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化学成像

仪器信息网化学成像专题为您整合化学成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化学成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化学成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化学成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化学成像话题讨论。

化学成像相关的论坛

  • 2018年光学成像技术市场将达19亿美元

    近日,marketsandmarkets发布了一份新的市场报告,题为“2013-2018年光学成像技术市场报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声层析成像、超光谱图像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临床诊断、临床研究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该报告预测到,2012年光学成像技术的市场大约是9.16亿美元,到2018年预计可达到19亿美元,并且从2013年到2018年期间的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1.38%。同时,该报告还指出美国是主要的光学成像设备市场,其次是欧洲。未来,像亚太和中东这些新兴经济体将是这个市场的驱动力。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0305/092849.shtml

  • 几何光学成像问题请教!!!

    几何光学成像问题请教!!!

    听闻这里藏龙卧虎,特来请教各位一个光学成像的物理问题:如下图所示:(1)A,B为不同入射方向的平行光,照射到一个样品上后,透射出来后经过物镜(凸透镜)作用后,在物镜的右边分别是如何成像的?(2)而如果两束入射光如图二情况,这时在物镜的右边 又是如何成像的?望各位大侠多多指教!!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202212_306129_234287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202214_306130_2342870_3.jpg

  • 5.29《基于振动光谱成像的复杂混合物化学成分信息提取与表征》周群(清华大学)

    [font=Calibri][font=宋体]仪器信息网于[/font]5[/font][font=Calibri][size=10.5pt][font=宋体]月[/font]26-29[font=宋体]日组织召开[/font][b] [size=18px][b]第九届光谱网络会议[/b][/size][/b][/size][/font][font=Calibri][size=10.5pt][font=宋体],特邀嘉宾[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560]周群(清华大学)[/url][/font][font=宋体],带来报告《[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497]基于振动光谱成像的复杂混合物化学成分信息提取与表征[/url]》[/b];[/font][/size][/font][font=宋体]欢迎感兴趣的你,报名参会![/font][b][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563c1][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CIEX522/]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url][/color][/font][/b]

  • 无透镜摄像机问世 或将打破光学成像技术垄断

    无透镜摄像机问世 或将打破光学成像技术垄断

    2013年06月07日 来源: 腾讯科学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这种摄像装置使用了一种名为压缩传感的技术,这项技术依靠的是假设许多普通的测量值有大量冗余。因此只需要少量仔细筛选的测量值就可能获得同样的数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6/201306071456_443428_1644522_3.jpg 研究团队称,无透镜压缩成像的结构是值得推荐的,它能够减少尺寸、成本以及复杂性。 这种技巧需要了解保留哪些测量值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组合。这项技术有可能彻底改变传统的光学成像,传统的光学成像依靠透镜创建图像而且使用感光胶卷记录光线。 贝尔实验室的装置相当简单。它由一个允许光线通过的LCD显示屏和一个能探测三种光线色彩的单一传感器组成。这个原型是由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廉价部件打造的。使用这种方法拍摄有着许多好处。首先没有透镜会减少成本和复杂性。此外,没有场景会模糊不清,图像的清晰度只由光圈部分决定。它也能被用于拍摄其它光谱范围的照片,比如说红外线或者毫米波。 LCD显示屏上让光线通过的一些开口是随意打开的。光孔的不同排列能够拍摄不同的场景。快照拍摄的越多,影像就越丰富。它也可能使用正常照片所需要数据的一小部分就创建出一张完整的照片。研究团队拍摄了大量的物体,包括书本和睡觉的猫,只使用了他们记录数据的25%。研究团队在论文中写到:“无透镜压缩成像的结构是值得推荐的,它能够在减少尺寸、成本以及复杂性的同时,构建出简单、可靠的成像设备。”研究团队声称,使用这种结构的设备能够被用于监测,或者可以用于提取特性,比如说移动物体的速度等。

  • 计算自适应光学技术可实现高清医学成像

    科技日报 2012年04月25日 星期三 本报讯 实时3D微观组织成像技术的出现不啻为癌症诊断、微创手术和眼科等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23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用计算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光学层析成像的畸变技术,给未来医疗的“高清”成像带来前景。相关技术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在线版上。 美国贝克曼研究所高级科学和技术博士后研究员史蒂芬说:“该技术能够超越现在的光学系统,最终获得最佳品质的图像和三维数据。这将是非常有用的实时成像技术。” 畸变如散光或扭曲困扰着高分辨率成像。其会使对象细点的地方看上去如斑点或条纹。分辨率越高,问题会变得更糟糕。这是在组织成像中特别棘手的问题,而精度对于正确诊断至关重要。 自适应光学可以校正成像的畸变,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来校正当星光过滤器通过大气层的变形。医学科学家已经开始将这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硬件应用于显微镜,希望能改善细胞和组织成像。 但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工程内科医学的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教授斯蒂芬指出,这同样富有挑战,将其应用于组织、细胞成像,而不是通过大气对星星成像,存在很多光学上的问题。基于硬件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复杂而昂贵,调整繁琐,故不太适用于医疗扫描。 由此,该团队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发现并纠正图像畸变,替代硬件的自适应光学,称为计算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人员用此技术演示了大鼠肺组织含有微观粒子凝胶的幻影。用光学成像设备干涉显微镜的两束光扫描组织样本,计算机收集所有数据后,纠正所有的深度图像,使模糊的条纹变成尖锐的点而特征显现,用户可用鼠标点击改变参数。研究人员说:“我们能够纠正整个研究体积的畸变,在其任何地方呈现高清晰度图像。由此,现在可以看到以前不是很清楚的所有组织结构。”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医院和诊所的台式电脑,可对任何类型进行干涉成像,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华凌)

  • 【分享】最新医学成像技术透视奇妙人体构造---科学见证美丽(图)

    [center]最新医学成像技术透视奇妙人体构造 [/center]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医学成像技术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这些新技术可以甄别人体任何结构以及许多重要生物过程,比如不同的血流速度。以下这组图片不仅揭示了患病后的人体构造,还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 1.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图像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1239928.jpg[/img]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弥散张量成像(DTI) 一种描述大脑结构的新方法被称为弥散张量成像(DTI)。这张图便是医疗人员在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制作出来的。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1213834.jpg[/img]像这样的弥散张量成像图(呈现方式与以前的图像不同)可以揭示脑瘤如何影响神经细胞连接,引导医疗人员进行大脑手术。 弥散张量成像其实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形式。举例来说,如果说核磁共振成像是追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那么弥散张量成像便是依据水分子移动方向制图。神经细胞纤维长而薄,分子通常会沿着神经细胞纤维扩散。研究人员可以突出水分子和一组组神经细胞纤维以相同方向运行的部位。像这样的弥散张量成像图(呈现方式与以前的图像不同)可以揭示脑瘤如何影响神经细胞连接,引导医疗人员进行大脑手术。它还可以揭示同中风、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阅读障碍有关的细微反常变化。 2. 核磁共振成像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120194.jpg[/img]核磁共振成像 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下,患者躺在圆柱形磁体内,暴露于强大的磁场。一旦暴露在磁场中,水分子的质子会排成一行,要是遭到无线电波的攻击,它们会立即乱作一团,不成直线。在质子重新排列过程中,电脑会收集它们的信号,并加工成图像。富含水的组织会发出更强烈的信号,在生成的图像中看上去更亮,而骨骼相对较暗。这项技术用在此处是来描述大脑和颈部动脉的。在注射了用于对比的成像剂以后,放射线专家重复扫描,这时,成像剂在血管中移动,使他们可以看清楚造成中风、脑动脉瘤和各种外伤的堵塞物。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1138944.jpg[/img]脊椎管和大脑处的明亮区域表示脑脊髓液。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还经常用在神经成像方面。脊椎管和大脑处的明亮区域表示脑脊髓液;向下延伸至身体的长条状体则是脊髓。 3.X光血管成像术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1124647.jpg[/img]X光血管成像术 X光血管成像术让手上如此细小的血管都呈现出来。由这种最新数码探测仪生成的图像质量可以让放射科医师不用使用高剂量辐射物,也能看清楚器官的细微之处。这张照片显示了手外伤的直接影响——没有血液流向第四根手指,而其他手指的小血管却清晰可见。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10206.jpg[/img]X光血管成像术 制作有用的医学图像涉及两个主要步骤:一是搜集数据,二是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可快速、准确解读的图像。这张图像由一种称为X射线断层成像(简称CT)的先进X光技术生成,突出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进步。体绘制软件(Volume-rendering software)结合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识别心脏附近主动脉(从图像顶端延伸至身体下部、心脏周围的大片粉色血管)的异常情况。再往下,可以清楚看到肝脏(紫色)和肾脏(鲜红色)。准确测定主动脉直径至关重要,因为外科医生可以借此判断主动脉是否存在破裂的风险。 4.CT血管成像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104491.jpg[/img]CT血管成像 对于此处用以显现骨盆的CT血管成像来说,成像剂会注射到静脉,使血管同软组织形成鲜明对比。电脑软件可以进一步凸显骨骼和血管之间的差别,让医生可以做出更明确、更快速地诊断。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948897.jpg[/img]此图中的两只手是尸检扫描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CT使用一个X光源,但研究人员可以将两个不同能量的X光源结合起来,更清晰地呈现软组织。根据特定组织(比如图中两只手的腱和韧带)吸收不同能量的事实,仪器可以突出展示它们的图像。为检验这种呈现方式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对尸体进行了扫描,将扫描结果同他们的“虚拟”发现相比较。此图中的两只手就是尸检扫描的结果。当然,CT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健康,但也存在用于虚拟尸检的可能性。作为法医检查的一部分,像这样的CT扫描可以揭示小刀等物体的路径。 5.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术(PET)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932866.jpg[/img]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术(PET) 很多医学成像技术主要集中在解剖构造方面,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术(PET)有所不同:这种技术生成的图像突出了细胞活动。医生先给患者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接着,吸收示踪剂最多的细胞会发出亮光。此图中的示踪剂是葡萄糖。癌细胞会快速生长并分裂,因此会消耗大量能量,吸收葡萄糖。红色表示患者肝脏和肩部有问题。大脑和心脏(C形红块是心脏肌肉壁,即心肌层)同样会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也会呈现出来。PET扫描和CT扫描二者结合,能够突出图中的人体构造。图一是PET扫描,图二是CT扫描,图三是PET扫描和CT扫描的结合,这使得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看清楚问题所在。同核磁共振成像仪一样,正电子放射层扫描仪可以采集多个平面的数据。在这三张图中,分别只有一个“切片”显示出来,只要结合所有这些切片,就能生成三维图。 [img]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09/10/2009101614916850.jpg[/img]在这张图中,PET扫描确认的癌组织是蔚蓝色圆团状物体,而CT扫描锁定了它在结肠的位置。 根据CT扫描,肾脏(红色)、骨骼和血管的结构也都清晰可见。PET技术最常用于肿瘤学检查,也应用于心脏病学和神经病学领域。生成此图的仪器制造商“GE Healthcare”日前引进了两种系统,帮助研究人员探索新的临床应用。据美国放射学学院的布鲁斯希尔曼(Bruce Hillman)介绍,由于可以监测细胞功能,PET就是一系列用以监控人体细胞和亚细胞新工具的典型代表。 更多阅读 美国《探索》杂志相关报道(英文)http://discovermagazine.com/photos/07-brain-saving-mind-blowing-hi-tech--medical-imaging

  • 求助,关于金属的化学成分分析

    打算做金属的化学成分的分析,碰到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1一般金属都是测表面化学成分的分析来默认金属的化学成分?2我本来不是材料专业的,只是最近课题做到金属这块,要求做成分分析,之前师兄是用XRF做表面元素的分析但是现在的主流(貌似)是XPS,但是XPS一个样测试费很贵,曾经请教过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说若是做表面元素的分析的话,也可以用扫描电镜外加能谱分析那我就困惑了,是用XRF,XPS还是扫描电镜加能谱分析?根据之前师兄发的文章,貌似只要求表面化学成分和其质量分数3哦,不考虑化学分析这种方法

  • 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现代植物分类是按照植物形态的异同、习性的差别以及亲缘关系的远近系统排列的。因此,一般说来,在植物分类系统中位置愈接近的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就愈接近。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实际上是指植物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各种植物由于新陈代谢类型的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生物碱类、甙类、萜类等等。这些化学成分在植物中的遗传和变异,是与植物系统位置、植物的环境条件(气候、土壤与生物等)密切有关的。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可大致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1.每一种植物在恒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制造一定的化学成分的特性,而这个特性是这种植物的生理生化特征。如颠茄产生莨菪烷衍生物类生物碱,人参产生三萜类皂甙,薄荷产生萜类等等。  2.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种类由于有相近的遗传关系,往往具有相似的生理生化特征。亲缘关系愈近,共同性愈多;亲缘关系愈远,共同性愈少。如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分布于多心皮类及其近缘类植物的一些科中,如木兰科、睡莲科、马兜铃科、防已科、毛莨科、小檗科、罂栗科、芸香科等。这些科中的生物碱的化学结构也显示相互之间有紧密的亲缘关系,与产生它们的植物科之间的亲缘关系一致。吲哚类生物碱中最大的一族为鸡蛋花烃(Plumerane)型吲哚生物碱,这族生物碱仅存在于夹竹桃科中的鸡蛋花亚科植物中。同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很相近,因而往往含有近似的化学成分。如小檗属(Berberis)植物含小檗碱,大黄属(Rheum)植物含羟基蒽醌衍生物等等。  3.一般说来与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代谢产物有更近似化学结构的简单化学成分(如黄嘌吟与咖啡碱化学结构很近似),在植物界的分布较广,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有些化学成分在系统发育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突变,因而结构也较复杂,如马钱子碱、奎宁等。这类物质的分布往往只限于某一狭小范围的分类群中。但某些起源古老的成分,虽经一系列突变,结构亦较复杂,但它们在植物界中的分布,还是有一定范围的,而且这种类型成分与植物亲缘之间的联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例如上述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分布。  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间存在着联系性这一概念,已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的研究、野生资源植物的寻找等方面。如具有降压与安定作用的蛇根碱(Reserpine)自印度的夹竹桃科萝芙木属植物蛇根木Rauvolfia serpenitina (L.)Benth ex Kurz中发现后,从该属的其他约20种植物中亦发现了利血平,并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在萝芙木属的两个近缘属中找到了同类生物碱。为了发掘具抗菌作用的小檗碱的资源植物,经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化学综合研究,发现小檗碱在中国主要分布在5个科(小檗科、防已科、毛莨科、罂粟科、芸香科)16个属的多种植物中,而以小檗科小檗属较理想。又据研究,莨菪烷类生物碱主要集中分布于茄科茄族(So1aneae)中的天仙子亚族(Hyoscyaminae)、茄参亚族(Mandragorinae)及曼陀罗族(Datureae)植物中,并发现了含碱量较高,有生产价值的新原料植物——矮莨菪(Przewalskia shebbearei(C.E.C.Fischer) Kuang, ined)及马尿泡(P. tangutica Maxim.)。再如生产可的松等激素药物的原料——甾体皂甙,不仅在薯蓣属(Dioscorea)的几十种植物中有发现,而且在亲缘关系相近的一些科中也有发现。必须注意的是,植物的系统发育与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由于植物界系统发育的历史很长,发掘出来的古生物学资料不够齐全,加上多数植物的化学成分尚未明了,有些成分的分布规律还未被揭示及认识,所以,有关植物的系统发育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的研究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应用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间的联系性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近年来,在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化学这二门学科间出现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植物化学分类学(P1ant chemotaxonomy)。它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1)探索各级分类群(如科、属、种等)所含化学成分(包括主要成分、特有成分和次要成分)及其合成途径。   (2)探索各种化学成分在植物系统中的分布规律。  (3)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配合传统分类学及各有关学科,从植物化学成分的角度,共同探索植物的系统发育。  显然,这一新兴学科在认识植物系统发育方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并可为有目的地开发、利用植物的资源、寻找工业原料等提供理论依据。例如通过对毛莨科与单子叶植物的百合目植物所含生物碱、甾体化台物、三萜化合物、氰醇甙和脂肪酸等五类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具有很多类似的化学成分,有的成分甚至仅仅为它们所共有。联系到百合目与毛莨科的一些原始类群在形态和组织解剖上的某些相似性,从而认为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即单子叶植物通过百合目起源于原始的毛莨科植物。这一研究结果在了解客观存在的植物系统发育的真实情况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又如根据国内外在药用植物研究工作方面的大量实践、目前从中国药用植物中大致归纳出一些具重要生物活性的成分(生物碱、黄酮类、萜类、香豆精等)及药理作用的植物类群。由此可见,植物化学分类学是一门富有活力的新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值得药用植物学与药用植物化学工作者重视与运用。

  • 活体光学成像技术专栏| 荧光成像与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比较

    [i][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引言[/font][/font][/i][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在上一期的专栏里[/font][/font][font=宋体],我们对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对比。同时也留下了几个问题:[/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针对我的课题[/font][/font][font=宋体],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哪个好?什么情况下选择生物发光,什么情况下选择荧光成像。别急,今天将为大家解答关键问题:[/font][b][font=宋体][color=#ff0000]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成像的优缺点是什么?[/color][/font][/b][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一、 [/font][b][font=宋体]荧光成像技术的优点[/font][/b][/align][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相比生物发光成像[/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荧光成像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荧光蛋白及荧光染料的标记能力更强[/font][/font][font=宋体]。[/font][/b][font=宋体]荧光标记分子种类繁多,包括荧光蛋白、荧光染料、量子点标记等,可以对基因、蛋白、抗体、化合药物等进行标记。[/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应用范围极广[/color][/font][font=宋体],可以对样本进行[/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多色标记[/color][/font][font=宋体],一个样本同时获得多种细胞或药物的分布[/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2.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信号强度[/font][/font][font=宋体]高[/font][/b][font=宋体]由于荧光成像的[/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光子强度较生物发光更强[/color][/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持续时间长,对[/font]C[/font][font='Times New Roman']CD[/font][font=宋体]的灵敏度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必须配备低温冷[/font][font='Times New Roman']CCD[font=宋体]即可获得清晰的成像结果,节省实验成本和购置成本。[/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3.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实验成本低[/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成像过程简单[/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相比生物发光成像,成像前无需注射荧光素酶底物。有合适的激发光源照射就可以发出特定波长的发射光[/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只要荧光基团稳定,就可实现[/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ff0000][font=宋体]随时激发随时发光随时检测[/font][/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4. [/font][b][font=宋体]从活体到离体均可成像[/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相比生物发光只能在活细胞内才会产生发光。荧光蛋白或荧光染料只需要保持荧光基团稳定即可稳定发光。可以在活体或离体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在实验前期荧光材料制备阶段,可以直接在[/font]E[/font][font='Times New Roman']P[font=宋体]管中进行成像观察[/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5. [/font][b][font=宋体]应用范围广[/font][/b][font=宋体]相比生物发光成像,荧光成像技术应用范围极广。在肿瘤生长与转移、药物的分布与代谢、纳米颗粒的靶向性与代谢、植物基因的表达、生物相容性材料开发、新型标记技术的开发等多个研究中均可用到荧光成像技术。([/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font=宋体]点击了解[/font]FOBI[font=宋体]整体荧光成像在上述领域的应用[/font][/color][/font][font=宋体])[/font][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二、 [b][font=宋体]生物发光技术的优点[/font][/b][/font][/align][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相比荧光成像[/font][/font][font=宋体],生物发光成像的主要优势表现在:[/font][b][font=宋体]1[font=宋体]、特异性强,无自发荧光[/font][/font][/b][font=宋体]以荧光素酶作为体内报告源的生物发光方法,特异性极强。由于动物本身没有任何自发光,使得生物发光具有极低的背景和极高的信噪比。[/font][b][font=宋体]2[font=宋体]、[/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高灵敏度[/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由于生物体内很多物质在激发光的照射[/font][/font][font=宋体]下[/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也会发出荧光[/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这些非特异性荧光背景会影响检测灵敏度[/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荧光成像的灵敏度最高可在动物体内检测到约[/font]10[/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4[/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细胞,而生物发光具有在动物体内监测[/font]10[/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2[/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数量级细胞的灵敏度。[/font][/font][b][font=宋体]3[font=宋体]、检测深度更高[/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对于需要在深部[/font][/font][font=宋体]组织[/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下进行的研究(检测的深度在[/font]3~4cm[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应用生物发光是最佳的选择[/font][/font][font=宋体]。[/font][b][font=宋体]4[font=宋体]、[/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精确定量[/font][/font][/b][font=宋体]由于荧光素酶基因是插入细胞染色体中稳定表达的,单位细胞的发光数量、发光条件相对稳定。即使标记细胞在动物体内有复杂的定位,亦可从动物体表的信号水平测量出发光细胞的相对数量。[/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ff0000][font=宋体]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技术[/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ff0000][font=宋体]是互为补充[/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ff0000][font=宋体]分别满足不同的研究领域[/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对于不同的研究,可根据两者的特定及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color][/font][table][tr][td][font='Times New Roman'] [/font][/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优点[/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宋体]缺点[/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荧光成像技术[/font][/align][/td][td][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荧光染料、蛋白标记能力强,可用于多重标记[/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信号强度大,成像速度快[/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实验成本低[/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体内、体外,器官、活体均可成像。[/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应用范围极广[/color][/font][/td][td][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非特异性荧光限制了灵敏度,体内检测最低约[font=Verdana]104[/font][font=宋体]细胞[/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检测深度受限制[/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较难精确体内定量[font=Verdana]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td][/tr][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生物发光技术[/font][/align][/td][td][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特异性强,无自发荧光[/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背景低[/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高灵敏度,在体内可检测到几百个细胞[/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可精确定量[/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td][td][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信号较弱,检测时间较长,需要灵敏的[font=Verdana]CCD[/font][font=宋体]镜头,仪器价格贵[/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要求高[/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需要注入荧光素,实验成本高[/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只能用于细胞标记,应用范围窄。[/color][/font][/td][/tr][/table][i][font=宋体]结束语[/font][/i][font=宋体]随着活体成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荧光标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学研究需要用到活体光学成像的方法。无论大家是选择生物发光或者荧光成像技术,苦恼总是随之而来,例如:[/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生物素在体内可以维持多长时间?荧光蛋白和染料种类繁多,我该怎样选择呀?[/color][/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别急,下期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关于活体成像技术应用与选择的问题与难点。[/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url=http://dwz.date/cwes]点击了解更多活体成像技术的应用与仪器信息![/url][/font][/font][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参考文献[/font][/font][/align][font='Segoe UI'][color=#222222]1. [/color][/font][font='Segoe UI'][color=#222222]Su, Y., Walker, J.R., Park, Y. [/color][/font][i][font='Segoe UI'][color=#222222]et al.[/color][/font][/i][font='Segoe UI'][color=#222222] Novel NanoLuc substrates enable bright two-population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in animals. [/color][/font][i][font='Segoe UI'][color=#222222]Nat Methods[/color][/font][/i][font='Segoe UI'][color=#222222] [/color][/font][b][font='Segoe UI'][color=#222222]17, [/color][/font][/b][font='Segoe UI'][color=#222222]852–860 (2020). [/color][/font][font='Segoe UI'][color=#222222]2. [/color][/font][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M.Keyaerts[/color][/font][/url][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V.Caveliers[/color][/font][/url][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T.Lahoutte[/color][/font][/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 [/color][/font][url=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referenceworks/9780444536334][font='Segoe UI'][color=#222222]Comprehensive Biomedical Physics[/color][/font][/url][font=等线][color=#222222] [/color][/font][url=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referenceworks/9780128012383][font='Segoe UI'][color=#222222]Volume 4[/color][/font][/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 2014, Pages 245-256.[/color][/font]

  •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 相关思路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现状中药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而中药是由配伍组分构成,中药的疗效是以配伍组分的化学成分为物质基础的。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难点在于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中药及复方中的化学成分通常有10种,甚至100余种,而药材来源、加工炮制工艺、药味加减、剂量等因素都会引起中药及复方化学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中药复方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但它的疗效不是各配伍组分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复方中各配伍组分所含化学成分的相互综合效果。迄今,关于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思路,有不少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构想和见解,如王艳萍等提出的以活性导向的标准组分模式的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强调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关键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杨奎等提出的中药复方组合化学研究方法,是以中药复方为天然组合化学库,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确定能反映该方剂主治病症的药理学指标,通过组分或单体成分的组合筛选,找出其活性最强的组分结构。这些思路对于开展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均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随着分析化学技术与仪器的不断进步,多种手段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测定,以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应用较多,如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荧光分光光度联用等。对中药化合物进行的结构研究,同样也是生物活性评价的基础,过去用于结构研究的技术如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R)、核磁共振(NMR)、质谱(MS)、旋光谱(ORD)等目前多与计算机和色谱技术合用,使得结构解析工作达到自动化和高效化。此外,随着细胞膜生物色谱法、分子印迹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中药血清药理和血清药物化学等先进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中药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药效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科学地阐述。以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为单一目标的弊端单一的有效化学成分并不能阐述中药的药效物质机理,中药的药效来自于多种化学成分多靶点的相互协同和增效作用。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是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中药的药效不是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的,它是一个多成分参与的复杂过程。单一的有效化学成分并不能阐述中药的药效,只能以新药的形式存在于临床。如从麻黄中分离的麻黄碱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从黄杨树中提取的黄杨树碱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等。陈磊等通过查阅600多篇关于丹参的文献,整理了近年来与丹参药理机制研究相关的文献报道,归纳出丹参的药理活性成分,揭示出单味中药丹参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的整合效应而产生的药理作用。朱大元等在白玉茶降血糖的研究中发现,在药筛选始终有效的有效部位中分到30多个化合物,每个化合物分别进行动物实验,没有一个化合物显示有效部位的降糖效果,单一化合物最高降糖效果仅达13%,对这些化合物按有效部位中的比例进行组合,最终发现由4个化合物组成的组分,经多次动物实验,组分的降糖效果与有效部位完全一样,但从此配方中去掉一个化合物,降糖效果马上下降。这说明药效的产生是由多成分相互协同或增效而产生的。由此可见,中药的药效是确定的,中药的药效物质是存在的,但它绝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个由多种化学成分构成的药效组分群。以西药单个靶点为方向的中药药效研究并不完全适合于中药药效的研究。西药研制体系的科学性在于它是建立在明确的临床实验结果以及分子结构、手性、氨基酸排序等基础上,有确切的分子结构或形态与靶目标之间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西药研究的是单个结构化合物在孤立情况下对靶点的作用。而中医药理论源自于与此不同的更加复杂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四气五味、经络、升降浮沉等。以西药的思路研究中药并不完全适合。如果以西药的思路研究中药,一旦所谓的研究指标被否定,则意味着整个研究成果的失败。适合于中药化学物质研究的思路1.中药的药效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从传统中药着手,以临床确实有效的中药(饮片、复方、中成药)为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张贵君教授指出:中药的研发要基于传统中药的继承,要以传统标准中药为基准,起点对象定位在临床中药(复方),原料药定位在饮片,科学地揭示传统中药的本质。闫润红等采用饥饿+心得安+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家兔“气虚血瘀”模型,观察两个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配方对该模型全血粘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重用黄芪的配方“祛瘀”效果优于不重用黄芪的配方,为中医方剂“补气活血,气旺以促血行”的配伍理论提供了现代药理学依据。陈建萍等通过串联质谱ESI-MS/MS及HPLC测定附子中的主要成分在与甘草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产生不溶性物质从而减少了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两药配伍起到了降低附子毒性的作用,用现代分析技术解释了“附子得甘草性缓”的机理。2.中药的药效来自于药效组分张贵君教授创立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对中药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指中药的疗效是由其药效组分所决定的。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认为:中药药效是以药效组分为基础,按照中药的生源规律进行有序地组合、各药效成分之间具有量和比例的关系。中药药效组分包括配伍组分、化学组分、信息物质组分3个方面。配伍组分是中药饮片中多种成分遵循自然规律有序地结合作为复方中药的个体,这个组分是有机的结合而非随机搭配,存在质和量的必然规律,而这种组合的实质又是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的组合,从而构成了有序的药效组分。中药多以复方入药,其功效是以单味药的功效为基础,但不是简单的单味药功效的总和。中药复方的疗效源自于中医经长期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的配伍组分,在复方中各配伍组分所含的化学成分之间相互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使复方本身就具有了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或通过产生新的化学成分而增强了药效,药效组分的产生离不开复方中的每个配伍组分,并且各配伍组分之间存在着质和量的必然规律,从而各药效成分之间也具有量和比例的关系,中药的药效组分是一个由多种有效化合物构成的药效物质总和。中药是中医几千年来临床实践的产物,中医和中药有着紧密的依从性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中药的药效源自于所含的复杂化学物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对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的有效和高度的概括。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与中医药整体观念的学术思想相吻合,并阐述了中药药效与物质、物质与品质、品质与临床疗效的等问题。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前提下,从整体出发,以传统标准中药为基准,临床确实有效的中药(饮片、复方、中成药)为研究对象和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深入加强对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从而确实明确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实现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实现中药现代化。

  • 发表《自然通讯》|研究成员提出一种近场光学成像技术

    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三层石墨烯的菱形堆垛结构发现,在菱形堆垛三层石墨烯中,电子和红外声子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这有望应用于光电调制器和光电芯片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近年来,三层石墨烯引发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常,三层石墨烯可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堆叠几何构型,分别是菱形堆垛和Bernal堆垛。“这两种堆垛的三层石墨烯具有完全不一样的对称性和电子特性,比如中心对称的菱形堆垛的三层石墨烯具有位移电场可调的能隙,并可展现出一系列Bernal堆垛三层石墨烯不具有的关联物理效应:莫特绝缘态、超导和铁磁等。”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宇说。[align=center][img=,573,32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75ae2619-5736-4ee9-bf61-925d0d6d44bd.jpg.2[/img][/align][align=center] 三层石墨烯中堆垛相关的电声耦合示意图。受访者供图[/align]如何理解三层石墨烯菱形堆垛中的这些独特关联物理效应,已成为当前重要研究前沿之一。此次,科研人员通过[b]栅电压可调的拉曼光谱和激发频率依赖的近场红外光谱[/b],[b]发现了菱形堆垛三层石墨烯中电子和红外声子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b]“[b]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无损、高空间分辨的近场光学成像技术,不仅可以鉴别石墨烯的堆垛次序,还可以探索电子—声子强相互作用,这为将来多层石墨烯以及转角石墨烯的研究提供坚实基础[/b]。”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戴庆说。据悉,这项研究为理解菱形堆垛的三层石墨烯中的超导和铁磁等物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它也为新一代光电调制器和光电芯片的设计提供了相关材料研究的基础。[来源:科技日报][align=right][/align]

  • 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

    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中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有些成分是一般高等植物普遍共存的,如糖类、油脂、脂类、蜡、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色素、树脂、无机盐类等;另一些则是存在于某些器官中比较特殊的的化合物,如生物碱类、黄酮类、强心甙、皂甙、挥发油、有机酸等,而且大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每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但并不是所有化学成分都能产生防治疾病的效用。通常将中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所谓有效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物质,如麻黄碱、小檗碱、黄芩素、薄荷醇等。有效成分都能用一定的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熔点、沸点、旋光度、溶解度等理化常数,所以又称有效单体。如果尚未提纯成单体的化合物,一般称它为有效部分或有效部位。所谓无效成分是指与有效成分共存的其它化学成分,它们通常没有(或目前尚未发现有)生物活性和医疗作用,如糖类、酸、油脂、蛋白质、树脂、色素、无机盐等。但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许多过去认为无效的成分,随着医疗实践和中药研究的进展而发现是有效成分。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有效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多种成分,不同的有效成分往往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但有些不同的有效成分有相似的作用。一味中药中所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它们之间可以产生相互作用,如协同作用、制约作用、对抗作用等。在复方中,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可能有所变化。因此,对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绝对不能孤立地去认识和研究。现将植物类中药中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简要介绍如下。§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能与酸结合成盐。大多数生物碱都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原子在环内,但亦有少数例外,如麻黄碱的氮原子则在侧链上而不在环内。生物碱具有光学活性、强烈的或特殊的生理作用。它们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主要为植物界),种类繁多。目前生物碱结构已搞清楚的有几千种。化学结构类似的生物碱往往不仅存在科属上的亲缘关联,在药理效用上亦有一定关系。一、烃胺衍生物类生物碱 1. 苯乙胺类 主要包括肾上腺素类、麻黄碱类和南美仙人掌碱类等。肾上腺素类生物碱均来源于蛋白质降解物氨基酸中酪氨酸,在动物神经组织中可经多巴转变成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肾上腺髓质中则可进一步转变成肾上腺素。在植物界虽未发现肾上腺素,但其它衍生物或中间体等是广泛存在的。如黧豆属植物常绿油麻藤等种子藜豆中含多巴,提取制品可用作多巴胺前体,治疗多巴胺不足所致的震颤麻痹症。马齿苋全草除含少量多巴外,还含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故肌肉或宫腔注射可收缩血管及子宫,用于产后出血的止血。麦角及扁豆等因富含酪胺,不宜与单胺氧化酶制剂合用,否则后者可使酪胺不易被肝脏脱胺代谢,以致酪胺积蓄,取代去甲肾上腺素使之从神经末梢的囊泡中释放,可升高血压,导致高血压。枳实中含辛福林和N-甲基酪胺,具收缩血管、升压及强心作用。麻黄碱主要存在于麻黄茎枝的髓部,秋季含量最高,其它如浆果紫杉、心叶黄花稔、欧乌头、斑点亚洲罂粟等亦有存在。麻黄中主含L-麻黄碱,其次为D-伪麻黄碱。苯乙胺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主要系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效应器的肾上腺素受体,产生交感神经兴奋的各种生理作用,如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及升压作用,用于某些出血、鼻粘膜肿胀、过敏性休克;兴奋心脏作用,用于心跳骤停;支气管松弛解痉作用,用于支气管哮喘以及中枢兴奋作用等。2. 季铵烃类 季铵烃类主要以胆碱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在动物体中常最后形成乙酰胆碱,起着神经递质的重要作用;在植物体中则最后形成甜菜碱。中草药中的黄芪、枸杞、茵陈、金钱草、鸡骨草、连钱草、荠菜、茯苓等均含有这类生物碱。甜菜碱能参与供给甲基的脂肪代谢作用,胆碱则可与脂肪酸、磷酸形成易溶性的卵磷脂,参与脂肪转运,故二者均属于趋脂性药物,用以防治脂肪肝和脂肪在血管壁沉积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此外,捕蝇毒蕈中所含毒蕈碱,具类似乙酰胆碱结构,而较乙酰胆碱稳定,不易破坏,它可产生类似乙酰胆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循环抑制等症状,可用阿托品拮抗解毒。3. 秋水仙碱类秋水仙碱类系侧链胺基氮类生物碱,主要含于百合科植物如秋水仙、土贝母、嘉兰等的球茎及种子中。秋水仙碱类系植物激素,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具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动物癌细胞分裂有显著抑制作用,可用于皮肤癌及白血病等,但对造血系统的抑制及肠胃等毒性反应亦较大。此外秋水仙碱类小剂量可促使皮质激素释放,有抗炎作用,可用于缓解急性痛风等。[/size

  • 【求助】化学成分设计

    请问,在化学成分设计中,主架合金元素Mn Ni Cr与附加元素Mo Ti Nb W如何配比?与有害元素SPAsSnPbTeBi如何控制?

  • 【分享】常见珠宝的化学成份

    珠宝是珍珠与宝石的总称。珍珠是砂粒微生物进入贝蚌壳内受刺激分泌的珍珠质逐渐形成的具有光泽的美丽小圆体,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及少量有机物,除作饰物外,还有药用价值。而宝石一般来说是指,凡硬度在7度以上,色泽美丽,受大气及药品作用不起化学变化,产量稀少,极为宝贵的矿物。性优者如:金刚石、钢玉、绿柱玉、贵石榴石、电气石、贵蛋白石等;质稍劣者如:水晶、玉髓、玛瑙、碧玉、孔雀石、琥珀、石榴石、蛋白石等。

  • 【分享】天然香料的主要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我国是个盛产天然香料的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10%,品种占世界天然香料交易品种的40%以上,被誉为“潜在的原料大国”。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天然香料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加,天然香料的应用也逐渐扩大。 天然香料从来源上包括两大类:动物性天然香料(如麝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本文仅讨论植物性天然香料。 天然香料的主要作用有:1 改善食品或饲料等的风味,增进食欲 2 消除或掩盖异味,保证食品气味和口味纯正爽快 3 给一些无味的食品增添香气香味的赋香作用 4 给食品着色,变得美丽悦目的着色作用 5 防止食品变质的抗氧化和灭菌作用 6 防治疾病的生理药理作用 7调节植物生长的生理生化作用等。  天然香料的食用是个古老而又最具活力的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化学合成类食品添加剂恐惧心理作用的蔓延,使得科技人员越来越热衷于开发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物质的抗氧化作用等功效,也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天然香料主要抗氧化性的化学成分  天然香料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一般由近百种化学成分组成,有的甚至由数百种化学成分所组成。其主要的抗氧化性化学成分是由酚类、黄酮类、萜类、醛类、酮类、酸类、醇类、酯类、生物碱类和不饱和烃类等组成。不同的香料植物,其所含有的主要抗氧化性的化学成分不一样(见表1所示)。天然香料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在贮存或使用等过程中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形成许多新的化合物。

  • 【分享】中草药化学成分鉴别方法

    [color=#003399] 中草药[/color]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color=#003399]中草药[/color]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color=#003399]中草药[/color]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都有哪些?

    [align=center]金属材料的[url=http://www.jqilin.com/Product.asp?BigClassName=化学成分分析仪][color=#0000ff]化学成分[/color][/url]检验方法都有哪些?[/align] 金属材料内部质量检验主要有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url=http://www.jqilin.com/Product.asp?BigClassName=化学成分分析仪][color=#0000ff]化学成分[/color][/url]和内部组织检验。[url=http://www.jqilin.com][color=#0000ff]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color][/url]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下检验方法,[url=http://www.jqilin.com/Product.asp?BigClassName=化学成分分析仪][color=#0000ff]化学成分[/color][/url]是决定金属材料性能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标准中对绝大多数金属材料规定了必须保证的化学成分,有的甚至作为主要的质量、品种指标。[url=http://www.jqilin.com/Product.asp?BigClassName=化学成分分析仪][color=#0000ff]化学成分[/color][/url]可以通过化学的、物理的多种方法来分析鉴定,目前应用最广的是[url=http://www.jqilin.com/Product.asp?BigClassName=化学成分分析仪][color=#0000ff]化学成分[/color][/url]法和光谱分析法,此外,设备简单、鉴定速度快的火花鉴定法,也是对钢铁成分鉴定的一种实用的简易方法。 [url=http://www.qilinyiqi88.com/hxcff.html][color=#0000ff]化学分析[/color][/url]法:根据化学反应来确定金属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统称为[url=http://www.qilinyiqi88.com/hxcff.html][color=#0000ff]化学分析[/color][/url]法。化学分析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通过定性分析,可以鉴定出材料含有哪些元素,但不能确定它们的含量;定量分析,是用来准确测定各种元素的含量。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为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使金属中被测定元素与其它成分分离,然后用称重法来测元素含量。  容量分析法:用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溶液)与金属中被测元素完全反应,然后根据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被测定元素的含量。  光谱分析法:各种元素在高温、高能量的激发下都能产生自己特有的光谱,根据元素被激发后所产生的特征光谱来确定金属的化学成分及大致含量的方法,称光谱分析法。通常借助于电弧,电火花,激光等外界能源激发试样,使被测元素发出特征光谱。经分光后与化学元素光谱表对照,做出分析。 火花鉴别法:主要用于钢铁,在砂轮磨削下由于摩擦,高温作用,各种元素、微粒氧化时产生的火花数量、形状、分叉、颜色等不同,来鉴别材料化学成分(组成元素)及大致含量的一种方法。

  • 64.10 地黄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64.10 地黄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 翟彦峰 【授予单位】 河南大学 【摘要】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h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地黄为常用大宗中药材,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所以大家对地黄的研究也比较关注,但关于地黄叶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梓醇是地黄中含量最高的环烯醚萜单糖苷,为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利尿、缓和泻下、降血糖、神经保护等生物活性。1994年,周燕生等从鲜地黄叶中分出了多种和根中相同的化学成分,并且发现鲜地黄叶中的梓醇含量要高于根,说明地黄叶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课题通过研究地黄叶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旨在扩大地黄药用资源,开发地黄的新的用药部位。   本文对近年来地黄及地黄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非苷环烯醚萜类,紫罗兰酮类,地黄脑苷类,其它糖、苷类,氨基酸类,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药理作用主要有影响糖代谢,调节免疫系统,改善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抗肿瘤作用,抗衰老、益智、保护胃粘膜。地黄叶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地黄叶具有比根部更丰富的梓醇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创伤等。   地黄叶中的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本文采用甲醇浸提,浓缩,大孔吸附树脂、反复硅胶色谱柱、MCI色谱柱、ODS反相色谱柱分离纯化,理化和现代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地黄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益母草苷(化合物1)、梓醇(化合物2)、桃叶珊瑚苷(化合物3)、3',4'-二甲氧基-槲皮素-3-O-β-D-半乳糖吡喃苷(化合物4)、胡萝卜苷(化合物5)、β-谷甾醇(化合物6)、京尼平苷(化合物7)等。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地黄叶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对其中的38个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   本文我们建立了地黄叶中益母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益母草苷含量为指标,采取正交设计,优选了地黄叶中益母草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法,50%甲醇为溶媒,提取30min。采用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97),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益母草苷的线性方程为Y=504516X-2500,r=0.9999。说明益母草苷在0.232-2.32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对地黄叶中的益母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含量为0.42%。本研究可以为地黄叶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71612_386468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71613_386470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71613_386471_2352694_3.jpg【关键词 】地黄叶 化学成分 环烯醚萜苷 质量标准 梓醇含量 药理作用 MeSH主题词 吸附(Adsorption) 甲醇(Methanol) 环烯醚萜苷类(Iridoid Glycosides) 树(Trees)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 植物(Plants)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益母草属(Leonurus) 分类号 R284

  • 【求助】请教:化学成分测定的标准品?

    想要买植物化学成分测定的标准品,不知道哪个公司的好,中检所的标准品质量怎么样?有的公司自己也生产标准品,纯度大于98%,但是担心出现质量问题,国外的标品会很贵吗?因为我需要8种标品,所以价格也要考虑在内。大家给我提个建议吧,谢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