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华大基因

仪器信息网华大基因专题为您整合华大基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华大基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华大基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华大基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华大基因话题讨论。

华大基因相关的论坛

  • 利用MGI平台对大豆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align=center][b][font=宋体]利用[/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平台对大豆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font][/b][/align][b][font=宋体]摘要[/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本研究建立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平台全基因重测序的方法。[/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平台对大豆的全基因进行重测序结果显示,测序数据质量良好,且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率较高,符合后续分析要求,对其进行[/font][font=Times New Roman]SNP[/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del[/font][font=宋体]的变异检测和注释,此结果说明今后可利用[/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平台对其它样品进行全基因重测序分析。[/font][/font][b][font=宋体]关键词[/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平台;全基因重测序[/font][/font][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Whole genome resequencing analysis of soybeans using the MGI platform[/font][/align][b][font='Times New Roman']Abstrac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In this study, a method for whole gene resequencing on the MGI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of resequencing the whole genes of soybean by MGI platform showed that the sequencing data was of good quality and had a high comparison rate with the reference genome,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subsequent analysis, and the variation detection and annotation of SNP and Indel were carried ou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GI platform could be used to perform whole gene resequencing analysis on other samples in the future.[/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Keywords:[/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MGI platform Whole gene resequencing[/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宋体]研究背景[/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人类最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我国是野生大豆的发源地,有着极其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基础,但是育种和产量较其他大豆主产国显得略有不足,究其原因是我国对大豆的研究和发掘力度存在不足,因此,对大豆育成品种的改良势在必行。自[/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10[/font][font=宋体]年起,大豆群体水平的重测序也全面开展,在大豆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上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进展[/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本研究利用[/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平台对大豆全基因组进行重测序分析,挖掘全基因组水平上的突变。[/font][/font][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2 [/font][font=宋体]实验仪器[/font][/font][/b][font=宋体]主要实验仪器:[/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MGISP-96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DL-T7[/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DNBSEQ-T7[/font][/font][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 [/font][font=宋体]实验结果[/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1 [/font][font=宋体]测序数据质量[/font][/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根据[/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平台的测序特点,使用双端测序的数据,要求[/font][font=Times New Roman]Q30[/font][font=宋体]平均比例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85%[/font][font=宋体]以上,可以看出大豆重测序数据[/font][font=Times New Roman]Q30[/font][font=宋体]平均比例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94.72%[/font][font=宋体]以上,说明大豆测序数据质量良好,满足分析要求。[/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b][font=黑体][font=黑体]表[/font][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font=黑体]测序数据统计表[/font][/font][/b][table][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Samples[/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ID[/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Clean reads[/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Clean bases[/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GC Content[/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等线]≥[/font][font='Times New Roman']Q2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等线]≥[/font][font='Times New Roman']Q30[/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7[/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7[/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169494922[/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54242383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36.1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4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5.27%[/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166483906[/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49725859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36.47%[/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61%[/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5.70%[/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186127112[/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79190668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35.8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57%[/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5.61%[/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2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2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192397276[/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88595914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36.46%[/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22%[/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4.72%[/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9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9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14163646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12454702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37.11%[/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67%[/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5.84%[/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9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9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169468714[/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54203071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36.55%[/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6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5.66%[/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2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2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155078286[/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32617429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37.9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77%[/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6.14%[/font][/align][/td][/tr][/table][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样品原始数据碱基质量值可由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看出不存在异常碱基,[/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个大豆碱基测序错误率分布均如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font][/font][align=center][img=,321,]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1.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font=黑体]碱基测序错误率分布图[/font][/font][/b][/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碱基类型分布检查可用于检测有无[/font][font=Times New Roman]A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GC[/font][font=宋体]分离现象,若有碱基分离现象可能是测序或建库所带来的,并会影响后续分析。高通量所测序为基因组随即打断后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DNA[/font][font=宋体]片段,由于位点在基因组上的分布是近似均匀的,同时,[/font][font=Times New Roman]G/C[/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A/T[/font][font=宋体]含量也是近似均匀的。因此,根据大数定理,在每个测序循环上,[/font][font=Times New Roman]GC[/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AT[/font][font=宋体]含量应当分别相等,且等于基因组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GC[/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AT[/font][font=宋体]含量。同样因为重叠等的关系会导致样品前几个碱基[/font][font=Times New Roman]A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GC[/font][font=宋体]不等波动较大,高于其他测序区段,而其它区段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GC[/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AT[/font][font=宋体]含量相等,且分布均匀无分离现象,如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所示。[/font][/font][align=center][img=,321,]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2.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2 ATGC[/font][font=黑体]含量分布图[/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2 [/font][font=宋体]与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对[/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3.2.1 [font=宋体]比对结果[/font][/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将测序得到的大豆样品与参考基因进行序列比对,[/font][font=Times New Roman]bwa[/font][font=宋体]软件主要用于二代高通量测序得到的短序列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见表[/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根据比对结果可评估测序数据是否满足后续分析。[/font][/font][align=center][b][font=黑体][font=黑体]表[/font][font=Times New Roman]2 [/font][font=黑体]比对效率统计表[/font][/font][/b][/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Sample_ID[/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Mapped(%)[/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roperly_mapped(%)[/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Averge_depth[/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7[/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9.9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53%[/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5.44[/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9.9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55%[/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4.9[/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1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9.9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63%[/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7.75[/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2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9.9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2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8.58[/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9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9.9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5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1.26[/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19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9.98%[/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5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5[/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P200[/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9.99%[/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98.13%[/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23.13[/font][/align][/td][/tr][/table][font=宋体][font=宋体]将比对到不同染色体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Reads[/font][font=宋体]进行位置分布统计,绘制[/font][font=Times New Roman]Mapped Reads[/font][font=宋体]在参考基因组上的覆盖深度分布图,见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font][/font][align=center][img=,321,]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3.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3 Mapped Reads[/font][font=黑体]在参考基因组上的位置及覆盖深度分布图[/font][/font][/b][/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统计[/font][font=Times New Roman]Mapped Reads[/font][font=宋体]在指定的参考基因组不同区域的数目,绘制基因组不同区域样品[/font][font=Times New Roman]Mapped Reads[/font][font=宋体]的分布图,见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align=center][img=,321,]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4.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4 [/font][font=黑体]基因组不同区域[/font][font=Times New Roman]Reads[/font][font=黑体]分布图[/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2.2 [/font][font=宋体]插入片段长度检验[/font][/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通过检测双端序列在参考基因组上的起止位置,可以得到样品[/font][font=Times New Roman]DNA[/font][font=宋体]打断后得到的测序片段的实际大小,即插入片段大小([/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sert Size[/font][font=宋体]),它是信息分析时的一个重要参数。插入片段大小的分布一般符合正态分布,且只有一个单峰,[/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sert Size[/font][font=宋体]分布图可以展示各个样品的插入片段的长度分布情况。各样品的插入片段长度模拟分布图见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宋体]。[/font][/font][align=center][img=,321,]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5.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5 [/font][font=黑体]插入片段长度模拟图[/font][/font][/b][/align][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2.3[/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深度分布统计图[/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Reads[font=宋体]定位到参考基因组后,可以统计参考基因组上碱基的覆盖情况。参考基因组上被[/font][font=Times New Roman]reads[/font][font=宋体]覆盖到的碱基数占基因组的百分比称为基因组覆盖度;碱基上覆盖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reads[/font][font=宋体]数为覆盖深度。基因组覆盖度可以反映参考基因组上变异检测的完整性,覆盖到的区域越多,可以检测到的变异位点也越多。[/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覆盖度主要受测序深度以及样品与参考基因组亲缘关系远近的影响。基因组的覆盖深度会影响变异检测的准确性,在覆盖深度较高的区域(非重复序列区),变异检测的准确性也越高。[/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另外,若基因组上碱基的覆盖深度分布较均匀,也说明测序随机性较好。样品的碱基覆盖深度分布曲线和覆盖度分布曲线见图[/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font][/font][align=center][img=,321,]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6.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 [font=Times New Roman]6 [/font][font=黑体]深度分布统计图[/font][/font][/b][/align][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3 [/font][font=宋体]变异检测[/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3.1 SNP[/font][font=宋体]检测与注释[/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根据变异位点在参考基因组上的位置以及参考基因组上的基因位置信息,可以得到变异位点在基因组发生的区域(基因间区、基因区或[/font]CDS[font=宋体]区等),以及变异产生的影响(同义非同义突变等)。软件可以使用[/font][font=Times New Roman]vcf[/font][font=宋体]格式文件作为输入和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出,见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7[/font][font=宋体]和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8[/font][font=宋体]。[/font][/font][align=center][img=,321,]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7.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7 SNP[/font][font=黑体]突变类型分布图[/font][/font][/b][/align][align=center][img=,344,]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8.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8 SNP[/font][font=黑体]注释分类图[/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3.2 Indel[/font][font=宋体]检测与注释[/font][/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根据所有样品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CDS[/font][font=宋体]区和全基因范围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del[/font][font=宋体]长度进行统计,其长度分布如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9[/font][font=宋体]。[/font][/font][align=center][img=,355,]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9.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9 [/font][font=黑体]全基因和编码区[/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del[/font][font=黑体]长度分布图[/font][/font][/b][/align][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根据样品检测得到的[/font]Ind[/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el[/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位点在参考基因组上的位置信息,对比参考基因组的基因、[/font]CDS[font=宋体]位置等信息,可以注释[/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del[/font][font=宋体]位点是否发生在基因间区、基因区或[/font][font=Times New Roman]CDS[/font][font=宋体]区、是否为移码突变等。发生移码突变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del[/font][font=宋体]可能会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具体注释结果见[/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宋体]。[/font][/font][align=center][img=,344,]file:///C:/Users/xu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9716/wps10.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黑体][font=黑体]图[/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0 Indel [/font][font=黑体]注释分类图[/font][/font][/b][/align][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4 [/font][font=宋体]结论[/font][/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本文基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对大豆进行重基因测序,实验结果可看出,大豆样品测序产出数据良好,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率较高,符合后续分析,对其进行变异检测可得到[/font][font=Times New Roman]SNP[/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del[/font][font=宋体]的结果。其它研究表明[/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MGISEQ-2000[/font][font=宋体]全基因组重测序表现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在实际应用上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对[/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本次实验说明[/font][font=Times New Roman]MGI[/font][font=宋体]平台对样品进行重测序效果良好,后续可对其它植物进行重测序。[/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参考文献:[/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 [/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张永芳[/font],[font=宋体]钱肖娜[/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王润梅[/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不同大豆材料的抗旱性鉴定及耐旱品种筛选[/font][font=Times New Roman][J].[/font][font=宋体]作物杂志[/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19(5): 41-45.[/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 [/font][font=宋体]邬启帆[/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基于基因组重测序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遗传结构及重要家族遗传基础研究[/font][font=Calibri][D]. [/font][font=宋体]南昌[/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大学[/font][font=Times New Roman], 2023.[/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 [/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李伟宁[/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刘刚[/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周荣等[/font][font=Times New Roman]. MGISEQ-200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HiSeq 2000[/font][font=宋体]与[/font][font=Times New Roman]NovaSeq 6000[/font][font=宋体]平台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的比较分析[/font][font=Times New Roman][J]. [/font][font=宋体]中国畜牧杂志[/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21,57(11):156-162.[/font][/font]

  • 美中特别委员会提议禁止华大智造等多家中国生物公司

    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众议院特别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R-WI)和高级成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蒂(D-IL)今天提出了一项法案,以确保外国生物技术公司无法获得美国纳税人的资金。一旦颁布,该立法将限制联邦资助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使用外国对手生物技术公司,包括华大基因集团及其子公司华大智造和Complete Genomics,以及另一家中国-公司药明康德。罗姆尼参议员表示: “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正在通过医疗诊断测试收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基因和敏感健康数据,以使中国占据上风。” “我们的两党立法禁止与中国有联系的公司签订联邦合同和融资机制,这有助于确保美国纳税人的钱不能被用来补贴威胁我们国家安全的生物技术公司。”“每天,美国人都会抽血或接受其他医学检查以保护他们的健康。但是,很少有人确切知道谁有权访问这些样本中包含的 DNA 信息,或者他们会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从 DNA 检测试剂盒到医疗诊断,随着生物技术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外国对手控制的生物技术公司构成的威胁持续增长。”?“这项法案将保护美国人的个人健康和遗传信息免受外国对手的侵害,这些对手有能力和动机利用这些信息来破坏我们的国家安全。美国Complete Genomics (CG) 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全球首家提供人类基因组测序服务的生命科学公司。CG公司独有DNA纳米球(DNA nanoball,DNB) 芯片及组合探针错定连接 (combinatorialprobe anchor ligetion,cPAL) 这两种测序相关技术,2013年被华大基因收购,并成立华大智造公司单独发展基因测序仪,依托于相关技术,华大智造目前已经是国际主流基因测序仪供应商之一。[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转帖】我国科学家参与全球最大微生物基因组研究项目

    近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我国科学家将参与全球最大微生物基因组研究项目,对来自全球的20万个样本进行环境DNA测序或宏基因组测序,从而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基因图谱,并承担核心工作。该项目旨在全方位、系统性研究全球范围内微生物群落功能及进化多样性,以便更好地造福社会及人类。与以往的微生物研究有所不同,该项目的研究对象不仅集中于海洋和人体环境中微生物群落,还包括土壤、空气、淡水生态系统等整个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的微生物群落。华大基因将负责亚洲地区所有样本的收集和鉴定,并对整个项目提供DNA提取、扩增、建库、宏基因组测序以及研发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所需的计算资源。这些信息学分析流程将为项目研究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一个分析框架。项目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教授杰克·吉尔伯特博士表示:“华大基因在测序能力、测序技术和信息分析等方面已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此项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基因组测序项目,作为全球最大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华大基因的参与至关重要。”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院士表示,微生物对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对微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不足,征服这个未知的领域非常有必要。华大基因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测序平台和强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能力,可以为促进人类对微生物群落重要性的了解贡献力量。(来源:科技日报)

  • 华大智造发布多组学新品MGISEQ-2000RS FluoXpert

    4月11日,在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华大智造重磅推出MGISEQ-2000RS FluoXpert多组学分析仪。这是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了病理染拍功能和测序功能的基因测序仪,一台能够做病理组织切片空间蛋白组学的测序仪,该设备将帮助用户解锁测序仪全新功能,更高效、更低成本地拥抱多组学浪潮。MGISEQ-2000RS FluoXpert将为用户提供在“测序模式”及“免疫荧光染色模式”两种模式中轻松切换的愉悦体验。针对不同批次的样本,用户可以在同一套设备平台上分别获得不同维度的研究所需的工具支撑;针对同一批次的样本,用户既可以根据基因测序获得初筛后的大量靶标数据,进行蛋白层面的检测和空间位置分析;又可以通过蛋白水平的分析结果,自行判断是否需要展开进一步的基因水平的研究。[align=center][img=640.jpg,500,33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09a8fcb7-58f8-4c68-b34a-cc4237be4e8b.jpg[/img][/align][align=center]MGISEQ-2000RS FluoXpert[/align]DNBSEQ测序原理:当前,MGISEQ-2000系列测序仪主要应用领域多达20个以上,包括了WGS、空间组学、单细胞测序、肿瘤检测、病原快检、分子育种、肠道微生物等不同应用场景。它获得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准入资质,在业界享有广泛赞誉,用户众多。截至目前,MGISEQ-2000已支持用户发表文章数量累计超过2500篇,10分以上文章超过200篇,总影响因子10,000+。[align=center][img=640 (1).jpg,500,33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988aabb1-659b-46ed-a9d2-9fc7ab567db0.jpg[/img][/align][align=center]MGISEQ-2000RS FluoXpert的双载片平台[/align][b]MGISEQ-2000RS FluoXpert具备哪些优势特点[/b]从技术角度来说,全自动染拍一体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高效染色的生化试剂,进一步降低检测抗体用量;温和的洗脱过程使组织在经历多轮染色后仍可保留完整;先进的图像拼接算法,实现全片的无痕拼接。对于用户而言,MGISEQ-2000RS FluoXpert具备极高的易用性和灵活性。它采用了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和友好的用户界面,研究人员能够轻松上手并快速完成实验操作。基于染拍一体化、系统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理念,MGISEQ-2000RS FluoXpert通过操作软件实现对荧光成像技术和高分辨率扫描系统的模块化控制整合,从而实现对组织或细胞中蛋白质的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同时,它还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定位精度,能够准确描绘出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的分布和变化。这样,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疾病研究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FluoXpert可支持多种样本类型,能够满足不同研究项目的需求,兼容现有病理切片预处理流程,无需特殊样本预处理,手动操作步骤大幅减少,真正实现“样本进、图片出”的便捷体验。此外,该多组学分析的多重免疫荧光试剂盒为半开放式,兼容市售抗体,用户可根据项目需求自由组合抗体Panel即可开展蛋白组学分析;同时我们也支持定制化项目,充分满足不同研究领域的特殊需求。在数据结果产出上,MGISEQ-2000RS FluoXpert稳定可靠,其检测结果可对标金标准IHC染色结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值得信赖的数据支持。多领域应用:加速推进精准医学发展MGISEQ-2000RS FluoXpert在基因组学领域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被冠以“全能王”称号。与常规的蛋白染拍一体机相比,MGISEQ-2000RS FluoXpert测序数据可以为染拍结果提供一步到位的分子检测数据作为补充或参考;与常规的基因测序仪相比,其测序性能优越,支持多种测序读长,通量灵活(55Gb-1440Gb),支持不同规格的测序载片独立运行,能全面满足广泛的测序需求,是国内外测序实验室的首选机型之一。通过对蛋白组学的拓展,MGISEQ-2000RS FluoXpert实现了基于同一套设备即可同时获得蛋白组学分析结果和基因测序下机数据,无需额外购买或操作多套不同设备,无需外送/等待时间,也无需复杂的样本前处理,支持全流程自动化。在肿瘤研究领域,多重免疫荧光能够与基因测序配合为疾病进行更精准地进行肿瘤分型、预后评估,为转化医学和肿瘤微环境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同时,MGISEQ-2000RS FluoXpert还能在病理研究中对切片进行高效、准确的分析,为病理学家提供更为详尽的细胞结构和组织信息。在药物发现和病人分组方面,FluoXpert同样能够发挥重要的工具支撑作用。它能够高效赋能研究人员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药物研发提供关键线索,并为病人实验分组提供科学依据,助力精准药物研发。此外,与传统免疫荧光组化相比,FluoXpert在临床研究方面也将具有一定优势。通过自动化、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疾病相关的辅助信息,节约珍稀样本,为精准医学提供参考。MGISEQ-2000RS FluoXpert的推出,是华大智造在测序仪领域纵深布局的体现,在引领测序与免疫荧光技术的双重革新的同时,展现了模块化研发和多元化产品组合的无限可能。[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分享】共生体基因组计划启动

    近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发起“共生体基因组计划”。该计划将对海蛤蝓(又称绿叶海蜗牛)及藻类饵料进行基因组测序。有科学家认为,海蛤蝓可能是“生命之树”中动植物界的交叉点。海蛤蝓的细胞能够从藻类获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为其所有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包括繁殖。迄今为止,科学家在海蛤蝓基因组里发现了大约十多种藻类基因,这些基因使这种生物在叶绿素合成通道和碳固定循环中具有集光蛋白质和酶类的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藻类基因在海蛤蝓基因组中被发现。海蛤蝓通过自身内被转移的藻类基因合成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神奇的共生现象第一次证明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合成途径可以从一种多细胞生物传递到另一种多细胞生物。华大基因有关专家表示,通过对藻类和海蛤蝓的基因组进行比较,不仅将在宿主细胞中发现一组能够进行持续光合作用的基因,而且能够找到转移的特性,包括转移基因片段的大小、数量;更重要的是了解这种转移的运行机制。这些发现将对基因组的人工调控和基因治疗新技术的开发产生重大现实意义。此外,这两类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将有利于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化规则、发展生物学及分类学的发展。据悉,这次联合研究是华大基因“千种动植物参考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将在未来两年内建立1000种动植物的参考基因组序列。在“共生体基因组计划”中,华大基因主要负责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工作。《科学时报》 (2010-3-23 A1 要闻)

  • 腾讯WE大会即将召开:基因技术&生物医药成热门看点

    作为中国连接世界的跨界创新平台,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腾讯WE大会邀请了12位全球顶尖科学家、互联网思想家和技术专家,讲述对未来的畅想。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基因科技、到外太空旅行探索等多领域的创新和行业趋势,腾讯公司希望通过WE大会,让中国互联网从业者们站在未来,连接一切,参与一场由新兴产业引导的全球“进化运动”。基因技术推动生物医药跨越发展当下的世界,各种与基因相关的出生缺陷、肿瘤、心脑血管病影响着80%人类的健康和生死,如果我们能以基因技术推进生物医药跨越发展,将能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本次WE大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基因科技领军人物、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他所领导的华大基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测序公司,致力于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推动个体化医疗和健康的新模式使更长寿、更健康的生活成为可能。2013年9月,王俊被美国商业杂志《财富》评为2013年度全球40位40岁以下精英,是该榜单首位上榜的中国科学家。2012年,王俊被英国《自然》杂志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也是路透社2012年度最热门科学人物之一,获得科学研究领域“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 【转帖】中国沙特联合绘制出阿拉伯骆驼基因图谱

    [size=3]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研究人员9日在此间宣布,他们已成功绘制出阿拉伯骆驼的基因图谱,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阿拉伯骆驼基因破译。 沙特农业大臣法赫德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项具有世界水平和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是来自沙特和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20多位研究人员耗时半年完成的。它将有助于对这种抗高温和耐干旱的骆驼的基因改良、防病等。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表示,今后中国研究人员将与沙特同行继续对骆驼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其他生物。 [/size]

  • 质谱技术也可以用来做基因测序,你听说过吗?

    不过短短数十年,基因测序的价格从近30亿美元步入千元时代,这让你有没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如果全基因组测序的价格降到非常低,你会选择测自己的基因序列吗?商家说做基因测序可以预知孩子有哪些天赋,你相信吗?Illumina、Life Tech、罗氏、华大基因,基因测序仪器市场谁主沉浮?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半导体所、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学院派能否挑起测序仪器国产化的大梁?质谱技术也可以用来做基因测序,你听说过吗?虽然基因测序越来越容易,但我们得到的却是一本生命天书,要完全读懂它我们还需要多少时间?更多关于基因测序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ubject/s325/

  • 【分享】Science:家蚕基因组测序成功

    据8月28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蚕虫驯养已经有1万多年历史了。蚕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丝绸和蛋白。但是,现在对蚕基因进行序列测试还为人们提供了一张有关这些随时会为我们提供如此多宝贵物质的昆虫的基因变异图。由西南大学、深圳华大基因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为29种家蚕和11种野蚕世系的基因组成功地进行了测序并找到了这些世系之间的差别。共获得了40个家蚕突变品系和中国野桑蚕的全基因组序列,共测632.5亿对碱基序列,覆盖了99.8%的基因组区域,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大规模重测序研究的首次报道;绘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基因组水平上的蚕类单碱基遗传变异图谱,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昆虫基因组变异图。科学家还发现了驯化对家蚕生物学影响的基因组印记,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家蚕的起源进化。 研究发现,家蚕很明显地在基因上与其野生对应物不同,但即使在各家蚕世系之间,它们仍然维持着大量的变异性。这提示,家蚕只经历了一次牵涉有大量个体的单一且短暂的驯养过程,并在此后在家蚕与野蚕种群之间很少有基因流动。研究人员还能够识别出特别的能够增进丝的生产、蚕虫的繁殖和生长的基因(这些基因很可能是被人类挑选出的)。他们甚至还寻找到了在驯养过程中由蚕虫所获取的行为特征,例如极端的拥挤和容忍人的靠近和操作,以及它们在驯养过程中所丧失的如逃逸及躲避掠食者和疾病等的特征。(

  •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应用

    基因组测序和序列的组装,为快速研究该致病菌株的致病机理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华大基因与德国汉堡-Eppendorf医疗中心合作,也宣布完成了对致病菌株的测序工作。Guenther说:"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微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极大的方便了研究者从一个整体的水平上去研究微生物,进而揭示在这些目标微生物的基因组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科学家根据从基因组测序的数据所获得的证据,将本次的致病型大肠杆菌鉴定为致病型大肠杆菌的一个新杂交品种,并且携带了一些抗性基因。"从宏观的基因组水平上来研究这类细菌,将在很大程度上革新我们对传染病暴发的认识,3-4天内完成对某种微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标注,将会开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新奥尔良召开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年度会议上,一些研究者指出,分子鉴定的方法正被用来打造基因组传染病学这一领域,基因组传染病学致力于重构传染病暴发的过程,以求在将来能够对传染病能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和快速反应。

  • 【分享】人体肠道菌基因DNA密码被完全破解

    昨天,“欧盟-中国科技周”发布30余项欧洲和中国科研团队共同参与的明星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教授带来了人类宏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消息:人体肠道菌共有300万至500万个基因,其DNA密码已被完全破解。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判断各基因功能,及其在不同疾病扮演的角色。 宏基因组备受关注 如果将地球生命的诞生过程浓缩成一年,人类是“最后一秒”的事,而微生物则出现在“第一秒钟”。因此,要详细理解人体生物学,不仅需要认识人体基因组,更需要对人体微生物宏基因组有很好的了解。 人类总是和环境、身体甚至细胞中存在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人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是身体细胞数量的十多倍,其基因编码更是人体基因组的100倍。这些复杂、动态的微生物对人体生理、营养和免疫力有重要影响,人体微生物群落的紊乱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 理解人体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和本质变化,是一项巨大的科学挑战;定义这种动态的多样性,为基因组学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领域。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研究人员首先聚焦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肠道微生物群。欧盟第七框架协议投入1140万欧元资助了“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我国华大基因是参与者中唯一的非欧盟研究机构,也是国内唯一的入选者。 肠道菌群决定胖瘦? “人体肠道共有1000至2000种微生物,菌群总重量有一两公斤。”王俊说,该项目研究已进入第三年,结果发现,肠道细菌共有300多万个基因,远远超出人类自身的2万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分属1000多种不同的细菌,每个人肠道中都有其中至少100多种细菌。约40%的细菌可在半数研究对象的肠道中找到。 肠道中许多细菌是有益的,它们帮助人体处理复杂的化合物,还可以生成氨基酸和维生素,因此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所有的肠道微生物基因已经被测序完毕,接下来将通过深度测序和各种实验,定义并描述肠道宏基因组功能,确定其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胖人肠道内有些微生物,瘦人体内却无。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肥胖老鼠肠道内的某些菌群,植入瘦老鼠体,瘦老鼠就会胖起来。“生活中,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有些人吃点就胖,除了自身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肠道菌群。”王俊解释说,如果你爱吃肉,那肚子里的微生物也会爱吃肉,把肉消化完了,就会“吃”肠壁,一方面加强了肠道的通透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肥胖。 同时,研究人员还在研究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组对照实验显示,糖尿病人的肠道内确实存在两种特有的微生物,“至于这两种微生物是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还是糖尿病病程发展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自然遗传学:基因测序揭示乙肝病毒整合机制

    由礼来公司(Eli Lilly)牵头组建的独立的、非赢利性团体组织——亚洲癌症研究组(ACRG)和默克(Merck)公司(众所周知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MSD)以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Pfizer Inc.)联合全世界最大的基因组研究机构BGI共同宣布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的研究结果:有关复发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细胞癌(HCC)中整合的一项全基因组研究。该项研究为同类当中的首次研究,从这项研究得出的结果或许对帮助提高肝细胞癌(HCC,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癌类型)诊断和治疗可以提供重要见解和看法。论文第一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大学(HKU)名誉副教授Ken Sung博士说:“这项研究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看法,这将推动肝癌和临床预后结局的影响。我们也期望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调查来提高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被认为是肝细胞癌(HCC)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去,这样就会诱导宿主的染色体不稳定(绝大多数人类癌症的典型特征之一)或者改变内源性基因的表达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之前也曾有乙型肝炎病毒整合到HCC基因组的相关研究,但由于技术障碍以及样本量相对较小而使研究一直受到限制。在该项研究当中,ACRG,BGI和其他合作者对一个大样本队列的患有HCC的中国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以期能通过此来描述全基因组整合模式,并确定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的发生率。通过测序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是肝肿瘤事件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并且这种整合现象较邻近的正常肝组织(30.7%)来看,在肿瘤中的整合更常见(86.4%)。除外之前已经报道的TERT和MLL4基因,研究人员还发现另外三个新的基因(CCNE1,SENP5和ROCK1)与再发的乙型肝炎病毒的整合有关,而在这五个基因当中,每一个均在癌症形成以及进展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BGI负责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Hancheng Zheng表示:“对于(全球范围内)致力于更好地理解HCC中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研究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来讲,这项研究激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也正是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的详细分子机制,以及整合带来的临床预后影响,这也必将推动发现并形成未来更好的肝癌治疗方法。”研究人员还注意到乙型肝炎病毒整合事件(复发)的数量与肿瘤大小、以及血清HBsAg和α-甲胎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那些肿瘤中较高数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整合(n3)相比,肿瘤中没有检测到或低数量(n3)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这也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整合事件是HCC患者的一个不良的预后指标。香港大学名誉教授、NUS和IMCB头颈肿瘤以及上海罗氏公司兼职教授John Luk说:“深入理解HCC中的再发性乙型肝炎病毒插入机制,有助于科学研究团体/机构明确肝癌的新的分子靶点,而这也正是有效治疗肝癌的瓶颈所在。”研究人员表示HBV整合所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可能有助于病毒控制宿主肿瘤的某些特定基因。他们发现,HBV整合位点通常接近或插入整合的基因内,这可能正是HBV控制某些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观察到超过40%的整合在1,800[/col

  • 世界首张梅花全基因组图谱完成

    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1/B1357710940_small.jpg梅花因其独特的花香,在很多诗词中成为人们吟诵的对象。那么,它的花香到底来自何处呢?我国科学家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合成梅花花香中重要成分乙酸苯甲酯的BEAT基因家族34个成员,并构建完成了首张梅花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其研究论文在2012年12月27日《自然—通讯》亮点论文在线发表。我国梅花基因组项目首席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启翔率领项目组,选取位于梅花起源中心的西藏野生梅花进行基因组测序,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合成梅花花香中重要成分乙酸苯甲酯的BEAT基因家族34个成员,在梅花基因组中显著扩增并且其中12个成员串联重复分布,从而使梅花具有独特的花香;推测梅花基因组中6个串联重复的DAM基因和其上游过多的CBF结合位点是梅花提早解除休眠的关键因子,从而解释“踏雪寻梅”之说。张启翔告诉记者,梅花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有助于揭示梅花花期早、花香独特等重要观赏性状的遗传基础,有助于挖掘与诸多重要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为今后进一步揭示梅花花期、抗病调控机制、梅花及相关种属的分子育种奠定基础。研究中,项目组还揭示了蔷薇科植物进化规律。张启翔说,通过分析梅花的进化发现,梅与苹果发生分化后,并没有出现近期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同时结合已完成的苹果和草莓基因组序列,成功重建了蔷薇科9条原始染色体,揭示了蔷薇科植物进化规律,为开展蔷薇科物种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据介绍,该科研成果由北京林业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及北京林福科源花卉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目前,转录组数据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数据已在相关网站对外公开。

  • 【分享】我国首次绘制完成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

    大熊猫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近日正式完成,并绘制出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大熊猫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 据介绍,大熊猫基因组测序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有染色体21对,基因组大小2.4G,重复序列含量36%,基因2万多个。 这项研究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共同参与。 研究结果还表明,大熊猫基因组仍然具备很高的杂合率和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已经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中,大熊猫基因组与狗的基因组最接近;数据分析结果同时还进一步支持了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大熊猫是熊科的一个亚种”这种观点,证明了熊科内部各类群的分类情况。 据悉,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大熊猫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空白,将从基因组学的层面上为大熊猫的保护、疾病监控及其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 【分享】我国启动“兰花基因组计划”

    7月20日,我国科学家宣布“兰花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两岸科学家将联手对被喻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兰科植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同时对10种最具代表性的兰科植物进行基因表达的转录组测序和分析。 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刘仲键教授介绍,对兰科植物的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其成果为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兰花研究为进化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巨大,至今仍是研究生命与进化的理想模式,占有特殊地位。同时,兰花也是世界性濒危物种,是国际公约保护物种的重中之重。兜兰与国宝大熊猫同列为一级保护,其余兰花全部被列入二级以上保护。 清华大学黄来强教授称,兰花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分析,将为人类提供用现代生物学的新技术和理念从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审视达尔文的研究,为进化生物学和进化论注入新鲜血液。在基因组和转录组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生物信息、分子生物、蛋白质组、代谢组、生化、生物物理等多学科和研究手段的融合,对加深其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的了解,揭示兰科的进化,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兰花基因组计划”涉及的不仅是植物学,还将为世界上相关研究提供全新的起点和平台,是对全球基因组科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兰花基因组计划”项目,由深圳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清华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台湾成功大学等单位科学家共同承担。

  • 【转帖】从基因角度揭秘让藏族人适应高原反应的原因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极高海拔也使得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人文生活习惯和医疗卫生事业状况。高原环境对人体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低压性低氧,大气压力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氧分压也随之下降。当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到高原环境时,由于氧分压的降低,会使人产生缺氧,因而引起“高原反应”,严重的“高原反应”会引起肺水肿和脑水肿,威胁到人的生命。而世居高原的人群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高原反应”,将世居高原人群与低海拔人群的基因组进行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藏族人群是世界上居住高原时间最长,并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能力最佳的民族,深圳华大[url=http://life.lifesci.cn/gene/default.htm]基因[/url]研究院发现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的关键基因,有关这一科研成果的论文《50个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人类的高原适应机制》在最新一期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i]Science[/i])上正式发表。该成果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和主导,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以及丹麦、美国、瑞士等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这一成果揭示了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的[url=http://life.lifesci.cn/molecular/default.htm]分子[/url]机制之谜,对预测、预防与治疗高原缺氧性疾病,促进我国高原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成果阐明了人类的[url=http://life.lifesci.cn/gene/default.htm]基因组[/url]在极端环境下发生了何种适应性变化,具有改写人类分子[url=http://life.lifesci.cn/paleontology/default.htm]进化[/url]教科书的意义。该研究使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阐明了高原世居藏族人群的低氧适应机制。“应用先进的基因组学分析技术——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和低海拔人群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了藏族人群适应高原环境的关键基因。”该研究负责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汪建研究员说。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0个藏族人的全基因组外显子进行测序,并将结果与低海拔汉族人群以及高加索人群的外显子进行对比,通过一套新开发的寻找自然选择信号的算法,计算出在藏族人群中受到自然选择的基因。这些受到自然选择的基因,就可能是在藏族人群高原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结果显示,有一系列基因在藏族人群的高原适应中发挥作用,其中EPAS1基因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进一步通过对藏族人群中EPAS1基因的改变位点进行关联分析,发现EPAS1基因中受选择的基因型与藏族人群血红[url=http://life.lifesci.cn/gene/default.htm]蛋白[/url]的代谢有关。EPAS1基因是HIF通路(低氧诱导调节通路)中的重要基因,在人体面对低氧环境的调节通路中起到核心作用。藏族人群特有的“EPAS1”基因不同于汉族人群,正是这种[url=http://life.lifesci.cn/genetics/default.htm]遗传[/url]基因阻止了藏族人血红蛋白浓度的过度升高,降低了各种高原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由于EPAS1基因与缺氧及血红蛋白生成密切相关,对这一基因的研究还有可能对某些血液性疾病的治疗带来突破,并且还可应用于运动员的筛选等方面。同时,该成果发现了其它一些重要的高原适应相关基因,例如EGLN1基因、FANCA基因等共30个重要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藏族人群的高原适应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明确的生理生化表型仍不是很确定,这为科学家们下一步对高原缺氧性疾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是我国在高原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性突破,必将带动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生物谷Bioon.net)

  • 【转帖】白菜甘蓝油菜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白菜、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获得了白菜全基因组的精细图,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的框架图。  研究表明,白菜、甘蓝和油菜的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5亿、6.5亿和11亿个碱基对,白菜和甘蓝含有的基因总数目分别约4.2万和4.5万个,油菜基因覆盖度85%以上。该项成果是国际上首次对三个近缘作物物种进行的整体测序,并且油菜是迄今首个全基因组测序的异源四倍体植物,这不仅对研究作物进化和遗传改良有着重大意义,也对其他多倍体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项目分为白菜子项目和甘蓝、油菜子项目,前者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参加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后者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参加单位除上述两个单位外,还有国内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和国外韩、英、加、澳、美等国家的相关研究机构。该项目得到了农业部、科技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  白菜、甘蓝和油菜同属于芸薹属作物,油菜由白菜和甘蓝杂交后进化而来,它们的基因组分别命名为A、C和AC。白菜和甘蓝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近五分之二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食用油供给事关国家的食物安全。其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将大大加速重要农艺性状控制基因的克隆和应用,从而给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抗逆等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研究平台。

  • 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国内外差距明显

    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国内外差距明显此前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腺一事使得基因检测成为全球关注热点,而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和成本的不断下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基因检测项目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方式。特别是今年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后,该技术在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国家认可。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通过基因检测,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预知疾病发生的风险,从而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基因检测可以用于疾病的预测,也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导致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肿瘤疾病的辅助诊断。  国际基因检测行业规范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日,全球共有1068家临床机构和670家实验室提供的55125个基因检测项目,涉及4472种相关疾病。  国外基因检测服务开展较早,目前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此外,国外基因检测行业已经相对规范,如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和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等都专门针对高通量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提出要求。  国内基因检测行业规范现状  同国外相比,国内基因检测的项目偏少,目前明确能在临床开展的基因检测项目只有不到200个,检测项目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感染性疾病、肿瘤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遗传病诊断,也有些项目可应用于产前诊断、预防性诊断等。  早在2014年之前,我国还未对基因检测行业出台相应的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2014年2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叫停了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2014年12月,国家卫计委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获得国家的认可。  在国内,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较多的基因检测项目为无创产前筛查(NIPT),可开展的检测机构包含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贝瑞和康、博奥生物、安诺优达等。

  • 【转帖】中美英等国发起千人基因组计划获重大成果

    由中美英等国科研机构发起的大型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千人基因组计划”10月28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了迄今最详尽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同时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在基因研究技术手段上的收获,相关成果标志着人类基因研究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千人基因组计划”由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英国桑格研究所等机构于2008年启动,旨在绘制迄今最详尽、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现在报告的是该计划第一阶段的分析成果。“千人基因组计划”共同主席、英国桑格研究所基因专家、《自然》封面文章主要作者之一理查德·德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计划现在取得了两个重要成果,第一是获得了迄今最详尽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第二是探索出了研究基因多态性的新技术手段。”基因多态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异。人的基因组总体上差不多,但在有些位置上你我他都不一样,存在各种基因变种,它们最终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德宾说,在第一个成果方面,研究人员找出了1000多万个大大小小的基因变种,其中约800万个都是前所未知的。对于人群携带率在1%以上的基因变种,本次研究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得出了迄今最详尽的基因多态性图谱。这一成果在医学等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比如通过参照图谱,可以方便地找出致病的基因变种。在第二个成果方面,研究人员验证了在大型基因研究中综合使用多种基因测序手段的可行性。由于基因测序成本目前仍很高昂,如果能在“精测”一些基因序列的同时,对另一些基因序列只需“粗测”就能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将可以大幅降低基因测序研究的成本。《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便侧重描述了技术手段方面的进展。德宾告诉记者,自十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因为难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基因测序,基因研究一直只在较小的层面上进行。本次研究不仅使大规模测序成为可能,还绘制了一个详尽的基因图谱以供比对,这标志着人类基因研究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他说,本次报告还只是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第一阶段中搜集的数百人的基因数据,而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欧、亚、美、非各洲不同人群中2500人的基因数据,预计在2012年发布的最终结果将可以覆盖99%以上的基因变种。据报道,“千人基因组计划”所获数据存放在公共数据库中,公众可免费查询。 (新华网)

  • 华大基因培训改良的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基本原理蛋白质与染料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使得染料最大吸收峰从465nm变为595nm,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反应液595nm处吸光度的变化量与反应蛋白量成正比,测定595nm处吸光度的增加即可进行蛋白定量。试剂与器材一、 试剂1. 试剂A:考马斯亮蓝G—250原液称取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 95%的乙醇,加入100mL 85%(W/V)磷酸。2. 试剂B:0.01%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工作液将考马斯亮蓝G—250原液与双蒸水按15:85比例混匀,过滤。4℃,棕色瓶保存。3.[size=9.

  • 华南理工博士在三大顶尖学术期刊实现大满贯

    http://news.sciencenet.cn/admin/upload/img/20141793717212.jpg图为金鑫在《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的论文截图。 杨薇 摄记者1月6日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一个作为该校基因组科学创新班首届学生的博士生近日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尖学术期刊都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实现了“个人大满贯”。该名博士生名为金鑫,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第三完成单位,与安徽医科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的《大规模扫描发现可能引起银屑病的编码区突变》)(下称银屑病论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公开发表。金鑫是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同时也是华大基因该项目负责人。作为“华工—华大”基因组科学创新班首届学生,他曾于2010年7月及2012年12月,分别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Cell》杂志上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50个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人类的高原适应机制》、《基因胚系denovo突变及其与自闭症之间的关联性》。根据银屑病论文介绍,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累及人群较广,目前尚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科研人员对欧洲银屑病患者和中国银屑病患者之间的遗传异质性进行了分析。据悉,自2009年3月“华工—华大”基因组科学创新班成立以来,创新班同学在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共有49人次分别以并列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篇。

  • 【分享】美科学杂志公布十大科学突破 中国两项上榜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最新的“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榜单,科学机械“量子鼓”夺魁,成为科学界今年取得的最大进步。  此外,榜单中有两项突破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分别是“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及“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研究院在这两项突破中共有6项科研成果。  1 量子鼓  人类可同时身处两地  在今年之前,所有机器的运作都还是见怪不怪地遵循着经典力学的法则。然而,今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学家安德鲁·克莱兰德和约翰·马丁尼斯与同事一起设计的实验机械是一个人们裸眼可见的、极其细小的、由半导体材料制作的“量子鼓”。这项新发明是研究我们将来能否有能力同时身处两地的第一步。  《科学》杂志将“量子鼓”评选为2010年最重大的科学突破,认为它甚至超越了所有前人发明的机器。  2 外显子组测序  找到癌症基因  对外显子(即基因组中担当蛋白质编码的极小部分)进行测序,发现特殊的、至少造成12种疾病的基因突变,这些遗传性疾病是由某个单独的有缺陷的基因引起的。  研究人员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找到了一种致命性眼癌的关键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可能作为未来治疗这种癌症的靶标,并且用于其它具有高度转移性的癌症的治疗靶标。

  • 【分享】《科学》:研究揭示为何藏族人群不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现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的关键基因,有关这一科研成果的论文《50个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人类的高原适应机制》在最新一期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i]Science[/i])上正式发表。该成果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和主导,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以及丹麦、美国、瑞士等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这一成果揭示了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的分子机制之谜,对预测、预防与治疗高原缺氧性疾病,促进我国高原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成果阐明了人类的基因组在极端环境下发生了何种适应性变化,具有改写人类分子进化教科书的意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极高海拔也使得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人文生活习惯和医疗卫生事业状况。高原环境对人体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低压性低氧,大气压力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氧分压也随之下降。当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到高原环境时,由于氧分压的降低,会使人产生缺氧,因而引起“高原反应”,严重的“高原反应”会引起肺水肿和脑水肿,威胁到人的生命。而世居高原的人群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高原反应”,将世居高原人群与低海拔人群的基因组进行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藏族人群是世界上居住高原时间最长,并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能力最佳的民族,本研究使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阐明了高原世居藏族人群的低氧适应机制。“应用先进的基因组学分析技术——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和低海拔人群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了藏族人群适应高原环境的关键基因。”该研究负责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汪建研究员说。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0个藏族人的全基因组外显子进行测序,并将结果与低海拔汉族人群以及高加索人群的外显子进行对比,通过一套新开发的寻找自然选择信号的算法,计算出在藏族人群中受到自然选择的基因。这些受到自然选择的基因,就可能是在藏族人群高原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结果显示,有一系列基因在藏族人群的高原适应中发挥作用,其中EPAS1基因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进一步通过对藏族人群中EPAS1基因的改变位点进行关联分析,发现EPAS1基因中受选择的基因型与藏族人群血红蛋白的代谢有关。EPAS1基因是HIF通路(低氧诱导调节通路)中的重要基因,在人体面对低氧环境的调节通路中起到核心作用。藏族人群特有的“EPAS1”基因不同于汉族人群,正是这种遗传基因阻止了藏族人血红蛋白浓度的过度升高,降低了各种高原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由于EPAS1基因与缺氧及血红蛋白生成密切相关,对这一基因的研究还有可能对某些血液性疾病的治疗带来突破,并且还可应用于运动员的筛选等方面。同时,该成果发现了其它一些重要的高原适应相关基因,例如EGLN1基因、FANCA基因等共30个重要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藏族人群的高原适应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明确的生理生化表型仍不是很确定,这为科学家们下一步对高原缺氧性疾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是我国在高原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性突破,必将带动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from 人民网)

  • PCR实验室的设计装修

    北京唯腾净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洁净PCR实验室装修建设多年 服务过解放军总医院、 安医一附院 、神州医疗、 博奥晶电、华大基因、如有意向老师请拨打电话13488689796 免费上门测量出方案

  • 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成果发表

    7月28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德国汉堡-埃普多夫大学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杂志《新英格兰医学》(《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线发表。 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项目首次展示了快速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及时的数据共享给全球各科研领域所带来的巨大贡献,证实了信息数据的快速共享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应对全球重大突发性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 在此次疫情中,研究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致病菌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并向全球免费公开所有数据,且声明在公共领域许可的范围内,所公开的数据没有使用限制。该数据库的公开使得整个科学界在第一时间共享了相关数据信息,省去了从数据产生到文章发表的时间,为尽快控制疫情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 成功培养出iPS克隆猪

    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浙江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等多处国内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组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研究的最新突破性机制:成功培养出了四头iPS克隆猪。这是首次在世界上获得成活的iPS克隆猪,有助于在大动物上应用iPS技术的发展。相关成果以letter的形式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目前论文免费。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研究员,浙江大学干细胞与转基因动物实验室肖磊教授,以及华大基因研究所杜玉涛研究员。  去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花落重编程培养研究领域,其中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尤为受人瞩目,这一技术具有和胚胎干细胞(ESC)类似的特征和功能,却极大程度避免了ESC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伦理和排斥等诸多障碍,因此给基于干细胞的个性化治疗和再生医学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2009年周琪和高绍荣等人首次利用iPS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小鼠,从而证实了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是iPS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由此也入选了《时代周刊

  • [资源集锦] 全球生物技术公司介绍

    世界生物公司介绍Abcam | Abnova | American Qualex | Ambion | Amresco | ATCC | Axygen | Geijing Genomics Institute | Bender MedSystems | Biodesign | Biosource | Biotrend | Diagnostic BioSystems | Biovision | Endogen | Eppendorf | FALCON | Genesis | GeneTex | HyCult Biotechnology | ImmunoStep | Invitrogen | MASE | MI | MP | NBS | New England Biolabs(NEB) | Novagen | Pharmengen | PAA | QIAGEN | Rapidbio(RB) | RECI | R&D | Roche | Santa Cruz | Sigma | SPINREACT | Strategene | Thermo | TPI | TPP | TOYOBO | U-gene | Upstate | Viagene | Wathman | Wheaton | ZEUSAbcam Abcam公司位于英国的剑桥科学园,成立于1998年. 是著名的抗体生产厂家,提供近4000种一级抗体,500种二级抗体,400余种蛋白质及多肽,以及各类ELISA检测试剂盒。Abnova Abnova是我国台湾最大的生物公司之一,可以自主生产多达12000余种自产抗原(包括3千余种全长蛋白),和大量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American Qualex American Qualex总部位于美国,专业提供第二抗体、标记试剂盒和小鼠单克隆抗体分型试剂盒。还可以提供多肽合成、制备抗体、纯化及标记。 Ambion 专门致力于 RNA 相关产品的研究,主要提供 RNAi 研究、体外表达、芯片分析等 RNA 实验所用试剂。其 RNAi 产品在业界很受欢迎。Amresco 其生产的生化试剂质量高,价格低廉。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被广泛使用。 ATCC 美国ATCC菌种保藏中心,又称美国模式菌种收集中心,座落于马里兰洲洛克菲勒的一家私营的,非赢利性组织。目前它可以提供以下物品:细胞系(3000种);细菌和噬菌体(15000种);动植物病毒(2500种);原生动物 1200种以及重组物品等。 Axygen Axygen 产品经美国 FDA 认证无 RNA 酶、 DNA 酶、无热源,提供各种规格的枪头,离心管, PCR 管等。 北京华大基因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成立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为高新技术企业。 几年来,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与北京基因组所一起成功地完成了1%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全基因组框架图及精细图、家猪基因组研究、国际鸡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海啸遇难者DNA检测等多项大型科研项目,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PLoS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胡哥、路甬祥、陈至立、贾庆林、刘淇等曾亲临视察,江泽民、温家宝、朱榕基曾给予高度评价。 Bender MedSystems 产品涉及免疫与细胞生物学、肿瘤生物学等领域的各类研究产品。 Biodesign Biodesign是一家行业领先的单克隆抗体制造商,同时提供纯化及重组蛋白、配套检测试剂、合成多肽等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有多达50个国家的地区代理商。 Biosource 专著于细胞因子和相关活性蛋白的检测及表达。 [/si

  • 【转帖】《自然—遗传学》:中美科学家揭示玉米杂交机制

    《自然—遗传学》:中美科学家揭示玉米杂交机制 作者:刘传书 来源:科技日报由中国农业大学玉米中心、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爱荷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基因丢失与获得的多态变化揭示玉米中的杂交优势的机制”近日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发表。该研究报道了中国重要玉米骨干亲本的全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以及基因获得和缺失变异图谱,为玉米的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该研究对6个中国重要玉米杂交组合骨干亲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了100多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和3万多个插入缺失多态性位点(IDPs),建立了高密度分子标记基因图谱;同时研究还发现了101个低序列多态性区段,在这些区段中含有大量在选择过程中与玉米性状改良有关的候选基因。此外,通过将玉米自交系Mo17及其他自交系的基因序列与玉米自交系B73的基因序列比对,研究人员对玉米自交系中基因丢失与获得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自交系中存在不用数量的基因丢失与获得性变异;利用SAOPdenovo软件对在其他自交系中存在而在B73中缺失的序列进行组装,研究人员发现了很多目前公布的B73参考基因组序列中丢失的基因。这些发现不仅为高产杂交玉米育种骨干亲本的培育提高了重要的多态性标记,同时也补充了玉米基因数据集,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基因组和遗传资源提供了大量数据。玉米具有非常显著的杂交优势,利用该优势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人员选择了中国历史上和目前广泛流行的高产杂交组合骨干亲本,并根据多态性追踪了这些骨干亲本育成过程中基因组的变化方式。该研究还发现这些骨干亲本组合基因组的组合可弥补另一方功能元件的缺失,此种基因丢失与获得的多态变化和其他无义突变的互补作用可能与杂种优势有关。

  • 转基因产品的身份证——转基因标识

    通过有关数据标明2013年全球转基因转基因作物商业种植面积已达到1.75亿公顷,其中,中国种植面积为世界第六,在中国90%以上的棉花为转基因棉花,在美国90%的玉米、棉花以及93%的打斗和98的甜菜%都为转基因作物;在澳大利亚99.5%的棉花与阿根廷100%的大豆都采用了转基因技术,这些数据都只说明了一个问题,转基因食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的,甚至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而随着转基因产品的广泛的投入市场,公众也从对转基因产品的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最后到紧密关注的程度,正是因为转基因产品的认知程度提高了,所以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很是关心,毕竟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在着争议。正因为转基因产品的投入市场,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产品做了一系列的条例,例如在转基因产品的标识标注问题上,欧盟颁布《转基因生物管理法规》要求对成分高于0.9%的转基因植物衍生的食品及饲料必须进行标识,而俄罗斯政府同时也规定,转基因成分超过0.9%的食品都需要做标注,同欧盟的标准一致、美国方面则采取的是商家自愿标识态度,日本也采取了强制标识和自愿标识相结合的方式,而正是因为这些条令才使得民众在购买以及使用转基因产品上得到了选择保证。在今年的的五月份时期中国政府部门发布了新版《食品安全法》的消息,其中有这样一则条令:“所有转基因产品必须打上转基因标识”,这样的好处体现在保证了购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让更多的民众在转基因产品的购买上,多了一项选择性。英格尔转基因实验室相信通过关于转基因的广泛应用,各国政府对于转基因方面的条令更加的完善。

  • 【讨论】基因组越大越容易研究基因的调控机制么?

    霍华休斯医学研究所,Baylor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近期在PloS One上发表最新研究性文章,文章标题为:Big Genomes Facilitate the Comparative Identification of Regulatory Elements,该文章解析了基因组大小对基因组学的研究带来的影响。基因组越大则更容易找出控制基因活性的DNA区域。在小基因组上,功能性元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而在大基因组上,功能性元件分得比较散,于是也更容易找到控制基因活性的区域。 基因组分为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要从基因组上找到功能元件并不难,难的是找到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因此,对小的基因组来说,紧凑的结构给寻找调控区域带领更多的困难,而相对来说大基因组却容易多了。功能元件散落在基因组上,更便于寻找调控区域。大的基因组更便于研究非编码DNA和RNA,对研究基因调控也更为有利。而目前,研究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科学家一直觉得,基因组越小越受欢迎,因为操作简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在金钱方面也能更节约成本,测序的费用更低。甚至有科学家说,基因组小则基因排列更紧凑,垃圾DNA也越少。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37848]Big Genomes Facilitate the Comparative Identification of Regulatory Elements[/ur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