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机构设置

仪器信息网机构设置专题为您整合机构设置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机构设置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机构设置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机构设置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机构设置话题讨论。

机构设置相关的论坛

  • 该不该对社会检测机构设置门槛?

    环保部:不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设置准入门槛近日,环保部在答复农工党提案的回函中提出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管理原则:不采取“备案制”、“资格认定制”和“名录制”等设置准入门槛的方式,研究出台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行为。目前,环保部已出台《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有序开放环境监测服务,培育和引导社会监测力量,规范其监测行为,稳妥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工作。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规定,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事业单位等其他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下一步,环保部将推动出台《环境监测条例》,加快修订《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办法》,以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需要。具体包括:1、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出台文件,规定社会监测机构的监管主体、准入和监管方式;2、总结江苏省试点工作经验,研究出台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行为;3、建立监测人员能力水平评价体系,加大对社会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培训和考核力度;4、建立环境监测机构征信、诚信评价体系,对监测机构质量信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分类监管,向社会公布诚信记录。 面对目前社会检测机构的乱象,该不该对设置门槛?

  • 如何理解“使用非本机构设备”?

    [font=宋体][color=#222222]在CNAS-CL01:2018 6.4.3条款明确了“实验室使用永久控制以外的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准则的要求。”在RB/T 214-2017 4.4.1条款也有同样的要求,“使用非本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如何理解“使用非本机构设备”?[/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非本机构设备”是指非自有设备,包括非自己购置的设备和租赁设备。那么,实验室能否使用非本机构的设备?按照CNAS-CL01:2018 6.4.3以及RB/T 214-2017 4.4.1的规定,可以确定实验室是允许使用“非本机构设备”的,关键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关于使用的条件,两个文本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则性要求,就是“应确保满足本准则(标准)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满足本准则(标准)对设备设施使用的要求,就可以使用非本机构的设备设施。所以,使用非本机构设备是有条件的。[/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首先,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设备操作和方法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经过了本机构授权,在本机构具备,在其他机构同样是具备的。其次,设备应满足本准则(标准)的要求,哪些设备满足本准则(标准)要求?可以说,只要是通过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机构的设备应该都是满足本准则(标准)要求的设备。注意,不是满足本机构管理体系的要求(与租赁设备不同),只要获得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的机构应该都是满足要求的。第三,实验室应将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制定成文件,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非本机构设备,由谁批准使用,如何进行控制,如何做好记录。必要时,还应征得客户同意。第四,应识别使用“非本机构设备”所带来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对结果有效性的影响。[/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使用非本机构设备的情况还是会有的,不能完全排除,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概念,一旦出现时,应有控制措施。[/color][/font]

  • 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有什么区别?

    在实验室管理运行所依据的标准(通用要求)中,对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有着明确的要求。实际运行当中,也时常会出现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的情况,有必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讨论一下使用非本机构设备。非本机构设备,是指在检验检测过程中临时使用一些非自有或客户的设备,这种设备并不是自有设备。有些机构对使用非本机构设备持有怀疑。在RB/T 214-2017 4.4.1规定“检验检测机构使用非本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那既然标准中对使用非本机构设备有要求,说明是可以使用这类设备的。比如,由于业务量激增或者设备出现故障,有可能会临时借用同行的设备;在现场采样或监测时,可能会用到客户的设备或设施等。那么,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应满足什么要求?RB/T 214-2017规定“应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满足本标准对设备设施使用要求,就可以使用非本机构的设备或设施。哪些设备满足本标准要求?只要是通过资质认定机构的设备应该都是满足本标准要求的设备。注意,并非需要满足本机构管理体系的要求。其次,讨论一下租赁设备的情况。租赁设备,是指支付租金使用其他人的设备。机构对使用租赁设备开展检验检测活动没有疑问。市场上已经有一些闲置的设备,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在RB/T 214-2017 4.4.1中对租赁设备提出了4条要求。即“a) 租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b) 本检验检测机构可全权支配使用,即:租用的仪器设备由本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员操作、维护、检定或校准,并对使用环境和贮存条件进行控制;c) 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租用设备的使用权;d) 同一台设备不允许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同租赁和资质认定。”第三,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有什么区别?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有着本质区别,租赁设备纳入了本机构管理体系,除所有权之外的使用权、支配权归本机构,完全由本机构管理和控制,相当于是自己的设备。非本机构设备,产权不属于本机构,甚至管理权和使用权也不属于本机构,更没有纳入本机构管理体系。所以,使用非本机构设备会有较大的风险,。对实验室设备配备和使用做出较为灵活的规定,并非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机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做出详细规定,以不影响数据结果的质量为前提。

  • 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有什么区别?

    [font=宋体]在实验室管理运行所依据的标准(通用要求)中,对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有着明确的要求。实际运行当中,也时常会出现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的情况,有必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font][font=&][/font][font=宋体]首先,讨论一下使用非本机构设备。[/font][font=&][/font][font=宋体]非本机构设备,是指在检验检测过程中临时使用一些非自有或客户的设备,这种设备并不是自有设备。有些机构对使用非本机构设备持有怀疑。在RB/T 214-2017 4.4.1规定“检验检测机构使用非本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那既然标准中对使用非本机构设备有要求,说明是可以使用这类设备的。比如,由于业务量激增或者设备出现故障,有可能会临时借用同行的设备;在现场采样或监测时,可能会用到客户的设备或设施等。[/font][font=&][/font][font=宋体]那么,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应满足什么要求?RB/T 214-2017规定“应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满足本标准对设备设施使用要求,就可以使用非本机构的设备或设施。哪些设备满足本标准要求?只要是通过资质认定机构的设备应该都是满足本标准要求的设备。注意,并非需要满足本机构管理体系的要求。[/font][font=&][/font][font=宋体]其次,讨论一下租赁设备的情况。[/font][font=&][/font][font=宋体]租赁设备,是指支付租金使用其他人的设备。机构对使用租赁设备开展检验检测活动没有疑问。市场上已经有一些闲置的设备,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font][font=&][/font][font=宋体]在RB/T 214-2017 4.4.1中对租赁设备提出了4条要求。即“a)租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b) 本检验检测机构可全权支配使用,即:租用的仪器设备由本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员操作、维护、检定或校准,并对使用环境和贮存条件进行控制;c) 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租用设备的使用权;d) 同一台设备不允许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同租赁和资质认定。”[/font][font=&][/font][font=宋体]第三,使用非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有什么区别?[/font][font=&][/font][font=宋体]本机构设备和租赁设备有着本质区别,租赁设备纳入了本机构管理体系,除所有权之外的使用权、支配权归本机构,完全由本机构管理和控制,相当于是自己的设备。非本机构设备,产权不属于本机构,甚至管理权和使用权也不属于本机构,更没有纳入本机构管理体系。所以,使用非本机构设备会有较大的风险,。[/font][font=&][/font][font=宋体]对实验室设备配备和使用做出较为灵活的规定,并非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机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做出详细规定,以不影响数据结果的质量为前提。[/font]

  • 晒一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

    实验室行业名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规格:副县级在编文件设置:主任1名,副主任1名,检测科长1名,技术科长1名。下面还有5个检测室:业务办公室,农药残留检测室,农业投入品室,农产品品质室,质量监督室。

  •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层应如何设置与分工?

    [font=宋体]RB/T214-2017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确定全权负责的管理层,所谓管理层,就是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或一组人。针对检验检测机构技术特点和管理体系运行要素,管理层应至少包括三个角色: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三个角色各有职能和要求,这在组织结构上是在最高层级。[/font][font=&][/font][font=宋体]中层算不算管理层?我们认为中层并不属于管理层,因为管理层应做到“全权负责”,中层的职责和权限只是对本部门工作负责,属于执行层。[/font][font=&][/font][font=宋体]全权负责的管理层太重要了,管理层的确定关系到公司的成败与未来,做不到全权负责,将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目前来看,管理层有三种形态——基于所有权的管理层、基于控制权的管理层和基于管理权的管理层。[/font][font=&][/font][font=宋体]基于所有权的管理层:机构由法人单独投资,法人担任最高管理者。[/font][font=&][/font][font=宋体]基于控制权的管理层:机构由几名股东共同投资,法人为最大股东,并担任最高管理者。[/font][font=&][/font][font=宋体]基于管理权的管理层:最高管理者由法人授权,全权负责机构的管理和运行。[/font][font=&][/font][font=宋体]RB/T214-2017对管理层有10个方面的职责要求,其中有5个方面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还有5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包括:对公正性做出承诺;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font][font=&][/font][font=宋体]要想使10个方面的要求得到落实,三者之间应建立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的紧密的关系。许多机构理不清三者各自所应承担的重点任务,尤其是理不清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职责分工,主要原因是分工的依据不明确——这个依据就是《程序文件》。[/font][font=&][/font][font=宋体]《程序文件》是依据《质量手册》的规定,就每项具体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及部门职能,对过程的内容、步骤和相互关系作出规定,以规范各项检验检测活动。我们在编写《程序文件》时,就应在职责部分清晰表明每一项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同时也清晰地表明所应参与的部门和个人,这样就会使工作的责任界限较为明确。[/font][font=&][/font][font=宋体]以下是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工作职责分配的建议,供参考。[/font][font=&][/font][font=宋体]最高管理者全面负责实验室运作,应重点关注:法律地位、人员招聘、人员授权、组织结构设计、部门职能分配、人员职责确定;管理体系建立、保持和实施;公正性承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确定;组织管理评审;与客户沟通;管理体系变更;设备等资源保障以及重要事项决策等。[/font][font=&][/font][font=宋体]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运作,应重点关注: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设备维护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期间核查程序、标准物质管理程序、计量溯源性程序;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程序;方法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偏离控制程序;分包控制程序;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程序;抽样控制程序;样品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以及检验检测报告控制程序等。[/font][font=&][/font][font=宋体]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应重点关注:保证公正性程序、保护客户秘密程序、内务管理程序、人员管理程序、人员培训程序、服务客户程序、投诉处理程序、不符合工作处理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评估控制程序、管理体系运行与改进程序、纠正措施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管理评审程序、监控结果有效性程序等。[/font][font=&][/font][font=宋体]机构在赋予管理层职责时应详细到管理体系运行的具体要素,并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权力界限,将会展示管理层的良好形象,增强机构的凝聚力,提升工作效率。[/font]

  • 检验检测机构内审员需要设置几个合适?

    实验室内审员人数的设置需要根据机构情况来定,比如检验检测机构比较庞大的,可以按领域或涉及的范围设定。对小的机构有点难度,但是要注意把握四个覆盖:一是要覆盖所有的要素;二是要覆盖所有的检验检测的技术和管理活动;三是要覆盖所有的场所;还要覆盖所有的资源。本人觉得最少应有2名。您认同吗?

  • 【转帖】建工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设置和要求

    建工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设置和要求 作者:王东升 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全称应为报告批准(或签发)授权(或获准)签字人,是经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考核与备案,可以在授权签字领域签发(批准)检测报告的人员。计量认证评审准则对授权签字人在职称、经历和能力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 签发(批准)检测报告是报告三级审核的最后一关,对保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检测机构对授权签字人的理解不准确,与技术负责人或单位行政领导相混淆,或授权签字人不具备条件,影响到检测报告的质量。因此授权签字人不是职务,只是一个重要的岗位。授权签字人在批准检测报告时应对报告的总体质量把关,包括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等方面。 按照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的要求,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含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应满足七个方面的要求: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具有相应的工作经历、熟悉相应的检验管理程序及记录、报告的检查程序、掌握有关的检验项目的限制范围、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具有对相关检验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熟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管理要求。 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设置和要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经法定代表人授权。授权签字人不是行政和技术职务,不需任命文件,但须经法定代表人授权,需要有法定代表人签字的授权书。在质量手册中要有授权签字人的签字识别。 二、设置的数量。一般实验室的授权签字人应不少于两人,具体数量应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和业务量确定,以保证检测报告的正常的签发。授权签字人也不宜设置太多,以满足检测业务量为宜。 三、授权签字领域。授权签字人在授权和考核时均需明确其授权签字领域,也就是说授权签字人只能在其授权签字领域内签发检测报告。授权签字领域的确定主要考虑授权签字人的专业和业务熟悉情况,一个实验室至少应有一名授权签字人的签字领域是全部项目,此人一般是总技术负责人(设置技术管理层的单位)。 四、授权签字人的要求。授权签字人除了具备硬件条件之外,主要应具备对检测报告的审查把关能力。授权签字人在签发检测报告时应审查报告的格式、信息量、检测内容、数据及结论、法定计量单位、依据标准、CMA的使用等等。授权签字人不必也不可能对每份检测报告的数据都复核一遍,但是在对数据有疑义、数值处在边界值等情况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复核,或者采取抽查式的复核。因此要求授权签字人“具有对相关检验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对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可疑值、计算错误的数值、不符合统计规律的离群值等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掌握必要的检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检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一些检测机构在授权签字人的理解和设置上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有: 一、概念不清。至今还有一些检测机构认为质量负责人是审核检测报告的,技术负责人是批准检测报告的。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是一种管理者职务,而授权签字人只是一个关键岗位,技术负责人往往是授权签字人,但授权签字人不仅仅是技术负责人,他往往是检测机构技术管理层的人员。 二、授权签字人没有授权书。有的机构有任命文件,但严格意义上不是授权书。更有检测机构没有任何授权文件,设置随意,申请书上申报的授权签字人和质量手册中的规定不符。 三、授权签字人数量不合理。有的检测机构只有一名授权签字人,这是不合理的,如果这名授权签字人有事不在,报告就无法签发;有的检测机构规模很小,但是设置了三四名授权签字人,也是不必要的,这样的单位往往是对授权签字人的概念理解有误,有的授权签字人从未签发过检测报告。 四、质量手册中的问题。质量手册中要有授权签字人的签字识别,在岗位职责中应有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有些检测机构的手册中没有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反映出没有把授权签字人作为一个重要而且关键的岗位对待;有的手册中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又写的太多,超出了授权签字人的职责范围,包括了体系文件的签字、报告的审核等等,这是不对的,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很简单,就是在授权领域内签发检测报告,并对报告的质量负责。 五、授权签字人设置不合理。授权签字人应满足上述要求,切不可随意设置。最高管理者(法定代表人)要认真考虑授权签字人的设置,因为他签发的检测报告出了问题,法定代表人要同样承担法律责任。有的检测机构似乎认为授权签字人必须由有一定行政职务的人担任,这是不必要的,笔者反而认为一些不参与具体检测管理工作也不熟悉检测业务的行政领导最好不要担任授权签字人。 六、授权签字人没有代理人。计量认证评审准则中所说的代理人是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不是授权签字人的代理人,授权签字人是没有也不能有代理人的。有的检测机构对此理解不清,在手册中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代理人和授权签字人的概念表述混乱。因此,授权签字人的数量要合适,签字的分工是检测机构内部的事情。 七、授权签字人随意变更。授权签字人的变更必须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处申报(有规定申请表),经必要的考核和备案后方可变更。授权签字人的变更考核最好在计量认证评审、复审、扩项和监督评审时进行。 按照《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对授权签字人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各检测机构应认真考虑、合理设置授权签字人。目前正在编制授权签字人的培训考核大纲和培训教材,即将组织全省建工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培训和考核。授权签字人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计量认证的有关概念和评审准则、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处理、统计技术、抽样技术、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和基本的专业知识等。

  • 【转载】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层的构成与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设置和要求

    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层的构成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王东升 检测机构(实验室)的最高管理层包括:最高管理者(CEO)、技术管理层(Technical management)和质量主管(Quality manager)。 最高管理者应是检测机构的法人代表或法人授权的执行管理者,他的主要职责是:领导检测机构(实验室)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主持策划、建立或变更质量体系,确立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发布质量承诺,批准《质量手册》,任命关键岗位人员和代理人,确保检测所需资源。因此,质量体系的首席执行者和管理评审的执行者都是最高管理者。 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1.11 款规定:“实验室应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并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这里界定了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的主要职责。现在所称的技术管理者是以前通常称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管理层,因此他可以不只一人。对于规模小的实验室,可以只有一名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运作,但是对于规模较大的实验室,检测业务涉及到的专业领域较多,只有一名技术负责人往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形成一个技术管理层,由若干技术负责人组成,其中一人为总技术负责人(技术主管)。技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检测技术的运作,检测技术问题的分析判断,组织新项目评审,组织对检定/校准结果的确认,检测方法和标准变更的确认,检测所需资源的供应和调配等等。 按照《评审准则》的规定,质量主管只能由一人担任,就是我们通常称的质量负责人。质量主管的主要职责是: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内部审核及质量活动的管理,抱怨的处理,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等等。 总体上说,技术管理层通过对专业技术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从有效性方面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质量主管则是通过对质量体系的运行和维护,从持续改进方面来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是一个检测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管理者,小的实验室可以由一人兼任,他们是从不同管理角度共同确保和维护检测工作质量的,没有级别的差别。在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岗位描述(岗位职责)中要把他们的职责描述清楚,有的实验室把质量负责人理解为报告的审核人员是不对的,有的实验室把他们的职责和授权签字人的职责混为一谈也是不对的。随着计量认证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评审准则的修订,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工作内容以及文件控制的内容越来越多,质量主管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质量主管最好是行政管理层的一员,能够确保与最高管理者的有效沟通。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全称应为报告批准(或签发)授权(或获准)签字人,是经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考核与备案,可以在授权签字领域签发(批准)检测报告的人员。计量认证评审准则对授权签字人在职称、经历和能力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 签发(批准)检测报告是报告三级审核的最后一关,对保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检测机构对授权签字人的理解不准确,与技术负责人或单位行政领导相混淆,或授权签字人不具备条件,影响到检测报告的质量。因此授权签字人不是职务,只是一个重要的岗位。授权签字人在批准检测报告时应对报告的总体质量把关,包括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等方面。 按照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的要求,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含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应满足七个方面的要求: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具有相应的工作经历、熟悉相应的检验管理程序及记录、报告的检查程序、掌握有关的检验项目的限制范围、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具有对相关检验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熟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管理要求。建工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设置和要求作者:王东升 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设置和要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经法定代表人授权。授权签字人不是行政和技术职务,不需任命文件,但须经法定代表人授权,需要有法定代表人签字的授权书。在质量手册中要有授权签字人的签字识别。 二、设置的数量。一般实验室的授权签字人应不少于两人,具体数量应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和业务量确定,以保证检测报告的正常的签发。授权签字人也不宜设置太多,以满足检测业务量为宜。 三、授权签字领域。授权签字人在授权和考核时均需明确其授权签字领域,也就是说授权签字人只能在其授权签字领域内签发检测报告。授权签字领域的确定主要考虑授权签字人的专业和业务熟悉情况,一个实验室至少应有一名授权签字人的签字领域是全部项目,此人一般是总技术负责人(设置技术管理层的单位)。 四、授权签字人的要求。授权签字人除了具备硬件条件之外,主要应具备对检测报告的审查把关能力。授权签字人在签发检测报告时应审查报告的格式、信息量、检测内容、数据及结论、法定计量单位、依据标准、CMA的使用等等。授权签字人不必也不可能对每份检测报告的数据都复核一遍,但是在对数据有疑义、数值处在边界值等情况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复核,或者采取抽查式的复核。因此要求授权签字人“具有对相关检验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对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可疑值、计算错误的数值、不符合统计规律的离群值等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掌握必要的检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检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一些检测机构在授权签字人的理解和设置上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有: 一、概念不清。至今还有一些检测机构认为质量负责人是审核检测报告的,技术负责人是批准检测报告的。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是一种管理者职务,而授权签字人只是一个关键岗位,技术负责人往往是授权签字人,但授权签字人不仅仅是技术负责人,他往往是检测机构技术管理层的人员。 二、授权签字人没有授权书。有的机构有任命文件,但严格意义上不是授权书。更有检测机构没有任何授权文件,设置随意,申请书上申报的授权签字人和质量手册中的规定不符。 三、授权签字人数量不合理。有的检测机构只有一名授权签字人,这是不合理的,如果这名授权签字人有事不在,报告就无法签发;有的检测机构规模很小,但是设置了三四名授权签字人,也是不必要的,这样的单位往往是对授权签字人的概念理解有误,有的授权签字人从未签发过检测报告。 四、质量手册中的问题。质量手册中要有授权签字人的签字识别,在岗位职责中应有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有些检测机构的手册中没有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反映出没有把授权签字人作为一个重要而且关键的岗位对待;有的手册中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又写的太多,超出了授权签字人的职责范围,包括了体系文件的签字、报告的审核等等,这是不对的,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很简单,就是在授权领域内签发检测报告,并对报告的质量负责。 五、授权签字人设置不合理。授权签字人应满足上述要求,切不可随意设置。最高管理者(法定代表人)要认真考虑授权签字人的设置,因为他签发的检测报告出了问题,法定代表人要同样承担法律责任。有的检测机构似乎认为授权签字人必须由有一定行政职务的人担任,这是不必要的,笔者反而认为一些不参与具体检测管理工作也不熟悉检测业务的行政领导最好不要担任授权签字人。 六、授权签字人没有代理人。计量认证评审准则中所说的代理人是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不是授权签字人的代理人,授权签字人是没有也不能有代理人的。有的检测机构对此理解不清,在手册中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代理人和授权签字人的概念表述混乱。因此,授权签字人的数量要合适,签字的分工是检测机构内部的事情。 七、授权签字人随意变更。授权签字人的变更必须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处申报(有规定申请表),经必要的考核和备案后方可变更。授权签字人的变更考核最好在计量认证评审、复审、扩项和监督评审时进行。 按照《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对授权签字人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各检测机构应认真考虑、合理设置授权签字人。目前正在编制授权签字人的培训考核大纲和培训教材,即将组织全省建工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培训和考核。授权签字人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计量认证的有关概念和评审准则、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处理、统计技术、抽样技术、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和基本的专业知识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交流是知识更新的催化剂▊▋▌▍▎▏

  • 新一轮机构改革,哪些单位最有可能被合并

    昨天媒体报道的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称,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而各省级层面的机构改革方案在年初就已通过,近日云南、天津已经公布了政府机构设置。目前,市县一级的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中。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那么市县一级的机构改革哪些单位最有可能被合并呢?这是一个复杂而引人关注的问题。机构改革通常涉及到政府机构的调整和优化,旨在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单位之间的合并成为一种常见的改革方式。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哪些单位最有可能被合并。  有人认为,武装部和退伍军人事务局、教育局和文广局、环保局和自然资源局以及林业局、卫健局与医保局应该合并,理由是这些部门职责是完全一样的性质。有人认为,工青妇、残联、文联、工商联应该合并成一个部门,这样可以建少机构设置,减去80%的编制,节约财政支出。  甚至有人认为,应该实行省管县,地级市的机构由省、县两级归口接受所有工作,地级市原来所有的办公、服务、接待、居住用房全部出售、出租,财政供养人员就像当年企业改制砸“三铁”一样,实行“保老、扶中、退青”,这样改革的效果、效率一定会有目共睹。  首先,从职能相近的单位来看,合并这些单位有助于减少职能重叠,提高行政效率。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可能存在多个负责环保监管的部门。这些部门在职能上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合并这些部门可以形成一个更加统一的环保监管机构,更好地协调各方力量,推动环保工作的高效开展。  其次,从行业管理角度来看,一些行业监管部门也可能成为合并的对象。在某些情况下,一个行业可能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导致政策执行上的不协调。通过合并这些部门,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行业监管机构,统一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此外,一些规模较小、职能单一的单位也可能被纳入合并的范围。这些单位可能由于规模较小,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过合并可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同时,合并这些单位还可以减少管理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然,在机构改革中,哪些单位被合并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合并后的单位是否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 合并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人员、资产等方面的问题 以及合并后是否能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调研、论证和评估,确保合并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机构改革中哪些单位最有可能被合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合并职能相近、行业管理混乱以及规模较小、职能单一的单位,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  然而,合并工作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确保合并后的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在未来的机构改革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和更加高效、透明的行政运作。[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监管论坛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

  • 机构改革 环保部咋改?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一个话题再度引发各界关注:政府大部制改革在新的一年里是否会有新的动向? 按照十九大部署,新一轮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仅要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也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并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不仅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也将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多位学者表示,中央部委有进一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的空间。目前来看,食药监体系和环保领域的大部制改革呼声较高,那环保部会咋改呢?

  • 老化房整体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介绍

    [color=#717271] 老化房整体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介绍[/color][color=#717271]老化房整体结构设计 [/color][color=#717271]1、主体部分 [/color][color=#717271]2、显示控制部分[/color][color=#717271] 3、加温部分 [/color][color=#717271]4、安全保护措施部分 室体分为五个室体面及一扇单开式室体大门,尺寸为1000×1800mm,室体材料采用双面彩钢组合式岩棉库板拼装,彩钢板0.5mm厚,固定支撑铝材横梁,铝型材板包边,质轻耐抗击,隔热性能佳,大门拉手为内外开启式,以便于试验人员从封闭的室内自由开启大门。[/color][color=#717271] 1、箱门设置一个透明窗口,用以观测室内试样的变化。观察窗采用多层中空钢化玻璃,具有透明、隔热等优点;[/color][color=#717271] 2、设备的门与室体之间采用双层耐高温之高张性密封条以确保测试区的密闭。大门采用无反作用门把手,操作更容易;[/color][color=#717271] 3、搅拌系统采用长轴风扇电机,耐高低温之多翼式叶轮,以达强度对流垂直扩散循环,使实验室内的温度均匀并保持稳定[/color][color=#717271] 4、空气调节柜,此柜为试验室温度调节,循环的主体,使用材料为优质不锈钢板,本试验室的加热系统、温度循环风机及温度进出风口均安装在空气调节柜中。 老化房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部分: 配置功能控制电柜一个,老化所需时间、温度、各类操作开关可在控制柜上操作, 为确保长期运转的可靠性,本设备均采用已经多年使用,质量可靠的进口法国“施奈德”交流接触器、空气开关、按钮、小型继电器等国际名牌产品。测温体为PT100温度传感器。[/color][color=#717271] 韩国进口可编程温度控制器 液晶触摸屏可编程控制仪表,程式编辑容易, 操作简单方便(R232通讯口);[/color][color=#717271] 1、精度:0.1℃(显示范围);[/color][color=#717271] 2、解析度:±0.1℃; [/color][color=#717271]3、温度控制采用P . I . D+S.S.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color][color=#717271] 4、控制方式:热平衡调温调湿方式; [/color][color=#717271]5、感温传感器:PT100铂金电阻测温体;[/color][color=#717271] 6、资料及试验条件输入后,控制器具有荧屏锁定功能,避免人为触摸而停机;[/color][color=#717271] 7、控制器操作界面设中英文可供选择,实时运转曲线图可由屏幕显示;[/color][color=#717271] 8、具有自动演算的功能,可将温度变化条件立即修正,使温度控制更为精确稳定;[/color][color=#717271] 9、具有RS-232或RS-485通讯界面,可在电脑上设计程式,监视试验过程并执行自动开关机、打印曲线、数据等功能;[/color]

  • 【839】问:代理机构能否要求供应商在报名登记、购买招标文件时,必须提供某些资格材料?

    [b][color=#cc0000][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问:代理机构能否要求供应商在报名登记、购买招标文件时,必须提供某些资格材料?[/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答:这个是违规的,法律没有这道程序,代理机构设置这道程序限制供应商参加投标,属于变相设置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障碍,应该清理。法律依据:《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财库〔[/font][font=微软雅黑]2019〕38号) 一、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各地区、各部门应当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要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重点清理和纠正以下问题:(三)要求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前进行不必要的登记、注册,或者要求设立分支机构,设置或者变相设置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障碍。[/font][/font][/color][/b]

  • 冷冲模导向装置结构设计及制造

    1.【作者】:金曼曼 李和平 【题名):冷冲模导向装置结构设计及制造【期刊】:《煤矿机械》 2007年09期【年、卷、期、起止页码】:2007年09期【全文链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KJX200709048.htm

  •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层的设置与分工_管理层应至少包括三个角色:最高管理人员(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size=16px][b]RB/T214-2017要求检验检测机构确定全权负责的管理层。[/b]所谓管理层,是一个或一组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人。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特点和管理体系的运行要素,[b]管理层应至少包括三个角色:[color=#007aaa]最高管理人员(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color][/b],三个角色各有职能和要求,组织结构处于最高水平。[/size][size=16px]中层是管理层吗?我们认为中层不属于管理层,因为[b]管理层应该“全面负责”,中层的职责和权限只对部门的工作负责,属于执行层。[/b][/size][size=16px]全面负责的管理层过于重要。管理层的确定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和未来。如果不能全面负责,管理效果会大大降低。目前,[b]管理层有三种形式:基于所有权的管理层、基于控制权的管理层和基于管理权的管理层。[/b][/size][b][size=16px]管理层有三种形式[/size]基于所有权的管理层[/b]机构由法人单独投资,法人为最高管理人。[b]基于控制权的管理层[/b]该机构由几名股东共同投资,法人为最大股东,并担任最高管理人员。[b]基于管理权的管理层[/b]最高管理人员由法人授权,全权负责机构的管理和运作。[size=16px]RB/T214-2017对管理层有10个责任要求,其中管理体系有5个要求,包括确保质量政策和目标的制定;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要求整合到检验和测试的整个过程中;确保管理体系达到预期结果。还有五项具体工作,包括:承诺公平性、组织管理体系管理评价、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管理体系、分析风险和机遇。[/size][size=16px]要落实10个方面的要求,三者之间应建立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密切关系。许多机构无法理解三者应承担的关键任务,特别是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职责分工。主要原因是分工依据不明确——这个依据是程序文件。[/size][size=16px]根据《质量手册》的规定,《程序文件》明确了每项具体工作的岗位职责和部门职能,并规定了过程的内容、步骤和相互关系,以规范各种检验和测试活动。编制程序文件时,应明确各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并明确各部门和个人参与,使工作的责任界限更加明确。[/size][b][size=16px]以下是最高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工作职责分配的建议,供参考。[/size]最高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实验室运营,重点关注[/b]法律地位、人员招聘、人员授权、组织结构设计、部门职能分配、人员职责确定、管理体系建立、维护和实施、公平承诺、质量政策、质量目标、组织管理评价、与客户沟通、管理体系变更、设备等资源保障和重要事项决策。[b]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操作,重点关注[/b]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设备维护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期间验证程序、标准物质管理程序、测量可追溯性程序、客户要求、投标文件、合同程序、方法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偏离控制程序、分包控制程序、外部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程序、抽样控制程序、样品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性评价程序、检验检测报告控制程序等。[b]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应重点关注[/b]确保公平程序、保护客户秘密程序、内部管理程序、人员管理程序、人员管理程序、人员培训程序、服务客户程序、投诉程序、不符合工作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风险和机会评估控制程序、管理系统运行和改进程序、纠正措施程序、内部审计程序、管理审查程序、监控结果有效性程序等。[b]在赋予管理层职责时,组织应详细介绍管理体系运行的具体要素,明确相互关系和权力界限,这将显示管理层的良好形象,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b]

  • 【转帖】实验室监督员的设置和职责

    实验室监督员的设置和职责 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王东升 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又提到:“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按照这些要求,实验室须设置监督员,明确监督员的职责。关于监督员的设置和职责应注意几个问题。 1、 监督员的职责。关于监督员的职责,《评审准则》中已经讲清楚了,主要是“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简单说,监督员就是监督检测工作过程的。因此,在实验室的体系文件中的监督员的职责描述中应围绕这一点来写,不要扩大监督员的职责。有的实验室把监督员的职责扩大到监督整个质量体系的运行,这是不对的,不要把监督员和内审员的职责混淆。 2、 监督员的数量。一个实验室应设置几名监督员是每个实验室都面对的问题,《评审准则》中没有对监督员的数量提出明确要求,但是通过分析监督员的职责和要求,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应该如何合理地设置监督员。首先,很少有实验室设置专职的监督员,一般监督员本身也是一名检测人员,有自己的检测岗位,因此,一般情况下,监督员只是监督本部门(本检测室或组)的检测工作;其次,应考虑实验室的组织机构设置,主要看从组织机构上划分几个检测室(组),每个检测室(组)自然不能少于一名监督员;再者,要考虑监督员的专业领域,监督员当然应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内实施监督,全部监督员的专业领域应能够覆盖实验室的全部检测专业。满足这些要求,监督员的设置就是“足够”的,当然也不宜太多,说到比例,一般监督员数量占全部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10%左右。 3、 监督员的权利。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赋予监督员足够的权利,这一点是实验室容易忽视的,造成监督员没有足够的权利实施监督,监督只是流于形式,监督员只是摆设。监督员可以在发现问题时当场予以纠正和制止,责令其改正,这也是监督员和内审员在处理不符合问题方式上的区别;监督员对发现有问题的报告时可以扣发;对纠正措施和结果不满意时,可以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整改建议等;还有一条是至关重要的,监督员应有渠道直接与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乃至最高管理者沟通。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很多实验室也做不到。没有这种权利或渠道,监督员在现实工作当中是很难真正实施监督的,实验室的管理者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耳目”。 4、 监督员应具备的能力。《评审准则》中没有对监督员作出明确的培训和资格要求,只是说应“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监督员应是一个检测领域内相对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他应能够识别出其他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的不规范不正确之处。有的实验室安排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检测人员作为监督员显然是不合适的。 5、 监督的重点。监督的特点是随时随地,这也是监督与内审在计划性上的不同,这一点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是监督并不是没有计划性,监督是有重点的,泛泛的监督并不是监督的真正含义。如新的《评审准则》提到:“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工作业务、检测项目以及人员要重点实施监督,比如新的检测项目、新的检测设备、新的检测人员、重要的检测业务、容易出问题的重要环节等等。有的实验室在扩项评审中反而不能提供足够的监督记录,这样的不符合项是比较严重的,因为新扩项项目肯定是实验室的新项目,是恰恰需要重点实施监督的,包括在模拟试验环节和比对试验环节等。 6、 监督应留有记录。监督记录也是实验室容易出问题的一点,监督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留有“痕迹”,即质量记录,它的格式应是受控的,是体系文件的一部分。一般实验室能够提供监督记录,但是从格式到内容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格式过于简单,不能反映监督的具体内容,表格不是受控的,没有签字等等;记录过于简单,不能体现本次监督的具体情况,用词是通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符合”;所有监督记录中均没有发现不符合,在真正的现实工作中,这往往是不可能的,其实监督记录更应该反映的是监督发现的问题。存在上述问题反映出实验室对监督工作不真正理解,不重视,甚至流于形式,弄虚作假。 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应提高对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它是完善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时也是管理者对检测工作实施监管的一个重要渠道,不要仅仅把它看作是《评审准则》中的几个条款,应把它实实在在运做为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手段。

  • 实验室如何设置质量目标?

    [font=Calibri][font=宋体]质量目标是指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具体承诺和追求的目标,指明了质量方面的关注点。在现实实验室管理体运行中,有相当一部分机构不知如何设置和控制质量目标,导致质量目标成为摆设,达不到提升本机构数据结果质量的目的。[/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一是应体现质量方针的要求。质量方针是实验室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是组织所有行为的准则。所以,机构在编制质量目标时,应围绕质量方针、体现出质量方针的要求,是质量方针在各项检验检测活动的具体化。不能方针是方针,目标是目标,不能偏离开质量方针谈论质量目标。[/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二是应设置好质量目标。按照经典的目标管理理论,过于复杂,将消耗更多的时间,加大管理运行的成本,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我们是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更关注的是数据结果的质量。为保证质量,需要对工作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要素进行分解,设置控制点,每一个过程均可设置为质量目标进行控制,简单有效。[/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三是应对质量目标进行分析。作为检验检测机构,在管理评审时,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是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质量目标设置为年度目标比较合适。需要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历年指标进行分析比对,判断出哪些方面质量得到了提升,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四是质量目标应注意动态化和连贯性。动态化,质量目标设置应有依据,在对现状调查和比较的基础上制定,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设置,实现动态化控制,不能盲目制定。连贯性,控制一项指标,应连续进行控制,一直使其稳定成熟、取得成效。[/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许多机构质量目标缺乏控制力,起不到对工作质量的提升作用,主要是没有掌握质量目标设置的方法,在设置时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推敲。质量目标设置很重要,设置的好,就会起到改进质量的作用,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工作质量会随之显著提升。[/font][/font]

  • 招聘 水质监测仪 结构设计 西安

    岗位职责:1、与其他研发工程师一起完成产品的整体研发;2、根据项目要求,提出建设性设计方案,负责公司产品结构的设计和改进;3、负责设计图纸的绘制,零部件的评估和确认;4、编写设计相关文档;5、负责公司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保证产品达到技术工艺标准和客户要求;6、负责结构件试制和生产过程的跟踪及改进。7、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职要求:1、敬业、工作积极主动、富有钻研精神和团队精神;2、本科以上学历,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等相关专业,熟悉仪表的结构设计和模具注塑;3、有水质监测仪表、传感器结构设计经验优先考虑;4、本科学历5年以上研发经验,硕士学历3年以上研发经验;5、年龄35岁以下;6、英语和计算机技能良好.18192028862(同微信)

  • 洁净医学实验室的建筑装修和结构设计

    洁净医学实验室的建筑装修和结构设计

    [font=&][size=15px][color=#000000]洁净医学实验室通常为整体建筑的一部分,通常布置在医疗机构的各医疗科室的最内侧,这类实验室的围护结构通常采用轻质复合结构墙体,要求这类墙体整体性好、拼缝少、有利于建成后的卫生保持,地面也采用整体性好的地面。[/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由于是洁净区,通常不设计可开启的外窗,窗可以采用金属框架或者合金框架的双层固定窗,门通常采用金属壁板门。[/color][/size][/font][img=,690,4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061412248777_532_1954597_3.png!w690x490.jpg[/img][b]洁净医学实验室建筑设计[/b][font=&][size=15px][color=#000000][b]1.无菌实验室[/b][/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通常包括换鞋、男女一更、男女二更、缓冲、走廊、无菌实验室、洁物入口、污物出口。二更可以兼作缓冲间,换鞋可以和一更合并。在建筑面积有限的场所物流出入口可采用传递窗代替。[/color][/size][/font][img=,662,48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061413039818_8978_1954597_3.png!w662x483.jpg[/img][font=&][size=15px][color=#000000][b]2.[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实验室[/b][/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主要由四个独立的功能单元构成:样品和试剂准备区、核酸提取室(标本制备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每个区之间设置传递窗,每个区需要有自己的缓冲间,当不设置统一的人流出入口时,各缓冲间都要兼做各区的更衣室。设计比较好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实验室可以设计统一的人员出入口、洁物入口和污物出口。[/color][/size][/font][img=,690,4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061413299780_458_1954597_3.png!w690x482.jpg[/img][font=&][size=15px][color=#000000][b]3.PET中心[/b][/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包括一更、缓冲、二更、气闸、物流入口、分装准备室、分装热室、热室后室。比较完善的PET中心还要设计配套的无菌检测室和阳性对照室。[/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b]4.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b][/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可以是一间安装了生物安全柜的独立的房间,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不应妨碍室内人员的逃生。详细要求可以参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b]5.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宜设置更衣室和主实验室,主实验室内设置生物安全柜,主实验室要求维持微负压。详细要求可以参照《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color][/size][/font][img=,690,4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061413557411_4202_1954597_3.png!w690x460.jpg[/img][font=&][size=15px][color=#000000][b]6.生物安全三级a类实验室[/b][/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防护区应包括主实验室、缓冲间等,缓冲间可兼做防护服更换间;辅助工作区应包括清洁衣物更换间、监控室、洗消间、淋浴间等;生物安全三级b1类实验室防护区应包括主实验室、缓冲间、防护服更换间等。辅助工作区应包括清洁衣物更换间、监控室、洗消间、淋浴间等。主实验室不宜直接与其它公共区域相邻。详细要求可以参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b]7.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b][/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防护区应包括主实验室、缓冲间、外防护服更换间等,辅助工作区应包括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设有生命支持系统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区应包括主实验室、化学淋浴间、外防护服更换间等,化学淋浴间可见做缓冲间。详细要求可以参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color][/size][/font][img=,690,3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061414207704_4908_1954597_3.png!w690x370.jpg[/img][font=&][size=15px][color=#000000][b]ps: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一般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由于设计工程的特殊性质,我们就不展开详细叙述及讨论。[/b][/color][/size][/font][b]洁净医学实验室装饰装修设计[/b][size=15px][color=#000000]洁净医学实验室的墙面、顶棚的材料应易于清洁消毒、耐腐蚀、不起尘、不开裂、光滑防水、表面涂层已具有抗静电性能。通常的材料有各类满足防滑要求的复合彩钢板、电解钢板、铝板或者不锈钢板。[/color][/size][align=center][font=&][size=15px][color=#000000]洁净医学实验室的地面应采用无缝防滑耐磨、耐腐蚀地面,踢脚与墙面齐平。地面与墙面的相交位置及其围护结构的相交位置宜做半径不小于30mm的圆弧处理。通常的地面材料有:彩色自流平地面、PVC卷材焊接地面、橡胶卷材地面等等。[/color][/size][/font][/align][img=,667,5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061414507556_1719_1954597_3.png!w667x500.jpg[/img][font=&][size=15px]洁净医学实验室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并设置观察窗,并设置门锁。实验室的门宜开向压力较高的区域。缓冲间的两个门之间要能够互锁。需要打压测试的区域的门要采用密闭门,密闭门可以是机械压紧式或者充气式,当设置充气式密闭门时,要设置压缩空气系统。[/size][/font][img=,690,4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061415155241_7572_1954597_3.png!w690x460.jpg[/img][b]洁净医学实验室结构设计[/b][size=15px][color=#000000]无菌实验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超净工作台等大型设备的安装空间和运输通道。[/color][/size][font=&][size=15px][color=#000000][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实验室的设计考虑超净工作台、通风橱、生物安全柜等大型设备的安装空间和运输通道。[/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PET中心的设计考虑热室分装机的安装空间和运输通道。[/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考虑生物安全柜、双扉高压锅、污水处理设备等大型设备的安装空间和运输通道。[/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洁净医学实验室的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超净工作台、通风橱、生物安全柜、离心机、热室分装机、生物安全柜、双扉高压锅、污水处理设备的荷载情况。[/color][/size][/font][font=&][size=15px][color=#000000]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结构要求要满足《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的要求。[/color][/size][/font][img=,500,34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061415397836_4509_1954597_3.png!w500x347.jpg[/img]来源于:实验室整体建设[b]声明:文章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系删![/b]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