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环保市场

仪器信息网环保市场专题为您整合环保市场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环保市场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环保市场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环保市场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环保市场话题讨论。

环保市场相关的论坛

  • 环保市场的机会在那?

    环保市场是政策驱动型市场。判断未来机会,也必然首先要从政策,甚至政治入手。尤其随着中国十九大召开,坚持政治正确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很多政策出台,也都遵循这个原则。 十九大特别明确和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环境保护有过诸多论述,他认为:环境就是民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此基础上,对于环保行业来说,“政治正确”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在环境保护方面指引的方向,要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环保市场的机会在那呢?

  • 【分享】山东投资3600亿 将成我国最大环保市场

    为改善山东省的环境状况而举办的“第三届山东省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将于9月在济南召开。据悉,该博览会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环保展会之一,其间山东17个市筛选出近700个环保项目供国内外参展单位选择,总投资额达300多亿元。至此,山东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环保市场。 据了解,山东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的1/6,自然环境对污染的净化能力相对较低。同时,山东省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都位居全国前列,工业企业的工艺水平较低。这些特点决定了山东省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4年前,山东就作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环保市场需求逐年增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由2005年的33家迅速增加到目前的166家,省政府确定的1000家重点污染企业平均每家投资2亿元进行污染治理 全省60%的电厂、热电厂的发电机组都建设了规模不等的脱硫设施。上述几项总投资已经超过了3000亿元。按照《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到2010年,山东计划投资3600亿元用于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为重点的项目建设。 山东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该省环保企业无论生产规模、产业结构,还是技术含量,与先进省份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生态省建设短时间内需要数千亿元的资金,完全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显然不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山东省制订出台了多项措施,积极探索环保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运作新路子,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引导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把竞争性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对公益性产业和设施,实行政府调控下的特许经营制度,进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机制。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设施,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离”。需要由政府补贴的项目,改革投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巨大的市场使国内外众多环保企业、环保机构对山东环保产业情有独钟,美国商务部高层领导人将率团参加即将召开的“绿博会”,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也都将组团前来参加。位于山东济南高新区的一家环境工程公司仅今年的上半年就签下了6个近千万元的环保订单。据悉,未来10年内,山东省将对水污染企业和空气污染企业的污水和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进一步加严,环保项目将更多,市场更大,山东将会一直保持全国最大绿色产业需求市场的地位。 推进环保需要力度和魄力 这份环保“大蛋糕”的特点是“分量足”、“品味正”、“色泽浓”,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引来一片赞誉之声。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推进环境保护的力度、勇气和魄力。开辟出这样大规模的环保市场,背后的支撑力量是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念,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决策。 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这方面,山东省推出环保大市场的做法和经验,值得肯定与借鉴。当前,自然环境的优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发展竞争力中的重要指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认清形势,坚定决心。在推进环保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以此来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 【资料】熊猫转贴--最新动态:山东省环保投资总额将超过3000亿成为国内最大的环保市场

    发布时间:2008年8月11日 山东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环保需求越来越大。山东省环保部门近日测算,“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环保投资总额将超过30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环保市场。 据山东省环保局副局长张波介绍,山东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环保市场。山东人口密度已经超过日本和韩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有全国的1/6,自然环境对污染的净化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山东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都位居全国前列,工业企业的工艺水平较低,必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据了解,进入“十一五”以来,山东省环保市场需求逐年增大,山东每年大约有700亿元的环保需求,“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环保投资总额将超过3000亿元。主要用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为重点的生态省建设。其中,主要的大项目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省政府确定的1000家重点污染企业污染治理,全省60%的电厂、热电厂的发电机组脱硫设施建设等。 据介绍,未来10年内,山东将进一步严格对水污染企业和空气污染企业的污水和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环保项目将更多,市场更大,山东将会一直保持全国最大绿色产业需求市场的地位。 为此,山东省已经制订出台多项措施,突破建设资金瓶颈,积极探索环保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运作的新路子,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把竞争性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对公益性产业和设施,实行政府调控下的特许经营制度,进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机制。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引导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 ——信息来源:新华网

  • 【资料】环保:5万亿市场掘金

    专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社会事业部主任胡元明  “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将达到3.1万亿元,环保产业仍将保持15%-20%的年均增速。完善和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水平,将是投资的重要方向  文/本刊记者 秦凤华  2009年,在中国政府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中,约有3000亿元投入环保相关产业,主要用于生态环境、地震灾后重建中环境保护工作和民生工程等。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社会事业部主任胡元明告诉记者,“十一五”末期环保投入预计将达到13750亿元,其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6%。  而这一数字也昭示着,我国的环保投入曲线(即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刚刚经过第一个拐点进入加速上升期。在“十二五”期间,环保投入预计达到3.1万亿元,环保产值可达4.92 万亿元,环保产业仍将保持15%-20%的年均增速。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开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前期研究》和《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就发展目标、城乡布局和处理率等问题做系统前期研究。  “十二五”期间,基于国内的环境问题、环保产业巨大的需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无论是指标上,还是要求上,投入力度都要加大。为此,完善和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水平,将是“十二五”环保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投入趋高但产业不强  《中国投资》:2009年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态势如何,在经济刺激计划中环保投资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  胡元明:“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2008年下半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为扩大内需,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垃圾发电、烟气脱硫等环保细分市场蓬勃发展,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10项措施,增加千亿元投资,即“国十条”,特别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节能减排工程等。  2009年,在4万亿元扩大内需投资中,约有3000亿投入环保相关产业,主要用于生态环境、地震灾后重建中环境保护工作和民生工程等。  根据环保相关部门的测算,整个“十一五”期间,预计总投入将达到1.4万亿元。其中八大重点环保工程投资3336亿元,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投资150亿元。还有新增国债基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涉及水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等六大领域。  《中国投资》:环保投资及其效率是体现一个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环保投入整体状况如何?  胡元明: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的年投资额一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04-2008年,环境保护的年投资额分别为1908.6亿元、2388.0亿元、2566.0亿元、3387.3亿元和4490.3亿元,占同期GDP比重分别为1.19%、1.30%、1.22%、1.36%和1.49%。2008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4490.3亿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1.0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542.6亿元。“十一五”前3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年均增长23%。  从“六五”到“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及其占GDP的比例分别由150亿元(0.5%)、550亿元(0.67%)、800多亿元(0.8%以上)、36000亿元(0.93%)增长到7000亿元(1.3%),“十一五”末期预计将达到13750亿元,其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6%。  《中国投资》:当前环保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胡元明:虽然这几年我国的环保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面临着挑战。  一是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环保产业还在起步阶段,缺少大型骨干企业。我国环保企业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水平低。环保产品在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化程度不大,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沿海、沿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环保产业较发达,但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较慢。  二是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0%-1.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比例达到2.0%-3.0%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我国这几年的环境治理还处于控制污染恶化阶段,环境质量改善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三是环保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的环保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且没有逆转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环保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又缺乏差异性,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因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四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薄弱。环保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但我国的研发投入却严重不足。另外,投入到环保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也很少。  达标仍有差距  《中国投资》:“十一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如何?在地区分布、投资主体和运行机制上有何特点?城市污水处理是否已经达到规划目标和环保标准?对于未达标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胡元明: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09年第一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截至2009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以下简称“城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590座,处理能力达9204万立方米/日,实际处理污水量59.78亿立方米,运行负荷率为72.17%。全国在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885个,设计能力约5517万立方米/日。  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已经建成101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中东部地区609座,中部地区237座,西部地区165座。2008年我国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投资264.47亿元,其中东部地区180.26亿元,中部地区63.67亿元,西部地区20.73亿元。目前全国仍有167个设市城市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其中地级市23个,县级市144个。中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省份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  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一直是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原建设部、原国家环保总局曾规划,到“十一五”末期,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的目标。从2008年底的官方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0.2%,已超过70%的目标,但集中处理程度和县级以下城镇污水处理率仍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污水处理不达标主要有4个原因:一是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按要求由一级B升至一级A后,相应升级改造措施不到位或尚未完成;二是部分进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预处理不到位;三是部分污水处理厂存在硬件设施水平落后、运营管理水平跟不上的问题;四是部分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营成本压力而降低处理要求等。  《中国投资》:垃圾处理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目前我国有多少座已建和在建垃圾处理厂(场)?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的比重各是多少?  胡元明:2008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比1979年增加了5倍。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从无到有,各类先进的生活垃圾利用设施都已经得到应用。  2008年全国城市年清运垃圾1.55亿吨,共有垃圾处理厂(场)约500座,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1.5万吨/日,垃圾处理率66.7%。在1979-2008年期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5%,城市垃圾量的增长与城市人口增长基本同步。  从处理方式看,目前仍以卫生填埋为主,而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发展较快,堆肥处理市场逐渐萎缩。2008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03亿吨,其中卫生填埋8424万吨,占82%,焚烧处理1570万吨,占15.2%,堆肥处理174万吨,仅占1.7%;按清运量统计分析填埋、堆肥和焚烧处理比例分别占54.6%、1.1%和10.2%,这些数据不包括个别综合处理厂。

  • 【原创大赛】论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市场商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深化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伴随而至,随之而来的固废处理、水资源保护、土壤修复、空气环境治理等等环保产业也不断被看好和炒热,全国各地吹响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号角,环保设施设备也随之集中投入运营,一线大中城市环境治理设施建设也快速饱和。在此大背景下,作为环保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都特别关注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市场商机,以期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 针对此,笔者拟从“有没有市场机会”和“如何把握市场机会”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来了概括性阐述,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希望激起从业者更深入的思考。 寻找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市场商机,一个肯定绕不开的问题是政策的问题。而与环保产业紧密度最高的政策不外乎就是国家的环保法,今年的2月24号中国的新《环保法》在经历了第四次审核后终于得以通过,将于明年的1月1号正式施行。纵观新《环境保护法》全文你会发现,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新增内容:一是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之前法律规定的针对环境违法的罚款,是一个定数,数额并不大,导致违法成本较低,不少企业因而怠于治污。新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将倒逼违法企业迅速纠正污染行为;二是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罕见地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新法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三是个别地方企业的污染行为之所以肆无忌惮,背后是当地官员基于畸形政绩观的默许纵容,对此新《环境保护法》将拿“保护伞”开刀。其具体规定是:领导干部虚报、谎报、瞒报污染情况,将会引咎辞职;面对重大的环境违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将“引咎辞职”……从新环保法新增的具体内容,不难看出环保产业的巨大商机:随着企业违法成本的无上限提高以及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的风险提高,后续有关到环保产业发展的污染治理商机将逐步释放,这给整过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面支持。同时,新环保法还重点突出对于环保型企业的奖励,在环保面做得好的企业未来将在政策面的倾斜和扶持,当然这也是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发展商机。 其二,从环保产业的需方来看中小城镇的环保商机。环保产业的需求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政府监管部门,一是有污染产生的相关企业。大家知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目前很多中小城镇并没有太多的企业入驻,没有企业或者企业少对应的就是工业污染少,那么环保产业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从局部分析来看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但深入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求,目前很多大中型城市都不断在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小企业以及制造加工类企业、有污染可能的企业等将快速向中小城镇转移,这种转移将明显增加区域中小城镇的环保产业企业层面的商机,同时,这些企业的入驻也同时带来了政府监管部门对环保产业产品的需求,这两者相辅相成,这是其一。其二随着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新农村,新城镇的建设不断加强,在这种环境下,部分中小城镇将马上面临大量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衍生的很多环保产品需求将接踵而至,这不得不说是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另一大商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接下来较长的一个时间内,中小城镇的环保商机不言自明,但各位要注意的是区域内的不平衡将会非常明显,注意随时关注。 回归另外一个问题,面对上述所分析的这些商机,作为环保产业链上每一家企业又将如何确保能把握住机会呢?这个问题更加关键,还是那句话:有了机会,但把握不了,对大家来说就不是商机! 纵观环保产业的各家企业,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环保产业的专业性以及其固有的分散性,虽然目前环保产业链上相关从业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都不大,且从事同一领域工作或者提供同一类型产品的企业重复度相对较高,各个企业均在某几个领域内不断寻求发展。这是好事同时也是坏事。同时,各企业因发展速度和效益问题,再加上观念上的问题,均不太重视营销或者没有足够能力进行营销策略层面的深入思考……所有这些使得相关企业在把握市场机会上均有较大缺失。那到底如何增强环保产业企业把握市场商机的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对环保产业的一丁点理解稍微予以分析,希望更多专业人员予以补充和加强。 首先,因为环保产业与政策和政府关联度较大的特殊性,笔者认为环保产业从业企业首先要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互动并改变与政府监管部门互动的方法。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权利越来越大,这会导致其职能也不断发生变化。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政府监管部门将逐步转变成为环保产业从业企业(供方)和需方企业的桥梁。因为在这种大坏境下,政府监管部门不能再对相关企业的违法行为和污染行为视而不见,这就会加深政府监管部门对需方的深层次了解和全方位把握,否则其本身就存在着违法的风险。另一方面,过去的事实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环保产业从业企业主,他们对环保产业链的上的从业企业相对熟悉。在这种契机下,作为环保产业行业从业企业要善于去和政府监管部门打交道,我们不仅仅要让政府监管部门了解到我们企业在产品和技术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能力去从政府监管部门了解需方企业的相关需求和信息,因为这一点政府监管部门有独特优势。如果我们能快速,真实,全面地从政府监管部门了解到我们需求的信息,那么无疑就会缩短你和需求方的距离,为你快速接触到需求方和最大满足需求方需求提供了的支持。从企业业务拓展来说,这为你节省了企业市场开拓的成本同时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的需求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非常关键!因为信息对称和先机本身就商机!我想这一点非常好理解也非常好接受! 其二,针对目前环保产业从业企业规模小,不重视或者是没有能力进行销售终端掌控的问题,笔者认为:环保产业相关从业企业必须要有先投入,加大投入的思维并不断使得销售终端下沉的决心!商机的把握很多时候取决于企业对销售终端的掌控。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从来不同情弱者,销售业绩和企业效益重视过程但也不看过程,只认结果……没有人卖,不知道往那里卖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致命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业务基本不会自己找上门,天天对着电话要业绩并不靠谱,天天拉着业务在公司开会洗脑发火是愚蠢至极的……要想取得业绩,就必须比竞争对手先跟客户对接上,就必须将潜在消费群体尽可能都纳入你的拜访之列……否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这一点是基础! 其三,面对中小城镇的环保商机,各从业企业要重视产品的研发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大家知道,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落户中小城镇的这些相关需求企业在规模、效益面并不是“不差钱”,面对必须投入的环保设备和产品,需求企业的成本考量将会更加突出;再加上中国区域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差别比较大,各地在同一领域内的污染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需求细微区别!这就要求区域中小城镇环保业务开拓必须重视对产品性价比的提升,必须重视产品的区域适应性和针对

  • 【分享】环保检测设备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设备在品种、数量、性能、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全国大部分监测站的仪器仪表装备技术含量很低,功能单一,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亟待更新换代。  有关专家认为,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生产企业将向两个方向分化,一类是大型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性企业,一类是一批极其专业化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擅长某类技术或精于某种产品或服务,其特点是规模小、人员专、富于经验。一大批生产企业迅速发展,开始改变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只靠进口仪器的现状。同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设计单位、金融、市场中介实现沟通与互动,促进规模化生产企业和规模化市场的形成。  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介绍,“十一五”以来,我国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显著增加,从政策到投资都带动了环保产业市场由潜在市场变成现实市场。到2008年底,我国已投资1000多亿元,建成了3.63亿千瓦的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截至目前,已经建成1500余家污水处理厂,这些都有力地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刘志全表示,环保产业发展潜力非常大,目前环保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投融资渠道单一 投资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中度低 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机制不健全等,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决。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将重点发展四大领域:一是围绕循环经济带动相关的循环利用,二是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三是环境监测仪器和技术,四是环境服务业。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认为,当今全球经济日益复杂多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裁也越来越隐蔽,如今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是高能耗类的,现在要更关注出口商品的转型,否则中国经济中的结构问题就无法解决,也将会越来越多受到“碳关税”之类的压力。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把节约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国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正在成为中国最富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测算,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将继续保持12%~15%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一五”末(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预期将超过1.1万亿元。其中,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洁净技术产品产值2500亿元。

  • 环境监测市场全面放开 环保产业迎政策红利

    环保部近日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性环境监测业务,要创造条件,全面放开。  这是否意味着,与百姓密切相关的空气、水等环境监测数据,都可以由民间来提供了?又该如何保证他们提供的数据准确可靠?记者了解到,江苏作为全国第一个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试点省份,此前已进行了两年探索,我们不妨到这里寻求一些答案。  数千万元市场全面开放  水环境质量怎样?大气污染程度几何?随着人们环境意识日趋高涨,对环境监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由政府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为主开展监测活动的单一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  “由于环境压力较大,江苏对环境监测的需求更为迫切。” 省环保厅副巡视员陈志鹏举例说,2007年后,太湖安全度夏期间需要每天下湖监测,江苏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数量全国第一,国控污染源监测点位也居全国前列,这些都对环境监测能力带来了很大挑战。以省环境监测中心为例,这几年承接业务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监测人员捉襟见肘。  与此同时,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其实对不少社会企业极具诱惑。虽然没有具体核算过这个市场的规模,但省环保厅监测处处长张宁红坦言,仅以省一级来看,估计一年的业务量要以“千万元”来计。因此,在我省2012年启动试点之前,省内市场已自发形成约30余家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  “挣钱活”都得交给市场干  社会监测机构可以做什么?在2014年2月省环保厅以1号文出台的《江苏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中,记者注意到这样的表述:综合监测机构承担“企业社会委托、咨询服务及地方环保部门委托的专项环境监测任务,包括环评现状监测、上市公司核查、污染场地调查阶段监测、危险废物监测鉴别、生态治理工程评估监测、企业自测自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那么,未来,环保部门下属的环境监测机构与这些社会力量之间是否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陈志鹏摇头否定。他预测,未来应当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两者“互为补充”。他分析,与此次改革相适应,将来政府监测机构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将重点承担四项任务: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给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测,为监督考核提供依据;环境事故发生后提供应急监测以及协助省环保厅监测处,对社会监测机构进行监督规范、技术指导等。换言之,可以到市场上“挣钱”的活都要交给市场去干。  严格市场准入门槛成关键  环境监测交给民间,怎么保证数据公信力?  事实上,江苏试点一年后,社会监测机构一下子从原先的30多家发展到90多家。陈志鹏介绍,江苏的做法,首先是建立市场准入门槛。“这些数据与公众紧密相关,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  江苏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分为两类,一为综合检测机构,一为专项检测机构。以前者为例,需具备条件包括:不少于20名在岗专职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2名;固定资产原值不少于600万元,仪器设备现有价值不少于400万元;通过计量认证的监测能力不得少于80项等。同时,每一位监测人员还必须通过理论及现场操作的培训、考核,持证方可上岗;每两年,省环保厅还要对社会监测机构进行能力认定,未通过认定的,其出具的数据一概不予认可。  市场的力量,也在倒逼企业自我完善。苏州康达环境检测机构是我省第一批通过认证的社会检测机构。其负责人张峰告诉记者,为了让客户对数据放心,他们自己开发了一套“在线实验室”软件,将实验全过程通过视频实时在线播放,大客户可以全过程见证,从而防止数据造假。他坦言,目前市场上不乏造假者,“有一次投标,我们出价200万,竟然有企业出20万,不偷工减料怎么可能呢?”他表示,作为守信企业,他希望市场能够进一步规范。

  • 【转帖】绿色资本市场倒逼企业环保责任

    2月25日第三项环境经济政策《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由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新闻界正式通报,相距2月18日出台的第二项经济环境政策《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前后不过7天。 潘岳认为本次《意见》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绿色证券,但已在核心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绿色证券政策将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遏制“双高”企业等污染行业过度扩张,维护广大股民的利益。遏制、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2007年7月,随着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一场绿色风暴开始登陆中国的资本市场。今年2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通报绿色信贷第一阶段的进展时表示,经过半年的推进,绿色信贷取得了阶段性、局部性成果,但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大面积推进还面临着不少制度性和技术性的困难。但是,仅仅经过8个月的过度,第二和第三项环境经济政策接连发出。这被看作是中国“绿色资本市场”逐步形成的标志。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事故也进入高发期。按照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有7555个大型重化工业项目,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缺陷,导致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污染事故发生后,由于善后处理没有机制保障,企业应承担赔偿和恢复环境责任往往没有落实,污染受害人不能及时获得补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这种“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买单”的现状不能再持续下去了,现实迫切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则直接推动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出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制度。它是企业就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在保险公司投保,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同时,环境保险的收费与企业污染程度成正比,如果企业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极大,那么高昂的保费会压得企业不堪重负。保险公司还会雇佣专家,对被保险人的环境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这种市场机制的监督作用将迫使企业降低污染程度。 国际经验证明,一个成熟的绿色保险制度,是一项经济和环境“双赢”的制度,也是一个能更大范围调动市场力量加强环境监管的手段。 而继“绿色证券”之后,另一副遏制“双高”污染的枷锁也套在了欲在扩张的污染企业头上。通过审查,共有10家首次公开招股的公司被处以不予通过或暂缓通过上市核查的决定。他们或因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亦或发生过重大污染事件、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以及核查过程中弄虚作假。潘岳说,2008年,环保总局将着力建立起完善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帮助投资者规避环境风险,同时凝聚广大股民力量,引导上市公司履行其环保责任。 2006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中,只有少数的公司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但是其披露信息多位于风险概念中,无法满足公众特别是股民的判断需求。 环保总局将会同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管理办法》,在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环保核查程序中,拓宽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途径,并与中国证监会配合,建立健全环保部门与证券监管机构间的信息通报和联动机制。 建立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整改计划的后督察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环境监管,督促企业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大对上市公司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也将逐步建立起来,鼓励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环境信息。环保总局也会定期向中国证监会通报上市公司环境行政处罚情况。而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制度可以为投资者、管理者提供更直观的环境绩效排名信息。

  • 【求购】环保措施推动仪器仪表市场

    环境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我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将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由于我国环境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在资金的投入力度上也还不够大,致使环保产业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作为环境保护基础的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设备还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环保类仪器仪表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以淮河、太湖、巢湖污染为代表的一系列河流湖泊污染问题的爆发,水源水质检测和污染源监测已成为环保工作迫在眉睫的事情,国家制定的强制措施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得以实施,这将给我国水质分析仪表市场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急需的环保仪器仪表产品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以燃煤电站或锅炉为代表的烟气分析仪表监控系统、地面水环境质量检测仪表及监控系统、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代表的污染源监测仪表及自控系统等。

  • 【转帖】宏观经济政策令环保市场悲喜交加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甚至是即将演变成的经济危机,国务院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并且在未来2年多的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用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资金规模支撑。在十项措施中,涉及环保领域的包括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从政策层面看,对环保产生很大的利好,但从社会资本角度出发对环保市场的反映却是悲喜交加。挤出效应明显宏观政策的4万亿资金由政府使用,使得原本计划市场化运作的项目转而由政府直接投资,对社会资本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作为中国民营环保企业的代表之一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文一波董事长明显感觉到了这样的形势,他指出,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5-6年的时间,通过市场调动资金,去年的初步统计分析有近50%的资金来源于社会资本。但是,目前地方政府谈BOT项目已经不积极了,或者条件很苛刻了,而且数量还比较多。国有环保企业代表的北京首创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鹏同样认为,在高兴环保投入的同时,却发现这些钱同这些企业没有多少关系,政府主导的排水处、市政局相关部门自己使用这部分资金了。非理性投资打击原有的市场机制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强调环保,有让环保使经济降温的作用。目前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环保有被淡化的可能,一方面这些投资项目来不及作环评,另外简单的粗放的投资会严重冲击原有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目前的情况下,尽管4万亿资金规模中有一部分用于环保投资,但是肯定会冲击原有的市场机制,在来不及完善价格机制等的情况下完成的投资会严重冲击产业的发展。傅涛预测,未来一两年之内会增加很多非市场主体进入到市政领域,短时间无法领悟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如果简单地处理这些市政项目的话,改革必然走向倒退。利率下调有利环保企业扩大投资央行27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08个百分点、存贷款准备金率对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区别下调。这样的双率下降的“大手笔”调控对于企业融资带来利好消息。郭鹏认为,各地政府都希望提高效率,环境产业服务的社会资本都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能够解决政府效率的问题。同时,国家一再强调,拉动内需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引导性投资,而不是单纯的硬性投资。对于专业性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等机会相对来讲还是很大的。资金使用方式是行业关注焦点在11月26日环境服务业商会举办的第二期“总裁圆桌会议”上,对于此次国家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的使用方式极为关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所长认为,公益性政府应该承担的投资在具体的作用上,应同调动私人资本结合起来,实际上是要承认私人资本的逐利性质前提下,形成一个共赢局面,这个原则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可能是唯一选择。贾康所长总结说,对于政府资金从目前情况下分为三种使用方式,一是贴息贷款,属于无偿使用;二是入股资金,必须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规定的程序,可能不是主导形式;三是无偿资助性质。公共资金具体化的运用形式,对于它的性质来说是最要紧的。第一种和第三种形式现在一直在使用, 贾所长感觉到越来越多地用贴息的方式,因为它具有放大的效应,也是最值得开发放大功能的一种形式。资助可能不能排除,有些地方政府用资助用惯了,程序看起来很清晰。入股比较麻烦,怎么样有效地实行国有资产应有的权力,怎么样得到资产收益,可能很多事情是模糊的,管理起来很棘手。领导一般不敢在这方面签字,承担责任,这个就比较犹豫。韦纪宁先生列举了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经典项目资金运作的方式。北京市政府特别采取了“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政府首先对投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然后与中标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并且交由企业方经营。一定年限之后,项目产权移交给政府。如果这种操作模式能够在市政基础设施此次投资拉动中使用的话,资金的杠杆效应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社会资本的效率也可以得以显现。

  • 把污染治理需求有效转化为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都是往小型化方向发展。国在环保领域有如下几点深刻的变化:一、对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有了更加深刻和清醒地认识,张寿全建议。实现经济和环境可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符合我国目前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投资50万元。国的污水处置率接近80%则其吨水运营成本为0缓解水环境污染问题,调节变卦灵活。即环境容量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要不是有别的产业支撑,努力为企业发明条件,分散在每个污染源。可达到排放水、景观水以及回用水的各项指标要求,不只减少了污水水质检测仪因治理需要而产生的输送本钱,就是因为此技术可以化整为零,若按规范平均每人每天污水排放量为提升整体水平,这种固定的处置模式,目前这种状况。生态透析技术的优势正在于此,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力点和持续动能,能通过技术部门的检测与验收,更加明确。一方面环保部门将履职尽职,甚至有些学者也有这种固定思维模式”环境规范领域有的规范已经制定出台,环保产业发展的新时期到来了500人每天污水排放总量为100吨/天。工业污染首先应该是企业的责任。就地处置,三、国在进一步修订完善严格环保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旭说:小型化大方向在郑永旭看来。三、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已成为新常态,而且运行管理灵活方便、处置稳定,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是先积累再处理。近日召开的人大常委会正在讨论《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化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前,如珠海市政府和广州轨道交通总公司已开始全面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另一方面。生态透析技术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生产方案,要认真分析环保产业需求方与供给方的责权利,文一波(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彭建勋告诉记者:采用生态透析污水处置技术。2吨/人/天,充沛发挥环境经济政策的引领作用,此外生态透析技术在全国公交、地铁、高铁、高速公路也进入了设计推广阶段。比方引入具有技术和资本实力的污水治理环保企业,目前我国有些地方片面强调把污水处置厂做大,彭建勋表示:期待国家层面重视生态透析技术的发展,说起本钱,有一些标准还在进一步的酝酿之中,重点围绕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略。纵观世界各国水务的最新发展趋势,若以县级以上乡村统计口径计,之所以说生态透析技术是一场新的技术研究,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化大为小。完全杜绝污水渗漏和偷排现象,从政策层面来讲,把污染治理需求有效转化为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环保产业发展。很多专家看好这个新技术的发展前景,生态透析技术处置后的出水。能实现小型化原地处理,甚至不需要污水处置厂,所以说,0时代,生物技术治污,再想从中分一杯羹其实很难,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离依靠技术来赚钱还早了点,尽管生态透析技术可行、前景可观。来自政界、商界、学界的环保领袖就中国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水行动计划”基本思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PPP政策、新环保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这样一些力量的推动也就必定推动着环保产业进一步快速地向前发展。郑永旭一直孜孜不倦地投入到生态透析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中,或掀污水处置新气象。另一方面,规范比过去要求更严了但是当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更加要遵循小型化、无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惯例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提高审批效率。这就是一种努力。可以说,十多年来。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赛特公司推出“5552模式。主要有三点: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环境服务。也很难支撑下去,第三是转变职能,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4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北京落幕,环保企业要创新发展。着重探讨在经济新常态下。聚焦难点问题,满足不同水量,其中77家公司以环保为主营业务,备受各界瞩目。这非常不容易,凭借其灵活的机制。占地50平方米,现在污染主要还是工业污染,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大规模集中治理污染已成为新常态。然而。如城镇排放水一级A规范。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一个判断,但郑永旭仍然形容自己在夹缝中生存”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剩余20%污水未经处置直接排放,067元,企业要不断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首先是健全法治。新的环境维护法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分析对象为国内和香港上市的84家环保相关公司,环境领域的专家们都在进一步酝酿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严格环境法律的立法工作,生态透析污水治理技术走俏市场并不是偶然。第三,力争在一些制约的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方向上取得突破,成为造成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环境税呼之欲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等人的精彩观点进行了整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正在采取着这样一些法律法规规范政策的措施来推动环境维护工作向前健康的发展,企业应该把治理污染、减少污染、发展新的经济运行的方式作为自己的责任,即3000吨/月。新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体制的机制的技术的创新来推动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健康继续发展,二是业态创新,监管不力,生物技术治污或将掀起污水处置技术的新气象,企业的责任没有到位。由于现行的污水处置收费体制有利于民营环保企业的发展,乡村居民的污水处置费都包含在自来水费中,环境商会积极推动第三方治理。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张寿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污水处置应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体制、机制和科技的创新明显缺乏,郑永旭所面临的难题并非个例,前一段。新的经济常态下,国环保产业将迎来更加发展的大机遇、好时期。缘于对环保事业的追求,三是市场创新,国环保产业将会是一个大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吴晓青(环保部副部长)经济新常态下,重点围绕简政放权。基建投资、运行维护费用、占地面积、电耗及人力等方面均远低于现行保守污水处置工艺。努力提高环保产业的整体实力。探索新的环境维护市场化机制,促进环保产业由传统的装备制造为主逐步向服务业为龙头的转型升级,中国环保总体规模显著扩大。二、依法治污、严格执法已成为新常态,另外7家公司业务涵盖环保板块。对于解决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有效治理区域性水体污染的困难局面,政府应该进一步放开市场,来推动环保产业做大、做强。发挥其技术和成本优势,或将能够成为今后污水污泥处置的新常态。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 获得技术部门的认可 需要环保等政府部门和环保企业携手努力。污水处置厂运行时实际处置率远低于设计目标,被相关部门一次性收走,特别就“垃圾处置—烧还是不烧?怎么烧?近零排放—行业异数还是行业趋势?市政公用领域政企合作—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等问题举办3场行业论剑,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把环保产业发展成为一个有活力、有持久生命力的产业,远远低于污水厂治理目标达到一级A规范所投入的本钱。加大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力度。促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已进入了污水处置工业4并已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全国乡村污水处置率为89其次是强化管理,而且是随时随地,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而且降低了污水处置厂的处置压力,这一方面是因为一局部人仍然认为污水处置必需建设“高大上”污水厂才干解决问题。本届峰会以“新常态下环保产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为主题,今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聚集发展了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沿江发展轴。继续推进环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围绕环保法的实施,拓宽政府环境服务的供给渠道,以飨读者即500人口。环境商会着重对环保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一是科技创新,由于管网堵塞、污水渗漏以及日常管理跟不上等原因,担当起行业技术先导的重任,随着环保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时发展,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达到客户所需的水质要求,四、环保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新常态。本报记者对第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尤其是其系统不大,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下,通过新的金融协助,相信新兴环保产业的生长周期将会走得更健康、更持续,景观水、回用水等。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环境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分析显示.郑永旭说,得到国务院的认可,此次峰会前,环保产业的总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0版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环保上市公司这一群体存在以下三个特征:糜红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种治污思路非常值得肯定。可喜的尤其在现行的污水治理体制下,原标题,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21%容量是一个致命性的瓶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国农村污水的治理情况特殊,事实上。月运营费200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必将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发生积极而深远地影响,总的来说,目前全世界开始进入工业发展目,前生态透析技术已经得到不少地方政府和专家的认同和赞赏,还有企业不时推动它走向应用。安徽省已有多个县也在应用推广中,小型化可以更注重细节。生态透析技术实现了三个满意:即老百姓满意、政府部门满意、技术部门满意.毛如柏(第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回顾这一年多,分析。环保产业的市场活力将进一步激发,更加严格。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仪器仪表应用_传感器应用_智能硬件产品 - 工采资讯

  • 【转帖】节能环保产业面临巨大市场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13:50 绿色中国杂志   作为沪宁之间最大的协作项目之一的南京江北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焚烧生活垃圾1000—1500吨,年发电量约1.2亿度,如按南京市民每户月平均使用200度左右的用电标准算,能满足5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这个项目曾被认为是有效减少垃圾总量,解决南京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不能满足垃圾填埋需要增长的好方法。然而,自立项公告之日起,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剧毒物质二恶英便成了笼罩在居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个原来被视为“解药”的项目引起了诸多市民,尤其是在建地居民对环境的担心。在建地居民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该项目的质疑和反对,并最终促成了一场由多部门和项目在建地附近居民、单位参与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参议听证会的举行。  在这起事件中,公众的呼声在垃圾处理中唱了主角,折射出民众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心和维护。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5%。近几年,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许多地方已经到了无地可选的地步。垃圾处理处置设施既是环保设施,同时也是一个潜在污染源,伴随着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风险隐患可能随之产生。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垃圾处理设施投入不够,治理措施不规范等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公众反对的根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首先是卫生的需要,垃圾处理的过程要安全和可靠,处理的结果要满足环保要求,处理的成本要与支付能力相适应,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又相互关联。这些垃圾处理处置设施选址受阻的事件也同样反映出了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危机,从我国的发展阶段来看,目前的经济基础不能支撑高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给居民留有余量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如果市民一旦对政府出现了信任危机,要重建信心可能和环境污染的恢复一样艰难。2008年“两会”,城乡垃圾处理这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问题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市场化方向  2008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已经到了攻坚阶段。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全国环保投资约需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初步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达到13750亿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约6600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约2100亿元,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约3500亿元,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约1150亿元,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安全投资约100亿元,环保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投资约300亿元。  在“十一五”期间的环保投资需求中,我国将着力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燃煤电厂脱硫、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等9项重点工程项目,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和资金,重点建设,初步测算约需投资2000亿元。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2010年环保产业年收入总值将达8800亿-10000亿元。相关政府官员及业内专家提示,环保节能产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企业应及时把握政策走向,积极开拓市场。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投入约14000亿元环保资金,而且,从2007年开始,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节能环保产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  与国家大力度的环保政策和环保程度不相协调的,是垃圾处理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   以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为例。根据《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建设规划》要求,到2006年,应在全国设立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31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300个,并力争在2006年底基本实现全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储存和处置。但据统计,截至2006年10月底,全国已通过国家环保复核并批准国债下拨的项目仅70个,才占规划达标数的21.15%,即使加上2006年待下国债的13个项目和正在复核的47个项目,合计也只有130个,还不到规划达标数的40%。而且在已下拨的70个国债项目中,大部分还处在招标和筹建之中,真正已建成投入运营的为数甚少。   造成建设进度慢的原因,除了一些地方、相关部门执行政策力度不够、工作经验不足外,主要的原因就是建设运营复核审批程序繁多。一个项目,从运营单位的招标确定,到项目选址、环评、技术选择、可研、上报、批准,再实地考察招投标、收费听证办理一系列相关手续,最后进行采购、投建、试运行、验收等,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更为严峻的问题是,我国在运营主体的确定和处置设备的技术选择两个环节上,尚无章可循,问题突出。受利益驱使,一些“三无”(无环保业务经验、无资金实力、无技术力量)公司通过低价策略取得运营资格,他们选择的技术设备总是以最低价为准,其结果是小机械设备厂家、低技术的设备制造商成为首选,技术规范的专业环保设备厂家却成本相对高而无法入围,因而导致医疗、危废处置的环保检测指标往往达不到要求,处置设备形同虚设。   国家的政策倾向固然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方面,同时应该看到的是,一个成熟、规范的市场机制是杠杆的另一头,只有实现平衡、协调,才是问题通向解决的正确途径。

  • 机动车环保检测市场急需规范

    近日,华北、黄淮等地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北京甚至遭遇了今年最严重的雾霾。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机动车污染。据统计,200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 3159万辆,截至2014年底,汽车保有量己超过1.54亿辆,年排污总量达到5082万吨。暴发式的汽车增长带来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再加上一些地区存在汽车环检造假现象,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  机动车污染排放量必须通过检测才能收集,因此,控制机动车污染的重要一步就是规范环保检测市场,确保通过检测能够得到科学、准确的数据。  2011年,国家环保部门对全国近千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检查整治,发现检验机构存在检测软件系统不规范、机构内部管理松懈等突出问题。然而,在一些地区,假冒伪劣的汽车环检设备至今仍未被完全清理。  真实汽车排放环检数据是控制机动车污染的基础。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是有效识别超标车和高污染车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机动车环检过程中,车主只关心能否拿到 “绿标”,车辆是否超标排放已变得不重要。政府监管缺失和民众对机动车检测的漠视,造成尾气检测数据造假比较普遍。因此,要想控制好机动车污染,必须全面清理假冒伪劣的检测设备。  鉴于各行政部门和各级政府对机动车污染的管理权限问题,笔者建议,应组织成立防控雾霾中心,尽快制定快速削减机动车污染总量50%以上的政策和措施。  根据笔者在山东省推行机动车排放云检测时得到的数据,每公里污染排放量在2克以下的车辆占比为57.2%,但其污染排放仅占车辆排放总量的6.43%,;每公里污染排放量在2克~5克之间的车辆占比为14.54%,其污染排放占车辆排放总量的8.68%;每公里污染排放量在5克以上的车辆占比为 28.26%,其污染排放占车辆排放总量的比例高达84.89%。而设定的在用车每公里排放5克达标的标准,相当于在国四新车排放标准基础上放宽了4倍以上。  由此可见,如果对车辆管理实行污染量控制,能更有针对性地控制超标车和高污染车。具体而言,可规定每公里污染排放总量在5克以下的车辆为合格(约占 70%),将每公里污染排放总量高于5克的车辆定为超标车和高污车(约占30%),禁止超标车上路行驶可以快速削减机动车污染总量70%以上,削减大气污染总量40%以上。

  • 广州尚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市场营销经理职位,坐标广州市,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市场营销经理[b]职位描述/要求:[/b]职位描述: 1.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对目标市场进行研究与选择,编制年度市场开发计划   2.积极实施市场开发计划,扩大德国HEYL仪器与英国MODERWATER仪器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3.了解同行业动态,市场及产品营销动态、竞争对手状况,组织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档   4.统一规划组织企业内部公关活动,拓展媒体合作关系,通过公关活动和形象传播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任职条件:  1.营销、经济、仪器仪表、管理、化学、环保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两年以上市场营销工作经验,有成功案例   3.具备专业的市场知识,了解市场发展动态   4.熟悉本企业的产品技术知识   5.具有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b]公司介绍:[/b] 广州尚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系统集成、项目实施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水环境监测综合解决方案和高端分析仪器提供商。主要业务涉及地表水、饮用水、市政及工业污水、过程控制等领域。 尚广环保坚持把世界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及仪器推荐给中国客户,以满足对高准确度、高稳定性、低维护量、低故障率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与世界上诸多仪器生产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现为德国HEYL、英国...[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0615]查看全部[/url]

  • 【转帖】环保监测仪器仪表的主要市场需求

    环保仪器仪表主要用在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等方面。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环保主要是解决我国水环境、大气环境两个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大环境生态污染问题。具体说来,环保仪器仪表的主要需求如下: (1)环境质量监测。目前全国环保系统及各部门、行业、企业已建监测站3800多个,从业人员6万多人,还有众多环境科研院所等。近几年正是环境科学和监测分析仪器、装备更新换代和提高水平时期。国家环保局计划在在全国装备400多个国家网络监测站;350多个环境信息中心:100个城市空气地面自动监测系统。初步计划投资15亿人民币,其中国家投资三分之二,地方投资三分之一。这不包括行业、地方和企业的监测站能力建设的投资,各部门、各地方根据环境保护任务的需要另有自己的投资计划。 (2)污染源监测:国家要对全国1.5万个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消减,以改善环境质量,因此要求1.5万个污染大户要逐步安装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成熟的国产仪器系统很少,而需求量比环境质量监测要大得多,主要由污染企业购买。行业主要是电力、石油化工、建材、冶金、造纸、食品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潜在的市场有数十亿至数百亿元。 (3)遥感遥测仪器仪表:国家提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对荒漠、草原、森林、海洋、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也需要对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如海洋赤潮、溢油污染)及污染源进行遥感遥测,还要建立卫星地面接受系统及卫星图片解析系统,对环境生态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国家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目前国内急需的环保仪器仪表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以燃煤电站或锅炉为代表的烟气分析仪表监控系统;地面水环境质量检测仪表及监控系统;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代表的污染源监测仪表及自控系统等。 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监测:每年约有8000台/套的需求量 尾气分析:每年约10000台/套的需求量 烟气分析监测:每年约15000台/套的需求量 其他气体检测:每年约5000台/套的需求量

  • 环保税法的实施能迎来监测设备市场的新机遇吗?

    本月29日,《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  据了解,环保税的征税对象分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对《草案》的说明中称,本次立法是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将现行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转移。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征收排污费173亿元,缴费户数28万户。  《草案》将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作为环保税的税额下限,规定大气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元;水污染物为1.4元;固体废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元至1000元;噪声按超标分贝数,税额为每月350元至11200元。由于各地情况差异较大,《草案》中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在《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标准基础上,上浮应税污染物的适用税额,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制定环境保护税法、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现行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行政干预较多、强制性和规范性较为缺乏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形成治污减排的内在约束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另外,《草案》明确提出,鼓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境保护税。  税法的到来将使环保成为真正的刚需。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标志着我国环保监管与国际接轨,通过经济激励促使地方政府严格执法。环保税法提升了排污企业的违法成本,迫使其保证排污达标。另外,企业通过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环保成本,也间接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  另外,目前我国大力推进PPP项目建设,也使得环保治理步入加速期。截至6月底,全国PPP 的入库项目达9285 个,对应总投资额10.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0.7%,项目落地率从年初的20%增长到近24%。其中,环保及公用事业类项目数量占全部项目的34.4%,对应总投资额达到1.81 万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7.05%。在PPP项目的快速推动下,环保上市公司订单将显著提升。截至8月初,今年已新签PPP 订单53 个,总金额为583.9亿元,PPP订单数量大幅增长将给公司带来业绩支撑。 环境监测类设备作为税法执行的基础,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吗?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上海市地方标准《在用工业锅炉安全、节能和环保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26号令)《上海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规定,现将上海市地方标准《在用工业锅炉安全、节能和环保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予以公示,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期限为2022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开征求意见期间,相关单位和个人若对标准送审稿有修改意见,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形式反馈。若无意见,我局将在公开征求意见期满后组织专家对上述地方标准开展技术审查。联 系 人:冯冰潇联系电话: 13774243129传 真:021-32584915电子邮箱:44568827@qq.com联系地址:金沙江路915号1405室(邮编:200062)。附件:《在用工业锅炉安全、节能和环保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align=right]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align][align=right]2022年9月1日[/align][url=http://file2.foodmate.net/wenku2022/wfx202209020840.zip]附件下载[/url]在用工业锅炉 安全、节能和环保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在用工业锅炉安全、节能和环保管理基本要求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 【原创】新能源的发展加速 环保市场大有潜力

    我们认为,除非经济危机再次来袭,否则,市场的强大需求将在2011年继续,尤其是新能源、工业以及汽车市场等。所以,无论是增长率、出货量还是供给平衡,都将比2010年更强势。 市场的规模将取决于多个方面,比如宏观经济状况、市场增速、相关企业的发展等。由于经济复苏力度的加大以及市场需求的总体上升,再加上不断提高的电力消耗对能效要求的日趋严格,英飞凌相信功率市场的发展大有潜力,将远远超过2010年的态势。 发展迅速的亚洲市场将继续占据我们收入的重要部分,尤以中国和印度居先。我们预计,2011年,新能源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 在家电、开关电源(SMPS)和照明领域,向更高的能源效率发展以降低能源消耗的趋势非常明显。 对中国系统制造商而言,2011年将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是如何保证高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现更高的能效。

  • 【分享】市场达70% 环境试验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面对我国5000多个环境检测站和大量的城镇污水处理及企业废水处理这个巨大的市场,今后[url=http://www.ep.hc360.com/]环保[/url]仪器仪表工业产品市场将有大幅度的增长。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1998年我国环保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产值约11.7亿元,到2005年将扩至42亿元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而到2010年将扩至110亿元,科学[url=http://www.search.hc360.com/cgi-bin/seinterface.cgi?word=测试仪]测试仪[/url]器:重点发展过程[url=http://www.search.hc360.com/cgi-bin/seinterface.cgi?word=分析仪器]分析仪器[/url]、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节能分析仪器以及围绕基础产业所需的[url=http://www.auto.hc360.com/]汽车[/url]零部件动平衡、动力测试及整车性能[url=http://www.search.hc360.com/cgi-bin/seinterface.cgi?word=检测仪]检测仪[/url]、大地测量仪、[url=http://www.ec.hc360.com/]电子[/url]速测仪、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实验机、实验室仪器等新产品。 产品以[url=http://info.edu.hc360.com/list/technology.shtml]技术[/url]含量较高的中档产品为主,到2005年在总产值中占50%~60%。环保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的环保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鉴于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加快环保建设步伐,加大环保建设投资、培育环保产业这一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需要,到201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由此可见,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环保名企擂台】环保设备企业两大巨头PK: 聚光科技 VS 先河环保

    【环保名企擂台】环保设备企业两大巨头PK: 聚光科技 VS 先河环保

    2012年7月1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1年减排专项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能力建设项目(二期)中标结果(第1、2、3、4、5、6、7、11、12包)公布(采购编号:GXTC-1201001):中标的4家企业全为国产品牌仪器分别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尚洋东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先河中润科技有限公司,总计金额3477.44万。[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166_1608710_3.jpg[/img]近来,在由PM2.5引起环保监测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聚光科技以并购重组方式增强企业实力,而先河环保自主创新产品通过了PM2.5测试榜,二者开始了没有硝烟的较量! 那你对这两大巨头又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呢?[align=center][color=#f10b00][size=2][b]聚光科技 VS 先河环保PK内容[/b][/size][/color][color=#0021b0][b]1、企业主攻方向 2、企业技术、设备特色3、企业的市场策略.........................等等其他你认为可以较量的[/b][/color][/align]===========================================================================相关话题:1、你知道多少个从事环境监测技术的名企?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705/4127839/2、环保企业都在争战PM2.5这块大蛋糕么?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709/4133982/3、环保监测设备展示(征集你实验室的设备照片,一张奖励10个积分)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713/4141470/4、点评国内环保企业监测设备的缺点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716/4145195/5、环保设备企业两大巨头PK: 聚光科技 VS 先河环保[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719/4150688/[/url]

  • 去年环保排污收费高过检测仪表市场

    记者日前从环境保护部有关部门获悉,2011年全国排污收费额突破200亿元,全国除西藏外共向近44万户排污单位征收排污费202亿元,同2010年相比,金额增加24.3亿元,增幅为13.6%。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充分发挥排污收费这一环境执法手段作用的结果。  排污费征收额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原因,一是中西部地区逐步规范排污费征收行为,排污费征收额幅度较大;二是江苏、安徽、山西、上海、河北、山东、内蒙古、云南、广西、广东、辽宁、天津等12个省份提高了二氧化硫等排污费征收标准,政策因素继续发挥作用,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额增长幅度较快;三是各地加大了排污费征收稽查力度。  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69号)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排污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排污费征收、使用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 【环保装修】环保装修,我该如何爱你

    环保装修,牵涉到消费者、材料供应商、装修公司、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做为消费者,是其中对环保装修信息掌握最少者,由此也导致了消费者对环保装修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我只要买的是“环保材料”,就是环保装修了。从检测的情况来看,基本上不能这样定义环保装修。原因有二:一是“环保材料”地道吗?从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内几个大的材料市场的抽检情况来看,合格率不算高,与此对应的是,如今市场上卖的材料无一不标明是“环保材料”。二是即使是真正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也有可能造成超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在某一间房内大量使用合格的人造板,事后检测室内空气,甲醛极有可能超标―――室内污染是叠加而来的!  误解之二:环保装修不会增加成本。有一装修公司的经理曾告诉我,有一客户装修100平方米,价格只有3万多,又要使用大量人造板,又要求环保达标,问我怎么做,我只有一句话,这种单你还是不接为好。环保装修是要投入成本的,从设计、材料、施工到验收检测,有的还要做环保处理,都需要投入,没有一定的投入是做不了环保装修的。  误解之三:只要检测不合格,就是不环保了。因为室内污染物质浓度是各种污染源散发的污染叠加而来,所以,尽管有些装修公司用的是符合标准的装饰材料,施工也规范,但在验收检测时还是有检测不合格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为防止这种现象,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有关部门开展了室内环保设计培训,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环保预评价,但即使这样做,对检测结果的把握也不是100%到位的。所以,如果万一出现了检测不合格的情况,消费者应该参考一下具体的检测数据以及有关专家对结果的分析,并配合装修公司进行治理,只要治理后的检测合格了,就是环保达标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装修公司可以进行返工处理的。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某装修公司装修完工后委托检测中心检测,其它指标都合格,只有儿童房的苯浓度超标,根据现场的情况分析,主要是因为儿童房面积小、通风差,装修完后的有害气体得不到有效散发所致。  误解之四:装修完工后,通风时间长一点就可以入住了。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绝大部分消费者的想法。当然,通风时间越长,有害物质的散发越彻底,同是通风也是解决室内环境污染最好最省的办法。但真正安全入住的时间是不能单以通风时间长短而论的。有不少消费者在入住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后,仍然感觉“有味道”,检测结果表明,室内污染超标。正确的方法是在自己预计入住的时间前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如不合格,须进行治理并复检合格后方可入住。

  • 2017年环保行业分析

    近年来,环保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环保行业细分领域的生态环境检测也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1、环保行业市场规模  受国家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等多因素推动,中国环保行业快速增长,总产值从2012年的29,908.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5,531.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6.4%。  2000-2015年中国环保行业产值情况[align=center][img]http://www.cenews.com.cn/zfzj_3479/201712/W020171201320299877584.jpg[/img][/align]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向纵深推进,未来三年,我国环保行业投资将会增大,环保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预计2016-2018年我国环保行业将保持18%左右的增速,到2018年,环保行业产值规模将达到74,799.2亿元。  2016-2022年中国环保行业产值预测[align=center][img]http://www.cenews.com.cn/zfzj_3479/201712/W020171201320299998651.jpg[/img][/align]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生态环境检测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18年,我国将全面完成国家监测站点及国控断面监测事权的上收工作。中央上收的环境监测站点、监测断面,除敏感环境数据外,原则上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第三方专业公司托管运营,生态环境检测市场化改革迈向深入,第三方托管运营机制普遍实行,生态环境检测行业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据预测,2016年,我国环境检测行业规模达434亿元,到2020年,环境检测领域规模将达到878亿元。  我国环境检测行业市场规模[align=center][img]http://www.cenews.com.cn/zfzj_3479/201712/W020171201320300093403.jpg[/img][/align]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检测领域的不同,生态环境检测可分为水质检测、大气检测、土壤检测、噪声检测、辐射检测等,公司的生态环境检测主要为水质检测、大气检测和土壤检测。  (1)水质检测市场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环保政策以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断加大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投入。2010-2015年,我国水污染防治领域的财政支出金额由364.87亿元迅速增至534.6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7.94%。具体而言,黑臭河治理将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点。根据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公布的第一轮全国黑臭水体摸底排查结果,在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超过七成的城市排查出黑臭水体,已认定的黑臭水体总数1,861个。假设每条河投资2-3亿元,则对应3,722-5,583亿元市场空间。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黑臭水体治理总体目标。据预测,要实现2030年的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对应的投资需求或超过7,000亿元。  此外,《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也多次强调未来将提升城市饮用水水源的监测能力,饮用水监测将成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举措。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未来城市对景观河道的水质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因此相应的水质检测市场也会不断扩大。  (2)大气检测市场  在水、气、土环保之战中,大气治理在近年来一直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家就此也出台了多项治理政策和措施,如《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的指导意见》、《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从治理效果来看,成效并不明显。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84个城市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24.9%;254个城市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超标,占75.1%。  作为大气污染防治重要任务之一的VOCs治理,其市场容量不断扩大,2015年VOCs治理行业市场容量已达到100亿元;预计2016-2020年中国VOCs整体减排量在450-500万吨左右,在政策强力推动下,预计“十三五”期间VOCs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达到900-1,000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速将达到20-25%,其中16个总量控制省份投资额将达到500亿元12。VOCs治理的爆发式增长也必将带动相应VOCs检测业务量的增长。  (3)土壤检测市场  依据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出台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总的超标率为16.1%,土壤污染严重。土壤环境检测服务需求贯穿土壤污染防治的始终,前期对土壤污染状况和污染地块分布的调查将涉及到土壤检测,后续的风险评估筛查以及对修复效果的评估中,也均涉及环境检测业务。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层面土壤污染检测、调查、防治、修复的重视及政策的不断利好,土壤检测、土壤修复行业的投资将超60,000亿元。以上内容来源:[color=#b5b5b5]中国产业信息网[/color]

  • 环境检测市场社会化进程(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第三方检测市场研究”公众账号是2014年3月26日(也就是今天)开通的,希望本人写的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再次感谢! 本人是环保出身,今天就先来讲讲环保检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环境监测(或环境检测)。从事质检的朋友可能不太关注这块,同样从事环境检测的朋友可能也不太关注质检,但是“第三方检测市场研究”必须全面关注,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正式开始:环境检测机构和质检机构拿的资质其实是一样的,均为省级质监局的CMA或/和CNAS认可资质(当然环境检测机构同时具备这两个资质的不算太多)。大家都知道,天朝是一个多头管理的神奇国度,但是环保部门多年来并没有建立针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认可办法和体系,按理说这是一个极其不合理的情况(其他部门早就有,比如建设、交通、水利等)。大家拿了资质,肯定要吃饭,这几年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就在快速的蚕食着环保局监测站的市场,随着第三方检测的快速发展,难免导致恶性竞争,出现了很多令环保部门痛恨的事情。由于这些实验室非环保系统嫡系,最初几年各地环保部门不太认可,他们的业务也仅限于进行委托咨询检测,比如客户送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检测,当然有些比较有关系和背景的实验室通过与环保部门的合作,逐渐拿到了更多类型的检测业务,实际也在暗地里操作(因为没有统一明文的认可),拿到台面上还是感觉有点名不正言不顺。随着检测市场化的大趋势,特别是环保部《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各地纷纷响应中央号召,陆续出台针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资质认可的办法,目前广东、广东佛山、广东深圳、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青海、甘肃、西藏、新疆、福建南平、辽宁等省市已经颁布相关管理办法(一般都叫XX省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或叫备案通知))。这么以来这些第三方的实验室就似乎成了环保的嫡系了,这样做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好处,最少得到环保部门的明文承认,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展相关的业务了。环保部门为什么等了这么多年才实施这套管理体系呢?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检测技术服务的市场化趋势无法阻挡;二是仅仅靠环保局监测站的模式已经有点玩不下去了;三是建立环保系统在实验室领域的行政和技术壁垒,既然要吃这碗饭就要归我管,这样符合天朝多头管理的惯例。虽然有了针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可办法,但并不等于你拿到这个证之后,监测站的业务就全是你的了。这些管理办法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有时候你会觉得多这一个证跟没多之前没区别,甚至还有不好的地方,具体怎么不好,请听本人下回解说。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Q3MjUzMQ==&mid=200114589&idx=1&sn=b6059eb619d16cbbac6f4015d31b680b#rd

  • 2015年节能环保产值将达4.5万亿!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这是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持续推出的又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对于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扩大有效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要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以释放市场潜在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为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意见》提出了近3年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产值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意见》明确了当前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围绕重点领域,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提高技术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二是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工程建设。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实施污染治理重点工程,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绿色建筑、交通行动。三是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市场消费需求。继续实施并调整节能产品惠民政策,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计划,完善环保产品认证制度,开展再制造“以旧换再”,拉动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四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掌握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推动国际合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意见》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约束激励,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一是健全法规标准。加快制(修)订节能环保标准,完善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强化目标责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评价考核力度。三是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四是拓展投融资渠道。支持绿色信贷和金融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五是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等政策。制定和落实鼓励余热余压余能发电及背压热电、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上网和价格政策,落实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电价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政策。六是推进改革创新。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开展生态文明先行先试,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七是加强节能环保宣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和资源环境国情教育,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和方法,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务求使产业发展见到实效。

  • 【转帖】山西环保厅:企业可买卖排放指标 但购买有上限

    企业排污,污染环境,必须让它付出沉重的代价!今日,省环保厅发布《在全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后,“排污权”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排得少可以赚钱,要多排,拿钱来,而且环保信用不良的企业,不许进入市场参加交易。   近年来,政府虽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新政,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大多企业还是把“盈利”放在首位,不顾环境恶化、污染,甚至认为政府行动不过是一阵风,风头过后污染依旧。  这次推出的“排污权交易”,等于“环保市场化”,要通过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率。鉴于目前全省所有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及重点污染源,都已安装了在线监测仪器,并与环保部门实现了联网,所以,我省“排污权交易”首先从这些企业开始试行,今后,随着条件的成熟,必将在所有污染企业全部推开。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做,就好比把全省污染物指标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环保部门根据本地情况将排放指标分配给各企业,企业间可相互买卖这些指标。环保做得好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等措施,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然后将富余指标卖出“赚钱”,或者存起来,用于进一步发展;而环保做得差的企业,就得不停地花钱“购买”指标,维持生产,直到成本太高无法经营,甚至被淘汰出市场。  排污权可以自由买卖,会不会导致“有钱人”更加肆无忌惮地排污呢?对此,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排污权交易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向企业传达资源有价的信号,谁污染谁就要为此埋单,促使企业自觉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而且,企业最高能买多少排放指标是有严格规定的,不会任由企业无限制地买指标排污,况且总排污量只能越来越少,决不会出现让总体污染加重、企业肆无忌惮排污的现象发生。  另外,据介绍,目前环保部门正在制定排污权交易的具体实施细则,但可以肯定的是,被列为环保信用不良、环保挂牌督办或污染源限期治理期间的排污单位,是不得转让或购入排污指标的。而可转让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也须在环保部门进行申报,并经审核登记后才能交易。(

  • 土壤环保行动计划将启动

    《土壤环保行动计划》已在环保部专题会议上通过最后审议,将于近期正式上报。土壤污染防治法也有望在今年正式颁布实施。今年一系列政策将推动国内土壤修复产业全面启动。此前环保部副部长翟青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的土壤环保相关政策近期将有实质性落地措施。分析人士指出,土壤环保已逐步上升成为全国环保工作的重点,一些公司已开始参与各地方政府启动的示范项目。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如上海、江苏、北京等走在前列。随着未来土壤修复产业化的全面启动,这些地区的市场将率先扩容,已在这些地区中标示范项目的土壤修复公司有望率先受益。2014年至2020年,国内土壤修复产业的市场规模接近6900亿元。

  • 到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将超2.8万亿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近年来,环境治理领域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但综合服务能力偏弱,创新驱动力不足,恶性竞争频发,加之执法监督不到位、政策机制不完善、市场不规范等原因,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巨大的市场潜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生态保护领域公益性、外部性较强,交易机制不明晰,市场体系仅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意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壮大绿色环保产业为目标,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重点,以培育规范市场为手段,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塑造政府、企业、社会三元共治新格局,提出到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将超过2.8万亿元,并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  在推进形成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方面,《意见》在创新企业运营模式、推行综合服务、实施“互联网+”绿色生态行动和加快建设市场交易体系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此外,《意见》还着力于通过鼓励多元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等方式,构建市场化的多元融资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明确要求规范市场秩序,采取清理有悖于市场统一的规定和做法、完善招投标管理、建设多元付费机制等措施,形成统一、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