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华人学者

仪器信息网华人学者专题为您整合华人学者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华人学者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华人学者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华人学者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华人学者话题讨论。

华人学者相关的资讯

  • 十五位华人学者获美国斯隆研究奖
    近日,美国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3年获得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126名青年学者名单,其中有15名华人。   获奖者来自美国和加拿大高等院校,分布在化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物理学和海洋科学八个学科。每位获奖者将分别获得5万美元的奖金。   华人学者获奖情况是:   物理奖: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助理教授夏晶(Jing Xia)、哈佛大学助理教授Xi Yin、南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Jiangfeng Zhou、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Zheng Wang和耶鲁大学助理教授蒋良(Liang Jiang)   神经科学奖: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Wei We和纽约大学助理教授Dayu Lin   分子生物学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Yi Xing   数学奖: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Wei Zhang和杜克大学助理教授Jianfeng Lu   计算机奖:南加州大学助理教授Fei Sha   化学奖:辛辛那提大学副教授Hairong Guan、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助理教授Wei Zhang、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Wei Min、韦恩州立大学助理教授Wen Li。   斯隆研究奖由斯隆基金会自1955年起每年颁发,奖励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年轻学者。至今,该奖获得者中已有38位获得过诺贝尔奖,14位获得菲尔兹奖。
  • 三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NAE)2月9日公布了2012年新当选的66位院士和10位外籍院士名单,其中包括3位华人学者,他们分别是:   高华健(Huajian Gao),男,美国布朗大学工程系教授。当选理由是他在薄膜和分层结构材料的微观力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高华健   李凯(Kai Li),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当选理由是他在数据储存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李凯   刘兆汉(Chao-Han Liu),男,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此次当选为NAE外籍院士,当选理由是他在电离层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在大气遥感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导才能。 刘兆汉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界最高荣誉之一,授予那些在工程领域内从事研究、实践和教育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 以及在新兴和发展中的技术领域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工程教育方面研发新方法的开拓者。目前院士总数达到2254人,外籍院士206人。
  • 三位华人学者当选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士
    5月3日,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S)院士增选名单揭晓,本次共新增院士90名,其中外籍院士18名。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达到2531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新当选院士中有三位华人学者:谢晓亮,叶军以及李家洋 其中李家洋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谢晓亮(Xie, X. Sunney),男,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特聘讲座教授   叶军(Ye, Jun) 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NIST)与科罗拉多大学联合建立的实验天体物理实验室(JILA)研究员     李家洋,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美国国家科学院创立于1863年,每年进行一次院士增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授予那些在原创性研究中取得连续性杰出工作的科学家。
  • 七位华人学者新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5月1日,美国科学院(NAS)公布了2012年新增选院士名单,共84名科学家当选。同时,NAS还增选了21名外籍院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新当选院士中有七位华人学者,他们分别是:Chang Yuan、董欣年、骆利群、庄小威、Chow Louise,任咏华和张杰 其中Chow Louise、张杰和任咏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Yuan Chang,美国匹兹堡大学病理系教授   董欣年,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骆利群,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庄小威,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教授、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Chow Louise,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系教授   任咏华,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   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教授。
  • 24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近日,2011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增选结果揭晓。2011年APS共增选219名会士,其中华人学者有24名。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APS)成立于1899年,是世界第二大物理学组织,是一个非营利性科教组织,致力通过学术刊物、会议及推广活动,探究并弘扬物理学,在全球约有四万多会员。   美国物理学会每年增选新会士,人数不超过其会员人数的千分之五。因其严格的遴选程序,其会士称号被视为物理学界的较高荣誉。   以下为获奖华人名单: Min chong,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机械与制造工程系教授; 方忠(Fang, Zhong),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所研究员; Feng, Yuan,男,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教授; Feng Gai,男,美国滨州大学化学物理和生物化学系教授; Gu, Genda,男,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 Hong Mingwei,男,台湾“国立”大学教授; Hu, Howard,男,美国滨州大学机械工程和应用力学系教授; Liu, Feng,男,美国犹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龙桂鲁(Long, Gui),男,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Shiu, Gary,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物理系教授; 王焕霖(Wang, Lian-Ping),男,美国特拉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王晓钢(Wang, Xiaogang),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王玉麟(Wang, Yuh-Lin),男,台湾“中研院”研究员; 魏金明(Wei, Ching-Ming),男,台湾“中研院”研究员; Wong, George,男,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 Wong, Gerard,男,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工程系教授; 向涛(Xiang, Tao),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Xiao, John,男,美国特拉华大学物理和天文学教授; 杨金龙(Yang, Jinlong),男,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 Yang, Kun,男,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 Zhou, Ruhong,男,IBM研究科学家; 朱诗堯(Zhu, Shi Yao),男,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教授; Zhu, Xiaoyang,男,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 Zhu, Yuntian,男,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 41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近日公布2011年度会士名单,包括41位华人在内的539位学者当选。他们将出席2月1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年会,并获颁证书和象征杰出贡献的蓝金玫瑰纪念牌。入选的华人学者名单分别如下:   农业、食品与可持续能源学部   陈增建(Z. Jeffrey Chen),男,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千人计划”入选者   黄炳茹(Bingru Huang),女,美国罗格斯大学植物生物与病理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刘瑞海(Rui Hai Liu),男,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   Lena Q. Ma,女,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天文学部   马中珮(Chung-Pei Ma),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系教授   生命科学部   陈吉泉 (Jiquan Chen),男,美国托莱多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   Xuemei Chen,女,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讲座教授   邓初夏(Chuxia Deng),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糖尿病、消化病及肾病研究所(NIDDK)哺乳动物遗传学研究室负责人   Chen Dong,男,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   董欣年(Xinnian Dong),女,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Jun-Lin Guan,男,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教授   韩敏(Min Han),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霍细胞、分子与发育生物学系教授   何胜阳(Sheng Yang He),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微生物与分子遗传学系副教授   Xi He,男,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   利民(Min Li),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熊跃(Yue Xiong),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PI   许田(Tian Xu),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   化学学部   Ben Shen,男,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系教授   Yinsheng Wang,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系教授   X. Nancy Xu,女,美国老道明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   仲东平(Dongping Zhong),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Ruhong Zhou,男,美国IBM公司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研究员   牙科学部   王存玉(Cun-Yu Wang),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科学院教授   工程学部   Ni-Bin Chang,男,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   Yingbo Hua,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电子工程系教授   Paul K.L. Yu,男,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Kemin Zhou,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周孟初(Mengchu Zhou),男,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地质与地理学部   Huiming Bao,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质与地理学系副教授   工业科学与技术学部   Quanxi Jia,男,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教授   医学部  Xiaoxia Li,女,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基金会医生   Jane Y. Wu,女,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病学系教授   Dihua Yu,女,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   神经科学部   骆利群(Liqun Luo),男,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制药学部   Danny D. Shen,男,美国华盛顿大学制药学系教授   Yun Yen,男,美国希望之城癌症综合中心教授   物理学部   Tin-Lun (Jason) Ho,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   Lu Jeu Sham,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系教授   心理学部   Zuoxin Wang,男,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统计学部   冯荣锦(Wing Kam Fung),男,香港大学统计及精算学系教授   沈晓桐(Xiaotong Shen),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以推动科学、工程和创新服务全人类为宗旨的美国科学促进会成立于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和工程学协会的联合体,也是最大的非盈利性国际科技组织。每年的入选会士均在各自领域做出特别贡献,由促进会指导委员会、或3个现任会士、或行政主任推荐,并得到指导委员会大部份委员认可。
  • 两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
    2010年12月15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简称AGU)在美国旧金山为2010年新当选的会士颁奖。2010年,总共有59人新当选为AGU会士,其中两人为华人学者,分别是费英伟和刘征宇。   费英伟,男,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Senior Staff Scientist),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刘征宇,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是全球最具影响的地球和空间科学学术组织,每年新增选的会士不超过会员的0.1%,奖励在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附:AGU 2010年新当选会士名单
  • 点赞!华人学者同日再发5篇Nature
    p   近日,最新一期《自然》上刊登了两项来自华人学者的研究。同时,《自然》也在线刊登了另外3篇华人学者课题组的论文。在这篇报道中,我们将为各位读者介绍这五项最新发现。 /p p    strong 1刘如谦(David Liu)教授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Evolved Cas9 variants with broad PAM compatibility and high DNA specificity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5ae9ce9f-3528-4541-9b73-6e05cacbe3df.jpg" title="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By ServiceAT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p p   刘如谦教授是近年来涌现的一颗学术新星,在CRISPR-Cas9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在这项研究中,他的团队直指这项颠覆性技术的一大瓶颈:为了成功对基因组进行编辑,CRISPR-Cas9系统要求目标位点处存在PAM序列,而一般的PAM序列均为NGG。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倘若不使用NGG序列,CRISPR-Cas9的编辑效率就会大跌,这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潜力。在这项研究中,刘如谦教授课题组使用一种叫做“噬菌体协助连续演化”(PACE)的技术,得到了一批全新的Cas9变体蛋白,它们可以识别包括NG、GAA、以及GAT在内的多种PAM。此类Cas9变体蛋白对DNA的特异性更佳,基因组范围内的脱靶效应也更低。这一研究对于CRISPR-Cas9系统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价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6e725c61-784a-4d58-b03e-7297a3047fb4.jpg" title=" 2.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6155 /p p    strong 2姜有星教授、白晓辰教授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voltage and phospholipid activation of the mammalian TPC1 channel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5122754a-6f8a-4ce6-9105-a7029bc03afa.jpg" title=" 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姜有星教授(左)与白晓辰教授(右) /p p   在细胞中,存在一种叫做双孔通道(TPC)的结构。哺乳动物的TPC1与TPC2位于溶酶体的膜表面,对这些小型细胞器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姜有星教授与白晓辰教授课题组使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出了小鼠TPC1处于 “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结合功能分析,这些发现揭示了TPC通道的选择性机理,也阐明了其门控机制。该研究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离子通道的调控中,磷酸肌醇作为配体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925947d3-8dc0-42fa-a28c-74f05c3d5bef.jpg" title=" 4.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6139 /p p    strong 3王林发教授、石正丽教授、童贻刚教授、马静云教授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Fatal 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aused by an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e1806d7e-d68a-4fd2-8477-330ce0bd8e3c.jpg" title=" 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王林发教授(左)、石正丽教授(中)、以及童贻刚教授(右)。我们没有在学校主页上找到低调的马静云教授的照片 /p p   野生动物一直是病毒滋生和潜伏的场所。这些病毒不但会影响到动物的健康,更有可能跨物种传染人类。在诸多野生动物中,蝙蝠又是病毒滋生的重灾区。包括SARS病毒在内的数种冠状病毒,都与蝙蝠有关。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林发教授、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童贻刚教授、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的马静云教授等研究人员从病毒学、流行病学、以及演化的角度,通过实验,发现一类会引起猪急性腹泻症的新型冠状病毒(SADS-CoV),其来源正是蝙蝠。这些病毒曾在广东省出现爆发,在4个农场造成将近25000只仔猪的死亡。有意思的是,SADS与SARS爆发的区域在地缘和经济等诸多层面有着高度相似,这表明对于蝙蝠体内寄宿的冠状病毒进行多样性和分布的分析在公共卫生上有着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6b50ff34-94ba-4db2-ba62-b7c3930127f8.jpg" title=" 6.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10-9 /p p    strong 4沈建仁教授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Structure of photosynthetic LH1–RC supercomplex at 1.9 Å resolutio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1eab9752-dd49-4582-9b35-f257d32ae580.jpg" title=" 7.png" / /p p   光捕获复合体1(LH1)与反应中心(RC)是紫细菌光合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类膜蛋白超级复合体。如果能获取这一LH1-RC复合体的结构,无疑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蛋白亚基在复合体中的排列,从而提供功能上的洞见。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日本冈山大学的沈建仁教授获得了LH1-RC超级复合体在1.9?Å 分辨率下的高清结构。近原子级的分辨率让我们发现了多个关于蛋白亚基和辅助因子的组合特点,为细菌光合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af62ec01-eda6-45f5-b529-e6dbc8297c17.jpg" title=" 8.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02-9 /p p    strong 5张永振研究员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vertebrate RNA viruses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b2a7fcc8-6abe-424b-aa04-9a9d402f0ce5.jpg" title=" 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p p   我们对于脊椎动物RNA病毒的演化与多样性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发现的病毒。对于在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及鱼类等脊椎动物的RNA病毒,我们了解得还并不充分。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永振研究员与团队做了一项大规模的宏转录组分析,发现了在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及鱼类中的214种病毒。基于这些新发现,研究人员们构建了RNA病毒的演化史,并揭示了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病毒和宿主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联系。该研究也得到了《自然》杂志的专文评论,认为我们“发现了RNA病毒的基干”(《自然》评论标题:Backbone of RNA viruses uncovered)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aa46e56f-0847-4f2d-98bb-528219c43f4b.jpg" title=" 10.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12-7 /p p   我们再次向这些做出重要发现的华人学者们表示祝贺! /p
  • 方岱宁等8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月9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宣布新当选的111位院士与22位外籍院士名单。至此,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人数达2388位,外籍院士人数达到310位。新当选的院士中除了备受关注的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还有4位美籍华人入选;此外,还有4位华人学者当选外籍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岱宁、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等。以下为8位新当选的华人学者:方岱宁图源:北京理工大学官网方岱宁(Daining Fang)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因对极端条件下铁电/铁磁材料和轻型多功能结构力学的贡献,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方岱宁院士主要从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拓展了铁电/铁磁材料宏微观变形与断裂理论,在有限元分析与器件设计中获得应用。发展了先进材料与结构力电磁热多场多尺度计算力学方法与设计制备方法,研究成果在国际首颗增材制造卫星、国内首例轨道交通装备主承力异型复合材料悬浮架结构等高端装备结构中获得应用。发展了先进材料多场多轴加载和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突破了系列热/力/氧耦合环境下材料性能测试技术,自主研制了一系列超高温测试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刘斌图源:新加坡国立大学官网刘斌(Bin Liu)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因将有机电子材料引入水介质,为生物医学、环境监测、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开辟了新方向,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斌先后在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她致力于共轭聚合物发光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等在生物医学及能源中的应用研究,对高分子化学及有机材料在生物医药研究、环境监测暨能源配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作出了显著贡献。其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并创立了LuminiCell公司,该公司专为医疗与生物应用生产有机发光纳米粒子。蔡克铨图源:台湾大学官网蔡克铨(Keh-Chyuan Tsai)现任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杰出教授,因对地震工程研究和钢结构设计的国际领导和贡献,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图源:智源研究院张宏江(Hongjiang Zhang),现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因在多媒体计算领域的技术贡献和领导地位,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曹简图源:西北大学官网曹简(Jian Cao)现任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学院卡迪斯柯林斯(Cardiss Collins)教授,因开创了柔性板材成型系统并在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曹简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她的主要研究包括创新制造工艺和系统,尤其是基于变形工艺和激光工艺的研究。她的研究工作对表征材料结构对金属和编织复合材料成形行为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研究综合了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控制和传感器、设计方法来推进制造过程。林钊信图源:researchgate林钊信(Chao-hsin Lin)现任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商用飞机研究员,因开发航空航天环境控制系统以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和福祉,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林钊信先后于1980年和1982年在台湾成功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流体力学、飞机机舱环境、多相流以及火灾/烟雾特性和抑制。严玉山图源:特拉华大学官网严玉山(Yushan Yan)现任美国特拉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科亨利B杜邦(Henry B. Dupont)讲席教授,因在分离膜和电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和材料领域的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严玉山先后于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工系工学博士学位。他证实了分子筛薄膜可应用在半导体绝缘材料、防腐膜和宇宙空间站上的水分离,并于2010年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授予的唐纳德布瑞克奖。杨台莹图源:吉利德官网杨台莹(Taiyin Yang)现任美国吉利德药品开发及制造部门执行副总裁,因发明、生产并推广治疗艾滋病(HIV)单片剂方案,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杨台莹先后获得台湾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和美国南加州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93年加入吉利德以来,她主要负责公司所有试验化合物和上市产品。在她的领导下,吉利德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HIV单片剂疗法,并将超过25种化合物从早期开发阶段推向市场,惠及全球数百万人。全名单详情链接:https://www.nae.edu/270224/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Elects-111-Members-and-22-International-Members
  • 8位华人学者!2022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名单出炉!
    2月10日凌晨,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2022 届美国工程院院士包括111人,另有22名外籍院士。其中包括张宏江、方岱宁等8位华人学者。本期新增之后美国会员总数已达到2388人,国际会员人数达到310人。本届新院士的资格将在2022年10月2日的美国工程院年会中正式生效。张宏江、方岱宁等8位华人学者当选张宏江当选理由:在多媒体计算领域的杰出技术贡献与领导力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原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北京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曾任金山软件 CEO,微软亚太研发集团 CTO,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并成为微软第一批「杰出科学家」。国际计算机协会(ACM)和电气电子工程协会(IEEE)双院士,曾荣获 2010 年 IEEE 计算机学会技术成就奖和 2012 年 ACM 多媒体杰出技术成就奖,并获评 2008 年度美国杰出亚裔工程师奖。发表过近四百篇学术论文,编著过多本学术专著,入选 Guide2research 发布的「2020 年全球计算机科学和电子领域 H-index 排名前 1000 科学家」并在中国大陆学者中排名第一。Cao, Jian职务: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学院 Cardiss Collins 教授当选理由:开创了柔性板材成型系统,该系统在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Cao Jian 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创新制造工艺和系统,特别是在基于变形的工艺和激光工艺领域。她的工作对表征材料结构对金属和编织复合材料的成型行为的影响做出了根本性贡献。她的研究整合了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控制和传感器、设计方法来推进制造过程。方岱宁(外籍院士)职务: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当选理由:对极端条件下铁电 / 铁磁材料的力学和轻型多功能结构的贡献。方岱宁教授 1982 年和 1986 年分别在南京工业大学获本科和硕士学位,1993 年在以色列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2013 年,方岱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岱宁教授主要从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拓展了铁电 / 铁磁材料宏微观变形与断裂理论,在有限元分析与器件设计中获得应用。发展了先进材料与结构力电磁热多场多尺度计算力学方法与设计制备方法,研究成果在国际首颗增材制造卫星、国内首例轨道交通装备主承力异型复合材料悬浮架结构等高端装备结构中获得应用。发展了先进材料多场多轴加载和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突破了系列热 / 力 / 氧耦合环境下材料性能测试技术,自主研制了一系列超高温测试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我国航天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的主要平台之一,支撑了航天返回舱、重点型号导弹等国防重大装备研制。Liu, Bin(外籍院士)职务: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当选理由:使有机电子材料进入水介质,开辟了生物医学、环境监测、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的新方向。Liu Bin 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05 年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并于 2016 年晋升为教授。目前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Liu Bin 教授是有机功能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她在高分子化学和有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研究、环境监测和能源设备方面的应用所做的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Yan, Yushan机构:特拉华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当选理由:在分离膜和电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和材料方面的创新贡献Yushan Yan 1988 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任特拉华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 Henry B. du Pont 主席。Yang, Taiyin职务:吉利德科学公司药物开发和制造执行副总裁。当选理由:用于治疗 HIV 的单片剂方案的发明、生产和全球分销Taiyin Yang 在台湾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在南加州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在 1993 年加入吉利德之前,Taiyin Yang 曾在 Syntex Corp. 从事分析化学工作。在她的领导下,吉利德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 HIV 单片方案,并将超过 25 种化合物从早期开发推向市场,惠及全球数百万人。蔡克铨入选理由:在地震工程研究和钢结构设计方面的国际领导地位和贡献。蔡克铨(Tsai, Keh-Chyuan),台湾大学土木系终身特聘教授,本科就读于台湾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自1989年起在台湾大学土木系任职,1995年起在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兼任组长八年,在2003至2010年兼任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3至2009年间兼任台湾地区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地震组召集人,曾担任台湾地区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学会理事长,从事地震工程学术研究近三十年,发表超过300篇的学术论文。曾获台湾地区行政院杰出科学与技术荣誉奖,台湾地区国科会杰出研究奖三次,台湾地区教育部产业界合作研发绩效卓著奖等多项奖励。蔡教授专长领域为钢结构、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型结构、地震工程、结构实验等。从事研究以来曾获东元奖、三次科技部杰出研究奖、侯金堆荣誉奖、中技社科技奖、五次国研院杰出科技贡献奖、美国钢构造协会(AISC)特殊成就奖等。林钊信入选理由:为开发航空航天环境控制系统,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作出贡献林钊信(Lin, Chao-Hsin),波音公司科研人员。林博士因其工作获得了通用汽车和波音公司的许多荣誉和奖项。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SME) 的会士。他自 1980 年起在台湾获得执照专业环境工程师,自 1996 年起在美国密歇根州获得执照专业机械工程师。本科就读于台湾大学,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会员,国际室内空气质量和气候学会(ISIAQ)院士,台湾特许环境工程师,美国密歇根和华盛顿特许机械工程师。林博士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流体动力学、机舱环境、多相流和火灾/烟雾表征和抑制。他出版了两本书章节和 60 多篇期刊和会议论文。他还拥有三项美国专利。
  • 2023年IEEE Fellow名单公布!华人学者占1/3
    最近,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公布了2023年新晋Fellow名单。在新增名单中共有319位学者入选,其中华人学者有104位(约占总人数的1/3)。生物医学领域的当选华人学者有张立、江小宁、Zong-Ming Li、苗春燕等。IEEE,全称“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学会。1963年1月1日建会,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IEEE在160多个国家中,拥有42万多会员和39个专业分学会,引领着信号和信息处理、电力、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遥感、生物医学、智能交通和太空等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IEEE Fellow为学会最高等级会员,是IEEE授予成员的最高荣誉,每年由IEEE同行专家在拥有高级(senior)或终身(life)等级的会员中遴选约300名左右。当选人需要对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或应用做出重大贡献,为社会带来重大价值。此外,当选人数不超过IEEE当年会员总人数的1‰。由于每年当选的IEEE Fellow数量较少,因此当选的科学家基本都是在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内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科学家。当选华人名单当选者姓名当选理由1. 别朝红,西安交通大学对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弹性的贡献2. 张磊(Norman Chang),ANSYS在 SoC/ 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物理级签核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3DIC3. 张原豪,台北中央研究院对非易失性存储器可靠性的贡献4. 张纵辉,香港中文大学对分布式优化方法及其在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的贡献5. 陈海波,上海交通大学为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做出贡献6. Yonghong Chen,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对批发电力市场设计和运营的贡献7. 陈虹,同济大学对预测控制和汽车系统应用的贡献8. Hao Chen,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为软件和移动系统的安全做出贡献9. 陈贵海,南京大学对大规模分布式网络架构的贡献10. 陈一昕,华盛顿大学对提高深度学习系统的紧凑性和适用性的贡献11. Julian Cheng,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对无线系统数学建模和无线网络节能资源管理的贡献12. 张成志,香港科技大学对软件测试方法和错误管理的贡献13. 池越洁,卡内基梅隆大学对低维结构统计信号处理的贡献14. Frederic Chong,芝加哥大学对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和优化领域的贡献15. 慈松,清华大学对可重构电动汽车电池的贡献16. 丁薇,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对科学领域的数据挖掘和大数据研究的贡献17. Daoyi Dong,澳大利亚国防军学院对量子系统控制和强化学习的贡献18. 杜文亮,雪城大学对网络安全教育和研究的贡献19. Fei Gao,贝尔福-蒙贝利亚尔科技大学对燃料电池和功率转换器的实时仿真和控制技术的贡献20. Zhiwei Gao,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对风力涡轮机系统的实时诊断和控制的贡献21. Yike Guo,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对数据挖掘及其应用的贡献22. 郭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复合抗扰动控制系统的贡献23. 韩光洁,河海大学对水下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的贡献24. Chen He,恩智浦半导体对汽车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测试的贡献25. 胡斌,兰州大学对普适情感计算的贡献26. He Huang,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对康复机器人控制发展的贡献27. 姬水旺,德州农工大学对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贡献28. Hai Jiang,阿尔伯塔大学对认知无线电网络和无线性能分析的贡献29. 江小宁,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对用于高级传感、成像和治疗的超声换能器的贡献30. 金芝,北京大学对知识驱动的软件开发做出重大贡献31. 康勇,华中科技大学对逆变器和可再生能源转换系统的数字控制的贡献32. Zong-Ming Li,亚利桑那大学对腕管生物力学和神经肌肉手运动控制的贡献33. 李明禄,上海交通大学对无线传感器和车辆网络的贡献34. 李军(Jonathan Li ),滑铁卢大学对激光雷达遥感中的点云分析的贡献35. Zhengguo Li,新加坡信息通信研究院对视频编码和流媒体优化以及边缘保留滤波器的贡献36. Chen L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为支持数据库和数据密集型计算中的相似性查询做出的贡献37. Guann-Pyng L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对硅和化合物半导体中双极器件、电路和技术的贡献38. 李国良,清华大学对人在环路数据管理和数据库系统的贡献39. 李佳,斯坦福大学对大规模人工智能的领导40. 凌海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为视觉跟踪和匹配的计算机视觉做出贡献41. 刘志刚,西南交通大学为高速铁路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和保护做出贡献42. 刘威,腾讯对大规模机器学习和多媒体智能的贡献43. Ce Liu,微软对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摄影的贡献44. 刘小明,密歇根州立大学对面部图像分析和识别的贡献45. 毛承雄,华中科技大学在电力系统主动控制及其工业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46. 苗春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多模式信号处理和 AI 技术在家庭老龄化和人口健康方面的贡献47. Tze Sing Eugene Ng,莱斯大学为数据中心网络的电路交换创新和互联网延迟估计的可扩展方法做出贡献48. 欧阳晔,亚信科技在网络智能和自组织蜂窝网络方面处于领先地位49. 潘建平,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对无线网络拓扑控制的贡献50. 潘时龙,南京大学对高性能微波光子成像雷达的贡献51. Yihong Qi ,加拿大通用测试系统对大规模 MIMO 系统的空中测试和空中测量系统开发的贡献52. 盛万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智能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协调控制做出贡献53. 施凌,香港科技大学为网络物理系统优化和安全做出贡献54. 沈平,南方科技大学在基于光纤的技术及其多样化应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55. 苏文藻,香港中文大学对信号处理和通信优化的贡献56. 宋厚冰,美国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对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集成的贡献57. Zhendong Su,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对自动化软件测试和分析的贡献58. Ying Tan,墨尔本大学对康复机器人的贡献59. 唐立新,东北大学对计算智能和制造业应用的贡献60. 唐珂,南方科技大学为大规模优化的可扩展进化算法做出贡献 的61. Kin F Tong,伦敦大学学院表彰其对宽带和圆极化印刷天线设计的贡献62. 汪建平,香港城市大学为复杂系统的弹性做出贡献63. Xiongfei Wang,奥尔堡大学对基于电力电子的电力系统的贡献64. 王骞,武汉大学为保护云数据存储和无线系统安全做出贡献65. Hua Wang,佐治亚理工学院对高效微波和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的贡献66. Hong Wang,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对复杂动力系统的学习控制和诊断的贡献67. 王新,复旦大学对宽带移动网络中无线定位和动态资源分配的杰出贡献68. Xiaoyu Wang,美国华盛顿州萨马米什对嵌入式系统视频分析技术的贡献69. Yinhai Wang,华盛顿大学对交通传感、交通数据科学和智能基础设施系统的贡献70. Jue Wang,美国华盛顿州伍丁维尔对图像和视频抠图处理质量的贡献71. Wei Wang,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对数据挖掘的贡献72. 武永卫,清华大学对高性能数据存储和数据密集型计算系统的贡献73. 伍楷舜,深圳大学对无线传感和普适计算的贡献74. 伍冬睿,华中科技大学对模糊逻辑的贡献及其在控制和决策中的应用75. Qiangfei Xia,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对电阻式内存阵列和内存计算设备的贡献76. 萧小奎,新加坡国立大学对数据库隐私和图形数据管理的贡献77. 徐立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多相流测量和燃烧过程监测的贡献78. Mingzhou Xu,霍尼韦尔国际公司对全电动飞机动力系统的贡献79. Jingling Xue,新南威尔士大学对编译器优化和程序分析的贡献80. Jun Yang,拉夫堡大学对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控制的贡献81. Ping Yang,德州农工大学对冰云和尘埃气溶胶的辐射传输和遥感的开创性贡献82. Kun Yang,埃塞克斯大学对无线网络资源管理的贡献83. Danfeng Yao,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为企业数据安全和高精度漏洞筛选做出的贡献84. Shen Yin,挪威科技大学对复杂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贡献85. 杨凤茹,香港中文大学对 VLSI 物理设计中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贡献86. Shucheng Yu,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对信息和网络安全的贡献87. 于全,深圳鹏城实验室在无线电和空天地综合网络技术方面处于技术领先地位88. Shui Yu,悉尼科技大学为网络安全和隐私做出贡献89. 张海君,北京科技大学对异构网络无线电资源管理的贡献90. YuMing Zhang,美国肯塔基大学通过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为机器人焊接制造做出贡献91. Chenghui Zhang,山东大学对可再生能源系统控制的贡献92. 张立,香港中文大学对转化生物医学的微型/纳米机器人群和平台的贡献93. Zhiru Zhang,康奈尔大学以表彰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高级合成和加速器设计的贡献94. 张友民,康考迪亚大学对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系统的贡献95. 赵耀,北京交通大学对图像/视频分析和多媒体内容保护的贡献96. 郑子彬,中山大学区块链可靠性工程的贡献97. Xiangyun Zhou,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对物理层安全和无线供电通信的贡献98. Gang Zhou,威廉和玛丽学院对传感器网络和低功率无线网络的贡献99. Yongxing Zhou,中国北京为无线网络中的 MIMO 波束成形码本和智能频谱接入做出贡献100. 朱浩瑾,上海交通大学对车辆网络和物联网安全的贡献101. 朱军,清华大学对机器学习及其应用的贡献102. 朱祖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弹性光网络和网络虚拟化的贡献103. Xingquan Zhu,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对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表示学习的贡献104. 宗成庆,中国模式识别国家实验室对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的贡献
  • 52名华人学者当选2011年IEEE会士
    近日,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公布了2011年新当选的学会会士(IEEE Fellow),全球共有321人获此殊荣,其中华人学者共52名(下表)。   IEEE的会士级别是由该组织董事会授予对某些相关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个人。每年新增的会士不超过总会员数的千分之一。作为会员的最高级别,IEEE会士在学术科技界被认定为权威的荣誉和重要的职业成就。 序号 姓名 单位/职称 获奖理由 1 毕奇(Qi Bi)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所/总工程师 for contributions to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 Jin-Xing Cai 美国泰科国际电信公司 for contributions to long-haul fiber optic transmission 3 Guohong Cao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algorithm and protocol design for mobile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 4 张庆瑞(Ching-Ray Chang) “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micromagnetic calculations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in spin transport 5 陈锡明(Shyi-Ming Chen)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教授 or contributions to fuzzy reasoning, forecast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6 程时杰 华中科技大学/院士 for contributions to control of power systems with energy storage 7 Albert Chin “国立”交通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high-K dielectrics and metal gate electrodes for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8 程伯中(Pak Chung Ching)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for leadership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9 綦振瀛(Jen-Inn Chyi)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III-V compound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10 丁晓青 清华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lingu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face recognition systems 11 范汕洄(Shanhui Fan)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nanophotonics 12 韩永祥(Yunghsiang Sam Han) “国立”台北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decoding techniques 13 郭大维(Tei-Wei Kuo) “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real-time embedded systems and flash-memory storage systems 14 Kwok Wa Leung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 15 李波(Bo Li)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content distribution via the internet 16 李文荣(Wen Jung Li)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in low-power integrated nanotube sensors and devices 17 李凯(Kai Li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 cluster communication, and deduplication storage systems 18 李涵雄(Han-Xiong Li)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applications of fuzzy logic control 19 李世鹏(Shipeng Li) 微软亚洲研究院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image and video coding 20 Ying-Chang Liang 新加坡资讯与通信研究院 for contributions to cognitive radio communications 21 林智仁(Chih-Jen Lin) “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or contributions 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gorithms and software 22 林光隆(Kwang-Lung Lin) “国立”交通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development of lead-free solder alloys and material interactions 23 刘际明(Jiming Liu)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web intelligence and multi-agent autonomy-oriented computing 24 刘国平(Guoping Liu) 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25 Jianqiang Lu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副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26 Wei-Ying Ma 微软亚洲研究院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 27 秦泗钊(Si-Zhao Joe Qin)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fault diagnosi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28 沈征(Zheng John Shen) 美国中弗罗里达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teral powe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29 史国均(Frank Shi)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optoelectronic packaging technologies 30 侍乐媛(Leyuan Shi)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nested partitions optimization methodology 31 孙启彬(Qibin Sun) 美国惠普公司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media security 32 Lei Wang 加拿大Powertech Labs for contributions to power system stability 33 王蒞君(Li-Chun Wang)“国立”交通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cellular architectures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34 魏庆隆(Chin-Long Wey) 台湾“国家”晶片系统设计中心/研究员 for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and services in integrated circuits 35 吴旻(Min Wu )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副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media security and forensics 36 武筱林(Xiaolin Wu)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image coding, communication andprocessing 37 吴克利(Ke-Li Wu)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non-planar microwave filters and embedded radio frequency passive circuits 38 吴信东(Xindong Wu) 美国佛蒙特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data mining and applications 39 吴青华(Qing-Hua Wu) 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in power systems 40 Jie Xue 美国思科系统公司for leadership in electronics packaging technology 41 薛泉(Quan Xue)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 structur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42 薛国良(Guoliang Xue)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survivabil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in computer networks 43 阎勇(Yong Yan) 英国肯特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pulverized fuel flow metering and combustion flame imaging 44 杨广中(Guang-Zhong Yang)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 for contributions to medical imaging and robotic surgery 45 Chih-Kong Ken Yang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for leadership in enhancement of input-output efficiency in integrated circuits 46 Yu-Dong Yao 美国史蒂文斯科技学院/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47 曾凡钢(Fan-Gang Zeng)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auditory prostheses 48 张良杰(Liang-Jie Zhang) IBM 托马斯沃森实验室 for contributions to service-oriented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49 张晓强(Kevin Zhang ) 美国英特尔公司 for contributions to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for high-performance microprocessors 50 Tao Zhang 美国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for contributions to wireless and infrastructure networking protocols for applications 51 朱松纯(Song-Chun Zhu)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statistical modeling, learning and inference in computer vision 52 曾更生(Lawrence Zeng) 美国犹他大学/教授 for contributions to instrumentation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in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大洋彼岸推动色谱技术发展的华人学者——访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主席骆初平博士
    p   提起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这个名字,可能国内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但自2008年成立至今,这个位于美国的即将“十岁”的华人组织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色谱专业成员,而且队伍仍在继续扩大之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成立的初衷与目标为何?现任主席骆初平博士有哪些色谱领域的经历?近期CACA还将有哪些发展目标?与国内色谱学界之间合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编辑于近日采访了2016年7月上任的新一届CACA主席骆初平博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4a71b25c-c39f-4237-a5a6-35ebc8cd54e3.jpg" title=" DSC0061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主席骆初平博士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strong 仪器信息网:首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在色谱方面的职业经历? /strong /span /p p    strong 骆初平: /strong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从“使用者”到“制造者”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边学边干”的历程。 /p p   色谱科学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却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 具体来说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谱、超临界色谱等等。高效液相色谱如果依据固定相分类可分为反相色谱和正相色谱等 而根据分离原理又可分为离子交换色谱、体积排除色谱、分配色谱、吸附色谱和亲和色谱等等。 /p p   如同所有化学专业的同仁和学生一样,我最初接触色谱技术是在大学本科时期。而第一次将色谱应用于科研是上世纪80年代在南京大学就读硕士期间,当时的指导老师陈汉文教授从加拿大寄回了一些纸色谱,用于有机膦化合物的分离。第一次从事高效液相色谱和柱色谱方面的研究工作则是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当时黄春晖院士课题组开始关于富勒烯的研究工作,而我则负责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分析方面的工作。当时曾经装置了约1.5米高的柱色谱用于富勒烯的分离,同时与孙亦梁教授合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在乔治城大学期间,我开始独自操作色谱仪器并开始“介质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的研究。当时需要合成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并进行分离分析工作,几乎每天都会使用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这些都为我后来成为色谱技术“制造者”这一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 p   在加入赛分(美国)公司后,我开始从事并主管色谱填料的研发与生产工作,涉及到了离子交换色谱柱、体积排除色谱柱、反相色谱柱、正相色谱柱以及固相萃取等的研发。而期间参加的会议、展会以及对用户的走访则进一步拓宽了我的视野和知识。嗣后在Waters公司工作的五年期间,我又对超临界色谱及萃取技术、薄层色谱与柱色谱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y公司则主要负责基于核壳硅胶(core-shell)的新型色谱填料的研发工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strong 仪器信息网: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学会成立的背景与目的?目前规模如何?成员都来自哪些应用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骆初平: /strong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是一个成立于2008年的非营利学术组织,学会的所有成员均为无报酬的志愿者。日常管理由现任主席、前任主席、候任主席、秘书、财务及网络管理等人员主持。下设八个委员会,包括会员管理、视频讲座及会议、评奖、公共关系等。每个委员会的工作均向管理团队汇报,管理团队则向由18名成员组成的执委会汇报。执委会目前有大学教授4人、自主创业的4人、来自美国FDA和自然科学基金(NSF)各1人,其余则均为各大制药企业、色谱仪器与产品公司的资深研究人员。活动经费来源于企业的赞助。 /p p   如前所述,CACA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为在美从事色谱分析工作的华人学者、留学生提供一个联系交流的平台,也为在美创业的华人公司提供一个产品展示的平台。成立九年来,经过第一任主席杨彦博博士(2008 -2012, BioPharmaDev公司创办人)、第二任主席叶茂春博士(2012-2014,MilliporeSigma公司色谱产品研发主管)和第三任主席江涛博士(2014-2016,马林克罗特院士)三人卓有成效的努力,CACA创会的宗旨更为具体地落到实处:我们为CACA会员提供了一个职业培训和社交机会的平台 以评奖方式奖励了从事色谱科研工作的年轻科学家及青年学生 以视频讲座和视频会议的方式促进了色谱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 另外还为CACA会员提供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能够相互之间及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 /p p   目前,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拥有1100余名会员,工作领域涵盖食品、制药、环境检测、体育等多个行业。CACA会员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北美地区。由于会员所在地域较为分散,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主要通过一年一度的Pittcon会议和两年一度的HPLC会议组织相关活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是从什么时间,基于什么原因出任CACA主席的?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都会举办哪些学术活动?在您任CACA主席的这几年时间,有哪些工作设想与计划? /strong /span /p p    strong 骆初平: /strong 我的任期是从2016年7月开始的。自2008年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成立伊始,我就一直在为学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能够有机会为自己的同胞服务可以说是我出任学会主席的原因。目前学会的学术活动主要是通过视频讲座和视频会议进行的。视频会议主要以各类色谱的应用为主题,例如亲水作用色谱(HILIC)的发展史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等。 /p p   本界学会的工作目标包括加强视频讲座和系列视频讲座的开展 加强职业培训和帮助会员特别是留学生的就业 促进会员间的合作 尽量促进与中国大陆从事色谱工作的学者、团体及公司的合作 并通过以上工作来吸纳新会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strong 仪器信息网:当前在北美,色谱学研究的热点是什么?国内色谱学的研究水平与西方相比是否有差距? /strong /span /p p    strong 骆初平: /strong 色谱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析化学学科,其研究热点与不同行业对分析和分离的需求密切相关。以制药产业为例,制药产业可以说是目前推动色谱技术发展的最大的原动力之一。制药产业对降低成本、高速高效分析的要求促进了UHPLC仪器的发展,也促进了Core-Shell固定相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超临界色谱技术的更新换代 而更小粒径的次微米固定相的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受制于仪器及装柱设备及筛板等硬件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分析对象的变化,例如愈来愈多的极性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等,要求色谱固定相从以往的反相为主向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向亲水性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方面转化。而对微量样品进行分析的需求则促进了毛细管色谱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的发展。目前,应用色谱技术捕获各种疾病标志物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p p   对于国内与西方的色谱学的研究方面,我个人认为不是“差距”而是“差别”。我曾经走访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实验室,以及上海、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天津、石家庄等十几所政府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印象最深的是国内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并不比国外的差,一些实力强的实验室的仪器甚至要好于很多国外实验室。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海归及本土培养的色谱技术专家也弥补了曾经的断层。但是,如前所述,色谱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如果制药产业还是以小分子药物为主,很难想象有多少动力去发展生物大分子分析分离的技术。 /p p   如果说有差距,根据我个人走访国内30多家制药企业实验室的经历,就是制药产业色谱仪器操作人员的平均专业水平上的差别。但这些是可以通过培训进行弥补的,例如仪器信息网等组织的各类培训及讲座就是很好的方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strong 仪器信息网: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与中国国内的色谱学术界有哪些交流与合作?这些是出于什么目的?未来的合作会有哪些重点方向? /strong /span /p p    strong 骆初平: /strong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自成立伊始,除了得到了北美色谱界的大力支持外,就已经得到了国内分析化学,特别是色谱科学方面的著名教授们的大力支持。张玉奎院士一直是我们学会的执委会成员之一,江桂斌院士、陈洪渊院士、许国旺教授、关亚风教授、储晓刚教授、邹汉法教授、邓玉林教授、张丽华教授和刘虎威教授等都从不同方面给予了支持。 /p p   同时北美华人色谱学会还与业界的仪器信息网等进行了一系列合作,例如去年就与仪器信息网共同举办了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icc2016/"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第一届色谱网络会议iCC 2016 (iConference on Chromatography) /span /strong /a 。 /p p   此外,北美华人色谱学会还得到了国内企业的赞助,包括北京的莱伯泰克和迪马, 天津的博纳艾杰尔,苏州的纳微和赛分, 上海的安谱和月旭等等。特别是北京的莱伯泰克公司和天津的博纳艾杰尔公司多年来一直都在支持学会的发展。 /p p   可以说,没有国内色谱界专家学者的热心支持、没有国内企业的慷慨解囊,北美华人色谱学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作为回报,我们希望继续与国内学术界和业界加强合作,能够把我们在国外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与国内的同仁分享,共同促进色谱技术的发展。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112,192)" strong 仪器信息网:据悉CACA每年都会评选的“青年科学家”也面向国内的色谱学者开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strong /span /p p    strong 骆初平: /strong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的宗旨之一是促进色谱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与成立伊始相比,北美华人色谱学会的会员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局限于地处北美的华人,而是包括了国内、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欧洲等地的华人,更有一些非华人的成员,例如著名的亲水性色谱专家安迪· 阿尔伯特博士就一直是北美华人色谱学会的执委会成员之一。所以,“CACA青年科学家奖”也向国内的色谱学者开放。目前我们正在接受2018年度“CACA青年科学家奖”的申请,请符合条件的青年科学家可尽早报名(http://www.ca-ca.org/index.php/award)。除“CACA青年科学家奖”外,“CACA优秀学生奖”也面向国内的研究生开放,今年的获奖者之一就是南京大学的别子俊女士。该奖项目前也正在接受2018年度候选人申请,请符合条件的研究生也可尽早报名(http://www.ca-ca.org/index.php/award)。 /p p    strong 采访后记: /strong /p p   早年出国深造的骆初平,虽然工作单位换了几次,身份也由色谱“使用者”转换为色谱“制造者”,但从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成立至今,他却从没有改变“服务同胞、壮大学会”的初衷。无论是线上的技术交流讲座、还是线下的“职业发展论坛”、“交流晚宴”,包括每年“青年科学家奖”及“优秀学生奖”的设立与评选,这些对于需要同时兼顾工作与家庭的人来说,付出的时间与心血都不言而喻,但骆初平博士却已经坚持了近十年。学术交流、促进就业,北美华人色谱学会影响的不仅仅是留美学者和学生,还通过实地走访、网络会议等多种交流形式积极参与到国内“色谱圈”内。相信在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众多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CACA还将继续发展壮大,海内外色谱学者日益深入的交流也将在未来继续推动色谱技术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编辑:王明煜) /p
  • 2022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18位华人学者当选
    当地时间6月13日,在加拿大工程院2022年年会上,加拿大工程院院长Yves Beauchamp宣布了47名新院士、6名新国际院士和1名荣誉院士。加拿大工程院(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成立于1987年,是一个独立、自治的非盈利组织,入选人员由同行提名和选举产生,主要标准是参选者在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在工程专业上的长期服务。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是加拿大联邦政府授予在工程领域代表加拿大国家水平专家、教授的荣誉称号,并作为国家智囊团为国家层面课题立项、评审和研究提供权威意见。本次增选的54名新院士是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当选的,其中有18位华人入选,包括院士16人,国际院士2人。入选华人学者介绍梅涛梅涛博士,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副院长 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他负责京东科技计算机视觉与多媒体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主导了拍照购、搭配购、多模态内容审核、多模态数字人、视觉多算法平台及云边端计算设备等多项产品的研发。在多媒体分析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15次荣获国际论文奖,并拥有50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曾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因在大规模多媒体分析与应用领域的杰出贡献,先后被遴选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和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 (IEEE and IAPR Fellow),国际计算机协会杰出科学家,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加入京东之前,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明李明(Ming Li),滑铁卢大学教授。 他在建立大规模生物信息学系统方面作出了贡献,使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蛋白质组学项目成为可能。 他在设计抗体测序管道方面的贡献,帮助推动了现代抗体测序行业的发展,他的贡献显著提高了de novo测序的准确性,这是实现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关键。 他在构建大规模生物信息学系统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些系统支持了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蛋白质组学项目;他在设计抗体测序管道方面的贡献有助于建立现代抗体测序行业;他显著提高了从头测序的准确性,这是实现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关键;他通过《An introduction to Kolmogorov complexity and its applications》一书对现代信息理论科尔莫戈罗夫复杂性做出了贡献,这本书被广泛阅读和引用,并影响了人们对现代信息的概念以及这种理解在工程、技术和科学中的应用。杨春生杨春生,博士,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科学家。 杨春生是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科学家,是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研究者, 在其职业生涯中,对应用AI中的机器学习、混合推理和智能系统等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开发的基于 AI 的变革性PHM(预测和健康管理)技术用于复杂系统的智能维护,目前已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和能源等多个行业部门,能用以提高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杨春生的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1983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1月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中心讲师,1995年9月赴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1995年9月任日本富士通公司高级工程师,1998年1月起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计算机情报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至1995年获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后赴加拿大任职。梁杰梁杰,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 他是国际知名的图像和视频压缩研究专家,他的本科和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工业产品和国际标准所采用,如微软Windows Media视频播放器和蓝光光盘。他对西蒙弗雷泽大学(SFU)工程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课程做出了持久的贡献,并获得了SFU领导奖。他曾担任AltumView的总裁,领导智能传感器系统的开发,以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挑战。该产品被CES评选为创新奖获得者,并被亚马逊评选为与Alexa整合的产品。钟志勇钟志勇(Chi Yung Chung,也叫Tony Chung),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电力系统工程教授,SaskPower(萨斯喀电力)智能电网技术首席科学家。他是国际知名的电力系统工程研究员和教育家,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为防止大规模停电、电网现代化、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融合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成为IEEE Fellow、IET Fellow。Jonathan Jun LiJonathan Jun Li,也叫Jonathan Li,滑铁卢大学教授。 他是世界一流的地理信息与遥感研究者,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地球观测图像理解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极大地影响了加拿大及其它地区高清测绘技术的发展。 他的创新包括:广义点云描述符和智能点云到三维模型转换器,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三维视觉领域的发展。 Jonathan Li发表期刊论文320余篇,培养研究生、博士后120余人。他获得了塞缪尔甘伯奖和Geomatica奖,还是加拿大测绘学会的候任主席和加拿大工程学会的院士。Maohong FanMaohong Fan,怀俄明大学Carrell讲席和SER教授。 全球清洁能源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先驱,包括二氧化碳催化捕获和转化、可再生资源利用、关键材料开发。他为各国,特别是加拿大培养了许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和专业人员(包括工程师和教授)。他一直与加拿大的公司合作开发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同时将技术转让给加拿大,这对加拿大的未来非常重要。张益张益,RTDS技术公司研发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世界知名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专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实时模拟器制造商RTDS科技公司的研发副总裁和首席技术官,亲自开发并指导了许多关键功能的开发,使实时仿真在今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包括新的转换器拓扑结构、可再生资源和控制现代大型电力系统的通信层接口的高级模型。他在多个IEEE/CIGRE工作组和期刊编辑委员会任职。他的工作对建立实时电力系统仿真的行业标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199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师从我国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先驱黄家裕教授,获博士学位,在阿尔伯塔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00年加入RTDS技术有限公司。在过去25年,他一直工作在电力系统分析领域的前沿,在实时仿真,直流输电和电压稳定方面具有专长。目前负责RTDS公司的总体战略技术方向,领导硬件、软件和模型的研发。邢孟秋Malcolm Xing(邢孟秋),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教授、博士。他在伤口愈合、止血、心肌梗塞和骨缺陷的高性能水凝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邢博士是开发用于毛发再生、控制释放和癌症治疗的细胞和药物上的纳米凝胶自组装的领先专家。他还开发了用于绿色农业的植物可穿戴传感器和便携式清洁水设备,为可持续环境做出了贡献。 邢博士在向公众和社区推广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和研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和服务。现任AIMBE的研究员。谭中超Zhongchao Tan,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过滤和分离技术的国际权威。获奖的研究和创新大大加强了加拿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全球领导地位,包括由Enersul公司授权的一项重要专利。 谭教授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在清华大学获本科与硕士学位,后于200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博士学位。他是过滤和分离技术方面的国际权威。他著有专著3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他领导建立多个平台,为知识动员、人才交流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下一代年轻工程师创造了积极和包容的环境。他是加拿大机械工程学会的会员,并获得了许多其他基于学术的奖项;他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科书也为他赢得了多个教学奖项。孙书会Shuhui Sun(孙书会),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教授(INRS) 。国际知名的纳米技术和可持续能源的研究者。在开发下一代燃料电池、氢能和电池技术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旨在以经济有效的方式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挑战。他的工作得到了多个奖项和荣誉的认可,包括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国际氢能研究协会奖和ECS-丰田奖学金等。他是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并担任十多个科学杂志的编辑和编委。 邱伟邱伟, 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海洋与海军建筑工程系教授。世界领先的海洋水动力学专家之一,已经开发了多个新的船舶运动程序,并领导了许多涉及国内和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研究计划。作为该领域的专家,他代表加拿大参与了许多国际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包括国际拖船会议(ITTC)海洋工程委员会、国际船舶和海洋结构大会(ISSC)环境委员会和ITTC/ISSC联合委员会。Ted MaoTed Mao,MW技术公司董事长。国际公认的紫外线专家和水创新者。他领导科学和创新,推动全球业务增长和技术应用,帮助超过10亿人获得安全和清洁的水。他是一位充满激情的人才开发和企业家,一直在推动清洁技术的商业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是到2050年每年减排5亿吨。他在IUVA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利用紫外线阻止SARS-COV-2的传播。Ben Li LuanBen Li Luan ,澳大利亚电化学化学家,研究员,加拿大西部大学兼职教授。 一个有成就的创新者,一个充满激情的教育家,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他的原创设计和科学发现为能源、环境和健康做出了贡献。他的成就和影响力通过在国际倡议、绿色制造示范、行业联盟以及先进制造、能源和环境材料等创新技术的商业化方面得到认可。刘泓涛洪汉平(Hanping Hong),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墨西哥工程院院士。他在基于可靠性的规范结构设计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原创工作有助于理解风、雪和地震灾害对加拿大建筑储备和基础设施系统的影响,并显著加强了加拿大在开发信息敏感和风险一致的结构设计实践方面的领先地位。 陈国华
  • 17位华人学者获2016年斯隆研究奖 含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美国时间2月23日,艾尔弗斯隆基金会 (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6年斯隆研究奖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共有17位华人获此殊荣。 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以来颁发给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的杰出青年,以向这些“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学者提供支持和认可”,后来陆续增加了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本届获奖者共126名,虽然奖金数额并不抢眼,但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共产出了43位诺贝尔获奖者,16位菲尔茨奖获奖者,以及众多杰出人才。 化学顾臻 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201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获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Koch癌症复合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2年获聘于北卡大学,建立“生物大分子诊疗工程实验室”,现为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UNC-CH) 医学院、药学院,北卡州立大学 (NCSU) 工学院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药物控释,智能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生物芯片技术,新型微纳加工技术及基于交叉学科的高效教学方法探究等。顾臻博士领导的实验室紧扣药物传递及组织工程的研究前沿,致力于癌症、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及诊断的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曾获“美国糖尿病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糖尿病学会Pathway加速研究奖”、“Sigma Xi协会青年教授研究奖”及“细胞/分子生物工程创新者奖”等。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评为“2015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田博之 2001年和2004年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期间师从于全美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查里李博 (Charle Lieber),从事新型纳米线材料合成以及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2010-201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博士后工作。目前任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造细胞交互、 细胞组织纳电子研究、仿生纳米材料与设备开发等。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为 “2012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荣获Searle Scholars Award (2013),AFOSR Young Investigator Program Award (2015), Kavli Frontiers of Science Fellow (2015) 等奖项。Qiu Wang 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化学专业,2005年在埃默里大学取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哈佛大学以及Broad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任杜克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类生物学与疾病中的生物活性分子探测、表观遗传学修饰酶治疗研究、生物分子标记和目标识别的新型化学方法研究等。Qiu Wang是美国化学学会成员,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曾获Boehringer-Ingelheim Scholarship (2003),Osborne R. Quayle Award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2004) 等奖项。许可 2004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0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学院任助理教授。博士阶段主攻方向是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学性质。在纳米线的超导电性、一维量子点阵列的制备及测量,以及纳米线的热电效应等多个科研方向均有突破。曾获美国材料协会优秀研究生奖 (MRS Graduate Student Award) 及加州理工学院纳米方向优秀毕业论文奖 (Demetriades-Tsafka-Kokkalis Prize in Nanotehnology or Related Fields) 等奖项。于贵华 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2009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化学工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合理化设计与合成,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以及能源科学、电子学和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大规模集成策略研究等。曾被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评为2014年度“新兴青年研究员”(Emerging Young Investigator),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评为“2014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张文君 2002年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哈佛医学院任研究员。目前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分子工程在医学和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获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创新奖 (NIH Directors New Innovator Award),2016年生物无机化学保罗萨特曼纪念奖 (Paul Saltman Memorial Award in Bioinorganic Chemistry) 等奖项。 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李勁葦 (Gene-Wei Li) 2004年获国立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4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生物学专业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从量化角度理解细胞行为,重点关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控制。获Helen Hay Whitney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2011),NIH Pathway to Independence Award (2013) 等奖项。翁经科 2003年获浙江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取得普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跟随Joseph P. Noel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美国麻省理工 (MIT) 的白头生物研究所 (Whitehead Institute) 成员,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代谢变化、激素信号、种间化学交互、代谢工程、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草药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得Tansley Medal (2013),ASPB Early Career Award (2014),Searle Scholar Award (2015) 等奖项。Chang Liu 1982年生于上海,后移居美国图森。2005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化学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定向进化。获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创新奖 (NIH Directors New Innovator Award),Dupont Young Professor Award (2015) 等奖项。Jian Peng 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毕业,2013年获芝加哥大学丰田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于麻省理工学院Berger Lab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生物学与机器学习相关领域,如基因组、系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处理。他是微软研究院2010-2012年PhD研究员,曾获CROI 2011青年学者奖。Jenny Tung 2010年获杜克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杜克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野生种群基因进化。 数学马宗明 2005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斯坦福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自2010年至今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统计学专业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维统计学推理,非参数统计,网络数据分析等。曾获2014年美国科学基金会职业成就奖 (NSF CAREER Award)。汪璐 2006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数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几何分析与几何偏微分方程,特定几何流,极小曲面,调和映射和最小-最大理论等。曾获AMS-Simons Travel Grant (2012-2014);Chapman Fellowship,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14-2016) 等奖项。 神经科学马登科 2002年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学位。2014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院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理性自体稳衡机制,目前重点关注动物对环境中物理化学信号变化所做的反应。曾获Charles A. King Trust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2013),NIH Pathway-to-Independent Award (2014-2018) 等奖项。 物理学沈悦 2002年与2005年分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5年分别在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和卡内基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天文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星系天文学,重点关注活动星系核 (AGN) 和 超大质量黑洞 (SMBHs)。曾获Clay fellowship (2009) 和Hubble Fellowship (2012)。Jonathan Fan 200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和2010年分获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于斯坦福大学任电子工程助理教授。曾获美国国防部AFOS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15) 等奖项。Yen-Jie Lee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硕士毕业,201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2013年于欧洲核子中心 (CERN) 工作。2013年9月回到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曾获2015年美国能源部新进研究人员奖 (Early Career Research Award)。
  • 101人!2022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生物领域华人学者全名单
    近日,Research.com网站公布了2022年度世界最顶尖科学家,其中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有大陆教育背景海外华人至少105人。如曾安平(西湖大学)、徐清波(浙江大学)、于洪涛(西湖大学)、肖啸(华东理工大学)、施松涛(中山大学)、傅新元(四川大学)、何强(华中科技大学)。姓名所在国工作单位硕士博士周国城美国美国戈登生命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张超美国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Wei Zhang美国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徐剑锋美国美国北岸大学医疗集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王少萌美国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祝雄伟美国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武汉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黄坚美国美国爱荷华大学武汉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Yiling Lu美国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唐道林美国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中南大学史香林美国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何通川美国美国芝加哥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管俊林美国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高光坪美国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医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王海潮美国美国北岸大学医疗集团浙江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童亮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张仲寅美国美国普渡大学美国普渡大学陈炬美国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董政美国美国奥古斯塔大学佐治亚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韩贤林美国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浙江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沈理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顾伟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赵惠民美国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陈树林美国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陈希美国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韦恩州立大学Qiong Yang美国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彭隽敏美国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美国爱荷华大学卢坤平美国美国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苏州医学院美国杜克大学王义斌美国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美国贝勒医学院孙少聪美国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阮榕生美国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刘瑞海美国美国康奈尔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王存玉美国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刘钧美国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殷晓鸣美国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包刚美国美国莱斯大学山东大学美国理海大学麻建杰美国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贝勒医学院梅林美国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唐定国美国美国斯微公司联合创始人武汉大学美国韦恩州立大学Peipei Ping美国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周晶美国美国哈佛大学芬兰奥卢大学张道娜美国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美国纽约大学肖啸美国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教堂山分校武汉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童伟达美国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孙士勇美国美国埃默里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李慧林美国美国范安德尔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陈哲生美国美国圣约翰大学中山医科大日本鹿儿岛大学沈奔美国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冯根生美国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第二军医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吴力游美国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冯简美国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国田纳西大学孟菲斯分校汪宁美国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中科技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李松美国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魏文毅美国美国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美国布朗大学杜敏美国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岳振宇美国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美国罗格斯大学王晨光美国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王学敏美国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美国肯塔基大学赵敏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北京大学王应平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英国爱丁堡大学徐家科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刘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杨洪远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宋江宁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江南大学阮勇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纽卡斯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大学肖志成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学院程勤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防军疟疾和传染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刘明耀加拿大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赵辛加拿大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王睿加拿大加拿大约克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李新民加拿大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李应福加拿大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曹荣加拿大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日本九州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管乐珞加拿大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吴建平加拿大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贾宗超加拿大加拿大女王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彭纯加拿大加拿大约克大学中山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张兆雷加拿大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闵金荣加拿大加拿大结构基因组学联盟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姚泽民加拿大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郑熙隆加拿大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湖南医学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李顺成加拿大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蒋晓燕加拿大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邓万银加拿大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杨熙加拿大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李镇林法国法国巴黎西岱大学中山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吴龙飞法国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应用科学研究所法国应用科学研究所李书明德国德国马堡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德国波恩大学侯德兴日本日本国立鹿儿岛大学日本国立鹿儿岛大学日本国立鹿儿岛大学傅静远荷兰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洪万进新加坡新加坡国家科技研究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周维彪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林青松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刘绍泉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宋海威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国利兹大学王玉兰新加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英国东英吉利大学任景山英国英国牛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徐和平英国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衡阳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柴文刚英国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英国MRC临床研究中心王铁辉英国英国阿伯丁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英国阿伯丁大学何苗壮英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江林华英国英国利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英国利兹大学
  • 华人学者解析致命的神经毒素
    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致命病菌,存在于腐烂、未煮熟的食物和土壤中。这种细菌分泌的肉毒杆菌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是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也是一种潜在的生化武器。日前,加州大学Irvine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解析了肉毒杆菌毒素穿过肠道壁进入血液的分子基础,相关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这项研究为人们揭示了阻断这种致命毒素的新途径。肉毒杆菌释放的神经毒素能够使感染者瘫痪甚至死亡,人们把肉毒杆菌引发的这种疾病称为肉毒杆菌中毒(botulism)。这种神经毒素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B、C1、D、E、F、G等血清型,而这项研究针对的是A型。加州大学的副教授金荣生(Rongsheng Jin,音译)一直致力于肉毒杆菌的相关研究,曾在Nature、Science等顶尖杂志上发表多项成果。(例如Science:首个神经毒素复合物3D结构)肉毒杆菌的神经毒素发挥作用,需要穿越肠道的上皮屏障。为此,神经毒素与三个细菌蛋白(血凝素HA)结合形成了复合体。为了理解毒素复合体与细胞粘附蛋白的互作机制,研究人员在神经毒素、血凝素和 E-cadherin三者结合之时,解析了整个复合物的晶体结构。E-cadherin是维系肠道上皮屏障的重要蛋白。研究显示,肉毒杆菌毒素与E-cadherin的结合,影响了E-cadherin的正常功能,破坏了肠道壁细胞之间的紧密联系。复杂的毒素分子可以由此穿越肠道的上皮屏障,进入血液循环。“肉毒杆菌分泌的毒素太大了,看起来难以突破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金荣生副教授说。但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毒素有个内应可以从内部开启“城门”。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更有效的方法,阻止致命肉毒杆菌的致命毒素进入血流。最后,研究人员还在晶体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突变版的肉毒杆菌毒素复合体,使其中的HA不能与上皮细胞的E-cadherin结合。他们发现,尽管这种复合体含有活性完全的神经毒素,但口服毒素的小鼠并没有受到毒害。这是因为突变HA丧失了破坏细胞连接的能力,毒素无法被肠道避的上皮层吸收。
  • 2022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公布!6位华人学者当选
    5月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22年新当选的院士(120人)和外籍院士(30人)名单,以表彰他们在原创研究中持续、杰出的成就。其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生态学家欧阳志云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外,还有5位华裔教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分别为崔屹、金亦石、马中珮、Ting Jenny和张启敬。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美国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由时任美国总统林肯授权创建,是一家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私立机构,致力于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当选院士被认为是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NAS Member)是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当选者均是在科技和工程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截止2022年5月3日,美国科学院有院士2512名、外籍院士517名,其中约200位院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欧阳志云 欧阳志云,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态学协会执行理事。1983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分别于1990年与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1993年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曾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崔屹 崔屹,现任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崔屹教授于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0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跟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Paul Alivisatos教授开展博士后工作,并在2005年成为斯坦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0年擢升为副教授并获得终身教职。2016年,崔屹晋升正教授。主要致力于用于新材料用于可持续发展,包括能源和环境。他是《纳米学报》(《Nano Letters》)执行主编,同时也是由美国能源部投资二千五百万美金的湾区光伏联盟的联合主任,投资五千万美元的电池500联盟的联合主任,崔屹教授曾荣获2001年纳米技术卓越毕业生奖、2003年米勒研究奖、2004年《MIT技术评论》杂志评选100位“世界顶尖青年发明家”、2010年斯隆研究奖、2013年IUPAC新型材料及其合成杰出奖、2017年Blavatnik青年科学大奖之工程技术奖。他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20)、美国材料学会会士(2016)、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电化学学会会士(2018)。 金亦石 金亦石,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学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1991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学专业,1991-1995年间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9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20年入选为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士。马中珮 马中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系 Judy Chandler Webb 物理学教授。1987年和1993年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专业的学士和博士学位。1993-1996年间在加州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20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曾获得1997年美国天文学会颁发的安妮坎农天文奖,2003年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Maria Goeppert-Mayer奖。Ting Jenny Ting Jenny,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系教授。1975年本科毕业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医疗技术专业,197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1979-1981年间在洛杉矶县+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 年入选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名人堂。2019 年至 2020 年担任美国免疫学家协会副主席,次年担任主席,是第一位担任该组织主席的有色人种女性。张启敬 张启敬,爱荷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Clarence Hartley Covault杰出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兽医学专业,1994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免疫生物学专业,1994-1997年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开展分子微生物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当选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士,2018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 四位华人学者入选2014年诺贝尔奖预测名单
    全球领先的智能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今天发布了其2014年度&ldquo 诺贝尔奖级别&rdquo 的&ldquo 引文桂冠奖&rdquo 获奖名单,名单中首次同时出现了四位华裔科学家。汤森路透年度引文桂冠奖开始于2002年,该奖项基于对化学、物理学、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及其引文进行深入分析来遴选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迄今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   在今年的提名名单中,值得关注的科学家有:来自生理学和医学领域的大卫&bull 朱利叶斯(David Julius),他的研究阐释了人类神经处理痛感的分子运行机制,在疼痛管理领域开创了新的发展道路 同样来自生理及医学领域的还有李业广(Charles Lee)、史蒂芬W&bull 谢(Stephen W. Scherer)和米歇尔 H&bull 威革勒(Michael H. Wigler),他们的研究解释了特定基因变异与疾病的关联。在物理学领域,杨培东(Peidong Yang)研究的光生成纳米线可用于数据存储和光计算。在化学领域,邓青云(Ching W. Tang)和史提芬&bull 范斯莱克(Steven Van Slyke因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而著称,这一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高清电视技术中。在经济学领域,威廉 J&bull 鲍莫尔(William J. Baumol)和伊斯雷尔M&bull 科茨纳(Israel M.Kirzner)因对企业家精神的突破性研究而受到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预测的名单中同时出现了四位华裔面孔,这是引文桂冠奖13年来罕见的。除了出生于香港的美籍科学家邓青云和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主席钱泽南(Robert Tjian)外,还有出生于上海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Shoucheng Zhang),以及出生于江苏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培东(Peidong Yang)。张首晟因其对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与拓扑绝缘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被预测,而杨培东因其对纳米线光子学的贡献,包括其创建了第一个纳米线纳米激光而入选。   2014 诺贝尔预测名单包含了来自9个不同国家、27 个不同学术和研究组织的27 位研究人员。   &ldquo 科研文献的引用是对科研人员智力投资最好的回报。&rdquo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全球总裁Basil Moftah先生表示:&ldquo 对科研文献总被引频次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独特的见解和其科研工作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从而预测出那些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候选者。&rdquo   汤森路透每年一度的全球&ldquo 引文桂冠奖&rdquo 的分析数据来自全球最重要的囊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领域的研究发现平台Web of ScienceTM,该奖项分为化学、物理、生理学或医学和经济学4个门类。基于对科研论文的被引用情况的全面考察和多种量化分析方法,汤森路透遴选出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并授予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同时预测他们可能在当年或者将来获得诺贝尔奖。   了解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的研究方法、以及历届全球&ldquo 引文桂冠奖&rdquo 得主及其研究领域的详细介绍,请浏览科学指标与研究绩效分析的开放资源网站&ldquo 科学瞭望&rdquo (http://sciencewatch.com/nobel)。
  • 康塔仪器将亮相“中美华人纳米论坛”
    2016年6月18-20日,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将亮相南京大学,出席“第十一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该论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得到广泛关注,影响力迅速扩大。论坛旨在为广大华人学者专家、青年学者、学生、以及相关企业提供一个展示、研讨和学习纳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世界顶级交流平台,为吸引和激励华人学子投身纳米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推进纳米技术的应用作出重要贡献。本次论坛将着重围绕纳米能源、纳米生物医学、纳米催化、二维材料等四个专题深入交流,会期三天。交流的形式包括名家辅导讲座、邀请报告、专题讨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纳米研究奖论坛报告、墙报。美国康塔仪器被公认为样品分析的优秀供应商,它可为实验室提供全套装备及完美的粉末技术,及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成立近五十年来,康塔仪器始终致力于为帮助全球客户开发支撑低碳可持续技术发展的多孔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微孔、介孔以及大孔材料的合成、净化机理、结构修饰和表征;主客体化学和功能材料;多孔材料吸附、分离和扩散性能;多孔材料催化和化工过程;多孔材料性质、结构和应用的理论计算和模拟。康塔仪器公司不仅通过了ISO9001及欧洲CE认证,也取得了美国FDA IQ/OQ认证。作为开发粉体及多孔材料特性仪器的世界领导者,美国康塔仪器产品涵盖比表面、物理吸附、化学吸附、高压吸附、蒸汽吸附、真密度、堆密度、开/闭孔率、粒度粒形、Zeta电位、孔隙率、压汞仪、大孔分析、微孔分析、滤器分析等诸多领域。康塔仪器不仅受到科学界的青睐,装备了哈佛、耶鲁、清华等世界各个著名大学,而且已经向全世界的工业实验室发展,以满足那里开发和改进新产品的研究与工艺需求。工厂中也依靠康塔仪器的颗粒特性技术更精确地鉴别多孔材料,控制质量,或高效率查找生产中问题的根源。通过颗粒技术使产品上一个台阶,在当今工业界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也希望能从与会专家这里,获得更多的建议。康塔克默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作为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集市场开发、仪器销售、备件供应、售后服务和应用支持于一体,它拥有国际水准的标准功能、形象和硬件配套设施,包括上海和北京的应用实验室和应用支持专家队伍。康塔克默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使美国康塔仪器几千家中国用户同步享受国际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将掀开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全新篇章!
  • 祝贺!6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科学院院士
    p   2018年5月2日,美国科学院公布了最新一期院士名单,有6位华人学者入围新一届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张锋教授和林海帆教授在不久前入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后,斩获的又一殊荣。 /p p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全世界最富盛名的科学院之一,由大量杰出的学者组成。至今,近500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对科学家学术能力极高的肯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b8ab4bf3-7d52-4e27-897c-98e565d97848.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张锋院士 /strong /span /p p   大家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张锋教授想必不会感到陌生。这位知名华人学者是CRISPR领域的先驱之一。他与多名科学家一道,推动了基因组编辑工具的迅猛发展,对于全世界生物医学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92f2cf51-194a-468b-bbcc-5d28e4f45686.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林海帆院士 /strong /span /p p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林海帆教授长期致力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研究,对干细胞不对称分裂、Argonuate/PIWI基因家族的发现、及其在干细胞自我更新和胚系发育中的关键功能阐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db8e799-191d-47eb-8cb3-8cb29e5e438b.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丹扬院士 /span /strong /p p   丹扬博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生物学教授,也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研究员。她的研究旨在阐明哺乳动物大脑控制睡眠的通路,以及额叶皮层施加自上而下的执行控制的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a2e0346-81b9-45a3-9658-ac7da99f4572.jpg" title=" 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傅嫈惠院士 /strong /span /p p   傅嫈惠博士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学系教授,她的研究利用人类遗传学与多种模型生物结合来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她的实验室一直专注于两个领域:一个是髓磷脂生物学,另一个是昼夜节律和睡眠行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8d34f0b3-a48f-4b52-86b3-0fed4dd0069b.jpg" title=" 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高华健院士 /span /strong /p p   高华健博士是美国布朗大学工程系Walter H. Annenberg冠名教授兼材料科学工程研究中心(MRSEC)主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固体力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工程及生物系统中的纳米力学、纳米晶体材料及薄膜力学、多层次材料力学、微纳米力学尺度效应、细胞粘附及其吞噬中的力学、以及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07d358c2-a8eb-4da0-91bc-e0e91245580b.jpg" title=" 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文小刚院士 /span /strong /p p   文小刚博士是MIT物理系教授,曾任加拿大滑铁卢圆周物理研究所牛顿讲席教授。文小刚博士在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理论居于领先地位。2016年,他凭借出色的研究荣获凝聚态物理最高荣誉Oliver E.Buckley奖。 /p p   我们再次祝贺这6名新晋院士,也期待更多华人学者能够涌现出来,为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 /p
  • 未来诺奖或出自他们!19位杰出华人青年科学家获2019年美国斯隆研究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日前,美国艾尔弗· 斯隆基金会 (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获奖名单,共有126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获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华人学者表现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9位华人学者获奖,其中大多数华人学者都曾在中国高校接受本科教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科技大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斯隆研究奖素有“诺奖风向标”的美誉,旨在奖励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青年学者。本届奖项获得者分属化学、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海洋科学和物理学等8个领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次斯隆研究奖获奖的126名青年学者,代表目前最有前途的一批青年科学研究员。此次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他们独立研究的质量、创造力、潜力选出各研究领域的明日之星,希望通过斯隆基金会资助这些职业生涯早期的青年学者成为未来的学术领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诺奖风向标”,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每年颁发一次。迄今为止,已有47位该奖项获奖人获得了“诺贝尔奖”,17位获奖人获得了“数学菲尔兹奖”,69位获奖人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8位获得“约翰· 贝茨· 克拉克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美国多所名校表现出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9年斯隆研究奖结果揭晓后,美国各大顶级名校也第一时间在主页上发布了新闻,报道本校获奖教师和校友的详细情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普林斯顿大学教师表现出色,共有10人斩获2019年斯隆奖,涵盖了化学、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海洋科学和物理学等全部学科领域。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麻省理工学院共有4位教师斩获这一重量级奖项,分别是Nikhil Agarwal, Daniel Harlow, Andrew Lawrie, and Yufei Zhao,涵盖了经济学、数学等领域。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麻省理工学院官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9位华人青年科学家获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华人学者表现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9位华人学者获奖,占比达到15%。19名青年科学家中,大多数都曾在中国顶尖高校接受本科教育或硕士研究生教育,这项数据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顶尖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9位华人青年科学家中来自北大的校友最多,共有9人,遥遥领先其他高校。特别是在化学领域,北大共有5名本科校友获奖。清华大学今年共有3名校友获奖。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各有1名校友获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9位华人青年科学家包含众多顶级大神,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王博潼,2002年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满分),2006年获北京大学学士,2012年获普渡大学博士。2016年与国际著名数学家 June Huh 教授证明了 Dowling 和 Wilson 在1975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组合学猜想,该进展次年发表在国际顶尖数学杂志 Acta Math 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任杜克大学助理教授的鬲融,曾获第16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2004年获保送清华大学,就读于堪称天才集中营的“清华姚班”。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清华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人学者的名单统计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e60373a-2dd8-446d-9e08-d661f414acdb.jpg" style=" width: 633px height: 711px " title=" 屏幕快照 2019-02-26 上午6.13.55.png" width=" 633" height=" 711"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8b3cf0b7-a441-44af-b8c9-b35ab78641a5.jpg" style=" width: 631px height: 643px " title=" 屏幕快照 2019-02-26 上午6.14.07.png" width=" 631" height=" 643"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16000ab-877c-4187-820c-31db8203dc3c.jpg" style=" width: 619px height: 378px " title=" 屏幕快照 2019-02-26 上午6.14.18.png" width=" 619" height=" 378"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部分青年科学家的个人简历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Xiaofeng Feng—中佛罗里达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现任中佛罗里达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03-2007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7-2009年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9-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2014-2016年,在斯坦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在中佛罗里达大学任助理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在主要从事用于能量转换的纳米材料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Yongjie Hu—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Yongjie Hu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助理教授。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于2014年11月加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胡先生获得2019年Alfred P. Sloan研究奖学金,201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师职业发展奖,2018年NSF职业奖,2017年AFOSR青年研究员奖和2016年PR PRF博士新研究员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ong Lin(林松)——康奈尔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大学化学学士,2008;哈佛大学化学硕士,2010年;哈佛大学化学博士,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2013-2016。目前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催化,有机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Hailiang Wang(王海梁)—美国耶鲁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海梁是美国耶鲁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他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加入耶鲁大学化学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Yan Xia(夏岩)—斯坦福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Yan Xia(夏岩)200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本科学位,2005年在麦克马斯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继续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教育并于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培训之前在陶氏化学核心研发部门工作了1.5年。他于2013年夏天加入斯坦福大学的化学系,建立了他的研究小组,并继续对大分子合成和有机材料的长期兴趣。近年来,他获得了特曼奖学金(2014年),ARO青年研究员奖(2015年),3M非终身教职员奖(2016年),NSF职业奖(2016年), Thieme化学期刊奖(2017年)和Cottrell学者奖( 2017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陈梦洁—芝加哥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陈梦洁,2005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就读于生物技术系,2009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本科就读期间,成绩十分优秀,曾2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同时,对科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经常泡实验室乐此不疲做实验的学习状态。2009年,陈梦洁获得国家基金委耶鲁世界奖学金项目继续深造;2014年获得耶鲁大学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同年,她获得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陈梦洁于2016年加入芝加哥大学,现为芝加哥大学人类遗传学系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学医学部遗传医学科助理教授。至此,她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33篇高水平论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鬲融—杜克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任杜克大学助理教授的鬲融,曾获第16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2004年获保送清华大学,就读于堪称天才其中营的“清华姚班”,获得清华大学特等教学金。清华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Botong Wang(王博潼)——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2002-2006 ;普渡大学博士,2006-2012;2012-2015圣母大学客座助理教授;博士后,KU Leuven,2015年秋季;2016-2017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助理教授;2017年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值得一提的是,Botong Wang(王博潼)曾是2002年国际奥数金奖得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Meng Cheng—耶鲁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Meng Cheng现任耶鲁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2004-2008年曾就读南京大学物理系。2008-2013年,在马里兰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2016年,在微软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7月,加入耶鲁大学,任物理系助理教授。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四名华人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NAE)2月7日公布了2013年新当选的69位院士和11位外籍院士名单,其中包括4位华人学者,他们分别是:   周永祖(Chew, Weng Cho),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曾任香港大学工程学院院长。   谢青(Xie, Ken),男,FORTINET公司创始人、总裁兼CEO。   谢克昌,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此次当选为NAE外籍院士。   周济,男,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此次当选为NAE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界最高荣誉之一,授予那些在工程领域内从事研究、实践和教育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 以及在新兴和发展中的技术领域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工程教育方面研发新方法的开拓者。目前院士总数达到2250人,外籍院士211人。
  • 四位华人科学家当选2016年美国科学院院士
    p   5月3日,美国科学院(NAS)公布了2016年新增选院士名单,共有84名科学家当选。同时,NAS还增选了21名外籍院士。本次新当选院士中有4位华人学者,名单如下(其中安芷生当选外籍院士): br/ /p p   戴宏杰(Dai, Hongjie):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 /p p   孟祥金(Meng, Xiang-Jin):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 /p p   杨培东(Yang, Peidong):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 /p p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附: a href=" http://www.nasonline.org/news-and-multimedia/news/may-3-2016-NAS-Election.html?referrer=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5/344995.shtm" target=" _self" title=" " 美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全部名单(英文) /a /p p br/ /p
  • 喜报!保罗德鲁德奖首位获奖华人:华中科技大学谷洪刚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青年教师谷洪刚荣获“保罗德鲁德奖(Paul Drude Award)”,成为自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华人学者。颁奖典礼是在第九届国际光谱椭偏学大会(ICSE-9)上,由美国物理学会会士Mathias Schubert教授主持,采取线上视频会议形式。谷洪刚因“开发先进穆勒矩阵椭偏仪及其在新型二维材料应用方面的贡献”而获奖,并受邀作了题为“面向二维材料的先进光谱椭偏技术(Advanced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for 2D materials)”的大会获奖报告,分享了他在先进光谱椭偏测量技术与仪器及其在二维材料、有机半导体等表征方面的研究工作。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代椭偏技术创始人David Aspnes教授、Alain Diebold教授等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保罗德鲁德奖(Paul Drude Award)是国际光谱椭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奖项,以德国物理学家保罗德鲁德(Paul Drude)命名,以纪念他在椭偏学领域做出的奠基工作。该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授予在光谱椭偏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每届获奖者不超过2人。获奖者由保罗德鲁德奖评选委员会评出,并于国际光谱椭偏学大会举行期间进行颁奖。国际光谱椭偏学大会是国际光谱椭偏领域的最高规格学术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一届国际光谱椭偏学大会于1993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今年是第九届,也是该会议创办近30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本次会议涵盖了椭偏测量理论方法、新型椭偏测量技术与仪器、穆勒矩阵椭偏仪、光学建模与数据分析、表征与应用(如二维材料、有机材料、纳米结构、生物医学等)等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240余位学者参会和投稿。
  • 高福、颜宁、锁志刚等华人科学家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p   北京时间4月30日,美国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 公布新入选的院士名单,共有100名美国本土科学家以及25名外籍科学家入选。 /p p   其中,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洛克菲勒大学教授、HHMI研究员Jue Chen(陈珏)与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锁志刚(Zhigang Suo)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p p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当选的院士名单中,约40%是女性学者,创下了历年之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四名华人学者为新晋院士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ed5af399-2852-4579-9567-615ec8887425.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06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06_副本.jpg" / /p p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高福 /p p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英文名:George Fu Gao,“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1983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1986 年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 年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2004年任英国牛津大学讲师、博士生导师、 研究组长。2004-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2011年4月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2017年7月起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福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跨种间传播机制与分子免疫学,主要从事T细胞识别、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机制、禽流感等动物源性病原跨种间传播的机制研究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2abbb79-d9c2-4aab-a66d-a7da12f4986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17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17_副本.jpg" / /p p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 /p p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成为清华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2017年,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 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86a8314-2e30-47c3-b411-6e7f89e7b87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21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21_副本.jpg" / /p p   美国科学院院士Jue Chen /p p   Jue Chen(陈珏),结构生物学家,洛克菲勒大学WILLIAM E. FORD讲席教授,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Jue Chen于1993年在俄亥俄大学获得化学本科学位,1998年在哈佛大学取得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哈佛大学以及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入职普度大学,在普度大学相继担任助理教授(2002-2007),副教授(2007-2011)、教授(2011-2014)。在此期间,她还入选HHMI研究员(2008-)。2014年加盟洛克菲勒大学。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膜中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d321787a-0ea0-40e4-85c3-55de9699259a.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26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26_副本.jpg" / /p p   美国科学院院士锁志刚 /p p   锁志刚(Suo Zhigang),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1985年锁志刚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力学系,之后赴美留学。1989 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即任教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1997 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3-2006 任哈佛大学Gordon McKay 讲席教授,2006年起任哈佛大学Allen E. and Marilyn M. Puckett 讲席教授。2002年受聘西安交大“长江学者” 讲座教授。 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应用力学执行委员会委员,美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理事。与高华健、卢天健、黄永刚一同被称作华人固体力学界“两健两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美国科学院中的华人学者 /span /strong /p p   截止到2019年,共有超过100名华人、华裔科学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外籍院士,其中包括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也包括丘成桐、陶哲轩这两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aa6056a-9aa0-4d4f-a16e-f38fc6dd52e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30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30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abae9a0-f388-414f-8e7f-fe01e884f95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34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34_副本.jpg" / /p p   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生理学之父”——林可胜,在194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之后,林可胜在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因此他在1956年又转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而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华人科学家则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她于1958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p p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大陆科学家为数学家华罗庚,这之后,夏鼐、谈家桢、周光召以及贾兰坡等中国学术界的元老相继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国卫生部部长的分子生物学家陈竺于2003年当选为外籍院士,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也于2006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p p   今年当选为外籍院士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的导师施一公则于201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杨振宁、姚期智以及蒲慕明这三位美国科学院院士放弃了美国国籍,他们也自动转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大陆科学家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99d69b8-612a-4949-82e0-8ef93250864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41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41_副本.jpg" / /p p   2004年,当时只有41岁的王晓东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而第二位则要等到2009年,那一年,社会学家谢宇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外籍院士中唯一一位华人社会学家,此后又有24位在大陆接受教育的科学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p p   以下为历年在大陆接受教育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083d728-69eb-4b32-a970-3314cdfcef5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48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48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关于美国科学院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b97497d7-3358-4422-b696-6000d2aa7b8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53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5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赵亚杰 /p p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是一个非盈利、非政府组织。入选该院的院士是美国乃至世界学术界最高的荣誉之一。入选者不需要自行申请,而是基于其在原创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且持续的贡献,新院士由现任院士在每年四月举行的美国科学院年会上投票选出。每年将会有100名国籍为美国的新院士被选出,与此同时还有最多有25名的外籍院士被选出来。目前美国科学院院士总产生2347名院士,其中约有487名为外籍院士。截止2018年,他们中有190人曾获得过诺贝尔奖。 /p
  • 知名华人专家云集北京 共话基因组学研究热点
    7月16日,为期四天的2015基因组学前沿研讨会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主办,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GPB)和北京路思达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共有大约100余位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其中多为华人学者,包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润生院士,美国哈佛大学谢晓亮院士、中科院北京基因所于军博士、新加坡国立基因组研究院阮一骏博士等。本次会议共设有三个主题:基因组高级结构、单细胞组学和RNA修饰,充分反映了当前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会议第一天的报告主要聚焦在了第一个主题,即基因组高级结构。虽然十几年前人们就获得了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线性图谱,但却忽略了基因组的一个关键要素,即基因组的空间结构。基因组的空间结构一直以来被公认是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调控因素。远程基因组元件,如增强子和启动子,可通过染色质相互作用来调控与其相距数千个碱基对的目标,这充分说明了三维染色质结构的重要性。本次会议首日的报告也表明建立基因组的三维结构并研究其功能已成为遗传学当下的研究前沿之一。 同时,为了帮助解析基因组三维结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3C(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到更高通量的衍生技术4C、5C等。而2009年,两种新方法(即Hi-C图谱和ChIA-PET图谱技术)的出现,则有望帮助人们绘出全基因组范围的染色质相互作用图谱。本次会议上,也有科学家报告了如何对现有技术做进一步提升,以期获得更好的分辨率和更高的灵敏度。另外一项在会议首日报告中被提及的重要技术,就是最近几年开始成熟起来的冷冻电镜技术,它已开始在诸如染色质的三维重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滨松中国参展华人聚集诱导发光(AIE)学术研讨会
    2018年9月26日,为期四天的第一届华人聚集诱导发光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市曲江国际饭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为华人学者搭建一个AIE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是聚集诱导发光领域的一次盛会。滨松中国携两款绝对量子产率测试仪——Quantaurus-QY和Quantaurus-QY Plus亮相本次会议。 Quantaurus-QY是一款紧凑而易用的仪器,它将氙灯型激发光源、单色仪、一个氮气流可选的积分球和一个能同步测量多个波长的多通道探测器等元件集成到一个封装里,探测器采用制冷型背照式CCD传感器,能进行高灵敏度的瞬时测量,用于测量光致发光材料的量子效率,而且无需传统相关方法所必需的已知参考标准。不同形式的样品,包括薄膜、固体、粉末和溶液等均能被分析,并能将溶液样品冷却到液氮温度。滨松绝对量子产率测量仪Quantaurus-QYQuantaurus-QY Plus在Quantaurus-QY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扩展近红外探测器通道以及可扩展外接光源的接口。可扩展的近红外通道可以将量子产率的测量范围扩展至300-1650nm,覆盖市面上发光材料量子效率测量需求波段。与普通双通道探测器不同,滨松的双通道探测器测量结果通过算法拟合,结合JCSS级别的校准技术,可以让双通道结果无缝接合,得到稳定结果。产品的外接光源扩展接口可外接激光器以及高能氙灯等光源,可以轻松测量低量子产率以及上转换发光的材料,满足客户对于低发光效率以及上转换材料的测量需求。滨松近红外绝对量子产率测量仪 Quantaurus-QY PLUS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AIE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滨松的两款量子产率测量仪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了众多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 精准基因编辑时代到来!华人科学家重排原子精准编辑基因!
    p   当我们在谈论生命时,我们谈论的都是化学分子。DNA也好,蛋白质也罢,正是这些生物大分子发生的原子重排,才催生出无数生化反应,为地球带来生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c0bbe2b5-3415-4594-bc51-72b794f474d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本研究的主要负责人David Liu教授(图片来源:Broad研究所) /strong /p p   今日,Broad研究所的华人学者David Liu教授公布了一项了不起的研究!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碱基编辑器”,能在细胞内用简单的化学反应,使DNA的一种碱基进行原子重排,让它变成另一种碱基。与CRISPR-Cas9等流行的基因编辑手段不同,这种技术无需使DNA断裂,就能完成基因的精准编辑。这项研究发表在了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25395cd0-f659-4486-b95c-07cbee1c729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将近一半的致病变异来源于C-G组合到A-T组合的改变(图片来源:《自然》) /strong /p p   要看懂这项研究,我们先来看看DNA本身。我们知道,DNA的双螺旋结构由4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G)组成。它们A和T配对,C和G配对,就像字母一样,编写了人类的遗传信息。然而由于化学结构的问题,C这个字母不大稳定,容易出现自发的脱氨突变,把原本的好好的C-G组合,变成A-T组合。据估计,每天人类的每个细胞里都会出现100-500次这样的突变。而人类已知的致病单碱基变异,高达一半属于这种突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3079c9ad-aff8-4c2e-b7ab-54dc17de1cb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合适的脱氨反应能将腺嘌呤转变为结构类似于鸟嘌呤的肌苷(图片来源:《自然》) /strong /p p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定点修复这些基因突变,把A-T变回C-G,就有望从根源上纠正人类的许多遗传疾病。这正是Liu教授团队的研究思路。在实验室中,他们观察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腺嘌呤(A)在出现脱氨反应后,会变成一种叫做肌苷的分子,而它与鸟嘌呤(G)的结构非常接近,也能成功骗过细胞里的DNA聚合酶。简单的几轮DNA复制后,A-T组合就能变回C-G。 /p p   但科学家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自然界中并没有能够在DNA中催化腺嘌呤进行脱氨反应的酶。 /p p   如果没有现成的道路,那就开辟一条!在人体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叫做TadA的酶,它能催化转运RNA上的腺嘌呤(A),使它脱氨。尽管催化的对象不同,但Liu教授的团队认为它有足够的应用潜力。于是,利用演化的力量,科学家们对TadA进行了改造。他们将编码TadA的基因引入大肠杆菌内,并寄希望于这种酶能在大肠杆菌快速的繁衍中,突变出催化DNA腺嘌呤的能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77d2e2cb-4181-4432-b16c-f701f36c851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本研究中,碱基编辑器的作用机理(图片来源:《自然》) /strong /p p   同时,科学家们也想到,DNA上的腺嘌呤特别多,总不能把他们全都转化为鸟嘌呤吧。因此,特异性地对某个碱基进行催化,是这套系统迈入实际应用的关键。Liu教授想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邻居张锋教授,这名华人学者以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而闻名于世。如果我们借助CRISPR-Cas9系统的精准,但不让它切开双链DNA,或许就能定点对腺嘌呤进行原子重排,让它变成另一种碱基。为此,科学家们在筛选TadA酶的过程中,也同样引入了一套切不动DNA的特殊CRISPR-Cas9系统,用于精准定位。 /p p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套系统虽然极为复杂,但在经历了漫长的7代筛选后,Liu教授团队终于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碱基编辑器”,其核心正是能有效针对DNA的TadA酶。无论是在细菌里,还是在人类细胞中,这款编辑器都能顺利发挥作用。在人类细胞里,它的编辑效率超过了50%!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5.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e1500d56-ca99-4809-932c-2bd6c898751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这套系统能有效用于人类细胞(图片来源:《自然》) /strong /p p   尽管这套系统利用了CRISPR-Cas9系统,但科学家们在这篇论文里指出,他们开发的技术与CRISPR-Cas9系统各有千秋。在矫正单碱基突变方面,它比CRISPR-Cas9系统更为有效,也更“干净”。它几乎没有引起任何随机插入和删除等突变,在全基因组里的脱靶效应也要好于CRISPR-Cas9技术。要知道,这可是人们对CRISPR-Cas9技术安全性的最大担忧之一。 /p p   先前,研究人员们也同样开发了编辑其他碱基的方法。目前,Liu教授的团队已经有了把C变成T,把A变成G,把T变成C,以及把G变成A的工具。诚然,这些工具目前距离人类临床应用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要知道,它只涉及碱基的原子重排,无需让DNA双链断裂,从而降低了基因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此外,许多遗传病都是单基因突变,用这些工具进行治疗也显得更为有的放矢。 /p p   我们感谢Liu教授的团队为我们带来如此令人兴奋的基因编辑新工具。毫无疑问,基因编辑的时代已经到来,你准备好迎接冲击了吗? /p p   参考资料:[1] Programmable base editing of AT to GC in genomic DNA without DNA cleavage /p p & nbsp /p
  • 2021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公布:李攻科、许国旺、李灵军、李绍平、陈义5位中国学者当选
    近日,英国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202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榜单出炉。  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5位中国学者入选。华人学者中,威斯康星大学葛瑛教授,Genentech的Kelly Zhang也再度入选。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  202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完整榜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