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基础科学

仪器信息网基础科学专题为您整合基础科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基础科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基础科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基础科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基础科学话题讨论。

基础科学相关的资讯

  • 基础科学国际年强调促进可持续发展
    7月8日,2022年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以下简称基础科学国际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开幕式。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线上出席开幕式并在高级别圆桌会环节发言。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和多位院士专家为开幕式录制视频并连线参与。  根据2021年联合国第76届大会批准的决议,设立基础科学国际年旨在提高全球对基础科学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基础科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值和贡献,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等定于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全球各大洲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8日的开幕式为为期一年的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需要建立合理资助机制  在8日开幕式的高级别圆桌会议上,王志刚与6个国家的科技部部长、2位诺贝尔奖得主等共同讨论基础科学在决策中的作用,并作专题发言。王志刚表示,持续提升基础研究的效能,有效推动基础研究发展,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之间的关系;二是在资助方式上,稳定支持与竞争性支持的关系。  王志刚指出,基础研究注重新原理、新规律、新方法、新工艺的探索、发现、总结,难在研究方向的选择、真正属于基础研究的科学问题的提出和研判,包括同行之间形成共识,而往往政府要在非共识基础上形成资助的意见,这样的资助机制设计是困难的,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和未知性。这种资助机制还面临对不同学科、不同科学问题给予科研资助的统一性与个性化之间差异的挑战。  王志刚强调,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家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说话,如何达到科学家与自己的科研成果形成正向迭代、不断循环上升的良性过程,这也是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任务之一。  会后,王志刚与第77届联合国大会候任主席乔鲍克勒希在线会谈。双方就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科技创新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一致强调科技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解决人类共性挑战的关键力量  中国科学院是基础科学国际年中国国内唯一指导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双重委员单位,侯建国在致辞中表示,基础科学的重大成果往往能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需要更多科技支撑,关注基础科学研究,就是关心人类未来发展。中国科学院真诚希望通过本次基础科学国际年活动,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的沟通与交流,与全球科技界携手共进,切实为基础科学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实质贡献。  中国科学院蒲慕明院士、姚檀栋院士及其他各国科学家参加了罗马俱乐部联席主席曼费拉兰费尔主持的“基础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圆桌讨论,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分别阐述了基础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并指出基础科学是解决人类面临共性挑战的关键力量之一。  中国科学界全面参与  在开幕式当日,中国科学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成果展览,展示了包括“合成生物学研究”“两次青藏科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沙漠治理”“人工光合”“地学研究支撑矿产资源勘探和重大工程建设”等7项成果。此外,“聚变能研究”还将作为中国的代表性成果与其他国家的成果一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展示一个月。  中国科学院将继续发挥基础科学国际年“中国节点”的作用,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相关活动,深化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科技合作网络,提升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基础科学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进、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戴钢、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解鑫、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陈熙霖、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等出席活动。
  • 王贻芳: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王贻芳: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回国工作已经十年,感觉似乎只是一瞬间。回顾酸甜苦辣,觉得应该写点东西。基础科学研究十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但各方面的批评一直不断,问题也确实不少。   我在欧洲学习工作10年,美国6年,其间也在日本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世界各国的科研管理制度及其背后的习惯与逻辑都有一点了解。   基于此,我想谈谈自己对基础科学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希望抛砖引玉,大家都来参与讨论。   我们有问题吗? 问题在哪里?   几乎没有人认为我们的科研及其管理没有问题。近年来,我们听到许多公开批评,更多的是圈内科研人员及管理部门官员的私下抱怨。   综合起来,社会似乎对科研成果的产出,特别是缺少重大成果有相当的不满 学术腐败成为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焦点 科研领导部门对人才现状、科研经费的使用不满 科研人员的不满就更多了,包括科研成果评价及SCI问题、经费不足、分配不公、学术腐败、经费乱用,甚至公私不分等等。   这些问题,有些是全世界共同的,如科研成果评价、经费分配等 有些则是中国特色。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几乎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由于各方面准备不足,包括人才储备、政策法规、科研传统、管理方式、习惯与水平等,以及对一些原有规则的放弃等,造成项目选择错误、人员鱼龙混杂、经费使用效率不彰、成果不如人意等各方面的问题。   目前,韩国在科研经费增长方面与我们相近。事实上,韩国也有一些类似的问题。美国、欧洲和日本经过多年发展,有较好的传统和较稳定的科研支持,基本上没有我们的这些问题。   但这些国家也有另一个共同的重大问题:程度不同的经费削减。这使它们的未来发展面临很多困难。   对比之下,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感到幸运,有钱或钱太多总比没有钱好。事实上,我们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钱不是问题,只要你有好的设想,有时不是特别好的设想也能得到支持。这种好事不但其他国家没有,在中国恐怕也不会持续太久,也许不超过20年。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个天时?   横向比较,上世纪5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经历过这样的“大跃进”。它们在当时采取的措施、建立的规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事实上,科学研究大发展也伴随着管理大发展。   今天的国际惯例、方法、规则等,大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   我们的根本问题是,原有的一套管理制度与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了,而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应对今天的形势与需求。   科学家及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完善或建立新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应对挑战。这个挑战说到底就是,如何保证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什么是该用的地方,或者说,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不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我们就无法评价科研产出,也无法决定科研投入。   基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许多人看来似乎不是一个问题,但科学家、社会大众、领导人和管理部门并不一定有共识。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个暂时的平衡,更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实际上,这是多年来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决定了科研投入的方向,其摇摆不定或含含糊糊,会严重影响科研活动与产出。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你这个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如果我们回答没有,下一个问题就是:能得诺贝尔奖吗?如果回答还是否定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既没有实际用途,又不能得诺贝尔奖,这个基础研究有什么用?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实际上普遍存在于各级领导、平民百姓、知识分子、科研管理人员甚至一些科学家的心里,虽然有时候他们不一定说出来。   我们也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科学家不能只在象牙塔内自由探索,要与国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什么什么作贡献。   这种要求自然有其合理成分,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就显然有问题。这句话还隐含两层对基础研究的误解:其一,基础科学研究就是自由探索 其二,有实际用途的科研才是国家需求,基础科学不是。   什么是基础科学研究?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不咬文嚼字,用我自己的话来讲,那就是发现与研究自然界的各种基本规律、收集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学术)活动。其目的很简单,就是更好地了解自然、理解自然,最终使人类能利用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最大的国家需求。   试想,一个大国,且不说有创造性的贡献,如果不能全盘掌握人类已知的所有知识及其体系,这个国家能有前途与未来吗?带过学生的都知道,要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方法,必须让他做一项科研,题目本身有时并不重要,过程更重要。   基础研究有时也这样,有些研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上科学家通过该过程走在本学科的前沿。说不定哪一天,国家就会大大需要。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目标、方法、传统等等,外界不应怀疑与干预,要把选题的自由留给科学家自己,不能因选题似乎无稽而否定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   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各学科的目标是达到本学科的国际最好水平。因此,基础研究既有科学家个人的自由探索,也可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划的活动。以此衡量,学科建设与学术能力是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指标。显然,这方面我们有一些问题。   (1)基础与应用的关系   基础科学研究在口头上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国内外的政治家都会在公开场合强力支持基础研究。但实际上很多人是叶公好龙。在实际投入的时候,走捷径的想法也很有市场:利用人家发现的规律、知识,我们只搞应用研究,不是比较省钱吗?但这样的“捷径”行吗?   张之洞、李鸿章等没有成功,因为他们只从国外引进了钢铁、枪炮、军舰等,没有引进科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解放后,我们大力提倡与实际结合,许多人都被要求去做“有用”的事,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原来大多都是做基础科学研究的。这样做的成绩有目共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满足国家需求。   可惜的是,没有人研究其副作用:搞基础的人都去做了应用,以后怎么办?许多人感叹建国后重大创新成果缺乏,“钱学森之问”也成为舆论的热点。我个人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轻视了基础科学研究,放弃了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与追求。吃完老本之后,现在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人才短缺的窘境。   解放后,科学事业的大发展一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但各种干扰也如影随形,从没有停止过。行政对教育的干扰,现在大家谈得很多 实际上,行政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干扰,后果也很严重。   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基础与应用的关系,研究其他国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要用法律或法规的形式保证基础研究不再受干扰(有些国家把科学家的研究自由明确写入宪法),基础研究的投入应当得到保证,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当然可以随经济的发展而调整,但应考虑到个人很难随时转换。做了应用研究,就不太可能回到基础研究上。   我绝不反对一部分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转去从事应用研究,实际上这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关键是不能因此削弱基础科学研究,而是要及时补充。   (2)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从国家需求来说,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必须学科完整,全面均衡发展,缺一不可。不可因一时的兴旺而不顾一切地支持,也不可因一时的不时髦而不予支持,或任其自生自灭。重点只能是短期的,全面才是永久的。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科会暂时处于低谷。如果国家不考虑全面发展,不予支持或任其衰退、萎缩,在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极大的问题。   比如,最近关于放射化学及核燃料循环的讨论就突出体现了我国在放射化学学科建设上的问题。再比如,我国的核物理及相关的核技术、核工程的学科建设曾经严重衰退,许多原来有很好基础的大学,相关专业彻底消亡。   在核电大发展时代到来时,我们看到的是人才极度短缺,合格教师和学生培养能力缺失,相关科研能力凋零,拖了我国核电发展、国防需求及许多相关学科发展的后腿。   一些学科超常发展,实际上也打破了生态平衡,相对抑制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有些学科比较容易发SCI文章,从各大学、研究机构与经费管理部门均能得到较好支持,其人才也较易“脱颖而出”。   虽然国内目前并无一个对各学科支持比例的完整统计,但从人员、文章统计及基金申请情况来看,失衡是严重的。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失衡并没有得到有意识的纠正,反而因各种原因不断加强。   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应该谋求整体水平的提高,在青藏高原上喜马拉雅山自然就会出来,而不是平地起高楼,只能一时一地,不能全面长久。对诺贝尔奖的渴望应该化为对基础科学研究长期、稳定、全面、均衡支持的不懈动力。   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国际主流国家对各学科的支持比例,研究过去几十年来这种比例的变化,从而看清发展趋势。这种比例的确定当然很难在科学家内部达成共识,最终这是政治家或科研管理部门的决定,但这个决定应该是公开透明的。   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果有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共识,我们就看看该怎样做。根据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管理过程,我们依次讨论选题与立项、课题与项目管理、结题与验收。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一个规划问题。   (1)规划   一般的规划都是由领导机关委托某些科学家(或一个委员会)执笔写作,该委员会或科学家自然只对领导负责。有时他们会征求一部分人的意见,但从程序上,他们没有向科学家群体负责的义务与责任。这就造成了规划的权威性与约束力不够。   许多规划没有边界条件,即现在的资源是多少,需要多少,将来是多少。这样的规划操作性不强,有时用处也不大。   事实上,科研管理部门如何听取科学家的意见是一个老问题。科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到底听谁的?这在后面的立项问题上也会遇到。   有时科研管理部门会听所谓大牌科学家的意见,这就引致外界关于部分科学家与科研管理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批评。有时科研管理部门会组织评审委员会投票决定,这又引致外界关于外行评审内行的批评,因为你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小同行进行评审。有时大家还会批评临时组织的评审委员会,且不一定是领域内专家,可以按领导意图给出任何意见而不必负责任。管理方式不改,这种问题及外界的批评是不可避免的。   建议按二级学科设立常设的顾问委员会(或别的什么名字),负责该学科的规划。对交叉学科,可以考虑特殊做法。每个学科都要发展,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划。该顾问委员会委员及主席是常设的,三至五年一届,从该学科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中挑选,可以由各专业学会建议,管理部门任命。   委员会对本领域的科学家负责,也对有关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委员会的规划文件、会议纪要、各种建议是公开的,以接受科学界的批评与监督。由于是常设的,不是临时拼凑的,作为本领域的科学家,他们最关心本领域的发展,因此会负起责任,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提出本领域的发展规划,判定与解决本领域的问题。   该顾问委员会还可以下设若干委员会,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如规划的具体写作、大项目的遴选与排队、中小型项目的评审通过等等。   管理部门只需要制定规则,无须干预具体操作。这样做,就真正把领域的发展交给了科学家自己,而不是由管理部门或大同行(外行)决定。   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比如美国的基础科学经费都是由能源部(DOE)或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按学科划定的。对高能物理的研究,他们联合聘请了高能物理顾问委员会(HEPAP),在HEPAP下又设立各种临时的或永久的委员会,负责比如项目排队(P5)、长远规划、直线对撞机(ILC)、加速器R&D等。HEPAP每年开几次会,经常发表各种研究报告。 根据1972年一项美国联邦法律建立起来的HEPAP对高能物理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部前几年曾成立高能物理国际合作顾问委员会,理念与此接近,但可惜的是:1)没有与科学院和基金委共同任命 2)只顾问国际合作,而不是顾问整个学科,较少考虑整个学科的发展 3)成员代表性不足,真正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的人太少 4)没有坚持下来。虽然有这些枝节问题,但该顾问委员会还是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科技部的实践来看,顾问委员会的方式在中国是可以实行的。   规划要按学科来写,要讲学科建设,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及目标。同时也要讲边界条件,如人员队伍、经费预算、技术储备、研究领域与重点、项目计划、日常运行与新项目建设等。不能落到类似实处,规划的用处就大打折扣。当然有些事很难,因为没有人告诉你明天有多少钱给你。   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准备未来,如果我不知道未来会有多少钱,我怎么做这件事?事实上,根据我国GDP的发展预测、R&D投入的比例、现阶段各学科占R&D的比例及世界各国的比例,可以简单预测并估计我国各学科未来的经费投入。前提条件是各学科能按比例得到长期支持。如果经费都是每年自由申请,与其他专业竞争,我们就无从预测未来的经费情况,按规划发展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长期的、稳定的、可以预测的支持是基础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2)选题与立项   选题与立项决定了科研投入的目标,目标选错,自然不会有好结果。由谁来选、如何选,是决定科研效益的关键。这方面我们有许多问题。   1)科学家的选题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被要求选某个国际最流行的时髦题目、或应用课题、或某些特定需求等,因为经常有人觉得自己比科学家高明 2)科学家需要到各个部门申请立项,如基金委、科学院、科技部甚至地方政府等。好处是机会多,不会被一棍子打死,坏处是到处申请费神费力,没有时间做科研,有时还会被讥为能钻营 3)立项申请和评审都是一事一议,经常缺乏整体考虑,造成项目投资重复、疏漏、比例失调等各种问题 4)经常要与其他领域的人一起竞争,做科普申请报告成为“有成就的科学家”的必备技能 5)钱不一定给了最需要的人,而是给了“最能干”的人,“能干”的人可能是科学政治家,不一定能出科学成果 6)由于专业限制,或面子和习惯问题,立项过程中未能充分审查技术及管理细节,多有疏漏,造成一些项目执行不理想。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中国特色,各种评审实际上并不能保证把钱给最需要的人和最好的项目,浪费了科学家和领导机关的时间。   如果按上面说的,建立各学科顾问委员会,根据各自的规划,把经费分配给各个学科,让它们自己决定,效果会好得多。这符合按学科全面、均衡发展的原则 避免了大同行评审,大家都在本专业内竞争,应该会遴选出更合适的项目,分配更合适的经费 学科内部排队,分轻重缓急支持,比大家一起去申请,最后碰运气,不知道谁能上要好得多 每个学科知道自己每年有多少经费,特别是知道未来会有多少经费,会更好地规划自己,知道哪些钱为现在,哪些钱为未来。   这样,上面所说的一些问题就会少了,都是本领域的人,大家知道谁缺钱,如果记录不好,对自己的未来有影响,大家就会自我约束,把经费花在该花的地方,科学成果自然就会出来。科研管理机关可以把工作重心从分配经费、组织各种评审,转移到制定规则、检查工作实效上。   对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管理与支持方式。比如,不同学科对项目大小、支持时间、管理方式的需求可能不一样。这些在国外有时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到了国内都会有问题,主要是管理部门追求简单划一,不能精细化、复杂化管理。如果按学科支持,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至于各学科之间的支持比例,应由管理部门调研国内外的现实与历史情况综合决定。一个简单的办法是以现有比例为基础,结合国外经验,逐步调整。   按学科支持,实际上是国外的通行方式。大部分有国外经验的人,都很少遇到需要通过“科普报告”争取项目的情况。一般都要用最专业、最显示学术水平的方式争取项目。   在美国,高能物理学家主要是从能源部每年7亿美元和基金会3亿美元的总盘子中与同行竞争,核物理学家从能源部每年3亿美元和基金会1亿多美元的总盘子中与同行竞争。当然偶尔也会遇到国际合作或人才类项目需要与外行竞争,但这类经费一般很少,不产生根本影响。   建议科技部、基金委和科学院联合起来,选择几个二级学科进行试点。高能物理研究一般需要长期准备,项目周期可以长达20年,最需要提前规划和长期稳定支持。高能物理的研究与国外交流频繁,领域内合作密切,对按国际惯例运作有共识,也有现成的国外经验与模板可以学习,可以作为试点领域之一。   (3)课题与项目管理   课题与项目管理是保证科研活动正常进行,促进科研产出的必要措施与手段,国内外对此都有各种办法。实际上,科研管理部门要把工作重心从分配经费、组织各种评审,转移到制定规则、检查工作实效上来。对比起来,国内的科研管理要更松弛些,一般通过年度报告、中期和终期结题来检查,许多情况下是走过场,具体科研过程一般无人过问。   对比国外,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比如美国能源部科学局高能物理处就有20多位工作人员,当然这里的许多人并不是公务员,大部分是各大学的教授,短期(一般3~5年)从事项目管理的工作。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管得多了,形式主义会造成科学家的负担,但不管也会造成各种问题,如科研成果不彰、进展与计划不符、经费乱用等等。实际上,美国能源部的管理已经过度,造成科学家怨声载道,效率极低,而为满足能源部的各种要求,特别是安全要求,科研成本急剧上升,大型项目的建设已到了几乎无法进行的程度。   我们当然不能全盘采用美国的系统,但一些具体做法还是可以学习的。比如从各大学聘用项目管理人员,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这些人是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具有相当的科研经验,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更好地执行项目。同时,这种经历对他们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再比如,在项目申请时要细化项目的预算,同时加强执行检查,对违反预算,特别是乱用经费、公私不分的要实行处罚。   有一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被能源部罚款150万美元,原因是管理不严,用政府经费(即教授申请来的项目经费)上餐馆,还喝了葡萄酒。斯坦福大学是私立大学,但因为跟能源部签了代管合同,无法逃避监管责任。其实,科技部、基金委是可以通过审计检查各单位经费使用情况的,是可以对乱用经费进行处罚的。   (4)结题与验收   结题与验收是对科研投入的最后一道检查,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世界各国对此均会有一系列管理制度,但比较起来,国内似乎更严一些,至少是在形式上。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有很多问题,比如不拷问真正的科学价值,只看SCI文章 立项初衷与结题时的成果并不符合 经费使用的决算问题多多 一些忽悠的课题并不会在结题时遇到麻烦等等。   原因是多方面的。现行管理部门加评审专家的制度其实有很多问题。因为责任不明,专家一般也不会为难课题组。其实,做得好不好,本领域科学家心里都会很清楚。如果我们采用上面提到的按学科由科学家自己做主,同时聘用主审专家,实行终身负责制,有科学家自己利益的约束在里面,问题会好一些。   如果在规划与立项时把好关,后面的问题会少很多 如果我们支持的是真正的科学家,科学界求真务实的风气就会蔚然成风 如果少借中国特色搞一些歪门邪道,多参与国际交流,按国际惯例办事,问题就会少很多。这里没有灵丹妙药,大家踏踏实实工作,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的人,管理部门的人也以身作则,问题就会少一些。当然,一定的规章制度与惩罚措施还是必要的。   目前国内各项规章制度不配套,实际上任何人也无法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造成了一系列混乱。比如,国家给的科研经费都只考虑科研工作本身,其他消耗,比如人员、管理、运行成本无人考虑,或严重偏低,大家不得不挪用。建议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允许科研单位提取管理费。在美国,除属于建设项目的大型设备或材料费之外,科研项目预算一般要列50%左右的管理费。在中国,我觉得20%~30%的管理费是合适的,否则大学与科研单位均难以为继。现在大家都用房租、水电等五花八门的办法,实际上在鼓励大家钻制度的空子,长此以往,毒化科研氛围,影响正常科研工作。类似意见,其实大家都提了很多,但很可惜,无法得到正面回应,有些似乎也不是科研管理部门能决定的。   小结   我们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我们的机遇也前所未有。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本文提到的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一些建议也仅供参考,但希望能大家一起讨论,并看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起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收集有关国家关于科研管理的法律法规,研究单位的制度章程,管理部门的制度、方法、习惯等,理解其立法原意与精髓,研究其在中国可能的应用。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从我周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科研人员都在克服各种不可想象的困难认真做事,科研道德无可挑剔。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创造条件,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与规章制度,让我们的科研世界一流,管理也世界一流。   (作者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征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立项建议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对科学基金的工作定位以及“聚焦前沿、突出交叉”的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2016年开始试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下简称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016年度基金委共资助3 项。数学物理科学部为了做好2017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组织工作,在数理科学领域征集立项建议,特发此通告。  一、 定位与实施原则  (一) 定位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二) 实施原则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实施遵循“原创导向、交叉融合、开放合作、稳定支持、动态调整”的原则。  1.原创导向原则。强调原创价值导向,鼓励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孕育多元化的创新思想,营造竞争合作、攻坚克难、宽容失败、包容多元的原创氛围。  2.交叉融合原则。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聚集多学科优势团队,开展深入系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  3.开放合作原则。拓展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特别是优秀青年学者前来工作,冲击国际科学前沿。  4.稳定支持原则。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设定资助期限最长为10年,给予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资助。  5.动态调整原则。控制总体规模,实行延续支持与退出相结合的机制。在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根据实施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延续支持。  二、资助规模与资助周期强度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周期采取5+5模式。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采取对同时启动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统一组织评估的方式。根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5年资助经费为1-2亿。  三、申请条件与工作程序  (一)申请条件  1.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应当在科学前沿领域形成优秀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其学术带头人应当是本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能够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骨干成员应当在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过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2.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拟开展的研究应当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交叉性 研究方案应当先进、合理 总体目标应当在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起到引领作用或者是开创新领域,有望通过5-10年的支持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  3.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依托单位应当具有完备的科研支撑条件和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应当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纳入本单位的重点管理范畴,并承诺保障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所需要的研究工作条件,对前来从事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国内外优秀科学家提供薪酬待遇及科研条件保障。  (二)工作程序  在试点实施阶段,采用科学部推荐申请的方式。2017年每个科学部经专家咨询委员会差额遴选后推荐1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人年龄不得超过60岁,骨干成员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申请人及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人通过依托单位提出项目申请。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时不纳入限项范围,获得批准后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不得再申请其他类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除外),不得以获得资助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研究内容再申请其他科技计划项目。  四、立项建议书的撰写提纲  (一)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背景情况  1.研究领域与方向   2.研究团队构成(申请人及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   3.已取得的研究工作基础积累及水平,包括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的水平及优势   4.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科技计划的资助情况。  (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1.主要研究方向、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包括研究价值、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2.研究方案,包括合作研究单位的分工、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计划等   3.近五年的预期目标和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十年的总体目标   4.开放合作计划。  (三)支撑与保障条件  1.具备的仪器设备及基础数据资料等   2.依托单位承诺的科研和待遇条件。  (四)资金需求与预算  五、提交建议书要求  有意申请的单位请于2017年3月25日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综合处提交立项建议书(请同时提交电子申请和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的纸质申请各一份)。  联系人:白坤朝  邮 箱:519phy@nsfc.gov.cn  电 话:010-6232691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综合处,邮编:100085  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建议书(数学物理科学部).do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  2017年1月23日
  •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p p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学探索加速演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紧密,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数学等基础学科仍是最薄弱的环节,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顶尖人才和团队匮乏,评价激励制度亟待完善,企业重视不够,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现提出以下意见。 /p p strong   一、总体要求 /strong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分类指导。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推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聚焦探索未知的科学问题,勇攀科学高峰 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战略领域前瞻部署。 /p p   突出原始创新,促进融通发展。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强化科教融合、军民融合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需求牵引,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推动不同行业和领域创新要素有效对接。 /p p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活力。突出以人为导向,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营造宽松科研环境,使科研人员潜心、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完善分类评价机制,调动科学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市场竞争力。 /p p   加强协同创新,扩大开放合作。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新要求,积极探索科研活动协同合作、众包众筹等新方式,破解科学难题、共享创新成果。坚持全球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多方引才引智。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共同应对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挑战。 /p p   强化稳定支持,优化投入结构。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推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全面发展。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到2020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若干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p p   到2035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在更多重要领域引领全球发展,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p p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 /p p strong   二、完善基础研究布局 /strong /p p   (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坚持从教育抓起,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围绕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开展探索,加强对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深海科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超前部署。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农业、材料、能源、网络信息、制造与工程等领域和行业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p p   (五)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更加聚焦基础学科和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其他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衔接,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共享,发挥好基础研究的基石作用。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实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推动对其他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的前瞻部署。加快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前瞻部署,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健全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运行机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优化基地和人才专项布局,加快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和能力提升,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p p   (六)优化基础研究区域布局。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基础研究发展格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作用,突出已有优势,强化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布局,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 /p p   (七)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天文、工程技术等领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鼓励和引导地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缓解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加快提升科学发现和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 /p p strong   三、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 /strong /p p   (八)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统筹部署和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给任务、给机制、给条件、给支持,激发其创新活力。选择最优秀的团队和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建立国家实验室稳定支持机制,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p p   (九)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在前沿、新兴、交叉、边缘等学科以及布局薄弱学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推进学科交叉国家研究中心建设。加强转制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引导有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更多聚焦科学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始创新高地。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研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加强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军民共建、省部共建和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提升野外观测研究示范能力。强化对科技创新基地的定期评估考核和调整,坚持能进能出,提升持续创新活力。 /p p strong   四、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strong /p p   (十)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把握国际发展机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更大力度推进实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多方引才引智,广聚天下英才。在我国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群体。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 /p p   (十一)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国际通行的访问学者制度,完善博士后制度,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博士在国内从事博士后研究。鼓励科研院所与高校加强协同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加强基础研究后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学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 /p p   (十二)稳定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符合实验技术人才及其岗位特点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加大实验技术人才、专职工程技术人才和开放服务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培训,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 /p p   (十三)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集聚作用,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持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聚焦科学前沿,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选择优势基础学科建设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加强协同合作。 /p p strong   五、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 /strong /p p   (十四)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继续参与他国发起或多国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承担任务,深度参与运行管理,积累管理经验。立足我国现有基础条件,综合考虑潜在风险,编制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规划,重点在我国相关优势特色领域选择具有合作潜力的若干项目进行培育,力争发起组织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相关规则的起草制定。 /p p   (十五)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力度,支持海外专家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来华开展联合研究,加快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层次和水平,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分类制定国别战略,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p p strong   六、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 /strong /p p   (十六)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强统筹规划,集中资源要素,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原始创新。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下,成立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委员会,研判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开展基础研究战略咨询,提出我国基础研究重大需求和工作部署建议。强化中央和地方、中央部门间协调,推进军民基础研究融合发展。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基础研究科教融合。 /p p   (十七)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对高校、科研院所、科学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税收杠杆等方式,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慈善捐赠等措施,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探索实施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共同组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新机制。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p p   (十八)进一步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项目组织、申报、评审与决策机制,遴选基础研究项目时更多注重对研究方向、人才团队及其创新能力的考察。简化基础研究项目任务书和预算书,落实法人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使科研人员有充足时间心无旁骛地开展科学研究,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探索直接委托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机制。 /p p   (十九)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在重视原创性、颠覆性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应用技术创新,通过应用研究衔接原始创新与产业化。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客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打造成为融通创新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转制科研院所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活动开源开放的新趋势,创新基础研究组织形式,探索开展基础研究众包众筹,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挑战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集群思、汇众智、解难题的众创空间。 /p p   (二十)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和科学数据管理,统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规划布局,推进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种质资源库、人类遗传资源和实验材料库(馆)建设,促进国防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面向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的自然本底数据、种质、标本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收集。完善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推动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强化新购大型科研仪器查重评议,建立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管理机制和后补助机制。发挥创新券在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方面的作用,强化法人单位开放共享的主体责任和义务。 /p p   (二十一)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开展基础研究差别化评价试点,针对不同高校、科研院所实行分类评价,制定相应标准和程序,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主要评价研究的原创性和学术贡献,探索长周期评价和国际同行评价 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主要评价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效能,加强过程评估,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创新效率。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健全完善科技奖励等激励机制,提升科研人员荣誉感 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 /p p   (二十二)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坚持科学监督与诚信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科研人员坚守学术诚信、恪守学术道德、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指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学术成长轨迹和学术水平进行跟踪评价,对重要学术成果发表加强审核和学术把关。抓紧制定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的规定,加大对科研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夯实我国科研诚信基础。 /p p   (二十三)推动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鼓励科学家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务院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月19日 /p
  • 两会热议:大科学装置如何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
    “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到了转折点——数量已经不少,但面临着质量提高的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告诉《中国科学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建设,将其视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促进相关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支撑。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布局建设57个,根据“十四五”规划,拟新建20个左右。如何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对建制化基础研究的推动作用,成为来自大科学装置领域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组织用户:围绕大科学装置,设立半永久性研究单元王贻芳的另一个身份是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和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大科学装置天然具备建制化科学研究的特点。”王贻芳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和江门中微子实验,从装置设计、建设、运行到数据处理、科学研究,都采用有组织的模式,不仅有国际合作组、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等各种管理委员会,还有不同的系统和子系统,这种金字塔型管理体系由专人负责。在这些大科学装置中,具体的研究课题一般由科学家提出。“有些课题提的人多,有些课题提的人少,所以我们从管理上会保持一些平衡,确保所有课题都有人做,同时保证不是所有人都集中在一个课题上。”王贻芳说。这样的做法,为其他大科学装置提供了借鉴。王贻芳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国内,很多大科学装置的机时需要由科研人员或团队申请使用,用户来自不同的大学、研究所。建设运行单位在收到科研人员的机时申请后,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者可以获得装置机时。为了更好地组织科研用户,他建议,根据大科学装置的特点,建设若干个非法人、半永久性研究单元,再由这些研究单元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一些重要方向上形成相对固定的大团队,长期攻关,开展重大研究。“比如说,围绕同步辐射光源,可以在纳米、材料、生物、环境等方面组织研究单元,聚焦重大问题并解决问题。”王贻芳说。搭好平台: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观测手段和实验方法“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就是有组织的基础科学研究,而‘有组织’就是要‘定好目标、分好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散裂中子源探测器与电子学团队负责人孙志嘉说。孙志嘉所在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之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于2019年2月2日完成首轮开放运行任务。2022年12月2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在大科学装置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孙志嘉考虑的是如何发挥自身特长,以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和实验方法支撑科学研究。“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大科学装置坚持不懈地探索,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观测精度;需要大科学装置的人才队伍、研发平台和专业设备保持稳定和持续迭代。”孙志嘉说。他认为,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中,需要做好主责主业,发挥各自长处,形成合力。“这就好比一个木桶由十块木板组成,每人手里有一块木板,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就是要把大家手里的木板拼到一起。每个人把自己这一块木板做得尽可能长,而且拼成木桶时木板之间不漏水。”对于如何让中国散裂中子源更好发挥对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孙志嘉建议,进一步扩充粤港澳大湾区的大科学装置阵容,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光源”的落地建设,将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组合,相互支撑和配合,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打造多学科前沿交叉应用平台,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迭代,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制造业发展。人才接力:大力培养青年人才,科学评价战略科学家对于全国政协委员、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新民来说,大科学装置能否带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关键要看人才是否可持续。过去7年间,张新民作为首席科学家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一直带领团队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50米处,建设我国第一台原初引力波探测大型装置。“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基础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周期长、耗资大、社会关注度高。装置的建设运行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很多单位的科学家相互协调。”张新民认为,这一特点决定了“人”对于装置的重要性。去年全国两会上,张新民曾呼吁,加大力度培养从事大科学装置研究的青年人才,在人才评选过程中不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标准,并对从事大科学装置研究的青年人才给予一定的倾斜。今年,他依然在关注大科学装置中的人才可持续问题。“一个大成果的出现,可能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年轻人一看前人花了几十年,一辈子都没得到认可,就觉得‘不要去做那些事情了’,最后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没人接棒了。”张新民说。与此同时,张新民认为,大科学装置要想带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应依靠一批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应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格局宏大、视野前瞻,及时关注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关注学科发展态势,探究交叉学科融合趋势,但现实中对‘战略科学家’的判断却与人才‘帽子’的多少直接相关。”他建议,打破对战略科学家的传统定义,不以“帽子”论英雄,让大科学装置中的战略科学家在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基金委征集2018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立项建议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化学科学部关于征集2018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立项建议的通告 /strong /p p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对科学基金的工作定位以及“聚焦前沿、突出交叉”的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2016年开始试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下简称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化学科学部为了做好2018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申请及资助工作,特公开征集立项建议。 /p p   一、 定位与实施原则 /p p   (一) 定位 /p p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p p   (二) 实施原则 /p p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实施遵循“原创导向、交叉融合、开放合作、稳定支持、动态调整”的原则。 /p p   1.原创导向原则。强调原创价值导向,鼓励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孕育多元化的创新思想,营造竞争合作、攻坚克难、宽容失败、包容多元的原创氛围。 /p p   2.交叉融合原则。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聚集多学科优势团队,开展深入系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 /p p   3.开放合作原则。拓展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特别是优秀青年学者前来工作,冲击国际科学前沿。 /p p   4.稳定支持原则。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设定资助期限最长为10年,给予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资助。 /p p   5.动态调整原则。控制总体规模,实行延续支持与退出相结合的机制。在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根据实施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延续支持。 /p p   二、资助规模与资助周期强度 /p p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周期采取5+5模式。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采取对同时启动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统一组织评估的方式。根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5年资助经费为1-2亿。 /p p   三、申请条件与工作程序 /p p   (一)申请条件 /p p   1.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应当在科学前沿领域形成优秀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其学术带头人应当是本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能够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骨干成员应当在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过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p p   2.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拟开展的研究应当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交叉性 研究方案应当先进、合理 总体目标应当在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起到引领作用或者是开创新领域,有望通过5-10年的支持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 /p p   3.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依托单位应当具有完备的科研支撑条件和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应当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纳入本单位的重点管理范畴,并承诺保障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所需要的研究工作条件,对前来从事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国内外优秀科学家提供薪酬待遇及科研条件保障。 /p p   (二)工作程序 /p p   申请人年龄不得超过60岁,骨干成员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申请人及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 /p p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人通过依托单位提出项目申请。 /p p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时不纳入限项范围,获得批准后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不得再申请其他类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除外),不得以获得资助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研究内容再申请其他科技计划项目。 /p p   四、立项建议书的撰写提纲 /p p   (一)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背景情况 /p p   1.研究领域与方向 /p p   2.研究团队构成(申请人及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 /p p   3.已取得的研究工作基础积累及水平,包括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的水平及优势 /p p   4.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科技计划的资助情况。 /p p   (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p p   1.主要研究方向、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包括研究价值、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p p   2.研究方案,包括合作研究单位的分工、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计划等 /p p   3.近五年的预期目标和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十年的总体目标 /p p   4.开放合作计划。 /p p   (三)支撑与保障条件 /p p   1.具备的仪器设备及基础数据资料等 /p p   2.依托单位承诺的科研和待遇条件。 /p p   (四)资金需求与预算 /p p   五、提交建议书要求 /p p   2018年有意申请的单位请于2017年9月20日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提交立项建议书(按附件模板准备),请同时提交电子申请(PDF格式)和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的纸质申请各一份。 /p p   联系人:郑企雨 /p p   邮 箱: zhengqy@nsfc.gov.cn /p p   电 话:010-62327057 /p p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邮编:100085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8/ueattachment/f1c7b022-8212-452f-ab73-e5b21b7b37af.doc" style=" line-height: 16px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建议书(化学科学部).doc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化学科学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8月24日 /p p br/ /p
  • 2013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预算1.5亿元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2013年度项目评审会议6月19-21日在京举行。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计划局局长孟宪平、副局长王长锐及计划局人才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高瑞平副主任指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已经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以及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为我国基础研究提供高素质的后备人才。高瑞平副主任希望本次会议评审工作准确把握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定位,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原则,遴选出建议资助的优秀项目。   2013年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预算为1.5亿元,资助计划为1.28亿元。   本次会议分为数学(含力学)、物理学(含天文)、化学、地学、生物学、医学与心理学6个组,共邀请72名评审专家出席评审会,共65个申请项目参加了会议答辩。
  • 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工材学部评审专家公示
    关于发布2021年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业评审组组成的公告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1年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业评审组名单(汇总)(按姓氏拼音排序)如下:  陈建敏,陈学思,封 伟,胡文兵,江 莞,李贺军,李晋平,刘昌胜,  刘黎明,卢春房,马 军,宛新华,王华明,王 强,王秋良,宣益民,  严新平,杨庆山,尤业字,张 弛,张建云,周永丰,周仲荣  公示期:2021年07月16日至2021年07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21年07月16日
  • 获了奖为何还压抑?基础科学研究者呼唤社会理解
    他们为什么感到很压抑?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的喜中之忧   “这种项目怎么还会得奖?”坐在旁边的一名媒体同行横扫了一遍项目简介,再把一行行字母和专业术语瞥了一眼,仍然无法理解之后,小声地冲我嘟哝,“看不懂,这有什么用?”   我愣了一下:“自然科学奖就是这样。”   这是发生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项目集中采访会的一幕。   在这次采访会上,作为受访者的中科院院士段树民,显得有点落寞。由他和同事完成的“胶质细胞新功能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胶质细胞没有信息处理功能,而段树民的研究发现,胶质细胞参与学习记忆等脑高级活动,可以帮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脑工作原理。   但比起紧密联系国家建设、相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科技成果,“胶质细胞”实在太“阳春白雪”,和者甚寡。   轮到提问环节,也只有一个专业科技类报纸的记者提问,而他的问题,又似乎不太“自然科学”:“这个项目能应用吗?”   “这就是转化医学要做的工作。”段树民回答得干脆。   之后,没有围追堵截,也再没有记者去采访他的项目。   “其实,科学探索,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就像踢足球,很好的球员,不一定就有进门的机会。成功有时靠运气。”段树民举例说,“比如研制新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周期非常长,有的要花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不可预期,不可能一两年就应用。”   “现在一谈到基础研究,人们就常忘记了它的本质,只有谈到应用,才能抓住兴奋点。”这令段树民很是郁闷。   “其实,媒体报道我们也是勉为其难。”与段树民有同感,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彭练矛坦承,“不单是记者,整个社会对基础科学研究的了解和理解都不够。”   在表彰后的喧闹采访报道活动中,有这样一群人,总是难以被大众聚焦,成为甘坐冷板凳的“小众”。   上世纪90年代回国的彭练矛,意识到微电子学发展到2020年后必将走到物理极限,因此早在10年前就盯住下一代电子学,选定碳基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研究材料。   “科学研究肯定要经过追赶、跟踪的过渡阶段,但我们不能永远追随发达国家的框架、方向和标准,进行‘零敲碎打’的工作。否则最终也是在科技制高点上受制于人。”在彭练矛看来,必须要在源头创新,在原创领域引领,瞄准国家未来二三十年后的产业进行前瞻性研究。   “以我所研究的纳米领域为例,我国发表的纳米科技论文总量近年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现在,我们可以自称纳米科技大国,为什么不敢拍着胸膛说是纳米科技强国?”彭练矛一针见血地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纳米研究还出现结构上的滞后,如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低端的纳米材料制备,而与未来技术密切相关的纳米器件、纳米加工等领域却相对薄弱。 “可是,我们总有一种惯性:看看别的国家做什么,我们再去做什么 看外国做得怎么样,我们再进行判断和决策。”彭练矛说。   彭练矛很欣赏苹果公司的坚持和韧劲,虽然“拿此比喻基础研究也许不恰当”,但彭练矛还是认为,“即便在应用领域,苹果公司始终坚持自己的产品研发思路,追求完美,初期没有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在遭受冲击时仍坚持自己的理念。结果,好的东西在积淀了若干年后,释放出巨大的创新潜能,并引领了整个行业”。“给基础研究投项目,希望三五年就出成效、立竿见影是不可能的。基础向应用转化十几年后才会见到效益。”   中科院院士戴金星获得的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就是最好的例证。戴金星研究的“中国天然气成因及鉴别” 改变了中国勘探天然气的指导思想,煤成气占全国探明天然气储量从9%增加到69%。   “30年啊,整整30年。”戴金星掰着3个手指头告诉记者,煤成气的理论开始也遭到反对,让大家接受也是个长期的过程,然而,一旦理论获得突破,指导应用的效能是巨大的。“科技进步以及应用产品的获得,都是因为理论上有所突破。强国必须要强基础研究,当基础研究积累到一定量后,必然会有一大批原始创新的成果迸发。”   “突破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急功近利的导向不得到彻底改变,踏实做基础研究的人就很压抑。”段树民感慨,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大家都有点心浮气躁,对基础科学研究者也缺乏尊重,身边有些从事前沿高端研究的工作者面临着生活和兴趣的矛盾。   少一点亦步亦趋,给我们多一点时间“仰望星空” 少一点急功近利,给我们多一点精力脚踏实地。采访中,不少像段树民一样的基础研究工作者发出呼吁:鼓励自由探索,不再让科研人员为频繁申请项目而苦恼 以人才为导向,对认可的团队给予稳定支持,简化后续复杂的评审 注重政策的延续性,一旦确定方向,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摇摆……   “我们经常提科技成果转化,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等的原创成果,我们转化什么?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段树民说。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年国家科技奖励公报上,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
  • 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基础科学中心”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组名单
    关于公布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基础科学中心”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组名单的公告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自然科学基金2022年度“基础科学中心”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组名单公布如下:  蔡祖聪,曹晋滨,曾永平,程海,戴永久,丁林,董云鹏,冯新斌,冯学尚,傅伯杰,何宏平,翦知湣,李建成,李献华,李召良,廖宏,鹿化煜,穆穆,秦伯强,沈延安,孙卫东,谈哲敏,田文寿,王春在,吴忠良,肖湘,许天福,杨顶辉,杨崧,杨志明,姚檀栋,张兵,赵美训,周成虎,朱敏,朱祥坤,朱永官
  • 91项目获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24510万元基金资助
    日前,2012年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第三届管理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2012年度项目评审结果。2012年度共资助项目91项,资助经费24510万元。其中,条件建设项目29项,资助经费5800万元;科研训练项目32项,资助经费12800万元;野外实践项目8项,资助经费3230万元;特殊学科点项目8项,资助经费2400万元;师资培训项目14项,经费280万元。   会议审议通过了2013年度资助计划和项目指南。2013年拟资助条件建设项目18项,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16项,野外实践能力提高项目5项,特殊学科点项目2项,师资培训项目12项。   会议还就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理办法修订、项目统筹规划和部署、项目规范管理以及野外实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 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论文数量翻番 化学高被引论文居榜首
    p   与2007年~2011年相比,中国在2012年~2016年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从62.2万篇增加至124.5万篇,排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2位。日前,记者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获悉,近5年中国科研发展迅猛,国际公认的科研评价工具SCI引文数据库见证了中国科研规模的成倍增长。 /p p   同期,中国在基于SCI数据库设计的含金量更高的统计指标数据库——ESI(基础科学指标库)评价体系中前进更快:近5年入围ESI高被引论文的数量约为上个5年的2.5倍,此外,在最近一期ESI热点论文榜(2015年~2016年)中,中国的占比为26.7%。 /p p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是我国最早接触ESI的研究人员之一,他向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感慨道:“1996年我第一次看到ESI纸本报告时,中国大陆只有3位科学家入围‘高被引作者’,2006年也仅有7位,而这个数字到2016年变成了170多位!” /p p    strong 化学、工程、材料成中国科研布局重点 /strong /p p   ESI收录了22个主要学科的科研成果,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首席计量科学家杨立英研究员的团队发现,在过去5年中,中国发表高被引论文最多的学科依次是化学、工程和材料。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科研成果产出量分别都超过了美国。 /p p   这些研究领域与改善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电话线网速只能达到512K/秒,但现在光纤网速以TB计算,这就是材料技术带来的变革。未来,如果人类想用上高效又安全的抗癌药物,至少有赖于科学家在化学领域有重大突破 如果想给电动汽车装上更可靠的电池,就需要深耕化学和物理等学科。 /p p   杨立英认为,科技发展是分阶段的,“我们需要先搞清楚自然界的基本物质规律,再力求运用这些规律去改善人们的生活”。 /p p   现阶段中国重点布局化学、工程和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可以说是在为下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打基础。同时,她也建议学科布局提高学科结构的均衡程度,这将促进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和知识交流,有利于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 /p p    strong 中国ESI重要成果产出效率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strong /p p   作为世界科技领域的后发国家,中国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令人振奋的成绩。杨立英说:“此时此刻,中国科研界更需要冷静分析前进中的问题,对科研的发展水平进行准确把握和明确定位。” /p p   学界认为,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等重要成果占一国全部论文的份额,可以大体揭示出该国重要成果产出的效率。 /p p   2012年~2016年,在中国科研领域产出的所有论文中,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库的成果占比为1.12%,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而中国入选2015年~2016年度的最新一期热点论文榜的数量占该年度我国产出论文总量的0.1%,与世界均值齐平。 /p p   杨立英认为,尽管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率仍与一些跑在科技前沿的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这个差距正因我国科研人员的奋起直追而缩小。 /p p    strong 为科技竞技场上的中国队加油 /strong /p p   “科技增长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杨立英相信,一串串令人骄傲的数据背后有许多人在付出努力。 /p p   毋庸置疑,科研单元在推进中国基础研究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每年的论文总数中,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贡献比例约为43:13:1,其中有部分论文由不同的科研单元共同完成。因此,高校是从事基础研究的最主要力量。 /p p   “高校的科研成果突出,是整个社会积累了30多年的结果。”李志民和《中国高校科技》杂志总编辑马海泉都提出了这个观点。 /p p   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马海泉认为,改革开放让中国意识到对科技创新的渴求,就此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此后,从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融入中国的社会文化,都是在为中国的科技发展铺路。 /p p   从政策层面看,李志民相信中国国力的增强是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为科技发展带来利好。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至2015年的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从3710.2亿元上升至14169.9亿元。 /p p   “国力增强了,更多的人才选择回国发展,同时实验室建设的条件也得到改善,这也为科技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李志民说。 /p p   而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各类科研单元都在寻求自己的科技创新之道。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在ESI论文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p p   此外,根据2017年9月ESI官方网站的最新数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化学和材料学、清华大学的工程学和材料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程学的研究成果还入围了ESI数据库中“排名前万分之一”的论文。 /p p   事实上,在高校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机构——中国科学院。在过去5年中,仅中科院一家发表的ESI高被引论文,就占到中国高被引论文总数的22.9%。 /p
  • 内蒙古从多点着手 重点解决“卡脖子”技术等重大基础科学难题
    蒙草种业中心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哈达教授在做实验。 胡红波 摄内蒙古稀土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的实验仪器。 胡红波 摄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教授郭泽宇团队通过制备石墨烯微管的工艺为规模化生产直径可调的石墨烯微管提供了可能性,在实验室实现了将二维的石墨烯通过简单的方法转变为一维的管状结构,这种直径可调的石墨烯微管在生物医学、药物载体、农业化肥、生物质光合作用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内蒙古农业大学韩国栋团队深入内蒙古荒漠草原进行了为期10年的野外定位观测试验,揭示了增温和氮素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时间稳定性的影响。内蒙古草业与草原研究院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科研团队揭示了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和微生物在长期放牧后响应的耦合机制。该研究发现围封恢复下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响应策略及其重要生态功能,不仅是对现有理论的验证、完善和发展,也进一步从地下生物的角度完善了植被退化机理及其恢复途径的实际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基础研究则处于科研前端,是科技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兴蒙”行动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完善机制优化结构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区22个单位 的294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资金10243.1万元。国家项目的引导与支持,为我区“十四五”基础研究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对提升区域基础研究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2018 年,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高基础研究合作开放水平、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五个方面确定16项重点任务。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将支持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作为加强科技创新供给的重要举措,在“科技兴蒙”行动中予以重点推进。为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我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更好地发挥对我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从2019年的每年2600万元增加到每年6000万元是原来的2.3倍,立项数由2016年的510项增加到2021年的832项,增幅为63.13%,资助强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自治区科技厅同时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等12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基金,累计资助项目821项,撬动依托单位直接投入资金2159万元。经过持续努力,自治区基础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对2016、2017年度已结题和2018年 度提前结题的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产出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971个项目共发表高水平论文 3865 篇,出版专著156部,授权专利440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3项,培养博士后7人、博士85人、硕士1910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借助国家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我区科研人员在草食家畜干细胞、电解水制氢、 石墨烯、介电储能、益生菌、医疗健康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国内外领先的基础研究成果。其中,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喜和团队牵头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刘澎涛团队联合在国际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发了牛新型干细胞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不依赖外源基因的牛多能性拓展新型干细胞的诱导关键技术及其生物学特性,是草食家畜干细胞研究的里程碑科技成果;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和平团队在微生物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肠道微生物》发表了题为《益生菌通过维持肠道菌群稳态缓解远航船员焦虑压力》,研究成果为维护远航船员肠道微生态健康和缓解船员航海期间精神焦虑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并为益生菌个性化选择提供了新的视野。今年6月,我区正式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第一轮联合基金计划实施五年,自治区每年投入3000万元,基金委每年投入1000万元。该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强化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围绕区域发展中的紧迫重大需求,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攻关,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助基础研究抢占“技”高点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每年给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低于 1000万元经费支持,支撑我区高质量发 展的“原动力”不断增强。同时,我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通过“以评促建”、动态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推动重点实验室布局优化和良性发展。截至目前,我区共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48家,积极推进乳品、蒙医药2家实验室创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早在1999年,自治区科技厅和财政厅成立了自治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建立了“内蒙古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实现10家网员单位31台(套)仪器设备共享,开启了全区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工作。2018年,初步建成“内蒙古大型科研仪器与设施开放共享服务网络管理平台”,为用户和大型仪器机组的直接对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2018年,内蒙古首次利用 6.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改善研发机构科研条件,其中2.38亿元用于我区部分重点实验室仪器的购置,使实施科研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为我区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奠定了基础。截至2020年底,“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与设施开放共享服务网络管理平台”已录入网员单位45家,仪器设备1382台(套),设备原值10亿多元,涵盖59个应用领域,为我区高校、科研机构承担实施的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了研发条件平台。深化改革砥砺前行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只有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潜心向学,创新成果才有可能竞相泉涌。近两年,自治区科技厅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方案、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方案、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实施意见、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优化项目形成机制,探索项目定向委托、稳定支持机制,下放项目管理权限,修订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实验室、自然基金项目等管理办法,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和负责人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和调整权。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网上申报和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2020年自治区科技厅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试点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今年自治区科技厅将对基础研究项目全面实施“包干制”,彻底为科研人员放权松绑减负,让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杰青”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宁介绍,在她主持基础调查专项中,课题任务的实际 需求应以调查采集为主,因此对差旅费的需求较高,但项目要求差旅费比例不超过25%,就燃料动力一项,像我们课题不会产生,然而,在项目中该项就占去了总经费的6%,造成了课题参加单位不愿分摊这笔费用的现象,这就给项目的执行 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作为经费试点项目,“包干制”就是在科研项目总预算不变的前提下,经费由项目负责人包干使 用支配,即项目经费用途包干,真正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十四五”期间,自治区科技厅将深入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基础研究,以应用基础研究倒逼基础研究,重点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等重大基础科学难题;进一步改革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支持开展“自主选题、自由探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和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基础设施高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强化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当前,产业转型调整不断加快,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区将持续优化投入结构,促进基础研究,让创新活力奔涌,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才踏浪而来,挺起我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解读《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p & nbsp “最近大家可能关注到中国成功培育体细胞克隆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意见》就是为了促进我国科学家能够多出这样的成果。”在2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多次提及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的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不只是克隆猴,铁基超导、量子信息等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基础物理领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基础研究亮出的另一份成绩单是,五年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增加1倍,从2011年411多亿元增至2016年的820多亿元。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补上基础研究短板& nbsp & nbsp 四大难题待解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的基础研究已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从整个科技创新的链条来看,基础研究依然是短板。”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说,具体体现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较匮乏、投入总体不足、环境待优化四方面的问题。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叶玉江表示,科学的理论、原创的思想由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还非常少,缺乏能够心无旁骛、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理论的人才队伍。在投入总体不足的同时,投入结构非常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主要靠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财政支持。此外,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政府投入占90%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较低。”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透露,随着《意见》发布实施,中央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将进一步加大,除继续大幅增加稳定支持外,2030年的重大项目实施将考虑基础研究的长期部署,并且增加地方财政和企业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让科学家甘坐冷板凳& nbsp 宽容失败就是鼓励探索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针对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问题,《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重点任务,明确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与其他研究相比,基础研究周期比较长,而且在这样较长的研究过程中不容易体现科学家的价值。”叶玉江解释说,《意见》里对营造宽松的环境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一是加强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完善对高校、科研机构、科学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二是进一步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要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项目组织申报、评审与决策机制,落实法人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三是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开展基础研究差异化评价试点。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差异化评价试点如何推进?叶玉江指出,要针对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实行分类评价,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扩大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的选择权。与此同时,还要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nbsp 科学问题要科学评价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关于学术造假特别是去年的学术期刊集中撤稿事件,黄卫介绍,科技部联合20多个部门成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共同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工作,目的就是要从制度、源头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同时,要配合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过去我们比较看重论文和获奖情况,对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影响力和意义注意得不够,基础研究如果这样评价会出现引导上的偏差。”针对科技日报记者的提问,黄卫回应说,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么大,不能用一把尺子去量每一门学科,量每一个科研人员。比如数学尤其是基础数学,应以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进行评价。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时间、多一些长期稳定的支持,让他们能安心研究。 /p
  • 基金委工材学部公布2023年面青地、基础科学中心评审组名单
    7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公布2023年面上、青年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专业评审组名单,以及2023年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专业评审组名单。2023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面上、青年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专业评审组名单(汇总)(按姓氏拼音排序)艾 超,安永辉,白培康,薄志山,步文博,蔡宝平,蔡国庆,蔡 杰,蔡伟平,蔡袁强,曹世杰,曹亦俊,查 敏,柴立元,陈建勋,陈仕谋,陈湘生,陈 新,陈学思,陈延峰,陈 正,成会明,成 立,程卫民,程兴旺,崔宏志,戴 峰,邓 露,邓意达,狄增峰,丁 川,丁建宁,丁军桥,丁向东,丁 一,董安钢,董超芳,董宏丽,董陇军,董双石,杜春兰,杜 娟,杜世萱,杜 雄,段宝岩,段慧玲,范凌云,范同祥,方 方,封 伟,冯 起,付前刚,付 强,高 伟,谷国迎,顾冬冬,关铁生,郭东明,韩庆华,韩 旭,何 方,何 琳,何 强,何旭辉,洪文鹏,侯慧杰,侯新梅,侯仰龙,胡春宏,胡二江,胡海涛,胡家兵,胡 洁,胡 军,胡明华,胡侨丹,胡文平,胡章贵,黄海鸿,黄陆军,黄云辉,霍军涛,霍守亮,江 莞,姜 潮,蒋金洋,金海波,金永兴,鞠 杨,兰 司,郎兴友,李典庆,李 飞,李根生,李光耀,李海燕,李寒莹,李红霞,李宏伟,李 惠,李 俊,李丽娜,李隆球,李 强,李秦川,李庆华,李仙岳,李翔宁,李晓光,李炎隆,李彦光,李乙文,李 营,李永乐,李 勇,李志波,梁永图,林波荣,凌建明,刘碧录,刘 鸿,刘加平,刘 军,刘利民,刘日平,刘 润,刘 顺,刘辛军,刘宣勇,刘永长,刘志坚,龙 腾,卢 磊,卢义玉,路德春,罗金明,罗小兵,吕石磊,吕松涛,吕学伟,吕昭平,马国伟,马金珠,马林建,马志超,穆 杨,倪红卫,聂安民,聂建国,宁成云,潘 光,彭海炎,彭慧胜,皮大伟,齐 磊,钱国栋,钱小石,桑胜波,邵金友,邵 涛,沈锦优,沈 俊,沈 洋,施雪涛,石晓辉,史聪灵,史林启,史翊翔,宋 波,宋 成,宋少先,宋晓艳,宋永臣,孙 澄,孙志强,谭秋林,陶 飞,田富强,田永君,王道爱,王发洲,王高林,王建浦,王军锋,王来贵,王 磊,王鲁宁,王 平,王启刚,王 强,王树新,王宴滨,王宇航,王志远,温 斌,温兆银,吴爱祥,吴 琛,吴 镝,吴红飞,吴学邦,吴 云,武晓雷,夏军强,夏志国,谢小荣,谢志鹏,熊 杰,徐 超,徐海阳,徐连勇,徐龙华,徐盛明,徐长节,杨 斌,杨殿阁,杨东升,杨桂林,杨 槐,杨建平,杨俊宴,杨 敏,杨绍普,杨志峰,姚顺春,尹周平,于浩海,余家国,余 彦,俞 炜,俞晓东,喻志阳,袁丛辉,岳晓奎,展思辉,翟长海,张彩萍,张 弛,张吉雄,张 建,张玲洁,张 鹏,张先正,张显程,张幸红,张拥军,张永良,张 瑜,张 铮,张作泰,章明秋,赵海波,赵文祥,赵祥模,赵兴东,郑金星,钟 澄,钟登华,周石庆,周 颖,周仲荣,朱 冰,朱俊武,朱廷钰,祝效华,祝振昌,邹 亮,邹明松,左 良2023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专业评审组名单(汇总)(按姓氏拼音排序)笪良龙,丁奎岭,杜修力,方攸同,郭东明,何满潮,胡春宏,江恩慧,金红光,李家彪,李言荣,李志波,刘 合,龙建成,罗 安,任南琪,舒歌群,田中群,王 超,王成山,王 琪,王 桥,邢 锋,徐祖信,许小红,杨勇平,张建华,张 跃,赵国堂
  • 大连化物所“极紫外光源技术及其在能源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团队”通过验收
    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总体报告和三个核心成员报告,了解了财务审查情况,现场查看了项目典型成果,经质询讨论,一致认为:项目团队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规定的全部任务,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成果显著,同意通过验收。专家一致建议持续支持。  该项目执行期为2019至2021年。经过三年时间,项目组突破了基于常温加速器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双脉冲运行模式关键技术,发展了面向未来的基于超导加速器的高重频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关键技术,开辟了独特的质量选择中性团簇的红外光谱关键技术,有效填补了国内和国际空白,使我国在新一代光源的研发和技术领域处于国际先进行列。项目组基于极紫外光源技术,发展了国际领先的实验技术,结合精确的理论计算在原子、分子、量子态分辨水平上揭示了气相、团簇、催化、表面等能源基础领域重要化学过程的基本动力学规律,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大气雾霾、表界面催化、光催化、星际化学等领域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创新策略。  该项目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研发能力的极紫外光源技术团队,积累了自由电子激光技术,大型科学装置,先进实验站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的丰富经验,同时也掌握了基于极紫外光源的气相、团簇、催化、表面等领域的基础科学知识、实验技术以及理论计算方法,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 基金委发布碳中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专项资助指南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CO2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保护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需求,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内在需求。碳中和战略涉及深度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期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和基于技术变革的增汇目标,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满足国家实施碳中和战略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需求,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优势,促进地球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融合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管理科学部联合启动“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专项项目,拟针对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开展专项资助工作。一、科学目标  围绕“减排”和“增汇”这两条实现国家碳中和战略的根本路径,本专项项目旨在系统揭示海洋和陆地碳汇格局、过程机制、演化趋势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机理,阐明地质碳封存过程机制、固碳功效、增汇潜力、技术风险与管理模式,剖析经济转型、路径优化、气候治理、国际合作等碳中和管理与政策问题,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凝练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服务于国家碳中和战略。本专项项目鼓励自然科学与管理政策研究团队联合攻关,突破学科间屏障,面向国家碳中和战略解决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二、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中国海生态系统碳汇格局、清单及不确定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集成现场观测和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系统评估中国海生态系统主要碳库时空变化,揭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主要中国近海系统的碳源汇格局,降低其评估的不确定性,提供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的海洋碳收支清单。  (二)中国海生态系统固碳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集成分析历史观测数据,深入研究我国邻近海域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和碳汇功能的关系,揭示海水碳酸盐体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过程、群落净生产和浮游动物传递等关键碳汇过程的调控机制,甄别自然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影响,厘清暖化和富营养化等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  (三)海洋微型生物驱动与耦合的综合负排放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通过学科交叉同步研究微型生物代谢驱动的碳、氮、硫循环过程,从分子、基因水平到种群、生态系统水平上阐释微型生物碳泵与无机碳汇的协同作用机理,探究微型生物碳泵驱动与耦合的有机碳-自生碳酸盐联合负排放路径,从实验观测到数值模拟建立微生物驱动的碳、氮、硫循环与碳汇耦合关系,实现海洋负排放机理上的突破,为碳中和目标提供海洋负排放的创新性理论和技术储备。  (四)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现存量及其不确定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系统地评估2010-202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和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的全组分碳库的现存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量化地上植被、地下植被、土壤、凋落物碳库组分及其关系 评估碳库的现存量与容量,揭示碳库的稳定性以及估算的不确定性,凝练提出碳储量评估及其不确定性量化的方法体系。  (五)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其不确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基于长期调查样地、通量观测、多模型比对、多源数据整合等途径,定量分析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内陆水体等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以及以县、市、省等行政区划为主体的固碳速率,分析不同体系下固碳速率的不确定性 定量揭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的时空变异特征、影响因素和调控途径 评估碳汇功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六)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固持与碳汇功能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关键属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特征,解析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内陆水体等类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形成与稳定机制 研究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土壤碳库关键属性和土壤碳转化的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生物与非生物机制 探究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潜力及风险评估(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和大气沉降情景,结合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及各类人为管理措施等,探讨不同时期、不同排放情境下的增汇潜力,量化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各分量对生态系统增汇潜力的贡献,在充分考虑固碳速率(动态特征)、稳定性、持续性的基础上,提出陆地生态系统增汇的系统管理优化方案。  (八)中国区域岩溶碳汇机理、清单及增汇潜力(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集成分析岩溶系统监测数据,发展新型融合观测系统,研究其中的碳循环过程与机理,建立岩溶碳汇算法,量化我国岩溶碳汇清单,评估岩溶碳汇速率与稳定性 研究微生物、碳酸苷酶、土地利用形式等对岩溶形成及碳汇的影响,探索通过人工干预加速岩溶碳汇的方法与途径,并评估其潜力。  (九)CO2封存的地质体结构透明化表征方法与埋存场地选址(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进行多尺度地质结构观测,进行地表水/地下水物理化学力学性质测试,建立多尺度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水文地质结构精细化模型,开展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建立CO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十)深地CO2封存多相流体与地质体的长时耦合作用(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建立真三向应力状态下CO2注入-运移-封存全周期过程中储层孔隙率-渗透率演化机制 揭示CO2-咸水-岩层耦合作用下储层孔隙力学长期变形规律以及时效致裂机理 建立渗透-化学-力学耦合作用下盖层岩体的真三向破坏准则及强度理论,揭示CO2聚集压力下盖层岩体时效损伤变形规律以及渐进式破坏机理。  (十一)去碳目标导向的CO2驱油与埋存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研究适应不同类型地质封存需求的烟气净化和CO2捕集原理,分析高含水油藏开发历程对渗流、封存效率和封存安全性的影响规律,阐明高含水油藏中CO2-水-油-岩的微观相互作用,揭示高含水油藏封存CO2后流体重新分布及长期封存机制。  (十二)CO2地质封存潜力与资源协同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构建区域尺度地质结构时空数据,量化不同区域的潜在碳封存储层及能力,探讨不同区域工业CO2排放源与区域碳封存能力的匹配性问题,揭示不同区域生物质能源、水资源、清洁能源等资源与碳封存的协同性。  (十三)地质碳封存安全与风险(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开展CO2-咸水物理化学作用下盖层渗漏破坏试验与模拟研究,揭示非纯CO2-咸水作用下盖层密闭性与力学特性演化机理,建立考虑储层密闭性及盖层突破性的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 开展物理和化学两种捕获方式下多尺度地质结构劣化试验,建立断层活化判据,建立封存CO2后的监测方法,评价封存CO2后的长期封存机制、泄露风险和引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十四)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碳汇格局、清单及潜力(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结合长期样地、通量观测、遥感监测、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构建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通量的评估体系,阐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碳储量与碳通量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演化特征,揭示碳汇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提供碳收支清单及不确定性,评估碳库稳定性、碳汇可持续性及潜力。  (十五)中国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碳交换与循环(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结合长期观测、遥感分析与模型模拟,厘清中国主要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的多界面碳传输通量特征,揭示碳传输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阐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河流-河口-近海碳交换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海洋与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十六)陆海统筹下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构建和发展陆海统筹下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基础理论,研发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增汇措施与关键技术,探索兼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的协同增效途径,评估不同增汇措施与技术实施的潜在风险,提出面向碳中和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最优化管理方案。  (十七)区域碳循环过程与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研发或优化包含碳循环过程的区域海陆气耦合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发展适用于中国区域海陆气耦合的区域地球系统模式 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东亚区域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作用,阐明海陆气耦合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  (十八)中国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充分融合观察数据与数值模式,研究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的关键科学与技术,开展中国区域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支撑碳收支盘点工作 开发碳同化系统、甄别自然与人为碳排放等关键措施与技术,评价不同碳中和路径的不确定性。  (十九)碳中和路径下的中国区域气候系统动力学(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从气候系统对温室气体强迫的快慢响应、反馈过程和气候敏感度等方面,揭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区域气候系统的变化、不确定性以及关键的动力过程 研发能够有效减少模式预估不确定性的“涌现约束”方法,提高碳中和目标下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可靠性,量化气候均态和极端事件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 评估碳中和政策在减缓增温、减轻气候灾害等方面的有效性 评估我国生态工程的碳汇作用及其气候影响。  (二十)面向不同碳中和路径下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演化集成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探讨中国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动态路径和技术途径,核算不同人为生态工程及管理措施对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潜力,基于不同的碳中和路径评价不同的管理体系对自然生态系统增汇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性,提出自然生态系统增汇新技术方法和政策理论体系。  (二十一)面向碳中和的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碳中和愿景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经济结构形态演变特征和动力机制 碳中和愿景下的经济转型成本 碳中和愿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研究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 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经济学理论。  (二十二)面向碳中和的能源革命路径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碳中和愿景下颠覆性能源系统技术与结构特征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系统形态动态演化过程、驱动机制和管理理论 基于大数据的能源系统复杂性建模方法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下的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理论与方法 颠覆性能源技术和碳移除(CDR)技术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和发展路线图。  (二十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钢铁、水泥、石化等重点行业和交通、建筑等关键领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障碍、技术措施、转型成本和优化路径 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 从物质流动和供给-需求系统的角度,综合分析主要行业和领域低碳发展的系统路径。  (二十四)碳达峰、碳中和区域协同路径优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全国分区域碳中和路径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 碳中和愿景下我国分区域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特征和驱动机制 全国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对于区域和全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机制 建立省级尺度的全国能源经济综合评估模型体系,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区域协同优化路径 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西部等区域开展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案例研究。  (二十五)面向碳中和的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碳中和愿景下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治理的模式与机制 研究不同区域碳中和路径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机制 研究不同碳中和路径下的空气质量空间格局特征、人群暴露风险特征和协同效益 研究碳中和与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的协同路径 研究碳中和路径下的中国分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 研究碳排放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的协同路径。  (二十六)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面向碳中和愿景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 研究碳中和愿景下行业、地方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制度安排和协调机制 研究碳中和愿景下不同政策的交互影响 面向碳中和的政策工具创新和评估方法研究 碳汇体系建设与低碳消费模式对碳中和的贡献与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碳中和管理方法和激励机制研究 建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转型监测与战略决策支撑系统。  (二十七)面向碳中和的国际气候合作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开展世界主要国家碳中和愿景比较和对我国的借鉴研究 面向全球碳中和的市场和非市场合作机制研究 研究基于算法的全球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算理论和方法 研究国际碳定价机制链接和合作对我国和全球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贡献和影响 提出我国深入参与并引领国际气候合作机制构建的战略和策略。  (二十八)碳中和路径与对策综合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综合运用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由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的碳中和路径决策系统,识别和探索在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演化情景下的最优行动方案,支撑国家形成并实施碳中和综合战略和对策。三、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除撰写提纲要求外,申请书内容还须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申请项目为实现总体科学目标的贡献 (2)针对本项目指南中研究方向拟重点突破的科学问题、达到的研究目标或技术指标 (3)为实现总体科学目标和满足多学科集成需要,申请人应承诺在研究材料、基础数据和实验平台上的项目集群共享。四、资助计划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拟在每个研究方向资助1项,共资助28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其中,研究方向(二十)和(二十八)的集成项目资助强度可略高于平均资助强度。五、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本专项项目申请时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正式接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申请人和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接收时间为2021年5月20日-2021年5月31日。  2.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专项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本专项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1应按照拟资助研究方向后标明的申请代码要求选择地球科学部或管理科学部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申请项目名称可以不同于拟资助研究方向下列出的研究内容名称,但应属该内容所辖之内的研究领域。  其中,管理科学部不受理如下申请人的项目申请:(i)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2016年1月1日后)已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但在本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尚未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者。若已获得《结项证书》,申请人必须在申请书后附《结项证书》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依托单位法人公章。(ii)2021年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者。  (5)每个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3个 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  (6)申请人应当按照专项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请在申请书正文开头注明“2021年度专项项目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之研究方向:***(按照上述28个拟资助研究方向之一填写)”。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  (8)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必须应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1年5月31日16时)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3.本专项项目咨询方式。  (1)申请代码1属于地球科学部的专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联系电话:010-62327157  (2)申请代码1属于管理科学部的专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联系电话:010-62326898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为实现专项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须关注与本专项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专项项目集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本专项项目集群将设专项项目指导专家组和协调推进组,每年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上述学术交流活动,并认真开展学术交流。
  • 《中国基础科学国际竞争力蓝皮书2015》:生命科学的发展还相对较弱
    中国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的竞争力究竟如何?近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中国基础科学国际竞争力蓝皮书2015》(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了科研产出的强劲增长态势,但中国科研发展也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  由于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智力活动之一,科研竞争力的内涵也远远超出了数量与质量的范畴。为此,“《蓝皮书》以科研产出为依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勾勒中国基础科学国际竞争力的宏观轮廓和基本特征,诊断性分析中国基础科学需要加强或关注的问题。”《蓝皮书》的总策划、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晓林研究员说到。  《蓝皮书》显示,2009-2013年间,中国SCI论文数量的科研规模增长了0.8倍,但学术影响力的增长速度相对滞后。而且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科研成果的知识交流多发生在相同领域内部,跨领域的知识融汇贯通仍须加强。  “跨领域的知识融汇现状是基于论文间引用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出来的结果。”《蓝皮书》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杨立英研究员基于170多个学科间的论文相互引用关系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蓝皮书》研究团队发现,美国的交叉学科之间的引用具有相当大的跨越度,而中国则更倾向于相近学科之间的引用。  科研规模与质量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也为杨立英及其团队所重视。《蓝皮书》显示,从投入产出的视角看,2013年中国以论文第2的世界位次获得了引文世界第7的位次,以15.9%的论文世界份额收获了5.3%的引文世界份额,产出了9.6%世界份额的重要成果。同时,最近5年中国高水平成果的年增长率达到了17.7%,远远超出科技强国。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以相对较多的投入(论文)获得了相对较少的产出(引文)。“对于新兴科技国家而言,学术质量发展滞后可能是必经之路,但规模增长模式将在未来遭遇有限的科技资源的制约。”杨立英说,中国科研界应该加大对科研效率提升的关注。  《蓝皮书》也揭示了中国与科技强国之间在学科结构上的区别。杨立英等人将经济学上的基尼系数引入学科结构均衡性的计算。虽然结构的均衡性并非评判学科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但是他们发现,0.2是科技新兴国家与科技强国学科结构均衡度的分界线。2009~2013年,中国的均衡指数从0.27下降至0.23,揭示出中国各学科的发展水平日趋接近,学科结构向均衡态发展。但与科技强国相比,中国仍表现出偏态分布特征。  《蓝皮书》发现,中国的学科发展差异很大,生命科学的发展还相对较弱。从学科地位看,生命科学在科技发达国家早已成为主导学科,但在中国,生命科学的相对研究规模仍远不及美国。从重要成果产出看,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多数学科的世界份额只有2%左右,而同期美国这些学科的世界份额约在50%。  《蓝皮书》特别关注了新兴科技国家如中国在科研发展历程中与科技强国的差异,设计了引领指数、均衡指数、卓越指数等一系列表述中国科研发展竞争力的诊断性指标。“我们希望给科技发展一个精细的图像,这个图像不仅可以看到表面的整体状况,而且还可以看到里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张晓林说。
  • 曹雪涛院士:诺奖启示,关注基础科学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詹姆斯· 艾莉森(James P. Allison)与日本京都大学免疫学系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通过发现两种负向免疫调节分子、创建了“负负得正”的新型癌症免疫治疗方法而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其原创性贡献在于,他们两位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分别发现了两种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的负向免疫分子CTLA-4和PD-1,而T淋巴细胞有效活化并发挥杀伤功能,对机体监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清除已经生长转移的肿瘤至关重要。他们两位创造性地制备了这两种分子的阻断性抗体,通过“负负得正”的原理,使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T细胞的杀伤性功能得以恢复和强化,从而达到了高效广谱的肿瘤治疗目的,为众多癌症患者,特别是那些无法手术并对化疗、放疗无效的转移性晚期恶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两位免疫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谓实至名归。实际上国际免疫学界对此期盼已久,原本推测该成果去年就有可能获奖。之所以此次获奖在众多免疫学家意料之中,是因为这是一项通过创新性基础研究,给人类健康与疾病防治带来革命性改变的重大科学发现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的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众所周知,大多数癌症患者一旦确诊,往往处于晚期阶段,多数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或者缺乏有效的化疗药物与放射治疗方案,因此,他们迫切地需要科学家研制出新型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一百年前,人们就尝试通过调动和激发机体内在的免疫功能,去抵御肿瘤的发生发展,并清除已经发生的肿瘤或者预防控制其转移,但因为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在肿瘤免疫治疗研制与应用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詹姆斯· 艾莉森和本庶佑分别于1995年和1992年在T淋巴细胞上发现了CTLA-4和PD-1,有趣的是,分别将这两种分子在小鼠模型中敲除之后,小鼠体内发生了严重的T细胞活化与广泛性重症炎症反应。他们意识到这两种分子对于T淋巴细胞功能活化而言,起到了“刹车器”般的抑制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随后的系统性研究揭示了肿瘤可以巧妙地通过这两种“刹车器”负向分子抑制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此基础上,詹姆斯· 艾莉森与本庶佑分别制备了针对性阻断CTLA-4和PD-1作用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研发企业合作,相继开展了肿瘤患者临床治疗试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数年之后,该新型免疫疗法对于转移性晚期癌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令国际免疫学界乃至全球医学界异常振奋。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CTLA-4抗体上市,2014年PD-1抗体也获批上市,应用于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随后发现,将两种抗体联合应用,其临床治疗更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以CTLA-4抗体和PD-1抗体为基础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疗效显著,另一种癌症免疫疗法(CAR-T治疗白血病)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3年《Science》将癌症免疫疗法列为当年度的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至此,众多原本已经失去治疗机会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了可以治疗癌症的希望,同时,詹姆斯· 艾莉森与本庶佑也因创建该新型免疫疗法,而相继获得了一系列国际科技大奖,包括被称之为诺奖风向标的美国“拉斯克奖”、“生命科学突破奖”以及德国“科霍奖”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笔者与该两位获奖者有过多次学术交流。曾于2007年邀请詹姆斯· 艾莉森教授第一次到中国访问,并在笔者主办的“上海国际免疫学会议”上作大会报告。2009年,Keystone免疫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笔者与本庶佑教授作为大会特邀报告人出席,会上会下交流颇多,收获也颇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一位免疫学工作者,笔者对詹姆斯· 艾莉森教授与本庶佑教授的获奖倍感兴奋,同时,通过与两位获奖人的交流,以及对美、日两国生物医学科技界的了解,也有颇多感慨与感悟。联想到2011年三位免疫学家因为天然免疫与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而获得诺奖,笔者在《中国科学报》发表了文章《2011诺奖启示:关注学派级科学家的引领作用》。今天拟结合国内科技界发展现状,突出一个主题——关注基础科学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创新性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科技实力提升以及自主性高新产业发展的奠基性作用:詹姆斯· 艾莉森教授与本庶佑教授的突破性工作是建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实验室的基础性发现,当时并没有想到会对肿瘤的临床治疗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更没有想到会造就上百亿美元的肿瘤治疗抗体产业。这得益于美国和日本政府与科技界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与大力支持,而非要看到“有用”’之后,再加以大力支持。这实际上是充分意识到、并在科技战略布局中,成功实践了“无用之用乃大用也”之理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稳定资助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群体而非跟风式支持热点课题的长远性作用: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其已经“成熟”,热点易出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因为领军科学家往往乐于支持其追随者。多年来,我们周围四处可见以其导师体系或者课题为“营生”的科技人员,缺乏自主创造与自主性成长。当然,如何判断哪些是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评判机制加以落实。日本政府为了推动免疫学研究,在大阪大学专门成立了国家免疫学研究中心并予以高强度经费支持,在横滨成立了免疫与过敏研究所,聚集了众多免疫学家进行研究,催生了一批国际成果,也造就了一个国际一流的免疫学家团队,这种科技管理模型值得借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3、国家重大平台建设目标导向与科学家个体创造力有机整合的协同性作用:在体现国家大科学装置与大科学目标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并保护好科学家个体的创造力,往往点上的突破可以对项目整体的协同进展起先锋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4、积极鼓励具有国际视野并立足本土开展自主性创新研究的科研文化的支撑性作用:日本“诺奖井喷”现象令我们深思。本庶佑教授在其学术创新力已显露头角后,为创建日本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断然从美国回到日本。其抗体产生多样性的研究失去了一次获得诺奖的机会;回日本后完成的“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免疫学研究载入教科书,被誉为诺奖级发现;其PD-1的工作也是于日本本土完成。日本免疫学界还有数位诺奖有力竞争者,例如,发现Beta干扰素及揭示干扰素作用机制的Tadatsugu Taniguchi教授,发现白细胞介素6并成功研制抗炎抗体疗法的Tadamitsu Kishimoto教授,发现调节性T细胞的Shimon Sakaguchi教授等。自2000年以来的18年间,日本已经有16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不含日裔美籍科学家),他们绝大多数的原创性工作是在日本本土完成的,这种鼓励立足本土开展自主创新的科研文化,对于科学家群体发挥才华与作出贡献,具有持久性激励与支撑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5、挑战重大科学难题与科技评价体系的引导性作用:我国科技人员在科技选题方面确实存在倾向于“短平快”的问题,缺乏“十年磨一剑”的挑战难题攀高峰的雄心与勇气。如何依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人员的境界拟定相关可操作性政策并加以实施,需要顶层设计与方向性政策引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6、组建互补性团队与务实协同攻关对于重大科技创新的推动性作用:两位获奖人有共同特点,就是有团队、善合作、求协同、讲实效,从基础人员研究攻关形成科学思想到寻求临床医生合作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再通过共赢模式到企业实现技术转化与产业化,真正做到了全链条创新,这值得我国科研人员学习。 /p
  • 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指南: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
    4月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指南——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拟资助28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指南——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CO2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保护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需求,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内在需求。碳中和战略涉及深度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期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和基于技术变革的增汇目标,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满足国家实施碳中和战略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需求,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优势,促进地球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融合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管理科学部联合启动“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专项项目,拟针对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开展专项资助工作。一、科学目标围绕“减排”和“增汇”这两条实现国家碳中和战略的根本路径,本专项项目旨在系统揭示海洋和陆地碳汇格局、过程机制、演化趋势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机理,阐明地质碳封存过程机制、固碳功效、增汇潜力、技术风险与管理模式,剖析经济转型、路径优化、气候治理、国际合作等碳中和管理与政策问题,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凝练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服务于国家碳中和战略。本专项项目鼓励自然科学与管理政策研究团队联合攻关,突破学科间屏障,面向国家碳中和战略解决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二、拟资助研究方向(一)中国海生态系统碳汇格局、清单及不确定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集成现场观测和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系统评估中国海生态系统主要碳库时空变化,揭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主要中国近海系统的碳源汇格局,降低其评估的不确定性,提供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的海洋碳收支清单。(二)中国海生态系统固碳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集成分析历史观测数据,深入研究我国邻近海域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和碳汇功能的关系,揭示海水碳酸盐体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过程、群落净生产和浮游动物传递等关键碳汇过程的调控机制,甄别自然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影响,厘清暖化和富营养化等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三)海洋微型生物驱动与耦合的综合负排放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通过学科交叉同步研究微型生物代谢驱动的碳、氮、硫循环过程,从分子、基因水平到种群、生态系统水平上阐释微型生物碳泵与无机碳汇的协同作用机理,探究微型生物碳泵驱动与耦合的有机碳-自生碳酸盐联合负排放路径,从实验观测到数值模拟建立微生物驱动的碳、氮、硫循环与碳汇耦合关系,实现海洋负排放机理上的突破,为碳中和目标提供海洋负排放的创新性理论和技术储备。(四)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现存量及其不确定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系统地评估2010-202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和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的全组分碳库的现存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量化地上植被、地下植被、土壤、凋落物碳库组分及其关系;评估碳库的现存量与容量,揭示碳库的稳定性以及估算的不确定性,凝练提出碳储量评估及其不确定性量化的方法体系。(五)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其不确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基于长期调查样地、通量观测、多模型比对、多源数据整合等途径,定量分析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内陆水体等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以及以县、市、省等行政区划为主体的固碳速率,分析不同体系下固碳速率的不确定性;定量揭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的时空变异特征、影响因素和调控途径;评估碳汇功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六)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固持与碳汇功能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关键属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特征,解析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内陆水体等类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形成与稳定机制;研究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土壤碳库关键属性和土壤碳转化的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生物与非生物机制;探究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潜力及风险评估(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和大气沉降情景,结合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及各类人为管理措施等,探讨不同时期、不同排放情境下的增汇潜力,量化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各分量对生态系统增汇潜力的贡献,在充分考虑固碳速率(动态特征)、稳定性、持续性的基础上,提出陆地生态系统增汇的系统管理优化方案。(八)中国区域岩溶碳汇机理、清单及增汇潜力(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集成分析岩溶系统监测数据,发展新型融合观测系统,研究其中的碳循环过程与机理,建立岩溶碳汇算法,量化我国岩溶碳汇清单,评估岩溶碳汇速率与稳定性;研究微生物、碳酸苷酶、土地利用形式等对岩溶形成及碳汇的影响,探索通过人工干预加速岩溶碳汇的方法与途径,并评估其潜力。(九)CO2封存的地质体结构透明化表征方法与埋存场地选址(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进行多尺度地质结构观测,进行地表水/地下水物理化学力学性质测试,建立多尺度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水文地质结构精细化模型,开展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建立CO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十)深地CO2封存多相流体与地质体的长时耦合作用(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建立真三向应力状态下CO2注入-运移-封存全周期过程中储层孔隙率-渗透率演化机制;揭示CO2-咸水-岩层耦合作用下储层孔隙力学长期变形规律以及时效致裂机理;建立渗透-化学-力学耦合作用下盖层岩体的真三向破坏准则及强度理论,揭示CO2聚集压力下盖层岩体时效损伤变形规律以及渐进式破坏机理。(十一)去碳目标导向的CO2驱油与埋存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研究适应不同类型地质封存需求的烟气净化和CO2捕集原理,分析高含水油藏开发历程对渗流、封存效率和封存安全性的影响规律,阐明高含水油藏中CO2-水-油-岩的微观相互作用,揭示高含水油藏封存CO2后流体重新分布及长期封存机制。(十二)CO2地质封存潜力与资源协同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构建区域尺度地质结构时空数据,量化不同区域的潜在碳封存储层及能力,探讨不同区域工业CO2排放源与区域碳封存能力的匹配性问题,揭示不同区域生物质能源、水资源、清洁能源等资源与碳封存的协同性。(十三)地质碳封存安全与风险(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开展CO2-咸水物理化学作用下盖层渗漏破坏试验与模拟研究,揭示非纯CO2-咸水作用下盖层密闭性与力学特性演化机理,建立考虑储层密闭性及盖层突破性的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开展物理和化学两种捕获方式下多尺度地质结构劣化试验,建立断层活化判据,建立封存CO2后的监测方法,评价封存CO2后的长期封存机制、泄露风险和引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十四)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碳汇格局、清单及潜力(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结合长期样地、通量观测、遥感监测、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构建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通量的评估体系,阐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碳储量与碳通量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演化特征,揭示碳汇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提供碳收支清单及不确定性,评估碳库稳定性、碳汇可持续性及潜力。(十五)中国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碳交换与循环(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结合长期观测、遥感分析与模型模拟,厘清中国主要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的多界面碳传输通量特征,揭示碳传输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阐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河流-河口-近海碳交换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海洋与陆地碳收支的影响。(十六)陆海统筹下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构建和发展陆海统筹下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基础理论,研发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增汇措施与关键技术,探索兼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的协同增效途径,评估不同增汇措施与技术实施的潜在风险,提出面向碳中和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最优化管理方案。(十七)区域碳循环过程与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研发或优化包含碳循环过程的区域海陆气耦合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发展适用于中国区域海陆气耦合的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东亚区域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作用,阐明海陆气耦合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十八)中国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充分融合观察数据与数值模式,研究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的关键科学与技术,开展中国区域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支撑碳收支盘点工作;开发碳同化系统、甄别自然与人为碳排放等关键措施与技术,评价不同碳中和路径的不确定性。(十九)碳中和路径下的中国区域气候系统动力学(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从气候系统对温室气体强迫的快慢响应、反馈过程和气候敏感度等方面,揭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区域气候系统的变化、不确定性以及关键的动力过程;研发能够有效减少模式预估不确定性的“涌现约束”方法,提高碳中和目标下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可靠性,量化气候均态和极端事件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评估碳中和政策在减缓增温、减轻气候灾害等方面的有效性;评估我国生态工程的碳汇作用及其气候影响。(二十)面向不同碳中和路径下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演化集成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探讨中国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动态路径和技术途径,核算不同人为生态工程及管理措施对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潜力,基于不同的碳中和路径评价不同的管理体系对自然生态系统增汇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性,提出自然生态系统增汇新技术方法和政策理论体系。(二十一)面向碳中和的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研究碳中和愿景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经济结构形态演变特征和动力机制;碳中和愿景下的经济转型成本;碳中和愿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经济学理论。(二十二)面向碳中和的能源革命路径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研究碳中和愿景下颠覆性能源系统技术与结构特征;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系统形态动态演化过程、驱动机制和管理理论;基于大数据的能源系统复杂性建模方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下的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理论与方法;颠覆性能源技术和碳移除(CDR)技术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和发展路线图。(二十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研究钢铁、水泥、石化等重点行业和交通、建筑等关键领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障碍、技术措施、转型成本和优化路径;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从物质流动和供给-需求系统的角度,综合分析主要行业和领域低碳发展的系统路径。(二十四)碳达峰、碳中和区域协同路径优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研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全国分区域碳中和路径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碳中和愿景下我国分区域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特征和驱动机制;全国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对于区域和全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机制;建立省级尺度的全国能源经济综合评估模型体系,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区域协同优化路径;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西部等区域开展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案例研究。(二十五)面向碳中和的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研究碳中和愿景下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治理的模式与机制;研究不同区域碳中和路径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机制;研究不同碳中和路径下的空气质量空间格局特征、人群暴露风险特征和协同效益;研究碳中和与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的协同路径;研究碳中和路径下的中国分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碳排放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的协同路径。(二十六)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研究面向碳中和愿景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研究碳中和愿景下行业、地方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制度安排和协调机制;研究碳中和愿景下不同政策的交互影响;面向碳中和的政策工具创新和评估方法研究;碳汇体系建设与低碳消费模式对碳中和的贡献与激励机制研究;企业碳中和管理方法和激励机制研究;建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转型监测与战略决策支撑系统。(二十七)面向碳中和的国际气候合作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开展世界主要国家碳中和愿景比较和对我国的借鉴研究;面向全球碳中和的市场和非市场合作机制研究;研究基于算法的全球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算理论和方法;研究国际碳定价机制链接和合作对我国和全球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贡献和影响;提出我国深入参与并引领国际气候合作机制构建的战略和策略。(二十八)碳中和路径与对策综合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综合运用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由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的碳中和路径决策系统,识别和探索在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演化情景下的最优行动方案,支撑国家形成并实施碳中和综合战略和对策。三、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除撰写提纲要求外,申请书内容还须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申请项目为实现总体科学目标的贡献;(2)针对本项目指南中研究方向拟重点突破的科学问题、达到的研究目标或技术指标;(3)为实现总体科学目标和满足多学科集成需要,申请人应承诺在研究材料、基础数据和实验平台上的项目集群共享。四、资助计划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拟在每个研究方向资助1项,共资助28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其中,研究方向(二十)和(二十八)的集成项目资助强度可略高于平均资助强度。五、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一)申请条件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二)限项申请规定1. 本专项项目申请时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2. 申请人和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3.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三)申请注意事项1. 申请接收时间为2021年5月20日-2021年5月31日。2. 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2)本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专项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本专项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1应按照拟资助研究方向后标明的申请代码要求选择地球科学部或管理科学部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申请项目名称可以不同于拟资助研究方向下列出的研究内容名称,但应属该内容所辖之内的研究领域。其中,管理科学部不受理如下申请人的项目申请:(i)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2016年1月1日后)已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但在本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尚未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者。若已获得《结项证书》,申请人必须在申请书后附《结项证书》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依托单位法人公章。(ii)2021年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者。(5)每个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3个;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6)申请人应当按照专项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请在申请书正文开头注明“2021年度专项项目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之研究方向:***(按照上述28个拟资助研究方向之一填写)”。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7)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8)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必须应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1年5月31日16时)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3. 本专项项目咨询方式:(1)申请代码1属于地球科学部的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7157(2)申请代码1属于管理科学部的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6898(四)其他注意事项1. 为实现专项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须关注与本专项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2. 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专项项目集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本专项项目集群将设专项项目指导专家组和协调推进组,每年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上述学术交流活动,并认真开展学术交流。
  • HORIBA前沿用户动态|余睽教授课题组研究工作入选 “四川大学2018年度十大基础科学进展”
    文章转载自: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2018年,我所余睽教授课题组在半导体量子点纳米材料反应机理及形成路径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工作“胶态半导体量子点成核前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入选“四川大学2018年度十大基础科学进展”。 图片来自网络“四川大学年度十大基础科学进展”于2018年启动,评选过去一年中我校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或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中,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的,具有创新性和重要学术影响的标志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余睽教授团队针对半导体量子点(colloidal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QDs)应用研究领域存在的small-size QDs合成转化率低,可重复性差等特点,将研究重点放到量子点成核过程发生前的前驱体转化机理上。希望能通过研究胶态量子点晶核形成之前,体系中所发生的详细化学反应历程,建立相关化学反应的系统理论,为量子点材料的合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支撑。 在2018年度,余睽教授课题组在胶体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普适生长路径,包括成核前的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进展。该课题组阐明了幻数团簇 (magic-size clusters, MSCs)二步合成法 (Yu)的普适性;报道了MSCs基于自组装的形成路径与机理,以及其与常规QDs的形成路径的关系,并且初步建立了常规QDs成核前的具有普适性的二步演化路径 (Yu)。图片来自网络具体有如下重要科学发现:余睽教授课题组提出的MSCs二步演化路径(Yu),丰富了非经典成核理论。并且,二步合成法 (Yu)可以指导半导体MSCs和QDs的设计和合成,为提高small-size QDs合成产率、降低成本,和发展QDs纳米材料合成的化学反应理论和制备技术,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为促进QDs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可靠的实验和基础理论的支撑。免责说明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结合旗下具有近 200 年发展历史的 Jobin Yvon 光学光谱技术,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今天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首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板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后评估会议召开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板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后评估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对2018年及以前基础科学领域准予结题的8个项目进行了评估。自然科学基金委谢心澄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国轩研究员、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研究员、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于晟研究员出席会议。评估专家组由来自数理、化学、地球科学等研究领域的18位专家组成。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谢心澄副主任介绍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定位,即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强调了本次后评估会议要重点考察项目的研究成果与科学贡献、运行使用与开放共享、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情况。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将根据本次评估结果,针对相关人员再次申请仪器类项目、推进重大科研仪器工程化以及开展后续支持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  基础科学板块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后评估工作背景、工作流程、前期会议准备及项目后评估现场考察等相关情况,并说明了本次后评估会议的安排和要求。  专家组认真查阅了会议材料,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报告和现场考察专家组仪器运行状况的现场考察报告,并进行了提问和讨论。通过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评议,确定了评估等级,并给出了评估意见,顺利完成后评估工作。会议进一步听取了专家组对仪器项目后评估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板块主办,是首次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开展后评估。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地球科学部、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 突破!上交大再发Nature,Alphafold后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前沿交叉工作又一大进展
    3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教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Kay M. Tye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Cortical Ensembles Orchestrate Social Competition through Hypothalamic Outputs”的研究论文。突破!上交大再发Nature“TOP大学来了”小编,3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教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 Kay M. Tye教授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Cortical Ensembles Orchestrate Social Competition through Hypothalamic Outputs”的研究论文。 这是继近年来Alphafold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前沿交叉(AI for Science)工作后的又一进展 。图文解析图1. 基于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的行为神经机制解析图2. 视觉行为检测-脑神经信号关联模型图3. 卢策吾团队围绕行为理解主要工作卢策吾团队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围绕行为理解开展,从机器认知角度:研究如何让机器看懂行为;从神经认知角度:研究机器认知语义与神经认知的内在关联;从具身认知角度,研究如何将行为理解知识迁移到机器人系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如图3所示,此次Nature成果正是卢策吾团队行为理解成果的一部分。个人简介卢策吾,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国家海外引进高层青年人才,2018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35位35岁以下中国科技精英(MIT TR35),2019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202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导师:贾佳亚),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导师:邓智强)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导师:李飞飞,Leonidas J. Guibas)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人类行为理解,机器人学习,代表作包括人体姿态估计Alphapose(GitHub Star 5000+),HAKE(人体行为引擎),GraspNet(机器人通用抓取系统),RobotFlow(机器人学习开源系统)。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CVPR等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发表(含接收)论文100多篇;担任《Science》,《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审稿人,CVPR 2020,ICCV 2021,IROS 2021领域主席。
  • 自动化所获国家自然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已公布,自动化所杨鑫副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小动物在体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仪器设备”项目,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的资助,资助经费为160万元,这是自1998年此类专项设立以来我所获得的第一个专项,该项目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所在科学仪器研制方面的影响。   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旨在促进基础研究里面的科学仪器和科学仪器里面的基础科学问题。该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所急需的重要科学仪器的创新性研制或改进,重点资助对前沿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关键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为验证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光学分子影像设备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图像分辨率,能够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提供定性、定位、定量的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杨鑫副研究员在光学分子影像研究与应用方面,经过前期的大量工作,在成像方法、关键技术和生物实验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与积累。此次承担的专项项目,旨在研制一套小动物在体荧光分子影像设备,重点解决复杂生物体非匀质特性带来的挑战性难题 实现生物体在体、连续成像与定量、精确分析处理及可视化 为肿瘤研究和药物研发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提供亟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满足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对分子影像设备的迫切需求。
  • 国家基础研究重大科学研究支持方向发布
    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基函〔2010〕2号 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围绕落实《规划纲要》,科技部2010年将继续部署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将201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你们根据2010年度申报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编写提纲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973计划”专栏下载)。   2010年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2010年2月下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受理日期为3月8日8:00至3月22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按照工作安排,2010年遴选立项的项目将于2011年启动。2010年拟结题项目的承担人员可以参加2010项目申报。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   咨询电话:010-58881072 58881073 58881557 58881076   受理部门: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邮件:jcc973@vip.sina.com   附件: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项目申报要求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二O一O年一月十九日   附:与仪器直接相关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重要支持方向   重要科学前沿领域   重点支持经过自然科学基金等前期培育取得重要进展,应用前景较为明朗,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研究 基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开展的前沿科学研究 基于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开展的基础科学前沿研究 其他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交叉综合研究。例如: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理论、计算和前沿数学问题,支撑若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应用数学研究,新概念高增益、高效率自由电子激光重大基础研究,超强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新效应、新机理的研究,分子电子学的基础与应用探索研究,日地空间物理研究和应用,若干重大地质环境突变的地球生物学过程,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前沿问题等。   蛋白质研究   1.蛋白质生成、定位、转位、修饰及降解的分子机制   围绕蛋白质生成、定位、转位、修饰及降解的基本过程,重点研究它们发生的普遍规律和调控机制,以及它们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长和凋亡、细胞异常增殖、细胞自噬、个体发育分化、个体衰老及疾病发生等的关系。   2.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信号转导   针对某种重要生理或病理过程,重点开展生物大分子复杂网络的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 开发整合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网络、代谢网络和信号转导网络的计算生物学方法。   3.重要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及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研究与能量转换和膜转运相关蛋白质、受体蛋白及通道蛋白,以及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DNA损伤修复、氧化应激、神经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结构及调控机制,同时关注上述蛋白质及复合物三维结构与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过程的关系。   4.重要生理或病理过程相关的蛋白质组研究   针对重要动植物、微生物和人类重要生理或病理过程,进行动态和比较蛋白质组研究,阐明其中重要功能蛋白质群(组)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理、病理学意义。   基于与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合作的中欧科技合作协议,开展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蛋白质修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规模化筛选磷酸化、糖基化、泛素化、甲基化等修饰蛋白质及相关酶,发现并发展系列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委托重点基地)   5.代谢调控及相关疾病的分子机理   研究机体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在重要生命现象和重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代谢调控的重要途径和调控网络,揭示代谢调控相关蛋白与重要生物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寻找代谢相关疾病的分子靶标。   6.蛋白质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发展蛋白质结构测定、功能分析、组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蛋白质特异标记和高时空分辨的在体动态研究、蛋白质定量检测、核酸适配体识别等新技术新方法,特别关注合成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   7.蛋白质及配体分子大规模制备和高容量公共资源库的建设   大规模、系统性地收集、制备和建立若干重要物种(含人类)的全长cDNA库、蛋白质库、抗体库,建立与之相关的多糖、多肽、核酸、天然及合成小分子化合物等蛋白质配体分子公共资源库。   8.依托国家重大科学设施的蛋白质研究   依托国家重大科学设施,发展:高通量和高精度的同步辐射数据收集、处理和结构解析系统 基于高亮度光源的微小晶体的结构测定技术 探索高效的蛋白质结晶和晶体衍射质量改善的新技术方法 核磁共振、顺磁共振、小角散射和计算生物学相结合的结构解析和动力学研究技术等,完成一批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及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纳米研究   1.纳米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围绕重要应用,开展基本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微观结构特征与奇异特性关系、性能调控的研究,设计、制备新型纳米材料,探索其潜在应用 研究具有特定性能的纳米材料和结构的大尺寸、高有序度的自组织生长机理和关键技术,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自组装结构。   2.纳米碳材料及宏观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围绕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纳米碳材料,发展可控、宏量和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发展宏观材料的结构可控和低成本纳米化技术,研究此类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探索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   3.新型纳米制备技术和表征方法   探索可重复、低成本的新型绿色纳米制备原理方法、关键技术 发展有特色的高精度纳米加工与可控组装技术 发展基于新原理纳米表征技术和测试方法。   4.纳米技术标准和标准物质   重点开展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检测、计量技术的国际与国内技术标准研究与制定 纳米检测用标准样品与标准物质的研制与批量制备 发展纳米检测技术的量值溯源方法,并开展比对测量、纳米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5.碳基器件和电路及新型纳米传感器件   探索基于新原理、新结构的碳基纳米器件和电路 研究应用目标明确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高选择性纳米传感器、光电探测器 发展重点疾病早期检测的纳米生物器件、植入式微纳传感器件等。   6.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检测技术   研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过程与行为,发现生物效应 在分子、细胞等层面上研究纳米材料对生物作用的机理及安全性 发展应用目标明确的基于新原理的生物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功能修复材料。   7.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能的纳米材料与技术  重点研究基于纳米结构与技术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新方法和原理,发展基于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的节能新技术,推进纳米技术及材料在新型能源转换与存储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8.低成本、高效率净水纳米材料与技术   针对饮用水的深度净化,发展具有高吸附效率的净水纳米材料,研究吸附和脱附过程机理及宏量制备技术 发展成本低、性能稳定、寿命长并无次生污染的实用净水纳米技术。
  • 12个“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结题 首次集中非现场验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c918ce19-f3ae-43af-84ac-897bff03a214.jpg" title=" tpxw2017-03-09-03_副本.jpg" / /p p   2017年2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化学科学部“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结题审查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2012年度资助的12个“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进行了结题审查。会议由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副主任杨俊林研究员主持,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研究员参加会议并对仪器研制项目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p p   陈拥军常务副主任指出,随着仪器研制项目数量增加,主管仪器研制项目相关学科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同时根据基金委有关减轻项目承担者负担的要求,化学科学部决定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首次尝试实行集中非现场验收,旨在实现项目检查节约化、集约化、简约化基本要求的同时,更好地对同一批资助项目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横向比较。仪器研制的目的是要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挖掘或发现相关规律和现象。因此,“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结题审查应关注仪器指标的限定性,仪器运行的可靠性,研制仪器对数据挖掘、提取、分析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仪器研制后相关性能上的可提升性,以及仪器研制对基础科学研究所带来的推动作用、对相关学科领域和科学问题的解决方面所带来的增量。 /p p   杨俊林副主任对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的定位、分类及设立该类项目的出发点进行了介绍。科学仪器研制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的项目,为做好此类项目的资助工作,基金委加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力。杨俊林副主任指出,仪器研制项目具有科学问题驱动和科学目标驱动双重特性,仪器研制项目结题审查不仅要考查仪器技术指标,还更应关注仪器研制的原创性、新颖性和科学性,研制仪器在解决前沿领域的科学问题时所发挥功能的独特性。 /p p   在分别听取项目负责人结题汇报并观看仪器实时工作状态的录像演示后,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提问和讨论,并对12个“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进行投票表决。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每个项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最后,专家组长代表专家组对每个项目的结题审查情况进行了现场反馈。 /p p   此次“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结题审查会议,化学科学部在集中非现场验收、通过录制影音文件展示所研制仪器、采用会议评审系统对结题项目进行评审和投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学部统一部署下,在评审专家和基金委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2012年度资助“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的结题审查任务。 /p p    strong 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 /strong /p p   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资助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所急需的重要科学仪器的创新性研制或改进,优先资助推动基础研究有重要作用的科学仪器的研究以及创新性科学仪器研制当中的基础性科学问题的研究。 /p p   2012年度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共资助50项,资助经费15 000万元 平均资助强度为300万元/项,资助率为10.82%。2013年度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 /p p br/ /p
  •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重点资助这两类基础研究
    p   12月13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未来,科学基金将围绕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等两类基础研究进行重点资助。 /p 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在会上表示,科学基金作为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五类之一,是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科学基金将以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科学基础为核心,以新的视角分类推进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体现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面向全球性挑战的基础研究和具有地区或行业特点的基础研究,通过促进基础研究达到“三个并行”来服务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p p   杨卫强调,2017年,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工作将围绕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等领域前瞻布局,加强指南引导作用,通过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集中优势力量挑战前沿科学问题。 /p p   同时,科学基金将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适度提高对青年科研人员的资助强度、统筹各类青年人才项目资助政策、稳定支持冷门学科、濒危学科等特殊学科人才等。在促进交叉融合研究方面,科学基金将加强与中科院等部门、国家电网等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 加强与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科技委等部门的战略合作,共同支持国家安全需求基础科学研究 科学中心项目将继续实施。此外,推进“放管服落”改革也是未来科学基金管理的重点工作。 /p p   据悉,基金委成立30年来,科学基金资源总量显著增长、资助格局不断优化、资助机制持续创新、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基金文化健康发展、产出数量与质量同步攀升,成绩显著,有效支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p
  • 广西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
    日前,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院长赵书林教授申报的&ldquo 一种多检测模式多功能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析仪的研制&rdquo 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资助,经费达300万元。该项目是广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上的突破,标志着广西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分析测试前沿技术原始创新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该项目主要瞄准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单细胞分析这一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科技前沿和热点。旨在集成现代物理学、生物医学和化学的最新技术,研制以单细胞分析为目的基于多种检测模式和多种分析功能的单细胞分析仪,为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和临床诊断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平台,实现在单细胞水平的细胞成像和细胞内成份分析,使其在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实施对推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和临床诊断学的前沿创新研究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主要资助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所急需的重要科学仪器的创新性研制或改进,重点资助对前沿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关键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为验证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 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丨战略性基础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原子、分子、纳米等跨尺度、多层次上研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化学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与健康、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均需要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当今很多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卡脖子”问题的本质是化学问题,如微纳加工技术、芯片加工技术的光刻胶、特高纯化学试剂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注重化学科学的基础研究与重大应用任务相结合,产生了诸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青蒿素的提取等重大成果,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化学人才队伍和论文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仍然没有改变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局面。未来,仍需要加强化学的基础研究,加速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的研究,加大化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产出与应用,促进我国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化学科学基本特征和领域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结合优势与短板,提出我国化学科学的新研究架构,并提出适应新架构的对策与建议。1化学科学的基本特征1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化学不仅是一门理解化学现象、发现化学过程的独立科学,更是一门连接物质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其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之间,以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都需要以化学为中间媒介。例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科学,需要通过化学作为中介,才能更好地开展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信息工程也需要将化学的基础性知识与信息传输、转换、存储等材料加工工艺、制造过程等相结合,才能实施高水平建设。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并不是指化学在所有学科中最重要,而是说明化学在社会和科学系统中的多边关系和地位,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2化学是一门既传统又不断发展的基础科学,新的化学交叉分支不断涌现化学是创造新物质、新材料的基础科学,同时也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发展。例如,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科学问题研究一直是当代科学中一个极其重要和备受关注的领域。合成生物学、仿生化学、生物化学、酶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化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又如,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纳米尺度研究和精准控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是当今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几乎渗透到物质研究的各个方面。3化学是一门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实用科学化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提高的几乎所有方面,无论是高新尖端技术,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支柱性和支撑性产业,或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休闲、医疗保健,无不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化学塑造了世界,在能源、材料、微电子、环境、化工、医疗等各行业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愈发显著。根据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 2019 年发布的《全球化学工业:催化增长并解决我们的全球可持续性挑战》显示,化学工业几乎涉及所有生产行业,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影响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作出了 7% 的贡献,是全球第 5 大制造业。2主要国家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世界大国正在把构建引领未来的能力,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大国之间争霸的主要领域,全球正面临发展格局的新演变阶段。过去 70 多年,科学及其所服务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安全、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凸显。化学作为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中心科学,尤其备受关注;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投入,且积极研究化学科研资助形式是否适应当今的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趋势,更新完善化学科学发展政策,不断升级化学科学研究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使得德国化学率先占据领先地位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发轫于 18 世纪的欧洲,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从 19 世纪 30—40 年代开始,德国逐渐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直到二战之前德国化学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1901—1939 年的共 40 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德国学者有 17 位,远超同期英国和法国诺贝尔化学奖学者的数量。德国化学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长达 1 个世纪之久,除了其先进的教育制度、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优越宽松的科研环境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非常重视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结合。以染料工业为例,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于 1877 年成立了德国国立化工研究所;该研究所以有机结构理论为指导,进行煤焦油的综合利用,使德国的染料工业及制药、香料工业迅速赶超英国。产业化应用实践及其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得化学基础研究的课题源源不断,基础研究成果又迅速转化应用,形成正向循环。自 2006 年起,德国政府陆续出台了“高技术战略”(High-tech Strategy),包括“纳米行动计划”“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国家创新计划”“能源战略 2050”等,聚焦尖端技术发展领域,体现了较强的国家需求导向。在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德国采用分类分级管理的方式,对不同的科技计划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德国对化学的支持嵌入在各类科技计划中,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的中心地位和领域交叉的特征;其分类分级管理方式增加了项目管理的灵活性,有利于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更多主体纳入管理中来,更好地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长期稳定支持造就了美国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二战之前,美国一直以应用研究为主,而基础研究主要依靠欧洲。二战以后,美国逐渐认识到,依靠他国输入新知识在科技领域不可能长期发展。以 1945年《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为发端,美国政府一直在有计划、持续、高强度地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由此,美国化学的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和稳固的地位,逐渐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采用合同制、科研资助制等方式来确定研究方向,从而影响和引导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化学研究的内容,以此来体现国家意志,达到用经济手段控制和指导国家科技发展的目的[8]。美国政府以重大科学项目为依托,遴选最优秀的科研骨干,开展高水平的持续攻关,有效推动了化学的快速崛起。例如,在“曼哈顿计划”的牵引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团队在著名化学家 Glenn Theodore Seaborg 带领下,为制备超铀、分离钚、诱导铀核裂变等提供了决定性的技术支持。过去 80 年,美国及其培养的化学家获得了约 2/3 的诺贝尔化学奖,彰显了美国成为世界化学创新源头的地位。进入 21 世纪前后,美国又密集部署了多项战略性研究计划,如 “国家纳米计划”“材料基因组计划”等,有些通过立法保证稳定支持。例如,2000 年美国开始实施“国家纳米科技行动(NNI)计划”;到 2020 年,美国政府先后 6 次发布“国家纳米科技研究战略”,仅联邦政府就累计投入 280 亿美元。持续的投资反映了美国对创新战略的优先支持,并大力促进了美国化学研究率先进入学科交叉领域并引领全球的发展方向。美国体制决定了其科技计划制定具有如下特点:有效的分权与制衡。各联邦部门以国家目标和优先领域为指导,在白宫的协调下,编制本部门的研发计划。2.科技计划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跨部门研发计划通常具有较长的时间周期,从而确保了联邦研发计划的总体稳定。
  • "十三五"将建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科学仪器从中获利
    日前,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根据该规划内容,十三五期间将优先布局10个建设项目。  在大型科学仪器领域,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等值得期待。  一: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是开展空间天气研究、保障国家空间活动和空间安全 的重要设施。围绕综合性、多尺度、长期连续监测我国空间环境 区域性特征和研究日地空间天气变化规律的科学目标,在子午工程现有常规监测链的基础上,主要建设由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高频相干散射雷达群、大口径激光雷达、大规模太阳射电阵 等组成的先进探测系统,形成覆盖全国的“两横两纵”地基监测网,具备百公里级空间分辨、实时获取 30 余种空间环境要素的日地空间天气全过程探测能力。设施建成后,可成为国际上综合性最强、覆盖区域最广的先进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网,促进我国空 间环境的认知水平和应用保障能力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二: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  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是开展天体物理研究必备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围绕宇宙各层次天体起源 和演化、极端宇宙条件物理、由宇宙结构形成揭示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性质及引力波源光学对应体等重大前沿研究需求,优选台址,建设一架 12 米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具备多目标、暗天体高分辨成像和光谱观测的精测能力,最暗天体成像极限亮度达 到 28 星等,最暗天体光谱极限亮度达到 25 星等。设施建成后,可使我国光学极限探测能力处于国际领先行列,大幅提升天文观测重大发现的综合能力,同时为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带动我国先进光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三: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  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对开展暗物质直接探测、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宇宙重核形成等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优选地址建设该设施,主要包括:垂直岩石覆盖大于2300米、宇宙线通量小于每年每平方米100个、容积大于30万立方米的实验空间 大型液氮低温辐射屏蔽与高纯锗反符合装置 大 型常温纯净水辐射屏蔽与液氙自屏蔽装置 组合式固体辐射屏蔽装置 微贝克每公斤量级的辐射本底测量与分析装置等。设施建成后,可为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及相关领域重要科学问题研究提供极低宇宙线通量和极低环境辐射本底的实验条件,为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中心奠定基础。  四: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建设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开展复杂岩土介质与水环境中地震灾害及防控模拟,对揭示地震引起的自然环境和工程灾变机理,防范自然灾害,保障土木、水利和海洋等重大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设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移动组合式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阵系统、工程地震灾害数字仿真系统及配套设施等,单台最大载重 1350 吨以上,满载最大加速度 20 米每平方秒,具备可靠模拟多点多维地震差动、大比尺和足尺模拟工程地震灾害的能力。设施建成后,可大幅提升我国防灾减灾原始创新能力,为提高我国地震灾 害的防范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五: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核聚变能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建设多场耦合环境下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对保障我国聚变堆的先进性、安全性 和可靠性,加快聚变能实际应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设施主要建设最大粒子通量达到 1024每平方米每秒的偏滤器物理、材料和部件研究系统,以及最高背景场达到 15 特斯拉的超导导体和磁体研究系统,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提供粒子流、电、磁、热、力等极端实验条件。设施建成后,可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我国开展聚变堆设计及核心部件研发、热与粒子排除关键问题研究、大规模低温和超导技术研究、强流粒子束与基础等离子体研究、深空推进探索等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六: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原创性、突破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支撑平台。围绕航空材料、武器物理、工程材料全寿命周期等国家安全和工业应用相关研究,以及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对高亮度、 高能量 X 射线的紧迫需求,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主要包括注入器、储存环、光束线、实验站以及辅助设施。储存环能量达6千兆电子伏,发射度优于0.1 纳米弧度,高性能光束线站容量不少于90条,提供能量达300 千电子伏的 X 射线,具备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皮秒量级时间分辨、毫电子伏量级能量分辨能力。设施建成后,可满足前沿科学和工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需求,成为国际领先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试验平台,为提升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七: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具有超高峰值亮度、超短脉冲、高度相干等优异性能,是实现科学突破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利器。为满足材料、能源、环境、物理与化学、生命及医药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对高亮度相干X 射线光源的迫切需求,建设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主要包括: 高性能电子直线加速器、高亮度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器、光束线和 四维探测综合实验站等,具备电子能量大于 6 千兆电子伏、光子能量高于 12 千电子伏、及飞秒级时间分辨和纳米级空间分辨的 能力。设施建成后,总体性能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现有同步辐射光源形成优势互补,为解决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 大科学问题提供有效手段。  八: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跨尺度的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对生物医学研究取得革命性突 破具有重大意义。以打通尺度壁垒、整合多模态信息、精准描绘 生命活动时空过程为科学目标,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主要包括:以亚纳米分辨光电融合技术为代表的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以毫秒分辨显纳成像为代表的多模态活体细 胞成像装置、以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以及全尺度图像整合系统,具备全景式揭示基因表达、分子构象、 细胞信号、组织代谢及功能网络的时空动态和内在联系的能力。 设施建成后,可通过光、声、电、磁、核素、电子等模态的融合,实现从埃到米、微秒到小时的跨尺度结构与功能成像,为我国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先进的、全方位的观测手段,促进我国生物医学 成像技术的创新发展。  九: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  超重力环境可以增大多相介质体积力和相间相对运动驱动力,是研究岩土体大尺度演变和灾变、地下环境长历时污染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也是研究材料相分离效应的极端物理条件。围绕实验再现岩土体大尺度演变和灾变及加速材料相分离的科学目标,建设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最大加速度 1500g、最大负载30吨、加速度和负载可控可调、容量 1500g吨的超重力离心机,以及深地与深海、场地地震、边坡与高坝、地下环境、地质构造、材料制备等超重力实验舱,具备单次实验再现岩土体千米尺度演变与灾变、污染物万年迁移及获取千个材料共晶成分的能力。设施建成后,可为深地深海资源开发、重大工程防灾、废弃物地下处置、 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十: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授时系统是国家重要科技基础 设施,对科学研究、国家安全和基础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 步提高我国授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授时精度,建设与星基授时系统相对独立、互补增强、融合共用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主要包括:增补完善增强型罗兰授时系统,实现长波授时信号的全国土覆盖,重点区域授时精度优于百纳秒 利用通信光纤网建 设覆盖主要城市和重要用户的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骨干网,时间 传递精度优于百皮秒,频率传递精度达到 10 -19 量级。设施建成后,与星基授时系统一起构成我国星地一体化授时系统,可为精 密测量物理、精密时频技术等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实验平台,支撑 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这10个项目就一定会在十三五期间开建。在制定规划时,专家组确定了20项建设需求。规划将专家组投票排名前10位的建设需求列为优先项目,将排名11-15位的建设需求列为滚动调整的“后备项目”。  预计在2018年进行中期评估,届时将对不具备建设条件、无法按时开工的项目调出规划,并通过专家综合论证程序,及时从“后备项目”中择优替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