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化学领域

仪器信息网化学领域专题为您整合化学领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化学领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化学领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化学领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化学领域话题讨论。

化学领域相关的资讯

  • 可持续化学领域受多国重视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13年度NSFC—IUPAC合作研究项目征集指南,中、巴、美、德4国开始资助可持续化学领域的合作研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巴西FAPESP、美国NSF以及德国DFG等科研资助机构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达成的开展联合资助合作研究项目的协议,自2013年起,各方将共同资助各国科学家在“可持续化学”领域开展合作研究。该类项目申请须由来自以上4国中至少3国科学家作为PI联合提交。   该计划2013年的合作领域是“面向可持续催化的新型分子和超分子理论及合成方法”,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该项目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以上科学基金项目。各方科学家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础,项目申请应充分体现强强合作,优势互补。   本项目类别属于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一项同类项目。   申请者须于2013年1月14日前提交英文预申请书,2013年2月1日由征集秘书处通知申请人是否具备提交正式申请资格。
  • 2014年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2014已经翻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学工作者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做出了哪些精彩的发现?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化工领域著名新闻媒体《化学化工新闻》从年内诸多报道中精选出十项重要的科研成果,与我们一同分享化学学科各个领域的重要进展。   No.1 元素周期表:氧化态的新纪录在铱的化合物中实现   氧化态表示化合物中某种原子被氧化的程度。在2014年之前,已知的化合物中氧化态最高为+8,仅存在与钌、铱、氙等少数元素的化合物中,而其中的铱尤为特别,因为理论上它还可以被继续氧化,达到+9的氧化态。今年,来自德国、加拿大和我国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紧密合作,成功地将理论预测变成了现实。他们从铱的单质出发,通过气相反应,成功制备出了四氧化铱正离子(IrO4+)。在这种离子中,铱元素的氧化态达到了+9,这是迄今氧化态的最高纪录。   No.2 显微镜技术:第一张氢键的显微镜照片受到质疑   左:低温下铜表面的8-羟基喹啉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黑色区域显示存在氢键 右:二(4-吡啶基)乙炔的四聚体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尽管这种分子相互之间不存在氢键作用,图片上仍然显示出类似的&ldquo 氢键&rdquo 结构。   氢键是分子间的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它的强度介于共价键和范德华力之间。氢键广泛参与到许多重要的现象&mdash &mdash 特别是生命现象中,因此对于氢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013年,来自我国的一个研究组曾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8-羟基喹啉这种分子之间的氢键,这是首次直接观察到氢键,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今年,来自芬兰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对于这项研究提出质疑。他们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二(4-吡啶基)乙炔这种分子的四聚体。在四聚体中,相邻两个分子的氮原子之间没有任何氢键作用,但是他们也观察到了类似的&ldquo 氢键&rdquo 结构。因此,他们认为此前报道的氢键图像可能仅仅是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样品过程中产生的假象。这项研究提醒相关人员,在利用显微技术观察纳米尺度的物体时必须加倍小心。   No.3 材料科学:石墨烯出乎意料的新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薄膜,通常被称为二维材料。自从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在2004年首次成功分离石墨烯以来,石墨烯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相当热门的领域,人们希望这种新型材料能够在许多应用中取代传统材料。   在2014年,关于石墨烯的一些新的研究让人们对这种新型材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其中一项研究表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可能并不像人们此前认为的那样稳定。目前制备石墨烯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石墨氧化得到氧化石墨,再将其还原。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在紫外线照射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催化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尽管此前研究人员认为各种原子或者分子很难通过石墨烯,质子却可以很好地穿过它。因此石墨烯有可能被用于燃料电池中传导质子的薄膜。   No.4 计算化学:通过模型促进实验   &ldquo 从头计算的纳米反应器&rdquo 预测的乙炔聚合的过程   在2014年,研究人员朝着计算化学的终极目标&mdash &mdash 利用理论来发现新的化学反应&mdash &mdash 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被称为&ldquo 从头计算的纳米反应器&rdquo (ab initio nanoreactor)的计算化学新体系。在虚拟的环境中,这种&ldquo 纳米反应器&rdquo 将反应物的分子混合并压缩到一起,之后运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反应过程和反应产物。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预测出了一些化学反应的产物,这些化学反应由于需要高温高压,目前尚不能在实验室中验证。虽然这种新的计算化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它仍然是计算化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   No.5 有机合成:盐能够影响根岸偶联反应的进行   无机盐对于根岸偶联反应的影响:左上:当有机锌试剂与两个脂肪烷基相连时,无论有无无机盐存在,反应均无法进行 右上:当有机锌试剂与两个芳香基相连时,反应不需要添加无机盐即可进行:下:当有机锌试剂与一个脂肪烷基或芳香基和一个卤素原子相连时,反应必须在有无机盐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根岸偶联反应( Negishicross-coupling)由日本化学家、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之一根岸英一发现,指卤代烷与有机锌试剂在过渡金属催化下形成新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根岸偶联反应自从1977年被发现以来,已被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物。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现,诸如氯化锂这样的无机盐能够显著影响根岸偶联反应的进行。根据有机锌试剂结构的不同,反应在一些情况下必须在有无机盐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另外一些情况下不需要无机盐参与就可以顺利完成,还有一些情况下,无论是否存在无机盐,反应都不能发生。研究人员解释说,根岸偶联反应要想正常进行,有机锌试剂与溶剂的极性必须匹配,而添加无机盐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这项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控制反应的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副产物的产生。   No.6 纳米技术:制备高纯度的碳纳米管   处在铂表面的多环芳香烃被加热时会发生折叠形成碳纳米管。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很好地控制碳纳米管的尺寸。   单壁碳纳米管被认为在许多领域都有着潜在应用,但长久以来,制备高纯度的碳纳米管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难题。目前常用的方法通常只能得到许多尺寸与手性各不相同的碳纳米管的混合物,从而影响到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今年,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在高纯度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大学李彦教授及合作者用钨-钴合金的纳米晶体作为&ldquo 种子&rdquo ,在高温下引导碳纳米管的生长。利用这种方法,他们将碳纳米管的纯度从55%提高到了92%。来自德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则利用多环芳香烃作为合成碳纳米管的原料。在高温下,这些芳香烃分子发生折叠和延伸,形成碳纳米管。通过这种手段,他们能够每次得到单一的一种碳纳米管。   No.7 合成生物学:细菌接受了扩展的遗传密码   上:人工合成的d5SICS-dNaM碱基对的化学结构 下:如果DNA的碱基从2对4种扩充到3对6种,密码子可能的组合将从64增加到216,因此有可能将一些新的氨基酸分子引入到蛋白质中。   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以及鸟嘌呤(G)和胞嘧啶(C)是我们熟知的DNA中的两对四种碱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利用这四种碱基来编组遗传密码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在2014年,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含有d5SICS和dNaM这一对并非天然存在的碱基的DNA引入了活的细菌体内,并发现含有新碱基的DNA能够在细菌体内正常复制。这一对新的碱基不像A-T和G-C碱基对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而是通过疏水作用相结合。虽然含有新的碱基对的DNA已被证实能够在体外指导蛋白质合成,在生物体内的复制还是首次报道。如果含有新碱基对的DNA能够在生物体内被转录为信使RNA,未来我们将有可能利用它来合成新的蛋白质结构。   No.8 结构生物学:首次仅凭电子显微镜确定蛋白质结构   酵母菌的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的超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照片。蓝色、红色和黄色标出的结构分别表示与细菌的核糖体相同的结构、与哺乳动物线粒体核糖体相同的结构和酵母菌独有的结构。   精确测定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向来是X射线衍射的专利,但是在今年,来自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首次仅仅凭借电子显微镜就确定了蛋白质的结构。通过改进电子显微镜技术,他们成功获得了酵母菌的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的图像,分辨率为3.2埃(1埃是1纳米的十分之一,1米的百亿分之一,原子半径一般在1埃左右)。由于不需要像X射线衍射那样需要复杂繁琐的纯化和结晶过程,新的电子显微镜技术有望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No.9 高分子科学:具有手性的新型塑料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含有金属钴的化合物,它能够催化丁二酸酐和环氧丙烷这两种分子相互反应得到聚合物。环氧丙烷分子具有手性,也就是说它实际上具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它们像人的左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却不能重叠。当环氧丙烷与丁二酸酐在这种新型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高分子时,手性得到了保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得到两种互为镜像的高分子。有趣的是,这两种高分子材料各自的熔点都是79 oC,但按照1:1的比例互相混合后,由于特殊的相互作用,熔点却升高至120 oC,而且结晶速度也大大加快,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加工。另外这种新型的塑料能够被生物降解,而且丁二酸酐和环氧丙烷都是常见的化工原料,因此很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大规模的应用。   No.10 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继续取得进展   左: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从下至上分别为透明电极、二氧化钛层、具有钙钛矿型结构的导体层和另一电极 右: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纵截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太阳能电池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目前已经商业化的硅太阳能电池能够将25%左右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是造价昂贵。基于高分子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较为廉价,但是转化效率只有10%左右。近年来,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mdash &mdash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solar cells)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并非使用钙钛矿(CaTiO3),而是指用来转化太阳能的物质具有通式为ABX3的化学组成,并且晶体结构与钙钛矿类似,它兼具了成本低廉和能量转化效率高的优点。目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最常用的材料为(CH3NH3)PbI3。今年早些时候,有报道表明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已经达到16%,而在今年年底,已经有研究人员实现20%的转化率。由于含铅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用锡代替铅得到的类似化合物同样可以用于生产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同样在今年,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碳纳米管和高分子形成的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提高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   (部分配图引自原报道:http://2014.cenmag.org/top-chemistry-research-of-2014/)
  • 最新自然指数显示:中国在化学领域最具实力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2月13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聚焦中国”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国对自然指数的贡献增长了75%,增幅显著超出多个排名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国在自然指数中所占的全球科研产出份额也由9%上升到16%。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自然指数表明,中国最具实力的学科领域为化学,中国所有的自然指数论文中有二分之一涉及化学。从2012年到2017年,中国在自然指数中的化学论文产出增长了84%,位列全球第二,居美国之后。在天文学和太空研究方面,中国已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论文产出国,也仅次于美国。本期增刊发表了一系列专题文章分析了中国在化学、植物生物学、天文学及太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纳米科学这些优势领域的科研表现和领先地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2015年到2017年的科研产出情况,本期增刊还列出自然指数中国十大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和苏州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自然指数还显示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科研合作在不断增多,中国2015年到2017年的自然指数论文中有将近二分之一是国际科研合作的结果,这个比例与美国大致相同。这种国际科研合作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尤为普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但是,增刊也显示中国在科研质量和效率方面尚需持久的改善——虽然中国在自然指数中的总产出居第二位,但是如果以Dimensions数据库中的总产出和研发支出总额分别为基准进行归一化计算后衡量,中国在领先国家中的排名则不居于前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自然指数主编Catherine Armitage说:“中国的崛起书写了本世纪的科学发展篇章。因此今年有消息说中国的科研论文产出在2016年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不令人意外。不过,尽管2012年以来中国在自然指数中的总产出增长了75%,但仍居第二位,距美国还有相当的距离,这表明中国在科研质量方面还需继续前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自然指数追踪的是科研机构在全球82种高水准自然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这些期刊由科研人员所组成的独立小组评选出来,是他们最想用来发表自己最佳科研成果的期刊。 /p
  • 自然指数显示:中国在化学领域最具实力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12月13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聚焦中国”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国对自然指数的贡献增长了75%,增幅显著超出多个排名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国在自然指数中所占的全球科研产出份额也由9%上升到16%。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自然指数表明,中国最具实力的学科领域为化学,中国所有的自然指数论文中有二分之一涉及化学。从2012年到2017年,中国在自然指数中的化学论文产出增长了84%,位列全球第二,居美国之后。在天文学和太空研究方面,中国已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论文产出国,也仅次于美国。本期增刊发表了一系列专题文章分析了中国在化学、植物生物学、天文学及太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纳米科学这些优势领域的科研表现和领先地位。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根据2015年到2017年的科研产出情况,本期增刊还列出自然指数中国十大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和苏州大学。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自然指数还显示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科研合作在不断增多,中国2015年到2017年的自然指数论文中有将近二分之一是国际科研合作的结果,这个比例与美国大致相同。这种国际科研合作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尤为普遍。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但是,增刊也显示中国在科研质量和效率方面尚需持久的改善——虽然中国在自然指数中的总产出居第二位,但是如果以Dimensions数据库中的总产出和研发支出总额分别为基准进行归一化计算后衡量,中国在领先国家中的排名则不居于前列。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自然指数主编Catherine Armitage说:“中国的崛起书写了本世纪的科学发展篇章。因此今年有消息说中国的科研论文产出在2016年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不令人意外。不过,尽管2012年以来中国在自然指数中的总产出增长了75%,但仍居第二位,距美国还有相当的距离,这表明中国在科研质量方面还需继续前行。”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自然指数追踪的是科研机构在全球82种高水准自然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这些期刊由科研人员所组成的独立小组评选出来,是他们最想用来发表自己最佳科研成果的期刊。 /p p br/ /p
  • 基金委针对5大领域征集化学领域重大项目立项建议
    关于征集2017年度化学科学领域重大项目立项建议的通告  为了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立项机制,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资助工作,化学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面向科技界征集2017年重大项目立项建议。  一、重大项目定位  重大项目要把握基础科学前沿,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源头创新能力。  重大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不超过2000万元。  二、重大项目领域  综合考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优先发展领域和目前化学科学部在研重大研究计划及重大项目研究内容,本年度化学科学部主要在如下领域内征集重大项目立项建议,请您提交建议时标注建议书所针对的领域名称。  (1)化学精准合成  主要研究方向:新试剂、新反应、新概念、新策略和新理论驱动的合成化学 非常规和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化学 原子经济、绿色可持续和精准可控的合成方法与技术 化学原理驱动的合成生物学 特定功能导向的新分子、新物质和新材料的创造。  (2)复杂体系的理论与计算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强关联及激发态的电子结构理论新方法 针对大分子和凝聚相体系的低标度有效算法 针对复杂体系,发展多尺度的动力学理论,包括量子动力学、量子-经典混合以及经典动力学。  (3)化学精准测量与分子成像  主要研究方向:新的分析策略、原理与方法 超高时空分辨光谱技术与成像分析 多维谱学原理与技术 单分子、生物大分子和单细胞的精准测量、表征及操控 活体的原位和实时分析 生物传感与重大疾病诊断 公共安全预警、甄别与溯源 大科学装置的应用 极端条件下的化学测量与分析。  (4)先进功能材料的分子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功能材料体系的分子基础与原理,以及多尺度结构及宏观性能控制 高性能和多功能新材料的创制,这些性能与功能包括面向能源、健康、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光、电、磁、分离、吸附、仿生、能量储存与转换、药物输运、自修复、极端条件应用等。特别注重我国特色资源的研究和深度利用。  (5)可持续的绿色化工过程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体系化工基础数据的精准测量与建模 限域空间或极端条件下的质荷与能量传递和反应 复杂化工体系介尺度理论与方法 基于原子经济性和宏量制备的化工过程及过程强化技术。  三、立项建议书主要内容  1.阐明拟建议重大项目的立项依据,以及需要重大项目资助的必要性(特别是,通过重大项目的支持,有望在解决核心科学问题方面可能取得原创性或引领性的重要突破)   2. 项目的科学目标、核心科学问题、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建议研究方案(科学目标要求明确集中,所凝练的核心科学问题具有高度的基础性、前沿性及学科交叉性)   3. 国内已有的工作基础和队伍状况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已有的研究工作积累和研究条件,研究队伍具有一定规模,是否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4. 主要建议人与重大项目立项建议内容相关的主要学术成就及代表性论著目录   5.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的关系。  请于9月25日前通过Email将“重大项目立项建议书”电子版(见附件)发至: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邮箱:chemoffice@nsfc.gov.cn。同时将“重大项目立项建议书”纸质材料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收。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编100085  重大项目立项建议书统一为PDF格式。  联系人:郑企雨 电话:010-62327057, 黄宝晟 电话:010-62326902  附件:重大项目立项建议书模版化学科学部2016年9月7日
  • 公益课预告|流动化学在药物合成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基于流动化学迅猛发展起来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合成化学设备及微化工技术正让传统实验室工作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合成化学向小型化、智能化和连续化方向发展,如何更好地应用流动化学技术成为现阶段科研工作者寻求创新的技术突破口。在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合成化学中,通常要经过合成路线设计和筛选、工艺优化(选择工艺简单和收率较高的合成条件)、中试和放大批量生产几个典型的阶段。如何设计和筛选合理的合成路线是开展合成化学研究的开始工作,也是最重要和最耗时的步骤,需要反复试验调整方案。使用传统的合成化学方式,在每一个阶段都费时费力,对科研工作者的体力、脑力和管理都是很大的挑战。如何进行工艺优化,选择好的反应条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对后续的中试和生产放大至关重要。理论上,筛选的反应越多,那么得到良好条件和良好产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意味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试剂和金钱,实际应用中很难找到良好反应条件和收率。进行至放大批量生产阶段时,传统合成化学研究中,在得到优化反应条件后,必须经过中试才能实现最终的生产放大,期间还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转化风险高,但如今在制药领域,基于微反应技术的连续流动合成方法依据数量放大原则,可以省掉中试步骤,直接实现从小试到生产放大。流动化学对传统化学合成是一种创新性方法,与经典的药物合成工艺结合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前景,快速交换的合成反应中也取得越来越多的突破。为了帮助制药、化工企业抓住关键技术,欧世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到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教授孙铁民,讲解如何攻克及解决小试中试放大技术与工艺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困惑和普遍问题,进而助推产业升级。孙铁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抗结核药物和降血糖药物设计与活性研究,手性药物的工业化研究,计算化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流动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已经与医药企业开发数十个品种并实现产业化。孙铁民教授将分享如何利用流动化学技术,进行药物合成领域的研究;如何解决药物合成工艺的技术问题;如何实现从传统控制反应活性中间体,实现高效率、高选择性的反应;如何通过微流控的药物合成工艺向流动化学合成工艺的转化问题,加速流动化学在药物合成领域的应用和开发… … 热点问题。微反应流动化学技术云上公益课堂由欧世盛科技冠名,联合国药励展在API制药家线上学习平台推出,新一期课程将于6月6日上线,欢迎扫码报名。课程名称流动化学在药物合成领域的研究课程时间6月6日 19:30课程目录01如何利用流动化学技术,进行药物合成领域的研究02如何解决药物合成工艺的技术问题03如何实现从传统控制反应活性中间体,实现高效率、高选择性的反应04如何通过微流控的药物合成工艺向流动化学合成工艺的转化问题05如何加速流动化学在药物合成领域的应用和开发课程讲师孙铁民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教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讲师简介● 孙铁民,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教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获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制药工程专业)等荣誉;● 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药物化学》负责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药物化学》及国家精品课程《药学概论》《化学制药工艺学》主要完成人;● 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负责人,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负责人;● 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0余部,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医药教材一等奖等奖项;●《中国药物化学》,《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和《中南药学》等杂志副主编;● 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120余名,博士研究生近20余名;● 近10年发表研究文章100余篇,其中SCI 60余篇;● 曾主持“十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5项;● 孙铁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抗结核药物和降血糖药物设计与活性研究,手性药物的工业化研究,计算化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流动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已经与医药企业开发数十个品种并实现产业化。
  • 科技部明年将对化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
    科技部明年将对化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 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部门重点实验室3个 日前,科技部在其门户网站发布通知,2009年将对化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 1.2009年化学领域实验室评估的具体工作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承担。 2.参加2009年化学领域评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部门重点实验室3个,共25个。 附件:参加2009年度化学领域评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 1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科技厅 2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教育部 3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5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详情请见:关于下达2009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计划的通知
  • 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束
    前段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依照科技部的委托,对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近日,评估工作圆满结束。   化学领域共有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部门重点实验室参加评估,评估工作分现场评估和复评两个阶段进行。在现场评估结果的基础上,12个实验室参加了复评。复评专家组由23位知名专家组成,组长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院士。专家组通过听取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质疑和讨论,最后以记名方式给实验室打分。   5年来,化学领域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获得竞争性科研经费超过27亿元,平均每个实验室超过1.2亿元,其中国家任务占到63%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 发表学术论文1万多篇,其中Nature和Science论文6篇,影响因子大于7的SCI论文200多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和汇聚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和团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化学领域研究的骨干力量。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复评结束后一个月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向科技部正式报送此次评估结果和评估工作报告。   更多阅读   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3月2日开始
  • BILON光化学反应仪用于化学合成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上海比朗品牌BL-GHX系列光化学反应仪主要用于研究气相或液相介质、固定或流动体系、紫外光或模拟可见光照、以及反应容器是否负载TiO2光催化剂等条件下的光化学反应。具有提供分析反应产物和自由基的样品,测定反应动力学常数,测定量子产率等功能,广泛应用化学合成、环境保护以及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   BL-GHX系列光化学反应仪主要特征:●微电脑控制器,功率连续可调(国内领先)。●机箱内置有温度保护传感器,箱内温度过高启动断电保护。●控制器置有电流表和电压表,便于观察电流和电压变化。●有微电脑定时器,可分步定时。●内照式光源,受光充分。●配有磁力搅拌器,使样品充分混匀受光。●双层石英冷阱,可通入冷却水循环以避免光源温度过高受损。●配有可移动式推车,便于移动或固定。●BL-GHX-I型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处理。   您在上海比朗仪器所购的每一台光化学反应仪,均向您保证所售产品为正品行货,每一个产品的售出,上海比朗仪器都将与您签订合同,并在您收到货物后向您提供正规发票。您购买的产品,都在上海比朗的客户系统中有详细的记录,上海比朗将据此为您提供质保服务。   BILON品牌,用心服务   国内销售部:021-5296 5776   国外销售部:021-5296 5967   传   真:021-5296 5990   光化学反应仪:http://www.ghxfy.com/   销 售 部: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8号7号楼5-6层   生 产 部: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8号16号楼   邮   编:201109
  • 2009化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发布
    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江苏省科技厅:   今年我部对25个化学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组织了评估,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部门实验室3个。另外,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之前连续3次评估优秀因而此次免评。现将评估结果通报如下:   一、评估结果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8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名单见附件)。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结果待定。   有机氟重点实验室为较差类实验室。   二、我部将对上述优秀类和良好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专项经费资助   三、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问题较多,请有关部门和依托单位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实验室就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整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明确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组织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完善和提升实验研究平台、建立搣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攠的运行机制等。我部将相应核减这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整改期间的专项经费,并在两年后对整改进展情况进行考核。   四、希望各参评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认真总结经验,针对评估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找出实验室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营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环境,促进实验室整体水平的提高。   附件:2009年化学领域优秀类和良好类重点实验室名单   科学技术部   二00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 2009年化学领域优秀类和良好类重点实验室名单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优秀类实验室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教育部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良好类实验室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科技厅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教育部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 教育部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教育部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 教育部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 教育部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教育部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羰基合成和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教育部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教育部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 教育部 注:本表按汉语拼音排序;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本次评估免评。
  • 宋春山博士获燃料化学领域最高学术奖
    2010年8月,“千人计划”入选者博士由于在燃料科学,特别是清洁燃料、催化、二氧化碳捕集和转化领域的杰出贡献被美国化学会授予燃料化学领域的最高学术奖——亨利斯托奇奖。宋春山博士是斯托奇奖设立50余年来入选的唯一一位华人科学家,也是此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在美国化学会2010年秋季年会上,在美国化学会主席主持的第二届会士(ACS Fellow)颁奖大会上,由于宋春山博士在化学科学和美国化学会的杰出贡献,当选为2010年美国化学会会士(Fellow)。   宋春山博士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能源研究所所长,地球与矿物科学学院能源与矿物工程系燃料学科终身教授,同时还是化学工程系教授和能源与环境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2月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选为该校杰出教授。   宋春山教授由于在清洁燃料、催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方面的原创性工作而闻名国际学术界。他设计了由萘出发合成高性能聚合物的择形烷基化催化剂,开发了纳米级超高表面积硫化物催化剂水热合成新方法。对于超洁净燃料和燃料电池,设计了在固体表面从烃类燃料中脱除硫的选择吸附新方法,不使用氢气。他的研究组最近发明了由纳米孔基质和功能聚合物组成的分子筐吸附剂捕集二氧化碳新方法,容量大,选择性高。此外,他的研究组还开创了利用二氧化碳的三重整制造合成气的催化转化新工艺,用于液体燃料的低温水蒸气重整的耐硫和抗积炭的多金属催化剂,氧辅助的水汽变换反应的双金属催化剂,煤的低温催化加氢液化,及由煤炭制取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以及合成航空燃料的新研究方向。最近,他又提出了用于低温加氢处理和脱芳烃的耐硫贵金属催化剂新概念。   宋春山教授获得了许多有影响的荣誉,由于在催化领域的杰出成就获得北美催化协会芝加哥分会颁发的赫尔曼磐因斯(Herman Pines)催化杰出研究奖 美国-英国政府颁发的福布莱特(Fulbright)杰出学者奖 中科院海外杰出学者奖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 催化领域引频最高作者奖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杰出催化学者讲座 加拿大阿尔波特大学罗宾逊(Robinson)杰出学者讲座 日本NEDO学者奖和AIST学者奖 美国化学会燃料化学分会和石油化学分会杰出贡献奖 国际匹兹堡煤科学会议杰出贡献奖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颁发的威尔逊(Wilson)杰出研究奖,优秀导师奖,发明创新奖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贡献奖。   除了在研究方面的成就,宋春山教授对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教学、咨询、服务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教授多门课程,指导了40个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校、学院、系各个层次的委员会任职,在推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Chevron、ConocoPhillips以及美国能源部(DOE)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的合作联盟中起到重要作用。多年来他还为中美和中日学术交流作出了很多贡献。最近他推动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校际合作协议备忘录的签署,并促成两校国际联合能源研究中心的建立。
  • 中国科大在超冷化学量子模拟领域取得突破
    p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赵博、陈宇翱等在超冷分子和超冷化学量子模拟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在实验上直接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弱束缚分子与自由原子间发生的态态的化学反应,实现了可控态态反应动力学的探测,从而向基于超冷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的研究迈进了重要一步。7月4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物理学》上[Nature Physics 13, 699–703 (2017)]。 /p p   据了解,量子计算和模拟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不仅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也可有效揭示复杂物理系统的规律,为新能源开发、新材料设计等提供指导。对化学反应和材料进行建模是量子计算最先可能的应用之一。借助量子模拟,研究者可以在人工可控的环境中研究数百万计的候选,大幅减少在真实材料中开展试验而投入的时间和资金。如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的Frank Wilczek教授在《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发表的专题报道“未来百年的物理学”中所指出的,量子模拟“将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核心工具。” /p p   在该项研究成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观测到了超低温下弱束缚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的可控态态的化学反应。在实验中,他们巧妙的利用弱束缚分子的束缚能可以调节的特性,精确控制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实现了对反应产物的囚禁。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精密的射频场操作技术,成功探测了反应的分子产物和原子产物,并进一步研究了态态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证实了弱束缚分子之间化学反应通道的选择性,验证了W. Stwalley约40年前的预言。 /p p   该实验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第一次在超冷化学反应中观测到态态的化学反应,从而将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推进到量子水平。这一工作得到了《自然· 物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探测超冷化学反应的产物是目前该领域的重大研究目标,本工作向这个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该工作是超冷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引起化学和物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p p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的支持。 /p p   相关知识: /p p   可控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弱束缚分子化学反应的研究,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约40年前。早在1978年,化学家W. Stwalley就曾指出弱束缚分子具有非同寻常的反应性质,它的反应会选择性通过一个反应通道进行。但由于弱束缚分子常温下不能存在,长期以来这一预言一直无法得到实验检验。近年来,随着超冷原子分子技术的发展,超低温的弱束缚分子可以从接近绝对零度的原子气中被制备出来,从而使得对其化学反应性质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 /p p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分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远大于相互作用的尺寸,因此化学反应完全由量子力学所主导,诸如量子散射、量子统计等量子效应将显著的改变化学反应的行为。超冷化学的研究为探索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量子态分辨率、能量分辨率和可调控性。近年来,超冷化学反应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实验进展,例如,2010年,美国科学院院士D. Jin和叶军的联合实验小组观测到了超低温下铷钾基态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R.Grimm小组报道了弱束缚铯分子发生的化学反应等。然而,这些实验都只能测量反应物的损失,而无法对反应的产物的进行观测。迄今为止,超低温下态态化学反应尚未被实验实现。 /p
  • 2010年度中美化学领域研究项目开始申请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之间的科学合作框架,为促进两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领域的合作研究,双方将共同资助我国和美国科学家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NSFC对每个项目将提供最多15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共资助3-5项,项目执行期为三年,用于资助中方研究人员的合作研究费用、赴美的国际旅费和美方研究人员在华的生活费 NSF也将提供相应的资助用于美方科学家的科研、中方研究人员在美期间的生活费和美国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从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受理2010年度的中美化学领域双边合作研究项目申请。 详情请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化学领域合作研究项目申请指南
  • 中国在化学和材料领域贡献度超美国
    据人民日报等报道,10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在京共同发布《2015研究前沿》报告,甄选出了2015年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9个新兴研究前沿,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归纳了可能代表国际基础科学的重大前沿突破以及当今若干重大问题的解决及发展途径的若干研究前沿群。根据报告,希格斯玻色子观测,RNA病毒所致流行性疾病,新型电池,恶性肿瘤疾病,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响应,植物抗逆性以及经济危机与失业对公众健康、自杀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热点前沿“新型H7N9禽源流感病毒的传播与致病机理”中,中国学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2011年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联合共建新兴技术未来分析联合研究中心,此次合作发布的《2015研究前沿》报告延续了汤森路透发布的《2013研究前沿》报告和联合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研究前沿》报告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基于汤森路透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 数据库中的1万多个研究前沿,甄选出了2015年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9个新兴研究前沿,对这些前沿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另外,与《2014研究前沿》报告不同,今年的报告增加了对149个前沿的国家表现的分析,以高度概括的视角对美国、英国、德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在149个前沿的基础贡献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描述。报告通过同学科同年度中根据被引频次排在前1%的高被引论文(核心论文)来代表当前热点内容,根据各国作者入选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中的核心论文数量来反映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前沿贡献度。从数据看,美国在143个前沿(占149个前沿的96%,下同)都有核心论文入选,且在108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都排名第一(72.5%);英国、德国和日本分别在120个(80.5%)、106个(71.1%)和82个前沿(55%)有核心论文入选;中国在82个前沿(55%)有核心论文入选,在16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为第一名(10.7%),超过英国的10个(6.7%)、德国的8个(5.4%)和日本的2个(1.3%),这显示中国具有较强的前沿贡献度,在某些重要前沿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由于美国核心论文数第1的前沿数占多数,各国在前3名的竞争更反映了各国在这些前沿中的竞争能力。报告也注意到,中国有38个前沿进入核心论文数前三名(25.5%),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有133个(89、3%)、68个(45.6%)、55个(36.9%)和29个(19.5%)。中国在核心论文数排名第一的16个前沿分别来自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物理领域,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生物科学领域和地球科学领域这6个领域。其中,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中国在前沿的贡献度超过美国。在该领域19个前沿中,中国在9个前沿中核心论文数排名第一,美国有7个。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研究员张晓林介绍:“从报告数据看,中国在临床医学、天文学等领域占领的前沿还比较少,在这些领域里我们跟踪研究的力度还不够,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的前沿中有我们的参与度。当然,这个报告基于论文发表的数据进行分析,肯定会有局限性,比如可能会更侧重基础研究领域,而对发表论文较少的应用科学领域则覆盖不全。但在当前大数据和海量文献的环境下,通过这种计量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角度,对我国把握今后科技发展趋势有所帮助。”中国高校的材料化学实验(资料图)今年高大上的前沿热点报告显示,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继成为《2014研究前沿》重点新兴前沿后,在《2015研究前沿》中与之相关的3个前沿入选为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其中,“CRISPR/cas9系统免疫机制及其在基因组编辑的应用”成为该领域2015年度的重点热点前沿,而且新兴前沿“CRISPR/cas9系统的分子机理研究”和“CRISPR/cas9系统在人类细胞研究中的应用”也分别关注了CRISPR/cas9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在加速基因挖掘中的作用。生物科学领域的另外一个前沿群是RNA病毒所致流行性疾病,相关研究包括2个热点前沿“新型H7N9禽源流感病毒的传播与致病机理”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分离、特征与传播”。在热点前沿“新型H7N9禽源流感病毒的传播与致病机理”中,中国学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物理学领域中,出现“希格斯玻色子”和“中微子”2个重大前沿突破的前沿群,其中“希格斯玻色子”前沿群包括4个前沿,从2014年的“希格斯玻色子观测”扩展到3个相关前沿:热点前沿“希格斯粒子质量为近125 GeV下的超对称模型研究”和两个新兴前沿“希格斯粒子发现后标准模型的扩充研究”、“希格斯粒子发现后的双希格斯二重态模型研究”。《2014研究前沿》中“中微子振荡数据的全局分析”是热点前沿,2015年在中微子方面新出现了热点前沿“基于混合角 13最新结果的中微子振荡研究”和新兴前沿“冰立方的高能中微子观测及其起源研究”。在化学领域中,5个前沿组成的“新型电池研究”前沿群,分别关注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光伏电池的相关研究。此外,关于荧光现象的研究占据了化学领域10个热点前沿中的三席,包括“用于活体成像硫化氢分子的荧光探针”、“过渡金属化合物用于荧光探测生化分子”和“用于白光LED的荧光粉”。植物抗逆性的研究占据了农业、植物和动物学领域研究的8个热点前沿,组成了“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前沿群。在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中,11个研究前沿形成了2个前沿群,“资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前沿群(包括5个前沿)和“生物多样性遗传、形成和维持机制研究”前沿群(包括6个前沿)。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出现1个前沿群,其中6个前沿构成“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响应”前沿群。该领域的“中国华北克拉通的变形历史研究”连续出现在《2014研究前沿》和《2015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出的热点前沿队列中,而且它是中国科学家特别关注的研究前沿。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2014研究前沿》中“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搜索优化”是当年最年轻的热点前沿,今年“粒子群优化与差分进化算法”和“忆阻器、忆阻电路及忆阻神经网络的相关研究”入选今年重点热点前沿。医学领域中的重点热点前沿“新型口服抗凝药防治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和“激酶抑制剂治疗B细胞淋巴瘤”均聚焦于新型药物替代常规方法治疗疾病,“激酶抑制剂治疗B细胞淋巴瘤”热点前沿致力于致命血癌的治疗。在2015年天文学与天体物理领域排名前10的热点前沿中,有9个前沿聚焦于“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对象和主题涉及超新星、高红移星系、系外行星、伽玛射线暴、暗能量、恒星形成与演化等。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10的研究前沿多与具体的空间探测卫星任务直接相关,展示出本领域研究前沿热点强烈依赖空间任务平台的学科特色。社会热点问题和交叉学科研究成为经济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TOP10研究前沿的核心,例如“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与在线调研与实验研究”、“经济危机与失业对公众健康、自杀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二手烟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无烟立法的效应”等。更多精彩,扫描下面二维码“MOLBASE”关注。
  • 重磅公布!202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近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202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Top 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hemistry 2022)”名单。详细介绍如下:01 Sodium-ion batteries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NIB 或 SIB)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类似于锂离子电池,但使用钠离子 作为电荷载体。它的工作原理和电池结构与商业上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类型几乎相同,但使用的是钠化合物而不是锂化合物。钠离子电池正在成为现有锂电池技术的潜在替代品,因为世界将面临后者资源的减少。此外,与锂相比,钠的低成本是考虑钠作为未来替代电池技术的一个有希望的因素。由于 SIB 使用丰富且廉价的材料(如钠代替锂,铝代替铜),因此预计它们会比 LIB 便宜。此外,SIBs 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尽管 SIB 比 LIB 重,但它们更适用于重量和体积不太重要的固定式储能系统。我们需要更好、更实惠的电池。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丰富且价格合理的锂替代品。--IUPAC02 Nanozyme 纳米酶纳米技术是开发 COVID-19 疫苗的关键。纳米世界在医疗保健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可能性已变得显而易见,许多其他技术也引起了研究人员和 IUPAC 专家的关注。其中有纳米酶,具有天然酶特性的纳米材料,以及一些补充特性。由于纳米酶是人造的,并且是在实验室按需设计的,因此它们在稳定性、可回收性和成本方面具有多种优势。与仅在特定的温度和 pH 范围内起作用的天然酶不同,纳米酶能够承受恶劣的条件并允许持久、安全和稳定的储存。纳米酶领域大约在 20 年前出现。2004 年,意大利研究人员将金纳米粒子功能化以催化磷酸化反应,几年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团队发现某些纳米粒子自然表现出类似酶的活性(Nature Nanotech, 2007, 2, 577–583 )。这两件事都引发了一个全新领域的指数级增长,此后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包括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开创性商业企业。纳米酶的另一个优势来自定制的可能性。化学家附加各种分子来修饰纳米酶的特性,使其超越经典的催化能力。纳米世界在表面积方面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并允许多功能化——应用于生物分析、诊断、治疗、传感、水处理等等。纳米酶领域最具吸引力的方法之一是开发新型即时诊断技术,有可能满足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最关键呼吁。对于 WHO,床旁设备应符合 ASSURED 标准——经济实惠、敏感、具体、用户友好、快速、无设备和交付。纳米酶可以为许多不同的测试技术提供这些特性,包括电化学、荧光、比色和免疫分析。此外,它们确保了小型化和长期稳定性,与当前最先进的技术相比,这两项都是重要的改进。此外,纳米酶已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确保安全集成到医疗保健应用中,包括生物成像和病原体检测。此外,纳米酶已在治疗中找到用途,主要是因为它们催化消除与衰老、炎症、不孕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有关的活性氧和氮。在一些初步研究中,纳米酶已显示出针对所有这些问题的保护特性,并且还促进了干细胞的生长,这对组织工程和其他疗法很有用。除了生物医学,纳米酶已成为水处理和去除污染的有用解决方案,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6、14 和 15,所有这些都与清洁环境有关。这种特殊应用的一个有趣方面是铁基纳米酶的可回收性,这源于它们的磁性。净化污染介质后,很容易用磁铁从溶液中提取纳米酶,用于后续处理和再利用。研究人员还设计了基于金、铈、铂和汞纳米酶的逻辑门——所有这些都可以促进计算机的小型化。通过解决天然和人造酶的一些问题,并提供一些有前途的新特性,纳米酶很快就会成为许多不同应用中有吸引力的替代品。纳米酶是一种结合自然和人工催化的力量,它在稳定性、可回收性和成本方面具有多种优势。与仅在特定的温度和 pH 范围内起作用的天然酶不同,纳米酶能够承受恶劣的条件并允许持久、安全和稳定的储存。--IUPAC03 Aerogels 气凝胶气凝胶是一类由凝胶衍生的合成多孔超轻材料,其中凝胶的液体成分已被气体取代,凝胶结构没有明显塌陷,形成具有极低密度和极低热导率的固体。气凝胶可以由多种化合物制成,例如二氧化硅气凝胶摸起来像易碎的膨胀聚苯乙烯,而一些基于聚合物的气凝胶摸起来像硬质泡沫。气凝胶是通过超临界干燥或冷冻干燥提取凝胶的液体成分来生产的。这允许液体缓慢干燥,而不会导致凝胶中的固体基质因毛细作用而像传统蒸发会发生的塌陷。气凝胶结构源于溶胶-凝胶聚合,即单体(简单分子)与其他单体反应形成溶胶或由键合、交联的大分子组成的物质,其中有液体溶液的沉积物。当材料被严格加热时,液体会蒸发,留下键合、交联的高分子框架。聚合和临界加热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种具有多孔强结构的材料,被归类为气凝胶。合成的变化可以改变气凝胶的表面积和孔径。孔径越小,气凝胶越容易破裂。气凝胶是已知的最轻的固体之一,但是基于聚合物的气凝胶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抗撕裂性。另一个关键特性来自它们的低密度和孔隙率——它们是非常好的热绝缘体,因此在航空航天技术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应用。事实上,NASA 依靠一个专门的研究团队来研究这类材料,并且已经在他们的火星探测器和其他航天器中测试了其中一些材料作为绝热体。气凝胶提供出色的隔热效果,其厚度仅为传统绝缘材料的一半。也许不足为奇的是,这样的空间技术导致了气凝胶更多的实际应用。许多项目与 IYBSSD 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目标一致——包括高效催化剂、超级电容器、药物输送系统和水净化。后者——以及其他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已被广泛探索并显示出巨大的前景。特别是,气凝胶成功地去除了污染物,例如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以及水中的有毒物质。通过不同的工艺,化学家定制气凝胶的表面以改变它们的吸附能力,并调整它们的选择性。最具吸引力的应用包括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效清洁和处理溢油。此外,一些研究人员建议使用气凝胶的巨大表面积来解决我们这一代最具挑战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高浓度。它们在容量和工作温度方面与沸石和金属有机骨架 (MOF) 等其他多孔材料竞争,因此一些吸附气凝胶已经为此目的商业化。此外,气凝胶表面的可调节性导致在生物医学技术和传感方面的突破性应用。而且这种组合更有趣。例如,气凝胶的生物兼容性可能导致植入式设备监测生理常数。生物兼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已经引发了能源生产和储存的用途,提供了比其他可用替代品更环保的解决方案。气凝胶由葡萄糖、纤维素、石墨烯和其他环保材料制成,改善了电池、超级电容器甚至柔性电子产品的性能。但也许最有趣的应用再次来自气凝胶的热特性。不同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气凝胶如何提高太阳能热电厂的效率,即。能量收集平台,将太阳的热量集中起来产生蒸汽、移动涡轮机和发电。因此,气凝胶还为应对持续的能源危机提供了有趣的工具。气凝胶是最轻的隔热材料,为应对持续的能源危机提供了有趣的工具。---IUPAC04 Film-based fluorescent sensors 薄膜荧光传感器荧光是化学和生物传感的基本工具,主要是由于其灵敏度和选择性。由于其可调谐性和多功能性,基于薄膜的荧光传感器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工具。在这些设备中,荧光分子被固定在合适的表面上,形成对外部刺激起反应的 2D 或 3D 薄膜。一个优点是便携性。基于薄膜的荧光传感器的尺寸不到一厘米,这使得分析工具可以小型化。基于薄膜的荧光传感器除了体积小之外还具有有趣的特性,例如功率效率和易于操作。在过去的几年里,陕西师范大学房喻院士团队已经开发出不同的基于薄膜的荧光传感器来检测不同的物种,特别是氨、NOx 和 VOC 等污染气体。此外,这些薄膜还可以检测更复杂的化学物质,包括杀虫剂、神经毒剂和三硝基甲苯 (TNT) 等爆炸物(Mol. Syst. Des. Eng., 2016,1, 242-257)。最近,陕西师范大学房喻院士团队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薄膜荧光传感器的“化学鼻”,以极高的灵敏度检测尼古丁(Chem. Commun., 2019,55, 12679-12682)。这些结果暗示了基于薄膜的荧光传感器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巨大可能性,因为它们可以在不同污染物的检测、识别和量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最近,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基于薄膜的荧光传感器检测病原体的潜力,特别是食源性李斯特菌,这是许多食物中毒病例背后的致命细菌(Aggregate 2022, e203)。所有这些,再加上紫外线激光技术的最新进展,可能会导致污染检测设备和生物医学设备的小型化,在部署互连监控网络(例如通过物联网)和应用可穿戴电子产品和便携式传感器领域。基于薄膜的荧光传感器拥有微型探测器的可调谐、多功能替代方案。--IUPAC05 Nanoparticle mega libraries 巨型纳米粒子图书馆巨型图书馆和一种名为 ARES 的基于原位拉曼光谱的筛选技术帮助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新的金铜催化剂。它可用作合成由碳制成的单壁纳米管的催化剂。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生产 65,000 多种复杂纳米粒子的方法,每种纳米粒子包含多达六种不同的材料和八个片段,其界面可用于电气或光学应用。每根长约 55 纳米,宽约 20 纳米:相比之下,人类头发的厚度约为 100,000 纳米。“纳米科学界对制造结合了几种不同材料——半导体、催化剂、磁体、电子材料的纳米颗粒非常感兴趣,”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团队负责人 Raymond E Schaak 说。“你可以考虑将不同的半导体连接在一起,以控制电子如何穿过材料,或者以不同的方式排列材料来改变它们的光学、催化或磁性。Schaak 及其同事采用由铜和硫组成的简单纳米棒,然后使用称为阳离子交换的过程用其他金属顺序替换一些铜。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他们可以控制纳米棒中铜被替换的位置(一端、两端同时或中间)。他们用其他金属重复了这个过程,这些金属也可以放置在纳米棒内的精确位置。通过与几种不同的金属进行多达七次连续反应,他们可以创造出彩虹般的粒子——超过 65,000 种金属硫化物材料的组合是可能的。多年来,大数据和高通量筛选推动了新化学品的发现。纳米粒子巨型图书馆以某种方式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材料世界。通过创建具有数百万个组成和结构各不相同的纳米粒子的阵列,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强大的工具来个性化特性和应用。研究人员使用称为聚合物笔光刻的纳米颗粒沉积技术构建这些巨型图书馆。不同的金属盐溶解在聚合物墨水中,然后使用数千个微小的软尖端小心地将其沉积在表面上——力和压力决定了液滴的大小,从而决定了颗粒的大小。之后,加热消除聚合物并减少盐,使金属纳米颗粒准备好催化化学反应。它相当于制造数百万个微型反应器,浓缩在一张简单的显微镜载玻片上(Science 2008, 321 (5896), 1658)。纳米粒子巨型图书馆,高通量合成筛选到达纳米世界。--IUPAC06 Fiber batteries纤维电池如前所述,世界需要更好的电池来应对能源危机。使用当前技术有效地储存能量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估计,使用电池供电的家用电器将使您的电费增加三倍并占用大量空间。纤维电池提供了另一种有趣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可穿戴电子产品领域开辟了可能性。纤维电池的配置与传统的替代品完全不同,通常基于堆叠的电极和组件——很像意大利化学家亚历山德罗沃尔塔的原始设计。相反,纤维电池呈现出几乎一维的设计,以缠绕的电线作为电极。该结构受到聚合物涂层的保护,聚合物涂层也将电解质密封在电池内。类似地,这种设计的修改版本产生了超级电容器——一种能够快速提供电荷的储能解决方案,例如在摄影闪光灯中。总体而言,纤维电池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具有一系列优势;它们灵活、坚固且安全。此外,编织纤维可制成电池“织物”,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形状和应用。一些研究表明,电池织物柔软且透气,因此非常适合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应用。它们似乎还可以承受洗涤,而不会损失任何能量密度。其他方法,例如热拉法,允许用电活性凝胶制造纤维电池,同时电极得到柔性防水包层的保护。这种策略已经实现了长达 140 米的纤维的连续生产,并展示了类似的放电能力。最近,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基于锂离子技术生产高性能编织纤维电池的新方法。这些设备的能量密度比第一个纤维电池原型好八十倍;此外,它们在五百次充电循环后仍保留 90% 的容量,这与大多数商用电池相当。在概念验证应用中,科学家们研究了为智能手机无线充电的可能性,以及将编织电池与纺织品显示器和交互式夹克集成在一起,用于监测不同的身体常数。该工艺还具有可扩展性,因为它经过优化,可与标准工业设备配合使用,包括纺织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机械,如剑杆织机。在理想情况下,电池的成本可能低于每米 0.05 美元(相关报道:不到半年,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再发Nature!)。三星和华为等公司正在研究纤维电池的潜力,预计该市场将与可穿戴设备和印刷电子产品等产品一起增长。纤维电池,一种新的储能形式,为可穿戴设备做好准备。--IUPAC07 Liquid solar fuel synthesis生产液态太阳能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阳光转化为葡萄糖。同样,化学家创造了“人工光合作用”来模拟这一过程,并生产出富含能量的物质,并用作燃料。通常,研究人员会寻找碳基分子,例如醇类和低分子量碳氢化合物,以用污染较少的替代品替代无处不在的石油衍生燃料。然而,一些分类还包括氢、氨和肼等燃料,只要其制造中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完全可再生的——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像电池一样,太阳能燃料提供了储存间歇性能量的新机会。这就是为什幺一些专家称这种策略为“装瓶可再生能源”。光催化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通过直接使用阳光来激活和加速反应,化学家可以节省步骤并简化整个过程。许多人认为光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源丰富的产品(如燃料)的理想方法。目前,世界各地的许多团体都在努力解决这一过程中的问题。即使是植物,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也只能管理最高 4% 的能量转换效率。其中一些解决方案来自将人造催化剂与天然结构(例如酶甚至细菌)配对。除其他优点外,这些耦合系统提供了获取有趣的商品化学品的途径,例如乙酸。其他团体梦想在夜间工作的光催化过程,并将催化剂连接到电容器和电池,它们在照明期间储存能量并在晚上开始释放能量。“持久光催化”的概念可以减少间歇性,提高过程的性能。液态太阳能燃料,“装瓶可再生能源”和制造更环保化学品的战略。--IUPAC08 Textile displays纺织品展示屏幕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此外,据估计,我们 80% 的外部环境感知直接来自我们的眼睛,这使得视觉成为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感觉。现在,随着高速通信和连接设备(即物联网)的出现,研究人员开始探索纺织品展示领域。这些设备将改变我们的日常电子产品,以及我们与它们互动的方式,并促进新型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织物的商业化。传统上,可穿戴设备依赖于贴在织物和纺织品表面的薄膜显示器。纺织显示器的做法完全不同,其实和上面提到的纤维电池很相似。研究人员直接开发出能够发光的纤维,然后将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柔性织物作为显示器。这种策略解决了很多问题:一是增加了透气性,传统屏风会阻碍;其次,它使可穿戴设备更柔软,更接近实际的衣服;第三,纤维自由弯曲;变形对发射的影响不如薄膜屏幕。研究人员研究了许多不同的材料来制造纺织品显示器。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通常是平面夹层结构——已被改造成同轴纤维。或者,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PLED) 增加了灵活性。使用的聚合物具有电致发光特性,并支持流行的生产工艺。由于一些将少量 OLED 与 PLED 结合在一起,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命名法来定义这些发光设备:光纤 LED (FLED)。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团队使用发光电化学电池,将阴极和阳极材料与电解质或粉末状发光材料(通常是硫化物盐)分散到纤维中。前者实现了颜色可调性等新颖性,而后者尽管亮度较低,但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具有优势,因为允许使用传统的编织工艺,从而实现米长的纤维和高表面显示器(复旦大学彭慧胜/陈培宁团队今日《Nature》!)。纺织品展示,用于柔性屏幕的基于纤维的发光二极管。--IUPAC09 Rational vaccines with SNA合理球形核酸疫苗COVID-19 大流行强调了疫苗的重要性。事实上,IUPAC“十大”倡议也一再承认该领域新兴和成熟技术的价值,例如 mRNA 疫苗和核酸的可扩展合成。现在,在这一版中,我们的专家选出了疫苗学中另一个有趣的创新:球形核酸,通常简称为 SNA。最初于 1996 年开发,这些结构星状核酸链连接到不同种类的纳米结构。首先是金纳米粒子,但其他材料——二氧化硅、聚合物、蛋白质、胶束、MOF——紧随其后,提供了强大的多功能性。SNA 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与线性核酸不同,即使它们共享相同的核苷酸串行。三维排列促进进入细胞,这发生得更快,数量更多。此外,这样的组织会产生单个组件单独缺乏的属性。事实上,初步研究表明,以前在临床试验中失败的治疗性抗原和佐剂在纳入纳米工程 SNA 治疗时可能会显示出增加的活性。事实证明,SNA 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性病原体,例如 SARS-CoV-2,即导致 COVID-19 的冠状病毒。当受到致命剂量的病毒攻击时,先前接种过疫苗的小鼠存活下来,这证明了 SNA 产生良好免疫反应的保护潜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殊的设计不需要刺突蛋白的整个结构来工作。覆盖有 DNA 的脂质体包裹了受体结合域的较小抗原,从而简化了此类疫苗的合成和适应性。此外,SNA 制剂在室温下保持稳定,这有助于在偏远地区获得疫苗,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球形核酸在癌症免疫疗法中也显示出前景,特别是针对黑色素瘤、卵巢癌和前列腺癌。在一项研究中,用 SNA 疫苗治疗成功地消除了 30% 的小鼠的肿瘤,这推动了向人体临床试验的过渡。事实上,目前有六项人体临床试验测试 SNA 相关产品用于免疫治疗和基因调控。生物技术公司 Exicure 寻求 SNA 疗法的批准和商业化,并已开始与 Allergan、Dermelix 和 Ipsen 合作开发不同的药物。SNA 绝对是一项新兴技术,未来可能会改变我们应对疾病的方式。带有 SNA 的合理疫苗,球形核酸重塑和重组疫苗技术。--IUPAC10 VR-enable interactive modeling VR 平台交互式建模在元节之年,IUPAC“十大”涉足虚拟现实(VR)。通过虚拟空间,研究人员探索增强计算化学和分子动力学可能性的互动合作。由于这些与分子的创新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加强了他们的特殊推理,并提高了他们对量子化学的理解。支持 VR 的平台不是通过键盘和鼠标与计算机交互,而是允许研究人员进入一个充满巨大分子的想象房间,并通过他们手中的同步无线控制器“触摸”它们。一旦进入那里,他们就会戳原子、移动它们、引入修饰和官能团——同时虚拟分子由外部计算机实时模拟和渲染。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三维的,因此在这些虚拟空间中工作可以提高我们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手术室和动画工作室等其他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加速结果并减少错误。使用 VR 时,化学家完成分子建模任务的速度比使用传统界面快十倍。这一策略远非幻想,而是已经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的结果。例如,VR 设置帮助研究人员有效地生成蛋白质-配体对接姿势,利用专家和非专家来探索不同的位置可能性。该模型致力于设计不同的抗病毒药物,其中包括用户“即时”实施的修改,因为他们确定了可以更好地结合蛋白质活性位点的原子和官能团。此外,研究人员使用类似的策略来设计针对 SARS-CoV-2 的主要靶标之一的抑制剂,一种称为 Mpro 的蛋白酶。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开源框架 Narupa 下运行的,该框架与市场上大多数商品 VR 设备一起运行。这些研究的另一个好处来自演示期间的全面数据收集。经过适当处理后,这些信息将指导机器学习算法和神经网络,它们比其他方法更准确地预测分子的特性。VR 建模还为化学教育创造了新的可能性,符合 SDG 4 和 IUPAC 的核心价值观。学生在使用这些 VR 增强工具时的反馈,特别是一个名为 Manta 的进程,比传统技术要积极得多。由于对原子和分子的直接观察,学生对宏观和微观现象的理解似乎也是如此。此外,数字工具为远程教育开辟了可能性,从而使教师能够与几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分享他们的课程,只要他们有互联网连接并可以访问 VR 集。支持 VR 的交互式建模,计算化学连接在元宇宙。--IUPAC
  • 中国近十年化学领域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100万
    中国近十年化学领域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一百万   位居第四,单篇平均引用次数低   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近日推出近十年化学领域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或地区排名,统计时间段为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31日。其中,美国的论文发表总数、论文总引用次数和平均每篇论文引用次数分别为229,635、 4,308,363和18.76,位居首位 虽然中国的论文发表总数和论文总引用次数分别为181,496和1,245,602,分列第2和第4,但平均每篇论文引用次数只有6.86,排名靠后。以下为详细排名:
  • 诺奖风向标!戴宏杰入选,其中化学领域 6 人, 生理学或医学领域 4 人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c1d9a118-0cfd-4f0c-821c-d1d2ffe84c7b.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200923173554.png" alt=" 微信截图_2020092317355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北京时间 2020 年 9 月 23 日,科睿唯安公布了本年度「引文桂冠奖」名单,来自六个国家的 24 名世界顶尖研究人员获得此殊荣,其中有 19 位来自美国的领先学术机构,其他则来自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和英国,其中生理学或医学领域 4 人,物理学领域 7 人,化学领域 6 人,经济学领域 7 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什么是引文桂冠奖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是通过对全球最重要的学术研究与发现平台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平台中,科研论文及其引文进行深入分析,遴选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顶尖研究人员,包括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学这四个领域。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拥有非常高的引用频次,对科学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甚至做出了变革性的贡献,被普遍认为达到「诺贝尔奖级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 年 10 月上旬,诺贝尔奖委员会将投票选出科学界最高荣誉的获得者,这一年度盛典每年都会引起全世界的猜测。事实上,迄今为止,已经有 54 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可谓名副其实的「诺奖风向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获奖名单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 strong 生理学或医学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确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分子免疫学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有助于药物和疫苗开发。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dde53041-4ac0-437f-aec7-646e103c48e8.jpg" title=" 001.png" alt=" 001.png"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27afdfa8-c85b-424c-9173-17c387076440.jpg" title=" Pamela J. Bjorkman.png" alt=" Pamela J. Bjorkman.pn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Pamela J. Bjorkman,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和生物工程教授(David Baltimore Professo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比约克曼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晶体学研究。她率先识别了这种复合体一种蛋白的晶体结构。比约克曼被认为是免疫反应过程中不同的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研究的领导者之一。1994 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617ce29a-043f-455c-8c4e-359e1803d835.jpg" title=" Jack L. Strominger.png" alt=" Jack L. Strominger.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Jack L. Strominger,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系希金斯研究教授(Higgins Research Professo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杰克 莱昂纳德 施特罗明格(1925 年 8 月 7 日-),美国免疫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施特罗明格的主要工作是阐明人体免疫反应的分子免疫学基础。主要的研究领域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1995 年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1999 年获日本国际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发现了包括雷特综合征(Rett syndrome)的遗传起源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 /strong /p p style=" 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30px font-family: " clarivate=" " line-height:=" " color:=" " font-size:=" " white-space:=" " background-color:=" " text-align:=" " text-indent:=" " span style=" font-size: 24px " For discover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cluding the genetic origins of Rett syndrome.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f1002811-760a-43b9-b3e8-e9e7d3d512bb.jpg" title=" huda_zoghbi_hhmi_investigator-400-crop.jpg" alt=" huda_zoghbi_hhmi_investigator-400-cro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Huda Y. Zoghbi,儿科、分子和人类遗传学、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系教授、美国贝勒医学院院长,德克萨斯州儿童医院 Jan 和 Dan Duncan 神经科学研究所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开发和应用多态性遗传标记物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贡献,开启了癌症的个性化治疗。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d59a10c-572a-4013-bc4f-dcf94deac586.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200924144055.png" alt=" 微信截图_2020092414405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d722c0da-6d32-4a2c-9a7b-1c59a7aa02d3.jpg" title=" Yusuke Nakamura.png" alt=" Yusuke Nakamura.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Yusuke Nakamura,日本癌症研究基金会癌症精准医疗中心主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 化学领域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广泛应用在物理、生物和医疗系统领域具有精确属性的纳米晶体的合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b50a3534-7960-4109-87b8-b3d5668d5b32.jpg" title=" 002.png" alt=" 00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Moungi G. Bawendi,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Lester Wolfe Professo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Christopher B. Murray,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Richard Perry University Professo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Taeghwan Hyeon,韩国首尔国立大学 SNU 特聘教授、基础科学研究所纳米粒子研究中心主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对有机金属化学的贡献,特别是通过钯催化实现胺与芳基卤化物偶联形成碳 — 氮键的布赫瓦尔德 - 哈特维希反应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abb7e72c-8956-4d48-9466-8e5076dc99f0.jpg" title=" 01.png" alt=" 0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ephen L. Buchwald,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Camille Dreyfus Professo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John F. Hartwig,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机化学教授(Henry Rapoport Chai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从自然界获取灵感,通过自组装策略,促进超分子化学的发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ecde673b-c394-40c7-8134-834a948801d3.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200923175152.png" alt=" 微信截图_2020092317515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Makoto Fujita,日本东京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高级分子科学部特聘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color: rgb(192, 0, 0) " 物理学领域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包括混沌系统的同步在内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e627d3f5-26ee-4bb2-904b-2d7c529b8e3b.jpg" title=" 003.png" alt=" 00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Thomas L. Carroll,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计算材料科学中心物理学研究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Louis M. Pecora,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磁性材料和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物理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碳和氮化硼纳米管的制造和新奇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4cf7367c-8d0a-4e4a-ad68-bf913d988bd0.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200923175356.png" alt=" 微信截图_2020092317535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Hongjie Dai,& nbsp 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化学教授(J.G.ackson & amp C.J.Wood Professor& nbsp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lex Zettl,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高级教授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原因:对星系形成和演化、宇宙结构和暗物质晕的基础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da66329a-8390-4709-ae98-64e8b4604c51.jpg" title=" 11111111111111.png" alt=" 1111111111111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Carlos S. Frenk,英国杜伦大学计算宇宙学研究所主任兼基础物理学奥格登中心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Julio F. Navarro,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Lansdowne Science Professo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imon D.M.White,德国马克斯 - 普朗克太空物理学研究所前主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65, 165, 165) " 部分文字来源:科睿维安公众号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br/ /strong /span br/ /p
  • 第13期线上讲座:核磁共振在化学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活动时间:2009年5月18日---6月5日   我们热烈欢迎sslin老师光临仪器论坛核磁共振技术版面进行讲座!   去年十月,核磁共振板块曾举办过为期十天的在线交流讲座, 论题是 “核磁共振谱仪对粗产品检测取代 TLC 作反应监控” 以及“如何正确合理而快速的解析自己手中的图谱”, 得到了一些回响坛核磁共振技术版面进行讲座!进入查看第六期的线上讲座内:如何更有效率的使用核磁共振 。   今年仪器信息网再次邀请sslin老师来核磁共振板块举办关于“核磁共振在化学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在线交流讲座。   sslin老师寄语:考虑到这些年参访许多核磁共振单位,大家讨论时除了结构鉴定的检测技术交流外,非常关注的议题是 NMR 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应用。由于我在北大化学学院教学 “核磁共振在化学中的应用”多年, 我的核磁课题组也在核磁共振的应用方面有一些探讨工作,整理有许多资料。因此本次在线交流讲座的论题就定为“核磁共振在化学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希望能得到广泛的回响,期盼大家踊跃发言讨论。   这是第13期线上讲座,本次的线上讲座将开展20天左右。这次讲座将讨论核磁共振在化学相关领域上很多有意思的应用,并提供文献报导的具体范例,所提供的文献范例,许多摘录自国内报导核磁共振相关研究的期刊,包括最具权威的 “波谱学杂志"”近二十年的文章 有部分是国外期刊发表的文章,也有一些是sslin老师课题组探讨的项目。希望大家珍惜此次交流机会,共同参与探索 NMR 应用之妙,有利于对 NMR 的灵活应用。   再次感谢sslin老师提供的丰富的讲座,也感谢sslin老师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和经验。sslin教授从事核磁共振研究达20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渊博的理论知识。欢迎大家就核磁共振在化学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方面的问题前来提问,也欢迎核磁方面的高手前来与sslin交流切磋~ 本期活动地址核磁共振在化学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导览论坛线上活动导览
  • 在线讲座 | 光谱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应用【9月23日】
    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杨有军教授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声超博士,为我们分享光谱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热点应用,干货满满,赶快报名参加吧!长按?扫码?报名 HORIBA Optical SchoolHORIBA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普及光谱基础知识,旗下的JobinYvon更有着200年的光学、光谱经验,HORIBA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为此特创立Optical School(光谱学院)。无论是刚接触光谱的学生,还是希望有所建树的研究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资料及课程。 HORIBA希望通过这种分享方式,使您对光学及光谱技术有更系统、全面的了解,不断提高仪器使用水平,解决应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升科研水平,更好地探索未知世界。
  • 《2015研究前沿》显示:荧光研究在化学与材料领域“独领风骚”
    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在北京共同发布《2015研究前沿》报告。报告甄选出了2015年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9个新兴研究前沿,并对这些前沿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同时增加了149个前沿的国家表现的分析,以高度概括的视角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和日本6国在149个前沿的基础贡献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描述。  在所有领域,中国核心论文数排名第1的前沿共计16个,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共计19个前沿)就狂揽9个,而美国在该领域只有7个第1。  我们看到与去年类似,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今年的研究前沿仍主要分布于有机材料、电池材料、二维材料等方向,但研究态势发生了一些变化。2014年关于石墨烯的研究占据了Top10 中的三席,而2015年则是关于荧光现象的研究占据了Top10 中的三席(标红),包括“用于活体成像硫化氢分子的荧光探针”、“过渡金属化合物用于荧光探测生化分子”和“用于白光LED的荧光粉”。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荧光”并不陌生,但是对它为什么强势跻身研究前沿并不了解。那么如果知道2014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高分辨荧光显微技术”,就不会觉得今年关于荧光现象的研究占据了前沿Top10 中的三席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图. 单分子显微镜的三维成像(左) 同一个细胞的普通显微镜成像(右)  科学家通过不同方法利用打开、关闭单个分子的荧光,巧妙地避开了光学衍射极限,使得200nm已经不再是光学显微镜所能达到的极限,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从未像现在这么清晰。  前沿报告中,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科学家们还在一直发掘和研究“荧光”在生化、医疗、LED照明上的深入应用,期待“荧光”带给我们更多地惊喜吧。
  • 化学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第十六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报告
    2023年9月23-24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学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SCCS2023)于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两天时间里,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王桦(冯路平代讲)、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闫凯、江苏大学副教授殷秀莲、南京大学教授毛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余登斌、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阳在分会场带来了关于化学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应用的精彩报告湖州师范学院教授 王桦(冯路平代讲)报告题目:《纳米医学与环境智能传感监测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冯路平介绍道,医学与环境标志物传感的基体材料包括:微纳通道结构的介孔导电材料可用于吸储液体中的标志物,可折叠柔性聚合物用于包埋标志物敏感的导电探针并印制功能电极,改性石墨烯Jet ink打印导线用于连接探头以及微型电化学处理器及信号输出装置,最后通过电聚合、分子自组装、功能涂覆、溶胶-凝胶法等技术将功能材料修饰于微电极上制成高通量芯片探头。通过该技术可研发出智能标志物传感探针,用于对人体健康及水中环境污染物实现在线监测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 闫凯报告题目:《新型光电化学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闫凯基于环境分析和生物分析的技术发展要求,以光电极性能优化、传感装置小型化、多目标物检测的光电化学传感搭建为目标,在基于近红外光电活性增强的半导体材料构建高性能光电化学传感体系、构建非铂阴极单室PFC用于自供能光电化学检测、基于图案化刻蚀导电基底构建比率型多目标物传感平台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实现用电催化、光催化和酶催化来降解污染物。江苏大学副教授 殷秀莲报告题目:《基于图像模式识别的三维荧光光谱库技术及其在水体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殷秀莲教授对自己的研究介绍道,利用三维荧光技术进行多维数据获取,取得每种污染物28个浓度样本,共28×4张EEM图谱图像,其中5×4张作为测试样本,定性识别准确率为100%。该方法为荧光光谱数据库建立和EEM数据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所提出的特征获取、特征提取及谱检索技术,对其他的光谱数据库建立有借鉴意义。此外,为AI大模型在荧光光谱分析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准备基础,在水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帮助。南京大学教授 毛亮报告题目:《海水中氚的食物链传递风险》毛亮教授从核设施和核污染等热点问题出发,结合氚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和内在机制,研究了氚在海洋中的生物效应。他介绍道,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示踪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杜氏蓝藻会通过光合作用使氚水快速转化为有机氚,并经过食物链暴露使丰年虾体内有机氚含量上升,最后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毛亮教授的研究对当下核废水污染问题极具意义,他总结道,核污染中的氚危害不能仅看海水中浓度,更要关注其化学效应。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余登斌报告题目:《水体综合毒性比色检测新方法开发》基于水体检测任务的需要和国家环境政策导向,发展各种水体毒性检测新方法对检测多场景水体必不可少。余登斌介绍道,根据电化学检测原理,分别研发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绿脓杆菌分泌的大量绿脓菌素构建了免外加媒介体的水体毒性比色检测方法;利用电致变色普鲁士蓝阴极和生物阳极构建了水体毒性可视化检测传感器;基于E. coli-BQ快速颜色反应实现了水体毒性比色/电化学双信号检测和智能手机辅助RGB模型检测;基于容解性不大的铁盐稳定释放下Fe3+生物合成普鲁士蓝指示剂成功构建了水体毒性比色/电化学检测及酶标仪辅助的高效检测方法。同时,他还提到,新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全面、快速灵敏等特点,并支持在线监测。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 张志阳报告题目:《面向海岸带环境分析监测的光学纳米传感方法研究》海岸带环境分析监测是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但海岸带污染物情况复杂,环境分析难度大,基于此,张志阳团队发展光学纳米分析原理与技术,为海岸带生态安全与健康提供支撑。他以样品检测案例介绍道,针对污染物,利用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开发高灵敏纳米比色传感器/阵列和表面增强拉曼传感器,可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鉴定及讲解分析。最后,张志阳提出展望,未来将强化交叉学科,进一步探究传感原理在环境检测上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未来,电化学传感器将朝着更灵敏、更稳定、更耐用的方向发展,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远程监控,同时将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中国科学家获有机化学领域国际重要奖项
    p   有机化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奖项之一、2020年“亚瑟· 科普学者奖”(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s)日前揭晓,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席教授邓力成为获奖者之一。美国化学会主席Charpentier博士(音译:沙彭蒂耶)给邓力教授发来的贺信中称,邓力在有机小分子催化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即对弱键催化概念的建立和发展所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丁奎岭院士表示:“有机小分子催化自2000年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研究领域,而邓力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之一。” /p p   西湖大学邓力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罗济生介绍,催化剂具有大大加快化学反应发生甚至创造全新反应的魔力。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创造新功能分子,例如抗癌药物,也可以让我们廉价而节能地大规模生产功能分子,降低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传统的化学催化剂是含金属的小分子,依赖于金属形成强健的能力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而自然界原本就存在一种最强大的催化剂——人类体内的生物酶。它可以促使人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发生,把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使细胞产生能量等等。并且它只需通过温和的弱键作用,就能“催生”化学反应按照我们生理需要快速而精准地发生。 /p p   邓力团队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自然而高效的催化剂。2000年,他们发现一类不含金属的天然产物金鸡纳碱,经过简单转化后所得的衍生物,可以有效地催化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就此被打开。此后,他们模仿生物酶中常见的协同弱键催化模式发展更高效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成功开发一系列新催化剂及新反应,被世界各国的有机化学家们广泛应用。近年来又研究发明了一系列接近生物酶效率的新型有机分子催化剂。丁奎岭称赞:“邓力模拟生物大分子酶的催化过程,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学术成果,使化学小分子作为催化剂的效率实现了几个数量级的提升,这是惊人的进步,将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p p   罗济生说,基础科研领域的发展往往会带来“不可想象”的连锁反应。邓力团队的研究成果已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的新知识,不同领域的开发应用会带来不同效果。比如在医药领域,弱键协同催化可以让制药成本更加低廉 在化工领域,可以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邓力发明报道的催化剂和化学反应已经被应用于工业界,很多催化剂已经授权给知名试剂和大制药公司使用。 /p p   “亚瑟· 科普学者奖”创立于1986年,每年分三个类别评出10名优秀获奖者,表彰他们在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原创性贡献。历届获奖者包括巴里· 夏普莱斯、罗伯特· 格拉布斯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p
  • 近10年化学领域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排名公布
    日前,检索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于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SCI、SSCI收录化学领域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统计分析出前20名国家和地区排名(共有9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排名)。每个参与排名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期间发表的化学论文数超过1万篇,排名参照指标为总被引次数(Citations)、文章数(Papers)和篇均被引次数(Citations Per Paper)。   美国化学领域论文的总被引次数3,924,661次和论文数218,262篇均排名第1位、篇均被引次数17.98排名在第3位,中国化学领域论文的总被引次数1,101,485次排名在第4位、论文数168,238篇排名在第2位、篇均被引次数6.55未进前20名(第53位),中国台湾地区论文的总被引次数168,817次排名在第18位、论文数18,917篇排名在第15位、篇均被引次数8.92未进前20名(第33位)。 2000-2010年化学领域论文按总被引次数排名 2000-2010年化学领域论文按论文总数排名 2000-2010年化学领域论文按篇均被引次数排名
  • 基金委“十四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今日,国家基金委发布了《关于征集2022年度化学科学领域重大项目立项建议的通告》,其中发布了“十四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具体如下:  “十四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1)分子功能体系的精确构筑  (2)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反应及测量  (3)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  (4)分子选态与动力学  (5)超越传统体系的电化学能源  (6)新范式下的分子化学工程  (7)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与成像  (8)免疫与神经化学生物学(9)绿色合成方法与过程  (10)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  (11)环境生态体系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溯源与安全转化  (1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13)新材料的化学创制  (14)软物质功能体系的设计、调控与理论  (15)生命体系多层次交互通讯的分子基础
  •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关注领域,也是我国的“长板”之一
    10月6日,诺贝尔化学奖名单公布。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MacMillan)因在 “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奖。诺奖委员会评价,他俩的工作将人类构建分子的水平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两位科学家做出的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简单、漂亮又精彩。打破思维定式,定义新的催化领域人们对催化的概念已经不陌生。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此前,不对称反应催化剂的角色主要由金属和大分子的酶扮演。在构建手性分子时,通常会形成两种彼此互为镜像结构的手性分子,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只需要其中一种手性分子,这就需要不对称催化合成。诺贝尔奖是青睐不对称催化领域的。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了不对称金属催化领域的“手性催化氢化及氧化反应”。本杰明李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则在2000年各自独立开发了一种全新而巧妙的分子构建工具——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酶是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有没有可能用比酶结构简单、且不含金属的有机小分子实现不对称催化? 本杰明李斯特当时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工作,他与合作者巴博斯(Barbas)和莱纳(Lerner)教授在研究抗体酶催化的过程中,试验了脯氨酸,证实了这一猜想;而麦克米伦则设计发展了手性二级胺催化剂,替代传统的金属催化体系,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特性。“他们的实验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相当简单。”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罗三中表示,很多时候,创新需要先在思想和理念上获得突破。此前传统主流的催化剂就是金属和酶,鲜有人想到,分子本身也可以作为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最小的酶。”罗三中说,“他们打破了一种思维定式,并定义和梳理了这个方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叶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两人之前,其实有科研人员做过相关研究,更早期的一些文献中也零星有关于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报道,比如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发现由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羟醛反应。“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后,这一领域发展迅速。”叶松说。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相比于酶结构更为简单,合成更为容易;而相比于金属,其反应条件比较温和,通常在室温下就可以进行;而且环境友好,生物毒性小,底物兼容性和适应性强。不过它也有缺点。有机小分子的催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跟酶相比,它需要的剂量更大,在工业化应用上还有待拓展。我国与国际发展水平“齐头并进”,不过仍有难题待解有机催化领域被开拓后,科研人员意识到,既然氨基可以做催化剂,那么其他带官能团的分子也可以做催化剂。罗三中课题组做的就是伯胺催化,在有机小分子催化领域,还有卡宾催化、手性磷酸催化、相转移催化、有机膦催化等不同方向。在这一领域,还活跃着我国来自不同科研院所的课题组。罗三中指出,目前我国在不对称催化方面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和国外“齐头并进”。“我们也有不少课题组做出了高水平的工作,发表了漂亮的研究结果。”一些研究工作甚至早于两位获奖教授,比如史一安和杨丹教授分别独立发展的手性酮类小分子催化剂。自两位诺奖得主最初两项重要工作的发布已经过去20多年,现在,大家要攻克的难关是什么?“一是要提升催化效率,拓展应用范畴,发展更好的催化体系;二是做一些模式创新,比如将有机小分子催化和其他催化协同,赋予它新的活力;三是发展原创的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体系。”罗三中表示,该领域依然很有发展前景。不过,近几年来,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发展脚步确实有所迟缓,其在实际合成中的应用也亟待进一步拓展。“毕竟,领域里好解决的问题都被解决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叶松也坦言,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确实已经过了以前急速发展的阶段,但这个领域也是我国的“长板”之一,应该加强长板,巩固优势。“从将来的可应用性来讲,它很有潜力,有广阔发展的空间。”叶松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纯化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给了不对称催化,也是对他们这些从事化学基础研究人员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奖项的颁发,能让大家对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燃起更多信心。” 罗三中感慨,“当然,难题还在那里,需要我们科研人员继续努力。”
  • 2014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综合评议专家名单
    2014年度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综合评议专家名单   受科技部委托,中国化学会承担2014年度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综合评议会议将于2014年8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现将专家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2014年度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综合评议专家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中国化学会   2014年8月21日   附件: 2014年度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综合评议专家名单 (姓氏拼音排序) 序号 姓名 职称 单位 1 柴之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陈凯先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 陈拥军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4 方维海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5 高 松 教授 北京大学 6 侯建国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 江桂斌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 李贤均 教授四川大学 9 李永舫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0 梁文平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1 刘鸣华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12 刘忠范 教授 北京大学 13 钱小红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14 乔金樑 教授级高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15 苏宝连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16 唐本忠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17 王继扬 教授 山东大学 18 吴云东 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9 谢在库 教授级高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 20 邢献然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21 杨为民 教授级高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22 杨元一 教授级高工 中国化工学会 23 姚建年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4 张俐娜 教授 武汉大学 25 张学记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26 赵进才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7 赵宇亮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8 周 翔 教授 武汉大学 29 朱道本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30 朱家骅 教授 四川大学 31 朱秀林 教授 苏州大学
  • 化学生物学领域首个重大研究计划结题 投资2亿资助160项
    p   12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审议批准同意“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该计划)结束。该计划是基金委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第一批重大研究计划,也是基金委启动的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第一个重大研究计划。自2007年2月启动以来,共资助项目160项,其中培育项目132项,重点项目14项,集成项目9项,战略研究项目5项,资助费用2亿元,全部资助项目已于2015年底结题。 /p p   信号转导是生命的最基本活动,是本世纪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领域。开展基于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一方面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可以为精准调控和利用这些过程提供物质(探针分子和药物)和技术(检测和诊断方法)储备。该计划既推动了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又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涉及的生物医学等内容形成有机互补,充分发挥了化学与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 /p p   计划实施期间,研究人员以化学小分子探针及相应的新方法、新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针对生命体系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过程,开展化学生物学研究,揭示信号转导的调控规律,为重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的标记物、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和新的先导结构,为创新药物的发现奠定基础,取得了如下主要学术成果: /p p   一是创新性地发展了一系列多种探测信号转导过程的化学方法,实现了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活体动物水平上获取生物学信息的新技术突破 特别是发展了针对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特异标记与操纵方法,使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合成、修饰和生物正交调控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如北京大学陈鹏课题组将非天然氨基酸定点插入技术与生物正交的“化学脱笼”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理性设计小分子酶激活剂的全新策略:先通过非天然氨基酸技术将激酶的关键赖氨酸残基(保守位点)保护起来,使其丧失活性 再通过开发生物正交断键反应将保护脱去,使其从抑制状态中恢复活性。这一突破把“蛋白质激活的理性设计”从概念验证提升到了拓展应用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重要的激酶如MEK-1、FAK及原癌基因Src激酶的特异激活,为研究与激酶相关疾病的分子基础提供了有效工具。 /p p   二是系统性地获取了300多种针对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新型分子探针,并以此为工具,围绕细胞命运调控的重要节点和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关键分子事件,深入研究了其调控规律,揭示了相关分子机制,充分展现了化学探针在揭示生物学通路和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巨大潜力。如上海交通大学陈国强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课题组合作,对近500个新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抗白血病效应进行筛选,发现了adenanthin(腺花素)和pharicin B等在白血病细胞中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的分子探针 进而基于腺花素分子探针发现了其靶向的过氧化还原酶Prx-I/II,揭示了腺花素靶向Prx-I/II诱导AML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在此基础上,他们以PRX-I为靶标发现了新的诱导AML细胞分化的新化合物。上述研究为开展靶向Prx I和Prx II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p p   三是将信号转导过程研究与靶标发现相结合,将靶标发现与功能确证和化合物筛选相融合,基于化学生物学的药物发现新模式,发现了一批重要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蓝乐夫、杨财广、蒋华良和华东理工大学李剑等课题组在研究致病菌信号转导调控致病力的生物学途径和分子机制的基础上,发现了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非抗生素”效应减弱致病力,控制耐药菌感染。他们基于转肽酶SrtA晶体结构设计筛选策略,结合结构优化,获得具有广谱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在细菌上靶向性干预SrtA的生物学功能。进而基于金黄色色素的表型筛选策略获得窄谱抑制剂萘替芬,发现并确证其作用靶标是CrtN。上述小分子抑制剂不杀菌或者抑制细菌生长,但是均可以有效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实验小鼠。这些成果为旨在缓解抗生素耐药的“非抗生素”策略抗菌感染新药研究验证了概念,提供了新靶标和先导化合物。 /p p   在该计划资助下,研究人员发表研究论文2400余篇,其中Nature、Cell、Nature Chemical Biology、PNA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Blood、Cell Stem Cell、Cancer Cell等有重要有影响的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杂志370余篇,全部论文他引总计超过5万次,单篇引用超过50次的论文230余篇 获国内专利授权149项,国际专利授权9项。研究团队在计划执行期间,培养了千余名研究生和博士后,3名项目承担专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3名项目承担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支研究团队获得基金委化学生物学创新研究群体资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化学生物学专门人才队伍建设。 /p p   评估专家组认为,十年来,我国的化学生物学学科在该计划的执行中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散到整、由浅入深、由弱到强的提升,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化学生物学学科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国际先进行列。 /p p   该计划指导专家组提出,未来我国化学生物学领域应继续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围绕生物大分子的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等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推动化学生物学的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从体外走向体内、从定性走向定量、从简单体系走向复杂体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f30973f5-3057-4d64-a911-456d674efa37.jpg" title=" XBb0-fxypunk659496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基于“化学脱笼”的酶激活策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87964cb5-926e-4719-be2d-1992b8027834.jpg" title=" 9lVj-fxypiqy277686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基于腺花素探针发现白血病分化新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9ed96f0d-230f-4e9a-8a44-18a3aaa28fed.jpg" title=" OsmO-fxypunk659496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 抗细菌致病力靶标发现与确证 /p p br/ /p
  • 2013化学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公布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对18个化学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等3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等13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 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 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详细内容如下: 教育部关于发布2013年度化学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教技函[2013]62号   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3年我部组织专家对18个化学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结果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结果   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等3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等13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 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 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二、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在今后我部重大项目计划中予以优先支持,具体组织申报程序另行通知。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实验室限期整改。较差类实验室不再列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序列。   三、希望各有关高校和参评实验室认真总结经验,根据反馈的综合评估意见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抓紧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实验室水平的整体提高。   对于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应高度重视,抓紧组织实验室就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于2014年2月底前将整改方案报送我部科技司。我部将在2年后对该类实验室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最终确定评估结果。   四、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实验室领导班子换届与评估周期相衔接,依照《高等学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通过此次评估的实验室及各有关高校应于2014年4月底前完成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换届工作,并将推荐人选及时报送我部科技司。   附件:2013年度化学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教育部   2013年12月4日
  • 2018年度化学科学领域重大项目立项征集建议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于征集2018年度化学科学领域重大项目立项建议的通告 /strong /p p   为了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立项机制,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资助工作,化学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面向科技界征集2018年重大项目立项建议。 /p p   一、重大项目定位 /p p   重大项目应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p p   重大项目资助强度(直接经费)一般不超过1700万元。 /p p   二、重大项目领域 /p p   建议人建议重大项目立项领域时应综合考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优先发展领域和目前化学科学部在研重大研究计划及重大项目研究内容。特别鼓励根据科学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研究方向。 /p p   “十三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p p   (1)化学精准合成 /p p   (2)高效催化过程及其动态表征 /p p   (3)化学反应与功能的表界面基础研究 /p p   (4)复杂体系的理论与计算化学 /p p   (5)化学精准测量与分子成像 /p p   (6)分子选态与动力学控制 /p p   (7)先进功能材料的分子基础 /p p   (8)可持续的绿色化工过程 /p p   (9)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中的化学追踪与控制 /p p   (10)生命体系功能的分子调控 /p p   (11)新能源化学体系的构建 /p p   (12)聚集体与纳米化学 /p p   (13)多级团簇结构与仿生 /p p   三、立项建议书主要内容 /p p   1.阐明拟建议重大项目的立项依据,以及需要以重大项目模式资助的必要性(特别是,通过重大项目的支持,有望在解决核心科学问题方面可能取得原创性或引领性的重要突破) /p p   2. 项目的科学目标、核心科学问题、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建议研究方案(科学目标要求明确集中,所凝练的核心科学问题应具有高度的基础性、前沿性及学科交叉性) /p p   3. 国内已有的工作基础和队伍状况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已有的研究工作积累和研究条件,研究队伍应具有一定规模,在国际上有显著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p p   4. 主要建议人与重大项目立项建议内容相关的主要学术成就及代表性论著目录 /p p   5.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的关系。 /p p   请于9月20日前通过Email将“重大项目立项建议书”电子版(按附件模板准备,PDF格式) 发至: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zhengqy@nsfc.gov.cn。同时将“重大项目立项建议书”纸质材料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收。 /p p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编100085 /p p   联系人:郑企雨 电话:010-62327057 邮箱:zhengqy@nsfc.gov.cn /p p   附件1: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8/ueattachment/1ede8345-d08f-4376-8c2e-0b147883a925.doc" style=" line-height: 16px " 重大项目立项建议书模版.doc /a /p p   附件2: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8/ueattachment/3891d15f-ddac-4d51-bd59-25281402f598.doc" style=" line-height: 16px " 化学科学部在研重大研究计划及“十三五”立项的重大项目名称.doc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化学科学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8月24日 /p p br/ /p
  • 电化学仪器用于环保领域,前景十分看好
    “100家国产仪器厂商”专题: 访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雷磁电化学仪器事业部   为推动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了解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创新,向广大用户介绍一批有特点的优秀国产仪器生产厂商,仪器信息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启动了“百家国产仪器厂商访问计划”。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走访参观了上海精科雷磁电化学仪器事业部。   上海精科由原上海分析仪器总厂、上海天平仪器厂、上海雷磁仪器厂、上海物理光学仪器厂等国内科学仪器行业内著名企业组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科学仪器制造集团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台分光光度计、第一台天平、第一台PH计以及第一台旋光仪的诞生地。上海精科目前拥有“上分”、“棱光”、“上平”、“双圈”、“雷磁”、“申光”等多个著名品牌。   上海精科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旗下多个品牌多次被评为“上海名牌”。2009年上海精科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授予“中国分析仪器发展贡献奖”。   pH计是实验室和生产过程中普及程度最为广泛、不可或缺的基本仪器之一,此次访问的是以pH计等电化学仪器为主打产品的“上海精科雷磁电化学仪器事业部”(简称“雷磁事业部”)。   上海精科常务副总经理兼雷磁电化学仪器事业部总经理汤志东先生、上海精科营销部经理叶鸿美女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雷磁电化学仪器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姚元忠先生、总工程师殷传新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雷磁事业部生产车间,并为我们介绍了雷磁事业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     雷磁品牌,创建于1953年   一、 历史悠久、不断发展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雷磁仪器厂即原上海雷磁仪器厂,由荣仁本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于1953年创建。作为我国第一家分析仪器专业生产企业,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从最初只有十几名员工的私营工厂发展成为今天员工人数近二百人、年产电化学仪器超过2万台、产值近亿元的国有企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的电化学分析仪器及传感器生产厂。“雷磁”品牌享誉全国。   长期以来,雷磁不断重视新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主要产品除PH计、电导率仪等实验室仪器外,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后,在在线水质分析仪器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突破,产品的应用领域也不断地拓展。通过市场细化和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了十大系列百余个品种的仪器及其相配套的传感器 近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幅度保持在10%,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2003年12月,在雷磁50周年庆典之计,朱良漪先生为雷磁题词:“历经沧桑跌宕起伏半世纪,秉承专长努力拓宽创新,无愧为中国分析仪器企业第一家”。2009年10月,精科公司电化学产品部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新厂房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李跃光先生在庆典仪式上致辞并预祝雷磁“创百年老字号,树中华名牌。”     2007年起,“雷磁”电化学仪器连续获得了上海市名牌称号   通过严格贯标、抓产品质量、抓诚信服务,“雷磁”牌连续两次获得“上海名牌”等荣誉称号,雷磁事业部2007年11月被评为“上海市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品牌”单位、2009年被中国水网誉为“水业用户满意设备品牌”。   二、 注重自主创新,确定重点战略目标,取得长足进步   “以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取胜”,是精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雷磁电化学仪器事业部总经理汤志东先生多年的口头禅 每个员工都熟谙这句口头禅的含义: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很难在市场上立足,甚至被市场抛弃 所以,雷磁事业部从领导到生产员工都不敢松懈自己的工作,注重工作创新。   雷磁事业部通过深入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并且深入宣传发展战略,努力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十年前,雷磁事业部提出了“做优实验室仪器、做强在线监测仪表、做精电化学传感器”的战略目标 其后新品开发速度不断加快,每年有10多个项目的立项,同时抽出技术力量对所有传统产品进行技术革新,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近年来,雷磁事业部在注重自主创新、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如:DWG-8002A型氨氮自动监测仪获得“2008年度优秀产品奖” ZDJ—5自动电位滴定仪等产品获得自主创新奖 PXSJ—226离子计、COD—580型COD在线检测仪等新品投放到市场便受到用户的青睐,销售量逐年上升。上述产品代表了“雷磁”牌电化学仪器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保持了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有的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雷磁电化学仪器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姚元忠(左一)、总工程师殷传新(左二) 介绍雷磁产品发展情况   三、 技术先进、门类齐全、形成电化学实验室仪器龙头   在自主创新的同时,雷磁积极跟踪、分析国际电化学仪器发展趋势,结合开发团队具备的电子、机械、软件、化学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制订了新产品发展目标,提出了以同行美国哈希公司和德国E+H公司为标杆,用坚持自主创新来实现雷磁事业部“做优、做强、做精”战略目标,打破国内高档电化学分析仪器市场和环保仪器市场被进口仪器“主宰”的格局。雷磁电化学仪器全面向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系统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主要产品系列涉及PH计、电导率仪、自动滴定仪、离子计、溶氧仪、浊度仪等,产品不但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还远销东亚、西亚、东欧、南美、北美等地区。     中国的第一支PH玻璃电极诞生于雷磁,经过雷磁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形成传感器的种类有PH复合电极、参比电极、离子电极、金属电极、溶解氧电极等多个品种,由传感器分公司专业制造。   PHSJ-5型实验室pH计,采用了高精度A/D转化芯片,配置了精密级pH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传感器,确保了仪器具有0.001级pH的测量精度。该仪器可自动识别五种标准溶液、自动温度补偿、自动校准、自动计算电极百分理论斜率     DZS-708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可同时测量mV、pH/pX、离子浓度、电导率、TDS、盐度、溶解氧、饱和度、温度,随机提供了多种常用的离子模式如:H+、Ag+、Na+、K+、NH4+、Cl-、F-、NO3-、BF4-、CN-、Cu2+、Pb2+、Ca2+等。有三种测量模式:连续测量模式、定时测量模式和平衡测量模式     ZDJ-520在线自动滴定仪具备自动判断滴定终点,能够进行pH、ORP、沉淀和络合滴定分析,可以自动温度补偿、自动标定和自动添加调节试剂,自动清洗及补液以及故障自诊功能。该仪器获得了“2008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奖   四、 关注环境健康,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在线自动监测仪器   如今,“低碳经济”已经是国内和国际发展的主流意识,环境健康、人类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雷磁未雨绸缪,积极调整方向,大力发展在线自动监测仪器。主要产品有在线COD环保监测仪、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氨氮监测仪、污水溶解氧监测仪、工业PH/ORP计等产品。除了雷磁环保工程分公司运营环保仪器外,2010年雷磁又专门成立了在线仪器销售科,力推在线仪器的销售,为用户提供绿色仪器,满足顾客需求。     COD580在线水质监测仪,采用电化学氧化(羟基电极法)测量水中的COD值,仪器使用硫酸钠和葡萄糖溶液,无需重铬酸钾及浓硫酸等危险、有害的化学物质,通过信号输入同时可显示COD、温度、pH、流量,非常适合在线快速测量,以及远程控制  SJG-203A型溶解氧分析仪主要用于自来水厂源监测、水产养殖、城市污水处理厂等     DWG-8002A型氨氮自动监测仪,仪器采用氨气敏电极法在线监测水中的氨氮浓度,能广泛应用于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地表水等的监控。试剂消耗量少,运行成本低    对于新推出环保仪器的销售情况,雷磁一线装配工人称目前“销售等着要,我们需要加班加点来完成”,今年四、五月份,雷磁生产的COD-580在线水质监测仪和DWG-8002A型氨氮自动监测仪订单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   五、 愿景   面临新的市场需求,雷磁将继续发奋努力,抓住机遇,面对挑战,以公司“诚实、责任、顾客、团队、进取”的核心价值观和雷磁“务实、创新、求精、致远”的企业宗旨,“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高科技产品和优质服务”,实现企业稳定、健康、有效、持续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国产电化学仪器的水平。   本专题将对上海精科其他仪器部门的报道也会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附录: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http://spsic.instrument.com.cn   http://www.spsic.co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