化提升对外资研发中心的人才服务水平。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对外资研发中心聘用的符合条件的海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聘用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可享受进境物品快速通关便利,对符合免税科研、教学物品和免税自用物品清单的进境物品予以免税放行。将外资研发中心纳入邀请外国人来华“白名单”,可容缺受理邀请外国人来华申请。  (十三)做好外资研发中心项目布局空间保障。外资研发中心的增量扩容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通过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差别化供地方式以及房租补贴等措施,“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空间保障方案。  (十四)加大对外资研发中心开展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将外资研发中心纳入“北京畅融工程”、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等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外资研发中心开展科技创新、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金融支持。  五、完善服务工作体系  (十五)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市级外资研发中心工作专班,将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成效显著的外资研发中心纳入“服务包”工作机制,配备“一对一”服务管家,并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加强政策评估、跟踪回访等工作,为外资研发中心在京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十六)推动政策落地。进一步加强政策宣讲,推动各项支持政策直达快享,确保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支持各区(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资金、人才、空间等方面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六、附则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的通知》(京政办发〔2022〕11号)中相关表述与本措施不一致的,以本措施为准。
  • 六部门印发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通知 强调试剂研发应用等
    p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文件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特提出十点举措,包括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改革项目形成机制、改进项目实施管理、改进基础研究评价、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 /p p   其中,十项举措中特别提到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科研试剂研发——在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部分,文件提到要 strong 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加强实验动物资源和科研用试剂的研发与应用等。 /strong /p p   此外,文件还提到未来要完善基础研究支持机制, strong 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strong ,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 /p p br/ /p p   详细内容请查看下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 /strong /p p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断重构,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突出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优化总体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持方式,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p p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特提出以下重点举措。 /p p   一、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 /p p   1. 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为国家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强化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制定基础研究2021—2035年的总体规划。 /p p   2. 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面向国家需求的项目部署力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强化对目标导向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统筹实施。 /p p   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p p   3. 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对科研骨干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加快推进经费使用“包干制”的落实落地。认真落实《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排好纯理论基础研究、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 /p p   4. 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在科研模式、评价体系、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内控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 /p p   三、深化项目管理改革 /p p   5. 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简化指南内容,不限定具体技术路线,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合理把握项目规模,避免拼凑和打包,保证竞争性和参与度。推行评审专家责任机制,强化“小同行”评审,应用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评审须增加应用和产业专家。推进评审活动国际化。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全时段征集重大需求方向建议。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应单独设置渠道,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对原创性项目开通绿色评审通道。 /p p   6. 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实施“减表行动”,简化预算测算说明和编报表格。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减少评估频率,可依项目自主申请开展中期评估,三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对实施好的项目加强滚动支持,对差的项目要及时调整。项目完成情况要客观评价,不得夸大成果水平。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稳步提升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基地的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基础研究人才、项目等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交流和国际合作。 /p p   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 /p p   7. 改进基础研究评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基础研究评价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反映基础研究特点,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高校、科研院所要严格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 /p p   8.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强化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推进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科技资源库(馆)。加强实验动物资源和科研用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完善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 /p p   五、完善支持机制 /p p   9.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坚持本土培养和从外引进并举。认真落实《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要方向,自主组织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 /p p   10. 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地方财政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积极推动与各行业设立联合基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 /p
  • 十四五期间,基础研究占研发总经费比重将增加60%以上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大会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我国将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 8%以上等。而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此前多年徘徊在5%左右,此次“十四五”规划制定,这一比例将增加6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和分析科技发展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我国研发经费投入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也将提高,未来基础研究将获得大量经费。这些基础研发经费很大一部分用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实际上,此前“十三五”规划就提出了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王志刚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基本上增长了1倍,2019年达到了1336亿元。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创新能力取得很大成绩,在铁基超导、干细胞、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等领域,以及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都取得一批基础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我国部署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了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支持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很大程度上,要求任何一个具体的基础研究项目的成果在30年,50年内一定要对人类生活有实在的好处,都是不合理的。对基础研究项目要计算什么投入产出比更是荒谬。但基础研究是其他研究的基石,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站在未来科技发展的”高地“。
  • 中国将成为岛津基础研发重地——访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SRLS)总经理丁力博士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市场魅力的日益彰显,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渐有从应用支持型向基础开发型发展的趋势,希望在中国实现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与其全球网络接轨的一体化运营。在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内,岛津公司表现突出,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移植计划,即打造中国独立技术平台和代理销售网络,实现从研发、制作到销售一体化发展体系。 目前,岛津实现了从销售、单纯生产,向直接在中国进行技术支持和新产品研发方向转变;岛津苏州工厂的研发部门,岛津全球应用技术开发支持中心(上海),岛津(广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岛津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分析中心等研发、应用支持机构相继成立。 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SRLS)总经理丁力博士 2007年3月,作为岛津海外的第二个直属基础技术研究所,岛津独资的研发子公司——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SRLS)成立,该机构是以高端产品研发为目的,着眼于5-10年后向世界提供最先进的产品与技术。为了进一步探寻岛津研发体系的基本特点以及SRLS的创业目标与运营模式,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于2009年6月2日拜访了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力博士。 岛津鼓励领先时代5年至10年的基础科学研究 丁力博士首先谈到:“深入研究开发正是岛津不断发展的基础。我们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并基于此开发领先时代5年至10年的新产品。为了开发出尖端技术与产品,岛津不惜人才与物力。目前,岛津研发体系主要有三个层面: (1)基础技术研究:深入研究开发以纳米科技生命科技为代表的21世纪基础科学技术,以及尖端检测设备所需要的关键组件,以这两项研究开发为中心,推动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更加广泛领域里的应用; (2)产品开发:针对时刻变化的市场动态以及日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不断开发产品技术,将新型分析仪器产品推向市场; (3)应用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将岛津的分析仪器及其软件模块整合成用户可以方便使用的解决方案。” 另据了解,岛津在日本本土5个地方(京都、京阪奈地区、秦野、濑田、东京)设有基础技术研究所,共有140名研究工作者从事富有尖端技术以及关键组合部件的研究开发,承担着为公司开辟新兴事业的重任。 “截至目前,岛津海外直属基础技术研究所共有两个:岛津欧洲研究所(SRL),位于英国曼彻斯特,拥有光学分析、表面分析和质谱分析等尖端技术,积极开展国际性合作研究和开发;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SRLS),与SRL相比,虽SRLS在创立时间上与其差了10年,但其运营模式完全一样。” SRLS开启岛津中国的“基础开发型”研究 “SRLS作为岛津在海外研发的重要布局之一,一开始就把着眼点放在分析仪器的最新关键技术的开发;我们的科研人员将不停地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通过与国际一流大学、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先进的实验方法以及电脑仿真手段,创造和发展各种用于分析仪器的基础关键技术。” 据介绍,目前SRLS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侧重于新型离子阱质谱仪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例如,通过对分析器结构、制作工艺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数字离子阱性能等。 丁力博士谈到:“其实,早在SRLS成立以前,岛津就开始与复旦大学进行有关PCB离子阱方面的合作研究,该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目前还在继续这方面的研发工作。我们这两年来还致力于研究用于在大气环境下直接质谱分析的离子源技术,现已开发出一种解吸电晕束电离(DCBI)技术,并申请了中国专利。该技术利用直流高压在高速气流中产生发光的细束电晕,该细束射到样品上,即能对样品进行解吸电离,进而引入质谱仪进行实时质谱分析。我们设计的这种离子源可以避免以往质谱实验前繁杂的样品预处理程序,几秒钟就能出结果,大大加快了检测速度,并最大限度保有样品的本来面目,得到更加贴近实际的检验结果。同时通过对气流温度控制,能对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混合样品进行有效的分析。目前,我们在寻找在食品、药品检验、公安等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以期该技术能在国内外充分发挥其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SRLS实验室掠影 “当然,我们不苛求2-3年就能有突破性的成果出来,我们更重视那些育种性的工作,希望通过5-10年扎实的努力,开发出一些未来分析仪器产品的关键技术。我们希望SRLS这些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果,既满足岛津在中国的市场需要,也能服务于岛津在世界各地的研发和生产网络,成为岛津全球产品更新换代的原动力。” 论及SRLS的发展远景时,丁力博士表示:“在研发方向上,SRLS致力于发展用于环境分析、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检及国土安全方面的分析仪器和技术,特别是对上述领域未来检测手段起关键作用的仪器部件与分析技术。” “在目前的发展战略上,将进一步迎合岛津中国的战略移植计划,研发对未来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分析技术。另外,也希望与国内同行加强交往,不论交往的形式是纯学术交流,还是合作开发、委托。如果允许外资研发机构参加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我们也会有兴趣参加,愿意为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作贡献。” “我们希望通过长期积累,SRLS能够发展成为Bell实验室、IBM苏黎世实验室那样的国际著名实验室,也期待岛津在中国的土地上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人类的进步、地球的健康作出贡献,这是我们的远大理想。” 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如SRLS)的意义 针对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意义,丁力博士向笔者表达了如下几个论点: (1)跨国企业在华进行分析仪器研发和生产将促进中国的仪器产业发展 “过去,跨国公司在中国只进行低成本的生产和产品适应性的研发工作,而把核心技术的开发留在国外。现在更多公司认识到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全球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经营,逐步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这就是所谓战略移植。而这种移植,技术带动明显,将整体上带动与促进国内研发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研发环境的变革。而且,分析仪器对基础工业的要求较高,它需要许多高精密度的机械和电子零配件支持,它的引入必将导致其配套产业链的发展。” (2)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技术成果,一样可以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另外,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技术成果,也会申请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许多情况下与国内科研院所一样,其成果构成在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另外,其研发机构的许多研究成果首先在中国进行交流与发表,通过与国内科研机构的多层次合作等,都将对中国相关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技术层次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3)国内技术人才进入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工作或实习,也将促进国内人才的培养 “目前,中国在高速发展,科研条件也在改变,研发人员年轻、好学、有干劲,以我们SRLS为例,我们希望不断有优秀专业人才加盟,只要不急功近利、真正热爱科学、肯钻研技术的人,我们都欢迎;我们还提供若干岗位实习兼职,学生暂时在这里工作,结束后可能还回到学校,这样的‘人才流动培养’的正面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4)我们希望把一些国外良好的治学作风、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带进中国来 “我在岛津欧洲研究所工作期间,曾与田中耕一先生(岛津员工,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做了三、四年同事,感触颇深:从笔记整理、资料汇总、工作记录等细小之处,以及其对技术专注与勤奋的精神,田中先生荣获诺贝尔奖绝非偶然;所以,我也非常希望能把国外严谨的治学作风、日本人的先进研发管理经验带到国内来。” 最后,谈到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外部环境时,丁力博士说:“我们希望中国政府发挥更多战略导向、综合协调的作用,在鼓励外资建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同时,能给予同样的优惠政策,尤其给那些在中国进行基础核心技术研发的外资企业,出台一些更优惠、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细则。在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道路上,只要政策制定得合理,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应该没有差别,都会为中国的仪器产业振兴作出贡献。” 编者手记 在科学仪器行业内,如岛津这样致力于建立全球研发体系、并把基础研发的触角延伸至中国市场,势必将引发国内分析仪器行业市场从研发到生产乃至到销售等系列环节的进一步激烈竞争,同时,也将为国内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之间技术层面的深化合作、携手共同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平台与机会。 或许,国内企业和跨国企业在研发上的差距,除了资金和技术外,还在于理念和思维;从单一视角论,国内企业较少去系统研究研发战略,同时由于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高,从而导致中外企业研发水平上的差距。 随着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据分析是继市场、生产、资本国际化后,技术国际化的趋势渐渐凸显的反映;如何学习借鉴、消化吸收跨国公司先进的研发理念与管理模式,尝试与之建立深入的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企业自身核心研发的能力,是行业内很多企业值得高度关注、或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采访编辑:王海 附录1: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http://www.srlab.com.cn/srls00.htm 附录2:丁力博士简介 工作经历: 2007年6月海外调任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 1998年6月应聘加入岛津欧洲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质谱研发项目经理。 1995年12月至1998年5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纯粹与应用物理系博士后。 研究内容为用多道巧合分析技术研究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中的电子传输与发射机理。 1994年11月至1995年12月, 在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做访问研究,研究内容为对脉冲等离子体器件进行光谱测量。 1990年8月,留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工作。于1993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在复旦期间的工作内容有,参与国家重点表面物理实验室的建设和研究,参与部委科研项目,开展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向为薄膜与材料表面分析),讲授“表面分析”专业课。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复旦大学物理系,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物理专业攻读博士。研究项目包括高亮度光电发射源和连续边界四极场透镜的研究。 主要工作业绩: 领导和参与了多项质谱仪器(如四极场离子阱和飞行时间)的研发;代表性工作主要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数码离子阱质谱技术(分辨率20000,质量范围45,000),利用这个技术又首次在无磁场的离子阱中实现生物分子的电子捕获解离,是国际上数码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创始人;拥有约二十项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领域:QIT、ToF、Quadrupole、MALDI、APMALDI、ESI、Digital ion Trap、MSMS、ECD、Ambient Pressure Ion Sources 等。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数字式印刷电路离子阱的技术实现工作和大气压解吸电离离子源工作。
  • 李克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还不高 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只占了研发费用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25%,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技发展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让科研人员把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的搞科学研究,厚积才能薄发。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科技进步具有支撑作用,近年来,政府多次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无论是十九大报告,还是十四五规划中,均多次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和研发布局,除了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科研单位的基础研究外,还将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试行税收优惠,从经费、人才和政策多方面予以支持。
  •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 号)相关要求,现将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责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新能源汽车”“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区块链”“信息光子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微纳电子技术”“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稀土新材料”“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共 16 个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1.申报单位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项目设 1 名负责人,每个课题设 1 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 1 个课题的负责人。2.整合优势创新团队,并积极吸纳青年和女性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研发,聚焦指南任务,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鼓励有能力的青年和女性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领衔担纲承担任务。3.本文所附项目申报指南涉及的项目均采用一轮申报程序,具体要求如下。(1)网上填报申报书。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以下简称“国科管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书。从指南发布日到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2)申报书应包括相关协议和承诺。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严禁弄虚作假。(3)申报书须经相关单位推荐。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科管系统统一报送。专业机构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报告答辩,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3.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4.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5.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且评估结果为 A 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推荐单位名单在国科管系统上公开发布。三、申报资格要求1.申报重点专项的项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 2023 年 6 月 30 日及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参与单位以及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2.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4 年 1 月 1 日及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 6 个月。3.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4.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原则上不能申报本重点专项项目(课题)。5.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申报材料一并提交。6.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7.项目申报查重要求详见附件 1。各申报单位在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科管系统查询相关人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在研项目情况,避免重复度申报。8.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申报指南,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四、项目管理改革举措1.关于青年科学家项目。为给青年科研人员创造更多机会组织实施国家目标导向的重大研发任务,重点研发计划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不下设课题,原则上不再组织预算评估,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鼓励青年科学家大胆探索更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新方法、新路径,更好服务于重点专项总体目标的实现。2.关于部省(市)联动。部分重点专项任务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采取部省(市)联动方式实施,由部门和地方共同凝练需求、联合投入、协同管理,地方出台专门政策承接项目成果,在项目组织实施中一体化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落地转化。3.关于“揭榜挂帅”项目。为切实提升科研投入绩效、强化重大创新成果的“实战性”,重点研发计划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应用导向鲜明、最终用户明确的攻关任务,设立“揭榜挂帅”项目。突出最终用户作用,实施“军令状”“里程碑”考核等管理方式。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鼓励有信心、有能力组织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优势团队积极申报。明确榜单任务资助额度,简化预算编制,经费管理探索实行“负面清单”。4.关于技术就绪度(TRL)管理。针对技术体系清晰、定量考核指标明确的相关任务方向,探索实行技术就绪度管理。申报指南中将明确技术就绪度要求,并在后续评审立项、考核评估中纳入技术就绪度指标,科学设定“里程碑”考核节点,严格把控项目实施进展和风险,确保成果高质量产出。五、具体申报方式1.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科管系统进行网上填报。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4 年 8 月 26 日 8:00 至 9 月 27 日 16:00。2. 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于 2024 年 9 月 30 日 16:00 前通过国科管系统逐项确认推荐项目,并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以电子扫描件上传。2.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010-58882999(中继线),program@istic.ac.cn3.业务咨询电话:(1)“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87(2)“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23(3)“工业软件”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72(4)“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7744(5)“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02(6)“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08(7)“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86(8)“区块链”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8234(9)“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10(10)“多模态网络与通信”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57(11)“微纳电子技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10(12)“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96(13)“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8208(14)“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778(15)“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778(16)“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75附件:1.项目申报查重要求2.“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3.“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4.“工业软件”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5.“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6.“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7.“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8.“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9.“区块链”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0.“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1.“多模态网络与通信”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2.“微纳电子技术”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3.“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4.“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5.“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6.“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7.“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 2024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 年 7 月 31 日请登录系统,在“公开公示-申报指南”菜单栏中查看申报指南材料。
  •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2021年立项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1年立项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仪器部件版块) 依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以下简称“条件仪器专项”)管理方案的要求,为了解条件仪器专项2021年度立项项目执行进展情况,梳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各项目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21世纪中心于2023年2月下旬在苏州组织召开了条件仪器专项项目进展交流会(仪器部件版块),科技部基础司、中科院前沿局及条财局、江苏省科技厅及苏州市科技局等有关代表、总体专家组有关专家、在研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等主要骨干、21世纪中心专项管理人员等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两个环节进行,包括项目进展汇报和专题研讨环节。在进展汇报环节,专项2021年启动的17个项目负责人汇报了在高端通用科学仪器领域和源部件、探测器和检测器等关键核心部件领域的主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梳理了高分辨磁质谱分析仪器、高分辨细胞显微成像仪器、相干激光光源、宽频带同轴探针、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等典型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总体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围绕项目研究方向与指南的一致性、重要成果产出、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质询,梳理了项目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坚持问题导向、对标项目考核指标、尽快落实第三方异地测试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专题研讨环节,徐涛院士、年夫顺研究员和吴爱华高级工程师分别就仪器领域“十三五”的管理经验、“十四五”国际领域先进进展及国内短板、分析仪器行业的2022年度发展态势及2023年预测做了引导发言,总体组专家及各项目负责人针对国产高端仪器自主可控发展和构建关键核心部件产品体系、解决科学仪器“卡脖子”问题和“空心化”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本次会议推进了专项项目实施,促进了相互交流和沟通,解决了项目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明确了各项目下阶段的重点工作。“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 重点专项2021年立项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科学数据版块依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以下简称“条件仪器专项”)管理方案的要求,为了解条件仪器专项2021年度立项项目执行进展情况,梳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各项目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21世纪中心于2023年3月下旬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条件仪器专项科学数据版块2021年立项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科技部基础司、中科院前沿局有关代表,总体专家组等有关专家,在研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等主要骨干,21世纪中心有关人员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预备会上,21世纪中心陈其针副主任对科技部基础司、中科院前沿局等对中心作为专业机构开展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专家们在专项管理中给予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一是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切实落实法人责任制,有效发挥项目单位对项目组管理和协调的作用;二是各项目研究团队要按照任务书和指南考核指标的要求积极推进项目的实施,客观分析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研究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确保项目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请专家组积极地发挥指导和把关作用。基础司闫益康主任科员就加强项目间沟通交流、对标项目指南考核指标等提出了要求。本次交流会分项目进展汇报和专题研讨两个环节进行。在进展汇报环节,专项2021年启动的10个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执行1年多以来的主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梳理了微生物、海洋科学、卫生健康、生态系统等多学科大数据管理与先进挖掘技术和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基础软件系统等典型成果,并汇报了下一步工作安排。专家组在听取项目汇报后,围绕项目研究进展与指南要求的一致性、重要成果产出、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质询,指出了项目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坚持目标导向、对标项目考核指标、尽快落实数据库及软件场景实际应用和平台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在专题研讨环节,廖方宇研究员和任景莉教授分别就科学数据领域科技计划布局与远景规划、国际上科学数据领域最新进展及国内短板做引导发言,专家组专家及各项目负责人围绕优化数据共享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提升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支撑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 沈阳仪表院:关键基础元器件研发的“国家队”
    6月5日,在沈阳仪表科学院有限公司(简称“沈阳仪表院”)光学薄膜芯片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超净车间里,伴随着工作人员紧张有序的工作,一箱箱荧光滤光芯片组件源源不断地镀膜、检测、封装、打包、装箱,随即发送全国各地。  “这种生产节奏我们已经持续两年多时间。沈阳仪表院作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单位,承担了核酸检测仪用荧光滤光芯片的生产任务,产品占市场份额超过60%,为国家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贡献,获得国资委的表彰。”沈阳仪表院一位负责人自豪地说。  生物医学光学薄膜元器件是沈阳仪表院研发的一种高科技产品,可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精准医学诊断领域的核酸检测、基因检测、生物酶标定仪器,技术水平属“国际一流”。这也仅是沈阳仪表院作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作”之一。  1961年5月5日,沈阳仪表院前身“第一机械工业部仪器仪表工艺研究所”成立。时至今日,该院一直秉承着“仪表元件争创一流”的初心,以“引领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推动装备制造技术进步”为使命,以成为仪器仪表和高端装备细分领域一流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发展目标。60余年踔厉奋发,成就了科技创新“国家队”的风采:完成科研项目1800多项,获得国家、省、市各项奖励400多项,获得国家级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授权专利450余项(发明专利101项),主持和参与制订、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近500项、其中国家类标准100项。产品应用领域覆盖国民经济重点领域。  这些“代表作”不仅包括助力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精密金属波纹管,还包括推动国家重点装备和能源管网检测国产化的高性能传感器和高端管道检测仪器,还有半导体装备、一键式清洗系统等。  2002年,国家唯一“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沈阳仪表院。20年后,也就是今年3月5日,由院士领衔的专家评审组对沈阳仪表院攻关项目“高端装备用硅基压力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评估,得出结论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硅基压力传感器及敏感芯片国产化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正是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在进军智能制造、物联网应用高速发展时代,沈阳仪表院实现了新的突破,抢占了仪器仪表及核心元器件、高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制高点,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近日,沈阳仪表院投资4亿元,占地3万平方米的新产业园破土动工,将新建传感器芯片、光学敏感元件、机械敏感元件、高端装备等实验室和生产线。  目前,沈阳仪表院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和国家级质量检验中心,有传感器、弹性元件、光学器件、专用设备、检测服务在内的五大产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沈阳仪表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四个面向”为战略引领,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沈阳仪表院坚守工艺元件争创一流的初心矢志不移。我们要在智能时代继续不断创新,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为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作出新贡献!”谈及未来,沈阳仪表院董事长曾艳丽自信地说。
  •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获批盘点(二)!
    2023年3月,科技部发布了“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拟支持项目,科学仪器领域涉及到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55项)和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48项)。近日,科技部公布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一批项目立项结果。仪器信息网在盘点(一)中介绍了华纳创新、屹东光学、明石微纳、北京信而泰等公司牵头的重点专项,此次盘点雪迪龙、致真精密仪器(青岛)、东菱等公司牵头项目。“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获批盘点(一) 1、高灵敏度臭氧层消耗物质连续检测分析仪 2、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3、低功耗低噪声超快抗辐射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芯片的研发与应用 4、超高速数据网络测试仪 5、多模成像引导腔内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及推广应用 6、氦放电离子化检测器(PDHID)的研制与应用 此次“氦放电离子化检测器(PDHID)的研制与应用”项目是由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内检测器和气相色谱仪研发的优势单位及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应用示范单位共同承担,致力于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氦放电离子化检测器,实现在气相色谱仪、痕量气体分析仪等仪器的应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高灵敏度、广谱的色谱检测器,这种检测器广泛应用到智能电网、高纯气体分析等重要领域。目前这种高灵敏检测器在国内的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品牌垄断,迫切需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PDHID 检测器,弥补国内技术空白。 7、航空航天装备复杂服役环境大型振动实验系统 由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联合申报的“航空航天装备复杂服役环境大型振动实验系统”项目成功获批立项。该项目聚焦航空航天领域重大装备对复杂服役环境的地面模拟以及环境-振动一体化综合实验的重大需求,以自主研制的大型电磁振动台为突破口,开展台体优化及改进设计,形成高/太空动力学试验环境模拟装备的整套解决方案,提升我国大型科研仪器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航空航天装备水平与产业升级发展。 8、低功耗高温超导量子干涉磁场探测器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立项名单,由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牵头,联合青岛大学、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申报的“低功耗高温超导量子干涉磁场探测器”项目成功获批立项。据悉,该项目面向无损检测、材料科学、磁学、生物医学、微电子学、量子信息和地球物理等领域对低功耗高温超导量子干涉磁场探测器(SQUID磁场探测器件)的迫切需求,围绕高温SQUID磁场探测器件研发与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瓶颈,突破高温SQUID器件材料制备、器件设计与加工、低噪声读出电路开发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高温SQUID磁场探测器件产品。仪器信息网持续关注重点专项获批情况!可点击话题查看更多》》》》》》
  • 四川省组织申报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等16个重点专项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通知,其中中包括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2024年8月26日8:00至9月27日16:00。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单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工信部高新函〔2024〕224号,附件1)要求,为做好我省相关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责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有16个重点专项,分别是“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新能源汽车”“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区块链”“信息光子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微纳电子技术”“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稀土新材料”“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二、申报流程(一)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登录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以下简称“国科管系统”),在“公开公示—申报指南”菜单栏中查看各专项申报指南材料,并根据指南要求按时在系统中进行填报。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2024年8月26日8:00至9月27日16:00。(二)组织推荐。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推荐。三、工作要求1.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根据要求积极组织单位申报。2.各申报单位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要求,务必做到材料数据真实准确,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严禁弄虚作假。3.16个重点专项对应的工作联系方式详见附件2。附件: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工信部高新函〔2024〕224号)&ensp &ensp &ensp &ensp &ensp &ensp 2.重点专项工作联系方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4年9月2日附件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工信部高新函〔2024〕224号).doc附件2:重点专项工作联系方式.doc
  •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到北京大学就电镜研发生产应用进行调研
    2024年6月25日,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王瑞丹率调研组莅临北京大学,就电子显微镜及其配套试剂研发、生产及应用情况进行座谈。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刘克新、副部长钟灿涛、电镜室常务副主任徐军、分析测试中心电镜平台负责人鞠晶、生命科学学院冷冻电镜平台副主任郭振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伊始,刘克新部长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调研组首先介绍了此次调研的背景和目的,并表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配套试剂是制约我国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瓶颈,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一线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对高端科研仪器设备配套试剂的科研需求和对相关国产试剂研发的建议,为未来科技攻关,实现高品质科研用试剂自主创新提供重要参考。平台相关负责人结合各自领域对实验试剂的需求情况,就高端电镜设备采购、售后服务保障、国内外试剂质量对比、科学仪器和关键部件研发及相关产学研结合机制完善等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此次调研深度听取了一线专家的宝贵意见,深入了解了一线科研的实际需求和高端电镜仪器设备国产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配合科技部开展相关工作,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 五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强调高端科学仪器自主研发与创新
    p   日前,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方案中特别指出,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0到1”原创性突破,既需要长期厚重的知识积累与沉淀,也需要科学家瞬间的灵感爆发 既需要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也需要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一步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p p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方法创新,优化学术环境,强化稳定支持,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工作方案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详细部署。 /p p   工作方案中特别强调,要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科学研究的新特点, strong 注重科研平台、科研手段、方法工具和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提高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strong 。 /p p   在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方面,工作方案指出国家科技计划要突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 strong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 /strong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p p   在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方面,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聚焦空间和天文、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新材料、工程技术等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充分发挥设施的集聚作用,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交叉融合,形成国际顶尖科研队伍。 strong 培育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的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strong /p p   详细内容请查看下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strong /p p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切实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p p   一、总体考虑 /p p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汇聚不断加速,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产生颠覆性技术。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0到1”原创性突破,既需要长期厚重的知识积累与沉淀,也需要科学家瞬间的灵感爆发 既需要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也需要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一步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p p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人为本、深化改革、优化环境、稳定支持、创新管理,强化基础研究的原创导向,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和前瞻引领。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强化重点领域部署,鼓励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 /p p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评价制度,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注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不唯帽子、不唯名气、不唯团队大小。 /p p   注重方法创新。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科学研究的新特点,注重科研平台、科研手段、方法工具和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提高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p p   优化学术环境。遵循基础研究的规律与特点,推动基础研究分类评价,探索支持非共识项目的机制。鼓励自由探索,赋予科研人员更多学术自主权。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啃硬骨头和学术民主、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 /p p   强化稳定支持。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科技计划等,对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p p   二、优化原始创新环境 /p p   (三)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一是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对人和创新团队的评价,注重评价代表作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贡献,让论文回归学术,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二是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的评价制度。坚持定期评估和分类考核制度。将完成国家任务情况和创新效能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制度。三是建立促进原创的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制度。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注重评价代表性成果水平 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和应用价值。在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评价试点。 /p p   (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遵循科研活动规律,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学科布局和科研选题自主权。鼓励科学家围绕重要方向开展长期研究,不追热点,把冷板凳坐热。鼓励和支持科学家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努力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设计新方法、发现新现象。推动科教融合,围绕重大科技任务加强科研育人。 /p p   (五)改革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根据改革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的有关要求,完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在指南编制方式、有效竞争、开放性、项目评审机制、评审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方式和管理方式。充分重视科学研究过程的灵感瞬间性,对原创性课题开通项目申报、评审绿色通道,建立随时申报的机制。对于在重大原创性突破研究过程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实行滚动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港澳机构开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一步研究向港澳特区科研人员开放基金项目申请的具体方案并逐步实施。 /p p   (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力度。鼓励国际科研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p p   (七)加强学风建设。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坚持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力戒浮躁张扬之风,树立诚信、严谨的正确导向,弘扬爱国奉献、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对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责任人开展失信惩戒,加大对科研造假等学术不端的惩治力度。 /p p   三、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 /p p   (八)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原创导向。稳定支持各学科领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的支持,稳定支持一批基础数学领域科研人员围绕数学学科前沿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发展基础。坚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创,科学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并重,引导科学家将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个人兴趣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实现对科学前沿的引领和拓展,全面培育源头创新能力。坚持学科建设的主方向,推进跨学科研究,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发展方向。稳定支持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鼓励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为原创项目开辟单独渠道,采取专家或项目主任署名推荐、不设时间窗口接收申请,探索实施非常规评审和决策模式,着重关注研究的原始创新性,弱化对项目前期工作基础、可行性等要求,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实施机制。 /p p   (九)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重要原创方向。坚持全球视野,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前瞻部署。在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中突出支持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原创方向,持续支持量子科学、脑科学、纳米科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发育编程、全球变化及应对、蛋白质机器、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重点领域,针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加强应用数学和交叉研究,加强引力波、极端制造、催化科学、物态调控、地球系统科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等领域部署,抢占前沿科学研究制高点。创新“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的组织模式和机制,加强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支持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的技术原型,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的支持,推动颠覆性创新成果的产生。 /p p   (十)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p p   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p p   (十一)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真正选对人、用好人。加快培养一批在国际前沿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赋予领军人才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经费调剂权、创新团队组建权。重视培养基础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重点支持淡泊名利、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推动教育创新,改革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重视素质教育养成,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培育一批具有基础研究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引才引智,广聚天下英才。 /p p   (十二)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统筹利用现有渠道,聚焦重点研究方向,准备支持一批30—40岁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有志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瞄准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在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深海科学、纳米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和农业、能源、材料、信息、生物、医药、制造与工程等应用基础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按方向选人,按人定项目。青年科学家人选由一线科学家推荐。被推荐人根据确定的重点方向提出项目。项目负责人自主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承担单位对项目团队成员可实行年薪制等灵活分配方式。 /p p   (十三)在国家科技计划中支持青年科学家。抓住中青年时期这一实现原创性突破的峰值年龄,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培养青年人才。在重点研发计划中加大对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强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计划的支持,鼓励青年科学家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构建分阶段、全谱系、资助强度与规模合理的人才资助体系,加大力度持续支持中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加大对博士后的支持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在国内从事博士后研究。 /p p   五、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 /p p   (十四)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聚焦空间和天文、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新材料、工程技术等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充分发挥设施的集聚作用,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交叉融合,形成国际顶尖科研队伍。培育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的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p p   (十五)大力支持科研手段自主研发与创新。加大力度支持科研平台、科研手段、方法工具的创新,提升开展原创研究的能力,大力加强实验材料、数据资源、技术方法、工具软件等方面的创新。着力开展高端检测试剂、高纯试剂、高附加值专用试剂研发和科研用试剂研究,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完善科研用试剂质量体系。完善科技资源库(馆)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提升科技基础资源整理加工、保藏鉴定以及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鼓励研发国产高端设计分析工具软件,保证研发设计过程自主安全可控。在重大研发任务中加大对高端试剂、可控软件研发和基础方法创新的支持。 /p p   六、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 /p p   (十六)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作用,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提出者和组织者,牵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科技力量,发挥集群优势,开展协同攻关,承担起行业领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独立责任主体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机制。 /p p   (十七)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积累。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技问题,在特定优势领域长期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在重点学科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重要领域开展前沿探索,提出新方向,发展新领域。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力度,聚焦前沿、长期积累、突出原创。 /p p   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p p   (十八)推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鼓励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加强企业实验室与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紧密衔接和实质性合作,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提高企业研发能力。重视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建设,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论证和实施过程中,组织企业家、产业专家和科技专家共同凝练来自生产一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重大科学问题,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p p   (十九)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切实落实企业研发费用按75%比例税前加计扣除等财税优惠政策。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衔接基础研究和应用需求。做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推动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p p   八、加强管理服务 /p p   (二十)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实施。组建基础研究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研判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凝练基础研究重大需求,在推进重大工作部署中发挥战略咨询作用。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资助政策与管理机制。强化中央和地方协作联动。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作用,推动知识产权权属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p p   (二十一)加大中央财政的稳定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探索实施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共同组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新机制。 /p p   (二十二)加大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制定出台加强地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慈善捐赠等措施,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北京、上海、粤港澳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 /p p   (二十三)改进管理部门工作作风。科技管理部门要提高站位、做好统筹,坚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全面提升微观管理服务水平,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努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科研生态。 /p p br/ /p
  •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超高速离心机”项目正式启动,湘仪牵头!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我国基础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科研试剂、实验动物、科学数据等科研手段以及方法工具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围绕国家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以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为突破口,重点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工程化研制与应用开发,研制可靠、耐用、好用、用户愿意用的高端科学仪器,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该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涵盖53种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48种核心关键部件。其中,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中的“超高速离心机”项目主要是针对病毒、细胞器、核酸、蛋白质、纳米颗粒等物质的分离纯化需求,突破高速高稳定驱动系统设计、高速转头开发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超速离心机,开发相关软件,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实现在生物制药、纳米材料开发、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近日,“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超高速离心机”项目已经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仪”)牵头,联合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华捷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共九家单位。会议现场在“超高速离心机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上,项目牵头单位湘仪总经理武育荣先生向与会领导与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湘仪离心机公司的基本情况与现阶段科研成果,同时感谢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该项目的支持与帮助。武育荣先生表示:“我们研发团队将密切合作、锐意进取,以最高标准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湘仪总经理武育荣先生湖南省科技厅张登处长和项目首席责任专家韩玉刚老师也分别表达了国家对打破超高速离心机被进口品牌垄断的迫切期望和对项目研发团队寄予的厚望。湖南省科技厅张登处长(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韩玉刚老师(右)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戴宏亮教授作了项目实施方案汇报,几位项目课题骨干老师分别就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戴宏亮教授超高速离心机是十四五下“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重点专项,是国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亟待拓展的版图之一。湘仪在诞生之初就满含国家期盼,从上世纪60年代至如今,高速离心机、非典后成立疾控中心的集采离心机、太空离心机湘仪肩负重任而来,以专心专业做好离心机为己任,相信湘仪可以完成此次超高速离心机的研发挑战,为国家基础科研进步和国产仪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关于湘仪: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制造离心机及实验室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离心机已有五十多年,我国超高速冷冻离心机 (55000r/min)和高速冷冻离心机(20000r/min)都诞生于湘仪。湘仪先后通过SGS公司IS09001: 2015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013485: 2016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和国际CE产品认证。质量体系经历15年的有效运行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湘仪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先后与日本托弥 (TOMY) 公司,美国贝克曼 (BECKMAN)公司技术合作使湘仪离心机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际水平。湘仪生产的6*1000ml大容量角转子和6*2400ml超大容量水平转子2009年已通过美国权威机构的寿命测试,超过了美国标准的寿命周期,湘仪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离心机制造家。
  •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3年申报项目第二批视频答辩评审会通知
    关于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3年公开指南申报项目第二批视频答辩评审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根据“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3年公开指南申报项目第二批视频答辩评审工作安排,定于2023年12月18日—12月22日召开项目视频答辩评审会。本批次评审的项目为经过首轮评审的科学仪器和关键核心部件部分项目,以及科研试剂、实验动物及科学数据的项目。现将本批次项目评审具体安排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工作安排  1.根据本年度项目指南的技术方向设立项目评审分组,聘请同行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2.本次答辩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将结合申报单位提交的申报书、答辩PPT等材料以及申报单位的答辩情况,就项目研究内容、目标设置及技术路线、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研发团队及工作基础、预期成果与风险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评审。  3.本次答辩采取视频评审方式进行。各项目负责人分别在项目申报单位所在省(区、市)或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以下简称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和部分推荐单位设置的视频评审答辩会议室参加答辩。各申报项目具体答辩时间和答辩会议室地点通过邮件通知项目负责人和联系人,请查收后务必回复“项目编号+确认”。  4.评审专家在视频答辩评审会前至少5天可在线预览项目申报书,评审专家所提问题将在答辩评审会前2天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匿名反馈至申报人(如系统无反馈,说明专家未提前提问)。  二、评审组织工作要求  1.项目负责人须亲自答辩。每个项目参加答辩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3人,且不得旁听其他项目 若项目申报负责人不能参加答辩,可委托项目组成员代替,请出具项目申报单位证明并盖章,于答辩前2天将扫描件发送至:tiaojian@acca21.org.cn 。  2.严格按照项目评审安排的时间顺序进行答辩。建议每个项目的答辩人员提前到达指定答辩点 答辩人员未能按时参加答辩的,视为自动放弃评审。  3.项目答辩时间控制在45分钟,其中,项目申报人汇报15分钟,质询问答30分钟(青年项目汇报10分钟,质询问答20分钟)。请答辩人严格遵守答辩时间,简明扼要回答评审专家提问。若超时,将自动切入下一个项目答辩。  4.项目申报负责人应提前与所在答辩点的视频评审业务联系人联系,落实答辩事宜,相关联系方式见附件。所有答辩项目需提供汇报材料的PPT文件(建议16:9)。请各项目负责人提前联系答辩地点,PPT文件电子版拷贝事宜也请联系所在答辩点的视频评审业务联系人(文件名以项目申报负责人姓名+项目编号方式命名)。  5.评审遵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项目申请方不得有影响专家评审公正性的违规违纪行为,如经查实确有此行为,将取消项目申报资格。  联系电话:010-58884882 联系邮箱:tiaojian@acca21.org.cn  特此通知。  附件:地方科技主管部门视频评审联络信息表.pdf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2023年12月4日
  •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3年度指南4个项目开始填报正式申报书!
    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工作要求,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工作,已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反馈了形式审查结果,依规确定了第三批进入正式申报环节的4个项目(8.4指南方向),请项目及时按要求填报项目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正式申报书填报具体要求如下:1.模板下载:请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service.most.gov.cn)相关专栏下载项目申报书模板,并按照模板准备材料。2.填报方式:正式申报书需通过信息系统网上填报提交,请留意信息系统状态变化提示,及时开展网上填报工作。如信息系统填报模块有与申报书模板不符的情况,以信息系统填报模块要求为准。3.正式申报与预申报的衔接要求:(1)以下内容不允许修改: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承担单位、推荐单位;所属专项和申报的指南方向;项目下设课题数。(2)预算编制应结合项目申报单位及参与单位现有基础及支撑条件,根据项目(课题)任务目标的实际需要,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制。(3)与预申报书相比发生调整的内容须遵循以下要求:考核指标不能降低,需要细化;主要研究内容不能减少和大幅调整,需要细化,如需增加研究内容,应提交说明作为附件;承诺配套条件不能降低;项目(课题)名称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项目可根据实际需求补充参加单位,但不能突破指南规定的上限,且需补充新的联合申报协议。4.人员补充:“研究团队”部分,应在已有项目(课题/任务)负责人基础上补充其他参加人员,补充的人员须满足申报限项要求。5.受理及网络填报时间为:2023年10月26日15:00至2023年11月24日16:00;系统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6.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82。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2023年10月26日
  • 二维拓扑材料内发现新奇电子效应,为研发新型量子材料奠定基础
    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证明了在二维材料中存在一种奇异的电子态——费米弧,这为新型量子材料及其在新一代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中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基础。  研究人员解释说,他们检测到的费米弧是费米面的一种特殊形式。费米面在凝聚态物理中用于描述金属内电子的动量分布。通常这些费米曲面代表闭合曲面,而费米弧等例外情况非常罕见,通常与超导性、负磁电阻以及异常量子传输效应等奇异性质有关。  科学家们目前面临的技术挑战是“按需”控制材料的物理特性,但这种实验测试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大块材料,针对纤薄的拓扑二维(2D)材料开展相关研究是凝聚态科学领域的重大挑战。  由于电子和晶体结构的相互作用,拓扑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而且免受干扰的影响。另一方面,二维材料是仅由一层原子或分子组成的材料,其中大名鼎鼎的二维材料是石墨烯,其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由于其拥有不同寻常的特性,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对其开展深入研究。  最新研究使用的材料是二维铁原子层。与石墨烯相比,这些二维混合磁体也有其独特的特性,如它可以为设备内的手性异常找到潜在的用武之地;也有望为强关联拓扑材料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研究人员在位于意大利的Elettra同步辐射实验室进行了实验,发现了材料内新奇的电子效应——费米弧。这一发现表明,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外部磁场对低维系统中的拓扑状态进行量子控制,未来可以利用外部磁场让二维材料在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领域“大显身手”。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三方测试、可靠性与技术就绪度公益培训通知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三方测试、可靠性总体解决方案与技术就绪度公益培训举办城市:北京、上海、武汉主办方: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方:上海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仪器信息网、仪器学习网、我要测课程简介为帮助国内仪器装备研发企业和承担“十四五”重大科学仪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单位规范的做好可靠性与技术就绪度工作,提升企业技术队伍可靠性工程技术能力和国产仪器装备的可靠性水平,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及北京分公司、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科鉴检测”)携手上海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计划于2023年5月举办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三方测试、可靠性与技术就绪度总体解决方案公益培训(共3场)。可靠性与检测试验是重大科学仪器重点研发计划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仪器装备产品可靠性水平的重要手段,可靠性工程能力有待提升是仪器行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缺失环节。尽早根据自身需求或国家研制任务要求建立可靠性目标和要求、梳理可靠性与检测试验工作要求,能够更有效和针对性地引导项目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开展可靠性工作。确保其在重大节点前完成相关可靠性与检测试验工作并使研发实现的结果得到确认,保障项目顺利完成检查和验收,保障研发出的仪器装备产品稳定可靠、皮实耐用。此次培训将围绕仪器专项项目申报任务书指标与预算设置、仪器可靠性快速提升方案与案例分享、仪器专项技术就绪度评价方法与案例分享、仪器专项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总体解决方案等4大主题进行详细讲解和经验交流。课程详情01培训对象特邀请国内从事仪器设备研发与生产的高校/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仪器设备研发与生产的管理工作者、技术骨干和牵头/承担/参与单位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项目骨干参加。02培训时间和地点第一场时间:2023年05月11日(星期四)。地点:北京,过程大厦B座1508报告厅(北京市中关村北二街1号)。第二场时间:2023年05月18日(星期四)。地点:上海,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546号8号楼)。第三场时间:2023年05月24日(星期三)。地点:武汉,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大道与佳园路交叉口南50米)。03培训内容仪器专项项目申报任务书指标与预算设置(1.5h)结合“十四五”仪器专项项目申报书中对仪器工程化和产业化阶段的可靠性工作要求,指导项目申报单位科学合理的设置仪器的可靠性、第三方测试和技术就绪度等指标。同时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讲解项目预算的设置细节和案例。2仪器专项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总体解决方案与大纲制定(1.5h)“十四五”仪器专项对第三方异地测试的要求解读;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工作方案制定方法介绍及案例讲解;第三方测试工作方法介绍;功能性能测试、环境试验、可靠性指标考核、异地测试大纲与报告编写要点介绍;可靠性测试与试验准备与组织实施注意事项、可靠性指标考核实施要点介绍;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注意事项交流。3仪器可靠性快速提升方案与案例分享(1.5h) 针对仪器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迫切需求,重点讲解试验对象如何选取、典型环境应力下的可靠性测试与试验方法建立、如何通过查找可靠性缺陷并实施快速和高效集中改进并回归验证。通过提高产品的耐环境能力、技术成熟度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怎样确保整机电源特性、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的符合性和在强综合环境应力条件下可靠、稳定运行。仪器专项技术就绪度评价方法与案例分享(1.5h)技术就绪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可较好地解决我国当前的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的难题。通过对《技术就绪度自评估指南》的讲解更好地指导各课题承担单位完成技术就绪度自评估工作。结合案例分享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与分析流程。讲师介绍01高军科鉴检测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质量与可靠性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先后组织和主持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总装和科工局技术基础、广东省市区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可靠性专著3本;主要发起和制定国家标准7项,作为主要指定人完成团体标准制定13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1项。带领团队已为国内上百家仪器装备企业提供了产品可靠性解决方案,为二十多家仪器企业提供了新研样机可靠性提升与整改服务,为多家单位解决了高可靠与高寿命快速评价的工程难题。02叶涛北京科鉴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出版了相关的可靠性技术专著,拥有国防专利、发明专利多项。曾在装备研制单位从事仪器研究与开发工作16年,后率领科鉴检测北京团队为华北、东北、西北等30多家仪器开发团队与企业提供了科研可靠性与第三方测试服务,获得客户一致技术好评。在国家某重大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等科研项目服务了20多个技术团队开展可靠性工作,并取得相关专家组高度认可。03文武科鉴检测常务副总经理,硕士学位。拥有可靠性领域专著、授权发明专利、仪器仪表可靠性领域论文等多类型自主知识产权。率领科鉴检测广东团队实施策划10余项质谱仪器、成像分析仪器、放射治疗装备等科学仪器装备主题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实施管理和验收服务工作;在20余项国家、省等科研项目中为多个客户团队提供可靠性技术服务并获得客户广泛好评,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解决方案能力以及丰富的科研、项目实施和管理经验。04方子敏科鉴检测技术中心主任,硕士学位。曾在装备研制单位从事了5年装备可靠性工作,后率领科鉴检测技术团队开展可靠性提升项目的实施,先后为国内10多家企业制定了科学仪器等可靠性快速提升方案,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项目,快速充分暴露了客户研发仪器的缺陷和故障,并帮助解决了大量暴露出来的问题。至今已有9年可靠性工程技术管理经验,对产品可靠性提升工程、可靠性评估、可靠性设计分析、加速试验方法、可靠性强化试验实施等可靠性相关领域研究与实施有深入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04日程安排本场培训免收学员任何费用,提供培训教材,中午提供工作餐,差旅和住宿费用自理。培训报名与联系1.请于2023年05月10日(北京场)、2023年5月16日(上海场)、2023年5月22日(武汉场)前将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报名;2.咨询方式:梁芳廉18858386897(微信同号),kj-ky@svtest.cn。3.请在报名表中注明参加三场培训中的哪场或全部,由于培训场地限制,请大家务必报名通过再参加培训,确保有座位。科鉴检测简介科鉴检测是一家致力于提升国产仪器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卓越的研发能力及多项可靠性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拥有国家认定和认可的CNAS、DILAC、CMA、军工三证第三方检测资质,具备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软件测评试验能力。具有突出的为企业提供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和打包服务的能力,主要为客户提供可靠性科研协作、技术服务、检测试验和培训教育等服务。在十三五期间,科鉴检测先后参与科技部10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的可靠性研究工作,其中科学仪器项目3项、医疗仪器项目6项、质量技术基础(NQI)专项1项、科技冬奥专项1项、广东省仪器和诊疗重大专项3项。先后为国内80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供研制过程第三方测试、可靠性设计与验证、加速试验与使用期限评价、技术就绪度自评估等服务。科鉴检测已成为国内仪器和医疗可靠性工作团队规模大、服务专业、客户群体广的服务提供商,促进了我国仪器和医疗领域可靠性技术、使用期限评价、技术就绪度在行业中的推广应用。科鉴检测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可靠性工程经验,可提供一站式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技术服务,围绕可靠性专业可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科研项目合作、项目验收测试、产品功能性能测试、安规与电磁兼容测试、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维修性与测试性评价、国产化评估、技术就绪度评价、可靠性设计分析(分配/预计/FMECA/FTA/热仿真等)、产品可靠性快速提升、现场质量管理提升、企业可靠性能力和体系建设等服务。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三方测试、可靠性与技术就绪度公益培训通知
    科鉴检测训练营第2期“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三方测试、可靠性总体解决方案与技术就绪度公益培训北京、上海、武汉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仪器信息网、仪器学习网、我要测课程简介为帮助国内仪器装备研发企业和承担“十四五”重大科学仪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单位规范的做好可靠性与技术就绪度工作,提升企业技术队伍可靠性工程技术能力和国产仪器装备的可靠性水平,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及北京分公司、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科鉴检测”)携手上海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计划于2023年5月举办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三方测试、可靠性与技术就绪度总体解决方案公益培训(共3场)。可靠性与检测试验是重大科学仪器重点研发计划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仪器装备产品可靠性水平的重要手段,可靠性工程能力有待提升是仪器行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缺失环节。尽早根据自身需求或国家研制任务要求建立可靠性目标和要求、梳理可靠性与检测试验工作要求,能够更有效和针对性地引导项目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开展可靠性工作。确保其在重大节点前完成相关可靠性与检测试验工作并使研发实现的结果得到确认,保障项目顺利完成检查和验收,保障研发出的仪器装备产品稳定可靠、皮实耐用。此次培训将围绕仪器专项项目申报任务书指标与预算设置、仪器可靠性快速提升方案与案例分享、仪器专项技术就绪度评价方法与案例分享、仪器专项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总体解决方案等4大主题进行详细讲解和经验交流。课程详情01培训对象特邀请国内从事仪器设备研发与生产的高校/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仪器设备研发与生产的管理工作者、技术骨干和牵头/承担/参与单位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项目骨干参加。02培训时间和地点第一场时间:2023年05月11日(星期四)。地点:北京,过程大厦B座1508报告厅(北京市中关村北二街1号)。第二场时间:2023年05月18日(星期四)。地点:上海,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546号8号楼)。第三场时间:2023年05月24日(星期三)。地点:武汉,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大道与佳园路交叉口南50米)。03培训内容1仪器专项项目申报任务书指标与预算设置(1.5h)结合“十四五”仪器专项项目申报书中对仪器工程化和产业化阶段的可靠性工作要求,指导项目申报单位科学合理的设置仪器的可靠性、第三方测试和技术就绪度等指标。同时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讲解项目预算的设置细节和案例。2仪器专项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总体解决方案与大纲制定(1.5h)“十四五”仪器专项对第三方异地测试的要求解读;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工作方案制定方法介绍及案例讲解;第三方测试工作方法介绍;功能性能测试、环境试验、可靠性指标考核、异地测试大纲与报告编写要点介绍;可靠性测试与试验准备与组织实施注意事项、可靠性指标考核实施要点介绍;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注意事项交流。3仪器可靠性快速提升方案与案例分享(1.5h) 针对仪器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迫切需求,重点讲解试验对象如何选取、典型环境应力下的可靠性测试与试验方法建立、如何通过查找可靠性缺陷并实施快速和高效集中改进并回归验证。通过提高产品的耐环境能力、技术成熟度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怎样确保整机电源特性、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的符合性和在强综合环境应力条件下可靠、稳定运行。4仪器专项技术就绪度评价方法与案例分享(1.5h)技术就绪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可较好地解决我国当前的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的难题。通过对《技术就绪度自评估指南》的讲解更好地指导各课题承担单位完成技术就绪度自评估工作。结合案例分享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与分析流程。讲师介绍01高军科鉴检测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质量与可靠性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先后组织和主持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总装和科工局技术基础、广东省市区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可靠性专著3本;主要发起和制定国家标准7项,作为主要指定人完成团体标准制定13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1项。带领团队已为国内上百家仪器装备企业提供了产品可靠性解决方案,为二十多家仪器企业提供了新研样机可靠性提升与整改服务,为多家单位解决了高可靠与高寿命快速评价的工程难题。02叶涛北京科鉴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出版了相关的可靠性技术专著,拥有国防专利、发明专利多项。曾在装备研制单位从事仪器研究与开发工作16年,后率领科鉴检测北京团队为华北、东北、西北等30多家仪器开发团队与企业提供了科研可靠性与第三方测试服务,获得客户一致技术好评。在国家某重大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等科研项目服务了20多个技术团队开展可靠性工作,并取得相关专家组高度认可。03文武科鉴检测常务副总经理,硕士学位。拥有可靠性领域专著、授权发明专利、仪器仪表可靠性领域论文等多类型自主知识产权。率领科鉴检测广东团队实施策划10余项质谱仪器、成像分析仪器、放射治疗装备等科学仪器装备主题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实施管理和验收服务工作;在20余项国家、省等科研项目中为多个客户团队提供可靠性技术服务并获得客户广泛好评,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解决方案能力以及丰富的科研、项目实施和管理经验。04方子敏科鉴检测技术中心主任,硕士学位。曾在装备研制单位从事了5年装备可靠性工作,后率领科鉴检测技术团队开展可靠性提升项目的实施,先后为国内10多家企业制定了科学仪器等可靠性快速提升方案,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项目,快速充分暴露了客户研发仪器的缺陷和故障,并帮助解决了大量暴露出来的问题。至今已有9年可靠性工程技术管理经验,对产品可靠性提升工程、可靠性评估、可靠性设计分析、加速试验方法、可靠性强化试验实施等可靠性相关领域研究与实施有深入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04日程安排时间内容授课老师5月11日08:45-10:15仪器专项项目申报任务书指标与预算设置文 武5月18日5月24日5月11日10:30-12:00仪器专项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总体解决方案及大纲制定高 军5月18日5月24日5月11日13:30-15:00仪器可靠性快速提升方案与案例分享方子敏5月18日5月24日5月11日15:15-16:45仪器专项技术就绪度评价方法与案例分享叶 涛5月18日5月24日本场培训免收学员任何费用,提供培训教材,中午提供工作餐,差旅和住宿费用自理。培训报名与联系1.请于2023年05月10日(北京场)、2023年5月16日(上海场)、2023年5月22日(武汉场)前将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报名;2.咨询方式:梁芳廉18858386897(微信同号),kj-ky@svtest.cn。3.请在报名表中注明参加三场培训中的哪场或全部,由于培训场地限制,请大家务必报名通过再参加培训,确保有座位。科鉴检测简介科鉴检测是一家致力于提升国产仪器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卓越的研发能力及多项可靠性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拥有国家认定和认可的CNAS、DILAC、CMA、军工三证第三方检测资质,具备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软件测评试验能力。具有突出的为企业提供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和打包服务的能力,主要为客户提供可靠性科研协作、技术服务、检测试验和培训教育等服务。在十三五期间,科鉴检测先后参与科技部10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的可靠性研究工作,其中科学仪器项目3项、医疗仪器项目6项、质量技术基础(NQI)专项1项、科技冬奥专项1项、广东省仪器和诊疗重大专项3项。先后为国内80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供研制过程第三方测试、可靠性设计与验证、加速试验与使用期限评价、技术就绪度自评估等服务。科鉴检测已成为国内仪器和医疗可靠性工作团队规模大、服务专业、客户群体广的服务提供商,促进了我国仪器和医疗领域可靠性技术、使用期限评价、技术就绪度在行业中的推广应用。科鉴检测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可靠性工程经验,可提供一站式第三方测试与可靠性技术服务,围绕可靠性专业可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科研项目合作、项目验收测试、产品功能性能测试、安规与电磁兼容测试、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维修性与测试性评价、国产化评估、技术就绪度评价、可靠性设计分析(分配/预计/FMECA/FTA/热仿真等)、产品可靠性快速提升、现场质量管理提升、企业可靠性能力和体系建设等服务。
  • 重点资助磁共振成像\分子互作仪等仪器研发|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仪器信息网讯 近期,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印发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分为重点项目(A类)和重点项目(B类),两类项目均由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项目承担单位按1:1共同出资资助。其中A类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40万元/项。(指南代码:1010601),B类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80万元/项。(指南代码:1010602)原创性仪器设备和核心部件研制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仪;分子互作检测分析设备;合金液现场检测分析仪等重点项目(B类)面向科学前沿和河北省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仪器设备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河北省的原始创新能力,鼓励与京津高校合作开展研究。重点项目(B类)由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项目承担单位按1:1共同出资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80万元/项。重点项目(B类)本年度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1.先进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申报代码1选择E08或F04的下属代码)围绕机器人、医疗器械研发的迫切需求,突破当前穿刺和介入机器人术程覆盖率低下、主从手术临场感不足等共性关键问题,研发面向意识障碍促醒的智能脊髓电极植入机器人;攻克磁共振成像磁体小型化、口腔成像适应性等问题,研制移动式磁共振口腔成像仪器。2.材料性能测试仪器研制与应用(申报代码1选择F03或H18的下属代码)针对我省新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突破散粒体宏微观性能参数的多维度跨尺度一体化测试难题,研制复杂环境下散粒体性能测试装置;针对晶圆薄膜应力测试装置核心部件(调校器)国产化难题,研究晶圆薄膜几何参数与应力的转化机制,研制晶圆薄膜应力调校器,实现晶圆薄膜应力高精度、多参数、实时测试。3.典型场景检测仪器研制与应用(申报代码1选择F03、F05或E05的下属代码)面向我省能源安全高效开发、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医疗高精度检测需求,针对极端环境下典型装备生产和运维中质量评估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出多源信息融合的健康监/检测方法,研制典型装备智能监/检测样机,实现典型装备形变、缺陷、损伤等特征的高精度监/检测和评价;针对热镀合金液快速测量和精准控制的需求,开发合金液成分智能检测技术,研发高温熔融状态合金液现场检测分析仪,实现合金液液元素含量的实时检测。4.智能生化检测仪器研制与应用(申报代码1选择F01或C05的下属代码)面向我省医疗健康领域的高效稳定运行需求,针对重点人群生命体征实时监测需求,提出适用于多场景的心电、肌电等关键生命体征信号高精度监测方法,研发多源信息融合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智能监测设备;针对新药研发核心工具需求,研发检测灵敏度高、易用性好、耗材及维护费用合理的分子互作检测分析设备。申报条件及限项规定: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项目的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2.鼓励中青年科学家申报,申请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7周岁,即196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至少4篇研究方向与所申报重点项目(B类)研究方向一致的SCI(EI)期刊检索论文,其中至少含有2篇二区(中科院期刊分区)及以上论文;或获得相同研究方向授权发明专利2项(提供转让或授权应用证明)。4.所申报项目应当与团队一直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一致。5.团队研究骨干3~5名作为项目参与者(在读研究生或在站博士后不能作为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研究骨干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和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均不得低于50%,且应包含一定比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研究团队应当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团队。6.如项目申请人(第一名)不满足申报要求,但是其确实在本研究领域做出了公认的突出贡献,且具备独立开展基础研究的能力,由两名同行专家(正高级职称)和所在依托单位(承担单位)出具推荐函亦可申报。7.申报重点项目(B类)须出具依托单位(承担单位)推荐申报函,无推荐申报函视为初审不通过。8.推荐重点项目(B类)的依托单位(承担单位)须出具共同资助承诺书,不提供承诺书的依托单位(承担单位)推荐的项目不予受理。9.申报重点项目(B类)的参与人在研项目与本年度申报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项。2023年12月执行期到期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不计入在研项目总数,延期项目除外。10.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燕赵青年科学家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的,不得申报该类项目。11.正在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负责人和研究骨干,不得申报和参与该类项目。12.作为项目负责人同年申报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燕赵青年科学家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合计限1项。附通知全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省科技厅研究编制了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电子版请在省科技厅网站kjt.hebei.gov.cn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推荐项目。申报及推荐审核项目须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网站”—“科技管理”—“科技计划”—“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综合服务平台”在线操作。在项目申报前,请务必认真阅读申报流程。申报项目采用“无纸化”方式,只需在线提交、审核电子申报书及其附件材料,无需在申报阶段报送纸质材料。  申请人网络受理时间:2024年2月27日至3月7日17:00  申报单位审核截止时间:2024年3月11日17:00  依托单位审核截止时间:2024年3月14日17:00  业务咨询电话: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0311-66505379 85815545 85817132  项目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支持:0311-66568698 82620020  监督电话:0311-86252318   附件: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2月7日    附件   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基础研究工作部署,坚持“四个面向”,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统筹推进,瞄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基础研发需求,以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线,凝聚创新合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团队,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源头支撑。  二、申报基本条件  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参与人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或承担单位,省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申报项目。  2.项目申报单位成立时间应为2023年3月7日前,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行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作为项目申报单位和合作单位。若申报单位因机构改革、中央企业和科研院所落户河北等原因,不满足成立时间要求的,申报单位在确保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下提出申请,经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确认后,准许其申报项目。  3.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应当具有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或者应用基础研究的经历。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项目负责人,须通过其所在职的依托单位申请基金资助项目。未入职的在站博士后项目负责人,应由依托单位提供书面承诺保证研究时间。  4.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行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人员不得作为项目组成员申报项目。  5.申报单位、合作单位和项目组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失信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6.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须对项目申报书(含附件材料)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科研诚信要求贯穿项目申报及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在任何阶段,凡发现或通过举报发现问题,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7.相同或类似研究内容的项目已经申报或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计划资助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本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任何一类项目。  三、申报方式及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项目采用“无纸化”方式,只需在线提交、审核电子申报书及其附件材料,无需在申报阶段报送纸质申报材料。项目申请人和申报单位应通过“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综合服务平台”在线填报和审核电子申报书,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见附件1。  项目申请人应按照“各类别项目具体申报要求”上传符合申报条件要求的电子附件材料,电子附件材料是形式审查的依据,形式审查标准见附件2。  1.各类别项目均须上传符合相关申报要求的成果附件和其他附件等材料。  2.检索过的期刊论文应上传收录检索证明扫描件和论文首页;未检索过的中文期刊论文应上传期刊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已正式刊发,但当年不能检索的或未被收录的国外期刊论文应上传论文全文。  3.授权发明专利和科技奖励应上传证书扫描件。  4.上传的论文或专利应是申请人(第一名)2019年(含)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获得授权,内容与此次申报项目研究方向相关,且能代表本人的前期研究基础。一篇论文只能用于一个申报项目。在国外期刊公开发表的非SCI或EI收录论文,视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被SCI或EI收录的期刊论文,可视同两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收录检索证明应为具有开具SCI、EI收录检索证明资质机构在2022年1月1日(含)以后开具。  5.上传的科技奖励应是2019年(含)以来获得;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应是项目执行期在2019年及其以后。  6.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应上传项目计划(任务)书首页或项目批准通知。  7.申报面上项目的申请人如已获得3次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还须上传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通知》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计划书首页。  8.申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的申请人还须上传博士学位证扫描件、录取材料或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回国行程票据等能证明申请人身份、经历及期限的相关附件,引进的其他省市的人才由主管单位提供到河北工作时间的证明等。  9.各类别项目在此基础上对申报条件的具体要求,详见相关项目申报指南。  四、绩效目标要求  应依照申报书中“预期成果”,填写项目绩效评价考核目标及指标。考核目标需结合研究工作的成果形式及知识产权、应用前景等定性填写项目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考核指标需参考项目绩效评价考核指标目录进行定量填写,指标选取应侧重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成果转化效益、获得科技奖励、人才培养等。其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燕赵青年科学家项目、重点项目须开展与项目相关的科普工作,填写相应指标。绩效目标的填写应科学合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五、其他要求  1.参与人员不是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参与人所在单位即为合作单位,合作单位数量最多2个。拟外拨资金的合作研究,应当签订合作研究协议(或合同),留在申报单位存档备查,无须提交。  2.申请人应根据申报项目的主体研究内容正确选择学科代码。研究内容与学科代码不符的申报项目,经审查确认后视为初审不通过。  3.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燕赵青年科学家项目的经费使用,实行试点“包干制”,项目申请人无须填写经费预算。  4.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结项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实行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等。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鼓励在项目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中合理填写论文数量。  5.申请书正文须按照模板中提纲撰写,不允许删除或改动提纲标题。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三年。  6.由于医学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项目申报及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针对相关医学伦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生物安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研究等问题的规定和要求,在申报书中提供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纸质证明。  7.《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中文核心期刊名录(2020)和具有开具SCI、EI收录检索证明资质机构名单及收录检索证明格式要求,应从“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综合服务平台”—“下载专区”栏下载查看。论文形式审查将以上述目录和名单为准,未按要求提交论文和收录证明的,经审核确认后视为初审不通过。  8.申报书须由申请人本人填写,并对所提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申报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推荐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9.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中,存在科研失信行为的,省科技厅将对失信行为进行记录,并将失信主体列入科研失信黑名单。  10.通过评审立项的项目,如发现科研诚信问题,取消项目立项资格,撤销或终止项目,并追回科研项目经费。   附件:  1.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线申报流程.doc  2.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形式审查标准.doc  3.面上项目申报指南.doc  4.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doc  5.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doc  6.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doc  7.燕赵青年科学家项目申报指南.doc  8.重点项目申报指南.doc
  •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基础研究
    美 国   原子物理研究取得进展,暗物质研究更加接近突破,天文研究活跃。   丁肇中团队观察到宇宙射线流中正电子存在的比率符合关于暗物质存在理论的预测,向最终找到暗物质存在的可靠证据又迈进了一步。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及美国明尼苏达地底实验室报告了锁定暗物质的初步线索。计算结果表明其是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的可能性为99.81%,也就是确定性为3西格玛水平。   美国桑福德地下研究中心的大型地下氙探测器(LUX)实验发布实验报告,宣布排除了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s)作为暗物质候选者。   美研究人员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数据寻找到88亿个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到2倍、背景辐射量是地球1到4倍的行星,另一项研究统计银河系中围绕各自红矮星运行的行星为600亿颗。这些星体在其不同阶段可能适合生命存在。   美国和瑞士的独立研究都报告了一颗有着极短轨道周期、围绕天鹅座Kepler-78运行的行星,其大小、质量和组成成分和地球高度相似。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迄今最宜居和最接近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分别为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测算显示它们温度适宜,表面覆盖着海洋。   美加天文学家借助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环绕太阳系外恒星HR8799运行的一颗行星的大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一氧化碳,但没有甲烷。   研究表明,元素钼的一种氧化矿物对生命的起源至关重要,而已知这种氧化物只存在于火星。   美国研究人员在银河系中心黑洞边缘处首次观测到恒星形成的图像。美国一研究小组探明了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大质量恒星间相互作导致黑洞吸积率低的机制。   研究人员在恒星团中首次发现了&ldquo 凌日&rdquo 行星,确认木星土星内漂浮有大量钻石矿物,提出了月表特殊矿物来自陨星撞击残余的理论。一项联合研究首次确定了一颗系外行星的真实颜色。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们证明能够使用一个铯原子的高频物质波测量时间及确定物质性质。   英 国   英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新的宇宙膨胀理论诞生,基础物理研究和天文学出现新成果。   英国科学家彼得· 希格斯因其在量子理论方面的发现与比利时共同学者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丁堡大学两位科学家提出了新的宇宙膨胀理论,对宇宙大爆炸遗留下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波动现象提出新解释,指出宇宙在空间上应该呈现马鞍一样弯曲的形状。   由美英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成功地造出了一种桌面级别、能喷出短促正电子脉冲的反物质实验装置,可被用来模拟黑洞或脉冲星释放的辐射。   圣安德鲁斯大学科学家使用&ldquo 牵引光束&rdquo 技术,首次在不调节光线焦点的前提下实现微观层面上牵引目标物体,将聚苯乙烯微粒移向了牵引光束。   英美科学家利用氡-220和镭-224的短光束,首次观察到了部分原子核能分布为不对称的梨形。   英国科学家发现,当冰体彗星与岩石行星相撞,或岩石陨星与包裹着冰层的行星相撞时,会产生氨基酸。   科学家从距离地面约27公里的大气层中发现了单细胞硅藻的残存片段,有观点认为这是地外生命来到地球的首个证据。   英国天文学家从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星体碎片中发现了氧、镁、硅、铁等元素的痕迹,显示这些碎片可能是一颗含有大量水分的行星留下的残骸。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测量量子比特状态之后原则上部分恢复测量之前状态的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量子计算系统最大挑战之一的量子退相干现象。   俄罗斯   科学院大规模改组,基础科研投入加大。   2013年俄罗斯科学院经历了大规模改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批准了《关于俄罗斯科学院、改组国有科学院及对部分联邦法律进行修订》的联邦法,同时还签批了《关于联邦科研机构管理署》总统令,成立直属于俄联邦政府的权力执行机构,负责俄罗斯科学院各研究所人员和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俄罗斯对科研部门的财政支持也在加大。普京在年底表示:&ldquo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科学工作所有方面同样成功运作,特别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因此必须明确首要方向,国家资金的主要部分将集中在这些首要方向上。&rdquo 并表示未来3年将通过俄罗斯科学基金投入近480亿卢布发展基础科学研究。   德 国   德国在原子物理、微磁体研究方面获得突破,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数据存储方面,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发现Skyrmionen自漩磁区可以在磁单极子的帮助下被删除。而汉堡大学则成功透过自旋极化电流来产生及消灭单一skyrmion,实现了在有无skyrmion的状态之间切换。此外,汉堡大学还通过特定的原子操作构建出只有5个铁原子的世界最小磁铁,并展示其磁化方向的长期稳定性。   哥廷根大学等开发了一种可以存储和读取超短电脉冲的只有几纳米厚的薄层系统,使用短激光脉冲冲击薄层材料,实现自旋电流的流动、定位和存储。   于利希研究中心等成功绘制了迄今为止最精细的人类大脑三维数据模型(BigBrain)。这个模型分辨率为20微米,由1万亿字节的数据整合而成。   比勒费尔德大学制造出有学习能力的纳米忆阻器元件用于人工智能模拟,大小只有人类头发直径的600分之一。而伯恩斯坦计算神经科学中心则研发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视觉神经元处理图像的行为模式。   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记录下了电子在原子云中留下的痕迹。一个研究小组拍摄到了一个离子型分子晶体在激光照射后由电绝缘体变为导体的全过程。   慕尼黑工业大学全新发现并表征了一类纳米尺度上的摩擦,称之为&ldquo 解吸粘结&rdquo ,阐述了摩擦表面的化学属性和溶液性质对摩擦的影响。基尔大学发现了不相溶的液体之间有一个厚度小于1纳米的有序晶体层。慕尼黑大学发现PGRL1在光合作用的循环电子传递调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学者首次重构了埃姆间冰期时段的杂乱冰层,分析出了埃姆间冰期时期格陵兰岛的温度和结冰情况。   研究人员利用一块在西班牙发现的距今大约40万年的古人类腿骨成功破译出迄今最古老人类家族DNA。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们使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进行的质子&mdash 铅离子对撞实验产生出了有史以来最小的人造液滴&mdash &mdash 仅为3个到5个质子大小。目前认为,这种液滴与紧随宇宙大爆炸之后出现的物质&mdash &mdash 夸克&mdash 胶子等离子体的原生状态非常相似。   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学家们11月发表论文称,他们完成了迄今最宏观的波粒二象性观察实验,观测了一个巨大的卟啉核全氟烷基链树样分子的波动性,分子中包含超过800个原子。   法 国   法国学术界通过密切的合作开展研究工作,在地球物理、量子物理等领域接连取得成果。   李宏策 (本报驻法国记者)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统一协调科研院所、大学与企业的基础研究工作。该中心与法国地质矿业研究局(BRGM)在共同研究领域制定确立了10个优先合作项目,以加强地质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法国研究人员将几微米大小的铁粒置于两块金刚石的尖端,借助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研究所的高速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出超高压下铁的熔点,并估算出地核内部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   法国科学家首次完成了两个原子之间的范德华力的直接测量。研究中实现了对具有高激发态电子的原子的精确控制,从而直接测得了范德华力。这一成果为量子信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开辟了道路。   加拿大   境内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开工,首次探测到宇宙大爆炸中辐射出的光发生的扭曲。   加拿大30年来第一座最大研究用射电望远镜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彭蒂克顿开始兴建,该项目计划绘制70亿到110亿光年、迄今最深远的3维宇宙空间图。   一个由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为陷落反氢原子制冷的新方法,能使反氢原子温度比现在所能达到的温度低25倍,可能大大推动反物质实验研究。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牵头的一个国际天文小组成功探测到了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光在旅途中发生的扭曲。   加拿大滑铁卢市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推测,当一颗四维恒星塌缩为一个黑洞时,其喷射的残骸形成了我们的宇宙&mdash &mdash 这一假设或许有助于解释宇宙为何从所有方向看起来都是如此一致。   日 本  发现&ldquo 水滑石&rdquo 可以吸取、吐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析出地球会从两极向宇宙发射波长为千米级的电波。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活动规律开发出一种新型&ldquo 光镊子&rdquo ,用这种镊子可以自由的捕捉到比细胞还要小的高分子粒子。该研究有利于化学合成以及生物DNA的深入研究。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开发出可设置在11000米深的深海海底的&ldquo 超深海型&rdquo 海底地震仪。该地震仪采用球形设计,解决了深海中使用的耐压性问题。目前该仪器已经在宫城县附近的日本海沟海域成功进行了测试。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被称为&ldquo 水滑石&rdquo 的粘土矿物具有可以吸取、吐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所谓&ldquo 呼吸&rdquo 特性。该研究对于全球规模的碳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产生南极底层水的新区域。南极底层水是南极海水深3000米之下低温高密度的底层流动水体,也是推动全球规模的深海海流大循环的主要力量。以往人们已经发现了三处产生南极底层水的区域。此次发现对海洋环境、海底地形塑造、矿产资源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中国、英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全遗传信息发现,在进化中,与蜥蜴类和蛇类相比,龟类动物与鳄鱼和恐龙具有更近的起源。   日本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等的研究人员通过长期分析日本地球磁场观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发现地球会从两极向宇宙空间连续发射波长为千米级的电波,该电波的频率还会随地球的自转发生变化。   日本东北大学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从格陵兰西南部的一块已经有38亿年历史的岩石中,发现了生活在当时海洋中的微生物的痕迹,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的痕迹。   韩 国   加速器项目取得进展,高技术项目获得了一批成果。   2013年韩国浦项加速器研究所正式启动第四代放射光加速器(PAL-XFEL)项目。开工建造的第四代放射光加速器使用0.1纳米(百亿分之一米)波长的X光,能量达到10GeV。   2013年,韩国政府提出让防卫事业与创造经济相结合的口号,加大在国防产业上的基础研发投入,并不断实现突破。   3月,韩国防卫事业厅宣布韩国型机动直升机正式研发成功。该国家科研项目,共耗资1.3万亿韩元(约合72亿元人民币)。机载设备包括三维电子地图和4轴自动飞行操作装置。   7月,韩国现代重工宣布通过多家机构的共同研究成功为新一代船舶用上数字雷达。分辨率比同类产品高2倍,恶劣条件下可探知10公里之外大约70厘米大小的物体。   以色列   密码学研究获殊荣,外太空气象探测有进展,航天监测空气污染有新方法,最小超导磁场测量仪诞生。   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一位美国学者共同获得2012年图灵奖。   魏兹曼科学院的科学家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的极速风暴高度有限且只向行星表面和内部延伸。   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了一种使用通用卫星数据监测城市空气污染状况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快速提供大城市污染趋势的可靠分析,也可分析碳排放量。   魏兹曼科学院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超导磁场测量仪,其灵敏性和分辨率打破了世界纪录。
  • 赛默飞支持中国癌症基础研究发展
    ——赛默飞与清华大学邓海腾教授签订全球科研合作伙伴协议 2014年1月16日,北京 —— 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于1月15日宣布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海腾教授签署了全球科研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就“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癌症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记物”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与研究。全球科研合作伙伴-授权书授予仪式该合作是赛默飞全球科研合作伙伴项目的重点之一。期间,赛默飞将为邓海腾教授提供蛋白质组学相关的试剂、耗材、及其质谱技术的支持,包括赛默飞10-plex串联质谱标记试剂,轨道阱质谱仪,Q Exactive 和Orbitrap Fusion等技术。配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科研团队,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发现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赛默飞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发展。此次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海腾教授的合作正是我们践行这一使命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科研合作伙伴授权仪式上,赛默飞分析技术集团首席科学官良科灵(Klaus Lindpaintner)说道,“我们与邓海腾教授将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鉴定及肿瘤标志物等研究领域共享技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追踪和研究肿瘤组织发现一系列与肿瘤诊断、预后及化疗耐药性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推动我们目前癌症基础研究的发展。”赛默飞分析技术集团首席科学官良科灵讲话“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我国最具特色和最有影响力的生命科学研究和教学基地之一,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名的生物科学家,产生出一批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邓海腾教授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赛默飞拥有世界一流的质谱设备仪器和耗材,并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和服务能力。我坚信此次合作必定会推进我国肿瘤诊断以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并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的成果推向临床应用,造福于广大癌症患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邓海腾教授讲话赛默飞、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合影赛默飞全球科研合作伙伴项目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目前在中国已经全面启动,每年将会为签订此项目的科学家或机构提供高达25000美元的项目基金。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130亿美元,员工约39,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三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超过25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5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400 名经过培训认证的、具有专业资格的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 www.thermofisher.cn
  • 计量现状与展望:夯实计量科技基础 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和《“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全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科技发展,《“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对于“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有序、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下面我着重对《规划》中计量领域的内容谈一下现状与展望。   一、计量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础   计量是测量的科学及其应用,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计量是创造质量和控制质量的重要物质手段,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公平贸易的基础。计量准确度的每一次提升,对科技进步、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毫无疑问,计量支撑发展,质量成就未来。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计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将在市场监督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规划》充分体现了市场监管总局对计量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从计量发展现状、面临形势和挑战出发,明确了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推动计量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民生福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提升经济全球化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十三五”计量科技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计量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建成国家计量基准185项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6.2万余项。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从“十三五”开始时的1266项,增长到目前的1805项,增幅43%,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并成为全球有能力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的八个国家之一。拥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建成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下设12个技术委员会中,担任主席和候任主席数量居首位。“温度单位重大变革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一代国家时间频率基准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测量水平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高铁、大飞机和海洋装备等重点产业的研发与生产,促进了电子、生物和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十四五”计量科技面临新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计量科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9年5月20日,新的国际单位制(SI)正式生效。这是计量史上的重要变革和里程碑式事件,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比尔菲利普斯所说:“这是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测量科学最伟大的革命”。计量迈入量子化新时代,国际计量格局面临历史性重构。我们应该迎头赶上,抓住机遇成为世界多极计量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前期,我国在计量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满足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计量支撑能力缺失、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与发达国家计量技术机构相比,在发挥计量作用、提升计量地位、优化科技发展布局等方面也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前沿研究整体上仍处于跟跑阶段、重点领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有待突破、新型量传技术和计量仪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应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趋势,进一步推进计量科技发展的自立自强,积极应对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重大变革,跻身世界计量科技前沿。   四、“十四五”计量科技重要攻关方向   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国际形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个“变”字。为此,应当主动求变,积极应变。《规划》准确分析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生态,明确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要求,提出“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研究,助力提升质量竞争优势”,部署“量子计量基标准和新型量传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开展量子计量基标准、量子传感、芯片尺度计量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生命科学与健康、绿色低碳、新型信息化、先进制造、新材料、空天海洋等重点领域的计量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计量仪器和标准器,提升计量支撑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发展的核心技术能力。   这里我主要选两个方面展开说一下:第一个是绿色低碳领域研究。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将开展碳计量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生态环境监测、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发电、储能及并网领域的计量测试技术,建立覆盖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溯源体系,提升碳排放计量监测能力,加速推动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支撑相关行业的 绿色低碳发展。第二个是生命健康领域研究。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生命健康与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进一步强化了提升生命健康计量能力的迫切性。“十四五”时期,将加快特征生物分子多维度智能识别与表征精密计量技术,新兴生物功能性物质结构、分子诊断与细胞诊疗等的质量控制技术,重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及性能评价量值溯源技术,医学诊疗设备计量技术等研究,持续提升生命健康领域的计量支撑能力。
  • 王贻芳院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及分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时也称大科学装置,是指为提升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的能力,由国家统筹布局,依托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或系统,是为高水平研究活动提供长期运行服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按照不同的用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专用设施,这是为特定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而建设的研究装置,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中国天眼”、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专用设施有明确具体的科学目标,追求国际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依托设施开展的研究内容、科学用户群体也比较特定、集中。第二类是公共实验平台,这类设施主要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支撑性平台,例如上海光源、中国散裂中子源、强磁场实验装置等。这类装置为多个领域的不特定大量用户提供实验平台和测试手段,为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关键支撑,追求满足用户需求,服务全面完整。第三类是公益基础设施,主要为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属于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设施,如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长短波授时系统、 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等,追求满足国家和公众需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基本建设项目,具有鲜明的科学和工程双重属性,其设计、研制及相关技术和工艺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先进性,有时具有唯一性,知识创新和科学成果产出丰硕,技术溢出、人才集聚效益非常显著,因此往往成为国家创新高地的核心要素。同时,它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仪器中心或者平台,是需要自行设计研制专用的设备,体量大、投资大、能力强、技术复杂先进、生命周期长,具有明确的科学目标,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需求,是“国之重器”、“科技利器”,需要国家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筹运行与开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是国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乃至软实力的重要标志。1969年,美国费米实验室申请建造质子主环加速器,实验室主任罗伯特威尔逊在国会被询问建设该加速器对国防的作用。他回答说,“做这件事,不仅对基础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使这个国家更值得被保卫”。二、国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态势国际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高度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将其视作本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强设施建设和战略布局,保持、培育和发展领先优势。美国在高能物理、核物理、天文、能源、纳米科技、生态环境、信息科技等领域布局了一批性能领先的大型设施,主要由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进行资助和管理,据统计目前有60个左右,如先进光子源及其升级(APS,1996年运行,2022年完成升级)、激光引力波天文台及其多次升级(LIGO,2002年运行,2015年完成升级)、先进地震学设施(SAGE,2014年运行)、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2021年发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计划2022年运行)、深地中微子实验(DUNE,计划2026年建成)等,取得了发现引力波等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和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在美国科技创新、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其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的地位。欧洲以英国、法国、德国等为代表,在能源、生命、资源环境、材料、空间、天文、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工程技术等领域也布局建设了数量众多的研究设施。据不完全统计,英国约有40多个,德国约有60多个,法国有将近60个。除此之外,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欧盟国家还联合建设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大型研究设施,如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SRF,1994年运行,2015年完成升级,新升级今年完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2008年运行,正在升级)、甚大巡天望远镜(VST,2011年运行)、欧洲自由电子激光(EXFEL,2017年运行)、欧洲散裂中子源(ESS,计划2025年运行)等,取得了发现希格斯粒子等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发明了WWW网页技术,催生了互联网经济。这些设施不仅保持了欧洲在相关领域的科技领先优势,而且促进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合作,提高了技术市场的占有率,为欧洲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占据高位赢得了主动。三、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历程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六十多年来,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目前,设施技术水平和性能不断提升,学科领域和地域布局不断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巨大进步和成就。下面从四个发展时期进行介绍。(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56年12月颁布了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在这一规划指导下,围绕“两弹一星”的研制,国家布局建设了一些研究设施,如点火中子源、实验性重水反应堆、材料试验堆、粒子加速器等。这些虽然还不能算作“大科学装置”,但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萌芽。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科学界开始酝酿基础研究设施,在国家计委等部门的支持下,部署并启动了高能加速器、短波授时、2.16米天文望远镜等装置的预先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六十年代建设的长短波授时台,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成长期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急剧增加。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我国进入了“科学的春天”。1979年1月,小平同志访美与卡特总统在华盛顿签订了《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并据此签订了高能物理等领域的34项合作议定书或备忘录。1983年12月,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央书记处决定将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1984年10月7日,该项目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土动工,小平同志亲临现场为工程奠基。1988年10月24日,小平同志又亲自出席了对撞机建成典礼。两次出席一个项目的奠基与建成,足见小平同志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正是在这次建成典礼上,他发表了影响深远的重要讲话:“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是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时期,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串列加速器、合肥同步辐射装置、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等设施相继建成,设施建设开始向多学科领域扩展。(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期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国家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在国家计委支持下,郭守敬望远镜、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新一批设施项目启动建设。“十一五”之后,国家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形成了按五年规划推进建设的制度。“十一五”期间,散裂中子源开工建设,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行使用。这是世界第四台散裂中子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的空白。更为大家熟知的“中国天眼”,也在“十一五”开工建设。通过多项自主创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500米)、也是最灵敏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在这一阶段,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强磁场实验装置、结冰风洞等设施也相继开工建设,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水平大幅提升,科研产出能力不断提高。上海光源的高水平建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国际一流水平的同步辐射光源俱乐部。(四)十八大以来的快速发展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从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许多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他作为总书记视察科教单位,第一站就选择了我们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也就是在这次视察时,他对中科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目标要求。2016年9月,总书记为“天眼”落成启用发来贺信,要求高水平管理和运行好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这不仅是对“天眼”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所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出的要求。2021年2月,总书记还在贵阳亲切会见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视频连线装置现场,亲切慰问科研人员,听取建设历程、技术创新、科研成果、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指出“天眼”是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这一阶段,我国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了前瞻部署和系统布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规划组织和投资支持下,“十二五”期间,我国启动建设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15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在基础科学、能源、地球系统与环境、空间和天文以及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启动建设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9项设施。这两个五年计划,累计项目数接近此前建设总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规划,“十四五”期间,拟新建20个左右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跃升。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在建和运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量达57个,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中科院是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早发起者,也是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主要力量,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此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做出了许多重大卓越的贡献。目前,共承担建设和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余项,超过全国的一半。中科院与国内科教界广泛合作,开展规划和建设,已建成运行的设施更面向国内外开放,吸引广大科研人员充分利用设施开展科学研究。在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内的大型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方面,在财政部、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中,中科院长期在全国科教单位中排名第一。当然,高校和其他有关科研单位也承担了很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成效几十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完善、运行更加高效、产出更加丰硕,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为解决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关键瓶颈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技术溢出也显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并依托设施逐步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主要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的策源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我国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天文、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的科研水平迅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2011年以来,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生的成果就有22项入选国家科技“三大奖”,其中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总计29项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或“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占上榜成果的13.2%。一些成果更是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力。例如,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该结果是对自然界最基本物理参数的测量,对未来中微子物理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4拍电子伏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的时代,为破解“宇宙线起源和加速”这一世纪之谜奠定了基础。快速射电暴起源是当今天体物理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慧眼”卫星精准定位了快速射电暴对应的x射线天体,利用“中国天眼”第一次捕捉到了快速射电暴多样化的偏振信息,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的来源和辐射机制之谜。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参数磁约束聚变研究领域引领国际前沿。(二)解决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问题的主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解决重点领域和战略产品“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解决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引领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叶片的服役寿命,一直是制约我国航空领域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过去一直缺乏合适的检测手段,因中子不带电、穿透性强,可以在叶片等大型部件的内部结构和应力探测方面发挥独特优势。通过中国散裂中子源,科研人员首次获得了多种型号发动机的高温合金叶片、单晶叶片、3D打印叶片在不同工艺、不同服役状况下的内部应力数据,填补了国内深层高精度应力测试与评价的空白,支撑解决国产叶片的材料设计、制备和加工工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武汉P4实验室,在世界上首次检测出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首次分离出病毒毒株,为全球科学家开展药物、疫苗、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该实验室在新冠病毒病原鉴定、快速检测、抗病毒药物筛选、疫苗研制等重要工作中也做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抗击新冠肺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三)推动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新引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溢出效应大幅提升,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成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比如,我国第二代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核心部件叫做光电倍增管,之前几乎全部由日本公司垄断,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自主生产这一核心器件,在十几年前还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2008年,中科院高能所提出全新设计方案,2011年联合北方夜视等国内企业组成产学研合作组,成功研制出20英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际垄断。2020年,15000只国产20英寸光电倍增管生产完成,将使用在江门中微子实验中。仅这一项,就比采购国外设备节省数亿元。该产品也成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核心部件,让观测设备更加“耳聪目明”。再比如,癌症是当今社会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依托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于2021年实现我国首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碳离子治疗系统的成功应用,使人类向攻克癌症又迈进了一步。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重离子治疗系统和临床应用能力的国家,实现我国在大型医疗设备研制方面的历史性突破。(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强内核近年来,有关部门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快推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别是依托设施集群,建设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和粤港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战略举措不仅加快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显著提升了这些国家创新高地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规划布局的24个装置中有15个项目整体或部分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涉及总投资300多亿元。同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很强的外部辐射效应,不仅能显著提升所在区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所在区域的人才环境和形象,吸引大批高端人才和企业,持续支撑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比如,散裂中子源落户广东东莞,显著改善了当地的人才环境,促进了高端产业落户,对东莞及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许多地方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争取设施落户,对设施建设和运行给予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们也向有关地方的领导表示衷心感谢!(五)引才聚才和推动高水平创新合作的新高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懂科学、懂技术、懂工程、懂管理的领军人才,建成后还依托设施吸引大批高水平国内外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合作。以落户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例,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在当地集聚和培养了一支400多人的高水平工程和科研团队及大批青年学生,包括有着丰富设施建设与开放运行经验的战略科学家,以及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学科领军人才和蓬勃奋进的青年科学家。散裂中子源的高度开放共享,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用户,包括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据统计,2018年以来,散裂中子源注册用户超过2600人(包括国外用户40余人),共完成600余项课题,有力推动了我国中子散射应用和关键技术的重大发展。五、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和不足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的设施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技术储备和人才队伍尚有不足,科技水平和产出效率还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有待优化,对更高水平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产出的支撑作用亟待提升,整体水平与建设科技强国和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世界领先、甚至独创独有的设施还不多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空前激烈,世界科技强国经过长期积累,已经拥有相当规模、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国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起步相对较晚、财力相对有限、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大多以跟踪模仿和追赶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近年来,我国陆续建设了“天眼”、全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江门中微子实验等一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设施。但总的来说,具备原创科学思想和科学设计、世界领先甚至独创独有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还很少;关键技术的源头主要来源于国外,性能指标还常常有差距。面对科学前沿研究不断向超微观、超宏观、超复杂方向发展的趋势,我们尤其需要加强战略研究,瞄准世界一流,高水平、高起点、有重点地选择建造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从“占有一席之地”、到重点突破、再到引领创新的战略目标。(二)依托设施的建制化研究有待加强建设高水平、引领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固然重要,但是运行好、使用好这些设施,发挥最大效益也很重要。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推进开放共享,吸引了大批高水平用户开展科研工作,但我们也发现在公共实验平台类的设施上,科研用户自发申请使用设施,围绕国家紧迫的战略需求、开展定向性科学问题牵引的建制化研究不多,从而制约了依托设施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能力。(三)依托设施的国际合作程度不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国际合作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我国主持的本土项目国际合作比重较低,且大部分停留在一般性的交流合作上,缺少实质性的外方经费投入和人员、技术贡献,导致我国专用研究设施国际领先性、国际影响和重大成果产出不足。另一方面,我国也较少实质性地、有显示度地参加别国的项目,国际影响不足,不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影响我们吸引国外投入参与本土项目。当前,美西方少数国家对我国的科技遏制和封锁持续升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科技合作面临严峻挑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突破封锁、吸引合作,特别是开展科学家之间的科研合作、互通有无、进行深度科技交流合作上,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形势、新要求“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从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来看。现阶段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正好与知识经济演进中正在产生并日渐加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相伴。科学研究的发展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进军,多学科交叉融合汇聚日益频繁,重大创新突破需要依赖科学仪器来拓展人类的感知能力,必须依靠精度更高、功能更强的仪器设备,直至大科学装置。这就对装置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深刻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来看。设施建设集科学技术、工业制造、材料加工、人才队伍优势于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因此,各国都将设施的发展作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强部署并大力实施。国家发展的激烈竞争也使设施的竞争日益激烈,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既要合作,也有竞争,各种困难交织,对我国设施的建设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确立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要加速,只有加速才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才能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更强力的支撑。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内外因素叠加,对我国的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急迫的要求——要尽快建成布局完备、技术领先、运行高效、创新有力、综合效应显著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设施建设水平、运行服务能力和重大成果产出要实现国际引领,以全面支撑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战略高技术研发、产业创新发展、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七、几点思考和建议(三)加强高水平国际合作,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直是国际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世界上很多设施本身就是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产物。我国的设施建设也是如此,一些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或国内外合作研发,不少关键器件从国外进口,一些本土项目获得国际参与与贡献。2021年3月,“中国天眼”正式向全球开放,征集观测申请,共收到15个国家31份申请,14个国家的27份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1年8月启动科学观测。这为世界注入了中国力量和中国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科学界携手合作的理念。江门中微子实验获得国际实物贡献约3000万欧元,占比15%左右,共有境外16个国家和地区约300多位科学家参加。我们要坚定开放合作,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努力拓展合作范围、方式和渠道。要在项目遴选、评估、建设上有更多的国际参与和贡献,同时积极参加国际项目,广交朋友,培养人才,扩大影响,争取国际支持。希望有更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也希望国家围绕建设高水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选取有重大影响的“硬科技”项目,尽快发起实施若干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肩负着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和支持下,我国将形成布局完备、技术领先、运行高效、创新有力、成果产出显著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高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 “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印发 聚焦高端通用仪器产业化
    p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这个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积极谋求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对源头创新的巨大需求将集中释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发挥战略引擎作用。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大力推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一、形势与需求 /strong /span /p p   “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通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211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基础研究持续快速发展,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和基础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科研产出持续规模化发展,整体科研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的领域不断增多,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创成果,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整体上呈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加速发展态势,已发展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大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p p   ——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学科体系、人才队伍、科研基地和条件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批研究院所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研机构,一些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2位,2015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量为29.68万篇,占全球的份额从2004年的5.4%增长至2015年的16.3%。我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稳步增加,影响力显著增强,2006年至2016年9月,我国论文共被引1489万余次,居世界第4位。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等8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 /p p   ——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稳步发展,信息、空间、资环、海洋等综合学科,以及认知科学、纳米科学、数据科学、管理科学等交叉学科得到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基础医学、农学、材料、能源和工程科学等应用基础学科得到大力支持,学科布局不断完善,多学科以及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显著并取得重要进展,部分学科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p p   ——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量子调控、纳米、蛋白质科学、干细胞、发育与生殖、全球变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呈加速产出的趋势。获得了一批诸如铁基超导、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性传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四夸克物质发现、细胞剪接体等一批重要蛋白质的精细结构解析、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小鼠-大鼠异源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构建等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 /p p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在重大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体系建立、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理论基础和前沿技术的突破对载人航天、南水北调、应对气候谈判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等前瞻性研究,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能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对深海、深地、深空、极地的探索等,为我国解决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瓶颈问题奠定了科学基础。 /p p   ——基础研究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从事基础研究的全时人员总量由2006年的13.13万人年增长到2014年的23.54万人年。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回国,领军人才快速成长,中青年科学家成为主力,后备人才队伍逐步成长,一批优秀团队正在崛起。 /p p   ——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全球海洋观测计划(ARGO)、国际大陆钻探(ICDP)、国际大洋钻探(IODP)、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人类蛋白质组研究等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发挥重要作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地球空间双星探测等我国科学家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国际科学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数明显增加。 /p p   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基础研究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重大原创成果偏少 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在引领前沿方向、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方面欠缺 基础研究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数量匮乏 基础研究经费稳定性支持的机制有待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和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p p   当今世界正处于发展、变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产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催生颠覆性技术,可望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深刻调整。国际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综合国力的竞争已前移到基础研究。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科技强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p p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基础问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对源头创新的巨大需求将集中释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发挥战略引擎作用。 /p p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着力解决我国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提出原创科学思想、探索重大科学前沿、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共性技术基础等重大科学问题、完善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引领重大国际科学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造就一流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推进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跃升,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创新型国家提供知识基础、人才储备和发展动力。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二、总体要求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一)指导思想 /strong /p p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部署,遵循科学发展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坚持继承与创新,强化基地和能力建设,培养一流人才,着眼未来国家竞争力,聚焦在创新链的前端,坚持把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发挥基础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领作用。 /p p    strong (二)基本原则 /strong /p p   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面向科学前沿,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科学家将学术兴趣与国家目标相结合,解决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事关国计民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超前部署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p p   坚持把加速赶超引领作为发展重点。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强化原始创新。鼓励科学家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基础,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p p   坚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核心动力。尊重科学研究的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着眼长远,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认真求证。完善基础研究分类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赋予学术领军人才更多的学术自主权,完善基础研究投入结构和动态调整机制。 /p p   坚持把不拘一格发挥人才作用作为本质要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p p   坚持把全球视野作为重要导向。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应对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挑战,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基础研究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p p    strong (三)总体目标 /strong /p p   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整体水平向并跑和领跑为主转变,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源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p p   主要目标如下: /p p   ——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大幅度提高。 /p p   ——形成全面均衡的学科体系,科学产出的水平、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三名,部分学科学术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 /p p   ——在若干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显著增强科学创新基础能力。 /p p   ——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形成一批跨学科、综合交叉的创新团队。 /p p   ——在科学前沿重要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三、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一)加强自由探索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 /strong /p p   加强原创导向,激励新概念、新构思、新方法、新工具的创造,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加强科学前沿探索,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非共识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重视可能重塑重要科学或工程概念、催生新范式或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 /p p   构筑全面均衡的学科体系,为我国实现从科学大国迈向科学强国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和交叉融合发展,统筹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形成多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繁荣发展局面,促进基础研究百花齐放。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推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持续发展,推进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应用学科发展,加强信息、纳米等新兴学科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span /p p    strong (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strong /p p   “十三五”期间,着眼于更长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战略任务,构建未来我国科技发展制高点,组织若干项基础研究类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重大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p p    strong 1.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strong /p p   奠定我国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国际竞争中的科技基础和优势方向。量子通信研究面向多用户联网的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率先突破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建设超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网,开展星地量子通信系统研究,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与经典通信网络实现无缝链接 量子计算机研究解决大尺度量子系统的效率问题,研发量子系统、量子芯片材料、结构与工艺、量子计算机整体构架以及操作和应用系统,实现量子信息的调制、存储、传输和计算,最终实现可实用化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 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利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所发展的量子探测、测量和操纵技术,实现对重力、时间、位置等的超高灵敏度测量,大幅提升卫星导航、潜艇定位、医学检测、引力波探测等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p p    strong 2.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strong /p p   围绕脑与认知、脑机智能和脑的健康三个核心问题,统筹安排脑科学的基础研究、转化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体两翼”的布局,并搭建相关关键技术平台。以脑认知原理(认识脑)为主体,阐述脑功能神经环路的构筑和运行原理,绘制人脑宏观神经网络、模式动物介观神经网络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全景式图谱 发展类脑计算理论,研发类脑智能系统(模仿脑)。基于对脑认知功能的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研究具有更高智能的机器和信息处理技术 促进智力发展、防治脑疾病和创伤(保护脑),围绕高发病率重大脑疾病的机理研究,揭示相关的遗传基础、信号途径和治疗新靶点,实现脑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p p    strong (三)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变革性技术科学研究 /strong /p p   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领域,进一步聚焦国家目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战略支撑作用。同时,围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进行重点部署,为创新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p p    strong 1. 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基础研究 /strong /p p   面向现代农业、健康、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选择可有力带动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应用示范结合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方向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强化基础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p p    strong (1)在现代农业方面 /strong ,围绕粮食丰产增效、农业面源污染和农田综合防治修复、智能农机装备、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海洋(蓝色)粮仓、作物优质高产、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七大农作物育种、主要畜禽水产动物育种、农业病虫害防治等重点任务,部署精确栽培、分子遗传变异、优良性状形成机理、种间互作和定向培育等基础研究。 /p p    strong (2)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方面 /strong ,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智能电网、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能源基元与催化,加强碳基能源清洁转化、源网荷协同机制、深层油气成藏机理和生态监测预警等基础研究的支撑引领。 /p p    strong (3)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 /strong ,围绕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网络空间安全、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科技服务业、新能源汽车、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精细化学品生产、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部署基础研究,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基础问题,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学支撑。 /p p    strong (4)在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 /strong ,围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深地资源勘探开发、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海洋环境安全、深海技术装备、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水资源综合利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青藏高原多层圈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壤-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等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p p    strong (5)在健康方面 /strong ,面向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精准医疗、生物制品与生物治疗、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人口老龄化、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移动医疗与健康促进、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食品药品安全、数字诊疗装备、个性化药物、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等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全链条部署自主神经干预、基因组学、三维微环境营造、分子设计和超快激光制造等基础研究。 /p p    strong (6)在新型城镇化方面 /strong ,围绕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先进轨道交通及其关键部件、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等领域的科学问题,强化基础研究与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的衔接。 /p p   strong  2. 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strong /p p   围绕世界科学前沿的重点方向,凝练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以实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发展为目标,重点部署基础研究。 /p p    strong (1)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 /strong /p p   认识和了解量子世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通过对量子过程进行调控和开发,在关联电子体系、小量子体系、人工带隙体系等重要研究方向上建立突破经典调控极限的全新量子调控技术,实现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的长时间保持和高精度操纵,实现可扩展的量子信息处理。 /p p   strong  (2)纳米科技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围绕纳米科学重大基础问题,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纳米表征与标准,纳米生物医药,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衔接,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发展。 /span /p p    strong (3)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揭示蛋白质机器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调控网络、以及动态变化规律,发挥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的支撑优势,围绕重要细胞器及生物膜相关蛋白质机器等重大科学问题,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磁共振技术等重大技术方法,以及肿瘤、免疫类等疾病防治等重大应用研究领域部署研究任务。 /span /p p    strong (4)全球变化及应对 /strong /p p   围绕全球变化关键过程、机制、趋势与表现,全球变化影响、风险、减缓和适应,数据产品及大数据集成分析,地球系统模式和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开发、改进与应用等开展研究,提升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为应对全球变化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p p    strong (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 /strong /p p   以增强我国干细胞转化应用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我国多发的神经、血液、心血管、生殖等系统和肝、肾、胰等器官的重大疾病治疗为需求牵引,重点部署多能干细胞建立与干性维持,组织干细胞获得、功能和调控,干细胞定向分化及细胞转分化,干细胞移植后体内功能建立与调控,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和器官功能再造,干细胞资源库,利用动物模型的干细胞临床前评估,干细胞临床研究。 /p p    strong (6)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 /strong /p p   依托我国已建成的专用和平台型大科学装置,主要支持粒子物理、天文等领域探索物质世界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等的重大前沿研究,以及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依托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先进光源、先进中子源、强磁场装置等为多学科交叉前沿提供先进实验技术和方法,推动大科学装置向社会用户开放共享。 /span /p p    strong (7)合成生物学 /strong /p p   围绕生命体计算设计、合成再造与人工调控等核心科学问题,面向提升人工生物装置与系统的设计构建能力,创建一批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工基因线路、人工生物器件、人工细胞等人工生物体,构筑智能疾病诊疗、人工生物固碳、药物高效规模合成、重要化工材料构建等重大应用的科学支撑,促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 /p p    strong (8)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 /strong /p p   面向科学前沿及健康和农业发展需求,以生命体发育和代谢的精准调控机制为主线,揭示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成年组织器官可塑性及衰老、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的代谢调控等规律,鉴定发育与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创建大动物遗传修饰品系,揭示大动物发育与代谢的重要调控机制。 /p p    strong (9)微生物组学 /strong /p p   开展微生物组形成、遗传稳定性及与环境互作机制研究,农业微生物组与作物生长和发育的相互关系、抵抗环境压力和病虫害的机理研究,基于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与预警的微生物组技术研发,我国人群体内微生物组及健康相关功能研究。推动科学前沿发展,为我国健康、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p p    strong (10)催化科学 /strong /p p   在催化理论、催化剂的理性设计与表征、催化新方法与新反应、资源的绿色催化转化与高效利用等相关催化领域中获得重大原始创新和重要应用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为解决能源、环境、资源以及人口健康等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物质基础以及技术支撑。 /p p    strong (11)极端制造的科学基础与创新技 /strong 术 /p p   围绕极端制造需求和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超大规格高柔性高性能航天复杂构件一体化制造和高均匀性近零残余应力航空构件制造,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0纳米以下集成电路器件三维集成制造和光子集成器件制造,复杂曲面强光光学元件的抗损伤纳米精度制造和光学元件微纳结构的超快激光制造 /span ,热电高效转化的热防护构件制造、高性能复合声学结构制造和生机电一体化制造。为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撑。 /p p    strong (12)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 /strong /p p   以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为契机,全面吸收消化关键技术,以聚变堆未来科学研究为目标,加快国内聚变发展,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开展聚变堆工程设计和关键技术预研,发展氚技术、聚变材料等ITER未涵盖的聚变堆技术。加快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能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培养并形成一支高水平核聚变能研发队伍,大力提升我国核聚变能发展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在2020年前后具备自主建造聚变工程堆的能力,适时启动高效安全聚变堆研究设施建设,加快聚变能走向应用进程,跨入世界核聚变能研究开发先进行列。 /p p    strong (13)空间科学系列卫星计划 /strong /p p   研制并发射3-4颗新的空间科学卫星,在黑洞、暗物质、时变宇宙学、地球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规律、全球变化与水循环、量子物理基本理论和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与生命活动规律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 /p p   strong  3. 加强面向培育变革性技术的科学研究 /strong /p p   以实现“重点科技领域战略领先”为目标,围绕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学科交叉创新带动的特征明显、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技术原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前瞻部署,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培育有望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变革性技术,抢占未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先机。 /p p    strong (四)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 /strong /p p   “十三五”期间,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布局,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若干国家实验室,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布局和发展。进一步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加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科技基础资源调查,夯实孕育原始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p p    strong 1. 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强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研究能力 /strong /p p   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是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主要任务是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率先掌握能够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确保国家重要安全领域技术领先、安全、自主、可控。 /p p    strong 2.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 /strong /p p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立足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强化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构建定位清晰、任务明确、布局合理、开放协同、分类管理、投入多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体系,实现布局的结构优化、领域优化和区域优化。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深化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带动省部共建、企业、军民共建和港澳伙伴实验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 /span 主要任务是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引领带动作用,为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向并跑、领跑为主转变提供支撑。 /p p   strong  3. 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strong /p p   聚焦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绩效评估,形成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提高成果产出质量和效率。 /p p    strong 4. 建设完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提升野外观测研究示范能力 /strong /p p   围绕生态保障、现代农业、气候变化和灾害防治等国家需求,建设布局一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完善国家野外观测站体系,推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多能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运行,促进联网观测和协同创新。开展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为认识自然现象、发现科学规律、推进基础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p p    strong 5. 加强科研条件研发,增强基础支撑能力。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 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研究,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技术 加强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注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试剂和高端高纯专用试剂 组织开展跨学科、跨区域的重大科学考察与调查 强化夯实科技创新的物质条件基础。 /span /p p    strong 6. 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 /strong /p p   根据科技资源类型,对现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行优化整合 面向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在重大领域新建一批共享服务平台,完善平台布局 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馆),形成覆盖重点领域的科技资源支撑服务体系。 /p p    strong (五)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strong /p p   “十三五”期间,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凝聚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实验技术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p p    strong 1. 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 /strong /p p   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重要领域,选择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科学家设立杰出科学家工作室,进一步推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的实施,加快培养一批在国际前沿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p p    strong 2. 加强中青年和后备人才培养 /strong /p p   瞄准世界科学研究前沿,培养和支持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等青年人才资助计划,加强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大博士后支持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在国内从事博士后研究。推进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合作培养基础研究后备人才。 /p p   strong  3. 稳定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 /strong /p p   加强实验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提升实验技术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实验技术人才及岗位特点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优化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形成合理的科研队伍组成结构。 /p p   strong  4. 培育和支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strong /p p   聚焦科学前沿,支持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一批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加强协同合作,提升创新实力。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凝聚作用,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结合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和重大科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的培育和支持力度。 /p p    strong (六)组织和加强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strong /p p   “十三五”期间,以全球视野谋划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有效利用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服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基础研究多层次、全方位和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使我国成为引领科学前沿、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主导国家之一。 /p p    strong 1. 发起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加强顶层设计,长远规划,择机布局,重点在数理天文、生命科学、地球环境科学、能源以及综合交叉等我国已相对具备优势的领域,研究提出未来5至10年我国可能组织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调动国际资源和力量,在前期充分研究基础上,力争发起和组织若干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p p    strong 2. 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strong /p p   面向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结合我国发展战略需要、现实基础和优势特色,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SKA)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地球观测组织(GEO)、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合作研究,“以我为主”创新参与模式,在共享国际优势科技资源的同时,提高我国的科研能力和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计划项目管理能力。 /p p    strong 3. 积极支持双边、多边基础研究科技合作 /strong /p p   深化基础研究领域政府间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双多边基础研究科技合作。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和支持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 /p p    strong 4. 走出去,请进来,吸引海外人才 /strong /p p   深化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支持和推荐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交流和任职,选派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深造。大力引进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重点学科领域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支持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华开展科研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p p    strong 5.促进基础研究活动国际化 /strong /p p   鼓励国际科研合作交流,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合作发表论文 研究基础研究评审活动国际化,建立基础研究国际同行专家库,邀请国际高水平科学家参与项目评审,开展国际同行评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四、保障措施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 /strong /p p   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按照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对基础研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地和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系统支持基础研究,建立健全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资助政策与管理机制。 /p p   strong  (二)建立基础研究多渠道经费投入和分配机制 /strong /p p   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资助体系,多渠道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 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建立对非共识的探索性风险资助机制,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 /p p    strong (三)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自主布局基础研究 /strong /p p   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鼓励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基础研究。 /p p    strong (四)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strong /p p   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化转制院所重视并开展基础研究。建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在企业内与高校、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设立科学研究基金、捐赠等形式支持基础研究。 /p p    strong (五)推动区域基础研究发展 /strong /p p   鼓励地方把基础研究纳入地方总体发展规划,围绕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在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研究确定基础研究发展模式和路线。引导地方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结合国家目标、行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开展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提升行业未来竞争力、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 /p p   strong  (六)进一步优化科研和学术环境 /strong /p p   改善学术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强化分类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建立长效评价机制,确立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建立以原创性和学术水平评价考核人才的机制,探索科研人员代表作制度,避免以人才计划“头衔”评价考核科研人员。探索有别于传统同行评审的特别项目甄别与评价方式,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基础研究项目的制度。加强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 /p p    strong (七)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strong /p p   促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管理制度 开展考核评价,落实后补助激励机制 积极探索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培育一批从事仪器设施专业化管理与共享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p p   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基地的对外开放与共享,完善开放共享机制,加大开放力度,强化面向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高水平服务,提高全社会利用基础研究资源的效率和效益。 /p p   制定国家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在保障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推进资源共享。加强生物资源和实验材料收集、加工和保藏的标准化,提高资源存储数量和管理水平,完善开放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和企业创新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支撑。 /p
  • 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丨战略性基础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原子、分子、纳米等跨尺度、多层次上研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化学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与健康、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均需要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当今很多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卡脖子”问题的本质是化学问题,如微纳加工技术、芯片加工技术的光刻胶、特高纯化学试剂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注重化学科学的基础研究与重大应用任务相结合,产生了诸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青蒿素的提取等重大成果,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化学人才队伍和论文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仍然没有改变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局面。未来,仍需要加强化学的基础研究,加速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的研究,加大化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产出与应用,促进我国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化学科学基本特征和领域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结合优势与短板,提出我国化学科学的新研究架构,并提出适应新架构的对策与建议。1化学科学的基本特征1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化学不仅是一门理解化学现象、发现化学过程的独立科学,更是一门连接物质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其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之间,以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都需要以化学为中间媒介。例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科学,需要通过化学作为中介,才能更好地开展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信息工程也需要将化学的基础性知识与信息传输、转换、存储等材料加工工艺、制造过程等相结合,才能实施高水平建设。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并不是指化学在所有学科中最重要,而是说明化学在社会和科学系统中的多边关系和地位,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2化学是一门既传统又不断发展的基础科学,新的化学交叉分支不断涌现化学是创造新物质、新材料的基础科学,同时也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发展。例如,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科学问题研究一直是当代科学中一个极其重要和备受关注的领域。合成生物学、仿生化学、生物化学、酶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化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又如,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纳米尺度研究和精准控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是当今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几乎渗透到物质研究的各个方面。3化学是一门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实用科学化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提高的几乎所有方面,无论是高新尖端技术,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支柱性和支撑性产业,或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休闲、医疗保健,无不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化学塑造了世界,在能源、材料、微电子、环境、化工、医疗等各行业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愈发显著。根据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 2019 年发布的《全球化学工业:催化增长并解决我们的全球可持续性挑战》显示,化学工业几乎涉及所有生产行业,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影响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作出了 7% 的贡献,是全球第 5 大制造业。2主要国家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世界大国正在把构建引领未来的能力,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大国之间争霸的主要领域,全球正面临发展格局的新演变阶段。过去 70 多年,科学及其所服务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安全、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凸显。化学作为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中心科学,尤其备受关注;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投入,且积极研究化学科研资助形式是否适应当今的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趋势,更新完善化学科学发展政策,不断升级化学科学研究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使得德国化学率先占据领先地位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发轫于 18 世纪的欧洲,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从 19 世纪 30—40 年代开始,德国逐渐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直到二战之前德国化学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1901—1939 年的共 40 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德国学者有 17 位,远超同期英国和法国诺贝尔化学奖学者的数量。德国化学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长达 1 个世纪之久,除了其先进的教育制度、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优越宽松的科研环境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非常重视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结合。以染料工业为例,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于 1877 年成立了德国国立化工研究所;该研究所以有机结构理论为指导,进行煤焦油的综合利用,使德国的染料工业及制药、香料工业迅速赶超英国。产业化应用实践及其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得化学基础研究的课题源源不断,基础研究成果又迅速转化应用,形成正向循环。自 2006 年起,德国政府陆续出台了“高技术战略”(High-tech Strategy),包括“纳米行动计划”“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国家创新计划”“能源战略 2050”等,聚焦尖端技术发展领域,体现了较强的国家需求导向。在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德国采用分类分级管理的方式,对不同的科技计划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德国对化学的支持嵌入在各类科技计划中,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的中心地位和领域交叉的特征;其分类分级管理方式增加了项目管理的灵活性,有利于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更多主体纳入管理中来,更好地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长期稳定支持造就了美国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二战之前,美国一直以应用研究为主,而基础研究主要依靠欧洲。二战以后,美国逐渐认识到,依靠他国输入新知识在科技领域不可能长期发展。以 1945年《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为发端,美国政府一直在有计划、持续、高强度地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由此,美国化学的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和稳固的地位,逐渐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采用合同制、科研资助制等方式来确定研究方向,从而影响和引导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化学研究的内容,以此来体现国家意志,达到用经济手段控制和指导国家科技发展的目的[8]。美国政府以重大科学项目为依托,遴选最优秀的科研骨干,开展高水平的持续攻关,有效推动了化学的快速崛起。例如,在“曼哈顿计划”的牵引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团队在著名化学家 Glenn Theodore Seaborg 带领下,为制备超铀、分离钚、诱导铀核裂变等提供了决定性的技术支持。过去 80 年,美国及其培养的化学家获得了约 2/3 的诺贝尔化学奖,彰显了美国成为世界化学创新源头的地位。进入 21 世纪前后,美国又密集部署了多项战略性研究计划,如 “国家纳米计划”“材料基因组计划”等,有些通过立法保证稳定支持。例如,2000 年美国开始实施“国家纳米科技行动(NNI)计划”;到 2020 年,美国政府先后 6 次发布“国家纳米科技研究战略”,仅联邦政府就累计投入 280 亿美元。持续的投资反映了美国对创新战略的优先支持,并大力促进了美国化学研究率先进入学科交叉领域并引领全球的发展方向。美国体制决定了其科技计划制定具有如下特点:有效的分权与制衡。各联邦部门以国家目标和优先领域为指导,在白宫的协调下,编制本部门的研发计划。2.科技计划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跨部门研发计划通常具有较长的时间周期,从而确保了联邦研发计划的总体稳定。
  • 三部委印发《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
    p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日前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 /p p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级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机构。本办法所指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以下简称科研设施与仪器)主要包括政府预算资金投入建设和购置的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各类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单台套价值在50万元及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对于单台套价值在50万元以下的科学仪器设备,由管理单位自愿申报,主管部门择优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 /p p   《办法》中指出,科研设施与仪器原则上都应当对社会开放共享,为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组织以及个人等社会用户提供服务,尤其要为创新创业、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法律法规另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免税进口仪器设备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外开放,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对于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符合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规定的免税进口的科学仪器设备,在符合监管的条件下准予用于其他单位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活动,未经海关审核同意不得擅自转让、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 /p p   管理单位应当自科研设施与仪器完成安装使用验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符合开放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的有关信息按照统一标准及要求报送至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报送采取网络上传方式,需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科研设施与仪器不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应有正当理由,由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科技部备案。 /p p   而对于利用政府预算资金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后,不履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技术资源共享使用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p p   详细内容请参见《 a title=" " href=" 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3/5227060/files/a6a07cf6700f4a28abcae40dee8146b6.doc" target=" _blank" strong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 /strong /a 》原文。 /p 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