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化学酱油

仪器信息网化学酱油专题为您整合化学酱油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化学酱油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化学酱油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化学酱油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化学酱油话题讨论。

化学酱油相关的资讯

  • 港媒曝化学物配酱油 可释放致癌物质
    超市所有酱油全部标称是“酿造酱油”,你信不信?   曝:化学物配制酱油 可释放致癌物质   8月9日有香港媒体报道指发现有售用化学物配置的“化学酱油”,并指出这种“化学酱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质若用盐酸分解,可能会释放致癌物质。   记者采访发现,和醋一样,国标也将酱油分成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的比例不得少于50%,意即不含任何酿造酱油、只用化学物配制的“化学酱油”是违规的。业内专家指出,如果工艺控制过关,配制酱油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但标准虽规定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含量不得少于50%,但并没有方法去区分配制酱油和酿造酱油。不法商贩因此浑水摸鱼,不管酱油是配制还是酿造,全都标称是“酿造酱油”。   近日,山西陈醋被爆多为勾兑醋,昨日又有港媒称发现市面有售致癌“化学酱油”。记者了解得知,配制陈醋和配制酱油国家都有含量标准限定,但是,如何检测,本身却没有规范。致使不法商贩浑水摸鱼,出售不合格产品。   七种调味料及化合物制成“化学酱油”   昨日港媒报道称,发现有不法商贩研发了一种“化学酱油”出售,只要将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这七种调味料及化合物混一起,就可制作出“化学豉油”,不仅味道吸引,更有真豉油的“黏口”感觉,只是凑近闻略有刺鼻气味。   报道指,配方中的水解植物蛋白质有可能释放致癌物。过去曾有发现若以盐酸制造水解过程,会释出致癌物,包括三氯丙二醇(3-MCPD)及1,3二氯丙醇(1,3-DCP)。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列出1,3二氯丙醇的建议摄取量,因该物质对人有害,不可被人类摄取 而三氯丙二醇是另一种具争议性的物质,可令男士患上睾丸癌。   几乎所有产品均自称“酿造酱油”   昨日记者走访广州几家超市,发现几乎所有酱油产品都写着“酿造酱油”的字眼,竟无一家产品标称是“配制酱油”。   在一瓶规格410毫升的“X天鲜味生抽”包装上,记者看到,食品添加剂中注明有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等。其中,肌苷酸、鸟苷酸一般要和味精(谷氨酸钠)一起使用提鲜。   酿造酱油要半年 化学浸出只需10小时   昨日,记者了解到,酱油也有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港媒所提到的混制方法可能只是配制酱油的一种工艺,但完全无酿造酱油成分,纯粹由调味品和化合物混合制成酱油,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对人体是有害的。   李锦记技术部门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出现“化学酱油”的说法,这是指在酱油生产过程中用到了化学工艺,以脱了豆油的黄豆——豆粕进行制作,再经过盐酸分解、用纯碱中和后得出鲜味剂,这个办法还是向日本学来的。后来这种所谓的“化学酱油”被指含有具争议物质1,3二氯丙醇,这种化学酱油工艺一度被禁止使用。但是随着科学发展,业界找到了脱干净二氯丙醇的方法,又给“化学酱油”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不过,港媒所称的“化学酱油”与此显然又有不同。   该负责人还指出,酿造和化学配制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在广东酿造酱油起码要3个月到半年的酿制期,而采用化学方法浸出只需8~10个小时就能制作好。另外化学分解和用酶降解也是两种不同的手法。 业内称酱油是配制还是酿造无法区分   配制还是酿造 现没有办法测定   既然《配制酱油》标准规定,酿造酱油的比例不得少于50%,也就是说,不含任何酿造酱油,只用各种化学物配制的“化学酱油”是违规的。但是,上述李锦记技术负责人表示,问题的关键是现在仍然没有办法测定配制酱油中是否真的按照规定含有50%以上的酿造酱油。由于很多消费者都已经知道酿造酱油比较好,所以有些厂家为了争市场就把实际是配制酱油的产品都标成为酿造酱油,钻了空子。   记者了解到,目前质监部门对酱油产品的抽检主要是检验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和细菌类检测,并没有进行基因检测。比如今年3~4月广州市质监局委托质检机构对本市生产的酱油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对苯甲酸、山梨酸、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罗丹明B、黄曲霉毒素B1、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等项目进行检验。当时抽检的24个批次全部合格。以往发现的不合格情况主要是质量指标氨基酸态氮(以氮计)项目不达标、安全指标防腐剂、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   如何区分 新国标中仍未涉及   国家标准《酿造酱油》和行业标准《配制酱油》正在修改,修改内容主要涉及铵盐、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影响风味的重要指标)、氨基酸态氮等安全及品质指标,并无涉及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修改内容。中国调味品协会在今年7月发出上述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其中,《配制酱油》修改了铵盐的比例,同时增加要求在产品标签上要注明酿造酱油比例(以全氮计)。新标同样没有涉及酿造和配制的区分问题。   链接:酱油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使用限量(部分)   苯甲酸钠1g/kg;丙酸及其钠盐、钙盐2.5g/kg;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0.25g/kg;乳酸链球菌素0.2g/kg;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0.25g/kg;山梨酸及其钾盐1g/kg;酸枣色1g/kg;乙酰磺胺酸钾(又名安赛蜜)1g/kg;焦糖色(加氨生产、普通法、亚硫酸铵法)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购买酱油时应一摇三看   一摇:好酱油摇起来会起很多的泡沫,不易散去。三看:一看工艺,是酿造还是配制酱油。采用传统工艺的高盐稀态酿造酱油风味较好、含盐量较高,采用速酿工艺的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含盐量较低。二看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味道越鲜。三看用途,酱油上应标注供佐餐用或供烹调用,供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卫生指标要求高,如果是供烹调用不能直接用于拌凉菜。
  • 醋意未消 7种物质调出化学酱油曝致癌门
    幸福大街一家超市,大部分品牌酱油都标注着“酿造酱油”。   山西醋勾兑风波未完,酱油又被卷进来。近日,港媒曝出用水解植物蛋白等7种化合物可配制出可能致癌的“化学酱油”,与酿造酱油从口味和质感都相差无几。   昨天,中国调味品协会负责人指出包括水解植物蛋白在内的7种化合物都不是非法化学物质,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国家正在修订酱油的食品安全标准。   7种物质调出“化学酱油”?   据香港媒体报道,这种化学酱油由7种调料和化合物勾兑而成: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称,“化学酱油”和平时买的酿造酱油在口感、质感都很相似,几可乱真。但他指出,化学酱油中的水解植物蛋白质需要通过酸来制造水解过程,如果生产商采用的是盐酸,过程中将会释放出致癌物质三氯丙醇。   记者获知,国标中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按照我国《配制酱油》行业标准,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的比例不得少于50%,意即不含任何酿造酱油、只用化学物配制的“化学酱油”是违规的。   水解植物蛋白不是化学物质   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卫祥云昨天向记者指出“这样的报道很不准确”,所谓“化学酱油”是老话重提。他指出,包括水解植物蛋白在内的7种化合物都不是非法化学物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即水解植物蛋白质)只是生产配制酱油的原料之一,也是国内外都允许生产的一种食品原料,并非什么“化学物质”。   中国调味品协会还透露,目前《国家酱油食品安全标准》、《国家食醋安全标准》都在修订中,新标准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制定相关的包括污染物在内的各项指标。   新标准考虑限制三氯丙醇   卫祥云也指出,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为了分类管理、指导生产、引导消费。至于是否制定区分标准,属于行业内讨论的问题。   记者查阅资料显示,三氯丙醇是一种可能引发癌症的物质。1999年10月,欧盟对从中国出口的部分酱油进行抽查,发现三氯丙醇超标,曾禁止对中国酱油的进口;2001年,国内掀起酱油酿造、配制之争,也将矛头对准三氯丙醇。   权威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对于致癌物质三氯丙醇,目前正在修订的国家酱油食品安全标准中,也正在考虑把对其限量写进去。   ■ 走访   市场所有酱油均标“酿造”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丰台迪亚天天、顺天府、亿客隆路通菜市场,酱油产品几乎都标注的是“酿造酱油”。   在迪亚天天超市,记者看到“海天”、“加加”、“李锦记”、“宽牌”、“金狮”等十多种酱油产品,配料表里多为:食用盐、脱脂大豆、小麦、麸皮,食品添加剂多为增味剂、苯甲酸钠、谷氨酸钠等,一款李锦记精选生抽外包装上,食品添加剂还有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   在亿客隆路通菜市场,摊位上各种大瓶小瓶酱油也全是“酿造”,看不到“配制酱油”的踪影。   ■ 专家   三氯丙醇标准内是安全的   北京一轻研究院研究员鲁绯表示,媒体报道的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鸟苷酸这7种物质配制的东西,准确应该叫“调味液”,而不能叫酱油。   按照我国《配制酱油》行业标准规定,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是允许加入的,这是根据欧盟的标准制定的。   记者查询了解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一般是以大豆、小麦蛋白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鲜味调味品。由于大豆中含有丙醇,在酸水解过程中生成二类致癌物质三氯丙醇。不过,鲁绯对此表示,国家行业标准对三氯丙醇物质是规定有限量的,3-氯1,2-丙二醇的含量为不超过1ppm,只要控制在限量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而对于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的区分,鲁绯说,虽然暂时没有相关标准,但可以通过检测酱油里的氯丙醇物质来判断,因为酿造酱油里不允许含有氯丙醇,一旦检出,就不能叫酿造酱油,而是配制酱油。   ■ 质检抽检   酱油国家质检合格率95.9%   记者昨天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今年4月已公布了对酱油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合格率在95.9%。   当时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广东、四川、陕西等244家企业生产的270种酱油产品。根据《酿造酱油》、《酱油卫生标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对酱油产品的氨基酸态氮、铵盐、总酸、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12个指标进行了检验。抽查发现只有11种产品不合格。   欲了解更多行业动态,请查看“我要测资讯中心”
  • 调味品协会回应化学酱油事件 原料国内外允许
    山西醋勾兑风波未完,酱油又被卷进来。近日,港媒曝出用水解植物蛋白等7种化合物可配制出可能致癌的“化学酱油”,与酿造酱油从口味和质感都相差无几。   8月10日,中国调味品协会负责人指出包括水解植物蛋白在内的7种化合物都不是非法化学物质,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国家正在修订酱油的食品安全标准。   7种物质调出“化学酱油”?   据香港媒体报道,这种化学酱油由7种调料和化合物勾兑而成: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称,“化学酱油”和平时买的酿造酱油在口感、质感都很相似,几可乱真。但他指出,化学酱油中的水解植物蛋白质需要通过酸来制造水解过程,如果生产商采用的是盐酸,过程中将会释放出致癌物质三氯丙醇。   记者获知,国标中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按照我国《配制酱油》行业标准,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的比例不得少于50%,意即不含任何酿造酱油、只用化学物配制的“化学酱油”是违规的。   水解植物蛋白不是化学物质   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卫祥云昨天向记者指出“这样的报道很不准确”,所谓“化学酱油”是老话重提。他指出,包括水解植物蛋白在内的7种化合物都不是非法化学物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即水解植物蛋白质)只是生产配制酱油的原料之一,也是国内外都允许生产的一种食品原料,并非什么“化学物质”。   中国调味品协会还透露,目前《国家酱油食品安全标准》、《国家食醋安全标准》都在修订中,新标准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制定相关的包括污染物在内的各项指标。   新标准考虑限制三氯丙醇   卫祥云也指出,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为了分类管理、指导生产、引导消费。至于是否制定区分标准,属于行业内讨论的问题。   记者查阅资料显示,三氯丙醇是一种可能引发癌症的物质。1999年10月,欧盟对从中国出口的部分酱油进行抽查,发现三氯丙醇超标,曾禁止对中国酱油的进口 2001年,国内掀起酱油酿造、配制之争,也将矛头对准三氯丙醇。   权威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对于致癌物质三氯丙醇,目前正在修订的国家酱油食品安全标准中,也正在考虑把对其限量写进去。   走访   市场所有酱油均标“酿造”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丰台迪亚天天、顺天府、亿客隆路通菜市场,酱油产品几乎都标注的是“酿造酱油”。   在迪亚天天超市,记者看到“海天”、“加加”、“李锦记”、“宽牌”、“金狮”等十多种酱油产品,配料表里多为:食用盐、脱脂大豆、小麦、麸皮,食品添加剂多为增味剂、苯甲酸钠、谷氨酸钠等,一款李锦记精选生抽外包装上,食品添加剂还有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   在亿客隆路通菜市场,摊位上各种大瓶小瓶酱油也全是“酿造”,看不到“配制酱油”的踪影。   专家   三氯丙醇标准内是安全的   北京一轻研究院研究员鲁绯表示,媒体报道的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鸟苷酸这7种物质配制的东西,准确应该叫“调味液”,而不能叫酱油。   按照我国《配制酱油》行业标准规定,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是允许加入的,这是根据欧盟的标准制定的。   记者查询了解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一般是以大豆、小麦蛋白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鲜味调味品。由于大豆中含有丙醇,在酸水解过程中生成二类致癌物质三氯丙醇。不过,鲁绯对此表示,国家行业标准对三氯丙醇物质是规定有限量的,3-氯1,2-丙二醇的含量为不超过1ppm,只要控制在限量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而对于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的区分,鲁绯说,虽然暂时没有相关标准,但可以通过检测酱油里的氯丙醇物质来判断,因为酿造酱油里不允许含有氯丙醇,一旦检出,就不能叫酿造酱油,而是配制酱油。   质检抽检   酱油国家质检合格率95.9%   记者昨天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今年4月已公布了对酱油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合格率在95.9%。   当时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广东、四川、陕西等244家企业生产的270种酱油产品。根据《酿造酱油》、《酱油卫生标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对酱油产品的氨基酸态氮、铵盐、总酸、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12个指标进行了检验。抽查发现只有11种产品不合格。
  • 火锅成“化学锅”, 监管别成“打酱油”
    奶粉里有三聚氰胺,鸡蛋里添苏丹红,面粉中含增白剂……当食品安全的困局,沿着“动物有激素,植物有色素,饮料有毒素”的态势蔓延时,火锅没有幸免于外,恐怕也算不上新奇事。   火锅中藏污纳垢,添加剂混杂,遭殃的终究是“花了钱买了病”的百姓。可它能潜行多时,也不难窥测出,“添加化学剂”已成行业规则。在共同利益编织起的话语秩序下,商家们心照不宣,掺杂毒素,也成了“你知我知人不知”的圈钱游戏。即便有良心不安、道德自觉者,面对利益诱惑和行业规则,也无能为力。   商家噤声,可监管部门不能“打酱油”,坐视不管。公权的积极作为,本应是百姓安全的牢固屏障 而缜密的调查与惩处,也维系着政府公信力的分量。遗憾的是,质检部门却跟着闷不吭声,还“无辜”地称:“添加剂种类太多,不知哪些能食用”,“不好管”。   火锅里添了哪些化学剂,是否有害,以公权部门的技术水平与行政资源,想要检测,当不在话下。质检方的“不好管”回应,难免让人想起“小学生测出蘑菇漂白”事件来,“非不能管也,实不愿管也”的负面想象,也顺理成章。在公权的推诿塞责中,公众的猜疑也会发散:监管部门束手不管,是不是故意“睁只眼闭只眼”,与商家有着隐秘的利益勾连呢?   火锅成了“化学锅”,让多条薄弱的信任链又濒于瓦解:食品安全的裂口扩大,不止让商家声誉扫地,也让主管部门公信力陷于坍塌。落寞之余,百姓也只能自怨自艾:“毒食品凶猛,只怪我们没有百毒不侵的金刚之身”。
  • 酱油醋塑化剂超白酒400倍?
    酱油醋塑化剂超白酒400倍?   报料人称此说法有点“夸张” 国内存在两套标准   塑化剂危机持续发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创的同时,调味品、饮料企业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   “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在微博中语出惊人。短短一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15000余条。一时间,消费者人心惶惶。   所谓的“塑化剂调味品”果真如传言的一样毒过白酒吗?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却坚称自己产品不含塑化剂。   “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的判断,与龚也长基本一致。   两套标准前后冲突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事件的始作俑者龚也长。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龚也长对“调味品塑化剂含量400倍白酒”的说法也有些“含糊”。   “在微博中说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确实有点夸张。”龚也长改口称,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标准比白酒行业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确实高出很多倍。   按龚也长的说法,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饮料、调味品塑化剂含量上限,卫生部于2011年先后下发的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文件和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文件,对于食品、调味品的检测标准界定,存在明显冲突。   2011年6月,卫生部下发的[2011]551号文件中表示,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而2011年8月,卫生部却又下发了[2011]773号文件,规定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可以允许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   从卫生部对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规定来看,要比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高出数十倍。   实际上,塑化剂标准的前后不一,幕后推手源自众多国内食品巨头的集体抗议。   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产品不含塑化剂   朱丹蓬对记者表示,香精香料是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原料的重要成分之一,但由于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都是成品,如果用香精香料的塑化剂总含量标准来作为调味品和饮料塑化剂总含量的标准不太恰当,如果以551号文件执行,对调味品和饮料来说又显得过于严厉。   同时,由于卫生部对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中所含塑化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让消费者对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里面所含塑化剂标准模糊不清,也让相关企业在控制和检测塑化剂方面无明确的依据。   朱丹蓬表示,在饮料和调味品的原料中,香精香料是主要成分之一,而卫生部专门就香精香料塑化剂最大残留量做出了“高数字”标准,显然是国内的香精香料中塑化剂含量较高,相关饮料和调味品含有塑化剂的概率较高。   除了原料以外,调味品和饮料企业在生产线和包装上如果有塑料装置,则会加大产品存在塑化剂的风险,朱丹蓬透露,“特别是醋对塑料具有一定腐蚀性,在生产、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有塑化剂转移到产品中的可能性,因此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 据中国经营报   塑化剂超标?   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微博报料称,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   塑化剂   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有机化学里的国际化学命名叫:邻苯二甲酸酯同系物。塑化剂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国家检测   在酱油等调味品塑化剂含量检测方面,国家现没有独立标准文件,而卫生部的两份文件标准不一致。
  • 酱油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前言 氯丙醇(Chloropropanols)是是一种在化学制作豉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致癌物,同时具有抑制雄性激素生成的作用,使生殖能力减弱。对人体危害极大。日常比较常见的为以下三种:1-氯-2-丙醇 (ClCH2CHOHCH3);3-氯-1,2-丙二醇 (3-MCPD)及1,3-二氯-2-丙醇 (1,3-DCP)。 本文参考《GB/T 5009.191-2006 食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进行了酱油中3-氯-1,2-丙二醇(3-MPCD)的测定,优化改进了用于样品预处理的硅藻土材料,调整活度,成功开发了Cleanert® MCPD氯丙醇专用柱,结果表明满足实验要求,并大大简化了材料预处理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1 仪器及材料 仪器:Agilent GC-MS 7890-5975c;涡旋混合器;超声仪;氮吹仪;恒温箱。 材料: 3-氯-1,2-丙二醇(3-MPCD)标准品;乙酸乙酯、丙酮、正己烷为色谱纯;七氟丁酰基咪唑;无水硫酸钠;超纯水;氯化钠。 固相萃取柱:Cleanert® MCPD (氯丙醇专用柱),2.5g/12mL,P/N:LBC250012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0.1g氯丙醇标准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到刻度,得到浓度为1mg/mL的储备液。用丙酮将储备液逐渐稀释,得到1&mu g/mL标准工作液。 2.2 饱和氯化钠溶液 称取氯化钠29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超声20min。 2.3 GC-MS操作条件 色谱柱:DA-5MS 30m*0.25mm*0.25&mu m 进样口:230℃,不分流进样 程序升温:50℃(1min)2℃/min 82℃ 进样量:1&mu L 流速:1 mL/min 接口温度:250℃ 电离方式:EI 电离能量:70eV 溶剂延迟:7min 离子源:230℃ 四级杆:150℃ 检测模式:选择离子检测,SIM离子:253/275/289/291/453 2.4 样品处理 称取2.5g酱油直接上样Cleanert® MCPD固相萃取柱,静置平衡10min,用15 mL乙酸乙酯洗柱,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在35℃下氮气吹至近干(不可全干)。加入2 mL正己烷,摇匀,快速加入50&mu L七氟丁酰基咪唑,将样品瓶拧紧,涡旋20秒,将样品瓶置于70℃恒温箱中反应3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向样品瓶中加入2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涡旋1min,静置2min,取上层有机相至另一干净的样品瓶中,重复1次洗涤操作以除去杂质。将有机相经少量无水Na2SO4除水后转移至进样样品瓶中,待GC-MS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标准溶液色谱图 在GC-MS操作条件下(4),得到标准溶液色谱图如图1. 图1 标准溶液色谱图(浓度为50ng/mL) 3.2 样品色谱图 准确称取6份酱油,其中5份分别加入浓度为1&mu g/mL的标准溶液0.1mL,按照样品处理方法(5),将6份样品进行净化衍生,得到酱油样品加标色谱图及酱油样品色谱图如图2、图3. 图2 酱油样品加标色谱图(浓度为50ng/mL) 图3 酱油样品色谱图 3.3 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 表1 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   1# 2# 3# 4# 5# 平均回收率(%) RSD(%) n=5 回收率(%) 88.0 83.9 90.5 83.6 92.1 87.60 3.84 4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Cleanert® MCPD氯丙醇专用柱适用于酱油中氯丙醇的预处理,能净化酱油样品,实验加标回收率及RSD能满足定量实验的要求。本实验方案与国标方法相比更简便,使用的化学试剂量仅为国标方法的1/20,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环境;实验时间较国标方法短,更加适合于大批量酱油样品的前处理。 订货信息 产品名称 规格、包装 订货号 价格 Cleanert® MCPD 2.5g/12mL, 20支/包 LBC250012 580 DA-5MS 30m*0.25mm*0.25&mu m;1支 1525-3002 4200
  • 酱油厂秘方曝光令人作呕 回收头发造酱油
    在城阳经营调味品的郭先生12月11日爆料称,调料品市场有些乱,高端市场被几个大品牌占据,其余的加工厂都在争夺低端市场,一些小的加工厂为了降低成本,用了不正当的方式,他甚至听手下一名曾在外地酱油厂干活的工人说,在工厂里发现用头发来加工酱油的。同时,莱西一个工厂的工人爆料称,酱油需要发酵而成,但有些小工厂竟然不通过发酵,买来一些所谓的“秘方”,往里兑水兑盐,再加上头发提炼出来的氨基酸,就能生产出来酱油,某地有一个村专门收集头发,就是为了加工酱油。   有人用头发做酱油   “头发加工酱油,这种说法我以前听说过。头发和动物毛发可以提炼出动物性蛋白液,也叫液态氨基酸钛淡,用这种物质可以做酱油。以前很多小地方都用这个加工酱油,成本比发酵出来要低很多。”爆料市民郭先生说   “以前我在河北一家酱油厂干过活,是一家小酱油厂,生产酱油不经过发酵,而是用酱色兑水加盐加氨基酸,甚至脏水也往里面倒。老板拿回来的氨基酸也是最便宜的动物氨基酸,里面甚至还有没完全过滤掉的头发。”爆料工人林先生说,“我第一次看到差点吐了。这些氨基酸用时要先用纱布过滤,如果有头发就过滤掉了。专门生产氨基酸的地方,到处都是人和动物的毛发,看着渗人。醋酸兑水就是醋了,就这么简单,自己在家里都能生产。很多村子加工酱油的小厂特别多,但村民都吃知名品牌,自己村里的从来不吃,因为他们了解生产过程。”   生产酱油不需发酵   “正规厂家生产酱油都是用豆类发酵而成,需要差不多6个月的时间。但有些小厂为了省事省力省钱,根本就没有发酵的工艺,甚至连锅炉都没有。加工酱油是往酱色里兑盐、兑水,酱油含氨基酸,正规厂家通过发酵生产出来的植物氨基酸对人的身体没有害处,但这些没有发酵工艺的小厂会用动物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对人的身体是不宜的,国家也不允许用。”   “就像醋,小厂都是从外面进冰醋酸然后兑水,这就成了醋,好一点的小厂用食用冰醋酸,有些小作坊为了图便宜,图味道浓,甚至用工业冰醋酸,工业冰醋酸含有大量的杂质,有致癌物,国家是禁止的。”   “如果你们去一些小厂家,看到没有锅炉没有大罐子照样生产酱油、醋,别觉得奇怪,不经过发酵,他们一样能生产出酱油、醋。”郭先生感慨地说。   记者在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看到,酱油的品种繁多,包装也各不相同,高档的酱油大多都是用塑料桶,而瓶装的往往是一些没听说过的小厂,其中莱西的工厂较多一些,还有些塑料袋包装的酱油。袋装的酱油各地的厂家都有,有的连生产地址都没写,而且很多取了和品牌谐音或者相近的名字。据了解,在莱西一些农村,有很多生产酱油的厂家,这些小型的加工厂是否存在用头发加工酱油的现象?12月14日,记者前往莱西周边的几个小镇展开了调查。   村里人不认本地酱油   “这边有几家酱油厂,但规模都不大,我们一般不会从这些厂进货。”莱西院上镇一家专门经营调料品的店主称。   “为啥不就近进货?”听到记者的疑问,店主笑了,“镇上的人不认,咱也没办法,没人买,自然就不能进。”   根据店主的指引,记者在小镇附近找到了一家酱油生产厂家。该酱油厂经理介绍,大部分酱油都销往外地。因为一个月之前刚刚查处酱油黑作坊的影响,该酱油厂经理对于自称来自市区的记者非常警惕。   11月24日,莱西质监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并在烟台路北端仁和梅苑的一间门面房内查获大量的冒牌酱油,这些冒牌酱油主要销往农村大集以及城乡接合部区域。   池子用完不需要清理   在工厂内的发酵区域,记者看到,一排排水泥砌成的墙被分成了几段,上面罩着一层厚厚的塑料布。车间主任将塑料布拉开,记者看到,里面堆满了发酵的豆类。“我们的生产工艺用的是传统技术,发酵达6个月以上。这些还没有发酵好,旁边一些发酵好的,我们都清理出来了。”   记者看到,清理出来的池子中,仍然留有没清理干净的残留物和余味。“池子用完后清理吗?看起来不像清理过。”“池子都是加工酱油的,一种类型,不碍事。”车间主任说。   东面一个小厂房关着门,里面传出搅拌机工作的声音。在记者的坚持下,车间主任打开了大门。记者看到,这个黑漆漆的厂房内只有一个工人,同时操作两台机器,两个搅拌机正在运行。   搅拌机里搅拌着褐色的东西,旁边的地上放着几个看起来很脏并有很大异味的桶,几个桶里面装着还没放进搅拌机的料。记者看了一下,上面浮现不少黄豆,但有些黄豆颜色发黑,像是发霉了。“这是需要搅拌的料,闻着很难闻,但搅拌出来后放上料就好了。”工人说。   操作不当产生致癌物   “听说有些工厂用头发来做酱油,你们工厂是用什么做的?”“确实有用头发做酱油的,我们也只是听说,但我们没有用过,这应该不符合国家规定。”带记者参观的工人说。   看记者关心用头发做酱油的事情,工人和记者聊了起来。“很多理发店的头发基本都是这么处理的,河北、山东很多省份都有这样造酱油的厂子,造出来的酱油价格很低,但人吃了可能对身体不好。”   至于怎么不好,该工人没有细说。记者咨询了市质监部门,工作人员称,这些头发有可能是用来制做一种叫氨基酸液的东西。“很多造假者从头发里面提取动物蛋白制作酱油,但操作不当的话可能产生致癌物质。”有专家告诉说。   据了解,国家对于酱油等调料品中的氨基酸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些氨基酸本应该通过豆制品、粮食作物等发酵来生成,从中提取植物蛋白,但一些黑心老板为了让调料中氨基酸的含量达标,就利用头发加工出来的廉价氨基酸配制。   不要随便打酱油   记者经常在台东一家理发店理发,这家理发店在台东属于头发“产量”较多的店。理发闲暇之余,我问理发师“剪下来的头发都怎么处理”。理发师称“有人专门来收,四年来好几拨人争夺,看样子很赚钱 ”。记者笑着问“回收头发干什么用 ”,理发师淡定地说“制作酱油呗”。   酱油是粮食酿造出来的,关头发什么事?但通过几天的调查,记者发现,对不择手段追求利益的小厂来说,还真关头发的事。头发可以提炼一种用来加工酱油的物质,由于价格便宜,很多人买来加工酱油。氨基酸和酱油就像白酒和酒精,没有不行,含量低了达不到标准,越高越好。这反倒让赚黑心钱的人制造的黑酱油氨基酸含量比酿造的还高,说不定手一滑就高出国家标准好几个百分点,比辛苦酿造几个月乃至一年简单多了。   一个市民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我是来打酱油的”,红遍全国。以后这句话可不要随便说了,酱油可不能随便打,凡是打来的酱油,多是小厂家生产出来的罐装酱油,不卫生,还致癌。   对于理发店老板的说法,或许很多酱油厂不以为然。酱油从外表能看出什么来?即使用头发做出来的酱油,吃的话,一年两年也吃不死人,有致癌物质也很难检测得到。瞅准了这一点,很多黑工厂不顾后果肆无忌惮地生产。   据了解,来自全国各地的头发和毛发大部分都被集中到河北新乐市,在那里,经过初步加工再销往河北、山东、四川、重庆等地生产酱油,中央电视台等很多媒体也曾进行过报道,报道后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为什么多次有影响的报道过后又会产生一批“头发酱油企业”?
  • 鲜味不够 2款酱油下架
    说是酱油却鲜味不够。6月10日上午,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食品下架名单中,有2个批次的酱油不仅苯甲酸超标,作为酱油味道的重要指标“氨基酸态氮”也不符合国家标准。   近期市工商局加大食品的检测力度,本周共抽取样本563个,不合格样本3个(不合格食品名单见附表)。其中,2个批次的产品是酱油,包括品味鲜和港味源牌的两款产品。主要不合格的指标是氨基酸态氮不足和苯甲酸超标。“氨基酸态氮”是反映酱油产品质量的硬指标。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就说明氨基酸越多,不但营养高,而且鲜味也越浓。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每100毫升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   而苯甲酸添加在食品中主要起到防腐作用。长期大量使用,对人的肝脏会造成一定损伤。   北京市工商局现已对这3个批次的产品全市停售,并提醒消费者:凡已购买下列不合格食品的消费者可凭购物小票和食品外包装向销售单位要求退货。   全市下架食品名单   样品名称 商标 规格型号 生产日期 不合格项目   奇异果片 / 200克/袋 2009.08.08 二氧化硫山梨酸   老抽王 品味鲜 620毫升/瓶 2010.01.16 苯甲酸及其钠盐氨基酸   态氮味极鲜白酱油 港味源 400毫升/瓶 2009.11.25 苯甲酸及其钠盐氨基酸态氮
  • 酱油醋塑化剂检测未现异常
    针对微博传言酱油塑化剂超标400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表示———   本报讯 昨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表示,随机对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酱油、醋等食品进行应急检测,未发现异常。此前,一位食品业人士在微博上发布“我们天天需要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塑化剂的含量是酒的400倍”的信息,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恐慌,此次是权威部门给出的正面回应。   前日,针对互联网上关于“酱油醋等调味品塑化剂问题”的传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信息显示,已随机采购了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酱油、醋等食品,进行了应急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异常,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将继续跟踪监测,同时提醒,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直接向监管部门举报。   12月17日,微博认证为“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龚也长”称:“塑化剂原来离我们这么近,现在知道的是白酒,要知道这东西可不是天天喝的,而我们天天需要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含量是酒的400倍!请大家转发关注,要求有关部门公布真相。”   截至昨天,这条微博被转发了1.5万余次。3天后,“龚也长”却解释说,“听业内人说了点塑化剂的事就随手发了出来”。   另据记者了解,从目前市场反应来看,各大超市、市场上的酱油、醋等调味品的销售并没有因为网络上的传言而受到影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韩北忠教授表示,酱油醋中是否含有塑化剂,塑化剂是否超标,需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来进行佐证。对于某些个人曝出的食品中存在的问题,民众没有必要恐慌。
  • 拒绝打酱油!得泰仪器助力调味剂中的添加剂测定,买的开心,吃的放心!
    国庆假期期间,关于调味产品究竟有没有“双标”的话题,持续发酵。事件起源是有短视频博主称,酱油是由食品添加剂合成的“海克斯科技食品”,而后爆出国外市场的产品配料表中不含添加剂。这个事件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的焦虑,大家纷纷表示不知道该吃什么酱油了,也好奇到底应该怎么看待酱油里的添加剂。其实任何一款酱油,主要原料都是这四种东西:水、大豆(黄大豆或黑大豆)、小麦(面粉)、盐。所以,它们会占据配料表的前四个位置。在后面,还可能添加的配料还有三氯蔗糖(甜味剂)、对羟基苯甲酸酯(防腐剂)、谷氨酸钠(增鲜剂)等。得泰仪器助力调味品中添加剂检测的前处理流程,使老百姓买的开心,吃的放心。三氯蔗糖是一种甜味剂,它甜度高,甜味正,我国许可用于酱油等二十多类食品当中。这种甜味剂是英国人首先开发的,经过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认可,在加拿大首先使用,而美国是它的最大销售市场。目前国内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三氯蔗糖在酱油中的最大使用限量为0.25 g/kg。本文以GB2225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测定》中酱及酱制品、醋、酱油的前处理方法为参考提供测定酱油中三氯蔗糖的应用方案:提取称取混匀后试样2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0 g中性氧化铝,3 mL水,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上振荡3min后加入15 mL甲醇,继续振荡30 s,超声波提取20min,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将上清液移入50 mL离心管中。沉淀物加入5.0 mL甲醇:水溶液(75:25),玻棒搅拌均匀后,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上振荡30 s,以3000 r/min离心10 min,重复提取2次,将上清液合并于150 mL分液漏斗中。萃取净化在150 mL分液漏斗内,加入30 mL正己烷,振摇2 min,静置分层,20 min后,下层水相移置50 mL蒸发皿于沸水浴上蒸发,当蒸发皿中液体在1 mL左右时用9 mL水,分三次冲洗蒸发皿,冲洗液合并移置于15 mL离心管中,超声波处理5 min,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待固相萃取净化。将固相萃取柱固定于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以下列条件进行固相萃取净化。浓缩定容洗脱液置于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80℃水浴蒸干,残渣用1.0 mL乙腈:水溶液(11:89)溶解,待测。注:(如溶液有浑浊现象可将其移入离心管,10000 r/min离心5 min),溶液过0.45 μm滤膜,滤液为制备的试样溶液,待测。)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无色、无味、无毒,广谱抗菌,对细菌、酵母、霉菌都有抗菌作用,防腐持续性强,适用pH范围广,化学性质稳定,无论在酸性、碱性、中性均能奏效。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具有酚基结构,比苯甲酸与山梨酸钾防腐剂使用量少、抗细菌性强,毒性低。在酱油中应用效果好。添加对羟基苯甲酸酯用量均按对羟基苯甲酸用量标准。日本酱油中添加苯甲酸为0.25 g/L。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酱油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及其钠盐(以对羟基苯甲酸计)的最大使用限量为0.25 g/kg。本文以GB2225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脂类的测定》中酱油、醋、饮料的前处理方法为参考提供测定酱油中对羟基苯甲酸脂的应用方案:一般液体试样摇匀后可直接取样。称取5 g(精确至0.001 g)试样于小烧杯中,并转移至125 mL分液漏斗中,用1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分次洗涤小烧杯,合并洗涤液于125 mL分液漏斗,加入1 mL1:1盐酸酸化,MultiVortex涡旋混合均匀,分别以75 mL、50 mL、50 mL无水乙醚提取三次,每次2 min,放置片刻,弃去水层,合并乙醚层于250 mL分液漏斗中,加人1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一次,再分别以碳酸氢钠溶液30 mL、30 mL、30 mL洗涤三次,弃去水层。用滤纸吸去漏斗颈部水分,将有机层经过无水硫酸钠(约20 g)滤入浓缩瓶中,FlexiVap-12全自动智能平行浓缩仪浓缩至近干,准确加入2.0 mL无水乙醇溶解残留物,供气相色谱用。上文实验流程中提到的仪器Mu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批量处理能力强高转速,轻松应对各类难溶样品小巧极简机身,节省存放空间,运行噪声低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高通量,支持32位常量样品兼容双氮吹模式,可选涡旋式或针追随式氮吹各通道独立控制,可自动定容至1.0mL、0.5mL或近干状态FlexiVap-12/24 全自动智能平行浓缩仪各通道均具备红外光纤传感器,自动定量浓缩1mL或0.5mL并提示氮吹角度自动调节(0-90°),先斜吹后直吹10.1寸高清触屏控制,图形化假面直观显示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八通道,最多可连续批量处理64个样品操作简单,自动完成固相萃取全过程无需外接电脑,并能导出详细的实验报表
  • 质检总局曝光全国27款酱油抽检不合格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09年第3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通过对全国241家企业生产的296种酱油产品的抽样调查,发现有27款产品因氨基酸态氮等问题不合格,上了“黑名单”。   抽查结果表明:所抽产品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 、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以及致病菌等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此次有27种产品不合格,其中有17种产品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合格。氨基酸态氮是表明酿造酱油中大豆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   有6种产品菌落总数超标。据食品专家介绍,菌落总数是评价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菌落总数愈多,食品受污染程度愈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27款不合格产品名单 企业名称 产品名称 商标 规格型号 生产日期(批号)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承检机构 北京万方酿造厂 万方酱油(酿造酱油) 京顺万方 600mL/瓶 低盐固态 2009-08-10 不合格 菌落总数 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北京京酿调味品有限公司 北京醇香酱油(酿造酱油) 虎跃 800mL/桶 高盐稀态 2009-06-01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天津市兴江酿造食品有限公司 随乡(酿造酱油) 随乡 400mL/袋 低盐固态 200907025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卢龙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调味品厂 奥佳酱油(酿造酱油) 奥佳 750mL/桶 低盐固态 2009-08-01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苯甲酸、铵盐 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秦皇岛市丰泽园酱业有限公司 黄豆酱油(酿造酱油) 丰泽 350mL/袋 固稀发酵 2009-04-04 不合格 苯甲酸 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保定市北市区宝府酿造厂 宝府酿造酱油(酿造酱油) 古府 400mL/袋 低盐固态 2009-08-14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哈尔滨市香坊区顺发食品厂 老抽王(酿造酱油)   595ml/瓶 2009-08-02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铵盐 国家农业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 哈尔滨洪波酱菜食品厂 黄豆酱油(酿造酱油) 东岗豆麦香 1780ml/桶 2009-06-03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农业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 安达市大庆酱油厂 精制酱油(酿造酱油) 邦纳牌 425ml±5ml/袋 2009-08-06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农业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 哈尔滨市道里区天宝食品厂 黄豆酱油(酿造酱油)   350ml±5ml/袋 2009-07-02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农业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 奉化市爽口酿造厂 黄豆酱油 奉珠 315ml/袋 高盐稀态 2009-06-10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 芜湖一统加食品酿造有限公司 草菇老抽酿造酱油 优优 500ml/瓶 低盐固态 2009-03-08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 赣州市科普风味食品厂 上等老抽(酿造) 老爷王 500mL/瓶(低盐固态) 2009-07-15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饮料及粮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 于都县梓山客家酱油厂 老抽王(酿造) 客龙 800mL/瓶(高盐稀态) 2009-07-15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饮料及粮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 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酱鲜王酿造厂 酱鲜王味极鲜酱油 酱鲜王 1L/桶 高盐稀态 2009-07-01/2009/7/1 不合格 菌落总数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 德州通德酿造有限公司 黄豆酱油 通德 360mL/袋 低盐固态 2009-06-06/20090606 不合格 铵盐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 菏泽家家食品有限公司 老抽酱油 浩邦 800mL/桶 低盐固态 2009-07-27/20090727 不合格 苯甲酸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 济宁市欣和食品有限公司 黄豆酱油 玉锦园 800mL/桶 高盐稀态 2009-07-29/2009 7 29 不合格 菌落总数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 鹤壁市味美思食品有限公司 老抽酱油 味美思 350ml/袋 低盐固态 2009-06-16/20090616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 开封市酿造有限公司 酱油 汴梁 330ml/袋 低盐固态 2009-07-15/20090715 不合格 菌落总数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 襄阳溢香园调味品厂 草菇老抽(酿造酱油) 襄津 620mL/瓶 低盐固态 2009-06-08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饮料及粮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 宜昌市佳名食品有限公司 草菇老抽(酿造酱油)   780mL/瓶,高盐稀态 2009-07-13 不合格 菌落总数 国家饮料及粮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 涪陵区南沱镇桂滋酱油厂 榨菜酱油(配制) 桂滋 780mL/瓶 2009-07-18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铵盐 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成都市黄府酿造有限公司 红酱油(酿造) 黄府 500mL/瓶 高盐稀态 2009-06-21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遵义市红花岗区恒鲜味酱醋酿造厂 风味酱油(酿造)  438mL/袋 低盐固态 2009-02-21 不合格 大肠菌群 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昆明市五华区吉源调味品厂 鲜味酱油(酿造)   400mL/袋 低盐固态 2009-07-18 不合格 氨基酸态氮 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安宁市八街龙泉食品厂 八街酱油(酿造)   800mL/壶(瓶) 2008-05-30 不合格 菌落总数 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 国标检测关键指标空缺 酱油是否用工业盐难考
    某佛山年产酱油8万多箱的大型调味品企业,竟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生产酱油。尽管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肇事企业都力陈违规者并非中国调味品巨头海天,然而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工业盐”三个字还是引发了酱油行业一场轩然大波。在此次工业盐风波之余,有业内人士更向南都记者透露,除了工业盐,用走私盐在目前的酱油行业也不鲜见。   记者了解到,从广州一些供应工业盐的企业了解到,目前工业盐的价格普遍在450- 500元/吨,而目前正规食盐的价格则高居1000元左右。多位业界人士均指出,尽管工业盐中部分重金属、有机物会危及人体健康,但如果按照目前酱油国标检测,难以检测出是否有用工业盐。有着巨大的价差,而且能过“国标”关是促使不法企业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   QS企业也违法   尽管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工业用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但是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其实调味品企业使用工业盐,此次事件并非个案,而涉事的威极食品有限公司也并非首次踩雷区。在此次风波持续发酵之后,有报道称,当地工商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早在2003年10月中旬,工商部门接到举报,称一辆货车在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停靠,有人正在卸载疑似无合法来源的粗盐。工商部门赶往现场,据清点,该批粗盐共219包,每包约98市斤,共计10吨,除有一包粗盐包装袋上标识有“工业用盐(严禁食用)”字样外,其余盐袋无任何标识。   “其实在20多年前,已经有些小地方的调味品厂在用,”一位有着多年酱油酿造经验的资深行业人士陈志华表示。但陈志华也透露,因为调味品行业相对比较封闭,难以知悉现在究竟还有什么企业在用。不过一位资深的食品原料供货商李炳忠(化名)表示,据其了解,用工业盐酿造酱油并非只是山寨厂,像威极这样拿着Q S却违法使用的调味品企业依然有。   2011年3月,东莞伙伴食品有限公司因用工业盐被查封,执法人员在现场查获非食品原料(工业盐)约29袋(50kg/袋),用工业盐生产的调味品“新一代上鲜大骨浓汤调味素”36包、半成品186包,被并处4万元罚款,吊销其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就在威极被曝光之前,其实在今年5月上旬也有媒体曝光过佛山顺德一家叫佛山市顺德区正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调味品企业涉嫌使用工业盐,据其官网信息透露,其生产范围涉及酿造酱油、酱汁、食醋等调味料,产品畅销全国。据媒体的暗访,其发现一天晚上一辆从三水一个矿场运载着工业盐水的大型罐装车,驶入正味食品厂区内,尽管暗访媒体拍到相关画面,但是正味食品的相关负责人否认有这辆车。   工业盐与食用盐价差一倍   “国家早已明令禁止工业原料用于食品生产,”陈志华说。然而,作为消费者生活的消费品之一,酱油为何成为工业盐流向的一个“香饽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酱油生产的用盐量巨大,将生产酱油所需的精制盐改为工业盐,其中有着巨大的价格差。   “将黄豆经过加热、高压蒸煮之后和入面粉,然后加入米曲酶制成固体料,然后要加入一定浓度的盐水发酵,固体料和盐水的比例大概在1:2.2之间,以广东酱油的生产为例,其盐水浓度为17-18度波美,其含盐量大概在21%以上。”如果按照陈志华的说法,酱油生产过程中的用盐量毫无疑问是巨大的。陈志华表示,盐在酱油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到抑制酱油中不好的菌生长的作用,如果酱油中盐水不足,酱油容易变酸变臭。   “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酿造酱油,无非是为了省成本,”陈志华表示。   记者咨询了广东几家提供工业盐的上游供货商得知,目前纯度为99%以上的工业盐,其售价仅450-500元/吨之间,而记者从广东盐业的官网见到,其公布的精制盐价格为1041.60元/吨,干燥盐的价格更达到1200元/吨,价格较工业盐贵了一倍。   检测标准并无涉及关键辨别指标   工业盐广泛应用于制纯碱、氯碱、氯酸盐、次氯酸盐、金属钠等化工产品,巨大的价差是刺激不法调味品厂铤而走险违规使用的主要原因,然而因为现行酱油标准中并不涉及工业盐关键性指标的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不法商家违规的疯狂。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教授告诉南都记者,工业盐中有很多杂质,最普遍的就是亚硝酸钠和重金属离子。   记者了解到,亚硝酸钠主要用于染料、医药、印染、漂白等方面,由于有增色、抑菌防腐作用,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熟肉食品的发色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钠在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 .15克/千克,其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0 .03克/千克 在肉制品罐头中不得超过0 .05克/千克。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 .2~0 .5克的亚硝酸钠,就会引起中毒 摄入3克亚硝酸钠,就可致人死亡。而对于重金属离子,如果是食用盐,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去掉盐中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   “酱油标准中仅涉及铅和砷两项重金属指标的检测要求,”陈志华告诉记者。记者翻查现行的酱油国标和食用盐标准了解到,其中并未涉及亚硝酸盐的检测要求。对于工业盐的两项关键性辨别指标,相关的检测标准中并无涉及,这意味着即使使用工业盐,违法企业也不一定会被发现。这个与几年前三聚氰胺违规添加到奶粉中的情景十分相似。   “即便用工业盐酿造酱油,其重金属含量也不一定能检测出来,因为盐层在不同的地质层,重金属的指标可能不一样,在工业盐被稀释之后,标准中要求检测的两项重金属含量是否还能检测出超标,存在不确定性,”陈志华表示。   此次涉事企业佛山市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在被曝光后,其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为了保证使用了非食用盐的酱油安全性,曾将勾兑好的盐水送到当地质监部门检测,但没有得到回复,只得到一份成分标准表。该人士根据该表进行自检,包括分别对盐水中的铅、锌、氟等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检验,最后判断“没有超标”。这也让其产生了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的侥幸心理。   走私盐价格更低   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制作酱油屡禁不止,除了造假利润和标准检测指标两大因素外,目前的盐业供应制度或者也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广州名道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调味品业营销专家陈小龙表示,食盐在我国实行专卖,不能自由采购。酱油行业使用的盐是用粗粒盐,而这种食用盐与普通家庭食用的加碘盐并非同一种盐,因此要提前向当地盐业公司提请采购。如果当地盐业公司的储备量不够,或是采购不及时,在制度之下,企业又不能向外地采购盐,就产生严重问题。   另外陈小龙指出,在食盐产区与非产区,各地食盐销售政策也不尽相同。有些企业在食盐采购上的成本就相对较高。因此有些企业会铤而走险,使用工业盐。   就在“工业盐酱油”风波仍未完全平息之际,李炳忠却向南都记者透露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姑且不论现在还有多少调味品厂在偷偷违规使用工业盐,行业另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使用走私盐。   “多年来,调味品厂和走私盐贩子已经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按照行规行事。私盐一旦进入调味品厂,有任何风险厂家负责,而如果私盐未进入调味品厂,则是私盐商负责,”李炳忠告诉南都记者,以来自西班牙的私盐为例,其价格可低至300-400元/吨,与正规食用盐1000元以上的价格相比,价格相差三倍,利润空间巨大。   陈小龙也坦承,调味品行业用私盐的现象确实存在,巨大的食盐价格差是主要的原因。“国家拟放开食盐销售,预计到那时,私盐现象应该就会大量消失。调味品企业的用盐矛盾也会大大缓解,”陈小龙表示。
  • 我国酱油标准不涉工业盐关键性指标检测
    某佛山年产酱油8万多箱的大型调味品企业,竟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生产酱油。尽管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肇事企业都力陈违规者并非中国调味品巨头海天,然而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工业盐”三个字还是引发了酱油行业一场轩然大波。在此次工业盐风波之余,有业内人士更向南都记者透露,除了工业盐,用走私盐在目前的酱油行业也不鲜见。   记者了解到,从广州一些供应工业盐的企业了解到,目前工业盐的价格普遍在450- 500元/吨,而目前正规食盐的价格则高居1000元左右。多位业界人士均指出,尽管工业盐中部分重金属、有机物会危及人体健康,但如果按照目前酱油国标检测,难以检测出是否有用工业盐。有着巨大的价差,而且能过“国标”关是促使不法企业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   QS企业也违法   尽管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工业用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但是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其实调味品企业使用工业盐,此次事件并非个案,而涉事的威极食品有限公司也并非首次踩雷区。在此次风波持续发酵之后,有报道称,当地工商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早在2003年10月中旬,工商部门接到举报,称一辆货车在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停靠,有人正在卸载疑似无合法来源的粗盐。工商部门赶往现场,据清点,该批粗盐共219包,每包约98市斤,共计10吨,除有一包粗盐包装袋上标识有“工业用盐(严禁食用)”字样外,其余盐袋无任何标识。   “其实在20多年前,已经有些小地方的调味品厂在用,”一位有着多年酱油酿造经验的资深行业人士陈志华表示。但陈志华也透露,因为调味品行业相对比较封闭,难以知悉现在究竟还有什么企业在用。不过一位资深的食品原料供货商李炳忠(化名)表示,据其了解,用工业盐酿造酱油并非只是山寨厂,像威极这样拿着Q S却违法使用的调味品企业依然有。   2011年3月,东莞伙伴食品有限公司因用工业盐被查封,执法人员在现场查获非食品原料(工业盐)约29袋(50kg/袋),用工业盐生产的调味品“新一代上鲜大骨浓汤调味素”36包、半成品186包,被并处4万元罚款,吊销其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就在威极被曝光之前,其实在今年5月上旬也有媒体曝光过佛山顺德一家叫佛山市顺德区正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调味品企业涉嫌使用工业盐,据其官网信息透露,其生产范围涉及酿造酱油、酱汁、食醋等调味料,产品畅销全国。据媒体的暗访,其发现一天晚上一辆从三水一个矿场运载着工业盐水的大型罐装车,驶入正味食品厂区内,尽管暗访媒体拍到相关画面,但是正味食品的相关负责人否认有这辆车。   工业盐与食用盐价差一倍   “国家早已明令禁止工业原料用于食品生产,”陈志华说。然而,作为消费者生活的消费品之一,酱油为何成为工业盐流向的一个“香饽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酱油生产的用盐量巨大,将生产酱油所需的精制盐改为工业盐,其中有着巨大的价格差。   “将黄豆(4297,-30.00,-0.69%)经过加热、高压蒸煮之后和入面粉,然后加入米曲酶制成固体料,然后要加入一定浓度的盐水发酵,固体料和盐水的比例大概在1:2.2之间,以广东酱油的生产为例,其盐水浓度为17-18度波美,其含盐量大概在21%以上。”如果按照陈志华的说法,酱油生产过程中的用盐量毫无疑问是巨大的。陈志华表示,盐在酱油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到抑制酱油中不好的菌生长的作用,如果酱油中盐水不足,酱油容易变酸变臭。   “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酿造酱油,无非是为了省成本,”陈志华表示。   记者咨询了广东几家提供工业盐的上游供货商得知,目前纯度为99%以上的工业盐,其售价仅450-500元/吨之间,而记者从广东盐业的官网见到,其公布的精制盐价格为1041.60元/吨,干燥盐的价格更达到1200元/吨,价格较工业盐贵了一倍。   检测标准并无涉及关键辨别指标   工业盐广泛应用于制纯碱、氯碱、氯酸盐、次氯酸盐、金属钠等化工产品,巨大的价差是刺激不法调味品厂铤而走险违规使用的主要原因,然而因为现行酱油标准中并不涉及工业盐关键性指标的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不法商家违规的疯狂。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教授告诉南都记者,工业盐中有很多杂质,最普遍的就是亚硝酸钠和重金属离子。   记者了解到,亚硝酸钠主要用于染料、医药、印染、漂白等方面,由于有增色、抑菌防腐作用,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熟肉食品的发色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钠在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 .15克/千克,其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0 .03克/千克 在肉制品罐头中不得超过0 .05克/千克。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 .2~0 .5克的亚硝酸钠,就会引起中毒 摄入3克亚硝酸钠,就可致人死亡。而对于重金属离子,如果是食用盐,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去掉盐中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   “酱油标准中仅涉及铅和砷两项重金属指标的检测要求,”陈志华告诉记者。记者翻查现行的酱油国标和食用盐标准了解到,其中并未涉及亚硝酸盐的检测要求。对于工业盐的两项关键性辨别指标,相关的检测标准中并无涉及,这意味着即使使用工业盐,违法企业也不一定会被发现。这个与几年前三聚氰胺违规添加到奶粉中的情景十分相似。   “即便用工业盐酿造酱油,其重金属含量也不一定能检测出来,因为盐层在不同的地质层,重金属的指标可能不一样,在工业盐被稀释之后,标准中要求检测的两项重金属含量是否还能检测出超标,存在不确定性,”陈志华表示。   此次涉事企业佛山市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在被曝光后,其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为了保证使用了非食用盐的酱油安全性,曾将勾兑好的盐水送到当地质监部门检测,但没有得到回复,只得到一份成分标准表。该人士根据该表进行自检,包括分别对盐水中的铅、锌、氟等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检验,最后判断“没有超标”。这也让其产生了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的侥幸心理。   走私盐价格更低   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制作酱油屡禁不止,除了造假利润和标准检测指标两大因素外,目前的盐业供应制度或者也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广州名道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调味品业营销专家陈小龙表示,食盐在我国实行专卖,不能自由采购。酱油行业使用的盐是用粗粒盐,而这种食用盐与普通家庭食用的加碘盐并非同一种盐,因此要提前向当地盐业公司提请采购。如果当地盐业公司的储备量不够,或是采购不及时,在制度之下,企业又不能向外地采购盐,就产生严重问题。   另外陈小龙指出,在食盐产区与非产区,各地食盐销售政策也不尽相同。有些企业在食盐采购上的成本就相对较高。因此有些企业会铤而走险,使用工业盐。   就在“工业盐酱油”风波仍未完全平息之际,李炳忠却向南都记者透露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姑且不论现在还有多少调味品厂在偷偷违规使用工业盐,行业另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使用走私盐。   “多年来,调味品厂和走私盐贩子已经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按照行规行事。私盐一旦进入调味品厂,有任何风险厂家负责,而如果私盐未进入调味品厂,则是私盐商负责,”李炳忠告诉南都记者,以来自西班牙的私盐为例,其价格可低至300-400元/吨,与正规食用盐1000元以上的价格相比,价格相差三倍,利润空间巨大。   陈小龙也坦承,调味品行业用私盐的现象确实存在,巨大的食盐价格差是主要的原因。“国家拟放开食盐销售,预计到那时,私盐现象应该就会大量消失。调味品企业的用盐矛盾也会大大缓解,”陈小龙表示。
  • 卫生部专家解读铁强化酱油安全与营养知识
    近日,卫生部专家就铁强化酱油安全与营养知识向公众进行了解读,以下为主要内容:   一、我国铁缺乏和贫血严重吗?   全国第四次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发生率达到20.1%,其中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人群贫血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缺铁和贫血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特别是智力发育迟缓,而这一后果并不会在改善后得到完全恢复。缺铁和贫血会导致人体虚弱无力,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对社会来讲,贫血导致人群智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影响人口素质和竞争能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铁缺乏的膳食因素有如下:1)肉类等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摄入不足 2)膳食VC摄入不足 3)膳食植酸、多酚等铁吸收抑制剂含量较高。我国植物性膳食的特点,膳食中铁少也不易吸收利用。   二、为什么政府要推食物强化?   根据国际机构关于贫血的公共卫生严重程度等级划定,中国居民的贫血问题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部分地区贫血问题已经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有营养干预措施。营养干预的方式主要有食物多样化、补充营养素补充剂、食物强化三种方式。   食物多样化:是营养干预的首选方式,但存在需要丰富的食物资源、很长的见效时间、大量的营养宣传教育、不适用短期内贫困人群的微营养素状况改善等缺点。   营养素补充剂:吸收高、见效快,是特殊人群补充的最佳方式,但存在成本高、依从性差、持续难等缺点,适用于特定人群(如孕妇)或时间段(自然灾害后)的营养补充。   食物强化:则是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最好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是理想的成本-收益公共卫生干预方式,无需改变膳食习惯,依从性好,覆盖面广 但对于非强制性强化,推动比较困难,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普遍存在的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以及铁缺乏和贫血导致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3%—5%的GDP。按照我国2009年的GDP 335353亿元人民币估算,我国每年为此损失约10000亿—16700亿元。这还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及患者、家庭和社会为此所付出的其他代价。   国际上已经有上百年的食物强化历史,开始实施国家现今都成为发达国家。1900年瑞典开始食盐加碘,1918年丹麦人造黄油强化,1938年美国开始推广面粉和面包强化,英国面粉钙强化,1949年日本大米强化。目前面粉强制性强化含铁或叶酸的国家有60多个,全世界约有30%商业面粉是强化的。这些强化主要在人们日常食用的调味品和主食中进行,给各国居民营养带来很大改善。   三、为什么在铁强化酱油中应用的铁营养强化剂选NaFeEDTA?   由于在食物强化技术上要考虑不改变食物的感官特性、吸收利用率等因素,铁的强化在铁剂选择上具有很大难度。水溶性铁剂具有吸收好,但存在影响食物感官、铁锈味重、胃肠刺激等缺点 水不溶性的,虽感官问题小,但通常吸收率很低。而NaFeEDTA是被认为适宜于酱油中使用的理想铁剂。   NaFeEDTA,中文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分子式C10H12N2O8FeNa3H2O,是络合剂EDTA和金属离子Fe3+形成的稳定络合物(log k=25.1),性质很稳定,水溶性好、铁锈味弱、铁吸收率高(NaFeEDTA强化酱油中铁的人体吸收率为10.51%,约是硫酸亚铁4.73%的2倍)。目前国际上推荐的质量规格,含铁量为12.5—13.5%,EDTA为65.5—70.5%。   四、NaFeEDTA添加在食物后,会产生过量蓄积和影响其他矿物元素的吸收吗?   许多研究证实其在食物强化应用方面的特点:1)NaFeEDTA中铁的吸收是在胃肠解离出铁后与其他铁剂一样进入非血红素铁池中 2)其中只有不到1—2%的NaFeEDTA是被肠道直接吸收进入血循环,但很快并完全经尿液排出体外 3)食物强化的量不会对其他矿物元素的吸收产生不良影响,如锌 4)由于受膳食中铁吸收抑制剂(植酸和多酚等)影响较小,其铁的吸收利用率通常高于其他铁剂(如硫酸亚铁),但低植酸膳食中,两者吸收率相近 5)对于铁充足的人群,由于机体的下调功能,NaFeEDTA中铁的吸收率不高于硫酸亚铁。因此,通过日常膳食而从食物强化应用的NaFeEDTA,不会造成在人体铁的过量蓄积。   五、国际上允许NaFeEDTA在食物强化中应用吗?   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是FAO/WHO设立的独立委员会,是食品安全风险性评估领域的国际权威机构。JECFA在1992年开始暂时性批准NaFeEDTA在有监管下食物强化中的应用,2007年总结性评估认为NaFeEDTA是应用于食物强化的铁剂来源、是安全的,但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添加后每日膳食的总铁摄入不应超过0.8 mg/kg bw,以及EDTA不能超过1.9 mg/kg bw,同时也就撤销了之前的暂时性和监管。   据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在小麦粉和玉米粉强化建议中提出铁的添加水平,都推荐NaFeEDTA的使用,特别是高出粉率的面粉(由于存在植酸等铁抑制因素)中只推荐了NaFeEDTA。   另外,许多国家也批准NaFeEDTA在食品中的应用:1)美国,2004年和2006年,批准NaFeEDTA在调味饮料、酱油、甜酸酱等强化是“公认为安全的”(GRAS) 2)欧盟,2010年,欧盟食品安全委员会审议认为NaFeEDTA是一种适合于食物强化和膳食补充剂中应用的铁剂。另外,NaFeEDTA已被作为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铁源列入英国药典(BP),推荐的口服NaFeEDTA最大剂量为1.42 g NaFeEDTA/人/天,即提供约205 mg铁/人/天,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瑞典,NaFeEDTA已允许用作为药物成分 3)澳洲,已经批准可以作为食物强化的铁剂。4)中国,1999年和2002年,卫生部分别批准NaFeEDTA作为铁营养强化剂并批准在酱油中强化应用。   这些法规的批准,也就说明食物强化应用的NaFeEDTA是有安全保障的。   六、我国铁强化酱油中添加NaFeEDTA的使用量是否会造成铁过量?   由于酱油是高盐产品,食用有自限性,不会过高消费。我国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道的酱油平均消费量为8.9 g/标准人日(相当于8.1 ml/标准人日)。根据卫生部规定的NaFeEDTA在酱油中使用量范围1.75—2.10 mg/ml,以通常的添加量2 mg/ml计,折合铁和EDTA含量分别为0.26 mg铁/ml和1.3 mg EDTA/ml。   按2002年酱油平均消费量8.9 g/标准人日数据,对于60 kg体重成人,每日增加的铁摄入量为2.1 mg/60 kg bw (0.035 mg Fe/kg bw),增加的EDTA摄入量为10.5 mg/60 kg bw (0.175 mg/kg bw)。所增加铁和EDTA的摄入量分别相当于铁和EDTA的最高允许量的4.4%和EDTA的ADI的9.2%。即使有少部分消费者食用酱油较多,如,15 g/日,则增加的铁和EDTA分别也仅有3.5 mg(0.058 mg Fe/kg bw)和17.5 mg(0.292 mg/kg bw),则分别相当于铁和EDTA的最高允许量的7.2%和15.4%。   总之,我国目前的酱油中NaFeEDTA的强化水平远远低于JECFA 2007年制定的食物强化应用的允许上限。因此,不存在过量方面的安全性问题。   另外,对于孕产妇和较大婴幼儿相对铁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以铁强化酱油来补铁还远远不够,需要有其他营养干预措施,如营养素补充剂。   七、消费者今后能自主选择铁强化或非强化的酱油吗?   2003年,我国在国际组织经费的资助下,开始推广铁强化酱油项目。酱油生产企业的参与是自愿行为,加入项目内的企业首先需建立并运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国CDC食物强化办公室联合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调味品协会的专家,组成工作组,免费对自愿加入项目内的申请企业进行严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的验收,以保障项目铁酱油质量和食品安全。目前,加入项目内的酱油生产企业不到20家(但他们酱油市场份额占我国的40%),铁强化酱油市场份额至今尚不足2%。   2004年、2006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关于推广铁强化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通知已经明确提出:“该项目在实施中主要是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铁缺乏危害和铁强化酱油效果的认识,推动铁强化酱油的使用,以达到控制缺铁性贫血的目的”。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开展就是通过宣传教育,让百姓了解缺铁的危害及铁强化酱油的作用,自愿选择铁强化酱油。”   因此,我国目前市场上铁强化酱油的实际状况,只是多了一个酱油品种,老百姓多了一份选择。今后,推动铁强化酱油的任务还很艰巨。
  • 酱油标准存漏洞国标无亚硝酸钠检测
    近日有媒体曝出某调味品企业竟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生产酱油的消息,一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专家指出,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酿造酱油,除了造价较低外,国家标准检测上的漏洞,也是驱使企业使用工业盐的重要原因。   价格差异工业盐便宜一半   佛山市高明区政府5月22日通报,高明区杨和镇某食品公司涉嫌用工业盐制作酱油,65箱问题老抽流入市场。   环保专家董金狮告诉记者,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工业用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工业盐和食用盐的价格差,是导致企业使用工业盐的主要原因。据介绍,目前纯度为99%以上的工业盐,其售价仅450-500元/吨之间,而正规食盐的价格则高居1000元/吨左右。   另外,董金狮也指出,这一事件的发生和我国的盐业体制也不无关系。在酱油生产过程中,用盐量非常大,如果酱油中盐水不足,酱油容易变酸变臭。而我国的盐业体制决定了市场并未全部放开,企业需要大量用盐,但如果采购不足,就会转而去找工业盐。   国标漏洞不检测亚硝酸钠   据介绍,工业盐广泛应用于制纯碱、氯碱等化工产品,虽然巨大的价差是刺激不法调味品厂铤而走险违规使用的主要原因,但现行的酱油标准中不涉及工业盐关键性指标亚硝酸钠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商家的不法行为。   董金狮告诉记者,工业盐中有很多杂质,最普遍的就是亚硝酸钠和重金属离子。其中,重金属含量可能比食用盐更高,但并不一定会超标。更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亚硝酸钠,却在现行的酱油标准检测中缺失。“因为食用盐经过处理,已经不含有或只含有极少的亚硝酸钠,因此国标不检测这一项,而这恰恰让不法商家钻了空子。”   记者了解到,亚硝酸钠主要用于染料、医药、印染、漂白等方面,由于有增色、抑菌防腐作用,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熟肉食品的发色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钠在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其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0.03克/千克 在肉制品罐头中不得超过0.05克/千克。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2~0.5克的亚硝酸钠,就会引起中毒 摄入3克亚硝酸钠,就可致人死亡。
  • 质检总局:检出日本问题酱油 已作销毁处理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徐博、王亚光)国家质检总局4日发布消息称,天津检验检疫局从日本盛田株式会社进口的盛田牌食膳酱油中检出有害物质砷,总砷检出值为3.15mg/kg,超过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限量5倍多。 此外,该局还从日本佑玛道株式会社进口的皇室混合咖啡粉中检出铜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最高限量值2倍多。上述产品已被依法作销毁处理,没有流入市场。 此前,广东检验检疫局从日本进口的日式酱油、芥末酱中检测出了甲苯和乙酸乙酯。 中国从日本产酱油芥末酱中检出甲苯和乙酸乙酯 日本召回50万桶方便面 10个品牌方便面查处防虫剂 日本清查“问题大米” 发现超标氰化物 日本伊藤召回270万包火腿比萨
  • 相继陷入“勾兑门” 济南酱油和醋一块降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冰醋酸勾兑食醋的风波尚未平息,味道以鲜著称的极鲜酱油又爆出了“酱油+味精”勾兑,让消费者“谈鲜色变”起来。采访中记者看到,不管是醋还是酱油,选购区都冷冷清清,不少品牌打出了促销的牌子。   生抽、老抽……采访中记者看到,超市货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酱油,细数一番,凉拌酱油、香菇酱油、儿童酱油等不下20多种,其中味道鲜美系列的酱油就排列其中。记者先后查看了四瓶极鲜酱油,除了一瓶明确标注不含添加剂外,另三瓶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有的多有的少,但都有一种名为谷氨酸钠的添加物。   据了解,谷氨酸钠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目前,网络上针对“酱油+味精”勾兑现象,有人称,“极鲜酱油含有味精等提鲜物,如果加热后食用,会引发头疼、口干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这种说法让不少消费者“谈鲜色变”。   对此,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杜慧真表示,味精的确是出锅的时候使用,不能长时间加热,同理,增添了味精主要成分的极鲜酱油在烹饪时也不应长时间加热。“酱油只是调味品,消费者在使用时要注意用量。”杜慧真说,家庭炒菜做饭的酱油使用量一般不会超标,也不会出现头疼、加重肾脏代谢负担的严重症状,但餐馆酒店一般是大勺烹饪,调味料的多与少较难掌控,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餐馆综合征。与此同时,杜慧真建议消费者,除了极鲜酱油系列的酱油,普通酱油也一样具有鲜美味道,不要盲目追“鲜”。   在历山路一家超市内记者看到,该超市入口处,普通醋和白醋摆出了两个大规模的促销台,标价分别是五元和三元。不过,虽然具有地利和价格优势,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整个促销区冷冷清清,少有消费者问津。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醋和酱油都是入口的东西,不能只图便宜。采访中记者看到,“勾兑门”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的当属购买习惯了,目前不含添加剂的醋和酱油成了热销品,而配料表成了逢买必看的一项。(记者刘静)
  • ATAGO折光仪在酱油生产工艺品质控制的解决方案
    酱油作为一种常用的咸味调料,必然含有一定量的食盐。按照我国人民现实的生活习惯,在烹饪和调味时,加入了酱油之后,往往会不加或少加食盐,因而,酱油是我国人民在饮食中摄取食盐的一个重要来源。食盐是人体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之一,但过量摄取后带来的害处也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国的酱油业界十分重视低盐和减盐酱油的开发。 酿造酱油具有独特的色、香、味,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食盐是酱油的原料之一, 不仅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而且在酱油的酿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酱油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验目的:了解酱油生产过程中加盐量与固形物BRIX%的线性关系工具:PAl-1酱油折射仪,酱油,盐,天平,定量瓶 试验方法:定量取50ml的海天酱油,用天平准确称取0.2g的盐加入酱油中,测试Brix值并记录,持续重复每次加盐0.2g左右到原有样品中,每次添加之后测试并记录现有样品的BRIX值,总计加入食盐4g,添加次数20次,记录BRIX值变化。 数据如下: 数据分析:由上表的实验数据得出盐度换算值:0.2g盐=0.2-0.3Brix% 实验结论:可以在生产线上采用在线折光仪CM-800a快速检测酱油原液加盐调配前后的Brix值去评估和在线监控加盐量。 更多酱油生产工艺品质控制的解决方案尽在ATAGO(爱拓)ATAGO(爱拓)调味品折射仪PAL-98S, 酱油折射仪PAL-1,在线折射仪(酱油品控管理)PRM-100a,通过检测Brix值,来判断什么时候需定时替换或者添加物料,多种数据输出方便用户进行自动化控制管理,控制不同酱油生产线的样品混合比例,实时检测浓度的变化。 请尽快联系我们构建您的在线浓度检测系统。www.atago-china.com
  • “包干制”来了:“酱油钱可打醋”
    p   12月17日,“中科院启动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消息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试点将充分赋予法人单位管理自主权,采取由院提供试点政策清单,单位自主申报、选择试点项目、政策的方式。 /p p   无独有偶。一周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公告,2019年起在“杰青”项目中启动“包干制”试点。 /p p   “包干制”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此后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陆续落地。作为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新生事物,这一系列动作在科技界引发高度关注。 /p p   作为改革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磅之举,“包干制”到底能给科研人员带来什么? /p p    strong “酱油钱也能打醋” /strong /p p   科研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是科研人都知道的事儿。其中,直接费用包括设备费、材料费、差旅费、会议费等,间接费用指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费用。经费使用采用预算制,通常要求科研人员严格按照预算来使用经费。“专款专用”的制度给科研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买酱油的钱不能用来打醋”的现象已被诟病多年。 /p p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潘巍峻深有体会:“科学探索本身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当有重大科学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需要组织力量、资源进行攻关,经常遇到人手不足、设备需要更新的情况。有时我们领先于同行的时间也就是半年左右,保持优势和抢占先机需要整合各种资源,调整预算又比较麻烦。” /p p   “包干制”的实行消除了这个烦恼。 /p p   例如,中科院刚刚启动的试点通知中规定,在院级科研项目经费、科研团队经费以及科研差旅和出国经费中使用“包干制”。 /p p   杰青“包干制”通知则规定,科研人员进行项目申请、提交项目计划书时,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制定预算,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定经费怎么花。 /p p   这意味着,“酱油钱”也可以“打醋”了。 /p p   “这是个非常好的制度,现在我们有了自主权,做起研究来会更有底气,更敢做。”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潘巍峻告诉《中国科学报》。 /p p    strong 大半年快速推进 /strong /p p   从正式提出到陆续落地,这项制度历经大半年的快速推进。 /p p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包干制”:“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p p   随后,全国多个省市密集动作,陆续开展试点。 /p p   4月,上海市科委规定“竞争性科研项目直接费用中除新增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和劳务费总额调增外,预算调整权限全部下放给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同时选择部分科研单位试点“包干制”。 /p p   7月,深圳市推出“深圳科技计划管理改革22条举措”,规定“新设高等院校稳定资助项目,探索开展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 /p p   9月,重庆市启动“包干制”试点,首次明确了经费使用的“三包干”,即用途包干、经费使用包干、项目实施包干。 /p p   9月2日举行的“杰青”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提“包干制”:“年内推动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落地。”当时,这一表述放出的新信号,让科研人员倍感振奋。 /p p   3个月后,12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杰青”项目启动“包干制”试点。 /p p   12月17日,中科院启动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 /p p   另外,梳理“包干制”发展的脉络发现,其提出还与“放管服”的主旋律紧密相关。 /p p   2018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赋予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同时,开展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 /p 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随后发布补充通知,要求在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的预算调整权全部下放给依托单位,取消依托单位项目资金年度收支报告编制报送等。 /p p    strong 依托单位迎新挑战 /strong /p p   现有“包干制”的规定均将经费管理权下放到依托单位,给依托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p p   例如,中科院规定,“包干制”试点充分赋予法人单位管理自主权,采取由院提供试点政策清单,单位自主申报、选择试点项目、政策的方式。 /p 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最近的“包干制”试点通知中也提到,依托单位应制定经费使用“包干制”内部管理规定初步方案,并于12月31日前报备。据《中国科学报》了解,许多依托单位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筹备工作。一位2019年的新“杰青”在受访时表示,他所在的高校已经下发通知,让大家考虑执行标准,下一步可能会召集大家共同制定管理措施。 /p p   “包干”后的科研经费怎么管理、怎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率,成为科研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p p   今年3月7日,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称,科研单位应梳理在项目执行中的各项费用支出规定,按照国家要求,做到“废改立”,完善材料和仪器设备论证、招标、采购、验收和使用规定,制定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差旅标准,试点执行新的差旅报销、间接经费支出审批方法,将“包干制”落到实处。 /p 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薛天告诉《中国科学报》:“当越来越多的经费转变为‘包干制’的时候,其托管单位管理的包干制经费数额是巨大的,就会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作为托管单位,要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同时充分放权给科研人员。” /p p   “希望托管单位能配合好国家‘放’的政策,避免将单位的具体管理措施变成变相的束缚,违背政策的初衷。”他说。 /p p   未来,还有哪些机构和地区推行“包干制”?各依托单位怎么管理好“包干”的经费?让我们拭目以待。 /p
  • 11款酱油检出微量可能致癌物!还能不能愉快的吃饭了?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90fba69c441a19de7bf825.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noimg/0c613a15-15c0-48dd-96a4-81a1ad999cbb.jpg" width=" 300" height=" 188" / /p p   酱油根据用途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生抽和老抽。生抽用于增鲜调味,而老抽是用来给菜肴上色的,所以老抽的颜色要比生抽更深。 /p p   但是颜色越深,一定程度上表明酱油中添加的焦糖色素越多,而工业化生产的焦糖色素几乎都含有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咗,风险相对更高。 /p p   2016年9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21款酱油,包括8款儿童酱油,7款生抽,还有厨邦、海天、珠江桥、味事达、加加、欣和等6款老抽,检测其中4-甲基咪咗的含量。 /p p   检测结果显示,21款不同的酱油中只有海天儿童酱油及其普通酱油(生抽)、味事达儿童酱油机及其普通酱油(生抽)、三井及福山儿童酱油和珠江桥普通酱油等10款未检出。 /p p   老抽中的4-甲基咪咗明显高于儿童酱油和生抽,其中厨邦特级老抽的4-甲基咪咗含量最高,达到6000μg/kg(6mg/kg),食用5毫升,已超过美国加州规定必须警告的29μg(微克)的参考值。 /p p strong   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咗 /strong /p p   4-甲基咪咗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确定为第2B类致癌物质,即对动物有明确的致癌性,并可能令人类致癌。但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FAO/WHO)指出,一般的食用分量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问题。 /p p   2013年,可乐中检出微量的4-甲基咪咗曾让美国消费者坐立不安,事件最终以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主动宣布改进可乐生产工艺而平息下来。 /p p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酱油几乎是每天使用的厨房调味品,而现代化工艺生产的酱油由于追求产量,酿造时间就比较短,所以酱油的浓稠度及色泽基本都是需要靠焦糖色素来调节的。 /p p   “目前食用焦糖色素主要有三种生产方法:普通法、加氨法和亚硫酸氨法 其中用于酱油中的主要是前两种,而亚硫酸氨法则用于酸性饮料,比如可乐。”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制糖工程专业教授于淑娟对《消费者报道》表示。 /p p   而使用加氨法和亚硫酸氨法生产焦糖色会产生风险物质4-甲基咪咗及2-甲基咪咗,这两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p p   在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普通法、加氨法和亚硫酸铵法生产的焦糖色素均可以在酱油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p p   但是在酱油的两个国家标准《GB 18186-2000 酿造酱油》及《GB 2717-2003 酱油卫生标准》中并未对4-甲基咪咗有所限制,仅在标准《GB 1886.64-2015 焦糖色素》中规定:加氨法和亚硫酸氨法生产的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咗的含量不得超过200mg/kg。 /p p   这表明制定标准的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认为,只要将生产酱油的原料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咗的含量限制在200mg/kg以内,那么就可以保证酱油成品的安全性,也就是说无需限制焦糖色素在酱油中的使用量,也不需要在酱油相关标准增加4-甲基咪咗这一指标。 /p p   但是,如果使用了不合格的焦糖色素,那么酱油中的4-甲基咪咗含量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得取决于生产企业。 /p p strong   厨邦老抽不适宜长期食用 /strong /p p   对于消费者来说,仅从颜色的深浅是无法知晓所购买的酱油中4-甲基咪咗的高低,也就很难作出趋利避害的购买选择。 /p p   此次《消费者报道》检测结果显示,在21款不同的酱油中海天儿童酱油及其普通酱油(生抽)、味事达儿童酱油机及其普通酱油(生抽)、三井及福山儿童酱油和珠江桥普通酱油等10款未检出。 /p p   老抽中的4-甲基咪咗明显高于儿童酱油和生抽,其中厨邦特级老抽的4-甲基咪咗含量最高,达到6000μg/kg(6mg/kg),食用5毫升,已超过美国加州规定必须警告的29μg(微克)的参考值。 /p p   而千禾的两款酱油均检出4-甲基咪咗,显示使用了焦糖色素,但与标签零添加色素的标语不符。(如图1、图2、图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01.jpg" style=" HEIGHT: 392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noimg/756beff9-de3b-4822-8ff4-ab4592364974.jpg" width=" 400" height=" 39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02.jpg" style=" HEIGHT: 364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noimg/495290c9-9229-4b28-8c44-cf1e50faabc8.jpg" width=" 400" height=" 36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03.jpg" style=" HEIGHT: 320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noimg/3aa67a71-618b-49c6-a5eb-84f501a99a40.jpg" width=" 400" height=" 320" / /p p   华南理工大学长江学者赵谋明曾公开解释,“根据美国加州环境危害评估办公室的推测,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16ug的4-甲基咪咗,那么他发生癌症的风险仅仅增加十万分之一,正常的食用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p p   此外,多数受访的专家均认同,酱油中检出的4-甲基咪咗与200mg/kg的限量值相比还是比较微量的,是否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证据也还不足,因此正常食用酱油是安全的。 /p p   不过,《消费者报道》此次仍发现部分酱油并未检出4-甲基咪咗,这说明企业是可以把消费者所承担的这种风险降为零,但对于添加焦糖色的企业来说,实行起来恐怕有难度。 /p p   “目前是有方法能够完全去除氨法焦糖色素中的4-甲基咪咗,但是需要加多一道工序,成本也会高起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于淑娟强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90fba69c441a19de7c182c.jpg" style=" HEIGHT: 400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noimg/09279fd6-9262-447b-ab3d-df9cfd41fe2f.jpg" width=" 400" height=" 400" / /p p   既然难以做到完全去除4-甲基咪咗,那是否能够修改标准对酱油中焦糖色素的添加量进行限制? /p p   于淑娟解释道,“目前的话,焦糖色素主要添加在老抽里面,而生抽的使用会少一点,焦糖色素的添加量主要看这个酱油的色率需要,色率低的话,就会多加点焦糖色素,反之,就会少加,因此,目前来说,还很难界定酱油里面焦糖色的添加量。” /p p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农绍庄教授则补充说,“现在来说,国家暂时也不会对酿造酱油的标准作出修改。” /p p   小小一瓶酱油,里面学问多,除了对风险物质的认识,儿童酱油、生抽到底应该要怎么选?更多详细情况请关注后续报道。 /p
  • 央视曝黑窝点用工业盐添加剂制出海天酱油
    央视曝光江苏张家港黑窝点,用醋酸加上添加剂勾兑出“品牌醋”,在假味精中掺入工业盐,大多销售到工地食堂、农贸市场。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朱家宕村是一个小村落,近些年,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村子里许多院落都闲置了起来,可是自从2011年年初以来,位于村东北角的一处闲置多年的院落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张家港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高勇:外面大门紧闭,里面有机器的声音,还有那种厢式货车往外拉货。   张家港市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队米自强:在这个院子门口还装着监控头,一般正常的企业是不会装的,而且会开着门,不怕别人参观。   经过十天时间的侦查,警方终于摸清了这个院子里隐藏的秘密。   张家港市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队米自强:跟踪发现他们的车辆运货到无锡、吴江、苏州等地的批发市场,货物主要是酱油和醋,另外我们向厂房房东了解,租房的缪某和张某有重大嫌疑,我们判断这是一个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调味品的黑窝点。   醋酸加上添加剂勾兑出“品牌醋”   在院子的厂房里,警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缪金龙和张惠刚。   张家港市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队米自强:窝点里卫生条件非常差,我们发现了大量假冒的“海天”酱油和“恒顺”陈醋以及大量的生产原料。   原料车间里有几十个麻袋里装着假冒的“海天”酱油塑料瓶盖和塑料瓶 在另外一个角落,摆放着“恒顺”香醋的醋瓶和整箱的标签。在生产车间,摆满了用于生产假冒酱油和醋的机器、设备。   在这个窝点里假冒的“海天”牌酱油就有四种:草菇老抽酱油、老抽王、海鲜老抽以及老抽酱油,总计296箱,假冒的“恒顺”牌醋有两种:“恒顺”香醋和“恒顺”陈醋,总计100余箱,假冒注册商标和标识11万余只。   在一个原料车间,办案民警发现了用于制作假冒品牌酱油和食醋的工业用盐1.3吨以及大量的制假原辅材料,总价值120余万元。同时在生产车间里悬挂着5只巨大的白桶,其中有4只桶是用来灌装酱油的,装有未灌装的酱油3.7吨,另外1只桶是用来灌装醋的,装有未灌装的醋0.8吨。   张家港市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队米自强:这是嫌疑人制假的设备工具,他们先是通过注塑机制作酱油的红色手柄和盖子,然后再用吹塑机制作成假冒的海天酱油的瓶子,然后假酱油他们主要是用水来勾兑这种酱色原料,同时添加甜蜜素、日落黄等添加剂,最后再添加这种工业盐,做成假冒伪劣的品牌酱油 他们做假醋也是同样的方法,玻璃的瓶子是回收的,然后用水勾兑这种醋酸,再加上甜蜜素、日落黄、工业用盐就做成了,他们制作出来的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的人身健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   在张家港市第二看守所,记者见到了犯罪嫌疑人缪金龙和张惠刚。   缪金龙主要负责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标识、包装瓶   张惠刚主要负责生产、销售假冒“海天”牌酱油、“恒顺”牌陈醋香醋   缪金龙:“海天”、“恒顺”有名,做他们的牌子能挣钱,正规的瓶子0.8厘米厚,6角钱我们的0.4厘米厚,3角钱,一个瓶子赚3角钱。   张惠刚:正规的“海天”酱油一箱要50多块钱,我们的一箱30多块钱,这样有利润。现在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对人不好。   查处了现场之后,办案民警会同苏州市质监稽查支队将查获的假冒的“海天”酱油和“恒顺”香醋送到了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验。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李培:酱油和醋的主要指标都不合格,而且是不允许添加日落黄和甜蜜素的,更不允许添加工业盐。   假味精中掺入工业盐   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张家港警方在苏州警方的协助下,成功摧毁了这个黑窝点,然而正当人们认为这个案子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办案现场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线索。   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梁咏:在这个窝点车间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页纸,上面一排模糊写着酱油、醋,另一排写着味精、盐的字样,还有一个柯字和一个号码。   在张家港这个窝点里,警方只发现了假冒的“海天”酱油和“恒顺”醋,并没有发现有味精和食用盐的产品,那这张纸上出现的味精字样又是什么意思呢?   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梁咏:我们怀疑这张纸条是犯罪嫌疑人的交易记录,他们有可能是以货换货,你给我假酱油、醋,我给你味精、盐,用这种方式进行串货。   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梁咏:我们怀疑这个和张家港串货的人应该姓柯,这个手机号码应该是柯某的号,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柯某。   通过侦查,苏州警方发现柯某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苏州市沧浪区解放东路福耀玻璃厂仓库和福星一村附近。   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梁咏:有一辆车牌为苏EBV700的蓝色面包车经常出入这两个地点。   苏州市公安局沧浪分局治安大队沙涛:解放路仓库最里面有一个门洞,经常不见有人进出,只有一辆车经常进出。这辆车还在福星小区的居民楼下的车库出现过。   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梁咏:这辆车每天上午先到解放路的仓库,过半个小时后再到福星一村,有时它会直接开到市区的农贸批发市场,我们判断柯某是在去往市场送货,至于送什么货,我们还不清楚。   办案民警根据这辆车的活动轨迹顺藤摸瓜,在农贸批发市场上发现了包装成箱的味精产品、“海天”酱油以及“恒顺”醋,这个侦查结果和在张家港窝点发现的纸条上出现的内容完全吻合。   2011年8月2日,上午十点半左右,侦查人员发现柯某的蓝色面包车开进了位于解放东路福耀玻璃厂的仓库之后,抓捕行动开始。   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梁咏:我们冲进去的时候,柯某很惊讶,他正在生产假冒的味精。厂房里卫生非常差,他就在这个环境里生产。   犯罪嫌疑人柯某:我生产的是假冒的味精,假的当真的卖挣钱。   在生产车间里,办案民警缴获了假冒的“99梅花”味精和“菊花”味精共计8吨左右,假冒的“海天”酱油300箱、假冒的“恒顺”香醋100余箱。   仔细排查之后,办案民警发现了柯某制造假味精的原料----工业盐和散装的“圣花”牌味精。   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梁咏:他就是把工业盐和糖掺进这种廉价的“圣花”牌味精,搅拌后装进99梅花味精和菊花牌味精的包装袋里,用封口机封口后出售,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苏州市盐务管理局盐政稽查大队陈健:工业用盐也属于氯化钠,但是它主要用于印染、医药、漂白增色等方面,可能含有亚硝酸盐、铅或者砷等有害物质,是绝对不允许用于添加进食品中的,如果人一旦长期误食过量的工业盐,会导致全身无力、头痛、恶心等中毒症状,甚至会昏迷,危害生命安全。   据柯某交代,他生产的假冒、伪劣味精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销售到工地食堂、农贸市场,苏州警方会同质监部门已经根据线索进行了追查。
  • 岛津推出酱油及其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检测解决方案
    近期,央视曝光了&ldquo 问题酱油&rdquo 使用工业盐水作酱油原料,一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工业盐中有很多杂质,最普遍的就是亚硝酸钠和重金属离子。其中,重金属含量可能比食用盐更高,但并不一定会超标。更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亚硝酸钠,却在现行的酱油标准检测中缺失。因为食用盐经过处理,已经不含有或只含有极少的亚硝酸钠,因此国标不检测这一项,这恰恰让不法商家钻了空子。亚硝酸钠俗称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致死。因此用于食品添加剂时用量严格限制。 生活中,含有大量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饮水、蔬菜、粮食、鱼、肉制品、渍酸菜、隔夜炒菜等经人食用后,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GB 5009.3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规定了离子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 奉行&ldquo 实现人类与地球的健康&rdquo 的经营理念,保卫百姓餐桌安全的岛津公司推出了《酱油及其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检测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共包含应用报告4篇,其中IC 1篇,UV 3篇。应用方法如下: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王利华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甜面酱中的亚硝酸盐含量&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段伟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的亚硝酸盐含量&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王娟娟 离子色谱法测定酱油中的亚硝酸根、硝酸跟离子的含量&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邱雄雄 了解详情,请点击下载最新解决方案:《酱油及其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检测解决方案》。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酱油、醋等食品质量安全
    近日,针对互联网上关于“酱油醋等调味品塑化剂问题”的传言,记者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获悉,该中心随机采购了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酱油、醋等食品,进行了应急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异常,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将继续跟踪监测,同时提醒,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直接向监管部门举报。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调味品(食醋)感官品评导则 》《调味品(酱油)感官品评导则 》二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专家:近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牵头制订了《调味品(食醋)感官品评导则 》《调味品(酱油)感官品评导则 》二项团体标准。工作启动后,起草工作组按照标准制订工作程序,组织完成了《调味品(食醋)感官品评导则 》《调味品(酱油)感官品评导则 》二项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面向行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4月2日–2024年5月1日。请按照附件3格式填写修改意见,于2024年5月1日前反馈至我会邮箱:cnfia@vip.163.com。附件:1、 《调味品(食醋)感官品评导则》(征求意见) 下载2、 《调味品(食醋)感官品评导则》意见反馈表 下载3、 《调味品(酱油)感官品评导则》(征求意见) 下载4、 《调味品(酱油)感官品评导则》意见反馈表 下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2024年4月2日
  • 350万!江油市粮油检验中心实验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N5107812022000113项目名称:粮油检验中心实验仪器设备采购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3,500,000.00元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合同履行期限:采购包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90日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参与:采购包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8a69d43284f4eccb01850f48ea060ca1.pdf
  • 汽油化学添加剂泛滥 氯含量超美标6000倍
    [导读]越来越多添加剂不断出现在汽油当中,并导致用车安全隐患的现实,过量添加化学添加剂早已不是新鲜事,而我国对于车用汽油18项检测标准中,并没有化学添加剂方面较为具体的规定。   一个多月前在江苏太仓发生的数千辆汽车加油后集体抛锚事故或许有新的解释。   5月28日,上海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SGS通标国际检测中心给第一财经(微博)频道记者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太仓事故所涉油品中有两项指标明显偏高,其中氯含量高达6400PPM,超过美国标准6000多倍。   尽管目前,该事故受理方中国石油苏州分公司坚决否认成品油质量出了问题,但记者调查显示,成品油中的化学添加剂存在较大嫌疑。   在此背后,是越来越多添加剂不断出现在汽油当中,并导致用车安全隐患的现实,过量添加化学添加剂早已不是新鲜事,而我国对于车用汽油18项检测标准中,并没有化学添加剂方面较为具体的规定。   这也意味着,在食品安全问题堪忧的今天,汽车的食品安全,也被打上了巨大的问号,对于此,未来又将何解呢?   太仓数千加油车辆停摆事件   5月12日,在太仓市一处由中国石油苏州分公司设立的登记点,上千名车主正在排队进行赔偿登记,这已是赔偿登记的最后一天,现场显得特别混乱。用车频繁的商人马先生对记者表示,从4月下旬开始,自从在家门口的一家加油站加过油之后,自己的轿车就出现了各种反常现象。   “开着开着就感觉跑不起来,使不上劲,而且那个排气管也一直在往外滴液体。我仔细地想了一下,估计是汽油上面有问题。因为我这个车一直在开,从来没有这样的毛病。”马先生说。   据马先生透露,由于家住附近,平时又经常顺路,所以他一直在一家名为富豪的加油站加油,直到车辆损坏,他也不敢相信是汽油出了问题。“我其实没想到是汽油出了问题,因为这个加油站是中石油开的。”   也是在不久前,马先生就得知,仅在太仓当地,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共有将近4000辆大大小小的车辆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而除了富豪加油站,在太仓还有另一个加油站出现了类似情况。   最终车主们认为是所加汽油导致的问题。   而在柳园路上,记者看到了车主们所提到的这家名为富豪的加油站,顶棚上方挂着醒目的“中石油”三个大字。然而,富豪加油站已经没有工作人员工作,据记者了解,事发之后,中石油公司已对这座加油站进行停业整顿。   根据中石油苏州分公司给出的消息,两座问题加油站相关人员都已经被辞退,记者试图联系加油站负责人,电话却已无人接听。然而,关闭加油站,辞退相关人员,并不代表着事件已经结束。   在赔偿登记现场,一位车主向记者出示了4月26日在富豪加油站加油后留下的发票,他表示,他的维修费由谁来支付,依然寻路无门。“我就不知道该找谁,该怎么办,排气管和发动机都有问题。”这位车主说。   就在这位车主向记者叙述情况期间,不少驾车路过的车主也纷纷停车,并向记者表示,他们的车全都因为问题汽油而损坏严重。   一位车主发动汽车,短短十秒不到,排气管便开始滴落黑色液体,同样的加油经历,同样的车况故障,让人们一致将矛头对准了油箱内的汽油。而这一点,也得到了当地不少汽修公司的印证。   太仓市龙腾汽修服务公司经理张立军对记者表示,他已接触到大概二三十辆类似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发动机抖动,启动了,然后容易熄火,还有部分是排气管腐烂。   自从问题出现之后,张立军的汽修公司就不断收到来自车主的维修申请。截止到5月中旬,张立军几乎每天都要接手至少两辆以上情况类似的问题车辆。而对于为何汽油会出现异常,多年从事汽修工作的张立军表示,他也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   “当时这样的问题,开始我们查也查不出过多的问题,就发现火花塞拆下来以后,有的车用了一两千公里的,感觉上去就像用了五六万公里那么久的火花塞,上面有很多积碳,初步判断基本上跟油品质量可能会有部分关系。”张立军说。   检测与赔偿疑团   然而,4月29日,太仓市工商部门将汽油样品封存之后,送往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却完全出乎车主们的意料。结论显示,导致数千辆汽车出现同样问题的汽油,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面对如出一辙的损坏状况,太仓的不少车主表示,“油品合格”之说完全让人无法信服。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拨通了太仓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电话,该检验检疫局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这个检测不是我们抽的样,是工商局抽的样,送样的货是合格的。”   对于合格的具体标准,上述工作人员透露,检测是按照93号的要求做的,其他货他表示不知道。   随后,记者拨通负责具体操作实验的一位叶姓主任的电话。对于是何人送检,送检样品的日期又是否与疑似问题汽油吻合?在这些关键性问题上,叶主任均表示完全不知情。   记者又找到了一位曾于2012年4月26日在中石油柳园路加油站加过油的车主,他向记者提供了他所保留的疑似问题汽油,并要求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谓的“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油,进行再次检测。   为了保证汽油在运送途中不被污染,临行前,上述车主将装有疑似问题汽油的干净的铁桶用胶带封装。之后,记者跟随车主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化学工业区的SGS通标国际检验中心。   根据车主委托,该第三方检验中心将对送检油品进行国家18项标准之外的检测,检测结果将在一周之后出炉。而在太仓市,坚称汽油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中石油苏州分公司,却已经着手对车主们进行赔偿,赔偿标准为每辆车3500元。   3500元的“一刀切”赔偿方案,对于一些问题严重的车辆而言,显然微不足道。而对于车主们的议论,中石油方面却鲜有回应。并且在5月初强硬地宣布,赔偿登记正式开始,却只字未提为何要向车主们赔偿。   “这几天我去4S店检查了一下,我的整个排气系统全部坏掉。发动机也有问题,这些都要换。一套换下来,要差不多12万块钱。”马先生说。   在5月12日赔偿登记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他只负责登记名字,并不知道目前一共有多少车主来登记。而从现场来看,前来登记的车主络绎不绝,初步估算至少也有上千人的规模。   当天,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马先生,也没有得到妥善的答复。几天之后,中石油再次宣布,只对4月24日至28日在富豪、金山两座中石油加油站内加过油的车主提供赔偿。这一决定,让不少车主完全无法接受。   当天,为了维持秩序,登记点所在的太仓市人民路两端被临时封闭,武警和公安严阵以待。然而即便如此,由于在费用和日期上,车主与中石油双方存在较大差异,现场一度失控。   氯超美国标准6000多倍   5月28日,记者收到了来自SGS通标国际检测中心的一封邮件。邮件中明确指出,在国标18项检测项目之外,该油品有两项指标明显偏高。在SGS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中,检测人员告诉记者,其中的总有机氯和硅,这两项化学元素的含量明显偏高。   SGS通标国际检验中心经理黎鸿举对记者表示,他们推荐了四五个测试项目,其他的像金属含量,还有一些氧化物的含量,没有看到太多的异常。但是他们发现有一个氯的含量,总有机氯的含量,结果与平时做的样品有明显的差异,即跟正常的汽油有明显的差异。   “差异是明显的高了?”记者问。   “明显的高了。”黎鸿举说。   检测结果表明,在车主送检的油品当中,总有机氯含量为0.643%,相当于6400PPM。而这一项,恰恰是国家标准内并没有限制和规定的。   黎鸿举表示,像我们的国家标准、车用汽油的标准,包括国际标准里面,对氯的含量是没有特别规定的,我们目前只能参照一个,即提到氯标准的美国乙醇汽油指标。   在美国的乙醇汽油中,对氯含量的要求标准是1PPM,而此次检测结果却显示,车主送检的油品中,氯含量高达6400PPM,超过美国标准的6000多倍。   黎鸿举表示,美国的指标设得很低,是1个PPM,所以检测出的氯含量看起来非常高。这也相当于是美国有氯含量的6000多倍。“因为汽油都是汽车发动机引擎在用,所以我觉得是可以考虑去参照那个标准。”   在黎鸿举看来,过高的氯含量极有可能就是太仓车辆损坏的主要原因。   “这种油因为发动机的高温,它会变成离子形态的氯,那么它会对整个气缸,包括活塞、喷嘴等这些东西都可能会形成一种点蚀,像我们说的一点点小坑的这种腐蚀性。那么这种腐蚀就会慢慢地导致比如说它的气密性就不好,喷油效果不好,有可能会导致发动机不工作,或者是打不着火等这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黎鸿举说。   根据实验人员的介绍,按照正常的炼油工艺,成品汽油中理应不会出现氯离子。那么,来自中石油下辖加油站内的汽油,为何会出现这种对车辆损坏极大的化学元素呢?   黎鸿举解释称,这个是一种化工原料,这个化工原料有很多地方会生产的,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大概一两千元/吨,与汽油的价格差别蛮大。5月29日,中石油下调了汽柴油大区调拨价格,其中,北京京标准的90号汽油价格就高达9120元/吨。   SGS通标国际检测中心的检测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含有氯的化合物可以很好地溶于汽油,并且沸点也和汽油相似。如果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对汽油进行搀兑,一般情况下很难发现。   添加化学原料已非新鲜事   在调查和了解的过程中,不少人也告诉记者,太仓油品事件,只是目前国内油品现状的冰山一角。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国家标准的滞后和缺失,越来越多的添加剂,正迅速地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汽油当中。   资料显示,日常人们经常听到的93号,或者是97号汽油,实际上指的是汽油的辛烷值指标。掌握了提高辛烷值的手段,也就意味着,可以轻而易举将不合标准的汽油,变成达标汽油。   而在网上,记者通过“群”的方式,进入到一个声称是专门出售违规“调和”汽油的群体。其中的一位知情人向记者描述了汽油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为什么我们国家调油的越来越多,利益驱动。”上述知情人说。   据上述知情人表示,假设90号汽油9000元/吨,将8000元/吨的汽油加入10%的添加剂,“那么这10%的利润不就出来了吗?主要是赚这个差价。”   “兑什么东西呢?”记者问道。   “各种东西,种类太多了。”该知情人说。   据上述知情人介绍,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是一种名叫“羰基锰”的化学原料,他还简单地向记者讲述了如何将不合标准的88号汽油,变成93号汽油。   而从上述知情人所透露的信息看,目前添加了化学原料的汽油,在全国亦分布广泛。   “我那个客户,人家都是有油库的。在常熟,都是在码头边,调完以后就直接装船了。装船拉哪呢? 重庆啊,广州啊,都送。都是调出来的。他们量大,都是靠量。”上述知情人说。   这种依靠某种化学原料便可改变汽油标号的做法是否属实?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同。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所长施力表示,随意、过量添加羰基锰,在油品调和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据施力介绍,这种叫做“羰基锰”的化学原料,最早起源于美国,但由于对车辆损伤过大而饱受争议。目前在美国已经基本停用,但在中国,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标号较低的汽油中添加羰基锰,已成了行业内人尽皆知的“秘密”。   知情人对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将90号汽油添加化学原料后变成93号汽油,这种“变戏法”的做法也是易如反掌。对于调油的商贩来说,唯一需要注意的,正是目前已经明显滞后的“国家标准”。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于车用汽油的检测标准为18项,主要检测辛烷值、焦值和抗爆指数等数据。然而,在化学添加剂方面,却并没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也正因为如此,大量被肆意添加了过量羰基锰或其他化学原料的汽油,正通过各种非法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
  • 国五汽油标准发布实施 硫含量降低80%
    12月18日,国家标准委对外发布了我国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即&ldquo 国五汽油标准&rdquo ,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从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应国五汽油。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硫含量降低80%   国五汽油标准,是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试验验证,参考欧洲标准起草的。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与第四阶段汽油标准相比较,新标准的主要变化可概括为&ldquo 三降两调一增加&rdquo 。   &ldquo 三降&rdquo ,是指降低了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的指标限值。   其中,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即每公斤硫含量不高于10毫克,降低了80%   考虑到锰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潜在风险和对车辆排放控制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新标准从对健康和环境负责角度,采取预防原则,将锰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并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   为进一步降低汽油蒸发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减少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沉积物,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ldquo 两调&rdquo ,是指对蒸气压和牌号进行了调整。   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国五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ldquo 一增&rdquo ,是指为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新标准中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mdash 775kg/m3。   生产技术升级需要4年过渡期   汽油新标准实施后,会给空气质量带来怎样的改善,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ldquo 从&lsquo 国四&rsquo 到&lsquo 国五&rsquo ,车辆污染排放量将大幅减少。&rdquo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鲍晓峰告诉记者,油品升级后,目前在用车的总体排放污染物可减少10%&mdash 15%,而新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则可减少25%左右。国家标准委测算,标准实施后,预计在用车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   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现在到全国范围内供应国五汽油,留出了4年过渡期,&ldquo 一是考虑到各地环保压力、要求和进度有所不同,二是考虑到油品生产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的需要&rdquo 。   4年过渡期,会否有些长?&ldquo 新标准最关键的在于硫含量的降低。对油品生产企业来说,光是增加脱硫的主要设备&mdash &mdash 加氢反应器就需较长周期,有时订购以后,得等一年半左右才能到位。&rdquo 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炼油专家张国相认为,设置过渡期是必要的,&ldquo 不过,在2018年1月1日前,油品生产企业应该能保证生产,确保全国供应国五汽油&rdquo 。   京沪苏实施国五油价涨4分钱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9月公布了各地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四、第五阶段的价格调整标准。各地车用汽油质量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加价290元(约每升0.21元),2017年底后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加价170元。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部分地方已先期实施相当于国五标准汽油。汽油价格平均每升上涨约4分钱。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发展改革委此前也表示,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标准是按照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成本、消费者承担一部分成本的原则确定的,企业约承担三成左右成本提升。   石化标准委秘书长徐惠说,汽油质量升级需要炼油企业进行生产装置改造增加、生产工艺调整以及催化剂升级,这都需要大量投入,并且需要几年的过渡时间。   对已完成升级改造炼厂的调查表明,炼油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投入少则十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ldquo 不同炼厂成本增加不同,很难准确核算。&rdquo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说,政府只能通过核算寻求相对折中的数值,并就此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分摊。
  • 火锅底料曝光:添大量化学剂 白水也能成辣油
    冬天来了,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了众多都市人的“最爱”。但是你知道吗?现在的火锅大多是“化学锅”!“不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剂,火锅底料里更是包含了多种化学添加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红艳艳的红汤火锅诱人吧?那辣味、红色都是一种叫“辣椒精”的添加剂调出来的 一进火锅店闻起来很香,都是添加了飘香剂在里面!昨天,记者对南京市场上的“化学火锅”情况进行了调查——   暗访地点   批发市场   因为冬天是火锅旺季,因此在南京的干货批发市场内,火锅作料成了主角。昨天,记者以火锅店采购者的身份,到南京数家干货市场暗访,发现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几近“泛滥”——   飘香剂比“一滴香”还猛   在南京下关的一家干货批发市场,记者在入口处的一家摊位询问,有没有替火锅增色增味儿的东西。老板立马从柜台后面给记者拿出了一瓶标注为“火锅飘香剂”的红色瓶子。老板神秘地对记者说,这可是开火锅店的必备“秘笈”,因为这种飘香剂只要拨一点放入火锅中,那就香味四起,让人非常有食欲。   “这不会是一滴香吧?”记者提出疑问。老板摇摇头说,当然不是了,是新出来的产品,比“一滴香”效果好多了。他特意指了指产品标签上的“QS”标识提醒记者:“这个标志认识吧,这可是经过技术监督局(质监局)批准的呀。”   看见记者点头,老板又从身后接连拿出了另外两瓶东西,一瓶的包装上写着“辣椒精”,另一瓶写的是“火锅红”。老板介绍说,两个产品是搭配起来用的,前者保证你在少放辣椒的前提下,让食客辣得过瘾,而后者是可以在几乎不放辣油的前提下,让辣锅“红”起来。   在介绍完这三个产品后,老板拍着记者的肩膀自信地表示,只要记者的火锅店用过后,就会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好了,说着他还特意从柜台下面拿出一沓收据得意地说,因为他家卖的东西效果好,南京有不少火锅店都是他的老客户。   记者提出先买几瓶带回去看看效果,老板报价,500克的辣椒精25元、500克的火锅红35元、500克的飘香剂45元。在看记者付款之后,老板又热情地从身后递给了记者另外两包东西,上面分别写着“肉香王”和“高倍香料精”的字样。老板解释说,这些都是提味的东西,可以让人吃了过口不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南京的多家干货批发市场内,类似于给火锅增色增味的添加剂几乎随处都有销售,而对于其有无危害,这些摊点的老板都信誓旦旦地指着“QS”标志发誓说没问题。   然而记者对买来的三种产品上所标识的QS认证号码进行查验的时候发现,虽然部分厂家厂名可以查到,但是其标注的QS号码,却无法查询得到。对此,质监部门的相关人士表示,很有可能这些添加剂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在盗用正规厂家的名号销售,其质量令人担忧。   暗访地点   农贸市场   传说中提香能力远超“一滴香”的火锅增味剂“飘香剂”、“辣椒精”,在南京的菜市场可以买到吗?昨天傍晚,记者对南京城区的几家大型菜场进行了探访。   昨天傍晚6点左右,记者来到南京华侨路附近的一家大型菜场。这家菜场内卖火锅调味品的有六七家,生意都很好。各种风味、各种包装的火锅底料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国家调味品行业火锅底料生产示范企业”、“中国登山队专用火锅产品”、“来自内蒙古小肥羊生产基地”……摊位上,火锅调料的宣传语比比皆是。价格也比较公道,一般在3元至15元之间,“家里吃火锅都买这种调料”,一位摊主向记者推荐了一袋红色包装的火锅料。   随后,记者来到太平南路附近的一家菜场,这里卖火锅调味品的店更多。记者绕了一圈,询问“有没有比较‘厉害的’调料?”交谈中,一位自称姓黄的老板“接招”了:“厉害的?罂粟壳要不要?”记者强调只要调料不要罂粟壳,这位黄老板略微迟疑了一会儿,询问了火锅店开业时间和地点之后,才开口问“要多少?”“你都有什么?”记者追问。“提香,增色的都有!”黄老板告诉记者,卖火锅添加剂属于非法买卖,不能摆在市面上卖。而记者了解到,飘香剂的价格是30-40元1斤,一口锅放一小勺就有效果,“像放味精一样,1斤飘香剂够几百口锅用好久呢!”而辣椒精则是30元左右就能买到一大瓶,“1升装的,够你用呢”。和记者沟通一番之后,黄老板放松了警惕,给记者留了她的手机号,“如果有需要,电话联系,送货上门!”   知道记者的“火锅店”快开张,黄老板也提了个醒,“别光用化学添加剂制锅底,正规调料和添加剂混着用最好”,黄老板说,这样做既保证成本,也能保证火锅味道。   火锅行业   自曝“家丑”   “南京市场上的这些火锅添加剂早就该好好管管了。”省餐饮行业协会火锅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王凯直言,南京有不少火锅店就是在使用添加剂来糊弄消费者——   一个连锁火锅店老板说   最普通的麻辣锅成本也要26元   “哪有商家不赚钱请你吃饭的道理呀!”南京解放路上的一家连锁火锅店,老板给记者报了他们的火锅底料成本:他们店的普通麻辣锅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锅底包括花椒、干辣椒、当归、桂皮、丁香等近十种天然材料,单算成本,这个锅底至少26元,他们的对外售价是30元。这位老板表示,为了保证本店火锅底料货真价实,他们家菜肴可以打折但底锅从不让价。   而就在这条街对面的另外一家火锅店,那里的火锅底料则是免费供应,在一般情况下,两个人的消费在30元左右就可以吃得尽兴。对于后者的低价,前一家连锁火锅店的老板显得有些不以为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0多元的火锅就要包括七八种的菜肴、锅底、调料、人工、煤气等费用,如果不玩点花样,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而最容易也必须玩花招的就是火锅的汤底了,因为其它东西都无法打折或是省钱。   正在南京开店的吴先生   吴先生在南京一座大学城附近开了一家火锅店。因为做的是学生生意,自然选择了低价路线——锅底不要钱。这样一来,几十元就能吃顿火锅,每到饭点时自然顾客盈门。面对记者,吴先生坦承:“秘密”就在锅底上,“免费锅底你说能有多少好料?”   良心不安退出的许先生   那么,用添加剂熬成的麻辣汤底料究竟需要多少成本呢?记者通过朋友的介绍,辗转联系到了一位曾经在南京做过火锅生意的许先生。   两个“锅底免费”火锅店老板说   熬牛油时加香精、火锅红、罂粟粉……   对于火锅底料,吴先生从来都是自己动手熬制的。一方面“秘方”不外传,另一方面,“说实话,要是知道里面都加了什么,估计你再也不肯吃火锅了。”   吴先生说,和那些“口水锅”“猪食锅”比起来,自己的底料用料算是比较实在的了:首先,锅底中最重要的牛油、猪油,吴先生都是实打实去买底油,“十二三斤牛油大概80元吧,猪油也要40元。当然,如果用牛肠油或者肥肉熬油,那就更便宜了。”吴先生说,底油是火锅底料的基础,确实有些店家用地沟油之类的,“但到这种程度,完全是赚黑心钱了。”   底油没什么,“有什么”的是各种调味料。吴先生告诉记者,他熬制的火锅底料中要加入植物香精、火锅红、飘香剂、鸡精、鸡粉、罂粟粉等等十多种调味料,“这些都是添加剂,加了它们底料才香。”   熬制底料时,一般需要十二三斤的牛油,再搭配一些猪油,边熬边加入上述香料。“比如说80元的牛油、40元的猪油,这些香料也需要三四十元,并不便宜。”吴先生告诉记者,在熬制的后期,要把各种香料从融化的油里再捞出来。熬制完成后,冷却的油又变成了固体,分成若干份,客人需要的时候再加水加热融化成底锅后,很快就可以端上桌了。“因为香料几乎都被捞出来了,吃的时候,除了表面漂浮的辣椒末、姜末、花椒、豆瓣、豆豉外,你根本看不到底料里都有什么的。”   就是这样自家熬制的一锅成本150元左右的底料,吴先生店里大概能用一个星期。“我是小店,一个月算下来底料上也用不了多少钱,免费就免费了。不过要是店面大的话,底料上要再节省可能真得用地沟油了。”   不用熬,白水也能“添”成辣油   许先生告诉记者,早年自己也是做便宜火锅的,那时候火锅生意特别好做,而且越是便宜的火锅越是生意兴隆,但说到底那些火锅底料都是勾兑出来的,而诸如火锅飘香剂、辣椒精的玩意儿,早在几年前就有了,不过那时候这些添加剂市面上还比较难买到,都是从四川、山东那里批发买过来的。根据他回忆,当时一个麻辣锅底的成本也就三四元,然后再适当放些象征性的不值钱干货料,根本不用熬制,只要倒点开水,加点特制的添加剂,再用大火烧滚,原来白花花的开水,就会渐渐变成辣油汤,不仅香辣逼人而且红得诱人,这样就可以端上去给客人了。   不过大概做了半年,这位许先生就感到这钱赚得实在不安稳,就把店盘给了别人,至今他还有些愧疚,因为他实在有些担心,这些添加剂究竟对人的身体是不是有害,反正那时候他和家里人是从来不吃店里的火锅。   ●特别提醒   如何辨别“加料”火锅?   在采访的最后,许先生特意让记者转达几种鉴别“加料”火锅的方法:   首先,别去那些一进门就香气逼人的火锅店。因为根据经验,火锅熬制的香味都是自然散发的,应该是越煮越香,而一端上来的火锅就香气四溢,绝大部分的可能就是已经被加了增香剂。   其次,可以观察火锅店内端上来的麻辣锅底。如果麻辣锅的辣油显得透红鲜亮,那么这个麻辣锅底,肯定也暗藏问题: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熬制的麻辣锅底,应该略有浑浊的,透亮的麻辣锅就很明显地是加了辣椒精或者火锅红。   ●如何监管   食品添加剂太我不好管?   这些在市场上被轻易买到的“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究竟对人身体有没有害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拨通了省质监局的12365电话。不过让记者有些遗憾的是,接通电话后,对方的工作人员坦率地表示,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太多了,她自己也无法明确告知记者这些产品究竟能否食用。   接着记者又与工商部门取得了联系。在这里工商部门的回答也很坦率,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工商部门对于市场在售的商品,只管产品外包装上是否有厂名厂址联系电话,只要不是三无产品,他们就视同合格——也就是说,只要肉眼看不出有问题,或是没有人举报的商品,那么他们就无从让经营者停止销售。   而让记者颇为尴尬的是,在所购买的“飘香剂、火锅红、辣椒精”三样产品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和品名确实都有,只不过按照要求,正确的QS号码应该由12位数字组成,但这三样产品却醒目标注的是10位号码。
  • GB/T 6504-2017化学纤维 含油率试验方法
    p   GB/T 6504-2017化学纤维 含油率试验方法标准从2018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标准代替GB/T6504-2008,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规定了化学纤维含油率的试验方法:萃取法(方法A)、中性皂液洗涤法(方法B)、光折射率法(附录A)、核磁共振法(附录B)、快速挤压法(附录C)。适用于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聚丙烯腈(腈纶)、聚乙烯(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维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化学纤维,其他种类化学纤维可参照使用。 /p p strong   附录B:核磁共振法 /strong /p p   B.1 范围 /p p   本方法适用于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聚丙烯腈(腈纶)、聚乙烯(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维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化学纤维,其他种类化学纤维可参照使用。 /p p   B.2 原理 /p p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向纤维样品发射脉冲磁场,当磁场取消时,检测试样的回应磁信号,由于纤维发出的信号比纤维油剂发出的信号衰减快,从两者的差异可换算出试样的含油率。 /p p   B.3 仪器 /p p   本方法用到的仪器如下: /p p   ——核磁共振波谱仪:具备永久磁体,自动温控 /p p   ——天平:最小分度值0.1g /p p   B.4 试样制备 /p p   随机均匀地抽取试样质量1g~5g,精确到0.1g。 /p p   B.5 试验步骤 /p p   B.5.1 工作曲线的制作 /p p   B.5.1.1 根据产品的目标上油率,取5个试样,其含油率要能覆盖所有可能的变化范围,分布尽可能均匀,可参考表B.1确定,也可以根据实际上油情况,自行调整范围。 /p p   表B.1 工作曲线制作的含油率及相应的取值参考范围 /p table style=" border-collapse:collapse "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17" valign=" top" 品种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36" valign=" top" 实际含油率/%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348" valign=" top" 变化范围/% /td /tr tr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17" valign=" top" 涤纶预向取丝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36" valign=" top" 0.4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348" valign=" top" 0.2、0.3、0.4、0.5、0.6 /td /tr tr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17" valign=" top" 涤纶牵伸丝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36" valign=" top" 0.8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348" valign=" top" 0.6、0.7、0.8、0.9、1.0 /td /tr tr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17" valign=" top" 涤纶低弹丝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36" valign=" top" 2.5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348" valign=" top" 1.4、1.9、2.3、2.7、3.1 /td /tr tr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17" valign=" top" 粘胶短纤维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36" valign=" top" 0.2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348" valign=" top" 0.00、0.15、0.20、0.25、0.30 /td /tr tr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17" valign=" top" 粘胶长丝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136" valign=" top" 0.3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348" valign=" top" 0.0、0.2、0.3、0.5、0.8 /td /tr /tbody /table p   B.5.1.2 按本标准方法A或方法B测试5个试样的含油率。 /p p   B.5.1.3 在核磁共振仪上检测试样的含油率,形成工作曲线。 /p p   B.5.1.4 工作曲线完成后,可用仪器提供的标准物定期对仪器进行自动校准。 /p p   B.5.2 检测 /p p   B.5.2.1 将试样放入试管中,塞好塞子。 /p p   B.5.2.2 将试样放入检测区,选择检测界面,对试样进行检测。 /p p   B.6 结果计算 /p p   试验结果以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两次平行测试的相对差异大于10%时,重新试验。 /p p   B.7 数据修约 /p p   同B.5.1.8 /p p br/ /p
  • 油+油,鬼见愁|食用油中矿物油检测难点一文解读
    仪器信息网讯2024年7月17日,食用油中矿物油的检测——Easy选型直播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仪器信息网携手上海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仪真分析”)联合主办,特别邀请了矿物油检测领域的资深专家,深入探讨了食用油中矿物油检测的技术动态及未来趋势,并展示了全自动矿物油分析解决方案及真机操作。此次线上活动现场累计超4000人观看,专家互动答疑环节观众提问踊跃。主题圆桌——食用油中矿物油检测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近期,“罐车混用”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食品油安全的深切关注,使得“矿物油”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紧密追踪热点话题,专门设立了“食用油中矿物油检测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圆桌讨论环节。此环节特别邀请到在矿物油检测领域深耕多年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矿物油分析测试研究室武彦文研究员和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丽敏博士两位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矿物油检测技术、食用油中矿物油的检测难题以及矿物油检测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圆桌论坛主持由仪器信息网编辑蔡小芳担任。圆桌对话矿物油(MOH)源自石油与合成油,主要包含饱和烃(MOSH)及芳香烃(MOAH)两部分,它们或容易蓄积在人体,或有致癌和致畸毒性。矿物油会通过环境污染、种(养)殖采收、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等多种途径迁移进入食物,给人类健康带来风险。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矿物油分析测试研究室武彦文研究员对于开展矿物油分析研究工作的契机,武彦文老师分享到:当初我在研究食用油脂时发现,我国矿物油污染物的分析技术与国外差距很大,特别是由于我国的标准方法远远落后于国外,给油脂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困扰。于是,她迅速转变科研方向,开启矿物油分析测试技术的研发工作。她首先研读了几乎所有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在这个细分领域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不仅在理论理解上偏差,检测仪器也相去甚远,因此她开启了“精彩”的矿物油分析研究之路。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丽敏博士仪真分析在矿物油检测始于对食品新型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关注。2015年,朱丽敏博士在瑞士参观了一家专注于矿物油检测的实验室,意识到国内在该领域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2018年,仪真分析便凭借其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获得了德国Axel Semrau公司的青睐,成为其在中国地区的独家技术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后,仪真分析坚持将技术本土化,来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2018年,仪真分析成功改装了第一台本土化的LC-GC在线分析平台,并将其推广到国内市场。获得了国家粮油检测部门、国际食品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广泛认可,并成功应用于食用油、食品接触材料、婴幼儿配方奶粉多个细分领域。两位老师在分享了开启矿物油检测的契机后,针对矿物油分析检测技术和食用油中矿物油检测难点展开讨论。武老师指出,矿物油分析检测技术包括GC-FID、LC-GC、GCxGC-MS等,其中LC-GC被誉为“金方法”,尤其适用于复杂样品如食用油,并通过在线溶剂挥发技术实现大体积进样,提高灵敏度。但食用油中矿物油检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样品基质复杂、干扰物众多、谱图解析困难、标准品缺乏和溯源难度大等。为解决上述难点,研究人员和企业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例如LC-GC全自动分析平台、在线净化技术、LC-GC-MS/MS、数据库建设和标准化等方法。在谈到矿物油分析检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朱博士认为,矿物油检测技术正朝着更精细的成分分析、标准化方法和精确溯源的方向发展。将通过LC-GC-MS/MS联用技术将毒性更强的MOAH实现更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针对不同食品基质,如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食用油,将制定标准化的检测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此外,建立和完善矿物油溯源数据库,并开发先进的溯源技术,将有助于实现对矿物油来源的精准定位,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精彩报告——《全自动矿物油分析解决方案》报告人:上海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 张鸿矿物油检测长期以来一直是非常有挑战的难点,首先要将样品中矿物油与复杂的介质分离,再通过气相色谱检测。由于矿物油无处不在,获得干净的仪器很重要。为了达到足够的灵敏度,需要大体积进样技术。矿物油在2011年被报道发现以来,欧洲的分析化学家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实现了矿物油可靠分析方法(在线LC-GC-FID)。仪真分析在过去的20多年来一直关注食品分析方面的研究,在2018年开始涉足矿物油检测,并推出了全自动在线LC-GC二维色谱联用矿物油分析系统。全自动矿物油分析系统全自动矿物油分析系统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势显著提升了矿物油检测效率和质量。系统采用了清洁和改装技术,有效去除了背景干扰,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液相色谱和硅胶柱的高效分离技术,矿物油能够从油脂等复杂介质中被精确提取。部分溶剂蒸发技术保证了样品在气相色谱中的超低量分析,而双通道双FID技术则实现了对MOSH和MOAH的同时定量检测,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全自动氧化铝和全自动环氧化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样品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最后,软件的兼容性能够与市场上所有主要品牌的LC和GC实现无缝对接,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最后,张鸿还介绍了仪真分析的FAT/SAT服务,仪真分析提供的FAT服务(Factory Acceptance Test)确保了在实验室内使用标样对系统进行彻底测试,以确认其良好运行。在完成测试并拆卸包装后,仪真分析能够保证用户现场快速安装并投入试用。SAT服务(Site Acceptance Test),仪真分析提供详细的产品安装准备条件书,其中包括化学试剂的选择和前处理的准备工作等。仪真分析还为用户提供培训,详细讲解矿物油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操作并维护系统。真正实现交钥匙工程!真机演示——走进仪真分析,进一步体验上机操作除了精彩纷呈的专家讲座和深入浅出的技术解析,本次直播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真机演示”环节,张鸿老师带领观众走进仪真分析,亲身感受全自动矿物油分析平台的强大功能。平台选用性能优良的安捷伦气液相色谱部件给客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仪真分析和安捷伦的专家强强联合在现场进行专业讲解,详细介绍了系统各个组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针对观众可能遇到的操作疑问进行解答。精彩内容之外,直播间还进行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抽奖活动,贴心的准备了精美礼品回馈积极参与答题互动的用户们,也将直播间的热度推向高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