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环境健康

仪器信息网环境健康专题为您整合环境健康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环境健康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环境健康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环境健康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环境健康话题讨论。

环境健康相关的资讯

  • 健康中国2030|环境暴露与健康监测成效如何?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强调了要建立覆盖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人群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监测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及风险评估体系。时间已过半,国家在环境暴露与健康研究方面的研究投入都获得哪些新突破呢?事实上,早在2014年,中科院便开展了“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专项(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研究,针对污染物环境暴露与机体损伤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在瞄准国际前沿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实际,重点在污染物环境与人群暴露、污染物-生物分子作用及其对机体毒性作用路径的干扰机制和污染所致健康效应的可遗传与可继承性等学科前沿开展前瞻性研究。围绕该专项,一只专业的研究团队成立,他们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化学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多年潜心研究,加之色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在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健康监测分析方法与手段创新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点图片免费报名会议,与专家0距离线上互动)环境暴露的主要监测对象是什么?环境暴露监测可分为外暴露和内暴露,根据小编在知网的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多涉及氯化石蜡的外暴露和内暴露情况、砷污染区域的居民砷暴露水平与健康效应、二噁英等典型POPs的评价方法、有机硅化学品(硅氧烷)在环境介质中的排放、迁移与转化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提出,新污染物也逐渐被纳入环境暴露监测的范畴。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的张庆华研究员,近年来进行了“新污染物人群内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关联研究”系列内容;以及该单位的周群芳研究员,研究方向锁定在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检测技术”及相关研究。听一场精品会议,送一本好书!想了解环境暴露与健康监测,首推《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江桂斌、宋茂勇等著)这本经典书籍。该书主要介绍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以及针对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科学前沿而发展的新型研究手段和分析方法,反映了该研究领域近年来的新成果、新观点与研究方向。点击图片参会,来直播间,免费抽取,更有机会与更多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专家互动。
  • 强化环境与健康监测 环境与健康“十三五”规划发布
    p   2017年2月底,环保部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要求掌握我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人群暴露水平和健康影响基本情况,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及标准体系,为制修订环境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p p   《规划》指出,要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环境与健康调查,探索构建环境健康风险监测网络,推进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 /p p   全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4609ed7a-6754-46e7-8cc8-ca185d8e67f9.jpg" title="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f1281338-7900-41a9-b326-d87ee9d50b90.jpg" title=" 2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89cda128-802c-437f-a08d-5b45f3ab4e89.jpg" title=" 3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edb14b5d-0217-4e44-82d0-e867b1009f4e.jpg" title=" 4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be6d108-2c90-4ecb-91b2-0c6c58ce9dad.jpg" title=" 5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49ecb2e8-d7bd-4feb-86bf-54383fc1a330.jpg" title=" 6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c59a0b21-ec24-49b9-8efb-1f49b6035084.jpg" title=" 7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288a9f3f-8525-4a14-849c-a30397a5ed0b.jpg" title=" 8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aece4e6d-2131-421b-833c-3bd964e61bcc.jpg" title=" 99.jpg" / /p
  • 关注健康 从关注微环境开始
    ——赛默飞便携式颗粒物监测仪 让生活远离“雾霾”2014年9月26日,上海——雾霾、PM2.5、甲醛、TVOC、氨、氡……这些有关空气污染的词汇已经时刻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环境。那么,是否只要紧密门窗就能与雾霾隔绝?又该如何辨别你所处的室内环境是否健康安全?近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凭借在监测领域的领先能力,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便携式颗粒物监测仪,让污染物无处遁形,让室内微环境远离“雾霾”! 赛默飞中国创新中心项目经理候成志介绍道,“随着大气环境的恶化,PM2.5已经取代甲醛,成为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不光是室外空气,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同样令人堪忧。这些有害颗粒物无孔不入并且危害极大,一旦随空气进入人体,就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肺癌。” 据统计,现代人平均有超过70%的时间在室内生活和工作。“所以严格防控室内PM2.5超标显得异常重要。当然,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室内PM2.5的污染源并尽量减少排放。”候成志分析道,“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随着室外污染物渗入室内,经调查显示,每当雾霾侵袭,室内的PM2.5指数也会迅速增长;二是由室内产生的,通常来自人为活动和装修材料。吸烟、厨房产生的油烟、装潢装修释放的有害物质均是室内PM2.5超标的主因。” 除了从根源上着手减少PM2.5的产生外,利用专业的颗粒物监测仪实时掌握身边环境的空气质量也是我们关注微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市场上的PM2.5检测“神”器鱼龙混杂,常常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难以抉择。候成志建议,“一般消费者在选择PM2.5监测仪时,首先要认准专业品牌,其次要综合考虑该产品的性能。就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主要从便携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等角度出发,综合衡量颗粒物监测仪的产品性能。” 便携式颗粒物监测仪pDR-1500作为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以无与伦比的产品广度、应用深度以及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为中国的环境监测事业服务,在水、空气、辐射、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等方面均有完整的监测解决方案。而此次推出的pDR-1500监测仪正是一款集专业性、便携性和精确性为一体的产品。pDR-1500可以测量空气中PM1.0-PM10.0范围的颗粒物浓度,可广泛用于室内外环境监测、道路及工地扬尘监测、职业卫生健康研究等领域。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此款监测仪拥有卓越的测量稳定性和准确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先进的无线Wifi功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电视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监测目前所属环境的空气质量,从而及时、有效地采取安全防卫措施,尽享健康、清洁、安全的生活环境。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员工约50,000人。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Life Technologies、 Fisher Scientific 和 Unity? Lab Services四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已超过30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超过3800名。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thermofisher.cn。
  • 中国已进入环境健康事件高发期
    中国知名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3月19日下午在北京发布其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称,中国已经进入了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损事件的高发期。   这部最新出炉的环发报告对2009年中国所发生的多起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损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江苏盐城水源被污染20万人饮水受影响 湖南浏阳镉污染,509人尿镉超标,引发群体事件 陕西凤翔615名儿童血铅超标 湖南武冈1354人血铅疑似超标 “铅都”河南济源1088名儿童接受驱铅治疗等。这些事件经过媒体曝光,震惊社会,也引起全社会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关系的广泛关注。   该报告认为,中国2009年环境健康事件高发并非偶然,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特别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后果正日益显现,甚至到了集中暴发的时期,今后若干年内环境健康案件都有可能频繁发生。   环境污染和破坏后果的显现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污染积累到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后,它对人体的影响才会表现出来,当前发生的多起环境健康事件基本上均非一次突发事件造成。中国目前环境健康事件的发生与3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执法不严紧密相连。例如,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GDP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但环保投入在“十五”期间,最高也才达到GDP的1.4%。   该环境绿皮书提出一些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具体建议,包括:建立以人体健康为核心的环境标准体系,建立环境基准体系,修订质量标准,完善排放标准 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以完善,进一步明确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明确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项目与程序,建立环境信息公开的司法审查机制等。   由“自然之友”组织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年度中国环境绿皮书,以民间的视角纪录、审视和思考中国环境状况,迄今已连续5年推出,今年新书的英文版本还将于年底在欧洲出版发行。
  • 江桂斌院士:加强环境健康基础研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1cbfaa2-d294-45ae-ab63-fbb8ee8fc106.jpg" title=" 201935432564080.jpg" alt=" 20193543256408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桂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近年来,环境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人体健康危害。世界银行和国际卫生组织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70%的疾病和40%的死亡人数与环境因素有关。我国近年来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疾病显著上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表示,虽然污染导致健康危害已获得共识,但环境污染物的风险与健康危害机制仍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国际性科学难题。“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部署了环境与健康战略研究计划,我国缺乏这样一个国家层面的基础研究计划,来对相关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强调,我国独有的环境污染特点决定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不能照搬国外研究模式与成果来解析污染与相关疾病的因果关系,我们仍需要创新研究理论与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他认为,在污染物暴露风险层面,应该重点发展新化学污染物的识别与分析检测技术,研究环境污染迁移转化规律并构建预测模型,发展典型环境污染物的风险评价、预测技术以及削减与控制技术。在污染物健康危害层面,应该重点发展前瞻性的环境健康研究新方法,解析污染物可能诱发的表观遗传效应,探明我国某些区域疾病高发的环境污染因子,并发展相应的健康保障技术与评估方法。 /p p br/ /p
  • 臭氧浓度检测仪:守护环境健康的科技哨兵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空气质量成为了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其中,臭氧作为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其浓度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安全。因此,臭氧浓度检测仪作为监测空气质量的重要工具,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守护我们环境健康的科技哨兵。  臭氧的双重性  臭氧,化学式为O₃ ,是一种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强氧化性气体。在平流层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害,是地球的天然保护伞。然而,在地面附近的对流层中,过高的臭氧浓度则成为一种有害污染物,能够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及健康危害,如刺激呼吸道、影响植物生长、降低大气能见度等。  臭氧浓度检测仪的重要性  鉴于臭氧的双重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复杂影响,准确、及时地监测臭氧浓度变得尤为重要。臭氧浓度检测仪应运而生,它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能够实时、精确地测量空气中臭氧的浓度,为环境保护、气象观测、公共卫生等领域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技术原理与应用  臭氧浓度检测仪通常采用电化学法、紫外吸收法或差分吸收光谱法等技术原理进行测量。电化学法通过臭氧与电极材料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或电势变化来检测臭氧浓度;紫外吸收法则利用臭氧对特定波长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量;而差分吸收光谱法则通过测量光在通过臭氧前后的光谱变化来计算其浓度。  这些检测仪广泛应用于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工业园区环境监测、交通尾气排放检测、农业气象观测站等多个领域。它们不仅能够帮助环保部门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还能为科研机构提供宝贵的研究数据,推动环境科学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臭氧浓度检测仪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复杂,对检测仪的精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检测仪的智能化、网络化,提高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利用率,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望未来,臭氧浓度检测仪将继续向高精度、高稳定性、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持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臭氧浓度检测仪将在守护环境健康、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臭氧浓度检测仪作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技术特点,为我们提供着准确、及时的空气质量信息,成为守护我们环境健康的科技哨兵。
  • 岛津参加第三届E&H环境与健康论坛
    发展与健康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有毒化学品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三大环境危机。E&H期刊致力于打造环境与健康领域高水平国际学术平台,为揭示环境暴露与人类健康的关联,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贡献。E&H为最前沿、最重要、最新颖的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提供快捷、公开、科学、广泛传播的成果表达平台。为加强E&H期刊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支撑和服务作用,E&H期刊编辑部组织举办“第三期环境与健康论坛”。论坛主题聚焦于“环境健康—地学、化学和医学的交叉融合”。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Environment & Health》期刊编辑部、美国化学会出版部主办,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承办。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作为优秀的仪器厂商,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大会中发表了报告。大会现场2023年8月10日会议当天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美国化学会出版部汤倩珺副总监、北京大学王海俊教授分别致辞。在报告环节中,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张玥女士发表了题为《岛津特色技术助力环境健康》的报告。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 张玥女士报告主要围绕岛津的特色技术在环境健康中的应用展开:1、介绍全谱二维色谱质谱联用系统通过全极性覆盖,结合岛津串接四极和高分辨液质快速正负极切换功能,实现复杂样品一针分离的解决方案;2、介绍成像质谱显微镜技术特点,以及在环境毒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岛津展台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PerkinElmer新任命SVP兼环境健康部总裁
    2013年11月21日,PerkinElmer公司宣布任命Jon DiVincenzo为环境健康业务的总裁,同时兼公司高级副总裁。在这个职位上,Jon DiVincenzo将负责环境健康部门的所有业务。PerkinElmer公司的环境健康部门收入超过10亿美元,主要在食品安全和环境清洁方面给客户提供帮助。   Jon DiVincenzo将于2013年12月2日开始履职, 并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F. Friel汇报。已经领导环境健康业务部门工作四年的Dusty Tenney将任一个新创建的职位,负责全球运营和客户物流业务。   &ldquo 我们很高兴欢迎Jon DiVincenzo加入PerkinElmer,这将进一步提升我们领导团队的能力,&rdquo Robert F. Friel说,&ldquo Jon DiVincenzo具有丰富的市场知识,并在建立和发展全球业务方面取得了优异业绩,未来他将在PerkinElmer公司业务加速增长和创新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rdquo   加入PerkinElmer之前,Jon DiVincenzo担任分子生物学试剂供应商Enzymatics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他在Millipore工作了18年,在那里他最后的职位是生命科学部门的总裁,还同时领导实验室纯水部门的工作。(编译:叶建)
  • 环境健康业务驱动 PerkinElmer Q4收入增3%
    2015年1月29日,PerkinElmer周四收盘后公布201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PerkinElmer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驱动力主要是公司在环境健康领域业务的增长。   第四季度,PerkinElmer总收入为6.084亿美元,去年同期5.919亿美元,超过了华尔街一致估计的6亿美元。公司有机收入同比增长了5%。人类健康业务销售额增长1%,从3.347亿美元增至3.362亿美元 环境健康业务销售额从2.572亿美元上涨6%,至2.722亿美元。   本季度公司的研发支出下降5%,从3260万美元降至3100万美元。其销售成本从1.409亿美元涨至2.166亿美元,上涨54%。   2014年全年,PerkinElmer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达到22.4亿美元(2013财年销售额 21.6亿美元)。人类健康业务销售额从12亿美元上升到12.4亿美元,环境健康业务收入从9.565亿美元增长到9.938亿美元。   公司全年的研发支出从1.324亿美元降至1.211亿美元,而其销售成本从5.819亿美元攀升至6.593亿美元。(编译:刘丰秋)
  •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同意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大气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的函。内容显示,该重点实验室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期两年,主要建设任务是面向国家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战略需求,开展大气中主要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来源及环境过程,大气污染健康效应、机制及人群易感性,大气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与环境治理关键支撑技术研究,推动解决大气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管理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推进国内环境健康学科发展,促进相关领域优势单位和科研人员合作与交流,培育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相关信息显示,该重点实验室成员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学环境健康系、环境管理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和生育健康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为邱兴华、副主任为宫继成,朱彤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 环境与健康——访环境分析分会负责人汪海林研究员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1)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本届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谭蔚泓教授担任。近期,BCEIA主办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了BCEIA 2021系列专访,邀约参与学术报告会组织和筹备的各领域专家,解读会议主题,分享学科发展趋势与仪器创新研究方向等,以飨读者。近期我们采访了BCEIA学术报告会环境分析分会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BCEIA学术报告会环境分析分会召集人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这也对环境分析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分析是多学科交叉的一个领域,本届BCEIA学术报告会环境分析分会将交流讨论以下方面的内容,包括传统污染物和持久性污染物的分析、大气细颗粒物与纳米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化学毒理学、环境表观遗传学,还有以代谢组学、暴露组学、蛋白质组学、糖组学、基因组学、金属组学等多组学为代表的环境组学研究。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主编Jonathan V. Sweedler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厉良教授将作大会特邀报告,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将作分会邀请报告,热忱欢迎各界人士9月28日-29日参加环境分析分会。更多内容请详见视频。
  • 安东帕是如何应对环境砷对健康的影响?
    知道“砷”是何物吗?你一定在影视剧、文学作品中,看到过鹤顶红这个熟悉的投毒名词,也就是三氧化二砷(分子式As2O3)。鹤顶红本质是砷,但不是砷元素,而是砷的化合物。夏季,我们的当红网红食品小龙虾,和一些美味海鲜,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但海鲜中含有无机砷。每天我们大米中也会有砷元素,来自于人类的农药和化肥残留物。由于环境的污染,有毒物质进入了空气、水源、土壤。要筛查其中的砷物质,需要有实验室、可靠的前处理设备和仪器、专业的操作人员等。近期安东帕参加了第七届环境砷国际学术大会,会议以“不断变化世界中的环境砷”为主题,下设“变化的环境介质中砷的行为”、“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砷”、“环境砷的健康影响”等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空气、土壤、废水,自土十条发布之后,环境监测方面的高质量仪器需求日益增大。安东帕球磨仪、微波消解/萃取系统等满足您对于所有食品、土壤等浸提,消解,萃取等前处理解决方案。Multiwave PRO高性能微波消解/萃取系统- 集微波消解、萃取、氧燃烧、干燥、蒸发浓缩等为一体- 唯一获得北美ETL和欧盟GS双安全认证Multiwave 7000超级微波消解制备系统- 加压消解腔(PDC),自动充气密封,底部内置搅拌系统- 多重安全保障、窗口防护罩、样品收集器、自动智能软件等确保最高安全性- 2000W功率、300℃工作温度、200bar的工作压力及集成水冷系统Multiwave GO微波消解系统- DMC定向加热,处理更高效- 涡轮加热与冷却,实现最短时间处理- 同时高效处理不同类型样品- 高强防腐合金转子
  • 走进PerkinElmer,洞悉环境健康
    PerkinElmer于2015年1月23日举办了以环境监测为主题的客户体验中心开放日活动。PerkinElmer在环境监测领域享有极高的专业声誉,本次的客户体验中心开放日活动充分借助了PerkinElmer在此领域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为用户提供了前瞻性的真知灼见。众多特邀专家也莅临现场,与参会用户分享在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从业心得。PerkinElmer高级副总裁John Lynch向来宾做公司简介本次活动在PerkinElmer南中国区总经理兼市场总监朱兵博士的欢迎致词中拉开帷幕。PerkinElmer全球高级副总裁John Lynch先生亲临本次客户体验中心开放日活动,向来宾做公司简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张锦平主任作为用户代表致词,对目前上海市的环境监测总体情况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并对PerkinElmer的支持表示感谢。随后,特邀用户代表纷纷上台,做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和讲座。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青年千人计划”学者晁代印博士,做题为《植物砷含量关键基因HAC1的鉴定及其在环境监测和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的学术报告;中国环境科学会VOCs污染防治专委会常委,同济大学羌宁博士则为来宾带来《环境污染与环境空气中VOCs监测技术探讨》的专题讲座;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的颜崇淮教授结合多年来的追踪和研究成果,在活动当日做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的学术报告;最后,PerkinElmer资深工程师龚治湘老师与来宾共同分享了在水和土壤中痕量铊的分离富集和测定方面的工作心得。用户参观PerkinElmer客户体验中心本次客户体验中心开放日共吸引了来自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校的逾140位用户。PerkinElmer的客户体验中心开放日活动连续举办多年,已在客户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不少用户已经是多次参加PerkinElmer的这一活动。PerkinElmer旨在通过这一平台密切与用户的双向沟通,真正做到以用户为导向。关于PerkinElmer客户体验中心截至2015年1月,PerkinElmer已经在上海、北京和成都设立3个客户体验中心。PerkinElmer客户体验中心能够为用户提供专业培训及体验式的服务。同时,PerkinElmer也会结合当下检测分析领域的热点话题,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开放日活动。
  • 环境与健康“十三五”规划印发 构建污染物风险监测网络
    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精神和要求,提高国家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公众健康,有序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环境保护部于2017年2月22日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  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环境与健康工作快速发展的五年。《环境保护法》和系列环境管理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要求,开启了我国环境与健康管理制度化建设新征程。环境保护部全面推进《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实施,明确风险管理是环境与健康工作的核心任务,组织实施系列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工作,为掌握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潜在风险奠定良好基础 开展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和政策研究,为构建国家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进行技术储备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国家和地方环境与健康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发挥大数据在支撑环境管理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建成环境与健康信息共享服务系统 加强环境与健康科普宣传,着力提升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  “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与健康工作仍面临巨大压力。环境与健康问题基础数据缺乏、技术支撑不足问题依然突出,环境与健康管理制度建设、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亟待增强。环境与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敏感的社会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生存繁衍。全力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把环境健康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将其作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对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环境保护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夯实环境与健康工作基础,以制度建设为统领,将保障公众健康纳入环境保护政策,有效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损害。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政策和科技等多种手段,对具有高健康风险的环境污染因素进行主动管理,从源头预防、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  完善制度,夯实基础。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基本制度,做好与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掌握基本情况、基本数据,狠抓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境与健康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统筹兼顾,多元共治。统筹当前与长远、全面与重点、中央与地方以及跨部门协作等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切实增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实效性。  规划目标  掌握我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人群暴露水平和健康影响基本情况,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及标准体系,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环境决策水平,壮大工作队伍,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并支持环境与健康工作。  重点任务  推进调查和监测  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环境与健康调查。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工作,增加以满足环境健康风险管理需求为目的的调查内容,掌握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且存在较大健康风险的地区、企业清单。选择若干重点地区,开展环境健康风险源和环境总暴露调查,根据风险源分布、环境介质中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水平、人群主要暴露途径及暴露人群分布特点,提出环境健康风险防控措施。选择重点行业开展调查,筛选基于环境健康风险的行业特征污染物,为制修订环境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有毒有害污染物源头控制。会同卫生计生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影响调查,了解主要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制定污染防治及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探索构建环境健康风险监测网络。结合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综合考虑环境管理需要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在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调查基础上,选择若干典型地区进行试点,探索环境健康风险监测工作机制,研究技术方法体系,针对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污染物来源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和人群暴露途径开展监测,持续、系统收集基础信息,为及时、动态评价和预测环境健康风险发展趋势奠定基础。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环境保护部门按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工作部署,继续将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污染物纳入淮河流域重点地区环境监测工作。  强化技术支撑  建立环境与健康基准、标准体系。完善环境基准理论和技术方法,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研究发布基于人体健康的水、大气和土壤环境基准。评估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程度,公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为实行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评估现有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公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制定、发布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暴露评价、风险评价等管理规范类标准,科学指导并规范相关工作开展。编制发布一批环境与健康数据标准,增强数据采集的标准化与系统性。  完善环境与健康信息系统。统筹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评估、决策、信息发布等业务需求,结合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程,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数据资源,继续建设并完善环境与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组织开展环境与健康信息资源调查,编制信息资源目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环境与健康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信息发布方式。加快环境与健康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设异地信息灾备中心,提升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  推进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建设。在环境健康基准(水、大气、土壤)、环境污染暴露评价、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及风险评估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等领域,组织建设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性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实验室,支持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及科研工作。  加强环境与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部门培训中增设环境与健康专题并制定业务培训计划,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的岗位培训。结合国家和环保科技人才选拔机制,着力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加强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部门、国外权威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与形式,鼓励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友好、稳定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为加快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创造条件。  加大科研力度  强化环境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基础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针对我国环境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我国环境特征和管理需要,以保障公众健康为目的,以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为手段,综合消化吸收国际经验和成熟方法,研究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区域特征的环境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理论与技术方法学体系,新型污染物环境基准推导技术和方法。  开展环境与健康暴露评价、风险评估研究。启动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跟踪研究,研究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暴露的健康危害。研究大气污染人群精细化暴露测量技术,大气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污染物多途径、多介质人群暴露贡献率,典型区域的环境健康风险区划及分级技术与方法。研究我国主要污染物、新型污染物及复合污染对健康影响的机理机制,针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物和重点重金属,研发快速、方便、准确、灵敏、经济的内暴露标志物检测技术。  开展环境与健康管理政策研究。研究以环境健康风险为约束条件的环境绩效考评方法,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评估技术方法与赔偿机制,环境与健康事件社会风险评价方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融入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监测、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制度的切入点和路径,探索信息公开及风险沟通机制。  加快制度建设  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环境与健康工作办法(试行)》,明确工作目的、职权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成立环境与健康专家委员会,以提供咨询、论证、参与风险沟通和宣传教育等方式支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在环境保护政策制修订过程中,推动增加保障公众健康的条款和措施。鼓励各地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以解决基层环境与健康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环境与健康制度建设试点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估。制定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方案,选择代表性地区监测、评估不同人群环境与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环境与健康宣教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及策略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交流。修订《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  普及环境与健康科学知识。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和《“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充分利用现有传播技术和资源,进行相关科普读物、视频、教育读本的开发和制作,大力普及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环境与健康舆情监测,了解社会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加强科普宣传,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将做好环境与健康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保护部依据《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加强对环境与健康工作的领导及部门间协作。各地环境保护部门要参照《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建立与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机制,共同防范环境与健康问题。  推动试点示范  坚持政府引导、加强政策协同、强化能力建设,推动各地结合实际,谋划并储备一批环境与健康项目,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将环境与健康工作作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资金的统筹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BCEIA2023环境分析分会即将召开,聚焦环境与健康
    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 将于2023年9月6-8日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BCEIA作为展示国际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的窗口,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的关注,同时,学术报告会作为BCEIA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BCEIA 2023将举办大会报告、分会报告、高峰论坛、同期会议、墙报展等多场精彩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各行业顶尖学者及学术带头人,分享最具前瞻性的研究进展,针对学科关注度最高的技术及应用进行研讨和交流。2023年9月7-8日,BCEIA2023学术报告会——环境分析分会将在学术会议区W-103会议室举行,聚焦“环境与健康”主题,围绕新污染物分析、暴露组学与暴露分析、微纳尺度颗粒物及效应、环境健康研究中的新分析技术与装置、AI和机器学习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等主题方向,邀请到21位国内环境领域资深专家带来精彩报告。特邀报告人报告摘要  纳米尺度物质一旦进入生命体系,将面临复杂的多重生物屏障和生理结构,缺乏跨尺度、高灵敏、原位表征的技术手段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提出了纳米蛋白冠的原位表征、多种同步辐射分析技术和代谢分析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究策略,通过发展多种同步辐射分析技术(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X射线近边吸收结构谱学、nanoCT等),实现高灵敏、高分辨地原位解析纳米材料在靶组织、靶细胞内的分布及其化学形态。建立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纳米材料与磷脂分子吸附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 发展单细胞水平的无损、三维高分辨、元素成像方法,用于观察单细胞内纳米材料空间分布和化学行为 阐明体内纳米材料的生物化学转化过程。 专家简介  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纳米蛋白冠的分析方法,进而发现了纳米颗粒体内命运的隐身效应、远端效应、生物可利用效应等生物学重要现象,指导纳米佐剂与药物递送系统等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NAS、JACS、Angew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TWAS 化学奖、RSC Environment Prize、ACS Bioconjugate Chemistry讲座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目前担任ACS Nano副主编以及多个期刊的编委。报告摘要  人类暴露于基因毒性试剂可以通过亲电分子和亲核基团间的共价反应形成DNA加合物,如果不能被及时清除或修复,就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诱导各种疾病的发生。靶向DNA加合物组学是新一代组学技术的一部分,通过对多种DNA加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来全面表征DNA共价修饰,从而揭示疾病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开发了一种快速、灵敏、覆盖范围广的靶向DNA加合物组学方法,可同时对41种DNA加合物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经过色谱、质谱、前处理条件优化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R2≥0.992)、准确度(81.3%-117.8%)和精密度(RSD%20%),回收率(57.1%-139.4%)也能满足DNA加合物分析的要求。将该方法应用在山西省的一项出生队列中,在2、5、10、20μg孕妇外周血白细胞DNA中,可分别检测到7、13、19、23种DNA加合物。仅需2μg孕妇外周血白细胞DNA即可精确定量5-甲基-2'-脱氧胞苷(5-MedC)、5-羟甲基-2'-脱氧胞苷(5-HmdC)、N6-甲基-2'-脱氧腺苷(N6-MedA)、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5-羟基-2'-脱氧胞苷(5-OHdC)、1, N6-乙烯基-2'-脱氧腺苷(1, N6-εdA)、N2-甲基-2'-脱氧鸟苷(N2-MedG)这7种DNA加合物。通过进一步分析孕期孕妇血清中41种金属/类金属浓度与外周血白细胞DNA中DNA加合物浓度的关联,研究发现了多种金属/类金属与多种DNA加合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如孕期砷(As)、银(Ag)、锗(Ge)元素浓度与5-MedC、5-HmdC、8-OHdG、1, N6-εdA浓度显著正相关,与N6-MedA浓度显著负相关。DNA加合物与金属/类金属间的这些关联为进一步表征金属的暴露效应以及在基于效应的暴露评估中应用靶向DNA加合物组提供了新的途径。专家简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以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和测量为手段研究环境污染物暴露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及生物学机制。研究成果已在环境科学与健康领域的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承担“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等项目,曾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国家青年人才项目,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十大科技进展主要完成人。现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暴露科学专委会秘书长。报告摘要  二次电喷雾离子化技术(Secondar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是一种由电喷雾技术(Electrospray ionization)衍生而来的大气压离子化技术,通过电喷雾产生的初级电喷雾云离子化醇类、醛酮类、有机酸、酯类、不饱和烃等大多数种类有机组分。本文总结了课题组应用SESI源耦合高分辨质谱(SESI-HRMS)探究呼气分析在疾病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监测、运动代谢监测等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转化工作,分析了SESI-HRMS呼气分析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专家简介  李雪,暨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曾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化学和应用生命科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聚焦二次电喷雾离子化(SESI)技术及SESI源装置研发、SESI-MS方法开发及应用转化研究十余年,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Protoco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alytical Chemistr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76篇,所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获英国发明专利授权3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7项。  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李雪博士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瑞士联邦政府中瑞科技合作基金项目、“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基础研究科研项目10余项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广东特支计划”本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因在大气污染代谢组的质谱方法研发与仪器研制、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质谱检测新方法开发等方面的贡献荣获了中国化学会青年环境化学奖(两年一次,每次10人)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何兴舟室内环境与健康青年学术奖”(两年一次,每次2人),以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最美科技工作者”、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青年科技奖和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奖等荣誉。报告摘要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 and CRISPR-associated (Cas) protein systems are advancing genome editing, measurement sciences, and diagnostic technology. We describe her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RISPR-Cas an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Incorporating CRISPR-Cas systems with various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strategies enables the generation of amplified detection signals, improvements in analytical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and development of point-of-care diagnostic assays.1,2 To enable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 we integrated CRISPR with two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loop mediated amplification (LAMP) and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 To achieve on-site and point-of-care ability of the assays, we developed simultaneous viral inactivation and RNA preservation approaches compatible with the CRISPR-based techniques. We successfully applied these techniques and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SARS-CoV-2 RNA in human nasal and throat swabs, gargle liquid, saliva, and wastewater/sewage.3-7 The CRISPR systems take advantage of various Cas proteins for their particular features, including RNA-guided endonuclease activity, sequence-specific recognition, and multiple turnover trans-cleavage activity of Cas12 and Cas13. The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nd CRISPR technology can be adop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ther nucleic acid targets and for the analysis of other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专家简介  乐晓春(X. Chris Le)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加拿大生物分析技术和环境健康领域首席科学家(Canada Research Chair)、分析与环境毒理研究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任教。主要从事生命分析化学、环境科学、环境毒理与人体健康、基因损伤与修复、纳米材料与新药物等研究,发表论文三百余篇。获得了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的E.W.R. Steacie Fellowship,加拿大化学学院的W.A.E. McBryde Medal Award、Maxxam Award和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ward,阿尔伯塔大学的最高荣誉奖杯、Martha Cook Piper研究奖和杰出导师奖等。担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期刊主编、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副主编、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期刊副主编,以及十余本期刊的编委。报告摘要  合成抗氧剂(合成酚抗氧剂和亚磷酸酯抗氧剂)是一类大量生产使用的化学品,可延缓材料的氧化,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此前,关于这类物质环境污染的研究十分匮乏。我们基于灵敏分析方法建立和多介质样品分析,系统研究该类新污染物的环境污染和人体暴露。合成酚抗氧剂在我国的污泥中广泛检出,在中国和加拿大的灰尘中也普遍存在,其中BHT是环境样品中的优势污染物。进一步研究表明,合成酚抗氧剂在人体血清中可被检出。与环境样品类似,BHT是人体血清中的优势污染物。然而,人体内的BHT很难经尿液排出,它会被转化为BHT-COOH,再经尿液排出。与合成酚抗氧剂不同,亚磷酸酯抗氧剂(如AO168)在多数环境样品中未被检出。然而,其氧化产物(AO168O)在室内灰尘和标准参考物质SRM2585(生产于1993-1994年)中的浓度极高,表明亚磷酸酯抗氧剂的氧化产物所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有30年。该系列研究首次证实合成抗氧剂已造成普遍的环境污染与人体暴露。专家简介  刘润增,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环境与健康研究所所长 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16-2022年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环境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15篇发表于One Earth、Environ Sci Technol和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特等奖(5/10),美国化学会James J. Morgan青年科学家荣誉奖 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委员和J Environ Sci、Environ Health、《环境化学》等多本中英文期刊的青年编委/客座编辑。报告摘要  In recent years, metabolomics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the fields such as clinical medicine,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becoming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studying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of diseases and the mechanisms of substance toxicit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 is the mainstream platform for metabolomics analysis, enabling high-throughput and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metabolites. It can sensitively indicate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tate of the body, facilitating discover of metabolic differences between pollutant exposure and disease occurrence and revealing the key metabolic pathway disturbances, thus showing great significance on explaining the mechanism of toxic effects or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of potential biomarkers.  Base on the above, our group has been focusing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etabolomics analysis techniques. We have developed the Ref-M metabolomics batch effect elimination strategy, which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serum metabolism in early-stage lung adenocarcinoma. We have also investigated the toxic effects mechanisms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and inorganic arsenic using non-targeted metabolomics and metabolic flux techniques. Moreover, by combining high-content analysis with metabolomics technology, We have elucidated the immune toxicity mechanisms of 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IPAHs).  Fig. 1. Application of Ref-M strategy in serum metabolism study of early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benign nodule报告摘要  多卤代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性、环境持久性和毒性,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健康危害。本研究针对高环境暴露的多卤代化合物,通过在液相流动相中添加四苯基氯化鏻(Ph4PCl),能普遍显著增强多卤化合物的电离和灵敏度(1-3个数量级),结合卤代化合物分子式的同位素指纹匹配算法,实现了少量人体血液中近700个多卤代化合物的高通量鉴定和扫描,进一步将该试剂用于生物体内该物质的质谱成像分析,并结合空间代谢组分析了典型多卤化合物的代谢干扰效应。专家简介  万祎,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赴加拿大萨省大学毒理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任毒理中心副研究员。2011年特聘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从事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毒理效应研究,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SCI论文,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报告摘要  细菌是最早的生命形式之一,在地球上无处不在。虽然细菌在维持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深远的作用,但是致病菌引起致命的传染性疾病。在这里,我将介绍我们实验室近期发展的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四极杆质谱 (SC-ICP-qMS) 对病原菌进行高度灵敏准确计数的方法。其中,炔基D-丙氨酸通过细菌内在的代谢机制组装到病原菌细胞壁中,可以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制备的叠氮-DOTA-镧系元素(Ln)标签进行点击标记。此外,使用相应的镧系元素编码的细菌抗体来识别所检测的细菌种类。另一方面,针对宿主细胞表面的不同糖基化糖单元采用非天然单糖代谢组装或酶选择性催化Ln-tag 标记策略,在SC-ICP-qMS平台上可实现细菌-细胞相互作用的追踪。以这样的策略,我们不仅可以计数与其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细菌,还可以通过特异性糖苷酶消除方法发现细胞表面糖基化的哪种类型或基序在介导细菌-细胞相互作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专家简介  王秋泉,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1998年3月毕业于日本国立群马大学工学部,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在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两年后,留校工作至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等的支持下,开展:1)原子光谱/质谱原子化/离子化新技术、分析方法学 2)色谱新型固定相材料的设计制备和3)持久性有毒物质的分析和致毒机制等研究工作 至今公开发表研究和综述论文百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十余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百余名 受邀在国际国内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百余次。  报告摘要  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物分析技术为建设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传统大型仪器存在专业设备与操作高、时效性低、前处理繁琐、现场分析存在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环境污染物分析的需求。电化学传感器技术作为环境监测与分析的关键手段之一,不断受到关注和研究。针对环境化学与生物要素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分子、离子污染物含量低、危害大、赋存介质复杂的特点,亟需发展具有高效抗污染性能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并探究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基于以上背景,我们提出设计具有自由取向的多级抗污染功能的防污涂层,用于复杂废水样品中抗性基因(MecA)的超灵敏、抗污染检测。所制备的防污涂层,可在传感界面形成强水合保护层阻隔其他污染物对传感界面的接触和粘附。通过调节多肽在电极界面上的空间构型,提高电极界面水合层结构的稳定性,制备了兼具抗污染性能和优异电子转移能力的抗污染微纳传感界面。进一步将捕获探针组装在抗污染电极界面上,该防污涂层不仅具有优异的抗污染性能,同时进一步稳定信号捕获探针的结构,从而确保信号放大过程。得益于独特的水合电子传递层,mecA基因可以在0.05-5000 pM的宽线性范围内进行电化学检测,检测限为16.67 fM。在未处理的废水样品中暴露15天后,DNA传感器仍保留了91.8%的初始信号。优异的长期防污能力、优异的电化学响应和令人满意的回收率(95-115%)证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可实现复杂水样中mecA抗性基因直接检测。这将为复杂水环境介质中简单、快速、超痕量的ARGs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专家简介  王颖,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18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2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事污染物分析传感、环境电化学与电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环保部和上海市等省部级科技项目4项及其他重大横向课题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子刊及环境化学顶级期刊如Nat. Protoc.、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Environ. Sci. Technol.等发表论文50余篇,已发表论文SCI-E他引总计12000余次,单篇论文最高引用1740次 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项,申请美国专利3项 以第一完成人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省部级标准2项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2)、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4)、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和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银奖。主要研究成果:(1)发现了界面结构选择性特征,开展了基于选择性界面效应的环境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 (2)构建了高通量便携快速检测平台,实现了污染物快速高效检测,以第一完成人主持电化学水质检测国家标准1项和行业标准1项 (3)研发了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污染物电化学检测技术,实现了复杂介质中污染物快速传感与在线检测。报告摘要  识别与健康风险相关的高毒性消毒副产物(DBPs)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前提。我们提出氯化核酸可能是氯消毒剂和核酸反应生成的新型致突变性 DBPs。 我们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的卤代核酸非靶向分析方法,鉴定出113种卤代核苷酸。 含氯核苷酸的活性位点位于核碱基的芳香杂环上,这些氯化核苷酸的形成涉及脱碳、水解、氧化和脱羧。 进一步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SPE)和UPLC-MS/MS的卤代核碱基和核苷高灵敏度定量方法,检测限在0.04~0.86 ng/L范围。 五种卤代核碱基被确定为饮用水中新型DBP。其中2-氯腺嘌呤显示出最高的细胞毒性(IC50 = 9.4 μM),5-氯尿嘧啶显示出最高的遗传毒性(50% tail DNA = 411 μM)。 这项研究首次证实氯化核苷酸和核碱基为饮用水中的新型诱变DBPs。专家简介  王玮,研究员,博士,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1月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博士学位,2016年2月到2017年5月在美国环境保护署担任助理研究员,2017年6月入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环境诱变剂的分析表征及诱变机制,包括抗生素、消毒剂以及消毒副产物。报告摘要  贵金属纳米颗粒,如纳米银(AgNPs)和纳米金(AuNPs),在环境健康和生命医学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抗菌消毒、药物递送、靶向治疗等。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决定了“纳米—生物作用”过程,进而会影响其体内行为与分布。近期,我们发现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形状、粒径与表面修饰等理化性质,均可显著影响其生物效应与健康风险。然而,AgNPs与AuNPs如何在亚器官水平分布,以何种形态存在于体内,都还缺乏研究。  为实现生物组织中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原位解析,我们将LA-ICP-MS与HSI-DFM成像技术相结合,探究了AgNPs与AuNPs的体内转运/转化过程与亚器官分布特征。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AgNPs或AuNPs被细胞摄入后,都会发生复杂的体内转化过程,包括聚集和溶解。例如,细胞内形成的AuNPs聚集体,滞留时间更长,难于被细胞外排。相反,AgNPs溶解释放的离子态Ag,更容易被机体吸收,在体内发生累积。上述发现对理解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体内行为与健康效应提供了借鉴。专家简介  徐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和2011年于厦门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学士与博士学位,2011至2013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重金属及人工纳米材料的健康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2019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2021年分别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英国皇家化学会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期刊“Emerging Investigator”。2022年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2021年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Environment & Health、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已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Environ Sci Technol, Anal Chem等发表论文70余篇,中英文专著章节3个。报告摘要  机器学习(ML)通过提供增强性能和利用多样化的输入特征,彻底改变了环境建模领域。然而,为确保开发出稳健且有意义的ML模型,将专家知识融入到过程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特征选择和模型解释方面。本演示旨在通过两个引人注目的示例来说明这些原则。在第一个案例研究中,我们进行了广泛的文献回顾,并编制了一个包含叶绿素-a指数作为输出变量的大型数据集。通过采用河流和气象特征的新颖组合作为输入,我们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和回归模型,以预测伊利湖中藻华发生的情况。在第二个示例中,我们专注于开发预测模型,用于描述不同有机化合物的非生物还原过程,这些化合物具有各种可还原官能团,以及十种最常见的无机化合物,使用不同的Fe(II)还原剂。为了验证这些模型,我们将预测结果与已知的还原机制进行比较,涵盖了不同的化学群、还原剂类型和反应条件。这种严格的评估过程使我们能够展示模型的有效性及其与既定科学原理的一致性。总体而言,我们的方法将专业知识、精心选择的特征和全面的模型解释相结合,推动了环境领域中的ML建模。专家简介  张慧春(Judy)博士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弗兰克H尼夫教授。她获得了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以及南京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和工程水环境中环境污染物的命运与转化,以及从受污染水中去除有机污染物。她近期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使用传统模型和机器学习工具进行污染物反应性和吸附的预测建模。张博士在许多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Chemical Review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和Applied Catalysis B.等。她作为主持人已经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七项竞争性研究拨款。此外,张博士还为许多联邦和州政府机构以及工业界指导研究项目。她是《ACS ES&T Water》的副编辑。她曾获得过Nanova/CAPEES前沿研究奖、CAPEES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环境应用奖、ES&T最佳论文奖和ACS Gonter研究论文奖。报告摘要  银纳米颗粒(AgNPs)的普遍存在以及可能产生的AgNP抗性已经引起了重要关注。然而,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明确了致死剂量的AgNP暴露后的适应性演化中的两个不同阶段。起初,对AgNPs的抗性主要与鞭毛蛋白介导的沉淀和增强的抗氧化活性相关。然而,随着过程的进行,持续细胞形成、生物膜产生和铜(Cu)外泌泵的上调主导了AgNP的耐受性,而没有沉淀发生。在后期阶段,持续存在的细胞水平显著增加,比之前高出1000倍。因此,演化后的细胞对多药物治疗表现出了显著的耐受性。包裹层应激反应(cpx和psp)在演化转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与普遍观念相反,铜外泌泵和渗透应激反应的表达不能仅归因于Ag+暴露。相反,它们主要受到转向厌氧呼吸和由纳米颗粒诱导的膜变形的影响,这是普遍应激反应的一部分。从仅依赖于纳米颗粒属性的特定机制转向涉及一般应激反应的汇聚演化,突显了细菌用于抗纳米颗粒的潜在适应策略。我们的研究还强调了控制演化转变到致病性和抗生素抗性的潜在时间框架。专家简介  张承东,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环境污染物的化学过程和生物效应研究。她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第五届和第六届委员。她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并发表了70多篇研究论文。张博士还荣获了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报告摘要  大气气溶胶,又称大气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大气环境和全球气候都有重要影响。新粒子形成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而其成核过程是新粒子形成的关键。因当前实时外场测量的局限性和我国大气环境的复杂性,气溶胶成核过程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本报告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工作汇报:①建立了同时描述分子物理聚集和化学反应的新粒子成核模拟研究方法,并合作将该方法程序化 ②提出了SO3与酸性/碱性污染物化学反应促进成核的新机制,揭示了高SO2浓度地区新粒子生成高强度频发的成因 ③发现了新的促进成核的无机酸和有机酸类型及其成核机制,并分别得到实验室CLOUD实验与外场观测的验证,明晰了SO2减排后新粒子生成不降反升的关键原因。专家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近年来主要从事大气颗粒物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工作,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金等项目,并获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以第三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培养的1名博士生获中国颗粒物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报告摘要  Two typical environment particulate pollutants will be introduced, including microplastic and microdroplet. We have developed methods based on Raman spectroscopy for the detecting and imaging of microplastic and microdroplet. SERS is employed for the detecting of small size microplastic (nanoplastic). Aerosol microdroplets act as microreactors for important atmospheric reactions, with pH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se processes. Howev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 and chemical species within atmospheric microdroplets is still debated.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we present a non-invasive method based on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 to visualize the three-dimensional pH distribution within microdroplets of varying sizes专家简介  2009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09-2012年在德国汉诺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洪堡学者),2012-2014年在剑桥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欧盟玛丽居里学者)。主要从事大气污染化学研究,包括颗粒污染物的光谱检测及成像,大气非均相化学过程,大气污染控制等研究方向。在PNAS,Angew,EST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他引总计9000余次。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Environ Sci: Adv》副主编,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A》(1800年创刊)编委。主持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计划等。报告摘要  鉴定大量人工化学品的持久性、迁移性、毒性(Persistent, Bioaccumulation, Toxic, PBT)或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毒性与(Persistent, Mobile, Toxic, PMT)属性是当前环境领域一大挑战1, 2。目前亟需构建高通量、精准预测系统。本研究基于图神经网络GCN,构建了高准确性和低假阴性的预测系统(图1),筛选了典型新污染物。进一步围绕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 AOP),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转录组学、细胞实验、斑马鱼实验、老鼠实验等手段探究了典型新污染物的有害健康效应及毒理机制3-6。部分成果被联合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委员会引用,为我国新污染物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专家简介  庄树林,男,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毒理学会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期刊编委、《环境化学》期刊编委,浙江大学学生绿之源协会指导教师。2001年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07至2010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6月至今在浙江大学环境健康研究所工作,主要借助分子模拟及机器学习研究新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等,编著《环境数据分析》教材、在编《环境数据分析》第二版,获ES&T Excellence in Review Awards、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以上报告内容由BCEIA2023组委会提供欢迎扫码报名参加BCEIA2023
  • 2018年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第三轮通知)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8年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 沈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中国毒理学会工业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辽宁省预防医学会/辽宁省核与辐射安全防护协会环境与健康分会、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三轮通知) /strong /p p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中国毒理学会工业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辽宁省预防医学会/辽宁省核与辐射安全防护协会环境与健康分会、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省环境与健康研究所和沈阳医学院共同承办的“2018年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中国· 沈阳)”定于2018年8月13-1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 /p p   strong  会议官方网站: /strong /p p   http://2018hjjk.meeting.yihui999.com /p p strong   本届会议主题& nbsp /strong /p p   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 /p p strong   会议时间: /strong /p p    2018年8月13日 12:00-22:00 报到、注册 /p p    2018年8月14日-2018年8月16日 正式会议、离会 /p p strong   会议地点: /strong /p p   辽宁省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 /p p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同泽北街35号(太原街新世界商场北侧) /p p   电话:024-89305555 /p p strong   会议组织机构& nbsp /strong /p p   strong  会议主席: /strong /p p   郑玉新、郭新彪、陈雯、朱京海 /p p   strong  会议执行主席: /strong /p p   皮静波、肖纯凌、邓芙蓉、肖勇梅、戴宇飞、闫灵均 /p p   strong  组织委员会: /strong /p p   徐苑苑、肖勇梅、邓芙蓉、戴宇飞、王溪原、逯晓波、肖纯凌、皮静波 /p p    strong 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strong /p p   曹佳、陈杰、陈雯、戴宇飞、邓芙蓉、董光辉、段志文、高彦辉、郭新彪、郝卫东、蒋义国、金亚平、金永堂、阚海东、李娟、刘起展、刘扬、鲁文清、骆文静、那仁满都拉、彭双清、皮静波、屈卫东、申河清、舒为群、孙殿军、孙鲜策、孙志伟、汤乃军、田英、王爱平、王福俤、吴卫东、席淑华、肖纯凌、徐顺清、闫灵均、杨杏芬、杨佐森、尹立红、张爱华、赵秀兰、郑玉新、朱京海、朱彤 /p p    strong 会议秘书长 /strong /p p   徐苑苑 /p p    strong 秘书组成员(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strong /p p   邓宇、段化伟、富景奇、宫慧芝、贺淼、姜泓、靳翠红、李昕、李莹、李永芳、刘芳炜、刘盛男、宋维军、孙琦、王高阳、王惠惠、王素新、吴辉、巫生文、徐斌、杨天瑶、杨敬华、杨一龙、于飞、于文 /p p   strong  会议征文内容& nbsp /strong /p p    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效应与机制 /p p    环境污染物暴露与风险评估 /p p    环境区域、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污染与健康安全 /p p    污染物监测与检测新技术 /p p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和方法创新 /p p    环境安全策略与健康风险管理 /p p    新技术应用等。 /p p    strong 会议征文要求& nbsp /strong /p p   1.研究内容符合会议主题。 /p p   2.征文为摘要形式,Word排版,字数不超过800字,详细格式要求见附件1(附件1 会议摘要基本要求与摘要模板)。 /p p   3.征文提交形式:本次大会只接受电子文稿。文稿请发送至会议指定邮箱:ehc_sy2018@163.com,邮件主题为“2018年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征文-单位-姓名”。 /p p   4.会议摘要提交截止时间:2018年6月15日。 /p p   5.会议将统一打印参会墙报,墙报展示详细格式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2墙报模板)。墙报提交截止时间:2018年7月30日。 /p p strong   会议交流形式 /strong /p p & nbsp /p p & nbsp   本次会议将设大会报告、分会主旨报告、口头报告、展板报告以及青年科学家论坛。同时将设立青年优秀口头报告和优秀墙报奖。 /p p   此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就环境与健康领域做前沿的专题报告,汇集环境健康、毒理学、环境科学、慢性病、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促进学科间融汇与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环境与公共健康领域的学术水平。 /p p   strong  特邀主旨报告(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strong /p p   Masayuki Yamamoto(教授,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研究院) /p p   Yoshito Kumagai(教授,日本筑波大学医学系) /p p   陈春英(研究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p p   顾东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蒋义国(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孙志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张寅平(教授,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p p   (未完待续) /p p   特邀会议报告(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p p   Chiharu Tohyama(教授,日本东京大学) /p p   陈超(副研究员,清华大学) /p p   陈仁杰(副教授,复旦大学) /p p   陈瑞(教授,东南大学,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p p   陈涛(副教授,苏州大学) /p p   陈雯(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p p   陈志杰(教授,台湾大学) /p p   戴宇飞(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p p   邓芙蓉(教授,北京大学) /p p   邓启红(教授,中南大学) /p p   丁文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院) /p p   董光辉(教授,中山大学) /p p   高彦辉(研究员,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 /p p   贺天锋 (主任医师,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 p   黄晨(教授,上海理工大学) /p p   黄婧(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黄振烈(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p p   胡立文(副教授,中山大学) /p p   黄瑞雪(副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p p   姜岩(副教授,苏州大学) /p p   金春元(助理教授,美国纽约大学环境医学系) /p p   靳翠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金亚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冷曙光(教授,青岛大学,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p p   李国星(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李海斌(副教授,新乡医学院) /p p   李煌元(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李君文(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四所) /p p   李娜(副教授,海南医学院) /p p   李睿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 /p p   李晓波(副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李雪(教授,暨南大学) /p p   刘起展(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刘思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p p   刘涛(主任医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 p   刘跃伟(主任医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 p   逯晓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骆文静(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马萍(教授,湖北科技学院) /p p   那仁满都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 /p p   聂继盛(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潘国伟(主任医师,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 p   皮静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屈卫东(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p p   孙鲜策(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汤乃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王福俤(教授,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p p   韦艳宏(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吴少伟(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p p   武阳(副教授,湖北科技学院) /p p   夏彦恺(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p p   肖纯凌(教授,沈阳医学院) /p p   邢立国(教授级高工,沈阳化工研究院安评中心) /p p   徐斌(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徐德祥(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徐苑苑(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杨爱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p p   要茂盛(教授,北京大学) /p p   俞捷(教授,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p p   曾强(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p p   曾祥(副教授,新乡医学院) /p p   张爱华(教授,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张慧东(教授,陆军军医大学) /p p   张荣(教授,河北医科大学) /p p   张炫(高级工程师,沈阳化工研究院安评中心) /p p   张蕴晖(教授,复旦大学) /p p   周建伟(教授,南京医科大学) /p p   邹云锋(教授,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 p   (未完待续) /p p br/ /p p   strong  会议注册& nbsp /strong /p p   如有意向参加本次会议,请认真填写附件3注册回执表并于2018年6月30日前将回执表发送到指定会议邮箱:ehc_sy2018@163.com。 /p p   strong  注册费: /strong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style=" height: 32px " td width=" 120" height=" 32" valign=" top" style=" padding: 0px 7px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 缴费时间 /span /p /td td width=" 372" height=" 32"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colspan=" 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 缴费标准(元)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126"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 非会员 /span /p /td td width=" 123"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 会员 /span /p /td td width=" 123"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 学生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120"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2018.6.30 /span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 前 /span /p /td td width=" 126"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200 /span /p /td td width=" 123"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000 /span /p /td td width=" 123"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800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120"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2018.7.1-8.12 /span /p /td td width=" 126"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400 /span /p /td td width=" 123"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200 /span /p /td td width=" 123"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900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120"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 会议现场注册 /span /p /td td width=" 126"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600 /span /p /td td width=" 123"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400 /span /p /td td width=" 123"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000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说明:会议注册费用(含会议场地、会务、资料,餐费、茶歇等,不包含交通、住宿费用)。会员指具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毒理学会、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辽宁省预防医学会所颁发会员证之一的参会者,请在注册汇款时提供所属学会及会员号。学生请在注册汇款时提供单位及学号。会议现场注册时,会员请出示会员证,学生请出示学生证件。未经会议主办方同意,公司或企业代表不得利用会议进行相关宣传。 /p p   strong  注册汇款信息: /strong /p p   银行汇款:中国毒理学会汇款账号 /p p   开户名:中国毒理学会 /p p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永定路支行 /p p   账号:0200004909014450531 /p p   注意:汇款时请附言注明:会员:“注册人姓名-注册人所属学会及会员号-会议注册费” 非会员:“注册人姓名-注册人单位-会议注册费” 学生注册:“注册人姓名-注册人单位及学号-会议注册费”字样,转账或汇款后请将汇款或转账电子版凭证发到会务组指定邮箱(ehc_sy2018@163.com)以便确认核实。 /p p strong   会议发票 /strong /p p   本次会务接待工作由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省环境与健康研究所和沈阳医学院共同承办。会议发票为中国毒理学会开具的电子发票(请在填写会议回执时提供单位纳税人识别号码,如需增值税专用发票请注明),将发送至参会者会议回执填写的电子邮箱。 /p p   strong  温馨提示 /strong /p p   凡已交费的参会代表因故不能参会者,于2018年6月30日之前向会议提出申请,将全额退款。2018年7月1日及之后将不再退款。凡已开据会议发票的,将不能办理退费手续。 /p p strong   会议赞助事宜 /strong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详见附件4大会参展/赞助商邀请函。 /p p   热忱欢迎和期待各位同仁2018年8月相聚在美丽凉爽的沈阳! /p p   欢迎有意参会的各位同仁登录会议官方网站:http://2018hjjk.meeting.yihui999.com,下载所需附件和相关信息。 /p p   附件1 会议摘要模板 /p p   附件2 墙报模板 /p p   附件3 注册回执表 /p p   附件4 大会参展/赞助商邀请函 /p p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毒理学会 中国毒理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工业毒理学专业委员会 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 /p p   辽宁省预防医学会& nbsp & nbsp & nbsp 辽宁省环境学会&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辽宁省核与辐射安全防护协会 /p p   中国医科大学&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辽宁省环境与健康研究所&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沈阳医学院 /p p   2018年5月28日 /p p    strong 特别告知 /strong /p p   会议酒店住宿选择 /p p   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标准间450元/夜(含双早) 大床房400元/夜(含单早) /p p   为保证留房,减少现场注册等待时间,欢迎参会代表在会议官网提前进行会议酒店房间预定。会议酒店满额后会务组有权安排附近其它备选酒店 会议酒店周边各类等级酒店很多,代表也可根据自己需要自行预定。 /p p   备选酒店:沈阳香格里拉今旅酒店(原商贸饭店,距离会议酒店步行约3分钟)。 /p p strong   会议酒店交通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212222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833a7e09-d646-4dc0-8e6b-15dd44cf7625.jpg" / /p p   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同泽北街35号(近太原街新世界商场,一号线地铁太原街站西北方向步行320米) /p p   备选酒店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68号,沈阳站出口东侧,1号线太原街地铁站B出口/沈阳站D出口。参考价格同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 /p p   飞机: /p p   桃仙机场-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 /p p   (1)出租车,约27公里,约用时45分钟,费用65元 /p p   (2)机场大巴2号线,在马路湾站下车(距酒店1公里),步行或转103路公交车,乘车1站在中华路南京街站下车,步行320米,费用16.5元。 /p p   火车: /p p   沈阳站(推荐,近会场)-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 /p p   (1)地铁,从沈阳站东广场乘坐地铁1号线(黎明广场方向)→太远街站下车B出口步行320米即到,用时约12分钟,票价2元。 /p p   (2)步行,约660米,用时约9分钟。沈阳站东广场出,沿中华路向东南方向直行500米,自中华路北侧左转进入同泽北街走110米,右转进入泰安路,直行50米抵达酒店。 /p p   沈阳北站-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 /p p   (1)出租车,约4.6公里,用时约19分钟,费用约11元 /p p   (2)地铁,从沈阳北站南广场乘坐地铁2号线(全运路方向)→青年大街站下车→转地铁1号线(十三号街方向)→太远街站下车B出口步行320米即到,用时约23分钟,票价2元。 /p p strong   会议组联系人: /strong /p p   逯晓波 13324058617xblu@cmu.edu.cn(酒店与会场) /p p   王惠惠 18900911053 hhwang@cmu.edu.cn(注册与摘要提交) /p p   贺 淼 18900910032 mhe@cmu.edu.cn(会议报告)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8/ueattachment/5ce9b6ca-d314-429a-8c92-eaa73ad07f9f.pdf" 第三轮会议通知详细版 20180627(1).pdf /a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 PerkinElmer:PerkinElmer新定位新策略——For the Better 为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2009年4月9日召开的“2009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珀金埃尔默大中华区总裁兼全球首席科学官Daniel R. Marshak先生作了“PerkinElmer新定位新策略——For the Better 为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大会报告。 珀金埃尔默大中华区总裁兼全球首席科学官 Daniel R. Marshak先生   珀金埃尔默大中华区总裁兼全球首席科学官Daniel R. Marshak先生在报告中首先介绍到“为实现公司的承诺,创造一个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世界,从2009年1月1日,公司将实现业务调整,专注于两个战略重点,重组为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二个部门。此举旨在更好地与客户、投资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提升客户交付价值。   PerkinElmer健康业务部门包括公司以前的基因筛查、生物研发和医学影像等业务部门,将不断研究及发展新的诊断技术、方法并加以应用来对抗疾病,更准确地实现医学诊断及更快速地开创关键性的新疗法。从而通过早期发现、和有效的治疗,更好的疗效来提升健康水平。健康的未来始于我们今天的努力   PerkinElmer环境健康业务部门包括公司以前的的分析科学、实验室服务和光电检测及照明(过去被称作传感器和专业照明)等业务部门。PerkinElmer 的环境健康业务是将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我们的行动,为改善全球的大环境和我们周围的环境—从更安全的玩具、更纯净的水质到更低的排放和可再生性,洁净的能源而贡献力量。未来安宁和洁净的环境始于我们今天的行动。   珀金埃尔默进入中国已经30多年了,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老牌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行业人员对珀金埃尔默的分析仪器可谓耳熟能详,尤其是原子吸收光谱仪、ICP-OES和红外光谱仪 如果PerkinElmer以前注重提供的是高性能的仪器,那么时至今日,作为一个有宏大理想的跨国公司,珀金埃尔默洞悉到,面对不同肤色和多元文化,仅仅销售精确的仪器是远远不够的。   2006年6月,珀金埃尔默宣布在全球启动 EcoAnalytixTM项目,这是一项旨在全球范围内解决食物安全、水质和生物燃料开发所面临的相关问题的创新举措。除了综合产品与系统之外,每个EcoAnalytixTM平台包括应用、方法、标准操作流程和相关培训。PerkinElmer将设身处地考虑顾客的需求,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为了使实验室始终处于这些重要领域的法规要求和发展的最前沿,公司还推广创新的行业先进理念和公共外展项目,把顶尖科学家和政府机构的理念传递给客户。项目启动以来,在很多国家地区的重大自然和人文灾害救援和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过去的2008年中,全球瞩目的奥运会和毒奶粉事件,珀金埃尔默都以一个积极负责的企业公民角色伸出援手,以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发挥了非凡的作用。不论是奥运的食品检测解决多地点移动检测难题还是奶制品三聚氰胺的检测物的多样性都对检测分析技术提出严重挑战,可以想象,能代替珀金埃尔默来发挥这样作用的公司并不多。   利用众多的核心专利技术,珀金埃尔默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行业独有的AlphaLISA技术、EcoAnalytix 分析解决方案、LED解决方案 、Luminescence Counters、 OneSource 服务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处理 、成人健康—临床诊断 、数字成像组件 、新生儿保健等等。这些集成化的方案使得珀金埃尔默不但提供一系列的设备,更要提供与设备相关的方法技能的培训,使得产品的附加值得到了最大化。这些产品上市近2年来,它取得的市场成绩令人瞩目。在亚洲,它每年以百分之几百的速度增长。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珀金埃尔默大中华区总部的所在地,同时设有EcoAnalytixTM全球应用中心以及一座旨在为中国客户提供培训资源的技术中心。珀金埃尔默在中国拥有1000多名技术人员遍布在中国主要的7个城市从事产品研发、客户服务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不难想象,未来珀金埃尔默作为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的全球性技术领先公司,将以更加积极更加热忱的态度投身到各个需要帮助的角落与活动中,凭借自身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 肩并肩地与行业人士一道为更早的诊断、更好的疗效、更纯净的水质、更洁净的空气、更安全的玩具、更新的能源而努力,使人类更健康,使环境更健康!”
  • 不要轻易定义“癌症村” 环境健康:缺乏高质量的监测数据
    p   2015年8月和9月,“绿色传媒研究奖学金班”的第一、第二期落下帷幕。这项公益培训计划是由南方周末发起,合作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共有逾四十家媒体的一线环境编辑、记者和管理者参加,近二十名环境、传媒等领域的高级官员、权威专家亲临授课。在这场专业领域的饕餮盛宴中,授课老师都提出了独到见解。在此摘录重点,以飨读者。 /p p   现在学界已有共识,约10%的疾病完全由遗传产生,剩下是环境或环境和遗传交互作用产生的,可见环境对于健康造成的影响很大。不过,对于医学界来说,遗传以外的都叫环境,例如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环境学界更关注的则是环境污染。 /p p   可我们在谈到环境对人体健康危害时,容易出现谬误。例如媒体常常报道的癌症村,有张1990年代中国患肿瘤死亡的人数地区分布图显示,沿海一带得肿瘤的人数高,但这不能说明沿海一带更容易得癌症,也不能进一步推断,沿海发达地区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进而导致癌症较高。 /p p   其实,沿海地区肿瘤死亡人数高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沿海地区人口基数高 第二,沿海发达地区医疗水平更高,死因登记制度更完善,登记因癌症死亡的较多 第三,沿海发达地区人均寿命长,寿命越长,因癌症而死亡的可能性越高。 /p p   和癌症村一样,我们不能简单定义各类环境健康问题。环境健康研究首先要准确地识别导致人体健康问题的环境因素,然后定量评价环境因素的健康风险以及经济和社会代价,从而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将健康风险、经济和社会代价控制于合理范围。 /p p   环境健康围绕着“污染源-环境-人体内环境-健康效应”这条主线开展研究。为探究这一个主线,过去几十年里,环境健康已经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学科,主要有环境毒理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暴露学三个学科。 /p p   毒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研究者将污染物加在动物模型如小白鼠或是细胞上,观察动物身体和细胞的反应。但动物实验的结论也不能直接推断到人体。所以,在环境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时,主要依赖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就是在真实的暴露条件下,以人作为研究的对象。 /p p   流行病学研究观测健康效应包括急性和慢性。例如,医院的急诊人数跟空气污染浓度间的相关性,这是急性效应 而有的呼吸性疾病跟PM2.5之间的关系要追踪十几年后才能发现,这是慢性效应。如今我们讨论PM2.5的基础都源于美国哈佛六城市和癌症协会十几年、几十万人的队列研究(这两者均为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研究经典案例)。在这两大重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美国制定了空气质量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空气质量的指导值。 /p p   环境暴露学则是新发展起来的学科。暴露指的是人体跟环境接触的过程,包括呼吸系统、皮肤和食物三个主要途径,戴口罩、使用净化器都是减少暴露的措施。我们每天的暴露都对未来的健康产生影响。甚至在出生之前,父母受到的环境污染暴露导致的损伤可能遗传到第二代。如果把每一个人一生中对空气污染、辐射、病毒等各种暴露都记录下来,例如利用智能手机记录空气污染浓度、运动和饮食情况等,有可能预测未来的健康状态,这个称为暴露组或暴露组学的概念。 /p p   目前在对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研究上,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研究者已尝试将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结合起来。人也可像老鼠一样参与控制暴露实验。当然,这些研究开展前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伦理说明,以表明实验不会对人体产生持久性健康危害。 /p p   北京大学曾设计过一个30立方米的空气污染暴露舱,可是我们发现志愿者在暴露舱待了两个小时以后,指标的变化很奇怪。这或许是因为室外空气污染和暴露舱内并无差别,甚至浓度更高。 /p p   新的研究方法也在发展。比如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定组实验——关注污染物浓度改变时,对特定人群体内指标的影响,这些指标不一定要到得病的程度,在流行病学里叫做冰山效应。因为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比如死亡率、发病率等,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健康危害在身体里面已经产生,只是还没体现出来。 /p p   例如在外部污染影响下,儿童的肺功能会受到损伤。我们在北大附小邀请了40位健康的小学生,每天中午采集尿样、吹气、做肺功能检测。孩子吹出来的一氧化氮正是颗粒物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炎症的指标,结果表明,其中产生炎症主要的化学成分是黑炭。 /p p   中国的空气污染浓度很高,目前我们参照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还是基于欧美在低浓度下的研究结果,缺乏高浓度水平下的研究结果。此外,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育系统等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非常复杂,很多尚未研究清楚。颗粒物中不同组分的毒性、多种大气污染物,例如臭氧和细颗粒影响人体健康的协同机制都亟待研究。 /p p   环境健康是受到关注却又敏感的话题,官方的信息发布还是比较保守。相较于十年前,官方的态度已有很大转变,政策制定时已会强调环境问题引起的健康影响,近五年已有非常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健康领域。 /p p   依然值得呼吁的是,我们还缺乏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前几年我们很难从监测站拿到数据,即使有合作也很难。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之后容易一些了。不同城市的技术水平和数据可靠性、质量控制也有差异,甚至还有城市曾经修改过数据。未来也期待环境健康可与超级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相结合。 /p
  • 预算597万!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环境与人群健康实验室采购大型设备
    项目概况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环境与人群健康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本项目招标文件采用网上审批下载电子版本方式和纸质招标文件同时发放方式。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1年12月07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0701-214160140758项目名称: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环境与人群健康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预算金额:597.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品目号品目名称数量单位是否接受进口产品分包预算金额(人民币万元)备注11-1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1台/套是284单一产品采购包备注:本项目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属行业为: 工业包号品目号品目名称数量单位是否接受进口产品分包预算金额(人民币万元)备注11-1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1台/套是313单一产品采购包备注:本项目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属行业为: 工业合同履行期限:为调试验收合格后不少于2年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1年11月16日 至 2021年11月23日,每天上午9:00至11:30,下午13: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本项目招标文件采用网上审批下载电子版本方式和纸质招标文件同时发放方式。方式:有意向的投标人应先在中国通用招标网(http://www.china-tender.com.cn)进行免费注册,注册完成后请按照网上操作流程进行购买。中国通用招标网技术支持电话:400-680-8126。 2)购买标书流程:投标人先在通用招标网招标文件获取一栏中对应的项目(标)下填写招标文件购买申请,填写招标文件购买申请后,具体购买方式包括:选择网上支付方式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在标书款支付成功后,即可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纸质文件可采用快递或联系采购代理机构联系人进行领取。纸质招标文件和电子版本招标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招标文件发票领取方式:网上支付时申请领取电子发票(本项目不提供纸质发票)。 特别提示: 提示1:每次购买标书申请系统生成的账号不同,请按照系统生成的账号进行付款,不要重复支付; 提示2:汇款金额必须与系统提示金额相同,否则将会被退回。 提示3:标书室工作时间:每天(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1:00、下午2:00-4:00 时。联系人:杜庆 ;联系人电话:010-63348281。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1年12月07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开标时间:2021年12月07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地点: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14号院首科大厦A座4层405号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公司会议中心。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1. 本次招标投标人必须以包为单位进行投标响应,评标和合同授予也以包为单位。2. 本项目单一产品采购包投标产品相同品牌和非单一产品采购包核心产品相同品牌的投标处理方法遵照《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第31条执行。3. 项目审批情况:本项目已获得主管部门审批,资金已落实。4. 申请人的资格要求补充: (1)被“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的、被“中国政府采购网”网站(www.ccgp.gov.cn)列入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处罚期限尚未届满的)的供应商,不得参与本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包的投标或者未划分包的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3)为本采购项目提供过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及其附属机构,不得再参加本采购项目的投标活动。(4)按照招标公告要求购买了招标文件。(5)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5. 采购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1)鼓励节能、环保政策:依据《财政部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执行。(2)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评审时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享受6%的价格折扣。监狱企业视同小型、微型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型、微型企业。不重复享受政策。(3)本项目采购标的是否接受进口产品详见第1条“招标内容”要求。6. 评标办法和评标标准:本项目评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详细的评分因素和标准见招标文件。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七号行政楼        联系方式:王老师5093013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技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中路90号通用技术大厦1102A室            联系方式:马建、肖然、吴萍、孙薇 63348697、6334826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马建、肖然、吴萍、孙薇电 话:  010-63348697、63348260
  • 已与Aerodyne和Agilent等仪器厂商合作,北大 “环境健康系”成立
    环境是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因素,识别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环境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是现代社会保护人群健康的重大需求。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2010年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导致了我国120万人的过早死亡。揭示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并进而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环境与健康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以人为研究对象,探索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尤其是污染物暴露因素,从而一方面从基础科学层面揭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为建立基于人体健康影响的环境评价和管理体系、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与健康基于环境科学与人体健康科学相结合,并与多个学科相交叉,发展出环境暴露学、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在融合了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发展出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如暴露组与暴露组学等。2021年1月21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文正式通知成立环境健康系。环境健康系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 “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创新机制,同时促进高素质环境健康人才的培养。环境健康系成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叶春翔、宫继成、邱兴华、刘莹、郑玫、尚静、刘颖君、朱彤、左澎、薛涛(合作研究员),2021年1月22日。2000年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并以此为契机在国内率先开展环境健康交叉研究,于2007年正式设立环境健康研究中心(挂靠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建设),随后开展系统的环境健康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基础,于2015年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国内首个环境健康二级学科,招收和培养环境健康方向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一支小而精、具有国际影响的师资队伍成为环境健康系的首批成员。其中全职教研系列人员7名、研究系列和工程技术人员2名,包括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1人,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作为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的全链条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环境健康系将秉承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依托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环境健康研究中心”平台,加强与校内其它院系尤其是医学部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与国际一流学者专家的合作。在国家111引智基地、“未来地球计划-亚洲季风区可持续发展集成研究”(Future Earth-MAIRS)的支持下,环境健康系的教师与欧美顶尖团队开展多个项目合作,国际合作卓有成效。面向环境健康领域的科学前沿,环境健康系的成员们通过多学科交叉,取得了系统性科研创新成果。已创立大气污染“来源-全组分-健康效应-政策建议”全链条方法体系,通过“准实验”研究发现大气污染与人体心肺和代谢疾病新型标志物的关联,完善了大气污染导致疾病的证据链条,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JAMA、Lancet和Circulation等国际顶级期刊;提出的控制散煤以减轻空气污染、保护公众健康等政策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发起并承办教指委首次“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引领国内环境健康学科发展。近五年,环境健康系的教师们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等,以及科技部973和第二次青藏科考等系列环境健康相关研究项目。目前在研纵向项目20余项,合同经费总额6100万元,此外还获得1000余万国家级人才项目经费资助。依托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大气分室)”、基金委“区域与全球大气化学过程及环境效应”创新群体和北京市“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中心、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院“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平台,环境健康系建立了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效应的综合研究体系,拥有开展大气污染全组分和人体健康效应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总价值5900万元,85%为2016年及之后购置。其中单价10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16台,包括高分辨气溶胶质谱仪、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化学电离质谱仪、气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等大型质谱类仪器,集成流动监测、站点观测、个体采样等多尺度分析方法,实现了对环境暴露评估和健康效应全面、综合的表征。此外团队展开了与Aerodyne和Agilent等大型仪器厂商的合作,开发先进仪器技术并应用于环境健康领域。环境健康系致力于培养国际环境健康领域的高端人才,使毕业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卓越的创新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复杂环境健康问题的解决能力。以“环境暴露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为核心,环境健康系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环境健康研究生课程体系。特别是在国内首次开设“环境暴露学”课程,并进一步细化为“外暴露”和“内暴露”两门课程,经多年发展已成为环境健康专业的特色课程。遵从学院教学理念,培养中突出以“学生-学术”为本的指导原则,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在学院层面的统一管理,包括统一录取、统一开题、统一综合考试、统一预答辩、统一答辩等管理制度。并且从2014年开始,定期开展环境健康博士生论坛,为环境健康学科的研究生提供锻炼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博士生培养方式的多样性。基于这种培养理念和方法,环境健康系已培养出一批具备环境健康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优秀毕业生。自2008年以来,共培养了25名博士和32名硕士,出站12名博士后。这些学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环境健康相关研究工作,或者前往国外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外,环境健康系的教员与国外优秀学者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且在学院层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密歇根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签署了3+1+1联合培养项目,为环境健康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环境健康系的同仁将齐心协力,共筑一个友爱团结、学术自由、健康向上的环境健康系,引领国内及国际环境健康交叉学科的发展!环境健康系期待与国内外同仁密切合作,也期待未来有更多有志于做环境健康创新研究的青年才俊加入环境健康系的大家庭!
  • 逸云天气体检测仪:为您的环境健康站岗放哨
    在当今这个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时代,空气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逸云天气体检测仪,作为一款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人性化的设计,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全方位、高精度的环境健康保障。本文将详细介绍逸云天这款神奇的科技产品如何为您的环境健康站岗放哨。  逸云天气体检测仪拥有卓越的检测性能,能够精准地识别和测量多种有害气体。无论是常见的一氧化碳、甲烷,还是较为复杂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它都能迅速捕捉到其存在,并准确地给出浓度数据。这种高精度的检测能力,让您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环境中气体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其设计精巧,携带方便,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户外场所,都能轻松使用。想象一下,当您在新装修的房屋中,担心甲醛等有害气体超标时,逸云天气体检测仪可以迅速为您提供准确的信息,让您安心入住。或者在工业生产现场,它能够实时监测气体浓度,及时预警潜在的危险,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不仅如此,逸云天气体检测仪还具备智能化的特点。通过与手机 APP 连接,您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查看检测数据,实时掌握环境变化。而且,它还能根据预设的阈值自动发出警报,即使您不在现场,也能及时收到通知,采取必要的行动。  例如,一位工厂经理在出差途中,通过手机收到了逸云天气体检测仪发出的警报,提示车间内某种气体浓度超标。他立即联系现场工作人员采取紧急措施,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的事故。  逸云天气体检测仪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款工具,更是一份安心和保障。它以其出色的性能、便捷的使用方式和智能化的特点,为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逸云天气体检测仪将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 奕枫仪器参加2016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与环境健康影响研讨会
    2016年12月29-30日,“2016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研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大气环境与健康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吸引了众多医疗、疾控、环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环境部门管理者,企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前来参会。应主办方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邀请,上海奕枫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参加并赞助了此次研讨会。当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复合污染突出,已成为许多地区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交流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组分、污染源及治理技术,推广大气环境治理与监测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成果,探讨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影响的研究。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叶代启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就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及环境健康影响风险评价等领域作特邀主旨报告。与会期间,上海奕枫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展出了气溶胶粒径谱仪、健康风险评价系统、纳米级颗粒物与PM1.0采样系统、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与监测系统等众多细颗粒物采集与监测设备。此外,现场展出的法国BERTIN CORIOLIS@ μ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受到了医疗、疾控、环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为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影响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上海奕枫仪器设备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国外先进仪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并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公司代理的产品涉及环境颗粒物采样与监测、环境气体采样与监测、高温烟气烟尘采样与监测、生物与药物气溶胶研究等领域,为推动环境科技创新、持续发展做贡献。
  • “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先河高层论坛”最新通知
    各位理事、专家和相关企业:   环境与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环境与健康分析技术和仪器的发展,为广大的产、学、研、用等方面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信息交流、问题探讨、合作发展的开放式平台,按照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2008年度工作计划,决定于2008年11月20日在第十九届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期间举办“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先河高层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会议时间:2008年11月20日(全天)   会议地点:北京 国际展览中心服务楼201报告厅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   大会报告:   (1) 陈洪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环境科学面临的新挑战   (2) 魏复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   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 齐文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   健康相关的环境监测   (4) 林金明,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环境雌激素的样品前处理及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5)郭新彪: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空气污染物的暴露评价方法进展   (6)陈 义: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   成像及相关仪器   (7)李智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   现代质谱技术在探究微环境变化对生物分子构象变化中的应用   (8)汪海林: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研究员   高灵敏、多功能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装置的研制及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   (9)徐顺清: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筛选技术   (10)刘建国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环境光学技术与仪器进展   (11)李玉国: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自主创新,质赢天下   (12)高志贤,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监测中心研究员   自然灾害与大型活动的饮食安全保障技术与装备   欢迎专家学者、 企业家、技术工作者等各有关人士积极参会,共同交流,促进我国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的发展。   会议免收会务费,中午会议提供工作午餐,住宿费用自理。信息发布、产品演示等专项服务另外收费。   请参会人员在2008年11月5日前将回执传真或电子邮件发至以下地址。   联系方式: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联系人:刘长宽 金凌   电 话:010-62133636转2009或2101   传 真:010-62121180   E-mail:fxxh2006@sina.com   网 址:www.fxxh.org.cn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2008年10月27日 会议回执 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E-mail
  • 岛津倾情赞助第四届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会议
    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也威胁到人体健康安全。各类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更是已然成为世界性问题。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需要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多方密切合作交流。为此,第四届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会议于5月18日至20日在南开大学召开,国内外同行对环境污染与健康相关的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探索该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展望未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届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会议于5月18日至20日在南开大学召开 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等20个国家的70余位国外知名学者,10余位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主编、副主编,5位国外院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40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家学者900余人与会研讨。围绕“传统和新型污染物以及治病微生物的污染特征、生态毒理,人体暴露与风险”“创新发展新型的、可持续的环境修复、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等方向展开。会议期间,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分为14个分会场,5个研究生会场,共作口头报告350余场、展报180多篇。会议期间,美国科学院院士、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James Tiedje,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阿尔伯塔大学教授Chris Le,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教授Philippe Garrigues,美国工程院院士、宾州州立大学Bruce E. Logan,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Arata Katayama,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美国蒙大拿大学教授James J. Elser,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Frank Wania,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著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以实现地球和人类健康之理想为经营理念的岛津公司自 1875 年创业以来,始终秉承创始人岛津源藏的创业宗旨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不断钻研领先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极为关注环境领域的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及时地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会议期间,岛津公司质谱中心的董静博士作了以《From observation to analysis: Imaging mass spectrometry to improve the study in ecotoxicology》为题的口头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传统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一般样品前处理步骤中均涉及样品粉碎/匀浆后进行目标化合物提取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丢失了目标化合物在样品中的空间分布信息,无法明确目标化合物在样本不同结构组织中的存在情况。质谱成像技术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而发展的新型质谱技术。岛津iMScope TRIO成像质谱显微镜将显微镜和质谱结合在一起,对样品切片进行检测,在获得样品的光学图像、确认组织结构特征的同时,进行原位质谱检测,获得对应样品位置的的化学成分信息,从而判明目标成分的真实分布情况。成像质谱显微镜可以为实验分析提供多视角的分析手段,提供可靠有效的额数据结果,为环境毒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岛津公司质谱中心的董静博士作口头报告 在大会开幕日傍晚,岛津公司特别举办了“岛津之夜”招待晚会,为出席会议的国内外专家提供了一个轻松交流、促进友情的平台。晚会开始时,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华北地区营业负责人张建军部长为本次大会的召开献上热情的祝福。他在致辞中表示,岛津公司拥有以高端质谱系列为代表的先进分析与应用技术,并将不断创新,继续为解决环境领域问题做出贡献。 岛津公司张建军部长为大会的召开献上热情的祝福“岛津之夜”招待晚会传真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TSI公司将参展第八届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
    美国TSI公司将于2017年11月4日至7日与重庆裕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参加在重庆融汇丽笙酒店举行,由重庆大学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等联合承办的第八届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大会将围绕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相关议题开展讨论,集中展现当前学科前沿和发展动向;探讨技术转化、推广应用等问题,加强科技研发与工程有机结合;研讨健康产品性能、产品应用及其对改善室内环境的效果,为从事和关心室内环境健康问题的各界人士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 我们将于会上展示多种气溶胶(PM2.5/PM10)检测技术和设备,可适用于室内的不同应用和监测需求。 TSI公司展出最新发布的SidePak™ AM520个体暴露粉尘仪,是一款小巧便携、电池供电、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光散射激光光度计,它能够提供工人呼吸区域的粉尘、烟、雾、烟气和雾气的实时气溶胶质量浓度读数。新设计的粒径切割采样头提高了设备测量质量浓度的性能,并能够进行PM10、呼吸性粉尘 (PM4)、 PM5 (中国呼吸性粉尘)、PM2.5、PM1 以及0.8μm 柴油机排放颗粒物 (DPM)不同粒径切割点的测量。该监测仪是用于多种工作环境下实时个体气溶胶采样的完美解决方案。相关应用包括一般工业、铸造业、建筑工地、化工厂、精炼厂、石化行业、电力和公用设施、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事、密闭空间和采矿业等。 随着雾霾天气的日趋严重及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不断关注,国内空气净化器的生产厂家越来越多。TSI公司的DUSTTRAK系列便携式PM2.5快速检测仪,完全适合国标的检测标准,并在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有着大量的实际应用。在环保意识急剧抬头的今天,从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专业人员都深切了解到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对室内环境参数进行有效监测,以确保良好的室内工作环境。TSI 公司的Q-Trak™ 室内空气品质监测器,通过连接不同功能的探头, 可测量多项关键性的参数:CO2、CO、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VOC。有四款VOC探头可供选择,可完成低浓度(ppb)或高浓度(ppm)的测量,当输入特定VOC的分子量和响应系数后可计算出其质量浓度。敬请大家届时光临美国TSI公司与重庆裕捷公司的联合展位!关于TSI公司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PerkinElmer携创新性环境健康解决方案亮相2014 analytica China
    2014年9月23日,中国,上海&mdash &mdash 珀金埃尔默,全球领先的环境和人类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今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上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创新性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络Elm(https://elm.china.perkinelmer.com),并展示另一款被该公司寄予厚望的产品&mdash &mdash DairyGuard奶粉分析仪。 PerkinElmer中国媒体见面会(从左一到左三:PerkinElmer环境健康事业部全球销售与服务副总裁兼总经理,中国地区总裁 Nam-Hoon Kim先生;PerkinElmer环境健康事业部总裁 Jonathan P. DiVincenzo先生;PerkinElmer环境健康事业部市场战略与业务发展副总裁 Andrea Liapis Jackson女士) Elm是一种创新的空气监测网络服务,用于向社区和居民提供在线的、区域化的、直观的实时空气质量。一个Elm网络包含多个空气监测传感器,这些设备被放置在室外有需要获取实时空气质量信息的地方,可测量多种类型空气质量指标,包括臭氧、颗粒物(扬尘等)、挥发性有机物和二氧化氮(NO2)等。 通常,很多城市已经安置了传统固定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以每小时或少于一小时一次的频率更新高质量监测数据。Elm能够帮助城市和居民获得位于他们办公场所、住宅和学校附近的,区域化的和相对直观的空气质量信息。Elm起到了与传统设置在固定地点的监测设施互补的作用。Elm的传感器小巧、经济、使得空气质量实时信息能够为城市和居民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全新视角,弥补传统空气监测方式的遗憾。 &ldquo 我们非常高兴地发布创新的Elm解决方案。珀金埃尔默将强大的环境监测能力和专业知识转化成用于理解和解释空气质量变化的Elm。&rdquo 珀金埃尔默环境健康事业部总裁Jon DiVincenzo说,&ldquo 通过这种新颖的方法,Elm网络的设计原理旨在创造更强烈的公众意识,让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了解对人体健康有长期影响的环境质量,帮助城市和人们做出更智慧、更透明的决策。&rdquo 城市管理者可以籍Elm提供的数据主导智能城市建设,优化工业规划和有效评估环境政策的影响。同时,社区居民可以以此为参考,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时段避免外出。PerkinElmer将着力推广Elm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络服务。目前,PerkinElmer已经成功在10个国家,安装了超过200个Elm传感器。 同时,PerkinElmer在analytica China展会上展示其另一最新创新产品&mdash &mdash DairyGuard奶粉分析仪。它是专门为食品生产商和制造商研发的近红外光谱仪。目前,DairyGuard是唯一能够同时检测未知掺伪物质和已知化合物的系统。 本网快评: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空气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在一些城市,烟尘雾霾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持续的威胁。中国的很多城市(例如北京)都以恶劣的空气质量&ldquo 著称&rdquo 。Elm(一种空气监测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产品,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尽管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空气监测站点遍布全国,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可能离你最近的监测站点也要在几十甚至几百公里以外。由那里发布的空气质量信息可能无法精确反映你所在社区或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 而Elm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个空档。Elm的硬件部分是一个全封闭防风雨单元,以无线方式工作。每20秒钟采集一次周围空气的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一个集中式的网络。由于它是通过WIFI工作,理论上,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取Elm的数据。 未来,在人们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如下一幕,当你患有哮喘病的孩子要去室外游戏,或是你年迈的父母打算去临近的公园散步,你可能会先点击按钮查看你家所在社区的空气质量再帮他们做决定。 安装在PerkinElmer展位上的Elm硬件单元
  • 环境与健康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报告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12月26日,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健康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召开。此次报告会共安排了九个报告,各位青年学者就工业大气污染、农药、汽车尾气、农业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交流,不同行业人员的跨界交流促进了大家对问题的全面理解,现场气氛热烈。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学会理事长王爱平(左)、北京市科协社团服务中心王松涛(右)致辞  此青年委员会给致力于环境与健康效应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交叉融合、跨界交流的平台,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王爱平教授和北京市科协社团服务中心王松涛老师分别致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靳洪涛副研究员当选青委会首届主任委员。本届委员会委员62人,主要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等从事环境与健康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  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代谢中心张瑞萍研究员  张瑞萍研究员以山西南部为例研究了大气污染对人体代谢的影响。山西南部以焦化工业为主的某地为暴露组,宁晋某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区为对照组,张研究员课题组选择了多环芳烃和苯两类特征污染物,对儿童组、老年非吸烟组、老年吸烟组三类人群的暴露水平和代谢物进行了相关研究。为准确表示暴露水平,该课题组筛选出苯暴露标志物-苯羟基尿酸和多环芳烃暴露标志物-九种单羟基代谢物来评估内暴露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暴露组体内的污染物暴露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吸烟者体内暴露水平有显著升高即吸烟对分组是有干扰的。通过对差异代谢物经过筛选,最终筛选出18个差异代谢物,并对污染物暴露与代谢组应答之间的计量-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OHPH是比1-OHP更灵敏且可靠的多环芳烃暴露标志物。上述研究表明,代谢组学方法可以揭示疾病和外源性环境污染物刺激引起的内源性代谢物分析轮廓的变化,有望成为研究疾病与环境健康的有力工具。北京服装学院龚龑副教授  龚龑副教授目前正在参与制定纺织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龚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纺织行业大量使用的化学药剂以及这些药剂的作用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同时这些污染物还可能残留在成衣中,主要可能是卤素和重金属,但在我国,这方面的关注还远远不够。龚老师希望能将自己掌握的污染情况与毒理学研究人员分享,共同对我国纺织行业职业人群的流行病学、成衣毒性毒理评价等课题进行研究。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室周殿明博士  周博士分享了农药残留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目前我国食品的农残标准仅对各项农药分别进行了限值规定,那么如果一种食品含多种农残并且都达标,是否就是安全的呢?为回答这个问题,周博士选用了毒死俾、马拉硫磷、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四种常用农药,研究了标准剂量下其单独以及联合作用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小鼠体重、CD4细胞、CD8细胞以及血清lgG含量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浓度为标准限值的几种农药联合作用对雌、雄性小鼠免疫系统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相同浓度的农药混配后,引起的联合免疫毒性效应具有显著性意义,农药的联合免疫毒性作用应当引起重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鱼涛助理研究员  鱼老师介绍了其建立的细胞直接暴露可吸入物质体外实验方法。此方法将细胞置于特殊的生长膜上,膜下放置供细胞生长的培养基,膜上放置倒漏斗型的气体暴露装置,并与光散射、晶体微天平等分析仪器相结合,实现细胞直接暴露于可吸收物质。鱼老师利用此装置在20-40万/ml的接种数量、5-50ml/min的染毒流量、37℃温度、95%RH湿度和5%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研究了零负荷、53%负荷和全负荷状态下汽油尾气对A549细胞的暴露影响。结果表明,汽油尾气对A549细胞氧化型谷胱甘肽酶含量有影响,在零负荷条件下,对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酶比例有影响 在零负荷和全负荷状态下,汽油尾气对A549细胞的DNA有明显损伤。  环境污染状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洪涛副研究员  刘洪涛副研究员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有三大来源:采矿活动、工业源排放和农业投入品,而其中的农业投入品很容易被人忽略。农业投入品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有多种方式,如磷肥主要原料为磷矿石,而磷矿常与镉伴生,从而将镉引入土壤中 为改善牲畜品质和习性,饲料中常添加砷、铜、镉、铬等重金属,部分重金属通过禽畜粪便施肥进入土壤中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灌溉采用污水,而当时污水中重金属问题确没有引起注意。  健康相关研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新药安评中心吕建军副主任药师  吕建军副主任药师以“GLP体制下规范化毒性病理学”为题介绍了我国的毒性病理学发展情况。目前我国毒性病理学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资质认证制度,缺乏培训和再教育的机制,仪器设备水平不一致,缺乏统一术语和标准等。值得高兴的是,今年我国成立了两个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并组织了多次活动以促进行业内交流。吕副主任药师还对毒性病理学的人员岗位要求、仪器设施和设备、简单流程以及要求、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介绍。总之,毒性病理学是一个经验学科,主观性比较强,需要加强培训交流。首都医科大学公卫学院高艾副教授课题组成员  高艾副教授课题组的报告题目是“miR34a通过靶基因Bcl-2调控纳米二氧化钛诱导的细胞自噬”。纳米二氧化钛诱导BEAS-2B细胞发生自噬作用,改变了miR34a和Bcl-2的表达,过表达的miR34a可以通过Bcl-2增加纳米二氧化钛诱导的细胞自噬同时引起细胞死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岳文涛教授  岳教授的报告题目为“CCNY:新的肿瘤分子标记物?”。岳教授通过研究在不同肺癌细胞系和临床组织中细胞周期素CCNY的表达,发现CCNY能够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并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进行了验证。岳教授还对作用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两种检测试剂盒。  环境样品采集北京慧荣和科技陈庆欣硕士  北京慧荣和科技陈庆欣硕士介绍了其公司研发的两款PM2.5在线富集仪器。水浴冷凝式PM2.5在线浓缩富集系统采用冲击切割器、水浴饱和、低温冷冻、虚拟切割器、扩散干燥等技术实现2.5μ m粒子的在线浓缩,浓缩倍数为15-20倍。狭缝分离式PM2.5在线浓缩富集系统采用冲击切割器、二级虚拟切割器实现0.1-2.5μ m粒子的在线浓缩,浓缩倍数为6-10倍。  靳洪涛主任委员在总结中表示,环境与健康问题涉及多个学科,而且是公众关注热点和政府工作难点之一,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并开展前瞻性的探索和信息收集汇总工作。本届青委会人员组成广,水平高,参与人员对学科交叉和合作富有热情,希望能通过交叉与融合,在环境与健康领域、在今后生态中国、健康中国的发展中做出专委会自身的努力。参会人员合影撰稿:李学雷
  • 代谢组学工具进行环境和健康研究的分子过程新思路研讨会成功召开
    代谢组学工具进行环境和健康研究的分子过程新思路研讨会作为慕尼黑上海生化展的同期活动之一,于2012年10月18日召开,本次研讨会邀请了M.Lucio和Ph.Schmitt-Kopplin两位专家做学术报告,提出了代谢组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到会交流,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现代分析工具中分子靶向和非靶向方法的应用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诊断和监控治疗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健康和环境科学中。代谢组学方法主要研究代谢反应,将过去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等组学分支整合起来,是目前发展极快的学科。   从传统的人类健康定义出发,代谢组学主要对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和最终产物的小分子(代谢分子)浓度进行测定。测试对象主要是各类生物样本和体液如尿液、唾液、血浆、组织样本等 甚至一次简单的呼吸(呼出气体的浓缩物)也能反映出健康状况。同样,该方法也可用于环境科学中对给定系统中的所有小分子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历史记录,囊括生命体的代谢分子和他们所有的生物/非生物转化物的情况。目前,有机体代谢物的总数量仍然不甚清楚 科学家们的预计数量从几千到二十万甚至一百万不等,但有可能即便是百万级的估量也显得保守。如果我们把非有机物生存必需的植物和细菌等的代谢物(亦称次级代谢物)算进去,这个数据就会更加庞大。代谢物的可能数量远远大于对应的基因数量,因此,目前我们的代谢物数据库最多收纳了其总数的2%。在有机系统环境中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因为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岩反应使化学空间增大,就会产生更多类型的化学物。对代谢物进行分子层面上的系统分析需要使用分离技术、光谱学和光谱测量技术等高解析度分析手段。本次研讨会提出了利用代谢组学工具进行环境和健康研究的分子过程的新的研究手段,必将促进代谢组学的发展。 会议现场
  • “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先河高层论坛”成功召开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的“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先河高层论坛”作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1月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服务楼201会议室召开。 会议现场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刘长宽先生主持研讨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闫成德先生、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曹勤处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吴幼华先生、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李玉国先生相继致辞。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 闫成德先生 来自环境监测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围绕着“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的主题或从宏观发展或从具体仪器技术等多角度做了会议报告。 其中,一些专家重点从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全局介绍目前中国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如,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在报告“环境科学面临的新挑战”中提到:目前我国高端科学仪器几乎100%依靠进口,国产仪器绝大部分为中低档产品,我国科学研究面临者“空心化”、“局域化”、“二流化”等挑战。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在报告“成像及相关仪器”中,对我国成像尤其是医学成像仪器及技术领域做了具体的展望:高分辨显微成像、组分与性质成像、廉价影像技术、国产显影剂和示踪剂等方面急需加大研发力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监测中心 高志贤研究员 南京大学 陈洪渊教授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齐文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陈义研究员 部分专家则着重介绍新仪器和新技术。如,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在报告“环境雌激素的样品前处理及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的报告中介绍了其独创的在线LC-MS分析系统,利用泵直接进样、在线稀释、RAM富集柱,实现在线大体积进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徐顺清教授在报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筛选技术”中介绍了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清华大学化学系 林金明教授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郭新彪教授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刘建国研究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 徐顺清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李智立教授 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 汪海林研究员 华东理工大学 张嗣良教授 精彩的报告吸引了众多的听众,现场100多位参会者不时报以热烈掌声。为期一天的研讨会虽然很快的过去了,但科研、应用、仪器厂商等领域的听众通过互相交流,共同研讨了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所取得的新成果、新产品和新技术。 会议主办方合影
  • 环境健康相关标准征求意见 涉及ICPMS等仪器
    p   为评估环境污染对我国人群健康的影响,环境健康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在环保法、土十条等多项文件中被提起。然而我国具体的环境健康评估方法和标准确很少,为弥补这一空白,环保部下达了多项标准编制任务。 /p p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科技大学共同起草的《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技术规范 示踪元素法》正式发布征求意见稿。 /p p   目前,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方法有活动模式法、砷生物动力学模型法、示踪元素法,通过实际对比以及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相比较,示踪元素土壤摄入量调查方法被认为测定推算的儿童土壤摄入量变异程度较低,是比较稳定可靠的调查方法。 /p p   失踪元素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物质守恒定律,即一定时段人体摄入的失踪元素质量等于对应时段排泄的示踪元素质量。儿童摄入的示踪元素在体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全部随粪便、尿液排出,依据一定时段内经粪、尿排泄的示踪元素质量,减除与之对应时段经过非土壤途径(主要为膳食途径)摄入的示踪元素的质量,除以儿童生活环境土壤中示踪元素的浓度,推算出儿童土壤摄入量。 /p p   因此分析不同介质中示踪元素的含量就非常重要。国外通常采用铝、硅、钛、铈、钒、钇作为示踪元素,而经过研究表明,铝、铈、钪、钒、钇更适合我国情况。分析的样品包括土壤、食物、尿液、粪便等,分析方法主要参考HJ/T166、HJ776、HJ700、GB5009.268等标准,涉及的仪器包括微波消解、ICP-AES和ICPMS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征求意见稿全文: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9/ueattachment/2f5dc8a3-44b0-405e-8599-5776dbf2f442.pdf" 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技术规范 示踪元素法( 征求意见稿).pdf /a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