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海外院士

仪器信息网海外院士专题为您整合海外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海外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海外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海外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海外院士话题讨论。

海外院士相关的资讯

  • “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在京启动
    p   “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启动仪式23日在北京“侨梦苑”举行。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出席仪式,百名海外院士专家共同见证。 br/ /p p   在22日举办的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大会开幕式上,裘援平为“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授牌,标志工作站正式成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d4979105-81a1-4f5e-bd59-5b35ada00e2e.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致辞。 /p p   裘援平表示,“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专门为“海鸥式”或在海外遥控的“离岸式”创新创业的外籍科学家和高层次专业人士搭建的高端平台,是精华版的“侨梦苑”。 /p p   裘援平希望,工作站要办成海外院士专家们在北京的家,也是其寻求交流合作的平台,以及海外院士专家建言献策的高端智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948eac04-671f-4cf4-bdfa-2ce53cd55961.jpg" title=" 2.jpg" / /p p   8月23日,“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启动仪式在北京“侨梦苑”举行。 /p p   与会人员还听取了北京“侨梦苑”与“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建设情况,并赴北京“侨梦苑”政务服务中心、“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京西商务中心办公区和首钢办公大楼办公区,以及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场地等地进行参观。 /p p   “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是在北京“侨梦苑”搭建的海外院士专家沟通交流综合服务平台。旨在瞄准全球顶尖侨务资源,创新引才用才服务机制,打造海外院士专家与全球华人创新创业的示范基地。 /p p br/ /p
  • 王中林院士受聘光电国家实验室海外主任
    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海外主任”的受聘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王中林院士郑重地从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李培根院士手中接过聘书。   王中林是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近年来,他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同时,王中林院士长期致力于推进中美在相关领域科技、教育的交流,自1992年以来不遗余力地促成中美在相关领域多方面的合作,鼎力帮助扩大中国科技界在国际科学舞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聘任海外主任,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以及加快实现光电国家实验室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王中林简介   王中林博士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教授(Regents’ Professor),工学院杰出讲席教授(CO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王中林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曾荣获了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佐治亚理工学院2000和2005年杰出研究奖,2005年Sigma Xi学会持续研究奖,2001年S.T.Li奖金(美国),2009年美国陶瓷学会Purdy奖,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CAREER基金,中国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教育部“长江”特聘讲席教授。   王中林是美国物理学会fellow,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 fellow,美国材料学会fellow。王中林已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610篇论文(其中十三篇发表在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期刊上),43篇书章节,二十项专利,四本专著和二十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他已被邀请做过600多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他的学术论文已被引用三万二千次以上。他论文被引用的H因子(h-index)是87。   王中林是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他最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纳米能源技术,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生长机理和应用,纳米传感器和新型器件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基于光纤的三维隐蔽型太阳能电池。
  • 天津成海外研发聚集区
    在2月3日召开的天津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在未来5年,天津市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将达到3%以上。天津市将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15个学科的基础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并将天津打造成国家高端科技人才密集区 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航区 成为海外研发机构的聚集区。   开发重大创新产品200个   开发并拥有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关键技术150项,开发填补国内空白或居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创新产品200个,专利申请累计30万件,有效专利拥有量达5万件。   国家高端人才聚集地   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强本市两院院士和杰出青年科学家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市专业人才将达到120万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800万人,成为国家重要的高端科技人才密集区。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航区   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扶持。到201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达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超3000家,培育100家超50亿元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和100个以上知名自主知识新品牌,形成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照明、环保科技等4个以上1000亿元和信息安全、新材料、民用航空、高端装备、高端电子产品和科技服务等6个超5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动实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万亿元。   海外研发机构聚集区   到2015年,建成国家实验室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聚集100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海外高水平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   国家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   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成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试点城市。完成滨海新区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建立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民生科技与市民息息相关   本市将加强生物育种、农产品深加工、工厂化农业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将更加生态化发展。重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的诊疗,绿色建筑与建材、灾害预测预报、食品安全与公共安全等技术的研究开发,都将为本市人民造福。
  • 千人计划5年引进418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ldquo 千人计划&rdquo ,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5年多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在海内外颇具声誉的引才计划,在&ldquo 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rdquo 等方面成效显著,逐步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引才品牌。   人才项目从2个拓展至7个,借势&ldquo 中国机遇&rdquo   2008年&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启动之初的最初考虑,是用5&mdash 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随着形势发展,&ldquo 中国机遇&rdquo 越来越为世界所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希望回国(来华)工作。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分析研判形势,及时调整引才计划,以更大力度吸引&ldquo 高精尖&rdquo 人才回国 同时将初期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2个项目,逐步拓展到&ldquo 顶尖千人&rdquo &ldquo 短期千人&rdquo &ldquo 青年千人&rdquo &ldquo 外专千人&rdquo &ldquo 人文千人&rdquo 等共7个项目,形成了覆盖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段和梯次配置的引才项目体系。   由于计划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为协调各方力量,集成政策资源,体现国家人才工程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计划实施的组织协调,由19个部门组成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共同推进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因应引才工作需要,人才遴选工作机制不断调整完善,由最初中组部为主、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评审遴选,转变为中组部牵头抓总、协调推动,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外专局等部门分头负责7个项目的人才遴选和政策落实,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有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5年多来,&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已经专门配套制定了&ldquo 一个意见、八个办法&rdquo 和《国家特聘专家服务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措施,全方位增强国际人才竞争制度优势:   &mdash &mdash 提升人才政策开放水平。在《出入境管理法》中专门设立&ldquo 人才签证&rdquo ,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ldquo 绿卡&rdquo ,为人才出入境和永久居留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   &mdash &mdash 实行人才优待政策。对全职回国(来华)工作的人才授予&ldquo 国家特聘专家&rdquo 称号并颁发证书。中央财政为引进人才提供每人50万&mdash 10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并设立财政专项,根据人才到岗情况据实拨付。在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险、住房、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   &mdash &mdash 建立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机制。在部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园区建立112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北京、天津、浙江、湖北4地建设&ldquo 未来科技城&rdquo ,加大人才投入、使用、激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力度,为引进人才打造事业平台。   引进人才48%分布在企业一线,助推&ldquo 中国创造&rdquo   截至目前,&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已分10批引进了418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他们回国(来华)后,在科研、教育、产业创新等各个领域积极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了&ldquo 中国创造&rdquo 。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计划入选者主体来自美、英、德、日、加拿大等科教发达国家的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科技创新者研究水平大多居于国际前沿,科技创业者大多掌握转化和产业化成熟度较高的科技成果、自主专利或具有丰富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的人才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3名、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46名、正教授1430余名,引进的正教授远远超过1978至2008年30年间引进数量总和。   在&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带动下,各省区市先后实施地方引才计划,如北京&ldquo 海聚工程&rdquo 、江苏&ldquo 双创计划&rdquo 、浙江&ldquo 省级千人计划&rdquo 等,与教育部&ldquo 长江学者计划&rdquo 、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等部委引才计划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引才格局,带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国潮。2008年至今,留学回国人数76.32万,年均增长30%以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ldquo 庞大的海外留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的主力军。&rdquo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专家长期工作在国际科研前沿,回国后加快了我国与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对接。据不完全统计,&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专家回国(来华)后发表重要文章和专著4416篇(部),其中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论文50余篇 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2886项,经费总额152.9亿元。《科学》杂志评出的&ldquo 2012年度世界十大科学进展&rdquo 中,&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专家作出重要贡献的就有3项。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和上海交通大学杨海军参与ATLAS组实验,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ldquo 上帝粒子&rdquo 作出直接贡献,成果列&ldquo 十大进展&rdquo 之首。清华大学施一公在细胞凋亡机理方面连续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拓扑量子纠错研究并获2012年&ldquo 国际量子通信奖&rdquo 。浙江大学陈骝因在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的开创性贡献被美国物理学会授予2012年度&ldquo 麦克斯韦奖&rdquo 。一大批专家回国后持续跟踪本专业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科研动向,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学成就,对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突出&ldquo 按需引才、以用为本&rdquo 导向,注重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ldquo 十二五&rdquo 时期战略新兴产业倾斜,引进人才中近48%分布在企业一线。他们发挥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专利、熟悉国际市场环境和运作规则的优势,有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实力,显著提升我国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实力。   带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ldquo 海归潮&rdquo ,唱响&ldquo 中国声音&rdquo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的深入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出了&ldquo 中国声音&rdquo 同时,带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归国潮,加速了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受到国内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高度重视人才队伍梯次引进和建设,在大力引进知名教授、专家的同时,2010年又启动实施&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项目,旨在从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取得博士学位、40岁以下、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人才。3年来,&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已全职引进1116名35岁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这批人选回国不久即展现良好学术潜力,被学界誉为&ldquo 中国未来的院士群体&rdquo 。中国科技大学32岁的陈宇翱获2013年度欧洲物理学会&ldquo 菲涅尔奖&rdquo 清华大学的刘云浩获国际计算机协会ACM主席奖,成为第一位获此奖的华人&hellip &hellip &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的实施,储备了一批富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银监会、证监会引进专家担任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相关职务,在影子银行监管、新兴市场资产管理等重大改革中积极实现我国利益主张 中国移动引进专家大力推动TD&mdash LTE成为4G国际主流标准,为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占据有利地位 清华、北大引进的国际知名学者积极促成力学、数学等重要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我国召开,提高相关学科的国际地位&hellip &hellip 一些&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专家曾在国际组织特别是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熟悉相关领域国际规则,他们回国后努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科技界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ldquo 鲶鱼效应&rdquo 带来的变化是多重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领衔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实行&ldquo 科学家为主&rdquo 的管理机制,几年间实现了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双丰收,成为国内科研机构改革的&ldquo 试验田&rdquo 。北京中关村推出&ldquo 1+6&rdquo 新政,浙江推动民企成为引才主体,江苏、广东等地设立&ldquo 海归&rdquo 创投引导基金和创业服务中心,陕西推出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措施,上海建立海外人才&ldquo 一站式&rdquo 服务窗口&hellip &hellip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鼓励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实行新人新策、特事特办,支持他们在人才和科研机制上大胆突破、先行先试,探索了一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的新路子,促进了国内人才和科研体制机制创新。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按照党中央&ldquo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rdquo &ldquo 以更大力度推进&lsquo 千人计划&rsquo &rdquo 等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以更宽的视野和胸襟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不唯地域,开发人才不求所有,使用人才不拘一格。海外引才工作将从&ldquo 以引为主&rdquo 转为&ldquo 引用并重&rdquo ,让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 国家科技奖将实行评审旁听制 海外专家比例上升
    6月24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的公开监督。   据了解,2014年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又推新举措。一是强化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重点鼓励高水平科学发现和原创性发明成果,2014年自然、发明、进步三大项目奖受理总数与2013年持平,保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在三大项目奖中的比重稳中有升,进一步优化奖励结构 继续鼓励推荐40岁以下中青年人员牵头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申报自然奖,适度放宽推荐门槛,3名以上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至少有1名院士)就可以共同推荐,且不受推荐指标的限制。今年通过该渠道推荐的候选项目4项,其中进入初评答辩的有两项。   同时,为加强实践沉淀、引导潜心研究的科研氛围,2014年起,每人每年只允许作为自然、发明、进步三大奖项目中的一个项目的完成人,不得参与多个项目报奖。   二是规范推荐评审工作制度。为健全公开、公平的评审机制,严格、规范执行推荐前、受理后、初评后三次公示,并组织对推荐公示情况进行抽查。扩大自然科学奖小同行网络审读范围,今年小同行审读评议的覆盖面达到100%。增加了海外专家参与评审的比例,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基金会每年提供约20名专家参加我国自然科学奖海外专家同行评议函审工作。同时探索试点专家评审和社会评议相结合的评议机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初评项目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前,征求相关行业部门、学术组织的意见,并将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供评审时参考。   三是精细化评审过程管理。在网评阶段全面实行&ldquo 全盲管理模式&rdquo ,随机遴选评审专家、随机分派工作人员,隐藏专家姓名、电话、单位等基本信息。为提高评审的公正性,除最高奖外,会评阶段已经全部实现网络视频答辩,并建立全程影像档案,做到评审环节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为提高评审的公开性,会评期间根据当年社会关注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院士和热心科技奖励的群众等,旁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评审,旁听结束后组织答疑会,同时听取旁听人员对评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实验室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日前,天津市公布第二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天津大学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设计中心成功入选。截止目前,天津大学已建成5个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天津市引进高水平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入选的3个创新创业基地是天津大学理学院的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的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学院的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该校第一批获批基地是化工学院的天津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和精仪学院的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记者从天津市委组织部召开的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动会暨第二批人才基地授牌仪式上了解到,天津大学把“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重点结合学科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围绕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的科研方向,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规划和设计,统筹“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国家“111计划”项目,大力加强了基地的软件硬件基础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基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基地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保障。   据了解,近两年来,天津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国家和天津市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要求部署,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积极拓展人才引进的视野,大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用为本、做好服务”的工作原则,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引进人才、汇聚人才,使用人才、支持人才。该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7人,约占天津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新型人才的一半。天津市“千人计划”29人,入选人数约占天津市“千人计划”创新型人才的三分之一左右。除“千人计划”外,该校近年引进的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就分别属于化工和信息两个基地。高水平人才的汇聚,有力地提升了该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背景:“111计划”项目   所谓“111计划”,是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 杨福家院士:“唯SCI论”近乎荒唐
    如果按照我国SCI论文标准,国际上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拿不到博士学位。12月2日,2010年上海科技领军人才发展环境论坛在崇明举行,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授在主题演讲中直言,以各种各样指标划分各种各样的科研人才,不利于领军人才的培养。其中,唯SCI论文论的标准,已经到了荒唐地步。   “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科技精英”……目前,各类杰出人才选拔项目层出不穷,评价指标又硬又杂,包括海外博士、年龄界限、回国年限、SCI文章、申报课题、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等十多项。   杨福家院士指出,人才引进、选拔计划初衷是好的,施行效果非常不好。究其原因是,不少选拔指标备受诟病。例如,领军人才要有留学背景,取得海外博士学位,无形中,这就是对国内博士的否定和排挤。“要知道,日本已经有18位诺贝尔奖得主,有11人是在日本国内取得博士学位。两年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位日本科学家,前往瑞典领奖时,是他第一次出国。”   衡量科研人才的“金标准”———SCI论文,更是近乎荒唐。“许多诺贝尔奖得主,是因其博士论文的卓越建树而获奖,根本没有在SCI上发表过文章。如果其生长在中国,可能连博士学位都拿不到,更谈何诺贝尔奖。”杨福家院士强调,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是能力或水平,而不是各式各样的硬指标。以讲师、副教授、教授等学术职称来考核人才已经足够。各种类型的杰出人才选拔计划,完全可以针对各人才层级(讲师、副教授或教授),分层评优选才。   “科学研究有时就像万米长跑,每一百米都要冲刺,就算是长跑冠军也吃不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潘健生坦言,三五年一次的职称考核,科学家们还能应付得来。如果外加各类人才选拔计划,各种激励指标穿插其中,科研人员几乎一两年就要应付学术“会考”———想着获取各种考核和奖励,实在难以潜心学术。
  • 施一公落选院士是因国籍问题
    相关新闻专题:聚焦2011年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增选   继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会副主任、医学组组长曾益新院士对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与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落选院士发表评论后,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亦作出回应:饶施二人落选并非其学术水平问题,其中施一公落选主要是国籍问题,“当初申报院士的时侯,还没有证明己从美国获得取消美国国籍的证明”。   该院士系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具投票资格的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员,他说,施一公的国籍问题到院士增选后期才得到证明,而具美国国籍者本不能申报院士。   上述院士认为绝大多数院士是从全局和院士标准和条件考虑,才没有投票给施一公,“这实际上是维护了增选院士的条件”。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被推荐人需要提交当前有效的中国国籍证明,即中国国籍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饶毅为施一公抱不平。他在12月9日发表的博客文章中说,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已依据官方证明正式确认候选资格的情况下,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却仍争议施一公国籍问题,而施此时已获得中国国籍、放弃美国国籍。   院士增选程序相对严谨。饶毅也承认,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增选制度设计和程序无可厚非。   增选初始,各学部常委会将本学部院士按专业划分为若干评审组(每个评审组应不少于15人),同时将本学部的有效候选人亦相应分组。首先通信评审,产生初步候选人。之后是会议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这个阶段需要各学部召开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主审小组介绍初步候选人情况和主审小组意见。   在院士选举最后阶段,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根据票数多少依次入选。   今年选举中,与施一公在第二轮小组审议遭遇国籍问题不同,饶毅在第一轮即没有经过小组讨论而出局,即未能没有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   对于饶毅出局的原因,上述院士也坦承自己的看法:饶毅可能因为回国时间太短。不过该院士认为,“每个院士都有独立的思考和个人见解来投票,我想无人能作出一个绝对肯定的回答。”   该院士称,饶毅和施一公的情况有所不同,前者是经院士背靠背凭个人判断投票选举的结果,而后者则是在院士大会上经推荐介绍并讨论,再经投票的结果。   谈及饶施二人落选对海归可能带来的影响,施一公告诉《财经》记者,“我非常希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回归不受影响。我相信,对绝大多数海归而言,他们回国服务的目的中没有拿到院士称号这一点。中国没有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我们的科技水平相对于美国落后很多,令人忧虑 我们的创新能力有限,今后的经济转型困难重重 国家在当今还比较困难的时候为海归搭建了优秀的创新创业平台。这些都是海外有识之士回报祖国的原动力。”
  • 南京科捷赶赴海外 挂牌上市 经销商持股平台招募合作伙伴
    2017年我公司招募经销商经过合资的模式,入驻持股平台。全面的占领市场份额是所有企业在进行变革的主要举措。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大力深度发展经销商,精诚合作,实现长足发展,保护区域市场环境。合资是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最好选择。“普通代理商,双方之间仅是朋友关系 签约代理商,双方之间是恋爱关系 合资,双方之间则是婚姻关系。”公司创始人尹俊荣 经销商以合资的方式入驻持股平台,让每位经销商都成为企业的股东,都具有同样的使命感,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品牌影响力、行业应用、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等都具有一定的话语权,真正的实现了经销商和企业的长足发展战略目标!现代化的生产环境 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是集制造、研发、销售、服务、产品应用及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公司已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并数次荣获国内各项荣誉证书。公司汇聚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等系列产品,应用于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医药卫生、食品药品、化工石油、环保监测、水质地理、能源矿产等相关行业领域。应用培训学校科捷经销商持股平台主要优势有:  1、企业文化标制传播,强大的企业文化输出,强大的VI标系输出,完善的服务体系,完善的企业形象。  2、完善的产品与运营体系支持,提供零库存的产品供应模式,提供完整的产品相关培训及技术支持,提供技术人员协助上门问访客户,提供技术人员培训。  3、完善的人才输出机制,一条龙式的应用技术人培训基地,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班,技术人员培训与租赁业务。  4、强强联合,网络覆盖,海陆空网络,面面俱到,全面推广,各行各业,深入了解与突破,精细化操作,合作共赢天下。  5、明确可持继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效执行的战略智囊团,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朝气蓬勃的团队 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定于2018年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上市。本次建立持股平台招募合作伙伴作为科捷海外上市的原始股东。诚邀您加入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经销商持股平台。 同时您若对我公司有兴趣2017年9月2日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南京东郊国宾馆举办科捷仪器新产品全国巡演暨海外上市启动会,希望您在百忙之中莅临,诚挚邀请您。优质客户现场
  • 单染色体酵母第一作者选择申请海外博士,科学家再次疾呼:莫让“海归”标签“逼”走优秀博士生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日前刚在英国 《自然》杂志发表领先世界的合成生物学成果,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员就在媒体面前流露出内心焦虑:论文的第一作者、掌握了自己学术思想和实验关键技术的博士生邵洋洋正在申请海外博士后,其中就包括此次与他们同时发表类似论文的美国同行实验室。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f2459e4-3725-47d6-a971-944dcbf97e7b.jpg" title=" 640-3.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覃重军研究员(右)与论文第一作者也是团队成员之一的邵洋洋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 /p p   “为了学生的前途考虑,我希望她出国,但为国家考虑,我真希望能留住她。”覃重军无奈地说,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按照国内学术圈现行的 “游戏规则”,年轻人若在国外实验室做出好的工作再回国,获得的待遇会好很多。能否根据真实学术水平和实际科研贡献,给予海内外青年人才同等待遇?这个近来被诸多讨论的话题,再次摆在我们面前。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国内不乏孕育重大产出的优秀“学术土壤” /span /strong /p p   将酿酒酵母中16条天然染色体,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合成一条,覃重军研究团队在 “合并染色体”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连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美国科学院院士、纽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杰夫· 博伊克,都忍不住来问他,究竟是怎么会想到要这么做,又是怎样完成染色体 “十六合一”的?因为博伊克的实验室用了相同的技术路线,但只融合到两条染色体。 /p p   “这是只有外行才敢想的念头,一开始没多少人觉得我能做出来。”覃重军非常感谢植生所给了他宽松的氛围,支撑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整整五年,我没有发表一篇与酵母相关的论文,换在别的单位,或许早就让卷铺盖走人了。”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覃重军说,这次成功的关键是他在初期作了大量思考,清晰界定了实验的原则,同时实验室也在进行系统的技术积累。 /span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告诉记者,尽管覃重军没有出论文,但研究所更看重人才的长期发展,在国际评估中,他的研究方向一直得到认可,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出的重大成果,我们就该耐心等待。” /span 为了让科学家安心做科研,植生所为各研究组长提供稳定的年薪,而非根据各研究组的科研经费多少来核算。 /p p   维持研究团队运转的人头费一直是件头疼事。多年来,覃重军研究组的“赤字”超过300万元。 “有些单位的研究组账面少于50万元,就可能被要求关闭,更不可能赤字运行。”为此,他感到十分幸运, “现在无论哪里要我去,我都不会离开植生所这片宽容的学术土壤。”更何况,这里每年都会冒出两三项引发学术界关注的重大成果,已初具国外著名实验室的创新氛围。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优质“小环境”还需“大环境”扶持滋养 /strong /span /p p   宽松而有活力的 “学术土壤”在国内尽管还不多,但越来越多的 “星星之火”已经出现。不必远寻,就在生命科学领域,上海就有多个研究所具备了专注学术、宽容失败、奋力创新科研氛围,而且具备了国际一流的研究实力。 /p p   照理说,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这样的研究所对优秀博士毕业生应该具有相当吸引力。但邵洋洋斟酌再三,还是决定申请海外博士后。 /span 的确,以此次单染色体人工酵母的工作,她可以申请到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任何一个顶尖实验室,去那些实验室接受训练和熏陶,这是每个年轻博士所向往的。然而,更吸引人的,是去一个优秀海外实验室学习上两三年,做出杰出工作再回国,就能比不出国的青年科学家获得更多科研经费支持和房贴,申请人才计划、科研项目都更有优势。 /p p   “可我又有什么理由阻止她出国做博士后呢?尽管我的研究组人手十分紧张,她走之后,很多后续工作可能难以开展。”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尽管植生所的 “小环境”不错,但从整个科研大环境来看, “海归”标签依然在科研经费获取、人才评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让覃重军如鲠在喉。 /span /p p   不久之前,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刘真受聘为研究组长,他也曾为是否出国做博士后而纠结过。尽管他留在国内并做出了世界首批克隆猴这样的杰出工作,但在科研启动期所获得的资助仍比不上 “海归”们。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个优秀博士生的流失,不仅意味着一段黄金创造力的流失,也可能将国内实验室的创新科研思路带给竞争对手。”痛心之余,覃重军疾呼,能否更公平地对待不同路径成长起来的人才,适时转变人才评价方式,让优秀博士生不必为了 “海归”标签而出国。 /span /p
  • 施一公:当院士不是我的归国目标
    【人物名片】施一公:河南人,44岁,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8年辞职回国,现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施一公并不是那类“明星科学家”,但却两度成为社会焦点。   上一次,他放弃千万美元的优厚科研待遇,从普林斯顿大学辞去终身教职,在美国引起震动。《纽约时报》2010年1月7日头版对此事进行专题报道,高度关注在美华人科学家的“返流”。   这一次,是在中国。12月9日,2011年度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发布,施一公落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立刻撰文鸣不平,媒体迅即跟进、中科院出面声明……一时,施一公被卷入舆论漩涡。   12月17日-18日,这位“被新闻”的生物学家在南京理工大学参加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并接受新华日报独家专访,首次对媒体敞开心扉,畅言对国内科研环境、文化环境的看法。   “对科技现状要居危思危”   名人坊:院士选举在中国是个热点事件,牵涉很多人的视线,这次您落选也成为新闻。   施一公:特别不想谈院士评选的问题,这是件复杂的事。   名人坊:为什么不愿意谈呢?   施一公:很简单,社会上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太多了,关注度太高了。不应该这样。我从2006年开始在清华建立实验室团体,整整五年了,全职回来也已经整四年了,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一条。我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整个社会这种不应有的关注甚至让应该受到关注并讨论的问题得不到重视。   名人坊:您指的是什么问题?   施一公:社会对科技界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的科技现状究竟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中国的科技水平能否支撑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能否保证国家安全?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很肯定,中国应该怎么办?如何改革科技体制?如何创新科研文化?   名人坊:您的判断是什么?   施一公:坦率地讲,我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深深忧虑,这与我们的大国身份太不相称了!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国家安全不可能靠任何其它国家,只能靠自己的硬实力。与小国不同,科技的落后对大国而言更为危险。我宁愿自己是危言耸听,居安思危不是空话,也许我们已经是居危思危了!如果大家对中国的科技现状有这样的共识,就应该不再纠缠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一心一意投入到对现状的改变中来。   名人坊:细枝末节,主要指的是些什么现象?   施一公:比如院士评选,自然有上有下,何劳全社会议论?再比如科技界极为关注的打假,我可能是对此持不同见解的“少数派”。在科技界,打假是主流吗?学术不端固然可恨,但是纵观自然科学历史,造假抄袭的结果也许会浪费个别实验室、个别科技工作者的时间、资源,也可能使某些个体获得了暂时的不应该的名利,但是这些虚假的东西很快就会被淘汰,对于整个科学发展而言实在无关轻重。中国科技界的问题不是假的东西太多,而是原创性的发现太少!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欧美的困境、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令很多国人盲目乐观,认为中国是世界强国了。但是别忘了,100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过GDP世界第一的辉煌。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如何让科技进步支持国家强大、经济持续发展,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都偏离了主题,小事放大,全民攻击。现在有太多严肃的学术问题,被娱乐、被炒作,在学术圈内部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好学生很难成为科学家”   名人坊:我们采访过的丁肇中先生,对社会问题不置一词,单纯得像孩子。国内的科学家或者各行人士,往往被社会现实逼成“愤青”。   施一公:太对了。所以我不得不说到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国文化真的鼓励创新吗?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起源于中国?文化的创新需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以及包容百家之氛围,中国的大学鼓励创新文化吗?我们的文化强调平均、平和,几乎无条件地尊敬师长,我们往往枪打出头鸟,这与创新相符吗?   我常常鼓励、甚至怂恿我的学生,挑战我,向我发问。你要想走远的话,你得有脾气。我讲过三好学生很难成为科学家,尤其是德智体各方面都是第一名的学生很难成为科学家。我倒觉得有一些脾气的学生很有机会。有个性的学生做研究的潜力较大,而八面玲珑的学生尽管讨人喜欢却常常在研究上坚持不下去。我希望学生挑战我的推理,鼓励学生与我争论,每次学生跟我有不同意见时,我会刻意表扬学生!很简单,做创新性的科学研究需要批判性的分析思维(critical analysis),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学生必须要去除墨守陈规的思想,而中国文化欣赏“乖孩子”,这与创新背道而驰。   “我们都欠中国至少15年全职工作”   名人坊:您谈了很多“坏风气”,你也不适应“坏空气”,空气污染诱发了你的咽炎。为什么还要回国?   施一公:别听我说了这么多问题,但是我在美国时为爱国、护国做了多少出头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个我们有机会再细聊。我从清华本科毕业后就去了美国,成年后在美国生活的年份超过了在中国。有个好朋友曾对我说,一公,我们都欠中国至少15年的全职工作,这深深触动了我。此外,假如目前的中国方方面面都没有了问题,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那我们也真没有回来的必要了。   名人坊:听说您还是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的倡议者?   施一公:是的。你看,从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到十大开国元帅中6位曾留学海外、23位“两弹一星”元勋21位是“海归”,海外留学人才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进步。所以我写博客呼朋唤友:虽然北京的空气还有污染,虽然中国的科技体制还不完美,虽然国内的文化氛围还不够宽容,但这里是你的家,你的祖国,这里有你血脉相连的父老乡亲,他们对你充满了期望。而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正为施展你的才能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名人坊:然而您说的问题,是所有海归科学家都要面临的“本土文化冲突”,你们怎么与之共舞?   施一公:我回国四年,有时会有点悲壮的感觉,甚至对未来也会感觉不尽如人意,但我还是有我的乐观。有位加盟清华生命科学院的“海归”年轻教授和我第一次正式谈话,就坦率地问:一公,你觉得我需要每周花多少时间出去拉关系?以便将来在基金申请等方面得到照顾。我答他:一分钟都不需要!我相信,你在中国靠实力可以崛起,其他像你一样的年轻人也一样完全可以靠实力崛起!刚才,我对南理工的学生也是同样的话:注意啊,微小改变中国!靠什么?靠我们每一个微小的个人默默努力,默默成长,就像草一样。我们无法选择时代,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时代。   记者手记   这篇稿子的见报最终还是错过了最佳发稿时间。那几日,施一公落选院士被大量报道,上了新浪首页,而新华日报记者在南京获得了与当事人独家对话的机会。但是,与“博眼球”相比,报道的准确性、对采访对象的尊重,更为重要。我们选择了等待。   施一公的认真让人印象深刻。“你们给我的时间太少,既然是我的专访,我一般要看三四天,我要对我的话负责”。数日中,与记者短信、电话、邮件往来多次,深化交流,记者重写,他重看。   他在邮件里说,“这些观点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向大众阐述,对我意义非凡。这是我们过去几百年的问题所在和今后发展的最大障碍。我非常希望这些观点在访谈中充分体现,让世人意识到中国所处的境地。相对上述命题,某某话题,实在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 饶毅评院士评选: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
    2011年中国院士增选,六位曾任国外正教授的候选人中,五位全时回国的皆落选、一位尚未全时回国的当选。限于专业背景,本文只讨论生命科学和医学部,其三位正教授全军覆灭。虽然生物医学部不乏学术上判断公正的院士,却仍未能避免出现社会关注的“逆淘汰”现象。   与其他对科学史感兴趣者一样,我以前也读介绍国外和古代的书籍。后来自己查资料写过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孟德尔、四十年前的屠呦呦和张亭栋。如果写的文字与作者的空间和时间很近,可能不好算创新的史学方法,但也许可作史料。   如果读者的兴趣在于谁上谁不上院士,不妨就此打住不用读以下文字。   如果读者觉得院士选举可以作为中国目前文化有代表性的一只麻雀,透过公开可查的背景资料和文献、透过有部分客观标准的同行评价,来看平常一般在背后发生的事件,讨论社会某些现象的缩影,那么,本文可为周末读物。   “中国特色”的学术逆淘汰等效于自身否定   2011年中国院士增选,六位曾任国外正教授的候选人中,五位全时回国的皆落选、一位尚未全时回国的当选。限于专业背景,本文只讨论生命科学和医学部,其三位正教授全军覆灭。虽然生物医学部不乏学术上判断公正的院士,却仍未能避免出现社会关注的“逆淘汰”现象。   科学院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并非问题所在,而在于文化。逆淘汰现象,在中国基层出现不少,但受一般尊重的科学家精英团体也是这样,对国家的负面影响可能就不限于科学界。   众所周知,生物医学部在判断应用性研究的质量方面有缺陷,缺乏能力判断前辈的研究,因为以前袁隆平曾落选生物学部,不久前大家也了解到,老科学家屠呦呦和张亭栋在国内做出的科研成果,拯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几十年来未被生命科学和医学部所肯定。近年,生物医学部显出其判断以论文为代表的基础科学成果的能力也有缺陷,多次出现增选的生物院士水平不高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   一般人为落选者考虑,而实际上,多次出现问题、出现较大问题,结果是否定生物医学部的能力和公平,从而降低其权威性、可靠性和公信力,可能不是很快能恢复。   2011年增选简单的事实可留给后世社会学家提供解剖2010年代中国科学文化的一只麻雀,有可供保存的记录,看到把荣誉作为利益的排斥才能者如何使荣誉打上黑色的印记。   1.生物医学部本年度当选者,与往常一样,多数做基础研究,以科研论文为代表性成果。原候选人施一公全职在国内发表的优秀论文远多于中国任何科学家,他的落选势必引起海内外相当多的生物学家和一般学生质疑生物医学部是否以学术为首要标准   2. 施一公是发表优秀论文最多的大陆华人生物学家,因此刷掉他发出的信号超出他个人,而易被理解有意教训以他为代表的大多数优秀华裔生物学家   3.针对优秀论文特别多的施一公,有人提出不能以论文取人,而论文数量和质量远不如他的人,并无论文以外的贡献,却当选院士   4.同在生物医学部,施一公在国外期间的大批优秀论文、重要学术成果不能算数,而多位候选人需要用国外做学生期间的论文才能凑上十篇代表性论文的数,学术成就低于施一公的人,还可用第一作者和第一地址都在美国的论文当选中国院士 生   5.如果生物医学部不喜欢施一公曾就科技政策发表过评论文章,那么排斥科学成就优于本次当选者、低调无比的韩家淮,就不可能是因为个人风格的问题,而韩家淮本人学术优秀,如果用中国注重的引用率,他一个人的可能超过很多院士的总和   6.近十几年来,生物医学部曾将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者选为院士、且迄今仍有不止一位未放弃外国国籍。而2011年,在科学院主席团已依据官方证明正式确认候选资格的情况下,生物医学部却仍争议已获得中国国籍、放弃美国国籍的施一公所谓国籍问题   7.在回国人员普遍没在国外做过教授、而国家希望大力引进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的背景下,生物医学部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三位曾任美国正教授、讲席教授的候选人,而且他们在国内的学术成就超过其他候选人,2010年韩家淮已因国内工作获每年给很少人的“长江学者成就奖”,却出现似是而非的借口专门挑剔他们,让他们全部落选,而只在国外做过学生或博士后就回国、国内工作迄今国际影响极小者却无人提意见而当选   8.与生物医学部排斥全时回国数年的原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施一公做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外的学部选出在候选时尚未全时回国工作的国外教授   9.两年前,未全时回国、也非美国院士的华人材料科学家被推选为外籍院士,表明还有其他学部珍惜和支持国外成长的优秀华人科学家,而在生命科学,有突出贡献海外华人生物学家,包括为中国做出重要贡献的、已经全时回国的、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大陆华人,却不为生物医学部提名为外籍院士   10.从生物医学部的具体案例可见,重视的不仅不是学术水平,而且不是年龄、不是学术年资、也不是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水平低一点、年纪轻一点、年资低一点、国内工作少一点,都不是特别的问题,而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的时间,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在现有院士中有优秀科学家、也有公正和善良科学家的情况下,在科学记录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出现逆淘汰令人费解。是有些人缺乏判断力、还是折射中国某些文化陋习?有没有某些人不许他人高于自己的“惧才”文化、有没有因为不看才能而重拜把子叩山头的寨主“拒才”习俗,…?   今天,中国引进的不过是同种同源同文的华裔科学家,就发生逆淘汰问题。如果以后中国真成为世界强国,必然像美国一样,需要在很多行业引进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人。逆淘汰继续存在会对我国发展带来什么影响,不是很难预料。   公开说合适吗?   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体制并不需特别改造、院士的待遇也不高。但是,这不是说院士就只能被恭维。此次生物医学部公开的、毫无区别地排斥所有担任过海外正教授者,对海外优秀生物学家普遍比较负面。滞留海外的华人生物学家们很容易看出当选者水平比他们差多少,从而带来的很多生物医学优秀科学家不敢回国的后遗症可能不容易一时克服。   诉诸行动排斥优秀的斥才者,是此次不和谐的始作俑者和系铃人。   我在8月和12月发表的文字是对此斥才事件的一个反应。   祖母逝世于国民党监狱的施一公,在中国从来没有因为烈士家庭而获得任何利益,他学习和任职的清华大学基本也不知道。施一公靠自己的优异成绩得到在清华大学学习的机会,靠自己的能力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因为科学研究成就突出,施一公晋升很快:31岁任世界名牌大学普林斯顿的助理教授,四年晋升为有永久职称的副教授,第五年不到36岁成为正教授。施一公很可能是全体留美生物学家中晋升最快的。他在中国遭遇挑剔,意义不仅在他个人,而是某些陋习的反映。在中国晋升快的是学术不如施一公、对中国贡献不如施一公的人。   一些海外生物学家曾多次为了帮助中国的科学发展,在有些中国科学家文章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但不一定突出的情况下,通过讨论和确定课题、修改文章甚至到审稿等不同环节,帮助了多位后来成为院士的人。而恻隐之心并未阻止有些先回国做了院士的人打压后回国者。   数理学部和化学部不是斥才者主导。其他学部之所以选举未回国的教授,可能是因为他们最推崇的是学术水平,而无法将水平低一大截的人放到水平高的人上面。   还有一个学部,几年前提名尚未全时回国、且非美国院士的王中林选外籍院士,获得通过,表明生物医学部以外很支持海外有成就的优秀华裔人才。而生物医学部从未提名最合适的王晓东做外籍院士。王晓东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获得美国院士的大陆出身的科学家,而且他2004年建立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已经是中国生命科学最好的研究所。北生所做出的成就,远超出国内多个获更多国家经费的同类生命科学研究所。但是,因为生物医学“斥才”文化也照样排斥和冷藏。   这些事情,生物医学界很多人都知道,其他旁观者不一定知情。   为什么说生物医学部有“斥才”问题   杨振宁先生不知细节,以为我们的风格招人忌。这不能解释今年落选的还有厦门大学的韩家淮。他是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正教授。这位在国内极为低调的优秀生物学家,也照样被排斥。所以,斥才者不在乎候选人高调还是低调,什么样的个人风格,他们在乎的首先是不能比他们好,特别是不能比他们好很多,如果好很多,就一定想方设法给自己找投反对票的心理安慰。   杨振宁先生和一般人不容易想到的是,反对与个人关系也不大。我自从1995年开始在国内多个地方做过工作,认识的人可以说很多,直接接触过我的人知道我在现实中脾气很小(不同于读文章的印象)。可以说,回国前,很多人和我的关系不错。49后出生的生物院士,绝大多数学术年资并不高于我、多数开始独立实验室晚于我。但是,因为我全时回国而对我变脸的不少。在生物学界反对我们的人,本无个人恩怨,可以说一向还挺好。但是,因为我们回国本身,而不是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他们只要有机会就毫不留情,用我们没有说过的话、没做过的事、没有的意思来争取他人反感我们。这并非个人恩怨,而是“斥才”文化习俗在中国生物学界的具体表现。   何祚庥教授以前因为不知生物内情,曾以为在国内工作不足是原因。懂生物学的人稍查资料就知:施一公回国后发表的重要论文,多于此次全部同期当选院士加起来的总和 而且,……(后半句省略)。此次生物医学部当选者们,除了两三个做医生等应用领域外,绝大多数当选的原因都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都在论文中,并无论文中看不到的成就。而韩家淮在2010年已经获得每年很少人能够得到的“长江学者成就奖”,肯定他在国内的科学工作。   有人让城门失火后,为了遮羞不惜殃及无辜。与施一公、韩家淮和我在机构或学科相近的两位科学家此次落选,也许是给我们陪葬,虽然他们水平高于几个当选者。   反对“惧才”和“拒才”文化是中国科学前进所必需建立的风气   “惧才/拒才”不仅不利于中国的生物医学健康发展,也影响希望成为世界强国的中国。   排斥优秀是“惧才/拒才”的本质。这并非只是针对近期回国的科学家,而是很多行业的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反对“惧才/拒才”文化,中国的科学发展就要受到阻碍。我们国家如果任由逆淘汰文化泛滥,就不可能很快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事实上,斥才文化对生物医学界的损害不断发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国内生物学界成功地多年坚持全面实行助理教授制度的单位,是国际声誉最佳的国内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而且所用经费现在低于国内同类型、同规模的研究所。但是,它因为做的好而不断受打压、被边缘化,甚至曾不止一次出现经费断档。   对于国家来说,如果人人对不良文化低头,会损害国家利益、浪费国家资源。对于科学界来说,如果出现武大郎文化,是斯文扫地。   保持中国生物医学界“聪明人”认为的“幼稚”心态,推动科学和文化进步是值得很多人坚持的工作。
  • 重磅!又一院士名单公布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1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共有来自世界范围内的229位学者当选。  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国际科学组织。欧洲科学院分20个学部,其学科领域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等,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欧洲科学院院士候选人首先由来自不同国家的院士推荐到科学部,经学部初审后推荐到提名委员会进行通讯评审,最后由欧洲科学院的专门委员会审核通过。欧洲科学院院士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在该学院的成员中,有72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2021年,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高会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维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蒋洪新、深圳大学教授蔡志明、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张力伟当选新一届欧洲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饶子和  饶子和院士长期从事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三维结构研究和创新药物的研究,在流感病毒、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手足口病毒、疱疹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及结核分枝杆菌等人类重要病原体的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贡献。饶子和院士团队已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同行评审论文401篇,其中包括在Cell、Nature、Science 三大科学杂志的主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3篇,被引用逾21,500次。饶子和研究团队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工作,获得专利授权37项。  1999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 200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2003年,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6年,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 2006年,陈嘉庚科学奖 2008年,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4、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研究员(2014)、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及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2015)、哥拉斯哥大学(2008)和香港浸会大学(2009)荣誉博士,欧洲科学院通信院士(2021)。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金石  金石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动理学理论,双曲型守恒律方程,计算流体力学,量子动力学,不确定性量化,交互粒子系统和分子动力学,以及机器学习等。他在双曲型方程的松弛格式,多尺度动理学方程的渐近保持格式,量子动力学的半经典计算方法,以及交互粒子系统随机分批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广泛影响。  金石教授曾于2011-2014年担任上海交大数学系系主任,2011-2017年担任自然科学院联合院长,2018年以来任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过去十年上海交大数学学科发展迅猛,2017年进入首批双一流,同时学科评估获得A的好成绩,国际主要学科排名稳居前100名。自然科学研究院创院十年来,从海外引进了近30位优秀的应用数学,物理,生命科学,数据科学等领域的青年才俊,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交叉学科和应用数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金石教授为交大数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石教授认为,他获得的这些认可得益于国际学术界对交大数学学科近年来发展的肯定。他也感谢交大为他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学术平台和优越的科研环境。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高会军  高会军,男,1976年1月出生,1995年陕西第一工业学校中专毕业,2001年沈阳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所长 国家杰青、IEEE Fellow、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全国青联常委、黑龙江省青联副主席。  在自动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工作,在网络化控制、机器人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中国科学》等期刊上。在IEEE Transactions系列汇刊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他引2万余次,ESI高被引论文76篇,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出版国际专著4本,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任IEEE工业电子学会副主席、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理事会成员。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担任共同主编、IEEE/ASME Trans. Mechatronics担任高级编委,并任Automatica及多个IEEE Transactions系列汇刊编委,在10余个国际会议上担任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在IECON、IEEE SMC等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10余次。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理事等职务。培养的多名学生入选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方维规  方维规,上海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77级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1986-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 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德国教授学位,先后在德国特里尔大学、哥廷根大学、埃尔兰根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教授,任职于文学院和文艺学研究中心,现为京师特聘学者。他多年致力于文史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相关成果在比较文学、文学社会学、概念史、海外汉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无论是“比较文学形象学”,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概念史”研究方法,都是由他首先介绍到中国。尤其是在概念史研究领域,方维规是中国大陆公认的概念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海外被视为东亚概念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  方维规的德文代表作有《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1871-1933):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觉醒与反抗时代的自我认识:中国现代文学(1919-1949)》(德国教授论文)等五部 中文代表作有《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什么是概念史》等七部 另有英文专著、编著各一部,中文编著五种,译作《问鹤——白居易诗一百五十五首》等四部(中译德,德译中),论文百余篇。专著《西方与中国:西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德文)和《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分别获得第七届、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方维规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学规划评审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及其影响研究”的首席专家,主持或参与中外研究项目10项。  方维规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为平台,召集和主持召开了五届“思想与方法”国际高端对话暨学术论坛:(1)“全球化时代中西对话的可能” (2)“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 (3)“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 (4)“变动的秩序,交错的文明:历史中国的内与外” (5)“媒介哲学、认知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未来”。每次会议邀请近20位相关领域的国内外顶级专家,这个系列会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好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焦李成  焦李成,男,1959年10月出生于陕西白水。分别于1982年、1984年和199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5月至1992年5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任讲师、副教授。1992年6月至2003年3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专家、IET西安分会主席、IEEE西安分会奖励委员会主席、IEEE计算智能协会西安分会主席、IEEE GRSS西安分会主席,IEEE TCYB、IEEE TGRS副主编、教育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IEEE Fellow、IET Fellow、CAAI Fellow、CCF Fellow、CIE Fellow、CAA Fellow,PC of NeurlPS、ICML、CVPR、AAAI、IJCAI and ICCV, 连续七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人社部博士后管委会评议组专家,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陕西省首批“三五人才”第一层次。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和陕西省师德标兵。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蒋洪新  蒋洪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永州人,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 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 家,国家留学基金委终身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 校英语专业教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MTI教指委员 会委员,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学术 图书引文索引工程外语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 英国文学学会会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湖南省学位委员会成员、学科评议组成员兼文史组召集人,湖南省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1986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并留校任教,先后任教师与兼职辅导员、教授、英语系系主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院长。曾受邀在美国、英国、香港等名校做客座教授。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任校长助理兼外国语学院院长。2000年3月至2002年11月任校长助理兼研究生处处长。2007年6月至7月在英国伦敦大学、罗伊汉普顿大学任交流副校长。2002年11至2015年7月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15年7月起,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英美文学、英语教育、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厅级课题14项,领衔国内外众多英语界知名专家起草和制定了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先后在《外国文学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庞德研究》等学术专著5部,主编或翻译《英美诗歌选读》等著作6部。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审计处,联系外国语学院。  深圳大学教授 蔡志明  蔡志明,医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现任深圳大学泌尿生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副主任,国家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泌尿生殖肿瘤中心副主任,国家肿瘤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领军人才,鹏城杰出人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NIH癌症研究所特聘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深圳市医学会会长。  自1984年至今在深圳医院工作 1996年起先后任深圳市罗湖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21年 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建我国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和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获政府资助10多亿元。  坚持基因研究30年如一日。发现膀胱癌表观遗传新机制,被国际誉为揭示了肿瘤发生的“染色质重塑-肿瘤抑制理论(Remodeling Tumor Suppressor Theory) 并把原始科学发现用于研制“工程化”免疫细胞,精准识别和治疗实体肿瘤,取得显著的效果。先后承担国际和国家级研究项目18项 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包括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Menthod 、Nature Biotechnology 、Cell、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发表论文20余篇,总影响因子1257分,他引10797次 出版专著11部 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18项,获发明专利30余项,培养医学硕士、博士(后)110多名。  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院长、《科学中国人》年度封面人物、中国产学研结合创新奖、中国医院管理创新奖、国际未来医院创新奖、深圳市科技奖“市长奖”等荣誉。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张力伟  张力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脑肿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颅底外科学会(WFSBS)执行委员,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外籍会员。  张力伟教授长期致力于脑干及颅底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围绕临床诊疗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积极开展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累计获批科研基金4500余万。在中国国家脑肿瘤登记注册研究平台搭建与全国性脑肿瘤协同研究网络构建与应用、脑干及颅底复杂肿瘤综合诊疗与神经功能保护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以及脑干胶质瘤基础研究领域等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Nature Genetics, Acta Neuropathologica等杂志发表SCI期刊论文100余篇,被引用700余次。其中,针对脑干胶质瘤特异性的PPM1D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的发现,被国际同行称为“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在脑干胶质瘤发生机制及治疗分子靶点研究”上的重大突破,被NEJM、Lancet 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顶级杂志引用达百余次 针对脑干胶质瘤开展液体活检的研究成果,为脑干胶质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动态监测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方法,颠覆了目前以MRI和取得组织病理为主要依据的诊疗模式,推进了脑干胶质瘤的精准诊疗进程。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十层次人才,第五届中国医师奖,第三届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奖学术奖,出版专著7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奖项。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0余人。
  • 海外专家热议我国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p   刚刚闭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引起了国外的积极反响,外国人再次将目光聚焦中国。他们认为,中国召开如此高规格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必将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p p    strong 美国:科技创新将有力推进国家战略 /strong /p p   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长期致力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该基金会总裁何平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最大亮点在于:中国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从战略高度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仅会有力推进国家创新战略的任务落实,而且将加快解决当前中国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合理的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个人和私营小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等。 /p p   他还指出,不久前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涉及环保和绿色发展的内容有很多,如要求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生态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等。“绿色发展是世界许多国家在寻求的社会发展之路。中国正历经发展模式的变革,把着力点放在科技创新上,不仅有利于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而且符合绿色发展规律。” /p p    strong 英国: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主动力 /strong /p p   英国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业务发展主管、高级咨询师季文明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其核心就是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各主要因素要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科技创新就会源自其内在的动力,不断地、可持续地发展起来。 /p p   季博士认为,从这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可以了解到:第一,国家把科技创新放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将其作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吸引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第二,发展科技创新从深化体制改革入手,从法律、制度改革入手营造一个健康生态环境,这为从事科技创新的人员提供法律保障,积极鼓励以科技创新为社会和个人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引导并弘扬社会正能量 第三,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社会工程,它包括科学研究、知识产权管理、科研成果转化、投资、产业以及各项专业服务等不同行业和部门,各地方和单位要全面、系统性地深化改革有关制度和政策 第四,科技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常态化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p p    strong 加拿大:科技创新带给创新人才福音 /strong /p p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研究主席张丹教授表示,当前中国许多产业急需升级换代,而科技创新是能否成功实现转型的关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无疑将全面提升全国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科技软实力,从而带动一批优势学科,建设一批一流基地,培养一批优秀人才,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p p   加中科技联盟共同主席、加拿大华人IT资深人协会常务理事管炼博士认为,大会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在适应发展环境变化、破解深层产业矛盾、提高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放到了突出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用相当篇幅阐述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立,这对有志于回国工作的海外科技从业者也是一个福音。 /p p   加拿大著名低碳经济领军人物、华裔环保科学家汤友志博士表示,期待中国的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齐头并进。同时,也要加强科技发展与人文及社会进步相关性的研究,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也要获得社会和业界的关注和参与。 /p p    strong 以色列:国际合作是创新发展重要途径 /strong /p p   推动并见证中以创新合作历史的原以色列经济部首席科学家阿维· 哈松,在“中国即将迎来科技革命”的博文中称,“中国正在大刀阔斧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巩固其经济大国和技术创新领先者的地位”。他认为,“促进中国崛起,成为全球创新大国”有多个因素,如:中国企业家可利用充足、低成本和高质量劳动力,完成从制造到发展再到基础研究等所有工作 中国市场的速度和规模可让创新者迅速以最低成本把他们的发明商业化 中国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和企业间电子商务(B2B)市场使得企业迅速扩张 中国迅速及大规模创新的能力可帮助企业在新兴市场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这些因素有助于把全球创新重心转向中国。 /p p   他认为,国际合作是中国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正在不断加强与其他创新型国家的合作,如以色列,从而有效实现其目标。过去几年来,中以两国的研发合作项目、创新技术战略投资和并购交易出现了喜人增长”。他期待“创业国度”能继续与中国等全球创新主力国家合作,把世界变成更美好的人间。 /p p    strong 日本:希望留学生为科技合作作贡献 /strong /p p   日本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负责人之一、文部科学省官房审议官松尾泰树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在近几年快速提升。其中大学排名、论文数量、论文被引用数量等标志科技进步水平的指标都在上升。他认为,虽然大学排名以及论文引用数量等标准还有待完善,但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力明显增强,国际共同研究增加也佐证了这一判断。中国学生热心留学欧美,这些留学人才对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作出很大贡献。 /p p   松尾泰树认为,有必要以日本的强项领域和中国强项领域互相合作,以应对环境、粮食、能源等全球规模的课题。两国今后还需要构建一个成熟的合作互惠关系,即以互相的强项补足双方的弱项,因此需要了解两国国情的留学生们作出更多努力。 /p p   韩国:中国强调以创新实现“科技崛起” /p p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阐明了加强创新实现“科技崛起”的发展战略。报道称,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或者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将中国建设成科学技术先导国家。科学技术是塑造国家实力、促进企业发展和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勉励科技界拿出新理念、新设计和新战略。李克强总理提出,到2020年,中国研发投资将在目前占GDP2.1%的基础上提升至2.5%。 /p p    strong 俄罗斯:关注中国科技创新目标与成就 /strong /p p   俄塔斯社对我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进行了详细报道,重点关注了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以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由及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建议。 /p p   俄塔斯社还在报道中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现状和成果,包括正在建设24座核电站并在着手建设自己的浮动核电站 北斗导航系统不断完善,2020年左右将拥有24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 航空方面,C919窄体支线客机正处于试飞阶段,国产大型宽体客机C929已进入关键技术研究阶段 航天方面,中国将于2020年推出火星探测任务,2036年前完成载人登月计划。 /p p    strong 巴西: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贡献超预期 /strong /p p   巴西圣保罗州支持创新基金会理事费尔南多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正在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社会中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这是创新的主要指标,美国和欧洲则随之下降。” /p p   费尔南多相信,到2022年,中国科技研发支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首位。他还指出,科技创新不应局限在研究所的实验室中,随着政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中国国内涌现出一批有亮点、有潜力、有特色的众创空间,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成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效手段。他感叹说:“自主创新对于提高中国劳动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我的预期。” /p
  • 北京领军人才工程“潜台词”:培养准院士
    被推荐的领军人才须在50岁以下,仍然工作在科研一线,并主持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项目,而检验培养成效的一条不成文的标准是:使之具备“冲击”院士的实力。   北京市将通过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国际合作交流等形式,在未来10年培养百名科技领军人才。这项名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人才计划日前启动实施。   具备科研水平一流、管理能力突出、成果国际前沿、专业贡献重大等特征,并能够引领和促进新兴学科形成与产业关键技术发展的人才,在未来将成为首都发展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   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将以培育壮大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同时实现人才的跨越发展。记者了解到,被推荐的领军人才须在50岁以下,仍然工作在科研一线,并主持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项目,而检验培养成效的一条不成文的标准是:使之具备“冲击”院士的实力。   人才+团队+领域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扬、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林程、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宋延林等27名人员入选首批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首批入选人员来自生物制药、医疗卫生、现代农业、工业设计、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城市建设13个领域,平均年龄44.2岁,最年轻的仅38岁。其中,来自高校1人,医院3人,科研院所6人,企业17人。   据悉,北京市将对入选人员及时给予科研项目配套,推荐入选人员及其团队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对于入选人员在研项目和申报项目优先给予经费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对领军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作用 同时,结合入选人员及其团队实际情况和需要给予一定数额培养经费,支持和引导所在单位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入选人员及其团队可优先使用首都科技条件的仪器设备开展科研工作 优先推荐入选人员领衔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申报认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领军人才提供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市场交易政策指导和中介服务,加强对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   该项工程还要求,依托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立足首都发展需求,构建一批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成熟、稳定、高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推动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创新成果在首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领和带动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领军“创业创效”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是《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确定的12项重点人才工程之一。区别于国家“千人计划”、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人才计划,该工程重点在于对首都发展急需人才及团队的培养,并寄望于在未来产业发展中起到支撑和引领的作用。   此外,科技领军人才不仅被要求在学术道德、科研能力、组织协调、项目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还要具备出众的个人魅力和团队凝聚力,能带出一支优秀团队。   领军人才是在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重大作用、具有突出贡献引领性人才,北京希望通过一系列人才措施,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创业创效中领军、产业发展中领航的科技英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首批入选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人员中,不乏同时入选“千人计划”、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人才计划的杰出人才。   据悉,“十二五”期间,北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千人计划”、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人才聚集工程等人才战略举措,在全球范围内招纳和吸引高端领军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并在关键技术、高新产业、新兴学科、人才机制创新等方面获得新突破,取得一批新成果。
  • 台湾“中研院”选出20名新院士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这是我的梦、我最大的梦”。台湾“中央研究院”昨天(7月5日)选出第29届新院士,和长庚大学医学系教授魏福全一样圆梦的新院士共有20位,另有一位海外名誉院士。这次选出的岛内院士高达六成,打破历年来“重外轻内”现象。   新院士中,第五次提名的余淑美,是少见的农学领域院士 魏福全是“中研院”院士中第一位外科医师 另外双双当选的生科组新任院士谢道时、郑淑珍曾有师生关系。   历年“中研院”院士选举,在岛外服务的当选人数常比在岛内的多,上一次岛内院士较多,已经是1998年的事了。“中研院”前“院长”李远哲说,岛内院士多代表台湾有进步 但他也指出今年提名的人数偏少,忧心岛内人才断层。   经过10年、5次提名终于当选,余淑美说“很高兴,不用再选了”,她希望以后可以为台湾农业做更多事。女儿赵安玲与妈妈热情拥抱,她形容妈妈是工作狂,总是风雨无阻去上班。   李泽元、张圣容、郑淑珍、石守谦、谢长泰及范剑青都是第一次提名就当选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谢长泰42岁,是本届最年轻院士。台北故宫前院长、“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石守谦,曾卷入台北故宫博物院改建扩建工程弊案,他很欣慰研究成果得到肯定。   有院士透露,生命科学组的选举比较和谐,但数理科学组、人文及社会科学组因学者研究领域差距较大,开会时对人选有些争执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周郁、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锦川、“中研院”特聘研究员张子文、“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黄焕中是“遗珠”。
  • “杰青”——未来院士的敲门砖
    &ldquo 在目前中国这种体制下,&ldquo 院士&rdquo 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不只是享受&ldquo 副部级&rdquo 待遇,各个学校、地方、企业还会给予他们太多的&ldquo 特殊待遇&rdquo 。如果在今天的中国,有人还能够找出一个住房面积低于160平米的&ldquo 院士&rdquo ,我们要号召全国数亿人民给他们&ldquo 捐款&rdquo ,至少要告诉陈光标善人。&rdquo &mdash 摘自科学网喻海良博客 而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化学会首届全国质谱分析研讨会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称&ldquo 杰青&rdquo )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院士的一个主要候选群体。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杰青中已有14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年60岁(含)以下的166位在内地工作的院士中,86.1%曾获得过杰青基金资助;54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全面改革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中有77%是由杰青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共有501位杰青555次获奖,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5名获奖者中,就有4名是杰青。此外,杰青在国际学术组织或国际权威学术刊物担任重要职务者日益增多,获得了一些有影响的世界级科学奖励,提升了中国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笔者从侧面了解到,相较于国内目前众多的人才计划,杰青的选拔非常严格,不只是层层筛选,还要答辩,并且评选标准也是逐年增高。以分析化学学科为例,03年的时候,大概两篇AC即可, 而到了06,07年,至少得有一篇JACS或者是Angew。到现在,Nature或是Science恐怕才会被考虑。 难怪在本届质谱上,有资深科学家对年轻学者们开玩笑,要想当院士的三大必要条件:1、找到一个具有较普遍意义的科学问题;2、发一篇Nature或Science;3、当杰青。(主编当班) 链 接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4年3月,经中央领导批示,支持青年科学家的基金得以正式设立,定名&ldquo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rdquo ,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宗旨是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每年受理一次。据统计,1994年以来,获得 &ldquo 杰青&rdquo 资助的青年学者共3004人,资助总额超过44亿元。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资助规模从建立之初的49人逐年增长并稳定在当前的200人左右;资 助范围涵盖了自然科学所有学科;平均资助金额的增长趋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94&mdash 1998年约60万元每项;1999&mdash 2002年约80万元每 项;2003&mdash 2005年约100万元每项;2006年至今则增长至约200万元每项。
  • 中外院士云集 诺奖得主驻守 深圳高校游着多少科研“大鱼”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深圳高校里究竟游着多少科研“大鱼”?记者昨天从深圳市教育局得到的数据是,在深圳高校任职的中国两院院士,已经从2010年的4人上升至现在的17人。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b111f6b-55da-4245-a62b-6f204616091f.jpg" title=" 3d7dcf5fa9f540b78933749bbdc6239e.jpg" alt=" 3d7dcf5fa9f540b78933749bbdc6239e.jpg" / /p p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体育比赛中,关系到一支球队能走多远的,往往是球队的“阵容深度”,也就是人才储备。在高校教育发展之路上“急行军”的深圳,同样拥有不俗的阵容。深圳高校里究竟游着多少科研“大鱼”?记者昨天从深圳市教育局得到的数据是,在深圳高校任职的中国两院院士,已经从2010年的4人上升至现在的17人。更能显示深度的一个数据是,目前深圳高校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51%,比例居全国前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做大的深圳高等教育,为更多的人才提供了舞台。深圳2016年出台的《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引进50个以上高层次创新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达到300名以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高校引进数十位各国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建设一流大学,教师很重要,但教师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南科大校长陈十一如是说。该校在全世界遴选具备国际视野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由高端人才担任学术带头人;再以领军人才为“伯乐”,选配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头衔、论文发表数量等,并非南科大选才的唯一标准。相比而言,该校更注重人才的学术水平、同行评价、领域影响力等“内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我们特别看重发展潜力。”南科大数学系主任夏志宏表示,即使有的教师没有任何头衔,论文发表数量特别少,但“有活力,水平高、影响大”,南科大依然会将其招致麾下。截至2018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600余人。在近300名教学科研系列教师中,包括各国院士24人(全职院士1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0人、“万人计划”专家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7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和南科大一样,深大也在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上进行探索。深大从2012年起就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3+1”人才工程,引进与培养并举,全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水平大学建设启动后,学校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预聘–长聘”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员聘用制,完全实现由传统高校身份管理向现代大学岗位管理的转变。目前,深大拥有全职各国院士14名(含3名外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长期(大千)9人,青年千人27人,外专千人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何梁何利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海外高层次“孔雀计划”人员475人。同时,深大还推出博士后科研人员倍增计划,迅速壮大科学研究队伍,目前在校博士后近1000人;推出国内企业和海外科研人员联合研究计划,增强科研力量;实施校内“3+1”人才工程和国外带薪一年学术交流计划,推动青年研究人员快速成长;加大高水平建设激励机制,出台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激活了科学研究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为了引进人才,港中大(深圳)也没少花心思。截至目前,该校已引进知名教师200多位,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2名,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等13名。校长徐扬生骄傲地说,目前该校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75%以上的教授年龄在40周岁以下,是一群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思维活跃和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如何提升深圳高校对于人才的吸引力?《高校意见》写明:高校杰出人才和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深圳市人才安居政策,深圳将大力推进高校人才住房建设,向高校高层次人才发放 “鹏城优才卡”,凭卡提供入户、医疗、社保、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入境绿色通道等服务。可以预见,深圳高校对于全球人才来说,都将是一块魅力十足的“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创新人才来创业干事。 /p p br/ /p
  • “两院”院士大会今日举行 逾千院士与会
    [导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今日召开,会期5天,共有1215名院士参会,工程院将选举新一届院长,徐匡迪将卸任。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6日联合举行新闻通报会宣布,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即将于本月7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包括“两院”港台地区院士在内共有1215名院士参会,另有23位“两院”外籍院士应邀与会。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期间,将颁发2010陈嘉庚科学奖、颁发中科院新当选外籍院士证书,举办中科院第二届学部学术年会,4位院士将分别就“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减排”、“核裂变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技体制若干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建议”、“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做综合性主题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主要议程有:选举该院新一届院长、副院长和主席团成员 颁发新院士(含外籍院士)证 颁发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举行多场全院学术报告会和院士座谈会等。   据悉,中科院设有6个学部,现有709位院士和56位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设有9个学部,现有院士751名,其中女院士40名、年逾八旬的资深院士165名,另有外籍院士36名。   根据“两院”章程并按惯例,两年一次的中国“两院”院士大会逢公历双年举行,逢单年则为“两院”院士增选年。   两院院士大会今起举行 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将卸任 徐匡迪,工科教授,又懂经济,属典型的专家型官员。   中国现任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即将在今年的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卸任。   工程院领导将换届   昨天,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宣布,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将于今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共有1215名院士参会,另有23位“两院”外籍院士应邀与会。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宣布,工程院院士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及院领导的换届选举,会议将选举产生新一届院领导及主席团成员,即将组成的新一届院领导将是工程院第五届领导班子。   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院士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领导机构,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下称主席团)。主席团由院长、副院长、当然成员、各学部主任和若干名经院士大会直选成员组成。院长为主席团执行主席,主持主席团会议。主席团会议原则上每季度一次。经院士大会直选的主席团成员,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每次至少更换其中一半人数。   徐匡迪望未来班子能担重任   中国工程院官网发布了徐匡迪一讲话稿显示,依照《中国工程院章程》,他和工程院现任副院长邬贺铨、刘德培、杜祥琬已连续担任两届主席团成员,不久将退出领导班子。   该稿来自徐匡迪在工程院第四届主席团第22次扩大会议的换届动员讲话。这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主要议程是民主推荐工程院第五届院长和副院长候选人,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和中组部考察组成员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次4月10日举行的会议上,徐匡迪希望从政治思想、学术影响力、组织协调能力、在工程科技领域的威望、学风道德等方面,全面衡量提名候选人,选出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班子,“应该是热爱工程院和工程科技事业,能够热情为大家服务,有奉献精神和年富力强的院士”。   除徐匡迪、邬贺铨、刘德培和杜祥琬外,目前工程院官网的“院领导”还包括院党组副书记周济、常务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潘云鹤、副院长旭日干。   ■ 人物   徐匡迪:懂经济的冶金专家   徐匡迪,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桐乡。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冶金系学习钢铁冶金专业。毕业后,到上海工学院任教。1971年至1972年,被下放安徽省凤阳“五七”干校劳动。后返沪任教于上海机械学院、上海工业大学。   徐匡迪的第一个转折,发生在英国进修期间。   1981年,徐匡迪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修,到附近一个Mall去买日用品。走进Mall后,徐匡迪感到“震撼”,因为当时在国内一切需要票才能购得。   “当时我就很惊讶,为什么英国的物质会这么丰富。”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徐匡迪说,当时很纳闷为什么他们的物质会这么丰富。后来,徐匡迪认为,学一学经济也有好处。因此,在帝国理工学院,选了一门宏观经济学课程。   在到一位经济学教授那里申请课程时,对方告诉徐匡迪:不要浪费时间了,你用不着的,因为你们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政府计划好生产多少,不会有竞争。   这给了徐匡迪很大刺激,他坚持去听了这个课程,“也许还是对我们国家有用的”。   听完所有授课后,徐匡迪坚信,中国的经济必须要改革,必须采用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此后,徐匡迪又到瑞典一家大公司里工作三年多,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加深了了解,包括如何发股票、发债券、转换债券等。   这些都为另一个转变打下了基础。   回国后的徐匡迪,任上海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1989年至1991年,任上海市教卫办公室副主任兼市高教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0年,徐匡迪陪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到欧洲访问。在参观巴黎证交所时,法国人不大愿意说英语介绍情况,而选用母语。代表团一名翻译虽然法语精通,但不懂期指等经济名词。陪同的徐匡迪插话,解释了相关经济名词。   “你懂这个?”朱镕基问徐匡迪,徐告知曾在海外学习经济的经历。在回上海的飞机上,朱镕基决定,把徐匡迪从教卫办主任调到计委工作。   徐匡迪直言,自己不喜欢计划经济,喜欢市场经济,到计委工作,“有没有搞错”。朱镕基大笑说,“我终于找到一个不喜欢计划经济的人去做计委的主任。”   此后,徐匡迪便从事经济管理,历任上海市计委主任、副市长、市长等职。   徐匡迪在任上海市长期间,要求家属一律不进公司。徐匡迪说,无论是工作的问题,还是参与经济活动,都不要来找他,否则将“六亲不认”。   2001年12月7日,已是工程院院士的徐匡迪辞去上海市市长职务,调任中国工程院,并于2002年开始担任院长,2006年连任。   多名上海市民回想起徐匡迪市长时,都会竖起大拇指,“外语顶呱呱”,经济“老懂行啦”。   任院长期间,徐匡迪将研究与咨询作为工作重点。同时,他还兼任中美友好协会会长。   作为冶金专家,徐匡迪从事专业目的就是立志报国,为国家钢铁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曹妃甸首钢新厂,他还是专家委员会主任。
  • 上海5位新院士皆为“海归”
    相关新闻专题:聚焦2011年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增选   在12月9日公布的中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中,来自上海的五位新院士都有在海外求学和研究的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学成后纷纷回国,投身当时条件有限的国内科研环境。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科研领域的探索激情,是促使他们归来的动力,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成功。   上世纪80年代,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金亚秋毅然带着全家人回国,来到复旦大学。“很多人问过我当年的选择,我不用讲大道理,就是觉得应该回来。”金亚秋说,“这20多年来,我亲身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变化,为我国星载遥感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一点点贡献,这是很有成就感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科研条件和国外差距不小。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李林回忆,当时科研经费有限,领导曾特批8万元,给李林团队买了一台新的实验分析仪器,还引得同事“嫉妒”。就在如此有限条件下,李林迅速开展研究,先后发现和阐明了一系列细胞信号传导机制。   1999年,葛均波从德国回国,担任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和心导管室主任。他发现,医院在心脏移植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可就是迟迟未开展人的心脏移植手术。   “德国的心脏移植手术做得那么好,为什么我们上海不做?我们不敢做,还有谁敢做?”葛均波把从德国带来的所有相关资料递交给院长杨秉辉,还给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写信,希望促成心脏移植手术的开展。如果手术有意外,一切责任由他一人承担。如今中山医院的心脏移植手术闻名全国,现任院长王玉琦说,“没有当时的第一例,没准咱们至今还停留在动物试验上呢!”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以超前理念研究功能染料,针对功能染料新品种及其关键中间体、高性能有机颜料开发了清洁生产工艺,使国内的相关研究始终走在国际前列,并获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评不评得上院士对我来说差别不大,我最爱的,永远是科学,以及在科学探究中不断的自我超越。”李林说。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他,要兼顾科研和管理,经常分身乏术。眼下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多一点时间和他心爱的试管、显微镜打交道。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郑平已把未来的科研任务排得满满,他把目光聚焦在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清洁能源和能源安全领域上,并将成果应用到核反应堆、核反应塔的内部热量传导上。   面对院士称号带来的“光环”,金亚秋用“淡泊宁静、志存高远”八个字自勉,“上世纪70年代,我在广西的三线工厂里当机械工人时,还搞了不少设备技术革新。现在,更没有理由停止科研的脚步。”
  • 厉害了!13个国家、30余名院士到访泛测环境考察交流
    10月15日,来自于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南非、乌克兰等13个国家的30余名海外院士及北京市、海淀区相关领导到访泛测环境,就泛测环境自主研发的微型空气监测仪、重型货车尾气在线监测仪、大气颗粒物层析仪等产品展开交流。泛测环境预研部总经理卢睿卿博士接待。卢睿卿博士表示,在中央政府及生态环境部的领导下,自2012年至今,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大幅下降。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到2018年,这三个重点区域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48%、39%和32%。尽管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中国的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泛测环境自2016年率先在全国推广网格化精准监测至今,围绕空气精细化管控,推出大气颗粒物层析仪、道路移动网格监测仪、重型货车尾气在线监测仪等精准化、低成本环境监测尖端技术产品。多名海外院士就传感器产品的性能及应用,提出了若干专业性问题。卢睿卿博士表示:“泛测环境以‘传感器+AI’攻克了‘超低功耗’和‘云校准’两项核心技术,从而实现对数以万计的传感器数据质量控制,并降低在实用中的运维及安装成本。” 当前,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面对生态环境建设依然具有很大的压力。在面对新一轮蓝天保卫战的目标及要求下,泛测环境“不忘初心、积极变革”,依托博士领衔的环境科学家团队,制定出一套大气污染综合性环境管理医院服务体系(简称“环境医院”)。根据各地区污染成因进行诊断分析,锁定污染场景,按照“考核站周边污染源管控方案、城市工业园区污染源管控方案、柴油货车尾气管控方案、农村秸秆/燃烧管控方案”等主要管控场景,采取精准施治或分步实施。通过“一市一策”、“专科治疗”的方式展开污染源细化管控,助力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12位食品领域历届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大盘点
    2023年5月31日,中国工程院官网发布《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2023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正式启动院士增选工作。食品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来自两大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和农业学部。从《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来看,首先,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轻纺组”的建议名额为3人,专业学科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科学与工程、新兴交叉学科:营养与健康科学,智能纺织科学与技术,生物基材料先进制造。优先学科方向:食品品质控制技术,膳食营养与健康工程,纺织装备与控制,服装科学与工程,生物质加工技术与工程,绿色轻工产品智能制造;其次,农业学部三个组的建议名额合计为9-12个。食品领域,谁会是下一个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谜底将在今年下半年揭晓!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品专业的院士大咖,小编从“学历-简历”多维度盘点了食品领域12位历届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从学历来看,10位食品院士具有博士学历。说明:海外院士、外籍院士暂不统计;转行/兼职从事食品相关研究的其他领域院士也未列入统计;因违纪官网无法查看信息的也未列入统计。由于涉及到学校合并或改名,学历以目前最新学校名称为准!信息来源:中国工程院官网。
  • 2022年海外优青项目指南发布
    2月11日,基金委网站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全文如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2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一、项目定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二、资助模式1. 资助强度:100-300万元。2. 资助期限:3年。三、依托单位已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访问系统并填写相应信息后,可以直接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尚未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单位应当在系统中先提出登记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可以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系统将于2022年2月15日以后开放。四、申请人条件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3)具有博士学位;(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2. 限项要求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五、申报说明(一)申请人注意事项1.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依托单位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2年2月15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2. 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3.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1. 依托单位应认真组织申请工作,并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规性。2. 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22年4月15日)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3. 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签署承诺后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六、联系方式联系电话: +86-10-62329133 62325562 62328623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86-10-62327021七、相关链接1. 单位访问系统链接访问https://isisn.nsfc.gov.cn/,点击“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依托单位系统”。2. 项目申请信息系统链接https://isisn.nsfc.gov.cn/
  • 12月15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做客直播会议?你报名了吗?
    是的你没看错!李培武(中国工程院 院士)(拟邀)、Bruce D.Hammock(加利福尼亚大学杰出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下周将要做客直播间啦!此外,王静(农科院质标所 教授)、欧阳证(清华大学 教授)、谭明乾(大连工业大学 院长/教授)、徐振林(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华修德(南京农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等多位杰青、优青、行业内知名专家将共同参与,共话农产品/食品快检行业发展!那话说回来……您了解吗?我国农产品/食品快检技术有哪些?这些技术有哪些适用条件?相较于传统技术有哪些优缺点?如果您此刻脑袋里有个大大的问号,或者您也是此领域的研究工作人员,那接下来的这场科学盛会最适合您不过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仪器信息网3i讲堂将于2022年12月15-16日联合举办“农产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将携手该领域的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带来精彩的分享。本会议聚焦食品快检行业发展现状;相关政策法规;便携/车载拉曼、质谱、近红外等分析仪器快检技术;免疫层析、生物芯片、微流控、核酸适配体等快检技术。同时,本会议分设圆桌论坛环节,与行业专家共话行业发展。以上尽在12月15-16日直播现场,还有机会获得专家现场答疑机会哦!点击下方链接或图片即可查看会议详情,并可立即报名: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Ca会议日程:(持续更新中)报告日期报告嘉宾及题目(拟定)12月15日上午 大会报告(上)8:30-8:40开幕致辞:方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专家8:40-9:30更新中李培武(中国工程院 院士)(拟邀)9:30-10:30A Half Century of Environmental Immunoassay Lessons from Past and Collaboration for the FutureBruce D.Hammock(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美国科学院院士)10:30-11:00更新中王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11:00-11:30快检应用展望与质谱即时化学检测技术发展欧阳证(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长;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11:30-12:00圆桌论坛,共话行业发展。(线上进行)12月15日下午 大会报告(下) 14:00-14:30适配体长余辉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对贝类中镉的检测应用研究谭明乾(大连工业大学 院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30-15:00福斯快速检测助力食品及农业的发展金永强(丹麦福斯分析仪器 福斯中国产品应用部经理)15:00-15:30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及装备研发陈全胜(集美大学 院长/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5:30-16:00更新中16:00-16:30食品中小分子化学有害物免疫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徐振林(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月16日上午 青年论坛9:00-9:30农药免疫分析方法及快速检测标准研究进展金茂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9:30-10:00更新中10:00-10:30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创新与转化:一个细胞、一个细菌、一个拷贝周蕾(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10:30-11:00更新中11:00-11:30农残免疫检测多肽试剂的研制与应用华修德(南京农业大学副院长/教授 国家级青年人才)速抢免费名额: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Ca若报名不成功,或关于会议任何问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食品领域小助手微信号:更多免费会议,欢迎关注网络讲堂服务号:相关会议赞助,请联系刘经理,欢迎各位厂商前来咨询!
  • 化学大咖:“土博士”李亚栋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现今的化学院士或多或少有过留洋经历,但本文的主角李亚栋院士则并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他的求学经历都发生在中国,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土博士”。他是安徽人,1986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他来到了中国科技大学,师从钱逸泰院士,并于1998年在中科大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从1999年至今,他一直就职于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并在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亚栋院士李亚栋院士在1998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在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曾先后获得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还在国内外各大期刊中承担重要职位,包括Nano Research、《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科学B辑:化学》等编委和Inorg. Chem.、Chem. Mater.顾问编委。 Nano research最新封面李亚栋教授作为一位从未留洋海外的科研工作者,多多少少显得有些“土气”。我们甚至不能再网上找到他的课题组主页,这在现今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虽然有些“土”,但是他的成果却称得上是世界顶尖。打开他的文章列表,出现在眼前的是1篇Nature、1篇Science、数十篇美国化学会志和德国应用化学,而他的H-index更是超过了100,这都足以证明他的研究不仅仅是与世界接轨,而是正在引领着潮流。 他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包括单分散纳米晶可控合成与组装、一维纳米材料制备与形成机理、贵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复合物及其催化应用等。他最著名的研究当属他于2005年发表在Nature上的工作A general strategy for nanocrystal synthesis,即《纳米晶体的通用合成策略》。这篇工作乍一看名头非常的大,也有点不可靠,毕竟纳米晶的合成方法有千百种,怎么会有一种通用的合成策略的。但李亚栋教授却通过纳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调控机制,实现了不同类型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包括贵金属、磁性材料、半导体等材料,都可以通过这一种方法制备得到。想来也只有如李亚栋院士一般,有些“土气”的科研工作者,才有这样一种不管不顾,充满野性的精神去开发出这样一种制备方法,大概这就是他的科研风格。 《纳米晶的通用合成策略》配图 小编有幸在前些日子的中美纳米华人会议上听到李亚栋院士的报告。现如今,他正在全力进行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动用自己能动用的各种资源,努力实现多种金属原子的在载体上的单原子分散,并且他们课题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想必,这样的工作会让他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国际顶尖的科研杂志上。其实这样的一种努力与尝试同样展现出了李亚栋教授充满野性的科研风格。李亚栋教授曾表示,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当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励精图治,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成果,为中华民族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显然,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的话语。 这样一位从未留洋过得“土博士”,用自己的努力与勤奋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印在国外最优秀期刊上,向世界证明中国能够自主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参考文献: [1] Wang X, Zhuang J, Peng Q, et al. A general strategy for nanocrystal synthesis[J]. Nature, 2005, 437(7055): 121-124.
  • 中科院称施一公饶毅落选院士与国籍无关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落选中科院新科院士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施一公落选因“国籍”问题。此前首轮候选就被淘汰的北大教授饶毅的“国籍”问题亦是疑团。   对此,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曹效业近日正式回应,施一公和饶毅国籍没有问题,其双双落选院士与“国籍”无关。   施饶被曝落选因国籍   据媒体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称,施一公落选主要是国籍问题,“申报院士的时候,还没获得取消美国国籍的证明”。   与此同时,还有网友拿出证据称,北大教授饶毅撒了弥天大谎,使用美国护照同时拥有中国护照。对此,饶毅近期回复记者的邮件表示有关该事件不再回应。   中科院称两人有中国籍   曹效业表示,在中科院公布314个有效候选人名单中,确有饶毅和施一公名字。   “关于国籍的问题,公安部给过我们一个函。有两句话,一是从某年某日起,两人具有中国国籍,二是相关手续还没有办完。”曹效业说,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经过讨论后,认定他们拥有中国国籍,也将其列入了有效候选人中。   ■ 评选揭秘   院士:投票过程复杂累人   “回国报效”科学家施一公出局后,力挺他的好友饶毅为其抱不平,挥笔4000字抨击院士选举不公、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排挤。之后,院士选举过程与公正性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过程很复杂,很累人。”曾参与投票的王家骐院士说,通信评审阶段邮寄过来一个信封。里面另附信封,非实名投票后寄回。此后,院士们集中投票。   曹效业说,当时,施一公所在学部70多位院士到场投票。   近期,工程院“烟草院士”的评出,人们质疑投票院士被欺骗了,称“隔行如隔山”,投票院士对候选院士不了解,投票没有权威性。对此,曹效业说此前会安排三个和候选人“同行”(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院士对其进行调查。评审时,详细介绍每个候选人具体情况。   “我们进行的是关门讨论,讨论内容保密,99%的时间都花费在学术问题讨论上。如果院士们参加讨论的时间不够,则不能参与投票。”曹效业说。   中科院新科院士不“答辩”   中国工程院选院士,有一个“答辩”的环节,新科院士要到场与投票院士见面,进行提问和回答。   中科院并没有这道程序。曹效业对此表示,院士选举是推荐接纳制,不是竞标。   “过去,院士选举保密工作做得好,上世纪90年代选举时,本人根本不知道。”曹秘书长说,“在国际科学界也基本不会进行‘答辩’。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很意外的知道自己获奖了,是个惊喜。”
  • 光谷激光公司共同选择进军海外
    国内市场已近红海,布局海外正成为光谷激光企业的共同选择。   继华工系挺进美国市场后,日前,位于光谷的团结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团结激光),已正式落子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加速发力当地市场。   进军海外已是大势所趋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激光器市场可分为三大区域,即美国、欧州和日本,市场份额分别是55%、22%和23%。据冯迅介绍,长期以来,国内激光企业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南美、中东及亚洲地区,欧美市场正成为同行们发力的新板块。   就在不久前,同样是行业大佬,华工激光就与全球著名的自动化控制产品提供商 Honeywell公司签下采购合同,首次将旗下精密激光修调机打入美国市场。   参与全球竞争,光谷的激光企业又走出了一步。   日前,作为湖北省省激光产业三大巨头之一,团结激光最终敲定布局俄罗斯市场的方案。根据规划,在俄合资企业将逐步升级为集销售、加工和研发于一体,并在当地建成加工连锁网络和应用人才培训中心,2016年市场目标为1000万美元。“加工基地已成为激光产业中新崛起的业务板块。”团结激光副总经理冯迅如是说。   按照协议,团结激光将在加工、装备和工艺等领域,与俄罗斯开展全方位合作。作为载体,今年,该公司将在叶卡捷琳堡投资控股分公司,注册资金300万美元,主要经营激光设备组装、销售和加工业务,并谋求打造成为俄罗斯激光加工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对此,团结激光副总经理冯迅告诉记者,随着两国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稳固,俄罗斯将会是激光技术重要的海外市场,“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才签署了这个合作协议”。此前有消息称,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将会投资数亿元对激光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升级。   加工连锁渐成盈利新利器   “加工基地已成为新崛起的业务板块。”据团结激光方面介绍,目前,海外的加工基地只负责组装、售后和加工等服务环节,研发和生产都在国内,“可随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底,作为在国内率先提出“连锁”概念的企业,团结激光就联合同行发起成立武汉光谷激光加工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激光连锁),先后通过并购、控股和加盟等方式,在国内外建有近50家激光加工连锁机构。   谈及连锁,冯迅坦言,按目前市场行情,一台工业用激光器售价在百万元以上,如果购买,多数中小客户都会觉得是负担,而拥有购买能力的大企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闲置现象。与国内企业购买为主不同,据冯迅介绍,美国和日本均已建成超过5000家激光加工站,且数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对此,光谷激光连锁总经理许桂华也表示,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可以预见,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加工技术必将淘汰出局,以激光为主导的新加工技术将取而代之。   据悉,未来3年内,作为激光领域的新业务板块,连锁加工新模式给团结激光贡献的收入将不低于15亿元,“基地数量将扩大到100家”。
  • 上海引进和并购海外技术机构项目指南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09年度企业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并购海外研发机构项目征集指南   为了鼓励本市企业和产学研联合体开展以我为主的对外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并购海外研发机构,加快提升本市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开始征集2009年度企业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并购海外研发机构项目。   一、申报条件:   申请单位应为本市企业,且签有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或并购海外研发机构的合同。   二、重点支持领域: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重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服务业。   三、申请要求和方式:   1、项目研究期限为2011年6月30日。   2、多家单位联合申请的课题,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3、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上海市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5、根据课题制要求、本市申请者可以从“上海科技”网站(http://www.stcsm.gov.cn)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栏目,在线申请填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2009年版),在线打印后连同附件材料报所在单位审核。所在单位应认真审核,如实填写相关意见并加盖公章,并在规定时限内送交钦州路100号2号楼2楼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部。所有递交材料应认真审核,保证其真实性。   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上海科技”网(www.stcsm.gov.cn),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   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6、申请起始日期2009年3月16日,截止日期为2009年3月30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2份,并同时网上提交。书面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2009年3月23日至30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至下午4:0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塑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所有附件请单面复印,单独装订,只需一套与可行性方案一同递交。   书面材料报送地址:钦州路100号2号楼2楼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部   联系人:市科委国际合作处 陆剑锋,电话 23112521,传真 63584450 上海市技术交易所 戴顺,电话 54065211,传真 54065226。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09年3月16日
  • 中国乳业规格最高海外研发中心成立
    荷兰当地时间2月25日,中国乳业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在荷兰正式成立&mdash &mdash 目前全球排名第12位的伊利集团宣布联手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mdash &mdash 瓦赫宁根大学,与欧洲&ldquo 食品谷&rdquo 15000多名研发人员一起,共同打造一个背靠荷兰、面向欧洲的研发实体。这不仅是中国乳业与海外研发机构达成的最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之一,更是伊利继去年在新西兰、美国、意大利三度投资后,再次向海外出手。   启动仪式上,伊利集团向到场的上百位欧洲著名学府、研究机构的代表公布了研发中心2014年度的8个研究方向,中国驻荷兰大使陈旭、荷兰外商投资局局长JeroenNijland、荷兰瓦赫宁根市市长GeertvanRumund、瓦赫宁根大学董事长AaltDijkhuizen、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等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   在启动仪式的致辞中,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用&ldquo 挑战&rdquo 两个字概括了成立欧洲研发中心的原因。他表示,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乳制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会的过程中,欧洲将成为伊利全球研发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据伊利欧洲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多年与世界各地院所机构合作的基础上,伊利希望与欧洲的联系更紧密,也能够更加平台化。&ldquo 我们不仅将与顶尖的研究机构展开合作,我们还将继续承揽世界级的研究课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力邀全球专家加盟我们的研究团队。&rdquo 该负责人透露,该中心将首先在奶牛养殖、乳品研发和食品安全三大重点领域发力。   据介绍,瓦赫宁根大学及研发中心是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科研机构,该校周边聚集了大量国际顶级的食品科研院所,活跃着15000多名食品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是全球食品及营养研究集群所在地,被称为&ldquo 食品硅谷&rdquo 。中国乳企第一次在海外设立智库就选择这里。   &ldquo 在去年三次大规模的资源布局后,这次与瓦大的合作,说明伊利&lsquo 全球织网&rsquo 的战略已经逐渐将重心转向了全球研发。&rdquo 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对此评价:此举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和人才,提升中国乳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乳企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   据悉,在伊利欧洲研发中心挂牌同期,主办方还举办了中荷乳业高端研讨会。中荷两国专家就食品安全、产业一体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 华爱色谱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技术的日臻完善,华爱色谱在气体分析领域的优势愈发明显,华爱色谱产品已经引起国外客户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华爱公司海外事业部正式成立,进军海外市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