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核心设备

仪器信息网核心设备专题为您整合核心设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核心设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核心设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核心设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核心设备话题讨论。

核心设备相关的资讯

  • 褚君浩院士:光伏产业须加强核心设备研发
    中国赫然成为光伏电池生产大国。不过与此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却是应用小国。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表示,光伏电池产业未来的发展,第一代至第三代光伏电池都有发展空间,当前须加强研发核心设备。   生产“大”应用“小”   我国光伏电池产业大约在2000年开始起步。褚君浩介绍,2007年,我国电池产量达到1.088GW,占全球总量的29%,居世界首位。2008年则超过了2.6GW,2009年更是超过了4.0GW,占世界总产量的40%,2010年则达到65%。   不过与生产大国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光伏应用市场依然很小。由于我国光伏电力的成本比化石发电高很多倍,光伏电站的建设不多,而且储能技术和智能化并网等配套建设也准备不够。尽管政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国家计划,但仅局限于工程示范,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2009年,国家发改委开始部署“金太阳示范工程”,我国国内光伏应用产业才有了比较大的增长。2010年我国光伏发电的装机总量约380MW,占全球总量的3%。2011年由于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装机3GW,占全球12%,但和电池组件产量相比还是很小。   电池效率须提高   褚君浩说,各类电池的效率在不断提高,而大面积产业化的效率仍低于实验室效率。   光伏电池从技术上可以分三类,褚君浩说,第一代硅基光伏电池约占据光伏电池总量的90%,目前正在着力突破20%的效率。此外,要进一步降低硅材料的成本。   第二代薄膜光伏电池,在实现产业化中还面临较多技术问题。不同的工艺路线、设备问题以及材料器件物理问题都需要研究和发展。褚君浩表示,目前对硅基薄膜电池的研究非常热。   第三代电池是新材料、新概念、新结构、新工艺的新型光伏电池。例如,燃料敏化电池方面,当前正在制备更加稳定的电池。另一类是宽光谱光伏电池,目前正在寻找各种对不同颜色的太阳光敏感的材料,通过不同组合的材料,做成多结电池。   核心设备落后国外   褚君浩强调,在技术方面,我国在P-N结、红外探测器等方面都很强。目前,需要加强研究核心设备,我国大部分生产设备是进口的。   “不过,主要进展都集中在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投入的力度还不够。”褚君浩说。   他说,光伏产业要健康发展,就需要在科研、技术、资金投入、市场推广等方面扎实努力。晶硅光伏电池方面,企业要继续研发,薄膜光伏电池政府要投入,新型光伏电池要抓紧布局。   褚君浩预期,在未来发展中,第二代薄膜电池会逐渐扩大比例,晶硅光伏电池会从90%的比例逐步下降70%左右。不过光伏电池的应用是多种并存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电池是互存的局面,每一代光伏电池都有发展空间。
  • analytica China全新设立实验室设备核心零部件展区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analytica China全新设立实验室设备核心零部件展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开启实验室设备研发与技术创新新思路 /strong /p p   近年来,随着中国仪器产业的持续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也在不断寻求更多开拓升级的机会。国家一直致力于提高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包括核心零部件在内的科学设备研发被视为突破口,还有“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国家政策的支持,标志着科学仪器关键零部件及其相关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p p   看似不起眼的“零部件”,实际上是决定科技制高点的核心。实验室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命科学、医疗诊断、生物技术等热点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仪器设备的进步又高度依赖于核心零部件的发展。为顺应国家发展及响应实验室设备零部件市场需求,第十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20)全新设立“实验室设备核心零部件”展区,发挥成熟的国际性展会优势,为国内外零部件制造商、整机制造商、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交流平台。 /p p   第十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20)将于2020年11月16-1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2-E7馆召开。今年新设实验室自动化与信息化展区及实验室核心零部件展区。实验室设备核心零部件展区涉及传感器、探测器、空心阴极灯(HCL)、光电倍增管(PMT)、光栅、色谱/质谱备件、色谱柱、光学元器件、微流控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流量计、电极、热电偶、光源、泵/阀产品、其他核心零部件等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动实验室零部件加速发展,开启实验室设备研发与技术创新新思路。 /p p   自实验室核心零部件展区招展以来,得到了众多展商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Hamamatsu滨松、Carl Zeiss卡尔蔡司、Hitachi日立、Newport理波、Heraeus贺利氏、Agilent安捷伦、PerkinElmer珀金埃尔默、Shimadzu岛津、Phenomenex、HORIBA堀场、Burket宝帝、KNF凯恩孚、Pfeiffer普发、Basler、Ocean Optics海洋光学、Oceanhood如海、HB Optical汇博光学、Shuguangming曙光明、AFAPA阿法帕、YONGHAO永昊真空、Elitehplc依利特、Dikma迪马科技等知名企业都将在analytica China 2020上展示其在实验室设备核心零部件领域的产品及技术成果,为整机仪器生产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行业观众提供科学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全方位解决方案。 /p p   analytica China 2020更多信息可浏览展会官网:www.analyticachina.com.cn,或关注微信: analyticaChina。 /p p br/ /p
  • “高端半导体激光器件及核心设备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2023年6月25日,中科院长春分院在吉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由长春光机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吉林省区域重点项目暨院省科技合作重点任务“高端半导体激光器件及核心设备产业化”(“芯”创激光)验收会议。   中科院长春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甘建国,科技合作处处长侯鹏、业务主管梁川,长春光机所所务委员孙守红、成果转化处副处长吕宝林、财务管理处副处长周舒,吉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佟存柱、项目评审专家组、项目组成员及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甘建国主持。   甘建国首先介绍了STS专项基本情况和验收要求,孙守红代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对参会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与会专家先后听取了项目组三个子课题负责人张建伟、彭航宇、何峰赟的项目验收报告,审查了项目相关材料,现场查看了成果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目标。   中科院STS重点项目“高端半导体激光器件及核心设备产业化” 针对目前我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在高端半导体激光器件和设备核心部件受制于人“大而不强”的现状,围绕高端半导体激光技术产业上下游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和服务等关键环节,以吉林省企业需求为牵引,突破高端半导体激光芯片、模组与设备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提升吉林省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 日本大强度质子加速器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日本大强度质子加速器(j-PARC)的一个核心设备12月23日正式启用,今后科研人员将主要利用加速器产生的中子进行高性能材料和新药开发等研究。   位于茨城县东海村的日本大强度质子加速器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和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共同建设的。它由一个330米长的线性加速器和两个同步加速器组成。质子速度经过3个阶段提升可接近光速。用如此高速度的质子轰击金属的原子核,原子核会被击碎并释放出中子、反质子、μ介子、K介子等粒子。   利用释放出的中子,科研人员可探究物质的细微构造,以帮助开发新药、高温超导材料、纳米材料以及燃料电池新材料等。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科学家西川信一说,一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已获准利用这一科研设备开展61项课题研究。   质子加速器是探索宇宙形成和粒子微观物质结构的基础研究装置之一,日本大强度质子加速器是该领域利用中子进行研究的重要设备,也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大强度质子加速器之一。
  • 大族封测:坚持核心部件自研自产 引领国产焊线设备市场
    目前,国内焊线设备制造商多处于成长期。相较于国内大部分焊线设备制造商,深圳市大族封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族封测”)在规模及技术积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据大族封测招股书披露显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封测专用设备。经过多年的技术工艺积累,大族封测焊线设备在焊线周期、焊接精度等核心性能、效率、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等方面已经基本比肩ASMPT或K&S等国际龙头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响应的综合服务优势,大族封测产品已在境内LED封装领域市场实现国产替代,目前市场保有量超过一万台,处于国内厂商的行业领先地位。  大族封测旗下产品“HANS”系列高速高精度全自动半导体焊线机、高速全自动直插焊线机、固晶焊线Inline生产线、高速SMD分光机、高速测试装带机经过十余年的优化与改良,现已牢牢占据国产设备市场领先地位。在半导体封测设备领域,大族封测产品主要的研发技术指标已达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备受行业认可,同时公司拥有八十余项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引领国产封测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大族封测坚持核心部件的自研自产,在高精度平台、运控系统、视觉系统及换能器系统等核心模块均已实现国产化,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攀升 同时,针对不同客户在封测制程中的具体需求,大族封测可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方案。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产品质量,大族封测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高工LED 2022显示产业“生产设备 TOP10 奖”,旗下产品 HANS-6001 高速全自动半导体金/铜线焊线机获得高工“2021 年度产品金球奖”。  作为一家全面掌握焊线机核心技术的民族企业,大族封测正以其领先、快速、服务、分享的企业宗旨开疆扩土,并以卓越的品质和高效率的产品开发与售后团队成功服务于多家国内外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封测行业客户。
  • 议程发布!2024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投融资论坛
    第12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第12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 将于9月25日-27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将开展包括展览展示、主旨论坛、专题论坛、圆桌对话、产业上下游对接会、新品发布等活动。30+场论坛、200+位演讲嘉宾、1000+展商、预计8w+观众人次。五大展区、六馆联动,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同期将举办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ICIDC)、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2024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年会等,集成电路领域品牌展会齐聚,实现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及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展会图谱。诚邀您莅临大会,与我们共同分享半导体设备及核心部件行业的最新成果,探讨合作机会。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9月25日09:00-17:00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09:20-16:30专题一: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配套新进展论坛09:30-12:00专题二:半导体制造与核心部件董事长论坛13:30-17:00专题三:半导体制造与材料董事长论坛13:30-17:00专题四:半导体设备仪器赋能科研教学发展论坛13:30-17:00专题五:半导体制造与设备董事长论坛09:30-12:00专题活动:新品发布09:00-12:00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17:40-21:00欢迎晚宴9月26日09:30-12:00专题六:半导体二手设备产业交流合作论坛13:30-16:30专题七:功率及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论坛13:30-17:00专题八:先进封装技术与设备材料协同发展论坛09:30-16:30专题九:制造工艺与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联动发展论坛09:30-12:00专题十: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投融资论坛13:00-18:00专题十一:新器件新工艺推动新材料新设备创新发展论坛10:00-12:00专题活动:新品发布09:00-17:00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博览会(ICDIA)09:00-12:00AEIF:汽车芯片与系统设计研讨9月27日09:00-12:00ICDIA:AI 大模型赋能芯片设计13:00-17:00ICDIA:中国通信与射频技术论坛09:00-12:00ICDIA:RISC-V 开源芯片生态13:00-17:00ICDIA:创新中国芯论坛福利一:报名送免费咖啡 → 点此了解 福利二:转发大会文章 送限量版“晶圆”转发“CSEAC 2024”近期宣传文章至朋友圈(所有人可见),可领取一份大会定制礼品——CSEAC限量版“晶圆硅片”。凭转发朋友圈有效页面,在现场礼品领取处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福利三:组团来观展享豪礼!→ 点此了解团队报名联系:张先生 18916567792(同微信)福利四:重磅!提前报名抽大奖*报名活动最终解释权归CSEAC组委会所有展商名录提前看CSEAC已吸引 800家 企事业单位预定展位CSEAC 2024 展商名录 → 点此获取同期展会: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 2024)暨汽车电子应用展,200多家 展商集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ICDIA 2024、AEIF 2024 展商名录 → 点此查看设备担重任,创芯闯征程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
  • 我国实现LED芯片生产核心设备MOCVD国产化
    12月12号,中国首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国产MOCVD设备发运庆典在张江高新区核心园举行。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侯劲及工信部、市经信委、浦东新区、常州等有关领导和5家客户出席了发运庆典仪式。   作为LED芯片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设备,MOCVD的核心技术长期被欧美企业所垄断,严重制约了中国LED产业的健康发展。中晟光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于今年初1月18日成功实现了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国产MOCVD设备下线,仅用了10个月时间,又完成了工艺的开发和设备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完成了设备产业化生产必备条件与设施的建立 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4家客户的多次实地考察,亲临操作设备和验证各项工艺。   客户充分肯定了中晟设备的技术方向和设计上的世界先进性,也对设备用于大规模生产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设性要求。使该设备同时具有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系统产能、最低的外延生产成本、良好的波长均匀性、大规模外延生产所需的各项关键性能等4项核心的差异竞争力。这次我国首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国产MOCVD设备成功发运,不仅标志着在实现中国大型MOCVD设备国产化战略目标的征途上,中晟迈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有能力在高端装备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晟管理团队表示,首台MOCVD设备的发运还仅仅是一个阶段性成果。虽然MOCVD设备长期被垄断的局面已经打破,但在实现MOCVD设备国产化战略目标的征途上还将面临各种挑战,要不断提高性能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并在市场上得到的检验与认可。
  • 构建高水平仪器设备群落,支撑服务高等教育核心任务落实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核心工作具有支撑服务作用。仪器设备支撑体系的建设水平,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效率。需要从落实根本任务的角度认识仪器设备平台建设,将根本任务观点内化于仪器设备支撑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完善、服务等方面。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围绕“双一流”建设构建高水平仪器设备群落。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的物质基础。应从服务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角度,规划统筹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管理。从简单的单一学科出发转变到服务前沿交叉学科与技术,聚焦新科学、新技术等原始创新需求,围绕关键核心尖端设备,搭建仪器群落,实现跨学科、多用途、全功能平台,提高仪器设备解决科学、技术问题能力效率。跳出学科、方向的藩篱,仪器设备群落才能够为大成果、大团队、大突破提供物质基础。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构建两支人才队伍。一是领军队伍的建设。利用领军人物所具有的战略眼光、学术视野、创新经验,为对仪器设备群落建设指明方向,构建先进仪器设备群落服务未来发展,优化现有群落充分发挥作用和潜力,淘汰落后群落,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二是专业化技术支撑团队的建设。利用技术人员充分发掘并完善群落功能细节,提供科技问题技术解决方案,并由此提升技术支撑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技术队伍融入创新团队,共享科研创新发展成果和荣誉,促进大国工匠精神与情怀传承。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创新仪器设备群落产学研新机制。仪器设备群落是多种技术、设备的聚合,不是一个学科、一个企业能够构建的。高校应改变仪器设备用户的传统定位,利用高校学科、人才等优势和丰富使用经验,对群落的技术、方案进行凝练,提出创新性思路,推动新方法、新方案的研发,成为仪器设备开发的主要动力之一。企业则应加大与高校之间联系,与高校共同开发高校尖端设备,形成仪器设备群落建设新思想。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发挥仪器设备群落在“三全育人”中的应用。仪器群落不仅仅为顶尖科学研究服务,也是“三全育人”鲜活的载体。高精尖设备的展示,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增强自豪感、爱国情怀,也可以使学生正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仪器设备的背后是一代代高校教职工的奋斗历程,发掘仪器设备背后的人文兼职,为“四史”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方案。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高水平仪器设备群落是设备、人员、管理、情怀融合的支撑服务平台。四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必将为科技创新活力激发、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科学及核心技术原始创新、国际竞争和合作等提供高水平支撑服务。 /p
  • 国产地震预警技术与核心设备将出口印尼
    6月21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印尼西苏门答腊省地震预警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由该所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全套技术和核心设备将走出国门,成为地震多发国家印尼的首套地震预警系统。 预计于2014年底投入使用的这套地震预计系统,由成都高新减灾所、成都美幻科技承建,主要在西苏门答腊省省会巴东市周边,建设80个地震预警监测台站和预警中心,实现对西苏门答腊明打威群岛的全覆盖。项目共投资302万美元,具有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两项功能,未来双方还将运用该系统,进行地震学研究。 签约仪式上,成都高新减灾所还与印尼巴东州立大学代表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展地震预警科研合作。
  • 北京文物研究所1330万采购科技考古设备 拉曼等为核心产品
    p   日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项目中标公告发布,目前统计到的信息显示此次中标金额1329.631万,采购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三维激光扫描仪、X射线衍射仪、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等19个类别的仪器设备,其中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为此次项目的核心产品。 /p p   项目编号:XM-0000039215180807018 /p p   项目名称: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 /p p   采购单位名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p p   招标公告日期:2018年09月03日 /p p   中标日期:2018年09月25日 /p p   strong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一包中标公告 /strong /p p   中标标的情况: /p p   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一包 /p p   1、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 1台 /p p   2、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 1台 /p p   3、三维激光扫描仪(核心产品) 1台 /p p   总中标金额:302.6000000 万元(人民币) /p 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 /p p   中标供应商名称、中标供应商联系地址、中标金额(万元):北京汇安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厂洼街3号2号楼A4088号房间、302.600000万元。 /p p strong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中标公告 /strong /p p   中标标的情况: /p p   4、扫描电子显微镜(核心产品) 1台 /p p   5、X射线荧光光谱仪 1台 /p p   6、热膨胀仪 1台 /p p   7、普通体视显微镜 4台 /p p   8、镶嵌机 2台 /p p   9、超声波清洗机 3台 /p p   10、磨抛机 1台 /p p   11、切割机 1台 /p p   12、大型航拍设备1台 /p p   13、小型航拍设备 2台 /p p   14、手持GPS 2台 /p p   总中标金额:485.9000000 万元(人民币) /p 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北京嘉元文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1层1040 /p p strong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四包中标公告 /strong /p p   中标标的情况:清单内全部家具的采购、运输及安装。 /p p   总中标金额:51.1810000 万元(人民币) /p 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51.181000万元。 /p p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三包中标公告 /p p   中标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 /p p strong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三包 br/   /strong  中标标的情况: br/   15、X射线衍射仪 1台 /p p   16、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核心产品) 1台 /p p   17、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 1台 /p p   18、金相显微镜 1台 /p p   19、研究级体视显微镜 1台 /p p   总中标金额:489.9500000 万元(人民币) /p 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中路19号院1号楼、489.950000万元。 /p
  • 云南省: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溯源技术研究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全面提升计量创新能力、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我省产业关键测量技术创新为方向,以健全和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目标,以“创新突破、改革引领,需求牵引、供给提升,政府统筹、市场驱动,协同融合、开放共享”为原则。到2025年,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部分领域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计量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计量关键技术逐步突破,先进测量体系全面建成,综合实力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建成满足云南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化计量技术体系和治理体系。二、强化计量基础研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一)强化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聚焦绿色能源、绿色铝、绿色硅等全产业链高质量集聚发展,推动计量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研究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科技计划支持范围。积极参与“量子度量衡”计划,推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开展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程序与有效性研究。(二)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积极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数字国际单位制,结合云南区位优势推行国际公认的数字校准证书。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计量数据融合、共享和应用研究,开展云南特色产业计量数据中心建设,加强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研究。在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一批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规范计量数据使用,推动计量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三)加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结合云南绿色能源、有色金属、绿色铝硅等产业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的计量需求,研究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和方法,解决准确测量问题。开展扁平化量值溯源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计量等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国家标准物质在制备、定值、保存、溯源及量值传递应用新模式等方面的全寿命周期、系统性研究与评价。推动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四)聚焦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化模拟测量、工况环境监测、碳排放在线监测等基础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提升在线校准、原位检定、动态测量、远程智能化计量校准技术能力。推动高精度、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新型传感技术研究,服务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核心关键部件和技术升级改造。加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提升计量新技术、新方法向产业转移的服务能力。(五)营造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综合性、行业性科研院所导向引领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计量测试实验室和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计量优势资源力量,加大产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依托各类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基地,构建计量、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联动互通的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强化计量应用,促进重点领域发展(六)服务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建立一批绿色铝硅、有色金属、轨道交通等领域延链补链强链急需的计量标准,着力解决测不了、测不准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建设产业计量中心和计量测试联盟,搭建一站式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的计量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发挥计量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提质增效服务能力。建立云南省工业计量基础数据库,加强工业制造领域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七)服务精密制造和高端仪器发展。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溯源技术研究和先进测量仪器及零部件制造。围绕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计量标准、专用计量仪器仪表的研发制造。拓展高端仪器设备评价测量领域和范围,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促进国产计量测试设备的推广使用。(八)提升航空、航天和高原湖泊计量服务能力。建立完善航空、航天、水领域计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推动测量仪器数字化、体系化发展,构建全寿命周期的计量评价体系,补齐关键、特色参数计量测试能力短板,提升仪器装备质量控制水平。健全高原湖泊立体观测、生态预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等领域计量保障体系。(九)服务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发展。积极应对计量融入数字世界以及将计量“数字化”的双重挑战,探索计量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新应用。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测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推进测量仪器设备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加快测量数据智能化采集、分析与应用,推进测量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建立智慧计量实验室和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赋能。(十)服务数字云南建设。围绕数字云南建设需求,推动基于协调世界时(UTC)的分布式可靠时间同步技术的数字计量设施建设。开展计量标准和测量仪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研究。加大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关键参数测量技术研究,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设计、核心器件、核心控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依托大型国有企业,深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以推动测量行业公共支撑能力为核心,引导行业数据集聚、共享和应用,强化数据、业务、技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的行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十一)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研究建立云南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保障体系,开展符合高原环境的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碳计量标准装置,满足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溯源需求,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落实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建设公共机构低碳计量试点。持续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及应用。健全完善资源环境计量体系,加快能源、水文水资源和环境计量中心建设,推进能耗、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积极参与国家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培育壮大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服务市场主体。(十二)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加快疾病防控、生物医药、养老领域、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营养与保健食品等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气象、地质、地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防御的计量保障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地质勘查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等领域的计量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交通监管设备、警用装备、刑事技术产品等计量测试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体育设施和器材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促进高原特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服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城市交通系统、能源资源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工程、重要装备、重要运营线路计量需求,加强工程测量、专用设备计量溯源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计量服务效能。开展交通一体化综合检测、监测设备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服务智慧交通建设。加强通关口岸的计量保障能力,提升物流效率和安全环保水平。加强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四、加强计量能力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十四)稳步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面向国际国内网络化、量子化前沿技术,持续加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强化量值传递体系的法制保障和基础保障,科学规划标准建设,填补应用领域的量值传递空白,确保体系完整、有效运行。提高技术能力,优化量值溯源网络,提升量值溯源效能。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源参与市场化、竞争性量值溯源技术服务。(十五)加快计量标准建设。围绕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求,建立以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行业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为主体,层次分明、链条清晰的计量标准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批云南特色产业、重点产业、行业急需的计量标准,加快推进各级各类计量标准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推广嵌入式、芯片级、小型化的计量标准在制造过程的实时在线测量和最佳控制中的应用。(十六)加快标准物质研制应用。鼓励各行业龙头企业、高校、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加大对标准物质的研发投入,加强涉及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发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围绕云南优势产业、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对照药材等重点领域需求,研制一批标准物质,培育一批标准物质研究团队,建设一批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实验室。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提升标准物质等级和不确定度水平,提高标准物质监管能力。(十七)强化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技术检验检测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州、市人民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机构,为全省科技创新、产品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计量测试服务。(十八)强化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云南省计量专家库,支持科技人员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多层次计量交流合作。依托重大计量科研攻关、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培养一批计量科技人才,引进一批国内外计量顶尖人才,储备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落实计量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衔接等制度。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首席研究员、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等聘任制度。(十九)强化企业计量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专业计量技术服务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行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计量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鼓励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鼓励工业企业争创计量标杆示范。按照国家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有关普惠性政策规定,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社会各方加强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二十)融入区域计量协调发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长江上游四省市、泛珠三角区域计量协同发展体系,深化协同发展,推进计量基础设施共享、计量规范共建、计量结果互认、计量行政许可互通。强化区域计量数据协同应用,力争国家区域计量数据协同应用中心落户云南。加强区域合作,开展区域计量科技创新、技术合作、计量比对、能力验证、技术培训等活动,加大计量技术指导帮扶力度,推动区域计量协调发展。(二十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有机融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要素资源,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进测量数据成果标准化,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的科学验证,通过标准促进计量价值的应用体现。全面规范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性要求。加强各行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计量技术规范、标准的分析、运用和共享。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在关键领域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二十二)推进计量国际交流合作。开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计量交流合作,利用澜湄区域国家计量发展协同机制,参与国家间的计量援助和知识传播。参与相关国际计量互认活动,支持建立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证书指定实验室。五、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二十三)完善计量监管制度体系。提升计量依法行政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组织开展对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地方计量监管制度的梳理、规范和制修订。严格执行国家强制管理计量器具目录、部门行业专用计量器具目录。健全云南省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成立云南省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建立计量技术规范与计量标准建设协调机制,开展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实施和效果评估。(二十四)强化计量监管制度建设。坚持一般监管与重点治理相结合,构建计量监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创新计量监管制度。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模式转变,探索实施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完善计量比对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培育一批承担省级计量比对的主导实验室。开展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监督检查。落实市场主体计量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强化计量风险防范意识,快速有效处置计量突发事件。(二十五)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民生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障能力。面向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体育健身、养老等民生领域,完善相关计量保障体系,夯实高品质生活的计量基础。围绕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计量监管需求,加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民生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三农”领域延伸,持续提升乡村计量技术创新和服务供给水平,持续缩小计量领域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助力共同富裕。(二十六)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新型监管模式,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平台和数据库。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智能计量管理系统,探索计量端设备采集数据直接上链,从源头上确保计量数据的真实性。推广智慧计量理念,支持产业计量云建设,推动企业开展计量检测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和智慧管理水平,服务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二十七)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推进“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共治。深入开展诚信计量行动,引导经营者参与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强化计量数据归集共享,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推动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督落实。(二十八)加强计量执法体系建设。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执法协作,提升计量执法效果。加大对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对举报计量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进行奖励。(二十九)促进计量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纳各类社会机构参与法制计量工作,构建开放、多元的法制计量格局。培育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高技术服务新兴业态,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持续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强化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所属实验室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保障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六、保障措施(三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意见实施全过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把计量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扎实抓好意见各项任务的落实。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意见各项任务落实。(三十一)加强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予以支持,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和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计量数据等国家战略资源能力建设,确保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和监管体系有效运行。发展改革、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投资、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大对计量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有序参与计量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服务。(三十二)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开展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引导,开展好世界计量日等主题文化活动,推动计量文化研究、发展计量文化产业,开发计量科普资源,依托市场监管科普基地大力传播计量文化、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文化魅力。积极开展计量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传,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广大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十三)加强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计量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跨系统跨部门贯通的工作机制,推进军地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优势和作用,集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三十四)狠抓工作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技术机构、行业、企业要建立贯彻落实意见的工作机制,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意见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开展意见实施的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7月14日
  • 首台核心设备搬入 厦门天马显示“超级工厂”进入投产准备阶段
    2021年9月13日,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核心设备顺利搬入。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翔安区、同翔指挥部相关领导,天马微电子及天马显示科技董事长彭旭辉,天马微电子执行副总裁、天马显示科技总经理王磊,以及股东单位、设备厂商、参建单位等领导出席核心设备搬入仪式,共同见证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王磊代表项目组全体成员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政府、股东单位及合作伙伴对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在回顾了项目建设历程后提到,首台核心工艺设备蒸镀机的搬入,意味着天马显示科技正式进入产能建设的新阶段,接下来还要面临工艺调试、产品点亮、爬坡量产等挑战。对此,王磊表示信心满怀,因为项目组成员始终保持严谨高效的工作态度,与供应商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也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王磊也感谢所有设备友商,特别是国际友商在疫情期间对项目建设的鼎力支持,希望双方携手共进,完成项目“建设期”的冲刺工作。佳能光学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的内藤俊昭代表佳能特机公司对此次设备的成功搬入表示衷心的祝福。他提到,在全球众多市场中,中国被预测为最具前景且最有成长性的市场。他表示,在项目后续建设中,佳能特机将和天马携手共行、精诚合作,协助天马为全世界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彭旭辉代表天马微电子及天马显示科技董事会,向给予项目大力支持的各方表示衷心感谢,向全体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问候。他提到,天马自2011年落户厦门以来,在LTPS显示领域已取得全球领先地位。2019年,天马再度携手世界500强与知名龙头企业联合投建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将进一步发挥天马在厦门新型显示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彭旭辉希望全体参建单位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持续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标准、严要求把控各项工作推进,确保项目如期达成。彭旭辉表示,天马微电子将继续加大在厦前沿显示技术的研发力度,奋力夺取AMOLED事业的全面成功,为火炬高新区和翔安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厦门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向项目核心设备搬入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建设者表示诚挚敬意。她讲到,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项目作为厦门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高科技制造业投资项目,核心设备的搬入既是火炬高新区狠抓龙头项目攻坚、奋力冲刺年度任务的重要节点,更是推动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她表示火炬高新区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在追高逐新的征途中积蓄起更澎湃、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由厦门天马与国贸控股集团、金圆集团、象屿集团、火炬集团联合投建,项目总投资480亿元,占地面积1216亩,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其中工艺洁净区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柔性AMOLED单体工厂,也是厦门史上投资最大的单体高科技制造项目。目前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各项工作推进十分顺利,项目于2020年5月全面开工,12个月达成主厂房封顶,16个月实现核心设备搬入,预计2022年开始产能释放。天马经过在显示行业三十八年的耕耘和积累,现已拥有完善的公司产线组合并不断加大对全球先进技术和高端产线的投入。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天马在中小尺寸高端显示,特别是AMOLED领域的市场地位,助力天马柔性AMOLED产能规模跻身全球前三。
  • 议程公布!CSEAC 2024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配套新进展论坛
    第12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第12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 将于9月25日-27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将开展包括展览展示、主旨论坛、专题论坛、圆桌对话、产业上下游对接会、新品发布等活动。30+场论坛、200+位演讲嘉宾、1000+展商、预计8w+观众人次。五大展区、六馆联动,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同期将举办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ICIDC)、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2024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年会等,集成电路领域品牌展会齐聚,实现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及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展会图谱。诚邀您莅临大会,与我们共同分享半导体设备及核心部件行业的最新成果,探讨合作机会。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9月25日09:00-17:00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09:20-16:30专题一: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配套新进展论坛09:30-12:00专题二:半导体制造与核心部件董事长论坛13:30-17:00专题三:半导体制造与材料董事长论坛13:30-17:00专题四:半导体设备仪器赋能科研教学发展论坛13:30-17:00专题五:半导体制造与设备董事长论坛09:30-12:00专题活动:新品发布09:00-12:00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17:40-21:00欢迎晚宴9月26日09:30-12:00专题六:半导体二手设备产业交流合作论坛13:30-16:30专题七:功率及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论坛13:30-17:00专题八:先进封装技术与设备材料协同发展论坛09:30-16:30专题九:制造工艺与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联动发展论坛09:30-12:00专题十: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投融资论坛13:00-18:00专题十一:新器件新工艺推动新材料新设备创新发展论坛10:00-12:00专题活动:新品发布09:00-17:00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博览会(ICDIA)09:00-12:00AEIF:汽车芯片与系统设计研讨9月27日09:00-12:00ICDIA:AI 大模型赋能芯片设计13:00-17:00ICDIA:中国通信与射频技术论坛09:00-12:00ICDIA:RISC-V 开源芯片生态13:00-17:00ICDIA:创新中国芯论坛福利一:报名送免费咖啡 → 点此了解 福利二:转发大会文章 送限量版“晶圆”转发“CSEAC 2024”近期宣传文章至朋友圈(所有人可见),可领取一份大会定制礼品——CSEAC限量版“晶圆硅片”。凭转发朋友圈有效页面,在现场礼品领取处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福利三:组团来观展享豪礼!→ 点此了解团队报名联系:张先生 18916567792(同微信)福利四:重磅!提前报名抽大奖*报名活动最终解释权归CSEAC组委会所有展商名录提前看CSEAC已吸引 800家 企事业单位预定展位CSEAC 2024 展商名录 → 点此获取同期展会: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 2024)暨汽车电子应用展,200多家 展商集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ICDIA 2024、AEIF 2024 展商名录 → 点此查看设备担重任,创芯闯征程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
  • 长春机械院成功与宝钢集团达成核心重点试验设备供应协议
    2012年11月8日,在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试验技术评审专家的见证下,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与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签署了一项核心重点试验设备项目商务合同,合同金额1000万元。 该项目设备囊括39台高端试验设备,其中有30台高温机械式持久蠕变试验机,8台高温蠕变疲劳试验设备,1台高温真空试验设备。该项目将作为宝钢十二五规划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的核心关键试验设备来使用。合同工期5个月。 宝钢股份技术研究院院长在签约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高度重视该项目,并将对该项目的资金给付、技术联络协商、项目验收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支持,希望长春机械院能够高标准提供这批试验设备。 这是长春机械院于2010年中标宝钢股份研究院138台试验设备改造项目,2011中标抚顺特钢41台持久试验机、大冶特殊钢15台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项目之后,2012年,又一次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的核心产品打入钢铁行业龙头企业&mdash &mdash 宝钢股份的技术研发和质保系统,实现单项签署合同1000万的大突破,也标志着长春机械院已经牢牢占领我国钢铁行业领域高端试验设备市场。
  • 设备担重任,创芯闯征程-第十二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9月底将于无锡开幕
    第十二届(2024年)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下简称:”CSEAC 2024“),将于2024年9月25日至27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大会遵循“专业化、高水平、产业化”的办会宗旨,设大型展览、专业论坛、新品发布、对接会等活动,将为行业呈现一场“内容多、看点多、实效多”的盛会。CSEAC作为我国半导体行业专注“设备与核心部件”领域的展示会,集企业展示、论坛交流、权威发布于一体,为众多半导体设备/部件企业展示新产品、新发展景象提供良好展示平台,受到与会嘉宾和参展商高度好评。“芯”途漫漫,设备担纲近几年,所有针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性措施和政策,愈发说明半导体是关乎国家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产业。而半导体设备是支撑电子行业发展的基石,“设备”在整个半导体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土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国产化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是急切需要破解的问题。面对全球挑战,我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砥砺前行。当前,国内多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在关键领域取得了进展,材料零部件的龙头企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对中国大陆77家主要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的统计,2022年中国半导体设备的销售收入完成了593亿元,同比增长53.6%。其中,集成电路设备销售收入达到319亿元,同比增长86.1%,是所有赛道中增长速度最快、实现销售收入最多的市场。目前,根据对65家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统计,2023年集成电路设备销售收入达460亿元,同比增长44%。作为设备领域的专业会议,以“设备担重任,创芯闯征程”为主题的CSEAC正当其时。CSEAC 2024 搭建展会平台,助力半导体企业市场拓展与产品推广,促进技术交流、经贸合作,为“中国芯”进程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上届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本届大会,规模空前展商数量、展览面积创历届新高。CSEAC 2024将设五大展区,展示范围覆盖晶圆制造设备、核心部件及耗材、封测设备等,展会面积达60000m2。目前,已有近700家企事业单位预定展位,参展企业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半导体、拓荆科技、上海微电子装备、中科飞测、凯士通、华海清科、中电科四十八所、晶盛机电、沈阳富创等,更有BOSCH、SIEMENS、ZEISS、KEYENCE、Leica Microsystems、RORZE、MARPOSS、Azbil、Glint Materials、SUSS等诸多知名外资企业。企业参展热情高涨,展商数量持续增长中。应欲参展企业需求,规划的展示面积不断扩大,这也映射出设备与部件产业在国内半导体领域的高热度及当下国内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上届展览展示现场(主办方供图)聚焦主题,多维呈现活动丰富扣主题。CSEAC2024将开展包括展览展示、主旨论坛、专题论坛、圆桌对话、产业上下游对接会、新品发布专场等多项活动,展示支撑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设备”与“核心部件”取得的成就,研讨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破解”、“突围”的路径和方案。精品论坛话热点。多场论坛围绕核心议题和热点话题,邀请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行业重量级嘉宾作演讲报告分享,大咖齐聚现场,共同为产业发声。专题论坛中,“董事长论坛”呼声甚高。今年的董事长论坛将根据细分领域,安排“设备”、“核心部件”、“材料”、“功率与化合物”四场论坛。一场场精彩绝伦、极富洞见的演讲与分享,即将展开!主题晚宴畅谈未来。大会晚宴作为CSEAC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为与会者提供一个分享成果、交流情谊的平台。随着今年展会整体规模的扩大,晚宴将进行全方位升级,预计晚宴出席人数将达2000人。届时,来自五湖四海的产业人,将在晚宴上交流分享、畅谈未来。重视合作促双赢。目前已报名参展的展商中,有来自美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多家企业,其中不乏长期合作、情谊深厚的供应商与客户。这不仅是市场力量的自然汇聚,更说明了半导体供应链“再全球化”与产业链重构与合作势在必行。我们诚挚欢迎全球厂商共襄盛举,秉持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进步贡献力量。集群机遇,汇聚发展CSEAC同期将举办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ICIDC)、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等多个集成电路行业不同产业板块领域的品牌会议。ICDIA-IC Show 以“应用创新、打造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大模型与AI算力、汽车电子、智能生态三大领域。论坛将从AI芯片应用、AI芯片产品和第三方视角,邀请海思、联想研究院、微软研究院等围绕“PC+AI”、“自动驾驶“等作主题报告。AEIF 2024 以“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共赢”为主题,展示汽车电子创新成果,促进行业上下游技术工程师的互动与交流,展品展示范围涵盖新能源整车、车规级芯片及功率模组、感知传感器、智驾软件、智能座舱及检测认证等。集成电路领域品牌展会齐聚,实现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及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展会图谱,会展集聚效应最大化,将成为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当年内规模最大的活动。这意味着会期间将开办共30+场行业分论坛,带来近200个演讲报告,更完整的呈现半导体行业动态,更及时地把握当下行业趋势。大会举办地——无锡,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无锡核心产业,产业营收规模领跑全省、位居全国前列。在无锡举办的CSEAC 2024,让产业界人士了解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助力企业抢滩新赛道,提升竞争力。CSEAC诚邀半导体行业同仁莅临盛会,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半导体的发展。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
  • 上海发文:加强高端仪器核心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
    1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本市贯彻国家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到2025年,上海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计量科技实现新突破、产业计量彰显新成效;到2035年,通过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赋能高质量发展,上海市计量科技实力大幅跃升,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完备,形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国际化发展方向、具有上海特色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实施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举措:一是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二是加强产业计量服务,赋能高端产业升级引领;三是提升计量精细化管理水平,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四是加强加强计量法制监管,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五是加强计量能力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其中,在加强产业计量服务,赋能高端产业升级引领方面提到,要服务高端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加强高端仪器仪表核心控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研制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超声波换能器、电磁力配衡重量检测器等关键核心器件;推动仪器仪表测试评价第三方认证,支持建立高端仪器仪表测评机构;打造智能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园区,培育若干获得“上海品牌”认证的高端仪器仪表。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举措内容如下:一、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一)加强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前瞻布局一批精密测量领域战略性和基础性前沿项目,解决重大计量科学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测量程序与有效性评价、测量不确定度等理论研究。围绕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量子技术新原理新途径、量子传感和芯片级计量标准技术,积极参与国家“量子度量衡”计划,建设上海市量子测量实验室。(二)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开展计量标准和计量测试装备的数字化改造和技术研发,制定数字计量技术规范。加强以区块链、时间戳为基础的计量数据防篡改、防伪技术研究,推广数字校准证书。推进数字计量实验室应用示范,实现自动和智能计量。推动以计量数据为驱动的“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创新。(三)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快发展在线、远程、多参数综合量、极值量和生物计量等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加强标准物质在制备、定值、保存、溯源评价及量值传递应用等方面全寿命周期、系统性研究与评价。(四)加快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突破加强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计量技术攻关,开展计量软件、智能仪表功能安全与算法测评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生物兼容性及可编程的空间三维结构标准器件。(五)打造高水平计量科技创新生态依托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推动上海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瞄准未来产业领域测量难题,积极布局重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装备精密检测、智能传感、生物计量、生命尺度精测、高频天线等领域国家和市级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推动计量科技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先进测量技术应用平台。二、加强产业计量服务,赋能高端产业升级引领(一)深化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培育建设微纳芯片、集成电路材料、生物医药、智能仪器仪表、氢动力装备、机器人等领域国家和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实施从关键计量技术突破到工程化、产业化的一体化推进。鼓励高校等多元化主体参与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加强与本市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衔接配合,充分发挥计量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二)支撑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围绕大型装备关键制造环节,开展五轴精密测量等技术研究,加快建设适应复杂结构尺寸的计量基础设施。加强大型空间对接机构、大型卫星天线、大型运载火箭舱段和贮箱等数字化测量技术研究,完善多维矢量力和大空间下大型尺寸量值溯源方法,形成复杂工况下动态压力、动态温度、高真空、超低温等计量测试能力。开展卫星在轨微振动地面测试系统原位校准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海洋工程装备、深海探采装备、海底科学观测系统、船舶动力系统等领域计量测试技术攻关。(三)加快三大先导产业关键计量技术攻关全面掌握纳米尺度计量测试技术,提升集成电路制造、封测、材料与设备等领域计量保障能力。围绕生物制品、创新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以及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人工智能计量基础理论、评估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语音识别、智能芯片、智能传感等方面测量测试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重点领域计量技术规范研制,开展测试评估。(四)提高重点产业计量保障水平实施上海市重点产业发展计量支撑工程,提升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测试能力。攻克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的计量测试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技术领先、面向产业化的专用计量测试装备和测试方法。(五)服务高端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加强高端仪器仪表核心控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研制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超声波换能器、电磁力配衡重量检测器等关键核心器件。推动仪器仪表测试评价第三方认证,支持建立高端仪器仪表测评机构。打造智能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园区,培育若干获得“上海品牌”认证的高端仪器仪表。(六)提升企业计量能力引导企业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鼓励其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和工业企业计量标杆示范活动。对企业新购置符合条件的计量器具,按规定落实国家相关税收政策。三、提升计量精细化管理水平,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一)加强民生计量工作实施计量惠民工程,重点开展农贸市场、医疗机构、加油站等场所和生态环境监测、供水、供气、电力等领域计量监管。加强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检查,强化网络交易计量监管。开展粮食收购计量专项检查。持续推动健康计量进社区和光明计量进校园活动。(二)服务人民健康和安全加快医疗健康、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领域计量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围绕疾病防控、毒品及代谢物、新污染物、营养与保健食品、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开展关键标准物质和测量技术研究。推进医疗机构计量示范单位创建。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气象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研制和监管。开展违法鸣号抓拍、微光和无光电子警察等执法监管设备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三)提高交通运输计量保障水平面向轨道、公路、航运领域的重大工程、重大装备、运输服务计量需求,开展相关计量技术攻关与先进测量装备研发。完善充换电和加氢设施等应用场景和前沿技术的计量测试能力,实践车路协同技术试点和应用。加强轨道交通、港口、道口计量保障,重点服务浦东、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洋山深水港建设。(四)服务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加快时间频率标准、分布式可靠时间同步系统等数字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上海计量测试数据中心,创新计量数字化服务与应用。培育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推动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跨行业、跨领域计量数据融合、共享与应用。推动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增强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和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五)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建立健全本市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在钢铁、电力领域和崇明区开展碳计量实践试点。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上海),研制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计量标准,开展碳排放因子测算、蓝碳测算、碳排放城市时空反演等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上海)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与碳排放监测数据关联。加强计量测试技术在碳足迹、碳标签、碳交易中的应用,开展碳排放计量审查和能效、水效标识产品监督检查。(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社(街)区“诚信计量示范”创建,推进粮食收购、食品化妆品和生物医药生产等领域诚信计量示范。建立诚信计量信息公开机制,将诚信计量创建结果纳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四、加强计量法制监管,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一)完善地方计量法规体系推动《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上海市商品计量管理办法》《上海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加强产业计量、计量数据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研究。(二)深化计量制度改革发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承接国家行政许可事项,为全国复制推广提供经验。积极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规范量和单位使用。加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授权“证照分离”改革力度,优化完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等制度。(三)探索计量智慧监管建设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监管“数字地图”,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实现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和预警防控。以民生领域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为重点,研究状态评价、大数据远程实时监控、在线检定等新型监管方式。开展计量作弊防控和快速判定技术研究和应用。(四)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和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开展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等违法行为查处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化妆品等商品过度包装违法行为。加强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衔接,建设专业化、复合型计量执法人才队伍。五、加强计量能力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新建一批高水平、高准确度的光学、生物、时间频率等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在食品、药品、生物、生态环境、先进制造等领域研发标准物质,开展标准物质核查验证方法研究。积极争取全国计量技术委员会落户上海。培育、建设一批国家和市级计量比对中心,开展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和质量追溯。(二)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和发展坚持计量技术机构法治性、公正性和公益性,鼓励发展分区域、分层次、多形式的计量实验室联合体。推进优质计量资源向五个新城扩容下沉。支持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跨区域计量中心。研究推动计量测试行业重塑性改革,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计量服务,重点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机构和企业集团。(三)促进计量技术机构服务能力升级持续保持计量体系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计量基础设施的稳定、可持续投入。全力建设法制与民生计量基地,实施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电动汽车充电桩、医疗计量器具等事关民生和城市运行的计量保障能力建设。推进电力、水务、燃气、船舶、国防等行业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四)加快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积极向国际计量组织、全国计量技术委员会输送更多上海计量专家。设立“计量创新工作室”,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创新岗位设置,建立首席计量师等聘任制度。允许计量技术机构符合条件的管理岗位人员同时聘任专业技术岗位,优化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五)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推动计量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的协调一致,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性要求,保障数据准确可靠。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建立“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华东大区和长三角计量发展统筹机制,探索建立国家计量标准和华东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健全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实施长三角计量职业能力提升行动,完善长三角产业计量云平台。建立区域计量风险监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深化计量器具型式评价互认。探索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七)深化计量国际交流合作依托在沪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技术委员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深化国际计量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计量规则、规范制修订,组织开展国际一流的联合研究。支持具备条件的计量技术机构在“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开展技术援助、设立分支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国际比对,培育建立OIML证书指定实验室。发挥上海时间频率计量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协调世界时(UTC)的中国话语权。积极争取国际性计量技术组织落户上海。(八)加强计量学科和文化建设支持计量技术机构与高校联合设立计量相关学科,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建立上海市计量教育网上微课堂,鼓励计量技术机构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加强本市计量测试相关学术期刊建设,提升学术影响力。建设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设立计量科普大使和“家门口”科普站。此外,《实施意见》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社会共治等三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顺利完成。
  • 关于“第十届(2022)中国半导体设备年会暨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CSEAC)”延期举办的通知
    各参会单位代表: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求,经研究,原定于8月20至22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十届(2022)中国半导体设备年会暨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CSEAC)”将延期,具体日期另行通知,会议地址保持不变。对于本届年会延期给您带来的诸多不便,我们诚挚地表示歉意,并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二零二二年八月十七日
  • 惠然科技亮相第11届半导体设备材料与核心部件展示会
    2023年8月9日——8月11日,为期三天的第11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暨产业链合作论坛、第11届半导体设备材料与核心部件展示会(CSEAC)在美丽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圆满闭幕。惠然科技作为参展商荣幸参与了此次半导体盛会,不仅设置了产品展示台,而且发表了《风雅颂之“风”F6000:适用广泛的泛半导体扫描电子显微镜》主题报告。此次展会,惠然科技受到广泛欢迎,展台访客络绎不绝,共计接待访客五百人余次,包括电镜应用端客户、上下游供应商、投资机构等,其间不乏对扫描电镜在半导体领域的具体应用感兴趣的客户,客户积极询问,惠然科技工作人员热情解答,为来观展的客人详细介绍了惠然科技“风”“雅”“颂”三个产品的具体参数、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以及惠然通用电镜平台操作系统WELLRUN SEM OS,惠然微观数据智能分析系统WELLRUN MAIS等软件产品。同时,惠然科技展台设置了精美礼品回馈客户,现场气氛热闹。▲ 惠然科技展台现场回顾在“化合物装备与材料专题论坛”会议上,惠然科技副总工程师杨润潇先生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惠然科技FE-SEM整机系列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其中FE-SEM整机“风”系列F-6000由于其高速、大视野、全自动的特性,可以深度运用于晶圆线宽测量、半导体封装测试、失效性分析等方面,能够实现样品从宏观到微观的大面积采集及全视角观察,缺陷的快速定位与查找,帮助工程师有效解决问题。明年,惠然科技将推出的FE-SEM整机“雅”系列在“风”系列F-6000的基础上,搭载等离子源聚焦离子束(PFIB)微纳成像加工系统,能够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与最佳离子束铣削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修改、切割和故障分析等方面。通过参与此次半导体设备年会,让惠然科技更加了解了半导体行业,也让半导体行业人士认识了惠然科技,惠然科技期望能够用专业的电子光学检测技术及独特的工程化、产品化优势为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提供有效的检测设备,助力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上海: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究,最高可支持3亿元
    近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上海科创办、市科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新开工设施根据需要联合企业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提前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原则上最高不超过80%、总额不超过3亿元支持。《若干措施》全文如下: 上海市关于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创新引领作用,保障设施高效建设与稳定运行,建立健全设施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设施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依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与管理办法,现制定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布局,以高效建设、开放运行、优化评价、多元参与、融入地方为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坚持用户导向、坚持产业导向,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围绕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本市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形成支持合力,全面提升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效率,持续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级,建立健全社会多方参与的设施投入机制,进一步增强设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在光子、生命、人工智能、能源、海洋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二、适用范围本政策适用的设施是指已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且设施依托单位为在沪单位的新开工建设项目、优化提升续建项目、预先研究项目,以及稳定运行的项目。经市政府同意的其它设施项目可参照执行。三、促进设施多元化投入和高效建设(一)组建市级用户咨询委员会。组建上海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用户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用户委”),主要在设施规划布局、可行性研究、运行评价、优化升级等阶段组织开展论证咨询,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公开征求用户意见,推动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行能够充分体现用户需求,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用户委围绕光子、生命、人工智能、能源、海洋等领域分设专委会,用户委成员每届任期五年,其中企业成员占比不低于30%。用户委的日常工作可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市发展改革委、市相关科技部门)(二)加快推进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将设施列入本市重大工程项目清单重点推进,协助设施依托单位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的编制和上报,协调落实用地选址、征地动迁、管线迁改等属地服务保障,加快办理规划许可、节能、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等相关手续批复。(市相关科技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重大办)、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区政府)(三)鼓励多元化筹措设施建设资金。设施建设资金原则上应由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配套资金、设施依托单位自筹资金构成。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对于设施依托单位自筹资金(含社会资本投入)不低于总投资20%的项目,本市积极予以配套支持。对于未达到上述标准的设施,本市依托用户委组织开展设施服务本市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评估论证,根据论证意见,按程序研究制订本市配套支持方案。(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教委、中科院上海分院)(四)支持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究。本市支持新开工建设设施在启动建设阶段,围绕核心任务和目标,根据需要联合企业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原则上最高不超过80%、总额不超过3亿元支持。支持设施关键技术攻关的成果加快转移转化,进一步发挥设施溢出效应,组织重大科研成果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进行集中推介,在重大装备和材料等领域培育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每个设施申报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原则上不超过一项,申报时间不晚于开工建设后两年。纳入国家规划的储备项目,经报市政府同意后可参照执行。(市发展改革委、市相关科技部门、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五)强化设施建设全过程跟踪协调服务。依托上海市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相关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进展月度跟踪和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设施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协助开展设施专项验收相关工作。(市相关科技部门)四、保障设施稳定运行和开放共享(六)探索建立设施市场化收费和企业用户补贴机制。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设施运行的长效机制,合理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加大对设施的投入,支持设施按照“补偿成本、合理回报”原则制订市场化收费标准。加大企业用户使用设施的补贴力度,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用户通过“科技创新券”降低设施使用成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支持力度。对于未纳入“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的企业用户,原则上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50%、总额不超过100万元补贴,所需资金根据企业用户单位所在地,分别由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张江科学城专项、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项安排,对上述专项资金未覆盖的企业用户,由所在区给予补贴。(市相关科技部门、市科委、市财政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浦东新区等相关区政府)(七)建立设施分类评价和奖励制度。将设施根据主要功能和服务对象进行分类评价管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重大技术攻关和企业科技研发、设施人才保障水平等方面。本市按年度分类开展设施运行情况评价考核,对于机时使用效率、企业用户比例等指标达到一定标准,对本市科学研究和企业技术攻关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设施,原则上按照15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三档分梯度给予奖励,按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予以支持,临港新片区项目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项安排。(市相关科技部门、市财政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八)支持设施提升服务能级及开展预研。充分发挥用户委在设施规划布局和升级改造环节的决策咨询功能。市科技创新计划设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提升相关计划,重点支持设施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产业发展新需求、设施运行新问题,开展实验新方法研究,优化提升装置和零部件技术。面向在建设施和规划设施,按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开展重要科研工艺设备技术迭代和相关预研,推动设施纳入下一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临港新片区项目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项安排。(市科委、市相关科技部门、市财政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五、加强设施支撑和服务本市产业能力(九)鼓励设施配套建设用户装置。为更好地发挥设施的技术外溢效应,服务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经用户委推荐,本市支持设施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布局用户装置。用户装置应同时满足以下四方面条件:(1)依托稳定运行的设施建设,用户装置的设备设施及相应改造由企业负责投资并完成投资备案手续。涉及规划、建管、环评、消防等专项审批的,由企业或设施依托单位按规定报批。(2)企业联合设施依托单位根据实际技术需求提出建设方案,方案应聚焦本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以支撑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3)用户装置项目按规定经设施主管单位批复同意。(4)建成后由企业和设施依托单位共同自筹资金全额保障运行经费,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市发展改革委、市相关科技部门、中科院上海分院)(十)加强对用户装置建设的配套支持。对于符合本政策第九条规定的用户装置,本市给予投资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核定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同一企业不重复支持,相关资金由市级建设财力按照新基建项目安排,按照市级建设财力投资补助项目管理办法执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相关科技部门)(十一)推动用户装置加强对外开放服务。用户装置的运行管理和开放共享由设施依托单位统筹管理,相关权责在设施依托单位与企业签订的运行管理协议中具体约定,原则上获得本市投资补助的用户装置应提供的公共机时不低于总机时30%。支持用户装置建立合理的市场化收费机制。(市相关科技部门)六、做好设施关键要素保障(十二)强化人才引育和服务保障。依托设施吸引和凝聚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鼓励设施依托单位完善建设和运行管理人才的晋升评定和薪酬绩效评价机制,形成以设施建设运维能力、工作实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设施依托单位应向设施建设和运行工程人才提供专门编制和职称评定名额。支持将设施依托单位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设施科研和工程人才申报市级相关创新人才计划,并参照本市人才保障政策予以支持。(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区政府、中科院上海分院)(十三)健全设施工程人才创新激励。本市设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卓越工程师奖励计划”,对在设施建设和运行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人才,由设施依托单位推荐,原则上按照每年每个设施不超过3人、每人最高不超过20万元给予奖励,人员不得重复申报。所需资金根据设施依托单位所在地,分别由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张江科学城专项、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项安排。(市相关科技部门、市财政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浦东新区政府)(十四)推进设施与产业的服务对接。建立健全设施依托单位与本市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产业主管部门会同科创中心建设推进部门加强指导,依托本市有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机制,定期组织召开设施论坛、设施技术和应用研讨会,推动设施依托单位与本市领军企业加强服务对接及合作交流。(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相关科技部门、中科院上海分院)本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 华大智造DNBSEQ-T7等多款核心设备登上新闻联播!
    2月2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以“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为题,报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海南考察南繁科研育种工作。其中,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运转的华大智造DNBSEQ-T7、MGISEQ-2000、MGISEQ-200、DNBSEQ-E5等多款基因基因测序仪在《新闻联播》中先后“出镜”,以工具支撑“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标实现。成立于2021年5月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以种子创新和种业发展为导向,以国家战略任务为使命,通过项目牵引、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突破种子创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保障国家种子安全,助力我国种业高质量创新发展。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时,对种业创新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华大智造DNBSEQ-T7高通量测序仪在崖州湾基因组学联合测序中心内,除了装备了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外,还搭载了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960、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MGISP-NE384,以及和基因数据中心一体机ZTRON等全套硬核设备,具备“核酸提取—文库构建—高通量测序—生信分析”四部分的全流程工作能力。华大智造DNBSEQ-T7、MGISEQ-2000高通量测序仪依托该联合测序中心,科研人员可自动触发序列拼接及计算,高效开展作物生物基因测序、基因组结构解析、基因功能挖掘与分析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作物种质资源生物基因信息数据库,开展基因样本与数据信息的社会化共享,从而推动南繁产业集群发展。
  • 四大核心技术助力量检测设备光学镜头实现国产替代--访光库智能总经理何贵明
    “2024中国检测技术与半导体应用大会暨半导体分析检测仪器与设备发展论坛”于2024年7月11-13日在上海虹桥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行。大会以“大会报告+分会报告+产品展览+高校科技成果展示+学术墙报+晚宴交流”的形式召开,91个口头报告专家及15个提供墙报的学生,分别来自于半导体检测领域知名科研院校、半导体制造企业、半导体检测企业等。大会设立了包括集成电路晶圆级缺陷检测技术、半导体器件可靠性及失效分析、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及封装技术、半导体检测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等在内的15个分会场报告,多样的报告主题讨论极大促进了与会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融合创新。会场外也精心布置了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展位,如安捷伦、珀金埃尔默、北方华创等,他们纷纷展示了各自在半导体量检测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光库智能科技(南阳)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贵明。在采访中,何老师就光库智能在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领域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主要技术、创新点和应用场景,如何实现国产替代以及公司最近一年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以下是现场采访视频:丰富的镜头产品系列仪器信息网:近年来,贵公司在半导体量检测方面提供了哪些新的解决方案或产品?何贵明老师:大家好,我们光库智能主要是针对超高精密的检测领域提供精密零部件,主要是指光学系统,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照明和成像。具体的产品系列我们是这样,第一个是大表面的高分辨率的镜头系列。我们针对日本的厂商做了一系列的替代性的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目前我们推出的配6500万像素,光学分辨率达到1.3微米,还有就是配1亿像素,光学分辨率达到1.5微米的这么一个系列产品。第二个系列是针对半导体晶圆检测里面的高反光的特点,这个部分我们也设计了一系列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的镜它的光学分辨率可以达到5微米以下,视野范围达到几十个毫米。它对半导体表面反射这种高反特点,可以很好的把缺陷及特征给提取出来。第三个系列是我们的投影光机系列,因为在半导体检测里面,除了2D检测以外,还有3D测量,3D测量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是结构光,而产生结构光的模式可能主要来自于投影光机,针对这种偏轴投影光机我们有一个行业突破,这个部分产品里面最代表性的是我们的4710系列,它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投影测量。还有我们的这种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因为目前在半导体检测领域里面,多数的产品它是定制化的,而定制化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不仅仅是单倍率了,针对多倍率的这种成像镜头,它要一个镜头适配不同的相机,而且是同时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大量的镜片需要兼容不同的倍率,不同的视野范围,不同的分辨率,不同的相机,这一种产品是我们的特色,目前也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理论创新和精密镜片制造是独到之处仪器信息网:其产品运用的主要原理与技术有哪些?有哪些创新点?何贵明老师:我们用的核心技术原理有这么几点,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照明光学,照明光学其实包含这几大部分,成像光学里面的几何光学和相差理论,光度学、色度学。照明光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光学学科,它不但要涉及到对光的能量的整合,还需要对光的方向,光的能量均匀性,以及人的密度、角度、均匀性等一系列的进行综合的整合起来。还有就是要考虑它的衍射,照明光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目前能够在照明光学做的比较好的,国内是比较少的。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的成像光学,成像光学它又夹杂着几何光学相差理论和物理光学的部分,我们目前能够做高分辨率的这种镜头一直以来是被国外所垄断,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这个行业的理论创新程度不够,这个是我们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行业经验以及理论基础所能够达到的一个结果。还有一个部分是精密镜片的加工,我们光库智能在精密镜片加工方面有很深厚的技术积累,我们的创始人大股东他是在镜片加工这个领域里面有着20多年的从业经历,以及在一些国内著名的这种公司都有过这种总监级的这种工作经历,所以说我们在镜片加工方面有了独到之处。目前国内精密镜片部分我们的市场份额也是非常大,所以综合起来,我们的镜头的结果创新是来自于理论创新,以及我们对镜片本身上制造的一个理解,这是我们的独到之处。为半导体量检测设备提供“眼睛”仪器信息网:贵公司产品在半导体检测方面有哪些应用场景?何贵明老师:半导体晶圆加工的生产制程非常长,每一个生产制程它都可能会产生一些缺陷,对这些缺陷都需要进行检测测量,在每一个测量环节它都必不可少的,需要半导体的检测设备,在整个所有的半导体检测设备中,光学检测设备占了整个半导体检测设备的75%以上。而在半导体光学检测设备中,光学系统本身它占据了整个半导体设备部门成本的25%以上,它又占据了我们半导体检测设备的核心卡脖子的一个位置。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在这里面?第一个就是因为现在半导体检测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包括2D检测、3D检测以及AI算法在这里面综合起作用。在每一个环节我们都需要精密的光学系统,比如用于2D测量的我们的高分辨率的检查镜头,因为在我们所有的检测测量里面有两个永恒的主题,第一个是更高精度,第二个是更快速度,那更高精度更快速度,第一个来源于就是我们的大靶面的高分辨率的这种镜头。第二个部分如果对于3D测量,我们可以提供两类产品,第一个3D测量里面的投影光机,它是结构光的主要来源者,第二个部分就是成像镜头。在3D测量系统里面结构光机和成像镜头是最主要的两个零部件。第三个部分是什么?在很多半导体设备里面它需要测一些膜厚,膜厚的测量目前主要来自于椭偏仪,而精密椭偏仪上面也需要精密的镜头,我们也会提供椭偏仪上面的精密镜头。总之就是在半导体检测领域里面,2D、3D以及AI它都需要精密的成像拍照,而我们提供就是成像拍照用到的光学镜头以及照明系统。四大核心技术助力实现国产化替代仪器信息网:看到您展位上有提到国产替代,请问贵公司是如何实现的? 何贵明老师:在自动化的高精密半导体检测设备中,我们有很多镜头可以使用,但是在超精密这里面其实只有一类镜头是最适合的,就是双远心镜头。双远心镜头从它自身的原理来讲,它对震动不敏感。因为非远心的镜头它会存在一个精度高测不准的问题,在不同的高度它的测量值不一样,它在每一个高度测量精度很高,但是它值不一样,双远心镜头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个问题。在这个领域里面,国内的镜头做的确实是有所欠缺。在我们这个领域有几个重要指标,第一个一定要大范围,我们一次性拍照拍很大范围;第二个一定要高分辨率,光学分辨率高,我们最终设备的测量精度就会很高。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的镜头系列一定要多,一定要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一个产品给客户。基于这些国内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迟迟进展不是很好,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全系列国产替代呢?其实是基于这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理论积累,我们公司主要的技术人员,一个是我,另外一个是我搭档赵博士。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就是我本科是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毕业的,长春理工大学是一个由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生所创立的一个以光学教学为主的学校。然后硕士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我们是做航天光学,做的也是超分辨率的一些大口径的航天镜头。工作之后我是在半导体封测方面工作了很多年,所以说在理论积累方面我们是比较深厚的。我另外一个搭档他本科也是长春理工,硕士和博士是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他在光学理论积累方面也非常深厚,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就是精密的镜片制造。我们的另外一个创始人也是我们大股东,他是在国内镜片制造加工这个领域里面工作了20多年的,在镜片制造方面我们经验非常丰富,而且我们配备了很多先进的国外镜片制造设备,以及镜片本身的量测设备,在这个部分是保证了我们在镜片制造方面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先进水平。第三个部分是精密装调技术,镜片在镜头本身生产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而精密装调又搭配着精密评测,精密评测和精密装调是一个相互迭代的过程。我们知道全世界做镜头质量评测最厉害的公司就是德国的全欧光学,我是全欧光学中国区的研发总监,到目前为止我也是创新中国区的唯一一个研发总监,在整个中国光学界我是独一份。因为我们了解镜头的精密评测,所以说我们对精密镜头的精密装调,我们就非常了解。加上我们的精密评测技术,所以说我们最终集合这四大技术,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理论积累理论创新,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的镜片的精密制造,第三个部分是镜头的精密装调,第四个部分是镜头的精密评测,这4大技术方面我们有非常深厚的积累,所以说从结果上看,我们确实是做到了可以全系列替代国外产品的程度。深耕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光学原理,实现更大突破仪器信息网:贵公司近一年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有哪些规划?何贵明老师:我们光库智能产品规划最开始我们是做一些精密的零配件,特别是精密晶片的制造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高了。今年我们开始陆续的推出这种超高精密的镜头,我们目前瞄准的主要是半导体检测量测这个领域,国内一个半导体量测检测设备的头部企业,他们的一个资深副总裁在去年他们的年会上讲了一句话,就是说我国目前半导体检测量测领域里面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一些精密零部件还需要国产突破,他特别提到两点,第一个就是镜头,第二个是光源。他觉得这个部分现在国内无法突破,需要国家大力投入来突破整个半导体检测领域里面的卡脖子的一个问题,这个部分我们也迅速捕捉到信息,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来做这方面的研发,加上我个人本身一直在做半导体检测,所以说我们很快就推出了新产品,超高精密的这种半导体检测镜头。我们未来规划是这样子的,就是瞄准半导体检测设备的光学原理,第一个部分是2D测量,对于2D测量,我们会推出全系列的大面阵的线扫描的这种高分辨率高倍率的镜头。第二个部分我们会配合客户推出这种大跨度的双倍率三倍率以及多倍率的这种高分辨率的镜头。第三个部分是因为现在半导体检测,还有一个就是3D测量广泛应用,而我们在3D测量技术沉淀方面我们有独到的优势,其中第一个部分是结构光的3D测量,这个部分我们也推出了精密的偏轴投影光机,这个部分高亮度、高分辨率大靶面的偏轴投影光机,我们在整个行业里面是国内唯二可以提供的,另外一家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公司,但是我们的精度会超出远远超过另外一家。还有针对目前比较火爆的线扫描的彩色工具胶,这个部分的高精密成像系统,我们的研发是很早的,技术积累已经有十几年了,这个部分我们会领先于整个行业。第四个部分就是针对刚刚讲的另外一个系列,高反光的系列,因为我们的晶圆都是高反光面的,对于高反光面的检测,这个是整个行业里面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它有传统的就只有三种方法,对于高反光面的缺陷检测,我们第一种是2D视觉、3D视觉、AI算法,这是三种传统的方法,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彻底解决问题,都是一起来使用,我们研发出了第四种方法是利用光的波动性来实现高反光面的全检测。这个部分的系列产品我们已经推出两款,第一款是配2/3寸的镜头,第二个部分是配1.1寸的镜头,这一类我们就不需要特别的照明就可以实现,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大概就这些。
  • 青岛众瑞亮相生物安全柜等新冠病毒检测相关核心仪器设备操作及校准规范培训班
    11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协办,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等承办的“生物安全柜等新冠病毒检测相关核心仪器设备操作及校准规范培训班”在深圳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40余家计量院所、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的80多人参加此次培训班,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培训班采用“理论 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行业大师、标准主要起草人等对JJF1815-2020《II级生物安全柜标准规范》、JJF1817-2020《核酸分析仪校准规范》、JJF1838-2020《遗传分析仪校准规范》、JJF1527-2015《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校准规范》等4项规范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实操培训加深学习效果,让参会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隋志伟 JJF1815-2020《II级生物安全柜标准规范》主要起草人董莲华 JJF1817-2020《核酸分析仪校准规范》主要起草人高运华 JJF1838-2020《遗传分析仪校准规范》 JJF1527-2015《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校准规范》主要起草人 理论培训环节,计量事业部产品经理李强针对培训期间学员提出的问题专门就“II级生物安全柜校准仪器选型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不同校准设备之间的区别,让大家在设备选型过程中结合自身需要进行选择。李强丨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计量事业部产品经理 此外众瑞仪器携全套生物安全柜校准设备到现场进行演示和实操培训,在实操环节一对一教学,让每个学员都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仪器,并在现场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检测,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众瑞计量事业部秉承“让懂技术的人服务懂技术你”的宗旨,以技术为桥梁,搭建与用户之间的共赢关系,积极推动双方的深层次合作,用心服务客户,用心做好仪器。
  • 泰林生物获5家机构调研:公司产品包括仪器设备的大部分结构件、核心零部件主要由公司自主设计和加工
    泰林生物(300813)6月2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6月21日接受5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叶星月先生简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泰林生物于2020年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致力于生命科学、医学工程和分析仪器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打破多项国际垄断,替代进口,为无菌生产、毒性阻遏、质量控制、精准医疗、生物安全和理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公司以技术创新、技术领先为发展重点,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杭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现拥有270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2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并作为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子项目参与单位和关键装备研发单位,分别承担了三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一等奖”。疫情期间,泰林生物完成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的定向采购订单,被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授予“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优质合作方”称号。  公司主营业务为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系统产品、有机物分析仪器等制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具体产品包括各类耗材、仪器和设备,可单独或组合应用于无菌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检测,同时可以拓展的应用领域包括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疾病防控、生物安全、检验检疫、生物工程、实验动物和环境保护等大健康产业。公司客户数量达数千家,覆盖了制药企业、食品药品检验检疫与监督管理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等个领域。  二、提问环节  问:5亿富阳新项目的具体规划和预期?  答:本项目为公司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主要包括系统开发高端膜分离技术产品、高端医用生物材料及组件、IVD试剂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新材料。项目建成后年产3000台/套生物新材料和精密智造装备。项目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亩均850万元/亩,预计50000万元人民币,年税收不低于50万元/亩。  问:标准化及定制化产品后期的规划?  答:标准化产品主要为培养器等一次性使用的耗材类产品及标准化仪器类产品,定制化产品主要为环境控制产品系列及灭菌技术系列产品。标准化及定制化产品后续发展主要以现有技术为平台,通过对前沿技术的研究及市场反馈进行持续技术升级和设计开发,同时进行应用行业、应用领域的拓展,实现新的快速发展。  问:电子元器件等供应链安全问题,是否会出现短缺或者卡脖子情况?  答:公司产品包括仪器设备的大部分结构件、核心零部件主要由公司自主设计和加工,供应可满足生产需求;部分由公司设计确认后向外部单位定制或采购的功能部件则会受到市场环境影响,包括集成电路、芯片等电子元器件产品,由于受疫情等整体大环境影响,存在采购价格波动较大,交货期较长等影响,但没有明显的短缺或卡脖子的情况   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系统产品、有机物分析仪器等制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隔离技术系列、灭菌技术系列的各类耗材、仪器和设备。公司获得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一等奖”。
  • 六部门:加大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攻关和示范应用
    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制造业优质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带动作用大,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意见》要求,准确把握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总体要求;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引导优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促进优质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文化建设;提升优质企业开放合作水平;完善金融财政和人才政策措施;加强对优质企业的精准服务。此外,《意见》在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强调,要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加大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攻关和示范应用。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优质企业开放,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以下为《意见》全文,六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政法〔2021〕70号制造业优质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带动作用大,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发展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准确把握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体系、完善政策、优化服务,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优质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分类制定完善遴选标准,选树“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标杆。健全梯度培育工作机制,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市场领先的“小巨人”企业,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引导“小巨人”等各类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引导大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领航企业。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三、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引导参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重大工程,推广经验成果。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软件化水平。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加大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攻关和示范应用。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优质企业开放,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四、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中的中坚作用,组织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做强长板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打造新兴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组织领航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梳理,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支持参与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培育一批制造业现代供应链示范企业。推动优质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快在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布局。鼓励增强根植性,引导有意愿的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带动关联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五、引导优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参与国际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提高中高端供给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5G应用创新行动,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培育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示范场景,建设和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百万工业APP培育行动,实施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支持参与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六、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载体,支持领航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等。鼓励领航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放资源,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七、促进优质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文化建设。实施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鼓励推动组织管理变革,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资源集约管理和配置、做好风险防控,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加大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力度,增强风险防范和价值创造能力。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创造力和社会认同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八、提升优质企业开放合作水平。鼓励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积极在全球布局研发设计中心,优化生产网络和供应链体系,有效对接和利用全球资源。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构建区域产业链共同体,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企业实施“抱团出海”行动,牵头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地方有序建设中外合作园区,吸引更多的全球高端要素、高端制造能力,支撑促进企业发展。(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九、完善金融财政和人才政策措施。发挥各类政府引导基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出资组建优质企业培育基金。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建设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整合企业信用信息,支持投贷联动、投投联动,引导金融机构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引进高端人才,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持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实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鼓励各地研究制定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支持政策措施。(财政部、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十、加强对优质企业的精准服务。分级构建优质企业培育库,建立“企业直通车”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诉求,指导用好惠企政策,协调解决土地、用工、用能等问题。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梳理企业需求,提供信息咨询、产品推广、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加大宣传力度,编制发布企业案例集,推广地方典型经验,开展经验交流,组织“万家优质企业行”活动,打造“优质企业”名片。(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行业协会配合相关工作)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培育发展工作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加强与各类规划衔接,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工作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6月1日
  • 禾信仪器参与 “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实验室建设”
    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西安站)负责人的推荐,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参与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实验室建设,携手迈向合作新格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西安站)于2021年12月11日在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挂牌,为提升国家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事业发展,推广国产科学仪器的应用示范和人才培训。其运营模式是采用“五平台一基地”的模式开展具体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就是五平台中法医和药物分析研究行业的一个重要平台之一。2021年,中国科学仪器工业总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到6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是国家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基石。而推进科学仪器装备自主可控,则是我国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科学仪器市场仍存在进口依赖性强、国产仪器应用方法标准开发不足,缺乏客观、科学、权威的验证评价支撑等问题,尤其是国防军工领域科学仪器更面临“卡脖子”风险。质谱仪主要用于物质的精确测定,是一种重要的基础科研仪器,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相关行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各领域应用广泛。作为高端科学仪器,质谱仪“高精尖”特征明显,在分析仪器中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而当前国内质谱仪市场份额主要被赛默飞、安捷伦等国际巨头所占据。质谱仪“卡脖子”的处境亟需破局。本次禾信仪器产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1000,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GT 0620强势入驻,是支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西安站)做好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技术应用验证评价工作,特别是为国产分析仪器在法医及药物领域的推广应用做好技术支撑工作,全面推进国产仪器的快速发展。期待大家携手合作共同迈进新未来!
  • 设备校准的十个核心问题,你知道吗?
    哪些设备需要校准?6.4.6 在下列情况下,测量设备应进行校准:——当测量准确度或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报告结果的有效性;和(或)——为建立报告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对设备进行校准。注:影响报告结果有效性的设备类型可包括:——用于直接测量被测量的设备,例如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用于修正测量值的设备,例如温度测量:——用于从多个量计算获得测量结果的设备。设备校准参数如何确定?检定:按检定规程的要求即可校准:1-无固定设置参数的,如天平,酸度计,按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内容2-有具体设置参数的,如水浴锅、烘箱、马弗炉,需校准需要的参数点一般由技术人员确定。不管实验室安排谁来确定,理论上都没错,只要这个岗位人员有相应的能力。一般我们推荐检测员确定,技术负责人审核。尤其是较大的实验室,很难确保设备管理员所有的设备及检测标准都懂。
  • 北京市: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 品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促进北京市计量事业发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意见》)。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计量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技术保障,是实现大国首都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质量基础设施。《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主要目标和2035年愿景目标。其中,2025年主要目标:首都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日趋建立,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计量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计量工作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撑“两区”建设、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等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有力支撑保障新时代首都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将首都建设成为计量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之都,现代测量体系先进之域,计量秩序首善之区,计量共建共治共享之城,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在计量科学技术创新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一)加强计量前沿技术研究。以海淀中关村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在量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在线计量、远程计量、嵌入式计量以及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多参数综合参量等计量测试前沿技术研究。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国家前沿计量技术研究成果在北京落地应用。推进量子计量技术占先,以小型化量子时间标准和小型化约瑟夫森量子电压标准等为代表,探索量子计量技术在精密仪器设备中的应用。支撑构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新材料精密测量技术,开展纳米及薄膜二维材料的测量表征研究,重点加强石墨烯测量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研究石墨烯生物传感器核心关键技术,建设石墨烯催化剂与先进石墨烯复合材料检测用标准谱库。(二)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测量技术。把握大数据为特征的新科研范式变革机遇窗口期,鼓励共性关键测量技术研发,面向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开展研究,加快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充分利用首都国家级专业机构、科研院所、高端智库人才聚集优势,鼓励多机构联合开展跨界先进测量技术研究。推动高精度、网格化、智能化、集成化、通用型关键传感器研发,在量子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微量气体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怀柔科学城建设为重要契机,聚焦光电、质谱、真空、低温等领域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建设国家级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围绕空间探测、先进遥感、导航定位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测量技术攻关,加强智能化计量校准技术研究,研发以北斗系统和新兴材料为核心的高端计量通用仪器。(三)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强量值传递扁平化和技术研究。开展适用于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使用环境的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充电桩、医用影像设备、健康检测设备、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等仪器仪表的远程溯源技术和新型动态量值溯源方法研究。在交通领域研究应用新型动态量值溯源方法,开展道路信息监测系统不停车量传溯源技术研究。开展现场多场景条件下流速量值复现技术研究,探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下超临界-气液两相流量计量体系建设。(四)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在精准医疗领域建设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在卫星导航、交通、能源、环境监测等领域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仿真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计量数据融合、共享与应用,强化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参与建设国家标准参考数据库。开展生物分子多维数字化表征技术研究,实现原位生物结构单元表征。(五)加大标准物质研制应用。研制化学、生物分析与环境监测领域急需的气体、液体、颗粒物标准物质,建立颗粒物量值计量方法及相关标准物质,形成功能性颗粒物微球核心研制能力和核查能力。加强生物类、功能标记类、挥发性有机物、新材料标准物质制备、定值、溯源评价及量值传递应用新模式。针对生命科学新计量面临的国际难题和体系尚未建立的迫切需求,开展核酸、多肽和蛋白分子的表征及量值溯源研究。研究功能性食品活性因子制备技术、高准确定值技术和标准物质,实现活性因子的高效识别、准确测定和量值溯源。(六)构建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围绕北京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密切跟踪当前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率先开展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建设“产检学研用资”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在京国家级科研机构引领作用、综合性计量技术机构骨干作用、行业领域科研院所专业优势、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先进计量测试实验室,完善首台套重大装备创新与应用示范检验检测支撑体系,发挥产业技术联盟作用,不断汇集产业上下游计量服务资源,在战略性、关键性重大测量项目上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在产业计量测试服务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一)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撑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集成电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集成电路、通用芯片、工业控制芯片、工业互联网等关键领域计量技术攻关,夯实北京工业互联网技术自主供给能力,提升数据和知识协同驱动的计量测试能力。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通系统及小卫星通信为重点,研究通导遥一体化计量校准系统。支撑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关产业,研究第六代移动通信测试技术。(二)构筑高端生物医疗设备领先优势。加快医疗设备和精密科学仪器测量技术攻关,研究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生命科学检测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器、新型分子诊断仪器、手术机器人、智能可穿戴监测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借助虚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影像设备进行智能评估,对智能健康检测设备开展计量检测。(三)助力“北京智造”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充分发挥计量对高端科学仪器和图像传感器、通用芯片、制造工艺等技术支撑,提升成熟工艺产线成套化装备计量供给能力以及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计量保障能力,加强自动化成套装备的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突破固态激光雷达、成像毫米波雷达、融合感知等先进环境感知技术测试。开展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研究具有人工智能特征的机器臂、机器人的计量校准技术,以定量方式进行计量评价。推动下一代轨道交通通信和智能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自主可控。(四)提升航空航天计量测试保障能力。围绕航空、航天等领域,聚合优势资源,推动新兴领域计量体系建设。推动航空装备计量数字化、体系化发展,为航空装备发展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支撑。提升商业航天卫星网络、航空核心关键部件计量测试技术支撑能力,支撑“南箭北星”航空航天产业布局建设。以建立复杂环境模拟仿真计量测试系统为突破口,提升为以北斗导航应用为代表的航空航天计量保障能力。研究与无人机产业相关的计量技术,建设无人机测试评估能力,为新产品提供计量科技创新服务和系统级整体测试解决方案。(五)提升智能仪器设备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高精密测量技术和仪器研发能力,攻克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测量能力的高精密、高质量、高可靠性仪器仪表,研制一批新型仪器仪表用标准物质,制修订一批仪器仪表计量技术规范。支持服务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定制化科学仪器、高端通用仪器研发,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突破一批影响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瓶颈,推动先进计量科技创新成果向仪器仪表产业转化应用。支持开展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六)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围绕数字计量基础体系建设打造产业计量创新场景,谋划以数字为基础的产业计量数字化体系变革。加强计量与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科研生产联动。研究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测量等关键技术。运用先进测量校准技术,提升物联网感知设备质量水平。针对建设数据原生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数字计量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5G同步相量测量、网络授时服务等计量校准。研究建立复杂应用环境条件下导航通信智能无人系统的计量标准和完整系统环测试能力。建设数字化典型驾驶场景库,进行感知传感器在虚拟标准场景中的测试验证。(七)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产业发展动态,查找“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短板,开展产业计量需求分析。开展具有产业特点的关键参数测量、仪器设备校准、产品测试评价、系统方案集成的全溯源链服务,完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升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和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水平。围绕高精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构建以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重要支撑、以社会企业计量测试机构为底层节点的产业计量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在能源计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一)建设碳计量支撑体系。紧紧围绕首都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完善碳计量服务体系,建设碳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溯源体系。研究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能源互联网云平台、智慧能源数字孪生平台建设,依托北京市能源运行综合监测系统,加强能源计量智慧化管理。建立完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碳排放单位计量审查与监督。助力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数据中心发展集群,加强数据中心规范配备和管理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耗在线计量管控系统,全面提升计量表计的智慧化水平和全周期精细化管理能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公共机构能源计量中心,为全市公共机构率先实施节能减碳管理提供能源计量技术服务。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建立能源测量系统,引导企业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提升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在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能换热等领域建设能源计量中心,开展低碳计量试点和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加强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分析挖掘和利用,市节能主管部门推动将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优先纳入财政专项激励政策、政府采购和奖励项目。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基于大气环境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设备和智能云平台,探索碳实时计量技术,推动碳排放综合分析。(二)推动智能电网智慧计量。建设电力能源计量大数据一体化采集与监测平台,加强电力能源计量量值溯源技术、先进测试技术、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质量评价技术深化研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计量溯源体系。推动电力计量区块链建设应用。推动智能电表数据系统化应用,建立完善智能电表远程智慧监管模式,实现对在用智能电表计量性能和计量风险的分析、评估、监控、预警和使用寿命的预测。(三)加强计量对节约用水的技术保障。建立覆盖水资源利用全空间、全链条、全领域的监测网络体系,深入开展独立计量区建设和管理,保障中心城区供水管网“逢漏必知”。大力推进生活、农业、工业、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等领域节水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取水、用水、供水全流程计量体系,完善用水计量管理,加强终端用水户计量,推进智能水表和“一户一表”改造,提升规模取水户远传计量和数据汇聚。加强生态用水计量管理,涵养地下水资源,实现自备井精确计量和调控,提升农业灌溉机井计量设施覆盖率。推广节水器具应用,加强水效标识监督检查。(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中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测量及质控技术研究,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和数字化,重点开展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提升颗粒物监测设备、空气监测设备、排放监测系统、智能化水体综合监测、土壤监测等生态环境监测和计量溯源能力。针对环境中微痕量污染物定量分析不确定度大、无法准确溯源的问题,建设微痕量污染物量值溯源体系。推动新型环境气溶胶监测控制技术。(五)推动绿色能源应用。推动氢能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开展全场景示范应用,开展氢能关键计量技术研发,填补加氢设施计量能力空白,开展氢气微量/痕量杂质检测分析能力建设。推动基于智能量测设备的分布式光伏组件运行数据可观可测技术研究,实现光伏出力有效预测和柔性控制。支撑低碳能源系统和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园区建设,推进清洁能源发电、储能、转换、并网等计量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 立足国产,深化合作 | 禾信仪器参与 “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实验室建设”
    近日,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西安站)负责人的推荐,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参与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实验室建设,携手迈向合作新格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西安站)于2021年12月11日在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挂牌,为提升国家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事业发展,推广国产科学仪器的应用示范和人才培训。其运营模式是采用“五平台一基地”的模式开展具体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就是五平台中法医和药物分析研究行业的一个重要平台之一。2021年,中国科学仪器工业总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到6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是国家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基石。而推进科学仪器装备自主可控,则是我国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科学仪器市场仍存在进口依赖性强、国产仪器应用方法标准开发不足,缺乏客观、科学、权威的验证评价支撑等问题,尤其是国防军工领域科学仪器更面临“卡脖子”风险。质谱仪主要用于物质的精确测定,是一种重要的基础科研仪器,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相关行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各领域应用广泛。作为高端科学仪器,质谱仪“高精尖”特征明显,在分析仪器中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而当前国内质谱仪市场份额主要被赛默飞、安捷伦等国际巨头所占据。质谱仪“卡脖子”的处境亟需破局。携手并进 共创精彩禾信仪器长期致力于质谱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新产品研发,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高端质谱仪器国产化,打破国际垄断。多次牵头承担与质谱重大核心技术突破相关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断引领国内高端分析仪器前沿发展。禾信仪器将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重大科研项目研发投入力度,承担更多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为质谱产业链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提供“中国支撑”。本次禾信仪器产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1000,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GT 0620强势入驻,是支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西安站)做好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技术应用验证评价工作,特别是为国产分析仪器在法医及药物领域的推广应用做好技术支撑工作,全面推进国产仪器的快速发展。期待大家携手合作共同迈进新未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1000GCMS 1000是⼀款⾼性能单四极杆⽓相⾊谱质谱联⽤仪,将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特点结合起来的一种用于确定测试样品中不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可⼴泛应⽤于科学研究、农残检测、环境监测、代谢组学等高要求领域。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GT 0620GGT 0620是一套集合了全二维气相色谱和高时间分辨率飞行时间质谱的分析系统,用于复杂样品的精准定性定量检测。结合飞行时间质谱的快速分析特点,使整套系统具备高采集速率、高灵敏度、高分辨、高质量精度的性能。上下滑动查看产品简介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及分析仪器分会的的指导监督下,以专家委员会为技术支撑开展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等相关技术工作。中心以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市司法鉴定中心及陕西省国防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立“五平台一基地”联合工作模式,各自发挥各自在不同行业的技术优势,开展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及分析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培训工作,为国产分析仪器在不同行业及领域的推广应用做好技术基础的支撑工作。未来,验证中心将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验证评价程序,发布国产仪器应用验证报告、开发专用分析仪器/行业分析方法标准、开展分析测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能人才培训、为编制《国产科学仪器替代清单》奠定技术基础。
  • 613万!禾信质谱中标运城市颗粒物移动监测设备采购项目
    p   山西润霖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受运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委托,于2017年12月12日在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楼开标室组织了运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颗粒物移动监测设备采购项目的公开招标,现已完成评标工作,评标结果公示如下: /p p   1、项目概况 /p p   1.1项目名称:运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颗粒物移动监测设备采购项目 /p p   1.2项目编号:Z14080001591724440101 /p p   1.3本次招标采购预算金额为:632万元。 /p p   1.4采购内容:颗粒物移动监测设备一套 /p p   1.5范围包括:货物的供应、运输、安装、调试、培训和售后服务等。具体报价范围、采购范围及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以本招标文件中商务、技术和服务的相应规定为准 /p p   1.6交货时间:详见招标文件 /p p   1.7交货地点:甲方指定地点 /p p   2、评标结果 /p p   中标单位: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p p   地址: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1号A3栋第三层 /p p   中标价:6130000元 /p p   质保期:一年 /p p   供货期:合同签订后2个月 /p p   公示期:2017年12月14日 /p p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肖秋霞、田红梅、强俊宏、杨国英、李焕峰 /p p   3、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p p   采购人:运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采购代理机构:山西润霖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p p   地址:运城市周西路11号 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涧河尖草坪北院48号 /p p   邮编:044000 邮编:044000 /p p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人:杨先生 /p p   联系电话:0359—262830 联系电话:0359—2561588 /p p   电子邮件:sxrlzb@163.com /p p   各有关当事人对中标结果有异议的,应在中标公告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以书面形式提出质疑,逾期将不再受理。 /p p   本次中标公示同时在中国山西省政府采购网、运城市政府采购网、运城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发布 /p p & nbsp /p
  • 国务院:到2035年,建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的先进测量体系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文称《规划》),提出在2035年建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规划》重点介绍了对于计量基础研究、计量应用、计量能力建设与计量监督管理的整体要求,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和高端仪器国产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规划中提及量子的部分内容 01发展目标到2025年,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加强量子计量、量值传递扁平化和计量数字化转型技术研究,建立国际一流的新一代国家计量基准。展望到2035年,国家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建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02加强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计量学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实施“量子度量衡”计划,重点研究基于量子效应和物理常数的量子计量技术及计量基准、标准装置小型化技术,突破量子传感和芯片级计量标准技术,形成核心器件研制能力。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程序与有效性评价、计量作用机理和效能评价等理论研究。03服务高端仪器发展和精密制造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加强高精度计量基准、标准器具的研制和应用,提升计量基准、标准关键核心设备自主可控率。加强色谱仪、质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原子重力仪等高端通用仪器设备研制,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环境监测、国防等领域专用计量仪器仪表的研制和推广使用。加快量子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高速光电传感器等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实施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建立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制度。建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集聚区,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以上为原文内容以量子技术助力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我国计量能力和测量水平的提升,有力支撑了“大国重器”的研发与生产,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坚持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列出的重大工程,都是本领域的短板或前沿方向,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作为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高端科学仪器为主营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仪量子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