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行业前景

仪器信息网行业前景专题为您整合行业前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行业前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行业前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行业前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行业前景话题讨论。

行业前景相关的资讯

  • 中国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前景分析
    《2022-2028年全球与中国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是在大量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研究单位提供的详实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研资料,立足于当前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行业对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整体及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相关子行业的运行情况,并对未来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  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22-2028年全球与中国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及时全面、图表丰富、反映直观,在对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度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今后的发展前景,为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投资机会,合理调整经营策略;为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市场情报信息以及合理参考建议,《2022-2028年全球与中国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是相关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企业、研究单位及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目前傅立叶近红外分析仪行业发展动向、把握企业战略发展定位方向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 中国3D打印行业前景可期 2023年规模将破百亿美元
    p   中国3D打印产业已经发展二十年左右,如今已然成为国内各大企业争相投资的热点,并被多家媒体和业界人士标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3D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国3D打印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虽然潜力巨大,但市场规模仍然较小,在商业模式、产品耗材、与传统工业结合等多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p p   目前,国内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文化创意及文物修复、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2012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到1.61亿美元,至2016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达到11.87亿美元(约8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49%。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表1:2012-2017年中国及全球3D打印产业规模分析(单位:亿美元,%) /p center img alt="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2023年市场规模将破百亿美元" src="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805/87391527031830.jpg" height=" 347" width=" 517" / /center p   目前中国3D打印技术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总体处于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初级阶段,未来3D打印技术最有可能在美国和中国率先大规模产业化。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中国虽然至今还没有出台国家战略,但主管部门在积极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科技部已经将3D打印技术纳入国家863计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表2:中国3D打印处于初级阶段的主要表现 /p center img alt="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2023年市场规模将破百亿美元" src="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805/50401527031831.jpg" height=" 283" width=" 457" / /center p    strong 2017年中国3D打印行业应用情况 /strong /p p   3D打印应用的领域广泛,3D打印在下游应用行业和具体用途领域的分布反映了这一技术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技术的局限和在发展过程中尚需完善的地方。 /p p   目前,随着国内对于3D打印技术的相应成熟,在生物医药行业、航空航天行业、机械设备行业、汽车行业等行业的许多应用领域的对于3D打印的需求较高,就目前而言,从国内3D打印行业行业的下游应用情况来看,3D打印设备主要在消费品/电子、医疗、工业设备、汽车领域、航天航空等行业应用的比较广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表3:2016年我国3D打印行业下游应用情况(单位:%) /p center img alt="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2023年市场规模将破百亿美元" src="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805/84721527031831.jpg" height=" 300" width=" 420" / /center p   strong  2020年中国3D打印发展前景预测 /strong /p p   我国对3D打印的政策支持突出:《国家增材制造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重点提出形成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增材制造企业,建立 5-6家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完善扶持政策,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标准体系。鉴于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支持,初步预计,2018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可达到22.5亿美元,2022年达到80亿美元左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表4:2017-2023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预测图(单位:亿美元) /p center img alt="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2023年市场规模将破百亿美元" src="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805/22941527031831.jpg" height=" 301" width=" 445" / /center p    strong 综合3D打印产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发展存在以下趋势特点: /strong /p p   1、3D打印个人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p p   随着“个人制造”的兴起,在个人消费领域,3D打印行业预计仍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有助于拉动个人使用的桌面3D打印设备的需求 同时也会促进上游打印材料(主要以光敏树脂和塑料为主)的消费。 /p p   2、3D打印金属材料应用程度不断加深 /p p   在工业消费领域,由于3D打印金属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金属本身在工业制造中的广泛应用。前瞻预计,以激光金属烧结为主要成型技术的3D打印设备,将会在未来工业领域的应用中,获得相对较快的发展。中短期内,这一领域的应用仍会集中在产品设计和工具制造环节。 /p p   3、产业链上的专业分工会进一步深化 /p p   现阶段,主要的3D打印企业一般以材料供应,设备制造和打印服务的综合形式存在。这是由产业发展初期技术推广和市场规模的限制所致。长期来看,产业链的各环节会产生专业化的分离:专业材料供应商和打印企业会出现,产品设计服务会独立或向下游消费企业转移。3D打印有望转化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具平台。 /p p   4、国内3D打印市场前景广阔 /p p   国内3D打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工业应用,还是个人消费领域都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工业领域而言,国内在激光熔覆方面的技术具有一定优势,这有助于在以激光烧结为成型技术的3D打印设备制造和打印服务领域进行发展。对于个人消费领域,应用的推广速度取决于对于3D打印这一技术认知的提高,以及相关辅助平台,如软件设计,制作文件库的发展。 /p p   综合上述特点趋势,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个3D打印产业链都存在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就未来的长期的需求增长而言,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对看好上游打印材料和个人3D打印设备的制造企业。就前者而言,在通用化的技术标准不断推广的基础上,专业化的材料供应企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个人消费到工业制造,无论是哪个领域引来快速增长,对于耗材的需求都必不可少。 /p
  • 无损检测行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我有一个朋友想知道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检测对象外观结构与内部组织,不损害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条件下,利用材料内部构造缺陷引起的一系列物化反应开展检测工作。作为一项保证产品质量与设备运行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无损检测已在各国航空、航天、军工、铁路、核电、冶金、特种设备、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我国共有无损检测人员30余万,无损检测专业机构约2000家,有无损检测队伍的制造及安装企业超20000家,现有无损检测国家标准200余项,每年和无损检测相关的仪器销售和技术服务总额超过100亿元。现阶段,我国无损检测行业蓬勃发展,其就业前景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无损人”的声音吧!一号网友:我从事无损检验11年,见证了这行从一开始的朝气蓬勃,到现在沦为价格战的牺牲品。工资水平维持在1万左右,而且没有合理的五险一金,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当然也有高知阶层入行的,但大部分还是要依托工程建设的其他专业来强化自身能力,以换取更高的收入。我觉得,无损检测专业未来几年的前景并不容乐观,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深入学习,但没必要全身投入,复合化的发展,必然有好的就业机会。二号网友:本科毕业一般都是去第三方检测公司,现场干活。工资待遇还算可以,拿到证之后,到手能有6、7千。关于现场环境,大家应该都知道机械车间是怎样的吧。三号网友:无损行业整体薪资水平一般。对来料有把控、生产水平较高的企业,几乎没有损伤,工程师可能一周检测不出一个缺陷,就很闲。如果你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给领导拍板,确定产品只检测那些关键点,帮助老板省钱,薪资也就高了。四号网友:最好是考高级证书,如果能持有其中一两个国内常规无损检测的高级证,月薪上万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找一些可靠的资料和渠道,这样快捷一些。还有就是,最好进入甲方或者监理、安检院之类的,不要进入施工企业。五号网友:我是做RT探伤的,刚去的那段时间,辐射和长期夜班让人感觉很累,所以第二个月就休了几天假。后面发现工资(应该是6k)还不错,就坚持下来了。或许对于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前景,而是现下能拿多少工资吧。六号网友:飞机产业中无损检测应该还可以,仪器研发的几个公司应该也好,其它产业工作环境差,工资一般,只有高级或国企是出路,否则不要入行。七号网友:每个行业做到前百分之二十都不会差,要看你能不能做到。如果你是理工本科,考个研究生更好;如果你是专科,虽然基础薄弱,也不是没希望,辛苦点,先考证再找地方实习,上手操作,再考高级证书,积累经验,前景不会差;如果你天天就呆现场重复的拿探头、拍片,最多也就是成为一个熟练工。八号网友:如果不适应经常出差,建议选择工厂或者国企(第三方检测公司常年出差,待遇高也是辛苦出来的);如果对学习理论研究项目感兴趣,建议考研(现在很多大型公司、外企、事业单位都要求研究生学历了)。选择无损检测工作后,必须把两级证书考齐,扎实实践基础,两三年后取得三级高级证书,具有一定外语水平,年薪二十万不是问题!最后,小编想说: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有人说好,也都有人说不好。所以,如果你喜欢无损检测,就可以选择入行。
  • 环保步入“规划年” 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也可谓“规划年”。3月份即将召开的“两会”期间,指明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成为讨论重点,与环保相关的减排指标等细节信息有望逐步明确,各具体领域专项规划有望陆续出台。   重金属规划:率先获批   “十一五”期间,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凸显的重大环境问题。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已于近日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并成为第一个获批的“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底,重点控制区铅(Pb)、汞(Hg)、镉(Cd)、铬(Cr)、砷(Se)等五项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重金属专项普查数据减少15%。   所谓重金属,是指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砷(As)属于非金属,但其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也将其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有害重金属主要是生物毒性显著的铅、汞、镉、铬及类金属砷等五种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 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在污染治理方面,不同领域均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路线、管理措施降低污染,做到最终达标排放,我们建议关注碧水源、威孚高科、盛运股份、格林美等公司。   水规划:追求高水质   节水及回用成重点   在水治理领域,“十二五”水质标准提高已成必然趋势。供水方面,检测项目将由原35项提高至106项,并自2012年7月起强制执行 排水方面,氨氮纳入总量控制并作为约束性考核指标。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看,今后五年环境治理压力依然较大,部分流域提出了消除劣V类水的规划目标,因此重点地区的治理力度有望超预期,依然维持“十二五”期间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应用有望迎来大发展的判断,重点推荐碧水源。   另外,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也将成为热点,污泥处置费用若能纳入污水费征收范围将有力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建议关注相关设备材料提供商天通股份(干燥脱水机)和宝莫股份(污泥脱水剂),以及项目投资运营商兴蓉投资、富春环保及南海发展。   此外,水资源的日益稀缺性使得节水以及污水资源化也有望成为规划重点。其中,节水相关数据(单位GDP水耗、节水灌溉面积比例等)以及再生水利用率等有望作为量化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从而显著推动再生水相关设施的建设,建议重点关注碧水源、万邦达、中电环保、大禹节水等公司。   固废规划:生活垃圾类   意见有望最先出台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将得到空前重视,“无害化处理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有望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城市垃圾处理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预计《关于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有望于近期正式发布,《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11 2015年)》将于2011年上报审批。   针对固废处置污染控制问题,环保部于2010年11月发布《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预计未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将是必然趋势。我们在垃圾焚烧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桑德环境、盛运股份、富春环保、华光股份、杭锅股份等。   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前景看好。工信部去年11月发布《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鼓励利用水泥窑炉处置生活垃圾和污泥,建立一批示范生产企业,“十二五”期间形成协同处理能力1200万吨/年,并要求消纳工业废渣能力达到3000吨/年。此外,预计将于2011年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有望将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有关内容纳入其中,建议关注中材国际、海螺水泥等。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等待配套政策落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为配合执行,我们预计处理基金相关政策有望出台,按发改委预测,每类家电征收标准在5元~15元不等,我们预计2011年~2013年处理基金规模约19亿~26亿。预计后续国家及地方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望陆续出台,将推动整个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该领域典型的上市公司如格林美等。   大气规划:火电标准严格   机动车脱硝启动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已于2011年1月公布,实施后将对火电脱硫改造、尾气脱硝、电袋除尘等领域形成显著拉动。脱硝电价补偿机制有望公布。我们判断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的减排也将启动。在火电大气治理领域,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龙净环保、九龙电力、龙源技术等。《关于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第四阶段限值实施日期的复函》将对机动车发动机燃烧系统和尾气处理带来重大影响,重点关注威孚高科、贵研铂业等。   监测规划:由设备提供   迈向系统集成服务   近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导则》和《环境监测信息传输技术规定》两项征求意见稿陆续出台。我们认为,在监测指标增加的基础上,我国环境监测市场将由此前的简单设备销售走向提供系统集成服务,从而使得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面临着广阔发展前景,建议关注先河环保以及即将上市的聚光科技。
  •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以20-25%增长 行业前景利好
    6月11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ldquo 第五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大会&rdquo 在上海举办。会上,生命滙医学健康中心创始人陈力就&ldquo 基因测序与细胞治疗产业万亿蓝海&rdquo 展开演讲。 生命滙医学健康中心创始人 陈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还有过去多少年和我们的合作伙伴还有相应的学术机构,一起学习和探讨一些粗浅的心得。   我过去一共工作了20多年,其中十几年做临床、生物医学研究,后面十几年做管理。所以在总结心得的时候也希望能准确一些。   总体来讲无论基因也好还是细胞治疗也好,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市场需求是最大的 技术准备以及产业化的过程其实也发展的很快 整个行业的前景应该是利好的。   因为这个课题太大了,所以我选择了这当中的三个做一些更详尽的分享,主要是基因检测、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   基因检测在过去的中国,最早是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主要的应用在两个领域,一是农业,和我们的食物相关,到底基因合成的食物,转基因的食物安全还是不安全是另外一个巨大的话题,今天就先不涉及了,但它确实是应用的一个领域。另外是医疗和健康,今天我们注重在健康方面的探索。   现在整个中国的基因市场在小几十亿,2020年左右预测差不多100亿人民币左右。在下一个领域是免疫细胞药物治疗的现状,整个免疫细胞应该说科研的发展和应用的发展都围绕着肿瘤,应该说都是围绕肿瘤来进行的,因为这是疾病导致死亡排在第一的恶性疾病。目前在全球已经有了几个用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的药物,通过了美国FDA的批准或者欧盟FDA的批准,也包括日本的药物上市。因此整体目前在免疫细胞治疗癌症药物的市场上已经有小几十亿美金的市场,预计将来全球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的整个市场应该达到250亿美金左右。   干细胞是另外一个现在的热门话题,好像从去年到今年凡是健康领域里面相关的领域,无论做哪一个行业的,如果不说点跟干细胞相关的领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医疗健康的。干细胞领域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了,现在分享的是另外一个也是最接近临床应用的,现在全球已建立了数百家干细胞治疗研究中心。刚才讲的是目前这三个领域的现状,到底技术准备好了没有,以及商业化的价值到底多么成熟,我们可以再仔细看一看。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基因,其实整个基因测序,是经过了四个时代,那么现在我们用的最多的是基因芯片的测序技术,目前造价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应该说最早的基因测序是被运用在科技服务,这个大致已经在未来,是目前占到最主要的一个产业方向。那么未来可能会发展到差不多一百亿人民币的目标市场,什么叫科技服务呢?就是由基因测序作为服务的提供上,为一些做科研的人员提供包括做农业科研和医疗科研的一些人员,作为他们的科研手段当中的一部分,来去进行。当然不仅是包括给他们做基因方面的测序,也包括提供全套的相关解决方案,这是目前最成熟的市场,我们叫科技服务。   接下来是还有已经开始基因测序从科技服务逐渐转向医疗服务,这是一个更大市场,差不多估计在一千亿人民币左右,我相信在座很多女士都做过像宫颈癌的筛查还有产前的筛查,比如怀孕以后尤其高龄产妇到底有没有先天的疾病,这个是比较早期的医疗的基因测序方面的服务。将来整个这一块有望达到一千亿人民币左右,目前产业化的转化还不算特别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整个基因芯片的测序还是价格比较昂贵的手段,因此还比较难做到未来希望展望的下一个服务阶段,叫人人服务。对这个人人服务的基础就是通过新一代的高通量的基因测序的技术,它能大大的降低基因测序的成本,同时大大提高它的准确性,而且能用很快的速度搜集大数据的基础信息,从来对生物信息的分析,并且给出一些指导意义的话,能更加的高效,能让大众老百姓所能负担得起。因此我们把它定位&ldquo 人人服务&rdquo 。这一块的目标市场将来有一万亿人民币,这应该还是一块刚刚看得见曙光的时刻,因为整个高通量测序基因也是刚刚开始。到了那一天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基因测序能预测疾病的风险,在诊断的过程当中用到基因的手段更加精确地诊断,更重要的在未来的药物应用方面也能更加的个性化。   今年奥巴马板颁布了一个国策,&ldquo 精准医疗&rdquo ,基因测序是一个重要的依托。说到这如果不是学医的朋友可能不太明白是什么,分享一个案例。美国一个著名的医学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如果用基因测序参与健康管理的话,他们观察了一群人,发现定期的适量服用阿司匹林能把结肠癌的风险降低30%,肯定是个利好消息,因为阿司匹林不是昂贵的药,老百姓都吃得起。但他们在做临床研究的时候同时发现,有9%的人当他拥有特殊基因的时候,这个对他来说是没有效的,最关键的还有4%的如果在基因表达有特殊性的话,服用阿司匹林不仅不能预防结肠癌,还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因此可以看到相同都是服用阿司匹林大部分人能降低结肠癌风险30%人,有一部分人没效,有一部分人甚至增加,那么到底该不该吃,就要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来判断,这就是精准医疗。   从免疫细胞的历史来讲,整个历史都是围绕肿瘤的治疗发展的包括非特异性的免疫刺激,癌症疫苗等等,标红的这些是目前最热的刚刚被FDA批准或者将被批准的免疫治疗的药物,因此整个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的市场,我们期待未来差不多在250亿美金左右,应该能期待60%左右的肿瘤都能通过免疫细胞的治疗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因此它是在肿瘤治疗方面基于手术、放疗、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之后很重要的新型技术。   也因此我们很多的业内人士把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看成未来的希望,看到2011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这个领域,其中2013年免疫细胞治疗肿瘤被《自然》杂志评为十大年度突破之首。很多大药厂也纷纷投入了非常多的科研经费在这方面的药物研发,期待能通过免疫细胞治疗在癌症治疗领域得到很好的突破。其实免疫细胞不仅仅是能治疗癌症,它其实也能预防癌症,同时大大提高人们对疾病,还有对很多的亚健康状态的抵抗能力。这个是我们跟日本东京大学一个教授,一起看的临床追踪。他们做了八年的追踪,如果给自体输入经过扩增的NK细胞,能把癌症发生率降低86.7%,因此免疫细胞的治疗,应该说目前已经开始,不仅是从癌症的治疗,会走向整体健康的提升。核心就是把健康的免疫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做大量的扩增再输回去。因为人在20岁左右的时候免疫力达到高峰,40岁的时候只有20岁时候的50%,因此做自体免疫是抵抗疾病包括恶性肿瘤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它的应用领域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已经有很好的疗效,还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骼修复等等。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最标志性的文献是美国一篇很著名的杂志,2012年发表的,得出的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在使用的时候除了少量短暂发热之外没有任何的重度的副作用,因此证明了它的安全性。全球大概已经有5个国家批的8个药用于间充质干细胞来做心肌梗塞、骨的修复、造血修复、退行性关节炎等等的治疗。   最后说一下市场的前景,从基因测序来讲随着成本的降低、准确性的提高,将来越来越多的基因测序会被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当中,也就是精准医疗的过程当中,期待2018年的时候全球整个基因治疗的市场达到差不多1117亿美金。   整个中国其实是基因测序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从2012到2017年,每年的市场增长率大概20%~25%左右。免疫细胞治疗,在政策层面我们现在国家定为第三类医疗技术的新型治疗,但相对来讲技术还比较落后,主要用的是像DC、CIK这些相对落后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大概前年整个市场是10~15亿左右,期待2017年的时候差不多到50~70亿左右。   干细胞的应用应该说代表着一个国家在生物科技和生命健康领域一个全国的标志性的水准,因此一个干细胞到底发达不发达,应该说是科技国力的象征,也是现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的领域。现在干细胞治疗的领域是635亿人民币左右,到2018年应该能突破千亿。其中无论在糖尿病、重症肝病、肝功能不全,包括老年的退行性病变,免疫性疾病方面都有很好的高效。期待2025年干细胞移植治疗潜在需求,预计将达到1千亿人民币。   总结一下,以基因检测为基础,利用新兴的免疫细胞和干细胞治疗技术,配合传统的医疗手段和生活方式的干预,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造福人类健康,推动产业发展。谢谢。
  • 2016年我国食品检测仪器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p   据我国食品检测仪器行业投资分析,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灾难性事件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对2016年我国食品检测仪器行业投资前景分析。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能够发现,食品安全的各个链条都存在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社会资金可以流向从食品追溯、检测仪器设备到第三方检测服务多个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促进食品安全与信息化融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收获。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食品安全被全社会所关注,食品检测行业投资潜力加速释放 /span /p p   食品安全涉及技术与管理两大支撑体系,既有政府监管环节也有企业自查行为。2010年,残留问题奶粉重现市场、河北葡萄酒大肆造假 2011年,镉超标大米、“瘦肉精”猪肉等问题接连不断,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基层食品质检单位,面临着检验设备不足、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质检系统食品检验检测设备的投入,重点提升基层质检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检测监管能力,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和检测水平。而企业也需要进行检测设备投资,按照已有的标准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p p   食品检测行业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检测仪器设备及配套试剂方面。中国在工商注册的正规食品加工企业有几十万家,除企业之外,各级食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是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的主要客户。食品检测仪器的采购主要有常规理化分析仪器、快速筛查检测仪器、食品品质成分检测仪器,各类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等检测仪器,涉及种类繁多。其中既有快速筛查专用设备,也有可用于石化、环境、医药等多种领域的通用分析仪器,投资潜力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安全一个领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高端检测仪器国产化任重道远,产品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有待改善 /span /p p   2010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并且市场增长速度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检测仪器市场的繁荣一方面是因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仪器设备、科研经费的投入 另一方面,国产低端检测仪器进入市场,价格杠杆撬动了市场需求的攀升。当前食品安全各项指标中,残留农药、兽药、渔药、食品添加剂等参数的检测最受关注,因此,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如质谱仪、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等利润丰厚的高端仪器及快速筛查仪器市场前景看好。 /p p   未来五年,该市场的总体需求将迅速增长,小型化、低成本的国产仪器任重道远。目前,食品检测高端仪器市场仍然主要依赖外资厂商,如Angilent、 ThermoFisher、日本岛津等。外资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成熟稳定、品牌知名度高,但产品价格高昂,维护维修费用不菲,而且可供选择的低配型号不多,对国内的设备采购方来说负担很大。检测仪器国产化面临技术和管理双重困境。以质谱仪为例,国内有机质谱仪的研制起步很早,但产品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欠佳,因此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尽管其中有历史和体制造成的原因,但主要在于技术力量和资金等有限资源的分散,不能形成一股合力,借助市场的作用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如果国产检测仪器能够形成突破,其相对强大的性价比优势,能够满足市场对低成本设备的需求,同时势必对进口产品的价格构成压力。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高端仪器研发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性融资渠道 /span /p p   食品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高端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很大,核心技术的成熟需要在市场的作用下循序前进。以质谱仪为例,质谱仪的研发综合了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是多学科高度交叉的产物。作为一种高端精密仪器,质谱仪的研发仅仅能够实现在实验室完成还远远不够,其灵敏度、分辨率等指标参数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精度,才是其能否市场化、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稳定性和可靠性。国外知名品牌的成熟产品,根植于本国雄厚的加工制造基础,在市场上经过多年的检验才逐步被客户接受。国内专注于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大型企业并不是很多,以民营企业为主,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的决心和融资渠道都是一种考验。 /p p br/ /p
  • 2020年全球检测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p   全球检测行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即便在2008年至2009年恶劣的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检测行业整个市场规模依然有所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破产案件,甚至裁员和重组的现象都很少发生。前瞻预测,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全球检测行业规模增速将保持在5%以上。 /p p   从全球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约束下,发展速度非常快,其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日益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社会的重视。 /p p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质量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检验格局还是以欧美的检测机构为主导,但在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发展,已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5%-7%的年均增速,2020年全球检测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800亿欧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图表1:2017-2022年全球检测市场规模增长及预测(单位:亿欧元,%)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3d9bf960-f5e7-42e2-9b56-40e91735f7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 nbsp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2020年全球检测行业发展趋势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br/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全球检测行业区域分布趋势 /strong /p p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制造业密不可分的检验检测行业也也随之从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目前,全球范围内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基本上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接受地区则集中在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图表2:全球检测行业转移示意图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fcaac916-cd4d-4b6b-9e40-5ed78539ca7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p p    strong 2、全球检测行业检测主体趋势 /strong /p p   未来随着检测行业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及法律法规的不断规范和完善,第三方检测将成为行业主流。其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在美欧日等成熟经济体,除了必须动用公权力的“法检”,一般检测,如食品安全检测,都已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开放。其次,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主管部门来说,既要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又要监管食品安全,职能上存在着必然的对立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图表3:全球质量检验检测行业检测主体走势示意图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3436d0ba-c9c7-4b05-8cde-ffada85a103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p p   strong  3、全球检测行业业务领域趋势 /strong /p p   从检测领域来看,目前工业类检测占据大半市场份额,生命科学、食品和环境检测方面的市场份额约22%,其它市场细分所占份额不是市场的主流。不过从全球检测龙头企业的主营业务营收变化可以看出,未来检验检测产品服务会发生一些变化。实体产品检测业务将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教育、培训等服务性业务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图表4:2020年全球检测领域前景预测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cfe975dc-e67d-4d86-b976-fa521316c7b9.jpg" / /p
  • 《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医疗影像设备是指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的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医疗影像设备的发展已使“影像信息”不再是初期阶段时单纯意义上的“影像”涵义,它可以携带有人体机能、生化成分等生物学信息,形态学分析只是其基本内容,新概念的“影像”已成了综合信息的代名词。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国制造2025》、《关于促进杜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都相继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CT、DR等医疗影像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愈加重视医疗影像设备发展,预计后期国家将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967亿元增至2025年12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 《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路径、医疗影像设备行业概况、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环境、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上游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下游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企业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等八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PART 1 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路径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关于促进杜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提出,范和引导集团化经营的医疗影像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加强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同质化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CT、DR等医疗影像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愈加重视医疗影像设备发展,预计后期国家将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医疗影像设备发展。 高端医疗影像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本土企业创新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国产医疗影像设备进口替代潜力大。当前国家鼓励发展医疗器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医疗器械等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促进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新药和医疗器械尽快在境内上市。目前,各大省市十四五规划均提及医疗器械。政策支持下,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可期。PART 2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概况 医疗影像设备使用X射线、电磁场和超声波来提供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影像。由于医疗影像技术的非侵入性和相对安全性,其得到广泛使用。医疗影像往往是医生在进行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时首选的诊断方法。 医疗影像设备主要包括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CT)、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数字影像设备、医用X线机、超声成像设备。PART 3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环境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PART 4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近五年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58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42%。PART 5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上下游分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2189亿元,同比增长12.7%。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可达2953亿元。PART 6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企业分析 迈瑞医疗为全球市场提供医疗器械产品,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提供更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世界改善医疗条件、提高诊疗效率。2019年全球医疗设备供应商排行榜位列第42,股票代码:300760。PART 7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967亿元增至2025年12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PART 8 附录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报告共计79页,完整报告请下载:《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空气检测设备商机凸现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由于污染气体排放、污水排放等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也日趋高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环保行业的投资力度,预期“十二五”期间国家环保投资将达到3万亿元。环保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求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是整个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监测仪器则是环境监测得以实施的主要工具。受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以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的驱动,国内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崭露头角。   2011年5月,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试点监测工作的通知》,在全国26个省份各选取一个城市,试点新增监测项目。新增内容就包括:PM2.5、一氧化碳、臭氧、铅、苯并芘(一种致癌物)等。11月1日起,我国出台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的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开始对PM2.5测定进行了规范。这意味着,随着PM2.5等新指标的监测全面铺开,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600多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将陆续安装相关监测设备。   随着即将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立,新晋的监测指标将会给不为人知的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带来巨大商机。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作为环境减排数据的统计来源和检测基础,我国环境在线监测设备产品市场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2010年,我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达90亿元,2011年上半年,销售规模近50亿元,由于环境监测设备销售具有显著的季节性,下半年占销售收入比重更重,中商情报网预计,2011年全年,环境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将达130亿元左右。   目前,国内提供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生产企业仅十多家,龙头企业先河环保和赛默飞世尔占据了约60%左右的市场份额,此外,产业链上还有一些无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靠贴牌或代理国外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显示,未来随着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全国范围的不断推进,国家环保领域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企业将会引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整个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商情报网预计未来5年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至少在30%以上,预计到2015年,中国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2011年10月,先河环保三季度季报显示,2011年前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净利润达2684.7万元。先河环保曾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很快便参加国家统一招标再销售到全国。目前已成长为全国空气检测设备龙头企业,随着国家鼓励在线监控系统的国产化,环境监控设备发展的突飞猛进,先河环保将迎来新一轮的高增长时期。
  • 2021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科学仪器势进行科学研发的必备品,在当今比拼科技实力的年代,全球对于科学仪器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已超过650亿美元。从地区来看,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是主要市场,并且未来随着这些主要国家对于科技研发投入的增长,预计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科学仪器行业相关公司:赛默飞世尔、丹纳赫、日立高新、安捷伦、岛津、布鲁克、卡尔蔡司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区域分布等  全球科学仪器发展历程长久  全球科学仪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科学家既擅长科学仪器的使用,同时也是先进科学仪器的发明人,科学仪器和科学研究形成了明显的伴生关系。  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科学研究工作出现了明显分工,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独立出来成立专门制造科学仪器的公司,如卡尔蔡司、岛津等。  21世纪以来,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主要的科学仪器制造国家纷纷设立专项计划(资金)发展“重大科学仪器”,与此同时,中国、韩国等新兴国家加快科学仪器研发生产,全球科学仪器行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全球科学仪器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已增长超650亿美元  由于科学仪器种类繁多,各国对于科学仪器概念的界定与统计标准不同,故暂无权威机构披露全球科学仪器的市场规模数据。但从SDI发布的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04-2020年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9年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为656亿美元。  实验室分析仪器作为科学仪器的重要类目之一,其全球规模的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球科学仪器市场规模的变化情况。考虑到近年来全球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活动愈发频繁,初步推断2020年全球科学仪器市场规模也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约为670亿美元。  ——美欧中日是主要市场  在市场区域分布方面,根据SDI公布的数据显示,北美、欧洲、中国以及日本是全球科学仪器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2015年北美地区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达36%,2019年这一比重下降34%,欧洲地区占比有所下滑,由2015年的29%下滑至2019年的27%。  2015年中国地区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为10.4%,近年来,中国是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2019年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将增加至15%。日本、印度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11%和3%,其他地区占比之和为9%。  全球科学仪器发展前景——科技研发带动市场增长  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科学仪器作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基石,已经被美国、日本、韩国、中国、欧盟等多个国家提到战略发展的高度。根据OECD 2021年3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经合组织研发支出增长4%,研发强度(国内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则从2018年的2.4%增长至近2.5%。  从各国来看,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研发强度普遍有所增长,其中美国首次突破3%,中国则从2.1%增长至2.2%,以色列和韩国研发强度达到了4.9%和4.6%,研发强度最高。  因此,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6年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有望增加至1020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6.9%。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市场前景广阔!一文读懂噪声自动监测行业现状及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噪声监测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预警,使得噪声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市场更加广阔。为了解当前噪声监测技术进展、应用成效、行业状况及挑战机遇,向大家展现当前噪声监测市场现状,仪器信息网开展了“噪声监测现状与市场动态”主题约稿活动,本篇文章为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回稿内容。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发展现状研究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市场上对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市场需求、发展现状以及本司所研产品,以期为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作出参考。关键词:噪声污染;自动监测技术;监管体系引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企业噪声为代表的噪声高发区域不断扩大,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峻[1,2]。王素华等[3]介绍:2019年南充市主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在68.1~70.0/dB(A)覆盖的人口所占比例可达50.2%。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4]表明: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网络渠道)共接到公众投诉举报25.4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投诉举报的59.9%,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1位。根据投诉类型对噪声来源统计分析显示: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67.5%;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25.1%;交通运输噪声占4.3%;工业噪声占3.1%。噪声污染具有污染源种类多和形成随机等特点[5]。例如,电锯发动机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受企业生产施工等时间的限制,发生频率具有规律性。而由钢铁散落或玻璃炸裂等引起的噪声则具有偶然性,难以预测和捕捉。因此,仅采用手工监测的技术手段已无法满足噪声污染监管的需求。如何精准掌握噪声污染分布规律、做好现场监管取证工作、降低噪声污染事件发生频率以及防治噪声污染偷排造假行为等问题成为噪声污染治理的重要议题。2023年《“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大气【2023】1号)指出:到2025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自2025年1月1日起,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统一采用自动监测数据评价。为统筹城市区域、交通及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区域增设点位,形成普查监测与长期监测互补,面监测与点监测结合的监测网络。显然,为加快建设安静优美的⽣ 态环境,改善城市和乡村的声环境质量,推进现代化噪声⾃ 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则成为噪声监测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主要对噪声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本司产品作出介绍,以期为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作出参考。1 噪声自动监测现状1.1 噪声自动监测应用场景在噪声污染源监测方面,2021年《噪声污染防治法》指出,噪声污染源类型可分为工业生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此外,《声环境质量监测》(GB3096-2008)[6]指出:噪声监测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以下时进行。因此,为保证监测数据有效性,在噪声自动监测时,应在常规噪声源监测的基础上,增加对风雷雨电等气象噪声源和虫鸣鸟叫等动物噪声源相关的数据监测。在噪声污染区域监测方面,标准[6]中对监测区域作出了5类声功能区的划分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定义。因此,结合监测区域噪声限值和噪声源监测类型的要求,噪声自动监测技术可主要应用于如下场景:0类声环境功能区,如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有利于保护区域内人员活动的声环境质量;1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等为主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如公园、住宅区和学校周边的广场舞、音响等扰民场景,有利于提高区域内民众对声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以及降低噪声污染扰民事件的发生频率。2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如夜间临时街边演出、高音喇叭呐喊等扰民场景,有利于提高区域内民众对声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和噪声污染的监测水平,以及降低噪声污染扰民事件的发生频率。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有利于降低工业噪声污染对职工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危害。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有利于由飙车炸街鸣笛等行为和车流高峰等引起的噪声监管,提高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水平[3]。噪声敏感建筑物区: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如在此类集中区域发生的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等场景,有利于提高区域内民众的声环境质量等。1.2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市场需求在噪声站点监测方面,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设立3618个噪声监测点位,绝大多数采用手工监测,只有308个站点向国家报送自动监测数据,占总数的8.5%[4]。为此,“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答会中生态环境部指出:应全面升级对噪声监测网络,预计两年左右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3800多个自动监测站点。在噪声源监管方面,生态环境部计划在3~5年内完成涉及噪声污染的28万余家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以及近210万家工业企业排污许可登记。“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指出:针对噪声重点排污单位和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施工场地,皆应依法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并分别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部门联网。公共场所管理者应根据需要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具备条件的可与当地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部门联网。综上可知,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已在声环境功能区和各类噪声高发区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3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发展现状为掌握噪声污染分布现状,减少噪声污染,提高声环境质量,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在多数企业得到推广。截止2023年12月31日,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检测适应性合格的噪声自动监测仪数量已达68种。目前,设备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噪声数据监测、噪声源类型识别、噪声源定位识别、噪声超标录像回溯以及气象、车流量等相关性因素监测等方面。平台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数据实时在线查询、数据回补、数据标记、数据审核、数据分析、设备远程控制、设备运维、系统权限设置等方面。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组成如下图1所示。图1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组成图噪声数据监测设备,即噪声数据户外采集设备,可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定量的依据,是制定噪声污染源排放清单和精细化管控行动的基础。此类设备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7],主要由全天候户外传声器模块、噪声采集分析模块、数据处理和通讯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以及户外防护配套模块等部分组成。噪声源类型识别设备,即对法规标准中定义的生活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交通噪声等噪声来源类型进行识别,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定性的依据,对于噪声污染源清单的编制和精细化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此类设备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等算法[8],通过对声源数据库中标准声源的识别训练,实现对不同场景音源的自主识别。但由于噪声源种类繁多,对于标准声源库的建立仍缺乏明确的标准。噪声源定位识别设备,内置MEMS声阵列[9],利用波束成型等原理,通过声学雷达有效识别噪声源的水平和垂直方位。噪声超标录像回溯设备,是对噪声源定位识别设备功能的扩展。通过对最大噪声源方位的识别,并与监控摄像头联动,指导摄像头对噪声超标行为进行录像,实现噪声超标事件过程的记录和回溯,为噪声污染治理的取证提供有效的依据。但声源定位设备依赖于麦克风阵列的数量,麦克风数量越高,精确度越高,设备成本同等提高。因此,对此类设备的深度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气象监测设备,融合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降雨量六种气象参数的监测,是对异常气象条件下不进行噪声监测的补充,为如何剔除气象异常数据和保障噪声数据有效性的提供判别依据。车流量监测设备,采用微波雷达监测技术,可通过调节车道宽度,实现对监测范围内不同车型车流量的自定义监测。通过对噪声—车流量的关联性分析,探究车流量分布规律对噪声污染的影响,为交通噪声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2 本司产品介绍如图2所示,本司所研LGH-11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噪声监测设备、声源识别设备、声源定位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气象监测设备、道路车流量监测设备、GPS/北斗定位设备、户外LED显示屏等多种硬件设备,以及自主研发的噪声监测平台组成。本系统,具备市场主流产品功能,取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检测适应性合格认证等多项检测认证证书,可灵活运用于多种噪声高发区域的远程监管,并与各类监管系统实现联动,为噪声扰民事件的取证、监管以及噪声污染精细化管理等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提高噪声管理效率和网络安全保障力度。图2 蓝盾LGH-11型噪声自动监测硬件组成图图3 某市4a类功能区某道路监测站点3展望目前,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大大有利于噪声污染治理和民众对声环境质量防护意识的提高。但相较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仍有明显差距,噪声自动监测市场的深度拓展仍具有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1] 李玲珑,王克新.环境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应用及计量现状分析[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24,(03):33-34,42.[2] 姚浩书.长沙市商业综合体设备噪声对周边建筑声环境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1.[3] 王素华,刘巧,吕娟,等.南充市主城区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及评价[J].绿色科技,2020,(18):125-128.[4] 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等.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R/OL].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5] 任志宏.环境噪声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36(06):64-66.[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7] 晏敏锋,陈更新.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22,(06):40-42.[8] 王诗佳.基于深度学习的声音事件识别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9] 胡成立.基于声压传感器阵列的多点声源识别与定位虚拟仪器系统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0.
  • 实验室分析仪器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几年,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和战略部署,并带动了风电、核能、智能领域、高铁和轨道交通、高端智能装备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日,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包含近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制造数量、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等,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的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后,分析了2020年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基本状况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布局较为合理,且已具备可观的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我国已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的最大仪器生产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现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尤其是随着国家大力振兴高新产业、推进两化融合,国民经济各行业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为仪器仪表带来了可观的需求增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86px height: 41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72a0b1f5-66d7-4cc0-909a-d54834328f38.jpg" title=" 6374319676062428599329132.png" alt=" 6374319676062428599329132.png" width=" 586" height=" 419"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2017-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产量(单位:台/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作为仪器仪表产业重要的细分领域,实验分析仪器是典型的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共计制造实验分析仪器2786968台/套,相较于2018年的1971477台/套,产品需求和有效供给实现跃升。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7亿元,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收入比重为3.51%;实现利润总额44.27亿元,占比5.2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实验分析仪器盈利现状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实验分析仪器近年已步入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时期。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7亿元,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收入比重为3.51%;实现利润总额44.27亿元,占比5.22%。2016-2019年上述各项指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历年利润比重均高于收入比重,说明我国实验分析仪器细分行业的盈利能力高于仪器仪表产业平均水平,发展态势良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71da8805-2611-444f-ab9e-0b8c28e0574f.jpg" title=" 6374319679045637788449576.png" alt=" 637431967904563778844957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2016-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收入及盈利情况(单位:亿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实验分析仪器上下游及市场现状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伴随国家转型升级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实验分析仪器的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药研发和检测、医疗诊断、商品检验、材料分析等行业,在产品研发、检测等关键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另一反面,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将为上游实验分析仪器带来可观的需求增量,也将对仪器产品的性能、精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成为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的源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正向反馈效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90px height: 39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e0049de0-a0cd-4330-a5c6-d74932a4aa73.jpg" title=" 6374319683232347385962444.png" alt=" 6374319683232347385962444.png" width=" 590" height=" 394"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2013-2019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检验检测行业是实验分析仪器和样品前处理仪器的主要下游市场,涵盖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医疗检测、工业检测等细分领域。相较于全球市场而言,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3-2019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营业收入从1398.51亿元增长至3225.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94%。与此同时,检验检测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也为相关仪器设备的规模扩张提供支撑。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328.10万台/套,此后保持逐年上升,2019年增长至710.82万台/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75%1。预计未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收入和相关仪器设备数量均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未来,在政策利好、各下游领域检测需求不断升级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带动上游样品前处理设备等实验分析仪器的采购需求,为仪器供应商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p p br/ /p
  • 2013年激光行业前景分析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一种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等特点的相干光。   激光应用于材料加工,使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解决了许多常规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在航天工业中,铝合金用激光焊接的成功被认为是飞机制造业的一次技术大革命。激光加工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使用,实现了汽车从设计到制造的大变化,优化汽车结构,减轻了汽车自重,最终使汽车性能提高,耗油量降低。激光精加工和激光微加工不仅促进了微电子工业的发展,而且为微型机械制造提供了条件。另外,传统加工方法大都为力的传递,因此加工速度受到限制,而激光加工更多地是光的传递,惯性小,柔性大,而且激光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可以很快,激光加工被誉为“未来制造系统共同的加工手段”。总之激光加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最终使材料加工业从目前的电加工时代过渡到光加工时代。   2012年在全球经济低迷不振的大环境下,激光器制造商在“经济余震”中所经历的不确定性和担忧,在经济大衰退之后的几年内将依然存在。然而从长远销售预期来看,在很多几乎不受地域或者全球性经济衰退影响的领域,激光正在作为一种成熟的、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呈现出上扬态势。尽管预计全球债务危机将会限制2013年的某些资本设备支出,但是激光器有望凭借“能实现制造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能耗,进而使企业在经济风暴中更具竞争力”的优势脱颖而出。   半导体制造业发展迅速,“绿色”技术无疑具有光明的未来,这就要求有新的激光加工工艺与技术来获得更高的生产品质、成品率和产量。除了激光系统的不断发展,新的加工技术和应用、光束传输与光学系统的改进、激光光束与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新研究,都是保持绿色技术革新继续前进所必须的。2013年激光技术在半导体行业将会取得怎样的成绩呢?   半导体市场:黯然神伤   虽然智能电子设备组件的微加工将继续为光纤激光器制造商带来利好势头,但是主要依赖于半导体资本设备采购的激光器制造商,将在2013年遭遇坎坷。   “随着半导体行业从45nm转向20nm甚至更高的节点,需要更多的制造步骤处理更多的层和新材料,这导致资本强度增加。”半导体设备暨材料协会(SEMI)行业研究与统计高级总监DanTracy表示,“2010年和2011年,半导体行业在产能扩充方面实现了坚挺恢复,同时也转向了更加先进的工艺技术。而2012年产能扩张的减少,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一些分析师预计2013年半导体行业的资本支出将出现负增长。”Tracy还补充道,半导体资本设备市场存在着周期性,最近报道的设备数据反映了2012年下半年更加低迷的行业状况。2012年10月的订单出货比为0.75,订单量约比2011年10月下跌20%。   “对于微电子行业来讲,2012年将是一分为二的年头,”相干微电子部门营销总监DavidClark表示,“预计2013年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PC、数码相机、硬盘驱动器和电视机将非常不景气,但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以及相关组件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些移动设备组件很多都是使用相干的激光器制造的,相干的这部分业务将会继续强劲增长。”Clark补充说,“如果基于Windows8的超级本和平板电脑在企业市场获得真正成功,相信这必将刺激2013年IC销售额的限制增长。”   ICInsihts公司也看到了类似趋势,其预计2013年电子设备的销售额将增长5%,2012年的增长率为3%。Clark对更长远的趋势也持乐观态度,他表示,“4G-LTE无线网络建设、互联网流量的持续增长、云计算的采用一级即将向450nm晶圆的迁移,所有这些都将促使未来几年内半导体资本支出方面出现重大投资。”   相干2012年第四财季(截至2012年9月29日)的销售额,从上年同期的2.08亿美元下降到1.89亿美元 与上个季度相比,订单量下降近23%。相比之下,Newport则由于研发市场和工业市场的强劲表现而实现了创纪录的销售额 当然半导体资本支出的疲软也使其受到了一定影响,其第四财季(截至2012年9月29日)微电子业务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7%,降至1.1亿美元。   作为一家主要为半导体行业提供光刻光源的供应商,Cymer公司2012年第三季度(截至2012年9月30号)的总营收约为1.32亿美元,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但低于2012年第二季度1.49亿美元的总营收。2012年10月,Cymer公司被荷兰ASML公司以大约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2012年第三季度,Cymer出货了27套紫外系统,并向ASML交付了其首款极紫外光源,曝光功率为30W。   Cymer公司和日本Gigaphoton公司是业界领先的极紫外光源制造商,依据摩尔定律,他们会继续享受业务增长。但是研究超短、超高功率激光脉冲(如用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极强光设施)的激光器制造商,正在寻求超越摩尔定律。   “早在2007年,来自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顾问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就显示,当集成电路制造达到分子级或纳米级的时候,其将远远超越摩尔定律的限制。一个基于纳米芯片的超级计算机,可以舒适地握在掌中,且耗电极低。”CalmarLaser公司营销总监TimEdwards说,“这使得激光产业令人兴奋不已——没有激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子尺度的未来将无法实现。飞秒光纤激光器制造商始终致力于提升脉冲到脉冲之间的稳定性,以满足眼科、光谱、DNA分析、分子成像、薄膜太阳能电池加工以及计量等应用的苛刻要求,所有这些都提供了广阔的科研激光市场,但是不知为何激光市场并未快速增长。”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半导体行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接下来为激光技术在半导体行业的一些应用:   1 激光技术在晶片/芯片加工领域的应用   1.1在划片方面的应用   划片工艺隶属于晶圆加工的封装部分,它不仅仅是芯片封装的关键工艺之一,而是从圆片级的加工(即加工工艺针对整片晶圆,晶圆整片被同时加工)过渡为芯片级加工(即加工工艺针对单个芯片)的地标性工序。从功能上来看,划片工艺通过切割圆片上预留的切割划道(street),将众多的芯片相互分离开,为后续正式的芯片封装做好最后一道准备。   目前业界讨论最多的激光划片技术主要有几种,其主要特征都是由激光直接作用于晶圆切割道的表面,以激光的能量使被作用表面的物质脱离,达到去除和切割的目的。但是这种工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并导致对器件本身的热损伤,甚至会产生热崩边(Chipping),被剥离物的沉积(Deposition)等至今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 与很多先行技术不同,传统旋转砂轮式划片机的全球领导厂商东京精密公司和日本著名的激光器生产商滨松光学联合推出了突破传统理念的全新概念的激光划片机MAHOH。其工作原理摒弃了传统的表面直接作用、直接去除的做法 而采取作用于硅基底内的硅晶体,破坏其单晶结构的技术,在硅基底内产生易分离的变形层,然后通过后续的崩片工艺使芯片间相互分离。从而达到了无应力、无崩边、无热损伤、无污染、无水化的切割效果。   1.2在晶片割圆方面的应用   割圆工艺是晶体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该技术主要用于水平砷化镓晶片的整形,将水平砷化镓单晶片称为圆片。随着晶体加工各个工序的逐步加工,在各工序将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废片,将这些废片加工成小直径的晶片,然后再经过一些晶片加工工序的加工,使其变成抛光片。   传统的割圆加工方法有立刀割圆法、掏圆法、喷砂法等。这些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对晶片造成的损伤较大,出片量相对较少。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一些厂家对激光加工技术引入到割圆工序,再加上较为成熟的软件控制,可以在一个晶片上加工出更多的小直径晶片。   2 激光打标技术   激光打标是一种非接触、无污染、无磨损的新标记工艺。近年来,随着激光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的提高,加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光学器件的改进,促进了激光打标技术的发展。   激光打标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对目标作用,使目标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获得可见图案的标记方式。高能量的激光束聚焦在材料表面上,使材料迅速汽化,形成凹坑。随着激光束在材料表面有规律地移动同时控制激光的开断,激光束也就在材料表面加工成了一个指定的图案。激光打标与传统的标记工艺相比有明显的优点:   (a)标记速度快,字迹清晰、永久   (b)非接触式加工,污染小,无磨损   (c)操作方便,防伪功能强   (d)可以做到高速自动化运行,生产成本低。   在晶片加工过程中,在晶片的特定位置制作激光标识码,可有效增强晶片的可追溯性,同时也为生产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方便。目前,在晶片上制作激光标识码是成为一种潜在的行业标准,广泛地应用于硅材料、锗材料。   3 激光测试技术   3.1激光三角测量术   微凸点晶圆的出现使测量和检测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该技术的最基本要求是任一可行的检测技术必须能达到测量微凸点特征尺寸所需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在50μm节距上制作25μm凸点的芯片技术,目前正在开发中,更小凸点直径和更节距的技术也在发展中。另外,当单个芯片上凸点数量超过10000个时,晶圆检测系统必须有能力来处理凸点数迅速增加的芯片和晶圆。分析软件和计算机硬件必须拥有足够高的性能来存储和处理每个晶圆上所存在的数百万个凸点的位置和形貌数据。   在激光三角检测术中,用一精细聚焦的激光束来扫描圆片表面,光学系统将反射的激光聚焦到探测器。采用3D激光三角检测术来检测微凸点的形貌时,在精度、速度和可检测性等方面,它具有明显的优势。   3.2颗粒测试   颗料控制是晶片加工过程、器件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颗粒的监测也就显得至关重要。颗粒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两种,一种为光散射法 另一种为消光法。   对于悬浮于气体中的颗粒,通常采用光散射法进行测试,同时某些厂家利用这种工作原理生产了测试晶片表面颗粒的设备 而对于液体中的颗粒,这两种方法均适用。   4 激光脉冲退火(LSA)技术   该技术通过一长波激光器产生的微细激光束扫描硅片表面,在一微秒甚至更短的作用时问内产生~个小尺寸的局域热点。由于只有上表面的薄层被加热,硅片的整体依然保持低温,使得此表面层的降温速率几乎和它的升温速率一样快。从固体可溶性的角度考虑,高峰值温度能够激活更多的掺杂原子,此外正如65nm及以下工艺所求的那样,较短的作用时间可以使掺杂原子的扩散降到最低。退火处理的作用范围可以限制在硅片上的特定区域而不会影响到周围部位。   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多晶硅栅极的退火,在减少多晶硅的耗尽效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K.Adachi等将闪光灯退火和激光脉冲退火处理的MOS管的Ion/Ioff进行了比较,在pMOS-FET和nMOSFET中,采用激光脉冲退火处理的器件的漏极电流要大10%,器件性能的增强可以直接归因于栅电极耗尽效应的改善和寄生电阻的减小。
  • “清洁能源和技术“前景光明,广州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邀您搭乘行业发展顺风车
    p   2016年3月31日—4月2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p p   25,000平米规模 650+家优质展商 30,000+专业观众 /p p   strong  特此声明:近期广东市场出现部分展会,以类似名称冒名宣传。请务必认准展会时间2016年3月31日-4月2日的广州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简称:广东水展)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000号) /strong /p p   “水十条”、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新电改方案今年上半年的密集出台,使清洁能源板块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峰,同时吸引了VC/PE的大力追捧。“我们预 计2015年清洁能源和技术行业整体前景光明。搭乘行业快速发展的顺风车,VC/PE将积极扩大在清洁能源与技术领域的投资,中国清洁能源将进入大资本时 代。”普华永道中国能源主管合伙人崔志义在接受采访时说。 /p p   为响应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第21届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所达成的国际减排目标,切实推动我国转变能源粗放利用方式,全面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和普及,推动全国林汇和碳交易市场体系建立,推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创新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在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全国政协)的指导下,在澳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将携手广州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简称:GD Water广东水展)于2015年12月15日至17日在澳门金沙城中心,举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关注微信公众号“广东水展“,获悉更多会议信息) /p p   2016广州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简称:广东水展GD Water)作为全球第一大专业水展——上海国际水展之华南地区姐妹展,将于2016年3月31日至4月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办。展览面积将达25,000平方米,净水设备、膜、污水处理、泵阀流体四大主题的设立,预计将迎来650多家展商及30,000余名专业观众的踊跃参与! /p p   截止目前,80%展位已售尽。博天环境、住友、星汉-阿卡索、同臣环保、威固、长隆、佑利、科瑞达、威海翔宇、君睿、金泰环保、攻碧克、凯发、东丽、碧水源、东玺科、立昇、中环膜、海清源、海德能、A.O.史密斯、BWT、百诺肯、3M、浩泽、森乐、四季沐歌等行业巨头已预定大面积展位,抢占先机。 /p p   除此以外,主办方将运用十余年成功办展经验及40余万国内外精准买家数据库,耗时半年,以专人小组展进行观众邀请。同时通过多渠道过滤筛选,为1000名核心决策人提供VIP专享服务,以最大程度实现买卖无缝对接,构建水处理高效商务平台。 /p p   2016广州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简称:广东水展)邀请一起为水处理、环保事业献一份力! /p p   广东水展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啦!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广东水展”或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得最新、最全行业资讯。此外,介绍水业同行关注“广东水展”更可参与赢取Iphone6抽奖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2121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7148e8fe-da52-457c-8322-f1b57c79820c.jpg" width=" 228" height=" 226" / /p p   参展咨询: /p p   TEL:021-33231355 FAX: 021-33231366 E-Mail: kevin@chcbiz.com /p p   新闻联系人: /p p   倪仁伟Vincent TEL:021-33231300 E-mail: vincentni@chcbiz.com /p p   更多展会信息请登录:www.gdwater.cn /p p /p
  • 干货数据!2020年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几年,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和战略部署,并带动了风电、核能、智能领域、高铁和轨道交通、高端智能装备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包含近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制造数量、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等,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的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后,分析了2020年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基本状况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布局较为合理,且已具备可观的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我国已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的最大仪器生产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现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尤其是随着国家大力振兴高新产业、推进两化融合,国民经济各行业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为仪器仪表带来了可观的需求增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27e48a05-3c23-45df-aecd-57d5ac389a6f.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2017-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产量(单位:台/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作为仪器仪表产业重要的细分领域,实验分析仪器是典型的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共计制造实验分析仪器2786968台/套,相较于2018年的1971477台/套,产品需求和有效供给实现跃升。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7亿元,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收入比重为3.51%;实现利润总额44.27亿元,占比5.22%。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实验分析仪器盈利现状分析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实验分析仪器近年已步入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时期。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7亿元,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收入比重为3.51%;实现利润总额44.27亿元,占比5.22%。2016-2019年上述各项指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历年利润比重均高于收入比重,说明我国实验分析仪器细分行业的盈利能力高于仪器仪表产业平均水平,发展态势良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14457938-2776-4800-b2c0-a3ea0c1ce261.jpg" title=" 3.png" alt=" 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2016-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收入及盈利情况(单位: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实验分析仪器上下游及市场现状分析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伴随国家转型升级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实验分析仪器的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药研发和检测、医疗诊断、商品检验、材料分析等行业,在产品研发、检测等关键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另一反面,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将为上游实验分析仪器带来可观的需求增量,也将对仪器产品的性能、精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成为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的源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正向反馈效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385e07fa-4ee0-4f28-8fb2-d6dcc695ea9e.jpg" title=" 4.png" alt=" 4.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2013-2019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检验检测行业是实验分析仪器和样品前处理仪器的主要下游市场,涵盖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医疗检测、工业检测等细分领域。相较于全球市场而言,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3-2019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营业收入从1398.51亿元增长至3225.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94%。与此同时,检验检测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也为相关仪器设备的规模扩张提供支撑。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328.10万台/套,此后保持逐年上升,2019年增长至710.82万台/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75%1。预计未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收入和相关仪器设备数量均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未来,在政策利好、各下游领域检测需求不断升级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带动上游样品前处理设备等实验分析仪器的采购需求,为仪器供应商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p
  • 食品安全产业前景广阔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决遏制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人民群众渴望吃到放心的食品,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相关企业积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确保食品安全。不难看出,围绕食品安全所蕴藏的商机与市场是巨大的,食品安全产业前景广阔。   食品安全产业的内涵。食品安全产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是指从源头生产到安全食品供应涉及的所有产业,狭义概念是指为了确保生产和食用安全食品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进而形成的产业。这里重点讨论狭义的食品安全产业。梳理食品安全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食品安全溯源。食品安全溯源体系覆盖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通过专用设备进行信息共享,以实现追溯。第二,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愿意为食品安全而支付费用,食品安全检测行业迎来发展机遇。第三,无害替代物的开发应用。通过开发新型农药、肥料、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替代食品生产中使用的不安全产品,或降低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在这几个方面中,开发新型农药、肥料、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办法是比较主动的,能够从生产源头上解决问题,而其他办法是比较被动的,主要以监管和追责为手段。   食品安全产业的前景。目前,食品安全产业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首先,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在城镇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发生了众多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这为食品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次,食品安全产业发展具备有利的国际环境。食品安全是世界性问题。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2011年的统计显示,由于食品传染而引起的疾病耗费美国联邦政府资金约1520亿美元 频繁发生的食品传染疾病以及食品召回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因此,美国政府通过立法采取更加严厉的食品检测政策,由此激发的食品安全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可达6.6%。第三,食品安全领域的市场容量大。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数据,2012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突破9万亿元,仅次于石化工业位居第二,而农药、化肥、饲料、食品添加剂等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的产值就超过1万亿元。目前我国拥有各级农产品检验检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站)、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各类环境监测站等监测机构达23000多个,食品加工企业达到40多万家。据此推算,我国仅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分析仪器的潜在市场即在7450亿元以上,检测耗材年市场容量超过500亿元。   发展食品安全产业的着力点。一是着力提高企业和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宣传教育,杜绝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的恶劣行为,坚守道德底线。这是发展食品安全产业的前提和基础。二是着力建立健全监管处罚机制。从立法和执法两方面加大对触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惩治力度,严肃处理食品安全事件。三是着力研发和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发展食品安全产业,让餐桌上的食品健康、安全、价廉,让生产安全食品的农户、厂家有利可图,让检测食品安全的手段快捷、方便、普及,让制造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法分子无处可逃。
  • 盘点第三方检测在行业内应用前景
    居民供水全面实行第三方检测   不只是农村居民,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同样是常德市政府正在关注和回应的课题。近日从常德市住建局获悉,常德市政府正在围绕城镇居民饮水安全实施系统示范工程,即水源地保护设施、备用水源设施、集中供水厂新建改造、供水管网新建改造、水质检测监测中心和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六大项目建设,目的就是确保城乡居民用上&ldquo 放心水&rdquo 。   这项工作总的时间跨度为2014至2016年。其中,相关部门单位今年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即做好备用水源的前期工作,完成黄石水库作为常德市城区主要供水源、第二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的方案论证,沅北水厂搬迁与主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的对接方案,完善对黄石水库的水源保护 做好城乡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千人以上集中供水水源地调研论证,依法对千人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实施保护,6月底前基本完成向省环保厅申报的工作 抓好二次供水的全面整顿,摸清二次供水的基本情况,对常德市城区二次供水质量全面实行第三方检测,修订完善常德市城区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启动沅北水厂迁建前期工作及沅南水厂达标改造,制定沅北水厂迁建工作方案,统筹考虑供水管网贯通问题,9月前组织专家对迁建方案进行论证 加快常德市城区520平方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推进常德市自来水公司对市城区高速环圈内小水厂的并购,完成丹洲隔堤以南和陬市区域的供水管网规划,确保年内对市委党校、华南厂、河洑镇、白鹤山区域实行自来水全供应 加快市城区自来水供水加压泵站建设。   目前,常德津市市、安乡县、汉寿县、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已启动水厂新建工程,常德市政府相关部门已启动常德供水管网新建改造工程 已对常德市城区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正在建立供水管网数据库 正在开展市城区二次供水设施全面普查工作,已启动城镇二次供水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的前期工作 已启动常德市城区及周边小水厂和自备水源的处置工作,将采取国有供水企业收购、改制成立转供销售公司、强化自备水源许可、逐步强制性关停自备水源措施。   第三方检验服务先行   在美国和日本等地,独立第三方医检机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壮大,到2010年美国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占据美国医学检验行业超过三成份额。与此相对,中国第三方医检仅有18年历史,但在经济下行时期依然保持逆势走强,行业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增速为国外同行的5倍以上,显示出惊人的成长性。   行业分析机构的调研显示,2009年我国各类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约为1.03万亿元。而在医疗费用中,大约8%到10%的成本是花在检验上,药费则占40%,由此推断我国医学诊断收入年约为800亿-1000亿元。尤其是近年来,发改委不断打压药价,检验费用已成为一些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于是,有些医院就会将做不了或不赚钱的项目外包,赚取其中的差额。   为何第三方医检如此受欢迎?业内人士认为,对设备简陋的中小医院、诊所和社区门诊而言,第三方医检可以有效规避医院在实验室设备、软件、人员等方面的高额投资,同时又极大地提高对病症的诊断精确度。对于三甲医院,部分高端检验项目对设备、人员要求高,投入大,第三方医检机构可以集中承接和外包这些项目,节省投入,同时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   一位资深医疗行业投资人士指出,近年来,第三方检验机构从医院承接的检验业务出现爆发性增长,虽然整个行业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比起医疗产业的其他子行业,其发展速度足以让整个行业都感到震惊。&ldquo 这是政府大力鼓励基层医院将检验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医检机构的信号。预计未来几年,第三方检验将产生数百亿元的市场份额。&rdquo   而自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健康服务业即被预期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到2020年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其中还明确指出对第三方检验检测等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的支持。   仪器企业聚光在贵阳设环境第三方检测业务   4月14日,高新区科技园标准厂房3号楼二层,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贵州聚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一期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仪器。在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六楼,该公司占地5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和&ldquo 环保云&rdquo 展厅也已装修完毕。   虽然实验室建好不过一个多月,却已陆续接到多个环境检测订单。贵州聚科将依托这个实验室,开展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建设咨询和高端实验室分析仪器销售等业务,仅环境质量第三方检测一项业务,预计一年就有1000万元收入。   然而,聚光科技的目光还不仅仅停留于此,他们看中的,是从监测感知到云端运营的整个&ldquo 环保云&rdquo 产业。   &ldquo 我们来贵州,看中的就是产业氛围。贵州支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力度与决心给了我们信心,贵州在全国第一个提出要将&lsquo 环保云&rsquo 产业化,这与我们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我们去年在贵阳建立子公司,并建设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也是为未来&lsquo 环保云&rsquo 的发展提前布局。&rdquo 贵州聚科总经理李亮说。   作为环境与安全分析检测仪器生产商与系统解决方案国内顶级供应商,在2007年全国启动节能减排工作之时,聚光科技就进入贵州市场。目前,聚光科技占据贵州地表水环境监测仪器市场份额的80%,污染源监测市场的30%,已具备环境质量检测数据收集的硬件条件。&ldquo 在前端感知层方面,我们已拥有一定基础。在数据传输方面,高新区也在积极对接贵安新区三大电信运营商。实现环保云产业化,只差云端运营层面。&rdquo 李亮说。
  • 食安快检前景广阔 智云达领跑行业发展
    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尤其是中小作坊式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漠视,各地方质检、检查机构对这些大量的作坊式食品产品的监测与监督成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快速检测仪器常常作为第一筛查手段,在保障各地食品安全问题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55.1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农业、质检、粮食、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建设,强化了检验仪器配备,各系统的检验能力得到提高。“十二五”开始阶段,国家已经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1个国家级、31个省级、226个地市级和50个县级监测技术机构组成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食源性致病生物等方面的154项指标开展监测。国家将会增强检验技术服务的独立性,通过政策引导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发展。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加大监督抽检经费保障力度,科学制定监督抽检计划,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需要,规范食品快检设备和技术认定,明确快检设备生产资质要求,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快检设备的配备和应用,提高抽检针对性和效率。相信伴随着国务院会议精神的逐步落实,各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的动作还会增加,全社会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的体系、办法也将加快设立,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需求将迎来快速井喷的阶段。 目前我国拥有各级农产品检验检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站)、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各类环境监测站等监测机构达23000多个,食品加工企业达到40多万家。我国仅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分析仪器的潜在市场即在7450亿元以上,检测耗材年市场容量超过500亿元。 虽然当前市场上的快检产品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解决,但很多公司的生产体系都已日趋完善。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及配套软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成功研发了众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产品涉及的六大系列: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箱、食品(农产品)检测仪器、干化学试纸、兽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及抗生素检测试剂盒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其高性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相信企业在良好的行业发展态势下,将会研发出更多高质量高科技的产品,在食品快检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 各公司高层看好2013年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前景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是科学仪器行业又一“艰难”之年,纵观各大仪器公司2012年业绩,增长普遍放缓,增长率回到了“个位数时代”。同时业内人士对于2013年行业前景也并不乐观,据SDI报告预测,2013年行业增长率仅有3.6%,增长继续放缓。   在如此背景下,各公司2012年表现如何? 2013年,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前景怎样?此外,对于并购愈演愈烈、国内上市公司遭遇发展瓶颈、国外公司进军中低端市场等2012行业热点问题,嘉宾们又有怎样的看法?   在2013年4月19日举行的“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之“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上,安捷伦科技化学分析集团新兴市场测量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李林、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明达、赛默飞世尔科技色谱质谱产品中国区商务运营总监杜平、天美(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国平分别就上述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安捷伦科技化学分析集团新兴市场测量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李林   李林介绍,“2012财年,安捷伦全球收入约69亿美元,其中电子测量业务(EMG)收入33亿美元,化学分析业务(CAG)收入16亿美元,生命科学业务(LSG)收入16亿美元,诊断与基因组学业务(DGG)收入4亿美元。”对于2013年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前景,李林表示很乐观,其认为机会依然在于食品安全、能源、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和诊断等领域。而对于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的展望,李林认为未来发展趋势表现为:更多的并购和战略合作、持续开发高端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稳定性、增加产品自动化功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开拓和加强网络功能、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创立世界认可的品牌。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明达   关于2012年聚光科技表现,刘明达表示,“虽然工业业务受到经济不景气影响,增长放缓,但整体业务表现良好,实现了13.6%的增长。”,刘明达认为,2013年中国科学仪器市场仍可实现两位数增长,驱动力主要是环境与水利、食品与健康、科学研究等。对于并购愈演愈烈及国内上市公司遭遇发展瓶颈,刘明达说,“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帮助创业者的意思等都推动了并购,但购不难,并不易。上市公司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业务,需要一个平抑的过程,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主业的发展。”最后,刘明达表示,“依据本土优势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相应的组织能力建设是国内科学仪器厂商的未来之路。” 赛默飞世尔科技色谱质谱产品中国区商务运营总监杜平   “2012年赛默飞中国业务表现优异,销售额超过7亿美元,增长率逾20%。中国成为赛默飞全球第二大市场。”杜平说,“此外,2012年,赛默飞增加二线城市销售和工程师,苏州工厂投入生产,第一台中国技术中心开发的新产品上市。”赛默飞对于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医疗和健康、食品安全、制药、生物制药、环境等领域的需求都依然强劲,机会很多。对于2013年赛默飞中国发展计划,“(1)关注重点市场,保持增长势头 (2)全新中国技术中心投入使用,为中国刻画开发新产品 (3)转移更多的产品线到中国生产 (4)深化服务客户能力 (4)吸引、保留和发展人才。” 天美(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国平   徐国平介绍,“由于市场需求趋紧,同业竞争加剧影响,天美业绩增长也放缓,增长率为11.2%。”对于2013年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前景,徐国平认为,“需求稳定增长,稳中有升,而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市场增长较大 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医疗、公共卫生、新能源等领域会形成许多新的增长点。”此外,徐国平还对国外厂商进军中低端市场、并购愈演愈烈及国内上市公司遭遇发展瓶颈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国外厂商进军中低端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与‘狼’共舞,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有实力、有需求、有资本的企业值得探索,天美也在探索 上市后面临增长速度和股价的压力,要弄清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哪、技术创新、人才集聚等问题。”
  • 万峰:第三方检测市场前景广阔
    镉大米事件、频繁曝光的乳制品问题让食品安全检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国内首家民营检测上市公司&mdash 华测检测董事长万峰在第五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上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的专访,并就检测行业前景、公司战略、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万峰认为,未来第三方检测市场前景非常好,公司未来还将侧重食品检测。   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检验,指利益之外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   谈现状 不能单以产值诠释行业   京华时报: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有哪些特点?   万峰: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但真正的井喷还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十几年。随着居民对生活水平的追求不断提高,这个市场步入快速成长期,现已具有一定规模。检测行业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在于产业规模,而是因为它关系到各行各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行业,而是成为每一个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这是一个横向发展的行业,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不仅涉及的产业分散,地域也都是分开的。   京华时报:您是否看好第三方检测市场的未来前景?   万峰:未来第三方检测市场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第三方检测行业是在事业单位改制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是政府与市场的一个良性互动,那一部分通过改制真正走向市场的机构,可以为这个产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外,国内居民已经逐步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阶段转型,这也要求配套的服务业跟进发展。我认为,第三方检测市场的规模很难具体化,这里面临一个产业范围的界定问题,通常情况下,我认为与检测相关的技术服务等都应包括在内。再者,这个产业凝聚了一批具有专业内力、学术背景的中产阶级,它的发展壮大对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调整有很好的帮助。所以,我认为不应该简单地从产值的角度去诠释一个行业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大原因致食品问题频发   京华时报: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万峰: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暴露的是造假者信仰的缺失 其次,食品行业涉及多个产业、多个部门,现有监管体制本身、监管思路不明确也成为这一现象滋生的温床 另外,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食品原材料的源头,跟环境问题也有一定关系,这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 再者,小、散、乱是食品行业的基本特征,有些食品本身价值非常低,生产商一般也不会送检。   京华时报:华测检测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哪些布局?   万峰:食品检测是华测发展最快的业务,未来也将是华测的主流测试。战略布局方面,第一,公司在地域上将大大加大布局力度,当前公司在北京、上海、青岛、深圳都设立了食品实验室,今后在其他地方也要设立 第二,公司还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例如,目前华测就正在办理在台湾设立实验室,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这一地区的食品检测经验,同时发现他们的问题 还有,就是公司将从产业链的角度去思考与布局,从产地、运输、储存、物流等全过程去跟踪 另外,食品安全不是光靠检验就可以的,所以我们想推出产业链的认证,希望未来每个认证的产品上都有我们认证的标志。   谈未来 期望医学检测领域有突破   京华时报:投资者们都很关注,上海华测艾普医学检测实验室目前进展如何?   万峰:上海华测艾普医学检测实验室现阶段正在装修,今年年内应该不会有业绩的产生,明年有望创造营收。这个项目定位为高端医学项目,绝大部分的检测项目是当前国内的大多数医院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办法提供的,公司希望能借此让中国医学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拉动华测品牌在医学领域的品牌树立。   京华时报:除了上述实验室,公司在医学检测方面还有其他发展计划吗?   万峰:公司在医学检测领域投入了很大力气,也是重点打造的一个领域,未来五到十年,医学检测领域有可能成为华测检测最大的一个板块。目前来看,公司主要从GLP实验室、职业卫生体检、普检、特检、诊断试剂的引进与生产这五个方面切入这个领域。我认为,医学检测将是华测未来重要的组成部分。   计划未来加大并购步伐   京华时报:未来公司是否会加大并购的力度?   万峰:公司以前采用内生的方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更愿意用资本整合的方式把华测的发展做得更好。我们也会借鉴国内一些大公司并购的发展思路,以及国际上一些大公司的成功例子。华测刚上市的几年中,并购的尝试非常谨慎,并且当时中国第三方的检测企业做得好的不多,未来我们将会更好地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加快并购的步伐。以前,公司外生的增长比内生的增长慢很多,现在也需要均衡地发展了。检测这个行业成长空间很大,目前五年内不会考虑跨行业并购发展,我们希望在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内发展,更不辜负股民的信任。   京华时报:在医疗类、工程类以及新兴开放领域,公司做好开拓准备了吗?   万峰:在医疗检测这方面公司已经开始布局,而像新兴开放、工程类领域,公司可能更多的是想采用并购的方式去拓展,一些国内没有涉及的新的检测领域公司才有可能去自己新建,采用并购的方式可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率。   已成为阿里重要供应商   京华时报:目前,很多公司都进军互联网销售,公司在电子商务检测领域有何计划?   万峰:电子商务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商务业态,华测为了适应这一业态,已经开始涉猎这一领域。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电商事业部,在商业业态、软件对接、数据的调取、检测的运行各个方面为电商平台提供服务。公司现在是阿里巴巴的检测平台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还和其他的电商客户进行了业务的对接。   京华时报:不少投资者对公司高管减持和离职颇有微词,您怎么看?   万峰:对比同行业,公司的高管离职率不是很高,另外,一定程度上人员变动也不是件坏事,也可以为公司提供新鲜的血液。另外,高管离职和离职套现是不一定有关系的,我们有的高管离职了到现在都没有套现,一股都没有卖。同时,大家也应该容许员工去套现,因为员工不减持,市场就没有流通不会活跃。我认为不用过分在意。   京华时报:华测未来想成为怎样的公司?会不会走国际化路线?   万峰:第一,我们要提升公司的价值,创造高素质的企业。两条腿走路:自营和并购。采用并购不融合的策略,不急于把并购的企业融合到原有的企业中来,加大并购的独立管理期,并购这块的调整是目前调整最大的。第二,在新兴的产业中投入会加大,如食品行业、医疗行业跟经济转型中的新兴领域有关联的是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此外,公司还要做一部分国际的业务,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帮助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做检测,使国人享受到更好的品质生活。可以说,华测未来要做一个最国际的中国检测公司,或说最中国化的国际检测公司。   记者手记   怀公益心做检测事   上周四,北京举办了一个食品检测行业的峰会,华测检测的董事长万峰出现在演讲嘉宾名单中,虽然之前与华测及万峰本人没怎么打过交道,会场一些人也说万峰比较特立独行,但记者仍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联系万峰采访。出乎记者意料,万峰很爽快地答应了记者采访,从约访至采访完成,万峰一直都很配合,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里,谈起第三方检测市场及公司发展战略,万峰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记者注意到,穿着Polo衫和球鞋的万峰鬓角已微微发白,他坦言,物质财富的增长也会徒增烦恼,只有为社会做一些事情才能让内心更加自由。   &ldquo 我有时候想,是不是也可以打造一个排行榜,对特定地区的水质、空气等定期检测,这样哪里进步哪里退步也就一目了然了。&rdquo 他的内心有一个公益情结,身为一个检测企业的领导者,有义务为环境问题的改善尽一份力。&ldquo 至少,我们做的可以增强舆论监督。&rdquo
  • 2015考研前瞻:生命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生物科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边沿学科,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虽然是新兴事物,可是它的出现和存在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将在国家、社会的发展进 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全国已经有一百多所高校设立了生物科学专业,使得众多考生选择以此作为考研专业,根据资料整合,我们给大家提供个参考。   国家、社会对这个专业是有需求的,也很重视,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可观的,但是,具体到个人的就业情况来说,还是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   专业和前景分析   生物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学科;必修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进化生物学等。   从就业方向来看,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 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另外,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 因此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生来说,选择继续深造对于以后从事专业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必要的。 分析: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处在上升过程中的专业,发展机会会不断增加。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地区性择业差异和专业能力、文凭他们求职过程中的重要 性。   地区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状,发达的大城市发展这个产业的基础和需要,正式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对于就业来说自然是较好的选择。边远、中小城市则处在起步或萌芽的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发展。   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ldquo 高不成、低不就&rdquo 的现象。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 比较高,本科生的竞争优势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可是条件差,发展也不太理想。对于求职来说,文凭其实只是一 小方面,招聘单位对文凭作出规定,无非也是希望应聘者有更高的专业能力。所以说,专业知识、能力过硬才是最重要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提高 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   生物科学专业发展方向   生物科学专业是科学领域的新兴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存在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必然会牵动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所以它的方向也不会是单一的。这也决定了,本专业的学生其就业方向也不会是单一的,有一定的选择范围。   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在文章开始也提到了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 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划分 为科研管理和教育工作两大类型。从事不同的工作,其性质不同,对从业者就有不同的要求。   分析:从事不同的工作不仅要看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性格因素,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从事技术研究需要沉稳、细致的性格,内向 的人更适合;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不仅要细致耐心,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更加适合开朗外乡的人;而从事教育工作则最好两者兼备,既可以安静、仔细的研 究专业课程,又能够调动别人的情绪和积极性。所以,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   科研管理类:   首先来看科研类,在科研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对本科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本身这种岗位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 要求就较高,招聘方对文凭等各个方面考虑的也是非常细致,尤其是比较权威的机构,在这方面的要求会更高。所以,这种岗位虽然待遇优厚却是机遇难求。   再看管理类,有些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都设立了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与科研岗位相比,虽然也重视应聘者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把握和运用,但在文凭等其他环节没有过多的严格要求,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分析:求职要有好的目标,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量力而行,注意培养自身的能力。从事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是本科生比较理想的就业方向,现有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的运用已经符合要求,更容易得到招聘方的认可。   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否则求职很难有突破。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自然无需多说,包括了基础的 数学、物理、化学和相关的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同时还应该了解相近专业的 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还要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 力,外语和计算机等必备知识技能应达到规定的等级水平。   专业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比学历更加实用,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锻炼能力。从事生产管理,就要在专业技能过硬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教学工作:机会在增加   随着社会对生物科学行业需求的增加,国家对本专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这个专业的教学自然要有更高要求,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增设这个专 业,对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自然会增加。而且,科技的进步更新是很快的,教育工作者也存在更新的趋势,这对毕业求职者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   分析:现在看来,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的人还很少,几乎没有。原因是,本科毕业留校任教本身就有难度,特别是像这种科技含量较高、专业要求较高的。   从事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不仅是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该有较强的战略眼光,要长远还要有把握事物进展动态的能力。这样才能有专业的指导性,这在教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学一会一的层次上,还应该懂得举一反三,深刻的思考问题形成的原因,不仅要知&ldquo 其然&rdquo ,还要知其&ldquo 所以然&rdquo 。还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导师的教学思路,为以后从事的工作打好基础。   地区发展和薪酬情况   对于生物科学专业来说地区性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前端科技的发展已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程度为基础。而这些条件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是有很 大差别的,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相应的新需求不断增加,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可能性。中小城市在这个方面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一些。据统计数据显示,生 物科学专业在就业求职的学生中,有80%以上的人选择在北京、上海及重要的省会城市工作,认为留在大城市对本专业及个人以后的发展都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如 果去基层单位,不仅待遇低,也很难有提高的机会。   事物都必然存在两面性,新兴产业尤其是这种对专业技能、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专业,在日趋发展壮大、就业热门的同时,其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而且 &ldquo 门槛&rdquo 也比较高,本科毕业在文凭方面已经不是优势。据最新数据显示,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有高于80%的人选择考研深造,因为本科毕业想要找专业对口的 好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选择去基层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可是待遇太低,平均月收入达不到1000元,而且基层单位一般在小城市甚至是偏远地区,考虑到以 后个人的发展也未必是好的选择。另外就是选择进入本专业的科研院所或生物领域的企业,两者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不错,月收入平均可以达到3千~6千元不等, 当然还有更高的,这也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竞争力的问题.   生命科学   From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什么是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定义   生命科学是把有机体诸如动物,植物和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学科的统称。 生命科学主要分支有: 植物学, 微生物学, 动物学和、病毒学、人类学、古生物学,藻类学、昆虫学学等.除了涵盖生物学之外,生命科学还包括医学、农学等应用科学中的生命问题。   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过程   生命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从古代到16世纪左右是生命科学 的准备和奠基时期;从16世纪到20世纪中是系统生命科学创立和发展的时期;20世纪中叶以后,生命科学出现了不同分支学科和跨学科间的大交汇、大渗透、 大综合的局面,由此人们获得了进入&ldquo 大科学&rdquo 发展历史阶段的认识。目前,普遍认为现代生命科学系统的建立开始于16世纪。他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生命现象的研究牢固地植根于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生命 为对象的生物分支学科相继建立,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生命科学体系。 18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全面蓬勃地发展,生命科学业进入它的辉煌发展阶段。生命科学重要得分支相继建立,其中以细胞学、进化论和遗传学为主要代表,构 成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石。分子生物学的建立是生命科学进入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从此,以基因组成、基因表达和遗传控制为核心的分子生物学的思想和研究方 法迅速的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研究热点   1.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rdquo 实际上是一种微型多参数生物传感器。它通过在一微小的基片表面固定大量的分子识别探针,或构建微分析单元和系统,实现对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细胞或其它生物组分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筛选或检测。   2.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当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前沿,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全新局面,在另一方面它又使生物学以空前主动的势态,对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3.脑科学   生命科学乃至所有科学中,有关脑的高级功能是最令人感兴趣的。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被公认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4.生物信息学   它是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以及应用数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通过对生物学实验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进而达到揭示数据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的目的。   5.人工生命   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使用适当的非生命过程的手段,通过对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学习、进化等)进行模拟,以深化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施展与广泛的时间应用。   生命科学专业以及就业前景   生命科学类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特别高,吸引了不少优秀高中毕业生。国家也特别重视生命科学的研究,甚至专门为此成立了&ldquo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 养基金&rdquo ,一些大学还成立了针对生命科学专业的基地班,无疑,生命科学专业是今年的高招热门专业。生命科学学科下面包含很多专业:   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 Cytology 遗传学 Genetics 生理学 Physiology 神经生物学 Neurobiology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生物物理学 Biophysics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生物工程 Bioengineering 环境生物学与生物生态学 Environmental Biology and Ecology 古生物学 Paleontology 水生生物学 Hydrobiology 寄生生物学 Parasitology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15植物学 Botany 动物学 Zoology 昆虫学 Entomology 人类学 Anthropology等   生命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到科研、教学、医药、生物工程公司等单位工作,也可以在国家有关部门从事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许多考生认为生命科学代 表着未来,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所以报考热情很高。但国内像样的生物公司少,生物类专业就业情况目前在国内并不特别火爆,相对来说还是出国就业、考验 深造的机会更大。
  • 北方城市再中“霾”伏 环保仪器设备前景乐观
    12月23日,中国气象网发布早间消息表示,23日08时到24日08时,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北部、山西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江苏南部、安徽东部等地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随着北方进入供暖季,烧煤量增加,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在此背景下,我国环保市场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环保行业是指从预防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角度出发进行的系类活动,包括产品开发、商业流通、信息服务与工程承包等方面。我国正在经历早年经济快速发展遗留下的“后遗症”——环境污染。其中,大气雾霾、水务污染与土壤污染是典型代表。因此,我国环保产业当前以及未来的治理重点是大气治理、污水处理与土壤修复三大方面。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环保行业收入实现1120.79亿元,同比增长8.61%,预计在严峻环保形势与政策力挺下,未来几年我国将形成8万至10万亿元的环境保护市场规模。环保设备作为预防与控制环境污染的有利“武器”,预计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  以火力发电厂改造为例,按照业内90-120万元/万千瓦节能改造成本估算,未来五年,我国新建电厂和改造电厂的的超净排放的市场空间约为1400亿元,环保设备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时代,预计2015年,环保设备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受此利好提振,大气治理、污水处理与土壤修复三大领域的环保设备行业也有着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大气治理环节的环保设备包括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空气净化器、大气除尘装置、工业粉尘处理装置以及工厂硫化物脱销装置等 污水处理环节有污水处理设备等。  我国环保设备行业2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产品以空气和水污染治理设备为主,两类产品的市占率均达到了40%以上。相比较而言,土壤修复设备应用较少,这是源于我国土壤修复在环保产业比例较小,不到1%,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城市30%到50%的比例。考虑到我国土壤污染情况却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已达16.1%,未来土壤修复工作以及土壤修复设备将成为我国环保行业发展的重点。
  • 医疗蠕动泵的革新技术与应用前景
    医疗蠕动泵是一种关键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场景中,包括药物输送、实验室应用、血液透析等领域。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精准的控制能力使其备受医疗专业人士的青睐。  蠕动泵的工作原理  蠕动泵是通过蠕动管内的挤压作用将液体推送出来的一种泵,其独特的设计使得液体不会接触到任何机械部件,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的风险。这种工作原理保证了液体的纯净性和输送的精准度。  医疗领域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蠕动泵被广泛用于药物输送。由于其能够精准地控制流量和输送速度,医疗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参数,确保药物能够按时、按量地输送到患者体内。此外,蠕动泵还被应用在实验室中,用于混合、分离和输送各种液体样品,提高了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蠕动泵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新一代的蠕动泵采用了更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材料,使得其在输送精度、耐久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医疗蠕动泵有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总结  医疗蠕动泵作为一种关键的医疗设备,其在药物输送、实验室应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蠕动泵将会在医疗领域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
    p   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是在核心技术,还是典型应用上都已出现爆发式的进展。随着平台、算法、交互方式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主要以“AI+X”(为某一具体产业或行业)的形态得以呈现。所有这些智能系统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应行业或职业的消亡,而仅仅意味着职业模式的部分改变。任何有助于让机器(尤其是计算机)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都可视为人工智能的范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 /p p   在我们生活方面,协助人类完成此前被认为必须由人完成的智能任务。人们将不仅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同样生活在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中的每个个体既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一个人工智能。 /p p   在生产方面,未来人工智能有望在传统农业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等监测我国耕地的宏观和微观情况,由人工智能自动决定(或向管理员推荐)最合适的种植方案,并综合调度各类农用机械、设备完成方案的执行,从而最大限度解放农业生产力。在制造业中,人工智能将可以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产品的设计,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中高端设计人员短缺的现状,从而大大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设计能力。同时,通过挖掘、学习大量的生产和供应链数据,人工智能还可望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效率。在理想情况下,企业里人工智能将从产品设计、原材料购买方案、原材料分配、生产制造、用户反馈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支持,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和升级。 /p p   在生活服务方面,人工智能同样有望在教育、医疗、金融、出行、物流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例如,医疗方面,可协助医务人员完成患者病情的初步筛查与分诊 医疗数据智能分析或智能的医疗影像处理技术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并通过可穿戴式设备等传感器实时了解患者各项身体指征,观察治疗效果。在教育方面,一个教育类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承担知识性教育的任务,从而使教师能将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对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金融而言,人工智能将能协助银行建立更全面的征信和审核制度,从全局角度监测金融系统状态,抑制各类金融欺诈行为,同时为贷款等金融业务提供科学依据,为维护机构与个人的金融安全提供保障。在出行方面,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已经取得了相当进展。在物流方面,物流机器人已可以很大程度替代手工分拣,而仓储选址和管理、配送路线规划、用户需求分析等也将(或已经)走向智能化。 /p p   平台、算法以及接口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核心技术的角度来看,三个层次的突破将有望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分别为平台(承载人工智能的物理设备、系统)、算法(人工智能的行为模式)以及接口(人工智能与外界的交互方式)。在平台层面实现一个能服务于不同企业、不同需求的智能平台,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算法决定了人工智能的行为模式,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即使有当前最先进的计算平台作为支撑,若没有配备有效的算法,只会像一个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的人,并不能算真正具有智能。面向典型智能任务的算法设计,从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诞生时起就是该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令算法通过自身的演化,自动适应这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物理世界?这也许是“人工”智能迈向“类人”智能的关键。接口(人工智能与外界的交互方式)、沟通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分界正变得模糊,一个中文聊天机器人也许比一位外国友人让我们觉得更容易沟通。因此,如何实现人机的高效沟通与协同将具有重要意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之一。另外,不采用自然语言,而是直接通过脑电波与机器实现沟通,即脑机接口技术,也已有相当进展,目前已经大体可以实现用脑电波直接控制外部设备(如计算机、机器手等)进行简单的任务。 /p
  • 【石化半月刊】“双碳”战略与石化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中提到,要加大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力度,以节能降碳为导向;推进石化产业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了石化行业很多领域拥有全新的发展。本期石化半月刊将重点关注化工行业功能新材料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在循环经济新模式方面取得最新成果,此外,还将梳理近年来石化领域的创新技术。化工功能新材料12月1日,三菱化学控股株式会社宣布涵盖至2025财年末的新经营方针:退出石化和煤化工业务,该项业务将在2023财年之前被彻底拆分出去;未来,将电子、健康与生命科学定位为战略重点,同时进一步提高在化学品、聚合物、薄膜和成型材料等功能材料领域的竞争力。企业的经营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带动了高端合成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工程塑料、可降解材料、电子化学品和高性能膜材料等新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化工功能新材料的研发正成为热点,炼化生产高端材料也是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十四五”期间,高性能沥青原料的需求也将不断提升。国家发改委交通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张江宇指出,全国公路建设规模将持续增加,高速公路建设总规模将达到6.61万千米。到2025年,全国高速公路累计建成通车总规模将达到20.96万千米,这将为我国沥青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循环经济新模式废塑料循环利用兼具减污与减碳的协同效应,是减少塑料污染、助力炼化行业迈向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近日,科茂化学回收研究院发布,保守估计化学回收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在万亿级别,并预计2030年化学回收占全球废塑料处置市场17%,同时也是环卫固废和石化行业在碳中和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中国石化认为废塑料化学循环具有较强的碳减排竞争力,并制定了废塑料化学再生综合技术方案,通过废塑料预处理及热解制油的方法,经过炼厂深加工再形成石化产品。中石油石化研究院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DNA可持续生物塑料也是一项创新性成果,对于构建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信息可点击此处查看。石化领域技术创新石油化工的技术水平是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石化产业的创新、石化企业的创新、化学合成与化学工程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领域当前的技术创新究竟有哪些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傅向升副会长提出以下7点:1. 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新工艺2. 甲烷直接制烯烃3. 电热炉裂解代替传统的蒸汽裂解制乙烯4. 碳氢化合物经薄膜反应器制聚合物5. 煤炭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直接制化学品6. 二氧化碳合成燃料7. 天然气制油示范工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科学研究院李明丰院长提出,要从组分层面认识石油及其炼制规律,对石化企业在低成本、低排放前提下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打造高新材料供应链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还提出了7项未来应重点关注的技术:1. 低碳生产化工原料的技术2. 能耗更低的分离技术3. 废塑料等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4. 电解水技术5. 电催化技术6. 生物质气化加工形式的费托合成7. CO2化工技术热门还是冷门?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也成为了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研发和规划建设生产的热点,甚至出现了过热状况,而这种过热的状况应当引起重视! 首先,原料在技术和经济性上并不过关;其次,产业化也同样受到技术与创新的制约;再者,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研发基础和政策性的补贴与支持,恐怕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平稳可持续发展;最后,这类材料的适用范围有限,并不能适合所有领域和场景,商品的出口具有局限性。2021年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你还想看到石化领域的什么内容呢?可以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也许你期待的内容下期就会出现哦~
  • 中国环保监测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
    p   监测行业是整个环保行业的基础。如果没有监测,就没有办法对水、气、土进行检测,无法评估环境防治效果以及监督污染源的整治。同时,国家如果想更好的掌握环境信息,就必须依靠自己所建设的环境监测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国家就重点打造自身的环境监测网络。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国控监测网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十三五”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整个监测网体系,并且逐步向省市一级的监测网下沉。长远来看,监测网体系将会遍布行业各个环节。因此,环境监测是整个环境保护的基础。 /p p   环境监测细分板块众多,涉及到环保各个子领域。环境监测分环境保护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主要目的是考核环境保护成果以及环境质量,监测对象有大气监测、水监测、土壤监测和噪声监测。污染源监测主要目的是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监测对象有废污水监测、废气监测以及重金属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中,大气监测主要由国控点(以地级以上行政单位为主)开始逐渐下沉到省控点(以县级行政单位为主)以及农村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分地表水监测和地下水监测:地表水监测包括各大江河湖海、集中式水源地、近海海域等。主要由国家地表水质监测断面为主。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需要结合之前国土资源、水利工程等已有的地下水工程。主要工程参照《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土壤监测方式主要为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为主,环保部印发多篇文件规范土壤监测方法与技术。污染源监测中,废(污)水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生活污水监测也就是城镇污水监测主要监测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工业污水监测主要监测重点污染企业排放情况。废气监测以前主要是CEMS系统监测,后来增加了针对有机污染物的VOCs监测。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排放企业的监测和布点。重金属的排放主要通过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方法排放,因此重金属监测和现有的工业废(污)水、废气监测是紧密联系的。 /p p   “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各项国家政策推动监测行业快速发展。但是在整个环保行业中,监测行业中监测的市场体量依旧比较小,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监测行业销售额从2011年的108亿上升到了2015年227亿,年复合增长率约16%。但是整体规模只相当于水务处理的8%,固废处理的15%。 /p p   2015年,监测行业销售额组成最大的来源是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分别占32.4%和24.8%。这主要是由于首先华东、华南是重要的工业区,本身对于监控设备的需求就比较多。其次,华东华南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政府财政对于监控的投入也更大。监测行业中研发投入比重逐年增加。监控属于高壁垒高技术行业,目前国内市场中,高精尖设备依然掌握在国外仪器公司手中。随着国家环保力度加大,以及处于对环境数据安全性和降低成本的考虑,监测设备将会逐步国产化。因此,重视研发投入,掌握重要技术的监测公司未来将会获得更大机会。我们总结了国内监测行业几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公司的研发投入基本逐年递增。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8%左右。近几年,研发投入的占比略微有些下降,主要原因是其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导致。 /p p   目前全国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共有约200家,大部分企业从事废气、废水、环境空气、地表水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生产、安装、运营(含集成商)。 /p p   其中,约有120家企业生产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约有80家企业生产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壁垒较高,垄断格局雏形已现,领先企业占据半壁江山。首先,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环境监测行业技术门槛偏高,目前国内从事环境监测的企业仅有两百多家。高端过程分析仪器市场,大多被德国西门子、瑞士ABB、美国赛默飞世尔等外资企业所占领 内资企业如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主要面向中低端过程分析仪器市场。 /p p   其次,在“十二五”期间,销售收入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维持在60%左右,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市场垄断占有率还在逐年提升。监测行业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5%以上,相比水务处理、固废板块普遍30%左右毛利率而言高出很多,但是监测行业的毛利率正出现下跌情形。原因主要是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内部的兼并收购将会愈演愈烈。恰逢行业本身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因此,对于国内的环境监测企业来说,未来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p p   内资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随着公众对于环境的改善的迫切需求以及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各大政策的加码或者出台,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监测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大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中毛利润普遍下滑。在此情况下,本土企业想要保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加强自己的技术研发或者通过外延并购。保持技术不断创新,努力缩小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才是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的条件。 /p p   截至2015年底,共建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3360个,其中“国控点”1436个。我们统计了338家地级以上行政单位建成区面积,对照监测点城市设定要求,算得“国控点”数量应该在1400个左右,仅仅略小于1436个。根据环境统计公报数据,2013年至2015年底,“国控点”数量没有增加。因此我们认为“国控点”网络已经搭建完成。在“十三五”规划中,监测点增加主要来自于以县级行政单位为主的“省控点”网络。按照最新统计,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单位2851家,平均人口为每县50万人,因此我们可以估算平均每一个县级行政单位需要架设2个空气质量检测点。根据2015年的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国控点”之外已有空气质量检测点位1924个。因此可以推算,整个“十三五”规划期间(从2015年底算起)新增空气质量监测点增量约为3800个。我们对中国采招网2017年公布的空气监测站招标文件部分统计显示,大部分的空气监测站预算在120——160万之间。同时参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采购数据,平均一套自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设备约为120——150万。保守估计,我们用120万预算为基准,可以测算出“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站增量空间总量大约为45亿,平均每年约9亿。 /p p   《国家空气监测城市站运行管理规定》明确:“原则上,以5-8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部分的空气监测设备的更新期为设备运行第5年至第8年。根据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空气监测设备(不仅仅是监测站设备)将在2019年迎来大批量“换机潮”,每年需要更新设备总数将在1500台左右。根据我们上文总结预测的监测站的数量,国控站的更新换代已经开始,每年更换设备数量约为200套左右。省控点的布局还没有完成,我们预测“十三五期间”新增省控点3800个,原“十二五”期间省控点数量为1900余个。基于这些数据,我们认为“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更新的省控点大约在300家左右。长远来看,“十三五”“省控点”网络建成之后,2020年之后的每年需要更新设备将突破700台。综合新增和更新设备,“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站市场空间每年约13亿元左右。 /p p   根据《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9年新增1695个村庄的环境监测,2020年之后新增5000余个村庄的环境监测工作。可以认为“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农村站560余家。按照每台设备50——60万计算,“十三五”期间,农村空气质量监测市场增量为8.5亿元,平均每年2.8亿元。长远来看,农村空气质量监测市场增量空间为33.8亿元。 /p p   2015年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十二五”规划截止),全国共有水质监测断面10147个,饮用水水源地监测4764个,近岸海域监测点894个。 /p p   其中国控断面点位972个,监测河流423条,水库62座。根据《“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臵方案》,“十三五”期间,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历史延续性,原则上不再新设监测断面。同时,“十三五”期间地表水监测将对原有断面进行调整。调整之后,国控断面(点位)为2767个,监测河流1366条,湖库139座。 /p p   根据环保部2015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全年废水排放量为735.3亿吨,比2014年增加2.7%。其中主要的废水排放量来自于城镇生活污水。2015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35.2亿吨,比2014年增加4.9%,占所有废水排放总量72.8%。工业废水排放量199.5亿吨,比2014年减少2.8%。 /p p   废(污)水污染及来自于生活污水排放,又有工业企业端的工业污水排放。废(污)水监测主要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监测为主。在工业源污水排放监测中还包括石油排放类、挥发酚类、氰化物以及重金属监测。 /p
  • 赛默飞访聚光科技 共谋双赢合作前景
    2014年9月23日,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旗下尼通(NITON)品牌总裁Lisa Witte女士、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CAD商务总监Andy Hu先生及财务总监Jay Sullivan先生等一行赴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杭州总部例行访问,会见了聚光首席执行官姚纳新先生及聚光旗下盈安科技总经理姜宗宜先生等人,并就双方战略合作问题进行了交流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聚光CEO姚纳新先生、盈安总经理姜宗宜先生与赛默飞世尔科技NITON总裁Lisa女士等人合影留念 美国赛默飞世尔各位代表与聚光科技旗下的北京盈安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们就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莅临本次交流会议的主要人员有: 赛默飞世尔科技NITON公司总经理兼赛默飞PAI部门副总Lisa Witte女士、CAD商务总监Andy Hu先生、财务总监Jay Sullivan先生以及NITON亚洲销售总监Phillip先生和NITON中国区经理Eric Yuan先生;聚光科技方面参加人员有聚光科技CEO姚纳新先生、北京盈安科技总经理姜宗宜先生、聚光科技市场部总监郭晓群先生、业务发展部Betty Cen小姐及盈安科技外贸部经理计琪先生。 会议剪影 Lisa表示,聚光科技作为中国分析仪器及环境监测仪器行业最具规模、创新力和经济效益的龙头企业,是赛默飞世尔科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的合作伙伴,同样与尼通公司合作逾十五年之久的盈安科技,一直以来都是尼通在全球分析仪器市场上的一支非常重要的销售力量。 会议上Lisa女士提出愿与盈安继续保持良好合作并展望双方的合作前景,双方也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聚光科技CEO姚纳新先生表示,与赛默飞世尔公司合作,对聚光及盈安来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盈安在和赛默飞世尔科技NITON合作的过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他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盈安的工作,同时也欢迎赛默飞世尔科技能与聚光一同开展更多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盈安科技总经理姜宗宜先生与大家深入交流了双方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合作前景,并表示有信心和能力做好赛默飞世尔科技NITON在中国的销售工作;CAD商务总监Andy Hu就会议相关问题及双方在中国区的合作前景上进行了论述,并表达了支持意见。 会议剪影 尼通(NITON)与盈安的合作历史悠久,彼此十分熟悉,Lisa认为,尼通与盈安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合作得十分愉快,盈安在尼通手持式光谱仪产品拓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尼通与盈安不仅仅只是合作关系,更是老伙伴,老盟友。Lisa也愿意相信,双方在未来会继续深度沟通协作,以手持式光谱仪为基础,拓展更多的合作模式,将尼通公司先进的技术和过硬的产品与盈安完善的销售体系、工程服务体系、应用研究队伍相结合,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谋求双方共同的进步与发展。 访问期间,Lisa一行人还参观了聚光的多功能展厅,对聚光科技的历史及旗下的各个产品线进行了多方位的交流,双方对彼此的竞争优势做了深入的对比了解,并在合作的具体细节上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沟通。 赛默飞世尔科技代表们参观聚光科技多功能展厅  虽然只是短短一天行程的访问,Lisa仍表示此行加深了她对中国分析检测仪器市场与技术的认知,也对尼通产品在中国的推广和销售有着良好的促进意义。她认为与聚光和盈安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希望这份延续了十五年的选择能够继续长远持续地发展下去。  关于北京盈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盈安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全球高品质的科学仪器、专业的技术服务及完美的分析测试解决方案,是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的著名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生产的M5000全谱直读光谱仪,以及代理的英国ARUN台式金属分析仪、美国Niton手持式XRF分析仪。更多信息请登陆:www.michem.com.cn ,或致电北京盈安全国免费服务热:400-030-1717。
  • 仪器公司Q3业绩惨淡 2014前景不容乐观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各大上市仪器公司陆续公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Q3)业绩。各大上市仪器公司Q3业绩一片惨淡,各公司增长率均在5%以下,其中安捷伦和布鲁克Q3均是负增长。   在本季度,多家公司,包括珀金埃尔默、赛默飞、布鲁克、Sigma-Aldrich等在内,继续实施重组、裁员措施,以缩减成本。   在欧美等成熟市场持续疲软的状况下,我们也发现,各大跨国仪器公司把目标投向了新兴市场,并进行大量的投资。   10月,珀金埃尔默北京客户体验中心(CKC)开幕,这已是其在中国投资建立的第三家CKC,明年珀金埃尔默在南方还将投资建立一家CKC 同样是10月,整合后的布鲁克集团在广州成立了办公室,这是布鲁克继北京、上海设点之后,在中国华南区域的一次重大战略布局。   今年1-7月,珀金埃尔默、沃特世、安捷伦、赛默飞四家公司还不约而同地扩大了其上海总部的规模,扩建了客户中心、实验中心、培训中心及研发中心的面积,以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中国客户的需求。   除了中国市场外,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也成为各大跨国公司竞相争抢的“处女地”。虽然这些地区当前的增长并不及中国强劲,但是极具潜力。PerkinElmer高级副总裁、分析科学与实验室服务部总裁Dusty Tenney认为,“要使其成为公司再增长的驱动力,则需先行投资。”近期,珀金埃尔默已经在南非、土耳其、以色列、印尼等国家投资新设立了办事处及应用支持服务中心。   7月,安捷伦在越南开设办事处,为客户提供销售,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11月,岛津公司在乌拉圭建立了拉美分公司,加强中南美洲业务。此前,岛津在台湾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扩大在亚太业务。   展望2014,各公司负责人对行业前景也持不乐观的态度。Dusty Tenney告诉仪器信息网(http://www.instrument.com.cn/),“2014年仪器行业前景不会有太大改变,情况与2013年相似。预计北美市场增长率仍在个位数,欧洲市场继续衰退,希望中国还可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在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化学分析集团总裁Mike McMullen也表示,“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这一低迷状况改变的迹象。复苏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期望2014中国仍然是一个健康增长的市场。预计2014年仪器市场的增长率4%左右。”   总之,对于各大仪器公司而言,2014仍然极具挑战,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寻找新增长点的一年。(撰稿:杨娟)
  • 神开股份09年业绩预期未来前景正逐步转暖
    神开股份下调了09年全年的业绩预期,原因是之前公司对实体经济复苏的滞后效应估计不足,不过随着国内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产品的需求前景正持续转好。   神开股份 ( 002278 ) 1月15日公告,公司将09年1-12月业绩预告修正为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5%-20%(原预计下降10%以内)。2008年同期业绩为,营业收入为54,300.90万元,净利润9,162.18万元 每股收益0.68元,净资产收益率为32.66%。   分析师表示,公司之前对09年全年业绩预计出现偏差的原因是由于公司对实体经济复苏的滞后效应估计不足,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的预期出现偏差。自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出现大幅回落,引发国内以及外贸订单减少。从之前披露的09年三季报看,金融危机对公司前三季度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影响。而下半年,国际油价已经逐步回升,市场需求开始增加,公司预计四季度经营情况有所好转。因此公司才在三季报中预测,预计09年1-12月净利润比上年下降10%以内。不过随着国内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石油开采业对采油设备的投资也不断增长,神开股份产品的需求前景正持续转好。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建设“石油化工装备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项目”,总投资6.10亿元,建设期为3年。据测算,2013年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02亿元,净利润2.56亿元。募集资金项目的建设,一方面扩大了现有产品的生产能力,解决了神开股份的产能瓶颈,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产品技术的改造和升级,加速了新产品的推广,增强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也将得到显著增强。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集中发展石油钻采设备产业,凭借技术优势、科研能力,使所有产品达到国内行业内领先地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拓国际市场,首先进入美国、前独联体国家市场,然后逐步向北非、中东、南美市场推进。与国际钻井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期发展重点放在中东与北非市场。公司目标,到2012年员工总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人均产值达到140万元。   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神开股份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民营机制、品牌优势、技术研发优势、地域优势以及综合配套服务优势 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的优势则来自高性价比的产品及服务。据介绍,公司是我国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行业的骨干企业之一,产品涉及石油勘探开发上游到石油产品加工下游,主要服务于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下游用户以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油企为主,在我国石油化工装备行业拥有较高知名度。公司主导产品为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防喷器和防喷器控制装置、井口装置和采油(气)树以及汽油辛烷值测定机,同时为客户提供综合录井服务 分属于井场测控设备、石油钻探井控设备、采油井口设备和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仪器四大产品领域。在井场测控设备领域,神开股份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综合录井仪生产厂商,2008年公司生产的综合录井仪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53%,居国内第一位 在数字式钻井仪表方面,2008年该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33%,成为国内主要的数字式钻井仪表的生产厂商。在石油钻探井控设备领域,神开股份研发生产的国内最高压力等级的105兆帕防喷器,迅速占领国内中高端市场,在国内防喷器和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整体市场占有率约为25%,位居第二位。在采油井口设备领域,神开股份产品规格型号齐全,其中,部分采油(气)树已用于海上油田作业 而在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仪器领域,公司已成为国内主要的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仪器制造企业。   神开股份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2008年营业收入为54,300.90万元,同比增长27.37% 净利润为9,162.18万元,同比增长19.8%。每股收益为0.6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32.66%。09年三季度上市后披露的最新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2,535.9万元,同比减少了12.93% 净利润为5,017.68万元,同比减少了7.01%。1-9月份每股收益为0.35元,净资产收益率4.87%。   截止1月18日发稿时,神开股份每股报收于27.20元,上涨了0.35元/股,涨幅为1.30%。
  • 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专家正在对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验诊断中心进行评审。     解放军301医院等医疗机构的19家医学实验室是我国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第一批医学实验室。图为授牌仪式。   日前,记者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获悉,CNAS将于近日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进行评审,如获通过,该医院的检验科将成为上海市第一家获得国认可的医学实验室。此前,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质量、能力和安全水平,圆满完成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医疗保障任务,逐步实现医学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上海市卫生局与CNAS合作已经启动了上海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认可工作。   据了解,2006年底至2008年8月,CNAS与北京市卫生局合作,出色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定点医院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共认可了19家医学实验室,为北京奥运会的医疗服务保障提供了符合国际要求的医学检验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卫生系统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记者就医学实验室的范围界定、认可特点等问题采访了CNAS秘书处秘书长肖建华。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能力和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肖建华介绍说,“医学实验室”在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国际标准中的定义为:以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主要包括医院检验科、保健中心、体检中心等。目前,申请CNAS医学实验室认可的机构主要是医院检验科以及独立医学实验室,其他的相关机构仍在准备过程中。   医学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认可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虽然,医学检验不是以贸易为目的,但全球化的趋势和便捷的交通工具使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人们需要标准统一的医疗服务,包括医学检验。随着医学及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医学实验室技术对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影响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对如何保证医学实验室的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据美国调查,临床医生所用辅助诊断治疗信息中的70%至80%来自医学实验室的检验。但由于检验结果不准确而进行重复检验的花费也是惊人的,德国曾经报道的数据约为每年15亿美元,美国约为每年74亿美元。如果考虑到由于检验结果不准确而带来的临床后果和社会成本,则是不可想象的。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能力和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医学实验室是疾病诊断和防治的技术平台,其对疾病防控的意义不可估量。但是,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产生实验室难以承担的责任和不可预计的损失。   我国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步入国际前列。   据了解,2005年8月,CNAS的前身机构颁发了我国第一家医学实验室认可证书。截至今年7月底,已经获得CNAS认可的医学实验室达到38家。   就目前CNAS的医学实验室认可体系问题,肖建华解释说,CNAS从2001年起开始跟踪和研讨国际标准草案,2003年组织起草了国家标准,2004年5月发布了《关于医学实验室认可政策的通告》,标志着我国依据ISO15189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制度的正式建立,我国的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步入了国际前列。   目前CNAS正在着手建立医学实验室安全认可(ISO15190)以及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认可(ISO15195)制度,并正在医学领域开展标准物质生产者(RMP)及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PTP)的认可,以满足各医学实验室及卫生监管机构对医学领域各类实验室认可的需求,也为我国此类机构与国际接轨,提高自身水平和竞争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那么,与其他实验室认可相比,医学实验室认可有哪些特点呢?肖建华说,从结果的使用目的上看,医学检验报告的目的是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是“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在医疗领域中的切实体现。   从技术上看,来源于人体的样本存在着生物学差异、影响结果的因素多(如饮食、药物等)且不易控制、样本不稳定、缺乏量值的溯源链等多种因素,同时检验前控制和检验后的咨询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这些特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医学实验室专门发布了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而不是采用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从政策上看,各国对医学实验室均有各自的法规要求,如我国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美国的《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等。此外,医学实验室还涉及安全和伦理学问题。   这些特点导致了ISO针对医学实验室发布了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 15190《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ISO 15195《检验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的要求》等系列专用的标准。   医学实验室关乎生命安全, CNAS又是如何保证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呢?肖建华介绍,首先,CNAS始终坚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建我国统一的实验室认可体系的理念。从制度建立之初,CNAS就与卫生主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行业内的专家资源。可以说,国内医学实验室权威专家中的大部分都参与了医学实验室认可的相关工作,包括老一辈的专家如朱忠勇教授、孔宪涛教授等直接参加了现场评审工作,维护了医学实验室认可的科学性和技术权威性。   CNAS特别强调要从实验室工作第一线选择和培养评审员,保证评审员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并且掌握医学实验室的国际发展动态和最先进的实验室技术。CNAS意识到,管理要上台阶,人才是关键。他们引进了具有多年医学实验室工作经历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医学实验室的研发和直接从事认可相关工作,保证医学实验室认可体系符合医学实验室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CNAS设有专门的医学实验室专业技术委员会,负责制修订、评审、培训、宣贯医学实验室认可相关的技术文件,目前已制定了包括生化、免疫等8个专业领域以及量值溯源、实验室信息系统及实验室安全等相关的11份认可指南,在国际认可机构间属领先水平。   他们还十分注重与国际认可机构和同行专家的交流,多次派人参加国际认可机构举办的培训和技术研讨活动,2007年在广州主办了医学实验室认可国际研讨会,与国际同行充分研讨和交流医学实验室认可相关的问题。CNAS对最初几家医学实验室进行认可评审时,聘请了我国香港和加拿大的医学实验室认可专家参加评审,确保CNAS的认可评审与同行认可机构的一致性。   据了解,在国际同行评审中,专家们对CNAS和CNAS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发展前景良好,但关键瓶颈亟待突破。   医学实验室认可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问题与良好的前景并存。   肖建华说,医学实验室认可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认可活动方面看存在的问题。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ISO 15189)最初是ISO于2003年发布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对于国际上的所有认可机构而言,均是一个新的认可制度,尚处在发展阶段。从技术上看,缺乏量值的溯源体系是认可的关键瓶颈问题,我国还存在着缺乏配套的技术标准和方法标准的问题。第二,实验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当认可不能为实验室盈利时,实验室寻求认可的驱动力是什么?此外,我国的医学实验室众多,彼此之间的技术能力和经济能力差距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现阶段,实施强制认可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   当然,从近一两年国内外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发展状况看,前景良好,申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的数量大增。北京奥运定点医院实验室认可工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时任卫生部科教司司长的刘雁飞在奥运定点医院专项认可计划的启动会上谈到,希望北京奥运定点医院实验室认可项目能给全国树立榜样、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